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1996 年第 4 期      延安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NO.

4, 1996
  第 18 卷 ( 总第 69 期)  JOU RNAL  O F  YANAN  U N IV ER S IT Y   V o l. 18
SO C IAL  SC IEN CE  ED IT ION

论欧阳修对唐诗的继承及其诗风的
Ξ

形 式 与 得 失
李芳民
提 要 文章认为欧阳修主要选择了韩愈与李白作为其诗歌创作的典范, 他通过对韩、李
二人的学习与继承, 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诗风, 并对整个宋代诗风的形成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 文章最后分析了唐诗对其诗风形成的得失, 认为前人对欧阳修的贬评, 是抱着以唐
人为正法眼藏的保守的观点, 应从发展的观点看到欧阳修对诗歌艺术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 欧阳修 唐诗 继承 诗风
在中国诗歌史上, 宋诗是以不同于唐诗的面目出现于诗坛上的。 但是宋诗特征的形成, 却与宋代诗人对
唐代诗人的继承密切相关, 宋代的诗人大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唐风的薰染, 而在北宋前期诗坛, 能够在继承唐诗
遗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风格的, 欧阳修则是较早较重要的诗人之一, 所以胡应麟在论及宋初诗人时曾说
他们“虽时有宋气, 而多近唐音。”
而至“永叔、介父, 始欲汛扫前流, 自开堂奥。”
①那么, 欧阳修在对唐诗的继承
上, 选取了哪些诗人作为典范? 作出这种选择的理由何在? 对他的诗风的形成有何影响? 又有何得失? 这些
似乎仍值得探讨。


唐宋两代相继, 对于宋代诗人来说, 唐诗在艺术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既为他们在诗歌艺术上进一步拓展
设置了障碍, 同时又为他们 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东西。 因此, 当宋代诗人从事诗歌创作时便面临着如何继承唐
人而又超越唐人的问题。北宋初期的诗坛, 尚处于对唐人的学习阶段。严羽曾说:“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 王黄
州学白乐天, 杨文公刘中山学李商隐, 盛文肃学韦苏州, 欧阳公学韩退之古诗, 梅圣俞学唐人平淡处。”②尽管
欧阳修与宋初其他诗人一样学唐, 但是, 却应该承认, 欧阳修在学唐的基础上已更多地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特
征, 已与“多近唐音”的诗人有所不同, 正如李东阳所说:“欧阳永叔深于为诗, 高自许与。 观其思致, 视格调为
深。然核之唐诗, 似与不似, 亦门墙藩篱之间耳。”
③尽管严羽说欧阳修“学韩退之古诗”
, 但是从创作实际来看,
欧阳修在对唐诗的学习上是比较宽广的, 如集中表现在《春寒效李长吉体》
、《刑部看竹效孟郊体》
, 他的《小圃》
一诗在风格上颇似李商隐诗。然而, 对他影响最大的则是韩愈与李白。张戒曾说:“欧阳公诗学退之, 又学李太
白。”
④不过, 欧阳修在对唐诗典范的继承上, 似乎又是经过有意识的选择的。 就诗歌成就而言, 唐代诗人在宋
人眼中, 李白、杜甫、韩愈可说并足而三,“诗文字画, 大抵从胸臆中出, 子美笃于忠义, 深于经术, 故其诗雄而
正。李太白喜任侠, 喜神仙, 故其诗豪而逸。退之文章侍从, 故其诗文有廊庙气。退之诗正可与李白敌, 然二豪
⑤但是, 欧阳修对于杜甫的态度却十分微妙。刘分攵说:“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 谓为村
不并立, 当屈退之第三。”
夫子, ……欧公亦不甚喜杜诗, 谓韩吏部绝伦。吏部于唐世文章, 未偿屈下, 独称道李杜而已。欧公贵韩而不悦

