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30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97 年第 3 期

现出作者治学态度的踏实和严谨, 也正因如此, 该书结论往往言之凿凿、令人信服。有关孙子其


人其书的真伪问题是学术界延续千余年之久的聚讼, 南宋的叶适、清代的全祖望及现代的钱
穆、齐思和等人根本否认历史上存在孙武这个人, 而北宋的梅尧臣、清代的姚鼐及近代的梁启
超则怀疑《孙子兵法》并非孙武所作, 钱穆、陈启天及日本学者斋藤拙堂、武内义雄更推论《孙子
兵法》就是《孙膑兵法》
, 其真正作者是战国中期的孙膑。上述重大问题如不予澄清, 孙子研究便
无从谈起。 为此, 作者在书中专立一节, 检索、比勘了《尉缭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战国
策》、
《史记》
、《汉书》 、
《吴越春秋》
、《越绝书》等文献记载, 同时结合山东银雀山汉墓古简材料,
科学论证孙子其人其书的真实可信, 明确指出: 虽然因后人增益附加,《孙子兵法》带有某些战
国时期特色, 但它与《孙膑兵法》却是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两部不同的兵书,“它们在武器、兵种、
兵制、战略战术等方面已有明显的差别, 从而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 同时也呈现了明显的继
承与发展关系。”应该说, 这个结论是有说服力的。
该书的第三个特色是“创新” , 具体表现为撰述方法别出机杼、学术观点拔新领异。 书中各
章独立成篇, 但又互成系统, 作者在每个章节前都有一段紧扣题意的议论。 这样的开头对主题
作提纲挈领的诠释, 又寓精邃的哲理于流畅的文字之中, 吸引读者去追寻、去体悟。更应该指出
的是《评传》
在学术上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孙武亲自参与指挥、被范文澜称为“东周第一战” 的鯢
举之战是吴国取威定霸的关键一役, 但过去史家多把功劳记在阖闾、夫概头上, 作者认为这有
失公允, 在他看来,“孙武在鯢举之战中所起的作用, 类似于韩信在楚汉之争中所起的作用。鯢
举之战中孙武与阖闾的关系, 颇像楚汉战争中韩信与刘邦的关系。” 尤为重要的是, 孙武的基本
理论“在此战中得到充分的检验而大放异彩。” 这个结论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又如, 由于孙武崇
智谋、尚权变有悖传统儒学“尚仁尊礼”的思想, 从而影响了对孙子及其著作的公正评价, 许多
道学家甚至妄加诬词。作者不囿成说, 历史地、辩证地评价孙子其人其书的功绩, 肯定孙武是奠
定中国古典军事文化的“兵圣”, 是“一位始终影响着整个人类文明演进面貌的伟大哲人”, 而其
军事思想作为“一种历时弥新、超越时空的理性精神” 已成为整个人类社会一大笔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宝贵遗产。
总而言之, 该书在研究方法和论述内容上各有创获, 堪称中国历史人物评传中的上乘之
作。在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开展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当今, 如何从《孙子兵法》 中寻求教益、接
受启示, 酌古御今, 以往鉴来仍是重要的课题, 从这点上讲, 该书的出版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
义。

读《汉唐行政管理》
王子今

  汉代文明和唐代文明, 是古代中国最辉煌的创造, 也是东方文化的光荣。


汉代和唐代, 又分别是中国行政史上成就比较突出的时代。
或许正是因为形成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最为完备最为健全的行政管理体系, 于是提供
了使得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这两个历史时期都能够取得空前的历史进步的基本条件之一。
读《汉唐行政管理》 31

总结汉唐行政管理的历史经验, 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然而, 由于各种原因, 多年来, 始终


