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

戰國縱橫家帛書結字之造形特性

前言:
西元一九七三年在湖南省長沙市郊,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
帛書,不僅是繼漢代發現孔府壁中書、晉代發現汲冢竹書、清末發現敦
煌卷子之後的又一次重大的古文獻發現,而且是和清末以後陸續發現
的甲骨、金文和簡牘書體同樣重要的中國書法史研究的珍貴資料。由於
帛書抄寫的時代正值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最重要的隸變時期,故其獨特
的書體風格、特殊的歷史地位和巨大的藝術價值,已吸引著越來越多的
書法界同仁,對之進行多角度的審視和專注的臨摹、研究和創作。1
《戰國縱橫家帛書》字體介於篆隸之間,結構上隸變的痕跡非常明
顯,用筆方圓並用,字形修長舒展,風格雄建俊逸,從整體上看,但
見筆道縱橫,流利豪放之氣象,用筆沉著,結體嚴謹,章法茂密,兼
得篆隸書法之妙。2因此我選擇了《戰國縱橫家帛書》,字數約一萬一千
多字,作為研究的目標。

研究方法:
一、建立《戰國縱橫家帛書》電子圖檔資料庫:利用電腦掃描、放大,並
將全篇一萬一千餘字,逐字建檔,再編碼和加上釋文,以便研究比較
時,可以利用電腦的查詢功能,瞬間匯集全篇的同ㄧ字,如此還可以
避免遺漏,同字異形的通假字、和古字、訛誤字等,以便進ㄧ步做比較
和分析。
實際建立情形:配合原書拍攝,分為十四個檔案,扣除原文中的疊字
(因為文中是以「:」代之),或完全或過度不清的字,但只要稍具參
考價值的局部筆畫也都列入建檔,共收錄建立達 10910 字。
二、建立《戰國縱橫家帛書》釋文的文字檔 :利用 words 建立全文文字
檔,並且與原出土帛書對照編行碼,以便論文引用時,提供每字出處
的佐證。

一、單字空間疏密的變化
本節主要探討單字結構中,線條疏密的分布和變化的情形;它們或排

1
陳松長:<馬王堆帛書藝術簡論>,《藝海》,2005 年 02 月,頁 19。
2
陳松長:《馬王堆帛書藝術》,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 年 12 月,頁 83。
1
疊、或頂戴、或穿插、或呼應、或揖讓、或補空、或增減,充分運用漢字書
法的搭配組合技巧,使漢字的整體結構主次相應,疏密相間,映帶得
宜,相偎相依,進而體現其結構之美。

(一)疏密的安排:
種類 字 例

上密下疏

上疏下密

左密右疏

左疏右密

「上密下疏」這類字佔非常多數,舉凡「心」部 長丿 長 捺 長豎劃、、、等
特別強調主筆的字 均屬此類。

(二)穿插避讓:

序號 字 例 穿插的情形
1 以「禾」部穿插
10_27 124_27
2 以「刀」部穿插
122-26 106_19
3 以「辵」部穿插

219_19 231_05

2
4 以「力」部穿插
143_19
5 以「阜」部穿插

91_13 126_13

6 以「攵」部穿插
41_07 133_31
7 以「余」部穿插

178_19
8 以「戌」部穿插
206_37
9 以「昜」部穿插
204_10 40_32_
10 以「心」部穿插
44_29 208_09
11 以「寺」部穿插
256_12 285_16
12 以「貝」部穿插
200_34 72_18 186_19
13 以「欠」部穿插
203_15
14 以「弓」部穿插
33_08
15 以「成」部穿插
80_15 142_18
16 以「米」部穿插

188_15

17 以「匕」部穿插
24_05

由上表的分析可發現,本帛書非常善於使用穿插避讓的技巧,來
使結字緊密,而穿插的使用,大都利用雙併字中的「丿」、
「捺」,來達到

3
穿插的效果。

(三)挪位:

