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史学史研究  1999 年第 4 期・

书刊春秋

读《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

秦进才
  牛润珍博士的学位论文《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我认为该
书在以下三方面尤为精彩 。
一、
探微索隐考察演变的真象 。由于历史现象纷纭复杂 , 再加上人们认识的局限 , 因而不
易窥见历史的真象 。为考察历史的真象 ,作者广泛搜集正史 、
类书 、
典志体史书 、
前人今贤的论
著近百种 。作者尊重前贤的成果 ,但不迷信盲从前人的结论 ,而是在前贤基础上深入研究得出
自己的看法 。关于北魏崔浩国史案 , 陈寅恪认为是民族矛盾和政治斗争 , 作者进一步指出 :

‘国史案’
并非完全是民族矛盾 ,恐怕还有史学方面的原因 ,拓跋氏严格控制史学 ,不会允许史
官任意直书”《
( 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46 页 。为简便 ,以
下不再全注书名 、 版本 ,只标页码) 。此外 ,还指出刘节断言唐初“著作局并史馆”之误 ( 第 213
页) 等 。继承发展前贤的成果 ,是研究的重要方面 ,而考辨材料的真伪 ,更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
在这方面作者下了很大的气力 ,更能显示出其深厚扎实的史学功力 。点校本《旧唐书》卷七十
《杜正伦传》
删去了“左右史”
中的“右”
字 ,作者从唐代史学发展的大背景出发 ,从唐代左右史是
与记注制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角度着眼 ,广征博引 ,指出唐朝贞观年间 ,记注官多将起居注笼
统称为左右史 。并进一步说明出现误删的原因 ,在于点校者不明白唐代记注制度与左右史官
制及唐代人所说的左右史本义 ,轻信了出于宋人之手的《册府元龟》等书 ( 第 208 - 211 页) 。这
样就从源头上真正搞清了唐代左右史的真象 ,诸如此类的精彩考辨不少 。通过探微索隐的考
辨 ,既弄清了历史的真象 ,也使结论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之上 。
二、
原始察终寻找演变的关键。史官制度演变的研究 ,既是中国史学史研讨的领域 ,也属于
中国官制探究的范围 ,并与国史编纂制度、
各朝对历史的总结、
史学与政治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涉
及面广 ,头绪繁多。作者不畏艰难 ,精心梳理 ,巧妙地把多领域的内容糅合为一 ,把着眼点放在中
国史学史发展的重要阶段 ,从官制的发展、
民族的融合等方面来看史官制度的演变 ,从政治的需
要、
史学发展的要求来看诸多因素对史官制度的影响 ,以及史官制度的变化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抓住演变的题目作文章 ,得出了两汉是新旧史官制度的交替时期 ,天官、
史官分道扬镳 ,先秦史官
制度衰落 ,新制度即著作官制开始萌生等结论。尤其是对新史官制度产生的标志性事件 ,着重进
行论述。如指出 “西晋著作局
: (省) 是见于史籍记载最早的古代专门修史机构 ,以后东晋南北朝
直至唐初 ,均递相沿置 ,或稍有差别 ,大同小异。著作机构的出现与沿置 ,保持了古代著作官制与
史书著作制度的连续性”(第 104 页) 。揭明 “北魏设大臣监领
: ,创设国史监修制度”( 第 146 页) 。
明确指出 :隋朝设置起居舍人 “是中国古代史官制度发展史上第一次设专职掌注起居
, ,它进一步
完善了中国古代的记注制度 ,是古代记注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第 206 页 。等等。抓住
( )
史官制度演变的关键之点 ,剖析其意义影响 ,明确其历史地位 ,就为考察史官制度的演变树立了
76
一个个的路标。作者在考察史官制度演变时 ,还摸索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即是由后向前写 ,一个
朝代一个朝代地由近及远的地推进 ,由果溯因有利于史官制度材料的搜集 ,而在修改时 ,则由前
向后推移 ,由因探果有利于纵横会通 ,由此而达到原始察终抓住演变关键的目的。
三、
宏观把握追求演变的规律 。史学研究的任务之一 ,在于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 。是否追
求寻找历史变化的原因 ,能否归纳出历史发展的规律 , 是区分资料汇编与学术专著的重要标
志 。作者面对史官制度零碎而不系统的资料 ,针对早已引人注意而无系统成果可供借鉴的课
题 ,从宏观着眼 ,从微观入手 ,在史料考辨 、
继承前人成果 、
各朝代研究的基础上 ,把视野放在了
上起殷周以求其源 ,下迄唐初以察其流 ,重点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官制度进行梳理 ,溯源求
变 ,精细考察 ,得出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意义的结论 。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次上 ,而是进
一步深入探索 ,归纳出汉至唐初史官制度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指出 “ : 两汉与唐初 , 史官制度凡
两大变 : 两汉大变属新旧交替 ,是著作官制生成之前因 ; 唐初大变为改进与完善 ,是著作官制发
展之后果 。著作官修史制度历魏晋南北朝隋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 400 年 ,最终被唐代史馆修
史制度替代”( 内容提要第 2 页) 。这段不长的话 ,简明扼要地揭示出了汉至唐初史官制度演变
的规律 ,也高度地概括了该书的宗旨和重点 ,这是画龙点睛之笔 ,是提炼近百种论著的结晶之
作 ,从而完成了宏观微观相结合寻求史官制度演变规律的使命 。
史学研究是薪火相传的事业 ,前人的成就 ,提高了后人的起点 ,时代的发展 、 新材料新方法
的出现 ,再加上后人的努力 ,也会推进前人的事业 ,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同时 ,史学研究也
是古老而常新的事业 ,总会有新的问题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 去研究 ,作为汉至唐初史官制度演
变的研究也是如此 。作者艰苦攻读三年 , 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 但仍指出 “ : 唐初史馆是否分为
内、 外院 ? 限于所见材料 ,难能辨明 ,兹且作一问题提出 ,留待后考”( 第 215 页) 。正是这种实
事求是的态度 ,正是这种永不满足志在求索的精神 ,使《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
这部专著成
为填补空白的开拓之作 。

稿  约
一、 本刊欢迎有关历史理论 、
历史教育 、
历史文献学 、
历史编纂学等方面发展史研究的
稿件 。
二、 文稿长短不拘 ,6000 字以内的文章尤所欢迎 。 “史林偶拾”请写简短些 ,集中写一
个问题 。本刊对来稿有时须作必要的修改 , 如不愿修改 , 请说明 。作者文章文责自负 , 不
代表本刊对问题的看法 。
三、 来稿请用 16 开小稿纸 ,注释请用脚注 , 即注于每页之下 ,文稿最后要写明作者的
职称 、
工作单位 、详细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 ; 北京市作者请将联系电话号码附上 。打印稿
后面应有作者的签名 。文稿字迹不清 ,或注释不合要求 ,本刊请人誊写 、 处理 ,费用从作者
稿酬中扣除 。
四、来稿请附 200 至 300 字的摘要 。引文一定要核对原文 ,做到准确无误 。
五、稿件发表后 ,即寄付稿酬 。请作者自留底稿 ,未被采用的文稿 ,不再退还 。作者寄
来的稿件如半年未被采用 ,也未接到本刊编辑部的函件 , 可自行处理文稿 。1997 年起本
刊已录入清华大学学术期刊光盘版 ,如作者不愿录入光盘版 ,请说明 。
六、
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 ,请不要私人转交 ,以免遗失 、
延误 。

7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