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2002 年 11 月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N ov.

2002
 第 6 期 Jou rnal of  A ncien t  Book s Co llation  and  Stud ies N o. 6

[ 文章编号 ]  1009- 1017 ( 2002) 06- 0078- 06

补《全宋诗》34 首
彭国忠
(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  上海 200062)

   [ 摘要 ]  《全宋诗》是一部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宋诗总集, 但因工程浩大, 难免挂漏之失。 本文据《凤墅残


帖释文》辑补了《全宋诗》未收之诗 34 首。《凤墅残帖释文》取材于宋刻宋人手迹, 其文献真实性毋庸置疑。
[ 关键词 ]  补《全宋诗》
; 34 首;《凤墅残帖释文》
[ 中图分类号 ]   I222. 7        [ 文献标识码 ]  A

  《全宋诗》的编纂, 乃一世之工程, 其所取得的成就, 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可以断言, 在今后的


岁月中, 她必将泽惠更多的学人。然正因其工程浩大, 遂难免挂漏之失。自其陆续问世以来, 已有不少学
者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 本着对她的推崇爱护之心, 不惮翻检之劳, 纷纷进行补苴拾遗的工作, 庶几使之
臻于完美之境。 出于同样的态度、感情和目的, 笔者不揣谫陋, 有此补遗之文作。
本文所补 18 家 34 首诗, 全部辑自清末归安姚氏刊本《凤墅残帖释文》( 以下简称《释文》
) 。《凤墅残
帖》乃南宋曾宏父 ( 字幼卿) 所刊《凤墅法帖》 的残存部分。虽非全帙, 但系据宋人手泽模刻上石, 故其文献
真实性毋庸置疑。 关于此法帖的原貌, 道光年间姚衡有过如下描述:
曾宏父凤墅帖, 每卷前篆书“凤墅法帖卷第几” , 石约高今衣工尺一尺余 ( 工部营造尺一尺一分一厘。
原纸屡经裁裱, 不复可考 , 宽四寸五分, 字高九寸二分。 每卷后载: 石“自某年至某年, 共若干帖, 并对真
)
迹, 镌石于庐陵郡凤山别墅, 系第几卷, 曾宏父谨识” ; 次行铃“凤山”二字鼎印,“清江开国”朱文方印, 末
行书“亳社张节模丹上石, 刻工欧阳信明” , 字稍偏左,“前载计几千几百几十几字, 共几片几十板” , 每一
札后钤“曾氏家藏” 长亚字印, 每札前有长栏居行之中标书者姓氏、官位, 有谥则书谥, 下旁书某宗某某几
年, 亦有止书一姓空二格不书者。 是帖卷帙次第备载宏父《石刻铺叙》 中。 宋时书翰之盛, 莫备于此。 顾
传世久远, 罕有全帙。 汉阳叶东卿郎中藏正帖六卷, 续帖二卷, 为真定梁氏故物, 墨光如漆, 生动欲飞, 希
世珍也。 因依次备录, 庶几后有遇者, 四十卷灿然具足, 岂独好古之幸, 亦斯帖之幸也。
关于此帖的渊源及价值, 这里拟引用乾隆三十四年 ( 1769) 钱大昕的跋语作说明。 钱氏云:“《凤墅法
帖》 者, 南宋曾宏父幼卿所刻。正帖二十卷, 续帖二十卷, 皆宋人书。其云‘凤墅’者, 镌于庐陵郡之凤山别
墅故也。 予所得仅两卷, 一为‘南渡名相帖’ , 一为‘南渡执政帖’
。 ……卷中所载, 皆诸公书翰, 而与其父
・・・・ ・・・・・ ・・・・
少师往还之帖居其太半。 古人书问, 不轻假手门客。 行草大小疏密不拘, 要皆秀逸可爱。 宏父未冠失所
・・・・・・・・・・
怙, 然藏 手泽久而不忘, 亦征名臣之有后矣。”(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跋中“与其父少师往还之帖居其太
半” 一句, 最关紧要, 它十分清楚而雄辩地说明了曾氏此帖的文献来源和文献真实性。本文所补即有诸家
送宏父之父三复赴任之诗 10 余首, 足证钱氏所言不诬。
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赵希弁《附志》著录有曾宏父《凤墅帖》二十卷,《画帖》二卷,《续帖》四卷,
当是曾氏刻石未全时本。从以上所引姚氏、钱氏之语不难看出, 因为种种原因, 四十卷《法帖》 流转到清乾
隆以后, 只存叶氏所藏八卷、钱氏所藏二卷, 合计十卷, 仅及原帖四之一, 二氏分别据原刻之行、草书体加
以释文, 是为《凤墅残帖释文》。而今日所见之《释文》, 亦有三种版本, 其一即钱氏所藏二卷本, 见录于《贷

