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160

・书评・

中国古典外交制度的开拓奠基之作
———《汉唐外交制度史》评介

朱  大  渭

  在本世纪 30 年代 , 我国学术界以张星  、向达 、方豪等一批学者开创和建立起来的


一门新学科 —
——中西交通史 , 解放后发展为中外文化交流史 , 到了 80 年代 , 这门学科又
发展为中外关系史 。但与此紧密相关的中国古代外交制度史 , 迄今为止 , 还没有人进行过
系统的研究 。黎虎教授所著由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8 年出版长达 50 万字的《汉唐外交制度
史》 ( 下简称《制度史》
) , 第一次将我国古代外交制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 , 并加以全
面系统的论述 ①。这门新学科 , 可以视为 30 年代中西交通史诞生以来发展演变的又一新
阶段 。这部巨著是以建立中国古代外交制度史的科学体系为立足点 , 着力于汉唐外交决策
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深入探索 , 并以此为轴心 , 全方位地考述了汉唐外交制度的发展脉
络和特点 , 从而在广度和深度上成为最富开拓性的一部学术专著 。我以为对这类学术力作
的评介 , 必须从总体上揭示其多方面的重要学术成就 , 而不是取其个别或局部见解立论 ,
方能对其学术价值和地位 , 作出公允的评价 。

一 、理论依据和结构体系

任何一门新学科的建立 , 首先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依据和严密的结构体系 。作者从马克


思主义国家学说原理出发 , 对外交一词的界定为 : “外交是国与国之间以和平方式进行交
往 、交涉的政治行为 。它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国家内政的延伸 , 是维护
国家主权和利益 , 实行国家对外政策的方式和手段” ( 第 1 页) 。并指出 “外交和人类文明
历史同样古老 , 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 第 3 页) 。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 , 总是包括内
政与外交两个方面 , 它们共同构成国家机器的完整体制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 , 虽然内政
始终是主体 , 但外交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并随着国家对外交往的发展而显现其重

① 季羡林先生在《推荐书》中评价说 : “过去研究中外交通史或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学者颇有一些 , 成就亦斐然


可观 , 但是研究中国政府内部的外交制度者 , 则黎虎教授恐系第一人 , 所以我们不妨称这种研究为一门新兴
的学科 。 ”
中国古典外交制度的开拓奠基之作 161

