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年第 3 期

唐宋时期城乡经济分配和消费关系浅论

戴顺祥

提  要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 、交换 、分配诸环节特点的综合体现 。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再


生产过程 , 不能不研究消费关系 。该文选取唐宋时期城乡经济的分配和消费关系进行研究 , 试图从一个侧面
透视唐宋城乡社会再生产过程 。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城乡  分配与消费关系

马克思曾经指出 : “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 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 ”①显然 , 消费既是生


产的目的和终点 , 又是重新引起生产的动力和起点 。不仅如此 , 一个时期的消费特点 , 实际
上还是该时期生产 、交换 、分配诸环节特点的综合体现 。由此看来 , 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城乡
社会再生产过程 , 了解城乡社会变迁 , 就不能不研究消费 , 不能不研究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以及对交换和分配诸环节的影响 。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 拟就唐宋时期城乡经济分
配和消费关系作一简要分析 , 不当之处 , 望专家读者指正 。

一 、城乡分配关系

一定的消费 , 是以一定的收入分配为基础的 。在私有制社会里 , 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


是不平等的 。马克思指出 : “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 , 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
物。 ”②在中国封建社会 , 土地是生产最主要的手段 , 无疑 , 它理应成为产品分配的物质前
提。
唐中叶以后 , 土地大量私有化 , 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占居主导地位 , 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
后期土地所有制关系发展的基本历史趋势 。③漆侠先生估计 : 从北宋到南宋大地主占田约自
百分之三四十扩大到百分之五十 , 中下层地主则在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之间 ; 封建地主所占土
地的比重 , 约占全部垦田数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之间 , 最高可能到百分之七十五 。自耕农占

有的土地相当可怜 , 北宋最高不过百分之四十 , 南宋降至百分之三十以下 。 与此相应 , 产
品的分配高度集中在地方阶级手中 。土地兼并严重时 , 分配集中得更厉害 。如唐代后期 ,
“富商大贾 , 并诸寺观 , 广占良田 , 多滞积贮”; ⑤有些大地主 “积谷如坻 , 皆为滞穗”。⑥董火胃
总结道 : “所谓上户者 , 田亩之跨连阡陌 , 蓄积之红腐相因 。然今之乡落 , 所谓上户者亦不
多矣 ! 中下之户 , 凶荒之余 , 所入未能供所出”。⑦刘克庄则说得更为具体 : “昔之所谓富贵
者 , 不过聚象犀珠玉之好 , 穷声色耳目之奉 , 其尤鄙者则坞场中之金而已 。至于吞噬千家之

产业 , 连亘数路之阡陌 , 岁入号百万斛 , 则开辟以来 , 未之有也”。 作为城市居民的诸色官
吏 、地主 、军人 、宗教徒 、贫民 、浮客 、艺人 、妓女以及工商业者等 , 要么是通过地租 、赋
— 42 —
税 、徭役和各种佥派科索 , 掠取绝大部分产品 ( 剥削阶级) ; 要么则是在完纳赋役等剥削后 ,
仅得到自己劳动生产物中的极少部分 ( 被剥削阶级) 。乡村居民的收入分配形式与上述形式
大体类似 , 只不过乡村居民尤其是农民的收入较之城市居民 , 特别是仅占人口少数的皇帝 、
贵族 、官僚和地主的收入 , 少得可怜 , 差额巨大 。这一特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 商人势力
的崛起变得愈加突出 ——
—农民日愈贫穷 , 以至于 “无立锥之地”, 其结果 , 生产萎缩 , 分配
与再分配矛盾进一步加剧 , 社会风气每况俞下 , 社会再生产过程难以为继 。

二 、城乡消费关系

1 、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 。基于收入分配的不同 , 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亦显现出差异 。


