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3

Vol.9, No.

2 第九卷第二期
T

Taiwan Watch
A
I
W
人的需求是無窮盡的, A
N
2007 Summer

而無窮盡的境界只能在精神的領域中求得, W
A
T
絕不會在物質的領域中求得。 C
H

-- E.F. Schumacher, Small is Beautiful



2
0
0
7
貧窮與正義









攝影:吳慧瑜 灣 工業喝好水,農業喝毒水 從食物看天下




七百萬元的一堂課 貧窮、發展與生態環境
Taiwan Watch
website: http://www.taiwanwatch.org.tw 北京的大象 永續、不永續的十字路口,請勿賤賣台灣的未來
Taiwan Watch
Contents
編輯草堂 好書側錄
2 編話 45 窮人的銀行家
3 社論 ──尤努斯打造無貧世界

專題企畫─貧窮與正義 ◎文╱編輯部

5 貧窮、發展與生態環境 環境觀察
◎文╱邱花妹
57 反日本有毒廢棄物輸出
13 從食物看天下 ◎文╱編輯部
──全球化下的貧窮與正義
59 感同身受之痛、停止毒害貿易
◎文╱徐銘謙
◎文╱編輯部
23 北京的大象
61 看守中國:中國推動省能建築一撇
──中國環保問題的回顧與前瞻
◎文╱Ling Li 譯╱陳麗真 編校╱江慧儀 1
◎文╱林宗弘
65 七百萬元的一堂課
32  續、不永續的十字路口,請勿賤賣

◎文╱台灣看守人
台灣的未來
◎文╱陳秉亨 67 環境涵容能力的瞑想
◎文╱許惠悰
37 工業喝好水,農業喝毒水
◎文╱李根政 68 選舉公路又來了
◎文╱徐銘謙
41 對抗城市中的貧窮與環境不公義
◎文╱J a n i c e E . P e r l m a n / M o l l y O ’ M e a r a 69 在快速與慢速之間
Sheehan 譯╱謝和霖 ◎文╱陳曼麗

綠色思潮
48 人類安全觀點下的卡崔娜颶風
◎文╱Michael Renner/Zoë Chafe 譯╱蔡惠民

數值挖奇
55 水世界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編話
編輯室


窮的面孔,總是那麼令人動容。在街上衣衫襤褸的乞者,瘦骨如柴的非洲小孩,擠在窄
小破漏房子的孤苦無依的祖孫,湧進中國沿海諸大城市排隊等著工作的廉價勞工,以及
圍繞在枯井旁無語(雨)問蒼天的印度村民,這些影像,在在都刺痛著人們的惻隱之心。

貧窮,不僅存在於低度發展的南方國度,也顯見於有著貧富鴻溝的北方國家。許多處處矗
立著高樓大廈的大都會,都有著令人不忍卒睹的貧民區。然而,不論何地,這些窮者,許多人
為了延長停留在這世界上的時間,已顧不得安全、衛生、或者環保。曾經聽聞,在中國南方的
一座小電子工廠,讓女工們不戴任何防護面具,進行著與雷射有關的操作。結果,幾天下來,
一雙眼睛幾乎全瞎了。老闆說:「沒關係,有許多人排隊等著呢!」於是,幾乎源源不盡的窮
者,以其性命,支撐著中國亮麗的經濟成長數字,吸引著包括台資的龐大外資的投入。在這些
國家,貧窮,等於沒有人權!

貧窮,就像一面鏡子,映出這個世界上的總總問題,比如:家庭破裂、教育不普及、族群
2 階級的差異、天災地變、生態環境的破壞、資源的巧取豪奪以及戰爭等等。簡言之,環境與社
會的不公,在全球化經濟體的運作下,累積了少數人的財富,卻擴大了貧窮的規模。

本期的專題企畫,試圖從貧窮切入,揭露幾個帶來環境與社會不公義的人類活動,包括綠
色革命與污染性的工業,並介紹一些試圖扭轉人類發展軌跡的努力,如公平貿易與樸門農藝。
當然,公民社會的建立,以及要求企業負起社會責任,將公平正義納入企業發展目標的企業改
革,也是追求正義的重要手段,然篇幅有限,僅於本期文章中點到為止。

一直以來,我國的政治人物,總是以提高經濟競爭力,增加工作機會,來做為大力推動
重大開發案的藉口。然而,這些毫不考慮環境與社會正義的發展策略,只會擴大我國的貧富差
距,並剝奪我國邁向永續發展所需的資源。希冀本期的文章,能給這個盲目邁向自我毀滅的社
會一點反思。
重新思考建構
國家經建計畫的決策程序

內最近為了蘇花高興建與否引發無數爭論,支持興建者則以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為考
量,環境保護與生態維護則是反對者所堅持。為解決爭端,自總統以降都異口同聲的說
尊重環境影響評估(簡稱環評)的審查結果,聽來似乎言之成理,他們都非常尊重專業審查。其
實不只蘇花高,包含各種投資案,如台塑大煉鋼廠、與國光石化等投資案,最後好像都是由環
評審查把關。因此我們不禁質疑為什麼國家的建設發展計畫能否落實,最後竟然是由環評審查
結果決定呢?如此是否突顯出我們國家公共政策的決策流程有問題。

社 論
尤其是政府要推動一個重大投資案,為什麼在推出之前,甚至做成決策之前,不曾考慮環
境可承載能力呢?這是否代表經建單位在規劃經濟發展計劃過程中,是故意忽視環境因素、或
是不認同環境保護呢?政黨雖然已輪替了七年,整個行政部門政策形成的機制或流程好像並未
改變?過去經建單位將環保單位當作橡皮圖章,預期每個環評案都會通過。然而台灣社會已民
主化,資訊愈來愈公開,甚至透明化,民眾取得相關資訊愈來愈容易,慢慢能對公共政策的決
3
策過程能加以監督。因此環評委員必須認真的閱讀環評報告書,針對環評報告書內容的一些謬
誤、不實、或是應評估而未見評估之處提出糾正與質疑,不能再擔任橡皮圖章。結果,當然就
是環評的進度會比較慢,進而影響許多建設投資案的興建與營運計畫,甚至有一些案子可能因
對環境有潛在重大的影響而必須終止。

環境保護最重要是預防的工作,環評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投資建設案未進行之前,事先估計
其潛在的廣泛環境影響,或是如何進行可降低其對環境影響。否則一旦環境受到破壞污染後,
事後擬對環境補償或是恢復原貌所需要的費用,往往會遠高於我們社會可以負擔的成本。其實
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並非不可互容,如果能誠心的面對台灣環境現況再加以規劃經濟建設方
案,並落實保護的工作,那台灣的永續發展就可以預期。反之,如果建構於海市蜃樓的環境狀
況,奢望環保單位配合,結果將強化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對決,不符合經濟效益,永續發展
將如畫餅充飢。

面對台灣政治社會的進步,負責台灣經濟建設規劃的單位也應該隨著進步。應考慮在提出
國家經建計畫之前,除了成本效益評估與政治的考量之外,如何增加執行環境可行性評估,在
環境可以承受下,才納入國家經建計畫。因此在政府組織改造時,應該重新思考環評的位階。
如果不改變現行的決策流程,除非環保單位只是個橡皮圖章,否則只要發揮功能將無可避免的
成為國家經濟展的石頭。如此,將徒增環保與經濟的衝突,浪費國家社會資源,終究非社稷之
福。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專題企畫-
   貧窮與正義
4
(圖片來源:英國樂思會網頁 http://www.oxfam.org.uk)

貧窮、發展與生態環境
邱花妹 台灣環境行動網理事

G8鬧劇? 增加金援的決定,但其執行方式,卻「猶如

記得2005年G8高峰會移師到蘇格蘭 回應海嘯前,先等個五年再說,……」。此

專題企畫
Gleneagles,是年,在英國搖滾樂團U2 外,對非洲承諾的500億美元援助,怎麼算、

主唱Bono登高一呼下,西方音樂界與社運組織 究竟是不是投入新經費,也一直引來許多質

合作,誓言「讓貧窮成為歷史(make poverty 疑,例如,把打消外債也算做發展援助經費

history)!」Live 8馬拉松式的大型演唱會,加 的一部分,這看在英國最大慈善機構「樂思

上在愛丁堡強強滾的各種活動與集會遊行,形 會」(Oxfam)的眼裡,根本就是「重複計算

成強大的社會氣氛與壓力,讓八大工業國承諾 (double counting)」。


5
提供更多援助給非洲為主的窮國。(見方塊1.) 結果,一點也不令人意外的,甫於德國

然而,過去兩年,八大工業國採取的行動 Heiligendamm召開的G8高峰會,再度在各種抗

卻遠落後於承諾。今年一月間,一份檢討 2005 議聲中落幕。儘管八大工業國信誓旦旦將達成

年G8高峰承諾之金援的進度報告即指出,法 各項援助承諾,也協議提供600億美元(半數

國是唯一按承諾執行的國家,其他國家都進度 金額將來自聯合國)援助非洲國家對抗愛滋、

落後,比如英國,如果要達成其在Gleneagles 瘧疾與結核病,甚至在最後一天還重申將達成

高峰會中所做的承諾,單單這一年就至少得再 2005在Gleneagles G8高峰會做出的援助承諾,

投入7億7,800萬美元。 但華麗的宣示缺乏行動方案,終究難以讓人信
服。英國「樂思會」評估,這些承諾,實際
許多運動者都同意,2005年在Gleneagles
舉行的八大工業國高峰會,承諾打消18個非洲 方塊1. 2005年G8高峰會於Gleneagles做出的承諾
國家外債,確實帶來一些改變,比如,尚比亞 ● 八大工業國同意打消18個非洲國家的外債
● 宣布於2010前提高對非洲金援至500億美元
一些鄉村地區因此得到免費的健康照護。但
● 誓言讓非洲在2010年前,可以全面取得抗愛滋病的藥
其他承諾,像是持續提高金援、免除非洲產
● 承諾替非洲訓練兩萬名維和部隊
品出口到已開發國家的關稅等,卻難見富國
● 宣示發展新的貿易協定
採取實質行動。「反貧窮全球運動」(Global
● 非洲的領導人承諾實現民主與好的治理,以為回報
Campaign against Poverty)的行動者Kumi 資料來源:BBC World News
Naidoo就諷刺:這些富國做成在2010年前逐步 http://news.bbc.co.uk/2/hi/europe/6732945.stm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上只有30億美元是新的金援。英國發展機構 方塊2. 貧窮在非洲
「眼淚基金」(Tearfund)則指出,G8公報 ● 41%的非洲人一天生活費少於1美元
● 盧安達50%的人口低於18歲
中,完全沒提到要如何使非洲的貿易獲益,
● 非洲人平均壽命只有46歲
而像是用水與公共衛生這些關鍵性議題竟
● 每天有7,700名非洲人感染愛滋病毒
然完全不提(全球有超過10億人缺乏安全飲 ● 每
 年有100萬名的非洲孩童感染瘧疾,但只要一個6美

用水、25億人沒有像樣的公共衛生設備), 元的蚊帳就可以預防這樣的悲劇
● 2020年前,1/5亞撒哈拉地區的農民將死於愛滋病
就是有關愛滋病的援助方案也有諸多不當之
● 每天有5,800名非洲人死於愛滋病
處。難怪,反貧窮旗手、知名搖滾樂手Bob
● 3 0萬人死於南亞海嘯,非洲每個月也有差不多這個數
Geldof面對G8的會議結果失望地說:「這全 字的人死於貧窮跟疾病

然是場鬧劇。」 資料來源:「 外 債 愛 滋 貿 易 非 洲 ( D e b t A i d s Tr a d e A f r i c a ,
DATA)」http://ww.data.org/whyafrica

可以預見,反貧窮、反全球化運動的行
也造就許多「重度負債的窮國」(Heavily
動,還會在明年、後年、大後年……的 G8
Indebted Poor Countries, HIPCs)。若非1960
高峰會,繼續集結下去,畢竟,唯有持續施
年代以降,西方大量以低息向第三世界輸出
壓,才能迫使富國執行各種援助承諾,以設
資金、鼓吹各式經濟投資建設、乃至流入的
法挽救窮國繼續往貧窮深淵墜落。
資金中飽部份執政者的私囊,第三世界國家
6 貧窮、發展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 也不會在1970年代下半國際情勢轉變的情況
下,逐漸陷入投資血本無歸、外銷經濟作物
以「發展」之名,過去幾十年,全球急
價格下跌,加上利息和國際油價不斷攀升,
速地資本主義化,然而其代價卻是貧富差距
財政終究入不敷出,而陷入以債養債的惡性
加劇、資源分配不均、生態環境惡化。
循環。
聯合國1999年的報告指出:全球最富有
為了西方主導與定義的「發展」,窮國
的3個人,其財富總和超過35個國家6億人口
舉債愈來愈多,為了償還外債利息與本金,
之國民所得的總和;全世界最富有之前200
這些國家只能不斷縮減社會支出,包括教
人的資產總和,超過全球41%人口所得的總
育、醫療與公共衛生,直接受害的當然是最
和。當全球前10%的富人掌握了全世界2/3的
底層的窮人。比如,莫三比克,其負債是全
財富、全球最富有的20%的人口、消費掉86%
國總生產毛額的432%,每年國家預算的33%
的資源 【註1】的同時,全球60億人口中,卻有
都用在償還債務和利息,卻分別只有8%、3%
12億人每天收入低於1美元(一個月約1,020
用在教育與醫療衛生。面對這種處境,「國
台幣)、8億人每天處於飢餓狀態。在全球失
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World
衡的發展下,非洲更淪為黑暗大陸,籠罩在
Bank)」所主導的結構調整計畫(structural
貧窮、疾病與死亡、乃至族群交相戰的苦難
中。(見方塊2.)
註1.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全球所得前20%的人口消耗全世界86%的資源,
所得最低的20%僅消耗1.3%。能源使用方面,前20%富人消耗58%,
這個歷史過程,不僅製造更多窮人, 最窮20%人口,其使用量少於4%。二氧化碳排放量部分,最富有的前
20%與最窮的20%,分別佔53%與3%。
adjustment programmes),名義上是要改善 相戰,強加的國界切斷部分部落的游牧路線
窮國經濟體質,但實際上是要求窮國開放市 與資源;附身於各種發展計畫下,種子、肥
場、全面私有化公共服務,結果,西方資本 料、除草劑、水壩、灌溉渠道設備、農機設
得以掠奪式地長驅直入,第三世界國家的處 備,在綠色革命的大旗下,進入第三世界;
境仍持續惡化。 種植與畜牧資本化、農作機械化、作物單一
化以提高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模式,這一切的
另一方面,與第三世界貧窮現象如影
一切,不斷從西方傾銷到第三世界,也種下
隨形的是當地生態環境、維生體系崩解、破
今日第三世界農民更趨貧窮的惡因。地利的
壞。許多分析指出,今日第三世界的貧窮與
惡化、沙漠化,使得農人必須走更遠的路
生態破壞,是西方殖民與資本主義化所帶來
才能取得乾淨的水、才撿得到用來作燃料的
的惡果。
木材。農村的貧窮、農民維生體系的破敗,

專題企畫
十七世紀,西方殖民母國帶來的殖民 不僅使得廣大農村人口吃飽成問題,多數人
生態革命,將歐洲物種帶入殖民地、破壞當 貧、國家也窮的狀況,更讓撒哈拉沙漠以南
地住民原有的維生模式。十八世紀末,資本 一些國家的窮人,嚴重地陷入飢餓、疾病與
主義生態革命,極盡可能地炸取殖民地的現 死亡的惡性循環中。當連乾淨的飲用水都不
金作物與資源。二十世紀,以發展計畫的形 可及,疾病、死亡當然如惡靈般揮之不去。
式,北方工業技術與政策移植到第三世界, 7
多年來,西方社運團體持續施壓,要求
綠色革命農業、開墾森林、資本主義式的牧
富國增加給窮國的金援、打消窮國沈重的外
場、再生產技術的輸入,更進一步崩解了與
債、取消富國農業補貼、移除非洲出口至富
第三世界農民維生息息相關的生態環境。
國的關稅,希望藉由這些方法消解當前第三
西方殖民造成非洲的部落戰爭、異族交 世界持續惡化的貧窮問題。同時間,
主張對抗既有一切以利潤為核心的資
本與市場邏輯、以永續生態環境為核
心價值,以協助第三世界、特別是農
村地區,擺脫貧窮的思維與作法,也
不斷地被提出來。

有屆於窮國被迫剝削自然,如
出口自然資源、農作與家畜、木材、
礦物與石油等,以償還外債,早在
1984年,保育團體「世界野生動物
保護基金會(World Wide Foundation,
WWF)」即提出「外債換自然(Debt
■ 號召全球採取行動反貧窮(Global call to action against poverty) for Nature Swap)」的方案,也就是
攝影:邱毓斌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8

■ 我們需要的是公平貿易而不是自由貿易 攝影:邱毓斌

由國際NGO或第一世界政府購買第三世界 耗的石化燃料是印度人的20倍、莫三比克人
一定比例的外債,以換取自然保育。比如, 的300倍,但美國這個溫室氣體排放大國所種
2002年,美國、秘魯政府與「世界野生動物 下的惡果,最直接受害的卻常是第三世界的
保護基金會」、「國際保育(Conservation 窮人。根據統計,全球96%死於自然災害的
International)」、及「自然保護(Natural 是第三世界國家的窮人,沒道理要第三世界
Conservancy)」等非營利組織,即發展了一 窮人替美國這樣的生態負債大國承擔所有後
項合作計畫,以打消秘魯660萬美元的外債, 果。
換取2,750萬公頃的雨林,並由秘魯保育團體
但上述這種相對於「結構調整計畫」的
管理運用該筆基金。
「永續調整計畫」(Sustainability adjustment
另一種倡議則是計算所謂的「生態外 programmes),其構想仍著重在打消外債與
債」(Ecological Debt),盤點富國對窮 生態保育,對如何永續生態與窮人維生體
國的負債,以消解窮國外債。以「碳債」 系,使窮人能自立擺脫永無止盡的貧窮惡
(Carbon Debt)為例,當今,一個美國人消 夢,則缺乏著墨。
農民培力、擺脫貧窮、永續維生體系 種作法。

在2005年G8開會前兩週,一份由聯合 這一路的基本論述是,明明窮國極需要
國背書、「世界資源機構(World Resources 錢以改善生活,但實際情況卻是他們錢愈賺
Institute, WRI)」出版的報告:《世界資源》 愈少,特別是非洲更是如此。1980年,非洲
(World Resources),即以「管理生態體系以 的貿易量還佔全球的6%,但到2005,已經掉
與貧窮格鬥」為副標,指出,沒有更好的環 到低於2%。「外債愛滋貿易非洲(Debt Aids
境保護,難以遏止當前的貧窮問題。WRI 的 Trade Africa, DATA)」這類團體分析,假如
主席Jonathan Lash在接受BBC訪問時分析指 非洲可以增加其在全球貿易量佔有率的1%,
出:「假如我們不把貧窮、環境與好的治理 等於每年增加700億美元的出口值,這個數字
做關鍵性的連結,我們將不可能達成改善貧 是非洲地區目前所接受的發展援助之金額的

專題企畫
窮的目標……當全世界有75%的貧窮人口是直 兩倍多。
接依賴自然體系維生的農村窮人,我認為,
目前,非洲這些窮國,大量依賴出口礦
儘管目前傾向以全球性議題,像是金援、貿
物、農產品等初級商品,缺乏港口道路等可
易與打消外債,來解決問題,但這些作法雖
以讓他們產品進入市場的基礎建設,更糟的
然必要卻是不足的。」
是,富裕國家透過貿易障礙(像高關稅)、
的確,當全球75%的窮人集中在窮國的 補貼本國富農以壓低其產品市場價格,而使 9
鄉村地區,立即的金援、打消外債固然重 窮國的產品喪失在歐美日等重要市場的競爭
要,但如何打消、如何金援,乃至讓廣大靠 力。產品缺乏競爭力,農民當然無法賺足夠
自然生態體系維生的鄉村窮人終究能真的站 的錢滿足基本需求。
起來,而不是落入貧窮深淵、乃至因貧窮而
也因此,「讓貧窮成為歷史」這類運
被迫剝削與破壞自己賴以維生的自然生態,
動即大力倡議,富國不僅必須打消第三世界
的確是當前解決第三世界貧窮問題的重要方
外債、提供發展金援,更需要透過取消人為
法之一。
的貿易障礙,以提高非洲國家的產品在歐美
如何讓農民自立、同時達到消解貧窮與 日等重要市場的競爭力。為協助非洲貿易成
生態保育的目的?從當前各種運動倡議者的 長,除了打造基礎建設,讓非洲產品進入市
努力來看,似乎有兩種路線並進著。在此, 場,也需要幫助非洲農民及企業尋找買主,
我暫且將這兩路區分為歐美國家主導的「貿 乃至建立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
易路線」,與以第三世界農民為主體的「維
上述的倡議,訴求的是富國的領導人,
生路線」。
要求其透過取消關稅障礙等手段,讓窮國的
公平貿易、消除貧窮與生態保育 貿易成長、農民得以自立。此外,發展超過
十年的公平貿易運動,訴求西方消費者,提
貿易路線是西方運動團體對如何兼顧第
出兼顧第三世界農民生計與友善生態環境的
三世界生態保育及改善農民處境所提出的一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農作方式。在「公平貿易
基金會」這類團體推動
下,公平貿易產品以「保
障第三世界生產者好價
格」、環境友善的栽種方
式,開展出有別於當前不
公平的貿易模式 【註2】 ,希
望藉此協助第三世界小農
脫離貧窮。

