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敦煌学辑刊 1996 年第 2 期 ( 总第 30 期)

唐五代敦煌的计量单位与价格换算

张亚萍 女郎 阁

吐蕃占领敦煌之后, 对敦煌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改变了乡里制度


而实行部落制, 经济上实行突田制, 文化上取消了州、县等学校。 归义军建立之后, 虽然恢复了
唐代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但是从本质上说, 归义军是独立的方镇政权, 除张议潮、张淮深
两代疆域与唐五代中央的灵武接壤, 大部分时间孤悬在外, 只有借道甘州回鹘、凉州温末才能
与中原交往, 且交通时常受阻。 故归义军政权是处于“四面六蕃围” 的境地, 这种状况除了要求
归义军政权有比较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外, 还要有比较齐全的手工业、商业体系。手工业、
商业的发展表现突出的问题是交换, 而交换的核心是要有等价物货币。货币是当时敦煌最缺乏
的, 交往不通使唐五代中原的货币很难流入敦煌, 金银等贵重东西一来不多、二来交换不便, 所
以唐五代敦煌地区货币匮乏。 为弥补这一不足, 当时敦煌地区出现了两种交换特征: 一是以物
易物的商品交换比较盛行, 居民用自己生产的东西直接换取生活必须的物品, 二是用实物代替
货币进行交换, 充当货币的职能, 这些实物有纺织品布, 有粮食像麦粟及油料等。①“粮食和布
在当时都可充当一般等价物, 但就具体分配来说, 粮食比布更方便, 粮食可以分配成升、合甚至

更小的单位都不会造成浪费。” 无论是布还是粮食, 他们在充当货币时与其它商品之间都存
在着比价关系即价格换算, 价格换算单位、比率对于我们研究唐五代敦煌的经济史有着非常重
要的意义。

一、计量单位分与驮的探讨

当时敦煌地区实行的计量单位, 作为长度面积单位的有里、步、丈、尺、寸和顷、亩、分; 作为
容量单位的有驮、斛、硕、石、斗、升、合、勺; 作为重量单位的有斤、两、钱、分。这里我们仅据敦煌
文书对其中的分、驮两项作一些探讨。
分, 作为面积单位的分, 十分相当于一亩, 敦煌与中原基本没有差别。但是作为重量单位的
分, 比较特殊。
P 2912号文书中有一篇《炫和尚货卖胡粉历》 , 记载了张金炫出卖康秀华施舍四斤胡粉的
情况, 其中就涉及到分这种计量单位。 为了探讨方便, 我们将这几笔帐移录于后:
程贲母半两一分准三石七斗五升。
吕江清妻一分麦一石二斗五升。
雷紧子妻一分准一石二斗五升。
法云一分一石二斗五升。
意意一分准麦一石二斗五升。
38
加进一分准一石二斗五升。
赵祚一分准一石二斗五升。
阴米老母一分一石五斗。
阎滔一分一石二斗。
由 P 2912 号文书货卖胡粉情况看, 一般胡粉的价格为半两胡粉准麦两石到两石五斗, 一
两胡粉约为四石到五石麦。从帐中看, 第 25 行齐老之前每两胡粉准麦四石, 齐老之后一两胡粉
准麦五石。第 10 行程贲母相邻的石迥鹘、宋友友妻买胡粉皆为一两五石麦折算, 那么程贲母买
的半两胡粉按大例准麦二石五斗, 余一分准麦一石二斗五升。这八项帐中除阴米老母一分准麦
一石五斗较多、阎滔一分准麦一石二斗稍少外, 一般一分准麦一石二斗五升。 四分胡粉准麦五
石, 相当于一两胡粉准麦数。 其次我们从张金炫货卖胡粉帐看,“残存货卖胡四十七两” , 在第
22 行法福一笔之后旁注“已上四十八”, 表明以前共卖出胡粉四十八两。逐项统计, 法福一笔之
前共卖出胡粉四十六又八分, 那么八分折合二两, 以此推之, 四分相当于一两, 一分相当于四分
之一两。这种计量单位与中国传统计量有一定出入, 如《辞源》 在分字下解释十分为一两。四分
等一两这种换算是仅使用于敦煌还是中原地区也采用这种单位, 拟或仅实行吐蕃占领时的敦
煌, 我们还没有找到更多的资料根据, 只有留待以后去探讨。③
驮, 一般指以一头马或驴、驼负载为限的单位。 这种计量单位不仅在吐蕃占领敦煌时期比
较通行, 而且在归义军时期也实行。 P. T. 1261《吐蕃占领敦煌时僧人分配斋亲历》记载,“俗寺