要地位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 有着悠久的文明史 , 同时也有着悠久的外交制度


发展史 。
《制度史》著者站在世界历史和世界外交史发展形势的宏观高度 , 认为中国古典外交
与近现代外交的重要区别为区域性与世界性之不同 。据此 , 作者提出了 “外交圈”这一新
概念 , 指出古代主要有 “东亚外交圈”与 “西方外交圈”。两者的区别在于 , 东亚外交圈
为一元性 , 只有一个中心 , 始终稳定在中国 。西方外交圈为多元性 , 是多中心的 , 而且中
心不断地转移 。东亚虽是一个较西方世界封闭的地区 , 但这个地区也在很早就以中国的黄
河流域文明为核心 , 逐步向外辐射而形成了东亚外交圈 ( 第 6 —7 页) 。由于中国一直是东
亚外交圈的中心 , 二千余年持续不变 , 加以有着相应的连绵不绝的史籍记载 , 积累了极其
丰富的外交经验 , 使得中国在外交上成为世界上体系最为恢宏完备 , 而又独具东方特色的
古代外交典范 ( 第 7 页) 。15 世纪以后 ,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 以及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
资本 —
——殖民主义的产生 , 促使世界市场的出现 , 从而也使古代区域型外交向着近代完全
的世界型外交转变 。
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 , 作者将我国古代外交制度划分为三个阶段 。先秦时期为我
国古代外交的早期阶段 , 其主要特点是外交基本上是在中国本土范围内进行 ; 汉唐为我国
古代外交的发展阶段 , 其主要特点是打开了通往世界的道路 , 进入了与域外国家建立外交
关系 ; 宋元明清为我国古代外交持续发展并走向转型时期 , 其主要特点是由极盛而衰 , 逐
步由古典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化 ( 第 8 页) 。其中汉唐外交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和创新
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外交突破了本土和东亚范围而开始走向世界 。加之当时出现了与
中国皇朝并峙的少数民族政权 , 因而形成和确立了具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外交实践 , 而且
成为此后中国古代基本的外交格局 。
《制度史》以汉唐古典外交制度典范为突破口 , 揭示出当时在中央已形成主管外交政
令和事务的双轨制 , 并发展为国家政权机构的重要部门之一 , 其外交职能日益突出和强
化 。在地方也逐步形成 “三位一体”的外交主管机构 , 在中央外交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 全
面行使地方外交管理职能 。此外 , 汉唐时期中央和地方协助外交工作的关涉机构 , 由少到
多 , 配合外交主管部门有条不紊地运转 , 以保证各项外交任务的完成 。这些表明汉唐时期
的外交制度有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 从而形成和确立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外交制度结构体
系 , 成为后世历代皇朝外交制度的范式 。直到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势力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
大门 , 以 1861 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成立为标志 , 中国古典外交制度才让位于近代外交
制度 。
作者认为 , 汉唐时期所确立和完善的世界最古老最完备的古典外交制度 , 不仅在当时
指导 、影响 、制约着整个古代东方世界的外交实践 , 而且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 , 中国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 以及对促进中国同各国之间经济 、政治 、文化的交流发挥了重
要的历史作用 。发掘整理我国古代外交制度这一丰富宝贵的遗产 , 对于宏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 繁荣拓展历史学科 , 服务于改革开放大业 , 都具有现实意义 ( 第 17 页) 。
     
162 中  国  史  研  究 2000 年第 1 期  

二 、外交决策机制

在全面深入研究汉唐外交制度时 , 作者不限于对外交主管机构的缕述 , 而是高屋建


瓴 , 首先从外交决策机制入手 。作者以发展变化的观点 , 将汉唐外交决策制度分为三个发
展阶段 , 在阐述每个阶段的特点时 , 潜心于内在发展规律的探究 。
( 一) 作者认为 , 两汉政权在具体进行外交决策时 , 可分为公卿百官集议决策 、中朝
会议决策 、中外朝会议决策 、有司决策等不同形式 。作为最高决策者的皇帝 , 如果亲临这
些会议 , 则成为各种御前决策会议 ( 即皇帝决策) 形式 。汉代公卿百官集议和御前会议是
外交决策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 , 其他决策方式都是由这两种基本方式和层次派生的 。在这
两种基本决策方式之外 , 还有垂询 、纳谏 、卜筮和权臣专决等不同补充形式 ( 第 529 页) 。
汉代 “御前决策”乃是皇帝决策的基本方式 , 这种方式有三个层次 。以御前公卿会议
为主要形式 , 其议题多为重大而紧迫的外交问题 , 议题 、程序由皇帝下达 , 会议成员 、方
式由皇帝决定 , 最终由皇帝决断 。汉初主要采用皇帝决策 , 高后之后才逐渐采用公卿百官
决策 。这种决策按参加人员范围大小分为四种类型 , 其中 , 公卿百官决策是最基本的方
式 。这种决策的议题大量是较次要的外交问题 , 表明其较御前决策为低一级层次 。其决策
程序为 , 议题为皇帝下达 , 三公主持 , 地点在朝堂 。司隶校尉督察会议纪律 , 会议结果由
与会者 “署议”, 上报皇帝裁决 。
( 二) 魏晋南北朝外交决策制度 , 呈现出多样性和变动性的特征 , 并开始由二级决策
体制向三级决策体制转变 。从西晋以后由于尚书省权力上升 , 外交决策由尚书 “八座”集
议 , 外交政令 、事务 , 由尚书直接上奏皇帝批准执行 。“八座”制度的产生 , 在皇帝与百
官之间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常设决策班子 , 从而开始了由二级决策向三级决策体制
的初步转变 。而东晋的特点是士族权臣对外交决策之专断 , 这是由于士族门阀势力的兴
盛 , 导致皇权的衰落 , 从而使新兴的三省制度为权臣所利用的结果 。
南朝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 , 皇帝专决和佞幸用事突出 。南朝朝议决策 , 为三省长官及
宿卫将领参加之 “博议”。侍中与宿卫将领在决策中地位加强 , 中书舍人在外交决策中权
力上升 , 是南朝皇权强化的反映 。北朝御前会议的 “六辅”决策 , 乃拓跋氏族贵族议事制
度在新条件下的运用 。北魏前期的朝议决策 , 一为内外朝决策 , 外朝集议提出初步方案 ,
由内朝集议审核 , 报皇帝批准 。外朝为仿汉制之三省官员 , 内朝为鲜卑内侍官员 , 内朝集
议高于外朝集议 。另一种形式为公卿会议 , 所谓 “公卿”乃由部落大人转化而来 , 公卿会
议高于有司会议 。北魏孝文帝改制以后 , 同南朝一样实行尚书 、门下博议制度 。南北朝后
期 , 朝议制度又由于中书 、门下权力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 逐渐出现了三省长官博议制度 ,
这标志着宰相决策层次的初露 , 为日后唐代三级决策体制奠定了基础 。《制度史》对隋唐
以前外交决策机制发展变化的特点 , 作了符合历史实际的论证 , 并给予画龙点睛的评价 。
( 三) 关于唐代外交决策机制 , 是全书中论述颇为精彩的篇章 。首先 , 唐代的皇帝决
策与以往不同 , 主要不是由皇帝单独作出决策 , 而是以不同方式召见臣下进行决策 , 统称
中国古典外交制度的开拓奠基之作 163

