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哈尼族 农历十月过新年

-
A A +A
发表时间: 2008-09-28 08:48   发表评论

哈尼族有个节日,叫「十月年」,是他们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在农历十月过,十
月十日为岁首,也是一年的开始。

十月年是个丰收的季节,稻谷刚进仓,牛羊鸡鸭也肥了,劳累一年,也该快活
快活了。所以到了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舂制糯米粑粑,烤制香甜的「闷锅酒」,
准备过年啦!

过年的头天,人们把屋里屋外,寨子的每个角落,每条大路小路都打扫得干干
净净,然后洗澡换衣,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第二天,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相互问候。家家户户都把桌子抬到街心,一
张接一张摆成长长的龙蛇阵,这就是街心酒宴,也叫「姿八奇」。许多人家还把最
好、最拿手的菜端上桌进行比赛,看谁家的菜做得好吃、好看、味道鲜美,谁家的
姑娘、媳妇,就会得到全寨子人的称赞。

开宴前,有两件事是必须做的。那就是先得祭树神,这样才能求得人畜平安,五
谷丰登。祭树神的仪式是奇特的,各地也不大一样,有的地方围绕着一棵大树
转圈圈,有的围绕着大树烧香磕头,每个人的表情都是非常虔诚,他们认为今
天的好日子是树神带来的,是大树用巨大的荫凉保护着哈尼族的子子孙孙,给
他们带来 无尽的幸福。

祭完树神,隆重的街心酒宴开始。后生们总是先请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入席,然后
大家分坐在桌子两边向老人敬酒,接着互相敬,说一些吉祥的话,比如共庆丰
收、祝全寨平安、盼望来年风调雨顺再次丰收等。

酒足饭饱后,年过半百的妇女拿起宴席上的碗,快乐地敲着,跳起当地特有的
碗舞,姑娘们则用砍下的棕叶作道具,跳起棕扇舞,碗声叮当作响,棕叶上下
翻飞,歌声此起彼落,那情景真让人陶醉。

太阳落山了,人们围着火堆,尽情地欢笑,男人们敲起芒鼓,跳起芒鼓舞,姑
娘们伴着芒鼓的节奏,拍着手,唱起了欢乐的歌。老人和孩子也团团围在旁边,
欣赏着、欢笑着。
□□柯尔克孜族——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柯尔克孜族人便欢度“诺若孜”节,这与汉族的春节很
相似。过节时,每家都按自己的能力把饭菜办得丰盛些,互相请客,以示庆祝。过节那天晚上,
当畜群从牧场上回来的时候,每家毡房前都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人先从上面跳过,接着牲畜从
上面跳过,预示消灾解难,在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

□□布依族——夏历腊月底,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衣、手帕。腊月
二十三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先祭
祀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团圆饭。大年初一在家里扎彩灯,晚上一齐点燃,挂在大
门口。过了初一,人们开始串门拜年。青年男女相约去“起表”,以歌声表达爱慕之情;或聚在一
起在唢呐、月琴、洞箫、姐妹箫、铜鼓等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有些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正月
三十还要过“小年”。

□□土家族——从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第一天称大年,第二天为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
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节日期间吃“红曲鱼”,以象征富富有余,还吃
大锅烩菜,称合菜。初三举行“摆手舞”会,参加者达万人之多。此外,还有耍龙灯、舞狮子、灯会、
戏剧、武术等活动。

□□壮族——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共三天。凡在外工作的都要在三十之前回家。除夕,家家杀鸡
杀鸭、蒸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晚饭有八道菜,其中有“白斩鸡”、炖整鸡。家家都要守岁到
半夜,燃放鞭炮后就寝。正月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粽子有馅,由去皮绿豆、半肥不瘦的
肉拌上面酱制成。男女多于此时对歌,或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

□□独龙族——居住在云南怒江贡山县的独龙族,将每年 11 月 12 日之间第一次大雪封地为岁首,
因无固定时间,由族长择日而定,一般 3 到 5 天。节日期间,各家各户互相邀请,友好往来,同
时举行娱乐活动。

