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2006 年 3 月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M ar.

, 2006
第 23 卷第 1 期 Yantai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23 No. 1

从维州的沿革看唐代羁縻州与正州的转换
左  之  涛
(烟台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 ,山东烟台 264025 )

  摘  要 : 维州地处唐朝与吐蕃斗争的前沿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在唐蕃的长期冲突中 ,维州成了双方争夺


的战略要地 。在麟德二年 ,维州由羁縻州升为正州 ,仪凤二年 、
垂拱三年 ,维州又经历了羁縻州与正州的反复
转换 ,期间也几次被吐蕃据有 。在唐朝的羁縻府州制度中 ,羁縻州与正州的转换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这种
事例不乏见于南北方的羁縻府州中 ,其原因涉及政治 、
军事以及经济等诸多方面 。
  关键词 : 维州 ; 唐代 ; 羁縻州 ; 正州
  中图分类号 : K24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5117 ( 2006 ) 01 - 0040 - 04

  羁縻府州是唐代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 唐代隋之初 , 由于边塞未宁 , 特别是东 、 西突厥对


一种特殊行政机构 , 设置后的变迁与演变不尽相 北部和西北部边疆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 而唐朝又
同 ,其中有些州由羁縻州升为正州 ,有的州则由正 把主要精力用于统一中原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
州降为羁縻州 ,还有的经历了羁縻州与正州之间 安定西部和西南边疆 , 唐朝对实力较弱的羌族各
的反复转换 ,这种现象多见于在唐朝边疆冲突频 部实行了招抚政策 。“武德七年 ( 624 ) ,白狗羌首
[ 1 ] (卷 32《剑南道中 》)
繁的剑南道和关内道 。这种变迁与沿革折射出了 领内附 , 于姜维城置维州以统之 。”
唐朝边疆羁縻府州政策的一个方面 , 充分认识这 唐代维州之治所 ,在今四川省阿坝州理县东北 ,附
个问题有利于对羁縻府州的全面研究 。本文拟以 近有姜维山 。
隶属剑南道茂州都督府的维州为例 , 分析一下羁   维州的初置已具有后来羁縻州的特点 , 但当
縻州与正州的转换 , 并试图找出这种变化的原因 时还没有羁縻州的称呼 。有唐一代 , 以内附部落
所在 。 设置的正州在南北方都曾出现过 , 尤其多见于江
南道 、
剑南道等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两道各有若干
一、
维州的沿革
正州系招降蛮夷所置 。最典型是贞观四年 ( 630 )
   (一 )维州的初置 于关内道以突厥降户设置的丰州 , 列为正州 。因
  关于维州的历史 ,《新唐书 》卷四二《地理志 》 此 ,初置的维州当时并没有与正州区分开来 。贞
载 :“武德七年以白狗羌户于姜维故城置 , 并置金 观以后 ,由于大量设置这种府 、 州、县 ,才定制称为
川、 定廉二县 。贞观元年以羌叛 ,州废 ,县亦省 ,二 “羁縻府州 ”, 以区别于直辖州 , 直辖州相对羁縻
年复置 。麟德二年自羁縻州为正州 , 仪凤二年以 州而言 ,通常被称为“正州 ” 。
羌叛 ,复降为羁縻州 ,垂拱三年复为正州 。广德元    (二 )维州由羁縻州进升为正州
年没吐蕃 ,大和五年收复 ,寻弃其地 。大中三年首   如前所述 ,维州在武德七年设置 ,三年后即贞
领以州内附 。” 观元年 ( 627 )“州废 ” 。西羌各部“自周及隋 ,或叛
[ 2 ] (卷 198《西戎 》)
  白狗羌属于西羌的一支 ,《唐会要 》 卷九八 或朝 ,常为边患 。” “贞观元年 , 维州白
《白狗羌 》载 :“白狗羌 , 西羌之别名 。与会州连 狗羌邓贤佐部举族西走 , 即经鹧鸪山口进入梭磨
[3]
接 。胜兵一千 。”西羌分布地域广大 , 隋王朝对其 河、脚木足河谷 , 定居于今马尔康县北部 。” 邓
采取剿抚并用的政策 ,曾在其地设置过州郡 ,但因 贤佐部西迁的原因可能与其他部落发生冲突有
隋朝存在的时期较短 , 所设的州郡没存在下去 。