農民為主體、捍衛維
生/生態體系
相對於西方運動團體
倡議主導的貿易路線,一
■ 在國際間反貧窮、反全球化的運動中,台灣能不能對國際社會有多所貢獻?
些以第三世界農民為主體 攝影:邱毓斌
所開展的運動,不僅更能
過去,第三世界女性以直接行動,保護森
展現農民的自主性、農民如何捍衛周遭生態與
林與水源、重建土壤地利、維護當地生態的多
維生體系的努力,也更大程度地質疑與挑戰資
樣性,也創造了結合生態保育與解決貧窮問題
本主義一切以利潤為驅力的市場邏輯。
的行動模式。印度的物理學家、生態運動者、
以鄉村地區農民為主體的直接行動中, 也是知名的生態女性主義者Vandana Shiva稱這
過去最常被提到的不外是1972~1978年間,發 種以森林與女性照顧特質為原則所的發展出來
生於印度的「抱樹(Chipko)運動」。面對跨 的典範為「提升生命典範」(Life-enhancing
國企業不斷將魔掌伸入農村,為保護森林、保 paradigm),而正是這樣典範得以對抗一切以
住生活所需的木材燃料,也為將自己村莊從市 市場、利潤為導向的「生命破壞典範」(Life
場現金作物的侵蝕中搶救下來,一群女性以 destroying paradigm)。
抱樹、遊行、站崗、唱歌等直接行動,對抗
做為「提升生命典範」的倡議者與實踐
跨國企業的魔掌。另一個常被提到的,則是
者,Shiva創辦以捍衛生物多樣性與農民權益
肯亞的「綠帶運動」(Greenbelt),在領導人
為目標的Navdanya基金會,她看到一切以利
Mangari Maathai鼓吹「環境修復、保育……及
潤為導向、不斷擴張的市場生產,如何瓦解了
永續發展」下,同樣是一群女性,透過種樹、
第三世界農村的維生體系。做為女性主義者,
逆轉人為造成的沙漠化、保住土壤與水源。十
她看到,無數第三世界的女性在「發展」過程
年間,她們種下了700萬棵樹、重新引進原生
中被系統性地排除,失去土地與工作、失去
樹種,也為自己創造了數百個工作機會。
註2. 可參考邱花妹〈倫理消費:用消費力展現你的價值觀?〉http://blog.
yam.com/wobblies/article/4935358
賴以維生的乾淨水源與木材燃料,乃至淪落 的農業知識與在地的維生資產。於是,連印
為農工,也因過度使用化學肥料與殺蟲劑而 度香米也可以變成跨國企業的專利!難怪,
流產、因工作衛生安全條件惡劣而生病。同 Shiva要領導印度農民捍衛在地種子、對抗跨
時,她也看到扮演最終照顧者的女性,在生 國大企業以專利權的手段剽竊農民的智慧。
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時,站上第一線,捍衛 她不僅痛斥這些大企業偷走印度祖先的種
窮人的生存權與其賴以維生的生態環境。 子,更形容這是經濟強權對第三世界的「新
殖民主義」。
跨入1990年代,Shiva及其領導的基金
會,對跨國農業大企業全面開戰。在大企 以第三世界農民為主體的維生路線,走
業,如美國的孟山都(Monsanto)、瑞士的 來很艱辛,面對的挑戰也很多,但,卻可能
諾華(Novarits)和德國的艾格福(AgrEvo) 是第三世界廣大農村地區要永續生計與生態

專題企畫
等的大力推動與鼓吹下,基因改造作物穿上 環境的重要道路啊。
「第二波綠色革命」的外衣,被吹捧為解決
反思台灣
當前飢荒問題的萬靈丹。然而,許多批評者
指出,基改可能帶來的生態災難與對人體健 2005年,當「讓貧窮成為歷史」的運動
康的衝擊仍不明,再者,基改作物的推動, 在英國如火如荼地進行時,我人還在英國,
無異於延續第三世界農民對跨國企業的依 當時,整個社會氣氛、媒體報導強度、政治
人物的各種發言,乃至最後Live 8演唱會進 11
賴,讓農民持續把微薄的收入捧到跨國大農
企手上,從換農藥到換基改種子,過去,農 行、BBC同步轉播與募款時,看到英國社會
民向孟山都買農藥「圍捕(Roundup)」, 大眾慷慨捐輸、募款經額不斷攀升,在在讓
造成土壤惡化、生產力下降,現在孟山都公 我對英國社會對這個議題的重視程度印象深
司向農民兜售基改作物,叫做「預先圍捕 刻。
(Roundup Ready)」,而農民恐怕依舊無法 或許是一部部非洲貧窮面貌的悲慘紀錄
擺脫依賴與窮困。此外,孟山都公司控制了 與報導,打動人們的惻隱之心,或許是深刻
全球70%的麥、黃豆、棉花及玉米的基因種
子,不僅侵犯人們的土地主權、食物健康主
權,其持續鼓勵單一栽種、大量傾銷基改種
子到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國家,更造成百
萬農工失業。

而支持這些大型農企公司縱橫第三世
界、把手伸向窮人口袋的,正是WTO架構
下的「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s)」,這保
障跨國大企業四處搜刮第三世界農民歷代的
智慧、申請專利權,公然侵佔他們長期累積 ■ 讓農民活下去!台灣團體抗議自由貿易。
攝影:邱毓斌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的歷史認識與反省,讓英國人認知到今日第三世界的貧窮處境,富國有絕對的責任,但英國社
會的表現,總讓人覺得台灣社會對第三世界的貧窮與發展問題,實在太冷漠。

然而,如果從生態負債的角度來看,台灣持續的擴張與發展、過度的消費生活,正讓台灣
成為一個生態負債大國,卻可能讓地球上其他地方,特別是窮國,承受這些後果。比如,做為
電子消費產品的生產與製造大國,我們無法回答,這個島上產生的各種電子廢棄物,是不是流
向更窮的國家?是不是在貧窮農村,進行一場又一場,毒害村人與環境的拆解工作?我們,是
不是把窮人的家園當做廢棄物的「傾倒天堂」(dumping heaven)?又比如,台灣政府執意發
展高耗能產業,根據這一屆環評委員的估計,如果這些開發案全數過關,台灣每年將增加43%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這樣恣意地開發,只會惡化全球氣候變遷的速度,其帶來的生態災難,
受害的不只是台灣人民,也可能是全球最底層的窮人。

台灣的社會團體不僅需要思考,如何以我們的方式,參與挽救這個失衡的全球發展所帶來
的貧窮與生態破壞,也該提醒台灣政府,停止胡亂灑錢的金錢外交,及早把錢用在對的國際援
助上!

◎本文亦刊載於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www.dfun.com.tw

12

■ 挽救貧窮卻將窮國的公共服務私有化,只有讓情況更惡化。 攝影:邱毓斌
從食物看天下
──全球化下的貧窮與正義
徐銘謙 台灣大學國發所博士生

006年12月7日出刊的《經濟學人》
2
獲利來源,而貧窮的現象不僅存在於全球視野
(Economist)以「食物政治」(Food 的南北之分,也存在於已發展國家內部與日
politics)為題,批判「有機農業」其實不生 俱增的貧富差距,以及不同產業與階級間的拉
態、「公平交易」其實不公平,而抗拒全球化 踞,比如有限耕地被運用來吃還是開車的爭

專題企畫
的所謂的「在地食物」其實不環保,這個說法 議。
立即引起輿論嘩然。這一方面挑戰了當前流行
《經濟學人》的政治觀點
的環保生態潮流,另一方面也挑戰了反全球化
人士幫助貧窮弱者的主張,正如該文中提及的 《經濟學人》質疑正在興起的「用超市手
「食物是有關環境、發展、貿易與全球化爭論 推車投票」的消費者運動(有趣的是,文末竟是
的中心」,食物的生產與分配是亙古以來的民 呼籲用選票去改變制度才是根本解決之道),不
13
生基本問題,同時也是馬克思解釋貧富差距、 但沒有達到其原本聲稱的目標,反而會助長惡化
剝削概念的核心,當我們要探討今天全球化下 的速度,其論述如下:
的貧窮與正義問題時,食物可以穿透問題的根 1.有機食品
源,幫助我們理解對貧窮與飢餓的人最迫切的 有機食品因為不使用農藥、化肥,因而被
事務,以及如何成為企業、特別是跨國企業的 認為是比較友善環境,但是《經濟
學人》說人們已經使用農地超過一
萬年的歷史,農地早已經破壞殆
盡,有機農業要恢復農地的生態,
勢必採取輪作、休耕等方式,加上
採用有機肥料,補充受創土地養分
的速度相當緩慢,單位產量將會降
低,在全球人口持續增長,世界貧
窮飢餓如此迫切的情況下,為了維
持食物的供應量,人們勢必要新開
闢更多土地,那麼將會砍伐更多的
圖片來源:Optilearn 亞馬遜雨林、森林地帶,反而破壞
更多生態。
■ 發展中國家所生產的穀物被大量用來做為經濟動物飼料。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2.公平交易 生產大量提升,被認為是減少世界飢荒的人道
公平交易本意是為了提高貧苦農民的收 主義者,因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人稱「綠色
入,減少中間商的剝削,提高市場售價,補貼農 革命」之父。綠色革命使得發展中國家在短短
民的勞動價值。但是經濟學家們說,「已經夠公 的時間內,穀物產量大幅成長。巴基斯坦的麥
平了」,因為市場價格是由供需決定的,當某種 子產量,在1965年是460萬噸、1970年730萬噸、
農作物的市場價格低,表示過度生產了,正常情 到2000年變成2,100萬噸;印度1965年為1,230
況下,農民會因無利可圖轉作。但是公平交易的 萬噸、1970年2,010萬噸、到2000年變成7,640
系統卻違反市場機制,提高價格,而且通常鎖定 萬噸,可以自給自足之外,甚至成為麥子出口
幾種中產階級消費的農作物,比如咖啡,而非鼓 國,Norman Borlaug指出,在1950年到2005年間
勵農民改種其他作物,就會增加過度供給的問 全球穀物成長超過三倍,供應全球95%的食物來
題,當更多人轉種咖啡時,又會造成市場價格下 源,但是同期間擴展的土地面積只有17%。綠色
跌,農民將會更窮。而且標上公平交易標籤的高 革命瓦解了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也讓1968年生
價產品,大部分的價差是由零售商賺走,真正回 物學家R. Ehrlich的人口爆炸將帶來飢荒與死亡的
饋到農民身上的並不多,因此一點也不公平。 預言沒有成真:在綠色革命的加持下,作物產量
成長率比人口增加率還快速成長。
3.在地食物
理論上,在地食物因為消費者直接在當地 《經濟學人》採用了所謂的「Borlaug假
14
購買在地生產的食品,因此可以節省全球長途運 說」,亦即「在已開發的土地上增加農業生
輸所產生的能源消耗與二氧化碳排放,也就是所 產力,將可以減少砍伐森林、增加農地的需
謂的「食物里程」可以大幅減少。但是《經濟 求」,為達快速倍增單位產量的目標,就需要依
學人》引用英國一份研究,提出「食物噸數里 賴大量的化學肥料、農藥、殺蟲劑,而為了提高
程」的概念,英國消費者開一個休旅車去買一盒 單位生產效率,還需要修建道路、水壩、灌溉系
農場生產的沙拉,跟用一個大卡車載送超市的貨 統與運河,將農田集中化,以利大型農機進入等
品,其能源消耗並不能簡單以里程衡量。英國的 等手段,甚至大量從事基因改造,這在今天看來
消費者為了到附近農場去買食物,結果個別消費 就是所謂的「慣行農法」。慣行農法也就是造成
者開車往返載少量的食物,並不比集中到大型超 石油與食物價格連動的根本原因,因為上述肥
市購買的食物噸數里程少。如果把栽種植物的能 料、殺蟲劑、運輸乃至現代化食品加工,都要消
源消耗計算進來,在寒冷的英國用溫室種植蘋果 耗大量石化能源,並且還需要公共投資、開發土
洋蔥,可能比從四季如春的紐西蘭運送至英國消 地以興建相當多基礎建設。
耗更多的能源。 同時必須引入一整套的科技、化學產品,

綠色革命的爭論 需要相當多資金,對小型農民而言是一大負
擔,反而受貸款債務拖累,或是只有富農才買
《 經 濟 學 人 》 在這場論辯裡面引述了
的起,大多數小農因此失去土地變成佃農,越
Norman Borlaug的觀點,他在1970年因為在墨西
來越貧窮。而世界銀行資助綠色革命在非洲的
哥、南亞等國引入現代農業生產技術,使得糧食
界各地則將近有80%
的大豆被當作動物飼
料」,而世界上穀物
總產量的38%(約73
億噸)是用來生產動
物蛋白質的,相較於
直接種植給人食用的
作物,為生產給經濟
動物吃的穀物面積大
發展 於前者六倍,其所消
耗的水資源也相當驚

專題企畫
人,根據《B計畫2.0》
中的資料,美國人食
用過多肉類,如果以
■ 根據《2006世界現況》,發展中國家肉品消費速度是工業化國家的3倍。 健康的攝取量衡量,
發展,後來也被發現背後主要是生產化肥系列 可將穀物消費量減少
產品的杜邦公司的支持,綠色革命最大的贏家 3,000萬噸,將灌溉用水量減少300億噸。食用經 15
是生產綠色革命「套裝產品」的跨國企業,而 濟動物的消費群集中在已發展國家,且主要供
非農民。更糟的是,一方面農作物增產越來越 應跨國連鎖肉品企業、知名品牌之用,因此雖
依賴化肥,然而化肥所能增產的數量比例卻越 然農作物的產量成長超過人口成長,但是飢荒
來越低,1950年到1990年間,世界每公頃耕地 與溫飽問題並沒有解決。
的穀物產量每年成長2.1%,儘管化肥使用量大
不僅如此,現在砍伐亞馬遜雨林開發的土
幅提升,但是1990年到2000年間,每年僅上升
地,主要用途就是畜牧業,《2006世界現況》
1.2%,而全球飢餓人數從2000年的歷史低點8.2 裡面也提到,「外銷導向成為巴西牛肉產品主
億人爬升到2002年的8.52億人。
要的成長,其中約有80%的牛肉是產自亞馬遜
以畜牧飼料為導向的農作生產戕害雨林 河的。巴西牛肉在1995年到2003年之間輸出量
增加3倍,高達15億美元。……巴西牛肉銷售海
綠色革命雖然在發展中國家增加農作產
外迅速成長也加速對亞馬遜河雨林的破壞,損
量,但是仰賴石化能源支持的現代化農業科技
失的森林從1990年的4,150萬公頃增加到2000年
所生產的,有相當大的部分不是給當地人們維
的5,870萬公頃。……提供動物飼料的大豆製品
生系統食用的,而是要出口賣給大型畜牧業
也同樣在破壞巴西的森林。至2004年底,超過1
所需的經濟動物飼料,比如大豆。根據看守
萬6千公里的雨林被剷除用來耕作用,比2003年
世界研究中心《2006世界現況》裡面的數據,
增加超過6%,而此大部分係耕作大豆以供應巴
「70%的美國玉米收成後被用來餵食家畜,世
西快速成長的家禽和豬隻產業。同牛肉一般,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大部分的肉品是
出口用的。」巴
西已是世界第一
大牛肉輸出國,
大豆出口僅次於
美國,但此種趨
勢僅僅幫助跨國
畜牧公司降低生
產成本、增加肉
品產量,而巴西
的貧富差距正在
急遽擴大中,同
樣是砍伐雨林,
根據2007年1月
的國家地理雜誌 圖片來源:Optilearn

報導,「最窮的 ■ 為增加墾殖地,許多山林面臨嚴重的砍伐。
16 墾殖者很少能
取得他們自己耕作的土地的所有權,但對於關 (CIFOR)主任凱莫維茲(David Kaimowitz)
係良好的墾殖者,政府則會授與他們土地使用 所說:「大牧場經營者將巴西的亞馬遜雨林製
權。」 作成肉糜。」經濟理論都視速食連鎖店的開設
為經濟繁榮的指標,麥當勞「黃金拱門」進駐
亞馬遜雨林從1960年代即開始砍伐,近
的地方,代表著該地的消費轉型。速食滿足現
年由於中國、印度等新興的經濟快速成長國
代人快速、便利的需要,以及口味的一致性,
家大豆需求增加,90年代開始大量栽種。到了
盡量做到簡單加熱即可食用,因此透過食品加
2005年對中國出口2,675萬噸的大豆,是僅次於
工將肉品製成方便處理的漢堡肉餅、肉塊、肉
美國的最大輸出國。而這樣的量主要是滿足中
片,也因此促進了支解工廠的大型化與增加了
國內部的上層消費,在經濟全球化農業回合談
支解速度所造成的工人傷害。隨著全球速食連
判下,進一步傷害到中國貧窮農民。英國科學
鎖店的加盟擴散,肉品的需求也大幅增長,滿
雜誌《自然》(NATURE)發表的研究預測,
足的並非基本蛋白質的攝取,而是速食帝國象
亞馬遜雨林至2050年時約會減少至現有面積的
徵的現代經濟。
40%。
不只是肉品,以速食中最常用到的薯條原
速食工業助長環境破壞與貧窮惡化
料馬鈴薯而言也是一樣。由於速食業的推波助
為什麼需要這麼多雨林土地?為什麼 瀾,美國人每年每人消費的冷凍薯條,從1960
需要這麼多肉品?正如國際林業研究中心 年的4磅增長到現在的30多磅;照理需求增加,
馬鈴薯農應該會有更好的價格,但是因為馬鈴薯 1塊美金生存的12億人口搶奪食物資源。最近,
市場由少數薯條廠商併購掌控,馬鈴薯加工大廠 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Lester
盡量壓低價格收購,導致一份售價1.5美元的大 Brown,看守世界研究中心創辦人、B計畫作
薯條,只有2分錢進入馬鈴薯農的口袋,而速食 者),提出一項驚人的研究數據,2006年美國有
連鎖業者以每磅3角錢的價格向大型冷凍薯條商 5,500萬噸的玉米用來生產乙醇,玉米消耗量是
買進,只要在店內以熱油炸過,每磅可以賣到6 全美產量的六分之一,但只滿足了3%的汽車燃
塊美金。 料需求,而且「用乙醇來加滿一個多功能運動車
25加侖油箱所需要的糧食夠一個人吃一年。如果
速食業販賣的餐點對消費者而言算是廉
按年來計算,這種車如果每兩星期加一次油,
價,其獲利的方法就要依靠「黃金剪刀差」,也
一年下來它所耗費的糧食可以養活26個人。」愛
就是盡可能壓低生產成本,包括雇用低薪、低技
荷華州立大學經濟學家威斯納(Bob Wisner)估

專題企畫
術、可替代的員工,同時透過集中、效率化生產
計,做為全球糧食生產地的愛荷華州內新設的55
線的提升產量,降低單位成本;另一方面又透過
家乙醇蒸餾廠一旦全部運轉,將消耗整個愛荷華
政策制度讓政府與納稅人來承擔部分成本(包括
州的玉米產量;世界最大的糖輸出國巴西,國內
外部成本),比如要求政府獎勵投資、減免營業
半數製糖作物轉為製造乙醇的原料,糖價大幅上
稅,用政府獎勵創業的低利貸款擴大加盟商,而
漲,這對於全世界最貧窮的、糧食開銷超過所得
其高油、高熱量造成對健康危害所增加的健保支
一半以上的20億人口而言,是生存的根本問題。 17
出同樣由政府承擔。
正如萊斯特‧布朗分析當今農業所面對的
在全球速食工業的環節裡,可以同時運
局勢,「世界人口每年增加大約7,000萬人,約
用自由市場經濟的法則,也同時依賴政府的補
50億人口渴望消費更多的畜牧產品,以及數以百
貼,是一個不公平的交易環境,因此許多社會團
萬計的駕駛人轉向使用農作物轉化的燃料,以
體反對對土地與工人的剝削,主張公平交易,將
彌補供應日趨緊張的汽油和柴油燃料的潛在趨
市場價格與農民收入連結起來,避免中間的剝
勢;在供應方面,農民面臨著逐漸萎縮的灌溉用
削。在此風潮的帶動下,許多大企業反過來吸納
水供應,不斷升高的氣溫,耕地改為非農業用
這些概念以營造企業形象,比如連鎖星巴克咖啡
途,燃料成本節節上升和日漸枯竭的增產技術儲
販賣「公平交易」咖啡,實際上是合理提高咖啡
備。」世界所面臨的是人口與消費模式的雙重壓
售價,吸引更多中產消費者的方法而已。
力,而兩者的交會點集中在中國、印度等金磚四
能源危機搶奪耕地造成食品安全的危機 國,被視為新興市場的利基,反過來亦可以是毀

