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24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99 年第 7 期

和《墨子》 中有关条文的分析, 提出墨家家族观念流入秦律的假说。 全文考察深入, 运用秦简新


材料分析, 结论与传统认为秦商鞅变法后家族分异、出现了以夫妻为中心的小家庭的观点不
符, 具有一定的新意。
此 外, 韩国学者对秦简中所见“隶臣妾”的问题, 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辛圣坤《试论“隶臣
妾” 的身份》《 ( 东洋史学科论集》1985 年) 持“个别身份说”, 他认为“隶臣妾” 是保护和维持齐民
制度的一种必要形式。 崔德卿《隶臣妾的身份及其存在形态》《 ( 釜山史学》 1986 年) 主张“完全
身份说” , 林柄德《云梦秦简所见隶臣妾身份的性质》《 ( 成大史林》 四辑, 1987 年) 则认为是官奴
婢。 其他如任仲 《论云梦秦简的赀罚》《 ( 东洋史学研究》 二四辑, 1986 年) 研究了财产的赀罚
问题, 金善珠《关于秦始皇统一法令——以云梦秦简为中心》《 ( 梨花史苑》 二二、二三合集, 1988
年 论证了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法令的可能性及其相关问题。崔昌大《秦田律和阡陌制》《
) ( 釜山
开放大论文集》 二七, 1985 年) 、
《论睡虎地秦墓竹简的金布律》
《釜山开放大论文集》二八, 1986
年) 认为, 商鞅变法后将阡陌制下的土地所有制形态改变为国有制的授田制的看法是不正确
的。 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研究云梦秦简, 代表了南朝鲜简牍研究的方向。
总体来说, 韩国的简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其涉及范围有限, 利用简牍资料也较少, 研究
领域尚需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 学者对文物考古资料的日益重视,
韩国的简牍研究一定会更加深入, 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前景一片光明。

读《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

孙彩红

   《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 12 月第 1 版, 以下简称《论


稿》 ) 是已故隋唐史专家胡如雷先生自 50 年代至 90 年代初研究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成果的结
集。《论稿》 不仅反映了作者杰出的学术成就, 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治学方法。
作者非常重视选择社会经济史方面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 收入《论稿》 的论文, 有《唐代均
田制研究》 、《唐代的田庄》
、《唐代租庸调制的作用及意义》 、《唐代两税法研究》 、
《唐代的飞钱》 、
《唐五代时期的“骄兵”与藩镇》 、《关于隋末农民起义的若干问题》、《唐末农民战争的历史作
用》、《从汉末到唐中叶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 、
《门阀士族兴衰的根本原因及士族在隋唐的地
位和作用》 、《唐宋之际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 、
《唐代中日文化交流高度发展的社会政治条
件》、《隋唐五代史的阶段划分》、《论隋唐五代在历史上的地位》等。在对这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
时, 作者“善于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从理论的高度加以宏观的概括和总结, 高屋建瓴, 气
势恢弘。”
作者“以擅长史学理论闻名于学术界, 但他绝不是单纯的、空洞的理论家; 他以马克思
读《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 25