字義 字 形 挪移方式
1 辭 左右易位
241_22
2 猶 左右易位
200_36
3 疑 止字下移
32_24
4 三 為參字,品字
倒置
227_18
5 慚 心字右移
49_30_
6 對 寸字下移
54_24_
7 數 女字右移

135_01_
8 地 土字下移

134_33
9 臨 品字倒置

177_25_
10 怨 女字右移

25_09
11 堯 土字下移

204_06
12 然 火字右移
284_16_
13 警 言字左移

257_26

由上表的分析可發現,本帛書的結字中也善用了挪移的技巧,使
得字形多了一份變化;而其所用的方式大都是將部分構件左右移位,

4
或上下互換,這種現象在甲骨文和金文等早期文字是很常見的情形,
也反應出,漢初的文字尚在隸變中,字形和構件有些尚未固定。

(四)增減筆劃:
類 別 字 例

增筆的字

減筆的字

二:單字造形的重心與取勢
孫過庭的書譜中說:「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
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3書法結構的精妙處便在既要能平衡,又要
有動感,就像國劇或舞蹈表演者的姿態一般,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
本節將探討此帛書字型結構的特徵
分別就:
(一)獨立字 的重心與取勢
選取對稱結構的字 觀察其重心的安排情形

58
14 20 24

5 3
7

7 4 1

3
馬國權譯註:《孫過庭書譜譯註》,臺北,明文書局
5
5 12 10
59
21 21 17
13
7 3
3
19
7 7 5

(二)左右雙併字的重心與取勢
選取帛書中的雙併字 從字結構中 可發現此帛書的結字風格和特色
每字只選取不同取勢的字例 同部首的暫選一例為代表

重心偏向左下,重心不偏, 重心偏向右下,向
向左下取勢 左右均等取 右下取勢

左窄
右寬
的雙
併字

6
左右
等寬
的雙
併字

左寬
右窄
的雙
併字

(1)此類字多為形聲字 而中國字絕大多數為形聲字 因此這類字重心


的安排 最能顯現結字的特色
(2)「左窄右寬的雙併字」:如 水部 言部 阜部 人部 彳部、、、、、等 皆
是,由表中可發現 大多左高右低 重心偏向右下方。
(3)「左右等寬的雙併字」:如 趙 縣 故 鞅 韓、、、等字,由表中可發
現 大多左高右低 重心偏向右下方。
(4)「左寬右窄的雙併字」:如 刂部 攵部 戈部 邑部、、、、等,重心的
分布三者皆有,但仍可看出刻意去誇張左邊部首的現象。

(三) 上下層疊字的重心與取勢

7
(四)左右三併字的重心與取勢

(五) 特別誇張的主筆
刻意誇大主筆的字

心部

38_24_忠 5 例 43_09_聽. 130_21_

聽. 31 例 49_25_惡. 27 例 33_34_患 19

例 180_16_怨 11 32_18_怒 13
206_09_德 11

8
61_23_恐 12

38_36_死.ufo 29 例 61_12_先.ufo 18 例

57_21_地.ufo 134_20_地.ufo 50

207_24_它 5/7

305_15

274_12_軍. 15 例 14_23_雖. 26/29

91_31_好 2 57_02_子 33

195_13_則

207_11 206_08_樹

268_20_也 173_30_立

29_21_可 12/48 40_12_何 9/30

52_14_仁 3 30_11_任 7/11

207_27_從 16/24 35_08_薛

68_37_氏 16
56_15_人

02_11_說 5/7

173_35_以 28/276

14_23_雖 14/29

274_14_見 18

9
205_24_襄

三:單字內的聯繫與呼應

每個字的每個點畫之間,都要具有機的聯繫,既不雜亂,又不可
各自孤立,點畫之間有呼應、有映帶、有俯仰有揖讓避就,姜白石說:
「一字之體,率而多變 ,有起有應,如此起者當如此應,各有義理。」
本節將對本帛書中有許多,對點、帶筆、連筆等,作有系統的探討。
(1) 筆畫的勾連映帶
探討單字內部 筆畫間的映帶關係。
(1)撇捺間的映帶
序 字例 寫法 說明

