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学习 Web 2.

0 的方向 盘
历史很重要。对一个技术的学习也应当从历史出发,通过其在时间形成历史的流
变,得以知晓现状,甚至能够预知未来。

那 Web 1.0 是什么呢?

他们说,记得静态 HTML 的 WWW 时代么?

(那个时代的 WWW 应用、人们的 Web 体验、对社会的影响如何?)

那么动态 HTML 和静态 HTML 下的 Web 相比,是多少版本?1.5?对了,他们是真


这么叫的。

(在效果和影响上,与 1.0 相比,扩展和加深多少?)

要呈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 Web 服务端的程序,应用户的请求,取出


数据,加上事先设计的模板,动态的生成 Html 代码,发送到用户的浏览器那里。

他是 1.0 系列,应为用户在浏览器中所见和 Web 1.0 一样,它有 0.5 的升级,


因为数据不是事先制作并发布,而是动态生成,和用户的需要交互生成。

那好,在加 0.5,到 Web 2.0,变化是在哪里呢?

(看到了正在崛起的和改变的,会继续朝着什么方向改变互联网和社会呢?)

更新:关于各个版本的差别,看看亚马逊的例子。

事情没有那么幸运,Web 2.0 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阶段,是促成


这个阶段的各种技术和相关的产品服务的一个称呼。所以,我们无法说,Web
2.0 是什么,但是可以说,那些是 Web 2.0。

WikiPedia 的 Web 2.0 条目下列出了这些条件:

* CSS 和语义相关的 XHTML 标记

* AJAX 技术

* Syndication of data in RSS/ATOM

* Aggregation of RSS/ATOM data

* 简洁而有意义的 URLs
* 支持发布为 weblog

* RESTian (preferred) 或者 XML Webservice APIs

* 一些社会性网络元素

必须具备的要素有:

* 网站应该能够让用户把数据在网站系统内外倒腾。

* 用户在网站系统内拥有自己的数据

* 完全基于 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过浏览器完成。

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过,对于其中谈到的几个要素,大家还是公认的。

- 基于 RSS/ATOM/RDF/FOAF 等 XML 数据的同步、聚合和迁移。

数据不再和页面和网站混粘在一起,它独立了,它跟着用户走。这是 Web 2.0 的


很重要特征。这也是为什么 Blog 是 Web 2.0 的代表的原因。在网志上,常主角的
是相互独立的一则则的网志。

独立,然后有物理表现。现在,就能让他们活跃起来。透过对 XML 数据的处理,


这些内容能被自由的组合,被各种应用程序,不论是 Web 程序还是桌面程序等
呈现和处理。

当然,最重要的是背后的人。

- 社会性因素。

内容跟着人走,内容又能够被用户自由的组合,也就是说,用户能够自由的借
助内容媒介,创建起一个个的社群,发生各种社会性的(网络)行为。

此外还有标签以及建立在开放标签系统之上的 Folksonomy。

-第三个公认的因素是开放 API,这个技术性稍强些,得另花时间研习,可以先
看看例子:amazon、flickr、google map 等。

从 Web 应用的产品/服务生产者角度来说,该如何创建 Web 2.0 的产品呢? 重


要的是要抓住这么几点,一个是微内容(这里有定义),一个是用户个体。除了
这两个最基本的之外,还可以考虑社群内的分享以及提供 API。

微 内容:英文是 microcontent。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算是微内容,比如一
则网志,评论,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 去
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这些微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它的数量、
重要性,还有我们对它的依赖,并不亚于那些道貌岸然、西装革履的正统文 章、
论文、书籍。

对微内容的重新发现和利用,是互联网所开创的平等、民主、自由风气的自然衍
生,也是互联网相关技术消减信息管理成本之后的一个成果。

我们每天都生产众多的微内容,也消费着同样多的微内容。对于 Web 2.0 来说,


如何帮助用户管理、维护、存储、分享、转移微内容,就成了关键。

用 户个体。对于 Web 1.0 的典型产品/服务来说,用户没有具体的面貌、个性,


它只是一个模糊的群体的代名词而已。但是对于 Web2.0 的产品和服务来说,用
户是个实实在在的 人。Web 2.0 所服务的,是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如同幽灵
般的概念。并且,这个人的具体性,会因为服务本身而不断地充实起来。

如何为这个具体的个体服务,是 Web 2.0 设计的起点。

因此,一类可以被称作 Web 2.0 的产品/服务将是这样:

服务于用户个体的微内容的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的平台。

其他的呢?恐怕就设计到好些人提到的,微内容的 XML 表现;微内容的聚合;


微内容的迁移;社会性关系的维护;界面的易用性等等。

以及是否就是开源、参与、个人价值、草根、合作等等?

