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11 ・

新材料 、
新问题与新潮流
———关于隋唐五代制度史研究的几点看法

卢 向 前
( 浙江大学 中国古代史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28)

  陈寅恪先生尝揭出学者在研究中应注意三 当戴建国先生关于《天圣令》的第一篇文章
个重要方面的内容 : 新材料 、
新问题与新潮流 。 发表后 , 中日学者多有到天一阁者 , 或欲一睹其
( 陈寅恪 《陈垣敦煌劫余录序》
: , 载《金明馆丛稿二编》, 本来面目 , 或欲捷足先登 , 希望能够有刊布之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 第 236 页 ) 我认为 , 在有 会。
《天圣令》引起学界的兴趣并非偶然 《天圣
,
关隋唐五代制度史的讨论中 , 这三方面的内容 , 令》
本身虽为宋仁宗时代的令文 , 但这一令文所
对今后的研究工作 ,仍然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 依所据的主要材料则来自于《唐令》。近期 ,这一
意义 。 最新材料已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黄正建 、

一  新材料的发现 家钰等先生校录 , 题作《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
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2006 年由中华书局出
历史研究首要的以材料说话 ,一直以来研究 版 。他们围绕《天圣令》的校录及对《唐令》的复
者都注重于材料的挖掘与利用 ,除正史 、志书外 , 原做了深入的研究 。其成果主要结集于荣新江
野史 、
笔记小说 、
石刻墓志等都是学者们经常利 先生主编的《唐研究》第十二卷 (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用的材料 。就唐代墓志碑刻史料而言 “, 千唐志 2006 年版)“
《天圣令 ( 附唐令) 》研究”系列论文之
斋”、
“鸳鸯七志斋”藏石等 , 有着很高的学术价 中。
值 。但从 20 世纪初开始 , 敦煌石室和吐鲁番墓 唐朝一直以来被视为律令制国家 《唐令》
, 在
葬中封闭埋葬的文书被陆续发现 ,改变了隋唐五
统治者的制度设计与规范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
代制度史研究的格局 ,多方面拓展了隋唐史学术
研究《唐令》,对我们认识唐代制度史极其重要 。
研究领域 。百年来 , 中外学界对这些文书 , 从缀
而另一方面 , 令的内容在史籍中没有系统 、
完整
合、 定性 、刊布到文书内容的研究等方面 ,都付出
地留存下来 《唐令》
, 的系统复原及较为完整的刊
了相当大的努力 。如今 ,敦煌吐鲁番文书的整理
布成为学者研究的追求目标 。日本学者如仁井
与研究仍在深入开展 ,其材料的利用空间依然巨
田陞先生复原《唐令》
而著有巨制《唐令拾遗》,池
大。
田温等先生在仁井田氏复原的基础上继续搜集
就唐朝制度研究而言 ,最贴近的新材料是戴
新材料 ,撰成了《唐令拾遗补》。而《天圣令》
的刊
建国先生 1999 年于宁波天一阁发现的“宋天圣
出以及《天圣令》照抄《唐令》原文并在令文基础
令并附唐令”。他在《历史研究》《 、文史》上发表
上作出修订的事实 ,使《唐令》
的系统复原工作更
4 篇文章 《
( 天一阁藏明抄本〈官品令〉考》《历史研究》
,
加深入 , 这样的新材料的刊出 , 对于隋唐五代制
1999 年第 3 期 《唐
; 〈开元二十五年令 ・田令〉研究》《历
,
史研究》2000 年第 2 期 《天一阁藏
; 〈天圣令 ・赋役令〉初 度史的研究无疑极有价值 。
探 上 》《文史》
( ) , 2000 年第 4 辑 《天一阁藏
; 〈天圣令 ・赋
二  新问题的产生
役令〉
初探 ( 下) 》《文史》
, 2001 年第 1 辑) ,揭出久已失
传的北宋仁宗天圣七年 ( 1029 年) 刊布的《天圣 新材料的发现 ,未必即能还原出当时历史的
令》以及附录的《唐令》残篇 , 并进行了研究 。据 本来面目 ,或许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由此产生出来
称其数占到原文三十卷的三分之一 , 达十卷之 的新问题 。在新旧材料间 ,常常因为各种因素的
多 。而在这十卷中 , 戴先生又披露了《田令》与 影响 ,在关于同一历史现象的记载上存在差异与
《赋役令》全文 ,这就使我们对于北宋《天圣令》 特 矛盾 ,由此也产生出许多的新问题 。而学者的任
别是所附《唐令》中的两卷令文有了比较完整的 务或许正在于发现各种问题 ,从这些新出现的问
认识 。 题出发 , 寻求更多材料的支持 , 找出解决各类新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 2 ・

