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7

景觀建築與綠建築之探討

進二建三
第 1 頁/共 37 頁
96390804 彭千宜

96390805 唐怡珍

96390822 袁主榮

96390831 鄭仲恆

96390834 陳禮鈞

96390843 黃成緯

壹、認識綠建築

綠建築的概念之源起,最早可追溯至 1970 年代兩次石油危機,由於

能源缺,油價暴漲,先進國家開始進行節能、省能之研發。

90 年代全球 暖化及環境變遷問題日益惡化,追求永續發展形成綠

建築發展之主流

北美 綠建築 能源效率與節約、室內空氣品質

資源與材料效率、環境容量

第 2 頁/共 37 頁
國家 (Green Building)
歐洲 生態建築 多樣化的生態環境

(Ecological Building) 環境保育


國家
永續建築 定量抑制環境負荷

(Sustainable 永續發展
Building)
日本 環境共生建築 低環境衝擊(Low Impact)

(Symbiosis Housing) 高自然調合(High Contact)

美質適意健康(Amenities & Health)

• 綠建築的定義:

在建築生命週期中,消耗最少資源,

使用較少能源及產生較少廢棄物之建築

物。

• 亦為:省水省電

愛護土地

有益健康的建築物

第 3 頁/共 37 頁
貳、綠建築評估指標系統

全球綠建築評估系統現況圖

第 4 頁/共 37 頁
• 我國綠建築評估系統之特色:

1.全世界排序第四名之評估工具

2.唯一適用於環亞熱帶高溫高溼氣候型之系統

3.真正原創性本土化,呼應台灣環境問題之對策。

台灣綠建築評估 體系 綠建築九大指標為評估主軸,將九項評估依內

容屬性相似,分生態(Ecology)、節能(Energy saving)、減廢(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y)四大部份,稱為「EEWH」系統。

第 5 頁/共 37 頁
台灣綠建築 EEWH 評估系統

2003 年由原七大指標,進一步加入「生物多樣性指標」與「室內環境

指標」組成九大評估範疇,成為我國最新綠建築評估的主軸

参、國內推動綠建築之緣由

(1)進口能源依存度偏高、以外貿為主之經濟型態

能源對外依存度到 2001 年已達 98%以上,這對台灣工業及民生方

面非常不利。建築產業耗能量約佔全國總耗能 28.30%。建築生命週期

中日常使用能源量約佔 8 成。

(2)雨量豐沛的缺水國

年平均降雨量高達 2500 公釐(每人分配水量不及全世界平均值六分

之一)。面積小且山多平地少,8 成以上直流入海)

第 6 頁/共 37 頁
(3)建築廢棄物年產量達 1100 萬公噸

新建建築物 95%以上為鋼筋混凝土構造。水泥用量世界第二,各國平

均值 5.2 倍。砂石開採、超採及盜採,改變地形地貌及生態,造成土壤

流失。建築廢棄物量大,缺乏回收再利用機制,污染山川河谷。

(4)環境(二 化 、 問題與河川)污染嚴重

根據成功大學建研所的統計指出,台灣的建築產業耗能所排放的二氧

化碳量,佔全國總排放量的 28.8%,可見建築產業對國家能源與環

保政策是多麼重大

肆、綠建築的六大目的

推動綠建築,以建設綠色矽島,積極維護生態環境為目標,具有六大

目的:

(1)促進建築與環境共生共利,永續經營居住環境。

(2)落實建築節約能源,持續降低能源消耗及減少二氧化碳之排放。

第 7 頁/共 37 頁
(3)發展室內環境品質技術,創造舒適健康室內居住環境。

(4)促進建築廢棄物減量,減少環境污染與衝擊。

(5)提昇資源有效利用技術,維護生態環境之平衡。

(6)獎勵並建立綠建築市場機制,發展台灣本土亞熱帶建築新風貌。

伍、綠建築評估九大指標

一、基地綠化指標

包括生態綠化、牆面綠化、牆面綠化澆灌、人工地盤綠化技術、綠化防排

水技術和綠化防風技術

所謂「基地綠化」就是利用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以及屋頂,陽臺,外牆,人

工地盤上之覆土層來栽種各類植物的方式.

基地綠化的目的

健康的都市生活不能缺少綠意,缺乏綠意的都市生活很難奢言「永續

發展」的居住品質.若我們在居住環境中廣植花木,不但可怡情養性,同

時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對生態環境有莫大助益.綠化被公認為唯一可

吸收大氣二氧化碳最好的策略,有助於減緩地球氣候日益溫暖化的危

機.因此本指標希望能以植物對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做為評估單位,藉鼓

第 8 頁/共 37 頁
勵綠化多產生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淨化空氣,進而達到緩和都市氣候溫

暖化現象,促進生物多樣化,美化環境的目的.

