You are on page 1of 10

2010 年 11 月 豐收神學院──基督城延伸部

‧實用聖經輔導學‧(DVD 教學)
…………………………………………………………………………………………………

課程大綱﹕
導論
人類心理發展過程(預讀“改變帶來醫治”1、2 章,pp 1-47)
原生家庭(預讀“傷痛不代傳”1-3 章)
依附與相連(Attachment & Bonding)
(預讀“改變帶來醫治”3-5 章,pp 49-124)
(預讀“傷痛不代傳”第 7 章,pp 191-214)
心理疆界(一)(預讀“改變帶來醫治” 7-8 章,pp 126-218)
(預讀“傷痛不代傳”8 章,pp 215-245)
心理疆界(二)(預讀“改變帶來醫治” 9-10 章,pp 219-252)
(預讀“傷痛不代傳”9-10 章,pp 247-302)
親密關係
常見的心理疾病
初步心理輔導(預讀“改變帶來醫治”11-13 章,pp 253-315)
教牧輔導(預讀“傷痛不代傳”4-6 章,pp 117-190)

課程目的﹕了解自己為何對人、事、物之反應是如此?學習容許或加深對自己感覺的
認識,及其反應的敏感度,使自己能夠﹕
更多的接納自己,因而能自內心接納別人
更多的了解自己,因而能自內心了解別人
更多的尊重自己,因而能自內心尊重別人
更多的 愛 自己,因而能自內心 愛 別人
以至於能真誠的以心對心,用成熟的生命去影響另一個生命的改變和成長

課程要求﹕每堂課準時出席參加全程 40%
至少讀完兩本指定讀物中的指定篇章 15%
參與課程討論並貢獻見解 15%
一篇 2000 字報告 30%

(DVD 教学课程要求稍后告知)

1
艾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 信任/非信任 (0﹣﹣﹣18個月)


*發展對自己四週環境 人、事、物、的信任
*最重要的關係,是和父母或主要照顧者之間的關係。

當她的需要;餓、渴、冷、熱、濕、癢、痛、怕、無聊、孤單...... 父母均能適時適當的滿足她時,
她對環境的信任得以建立。進而產生自己是值得信任的感覺。

. 有需要時能要求幫助,因她相信別人會幫助她。
.看人正面;因她相信 一般人都是好的。
.對人坦誠,不故意隱瞞。
. 能很正面的接受讚美/禮物,也 能很正面的給予讚美/禮物。
. 很樂意與人分享。無論是東西,思想, 經驗, 生活苦樂等。

*若這時的信任發展不夠、不好、或毫無發展 她常覺挫折,可能很難發展出自我價值感,也會
對世界缺乏信任。很多對自殺的研究發現在這階段這種信任的發展有關鍵性的影響。使他覺得
還有希望,因世界是值得信任的。

她的自我價值低,

. 再困難也不會開口求幫助;因她不相信有人會來幫助她
. 認為一般人都是壞的、邪惡的、看人很負面。
. 隨時在保護自己、 防衛別人.對人很不信任 不開放
. 很難接受別人的稱讚或禮物 (只能給 不能受)
. 凡物不願與人分享。
*嬰兒期也是口腔感官期,最重要的是母親的愛和照顧,尤其是眼神接觸和身體碰觸。

第二階段:自立/羞恥﹣﹣懷疑 (18個月﹣﹣﹣3歲)
*發展自立性期:因身體的發展 她必需學習並熟練一些技能,像會走路,自己吃飯,練習肌肉的
操作,控制大小便等等,具備控制自己身體的能力,學會辨別對錯,想探索 四圍的世界 和自
己的控制能力。這些都可以讓幼兒有機會建立自信和自主性。
*最重要的關係:父母
*這是“可怕的兩歲”期,卻在發展人生最重要的一種能力--- 意志力,學會說“不”。雖然父母很頭
痛,但如果父母在這段時期可以提供一個支持和信任的環境,讓孩子在不失其自信的情況下,
開發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孩子的意志常為控制性過強的父母所阻斷,孩子會懷疑自己在自我
控制和獨立上的能力。若此時發展的需要適當的得滿足,孩子會有自立感,覺得有自理(自
主)的能力,因而有自信。

