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唐代稻作研究述略 ( 1980 - 2004)

西南大学  胡安徽

纵览近二十多年来 (1980 - 2004) 学界关于唐代稻作的研究成果 ,总的特点是 : 稻作栽培技术的认识 ,有异


有同 ; 稻作种植区域的讨论 ,渐趋一致 ; 稻作品种类型的甄别 ,有待深入 ; 区域稻作的研究 ,百花齐放 。现将目
之所及 ,拟从唐代稻作的栽培技术 、
种植区域 、
品种类型和区域稻作研究四个方面 ,择要介绍 ,以资备览 。

一 . 栽培技术
唐代稻作的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围绕着稻麦复种 、
育秧移栽问题 ,学者们各
抒己见 ,讨论热烈 。
关于稻麦复种技术 。李伯重在《我国稻麦复种制产生于唐代长江流域考》一文中 ,主要借助对史料的梳
理 ,通过《蛮书》
中关于南诏境内稻麦复种制的记述 《
、吴郡图经续记》中有关北宋苏州实行稻麦复种的明确记
载、
唐诗中的有关诗句 、
唐代关于官员替代时职田收获的处理办法的变化和两税法的实行等五个方面的分析 ,
得出结论为 : 我国稻麦复种大约在高宗武后时期的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方已出现 ; 作为一种较为普遍实行的
种植制度大约形成于盛唐中唐时代 ,实行的区域主要在长江三角洲 、
成都平原和长江沿岸地带 。到晚唐以后 ,
(1)
更加进一步扩大 。 林立平则从技术层面分析了唐代稻麦复种制产生的原因 。他指出 ,在水稻栽培移栽以及
(2)
耕作技术和养地程度都有显著提高的基础上 ,稻麦复种制产生和发展起来 。 而蓝勇和韩茂莉则从气候的变
化和差异入手 ,分析唐代稻麦两熟制出现和推广的原因 ,并认为江南实行稻麦两熟耕作方式可能要比云南滞
(3) (4)
后些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的观点则是稻麦两
熟制初现于唐代 ,盛于宋代 (5) 。持唐代已出现稻麦复种制观点的论著和论文还有 : 吴存浩《中国农业史》(6) 、

立三《中国农业地理》(7) 、
孙声如《试论我国古代耕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8) 、
周尚兵《唐代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形
式及自然灾害原因》(9) 。李根蟠则不同意唐代已出现了稻麦复种制的观点 。他通过对李伯重所提出的五点论
据 ( 见上文) 的逐一分析 ,认为稻麦复种制产生于唐代的根据尚不充分 ; 长江下游稻麦复种到宋代 ,尤其是南宋
才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形成一种有相当广泛性的比较稳定的耕作制度 ,而长江三角洲在这一发展中处于领先
地位 (10) 。鲁西奇在《唐宋时期汉水流域粮食作物及其地理分布》一文中更进一步指出 ,稻麦复种制在长江中
下游地区 ,不仅唐代甚至宋代均未得到全面推广 ; 唐中期到宋元时期 ,汉水流域已开始出现稻麦轮作复种制
度 ,但不普遍 ,只是在少数地方实施 ,绝大数地区还是实行稻或者麦 ( 或者其它杂粮 ) 一熟连作制 (11) 。郑学檬
也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 唐五代太湖地区实行稻麦连作
赣地区稻麦轮作或早晚稻轮作制亦有可能五代宋初存在 (12) 。
两熟制或早晚稻连续栽种 ,而闽 、
关于育秧移栽技术 。林立平《唐代主粮生产的轮作复种制》
中认为 ,至迟在唐中期南方已采用育秧移栽技
术 (2) 。日本学者西山鸟定生亦持此观点 (13) 。另一日本学者大泽正昭从农具和耕地 、
整地技术的提高说明唐代
中叶插秧法已经普及 (14) 。齐涛在其主编的《中国古代经济史》中阐明唐代南方水稻移植已渐普遍 (15) 。夏如
冰《中国古代稻作节水栽培技术》
一文中认为 : 育秧移栽技术至迟出现在汉代 ,隋唐时期 ,育秧技术在南方已很
普遍 (16) 。曾雄生认为 ,江南地区的水稻移栽是在唐宋以后发展起来的 (17) 。韩茂莉也赞同水稻育秧移栽技术
最早出现在唐代的观点 (4) 。桂慕文援引已故北京农大王毓瑚教授的观点 ,从唐代诗人提到了插秧可以推知移
栽法已在唐代许多地方实行 ,一年两熟的做法一定也在逐渐推广 (18) 。综合起来 ,唐代已经出现了育秧移栽技
56
术这一观点学界基本上取得了共识 。