主义指导史学研究, 但从不以经典作家的辞句装饰门面; 他进行宏观的史学理论研究, 但从不


‘单纯在理论的高空盘旋’ ”。《
( 祝贺胡如雷教授七十寿辰中国古史论丛・前言》
, 河北教育出版
社 1995 年 10 月第 1 版) 作者善于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 对历史进行全局的整体的宏观考察,
分析历史的内在联系。 例如, 在《从汉末到唐中叶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 一文中, 作者把这一
时期的主要土地所有制形式分为两大类, 即土地国有制和地主土地所有制。 接着, 作者分别探
讨了在屯田制、占田制、均田制实行时期两类土地所在制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以及田制
变化的原因, 最后得出结论: 从汉末到唐中叶, 尽管实行过屯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 但土地国
有制始终未占支配地位; 与其他时期相同, 决定社会面貌的土地制度仍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土地关系总和中占绝对的支配地位。 作者在 60 年代初期提出的这些观点,
在史学界得到了多数同志的认同。 再如, 作者在《论隋唐五代在历史上的地位》 一文中, 全面考
察了隋唐五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对外文化交流, 并把它放在整个历史发展的
长河中进行了比较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 隋唐五代近四个世纪的历史, 一方面结束了封建社会
前期的历史, 尤其对魏晋以来的历史作了总结; 另一方面又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发展准备了
多方面的条件。隋朝和唐朝前期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鼎盛” 和发展高潮, 唐朝后期和五
代十国又在大混乱中让人们看到了一线新时期的曙光。 作者对这一时期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整
体把握, 也是准确、精当的。
作者不仅长于对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宏观研究, 而且还十分重视史料的辨伪考证。 如, 在
《庞勋领导起义的戍卒发遣年代略考》一文中, 即利用书证的方法, 把《通鉴》 、
《全唐文》与两唐
书的有关记载相互验证, 从而确定了庞勋领导起义的戍卒发遣的确切年代。 在《两件敦煌出土
的判牒文书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一文中, 作者对敦煌出土的 P 13813 号和 P 12979 号文书
中社会经济方面的十一条录文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作者对照《大唐六典》 的记载, 断定判牒的格
式完全符合史实, 证明其确为唐代判牒。 接着根据唐代的官制、兵制、田制、税制以及法律制度
等规定, 对文书进行校定、考释, 并逐一分析了每条录文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 补充了正史材料
的不足。
作者治学的突出特点, 是把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结合起来研究历史。 分析历史问题时, 总是
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揭示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基础。如作者对均
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士族兴衰等问题的研究, 就是如此。 在《唐代租庸调制的意义和作用》
一文中, 作者结合当时的生产关系、农业经济等情况, 分析了租庸调制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变化
的动态过程。在《门阀士族兴衰的根本原因及士族在隋唐的地位和作用》 一文中, 作者综合考察
了门阀士族从汉到唐的整部兴衰史, 探讨了门阀士族兴衰的各种原因, 特别提出社会经济是其
兴衰的深刻的根源。 在论述中, 作者联系当时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 指出政治、社
会、经济地位三要素中, 影响士族地位的最根本的因素是门阀士族的经济地位的稳固与否, 而
其经济地位的稳固与否却取决于自然经济的弱与强。最后, 作者对门阀士族在隋唐的地位和作
用进行了辨证分析, 指出: 士族在唐初还有一定影响, 同时却在没落。
《氏族志》
和《姓氏录》
既有
贬抑旧族的目的, 又说明唐太宗和武则天仍在讲究谱牒。 科举制既有剥夺士族垄断清职的作
用, 又有士族可凭借文化优势加以利用的一面。 士族中既有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势力, 也有不
少能够起进步作用的人物。总之, 作者总是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 客观地、辩证地去分析各种问
26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99 年第 7 期

题。
作者还经常采用比较法研究问题, 认为比较研究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马
克思说:“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 必须跳出它的局限, 把它与其它历史时期相比较。” 按照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人类历史是多样化统一的运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各种历史现象既是统
一的, 又有不同的形式和个性, 千姿百态, 进止不一, 有序中包含着无序, 无序又归纳为有序。每
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 既有其本身的个性, 又反映整体的同一性。 后者决定了各个历史现象的
可比性, 前者使它们具备了可比的条件。 选择历史整体不同层面上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 能够
看清个别对象的特殊性, 发现对象之间的共同性和规律性, 对正确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是十分
有益的, 因而为史家所看重。作者在运用比较法时, 总是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历史事物作比较,
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方面或属性作比较。如在《论隋唐五代在历史上的地位》 一文中, 作者处处都
在使用比较法。在考察生产力发展水平时, 作者将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南北方农业发展水平、
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手工业中的陶瓷、丝织业、造纸业、建筑业发展水平与战国秦汉、魏晋
南北朝以及明清时期进行纵向比较, 不仅论证了隋唐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达, 而且还阐明了中
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在商品经济方面, 作者回顾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史, 比较了各个历
史阶段商业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在文学艺术方面, 作者选择了唐代取得惊人成就的诗歌、绘画、
音乐、书法等领域, 进行历史比较, 其中既有纵向比较, 亦有中西比较。 在论及隋唐时期国家发
展的总体水平时, 作者不仅进行中西比较如与西欧在农业、城市发展、文化进步等方面进行同
期比较, 而且还阐述了同期的日本、印度、拜占庭、波斯、阿拉伯等国的发展情况, 无可质疑地说
明了在公元 6 世纪到公元 8 世纪隋唐帝国确是全世界社会发展水平最高、国力最强盛、文化最
繁荣发达的国家。 这种建立在科学历史比较基础上的结论, 是令人信服的。
除了比较法之外, 归纳法也是《论稿》 中常用的方法。 如在《唐宋之际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
变革》一文中, 作者列举了秦末农民战争爆发之初的起义口号, 绿林、赤眉起义的口号, 东汉末
黄巾起义的口号, 隋末瓦岗军的口号, 唐末王仙芝起义的口号, 归纳出从秦汉到隋唐, 著名的农
民起义的纲领性口号中始终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地主政权,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农民起义和
农民战争的时代特点。 接着, 作者又分析了王小波、李顺起义, 钟相、杨么起义以及明末农民战
争中提出的口号, 归结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民起义的纲领性口号都把打击地主经济、地主土
地所有制明确写在斗争旗帜上的结论。通过两相对照, 归纳出唐宋之际阶级斗争确实发生的变
化。 接着, 该文又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地主政权与地主间争夺剩余劳动的斗争形式、地
方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变化趋势。
作者在强调对历史问题进行定性研究的同时, 也十分重视定量研究。 如《论唐代农产品与
手工业品的比价及其变动》一文, 作者在正史记载不足的情况下, 利用有限的数据对唐代通常
情况下米、粟价格与绵、帛价格进行了计算, 并且比较了唐代前期农产品与手工业品比价的变
动情况, 阐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租庸调制实施过程中, 农民的负担在日益加重。
作者视野广阔, 在历史研究中很注意吸收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例如, 他曾提
出运用角色原理研究历史人物的设想, ( 见《抛引集》
,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3 年 8 月第 1 版) 就
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总之, 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对诸多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对
评《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 27

