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第 17 卷  第 6 期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 . 17 , No.

6
2003 年 11 月 JOURNAL OF XINXIANG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3

略论张钫千唐志斋的文献价值
申少春 ,王卫东

( 河南省图书馆 ,河南 郑州 450052)

摘  要 : 对张钫及其千唐志斋所藏石刻进行了介绍 ,重点研究了千唐志斋石刻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
关键词 : 张钫 ; 千唐志斋 ; 墓志铭 ; 石刻 ; 价值
中图分类号 : K877. 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7613 (2003) 0620123202

  一 、
张钫其人 办过铁门小学和观音堂煤矿 ; 40 年代初 , 寓居西安
张钫 ( 1886 - 1966) , 字伯英 , 号友石 , 河南省新 时 ,又大力倡办实业与救济事业 。但最令人称道的
安县铁门镇人 。早年好骑射 , 稍长 , 弃文习武 , 就读 是 ,他酷爱金石 , 为搜集 、
典藏历代墓志 , 惨淡经营 ,
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兵科 , 并参加同盟会 。毕业 卓有成就 。
后 ,任陕西新军混成协炮兵营排长 ,倡导组织军事研 洛阳有九朝古都之誉 ,城外北邙山北临黄河 ,地
究社 。又与陕西同盟会 、
哥老会领导人“歃血为盟”, 势雄浑 ,逶迤似一条卧龙 ,加之土厚无石 ,水深干燥 ,
宣誓反清 。武昌起义暴发后 ,他积极响应 ,与钱鼎等 故历来是人们选作茔穴的风水宝地 , 有“生在苏杭 ,
人策划起义 ,又发动张凤翔新军光复陕西 。袁世凯 葬在北邙” 之说 ,以至“北邙山上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
复辟时 ,张钫毅然反戈讨袁 。1917 年孙中山发动反 旧墓”。大诗人白居易也曾发出“北邙冢墓高嗟峨”
对北洋军阀的护法运动 ,他又出任陕西“靖国军副总 的慨叹 。
司令”。1927 年随冯玉祥北征 , 次年担任河南省建 所以自东周以还 ,尤其是汉 、隋、
唐、宋的达官贵
设厅厅长兼省赈济委员会主席 。1930 年 5 月 , 蒋介 人 ,文人才子 ,多荟萃于此 ,许多人逝后也葬于北邙 。
石命其代理省府主席 、 第二十路军总指挥兼七十六 古墓多 ,也就吸引了众多盗墓贼光顾 。他们将墓中
师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 ,任十二军团军团长 ,旋调 贵重物品窃取一空 , 而将刻有墓主生平传略的志铭
任第一战区抗日预备军总司令 ; 次年又调任军事参 石弃置一旁 ,无人问津 。有些农民则将其运至家中
议院副院长 , 但寓居西安不就 。1945 年 5 月 , 选为 铺路 。清代末年 ,修建陇海铁路时 ,又挖出许多墓志
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 ;1946 年出任国民政府 铭 ,也是到处乱放 , 田埂小道 , 随处可见 。作为一个
国策顾问 ,授陆军上将军衔 。1947 年当选为国民大 有文化修养的人 , 张钫深知古代墓志铭在金石中的
会代表 。1949 年 10 月 , 任鄂豫陕边区绥靖公署主 位置 ,加之跻身于上流社会 , 经常同一些名家 、 学者
任 ,12 月在四川西部起义 , 为和平解放四川做了有 接触 ,如与章炳麟 、
康有为 、 于友任友善 ,在他们的熏
益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 , 曾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 陶和鼓舞下 ,张钫凭借自己的地位 、 实力 , 搜集了大
员 ,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著有《风雨漫漫 量的金石 ( 主要是墓志) 、
书画 ,并将它们陆续运回家
四十年》,编有《历代军事分类诗选》。 乡铁门镇 。
二、 营造千唐志斋 张钫对金石嗜好成癖 ,为了保存这些文物 ,他做
张钫虽系军政要人 , 但却热心地方公益事业 。 了两项工作 : 其一 , 聘请精于此道的行家 , 分门别类
上世纪 20 年代 , 为振兴地方教育和地方工业 , 曾创 地将所得金石 、 字画加以整理 ,纂成目录 。如郭玉庆

Ξ 收稿日期 :2003210220
作者简介 : 申少春 (19652) ,男 ,河南浚县人 ,河南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
123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 17 卷

