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 年 $$ 月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第 #" 卷 第 * 期 +&,-./0 &1 2,345 6.5’4-7589(:;50&7&<;9 /.= >&?5/0 >?54.?4) @&0(#" %&(*

!" 世纪以来唐宋之际经济格局变迁研究综述
葛金芳,曾育荣
(湖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E#""*! )

[中图分类号] G!# ;H"D$(!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FEIDD (!""# )"*F"$"DF"C

唐 宋 之 际 的 中 国 社 会 发 生 了 重 大 变 革 ,自 $D$" 年 日 本 学 者 内 藤 湖 南 发 表 长 文 《概 括 的 唐 宋 时 代 观 》(译 文 载 《日 本 学 者
研 究 中 国 史 论 著 选 译 》第 $ 册 ,中 华 ,$DD! )以 来 ,经 过 近 一 个 世 纪 的 努 力 ,中 外 学 界 已 在 唐 宋 变 革 期 研 究 领 域 取 得 了 丰 硕 成 果 ,
大 大 丰 富 了 人 们 对 唐 宋 社 会 转 型 问 题 之 内 涵 的 认 识 。 而 唐 宋 之 际 经 济 格 局 的 变 迁 实 为 唐 宋 社 会 变 革 的 重 要 表 现 ,学 界 成
果 亦 相 当 可 观 ,内 容 涉 及 气 候 变 化 、森 林 植 被 伸 缩 、湖 泊 水 系 变 迁 、农 牧 业 经 济 板 块 的 异 动 、经 济 重 心 的 南 移 、交 通 网 络 的
延 伸 ,以 及 区 域 经 济 的 升 降 等 诸 多 方 面 。 然 据 笔 者 所 见 ,目 前 从 总 体 上 研 究 其 时 经 济 格 局 诸 方 面 变 化 的 论 著 尚 付 阙 如 ,至
于 经 济 格 局 内 部 各 方 面 在 演 变 过 程 中 的 相 互 作 用 、逻 辑 联 系 和 内 在 机 制 等 重 要 问 题 更 是 少 人 问 津 ,显 然 这 种 情 况 局 限 了
人 们 对 唐 宋 变 革 期 的 深 入 认 识 ,因 而 极 有 必 要 对 事 涉 唐 宋 之 际 经 济 格 局 变 迁 的 相 关 论 著 进 行 一 番 认 真 的 回 顾 和 梳 理 。
根 据 笔 者 目 前 的 认 识 , 公 元 $" 世 纪 因 第 二 寒 冷 期 的 到 来 而 导 致 的 自 然 生 态 环 境 的 变 化 是 其 时 经 济 格 局 变 迁 的 初 始
动 因 ;而 草 场 南 移 作 为 气 候 变 迁 的 结 果 又 持 续 挤 压 中 原 地 区 的 农 业 经 济 板 块 ,显 然 这 是 晚 唐 以 降 党 项 、契 丹 、女 真 等 周 边
部 族 与 天 水 一 朝 争 夺 生 存 空 间 的 经 济 动 因 ;在 农 业 经 济 板 块 向 东 南 方 向 收 缩 的 同 时 ,由 于 黄 河 流 域 生 态 环 境 恶 化 和 战 乱
的 压 力 ,中 原 士 民 在 晚 唐 五 代 和 两 宋 之 际 扶 老 携 幼 、持 续 南 移 ,导 致 劳 动 力 分 布 和 国 家 赋 税 重 心 移 往 长 江 下 游 地 区 ;而 江
南 地 区 特 别 是 东 南 沿 海 一 带 ,随 着 人 口 密 度 的 增 加 ,除 向 湖 海 要 田 (圩 田 、涂 田 )之 外 ,日 益 增 多 的 农 业 剩 余 人 口 转 向 工 商
业 领 域 谋 生 ,江 南 经 济 区 于 是 不 仅 在 量 上 (人 口 、耕 地 、赋 役 征 取 ),而 且 在 质 上 (商 品 货 币 经 济 的 发 达 程 度 )全 面 超 越 中 原
经 济 区 ,我 国 传 统 社 会 的 区 域 经 济 格 局 于 是 显 现 出 崭 新 的 面 貌 。 至 于 交 通 网 络 的 变 化 则 从 一 个 侧 面 反 映 经 济 格 局 变 迁 的
脉 络 及 其 具 象 ,亦 须 揽 入 视 野 。 本 文 即 挟 此 认 识 ,将 学 界 关 于 唐 宋 之 际 经 济 格 局 变 迁 的 成 果 归 纳 为 五 个 方 面 ,即 自 然 环 境
的 变 迁 、农 牧 经 济 板 块 的 错 动 、经 济 重 心 的 南 移 、交 通 网 络 的 变 化 以 及 区 域 经 济 的 盛 衰 ,扼 要 加 以 介 绍 。
一 、自 然 环 境 变 迁 研 究
自 然 环 境 是 人 类 赖 以 生 存 的 基 本 条 件 ,其 变 迁 必 然 会 对 人 类 社 会 经 济 产 生 影 响 。在 自 然 环 境 诸 要 素 中 ,与 唐 宋 之 际 经
济 格 局 变 迁 关 系 至 为 密 切 的 三 方 面 当 是 气 候 变 迁 、森 林 植 被 变 迁 和 水 系 变 迁 。
关 于 气 候 变 迁 。 气 候 对 人 类 生 存 状 况 的 影 响 重 大 而 深 远 ,特 别 是 气 温 升 降 和 干 湿 状 况 的 变 化 对 于 人 类 经 济 行 为 的 选
(《东 方 杂 志 》!! :# ,$D!J(! )为 研 究 历 史 时 期 气 温 变 迁 的 较 早 成 果 。$DI!
择 之 影 响 尤 为 突 出 。竺 可 桢 《中 国 历 史 上 气 候 之 变 迁 》
年 ,竺 氏 又 在 《考 古 学 报 》第 $ 期 发 表 《中 国 近 五 千 年 来 气 候 变 迁 的 初 步 研 究 》,认 为 唐 宋 之 际 正 处 于 物 候 时 期 由 第 三 个 温
暖 期 (公 元 *"" 年 到 $""" 年 )向 第 三 个 寒 冷 期 (公 元 $""" 年 到 $!"" 年 )转 变 的 阶 段 ,年 平 均 气 温 持 续 下 降 ,致 使 生 物 分 布
亦 出 现 较 大 变 化 。 张 家 诚 等 《我 国 气 候 变 迁 的 初 步 探 讨 》(《科 学 通 报 》$D :E ,$DIE )、任 振 球 《中 国 近 五 千 年 来 气 候 的 异 常 期 及
其 天 文 成 因 》(《农 业 考 古 》$DC*($ )等 文 ,又 做 进 一 步 申 论 。 龚 高 法 等 《历 史 时 期 我 国 气 候 带 的 变 迁 及 生 物 分 布 界 限 的 推 移 》
(《历 史 地 理 》第 J 辑 ,$DCI )认 为 ,隋 唐 温 暖 时 期 ,亚 热 带 北 界 位 置 较 之 现 代 北 移 $ 个 多 纬 度 ;而 宋 代 寒 冷 时 期 ,亚 热 带 北 界 位
置较之现在则南移 $ 个纬度以上。
也 有 部 分 学 者 从 区 域 研 究 角 度 对 竺 氏 观 点 作 局 部 的 修 正 和 补 充 。张 天 麟 《长 江 三 角 洲 历 史 时 期 气 候 的 初 步 研 究 》(《华
东 师 大 学 报 》$DC!(E )认 为 ,长 江 三 角 洲 在 公 元 J"" 年 至 CJ" 年 处 于 暖 期 ,公 元 CJ" 年 至 $!"" 年 处 于 冷 期 。王 开 发 等 《根 据 孢
粉 组 合 推 断 上 海 西 部 三 千 年 来 的 植 被 、气 候 变 化 》(《历 史 地 理 》第 * 辑 ,$DCC )认 为 上 海 西 部 在 公 元 JJ" 年 至 $$"" 年 期 间 气
温 处 于 上 升 阶 段 。李 一 苏 《江 西 唐 代 以 来 的 冷 暖 振 动 》(《农 业 考 古 》$DD"($ )认 为 ,北 宋 初 期 的 江 西 继 唐 代 之 后 更 加 温 暖 。盛 福
尧 《初 探 河 南 省 历 史 时 期 的 寒 暖 》(《历 史 地 理 》第 I 辑 ,$DD" )推 断 河 南 省 在 隋 唐 时 期 以 暖 为 主 ,自 D 世 纪 起 转 寒 ;五 代 至 宋
初 ,暖 情 占 优 势 ,温 度 有 所 回 升 ;$$ 世 纪 寒 情 显 著 。满 志 敏 《唐 代 气 候 冷 暖 分 期 及 各 期 气 候 冷 暖 特 征 的 研 究 》、《黄 淮 海 平 原
北 宋 至 元 中 叶 的 气 候 冷 暖 状 况 》(分 见 《历 史 地 理 》第 C 辑 ,$DD" ;第 $$ 辑 ,$DD# )指 出 ,唐 代 气 候 以 C 世 纪 中 叶 为 界 可 分 为 前 后
两 个 时 期 ,前 期 气 候 冷 暖 的 总 体 特 征 与 现 代 相 近 ,后 期 气 候 明 显 转 寒 ,气 候 带 要 比 现 代 南 退 $ 个 纬 度 。 而 在 五 代 北 宋 之 际
至 元 中 叶 ,包 括 黄 淮 海 平 原 在 内 的 我 国 东 部 地 区 大 部 分 时 间 都 有 偏 暖 的 迹 象 。 陈 家 其 《江 苏 近 二 千 年 来 气 候 变 化 研 究 》

[收稿日期]
!""#F"!F!C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文号 "!A+B""C )
[作者简介]葛金芳($DE*F ),男,上海人,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宋代历史研究。
##"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 卷

(《地 理 科 学 》#$$%&! ) 指 出 唐 代 中 期 以 前 很 少 有 冷 冬 记 载 。 何 业 恒 《近 五 千 年 来 华 南 气 候 冷 暖 的 变 迁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论 丛 》


