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第16卷第3辑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V o l. 16, N o.

3
2001年9月    Co llection s of E ssays on Ch inese H isto rical Geography Sep , 2001

五代宋初的洛阳和国都问题
[ 日 ] 久保和田男著  赵望秦 黄新华译

提 要  五代宋初时期的国都建置, 历来成为史学界所争论的问题之一。日本学者久保
和田男的《五代宋初的洛阳和国都问题》一文, 从郊祀功能和象征性两个方面, 对这一时期的
国都建置做了深入探讨。文章认为, 在都城的南郊祭天, 是中国古代国都的重要机能, 而五代
前期, 各王朝大都在洛阳的南郊举行祭天典礼, 故洛阳要优于开封。至后周时, 郊祀则在开封
举行, 遂使开封的国都机能更加完备, 奠定了宋都开封的基础。又从作为国都的象征性机能这
一视角切入, 论述了由洛阳表现为宅舍壮丽到开封表现出军事武力的都城景观之变化。
关键词  洛阳 开封 国都 郊祀 都市空间

绪   论

五代诸王朝除后唐定都洛阳外, 其他都以开封为国都, 这一众所周知的论断是据宫崎市


定氏的考证而来。①宫崎氏评说, 后梁太祖朱全忠之所以定都开封, 是为了适应当时由重视军
事转向重视财政的时势变化。他还认为, 后唐庄宗以洛阳为都是出于复兴唐制的愿望, 而正是
这一落后于时势的政策招致后唐政权内部矛盾重重。
与之相反, 笔者在《五代国都新考》一文中, 确证朱全忠曾迁都洛阳, 并且还对从后唐
明宗朝开始因实行整顿和扩展禁军的政策, 而要求把四方运河的汇集地作为国都, 以及后晋
时期选择开封作为国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②
一般来说, 国都被赋予首都的机能。现代社会, 国家元首的住所、行政机构、议院、最高
法院等代表三权的各机关, 还有使政府支配职能合法化的纪念性建筑物等都担负着首都的机
能。在前近代中国, 宫殿和各官衙都有独特的首都机能。为显示天子的支配权得到上天的认同,
以在国都郊外举行的“郊祀”礼而证明之。郊祀设施和与举行郊祀礼相称的城市, 得到世人的
一致认可是非常必要的。另外, 通过国都的雄伟面貌向朝贡者显扬“文化”也被赋予了象征性
功能。
但是, 前述拙稿几乎没有注意到原来的五代国都论, 仅仅论述了漕运这一财政性功能, 因
此, 本稿拟从国都的郊祀功能和作为国都的象征性两个侧面, 尝试再次探讨五代宋初的国都

① 宫崎市定《读史札记》七《五代的国都》, 《史林》第21号、 第1号 ( 1936) 。


② 《史观》第119册 ( 1988) 。
・22・
建置史。另本稿中频繁出现的《旧五代史》
、《资治通鉴》
、《册府元龟》等典籍分别略写为《旧
史》
、《通鉴》和《册府》等。

一 五代郊祀制度的施行

简单提一下郊祀的概念。①儒家礼说规定, 皇帝在其居住地的南郊祭祀天。其最初的目的
是昭示天命存于己。郊祀原来是指包括北郊祭地礼仪在内的南北两郊的祭祀活动, 但实际上举
行祭天郊祀礼的南郊更受重视, 皇帝多亲自主持祭祀。因此, 提及郊祀, 一般是指南郊。郊祀
不可或缺的设施是国都南郊的圆坛, 坛上陈列着各种神位, 对其进行祭祀, 这是前近代中国
所特有的首都机能。在祭祀前, 因为要举行向祖先报告祭天情况的礼仪, 所以宗庙 ( 太庙) 也
成为必要的设施之一。五代时期多在洛阳举行郊祀。最早在开封举行郊祀是后周太祖广顺三年
( 953) 。②本节将围绕着在洛阳举行郊祀的来龙去脉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以人们意识为中心的首
都机能之所在作进一步探讨。
唐末, 在黄巢之乱和蔡贼扰乱中, 洛阳化为一片废墟。③军阀张全义把已成废墟的洛阳城
作为根据地, 实行减税劝农政策, 试图招徕、安抚农民。由此, 洛阳周边人众聚集, 数年内洛
阳境内无闲田, 编户达五六万之众。④出于政治上的目的, 原本依靠李克用的支持而行动的张
全义, ⑤自文德元年 ( 888) 后投效朱全忠, 洛阳周边地区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力对其成就霸业
贡献颇大。⑥
掌握唐王朝实权的朱全忠, 决定将唐帝迁至距开封较近的洛阳。他首先命令张全义重建洛
阳城的首都机能, 这项事业大致从乾宁三年 ( 896) 开始。⑦天复四年 ( 四月改元天 元年) , 朱
全忠胁迫昭宗迁都洛阳。⑧皇帝东迁前, 他将长安的士民先行迁至洛阳, 形成迁移人流“月余
不绝”的景观。⑨接着, 他又将长安的宫殿、官衙、民居等建筑全数拆毁, 然后调运木材沿渭
水顺流而下黄河以备洛阳工程使用。结果, 长安城成为一片废墟 ( 丘墟) 。βκ然而, 洛阳的宫殿
工程进展缓慢, 正月即从长安出发的昭宗迫不得已在陕州滞留至闰四月。重修洛阳, 并没有在
全国征调资金, βλ如太庙的修建即由魏博节度使全权负责。βµ。最后, 朱全忠也亲自监督工程进
展, βν。原本废墟一片的宫殿恢复了。后梁、 后唐在此基础上又不断加以完善。