基地綠化指標與基準

過去建築都市相關法規為鼓勵綠化,有綠覆率,喬木植栽,栽種密度之

規定.但它們通常以覆土深度,樹徑,喬林數量來規定綠化量,除對喬木

有所認定之外,對於灌木,蔓藤,草地以及建築立體綠化等,多樣綠化的

環境貢獻量並無具體評價,各植栽之間的合理換算亦付之闕如.事實上,

綠化對於地球環保最大的貢獻,莫過於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來固定空

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而可減緩地球氣候高溫化.因此本評估體系關於綠

化量的評估,以二氧化碳固定效果作為綠化評估法的共同換算單位.

根據植物學研究顯示,植物光合作用量與植物葉面積成正比,因此本指

標依照樹葉面積,把植物分為七類層級來評估二氧化碳固定效果.此資

料是根據溫暖氣候下的樹葉光合作用之實驗值,解析而得的二氧化碳

固定效果.其資料代表某植物在都市環境中從樹苗成長至成樹的 40 年

間(即建築物生命週期標準值),每平方米綠地的二氧化碳固定效果.

如何達到及格標準

建築物在綠化設計上,若注意下列事項,應可達到上述基準要求:

在確保容積率條件下,應儘量降低建築物建蔽率以擴大綠地空間.

空地上除必要鋪面之外,應全面留為綠地.

在大空間區域應儘量種植喬木,其次再種植棕櫚樹,然後應在零散綠
第 9 頁/共 37 頁
地空間種滿灌木.

在喬木及棕櫚樹下方的綠地應儘量密植灌林,以符合多層次綠化功能.

即使在人工鋪面上,也應以植穴或花盆方式,儘量種植喬木.覆土深度足

夠,其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均視同於自然綠地的喬木.

儘量減少花圃及草地,尤其人工草坪對空氣淨化毫無助益.

利用多年生蔓藤植物攀爬建築立面爭取綠化量.

儘量在屋頂,陽臺設計人工花台以加強綠化,但是應該注意其覆土量及

防水對策.

二、基地保水指標

包括透水鋪面、景觀貯留滲透水池、貯留滲透空地、滲透井與滲透管、

人工地盤貯留

現代的城 環境大部份由水泥、瀝青、地磚、金屬等不透水材料所組

成。車道、步道、停車場、遊戲場、廣場常變成不透水的硬質地面,阻絕

了雨水滲透入土壤的機會。

現代城鄉環境的公共雨水排水設施均為密閉不透水的設計,使得雨

水直衝河川,無法藉由正常的水循環過程,重回大地來滋潤土地,這

第 10 頁/共 37 頁
種入滲流量減少、逕流流量增加的現象,是一種十分不經濟、不生態的

作法,是都會地區容易淹水的主因之一。

「基地保水」就是讓地面盡量保持裸露土壤般的透水功能,在車道、

步道、廣場等人工地盤上,盡量採連鎖磚頭鋪面的透水設計,或採用

貯留滲透水池、貯留滲透空地或人工花圃的方法來促進基地的透水功

能。

雨水的貯留設施,有如湖泊、水庫、池塘、沼澤的功能一樣,是將雨

水暫時截留於種種窪凹的空間上,再讓其慢慢滲透循環的作法。

具有生態功能的人造雨水貯留設施,大部份是將人工湖、庭園水池、

廣場、校園、停車場、屋頂作成具有緩慢滲透排水功能的貯留水塘,假

如每一 個建築基地開發均能保留並設置雨水貯留設施,則我們的大

地就有如充滿無數的小水庫、小湖泊一樣,對都市防洪有莫大的幫助。

這種利用雨水貯留設施的防洪對策,同時可沉殿水中浮游固體,過

濾營養鹽類及油脂,對水質及生態環境有很大幫助。

三、日常節能指標

第 11 頁/共 37 頁
建築物的生命週期長達五、六十年之久,從建材生產、營建運輸、日

常使用、維修、拆除等各階段,皆消耗不少的能源,其中尤以長期使用

的空調、照明、電梯等日常耗能量佔最大部分。由於空調與照明耗能佔

建築物總耗能量中絕大部分,綠建築之「日常節能指標」即以空調及照

明耗電為主要評估對象,同時,將「日常節能指標」定義為夏季尖峰時

期空調系統與照明系統的綜合耗電效率。

綠建築之「日常節能指標」是以最大耗電部分的空調與照明用電的節

能設計為重點,並將節能評估重點設定在建築外殼節能設計、空調效

率設計及照明效率設計等三大方向。

建築外殼節能設計重點包括︰建築外殼開窗率、開口部的外遮陽設

計、建築物之座向方位、避免全面玻璃帷幕之外殼設計,屋頂的隔熱處

理等。

空調節能效率設計重點(以中央空調為對象)︰建築空間應依空調

使用時間實施空調區劃、依據實際熱負荷預測值選用適當適量的空調

系統、選用高效率熱源機器。

照明節能重點:建築室內牆面及天花板採用明亮設計、採用高效率

燈具、盡量採自然採光設計及利用自動晝光節約照明控制系統。

目的:

