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一部彰显学术个性的历史学著作


——读李振宏的《历史与思想》

黄敏兰

一、
鲜明的学术个性
李振宏先生的《历史与思想》( 中华书局 2006 年 11 月第 1 版) 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历史学
著作 ,这个特色就是鲜明的学术个性 。 “学术个性” 这个词是著名史学家朱绍侯先生在为《历
史与思想》 所作的序言中提出来的 ( 此前似乎未见有人专门论述) ,极具启发性 。它不仅有助
于我们了解该书及其作者的学术风格 ,而且为今后历史学改进研究方法乃至繁荣 、 发展学术
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的确 ,学者和学术研究需要有学术个性 ,只有创造性的研究才能发挥出
学者的学术个性 。
在《序言》 中 ,朱绍侯先生指出 ,李振宏“是一个有学术个性的人”。随后便以点睛之笔评
价他的“学术个性”,笔者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点 : 第一 、全面性和整体性 。表现在宏观与微观
结合 ,理论与实证研究兼顾 。朱先生说李振宏的学术个性一方面“表现在比较大气 ,他的研
究多是比较宏观性的问题 ,而且喜欢写大文章”。笔者以为 ,各个学者的学问 ( 或学术研究 )
既有高下之分 ,也有大小之别 ,这两者往往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 。学问的大小取决于学
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观察视野 。作小学问者通常仅研究局部的和具体的问题 ,或只研究某
一段 ,甚至终身仅研究某一个历史人物 、一个事件 。有的人尽管研究面稍宽一些 ,但是只顾
微观而缺乏宏观的眼光 ,就如只见树木却不见森林 ,因缺乏理论把握而就事论事 ,难以发掘
研究对象的意义 。作大学问的大家则不同 ,他们既能纵贯古今 ,又有理论指导下的宏观与微
观的结合 ,这样才能对整个学科起到比较全面的作用 。
历史学界多知道李振宏是以研究史学理论见长 ,早在 1989 年他就出版了史学理论专著
《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 河南大学出版社) 。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史学理论热中 ,他是最为活
跃的史论家之一 。这些使得他在史学理论领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朱先生《序言》) 。然
而 ,很少有人知道 ,李振宏还精于考据之学 。他在大学三年级时 ,将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结
合写成考证文章《两汉地价初探》,不久即发表于《中国史研究》( 1981 年第 2 期) 。处理该稿
的编辑李祖德先生 ( 后来成为《中国史研究》的主编) 从文章看出作者不凡的考据功力 ,便以
为李振宏是一个老先生 ,当后来得知他仅是一个本科生时 ,不由得大吃一惊 。由于有着较为
深厚的理论基础 ,李振宏的考据文章带有浓厚的思辨性 ,能够以小见大 ,从所考订的史实中
发掘出历史的普遍意义 。
第二 、
思想性 ,即勤于思考 ,不断创新 。学术研究最重要的是创新 ,这需要有发现问题的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一部彰显学术个性的历史学著作 149

能力和挑战传统观念的勇气 。李振宏在大学二年级 ( 1979 年) 时就写了他的第一篇学术论


文《封建时代的农民是革命民主主义者吗 ?》,随后发表于《文史哲》1980 年第 1 期 。这篇颇
具挑战性的文章所针对的是 1978 年第 6 期《文史哲》
刊登的漆侠先生《读〈李自成〉— ——论农
民的革命民主主义》一文所提出的“我国封建社会里的农民阶级是革命民主主义者” 的看法 。
文章的犀利观点引起不小的反响 ,以致《新华月报》文摘版 ( 即现在的《新华文摘》 )《、光明日
报》《
、解放日报》 等报刊竞相摘要介绍 。李振宏的许多文章都闪耀着思想的火花 《历史与思
,
想》这一书名恰好反映出作者勤于思考 、 善于思考的学术个性 。
第三 、
时代性 ,有强烈的现实关注 。正如朱先生所说 “有社会责任感
, , 才使他的学术充
满激情并富有现实感 ,他的不少论文都涌动着对现实的强烈关怀”。李振宏主张历史研究的
选题应当符合时代的需要 “ : 我们要反映的不是抽象的历史 ,不是历史的一切 ,而是历史中于
今天 、于社会 ,于人生有价值的东西 。 ”他既注重社会现实需要 , 也关注历史学的学科建设 。
这两者是一致的 ,也是相互促进的 。
《历史与思想》 精选作者近 20 余年中发表的 30 篇文章 ,按史学理论 、
秦汉史及汉代简牍
( 实证研究) 和思想文化三个板块编辑 ,集中展现了作者“大气” 的学术风格和全面 、
多维的知
识结构 。以下将重点介绍史学理论和实证研究两方面的内容 ,因篇幅及本人能力有限 ,对思
想文化方面暂不论及 。