Ξ 本文 1996 年 3 月 12 日收到

・82・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子美, 所不可晓。”⑥陈师道也说:“欧阳永叔不好杜诗, 苏子瞻不好司马《史记》, 余每与黄鲁直怪叹, 以为异
事。”⑦可见欧阳修对于杜诗的态度在宋代已引起了诗人们的困惑。 对于这种困惑, 欧阳修曾有过这样的解
释, 何汶《竹庄诗话》
引《延漏录》
云”予尝以师礼见参政欧阳修, 因论及唐诗, 谓杜子美才出人表, 不可学。 学必
不至, 徒无所成, 故未始学之。 韩退之才可及, 而每学之, 故欧诗多类韩体。”
⑧不过, 欧阳修以杜甫才高不可学
作借口似乎缺乏说法力? 就才能而言, 欧阳修对自己的自负是出了名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国朝名臣
传》
云:“欧阳修为诗, 谓人曰:《庐山高》
惟韩愈可及;《琵琶前引》
, 韩愈不可及, 杜甫可及,《后引》, 李白可及, 杜
甫不可及。 其自负如此。”
⑨可见, 以才高不可学实在是一种推诿, 而不愿学、不喜欢学似乎才是真心所在。 况
且, 杜甫的诗是以有章法可寻便于学习为诗人所乐道的, 晚于欧阳修的苏轼就曾说过:“学诗当以子美为师, 有
规矩, 故可学。退之于诗本无解处, 以才高而好尔。渊明不为诗, 写其胸中之妙尔。学杜不成, 不失为工。无韩
之才与陶之妙而学其诗, 终为乐天尔。”βκ 由此可见, 欧阳修在继承唐诗, 选取典范时, 是经过有意识地选择与
取舍的。
那么, 欧阳修在对唐诗的继承上为什么摒弃杜甫而选承韩愈与李白呢? 这不能不与他改革宋初诗风的态
度、他诗歌创作的审美追求以及他在诗坛上的地位有关。 欧阳修作为北宋诗坛上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对于
诗风的改革是要建立宋诗自己特征的诗歌, 而韩愈诗歌的创新, 正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叶燮曾说:“韩
βλ
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 其思雄, 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 皆愈为之发其端, 可谓极盛。”
尽管韩诗的某些特征, 在杜甫诗中已见端倪, 但杜终是偶一为之, 尚未完全发展, 韩愈则是继其源而壮大之。
因此当欧阳修要为宋诗的发展奠定基础时, 必然要选择韩愈作为其学习与继承的楷模, 而对于杜甫, 他只是表
示了应有的尊敬而已。
另外, 从审美理想与追求来看, 韩诗的追求也与欧阳修有合拍之处。 他曾说:“退之笔力, 无施不可, 而尝
以诗为文章未事, 故其诗曰:‘多情怀酒伴, 余事作诗人’
也。然其恣谈笑, 助谐虐, 叙人情, 状物态, 一寓于诗, 而
曲尽其妙。此在雄文大手, 固不足论, 而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盖其得韵宽, 则波澜横溢, 泛入傍韵, 乍还乍离,
