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NO.

2, 1997

隋唐都城建设与六朝都城之关系

雍 际 春

隋唐时期的长安城, 在西安故都的辉煌历史上, 以其规模宏


大, 布局严谨整齐和建筑雄伟而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在长
达三百年的时间里, 帝都长安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一统王
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国际性大城市而著称于世; 而且更在
于它是一座将优越的地理环境同理想化了的设计思想达到完美结
合的杰作, 在明清以前的中国罕有其匹。 因此, 它实际上是中国封
建社会前期传统都城建筑集大成式的典型。 这一宏构巨筑是与中
国古代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营国建都经验分不开的, 特别是
同隋唐以前魏晋六朝时期的都城建筑设计有着更为直接的渊源关
系。本文将通过考察六朝时期曹魏邺城、前后凉姑臧、南朝建康、北
魏平城和洛阳五个都城在规划建设上的各自风格和共性特征, 初
步揭示六朝都城对隋唐都城建设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探讨隋唐长
安城在规划建设上继承扬弃传统和发展创新的贡献。

一 六朝五都建设概况及对隋唐都城的影响

中国古代都城的规划建设, 深受产生于先秦时期的营国建都
的基本制度和传统理论的影响。《考工记》 最早较为系统地总结了
西周营国建都的经验, 形成了营国建都的基本制度:“匠人营国, 方
九里, 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这
・1・
里所谓“国”
即是都城之意。这一规划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是国都规
模形制为“方九里”
。二是在规划结构上都城由宫、城、郭组成, 宫城
居中, 内城环绕宫城, 南面为朝, 北面为市, 左边是宗庙, 右边是社
稷。 居民分布工商业者近市, 王室公卿和大夫的“国宅区”近宫①。
一般居民里闾处于城的四隅; 城外为郭, 主要是手工业作坊区。 三
是经纬涂制方格网的规划方法, 都城以九经九纬组成的三条大道
为主干, 配以与之平行的次干道以及顺城的环涂, 构成道路网。 道
路网把都城分割和组合为不同的功能分区, 并将其各部分又有机
联系成一个整体。
这种规划制度是以宫城为都城规划的主体和核心; 通过道路
主轴线更加强化其主体作用, 并使都城格局对称分布; 井田网格状
道路成为都城功能分区的依据, 便于规划和加强对居民的控制。从
而充分体现了王权至尊的政治功能和尊卑贵贱的礼治秩序。 这种
建立于宗法礼治思想基础上, 为维护奴隶主统治服务的都城规划
思想, 随着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其在封建时代正统地位的取得, 历代
封建统治者也都继承了这一以强化王权为核心的规划思想, 并成
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建设的传统思想。 魏晋六朝都城便是在这种
规划传统指导下继承和创新发展的产物。
曹魏邺都位于今河北临漳西南的邺镇村和三台村一带。 城东
西宽七里, 南北长五里, 俗称七五城②, 形制为规整的东西向长方
形。 该城规划整齐, 功能分区明确, 首创以贯通东西城门的干道将
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城区地势较高, 中置王宫, 东为贵族居地, 西
面是禁苑铜雀园和三台。 三台位于铜雀园西侧的西城墙上,“巍然
崇举, 其高若山”③, 派禁兵驻守。铜雀园和三台构成城防区。南城
区是市里区, 为里坊布局。邺城的宫廷规划舍弃了西汉长安的多宫