为御前决策 。唐代御前决策先后有朝参 、仗下 、延英三种方式 。


其次 , 唐代的宰相决策 , 初期少见 , 在武后后期逐渐增多 。宰相决策程序 , 议题由皇
帝下达 , 宰相集体讨论 , 以奏状上报皇帝 。宰相自己也可提出议题进行讨论 , 再上报皇帝
裁决 。宰相的奏状经皇帝批准后 , 由中书省 ( 唐前期) 或翰林学士 ( 唐后期) 起草诏敕施
行 。唐代由宰相集体参加的 “政事堂 ( 中书门下) 决策制度的确立 , 标志着一种稳定的专
职常务决策制度的确立” ( 第 541 页) 。这是皇帝与宰相关系已经基本协调 , 宰相政治作用
得到较好发挥的表现 。在这种君相关系下建立的决策体制 , 大大提高了决策的质量与水
平。
再次 , 唐代百官决策大会是汉代以来公卿集议的继续 。百官大会的召开由皇帝决定 ,
宰相也可请求召开 。百官大会有三种类型 。百官大会由宰相或指定的专人主持 , 大会 “议
状”上报宰相裁决后 , 再转呈皇帝决断 ( 第 305 页) 。
关于唐代三种决策方式的相互关系 , 作者指出 “逐级召开三级会议 , 百官大会先听取
广大官员意见 , 宰相会议对百官大会进行评判 , 并提出意见与皇帝商决 。宰相会议这个环
节比前者重要 , 它起了皇帝与百官之间的调节和纽带作用 , 而最后拍板定案则是在御前会
议上” ( 第 307 页) 。唐代三种决策方式交叉运用 , 相互配合 , 其中御前决策 、宰相决策为
常务决策会议 , 百官大会则为临时决策会议 。作者将唐代外交决策体制归纳为 : “以御前
决策为核心 , 宰相决策为基础 , 百官决策为参考 , 相辅相成 , 密切配合 , 运转灵活高效的
三级决策体制” ( 第 309 页) 。
作者进一步指出 , 唐代决策中的制约机制比前代大为加强 , 其 “主要表现是决策过程
的整体性更加强化而严密 , 即决策是由各个方面共同协作完成的 , 不是个别人个别部门可
以完成的” ( 第 558 页) 。从而形成皇帝 、宰相 、三省之间相互配合而又彼此制约的严密决
策制度 。
作者精辟地概括出 , 汉唐一千余年间其 “决策方式 、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改
革 , 使其日趋合理化 、规范化”。其结果 , 优越性较大的宰相决策地位上升 , 御前决策也
逐步调整为少数精英参加的规范高效的决策制度 , 而弊端较多的公卿集议 、朝会决策等 ,
逐渐居于次要地位 。在维护皇权的前提下 , 形成整体性决策模式 , 便于更好地发挥最高统
治集团的集体智慧 , 以增加决策的可行性 ( 第 532 页 ) 。这些论断颇有见地 , 既反映了汉
唐外交决策制度的演变进程 , 又指明其发展规律 , 可以说是对我国古典外交决策机制带本
质的认识 。