Web2.0 是许多方面起头并进又相互牵连的一个新的阶段的到来。因此,不同的
人,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对于 Web 开发人员来说,Web2.0 意味着什么呢?

他们说 Web2.0 阶段,Web 是一个平台,或者说,Web 正在变得可编程,可以执


行的 Web 应用。野心家们设想这个它的终极目标是 Web OS。

Web 1.0 时候,Web 只是一个针对人的阅读的发布平台,Web 由一个个的超文本


链接而成。现在的趋势发生了变化,Web 不仅仅是 Html 文档的天下,它成了交互
的场所。

Web 2.0 Conference 网站的横幅引用 Jeff Bezos 的话说“Web 1.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for people,web 2.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better for
computers”。

具体来讲,他们说 Web 成为一个开发环境,借助 Web 服务提供的编程接口,网


站成了软件构件。
这些,就是 Web Service 的目标吧,信息孤岛通过这些 Web Service 的对话,
能够被自由构建成适合不同应用的建筑来。

一些例子:del.icio.us、flickr、a9、amazon、yahoo、google、msn 等提供的编程
接口衍生出的各种应用。

为什么要开放 APIs,这涉及到集市中的商业方面的技术策略。当然,还有更深
层的原因,那是什么呢?

这种交互不仅体现在不同的网站服务之间,同时还体现在用户和 Web 之间在浏


览器上的交互。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味书签的收藏中 Web2.0 和 AJAX 如此相关的一
个原因。

在 Web 页面上使用桌面程序有的那些便利,真的是很享受的事情。这恐怕也是
Web 可编程的一个方面,Web 页面不再是标记和内容混合那样的简单,它就是一
个可以编程的地方(是这样理解吧?)

有 人反对说,AJAX 的使用对搜索引擎不友好,只有 Web1.0 的站长才关心这个


事情吧,在 Web 2.0 时候,站长应该关心的是用户参与的便利、用户的自由度,
至于搜索,有 RSS/ATOM/RDF 等,更本用不着操心,Google 不是已经顺应这个趋
势,让大家主动提交了么?

可编程的第三个方面,是否在于 Web 应用和桌面应用之间的无缝连接趋势的出


现?类似这里说的“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 阅读器等
内容发展”

编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数据的操作,因此,对于网站来说,除了 Web
Service 接口之外,最近为简便方式就是将内容以 RSS/RDF/ATOM 格式,或者有
意义的 XHTML 格式输出,同时实现内容和表现的分离。

Web2.0 是个历史学的概念,而非是个技术性的概念,它是对 Web 发展历史断代


的成果。对这个概念的梳理,能帮助我更好的把握互联网正在发生的技术与文化。

第1楼
lx_flyer

2005-12-17
19:25:13
中 文 网 志 圈 谈 论 的 Web 2.0 内 容 摘 要 :

-“Web 2.0 是用来研究现象、发现规律的东西,不是用来招商引资、搭台唱戏的


东西。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采取与用户互动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内容是由用
户产生,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互联网创造的过程中的时候,其实它代表了一
种 新 的 思 潮 。

在这种思潮之下,一些新的技术开始出现,一些古老技术重新焕发了生机。随便
你怎么表述这样一种现象,但现象本身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不管是叫它 Web
2.0 , 还 是 社 会 化 互 联 网 。 ” [Keso : 老 冒 给 Web 2.0 浇 了 一 桶 冷 水 ]

-“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一个是, web 应用的数据格式开始逐渐出现了交换“标


准”...这些标准...更加容易被机器自动化处理...能帮助人更好地过滤和定制
化 信 息 。

其 次,更多的服务将以 web service 的形式来提供,...这使得 web 服务可以


被互相集成, 从而诞生更多新的服务...人的重要性被提高了。过去 web 更多注
重在信息提供, 而现在的越来越多的应用更加关注人,也就是所谓“社会性” 。
此外 web 的可用性改进正在被越来越重视...”[老冒:朝 web 2.0 泼点冷水]

