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新书介绍・

汪圣铎著《两宋财政史》

中华书局 1995 年出版, 70 万字。

  中国古代的各专制王朝, 到了它们的中后 新法复用, “最为基本的原因似还是此时期财政


期, 无不存在财计支拙的问题, 宋代尤甚, 有 的状况”( 第 81 页) 的结论, 若非洞悉当时财政
“积贫”之称, 因此宋代财政史一直是史学界研究 拮据, 促使哲宗复用新法敛财的史实, 无从达到
的重要课题。汪圣铎先生著《两宋财政史》是近 这一认识。 对宋代财政开支中一些零杂但又十
年来第一部全面研究这一课题的重要成果, 引 分重要的项目, 如祭祀、兴学、农田水利、城池
人注目。 桥道、赈灾、蠲放等等, 也首次进行了探讨。二、
汪氏在前言中提出自己的写作目的: 一是 具体的财政制度, 虽就主要内容而言可以将其
“想从整体上对宋朝财政进行客观地描述, 从而 区分为某一特定方面, 从而进行个别的研究, 但
揭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些重要特征”
; 二是 制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若非从全局出发, 难以
“重点是如实而概括地反映历史原貌, 而不是阐 理清它与其他各个侧面错综复杂的关系。 如汪
述某些历史理论”
。开门见山, 将论述风格交待得 氏论述两宋赋入, 谓主要有赋税与课利两项,“细
一清二楚。 此外, 他还为自己确定了 “力图体 致分析, 名目繁多, 互相交错, 情况复杂”, “习
现”的三种观念: 整体观念、发展观念与数量观 惯上列入田赋收入的食盐、蚕盐、曲引等钱, 就
念, 可以说是落实其写作目的的具体着力之处。 其性质和起源讲, 则应归入禁榷收入。园户缴纳
下文就围绕着汪氏的这三种观念, 对全书内容 的茶租钱, 本因禁榷而起, 却又按亩摊征。”虽说
略作评述。 “区分各种不同性质的赋入项目和搞清其相互关
所谓整体观念, 指对两宋财政史全貌的认 系极为困难”( 第 189 页) , 但正是其研究的整体
识, 汪著全书内容的编排恰当地落实了这一点。 性, 为这种区分确立了基本前提。如书中论述宋
全书分三编:“两宋财政发展史概述”
、“两宋财政 代中央政府逐次增加对地方的财政征调, 而又
的收入与支出”
、“宋朝财政的管理体系与设施”, 无法确保地方有足够岁计开支的情形, 正是基
几乎涉及两宋财政史的所有方面。 从学术史的 于全局性的研究, 才理清了其中赋税与征调、中
角度看, 这种整体认识的意义有三: 一、第一次 央与地方, 以及中央各财赋系统相互之间的关
对长期以来被学者所忽视的一些侧面进行了详 系。
细论述, 从而勾勒出两宋财政史的全貌。如北宋 所谓发展观念, 立足于两宋 300 年间财政是
后期哲宗、徽宗年间的财政状况, 前人多语焉不 一个发展过程这样的认识, 因此史实的阐释, 不
详, 因此对其他相关侧面, 如政治发展, 乃至国 以一时一地为限, 而着眼于前后的关系。制度沿
事更替等等的认识, 不免有局限。汪氏从财政与 革的因袭关系是其重点之一。 书中阐述宋初基
政治的关系出发, 得出哲宗绍圣年间新党复起、 本全盘承袭五代杂税的史实后, 又分析了宋代
・185・
历 史 研 究 1998 年第 6 期 

历次增赋现象, 从而得出了“一般地讲, 宋朝农 倍”一词, 引楼钥《陈傅良神道碑》校之, 谓后


民的田赋负担较唐朝有加重的趋势”( 第 190 页) 者作“数倍”, “疑是”( 第 98 页) 。这一校勘, 恐
的结论, 就联系到了唐末五代的历史。书中第一 怕更多的是基于对北宋财政史的了解, 而不是
编概述两宋财政的发展, 将其划分为全盛时期、 纯从版本异同出发的。
熙丰改革时期、北宋衰亡时期、南宋“中兴”时 在汪氏自述着重把握的这三个观念之外,
期、南宋没落衰亡时期这样五个阶段, 目的当不 此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资料性”
。全书共附有
止于描述两宋 300 年间财政沿革的史实, 更为了 关宋代财政数据以及文献记载归纳性表格 64
分析前后间的因果关系。 譬如论述熙丰年间财 份, 占全书篇幅的 2 成以上, 几乎将有关记载搜
政, 以为“此后财政各方面的发展走向都可以从 寻无遗, 作者所花的时间与精力可想而知, 这也
此时期的变动中找到初因”( 第 79 页) 。这在对北 就使得其著作更具学术意义。
宋后期“新法的否定之否定”, 及南宋赋税课利与 此外, 虽如前所引, 汪氏力陈自己的重点
中央征调增额等各项史实的阐述中, 都得到了 “不是阐述某些历史理论”, 但这样一部洋洋近
落实。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 有时虽然也可以全 70 万言的大著, 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
然表现为现象的阐释, 但其中对纷杂历史现象 作者的史识。在这里, 我们若不是从极其抽象的
相互关系的把握, 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掌握史 历史哲学层面的 “理论”, 而从相对具体的 “范
实的问题。 式”的层面来观察, 汪氏围绕着上述三种观念对
所谓数量观念, 相对于前两者略具更多的 两宋财政中所作的编排与阐释, 无疑表达了他
技术性。 财政史由于涉及财赋收支的增减损益, 对规律性现象的一些认识。 其中最集中的在两
无法避免数量问题, 它是前述两个观念得以展 个方面: 一、随着宋代中央政府军政开支日增月
开的基础。 但数量问题的探讨又比其他方面研 长,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赋调发也水涨船
究更困难一些, 这主要是文献记载残缺不全, 以 高, 因此使得中央对地方在财政方面的集权日
及宋代财政数据多将不同数量单位合并在一起 趋加强。 这是他对财政因素对国家政治运作影
的习惯造成的。如宋人最常用的计量单位“贯石 响的认识。二、宋代专制国家为应付内外军政开
匹两”, 分别指钱粮、布、帛、银等四种不同的物 支, 因需取财, 对民户的赋税征敛竭泽而鱼, 严
体, 各种物体相互间并不具同等价值, 一旦合并 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这一认识更涉及了国家
在一起, 就无法了解其中某一单项的绝对值, 不 财政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问题。
同历史时期数据相互间因此很难具有可比较性。 不过应该承认的是, 作者对这类“范式”的
这就需要研究者对文献记载进行谨慎的分析与 着笔, 的确相当克制, 常常浅尝即止, 深入不多。
鉴别。在这里, 对宋代财政史全局的掌握, 就具 换言之, 汪著对宋代财政史实的阐释, 已经涉及
有了关键的意义。汪氏在上述两方面的所长, 为 了不少更为深入的问题, 有待于回答, 但其本身
他准确解读宋代财政数据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对它们的讨论不多。 这些也就是汪著在宋代财
例如汪氏利用自己对财政史实的掌握, 逐项估 政史领域为我们留下的可供进一步研究的余地,
算了熙丰年间各项新法所新增的财政收入, 这 也可以说是就“两宋财政史”这一标题而言, 尚
就为他进而提出对变法运动的看法, 确立了前 需完善的内容。 略举几例:
提。又如书中引《宋史》本传所载陈傅良语: “崇 宋代专制国家财政收入中课利份额的扩大,
宁重修上供格, 颁之天下, [ 诸路上供岁额较之真 十分引人注目, 在中国古代各朝中, 甚至可以说
宗祥符年 ] 率增至十数倍。”又在注文中对“十数 无出其右者。 有些学者将它们笼统视为 “工商
・186・
新书介绍