#$$$&# )认 为 ,唐 至 北 宋 ,华 南 气 温 较 高 ,北 宋 末 年 气 温 逐 渐 降 低 。程 遂 营 《唐 宋 开 封 的 气 候 和 自 然 灾 害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论 丛 》
’""’&# )认 为 ,在 公 元 #""" 年 以 前 ,北 宋 东 京 仍 处 于 隋 唐 以 来 的 第 三 个 温 暖 期 ;但 到 了 公 元 #""" 年 以 后 ,频 繁 的 雪 灾 预 示
着寒冷气候的到来。
总 体 说 来 ,竺 可 桢 关 于 唐 宋 之 际 气 候 变 迁 的 论 断 ,迄 今 仍 为 学 界 的 主 流 观 点 ,并 为 众 多 历 史 地 理 教 科 书 所 采 纳 ,如 王
育 民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概 论 (上 、下 )》(人 民 教 育 ,#$%( ;#$%% ),张 步 天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上 、下 )》(湖 南 大 学 ,#$%( ;#$%% ),史 念 海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纲 要 (上 、下 )》(山 西 人 民 ,#$$# ),邹 逸 麟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概 述 》(福 建 人 民 ,#$$! ),张 全 明 、张 翼 之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论
纲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 )等 。
关 于 干 湿 状 况 。竺 可 桢 《中 国 历 史 上 气 候 之 变 迁 》(前 揭 )根 据 对 比 中 国 历 代 旱 灾 和 雨 灾 的 统 计 资 料 ,认 为 唐 代 旱 灾 相 对
较 少 。 徐 近 之 《黄 淮 平 原 气 候 历 史 记 载 的 初 步 整 理 》(《地 理 学 报 》#$))&’ )认 为 长 江 流 域 一 般 较 黄 河 流 域 湿 润 ,黄 河 中 游 旱 多
于 涝 。#$(( 年 ,郑 斯 中 等 《我 国 东 南 地 区 近 两 千 年 气 候 湿 润 状 况 的 变 化 》(《气 候 变 迁 和 超 长 期 预 报 文 集 》,科 学 )指 出 ,自 公 元 初
以 来 ,我 国 东 部 地 区 存 在 着 水 灾 相 对 减 少 而 旱 灾 相 对 增 加 的 趋 势 ,公 元 #""" 年 以 前 旱 期 持 续 时 间 短 ,湿 润 期 持 续 时 间 长 ,
其 后 则 恰 恰 相 反 。王 乡 、王 松 梅 《近 五 千 年 我 国 中 原 气 候 在 降 水 量 方 面 的 变 化 》(《中 国 科 学 》* 辑 ,#$%(&# )指 出 ,公 元 +!" 年 到
%!, 年 这 ’"" 多 年 是 中 原 地 区 近 !""" 年 来 历 时 最 长 的 多 雨 期 。 张 步 天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下 )》(前 揭 )认 为 ,东 部 地 区 的 干 湿
状 况 大 致 与 气 温 对 应 ,唐 中 期 至 北 宋 中 叶 为 最 长 湿 期 ,持 续 约 ’," 年 (%## 年 -#")" 年 )。而 且 淮 河 以 北 地 区 旱 多 于 涝 ,淮 河
以 南 地 区 则 相 反 。 刘 俊 文 《唐 代 水 灾 史 论 》(《北 大 学 报 》#$%!&’ )根 据 唐 代 降 水 旱 情 的 统 计 分 析 ,认 为 气 候 特 征 以 温 湿 为 主 。
关 于 森 林 植 被 。 史 念 海 《历 史 时 期 黄 河 中 游 的 森 林 》(《河 三 集・二 集 》,三 联 ,#$%# )认 为 ,唐 宋 时 期 黄 河 中 游 的 森 林 地 区 继
续 缩 小 ,山 地 森 林 受 到 严 重 破 坏 ,丘 陵 地 区 的 森 林 也 有 变 化 。宋 代 的 破 坏 更 远 较 隋 唐 时 期 剧 烈 ,所 破 坏 的 地 区 也 更 为 广 泛 。
林 鸿 荣 《历 史 时 期 四 川 森 林 的 变 迁 (续 )》(《农 业 考 古 》#$%)&’ )指 出 ,唐 宋 时 期 四 川 森 林 的 变 迁 进 入 渐 变 时 期 ,表 现 为 盆 地 、丘
陵 的 原 始 森 林 基 本 消 失 ,偏 远 山 区 森 林 受 到 一 定 程 度 摧 残 ,部 分 地 区 手 工 业 的 发 展 也 使 林 区 受 到 破 坏 。 张 靖 涛 《甘 肃 森 林
的 历 史 变 迁 》(《农 业 考 古 》#$%+&’ )指 出 ,唐 宋 时 期 森 林 采 伐 的 规 模 很 大 ,时 为 农 耕 区 的 黄 土 高 原 上 的 森 林 日 益 遭 到 严 重 破
坏 ,陇 南 山 地 森 林 覆 盖 率 仍 然 较 高 。李 继 华 《山 东 森 林 的 历 史 演 变 》(《农 业 考 古 》#$%(&# )认 为 唐 宋 时 期 山 东 森 林 日 益 减 少 。朱
士 光 《历 史 时 期 我 国 东 北 地 区 的 植 被 变 迁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论 丛 》#$$’&, )认 为 唐 宋 时 期 该 地 区 森 林 未 受 明 显 破 坏 。植 被 方 面 ,
朱 士 光 《历 史 时 期 农 业 生 态 环 境 变 迁 初 探 》(《地 理 学 与 国 土 研 究 》#$$"&’ )认 为 ,黄 土 高 原 上 植 被 的 严 重 破 坏 是 唐 宋 以 来 的 事 ,
其 后 果 是 助 长 或 促 进 了 鄂 尔 多 斯 高 原 和 河 套 西 部 的 三 个 沙 漠 的 形 成 与 发 展 。 史 念 海 《历 史 时 期 森 林 变 迁 的 研 究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论 丛 》,#$%%&! )和 《论 历 史 时 期 我 国 植 被 的 分 布 及 其 变 迁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论 丛 》#$$#&’ )两 文 ,认 为 黄 河 流 域 、长 江 流 域 、
珠 江 流 域 及 东 北 地 区 的 森 林 植 被 的 减 少 大 多 始 于 唐 宋 之 际 。 赵 永 复 《历 史 时 期 黄 淮 平 原 南 部 的 地 理 环 境 变 迁 》(《历 史 地 理
研 究 》第 ’ 辑 ,#$$# )指 出 ,唐 宋 以 后 ,随 本 地 区 植 被 的 锐 减 ,湖 泽 陂 塘 逐 渐 淤 成 一 片 平 陆 ,水 旱 灾 害 加 重 。 邹 逸 麟 (前 揭 书 )认
为 ,唐 宋 之 际 华 北 平 原 的 次 生 草 地 和 灌 木 丛 渐 为 大 片 栽 培 植 被 替 代 ,黄 河 中 游 地 区 植 被 破 坏 严 重 ,太 行 山 区 森 林 至 北 宋 已
为 童 山 ,秦 岭 大 巴 山 区 森 林 仍 然 茂 密 。 林 鸿 荣 《隋 唐 五 代 森 林 述 略 》(《农 业 考 古 》#$$)&# )指 出 ,唐 代 北 方 森 林 面 积 进 一 步 缩
小 ,不 少 林 区 残 败 ,生 态 后 果 远 远 高 于 南 方 。 而 南 方 自 然 条 件 优 越 ,生 态 环 境 良 好 。 程 民 生 《宋 代 林 业 简 论 》(《农 业 考 古 》
#$$)&# )指 出 ,宋 代 的 天 然 林 带 主 要 分 布 于 山 区 ,如 南 方 的 四 川 、湖 南 、江 东 和 两 广 、福 建 北 部 ,北 方 则 主 要 集 中 于 秦 岭 山 脉
和京西路的部分地区以及太行山区。
关 于 水 系 和 湖 泊 。 唐 宋 之 际 东 部 平 原 水 系 变 迁 较 大 ,而 尤 以 黄 河 中 下 游 水 系 和 长 江 中 下 游 水 系 变 迁 对 经 济 格 局 影 响
至 为 明 显 。郑 肇 经 《中 国 水 利 史 》(商 务 ,#$!$ )较 早 涉 足 水 系 变 迁 问 题 。岑 仲 勉 《黄 河 变 迁 史 》(人 民 ,#$)( )为 探 讨 黄 河 变 迁 的
最 早 专 著 。谭 其 骧 《何 以 黄 河 在 东 汉 以 后 会 出 现 一 个 长 期 安 流 的 局 面 》(《学 术 月 刊 》#$+’&’ )认 为 ,安 史 乱 后 ,由 于 生 态 环 境 的
恶 化 ,黄 河 下 游 河 患 增 多 ,五 代 以 降 ,河 患 更 是 愈 演 愈 烈 。史 念 海 《由 历 史 时 期 黄 河 的 变 迁 探 讨 今 后 治 河 的 方 略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论 丛 》#$%#&# )指 出 ,唐 代 后 期 黄 河 中 下 游 河 道 泥 沙 大 量 增 多 。宋 代 淤 泥 更 为 严 重 ,河 道 频 繁 改 易 。张 含 英 《历 代 治 河 方 略
探 讨 》(水 利 ,#$%’ )介 绍 了 黄 河 下 游 在 北 宋 初 至 中 叶 前 后 的 五 次 改 道 情 况 。周 魁 一 《隋 唐 五 代 时 期 黄 河 的 一 些 情 况 》(见 《黄 河
史 论 丛 》,复 旦 大 学 ,#$%+ )认 为 ,唐 末 下 游 河 道 渐 趋 淤 高 ,曾 于 河 口 段 改 道 ,五 代 时 期 )! 年 内 决 溢 #$ 次 ,## 世 纪 初 又 出 现 了
悬 河 现 象 。邹 逸 麟 (前 揭 )认 为 至 唐 末 以 前 黄 河 下 游 河 道 相 对 稳 定 ,此 后 黄 河 下 游 进 入 变 迁 紊 乱 时 期 。湖 泊 方 面 ,邹 逸 麟 《历
史 时 期 华 北 大 平 原 湖 沼 变 迁 述 略 》(《历 史 地 理 》第 ) 辑 ,#$%( )认 为 ,从 + 世 纪 至 #" 世 纪 ,华 北 大 平 原 上 的 湖 沼 虽 有 一 部 分 消
失 或 缩 小 ,但 整 个 湖 沼 的 布 局 似 无 根 本 性 的 变 化 。 北 宋 时 期 ,由 于 主 要 河 流 频 繁 改 道 ,华 北 大 平 原 湖 沼 逐 渐 发 生 了 较 大 的
变 迁 ,部 分 湖 泊 开 始 淤 废 。
关 于 长 江 中 下 游 水 系 的 变 迁 ,王 育 民 、张 步 天 、邹 逸 麟 (前 揭 )在 学 界 研 究 成 果 的 基 础 上 ,分 别 进 行 了 概 述 。 他 们 认 为 ,
唐 宋 时 代 云 梦 泽 已 淤 成 平 陆 ;下 荆 江 统 一 河 床 形 成 ,河 床 不 断 淤 积 ,逐 步 深 化 为 河 曲 ,北 宋 河 患 始 见 频 仍 ;洞 庭 湖 进 一 步 下
沉 ,湖 面 向 西 部 扩 展 ;鄱 阳 湖 因 彭 蠡 泽 迅 速 向 东 南 方 向 扩 展 ,迫 近 鄱 阳 县 城 。太 湖 平 原 湖 泊 广 布 ,太 湖 水 系 中 之 太 湖 至 北 宋
复 归 淤 浅 ,泛 滥 时 有 发 生 ,而 吴 淞 江 虽 在 入 宋 以 后 渐 淤 ,但 经 北 宋 中 叶 整 治 ,情 形 有 所 改 观 。 李 文 澜 《唐 代 长 江 中 游 水 患 与
生 态 环 境 诸 问 题 的 历 史 启 示 》(《江 汉 论 坛 》#$$$&# )认 为 唐 代 是 长 江 中 游 水 患 频 率 最 低 的 历 史 时 期 。 湖 泊 方 面 ,张 修 桂 《洞 庭
第!期 葛 金 芳 等 :%’ 世 纪 以 来 唐 宋 之 际 经 济 格 局 变 迁 研 究 综 述 """