出入回合, 殆不可拘于常格, 如《此日足可惜》是也, 得韵窄, 则不复傍出, 而因难见巧, 愈险愈奇, 如《病中赠张
十八》
之类是也。余尝于圣俞论此, 以谓譬如善驭良马者, 通衢广陌, 纵横驰逐, 惟意所之。至于水曲蚁封, 疾徐
βµ 这既是对韩诗的推崇, 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韩愈诗歌追求的共鸣。 从欧
中节, 则不少蹉跌, 乃天下之至工也。”
阳修诗歌创作来看, 他也确实是继承了韩愈诗歌的追求。
“集中如《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诗, 意仿《荐士》
之什;
《送慧勤归余杭》
, 似拟《送文畅北游》诗,《忆山示圣俞》殆以《南山》诗为法, 至《秋怀》诗,‘披霜掇孤英, 泣古吊
寒冢’ βν
句, 清峻峭拔, 雅类韩氏。”
从欧阳修当时在诗坛的地位来看, 他与韩愈作为中唐文坛领袖是十分接近的, 不仅北宋后来的苏轼把他
看作是宋代的韩愈, 就是当时的诗人也是如此。 梅尧臣《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诗就说:“退之昔负天下
才, 扫掩众说犹除埃。张籍、卢仝斗新怪, 最称东野为奇瑰。欧阳今与韩相似, 海水浩浩山嵬嵬。石君苏君比卢
籍, 以我待郊嗟困摧。”
这种地位的相似也当是他把韩愈作为学习的楷模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 作为一位改革诗风的诗坛领袖, 欧阳修专学韩似乎对于他建立新的诗风并不够, 况且韩诗中存在着
的佶屈聱牙与僻涩, 不仅同宋初诗风中的不良习气相似的毛病, 而且与欧阳修所追求的平淡境界相去甚远。
叶梦得说:“至和、嘉祜间, 场屋举子, 为文尚奇涩, 读或不成句, 欧公力欲革其弊, 既知贡举, 凡文涉雕刻者皆黜
之。”βο 即此可见他对僻涩的态度与对平淡的追求。 对文如此, 对诗歌创作也是如此。 宋初漫延长达半个多世
纪的“西昆体”诗, 便具有“僻 涩隐晦”之弊, 而“欧阳公诗始矫‘西昆体’专以气格为主, 故其言多平易疏畅, 律
βπ 为了力矫时弊, 以至达到虽“语有不论, 亦不复问”
诗意所到处, 虽语有不论, 亦不复问。” 的程度, 可以看出欧
阳修在诗歌创作上对平易境界的热切。 而这种平易又是韩诗所不完全具备的, 这就使得欧阳修在推崇韩诗的
同时, 不能不选择其它诗人而加以融化。
从矫僻涩、求平易出发, 欧阳修选择的对象便是李白。 张戒说:“欧公喜太白诗, 乃称其‘清风明月不用一
钱买, 玉山自倒非人推’ βθ 在张戒看来, 欧阳修推崇李白诗
之句。 此等句虽奇逸, 然在太白诗中, 特其浅浅者。”
中“特浅浅者”
, 似乎不可理解, 然而, 这种浅显平易正是欧阳修力矫时习、建立平淡诗风所需要的。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欧阳修在对唐诗的继承上是有所选择取舍的, 从改革时习、建立新诗风的需要以及