.若第一階段發展的好, 相信環境(世界)是安全的,可信的,這階段就能不被懼怕
攔阻,而試驗自己的能力
.長大後 能有自立自主感,喜歡自己作決定,可以拒絕自己不同意,不想(要做)的
事,而不會有罪惡感
.能表達自己要做想做的事,不會被人操控
.能獨立作業,也能與人合作
.做事有頭有尾,不論環境如何,(有架構或混亂)
.在生活中能保持秩序和組織

2
*不完全的發展產生羞恥感和疑慮

.會依賴別人為她拿主意,作決定
.無法拒絕不想要不想做之事(say no)
.不會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覺,而總是以“應該”作標準
.常容許別人栺揮,控制她
.不喜歡一箇人做事,常拖延
.需要一個有架構的環境和別人的指揮才能工作
.沒有內在的指引,所以總需要外在的指引
.在社交場合中老覺不安 和 自覺(self-conscious)
.做事只求應付,不願多做或努力,以避免被批評。

第三階段:主動/罪惡感 (3歲﹣﹣﹣6歲)
*發展自動自發--- 延續上一階段的發展,若自主性發展得好,很自然的就延伸下來,否則上階段
的羞恥和疑慮就會繼續發展成罪惡感

*最重要的關係:父母
*這階段的孩子有強烈欲望模仿週圍的成人,在模擬情景的遊戲中,以想像去模仿成人的世界,
也會開始用“為什麼”去探索世界。這段時期,孩子會逐漸建立自我形像,探索自己是什麼樣的
人,同時也慢慢建立責任感,進而建立其主動性。

.這個階段若健康, 成人後喜歡主動的把手邊該做的事做好
.喜歡接受新的挑戰
.是個自動自發的人,是個好的領袖人物
.會立下目標, 然後去達成
.有精力,有自信
.是一個 ”make things happen” 的人

*一個有罪惡感的人拒絕挑戰

.不是個自動自發的人
.不是個好領導
.若設了目標, 常難以達成
.沒精力,沒衝勁,沒自信
.少做少錯, 少惹事,能躲就躲
.常著眼在生命中不道德的事上

3
第四階段: 勤奮感/自卑感 (6歲﹣﹣﹣12歲)
*在這段時期,孩子有能力學習很多新的技能和知識,同時發展出能勝任的勤奮感,是社會發展
過程中很重要的過程。如果有未解決的情緒或感受到不如同輩,可能在未來有 競爭能力和自
我形象的問題。
*隨著孩子世界的擴大,最重要的關係逐漸由家轉到學校以及同學。

*好的發展:
.孩子喜歡學新知識,新關念
.對必需做和喜歡做的事有一平衡
.對“為什麼這樣”很好奇
.喜歡試試不同的組合,新的概念,而能達到新境界。
.很喜歡知道自己有供獻,並因工作供獻被人發現、 稱讚而興奮。(更增其勤奮感)
.自己能專注、用心的完成工作,並且成一習性。
.知道自己至少有一件事做得很好,並引以為傲
.能接受指教(批評)因此更進步,遇困難、措折不會放棄,而會努力不懈

*相反的,一個自卑的人

.對新事物、新關念沒有興趣
.常只做必需做的,連自己喜歡的都不會碰
.沒有性趣探討事物背後的原因
.停留在自己已經知到的,缺乏求知慾
.想到需要表現的成果會害怕(比賽、表演、 成績 等),甚致有罪惡感
.喜歡因成果被稱讚、 被注意。但常對自己的成功覺得自卑
.習慣性的拖延工作
.對自己所做的沒有容耀感 (不引以為傲)或有價質
.很難接受批評/建議,常因遭批評而停止再試
.對什麼都不堅持

第五階段:自我認同/角色錯亂 (12歲----- 18歲)