□□哈尼族——每年要过两次年。一是十月节,二是六月节。哈尼族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即
“大年”。过年这天,人们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六月年节”期间杀牲祭祖,开展荡秋千、
摔跤、唱山歌等文体活动。http://www.youtube.com/watch?
v=W7fhW6z5JoA&feature=related

□□卡多人(哈尼族支系)——云南新平县境内的卡多人,过年时间在农历正月初六。传说古时
勇敢的卡多青年为了抵抗外来的侵略,出征应战,临行时留下话,他们哪天还乡,新的生活就
从哪天开始。战争结束后,因征途遥远,直到新年初六日他们才回家。家乡人就把这一天定为新
的一年开始。过年时,他们杀猪宰羊,跳大鼓舞,以此庆祝。

□□普米族——滇西北高原的普米族群众多以腊月初六为岁首,除夕夜,各村寨要放火炮三响,
并吹海螺。然后家人团聚吃糯米饭。

□□勒墨人(白族的称谓)——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碧江县,他们有自己的推算节令的方法,春
节日期也有差异。如桃花发苞时称三月,漆树发叶到五寸左右称五月,这样的推算结果,一年是
十三个月,三月称三月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基诺族——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群众把公历六月称作过年月,歌手们轮番互相对歌,输了
则留下一块包头布,到第二年再去对。过年时的每天晚上,老人和妇女们一边品尝酒肴,一边跳
大鼓舞,男女青年们乘此时机谈情说爱,寻找自己的情侣。

□□仡佬族——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仡佬族人民的春节。因他们居住在气温较低的地方,到
三月草木才开始发芽,春天才开始。在这即将春耕大忙之际,大家团聚在一起过年,共同祈祷祖
宗、山神保佑,诸事如意,五谷丰登。又因清明节常在三月初左右,这样两个节一起过,所以将
这一天定为仡佬年,也就是春节。

□□瑶族——每年农历七月的月半节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
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和欢笑声。
十月年,是哈尼族的主要节日,哈尼语称“美首 扎勒特”或“米索扎”。时间从
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直至属猴日结束,历时五六天,是哈尼族一年中
最长,内容最丰富的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 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所以每年
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要过“十月年”。节日期间,各家各户杀猪杀鸡、舂糯米
粑等,祭祀天地、祖先。

【十月年习俗】

十月年的第一天,所有的哈尼山寨都打扫得干干 净净。男女老少穿上崭新
的民族服装,姑娘们头上、新衣上缀满了闪闪发光的银泡、银链、银牌,走起路
来叮蹈作响, 既好看又好听。年节的头天拂晓,家家妇女忙着舂粑粑,做团籽
面,寨子上空响彻了“空通、空通”的舂碓声。男人们忙着杀猪宰牛,烹制各种美
味食品。属龙日那 天上午, 有的只食团籽和粑粑,不吃早饭。有的宰杀一只大红
公鸡,全家共食,表示合家团圆。中午,人们在寨子广场上架起高大的秋千,
举行荡秋千活动。好斗的青年们则 聚集在一起举行陀螺比赛和摔跤游戏。晚上,
草坪上燃起熊熊篝火,人们围火而坐,老人们唱起本民族民歌《哈巴卡》和
《根古调》,小伙子们则敲响铓锣大鼓,姑 娘们跳起欢乐的“扭股舞”,男
女老少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按传统规矩,年节的每天早晚吃饭前,家家都要 用小簸箕抬着一蛊酒
和三个团籽送到村口倒掉,意即祭献祖宗。随即又送一些食物到同宗辈数
最大的人家去,以示不忘血缘祖根。年节里,凡出嫁的姑娘都必须回娘 家
恭贺新禧,外甥要向舅舅讨压岁钱,娘家同宗 亲属要好酒好肉款待,还
要送些粑粑和煮熟的鸭蛋。哈尼族素来好客,过年期间要请附近的其它民族
上家里作客。即使是过路的陌生 人也要热情款待。吃过了还要送些粑粑、腊肉
让客人带走。有的地方,年节期间要举行“资乌都”活动,即欢乐幸福的酒会。各
家各户将烹制 好的各种美味佳肴用小簸箕端到街心,顺序摆在长长的蔑垫上,
全寨人同饮共食,通街 宴长达百十米,场面极为壮观。

