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1997 年 6 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J un.

, 1997
第 26 卷 第 2 期 Jou rna l of Shaanx i N o rm a l U n iversity (Socia l Science) V o 1. 26 N o. 2

【历史地理研究】

隋 唐 永 丰 仓 考 论
艾 冲
(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西安 710062; 作者, 男, 42 岁, 副教授)

  摘 要 永丰仓在维持隋唐时代京师长安城居民经济生活、保障封建国家机器正常运行诸方
面发挥过重大作用。 探明永丰仓确切所在, 对隋唐时代邮驿地理、漕运、经济、军事等专门史的研
究, 均有重要价值。结合历史文献记载与野外调查资料, 通过分析驿道里程、渭黄汇流口位置、军事
攻防行动、古代粮仓选址规律、关中漕渠尾闾所在和居民口碑史等方面因素, 考定隋唐永丰仓故址
实际位于今潼关县港口镇西 村附近。
关键词 隋唐时代 永丰仓 驿道 潼关 西 村

永丰仓是隋唐时期东粮西运交通线上一处重要的仓储设施。 它在保障京师长安城居民的
经济生活、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等方面起过关键性作用, 但近现代的隋唐史论著和教科书均未判
定其准确地址, 不能不令人遗憾。 探明永丰仓的地理位置, 对研究隋唐的驿传交通、漕运史、经
济史、军事史诸专题具有积极意义。笔者近年数度赴潼关县境考察, 略有心得, 结合文献记载和
实地调查对永丰仓址试作考证, 愿就教于方家。

一、永丰仓距华阴县城和潼关驿道里程
永丰仓与华阴县城、潼关城的距离,《旧唐书》
、《新唐书》皆语焉不详, 仅说该仓在华阴县
境。 后起的华阴县志也无确切记载, 遂使永丰仓址成了千古之谜。 幸赖唐代后期李吉甫《元和
有所叙述, 给我们留下弥足珍贵的资料①。
郡县图志》
关于永丰仓与华阴县城的距离,《元和郡县志》云:“永丰仓, 在 ( 华阴) 县东北三十五里、渭
河口, 隋置。义宁元年, 因仓又置监。”
唐代华阴县城, 即明清时华阴县城, 亦即今华阴市老城区。
所谓 35 里, 系指循驿道旅行的里程。 这段驿道自唐迄明清无明显变迁, 从今华阴老城伸向东
北, 历今沙渠、西泉店、吊桥诸村而东去潼关故城。 唐代里制与明清里制也无大的差异, 据明万
历四十二年《华阴县志》记载, 驿道自华阴县城趋东北, 经西岳庙南门约 10 里至阳化铺, 20 里
至泉店铺, 30 里至吊桥铺, 40 里至潼关卫城。 据此, 隋唐永丰仓位于华阴县城东北 35 里处, 大
体应在今潼关县吊桥村和潼关故城间长约 5 公里的区域, 即今吊桥村以东 215 公里处。 《
( 元和
郡县志》卷 2《关内道二・华州》)

收稿日期: 1996- 04- 30


① 该书原有地图, 至北宋时亡佚, 现仅存志的部分。

139
至于永丰仓与潼关城的距离。 《元和郡县志》载:“潼关, 在 ( 华阴) 县东北三十九里。”
此指唐
代潼关, 位于汉代潼关北 2 公里的黄河南岸高阜上, 即明清潼关城的东南部麒麟山上。 《华阴县
志》谓潼关去华阴 40 里, 与《元和郡县志》
“三十九里” 之说相差甚微, 可忽略不辨, 取其成数, 就
以 40 里计, 再结合永丰仓距华阴县城的里程, 推知仓址应在潼关以西 215 公里许。 《
( 元和郡县
志》卷 2《关内道二・华州》)
此处要说明的是,《元和郡县志》 所载今吊桥村至潼关故城段驿道, 经行于今潼关县吴村原
北畔之下, 即由吊桥趋向正东历五里铺村 ( 废) , 傍黄河南岸抵达潼关故城。 此乃唐武则天天授
二年 ( 公元 691 年) 迁潼关于黄河南岸之后的交通干线。此前, 秦汉迄唐初的驿道则由今吊桥村
折向东南, 升上黄河南面的头道塬, 东历今东寨子、西 村, 至苏家村下塬, 逾潼水, 再登上东面
的今麟趾塬才抵达汉代潼关城 ( 今东陶家庄) 。驿道的北移是随着潼关关城的北迁而完成的。其
根本原因是汉代潼关附近微地貌与黄河河道于随唐之际发生的变化, 因不属本文讨论范围, 故
不赘述。 阐明驿道的变迁, 旨在强调永丰仓是在交通大道之上, 以便于陆路运输粮车的装卸仓
储。 还须说明, 明清潼关城包括唐潼关于内, 且是卫、县治所, 其西曾经有个五里铺村 ( 今已迁
废) 。 顾名思义, 该村东距潼关故城约 5 里, 则西去吊桥村也约 5 里, 其南偏东就是头道塬上的
西 村。 据此, 永丰仓故址应在今潼关县北境吊桥村与潼关故城间的古驿道之侧, 略当今西 
村和废五里铺村一带。