① 《左传》庄十九年:“边伯之宫近于王宫。”周大夫也称边伯。
② 嘉靖《彰德府志》卷八。
③ 《水经・浊漳水注》 。
・2・
制和东汉洛阳的南北宫制, 宫殿区集中, 居民区扩大。 宫殿建筑将
听政殿置于正殿文昌殿之东, 改变了两汉宫殿布局以前殿为大殿,
东西厢为常朝和日朝而附于大朝内的规划。这是变通汉制, 下启东
西堂制的过渡形式①。邺城规划还强化了南北中轴线的作用, 突出
了王宫的核心地位。从听政殿前的听政门到南门显阳门之间, 主干
道两侧官署对称集中分布②, 这种前朝后寝制规划的具体实施此
后遂为定制。 曹魏都邺虽只有短短八年时间, 但该城结构规划谨
严, 布局新颖, 继承和发展了都城传统建设规划思想, 对此后都城
建设影响深远。
姑臧是十六国时期前凉和后凉相继宅都之所。 据《水经注》 卷
四十引王隐《晋书》 :“凉州有龙形, 故曰卧龙城; 南北七里, 东西三
里, 本匈奴所筑也。乃张氏之世居也, 又增筑四城箱各千步; 东城殖
园果, 命曰讲武场, 北城殖园果, 命曰玄武圃, 皆有宫殿, 中城内作
四时宫, 随节游幸, 并旧城为五, 街衢相通, 二十二门, 大缮宫殿观
宫, 彩绮妆饰, 拟中夏也。”
所谓“拟中夏”就是都城建筑规划及装饰
皆仿效中原制度。
根据以上资料, 姑臧城最初由秦汉之际匈奴休屠王部所建, 前
凉时曾三次大规模修建, 形成了五城相连的特殊形制。中城即原姑
臧城是主体, 在东城、北城和中城南部, 都有宫殿建筑。宫殿建筑以
中城谦光殿为中心, 四周布以四时宫, 东为宜阳青殿, 南称朱阳赤
殿, 西名政刑白殿, 北曰玄武黑殿。 张骏在位时曾一度一年随季节
依次在各殿居住三个月③。 这种宫殿规制完全是五行学说支配下
的“明堂说”的具体实施④。宫殿“其旁, 皆有直省内官寺署”等政府
机构集中布列。 说明姑臧城建筑的基本格局也是遵循传统营国建
都制度进行的。自西晋末年中原乱离之后, 前凉张氏汉族政权秩序

① 《六朝时期之东西堂》, 载《说文月刊》1944 年第 4 卷。
② 《三国会要》卷五《官苑》 。
③ 《晋书》卷八六《张轨传》 。
④ 顾颉刚《秦汉的方土与儒生》第 4 页。
・3・
尚且安稳, 遂成中原士人儒生寄居之所。传统儒学得以在此保留并
发展, 一度形成汉文化的中心①, 其都城建筑明显受中原文化影响
势在必然。由于前凉都城是在姑臧旧城基础上增筑而成, 所以还兼
备河西建筑风格。
南朝建康是在东吴旧基上发展而来的, 东晋和南朝各代多有
增修。 东晋咸和五年 ( 330 年 ) , 在东吴苑城内“建新宫, 始缮城
苑”②, 称建康宫, 是为宫城, 它位居建康城北部中央。 宫廷规划结
构为三朝在前, 掖庭居后, 太极殿为正殿, 两侧有东西二堂。这种布
局已抛弃了东吴太初宫”阐阖闾之所营, 采夫差之遗法”的宫廷规
制 ③, 明显师法中原邺城和洛阳典式。
宫城外围的建康城基本因袭东吴旧城的范围, 周长二十里十
九步④, 在城东门建阳门至西门西阳门之间的东西横街, 把城区分
割为南北两部分, 北部是宫城和禁苑; 南部城区仍袭东吴之旧, 中
为御道, 两旁排布百官衙署。 南北分区规划与邺城极为相象, 御道
从宫城正南大司马门二里出南城门宣阳门, 再向南五里直达秦淮
河的朱雀航, 全长七里, 把宫、城和城外居民区紧密联系起来。御道
是贯穿全城的中轴线。自东吴起, 御道两旁已是“屯营栉比, 廨署棋
⑤。 由御道和横街构成“丁”
布” 字形骨架, 这种南北合流的“丁”字
形轴线是建康城规划结构的一大特色。
建康城外是居民区, 主要集中在城南和城东。 该城没有郭城,
亦无里坊规划结构。 城南自东吴以来, 先后开凿和疏浚了运渎、潮
沟和东渠等, 与秦淮河相通。 秦淮两岸水陆交通极为便利, 是居民
辐辏和商业集中之地。 《丹阳记》:“京师四市, 建康大市, 孙权所立;
建康东市同时立; 建康北市永安中立; 秣陵斗场市, 隆安中发乐营

