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第五篇

創意資訊的傳播與交流
第20章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創造力教育電子報」主持人 張寶芳

創新報導者也是創新實踐者
—「創造力教育電子報」計畫—
創造力是21世紀的關鍵競爭力,不論個人、公司、社會或國家都重視創造力的培養。
2002年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標示推動創造力教育是我國教育發展之重要政策。而在創
造力發展的生態系統中新聞媒介扮演觸媒的催化作用,新觀念的推廣與資訊的傳播與
交流密不可分,因此「創造力教育中程發展計畫」之計畫推動辦公室特設電子報宣導
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網路科技,發展自己的網路媒體,作為對外推廣溝通的平台;
又本於今日的新聞就是明日的歷史的認識,電子報宣導組決心一點一滴記錄台灣推動
創造力教育發展的軌跡。
§目標 二、電子報

創造力電子報之目標在推廣創造力與創新的概念與知識,報 每月更新網站資訊也同步發行電子報,以電子郵件寄給會員。

導「創造力教育中程發展計畫」下的創意學子、創意教師、 先是以文字形式,後來以網頁形式發送,透過連結可點選回

創意校園、創意學養、創意生活、創意智庫、國際交流等子 創造力教育的入口網站。會員從 3000 名逐年增加至 6000 名


計畫之行動方案、研討會與成果,並採訪各級學校、團體、 會員,由於電子郵件的變動頻率大,每年更新會員電子郵件
社群及個人在進行創造力行動時的經驗,作為相互學習之資 清單是相當費時的工作要項。
源分享,期有效推動創造力教育,孕育整個社會的「創造力
與創新」文化氛圍。創造力電子報具體的工作事項包括每月 三、雙月刊
更新網站內容、每月寄發電子報,發行雙月刊以及配合計畫
推動辦公室之活動的出版特刊。分別說明如下: 自 2003 年 3 月 26 日,創造力電子報開始將網站之精華新聞
編輯成紙版的創造力教育雙月刊,服務網路以外或有時上網
一、網站 不便的讀者群。雙月刊,A4 尺寸大小,平均每期約 20 頁。
每期發行 4500 份,寄給全台灣各級大中小學及相關教育機構
創造力電子報網站於2002年12月27日正式推出。初期有單獨
及團體,深入淺出介紹創造力教育。鼓舞更多人用創意的眼
的網址,2002年後併入計畫推動辦公室的入口網站。電子報
光觀察世界,將創造力融入生活。雙月刊四年來總共發行 19
內容包括以下幾項:
期。
˙每月定期更新各子計畫:創意學子、創意學養、 創意教師
、創意校園等計畫活動與進展的相關報導。
˙個案特寫,展示典範。
˙邀請「創造力與創新」領域的專家,作為網站專欄作家,
每期更新兩篇專欄。初期顏鴻森教授、詹志禹教授都是受
邀專家。
˙報導活動短訊、徵選公告、徵選結果等。
˙營造網路社群環境,開放社群討論,鼓勵意見交流。

356
創意資訊的傳播與交流 五

§歷程 (2002 - 2007) Csikszentmihalyi),談發明與發現之旅。又如,訪問加


州聖塔芭芭拉大學(U.C. Santa Barbara)創意學院教

創造力電子報一路走來已過五個年頭。創造力電子報計畫 授Ashby談如何創建與管理創意學院。此外,也與國際交流

初期啟動階段,新聞量較少,每年約5位新聞系學生參與。 組的合作,增加國際交流的報導以及各國創造力教育的推

後來隨著計畫擴散深化,活動開展,參與的學校、教師愈 展與實例。

來愈多之後,電子報的學生記者團隊也愈來愈大。到了
新聞的產製是腦力密集與勞力密集的工作。每個月電子報
2007年「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參與即網路時採訪報導的
的記者們要開一次編輯會議,討論下個月要採訪的路線、
記者團隊已達25位之多。擔任學生記者的條件必須是充滿
對象、地點,適人適任分配工作。同時也規劃要雙月刊的
熱情、不怕磨練,而且熟悉數位工具,能寫能編,採訪兼
稿件,或討論即將出刊的版面待修正處,並且要在期限內
攝影。
完成。記者團隊必須面對截稿的壓力;採訪、寫稿、改
稿、上傳至網站、寄發電子報;編版、修版,一修再修。
平均每年約有12位左右的政治大學新聞系學生參與採訪、
歷年來更有幾次重要戰役的運作經驗,值得一提。
寫作、編輯,足跡遍及北、中、南、東,採訪遍及全台各
大、中、小學參與「創造力教育中程發展計畫」的教師、
一、創造力博覽會報導
學生以及各種活動、比賽、作品,幾乎無役不往。