唐代诸王和公主 , 封户经常达七八千户 , 以每户三丁 , 每丁纳绢二匹 , 每匹价五百文计
算 , 则岁入为二千余万钱 。⑨宋代亲王年俸一般为一千数百万 , 加上祭祀 、分府时的赏赐 ,
年收入差不多亦达二千万 。
唐代五品以上高级官员生活阔绰奢华 , 所谓 “权臣月俸有至九千贯者 , 列郡 、刺史给皆
千贯”, ⑩唐后期因财政困难而减省官俸 。如大历十四年七月 “诏国用未给 , 其宣王以下开府
ω
俸料皆罢给”; λϖg建中三年正月又 “减堂厨百官月俸 , 请三分省一以助军”。 λ
g
宋代从一品之宰
相 , 有料钱 300 贯 , 春冬绫 20 匹 , 绢 30 匹 , 绵 100 两以及 70 人的亻兼人衣粮 、薪蒿炭盐等
ξ
λ
g
物 ; 此外 , 还有作为寄禄官的职钱数十贯不等 。 若遇皇帝登极 、生辰及郊祀 、明堂大礼等 ,
则还有大量赏赐 。另外 , 还有赆礼 、赙赠等恩例 。
至于下级官员 , 俸禄仅能勉强维持生计 , 甚至入不敷出 。如唐代 “京官俸薄”, λψ g
“诸道
ζ
λ
g
正官料钱绝少”。 宋代部分选人 ( 包括县令 、录事参军 、判司薄尉) 仅有月俸 12 贯至 15 贯
( 其中 1 分现钱 , 2 分折支) , 栗禄 2 石至 4 石 ; 规定有 2 顷至 6 顷职田 , 但有的地方根本无
{
λ
g
职田可言 。 王安石在仁宗庆历年间论及这种情况时明确指出 : “其下州之吏 , 一月所得 , 多
者钱八九千 , 少者四五千 。以守选 、待除 、守阙能之 , 盖六七年而后得三年之禄 , 计一月所
得 , 乃实不能四五千 , 少者乃实不能及三四千而已 。虽厮养之给 , 亦窘于此矣 。 ”λ|g至于胥使
绝大部分没有吏禄 。
就军人而言 , 唐代建中元年 “籍兵七十六万八千余人”; λ}g元和间 “兵戎仰给县官者八十
三万余人”; λ∼g长庆时 “兵籍又约九十九万 ; ”µυg宣宗时 “常兵不下百万”。 ϖ
µ
g
唐代士兵每人每年
支绢 12 匹 , 百万兵需 1200 万匹 ; 一家中等人户的两税为 12 贯左右 , “率以两户资一兵”, µξ
ω
µ
g g

