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1

司馬遷及史記

司馬遷的生平
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人,景帝中元五年生,卒於武帝末年,年約
六十歲。父親司馬談是武帝建元年間的太史令,掌理天文星曆、占卜祭祀及兼管
文書,故此司馬遷自少便有讀書的機會。司馬遷二十歲以前,從其父到長安,曾
隨孔安國學古文尚書,又隨董仲舒學《公羊春秋》。

二十歲時,司馬遷準備到各地遊歷,實地訪遊名山大川,考查古代遺留下
的遺聞軼事,了解及搜集資料,目的在於擴闊眼界,增長知識。此次出遊足跡遍
及大江南北,在自序中云:『二十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
湘,北涉汶泗,講業於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戹困鄱,薛彭城,
過梁楚以歸。』

返回長安後,司馬遷即入仕為郎中,後跟隨其父司馬談隨武帝先後到夏陽、
汾陽等地。又曾奉使西征巴蜀,南略邛、笮、昆明。元封元年,父談於洛陽逝世,
臨終命遷撰述《史記》。元封三年,遷三十八歲,繼為太史令,『紬史記石室金匱
之書』。太初元年,四十二歲,始撰述《史記》。

天漢二年,年四十八,李陵敗降於匈奴,遷替好朋友李陵辯護,激怒武帝,
下獄及受宮刑。在獄著述不輟,越二年出獄,寵任中書令,仍繼續著述。至武帝
征和二年始成。
撰作動機/ 原因
司馬氏世為史官,而司馬談因不能參予武帝封禪盛典,據自序云:「余死,
汝必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可見司馬談生前已有編寫史記之意念,
並開始搜集歷史資料,司馬遷在父死後三年繼為太史令,承繼父親的遺志,發
憤著述。

司馬遷撰寫史記,本有紹繼周孔,即繼春秋之義。自序云:「先人有言,自
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
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又云:「余聞董生曰……孔子
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
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以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
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辯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
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由
此暗示孔子死後五百年,應有人繼承他,「小子何敢讓焉」,即自言繼孔子修《春
秋》,孔子因獲麟而作《春秋》,司馬遷因漢武帝改曆而作《史記》。

有人言司馬遷之所以著書,原因是漢武帝天漢二年發生巨禍,飛將軍李廣
之孫李陵攻打匈奴的時候,竟投降匈奴,武帝大怒,司馬遷為好友辯護,激怒
武帝,以欺罔主上的罪名處以死刑,但當時的死刑可以以金錢或宮刑代替。司馬
遷家貧,故選擇以宮刑代替。因身毀不用,遂發憤著述而成《史記》。不過,據史
學家考證,其實《史記》早在司馬遷身受腐刑之前,就已經開始著手寫《史記》了。
《史記》著述始於漢武帝改太初曆法 (公元前 104 年),而李陵之禍則發生於天漢
二年 (公元前 99 年),故身受腐刑之前已著書一段時間。不過李陵事件倒可成為
司馬遷著書的推動力。其自序云:「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陳蔡,作《春
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
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
《孤憤》。」可見其為屈辱而發憤著述
的心境。

司馬談臨終告誡遷,以為「自獲麟以來,四百有餘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
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甚多,身為太史令,不能
論載而自感惶懼。同時,載述史事本是史官之職掌,所以司馬遷曰:「余嘗掌具
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故此史遷之述往事,整齊其世傳亦司馬遷之責任所在。

司馬遷認為並非只是單純的為寫歷史而寫歷史,他網羅天下舊聞,歷記古
今成敗,自然對歷史有些看法。他是要從歷史發展中探尋『成敗興壞之理』,報任
少卿書提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認為歷史不停地在
演變中,『變』是歷史的本質,要從古往今來種種人事演變跡象中,找出成敗興
壞的定律,史遷提出研究『變』的方法,就是『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要了解及掌
握『終始之變』、『古今之變』亦是司馬遷撰著史記重要目的之一。

最後,他著書的目的,同時也具有頌揚漢代盛德。其書謂:「漢興以來,至
明天子,獲符瑞,建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於穆清,澤流罔極。海外殊俗,
重譯款塞,請來獻見者,不可勝道。臣下百官,力誦聖德,猶不能盡宣其意。且
士能而不用,有國者之恥;主上明聖而德下佈聞,有司之過也。」

體例
史記是紀傳通史體,所寫的時代,上自黃帝,下迄漢武,記載黃帝至武帝
各代帝王的興廢和政治大事。全書運用五種體例,計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
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共二
千六百餘年。
本 本紀以述帝王,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共十二本紀。本紀是按年月標舉大事,為全書總綱,本紀
紀 帝王專書,惟不詳記皇帝個人瑣事,袛逐年記載某帝某王時所發生之大事,帝王於本紀中皆被
作一歷史時代之符號,每位帝王不論善惡率被納於本紀中,從而知歷史之盛衰興替。
世 世家以記諸侯,上自《吳世家》終於《三王世家》共三十世家,中國於秦以前乃一個諸侯分封社
家 故史遷特設世家一項,以記諸侯人物,而世家所錄者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敘述一個諸侯,國
興亡歷史,如晉世家、楚世家、鄭世家。一類則是敘述貴族及地位最高之大臣事蹟,如楚元王世
外戚世家、蕭相國世家,曹相國世家等。
列 列傳乃述上古至漢代之歷史人物,凡七十列傳,分為單傳、合傳和類傳,對標名沒有一定的準
傳 史遷將三代以至西漢期間於歷史上凡作出點滴貢獻之人物,無論上至大將官僚、下至屠狗販夫
皆一一撰傳以記之,強調平民百姓於歷史上的地位。
書 以同類事為單位,述其終始演變的痕跡。書乃紀載歷代典章制度、文曆法、社會經濟概況、農田
等之史。其八書,即〈禮〉、〈樂〉、〈律曆〉、〈平準〉、〈河渠〉、〈天官〉、〈封襌〉八
表 表用以排列帝王諸侯將相之年代及爵位,共十表。其法是按年逐月排列,遠者依世代稱世表,
依年月稱年表,上起《三代世表》下至於《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

史記內容
(一) 時代意義
置黃帝於本紀之首,具有時代意義,漢初高祖至文景之世,皆崇尚道家黃
老之術,而黃帝則為黃老之宗主,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崇儒術,而儒家卻浸
入陰陽五行之說,利用陰陽五行來闡釋儒家,亦即是以黃老思想來解釋儒家道
理,以達至武帝「大一統」王權神授的觀念。史遷將黃帝納於本紀之首,可見具
有一定時代意義,顯示其受道家自然主義的影響,因此很早就標明本書立場是
對殘民虐政的統治者表示憎惡,對下層社會人民寄予同情。再者,清林伯恫撰
《史記蠡測》亦認為史遷置黃帝於本紀之首"自有深意"。蓋古來制作,自黃帝而定,
「後世帝王皆本其法度者也」。

(二) 正統觀念
置項羽於本紀,史遷並未因項羽之最終失敗而輕視其歷史地位,他道出人
若在最後一刻得以左右政局,皆應給予其應得之地位。再者,史遷之納項羽於本
紀尚具有正統觀念。蓋秦之滅,繼之而興乃是楚之割據政權,繼而劉邦敗項羽而
王天下,故漢乃繼而興,實非秦。司馬遷於羽本紀並未有明言之,然將此觀念見
於秦楚之際月表。

(三) 重視權勢
史記中本紀另一特點乃是不立惠帝本紀,而反置呂后於本紀。蓋惠帝乃高祖
之子,是繼其後統治漢室之帝主,故理應置於本紀之列,反之呂后僅為外戚,
則不容於本紀立傳。然史遷於史記特別重視權勢,惠帝雖身為君,然大權俱傍落
於呂后手,形如傀儡,呂后反成實際統治者,故史遷置呂后於本紀而不及惠帝。
同樣,義帝之未置身於本紀亦是基於上述因素。日後班固之撰《漢書》,將項羽放
於列傳而復替惠帝立本紀,實本於為大一統王朝服務之需要。史遷因李陵之禍下
獄受腐刑,對漢武並無好感,故在武帝本紀中稍有微辭,後人對之批評。不過司
馬遷所微言的,其實都是針對他的敗政而已。清代章學誠就中肯地這樣評論:
「今觀遷所著書,如〈封禪〉之惑於鬼神;〈平準〉之算及商販、孝武之秕政……〈游
俠〉、 〈貨殖〉諸篇,不能無所感概……餘皆經緯古今、折衷六藝, 何嘗敢於訕上
哉?」。史遷對武帝施行外儒內法雜霸之治,使國家達到內外安定,基本上予以
肯定。在武帝紀中,史遷對武帝征匈奴事雖無大事宣傳,然其卻於衛青、霍去病、
李廣等列傳中隱約道出漢武當時政策之恰當。後人謂司馬遷對武帝有微言,因其
書中部分對武帝施政頗有批評。

(四)重視人物的影響
史遷於世家除了替諸侯與貴族大臣立傳外,復將孔子與陳涉列入世家。按孔
子,陳涉既非諸侯,亦非貴族自不應置身於世家行列。然孔子是無冕皇帝,其於
春秋戰國以迄秦漢學術思想影響至大,特別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地位益
見崇尚,故史遷將孔子納入世家與諸侯貴族並列。其次,秦末天下騷然,而首先
揭竿抗秦者為陳涉及後陳涉雖失政事死,惟其起事實為秦起而覆亡之關鍵,史
遷不以成敗論英雄,而以其影響力之大小,將其置於世家之列。

(五) 豐富歷史之層面
史記之前,歷史只記敘帝主王侯,及史遷創列傳一項,記載各階層之歷史
人物,上至大將儒士,下至屠狗倡優之輩,豐富歷史之層面。在列傳,史遷創立
很多例,包括一人一傳,兩合傳及數人一傳,卒為后也正史外沿用,在列傳記
敘上古至漢大量歷史人物,包括:
 節操高潔之伯夷叔齊
 學術鳴於世之鄒衍,韓非,董仲舒
 文采不凡之屈原,司馬相如,賈誼
 殺生成仁之俠客聶政,荊軻,豫讓
 歌頌名將李廣
 諷刺憑風使勢而揚名天下之衛青、霍去病
 鞭撻酷吏張湯等
在列傳中史遷特立《刺客》
《遊俠》兩傳,頌揚春秋戰國以還一輩仗義捨生之
俠客,肯定郭解,荊軻等人之歷史地位,充滿時代意義。蓋春秋戰國乃一紛亂局
面,刺客執行使命,剷除地方豪強,去其不義,就能使地方獲得昇平,使人民
獲得短暫喘息機會,故史遷特立傳表彰之。日后,漢班固撰《漢書》,卻直斥司馬
遷「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
《司馬遷列傳》。此實因漢代乃一大一統社會,在大
一統皇朝統治所不容有客游俠這種無政府主義之士的出現。在《儒林列傳》中史遷
分別為老子、莊子、申不害、韓非等人立傳,並對其哲學思想有湛深之剖析。

在〈老莊列傳〉中,史遷很明確地,道出春秋至漢武時所推行之法家治術皆
本於道,於《酷吏列傳》裡,史遷更借曲筆表示武帝之愚蠢,達到高度之諷刺效
果。再者,史遷於《貨殖列傳》中,表示其經濟思想,提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之重商觀念,合符時代要求。及后班固撰史力斥史遷「主貨
殖則崇勢利而羞貧賤。」此固時代背景之不同,見解自殊之故。史遷處身於漢武積
極拓邊之世,如若無錢財則難進行大規模之征伐和安定國內之民生。反之班固生
長於東漢盛世,時天下晏安,一切思想趨於理想代,固而主張重義輕利之儒家
崇高理想,自是反對史遷強調「利」之說。此外史遷又一反春秋以來「內諸夏而外
夷狄」之狹溢觀念,分別為匈奴、南越、朝鮮、大宛等國立傳,盛載其山川、地域、
風土人情,使異國文化得與漢文化相終始,此皆《史記》列傳中獨到之處,故有
《史記》出百代皆奉為圭臬。

《史記》之前一般史書僅述一代之治亂興衰,而不涉典章制度,而史遷則特
立八書,此書之成立原因可見於太史公自序:「禮樂損益,律曆改易,兵權、山
川、鬼神,天人之際,承敝通變,作八書。」記述上古至漢之典章文物,禮樂制度,
如〈天官書〉是記述上古至漢武期有關天文之記錄;〈平準書〉則是記載經濟之文
獻;〈封禪書〉記載歷代帝王之封禪情況。史遷更藉此反映漢室當時上層階級如何
浪費金錢,亦反映上層階級如何推動經濟,同時亦借此大力評擊漢武之好大喜
功。自八書出,日後班固撰《漢書》遂據八書增為十志,目是以後正史修撰卒有
「志」一間以詳制度沿革。

