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史才 、

诗笔 、
议论”,成为日后学者审视唐人笔记小说 唐宋城市社会经济的研究 ,还大有发掘的余地 。
的名句 。 我认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还可以对以下几方面多
宋人笔记中有大量关于唐五代的记述 , 但由于 加关注 。
有一个时间差 , 笔记数量在宋代又有一个飞跃 , 于 1. 城市消费领域市场化的深度问题 : 城市消费
是 ,研究唐史的学者因为没有系统的汇集和索引 ,无 领域对市场倚赖程度的逐渐加深 。
法广泛利用 ,研究宋史学者 , 也没有系统的参照物 , 2. 城市商品结构的变化问题 : 物质性商品范围
两相不便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变革的关键 的扩大和精神文化性商品的新兴 。
时期 ,笔记小说逐渐分途 ,其发展趋势 ,纪实性 、
专题 3. 城居官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 包括政府财政收
型、 百科型笔记逐渐兴盛 ,应该说除了与社会政治文 入和个人收入) 问题 : 官民个人收入的货币化趋势的
化变迁密切相关外 ,城市的发展 ,城市商品经济的活 发展 。
跃 ,官僚士大夫的生存状态 、
心理因素 , 也有直接或 4.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问题 : 温饱型支出
间接的关系 。这些变化蕴涵的社会 、经济 、文化的深 比例下降 ,精神文化需求支出上升的趋势 。
刻变化 ,也给纪实性笔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 5. 城市商业经营结构与经营内容 、 经营方式的
有关唐宋城市研究的重要著述 , 如宋人宋敏求 变化 : 城市商品市场的发展与特性 ,不断促进经营结
著《长安志》,清人徐松著《唐两京城坊考》, 阎文儒 、 构、
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
阎万钧著《〈两京城坊考〉补》,邓之诚校注《东京梦华 6. 城市商人结构的变化 : 唐宋商人群体具有复
录》,杨宽著《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日本学者 杂性 、
多面性的特点 ,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群体 。
妹尾达彦唐两京系列研究 , 周宝珠著《宋代东京研 7. 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近年对生
究》都搜集了大量笔记小说材料 ,其中蕴涵着极其丰 态环境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成为学界关注的热
富的城市社会历史信息 。前辈学者对笔记小说的深 点 ,以往这方面的专门研究比较薄弱 。
入研究 ,丰富了城市社会史的研究 。 由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结构的城市化特点 , 城
唐宋时期社会总体变化 、不同社会群体心态变 市的变化往往是社会变化的集中反映 , 而都城的变
化、城市面貌变化等研究 ,需要历史研究学者综合发 化又具有更加典型的意义 。在隋唐五代宋这个大的
掘 。我们今天研究唐宋城市社会 , 笔记小说的作用 历史转型和变迁时期 ,城市尤其是都城的变化 ,是我
不仅仅是拾遗补缺功能 ,而且是堪与诗文 、
碑刻呈鼎 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都城研究虽然蔚为大观 ,但仍
足之势的重要史料来源 。 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余地 , 仍有很多需要进一
五、唐宋城市经济社会的关注点 步开拓的空间 。

政治制度史视野下的唐宋变革

刘后滨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北京 100872)

  唐宋之际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多方面的深层次的 联结为一个整体 。而到北宋时期 ,各级政府 ,包括中


变革 ,这种变革始于隋和唐前期 ,基本完成于北宋前 央政府 ,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 ,贵族作为一
期 ,而安史之乱以后的唐中期则具有转折意义 。从 个社会阶层对帝国政治运作的影响力基本消退 , 就
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来看也是如此 ,6 世纪以前和 连此前皇室内部影响皇权运作的宗室 、 外戚 、
后宫 、
10 世纪以后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存在着重大的 亲王甚至皇太子等力量 , 也基本从政治上淡出 。官
区别 。南北朝以前 ,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 , 吏全部由中央政府按才学标准和官职资历加以任
官吏的任命基本以门第为标准 , 地方佐官由长官辟 命 。中央与地方在各方面具体政务的运作中走向一
举 ,中央与地方在具体政务运作的层面上并未完全 体化 ,皇帝本人也走到了处理国家政务的前台 “, 朝

・6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廷 ( 皇帝与宰执为首) —州县 —百姓”架构下的国家 职 ,户部和兵部的职权已经不在国家政务中居于重
形态基本成型 。 要地位 ,而且 ,其他行政系统如司法系统 、
选官系统 、
礼仪事务系统等 ,都有了完善的使职体系和明确的

