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24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5 年第 8 期

此外 ,伍跃《关于捐纳与印结》《 ( 史林》86 - 1) 研究了捐纳和作为捐纳者身分保证书的印


结 ,指出了发行印结的印结局所具有的公共性格 。相原佳之《清朝木材供应的一个方面》《 ( 中
国研究论丛》 3) 考察了到乾隆为止的由南方向北京运送及储备宫殿施工所需木材的例木制度 。
如上所述 ,当我们回顾 2003 年明清史研究的时候 ,可以看到海洋 、 国家 、
社会等课题如同
一部交响乐一样 ,产生了丰硕的实证研究的成果 ,其根本原因应该是陆续公开出版 、 或者是研
究者不辞劳苦发掘的档案等新史料得到了积极的利用 。最后期待着从内外两个方面对明清王
朝进行观察 ,在新的一年里出现更丰富的成果 。
译自《史学杂志》
第 113 编第 5 号 ( 2004 年 5 月 20 日发行)
《2003 年的历史学界 —
——回顾与展望》

近十五年来日本对宋代士大夫的研究
真锅多嘉子

( 复旦大学历史系  上海  200433)

  日本历史学家对于宋代士大夫的研究 ,曾长期把他们看作是一种主要担负着政治使命的
角色 。远藤隆俊 ( Endou Takatoshi) 发表于 1994 年的评论《中国近世宗族论的展开 : 士大夫研究
的一个着眼点》《( 集刊东洋学》,东北大学 ,1994 年) ,虽然主要是围绕宗族问题来展开的 , 却对
于到那时为止的日本学术界研究宋代士大夫的情况作出了很好的概括 。在他看来 ,宋以及宋
以后 ,承担起中国近世社会政治使命的人 ,主要就是士大夫 。因此通过解读士大夫 ,我们就可
以透视中国的政治结构 。所谓士大夫 ,就其涵盖范围而言可以指两个人群 。狭义的士大夫指
这样一种人们群体 ,他们在文化上是读书人 ,政治上是官僚 ,经济上则是地主或者商业经营者
等 。但是知识分子阶层的人们不一定都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 。因此更宽泛地说起来 ,士大
夫就是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中人 。他的评论所针对的 ,主要是更宽泛意义上的知识分子阶层
的士大夫 。20 世纪 90 年代是日本学术界出版宋代士人传记较多的时期 。承袭着比较传统风
格的宋代士大夫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有关于司马光 、 朱熹和范仲淹的三部重要传记先后面世 。
木田知生 Kida Tomoo 在《司马光和他的时代》 东京 ,1994 年初版 ,1998 年第 2 版 ) 中 , 讨
( ) (
论了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 的过程 。他认为编撰《资治通鉴》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
一个方面是环境 ,当时印刷技术不发达 ,复制的手段只有抄写 ,史书流传深受限制 。还有一个
方面是读者的需要 ,对士大夫来说历史书很不容易接触到 ,因此对历史的理解容易流于浅薄 。
而对皇帝来说 ,历史书则太多了 。皇家书库中所收藏的主要历史书籍 ,仅正史就有十七种 、一
千九百余卷 ,个人已经无法读完 。因此当时的人们都希望有比较易于流通和阅读的通史书 。
木田知生分析说 《资治通鉴》
, 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即“三家分晋”之年开始记事 ,表明司马光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03 年日本史学界的明清史研究 25

