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閱讀理解筆記

四式判斷題

四個選項的界說

一般情況下每題皆包含兩項就文本內容(書面或說話)而作的陳述,以
分號(;)分隔,考生需根據對文本的理解而對有關陳述的正確性作出
判斷,選項有四,即「正確」、
「錯誤」、
「部分正確」、
「無從判斷」。各選項
的要求如下:

正確:

1. 有關陳述在文本中明確指出。

2. 有關陳述的含義雖未明確指出,但已蘊含於文本之中。

3. 有關陳述如處於因果、條件關係之中時,除陳述本身須符合文本意
思外,有關關係也符合文本原意。

第一項陳述正確;第二項陳述正確 ⇒ 正確

錯誤:

1. 有關陳述與文本原意矛盾,包括字面上或含意上的矛盾。

2. 有關陳述謂文本中指出某種信息,而文本中實際上並未作過有關指
出。

3. 有關陳述本身正確,但其中因果、條件等關係不符合文本原意。

4. 有關陳述謂某一語句 / 段落具有某種用意 / 作用,但文本具有另一


用意 / 作用。(陳述謂某一語句 / 段落具有某種用意 / 作用,但文本未
有顯示有關用意 / 作用,如此亦為「錯誤」而非「無從判斷」。有關「態度」、
「立場」、「主旨」的題目亦仿此。)

第一項陳述錯誤;第二項陳述錯誤 ⇒ 錯誤

部分正確:

第一項陳述正確;第二項陳述錯誤 ⇒ 部分正確
第一項陳述錯誤;第二項陳述正確 ⇒ 部分正確

(即使兩項陳述正確,但只要因果、條件等關係錯誤,仍歸入「錯誤」類,
見上述第三點。)

無從判斷:

1. 兩項陳述皆文本字面上或含意上並未道及,但與文本意思沒有矛盾。

2. 兩項陳述皆正確,但其中的因果、條件等關係在文本並無明確表示,
又與文本意思沒有矛盾。

第一項陳述無從判斷;第二項陳述無從判斷 ⇒ 無從判斷

題目不可出現以下情況:

兩項陳述中,其一「正確」,另一「無從判斷」;或其一「錯誤」,另一「無
從判斷」。

如果題目只得一項陳述者(兩項陳述如處於因果、條件等關係中時,視
同一項陳述),則答案只有三種可能,分別是:「正確」、
「錯誤」、
「無從
判斷」。

語病──主語錯誤
我變得不合群起來,然而( )又因生性好強,( )不肯落人後,( )便拼命用功讀
書,國英數理,( )不分晝夜,專想考第一,不喜歡的科目( )也背得滾瓜爛熟,
( )不知浪費了多少寶貴光陰。

〈驀然回首〉白先勇

根據中文的語法,只要其中一個分句有主語,其餘在句號與句號之間
的主語可以省略,但必須統一,例如上文的( ),就是省略了主語的地
方。如果主語改變了,必須補回,否則就會令人誤解句子的意思。香港
學生往往省略了主語,但又沒有留意主語是否統一,結果寫出了有語
病的句子。例如:

讀完了冰心的作品,使我明白母愛的偉大。
上述句子,在「讀完了冰心的作品」之前,明顯省略了主語「我」。而
分句「使我明白母愛的偉大」的主語,則承接了第一句的主語「我」,變
成了「我」
「使我明白母愛的偉大」。這句子可以改成「讀完了冰心的作品,
我明白母愛的偉大。」或「冰心的作品使我明白母愛的偉大。」又如:

經過預科刻苦的學習,使我在高考中取得優秀的成績。

同樣道理,這個句子可以改成「經過預科刻苦的學習,我在高考中
取得優秀的成績。」或「預科刻苦的學習,使我在高考中取得優秀的成
績。」

談談劣質中文
陳雲先生的大作《中文解毒》是本好書,可惜為他寫序的「潮人作者」蘇
真真,其中文則不堪入目,短短一百字,中毒甚深,語病之多,令人
咋舌。

「一場金融海嘯,令香港人意識到物質富有何等虛無,心靈富有才是恆
久。一本好書絕對有著令人一夜致富的能力。陳雲的作品,狠狠地充實
了我們這些無知的最後一代香港人的語文內涵,為我們注入了一支強
而有力的文化補充劑。」