秦 上部撇捺順
33_25 237_31
勢連寫
齊 後者上部撇
15_05 04_03 捺順勢連寫
立 上部撇捺順
51_26 218_21 勢連寫
吳 後者下部撇
206_34 206_26 捺順勢連寫
宋 後者下部撇
56_01 127_30 捺順勢連寫
天 後者下部撇
20_27 80_20 捺順勢連寫
終 後者左下撇
92_01 119_38 捺順勢連寫
餘 後者上部撇
239_13 127_10 捺順勢連寫

57_06

54_21

10

44_11

(2)對點間的映帶
序 字例 寫法 說明

心 兩對點之間
有映帶
170_20 182_17_
之 兩對點之間
11_14 241_18 280_14 有映帶
敬 兩對點之間
有映帶
105_29 263_08
封 左上兩對點
之間有映帶
35_30 250_25
來 中間兩對點
之間有映帶
11_08 95_31
奈 上部兩對點
285_18 289_14 之間有映帶
先 上部兩對點
61_12 217_26 之間有映帶
時 右上兩對點
48_29 251_31 之間有映帶
者 上部兩對點
44_17 253_31 之間有映帶

(3)點與橫間的聯繫


29_27 85_21

112_19 178_02

33_25 16_29

52_18 285_15

11

108_17 263_05

186_13 201_22

09_34 268_11

200_28


121_03 57_22

(4)橫畫間的映帶

11_10_善

11_31_矣

24_08_計

87_07_解

(二)部首構件間的映帶

序 字例 寫法 說明

功 「工」部的收筆以有
166_20 224_21 帶向「力」字
死 前字兩構件之間以
43_36 307_09 有呼應

12
雖 前字兩構件之間以
有呼應
22_14 76_13
越 兩構件之間以的呼
206_23 應不明顯
地 兩構件之間以的呼
57_10 應不明顯
孫 兩構件之間以的呼
197_22 應不明顯
過 兩構件之間以的呼
應不明顯
271_05

四:單字結構的變化

周易正義:「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通變
則無窮,故可久也」4書法是一門藝術,因此結構要有適度的變化是必
然的,而變化的巧妙與否正是書家優劣的關鍵,正所謂「行家一出手,
便之有沒有」。
本節將探討帛書中對於同一個字,除了使用通假字、古今字、和異體字
之外,帛書的抄手如何作變化,分別從下列三個角度去分析。

(一)、 結構上的變化

4
孔穎達疏 周易正義 繫辭下卷八之二
13
14
(二)、主筆的變化

(三)、筆法的變化

15
五: 單字結構的動力形式
本節將歸納出此帛書,單字結構的習慣性動力特徵。
圓弧形運動的習慣性動力特徵:

(一)上弧線

出現於
字首
出現於
字中

出現於
字尾

橫劃出現於字頂時 多為向下彎屈的上弧線

16
(二)下弧線

出現於
字首
出現於
字中

出現於
字尾

橫劃出現於字底時 多為向上彎屈的下弧線,橫劃出現於字中時 則向
上和向下的弧線 兩者差不多。

(三)左弧線

心部 包括忄與心
字例尚多

ㄦ部 字例尚多

17
(四)右弧線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戰國縱橫家帛書》字體結構的動力特徵,為「圓
形運動」,因此橫畫多為上下彎曲的圓弧線,而直劃則多為左右彎曲的
弧線 ;並且發現橫畫以向上翹起的「下弧線」居多,而豎劃則以「右弧
線」居多,這應該是中國字大多以右手書寫,寫小字時以手腕為支點所
產生的自然發展趨勢。

六:結語

種 類 特 色
單字空
間疏密
的變化
單字造
形的重
心與取

單字內
的聯繫
與呼應
單字結

18
構的變

單字結
構的動
力形式

1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