将丧失正统的权威视为此后中原地区战乱的原因 。它充分表明了司马光的政治理念 ,表明了


他对宋朝政治状态的脆弱深怀忧虑 。由《资治通鉴》特别强调维持身份秩序 ,可以看出他在治
国方面的基本主张 。司马光根据他的政治理念攻击王安石的新法 ,而从新法的失败可知司马
光的政治理念在当时是受到欢迎的 。
1995 年 ,竺沙雅章 ( Tikusa Masaaki) 的《范仲淹》出版 ( 东京 ,1995 年) 。他在书中提出 ,范仲
淹并没有当过宰相 ,为什么后世对他的评价会这么高 ? 竺沙雅章主要从范仲淹的官僚活动去
考察这个问题 。范仲淹的功业之中 ,值得关注的是他成功地采取对西夏的怀柔政策 。1039 年
宋夏关系决裂 ,战争初期 ,朝廷不同意怀柔政策 ,因为他们害怕丢面子 。可是面对连战连败的
局势 ,宋朝不得不接受范仲淹提出的怀柔政策 。范仲淹力图在西北重振宋军的士气 ,并积极地
巩固与羌人的友好关系 。竺沙雅章指出 ,范仲淹在构建一种新的士大夫风格方面对后代有深
远的影响 。但是 ,对范仲淹的此种崇高评价其实是哲宗以后的事 。竺沙雅章揭示出有关范仲
淹的两幅不同历史肖像 。其一是对主持西北边政的这位战略家的素描 ,可以说这是范仲淹的
历史“实相”。其二则是后来宋朝中央政府为了鼓励士大夫 ,而把他做为官僚的榜样 ,借他的名
义虚构出来的一个“名臣” 形象 。
对朱熹的研究在日本向来属于热门的题目 ,但着眼点多为朱熹的思想和他对中国文化的
影响 ,研究其生平者就不多了 。衣川强 ( Kinugawa Tuyoshi) 的《朱熹》( 东京 ,1994 年初版 ,2000 年
第 2 版) 一书 ,由追溯朱熹的生平入手 ,探讨他之所以会成为大学者的原因 。衣川强认为 ,这里
似乎有两个因素 。一是朱熹没有当大官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作祠官 ,这是一种闲差 ,俸禄虽然
不多 ,但可以维持生活 ,又能有时间读书研究 。另一个是当时的文化环境 ,直到朱熹的时代 ,孔
子和孟子的思想遗产尚未获得深入的发掘 。这为朱熹提供了一个恰逢其时的历史机会 。朱熹
还当过地方官 ,所以也有小试牛刀的实践经验 。分析朱熹的行政实践 ,可以知道他对民间生活
一直是关注的 。
除了名人传记 ,在一般士大夫类型的研究方面也有佳作 。1990 年 ,藤隆俊发表了《宋末元
初的范氏 ——
—江南士人层的一类型》《( 历史》, 东北大学 ,1990 年 ) 。它所讨论的范氏就是范仲
淹的后裔 。范氏在南宋世世为宦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很密切 。元朝停止了科举考试并且给南
人最低的身份 ,然而元政权与范氏家族的关系却仍然相当融洽 。范氏在江南维持了强大的影
响力 。元朝不仅不忽视范氏 ,反而依靠他们统治南方 。范仲淹之后 ,一直到南宋初 ,范氏在社
会上没有影响力 。可是范之柔登第进士后 ,范氏渐渐地成了大家族 。据藤隆俊分析 ,范氏后来
之所以发达 ,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个是财富 ,另外一个和道学有关系 。南宋时 ,赵汝愚 、
朱熹等
道学派的官僚曾被朝廷排挤出政坛 庆元党禁 。范之柔和道学派官僚的关系很密切 ,因此范
( )
之柔也被降级调到乡下地方 。1202 年放松道学之禁 ,同时韩 胄被诛戮 ,道学官僚回到中央 。
以后范之柔的仕途就比较顺利了 。他以礼部尚书致仕 。正是在他的时代 ,范氏恢复了义宅 、 义
庄等等 。尽管范氏义宅 、 义庄的规模不是很大 ,它却成为江南地区地主教化社会的榜样 ,因此
官方给他们免役 、 免税等优惠 ,范氏的势力也越来越大 。
1994 年 ,又有中砂明德 (Nakasago Akinori) 的《刘后村和南宋士人社会》《
( 东方学报》京都大
学 ,1994 年) 发表 。过去的有关研究 , 主要讨论的是《后村先生大全集》, 而不是刘后村本人的
生平 。考察刘后村一生的经历 ,我们发现他并不如其墓志所描述那样光彩 。虽然他被人称为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6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5 年第 8 期