二、永丰仓与渭黄汇合口
前引《元和郡县志》 表明: 永丰仓位于华阴县东北 35 里渭河口。所谓渭河口, 即渭河汇入黄
河之处, 其位置和永丰仓有着直接的关系。 滔滔黄河涌出龙门后直奔潼关而来, 至关城西面接
纳渭水, 转向东擦关而去。 渭河与黄河的汇合口, 在历史时期因黄河水沙条件的动态变化并非
固定于一点。汉时渭河口在今华阴市东北境三河口村和 庄 ( 已废) 一带; 隋唐时因黄河向东摆
移, 渭水下游河道随之向东延伸, 渭黄汇合口也就东移到今潼关县吊桥与潼关故城间以北, 恰
当永丰仓所在地域。明代成化中, 黄河又向西移, 坍没宋元时代的葫芦滩, 致使洛河直接流入黄
河, 不再入渭; 其地在今华阴市三河口村附近渭河以北。 《 ( 华阴县志》卷 2《山川・渭水》
;《华阴县续
志》卷 1《地理志》) 1949 年以来, 黄河再度东徙, 迄今犹然; 1981 年笔者与同窗许君至潼关考察,
1995 年笔者又两度赴黄河河曲考察, 所见皆同, 渭河口的位置在西 村至潼关间以北。
问题的关键是, 隋唐时期黄河河道是否东移? 据两唐书记载, 那时黄河倒向今山西省一方,
抱风陵堆而东流。 因此, 北朝时期巍然独秀的风陵堆渐遭河水侧蚀冲刷, 多次坍崩于河 , 终于
被黄河削去局部土体, 变得较为低矮。 隋末唐初的两次“河清” 现象, 便是明证。 直到乾元二年
( 公元 759 年) 六月, 风陵堆仍在崩坍与滑坡《
( 隋书》卷 23《五行志下》
;《新唐书》卷 36《五行志三》) 。至
今人们来到风陵堆坡面上仍可看到当年坍塌的遗迹。 然而山西省已在风陵堆下构筑石块水泥
混筑的坚固堤堰, 遏阻河水的冲刷, 并在堤内滩地培育林果, 成效斐然。
既然隋唐时黄河河道东徙, 渭河入黄口也随之东迁, 其位置正好南望西 村, 跟现代渭河
口相近。因黄河在洪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水量不同, 故渭黄汇合口在特定时期也略有进退,
但总是在今吊桥东北。 现代如此, 唐代亦如此。 这便再次表明: 永丰仓故址当在今西 村和废
五里铺村一带。

