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钱钟书先生不太赞同“诗分唐宋”这种以时代划分诗歌的论文方法,他认为,“就诗

论诗,正当本体裁以划时期,不必尽与朝政国事之治乱盛衰吻合”。钱先 生当然也
是承认中国诗歌是有唐诗、宋诗之分的,“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
思理见胜”。但是,他认为这种分别,“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 ”。具体地
说,“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沈潜者近宋,有不期而然
者。”(《谈艺录·诗分唐宋》)

其实,这是一个两可的问题,就是说,两种说法都各有道理。对于关心社会、跟
现实联系密切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诗歌风格必然烙上朝代的印记;而对于那
些 不太关心社会、游离于现实之外的诗人而言,影响他们诗歌创作和风格的主要
因素则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禀性。纵观文学史,那些艺术造诣精深、影响深远的诗
人, 多数是关注社会、跟现实有着密切联系的。因此,我认为,诗分唐宋的传统
说法仍然是有道理的。

时代影响诗人及其创作,有各种途径。仅以唐宋而论,赵宋朝廷在政策上对士人
相当优待:太祖赵匡胤在即位的第三年就秘密镌刻了一块誓言碑,告诫后来的继位
者,要遵守三条立国方针,其中一条就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使得士
人的生命有了安全保障;宋代的科举选士制度也向士人敞开大门,使他们有比唐代
士子更为广阔通畅的进身之路;对已经步入仕途者所提供的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也是唐代士人所望尘莫及的——仕途较为顺利、最后官拜二品尚书的白居易,在诗
歌中记录了自己不同时期的俸禄数额,满足之情溢于言表。宋人洪迈对此不以为然,
仍然说白居易“立身廉清,家无余积”(见洪迈《容斋五笔》卷八《白公说俸
禄》)。

但是,宋代有一点是无法跟唐代相比的:唐代几乎没有任何言禁,文艺创作完全
处于自由发挥状态。

这就是洪迈所说的“唐诗无讳避”:“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
略无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

为此,洪迈列举了很多例子。有:白居易《长恨歌》等讽喻诗、元稹《连昌宫
词》,都围绕着唐明皇展开叙述、议论;杜甫更甚,《兵车行》、前后《出塞》、
“三 吏”、“三别”、《哀王孙》、《悲陈陶》、《哀江头》、《丽人行》、《悲青
阪》、《公孙大娘舞剑器行》,整篇都是这类内容;杜甫诗歌中,涉及这类内容的
散 句就更多了,“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是时
嫔妃戮,连为粪土丛”,“中宵焚九庙,云汉为之红”,“先帝正好武,寰海未 凋枯”,
“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内人红袖泣,王子白衣行”,“毁庙天飞雨,焚宫火
彻明”,“南内开元曲,当时弟子传”,“法歌声变转,满座泣潺湲 ”,“御气云楼敞,
含风彩仗高”,“仙人张内乐,王母献宫桃”,“须为下殿走,不可好楼居”,“固无
牵白马,几至著青衣”,“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 ”,“兵气凌行在,妖星下直庐”,
“落日留王母,微风倚少儿”,“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斗鸡初赐锦,舞马更
登床”,“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 ”,“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关中小儿坏
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天子不在咸阳宫,得不哀痛尘再蒙”,“曾貌先帝照夜
白,龙池十日飞霹雳”,“要 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白蛮”,“岂谓尽烦回纥马,
翻然远救朔方兵”,等等等等,难以尽举;其他的,如张祜的《赋连昌宫》、《元
日仗》、《千秋乐》、 《大酺乐》、《十五夜灯》、《热戏乐》、《上巳东》、
《邠王小管》、《李谟笛》、《退宫人》、《玉环琵琶》、《春莺啭》、《宁哥
来》、《容儿钵头》、《邠 娘羯鼓》、《耍娘歌》、《悖挐儿舞》、《华清宫》、
《长门怨》、《集灵台》、《阿[保鸟]汤》、《马嵬归》、《香囊子》、《散花
楼》、《雨霖铃》等三十 篇,李义山的《华清宫》、《马嵬》、《骊山》、《龙
池》等诗,也都是写开元天宝年间之事的。