三 、外交管理机制

外交管理机制是外交制度研究的基础和主体 。《制度史》从专职 ( 主管) 机构与关涉


机构两个方面以及它们的职掌 、分工和相互配合关系 、运转方式等 , 对汉唐时期的外交管
理体制进行考察 。
《制度史》从大量分散零碎的史料中爬罗剔抉 、提要钩玄 , 将汉唐时期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关涉机构及其外交管理职能作了详尽的 、条分缕析的阐述 , 从而向读
     
164 中  国  史  研  究 2000 年第 1 期  

者展现了极其丰富多采的外交制度画卷 。以往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没有从关涉机构的角度进
行考察 , 本书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 拓展了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和视
野 , 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制度史》阐述了汉唐时期外交管理机构及其职能随着社会形势和中央政治体制的演
进而不断发展变化 , 主管机构兼外交 、民族 、封国 、宗教等事务于一身的情况 , 到了唐代
由于其它方面事务之逐渐被析出 , 外交管理便成为它的主要职能 , 成为名副其实的专职外
交管理机构 。作者认为 , 两汉为我国古代外交管理制度的确立和奠基时期 , 魏晋南北朝为
其发展调整时期 , 唐代为其成熟和完善时期 。
汉代中央管理体制 , 经作者的精细考辨发现 , 随着外交形势的空前发展和实践需要 ,
曾进行过三次建置和改革 。第一次在武帝太初元年 ( 公元前 104 年) , “大行令”改为 “大
鸿胪”。同时增强尚书的权力 , 开始出现了分管外交政务之 “客曹” ( 第 562 页) 。第二次
在成帝时 , 对中央外交管理机构作出两项重大改革 , 一是撤消 “典属国”, 合并于大鸿胪 ;
二是将尚书四曹增设为五曹 , 其中一曹为主管 “外国四夷”政务之 “客曹”。从此 , 客曹
尚书正式成为中央专职外交管理机构 , 与大鸿胪共同构成双轨并行的外交管理体制 。第三
次是在东汉光武帝时 , 将尚书主客曹分为南北两主客曹 , 增加了协理外交具体事务之郎
曹 。并调整大鸿胪 , 突出其外交职能 。光武帝的改革 , 进一步巩固了中央外交管理机构的
双轨制度 ( 第 563 页) 。
作者对汉代地方外交机构的考察 , 也发现有过三次比较重要的建置 。第一次也是在汉
武帝时 , 一方面在边疆地区 “开置边郡”, 赋予其重要的外交权力 ; 另一方面则在外交任
务繁忙的边境地区 , 设置镇抚机构 , 协办外交 , 构成由 “边郡”和镇抚机构组成的地方外
交体系 。第二次在宣 、元时 , 主要是设置西域都护与西域戊己校尉 , 进一步强化了镇抚的
对外职能 。第三次是在光武帝时 , 其主要措施是设置使匈奴中郎将 , 以负责匈奴事务 。通
过上述三次建置 , “边郡”、边境镇抚机构 、边防部门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外交管理网络 ,
完成了多元化的地方外交管理体制 ( 第 563 页) 。
魏晋南北朝的外交管理机构 , 处于两汉到隋唐的调整和转变阶段 , 主要由两汉外交管
理机构的幅度过大和层次不清 , 向着幅度适中和层次逐渐分明方向发展 , 其中重大调整也
有三次 , 分别发生在西晋太康 、东晋及南北朝时期 。前二次是压缩外交管理机构 , 包括主
管官员级别的下降 、机构的撤并 。后一次则是逐步恢复旧制 ( 第 564 页 ) 。在南北朝外交
管理机构调整改革进程中 , 其外交管理的专业性质日趋明显突出 , 从而推动了外交管理水
平的提高 , 其明显地表现在外交接待制度和使馆制度上 。前者可以南朝主客曹郎在接待来
使之后上交接待《语词》的工作总结报告为代表 , 后者可以北朝 “诸国使邸”即 “国别使
馆”之出现为代表 ( 第 565 页) 。这些都表明到南北朝时期 , 外交管理制度和水平 , 已达
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
唐代中央外交管理机构 , 虽仍然是九卿系统的鸿胪寺和尚书系统的主客司这两个部
门 , 但由于当时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 , 尚书与诸卿监关系的相对顺畅 , 中央政权对于
外交工作的管理 , 已经形成一整套严密完整的体系 。中央外交管理运转机制是 , 中书门下
中国古典外交制度的开拓奠基之作 165