2004年2月17日至20日的創造力博覽會報導經驗。以報導
我們曾報導過新竹暑假的玻璃創新營,一群年輕學子如 創造力博覽會為焦點,辦大會即時報,全彩八版發行三
何在其中探索玻璃之美,將傳統工藝與科技做結合;創 天,每天一萬份。從籌劃到每天出報學生全程參與整個出
意校園,從鄉村到城市,各大學如何打造校園新空間; 報過程。十五位學生實境演練,學生記者從原本校園報紙
我們也曾報導「大學之道再創新高」的系列活動,包括 的訓練(週報、黑白版面、編採分流、文字與攝影分流)
全台18所創意學院如何創新選才制度與課程設計;還有 被丟進一個要求像處理日報的情境-彩色、編採合作、文
地方創造力系列報導、創意教師的行動研究、教學創意 字攝影一身兼。第一天整個管理和協調連繫顯得凌亂,但
體驗工作坊,以及數位內容創新營等等。我們也採訪受 學生很快從實踐中學習。以下節錄自一些學生記者的反思
邀來台的創造力教育學者,如芝加哥大學教授米哈里( 報告:

357
▼ 記者實地貼身採訪各國內、外隊伍創意發想過程及比賽實況,以多媒體新聞型式即時報導。

「這次學到了一份報紙的整個產製過程,從無到有,從報紙 「最興奮得意的事應該是可以像其他正式記者一樣,採訪一

內容規劃、工作安排,到記者與編輯的互動等,體驗許多過 些大人物,例如教育部部長、藤澤亨、弘兼憲史等。」

去沒有接觸的環節,都是可貴的經驗和歷練。」
「這血與淚的三天真是讓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阿,不過越是
辛苦得到的成果就越難忘。以前我其實是很不喜歡編輯工
「這次博覽會有各式各樣的人參與,我們訪問時也會有各式
作的,但是經過這次的體驗,我覺得編輯工作也相當有挑戰
各樣的情況,常常需要臨機應變。」
性,實在「充實」!」

「跑大學報,沒有在大庭廣眾下舉手發問的經驗。參加幾場
二 、第四屆全國高中職智慧鐵人創意競賽
演講後,才發現獲得發言權還真困難阿!即時報與外面工作

環境較貼近,搶時間、搶截稿,壓力不小。」 2006年第四屆全國高中職智慧鐵人創意競賽暨第二屆國際邀
請賽網路即時報導。這次的挑戰比兩年前的創造力博覽會報
「第一次有機會自己拍照,而且放在頭版,讓我覺得很開心 導更大。「智慧鐵人創意競賽」是從超過7000名來自國內各
又心虛。上學期大學報擔任記者,因為另外有攝影記者,所 高中職學生所組成的1138支隊伍淘汰賽中脫穎而出的24支隊
以完全沒有機會自己拍攝新聞照片。」 伍,再與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5支國外隊伍,進

358
創意資訊的傳播與交流 五

行72小時馬拉松式的創意總決賽。 者的一大挑戰。」

為了完成報導目標,14名學生記者經過五次前製會議,規 「比賽不只有報導隊伍,還有大會新聞如關主篇、關卡篇
劃內容包括籌備工作、組間溝通、事前訪問國際隊、賽程 (最難過關卡、佈景最符合情境關卡)、虛擬商店篇、醫
當天人力配置、檔案與新聞處理規則等。記者分五組,每 務站篇、工作人員篇、主辦老師篇、小天使篇(負責守候
組記者採訪5或6支小隊,而一天得產出至少一則文字新 各隊伍)、大會開、閉幕、評審總評(國際和國內),和
聞及影音新聞。記者實地與高中、高職參賽隊伍一起生活 臨時緊急的報導(例如:教育部主秘突然來訪、有學生送
72小時,貼身採訪各國內外隊伍創意發想過程及比賽實 醫院等等)。原本都屬於我的工作,但當所有新聞開始產
況,並透過網路以多媒體新聞形式,即時播送至全球網際 出,我就必須審稿,還要檢閱網站錯誤,實在分身乏術。
網路。網站新聞每日即時更新四次,平均每天新聞產出量 所以到決賽第二天只好每組記者抽一名出來額外跑一兩則
約36則,新聞專題網站在競賽5天期間,點閱率達1300多 大會新聞的採訪。」
人次,很受好評。總計在網路發布了174則新聞:77則文
字稿加一張照片;40則照片故事;27則照片故事加聲音; 「由於工作時間空間的壓縮,以致改稿成為不可能,很多
30則影音小短片。 故事點其實可以再討論,或者可以更精緻更精彩,這個非
常可惜。 」
此次以多媒體網路新聞專輯企畫介紹一連五天的全國及國
際智慧鐵人創意競賽,提供一個在教室無法學到的真實世 「雖然五天不眠不休的工作真的感到很疲累,尤其最後一
界問題解決情境,是新聞課程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絕佳總 天剪影片的孤單漫長之旅讓人難熬,但回想起來這次真的
檢驗,讓學生全然投入。 是一次很好的經驗和回憶。一則是挑戰自己的極限,課堂
上半學期的工作量五天就要做完,沒想到真的能做到;而
以下節錄自一些學生記者的反思報告: 且所有類型的新聞一手包辦,就真的不得不思考不同形式
的報導差異,「做中學」。」
「在第一天採訪小隊闖關時,本組記者即在每一隊的新聞
該以何種角度切入而苦惱。由於每一隊的賽事相近,力圖 「這次記者們同甘共苦,群體戰的表現十分亮眼,經過
得勝的決心也相同,該如何找出每一隊的差異化,便是記 一次又一次的磨練與反省,我們下一站的表現一定會更

