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2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0 年第 12 期

1999 年隋唐五代史研究概况

牛来颖

  伴随着世纪末的总结和对新千年的期盼, 隋唐史的研究以其惯常的步履走过 1999 年, 向


学界奉上与往年同样厚重、丰硕的成果。这就是星散各处的学术论文和如下一批沉甸甸的学术
专著和论集: 王永兴著《王永兴学述》( 浙江人民出版社, 1 月。同月出版物仅在首篇标注月份) ,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全十卷, 第四卷隋唐。法律出版社) , 杨文和编《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法书大观》第十一卷《晋唐写经・晋唐文书》( 东京柳原书店、上海教育出版社) , 牛润珍《汉至唐
初史官制度的演变》( 河北教育出版社) , 怀效锋点校《唐明律合编》( 北京法律出版社) , 杜文玉
著《唐高祖与唐太宗》( 陕西人民出版社, 2 月) , 原州联合考古队编著《唐史道洛—— 原州考古
调查报告之一》( 东京勉诚出版) , 王尧主编《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解题目录》( 北京民族出版社) ;
宿 白著《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 北京文物出版社, 3 月) , 王尧主编《贤者新宴》《 ( 藏学研究丛
刊》第 1 辑, 北京出版社) , 林春伶著《唐代游侠诗歌研究》( 台北文津出版社) ,《历史科学与理论
建设》( 祝贺白寿彝教授九十华诞, 北京师大出版社, 4 月) , 宁可《宁可史学论集》( 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史学研究》 第一辑 ( 首都师大出版社) , 宁夏固原博物馆、中日原州联
合考古队编《原州古墓集成》( 北京文物出版社) , 何磊著《三藏法师玄奘传》( 云南大学出版社) ,
戴伟华《唐代文学研究丛稿》( 台湾学生书局) , 齐东方著《唐代金银器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5 月) , 杨曾文著《唐五代禅宗史》( 同前) , 郭锋《唐代士族个案研究: 以吴郡、清河、范阳、敦
煌张氏为中心》(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流泉、王世建、黄沙著《尘埃历尽——中国珍贵文物蒙难纪
实》( 山东画报出版社) 、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全唐文补遗》 第六辑 ( 三秦出版社) 、
《古典文
献与文化论丛》第二辑 ( 杭州大学出版社) , 丁如明、聂世美校点《白居易全集》( 上海古籍出版
社) , 王淑民编《敦煌石室秘藏医方——曾经散失海外的中医古方》(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
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隋唐文化研究丛书・历史篇》( 台北文津出版社, 6 月) 包括: 章群《通鉴
及新唐书引用笔记小说研究》 、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 、高明士《隋唐贡举制度》 、张泽咸
《隋唐时期农业》 、王寿南《唐代人物与政治》 、王吉林《唐代宰相与政治》、韩国磐《唐代社会经济
诸 问题》、陈国灿《唐代的经济社会》 、刘俊文《唐代法制研究》 、邱添生《唐宋变革期的经济社
会》。 李浩著《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 , 傅绍良《盛唐文化精神与诗人人格》 , 李彬《唐代文明与新
闻传播》( 新华出版社) , 魏国忠、朱国忱、赵哲夫《谜中王国探秘——渤海国考古散记》( 山东画
报出版社) , 黄征、程惠新著《劫尘遗珠——敦煌遗书》( 陇文化丛书) ( 甘肃教育出版社, 7 月) ,
吴功正《唐代美学史》( 陕西师大出版社) , 孟列夫主编, 袁席箴、陈华平译《俄藏敦煌汉文写卷叙
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孙修身《王玄策事迹钩沉》( 新疆人民出版社, 8 月) , 杨镰、马大正主编
1999 年隋唐五代史研究概况 3

《西域考察与研究续编》( 同上) ,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中华书局) , 张国刚主编《中国


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国际汉学》第四辑, 余恕诚《唐诗风貌及其文化底
蕴》( 台北文津出版社) , 任爽《唐代礼制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9 月) , 杨鸿年《隋唐西京
坊里谱》(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 博士文库, 华中师大出版社) , 仝
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山东人民出版社) , 王波、祁小山编著《西域国宝录》( 新疆人民
出版社) , 常书鸿著《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 甘肃文化出版社, 10 月) ,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
度》( 学苑出版社) , 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十六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乌廷玉著《唐朝二百九十
年》( 中国经济出版社, 11 月) , 高国藩《敦煌俗文化学》( 中华本土文化丛书) ( 上海三联书店) ,
魏明孔著《隋唐手工业研究》( 甘肃人民出版社) , 谢桃坊《敦煌文化寻绎》( 四川人民出版社, 12
月) , 翁俊雄著《唐后期政区与人口》( 首都师大出版社) ,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山东大学
出版社) ,《唐研究》
第五卷,《敦煌吐鲁番研究》 第四卷, 史念海主编《汉唐长安与关中平原》《 ( 中
日历史地理合作研究论文集》 第 2 辑, 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增刊) ,《中华文史论丛》
58、59、60
辑 ( 上海古籍出版社, 5 月、9 月、12 月) 。

