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永和社大行政團隊

第15章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常務理事
「成人創造力」計畫召集人(95)
周聖心

創意台灣˙活力社會:
成人創造力教育的發想與實踐
—「成人創造力」計畫—
2006年初,教育部顧問室所推動的創造力教育先導型發展計畫,已全面進入第二期中期實施

階段,且成果斐然。我因長期在社區大學第一線工作,對成人領域的學習尤其關心,成果斐

然的創造力教育先導型計畫,如果少了「成人學習」這一個面向,無疑地將會是一大缺憾—

這是我當時的一個反應。當時創造力教育計畫辦公室主任政大鄭同僚教授因為本身也長期參

與社區大學的教學與推動,對成人學習在此一領域的豐富性,也頗有體會。因此,便邀請我

草擬一份成人創造力計畫書,他希望可以在會議上正式提出。
風乎舞雩

§「成人」也是「創造力教育」的重要 §2006年的初步成果
 對象之ㄧ
創造力非僅兒童與青少年專屬,成人亦具有創新的能力與活
2006年初,教育部顧問室所推動的創造力教育先導型發展 力,尤其成人具有更多的主體性、自覺能力和行動力。

計畫,已全面進入第二期中期實施階段,且成果斐然。我因
長期在社區大學第一線工作,對成人領域的學習尤其關心, 社區大學作為成人學習的重要場域,除了提供離開學校的成

成果斐然的創造力教育先導型計畫,如果少了「成人學習」 人們一個重拾學習的機會之外,更要進一步透過各種潛在課
程、動態活動、交流討論、工作坊等多元形式的相互激盪,
這一個面向,無疑地將會是一大缺憾—這是我當時的一個反
來反思個人過去的學習歷程與集體的成長經驗。因為,對於
應。當時創造力教育計畫辦公室主任政大鄭同僚教授因為本
歷經相當程度社會化的成人來說,看見形塑著自己的束縛來
身也長期參與社區大學的教學與推動,對成人學習在此一領
自於哪裡,才有可能從既有的僵化思考中釋放,而創意才有
域的豐富性,也頗有體會。因此,便邀請我草擬一份成人創
茁壯的空間。
造力計畫書,他希望可以在會議上正式提出。

因為創意並非完全天馬行空的想像,它來自於對生活敏銳的
經過鄭教授的努力,以及創造力計畫總主持人與各子計畫主
觀察與超越常理、規範的認識,這是成人創造力發展的重要
持人的支持,在創造力教育中加入成人學習這一個面向,成
過程。
為2006年計畫中一個全新的實踐領域,並委由台北縣第一所
社區大學:創設於全台人口最密集,自1999年開辦以來,
社區大學在推動社會教育的同時,亦著眼於激發出更豐沛的
已累積了豐富的成人教學經驗,屢獲台北縣政府與教育部特
成人創造力發想與實踐,希望可以為成人創造力的多元展
優評鑑的永和社區大學,作為計畫實施之試辦點。雖然, 現,提供更多正向的觸媒與自由的環境。永和社大許多非正
2006年創造力教育辦公室僅能就有限的資源提撥了29萬餘的 式的潛在課程中,即非常強調成人創造力的萌發與激盪,每
經費,供成人創造力計畫推動實施之用,但永和社大還是圓 個學期結合學員、講師所共同設計的「開學週」(註一) 活
滿的完成了包括:成人創造力工作坊、創造力講師工作坊, 動,即是一例。
以及「成人教育的創造力發展:一個轉化學習理論觀點的初
構」研究等細部計畫。 社大運動倡議人,也是本校創校主任黃武雄教授,在其著作

286
創意高等教育 三

《童年與解放》(註二)一書中,即寫道:「…人生下來 籌畫、參與和實踐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透過持續的相
認識世界,先是發揮自然能力,然後發展文明能力,到了 互激盪和支持,人們才有可能發展出更多元的創意發想。