・83・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他自己诗歌创作的审美追求等原因出发, 他选择了唐代诗人中韩愈与李白作为自己的学习典范, 并融合二人
以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


上文曾谈到欧阳修在对唐诗的继承上以韩愈和李白作为学习的典范, 但是, 在具体创作实践中, 韩、李二
人对欧阳修的影响并不是等量齐观看, 他对韩、李二人的学习、继承应该说是有主有从, 而以韩为主, 以李为
从。刘熙载曾说:“东坡谓欧阳公‘论大道似韩非, 诗赋似李白’
。然试以欧诗观之, 虽曰似李, 其刻意形容处, 实
βρ 今人钱钟书先生更说:“唐后首昌昌黎诗, 升堂窥奥者, 乃欧阳永叔。”
于韩为逼近耳。” βσ 可以说在对韩、李二
人的学习与继承上, 其侧重点有所不同, 对韩诗的学习似乎在于具体的创作手法上, 而对李白则是喜欢其天才
超迈、诗风的洒脱自然上。 比如学韩, 清人方东树曾说:“六一学韩, 才气不能奔放而独得其情韵与古文法, 此
βτ 对于学李, 刘分攵说他“于李白而甚赏爱, 将由李白超越飞扬为感动也。”χ
亦诗家深趣。” κ 下面就欧诗学韩、李
的具体表现作些分析。
就诗歌体材而言, 欧阳修学韩愈似乎更多地表现在古诗上, 而以七古最为突出。 比如沈德潜曾说;“欧阳
七言古专学昌黎”χ
λ。 这是因为七古这种体式, 到了韩愈手里上承杜甫而又加以变化, 不仅显示创造性的特
征, 而且为后代呈示出学习的法门, 使后代更易于继承学习。 方东树云:“诗莫难于七古。 七古以才气为主, 纵
横变化, 雄奇浑灏, 亦由天授, 不可强能。”χ
µ“七言古诗, 易入整丽而近平熟, 公 ( 按指韩愈) 七言皆祖杜拗体”
ν ,“又恢张处多, 顿挫处多”,“虽纵横变化处不逮李、杜, 而规摩堂庑, 弥见阔大。”
χ ο 韩愈在七言古诗上所开出
χ
的堂庑, 正为欧阳修等后代诗人的七古创作显示出学习的途径。 那么这种学习的途径具体又是什么呢? 这就
π 欧阳修以古
χ
是以古文之法入于七古。“学欧阳公作诗, 全在用古文章法。 如此, 则小才亦有把鼻涂辙可寻。”
文笔法从事七古创作, 在他的集中有着充分的表现。 不过欧阳修用古文笔法创作七古, 又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是表现在诗歌创作的结构布局上, 二是表现在用古文句法上 , 三是诗中的议论化倾向。
七言古诗由于不象近体诗那样在篇幅上受到限制, 它便于诗人充分展开, 因此, 诗人在创作时可以通过叙
事、写景、议论等多种手法, 酣畅淋漓地纵笔挥洒, 但是, 如果在布局结构上不进行精心经营, 又容易陷于平直,
θ 在这
χ
所以七古创作“其能处, 只在将叙题、写景、议论三者, 颠倒夹杂, 使人迷离不测, 只是避直、避平、避顺。”
ρ
χ
一点上, 欧阳修是深得其法的, 所以方东树称道他“章法剪裁, 纯以古文法行之, 所以独步千古。”
那么欧阳修又是如何以古文笔法运用他的七古创作呢? 对此方东树说:“欧公之妙, 全在逆折顺布, 惯用
此法, 故下笔不犹人, 读者往往迷之, 又每加以事外远致, 益令人迷。”χ
σ 方东树所说的“逆折顺布”法, 详其意,
实即是把叙事、写景、议论等表现手法颠倒错杂运用, 造成诗意的迭宕顿挫, 避免平直之弊。 试以《千叶红梨
花》
一诗为例:
红梨千叶爱者谁, 白发郎官心好奇, 徘徊绕树不忍折, 一日千匝看无时。
夷陵寂寞千山里, 地远气偏时节异, 愁烟苦雾少芳菲, 野卉蛮花斗红紫。
可怜此树生此处, 高树绝艳无人顾, 春风吹落复吹开, 山鸟飞来自飞去。
根盘树老几经春, 真赏今才遇使君, 风轻降雪樽前舞, 日暖繁香露下闻。
从来奇物产天涯, 安得移根植帝家, 犹胜张骞为汉使, 辛勤西域徙石榴。
全诗咏红梨花乃一特异品种, 感叹其生于偏僻之地而湮没不闻。 而在写法上, 却都不专从红梨花的花容特征
着笔, 而是把叙、写、议三者结合, 错杂运用。 先叙红梨花这一特异花卉引起白发郎中的好奇, 继则宕开笔致,
说夷陵地理偏僻, 气候与众不同, 荒野众花开放致使红梨花无人顾赏, 然后又顺承开头说, 只有遇到白发郎中
( 使君) 才能真正欣赏它, 最后收合全诗议论, 叹息红梨花这种天涯奇产未能移植帝家。 由于在写法上顿挫变
化, 使全诗显得不欲不平。对于这种写法上顿挫变化, 方东树分析说:“起二句先点叙。三四句写。‘夷陵’
句逆
卷跌开,‘可怜’
以下顺布。
‘盘根’
二句合,‘风轻’
二句夹写。
‘从来’ τ 其“逆折顺布”
χ
四句, 僦衬入收议。” 之法大
致可见。再如《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一诗, 这是欧阳修平生得意作之一。这首诗在立意上虽不及王安石的《明妃
曲》那样超卓, 但写法上却极能表现出欧阳修的特点。 诗开头并未写王昭君出塞情事, 却从胡地风俗着笔, 然
后叙写昭君出塞的痛苦, 通过琵琶音声之苦加以衬托, 之后又写琵琶传入汉家, 汉宫按习声谱, 琴音传恨, 其声