一、政治史与政治制度史
政治制度。官制研究有了新的进展。随着重唐轻隋现象的改观, 有关隋史的研究逐渐深入,
为寻找唐制形成的内在原因、考察制度的渊源和延续性提供了帮助。 叶炜《试论隋朝中央的官
吏分途及其背景》《 ( 北大史学》 第 6 期) 指出, 中央文官机构中胥吏系统在此时得以初步形成。
伴随胥吏绝对数量的增多, 与官相比地位的下降, 以及胥吏问题的突出等, 种种现象显示出胥
吏群体在官僚机构中的突显, 是官吏分途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阎步克《隋代阶官制度的变
化》( 人民政协报 3 月 24 日) 针对唐初官员等级制方面所形成的官品、文武散阶及勋官等相互
配合的复合体系, 就汉唐官阶制度的演进过程, 对北魏、北周、北齐文武散阶的发展的探讨, 论
证了隋朝在北朝向唐过渡中的关键作用。 另一篇《隋代文散官制度补论》《 ( 唐研究》 第 5 卷) 从
大夫与郎尉分别考察隋代散阶制度的变化意义。 袁刚《隋朝监察制度述论》《 ( 北大学报》第 6
期) 着重指出了在制度创新方面, 隋制所表现出的特色和对唐制的重要影响。韩升《隋史考证九
则》《( 厦大学报》
第 1 期) 围绕隋朝王室籍贯、杨忠与“擒窦泰”
战役、独孤皇后生年及婚年、隋文
帝任随州刺史的时间及诛北周六王案等九个问题排比考证, 多有新见。 朱瑛石《“咒禁博士” 源
流考》《
( 唐研究》第 5 卷) 对隋唐制度渊源的考察, 是从宗教的角度入手的, 考察了北朝文化对
隋唐行政法的影响, 这一点以前很少为治隋唐史者所注意。
对唐代使职的研究较为集中。 宁志新《唐朝使职若干问题研究》《 ( 历史研究》
第 2 期) 将使
职分为五大系统: 财政、军事、行政监察、宫廷服务、礼法杂类, 并分析了使职产生的主要原因。
潘孝伟《论唐代宣抚使》《 ( 中国史研究》第 2 期) 论证了中央临时差遣的赈灾特使宣抚使的职权
及体制利弊。 杜文玉《唐代内诸司使考略》《 ( 陕西师大学报》第 3 期) 重点论述内诸司使系统中
部分使职的设置、职能、沿袭等问题, 以及五坊使的支使设置、大盈库与琼林库的职能分工、总
监使兼知太仓出纳的职能, 对以前成说多有纠讹正误。
对于唐代政治体制的演进, 学界以往忽略安史之乱及此后战争环境的影响和所促生的诸
多因素。 刘后滨《安史之乱与唐代政治体制的演进》《
( 中国史研究》
第 2 期) 从如下方面论述了
4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0 年第 12 期

战争对唐制向宋制过渡中的不容忽略的意义: 战争造成的财政供应、考课铨选和礼仪制度的混
乱, 使职体系得以形成和巩固, 使司与尚书六部职权的冲突得以调整, 中枢体制新格局也有了
新的发展。
科举。 侯力《唐代俊士科考论》《
( 中国史研究》
第 1 期) 认为, 就科名而论, 俊士科有其历史
渊源, 于贡举而言却是新制, 其设立是与四门学的改革直接相关。 唐初俊士科源自开皇之制而
非大业之制。李浩《从士族郡望看牛李党争的分野》《 ( 历史研究》 第 4 期) 提出, 牛党核心人物皆
为进士及第, 还有进士带制科或明经带进士出身者, 李党除李德裕、郑覃之外, 成员亦基本上是
进士出身。 所以李党所反对的并非科举进士制度本身, 而是进士的浮薄习气。
军事。 利用敦煌文书 s. 11287 号, 孙继民发现其在军事制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即文书证
实了八世纪的唐代军队中设有队级押官和普遍设立的队佐。 文书间接反映了安史之乱后西州
地区面临的严重军事形势和兵源几乎枯竭的状况 《 ( 关于 s. 11287 号两组这事文书的探讨》 ,
《敦煌学辑刊》 第 1 期) 。黎虎《唐前期边疆军区“道” 的外交管理职能》《 ( 学术研究》
第 4 期) 从边
疆各军区道的外交职能逐一论述, 认为这些职掌大多与军事问题相关。 程喜霖《论唐代关津与
过所的关系及其国防治安功能》《
( 湖北大学学报》第 2 期) 探讨了唐在长安四面及交通要隘处
设置的关津及施行凡百姓出入关门必“请过所而度”的制度, 关津与过所在稽查与辨良奸中的
互为表里功用, 以及在维护国防治安及政治程度上的作用也进行了论述; 林荣贵《五代十国的
辖区设治与军事戍防》《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4 期) 通过对各朝邦辖区治理上的利弊得失与
兴衰存在的关系, 揭示该时期由分立向统一转化的诸多问题。
法制。陈戍国《从〈唐律疏义〉看唐礼及相关问题》《 ( 湖南大学学报》第 1—2 期) 通过宗法制
度、祭祀、丧葬之礼、婚礼, 探讨了唐代礼制中的重要内容, 以及唐礼与唐律的关系。 杨际平《也
谈敦煌出土契约中的违约责任条款——兼与余欣同志商榷》《 ( 中国社经史研究》 第 4 期) 通过
百余件契约文书 ( 买卖、典卖、博换土地宅舍契、卖牛契、租佃契等) 有明确的违约罚则的事实,
得出了与 1997 年余欣《史学月刊》
发表的《敦煌出土契约中的违约条款初探》
相反的结论: 即当
时在各类契约中订立违约条款的普遍现象和广泛推行的普遍意义, 而少数几件契约非正常缺
失违约条款只能视为特例。李天石从长期以来未被重视的 10 余道唐人判文中论证了唐律中关
于良贱、身分制度的大量法律条文, 他认为这不只是魏晋南北朝律文的遗留, 而是有着现实的
社会基础, 他还通过判文与律文的比较, 从中发现中古良贱制度在唐代发生的某些重要变化

