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淮北煤师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21 卷 第 2 期 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 Vol121 No12


2000 年  5 月 ( Philosop hy and Social Sciences) May ,2000  

人生只是有情痴

——从情的角度看欧阳修词的价值

张兆勇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中文系 ,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 : 本文试图从北宋中叶宋学逐步展开的背景上来谈欧阳修所提“人生只是有情痴”在词
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并由此来建言对欧阳修词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
关键词 : 雅俗 ; 性情 ; 宋学 ; 情的自觉
中图分类号 : I20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2134 ( 2000) 2 - 0023 - 04

  刘熙载云 “ : 冯正中词 ,晏同叔得其俊 ,欧阳永叔 殊的儿子晏几道亦曾自诩他父亲“先君平日小词虽


得其深 。 ”冯煦云 : ( 欧阳修词 )“疏隽开东坡 , 深婉开 ”[ 2 ] 但与晏殊相比 ,欧阳修的超越
多 ,未尝作妇人语 。
少游 。
”( 转引自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 ) 这两条经典 之路要复杂得多 。
性的评语足以说明欧阳修在北宋词坛上的特殊性和 首先 ,从某种意义上说 ,欧阳修为词有极其从俗
重要性 。怎样去把握此特殊性 、
重要性历来是学界 的倾向 。对此前人也多有指出 , 其约为 : ( 1 ) 欧阳修
的热门话题 。本文试图从情的角度对之做一些把握 毕生写词以追逐新声为乐事 。吴熊和先生曾做过统
上的努力 ,以就教于学人们 。 计 《珠玉词》
: 一百三十六首 , 用调三十七 , 其中十六
11 为什么要从情入手来看欧阳修词 调是唐五代旧调 ,而欧阳修现存词二百四十一首 ,用
欧阳修在词坛上出现时 , 晏殊与柳永已经以词 调六十八个 , 多为宋人始见 。 [3]
( 2 ) 欧阳修在《采桑
名享誉天下多时 , 并且以雅 、
俗之截然风格对峙着 。 的序言中明确提出“敢陈薄伎 ,聊佐清欢”[ 4 ] 的口
子》
依据学术界现有的结论 : 柳永是俗词的代表 ,晏殊则 号。
《采桑子》
组词写作在他的晚年 , 故可以看成是
是雅词的代表 ,欧阳修是继晏殊之后士大夫雅词之 他毕生作词的一个基本看法 。
创作实践领域里的又一个关键性的词人 。从这个意 其次 ,细读《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编》就会不
义上说 ,欧阳修词的创作是对晏殊的继承与呼应 ,也 难发现 ,欧阳修不是不写情 , 而是写情较柳永更热
是对柳永词的超越 。 烈、
深婉 。总之 ,上述两方面均可以作为欧阳修词从
关于柳永词 ,依现有的资料分析世人持论主要 俗的证据 。
有二个观点 : 一是叹其流传之广 , 以为“凡有井水饮 欧阳修为词从俗的事实表明 : 他对柳永词的超
处”
即能歌其词 ; 另一是黜其以鄙语和俗事入词 , 指 越与其说是对情的回避 ,勿宁更是对情的大胆和直
责其所谓“骨丸骨皮从俗”[ 1 ] 。毫无疑问 , 后者是柳 面 。因此 ,只有从研究情出发 ,方能得出欧阳修不同
词所以俗的原因 。 于柳永的有说明力的结论 。
按照一般的思维习惯 , 欧阳修作词既是对柳词 21 欧阳修是情的自觉的肇始者
的超越 ,自然亦就是对柳词大胆写情的回避 。比如 词这种文学样式从诞生之日起就有“艳科”之
晏殊即是如此 ,据张舜民《画墁录》载 “: 柳三变既以 名 ,这就或多或少地说明词从那时起就与情感建立
词忤仁庙 ,吏部不放改官 ,三变不能堪 ,诣政府 ,晏公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曰‘
: 贤俊作曲子么 ?’
三变曰 ‘
: 只如相公亦作曲子 。 ’ 从文学史中我们不难发现 : 自五代以来 ,许多优
公曰 ‘
: 殊虽作曲子 , 不曾道“采线慵拈伴伊坐”’, 柳 秀的词作中均有描写情的名句 ,而到了明清时代 ,更
遂退 。”( 转引自《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卷三 ) 晏 有许多以情的执著与解脱作为主题氛围的名篇 。兹