不只是畜牧業蠶食雨林,在「石油高峰 滅文明的發展。

期」來臨,各國積極尋求替代能源的時代,生 以汽車市場為例,許多跨國企業相信,只
質能源作物的種植需求,將排擠食用作物的耕 要中國15億人口每人開一台車,那汽車工業就大
地,且將會造成糧食價格的上漲,也就是說,全 發利市;但讓我們想像,即使只是使中國達到
球擁有8億輛汽車的人們,將會和每天依靠不到 像美國一樣每四人有三輛車,那中國就有11億輛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車,遠超過目前全球汽車產量的8億輛,而為這 有機農業問題在大型集中化
些汽車通行修建的道路與停車場,將大量減少耕
回過頭來檢視《經濟學人》的論點,其對
地,排放的二氧化碳將加速全球暖化,生產過程
有機農業的批評顯然有失偏頗,今日鼓勵砍伐
將消耗更多的鋼鐵與石化能源。即使依靠生質能
森林、增加農地面積的誘因,並不是為了滿足
源作物替代石化燃料,卻要大量運用依賴石化能
飢餓的貧苦農民,而是企業化、全球性的肉品市
源的綠色革命科技,以提升生質作物的產量。這
場;綠色革命或許提高單位產量,卻沒有根本解
就好像是一條吞食自己尾巴的蛇,將文明發展建
決人口過度增長的問題,而且顯然用來滿足已發
立在自我毀滅之上。對照賈德‧戴蒙所描述的歷
展國家的奢侈需求。依賴化肥的結果,是使得土
史文明大崩壞,當今的「綠色革命」就像是蘇美
壤本身永久損失地力,土壤無法從多樣化作物的
人改種大麥對抗鹽鹼化土壤,只是延緩文明迅速
輪作取得自然豐富的補充,變得更依賴化肥;而
崩毀的時間,而此時已經來到石油、文明的顛
殺蟲劑噴灑在越來越具有抗藥性的作物與土地
峰。消費地球資源的模式如果沒有改變,人口如
上,結果需要更重劑量,其對於生態與健康的影
果無限制成長,兩者都會加速農業支持系統的崩
響是無法估計的。人工培植基因改造的作物以及
潰。
運輸、灌溉系統對棲地造成的切割,對生物基因

18

■ 全球農民大聲吶喊:捍衛糧食主權! 攝影:邱毓斌
多樣性都造成難以估量的破壞,以致於現在有 公平交易與在地社區」的概念,但背後卻往往
所謂的種子基因保存計畫。 不一定是事實,但是消費者往往只能從DM去作
選擇,選擇即可能被誤導。
上述問題對健康與環境造成的影響,引發
了當代有機農業的風潮,但是有機農業在某些 在地化、分散化與小型化的思維
層面上也和慣行農法具有同樣的問題,那就是
因為食品生產企業大型化與集中化帶來的
企業大型集中化的趨勢。企業集中化在經濟全
對環境破壞、助長出口而未改善本地的貧窮以
球化的助長下,其影響是更廣泛的。要求商品
及剝削勞動力的不正義,產生結合反全球化左
標準化是促成跨國企業大型集中化的主因,尤
派論述的在地化食品的思潮,而《經濟學人》
其是連鎖食品講究的是,不管在哪裡食物的口
提到的「食物里程」或是「食物噸數里程」,
味確保一模一樣。食品工業為求壓低成本、滿
所著眼的在地化僅只是食物運輸層面的,在

專題企畫
足生產流程的機械分工,採取的策略是垂直與
《經濟學人》刻意將有機、公平與在地分開來
水平的整合,將食品當作工業流程來處理,建
的討論脈絡中,使得這些價值似乎彼此並無關
立中央廚房類型的集中生產、加工,因此需要
連,實際上應當將食物生產過程當作一個整體
確保食物原料的大規模數量,以滿足生產線的
來檢視,當食物生產在地化、小型化、分散化
規模經濟,再以進步的運輸系統大規模輸出到
的時候,其引導的是一整個經濟體系的轉變,
世界各地,這也使得食品的腐敗或病菌傳染規
也才能解決上述有機與公平交易現今發展方向 19
模擴大,食品品質實際上更無法控制。
扭曲的問題。
2006年8月爆發的「毒菠菜事件」記憶猶
舉例而言,因為狂牛症、禽流感的食品安
新,全美數一數二的有機農產公司「Natural
全問題,人們開始反思工廠化飼養經濟動物的
Selection Foods」生產的菠菜,爆發大腸桿菌污
問題,美國開始放養草食牛肉,不再吃反芻動
染,波及美國26州,造成187人感染,其中一人
物碾碎餵食的飼料或是砍伐雨林的穀物,讓動
確認因受大腸桿菌感染死亡;而拜全球運輸與
物在比較寬廣的環境下,可以減少疾病滋生;
冷凍技術所賜,台灣在此事件中竟也成為受害
而在巴西的亞馬遜,修女桃樂西‧斯唐用生命
國。大規模工廠化的有機農業生產,採用的說
致力推廣「社會環境主義」,也就是小規模農
詞同樣是為了降低市場價格,給消費者便宜又
場生產模式,她分析巴西現行的亞馬遜開發模
健康的選擇,但是有機農產品往往貴在那個標
式,「是在軍事獨裁時代奠定的,以木材採伐
籤而非實質的生產成本。而《經濟學人》批判
和牧牛為基礎。這種模式是掠奪性的,因為它
的「消費者革命」迷思,在此的確產生一種推
會犧牲生命、無法再生,而且會破壞森林」,
波助瀾的功效,消費者在手推車裡面放入大型
此種模式會使財富集中。而她推廣的是「使
有機公司的產品,確實自我感覺很好,許多張
財富由實行農林間作的小規模集體農場所共
貼著微笑農夫、背景藍天綠地的生產者照片,
享,……在與森林和平共處的前提下取得生存
更使得消費者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去購買有機
所需的理想小農典範」(《國家地理》雜誌,
農產,這裡面販賣的是同時結合「有機健康、
2007年1月:20-21)。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在地必須與有機和公平結合起來,慣行農法倚賴的化肥與農藥要消耗石化能源,不可能光
是鼓勵在地化減少運輸的石化能源消耗,而忽略有機減少的能源浪費效應。大規模生產會有利可
圖,是因為沒有計算環境成本,並且高度仰賴政府提供的廉價土地、運輸等公共建設,才會有所
謂由飛機、卡車長途運輸集中在超市販賣的食物噸數里程更經濟的說法。目前所謂「樸門農藝」
(permaculture)的永續栽培觀念,所推廣的小型、分散與有機生產型態更為基進(編註:基本、進
步是也),善用土地空間、順應並善用自然特性進行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所講求的更不只是「消
費者手推車革命」,而是更進一步的,消費者參與生產過程,甚至自己成為生產者,更貼近自然脈
動地生活,或許是未來新的發展趨勢。

參考資料:

書刊類:

1. Marion Nestle,”Food Politics”以及”What to Eat”。

2. Michael Pollan,”The Omnivore’s Dilemma”。

3. Tim Harford,”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4. Eric Schlosser,2002,《速食共和國—速食的黑暗面》,天下文化。

20 4. 經濟學人,2006年12月號

5.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07年1月號

5. 周晉澄等譯,2007,《2006年世界現況》,看守台灣研究中心出版。

6. 賈德‧戴蒙著,廖月娟譯,2006,《大崩壞》,時報出版

7. 萊斯特‧布朗,林自新等譯,2003,《B模式2.0》,北京:東方出版社

8. 隆納‧萊特,2007,《失控的進步》,野人出版

NGO類:

1. Fairtrade Labelling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

2. Rainforest Alliance

3. Soil Association

4. Earth Policy Institute

網站類:

1. http://www.jica.go.jp/event/070323.html

2. http://www.juno.dti.ne.jp/~tkitaba/earth/forest/news/06041001.htm

3. http://www.greenpeace.or.jp/campaign/forests/amazon/
樸 門 農 藝 簡 介
蔡柚子

樸門(Permaculture)是一種將人類納 衛.洪葛蘭提出的十二項為:
入生態系統中,與自然萬物共存共榮的的生
1. 觀 察與互動──天地有大美。連結人
活態度與方式。這個想法在1974年首先由澳
和自然之間自由和諧的關係,透過觀
洲比爾.墨利森(Bill Mollison)和大衛.
察基地本身還有她和周遭的交互關
洪葛蘭(David Holmgren)兩人共同提出。
係,啟發設計靈感。
“Permaculture”是 “permanent”(永恆的)、
“agriculture”(農業)和“culture”(文化)的 2. 收 集並儲存能源──此原則重點在建

專題企畫
縮寫字,中文譯名「樸門」去其相似音,並 立低消耗,以及替代性能源的模式。
有「簡單而素樸的解決方法」之意,同時 未來儲存能源的重要價值在:肥沃而
也有人譯為「永續農業」或「永續栽培設 充滿有機質的土壤;多年生的種植系
計」。 統,特別是樹、食物生產和其他有用
資源;水塘和蓄水池;被動式的太陽
樸門著重透過長期而細心的觀察,發現
能建築等。
大自然的運作模式進而模仿運用來設計庭園以 21
及生活的更個層面,以尋求並建構人類和自然 3. 獲 得產量──你無法空著肚子工作。
環境的和諧平衡關係;它可以是科學、農業, 照顧環境的同時也要兼顧如何有效的
也可以是一種生活哲學和藝烈術。不論是建築 提高產量,維持生存的基本需求。此
師、社區規劃師、農夫、經濟學者、社會科學 原則提醒我們在設計任何系統的所有
家、藝術家,甚至學生、家居者或園丁等都可 層面(包括我們自己),都要透過
以在樸門中找到一個位置,依
循它的精神和設計原則,各取
所需。

樸門的核心精神包含
三大生態倫理:一是照顧地
球,二是照顧人民,三是分
享剩餘,運用日常剩餘的時
間、金錢和物資來達成上述
兩項目的。

長期下來,樸門也發
展出許多設計原則,其中大
■ 「樸門」尋求建構人類和自然環境的和諧平衡關係 攝影:林雅容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有效率的捕捉和儲存能源,以及捕捉 演變的複雜系統,其中的價值在:自
更多能源來供應自給自足。找出更寬 然、文化和可持續的生活,本身就是
廣、靈活和創造性的新方法來獲得產 複雜、動態和明顯矛盾的。
量,這是將能源使用從成長轉變成負
11. 使用邊界生態及尊重邊緣──日夜交
成長的關鍵。
替、水邊……,大自然中的邊界是一
4. 運 用自我調節並接受回饋──透過更 切有趣事件的發生地。將邊界視為機
清楚的了解在大自然中工作的正面和 會而非問題的設計是比較可能成功而
負面回饋,我們可以設計出自我調節 具適應性的。而「邊緣」在此也不是
能力更強的系統,減少重複做工和粗 負面詞彙,我們所見的是,在功能或
糙的修正管理。 系統邊緣的元素所具備的價值。

5. 使 用並重視再生資源與服務──樸門 12. 靈活運用並回應變化──此原則包含


設計是將非消耗性自然資源做最好的 兩個部分:在設計中透過深思熟慮
利用,把消耗性需求降到最低,並強 和合作的方式來運用變化;靈活的
調人和自然之間和諧互動的可能性。 回應和適應超乎我們掌握的大尺度
改變或影響。
6. 零 廢棄──節儉並關注現代化污染,
22 將廢棄物轉為資源。 總而言之。樸門是一種積極正面的生
活實踐,它透過和大自然合作來取代對抗,
7. 從 設計模式到細節規劃──複雜的是
同時在生活中解決環境問題,而非一味消極
從簡單演化而來,所以找出設計的適
抗議。雖然一開始,樸門關注的重點在可持
當模式比起了解系統中的所有細節要
續性的食物生產方式,不過已慢慢擴展到經
來得重要。
濟、社會、藝術、心靈等領域,成為一項不
8. 整 合而非隔離──此項原則著重在各 斷進化的全球性草根運動。
種不同類型的關係,將所有元素整合
成更緊密的系統,並改進設計方法,
從植物、動物和人類族群的關係中獲
得利益。

9. 使
 用小而慢的解決方法──改變需要
緩慢的速度,不然一定會造成物種因
環境遽變而大量消失,導致無法復原
的滅絕危機。

10. 運用並尊重多樣性──交互作用在大
自然和人類中,扮演著既是源泉也是 樸 門 農 藝 簡 介
專題企畫
北京的大象
23
──中國環保問題的回顧與前瞻
林宗弘 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候選人

2000年冬季的北京,沙塵暴像是烏雲蔽
在 日,人們很難想像,大約四千年前,這
分布於河北與山東一帶;西元1000年左右的唐
朝,長江中下游與浙江、福建一帶的叢林裡仍
個地方也曾經草木扶梳,是亞洲象的棲息地。 然經常可以見到大象;到十五世紀的明朝,大
人們常說中華文化有四、五千年悠久而偉大的 象已經撤退到廣東西部、四川南部、貴州與雲
歷史,姑且不論此一觀點當中偏頗的漢人沙文 南。二十一世紀初的今天,中國的大象必須在
主義,從地球上其他動植物的角度來看,華人 雲南最南端西雙版納的保護區裡,才能見到數
文化的發展,對其他物種恐怕是一段十分悲慘 十頭。漢人的擴張與大象的撤退,標誌著中國
的回憶,大象滅絕的歷史就是個絕佳的例子。 自然環境的巨大衰變【註1】。

著名的中國社會史學者Mark Elvin在2004 本人並非生態學或環境工程方面的專家,


年的大作《大象的撤退:中國的環境史》(The 本文只是對中國環境危機的發展與經濟社會變
Retreat of Elephant: a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遷,做個提綱挈領的回顧,對於關心環境議題
China)一書中,從中國大象的生態分布來探討 註1. M ark Elvin. 2004.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h.2.
環境破壞問題。在四千年前,亞洲的大象曾經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的台灣讀者來說,本土絕非保育的終點,大 躍進更導致生態的惡化。一方面,戰後嬰兒
象的撤退是數十代華人的共業,沙塵暴也可 潮的到來導致清朝中葉之後的第二次人口爆
以從內蒙古吹到鵝鸞鼻。總之,我們應該以 炸,在毛時代,中國的人口從5億人成長到9
全球生態的視角,來認識中國的社會與環境 億多人【註6】;另一方面,在「工業學大慶」的
問題。
政策下,木材與煤炭等能源被投入缺乏效率
前現代的環境危機 的重工業,農村勞動人口投入建設規劃不良

Mark Elvin等人的生態大歷史觀點顯示, 的水壩工程【註7】。毛澤東征服自然的幻想導致

中國的環境問題由來已久,絕非1949年之後 了嚴重的經濟問題,在1959〜61年之間,農
才產生,就北京的沙塵暴來說,滿清入關時 村地區的糧食與勞力都被過度壓榨。三年之
的軍事政策有非常大的影響。1644年9月17 內中國因飢荒而餓死的人數,保守估計達到
日,剛帶兵入關的攝政王多爾袞為了弭平直 3000萬人
【註8】

隸的流寇,下令三天內將北京到天津一帶數
大躍進在中國整體生態上的後果是災難
百里的樹林夷為平地,以免窩藏土匪【註2】。這
一命令的後果是三百年來北京近郊的沙漠化 性的,但這不代表在毛澤東時代完全沒有保

與沙塵暴的惡化。 育政策。計畫經濟下仍有少數成功的林業與

24 生態保育計畫「樣版」,只不過比起破壞來
清代康雍乾執政期間,中國的人口從1億
說是小巫見大巫 【註9】。到1978年改革開放之
1千萬成長到3億多,人口爆炸導致了嚴重的
生態危機,漢人紛紛從長江與黃河流域向四
註2. F rederic Wakeman, Jr. 1985.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川、雲貴與嶺南、台灣遷徙【註3】,除了與少數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89.
族群發生資源衝突之外,也對於河川上游的
註3. 何炳棣.. 2000[1959]. 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 1368-1953. 葛剑
水土保持造成不利的影響,道光年間以來的 雄译. 北京: 三联书店.
黃河水災與漕運雍塞都是明顯的後果【註4】,生 註4. 魏丕信(Will, Pierre-Etienne). 2003 [1990]. 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
荒政. 徐建青譯.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態災難對經濟的打擊,使晚清的中國成為太
註5. 國民政府時期曾推動植樹造林政策. 但以失敗收場. 樹苗的存活
平天國與義和團等社會動亂(農民起義)的 率不到2%. 見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 2005[1994]. 腹地的建構:
華北內地的國家社會和經濟(1853-1937). 馬俊亞譯.北京:社會科學
溫床。由於帝國中央政權的逐步瓦解與南京 文獻出版社.

政權的國家能力不足,直到1949年之前,中 註6. Lee, J.Z. and F. Wang. 1999. One Quarter of Humanity: Malthusian
Mythology and Chinese Realities, 1700-2000. Cambridge, MA: Harvard
國遲遲無法建立有效的環境(例如林業或水 University Press.

土保持)政策【註5】。 註7. J udith Shapiro. 2001. Mao's War Against Nature: Poli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Revolutionary China.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毛時代的環境危機 註8. Yang, Dali L. 1996. Calamity and Reform in China: State, Rural Societ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Since the Great Leap Famine. Stanford, CA: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並沒有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註9. P eter Ho. 2003. “Mao's War against Nature? The Environmental
改變生態危機的趨勢,毛澤東烏托邦式的大 Impact of the Grain-First Campaign in China.” The China Journal, 50
(Jul.): 37-59.
前,計畫經濟所遺留下的國營事業體系多屬 負債,一方面又是世界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
軍事與重化工業,這些產業有兩大環境外部 展的覆轍,治理工作格外艱難。
成本的特徵:
在過去的歷史問題上,中國數百年來的
第一,能源使用密集:如大慶油田與山 生態危機改善仍有限。首先,內蒙古與北京近

西或遼寧的煤礦業,在毛時代是大幅成長的 郊的植樹計畫存活比例不高,仍然難擋沙塵暴

策略工業,比如1961年中國的石油達到自給 的衝擊【註13】。1997年黃河斷流226天顯示數十

自足,舉國慶祝,結果最近十年多數油田已 年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與黃河污染的嚴重後
果。其次,高污染的國企雖然逐漸因為資源枯
經枯竭,在仰賴能源產業的東北造成嚴重的
竭或是效率問題而萎縮,其潛藏的污染問題仍
失業問題【註10】。
然棘手,2005年11月爆發的中石油吉林分公司

專題企畫
第二,能源效率低落:由於沒有市場價 松花江污染事件就是一例【註14】。最後,大躍進
格的制約,多數的國有事業缺乏對能源成本 時期的水利開發,如今留下危害生態又不安全
的估算,當然也不會有控制污染的觀念,這 的數千個水壩有待拆除【註15】 。
導致能源使用上的浪費與環境污染的惡化。
然而前述的歷史問題都屬次要,中國
能源使用密集與能源效率低落,成為中國國
在長期的資源枯竭之下以世界工廠的姿態崛
營企業的普遍特徵 【註11】
。 25
起,對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需的能源與糧食形

改革開放與環境政策的挑戰 成的強勁需求,足以推動全球的石油與大豆

改革開放之前的生態問題,以自然資
註10. 新 华网. 2005年8月12日. “东北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 温家
源枯竭與農業人口爆炸所導致的水土流失為 宝:实现可持续发展.” http://www.southcn.com/news/china/
china05/ses/zyjs/200508120168.htm. 查閱時間: 2007/4/11.
主,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生態問題逐漸從
註11.侯 伟丽. 2005.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 (北京: 科学出版
農業與人口等第一級產業問題,轉向二、三 社), 第六章.

級產業的環境污染。隨著計畫生育的人口控 註12. 荒 山裕行等人根據1988年與1995年的國家環保總局 “鄉鎮


工業環境污染源調查” 指出,鄉鎮企業排放的污染總量遠
制、國營企業的產值逐漸退縮,以及中國共 超過其產值的增長:包括了45%的工業廢水與77%的工業粉
塵。見薛进军, 荒山裕行, 彭近新主编,2002,中国的经济发
展与环境问题: 理论, 实证与案例分析,大连市: 东北财经大
產黨對國企污染有意識的治理,污染來源比 学出版社,第十章。私營中小企業逐漸取代國營企業成為污
染來源,見侯伟丽. (2005)。
例也逐漸從國企轉向鄉鎮企業,並且在最
註13. 新 華 網 . 2 0 0 4 年 4 月 2 8 日 . “ 焦 點 對 談 : 專 家 透 視 沙 塵
近十年變成以私營企業的污染為主 【註12】,當 暴”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
focus/2004-04/28/content_1442528.htm. 查閱時間: 2007/4/11.
然,台商也應該對中國的工業污染負起相當
註14. 中 國網. 2005年11月23日.“环保总局:松花江发生重大水
的責任。 污染 哈市启动应急预案.”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
difang/1038662.htm. 查閱時間: 2007/4/11.

