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2003 年第 5 期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总第 154 期)  

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

燃灯与唐五代敦煌民众的佛教信仰
冀志刚
(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系 , 北京  100089 )

  摘  要 :  燃灯是佛教徒积累功德的一项重要仪式 。本文通过考察敦煌遗书中用于燃灯


活动的燃灯文 ,对燃灯活动所体现出的唐五代时期敦煌民众佛教信仰的特点作了说明 。
关键词 :  唐五代 ; 敦煌 ; 燃灯 ; 燃灯文 ; 民众佛教信仰
中图分类号 :B94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9142 ( 2003) 05 - 0008 - 05

  灯 , 又称灯明 , 是佛教六种供具之一 , 表示六 部分 。佛学大师巧妙地利用这一契合点 , 在佛教


波罗蜜中的智波罗蜜 。佛经中多以灯明喻法 、 智 中国化的过程中 ,将两者紧密结合 ,逐渐创造出一
慧 ,即以光明照破愚痴暗障之意 。燃灯作为一种 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祈福仪式 。
仪式 ,同涂香 、 散花 、 焚香 、 饮食一样都是对佛的供 深入研究燃灯活动 , 对于考察信仰型佛教的
养 ,是僧侣 、 信徒积累功德的重要方法 。在佛经中 特点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在敦煌写卷中保留下
专有《佛说施灯功德经》一卷 , 讲述施灯供佛的诸
来的 、
在举行燃灯活动时使用的佛教斋文 —
——燃
种好处 [1 ] (pp . 915~922) 。此经自北齐那连提耶舍 ①
灯文 ,以及一些与燃灯活动相关的文书 , 正是研
译出之后 ,在我国广为流传 。不仅寺院佛事活动
究这一问题的重要素材 。本文拟通过这些材料对
中要举行燃灯仪式 , 就是普通信徒在家中供佛也
燃灯活动作初步分析 , 并从心理层面探讨敦煌地
一定有燃灯之举 。
事实上 ,燃灯不仅是佛教徒积累功德的一项 区民众佛教信仰的一些问题 。
重要仪式 ,也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民俗活动 。这一   一 、敦煌地区的燃灯活动
民俗起源于原始人对火的崇拜 , 以后原始部落的
“火祭” 逐步演变成燃灯仪式 , 并被广泛应用于各 敦煌地区的燃灯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 其
种祭祀活动之中 。所以燃灯这一仪式对于华夏民 中尤以正月的建福燃灯 、
上元燃灯和腊月的腊八
族而言并不陌生 , 它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 燃灯最为重要 。对于这三大节俗 ,谭蝉雪 、
张弓等

收稿日期 :2002 - 11 - 18
作者简介 : 冀志刚 (1978 - ) ,男 ,汉族 ,河北冀州人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
① 据《敦煌愿文集》 统计 ,以燃灯祝愿为主要内容的文书多达 34 篇以上 。笔者今收集到的有 :S. 1441V24 ( 范文) ,S. 4245 ,S. 4506 ,S.
4625 , S. 5638 ( 范文 ) ,S. 5924 ,S. 5957 ,S. 641728 , P. 2058V26 , P. 2058V219 , P. 222622 ( 燃灯号) , P. 2237V29 , P. 2341V24 , P. 234127 , P. 258822 , P.
2767V( 燃灯叹) ,P. 2850 ,P. 2854V216 ,P. 3172 , P. 3262 ,P. 3263 ,P. 3269 ,P. 3276V ,P. 3282V24 ,P. 3405 ( 范文) ,P. 3457 ,P. 3461 ,P. 3491 ,P. 3497 ,
P. 3672 ,P. 3765 ,共 31 篇 。如果以行文中有燃灯字样即归入此类的话 ,则还应包括 S. 1137《天兵文》、 P. 2915《天兵文》、 P. 3149《新岁年旬上
首于四城角结坛文》、 S. 453722《结坛发愿文》、 S. 4511《结坛转经发愿文》、 S. 5589《散食文》、 S. 3427《结坛散食回向发愿文》、 台湾 136《结坛散
食回向发愿文》、 北图 7677 ( 夜 98)《结坛散食回向发愿文》、 S. 2144《结坛散食回向发愿文》、 P. 2255《祈福发愿文》、 P. 2326《祈福发愿文》、 P.
3149《施粥文》 等共 13 篇 。笔者现将这些文书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 , 以燃灯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书归为狭义燃灯文 , 即前述 31 篇 ; 其他
非以燃灯活动为主 、 但与燃灯等佛事活动相关的文书加上狭义燃灯文统称为广义燃灯文 , 共计 44 篇 。本文采纳的材料以狭义燃灯文为
主 ,广义燃灯文则作为参考 。
8
冀志刚  燃灯与唐五代敦煌民众的佛教信仰