140
三、永丰仓与军事攻防
永丰仓扼处渭黄汇流口, 已如前述。 但究竟是在渭黄汇流口之北还是以南呢? 正确地说,
永丰仓确实是在渭黄汇合口南侧, 这从隋唐诸次军事行动得到证实。
因永丰仓是河渭转漕粮米屯聚中心, 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 故成为兵家必争之要地。 隋炀
帝大业九年 ( 公元 613 年) 六月, 杨玄感于黎阳发动兵变, 以李子雄为谋主。 当叛军进攻东都洛
阳受挫时, 李子雄建言:“东都援军益至, 我军屡败, 不可久留。 不如直入关中, 开永丰仓以赈贫
乏, 三辅可指麾而定。据有府库, 东面而争天下, 此亦霸王之业。” 杨玄感采纳此谋, 率叛军西进,
图取关中, 因行动迟缓而败灭于董社原《 ( 隋书》卷 70《杨玄感传》) 。 分析李子雄之语可知, 永丰仓
位于潼关 ( 今东陶家庄) 西面不远处, 当然是在渭黄汇合口之南。隋末, 李渊起兵太原, 进军长安
的过程也证实这个论断。 大业十三年 ( 公元 617 年) 七月癸丑, 李渊从太原挥师西向关中, 连破
霍邑县、临汾郡、绛郡、龙门县、汾阴县、壶口 ( 非黄河壶口) 等地, 九月戊午, 进围河东郡城 ( 今山
西永济西) , 分兵困之。次日, 唐军主力转移至黄河东岸, 准备渡河。与此同时, 先头部队已攻取
河西的韩城、合阳、朝邑等地, 控制蒲津关、中 城, 切断河东隋军的退路——黄河浮桥。① 九月
戊午,“相继有华阴县令李孝常据永丰仓, 遣子弟、妹夫窦轨等送 , 仍便迎接河西关上兵马。”
唐军将领任环遂进据永丰仓城。 《 ( 新唐书》卷 88《刘文静传》
; 卷 90《任环传》) 九月庚申, 李渊指挥诸
军渡过黄河, 甲子, 进住朝邑县境的长春宫, 令大军暂作休整; 第三日, 特遣长子李建成和大将
军府司马刘文静, 以及统军王长谐、姜宝谊、窦琮率领“诸军数万人, 屯永丰仓, ( 兼) 守潼关, 以
备东方兵。慰抚使人窦轨等受其节度焉。”《 ( 资治通鉴》卷 184《隋纪八》) 于此可见, 永丰仓与潼关相
距甚迩, 互为表里, 潼关要塞是关中东出的门户, 永丰仓则是潼关的后勤供给基地。 九月己已,
李渊来到蒲津关, 远观河东郡城之形势。 翌日, 李渊又亲赴永丰仓,“是夜, 宿于临晋洛、渭合流
之处 ( 今华阴三河口村东北) , 将渡渭。津人以见船朽破, 不堪帝渡, 及于洛水上流数十里更取好
船。 ……其夜三更, 天甚晴霁, 忽觉水暴长数尺, 逆流而上, 船泛深波, 得达津次。 及明, 帝登船
欲渡, 乃见逆流不已。津司以闻, 众咸骇异, 以为光武滹沱之冰无以异此, 并于船中拜贺。帝曰:
‘此偶然耳, 吾何德以堪之! ’ 。乃命有司以少牢祀洛、渭, 并有事于华山。帝至 ( 永丰) 仓所劳军,
见箱廪填实, 铭题数多, 喜谓从者曰:‘千里远来, 急于此耳。此既入手, 余复何论。食之与兵, 今
时且足, 信出于己, 久 ( 已) 行 ( 之) 。 诸将俱谨备守, 无为他虑。’
未下马, 仍开仓大赈饥民。”
简言
之, 李渊的行踪是: 九月庚午自长春宫 ( 今大荔朝邑乡东南) 启程, 傍洛水左岸南往永丰仓, 当晚
上宿于洛渭合流口之东、渭河北岸。 管理渡口的津司急忙调取好船备用, 次日早晨才渡过渭河
( 即明代寺南渡, 今潼关县高桥乡仁义堡村以北) , 径往永丰仓巡视。 《
( 华阴县志》卷 2;《华阴县续
志》卷 2 又于当日北返长春宫。他看到其“得入关, 据蒲津而屯永丰”
) 的预定方针得以实现, 喜形
于色。的确, 李渊实现了 4 年前杨玄感未能实现的愿望, 控制住永丰仓, 满足了军粮的需要。不
难看出, 永丰仓座落在渭河口以南。
安史之乱期间, 官军同叛军对永丰仓城的争夺战, 也表明永丰仓密迩潼关。 唐肃宗至德二
年 ( 公元 757 年) , 郭子仪率官军傍南山东进, 攻击叛军崔乾佑部盘踞的潼关。经过猛攻, 崔乾佑
战败后经风陵渡退往河东。 郭子仪既取潼关, 派其子郭旰领兵西向围攻永丰仓, 此时仓城由叛