①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 26 页。
② 《晋书》卷七《成帝纪》

③ ⑤ 《吴都赋》。
④ 《建康实录》卷七、卷二。
・4・
人交易, 因成市也”①。 此外还有谷市、牛马市、纱市等专业性小市
十余个,“市廛列肆, 埒于二京”②。这些市大多位于城南和城东, 足
见经济和交通对市场商业区布局的深刻影响。 打破了宫南市北的
传统, 但又保留了北市, 则明显受魏晋洛阳金市的影响。 南朝建康
城熔南北风格于一体, 既具江南特色, 又受中原古都影响。
鲜卑族拓跋氏北魏政权于 398 年自盛乐 ( 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迁都平城。《南齐书・魏虏传》 :“什翼王圭始都平城, 犹逐水草, 无城
郭, 木末始土著居处。佛狸破梁 ( 凉) 州、黄龙, 徙其居民, 大筑城邑,
截平城西为宫城……其郭城绕宫城南, 悉筑为坊, 坊开巷, 坊大者
容四五百家, 小者容六七十家。”“宫城三里。”
据此可见平城规划的
基本特点是有宫城和郭城, 郭城环绕宫城之南, 城区为坊里布局。
平城内外, 手工业作坊较多, 尤以“铸石为五色琉璃”最为著名, 许
多宫殿的窗和瓦为琉璃组成, 颇为辉煌壮观③。
值得注意的是平城的规划建设从工匠民工到设计规划均与中
原、凉州和建康关系密切。 拓跋王圭初都平城,“徙山东六州民吏及
徒何、高丽杂役三十六万, 百工伎巧十万余口以充京师。”大兴土
木,“建宗庙, 立社稷”④。 拓跋焘攻占姑臧后,“又徙凉州民三万余
家于京师”⑤, 修筑王宫与外城。孝文帝“于平城将营太庙、太极殿,
遣少游乘传诣洛, 量准魏晋基址”⑥; 又“经始明堂, 改太庙”⑦。 而
中原“自永嘉之乱, 明堂废绝”⑧, 惟南朝建康城明堂未废, 北魏与
南朝政权时有使者相往, 明堂之设必受建康影响无疑。
北魏宅都平城期间, 正是其汉化即封建化进程的重要阶段, 都

① 《太平御览》卷一六五、卷八二七。
② 《隋书》卷三一《地理志》
③ 《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 。
④ 《魏书》卷二《太祖纪》