历史的是非得失、经验教训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成为一家之言。 作者的治学方法对我们来说也


是极珍贵的财富, 是应该借鉴和发扬的。

评《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

李建党

  对夏、商、周三族起源的探讨, 一直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热门之一, 但由于材料和方法的制


约, 一直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人们迫切希望有一部依着实是求是的态度, 对各家学说加以审
析, 全面、系统地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 李民先生、张国硕先生共同编著的《夏商周三族源流探
索》(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4 月出版, 以下简称《探索》
) 的出版, 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要, 有
利于夏、商、周三族源流及其融合研究的深入, 并对夏、商、周三代历史的研究起推动作用。通观
《探索》全书, 其主要特色和突出优点大致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本书结构谨严, 完整, 主线清晰。夏、商、周都曾参加尧、舜酋邦联盟, 为联盟中的重要
成员。然而,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三者关系错综复杂。对三族源流的探索, 必定要涉及三族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故结构不易安排。本书鉴于此, 在结构上作了精心安排。全书共九章, 从
结构上看, 可分为四大部分: 首章为第一部分, 追溯夏、商、周三族起源的上限, 为三族起源的探
索寻找一个起点; 二、三、四章为第二部分, 在剖析诸家观点的基础上, 对三族起源作了客观的、
全面的、动态的考察; 五、六、七章为第三部分, 论述夏、商、周三族的发展, 对三代政治中心的变
迁加以考察, 指出三代都城制度的特点及都城变迁的原因, 把三代的势力范围分为直接统治
区, 控制区和影响区, 并分别考察它们的范围; 八、九两章可作为第四部分, 对三族的融合过程
加以历史的考察。为了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说明, 书后还附有作者最近发表的几篇
科研成果, 使读者对有关问题得以更深刻、全面的了解。从以上概括可见, 本书的结构安排使得
全书内容丰富而不繁杂, 对夏、商、周三族起源、发展、融合的叙述清晰而不紊乱, 体现了作者对
三族源流这一范畴的构拟, 显然会对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第二、文献资料与考古材料相结合, 同时交叉运用民族学、生态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
法。 研究夏、商、周三族文化, 困难是相当大的, 有关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记载很少, 尤其夏、商
史料, 更是凤毛鳞角, 支离破碎。西周和先周时期的历史详情也不十分明了。尽管共和元年 ( 公
元前 841 年) 之后, 我国史料中已有编年记载, 但十分简略,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已有夏、商“文献
不足征”之叹。 因此, 对先秦史的研究, 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已成为必然趋势。
纵览《探索》 , 对每一问题的论述, 无不以文献材料为线索, 而以考古材料来验证和补充。把
考古材料的应用作为论述的基点, 确立了论述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此外, 还充分利用古文字学、
民族学、生态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成果, 使论证更加可信, 论述更具说服力。如在论述《黄帝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