359
好。」

「由於今年的比賽也邀請了國外的隊伍參加,外語的應用能力也
成為採訪中重要的條件之一。所謂的外語能力,不僅只是會說會
聽的能力,反而要了解他們文化或用字的邏輯,才能夠與採訪對
象達到某種默契,避免觸碰到文化上的禁忌等。外國隊伍的採訪
深具挑戰性,未來還得繼續摸索與學習如何更能與外國人溝通。」

三 、第五屆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再次挑戰極限

2007年第五屆全國高中職智慧鐵人創意競賽暨第三屆國際邀請賽
網路即時報導。這次規模更大,從在2006年的24支決賽隊伍增加
到35支隊伍,是創造力電子報記者們的又一次極限考驗。雖然去
年的記者有三分之二已經畢業,新的一屆成員又要重新培養,但
有去年的經驗,在許多地方都作了改進。

除了增加人力加派記者外,今年在去年的網站基礎上加了四項互
動的功能:(1)更新各隊伍即時闖關分數,供親友團觀看與參
與;(2) 網路票選人氣競賽。遠在新加坡的國際隊伍親友團參與
極大,甚至打越洋電話關切新加坡隊伍的闖關狀況;(3) 增加英
文新聞的報導30篇,學生有機會用外文採訪國際隊伍如法、韓、
日、德。除報導各國際隊伍外,也將大會的新聞以及國內其他隊
伍的新聞翻譯成英文,提供國外隊伍的親友團在海外瀏覽;(4)
經營網路互動社群,網路論壇親友團留言踴躍,諸如有新竹的舅
舅、羅東的媽媽、學校的導師留言加油,相當感人。參賽的隊員  ▲「2007第五屆全國高中職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即時新聞報導網站

360
創意資訊的傳播與交流 五

比賽結束後也有機會看自己隊伍的相關報導。 「雖然有事前計劃,但是還需隨機應變。大會新聞有其固
定的內容,例如開閉幕、晚會、頒獎、部長探班、主辦老
網點閱率達 4500 多人次,較去年多出 3 倍半,網路票選
師訪談、關卡解密等,都是固定而且可預期的新聞。但是
人氣達數萬。又由於 2007 年已將系統自動化,提升了上
像闖關道具被隊伍玩壞、關主的特殊故事、房間電線走火
稿及上網的效率,因此新聞量數也增加(如下表)。
等,都是要靠記者自己去找出來的。每天早上下午晚上固
定出去走走,跟關主、小天使、工作人員或老師聊聊天,
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表一:2006年 v.s. 2007年智慧鐵人創意競賽新聞類型與則數比較