为其代编的《千唐志斋藏石目录》, 著录各类金石在 手斗争的史实 。而在官僚李皋 、 陈皆二人的墓志中 ,


1578 件之上 。其二 , 营造库房贮存 。他在自己的花 则又记载了他们血腥镇压农民袁晁义军的惨状 。
园— ——“蛰庐”的西北隅 ,辟地建斋 ,修筑 15 孔窑洞 、 《李皋墓志》中有这样的文词 “ : 与刺史康云间攻袁
3 个长方形天井院落及一道较长的走廊 , 然后将这 晁 ,寇凌我骑 , 云间之马踣焉 , 王心存拯危 , 目不见
些石刻 ,一一镶嵌在墙壁上 。整个工程于 1935 年以 陈 ,乃挟其人 ,而挝其马 ,偕犯围而免之 。”
还有《陈察
后告竣 。当时 ,在全国知识界引起不小的轰动 ,慕名 墓志》 记有“薛举称兵 ,县人杨洛翻城相应” 的事 《裴
;
而来参观 、留墨宝者 ,不乏接踵 。如大学问家章炳麟 镐墓志》 记有东南沿海边民起义的事 ,这些对了解唐
先生 ,曾根据其中所藏唐代墓铭有 1185 件 , 特为贮 代的社会状况都大有裨补 。
库题额曰“千唐志斋”。 涉及统治阶级内部争权的 。如《屈突通墓志》 记
千唐志斋中的藏品中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 载“
: 王世充干纪乱常 , 放命均乎莽卓 , 滔天泯夏 , 逆
稍有破坏与损失 , 现存各类金石 1413 件 , 其中晋代 节浮于浞 ,今上出师吊伐 , 公又扈从戎轩 。 ”这是说
墓志 1 件 ,唐代墓志 1185 件 , 五代墓志 22 件 , 宋代 唐初屈突通在李世民麾下 , 征讨对立派王世充一事
墓志 88 件 , 元代墓志 1 件 , 明代墓志 30 件 , 清代墓 及其所立战功 。而在盖赞妻《孙光墓志》中 , 则记载
志 2 件 ,民国墓志 7 件 ; 另外 , 尚有墓志冠 19 件 , 以 了王世充盘踞洛阳时 ,祸害百姓的惨景 “ : 隋末土崩 ,
及绘画 、 书法 、经幢 、
碑碣 、 造像等 58 件 。这诸多石 洛中云拢 , 米遂腾跃 , 斗至十千 。顿踣于是成行 , 骨
刻瑰宝 ,成为有名的自然景观 , 近一二十年来 , 到此 肉不能相救 。夫人偶逢弃子 ,歧路呱然 ,哀而鞠之 。 ”
旅游参观者络绎不绝 , 更有治史者和书画爱好者徜 这虽说的是妇人行善事 , 但从侧面反映了势力割据
徉其间 ,咀嚼品味 ,流连忘返 。 给百姓造成颠沛流离的状况 。同样正好可以印证
三、 千唐志斋的史料价值 《新唐书・王世充传》“
: 粮且尽 , 人相食 , 至以水汨泥
墓志之作 ,发创于东汉 、西晋 ,流行于北魏及隋 , 去砾 ,取浮土糅米屑为饼 ,民病肿股弱 ,相籍倚道上”
鼎兴于盛唐 。起初 ,墓志行文比较简略 ,只写墓主的 的记载 。
姓名 、
卒岁 、
葬地 。随着时间的递进 , 至拓跋魏孝文 涉及武则天专政与宫廷争斗的 。如《程思义墓
帝元宏迁都洛阳 , 施行汉化政策 , 加速民族融合 , 规 志》 写道 “
: 于时杨豫作逆 ,袄氛未殄 ,王侯将相 ,连连
