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

明清 人事管 理制度

明用 人三途

1、 明清 以科舉 制度 選拔人 才
2、 商籍

三、 明行 科舉 273 年 清行 科舉 259 年

四、明 清八股 文

五、 武舉
六、 養亷銀
七、 幕客制 度
(一) 明幕客 (參謀 、記室 )---以徐渭 為例

(二) 清幕府 制度

 清官 場普遍 聘用幕 客原因

 幕客 來源

1
明用 人三途 :

1. 進士

2. 舉貢

3. 雜流(薦舉和銓選)

1、 明清 以科舉 制度 選拔人 才

童試 於各府州縣舉行,三年兩考。
生員( 秀才)
得以入官學肄業。
鄕試 1. 通常逢子午卯酉年,使生員集試於所屬省會。

秋闈 2. 在北京(順天府)、南京(應天府)及各省省城

(考期在月) (即布政司衙門所在地,兩京及各省省城都有“

貢院”,專爲科舉考試而設)舉行。

3. 兩京國子監生及各省生員都有資格參加鄉試。

4. 考期分別是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

5. 三場考試分別是經義,經論、詔誥,經、史、時務策,

其中以經義最重要。

2
6. 鄉試的錄取名額,明初,每三年約有四百六十餘名

各省士子通過鄉試取得任官資格,明後期增至每三年

約一千人。
舉人

各省成績最好的前五名舉人稱“經魁”,第一名稱“

解元”。
舉人已有任官資格,明初可出任知州、知縣等地方官。

明中葉後,經考選可出任府州縣學教官一類低級官職。
會試 1. 通例逢辰戊丑未年,令各省舉人集試於京師禮部。

春闈/禮闈 2. 明清兩朝人稱舉行會試之年爲“大比之年”,是

(上京赴考: 爲正科。

鄉試後第 3. 遇慶典或有需要時在正科之間增“恩科”

二年二月 4. 主考官通常是翰林出身的大學士,同考官從翰林

九日、十二 院或詹事府官員中挑選,由皇帝任命,地位及聲

日、十五日 譽十分崇高。

在京師舉 5. 會試內容及形式,與鄉試相同。

行三場考 6. 會試錄取名額沒有固定,明末通常錄取三百餘名。

試。)

3
進士
落選舉人,可留在國子監攻讀,準備下科應考。
殿試 1. 由天子親自出題命,或由內閣預擬,呈皇帝圈定。

會試後同 2. 只考一場策問(皇帝向臣下徵求治國的意見,或詢

年三月舉 問解決當前政治問題的方法。)如嘉靖十一年,

行,考試 1532,壬辰科殿試試題爲“問民生”;清康熙六

地點在紫 年,1667,丁未科殿試試題爲“問爲治之本及致

禁城內文 治之要”。

華殿或奉 3. 排定名次及欽賜“進士”出身,沒有淘汰黜落(明

天殿(明 嘉靖、萬曆二帝荒怠政務,甚少親自主持殿試,由

朝奉天殿 大學士、吏部尚書、禮部尚書等大臣代行。清帝則極

即清朝太 重殿試,經常親自過問)

和殿)
進士

1. 一甲三名,俱“賜進士及第”

狀元

榜眼

探花

2. 二甲若干名,爲“賜進士出身”,首名稱 “傳臚

4
”。

3. 三甲若干名,爲“賜同進士出身” ,即“金榜題名

”。
1. “三鼎甲”(一甲)得入翰林院,狀元爲翰林院修撰
(從六品),榜眼、探花爲翰林院編修(正七品)。

2. 又在二、三甲進士中考選十餘人,授職翰林院庶吉

士(從七品),三年後散館,改任其他官職如給事

中、御史等,或受命爲鄉試、會試考官。翰林院官員

爲皇帝處理文書典籍,稱為“文學侍從”,地位清

要,曾任職翰林的官員,仕途往往較暢順,明中葉

後,非翰林出身,甚少能官拜大學士。

3. 其餘進士,經考選分派往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

理寺等衙門學習,稱觀政進士,三年期滿,授以各

部院及各省官職。

4. 殿試未中之進士,取得任官資格,政治上有“平步

青雲”的機會;在家鄉稱為士紳,享有崇高社會地

位。

二、 商籍
5
明戶籍制有民籍、軍籍等,商人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商籍是專爲鹽商