管外交决策 , 尚书主客曹执行外交政令 , 鸿胪寺承担大量的外交具体事务 。鸿胪寺处于外


交工作的第一线 , 但在它后面还有一系列机构协同其工作 , 从政令方面来说 , 除主客司直
接对其进行对口领导之外 , 还有中书门下的有关部门 , 以及尚书六部诸司从不同角度进行
外交政令之指挥监督 。从外交事务方面说 , 也还有其余的卿监百司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密切
配合 。正是在这些外交专职机构与关涉机构幕前幕后的密切配合之下 , 才使唐代外交得以
有效地开展 , 取得了空前辉煌的成就 。《制度史》认为 , 我国古代外交管理制度 , 至唐代
其机构之完备 , 分工之明确细致 , 相互配合之协调 , 以及其运转之灵活与高效 , 都已趋于
成熟和完善 ( 第 402 —403 页) 。
作者从最深层次上 , 颇为精到地论述了唐代外交管理体制成熟完善的五点标志 , 即外
交决策与执行的分离 、外交政令与事务之分离 、主管机构与关涉机构关系之协调 、地方外
交管理体系更为完备并消除了以往混乱多变或名存实亡的状态 、集权与分权基本适度合
理。
作者对汉唐 1100 余年外交管理制度的探索 , 不停于对外交机构官制的静态描述 , 而
是将其作动态研究 , 在深入考察外交管理机制的发展变化时 , 除探明各阶段从低级向高级
发展的特征外 , 更关注于外交管理过程的运行机制 , 这就抓住了外交管理制度研究的精
髓 。由于时间跨度较长 , 涉及政权机构的面较广 , 前人成果最少 , 材料又很分散 , 因而难
度颇大 。作者知难而进 , 在这方面用的功夫最深 , 且多发微言精义 , 其贡献尤为突出 。