  收稿日期 : 2005 - 09 - 08
  作者简介 : 左之涛 ( 1973 - ) ,男 ,山东无棣人 ,烟台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在读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民族关系史 。

・40・
关 ,当时著名的“羌戈大战 ”①仍在进行 ,绵延数百   唐高宗 、 武则天时期 , 唐与吐蕃在西域 、
陇右
年的“羌戈大战 ” 到唐中叶才结束 ; 但也不排除邓 和剑南展开了争夺 。在对西域的争夺中 , 唐朝多
贤佐部是为生计而西迁 。因为当时白狗羌仍以畜 次被迫放弃在天山以南设置的安西四镇 。龙朔三
牧狩猎为生 , 在一定范围内迁徙是正常的 。邓贤 年 ( 663 ) ,吐谷浑为吐蕃所灭 。在剑南道 ,唐朝也
佐部的西迁并不是整个白狗羌西迁 , 但却打乱了 处于守势 。唐与吐蕃的战争有西 、 南两条战线 ,西
维州的稳定 ,这大概是维州废弃的原因 。 域为西线 ,陇右至剑南为南线 。唐朝为了确保丝
  维州废后 , 原居住在翼州左封县 (今四川黑 绸之路不被切断 ,把主要兵力放在西域 ,在失去吐
水县境内 )的左封羌中的小左封一支南迁到今理 谷浑这一防御吐蕃的屏障后 , 也加强了对南线的
县境内 。贞观二年 ( 628 ) ,“生羌首领董屈占者 , 经营 ,维州在南线的地位日益重要 ,就是在这种历
请吏复立维州 , 移治于姜维城东 , 始属茂州 , 为羁 史条件下 ,麟德二年 ( 665 ) 维州自羁縻州进为正
[ 2 ] (卷 41《地理四 》)
縻州 。”② 随着唐太宗贞观四年 ( 630 ) 州。
平东突厥后大量羁縻府州的设置 , 维州正式列为    (三 )维州在正州与羁縻州间的转换
羁縻州 。此时 ,白狗羌仍是维州的主要羌族居民 。   维州是唐朝于剑南防御吐蕃的要塞 , 唐蕃在
  维州从贞观二年 ( 628 ) 作为羁縻州至麟德二 维州展开了长时间的争夺 , 随着唐朝与吐蕃及诸
年 ( 665 ) 转变为正州 , 历时长达三十七年 。在这 羌势力的变化 ,维州经历了羁縻州与正州间的反
期间 ,太宗时平定东突厥 、
征高丽 、
经营西域 ,边疆 复转换 ,在此期间 ,还几次陷于吐蕃 。
开拓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 。高宗时虽然平定了西   乾封二年 ( 667 ) , 吐蕃取生羌十二州 。唐朝
突厥 ,但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随即崛起 ,唐朝的边 加强了在茂州的防御 , 筑安戎城 (位于今四川马
疆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 尔康 )据守 。但未能阻挡住吐蕃的进攻 , 维州在
  吐蕃的兴起使唐王朝逐渐认识到羌族各部所 “仪凤二年 ( 677 )以羌 (按即白狗羌 )叛 ,复降为羁
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 如果它与吐蕃或吐谷浑联 縻州 。”
白狗羌的叛唐使唐朝在剑南面临的局势
手 , 向东可以威逼唐长安 , 向北可以截断丝绸之 更加严峻 。仪凤三年 ( 678 ) , 吐蕃又以当地生羌
路 ,控制西域 。面对地处西北的吐谷浑 、吐蕃等民 为向导 ,占安戎城 ,西洱河诸蛮降附 。唐剑南道所
族 ,唐王朝采取了抑强扶弱的策略 ,对羌族进行招 属诸羌州 ,纷纷叛唐归附吐蕃 。弘道元年 ( 683 ) ,
抚 ,在内附各部居住地普遍设置羁縻府州 。吐蕃 高宗去世 , 第二年 , 武则天临朝 , 逐步调整对吐蕃
在统一青藏高原过程中 , 也竭力向东北和西南部 的策略 。在西域 , 长寿元年 ( 692 ) , 唐军大破吐
发展 , 开始与唐朝争夺青 、 甘、 川西地区的羌族各 蕃 ,复取四镇 ,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发兵戍之 ,使
部。 唐朝在天山以南的统治稳定下来 , 直到“安史之
  今青海 、 甘肃 、
川西北交界处当时生活着白 乱” 爆发 。在剑南 ,鉴于维州的重要性 , 垂拱三年
兰、 党项 、
舂桑 、
迷桑 、白狗等羌人 , 由于唐朝防御 ( 687 ) ,再次进为正州 。
力量的薄弱 ,贞观八年 ( 634 ) , 吐蕃攻破党项及白   关于维州陷于吐蕃的年代 , 史书记载不一 。
兰诸羌 ,率其众二十余万 , 屯于松州西境 。随后 , 总的说来 ,维州第二次成为正州后历经武后 、 玄宗
“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 , 到“安史之乱 ”前的近七十年的时间内 , 唐蕃在对
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 , 左武 维州的争夺中 , 优势在唐朝一方 。在今四川理县
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 , 右领军将军刘 朴头山发现的开元十五年 ( 727 ) 的唐碑记载了维
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 , 率步骑五万以击之 。进达 州刺史焦淑率羌汉兵与吐蕃激战的情况 。刺史焦
先锋自松州夜袭其营 ,斩千余级 。弄赞大惧 ,引兵 淑为汉人 ,可作为维州当时为正州的佐证 ,也反映
[ 2 ] (卷 196上《吐蕃上 》)
而退 ,遣使谢罪 ”
。 贞观十年 ( 636 ) ,
唐太宗册封诺曷钵为吐谷浑王 , 从此唐朝完全控
①“羌戈大战 ”
是流传在四川理县一带的一则羌族神话故事 :
制了吐谷浑地区 ,唐朝与吐蕃地域直接相接 ,发生 远古时候 ,羌人首领阿巴白构率领一部羌人自西北迁徙到今岷江
冲突已在所难免 。由于在维州的羌族中 , 白狗羌 上游地区 ,与当地土著居民戈基人进行了长期战争 。后来 , 天神
阿爸木比塔托梦给阿巴白构 , 教他用白石头做武器打败了戈基
居优势 ,小左封羌逐渐融入白狗羌 ,白狗羌所在的 人 ,从此羌人定居下来 ,而戈基人则迁往别的地方 。
②贞观十三年 ( 639 年 )《大簿 》
中仍未区别正州与羁縻州 , 本
维州 ,位于吐蕃东 ,吐谷浑南 ,吐蕃向东的开拓 ,白
文以《新唐书 ・地理志 》 所载贞观四年 ( 630 年 ) 为中央政府正式
狗羌首当其冲 。 推行羁縻府州的起始年代 。