① ( 日) 金子修一《中国的皇帝制》, 《讲座前近代的天皇》五, 青木书店, 1995年出版。


② ( 日) 木田知生《北宋时期洛阳的士人群》 , 《东洋史研究》第8卷第1号, 1979; 小岛毅: 《郊祀制度
的变迁》, 《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08册 ( 1989) 。
③ 《通鉴》卷二五七光启三年 ( 887) 六月壬戌。
④ 《旧五代史》卷六三《张全义传》 。
⑤ 《通鉴》卷二五七光启三年六月壬戌。
⑥ 《旧五代史》卷六三《张全义传》 : “朱梁时, 供御所费, 皆出河南府。”
⑦ 《通鉴》卷二六四天 元年 ( 904) 正月己酉。
⑧ 《通鉴》卷二六四天 元年 ( 904) 正月丁巳。
⑨ 《通鉴》卷二六四天 元年正月戊午。
βκ 《通鉴》卷二六四天 元年正月壬戌。
βλ 《通鉴》卷二六四天 元年正月壬戌。
βµ 《旧五代史》卷十四《罗绍威传》 。
βν 《通鉴》卷二六四天 元年三月乙卯。
・23・
据金子修一氏考证, ①唐朝末代皇帝哀帝 ( 昭宣帝) 于天 二年 ( 905) 十月, 准备在洛阳
举行郊祀。唐朝后半叶, 皇帝亲自举行郊祀, 按太清宫 ( 长安老子庙) 、 太庙、 南郊的顺序在
一日内依次进行。由于太微宫 ( 洛阳老子庙) 遭破坏, 哀帝便拆掉北山的玄元观, 移筑太微宫
于此。这清楚地反映了“天复修都”的实况。②适值多事之秋, 传统的首都机能以收集保存唐朝
遗产的形式在洛阳得以重建。但是, 朱全忠并没有允许昭宣帝举行以示天命自存的郊祀礼仪,
洛阳的郊祀设施是为他自己使用而修建的。
907年4月, 朱全忠建立后梁, 定都于他的根据地汴州, 称东都开封府。但根据《册府》卷
二○五《闰位部g巡幸》开平元年十月条, “帝以用军未暇西幸, 文武百官等久居东京 ( 开
封) , 渐及疑讶, 令就便各许归安, 只留宰臣韩建、薛贻矩, 翰林学士张策、韦郊、杜晓, 中
书舍人封舜卿、 张衮, 并左右御史、 司天监、 宗正等兼要当诸司节级外, 其宰臣张文蔚已下
文武百官, 并先于西京 ( 洛阳) 祗候” 。很显然, 文武百官对把开封作为国都很不以为然。他想
先让文武百官行至洛阳, 以示迁都洛阳是既定方针。然而这与《五代会要》卷二《庙议》开平
元年 ( 907) 四月条的记载相悖: “太祖初受禅, 乃立四庙于西京, 从近古之制也。”③翌年四月
二十四日, 朱全忠决定在西京举行南郊祭祀, ④但下文三月条说, “帝以魏博镇定助修西都, 宫
内工役方行, 礼容未备, 其郊天谒庙宜于秋冬别选良日” , 又以工程延误为理由而再三延期。
结果, 郊祀在开平三年 909 一月举行, 太祖没有回开封, 就此而迁都洛阳。⑤
( )
朱全忠于乾化二年 ( 912) 六月, 在卧病之所被其子朱友王圭谋杀。后来, 初登帝位的朱友
王圭又被其留守东京的弟弟朱友贞推翻, 朱友贞即位, 是为后梁末帝。末帝在开封实行政治军事
统治。《旧五代史》卷八《梁末帝纪》乾化三年 ( 913) 二月十七日记载: “事定, ( 袁) 象先
遣赵岩赍传国宝至东京, 请帝即位于洛阳。帝报之曰: ‘夷门 ( 开封的别称) , 太祖创业之地,
居天下之冲, 北拒并、 汾, 东至淮海, 国家藩镇, 多在厥东, 命将出师, 利于便近, 若都洛
下, 非良图也。公等如坚推戴, 册礼宜在东京, 贼平之日, 即谒洛阳陵庙’ 。”大臣们请求以洛
阳为国都, 末帝未准。其主张的要旨是为了在与李晋长期的战争对峙 ( 隔河对阵) 中, 使开封
处于有利地位。但书中同时也记载了末帝曾在退敌时行幸洛阳, 可以说他原来就有定都洛阳的
意向。末帝贞明三年 ( 917) 十二月为举行祭祀而行幸洛阳, 就更加强了这一推测的真实性。实
际上, 当李晋军队夺得要冲之地而直逼开封的报告抵京后, 末帝就中止了郊祀并返回开封。⑥
在劣势中, 末帝仍离开开封, 试图举行郊祀, 其意图即在于显示天命所在, 并企图以此来恢
复势力。当时情势下, 如果不在洛阳举行郊祀, 这次祭祀活动的根本意义也就丧失了。
后唐庄宗占领开封后就到洛阳举行郊祀, 并定都于此。⑦明宗亲自举行过一次郊祀, ⑧仍
沿袭唐朝旧制, 按老子庙 ( 太微宫) 、太庙、郊坛的顺序依次进行。后晋、后汉再度定都开封,