职权范围 。户部和兵部以外的部司和寺监 , 虽然保
政治体制上 , 唐后期在许多方面都与五代宋初 留了部分原有职掌 ,但也纳入了使职系统 ,采用了使
更为接近 ,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发展阶段 。 职的运作机制 。使职系统和使职化的部司寺监一并
唐前期的中枢政治体制是三省制 , 但开元十一 在中书门下的统领之下 ,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使职行
年 ( 723 年 ) 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之 政体制 。
后 ,中枢体制就发生了重大转变 ,进入到中书门下体 随着唐代中后期中枢政治体制的变化 , 国家权
制的阶段 ,尽管三省机构依然存在 ,而且在皇帝诏命 力运作方式也发生着变化 。在中国古代帝国体制
的起草和审核等方面的运作机制更加完善 , 并一直 中 ,皇权和相权共同构成了国家权力的主体 ,国家权
延续到后世 。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 , 还与宰相机 力运作方式的变化是以二者关系的变化为主线的 。
构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 ,三省长官皆由宰相 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 , 到隋唐之际三
兼领 ,尤其是中书 、
门下两省的名义长官必须由宰相 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 , 再到开元以后和北宋时
兼领 。但从机构建制上看 ,宰相与三省发生分离 ,宰 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 , 不仅是宰相机构名号的
相府署超然于三省之上 。宰相的职衔也从共为宰相
变化 ,而且也是君相关系和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重
的三省长官 ,发展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的
大转变 。三省制是从尚书省宰相制到中书门下宰相
唯一署衔 ,这种职衔完全是以最高政务裁决机关中
制的过渡形态 ,中书门下宰相制并非向尚书省宰相
书门下为依托的 。尽管中书门下体制下还是集体宰
制的简单回归 ,而是纳入了三省制的运作机制 ,使皇
相制度 ,但宰相裁决政务 ,实行宰相轮流秉笔决事的
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力运作更加一体化 。皇帝在不断
制度 ,并逐渐向首相制度过渡 。穆宗长庆 ( 821 —824
强化最高决策权的同时 , 逐渐走向处理国家政务的
年) 以后 ,宰相的身份有了新的等级标志 , 即以馆阁
前台 ,宰相逐渐纳入到政务裁决和执行部门的体系
职的加衔作为依据 , 不再以两省侍郎为宰相分工的
之中 ,宰相与君主的联系更多地作为“参总庶务”的
依据 。此后展开的两党之争 , 实际上是一种首相轮
政务官而不是“坐而论道”
的咨询者 。
流组阁的形式 。在这种背景下 ,中书 、
门下两省职权
随着皇帝走向处理国家政务的前台 , 国家的主
重新归位 ,以中书舍人和给事中为核心的中书 、门下
要政务都要经过皇帝的批准和决策 , 对皇帝裁决政
机构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 , 并一
务进行拾遗补阙的工作就显得日渐重要 。这是唐宋
直影响到宋朝甚至明清时期 。
间从武则天时期补缺 、
拾遗之职的设立到北宋台谏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 , 就是
合一的体制性前提 。在唐代 , 谏官和御史台官员是
宰相通过中书门下对行政事务的干预越来越强 , 甚
至直接下行过去由尚书六部和寺监处理的事务 。宰 分工明确不同的两套系统 , 谏官主要针对皇帝进行
相的职权进一步朝着掌管具体政务的方向发展 , 宰 谏诤 ,在皇帝与宰相之间进行缓冲协调 ,御史台官员
相政务官化 。这是宋代以宰相职权的分化为核心的 则是以监督百官为其职掌的 。随着皇帝更多地处理
制度得以建立的前提 。经过安史之乱以后的调整 , 由各级官僚汇报的政务 , 谏官和御史的职权界限逐
就朝着宋代那种中书门下 、枢密院和三司分掌行政 、 渐在淡化 ,在皇帝加强专制的背景下 ,北宋时期形成
军政和财政的体制过渡 。 了台谏合一的制度 ,总称台谏官 。
唐代中后期的政治体制 , 不仅在中枢体制上不 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 , 法令体系也出现了新的
再是三省制 ,而是中书门下体制 ,而且在中央行政运 变化 ,唐宋间呈现出从律令格式到敕令格式的转变 。
作中也不再是尚书六部体制 , 而是与北宋制度更接 基本线索是律的定型与令的废弃 , 作为皇帝命令文
近的使职行政体制 。在行政运作机制上 , 唐后期的 书的敕和赦文具有了越来越强化的立法意义 , 皇权
变化趋势已经奠定了北宋初年行政体制的格局 。到 的扩张在立法方面也得到体现 。尽管说宋代法律体
贞元 、
元和时期 ,不同于尚书六部制的使职行政体制 制是唐律令制的延续 ,但是隋唐以来的律令制 ,进入
已经基本确立下来 。在中央行政的实际运作中 , 不 中唐以后发生变化 ,律令格式停止修订 ,而主要通过
仅财政 、军事等系统行政事务的运作完全依赖于使 编集格后敕的方式 ,对律令格式进行修正补充 。
・7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起的作用也逐渐突出 。考课与监察的紧密结合 , 最

