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2001年6月 佳 木 斯 大 学 社 会 科 学 学 报 J une ,2001

               
第 19 卷第 3 期 J OU 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 IAMUSI UN IV ERSIT Y Vol. 19 No. 3

由《宋诗选注》看钱钟书的选诗标准
  李洲良   

(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 摘  要 ] 钱钟书提出的“六不选” 代表了他对艺术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 : 文艺作品必须具有审美价值 ,否


则它就失去了艺术之为艺术的存在价值 ; 这一审美价值必须是独特的富有创造性的 ,也是完美和谐的 ,进而
能经受历史的检验 ,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 。这些观点表明 : 钱钟书不仅是在选宋诗 ,更是在探讨文艺批评的
标准问题 ,反映了作者从《谈艺录》 到《宋诗选注》
一以贯之的以文本的艺术分析为核心的美学思想以及历史
与逻辑 、感悟与思辨相统一的治学方法 。
[ 关键词 ] 六不选 ; 宋诗 ; 选诗 ; 标准
[ 中图分类号 ] I0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7 - 9882 ( 2001) 03 - 0039 - 03

一 在看不出好处的也不选。
选宋诗远比选唐诗繁难复杂得多。选唐诗可直接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这“六不选”,不难看出 ,其中包
从清人编纂的《全唐诗》 总集中遴选 ,而选宋诗则没那 括四方面的选诗标准。第一、 二条是说所选之诗必具
么幸运了。 《全宋诗》只是近年才整理完毕 ,由北京大 有审美价值 ; 第三、 四条是说选的诗要有艺术的独创
学出版社出版。宋诗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唐诗 ,且目录、 性 ;第五条是说选的诗必须是完美和谐的艺术整体 ;第
版本问题极其复杂。仅总集就有清代吴之振、 吕留良 六条是说选的诗须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具有永恒的魅
等编的 《宋诗钞》,管庭芬的 《宋诗钞补》、
陆心源的 《宋诗 力。令人深思的是 ,钱先生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
钞读补》 系列 ,有清代厉鹗的《宋诗纪事》、 陆心源的《宋 选诗标准 ,却从“不选” 的角度加以含蓄地表达呢 ? 如
诗纪事补遗》(附小传补正) 系列 ,这两个系列都是卷帙 果我们联系当时“政治标准第一 ,艺术标准第二” 的文
浩繁的著作 ,此外 ,还有清代曹廷栋的《宋百家诗存》、 艺风尚 ,钱先生借提出否定命题来达到间接提出肯定
陈焯的 《宋元诗会》、 张景星的 《宋诗别裁集》、陈衍的《宋 命题的良苦用心 ,便不难理解了。但是即使这样《宋 ,
诗精华录》 等。仅阅读这些总集就要大量的时间和心
诗选注・ 序》 发表后 ,还是遭到了围攻 ,被指责为“资产
血 ,但钱先生不满足于此 ,还将这些书和本集善本一一
阶级形式主义” 和“艺术至上主义”
加以核对 ,并发现这些书有很多错误 ,为避免以讹传
钱钟书先生筛选宋诗的标准实际上代表了他对艺
讹 ,他逐一加以订正 ,在此基础上 ,他又查阅了大量的
术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即文艺作品必须具有审美价
宋人笔记、 诗话、文集、方志 ,就连只有三、 五首诗流传
值 ,否则它就失去艺术之为艺术的存在价值 ;这一审美
的小诗人也不放过。经过这样严格的筛选 ,钱先生确
价值必须是独特的 ,富有创造性的 ;这一独特的富有创
实选出了一些历代被遗忘而在宋诗中确有创新的诗
造性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又必须是完美的和谐的 ,进而
作。为了选好宋诗 ,他几乎翻遍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
能经受历史的检验 ,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以下结合
中科院文研所图书馆有关宋诗方面的藏书。
在《宋诗选注・ 序》中 ,钱钟书先生明确提出了自己 《宋诗选注》 试分而论之。
的选诗标准 ,即著名的“六不选”。            二
1. 押韵的文件不选 ;2. 学问的展览和典故成语的 (一) 艺术的审美性 — —
—选诗的首要标准
把戏也不选 ;3. 大模大样的仿照前人的假古董不选 ;4. 钱钟书先生说 “ : 诗是有血有肉的活的东西 ,史诚
把前人的词意改头换面而绝无增进的旧货充新也不 然是它的骨干 ,然而假如单凭内容是否在史书上信而
选 ; 5. 有佳句而全篇太不匀称的不选 ;6. 当时传诵而现 有征这一点来判断诗歌的价值 ,那就仿佛要从爱克司