白居易、元稹、杜甫、张祜、李义山等诗人的那些作品,那些诗句,用今天老百
姓的话说,都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哪儿有伤口偏往哪儿撒盐;用官方语言,则是给
伟 大时代、英明领袖抹黑,居心不良,用心险恶。匪夷所思的是,所有这些唐朝
诗人,没有一个曾经因此受到过任何来自朝廷和评论界的责难与惩罚,毫毛无损。

洪迈在列举了上述诗人、诗作之后,来了一句画龙点睛的结束语:“今之诗人不
敢也。”(见其《容斋续笔》卷二)宋代诗人之所以不敢,是因为不允许,朝廷不
允许。不但宋代朝廷不允许,宋代以后的所有朝廷,没有一个是允许的。唐诗之不
可企及,其根本原因或许正在这里?

唐诗主情主气势,宋诗主理主议论——宋诗部分

宋代诗人约七千余家,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诗人与作品,都是唐诗所不及
的,因而宋诗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关于宋诗艺术及其价值的认识,自严羽
《沧浪诗话》提出批评以来,即存在很大的争议。而争议的焦点则是唐诗与宋诗优
劣的评价,其历时之漫长与双方的壁垒之森严,都可算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大
公案。
一、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首先,北宋的政治改革和随之出现的朋党之争,从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一
直是知识分子关心的主要问题。终南宋之世,主战和主和,又将朝野士人分成旗帜
鲜明的两大派别。绝大多数诗人具有官僚和知识分子的双重身分,而“开口揽时事,
论议争煌煌”(欧阳修《镇阳读书》)则成为了这批人的共同特征。
2、其次,宋代儒学一改唐人死守前代注疏的旧习,开始疑经惑古,以己意解经,
成为风气,这就使得本已官僚化的士大夫们,又加上了一重学者化的身分。
3、再来,随着随唐五代儒、释、道三教思想的融合与发展,自中唐开始的儒学复
古运动思潮,在反复持续了两百多年的斗争中,从佛学中汲取了大量资料,完成了
汉儒章句之学向宋儒性理之学的转变。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促进了儒、释两
种思想的调和,所谓“外儒内释”。(亦有“外儒内道”之说)
4、此外,唐代的那种以浑雅空灵为主要风格的诗作已经达到了及至,如果宋人还
沿袭这种风格,则根本无出路可言,这就迫使他们求新求变而不同与唐人,重新走
一条不同于唐诗的路出来。而且唐诗的路太宽广了,有些宋人并不满足于对唐诗的
修修补补。
二、宋诗的特点
1、首先,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这里所谓的“文”,其实就是指散文,而我们都
知道,散文和议论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并不排斥文学艺术的最本质
的特点——形象性。富有思辩性的散文,当它被移植到诗歌之时,我们就会发现两
种情况:一是散文化的议论本身有助于突 出作者自己的形象(宋人许多的政治诗、
咏史诗)。二是多议论,当它们用比喻来表达时,也就成了充满生动活泼的形象,
而并非枯燥的说理。同时又因为时代政治 的争辩,和疑经惑古的风气,宋人好议
论则更为普遍。
2、其次,以才学为诗。宋诗好用典,这突出表现在以江西诗派为首的诗派群中。
宋代诗人多博学之才,他们高层次的文化素养必然会体现在他们的创作之中,这也
正反映了宋诗的特色。用典其实可以让读者更准确的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而
用典这一风气的形成与学术、文化的昌盛也是有关系的。
3、再者,讲求理趣。苏轼曾言:“物固是理”(《答俞梏书》),又曰:“观万物之
变,尽其自然之理。”(《上曾丞相书》)。宋代诗人越来越自觉深入到细腻 的哲
理思索和人生体验,特别擅长使用日常生活场景抒发哲理,他们将平凡的世俗事件
升华为某种人生哲理,从而描写出具有哲理意味的画面。他们认为追求平淡自 然,
抹去文字表面的色彩,就自然会追寻字面深处包涵的深蕴。
4、最后,总得来说,上述的三个特点并不是自宋朝才开始的,而是都是在前人的