终促成了文官考核尤其是对地方官的考核由考课到
科举 、
铨选及考课制度的变化 ,体现了唐宋间官 考察的演变 。
僚形态的演进 。隋唐之际科举制度的建立及其后考 官员选任中越来越看重资历 , 是唐宋间选官制
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不断调整 , 是宋代那种新型官 度的一个明显趋势 。其中地方历练是官员升迁资历
僚形态形成的前提 。正是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中极为重要的方面 。唐代开元年间提出的“凡官 ,不
为官僚队伍的自我更新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新鲜血 历州县不拟台省”的选官原则 , 就是在强调地方历
液 。与科举制度发展完善的同时 , 文官铨选制度也 练 ,体现了官僚体制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机制 。
不断得到调整 。通过官员选任 、
考课 、迁转等各个环 如果说科举制从源头上为官僚队伍的更新提供了新
节上制度的完备 ,以保证进入到官僚队伍的士人能 鲜血液 ,那么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
, 的选官原则便从
够随着时代变迁和自身地位的变化 , 不断适应现实 流通环节上保证了更新机制的实现 。
的需要 ,成长为符合治国需要的合格人才 。 这些变化 ,在唐朝中后期都逐渐呈现出来 。安
设立科目 、公开考试 、
公平竞争 、
择优录取 ,是科 史之乱以后 ,使职行政体制确立 ,各个行政系统中的
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 其中考试是核心 。科举制比以 使职 ,都具有从中央直贯地方的特点 ,许多使职还在
往任何选官方式都更强调考试的作用 , 考试朝着排 地方设立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 。在使职行政系统任
除其他因素干扰的方向发展 。但是 , 选官制度中的 职 ,既可以参与地方实际政务的处理 ,又能够比较便
才学标准 ,并非在短时间被能够完全贯彻 ,门第也不 利地被提拔到中央做官 。尽管唐后期不断强调进士
会随着王朝的更替自动推出历史舞台 。只有随着社 初出身者不得到使府任职 , 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文
会经济的发展 ,一般地主经济的发展成熟 ,全社会文 士从使府幕僚起家 。这就为中央官和地方官的流
化知识水平的提高 , 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才学选官的 动 ,为科举出身的官员积累地方基层工作经验 ( 尽管
原则 。才学取代门第 , 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这 这种经历还不能完全等同于州县历练) ,提供了制度
个过程要到宋朝才基本完成 , 而整个唐代都大体处 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 , 方镇使府召辟文人入幕的普
于这个过渡进程之中 , 其间还经历了一些反复 。不 遍化 ,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 。此外 ,一些地方节
过 ,从发展趋势看 , 唐代的取士和选官制度中 , 才学 度使和观察使在中央和方镇之间频繁转换职务 , 也
日渐受到重视是显而易见的 。 使大量供职于方镇的文士获得升迁为中央官的机
选官原则从看重门第到只问才学的转变 , 带来 会 。上述变化 ,为“不历州县不拟台省”这一选官原
了隋唐之际由贵族社会向官僚社会的过渡 。政治体 则的最终确立与实现提供了基本途径 。也正是在士
制的变化与此相关 。尽管隋唐政权中门荫出身的官 人文化政治素养不断提高 , 文化知识和行政才能都
僚还占很大比例 ,但同时还必须具有才学已经成为 受到尊重的基础上 , 宋代的综合型官僚和士大夫政
官员升迁的一条重要原则 。尽管科举制在唐代出现 治才可能出现 。
了曲折 ,甚至如进士科也在唐后期被高官新贵利用 , 到宋代 , 统治集团更加明确意识到履历经验尤
作为其世袭高位的工具 ,但是 ,公平原则在实际操作 其是地方历练对于提高官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宋
中的破坏 ,并没有冲毁科举制标示的考试原则 ,而且 代选官制度中讲求资格 ,强调履历 ,其背后看重的是
考试原则不断深入地贯彻到选官制度的各个环节 官员的个人经验和处理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 。宋代
中 ,官学生徒参试 、门荫及斋郎品子出身 , 甚至胥吏 中央的中高级官员和地方长官 , 大都具有长期的地
出职等都要经过考试 。从这方面说 , 唐宋社会应是 方工作经验 , 他们依资序自州县幕职官至知县 、通
大体一致的 ,而与此前的贵族社会存在着根本的不 判、
知州逐级升进 。他们在地方积累起来的关于选
同 。当然 ,总体上看 ,到宋代则才学标准和公平原则 举、
理财 、
礼仪祭祀 、 军政边防 、
司法刑狱 、
工程建设
落实得更加有效和实际一些 。 等各方面的经历 ,使其在升任中高级职务的时候 ,事
文官考课制度在唐代的变化趋势 , 主要是随着 实上成了能够适应各方面工作的通用型人才 。而他
长名榜和循资格的设立 ,年资越来越被重视 ,年资与 们大多数人进入仕途的前提是科举及第 , 这又使其
课绩共同构成了被查核的两项要素 , 考课在操作上 具有了较完备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知识水平 。在此
也日渐程式化 。而在常规考课中程式化倾向发展起 基础上 ,宋代的复合型官僚群体得以形成 ,中国帝制
来的同时 ,各级监察机构 、
中央按察使者在考核中所 时代的士大夫政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
・8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