・41・
了唐朝对维州的有力控制 ①。天宝十三载 ( 754 ) , 磨、咄霸王董邈蓬及逋租王 , 先皆役属吐蕃 , 至是
“女国 、南国 、
狗国并率部落内属 。其大首领皆授 各帅众内附 。韦皋处之于维 、 保、 霸州 , 给以耕牛
[ 4 ] (卷 170《帝王部 》) [ 7 ] (卷 234,唐纪 50)
员外中郎将 , 将以安慰 ” 。 玄宗开元 种粮 ”
。 贞元十年 ( 794 )“春 , 正月 , 剑
时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 吐蕃也处于上升阶段 , 国 南、
西山羌 、
蛮二万余户来降 。诏加韦皋押近界
[ 7 ] (卷 234,唐纪 50)
力逐渐强大 。天宝十四载 ( 755 )“安史之乱 ” 的爆 羌、
蛮及西山八国使 ”
。 唐朝的政策调
发使唐由盛转衰 。随着唐蕃边境唐军的内调平 整基本上达到了“回纥和 , 则吐蕃已不敢轻犯塞
[ 7 ] (卷 233,唐纪 49)
乱 ,吐蕃乘机占据了维州 。《元和郡县志 》 卷三三 矣 。次招云南 , 则是断吐蕃之右臂 ”
维州条载 :“其城甚险固 , 肃宗乾元二年 ( 759 ) 没 的战略目的 。
西戎 。”王象之校勘曰 :“乾元元年 ( 758 ) 没于西   《旧唐书 》所谓“韦皋在蜀二十年 , 收复 (维
戎 ”,宋时官本亦作“元年 ” 。因此可以断定 ,维州 州 )不遂 ”
的记载有失片面 。贞元元年 ( 785 ) 韦皋
在“安史之乱 ” 后 , 乾元元年或二年 , 吐蕃趁乱占 代张延赏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皋治蜀二十一
据了维州 。 年 ,数出师 , 凡破吐蕃四十八万 , 禽杀节度 、
都督 、
  《旧 唐 书 》 卷 十 一《代 宗 纪 》
载 : 广德元年 城主 、笼官千五百 , 斩首五万余级 , 获牛羊二十五
( 763 ) ,“吐蕃陷松州 、 维州 、
云山城 、 笼城 。”
从这 万, 收 器 械六 百 三 十 万, 其 功 烈 为 西 南
[ 6 ] (卷 158《韦皋传 》)
条材料可见 ,维州在乾元年间陷蕃后 ,曾一度被唐 剧 。” 贞元十七年 ( 801 ) 收复维州的
朝收复 , 但没有改变维州的困境 。“唐剑南道所 著名的维州之战就发生在韦皋任内 。
属诸羌州 , 陆续在失去 , 在唐肃宗时 , 除少数羌州   维州之战是唐为减轻吐蕃对西线边境的压力
内徙 ,其余都并入吐蕃 。《通典 》 记唐境与吐蕃境 而在南线采取的一次主动出击 , 并取得了成功 。
相距里数 , 说 : 松州北至吐蕃九十里 , 西北到吐蕃 “自八月至于十二月 , 累破十六万众 , 拔其七城 、
界五十里 ; 雅州 (四川雅安县 ) 西北到吐蕃野城界 五军镇 , 受降三千余户 , 生擒六千余人 , 斩首一万
五百七十里 ; 恭州 (松潘县南叠溪营 ) 北至吐蕃白 余级 ,遂围维州 。救军再至 , 转战千余里 , 吐蕃连
崖镇七十里 ; 维州 (四川理县 ) 东南到吐蕃界一百 败 ,灵 、
朔之寇引众南下 。于是赞普遣莽热以内大