① 参照前引金子氏《中国的皇帝制》第72页。
② 洛阳的首都修复事业被称为 “天复修都”
。《册府》卷十四《帝王部g都邑二》同光三年八月。
③ 《旧五代史》卷四《梁太祖纪》开平三年正月己巳条: “奉迁太庙四室神主赴西京”, 之前, 太庙的神
主似在开封。
④ 《册府》卷一九三《闰位部g崇祀》开平二年正月。
⑤ 前引拙稿《五代国都新考》。
⑥ 《旧五代史》卷九《梁末帝纪》贞明三年一、 二月各条。
⑦ 《旧五代史》卷六三《张全义传》。
⑧ 《旧五代史》卷四一《唐明宗纪》长兴元年 ( 930) 二月乙巳。
・24・
依然在洛阳设置太庙和郊坛, 但皇帝不再亲自举行祭祀, 由所谓的有司摄事 ( 宰相等代理执
行) 主持祭天, 撰写即位诏书, ①从而使行政和祭祀的首都机能被分置在两个城市。
后周建国初年, 太庙以下的祭祀设施仍设在洛阳, 还残存有派宰臣在太庙举行祭祀的记
录。②但是, 宋太祖末年改在开封举行郊祀, 此事的意义留待后文论述。

二 后唐洛阳的都市空间和国都的象征性

后唐政权对经张全义重建的洛阳城进行了空间的整修。由国家所进行的国都整修工作, 更
多的是试图表现国家权力, 即有创建首都机能的一面。后唐的国都整修工作究竟如何呢? 本节
试从国都的特殊性这一视角入手, 再次探讨都市空间问题。
在唐末洛阳的都市空间中, 农田占地很广, 这些农田都是张全义时代开垦出来的。唐哀帝
天 二年 ( 905) 十月诏敕: “洛阳坊曲内旧有朝臣及诸司宅舍, 经乱荒榛。张全义葺理以来,
皆以耕垦, 既供军赋, 即系公田……”③如前所述, 张全义一党招集农民所创造出的农业生产
力, 成为唐末混乱时期宝贵的资源, 并且助了朱全忠成就霸业一臂之力。
即使历经数十年至后唐时期, 情况也几乎没有改变。明宗天成年间 ( 926- 929) 左谏议大
夫崔忄惠上言: “臣伏见洛都, 顷当制葺之。初, 荒凉至甚, 才通行迳, 遍是荆榛。此际集人开耕,
便许为主, 或农或圃, 逾三十年” 。④
就都市空间中有农田这一似乎矛盾的现象, 本稿试图进一步论证城壁内的空间问题。天 
二年诏敕中的“洛阳城坊曲内”就是指城壁内的空间。前近代中国的都市中, 城郭内有广阔农
田的例子屡见不鲜。⑤特别是唐长安城一○八坊中南面的四十坊人烟稀少, 坊内阡陌纵横, 唐
朝廷将这些地方有意识地宅地化, 但并不禁止农耕。
与此相反, 后唐政权对洛阳城内的农田问题有相当的意识。明宗诏敕: “……并果园池亭
外, 余种莳菜园, 空闲田地, 如本 [ 主 ] 自办, 即限三月内盖造须毕, 如自不办, 并许人收
⑥其意思是都城内的
买。敕旨: 伊洛之都, 皇王所宅, 乃夷夏归心之地, 非农桑取利之田……”
绿地除果园和庭园外, 主人如果能够自己负担费用, 在三个月内要将房屋建好完工, 如若不
能, 则允许他人收买。这样看来, 唐长安城并不禁止农耕, 但后唐洛阳城中除一部分外, 农耕
在事实上遭到了禁止。这是为什么呢?
一般认为, 唐前期的长安城实行坊市制度, 严格管理坊墙, 城里的农田因为坊墙的缘故
被隐蔽起来, 不会成为妨碍国都形象的主要因素。因此, 都市空间内可容忍农耕的存在。后唐
时, 洛阳仍实行坊制, 从宫崎氏的后唐复兴唐制的见解来看, 他认为坊制复旧也是可行的, 但
事实并非如此。梅原郁氏以后唐的都市平面是唐朝某些东西的复原, 且广泛侵占官街造成既成