二、
史学理论研究
( 一) 关于唯物史观的思考
在新时期的理论热中 ,最基本的工作是思考唯物史观的地位及作用 。唯物史观是否过
时 ? 在各种新思潮 、
新方法的冲击下 , 唯物史观如何能继续发挥其指导历史研究的作用等
等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及其方法的重新解释 。80 年代以来 , 随着
现代科学方法对历史学的渗透 ,有人开始怀疑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方法 ,认为它只重视寻找
历史运动的终极原因 ,而忽视历史运动中诸因素的相互作用 。因此 ,这些人呼吁史学工作者
从“寻找终极原因的传统方法中摆脱出来”,以“现代科学的崭新思想和有力方法”作为历史
研究的新工具 ,从而在方法论上有所建树 。当然 ,也有人作了针锋相对的回答 ,以捍卫唯物
史观的神圣和尊严 。李振宏认识到“这实在是当前史学方法论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重大问
题”,于是写了《“终极原因”
与“相互作用”
》《( 历史研究》1986 年第 3 期) 。
马克思 、
恩格斯重视寻找历史的终极原因 ,这是人所共知的 ,人类历史的向前发展 ,是通
过由“终极原因”所支配的各种历史力量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各种历史力量的相互作用 ,
是一切历史运动的基本形式 。离开对此的研究 ,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无法理解和认
识 。李振宏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中找到许多关于“相互作用” 的强调性论述 ,从而证明 ,
马克思 、恩格斯并非像人们所批评的那样 ,未重视各种历史力量的相互作用 。
“可以说 ,在各
种历史力量的相互作用中揭示历史运动的规律和过程 ,是唯物史观指示给历史科学研究的
又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
问题是该如何理解两者的关系呢 ? 该文指出 “终极原因”
, 和“相互
作用”
的关系 ,实际上是历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50 史学理论研究 2008 年第 1 期

然而 ,为什么人们会产生唯物史观“不够全面”的误解呢 ? 李振宏这样解释 “ : 马克思和


恩格斯虽然把‘相互作用’ 问题提高到了辩证认识的水平 ,但他们却没有对‘相互作用’进行
过专门的方法论研究 。这一方面是当时创立唯物史观体系时对一些更主要问题的研究 ,限
制了他们的注意力 ; 另一方面 ,也由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没有提供给他们更深入探讨的可
能。”
19 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初 , 是恩格斯集中研究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时期 , 也是他对自
然界中“相互作用” 问题认识深化的重要阶段 。这使他能够以当代科学为根据对“相互作用”
问题提出新的认识 。唯物史观体系中对“相互作用”的强调 ,大都是在这一时期吸收了自然
科学的成果以及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 。
( 二) 探寻历史科学的理论
长期以来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忽视了对史学自身理论的建设 ,直接将唯物史观当作史
学理论 ,结果如李振宏所说的 “: 在历史研究中造成不可克服的公式化 、 教条化 ,把具体的实
证的历史研究变成抽象的概念运动 ,以抽象的社会学公式代替具体历史的系统叙述 。 ”历史
科学是否应当有自己的理论 ? 如果是的话 , 它的内容是什么 ? 它与唯物史观究竟是什么关
系 ? 针对这些问题 ,李振宏写了《历史科学的特性与史学概论学科的任务》( 原载《历史科学
的反思》,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 。
该文指出 ,历史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却没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 , 人们总是自觉
不自觉地让它去和历史唯物主义争地盘 。历史唯物主义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
但谈到历史科学的对象和任务 ,人们也总是这样讲 ,使这两门不同的学科在对象和任务上混
淆起来 。因此 ,阐明历史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是史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文章
认为 , 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应该是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的一般基本规律指导
下 ,通过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无数历史现象 、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研究 ,以理解它们的
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 。就是说 ,历史科学不是研究哲学 ,而是研究历史发展的具体规
律 ,是一门实证的科学 。
作为一门具体的实证科学 ,历史科学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理论方法论体系 。文章提出这
一理论的内容大体可包括三个方面 :11 对历史科学本身的理论论证 : 回答历史科学的性质 、
对象 、
目的和任务 ,以及历史科学的种种特征 ,弄清学科自身的一些基本问题 ,阐明史学工作
者的职责 ;21 对历史科学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 解决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史学研究实
践中的一系列理论方法论问题 ;31 史料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 : 指导学科的资料建设 ,从
而把史学研究建立在真实扎实的事实基础上 ,以奠定研究的科学性 。这三部分构成一个完
整的体系 。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科学的关系 ,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前者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一
般的普遍的规律 ,后者则是研究具体的民族或国家的特殊规律 。前者通过不同国家或民族
历史中普遍的共同的东西 ,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 ,后者则通过具体的实证性的研究 ,
认识不同民族或国家历史的特殊风貌 。
( 三) 历史认识论新见
新时期史学理论的进展之一是重视对历史认识论的研究 ,李振宏从不同角度写了一系
列文章 ,全面 、
系统地阐述此问题 。他建构的以史学家主体为核心的认识论体系 ,是史学界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一部彰显学术个性的历史学著作 151