在史記中「表」雖用作繫時事,然卻最是表現史遷之才華,史遷每將不能立
傳之人物及事項付諸表中,藉表記述傳中被遺漏之人物,在《秦楚之際月表》裡,
史遷更明確指出之秦者乃楚,而繼楚而興者則為漢,由此解釋其將項羽擠身本
紀之原因,其言云:「秦楚之際,初作難發於陳涉,虐戾滅秦,自項氏,撥亂誅
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於漢家,五年之間號令三嬗」。點出由秦到漢,楚
於兩者間實有舉足輕重之地位,足徵其史識之高,故南宋鄭樵對史遷之「表」極
表推崇,認為《史記》一書功在十表,「猶衣裳之有冠冕,木水之有來源。」《通志
總序》
史記特色
善於綜合舊有資料,成為有系統的紀傳體
《史記》是紀傳體之創例,但是本紀、世家、列傳、書、表這些體裁,並不是他一個
人單憑主觀想像擬定,而是沿襲自舊體制從多方面綜合而成。書的標題,本於尚
書,表的創立,源於周譜。至於本紀、世家的名目,在司馬遷以前已有,如〈大宛
列傳贊〉稱:『禹本紀言河出崑崙』又稱:『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
也。』
〈衛世家贊〉稱:『余讀世家言』。至於列傳,七十列傳之首伯夷列傳便提出
『其傳曰』三字,可知是據伯夷叔齊的舊傳而後動筆。由此可見,本紀、世家、列傳、
書、表都不是由他創立的名目,他只是憑藉原有舊名,把他們歸入一部書內,成
為前所未有的綜合體形成,紀傳體遂成為中國史學上的重要體例之一。

打破時間和空間
在《史記》之前,歷代記載前代之史事,如《尚書》只限記載個別事件,《春秋》只
限記載一國一代,《國語》限於地域,而《史記》則自黃帝至武帝為止的歷史,創
立了前所未有的通史體例。這種做法的好處是記載的時候,比之前的史籍更為全
面而廣泛,讀者如想參考其他時代的歷史,亦較為容易和方便。

詳近略遠
他對遠古的史料抱著『多聞闕疑』的態度來處理問題,如〈龜策列傳〉云:『唐虞以
上,不可記也。』
〈貨殖列傳〉又云:『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在全書中,史遷貫
注詳近略遠的原則,單看歷代統治階級的事實而論,五帝合為一紀,夏、殷、周
三代,也只各成一紀,到秦代,既有〈秦本紀〉,又有〈始皇本紀〉,到漢代,從
高祖以下到武帝,每人各為一紀。又如表,三代稱世表,十二諸侯稱年表,秦楚
之際,便稱月表,具體顯示時代愈遠的愈簡略,時代愈近的愈詳盡。其實這顯示
他治史的審慎態度。當他見到一些不肯定的史事時,他寧可說自己不清楚,也不
會妄下論斷。相反,越是近代的史事,他所掌握的資料越多,所以他能夠清楚而
詳盡地記載。

取材全面,著重社會各階層的活動,反映出人類史的真相
向來歷史的記載,是以統治階層為中心,以帝王的起居注為主,但司馬遷卻深
切注意到社會的實際情況,而不專寫一姓王朝。從體例看,本紀是記載天子,但
是項羽,呂后被列入本紀,世家是記載諸侯列國,但是陳涉、孔子列入世家,史
家批評為『為例不純』。史遷在〈秦楚之月表〉云:『初作難,發於陳涉;虐戾滅秦,
自項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於漢家,五年之間,號令三嬗。』
司馬遷以陳涉項羽和漢高祖相提並論,他不獨不以成敗論英雄,著眼於對歷史
具有推動力之人物。至於孔子,史遷認為『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
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政治上有變化,文化上也有傳統。他列孔子於
世家,隱然認定孔子是中國社會的大教主。這與司馬遷生於獨尊儒術的時代有關。

實錄直事,直言無隱
史遷撰著史記所持守的態度是良史直言無隱,善惡並書,王允曾說:『昔武帝不
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從而可見史記敢於忠實報道歷史真相,例如在
〈封禪書〉,描寫漢武帝惑於鬼神,勞民傷財的情景;在〈平準書〉裡,對於興利
大臣加以口誅筆伐,又批評蒙恬『阿意興功』。在〈酷吏傳〉強調嚴刑峻法的可怕,
在記載漢高祖亦批評他好酒色,對大臣亦狎侮。

寓論斷於序事中
顧炎武〈日知錄〉:『古人作史,有不待論斷而於序事之中即見其指者,惟太史公
能之。』司馬遷對人物或事件的評論,不須要用專門去評論,往往是在篇中借一
個人的說話來評論,不局限於用反面的話,也會用側面,甚至正面的說話,例
如〈叔孫通傳〉,借秦諸生及魯生的話語,顯示出叔孫通的面諛以得親貴。又如借
卜式的話,譏諷桑弘羊的興利害民。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增加說服力,亦令人有如
親聽其言的現場感。

進步的歷史觀
司馬遷具有卓絕的識見,他能夠『自破其例』,不以成敗論英雄,而著眼於任何
人物在歷史上所起的推動作用。如張良、蕭何封為侯,僅得食祿,皆非一獨立國
家,但既封為侯,司馬遷將之列入世家;他又肯定陳勝揭竿起義的歷史作用,
將之列入世家。他又讚揚秦統一中國的功勞,絕不同於同時代文人猛烈批評秦之
暴政,如賈誼等。他在六國表中便說「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學
者牽於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固舉而笑之,此與以耳食無異,悲
夫!」至於呂后及項羽,二人分別在楚漢相爭及呂后之禍,扮演重要角色,是其
時的重心人物,司馬遷將他們列入本紀。除了在政治上有推動力的人物,在學術
思想上有巨大貢獻的孔子,他也肯定其地位,將之列入世家,即承認孔子為儒
家的大宗師及大教主,又別有仲尼弟子列傳。同時,史遷對歷史學有更深一層領
會,希望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史料極具真實性
司馬遷撰史記所運用到的材料,包括有古代及當代的文獻資料,此外,他在少
年時代,遊遍了全中國,將所見所聞,寫入自己的著作,使成為真實可靠,例
如〈魏世家〉云:『吾適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溝而灌大梁,三
月城壞,王請降,遂滅魏。』

史記的貢獻及影響(歷史地位)
創新體例
紀傳體通史之創例史記以前,史書缺乏完例與統一的體例,如尚書限於記載個
別事件,《春秋》、
《左傳》則限於地域。到了《史記》,在古史原有的基礎上參考各
種史料文獻,創立前所未有的紀傳通史,包括有十二本紀記帝王,十表繫時事,
八書詳制度,三十世家記諸候,七十列傳誌人物,彼此互相連結,形成紀傳體
通史。劉知幾《史通》總結先秦至唐的史學源流派別為六家二體,即編年體及紀傳
體,可見紀傳體之重要。自司馬遷開創了紀傳體的歷史方法,班固《漢書》採其體
例而成紀傳體斷代史,中國二千年以來的史學家,多奉史遷的史學為正宗,採
用他的體例。廿四史裡,全用紀傳體撰寫,稱為正史,《史記》可說是正史的源頭。

固定論贊為撰著正史的形式
論贊是中國傳統史學特殊的寫作形式,早自《左傳》已「君子曰」,《公羊傳》及《穀
梁傳》,稱為「梁子曰」、
「公羊子曰」等。它的意義是給予史學家一個機會抒發個人
主觀見解,因為歷史是求真,在主觀世界尋求客觀事實真相,不可能存有史家
的主觀見解,怎樣處理作者的主觀見解,論贊就是最好的方法。論贊發展到司馬
遷手上固定為一種寫史的形式。史記各篇都有「太史公曰」,只有六篇欠缺或散佚
失存。「太史公曰」安排或在前或在後,放在篇首是用作敘論,置於篇末則為常例。
「太史公曰」具有「存疑惑、商精榷、記遊歷、定褒貶」的作用,尤以定褒貶為要,如
史遷褒揚孔子、伯夷叔齊、吳太伯,管仲晏嬰,貶抑李斯、蒙恬、王蹇、衛青等。論
贊發展到史遷手上固定為一種寫史的形式,影響所及正史內,每本史著均有論
贊的存在,如「臣曰」等,成為不可缺少的寫史形式。

擴大研究歷史的範圍/重大世界的觀念
司馬遷的偉大,不僅由於他創立了紀傳體,而且在於他具有遠大的歷史見識,
將研究的歷史範圍擴大,首先他開始注意到中國境外的國家如朝鮮、大宛、烏孫、
康居、奄蔡、大月氏,安息等,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如匈奴、西南夷、東越、南越。
他突破中國傳統對四夷的觀念,認為四方民族與中國歷史也有很密切的關係。其
次他注意到歷史不單純是表面的政治觀,其他的政治制度、社會經濟的演變也是
歷史的重要環節,其中史記八書中平準書是後來各代史書的〈食貨志〉典範,開
後世述專史的先河。

奠定了史學發展成獨立一門學問的基礎
在司馬遷以前,我國雖然已經有了《春秋》、
《國語》、
《左傳》、
《戰國策》、
《世本》、
《楚漢春秋》等歷史著作,但都被認為經學,漢儒對於《春秋》,又專在褒貶善惡、
微言大義上穿鑿附會,不是當作歷史研究,直到西漢末年,劉向、劉歆父子編輯
漢代國家圖書館目錄,仍把這些歷史書列於六藝略中的春秋類,尚未把歷史學
認作一門獨立學術部門。史記的出現刺激了研究歷史的興趣,指出研究歷史以後
有許多人繼史記,到了東漢初年,班固纂修西漢歷史而成《漢書》,以後研究歷
史的人多了,於是歷史學遂「由附庸而蔚為大國」,成了一門獨立的學問,至唐
編修《隋書.經籍志》史部,方稱完成,由此可見,《史記》的出現奠定史學成為
獨立學術部門的基礎。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影響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是司馬遷的世界觀的歷史觀。 「究天人之際」是指天地
人事,即整個宇宙,而「通古今之變」,司馬遷冀望在歷史的長河裡,探尋「成敗
興壞之理」,他了解到歷史的本質是「變」,欲能掌握「變」的定律,必須通古今之
變,而通古今之變的方法就是「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司馬遷對古今歷史的演變
有這樣深刻的認識和看法,提出「通古今之變」的觀念,並試圖在史記實現這個
理想,深切地影響後世史學家,如鄭樵之作通志,明顯受史遷「通古今之變」影
響,清章學誠對史遷的「通」觀念,推崇備至。
《史記》的文學價值
《史記》的文學價值亦相當之高。塑造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由於司馬遷吸收
《左傳》﹑《戰國策》等作品的寫作經驗,成功塑造許多性格鮮明﹑豐富多彩的人
物形象,而且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善於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語來表現人物的神情
態度和性格特點。劉邦和項羽都曾見過秦始皇,從他們所表示的感慨中可以看出
他們性格的不同: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語氣極為坦率,可以想見他強悍爽
直的性格;劉邦卻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說得委婉曲折,又正好表現他
貪婪多欲的性格。《陳涉世家》中寫陳涉稱王后,陳涉舊時夥伴見他所居宮殿說:
“夥頤!涉之為王沈沈者。”“夥頤”是陳涉故鄉的土語,是多的意思,這裏用以形
容陳涉宮殿陳設的豐富;“沈沈”是形容宮殿廣大深邃,又帶有驚異的語氣,它
生動地表現了農民的質樸性格。為了表現人物,司馬遷還通過許多緊張鬥爭的場
面,把人物推到矛盾衝突的尖端,讓人物在緊張的鬥爭中,表現他們各自的優
點和弱點,表現他們的性格特徵。 《項羽本紀》鴻門宴一節是很有代表性的。鴻門
宴前,楚漢兩軍幾至火拼,而楚強漢弱。劉邦項羽此時相會鬥爭是相當激烈的。
作者就通過這場面對面的鬥爭來表現人物性格。劉邦的懦怯而有機智,項羽的坦
率而少謀略,以及其他人物,如范增、張良、樊噲、項伯等的性格,都由於在這場
鬥爭中的不同態度而有很好的表現。
《史記》是文學的歷史,也是歷史的文學,是文學與史學的高度統一。 《史記》
善於剪裁和安排故事情節,謀篇佈局,別具匠心。它以創造“互見法”來敘事。互
見法出現於重要人物身上,將一個人的事跡在不同的地方分述,而以其本傳為
主;或將同一事件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個地方的敘述為主。司馬遷運用此
法,不僅是為了避免重複,更是為了使每一篇傳記都有審美意味上的統一性,
使傳主的形象具有藝術上的完整性。而在七十列傳的撰述,主要為「合傳」體裁,
大體可區分為「歷史性質相同的人物」與「互有關係的人物」兩大類,前者如《管晏
列傳》、
《屈原賈生列傳》,後者則有《魏其武安侯列傳》。司馬遷使《史記》既有了史
學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學的可讀性。
《史記》充滿抒發的情懷。《史記》在敘述歷史人物事跡的同時,處處滲透了作
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內心的痛苦和鬱悶,這就是我們千年之下讀《史記》仍不能
不為之感動的關鍵。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
騷》」,後者也正是從這一點著眼的。
語言運用方面:司馬遷在撰寫《史記》徵引先秦典籍時,對深奧難懂的原典
文字,均譯寫為當時的書面語,把已經僵化或含義不明的詞句改成一般易懂的
語言,得到了完美的統一。正因為如此,《史記》直到今天,我們讀起來基本上是
明白曉暢的。此外,《史記》還廣泛引用了許多民謠民諺,如《李將軍列傳》中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形容李廣不善言辭而深得他人敬重,既富於概括性,
又富含生活氣息。