① 《旧五代史》卷七六《晋高祖纪》天福二年七月壬申条, 卷八一《晋少帝纪》天福六年九月甲辰条注,
卷八三《晋少帝纪》开运二年四月丙子条, 卷一○一《汉隐帝纪》乾 元年十二月壬午条。
② 《旧五代史》卷一一一《周太祖纪》广顺元年 ( 951) 七月辛酉。
③ 《册府》卷十四《帝王部g都邑二》天 二年十月。
④ 《册府》卷十四《帝王部g都邑二》同光三年六月。
⑤ ( 日) 平冈武夫《唐代的长安城》
; 表纸目次中的《唐长安杂记》 , 《东洋史研究》第11卷第4号, 第40
页 ( 1952) 。
⑥ 《册府》卷十四《帝王部g都邑》长兴二年 ( 931) 六月戊辰。
・25・
事实化为理由, 认为“这样的回归只不过是伴随着唐朝坊制形式的复原” 。①他还设想, 后唐洛
阳城内的名称和街道区划虽然还残留着坊的痕迹, 但它与唐长安城有着迥然不同的都市形态。
本稿为证实这些见解, 拟将坊制分为维持治安和国都象征性两种机能来考察。
首先从治安制度的侧面来进行探讨。长兴二年 ( 931) 六月左右巡使上奏: “……其未曾有
盖造处, 宜令御史台、 两街史、 河南府, 依以前街坊地方, 劈画出大街, 及逐坊界分, 各立
坊门, 兼挂名额……”②但也有提议仍依照原来坊的区划再建坊门。在这之前已不能通过开闭
坊门而实施治安制度 ( 坊制) 了, 这以后也没有出现严格实施坊制的痕迹。那么在军民杂居的
国都内如何维持治安呢?
根据室永芳三氏的论证, 五代后梁时创设了被在京禁军长官统领的左右军巡使, 作为京
城的治安机关, 负责京城的警备和防卫工作。③军巡院在整个五代时期都负责维护治安。那么,
洛 阳城内何时不再根据坊门开闭而禁止夜间外出呢? “天复修都” ( 904) 后, 皇城使上奏:
“优乞准敕条, 漏鼓声绝后, 禁断人行。今据军人百姓更点动后, 尚恣夜行, 特乞圣慈, 再下
六军止绝。”④所谓更点是指夜间时间。迁都之后不久, 洛阳城内的人们即使在夜间也可以自由
行动。不管有无坊墙和坊门, 夜禁都不会自觉地去实施。有提议说不要再求助于夜间关闭坊门
作为对策, 而由六军 ( 禁军) 轮回巡逻来实行夜禁, “再下六军止绝”好像在这之前就已经制
度化了。室永氏认为, 太和年间 ( 827- 835) 以后, 长安城内坊制弛缓, 禁军巡警制取而代之。⑤
于是有人上奏提议在迁都后的洛阳实行像长安城那样的禁军巡回制度, 即让洛阳城内作为治
安制度的 “坊制”消失。
国都的象征性这一侧面如何呢? 长兴二年 ( 931) 六月诏敕: “应京城六街诸闲坊, 先许人
修建屋室, 如闻侵地太多, 乃至不通车驾。今后盖造外, 须通车马。或有越众牵盖, 并须画时
毁拆……⑥ “六街”就是指大街。在那里允许建造房屋的结果是大街逐渐被侵占, 甚至出现了
连车驾都不能通过的地方。原被唐代禁止的侵占街道行为, 到后唐时却得到政府的许可, 也就
是说后唐政权没有考虑以坊制为基础形成象征性的景观。
那么, 后唐政权究竟以什么样的景观作为建设的目标呢? 长兴二年六月河南府上奏:“……
只要增修舍屋, 添益闾阎, 贵使华夏共观壮丽, 朝廷以邦本兴隆之计, 务使骈阗……”⑦为了