先生已有相当系统的研究 , 并对燃灯活动做了说 文》 载“: 厥今白藏将末 , 仁王钦慕于仙岩 ; 玄英欲


明 ①。马德先生就岁首莫高窟遍窟燃灯之举著有 临 ,宫人散诞于灵窟 。舍珍财于金地 ,祈恩于大尊
专文 [2 ] 。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 之前 ; 焚宝香以虔诚 ,燃银灯于八圣之侧 。 ”
谭蝉雪先生认为 ,就目前材料所看到的 ,上元 除以上这些活动外 , 其他佛事活动有时也举
燃灯主要是佛俗燃灯 , 民俗燃灯较少 [ 3 ] ( p . 48 ) 。 行燃灯仪式 ,如每年岁末年初长达七昼夜的四门
可实际上 , 很难界定哪是民俗燃灯 , 哪是佛俗燃 结坛 、 正月的印沙佛会 、 二月八日行像等活动中都
灯 。笔者认为 , 所有燃灯活动都是民俗与佛俗融 要燃灯 。P. 3149《新岁年旬上首于四城角结坛文》
合的产物 。燃灯活动在寺院 、 官府 、 民宅均可举 载“ : 厥今旧年将末 , 新岁迎初 , 结坛 □四门四隅 ,
行 ,只是由于敦煌地区经济不发达 , 受条件所限 , 课念满七晨七夜 。心传密印 ,散净食于十方 ; 灯朗
一般只在寺窟燃灯 ,而且主要是在莫高窟 。 神明 ,光照昏冥于三界 ……”S. 4511《结坛转经发
建福燃灯不只是在正月 ,它与上元燃灯不同 , 愿文》 载“: 点银灯而明朗 ,照无间之幽冥 。 ”
印沙佛
上元燃灯是寺院主办的佛事活动 , 建福燃灯则是 会并非只是白天于沙滩印沙 ,做脱佛 、 脱塔就告结
普通民众自发的功德活动 [ 3 ] (p . 48) 。敦煌地区经 束 ; 到傍晚 ,做好的脱佛 、 脱塔干燥成型之后 ,活动
济落后 ,个人或单个家庭力量有限 ,人们便自发地 便转到佛龛内继续进行 。P. 3276V23《社邑燃灯印
组成燃灯社 , 互相帮助 , 共同支付燃灯活动的开 沙佛文抄》 载“ : 夜间就梵刹精宫 , 燃神灯之千盏 ,
销 。需要强调的是 , 参加这一活动的社并非都是 其灯乃日明晃晃 ,照下界之幽涂 ( 途) ; 光炎 ( 焰) 巍
为佛事活动而形成的 。结社在中古时代的敦煌非
巍 ,朗上方之仙刹 。更乃举步而巡绕佛塔 ,虔恭而
常流行 ,结社原因多种多样 ,各种社和寺院有着千
和念斋齐举 ……”在二月八日行像之前的准备活
丝万缕的联系 , 相互关系十分复杂 ②。但可以肯
动中 , 要设立行像堂 , 供奉所用佛像 , 此时也要燃
定的是 ,社既协助寺院完成燃灯活动 ,也组织自己
灯 。P. 4909《辛巳年 ( 981 年) 十二月十三日后诸色
的燃灯仪式 。这些社内部举行的燃灯仪式 , 有的
破用历》载 :“( 二月 ) 八日行像堂灯油一升”; P.
在寺院里举行 , 有的则在某人家中举行 。社众通
3234V22《油入破历》 载“
: 付道会长明灯油叁斗 , 正
过建福燃灯活动表达自己对于佛祖的虔诚信仰 ,
月十五日灯 油 叁升 ,二月七日夜灯油一升 。
( ) ”
祈求得到佛祖的庇护 。
有趣的是 ,下元节本是道教节日 ,可是广大佛   二 、燃灯与佛教信仰
教信徒在下元节同样举办遍窟燃灯的祈愿活动 。
如上所述 ,燃灯仪式是佛事活动的重要内容
P. 4674《乙酉年十月麦粟破用历》 记载 “ : 乙酉年十
之一 ,研究这一仪式对考察佛教信仰有着非同寻
月十八日大众窟上燃灯沽油 , 麦肆斗 、 粟贰斗 , 买
常的意义 。而要考察这些内容 , 就目前所掌握的
灯心布麦壹斗 , 又还法海麦一斗 。 ”在敦煌文书中
“大众” 一般是指出家五众 [ 4 ] ( p . 290) 。从这条材 资料来看 ,敦煌文书中的燃灯文具有相当重要的
料可以看出 ,即使是出家人 ,所关注的也是信仰和 价值 。在现存《燃灯文》中 , 保存最多的是社邑燃
仪式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 , 而并不关心节日本身 灯文 、 上元燃灯文和燃灯祈愿文 。
是佛教节日 ,还是道教节日 。 ( 一) 社邑燃灯文
开凿新窟往往也要举行燃灯仪式 , 这反映在 社邑燃灯文有 P. 205826 、 P. 2237V 、
P. 2854V 、
一些庆窟文书中 。如 P. 3262《开窟发愿文》载 : P. 3172 、P. 3276V 、P. 3282V 、P. 3491 、P. 3765 、S.
“厥今初临夏节 ,仁王钦慕于仙岩 ; 林树方荣 ,宫人 1441V24 ( 范文) 、 S. 5924 、
S. 5957 ,共 11 件 。
散诞于灵窟 。舍珍财于金地 ,祈愿于大尊之前 ; 焚 这些社邑燃灯文的内容 , 不仅包括新年建福
宝香以虔诚 ,燃银灯于八圣之侧 。 ”S. 4245《河西节 燃灯 、 正月十四 、 十五 、 十六寺院燃灯 、 印沙佛会夜
度使司空造佛窟发愿文》 载“ : 舍珍财于万像之前 , 间燃灯这些节日燃灯活动 ,还包括信徒祈愿 ,如为
炳金灯于千龛之内 。 ”P. 3457《司空建大窟功德赞 疾病痊愈 、 行旅平安等所做的和燃灯有关的诸种