( 从判文看唐代的良贱制度》 《中国史研究》 第 4 期) 。 荣新江、史睿《俄藏敦煌写本〈唐令〉
残卷
( g g. 3558) 考释》《
( 敦煌学辑刊》
第 1 期) 则将俄藏文献中误题作“道教经典” 的唐令残卷通过
释录、推补, 判定唐代祠令的内容。
政治史。本年度学者对隋唐政治事件的研究给予了很大关注。安彩凤《唐代朔方军何以未
割据自立》《( 人文杂志》第 5 期) 分析了朔方军与其它军镇的关系和自身条件的限制。 李鸿宾
《唐朝后期的朔方军与西北边防格局的转变—— 以德、顺、宪三朝为例》《 ( 唐研究》第 5 卷) 认
为, 朔方军从控制一方的强大节镇, 蜕变为一个管辖若干州县的普通节镇, 由一个地区性节镇
缩小为区域节镇集团的一分子, 反映出十节度御边格局的解体和京西北八镇及神策军、防秋兵
体制新格局的形成。 周尚兵《郭子仪的福禄考与唐皇室的平乱图强》《( 湖北大学学报》第 2 期)
对郭子仪得享福禄寿考的原因, 以及唐皇室的政治斗争与强干弱枝策略进行了探讨。 卢向前
1999 年隋唐五代史研究概况 5

《“甘露之变”前后郑注的行踪考辨》《 ( 文史》第 46 期) 重点考证了未参与甘露之变的首要人物


郑注在事件前后的行踪, 以期了解事实的真相。 周建国《李德裕与牛李党争考述》《 ( 唐研究》

5 期) 从史料辨证入手, 论证了李德裕在党争中的历史作用, 并对党争所涉及的主要事件作了
新的探讨。何灿浩《唐末地方动乱的新特点》《 (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第 1 期) 指出, 唐末将帅控制
地方的政治要求取代了军士经济的要求成为动乱的内在原因。动乱主体由军士转移到刺史、军
将。 地区逐渐缩小, 影响却在扩大。 何勇强《唐末两浙的武勇都与武勇都之乱》《 ( 中国史研究》
第 3 期) 讨论了对钱 两浙霸权造成深远影响的武勇都及武勇都之乱。

二、经济史
区域经济。 张泽咸发表了《汉唐间云贵高原地区农业生产述略》《 ( 唐研究》
第 5 期) 、
《汉唐
间东北地区农牧生产述略》《( 文史》第 46、47 期) , 其中关于隋唐东北地区状况的部分, 涉及高
丽、  、奚、契丹、室韦、女真、渤海的农牧生产。 周怀宇《论隋唐开发淮河流域交通的国策》

