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1 年 第 4 期

[ 文章编号 ]1009- 1017 ( 2001) 04- 0010- 05

唐代海东石刻文献的史料价值
——以崔致远《唐新罗朗慧和尚塔碑》为例①

王匡廷
( 南京大学 中文系,  江苏 南京 210093)

   [ 摘要 ]  本文以《海东金石苑》中崔致远《唐新罗朗慧和尚塔碑》为例, 梳理出唐代海东石刻文
献的三个方面史料价值, 即记载当时新罗相关国是、弥补佛教灯传典籍的不足与记录新罗僧人在
中国广泛交往的史实。
[ 关键词 ]  《塔碑》
; 石刻文献; 史料价值; 新罗; 无染
[ 中图分类号 ]  K877. 4    [ 文献标识码 ]  A

  唐代海东石刻最早收辑在清代山东诸城刘喜海所辑录的《海东金石苑》中, 这些石刻在今
天看来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为研究中韩两国的文学、史学以及相关学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其中除了几篇是纪功碑, 主要是新罗时代和尚的碑铭, 其作者多是当时新罗国中汉文水平较高
的士人。从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看, 尤其值得后人重视的应是崔致远为同时代的僧人所作的
三篇石刻碑文, 即《有唐新罗国故知异山双溪寺教谥真鉴禅师碑铭 ( 并序) 》
、《有唐新罗国故两
朝国师教谥大朗慧和尚白月葆光之塔碑铭 ( 并序) 》( 即《唐新罗朗慧和尚塔碑》
) 与《大唐新罗国
故凤岩山寺教谥智证大师寂照之塔碑铭 ( 并序) 》

时至今日, 崔致远的著作仅存《桂苑笔耕集》与被收入《东文选》中的几首诗以及数篇金石
文字, 其余的散佚不存, 而此数篇金石文字就是保存在《海东金石苑》中的三篇碑文石刻, 清代
陆心源据此收入《
〈全唐文〉
拾遗・崔致远卷》
。由此可见, 海东石刻首先具有保存文献本身的价
值, 而后才有由文献所体现出来的其他价值。事实上, 三篇之中, 就文献的史料价值而言, 以《唐
新罗朗慧和尚塔碑》( 以下简称《塔碑》
) 的价值为最高。现在试以此为例略述唐代海东石刻文献
的史料价值。

《塔碑》
保存了正史中没有详细记载的当时新罗国家史事的资料。《海东金石苑》
校订者刘
承 在跋尾中称道:

[ 作者简介 ]  王匡廷 ( 1975- ) , 男, 安徽安庆人, 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