⑤ 《魏书》卷四上《世祖纪》。
⑥ 《魏书》卷九一《艺术传・蒋少游传》。
⑦ 《魏书》卷七下《高祖纪》。
⑧ 《隋书》卷六八《宇文恺传》 。
・5・
城建设的中原风格随汉化进程而愈益浓厚。 北魏统治者积极尊崇
儒学礼治, 任用汉族官吏, 励图改制。 这既是促进鲜卑族自身进化
的需要, 更有入主中原, 取得正统的政治用意。 迁都洛阳便是孝文
帝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 洛都规划设计的重任落在参定改制典式
的宰辅李冲肩上,“冲机敏有巧思, 北京明堂圜丘太庙及洛都初基,
安处郊兆, 新起寝堂, 皆资于冲”①。这位深谙儒学周礼精要的河西
世族才子以传统营国制度为基础, 兼取平城、建康、洛阳等都城规
划之长, 根据北魏政治经济形势要求和洛阳具体条件, 出色地完成
了洛都的规划建设。
北魏洛阳城由宫城、内城和郭城三部分环套配置而成。内城利
用汉魏旧基, 呈南北向长方形,“城东西六里十一步, 南北九里一百
步”②, 俗称“九六城”
。 外郭城为北魏新筑, 东西二十里, 南北十五
里, 为东西宽之长方形, 郭南中部向外延伸至洛阳以南, 使外郭形
制呈“ ”
状。关于北魏洛阳城的微观研究论述甚多, 兹不重复。这
里仅就值得重视的三点加以说明。
一是都城政治主体功能突出。宫城位于内城中心偏北, 内城又
居郭城中心偏北, 三者环套极为协调。 内城与外城比例为一比六,
城郭居住面积明显增大, 以内城为主的政治中心区虽然面积比例
下降, 但宫廷及中央行政机构集中分布, 政治功能和中心地位有增
无减。 宫廷区规划明显受邺城影响, 集中于内城北部。
二是洛都经济功能显著加强。 商业市场仍继承了前代的三市
制, 但位置均在郭城南部, 从而彻底打破了市南宫北的传统格局。
西郭大市周方八里, 为都城商业市场的主体, 市内由按商品分类经
营的肆为基础组成。 大市周围还有各种民营的手工业作坊。 郭东
小市规模较小。南郭的四通市正处于伊洛间水上要冲, 是一个国内
和国际商品贸易的集散中心。 周围有四夷里和四夷馆, 史称“自葱

① 《魏书》卷五三《李冲传》

② 元《河南志》。
・6・
岭以西至大秦, 百国千城莫不附款, 商胡贩客, 日奔塞下, 所谓尽天
地之区矣。……天下难得之货, 咸尽在焉”①。三市规划趋向居民集
中地和交通枢纽处, 各有分工主次, 结合成完整的商业经济区。 实
的目的②。
现了孝文帝“今移都伊洛, 欲通运四方”
三是经纬涂制道路网将都城政治和经济功能有机结合并相得
益彰。 据发掘证实, 内城有南北及东西干道各四条③, 由宫城正南
阊阖门直通南门到郊外的铜驼街, 是全城的主轴线。又有从内都东
阳门至西阳门的东西横干道横贯郭城, 仍构成同建康颇相类似的
“丁”
字形骨架。主干道连同次干道将宫、城、郭三者紧密联系起来,
都城的政治核心功能和经济中心功能已经溶汇合流。 这是传统规
划制度适应时代要求发生转换并获得新生命力的范例。
上述五个都城因各自的基础和条件不同, 在具体规划和建筑
上也各有特色, 但发展演变的主流和趋向却是共同的。六朝都城对
隋唐都诚的影响也由此清楚地反映出来。
一是不论中原还是边地政权, 也不论汉族或少数民族政权, 六
朝五个都城的基本规划制度无一例外均源自中国传统的营国建都
理论, 并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继六朝之后隋唐都城
长安必然不能背离这一主流。
二是伴随封建经济的发展, 与之适应的商业交换和商品流通
的要求日益增强, 它决定了都城的经济功能显著增强, 并处于举足
轻重的地位。 都城的市场规划也随之由附属于宫廷转换为服务于
经济, 因而必然突破传统规制。市场商业区的位置规划转而取决于
都城内外交通状况和居民区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 原来始终围绕
强化都城政治核心功能而摆动、变化和延伸的都城干道中轴线, 由
邺城、建康到北魏洛阳日渐明显地转向政治和经济功能的双向协

① 《洛阳伽蓝记》卷三。
② 《魏书》卷七九《成淹传》

③ 《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 载《考古》1973 年第 4 期。
・7・
调。这些趋向随着国家统一和经济繁荣会更加强烈, 不可逆转。隋
唐长安的建设规划面临着如何顺应这种趋向并使之为奠定世界大
都服务的选择。
三是六朝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政权纷争, 空前加速了文化交流
和民族融合的步伐, 东西南北各政权都城的规划建设自然各具地
域和民族风格, 这为汉族主体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养料。
各都城规划建设的优点和长处, 正好被已完成了封建化的拓跋氏
北魏政权吸收并展现于洛都规划建设之中, 从而为隋唐长安的规
划建设在筛选 扬弃的基础上, 荟萃精华而集大成, 突破创新而达
到新的高度, 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和文化、社会 ( 统一) 环境。
通过上述考察和分析, 隋唐都城与六朝都城之间的关系, 六朝
都城对隋唐长安间接的或直接的影响, 可概括为如下图所示:

二 隋唐都城的规划建设及其新特点

隋唐都城长安所在的关中腹地西安地区, 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无论宏观形势还是微观特征, 不仅被古今学人交口称誉而形成共
识, 而且也被隋唐以来城址再未移动的历史事实所证明。但良好的
城址位置只是为设计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场所, 都城规划建
设的成功与否, 则取决于设计者的素质以及规划意匠同时代要求、
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结合程度。 以宇文恺为代表的隋唐长安城
的设计师们, 为此进行了卓越的探索和创造性规划设计, 富有科学
・8・
的启迪意义。
( 一) 富有科学意义的都城总体规划, 奠定了长安城布局整齐、
规划合理的优美壮观的大都整体格局。 长安城区地势由西北向东
南缓慢增高, 海拔在 400 米—450 米之间, 地形上六条西南、东北
走向的冈阜 ( 高坡) 同相对的低地相间分布。 对这种一般而言不利
于规划布局的地形, 宇文恺进行了因地制宜, 趋利避害的极富科学
意义的总体设计。
首先, 确立了在高地摆布重要和高大建筑的原则, 充分利用城
市空间。 他套用了《周易》
中的乾卦学说为理论依据,“宇文恺以朱
雀街南北有六条高坡, 为乾卦之象, 故以九二置宫殿以当帝王之
居, 九三立百司以应君子之数, 九五贵位, 不欲常人居之, 故置玄都
观及兴善寺以镇之”①。长安城内的宫殿, 政府机关、重要寺观和高
官显贵的宅第大都相应建在六条高坡上。 乾卦学说是否有科学根
据姑且不论, 设计者将都城重要和高大建筑规划布设在高坡上, 的
确发挥了尽地势之利, 充分利用空间的科学效果。重要建筑在高旷
地形的烘托下, 更显宏伟状观, 整体城市建筑也错落有致, 层次分
明, 使都城形象具有鲜明的立体效应。这一原则同样被唐代设计师
继承, 大明宫“北据高原, 南俯城邑, 每晴天霁景, 下视终南如掌, 含
②。
元殿所居高明, 尤得地势”
其次, 顺地势确定都城规划的形态结构。六条高坡之间是相对
低洼的平地, 设计者同样作了精妙的规划。根据六条高坡和平地均
呈东西向分布的特点, 把它同都城的基本规划结构通盘考虑并加
以具体处理, 使都城的外郭形制, 宫城、皇城的形状和里坊划分, 都
呈东西向长方形布局, 全城结构显得非常整齐协调, 规划合理。 特
别是这样避免了里坊等小区布局跨越高低地形的弊端, 使高低地
形区的建筑布局各自完整又紧密联系, 保证了整体布局的完美。
第三, 因势利导, 体现了都城环境优化的科学思想。 开沟浚渠