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所谓的“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至少都可
以追溯到杜甫。黄庭坚《答洪驹父书》曾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
处。”而对于哲理诗而言,宋朝之前亦已有之。六朝时期的玄言诗,唐代王维的禅
理诗,都可以说是纯粹的哲理诗。但都未能真正形成哲理诗的诗风。而是直至中唐
时期的刘禹锡,善于不时在山水景物的描写中出现精警的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揭
示盛衰交替的客观规律,回味往事所带给人的哲理感受。宋人成功的哲理诗,或称
理趣诗,主要是由刘禹锡的这种不脱离意象的哲理诗处发展而来。而如果上溯得更
久远些,大致与中国重直觉、重形象的文化心理有关。孔子的“逝者如斯夫”即以水
寓理。
三、宋诗对唐诗的发展
1、宋诗与唐诗相较,在题材方面是向日常生活范畴上进一步的拓展,在整体的风
格上则追求平淡,而在诗歌技巧上是进一步的精致工整(比如说用典、句式音调以
奇拗为主,特别是对于对偶的要求,更严于唐人,讲究公切(王安石),讲究自然
(陈师道《观月》))。
2、宋诗对于唐诗中个别词句更细致的推敲。如宋人郑毅夫的“一粒不出仓,藏中群
鼠肥。”即比唐人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
遣朝朝入君口。”来的简洁。将唐人所“抒发”过的情感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如
王维“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就没有陆游“ 山重水
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脍炙人口。喜作“翻案语”。典型的如陈彦柔的“客舍
休悲柳色新,东西南北一般春。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其实这既是对前人之作的用典,也是对前人之作的另一中发展。)
四、以宋人对唐诗的看法看宋诗
1、宋人认为唐诗抒情“浅薄”,故一变而为议论说理。杨慎的《升庵诗话》里说:
“唐人主情,去《三百 篇》近;宋人主理,去《三百篇》却远”。唐人,特别是初、
盛唐人,在诗学的根本精神上仍然沿袭“缘情绮靡”的路线,只不过更加成熟得体,
更加含蓄蕴藉,“ 缘情绮靡”不但无所谓“性情之正”,也无所谓“止乎礼义”,所以
苏辙斥责“唐人工于诗而陋于闻道”。
[缺陷: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序中提到宋诗的缺陷:爱讲道理,发议论;道
理往往粗浅,议论往往陈旧。可见,“点铁成金”实非易事,稍有不慎,就可能变成
“点金成铁”,而这也成为了后来一部分宋诗的最大诟病。]
2、宋人不满唐诗的描绘风景、争妍斗巧,故一变而为枯索的“白战”(白战体,又
称为禁体或禁体物诗,是相对于体物诗而言的)。宋人往往对唐诗多风云月露之
状深致不满与不屑,认为那不过是“后生好风花”,而自己则“老大即厌之”,宋人往
往轻视写物,变而为枯淡,为苍老,为议论,被明人转而讥为缺乏“香色流动 ”的
“土木形骸”。清代纪昀也说宋人“鄙唐人不知道,于是以论理为本,以修辞为末,
而诗格于是乎大变”。
[缺陷:钱钟书先生说“宋人诗体多尚赋而比兴寡”,形象思维上有一定的不足。]
3、宋人不满唐人似已走向“滑熟”的句法与铿锵的格调,他们一变而为拗涩瘦硬。
如黄庭坚的诗中常出现拗体,连用三个平声或但个仄声,如黄庭坚在其《寄黄几
复》中的“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同时在句法音调上也力求陌生化
的美。
4、经过对一些作品内容的比较,宋诗由以下几方面是不够的:一、唐代那些悲壮
的边塞诗 二、表现哀怨的闺怨宫怨诗 三、除了陆游,很少写那种缠绵的情
诗 总之,从诗的内容丰富上是不能与唐诗相比的。
五、宋诗的地位
1、首先,在诗歌史上,宋诗是在唐诗之后的另一个高峰,确立了一套异于唐诗的
审美规范,但同时又学习唐代,表现出宋 朝的时代特色。唐宋诗是诗史上的两座
高峰,全唐诗 48,000 多首,全宋诗有 60 万到 70 万首,清诗虽有全宋诗的十倍之
多,但只有宋人继承发展了唐人的精 神,而最终与唐诗“双峰并峙,分水而流”。
2、但是,宋诗即使再成功也走不出前代的阴影,怎么写也会被与唐诗相对照,认