历史认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
以往中国史学缺乏对史学主体的思考 ,不重视对主体认识能力的研究 ,以为只要我们在
主观上坚持从客观历史实际出发 ,就可以达到完全客观的 ,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史学家一
致强调历史的“客观性” 和“真实性”,对历史学“求真”
的理想和效果坚信不疑 。同时 ,人们认
为 ,如果承认史家主体意识的作用 ,就会影响历史研究的客观性 。 《论史家主体意识》《 ( 历史
研究》 1988 年第 3 期) 对这两方面的认识偏见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回应 。
文章指出 ,史学研究中的一个有趣现象 ,是史学家们在“从客观历史实际出发” 的同一旗
帜下 ,对同一历史问题的研究 ,得出不同的结论 。其原因 ,不在于人们占有不同的史料 ,也不
在于他们有着不同的理论指导 ,主要在于每一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主体意识结构 。学
术研究中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这种主体意识 。文章还指出 ,尽管主体意
识的渗透不可避免 ,但是以往史学界却不敢去正视它 、 研究它 ,甚至不敢承认它 。这极大地
影响了历史研究的正常进行 。认识主体意识的重要性 ,有利于克服以往的盲目自信 ,更加清
醒地估计自己的研究成果 ,同时可以充分发挥主体的创造性 — — —
“史学研究中主体意识的加
强 ,必将是史学的空前繁荣”。
李振宏认为 “
: 要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的性质 ,仅仅注重于主体性的探讨是十分不够的 ,必
须对客体范畴亦展开认真的研究 。 ”所以 , 在论述史家主体意识的同时 ,他又写了《论历史认
识中的客体范畴》《 ( 史学月刊》1988 年第 4 期 ) 。文章提出 , 造成历史认识区别于一般认识
活动的根本原因 ,似乎不在于主体方面 ,而在于历史认识中客体的特殊性 。
文章首先分析“历史存在” 和“历史客体” 两个概念的异同 。以往论者持有普遍性的模糊
认识 ,即把“历史客体” 等同于“历史存在”。李振宏说 “历史存在”, 包括人类以往整个历史活
动的全部内容 ,与现实的人类活动远远地隔离开来 。对于史学认识主体来说 ,它仅仅是一种
自在之物 ,完全独立于史学家的意识之外 ,表现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所有纷繁
复杂的历史现象 、历史事物 ,当它完全与历史认识的主体相隔离的时候 ,它就不是历史客体 ,
它对主体没有任何意义 。历史客体是主体认识到的历史存在 , 是历史存在的一部分 。它不
能脱离主体而成立 ,和主体处在相互依赖 、相互作用之中 。在承认历史客体的客观性的前提
下 ,我们应强调历史客体是被主体所设定 , 所选择的产物 。它是主体本质力量的表现和确
证 。历史存在是凝固不变的 ,但是历史客体处在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 ,由于新的
历史资料的不断发现 ,越来越扩大着主体的历史视野 ; 另一方面 ,更主要的是 ,由于时代的变
换、 社会的发展 、
主体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 ,推动着主体不断从新的角度去选择历史客体 ,开
辟新的研究领域 。这样 ,历史客体就处在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 。每一次重大的时代变迁 ,
都极大地扩张了历史客体的范围 。
文章还指出 ,历史客体是一个众多因素的组合体 ,历史认识则是以史家个体为单位去进
行的 ,而单个主体的认识总是有很大的局限性 ,往往只能从有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于是只
能窥见历史客体的某种侧面 ,很难达到对历史客体全部复杂关系的把握 。这样 ,就产生了不
同的结论 ,有时学者们长期围绕着一个问题争论不休 。历史客体的复杂性是史学领域中百
家争鸣的客观根源 。
李振宏从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两方面论述历史认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并对历史认识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52 史学理论研究 2008 年第 1 期