因此,1978年之後的中國環境污染與生 註15. 前 中共水利部長錢正英作序的錢鋼(1999)《中国历史大洪


水》(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披露大躍進建設的水壩崩潰
態保育問題,一方面是過去生態破壞的歷史 導致1975年8月的大水災,河南省有29個縣市、1100萬人受
災,超過2.6萬人死難,無論是垮壩的數目,還是蒙難者的
人數,均為全球水壩意外之冠。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等國際市場價格,才是引起許多環保人士與 已經將近完工,後者則引起了中國與東南亞
國際觀察家注目的全球化議題。 鄰國的緊張關係,因為中國可能襲奪湄公
河與其他中南半島河川上游的水利與自然
中國崛起的生態與環保衝擊
資源,加上地方與全國以及國際保育團體
中國的石油與木材需求備受關注。1999 的關注,成為目前少數被中央喊停的水電
年以來,木材與礦產的進口總值已經超過中 工 程 【註17】。 然 而 , 其 他 地 區 水 電 工 程 利 益
國進口總額的15%,成為最重要的進口商品, 集團的計畫,由於賠償不足與強制拆遷,
雖然開放國際貿易有助於緩和中國本土的資 經常引爆淹沒地區移民與地方政府的暴力衝
源枯竭與環境壓力,卻使得中國的環境問題 突【註18】。
加速與全球生態議題整合。例如,中國的大豆
除了能源與糧食需求以外,在經濟發
進口多來自巴西,隨著中國的需求導致全球大
展過程中,工業污染與城市污染的傷害也不
豆價格攀升,巴西農民進一步擴大耕地面積並
斷擴大,並經常引起地方群眾上訪抗爭。有
破壞熱帶雨林,引起國際環保NGO組織的警
少數幸運的案例,例如福建省屏南縣榕屏化
告,並且成為近日國際媒體的焦點【註16】。
註16. New York Times. April 6, 2007. “To Fortify China, Soybean
Harvest Grows in Brazil.” http://www.nytimes.com/2007/04/06/
另一方面,經濟發展必須仰賴電力的供 business/worldbusiness/06soy.html. 查閱時間: 2007/4/11.

26 給,這使得最便宜的電力來源:水壩與水電 註17. 美 國中文線上. 2004年4月2日. “保留原始生態河流溫家寶


叫停怒江水壩工程.” http://gate.tycool.com:82/gate/big5/www.
站再度成為中央與地方建設的重點。最富爭 tycool.com/2004/04/02/00047.html. 查閱時間: 2007/4/11.

議性的案例當屬三峽大壩與怒江水電計畫, 註18. 大紀元新聞. 2004年11月1日. “四川漢源十萬人暴動始末 農


民擬繼續上訪.” https://67.15.34.213/dmirror/http/epochtimes.
前者雖有全國人大與政協委員連署反對,但 com/b5/4/11/1/n706046.htm. 查閱時間: 2007/4/11.

圖片來源:www.epochtimes.com/b5/6/4/20/n1293319.htm

■ 中國沙塵暴年年報到,台灣上空灰濛濛。
■ 根據《2006世界現況》資料表示,中國經濟崛起後,生態足跡緊追已發展國家。

專題企畫
工污染事件,歷經了12年的抗爭與纏訟,最 題,因此不應該採取先發展後治理的環境管
後1721名村民終於在2005年底的終審判決中 理策略。
獲勝;但也有不少案例走上暴力衝突,類似
和諧社會的陰影
2005年6月浙江省東陽市畫水鎮畫溪村污染事
件,導致數千村民與公安衝撞的報導,層出 在改革開放之初,全球的生態保育思潮
不窮【註19】。 已經興起,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治理
27
也因此有些相對優勢,可以吸取先行者的慘
最後則是城市化所帶來的環境衝擊。
痛教訓。比如說,相對於日本、台灣與南韓
中國的農村人口正在迅速城市化,一方面,
在經濟起飛二十幾年之後,才設立環保法規
農村人口大量湧向工廠就業,另一方面,城
與行政機構,中國的環保法規與制度的建立
市的範圍迅速向外擴張。城市居民所造成的
時期,就相對早得多,1980年代國家環保總
水、空氣與噪音污染還有垃圾處理,都成為
局幾乎與台灣環保署的發展同步 【註20】,企業
棘手的居住環境品質問題。至於造成全球暖
支付的環保費用(所謂的三金)在市場改革
化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中國已經直追美國
中很早就被引進,以提高成本來控制高污染
成為世界第二,但是每人平均排放量卻遠小
性的產業。「邊發展邊治理」已經成為北京
於台灣,因此,未來仍然可能持續增加。
的主流環保政策。
台灣民眾與環保人士對工業污染或城
近年來中國許多城市也開始在建設過
市拆遷等自力救濟事件相當熟悉,這是威權
程中採用節能與污染防治的先進觀念,例如
主義發展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共同的惡
夢。先發展、後治理的「污染的顧志奈倒U 註19. 榕 屏化工案見賴芸. 2006年3月8日 “為了清澈的溪水而抗
爭.” 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100130&gro
曲線」,指出經濟成長與人均污染量之間會 up_id=35. 暴力衝突事件的例子可見自由時報. 2005年6月14日.
“中國農民環保抗爭 逼退公安.” http://www.libertytimes.com.
呈現先上升後下降的過程,成為許多中國環 tw/2005/new/jun/14/today-int2.htm. 查閱時間: 2007/4/11.

境專家的理論依據。但是大多數的研究與政 註20. 童燕齐,2003. “转型社会中的环境保护运动:台湾与中国大


陆的比较研究.” 收錄於張茂桂, 鄭永年主編. 兩岸社會運動
策建議都認為:中國已經面對嚴重的生態問 分析.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歐美政治學界風行的「審議式民主
(deliberate democracy)」也被搬
上檯面【註22】。

然而,就跟民主化以前國民
黨政府下的環保問題類似,中國的
環境管理之所以棘手,與黨國體
制本身的威權政治無法分割。一方
面,缺乏言論自由與地方自治的約
束,省級或是縣級地方黨政幹部,
©圖片來源:http://www.yny.com.cn/publish/MyBook/UploadFiles/200509/20050930164443757.jpg 通常與工程集團或是工廠老闆分享
■ 怒江保護運動提供了一個NGO組織介入政策的成功案例。 共同的發展利益,貪腐與污染或環
境破壞都無法避免,中央政權即使
2006年11月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建築節能
希望改善也是鞭長莫及,往往等到爆發群眾
條例》規定新建12層以下住宅都要配備太陽
衝突事件才遲遲介入;另一方面,中央政府
能系統,這一類規範使得中國成為太陽能熱
中的科技官僚利益集團,例如水電部門,與
水器最大的生產與消費國家。由於國企造成
環保部門的政策相衝突時,仍然是由高層派
28 的污染已經明顯改善,中國大型城市的水
系協商或政治鬥爭來解決,最後決策不太可
質與空氣品質,不但沒有惡化,還有些許進
能考慮到地方受害民眾的權益。
步,但是新興的中小型工業城市,例如台資
集中的東莞或昆山,以及中小企業群集的浙 公民社會與環境保護
江省,反而由於工業污染源自非國有的鄉鎮
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市場失靈,與黨
或外資企業,地方環保單位管理鬆散,其環
國威權體制固有的國家失靈,也給予非政府組
境品質有顯著的惡化。
織(NGO)介入環保活動的空間。對於中國
自胡錦濤、溫家寶上台以來,對抗水 NGO的性質與自主的程度,學術研究上仍然
電建設與工廠污染的群眾抗議事件不斷,中 存在爭議。某些研究者認為,中國的環保組織
共當局從「發展是硬道理」轉而強調「人與 必須掛靠在政府機構的保護傘之下,因此屬
自然的和諧」,國家環保總局的地位更受重 於一種被共產黨政府掌控的非政府組織(GO-
視。在中國黨政高層的支持下,被視為太子 NGO),這種論點通常與「國家統合主義」
黨政治明星的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多次發動 的學術概念有關,強調中國NGO輔助共產黨
所謂的「環保風暴」,發佈不符合環評法規的
註21. 最 近一次“環保風暴”發生於2007年初,見新華網. 2007
電力與地方建設項目,並懲戒失職官員【註21】。 年1月14日. “潘岳痛斥地方環保保護傘 坦言一次比一次吃
力.”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
同時,環保總局也推動了圓明園重建工程公 fortune/2007-01/14/content_5603783.htm. 查閱時間: 2007/4/11.

眾參與規劃的實驗,希望將環評中的社會影 註22. 例
 如郎友兴. 2006. “商议性民主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以
浙江农民抗议环境污染事件为例.”广州“转型社会中的公
響評估與公眾對公共工程的參與制度化。就連 共政策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管理環境議題的侷限性。另一類研究則把環保 觀。首先,過去數百年來生態破壞的歷史包袱仍
團體當成是中國公民社會崛起的先行者,強調 然沉重,沙塵暴等水土保持工作恐怕短期內未能
NGO創造公共領域以及對抗國家的面向。 見效。其次,毛澤東時期的計畫經濟有嚴重的
生態後果,或許仍需十餘年的環境投資才能改
國家統合主義與公民社會的理論,都對解
善,最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成長的代價未全
釋中國NGO的組織型態有所貢獻,但是就社會
面體現,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環境赤字仍在持續
運動理論來看,環保NGO工作者的活動往往是
累積。即使環保總局有所作為,能否有效達成
現實取向的,也就是說,他們關心的並非國家
「邊發展、邊治理」的目標,仍然值得疑慮。
與社會的關係如何變化,而是期待在有限的時
間裡,透過社會網絡與政治關係或媒體資源的 台灣能夠做些什麼?
動員,而達成防治污染或者保護環境的目的,
中國的人均所得剛剛超過了2千美元,與

專題企畫
其行動成功與否,端視當時的政治機會與資源
高所得地區仍有相當的發展差距,對一般民眾
動員能力而定。
的意識來說,不計代價的發展仍然可能壓倒環
以怒江保護運動為例,北京的「自然之 保主張,因此,持續的增長與內需的提振不可
友」與「綠家園志願者組織」,扮演了與國際 避免地成為共產黨施政的重心,這也將使得全
組織及媒體串聯、與政府方面溝通的角色,雲 球的能源、木材與糧食生產吃緊,如何實現
南的「綠色流域組織」則聯絡了地方上的少數 「永續發展(中共稱之為可持續性發展)」的 29
民族維權人士,並且使怒江水電開發議題登上 目標,無論對中國國內或全球的生態來說,都
中央電視台的深度報導節目,加上有利於自然 是非常重大的挑戰。
保育的國際關係局勢,成功地壓制了水電開發
對台灣社會而言,中國經濟發展的生態衝
集團的工程提案。固然,黨政高層例如溫家寶
擊,恐怕不亞於政治上的壓力。兩岸關係可以
與潘岳最後的政策介入十分重要,環保NGO的
拖延,但是沙塵暴年年都會跨過台灣海峽,全
自主活動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球的油價上漲或氣候暖化也無可迴避。不幸的
從這個案例來看,雖然目前中國環境NGO 是,在共產黨威權體制的政治嚴控之下,台灣
的規模與數量仍有限,但是能夠充分動員組織 人所能提供的協助恐怕是十分有限的。即使如
資源,提出政策建議,並且運用媒體訴諸民意 此,作者仍希望指出一些可以努力的方向:
支持,已經朝向健全公民社會的方向發展。至
首先,台商在過去中國的經濟起飛中,扮
於地方性質的上訪抗爭,往往成為培養地區環
演對外投資與污染輸出的角色,我們應該思考
保領袖的政治過程【註23】。相對於1989年學運空
如何透過各種手段:例如兩岸污染監控體系的
泛的民主訴求,目前中國的公民參與以及民眾
建構、對台商生產規範與社會責任的要求、甚
的權利意識,其實是更為健全而普及了。
至串聯抗爭等,減少台資高污染工業對中國環
除了環保NGO令人興奮的發展之外,整
體上來看,中國共產黨的環境治理能力不容樂 註23. K
 evin J O'Brien and Lianjiang Li, 2006,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境所造成的傷害。其次,台灣的環保組織與環境教育社團,擁有豐富的組織經驗與更開放的政
治空間,對於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有示範作用,因此台灣的環保組織應該積極促進兩岸NGO的
往返交流,並且協助類似反怒江開發個案的國際串聯。

最後,台灣的環保團體應該彈性運用兩岸政治議題,對民眾從事環境教育。舉例來說,反
對熊貓來台是對這種消費動物的政治手段的消極抵制,中國民眾對於這種「動物權」的生態主
張往往不能理解,或是簡化為兩岸政策上的政治鬥爭。台灣的團體積極介入中國熊貓的棲地保
育,例如要求台北市政府將熊貓飼養預算捐給復育單位,讓台灣青少年去做自然觀察而不是把
熊貓關進木柵動物園,卻是完全不同的訴求策略。掌握政治機會推廣全球環境教育,當然不該
以海峽的此岸為界限。

30

■ 企業在台灣留下不少污染,前進中國後作法依然不變。 攝影:李根政
永續、不永續的十字路口,
請勿賤賣台灣的未來
陳秉亨 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

前言 題的此刻(如歐盟國家管制高科技產品中的有
害物質),台灣繼續提升溫室氣體的貢獻度,

球暖化問題隨著2005年京都議定書生效
與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的喧導,開 反不利於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始獲得各界重視,在全球因異常氣候導致環境 這幾個重大開發案對於台灣有著非常重
災難不斷的此刻,台灣政府仍然力推台塑大煉 大的影響,但台灣政府似乎還不願意面對這個
鋼廠與國光石化園區(俗稱八輕),這兩個開 真相,用盡各種方法替這些開發案護航,為了
發案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全國總量十分之一, 反對政府缺乏永續發展與社會正義理想,台灣
若加上行政院大投資計畫的相關開發案(湖山 首次發生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的多位委員公開
水庫、彰工火力電廠、龍風火力電廠、中部科 舉辦記者會抗議並辭職,也發生環保署揚言
32
學園區……等),台灣溫室氣體將暴增四成, 控告環評委員、一再延遲環評大會時間,希
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排名世界第22位,當先進 望可以避開這幾位委員的審查、甚至配合財
國家開始利用貿易限制以促進全球環境保護問 團演出,主動發布台塑要求俱環保團體身分
的委員要「利益
迴避」、不得審
查特定開發案的
新聞(要利益迴
避的,應該是那
些無條件支持開
發案的官派代表
吧?)……等荒
謬劇碼,在民間
的解讀中,環保
署這些動作無疑
是放棄環境保護
職責、無視弱勢
人民的生計、赤
■ 高耗能產業消耗全國30%能源,創造不到3%GDP 。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統計月報,轉引自立法委員王塗發委員簡報)
裸裸地向財團輸誠。

環境保護人士向來都被污
名化為「經濟成長絆腳石」,
其實環保團體才是追求真正、
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團體。然而
開發案的外部成本為何?非常
難以估計,本文試圖綜合現有
資料,從五輕、六輕現有的環
境、社會影響談起,最後再綜
合各界對台塑煉鋼及國光石化

專題企畫
的爭議。如果國家真非得這些
產業不可,至少要讓人民知
道,拼經濟(是財團的經濟不 ■ 後
 勁地區的地下水受中油嚴重污染,居民無奈笑稱
是全民的經濟)的背後,我們付出多大的代 「我家在開油田」 照片提供:陳秉亨

價。 著重要的貢獻,然而石化業的高污染性質,

石化王國背後的犧牲 也讓石化業變成近年來公害抗爭的主要對
33
象,根據行政院環保署《公害糾紛處理白皮
根據中油自己的統計,民國93年台灣石
書》統計,自1981年至2002年4月,我國重大
化業產值達新台幣2兆9,141億元,佔製造業比
環保抗爭共有488件,若以行業別區分,石化
重達28.1%;石化業就業人口53.8萬人、佔製
業有98件,所佔比率約為20.08%,而化工業
造業比率22.2%;出口值334億美元、佔整體
有63件,所佔比率為13.11%,兩個產業相加
出口值19.2%。雖然石化業對我國經濟發展有
佔全部抗爭的件數比率達33.19%。若
單以製造業來看,這兩個產業所佔全
部抗爭件數的比率即高達57.04%。石
化業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從抗爭事件
的數量亦可知一斑。

在石化重鎮的高雄林園地區,依
照後勁社會福利基金會委託沈健全、
林啟燦、潘碧珍、洪玉珠教授執行的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1991〜2002
年林園地區,死亡率男童(0〜19歲)得
鼻咽癌是全國9倍,得腎癌膀胱癌等
■ 1988年7月29日,稔田里十三鄰抽出來的地下水可以點火。
 資料來源:後勁環保工作室
泌尿系統癌症是高雄縣15倍。女童(0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19歲)得腦癌是全國3.44
倍;因淋巴瘤死亡是全國
7倍,高雄縣的10倍。女
性因肝癌死亡是1.3倍。男
性因口腔癌,鼻咽癌,食
道癌,肝癌死亡機率較全
國高。另外,依照高雄市
環保局針對中油五輕附近
的地下水質檢驗發現,每
口監測井測出的苯含量接
高出管制標準的數倍,在
NW22號監測井甚至為管
制標準的260倍,濃度高達 ■ 被六輕落塵污染的漁塭   照片提供:陳秉亨
13ppm,附近抽出的地下
著過,本來有兩條隔離水道以利內陸排水,
水皆呈現黑色、有刺鼻臭味、甚至點火會燃
私自填平一條、縮減一條,因此加劇雲林沿
燒。
海水患。所有當年的承諾完全沒有實現,其
34
張慧雯(1992)研究指出:對石化工業 中包含20萬人石化新市鎮、興建專科學校、
區旁邊所承擔的邊際成本的研究指出,石化 接濟當地貧民……等。所謂的就業機會,因
工業區旁邊,20年內。可能因石化工業區而 全廠區引進自動化機械,本國籍員工僅約
造成的生命成本為596.4億元,醫療成本為35 六千名。
億,以稻米為主的農作物損失成本為24億。
六輕設廠十年來,對於地方的影響則
這個研究的最重要的課題在於,如果是你自
有:養殖漁業與鄰近沒有大型工業區的彰
己因為石化工業區而得到末期癌症時,你願
化、嘉義、台南縣減產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
意花多少錢、多少生命成本來救自己一命?
一,跟上述地區相比,雲林漁業人口流失約
如果是我,用全世界的錢我也不換,因此所
6,000人,還比六輕的本國級就業機會還多。
謂的生命成本根本難以估計。
會致癌的揮發性有機氣體污染高達每年高達
台塑六輕營收近兆元,其經濟規模接近 5000噸,為台南市與嘉義市總和的五倍;會
台灣國家總預算,但是在其神話的背後,衍 導致呼吸系統疾病的臭氧、懸浮微粒時常超
生的問題更甚三輕、四輕、五輕,六輕確實 過標準;甚至還發生學校因長期臭氣污染揚
可以作為環境教育的負面教材,當年的環保 言罷課,台塑以裝空調平息眾怒,卻又聲稱
署長張隆盛推翻張石角教授等環評委員的結 這是敦親睦鄰的措施。用水則為每度3.269元
論大開方便大門,讓六輕快速通關,環評通 的超低水價,還違反當年環評的用水承諾。
過後頭過身就過一期、二期、三期、四期接 根據六輕相關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審查結
論監督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資料顯示,從 只是令人不解的是,在地方說明會中信誓旦
民國87年到民國94年八月為止,六輕被環保 旦跟人民站在一起反污染的民代,卻在台北
局罰款53次,然而始終因為缺發這些污染事 環評會議中表示樂觀其成、配合國家重大建
件「必定」造成漁業減產、居民健康受損的 設政策。
證據,因此在屢次的公害調解委員會中,人
民從無法成功向六輕索賠。 結語
這兩、三年來最受各界矚目、超級不
另外因周邊工程包商需求,麥寮成為雲
永續的台塑大煉鋼廠與國光石化(八輕)開
林縣特種行業最密集的地方,導致犯罪率大
發案,也正因有三輕、四輕、五輕、六輕的
增,麥寮鄉公所還花大筆經費廣設監視器,
經驗,民間團體提出更完整的反對論述,然
希望可以減低犯罪率。加上工業區的汙染,
而政府官員卻更赤裸裸的為財團護航。如最

專題企畫
造成附近的地價大跌,讓許多當年寄望六輕
近,本應行政中立的台西鄉公所協同六輕發
設廠土地會增值的投資客損失慘重,只能無
文,要求俱環保團體身分的委員「利益迴
奈轉而支持新的工業進駐,希望手邊套牢的 避」不得參與環評,以同等標準,那些不管
土地可以被徵收。雖然六輕也號稱會帶動地 現有污染有多嚴重、不管台塑環評資料多粗
方傳統產業,但其設廠之後雲林沿海的文化 糙、甚至沒有來開過環評會、卻舉雙手雙腳
創意產業完全失去發展的可能,根本沒有人 贊成開發的官派代表,應該先退出審查。 35
願意到雲林沿海看醜陋的水泥工廠、聞空氣
其實保有一個公正客觀嚴謹的環評,不
中的臭味、吃有汙染疑慮的海鮮。對雲林縣
僅可保障無辜民眾免於負擔污染危害所帶來
而言,六輕帶來的絕對是弊多於利,連前雲
的健康、環境與社會成本,更可扭轉不永續
林縣長張榮味先生面對媒體採訪時也曾不滿
的產業結構,促進清潔生產產業的發展,而
說出:「六輕不會生雞蛋,只會放雞屎」。
讓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共存共榮。行政院目