( 安徽大学学报》第 5 期) 论证了隋唐淮河流域开发的轨迹与成就, 认为这一开发曾产生过一
定的社会效应。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的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 江汉论坛》第 1
期) 对荆江至长江中游水患进行了考察, 指出, 东汉至清 1900 年中唐代所发生水患的频率最
低。他还对包括隋唐在内的这一时期的生态环境和防洪治水的经验予以总结。余蔚《浅谈唐中
叶关中地区粮食供需状况——兼论关中衰弱的原因》《 ( 中国农史》 第 1 期) 认为唐中叶关中地
区的粮食自给率相当高, 漕粮在关中的巨大消耗中并不占很大份额, 开元末年和天宝年间关中
粮食自给率达到 9718% , 同时还提供了政府用粮的 3113% 。关中的衰弱发生在安史之乱后, 并
由政治中心的转移最终促成。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种植棉花研究》《 ( 中国史研究》第 3
期) 集中讨论了棉布的名称来源及产地, 用量及使用状况。 指出: 作为户调的征收对象, 晚唐五
代的敦煌地区已普遍种植棉花, 生产棉布。 王利华《魏晋——隋唐时期北方地区的果品生产与
加工》《
( 中国农史》第 4 期) 从种植区域、品种类型、外来品种推广等方面论述了当地果品消费
及加工生产的技术。 同类文章还有马雪芹《唐代三峡述略》《 ( 西南师大学报》 第 3 期) 。
户口、田制。阎守诚《逃户对唐代社会的影响》《 ( 首都师大史学研究》 第 1 辑) 从三个方面对
逃户进行了分析, 认为: 逃户使人口的分布更趋合理,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促使赋税制度发
生变化, 有利于租佃佃农制的发展。陶文牛《隋初户口考》( 同上) , 提出了一个问题: 隋大业五年
著籍人口数量与唐建国百年以后鼎盛的开天时期相当, 而此时距隋建国尚不满 30 年, 完成统
一仅 20 年, 隋代著籍人口是如何增长的? 杨际平《唐五代“屯田”
与“营田”
的关系辨析》《
( 汕头
大学学报》第 5 期) 认为, 唐前期营田包括全部屯田、诸镇戍烽铺兵营种的田土、由各地官府统
一经营的公廨田、职分田。而以屯田为主。后期至五代户部营田务的营田是与屯田并行的另一
官田系统。 唐后期屯田继续存在, 并未转化为营田。
赋税、财政。陈国灿《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唐前期户税》《 ( 敦煌吐鲁番研究》 第 4 卷) 从吐鲁
番出土的一大批唐前期西州高昌县官征收各种税目的“抄”条, 了解到唐官府租庸调推行同时
另外收纳的一些名目的赋税。李锦绣《唐长安大明宫西夹城内出土封泥研究——兼论唐后期的
口味贡》《( 中华文史论丛》
第 59 辑) 分析了口味贡与唐代国库制度, 以及唐后期财政的关系。陈
峰《试论唐宋时期漕运的沿革与变迁》《 ( 中国经济史研究》
第 3 期) 对唐代和宋代漕运的不同之
6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0 年第 12 期

处作了比较, 并对唐至宋漕运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考察。 金滢坤《吐蕃统治敦煌的财政职官体系


——兼论吐蕃对敦煌农业的经营》《 ( 敦煌研究》
第 2 期) 考察了敦煌陷蕃后, 吐蕃在这一地区推
行的完整的财政体系, 认为, 从其设官情况可看出吐蕃对这一地区农业的重视。
工商业、货币。黎虎《唐代的饮食原料市场》《 ( 中国经济史研究》 第 1 期) 将饮食市场的不同
层次分为保证基本生活需求的必要型饮食市场 ( 包括粮食、蔬果、肉类、副食调料等主副原料或
半成品) 和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享受性饮食成品市场 ( 包括各种食店、酒肆等食物成品店肆) 两
种。 魏明孔《隋唐手工业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北易位》《 ( 中国经济史研究》 第 2 期) 从宏观上分
析了我国南北地区手工业经济重心的自北向南的转移, 由此反映出的手工业生产中的布局和
生产结构的变化, 以及对政治中心变迁所产生的不可低估的影响。王涛《唐后期南方城市的兴
起与繁荣》《
( 晋阳学刊》第 5 期) 从另一个视角探讨了唐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的总
体特征, 他认为, 就城市而言, 表现在传统城市体制的变化, 城市间的联系日益增强, 政治职能
并未完全消退, 同时经济职能有所加强。 苏金花《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商品货币形态》《 ( 敦煌研
究》第 2 期) 针对敦煌发达的商品贸易活动和滞后的商品货币经济之间的距离指出, 在敦煌除
唐前期在商品交换中使用钱币外, 在吐蕃占领时期至五代宋初即归义军时期, 该地区存在大量
使用实物货币的现象。作者对当地的主要货币形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林文勋《南诏货
币流通分析》《 ( 云南社会科学》
第 1 期) 围绕南诏时期所流通的贝币、缯帛、盐币、黄金货币等实
物货币, 认为唐代货币制度对南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流入云南境内的铜钱在局部地区流通,
并影响了云南货币文化发展的取向。
寺院经济是封建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 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郝春文《关于唐后期五
代宋初沙州僧团的“出唱”活动》《
( 首都师大史学研究》
第 1 辑) 根据敦煌文献中的有关资料, 对
这一时期沙州僧团频繁举行的、类似近代以来拍卖的重要经济活动, 包括对出唱物品种类、来
源、原则及出唱活动主持与唱买者等问题进行了考察。郑显文、于鹏翔《试论唐律对唐前期寺院
经济的制约》《 ( 中国经济史研究》 第 3 期) 则从法的角度讨论了唐前期寺院经济的制约机制, 认
为寺院经济是与封建社会国家经济和法律制度相矛盾的一种经济形式, 毁佛运动的原因是寺
院占有大量土地, 与国家争夺劳动人口和赋税收入。此外, 有关经济思想的文章有张清华、张弘
韬《论韩愈的经济思想》《 ( 中州学刊》 第 3 期) , 吴浩《唐代海盐产地的分布与盐利》《
( 扬州大学
学报》第 6 期) 等。