六十里 ; 奉州 (四川泸县 ) 南至吐蕃野城八十里 。 相兼东境五道节度兵马使 、 都统群牧大使率杂虏
自松州至奉州以西属吐蕃境 , 足见诸羌州都已并 十万众 ,来解维州之围 。王师万余众 ,据险设伏以
入 。吐蕃兼并诸羌州成功 , 建立羌族统一国家的 待之 。先以千人挑战 ,莽热见我师之少也 ,悉众来
[ 5 ] ( P24)
事业基本完成了 。” 追 ,入于伏中 , 请将四面疾击 , 遂擒莽热 , 虏众大
[ 2 ] (卷 196下《吐蕃传下 》)
  一般认为 ,广德元年后吐蕃基本上取得了维 溃 。” 第二年正月 ,“韦皋擒吐蕃大
州的控制权 , 何时唐朝收 复过 维州 , 史 载不 一 。 首领论莽热来献 ,赐崇仁里宅以居之 。莽热 ,吐蕃
《旧唐书 ・地理志 》 云 :“韦皋在蜀二十年 (按从德 内大相也 。”
[ 2 ] (卷 196下《吐蕃传下 》)
可以推断 , 此役中维
宗贞 元 元 年 至 顺 宗 永 贞 元 年 , 即 785 年 至 805 州被唐收复 。
年 ) ,收复不遂 。至大中末 , 杜忭镇蜀 , 维州首领   《唐国史补 》载 :“吐蕃自贞元末失维州 , 常借
[ 2 ] (卷 41)
内附 ,方复隶西川 。” 《新唐书 ・地理志 》 则 其险 ,百计复之 。乃选妇人有心者 , 约曰 :‘去为
云 :“广德元年没吐蕃 ,大和五年 831 收复 ,寻弃
( ) 维州守卒之妻 ,十年兵至 , 汝为内应 。’
及元和中 ,
[ 6 ] (卷 42)
其地 。大中三年首领以州内附 。” 比较两唐 妇人 已 育 数 子 , 蕃 寇 大 至 , 发 火 应 之 , 维 州 复
书可见 ,至大中三年 ( 849 ) 唐朝最终收复了维州 , 陷 。”
[ 8 ] (《卷下 》)
吐蕃“贞元末失维州 ”, 与上面推断
维州的得失仍有反复 ,不是一直控制在吐蕃手中 。 相符 。综合以上材料说明贞元末唐朝收复维州
  安史之乱后 ,唐朝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德宗 后 ,元和中再陷吐蕃 。何以判断《新唐书 》 中“大
贞元 、宪 宗 元 和 年 间 , 社 会 相 对 安 定 , 史 称“中 和五年收复 ,寻弃其地 ”
的记载 ? 唐文宗时期 , 由
兴” 。为了对付吐蕃 , 贞元四年 ( 788 ) , 唐嫁咸安 于王室分裂 ,吐蕃陷入混乱 ,大和五年 ( 831 ) ,“维
公主于回纥天亲可汗 。在唐的争取下 , 贞元十年 州守将悉怛谋挈城以降 , 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
( 794 ) ,唐与已归附吐蕃的南诏订立盟约 , 恢复关
系 。同时 ,贞元九年 ( 793 )“剑南 、 西山诸羌女王 ①碑文云 :“朝散大夫检较维州刺史上柱国焦淑 , 为吐蕃贼侯
坝 ,并董敦义投蕃 ,聚结逆徒数千骑 。淑领羌 、
汉兵及健儿等三千
汤立志 、哥邻王董卧庭 、
白狗王罗陀忽 、弱水王董
余人讨除 ,其贼应时败散 。开元十五年九月十九日记 。典施恩
辟和 、
南水王薛莫庭 、悉董王汤悉赞 、
清远王苏唐 书 。”