註:自88年第二季開始為每日連續自動監測及測點變更為台西國中

小時平均最大值

法規八小時平均標準

八小時平均最大值

季平均值

六輕廠區周界空氣品質監測:台西測站自83年第二季至94年第三季的每季臭氧測值

■ 六輕廠區周界空氣品質監測結果,臭氧(O3)八小時平均濃度時常超過標準 資料提供:陳秉亨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前為推動重大開發案而力圖影響環評的作法,不僅是無視迫在眼前的全球暖化危機,更是無視
既有傳統產業的外部成本,拿著毒藥當仙丹,為了少數財團的短期利益,而要將更多無辜生靈
推入深淵。而真正的課題則擺在一旁:那些圍繞在三輕、五輕周遭的大大小小工廠,長久以來
讓楠梓、大社、仁武、左營、與林園地區民眾受到污染危害之苦的這些石化產業生產鏈,除了
轉移陣地、於石油資源因過渡消耗而岌岌可危的當下興建另一個石化王國(國光石化)外,是
否可能透過公開的討論、技術的徵求與評估,來檢討化學工業(甚至可包括其他產業)的各個
環節的必要性,淘汰沒有必要的污染產品或技術(比如PVC),發展或引進清潔生產的技術,
以從長規劃產業的永續發展藍圖,引導這些在過去無知年代為追求經濟發展而剝奪許多無辜民
眾環境權的化工廠轉型。

經過檢討後,或許我們會發現:我們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的油品、那麼多的塑膠,石油可被
生質原料所取代,化學農藥可以不存在。這是一個關係到台灣未來的嚴肅課題,我們正站在永
續、不永續的十字路口。我們相信,唯有一個重視環境與社會正義的產業政策,才能確保我們
的經濟安全與生活品質。而行政院目前這種短視近利的買票政策,只會葬送台灣的未來。

36
專題企畫
工業喝好水,農業喝毒水!
──記後勁溪污染
李根政 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主任

37
工廠喝的是乾淨的地下水,農作物喝的卻是有毒的工業廢水、家庭污水,

水質髒到農夫不敢打赤腳下田,臭到不敢洗手,

但後勁溪下游1,600公頃農田,就用這些毒水灌溉稻米、蔬菜、瓜果,

這不是新聞,一晃眼就是30幾年……


雄海洋科技大學的林啟燦教授和研究 勁溪竟是高雄地區1,600多公頃的農田的灌溉
生,組成了「鄉土環境污染調查團 水源。
隊」,長期進行後勁溪的水質監測,在2001年
後勁溪上游有二條支流,一條是從高屏
時發現仁武橋下一個排放口,所排放的多種有
溪引水的曹公圳至八卦寮與獅龍溪匯流,此處
機氯溶劑的濃度高得離譜,透過和某家知名大
亦為左營圳路和楠梓圳路(後勁溪)的分水位
廠商的直接對話,污染行為很快獲得改善,然
置;另一條則是發源自大社鄉的楠梓溪(此河
而到2006年,該廠又故態復萌,林教授與本中
段旁設有大社工業區),二條支流往西行至西
心商議,希望將此污染事證公開,讓政府和所
青埔垃圾場合流,然後至高雄縣蚵仔寮出海。
有廠商知所警惕。
本次勘查的範圍是後勁溪從八卦寮以下至
為了讓社會大眾能夠了解此一污染行為的
援中港圳取水口,筆者以橋樑作為分段指標,
影響,本中心針對後勁溪在八卦寮以下流域的
八卦寮與獅龍溪匯流處為「八涳橋」,往下游
環境進行勘查了解,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後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依序為仁武橋及右昌大橋。根據農田水利會左 染相關法令的嚴重疏漏,完全跟不上台灣工業
營站潘站長的說明,八涳橋以上的水污染源, 污染的特性,於是灌溉用水在此遭受嚴重污
在過去的鳳山、仁美一帶有電鍍、皮革食品業 染。根據林教授團隊檢測出的眾多污染物中,
者,廢水排入灌溉渠道,水利單位向環保局報 以氯乙烯、氯仿(Chloroform)及1,2-二氯乙
案後,迫於地方政治人物的施壓,多數不了了 烷(1,2-Dichloroethane)的排放濃度最高,比
之,不過這些工廠大都已外移至中國,目前的 歐盟和日本的標準高出數百倍至數十倍。這些
污染源主要為生活廢水。不過,在八涳橋下, 有機氯化合物都具有致癌性,皆為環保署列管
我們就眼睜睜看到一個排放口排放出紫色的污 的毒性化學物質,然而,就這麼被排放灌溉渠
水。另外八卦寮的草潭埤正樹立起鐵皮圍牆正 道中。
進行填土、填廢棄物之作業,刻正引發前後任
後勁溪從仁武橋以下至右昌大橋,穿越了
縣長有關市地重劃與下游水患之爭議【註1】。
高速公路、省道,經中油煉油總廠東北側,後
八涳橋以下至仁武橋之後勁溪河段週邊, 流經西青埔垃圾場(現在的都會公園)、楠梓
林立各式合法、非法工廠矗立於近數十公頃農 加工出口區。其中,煉油廠及加工出口區大部
田,這些農由尚在耕作中,水源來自左營圳, 分的廢水已全數經由海洋放流,然而,加工出
這樣的生產環境如何生產出優良的作物令人懷 口區還有五家廠商將廢水直接排放入後勁溪,
38 疑。另外,該河段兩岸幾乎是無政府狀態,不 林教授的團隊發現有較微量有機化合物之污染
僅有工廠還有小規模農墾、雞鴨屠宰場、轉運 物。另外,大量的家庭廢水也是後勁溪主要的
站、肉狗養殖場等零星分布,本區都市計畫和 污染源。
治理情形,實為政府長期放任工業發展、都市
註1. 草潭埤一部分之地主為余政憲家族,由於大規模的填土作業
擴張,侵蝕農業生產環境、破壞生態系統機能 可能至使該區滯洪功能受損,加深該區水患,因此,引發地
方民眾質疑,楊秋興縣長出面痛批。參考出處:2007.04.18
的縮影。 《大紀元》報導中央社陳守國報導

本區主要污染源為仁武工業
區、台塑仁武廠,這些工廠為石
化中下游的產業。台塑仁武廠的
水源是在大樹鄉挖13口深水井,
每天取得非常乾淨的水約26,000
噸,然而,經過其製程後,大量
乾淨的水變成毒廢水,排入後勁
溪。該工業區並未有公設的污水
處理廠,污水是否能妥善處理幾
乎完全取決於廠商之道德自律、
環保機關的稽查,更糟的是水污 ■ 已污染的後勁溪水仍提供農民耕種菜蔬。 攝影:李根政
稀釋法──解決毒水灌溉 產品的檢驗與安全,但長期供應毒水給農民灌
溉,難道不會出問題?
楠梓灌區兩大圳路之一的仕隆圳,其取水
口位於西青埔垃圾場東側(翠屏國中小北側) 五月初,我們來到該灌區頂鹽田的農田。
的河段;另一圳路為援中港圳,取水口位於 農民表示,在煉油廠未設立前,後勁溪的水非
右昌大橋下游處約500公尺左右。不幸的是, 常乾淨,不只可灌溉,還可飲用、洗衣,然而
這兩個取水口的位置都已是後勁溪最下游的河 在中油煉油廠(1968)、石化中下游工廠運轉
道,從高屏溪引來的灌溉用水,一路西行接納
後,污染日益嚴重,其間中油污水雖然已海
沿線家庭、畜牧業污水及工業廢水,混合成重
放,獲短暫改善,但其他污水仍持續排入,水
金屬、有機化合物……等集大成之工業毒水。
質仍日益惡化,髒到已不敢打赤腳下田,臭到
所灌溉的農田遍及高雄市的楠梓區、高雄縣的
不敢洗手。據了解,本區農民所生產的稻榖,

專題企畫
大社鄉、燕巢鄉、橋頭鄉、梓官鄉、岡山鎮,
大都由中盤商收購,並未發展自己的品牌,如
實際的灌溉面積為1,643.64公頃(95年),主
果真的有風險,辛苦的農民該怎麼辦?消費者
要的作物是水稻(約380公頃)、甘蔗(約
該怎麼辦?
1,000公頃),其他還包括旱作及77.85公頃的
魚塭。【註2】 沒有人可以告訴國民,工業毒水所灌溉的

灌溉用水污染的情形農田水利會不是不知 作物,對國民健康的威脅程度如何?這1,600
39
道。在本中心所舉辦的座談會中,水利會楠梓 公頃長期喝毒水的農地,污染到底有多嚴重?

工作站蔡站長無奈的陳述:「水利會在曹公圳 我們該不該繼續吃這裡生產的作物?
每天有3台350馬力抽水機24小時在供應水量,
合法的放流水、灌溉水還是毒水!
為了後勁溪的水質,我們增加了電費和馬力,
工業區用「好水」,生產食物卻用「髒
一直到現在水質還是受到污染,水利會很無
水」的荒謬現象,不僅出現在後勁溪,而是出
奈。」【註3】
現在全台灣;不只出現在過去,也出現在最新
事實上,水利會用「稀釋法」解決灌溉水 規劃的工業區。新竹科學園區的工業廢水,
污染問題已超過30年了。高雄農田水利會楠梓 是排入新竹最大灌溉水圳──隆恩圳;龍潭工
工作站的業務簡報資料(2007)寫著「本站灌 業區(華映、宏碁等)的工業廢水排入龍潭主
區水源大部分取自後勁溪(後勁溪在民國68年 要灌溉河川──宵裡溪;這幾年才運轉的中部
列入全國河川嚴重污水區)於下游設置草潭埤 科學園區一、二期排入筏子溪,規劃中的中科
制水閘門乙座取水灌溉,並由曹公圳每年撥水 三期準備排入大甲、大安溪,下游都有廣大農
約360萬噸稀釋後勁溪污染,及灌區內設立地 田,至於夾雜於農田中的零星、違章工廠,灌
下深井抽水機共30口抽水補灌」。 排合渠所造成的污染同樣罄竹難書。目前,環
稀釋後的灌溉用水真的就安全嗎?水利會
註2. 2 007.2,高雄農田水利會楠梓工作站。臺灣省高雄農田水利
會楠梓工作站業務簡報。
一再表達「無奈」,聲稱他們只管水,不管農
註3. 2007.3.22,後勁溪污染追蹤會議。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保署所公告全台300多公頃污染農地,其指標 著「工業喝好水、農業喝毒水」,數十年來坐
僅砷、銅、鎘、銅、鉛、鋅、汞、鎳等8項重 視不理?再者,政府為解決河川污染問題,已
金屬,如果全面性的加上法規外其他污染物的 將大量工業廢水排入海洋,對海洋生態與漁業
檢測,此一數字肯定僅是冰山一角。 生產環境的破壞,可有長期追蹤評估?

對於工業廢水排入河川,政府制定了排放 在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要求廠商改善污
水標準,然而,石化工廠所排放含氯有機化合 染後,據海科大的研究團隊和高雄縣政府的調
物,科學園區所排放急毒性化學物質都不在放 查均顯示,仁武橋之監測點高濃度的污染已有
流水的管制項目。也就是說,合法的放流水可 下降,然而,會議中不斷詢問環保機關能否公
能還是劇毒的水。 告污染者,均以法規限制無法公告卸責,該公
司向來素行不良,以環保機關有限人力,處理
根據農委會的統計,每年約有5億立方公
重大污染個案已是分身乏術,根本無法進行常
尺的灌溉用水,不符灌溉用水標準,占總用水
態、24小時的持續監督,誰能保證不會故態復
量106億立方公尺的4.7%【註4】。然而,「灌溉
萌?
用水水質標準」,這項行政命令從1978年沿用
至今已快30年。其初驗項目,包含水溫、氫離 後勁溪的污染課題,凸顯台灣國土規劃
子濃度指數及電導度3項,另依實際需要進行 紊亂,產業發展矛盾衝突的根本課題,加上灌
溶氧之檢測;複驗項目則包含懸浮固體、氯化 排不分這種因循苟且的施政,惡質的政治生態
40 物、硫酸鹽、總氮量、銅、鎘、鉛、鋅、鎳、 等加乘影響,正是農業生產環境持續惡化的元
總鉻、鐵、鈣、鎂、鈉、碳酸根、碳酸氫根、 凶,筆者相信,台灣從事區域計畫、都市計
鈉吸著率及殘餘碳酸鈉,計18項 【註5】
。同樣不 畫、農業生產、河川水質監測等政府官員、專
包括任何的毒性化學物質。 家學者,所了解必定超越筆者所陳述之現象,
所欠缺者乃行動而已。
合法的放流水、合法的灌溉用水,都不
表示水裡沒有更強、更毒的化學物質。政府的 21世紀的國土暨產業政策,是不是該以工
環保法規不僅談不上預防,連管制都慢了數十 商業回饋農業,積極從事土地的復育,還給土
年,台灣的石化工業、電子產業已發展數十 地和農民一個公道?
年,但政府竟未針對該產業的污染特性,制定
最起碼,不能讓農業再喝毒水,人民繼續
地面水體中化學物質的管制與排放標準。這就
吃著毒米、毒菜了!
是台灣圖利污染者的法規。
◎本文原載於96年5月17日,高雄市教師會生
農田喝毒水,誰該負責?
態教育中心第99期電子報。
6、70歲的末代老農民、髒污的灌溉水、
毒化的農田,可說是在工業夾縫中奄奄一息的
農村寫照。這擺明的就是犧牲農業,犧牲國民
健康來發展工業,準備讓農業「自然死亡」? 註4. 2 000.5,蔡明華、陳益榮。農業用水總量清查報告,農政與
農情第95期。
否則為什麼政府對於農田裡蓋違章工廠的違法
註5. 灌 溉用水水質標準於1978年公告(67.07.05府建水字第59931
行為,始終不願正視?為什麼政府眼睜睜的看 號)。
對抗城市中的
貧窮與環境不公義
Janice E. Perlman/Molly O’Meara Sheehan 著
謝和霖 譯


城市,就像夢一樣,是由慾望與恐懼 由於窮人付不起正式城市的房價,他們
所構成的。」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只好居住在最危險的地方,比如說在街上,這
Calvino)在他的作品:《看不見的城市》 在印度很常見;在富人家外面的巷道,這可在

專題企畫
(Invisible Cities)中如是說。若果如此,我們的 許多亞洲城市見到;在不適於一般建築的陡峭
城市,可能是個美夢,也可能是惡夢,而這將 山坡上,如里約熱內盧;在沼澤地上架高的房
隨著城市、時間、以及一個人的社會處境與實 屋,如巴西巴夷亞州(Bahia)的(alagados)
際處境而定。就如同許多區域與國家一般,城 貧民區;在洪氾平原上,如雅加達的許多鄉
市也經歷了因政府無能解決全球化所導致的不 村;在垃圾堆上,如馬尼拉;或甚至在墓地
公而惡化的不均衡發展。在許多城市中,貧富 上,如開羅。這些窮人家通常好幾世代都住在
41
之間的鴻溝、被接納者與被排除者之間的差 這些地方,並隨著時間去更新他們的房子與社
距、以及「正式」與「非正式」城市間的不平 區。即使是設法進入大學的年輕人,通常也沒
等,都已深化了。 有這些「邊緣化」空間以外的地方可住。

所謂非正式的城市,是指那些違章建築 城市中的貧窮社區,面對著兩個世界中的
區、私佔土地、被侵佔的住宅或商業大樓、為 最不好部分:低度發展世界的環境健康危害,
難民或流浪勞工而設的臨時居所、以及通常 如缺乏清潔的飲水,以及工業化世界的環境健
不怎麼好的「社會福利性集合住宅」(social 康危害,如有毒的廢棄物。然而,這些社區的
housing complexes)。這些社區佔南方國家都 居民對地球的索求輕微,和他們較富有的鄰居
市總人口的40%,包括孟買(Mumbai)的41%以 比起來,他們使用的資源少,所產生的廢棄物
及奈洛比(Nairobi)的47%。這些社區的居 也不多。從奈洛比到紐約,城市的貧富差距意
民通常缺乏基本的市政服務(水與衛生設施、 味著那些擁有最少資源的人,遭受著富有者所
電、鋪面道路)以及財產權的保障,包括住家 製造污染的最大影響。
或土地的正式名分與免於被逐出的自由。即使
那些提倡「永續發展」──滿足現今人
在非正式社區擁有城市基礎設施及土地實際使
們的需求,同時不剝奪未來世代之所需——的
用權的那些地方,這些空間依然是被污名化
人,太常忽略明顯存在我們城市中的環境不
的,而其上居民的低工資勞力,則協助支撐著
正義。這個將全球永續性與城市貧窮連結起
正式城市中那些幸運兒的人生夢想。
來的邏輯,被匯集在所謂的「帕爾曼原則」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Perlman Principles)中: 人》(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未
受控制的都市聚落》(Uncontrolled Urban
沒有城市的環境永續,就不會有全球
● 

Settlement)。在冷戰期間,由於擔心移居
的環境永續:城市的經濟規模創造了
者與違章建築戶可能倒向左翼集團,因此對
能源與資源的效率。將城市的新陳代
於城市貧窮可能還比較關心;但當認知到違
謝從線性系統轉變成循環型的系統,
章建築戶對於他們小孩的更好未來比起社會
是扭轉全球環境惡化的關鍵。
抗議更關切時,對城市貧窮的關心就淡下來
不減緩城市的貧窮,就不可能解決城
● 
了。而最近又開始關心城市貧窮,則是著眼
市的環境問題:城市的窮人常常會佔 於城市暴力與安全議題。
據城市中生態最脆弱的地區,且通常
漸漸地,國際機構開始承認城市與城
缺乏適當的水源、污水或固態廢棄物
市貧窮的重要性。在1999年,世界銀行與聯
的管理系統。
合國人居署(UN-HABITAT)成立了城市聯
不以由下而上、社區為基礎的創新方
● 
盟(Cities Alliance),以協調貧民區的翻新
式,就不可能解決貧窮或環境惡化的 事宜;在2001年,聯合國人居署成為一個成
問題;而這些新方式相對於問題的尺 熟的聯合國計畫;在2003年,國際社會同意
度而言,規模較小。 「貧民區」(slums)的單一定義;而在2004
42
若不在地方領導者之間分享怎麼做會
● 
年,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United

有效的經驗,以及在適當時機將這些 C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s)成立,讓之前

計畫放大為公共政策,就不會有更廣 彼此競爭的地方政府網絡有個統一的發聲。

泛的影響。 這些最近的里程碑雖然重要,但改變

若不改變舊有的誘因體系、「遊戲規
● 
的步伐仍嫌太慢。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之

則」、以及檯面上的玩家,城市就不 一,即很明確地針對城市貧窮:在2020年

會有所轉變。 前,改善1億貧民區居民的生活條件(此為
針對環境永續性的目標7中的第11個指標)。
沒有社會正義與政治參與以及經濟活
● 
即使達成這目標,也只不過滄海之一栗,因
力與生態復甦,在二十一世紀就不會
為這人數只不過是既有貧民區人口的十分之
有永續的城市。
一,且在2020年前還會有額外的10億人口將
若將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書籍隨手 住在發展中國家的都市地區。為什麼我們總
拈來,就可瞭解那些要求對都市化世界予以 是要去追趕?
關注的呼聲已響了數十年,這些書如:《拉
邁向公平城市的障礙
丁美洲的城市爆脹》(The Urban Explosion
in Latin America)、《爆脹中的城市》 減少城市貧窮與提倡環境正義的障礙包

(The Exploding Cities)、《地球上受苦的 括:無能與貪腐的治理、暴力、反都市的偏


見、扭曲的發展協助、產生不良後果的誘因 支出的方向,使其朝向行賄較容易的部門,
與抗拒改變、以及缺乏衡量進展程度所需的 比如大型的公共工程,且通常因而排擠了教
可信賴的城市層級資料。 育、健康、與既有基礎設施之維護等支出。
當人們必須行賄官員以取得所需的服務時,
薄弱的治理:城市的窮人通常被排除在
那些最不能負擔賄賂的人們最為受苦。一項
決策過程外,他們是如何改善他們城市與生
在印尼的調查發現,警察、學校、電力公
活的最大未被徵詢對象。在過去數十年來,
司、以及垃圾清除者所要求的賄賂,已然列
許多國家首次選舉出市長來,其理應讓政府
入城市窮人已經吃緊的預算中。
更貼近人民,但是大部分窮人仍然無法在治
理過程中發聲。由於決策者通常來自於社會 暴力與污名:伴隨著毒品與武器非法交
中的菁英階層,因此他們通常對於如何維持 易而來的城市暴力之增加,已造成城市年輕