作者简介 :张兆勇 (1965 — ) ,男 ,安徽五河人 ,淮北煤师院中文系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

23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以下略举几条做简单分析看 : 不难发现 ,类似于上述之例在《六一词》 中也有 。
( 1)“语已尽 ,情未了 。临行又重嘱 ,记 欧阳修直接写情的名句在《人间词话》 之中王国维所
得绿罗裙 ,处处怜芳草 。 ” 强调者就有好几例 。比如“人生只是有情痴 ,此事不
( 牛希济《生查子》) 关风与月”“ ; 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五代时的名句 , 所表现的是人情的自然感 “直须看尽洛阳花 , 始与东风容易别”。当然在把情
发 ,多含具体的情事而少理性 。 作为表现中心的众多作家之中 ,欧阳修突出地位并
( 2)“芳菲次弟长相续 , 自是情多无处 不仅因为他写情句子多 ,还在于从他开始写情方式
足。 ” 和角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从王氏所欣赏的几
这是南唐冯正中《玉楼春》词中的名句 , 所表现 例即可见出 。与五代以迄柳永相比 , 欧阳修的这些
的是南唐士人没有解脱的执着殉情态度 。 句子感慨的成份多了 ,并且其中所透露多是对情的
( 3)“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
” 把握的更为自觉的努力 。故《人间词话》 有云 “
: 永叔
这是柳永的名句 ,此中之情虽热烈 ,但缺乏理性 ‘人间自是有情痴 ,此事不关风与月’。 ‘直须看尽洛
持守 ,且多有具体情事的隐含 。 城花 ,始与东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 ,
(4)“天涯何处无芳草”、 “多情却被无 所以尤高 。 ”[ 5 ] 如果说在上面的例举之中 ,苏轼 、 秦少
情恼” 游对情有一种自我意识渐于成熟的趋势 , 那么欧阳
这是苏轼名句 ,其所表现的是既能直面于情又 修则是这一趋势的源头 。
能出之于超然 、 达观的态度 。 可以说 ,对情的自觉与势力把握是欧阳修有别
( 5)“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朝朝暮 于五代以迄柳永的显著特点 。对于此 , 前人多有指
暮。” 出 《人间词话》
, 有云 “
: 余谓冯正中《玉楼春》词 ‘ : 芳
这是秦少游的名句 ,其所表现之情既热烈 、 执着 菲次首长相续 ,自是情多无处足 ……’ 永叔一生似专
又冷静 、
超越 。可以说 ,这最成熟的宋人情感 。 学此种 。 ”[ 6 ] 又《艺概・ 词曲概》有云 “
: 冯正中词 ,晏同
( 6)“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叔得其俊 ,欧阳永叔得其深 。 ”这两条经典性的评语 ,
这是《西厢记》的主题 , 其意义在于要求更进一 若从情的角度看 ,其深层意蕴在于不仅揭示欧阳修
步确立情的地位 ,思考情与伦理的统一 ,从而建立以 词对情描写的专注 ,同时亦揭示出欧阳修关注情的
个体情为背景的新伦理 。 特点在于要建立对情的自觉 , 此即所谓“深”者 。由
( 7)“情能生人 ,情亦能死人 ; 此我们说 ,他的“人生只是有情痴 ,此事不关风与月”
因情而死 ,缘情而生 。 ” 名句 ,无论后人给于怎样的释意 ,把人情从自觉意识
这是《牡丹亭》的主题 , 其从超越于生死的角度 的高度看成是人的本质应该是它最深刻的含义 。正
来谈情 ,标志着对情的无限性 、 永恒性探讨的展开 。 因如此 ,他的这一名句标志着宋中叶情的自觉的开
( 8)“因空见色 , 由色生情 , 由情入色 , 始。
由色返空 。 ” 31 从哲学的角度看情的自觉的意义
这是《红楼梦》主题 , 其从情的角度来介入禅之 欧阳修之建立对情的自觉 , 质言之是要在自我
色空 ,表现出对人的本质的终极关怀 。 意识上更自觉地把情作为人的本质来应对 。可以
以上数条我们概括起来看 , 至少有三个显著特 说 ,他的这一努力与当时哲学界建立情本体论的思