第一,「意識到」是典型惡性歐化的中文,正常的中文應該是「覺悟/省
悟」。

第二,「恒久」是形容詞,欠了個「的」字。

第三,「一本好書絕對有著令人一夜致富的能力。」
「有著」的「著」字多餘,
可刪。另外,這句甚累贅,可改作「一本好書,絕對可以令人精神上一
夜致富」。

第四,「狠狠」含惡意,例如「我狠狠罵了他一頓」,這裡應用「大大」。

第五,「最後一代香港人」,是否香港人會絕種?香港人其無後乎?我
想應該是指「第四代香港人」。

全文可以這樣改:
「一場金融海嘯,令香港人省悟物質富有何等虛無,心靈富有才是恆久
的。一本好書,絕對可以令人精神上一夜致富。陳雲的作品,大大充實
了我這個無知的第四代香港人的語文內涵,為我們注入了一支強而有
力的文化補充劑。」

處理四式判斷題的要訣(一)
考生處理四式判斷題時,先要分辨答案有沒有可能是「無從判斷」,因
為不是所有題目的答案都有可能是「無從判斷」。

其實,如果題目考核的是文章內容或資料,答案當然可能是「無從判
斷」。

例如:2008 年會考中國語文科試題

第一篇向華《探月感言》

1. 請判斷以下陳述,然後在相應的方格內以✓號表示;每題限選答案
一個,多選者零分。(2 分)

按照文章所言,中國人對於登月的盼望:

在一千年前左右;

絕對不少於一千年歷史。

正確 錯誤 部分 無從

正確 判斷
□ □ □ □

這道題目考核學生考材帶出的訊息,答案有可能是「無從判斷」(當然這
道題目的正確答案並非「無從判斷」,只是這類題目有可能而已)。
但是題目問主旨、段旨、句子或結構的作用和句子的意思等等,答案則
沒可能是「無從判斷」。

例如:2007 年會考中國語文科試題

第一篇 林思華《冥王星的最後一夜》

4. 請判斷以下陳述,然後在相應的方格內以✓號表示;每題限選答案
一個,多選者零分。(2 分)

作者說:「我們的『行星會員名冊』容得下多少個新『詩娜』?」(第 4 段)
這句話的意思是:

「行星會員名冊」篇幅有限;

不想行星稱號用得太濫。

正確 錯誤 部分 無從

正確 判斷
□ □ □ □

從「落狗屎」看修辭手法
廣東話很有趣,除了用「擔屎唔偷食」形容人老實這些不合理的俗語外,
還有很多是很有創意的,「落狗屎」就是一例。「狗屎」當然不會從天而降
(如果下次不是擲鏹水彈,而代之以狗屎例外),這是借指雨勢之大。不
少中學生不懂得分「借喻」和「借代」,其實是很容易分辨的,「落狗屎」
就是用了借喻。「雨點」和「狗屎」在形象上有相似之處,兩者同樣很大很
粗;而本體「雨點」沒有出現,代之以「狗屎」,這就是「借喻」修辭法。

至於借代,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
天際流」就是用了借代,因為「帆」不會獨自在海上航行,而「帆」是借代
了整艘船。「帆」和「船」本身在形象上並不相似,而「帆」只是「船」的其中
一部分,因此這是「借代」。

處理四式判斷題的要訣(二)
文章這樣說:「很多富商都十分貪婪」,而題目是「文章指出/顯示很多
/ 顯示」,
富商都十分仁慈」,答案是「錯誤」,因為文章沒有這樣「指出」「
所以答案並不是「無從判斷」。如果題目是「很多富商都十分仁慈」,答案
則是「無從判斷」,因為「貪婪」和「仁慈」並沒有矛盾,而文章內容沒有
也提及,因此我們無從判斷。題目有沒有「作者指出」、「作者提出」、「從
文章可見」或「文章顯示」這類字眼會直接影響答案,考生下筆前必須三
思。