專題企畫
現況有濃厚的興趣。例如,肯亞的立法者將 人的特高死亡率。當毒梟或軍火販誘得警方
腳踏車視為孩童的玩具而非重要的運輸方 與其一起狼狽為奸,他們能使得整個低收入
法,因此多年來對腳踏車課重稅,使得其價 社區成為人質。這導致了城市窮人與暴力扯
格過高而讓許多低收入民眾無法買得起。 上關係,讓這些人更是難以洗清那原已背負
的限縮他們生命機會的污名了。
不良的治理反映在不公平的服務提供。
世界銀行研究院(World Bank Institute)的 一項針對里約家庭的多重世代研究,證 43
研究人員們已書面證實了,在公用事業公司 實了這個趨勢。人們因為擔心暴力而儘量足
有賄賂記錄的城市、在私人公司可以支配當 不出戶;而當應徵工作者的地址被認出是位
地法規的城市、以及在全國貪腐程度高的城 於貧民區時,工作面試也就跟著結束了。在
市,其人民較不易取得水源、排水系統、 教育水準相當的一群人中,那些住在貧民區
以及學校網路。羅納德•馬克林-阿巴羅亞 的人們成功找到工作的機會也較低。
(Ronald MacLean-Abaroa)
在某些地方,暴力犯罪的威脅遠較其他
在1980年代中期成為玻利維亞首都拉巴 地方來得大。研究人員發現,世界上最低的
斯(La Paz)的首任民選市長後發現了這個 搶劫率與暗殺率是在亞洲,而最高的則是在
事實:「每當我發現存在於服務提供中的問 拉丁美洲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題、或者是存在於迅速完工的公共工程或課
反都市的偏見:環保人士與發展專家
稅中的問題時,他們通常都不只是與沒有效
長久以來已將城市描繪成大自然的威脅。許
率的組織有關,還與貪腐有關。」
多政策制定者仍然停留在這樣子的心態,而
貪腐(corruption)、侍從結 認為環境考量與經濟發展是對立的,並避免
構(clientelism)、以及裙帶關係 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百萬人口以上的
(cronyism),這侵蝕民主根基的「三個 大都會。在1986年,由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
C」,令城市貧窮更為惡化。貪腐扭曲了公共 (U.N. Fund for Population Activities)所委辦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的一項研究發現,幾乎所有國家都曾試圖限制 話,不僅沒有根據,也會傷害窮人。聯合國住
都市成長,方法包括投資農村發展、打造「成 宅權特別委員米倫‧柯薩呂(Miloon Kothari)於
長中心」(growth poles)或「新市鎮」、強 2006年時估計,自2000年來全世界被迫搬遷的人
迫人們移居未開發地區、遷移首都、或者推行 數有增多的現象。柯薩呂提出警告:「如果沒有
「封閉城市政策」(closed-city policies)。 人權保障,那麼減少貧民區的承諾(包括透過相
關的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將很容易變成消
各國花了大筆的資金與政治資本於這些措
滅貧民區,而對貧民區居民造成傷害。」
施,但是沒有一個能成功地遏止遷移潮。在農
村道路、電氣、教育、健康、以及工業化上的 扭曲的國際援助:雖然預期全世界的人
投資,雖然在改善農村生活水準上很重要,但 口成長幾乎全都會發生在非洲、亞洲、以及拉
很多時候只是增加人們遷往城市地區的速度。 丁美洲的城市,且大部分位在低收入地區,然
隨著人們變得更明白,他們即利用他們的新道 而提供發展援助者卻一直不願承認貧窮的都市
路與新技能,前往城市去尋求更寬廣的機會。 化。從1970年至2000年期間,所有的都市發展
援助總計達600億美元,只有全部援助金額1.5
即使在遷徙自由高度受限的地方,如殖
兆美元的4%。只有少數的雙邊援助機構有任何
民政府、專制經濟體、以及警察國家,人們仍
的都市住宅計畫,或者任何嚴謹的都市方案。
然可以找到辦法潛入城市。最「成功」地避免
44 城市成長的努力曾存在於:種族分離時期的南 那些有從事國際發展之銀行的決策是很重
非,當時南非政府要求非白種人要有護照才能 要的,即使援助並不是某一國家的外資主要來
進入城市;利用糧票與戶籍登記系統的中國; 源。近年來,援助金額約為那些流入發展中國家
採取住宅分配制度的俄羅斯;以及用武力支持 之私人資金的十分之一。然而國際援助機構可以
讓人們留在鄉村之國家政策的古巴。然而,流 牽引進額外的資金,並影響政府、大學、與非政
動人口仍潛入中國城市;莫斯科的公寓擠滿了 府組織(NGOs)的研究議程與支出順位。
屋主的那些試圖搬進城市的親朋好友;而每個
沒有流向城市地區的援助資金,通常會
地方的政府都保有不正確的城市人口統計數
漏掉窮人。位於倫敦的國際環境與發展協會
字,以維持「不成長」的神話。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直到最近的2005年,還有許多國家仍試 Development)發現,於1981年到1998年期
圖遏止都市化。聯合國人口司(UN Population 間,幾個機構提供的所有貸款中,與都市有關
Division)最近分析了164個國家的遷徙政策, 的計畫約佔20〜30%。但是住宅、用水、衛生
發現有70%的國家想要減少人們從農村遷往都 設施、以及其他可以改善都市窮人生活條件的
市地區。這個研究證實了這些管制措施對整體 服務,只得到了世界銀行所有貸款中的11%、
人口分佈的影響「幾乎是可忽略的。」 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的
8%、以及日本海外經濟合作基金(Overseas
認為「如果城市不要再蓋房子,並拆除貧
Economic Cooperation Fund)的5%。
民區的話,人們就會停止前往城市」的這個神
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其致力於都市地區的貸款與職員仍然落後於投資在農村部門的資
源。世界銀行在所有國家的投資,以及對發展中國家的大多數雙邊援助,都依循著由各國向世
界銀行集團諮詢後所研擬的「削減貧窮策略書」(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y Papers),而這些
文件通常會忽略都市地區。……

◎本文摘譯自《2007世界現況》第九章。作者Janice E. Perlman為古根漢獎得主,是國際非營利
組織「百萬人口城市計畫」(Mega-Cities Project)的創辦人與董事長,曾為都市與區域計畫領
域的教授,在都市貧窮與環境正義議題上有廣泛的研究。

好 書 側 錄

窮人的銀行家

專題企畫
尤努斯打造無貧世界 編輯部

貧窮應該屬於博物館,不屬於文明世界!

他向全球呼籲:我們要在2050年達到無 運。她,就是啟發尤努斯的窮苦婦人。 45
貧世界。或許這樣的豪語讓不少人驚訝,但
從1976年尤努斯拿出27美元借給42個像
是他──尤努斯,正用他所推動的「微額貸
蘇菲亞這樣的窮人,到2007年1月,葛拉敏提
款」方式邁向這個目標,2005年12月31日,
供60億美元的貸款給695萬個貸
全球3,133個微貸機構,總共幫
款人,對於有1億5千萬人口,
助了1.13億個家庭逐步走出貧
80%都是窮人的孟加拉而言,
窮線。2006年「微額貸款」的
將近十分之一的國民屬於葛拉
傲人成績讓他得到諾貝爾和平
敏的貸款人。
獎,他如打破貧富藩籬,為窮
人找到ㄧ條脫貧的道路。 「信用貸款應該是一項人
權,扮演消除各地饑饉的策略
蘇菲亞目不識丁,育有
性角色」,當所有的銀行告訴
三子,蹲住於低矮發爛的茅草
尤努斯,窮人無信用可言時,
屋,用著長著硬繭,滿是污垢
他第一個反應是「你怎麼知
的棕色小手,為了2美分的利
道,你曾借錢給他們嗎?也許
潤,蹲坐一天編織竹凳子。然
Muhammad Yunus、Alan Jolis 著 是銀行不值得人信任?」銀行
而,因為窮人無法掙脫放貸者
曾育慧 譯 人說:「窮人沒有擔保品」。
的捆綁,使得任何經濟計劃都 2007年,聯經出版 尤努斯卻想「窮人還有自尊,
無法遏止窮人走向邊緣化的命 ISBN 978-957-08-3145-0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還有其他借款同伴的壓力」這些一輩子沒
有摸過錢的鄉下婦女,不會讀書寫字,怕
被外人看到,不敢站在男人面前,有陌生
人在時要把臉遮住。這些鄉下女性佔葛拉
敏銀行969萬借款人的97%,還款率維持
98%。這麼高的還款率對於只貸款給「有
錢人」的一般銀行是望塵末及的。

微貸不僅是抗貧工具,也是變革的
驅動力。微貸除了讓婦女改變,也進一步
帶領窮人脫離被政治奴役的地位。1996年
孟加拉選舉投票率73%,往常女性少於男
性,結果這次選舉婦女投票時間卻長於男
性的3倍,「對這些婦女來說,掙脫高利
貸的控制、停止在街上乞討、跟葛拉敏借
錢,在在都需要無比的勇氣、意志力和自
制力。相形之下,敢去投票便不值得大驚
46
圖片來源:http://www.grameen-info.org/bank/gallery/photog1.html
小怪。對她們來說,這只是發出追求自由
■ 葛
 拉敏銀行的微額貸款改變了貸款婦女,也帶領窮人脫 與公義的另一次吶喊。」因此,保守的伊
離被政治奴役的地位。  斯蘭黨丟了14席,有人分析是大批婦女在
全國各地投票,是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之一。她們不只是選代表,而是為了確保住房品質、穩
定收入、衛生的廁所和清潔的水而投票。

「消除貧窮的政策思考,一定要比就業政策更深、更廣。我深信從人支配自己命運的那一
刻起,就已開始脫離貧窮」尤努斯認為解救窮人的,不是工作而是跟工作有關的資本;有資本
便可迅速打擊貧窮,讓納稅人不必花太多錢,甚至一毛錢也不必出,同時把窮人的生命控制權
交到他們的手中。他深信「每個人都是一座尚未開發的寶庫,潛能無限。每個人都是地球村的
一份子,也都是地球資源的消費者。同樣的,做為全球福祉的生產者和貢獻者,大家皆有無限
的可能。」

葛拉敏銀行推動微額貸款30年,尤努斯訂下終極目標「世界在2050年時會是如何?」──我
願見到一個免於貧窮之苦的世界,地球上不會再有任何人被稱為窮人。

◎本文內容摘錄於《窮人的銀行家》。
《2005世界現況》:重新定義全球安全
「貧窮、疾病與環境退化才是真正的邪惡軸心。」
前蘇聯總統、現任國際綠十字組織主席的戈巴契夫先生序中呼籲:

「全球開放,即公開、透明、與公開對話」與

「『預防性交往』(preventive engagement)的政策」,

並以永續而非暴力的手段來面對貧窮、疾病、環境退化與衝突的種種挑戰。

  《2005世界現況》檢視了眾多造成不穩定的壓力,並從中挑出下列幾點對於建立更和平的
世界特別重要的因子:石油、水、糧食、傳染病、年輕人口失業……本書特別呼籲政府與其他
利害相關者採取下列行動:

■ 強化擴展國際合作

■ 全力贊助並支持「千禧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以及永續


發展世界高峰會的目標

■ 支持由環境合作建立和平

台灣在亞洲的地理位置特殊,藉由《2005世
界現況》的啟發,你可以從全球的視野來檢視
各項永續安全的問題,透過如何減少武裝戰爭
的衝突,來達到促進祥和互重的多樣性物種
發展,共同解決貧困與疾病的不安,讓自己
也能為此全球性議題進一份心力。

50元
定價:3

訂購方法 轉帳
局 劃 撥 或至銀行
請到郵 41
帳 號 : 192478
郵局劃撥 -12259
4
: 0 0 5-0010
銀行帳號
行)
行台北分
(土地銀 名:
行帳戶戶
劃撥或銀
雜誌社
看守台灣

※購買10本以上八折優惠!!
人類安全觀點下的卡崔娜颶風
Michael Renner/Zoë Chafe 著
蔡惠民 譯


卡崔娜颶風過後,一則笑話盛傳,大意 由1980〜84年間的約750次,增加到2000〜04
是說假如紐奧良居民想要獲得聯邦政府 年間的2,000次;而同期間受衝擊的人數則由5
立刻搶救的話,最好將此災害歸咎於「蓋達」 億人增加到14億。
組織所為。
方塊1. 壞夥伴:卡崔娜颶風及其他災害
有時候帶點諷刺的語氣讓人容易瞭解。一
雖然卡崔娜颶風在許多美國人及世界上許多人的
個如此專橫地利用911後人們的安全疑懼以正 心中將留下令人痛心的震撼影像,但以科學的觀點來
當化其許多作為的行政機關,證明其顯然沒有 說,卡崔娜並不是侵襲美國海岸的暴風中最令人印象
深刻的。截至2005年底的颶風季節為止,在大西洋上
興趣採取適當的措施,以保護墨西哥灣岸的民 所量測到的最強烈颶風中,依據用來定義這些暴風等
級的低中心氣壓,卡崔娜排名第六。
48 眾免於卡崔娜颶風所帶來的實際威脅。
卡崔娜所造成的死亡人數達1,836人,包括一些後
911攻擊事件之後,布希政府興沖沖地採 來死於和颶風有關之因素的被疏散者。至少有其他
兩個暴風所導致的死亡人數比卡崔娜更多。在1928
取了強有力的安全政策,這可從其入侵伊拉克 年,有一個大暴風襲擊佛羅里達的歐基秋碧湖(Lake
Okeechobee),至少造成2,500人死亡;而在1900年的
以及遽增的軍事支出中看出來。然而布希政 一個侵襲德州蓋維斯敦(Galveston)的颶風,則造成
府堅決地不理睬一項已逐漸於學術界與決策圈 6,000人死亡。

流傳開來的對於安全議題的更廣泛認知。在許 根據「災害流行病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


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Disasters)的調查,在
多情況下,武器並不是適當的工具,這已是相 2005年,全世界總共有13,670人因為氣候災害事件而
死亡。平均而言,全球每年有2.6億人受到這類災難的
當明顯的事情。布希政府擁有可怕的毀滅性力 影響,這表示他們必須尋求食物、水、住所、或衛生
量,但在保護其子民免於環境破壞、資源使用 設施方面的立即協助。

的日益競爭、傳染性疾病的再度發生、日益 幾乎每年的洪水都造成許多人死亡或受重大的影
響。在1931年,史上有記錄以來最致命的一次洪水造
擴大的貧富差距、以及人口壓力等等非軍事威 成370萬中國人死亡,而另一個1998年的洪水則影響了
2.39億人。
脅,卻無能為力,而這些威脅卻可能像那些特
雖然颶風與其他和氣候有關的災害吸引了媒體的
定敵人的行動般一樣地致命。
注意,這些災難比起大地震而言,容易預測多了。在
過去一世紀來,光是發生在中國的三次大地震,每次
包括生態系破壞、人口成長與貧窮人口的 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就已經是卡崔娜颶風所毀滅人數
的10倍以上。最嚴重的一次地震是發生在1976年的中
經濟邊緣化等因素,共同提供了舞台給更頻繁
國唐山,約造成242,000人死亡。而很少人可以這麼
及更具毀滅性的「不自然災害」——因人類行 快地忘掉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其造成14個國家共約
230,000人死亡。
為而更形惡化的自然擾動。世界上的災害次數
——Zoë Chafe
死亡與破壞 颶風也衝擊經濟安全,損失約達令人吒
舌的1,000億美元之譜。墨西哥灣以及自德州
美國歷史上損失最嚴重、最致命的颶風
延伸到阿拉巴馬州海岸,原存在許多密集分
(見方塊1.)之中,卡崔娜颶風導致的破壞
佈的鑽油平台、採油機具、油管、煉油廠以
規模,讓人聯想到入侵者的摧毀力量。超過
及石化廠。卡崔娜颶風使得該地區的許多採
1,800人因而死亡。其與隨後一個月來襲的麗
油活動(其產量約佔美國整體原油產量的四
塔颶風,造成紐奧良和墨西哥灣岸其他城市
分之一)被迫關閉,因此減少了美國近十分
的75萬居民成為難民。這些難民不僅散開到
之一的石油煉製量。這一下子的供給緊縮,
周遭的州和郡,甚至流離到更遠的地方。
其效應促成了各項能源價格的上漲壓力。
對許多人而言,重返家園的希望並不確
卡崔娜颶風也突顯出另一脆弱性。因為
定。儘管紐奧良的堤防已修妥,這些堤防現

綠色思潮
密西西比河以及群集於紐奧良附近的港阜碼
在已不比災前當年勇,不再能應付卡崔娜颶
頭設施,正是貨物進出口的主要廊道。正如
風規模的災害。這個城市的防洪系統的整體
Strafor顧問公司的George Friedman所指出,紐
能力是令人存疑的。而指定紐奧良某些地區
奧良是「大宗農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以及工
為「延後復原」和拆掉受損的低收入戶住宅
業化製品進口之所在。」倘若缺乏可航行的
卻無替代性安置措施,災後的一些行政決策
河流、適當的運送和裝卸貨設施、以及可以
正使得許多民眾期盼返鄉的路上堆置著更多 49
提供勞工居住的安全所在,那麼這個體系以
的阻礙。
及美國經濟的重要部分將處於風險中。
一篇人口統計局
表1. 卡崔娜颶風前後一些郡縣的估計人口
的報告指出,在2006
人口變化
年1月路易斯安那州 人口數
郡縣 (2005年7月~2006年1月)
受災害最嚴重的縣 2005年7月 2006年1月 差值 百分比
郡一共失去385,000 路易斯安那州

人,佔原來人口約 Cameron 9,493 7,532 -1,961 -20.7


Plaquemines 28,282 20,164 -8,118 -28.7
38%(見表1)。奧
Jefferson 448,578 411,305 -37,273 -8.3
爾良(Orleans)郡失
St. Bernard 64,576 3,361 -61,215 -94.8
去了64%人口,而小 Orleans 437,186 158,353 -278,833 -63.8
一點的聖伯納德(St. 小計 988,115 600,715 -387,400 -39.2
Bernard)郡則失去 密西西比州

95%人口,幾乎全部 Hancock 46,240 35,129 -11,111 -24.0


Harrison 186,530 155,817 -30,713 -16.5
人都不見了。據估
小計 232,770 190,946 -41,824 -18.0
計,約有80%的紐奧
總計 1,220,885 791,661 -429,224 -35.2
良災前非裔美國人口 資料來源:U.S. Census Bureau, “Special Population Estimates for Impacted Counties in the Gulf Coast Area”,
www.census.gov/Press-Release/www/emergencies/impacted_gulf_estimates.html, viewed June 8,
因而流離他鄉。 2006.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上述這些危機甚至都是自己招惹來的。 轉,即使在非颶風季節時也不能停歇,以保
由於原油、農產品和其他商業利益,使得密 持紐奧良免於淹水。
西西比河成為產業輸送運河,而讓這地區遍
維護與強化紐奧良生存所需的防禦措
佈著有毒的設施,並摧毀了原本提供防颱保
施已經被漠視了數十年。舉例來說,於1995
安功能的海岸生態系統。對此地區生態系的
年由國會批准、預定於卡崔娜颶風來襲前
過度人為干擾,雖實現了獲利追求,卻使這
就要完成的「路易斯安那州東南部都市防
地區逐漸脆弱。當然,傳統產業發展的危
洪計畫」(Southeast Louisiana Urban Flood
害長期以來均為較無特權者所承受,甚至
Control Project),迄今依然未完成。而用
在2005颶風季來臨前即已如此。最貧窮的民
來保護該城市免受三級颶風所帶來的狂風
眾承擔著位在路易斯安那州聲名狼藉的「癌
巨浪從北邊侵襲的「龐恰特雷恩湖計畫」
巷」(cancer alley)的危險石化工廠與毒性廢
(Lake Pontchartrain Project),在1965年貝
棄物堆置場。但卡崔娜颶風也衝擊了有錢有
琪(Betsy)颶風後即首度被批准,卻被一
勢者的利益。
堆理由(包含技術問題、環境考量、法律挑
大開眼界 戰、以及地方對部分計畫之反對意見等)所
牽絆,迄今那些堤防及防洪牆仍有部分未完
在2001年,美國聯邦緊急應變管理署
50 成。這項計畫預估在2015年完成。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據說判定了三項最有可能對美國帶來巨大災 自布希政府開始執政後,特別是自911攻
害的事件:對紐約市的恐怖攻擊、侵襲紐奧 擊事件之後,這種漠視的情形更形惡化。自
良的重大颶風、以及襲擊舊金山的大地震。 從2003年以來,入侵伊拉克及佔領行動吸走
就如同布希政府並未注意到2001年8月6日總 了龐大資源,而這正是對富人減稅而導致聯
統每日簡報裡頭現在大家都知道的警告—— 邦預算赤字,使得非軍事用途預算資源更形
「賓拉登準備攻擊美國」——布希政府對紐 稀少的時候。
奧良的警告也同樣未見付諸行動防範。
根據洛杉磯時報,自2001年以來,路
布希政府並非沒有資訊,他們其實知道 易斯安那州的專家及政治人物就已經要求聯
紐奧良堤防並不足以防禦三級以上的颶風。 邦編列約5億美元的預算以防洪。然而,布
2005年5月美國陸軍工兵團(US Army Corps 希政府只提出1.66億美元的需求,雖然國會
of Engineers)紐奧良支部即提出警告,包 後來通過了2.5億美元的預算,稍微提高了
括:有幾處堤防已下沈,必須加高;四年前 這筆錢。因此,紐奧良東岸的堤防工程於近
提出的一項目標宏大的防洪研究迄今尚無經 四十年來首次停工。另外,國家審計總署
費;以及颶風的狂風巨浪可能會摧毀二處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發現布希
大型抽水站,而這些抽水站必須時時刻刻運 總統對2005與2006財務年度的預算需求,並
Lee Celano/REUTERS C 2006