点值得注意 : ( 1) 从五代到清代 ,情的问题一直是热 潮形成了强有力的呼应 。
点问题 。但在作品之中 , 对情的表现存在着一个由 在中国哲学史上 , 情的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哲学
自然感发到自觉意识地开发的转变过程 。 ( 2 ) 在作 问题 。最初在先秦时代 , 尤其是在先秦儒家的著书
品中存在着一个从描写具体的情事到表现更高远的 中 ,情之于性并没有明显的区分 。比如《孟子・ 告子》
人情之转换的过程 。( 3) 随着对情自觉意识的建立 , 有云 “: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7 ] ,此即是就性而言
对人的本质的探讨说 ,从情打开缺口越来越显示其 情的 。然从汉代开始 , 学术界逐渐形成了一种黜情
重要性 。所谓解脱之路的求证 ; 困惑的超越等无不 为非本质的倾向 ,汉代人以性善情恶立论 ,其最本质
是从情入手而展开的 。 的目的本是为了调和孟 、 荀之“性善”、 “性恶”论之
总之 ,重情是五代以来 ,文学作品尤其是词的最 争 。虽取得一些成绩 ,但却从此留了性情二元 ,情非
为突出特征 。在本文里 , 我们不厌其烦地对此特征 本质的理论祸根 。
加以揭示其目的是想把欧阳修词对情的描写与重视 魏晋玄学以人的自觉为背景 , 对情曾予于了前
放到一个更为广阔 、 深远的背景上来理解 。 所未有的重视 ,尤其是王弼哲学立论以为圣人有七
24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情六欲而不为所累 《 ( 词苑丛谈》 ) ,能如此强调情 ,在 限似乎可以从北宋时代算起 。如果说 , 魏晋时代是
当时的情形下新意卓著 ,但究其本质仍然没有摆脱 人的觉醒时代 ,我们不妨把宋学渐于成熟的北宋时
汉代性情二元论或性善情恶论的影响 。质言之 , 在 代看成是情的自觉时代 。这一立论的深层意蕴是指
玄学看来 ,情是可以并必须被抛却的东西 ,人的本质 随着对情探讨力度的加强 ,北宋的士人们对具有主
在于体本质的无 。魏晋人说“我终当以乐死”《 ( 世说 体性意味的情感普遍达到了深刻自觉和从容把握 。
新语》 王羲之语 ,是在说他们有一种无上的体无的
) 这主要表现在他们能既不被情所困惑 , 又能把一切
喜悦 ,并不是表达对人情之衷爱 。相反 ,他们认为人 人生体验最终落实到人情上来理解 。应该说 , 这是
必须时时淡化自我的情志才能达于对体无的终极关 情的自觉所达到的最高 、 最深沉的境界 ,从这个意义
怀的实现 。 上说情的自觉是这场浪漫洪流的真正基础 。而欧阳
魏晋玄学之影响贯彻于有唐一代 。唐代人之价 修的意义就在于他是这一基础的最早奠基者 , 也即
值观念确立的哲学依据即是魏晋玄学 。从情的角度 是说情的自觉意识的最早开发者是他在这场思潮中
言之 ,即是对以理化情的普遍领悟及自觉遵循 ,亦即 的最准确的定位 。
是唐代人均有一种以帝国理性来洗礼自我情感的自 我们不难看到在《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编》
觉意识 。 中 ,欧阳修将和自我意识渗透到情的各个方面 : 诸如
总之 ,从西汉到唐代的哲学思潮虽几经迁变 ,然 从对情的深入玩味 、 把握到感慨的表白 、 超越之路的
视情为非本质的存在 — ——这一点 , 汉代以来大体上 阐发等 。所有这些方面都表现出欧阳修以情来融汇
是一致的 。 诸多人生困惑所做出的艰辛努力 。可以说 , 正是通
到了宋代 ,哲学思潮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宋代 过这种努力 ,欧阳修使自己的词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
哲学家以“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之理想为己任 , 深婉于人生之慨而饱含着诸多理趣 。这正是欧阳修
其目的就是为了重建人格理想 。我们认为 , 从某种 词之别于柳永而成为士大夫词的原因之所在 。