建築的日常耗能中以空調及照明用電佔了最大比例,在夏日建築物的
第 12 頁/共 37 頁
空調用電比約佔四至五成,而照明用電比高達三至四成,因此從空調

與照明上來談論建築節能最有效果。另一方面由於建築物的使用壽命

長,其節能的累積效果遠勝於其他工業產品。我們甚至可說,建築節

能設計是國家節約能源政策最有潛力的一環。

四、水資源指標

包括省水器材、中水利用計畫、雨水再利用與植栽澆灌節水

綠建築中水資料與景觀的關係在於景觀中所有的植物都需要用到水,

就台灣的水資源, 最重要的是雨水,台灣面積為三萬六千平方公里,

南北狹長,長約四百公里、寬約為二百公里,位於季風亞洲範圍內,

受到夏季季風及颱風的影響帶來豐沛雨量,平均年降雨量達 2,510

公釐,為世界平均值的 2.6 倍,但因降雨分配極不平均,約有 80%

之雨量集中在五至十月夏、秋二季豐水期,變化相當大。地形則以主要

河川發源地之中央山脈為主幹,具山多平原少之環境特性,山坡地與

高山地區面積約佔全島面積的三分之二強,地形陡峭,河川短小,且

第 13 頁/共 37 頁
坡降與落差極大,多屬荒溪型河川,水文狀況十分不穩定,約有

60%以上的降水量直接排入海洋中。

由於雨量的時空分佈極不均勻,及台灣的地形及河流的長度, 再加上

人口的膨脹, 導致土地的開發,是以總降雨量雖達 1,030 億噸,但實

際可利用之水量僅約為 117 億噸左右,平均每位國民可分派之淡水

量卻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所以台灣仍被列為世界缺水國家之

一。

台灣各種用水的主要來源有三類:水庫水(21%)、河川水(45%)以及
第 14 頁/共 37 頁
地下水(34%),全台灣總用水量為 176.36 億噸。經建會國土計畫中

指出,台灣於民國 100 年(公元 2011 年)總用水需求將控制在 200

億噸之內,其中農業用水以 120 億噸、工業用水 25 億噸為原則,平

均每人每日用水量設定為 350 公升,其供給之水源分派如下:地下

水 40 億噸(20%)、水庫水 60 億噸(30%)以及河川水 100 億噸

(50%),對於興建計畫中之水利建設,如:美濃水庫。將有助於水資

料缺乏的台灣。

以自來水來看, 台灣地區近年自來水供水供應主要包括「工業用水」及

「生活用水」,依94年自來水用量統計報告,「工業用水」佔自來水用

量16%,為6.32億立方公尺,「生活用水」佔自來水用量84%,為

39.59億立方公尺,因此家庭節水能有效紓解自來水供水窘狀,藉由

了解家庭用水比重,配合節水行為及使用省水器材可輕鬆降低家庭用

水量。

「生活用水」又可分為「家庭用水」與「非家庭用水」,「家庭用水」主要包

含飲用水、炊煮用水、沖廁用水、洗澡用水、洗衣用水等家庭日常生活相

關的用水;「非家庭用水」主要包含機關、學校、旅館、百貨公司、餐飲店

等營業用水、公共用水以及消防用水等各種都市活動所需之用水。
「 家

庭用水」包括台灣省水自來水公司用戶種類之「一般用水(普通、軍眷二

類)」,以及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用戶種類之「家庭用水」;「非家庭用水」

包括台灣省水自來水公司用戶種類之「一般用水(商業)」,及台北自來
第 15 頁/共 37 頁
水事業處用戶種類之「營業用水」

「機關用水」

「學校用水」

「市政用 水」

及「其他用水」。「家庭用水」約佔「生活用水 」70%以上。

家庭每人每日用水量約為204公升,主要用途別比例由高而低依序為,

馬桶沖廁(28%)、洗衣(22%)、洗澡(21%)、一般水

龍頭用水(15%),清潔或與其他用途(17%)。

庭園植栽需用水澆灌,庭園節水一般具體做法如下:

1.庭園土壤改良

對保水性較差的土壤可以混合保水性較佳的有機土壤,添加濕潤介

質或保水聚合物,如蛭石、蛇木屑、稻穀、木屑、泥炭土等以提高土壤

的透水與蓄水能力。

2.選擇耐旱的植物

庭園綠化應選耐旱的植物,按植物需水性分區栽種,以便分區調整

澆水用水量。

3. 採用有效率的灑水設備

使用灑水系統時噴灑範圍不要超出庭園以外,在庭園邊緣可以採

用限定方向灑水器只能往內噴灑,如此可避免水噴道人行道或牆

壁上。

4.配合天候澆水
第 16 頁/共 37 頁
雨天時關閉自動灑水器以及避免在強風時澆水,植物澆水時間應

選擇早晚陽光微弱蒸發量少的時候,以免蒸發過快,植物無法及

時吸水。

5.適量給水

對花草施予適量足夠存活的水即可,可以等到表土開始乾燥時才

澆水。

6. 適量剪草

修剪草皮不要剪的太短,應留下 10 至 15 毫米高度的草株,以減

少地面水分蒸發,節省澆灌用水。

7. 較清潔之回收水或雨
省水器材產品價格表
水用於植栽澆灌

較乾淨之家庭回收水,包括洗澡時較乾淨部分的水、冷氣機除濕機

收集的冷凝水、洗米洗菜水、洗碗盤後的清洗水等可用於澆灌。另可

利用屋簷收集雨水提供植栽澆灌使用。

校內用水現況概述
第 17 頁/共 37 頁
在非家庭用水內容中,項目大致與家庭用水相同。但是因其為其特殊

因素導致在用水方面會集中於某些項目,從下面例子高雄第一科技大

學中可得知

使用水源:自 水及地下水

日用水 :東西兩校區合計自來水用量約 700~800 噸/天。

主要耗水點:各大 卻水塔補充水、教職員及學生宿舍、沖廁用水、餐廳

用水、澆灌用水

卻水塔:5,000RT (日補充水 470 噸/天,約佔總用水 63%)

澆灌用水:100 噸/天(約佔總用水 12%)

工程實例

再生水回收方式:收集污水處 廠之放 水,經砂 及活性


處 碳 ,最後再

經次氯酸鈉消毒。

再生水輸配水:近端20噸地下RC配水槽,及遠端250M處100噸地下

RC配水槽。

用途規劃:校內 地澆灌用水。

設置經費:180萬元。

1.處 後再生水水質平均 BOD 為 8mg/L 左右 ‚COD 為 20mg/L 左右

‚總菌 平均在 5 個/100ml 以下 ‚pH6.8‚濁度 5mg/L 以下 ‚平均去

除 85%以上‚可以達到日本景觀用水水質標準。
第 18 頁/共 37 頁
2.若每日澆灌用水量以 100 噸計算每 可以節 自 水費約 40 萬元,

未來每年亦可以節省水污費約 19 萬元/ 。回收再生水使用於澆灌用水

後,估計每 約可節 36,500 噸/ 之水資源,亦即可減少 36,500 噸

/ 之污水廠放 水之環境污染 。

3.處 後再生水水質平均 BOD 為 8mg/L 左右 ‚COD 為 20mg/L 左右

‚總菌 平均在 5 個/100ml 以下 ‚pH6.8‚濁度 5mg/L 以下 ‚平均去

除 85%以上‚可以達到日本景觀用水水質標準。

五、C02 減量指標
所謂 CO2 減量指標,乃是指所有建築物

軀體構造的建材(暫不包括水電、機電設備、

第 19 頁/共 37 頁
室內裝潢以及室外工程的資材),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能源而換算

出來的 CO2 排放量。

為了達成 CO2 減量指標的基準要求,建築物的建材使用計畫應善加

配合之規劃原則包括:

結構輕量化─建築物的輕量化直接降低了建材使用量,進而減少建材

之生產耗能與 CO2 排放。最具體的做法,即為推行「鋼構造建築」以及

「金屬帷幕外牆設計」 。

合理的結構設計─為了降低建材的使用量,首重合理而經濟的結構系

統設計,亦即盡量使建築物的跨距設計合理化,保有均勻對稱的平面、

立面、剖面等設計,減少不必要的造型結構荷重。

採寒帶林木為材料的原木結構、集成材木構造、預鑄木構版、木地板等

材料,可儲存大量大氣中的 CO2,但是使用熱帶林木則不然。

目的:

地球氣候高溫化的問題是當前地球環保最迫切的課題。從 1992 年「地

球高峰會議」制訂的「全球氣候變化公約」到 1998 年「京都議定書」,

各國無不積極進行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的工作。過去國內建築產業採行

高耗能、高污染的構造設計,對地球環境破壞甚大,目前台灣新建建

築物中,有 95﹪為鋼筋混凝土構造,除了每年 80﹪盜採自河川砂石

及高耗能水泥生產能源之外。未來混凝土建築拆除解體時,其廢棄的

水泥物、土石、磚塊又難以回收再利用,造成環境莫大負荷,因此必須
第 20 頁/共 37 頁
從建築物之規劃設計及構造進行改善,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六、廢棄物減量指標
本廢棄物減量指標著眼於工程平衡土方、施工廢棄物、拆除廢棄物之固