二 . 种植区域
唐代稻作的种植区域是学者们聚焦的另一个问题 。涉及这一问题的文章相对较多 。张泽咸将汉唐间的
水稻种植分为华北地区和江淮地区 。在华北地区 ,又具体为长期种植和某些种植的地区 。前者如长安 、
关中
地区 、
洛阳地区 、
黄河以北的河南北部地区 、
黄河以南的河南地区 。( 南阳盆地除外) ,后者如山东 、
河北 、
山西 、
西北地区 。江淮以南地区 ,著名的稻作区有汉中 、
巴蜀地区 、
南阳盆地 、
湘鄂赣地区 、 淮南地区 (19) 。游修龄认
为 ,汉唐时期北方水稻分布区主要有关中地区 、伊洛河流域 、河北地区 ( 即河南省黄河以北部分及河北省南
部) 、
黄淮平原 、
幽蓟地区 ( 即今北京地区及河北涿县 、
新城一带) ,另有零星种植 ,如河套平原 、
宁夏平原 、
河西
走廊等地 ,并且特别指出 ,黄河流域西起河西走廊 ,北抵河套燕山南麓 、
南至秦岭 、
淮河 ,东至于海 ,普遍开发了
稻田 。该区域水稻种植特点是 : 没有连续性 ,时废时兴 。同时西北地区的水稻分布处于微不足道的状态 ,东北
地区水稻的开拓同不同时期的朝鲜人有关 ,该区稻作最初是渤海国时代 ( 公元 698 - 926 年 ) 由高句丽人所开
拓的 (20) 。华林甫在《唐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及其变迁初探》
一文中 ,依据文献记载 ,探讨了唐一代水稻生产
的地理布局状况 、
布局变迁形成的原因 ,认为 : 水稻生产大致分布在幽州 - 并州 - 绛州 - 同州 - 京兆府 - 陇州
- 渭州 - 兰州一线以南地区 ,主要分布区则在长江流域 ,尤其集中在太湖 、
鄱阳湖 、
洞庭湖地区 、
汉水流域和成
都平原 ,具有多而集中的特点 ; 黄河流域则只有稀疏种植 ,集中在关中平原 、
伊洛河流域 、
相卫怀和汴陈许地
区 ,具有大分散 、
小集中的特点 。此外 ,岭南 、
福建某些地方也有零星分布 。而在安史之乱后 ,南方水稻生产则
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种植区域日趋扩大 (21) 。周立三从分析初唐水利发展入手 ,论述了由于唐代发展了引黄 、
引汾灌溉 ,促进了关中 、
伊洛河内 、
河套和蓟州等地的水稻生产 ,并引相关古代著述 ,认为伊州和渤海都有水稻
东北地区 (7) 。王双怀在对开元时期农业发展状况分
生产 ,从而推论出水稻生产已向北推移并发展到了新疆 、
析后指出 : 江淮岭南的水稻经营十分普遍 ,北方地区也有水稻生产 ,河北 、
河东 、
陇右亦有少量栽培 ,只是不占
四川在内的南方地区 (22) 。齐涛则认为 , 隋唐时代 ,
比重而已 。开元时期稻作主要分布在秦淮以南包括汉中 、
北方水稻的种植面积有了扩展 ,如长安 、 洛阳等地 。而水稻栽培仍以南方为最主要区域 (15) 。综合学
河南道 、
者们对稻作种植区域的认识 ,长江流域 ,尤其是太湖 、
洞庭湖 、
鄱阳湖 、
巴蜀地区 、
汉水流域及江淮地区 ,水稻种
植区域面积广大 ; 北方之关中地区 、
伊洛河流域 、
黄淮平原等均有相当面积水稻的栽种 ,而西北 、
东北地区几乎
没有水稻种植或种植区域相对狭小 。在这一点上 ,学者们的观点是大致是一致的 。