① 参见谭蝉雪 《敦煌岁时文化导论》
: , ( 台湾) 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8 年 12 月版 ; 张弓 《
: 敦煌春月节俗探论》, 载《中国史研究》 1989
年第 3 期 ; 张弓 《敦煌秋冬节俗初探》
: ,载《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 史地语文编》,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5 年版 ; 谭蝉雪 《 : 唐宋敦煌岁时佛
俗— —
—正月》,载《敦煌研究》 2000 年第 4 期 ; 谭蝉雪 《唐宋敦煌岁时佛俗
: ———八月至十二月》,载《敦煌研究》 2001 年第 2 期 。
② 关于敦煌地区社与寺院的关系 ,郝春文先生有专门论述 ,详见《隋唐五代宋初佛社与寺院的关系》, 载《敦煌学辑刊》1990 年第 1
期 《隋唐五代宋初传统私社与寺院的关系》
; ,载《中国史研究》 1991 年第 2 期 《
;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结社》, 载《历史研究》 1992 年第 1
期 《中古时期儒释文化对民间结社的影响及其变化》
; ,载郑学檬 、冷敏述主编《唐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

9
冀志刚  燃灯与唐五代敦煌民众的佛教信仰

活动 。P. 3434《社司转帖》、 S. 527《显德六年女人 间一般在正月或二月 , 以正月建福燃灯为最多 。


社再立条件》、P. 4525211《太平兴国七年二月社 这主要因为正月是佛教所谓的“三长月”之首 , 又
条》 都具体规定了社众必须履行的各项义务 。为 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 —
—新年 ,信徒们相信 ,在此
便于管理 ,敦煌地区最高僧官都僧统下设有灯司 , 除旧布新之际做功德活动 , 不仅能为自己积累功
具体管理节日及日常燃灯事宜 。 德 ,获得解脱 ,还能给新的一年带来好运 。燃灯活
现以 S. 1441V24 燃灯文范本为例 , 对此类燃 动的目的直指现世生活 ,以祈福 、 消灾免祸为主要
灯文进行分析 。其全文如下 : 意图 。
燃灯文  窃以惠竟阳 ( 慧镜扬 ) 晖 , 朗三 ( 二) 上元燃灯文
明 ( 者) ,智炬 ; 胜场流浊 , ( 摧) 八者 , 法轮 。 上元燃灯文包括 S. 4625 、 S. 6417 、
P. 3263 、
P.
于是广照慈光 , 谅无幽而不烛 ; 遐闻妙轨 , 3405 、P. 3461 、P. 3497 ,共 6 件 。
有感而斯 通 。故 使 巨 夜 还 朝 , 返 迷 津 而 悟 在上元燃灯文中 , S. 4625 比较有代表性 , 其
( 道) ; 重昏再晓 , 驰觉路以归真 。赫矣难名 , 号头 、 叹德 、 斋意 、 道场部分与社邑燃灯文大同小
倾哉罕恻 ( 测) 者也 。( 以上为“号头” 部分) 厥 异 ,故略去 ,仅引其庄严部分如下 :
今合邑诸公等 ,乃于新年上津 ( 律) ,肇岁加晨 先用庄严梵释四王 ,龙天八部 ,伏愿威光
