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點評集:《改造情人》 質問當代藝術

http://www.wenweipo.com [2008-03-30]

文:黃傑瑜
 香港藝術節除了輸入國外重要的藝術節目,更重要的是為本土中產觀眾開發
新的本土或地區性節目,拉攏及投資藝術界不同單位的合作。隨著政府決心帶起
文化工業,加上西九如箭在弦,香港藝術節近年曾多次委約不同單位創作原創
音樂劇,期望以這種大眾化的藝術形式,造就西九軟件的重要構成部分,唯近
年的《白蛇新傳》或《留住愛》雷聲雖大,雨點卻小。
 今年的委約戲劇節目中,音樂劇缺席,換來的本土節目之一,是翻譯劇《改造
情人》。《改》延續兩年前藝術節叫好叫座的《法吻》的班底,演出容易討好觀眾 ,
但以委約節目的角度來說,卻顯得保守兼穩陣。
 《改》中,李中全及莊梅岩再次合作。後者今次擔當劇本翻譯,並加進不少本土
化的元素。
 《改》的劇本由當代美國劇作家尼爾拉畢特於 2001 年創作。故事講述一名大學
生電車男 Adam,於博物館兼職時,邂逅藝術系學生 Evelyn。Adam 癡戀
Evelyn,並願意接受 Evelyn 的一切「改造」,外表包括衣著、舉止;行為則包括選
擇朋友。當 Adam 慢慢變成一個 Evelyn 眼中「更好」的男士時,Adam 卻知悉原來
自己不過是 Evelyn 精心策劃的藝術作品,「變身」的「過程」,如衣服、做愛錄影
帶等等,通通成為了 Evelyn 畢業作品的一部分。
 最後一場中,Adam 來到了 Evelyn 的展覽。Evelyn 當然堂而皇之地訴說自己的
理念,Adam 做了「傻仔」,兩人各自表述一輪,在零溝通的情況下分手收場。
 不能否認看《改》的時候相當過癮,幽默的對白及處境確能令人發笑,唯看完
後,就會感到自己付上數百元,卻原來踩了一個水氹,惡作劇一場。
 《改》看似以受害者 Adam 為出發點,對當代藝術的變形發出批判。唯藝術的評
論是主觀的,評論一件藝術,只能搞「個人針對」,所以縱使 Evelyn 的「作品」確
實跨越了道德的界線,唯卻只能是單一事件,要是嘗試從一粒米,看到全世界,
這可註定是失敗的。
 從這個角度、這個主題來看,劇本缺乏普遍性。在這個充斥著似是而非的藝術
品的世界中,劇本的主張很容易就在「受害者」的設置下,得到觀眾的接納;但
細心一想,Evelyn 的作品並未能代表整個當代藝術,觀眾只要細心一想,就可
避免跌入這個「一竹篙打一船人」的局面。
 劇本雖然在充滿設計意味的劇情中,未能對主題提供深入的討論,卻總算提
問了什麼是藝術,為了成就藝術是否就可以不顧道德等問題。在這個開放的藝術
國度中,我們想想,也許提問比答案來得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改》的風格的確非常適合香港藝術節的觀眾,以男女關係為
賣點,以知性的蘇玉華為號召,以《法吻》的延續之作為亮點。如此知性的形象,
在宣傳海報上,甚至讓女主角蘇玉華手執書本,與男主角躺在床上。不過,
Evelyn 在劇中卻從來沒有拿起過一本書,海報的設計透露了什麼,大家大可自
行參透,本文不贅。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