此外,題目有「作用」、
「意思」和「含意」等關鍵詞,則表示題目考核深層訊息,答
案也不可以是「無從判斷」。如果題目是「作者認為……」,這類題目則考核表面訊
息,答案則可以是「無從判斷」。

我的媽媽沒有兒子,但我是媽媽的兒子?
去年會考有一道邏輯題,考起了不少學生(甚至老師),但其實只要細
心推敲,不難找出答案。

2009 年會考中國語文科試題

26 作者借用御孫的說法作一個小結,提到「儉,德之共也」。有讀者認
為這個說法並不恰當,因為守財奴也很慳儉,但卻談不上有德行。不過,
這個讀者的論證是謬誤的,而它的謬誤,與下列事例同類:

A 那個外國人是好人,所以所有外國人都是好人

B 過胖危害健康,所以一點脂肪也不可以吃

C 我的媽媽沒有兒子,但我是媽媽的兒子

D 我的爸爸有鬍子,所以有鬍子的人就是爸爸

「儉,德之共也」直譯是「慳儉是有德行的人的共同特點」,意思是「有德
行的人是慳儉的」。但有讀者認為守財奴也很慳儉,但卻談不上有德行。
這題宜用「類推法」。所謂「類推法」,是指保留句子的骨幹部分,句式維
持不變,但是把句子的內容改一改。這題其實可以這樣類推:作者認為
人都是有腦袋的,但讀者卻這樣反駁:人類是有腦袋的。但豬也是有腦
袋的,但卻不是人,這跟「我的爸爸有鬍子,所以有鬍子的人就是爸
爸」犯了一樣的謬誤,因為爸爸有鬍子,但成年男士都可以有鬍子,但
他們並不是爸爸。因此,正確答案是 D。很多考生覺得 A 與 D 十分相似,
而當中的分別在於:選擇 A 的謬誤是甲有這個特點,但並不是所有甲
都有這個特點;而選擇 D 的謬誤是甲有這個特點,但有這個特點的不
一定是甲。選擇 A 的謬誤是「以偏概全」,B 是「極端推論」,C 則是「自
相矛盾」。

語病──主語錯誤(續)
我一向很喜歡陳雲先生的作品,他的文字古雅樸素,準確妥貼,那是
老一輩文人的風采了。他的《中文解毒》為中文把脈,清走瘀血,自余光
中先生以後已鮮見此調。

近日讀陳雲先生的《舊時風光──香港往事回味》,文字依舊古樸,可是
偶見語病,值得拿來談談。例如書中《紅白藍袋外史》開首:

屋子裡錯落地擺了些疊平的紅白藍膠袋,是去年搬家時留下的。

第一句的主語是「屋子裡」,而第二句則沒有主語,因此自然承接了第
一句的主語,意思變成了「(屋子裡)是去年搬家時留下的」,這當然解
不通。這兩句的主語明顯並不相同,因此主語不可隨意省略。第二句的
主語應是指紅白藍膠袋,應該補回主語「那」字:

屋子裡錯落地擺了些疊平的紅白藍膠袋,那是去年搬家時留下的。

再看借代和借喻
談過「落狗屎」是借喻,因為這是用了「狗屎」和「大雨」形象上相似的特
點進行聯想。這次用綽號來談借喻和借代。剛辭職的立法會議員黃毓民,
綽號「癲狗」,而另一社民連議員梁國雄,綽號「長毛」,他們的綽號是
借代還是借喻呢?
黃毓民綽號「癲狗」,這是因為他像癲狗一樣,行為乖張,他和癲狗在
形象上是相似的,因此是用了「借喻」修辭法。而梁國雄綽號「長毛」,這
是因為他的一把長髮這個特徵,因此是「借代」。

而他的綽號又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呢?