・84・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更苦, 最后又说, 不亲经昭君出塞的经历, 岂能识得琵琶音声之苦。 层层转折, 腾挪变化, 别开生面。 故方东树
δκ
说它“思深。 无一处是恒人胸臆中所有。 ……一层一层不犹人, 所以为思深笔折也。”
在以古文句法入七古方面, 欧阳修可说是承韩愈之源而变化之。 韩愈为古文大家, 因此在诗歌创作上便
引入古文句法, 虽然这种文体间的嫁接, 曾引起人们的訾议, 但这种创新却为后来诗歌的发展开出了一条新的
表现方式。 欧阳修学韩诗, 于此也有继承, 不过韩愈在运用古文句法入诗时, 以气为主, 不讲句式的整齐, 因而
往往句式参差不齐, 比如他的《嗟哉董生行》
、《效月蚀诗》
等, 都有这个特点, 欧阳修则把这种参差不齐的句式,
尽量变得整齐起来, 如他的《答杨辟喜雨长句》
:
吾闻阴阳在天地, 升降上下无时穷。 回环不得不差失, 所以岁时无常丰。 古之为政知若此,
均节收敛勤人功。 三年必有一年食, 九岁常备三岁凶, 纵令水旱或时遇, 以多补少能相通。
今者吏愚不善政, 民亦游惰离于农, 军国赋敛急星火, 兼并奉养过王公, 终年之耕幸一熟,
聚而耗者多于蜂。 是以比岁屡登稔, 然而民室常虚空, 遂令一时暂不雨, 辄以困急号天翁。
赖天闵民不责吏, 甘泽流布何其浓, 农当勉力吏当愧, 敢不酌酒浇神龙!
诗中许多句子明显地带有散文句式的特点, 但却尽量地使这种散文化的句式纳入诗的韵律之中。 这类诗在欧
集中仍有不少, 如《石篆诗》
:“……其人已死骨已朽, 此字不灭留山畏。山中老僧忧石泐, 印之以纸靡松煤。欲令
流传在人世, 持之以赠比琼瑰。……”
,《菱溪大石》
:“溪边老翁生长见, 疑我来视何殷勤, 爱之远徙向幽谷, 曳以
三犊载两轮”
、“或疑古者燧人氏, 钻以出火为炮燔。 苟非神圣亲手迹, 不尔孔窍谁雕剜? ……”
等等。
至于七古中的议论化倾向, 上举《答杨辟喜雨长句》一诗即可看出, 这里以《答朱 捕蝗诗》略作说明。 据
史载, 宋仁宗时连年蝗害, 官府令百姓捕蝗, 结果不但未能奏效, 反由于法峻吏猾, 搞得民不聊生, 这首诗即借
朱 所作《捕蝗》
诗而生发议论, 指出那些反对捕蝗的人的意见乃“不究其本论其皮”
, 而作者的结论是应该改
变强迫百姓捕蝗为鼓励人民捕蝗。 整首诗中, 汨汨滔滔全为议论之笔。
五古可说是诗歌体裁中的门阀世家, 它可溯源先秦, 而至汉魏已经成熟。 唐人的五古在汉魏六朝的基础
上, 又在题材的表现领域上有所发展, 其中杜甫的贡献最大。“杜甫的五古几乎囊括了当时五七言诗的全部题
材” , δλ , 韩愈的五古上承杜甫, 但也有所
,“五古在杜甫手中才最终成为题材内容方面适应性最强的一种诗体”
变化, 比如, 在题材的全面上, 韩愈与杜甫有相似之处, 但就具体表现而言, 韩愈以五古叙交谊、状物态表现得
比较突出, 在语言上, 韩对杜的变化更明显。 杜甫五古上承汉魏, 元气淋漓, 不尚雕饰, 韩则除了平淡不烦绳削
的一面外, 又具有造语奇险的一面。 正如方东树所说:“
‘高词媲皇坟’
与‘至宝不雕琢, 神功谢锄耘’
是两境, 上
言‘奸穷怪变’
, 下言‘平淡’ δµ 而他造语奇险的一面, 可说是他五古创作的新特点,
。此公自述二能, 不拘一律。”
昌黎五古, 语语生造、字字奇杰, 最能医庸熟之病。”δµ , 而在五古创作的章法结构上, 韩愈也显出曲折变化之
妙。
欧阳修五古创作在题材、语言与章法上对韩的继承都有表现。 由于欧阳修在文坛上的领袖地位, 与诗人
交往颇多, 所以他的五古在叙交谊、状物态方面都有不少, 如《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赠杜默》
、《哭石曼卿》
、《忆
山示圣俞》
等。 章法的曲折变化如《重读〈徂徕集〉
》、《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