-“我 认为 Web x.x 是人们为了区别不同时代 Web 的发展而使用的,而这些概


念也是经过归纳出来的结果。抓住对方向,如 Wikipedia 中所提到的朝向互动及
社会网络 的方向发展,不论应用何种技术,只要能达到目的都是很好的。甚至
作为一般的使用者,都可以不去理会 Web x.x 的讨论,因为我们都已经在使用
这 些 技 术 或 网 站 了 。 ” [ 图 书 馆 观 点 : Web 2.0]

-“RSS 逐渐成为在线内容提供服务的标准发行 平台。Blog 以及 user-generated


内容的兴起。My Yahoo 提供的 RSS 整合型服务。同时提出了值得密切关注的一些
发 展 中 领 域 , 其 中 包 括 搜 索 技 术 , 个 性 化 , User-Generated 内 容 ( 包 括
blog , 评论,图像和声音),音乐,短视频和 Accessibility( 易访问性)
” [Owen : Mary Meeker 新 作 - 关 于 Digital World 的 发 展 报 告 的 摘 取 ]

-“我们谈论的 Web2.0 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可读写的网络,这种可读写的网络表


现于用 户是一种双通道的交流模式,也就是说网页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传
统的“Push”模式演变成双向交流的“Two- Way Communication”的模式。而对
于 Web 服务的开发者来说,Web2.0 带来的理念是服务的亲和力,可操作性,用
户 体 验 以 及 可 用 性 。 ” [Owen : BaCKpACK- 体 验 可 读 写 的 Web 服 务 ]

-“web 2.0 是一种可以被分发的信息概述,web 文档被格式化成了 web 数据。我


们不会再看到不同旧地信息,现在我们所注意到是一种聚合、再混合内容的工具。
” [songzhen : 也 说 Web 2.0 的 翻 译 ]

-“从 这些应用中可以看到:如果基于传统的 HTML,同样的功能实现将变得非


常复杂和不稳定,数据的再生产和交换成本是很高的。所以:RSS 这个标准最终
要的贡 献就是使得互联网的大部分网站变得可编程:类似的例子还有 Blog 中
的 : TrackBack Ping 等 机 制 , 这 些 机 制 都 是 依 赖 XML/RPC 实 现 的 。 当 初 为
Lucene 设计一个 RSS/XML 的接口也是为了这个初衷,它使得全文检索服务可以
轻松 的嵌入到各种应用中,通过关键词将各种内容之间实现更丰富的关联
(Well Referenced) 。 ” [ 车 东 : RSS , 简 单 协 议 使 得 互 联 网 可 编 程 ]
-“聚 合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聚合(通常来说,更好的聚合应该基于个人
知识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很显然应该成为新一代或者说 web2.0 架构的核心之
一。还 有,你会重新发现,恰好是分散带动了聚合,聚合促进了分散,通过聚
合的思维,互联网的网络状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密集,web2.0 就变得越来越有趣
味,它将 web1.0 时代的硕大节点即门户网站不断消解,去努力创造一个更加
和 谐 的 自 然 网 络 图 谱 。 ” [Horse : rss , 聚 合 的 无 数 可 能 ]

-“新的 web2.0 网站都依赖于用户参与、用户主导、用户建设”。[Horse:Web


2.0 这 个 词 ]

- Keso : Web 1.0 与 Web 2.0 的 区 别

-“表 面上看,Bloglines 取代了门户,成为一个新的中心,但这里有一个重


大的区别。门户是只读的,它带有某种锁定的性质。你可以离开门户,但你无法
带走 门户的内容。Bloglines 则完全不同,你觉得它好用,就会继续使用,有
一 天 你 不 再 喜 欢 Bloglines , 你 完 全 可 以 导 出 你 的 OPML , 到 另 一 个

RSS 订阅网站,或者干脆用客户端软件浏览同样的内容。所以,像 Bloglines 这


样的网站,是可写的,你可以导入,也可以导出。就像你对信息拥有选择权,对
服务提供商也同样拥有选择权,没有人可以锁定你,主动权在你自己手上。
” [Keso : 再 说 信 息 选 择 权 ]