*這是青少年期,最重要的發展是發現自我

*是自我認同的發展與成熟期

*最主要的關係是同輩

*這段時期的青少年由於缺乏經驗,會傾向於用理想來代替現實經驗,有時會產生逃避責任或過
於理想化的傾向。 並會對朋友或某些理想,發展出強烈的認同感

*這段時期若發展的好:
.有一穩定的自我觀,不易被改變
.能將短期的目標溶入長期的計劃中
.有抵禦能力,不容易被同儕壓力所影響
.自我接受度高
.不會猶豫不決,能自己對事作決定
.對人、對己、對生命,有樂觀的態度
.不論事情好壞,對事都有責任感
.自我接受好,樂意作自己

4
.能與人很親密並不會失去自己
.很開朗,不需要一定是對的一方。做錯了也不會失去自我

* 這段時期若發展不好:
.角色錯亂,自我觀上上下下, 十分不穩定
.只能設短期目標,無法有長期計劃(只在應付需要, 不知自己真要的是什麼)
.極易受同儕壓力的影響
.自我接受度極差
.因怕做錯決定,所以極難下決定
.對自己態度較自私,凡事都有背後私己之目的
.相信一切都是命運,自己不能做什麼來改變
.嚐試做一個他 以為是別人想要他的樣式,以期能自我接納
.若不是極端依賴的對象,或現在不在眼前的人,他很難與之親近
.認知上極沒有彈性
.為了擁有自我,他需要永都是“對”的,錯都不在他

5
Family Life Cycle 家庭生活始末
Stage Task Unfinished Business
階段 任務 失敗之後果

Commitment to parent Intimacy Idealization or


hood 親密關係 Disillusionment
0-2 歲 過度理想化或幻滅

Pre-School Stroke Economy Withdrawal / depression


3-5 歲 退縮、憂鬱

School Age Individualization Symbiosis or detachment


6-12 歲 獨立成為一個個體 共生 / 分離

Adolescent Companionship Isolation


13—18 歲 同伴、陪伴 孤立

Child (ren) leaving home Regroup, Let go Binding / expulsion


孩子離家 ╱中年父母 重新組合、放手讓孩子走 捆綁、逐出、排除

Post-Parenthood Rediscovery Despair


空巢期 重新發現 (夫妻彼此 絕望
自己感情、嗜好、天份、能力)

Retirement to Death Mutual Aid Uselessness


老年退休到死亡 家人之間互相幫助 無用

6
‧原生家庭 ‧
1、 將原生家庭劃為一大圓圈,將各家中成員依其重要性決定其大小及位置畫上,誰為
中心人物?各人位置在那裏?誰在圈外?

在平时,会彼此关心对方的看法和 平时或内心遇到个人瓶颈时,都可
意见。 以彼此讨论对对方的看法和感受。

二姐

妈 妈

大哥

三哥

小弟

大姐

二哥

在平时,只彼此转述对方的意见, 会彼此询问对方的看法和意见,
但不加自己的意见。
2、 家中誰和我最親近?為何? 但不提感受。

在家的成员中,就是我的二姐最能谈得来,也和我最亲近。她的生活目前并不富裕,他
的丈夫(我的姐夫)曾经是名下有多栋房产生活富裕,他只要座收租金就可过很好的
生活。但是赌博让他输光所有一切并负债垒垒,从此几乎一无所有。但我的二姐她还是

7
坚强的活下去,且总是关心别人,联系家庭的成员定期聚集,孝顺,为家人着想。

三、家中誰和我最疏遠?為何?

感觉最疏远的算是二哥,他曾在家人面前,因彼此对事情的看法及处理方式的不同而
大发脾气,当着我的面用力摔破一个大碗,并做状要功击我。心中并无任何不原谅,但
是当有意无意间在回想旧事,这一场景总是会浮现眼帘。

四、家裡感情的溝通有多開放?誰最敢說?誰最不表達?

我们家里的人个性较为内向除了大哥和二姐之外。 大哥是知识分子他会说也懂得说。二
姐是会说也敢说,有认何不平的事她会为此打报不平,并加于处理。三哥最不善于表达
人很直爽就像彼得,起伏很大。

五、你記得你的各個家人,弟兄姐妹、親戚朋友、老師…等是怎麼形容你這個人的?有那
些正面的說法你至今仍相信?

