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2003 年第 9 期 广西社会科学 NO.

9 ,2003
( 总第 99 期) GUAN GXI SOCIAL SCIENCES ( Cumulatively ,NO. 99)

“晚唐”“
、晚唐体”
及宋人对唐诗的分期
赵  敏1 ,崔  霞2
Ξ ( 1.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 100875 ;2. 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 摘要 ]  
“晚唐”“
、晚唐体”
及宋人对唐诗的分期涉及宋人对唐诗的理解问题 。本文就“晚唐”、
“晚唐体”的源流进行了考
证 ,并论及了与之相关的宋人分期唐诗的问题 。
[ 关键词 ]  晚唐  晚唐体  分期
[ 中图分类号 ]  I20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4 - 6917 ( 2003) 09 - 0141 - 03

  
“晚唐”
二字在宋代诗坛有着独特的意义 , 它既指向一个 “荆公暮年 ,诗始有合处 。五字最胜 ,二韵小诗次之 ,七言
规模大得足以抗衡江西诗派的诗歌流派 , 也指向一种风靡南 ”[ 3 ]
诗终有晚唐气味 。
宋中后期的诗风 。可以说 ,不了解“晚唐”在宋诗中的地位 ,便 “学者杜诗 ,所谓刻鹘不成反类鹜也 。学晚唐诸人诗 , 所
不能真正了解宋诗 。而时至今日 , 虽然对宋诗的研究已是硕 谓作法于凉 ,其弊犹贪 ; 作法于贪 ,弊将若何 ?”[ 4 ]
果累累 ,但对“晚唐”“
、晚唐体”称谓之发端及其发展演变的探 “晚唐人士 ,专以小诗著名 ,而读者灭裂 。
”[ 5 ]
寻却依然是个空白 。笔者试图就此问题作一论述 。又因二语 ”[ 6 ]
“晚唐五代间 ,士人作赋用事 ,亦有甚工者 。
与宋人对唐诗的分期息息相关 ,故本文拟亦简及分期问题 ,以 “晚唐 诸 人 , 议 论 虽 俚 浅 , 然 亦 有 暗 合 处 , 但 不 能 守 之
便进一步清晰宋人的“晚唐”
观。 ”[ 7 ]
耳。
“诗家有假对 , 本非用意 。盖造语适到 , 因以用之 。若杜
一、
晚唐 ”[ 8 ]
子美 ……而晚唐诸人 ,遂立以为格 。
“晚唐诗句尚切对 ,然气韵甚卑 。
”[ 9 ]
就现有资料来看 , 与“晚唐”一语相关的说法最早见欧阳 “晚唐人诗多小巧 ,无《风》
《、骚》 ”[ 10 ]
气味 。
修《六一诗话》“
: 唐之晚年诗人 ,无复李杜豪放之格 ,然亦务以 “晚唐诗失之太巧 ,只务外华而气弱格卑 ,流为词体耳 。
”[ 11 ]
精意相高 。
”欧阳修用“唐之晚年”来指称唐后期诗人 , 这一称 《韦苏州序》
是吕南公“熙宁三年 ( 1071 年 ) , 予归自建康 ,
谓能够准确地表达意思 , 但它却不符合精练的原则 , 正因如 爱而叹焉”[ 12 ] 之作 。
《中山诗话》据郭绍虞《宋诗话考》考证 ,
此 ,其后沿用此语的极少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还用了另 “是书之成 ,亦在熙宁 ( 1068 年 ) 、 ”[ 13 ] 苏轼
元礻右 ( 1086 年) 之间。
一个术语 —
“唐末”,他说 “
: 郑谷诗名盛子唐末 ,号《云台编》。
” 《书荆公暮年诗后》当作于王安石辞世后 ,王安石死于元礻右元年 ( 1086
“唐末”
一词符合精练原则 , 因而在两宋颇受欢迎 。但它 年) ,故苏轼提及“晚唐”一语的时间当晚于吕南公 、
刘分攵 。
《山
亦有不便 ,即它只能与“唐盛”、
“唐中”相应 , 而这显然不符合 谷老人刀笔》系按时间先后排列 ,卷一至卷四收“初仕至馆职”
语言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 “晚唐”
, 一语便应运而生了 。 之作《与赵伯充贴》
, 位列卷四 ,当作于馆阁时期 ; 山谷元礻右元
“晚唐”一词产生于北宋中后期 , 较之“唐之晚年”与“唐 年 ( 1086 年) 始充馆职 ,任校书郎 ,又山谷元礻右二年始有与赵
末”,它更适于唐诗的分期 。北宋关于“晚唐”的材料共见以下 伯充唱和之作 《同子瞻韵和赵伯充团练》
: 《
、戏答赵伯充劝莫
11 条 : 学书及为席子泽解嘲》
二诗 ,故二人可能结识于此时 《山谷老
;
“余年二十三始读昌黎文 ,又明年亦读少陵诗矣 。 ……异 人刀笔》
卷五是“丁母忧”时期的作品 , 山谷母殁于元礻右六年
时更读孟东野 、
王摩诘 、
张文昌 、
李太白等 , 乃至泛读沈 、
宋以 ( 1093 年) 月初八 。故可推测 《与赵伯充贴》
, 当是作于元礻右元
来至于晚唐诗人集本焉 。
” [1]
年 ( 1086 年) 至元礻右六年 ( 1093 年 ) 之间 。沈括《梦溪笔谈》也
[2]
“鞠 ,皮为之 ,实以毛 ,蹙踏而戏 ,晚唐已不同矣 。
” 有两次提到“晚唐”《梦溪笔谈》
, 是沈括于元礻右三年 ( 1088 年 )