欠缺賓語
中文跟英文一樣,動詞可分為「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兩種:在「不
及物動詞」之後,毋須加上賓語;在「及物動詞」之後則必須有賓語。此
外,造句時必須留意動詞和賓語之間是否配合,請看看以下句子:

港府宣佈取消第一收容港。

政府不可能取消一個港口,只能夠取消一種政策,所以應該改成:

港府宣佈取消第一收容港的政策。

又如以下這個句子:

麥當勞連續十八年榮獲美國漢堡包最佳專門店。

根據這個句子,意思是說麥當勞連續十八年得到了最佳專門店的店
舖。這當然不是句子想說的意思,句子想說的是麥當勞得到最佳專門店
的榮譽、獎項或稱號。因此,句子應改成︰

麥當勞連續十八年榮獲美國漢堡包最佳專門店的榮譽/獎項/稱號。

(1) 我們稍為動腦筋分析一下,就能識破那些騙子。

(2) 有國家提出派遣軍隊進駐阿爾巴尼亞。

以上的句子同樣欠缺賓語,但怎樣改?知道的話,可以在留言為它改
正過來。答案下次再談。
(1) 我們稍為動腦筋分析一下,就能識破那些騙子。

(2) 有國家提出派遣軍隊進駐阿爾巴尼亞。

(1)「識破」應配合的賓語是「詭計」,這句要改成「我們稍為動腦筋分析
一下,就能識破那些騙子的詭計。」

(2)「提出」應配合的賓語是「建議」或「計劃」,這句要改成:「有國家提
出派遣軍隊進駐阿爾巴尼亞的建議/計劃。」

處理四式判斷題的要訣(六)──補習天王的
四式判斷謬誤
『句型是判斷答案的關鍵,但了解了句型,還有許多足以令人神經錯亂
的問題要解決。我保證,同學面對四色雪糕,最難的一定是不知怎分
「錯誤」和「無從判斷」。

聲帶是:「蕭小源買了一隻英國狗。」

題目是:「蕭小源買了一隻澳洲狗。」請判斷這句,答案嘛,明明說「英
國」但題目是「澳洲」,當然是「錯誤」了。

聲帶是:「蕭小源買了一隻英國狗。」

題目是:「蕭小源買了一隻漂亮的英國狗。」請判斷這句,答案嘛,聲帶
沒有說那狗是靚定醜,所以是「無從判斷」。

分「錯誤」和「無從判斷」,最緊要看陳述句與聲帶有否衝突,如果有,
一般是「錯誤」,如果沒有,便是「無從判斷」了。』

這是某補習天王教授的四式判斷心得,看過本網誌的網友應該都知道
有甚麼問題了。知道的話,可以在留言指正。

〈茶〉王良和
  在我放滿書籍的桌上,總有一杯濃茶。那初呷苦澀,細嘗清甘的滋
味,久久於脣間不散。夜讀的時候,喝茶一口,只要有茶相伴,就不怕
夜長夢多了。

  因為喜歡喝茶,連帶與茶有親的植物,都非常留意。范克廉樓外有
幾株茶花,高約六尺,冬春之際,茂密的綠葉間,長著大朵大朵豔紅
的茶花。花,我並不關心,倒是對那些綠得發亮的革質葉,甚感興趣。
某夜,趁校警不在附近巡邏,偷偷摘了十餘片茶花葉,帶回宿舍洗乾
淨,然後泡茶。在熾熱的沸水裏,不消幾分鐘,亮綠的葉子變成青黃色
了。打開杯蓋,一股奇異的葉香,濃濃的,透過鼻子滲進我肺葉深長的
支脈裏,頓覺自己也變成一株茶樹。呷一口新泡的茶,味道淡淡的,像
注入葉香的開水,舌尖稍稍感到極微的苦澀。那時我才警覺,那不過是
觀賞的茶花,葉子是不能泡茶的。