意义上说 ,宋代人对人格理想的重建是以突破汉代 在《乐章集》中也可以看到柳永对情的深挚态
以来的性善情恶论作为自己行为的有效前提的 。 度 。与欧阳修不同的是柳永并没有将情视作人的本
北宋嘉 年间 ,首先起来抵制性善情恶论的是 质 ,他对情充满着矛盾和悔恨心理 。比如“忍把浮
永嘉理学的开山王开祖 。其遗著《儒志编》 曰“
: 学者 名 ,换作浅斟低唱”《 ( 鹤冲天》) 即是柳永极具代表性
之言曰 ‘: 性善也 , 情恶也 ; 莫善于性 , 莫恶于情 。’此 的表白 。
贼夫情之言 ,不知圣人之统也 。 ” 欧阳修与之有明显的不同 ,在欧阳修的词作中 ,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 , 王安石撰《性情》一文更明 他往往能够直面于情 ,努力在自觉意识中建立情是
确地指出 “ : 性情一也 ,世有论者曰‘性善情恶’是徒 人之本质的概念 ,从而把推究人生的困惑落实到推
识性情之名而不知性情之实也 。喜 、 怒、哀、乐、 好、 究情的困惑上来 ,并由此展开从研究情的解脱入手
恶、欲未发于外而存于心 , 性也 ; 喜 、 怒、哀、乐、 好、 来探讨人生的超越等的思路 。无疑这是一个新起点
恶、欲发于外而见于行 , 情也 。性者 , 情之本 ; 情者 , 的标志 : 我们说 ,经过欧阳修大胆而深沉的努力 , 最
性之用 。故吾曰 : 性情一也 。 ” 终实现了在词之中从对具体情事的被动的 、 不自觉
无论是王开祖 ,还是王安石其立论均带有鲜明 的描写到更广泛的人情的更主动 、 更自觉 、
更深沉的
的宋学特征 。若从情的角度来说 ,即是高扬了人情 , 表现 ──这一历史性的观念转换 。
从而为宋学建立情的本体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41 风流儒雅风格及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 ,欧阳修不是哲人 ,但诚如许多 诚如前文所论 ,建立对情的自觉是为了通过研
学者所发现的那样 ,他在治经 、 著文的实践中最具闪 究情来最终实现人生的超越 。作为情的自觉意识的
光的是他的一系列具有哲学意义的创造性思路 。而 最早开发者 ,欧阳修于词之中对解脱之路的探求虽
“人生只是有情痴 ,此事不关风与月”以其对人情的 不圆满却有着自己的突出的风格 ,即是风流儒雅 。
深度探讨 ,无疑是这些创造思路的最为闪光者之一 。 所谓风流儒雅是指欧词之中所表现出的既深沉
它与二王相呼应 ,从而形成了嘉 时代以提高情的 执着 、 又热烈悲慨 ,并努力从感慨之途达于解脱的情
地位为主题的强有力的历史氛围 , 对他之后的宋士 感特征 ,此种特征可以概括成豪宕之中见悲慨 。所
大夫展开对人情的探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谓豪宕是指他准确地抓住了情这一人的本质 , 所谓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 一书中曾精湛地指出我国 悲慨则是指他的词直面于情完成了对晏殊和柳永的
文艺界在明清之际出现过一次以情为主题思潮的浪 超越 ,但由于缺乏更明确的理性内涵 ,因而仍不能彻
漫洪流 。李氏之论很有见地 , 但这场浪漫洪流的上 底自解脱于情而留下了更深一层次的悲痛 。
25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如果说冯正中词表现出一种不思解脱式的忠爱 甘向情中老” 标明欧阳修从情而解脱的意识绝决的
缠绵 ,大晏词于雍容闲雅之中透彻一种茫无着的感 话 ,那么“夜来风雨转离披 ,满眼凄凉愁不尽”表现却
伤情调的话 ,那么欧阳修的独特之处则是豪宕之余 是情自觉后感怀的更迫近 、 情绪的更萧条 。换言之 ,
的悲慨 。简言之 ,他的词自其表层看是豪宕而底色 一种解脱的办法到了非产生不可的时候了 。
则是悲慨 。用叶嘉莹先生的话说即是表面有极为飞
扬的遗玩意兴 ,但内中却实在隐含有对苦难的极为 参考文献 :
沉重的悲慨 。[8]
欧阳修词的这一特点毕其一生均有 [ 1 ] 后山诗话 [ M ] 1
表现 ,比如在写于晚年的《采桑子》 中 ,就一方面具有 [ 2 ] 词苑丛谈 [ M ] 1 上海古籍出版社 ,601