( 嘉辰) ; 建净轮于宝芳 ( 坊) ,然惠 ( 慧) 灯于金 转盛 ,福力弥增 ,兴运慈悲救人护国 。使四时
地者 ,如斯之福也 。惟合邑诸公等乃六度为 运泰 ,保稼穑而丰盈 ; 八节调和 , 定戎烟而永
美 ,十信名 ( 冥) 怀 ; 广善福门 ,欲求胜愿 。( 以 息 。亦愿蝗飞台卯 ,移眷属於他乡 ; 石 ( 弥) 勒
上为“斋意” 部分) 遂乃横开月殿 ,竖晓 ( 烧) 灯 护持 ,行灾殃於异域 。又持胜福 ,次用庄严当
轮 ; 建慈力之誓  ,启四红 ( 弘) 之满愿 。又乃 今帝主贵位 , ( 下空一行) 又持胜福 ,次用庄严
架 耸七层之刹 ,兰炷炳而花鲜 ; 陵虚构四照 则我令公贵位 , 伏愿宝兴禄位 , 镇净遐方 ; 福
之台 ,桂炉焚而香散 。笼悬写月 , 焰起分星 ; 比山乐 ( 岳) 以齐高 ,寿等海泉而深远 。国母 、
光曜九天 ,辉流百亿 。亘十方而历供 ,杲 ( 果) 夫人贵位 ,伏愿长降延泰之欢 。朗君 、 小娘子
满今晨 ( 辰) ; 竖千福之芳缘 , ( 因圆此日) 。其 芳兰 ,并芬芬如盛叶 。[ 持炉都头 , 各尽节于
灯乃神光破  , 宝烛除昏 ; 诸佛为之剜身 , 菩 轩 ( 辕) 门 , 阖郡输忠 , 保涂 ( 深 ) 诚而效主 。]
萨为之烧臂 。遂使千灯普照 ,百焰归 ( 俱) 明 ; (注 : [ ] 内一段 , 原卷抄写后又涂抹删除 。 )持
贤圣遥瞻 , 随灯而集 。铁围山内 , 赖此光明 ; 炉都头贵位 , 伏愿叶 ( 荣) 班岁厚 。然后廓周
黑 城中 ,蒙斯光明 。是以二万忆 ( 亿) 佛 ,同 法界 ,普及有情 ,赖此胜 □,俱登佛果 。
号燃灯 ; 八千定光 , 皆同一字 。 ( 以上为“道 据马德先生推断 ,此文书成于公元 945 至 950
场” 部分) 以斯燃灯功德 、 无限胜因 ,先用庄严 年间 ,文中提到的“令公”是曹元忠 [ 2 ] 。以此文书
上界四王 、 下方八部 : 伏愿威光转胜 , 福力弥 对比其他上元燃灯文 ① , 会发现与社邑燃灯文不
增 ; 国泰人安 , 永无征战 。又持胜福 , 次用庄 同之处 。斋主不是某个社邑 , 而是瓜沙地区行政
严合邑诸公等即体 : 惟愿荡千灾 , 增万福 , 善 长官 。祈愿中虽也涉及国泰民安 、 风调雨顺 ,也为
业长 ,惠 ( 慧) 牙开 ; 同种智之圆明 , 似法身之 帝王祷告 ,可这些都是形式上的套话 。他们亲自
坚固 。然后廓周法界 ,包括尘沙 ; 俱休 ( 沐) 芳 或派人参加燃灯活动的目的很单纯 ,就是祈求“梵
因 ,咸登觉路 。( 以上为“庄严” 部分) 释四王 ,龙天八部” 护佑地方政权 。他们举行燃灯
用 S. 1441V24 同其他社邑燃灯文相参照 , 可 活动 , 制造普天同庆 、 与民同乐的虚假现象 , 是为
以发现其特点 。燃灯文作为斋文的一种 , 基本符 了安抚民心 , 巩固统治 。这类燃灯文不同于其他
合斋文的结构形式 ; 斋主一般是该社全体成员 ,即 斋文 , 不为祖先 、 亲族追福 、 祷告 , 只为现实服务 。
“合邑诸公”; 虽然有时是由首领出面主持仪式 ,如 从中可以看出 ,地方政权举行这类活动 ,是想对节
P. 205826 、
P. 3276V ,但仍是为全体社众共同祈福 , 庆民俗加以控制 ,实现其整合社会 、 加强统治的目
也即把全体社众看作一体 ,采取集体祈愿形式 ; 时 的 ,其崇佛的功利性色彩浓厚 ,佛教信仰成为其手