知性逐漸成熟時,需要的是融合文明的訓練與自然的直 而我們則希望透過多元、動態的工作坊操作,能營造出一

觀,人的生命與創造才得以開展。 」 個有助於創造力伸展的機制與氛圍。

成人創造力工作坊 創造力講師工作坊

創造力講師工作坊,是社區大學在成人創造力領域的一波
永和社大的成人創造力工作坊,主要希望透過團體動力、
新嘗試。我們期待透過講師之間深入的交流對話,將社大
經驗分享、小組討論、即興演出…等等多元設計,以文本
累積多年的成人教學經驗進行深入的整理與反省,並發展
閱讀提供思考引線,引導參與工作坊的社區朋友們,從自
出具創造與思考的教學氛圍。
己的生命經驗與學習歷程出發,進一步理解人們在社會生
活中的各種面貌,並透析背後的結構。
傳統學校教育,講師與學生是上對下的傳授關係。在這樣
的師生關係中的學習者,是需要被援助、被教導的對象。
成人教育的對象是社會經驗豐富的成年人,最需要的是從
作為被動的接收者,難以發展出創造思考與探問世界的能
被制約了的生活中重新看見社會的常規與找回敏銳的覺察
力。社大的學習者大多是社會經驗豐富的成年人,在專業
能力。 領域上雖不及講師;但在人生閱歷與對世界的認知,也許
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傳統的教育模式與師生關係,在
理解自己的限制與可能性在哪裡,創意就從哪裡出發。 社大的成人教學現場中是需要被挑戰的。

創造力工作坊的參與者,皆為18 歲以上,來自各行各業的 教育學者保羅‧弗雷勒也提到「囤積式教育抑制了創造


社區民眾,有小學老師、上班族會計、油漆工人、地攤老 力,並試圖透過將意識孤立於世界之外的方式,來馴服意
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工作坊的籌劃,則是由永 識的意向性。……提問式教育則是以創造力為基礎,它引
和社大的資深學員們,透過多次的小組討論,共同展現他 發了對現實的真正反省與行動。」(註三)。因此,一個
們的學習經驗與創意,細密規劃並實際執行完成的。 相互對話的、挑戰傳統的課堂形式與師生結構,才是創造

287
風乎舞雩

力發展的溫床。而講師則扮演著與學員共同營造開放思考氣氛 「公共參與中的創造力發展」研究
的主體,是協助成人學習者超越成規束縛、發展創造力的重要
角色。 2006年,永和社大一方面針對學員與講師舉辦「成人創造力
工作坊」與「創造力講師工作坊」等系列工作坊,希望藉由營
創造力講師工作坊,透過文本閱讀、教學經驗分享、跨領域分 造開放的環境,透過遊戲、閱讀、討論的方式,挖掘成人的創
組討論…等活動設計,讓社大的資深講師們,能有充分的機 意學習經驗;同時,也嘗試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成人教育
會,激盪彼此的教學與班級經營經驗,以共同整理、探索一個 的創造力發展:一個轉化學習理論觀點的初構」的研究,分析
能讓思考與創造在課堂中流動的可能。 社大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的轉化因素,以作為成人創意教學的參
考。
因此,在2006年兩場「教與學論壇」中,分別安排了以《學
校在窗外》一書中的「唐吉訶德的眼睛黑白分明」(註四), 從意義觀點轉換的角度來看,公共參與的社會互動歷程,特別
與《受壓迫者教育學》(保羅‧弗雷勒)一書中的第二章,作 具有促發參與者轉換意義觀點的可能性,因為在公共參與的社
為分組討論的基本閱讀材料。 會互動歷程中,互動的焦點除了技術面的「如何做好一件事」
之外,還會涉及「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這個意義觀點層次的互
在這首度嘗試的創造力講師工作坊中我們也察覺到:社區大學 動討論;它也包括一種從個人情感經驗到共同情感經驗的擴展
的課程其實相當多元,因此每位講師的課程性質與教學方式差 歷程,致而使個人經驗擴展出「社會意義」的層面;它同時還
異頗大,唯有透過持續的相互對話,激盪教與學的經驗,才有 具有一種反思性能力的發展,即康德所謂「擴展心胸」能力
機會於各課程中進一步發展出創造與對話性教學的氛圍,而這 ─設想不同人如何看待同一件事的能力發展。
也是成人創造力教育實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依據目前學界一般對於創造力的定義(註五),學習歷程作為
而不論是成人創造力工作坊,或是以對話式創意教學貫穿的講 一個具有創造性的歷程,意指學習個體在參與學習的歷程之