没有关于这一选题的研究专著问世。刘太祥著《汉唐行政管理》 一书, 最近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
版, 使我们看到为进行这件有意义的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有志者, 已经向学界推出了有价值的
研究成果。
《汉唐行政管理》主要从这样 6 个方面总结了汉王朝和唐王朝行政管理的主要成就: 1. 行
政组织, 2. 行政决策, 3. 人事管理, 4. 行政监督, 5. 文书管理, 6. 财政管理。
作者在题为“汉唐行政管理制度的特色”的绪论中指出, 汉唐行政管理大致有这样一些特
点, 可以为我们今天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第一, 分权制衡,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有效控
制行政管理活动; 第二, 注意行政立法, 用法律保证行政管理的规范性、系统性和效率; 第三, 治
吏与治财并重, 保证行政管理机器的正常运行。
这样的总结, 大体是合乎历史实际的。
对于汉唐行政管理制度, 应当说不少学者的若干研究论著都曾经涉及, 只是往往片断零
散, 少有学者对此进行综合的论述。《汉唐行政管理》一书, 比较全面地吸取了前代学者有关这
一专题研究的成果, 在许多方面又提出了自己的创见, 对同样的历史事实, 观察的视点和分析
的角度也多与前人有所不同, 于是成为颇具新意的成功之作。
传统史学十分重视对历代官制的总结和研究。 50 年代时, 史学界还曾经流行过官制研究
是史学研究的“钥匙”的说法。 官制, 当然是行政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 刘著《汉唐行政管
理》所谓“行政组织” 、
“人事管理”
、“行政监督”以及“财政管理”等, 其实都涉及到传统所谓官
制。
司马迁《史记》
中没有专门记述官制的内容。班固《汉书》 始置《百官公卿表》 。其中说到“自
周衰, 官失而百职乱, 战国并争, 各变易” , 而秦王朝建立之后, 官制在新的政治基点上定型,“秦
兼天下, 建皇帝之号, 立百官之职。 汉因循而不革, 明简易, 随时宜也。 其后颇有所改。 王莽篡
位, 慕从古官, 而吏民弗安, 亦多虐政, 遂以乱亡。”班固写道,“故略表举大分, 以通古今, 备温故
知新之义云。”班固注意到官制的历史变化, 直接关系到政治的成败兴亡, 他认为“表举”其“大
分” , 对于明了政治史的大致脉络, 认识政治史的基本规律, 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通古今”
, 以“温故知新”, 是历史学研究的目的, 也是中国古代官制研究和中国古代
行政制度研究的目的。而《汉唐行政管理》 一书能够站在行政管理史研究的基点上, 从总结行政
管理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的角度, 认真地分析和论证汉代和唐代官制以及汉代和唐代整个
行政体系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历史文化现象, 无疑是极有利于“知新” 的。正如朱绍侯先生在为
《汉唐行政管理》一书所作的《序》 中写到的:“研究历史的生命力, 就在于‘古为今用’。能从浩如
烟海的史料中, 提炼出为振兴中华, 为两个文明建设, 为改革开放宏伟事业可资借鉴的经验、教
训, 就算是很有意义的了。从这个角度讲, 刘太祥同志的《汉唐行政管理》 , 可以算得上是既有学
术价值, 又有实践借鉴意义的史学专著了。”
两汉包括新莽的短暂统治在内, 前后 426 年, 唐王朝的存在, 也长达 289 年。 在这期间, 行
政管理制度“颇有所改” 的情形是很自然的。 要概述并且分析 700 多年间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
过程, 已经是相当困难的事。在有限的篇幅内, 要全面无遗地说明一切“颇有所改”
的细节, 显然
是过高的要求。 我们相信, 刘太祥先生以及其他学者今后的有关著述, 可以在总结行政管理制
32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97 年第 3 期

度在一个王朝统治期间的历史变化的情节和规律等方面, 有更具体的说明。
讨论中国政治史 ( 也包括行政管理史) , 有一种重要的现象是不能忽略的, 这就是, 制度所
规定的是一回事, 而在实行过程中的情形往往又是另一回事。如果我们完全迷信古时官方颁定
的制度法令的条文, 以此来作为认识中国古代政治生活风貌的唯一信息渠道, 就难免陷于误
见, 走向偏失。
《汉唐行政管理》 在论述“致仕制度” 时, 引述白居易《不致仕》
诗, 就说到了这一类
情形。 诗云:“七十而致仕, 礼法有明文。 何乃贪荣者, 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 齿堕双眸昏。
朝露贪名利, 夕阳忧子孙。”“谁不爱富贵, 谁不恋君恩? 年高须告老, 名遂合退身。少时共嗤诮,
晚年多因循。贤哉汉二疏, 彼独是何人。寂寞东门路, 无人继后尘。” 对于“礼法有明文” 的规定,
因为“贪荣”而充耳“不闻”的事情, 显然是相当普遍的。我们衷心期望今后的中国政治史以及中
国行政管理史的论著, 能够对这种政治文化现象的历史原因、社会影响以及予以克服的有效方
式, 进行必要的讨论。

《华夏文明与传世藏书——中国国
际汉学研讨会论文集》正式出版

  《华夏文明与传世藏书——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论文集》 ,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 1996


年 11 月正式出版。 全书共 845 页, 70 余万字。
1995 年初,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诚成企业集团 ( 中国) 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中国国际汉学
研讨会”, 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的汉学家与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
中国学者 80 余人, 汇聚一堂, 对中国历史、考古、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进行多学科、跨学科
的探讨。与会各国学者向大会提交学术论文 50 余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受会议组委
会的委托, 于会后即着手论文集的编辑工作。 论文涉及有关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各个方面, 范围
甚为广泛。 该论文集大体上按“国际汉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中国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以及“中国传统学术与思想文化的专题研究” 等分类予以收辑。 所收论文大都经过作者本人重
新修订, 从总体上看, 反映了国际汉学研究在某些领域的新成就、新水平。
( 古 澎)

敬请赐稿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