本身作进一步的专门研究 ,因为历史认识是史学主体作用于历史客体的结果 ,从对前两者的


研究延伸到对第三者的研究 ,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历史认识能否被检验 ,这在以往的史学理
论研究中 ,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李振宏在《试论历史认识的检验问题》《 ( 河南大学学报》
1989 年第 4 期) 中指出 ,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学者否认历史认识的可检验性 ,并把它引为否定
史学可以成为科学的根据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肯定历史是可以被检验的 ,但是缺乏对这个
问题的全面探讨 ,因而使这一科学思想还没有得到有力的证明 。不可检验论有两项论据 ,其
一是历史现象的不可重复性 ,针对此观点 ,李振宏提出 ,史学家完全可以用科学抽象的方法
发现历史的重复性 。其二 , 不可检验论者从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出发 , 否认历史认识的客观
性 。李振宏在承认历史相对性的前提下 ,强调历史客体的客观性 ,由此确认历史认识的可检
验性 。他认为检验历史认识的标准是“历史之真”,并提出检验历史认识的几种基本形式 ( 或
方式) 。
李振宏的《历史认识模糊性研究的意义》《 ( 史学理论》1988 年第 3 期 ) 论述了历史认识
中模糊性的存在 ,并指出以往忽视这种存在使得史学家不能理性地认识历史知识的性质 ,因
而历史知识的性质被一种虔诚的科学态度所掩盖 。正是研究历史认识论 ,研究历史模糊性
这一特点 ,我们才理解了历史认识的复杂性 ,我们才能对历史知识的性质有理性的认识 ,从
而证实它在多大程度上包含着历史真实的成分 。文章阐述历史认识模糊性与真实性 、 确定
性的关系 ,指出 “
: 每一历史认识都带有模糊性 、
不确定性 ,每一历史认识都是对历史事物的
一个特殊测度 。它们都没有穷尽历史之真 ,但都或多或少包含有历史之真 。 ”

三、
重新审视并改造传统课题
李振宏在 1979 年写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封建时代的农民是革命民主主义者吗 ?》, 表现
出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敏锐的学术眼光 。20 年后 ,他又以“农战史”为主题 ,写了《论中
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历史结局》《 ( 史学月刊》1999 年第 5 期 ) 。这篇文章对中国农民战争问
题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
以往农战史学者以毛泽东的一个著名论断 ,即历史上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作为
农民战争历史结局的定论 。李振宏分析此论的逻辑含义有三层 :11 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即
是农民革命 ,其使命是推翻封建统治 ,实现并非是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革命结果 ;21 判断农
民革命成败的标准 ,即是它是否推翻了封建统治 。而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都
没能实现这一历史使命 ,所以 ,都历史性地“失败”了 ;31 农民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 是它没
有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 ,没有如同现在所有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
文章认为 ,新的生产力 、
新的生产关系 、
先进阶级的政党等 ,这些都是封建时代根本不可
能具备的历史条件 ,农民当然就不可能提出推翻封建统治的历史任务 。对农民起义或农民
战争成功与失败的判断标准 ,只能从它爆发的历史条件中去抽象 ,从它可能完成的具体的而
不是虚幻的历史使命出发去提炼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都只是逼上梁山式的求生本能
的表现 ,没有一次是自觉的革命行动 。它的客观历史使命只是改善一个王朝的统治政策 。
从这个角度看 ,众多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这一历史使命 ,所以应该看作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一部彰显学术个性的历史学著作 153