当时第一流的人物 ,可是他没有登第进士 ,没有特别的文采 。他受人之托撰写的诸多行状 、 碑


文、墓志等 ,后来多被用作《宋史》列传的写作素材 ,但《宋史》
中却没有他自己的本传 。其实 ,刘
后村在文化上 、 政治上 、
文学上都颇一般 。那么他是怎样成为当代第一流人物的 ? 中砂明德关
注两个方面 。一是刘后村的出生地及其家庭背景 。他的故乡是福建省兴化军 。兴化军产生了
很多进士 ,刘后村的祖父和父亲便都登进士第 。刘后村凭恩荫当官后 ,与叶适的交往很频繁 ,
这对于他获得第一流人物的评价至关重要 。另一个因素是社会背景 。当时朝廷上党派与学派
之争的形势纷繁复杂 ,成功和失败反复无常 。刘后村并不固守于一个学派 。他的思想既广博
又浅薄 。因此他可以一边跟真德秀交流 ,一边与郑清之 、 贾似道等风流宰相交往 ,这体现出了
南宋末年的士大夫风气 。
1998 年 ,平田茂树主编的论文集《宋代社会的网络》, 在宋代士大夫研究领域内提出一些
比较新颖的想法 , 并且把中国史以外的历史学家也吸引到讨论中来 。由于它的倡导 ,紧接着
便有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重要论文出现 , 随后收入题为《知识分子的各种姿态》的论文集 , 于
2001 年在东京出版 。论文集的主编伊原弘在本书导言中 ,将有关知识分子的研究归纳为三个
方向 。一 、关于知识分子和知识的内涵 ,研究词义 ,应该考虑社会背景的问题 。二 、
培育知识的
方法和知识的传播 ,科举考试 、 书籍的流通 、
识字阶层的扩大化等问题 。三 、社会上士大夫地
位 ,社会上知识分子的作用和士大夫阶层的社会关系 。本书的一个显著特色 ,是注意到将前现
代中国与基本上同时期的它国知识分子以及知识在该社会的地位进行比较研究 。山内弘一
( Yamauti Kouiti)《“小中华”
的知识分子 : 朝鲜王朝的知识分子与两班士族》比较了朝鲜王朝时
期的两班士族和宋代士大夫 ,认为两班阶级是从高丽时代开始的 ,高丽时代完善了中国式官僚
制度和科举制度 。高丽时代的官僚不仅仅根据一品到九品的品位 ,而且按照文 、 武官的区别排
列参加朝廷的正式典礼 ,两班的词语从这样的官僚礼仪中产生了 。在朝鲜王国 “两班”
, 从高丽
末期赐予住在乡下的退休官僚和功劳者的名誉职 ,转变为有势力的身份 。他们住在农村 ,以开
垦土地等手段确立了经济基础 ,15 世纪中期由中举进入中央政府 , 被叫做“士林”。虽然在 16
世纪受了士祸 ,但到 16 世纪中期他们还是成了中央执政的主流派 。士林在他们的阶级内互通
婚姻 ,维持不坠的血统 。两班是修学问的阶级 ,主要读儒家经典和中国古典 ,尊重儒家伦理的
行为 。这些追随儒家思想的官僚取得权威后开始组织朋党 。中国的士大夫和朝鲜的士林有很
多相似的性质 。清朝建立后 ,士林的性质起了某种变化 。尽管朝鲜王国把女真族看成文化水
平低下的“野人”,但因被清朝打败 ,它也变成了“野人”的臣下 。但士林却拒绝接受这一现实 ,
他们把中国叫做“腥秽雠域”,以为中华文明和明王朝的正统继承者在当时就是朝鲜王国 。因
而更极端地强调儒家教义和规则 。在朝鲜王国传播的儒家学派主要是朱子学 。士林认为福建
是朱熹的出生地 ,既然福建能从南蛮变成儒家圣地 ,难道“东夷” 的朝鲜王国就不能转变成中华
吗 ? 对朝鲜王国的一般人来说 ,中华文明不是他们十分熟识的风俗 ,这便使极端重视中华文化
的士林居于上风 ,士林由提高中华的价值来提高自己的权威 。
德桥曜 ( Tokuhashi You) 的论文《中世西欧的知识状态 : 与中国的比较》以意大利为中心来
观察知识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 。在中世欧洲 ,知识和权利没有结合在一起 ,因此知识不能成为
谋取政治地位的媒介 。这种情形与通过经学和科举考试进入权力核心的中国有很大的差别 。
在欧洲 ,随着商业的发展 ,不但神职者而且商人也成了主要的知识传播者 。商人重视知识是为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03 年日本史学界的明清史研究 27