① [ 收稿日期 ]2001 - 01 - 28
[ 作者简介 ] 李洲良 (1962 - ) ,男 ,山东胶南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学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

— 39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光透视里来鉴定图画家和雕刻家所选择的人体美 “读之如赤手捕长蛇” 之句 ,再推究下去 ,原来孙樵、 史
[1 ] (P4)
了。 ” 这就是说 ,文学、 艺术有别于其它意识形态的 尧弼也是“顺手牵羊”,从韩愈、 柳宗元的作品中“拿来”
[1 ] (P19 - 20)
首要的基本的特征 ,就是它的审美价值。文艺作品固 的 。其三 ,在《宋诗选注》 中 ,钱先生对有独创
然是有社会功利内容的 ,但是 ,这种社会功利内容必须 性的诗人、 诗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例如南宋诗人
要化成艺术的血肉 ,否则其一切价值都无从谈起。 “也 曹勋虽诗作不少 ,但缺少佳篇。但钱先生却遴选出《入
许史料里把一件事情叙述得比较详细 ,但是诗歌里经 塞》 《出塞》
、 《望太行》
、 三首 ,因为这三首诗第一次将宋
[2 ] (P158)
过一番提炼和剪裁 ,就把它表现得更集中、 更具体、 更 的使臣出使金国“惭愤哀痛交搀在一起的情绪”
鲜明 ,产生了又强烈又深永的效果。反过来说 ,要是诗 写了出来 ,富有创造性。类似的例证还很多 ,此不赘
歌缺乏这种艺术特性 ,只是枯燥粗糙的平铺直叙 ,那 述。
末 ,虽然它在内容上有史实的依据 ,或者竟可以补历史 (三) 艺术的整体性 — — —选诗的必要标准
[1 ] (P4)
的缺漏 , 它也只是押韵的文件” 如李复的《兵馈 艺术的整体美是中外文艺美学共同遵循的审美原
行》,写北宋时抽民丁运输军粮的情况 “人负五斗兼蓑 : 则 ,它既见诸作品的结构 ,也见诸作品的意蕴。当代著
笠 ,米供两兵更自食 ; 高卑日概给二升 ,六斗才可供十 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一个艺术品必须为完整的有 :
[2 ] (P7)
日。……运粮恐惧乏军兴 ,更符差点催馈军。 ” 叙 机体 ,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第一
史之详 ,连具体数字都信而有征 ,可谓真“诗史”。另 须有头有尾有中段 ;第二是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
[3 ] (P292)
外 ,把诗看作是“学问的展览和典故成语的把戏” 同样 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 。这确实
违背了文艺的审美标准 ,前者如宋代的道学诗 ,将封建 是为文艺作品整体美所下的结论。钱钟书先生也一向
理学纳入诗中 ,陈腐不堪 ; 后者如《西昆酬唱集》,只是 认为成功的艺术品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如他在
卖弄学问、 典故 ,味同嚼蜡。这些诗都是《宋诗选注》 所 《谈艺录》 中批评李贺“有句无章” 的诗病时说“余尝谓 :
唾弃的。 长吉文心 ,如短视人之目力 ,近视细察秋毫 ,远则大不
(二) 艺术的独创性 — ——选诗的重要标准 能睹舆薪 ,故忽起忽结 ,忽转忽断 ,复出傍生 ;爽肌戛魄
文艺作品是富有创造性的精神产品 ,没有创造 ,便 之境 ,酸心刺骨之字 ,如明珠错落 ,与《离骚》 之连犷荒
[4 ] (P46)
没有发展 ,便失去了生命力而被历史淘汰。这是古往 幻 ,而情意贯注 ,神气笼罩者 ,固不类也。 ” 在《宋
今来大量的文艺现象所证明的客观规律。选宋诗当然 诗选注・ 序》 中 ,钱先生更明确地表示 “ : 有佳句而全篇
要选那些在审美意蕴 ,审美意象、 意境 ,艺术构思 ,语言 太不匀称的不选”。例如宋初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
表达等各方面富有创造性的作品。要做到这一点 ,钱 司马光 《温公诗话》 说他“有诗名 ,人称其梅花诗云 ‘疏 :
先生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鉴别力 ,而钱先生恰恰 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曲尽梅之体态”。这
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首先 ,他认为“大模大样的仿照 道出了 《山园小梅》 的妙处在于“疏影” 二句 ,然而通观
前人的假古董不选”,因为这些诗没有独特的鲜活的生 全诗 ,颈联“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看似