是他们通过起义和战争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 。
专题研究和讨论曾经长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热点和重点 。新时期之初历史学曾对大
部分传统课题进行反思 ,其中中国古史分期 、资本主义萌芽以及“亚细亚生产方式” 等问题讨
论得最为热烈 。讨论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 ,增进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但是终究还是不了
了之 。于是有学者提出 ,一些传统命题实际上是“假问题”,所以才不能有结果 。以往学界为
此付出太多的精力 ,实在是很不值得 ,现在继续讨论这些问题当然更是没有必要 。作为“五
朵金花”中曾经最为灿烂一朵的“农战史” 专题没有经历上述专题那样的全面清理 ,也没有被
认为是“假问题”
而遭到公开的否定 ( 只是在历史动力问题的讨论中作为“阶级斗争动力论”
的依据之一被涉及) 。
对于传统专题全盘否定或者置之不理 、 轻易放弃都是不可取的 。李振宏说 “
: 那些历史
的重大现象 ,在任何时候都会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不能将其作为过时的选题而抛弃 。就像农
战史研究 ,即使在今天 ,似乎也应该予以重视 。更何况在人们的思想观念 、
认识角度 、思维方
式都已明显变化之后 ,我们的确还需要将过往的研究重新加以检点 。这就是本文重提农战
史这个 20 世纪以来史学传统课题的理由 。

文章最重要之处是提出建设性的主张和初步设想 : 改造传统“农战史” 课题 ,站在新时代
的高度开展为社会所需要的农民问题研究 。 “我们期待着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问题研究 ,能成
为历史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并绽开出比传统的“五朵金花” 更为娇艳 ,也更富有生命活力
和科学魅力的史学鲜花 。 ”
总之 ,对以往花费了历史学者大量精力的众多传统课题不能轻易
地抛弃 ,应该总结经验 ,提高认识 ,从新的角度开展新的研究 。这对于中国历史学的学科建
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

四、
大视野下的实证研究
“大气”
的学术个性不仅表现于宏观的理论阐述 , 也贯穿在实证研究中 。李振宏从各个
角度研究某些历史现象的不同方面 ,由此达到一个总体性的认识 。正是因为有着宏观的把
握 ,使他能够将分散的史料背后原本各自孤立的史实连接成为一幅完整而又生动的历史画
面 ; 既阐发历史的真意义 ,又展现出当时社会生活丰富 、多彩的场景 ,使人耳目一新 。
在文集中 ,有一组集中研究汉代居延地区屯戍问题的文章 。20 世纪 30 年代居延汉简
的发现引起学界极大的兴趣 ,不少学者竞相撰文研究汉代边郡的屯戍制度 ,但对其中较为重
要的劳绩制度却无专论 ( 劳绩制度是汉政府对戍守边郡的各级吏卒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和
奖惩制度) 。李振宏撰文《居延汉简中的劳绩制度》《 ( 中国史研究》1988 年第 2 期 ) , 填补了
这一空白 。该文分析“功”与“劳”这两个不同概念及其关系 ,认为劳绩制度的对象是屯戍边
塞的各级官吏 。他们任职即积劳 ,事异则上功 。至于广大辛苦劳作 ,候望于烽燧上的戍卒是
不计其劳绩的 。确切地说 ,他们的劳作辛苦是不承认其为“劳” 的 。文章进一步指出 ,汉代政
府通过对戍吏的管理 ,达到了对全体戍卒的牢固控制 。屯戍官吏的劳绩制度保障了汉代屯
戍的正常运作 ,使屯戍起到稳定政治局面和繁荣 、
发展边郡地区经济的作用 。在论述了对官
吏的管理制度之后 ,李振宏接着研究对戍卒的管理制度 ,写下《从居延汉简看汉代的戍卒管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54 史学理论研究 2008 年第 1 期