六) 後人對史記的批評
史記的自錄編排欠缺條理
趙翼認為《史記》「次第皆無意義,隨得隨編」,例如史記中卷四十九〈李廣
傳〉,五十〈匈奴傳〉,五十一〈衛青霍去病傳〉,五十二〈公孫弘傳〉,這樣的編排
方法,顯得不倫不類,此外司馬相如傳排在西南夷傳後。趙翼批評:「朝臣與外
夷相次。」

其實這一連串的傳紀編排,目的在說明西漢對匈奴關係的轉變。因為西漢自
白登之圍後,一直和匈奴關係著羈糜的和親關係,直到漢武帝時代才積極改變
對匈奴的關係,李廣進攻匈奴雖沒有成功,但他卻是由和親轉變為進攻政策的
關鍵人物,這是〈李廣傳〉排在〈匈奴傳〉前的原因。至於排在〈匈奴傳〉之後的衛青
霍去病,是征匈奴的英雄人物,但如果沒有公孫弘對內經濟改革的成功,對匈
奴的戰爭恐難成功,故此〈公孫弘傳〉放在〈霍衛傳〉後。至於〈司馬相如傳〉編在
〈西南夷傳〉後,因為司馬相如曾出使西南夷之故,司馬遷在目錄編排方面,著
重事與事的關聯性,可見他並非不倫不類,而是按著事件的發展。

另外,後人又批評史記把老子、莊子、申不害與韓非子合為一傳,將屈原和
賈誼合為一傳,也是義例不統一。其實,司馬遷把老莊申韓合為一傳,目的是說
明先秦諸子學術思想的轉變,即由無為思想轉到法家思想。而屈、賈合傳則是說
明當時文學發展趨勢,由騷體到漢賦的轉變。所以這些指控是不合理的。

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
班固批評史遷「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司馬遷所處的時代,儒家雖被
推崇,黃老之術仍未衰微,司馬遷雖尊重儒家思想,將孔子列入世家,而且尊
為亞聖,但他的儒家思想仍然不夠純正,所以他記載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論黃
老而後各家。班固之所以有這樣的批評,是因為他處於尊崇儒家思想的時代,對
於司馬遷先論黃老而後論六經,自然感到不滿。

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姦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
班彪論《史記》說:「論議淺而不篤,其論術學,則崇黃老而薄五經;序貨殖,
則輕仁義而羞貧弱,論游俠,則賤守而貴俗功。此其大敝傷道,所以遇極刑之咎
也。」班固承其父說。司馬遷稱頌游俠,在其游俠列傳中謂此等豪傑之士,其行雖
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如為刺客、滑稽、日者、龜策及醫者等立傳,
班固則刪之。對於〈貨殖列傳〉,司馬遷認為求利為人之天性,不如「因人求利本
能而善導之,使安居樂業,甘食美服」。而班固則堅持重農抑商之立場,認為商
業發展,使人唯利是圖,罔顧道德。

最後就是史家的評論
1.趙翼:
「馬遷參酌古今,發凡起例,創為全史。本紀以序帝王,世家以紀侯國,十表以
繫時事,八書以詳制度,列傳以誌人物,然後一代君臣政事賢否得失,總匯於
一篇之中。自此例一出歷代作者,遂不能出其範圍,信史家之極則也。」
2.魯迅: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3.梁啟超:
「世作斷代史者,雖或於表志門目間有增減,而大體組織不能越其範圍,可見史
公創作力之雄偉,能籠罩千古也。」
4.鄭樵:
「馬遷世司典籍,工於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會詩、書、左傳、國語.....之言,通
黃帝、堯舜至於秦漢之世,勒成一書,分為五體.....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
德,學者不能捨其書。六經之後,惟有此作!」

在過去歷屆試題,同學會容易發現近年史學名著的題目越出越難。先觀有關史記
的題目:
1. 試以史記為例,說明紀傳體之優點。(83)
2. 試述史記一書之體例,並論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84)
3. 試述史記之體例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88)
4. 史記一書,乃紀傳體通史之鼻祖。試述其體例與特色。(91)
5. 試述史記一書之體例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93)
6. 試述史記一書之體例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94)
7. 短答題 (95)
8. 史記、漢書為紀傳體通史及斷代史之始祖。試述二書之體例及其對中國史學發
展之影響。(96)
9. 短答題 (97)
10. 短答題 (98)
11. 試述司馬遷之史學思想及其撰作《史記》之動機。(2000)
12. 有言史記及漢書乃中國通史及斷代史之鼻祖。此說當否?試評述之。(01)
13. 史記有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之分,試就其體例評述司馬遷之歷史觀。(02)
14. 試述史記、漢書體例之異同,並言二書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03)
15. 試述史記、漢書之體例,並言二書對中國史籍撰作之影響。(04)
16. 有言司馬遷史記乃中國通史之鼻祖。此說當否?試詳論之。(2005)
17. 試述司馬遷撰寫史記之動機及其史學思想。(2006)
18. 司馬遷史記和班固漢書分別為中國通史及斷代史之鼻祖。試析論兩者之失。
(2007)

其中 02 和 06 年這兩年有關史記的史學觀尤為艱深。兩者都提問司馬遷的史學觀
其實,我們可以從其撰述的動機、內容寫作特色,均可尋找到司馬遷的歷史觀念
假設題目是這樣問:試析司馬遷的史學觀。有兩種方法分析的。
第一種是安全法。這種比較保險,而且容易找出論點。這方法就是按著司馬遷在
內容體例,就本紀、世家、列傳、書、表等五個範疇分析其歷史觀念。
引言:
 作者:西漢司馬遷
 成書年代:西漢武帝
 體裁:紀傳體通史
 記事斷限:黃帝至漢武獲麟
 章學誠:「馬則近於圓而神」其歷史觀享有崇高地位
 回應問題:就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之體例述其歷史觀。
內容:
本 劉知幾《史通》:「紀之為體,猶春秋之經,繫日月,以成歲時,書君上以顯國統。」
紀 歷史符號:例:焚書坑儒
帝皇:不論好壞
標準:在權不在位:例:項羽、呂后
【太史公自序】:「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追尋歷史發展的規律
世 司馬貞《史記索隱》:「世家者,記諸侯本紀也。言其下及子孫常有國。」
家 四類:春秋戰國之諸侯、漢初封侯之功臣、對社會有影響力者、與皇帝有特別關係者
標準:不在年代之久遠與封地之大小,只在乎有功或有德於天下:例:陳涉、孔子
重視影響歷史發展規律之人物
列 劉知幾《史通》:「蓋紀者編年也,傳者列事也。……列事者,錄人臣之行狀。」
傳 四類:單傳、合傳、寄傳、類傳、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曰
標準:不拘社會之階級、賢不肖、只限對歷史有影響力者:例:刺客、日者、滑稽、貨殖
編次、傳目不統一:例:【李將軍列傳】、【匈奴列傳】、【衛將軍驃騎列傳】
梁啟超:「《史記》以社會全體為史的中樞,故不失為國民的歷史。」
反映歷史發展變化更重要:例:漢武帝對匈奴政策的轉變
進步思想:貨殖:私利觀
表 劉知幾《史通》:「觀太史公之創「表」也,燕越萬里而方寸之中,雁行有序,使讀者舉目可詳。」
譜列王侯世系:例:世表、年表、月表令讀者易於掌握歷史發展之脈絡
書 劉知幾《史通》:「夫刑法、禮樂、風土、山川,求諸文籍,出於三禮,及班、馬史,別裁「書」
「志」,考其
紀,多效禮經。」
八書,即〈禮〉、〈樂〉、〈律曆〉、〈平準〉、〈河渠〉、〈天官〉、〈封襌〉
補紀傳不足,解決史事割裂之弊
展示歷史發展之延續性
進步思想:重經濟思想(例:平準),但仍見迷信(例:天官、封禪)
結語:
會通思想:「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漸、變、終始之思想:重視歷史發展之連續性、變化、發展;探究其原因
例:本紀、世家、列傳、書、表
重視歷史現實:
本紀:例:【項羽本紀】置於【漢高祖本紀】之前
列傳:例:刺客、日者、滑稽呈現整個社會之剖面
進步思想:
列傳:例:貨殖列傳;書:平準書
班固批評司馬遷:「是非頗謬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游俠則退處士而
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貧賤。」
不受獨尊儒術、正統思想之束縛
王仁宇言:《史記》令中國史學的傳統具備「百家殊方」的真實性和生動活潑。

而第二種做法,則比較需要技巧,而且可能會相當麻煩、混淆,特別是舉例子的
方面,但如果克服了的話,得出來的結果會是出人意表!
1. 就其撰述對  明定歷史的主要目的,記載人類活動過程
象而言  把帝王的承傳作為本幹
 間亦述及重要人物事跡:對當代重大影響人物
 除大事外,亦述下層社會人物生活沒有貴賤之分
 非僅在治亂興衰,而與人生活有關的都著述,把歷代
大事、列國相爭、重要官職等清楚地列出來擴大史料
 重大世界之觀念,國內民族和鄰國關係
2. 就其撰述準  態度認真,力求真實
則而言  不以在位,而以在權
 既重時變,故略古而詳今
 論史事之影響大小,不以成敗論英雄
 重客觀態度,不可懼怕權勢,即使是當今權貴,就算
有過亦照批無誤
3. 就其時間和  打破以往的國界、區域、時代,由上古敘述至漢武
空間而言  打破以往只述政治或君主的方式,凡與人有關的都論

參考文章一 (有些例子,也可作為文章引例的!)
1、 力求真實
司馬遷撰寫史記,態度嚴謹認真,實錄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寫的每
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都經過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並對史實反復作
了核對。司馬遷早在二十歲時,便離開首都長安遍踏名山大川,實地考
察歷史遺跡,瞭解到許多歷史人物的遺聞鐵事以及許多地方的民情風俗
和經濟生活,開擴了眼界,擴大了胸襟。漢朝的歷史學家班固說,司馬
遷 "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也就是說,他的
文章公正,史實可靠,不空講好話,不隱瞞壞事。這便高度評價了司馬
遷的科學態度和史記的記事翔實。