-“Flickr、 del.icio.us、Bloglines 等 Web 2.0 服务,通过开放 API 获得了很


多有趣、有用的想法,并借助外部的力量,让用户获得了更好的体验。更多大公
司也加入到开放 API 的潮流中, Google、Yahoo!、Amazon、Skype。Google 桌面搜
索今年 3 月才开放 API,很快就产生了大量的创造,大大扩充了可搜索的文件格
式 。 ” [Keso : 开 放 API]

-“归纳:web1.0 天天谈门户,web2.0 谈个人化;web1.0 谈内容,web2.0 谈应


用; web1.0 商业模式,web2.0 谈服务;web1.0 谈密闭、大而全,web2.0 大家
谈开放、谈联合;web1.0 网站中心化,web2.0 谈个人 中心化;web1.0 一对一,
web2.0 谈社会性网络;web1.0 不知道你是狗,web2.0 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我一
清二楚甚至想要干什么呢。” [van_wuchanghua:发现了 N.HOOLYWOOD,我还知
道 你 今 年 夏 天 要 干 什 么 ]

-“我认为 Web2.0 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特性: 个性化的传播方式。读与写并存的表


达方式。社会化的联合方式.标准化的创作方式。便捷化的体验方式。 高密度的媒
体 方 式 。 ” [ 飞 戈 : Web2.0 与 未 来 的 网 络 ]

-“用 RAILS 写的网站带有典型的读写网络的特征:RAILS 创建的三个架构中的


ACTIVE RECORD 这 个 模 块 中 , 如 果 你 读 读 它 最 重 要 的 基 类
ActiveRecord::Base,你会发现有 CREAT,EDIT,SAVE,DESTROY 这些方法已经天
然包含在内了,这让实现一个数据库的 CRUDS 行为变得如此简单。由于这些类
的方法直接和网页的名称映射到一起,这使得网页本身就像一个可以编缉的数
据库的数据项。” [Blogdriver:RUBY ON RAILS,wEB2.0 世界新生的创造力]

-“Greasemonkey 一定名列前茅。这个通过 User Script 就能修改任何网页输出


效果的插件极大的提高了用户阅读的自主性,一推出就引起了轰动,同时也引
来 了 不 少 争 议 。 ” [Webleon : platypus , 完 全 可 写 的 互 联 网 ]

-“Web1.0 到 Web2.0 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


“共同建设”发展;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
发展;从工 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 rss 阅读器等内容发展;
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
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应用上由初级的“滑稽”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
用 发 展 。 ” [Don : Web 2.0 概 念 阐 释 ]

Web 2.0 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放,和 Web 初期的开放有很大不同,有以下几


种 突 出 的 表 现 :

内 容 方 面

- 内容的创作共用授权。它的广谱和可选择性,让它具有了足够的生命力。CC 先
是在网志圈中广泛采用,后来许多商业公司也纷纷采用 CC 方式(比如 BBC);
先 是文本世界采用,后来逐渐推广到了多媒体世界,比如音频、视频、Flash 动
画 等 等 。 一 场 自 由 的 文 化 ( free culture ) 运 动 在 各 个 方 面 悄 然 铺 开 。

-内容来源方面的开放。和早期的 Web 阶段相比,由于使用相关设备的成本降低,


利用相关技术的门槛减低,人们可以自由生产并发布各种内容,比如文本信息,
比如语音记录,比如视频录制等。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不再仅仅是商业资本或者技
术 精 英 的 特 权 。

在 Web 的新阶段,原来在商业、技术与大众之间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落差被削平。
消除信息垄断和去中心化已经成为可能。不仅如此,信息的生产和消费的模式也
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生产 /消费的对立,变成了参与式的信息集市。

Web 主 体 方 面

- 商业网站也渐渐采取了开放的、参与的模式。除了内容上的 CC 授权出现之外。
原来并不外露的内容,也随着 blog、podcasting 等的兴盛而对外开 放。一些网
站还在技术层面开放,比如开放源代码,比如开放 APIs(编程接口),让自己
成为一个平台,让用户可以参与衍生产品的创造,用户本身也是产品的 生产者 。

不仅是内容、技术层面,在鼓励用户的参与上,也有相应的开放出现,比如一些
新闻网站的 RSS 源的输出、引用通告(trackback)功能的采纳、blogthis 便利的
提供,无一不是让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
-个人信息层面的开放。有开放,才有交流,才有社会行为和形态产生。个人内容
的开放是与一类 Web2.0 服务的兴起有关。它涵盖了内容(文本、声音、影像、视
频)、关系、行为等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