理制度》《 ( 河南大学学报》 1995 年第 1 期) ,从而完善了关于汉代屯戍管理制度的研究 。


鉴于过去学界较多关注汉代屯戍吏卒的军事生活和制度 ,较少研究屯戍吏卒的社会生
活 ,李振宏另辟蹊径 ,着力开发这片新领域 。 《汉代居延屯戍吏卒的经济生活》《
( 简帛研究汇
刊》 第 1 辑 ,2003 年出版) 证明 ,汉代居延地区的屯戍组织 ,既是一种军事组织 , 又具有复杂
的社会属性 。在屯戍吏卒之间 ,屯戍吏卒与当地百姓之间有着相当频繁的经济交往 ,包括直
接的买卖关系 、 借贷关系 、
雇佣关系 、
债务关系 ,等等 。这些交往是平等的 ,各种经济关系的
发展是正常 、 有序的 。
《汉代居延屯戍吏卒的精神文化生活》《 ( 简帛学研究》第 3 辑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版) 表明 ,汉代居延地区屯戍吏卒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丰富 ,表现在学习国家的法律政策条
文、 学习实用的文化基础知识 、 参加宗教及各种占卜迷信活动等方面 。 《汉代屯戍生活中的
古典人道精神》《历史研究》2001 年第 5 期 则发现 ,屯戍吏卒生活有一种古典人道主义精
( )
神 ,具体表现在 : 吏和卒之间有着较为平等的身份地位 ,对吏卒的生命健康有一定的重视 ,包
括建立医疗档案 、 安排适量的劳动强度等 ,此外还有尊重人的情感需要 ,允许戍卒带家属 ,并
且给家属提供充足的生活保障 ,使戍卒在戍边期间也能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 。
这一组文章集中研究了汉代屯戍官吏和吏卒的工作 、 劳作和生活 ,既有深度 ,也有广度 。
不仅有助于了解汉代屯戍的情况 ,由此认识当时国家的政治 、
军事和经济制度 ,而且揭示了
下层人民生活史从经济生活到精神生活的不同层面 。李振宏对汉代屯戍问题的研究成果为
海内外简牍学界所关注 。文集中几篇历史考据文章不仅考订史实 ,还阐发史实背后的普遍
意义 ,起到“以小见大”
的作用 。

五、
几点随感
《历史与思想》不仅为历史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知识和观念 ,而且给人以有趣和富有意
义的启示 。笔者从中首先想到的是学者的学术体系及其结构 。以前我对此基本上没有考
虑 ,正是李振宏先生的著作使我想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阅读《历史与思想》,就像是观赏乔
家大院那种大的建筑群 ,第一个感觉是“大”,深入进去后即能够感受到它的合理的设计和有
机的布局 ,在一个大体系中包含着层层次体系 ( 就像一个大院中套着一个个小院) :

具有普遍意义的唯物史观
中层的 ( 或中观) 历史理论 —
——如农民战争
史学理论 — ——历史认识论 、 方法论等
基层的 ( 或微观) 实证研究 ( 包括考据)

此外 ,还有本文未能论及的思想文化 。
为什么会有这种独特的结构 ? 这恐怕得益于作者较为深厚的理论素养 。开阔的视野 、
明晰的概念将学术研究体系化 、
条理化 ,各个部分之间相互推动 、相互联系 。这恰恰符合作
者所推崇的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要求 。该书介绍此方法论 “
: 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一部彰显学术个性的历史学著作 155