湖 演 变 的 历 史 过 程 》(《历 史 地 理 》创 刊 号 ,"#$% 年 )认 为 ,唐 宋 时 期 洞 庭 湖 仍 处 于 沉 降 扩 展 之 中 。 谭 其 骧 、张 修 桂 《鄱 阳 湖 演 变
的 历 史 过 程 》(《复 旦 学 报 》"#$%&% )指 出 ,唐 末 五 代 至 北 宋 初 期 大 体 奠 定 了 鄱 阳 湖 未 来 的 范 围 和 形 态 。
二 、农 牧 业 经 济 板 块 错 动 研 究
在 自 然 环 境 诸 要 素 中 ,气 候 变 迁 是 影 响 我 国 北 部 农 牧 业 经 济 板 块 发 生 错 动 的 重 要 原 因 之 一 。张 家 诚 《气 候 变 化 对 中 国
农 业 生 产 影 响 的 初 探 》(《地 理 学 报 》"#$%&% )认 为 ,若 其 他 条 件 不 变 ,年 均 气 温 下 降 "’( ,粮 食 单 位 产 量 即 会 较 常 年 下 降 "’) ;
年 均 降 水 量 下 降 "’’ 毫 米 ,粮 食 产 量 也 会 下 降 "’) 。程 洪 《新 史 学 —来
—— 自 自 然 科 学 的 挑 战 》(《晋 阳 学 刊 》"#$%&! )认 为 ,若 其
他 因 素 不 变 ,某 地 区 平 均 气 温 降 低 "’( ,相 当 于 将 该 地 区 向 高 纬 度 推 进 %’’ 到 *’’ 公 里 ;若 年 降 水 量 减 少 "’’ 毫 米 ,我 国 北
方 农 业 区 则 将 向 南 退 缩 "’’ 到 +’’ 公 里 。 龚 高 法 等 《气 候 寒 暖 变 化 及 其 对 农 业 生 产 的 影 响 》(《纪 念 科 学 家 竺 可 桢 论 文 集 》,科
学 普 及 ,"#$% )认 为 ,唐 五 代 温 暖 湿 润 期 农 作 物 的 生 长 期 比 现 在 长 "’ 天 以 上 。 翁 经 方 等 《中 国 历 史 上 民 族 迁 徙 的 气 候 背 景 》
(《华 东 师 大 学 报 》"#$,&- )认 为 ,如 果 年 平 均 气 温 下 降 % ( ,生 物 的 分 布 区 域 就 要 向 南 移 纬 度 %’ 至 -’( ,反 之 亦 然 。 倪 根 全 《论

气 候 变 迁 对 中 国 古 代 北 方 农 业 经 济 的 影 响 》(《农 业 考 古 》"#$$&" )认 为 ,历 史 时 期 气 候 变 冷 变 干 造 成 我 国 北 方 湿 润 区 和 半 湿
润 区 由 北 向 南 退 缩 ,农 业 地 区 随 之 不 断 南 退 。
关 于 唐 宋 之 际 的 农 牧 业 分 布 ,史 念 海 《黄 土 高 原 及 其 农 林 牧 分 布 地 区 的 变 迁 》(《历 史 地 理 》创 刊 号 ,"#$% )指 出 ,陇 东 、陕
北 和 晋 西 北 地 区 ,从 隋 唐 开 始 逐 渐 由 牧 区 转 变 为 农 区 ,农 牧 区 之 间 的 界 限 则 处 在 变 动 之 中 。 赵 永 复 《历 史 时 期 河 西 走 廊 的
农 牧 业 变 迁 》(《历 史 地 理 》第 - 辑 ,"#$! )认 为 ,河 西 走 廊 自 唐 安 史 乱 后 至 北 宋 ,处 于 畜 牧 业 生 产 占 优 势 的 历 史 时 期 。 史 念 海
《隋 唐 时 期 黄 河 上 中 游 的 农 牧 业 地 区 》(《唐 史 论 丛 》第 % 辑 ,陕 西 人 民 ,"#$, )指 出 ,唐 初 牧 马 地 原 在 陇 右 ,鄂 尔 多 斯 高 原 也 在 唐
初 开 始 成 为 游 牧 区 。河 陇 各 地 在 吐 蕃 占 领 时 ,也 均 为 牧 场 。唐 后 期 马 政 渐 趋 废 弛 ,原 牧 马 区 仍 为 半 农 半 牧 区 。史 念 海 《唐 代
河 北 道 北 部 农 牧 地 区 的 分 布 》(《唐 史 论 丛 》第 * 辑 ,陕 西 人 民 ,"#$, )说 ,“燕 山 以 南 ,在 唐 代 已 经 都 成 为 农 耕 地 区 ,司 马 迁 所 规
定 的 碣 石 龙 门 间 的 农 牧 地 区 分 界 线 ,这 时 应 北 移 到 燕 山 之 上 ”。 “燕 山 北 的 桑 干 河 中 游 和 玄 水 、白 狼 河 流 域 ,就 是 当 时 的 妫
州 和 营 州 ,仍 当 是 半 农 半 牧 地 区 ”。韩 茂 莉 《唐 宋 牧 马 业 地 理 分 布 论 析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论 丛 》"#$,&% )和 《宋 代 农 业 地 理 》(山 西
古 籍 ,"##* )指 出 ,唐 后 期 牧 马 区 由 前 期 的 集 中 于 陇 右 、关 内 、河 东 三 道 ,转 向 河 淮 一 带 分 散 ,而 且 牧 马 区 域 稳 定 程 度 渐 差 。入
宋 以 来 ,河 牧 监 内 移 ,良 田 被 占 ,河 北 路 农 耕 地 仅 为 该 地 区 总 土 地 面 积 的 十 分 之 四 。河 东 路 山 区 及 泽 、潞 、辽 等 州 军 ,农 牧 混
杂 。陕 西 路 地 处 农 耕 区 西 界 ,西 、北 两 面 均 为 半 农 半 牧 区 。程 民 生 《宋 代 畜 牧 业 略 述 》(《河 北 学 刊 》"##’&- )指 出 ,因 失 去 北 方 及
西 北 牧 场 ,宋 代 畜 牧 业 总 量 较 唐 代 为 小 ,但 在 其 他 地 域 畜 牧 业 的 发 展 却 超 过 唐 代 。杜 瑜 《甘 肃 、宁 夏 黄 土 高 原 历 史 时 期 农 牧
业 发 展 研 究 》(《黄 河 流 域 地 理 环 境 演 变 与 水 沙 运 行 规 律 研 究 文 集 》第 五 集 ,海 洋 ,"##* )认 为 ,自 唐 宋 时 期 开 始 ,该 地 区 由 以 往 的 半
农 半 牧 状 态 向 农 业 地 区 转 化 。雍 际 春 《宋 代 以 前 陇 中 黄 土 高 原 农 牧 业 的 分 布 及 其 变 迁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论 丛 》"##+&% )认 为 ,中
唐 以 后 ,陇 中 牧 业 衰 退 ,农 业 也 呈 不 平 衡 发 展 。唐 代 后 期 肇 始 的 滥 垦 之 风 更 使 草 原 牧 场 加 速 退 化 。张 泽 咸 认 为 ,西 域 在 吐 蕃
占 领 期 间 ,畜 牧 业 有 显 著 振 兴 ,农 业 亦 未 见 衰 落 ;归 义 军 时 代 河 西 农 业 仍 称 发 达 (分 见 《汉 唐 间 西 域 地 区 的 农 牧 生 产 述 略 》,《唐
研 究 》四 ,"##$ ;《汉 唐 间 河 西 走 廊 地 区 农 牧 生 产 述 略 》,《中 国 史 研 究 》"##$&" )。 史 念 海 《隋 唐 时 期 农 牧 地 区 的 变 迁 及 其 对 王 朝 盛 衰
的 影 响 》(见 《唐 代 历 史 地 理 研 究 》,中 国 社 科 ,"### )认 为 ,唐 代 农 牧 业 界 线 为 农 耕 区 与 半 农 半 牧 区 的 界 线 ,较 汉 代 有 所 北 移 ,东
段 北 移 到 燕 山 山 脉 以 上 ,西 南 端 达 至 陇 山 之 西 ,东 北 端 伸 向 辽 水 下 游 。 而 半 农 半 牧 区 的 界 线 则 由 阴 山 山 脉 西 达 居 延 海 ,东
达 燕 山 山 脉 。葛 金 芳 《中 国 经 济 通 史 (第 五 卷 )》(湖 南 人 民 ,%’’% )指 出 ,宋 辽 夏 金 时 期 的 农 牧 分 界 线 由 从 外 长 城 (即 秦 汉 所 建
长 城 )退 缩 到 内 长 城 (即 明 代 长 城 )一 线 ,即 从 位 于 东 北 方 向 的 碣 石 向 西 南 蜿 蜒 伸 到 龙 门 一 线 。 此 线 以 西 以 北 ,大 片 农 田 化
为 牧 地 ,除 燕 云 一 带 的 部 分 地 区 外 ,多 以 畜 牧 业 为 主 。 就 是 此 线 以 东 以 南 的 农 耕 区 中 ,草 场 牧 监 也 为 数 不 少 。
研 究 唐 宋 之 际 北 部 中 国 的 农 牧 业 分 布 情 况 ,尚 须 关 注 辽 和 西 夏 辖 区 。 契 丹 (辽 朝 )南 境 之 南 京 道 (治 今 北 京 )、西 京 道
(治 今 山 西 大 同 )地 处 今 河 北 北 部 和 山 西 北 部 ,属 华 北 大 平 原 的 北 半 部 。陈 述 《契 丹 社 会 经 济 史 稿 》(三 联 ,"#!* )认 为 ,契 丹 北
境 草 原 以 牧 业 居 多 ,分 布 着 “插 花 田 ”;而 毗 邻 汉 区 的 南 部 地 带 定 居 放 牧 的 成 分 也 逐 渐 增 加 ,燕 山 以 南 则 是 传 统 农 耕 区 。 邹
逸 麟 《辽 代 西 辽 河 流 域 的 农 业 开 发 》(《辽 金 史 论 集 》第 % 辑 ,书 目 文 献 ,"#$, )认 为 ,自 "’ 世 纪 始 ,西 辽 河 流 域 分 布 着 星 点 农 家
村 庄 。辽 代 以 后 ,该 地 成 为 半 农 半 牧 区 ,或 称 农 牧 交 错 区 。林 荣 贵 《辽 朝 经 营 与 开 发 北 疆 》(中 国 社 科 ,"#$$ )指 出 ,北 部 、西 北
地 区 和 潢 河 (西 拉 木 伦 河 )流 域 一 带 为 传 统 畜 牧 业 区 ;潢 河 与 土 河 (老 哈 河 )汇 流 处 及 其 周 围 地 区 ,分 布 着 零 星 的 垦 殖 点 ;在
上 京 道 的 东 部 、南 部 和 中 部 还 分 布 着 一 些 草 原 式 的 “插 花 田 ”。由 于 在 草 原 地 区 开 辟 农 业 区 ,又 在 农 业 地 区 开 辟 牧 场 或 放 牧
点 ,故 辽 代 农 牧 业 的 总 体 发 展 方 向 是 ,农 业 生 产 向 北 拓 展 ,畜 牧 业 生 产 向 南 推 进 。 颜 亚 玉 《契 丹 统 治 下 的 燕 云 农 业 经 济 》
(《中 国 社 会 经 济 史 研 究 》"#$#&* )指 出 ,唐 末 至 五 代 初 该 地 区 农 业 经 济 堪 称 发 达 ,其 后 又 有 起 伏 ,但 仍 以 增 长 为 主 。 郑 川 水 等
《历 史 时 期 辽 河 流 域 的 开 发 与 地 理 环 境 关 系 》(《历 史 地 理 》第 "’ 辑 ,"##% )认 为 ,在 "’ 世 纪 初 辽 河 中 下 游 平 原 重 新 出 现 点 线
分 布 的 农 田 与 居 民 点 。 漆 侠 、乔 幼 梅 《辽 夏 金 经 济 史 》(河 北 大 学 ,"##- )指 出 ,契 丹 人 所 在 的 草 原 地 区 以 畜 牧 业 为 主 ,穿 插 一
点 农 业 ;大 定 府 以 南 奚 人 居 住 的 部 分 草 原 和 燕 山 山 区 ,畜 牧 业 与 农 业 相 间 ,燕 山 以 南 至 白 沟 以 北 ,西 达 东 北 ,东 至 辽 东 ,则
以 农 业 为 主 ,杂 以 部 分 畜 牧 业 和 果 树 业 。邓 辉 《辽 代 燕 北 地 区 农 牧 业 的 空 间 分 布 特 点 》(《历 史 地 理 》第 "- 辑 ,"##$ )认 为 ,辽 代
燕 山 以 北 到 大 兴 安 岭 东 南 麓 ,是 一 个 非 常 宽 阔 的 农 牧 交 错 地 带 ,农 业 集 中 于 赤 峰 市 以 南 的 中 京 地 区 ,赤 峰 以 北 的 上 京 地 区
则 以 游 牧 为 主 。农 业 区 的 北 界 大 约 位 于 隆 化 县 北 到 赤 峰 市 一 带 ,再 向 东 穿 过 奈 曼 、库 伦 二 旗 南 部 的 黄 土 台 地 北 缘 。韩 茂 莉
##’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 卷