活感受 ,只是“从古人多种著作里收集自己诗歌的材料 描写 ,实为假想和议论 ,人工之迹已出 ,而尾联的议论
[1 ] (P17)
和词句 ,从古人的诗里孳生出自己的诗来。 ” “据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则更显出意淡而
说在文艺复兴时代 ,那些人文主义作家 , ……虽然接触 才弱之弊。大概基于这种“有佳句而全篇太不匀称” 的
到事物 ,心目中并没有事物的印象 ,只浮动着古罗马大 原因 ,钱钟书先生不得已而忍痛割爱。再如文天祥的
诗人的好词佳句。 ……譬如南宋有个师法陶潜的陈 《正气歌》,是一般选本必选的一首诗 ,但钱先生不选。
渊 ,他在旅行诗里就说 ‘ : 渊明已黄壤 ,诗语余奇趣 ; 我 原因是该诗虽正气浩然但用典颇繁 ,语虽慷慨而意多
行田 野 间 , 举 目 辄 相 遇。谁 云 古 人 远 ? 正 是 无 来 重复 ,使全诗意象、 风神有不和谐之处。为此 ,被人当
[1 ] (P18 - 19)
去 !’” “这种对文艺作品的敏感只造成了对现 作口实在“反右运动” 中遭到批判。
实事物的盲点 ,同时也会变为对文艺作品的幻觉”。其 (四) 艺术的永恒性 — — —选诗的根本标准
次 ,钱先生还认为“把前人的词意改头换面而绝无增进 任何文艺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然而 ,它
的旧货充新”,也是可鄙的 ,不在可选之列。这类诗 ,因 的艺术之光是射向未来 ,通向永远的。真正的艺术品 ,
“词意的改头换面” 更具有隐蔽性 ,不易察觉 ,但逃不出 就其历时性而言 ,都是瞬间的永恒或永恒的瞬间。因
钱先生的一双慧眼。例如宋代诗人史尧弼的七绝 ,有 此 ,评判文艺作品的价值不能只看它在当时是否产生
“此间有句无人得 ,赤手长蛇试捕看” 二句 ,表示他要写 影响或轰动 ,关键在于它是否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
人人胸中皆有 ,人人笔下皆无的绝妙佳句 ,其比喻也尤 玄言诗在东晋盛极一时 ,但是这种“理过其词 ,淡乎寡
[5 ] (P2)
为新奇。但是经钱先生的仔细推究 ,这二句并非史尧 味”“平淡似
, 《道德论》 ” 的诗歌 ,终究淹没在历史
弼的独创 ,在他之前有苏轼“此间有句无人识”,孙樵 的尘埃中。以宋诗而论 ,西昆体诗虽极一时之盛 ,时人
— 40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竞相效仿 ,但《宋诗选注》 一首也不选 ,这种一味效仿 , 《文苑英华》 等 ,至清代 , 编选诗文已蔚然成风 , 但选
无病呻吟之作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再如钱先生也没选 集良莠不齐 ,鱼龙混杂 , 往往而是 , 至今最流行的莫
叶适的诗 ,他说 “
: 我们没有选叶适的诗。他号称宋儒 过于《唐诗三百首》 和《古文观止》。传统诗文选集有
里对诗文最讲究的人 ,可是他的诗竭力炼字琢句 ,而语 一个共同的特点 ,要么从古籍整理的角度编选 ,要么
气不贯 ,意思不达 , ……所以 ,他尽管是位“大儒”,却并 从诗文写作之法的角度编选 , 要么从欣赏的角度来
不能跟小诗人排列在一起 ;这仿佛麻雀虽然是个小鸟 编选 ,唯独没有从艺术美学的角度 ,站在历史的高度
儿 ,飞得既不高又不远 ,终不失为飞禽 ,而那庞然昂然 来编选 。 《宋诗选注》 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钱先
的鸵鸟 ,力气很大 ,也生了一对翅膀 ,可是绝对不会腾 生浩博无涯的学识 ,高瞻远瞩的眼力 ,探微洞幽的艺
[2 ] (P248)
空离地 ,只好让它跟着善走的动物赛跑去罢。 ” 术嗅觉为填补这一空白提供了可能 。这一美学原则
幽默的调侃中道出叶适的诗不能久传的原因。再 的确立 ,是宋诗之选的幸运 ,也是中国诗文选学的幸
如陶渊明的诗 ,在当时乃至相当一段历史时期不受重 运 。尽管这一美学原则在《宋诗选注》 中并未得到最
视 ,钟嵘在《诗品》 中仅将他列入中品 ,但是唐以后 ,尤 充分的体现 。用钱先生后来的话说 :“由于种种缘
其是宋代 ,陶诗的价值才真正被发现 ,陶渊明作为文学 因 ,我以为可选的诗往往不能选进去 ,而我以为不必
史中一流诗人的地位才真正得以确立。同样 ,陆游的 选的诗倒选进去了”[ 8 ]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抹煞
爱国诗歌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人们只是推 “六不选” 的美学原则在中国诗文选集中的开创性的
崇他“闲适细腻” “
、老清客” 的一面“这个偏向要到清朝
, 意义和价值 。
[2 ] (P190) [ 参  考  文  献 ]
末年才矫正过来”。 因此 ,在《宋诗选注》 中 ,陆游
的爱国诗歌入选最多。 [ 1 ] 钱钟书 . 宋诗选注 ( 序) [ M ] .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58.