定皇室百官 ,殁后不得“还迁代北”,都要在北邙择穴 下狱 , 伤痍诛斩 , 不可胜数 。周兴荣贯廷尉 , 业擅生
安葬 。而为防止墓穴混淆 ,便于子嗣觅寻 ,大多造有 杀 ,鬻新开之诏狱 ,袭乱常之遗 □,虐甚脱踝 ,文繁次
墓志 ,于志文中详细记载墓主的官爵 、姓氏 、族源 、
生 骨 ,公卿倒足 , 行路掩首 。时有吴王子琨作牧江右 ,
平事迹 、卒葬时地 、
配偶和子孙对亡者的颂辞 , 甚至 来俊臣密树朋党 , 远加组织 , 令君推问 , 冀陷殊死 。 ”
有些志文还详有朝代年号及当时社会背景 。特别是 而在《董怀义墓志》中 , 则记载了宫廷血统之间的相
唐代墓志 ,记载的资料更为详细 ,就其涉及的年号而 互鸩杀 。志文中说 “ : 会逆贼马秦客 ,潜行鸩毒 ,中宗
言 ,从高祖李渊的武德年号起 ,中经贞观 、
天宝 ,直至 暴崩 , 韦氏称制 , 奸人掌营卫 , 凶戚居要津 。公翊戴
最后哀帝李 的年号天  , 长达将近 290 年 , 初唐 、 皇帝 ,斩吴通禁 ,数刻之间 ,尽殪凶丑 。
”另外 ,在白知
盛唐 、中唐 、晚唐均包括进去 。其中有些如武则天的 礼、
王崇礼 、李怀等人的墓志中 , 也都透露出骨肉之
改元 ,安禄山的僭号 ,也应有尽有 。就其涉及人物的 间夺权戕杀的血腥之气 。这对研究唐代宫廷政变的
地位身份而言 ,有相国 、 节都 、 太尉 ,有刺史 、
太守 ,有 斗争史 ,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粢粮 。
尉丞 、曹参 ; 也有宫娥才女 , 名流处士 , 道观尊师等 。 涉及安禄山叛军的 。安禄山 、 史思明的叛乱 ,是
大体上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基本面貌 。从某角度上 中唐时期最大的动乱事件 。这一历史事件在一些墓
讲 ,千唐志斋所收藏的唐墓志 ,可看成一部用石头做 志铭中也有反映 。如《元真墓志》中 , 记有 “
: 贼臣思
载体 ,镶于墙壁上的“唐书”。因为有墓志所涉及的 明再侵京邑 ,纵暴豺虎 ,毒虐人神 ,丘垅遂平 ,失其所
内容 ,可以印证新旧《唐书》所载事实 , 或弥补其遗 处。”
说明叛军所到之处 ,搅得平民百姓惶惶不安 ,流
漏 。如涉及农民起义的 , 有《长孙仁墓志》记有杨玄 离涂炭 。再如《臧晔墓志》 中说 “
: ……与安禄山暴兵
感于贞观十一年 ,在黎阳 ( 河南浚县) 督运军粮 ,率领 交战于潼关 , 元戎 ……公分兵水战不克 , 溺于黄河 ;
10 余万将士 ,加入农民起义队伍 , 逼近京都 , 攻打洛 ……有逆臣朱 入长安 , 万乘惊出至奉天 , 固守新
阳 ,以及在今洛宁之北辗转的情况 。又如《崔玄籍墓 城 ,急难之秋 , 为大将领甲兵 , 频中刀箭 , 流血毁形 ,
志》 记有以女英雄陈硕真为首的义军 ,同贪官酷吏交 重围旬日乃解 。 ”详细描述了臧晔同叛军在潼关交战
124
第 6 期                申少春 ,等 : 略论千唐志斋的文献价值