① 马德先生在《敦煌遗书莫高窟岁首燃灯辑识》( 载《敦煌研究》1997 年第 3 期 60 页) 一文中指出 ,嘉辰 、


青阳 、
初阳都是正月十五上
元的其他称谓 。笔者对此说法不敢苟同 。笔者以为 “嘉辰”
, 指美好的时刻 , 青阳 、 初阳都是代指春天到来 ; 且以此不足以作为区分上元
燃灯文与其他燃灯文的依据 。故本文将不能确定时间的文书概不归入此类 。

10
冀志刚  燃灯与唐五代敦煌民众的佛教信仰

中的工具 。 通过对以上三种燃灯文的分析 ,我们发现 ,敦


( 三) 燃灯祈愿文 煌地区民众的佛教信仰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
燃灯祈愿文有 S. 4245 、 S. 4506 、 S. 563823 、 S. 第一 ,轻义理重实践 。燃灯活动本身就是佛
6417 、 P. 2058219 、 P. 2226 、 P. 2341V24 、 P. 234127 、 P. 教信徒一种具体实践其宗教信仰的活动 。他们从
2588 、 P. 2767V 、 P. 2850 、 P. 3262 、 P. 3457 、 P. 3672 ,共 佛教宣扬的人生皆苦的人生观出发 , 希望通过各
14 件 。如从广义来讲 , 还可以把其他佛事活动中 种各样的救赎活动获得功德 ,在现世中能够“身如
涉及燃灯的文书一并收入此类 , 如 S. 1137《天兵 药树 , 恒净恒明 ; 体若金刚 , 常坚常固”( P. 20582
文》、 P. 2915《天兵文》、 P. 3149《新岁年旬上首于四
6) “
; 荡千灾 ,增万福 ,善业长 ,惠 ( 慧) 牙开 ; 同种智
城角结坛文》、 S. 453722《结坛发愿文》、 S. 4511《结
之圆明 , 似法身之坚固 。然后廓周法界 , 包括尘
坛转经发愿文》、 S. 5589《散食文》、 S. 3427《结坛散
沙 ; 俱休 ( 沐) 芳因 ,咸登觉路”( P. 1441V24) 。他们
食回 向 发 愿 文》、台 湾 136《结 坛 散 食 回 向 发 愿
希望获得福报 ,消灾免祸 ,身体健康 ,家族平安 ,于
文》、 北图 7677 ( 夜 98)《结坛散食回向发愿文》、 S.
是就采取这些作法 , 认为只要这样去做就可以获
2144《结坛散食回向发愿文》、P. 2255《祈福发愿
文》、 P. 2326《祈福发愿文》、 P. 3149《施粥文》等 13 得福因 ,积聚功德 。他们根本不关注“性空体无”、
件 ,与上述 14 件共计 27 件 。 “佛性”“ 、止观”,那些纯理论的东西跟他们没有任
以社邑燃灯文范本 S. 1441V24 与此类燃灯文 何关系 。这一特点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一直很明
相参照 ,会发现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处 。只是此类 显 。佛教初传东土 ,依附玄学 ,先是在中国的士大
燃灯文的斋主为个人 , 而社邑燃灯文的斋主为社 夫当中获得了局部认可 。但是真正实现佛教的本
邑整体 。虽时间不定 , 但号头 、 叹德 、 斋意 、 道场 、 土化是在其深入普通民众之后 ,净土 、 禅两宗的兴
庄严五部分都与社邑燃灯文大同小异 , 甚至文字 起使得佛教完成了它的中国化 、 普及化的历程 ,成