  望著杯裏的茶花葉,從長在樹上到浮在水裏,從墨綠到青黃,當
中的轉變,只因為葉子蘊含的香氣,都已經全部釋出嗎?仿佛曾在夢
中,自己變成一片烘乾了的茶葉,那樣真切感到,水以無比的沸騰與
熾熱相擁,像來自宇宙的召喚與慰藉。我乾癟捲縮的軀體遂感動得徐徐
豁開。在動蕩離合升沉不定的空間裏,把體內的香氣和色素,毫無保留
地釋出,散入水中不著痕跡地交融,且把成長中的陰晴雨意,一生甘
苦,全傾吐向你微溫的脣間。

之前談過王良和的〈茶〉,給大家猜作品的主題。其實,這篇作品是寫愛
情。在文章的結尾,作者說自己彷彿成了片茶葉,把一生的甘苦向「你」
傾吐,當中的這個「你」明顯是一個人,但這個「你」與作者是甚麼關係
呢?兩個人能訴一生的甘苦,大約是夫妻關係吧?我們且從這個線索
想下去。作者最初看到范克廉樓外的茶葉看上去很不錯,但用它來泡茶
卻不行,這就像男女間的相處,最初被對方的外表吸引,但生活下來
卻發覺難以相處。而作者最後找到了自己的對象,並願意與對方分享一
生的甘苦,這正是文章的主題。因此,文章中的「茶」和「你」是象徵著情
侶雙方。

語帶雙關與「陀飛輪」
我看過一齣舞台劇,其中一幕說男主角要靠妻子賺錢養家,而當男主
角正在吃妻子做的飯,朋友很尖酸地問了他一句:「那些飯香不香?軟
不軟?」敏感的觀眾自然明白他是語帶雙關,既問他飯是否好吃,也暗
示他在「吃軟飯」。所謂「語帶雙關」,就是指利用語意相關或語音相似的
手法,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去年會考的閱讀理解也問了一道關於「語
帶雙關」的問題,並難倒了不少考生。考材說:「『衣食』似乎已經成了偏
義複詞,就如『妻子』本來是指妻和子的,但現在卻只管老婆,不管兒
女了。」作者故意用「管」字,而不用「指」字,因為前者包含「管束」的含
義,多了一層意思,並幽了現代人一默,暗示他們不管束兒女。

黃偉文填詞、陳奕迅主唱的新歌「陀飛輪」同樣運用了「語帶雙關」的手法,
而且有三處之多。另外,很多人認為這首歌的主題是叫人珍惜時間,但
真的是這樣嗎?知道的話,可留言寫下答案。答案下次再談。

陀飛輪

作曲:Vincent Chow 

填詞:黃偉文

編曲:Gary Tong

主唱:陳奕迅

過去十八歲 沒戴錶 不過有時間

夠我 沒有後顧 野性貪玩

霎眼廿七歲 時日無多 方不敢偷懶

宏願縱未了 奮鬥總不太晚

然後突然今秋 望望身邊應該有已盡有

我的美酒跑車相機金錶 也講究

直到世間個個也妒忌 仍不怎麼富有
用我尚有換我沒有 其實已用盡所擁有

*曾付出 幾多心跳

 來換取 一堆堆的發票

 人值得 命中減少幾秒 多買一隻錶

 秒速捉得緊了 而皮膚竟偷偷鬆了

 為何用到盡了 至知那樣緊要*

勞力是 無止境 活著多好 不需要靠物證

也不以高薪高職高級品搏尊敬

就算搏到 伯爵那地位和蕭邦的雋永

賣了任性 日拼夜拼 忘掉了為甚麼高興

Repeat*

記住那關於光陰的教訓

回頭走天已暗

你獻出了十吋時和分

可有換到十吋金

還剩低 幾多心跳

人面跟水晶錶面對照

連自己 亦都分析不了 得到多與少
也許真的瘋了 那個倒影多麼可笑

靈魂若變賣了 上鏈也沒心跳

銀或金都不緊要 誰造機芯一樣了

計劃了照做了得到了 時間卻太少

還剩低幾多心跳 還在數趕不及了

昂貴是這刻我覺悟了

在時計裏看破一生 渺渺

第一個雙關語是「勞力是」,它有兩個不同的含義。第一個含義,「勞力
是/無止境」,照字面解釋,「勞力」是指工作所付出的辛勞,意思是「工
作是無窮無盡的」。而「勞力是」與名錶「勞力士」同音,如果解作「勞力士
/無止境」,指物質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而這兩個不同的解釋,對歌詞
的結構有甚麼影響(這是中文常見的考問內容)?試想想,答案下次再
談。