《辽 金 农 业 地 理 》(中 国 社 科 ,#$$$ )指 出 契 丹 立 国 之 前 以 畜 牧 业 为 主 ,还 未 形 成 固 定 的 农 业 垦 殖 区 ,汉 城 主 要 分 布 于 西 拉 木
伦 河 、大 凌 河 、滦 河 流 域 。辽 建 立 后 ,主 要 农 业 区 分 布 于 西 拉 木 伦 河 流 域 、医 巫 闾 山 北 端 以 及 中 京 周 围 ,辽 东 、燕 云 地 区 亦 以
农 业 生 产 为 主 ,畜 牧 业 区 以 北 疆 和 东 北 疆 最 为 广 泛 ,半 农 半 牧 区 的 典 型 区 域 为 河 东 、代 北 一 带 。
西 夏 辖 区 在 今 甘 肃 、宁 夏 一 带 。汪 一 鸣 《历 史 时 期 宁 夏 地 区 农 林 牧 分 布 及 其 变 迁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论 丛 》#$%%&! )研 究 了 宁
夏 地 区 或 农 或 牧 的 变 迁 过 程 。漆 侠 、乔 幼 梅 (前 揭 )认 为 ,除 夏 州 一 带 的 毛 乌 素 沙 漠 地 区 外 ,西 夏 境 内 皆 适 宜 畜 牧 业 。农 业 区
集 中 于 灵 州 、横 山 天 都 山 一 带 的 片 段 土 地 ,以 及 河 西 走 廊 。 韩 茂 莉 《西 夏 农 业 区 域 的 形 成 及 其 发 展 》(《历 史 地 理 》第 #" 辑 ,
#$$’ )指 出 ,西 夏 农 耕 业 最 为 成 熟 与 稳 固 的 地 区 是 银 川 平 原 及 宋 、夏 交 界 处 的 丘 陵 山 地 ,河 西 走 廊 附 近 的 农 业 亦 有 一 定 发
展 ,但 不 占 重 要 地 位 。 杜 建 录 《西 夏 经 济 史 》(中 国 社 科 ,’""’ )认 为 ,西 夏 的 农 业 区 为 兴 灵 平 原 和 内 蒙 古 河 套 平 原 ,荒 漠 与 半
荒 漠 牧 区 由 鄂 尔 多 斯 与 阿 拉 善 两 大 高 原 组 成 ,农 牧 相 间 的 半 农 半 牧 生 态 区 主 要 分 布 在 河 西 走 廊 与 宋 夏 沿 边 山 界 。
三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研 究
唐 宋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问 题 的 提 出 ,始 见 于 张 家 驹 《中 国 社 会 中 心 的 转 移 》(《食 货 》’ :## ,#$!( ),其 后 张 氏 又 相 继 发 表 《宋 室
南 渡 前 夕 的 中 国 南 方 社 会 》(《食 货 》) :# ,#$!* )和 《宋 代 社 会 中 心 南 迁 史 (上 )》(商 务 ,#$)’ )重 申 自 己 的 观 点 。半 个 多 世 纪 以 来 ,
学 术 界 就 此 进 行 了 激 烈 的 讨 论 ,焦 点 主 要 集 中 于 对 经 济 重 心 的 理 解 、南 移 完 成 的 时 间 、南 移 的 判 定 标 准 ,以 及 南 移 的 具 体
内容等方面。
在 对 经 济 重 心 的 理 解 上 ,韩 国 磐 《隋 唐 五 代 史 纲 》(人 民 ,#$++ )提 出 安 史 乱 后 唐 代 财 赋 重 心 在 江 南 的 说 法 。冀 朝 鼎 《中 国
历 史 上 的 基 本 经 济 区 与 水 利 事 业 的 发 展 》(中 国 社 科 ,#$%# ) 提 出 基 本 经 济 区 的 概 念 , 认 为 隋 唐 时 期 , 长 江 流 域 取 代 黄 河 流
域 ,已 取 得 了 基 本 经 济 区 的 地 位 。 袁 英 光 、李 晓 路 《唐 代 财 政 重 心 的 南 移 与 两 税 法 的 产 生 》(《北 京 师 院 学 报 》#$%(&! )提 出 财 政
重 心 的 说 法 ,但 认 为 唐 代 后 期 财 政 重 心 的 南 移 并 不 等 同 于 经 济 重 心 的 南 移 。郑 学 檬 《中 国 古 代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的 若 干 问 题 探
讨 》(《光 明 日 报 》#$%%&*&#( ;《农 业 考 古 》#$$#&! )赞 同 “财 赋 重 心 ”的 提 法 。 赵 德 馨 《我 们 想 写 一 部 怎 样 的 〈中 国 经 济 通 史 〉》(《中 国
社 会 经 济 史 研 究 》#$$+&! ),则 区 分 了 “经 济 重 心 地 区 ”与 “经 济 中 心 地 区 ”的 不 同 ,认 为 “经 济 重 心 地 区 ”是 指 经 济 较 其 他 地 区 发
达 、财 富 较 其 他 地 区 多 的 地 区 ,是 经 济 发 展 、财 富 分 布 不 平 衡 的 结 果 。
在 南 移 时 间 的 看 法 上 ,学 界 存 有 较 大 分 歧 。 依 各 家 意 见 提 出 的 先 后 次 序 而 言 ,第 一 种 是 “南 宋 说 ”,张 家 驹 (前 揭 文 )认
为 ,中 唐 以 后 ,南 方 社 会 的 发 达 已 渐 渐 超 过 北 方 。及 至 宋 代 ,东 南 已 完 全 成 为 国 家 根 本 。而 南 宋 时 代 更 为 中 国 社 会 经 济 中 心
转 变 的 最 大 关 键 。其 所 撰 《两 宋 经 济 重 心 的 南 移 》(湖 北 人 民 ,#$(+ )再 次 强 调 ,宋 王 朝 的 南 渡 标 志 着 南 方 经 济 的 空 前 发 展 ,这
一 时 期 是 我 国 历 史 上 经 济 重 心 完 成 南 移 行 程 的 时 代 。郑 学 檬 《中 国 古 代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和 唐 宋 江 南 经 济 研 究 》(岳 麓 ,#$$* )认
为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至 北 宋 后 期 已 接 近 完 成 ,至 南 宋 则 全 面 实 现 。 第 二 种 是 “隋 代 说 ”。 全 汉 升 《唐 宋 帝 国 与 运 河 》(重 庆 商 务 ,
#$)) )认 为 ,中 古 之 经 济 重 心 在 隋 代 业 已 南 移 。第 三 种 是 “晚 唐 五 代 说 ”,韩 国 磐 《五 代 时 南 中 国 的 经 济 发 展 及 其 限 度 》(《厦 门
大 学 学 报 》#$(*&# )认 为 ,五 代 时 南 中 国 的 农 业 、手 工 业 、商 业 的 发 展 均 较 北 方 发 达 。 曹 尔 琴 《唐 代 经 济 重 心 的 转 移 》(《历 史 地
理 》第 ’ 辑 ,#$%’ )认 为 ,唐 代 后 期 经 济 重 心 从 我 国 北 方 转 向 南 方 。 童 超 《东 晋 南 朝 时 期 的 移 民 浪 潮 与 土 地 开 发 》(《历 史 研 究 》
#$%+&) )认 为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始 于 东 晋 南 朝 ,终 于 唐 五 代 。 唐 长 孺 《魏 晋 南 北 朝 隋 唐 史 三 论 》(武 汉 大 学 ,#$$’ )认 为 ,安 史 乱 后 ,
经 济 重 心 加 速 向 南 方 倾 斜 ,终 南 移 于 长 江 流 域 。 翁 俊 雄 《唐 代 区 域 经 济 研 究 》(首 都 师 大 ,’""# )认 为 唐 代 后 期 经 济 的 总 体 水
平 大 大 超 过 唐 前 期 ,尤 其 是 长 江 流 域 。 宁 可 主 编 《隋 唐 五 代 经 济 卷 》(经 济 日 报 ,’""" )指 出 ,大 体 上 从 安 史 乱 后 ,南 方 经 济 发
展 的 水 平 超 过 北 方 ,全 国 的 经 济 重 心 转 移 到 南 方 。第 四 种 是 “宋 代 说 ”,李 剑 农 《宋 元 明 经 济 史 稿 》(三 联 ,#$(+ )说 ,“宋 以 后 之
经 济 重 心 遂 移 于 东 南 ”。 漆 侠 《宋 代 经 济 史 (上 、下 )》(上 海 人 民 ,#$%+ ,#$%% )认 为 宋 代 经 济 水 平 整 体 上 是 “北 不 如 南 ,西 不 如
东 ”。葛 金 芳 《宋 辽 夏 金 经 济 研 析 》(武 汉 ,#$$# 年 )根 据 《元 丰 九 域 志 》的 统 计 数 据 ,认 为 北 宋 熙 丰 年 间 (#"*% 年 ,#"%( 年 )耕 地
和 劳 动 力 资 源 重 心 的 南 移 过 程 已 经 完 成 。近 在 《中 国 经 济 通 史 (第 五 卷 )》(前 揭 )中 又 重 申 了 这 个 观 点 。但 程 民 生 《宋 代 北 方
经 济 及 其 地 位 新 探 》(《中 国 经 济 史 研 究 》#$%+&! )认 为 ,北 宋 时 我 国 的 经 济 重 心 似 仍 在 北 方 。 程 撰 《宋 代 粮 食 生 产 的 地 域 差 异 》
(《历 史 研 究 》#$$#&’ )中 甚 至 认 为 宋 代 “北 方 地 位 比 南 方 有 过 之 而 无 不 及 ”。 稍 后 又 在 专 著 《宋 代 地 域 经 济 》(河 南 大 学 ,#$$’ )中
说 ,“宋 代 南 北 经 济 各 有 特 色 。 经 济 重 心 从 发 展 趋 势 上 看 正 在 南 移 ,但 从 历 史 现 状 上 看 还 未 完 成 。 ”五 是 “六 朝 说 ”,罗 宗 真
《六 朝 时 期 全 国 经 济 重 心 的 南 移 》(《江 海 学 刊 》#$%)&! )为 其 代 表 。
在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完 成 的 判 断 标 准 上 ,学 界 认 识 有 一 个 逐 步 深 化 的 过 程 。 多 数 学 者 是 从 人 口 分 布 入 手 ,易 曼 晖 《唐 代 的
人 口 》(《食 货 》! :* ,#$!* )指 出 ,天 宝 以 后 ,北 方 南 徙 人 口 大 抵 集 中 于 江 南 道 。 黄 盛 璋 《唐 代 的 户 口 与 分 布 》(《历 史 研 究 》#$%"&* )
认 为 ,安 史 乱 后 人 口 比 重 发 生 变 化 ,黄 河 中 下 游 让 位 于 长 江 中 下 游 ,汴 河 两 岸 让 位 于 汉 江 襄 鄂 等 州 ,沿 海 港 市 户 口 猛 增 。林
立 平 《唐 后 期 的 人 口 南 迁 及 其 影 响 》(《江 汉 论 坛 》#$%!&$ )认 为 ,经 过 安 史 之 乱 的 人 口 南 迁 ,江 南 人 口 密 度 已 居 各 道 之 冠 ,我 国
古 代 的 人 口 分 布 重 心 也 由 此 基 本 上 从 黄 河 流 域 转 向 了 江 南 。胡 焕 庸 《中 国 人 口 地 理 (上 )》(华 东 师 大 ,#$%) )指 出 ,安 史 乱 后 ,
人 口 分 布 格 局 发 生 重 大 变 化 ,南 方 远 远 超 过 北 方 。 胡 道 修 《开 皇 天 宝 之 间 人 口 的 分 布 与 变 迁 》(《中 国 史 研 究 》#$%)&) )亦 认 为
安 史 之 乱 是 南 北 人 口 升 降 的 主 要 转 折 点 。费 省 《论 唐 代 的 人 口 分 布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论 丛 》#$%%&’ )认 为 ,元 和 时 期 的 淮 河 以 南
及 江 南 地 区 为 大 面 积 的 人 口 密 集 区 ,人 口 占 全 国 三 分 之 一 。冻 国 栋 《唐 代 人 口 问 题 研 究 》(武 大 ,#$$! )指 出 ,安 史 乱 后 人 口 南
迁 与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同 时 发 生 ,黄 河 中 下 游 地 区 失 去 了 传 统 的 人 口 重 心 地 位 。 翁 俊 雄 《唐 后 期 政 区 与 人 口 》(首 都 师 大 ,#$$$ )
第!期 葛 金 芳 等 :"% 世 纪 以 来 唐 宋 之 际 经 济 格 局 变 迁 研 究 综 述 ##(