死于黄河和逆臣侵入长安 ,惊走皇帝 ,以及昌裔在护 元年夏五月”, 下为“襄阳米芾”, 笔锋流畅 , 沉静洒


驾时 “频中刀箭
, ,流血毁形”的惨景 。从中可以看到 脱 , 炉火纯青 , 令人称奇 。元代大画家赵孟 所书
安禄山及其他叛军给国家造成的破坏 、 给人民带来 《宣武将军珊竹公神道碑》, 字体端庄 , 落落大方 , 气
的沉重灾难 。 势轩昂 ,堪称妙品 。素有朱明神笔之誉王铎的条幅
另外 ,有些墓志铭 ,其内容还涉及佛教与道教的 石刻 ,笔力深沉 , 雄浑遒劲 ; 而其同代人董其昌所书
流布 , 盐 、
茶、酒的专营 , 边疆地区民族的矛盾 , 以及 曹丕《典论论文》横披 , 全长 1 米 , 字字清韵秀骨 , 玲
农业生产等情况 。如《孙公 □墓志》, 字里行间透露 珑剔透 。郑板桥的竹和题咏石刻 ,画与字相得益彰 ,
出武宗当政时 ,浙江一带农业凋敝 , 平民流亡 , 土地 珠联璧合 , 挺拔古秀 , 姿态俏丽 , 自成一格 。还有乾
荒芜 ,一片凄凉景象 ; 同时歌颂墓主人孙公 □针对实 隆朝宰相刘墉的一幅行草碑刻《药王像题记》, 用笔
际情况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 减轻农民负担 , 施行新 浓重 , 外柔内刚 , 貌丰骨劲 , 浑雄痛快 。晚清王纯谦
的税收政策 ,促进农业生产 , 发展农业经济 , 以解民 指画兰草石刻 ,兰草栩栩如生 ,香翠欲飘 ; 字体娟秀 ,
困的功绩 。 庄重沉稳 。整个布局疏密有致 , 动中有静 , 令人神
四、千唐志斋的艺术价值 旷 。特别是近代文章大家章炳麟为之所书写的“千
墓志的本意在于歌功颂德 ,流传后世 。因此 ,有 唐志斋” 横额 ,康有为所书“蛰庐”大匾 、
听香读画之
地位身份的人家 ,不仅多请文章大家撰写志文 ,而且 室楹联 “
: 凡泥欲封紫气犹存关令尹 , 凿坏 ( 坯 ) 可乐
多聘书法名家挥笔 。所以唐墓志铭文的书写 , 各种 霸亭谁识故将军”,二位大家墨迹 ,相伴生辉 ,更是超
字体均有 ,尽显欧 ( 阳询) 体 、
颜 ( 真卿 ) 体 、
柳 ( 公权 ) 凡脱俗 ,不拘一格 ,独辟蹊径 ,姿态俊俏 。
体三大派别 ,以及其他诸家的风范别韵 。如名臣狄 概而言之 ,张钫千唐志斋的文献价值 ,既可印证
仁杰所书《袁公瑜墓志》, 笔法刚中含柔 , 柔中带刚 , 新旧《唐书》所载事件 ,弥补其所采史料之不足 ,又可
酷似虞世南体 ; 又如李少白书《陈颐墓志》,字体端庄 供书画家欣赏和艺术借鉴 。可谓是全国仅有的 , 以
隽秀 ,苍劲峭拔 ,也颇具虞世南遗风 。而功曹参军徐 石头为知识载体供开架阅览的图书馆 。著名史学家
琐书 ,屈贲 、
马瞻二人所镌的《李皋墓志》,字体整洁 、 张岱年题词道 “ : 千唐古志 ,艺术瑰宝 。可以证史 ,可
秀丽 ,不脱颜体风骨 。再如无名氏所书《程思义墓 以补遗 。
”著名书法家 、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启功则
志》,字体肥壮圆润 , 似从欧阳询之体脱胎而来 。还 称赞张钫 “: 不朽千唐志 , 巍然聚铁门 ; 劳君勤护视 ,
有仓曹李凑所书的《顺节夫人墓志》, 也颇具褚遂良 文献此中存 。 ”
足见千唐志斋所藏文献之价值和张钫
字体之神韵 。唐代墓志铭中的书法珍品 ,可谓多多 , 在金石方面之贡献 。
真、 草、隶、
篆一应俱全 。它们或笔力刚劲 , 铁画银
注释 :
钩 ; 或潇洒飘逸 ,典雅肃穆 ,令人陶醉倾倒 ,有永恒的
艺术魅力 。   本文内容涉及有关千唐志斋的材料皆参见于郭玉堂著
以上是仅就唐代墓志铭的书法艺术而言 , 而自 《千唐志斋藏石目录》,西冷印社书店 1935 年版 ; 赵根喜等著

五代以迄近代 ,千唐志斋所收藏的书画精品就也不 《千唐志斋》,中国旅游出版社 ,1989 年版 ; 陈朝中著《新安千


唐志斋》《中州古今》
, 1984 年第 1 期第 50 页 - 51 页 。
乏见闻 。如赵宋书法大家米芾的行书楹联石刻 “: 瘦
【责任编辑  王济瑛】
影在窗梅得月 ,惊云满地竹笼烟 。
”其款识上为“崇宁

On the Literary Value of Qian Tang Zhi Zhai


SHEN Shao2chun , WANG Wei2dong
( Henan Provincial Library , Zhenzhou 450052 ,China)
Abstract : This article makes a research for the historical material value and its art value by introducing Zhang Fang
and the stone inscriptions collected in his Qian Tang Zhi Zhai .
Key words : Zhang Fang ;Qian Tang Zhi Zhai ; literary value

12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