都没有变化 。这类燃灯文可以证实 , 燃灯活动绝 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组成部分 。对于文盲占据
非仅限于上元节 、 腊八节这些传统节日 ,而是被广 多数的普通民众 , 他们需要的就是像净土宗和禅
泛地应用于庆窟 、 四门结坛 、 散食 、 转经等诸种佛 宗这样修炼简单的法门 。而且对于他们来说 , 仪
事活动之中 ( 参见表一 ) ; 不仅包括官方举办的大 式比佛理更为重要 , 使他们能够看得到 、 听得到 、
型佛事活动 , 也包括个人为祈福 、 消灾 、 去病所做 直接感受得到佛的力量 。中华民族向来重视礼
的佛事 。不论是何种佛事活动 , 其举行燃灯仪式
仪 。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进程 , 佛教礼仪为适应古
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积累功德 、 祈福消灾 。像 S.
老的华夏文明也逐渐发生了巨大变化 , 这其中当
6417 ( 太保 ) 、P. 2058V219 ( 河西节度使令公 ) 、P.
然也包括燃灯仪式 。佛教逐渐渗入普通民众的日
2341 ( 赞普) ,斋主都是当时当地的统治者 , 他们的
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生死轮回 、 因果报应之说填补
祈愿带有浓浓的政治色彩 ,唱颂护国护民的高调 ,
了传统儒学留下的精神信仰空白 。普通百姓可以
实则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 为了永享荣华
富贵罢了 。 将自己的希望寄托给未来 , 现实的苦难也可以诉
 表一 诸佛祖 , 通过燃灯 、 烧香 、
念佛 、布施 、 转经等等简
活动 涉及文书 斋主 单易行的活动 , 他们精神上获得了安慰 。佛教众
庆窟 P. 3262 ,S. 424 ,P. 3457 (3 件) 河西节度使 多的供养仪式正好符合了民众的心理 , 于是世俗
四门结坛 P. 3149 ,S. 453722 (2 件) 河西节度使 佛教信仰明显地走向重实践 、 重仪式 。盛唐之后
S. 5589 , S. 3427 , 台湾 136 , 北
佛教真正实现了中国化 , 从义理为主全面转型为
散食 个人
图 7677 (夜 98) ,S. 2144 (5 件) 信仰为主 ,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佛教在中国历
施粥 P. 3149 (1 件) 个人 经“三武一宗” 之祸 ,均不曾动摇其根基 ,正是因为
转经 S. 4511 (1 件) 个人 它已融入普通民众的精神世界 。敦煌地区所见材
去病 P. 2850 (1 件) 个人 料即为明证 。
祈福 P. 2255 ,P. 2326 (2 件) 圣主 ( 吐蕃时期) 第二 ,儒释交融 。敦煌地区自建郡以来就是
赛天王 S. 1137 ,P. 2915 (2 件) 河西节度使 移民汇聚 ,中古变乱之际该地区为保存两汉魏晋
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 河西文化回流为隋唐盛世
11
冀志刚  燃灯与唐五代敦煌民众的佛教信仰

注入了文化之源 。燃灯文中的“叹德” 部分总赞斋 “普渡众生”