司馬遷要堅持"實錄"精神,就必須面對現實、記錄現實,這就不可避
免地會發生"忌諱"的問題。可是他在給人物作傳記時,並不為傳統歷史
記載的成規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對歷史事實的思想感情記錄。從最高
的皇帝到王侯貴族,到將相大臣,再到地方長官等等,司馬遷當然不會
抹殺他們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們的腐朽、醜惡以及對人
民的剝削和壓迫。尤其揭露了漢代統治階級的罪惡。他雖是漢武帝的臣子,
但對於他的過失,司馬遷絲毫沒有加以隱瞞,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當時
盛行的封禪祭祖、祈求神仙活動的虛妄。在《封禪書》中,他把漢武帝迷信
神仙,千方百計祈求不死之藥的荒謬無聊行為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出來。
司馬遷想為封建統治者提供歷史的借鑒作用,反映的是真實的歷史,這是
非常可貴的。本著實錄的精神,司馬遷在選取人物時,並不是根據其官職或社會
地位,而是以其實際行為表現為標準。比如,他寫了許多諸如遊俠、商人、醫生、
倡優等下層人物的傳記。在司馬遷心目中,這些人都有可取之處。司馬遷首創了
以人載事,始終敍述一個人生平事蹟的寫法。著重寫其"為人",並注意其"為
人"的複雜性,是司馬遷的筆法。他在作傳時,把自己的看法寓於客觀的事實敍
述之中,來表示自己對人物的愛憎態度。比如項羽這個人物,司馬遷同情他,以
非常飽滿的熱情來寫這位失敗英雄。他既稱讚項羽的驍勇,又對他的胸無大志、
殘暴自恃作出批評。可是,在《項羽本紀》中,司馬遷並沒有發議論,但是他對項
羽的愛憎態度卻於敍事之中明顯地表現了出來。這便是司馬遷作傳的最大特點,
即真實性和傾向性的統一。
2、愛恨分明
司馬遷愛恨分明的感情在史記當中表現得非常充分。他高度評價了秦末農民
大起義。陳涉出身貧農,是農民起義的領導者,可司馬遷卻將他和諸侯並列,放
在"世家"當中來敍述。對於一個封建史學家來說,能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
他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將陳涉和古代有名的帝王--商湯和周武王相提並論,
同時明確地指出,只要封建帝王暴虐無道,人民就有權利起來推翻他。陳涉領導
的這支農民軍雖然沒有取得成功,但卻掀起了波瀾壯闊的秦末農民戰爭,最後
終於推翻了秦朝的無道統治。對陳涉首先起義、推翻秦朝的歷史功績,司烏遷是
完全持肯定態度的。
對於歷史上許多忠於祖國、熱愛人民的英雄人物,司馬遷也大加讚賞。他當年
遊歷時,曾到過湖南長沙北面的汨羅江,並在江畔憑弔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這次憑弔極大地影響了司馬遷,他的心靈中深深地印入了屈原的詩篇和一生的
遭遇。在給屈原作傳時,他認為屈原可以同日月爭輝,並憤怒地譴責了楚國貴族
統治者不辨忠奸的醜惡行徑。當年,司馬遷還曾到湖南零陵郡瞻仰舜的葬地,對
舜的事蹟作了實地考查。後來在寫史記時,他便把舜的事情寫在《五帝本紀》裏,
讚揚他憂國憂民的高貴品質。司馬遷也非常推崇"完璧歸趙"和"將相和"故事中的
主人公--藺相如和廉頗,對他們的愛國行為大加讚賞。
在史記中,司馬遷還歌頌了那些為了反抗強暴,置自身性命于不顧的刺客以
及救人急難、見義勇為的遊俠。比如"鳳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的荊軻
為報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惜隻身刺秦王,最終血濺秦廷。司馬遷對這些人物進
行大膽的歌頌,實際上便是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讚賞人民反抗強暴的願望。司馬
遷對名醫扁鵲、諄於意等有益於人民的人,用很長的篇幅記錄了他們的生動事蹟
和醫學理論。這些人在當時都沒有社會地位,可在司馬遷的心目中,他們遠比某
些王侯將相高貴。
對封建統治者的醜惡面貌,司馬遷也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並無情地揭露了統
治階級的罪惡。比如《酷吏列傳》一共為十個殘暴冷酷的官吏作傳,其中漢武帝的
臣子就有九人。漢武帝當時重用張湯,而"湯為人多詐,舞智以禦人。始為小吏,
乾沒,與長安富賈田甲、魚翁叔王屬交私"。所謂"乾沒",即空手得到的意思。這裏
描寫的是張湯為小吏時好用計謀以制服人的情況。張湯得勢後,與趙禹一起制定
了各種殘的法令,其中有一條叫"腹誹之法",即不管有罪與否,只要被指控為
對朝廷心存不滿,就可以據此治罪。張湯不僅善於巧立法令名目,而且還會迎合
漢武帝的心意去處置"犯人"。在他的主持下,往往一個案件會使無數人家受到牽
連,以致殺人如麻,視人命如草芥。這些人的罪惡活動都被司馬遷記錄了下來,
他便是通過這些對漢武帝時期專制統治的殘酷和黑暗加以暴露和控訴的。
司馬遷的進步歷史觀和敢於揭露帝王過失的大膽作風值得肯定。對於歷史的演進
過程,他的思想也比較完整。他在給予歷史正確的評價後,又充分肯定了歷史是
不斷發展進化的這一結論。
3、史家絕唱
魯迅先生曾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也就是說,作為一部規模
宏大、體制完備的中國通史的史記,同時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
在司馬遷的筆下,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動地刻畫出一個歷史事件或一
個歷史人物。例如,對《田單列傳》中田單防守即墨城的描寫。田單用了六條妙計
大勝燕國,使齊國得以恢復。"火牛陣"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計策。晚上,田單
將紫紅色的帶有龍紋的布帛披在一千多頭大牛身上,又在其角上綁上鋒利的刀
劍,用油浸透它們的尾巴,再用火點著。於是,一千多頭牛帶著熊熊火焰,像怪
獸一樣沖進了燕兵的陣地。而齊國士兵也拿著武器沖向了敵人,還有一些人敲鑼
打鼓,高聲喊叫,以壯聲勢。摸不著頭腦的燕兵嚇得爭相而逃,結果被殺得丟盔
棄甲,燕兵的屍體遍佈於戰場上,齊國大獲全勝。司馬遷雖著墨不多,可"火牛
陣"就如一幅圖畫一般出現于讀者的腦海中。
司馬遷還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不同類型的歷史人物。他對西楚霸王項羽的描寫
非常精彩。巨鹿戰役中,項羽率領大軍渡河,然後沉掉所有的船隻,並下令只允
許帶三天的糧食,這便形象而又具體地刻畫了項羽破釜沉舟、與秦軍決一死戰的
決心和氣概。項羽的軍隊一個抵十個,消滅了數量上遠遠超過自己的秦軍,在推
翻強秦統治的戰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項羽在戰鬥結束之後,召見各路
將領,當他們進入項羽的轅門時,沒有一個人敢抬起頭走路。這是對項羽威風的
描寫。對項羽被圍的場景,司馬遷描繪得更是感人。項羽慷慨而歌:"力撥山兮氣
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司馬遷通過這歌聲,完全刻畫出了這位英雄在失敗以
後時慷慨悲壯,而又無力挽回失敗命運的複雜心情。接下來,司馬遷又對項羽突
圍後,在東城決戰時的勇猛作了描繪。當時項羽只剩下二十八個騎兵,當幾千名
追兵迫近時,項羽圓睜雙目,怒喝一聲,把漢軍嚇得後退了好幾裏。看到這樣的
描寫,不禁使人覺得這位失敗的英雄似乎就在眼前。
再如,司馬遷描寫漢高祖入關時與民眾約法三章,充分表現出了一個政治家
的風度。而漢高祖也具有好謾駡的流氓習氣和隨機應變的性格。有一回,韓信給
漢高祖寫信,要求封自己為假齊王。漢高祖非常生氣,剛想發作,張良卻在一旁
暗示他別發作,他立即轉過口風說:"大丈夫平定諸侯,要做就做真王,做什麼
假王呢?"這裏用字也不多,卻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了漢高祖善於隨機應變和玩弄
權術的性格。
司馬遷在書中的敍述語言非常生動,人物形象鮮明。他廣泛採用口頭流傳的
諺語、成語、歌謠,而且不回避方言土語。他的語言是一種接近口語的"方言",通
常敍述和人物對話和諧一致,雖明快但含蓄,話外有音,值得玩味;繁複而簡潔,
不拘一格,各得其所,一般都為人物特徵的描寫服務。他刻畫人物說話口吻的描
寫最令人玩味,充分表現了人物的精神態度。為了突出人物形象,他還常常適當
地強調、誇張。比如,《高祖本紀》:"(五年)正月,諸侯及將相共請尊漢王為皇
帝。......漢王三讓,不得已,曰:諸君必以為便,便國家。"這一段漢高祖讓帝位的
話,是直接模擬當時的口語,生動形象地反映了漢高祖惺惺作態的樣子,讀完
不禁覺得漢高祖說話的情景就在眼前似的。再者,司馬遷使用古史資料時,一般
以當時通用語翻譯古語。如《五帝本紀》寫堯舜的事蹟,取材于今文《尚書·堯典》,
把書中的"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允厘百工,庶績鹹熙"等語,翻
譯為"百姓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信傷百官,眾功皆興"等,譯文與原文
相比較,就會發現更容易讀懂。史記的人物傳記之所以這麼出色,是與司馬遷駕
馭語言的高超能力分不開的。

試以《史記》為例,論述紀傳體的優點,並析其史學史上的地位。
司馬遷的《史記》被譽為紀傳體史著的鼻祖,記載了黃帝至漢武帝期間前後
二千多年的史事,是一部通史著作。共一百三十篇:《本紀》十二篇,按帝王的世
系和年代記述政治上重要事跡。《表》十篇,並列歷代帝王和侯國間的大事。
《書》
八篇,主要記述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專書論述。《世家》三十篇,記敘諸侯王國和輔
漢功臣。
《列傳》七十篇,是對社會和政治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傳記。以下為它
的內容特色和史學地位。

首先,《史記》的體例獨特。
《史記》開創了紀傳體的寫史方法。<<史記>>開創
了新的史著寫作手法,以「人」為中心記載,輔以「表」作繫年,將全書 130 篇分
成 5 類,條理井然,各篇既完整獨立,全書又脈絡相連。本紀和表是全書綱領,
互為經緯,彼此照應;列傳佔大半篇幅,重要人物各為一傳,清楚分明;行事
相類的合為總傳,也有標舉類目而為傳者,如<刺客>、<儒林>、<酷吏>等傳。除
扼要列舉歷史發展的大概,又詳細記述有關的史事,便於考見個別人物的活動
情況,另顧及典章制度的沿革。敘事避免重覆,省卻繁文。篇末附以「太史公曰」
起頭的一段文字,表達作者對史書或人物的看法或附記有關事情。把作者的意見
分開,保持史事敘述的客觀性。

在資料取材上,《史記》資料豐富。司馬遷身為太史,能利用國家圖書館的大
量資源作論著材料,引用當時流傳的書籍和文獻資料、其父司馬談遺存的舊稿和
自己十年來採訪所得和耳聞目睹的資料,用以印證文字記錄的真偽,鎔鑄在《史
記》內。如<<封禪書>>記他隨武帝封禪奏山後說:「余從(武帝) 巡察天地,諸神
明山川…退而論次。」。

此外,《史記》記載史事取捨恰當。司馬遷力求嚴謹選擇和鑒別資料,重視選
取、剪裁工夫,遇到沒法弄清楚的材料時絕不武斷,力求客觀,用闕疑的方法兼
採眾說,留待後人判別;他亦重視對資料的整理和解釋,務使文氣一致、形式整
齊,如在<太史公自序>論述著述五體的時候,便充分解釋選取資料的原則、目
的、方法。

在內容編排上,《史記》內容廣泛。它記錄的歷代大事重要人物,不限於統治
階層,也盡情地描繪了下層群眾的生活,注重社會各階層人物的歷史作用,如<
游俠列傳>中以武犯禁的朱家、<徘優列傳>、<貨殖列傳>等,能較全面而深刻地
反映歷史真相;此外,以詳近略遠的原則述事,以西漢史記載較詳盡,對古代
存疑的史實不糾纏,力求信實,寧缺勿濫。

此外,《史記》的內容編排恰當,如以「在權不在位」的標準,將沒有稱帝的
項羽和呂后列入「本紀」,因項羽乃秦漢之際天下唯一實際的統治者,且其影響
力相當大,而呂后則幾乎架空了漢帝的權力,雖非真天子,但卻成為實際的統
治者,非諸候的孔子、陳涉編入「世家」,孔子雖然不是諸侯,但其學術思想卻影
響深遠,且司馬遷著書之時,正好是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時代,他又為孔子弟子
立<仲尼弟子列傳>;至於陳涉,因為他一來動搖秦統治根基,二來其部下後來
推翻了秦政,故替其立傳,另外他對<李將軍列傳>,<匈奴列傳>及<衛將軍驃
騎列傳>的編排,人物與種族交錯,目的在說明漢武帝對匈奴政策的轉變。漢初
的時候,在白登之圍後,漢代政府推行和親政策。至武帝時,對匈奴的政策出現
轉變。雖然李廣並非親自痛擊匈奴,但卻是政策轉變的關鍵人物。而後的<匈奴列
傳>及<衛將軍驃騎列傳>,則是漢武帝對匈奴採取積極痛擊政策的時代。

在內容思想上,司馬遷自言著作《史記》,除續述春秋以後的史事,主要是
繼承其筆法。對敏感的政治問題,不加避諱,不避權貴,一定程度上揭露政治上
的黑暗面,如批評文帝黃老無為而治的「賞太極,罰太重」。對於當代統治者漢武
帝的迷信,就更正直地批評敢,提出自己的主張,充份發揮了史家直筆的果毅
精神。

除此,書中反映司馬遷識見高明,評價中肯。他在<<六國年表>>頌讚秦統
一中國的貢獻,認為秦始皇建立大一統王朝的功勞相當大,他在六國表中便說
「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學者牽於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
其終始,固舉而笑之,此與以耳食無異,悲夫!」相比與同時代的學者(如賈誼)
只知抨擊始皇暴政,更具歷史卓識,乃「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紀傳體又兼具改善編年體的不足。由於編年體是以年代先後為主,因此出現年
不一事,於是治史者便只見其初而不見其果。紀傳體則正好矯正這方面的弊病。
它體於人物傳記中,既可知其人事,亦而編年體編排。此外,編年體是沒有典章
制度的敘述,對於社會經濟學術文化等方面亦無所交代,對於了解整個史事亦
會顯得不全面,而紀傳體則可增加這方面的材料。

史家對《史記》的卓越成就多予肯定,據<<漢書‧司馬遷傳>>所說,西漢
劉向及揚雄皆稱:「(司馬) 遷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
其文直,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後世論史者,大都讚揚<<史記>>
的體例和內容,它在中國史學上的貢獻更影響深遠。以下分析<<史記>>在中
國史學上的地位。(即這本書如何影響後世)