欧阳修对于李白的喜爱乃在于其平易洒脱的风格, 他对这种风格加以吸收, 融化于他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平心而论, 李白作为天才诗人, 其诗歌创作伫兴而就, 不拘常格, 是很难从章法上进行模仿的。 虽然在章法上
无迹可寻, 但对风格的平易自然, 欧阳修却可以体昧、吸取。 他的五七言古诗在表现题材与章法结构上继承了
韩诗的某些特点, 但就风格而言, 却无韩的奇险, 比如上举《忆山示圣俞》即可说明, 这似乎可以看作是以李的
平易对韩的矫正。 就平易而言, 欧阳修更像李白。 这不能不与他在风格上对李白的喜爱、学习继承相关。
总之, 欧阳修在诗歌上对韩、李均有所继承, 对韩的继承表现在题材领域与诗歌的章法结构布局上, 对李
则更多地表现在风格上。 可以说他是融化二人于一体而又自出胸臆, 形成了他诗歌既曲折多姿又具深情远韵
的平易疏畅的诗风。


欧阳修为宋代诗坛的一代文宗, 他的诗学韩、李而自成风格, 对整个宋代诗风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85・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δο
“式唐人之作则, 为宋代之正宗, 天德不凡, 工夫邃密。学者从此公门户而入, 则宋诗之道, 无断港绝潢之误。”
但是对于欧阳修学唐尤其是学韩得失, 后代似乎却颇有分歧。 清人贺裳曾说:“欧公古诗苦无比兴, 惟公赋体
耳。至若叙事处, 滔滔汨汨, 累百千言, 不衍不支, 宛如面谈, 亦其得也。所惜意随言尽, 无复余音绕梁之音。又
δπ 又说:“诗道
篇中曲折变化处亦少。 公素喜学韩, 韩本诗之别派, 其佳处又非学可到, 故公诗常有浅直之恨。”
至庐陵, 真是一厄, 如《飞盖桥望月》
中云:‘乃于其两间’
、‘矧夫人之灵’
、‘而我于此时’
, 便开后人无数恶习。永
δθ 而方东树则说:“欧公情韵曲折, 往反咏唱, 令人低徊欲绝, 一唱三
叔本是一秀冶之笔, 忽尔嗜痂, 竟成逐臭。”
叹, 而有遗音, 如啖橄榄, 时有余味, 但才力弱耳。”δρ 这似乎是两个相反的评价。 这两种评价也似乎反映了后
人对于欧阳修诗的两种极有代表性的看法。
对于方东树的褒评, 我们可以暂置不论, 而贺裳的 批评却有值得讨论的必要。平心而论, 如果我们不是心
存偏见, 抱着以盛唐为正法眼藏的观点的话, 对于欧阳修的学韩倒是应该给予肯定。 贺裳批评欧阳修诗“惟工
赋体”
“亦其得也”虽似有所肯定, 实际还是暗含贬意, 至于讥评他学韩乃学“诗之别派”
, 则是十分典型地反映
了贺裳以盛唐诗为正宗嫡派的观念。 至于说欧诗“若无比兴”
、“篇中少曲折变化”
、“意随言尽”
的话, 似乎也不
尽然。 比如“少曲折变化”
, 从上文所举诗例来看, 就不尽合事实, 相反欧诗倒不乏曲折变化波澜迭出之妙。 欧
诗中也有比兴寄托之作, 如《聚星堂前紫薇花》
一诗, 借紫薇花的零落喻自己被贬的遭遇,“相看两寂寞, 孤咏聊
自慰”
, 比托之意甚明。 而他的五言短篇, 描写山水风景, 抒发他游山水之情, 亦不乏情韵悠远, 描写生动之作,
如《游龙门分题》
、《嵩山》
等即是如此。
贺裳的观点实际上反映了一种保守的诗歌理论观点, 他们看不到诗歌创作中创新力量的价值。 从诗歌发
展来看, 盛唐诗歌已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高峰, 如何在诗歌艺术上进行创新, 已经摆在了中唐诗人面前, 所以从
中唐开始, 诗人们已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而在这一点上韩愈尤为突出, 他上承杜甫诗歌的某些特点如议论化,
瘦硬奇险笔法等而加以壮大, 劈山开道, 独创一格, 成为诗歌发展史上之一变。 对于这种新变, 无疑应予以肯
定, 叶燮说:“俗儒且谓愈诗大变汉、魏, 大变盛唐, 格格而不许, 何异居蚯蚓之穴, 习闻其长鸣, 听洪钟之响而怪
之, 窃窃然议之也! 且愈岂不能拥其鼻, 肖其吻, 而效欲儒为建安、开宝之诗乎哉? 开宝之诗, 一时非不盛, 递至
大历、贞元、元和之间, 沿其影响字句者且百年, 此百余年之诗, 其传者已少殊尤出类之作, 不传者更可知矣。
必待有人焉起而拔正之, 则不得不改弦而更张之。”
而对宋人之继承韩愈, 叶燮则曰:“譬之石中有宝, 不穿之凿
之, 则宝不出”δσ。 欧阳修继承韩愈, 参以李白,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当也做如是观。