主斋施粟两驮、麦二石, 五十一人, 各支四升, 欠一人分。” 粟两驮折合麦二石, 每驮粟约在一
石稍过。 据 S6829《丙戌年 ( 806) 正月十一日己后缘修造破用斛斗布等历》 , 记载曹昙恩解木七
日工价麦七斗、索家儿解木三日工价麦三斗,“九日, 出粟七斗, 付索鸾子充解木五日价。”故知
1 斗麦= 1144 斗粟, 是知 1 驮得 114 硕。北图鸟字 84 号《丑年——未年某寺得付麦油布历》 ,既
使用硕 ( 石) 、斗、升, 又使用驮,“又麦两驮。” “亻亲总得四硕二石, 折粮麦壹驮。” P 3047《吐蕃占领
敦煌时期康喜奴等施入历》 , 施粟麦亦驮与石、斗、升并用。 P 4021《庚子年 ( 940) 某寺寺主善住
领得历》驮与硕、斗并用。S 5822《杨庆界寅年地子历》
,“杨庆界寅年地子历。青麦肆驮半玖斗,
小麦肆拾驮贰斗, 粟柒驮伍斗, 两驮, 豆四驮半伍斗, 计伍拾玖驮壹斗。”由是得知 1 驮等于 2
石。

二、几种物品的价格换算

敦煌文书中除佛教文献之外保存最多的是各种籍帐, 而籍帐中除出纳物品的帐项之外更
多的是支付帐目, 在支付帐目中, 能看出各种物品的价格。在当时货币匮乏的情况下, 寺院收入
物品与寺院所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像各种舍施活动, 一般信徒把自己最充足的物产或生活中
一时不需要的东西施给寺院, 这些东西有的是寺院禁用的物品, 如胡粉、金、银及丝织品, 寺院
必须把这类东西拿出来唱卖, 以换取寺院所需的东西; 有的是寺院一时不需要的, 如为铸钟得
来的不是生铁, 而是牛、羊、木材、发、粮食、药材等, 故须货卖之后买取所需生铁, 塑画佛像的金
粉、水银、铜绿、写经所需的纸张, 都是由交换得到的, 这些东西交换时根据当时价格, 表现出一
种价格转换关系, 这种价格转换关系在当地相对稳定, 以下我们根据敦煌文书将部分物品价格
探讨如下。
胡粉是一种高级进口化妆品, 许多寺院就保存有胡粉, 显然寺院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货卖
39
换取所需物品。 P 2912就记载了康秀华向寺院施银盘子三枚卅五两, 胡粉四斤及粟、麦一百五
十石充写《大般若》 经一部, 请炫和尚货卖。炫和尚将这批胡粉货卖, 从《炫和尚货卖胡粉历》看,

当时敦煌市场上胡粉的价格为一两胡粉价格为四石到五石麦, 四石价格较少, 多为五石。
布匹与麦的价格换算关系, P 2912《丑年正月已后入破历稿》记载,“教授送路布十五疋, 准
麦六十七石五斗。都头分付慈灯布十疋, 准麦四十五石, 与宋国宁布两疋, 〔准〕 麦九石。都计一
百廿一石五斗。 □斋亻亲布一疋四石五斗, □□藏□斋亻亲布一疋四石二斗。 □众亻亲布……石九
斗, 布一疋四石二斗。”
帐中货卖的三十二疋布除两疋布以每疋四石二斗的价格出卖外, 其余三
十疋布皆以每疋四石五斗麦的价格出卖。 由是得知吐蕃时敦煌市场每疋布的价格一般为四石
二斗到四石五斗。P. T. 1261《吐蕃占领敦煌时僧人分配斋亲历》 记载,“唐兰若亲布六尺五斗五
升。”
约布一尺价格约麦一斗; 又载“其道真斋亲布壹疋卅二尺, 布二丈一, 二石一斗计麦四石六
斗。”
“计一百一十五人各支四升” 。 每疋布价格四石六斗麦。 又载“令狐水斋亲布一疋, 未得四
石七斗, 五十九人, 各支八升。”从这些零星帐目看, 敦煌市场上的布麦价格换算是一疋布长约
四十二尺, 每尺布约麦一斗。而每疋布唱卖价格不尽相同, 准麦四石六斗、四石七斗不等。郝春