在 “华夏”观赏到 “壮丽”的景象, 他提议建造房屋充实国都的都市空间, 即用屋舍充实的


国都来象征国家的势力。如此一来, 农田的存在就令人不满意, 于是, 他的这种想法便作为农
田宅地化的政策而被采纳。但与街道相接的农田特别成问题。长兴二年六月左右军巡使上奏:
“见定已有居人诸坊曲内, 有空闲田地, 及种莳并菜园等, 如是临街堪盖店处, 田地每一间破
明间七椽, 其每间地价, 宜委河南府估价收买……”⑧阐明了国家为建设临近街道的“店”( 这
里通常指邸店) , 试图实施由河南府经手收买适当田地的计划。

① 《宋代的开封和都市制度》, 《鹰陵史学》第3、 4合并号 ( 1977) 。


② 《五代会要》卷二六《街巷》 。
③ 《五代的军巡院和马步院辨析》, 《东洋史研究》第24卷第4号 ( 1966) 。
④ 《册府》卷十四《帝王部g都邑二》天 二年 ( 905) 闰十二月。
⑤ 《唐都长安城的坊制和治安机构》, 《九州大学东洋史论集》二 ( 1974) ; 四 ( 1975) 。
⑥ 《册府》卷十四《帝王部g都邑二》长兴二年六月戊辰。
⑦ 《册府》卷十四《帝王部g都邑二》长兴二年六月。
⑧ 《五代会要》卷二六《街巷》 。
・26・
三 后周时期整修国都开封和宋太祖的迁都洛阳计划

从以上的考察可以明了以下两点: 1、 洛阳在郊祀方面继续维持着首都机能, 2、 后唐政


权根据其独特的想法推进了洛阳景观的整修。但是, 后晋高祖石敬塘却又迁都开封, 这是为了
满足在京禁军的供给需要, 也是因为他把漕运的效率作为确立国都的首要条件的缘故。①
然而, 这一时期还不能断定就是开封的国都地位被确立的时间。天福六年 ( 941) 八月, 高
祖“暂幸”大名 ( 邺都广晋府) , 这个城市紧邻开封, 是当时华北较有影响的经济都市。②这次
行幸似乎是准备迁都事宜, 百官也将随游移的政治中心迁至此地。高祖实行大赦, 在迎宾馆设
都亭驿, ③开封尹的后继者石重贵任广晋尹, 开封尹一职则另外任命大臣担任。④更重要的, 是
禁军和他们的家族也随之迁移至邺都。⑤ 翌年即天福七年六月, 高祖在此驾崩, ⑥即位后的石
重贵于天福八年二月返回开封。⑦
顺带提一句, 邺都于后周广顺三年 ( 953) 遭到地震的巨大破坏。⑧翌年, 即显德元年,
“邺都”被废, 仍交由天雄军节度使管辖。⑨这一措置是由于邺都遭地震之害的缘故。颇有意味
的是开封作为国都的基础整修工作, 正式进行恰恰是在这一时期。
太祖广顺三年, 将太庙的神主移往开封, 并在开封郊外修筑圆坛和社稷坛, 开始在此举
行祭祀。《通鉴》卷二九一广顺三年九月癸亥βκ条: “帝 ( 后周太祖) 欲祀南郊, 又以自梁以来,
郊祀常在洛阳, 疑之。执政曰: ‘天子所都则可以祀百神, 何必洛阳! ’于是, 始筑圜丘、社稷
坛, 作太庙于大梁 ( 开封) 。”这是一则反映人们意识变化的意味深长的史料。后梁坚持在洛阳
举行郊祀, 而至后周, 皇帝也罢, 宰相也罢, 都很难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在洛阳举行郊祀? “郊
祀在洛阳”举行这一共识消失了。这样, 首都机能分处开封和洛阳两城市的情况, 最终在后周
太祖晚年统一于开封一地。
接下来的世宗朝开始整理作为国都所应有的体式。首先, 建造周围二十七公里多的外城,
这样使开封的都市空间的规模可与洛阳和长安相匹敌。接着, 对城内旧有的道路实施整修, 继
承后唐洛阳城内严禁超越限度侵占街道的政策。此外, 还营建禁军军营, 使都市强大的武力视
觉化景象得以形成。这样, 世宗无意中提出的都市政策, 就构筑了宋都开封的都市所应具有的
基础, βλ后周时代开封的首都机能已十分完备。
尽管如此, 宋太祖开宝九年仍在洛阳实施郊祀, 并试图迁都于此。宋初在洛阳举行郊祀实