四 、外交制度的微观考实

《制度史》在宏观论述汉唐外交制度时 , 对有关的许多具体历史问题 , 作了微观的考


辨 , 或推雅正误 , 或提出新见 , 创获殊多 。例如关于汉代大鸿胪的外交职掌 , 官志仅记其
掌 “四方归义蛮夷”, 并不了解其具体如何掌管 。 《制度史》则从各种载籍中钩稽出 “接待
来使 , 转递外交文书”、“礼宾来使”、“主持封拜”、“礼送使者”、“来宾生活服务”、“翻
译”等六个方面 。使人们对于其如何掌管 “四方归义蛮夷”有了相当具体深入的了解 。而
对于唐代鸿胪寺的外交职掌 , 更是列举了 16 项之多 , 展现了其丰富多采 、全面翔实的具
体职能 。再如《南齐书》之《王融传》、 《刘绘传》中所载之《接虏使词语》内容 , 实际上
“就是接待来使之后追记接待过程中的交涉 、谈判 、辩难情形的报告或著述” ( 第 174 页) 。
北魏 “四夷馆”的性质 , 乃是作为外国投降者开始安置场所 , “待三年之后才安置于四里
之中 , 成为北魏的正式居民” ( 第 178 —181 页) 。据证实 , 四夷馆为尚书主客郎统属 , 而
并非归鸿胪寺管辖 。
关于地方外交机构 , 以往学界疏于探究 , 完全缺如 。作者认为 , 地方外交机构在唐代
有较大的发展 。唐代由于沿边诸道外交事务日繁 , 故专设 “押蕃使”外交管理机构 , 以负
责日常外交事务 ( 第 414 页) 。押蕃使只在沿边藩镇设置 , 内地与东南沿海均不置 , 其性
质与岭南 “押蕃舶使”相同 ( 第 509 页) 。
有关 “市舶使”问题 , 学术界众说纷纭 , 莫衷一是 。本书对此详加梳理后指出 , 市舶
     
166 中  国  史  研  究 2000 年第 1 期  

管理权力从南朝以来是由当地政府掌管 , 唐代朝廷始向岭南派遣市舶使以司部分市舶事
宜 , 同时岭南地方长官仍掌市舶管理之大权 。学术界多认为市舶使也可由地方长官兼任 ,
其根据是 “押蕃舶使”是 “市舶使”的异称 。本书指出 , 这两种官职的性质是截然不同
的 , 押蕃舶使是节度使的兼官 , 专负外交和外贸管理 ; 市舶使是朝廷派往外地负责采购特
定商品的一种专使 , 两者是不同性质不同序列的官职 , 绝不能混同 ( 第 523 页) 。
关于唐代的蕃客过所 、公验管理 , 作者钩沉发幽 , 多有创见 。如首次提出唐代对于不
同身分番客的两种不同管理办法 , 即对于使节以 “铜鱼符”为凭 , 并由所在边州发给 “边
牒”, 因为他们作为唐朝皇帝的宾客 , 而受到高规格的礼遇 。对于外交官员之外的商人 、
僧侣 、旅行者等外蕃人员 , 则需要有作为通行证件的过所或公验 。唐代地方政府发给蕃客
的公验有两种形式 , 一种由地方官员起草发给的 , 上面写明申请人身分 、事由 、欲往何
处 , 以及本地区 “准给”, 其余各地 “幸依勘过”之类的话头 。另一种形式由蕃客提出申
请 , 由地方政府长官在申请书上批示 “任为公验”之类的简短话头 , 并由地方长官署名押
印即可 。像这类外交管理制度的发微 , 本书中不胜枚举 , 足见其用功之勤 。
综上所述 , 这部论著视野开阔 , 结构恢宏 , 史料翔实 , 论证精微 。它在马克思主义国
家学说理论指导下 , 全面深入地论述了汉唐外交制度决策 、管理的运行机制 , 探索了中国
古典外交制度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 从而再现了汉唐 1100 余年纷繁复杂的外交制度史的
全貌 。作者在学术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 除了功力深厚 , 学风严谨外 , 同其创新和求真
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全书体现出作者发皇古义 , 融汇新知的非凡功力 , 其论述考辨 , 深思
熟虑 , 字斟句酌 , 反复琢磨 , 务求论据丰赡准确 , 论证充分 , 论断平允 , 实事求是 , 一丝
不苟 。因而书中一系列学术见解 , 既具有首创性 , 又符合历史真实 , 表现出创新和求真精
神的高度统一 。我们可以断言 , 《制度史》是一部真正具有生命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前沿
性学术力作 , 同时也是一部中国古典外交制度史的开拓奠基之作 。

    〔作者朱大渭 , 1931 年生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