注释:

① 胡应麟《诗薮》
外编卷五,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 209 页。 ②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人民文学出版社第
26 页。 ③ 李东阳《麓堂诗话》
, 见《历代诗话续编》
下第 1386 页。 ④ ⑤ ⑥ 张戒《岁寒堂诗话》
卷上, 见《历代诗
话续编》 κ 刘分攵《中山诗话》
上, 第 452: 第 458—459 页; 第 45 页。⑥ χ , 见《历代诗话》
上, 第 288 页。⑦ 陈师道
《后山诗话》
, 见《历代诗话》
上, 第 303 页。⑧ 何汶《竹庄诗话》
卷九, 第 166 页。⑨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后集,
第 166、第 171 页。βκ 田同之《西圃诗说》 上, 第 756 页。βλ δσ 叶燮《原诗》
, 见《清诗话续编》 , 见《清诗话》
下, 第
µ 欧阳修《六一诗话》
570 页。β 上, 第 272 页。βν δσ ( 阙名)《静居绪言》
, 见《历代诗话》 , 见《清诗话续编》
下, 第
1646 页。β
ο βπ 叶梦得《石林诗话》 上, 第 429、第 407 页。βρ 刘熙载《艺概》
卷下、卷上, 见《历代诗话》 , 上海古出
版 籍社, 第 66 页。βσ 钱钟书《谈世录》 τ χ
, 中华书局, 第 177 页。β µχν χ
ο χ
πχθ χ
ρχσχ
τ δκ δµ δρ 分别见方东
树《昭未詹言》
卷九, 第 223; 卷十一, 第 232; 卷十二, 第 269、第 275; 卷十一, 第 234; 卷十二, 第 275; 卷十二, 第
276, 第 276—277, 第 281; 卷九, 第 222; 卷十二, 第 276 页。δλ 莫励锋《论初盛唐的五言古诗》
, 见《唐代文学研
第三辑, 广西师大出版社。δν 延君寿《老生常谈》
究》 下, 第 1818 页。δο 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
见《清诗话续编》
序例》 下, 第 1547 页。 δπ δθ 贺裳《载酒园诗话》
, 见《清诗话续编》 , 见《清诗话续编》
上, 第 411 页

(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 时晓丽)

・86・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