三 . 品种类型
研究唐代稻作品种的专著 、
专论并不多见 ,可谓凤毛麟角 ,仅能从一些论著 、
论文的某一章节获取点滴信
息 。游修龄的《中国稻作史》
通过对唐诗中有关描写水稻的诗句的分析 ,认定唐代的水稻品种有白稻 、
香稻 ( 或
香粳) 、
红莲 、
黄稻 、
獐牙稻 、
长枪 、
珠稻 、霜稻 、罢亚 。游氏在文中注释中还说 “: 赵丰翻检了全唐诗 , 又摘得海
稻、
五月稻 、青粳稻 、青龙稻 、
水上稻 、
节米 ( 乌节米) 、
黄陆米 、
三破糯 、
高公米 、
御田谷米 、折粳米等十几余个品
”(20) 这是所见及的论述唐代稻作品种最详细的内容 。梁家勉主编的《中国农业科学
种 ,合计约二十余个品种 。
技术史稿》(23) 和范楚玉 、 农学卷》均采纳了游修龄的研究成果 (24) 。赵滕芳的
董恺忱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香稻的考察和开发》
则针对香稻的历史渊源 、
品种的调查 ,做了具体的阐述 ,在此基础上 ,预见了香稻未来的
开发 (25) 。中国农业科学院主编的《中国稻作学》
列举了一些水稻的品种 ,但未明确标明哪些是唐代的稻作品
种 (26) 。日本学者西山鸟定生的观点独树一帜 。他认为 ,在江南稻作农业中 ,南北朝以前水稻品种的名称从唐代
以后就几乎消失了 ,在宋代又出现了两百种以上的新品种 (13)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丁颖的《丁颖稻作论文集》。
在这本论文集中 ,丁颖从理论上阐述了我国稻作品种多样性的原因 ,虽未涉及唐代具体的稻作品种 ,但对探究
唐代稻作品种多样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27) 。另外 《农业考古》
, 开设有“稻作起源研究”专栏 ,虽然主要讨论的是
中国稻作起源时间 、
地点等问题 ,但为研究唐代稻作品种提供了信息渊源 。与唐代稻作研究的其他内容相比 ,
该部分显然相对薄弱 。而对唐代稻作品种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会对今天有关地区的稻业生产及优良品种的开
57
发提供历史资料上的支持 ,或启发一种思路 ,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 ,对唐代稻作品种的研究有必
要加强 。