Ξ [ 收稿日期 ]2003 - 05 - 02
[ 作者简介 ] 赵  敏 ( 1972 - ) ,男 ,江西奉新人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1 级博士生 ; 崔  霞 ( 1976 - ) ,女 ,江西萍乡人 ,浙
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助教 。

141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赵  敏  崔  霞/  
“晚唐”“
、晚唐体”
及宋人对唐诗的分期

退居润州梦溪园时所作 ,故其“晚唐”之说也不会早于吕南公 、 ……”[ 16 ]


刘分攵。蔡宽大的主要活动时间是在大观之后 ( 1107 年) ; 吴可的主要 “叶水心奖四灵 ,亦宋初九僧体耳 ,即晚唐体也 。
”[ 17 ]
活动时期则在南渡之后。因此 , 可以断定 , 最早提出“晚唐”一语的当 “诗学晚唐不自四灵始 。宋划五代旧习 , 诗有白体 、
昆体 、
是吕南公、
刘分攵二人 ,而吕南公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 晚唐体 ……晚唐体则九僧最为逼真 ,寇莱公 、
鲁三交 、
林和靖 、
这么多人在这一段时期相继提到“晚唐”这一概念 , 这是 魏仲先父子 、
潘逍遥 、
赵清献之父 ,凡数十家 ,深涵茂育 ,气势极
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一方面 , 可见当时诗人们对晚唐诗的关 盛 。……永嘉四灵复为九僧旧 ,晚唐体非始于此四人也 。
”[ 18 ]
注和兴趣 ,由此 , 我们可以明白 , 原来陈师道那好像是莫名其 方回首先将晚唐人的诗歌与宋人的诗歌做了一个清晰的
妙地讥讽 “
: 近世无高学 ,举俗爱许浑”《
(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 划分 ,晚唐的诗歌称之为“晚唐诗”, 而“晚唐体”则是“宋诗有
琴》) 是事出有因 , 并非纯为押韵 ; 另一方面 , 因为“晚唐”是和 数体”
中的一种 ,也就是“九僧体”; 在此基础上 ,方回认为四灵
“盛唐”“
、中唐”
等相对的一个概念 , 故它的出现可以表明 , 北 之诗也是“九僧体”,即“晚唐体”; 最后方回总结道 “
: 晚唐体”
宋人对于唐诗的分期已经有所考虑 。 是一种宋诗体 , 具体来说 , 既包括宋初的九僧 、
寇准“数十家”
“晚唐”
一语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并使用是在南宋中后期 。 的创作 ,也包括南宋中后期的四灵等人的创作 。
这其间 ,杨万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他从疗救江西诗风 方回关于“晚唐体”的定义此后被广泛采用 , 这是因为宋
弊端的宗旨出发 ,大力提倡晚唐诗风 。在他的影响下 ,一批人 代学晚唐的诗人特别多 , 并且多是小家 , 难以一一论述 , 方回
开始学习晚唐诗 , 而永嘉四灵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四灵高举 此说却能很好地将这些诗人统一起来 。故后人评述学晚唐的
“晚唐”
的旗帜 ,天下响应 。于是 ,随着晚唐诗风的大流行 “晚
, 宋人作品时 ,都乐于沿用方回的说法 ,以“晚唐体”
一言蔽之 。
唐”
一语遂泛滥于南宋后期矣 。
三、
唐诗的分期
二、
晚唐体
宋人虽然早在北宋中后期就提出了“晚唐”的概念 , 且学