師工作坊等,皆是秉持著同樣的信念推動與前進:創造力,是 中,產生了適當並具有原創性與價值性的產品。由此觀之,學

進一步開創文明的關鍵因素。 習個體自身作為具有原創性與價值性的產品,諸如對既有價值
觀的反思與修正、個人情感經驗擴展出「社會意義」的層面、
設想不同人如何看待同一件事的能力發展…等等,皆是具有創

288
創意高等教育 三

造性意涵的學習經驗,也是我們在探討成人教育中的創造力 一、建構有機的社區組織:透過社區種子的培力過程,重塑
發展時的重要課題。 社區組織,進行有利創意文化及公共參與氛圍之組織創
新活動。
從研究中我們也發現,學習個體在學習歷程中的參與體驗愈 二、促發活絡的公共參與:規劃新型態創新課程、培力工作
強,其學習動機愈有可能發生「成長取向」與「擴展世界取 坊…等有利於提升社大學員創意能力與公共性之課程與
向」的變化,而這種學習個體自身的變化,乃具有重要的創 教學實驗。
造力發展意涵。而這項研究結果也初步的肯定了本研究對於
三、累積創意的課程典範:建立創意課程交流平台、形成創
「參與體驗」和「學習動機變化」之關聯的研究推想,並間
意教師社群、分享創新教學成效、建立創意評鑑指標等
接的確定了「自我關係及與世界的互動關係」在此項關聯中
有助於提升社大教師與成人創造力課程之措施。
的中介角色。
四、營造開放的創意空間:營造有益於社區民眾互動、創意
激盪及社區意識提升之公共生活學習空間,發掘社區文
化中之創意內涵。

§2007年的實踐
除此,為鼓勵社區大學重視並推動成人創造力教育,促進社
今(2007)年,教育部頒定了「教育部輔導社區大學推動成
區大學活力與創意展現,共同發展成人創造力及社區公共性
人創造力補助要點」,並特別標櫫四項主旨/目標:
創意生活,特別編列了100萬元活動補助款,希望透過社區大

一、累積更豐沛的成人創造力發想與實踐的具體操作驗。 學網絡,能全面推動成人創造力教育。2007年,共有包括永

二、研發能提升社大學員創意能力與公共性之課程與教學實 和社大在內的六所社區大學,獲得計畫補助。
驗。
三、嘗試建立種籽師資培力與創意課程的範例。 永和社大在去(2006)年推動「成人創造力」計畫的基礎

四、舉辦有利於激盪創意及社區意識之交流與創新活動。 上,今(2007)年更希望能在成人創造力教育的多元展現,
以及社區公共性創意生活的實踐上,有所貢獻,並和其他友
希望能有效地: 校進行更多實踐經驗的交流和激盪。

289
風乎舞雩

▲ 成人創造力工作坊

290
創意高等教育 三

因此,2007年的計畫乃以社區大學多元課程與成人學習經 與差異文化工作坊),累積創造力學習經驗、培育具創造
驗為核心,規劃了新型態創新課程、培力工作坊…等有利 風格的種籽師資作為創造力的社區推動團隊。
於提升社大學員創意能力與公共性之培訓、營隊、社區活
動,並經由兩階段創造力種籽師資的培訓,讓在社大長期 成人創造力營隊
修習各種不同領域的學員匯聚,以對話、參與式工作坊的
形式,形塑一批具創造風格的種籽師資作為推動團隊,並 種籽師資以團隊形式完成「成人創造力體驗營」及「社區