・42・
受之 ,收符章仗铠 ,更遣将虞藏俭据之 。州南抵江 正州 , 作为进军西域的前沿阵地 , 几乎倾全力经
阳岷山 , 西北望陇山 , 一面崖 , 三涯江 , 虏号无忧 营 ,使其没有出现正州与羁縻州间的反复 。
城 ,为西南要捍 。会牛僧孺当国 , 议还悉怛谋 , 归   其三 ,还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基础有关 。
其 城。 吐 蕃 夷 诛 无 遗 种 , 以 怖 诸   正州一般是建立在相对发达的封建地主经济
[ 6 ] (卷 216下《吐蕃传下 》)
戎” 。 “寻弃其地 ”, 说明由于唐朝 之上的 ,一些边疆民族地区 ,即使不处边防要地 ,也
内部“朋党之争 ”,维州不久又陷吐蕃 。 不是唐朝经营的重点 ,如果有类似中原的地主经济
  唐蕃南线的吐蕃边将处于混战状态长达二十 基础 ,可能从一开始就设为正州 ,或随着经济的发
多年 ,给唐朝收复失地提供了良机 ,宣宗大中三年 展 ,由羁縻州进为正州。南方岭南 、江南道 ,即因社
( 849 )八月 ,诏“其山南 、
剑南边境有没蕃州县 ,亦 会进步较快 ,与内地差距缩小 ,而建立了许多正州。
[ 7 ] (卷 248,唐纪 64)
令量力收复 ”。 十月 ,“西川节度使杜 如岭南道的思唐州 。“永隆二年析龚、 蒙、 象三州
[ 7 ] (卷 248,唐纪 64)
奏取维州 ”。 至此 , 唐朝彻底收复了 置 。开元 二 十 四 年 ( 736 ) 为 羁 縻 州 , 建 中 元 年
[ 6 ] (卷 43上《地理志七上 》)
维州 。 ( 780 )为正州。” 同样道理 ,有的正
  从广德元年起 , 没吐蕃期间 ,“松 、 当、悉、静、 州由于荒废 ,又降为羁縻州。例如 ,江南道充州 ,梓
柘、
恭、 保、
真、霸、 乾、 维、 翼等为行州 ,以部落首领 姜本来是充州的属县 。“天宝三年 ( 744 ) , 以充州
[ 6 ] (卷 42《地理志六 》)
世为刺史 、司马 ”
。 虽然刺史为部落 荒 废, 以 梓 姜 属 业 州, 其 充 州 为 羁 縻
[ 2 ] (卷 40志《地理志三 》)
首领 ,但维州在唐的统治下仍是是正州 ,这是由于 州 。” 北方的边疆少数民族多是游牧
其后期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 生活 ,基本不具备这种条件 ,类似情况也没有出现 。
  综上所述 ,羁縻府州设置后 ,发生羁縻州与正
二、
羁縻州与正州转换的原因
州转换的州多数地处边防要地 , 剑南道的维州等
  分析羁縻州与正州间变化的原因 , 至少分为 州和关内道的六胡州的变迁就体现了这一点 , 中
三种情况 : 央政府对其控制的程度和边防需要决定了这些州
  其一 ,“有些羁縻州 ,随着唐朝政治 、 军事形势 的地位 。而岭南 、
江南发生的个别事例 ,则与前面
的发展 ,其所在的地区成了边防要地 ,于是受到唐 诸州原因不同 ,这些州的转换更多考虑的是经济
朝政 府 重 视 , 加 强 管 理 , 由 羁 縻 州 升 为 正 而不是政治 、军事原因 ,这是南北方羁縻州的一个
[ 9 ] ( P63)
州” 。 明显差别 。
  这是羁縻州与正州间转换的最主要原因 , 反
之 ,升为正州的羁縻州可能又降为羁縻州。剑南道   参考文献 :
的茂州都督府就十分具有代表性。“茂州都督府 ,    [ 1 ]李吉甫 . 元和郡县志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3.
羁縻州十。维 、 翼两州 , 后进为正州 。相次为正者    [ 2 ]刘 . 旧唐书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6.
七 ,今附于都督之下 (涂州、 炎州、 彻州 、
向州 、
冉州 、    [ 3 ]郭声波 . 唐弱水西山羁縻州及保宁都护府考 [ J ].