新聞類型 文字加照 照片說故 照片加聲 影音小短 總則數 「大會新聞採訪必須避免夥伴們都往同一個地方(如關卡


片 事 音 片
解密)採訪,而忽略其他面向的新聞,所以夥伴間的組內
2007 103 104 32 55 294
2006 77 40 27 30 174 溝通,非常重要。」
增加則數 26 64 5 25 120
「最後,是一點感性的話,真的很慶幸有參加鐵人賽,
這五天學到很多很多,伙食超好(但睡不好)、又有錢
以下節錄自一些學生記者的反思報告:
拿……這不是重點,除了純文字稿,我也嚐試做了照片
slide show和video,都是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新聞類型,從
「鐵人第二年。多了一個大會新聞組,決賽紀念品從撲克 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最後會去思考如何讓slide show更
牌的隊伍介紹變成手冊,器材變得更多更充裕,網站運作 吸引人。」
從FTP改用上稿系統,終於有了自己的工作區域不用跟別
人擠…等等,很多改變,就連自己抵達決賽會場的心情也 「採訪外國隊伍,進而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文化,這次的
有些不一樣。」 經驗真的很寶貴。這次實在是一個很好玩又充實的工作經
驗,假如沒有熬夜趕稿和硬梆梆的床的話,那就更完美
「鐵人賽的經驗,不僅讓我學習到更多新聞呈現的技巧 啦!」
和經驗。也讓我了解到未來大學報影音中心成立的可行
性。」

361
§意義 期內建置完成。

創造力電子報之宣導計畫潛移默化使參與的學生記者在報導 學生也在創造力電子報的新聞產製過程中培養了未來媒介所

創造力教育的人、事、物的同時,自己也成了創新的實踐 需的核心能耐,例如統整規劃的能力、外語採訪的能力、團
隊分工合作與溝通的能力、因應變化與在壓力下工作的能力
者,嘗試以另類於主流媒體的新聞報導形式,創新網路新聞
以及數位工具編輯的能力。
敘事形式,應用影音小短片、照片故事、照片故事加聲音來
報導新聞,並善用超連結來表現故事元素的動態組合。在雙
學生從創造力電子報的採、寫、編、製經驗找到興趣與自
月刊編輯方面,也嘗試增加封面故事專題企畫,以圖表、特
信。隨著學生記者一批一批的加入與畢業,五年年來已培養
寫、側寫、深度報導等創新形式呈現封面故事,編輯技巧
兼具新聞專業與創造力思維的種子記者達50位。學生畢業
與版面風格不斷要求精進,編輯們以美國「時代週刊」為校
後,不論出國、留在國內讀研究所或從事傳播相關工作,都
標。為使每位學生記者有機會學習編輯,雙月刊的主編採取
有優異的表現。第一年參與的學生有兩位已分別在英國及美
輪流制。有經驗的編輯帶新手編輯,一屆一屆傳承並在既有
國完成碩士學位,繼續攻讀博士;前年畢業也有幾位在美國
基礎上再創新。
進修。曾經參與的同學視這份工作為一項實驗與學習,不同
於一般的工讀。雖然當時每位成員無不博命演出,苦不堪
創造力電子報與政大新聞系網路傳播相關課程相輔相成,結
言,但後來談起,卻成為大家值得驕傲的共同回憶。
合理論與實踐,孕育創意思維。網路傳播相關課程支援了創
造力電子報學生記者們的知識基礎,如網路新聞、數位內
一位已出國的電子報記者寫道:「老師信任我們,充份授
容、資訊與互動設計、媒體知識管理。而創造力電子報所累 權,讓我們自由發揮,實驗我們心中理想的新聞報導。而
積的網路媒體經驗也豐富網路傳播相關課程的教學,例如創 在我們過於天馬行空或遭遇困難時,老師適時給予專業建
造力博覽會報導的文章成為後來編輯課程同學練習編輯的素 議,支持我們繼續下去。 … 畢業後我順利申請上Carnegie
材,博覽會的報紙也成為同學比較版面優劣與改進的參考; Mellon University 的娛樂科技研究所,探索數位互動媒體與
智慧鐵人競賽的網站更成為政大新聞系網路媒體平台Uonline 未來新聞的可能性。」
的設計雛型,以鐵人賽學生實地採訪、即時製作網路多媒體
影音新聞的工作流程為藍本,致使此網路媒體平台得以在短 不久之前我也收到另一封email,寫道:「一直想謝謝老師將

362
創意資訊的傳播與交流 五

我們帶到數位內容的領域,讓我大三後的生活整個多采多
姿起來,平台、鐵人、創造力電子報、雙月刊…如果不是
這樣,我大概就只能很痛苦的唸完新聞系。」這位前電子
 ▼ 鐵人賽記者工作實況
報記者曾經為了智慧鐵人創意競賽的截稿日,「瞇著雙眼
熬夜趕工,壓力逼到臨界」。她2007年暑假剛畢業,目前
在Cheers新媒體部門工作。

創造力電子報計畫創新應用網路科技,藉由網站、電子
報、雙月刊的報導引起大眾對「創造力教育」議題產生興
趣,進而激發想像與參與。我們同時也把新聞帶入一個新
的境界,為「新聞」帶來新的想像,見證我們可以為「新
聞」注入創造力,而不會對事實打折扣。

36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