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 为习惯的思维定式 ,努力寻求研究的新视角与方


比如在前面提到的新材料《天圣令》 中 ,我们 法 ,在掌握尽可能多的新材料以及继承前人主要
可以找出如下一个问题 《天圣令》
, 所附《唐令》 究 成果的基础上 ,建构出一种更具解释力的学术观
竟为唐代何年之令 ? 这一问题看似平淡 ,但其他 念形式 。
问题或许都要建立于这一问题解决的基础之上 。 早在 1910 年 ,内藤湖南发表了《概括的唐宋
戴建国先生主要将《天圣令》令文与《通典》中的 时代观》( 中译文可见刘俊文主编的《日本学者研究中
《田令》
做比较 ,作出《天圣令》所附唐《田令》
就是 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 , 中华书局 1992 年版 ) , 谷川道
开元二十五年令的判断 ; 而杨际平先生则以为戴 雄概括其学说成就为 “ : 内藤的时代区分说大义
建国先生复原的《唐令 ・田令》并非为唐代的某 在于 ,以远古至秦汉为上古 ,六朝 、 隋唐时代为中
年之令 ,而是具有普适性的唐代的“一代之令”。 世 ( 中古) ,宋至清为近世 。而后汉后期至西晋时
然而搜检《天圣令》 所附《唐令》
令文 ,仍可觉出此 代是从上古转向中世的过渡期 ,唐末到五代则是
令与开元二十五年令内容相矛盾之处 ,有些令文 由中世向近世的过渡期 。这种今日所谓的‘唐宋
更体现了开元以后主要是唐中晚期制度史的新 变革’论 ,业已成为日本学界的定论 。按照内藤
内容 。黄正建先生曾谨慎地提出 :“我们的《唐 的观点 ,中国史以此‘唐宋变革’为契机 , 可划分
令》复原 ,没有明确指出复原的就是开元二十五 为两大时期 ,即从贵族政治时代向君主独裁政治
年《令》。因为除《田令》等《令》以外 ,有些《令》
似 时代的转变 。在贵族政治中 ,天子仍是贵族的一
乎与开元二十五年《令》稍有不同 。 ”
《天圣令》中 员 ; 而在君主独裁政治中 , 天子是超越于所有阶
包含开元后制度内容之处还存在于其他几处令 层之上的 。因而 , 在前者 , 臣下还是贵族 ; 在后
文条目中 ,亦被课题组揭出 。 者 ,臣下则只是天子的手足 , 是从事行政的非世
在戴先生关于《田令》 的文章发表时 ,也引起 族的官僚阶级 。
”( 谷川道雄 《二十世纪唐研究序二》
: ,
了我的注意 , 我曾有关于均田制度的论文 、 论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而在新旧世纪之交 ,
刊发 ,其中亦有推断之词 ,于是便有衡量的必要 。 不论同意内藤的意见与否 “唐宋变革论”
, 都已经