① 前引拙稿《五代国都新考》 。
② 《旧五代史》卷七五《晋高祖纪》长兴元年二月条: “……时邺都繁富为天下之冠” 。
③ 《旧五代史》卷八○《晋高祖纪》天福六年八月戊子以后。
④ 《旧五代史》卷八○《晋高祖纪》天福六年十二月丙戌。
⑤ 《旧五代史》卷八一《晋少帝纪》天福八年正月癸巳条: “发禁军万人并家口, 赴东京。”
⑥ 《旧五代史》卷八○《晋高祖纪》天福七年 ( 942) 六月乙丑。
⑦ 《旧五代史》卷八一《少帝纪》天福八年 ( 943) 二月庚戌。
⑧ 《旧五代史》卷一一三《周太祖纪》广顺三年十月壬申。
⑨ 《旧五代史》卷一一三《周太祖纪》显德元年 ( 954) 正月戊寅。
βκ 译者案: 应为 “己亥”

βλ 拙稿《宋都开封的治安制度和都市构造》, 《史学杂志》第104编第7号 ( 1995) 。
・27・
属特例。太祖在此之前曾三次在开封举行南郊祭祀, ①从而使开封的郊祀常态化。这样一来, 此
次郊祀不免被视为有其特殊的意义。我们也见过后梁太祖、后唐庄宗在洛阳郊祀之后即留都于
洛阳的先例, 因而这次郊祀便被认为与这些例子类似, 是为实施迁都举行的。那么, 太祖为何
要作出这样的政策决定? 又为何被迫中止? 最后, 就这些问题想陈述一下个人的见解。李焘《续
资治通鉴长编》( 以下略称《长编》
) 卷十七开宝九年 ( 976) 四月条汇集了有关太祖迁都洛阳
始末的史料。
( 1) “上生于洛阳, 乐其土风, 尝有迁都之意。”
( 2) “始议西幸, 起居郎李符上书, 陈八难曰: ( 中略) , 上不从。”
( 3) “既毕祀事, 尚欲留居之, 群臣莫敢谏, 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乘间言曰: ‘东
京有汴梁之漕, 岁致江、 淮米数百万斛, 都下兵数十万人, 咸仰给焉。陛下居此, 将安取之?
且府库重兵, 皆在大梁, 根本安固已久, 不可动摇, 若遽迁都, 臣实未见其便。’上亦弗从。”
( 4) “晋王又从容言曰: ‘迁都未便。’上曰: ‘迁河南未已, 久当迁长安。’王叩头切谏,
上曰: ‘吾将西迁无它, 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 循周、汉故事, 以安天下也。’王又言: ‘在
德不在险。’上不答。王出, 上顾左右曰: ‘晋王之言固善, 今姑从之, 不出百年, 天下民力殚
矣。’[ 原注 ]: 李怀忠为节度使, 在太平兴国二年冬, 此时但领富州团练使。《三朝圣政录》称
节度使者, 误也。晋王事据王禹 《建隆遗事》 , 正史阙之。”
史料 1 至 3 是经 “正史”和石介的《三朝圣政录》相互比勘后写成的, 史料 ( 4)
( ) ( )
则是根据王禹 的《建隆遗事》一书而得。史料 ( 1) 至 ( 3) 是基于来历较为确切的史料, 与
此相反, 史料 ( 4) 中则存有问题。《建隆遗事》是王禹 为后世而记述的有关太祖事迹的书,
所记载的内容都是被太宗从实录、正史中削减下来的②。但南宋以后就被看作是最有影响的一
本伪书。③ 如宫崎氏在前撰论文中所论述的那样, 史料 ( 3) 在《涑水记闻》卷一中曾被当作
《三朝圣政录》的记事而被引用。这里面认为, 由于李怀忠的反对, 太祖放弃了迁都的念头。同
样, 《宋史》 ( 通常指编集正史后成书的) 卷二六○《李怀忠传》中也记载太祖欣然接受了李
怀忠的反对意见。而曾巩的《隆平集》卷一六中记载, 依据李怀忠的上奏, “上悟, 亟还京”