綠色思潮
51
■ 一
 位前紐奧良居民從她的家中搬出家具。截至2006年6月止,她的這個屬於國民住宅計畫的家仍被該市的住宅
管理機關所封閉。

未編列足夠的經費來支應龐恰特雷恩湖計畫 以緩衝暴風及洪水外,對於商業性漁撈、遊
下的新工程項目。就在卡崔娜颶風來臨前二 憩垂釣、狩獵、水質、瀕臨滅絕與受威脅物
個月,白宮又揮下了預算巨斧,大幅削減了 種的棲地、以及候鳥及生態旅遊,也是非常
陸軍工兵團紐奧良支部的經費。 重要。

濕地:不只是沼澤 堤防、水壩、疏洪道與抽水站等精巧的
系統對紐奧良而言,具有某種自我摧毀的特
然而如果只聚焦在防洪計畫,代表缺
性。因為這些人為系統,讓大都市得以矗立
乏宏觀視野。超過一世紀的人為干預,已經
在原本不適人居的廣大地區,並讓這城市保
導致濕地與堰洲島(barrier island)受到嚴重侵
持適度的乾燥。但是直接將密西西比河圍起
蝕,而這些原本是可以吸收掉狂風巨浪而提
來,固然避免了天然洪患,但卻也阻絕了濕
供相當程度保護的天然屏障。一般來說,每4
地與堰洲島賴以補充沈積物的管道。沒有了
公里深的緩衝濕地,就可將暴風掀起的巨浪
河流沈砂(目前被導向墨西哥灣)的補充,
高度降低約30公分。然而紐奧良的環境安全
土地勢必後退。紐奧良已經低於海平面了,
網已經惡化了數十年,這種發展趨勢,並無
在過去60年來已下沈了約0.5公尺。自1930
法在單一政權任期內扭轉過來。濕地除了可
年來,路易斯安那州有將近5,000平方公里面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積的沿岸島嶼和沼澤地已消逝不見了。也就 極有可能這只是未來諸多挑戰的預告而已。
是,平均每年有65〜90平方公里的土地(約 雖然還沒有科學性普查,但是最近在普渡大
為曼哈頓的大小)沈入海底。卡崔娜與麗塔 學、賓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些氣候研
颶風則淹沒了至少300平方公里的沼澤地,大 究,卻提供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出,起因於全
約是華盛頓特區的2倍大;然而只有歲月才能 球暖化的海洋表面水溫增高,正導致一個比
知道有多少會永遠地消失在海面下。 一個劇烈的颶風。

面對氣候變遷這妖怪所帶來的海平面 正如防洪控制,濕地保護與復育一直呈
升高和增多的致命風暴,上述這些發展更令 現著經費不足,華盛頓就是缺乏那種危機迫
人憂心。在2005年颶風季節,有28個颶風和 切感。可是布希政府反對採取穩定氣候的強
其他稱為大西洋風暴的熱帶氣旋,這是自從 烈措施,並放棄了柯林頓時代的濕地保育政
18世紀中葉開始有記錄以來單年最多的。但 策,使得紐奧良以及其他海岸城鎮聚落暴露
在日增的風險中。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of
方塊2. 來自受援助國的國外援助
American Progress)指出,一味屈服於房地產
在紐奧良令人心神不安的悲慘影像傳遍全球之後,
人道援助即如火如荼地湧進美國,援助來源包括個 開發商,聯邦政府被要求「停止保護全國各
人、公司、政府、與國際組織。美國國務院總共記錄
到有115個國家及各種國際或區域組織伸出援手。美國 地共2,000萬畝的濕地。」一旦路易斯安那州
政府收到的來自國外政府與國際組織的現金捐贈總共
52 達1.26億美元,加上各種物資捐贈,讓國外援助總值達
的濕地持續消失,連規模比卡崔娜還小的颶
10億美元以上。單一的最大捐助者是阿拉伯聯合大公 風都足以肆虐沿岸各地。
國政府,其貢獻了1億美元供卡崔娜救災使用。中國和
巴林則各貢獻了500萬美元,而汶萊及孟加拉也各送來
了100萬美元。而還在從2004年海嘯事件復原當中的國 1998年,路易斯安那州官方和幾個聯
家們,也承諾要提供金錢與其他協助。 邦機構提出一項具共識的復育計畫。這個後
在捐贈的物資中,包括了每隊45輛車的墨西哥軍 來被稱為「2050海岸」的計畫,預計以新的
事護衛隊,其裝備著每天可以餵飽7,000人次的活動廚
房。加拿大送來了數萬個醫療用品以及軍事潛水隊。 管線、渠圳和泵浦將密西西比河分流,以便
德國提供了15台高速泵浦,以及將近100個人來操作它
們。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飛機則飛了12趟,以運送189 把其中的大量沈積物送回到紐奧良南面那消
噸的物資。
退中的河口濕地。如此一來,濕地和堰州島
並不是所有的捐贈都為美國政府所接受。美國國務
院依據一個整體政策方針,即拒絕任何帶有附加條件
便會隨著時間而恢復。「2050海岸」計畫在
或違反既有制裁的捐贈,而拒絕了伊朗(2,000萬桶原 第一次提出時,無法爭得經費,然而在卡崔
油,如果美國解除對其貿易制裁的話)和古巴(1,586
位醫生)。在英國提供了50萬套包裝食品之後,美國 娜與麗塔颶風過後,濕地復育看起來愈形迫
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唯恐狂牛病因而傳播,而撤回其中
的大部分。 切。這項計畫在2005年底獲得國家科學院的

一些國家選擇將物資或金錢直接捐到美國紅十字 有條件支持,也獲得諸如環境保護人士、漁
會。雖然要紅十字會去算出國外民眾的捐贈累積多少 民、甚至是石油與天然氣工業等廣泛選民的
是有所困難的,然而有幾個政府捐了不少,倒是很容
易抓出來。科威特政府提供了2,500萬美元,另外該國 背書(很諷刺地,這些石油與天然氣開採業
的私人捐款也總共捐贈了270萬美元。其他捐贈至紅十
字會的大額政府捐款則來自韓國(580萬美元)、印度 者正是疏浚河道以便能進出其鑽井設施而導
(500萬美元)、以及馬來西亞(100萬美元)。
致沿岸濕地破壞者)。
——Zoë Chafe
將軍,能不能省個幾十億元? 的費用持續攀升,幾要失控:已從2003年約
500億美元升高到2006年1,000億美元以上,總
然而,白宮和國會在看到這項估計十年
共已經累積約3,200億美元(阿富汗行動迄今
(或更長)要花140億美元的計畫時,依然
也花了將近890億美元,見圖1.)。
猶豫不決。布希總統在2005年底要求一項約
2.5億美元的相對微薄經費以援助卡崔娜災後 雖然布希總統將伊拉克戰爭描述為面對
重建,隨即被國會轉移到其他風災後的需求 恐怖主義的重要戰爭,但2003年入侵伊拉克
(有趣的是,國外政府竟然提供了近10億美 確實打開了充滿暴力與混亂的潘朵拉盒子,
元來援助重建工作;見方塊2.)。更明顯的 引起內戰,並使伊拉克成為極端份子招募成
對比是,依據國會通過的二項卡崔娜災後緊 員的基地。這數千億美元的花費很難說是有
急法案,五角大廈(即國防部)得到了19億 創造出實質的「安全」。

綠色思潮
美元,做為受影響軍事場所的人員淨空、廢
但這不單是錢的問題。如同美國進步中
棄物清除、與緊急搶救,還有來自2006年預
心所指出,國家防衛隊通常是在災害發生時
算變更的額外58億美元。2006年6月的緊急支
率先反應的成員之一。但當卡崔娜登陸時,
出法案同樣慷慨地給五角大廈經費(總數950
許多人卻無法在場,因為路易斯安那州有將
億美元中的700億給了國防部)。只有約200
近35%的國家防衛隊成員被派赴伊拉克。他們
億美元被用於卡崔娜災後的救災與重建,而
的許多涉水車輛、發電機和其他設備從而動 53
用來修護路易斯安那州堤坊(約36億美元)
彈不得,因此在十分緊急時卻無法取得這些
和濕地復育(約0.71億美元)的援助經費則相
設備。
對偏低。
窮人沒有安全
「2005海岸」計畫無疑的是項昂貴的計
畫,可是140億美元的經費並不比五角大廈在 國際樂施會2005年的一份報告指出,災
伊拉克七個星期的花費來得多。佔領伊拉克 難「對人類的影響是有極度差別的。」經濟
邊緣化讓紐奧良的貧窮階層
圖1. 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的預算,2001〜2006預算年度 (他們幾乎都是非裔美國
人)受到特別嚴重的打擊。
不僅是因為他們許多人住在
易患水災的低窪社區,而且
因為貧窮,使他們缺乏可以
在卡崔娜颶風來襲前逃離紐
奧良的交通工具。姑且不論
交通問題,窮人也無經濟上
的必要資金去遠離家園,以
讓他們安全渡過暴風雨。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面對災害,人類的反應常常擴大了不平等。卡崔娜災後重建工作已被扭曲不利貧窮階層,
且最後可能和暴風本身般對這城市的某些部分帶來毀滅。階級與財富在決定紐奧良何處重建何
處放棄重建等決策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一個地方帶回其災前人口的「關鍵多數」的能力被視為
是否予以重建的重要指標。可是貧窮地區(例如大部分的「低窪第九區」)的民眾可用來吸引
人們回來形成社區的資源,卻比富裕社區可運用的資源還來得有限。災後,貧窮地區的居民通
常也分散各地,且大多數人缺乏工具回來參與籌畫會議。

「紐奧良重建委員會」(Bring New Orleans Back Commission)已決定將「低窪第九區」


(Lowe 9th Ward)的北邊歸類為「延緩復原」區。這表示該地區居民只能自行冒險重建,而無
法保證近日會有各項基本公共設施的提供。低窪第九區在災後好幾個月仍還沒有天然瓦斯、飲
用水等重要服務,在這種情況下,重返家園幾乎是不可能的。

同時,聯邦住宅與都市發展部長Alphonso Jackson於2006年6月決定將卡崔娜颶風所損壞的
5,000間國民住宅公寓給剷平。雖然這些地方有許多因髒亂和犯罪而惡名昭彰,但政府卻沒有計
畫將之更新,反而就地改建為高所得住宅。一些房地產業者則推動一項計畫,以放棄脆弱居地
為名,欲將黑人社區改建為公園。卡崔娜颶風後的人口變動可能造成政治與選舉勢力的重新組
合。
54 卡崔娜颶風暴露出美國社會長期以來存在的社會經濟不平等與貧窮等脆弱的一面。更廣泛
言之,這個颶風也揭露了「過度投資軍事化的維安手段,同時採取保守的「餓死野獸」【註1】意
識型態去敵視政府許多為百姓服務的功能」所帶來的後果。這已導致對於公共基礎建設與服務
等關鍵投資的嚴重漠視。而卡崔娜以最悲慘的方式呈現了這個漠視。最後,我們認為卡崔娜非
僅關乎堤防、濕地與率先應變者;更重要的是在最危急的時刻促使社會更團結的東西,而那才
是真正的安全策略。

◎作者Michael Renner,看守世界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Zoë Chafe,看守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


譯者蔡惠民,看守台灣協會翻譯志工。

 死野獸(starve the beast):先減稅,然後以稅收減少為藉口削減政府公共服務支出的一種策略。這裡的野獸即指政府在社會福利、教育


註1. 餓
等服務的支出。
數值挖奇
水世界
淡水佔地球上所有水資源的比例 2.5 %

冰凍在冰河與極地冰山中的水佔所有淡水的比例 70 %

所有的淡水中,可供人們使用的比例 <1%

☆☆☆

數值挖奇
北美的平均每人每年淡水消耗量 1,851,170公升

非洲的平均每人每年淡水消耗量 245,944公升

台灣的平均每人每年淡水消耗量 786,635公升

☆☆☆
55
全世界無法取得安全用水供應的人口 11億

全世界無法取得適當衛生設施的人口 26億

全球每年因為髒水及不良衛生設施而死的人數 160萬

☆☆☆

全球每年的瓶裝水消耗量 1,540億公升

瓶裝水中實際上是自來水的比例 40 %

☆☆☆

全球每年花在瓶裝水上的費用 1,000億美元

全球每年花在乾淨用水與衛生設施的費用 150億美元

☆☆☆

居住在超抽地下水之國家的人數 33億

※本文除台灣每人每年的用水資料是換算自水利署93年統計外,餘皆譯自《看守世界》雙月刊第19卷第6期。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圖片來源:全球焚化爐替代方案聯盟提供)
反日本有害廢棄物殖民,
全球同聲韃伐
編輯部


日(5月2日),來自39個國家的150個環保團體聯合指控日本政府,指其打算以簽訂雙邊
貿易與投資協定的方式,將有害廢棄物貿易自由化,此舉形同日本於亞洲再次建立了廢
棄物殖民帝國,嚴重戕害巴賽爾公約。

環境觀察
據稱,日本已與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國簽訂雙邊經濟合作協定,協定中包
含了一條零關稅條款,將許多為國際所禁止或限制的有害廢棄物輸出入自由化,不但便利了有
害廢棄物的跨境移動,也讓許多偽稱「回收物資」的有害廢棄物,得以合法化地從日本輸出到
貧窮國家。

這個由全球焚化爐替代方案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Incinerator Alternatives)、無害醫療


組織(Health Care Without Harm)、巴賽爾公約行動網亞太分部(Basel Action Network-Asia
57
Pacific)、綠色和平組織東南亞分部(Greenpeace Southeast Asia)發起的行動指稱,日本已違反
了巴賽爾公約的下列條款:

第4.2條:由於零關稅條款形同鼓勵有害廢棄物輸出至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因此已違反巴
賽爾公約第4.2條中所要求的「所產生的有害廢棄物應盡量於境內處理,並盡量減少有害廢棄物
的越境移動」。

第4.10條:由於日本藉由零關稅條款打開了有害廢棄物貿易途徑與市場,而將其管理有害
廢棄物的責任轉移到與其簽訂雙邊協定的國家。但根據巴賽爾公約第4.10條,日本不能將此責
任轉移到有害廢棄物進口國或過境國。

第4.11條:巴賽爾公約允許會員國簽訂雙邊、多邊或區域協定,是假定這些協定不會違反
此公約所要求的有害廢棄物環境友善管理方式,且假定這些協定對於有害廢棄物環境友善管理
的要求程度不會低於巴賽爾公約。但日本在雙邊協定中將一些廢棄物定義為「貨品」,即已戕
害了公約中所建立的管制方式,該管制方式以「廢棄物」為標的進行全球管控,而有別於貨品
的自由貿易。

這些環保團體選擇在日本憲法生效(5月3日)六十週年的前一天,發起這項行動,用意是
在提醒日本政府,應依照日本憲法中所聲明的「忠誠遵守日本所締結之條約」的精神,確實遵
守巴賽爾公約。他們有下列四項要求: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1.日本應修訂其與菲律賓、泰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所簽訂的雙邊經濟合作協定,刪除所有列
舉於雙邊協定中的有害廢棄物、有毒技術以及為國際所管制或禁止的物質,並修正其他剝削性
的條款。

2.日本應儘早批准巴賽爾公約的禁令修正案,同時鼓勵菲律賓、泰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比照
辦理。

3.應針對日本與菲律賓的各個利害相關人進行完整公平的調查,查明在日菲經濟合作協定
中納入廢棄物貿易自由化條文之目的與態度,並讓這些官員負起責任。

4.日本以及其於亞洲的雙邊合作夥伴必須著手制訂嚴謹的計畫,藉由減少有害物質的使
用、制止廠商製造很快過期的產品(且其過期在廠商的預期中或計畫中,又稱計畫性汰舊)、
以及讓生產者負起產品的責任,來從源頭避免有害廢棄物與其他廢棄物的產生,而不是像現在
這樣以雙邊貿易之名行尋求廢棄場所之實。

台灣的一些環保團體(如下列),也一起加入聲援國際友好團體的行動,嚴正呼籲日本政
府應遵守巴賽爾公約,不應將有害廢棄物轉移給沒有適當技術與管理制度的發展中國家來處理
或回收。

58

國內聲援團體:看守台灣協會、台灣環境行動網、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綠色主張工作室、綠
黨、環保聯盟花蓮分會、花蓮縣環保工作促進會、洪雅書房、台灣永續聯盟、台南社區大學、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北市向日葵婦女成長協會、環保聯盟、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
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Asia is Not Japan's Waste Colony!


Stop Toxic Trade!
Toxic waste trade will only worsen
Asia's garbage problem.
感同身受之痛、停止毒害貿易

編輯部

966年左右,台灣二仁溪因自美國輸入的大量廢五金,曾在貴金屬市場一度具有「喊水會結
1凍」的榮景。然而,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榮景是踩在多少家庭健康風險與環境不公義所換
取而來的。1975年二仁溪旁燃燒廢五金引起畸形兒及兔唇、1987年緊鄰著二仁溪且每年平均燒
出4,000噸有毒廢物的灣裡廢五金專業區,還在二仁溪口引發綠牡犡事件。今年四月,環保署河

環境觀察
川污染考核結果,二仁溪「榮獲」第一名,這並不值得驕傲,她反映了兩個事實:一是人類在
享受高科技所帶來的便利之際,也在為環境增加廢棄物,而這些廢棄物的處理若被輕忽,將影
響世代;二是廢棄物處理的方式是全球經濟強勢與弱勢國家的一種交易行為──這是台灣活生生
的前車之鑑。

事隔四十年,雖然巴賽爾公約在1992年生效,這類環境慘案,仍隨著貧富國家在制度、
技術、人力、成本之間的落差,所造成的廢棄物國際流竄而不斷地於貧窮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上 59
演。「巴賽爾公約」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廢棄物(特別是有害廢棄物)的不當越境轉移所造成的
環境與人類健康的危害,所制定的國際公約。公約中對廢棄物的越境轉移做了嚴謹規範,希望
各國能因此儘量從源頭去減少廢棄物的產生,並儘量於境內處理自己產生的廢棄物,萬不得已
而必須輸出至其他國家處理時,也應輸出至有適當處理技術的國家,且需事先向進口國告知並
獲得其主管機關的同意。

然而,近日日本已和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國簽訂雙邊經濟合作協定,協
定中包含零關稅條款,將許多為國際所禁止或限制的有害廢棄物輸出入自由化,以便利有害廢
棄物的跨境移動,也讓許多偽稱「回收物資」的有害廢棄物,得以合法地從日本輸出到貧窮國
家,嚴重戕害巴賽爾公約的精神,更將這些弱勢國家的人民與環境的健康置於危險之境地,落
入持續居於弱勢的惡性循環之中。

為此,來自33個國家一百多個環保團體於日本行憲紀念日(5月3日)的前一天聯合指控日
本政府,指其以簽訂雙邊貿易與投資協定的方式將有害廢棄物貿易自由化的行為,形同日本再
次於亞洲建立廢棄物殖民帝國。這不但違背了巴賽爾公約對有害廢棄物的管制方式,也違反了
日本憲法中所要求的「應忠誠遵守日本所締結之條約」的條文。這些團體希望日本政府的領導
人,能謹守日本憲法的要求,確實遵守巴賽爾公約,並儘速修訂這些雙邊協定中的不當條款。

台灣過去有二仁溪的慘痛經驗,理當感同身受,站出來關心此一全球環境議題,共同呼籲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60

■ 20年前受污染的二仁溪至今仍繼續影響著我們的世代。

日本政府「停止有害廢棄物貿易」。今日的抗議不僅是捍衛環境公義,也是避免有害廢棄物不
當處理所產生的毒害,藉由大氣、潮流、與食物的「全球化」,再度進入台灣寶島,殘害您我
健康。日前環保署基於巴賽爾公約之精神,擬修正「廢棄物輸入輸出過境轉口管理辦法」部分
條文,藉以嚴格把關廢棄物的輸出入,對於政府這樣的作法我們也應予以鼓勵。
看守中國

「看守中國」(China Watch)主要的資訊來自看守世界研究中心與北京全球環境研
究所(Global Environmental Institute ─GEI)共同發表的資料。

中國推動省能建築一撇

環境觀察
China Pushing for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January 25, 2007 By Ling Li

陳麗真/譯 江慧儀/編校
61
As the world’s largest construction market, China is home to half of the new buildings built
around the globe each year, adding approximately 2 billion square meters of floor space annually.
The nation spends up to 45 percent of its total energy on manufacturing and transporting building
materials, constructing homes and offices, and heating and cooling structures. If the rate of construction
continues—doubling the area of existing buildings by 2020—it will be nearly impossible for China to
provide enough energy to operate all of these structures properly, Xinhua News reports.