其结果 ,或可以认为 , 我的结论大致不错 。其中 成为大陆唐宋学术界注目的焦点 ,而讨论隋唐五
关于“唐代六品以下职散官不授永业田”这样的 代制度史亦绕不过此论题 。
命题 ,在唐德宗建中令以前还是成立的 ,而《天圣 “唐宋变革论”
的提出 ,正在于它形成了影响
令》所附《唐令》却包括了唐代六品以下职散官授 我们看待学术问题的一整套的观念价值体系 。
永业田这样的记载 ,这便与建中令以前即开元二 借用社会学有关“社会控制”
之概念 ,即所谓外在
十五年令有关田令的内容产生了矛盾 。这一矛 控制和内在控制 , 针对当时而言 , 具体表现为法
盾关系到《天圣令》所附唐《田令》是为开元二十 制和礼治 。( 美 国社会 学家 E g A g 罗斯 ( Edward
五年令 ,抑或是建中令的问题 。 Alswort h Ro ss ,1866~1951 ) 将其分为政治的和道德的
举出《天圣令》所附《唐令》究为何年之令一 工具 。见其代表作《社会控制》第三十章“社会控制的体
例 ,一方面旨在说明新材料的发现与刊布对学界 系”,秦志勇等译 , 华夏出版社 1989 年版 , 第 313 页 ) 当
制度史方面的研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 另一方 一种社会价值体系内化为社会成员内心自觉遵
面则可以认为 , 制度史研究的推进 , 应建立在找 守的条例以后 ,它所起到的约束作用比外在的法
寻新问题的基础之上 。我希望能从各种新问题 律要更强 ,因此内在控制比外在控制更容易使社
出发 ,正确对待新 、
旧材料之间的差异 ,正确评估 会稳定 。所以在社会控制体系的变迁中 ,一般总
材料本身性质与价值 , 寻求解决新问题的方式 、 是由外在控制走向内在控制 。而“唐宋变革论”
方法 , 将各种新材料的利用引向深入 , 我想这也 的提出 ,或正在努力地营建这一价值体系 ?
应是今后学界做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我们 “唐宋变革论” 原本即是一种假说 ,这一假说
也可以看到 , 新材料所引发的制度史的讨论 , 或 的提出 ,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 。然而后来者或囿
将成为一时间之热点 。 于唐与宋的差异性对比 ,将隋唐史 、
五代史 、
宋史
划分成几个完全不同的学术领域 ,将制度史内容
三  新潮流的思考
人为地进行割裂 ,则使我们对一种制度的历史演
新潮流的出现 ,要求打破那些固有的已内化 变认识不清 ,有时甚至有“支离破碎”
之感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3 ・