【十月年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的一年夏历十月间,当满山樱桃 花开的时候,山间出了一
个大妖魔,它糟踏庄稼,吞食人畜,弄得哈尼人不得安宁。有一天,它踏倒一户
人家的篱笆闯 入宅院准备偷东西吃,突然看见墙边一树樱桃花喷焰吐火,赤光
灼灼,吓得魂飞魄散逃出院来。它又闯入另一户人家,扑向牛厩准备抓牛羊吃,
主人急中生智,抓起 一个铜盆甩了过去。“叮叮当当”的响声将妖魔吓跑了。晚上
它又乘着夜黑摸进一户人家,主人听见"哗啦哗啦"的脚步声,就点亮火把来瞧,
明晃晃的火把又把妖 魔吓跑了。妖魔一天被吓了三次,不敢再呆下去,从此就
在哈尼山消失了。妖魔被吓跑的这天据说是属龙 日,从此哈尼族就把每年夏历
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定为岁首,作为过年的日子,十月年就此沿传下来。

【哈尼族十月年】
红河哈尼族十月年即哈尼年,有“车腊干通”、“扎台台”、“富士”等不同称呼。
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而汉译为“十月年”,是云南红河哈尼族辞旧迎新的大
年。

按照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的历法习惯,农历十月 为新旧替换的年末岁首。
以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为新年的开始。当天傍晚(有的是第二天清晨)家家户
户都要支起篾桌,烧堆火在家门外杀一只鸡吃,红河哈尼话 叫“哈常丕”,意为
祭献非正常死亡的族亲和村里人,不让他们的亡灵闯进家门作祟,以保证家人
平平安安欢度佳节。

次日属蛇日,红河哈尼族寨子里开始各家各户杀 猪过新年,有的寨子只共
同宰杀一头猪做祭品,按照本寨子的户数,骨肉搭配好平均分成相等的份数。千
万不能缺了肝和血,即便非常少,家家户户都要分全。猪肝 是祭献家祖不可缺
少的主要祭品,猪血向祖先表明牲畜是正常宰杀的。新年的第一餐饭前必须先祭
过祖宗,祭品要茶、酒、肉、糯米粑粑、米饭各盛一式二碗,由当 家主人分别一一
奉送到堂屋里主次两个竹台“抱勾”(神龛)上,祭献给本家和外戚的祖宗。敬献
过程要求谨慎、庄严,不能碰击碗,不能让筷子落地等。不少地方 还要做汤圆和
杀鸡祭献。祭品端上神龛后,一家人依从小到大的顺序对两边的祖宗神位各叩三
个头。尔后,祭者要用另一只碗盛半碗饭,放进点肉、姜、酒等,将篾 桌端到外
面自家屋角前方倒于芭蕉叶上,打发那些不许进家的亡灵。然后,家人按从大到
小的顺序逐个吃两片祭肉,祈求先祖保佑亲人和睦安乐,五谷丰登,六畜兴 旺,
大吉大利,来年好运。祭品不能吃完,要留点给父子两辈回娘家过年的姐妹及孩
子们尝尝。

除了杀猪宰鸡鸭外,红河哈尼十月年常做的主菜 还有磨芋、豆腐、橄榄皮凉
拌猪肉,白旺(猪血)等,其中白旺俗称“头刀菜”,是杀猪当日最重要的一道
菜,它以未凝固的鲜猪血为主料,以炒熟的猪肝片、花生 米和切细的韭菜根等
为配料,拌匀使血板结,夹一颗干净的火炭丢到上面,“哧”一声随青烟撵去
“毒”气即成。白旺色彩鲜艳,甘甜爽口,是节日里深受人们喜爱 的一道美味佳
肴,平时一般很少吃。

节日中属马的时日,出嫁的姑娘们身着节日的盛 装,拖儿带女,用篾箩背
着新鲜芭蕉叶包裹的糯米粑粑、酒蛋、精肉等“咱喝”(红河哈尼语:贡品)回娘
家拜年。视个人情况,除拜祭同胞兄弟家外,有的还要一 一拜祭比较亲密的族
家人。姑娘们返回时,娘家亲人要回送糯米粑粑或送雏鸡,送雏鸡是最高的礼遇。