[2 ]钱 钟 书 . 宋 诗 选 注 [ M ] . 北 京 : 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
总之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六不选”,不仅仅是在选
1958.
宋诗 ,更是在探讨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 ,反映了作者从
[ 3 ] 朱光潜 . 选择与安排 [ A ] . 朱光潜美学文集 ( 第二卷 )
《谈艺录》 到《宋诗选注》 一以贯之的以文本的艺术分析 [ M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为核心的美学思想以及历史与逻辑、 感悟与思辨相统 [ 4 ]钱 钟 书 . 谈 艺 录 ( 补 订 本 ) [ M ]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一的治学方法。也可以说“六不选” , 代表了钱先生“对 1984.
[6 ]
中国诗学的通盘看法” 。另外 ,从史的角度看《宋诗 , [ 5 ] 钟嵘 . 诗品 [ A ] . 历代诗话 ( 上) [ C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选注》 的“六不选” 原则在中国历代诗文选集中具有不 1981.
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自司马迁 [6 ] 孟令玲 . 钱钟书的《宋诗选注》[J ] . 文学评论 ,1980 ,
[7 ] ( 6) .
言孔子删诗三千为三百篇 以来 ,诗文选集可谓多矣。
[ 7 ] 司马迁 . 史记 ( 孔子世家) [ M ] .
如南朝萧统的《文选》《 、唐人选唐诗》( 十种) 、 宋李日方
[ 8 ] 钱钟书 . 模糊的铜镜 [J ] . 随笔 ,1988 , ( 5) .

An Exposition of QIAN Zhong —shu’ s Criterion of Selecting


Poems by Reading A nthology and A nnotation of the Poetry in Song Dynasty
L I Zhou - Liang
( Chinese Department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 Harbin 150080 , China)
Abstract :The criterion“six types of poems Losing selection” put forward by Q IAN Zhong —shu represent s
his profound knowledge of literat ure characteristics : Literat ure works must own aest hetic value ,ot herwise it will
lose it s existing value. The aest hetic value must be peculiar and f ull of creativity ,perfact and harmonious , able to
experience historical examination ,having eternal artistic charm . The viewpoint s show t hat Mr Qian is not only
selecting poems , but also inguiring into t he criterion of literary criticism ,reflecting his t hought of aest hetics t hat
always takes t he artistic analysis of works as t he core as well as his met hods of doing scholarly research t hat unify
history and logic ,feeling and dialectics.
Key words :six types of poems Losing selection ;poet ry of song Xynasty ; selecting poems ; criterion
[ 责任编辑 : 薄  刚 ]

— 41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