①温大雅撰《大唐创业起居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第 18~ 32 页。


141
将安守忠固守。官军激战尽日, 斩杀叛军一万余人, 击走安守忠, 收复永丰仓。郭旰也在鏖战中
阵亡。 永丰仓的光复, 彻底打通了由京师东赴潼关、陕州的驿道, 即所谓“进收仓, 于是关、陕路
始通”。 不久, 郭子仪统兵 15 万东出潼关, 直趋陕州。 毫无疑问, 永丰仓位于潼关西、渭河口南
的驿道之侧。 《
( 新唐书》卷 137《郭子仪传》
; 卷 6《肃宗本纪》
。《通鉴》卷 219)

四、永丰仓所处的地势
永丰仓的基本区位业已判明。但有一疑问, 这座储粮重地究竟居于渭黄汇合口以南的滩地
上呢, 抑或高阜之上? 笔者认为: 作为封建王朝的永久性仓储设施, 理应选址于地势高亢干爽且
便于防守之地。因为高亢之地无浅层地下水危害之虞, 更无洪涝之威胁。选址于渭河滩地则不
然, 地势低下, 易泛潮易受洪涝之灾。前述废五里铺在潼关以西的阶地上, 西 村座落在更高耸
的头道塬上, 两者的地势都高出渭河滩地, 但西 村的地势特别优越。 西 村所处的头道塬海
拔 400 米, 以高差约 70 米的陡峭土崖耸立于渭黄汇流口南面。西 村附近塬面宽阔, 有建立仓
城的空间; 而且塬面北部高南部低, 村子东侧最为高亢, 海拔约 450 米, 在此地建仓, 对防御南
来之敌十分有利。
历代封建王朝选择大型粮仓地点的实践也证明笔者的论断。秦代的敖仓, 就建在黄河与济
水分流处的敖山上, 故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邙山上, 已是众所周知。 后世称粮仓为  ( 敖) 即
源于此。西汉的京师仓故址, 选择在今华阴市 峪乡王家城以北、西泉店以南的黄土台塬上, 决
非偶然, 实为长久储存粮食的客观需要。该台塬在海拔 350~ 400 米间, 其北数里外便是汉代渭
河口。 最能说明问题的当数跟永丰仓同时代同功能的唐代陕州太原仓。 据《元和郡县志》 :“太
原仓, 在 ( 陕) 县西南四里, 隋开皇二年置。以其北临焦水, 西俯大河, 地势高平, 故谓之太原。今
仓实中, 周回六里。” 唐代陕县乃陕州治所 ( 今河南三门峡市) , 太原仓在其西南方可俯视黄河而
地势高平的黄土原上, 而且仓城“周回六里” , 范围可观《 ( 元和郡县志》卷 6《河南道二・陕州》) 。又据
《新唐书》 : 姜师度出任陕州刺史期间, 见“太原仓 ( 为) 水陆运所凑, 转属诸河。 师度使 ( 人) 依高
为 , 而注米于舟, 以故人不劳。”《
( 新唐书》卷 100《姜师度传》) 姜师度能够依赖高亢的地势建立堆
放粮食的房舍, 使太原仓的米粮循渡槽自流入漕舟, 免除人力搬运之劳, 固然因为其人善于动
脑, 更重要的是太原仓建在高亢的地势上。 假设无这种有利的客观地势, 他的改进也是不可能
的。
那么, 跟太原仓的储运功能相同且在同一运输线的永丰仓, 其地址当然也尽可能选择在高
阜之上。今西 村附近头道塬既“地势高平” , 又俯临北面的渭、黄二河, 具备唐代大粮仓起码的
地势条件。 因此, 结合其它因素来看, 今西 村极有可能是永丰仓故址所在地。
另外, 隋唐时期的含嘉仓、洛口仓、回洛仓等储粮重地, 无不建在高阜之上。 永丰仓当然不
会例外。 限于篇幅, 不再列举。