看来 , 唐后期一名士兵的年费用为 24 贯左右 。这样 , 百万兵年费用为 2400 万贯左右 。宋


初 , 有军人 20 万 ; 至英宗时 , 增至一百一十万 , 兵资当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
关于乡村小农家庭的收入和消费 , 业师李埏先生通过对 “开元盛世”时候一个小生产者
的研究 , 得出其一天所能创造的价值是 “日绢三尺”, 折钱合 15 文 , 仅够一个五口之家勉强
ψ
µ
g
糊口 , 但裳 、租税之属还不知所出 。可见唐代小生产者仍经常濒于饥寒的边缘 。 至于宋代
的小农 , 景况肯定会有所改善 , 但其消费水平不会太高 。
概而言之 , 唐宋时期城乡的消费水平主要表现为量上的差别以及对于消费资金的争夺 。
2 、城乡居民的消费特点 。封建中国 , 尽管有不少地主坚持乡居原则 , 但总有相当数量
的官僚地主 、豪强大地主和商人地主居住在城镇里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 , 地
主阶级亦在土地兼并中日益富裕起来 , 他们不仅要求城居 , 以满足不断扩大的消费性需求 ,
而且已具备了城居的经济条件 。这里 , 仅就作为城市居民之一的城居地主阶级的消费特点予
— 43 —
以分析 。这方面的尝试 , 已有人做过 , 陈衍德先生在其《试论唐后期奢侈性消费的特点》一
文中 , 概述了四个方面的特点 。这就是 : 从消费品和消费服务的来源结构看 , 购自市场 , 得
自交换的奢侈品 , 相对于自产自用的奢侈品 , 比重有所上升 ; 社会化消费服务 , 相对于家内
消费服务 , 比重也有上升 ; 从消费活动的内容结构看 , 精神性消费相对于物质消费 , 比重有
所上升 ; 从消费活动性质的转化看 , 由公共消费转化而来的个体消费特别突出 ; 从参与消费
的人员和阶层的变动来看 , 虽然一些没落士族丧失了奢侈性消费的能力 , 但是有更多的庶族
ζ
µ
g
地主乃至附属地主阶层加入了奢侈性消费的行列 。 这里说的是唐后期城市消费的特点 , 其
实 , 从一定程度上说 , 也是宋代及其以后封建社会城市消费的共同特点 。除此之外 , 城市居
民的消费对礼制的逾越僭拟的事日渐增多 、衣食住行上的等级区分有所打破也是唐宋时期 、
尤其是东南地区城市居民消费的特点 。唐宋两代 , 关于文武官员所穿衣服的用料 、着色 、绣
{
µ
g
补的图案和围系的衣带等 , 都有具体的规定 。 甚至于帐幔被褥 , 家用器具 , 妇女首饰的质
地 、颜色 、式样等 , 都有高低贵贱之分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 这些限制逐渐被打破了 。所
谓江南 “豪家富贵逾常制 , 令族亲班无雅操 。从骑 奴丝布衫 , 臂鹰小儿云绵韬”, µ|g就是最
好的说明 。李肇亦说 : “凡货贿之物 , 侈于用者不可胜计 。丝布为衣 , 麻布为襄 , 毡帽为盖 ,
}
µ
g ∼
µg
革皮为带 , ……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唐代关于住房也有明文规定 , 不得违式僭用 。 但随着
坊市制的突破 , 城市经济的发展 , 逾式僭拟的现象发生了 。总之 , 衣食住行等级区分被打
破 , 出现了 “职官则舆马无制 , 贵戚则第宅服用无章 , 上庶则冠婚丧祭宴会之礼逾式”νυg的
状况 。
唐宋时期的农民 , 即占乡村居民绝大多数的自耕农 、半自耕农以及佃农的消费 , 亦呈现
出自身的一些特点 : 消费需求呈不断扩大之势 ; 作为享受资料 、发展资料的娱乐活动 , 特别
是文化教育开支在农家消费中有所凸现 ; 用于鬼神迷信和破家葬亲的耗费在农民消费中占居
相当的比重 , 可说已经成为一种不必要的靡费 。一般说来 , 小农经济体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自给性消费 , 它并不构成消费需求 。唐宋时期因小农家庭自身个体性综合型生产力的特点 、
政府赋役制度中货币征敛的加强 、征榷的推行和扩大等原因 , 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 正所谓
ϖ
ν
g
“小则具服器 , 大则营婚丧 , 公有赋役之令 , 私有称贷之责”。 伴随着草市镇的勃兴 , 小儿
ω
ν
g
学 、镇学 、书坊 、瓦子戏剧演出等日愈昌达 。农民送子女上学 , 以 “识字粗堪供赋役”。 如
“江西州县有号为教书夫子者 , 聚集儿童 , 授以非圣之书 , 有如《四言》、《杂字》, 名类非
ξ
ν
g
一 , 方言俚鄙皆词诉语”。 至于婚丧礼祭之费 , 东南地区较为突出 。吴潜说 : “寺观所在不
ψ
ν
g
同 , 湖南不如江西 , 江西不如两浙 , 两浙不如闽中”。 两浙温州 “俚俗相扇 、淫祀繁兴 ,
ζ
ν
g
……厥费无艺 , 岂实有余 ? 或典质而一缕无遗 , 或假贷而倍蓰出息”。 福建漳泉福兴 “有习
俗之弊 , 婚嫁丧祭 , 民务浮侈 , ……富者以豪侈相高 , 贫者侈其不逮 , 往往贸易举贷以
{
νg
办”。
3 、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及其变动趋势 。所谓消费结构 ,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 , 就有
不同的划分和构成内容 。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 , 如若根据消费品的存在形态来区分 , 消费品由以实物形式存在的消
|
ν
g
费品和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两个部分构成 。 假如按消费的社会功能来划分 , 则消费资
料由生存资料 、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三部分组成 。应该指出 , 生存资料 、享受资料和发展资
料的划分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在中国封建时代 , 古人对消费结构的认识 , 是用 “治生”和
}
ν
g
“送死”两大部分来予以说明的 。
唐宋时期城乡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 这在上文对城乡消费特点的论述中已有
— 44 —
所涉及 。概而言之 , 就是 : 作为消费主体 , 庶族地主不断扩大奢侈性消费队伍 , 士族地主的
一部分丧失了奢侈性消费能力 ; 享受资料 、发展资料在消费资料中的比重在城乡 、尤其是城
市中不断增大 , 精神性的享受资料比重有所上升 ; 商品性消费比重日愈提高等等 。关于这种
变化 , 宋人自己也有深刻感受 : “唐人作富贵诗 , 多纪其奉养器服之盛 , 贫眼所惊耳 。如贯
休《富贵诗》云 : ‘刻成筝柱雁相挨’。此下里鬻弹者皆有之 , 何足道哉 ! 又韦楚老《蚊诗》:
‘十幅红绡围夜玉’。十幅红绡为帐 , 方不及四 、五尺 , 不知如何伸脚 ? 此所谓不曾近富儿