以前在台湾,教会的师母她是很有爱心的人,他在教会总是以身作则,成全别人。曾经
对我说,我的人生会有三种的试探,我想这是神的感动在他里面而说的。第一是;金钱
上的试探。第二是;情感上的试探。第三是;事业上的事探。这是十四年前对我说的话,
一路走来到如今似乎遭遇了类似的经历,到 如今我还是相信这是出于神的感动而来的
话,我还是会记自在心里。

六、有那些關於你的話在你小時候你一直希望聽到卻沒人跟你講過?
我回想并没有这样的印象。

七、在原生家庭中,你是怎麼看自己的?別人(家人)是怎麼看你的?
在原生家庭,在我结婚前我只是一个技工我必须缴交房屋贷款,哥哥姐姐们他们都已
自己的家庭无法再分担这部份的费用。我也很尽力的来做,家人都认为我是个有责任也
靠得住的人。我并没有特别觉得如何而只是觉得理所当然,因为自己还住在家里。结婚
后家人看到我有一好妻子,神的祝福也来到,他们都很羡慕,认为我是特别蒙神 恩典
的人。

8
我是誰?
一、我被主接納 ……
1.我是神的兒女(約 1:12)
2.我是耶穌的朋友(約 15:15)
3.我已經被稱為義 (羅 5:1)
4.我與主聯合,與祂成為一靈(林前 6:17)
5.我是重價買來的,我屬於 神(林前 6:19-20)
6. 我是基督身體的一個肢體(林前 12:27)
7. 我是聖徒(弗 1:1)
8. 我已經被神領養,成為 神的孩子(弗 1:5)
9. 我可以藉著聖靈,直接到父神面前(弗 2:18)
10. 我已經得蒙救贖,我所有的罪已經蒙赦免(西 1:14)
11. 我在基督裡得以完全(西 2:10)

二、我在主裡安穩無憂 ……
1. 我永遠不再被定罪(羅:1:2)
2. 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羅 8:28)
3. 沒有誰可以控告我(羅 8:31-34)
4. 我不能與神的愛隔絕(羅 8:35-39)
5. 神已經堅固我、膏我,並賜聖靈蓋上印記(林後 1:21-22)
6. 我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西 3:3)
7. 我深信神必成為在我裡面的善工(腓 1:6)
8. 我是天上的國民(腓 3:20)
9. 神賜給我的,不是膽怯的靈,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 1:7)
10. 我需要時,可以得到恩惠、憐憫(來 4:6)
11. 我是從神生的,那惡者也無法害我(約壹 5:18)

三、我很重要 ……
1.我是世上的鹽和光(太 5:13-14)
2. 我是真葡萄樹的枝子,是 神生命的導管(約 15:1,5)
3. 神揀選我,並且分派我去結果子(約 15:16)
4. 我是基督的見證人(徒 1:8)
5. 我是 神的殿(林前 3:16)
6. 神將勸人與祂和好的職分,賜給了我(林後 5:17-20)
7. 我是神的同工(林後 6:1)
8. 我與基督,一同坐在天上(弗 2:6)
9. 我是 神的工作(弗 2:10)
10. 我可以放膽無懼,篤信不疑的,來到 神的面前(弗 3:12)
11. 我靠著加給我力量的基督,凡事都能作(腓 4:13)

9
角色比較

方法 直接指導法 非指示自導法
內容
主體 協談者 來談者
中心 問題 (problem) 個人(person)
方法 教導﹕解釋分析 傾聽﹕實際體驗
方式 理智推理 感覺與洞察 (insight)
責任所在 協談者 來談者
態度 權威式 民主式
目的 為來談者解決問題 與來談者共同體驗

有效對待自己的指南
兒時經驗 今天你能做的
完美主義 取消加諸於自己的壓力與要求
過度高壓
拒絕 對待自己時,特別強調仁慈、尊重與寬厚,限制自我批判
完美主義
處罰
過度溺愛 多給自己一點壓力,減少依賴心
過度屈從 對自己的衝動加強限制,努力克服自己不尊重他人感受與權益
的傾向
忽略 多愛自己一點,減少對自己不必要的批評
拒絕
憂鬱症 拒絕對你的痛苦退讓

1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