三、社会史
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相关研究题材的丰富多彩, 包括隋唐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婚姻
家庭、社会组织、丧葬礼仪和宗教活动等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 学者们所涉及的问题深度和广度
都有了较大的拓展。
饮食。姚伟钧《汉唐饮食制度考论》《
( 中国文化研究》
第 1 期) 围绕餐制、饮食方式和饮食礼
仪变化展开分析, 讨论了三餐制习俗的确认与巩固、家具革新引起的饮食方式 ( 从分食到合食)
的变化以及宴席座次、进食等礼仪问题。李肖《论唐朝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同上) 归纳了唐代
饮食文化四个方面的特征。 王赛时《唐朝人的主食结构》《( 人文杂志》 第 2 期) 、高启安《唐五代
敦煌僧人饮食的几个名词解释》《
( 敦煌研究》
第 4 卷) , 以及高启安、王玺玉《唐五代敦煌人的饮
1999 年隋唐五代史研究概况 7

食品种研究》( 同上, 第 2 期) 是对名目繁多的食物名称以及特殊用语的具体研究, 从而反映了


唐代饮食品种的丰富以及食物加工技术的发展, 同时, 还涉及饮食习惯中不同文化的渗透与影
响。
妇女、婚姻家庭。 邓小南《六至八世纪的吐鲁番妇女——特别是她们在家庭以外的活动》

( 敦煌吐鲁番研究》 第 4 期) 将墓志碑铭中着意刻画的柔顺倚从、足不出户的“理想化”妇女形
象与实际生活中如经济活动、宗教活动、诉讼事务中的妇女形象作了对比, 进而揭示出强烈存
在于人们理念中的对家族门户内外界限的象征意义。 张国刚《墓志所见唐代妇女生活探微》

(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第 1 期) 从墓志中发掘有关家庭生活的记载, 分析讨论了妾与夫君及本
家的关系、唐代妇女的婚龄、生育密度等, 提供了有关婚姻家庭史研究的具体素材。作者的另一
篇文章《唐代世俗家庭的宗教生活——跋房山石经题记〈故上柱国庞府君金刚经颂〉 》《
( 中华文
史论丛》第 59 辑) 从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的佛教活动入手, 分析了世俗家庭与佛教宗教生活两个
对立方面在中国社会中所表现的高度统一性, 指出由此引发的必然结果, 即把家庭伦理关系带
入佛事活动或是佛事活动成为一种世俗化的社会活动。 敦煌出土的关于十世纪前后的离婚文
书“放妻书” , 反映了唐代婚姻制度中的丰富内容。杨际平《敦煌出土的放妻书琐议》《 ( 厦门大学
学报》第 4 期) 和张艳云《从敦煌放妻书看唐代婚姻中的和离制度》《
( 敦煌研究》
第 2 期) 都是围
绕和离的研究, 分别涉及放妻书的用途和离婚原因、形式, 以及财产分割等。前文指出封建社会
礼教乃汉魏以降历代律令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但礼教毕竟不同于律令, 亦不必都入律、令。
律、令各条款不必均一本于“礼” , 而要考虑社会现实情况。就剥夺妇女婚姻自主权而言,“礼”与
“律令”是一致的, 而就剥夺寡妇再嫁权而言, 祸首是“礼” 而非“律令”
。王晓丽《唐五代拟制血亲
研究》《
(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第 1 期) 关注于通过人为方法和程序模仿真正血亲关系而制造出
来的血亲关系, 将其归之于以继嗣为目的、以感情需要为目的和功利性的三种类型, 并就其普
遍性和不稳定性特点及其对社会等级结构、社会风气乃至政治局势的影响作了全面分析。
社团组织、礼俗。 杨森《谈敦煌社邑文书中“三官”及“录事”“虞侯”的若干问题》《
( 敦煌研
究》
第 3 期) 通过对与社邑文书有关的转帖、历、状、疏、牒、斋文等文书记载的社邑三官的研究,
得出如下结论: 社组织中的社长、社官、社老三官大多为闲职, 不过是名义上的管理者, 在没有
三官虚职的社中, 具体操作者是录事、虞侯, 前者负责社人的红白事及其它杂事, 撰写帖文、发
放通知, 以及纪律监督等事宜, 后者则协助录事处理社中的各种杂事。王永平《论唐代的行业神
崇拜》《( 首都师大史学研究》 第 1 辑) 讨论了行业分工细密下行会组织的大量出现, 以及对行业
祖师崇拜与神化的普遍现象。吴丽娱《敦煌写本书仪中的行第之称——兼论行第普及的庶民影
响》《
( 敦煌吐鲁番研究》 第 4 卷) 认为, 来自家族排行的行第, 因同时可表明身分和取代名字而
表敬意, 故在实际生活中, 被广泛应用于官场上下、朋友之间, 敦煌写本书仪证明了敦煌社会行
第普遍流行, 并透露出行第称呼自士大夫向平民社会普及的途径和方式。 牛来颖《唐代祥瑞名
物辨异》《
( 世界宗教研究》
第 2 期) 依据史志及参校本, 对陈仲夫点校《唐六典》 中某些祥瑞名称
及所涉及的句逗进行了讨论。 段小强《敦煌文书中所见的古代丧仪》《 ( 西北民族研究》第 1 期)
介绍了莫高窟发现的数万卷文书中丧礼的“丧仪”部分, 分别涉及初死、告丧、奔丧、吊唁、殓、出
殡、葬仪等几个方面。刘毅《“唐三彩”
所展示的唐人社会生活》《(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 1 期) 以
唐两京等地历年出土的三彩器为基本研究资料, 结合唐宋间的文献记载, 对唐代服饰、宅园、家
8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0 年第 12 期