穹州、 笮州 ) 。”
[ 2 ] (卷 41《地理志四 》)
它们都是因为吐蕃的 中国史研究 , 1999, ( 4 ) .
   [ 4 ]王钦若 . 册府元龟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60.
崛起使其所在地区成了边防要地。除去剑南道 ,关
   [ 5 ]范文澜 . 中国通史 : 第四册 [M ]. 北京 : 人民出版
内道六胡州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 六胡州类似于维
社 , 1978.
州 ,有过羁縻州和正州相互转换的反复 ,唐朝政府
   [ 6 ]欧 阳 修 , 宋 祁 . 新 唐 书 [M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重视并加强管理六胡州的原因与后突厥的兴起有 1975.
关 ,与维州不同的是 ,六胡州因为爆发起义以及“安    [ 7 ]司马光 . 资治通鉴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2.
史之乱 ”还经历过反复迁徙的过程 ①。    [ 8 ]李肇 . 唐国史补 [M ]. 上海 : 上海 古籍 出版社 ,
  其二 ,与唐朝边疆经营的战略重心有关 。 1979.
  解除东突厥的威胁后 , 唐边疆政策的重心在    [ 9 ]刘统 . 唐代羁縻府州研究 [M ]. 西安 : 西北大学出
西域 。贞观十四年 ( 640 ) , 唐军灭高昌 (吐鲁番 ) 版社 , 1998.

以后 , 以高昌之地为西州 , 同时攻占可汗浮图城 (责任编辑  陇  右 )


(新疆吉木萨尔 )后 ,设庭州 ,贞观十六年 ( 642 ) 置
安西督护府于西州 。西州与庭州都是正州 , 而没
①参阅《唐代羁縻府州研究 》,刘统先生重点介绍了六胡州在
有按惯例设羁縻州 。唐朝把西州与庭州直接设为 羁縻州与正州间的转换 。

・4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