税”, 并据此推论宋代工商业发展水平及其社会 度, 从这一角度讲, 增加征调就不单单意味着集


性质, 有不少议论显然失当。对课利内容与性质 权, 同时在实际中也必然是一个分权的过程。其
的界定, 是研究的第一步, 更重要的问题之一, 是 它涉及的问题还有不少, 值得研究。
解释课利相对二税收入比例扩大的原因。 它不 就技术的层面看, 汪著存在两方面缺陷:
仅涉及宋代专制国家的财政体系, 更与当时社 其一, 汪氏虽说明他“作了很大努力去吸取
会、 政治各方面的因素直接相关, 也只有基于 前人和今人已有成果, 查阅了大量专著和论文”,
“整体观念”, 才可能找出其中的答案。 但实际写作中对这些文献基本未出注释, 因此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 国家不直接组织生产, 读者很难从本书得到有关宋代财政史研究学术
所以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主要的正是通过 史方面的知识。 尤其对不熟悉这一领域的读者
财政制度来实现的。 汪氏以前即曾就宋代财政 来说, 无从了解汪氏对宋代财政史所作出的新
货币化促进经济货币化问题, 作过十分出色的 的贡献。这或许出于压缩全书篇幅的考虑, 虽属
个案研究。 他在本书中也多次表达了宋代赋税 无奈, 但就学术规范而言, 显为憾事。
征敛过度影响社会经济的看法。 但问题的另一 其二, 本书征引文献, 在版本及史源问题上,
面则是: 在中国古代, 宋代是经济发展相当显著 偶有纰漏。例如上册第 136 页, 引用李心传《建
的一个历史时期, 这已是中外史学界的共识。赋 炎以来系年要录》关于东南地区在南宋前期财
敛日重与经济增长这样两种现象并存于同一历 政负担增加的论述, 其中 “和买”一词下注明
史时期, 无疑提醒着学者去解释它们之间的关 “‘买’原文误为‘置’”, 其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
系。我们若关注了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面, 难免 书本《要录》及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
会影响研究的全面性。 例如虽说宋初全盘接受 集卷十四《国初至绍熙天下岁收数》条, 皆作
五代杂税, 两宋间赋役征敛更逐次加码, 但从唐 “和买”不误, 可见汪氏用的是影印万有文库本
到宋, 影响民户赋役负担减轻的因素无疑也是 《要录》, 而未作校勘。又如书中两次引北宋陈 
存在的, 不应忽视。也许是受阶级观点的影响, 研 《上徽宗进国用须知》, 一出于南宋赵汝愚编《国
究各朝代赋役制度的学者, 几乎无不强调历代 朝诸臣奏议》所载陈 奏疏全文 ( 第 98 页) , 另
赋役加重的史实, 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内容。前 一却从清人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转引
后贯通来看, 千百年来, 如果只有赋役一味加码 ( 第 112 页) , 显然不妥。
这一史实, 农民经济哪里还会有存在的余地? 总之, 汪氏本书的研究可谓全面中肯、客观
汪著多次强调中央增加对地方的财政征调 翔实。尤其在当前, 这部由学者多年辛勤耕耘、脚
具有加强中央集权的意义。 中央集权问题其实 踏实地写成的著作, 其意义远不止于对宋代财
相当复杂, 在财政方面, 绝不仅仅表现为中央增 政史所作的总结性阐述, 更在于对促进历史学
加征调而已, 而应该包括地方贯彻落实中央有 按学术规范健康发展, 作出了示范。
关赋役征敛、财政管理等等所有方面的制度, 而
宋代—— 尤其到北宋后期与南宋时期, 由于地 浙江大学 包伟民
方岁计不足, 中央已无从约束地方落实相关制

・18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