首先,在體例上,《史記》創造出中國第一部紀、傳、表、書皆全的通史,確立
了紀傳體史籍的範例。它綜合了先秦以來各種史書的體例,成為日後史書撰述之
楷模、正史系統的始祖。其體裁遂為後世諸多史家所沿用,從《史記》,《漢書》至
《新元史》、《明史》等所謂「廿五史」均屬紀傳體史籍,並被視為「正史」。其他如<<
宋史新編>>、<<明史稿>>、<<清史稿>等皆效法《史記》。不過《史記》所記乃自遠古
至西漢,屬通史性質,而<<漢書>>以下紀傳體史籍則屬斷代史。另外,清代趙
翼<<廿二史劄記>>:「自此例一出,歷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範圍,信史家之
極則也。」《史記》綜合前此的散篇史著體例,結成一書,能「成一家之言」。後世的
正史皆沿<<史記>>體例,影響至東亞各國,如<<大日本史>>;魏晉以後,不少
學者視其為經典,加以注疏,如南朝宋裴駰的<<史記集解>>、唐代張守節的<<
史記正義>>。

此外,《史記》詳載漢初的歷史事實,成為<<漢書>>記述漢武帝以前各朝的
藍本。宋代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中<漢紀>部分,以《史記》為本。它取材廣
泛,引用大量舊文獻、雜書野史、詔令,遍採民間逸事,傳說加以整理,兼具保
存文獻的作用,為後人提供不少原始資料。

在保存史料方面,它除記載中國本土的事,兼載國內少數民族和鄰國的民
族源流與歷史發展,使異國歷史文化不至湮沒,如<朝鮮列傳>、<匈奴列傳>、
<西南夷列傳>、<東越列傳>、<大宛列傳>;且為世史書開「外國志」之路,如
<管晏列傳>,可說是諸子百家書籍的敘錄,開學術史的道路,有保存文化遺
產的貢獻。

另外,它保存了古代文獻記錄。八書詳述各朝制度,使唐虞三代,際及漢武
之世,典章文物俱得保存。後世史家重視典章制度,如〈漢書〉將書改志,其後二
十四史圴有志的部份;在記人物事跡時引入該人的著作,如<李斯列傳>中記有
<諫逐客書>、<屈原賈生列傳>中載賈誼的<過秦論>,<秦始皇本紀>更錄入始皇
的<焚書令>,為後人研究先秦和西漢歷史提供珍貴史料。

在史學理念上,影響後世正史的「史論」和「論贊」。
《史記》各篇後附有「太史
公曰」一段論贊,以示史家對該事件之看法,將個人觀點與敘述史事分開,保持
敘述史事之客觀性。 「太史公曰」具有「存疑惑、商精榷、記遊歷、定褒貶」的作用,
尤以定褒貶為要,如史遷褒揚孔子、伯夷叔齊、吳太伯,管仲晏嬰,貶抑李斯、蒙
恬、王蹇、衛青等。論贊發展到史遷手上固定為一種寫史的形式,影響所及正史內,
每本史著均有論贊的存在,如「臣曰」等,成為不可缺少的寫史形式,後世<<漢
書>>的「贊曰」、<<後漢書>>的「論曰」、司馬光的「臣光曰」,亦受《史記》影響。

還有,它繼承<<春秋>>的筆法,內容嚴厲公正,不避權貴。如<酷吏列傳>
斥武帝用法嚴酷,令批評<<史記>>最苛的劉知幾亦表讚賞,達<太史公自序>
「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的撰史精神。

此外,它發揮了「通古今之變」的史學理念,為後世史家所追求。司馬遷寫<
<史記>>的心意,重視「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即「天」或
「命」在歷史發展的作用,如他評論項羽敗亡是「天意」,卻又說「及羽背關懷楚,
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候叛己,難已…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已…。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項羽本紀>) 可見司馬遷探求的天人之
際,非承認天的神祕力量,而是重視天人間關係的演變,從而了解「古今之變」
的關鍵,探求出歷史動態發展變化的層面,最終完成完整的「一家之言」,擴大
歷史學的範疇。因此,後世學者多抱此宏願,效法其史學思想,如唐宋時的《通
典》、
《通志》、
《資治通鑒》均受其「會通」思想影響,在探求時代變遷外,也研究典
章制度或政治發展。宋代編《通志》的鄭樵更對「會通」思想極推崇:「百代以下,
史宜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六經以後,惟有此作。」將《史記》比擬前代
之六經,可見其史學地位之高。

對於史學發展的影響,它奠下史學的基礎。因為<<史記>>記述層面廣泛
不再好像《史記》之前史學著作的內容,只局限於政治範疇,它更擴大撰述內容
涉及學術思想、典章制度、社會經濟等方面,後代專門史多承其個別體裁發展,
史學不再為經學的附庸,而成為一門專門學術。如學者方狀猷說:「由《世本》演
變而為《太史公書》之禮、樂、律、曆、天官、封禪、河渠、平準八書…皆制度文物史之
濫觴也。」可謂確論。

再者,《史記》引起後人續作,令續作的風氣盛行。因為自西漢至東漢,《史
記》缺失了部分篇章,加上其斷限,僅至漢武帝止,故西漢末已有不少學者為續
《史記》而論史,形式上有補作、續編等。如班彪欲續寫《史記》,終由兒子班固寫
成《史記》,其他如褚少孫所補《史記》部分,其篇章、目的也為了補正《史記》。

綜合而言,《史記》為發展正史的第一步,司馬遷也成為中國史學的奠基者,
為後世史家所推崇,與《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其寫史的原則,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成日後寫史的應有原則,紀傳體形式
大受重視,通史體及正史系統亦確立,足以見證<<史記>>在史學史上的重要地
位。
司馬遷撰寫史記欲通古今之變,其書如何體現這種史觀?這對後世有何
影響?____/25

司馬遷著述之史記,為中國首部紀傳體通史。此書影響後世最深的,是以傳
記為體的體例及其歷史觀。在體例方面,中國正史系列的史著無出其右,均仿效
其體例,以傳記為體。而他「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史觀,同樣對後世產生
深遠影響。「究天人之際」是史遷的世界觀,指天地人事,即整個宇宙,「通古今
之變」則是他的史觀。他希望在歷史的長河中探尋「成敗興壞之理」,他了解到歷
史的本質是「變」,欲能掌握「變」的定律,必須能通古今之變,而通古今之變的
方法就是「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司馬遷提出「通古今之變」的理念和動機就是從
歷史發展中找出歷史現象的原委和結局之間的因果關係和規例,他要探求歷史
的深層意義,探究人在歷史中的作用和位置。

史遷「通古今之變」這一史觀,主要體現在體制和內容方面。剖析一個時代的
真貌,須從它的橫切面著眼,而欲了解歷史的演變及進化的過程,則須從它的
縱剖面著眼。史記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它不同於斷代史,斷代史單記一朝之橫切
面。而通史則由多個橫切面組合而成,故此紀傳體的「斷」與「通」,表現出歷史的
「橫」與「縱」。史記以通史形式寫成,上至三王,下至漢武,記述二千多年的事,
如十二本紀,有五帝本紀、夏、殷、周、秦本紀、始皇本紀、項羽本紀、高祖本紀、呂
后本紀、孝文本紀、孝景本紀、孝武本紀。透過本紀,史遷探究本帝、夏商周秦的歷
史發展,實踐了他進步的歷史觀—通古今之變,體察歷史的延續性。另外,通史
的優越性是連貫不同朝代的歷史,使其混為一整體,從中可見整個歷史的改變,
而且史記所記,並不單單包括政事,而是包括民生、經濟、社會、外族等,綜合敘
述各方面的變化,體現了歷史之變。

歷史的發展離不開「常」和「變」,歷史的「變」最重要的推動者莫過於是一些
英雄人物,有了「人」,才能帶動各種的變化,包括政治形態、政治制度、經濟現
象、社會風氣。歷史是「人」所歸造,而同時人更是活在歷史當中。人所帶動的變化,
正在不停地創造一個個不斷在演變和延續的歷史,中國第一種史體編年體是「以
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偏重於時間性,對於歷史「變」的根
源—「人物」則沒有明確表現出來,目的未能突出歷史的特質。而以人物為中心的
紀傳體,欲從種種人事演變的跡象中,找出「成敗興壞」之定律,探求歷史的變。
司馬遷史記就是要「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因而著眼於任何人物在歷史上所起
的推動作用,如史遷肯定陳勝揭竿起義的歷史推動作用,將之列入世家,楚漢
相爭之際,項羽旋封乾坤,左右世局,入咸陽,大封天下,史遷將之列入本紀;
漢初呂后亂政,大封諸呂,對歷史的演變了起了很大影響,故有呂后本紀。孔子
是中國社會的大教主,開創儒家,對文化上貢獻至鉅,故有孔子世家。而紀傳體
的本紀、世家、列傳就是這樣突出歷史的「人」的特質,探究「人」在歷史中之地位。

此外,《史記》中的表亦是體現歷史「變」的一個體例。表是按世代年月,分類
排比,列舉歷代帝王和侯國間的大事,其好處是清楚明確地羅列歷史大事。由於
歷史有時代遠近之分,所以表分世表、年表、月表。時代越遠的歷史,因其變化和
資料較少,所以用世表總括列出,當歷史的發展越來越快,變化越激烈,也就
要用年表和月表來細分。由世表到年表,由年表到月表,可見到在歷史的巨輪下,
歷史的變化。另外,十表的序,都能反映司馬遷「通古今之變」的史學思想。

「通古今之變」的史觀,同樣在史記的內容中得以體現。史記由三王紀至漢武;
「變」的觀念貫通全書,體現「變」這個史觀的歷史事件不可謂不繁多,如加細分,
可從改革人物、社會、作者論述和歷史事件幾方面舉例論述。

改革方面。司馬遷認為不同朝代的改革措施,無論對當時或後世的歷史,都
有很大的影響,一些重要的改革,甚至對一國的興亡產生關鍵性的影響,因而
史遷詳細記載不同時代的改革措施,如商鞅變革、戰國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軍
事改革等,體現歷史因人而變的思想。

人物方面。史遷在秦漢之際的紛亂複雜的大變化中,抓住陳勝、項羽、劉邦這
三個對當時天下大勢有舉足輕重的關鍵人物的功業,作為秦朝到楚漢之爭到漢
朝全個過程中的三個連續發展和變化的階段加以論述,從這三人身上反映時代
變遷。

社會變化。司馬遷的歷史觀,是發展、變化、進步的歷史觀。從《史記》中所記
載的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天漢年間這人類歷史長河中不斷變化。社會制度的不斷
變革,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等各方面來看,都能說明人類社會歷史是不停的前
進。尤其《史記》中所肯定的秦朝和漢朝的建立,及其所建之各種制度,更能說明
司馬遷不斷發展、變化、進步的歷史觀。

作者論述。太史公在言語中直接說出其見解。如在(六國年表)中,他對目
光短淺,輕視在位日淺的秦的政治家不以為然,能以「察其終始」的態度,看到
秦改變中國的功績。另外,(十二諸侯年表)的論贊中,他把西周末年至春秋時
周王室衰落,以及諸侯爭霸的政治形勢的演變過程敘述出來。

歷史事件。史遷在秦統一六國的事件中,將統一六國作為一個連續的發展過
程,加以詳述。從襄公、文公、穆公、獻公、孝公等苦心經營,歷時一百多年,才由
弱轉強。秦皇時又經十年兼併,才統一天下,指出秦統一六國並非偶然,而是歷
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此外,他在(秦本紀)、(秦始皇本紀)、(項羽本紀),主
要揭示秦統一天下的歷史過程。他還詳細地敘述了秦百多年的努力,最後以力得
到天下,但卻不能持久。秦始皇統一中國,功業很大,可是他的殘暴統治,也加
速了秦的滅亡。項羽亦如此,「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在三個本紀
中,史遷對以力得天下者,作出「得之難,失之易」的結論。

司馬遷在史記中完全達到「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信念,既體現了
「通」和「變」的理念,亦成為六家二體中的紀傳通史家,對後世史學家有深遠的
影響,其中以北宋鄭樵和清章學誠受其影響最深。

鄭樵主張會通百代,這在他嘔心瀝血之作《通志》中得以發揮。《通志》仿《史
記》五體,而改(表)為(譜),改(書)為(略)。計有三皇到隋代有帝后紀
傳二十卷,年譜四卷,二十略五十二卷,列傳一百二十四卷。記事大抵上起三皇,
下迄隋唐,其中本紀從三皇到隋,列傳從周到隋,二十略則從遠古到唐。此書卷
帙浩繁,但主要匯集前史,新意不多。精華在於二十略,分別記載歷代典章制度、
學術文化,逐一闡述其源流演變,並提出不少新見解。(禮略)、(職官略)、
(選舉略)、(刑法略)、(食貨略)節錄《通典》,其餘十五略則為鄭氏多年撰
寫,獨出心裁之作,取材廣泛,內容豐富。如(氏族略)記各個氏族的由來,
(都邑略)述說歷代建都地點的位置、形勝及其得失,(圖譜略)指出圖表與書
籍的參考作用,擴大歷史範圍。