藉由社區種籽的培育過程,形成社區創造力推動團隊,重 創造力生活營」。營隊既是創造力種籽師資學習成果的實

塑社區組織。 踐,也為社區居民提供不同於制式學習的參與機會。種籽
師資們藉由規劃新型態創新課程,提升創意能力與公共性

在釋放成人例行束縛的部份,則以種籽師資推動團隊為基 課程之實踐經驗,並與所有參與者一同,透過各種課堂、

礎,於社區中推展培育成人創造力的營隊與創意遊戲節系 活動、工作坊…等多元形式的相互激盪,反思過去的學習
列活動,累積創造力學習經驗,進行有利創意文化及公共 歷程與集體的成長經驗,進而提供參與之民眾更多創意激
參與氛圍之組織創新活動,藉此提供社區居民另類參與機 盪及社區意識提升的互動機會。
會,釋放成人制式束縛,讓創造力的價值與態度逐步推廣
到社區中。 社區創意遊戲節系列活動

讓創意能在社區生活中萌芽,不僅促進了社區大學的活力 包括「記得當時年紀小」童玩工作坊、分享創意工作坊、

與成人的創意展現,更能共同發展社區公共性創意生活。 社區創意遊戲節等。此系列活動試圖提供更多社區民眾參
與、體驗創意生活,釋放既有的「大人」規範與束縛。並
創造力種籽師資培訓 在過程中累積創意的課程典範,於社區創意遊戲節大型社
區活動中,以創意遊戲學習攤位方式展現,邀請社區民眾
透過兩階段的成人創造力種籽師資培訓,希望能帶動社區 參與同樂。
創意學習,為建構有機的社區組織奠下基礎。兩個階段的
培訓,分別以主題工作坊(啟動創造力工作坊、閱讀想像 社區創意遊戲節系列活動希望透過生命經驗回顧、創意分
力工作坊、創意社區參訪、創造力體驗分享工作坊、多元 享,將社大學員、社區民眾的童玩經驗,轉化為具有創造

291
力的社區創意遊戲,並舉辦「永和遊戲日」大型社區活動, 社區大學運動啟動迄今近十年,每年已有超過二十萬人次的
風乎舞雩

除重現社區文化歷史軌跡,更在多元經驗分享中,帶動雙和 成人參與終身學習行列。而浸淫在這樣的終身學習浪潮下的
地區的社區創意學習體驗。 成年人,究竟激發了什麼樣的創造力?還有什麼樣的創意潛
能,需要再進一步的挖掘?
透過「成人創造力營隊」與「創意遊戲節系列活動」,不僅
營造社區大學成為一個親和開放、具公共性格的公共空間領 對於歷經相當程度社會化的成人來說,創新與創造力的來
域。更能以社區大學為基地,透過與社區的密切結合,提供 源,一方面必須提供各種能跳脫例行生活事務的邏輯的參與

民眾跳脫例行邏輯的參與機會,讓社區居民建立創造力的價 機會,使其釋放既有制式的束縛;一方面則必須透過營造一

值與態度,關懷並有具創造能力促進社區生活品質,並在公 個包容、尊重與支持多元與個別差異的學習空間,使個人能

共事務的參與過程中,建構公民意識,帶動整體社會的向上 持續累積對於生活敏銳的觀察與超越常理、規範的認識,創

提升之力。 造力才有茁壯的空間。

我們也衷心期望在社區大學場域所累積的經驗,在很快的未
來,即可推展至其他社教機構與NPO、NGO組織,共同為全
§小結 面提升成人創造力,奠下一豐厚饒富的社會基礎。

社會的發展是整體的。根據內政部的人口統計,25歲以上
人口約佔全體人口總數的65%強。若欲打造一個創意台灣,
*註解
尤其需要有效提升成人的創造力,才能激發出更豐沛的社會
力。 註一、保羅‧弗雷勒 (Paulo Freire),《受壓迫者教育學》。
巨流:2006。p.122。
教育部創造力教育白皮書中即呼應標櫫著:一個創造力的國 註二、保羅‧弗雷勒 (Paulo Freire),《受壓迫者教育學》。
度應「培養終身學習、勇於創造的生活態度」,以「形成創 巨流:2006。p.122二。
新多元、積極分享的文化氛圍」。在成年人口近七成的台灣 註三、保羅‧弗雷勒 (Paulo Freire),《受壓迫者教育學》。
社會,成人的教育與學習,深深影響一個社會發展的活力與 巨流:2006。p.122。
創意。 註四、黃武雄。左岸:2003。p.202-p.224。
29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