为不可能超越唐诗。唐诗这份辉煌遗产对宋人来说丰富得有些过于沉重和可怕了,
它像一座座雄伟的高山矗立在宋人面前,既使宋人为之景仰,又难以逾越。清代蒋
士铨在其《忠雅堂诗集·辨诗》中叹曰:“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鲁迅先生 也
在其《致扬霁云》一文中言明:“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这些都道出了宋人的
这种处境。而这些无法超越并非因为宋人的文学才华不及唐人,或宋人的情感 不
及唐人的丰富,而是“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宋诗在发展已尽的诗体里是很难有新
的贡献的,但才高志大的宋人又不甘心总落在唐人后面。因而就在思想内容、 艺
术手法等方面,作出种种考虑、种种安排,于是形成了宋诗一系列特点。也因此而
招来了很多人的非议,认为宋诗别出心裁,刻意为新。其实说宋诗发展了唐诗,
那么发展则必定要求另辟蹊径。许多重大的题材和恰到好处的、最佳的表达方式都
已被唐人捷足先登地占领,并使用过了,宋人要想再作,且不完全蹈袭唐人窠臼,
也只好另辟蹊径了。
六、对宋诗的评价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已有言明:
“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
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
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覆终篇,不知着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
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然则近代之诗无取乎?曰:
有之。吾取其合于古人者而已。”
关于对宋诗的评价即自此起就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直至在文学史上形成了“尊唐”与
“崇宋”两大派系。大抵唐诗主情致,宋诗重理性,从艺术的角度看,宋诗不少 作
品缺乏形象性、音乐美,感染力不强,是它的缺点。从文化史的立场上讲,宋诗在
唐代诗歌格律完备、意象纯熟、臻于顶峰的情况下另辟蹊径,为近世诗歌的发展
提供了富有时代意义的榜样,是它的成功之处。
最后
在此我想套用缪彦威先生在《论宋诗》中的话:
唐代为吾国诗之盛世,宋诗既异于唐,故褒之者谓其深曲瘦劲,别辟新境;而
贬之者谓其枯淡生涩,不及前人。实则平心论之,宋诗虽殊于唐,而善学唐者莫近
于 宋……唐人以种种因缘,既在诗坛上留空前之伟绩,宋人欲求树立,不得不自
出机杼,变唐人之所已能,而发唐人之所未尽。其所以如此者,要在有意无意之间,
盖 凡文学上卓异之天才,皆有其宏伟之创造力,决不甘徒摹古人,受其笼罩,而
每一时代又自有其情趣风习,文学为时代之反映,亦自不能尽同古人也。”
  唐宋诗人之异点,先粗略论之。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
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
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之弊为肤廓
平滑,宋诗之弊为生涩枯淡。虽唐诗之中,亦有下开宋派者,宋诗之中,亦有酷肖
唐人者;然论其大较,固如此矣。
  兹更进而研讨之。就内容论,宋诗较唐诗更为广阔。就技巧论,宋诗较唐诗更
为精细。然此中实各有利弊,故宋诗非能胜于唐诗,仅异于唐诗而已。
唐诗以情景为主,亦寓于情景之中,唱叹含蓄……宋人承其流而衍之,凡唐人
以为不能入诗或不宜入诗之材料,宋人皆写入诗中,且往往喜于琐事微物逞其才技
…… 宋人略唐人之所详,详唐人之所略,务求充实密栗,虽尽事理之精微,而乏
兴象之华妙。……唐诗深情远韵,一唱三叹之转致,宋诗亦不多觏。故宋诗内容虽
增扩, 而情味则不及唐人之醇厚,后人或不满意宋诗者以此。
唐诗技术,已甚精美,宋人则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盖唐人尚天人相半,在
有意无意之间,宋人则纯出于有意,欲以人巧夺天工矣。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