五、永丰仓与关中漕渠
永丰仓原称广通仓, 建于隋开皇三年 ( 公元 583 年) 。 此前, 隋朝向京都长安城调运东方的
租调, 或取陆路, 或由河入渭而西上。“诸州调物, 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 达于京师, 相属
于路, 昼夜不绝者数月。”即便如此, 并未满足京城官民实际需要。是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
议为水旱之备, 于是诏于蒲、陕、虢、熊、伊、洛、郑、怀、邵、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 置募运米
142
丁。 又于卫州置黎阳仓, 洛州置河阳仓, 陕州置常平仓, 华州置广通仓, 转相灌注。 漕关东及汾
晋 之粟, 以给京师。”《
( 隋书》卷 24《食货志》) 广通仓实际在华州华阴县界, 大业初年改称永丰仓。
但漕舟自陕州溯河而上, 至渭、黄汇流口转入渭水, 却颇多阻阂。原因在于渭川水力, 大小无常,
流浅沙深, 漕者苦之。
为解决渭河阻滞粮船的问题, 隋文帝于开皇四年 ( 公元 584 年) 决定开凿关中漕渠。这条人
工运河的建设, 由宇文 总督其事, 而由开漕渠大监郭衍具体指挥。运河的起止地点,《隋书》 记
述稍有差异。《隋书・郭衍传》 云: 衍“部率水工, 凿渠引渭水, 经大兴城北, 东至于潼关, 漕运四
百余里。 关内赖之, 名之曰富民渠。” 《隋书・食货志》 亦云:“于是命宇文 率水工凿渠引渭水,
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 名曰广通渠。 转运通利, 关内赖之。”《隋书・高祖纪》
的记载则与
此不同,“开皇四年六月……壬子, 开渠, 自渭达河, 以通漕运”
。《隋书・宇文 传》亦谓:“后决
渭水达河, 以通运漕, 诏 总督其事。”似乎广通渠的尾闾有两说——潼关与黄河, 其实两者并
不矛盾, 只是所指地物标志不同罢了。这表明隋代漕渠东端在潼关城以西渭河口附近径直注入
黄河, 而非汇入渭河。
入唐后, 因黄河河道东徙, 渭河口向东推移, 漕渠尾闾只好汇入渭水了。 天宝初, 韦坚为陕
郡太守兼水陆转运使, 督工“治汉隋运渠, 起关门, 抵长安, 通山东租赋。 ( 自苑西引渭水) 乃绝
灞、 , 并渭而东, 至永丰仓与渭合。 又于长乐坡濒苑墙凿潭于望春楼下, 以聚漕舟。” “是岁, 漕
山东粟四百万石。” 是时, 漕渠东达永丰仓下而注入渭川《 ( 新唐书》卷 53《食货志三》) 。 大历 ( 766~
779 年 之后, 漕渠淤浅, 渐不通舟。 大和中 827~ 835 年 , 因陆运艰难, 渭川水浅, 咸阳县令韩
) ( )
辽奏请疏挖漕渠, 恢复漕运。 唐文宗遂令修复引渭渠口——兴成堰, 整修渠道自咸阳东达潼关
西的永丰仓下, 复入渭川, 计 300 里。“罢挽车之牛以供农耕, 关中赖其利。”《
( 新唐书》卷 53《食货
志三》) 可见, 永丰仓是在漕渠东口以南, 开漕渠目的是转运永丰仓米粮入京。 两者存在着直接
联系。
无论关中漕渠尾闾汇入黄河或渭河, 其位置均在永丰仓北面。这是由转运永丰仓积粟的现
实需要决定的。 自陕州太原仓溯河而上的粮船驶抵渭河口或漕渠口停泊, 卸船运入永丰仓; 当
京师需要粮食之际, 再由永丰仓运出装船或装车, 循漕渠 ( 或渭水) 或陆路, 西运长安城。