體廢棄物以及施工空氣污染等四大營建污染源,採用實際污染排放比

率來評估其污染程度,四大營建污染源排放比例採相同比重來評估,

所計算的數值必須小於廢棄物減量基準值,才能符合「綠建築」的要求。

基地土方平衡設計─任何建築開發案最好能夠以土方之零排放與零需

求為原則,多餘土方與不足土方均有害於地球環保。建築設計前應慎

重考慮地形地貌變化設計與地下室開挖上取得最佳的挖方填方平衡計

畫。

結構輕量化─為了降低營建廢棄物與施工空氣污染,建築結構的輕量

化設計是首要目標,亦即盡量採用鋼構造與金屬外牆設計,或採用大

跨距的木造建築物。

營建自動化─如不能採用鋼構造而採用 RC、SRC 構造時,應儘量引

進營建自動化工法以降低營建污染,例如採用系統模板、預鑄外牆、預

鑄樑柱、預鑄樓板、整體預鑄浴廁、乾式隔間等自動化的工法,對施工

中的廢棄物減量有莫大的助益。

多使用回收再生建材─使用回收再生建材相當於減少建材生產能源、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減少營建廢棄物,一舉數得。

第 21 頁/共 37 頁
採行各種污染防制措施─欲減少建築施工過程的空氣污染,首要工作

即加強工地污染管理,且列入施工管理的重要工作。擬訂施工計畫時

應將可行的各項空氣污染防制措施,如有效噴灑水,洗車台,擋風屏

(牆),防塵網,人工覆被等。

目的:

台灣鋼筋混凝土建築,每平方米樓地板在施工階段約產生 1.8 公斤粉

塵,對人體危害不淺。中層住宅大樓在施工階段約產生 0.14 立方公

尺的固體廢棄物,在日後拆除階段約產生 1.23 立方公尺的固體廢棄物,

造成大量的廢棄物處理負擔。

有鑑於此,本「廢棄物減量指標」以廢棄物、空氣污染減量及資源再生

利用量為指標,以倡導更乾淨、更環保的營建施工為目的,藉以減緩

建築開發對環境的衝 ,並降低民眾對建築開發的阻力,進而增進生

活環境品質。

七、污水及垃圾改善指標
本指標著重於建築空間設施及使用管理相關的具體評估項目,是一種

可讓業主與使用者在環境衛生上具體控制及改善的評估指標。

污水垃圾改善指標大多為興建設備空間與營建管理有關的規定,業者

要從規劃設計階段開始注意改善。但暨有建築物較難符合本指標的要

求。

第 22 頁/共 37 頁
建築業者要在設計施工階段,即預留專用洗衣空間及排水孔,並確實

督導水電設計及施工者將排水管接續至污水系統,即達指標合格要求。

住宅以外的其他建築物,在建築設計施工中,要確認專用廚房、洗衣、

更衣浴室空間的雜排水配管系統是否確實導入污水系統。

在垃圾處理指標上,最有利的條件在於預先留設有充足垃圾處理運出

空間,並以景觀綠化美化的方法來設計專用垃圾集中場。其次是執行

資源垃圾分類回收管理系統,或設置冷藏、冷凍或壓縮等垃圾前置處

理設施。

目的:

為輔佐污水處理設施功能,本指標針對生活雜排水配管系統介入檢驗

評估,以確認生活雜排水導入污水系統。此外,本指標也希望要求建

築設計正式重視垃圾處理空間的景觀美化設計,用以提昇生活環境品

質。

污水及垃圾處理本為環保及建築主管單位努力督導管轄的範圍,且污

水處理設施在建築技術規則及相關規範上已有嚴格的規定,對於垃圾

處理各縣市政府環保單位本來就有清運系統,建築開發案依規定辦理

即可達到法制上的基本要求,但是本評估必須對污水及垃圾之處理環

境有更額外周全的規範,才能符合「綠建築」的本意。
第 23 頁/共 37 頁
八、生物多樣化指標
包括社區綠網系統、表土保存技術、生態水池、生態水域、生態邊坡 / 生

態圍籬設計和多孔隙環境。

社區綠網系統:
1.綠網理論:

綠地生態島嶼理論-生態綠網生物移動距離有限,若將許多綠地系統

連成一個網狀的交流路徑對於生物基因之交流有很大的助益,而這種

網狀的交流綠地計畫即所謂的生態綠網。

2.生態綠網的規畫原則:

(1)面積效應:綠地面積愈大,越可維持健全的動、植物群落,而對

生態較有助益。

(2)邊緣效益:綠地外緣界線越長越易受外來衝擊,因此相同面積

的綠地,圓形優於細長形方形優於長方形,因此形狀完整的綠地較有

易於生態環境。

(3)距離效果:綠地間的距離愈接近越容易 進行物種的移動對植物

群落的多樣化愈有利,因此綠地之間不應分斷太遠,故規畫 時需進

行週圍綠地與生物棲地之調查,避免地間距太遠影響生物與移動。

第 24 頁/共 37 頁
(4)連結效果:社區綠地系統與週圍綠地連 結形成帶狀綠廊可促進

生物的之移動,並促成穿越路徑之連結。

3.綠網系統構成方式: 綠網應顧及水平 垂直方向之連貫

表土保存:
「表土」即原始未開發地區的表層土壤,它對於保護並維持生態環境

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它富含有機質同時滲透性良好,不僅提

供了植物必須的成長環境,對於水分的涵養、污染的減輕、微氣候的緩

和並有相當大的貢獻。它同時是整個生態圈中唯一的製造者(供給者),

在自然狀態之下,經歷 100 至 400 年的植被覆蓋才得以生成 1 公分

厚的表土層,可見其難得與重要性。但因人為過度與不當開發使得表

土消失甚劇,故本技術針對工程發展時表土保存的方式及注意事項加

以說明。

生態水池:
過去的水池設計,很少顧及生物的存活考量,濾水設備非常容易疏

於管理,導致池水優氧化。不但生物奄奄一息,惡臭撲鼻而來,更慘

的是成為蚊子的最佳繁殖場所。可以透過生態的角度加以改造,在池

岸邊以石頭堆砌成緩坡,種植多樣性的水生植物來豐富水池的生態環

境。

第 25 頁/共 37 頁
生態水域:
在基地內若有溪流經過、湖泊、水潭,應注意水岸空間的生態綠化設計,

過去的水岸設計經常以防洪排水的工程角度著眼,很少顧及生物多樣

化的環境設計,常使河川直線化、河岸鋼筋混凝土化、河深與水流速度

單一化,因此造成動植物棲息環境消失,水域景觀惡化的情形。應依

「生態河川工法」的理論,避免直線化的河岸盡量恢復曲折迂迴的形式,

對於 RC 的 砂 則均改以亂石、岩塊分 的段差工法,來恢復原本

河川的面貌。

中庭生物多樣性設計:
建築的中庭與戶外綠地是都市中營造生物棲地的重要場所,若是能

提高綠地多樣化,配置較低建蔽率的建築物,並將建築物對生物遷徙

的障礙降至最低,則位於建築物週遭、甚至建築物中央的綠地都有成

為良好生物棲地的潛力。擁有豐富且多樣物種的中庭,才能長期維持

生態的健全、平衡。

九、室內環境指標
所謂「室內環境指標」主要在評估室內環境中,隔音、採光、通風換氣、

室內裝修、室內空氣品質…等,影響居住健康與舒適之環境因素,希
第 26 頁/共 37 頁
望藉此喚起國人重視室內環境品質。

目的:

本「室內環境指標」以音環境、光環境、通風換氣與室內建材裝修等四部

份為主要評估對象。尤其在室內裝修方面,鼓勵儘量減少室內裝修量,

並盡量採用具有綠建材標章之健康建材,以減低有害空氣污染物之逸

散,同時也要求低污染、低逸散性、可循環利用之建材設計。

陸、國內案例

和平紀念館

第 27 頁/共 37 頁
綠色生態景觀設計

要在本公園內同時興建一座紀念館與一個紀念碑是非常困難的,因為

整個公園只有0.7 公頃,非常狹小。因此本設計特別將紀念館作半

地下化的設計,藉以減少視線障礙.增加開放感。紀念館與紀念碑之

間特別設計一個可容納兩千多人的戶名集會場。集會場以自然草坡作

成,以紀念碑為端景,以紀念館為演講舞台背景,形成一氣派非凡的

自然草坡廣場。此集會場所不但可提供市民休閒.運動.遊憩的大綠

地,亦可提供大型綜藝.音樂.演講的戶外集會活動。整個公園的設

計保有最大的生態綠地.最少的人工鋪面,完全尊重自然坡地地形,

是一個徹底的生態景觀設計。

綠色建築經典之作
第 28 頁/共 37 頁
本紀念館結合了寒帶國家的「覆土建築」與熱濕氣候「干欄建築」的最

新生態環境設計傑作。所謂「覆土建築」就是如窯洞般將建築物埋於地

下,有冬暖夏涼的優點;所謂「干欄建築」是像東南亞的高腳民一樣,

將房子撐離地面,有通風冷卻乾燥的作用。紀念館以撐高的樓板來防

止地面潮濕,又以通風的雙外壁.雙層斜屋頂達到防止結露滲水的目

的。其挑空的地板下空氣與雙層外牆中的空氣是相通的,可自中庭引

空氣進入隻層外牆之間而通達屋頂的通氣縫。整個念館埋於公園的山

坡草坪下,形成與公園山坡融為一體的生態環保設計。其室內十分乾

爽,連盛夏都不需空調。本作品可說是充份利用了干欄建築的防潮優

點及覆土建築的保 特色的「干欄式覆土建築」。是熱濕台灣氣候風 土

下最佳的綠色建築設計。

柒、國外案例
一. 南加州瓦斯公司能資中心---建材回收再利用的綠色建築典範

Energy Resource Center of Southern California Gas

Company

第 29 頁/共 37 頁
1.地點:Downey,California

2.文字來源:Laura C. Zeiher,1996,「the Ecology of

Architecture 」 , Whitney, New York.