了签合同 ,对于他们来说 ,知识的主要意义是学习文字 ,需要的话包括学算盘 。意大利和法国


南部随即发展了公证人制度 ,修辞学和公证学极受重视 。公证人是知识劳动者 ,但他们不是知
识分子 。值得注意的是 ,在意大利最熟识文字的阶层是商人 ,他们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要支撑
者 ,商人阶层共同的知识和教养获得了社会承认 。在那里 ,很多知识分子以商人做资助者 ,知
识分子的生存条件是学会理解商人阶层的文化 。
如果说意大利的知识是从实际业务的必要性生发出来 , 并逐渐产生社会价值 , 那么在中
国 ,知识本来就有价值 。知识价值获得的过程完全相反 ,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
上引论文集中从政治学视角来从事士大夫研究的 ,有平田茂树 ( Hirata Sigeki) 的《解读政治
界的内幕 : 宋代政治史研究序说》。本文从皇帝和官僚“共治天下”的政治背景来讨论宋代的政
策决定过程 。宋代政治决策的重心转移到皇帝身上 ,但这绝不意味着政治决策只是反映了皇
帝个人的意志 。宋代的政治结构是由以宰相为首的行政机构和由台谏 、 侍从组成的言路之官
所构成 ,行政官僚议决后 ,向皇帝面奏 。上奏的地方既是政策决定的场所 ,又是说服言路之官
的场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 ,决策过程的重心从“议”( 负责官员的议政) 转换为“对”( 官员向皇帝
的) 。平田茂树对宋代决策过程的分析 ,可以补充内藤湖南 、 宫崎市定有“君主独裁政治”的陈
述中所存在的盲点 ,为再构筑宋代士大夫的官僚政治实情提供了有效的新解释 。
铃木董 ( Suzuki Tandasi) 文章《奥斯曼帝国的知识分子 、
权力者及其政治演变 : 伊斯兰史和
宋史的比较》 比较了宋朝和奥斯曼帝国的政治体制 。铃木董指出 ,宋朝的官僚是从强调儒家修
行的士大夫阶级选拔的 ,奥斯曼帝国的官僚属于复数的社会阶级 。中国皇帝的合法性依据在
于天命 ,而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权位的正统性在于他是伊斯兰法的保护者 。宋代皇权的基础是
农村的士大夫阶层 ,而奥斯曼帝国权力基础是以伊斯坦布尔为中心的城市 。宋朝选拔官僚的
科举选士等制度靠士大夫的自觉参加来维持 ,而奥斯曼帝国则依靠少年征发等强制性的补充
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 ,被征发的少年通过训练成为宫廷奴隶 ,有些宫廷奴隶又成为宰相 , 处在
君主如此制约之下的宰相 ,权利再大也不会妨碍君主的权威 。而宋代官僚却由具有本乡宗族
背景的士大夫阶层所构成 ,因此君主难以完全驾驭臣下 。这就可以理解 ,为什么政策决定的重
心会逐渐从“议”转变为“对”。铃木的论文表明 ,对文化背景相异的政治体制进行比较 ,可能对
我们思考宋代士大夫的演生史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
2003 年 ,远藤隆俊又以范仲淹写给兄长的家书为素材 , 发表一篇考察北宋士大夫与其宗
族间联系的论文《北宋士大夫的日常生活和宗族》《 ( 东北大学东洋史论集》, 东北大学 ,2003
年 。通过这些家书我们了解到 ,范中淹获悉哥哥生病 ,就给他送药 ,讲述治疗方法 。亲戚遭遇
)
自然灾害 ,他就捐钱 ,送去救济物资 。侄子 、侄女成孤儿 , 他就收养他们 。族内凡有红白事 , 他
都出力帮助 。另一方面 ,当时知识阶层为仕途而动员的人际资源 ,不仅有血缘关系 ,而且也包
括婚姻关系和乡土关系 。在这个范围之外 ,人与人的交际关系就变得比较疏远 。范仲淹劝告
族人不要参加地域社会和官僚圈之中的内讧 。远藤隆俊的研究揭示出在北宋时期 ,宗族内部
互相保障的意识很强烈 ,而宗族对地域性社会和官僚社会的影响则不大 。
关于宋代士大夫的地方联系之逐渐增强 ,山口智哉 ( Yamagtmhi Tomoya ) 新近发表的《外地
士大夫和乡饮酒礼》足可与远藤的上述论文互为补充 《( 亚洲游学》,东京 ,2004 年 ) 。它以乡饮
酒礼为中心 ,探索外地士大夫之间的交际关系 。自宋朝起 ,随着科举考生增加 ,中举人数的比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8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5 年第 8 期