俱、娱乐活动及丧葬制度等唐人物质生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葛承雍《唐昭陵六骏与
突厥葬俗研究》《 ( 中华文史论丛》第 60 辑) 讨论了未予系统研究的六骏的产地来源、名号含义
和陪葬习俗, 文中依据突厥语还原音译和对其名号的考证、释文, 对今后的研究都颇有启发。杨
秀清《浅谈唐、宋时期敦煌地区的学生生活——以学郎诗和学郎题记为中心》《 ( 敦煌研究》第4
期) 分析了唐宋敦煌地区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兴趣爱好和快乐烦恼, 作者认为这些都反映了
该时期的社会现象, 有助于对唐宋敦煌地区社会生活的研究。刘淑芬《唐代俗人的塔葬》《 ( 燕京
学报》新 7 期) 指出, 集中于终南山、河南宝山、洛阳龙门、芒山等地的俗人塔葬, 受到了佛教僧
人塔葬影响, 由此可推知当时三阶教在唐代的流行及其影响。

四、思想、文化
宗 教。 杨维中《唐初三阶教大德惠恭行历及其佛学思想——〈法门惠恭大德之碑〉考释》

( 世界宗教研究》 第 1 期) 针对学界关于唐朝廷对三阶教“禁断”原因的理解, 认为从这位三阶
教著名僧人的活动和所得奖掖的事实来看, 唐初朝廷似未特别压制该教派, 而是持听之任之态
度, 三阶教后来的衰亡主因在于其教义本身的局限。 寇养厚《武则天与唐中宗的三教共存与佛
先道后政策》《 ( 陕西师大学报》 第 3 期) 将唐代三教并行政策分阶段进行了论述。 荣新江《唐代
西州的道教》《 ( 敦煌吐鲁番研究》 第 4 卷) 研究了吐鲁番出土的唐抄本道教经典和西州道观建
立及活动。 周维平《从敦煌遗书看敦煌道教》《 ( 西北民族研究》
第 2 期) 对敦煌文书中道教典籍
的斋醮、符 、论道、社会经济等文书及道教文学作品作了有益探讨。 王永平《论唐代道教内道
场的设置》《( 首都师大学报》第 2 期) 从李唐皇室入手, 探讨了唐代王权政治对道教的需求。 林
悟殊《唐季“大秦穆护祆” 考》《
( 文史》 第 48、49 辑) 对关于“大秦穆护祆”
的各家分歧予以综合考
察, 提出, 在武宗灭佛行动中受驱逐的是一批景教僧侣和琐罗亚斯德教僧侣, 包括来自波斯和
中亚地区的僧侣,“穆护” 是指直接来自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僧侣, 不能与景、回教混淆, 且这次
行动并未针对回教, 因而不存在灭佛波及回教的问题。 张广达《吐鲁番出土汉语文书中所见伊
朗语地区宗教的踪迹》《 ( 敦煌吐鲁番研究》
第 4 卷) 对文书中的某些寺庙的性质、该地区祭祀胡
天、风伯的习俗与粟特人信奉的祆教形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考证。 荣新江《 〈历代法宝记〉
中的未曼尼和弥师诃——吐蕃文献中的摩尼教和景教因素的来历》《 ( 贤者新宴》) 从这两个天
竺外道名字, 揭示出隐含于其中的一部内容丰富的文化传播史。 彭树智《唐代长安与祆文化的
交往》《 ( 人文杂志》第 1 期) 提出, 祆字的创造过程中保留了唐长安地区方言的读音, 从而表现
出鲜明的历史交往的时代感和地缘特点, 墓志中婆罗钵文与汉文合璧的志文更成为两种文化
在长安历史交流的见证。 此外, 祆官、祆祠也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其自身的文化形态是唐长安地
区文化与祆教文化交流的独特结果。 马德《敦煌文书〈诸寺付经历〉刍议》《 ( 敦煌学辑刊》 第1
期) 对敦煌僧尼寺和吐蕃付经历类文书归纳及经名释义, 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文化。 杜晓勤《试论隋炀帝在南北文化交融过程中的作用》《 ( 北京大学学报》 第 4 期) 有鉴
于史学界长期以来对炀帝的成见, 试图恢复该时期文化史、诗歌史的真实面目。 卞孝萱《 〈平淮
西碑〉 与〈说石烈士〉》《
( 文史》
第 46 辑) 挖掘了韩愈《平淮西碑》
被磨的历史原因和政治背景, 以
及罗隐《说石烈士》 的写作动机。 范子烨《六朝古卷:“唐写本〈世说新书〉 残卷”
揭秘》《
( 文献》第
4 期 一文, 对大家一致认同的唐人写本《世说新书》
) 残卷提出异议, 认为这是一部更为珍贵的
1999 年隋唐五代史研究概况 9