第二個和第三個雙關語則是「伯爵那地位和蕭邦的雋永」中的「伯爵」和
「蕭邦」。
「伯爵」既指地位尊崇,也指佩戴名錶「伯爵」所代表的身分和地
位。「蕭邦」既指他的成就,也指佩戴名錶「蕭邦」所代表的身分和地位。

至於這首歌的主題,當然不是叫人珍惜時間。這首歌想說,一個人發奮
工作(「宏願縱未了/奮鬥總不太晚」),並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但到了
擁有一切以後(「然後突然今秋/望望身邊應該有已盡有/我的美酒跑車相
機金錶/也講究」),最後發覺自己為工作和物質付出了太多時間(「曾付
出/幾多心跳/來換取/一堆堆的發票」和「日拼夜拼」),失去了「自我」
( 賣了任性」、
「 「靈魂若變賣了/上鏈也沒心跳」),並反思是否值得(「人值
得/命中減少幾秒/多買一隻錶」)。用馬克思的說法,即是「工作令人異化
(alienation)」。這個主題,其實與宮崎駿的動畫「千與千尋」相近。
順道一提,這首歌的歌詞與填詞人的舊作「單車」一樣經常被誤解。不少
人認為「單車」是讚揚父愛,其實不然。有興趣自己細心看看「單車」的歌
詞,看看歌詞是否真的「讚揚父愛」。

首先大家要知道何謂文章結構。簡單來說,文章的結構就像建築物的柱
子,十樓的承接著九樓和十一樓的,柱子互相連接緊扣,建築物才能
承托起來。文章也是同樣道理。每個句子要和前後文緊扣,否則結構鬆
散,成不了完整的文章。

歌詞中第一個雙關語「勞力是」有兩個不同的含義。兩個不同的含義,對
歌詞的結構都有所影響。 「勞力是/無止境」,「勞力」是指工作所付出的
辛勞,意思是「工作是無窮無盡的」,這回應了前文「奮鬥總不太晚」和
「曾付出/幾多心跳/來換取/一堆堆的發票」。

而「勞力是」與名錶「勞力士」同音,如果解作「勞力士/無止境」,指物質
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則與接著的「活著多好/不需要靠物證」互相呼應。