直面于情的豪兴 ,另一方面又掩饰不住豪兴散去后 [ 3 ] 吴熊和 1 唐宋词通论 [ M ] 1


[ 4 ] 全宋词 : 卷一 [ 2 ] 1
的凄凉与撩乱无绪 ,概括起来我们似可以总结说 ,欧
[ 5 ] [ 6 ] 王国维 1 人间词话 [ M ] 1 滕咸惠注本 149 、
5211
阳修在词之中建立起了对情的自觉 。但毕竟没有给
[ 7 ] 四书章句集注 [ M ] 1
自觉之情充实多少理性的内涵 。因而这样的情虽表
[ 8 ] 叶嘉莹 1 灵奚谷词说・
论欧阳修词 [ M ] 1
现出豪宕清疏的意趣 ,但也同时流露出更深一层次
朦胧感伤 。这样特点用欧阳修自己的词来说即是
责任编校  金得存
“睡起夕阳迷醉眼 ,新愁长向东风乱”。如果说“此身

( 上接第 3 页) 西北作家描绘两淮风俗文化的多样性 、 丰富性的美


“我若是偷了安二先生的衣裳 , 现世现报 , 死贵 学特征 。
儿俺娘两个一凹坑里埋 。 ” 综上所述 ,两淮文化对皖西北作家产生影响 ,这
贵儿因受惊着凉 ,发起烧来 ,李家的姨奶奶认为 影响有时隐蔽 ,有时显著 ,它不仅影响了作家的性质
是她的咒应了脸 ,于是烧香忏悔 。 气质 、艺术思维方式 ,而且也影响了作品的思想的内
“她在忏悔 , 她在诉苦 。大香在炉中辟拍的炸 容和艺术风格 。从他们接受地域文化影响的角度
着 ,黑烟浓浓地向上升腾着 ……” 看 ,他们的创作是地域的 。但又不仅仅是地域的 。
这一风俗含有较浓的迷信色彩 , 揭示了乡民们 因为任何一个皖西北作家及其作品都不只受一个地
的愚昧与落后 。 区的文化因素 ,也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 ,所以
如果说台静农 、韦丛芜等人的作品较多地展示 从多维文化对皖西北作家的影响这方面来考察 , 把
了皖西北农村的愚昧与落后的习风 , 那么到蒋光慈 某一作家限定在某一地域之内去认识他的价值 , 就
写《咆哮了的土地》( 又名《田野的风》 ) 时 ,则把“咆哮 留有一定的局限了 。更何况皖西北作家是在走出皖
了” 的皖西北农村农民革命运动的风貌表现出来 。 地之后而创作 ,而出名的 ,他们的艺术成就已经汇入
它让我们看到 ,往日农民们多在关帝庙烧香拜菩萨 , 民族文学或世界的大潮中去 ,这样 ,他们就更应该属
如今这座关帝庙成了农民办公开会场所 , 作家写张 于民族的和世界的了 。
进德此时在关帝庙里的心情 “ , 他抛弃了一切的迷
信 ,不但见着了这尊严的神象不会生往日那般的心 参考文献 :
情 ,而且想起往日的自己的那般愚蠢 , 反来觉得好
笑 。撇开烧香叩拜的行为 , 他现在是来这里办理农 [ 1 ] [ 2 ] [ 3 ] 鲁迅 1 且介亭杂文・
忆韦素园君 [ M ] 1
会了 。”蒋光慈以革命观念审视农村生活 , 他看到了 [ 4 ] 台静农 1 建塔者・
后记 [ M ] 1
革命运动引起了农民们精神面貌的变化乃至社会风 [ 5 ] 韦丛芜 1 西山随笔 [ M ] 1

俗的变化 , 从而写出了风俗文化凝固稳定的一面 。
这种文化风俗动态性的一面与台静农等人较多地展 责任编校   晴  川
示风俗文化凝固稳定的一面合起来 , 正好显示了皖 责任校对   徐  秀

26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