这样看来, 太宗对迁都的反对意见和太祖对此事的争论都有杜撰的可能性, 关于这个问题将
在下面作探讨。
其实, 李焘在《长编》卷十七开宝九年十月壬子条的注中, 也批评了这本书内容上的问
题及其文章的卑俗, 并表示了对王禹 著作此书的可疑之处。而且当时的士大夫都劝诫不要重
用此书。但他也认为不能认定此书全都是伪作, 应表明 “只相信应该相信的东西”的立场。因
此, 开宝九年四月条中史料 ( 4) 的记载作为 “应该相信”的内容被本文采用。在这里, 李焘
对史料的采择判断是否值得信赖乃是问题的焦点。宫崎氏认为, 《建隆遗事》中太祖的遗言

① 乾德元年 ( 963) , 开宝元年 ( 968) , 开宝四年 ( 971) 。关于北宋时代的郊祀, 参照山内弘一: 《北宋


时代的郊祀》, 《史学杂志》第92编第1号; 梅原郁: 《皇帝g祭祀g国都》, 中村贤二郎编《历史中的都
市》, g g g g g 书店, 1986。
② 参照《郡斋读书志》后志卷二中所引的《箧中记叙》, 《箧中记叙》即《建隆遗事》 。
③ 王明清《挥麈前录》卷三中详细叙述了《建隆遗事》伪作说, 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卷五中介
绍了这种说法, 还有《郡斋读书志》卷六指出了该书的错误后, 记载道: “世多以其所记为然, 恐不
足信也。”
・28・
“或许是著者事后的猜测, 却正被猜中了”
。其中还夹杂着若干的疑点, 就暂且把史料 ( 4) 作
为事实来进行讨论, 但不能触及史料的问题。
《长编》中省略的但被《建隆遗事》记录的太宗反对迁都的意见被《邵氏见闻录》卷七所
引用: “开宝末, 议迁都于洛。晋王言: ‘京师屯兵百万, 全藉汴梁漕运东南之物赡养之, 若迁
都于洛, 恐水运艰阻, 阙于军储。’上省表不报, 命留中而已。异日, 晋王宴见从容, 又言迁
都非便。上曰: ‘迁洛未已, 久当迁雍。’晋王叩其旨” ( 以下与史料 ( 4) 同文) 。
实际上, 太祖末年在京禁军的人数, 包括府界约十二万人在内, ①超过一百万。凭此断定此
书是后世的伪作是可能的, 还有传写中出现错误也是可能的。因此, 应从其他视点来考虑这个
问题。
众所周知, 太宗即位前在开封府尹任上时就谒力扩大自己的势力, ②当时的河南知府是焦
继勋。《长编》卷十七开宝九年 ( 976) 三月辛巳条: “上至西京, 见洛阳宫室壮丽, 甚悦。召
知河南府、 右武卫上将军焦继勋面奖之, 加彰德节度使。继勋女为皇子德芳夫人, 再授旄钺,
亦以德芳故也。”焦继勋因修复洛阳有功而受恩赏, 兼任河南知府和彰德节度使 ( 相州) , 这
在坚决推行削减藩镇政策的当时是破例的恩典。焦继勋之女所嫁的皇子德芳是太祖次子, 当时
十八岁。该年九月, 太祖驾崩之际, 宋皇后被告知已拟定德芳为太祖继承者的首要人选。③王瑞
来氏认为, 太祖已认定德芳是其继承人。④王氏通过慎重处理史料得出此结论, 其或然性很高。
对帝位早有野心的太宗对德芳及其系统势力的扩大简直变得神经质了。太祖的迁都洛阳政策
对太宗而言, 在政治立场上是很难接受的。蒋复璁氏认为, 首先反对在洛阳举行郊祀的李符是
所谓的“藩邸之股肱”
, 即太宗的亲信, 他可能是秉承太宗之意才提出反对意见的, 这样的推
测带有很深的现实性。⑤最终, 太宗自己也陈述了反对意见, 和太祖形成激烈的对立。根据《长
编》注的记述, 在“正史”中根本看不出太祖和太宗之间的摩擦。数月之后, 太宗以非正常的
形式继承帝位, 为了把自己伪装成真正的继承人, 与太祖产生对立意见是非常不应该的。因此,
在编纂实录、正史的过程中, 他削去了有关的记载。而王禹 在《建隆遗事》中记述了这一事
实, 从而证实了李焘的判断。但是《东都事略》卷二八《李怀忠传》尽管通常被认为使用了与
《长编》相同的史料, 这两部史书记载的上奏是同一时间的, 但《长编》中记载太祖拒绝了李
怀忠的上奏, 或许这才是实际情况。
据传史料 ( 4) 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 史料 ( 4) 中太祖的言辞值得注意。太宗一方以在京
禁军的增加和开封漕运的便利为理由来强烈反对迁都, 而太祖提出裁撤冗兵, 以重税和纲运
苦民甚深为由, 主张把“地形坚固”的洛阳或长安作为国都。宫崎市定氏在其他论文中论及太
祖和太宗的政策存在以下几点差异: “太祖为了北方边境的防御而取消残留的武将终身官制,
太宗则计划使兵马财政全面中央集权化; 太祖在财政上采用紧缩政策, 太宗则采取放任政
策。”⑥募兵制的兵制形式决定了财政状况。实行中央集权的兵制, 即如果试图增强在京禁军,