文章結構的呼應就是這麼簡單。

另外談談這首歌詞的缺失。

第一,「霎眼」應為「眨眼」,填詞人明顯把它和「霎時間」混為一談。

第二,「仍不怎麼富有」容易令人誤解。這句描述的應是「世間個個」,容
易令人誤會為寫自己。

第三,歌詞講究押韻,雖然重複使用同一韻腳並無不可,但重複用了
十次語助詞「了」字則有點取巧。

要應付新課程,就是要培養這種分析和批判的能力;而讀中文並不一
定是沉悶的,也可以這麼有趣。

董橋談語文
董橋談語文的文章值得細看,特別是他的《英華沉浮錄》。

「一向」與「同時」
  中文形容時間時序最是考究,也頗欺人;稍為疏忽,文氣即死。說
「在春天」不如說「春天」或「春季裡」有美感;講究韻味的當然會說「春來
發幾枝」。「一向」或者「向來」甚至「一晌」也大見學問。秦觀的「未知安否,
一向無消息」固然可讀;李煜的「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也大可圈
點。白些的是宮天挺《范張雞黍》裡的「哥哥這些話我也省的,這一向我
早忘了一半也。」想不到香港的中文裡竟有「一直以來」之說,確是新
鮮﹗
  中文大學醫學院十五周年紀念特刊裡,校長獻辭第一段說:「本人
謹衷心祝賀醫學院同人一直以來在醫學教育、研究、以至臨床服務方面
所作的卓越貢獻。」此處的「一直以來」改為「一向」一定更好。在這一句話
之前,校長說:「今年,欣逢本校醫學院成立十五周年;適值第一批醫
科畢業生踏入社會服務至今,轉瞬亦屆十載。」因為「今年、欣逢」加上
「適值」又「轉瞬」,時態實在混亂,讀者昏頭昏腦。說得白一點可能清楚
得多:「今年是本校醫學院成立十五周年,也是第一屆醫科畢業生為社
會服務的第十年了。」
  跟「一直以來」一樣不中不英的是「與此同時」。中大醫學院院長李國
章的獻辭第二段細數十五年成果,第三段接著說:「與此同時,中大醫
學院的教研成就亦名滿國際」。用「同時」或「此外」就夠了。當然,「教研
成就」只能「譽滿國際」;「芸芸教授」才會「名滿國際」。

《英華沉浮錄》(董橋)

批判思考
近年中文的考試重視思考,如果平日沒有廣泛的閱讀和思考,到了考試前才後
悔已經太遲了。培養思考批判的能力,當然有利閱讀和寫作卷,但其實對各份試
卷也有幫助。例如在說話卷,你可以運用批判能力去反駁其他考生的言論,這有
助回應方面的得分。以下這篇是蔡子強對陳志雲的評論,當中紅字部分作者以阿
嬌和張栢芝來與陳志雲做比較,這個比較有甚麼問題呢?不要因為篇幅長而不
讀,這永遠不會有進步。知道的話,不妨留言寫下答案。答案下次再談。