六朝古卷, 属梁代写本。另外, 高淑清《唐修〈晋书〉缘何采录〈世说新语〉 》《


( 社会科学战线》
第6
期) 、李万生《关于〈贞观政要〉
材料来源的商讨》《( 人文杂志》第 2 期) 二文也都提出了许多新的
见解。

五、民族、中外关系史
王力平《隋朝的边疆经略》《(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第 1 期) 通过隋朝反击突厥、平定吐谷浑、
征伐高丽、抚定西南各族、平息边疆之乱等史实, 对隋边疆的经略和成败进行了分析。 王永兴
《试论唐太宗对敕勒族的政治军事政策》《 ( 北大史学》 第 6 期) 探讨了太宗灵州之行的目的和意
义、河东用敕勒兵的模式, 并条列了史籍所载敕勒兵在唐前期的军事行动。提出, 自北魏至唐以
来东北亚游牧民族波浪式南迁是太宗巡幸灵州的大背景。华涛《文化转型前夕中西部天山地区
的政治和部族》《(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第 4 期) 通过对穆斯林文献与汉文文献的比较, 说明了唐
势力从中亚撤出后, 中西部天山地区处于政治分裂之中, 这种分裂扫除了伊斯兰教发展道路上
的障碍, 为某些部族接受新的宗教信仰, 为天山地区发生根本性的文化转型提供了可能。 林梅
村《从考古发现看隋末唐初于阗与中原的关系—— 大唐毗沙郡将军叶和墓表考证》《 ( 西域研
究》第 2 期) 认为这件于阗出土文书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将唐文化西传于阗的年代从开元十八年
提前到了贞观十年。 墓志首次揭示了唐朝设毗沙州之前唐太宗在于阗曾设置毗沙郡。
关于吐蕃的研究。 陈楠《吐蕃与南诏及洱河诸蛮关系丛考》《 ( 贤者新宴》
) 从吐蕃历史的角
度, 参照藏文文献记载, 对吐蕃和南诏及洱河诸蛮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详尽的考论。何耀华《西北
吐蕃诸部与五代宋朝的历史关系》《 ( 云南社会科学》 第 6 期) 运用翔实的史料, 论证了河西吐蕃
与五代王朝的关系, 以及泾原、秦凤两路沿边吐蕃、西凉蕃部、 厮罗部与宋朝的关系。 金滢坤
《吐蕃沙州都督考》《( 敦煌研究》第 3 期) 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 进行了新的探索。 认为, 吐
蕃统治敦煌时在河州军政机构中吸收了当地的汉族、粟特族等世家大族, 以稳固其统治, 诸都
督中, 以杜氏父子, 安氏、索氏、张氏都督最有名气。
薛宗正《论高仙芝伐石国与怛罗斯之战》《 ( 新疆大学学报》第 3 期) 力求从宏观视野入手,
对唐朝岭外政治主权的确立及大食的政治挑战寻求答案, 对所谓“唐朝推行强权政治”的说法
进行了反驳。 陈海涛《汉唐之际粟特地区诸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 敦煌学辑刊》 第 1 期) 描述
了汉唐之际粟特地区国家的承接关系及其与中原王朝的密切联系。李方《唐西州九姓胡人生活
状况一瞥——以史玄政为中心》《 ( 敦煌吐鲁番研究》 第 4 卷) 对有关这位生活在高宗武则天时
期的昭武九姓胡人的 16 件文书进行了全面探讨, 从而揭示出九姓胡人在当时的生活状况、该
时期的时代特征及西州地区的特色。吴震《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考古资料中所见的胡
人》( 同上) 收集了有关文书中关于胡人形象、商贸活动, 以及丝路上的特殊商品——胡奴婢的
记载。吴玉贵《白居易“毡帐诗” 所见唐代胡风》《( 唐研究》 第 5 卷) 从白居易“毡帐诗”
入手, 研究
了唐代的胡风居室文化。以往的唐代胡风研究较少注意这个问题, 他的研究有助于对唐朝文化
来源多样性的认识。
陆庆夫《金山国与甘州回鹘关系考论》《( 敦煌学辑刊》第 1 期) 认为, 张承奉执政前期, 沙、
甘间关系尚属友好。两地关系恶化当在唐亡、张承奉称帝之后, 后梁是甘、沙间相互争斗的总导
演。 刘莉《试论唐宋时期的蕃坊》《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 6 期) 通过对蕃坊产生及其与羁縻府
10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0 年第 12 期