① ② 《元和郡县图志》卷一。
・9・
发展水运, 保证都城交通和物资供应, 这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史不
绝书, 然而设计者的匠心独具之处在于将水运交通和美化环境有
机地溶为一体, 发挥了双向功能。 长安城区在高坡和低地上, 都有
一些相对封闭、半封闭的凹地, 设计者又利用八水绕长安的充足水
源, 开凿了龙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 利用城内低洼地和天然凹地
开凿湖池。 长安城内沟渠纵横, 湖泊点缀, 绿树掩映, 风景宜人, 形
成良好的都城环境, 使都城弃满着生机和活力。
( 二) 以宫城、皇城等为主体的规划建设, 立足传统又有创新,
成功地张扬了都城的核心功能, 成为显示传统都城政治功能的典
范。体现国家政治中心是都城功能规划的起码要求, 古今中外无一
例外。 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 宫城在紧靠北郭
墙的中央处, 宫城南为皇城。 为了充分利用高地, 长安城北龙首原
也被有意识划入禁苑, 这和大明宫修在城外一样, 都明显加强了长
安城的防御能力。显然宫廷政府重地不仅居于城内偏北高地, 又处
于龙首原以南长安地区的中心。 这种种考虑无非是要达到国家政
权所在地高居城中, 凭借“长安大道横九天”的纵横街区干道辐射
全城, 发挥控枢都城乃至全国的核心作用。这一切共同成为强化神
权、皇权和政权赫赫威力的手段, 都城政治核心的主体功能空前集
中地表现出来。
体现长安城政治功能的宫城、皇城布局, 虽然内部规划仍然继
承了东西对称分布和左祖右社等传统制度, 但也有不少创新。 首
先, 大明宫的重要建筑之一麟德殿, 是前中后殿相连的建筑格局,
以中殿为主殿①。这种结构的布局此前没有先例, 代表了唐代宫殿
建筑艺术的新风格。 其次, 宫城和皇城为南北相连的布局, 皇城没
有按传统的内城环包宫城那样规划。皇城与宫城之间不筑城垣, 仅
以横街相隔, 但横街却宽达 441 米, 其宽度远远超过全城主轴线朱
雀街 ( 155 米) , 横街完全象一个大广场, 这种独特规划前所未有。

① 《麟德殿外观的初步研究》,《考古》1963 年 7 期。
・10・
第三, 皇城与坊里居民区完全分离。“自两汉以后, 至于晋齐梁陈,
并有人家在宫阙之间, 隋文帝以为不利于民, 于是皇城之内, 唯列
府寺, 不使杂人居止, 公私有便, 风俗齐肃, 实隋文新意也”①。这同
前代都城的规划布局明显不同, 是隋唐都城规划的重要特点。
( 三) 东西二市的规划, 充分体现了都城经济中心的功能。附属
于宫廷的市制规划在六朝时期已经打破, 隋唐都城商业市场的规
划充分促进了市场功能的作用。隋唐长安为东西二市的规划结构,
这既是曹魏邺城东西市制影响的结果, 又是它更多地考虑城内商
业功能的合理配置, 兼顾都城与国内交通又突出经济中心地位的
必然规划选择。 首先, 东西二市的规划布设位置非常适中, 其位置
分别位于皇城东南和西南东西对称的地方, 紧靠贯通东西郭城正
门的横街南边, 正好分别是都城东西城区的中心, 便于商业交换,
也距国家政权机构宫城和皇城不远, 构成维系城内官民商业活动
的中心。 两市各占有两坊之地, 均由东西和南北两条大街分成
“井” , 市场繁荣②。
字形小区,“街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 四面立邸”
其次, 两市位置又接近和连通城内外水陆交通要道, 把都城商
业和经济同国内有机地联为一个整体。 东西二市位居东西主横街
之侧, 而且都和都城通往城外的东西交通干道相通, 于是西市向西
连接丝绸之路要道, 向南又和城南要道接轨, 交通条件更为优越。
因而“四方珍奇, 皆所积集” ③。以两市为核
,“浮寄流寓, 不可胜记”
心的都城商业经济既构成国家经济的中心, 又是国际贸易中心。
商业市场的合理规划, 奠定了长安城国家经济中心的空间基
础, 继北魏洛都之后, 都城商业市场规划的经济功能终于取得了与
政治功能并驾齐驱的重要地位, 丰富了都城多重功能的内涵。
( 四) 里坊规划代表了这一传统规划的最高水平, 又奠定突破
这一传统的规划基础。都城内进行里坊规划和管理, 自有其规划的