晚唐诗风在南宋中后期的流行促进了人们对与之相关现 习晚唐诗的风气在南宋风靡一时 , 以致形成了所谓的“晚唐
象的研究 。为了对这种专门讲究炼字 、
炼句 , 重苦吟 , 以清瘦 体”,但对“晚唐”
的理解却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 , 这从宋人对
为风格特征的诗风进行更为明确的指称 , 一个新的名词 ——— 唐诗的分期上可以看出 。宋人分期唐诗一直处于一个较为混
“晚唐体”
诞生了 。 乱的状态 ,限于篇幅 , 我们只能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 、
且作者
“晚唐体”
一词最初指的是唐人的作品 。在现今能见到的 有过明确表述的观点作一简单比较 。
宋人文本之中 ,最早提到“晚唐体”的是严羽 ,其《沧浪诗话・诗 最先提出“晚唐”
一语的吕南公将唐诗分为了三期 :
体》
说“: 以时而论 ,则有建安体 、
黄初体 、
正始体 、
太康体 、
元嘉 “余年二十三始读昌黎文 ,又明年亦读少陵诗矣 。而间以
体、
永明体 、
齐梁体 、
南北朝体 、
唐初体 、
大历体 、
元和体 、
晚唐 论于人 ,则莫余明也 。时又自悲 ,以为余真用愚 ,见外于人哉 ,
体、
本朝体 、
元佑体 、
江西宗派体 。
”他所说的“晚唐体”与“唐初 则又疾焉以求 。异时更读孟东野 、
王摩诘 、
张文昌 、
李太白等 ,
体”“
、大历体”、
“元和体”并列 , 专指唐代诗人的诗作 , 而学习 乃至泛读沈 、 ”[ 19 ]
宋以来至于晚唐诗人集本焉 。
晚唐诗风的宋代诗人 ( 如四灵等人) 的诗作则不包括在内 。稍 他分“沈宋以来”
等为一期 “孟郊
, 、
王维 、
张籍 、
李白”等为
后 “晚唐体”
, 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 姚勉《题白埏诗》曰 : 、
“诗难 一期 “晚唐”
, 另为一期 。稍后的蔡居厚亦将唐诗分为了三期 :
言也 ,今之人言之易 , 悉以诗自娱 , 曰‘晚唐体’, 而四灵为有 “唐自景云以前 ,诗人犹习齐梁之气 ,不除故态 ,率以纤巧
[ 14 ]
名。
” 陈著《史景正诗序》
曰“: 今之天下皆浸淫于四灵 , 自谓 为之 。开元后格律一变 , 遂超然度越前古 。当时李杜虽独据
晚唐体 ,浮漓极矣 。
”[ 15 ] 类似的说法尚多 ,兹不多举 。 关键 ,然一时辈流 ,亦非大和 ( 恐是“大历”之误 ,笔者注 ) 、
元和
”[ 20 ]
与前文所引严羽的说法相比 , 姚勉等人所说的“晚唐体” 间诸人可跛望 。
有了很大的不同 。他们所说的“晚唐体”是专指四灵等人模仿 “诗家有假对 ,本非用意 ,盖造语适到 ,因以用之 。若杜子
晚唐诗风的诗歌写作 ,不包含唐人的作品 ,而专指宋人的相关 美 ……而晚唐诸人 , 遂立以为格 。贾岛‘卷帘黄叶落 , 门户子
诗作 。 规啼’、
崔峒‘因寻樵子径 , 偶到葛洪家’为例 , 以为假对胜的
可以看出 ,姚勉等人所持的“晚唐体”概念与我们今天所 ”[ 21 ]
对 ,谓之高手 。所谓痴人面前不得说梦也 。
理解的还是有所不同 。我们现在所用的“晚唐体”概念来自方 蔡居厚分“景云以前”
为一期 “
; 开元以后”为一期 “
; 晚唐”
回 。也就是说 ,方回在姚勉 、
陈著等人的基础上将这个概念又 为一期 ,他说的“晚唐”
包括大历的崔峒 ,可见他将今人所谓的
推进了一步 。方回说 : 中唐亦算作晚唐 ,较吕南公的“晚唐”
外延要宽 。
“予取此篇者 ,以人或尚晚唐诗 ,则盛唐且不取 ,亦不取宋 后来陆游的意见又有所不同 “
: 唐自天中后 , 诗家日趋浅
诗 。殊不知宋诗有数体 , 有九僧体 , 即晚唐体也 ; 有香山体 , 薄 。其间杰出者 ,亦不复有前辈闳妙浑厚之作 。久而自厌 ,然