的比较研究, 揭示了蕃坊与唐宋政府关系的特殊性, 以及在中国回族社会结构形成进程中的重


要意义。李锋敏《唐五代时期的沙陀汉化》《
( 甘肃社会科学》 第 3 期) 分别对沙陀的内迁、在中原
建立王朝前后的汉化进行了分析, 作者将这一过程分为李克用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时期、明
宗李嗣源和后晋、后汉等时期。张兴胜《唐朝与突骑施攻战原因探微》《 ( 西北史地》
第 4 期) 揭示
了曾与唐长期结盟、成为阻止大食东进屏障的突骑施汗国与唐关系破裂的原因。
冯浩璋《唐代渤海国釉陶三彩器初探》《( 考古》
第 8 期) 认为渤海国的三彩器多数为本地烧
造。渤海国釉陶三彩器的产生和发展, 应该是渤海国积极学习和吸取中原地区唐三彩生产技术
和文化交流的结果。 另有黄大年《略论唐代渤海国文化在东北亚双向交流中的历史地位》《 ( 辽
宁师专学报》 第 3 期) 。
龚延明《唐宋官制对高丽前期王朝官制之影响——以中枢机构为中心之比较研究》《 ( 中国
史研究》第 3 期) 分析了高丽王朝新官制定制阶段的中枢机构的成分: 采用唐宋之制为基础, 而
以北宋前期之制为主体, 杂用唐、五代遗制, 同时也保留了本国传统制度。 边劭名《唐代高丽泉
氏墓志史事考述》《 ( 文献》
第 7 期) 对泉氏这位在唐灭高丽过程中的关键人物的事迹, 如入唐请
兵、降唐经过, 及唐兵救援时间、史实进行了考证, 作者以志文和史传互校, 弥补了史传的缺佚。
杨保隆《论高句骊与王氏高丽无前后相承关系》《 ( 社会科学战线》第 1 期) 提出, 我国史籍将高
氏高丽写入王氏高丽传的开先河者为新旧《五代史》 , 至《宋史・高丽传》则是误采野史“王建承
高氏之位”
一语的始作俑者。 作者认为, 王氏高丽只能相承于新罗。
胡沧泽的《唐宋时期福建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 ( 福建师大学报》
第 4 期) 对唐宋时期中
国与日本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规模、特点、原因及影响进行了探讨。 张青《论唐代中外僧侣的
海上求法热潮》《
( 江苏社会科学》第 4 期) 探讨了唐代出现求法热潮的社会背景和整个亚洲地
区经济文化发展的联系。
迈进 2000 年的门坎, 回顾上个世纪的最后一章, 在对过去一年耕耘的成果进行审视和总
结时, 更多了一份祈盼: 在创新意识与应用新理论、新方法的同时, 深入理解相关史料和追求更
加严谨的学风; 在追逐数量和规模的同时, 以更高的质量和水准规范我们的学术研究; 如何杜
绝重复性、表面化的静态描述, 以及严格抵制粗制滥造的不良作法, 都将是我们需要在新世纪
更加努力的方向。

补  正

顷接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张淑一先生来信, 指出今年第 3 辑所登马雍先生著作


目录漏收《中国姓氏制度的沿革》 一文, 登《中国文化研究集刊》 第 2 辑, 复旦大学出版
社, 1985 年。
另外,《近代欧洲汉学家的先驱马尔蒂尼》 , 刊载于《历史研究》1998 年第 6 期。特
此补正。
余太山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