① 拙稿《宋都开封和禁军军营的变迁》, 《东洋学报》第74卷第3、 4号 ( 1993) 。


② 蒋复璁《宋太宗晋邸幕府考》, 《大陆杂志》第30卷第3期 ( 1965) 。
③ 《长编》卷十七开宝九年十月癸丑。
④ 王瑞来《“烛影斧声”事件新解》, 《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
⑤ 参照前引蒋复璁《宋太宗晋邸幕府考》 。
⑥ ( 日) 宫崎市定《关于宋太祖被弑逆说》, 《东洋史研究》第9卷第4号 ( 1945) 。
・29・
则必须要以漕运便利的开封为首都; 主张委以地方一定程度的兵权的太祖, 则极力抑制在京
禁军的增加。这样就降低了国都漕运的重要程度。加之如史料 ( 1) 中所记载的那样, 太祖很喜
爱洛阳的风致, 并由此产生了定居之心。太祖的真正意思大概就在于这些方面吧。与此相反, 无
论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还是出于政策上的考虑, 太宗都必须要以开封为首都。
宋太宗最终统一了五代十国。我想, 比之并吞北汉, 在太平兴国七年完成了废除藩镇支郡
才是更为重要的结果。①由此, 唐末五代的藩镇体制仅图具其表。旧藩镇的军事力量被改编为
禁军和厢军, 精锐兵士则被编成禁军, 集中于开封。太宗想方设法修复大运河, 利用它把东南
财富集中到开封以供养禁军集团, 以维护统一。因此, 当时的在京禁军急速膨胀, 从而在太宗
时最终确立了非开封莫属的国都体制。②

余  论

本稿将五代时期的洛阳和开封从首都机能的角度进行了比较, 结果判明当初洛阳居优的
方面偏多。但是, 中央集权化政策尚在摸索之中, 正因为漕运便利成为首都机能的首要课题,
开封才被选作国都。在后晋的一段时间内, 邺都作为选项也曾浮出水面。但到后周时, 开封被
赋予原先存在于洛阳的首都机能, 从而确立了其作为国都的地位。宋太祖晚年想迁都洛阳, 但
因遭到太宗周围人的激烈反对而最终放弃。这种反对可以看作是他们从政治上出于对扎根洛
阳的皇子德芳派势力的警戒, 同时也与太祖和太宗对兵制的不同政策及态度有关。
然而, 通过本稿的研究, 重新被引起注意的是五代时期洛阳处于唐长安和宋开封的中间
位置, 它成为这种都市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媒介。
关于首都机能, 洛阳宫殿和郊祀设施是在 “天复修都”之际, 移用长安宫殿的废弃材料
和唐末战乱中残存下来的道观整修而成。后周时以洛阳为模型在开封也构筑了郊祀设施。③宋
太祖在建隆三年修筑开封的宫殿时, 命令有关部门以洛阳的平面设计为参考。④从小处看, 开
封的著名宫城当中主要宫殿的建设任务在唐宋之间大体完成了。⑤
五代时洛阳城内, 不能再现像唐朝前半期根据坊市制度形成的空间, 但在唐末五代时的
洛阳城内已实行晚唐时通过禁军巡逻而形成的治安制度。只要不妨碍交通就容许侵占街道, 这
种在晚唐时开始实行的都市政策和经后周世宗传承的开封的都市政策, 建构起北宋开封的都
市景观和都市制度的基础。 ( 原文发表于《东方学》第九十六辑, 1999年)
〔译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西安 710062〕

① ( 日) 日野开三郎《藩镇体制和直属州》, 《东洋学报》第43卷第4号 ( 1961) 。


② 前引拙稿《宋都开封和禁军军营的变迁》 。
③ 《旧五代史》卷一四二《礼志上》广顺三年九月。
④ 《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东京杂录》太祖建隆三年五月。
⑤ 《梁奚谷漫志》卷三《入阁》 。
・3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