《通志》所反映的學術思想,較為突出是強調編寫史書必須貫徹「會通」的原
則,以極古今之變。他主張寫通史,反對斷代史。書中對《史記》推崇備至,說此
書能會通古今。他在通志總序中指出斷代史有三大弊:一、無論在敘述人事和制
度文物方面,都難免重複;二、前後又有隔絕不相聯貫之處;三、修史者各站在
本朝統治者的立場說話,沒有一定的是非標準,指責他們失去會通之道。

司馬遷史記成就蜚然,試析其對後世中國史學發展之影響?____/25

《史記》這部書,既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又是我國古代第一
部傳紀文學的總集,現分析史記對後世中國史學發展的影響。

司馬遷的《史記》,開創了一種紀傳體的史學體例。在史記以前,史書缺乏統
一的體例,如尚書限於記載個別事件,春秋、左傳則限於地域。到了《史記》,在
古史原有的基礎上參考各種史料文獻,創立前所未有的紀傳通史,包括本紀、世
家、列傳、書、表。十二本紀以帝王為中心,按年月日記載國家政治大事,藉以敘
述王朝的盛衰興亡;三十世家惟繫年月於諸侯,僅記列國之事;七十列傳以個
人為單位或合同類人,記其行事。其人在歷史上舉足輕重,或特立獨行,或在學
術上有成就;八書以同類事為單位,述其始終演變的痕跡。其事為政治制度、天
文曆法、社會經濟概況、農田水利等;十表按世代年月,分類排比,列舉歷代帝
王和侯國間的大事,表有世表、年表、月表,如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秦漢之
際月表等。

劉知幾在《史通》裡,曾把唐以前的史學總括成「六家」,並將史書的體例歸
結為「二體」。
「六家」就是「尚書家」、「春秋家」、
「左傳家」、
「國語家」、「史記家」、
「漢
書家」,「二體」就是「編年體」和「紀傳體」。在史學上,《史記》是「六家」之一。在體
例中,「編年」一體,創始於《春秋》,後來荀悅的《前漢紀》和宋司馬光的《資治通
鑑》等,就是沿用「編年體」寫作的。 「紀傳」一體,濫觴於《史記》,諸如班固的《漢
書》以及歷代的「正史」,就是沿用「紀傳體」寫作。在中國二千年以來的史學家,
多奉《史記》為史學的正宗,採用他的體例。而廿四史裡,全用紀傳體撰寫,稱為
正史,史記可說是正史之源頭。

其次司馬遷著述《史記》,在鑑別史料和確定失實上,表現了謹嚴的、科學的
「考信」精神,但最重要的,他能夠在「考信」的基礎上,「不虛美,不隱惡」進一
步把歷史嚴肅地、忠實地記載下來。

司馬遷運用的材料,不僅是古代及當代的文獻資料,還有在他少年時代,
遊遍了至中國,將所見所聞,第一手的史料寫入自己的著作,使成為真實可靠。
而且他面對無限的資料,他有其考信的標準,那就是他所揭示出來的「載籍極博,
猶考信於六藝」,司馬遷所懷疑,能闕疑的,施以考據的方法,最後寫成其體大
思精的鉅著,於是史記是一部有高度真實性的歷史。書出不久,揚稱為「實錄」。

除此之外,史記擴大了史學的範圍,是社會的全史。史記上起黃帝,下訖漢
武帝元狩元年,獲麟止,共述接近二千年的歷史,這是世界有史以來第一部貫
串數千年的通史。在時間上縱古貫今,在空間上則裡括裡宇。司馬遷於寫中國的
歷史以外,寫他所能知的整個世界,匈奴、朝鮮、南越、東越、西南夷、大宛,一一
列傳,人述所至,日月所臨,全寫到史記裡面去。列項羽於本紀,是從整個人類
史著眼,「分裂天下,而封王侯」的項羽,代表人類的一個世紀;列孔子於世家,
是整個人類衡量孔子,人類有史以來對學術最有貢獻的學者,應該有此尊榮。

在這紀傳體的體例下,能寫出人類的全史,萬象畢陳,如歷史是少不了人
物的,本紀、世家、列傳都是記人物,再如歷史是擺脫不了時間的,表則專門以
時間維繫事件;歷史上的學術、制度、名物,紛紛出現,書則能一一予以披陳。司
馬遷復有卓懷敻識,寫帝王將相以外,兼寫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物,以致儒林、
循吏、酷吏、游俠、佞幸、滑稽、日者、龜策之徒,貨殊者流,皆寫入列傳,言無疑
是一部社會全史;司馬遷也特重國家社會的經濟,既寫(貨殖列傳),以明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又寫(平準書),將漢初至老
子、莊周、申不害、韓非等學術思想家,皆寫其學術與生平,八書中的(天官書)、
(曆書)談天文算法,(河渠書)談水道地理,列傳中的(匈奴)、(南越)、
(東越)、(朝鮮)、(西南夷)、(大宛)等傳,完全記載邊遠地區其他民族的
山川、地域、風俗、人物,這是史記的特別注重學術文化史了。

此外,史記更固定論贊為撰著正史的形式。論贊是中國傳統史學特殊的寫作
形式,早自左傳已「君子曰」,公羊傳及穀梁傳,稱為「梁子曰」、
「公羊曰」等。它
的意義是給予史學家一個機會抒發個人主觀見解,因為歷史是求真,在主觀世
界尋求客觀事實真相,不可能存有史家的主觀見解,怎樣處理作者的主觀見解,
論贊就是最好的方法。論贊發展到司馬遷手上固定成為一種寫史的形式。史記各
篇都有「太史公曰」,只有六篇欠缺或散佚失存。
「太史公曰」安排或在前或在後,
放在篇首是用作敘論,置於篇末則為常例。「太史公曰」具有存疑惑、商精榷、記遊
歷、定褒貶的作用,尤以定褒貶為要,如史遷褒揚孔子、伯夷叔齊、吳太伯、管仲
晏嬰,貶抑李斯、蒙括、王蹇、衛青等,論贊發展到史記手上固定為一種寫史的形
式,影響所及正史內,每本史著均有論贊的存在,如「臣曰」等,成為不可缺少
的寫史形式。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是司馬遷的世界觀,歷史觀。在其觀念中,有
「變」的道理,在史學上是極為珍貴的,物盛則衰,時極而轉,以致有時變,有
事變,有人變,變化無窮,變故多端,而變非一旦一夕之故,有其時間的累積,
所謂「漸」,變在長時段以內,現出規律,所謂「三十歲一小變,百年中變,五百
載大變,三十變一紀,三紀而大備」,古今之變,有其循環性。而物盛而衰,見
盛觀衰,可以通古今之變;對於歷史事件的起因、經過及結果,作全面的觀察,
所謂原始察終,更可以通古今之變。以致司馬遷屢屢言及「謹其終始」、 「察其終
始」、
「綜其終始」。
「謹其終始」是將事件的終始得失記載下來,也就是「咸表終始」
是透過對事件整體的綜合觀察,從其中尋出演變的規律與意義。原始察終,於是
古今之變可通,於是「成敗興壞之理」可稽,而「述往事」,可以「恩來者」;「居今
之世,志古之道」,適「所以自鏡」。歷史如始,已可以將過去、現在、未來連貫一
起了。司馬遷對古今歷史的演變有這樣深刻的認識和看法,提出「通古今之變」的
觀念,並試圖在史記實現這個理想,深切地影響後世史學家,如鄭樵之作《通
志》,明顯受史記「通古今之變」影響,清代章學誠對史記「通」的觀念,推崇備至。

另外,他能夠「自破其例」,不以成敗論英雄,而著重於任何人物在歷史上
所起的推動作用。如張良、蕭何封為侯,僅得食祿,皆非一獨立國家,但既封為
侯,司馬遷將之列入世家;他又肯定陳勝揭竿起義的歷史作用,將之列入世家,
至於呂后及項羽,二人分別在楚漢相爭及呂后之禍,扮演重要角色,是其時的
重心人物,司馬遷將他們列入本紀。除了政治上有推動力的人物,在學術思想上
有巨大貢獻的孔子,他也肯定其地位,將之列入世家,即承認孔子為儒家的大
宗師及大教主,又別有仲尼弟子列傳。

還有「八書」成為最早之典章制度專篇,啟迪後世的典章制度專書(政書)的
發展。「八書」是司馬遷對古代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專門論述和記載所組
成的,像(平準書),就相當詳盡地記載了西漢幣制的演變情況和人民的經濟
生活;(曆書)保存了古代天文和曆數學方面的重要資料,(河渠書)則記載
了我們祖先在幾千年前就懂得興修水利和自然災害的事跡,還有其他各「書」對
於先秦以至漢代的典章制度,也無不詳加闡述,影響人物包括唐代的杜佑《通
典》,宋代的鄭樵《通志》,馬端臨《文獻通考》,以及清續皇朝三通、通志、通典、
通考。

司馬遷的史記影響深遠,成為日後史學家的模仿對象。其中鄭樵的通志是繼
承司馬遷史記體例而寫成,一部無所不及的通史。通史的敘述,從三皇至隋代有
帝后列傳、年譜,關於記載典章事物的二十略、列傳。本紀、列傳是綜合諸史而成,
惟在避免重複。其餘有年譜、二十略、氏族和六書。在二十略中,創造部份有六書、
七音、諡、樂、校讎、金石、昆蟲草木諸略。此外,劉知幾的《史通》對史記亦推崇備
至。劉以史家正體為「正史」,他將一切筆記短書、方志家譜以及專詳地理都邑的
記載,都列入史籍範圍,可以想見他對正史以外的書籍,是同樣重要的。最後,
章學誠的《文史通義》中,亦擴大了史學範圍,包括記述州郡方志、金石圖譜、古
代經典、詩文歌謠、官府簿牘、家譜傳狀。

總之,誠如魯迅先生所這,《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在我
國歷史上的貢獻是偉大的。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不但是中國的文化偉人,而且是
世界性偉人,在中國和世界的文化史上,都享有崇高的和不朽的地位。

漢書
生平
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人,生於光武八年,死於和帝永元四年六月,年
六十一。曾祖班況,博學有才氣。成帝時,班況之女被選為婕妤,成為漢室外戚,
班況則與劉向同校皇家藏書,成帝並以全套藏書副本賜之,史記亦在其中。況次
孫彪,字叔皮,班稚之子,以繼《史記》之續作,或鄙俗,或偏私,經整理補充,
成後傳六十五篇。其書似僅有本紀列傳,世家則併在列傳。此書即為其子固作《漢
書》之底本。

光武初年,彪避難河西,固即生於此。固五歲隨父到洛陽,十六歲入太學,
博覽群書。二十三歲父死,乃回安陵。明帝永平元年,二十八歲,以父書未夠詳
覈,潛以研究,改撰父書。永平四年,固被誣以私改舊史之罪,時天下新定,時
有人假造預言,搖惑民心。帝下詔收固,繫京兆獄,盡取其家書。固弟超,恐兄
不能自明,馳詣闕上書,得召見,具言固非私改舊史,乃續父所作而已;郡亦
上其書,帝甚奇之,乃命其為校書部蘭台令史,參修世祖(光武帝)本紀。後遷為
郎,典校秘書,又參述諸功臣事蹟,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

永平七年,固三十三歲,帝命其於蘭台續前所著書,蘭台為皇室藏書之所,
固遂能取精用宏,續寫前書。章帝即位,好辭賦,賞識班固,固往往於宮中連日
帶夜讀書。建初七年,固五十一歲,《漢書》大致完成。

和帝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征匈奴,以固為中護軍,參議軍機大事;出
塞三千里,大破北匈奴,於燕然山勒石紀功而返,固為竇秘書,永元四年,憲
陰謀弒和帝,事敗自殺,其賓客或誅死或免官。固先被免官,後下獄,遂死於獄
中。固死,漢書之八表及天文志尚未完成,和帝乃下詔固妹昭(嫁曹世叔,世叔
早死,節行以所重,時稱曹大家)與同郡馬融之兄馬續於秉觀藏書閣續之。

班固撰著《漢書》的原因
繼承父志:《史記》成書刊刻後,總計從漢元、成、哀帝,意在繼承太史公書而有
所「祖述」的,有褚少孫、劉向、劉歆、揚雄等人,然多鄙俗失真,不足以踵繼《史
記》。其後班彪以漢武「太初以後,闕而不錄」,遂「采其舊事,旁觀異聞,作後傳
六十五篇」。至班固以父所續史未詳,潛精研究,欲就父業,撰述《漢書》。這方面
與司馬遷較為相似。

發揚漢朝功德:東漢光武、明帝朝正值帝國鼎盛時期,為了進一步鞏固政權,總
結前朝歷史教驗,成為當時統治者的迫切要求。 「漢承堯運,協於火德」,作為當
代歷史家,決不能重蹈司馬遷的覆轍,把《漢高祖本紀》 「編於百王之末,廁於秦
項之列」,因此班固編撰《漢書》,旨在發揚漢朝功德。
《漢書》敘云:「雖堯舜之盛,
必有典漢之篇,為後揚名於後世,冠德於百王。」可見一班。