是它的整体性原则 。”
这种方法突破了以往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它不要求人们硬把活的有机
,
整体分解成死的许多部分 ,然后机械地相加 。而是要求人们把对象作为有机整体来考察 ,从
整体与部分之间 、
部分与部分之间 ,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依赖 、 相互结合 、
相互制约等相
互作用的关系中去揭示系统的特征与运动规律”。
由此而产生第二个联想 : 历史理论有什么用 ? 人们或许以为 ,研究历史理论主要是为了
解决历史问题 ,目的是取得具体的结论 ,以达到明确的历史认识 。现在看来 ,这只是问题的
一个方面 。还有一个方面 ,一直为人所忽视 ,那就是理论修养对于历史学者的普遍意义 。如
果缺乏一定的理论修养 ,历史研究难以创新 ,有些专家即使在他那个专业领域中 ,也可能因
判断失误或概念不清而出现偏差 。相形之下 ,有些理论学者却能够看到专业学者所看不到
的问题 。所以 ,历史理论不应当仅仅为少数专门的理论学者所关注 ,还应受到所有历史学者
( 各个学科学者) 的重视 。尤其对历史认识论的把握 ,可以减少历史研究的盲目性 ,使历史学
者对自身 ( 历史主体) 以及对研究的结果有自觉的认识 。
第三个联想是如何改进历史理论的研究方法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 , 收入此文
集中的论文时间跨度长达 27 年 “有些观点已经过时
, , 甚至连我自己也无法认同”。任何思
想都是时代的产物 。文集中有些早期的理论文章明显具有“正本清源” 的意图 ,反映当时“回
到马克思” 的思潮 。文章多以经典作家的论述为主 ,理论阐述显得过于抽象 。今后的理论研
究应当注重以实证研究为基础 。例如研究阶级斗争理论可以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专门的理
论梳理 ,追踪历史上有关阶级斗争的种种论述 ,发现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渊源和其后的发
展状况 。另一种是实证的研究 ,用历史上阶级斗争的具体表现比照 、验证和补充 、发展马克
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 。以往对第一种方法的运用有余而对第二种方法的使用略显不足 。
这是历史学界普遍的不足 ,而不仅仅表现在本书中 。
只有具体的历史研究才能够深化我们对理论及其所涉及的特殊历史问题的认识 。就拿
阶级斗争来说 ,不同时期 、
不同地区的表现及结果是不同的 。例如 ,在西欧中古社会 ,很少爆
发中国式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农民和市民多用合法手段与统治者较量 、 抗争 ,从
而达到有效维护权利和争取权利的目的 。中国民众不得不依靠暴力来反抗统治阶级的暴
政 ,但是起义 、
造反的结果并不能改变大多数民众的命运 。这种对比反映出中西社会的差
异 ,也说明阶级斗争形式 ( 或手段) 的重要性 。
对历史上的剥削以及剥削阶级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取得新的认识 。以往
人们多依照马克思的论述 ,承认剥削对于社会历史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并认为剥削阶
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曾起到进步的甚至“非常革命”的作用 《( 历史与思想》中也是这样论
述) 。这种观点当然是正确的 ,但是这对于历史认识来说过于抽象 。不同时代或者同一时代
的不同地区 ,剥削的方式和剥削量都有所不同 ,例如西欧中世纪领主对农奴的剥削量是明确
的和相对固定的 ,而且由于农奴的抗争有效地限制了领主的剥削 ,使得农民收入普遍增加 。
这正是西欧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前提之一 。而中国的官僚贵族凭借国家强权对社会实行极其
残酷的剥削甚至无限制的掠夺 ,引起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和农民战争 ,造成无数
次社会动乱 。正是剥削方式和剥削量的差异形成了中西社会的不同特征 。
同样 ,剥削阶级的表现和作用也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英国的贵族为制约王权 ,强迫国王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56 史学理论研究 2008 年第 1 期

签署由他们起草的《自由大宪章》,后来又推动议会的建立 ,为民主和宪政建设起到积极的作
用 。中古后期 ,欧洲的王权普遍与城市结盟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中古社会中的皇
帝和官僚贵族却没有上述这种积极的作用 。尽管官僚贵族对中国历史起到重要作用 ,创造
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但是这种作用与西欧贵族所起的作用毕竟意义有所不同 。追寻其中的
原因 ,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各自社会的特殊性 。这种具体性的研究恰恰符合本书的主旨 ,即历
史科学在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时 ,还应该通过具体的实证性的研究 ,探寻各国历史发展
的特殊规律 。

( 作者黄敏兰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 ; 邮编 :100006)


( 责任编辑 : 刘  军)
( 责任校对 : 张旭鹏)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 2007 年卷) 出版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黄浩涛主编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前沿报告》( 2007 年卷) ,已在 2007 年底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2002 —2006 年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哲学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世界
历史 、
考古学 、 中国边疆史地 、
中国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语言学 、 法学 、国际法学 、
社会
学、民族学与人类学 、 宗教学 、
新闻传播学 、国际政治各学科研究以及国别和地区研究的前沿
报告 。关于外国史学理论研究 ,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研究 、 全球史研究 、 生态环境
史研究和历史认识理论研究 ,等等 。此外 ,在该书中收入的《2002 —2006 年世界历史研究前
沿报告》 中 ,也有较多的篇幅介绍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 。
编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精神 、
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所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它既是对现有学术成果的总
结 ,也为学者确定进一步发展方向提供帮助 。该《报告》关注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近年出现
的新问题 、 新观点 、
新成果等内容 ,可在各种新老问题的交织中呈现学科发展的总体面貌 ,有
助于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和探索 ; 有助于拓展科学思维空间 ,推进包括历史科学在内的人
文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建设 。2007 年卷出版之前 ,已经有五卷出版 。
( 史新)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