指 出 ,安 史 乱 后 ,长 江 流 域 民 户 日 趋 增 多 。宋 史 领 域 ,胡 道 修 《宋 代 人 口 的 分 布 与 变 迁 》(《宋 辽 金 史 论 丛 》第 " 辑 ,中 华 ,#$$# )认


为 宋 初 人 口 分 布 的 最 大 特 点 为 北 方 人 口 的 减 少 和 南 方 人 口 的 增 加 。人 口 增 加 之 区 主 要 分 布 在 东 南 、江 淮 一 带 ,这 是 南 方 经
济 的 发 展 、中 国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的 表 现 。吴 松 弟 《中 国 人 口 史 (第 三 卷 )》(复 旦 大 学 ,"%%% )指 出 ,辽 宋 初 期 无 疑 是 南 北 人 口 分 布
的 一 个 转 折 点 ,此 前 北 方 人 口 占 优 ,此 后 南 方 人 口 逐 渐 确 立 了 绝 对 优 势 ,并 一 直 维 持 到 明 清 时 期 。
后 来 渐 涉 农 田 水 利 、蚕 丝 纺 织 、自 然 生 产 力 和 城 市 分 布 等 诸 多 方 面 。 论 者 们 普 遍 认 为 ,南 方 水 利 事 业 在 中 唐 以 后 的 大
规 模 兴 修 ,是 促 使 南 方 经 济 赶 超 北 方 经 济 的 重 要 原 因 之 一 。 邹 逸 麟 《从 唐 代 水 利 建 设 看 与 当 时 社 会 经 济 有 关 的 两 个 问 题 》
(《历 史 教 学 问 题 》#$&$’( )指 出 ,在 唐 前 期 #() 兴 修 的 #!( 项 水 利 建 设 中 ,北 方 五 道 有 #%# 项 ,占 全 数 三 分 之 二 。唐 后 期 #%# 项
工 程 中 ,南 方 五 道 就 有 *! 项 ,以 江 南 道 为 最 多 ,竟 占 +$ 项 。 因 此 安 史 乱 后 ,是 我 国 古 代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局 面 的 初 步 形 成 期 ,
至 于 其 巩 固 与 发 展 ,则 在 #% 世 纪 以 后 的 宋 代 。 阐 明 同 一 主 旨 的 成 果 极 多 ,其 中 颇 具 代 表 性 的 有 :李 灿 文 《唐 代 水 利 事 业 与
南 北 经 济 重 心 的 转 移 》(《新 亚 书 院 历 史 系 系 刊 》+ ,#$*) ),黄 耀 能 《隋 唐 时 代 农 业 水 利 事 业 经 营 的 历 史 意 义 》(《中 山 学 术 文 化 集
刊 》(% ,#$)( ),周 魁 一 《中 国 古 代 的 农 田 水 利 (续 )》(《农 业 考 古 》#$)!’" ),杨 荫 楼 《秦 汉 隋 唐 间 我 国 水 利 事 业 的 发 展 趋 势 与 经 济
区 域 重 心 的 转 移 》(《中 国 农 史 》#$)$’" ),钮 海 燕 《唐 代 水 利 发 展 的 因 素 及 其 影 响 》(《历 史 地 理 》第 #% 辑 ,#$$" ),屈 弓 《关 于 唐 代 水
利 工 程 的 统 计 》(《西 南 师 大 学 报 》#$$+’# )等 。
纺 织 业 方 面 ,孙 运 郅 从 丝 织 业 角 度 考 察 ,认 为 丝 织 业 中 心 的 南 移 完 成 于 唐 宋 之 交 (《丝 绸 之 路 和 我 国 丝 织 业 中 心 的 迁 移 》,
《华 东 师 大 学 报 》#$)#’# )。黄 世 瑞 《我 国 历 史 上 蚕 业 中 心 南 移 问 题 的 探 讨 》(《农 业 考 古 》#$)&’" ;#$)!’# )认 为 我 国 蚕 业 中 心 的 南 移
开 始 于 唐 末 五 代 ,完 成 于 南 宋 。陶 绪 《论 宋 代 私 营 丝 织 业 的 生 产 形 态 及 地 理 分 布 》(《中 国 经 济 史 研 究 》#$$%’" )认 为 宋 代 南 方 私
营 丝 织 业 的 发 展 速 度 高 于 北 方 。邢 铁 《我 国 古 代 丝 织 业 重 心 南 移 的 原 因 分 析 》(《中 国 经 济 史 研 究 》#$$#’" )认 为 ,在 两 宋 三 百 年
间 丝 织 业 的 生 产 重 心 尚 未 转 移 。邹 逸 麟 亦 指 出 ,唐 宋 以 后 我 国 丝 织 业 南 盛 北 衰 的 局 面 逐 渐 形 成 (《有 关 我 国 历 史 上 蚕 桑 业 的 几
个 历 史 地 理 问 题 》,《选 堂 文 史 论 苑 》,上 海 古 籍 ,#$$+ )。
董 咸 明 从 自 然 生 产 力 角 度 探 讨 ,认 为 唐 代 北 方 自 然 灾 害 远 较 南 方 频 繁 ,对 经 济 的 破 坏 程 度 远 远 大 于 南 方 (《唐 代 自 然 生
产 力 与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云 南 社 会 科 学 》#$)&’! )。 郑 学 檬 、陈 衍 德 《略 论 唐 宋 时 期 自 然 环 境 的 变 化 对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的 影 响 》(《厦
门 大 学 学 报 》#$$#’+ )认 为 南 方 经 济 超 过 北 方 是 自 然 环 境 的 优 劣 互 为 逆 转 的 结 果 。
林 立 平 从 城 市 分 布 角 度 加 以 阐 述 ,认 为 唐 宋 之 际 的 中 国 都 城 已 由 长 安 而 洛 阳 而 开 封 地 向 东 迁 徙 ,中 国 城 市 分 布 重 心
也 从 黄 河 流 域 移 到 了 长 江 下 游 的 江 淮 及 太 湖 区 域 ,也 表 明 全 国 的 经 济 重 心 已 移 到 长 江 下 游 地 区 (《试 论 唐 宋 之 际 城 市 分 布 重
心 的 南 移 》,《暨 南 学 报 》#$)$’" )。近 有 郑 学 檬 (前 揭 )将 经 济 重 心 完 成 南 移 的 判 断 标 准 归 纳 为 三 个 方 面 :第 一 ,经 济 重 心 所 在 地
区 生 产 发 展 的 广 度 和 深 度 超 过 其 它 地 区 ,表 现 为 人 口 众 多 ,劳 力 充 足 ;主 要 生 产 部 门 的 产 量 与 质 量 名 列 前 茅 ;商 品 经 济 发
达 。 第 二 ,经 济 重 心 所 在 地 区 生 产 发 展 具 有 持 久 性 和 稳 定 性 ,不 只 是 在 一 个 较 短 的 时 期 居 优 势 地 位 ,而 是 有 持 续 占 优 势 的
趋 势 ,就 是 其 优 势 为 后 世 所 继 承 。第 三 ,新 的 经 济 中 心 取 代 了 旧 的 经 济 中 心 后 ,封 建 政 府 在 经 济 上 倚 重 新 的 经 济 中 心 ,并 在
政治上有所反映。
四 、交 通 网 络 变 迁 研 究
唐 宋 交 通 网 络 由 国 内 陆 路 、水 路 和 通 向 域 外 路 线 三 方 面 组 成 ,目 前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著 述 ,仍 是 严 耕 望 《唐 代 的 交 通 与 都
市 》(《大 陆 杂 志 》) :+ ,#$&+ )、《隋 唐 五 代 人 文 地 理 (上 、下 )》(中 华 文 化 出 版 事 业 委 员 会 ,#$&+ )、《唐 代 交 通 图 考 》(《历 史 语 言 研 究 所
集 刊 》)( ,#$)& ,#$)! ),和 青 山 定 雄 《唐 宋 朝 代 的 交 通 和 地 志 图 研 究 》(吉 川 弘 文 馆 ,#$!( ),两 人 对 复 原 唐 代 、宋 代 的 交 通 路 线 贡
献 尤 巨 。日 野 开 三 郎 对 《五 代 时 期 南 北 中 国 的 陆 上 交 通 道 路 》(《日 野 开 三 郎 东 洋 史 学 论 集 》#" ,三 一 书 房 ,#$)$ )作 过 研 究 。王 文
楚 《古 代 交 通 地 理 丛 考 》(中 华 ,#$$* )中 也 有 六 篇 关 于 唐 宋 交 通 道 路 的 考 证 文 章 。
先 看 陆 路 。 白 寿 彝 《中 国 交 通 史 》(商 务 ,#$(* )列 举 出 唐 代 以 长 安 为 中 心 向 四 周 展 开 的 六 条 陆 路 交 通 干 线 ,在 所 开 凿 的
新 道 中 ,又 以 大 庾 岭 山 路 为 最 重 要 。宋 代 陆 路 干 线 改 以 开 封 为 中 心 。陈 伟 明 《唐 五 代 岭 南 道 交 通 路 线 述 略 》、《宋 代 岭 南 交 通
路 线 变 化 考 略 》(分 见 《学 术 研 究 》#$)*’# ;#$)$’( )认 为 ,唐 代 以 广 州 为 中 心 向 四 方 延 伸 的 各 条 交 通 路 线 中 ,北 路 较 南 路 发 达 ,西
路 较 东 路 发 达 。 宋 代 岭 南 交 通 基 本 格 局 除 沿 袭 唐 代 ,但 其 功 能 开 始 由 唐 代 的 政 治 型 、军 事 型 向 经 济 型 转 变 ,岭 南 道 成 为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经 济 动 脉 。 李 孝 聪 《公 元 十 — 十 二 世 纪 华 北 平 原 北 部 亚 区 交 通 与 城 市 地 理 的 研 究 》(《历 史 地 理 》第 $ 辑 ,#$$% )认
为 ,宋 辽 驿 道 的 开 辟 ,使 得 大 名 府 、澄 州 、澶 州 为 代 表 的 一 批 地 方 中 心 城 市 地 位 的 上 升 ,宋 辽 边 界 形 成 了 一 条 新 的 城 市 带 。
蔡 良 军 《唐 宋 岭 南 联 系 内 地 交 通 线 路 的 变 迁 与 该 地 区 经 济 重 心 的 转 移 》(《中 国 社 会 经 济 史 研 究 》#$$"’( )叙 述 了 唐 宋 时 期 岭 南
以 广 州 为 中 心 联 系 内 地 的 三 条 道 路 ,即 桂 州 路 、郴 州 路 和 大 庾 岭 路 ,认 为 自 唐 代 完 成 对 大 庾 新 路 的 开 凿 后 ,该 路 成 为 入 岭
南 的 最 佳 线 路 ,岭 南 交 通 重 心 亦 因 此 东 移 至 郴 州 路 和 大 庾 岭 路 。韩 茂 莉 《宋 代 岭 南 地 区 农 业 地 理 初 探 》(《历 史 地 理 》第 ## 辑 ,
#$$( )指 出 ,宋 代 由 内 地 进 入 两 广 的 道 路 自 西 向 东 主 要 有 三 条 ,湘 桂 道 (水 路 )、骑 田 道 、大 庾 道 ,而 以 后 者 路 途 较 为 通 畅 。张
泽 咸 《唐 代 工 商 业 》(中 国 社 科 ,#$$& )指 出 ,安 史 乱 后 西 线 中 的 荆 襄 段 因 汴 水 通 航 受 阻 而 变 得 格 外 重 要 。曹 家 齐 《唐 宋 时 期 南
方 地 区 交 通 研 究 》(《宋 史 研 究 通 讯 》"%%"’" )指 出 ,唐 代 南 北 交 通 干 线 主 要 有 两 条 ,一 为 长 安 东 南 行 至 岭 南 道 ;一 为 洛 阳 东 南 行
至 汴 州 ,经 运 河 至 福 建 、岭 南 道 。宋 代 入 闽 路 进 一 步 开 辟 ,几 条 南 北 干 线 之 间 联 系 进 一 步 加 强 ,杭 州 与 淮 西 地 区 联 系 进 一 步
密切。
##+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 卷