四 . 区域稻作
区域稻作是指以一个具体地区或相对独立的地理单位为研究范围 ,以稻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课题 ,它的
研究和区域经济开发密切相连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由于国家重视区域经济开发 ,全国出现许多经济开发区 ,
因而区域经济研究勃兴 。在区域经济研究中 ,农业经济往往是学者们着重谈论的问题之一 。正是在谈论区域
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 ,唐代区域稻作研究逐渐深入 。唐启淮的《唐五代时期湖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讨论了
唐五代时期插秧技术和稻麦复种轮作制度对湖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8) 。杜文玉的《唐五代时期
江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将水稻生产中普遍采用移栽技术 、
稻麦复种制和早 、
晚稻两熟制的推广作为江西农
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 (29) 。方亚光则通过揭示江东犁和唐代江苏地区稻作农业的关系 ,认为江东犁的诞生
和运用 ,是江苏乃至江南地区稻作农业发展的产物 (30) 。张剑光 、
邹国慰的《略论唐代环太湖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文认为 ,环太湖地区是唐代最重要的产稻区 ,该区稻田成片 ,水稻大规模推广 ,成为农民主粮 ,并特别提到了
“红稻” 这两个稻作品种 (31) 。李伯重通过分析唐代江南稻种 、
和“红莲” 稻麦复种制 、
稻桑苎麻亩产量等问题 ,
考察了该区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从而总体评价了唐代江南地区的农业 (32) 。李敬洵在《唐代四川经济》一书
中 ,以成都平原的自然条件为据 ,认为该平原是四川最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区 ,入唐以后 ,范围扩大到绵州 、
眉州
及沱江 、
嘉陵江 、
长江等河流所形成的冲积平原上 。另外 ,四川水稻栽培以育秧移栽技术普及最为重要 ,水旱
轮作制已在四川水田稻作区有不同程度的普及 ,两熟制成为较完善的耕作制度 (33) 。卢华语《从杜甫的夔州诗
看唐代夔州经济》一文分析杜甫在夔州生活时留下的诗句后指出 ,唐代夔州虽有水稻种植 ,但规模不大 ,且有
高质量的水稻品种 (34) 。马雪芹对中原地区稻作做了专门研究 。她的《古代河南的水稻种植》对包括唐代在内
的古代河南的水稻种植做了细致考证 ,认为豫北 、
豫东 、
豫西 、 豫南都有水稻种植 (35) 。而宁志新则推究
南阳 、
了河北的水稻生产 。他通过对河北地区水稻种植分布的三个中心即以邺县为中心的漳水流域 ( 河北南部) 、

定州为中心的河北中部 、
以幽州 、
涿州为中心的河北北部的考察 ,结论出河北地区的水稻种植沿着由南向北的
方向传播且始终含有用水改造低洼盐碱地的主观意图 ,同时直至隋唐时期 ,河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基本上还是
政府行为的观点 (36) 。邹逸麟从环境因素入手 ,考察了唐代黄河流域的水稻地域分布 ,得出和游修龄类似的观
点 : 西起河西走廊 ,北抵河套 、 淮河 ,东至于海 (37) 。于德源以农业人口为据 ,推考唐代幽 、
燕山南麓 ,南至秦岭 、
妫三州农田开发水平 ,结论出在三州水源充足的地带也有比较集中的稻作区 (38) 。鲁西奇引用唐诗中的诗
檀、
句分析了汉水流域水稻种植概况 ,得出唐代汉水流域的水稻种植非常普遍的观点 (11) 。
论文外 ,魏晋南北朝学会《古代长江上游经济开发》(39) 、
除上述所列论著 、 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和江苏省
社科院《古代长江下游的经济开发》(40) 、
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搞》(41) 、
洪焕椿 、
罗仑主编《长江三
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史研究》(42) 、 李文澜主编《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43) 、
黄惠贤 、 史念海《论唐代扬州和长
江下游的经济地区》(44) 、
李伯重《唐代长江流域地区农业副业生产的发展》(45) 、
郑学檬《唐五代太湖地区经济
试探》(46) 、
林立平《唐代江南地区的开发》(47) 、
颜亚玉《唐中后期淮南农业经济的发展》(48) 、
牟松友《唐代长江中
下游的经济和社会》(49) 、
张学恕《中国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50) 、
秦明君《试论唐代江南粮食生产发展的原
因》(51) 、
游修龄《稻作史论集》(52) 、
田静茹《试论唐代长江下游地区农田水利和农业生产发展的特点》(53) 、
鲁西
奇《历史时期汉江流域农业经济区的形成和演变》(54) 、
陈红《四川水稻发展小史》(55) 等论著和论文或多或少 、
或直接或间接均涉及唐代稻作的有关内容 。纵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唐代区域稻作研究 ,可谓星罗棋
布、
星光灿烂 。这既丰富了唐代稻作研究的内容 ,又给唐代稻作研究开辟了新的拓展空间 。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朝代 。在农业为最重要的生产部门的封建社会 ,水稻又是农作物的
一个极其主要的组成部分 ,因而研究唐代稻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当今国家开发区域农业经济如火
如荼的情况下 ,作物的种植技术 、
品种类型和区域栽培概况等的研究有助于对今天的农业开发提供丰富的可
资借鉴的经验 ,因此研究唐代稻作又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认识 ,不少学者关注唐代稻作研究 ,无疑是极
58
其有益的 。这也是唐代稻作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主要原因 。在肯定研究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必须正视研究中
存在的不足 。首先 ,研究的依据主要是历史文献资料 ,对文献以外的其他资料如考古资料重视不够 。其次 ,区
域稻作的研究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 ,其他地区的研究相对不够充分 。再次 ,区域稻作研究相对独立 ,
其间之相互关系和影响的探讨有待深入 。另外 ,唐代稻作研究属于农史研究的范围 ,而农史属于社会科学和
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 ,因而要注意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最后还要注意区域稻作特色品种的研究和探
索。