為全世界最大的建築市場,全球每年新設建築當中,有一半是位於中國境內,每年增加
約20億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該國有45%的能源用在製造和運輸建材、建造房屋和辦
公大樓以及建築物的冷暖氣上。根據新華報的報導,如果中國的建造速率持續攀升的話,也就
是在2020年達到現今建築面積的兩倍,那麼中國就幾乎不可能提供足夠的能源來維持這些建築
物的正常運作了。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onsiders the adoption of energy-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buildings to be


a promising path to ease the expanding energy crisis. The country’s latest five-year plan (2006–10) calls
for energy savings of 50 percent for new buildings nationwide and up to 65 percent for buildings in four
large municipalities (Beijing, Shanghai, Tianjin, and Chongqing). In early 2006, the government issued
a 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to encourage contractors to use energy-efficient materials and
adopt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for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and lighting public buildings.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中國政府認為將節能技術施用於建築物是緩和逐漸擴大之能源危機的希望。該國最近的五
年計畫(2006〜2010)要求全國的新建築要能節省50%的能源。而在四個主要的大城市,包括
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則要求要達到65%。2006年初期,中國政府發佈了一個節能的設計
標準,以鼓勵建商使用節能的材料,並將節能技術運用在公共建築的暖氣、冷氣、通風和照明
上。

Yet developers’ enthusiasm for “green” buildings has been dampened by the higher construction
cost, which averages 100–150 yuan (US$13–19) more per square meter than a standard building.
Buyers, too, are typically more concerned about location, design, or neighborhood than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hen selecting buildings. But advocates of green building say the upfront costs are often
outweighed by the savings that come with greater energy efficiency over the long term. While the
buildings typically cost an extra 2–5 percent initially, the benefits over 20 years can be more than 10
times the original investment, according to the newly released Worldwatch Institute report State of the
World 2007: Our Urban Future.

然而,因為建築成本高昂,平均每平方公尺的建築成本比一般建築高出100〜150人民幣
(13〜19美元),而使得開發商對「綠建築」興趣缺缺。。而買方也是一樣,在購屋時通常會
62 比較注意地點、設計或社區環境,而比較不會著重在環境上的可變因素上。但提倡綠建築的人
表示,就長期而言,日後因為節能而省下的費用通常都會超過預付的成本。根據看守世界新發
表的報告《2007世界現況:我們都市的未來》一書,雖然綠建築的初期成本比一般建築高出2%
〜5%,但以二十年期來看,其獲益可能較原先投資成本高出十倍之多。

China’s largest buildings currently cover nearly 43 billion square meters of floor space, yet only
4 percent of them have adopted energy-efficiency measures, primarily for heating. The total bill for
retrofitting these structures is estimated to be at least 1.5 trillion yuan (US$193 billion), according to
Qiu Baoxing, vice minister of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But Qiu also notes that retrofitting buildings
with energy-efficient technologies can save China at least 150 million tons of standard coal annually as
well as some 600 billion yuan (US$77 billion) in costs, equivalent to the electricity generated by four
Three Gorges Dam projects, People’s Daily reported.

目前中國最大型的建築共涵蓋將近430億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但當中只有4%有採用節
能措施,主要用在加熱。根據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所言,要將這些建築物翻新的總費用估計需
要至少1.5兆人民幣(1,930億美元)。但仇保興也指出,若能以節能技術來翻修建築物,每年將
可為中國省下至少1.5億噸的標準煤,以及約6,000億人民幣(770億美元)的成本,這相當於由
四座三峽大壩計畫所生產的總電量。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gan investigating green building as early as the 1980s, but this effort
was impeded due to under-
developed technology and
lack of funding. Today,
both the technical and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have
improved greatly, but many
uncertainties remain. In
particular, China’s self-
acclaimed “green building”
movement continues to
reflect shades of gray,

環境觀察
as the label is frequently
wrongly or over-used.

中國政府早自1 9 8 0
■ 中國經濟崛起,綠建築的興建也漸成趨勢,如圖為上海市生態建築示範樓。
照片提供:陳楊文
年代就開始調查綠建築,
但這項努力後來因為技術
63
不足和資金短缺而延宕。今天,無論是技術或資金上的狀況都已大大改善,但還是有很多不確
定性。尤其,中國自稱的「綠建築」運動持續反應出其陰暗面,因為這個標籤不是經常被誤用
就是被濫用。

Currently as many as 11 so-called green cities and 140 green buildings are under construction in
China, but few of them mee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low energy use, recycled water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integrated design and materials. The first building in China to receive th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 certification was the eight-story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Beijing, completed in 2004. The structure uses 70
percent less energy and 60 percent less water by integrating such features as a highly efficient shell and
windows, a roof garden stormwater system, and a combined cool thermal storage system.

目前中國共有11個所謂的綠色城市和140幢綠建築在建造中,但只有少數幾個有符合低耗
能、水的回收系統和「智慧型」整合設計與材料等的國際標準。中國第一個得到國際認可的
「建築環保領導設計」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的建築,是
2004年完成於北京的科學技術部的八層辦公大樓。該建築因為將高效能的骨架和窗戶、一個可
以收集雨水的屋頂花園系統,和一個綜合蓄冷與蓄熱的空調系統等特色納入建築中,而節省了
70%的能源和60%的水。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As of early 2006, nine other 圖片來源: http://www.dupont.com

large projects had registered or


been pre-certified for LEED.
China is also seeking to develop
its own national standard to
support local green building
practices, and hopes to stimulate
investment in the industry by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green supply chain” of
construction parts, materials, and
knowledge.

2006年初,有另九個大型
■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因無節能技術的納入,以致電費支出龐大。
建築計畫曾在LEED(建築環
保領導設計)註冊或取得預先認證。中國同時也在考慮發展其自有的國家標準以支持當地的綠
建築工作,希望可以藉由鼓勵建築零件、材料和知識的「綠供給鍊」的發展,來刺激對於此產
64
業的投資。

Despite rising interest in green building, however, across much of China developers are
increasingly abandoning traditional building practices for more energy-intensive Western styles. The
nation has also become a popular destination for the world’s top architects to nestle their fantastic but
often highly energy-consumptive masterworks. Shanghai Oriental Art Center, a signature post-modern
work by Paul Andreau, has reportedly run short of money to pay its tremendous electricity bill, a
problem that might have been averted by integrating energy-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to the building’s
early design.

然而儘管中國對於綠建築的興趣有上升的趨勢,該國的開發商卻也逐漸捨棄了傳統的建築
方式,而改採像西方那種能源更為密集的方式。中國也成為了全世界頂尖建築師汲汲於建造他
們驚人、但通常相當耗能的大工程的地方。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由Paul Andreau所設計之後
現代建築,據聞已無足夠的錢來支付其龐大的電費,但是,若在設計初期就將節能技術納入的
話,或許這個問題就不會發生了。
七百萬元的一堂課
台灣看守人


塑六輕因用水量未能於承諾期限內(前次六輕四期環評變更審查結論公告後的三年內,
亦即今年1月19日前)降至其環評承諾的25.7萬噸以下,而遭到環保署依違反環評法第23
條規定而罰款700萬元。為此,經營之神火了,特藉由為工商界發聲的平面媒體,發出不平之
鳴,認為「企業若已經盡力節水,環保署還罰是怎樣呢?」「若要減產來因應,當初何必同意
六輕擴廠?」倒因為果地將當年承諾置之一旁,不提當初是因為台塑承諾可於三年內將用水量
降至每日25.7萬噸以下,前屆的環評委員才同意其擴廠。或許,經營之神之所以能成為經營之

環境觀察
神,是因為其承諾向來就不是承諾?

我們很遺憾這700萬元,並沒有讓經營之神與經濟部正視到台灣水資源匱乏的問題,反而
讓他們藉此要脅環署提高六輕四期用水量。更遺憾的是,台塑未能正視到環境問題對企業本身
所帶來的風險,反而在中國泡沫經濟崛起所帶來的短暫商機與不落人後的好大喜功心態下,一
步一步高築著通往西天之路。這並非危言聳聽,提高六輕四期用水量,首當其衝的將是台塑自
己。 65
六輕的水源——集集攔河堰,雖然號稱可減少雲林民眾抽取地下水,但其所攔下的水卻
也降低了濁水溪原本的地下水補助功能。況且,地下水的抽取並沒有因此而減少,更可能因為
離島工業區的存在而增加。根據漁業署統計資料,除93、94年度外,自六輕動工後,雲林內陸
養殖漁業的漁獲量呈現逐年增加趨勢,而海面養殖漁業則有萎縮現象,近海漁業則隨之沒落凋
零;這意味著六輕的建廠迫使部分漁民往內陸發展,從而提高了地下水的抽取量。雲林地層下
陷嚴重早是不爭的事實。今日六輕要提高用水量,將來台鋼、國光也要大量的用水,在工業用
水對農業用水與民生用水的排擠
下,地下水抽取與地層下陷的現象
將只有更嚴重。

六輕一錘一錘填海造陸得來的
2,603公頃土地上,遍佈著數十個大
大小小的個工廠、數百個單元、與
錯綜複雜的管線設備。這些管線設
備,將因地層下陷而承受著不可預
期的應力,再加上海風強烈的腐蝕
性,及溫室效應造成的愈來愈劇烈
的氣溫震盪而加快的熱漲冷縮與材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料老化,都將使得管線洩漏的機會大增。而洩漏出來的,會是什麼樣的危險物質、毒性物質,
難以得知;我們只知道,六輕至少使用了51種毒性化學物質。台西鄉新興國小學童常聞到的
來自六輕廠區的異味,正是管線設備洩漏的佐證。這些大大小小的洩漏,將是事故的導火線,
而工廠密度較許多國家都來得高的廠區,則是不折不扣的火藥庫。這樣子的風險,只會隨著六
輕如火如荼的擴廠與用水量增加而增加。我們疑惑,為何經營之神竟能對這樣子的風險視而不
見?

我們希望,以「合理化管理」為企業文化的台塑能領悟到,要求以有限水資源來滿足其不
斷成長之需求的不合理性,以及漠視環境風險來建構企業王國的不合理性。畢竟,經濟與環境
不必然衝突,但與環境衝突的經濟必將自食惡果。

註1. 台塑用水量目前每天約31.5萬噸,其中將近一半是用來補充因為蒸散損失的冷卻水。

註2. 根
 據報導,依水利署監測資料,2003及2004間,雲林地層下陷量分別超過14及11公分。水資局指出,雲林縣以口湖地區為例,民國六十四
年以地表標高為海平面1.99公尺,目前卻形成負1.25公尺,足足下降3.24公尺,台西則下陷2.12公尺;如果以目前每年超抽地下水5000萬至2
億立方公尺來推估的話,地層下陷將持續每年5到15公分的下陷速度。

66
環境涵容能力的瞑想
許惠悰 中國醫藥大學健康風險管理系助理教授


自然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能夠將人類不 是跟我們一起生活在同一個地球的動植物們,
需要或者不想要的廢棄物,將其轉變成 他們雖然不是製造污染的原兇,卻要承擔這些
對於環境無害的物質,這種能力叫做環境的涵 惡果,甚至還必須生活在「連人都不如」惡劣
容能力。這個力量可以讓大自然在一定的時間 環境污染之中。
內,消化對於環境有害的污染物質。換言之,
可口可樂的總裁曾經做個這麼樣的一個比
這是上天給予人類的恩賜,讓人類得以有一個
喻,他說:「我們每個人都像小丑,玩著五個

環境觀察
緩衝的空間,不至於一有了排放廢棄物就形成
球,五個球是你的工作、健康、家庭、朋友、
污染。因此,只要在不超過環境涵容能力的情
靈魂,這五個球──其中只有一個是用橡膠做
況下,人類所製造的污染物質就不會成為有害
的,掉下去會彈起來,那就是工作。另外四個
的困擾。
球都是用玻璃做的,掉了,就碎了。」
我常在想,大概就是因為大自然有了這
我想,如果將小丑手中的球份量減少三
麼一套理想的機制,所以才會造成現今污染的 67
個,讓其只剩下兩個。同時亦改變這兩個球的
根源。我們想想,如果大自然沒有環境涵容能
內涵,將其換成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經濟
力,人類在出現文明之時,就要發展出「零污
發展應該是那顆橡膠做的彈簧球吧!不只是經
染」、「零廢棄」的觀念,否則沒有一個人類
濟教授與學生,我想台灣為數眾多的股票族都
社會能夠長期存活,更不用奢談永續發展的理
知道,經濟發展有其週期性的特性,因此,當
想。
期跌入谷底時,就是準備反彈的時候。
可惜的是,貪婪的人類,因為懂得環境
經濟發展其實就像顆橡膠做的彈簧球,落
存在著消化污染的能力,卻不懂得珍惜大自然
地時雖然會因為原有的下墜動能而讓球身有所
的禮物,所以在物質欲望的驅使下,不斷地在
凹陷,但卻也會因橡膠的彈力,反彈回來。環
嘗試製造越來越多的污染物質,卻希望能夠不
境保護則是那顆玻璃球,一旦掉到地面上,就
要處理其所產生的廢棄物,將其交給環境來處
會支離破碎。可是,人往往是短視的,因此,
理。因為這種心態,所以累積了愈來愈多的廢
只顧著追求經濟發展那顆摔不破彈簧球,反而
棄物,終於也超過了自然可以容忍的門檻,污
不懂得去珍惜環境保護這顆易碎的玻璃球。在
染的情形就愈來愈嚴重了。
20世紀,我們已經犯了很多錯誤,在21世紀,
由於人類的自私,不僅自然資源慘遭破 人類應該從歷史的經驗中學習,小心謹慎的對
壞,甚至這些污染物質更是威脅到人類的生命 待這顆易碎的地球。
與健康,各種環境怪病也逐一發生。最可憐的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選舉高速公路又來了
徐銘謙 台灣大學國發所博士生


落幕的全國NGO環境會議上,最受矚目 續出現在2002年行政院「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
的新聞就是致詞的陳水扁總統,竟然在 點計畫」,2003年11月的「五年五千億、新十
環保團體面前倡言應當興建蘇花高。如果場景 大建設」,然而12月游院長自行宣布暫緩,並
拉回到前幾年陳總統的大會致詞,雖然高談永 成立「國道五號衝擊因應小組」,期間環境差
續發展的願景,實際上口惠而實不至,但是至 異分析專案小組五次會議都沒有通過。
少行禮如儀,在環境會議上講一套符合環保團
2005年12月行政院長謝長廷在專家研議
體期待的說詞,即使在其他場合講的話常常與
下,改提替代方案「二十一世紀東台灣領航計
此相反。如果再把場景拉到2003年5月花蓮縣長
畫」,2006年行政院長蘇貞昌任內,環保署完
補選,當時的陳水扁總統在沒有考慮永續環境
成「北東交通政策環評」,同樣傾向替代方案
的情況下,於選舉場合宣示「一定要興建蘇花
與花蓮經濟發展的方向評估,2007年再度重提
高」,而結果民進黨縣長候選人游盈隆落選,
環境影響評估差異分析,就在環評委員審議的
68 新任縣長謝深山卻對蘇花高態度有所保留。
過程中,頻頻有政治力介入專業的爭議,而陳
地球日環境會議前後,民進黨四大天王 水扁總統在沒有連任壓力之下,更直接宣示要
兩次黨內初選辯論,也都提到了蘇花高,全國 興建蘇花高,雖然在會議致詞中加入「如果通
NGO環境會議前,三位行政院長爭相推卸蘇 過環評」的但書,但是在環評會議尚未召開前
花高興建責任,都聲稱是自己任內阻擋蘇花高 即公開做此宣示,實際上是要影響環評結果。
有功;總統致詞定調之後,又變成環評如果通
與選舉同步四年一輪的蘇花高爭議,相較
過,蘇花高當然要建。顯示蘇花高爭議之大,
於工期預估十二年的未來,似乎缺少了理性、
而建與不建,僅僅是政治考量,特別是每逢總
長遠的政策前瞻。蘇花高速公路預估總建設
統大選,就會成為綠色執政吸引藍色票倉的籌
經費為962億元,若反應未來物價指數,估達
碼,其中沒有理性政策的公民討論空間。
1,143億,再以北宜高追加比例50%計算,至
因此2003年提出,在2007年再度重新炒 實際完工可能達1,715億元。然而十二年後,
熱,相隔四年不是偶然,正與台灣總統大選的 人口結構少子化、老齡化,整體人口將會遞
律動相吻合,2003年花蓮縣長補選,以及今年 減,與十七年前環島高速公路路網構想的時空
底的立法委員選舉,都被視為隔年總統大選的 背景迴異,一千多億元的投資應該放在哪一個
前哨戰。蘇花高自1990年交通部「交通全盤改 更迫切的部門,應當才是未來執政者應當深思
善計畫」環島高速公路構想,至1994年開始實 熟慮的,更是全體東西部公民,應當要求的選
質規劃,2000年有條件通過環境影響評估,陸 票牛肉。
在快速與慢速之間
陳曼麗 看守台灣協會理事
台灣全國婦女聯合會理事長

絕」快速的誘惑。你急,我不急。當我不想隨
最 近搭乘高鐵,從台北到高雄,總共只花
了100分鍾。那種剛上車坐定,就已經過 叫隨到,我就關機。有事先留言,等我開機
了板橋快到桃園的快速感,令人讚嘆。在車廂 後,再依輕重緩急來回話。經常我就會察覺,
裡拿出書來閱讀,只看半本,就到高雄了。 我也沒那麼重要,非要我不可。大家的應變能
力很好,替代方案還蠻多的,我也不用那麼著
當速度加快之後,我們的時間就多了出
急,怕漏接什麼,誤了大事。安啦!週遊在快

環境觀察
來。多出來的時間,我們拿來做什麼?是使我
速慢速之間,時間速度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
們更悠閒?還是使我們更急促?
做自己的主人。
高鐵替我們省下時間。我們增加出來的
在快速的科技工具提供下,網絡系統每
時間可以到高雄後,從容的拜訪朋友,喝杯咖
天不請自來的伊媚兒,也讓自己有堆積如山的
啡,談些公事,還可以去西子灣看夕陽。然而
壓迫感。打開電腦後,先刪信,其中一半是垃
到了華燈初上,我卻想回家了。七點上車,九
圾廣告。只要是不認識的寄信者,幾乎通通 69
點就到家。匆忙的速度,要等到回家,才能放
刪。「拒絕」誘惑真是一門學問。不懂得拒絕
下匆忙的心情,卸下奔波,卻帶回更多的工
的人,趴在電腦前,就很難站起來,走出去。
作。我們好像更忙了!
有些定力不足的人,身陷其中,其實也是很痛
這是一個十倍數的時代。用電話找人已 苦的事。網路隨時提供有趣新奇的消息,永不
經太慢了,要透過總機轉分機,那個人卻不 間斷。真要吸收,撐都會撐爆了。不重要的資
「定」在座位上,找不到人,留話回話,等很 訊,快速消除,以絕後患。留下來的速戰速
久,浪費時間。為求快速,現在大家都用手 決,過時不候,減輕身上的壓迫。有時忘了回
機。手機是隨身的,隨call隨有,不管在公 頭再處理,別擔心,對方會再來催的;如果對
車上,還是在休假,彷彿隨時都找得到人, 方不再催促,可能不重要,就算了吧!
二十四小時在待命中。有時手機關機,在開
生存在現代的人類,實在是辛苦的。我
機後,一連串的語音留言,什麼消息都不會
們不像父母輩一般,一次處理一件事。因為快
漏接。工作和休息時間變得沒有界線,老板找
速,所以,我們可能同時處理十件事。在高速
你,客戶找你,朋友找你,有時覺得其實也沒
的時代裡,反而要去追求慢速。關掉手機,關
那麼急,明天再處理也可以,但是因為有手
上電腦,用雙腳走走路,欣賞一下身邊的小花
機,大家就隨時可以找到你。話說完了,剩下
野草,抬頭看看雲彩,關懷一下身邊的人,輕
就是你的事了。台灣人一天工作超過十小時,
輕的問候:「你近來好嗎?!」或許這樣,我
是家常便飯。
們才能更肯定自己是存在的。
生在快速的現代,反而要學習如何「拒

Taiwan Watch Vol.9, No.2 / Summer, 2007


由你開始 !
我們立志從教育開始

希望更多人關懷土地

形成一股捍衛的力量

讓永續台灣

及永續地球的夢想得以延續

不要忽視「
你 」的力量

因為你的支持

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請沿此線剪開
看 守 台 灣 季 刊
2007 夏季號
Taiwan Watch Vol.9 No.2, Summer, 2007

發 行 人: 
鄭益明 出  版:看守台灣雜誌社

社  長:周晉澄 劃撥帳號:19247841

編輯委員:周晉澄 鄭益明 江慧儀 網址:http://www.taiwanwatch.org.tw

     張國龍 劉志堅 吳焜裕 Email:twwatch@ms31.hinet.net

     陳曼麗 沈弘文 林文印 地址:11677臺北市汀州路4段105巷10號1樓

     林淑英 黃煥彰 陳林姓 電話:(02)2935-7651

執行編輯:吳慧瑜 傳真:(02)2935-6977

發  行:看守台灣研究中心 每本定價新台幣150元

1999年元月創刊,每年2, 5, 8, 11月出刊新
聞局登記局版台省誌第1170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