再 看 水 路 。白 寿 彝 (前 揭 )指 出 唐 代 的 运 河 较 江 河 等 水 道 所 居 地 位 要 高 ,唐 代 中 叶 后 大 运 河 南 段 地 位 更 见 重 要 。北 宋 汴
河 (通 济 渠 )在 交 通 上 居 于 睥 睨 一 切 的 地 位 。 而 在 唐 宋 之 际 ,所 开 浚 的 河 渠 中 作 用 较 大 的 还 有 嘉 陵 江 、新 源 水 、蔡 河 、广 济
河 、金 水 河 、荆 南 漕 河 、深 州 新 河 等 ,但 地 位 均 无 法 与 运 河 相 比 。 全 汉 升 《唐 宋 帝 国 与 运 河 》(前 揭 )认 为 ,运 河 联 结 着 北 方 的
军 事 政 治 重 心 和 南 方 的 经 济 重 心 ,导 致 唐 宋 帝 国 的 经 济 地 理 发 生 剧 烈 变 动 。 李 剑 农 指 出 ,安 史 乱 后 ,除 江 淮 汴 道 地 位 见 重
外 ,由 湘 、赣 二 水 入 江 ,沟 通 江 以 南 与 岭 表 ,又 顺 流 入 扬 州 ,经 汴 淮 以 达 于 河 ,由 湘 出 者 至 鄂 州 入 汉 、汉 沔 经 陆 路 至 长 安 ,此
亦 有 唐 一 代 内 河 南 北 交 通 之 要 道 。就 沿 海 航 线 而 言 ,唐 代 海 舶 ,由 交 广 北 航 经 泉 州 ,北 以 江 都 为 终 点 ;扬 子 江 口 以 北 至 白 河
口 之 线 ,几 无 定 泊 之 港 。然 在 宋 时 ,已 由 交 广 闽 浙 江 淮 扩 至 密 州 (《魏 晋 南 北 朝 隋 唐 经 济 史 稿 》,《宋 元 明 经 济 史 稿 》,前 揭 )。《长 江
水 利 史 略 》(长 江 流 域 规 划 办 公 室 《长 江 水 利 史 略 》编 写 组 ,水 利 电 力 ,#$%$ )指 出 ,北 宋 时 期 ,与 长 江 干 流 密 切 相 关 的 运 河 有 三 个 系
统 :其 一 为 江 北 运 河 ,联 系 黄 河 、长 江 的 汴 运 颍 运 等 ;其 二 为 江 南 运 河 ,联 系 江 浙 ;其 三 为 荆 襄 运 河 ,联 系 长 江 、汉 水 。冯 汉 镛
《宋 代 国 内 海 道 考 》(《文 史 》&’ ,#$(’ ),对 宋 代 沿 海 各 地 ,包 括 长 江 口 外 、钱 塘 江 口 外 、闽 江 口 、珠 江 口 外 、黄 淮 以 北 的 海 道 ,进
行 了 详 细 考 察 。 王 兴 淮 《我 国 历 史 上 的 江 汉 运 河 》(《中 国 水 运 史 研 究 》专 刊 一 ,#$(% )指 出 ,北 宋 是 江 汉 运 河 曾 经 发 挥 过 积 极 作
用 的 历 史 时 期 之 一 。 王 力 平 《唐 肃 、代 、德 时 期 的 南 路 运 输 》(见 《古 代 长 江 中 游 的 经 济 开 发 》,武 汉 ,#$(( )认 为 ,中 晚 唐 水 陆 交 通
中 ,穿 过 秦 岭 ,经 汉 、沔 水 系 ,沟 通 关 中 地 区 与 江 汉 流 域 以 及 整 个 东 南 地 区 水 陆 联 系 的 南 路 ,肃 、代 、德 时 期 运 输 非 常 活 跃 ,
承 平 之 际 即 告 萧 条 。王 力 平 《唐 后 期 淮 颍 (蔡 )水 运 的 利 用 与 影 响 》(《河 北 学 刊 》#$$#)& )说 ,“北 宋 的 惠 民 河 与 唐 时 的 淮 颍 (蔡 )
水 运 相 比 ,已 不 再 是 临 时 性 、替 代 性 的 运 道 ,而 成 为 了 固 定 运 输 线 。 ”张 泽 咸 (前 揭 )认 为 ,有 唐 一 代 ,珠 江 、长 江 、淮 河 、黄 河
等 都 有 商 船 通 行 ,沿 海 自 南 海 至 渤 海 的 海 上 交 通 亦 有 发 展 。
域 外 交 通 又 分 陆 、海 两 路 。 白 寿 彝 (前 揭 )较 早 据 《新 唐 书・地 理 志 》列 举 唐 代 通 四 夷 的 七 条 重 要 道 路 ,除 登 州 海 行 入 高
丽 渤 道 、广 州 通 海 夷 道 外 ,其 余 五 条 为 陆 路 ,自 唐 天 宝 乱 后 ,西 域 交 通 渐 形 衰 落 ,虽 北 宋 盛 时 也 不 能 完 全 恢 复 。乌 廷 玉 《隋 唐
时 期 的 国 际 贸 易 》(《历 史 教 学 》#$*%)& )、陈 守 忠 《北 宋 通 西 域 四 条 道 路 的 探 索 》(《西 北 师 院 学 报 》#$(()# )分 别 考 察 了 隋 唐 和 北 宋
的 通 西 域 道 路 。 蓝 勇 《唐 宋 南 方 陆 上 “丝 绸 之 路 ”的 转 输 贸 易 》(《中 国 社 会 经 济 史 研 究 》#$$")+ )认 为 ,南 方 陆 路 主 要 有 川 滇 道 、
邕 州 道 、滇 缅 印 道 。
港 口 与 海 上 交 通 。 开 创 者 当 属 桑 原 骘 藏 《蒲 寿 庚 考 》(陈 裕 青 译 ,中 华 ,#$&$ )和 《唐 宋 贸 易 港 研 究 》(杨 炼 译 ,商 务 ,#$!* ),两
书 据 伊 本・胡 尔 达 兹 比 《道 程 及 郡 国 志 》记 载 ,指 出 交 州 、广 州 、泉 州 、扬 州 为 唐 宋 四 大 贸 易 港 ,此 外 潮 州 、福 州 、温 州 、明 州 、
松 江 亦 为 沿 海 贸 易 港 。白 寿 彝 (前 揭 )指 出 ,隋 唐 宋 时 代 的 域 外 交 通 ,较 前 为 特 别 进 展 并 历 时 最 久 的 ,是 南 海 上 的 交 通 。乌 廷
玉 (前 揭 文 )认 为 ,唐 代 从 广 州 出 发 可 至 大 食 波 斯 及 南 洋 诸 国 ;对 日 本 的 商 路 则 有 两 条 ,一 为 北 路 ,即 由 登 州 出 海 ;一 为 南 路 ,
从 明 州 出 发 。 两 宋 海 外 贸 易 路 线 经 冯 承 钧 (《诸 蕃 志 校 注 》,中 华 ,#$*’ )、苏 继 顷 (《岛 夷 志 略 校 释 》,中 华 ,#$(# )和 章 巽 (《我 国 古 代
的 海 上 交 通 》,商 务 ,#$(’ )等 诸 多 先 生 的 持 续 努 力 ,现 已 清 楚 有 四 条 航 线 。东 海 起 航 线 是 从 明 、杭 等 州 出 发 东 渡 高 丽 、日 本 ;南
海 起 航 线 是 从 广 、泉 等 州 出 发 ,有 三 条 ,一 是 经 三 佛 齐 (今 苏 门 答 腊 )转 航 阇 婆 (今 爪 哇 )、渤 泥 (今 加 里 曼 丹 )、麻 逸 (今 菲 律
宾 群 岛 )等 地 。二 是 经 兰 无 里 (今 印 尼 亚 齐 )再 横 渡 印 度 洋 去 阿 拉 伯 半 岛 上 的 大 食 诸 国 。三 是 从 兰 无 里 出 发 横 渡 细 兰 海 到 故
临 (今 印 度 奎 隆 ),在 此 换 乘 小 船 ,沿 近 海 西 北 向 驶 入 波 斯 港 、亚 丁 湾 。与 此 同 时 ,也 有 更 多 的 沿 海 港 口 被 发 掘 出 来 。陈 高 华 、
吴 泰 《宋 元 时 期 的 海 外 贸 易 》(天 津 人 民 ,#$(# )指 出 ,宋 代 东 海 航 路 中 有 登 州 、密 州 、明 州 、杭 州 、华 亭 、温 州 等 港 ;南 海 航 路 中
的 广 州 、雷 州 、徐 闻 、琼 州 等 港 ;介 于 东 海 和 南 海 航 路 间 的 有 泉 州 、福 州 、漳 州 等 港 。章 巽 (前 揭 )指 出 ,北 宋 时 期 ,长 江 口 以 北
的 通 、楚 、海 诸 州 ,以 及 长 江 口 以 南 的 越 、台 、福 、漳 、潮 、雷 、琼 诸 州 ,也 都 是 通 航 的 海 港 。沿 渤 海 湾 的 登 州 、莱 州 、沧 州 、平 州 、
都 里 镇 诸 地 ,亦 有 海 舶 往 来 。 关 履 权 《宋 代 广 州 的 海 外 贸 易 》(广 东 人 民 ,#$(% )认 为 ,广 州 是 唐 代 最 为 繁 荣 的 贸 易 港 ,宋 代 与
之 通 商 的 海 外 国 家 较 唐 代 为 多 ,海 外 贸 易 也 超 过 了 唐 代 。蒋 致 洁 《唐 宋 之 际 丝 路 贸 易 与 海 路 贸 易 的 消 长 变 化 》(《社 会 科 学 战
线 》#$$!)* )认 为 ,自 唐 宋 以 降 ,在 中 国 古 代 对 外 贸 易 中 ,陆 路 (丝 路 贸 易 )地 位 日 趋 下 降 ,海 路 贸 易 逐 渐 占 据 优 势 ,基 本 上 处
于 主 导 、支 配 地 位 。 陆 韧 《宋 代 广 西 海 外 贸 易 兴 起 初 探 》(《海 交 史 研 究 》#$$%)# )认 为 ,宋 代 广 西 海 港 得 到 了 极 好 的 发 展 机 遇 ,
一 跃 成 为 西 南 地 区 贸 易 重 地 和 出 海 门 户 。 黄 纯 艳 《宋 代 海 外 贸 易 》(社 会 科 学 文 献 ,&""! )认 为 ,宋 代 贸 易 港 较 唐 代 有 明 显 增
长 ,北 自 京 东 路 ,南 至 海 南 岛 ,港 口 以 十 数 ,形 成 多 层 次 结 构 ,大 致 可 分 为 广 南 、福 建 、两 浙 三 个 相 对 而 言 自 成 体 系 的 区 域 。
五 、区 域 经 济 研 究
此 项 研 究 源 起 于 &" 世 纪 !" 年 代 的 《食 货 》杂 志 。进 入 (" 年 代 后 ,关 注 者 益 多 。漆 侠 对 两 宋 区 域 经 济 的 研 究 堪 称 详 尽
具 体 ,他 认 为 从 整 体 看 是 “北 不 如 南 ,西 不 如 东 ”(《宋 代 经 济 史 (下 )》,上 海 人 民 ,#$(( )。葛 金 芳 在 《中 国 经 济 通 史 (第 五 卷 )》(前
揭 )中 ,从 动 态 角 度 将 其 发 展 趋 势 概 括 为 “东 强 西 弱 ,南 升 北 降 ”,并 将 各 区 域 经 济 的 特 色 归 纳 为 :中 原 经 济 顽 强 发 展 、一 波
三 折 ,东 南 经 济 蓬 勃 兴 起 、后 来 居 上 ,西 川 经 济 不 平 衡 发 展 ,中 南 经 济 困 顿 停 滞 ,广 南 经 济 地 旷 人 稀 、起 点 过 低 。
中 原 经 济 区 。该 区 位 于 黄 河 中 下 游 地 区 ,唐 代 大 体 包 括 关 内 、河 东 、河 北 、河 南 四 道 ,以 及 山 南 道 北 部 地 区 ,宋 代 则 为 京
畿 、河 北 、京 东 、河 东 、陕 西 、京 西 北 路 六 路 。学 界 普 遍 认 为 ,关 中 地 区 自 唐 中 叶 后 经 济 发 展 遭 受 重 创 ,入 宋 以 后 渐 次 恢 复 。杨
德 泉 《北 宋 关 中 社 会 经 济 试 探 》(《宋 史 研 究 论 文 集 》,浙 江 人 民 ,#$(% )指 出 ,从 农 业 和 手 工 业 看 ,较 之 唐 代 ,宋 代 陕 西 经 济 地 位
明 显 低 落 。 韩 茂 莉 《北 宋 黄 河 中 下 游 地 区 农 业 生 产 的 地 域 特 征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论 丛 》,#$($)# )认 为 ,中 原 地 区 以 河 南 的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为 高 ;陕 西 则 次 之 ,虽 本 地 农 业 区 仅 限 于 关 中 ,但 仍 能 达 到 较 高 水 平 ;河 东 略 有 余 粮 ;唯 河 北 一 路 粮 食 最 为 短 缺 。
第!期 葛 金 芳 等 :*$ 世 纪 以 来 唐 宋 之 际 经 济 格 局 变 迁 研 究 综 述 ""’