① 《长安志》卷七。
② ③ 《长安志》卷八。
・11・
科学意义, 其历史传统由来已久。然而长安城毕竞是一座空前庞大
的都城, 它东西宽 9721 米, 南北长 8651 米, 面积达 84 平方公里,
在如此面积广大的都城内规划里坊却史无前例。 长安外城由南北
十一条大街, 东西十四条大街纵横交接, 把外城分割成棋盘式的
109 坊, 以南北主轴线朱雀街为界, 分为东西对称的两部分, 分属
万年和长安两县统辖。这种“千百家如围棋局, 十二街似种菜畦” 式
的里坊规划①, 烘托了全城布局严谨, 功能分明的总体效应。 虽然
各坊面积大小并不划一②, 但东西对称, 排列井然有序,“畦分棋
布, 闾巷皆中绳墨” ,“街衢绳直, 自古帝京未之有也” ③, 代表了传

统里坊规划的最高水平。
长安城坊里的内部规划结构主要是大小十字街的形态。 在
109 坊中, 除皇城南 36 坊和宫城东 4 坊只开东西两门之外, 其余
均为十字街结构。 一坊之内均有东西、南北街道组成的十字街, 四
面坊垣各开一门, 十字街将一坊分成四大块, 每块内又有十字街再
分成四小块。大小十字街共把一坊分成十六小块, 各小块内还有曲
和巷等小路, 坊内沿街曲修房造屋, 门户临街开放, 一些坊内还有
林木园圃及沟渠池湖等。 实际上每一个坊就是一个完整的居民小
区。 坊里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坊门启闭有时,“坊有墉 ( 围墙) , 墉有
门, 逋之奸伪, 无所容足”④, 坊里规划又为统治者严格控制人民提
供了方便。 坊内大小十字街的规划, 是随着单个坊里面积扩大, 独
立构成居民小区的需要而产生的, 这实际上具备了棋盘格封闭式
坊里的内部开放特征, 从而为此后都城坊里规划趋向开放式街区
开创了过渡的基础。中唐以后, 长安城内商业活动已开始突破两市
限制在一些坊里出现。 因此, 长安城内大小十字街规划的出现, 具
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

①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诗》 。
② 《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 载《考古》1963 年第 11 期。
③ 《长安志》卷七。
④ 《长安志图》卷上。
・12・
三 小 结

通过以上六朝五都对隋唐长安城影响关系的考察, 以及从都
城规划角度对隋唐长安城规划建设的一些新特点的初步分析, 可
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 在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 成就一座隋唐长
安城那样的国际名都, 往往是诸如国家分裂或统一的政治条件, 国
力盛衰的经济条件, 文化发展的主流特征, 还有具体的传统都城理
论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设计师的素质, 都城地区宏观的和微
观的环境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汇铸的结果。 如果缺少或削弱其中
的一些条件, 都城的核心作用及其特征必然也会随之削弱。隋唐长
安城之所以名垂千古并影响深远, 原因正在于此。
第二, 文化传统对于都城规划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都城
的规划建设是文化在一定空间范围的物质表现。 六朝五都和隋唐
都城从各自特征共同反映了都城规划的继承传统, 本质上是文化
传统对都城建设规定作用在规划上的表现; 都城建设的扬弃创新,
则是都城规划适应文化的时代要求的必然趋势。同样, 成功的都城
规划建筑, 也会给文化施加影响并增添光彩。隋唐都城正是汉族传
统文化在六朝时期积聚了隆兴跃进的养料和潜力, 又经隋唐时期
潜力释放和文化繁荣的哺育而互相促进发展的结晶。
第三,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和化害为利是都市建设的根本原
则。 隋唐长安城的规划, 能够依据地势走向、高低地形分布的客观
规律和特点, 科学而又巧妙地规划都城的基本格局, 在充分利用城
区自然条件和最大限度实现规划宗旨上, 达到完美和谐的地步。因
此, 该城的建设才能够因势利导、化害为利, 形成形制布局整齐、结
构合理、功能明确突出、雄伟壮观和环境优化的鲜明风格, 这对于
我们今天都市规划, 在继承和借鉴传统的基础上的改造城市、发展
城市和建设城市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系天水师专《学报》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副教授〕
・1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