注释 :
(1) 李伯重 . 我国稻麦复种制产生于唐代长江流域考 [J ] . 农业考古 ,1982 (2) 。
(2) 林立平 . 唐代主粮生产轮作复种制 [J ] . 暨南学报 ,1984 (1) 。
(3) 蓝勇 . 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 [J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 (1) 。
(4) 韩茂莉 . 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制度略论 [J ] . 中国农史 ,2000 (3) 。
(5)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M] 农作物卷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1991 。
(6) 吴存浩 . 中国农业史 [M] . 北京 : 警官学校出版社 ,1996 。
(7) 周立三 . 中国农业地理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0 。
(8) 孙声如 . 试论我国古代耕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J ] 中国农史 ,1984 (1) 。
(9) 周尚兵 . 唐代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形成及自然灾害原因 [J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5) 。
(10) 李根蟠 . 长江下游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J ] . 历史研究 ,2002 (5) 。
(11) 鲁西奇 . 唐宋时期汉水流域粮食作物及其地理分布 [J ] . 中国农史 ,2001 (3) 。
(12) 郑学檬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M] . 长沙 : 岳麓书社 ,1996 。
(13) ( 日本) 西 定生 . 中国经济研究 [M]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1984 。
(14) ( 日本) 大泽正昭 . 唐宋变革时期农业社会史研究 [M] . 东京 : 汲古书院 ,1996 。
(15) 齐涛 . 中国古代经济史 [M] . 济南 :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 。
(16) 夏如冰 . 中国古代稻作节水栽培技术 [J ] . 中国农史 , 2001 (2) 。
(17) 曾雄生 . 江南稻作文化中的若干问题略论 [J ] . 农业考古 ,1998 (3) 。
(18) 桂慕文 . 中国水稻育秧发展史 [J ] . 农业考古 ,1988 (2) 。
(19) 张泽咸 . 试论汉唐间的水稻生产 [J ] . 文史 ,第 18 辑 。
(20) 游修龄 . 中国稻作史 [M] .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
(21) 华林甫 . 唐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及其变迁初探 [J ] . 中国农史 ,1992 (2) 。
(22) 王双怀 . 试论开元时期农业的发展 [J ]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 (4) 。
(23) 梁家勉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 [M]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1989 。
(24) 范楚玉 ,董恺忱 . 中国科学技术史 [M] 农学卷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0 。
(25) 赵滕芳 . 香稻的考察和开发 [J ] . 农业考古 ,1985 (2) 。
(26)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中国稻作学 [M]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1986 。
(27) 丁颖 . 丁颖稻作论文集 [M] .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3 。
(28) 唐启淮 . 唐五代时期湖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J ]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5 (4) 。
(29) 杜文玉 . 唐五代时期江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J ] . 江西社会科学 ,1989 (4) 。
(30) 方亚光 . 论唐代江苏地区的经济实力 [J ] . 中国史研究 ,1993 (1) 。
(31) 张剑光 ,邹国慰 . 略论唐代环太湖地区经济的发展 [J ] . 苏州大学学报 ,1999 (3) 。
(32) 李伯重 . 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 [M]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1990 。
(33) 李敬洵 . 唐代四川经济 [M] . 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8 。
(34) 卢华语 . 从杜甫的夔州诗看唐代夔州经济 [J ]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6) 。
(35) 马雪芹 . 古代河南的水稻种植 [J ] . 农业考古 ,1998 (3) 。
(36) 宁志新 . 汉唐时期河北地区的水稻生产 [J ]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2 (4) 。