的义理 。
主是“甲门君子 , 孝悌名家 ; 礼乐资身 , 文武绝代”
  三 、结论
( P. 205826) ,而“庄严”部分必序帝主仁王 、
各级官
吏 ,处处可见“三纲五常”的印迹 。敦煌地区又正 民众信仰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非系统性和随意
当中西交通要冲 , 佛教东传 , 儒学西去 , 在两大古 性 。信仰内容往往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教派 , 而
文明的碰撞之下 , 敦煌地区的民众佛教信仰明显 是各派杂糅 , 甚至不同宗教亦杂糅在一起 。燃灯
体现出儒释交融的特色 。现实的苦难 , 使得佛教 仪式本是佛教徒的一种功德活动 , 是他们表达信
因果轮回之说大受欢迎 , 普通民众将现实当中解 仰的一种方式 。佛教在东传过程中 , 和其他简单
决不了的问题都寄望于来世 ,儒学受到极大挑战 。 的修行法门一起 ,不断冲击着古老的华夏文明 ,同
可是佛教倡导的离家修行 ,断绝尘缘 ,又与中华民 时也不断接受华夏文明的改造 。民众作为本土文
族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背道而驰 , 难以被普通民 化的载体 ,他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并不是简单地全
众接受 。因此佛教在其中国化过程中 , 逐渐融合 盘吸收 ,而是经过自主的选择 ,他们所能接受的只
了中国传统的家族和国家观念 ,也提倡孝道伦常 , 是本土文化能够容纳的外来文化因子 。从敦煌民
逐渐失去宗教普世性的特点 , 走向世俗化 。在燃 众的佛教信仰中可以看到 ,华夏文明传统的伦常 、
灯文中处处可见为国家 、君主 、家族祈福的话语 , 孝道等观念已被佛教所吸收 , 民众的佛教信仰亦
虽然都是套话 , 但也证明佛教为适应中国信徒以 体现出以家庭 、国家为核心的特点 。从这个层面
家庭和国家为生活核心的心理需要 , 对其义理做 上可以说 ,敦煌民众的佛教信仰体现了两大文明
了巨大调整 。 的互补与交融 。
第三 ,小农色彩浓重 。在燃灯文的“庄严”部 燃灯活动反映出 , 敦煌民众的佛教信仰非常
分 ,一般都是先将燃灯功德的福因回向“上界四 明显地具有重功利轻义理的特点 。燃灯仪式其实
王、下方八部”, 然后才是斋主 。这在其他斋文中 就是要将信仰落实为实践 , 而且并不完全是为弘
亦有反映 。为什么要将福因回向“上界四王 、下方 扬佛法 ,而主要是为获取现实生活利益 。统治阶
八部”,而不是其他的佛或菩萨呢 ? 原因很简单 , 层要利用佛教信仰整合秩序 ,维护统治 ; 普通老百
就是因为佛经中宣扬“上界四王 、 下方八部”具体 姓寄希望于消灾免祸 , 平平安安 。浓郁的祈福色
管理人间众生 。广大信徒要的就是现实利益 , 他 彩 ,掩盖了本来的宗教目的 ,祈祷成为最主要的内
们不仅希望自己积累的功德能在遥远的阿僧祗劫 容 。燃灯仪式与民间辞旧迎新 、欢庆娱乐的喜庆
后使其“咸登觉路”“
、齐成佛果”,更希望这些功德 活动联系在一起 , 对佛教信仰的进一步普及和深
在现世就能为自身带来福报 。而且四大天王在佛 化起了推动作用 。
教东传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他们执掌的“风
  参考文献 :
调雨顺”之事关系到农业的丰歉 ,这对于中国这样
以农为本的国家 ,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 [ 1 ] 中华大藏经第 22 册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6.
[ 2 ] 马德 . 敦煌遗书莫高窟岁首燃灯辑识 [J ] . 敦煌研究 ,1997 ,
因此天王信仰在敦煌十分盛行 , 甚至每个月都要
(3) :59~68.
举行两次“赛天王”活动 。另外 , 在燃灯文中还能
[ 3 ] 谭蝉雪 . 敦煌岁时掇琐 [J ] . 敦煌研究 ,1990 , (1) .
看到“亦愿蝗飞台卯 , 移眷属於他乡 ; 石 ( 弥 ) 勒护 [ 4 ] 郝春文 .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 [ M] . 北京 : 中
持 ,行灾殃於异域”( S. 4625 ) 之类词句 , 这主要是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因为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和农民的狭隘性 。敦煌地 [ 5 ] 黄征 ,吴伟 . 敦煌愿文集 [M] . 长沙 : 岳麓书社 ,1995.
[ 6 ] 谭蝉雪 . 敦煌岁时文化导论 [ M] . 台北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区自然条件恶劣 ,生活艰苦 ,农民主要关注自身的
1998.
利益 , 注重维护自己家族 、
社邑的安康 , 而对异域
( 责任编辑 : 梁二南)
他乡人民的福祸则漠不关心 ,甚至祸水他引 、 以邻
为壑 。其实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大乘佛教所宣扬的

1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