3.說明:

ERC 完成於 1995 年春季,被建來作為國家的節能及環境科技的資

訊交換中心之用。本建築物採用 80﹪回收建材,四分之三以上的構件

被重新利用或以回收材料製造。南加州瓦斯公司專案經理 Tony

Occhionero 說:「我們並不是拆下舊有建築而重新起造建築,我們

是把舊瓦斯公司辦公群小心翼翼地一塊塊解體,然後以新方式組合起

來」。即使建築師及設計師不能使用舊建材時,我們也找出能利用這 些

建材的建商,或是將之送至回收中心去。本建築外殼及環境技術比加

州 Title24 的建築規範要求高出 45﹪的效率。美國環境保護屬 EPA 賦

第 30 頁/共 37 頁
予本中心「能源之星」作為節能及環保建築技術的範例。

ERC 包括容納 700 人的 8000 平方英尺的展示廳,並設有 12 間供應

開會、研習、展示、講演的特別空間。ERC 提供技術服務及資訊、電腦化

設備模擬、聲光設備、遠距會議設備,以及空氣品質、環境上的協助。

ERC 原舊建築每平方英尺每年耗能 224kBTU,新 ERC 則只耗能

124kBTU,節能效率約 45﹪。

我們決定由 Turner 營造廠商得標,Turner 並非最低標廠商,但是

Turner 提出最好的施工環保計畫(最低標廠商企圖遊說免除環保計

畫)。包括水土保護、廢棄物減量以及喬木、灌木、蔓籐表土的保護。

ERC 舊基地有 90﹪的停車場,現在則減至 58﹪,其餘挪為建築及

庭園用地。庭園特選棕櫚之類的耐旱型當地原生植物為景觀植栽。停車

場表面將暗色瀝青表面改以白色以減緩都市熱島效應。為了維護景觀

而引進蟾蜍、瓢虫(ladybug)來防治害蟲的無毒生物防虫方法。採用

回收水,並以防止蒸發的地下根部滴灌方式來作為最節水的澆灌方式。

採用現行用水量一半的超節水馬桶。

人行道及停車場採用兼顧保全的低層節能照明方式。

南加州公司估計,以舊辦公室來擴建而不另覓新地建新厝,大約節省

了 320 萬美金。這包括再利用價值 100 萬美金的高能源效率的教學

示範廚房設備。NRC 採用了比一般系統貴 20 萬美金的 state-of-the-


第 31 頁/共 37 頁
art 照明系統,但是每年約可節省 2.1~~3.0 萬美金的電費。其總建

造費為 790 萬美金,其設計費約為 80 萬,為建築費用的一成,當然

這是新建築設計費所不能比擬的,因為 ERC 包括了小心拆除舊建築

的設計費。

採雙層 low-e 玻璃以降低空調負荷及噪音。它採用 30 噸瓦斯燃燒吸

收式冰水機供應一、二樓冷氣,並同時供應暖氣。此無 CFC 冰水機可

減少大氣臭氧破壞。它也採用蒸發式冷房。

它採用晝光及先進照明技術的照明系統比舊辦公室節約了 40﹪的照

明用電。在晴天的日子裡,二樓的自然晝光可節約 80﹪照明用電。紅

外線人員感知器一偵測室內人員不存在時便立即關燈,可節約約 35-

60 的開燈,這些感知器約在 1 至 3 年便得以回收。

ERC 全面採用無毒產品,NASA 忙 ERC 選種室內植栽以便吸收室

內污染物。三臺空調機採用 CO2 偵測來控制外氣量以維持空氣品質,

將 CO2 控制在 700PPM 以下。採用無 VOC 的壁漆、無毒地板蠟、亞麻

油所做成的油氈、35﹪回收率的地毯。舊建築物的 60﹪(包括 22 噸

的混凝土、23 噸的屋頂材、820 頓的瀝青、27 頓的乾牆、57 頓的金屬)

被回收使用。為了回收事宜花費了 20 萬美金。由無毒的油漆至再生塑

膠座椅等所有建材幾乎採用再生產品。所有的供應商的設備、產品、製

程均被要求採用再生的環保材料,甚至盡量選用本地產品以減少運輸
第 32 頁/共 37 頁
能源。鋼筋採用自洛杉磯警方所破獲的黑槍、美軍潛艇及舊工廠的鋼架

所製造的。門廳的地板材採用舊金山大地震破壞的倉庫木料所製成的。

門廳的大鋁板牆是取自軍方飛機的存貨,20 英尺長的接待台玻璃面

是再生強化玻璃所製成。破強化玻璃、飛機金屬、汽車輪胎的再生材料

也在使用之列。---------------------------------------------------------

二、荷蘭國際銀行總部 ING----自然人性化的綠色建築典範

International Nederland Bank

1.文字取自:Green Architecture , Design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2.說明:

ING 總部由十個不同高度的垂

直辦公樓所組成一格蛇行平面,

其中由一條蜿蜒變化的走道來

連結花園、水景、中庭、餐廳、服

務、集會空間。這一大建築被分

成幾個較小的建築已創造人性尺度與社區感

覺。

每一建築塔各有一充滿晝光、植栽、藝術品的

第 33 頁/共 37 頁
中庭與開放式樓梯。… .頂樓的辦公室擁有內部窗可俯視中庭的活動

與借頂光。….辦公室座位離窗距離在 6 米以內。雖然關節形平面造成

家具安的困難,但是卻造就各方位的視線與自然採光。戶外設有英國、

日本、芬蘭式庭園,園中充滿步道、座椅、飲食區鼓勵職員隨實利用戶

外庭園。

建築師 Albert 與 von Huut 使用有機形式來創造多變的尺度、型態與

高度,造成了全建築內不同的光品質。

ING 是荷蘭三大銀行之一,需要一個大辦公室來容納 2000 個職員工

作。其基地的選擇是由職員投票決定的,以便符合大多數人最方便的

交通。當業主要改變工作環境時,荷蘭勞工局依法有權介入意見。員工

絕不能一聲令下說搬就搬。他們參與設計與技術考量,例如要眺望室

外、 求開窗甚於空調。他們也討論建材,要求自然材料,拒 污染生

產建材,例如以 CFCs 製造的發泡塑膠,釋放甲醛的合板。

ING 約有樓版面積 50000m2,外加 28000m2 地下停車場,建築

全長約一公里,假如以傳統辦公建築來興建則會造成毀壞性衝擊。設

計者將分解成十個單元,每單元以一個玻璃屋頂與電梯為中心,並以

一條彎曲的一樓內部街道來連接,街道旁則為餐廳、會議室、電影院等

相關設施。每一辦公區是以銀行工作組織單元 20 人左右的工作群來

設計的,沒有兩棟辦公樓是相同的,高度、平面、方位皆不相同。為了
第 34 頁/共 37 頁
脫離現行辦公建築的印象,甚至極端到結構體沒有兩條平行或垂直的

線條。它不以嚴謹的方形空間與彈性隔間來使人適應之,它的所有空

間是為特殊人來設計的,它不以活動牆來提供彈性變動,而是以群組

織彈性變動為彈性的設計,提供一群人一起工作的空間。事實上高度

不高樓的建築體最適於使用樓梯,每一區塊的中庭樓梯做得明亮又開

放以鼓勵人們樂於使用樓梯。十棟人造的城鎮每層均以彎曲的路徑來

連接,提供一系列變化的景觀與光影。它使用最簡單的鋼筋混凝土框

架結構,外牆以傳統荷蘭磚來修飾,這使得它有傳統鄉土的感覺,延

續了荷蘭細膩精美磚工藝細部,並創造 20 世紀初期阿姆司特丹學院

的表現形式。它也是一座世界上少數超節能建築之一,其節能由構造

能源開始,例如使用低跨距的結構造型,並使用低耗能的磚及鋼筋混

凝土。

此高熱容量的建築物以 100mm 厚的礦纖隔熱材裹住,並在外磚牆

內留有 30mm 的空氣隔熱層,它的高熱容量可儲存人員、電腦、照明、

日照的輻射熱以調節室溫激烈變動。它採雙層玻璃發色鋁門窗以減少

維修,鋁框內有隔熱材以斷熱橋。雙層外牆間的熱橋現象也被小心的

以隔熱層隔開。此棟全面力求自然採光與自然通風,其結果使外開窗

面積高達外牆 20﹪,以提供 500LUX 的照明條件。辦公區的進深維

持在 7 米以內,其窗戶頂部玻璃提供自然採光,並以反射百葉反射光

第 35 頁/共 37 頁
線,反射百葉為銀色反射百葉,可反射自然光至天花板進入室內後方,

以晝光提供莫大照明節能效果。窗外並設有電腦控制的外窗簾以便在

夏日減少太陽熱輻射。天窗玻璃也是節能的重點,由天窗引進的日射

先對換氣的新鮮外空氣加熱,在冬天外氣 7℃的外氣,可預熱至

21℃,可節省不少鍋爐耗能。此建築物更在地下室設置 100 立方米

的儲熱槽,它部分以瓦斯及重油來加熱,同時回收電腦室、電梯的機

械發熱量。此建築不設空調設備,每人可以單純的開窗、遮陽來調節熱

環境。現行以機器空調為前提設計的大樓,計花費大量金錢,又容易

引來病大樓症候群,本大樓可說是更勝一籌。比起 1970 年初設計的

大樓 1320kWh/m2,本大樓耗能只有 111kWh/m2,每年節約近

一千三百萬英鎊。

柒、結語

.環保是無悔政策

.環境永續並非一蹴可及

.綠建築推動成果得來不易,更應該珍惜維護

.加強擴大延伸綠建築效益至社區、城 及城市以牢固台灣環境永續

之基盤

第 36 頁/共 37 頁
.為下一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環境

第 37 頁/共 37 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