59
(37) 邹逸麟 .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 [J ] 复旦大学学报 ,1985 (3) 。
(38) 于德源 . 唐代幽 、
妫、檀州农田与作物分布蠡测 [J ] . 中国农史 ,1992 (2) 。
(39) 魏晋南北朝学会 . 古代长江上游经济开发 [ C] . 重庆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
(40) 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 ,江苏省社科院 . 古代长江下游的经济开发 [ C] 西安 : 三秦出版社 ,1989 。
(41) 农业遗产研究室 . 太湖地区农业史稿 [M]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1990 年版 。
(42) 洪焕椿 ,罗仑主编 . 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史研究 [M] . 广州 : 广东人民出版 ,1985 。
(43) 黄惠贤 ,李文澜 . 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 [M] . 武汉 : 武汉出版社 ,1988 年版 。
(44) ) 史念海 . 论唐代扬州和长江下游的经济地区 [J ] . 扬州师院学报 ,1982 (2)
(45) 李伯重 . 唐代长江流域地区农业副业生产的发展 [J ] . 厦门大学学报 ,1982 (4) 。
(46) 郑学檬 . 唐五代太湖地区经济试探 [J ] . 学术月刊 ,1983 (2) 。
(47) 林立平 . 唐代江南地区的开发 [J ] . 史学集刊 ,1984 (2) 。
(48) 颜亚玉 . 唐中后期淮南农业经济的发展 [J ]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4 (4) 。
(49) 牟松友 . 唐代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和社会 [M] . 武汉 :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9 。
(50) 张学恕 . 中国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 [M] . 南京 :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0 。
(51) 秦明君 . 试论唐代江南粮食生产发展的原因 [J ] . 湖北大学学报 ,1993 (5) 。
(52) 游修龄 . 稻作史论集 [ C] .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
(53) 田静茹 . 试论唐代长江下游地区农田水利和农业生产发展的特点 [J ] . 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7 (3) 。
(54) 鲁西奇 . 历史时期汉江流域农业经济区的形成和演变 [J ] . 中国农史 ,1999 (1) 。
(55) 陈红 . 四川水稻发展小史 [J ] . 农业考古 ,2004 (1) 。

《生物史与农史新探》
一书出版
由华南农业大学农史室倪根金教授主编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罗桂环研究员副
主编的《生物史与农史新探》
一书 ,于 2005 年 10 月由台湾万人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
该书是为了纪念 2003 年 11 月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的“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
会” 而精选集结出版的论文集 。全书近 60 万字 ,共收录论文 50 多篇 。内容主要涉及生物史 、
农业史等领域 ,诸如生物与生态思想史 、 生物灾害史 、
畜禽史 、
园艺花卉史 、
地区农业史 、中外农
业科技交流史 、 作物与耕种史 、 农史研究方法等等 。其中许多论文考证严谨 、 立论正确 、
新意迭
出 ; 或利用新材料 ,引出新研究领域 ; 或融会贯通 ,提出新理论 ,而且有的研究还很好地把学术
与现实结合起来 ,古为今用 ,体现了科学史研究中的人文关怀 。本书可作为科技史工作者及对
生物史 、
农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需订购此书者 ,可与华南农业大学农史室联系 ,邮编 :510642  电话 :020 - 85280252
( 李祥)

6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