我们说 ,在注重分析唐宋之间制度差异内容 宋以后社会的发展道路”的使职差遣职务“制度


的同时 ,也应注重对制度史进行“会通”考察 。其 化”
的极好的表现 。我赞赏他们对于事物观察的
实早在上世纪 40 年代 ,陈寅恪先生在写作《隋唐 敏锐性 ,并且以为 ,即便使职差遣制度化了以后 ,
制度渊源略论稿》时 , 其意旨在说明隋唐制度问 虽然职掌有变化 , 但还应该是四等官制的模式。
题 ,仍将隋唐制度的历史置于一个更长历史的图 这样的研究已经在展开了 ,比如刘后滨先生的《从
景之中 。其中关于府兵制度为关陇集团纠合之主 敕牒的特性看唐代中书门下体制》(同上书《前言》) 、
要表现 、唐代 ( 财政) 制度南朝化 ( 迴造纳布) 等观 《敕后起请的应用与唐代政务裁决机制》《中国史
(
点 ,为今天的学者普遍接受 。而这正在于陈寅恪 2001 年第 1 期) 等 , 都可以归入这一范围 。甚
研究》
先生所拥有的宏大视野与长时段的研究理路。 至如吴丽娱先生研究书仪 “表状笺启”
, 亦是很好
今天 《天圣令》
, 的发现与刊布 , 正因为它所 的材料 (吴丽娱《唐礼摭遗
: ———中古书仪研究》第四章 、
具有的特殊的历史价值 ,使之成为唐宋史学界共 第十四章 ,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 。我亦曾经有《牒式
同讨论的话题 。而这实际也为打破原有的断代 及其处理程式的探讨 —
——唐公式文研究》( 载《敦煌
史或朝代体系区分提供了重要契机 ,反映在隋唐 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三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 年
五代制度史研究中 , 开拓研究领域 , 将制度内容 版) 一文的写作 ,虽则探究的是地方官府的运作 ,
的讨论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之中 ,在一个较长的历 亦应是行政制度史的一翼。这样 ,我们就能考察
史周期内 , 考察这一制度形成 、发展及演变的动 国家机器的运转方式 ,在动态中考察唐宋变革制
态过程 ,或许对制度史的研究更有帮助 。而这种 度史。这或可以认为是运用敦煌吐鲁番文书来研
长时段 、动态型的研究 , 势将成为学界研究这一 求新的问题吧 !
领域的新潮流 。 要开拓制度史研究新领域 ,我们应借鉴其他
近年来 ,学界开始重视长时段 、 动态式的研 社会学科的研究成果 。学术是天下之公器 ,研究
究 ,逐渐以“会通”的态度来看待唐宋历史内容 , 工作应具有开放性 。我意以为 ,当其他各个断代
如姜伯勤 、吴丽娱等先生致力于唐代礼乐制度研 史的研究注重于借鉴其他学科方法时 ( 比如秦汉
究 ,而黄正建 、
李锦绣等先生参与编著《中晚唐社 史断代在讨论“礼”与“法”的斗争 、
研究“民间秩
会与政治研究》一书 , 由此我们能看出一批唐史 序”
与国家控制的矛盾 ,宋辽史断代在探究“国家
学者 ,正在开展将唐 、
五代 、
宋历史加以连接的工 与社会” 的关系 ,明清史断代在乡绅问题上大做文
作 。在宋史研究中 ,邓小南先生亦从唐代制度内 章) ,我们这个断代也有敦煌吐鲁番文书的新材
容中探求北宋制度的源流等 。在“会通”上 ,唐宋 料 ,但对此种新潮流的重视似有不足 ,其研究相对
史学界都做出了自己有益的尝试 。 薄弱。假如我们打通唐宋 ,利用大量第一手的敦
煌吐鲁番文书材料 ,将历史学的方法与社会学的
四  新领域的开拓
方法相结合 ,从上到下进行考察 ,那么我们必定能
强调长时段、 动态研究 ,其“会通”之意 ,正在 做出更大的成绩 ,其中自然也包括对于制度史的
于在继承 、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放宽历史 考察。
的视野 ,开拓一片制度史研究的新领域。邓广铭 还有 ,我们也应就“官场”
与“民间”等不同空
先生曾经说过 ,学习历史 ,须掌握四把钥匙 ,一为 间中制度与人的关系问题做出考察 。从隋开国
年代 ,一为地理 ,一为目录 ,还有一把钥匙则是职 至宋代终亡 ,七百余年间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都经
官制度 。我在读史的过程中 , 亦有粗浅之体会。 历了巨大的变迁 , 伴随着社会上层的转变 , 民间
其中 ,我以为四等官制度的把握 ,或可说是开启职 的基层组织也历经曲折 ,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
官制度钥匙的钥匙。李锦绣先生探究唐后期的官 程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 ,透析出唐宋之际中国社
制 ,亦从四等官制着眼 ,以为在唐前期行之有效的 会错综复杂而又绚丽多姿的各个层面 ,也折射出
四等官制度到后期则解体了 ,这是一种行政模式 这一阶段所完成的社会变革 。
与行政手段的变革 ,属于唐宋变革中的一个具体 总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学术 ,隋唐五代制度
事例。(黄正建主编 《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
: 第一章 , 史研究自不能固步自封 ,更应努力开拓创新 。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黄正建先生提升了这 辈学者为我们奠定了今后研究的基石 ,制度史研
种变革的意义 ,以为它是“带有方向性 ,即规定了 究正应在前人成果基础之上 ,掌握各种能够获得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 4 ・