・10・
  文中叙其国事, 多可与考证史鉴, 而文笔亦典赡风华, 海东碑之最可宝贵者。
刘承 认为此碑能“考证史鉴”, 即从史料角度肯定它能“叙其国事” 。
新罗时代末年, 全国上下崇佛成风, 当时有所谓“禅门九宗派” , 每一派的高僧都受到国人
的厚爱, 尤其这些派别的开山禅师, 每每都是君王倚重, 士民寄望。作为“禅门九宗派” 之一圣住
山派开山禅师的无染禅师, 即碑文的墓主朗慧和尚, 自不例外。 以下两段《塔碑》 中的引文可以
为证:
海东两朝国师禅和尚盥浴已, 趺坐示灭, 国中人如丧左右目, 矧门下诸弟子乎?
……去世三日, 倚绳座俨然, 面如生。 门人询 等, 号奉遗体, 假 禅室中, 上闻之震
悼, 使驶吊以书, 赙以谷, 所以资净供而赡玄福。越二年, 攻石封层冢, ……旋命王孙夏
官二卿禹 召桂苑行人侍御史崔致远至蓬莱宫, 因得并琪树上瑶墀, 跽俟命珠箔外。
上曰:“故圣住大师真一佛出世, 昔文考康王咸师事, 福国家为日久, ……余以有大行
者授大名, 故追谥曰:‘大朗慧’ , 塔曰:‘白月葆光’
, ……顾文考选国子命学之, 康王视
国士礼待之, 若宜铭国师以报之。”
这一段是作者崔致远交待了碑文写作的直接缘由, 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无染丧事的重视程度。
下一段:
会昌五年来归, 帝命也, 国人相庆曰:“连城璧复还, 天实为之, 地有幸也。”
自是请
益者, 所至稻麻矣。……已矣, 乃北行, 拟目选终焉之所, 会王子昕悬车为山中宰相, 邂
逅适愿, 谓曰:“师与吾俱祖龙树乙粲, 则师内外为龙树令孙, ……有一寺在熊川州坤
隅, 是吾祖临海公受封之所, ……可强为朽夫住持乎? ” ……大中初, 始就居。……俄而
道大行, 寺大成。繇是四远问津辈, 视千里犹跬步。……文圣大王聆其运为, 莫非裨王
化, 甚恕之, 飞手教优劳。……暨宪王嗣立, 赐书乞言, ……逮赠太师。先大王即位, 钦
重如先朝志, 而日加厚焉。最所施为, 必驰问然后举。咸通十二年秋, 飞鹄头书以传召
曰:“山林何亲? 城邑何疏? ”
大师谓生徒曰:“遽命伯宗, 深惭远公, 然道之将行也, 时乎
不可失, 念付嘱故, 吾其往矣。”……及见, 先大王冕服拜为师, 君夫人世子既太弟相
国、群公子公孙环仰如一, 一如古伽蓝缋壁面, 写出西方诸国长侍勃陀样式。……于是
上大喜, 懊见大师晚。……既出, 卿相延迓, 与谋不暇, 士庶趋承, 欲去不能。……翌日,
挈山装鸟逝。……遽人知往抵圣住, 即皆雀跃。……定康大王莅阼, 两朝宠遇, 师而行
之, 使锱素重使迎之, 辞以老且病。
这是无染回国后不同凡响的经历。从无染回国后四十余年 ( 公元 845- 888 年) 的时间里所受到
的历代君王的厚遇看, 新罗国内几代君王都是以崇佛敬僧为国家大事。
会昌年间唐武宗灭佛, 外国的僧人被勒令回国, 无染亦不得不结束在中国二十余年的求学
问道生涯。然而他一旦归国, 君王认为他是江山社稷的砥柱, 臣子认为他是爵位俸禄的保障, 民
众认为他是安居乐业的依靠; 上朝则君臣欢悦, 下野则小民奔走。 当时全国上下无不以结交无
染为荣, 这样一种情形, 就是无染本人也深以为忧:“山僧足及王门, 一之谓甚, 知我者谓圣住为

无住, 不知我者谓无染为有染乎? ” 一朝和尚“趺坐示灭”
, 朝野震怆, 国人悲痛, 其门人弟子若
丧考妣, 国中士民如失双目。 这样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名和尚身上, 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上
佛风大肆弥漫。

・11・
虽然过度的崇佛对新罗王朝后期的治国不利, 但是因为佛教是外来的事物, 新罗僧人的出
国求道必然与其他国家产生联系。佛教, 尤其是禅宗, 当时唯有中国最盛, 加之新罗与中国之间
的特殊关系, 新罗僧人多是来中国学习, 极少数去印度。事实上, 新罗所谓的“禅门九宗派”
的九
位开山祖师中, 唯有义阳山派的祖师道宪没有远来中国, 其余八位都是在中国学成后归国的。
尽管道宪本人并没有来中国, 但他所学的仍是中国的禅宗, 他的祖师法朗当初就是在中国求学
的新罗著名僧人。这些禅师来中国多是历经千辛万苦, 本文中的无染是这样的见证。无染先后
两度发愿来唐, 在第二次才取得成功, 文中说:
托足而西, 及大洋中, 风涛 颠怒, 巨 数人, 不可复振。 大师与心友道亮, 跨只
板, 恣业风通星。半月余, 飘至剑山岛, 爬行之 上, 怅然甚久曰:“鱼腹中幸得脱身, 龙
颔下庶几 手, 我心匪石, 其退转乎? ”洎长庆初, 朝正王子昕舣舟唐恩浦, 请寓载, 许
焉。
新罗僧人多是从海路出发, 跨越千里风波, 历经重重艰难, 才到达中国。
无染一旦足及中国, 立即游学无殆, 先是问道于马祖门人如满, 随后获心印于宝彻,《塔碑》
中都有详细记载。 因此,《塔碑》
保存的有关禅宗的资料弥补了佛教灯传典籍有关文献的不足。
《塔碑》中共提到禅宗史上的四位重要人物: 如满、宝彻、白居易与墓主无染。在《塔碑》中所
保存的材料无疑较之赵宋王朝时出现的两部禅宗灯录《景德传灯录》 与《五灯会元》
更为真实与
珍贵, 虽然后面两部禅宗灯录都列四人为禅宗史上重要人物, 但是相关材料并没有得到充分利
用。在五代时期出现的《祖堂集》 中关于无染的材料则基本上是据此撰成, 表明五代时人对这一
材料的重视。 但是, 由于《祖堂集》在中国的长期失传③ , 导致国内学者也无从注意到这样的二
手材料。其中, 关于如满的材料,《景德传灯录》与《五灯会元》 仅记录了如满与唐顺宗的问答, 在