程 民 生 《论 宋 代 河 北 路 经 济 》(《河 北 大 学 学 报 》"##$%& )认 为 ,宋 代 河 北 路 经 济 仍 然 发 达 ,实 力 雄 厚 。 邢 铁 《宋 代 河 北 的 丝 织 业 》
(《河 北 学 刊 》"##$%’ )认 为 河 北 的 丝 织 业 仍 较 发 达 ,丝 织 业 的 重 心 似 仍 在 北 方 。 程 民 生 《论 宋 代 陕 西 路 经 济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论
丛 》"##(%" )认 为 宋 代 陕 西 的 经 济 发 展 屈 从 于 国 防 利 益 ,但 手 工 业 门 类 齐 全 ,商 业 也 异 常 活 跃 。
东 南 经 济 区 。该 区 泛 指 长 江 下 游 地 区 ,尤 其 以 太 湖 流 域 为 重 心 ,在 唐 代 大 致 为 淮 南 、江 南 道 东 部 地 区 ,宋 代 大 致 为 淮 南
东 西 路 、江 南 东 西 路 和 福 建 沿 海 地 区 。 该 区 在 两 宋 时 期 发 展 迅 速 ,故 成 果 较 多 。 陶 希 圣 《五 代 的 都 市 与 商 业 》(《食 货 》" :"$ ,
"#&’ )指 出 ,五 代 时 ,各 地 商 业 繁 荣 ,都 市 繁 盛 。尤 以 淮 河 以 南 最 足 称 道 。杨 章 宏 《历 史 时 期 宁 绍 地 区 的 土 地 开 发 及 利 用 》(《历
史 地 理 》第 & 辑 ,"#)& )认 为 ,唐 后 期 ,该 地 区 已 成 为 全 国 最 富 庶 的 地 区 之 一 。至 宋 代 ,更 成 为 全 国 的 粮 食 基 地 之 一 。方 如 金 分
析 了 《北 宋 两 浙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及 其 原 因 》(《浙 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 彭 友 良 《两 宋 时 代 福 建 农 业 经 济 的 发 展 》(《农 业 考
古 》"#)’%" )指 出 两 宋 时 代 福 建 农 业 经 济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发 展 ,表 现 为 土 地 的 垦 辟 ,耕 地 迅 速 增 加 ;水 利 的 开 发 和 兴 修 ;各 种 物
产 丰 富 ;对 外 贸 易 的 崛 起 。梁 加 龙 《宋 代 江 西 蚕 业 发 展 初 探 》(《农 业 考 古 》"#)’%* ),文 士 丹 、吴 旭 霞 《试 论 北 宋 时 期 江 西 农 业 经
济 发 展 》(《农 业 考 古 》"#))%" )和 吴 旭 霞 《宋 代 江 西 农 村 商 品 经 济 的 发 展 》(《江 西 社 会 科 学 》"##$%! )等 ,分 别 从 不 同 角 度 探 讨 了 江
西 的 经 济 发 展 。谢 元 鲁 《论 “扬 一 益 二 ”》(《唐 史 论 丛 》第 & 辑 ,陕 西 人 民 ,"#)+ 年 )认 为 ,扬 州 在 唐 以 后 的 衰 落 不 过 是 东 南 地 区 内
部 中 心 城 市 转 移 的 一 种 表 现 。杜 瑜 《历 史 地 理 变 迁 与 扬 州 城 市 兴 盛 的 关 系 》(《平 准 学 刊 》第 ( 辑 上 ,光 明 日 报 ,"#)# )指 出 ,唐 代
后 期 江 淮 地 区 经 济 的 迅 速 发 展 ,为 扬 州 发 展 提 供 了 物 质 基 础 ,扬 州 亦 因 其 优 越 的 地 理 条 件 很 快 发 展 为 全 国 最 大 经 济 都 市 。
杨 希 义 《唐 代 丝 绸 织 染 业 述 论 》(《中 国 社 会 经 济 史 研 究 》"##$%& )指 出 江 南 地 区 的 丝 织 业 到 唐 代 后 期 已 超 过 北 方 。林 汀 水 《两 宋
期 间 福 建 的 矿 冶 业 》(《中 国 社 会 经 济 史 研 究 》"##*%" )认 为 福 建 的 矿 冶 业 初 兴 于 唐 代 ,至 宋 极 盛 ,成 为 全 国 重 要 的 矿 区 之 一 ,出
产 金 、银 、铜 、铁 、水 银 、锡 和 矾 等 矿 。 方 亚 光 《论 唐 代 江 苏 地 区 的 经 济 实 力 》(《中 国 史 研 究 》"##&%" )认 为 ,唐 代 中 叶 以 后 ,从 生
产 工 具 水 平 、手 工 业 技 术 、商 品 经 济 发 展 程 度 而 言 ,该 地 区 均 处 于 全 国 领 先 地 位 。韩 茂 莉 论 述 了 《宋 代 东 南 丘 陵 地 区 的 农 业
开 发 》(《农 业 考 古 》"##&%& )。方 健 《唐 宋 茶 产 地 和 产 量 考 》(《中 国 经 济 史 研 究 》"##&%* )认 为 ,若 从 唐 宋 茶 的 产 量 而 言 ,江 南 路 居 首
位 ,次 则 四 川 ,荆 湖 第 三 ,两 浙 第 四 ,淮 南 "& 山 场 至 北 宋 盛 极 ,福 建 茶 产 量 虽 逊 于 以 上 各 路 ,但 以 品 质 优 良 著 称 。 两 广 产 量
甚 微 。周 生 春 《论 宋 代 太 湖 地 区 农 业 的 发 展 》(《中 国 史 研 究 》"##&%& )认 为 北 宋 崇 宁 以 后 太 湖 地 区 农 业 发 展 达 到 北 宋 后 期 最 高
水 平 。 龙 登 高 《宋 代 东 南 市 场 研 究 》(云 南 大 学 ,"##( 年 )通 过 分 析 和 比 较 ,认 为 宋 代 的 经 济 与 市 场 发 展 程 度 最 高 的 地 区 在 东
南 的 两 浙 、福 建 、江 东 、江 西 四 路 。郑 学 檬 《中 国 古 代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和 唐 宋 江 南 经 济 研 究 》(前 揭 )指 出 ,太 湖 地 区 自 晚 唐 五 代
以 来 ,农 业 经 济 的 发 展 最 为 突 出 ;手 工 业 以 制 茶 、制 盐 、纺 织 、竹 编 、苇 编 、瓷 器 、酿 酒 、造 纸 、药 材 等 为 主 ,水 平 较 高 。 江 西 经
济 开 发 自 五 代 始 大 大 加 速 ,有 特 色 的 产 品 主 要 是 稻 米 、猪 、牛 、禽 、鱼 等 副 食 品 资 源 、木 材 、矿 产 、蔬 果 、乌 血 等 经 济 林 等 等 ;
手 工 业 品 则 以 瓷 器 最 出 名 。宋 代 福 建 农 业 发 展 最 快 的 地 区 是 沿 海 平 原 ,在 许 多 方 面 与 两 浙 有 共 同 之 处 ,它 也 代 表 当 时 中 国
农 业 经 济 的 水 平 。而 从 总 体 来 看 ,五 代 时 期 南 北 方 农 业 经 济 发 展 不 平 衡 ,长 江 流 域 及 其 以 南 地 区 农 业 经 济 无 论 在 深 度 和 广
度 上 ,都 超 过 了 北 方 ,但 本 地 区 内 部 亦 不 平 衡 。方 健 《两 宋 苏 州 经 济 考 略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论 丛 》"##)%( )一 文 ,认 为 宋 代 苏 州 经
济 居 当 时 全 国 的 领 先 地 位 ,与 中 唐 以 来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的 趋 势 相 一 致 。周 怀 宇 《论 隋 唐 五 代 淮 河 流 域 城 市 的 发 展 》(《安 徽 大 学
学 报 》*$$"%& )认 为 ,隋 唐 五 代 是 淮 河 流 域 城 市 发 展 史 上 的 一 个 快 速 成 长 期 ,扬 州 、开 封 为 两 大 龙 头 城 市 ,而 沿 运 河 相 继 涌 现
出 的 新 城 市 中 较 为 突 出 的 有 宋 、楚 、泗 、寿 、颍 、濠 、宿 、庐 等 州 。 陈 国 灿 《宋 代 江 南 城 市 研 究 》(中 华 ,*$$* )认 为 ,北 宋 时 期 ,两
浙 路 的 城 镇 发 展 最 为 显 著 ,已 达 到 乃 至 超 过 了 北 方 发 达 地 区 的 水 平 ;江 南 东 路 次 之 ,接 近 北 方 发 达 地 区 的 水 平 ;江 南 西 路
虽 较 宋 代 以 前 有 显 著 的 发 展 ,但 由 于 起 点 较 低 ,直 到 北 宋 中 后 期 ,仍 与 两 浙 、江 东 地 区 有 相 当 大 的 差 距 。 葛 金 芳 《两 宋 东 南
沿 海 地 区 海 洋 发 展 路 向 论 略 》(《湖 北 大 学 学 报 》*$$&%& )认 为 ,入 宋 以 后 ,随 着 商 品 经 济 的 发 展 ,海 外 贸 易 的 兴 盛 ,促 使 东 南 沿
海 地 区 开 放 型 市 场 崛 起 ,进 而 在 本 地 区 出 现 海 洋 发 展 路 向 ,其 具 体 表 征 有 五 :其 一 ,东 南 沿 海 众 多 外 贸 港 口 ,从 南 到 北 连 成
一 片 ;其 二 ,海 外 贸 易 范 围 大 为 扩 展 ,构 成 当 日 世 界 性 贸 易 圈 的 两 大 轴 心 之 一 ;其 三 ,进 出 口 商 品 中 ,分 别 以 初 级 产 品 和 工
业 制 成 品 为 主 ;其 四 ,中 外 商 人 队 伍 壮 大 ,出 海 经 商 风 气 盛 行 ;其 五 ,对 域 外 世 界 的 认 识 远 较 汉 唐 丰 富 详 赡 。此 前 ,也 有 专 文
讨 论 福 建 地 区 的 海 外 贸 易 问 题 ,如 林 汀 水 《略 谈 泉 州 港 兴 衰 的 主 要 原 因 》(《厦 门 大 学 学 报 》"#)(%" ),韩 振 华 《五 代 福 建 对 外 贸
易 》(《中 国 社 会 经 济 史 研 究 》"#)!%& ), 胡 沧 泽 《宋 代 福 建 海 外 贸 易 的 兴 起 及 其 对 社 会 生 活 的 影 响 》(《中 国 社 会 经 济 史 研 究 》
"##’%" ),廖 大 珂 《唐 代 福 州 的 对 外 交 通 和 贸 易 》(《海 交 史 研 究 》"##(%* )等 。
西 川 经 济 区 。该 区 大 致 指 唐 代 的 剑 南 道 ,北 宋 的 成 都 府 和 梓 州 、利 州 、夔 州 这 四 路 。关 于 唐 宋 时 期 四 川 经 济 的 发 展 ,先
后 有 两 部 专 著 予 以 讨 论 ,贾 大 泉 《宋 代 四 川 经 济 述 论 》(四 川 省 社 会 科 学 院 ,"#)’ )认 为 ,自 "$ 世 纪 后 期 至 北 宋 中 叶 ,本 地 经 济
发 展 迅 猛 ,在 全 国 占 有 重 要 地 位 。李 敬 洵 《唐 代 四 川 经 济 》(四 川 省 社 会 科 学 院 ,"#)) )指 出 中 唐 以 后 四 川 成 为 全 国 经 济 最 发 达
的 两 个 地 区 之 一 。 贾 大 泉 《宋 代 四 川 的 纺 织 业 》、《宋 代 农 村 商 品 生 产 》、《宋 代 四 川 城 市 经 济 的 发 展 》(分 见 《宋 史 研 究 论 文 集 》
"#)* 年 年 会 会 刊 ,河 南 人 民 ,"#)( ;《西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四 川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认 为 ,宋 代 本 地 的 纺 织 业 在 前 代 的 基 础
上 又 有 长 足 发 展 ,农 村 地 区 的 商 品 化 生 产 的 专 业 分 工 现 象 极 为 普 遍 ,在 蚕 桑 纺 织 业 、茶 叶 种 植 业 、甘 蔗 种 植 业 和 制 糖 业 、药
材 种 植 业 、酿 酒 业 、井 盐 业 、水 果 生 产 方 面 均 有 体 现 ,从 而 促 进 了 本 地 区 商 品 经 济 的 日 趋 活 跃 。 城 市 经 济 的 发 展 貌 似 繁 荣 ,
但 在 封 建 势 力 的 干 扰 和 战 争 的 冲 击 下 ,很 难 持 续 。 谢 元 鲁 《宋 代 成 都 经 济 特 点 试 探 》(《中 国 社 会 经 济 史 研 究 》"#)&%& )、《论 “扬
一 益 二 ”》(前 揭 )认 为 ,宋 代 成 都 的 经 济 十 分 繁 荣 ,在 全 国 占 有 重 要 地 位 。 韩 茂 莉 《宋 代 川 峡 地 区 农 业 生 产 述 论 》(《中 国 史 研
##*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 卷