例越来越小 。北宋初 ,士大夫都关注中举 ,而在南宋初 ,士大夫被迫渐渐地改变此种态度 。他


们开始重视维持自己的乡绅身份 。这样的情况下 ,从北宋末到南宋初举办很多乡饮酒礼 。乡
饮酒礼是通过解试后 ,为了祈祷中试 ,在学校举办的一种酒宴 。除了考生和知州以外 ,乡土士
大夫也参加乡饮酒礼 。十分有意思的是 ,士饮酒礼结束以后 ,往往会编印参加者的名册 ,记录
他们当场作的诗歌等 。这种材料当然有纪念的意义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 ,士大夫以这些纪念品
为媒介建立密切的相互关系 。

读《商代分封制度研究》
何毓灵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河南安阳  455000)

  晚商阶段的方国地理研究一直是商史研 具体地望 。通过对甲骨文中所见的侯 、 伯、


究中的一个重点 , 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自从 公、男、
田、 卫、亚、子、
妇等诸称是否为爵称的
孙诒让提出“方国”概念以来 , 但凡治甲骨学 缜密分析 ,考订其为商代爵称 ,从而论定商代
与商史的学者 ,对此课题多少都有涉及 ,也取 封国的存在 ,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商代方国与
得了不少成绩 。但无庸讳言 ,除了李学勤《殷 封国的区分 。书中又对攸侯 、 杞侯等 15 个侯
代地理简论》( 1959 年) 、钟柏生《殷商卜辞地 国 ,儿伯 、
雇伯等 11 个伯国 , 亚束 、
亚弱等 12
理论丛》( 1989 年 ) 、
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 个亚国 ,子渔 、子央等 7 个子国 ,妇好 、 好息等
(1994 年) 等少数几部著作对商代地名地理 4 个妇国共 49 个封国 , 以及土方 、 虎方 、

研究有较为系统的论述之外 , 尚无专著对方 方、 鬼方等商代北 、 南、东、 西部的 35 个方国
国地理作全面整理 。商代的政治地理尚未完 的历史地理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在此基础
成较为明确的构架 , 从而限制了商史研究的 之上 ,作者指出商代确实存在着一套分封制
进一步细化与深入 。现在 ,李雪山先生的《商 度 ,商王朝通过称册 、
置奠和作邑等程序分封
代分封制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众多的封国诸侯 ,而商代封国 、 方国与商王朝
2004 年 ) 撰成刊行 , 不但是作者本人多年研 之间通过朝聘 、盟誓 、监察 、
巡狩等制度维系
究成果的展示 , 同时也是顺应商代地理政治 这种臣属关系 。这就使对商代历史地理 、 商
研究需要而推出的一部力作 。 王朝与封国 、方国的研究不局限于具体关系
《商代分封制度研究》凡七章 , 近 30 万 的个案性考证与论述上 , 而是上升到“制度”
言 。该书在充分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 这一理论高度 ,对以后晚商的历史地理研究 ,
上 ,全面梳理了甲骨文中有关的方国 、 封国地 无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西周的封建制度
名 ,用商周铜器铭文等材料与甲骨文对勘 ,以 已相当成熟 ,但其渊源问题仍是疑团 。《商代
及卜辞同版或关联的记载推定方国 、
封国的 分封制度研究》
一书对商代分封的研究 ,以及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