白居易的诗文集中有零星涉及 , 其他关于如满的传记未详。《塔碑》 的材料就显得弥足珍贵:
大师舌底大悟, 自是置翰墨, 游历佛光寺, 问道如满, 满佩江西印, 为香山白尚书
乐天空门友者, 而应对有惭色, 曰:“吾阅人多矣, 罕有如是新罗子, 他日中国失禅, 将
问之东夷耶! ”
关于宝彻, 因其是无染业师,《塔碑》中的材料显得至关重要:
去谒麻谷宝彻和尚, ……彻公贤苦节, 尝一日告之曰:“昔吾师马和尚诀我曰:‘春
花繁, 秋实寡, 攀道树者所悲咤。 今授若印, 异日徒中有奇功可封者封之, 无使 。’复
云:‘东流之说, 盖出钩谶, 则彼日出处, 善男子根殆熟矣。 若若得东人可目语者畎道
之, 俾惠水冒于海隅, 为德非浅。’师言在耳, 吾喜若徕, 今印焉。俾冠禅侯于东土, 往钦
哉, 则我当年作江西大儿, 后世为海东大父, 其无惭先师矣乎? ”
从这段材料中, 我们可以知道宝彻禅师传印无染的原因、过程与心态, 这对于研究南宗禅很有
价值。
《塔碑》在佛学上最详尽的材料自然是关于无染禅师的材料, 不仅载其师承关系, 而且详细
叙述其回国后在新罗弘法的情形。 文中说:
大师性恭谨, 语不伤和气。……故满室慈悲, 徒悦随, ……谕生徒则曰:“心虽是
身主, 身要作心师。患不尔思, 道岂远而? 设是田舍儿, 能摆脱尘羁, 我驰则必驰矣。道
师教父, 宁有种乎? ”又曰:“彼所啜不济我渴, 彼所啖不救我馁。 盖努力自饮且食。”
・12・
……始壮及衰, 自贬为基, 食不异粮, 衣必均服。 凡所营葺, 役先众人, 每言“祖师尝踏
泥, 吾岂暂安栖”
, 至 水负薪, 或躬亲, 且曰:“山为我为尘, 安我得安身。”其 己励物
皆是类。……门弟子名可名者廑二千人, 索居而称坐道场者, 曰僧亮, 曰普慎, 曰询 ,
曰心光。 诸孙诜诜, 厥众济实, 可谓马祖毓龙子、东海掩西河焉。
《景德传灯录》卷九记载麻谷宝彻禅师法嗣二人, 仅一人见录, 对无染禅师, 只用一句“无机缘,
语句不录”予以省略,《五灯会元》 只字未题。《塔碑》中的记载可以弥补二书的不足。