红河哈尼十月年一般过三至五天。节日里,老人们围坐在酒桌边,轮流唱着
优美动人的“哈巴”(哈尼语:酒歌):

倘若你到红河哈尼山寨去,不管你是哪里来的客 人,无论是高山的瑶家、
河坝的傣家,或是城里来的汉族兄弟,也不管你到哪一家,当你踏进哈尼人家
的木梯,进到屋里时,主人家全家老少就主动起身让座,殷勤 的主人,就会双
手捧来一碗香味四溢的“闷锅酒”,请你喝第一口酒,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敬意。
当你接过酒碗,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时,主人便喜笑颜开,马上从 火塘中取出
茶罐,给你倒上一杯浓茶,热情地跟你攀谈。渐渐地,红河哈尼人赤诚的心及爽
朗的性格,深深地铭记在你心中。

红河哈尼人质朴真诚,非常注重待客的礼节。无 论是十月年还是其他节气,
只要客人光临,酒宴上都要摆满丰盛的菜肴,而且总是让客人坐上席,先给客
人斟酒。在给所有客人斟完酒后,最先被斟酒的客人还得被 斟一次,叫接龙,
表示酒源不断,吉祥幸福。席间,老年人唱着酒歌,叫“哈巴”即劝酒歌,望客人
多喝几碗。这时,青年人纷纷向唱歌的长辈和客人敬酒。当老人 高兴地接过酒杯
和客人一饮而尽的时候,在场的人齐声喝彩:“唆!唆!”欢声回荡,人们沉浸
在团结、友爱、幸福、欢乐之中。

相传,森林茂密的地方,老熊、豹子、老虎经常 出没伤害牲畜和人。一天,
一只凶恶的黑熊窜到寨子里,抓走了正在屋前玩耍的寨中长老的独生女密奴。寨
老失去独生女,悲痛万分,全寨人都和他一样伤心。恰 巧,高山寨的哈斗小伙
子在砍柴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黑熊叼着密奴姑娘,立即放下柴担,出其不意地
用斧子砍死了黑熊,密奴得救了。

当哈斗背着密奴姑娘来到里密寨的时候,全寨子的男女老幼都到寨门迎接
他。每家每户都向为民除害的哈斗敬酒。从此,红河哈尼人尊敬客人,互相敬酒
的习俗就一代代地沿袭下来。

十月年中最为热闹的要算红河哈尼的“长街宴” 了。在这个节日里,每个哈
尼山寨都要进行一次全寨性的街头酒宴,也叫长龙宴。小的村寨互相聚拢在一起,
大的村寨划分成两三片、分二三天进行,每片轮流做东 道主,其他片就去做客、
喝酒、联欢。这是十月年最为欢快热烈的场面,是红河哈尼人最具代表性的一景。

摆宴的每天下午,轮流做东道主的人家,每户要 做一些自己认为最拿手的
好菜,抬到指定的街头呈一字形摆起来,多的时候会有七八十米长,甚至一百
多米长,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特别热闹壮观。菜做得越香越 多越好,自己就
觉得越体面、越自豪。所以,家家户户的菜都做得特别丰盛、特别好。

街心宴摆好后,全村的男女老幼自动聚拢来,自愿组合成十个或八个一桌,
围在一起喝酒吃菜。一般是带孩子的妇女们喜欢在一起谈论家常;老年人喜欢谈
古论今,就围上几桌;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们喜欢邀约在一起,各自人座。这时
全村充满了团结欢乐的气氛。

当太阳落下山坡,天渐渐黑下来时,青年男女就纷纷成群结对到宽敞的地
方,烧起一堆堆篝火,人们围着篝火,敲起牛皮鼓、硭锣;弹起三弦、四弦;吹
起树叶、竹笛。男女青年们踏着鼓点,翩翩起舞。歌声、鼓声飘荡在山寨的夜空。

月亮爬上树梢,青年男女唱起绵绵情歌。

如果是中意的情人,在月色朦胧中,他们会向自己的情人,窃窃私语,倾
诉心中无限的爱恋,勾画未来美好的日子。
http://lclwd1988.blog.163.com/blog/static/4317933220071014105996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