補充《史記》之不足(與第一點相關):《史記》漢武太初以後之歷史,闕而不錄,
後來續作者相傳有褚少孫、劉向、劉歆父子,歷次而及則有馮商、揚雄、史岑、肆仁、
晉馮、柳孟、賈逵等著述,多鄙俗失真,不足以踵繼《史記》,班固父班彪亦有著
述後傳六十五,班固「採撰前紀,綴集所聞,以為《漢書》。」與司馬遷較為相似,都
是補充前代不足的地方。

漢書編撰之經過
班固父彪生時,以《史記》漢武「太初以後,闕而不錄」,執筆寫史,費時約
十五年,作後傳六十五卷。光武建武三十年,班彪卒,固時年二十三,在家開始
整理其父之手稿,以其父前史未詳,欲繼父志而有所著述。

永平元年,班固開始繼承父業,編撰《漢書》,被人誣告以私改舊史之罪,
時天下新定,有人假造預言,搖惑民心。明帝下令扶風郡拘固,繫京兆獄,並盡
取其家書。班固弟班超上書為兄辯白謂「固不敢妄作,但續父所記漢事」,明帝對
改稿甚為賞識,於是命班固為校書郎及蘭台令史,命令他重撰全稿。

明帝永平七年,班固已三十四歲,在蘭台重寫漢書,一直到章帝建初七年,
前後歷時二十五年之久。蘭台為皇室藏書之所,固遂能取精用宏,續寫前書。與
司馬遷一樣,在敘寫史書過程中困難重重,身陷大獄,且同樣都有機會接觸政府內部典籍和政
府檔案。

和帝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征匈奴,以固為中護軍,參議軍機大事,後
憲出塞,大破北匈奴,燕然山石勒紀功而返,固為憲秘書。班固依附竇憲權勢,
自以為得意,對諸子不加管束,放縱不法,吏民痛恨。及後永元四年,竇憲謀弒
和帝,事敗自殺,官吏群相將班固羅織下獄,死於獄中,享年六十一。

固死時,其所著《漢書》,尚有八表及天文志尚未完成。和帝乃下詔召班固
妹班昭入東觀,使其續成《漢書》。
《漢書》問世之初,因書中多古學古義,不易傳
誦。和帝詔使扶風人馬融跟隨班昭研讀《漢書》。其後和帝又以班昭只完成八表,
令馬融兄馬續補作〈天文志〉,《漢書》方始完成。 《漢書》是經過班彪、班固、班昭、
馬續四人之手而方能成書,作於 A.D.39 年,成於 A.D.120,前後歷八十年。

漢書之內容體例
《漢書》亦稱前漢書,為我國首部紀傳體斷代史。全書計有本紀十二、列傳七
十、志十、表八,共一百篇,八十餘萬言、主要記載自漢高祖元年(公元前 206 年)
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二十三年),二百三十年之歷史。

本紀:本紀十二,述西漢一朝帝王之興廢,包括〈高祖紀〉、 〈惠帝紀〉、
〈高后紀〉、
〈文帝紀〉、
〈景帝紀〉、
〈武帝紀〉、
〈昭帝紀〉、
〈宣帝紀〉、
〈元帝紀〉、
〈成帝紀〉、
〈哀帝
紀〉、〈平帝紀〉。

表:表八,包括《異姓諸侯王表》、 《諸侯王表》、
《王子侯表》、
《高惠、高后、文功臣
表》、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外戚恩澤表》、
《百官公卿表》、
《古今人表》等。
其中《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均為漢書所新創。《百官公卿表》中分十四級、三十
四官格,譜列西漢一代將相大臣任免遷死等情況,《古今人表》分九等譜列遠古
至秦楚之際的歷史人物。

志:漢書的十志,即《史記》的八書,是專記典章制度的興廢和沿革的,為免混
淆書名,班固改書為志,在《史記》的八書基礎上加以發展,併合史記的〈禮書〉、
〈樂書〉為〈禮樂志〉;律書、曆書為〈律曆志〉;改〈天官書〉為〈天文志〉;〈封禪書〉
為〈郊祀志〉;〈河渠書〉為〈溝洫志〉;〈平準書〉為〈食貨志〉。此外,新增〈刑法志〉、
〈五行志〉、〈地理志〉、〈藝文志〉。

列傳:陳勝至吳芮列傳四篇,荊王至中山孝王等列傳八篇,季布至揚雄等列傳
四十五篇,儒林列傳一篇,〈循吏列傳〉、 〈酷吏列傳〉、
〈貨殖列傳〉、
〈游俠列傳〉、
〈侒幸列傳〉、
〈外戚列傳〉、
〈元后列傳〉、
〈匈奴〉、
〈西域〉等列傳三篇,〈王莽列傳〉、
敘傳一篇。

漢書之歷史地位及貢獻
1) 創立斷代史的體例
《漢書》為中國現存首部紀傳體斷代史,劉知幾《史通.六家篇》云:「如《漢書》者,
究西都之首末,窮劉氏之廢興,包舉一代,撰成一書,言皆精練,語甚該密,
學者尋討,易為其功,自爾迄今,無改斯道。」斷代為史,總結一朝之事,容易
窺見時代之全貌。斷代史成為後世所樂於運用,《漢書》以後的「正史」皆為斷代史。
除《史記》和《南史》、《北史》外,其餘《後漢書》、
《三國志》、《晉書》、
《宋》、
《齊》、
《梁》、
《陳》、
《魏》、
《北齊》、《北周》、
《隋書》、
《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明
史》等皆捨通史取斷代史而成書,莫不以《漢書》為藍本。

2) 創立新名目,開拓新的史學領域
《漢書》在中國史學上影響深遠,尤以十志。梁人江淹認為「史之所難,無出於志」。
一般來說,志貴在博而約,比較難作的。 《漢書》十志取法《史記》八書,然規模宏
大,記事豐富,對於經濟、政治思想、文化都有詳細的記載,擴大歷史研究的領
域。《漢書》根據《史記.平準書》的精神,創立〈食貨志〉,後來的正史多有此門,
對了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寶貴的材料。班固據劉歆七略的分類法,創〈藝
文志〉,導引後世史書多有〈經籍志〉、 〈藝文志〉,使得以了解中國文化典籍的源
流及演變。《漢書》創立〈地理志〉,後世史書多有〈州郡志〉、〈地形志〉、
〈職方志〉、
〈郡縣志〉、〈地理志〉,使人們對於中國的地理山川形勢有更深切的了解。後代正
史的志,大抵依據《漢書》十志有所增減。從唐代杜佑作《通典》到近代人劉錦藻作
《清朝續文獻通考》,有所謂《三通》、《九通》、
《十通》,盡管他們的分類不同,記
事各有詳略,都是從書志體相繼發展出來。我國古代的典章制度大部份得以保存,
漢書十志起了繼往開來的作用。除此以外,班固又創立了〈宗室列傳〉、 〈皇后列
傳〉、〈外戚列傳〉,後世正史多取法之。以下是班固在志上的革新。
〈食貨志〉 記社會經濟,為經濟制度和社會生產發展狀況了史料
〈溝洫志〉 有系統地記載秦漢的水利灌溉和治水患之情況
〈藝文志〉 依劉歆「七略」增刪修訂成為中國目錄學史現存一部最早作
品,論述古代學術思想的源流派別及是非得失,不僅是目
錄學的開端,而且是一部極可珍貴的古代文化史資料
〈地理志〉 是中國第一部以疆域政區為主體的地理著作,為中國沿革
地理的最重要參考資料,以後各史書多有郡縣志、地理志

〈禮樂志〉、〈郊祀 記政治、軍事、法律和有關的典章制度
志〉、〈刑法志〉
〈五行志〉、〈天文 是研究古代自然科學的寶貴資料
志〉和〈律曆志〉
3) 整齊劃一紀傳體例的作用
班固在紀傳體史書的體例方面,也做了整齊劃一的工作。 《史記》的專傳、合
傳與類傳的次序間雜,或以時代相同,或因事跡相關體例,體例不純。如〈刺客
列傳〉本屬類傳,竟置於專傳呂不韋、李斯之間;〈汲鄭列傳〉本是專傳,反置於
類傳循吏、儒林之間;〈匈奴列傳〉置於〈衛將軍驃騎列傳〉之前,〈游俠列傳〉置於
〈大宛列傳〉之後。《漢書》則一律以時的先後順序為主,先專傳、合傳,次類傳,
再次為邊彊各族傳,而以賊臣《王莽傳》居末,因為班超所著是為漢王朝服務的,
而王莽是以篡漢建立新朝,對於班固來講,自然是國家的賊臣,所以把它放在
最後。又如《史記》列傳的篇目,或以姓標,或以名標,或以字標,或以官標,體
例很不純正。《漢書》則大體以姓或姓名為標題,統一了紀傳體史書的體例。後來
各朝正史基本上都沿襲《漢書》的編纂形式。

4) 《漢書.藝文志》對後世目錄學的貢獻
《漢書.藝文志》根據劉歆之七略、增刪修訂而成,可惜七略早已失傳,而《藝文
志》卻隨《漢書》而流傳於後世,成為中國目錄史上現存最早目錄書籍。王鳴盛《十
七史商榷》引金榜云:「不通《漢書.藝文志》,不可以讀天下書。藝文志者,學問
之眉目,著述之門戶。」《漢書.藝文志講疏自序》進一步說:「然不通《漢書.藝
文志》,誠不可以讀天下書。而不讀天下書,亦不可以通《漢書.藝文志》。」許多
有關古代群經、諸子、詩賦、兵法、術數、方技等的書籍,雖早已散亡,但它的名目
卻可在〈藝文志〉中可見,故它對於各類學術的辨章淵源、考覈事實,裨益極大。

5) 補充史記之不足
《史記》只寫到漢武帝,武帝太初以後,缺而不錄。《漢書》不僅增補武帝至平帝的
一段歷史,而對武帝以前的歷史也整理及補充之。如另立吳芮、蒯通、張騫、李陵
等傳,補錄賈誼的「治安策」、晁錯的「募民徙塞疏」、鄒陽的「諷諫吳王濞邪謀書」、
公孫弘的「賢良策」等,使人們對漢武帝以前的政治情況更為透徹。又增補史記內
世家、列傳的事跡,如蕭何傳增補「項羽負約,封沛公於巴蜀為漢王事」等。

1) 後世史家對《漢書》之批評
1) 晉人傅玄批評《漢書》
「論國體則飾主闕而抑忠臣,敘世教則貴取榮而賤直節,
述時務則謹辭章而略事實」
《漢書》並非像史記那樣把漢的建國放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去考慮。班固反對史遷的
觀點,指責史記把漢史「編於百王之末,廁於秦項之列」,是把漢的歷史地位貶
低了。他在《敘傳》裡特別提出「漢帝本系,出自唐帝」、
「漢紹堯運以建帝業」,在
《高帝紀》還把列傳的世系從唐虞夏商周、春秋、戰國,一直到秦漢之際,都大體
地編排起來,並申述「漢承堯運,德祚已盛,斷蛇著符,旗幟上赤,協於火德,
自然之應。」可見,班固在漢書中以西漢歷史神化東漢皇帝。

2) 仲長統稱《漢書》《宗經矩聖》
班彪批評《史記》欲「成一家之言」是「不依五經之法言、同聖人之是非」,評論事情
均以「唯聖人之道然後盡心」。班固承襲父旨,也批評《史記》「是非頗繆於聖人」。
他寫漢史旨在「旁貫五經,上下洽通」,「緯六經、綴道綱」。翻檢《漢書》,其表較
多。仲長統稱《漢書》《宗經矩聖》,正好概括《漢書》這種特色。

3) 宋鄭樵《通志總敘》極力抨擊班固,因為鄭氏極注重通百代,以為歷史乃是
聯貫,方能明白歷史中因革損益的軌跡。他抨擊《漢書》云:「自《春秋》之後,惟
《史記》擅制作之規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會通之旨,司馬氏之門戶自此衰
矣。班固者浮華之土也,全無學術,專業剽竊‥‥‥由其斷漢為書,是故周秦不相
因,古今成間隔‥‥‥。」惟唐人劉知幾則推崇斷代為體,稱美《漢書》云:「究西都
之首末,窮劉氏之廢興,包舉一代,撰成一書,言皆精煉,語甚該密,故學者
尋討,易為其功。」

4)近人梁啟超批評《漢書》為帝皇家譜,認為「《史記》以社會全體為史的中樞,
故不失為國民的歷史,《漢書》以下,則以帝室為史的中樞,自是而史乃變為帝
王家譜矣。」班固所寫的漢書,以劉氏王室為主體。自是後世之正史,莫不以班固
為藍本。

5)王充《論衡》批評班氏父子「文義浹備,紀事詳贍」。范曄《後漢書.班固傳》論云:
「遷文直而事竅;固文贍而事詳,若固之敘事,不激詭,不抑抗,贍而不穢,詳
而有體‥‥‥然其議論,常排死節否正直,而不敘殺身成仁之為美,則輕仁義賤
守節。」