六、从实地调查和口碑史分析
1995 年 9 月, 笔者曾专程赴潼关县吊桥村与潼关故城间勘查永丰仓的踪迹。 在当地友人
严君的引导下, 我们从苏家村登上吴村原的头道塬, 由东向西观察地形, 调查遗迹。在西 村东
1 里许, 发现田间破碎砖瓦甚多, 遂散开查看, 捡得数枚大一点的瓦片, 粗看就知非现代之物。
当时未敢断言此是唐永丰仓遗物, 因经过平整土地, 地表已非原始状态。在当地居民间访问, 得
悉西 村一位县政协成员曾考证村名来历, 据称西 村乃因此地古时建有粮仓而得名。  , 即
粮仓的别称, 源自秦代的敖仓。老百姓中世代相传的口碑史, 虽然不如成文史的系统和完整, 仍
有一定可信度。以“ ”作一个居民点的专名, 自有所本。虽未查清西 村于何时命名, 其来历
甚久则绝无可疑。 访问所得实属永丰仓址的傍证, 巩固了前面的推论。
当日天色近晚, 遂由此南登二道塬, 前往吴村。途中折入管南村访问长老。一位 70 多岁的
老人告诉我们: 西 村东 2 里许, 许多年前有一个东 村。该村于 1938 年被侵占山西的日本侵
略军以炮火摧毁, 夷为平地, 村民不分男女老少皆罹此难。今日的地图和实地皆无东 村, 若非
143
这位老人讲述, 年轻一代确实不清楚日寇对陕西人民犯下的这桩罪行。 依据新获得的地名信
息, 再参考陕州太原仓“周回六里”的文字, 似乎显示: 永丰仓作为仓储重地, 占地也应在“周回
六里”的规模上下。 因为占地太小, 仓窖太少, 就不能适应储积和中转巨额粮食的需要。 杜佑
《通典》 曰:“隋氏西京太仓, 东京含嘉仓、洛口仓, 华州永丰仓, 陕州太原仓, 储米粟多者千万石,
少者不减数百万石。” 唐代更是如此。永丰仓和太原仓作为向西京太仓运粮的中转站, 其储粮数
至少为数百万石《 ( 通典》卷 7《食货典七》) 。事实正是这样的。早在隋文帝开皇五年至十四年,“关
中连年大旱, ……高祖乃命司农丞王 , 发广通 ( 仓, 即永丰仓) 之粟三百余万石, 以拯关中。”

( 隋书》卷 24《食货志》) 一次赈济灾民就拿出 300 余万石粮食, 则永丰仓贮存的粮食总数当在 400
万石以上。再如隋炀帝大业十三年九月, 李渊来到永丰仓视查,“见箱廪填实, 铭题数多, 喜谓从
者曰‘千里远来, 急于此耳。此既入手, 余复何论。食之与兵, 今时且足’ 。” 他毫不掩饰内心的喜
悦之情, 就因为永丰仓储粮极其丰富。为笼络民心, 他下令“开仓大赈饥民” 。进入长安城后, 再
次急调永丰仓米粮入京, 解救饥饿中的城内百姓。 《 ( 隋书》卷 24《食货志》) 在保证 20 余万军队需
要的同时, 两度开仓赈济众多灾民, 永丰仓存粮之多于此想见。
储存着数百万石甚至上千万石粮食的永丰仓, 其占地面积当然不会很小, 至少等同于太原
仓, 应在“周回六里” 上下。 如果考虑到蒲、汾、晋诸州粮食也须先运抵此仓, 则其占地应超过太
原仓, 《( 隋书》卷 24《食货志》) 因为后者不存在转运那个地区粮食的事务, 也不顺道, 就不必多建
仓房。 那么, 永丰仓的占地范围在今头道塬北部, 由西 村向东延及废东 村是极可能的。 两
村相距约 2 华里, 若以“周回六里” 计, 永丰仓城可能是个东西长 2 里、南北宽 1 里的长方形。这
个范围恰是海拔 450 米的高阜所在, 地势优越, 跟本文第四节所论适相吻合。
通过以上分析探讨, 可以断定: 隋唐永丰仓故址应位于今潼关县港口镇西 村。
〔责任编辑 许正文〕

《旧唐书・孙处约传》纠谬
《旧唐书》卷 81《孙处约传》:“显庆中, 拜少司成, 以老疾请致仕, 许之, 寻卒。”而《新唐书》
卷 106《孙处约传》则云:“麟德元年, 以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为少司成, 以老致仕, 卒。” 按以
上所载处约拜少司成的时间, 两《传》出入较大。 考两《唐书・高宗纪》及《新唐书・宰相表》均
言: 处约于“麟德元年十二月戊子以西台侍郎知政事, 寻同东西台三品” 。与《新传》所言“麟德元
年, 以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 相合。再据《新唐书・宰相表》 知, 处约居相位不久, 即于“麟德二
年四月戊辰罢相” 。 据此可知, 处约拜少司成事当在其罢相之后, 即麟德二年四月以后。 另据
《唐代墓志汇编》咸亨 068 号《唐故司成孙公处约墓志铭并序》中载处约“乾封二年, 诏除少司
成”。 按麟德二年四月距乾封二年仅一年多时间, 恰好证明处约拜少司成事是在麟德二年四月
罢相后不久。 则《旧传》所言“显庆中, 拜少司成”
, 实属谬误。 当据《新传》
改回。
段塔丽

14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