[ 收稿日期 ]  2000- 12- 26


[ 作者简介 ]  彭国忠 ( 1966- ) , 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文学博士。 研究方向: 唐宋文学。

・78・
・79・
・80・
・81・
・82・
一行作吏到荆溪, 敛翼姑从枳棘栖。 政谓依刘恩可恋, 岂知借寇愿终暌。
敢将鸾凤期怜爱, 唯幸琳琅入品题。 转向清波几多力, 只今引领望提撕。
右二
按: 此二诗出处同前, 计十四行, 冠“陈  ”, 题后有“门生修职郎常州宜兴县主簿陈  ( 按: 此处空一格) 百拜上”之
字, 下为曾氏本卷总跋, 略云:“……彭止斋 ( 按: 止斋诗,《全宋诗》已收, 故本文未出现其名) 、黄西坡、刘、李、陈七君子, 实
饯先君诗翰。绍熙辛亥, 以外府丞出守池阳, 未行, 易麾毗陵, 明年, 即入为台掾”云云。据跋, 自黄灏以下至此之诗, 乃诸家
于绍熙辛亥 ( 二年, 1191) 饯其父曾三复以外府丞出守池阳 ( 未行, 改知毗陵) 之诗。
17. 余端礼 ( 4 首)
奉和梅杏四绝
芳心一点锁香包, 似怯梅花妒柳条。 刚被东风勾引破, 粉红微露紫金梢。
谁解将身作蝶飞, 趁晴飞上向阳枝。 枝头定得韶华早, 不待千红竞放时。
右探杏

隔窗风透紫檀心, 鼻观清新不自禁。 更展广平冰雪句, 眼明端不待金针。


索凌寒试晓妆, 白花浑未识春光。 诗人只道梅如雪, 雪片何曾嗅得香。
右梅花

按: 此四绝句见于《释文上》, 原《法帖》卷十三“南渡名相帖”, 乃钱大昕氏所藏之帖, 冠“余忠肃公”, 小字注“行书”, 诗


前有余端礼与曾三复书二通, 均署姓氏、月日、官衔; 诗题次行亦有“端礼拜呈”四字, 独作一行。据书信推测, 所谓“奉和”,
似指和曾三复诗。 端礼, 字处恭, 卒谥忠肃。《全宋诗》册 46 页 28932 仅据《诚斋集》
、《景定建康志》收其诗二首。
18. 吕祖俭 ( 1 首)
题清江三刘帖 ( 拟)
  磨勘风流几世传, 三公翰墨故依然。 鬼神呵护忘时日, 孙子扶持有岁年。
  赫奕宝章虽断简, 覃研小传已联编。 槐阴书卷同舒卷, 尚喜贤郎肯续弦。
按: 此诗见于《释文二》, 原《法帖》卷五“清江三刘帖”, 录于“续第五卷”后跋语中, 前此先为任世英跋, 次吕祖俭跋, 云
“坐间得数语”, 当即指此诗, 诗作五行, 第六行至第十三行云:“侍读舍人与枢密翰墨如新, 六贤题名又公是翁所书也。 奉
常能得之, 公求能宝之, 仆既得展卷熟观, 复不能自已, 俾公求摹本以相示。 诘朝小雨轻阴, 扁舟与公求至曲石墓下, 篷
( 蓬) 底书此, 不能楷好。 谪居未尝为言句, 宜谨藏之, 毋它示也。”第十五行题:“庆元二年十月朔旦。”所谓“复不能自已”,
因前已有跋; 所谓“谪居”云云, 亦合于前跋“祖俭谪处庐陵”之语, 故断之为吕祖俭诗。

34 Poem s a s a com plem en t to Q ua n S ong S h i

Peng Guo- zhong


(D ep a rtm en t of Ch inese, Ea st Ch ina N o rm a l U n iversity, shangha i 200062 ch ina )

Abstract: Q uan S ong S h i ( 全宋诗) is an an tho logy of Song dyna sty poet ry w ith h igh academ ic va l2
ues. Inevitab ly, it is fa r from com p lete becau se of it s con siderab le sca le. T h is a rt icle ha s supp lied 34 po 2
em s a s a com p lem en t to Q uan Song Sh i acco rd ing to F eng S hu C an T ie S h i W en 《 ( 凤墅残贴释文》 )
F eng S hu C an T ie S h i W en w a s d raw n from the stone in scrip t ion of handw rit ing s in Song dyna sty, so
it s rea lity a llow s of no doub t.
Keywords: the com p lem en t of Q uan S ong S h i;  34; F eng S hu C an T ie S h i W en

・8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