究 》#$$%&’ )认 为 ,川 峡 四 路 的 农 业 生 产 发 展 很 不 平 衡 ,川 西 成 都 平 原 是 全 国 农 业 生 产 最 发 达 的 地 区 之 一 ,川 东 地 区 却 仍 然
较 为 落 后 。 林 文 勋 《宋 代 四 川 与 中 原 内 地 的 贸 易 》(《宋 代 经 济 史 研 究 》,云 南 大 学 ,#$$’ )认 为 ,时 至 宋 代 ,四 川 地 区 已 发 展 成 为
我国西部区域的经济中心区。
中 南 经 济 区 。该 区 大 致 指 唐 代 山 南 道 南 部 和 江 南 道 西 部 一 带 ,宋 代 的 京 西 南 路 和 荆 湖 南 北 路 。郑 学 檬 《试 论 唐 五 代 长
江 中 游 经 济 发 展 的 动 向 》(见 《古 代 长 江 中 游 的 经 济 开 发 》,武 汉 ,#$(( )指 出 ,唐 五 代 长 江 中 游 (今 湖 北 、湖 南 、江 西 三 省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加 速 ,使 地 区 联 系 日 趋 紧 密 ,由 此 江 南 经 济 正 在 向 超 过 北 方 的 方 向 发 展 。韩 茂 莉 《宋 代 荆 湖 地 区 农 业 生 产 述 论 》(《历
史 地 理 》第 #% 辑 ,#$$) )认 为 ,宋 代 荆 湖 南 、北 路 尚 未 得 到 全 面 开 发 ,尚 未 处 于 粗 放 经 营 阶 段 。 杨 果 《宋 代 两 湖 平 原 地 理 研 究 》
(湖 北 人 民 ,%""# )认 为 ,两 宋 时 期 是 两 湖 平 原 市 镇 在 空 间 上 迅 速 扩 展 的 一 个 重 要 时 期 ,其 中 值 得 特 别 注 意 的 又 是 县 以 下 镇 、
市的扩展。
广 南 经 济 区 。该 区 大 致 指 唐 代 的 岭 南 道 ,北 宋 的 广 南 东 西 二 路 。徐 俊 鸣 《古 代 广 州 及 其 附 近 地 区 的 手 工 业 》(《历 史 地 理 》
创 刊 号 ,#$(% )认 为 ,唐 宋 时 期 本 地 区 手 工 业 较 为 发 达 ,诸 如 造 船 、纺 织 、食 品 加 工 、陶 瓷 、制 纸 、矿 冶 等 均 带 有 浓 厚 的 地 方 特
色 。 陈 伟 明 《宋 代 岭 南 主 粮 与 经 济 作 物 的 生 产 经 营 》(《中 国 农 史 》#$$"&# )认 为 宋 代 岭 南 地 区 初 步 形 成 了 独 立 的 农 业 生 产 区 。
关 履 权 《宋 代 广 东 历 史 发 展 趋 向 与 农 业 商 品 化 》(《广 东 社 会 科 学 》#$$#&# )认 为 工 商 业 和 海 外 贸 易 对 广 东 历 史 发 展 起 了 催 化 剂
作 用 。 韩 茂 莉 《宋 代 岭 南 地 区 农 业 地 理 初 探 》(《历 史 地 理 》第 ## 辑 ,#$$! )分 析 了 宋 代 岭 南 地 区 的 人 口 构 成 及 其 分 布 ,认 为 蛮
人 集 中 分 布 的 广 西 和 海 南 岛 生 产 方 式 还 很 落 后 ,指 出 宋 代 内 地 移 民 是 岭 南 地 区 重 要 的 农 业 生 产 劳 动 力 ,内 地 移 民 集 中 的
南 岭 南 坡 地 带 ,以 及 珠 江 三 角 洲 ,是 岭 南 农 业 开 发 程 度 较 高 的 地 区 ,也 是 岭 南 最 重 要 的 农 业 经 济 区 。但 与 内 地 相 比 ,岭 南 大
多地区的生产方式仍很落后。

笔 者 自 知 ,对 于 学 界 在 长 达 近 一 个 世 纪 的 时 段 中 所 做 的 有 关 唐 宋 经 济 格 局 研 究 的 成 果 ,是 无 论 如 何 也 不 可 能 在 此 文
中 一 一 尽 述 的 ,因 取 舍 眼 光 和 目 的 所 限 ,即 使 部 分 较 为 重 要 的 成 果 ,间 或 亦 有 遗 漏 。 在 对 经 济 格 局 的 研 究 成 果 进 行 了 上 述
梳 理 后 ,笔 者 认 为 要 使 此 课 题 的 研 究 进 一 步 走 向 深 入 ,还 须 从 如 下 几 方 面 着 手 :
第 一 ,确 立 贯 通 研 究 的 思 路 ,打 破 朝 代 分 野 。即 以 唐 宋 变 革 期 学 说 为 指 导 ,改 变 过 去 以 朝 代 为 中 心 的 叙 述 模 式 ,将 晚 唐
至 宋 的 经 济 格 局 变 动 视 作 整 体 予 以 考 察 ,关 注 趋 势 的 演 变 特 征 ,以 期 反 映 出 其 时 经 济 格 局 变 动 的 总 体 面 貌 。
第 二 ,明 确 经 济 格 局 变 迁 的 内 涵 ,切 实 把 握 其 所 涉 及 到 的 各 个 方 面 。 经 济 格 局 当 以 自 然 环 境 、农 牧 业 经 济 、经 济 重 心 、
交 通 网 络 和 区 域 经 济 为 主 体 构 成 部 分 ,这 也 理 应 成 为 学 界 探 讨 此 课 题 的 侧 重 点 。
第 三 ,探 明 经 济 格 局 变 迁 的 内 在 联 动 机 制 ,揭 示 各 要 素 间 的 相 互 影 响 关 系 。由 上 述 各 要 素 组 成 的 经 济 格 局 是 一 个 有 机
结 构 ,各 侧 面 间 存 在 着 相 互 影 响 、相 互 制 约 的 关 系 ,故 有 必 要 从 动 态 的 角 度 寻 求 其 间 蕴 含 的 内 在 逻 辑 关 系 。
第 四 ,加 强 薄 弱 环 节 研 究 ,重 视 区 域 经 济 研 究 的 平 衡 发 展 。 在 既 往 关 涉 唐 宋 之 际 经 济 格 局 变 迁 的 成 果 中 ,仍 存 在 明 显
的 薄 弱 环 节 (如 生 态 等 ),区 域 经 济 的 研 究 亦 畸 轻 畸 重 ,为 此 ,今 后 的 研 究 应 在 薄 弱 之 处 进 一 步 加 强 力 量 ,而 对 于 学 界 着 力
较 多 的 经 济 区 域 ,重 点 则 在 于 概 括 出 其 特 色 ,指 明 其 地 位 。
以 上 浅 见 ,仅 供 参 考 。

! 责 任 编 辑 :梅 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