ν
g
家”。
综上所述 , 唐宋时期的城乡分配消费关系对这一时期的社会 、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社会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繁荣 、市场的扩大 、城乡联系的加强等既是唐宋时期城乡分配
消费关系的原因又是其结果 。而这一时期的发展始终未能突破封建的藩篱 , 反而有机地融合
了封建的与反封建的某些因素 , 与城乡分配消费状况不能说没有关系 。

注   释 :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 , 第 96 页 , 第 48 ϖ
µ
g 《旧唐书》卷 17 , 《文宗纪》。
页。 ω
µ
g 《全唐文》卷 794 , 孙樵《复佛寺奏》。
③ 详见业师武建国先生 : 《均田制研究》, 第 296 页 , ξ
µ
g 李筌 :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 5 , 《军资篇》。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 ψ
µ
g 李埏先生 : 《略论唐代的 “钱帛兼行”》, 《中国封
④ 参见漆侠先生 : 《宋代经济史》, 第 344 页 , 上海 建经济史论集》, 云南教育出版社 1987 年版 。
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 ζ
µ
g 详见陈衍德 : 《试论唐后期奢侈性消费的特点》,
⑤ 
《唐大诏令》卷 117 , 《遣使宣慰诸道诏》。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 年第 1 期 。
⑥ 
《北梦琐言》。 {
µ
g 《资治通鉴》卷 202 。
⑦ 董火胃 : 《救荒活民书》。 |
µ
g 《元氏长庆集》卷 24 , 《乐府・阴山道》。
⑧ 
《后村大全集》卷 51 , 《备对札子》。 }
µ
g 《唐国史补》卷下 。
⑨ 
《资治通鉴》卷 127 。 ∼
µ
g 《唐会要》卷 31 。
⑩ 
《旧唐书》卷 14 , 《宪宗纪》上 。 υ
ν
g 《明世宗实录》卷 295 。
ϖ
λ
gλω
g
《旧唐书》卷 12 , 《唐宗纪》上 。 ϖ
ν
g 《直讲李先生文集》, 《富国策第六》。
ξ
λ
g 《宋史》卷 168 , 《职官志》3 。 ω
ν
g 《剑南诗稿》卷 1 , 《同儿童戏溪上》。
ψ
λ
g 《旧唐书》卷 13 , 《德宗纪》下 。 ξ
ν
g 《宋会要・刑法》卷 2 之 150 。
ζ
λ
g 《旧唐书》卷 18 , 《武宗纪》上 。 ψ
ν
g 《许国公奏议》卷 2 , 《奏论计亩官会一贯有九害》。
{
λ
g 《宋史》卷 333 , 《卢士宏传》; 《宋史》卷 172 , ζ
ν
g 《漫塘文集》卷 18 。
《职官志》12 载 : “二广 、福建有自来无圭租处”。 {
ν
g 《高峰文集》卷 5 。
|
λ
g 《临川集》卷 37 , 《上仁宗皇帝书》。 |
ν
g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 , 第 160 页 。
}
λ
g 《资治通鉴》卷 226 。 }
ν
g 参见《荀子・礼记》。


λ µ
g《旧唐书》卷 14 , 《宪宗纪》。 ∼
ν
g 《梦溪笔谈》卷 14 。

( 责任编辑  赵世林)

— 4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