在史料方面,《漢書》確能補《史記》之不足。
《漢書》所載,漢帝以前史事雖多
本《史記》,只略作改易,但班固生於遷後百多年,有不少新史料出現,為遷所
不及見者,故有《史記》傳,而《漢書》為之增立者,如另立吳芮、蒯通、張騫、李陵、
賈誼、董仲舒、司馬相如、東方朔、揚雄者;又補錄或增錄了董仲舒《天人三策》、公
孫弘《賢良對策》、賈誼《治安策》、晁錯《募民徙塞下疏》、韓安國和王恢關於匈奴的
論辯、鄒陽《諷諫吳王濞邪謀書》等。此外,班固合併了《史記》的有關列傳而成《西
南夷兩粵朝鮮傳》,於《西南夷傳》增益了史事幾乎一半。他承襲了史記《匈奴列
傳》,而增加了史事五分之三,整齊了自遠古以至更始末年匈奴的歷史。在文字
(文筆)方面,《漢書》較華美,講求工整。蓋漢代乃辭賦大盛之時代,故《漢書》多
用排偶文字,趨向駢體,句子盡求工整對偶,文辭亦較為艱深。

《史記》與《漢書》比較
1) 成書的過程與性質
就其成書原因與過程中,兩人比較相似。大家都同是生於修史之家,同樣想
繼承前代史書巨著,同樣有機會接觸古史書籍,並且同樣繼承父親的遺志完成
巨著,同樣經歷困苦,也有後人續寫。司馬遷生於史官家族,想紹繼《春秋》,其
父親乃太史令,父親司馬談臨死時提出希望司馬遷完成其遺志,之後任太史令,
有機會接觸皇家書籍,後來遭李陵之禍,發憤完成《史記》。班固則在太學修讀,
經學根底深厚,並且對諸子學說有研究。後來其父死亡,立志繼承遺志完成《漢
書》。不久有人告班固私改國史被捕下獄,其弟班超營救,獲釋後出任蘭台令史。
其後他跟隨竇憲,因竇憲陰謀反和帝案件被捕,不久死於獄中。 《漢書》由其妹和
馬融、馬續等繼續完成。
在性質上,司馬遷的史記,是私人書寫,並沒有奉命政府成份,而班固所
寫的漢書,則是受政府的命令所書寫的。基於立場和出發點都不同,所寫的書風
格上自然有所不同。由於司馬遷所書寫的是私家成份,所以他可以暢所欲言,毫
無拘束地批評皇帝,而班固因為奉君主之命而書,故是以東漢王朝出發的,配
合東漢政府統治政策而寫成。

2) 內容體例上的比較
《史記》為一本紀傳體通史,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
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餘言,上起軒轅,下迄漢武,共二千六百餘年。 《漢書》
為紀傳體斷代史,包括本紀十二、列傳七十、志十、表八,凡一百篇,八十萬餘言,
起於高祖,終於平帝時王莽之誅,共十二世,二百三十年。故《史記》所載的時間
比《漢書》長,但《漢書》所言字數比《史記》長。

1) 本紀:司馬遷在高祖本紀之後,繼之以呂后本紀,惟用惠帝紀年;漢書則
在呂后紀之前,補立惠帝紀。這是兩書出發點不同所致。

2) 世家:《史記》世家三十,主要記載諸侯之大事,間亦述及歷史上著名人物
之事蹟。漢書並無世家,本於班彪後傳。而漢書無世家一體,可從漢封建制度
名存實亡理解,無所謂諸侯國,無所謂世家,這一體併入列傳是自然之勢。

3) 列傳:《史記》的專傳、合傳、類傳次序間雜,或以時代先後,或因事蹟相關,
不拘一格。例如,匈奴列傳置於衛將軍驃騎列傳之前,大宛列傳置於游俠列
傳之後,司馬相如列傳於合傳西南宛列傳前。漢書則以時代順序為主,先專
傳、合傳,次類傳,再次邊彊各族傳,而以賊臣王莽傳居末,開後世貳世傳
的先例。
此外,《史記》列傳篇名,或以姓標,或以名標,或以字標,或以官標,雖寓褒
貶之義,而體例未能統一。《漢書則除諸王列傳外,概以姓或姓名標題,統一體
例。《漢書將有關學術、政治之文字,一一載入傳中。例如《賈誼傳載治安策》,《晁
錯傳載教太子疏》、言兵事疏、募民徙塞下疏、賢良策,《公孫弘傳載賢良策》,《韓
安國傳載與王恢論伐匈奴事》。《史記》與之相比,一概不載。

4) 書:班固改《史記》之書為志,以避與書名之重複。漢書之志,多取材於《史
記》,惟併《史記》之禮書、樂書為禮樂志;律書、曆書為律曆志;改天官書為
天文志;封禪書為郊祀志;河渠書為溝洫志;平準書為食貨志;新增刑法、
五行、地理、藝文四志。

5) 表:《漢書》新創《百官公卿表》、
《外戚恩澤表》及《古今人表》,取消《三代世
表》、《十二諸侯年表》及《六國年表》。

二) 撰作觀點之比較
1) 歷史立場
晉傅玄評《漢書》云:「論國體則飾主闕而折忠臣,敘世教則貴取容而賤直節,述
時務則謹辭章而略事實。」梁啟超於《中國歷史研究法》評論史遷與班固《漢書》在
歷史上所持立場不同云:「遷固兩體之區別,在歷史觀念上尤有絕大之意義焉:
《史記》以社會全體為史的中樞,故不失為國民的歷史,《漢書》以下則以帝室為
史的中樞,自是史乃變為帝王家譜矣。」
換言之,《漢書》大多著重帝王、貴族事蹟的記載,《史記》的觀點則為成敗不足以
論英雄,因此《史記》對皇親國戚的記載不一定非常詳細,甚至有缺而不錄。項羽
雖未能正式稱帝,但他曾旋封乾坤、左右世局,在歷史上起著重大作用,司馬遷
乃為他立本紀。相反,那些身為帝王的惠帝、少帝、恭帝等,並無影響世局之實,
遂不為他們立本紀。
《漢書》多拘泥於帝王、貴族之虛名,不管其影響是大或小,皆一律為之立紀或傳。
由此顯示史遷所反映的是歷史真相及時代進展的實況。班固所著重或追求的是為
統治階級服務。《史記》對於皇親國戚的記載不詳細,例如祇有王子侯年表是關於
皇族,及祇有外戚世家關於國戚,又如劉邦有五子,史遷只為其中一子劉肥作
傳。《漢書》則較重視統治階層,有外戚恩澤表,記載非常詳細,而且更為劉邦五
子(肥、如意、恢、健、友)各立傳。

2) 學術立場──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
班固與史遷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引致二人的學術立場亦大相逕庭。班固批評史
遷論大道先黃老而後六經,此說可追溯漢初道家思想盛行之故,其父司馬談在
論六家要旨中力讚道家,實受時代所影響,推崇道家的應是司馬談而非司馬遷。
至於司馬遷對儒家學說並未見特別推崇,然對孔子則推崇備至,深受孔子的思
想所影響,遂將孔子列入世家之內,可以說司馬遷是「尊孔」的。班固對儒家思想
是徹頭徹尾的推尊,因為班固是完全受儒家思想影響的。

3) 對游俠的觀點
《史記.游俠列傳》謂漢代的游俠,然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
果」,如為刺客、滑稽、日者、龜策及醫者等立傳。班固則持相反的論調,其《游俠
列傳》有云:「以匹夫之細,竊殺生之權,其罪己已不容於誅焉。」這與其所處時
代有關,因為班固有階級觀念,他認為游俠對政權、社會統治有害,出於對漢朝
政府的服務,自當認為應以法禮為禁止游俠之道。

4) 貨殖的觀點
司馬遷認為求利為人之天性,不如「因人之求利本能而善導之,使安居樂業,甘
食美服」。而班固則堅持重農抑商之立場,認為商業使人唯利是圖,罔顧道德,
「述貨殖則崇勢利而賤貧弱」。
司馬遷《貨殖列傳》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行,夫千乘之
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又云:「倉廩實
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史遷以為民以食為先,因為先食而後有禮,有仁義,
所以特別強調「貨」,重視《貨殖列傳》,記載了計然、范蠡、子貢、白圭,以迄猗頓、
郭縱、寡婦清。」

3) 文體筆法
范曄後漢書班固傳云:「遷文直而事覈,固文瞻而事詳」清楚指出二人文筆各有
千秋。史記的文字多半是散文體,接近先秦古文的方式,而且章法嚴謹,文約理
充,對於人物的描寫更加栩栩如生,且史遷一生遭遇,感慨良多,微精妙旨,
時露於字裡行間。在用字方面,司馬遷力求通俗,以當代的語言來寫古代的文字。
班固漢書多用排偶文字趨向駢體,而且句子盡求工整對偶,王充評班氏父子「文
義浹備,紀事詳瞻」。漢書多寫古體,史記多用俗字,例如收「藏」字,史記作
「藏」,漢書則作「臧」。

史學名著
A 史記
1. 試以史記為例,說明紀傳體之優點。(83)
2. 試述史記一書之體例,並論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84)
3. 試述史記之體例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88)
4. 史記一書,乃紀傳體通史之鼻祖。試述其體例與特色。(91)
5. 試述史記一書之體例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93)
6. 試述史記一書之體例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94)
7. 試述司馬遷之史學思想及其撰作《史記》之動機。(2000)
8 史記有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之分,試就其體例評述司馬遷之歷史觀。(02)
9 有言司馬遷史記乃中國通史之鼻祖。此說當否?試詳論之。(2005)
10 試述司馬遷撰寫史記之動機及其史學思想。(2006)
B 漢書
1. 試述漢書之體例及內容,並述其在中國史學上之地位。(85)
2. 試述漢書的體例及其學上之地位。(87)
3. 班固漢書乃斷代史之鼻祖,能否述其體例及特色?並言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
地位。(92)
4. 有言漢書為斷代史之始祖。試述此書之體例及其對中國中學發展之影響。(98)
C 史漢比較
1. 試論述史記、漢書之異同。(86)
2. 史記、漢書為紀傳體通史及斷代史之始祖,試述二書之體例及其對中國史學
發展之影響。(89)
3. 試述史記、漢書之體例及其對中國中學發展之影響。(90)
4. 史記、漢書為紀傳體通史及斷代史之始祖。試述二書之體例及其對中國史學發
展之影響。(96)
5. 有言史記及漢書乃中國通史及斷代史之鼻祖。此說當否?試評述之。(2001)
6. 試述史記、漢書體例之異同,並言二書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2003)
7. 試述史記、漢書之體例,並言二書對中國史籍撰作之影響。(04)
D 資治通鑑
1. 試述北宋歐陽修及司馬光在史學方面之貢獻。(85)
2. 試述資治通鑑一書之編纂經過及其在史學史上之地位。(87)
3. 司馬光資治通鑑被目為帝王之書。其故安在?試詳述之。(90)
4. 有言資治通鑑乃帝王之書,此說當否?試評述之。(93)
5. 試述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之經過及該書對中國史學史之影響。(95)
6. 有言司馬光資治通鑑乃帝王之書。此說當否?試評述之。(97)
7. 試言司馬光撰資治通鑑之動機及經過。(98)
8. 有言司馬光之《資治通鑑》乃帝王之書。此說當否?試評述之。(2000)
9. 試述司馬光資治通鑑之撰寫目的及影響。(02)
10. 試分析司馬光撰資治通鑑之動機及此書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04)
11. 有言司馬光資治通鑑乃帝王而撰。此說當否?試詳論之。(2005)
E 劉知幾《史通》
1. 試述劉知幾撰史通之動機,並言該書之內容。(84)
2. 試述唐代劉知幾在史學方面的貢獻。(86)
3. 試述劉知幾史通、章學誠文史通義在史學方面之貢獻。(89)
4. 試評述唐代劉知幾在史學方面之貢獻。(91)
5. 有言史通一書論議史書體例,極其精核。試論析之。(95)
6. 試訹劉知幾撰作史通之動機及此書之特色。(96)
F 章學試《文史通義》
1. 試述章學誠撰作文史通義之動機,並述該書之內容大要。(88)
2. 試闡釋章學誠六經皆史之說,並論其時代意義。(92)
3. 試述章學誠撰作文史通義之動機及其對清代史學之影響。(94)
4. 試闡釋章學誠六經皆史之說。(97)
5. 有言章學誠「六經皆史」之說乃中國史學研究之傳統。此說當否?試評述之。
(99)
6. 有言章學誠在史學上多有創見。試本文史通義一書加以評析。
7. 試言章學誠文史通義在中國史學上之貢獻。(2003)
8. 有言六經皆史之說乃章學誠史學之要旨。此說當否?試評述之。(2006)
G 通典
試述通典內容特色及其在中國史學上之地位。(1988,1990)
試論通典在中國史學上之地位。(2005)
H 通鑑紀事本末
袁樞因何而編撰通鑒紀事本末?並論該書對中國史學影響。(1988,1989)
I 廿二史劄記
試述廿二史劄記之內容特色及其在史學上之貢獻。
(1987,1989,1990,1991,1992,1993,1995,1997,1998,1999,2000,200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