142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广西社会科学 2003. 9/  文  学

梏于俗 ,尚不能拔出 。会有倚声作词者 , 本欲酒间易晓 , 颇摆 ‘昔人有言 , 唐文三变 。诗亦然 , 故有盛唐 、


中唐 、
晚唐之体 。
脱故态 ,适与六朝跌宕之气差近 ,此集所载是也 。故历唐季五 晚唐且不可废 ,奈何详汴都而略江左也 。
’余矍然起 ,谢曰 ‘
: 君
代 ,诗愈悲而倚声者辄简古可爱 。盖天宝以后 , 诗人常恨不 ’”[ 23 ] 这段话语焉不详 , 虽提及“盛唐”、
言有理 。 “中唐”、
“晚
逮 ; 大中以后诗衰而倚声作 。
”[ 22 ] 唐”,却未见其具体 。好在《后村诗话》中另有一段话 “
: 唐诗人
陆游以天宝为界 ,此前及天宝为一期 ,天宝后至大中前为 与李 、
杜同时者 ,有岑参 、
高适 、
王维 : 后李 、
杜者 , 有韦 、
柳 ;中
一期 ,大中以后为一期 。 间有卢纶 、
李益 、
两皇甫 ; 最后有姚 、
贾诸人 , 学者学此足矣 。
再来看看严羽的分期 《历代诗话》
, 说: 长庆体太易 , 不足学 。
”( 前集 , 卷二 ) 将这段话与其上段话对
“以时而论 , 则有建安体 、
黄初体 、
正始体 、
太康体 、
元嘉 应 ,他应该是以李 、
杜、岑、
高、王等人为盛唐 ,韦 、
柳、卢纶等人
体、
永明体 、
齐梁体 、
南北朝体 、
唐初体 、
大历体 、
元和体 、
晚唐 为中唐 ,姚 、
贾以后为晚唐 。
体、
本朝体 、
元佑体 、
江西宗派体 。
”( 诗体 )“论诗如论禅 。汉 、 而方回又基本上推翻了刘克庄的分法 ,其《瀛奎律髓》
曰:
魏、
晋与盛唐之诗 , 则第一义也 : 大历以还之诗 , 则小乘禅也 , “予选诗以老杜为主 , 同时人皆盛唐之作 , 亦皆取之 。中
已落第二义矣 ; 晚唐之诗 ,则声闻 、
辟支果也 ……试取汉 、
魏之 唐则大历以后 、
元和以前 , 亦多取之 。晚唐诸人 , 贾岛别开一
诗而熟参之 ; 次取晋 、
宋之诗而熟参之 : 次取南北朝之诗而熟 ”[ 24 ]
派 ,姚合继之 ,沿而下亦非无作者 ,亦不容不取之 。
参之 ; 次取沈 、
宋、王、
杨、卢、
骆、陈拾遗之诗而熟参之 : 又取开 “陈子昂 、
杜审言 、
宋之问 、
沈铨期俱同时而皆精于律诗 ;
元、
天宝之诗而熟参之 ; 次独取李杜二公之诗而熟参之 ; 又取 孟浩然 、
李白 、
王维至高适 、
岑参 , 与杜甫同时 , 而律诗不出则
大历十才子之诗而熟参之 ; 又取元和之诗而熟参之 ; 又尽取晚 已 ,出则亦足与杜甫相上下 。唐诗一时之盛 , 有如此十一人 。
唐诸家之诗而熟参之 ……”( 诗辨) 伟哉 !”[ 25 ]
关于严羽到底将唐诗分成了几期 ,学术界议论未休 ,尚无 可见方回将大历以前包括唐初的陈子昂等人皆分为盛
定论 。笔者觉得既然严羽提到了“唐初”、
“盛唐”、
“大历”、
“元 唐 ; 而大历诗人为中唐 ; 元和以后为晚唐 。
和”“
、晚唐”
等概念 ,当还是将唐诗分为了五期的 。 上述各家可谓众说纷纭 , 为进一步清晰他们对唐诗的分
与严羽同时而稍后的刘克庄又将唐诗分为三期 “
: 客曰 : 期 ,列出简表如下 :
分 期 初唐 盛唐 大历 元和 晚唐
作 者
吕南公 沈、 宋 李白 、
少陵 、
孟郊 、
王维 、
张籍 晚  唐
蔡居厚 景云以前 开元后 晚  唐
陆  游 天宝后 晚  唐
严  羽 唐  初 盛  唐 大  历 元  和 晚  唐
刘克庄 盛  唐 中  唐 晚  唐
方  回 盛  唐 中  唐 晚  唐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 除严羽之外 , 宋人分期唐诗均为 383 ;441 ;448.