子弟在科舉中所保留應試特權,使他可在本籍外的經商地區報考生

員。爲鹽商家庭子弟設置學校的制度,可追溯至元“運籍”,是“商

籍”的前身。此制使商人及其子弟比一般平民更有利於錄取。明揚州

商籍有山西而無安徽,這是政府優待山西人而歧視徽商的明證。

三、明 行科舉 273 年 清行 科舉 259 年


洪武四年(1371)辛亥科起,至 順治三年(1646)丙辰科至光緒
崇禎十六年(1643)癸未科止。 三十(1904)甲辰科。
88 次會試(洪武三十年, 112 次會試(正科八十四次,博
1397,一年內舉行兩次) 學鴻詞科兩次,恩科二十六次)
24,600 餘名 26,700 餘名
明清科舉試雖有種種流弊,受到當時及後世人的詬病,但科舉出身
的士大夫,並非盡是庸才,明名臣、學者如楊士奇、商輅、于謙、李東
陽、王守仁、海瑞、張居正、王世貞、顧憲成、高攀龍、楊漣、左光斗、徐
光啓、李之藻、史可法等;清全祖望、王鳴盛、戴震、趙翼、錢大昕、畢
沅、洪亮吉、孫星衍、阮元、林則徐、曾國藩、譚嗣同、康有為、蔡元培等,
皆科舉出身,這些人和明清兩朝數以千計的士大夫,不受科舉八股
所囿,學有專長,憂國憂民,爲國計民生貢獻才智。
四、明 清八股 文

明憲宗成化時,始限用八股格式,是官方指定的一種科舉考試專用

文章體裁;坊間更流行八股文範本(稱為“程墨”),供士子模仿

揣摩。
別稱 結構 形式特點 內容特點

6
明人稱科舉爲 1. 破題:用兩句話說破 嚴格限制 以《四書》 、
題目要義。
制舉,故八股 文章句法、 《五經》語
文又稱 2. 章法,作 句命題,
承題:三至五句,承
者須按照 考生按宋
1. 制藝:制 接破題的意思加以闡
規定格式 儒注釋以

明。 申述經義, 八股文申
舉的工藝
3. 故士子往 述義理。只
起講(小講):若干句,
往耗費精 許以古聖
2. 時文:應 議論的開始。
力,琢磨 賢語氣陳
4.
入手:起講後入手之 章句。 述觀點,
時的文章
不能發揮
處。要求進入角色,
本人意見。
模擬聖賢口氣說話。

需排比對仗,通常有

四組八句,俗稱“八

股”,為正式的議論,

是全篇的中心---

起股

中股

後股

束股

7
全文結構須有起、承、轉、

合。

八股之 弊

顧炎武、黃宗羲早指稱八股之弊、近人劉虹(《選士》頁 355-359)有總

結如下
八股取士,敗壞天下人才。士子沉溺八股文,壓抑個性發展,束縛
士子思想及創造力,統治者收“以取士而痼士“之效。
舉業盛而學術衰,士子耗費精力於揣摩八股章句,“代聖人立言”,
成進士者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有用學問盡在其中,八股以外學識,
置之不顧。
科舉囂爭,敗壞學風,師道不立。科舉試目的是追求富貴利祿,士
子爭相攀附權貴,拜高官顯宦爲“師”,務求飛黃騰達,成為風氣。

五、 武舉
明 清
洪武武職用 武科小考和鄉、會試的年月,與文科相同,
大都考完文的再考武的;內容則大異。分:
1. 世胄襲替
術科---第 1 場試騎射,第 2 場試步射
2. 薦舉有謀勇者
學科---第 3 場試論策:
後雖設武學武舉,所
 論孟
得人才終不及薦舉。

8
 孫子吴子等兵法

武科小考成功的稱武秀才。

鄉試成功的稱武舉人。

會試成功的稱武狀元、武進士。

六、 養亷銀

養亷銀制乃清獨有,屬正俸外的附加餉銀:養亷者,君恩豢養以呵

保其廉隅之意。最先行於各省府州縣地方官,後漸推廣到武職和京官。

清初沿明,各衙門都有

1. 家人口糧銀

2. 縣宅署修理銀

3. 香紙蠟燭銀

後皆被取消。地方府州縣官惟有多收取耗羨、督撫布按道府則收規禮

銀(如雍正初山東巡撫衙門自行申報通計收 11 餘萬兩)。

雍正確定耗羨比例,在推行耗羨歸公的基礎上實行養亷銀制度。特點

如下:

9
1. 數額大大高於正俸達 10-40 倍。

2. 發銀標準按職官地位輕重和事務繁簡而定。

3. 地方行政官是發銀重點,蓋彼乃直接經手錢糧者,有助穩定基

層統治秩序。

七、 幕客制 度

(一) 明幕客 (參謀 、記室 )---以徐渭 為例

正德一六年二月四日,文長出生於浙江山陰觀橋大乘菴東邊的

榴花書屋(即今紹興青藤書屋)。其父鏓,文長生百日而卒。

文長自幼聰敏。十歲時,次兄徐潞引文長謁見當時山陰知縣劉昺

由於文長素有「神童」美譽,早在兩年前已謁過紹興府學教授陶曾蔚,

備受誇獎;故劉昺一見文長,即令作文一篇,題曰「居其所而眾星共

之」。文成而劉昺奇之,且以文房用品相贈;而卷末之批語 :

10
務在多讀古書,期於大成,勿徒爛記程文而已。

對文長日後之學有所成,更有開啟茅塞之功。

文長興趣自是而及彈琴、劍擊、騎射。如十二、三歲時從陳良器學

古琴,十四歲時從王廬山(名政,字本仁)習琴曲,只教一曲「顏

回」,文長即能自譜曲子,有前赤壁賦一曲。十五、六歲隨同鄉彭應時

學劍術。十四歲,開始依靠性嗜丹術之長兄徐淮為活。

嘉靖一九年(一五四零),文長二十歲,補邑諸生,文長受到

新任陽江縣典史潘克敬的賞識,遂許入贅。但鄉試落第;自是前後八

次應考鄉試,皆未能如願。遂於四十一歲那年放棄投考,絕意仕途。

跟他結褵六載年僅十九之妻潘氏,因患上肺癆去世。文長於三十

11
八歲時離開潘家,在東城賃屋數間,以授童糊口。並追隨季本。後文

長在胡宗憲(成化二一年至嘉靖四二年,一四八五至一五六三)幕(嘉

靖三六至四一年,一五五七至一五六二),對於剿倭獻了不少計,其

欲有志立功,正季本主張經世致用精神之表現。

自喪偶至入胡宗憲幕這十年間,文長四應鄉試,均不遂,經濟

拮据;只靠伴讀或賣畫來維持生計。雖則生活坎坷,文長不忘關心國

事及繼續學習生涯。如嘉靖二九年(一五五零),俺答入寇,由古北

口越長城,近擾北京。文長有感時事而作〈今日歌〉三首。字裏行間,

有 憤 然 投 筆 從 戎 之 意 。

嘉靖三二年(一五五三),海賊汪直、糾倭寇,大舉擾略江浙沿

海。翌年,文長參與俞大猷(弘治一七年至萬曆八年,一五零四至一

五八零),吳成器柯亭剿倭戰役。

12
嘉靖三四年(一五五五),文長曾屢次混身戰士中考察地形,

研究策略,觀察忠勇之士。

從嘉靖三五年(一五五六)文長因曾參與胡 宗 憲 誘降徐海一事,

且因曾代胡氏進〈白鹿表〉,遂漸為胡氏賞識,開始他一生事業之巔

峰狀態。

文長素知兵,好奇計,早有志剪除倭患;恰好配合胡宗憲總督

東南沿海抗倭事宜,理應如魚得水,藉此機會一展平生抱負。奈何胡

氏之得勢,須賴嚴嵩(成化一六年至隆慶三年,一四八零至一五六九)

與趙文華等人始能成事;直至文長體會到一切應以抗倭為重,始提

出入幕條件,與胡宗憲約法三章:

若欲客某者,當具賓體,非時輒得出入,胡公皆許之。

13
當時胡宗憲權傾東南,武將之士,人人自危;唯獨文長一介布

衣,長揖就坐,縱談天下事,保持書生本色。胡宗憲亦不以法束之。

有時幕中有急需,夜開戟門以待,文長竟豪飲方酣,胡宗憲聞之,

優客有加,反倒稱善,文長所受寵禮若此,其得意鋒芒之一端可以

想見。相對地,在這段期間,文長生活比前改善不少。如胡宗憲自明

嘉靖三五年(一五五六)冬重修的鎮海樓經五年完工後,文長代撰

〈鎮海樓記(代)〉,得酬銀二百二十兩,加上自籌款項,文長買得紹

興東南地十畝、屋二十二間,命名為「酬字堂」。同年三月,文長入 贅

杭州王氏,劣甚,秋離異。嘉靖四零年(一五六一),文長年四十一,

續娶張氏。雖科場仍失意,文長到底置家安頓,只圖努力在幕中命 ,

不再涉足功名之途矣。

14
可是,好景不常。嘉靖四一年(一五六二)五月嚴嵩罷相,子世

藩(?至嘉靖四四年,?至一五六五)入獄。南京給事中陸鳳儀參劾胡宗

憲「黨嚴嵩及奸欺貪淫十大罪狀」,被逮解京,總督府撤銷,幕僚亦

星散,文長自是驟失靠山,惟有回籍家鄉。翌年冬,禮部尚書 李春

芳 (正德五年至萬曆十二年,一五一零至一五八四)通過杭州查某,

以銀六十兩邀聘文長北上。

萬曆三年,應宣化巡撫吳兌 (嘉靖四年至?,一五二五至?)之邀,

北上赴宣府。途中經居庸關,寫〈上谷歌〉九首,以抒一己對邊防形勢

與軍事情況之感想。至宣府,文長應邀參與宣化鎮文武官員的宴會及

校獵,又訪問宣化附近邊塞的蒙古族,寫成二十首《邊詞》以敘所聞,

見出文長主張消除民族隔閡、采取互市貿易之卓論。

(二)清幕府 制度

15
幕客別稱如幕僚、師爺等,不入政府編制,一切費用開銷由官員本人

支付。雙方是一種主客關係。幕客稱本官為東家,本官稱幕客為西賓。

 清官場普遍聘用幕客原因

1. 明清以來衙門事務日益繁瑣

2. 省級督撫官事權集中(軍務、糧餉、河道、屯田、海防、鹽政等),甚

至包括

(1)由幕府人員編書、著書、印書的工作,如:

-阮元幕府編《皇清經解》

-《國史儒林文苑傳稿》

-王先謙幕府編《皇清經解續編》

16
-畢沅幕府編《續資治通鑑》

-張之洞幕府編《廣雅叢書》

(2)評閱學政科考、歲考和各書院的考課試卷(鄉試除外)

 幕客來源

1. 朝廷指派

2. 隨長官出差

3. 特殊機會物色得來的

4. 國內著名學者

5. 國內名流

6. 地方人士(以熟悉本地便於諮詢)

7. 丁憂人員

17
8. 退休或失意官吏

9. 京官(可請假入幕)

10. 新貴(新中舉人、進士)

11. 秀才

12. 門生故舊

13. 親屬

14. 專業幕客(如紹興師爺)

明清官員主要通過科舉選拔。他們讀的是四書五經,考的是脫離實際

的八股文。就任後無法適應衙門政務。至於由捐納出仕者更是糊塗者

居多,這樣便要聘用幕客,依靠書吏;而書吏亦仰仗他們熟悉的刑

名律例,造成書吏專擅的局面。

18
參考
明 用 人 沈兼士(1995):《中國考試制度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
三途 館股份有限公司,頁 193。
明 清 以 1. 梁沛錦(1966):《國史提綱》,香港,潛文堂,頁
科舉制 127。
度選拔
2. 王德昭(1988):《清代科舉制度研究》,香港:中文大
人才

學出版社,頁 22-23。

3. 劉虹(1992):《中國選士制度史》,長沙,湖南教育出

版社,頁 314-350。

4. 鄧洪波等編(1993):《中國歷代狀元殿試卷》,海口,

海南出版社,頁 294、325。
明商籍 楊聯陞著,段昌國譯(1981):〈傳統中國政府對城市商人
的統制〉,《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
公司,頁 383。
明 清 科 鄧洪波等編(1993):《中國歷代狀元殿試卷》附錄三,海
舉 口,海南出版社,頁 380-389。
明 清 八 劉虹(1992):《中國選士制度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股文 頁 314-350。
八 股 之 劉虹(1992):《中國選士制度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弊 頁 314-350。

19
武舉 1. 趙子富(1995) :《明代學校與科舉制度研究》,北京,
燕山出版社,頁 275。

2. 沈兼士(1995):《中國考試制度史》,台北,台灣商務

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頁 241。
養亷銀 白鋼主編(1996):《中國政治制度通史》第十卷,頁 568-
572;591-596;599。
明幕客 李玉梅未刊稿
清 幕 府 鄭天挺(1999) :〈清代的幕府〉,《清史探微》,北京,北
制度
京大學出版社,頁 271-309。

温習 重點
釋詞 :科舉制 商籍

2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