文教授也指出:“据 P. T. 1261 背, 该文书所在时代麦与布的比价关系是 1 尺布≈ 1 斗麦。” 北
图鸟字 84 号《丑年未年某寺得付麦油布历》 :“又布一匹, 折麦肆硕贰斗。”S 6829《丙戌年 ( 806)
正月十一日已后缘修造破用斛斗布等历》 :“廿二日, 买康家木价, 付布肆匹, 计壹佰柒拾陆尺,
折麦壹拾硕, 又付粟叁硕, ” “又布一丈一尺出卖, 每尺五升。”前者每疋 4 硕 4 斗, 后者每尺 5
升, 后者当时特例。 P 6002《辰年某寺诸色入破历算会牒残卷》 :“布半疋折麦两硕” 。
钢铁与麦粟: S 6829号记载:“九日, 出麦壹硕肆斗、粟叁斗伍胜, 买铁四斤打钉。十六日, 出
麦贰斗壹升, 买铁壹拾叁两。” 以麦折算, 第一次每斤铁付麦 4112 斗, 第二次每斤付 2158 斗。 S
6064《未年正月十六日报恩寺诸色入破历算会稿》 :“三石二斗麦, 出卖钢八两价。” 每斤钢价值
六石四斗。P 2049《后唐长兴二年净土寺直岁愿达手下诸色入破历算会牒》 :“黄麻陆斗, 高孔目
入熟铜肆量造佛焰。”
银与麦: P 2583《申年比丘尼修德等施舍疏》 记载:“……日宰相上讫结罗福田施僧拾伍两,
般 般 般
金花银皿 壹拾两银皿 壹, 柒两银皿 壹。三事准得麦陆拾驮, □□报恩寺未入。” 贰拾伍两银盘=
价值准麦陆拾驮。由是推之, 每两银价值四石八斗。由是得知 P 2912号康秀华向寺院施银盘三
枚共卅五两价值 168 石。
牲畜与麦粟比价: S 3156《庚寅年 ( 930 或 990) 十月一日已后破 数》记载:“官家骆驼价粗
一疋。” P 2689《年代不明僧义英等唱卖得入支给历》 :“驴卅七石” ,“驴卅一石五斗” , P 2838
《唐中和四年正月上座比丘尼体圆诸色斛斗入破历算会牒残卷》 :“羊殳羊一母子准油贰斗伍
升。”
折合麦五石。 S4642 号记载:“油壹斗五升, 于史堆子买羊殳羊一荫子用。” 羊价值得 3 石麦。
器皿工具衣物与麦粟: P 2689 号记载有:“皮鞋一石三斗, ” “衫一具七斗五升。” “布裙衫四
石一斗。”“香帘二石九斗, ” “布被七石。”S 6233《年代不明 ( 九世纪前期) 石畏课等入破历算会
稿》:“九斗买刀一量, ” “三石买斧一量。” 一把刀价值九斗, 一柄斧价值三石。 北图 372: 8462 号
背《丑年—未年某寺得付麦布历》 :“又钅瞿一具折麦贰硕贰斗。” S 1350《唐大中五年 ( 851) 僧光镜
赊买车小头钏契》 :“钏壹枚, 断作价值布壹佰尺。” 钏壹枚价值麦约拾石麦。
纸与麦粟: P 2689《年代不明僧义英等唱卖得入支给历》记载:“纸壹帖四斗, ”壹帖纸为 50
张。
酥与麦: S 6233《年代不明 ( 九世纪前期) 付诸色斛斗破历》记载:“同日, 付黑女酥壹升, 折
40
麦贰斗, 溥。”
S 6064《未年正月十六日报恩寺诸色入破历算会稿》:“一石麦出沽酥一升及陪叠
子一枚价。”
油与麦: P 6002《辰年某寺诸色入破历算会牒残卷》
:“油捌胜折麦壹硕陆斗。”每胜油折麦
二斗。 P 2838号《唐中和四年正月上座比丘尼体圆诸色斛斗入破历算会牒残卷》记载:“取柽两
车, 准油叁斗肆升用。” 据本卷一车柽折麦四石二斗, 那么叁斗肆升油应折麦八石四斗。 每升油
折麦约 215 斗。P 2049号《后唐长兴二年净土寺愿达手下诸色入破历算会牒》 :“油贰斗, 梁户入
若水柽一车用, ” 后列柽一车值布一疋, 一疋布四石二斗麦, 故一升油得贰斗一升麦。P 2032《后
晋时期净土寺入破历算会稿》 :“油贰升, 买刺柴两车用。”柴一车折麦二石, 刺一车准麦粟二石
八斗。 油一升准麦亦约贰斗。 S 4642号记载:“油贰斗伍升, 于咄子买柽一车用。”1 升油约 117
斗。
药材与麦粟: S 5927《戍年某寺诸色斛入破历算会牒残卷》 :“麦捌斗, 买草鼓贰硕用。”
“麦
壹斗, 买菌子一斗用。” P 2689号:“诃梨勒价六斗八升。”
刺柴柽与粟麦: S 4120《壬戌年——甲子年布褐等破历》 :“土布壹疋于索盈达面上买柽壹
车用, ”“土布壹疋于高押衙面买柽用。”土布 1 匹价值 412 石麦。 一车柽等于 4 石 2 斗麦。 P
6002号记载:“买木叁条麦叁硕肆斗, ”
“柴两车折粟肆硕, ”柴又称磨柴。 “柽壹车折麦柒石, ” “茨
柴壹车折麦两硕, ” “茨柴壹车折麦两硕柒斗。”“□枝拾束折麦壹硕贰斗。” P 2838《唐中和四年
正月上座比丘尼体圆等诸色斛斗入破算会牒残卷》 :“麦两硕壹斗, 粟两硕壹斗, 麦两硕伍斗, 买
白刺两车, 枝四车用。” “麦肆硕贰斗, 买柽一车用。”“麦壹硕肆斗, 粟壹硕肆斗, 买刺一车用。”
“麦肆硕, 粟叁硕, 买白刺五车用。” “麦壹硕肆斗, 买大木一条用。”“麦壹硕肆斗, 买枝一车用。”
从本卷得知, 柽一车价值麦四石二斗, 刺一车麦粟二石八斗, 枝一车折麦一石四斗。 P 2049《后
唐长兴二年净土寺直岁愿达手下诸入破历算会牒》记载:“麦叁硕肆斗, 寒苦入柽一车用。” “布
壹匹, 宋承住边买柽一车用。” P 2032号记载:“粟叁硕伍斗, 法深入柽一车用。”
S 4642 号:“麦壹
硕, 粟壹硕, 买白刺两车用。”
价格更便宜。 S 286号记载:“柽一束石畏户石盈昌折债入, 准折麦粟
七石。
昌褐, 为敦煌常见的纺织品。 S 4652号记载“粟捌斗, 于康义盈买昌褐伍尺用。”
1 尺昌褐等
于 116 斗粟。 又载“白面肆硕, 于愿通买布一匹用。” “白面两硕, 于保祥买昌褐贰仗用。”
几种工价与麦的换算。北图 372: 8462《丑年——未年某寺得付麦油布历》 记载制作幡的工
价:“丑年五月十五日, 杜都督当家书四十二口, 每一口麦壹硕, 准合麦肆拾贰硕, ” “僧福渐书幡
十二口, 每口麦壹硕贰斗” ,“寅年三月廿日, 僧海印书幡十二口, 每口麦硕二斗, ” “韦朝宰书行
像麦叁拾硕, 内领麦柒硕, 八宗布二丈壹。”幡、行像是寺院中的法器, 从敦煌文书记载看, 每个
寺院都保存有行像, 行城活动就是指抬着行像沿街及绕城行走似驱邪, 竖幢幡亦坚幡于城四角
以祈福驱邪。 幡的来源有通过施舍而来, 更多的是寺院雇人画的, 画一口幡的价格为麦壹硕贰
斗。行像为雕塑的, 故价格较高。S 6829《丙戌年 ( 806 年) 正月十一日已后缘修造破用斛斗布等
历》 还记载到工价:“四月二日, 出麦柒斗, 付曹昙恩解木七日价。同日, 出麦贰斗, 付索家儿充解
木两日价。又一日价, 麦壹斗。九日, 出粟七斗, 付索鸾子充解木五日价。” 由此得知当时木匠的
工价为每日麦壹斗, 七斗粟折麦五斗。
以上我们对唐五代敦煌几种物品的比价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 从敦煌文书看, 敦煌陷蕃以
前, 商品交换的等价物是钱, 计价以文为单位, 这可以从 P 3034《买卖姜布历》看出, 姜一两五
十丈, 桂心一两二十文, 布一端八百文至九百文。 吐蕃占领敦煌之后, 由于钱币缺乏, 交换中的
41
等价物变为麦、布等, 从研究中得出一两胡粉、一两银、一匹布及一车柽的价格是一样的。 通过
这些比价关系, 解决了前人许多未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 可以列出下表:

比 交换物
胡粉 布 钢 银 羊 皮鞋 布裙衫 香帘 布被

关 ( 两) ( 匹) ( 斤) ( 两) ( 只) ( 双) ( 件) ( 件) ( 件)
等价物     

4 122
麦 ( 石) 5 6 14 418 3 1 13 411 2 19 7
415

比 交换物
刀 斧 钅瞿 钏 纸 酥 草豉 菌子 柽

关 ( 量) ( 量) ( 把) ( 枚) ( 贴) ( 升) ( 硕) ( 斗) ( 车)
等价物     

麦 ( 石) 0 19 3 2 12 10 014 0 12 014 0 11 412

比 交换物
价 剌 ( 车) 枝 ( 车) 木匠 ( 日)

等价物     

麦 ( 石) 218 114 0 11

  注释
①参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贸易市场的等价物》, 待刊稿。
②参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沙州僧尼的宗教收入 ( 四) —— 为他人举行法事活动之所得》, 96 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术
讨论会论文, 打印稿。
③参郑炳林《康秀华写经施入疏与炫和尚货卖胡粉历研究》, 待刊稿。 唐耕耦《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 56—57
页。
④本文所引敦煌文书资料皆参《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 1—5 辑, 以下同, 皆不一一注明。
⑤同③郑炳林文。
⑥同②。

4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