“三分法”。在“晚唐”
的时间界定上 ,以将姚合 、
贾岛纳入的意 [ 11 ] 丁福保 . 历代诗话续编 [ Z] . 中华书局 ,1983 ;331.
见为多 ,这当与宋代诗坛盛行“晚唐体”息息相关 。另外 ,上述 [ 13 ] 郭绍虞 . 宋诗话考 [ M ] . 中华书局 ,1979 : ( 8) .
各人对唐诗的理解有很大不同 , 这充分说明了对诗歌分期的 [ 14 ] 雪坡文集 : 卷 44[ M ] . 四库本 .
复杂性 ,这也是为什么迄今为止学术界仍然无法对唐诗作一 [ 15 ] 本堂集 : 卷 38[ M ] . 四库本 .
“公认”
的、为大家所接受之分期的重要原因 。 [16 ] [ 24 ] [ 25 ] 瀛奎律髓 [ M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 8 ;
99 ;3.
[ 参考文献 ] [ 17 ] [ 18 ]吕南公 . 韦苏州集序 [ A ] . 灌园集 : 卷 10 [ C ] . 四
库本 .
[ 1 ] [ 12 ]吕南公 . 韦苏州序 [ A ] . 灌园集 : 卷 7[ C] . 四库本 . [20 ] [ 21 ] 郭绍虞 . 宋诗话辑佚 [ M ] . 中华书局 1980 : 384 ;
[ 2 ] 向文焕等 . 历代诗话 [ Z] . 中华书局 ,1981 :289. 400.
[ 3 ] 苏轼文集 [ M ] . 中华书局 ,1986 :2554. [ 22 ] 跋〈花间集〉[ A ] . 渭南文集 : 卷 29[ C] . 四库本 .
[ 4 ] 黄庭坚 . 与赵伯充贴 [ Z] . 山谷老人刀笔 ( 卷 4 ) [ Z] . 元 [23 ] 刘克庄 . 中兴五七言绝句序 [ A ] . 后村集 : 卷 24 [ C ] .
刻本 . 四库本 .
[ 5 ] [ 6 ]沈括 . 梦溪笔谈 : 卷 14[ M ] . 四库本 . [ 责任编辑 : 玉  明 ]
[ 7 ] [ 8 ] [ 9 ] [ 10 ]郭绐虞 . 宋诗话辑佚 [ Z] . 中华书局 ,1980 :

143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