的新旧材料 ,提出有创见的新问题 ,适应于学术发 收稿日期  2007 —02 —26


展的新潮流 ,努力开创自己进行研究的新领域 。 作者卢向前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所教授 。

从宋代财政史看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地方化

包 伟 民
( 浙江大学 历史系 ,浙江 杭州 310028)

  本文所讨论的“制度”,指以国家法令或政令 视地域差异 ,从而损害行政效果的现象 。典型事


形式确定的规范 ,可称之为国家制度或狭义的制 例可举宋神宗新法时期在全国范围推行的免役
度 。本文不讨论社会习俗意义上广义的制度 ,如 法 ,但这一出钱代役的新法并不能全都适应全国
“租佃制度”
等内容 。 不同地区的客观情形 ,因而成为反变法派指责新
国家制度起着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因此是构 法的一个口实 。虽然国家行政有时不可能不考
成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基本特征的重要内 虑到地域差异 ,历代立制 ,因地制宜 、
区别对待的
容之一 ,在史学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事例也不少 ,总体倾向不免是重全局 、
轻局部 。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大的国家 ,江南塞北 ,大漠 但立法者的愿望与法令的具体实施常有距
海滨 ,不同区域间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经济生活 离 。就宋代财政史的例证看 ,影响国家制度呈现
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近年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 , 地方性特色的主要原因 ,还不在于立法者对地域
在社会 、
经济、
文化等层面 ,人们对区域差异已有 差异的认识 ,而是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实际需要 。
相当的认识 ,表现之一就是在这些领域区域史研 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财政体系 ,就其原则而
究成果丛出 ,蔚为胜观 。但在国家制度层面 ,传统 言 ,中央政府所强调的无疑是天下一体 , 各地财
的观念却还较多地影响着我们的认识。历来研究 赋通融均济 。因此宋代各路负责财政事务的转
对传统国家制度之中央集权体制的强调以及近半 运司长官的基本职掌之一 ,就是要足“郡县之费”
个多世纪以来 , 大陆学术界在教条主义“历史理 《
( 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中华书局点校本 ) 。实
论”
的影响下 ,重视“放之四海而皆准”,强调研究 际情形不免与此大相径庭 。如果说北宋初期地
“规律”,都从不同角度影响着我们形成在对国家 方财政相对宽裕 ,中央政府也确能在一定程度上
制度认识中重全局而轻局部的倾向 。 做到天下财赋通融均济 , 然大致从北宋中期起 ,
数年前 ,笔者曾就制度史研究的议题 ,延集高 赵宋政权对于地方财政的管理原则实际已发生
明 ,专题讨论。(参见包伟民主编 《宋代制度史研究百
: 明显转变 。南宋胡寅 ( 1098 ~ 1156 年) 在与上司
年 :1900 —2000》,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 当时也有不少 的一封信中所言十分明确 “
: 伏蒙谕以一路之资 ,
议论涉及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地方化问题 ,然未 供一路之费 ,此天下之正理 。
”( 胡寅 《斐然集》
: 卷一
能深入 。现谨以宋代财政史的例证略陈余义。 五《与置制参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所说就是每
所谓制度的“地方化”,指的是国家制度在制 一路分基本依赖本地财政收入 、
独立核算的理财
订与实施之中呈现地域性差异 。产生这种差异 精神 。在各路分内部 , 可以说就是“以一州一县
的原因是多层面的 , 从制度制订者一方说 , 有主 之力 ,供一州一县之费”。在这种各路州郡独立
动与被动之别 ; 从差异性现象的性质而言 , 则有 核算的理财格局之下 , 可以想象 , 各地财政收入
法内与法外之异 。 与开支畸轻畸重局面会随之出现 ; 相应地 , 州郡
中国帝制时期的国家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 为了应对各自独特的财政局面 ,在财政的收与支
君主专制政体 , 立法的基本精神是天下一体 , 海 方面也会因事创制 , 自行其事 , 从而使得本属天
内通行 , 因此制度的制订不免常有因求一律 , 忽 下一体的财政体制呈现一人千面之相 ,也就在情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