无染禅师是公元 821- 845 年在中国求法的, 据开成四年 ( 公元 839 年) 来中国的日本僧人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卷二记载:
高秀处, 即文登县清宁乡赤山村。山里有寺, 名赤山法花院, 本张宝高初建也。长
有庄田, 以充粥饭。 其庄田一年得五百石米。 冬夏讲说, 冬诵《法花经》 , 夏讲八卷《金
光明经》
, 长年讲之。 ……当今新罗通事、押衙张咏及林大使、王训等专勾当。 ……其
讲经礼忏, 皆据新罗风俗。 但黄昏、寅朝二时礼忏, 且依唐风, 自余并依新罗语音。 其
集会道俗老少尊卑, 总是新罗人。
又同书卷二开成五年三月廿四日条云, 青州有新罗院; 卷四会昌五年五月十六日条记, 唐僧有
侍奉新罗僧为师匠; 卷四会昌五年七月三日条云, 楚州有新罗坊。 由此可知新罗僧徒入唐之盛
况, 不仅仅新罗僧人向中国僧人求法, 中国僧人也会向新罗僧人学习。从无染在中国的经历, 我
们可以看出新罗僧人与中国僧人交往的兴盛。《塔碑》 中说:
自尔浪游, 飘飘然势不可遏, 志不可夺, 于渡汾水、登崞山, 迹之古必寻, 僧之真必
诣。 凡所止舍, 远人烟火, 要在安其危, 甘其苦; 役四体为奴虏, 奉一心为君主。
无染在中国二十余年的时间里, 寻古访僧⑤ , 所结交的僧人应不在少数。 在中国的新罗僧人基
本上如此。 同期在中国的新罗僧人可谓人才济济, 盛况空前, 势必形成两国僧人广泛交往的局
面。
从无染求学中国的经历, 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当时某些中国文人与新罗僧人之关系, 譬如
白居易与无染之间的同门关系。进一步说, 白居易与无染也可能有交往, 或者彼此闻名已久。在
无染来中国之前, 白居易与新罗僧人是有交往的, 其《游大林寺序》《
( 白居易集笺校》
卷四十三)
说:
余与河南元集虚……凡十七人, 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 抵化城, 憩峰顶, 登香
炉峰, 宿大林寺。大林穷远, 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
器, 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 时节绝晚, 于时孟夏月, 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 涧草犹
短, 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 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
在这种与俗迥异的人间圣地有如此“人物风候” , 白居易欣喜之情可以想见。这里海东僧人即新
罗僧人。 以新罗僧人在中国的活动, 他们对白居易应该并不陌生。 元稹《白氏长庆集序》 说:
又鸡林贾人, 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每以百金换一篇, 其甚伪者, 宰相辄能辨
别之。”
李商隐《刑部尚书致仕赠尚书右仆射太原白公墓碑铭 ( 并序) 》《( 樊南文集笺注》卷八) 说:
・13・
  姓名过海, 流入鸡林、日南有文字国。
鸡林, 即新罗。白居易如此诗名, 又好佛, 在中国的新罗僧人似乎没有不知道的。无染禅师是公
元 821 年来中国, 不久向如满问法, 如满赞不绝口, 而白居易是大和三年 ( 公元 830 年) 后即来
洛阳为官, 直至终老。《旧唐书・自居易传》( 卷一六六) 说:
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 每肩与往来, 白衣鸠杖, 自称香山居士。……可葬于香山
如满师塔之侧, 家人从命而葬焉。
  考察无染与白居易的关系, 日本学者中村元认为无染入唐拜如满为师, 《 ( 中国佛教发展
史》
第四编第一章)《景德传灯录》 与《五灯会元》 以白居易为如满法嗣, 故二人有同门之谊。又据
碑文记载:“大师少读儒家书, 余味在唇吻, 故酬对多韵语。”说明无染对诗文也很有造诣。 以白
居易之诗名, 无染在中国二十余年, 应该知道白居易。 以无染之佛名, 白居易一生学佛, 也应该
知道这位“东方大菩萨” 。 无染禅师先后在唐二十余年, 白居易与无染禅师彼此谋面也有可能。
刘勰《文心雕龙・诔碑篇》说:“夫属碑之体, 资乎史才, 其序则传, 其文则铭, 标序盛德, 必
见清风之华; 昭纪鸿懿, 必见峻伟之烈: 此碑之致也。”崔致远此碑以其无可否认的史才给今天
的人们留下了最珍贵的资料。所以说, 包括此碑在内的所有唐代海东石刻应当引起当代学者的
注意。

注释:
①本课题获得韩国由泉奖学文化财团资助, 特此致谢。
②文中凡是有引号而不说明出处的都是引自《塔碑》原文。
③《祖堂集》二十卷, 五代南唐时泉州昭庆寺静、筠二师所撰, 其书于新罗僧人事迹甚详。 静、筠去崔致远
未远, 关于无染生平事迹多直接引用崔氏原作, 惜成书不久在中国国内即告失传, 直到二十世纪初才由朝鲜传
回到中国。
④《全唐诗》卷四六二《白居易集》卷三十九《九老图诗》序中说:“僧如满, 年九十五。”又《新唐书》与《旧唐
书》白居易的传记中也有一些关于如满的零星资料。
⑤《全唐诗》卷八四四《齐己集》中有《荆渚寄怀西蜀无染大师兄》诗一首, 齐己的生年约是公元 840 年前
后, 而新罗无染离开中国时是公元 845 年, 齐己不过五、六岁的孩童, 不可能有什么交往。这里齐己所寄怀的无
染大师兄并不是新罗的无染禅师, 尽管新罗无染在中国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有可能到过西蜀。

・1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