〈沉溺於「做 Show」中難以自拔〉

【明報】現實,有時比電視劇集本身,更富戲劇性。
過去 10 多年,無綫電視曾經與廉署合作,根據真實個案改編,攜手製
作了多輯肅貪倡廉的電視劇集《廉政行動》。去年亦推出了最新一輯的
《廉政行動 2009》,依然叫好叫座。
過去幾個星期,廉政行動一樣在無綫的黃金時段播出,但性質已經根
本轉變。今趟再也不是劇集,而是新聞報道;主角亦不是演員,而是無
綫的管理層;名字也不是《廉政行動》,而是「威遠行動」。
3 月 11 日,廉署展開了轟動全城的「威遠行動」,高調地拘捕大家熟悉
的無綫電視業務總經理陳志雲,以及其餘 4 人。往後,傳媒鋪天蓋地的
報道這宗新聞,不僅是因為牽涉無綫,更因為主角是陳志雲。作為公司
管理層,他作風高調,最愛走到幕前,如穿花蝴蝶般舞影翩翩,甚至
親身擔綱演出,主持節目《志雲飯局》。
一個曾經叱咤風雲的電視人物,想不到結果卻落得如此虎落平陽,從
廉署保釋候查的一刻,更戴上口罩,迴避記者,令人想起他之前曾如
何囑咐愛將藝人崔建邦上法庭時毋須閃縮戴上口罩迴避鏡頭,但卻「有
口話人無口話自己」。
精心策劃的一場 show
但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獲釋後不足 6 天,3 月 18 日,經名牌公關公司
安排,陳再次高調出鏡,面向鏡頭,說出一番被調查後的心聲。
事後有報道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表演,說由 11 位高人組成金裝智囊團,
為他出謀獻策。是耶非耶,外人不得而知,但看過記者會的人,無不驚
嘆剛摔了重重一跤的陳志雲,其表現之淡定、EQ 之高,以及演說中的
機鋒處處。
.首先,他對外間嘲諷他「迴避記者」、 「戴上口罩」,以及「藏身家中」等
負面言論,都予以含蓄和禮貌的反駁;
.接着,他說很多人以手機短訊對他作出問候、關懷和支持,又答謝賣
碌柚葉花店店主「買一送一」,這都是想證明有人支持自己,而不是傳
媒所營造那種四面楚歌的處境;
.他強調自己仍然活得很好,又說生活遇上「莫名其妙」的變化,暗示
罪狀屬於「莫須有」;
.最後更以一句「金句」作結,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再一
次暗示自己清白。
整個過程歷時短短三分半鐘,他以案件正在調查階段為由,拒絕披露
細節,他亦沒有回答記者提問,在達到前述幾個目標,並表現出自己
一身亮麗瀟灑後,便立時翩然而去,避免「講多錯多」,亦好讓隨後媒
體的報道能夠鎖定在自己原先設定的信息。
陳志雲在這個記者會中的表現,又再一次成了城中的熱門話題,更成
了公關課的素材。
穿上一身筆挺的西裝,臉上一副淡定的表情,親切的笑容,「韋家晴」
式的廣播聲調,說話不徐不疾,眼神前後左右兼顧,沒有人會覺得遭
受冷落,全程沒有多看手上的提示卡,背誦如流,內容了然於胸。這些
加起來,可說是一堂活生生的專業模範演講課。再加上滴水不進、暗藏
機鋒的一篇演辭,陳志雲當日的表現,本來可謂無懈可擊。
演說訣竅:Context vs. Occasion
但他卻偏偏忘記了一個重要訣竅,就是每篇演講都有一個「脈絡」
(context)的。究竟什麼才是適合的語調、姿態和表現等,不單要視
乎剛剛逝世的美國第一健筆薩菲爾(William Safire),其演說 10 訣
中的第 4 訣「場景」(occasion)(見其所著《Lend Me Your Ears:
Great Speeches in History》的序言),還要考慮到講者與受眾的既
有關係和互動,以及事態發展下來所產生的微妙需要和轉變,即是所
謂「脈絡」性因素。
過去無綫一向給香港人的印象是太過霸道,恃強淩弱。而行事高調、最
愛出鏡的陳志雲,其形象無可避免已經與無綫掛鈎,二而為一。碰上今
天至愛鋤強扶弱的輿論,對他已經有先入為主的成見。強勢出鏡,包裝
工整,精雕細琢的一場表演,難免讓人覺得他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陳
總」,讓觀眾與他維持一種對峙的狀態。
况且,正正是因為陳志雲太快平復,記者會中表現出來的 EQ 也太高,
異於常人,反而讓人覺得他欠缺人性,也失去了本來對常人落難時應
有的同情。而且太過外交詞令,滴水不進的演辭,亦讓人覺得他欠缺真
誠,「做戲咁做」。
機關算盡太聰明
不錯,薩菲爾演說 10 訣中確是有「引語」(quotation)和佳句
(phrase)兩訣,但在需要表現真誠的時候,例如道歉、懺悔,又或
者自我剖白的場合,套用一些例如「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這類太過
「堆砌」的金句,便會讓人覺得太過造作。更何况,這是陳水扁在槍擊案
後用過為自己辯白的金句,這差不多是主動叫人把自己與最愛弄虛作
假的阿扁聯繫起來。
再補一筆,事後花店遭一眾記者追訪時,店主卻表示,當日藝員王喜
到該店買碌柚葉時,她根本不知道是拿來送給「官非纏身」的陳志雲來
「洗走衰運」的。所以,陳志雲明顯「表錯情」,再添矯揉造作,刻意經營
別人支持的敗筆。

也許讀者還會記得,當日阿嬌的「天真和傻」記者會,與栢芝的「錯就要
認,打就要企定,真情流露」電視訪談,輿論反應可謂有天壤之別,前
者予人太過機關算盡之感覺,只是 spin doctor 精心策劃的一場「秀」,
結果效果上適得其反。
機關算盡的陳志雲,是否也是犯了公關斧鑿痕迹太深、聰明反被聰明誤
的毛病呢?
或許因為做了太耐《志雲飯局》這個 show,已經讓他太過在「the
show must go on」這個泥沼中沉溺,難以自拔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