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40 茶 叶 通 讯 2002 年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乎
——唐宋两朝茶叶生产营销状况剖析

吕维新
( 江西上饶市上饶茶厂・上饶・334000)

  曾拜读一些书刊, 有这么一种论点, 即 高下无遗土, 千里之内, 业于茶者七八矣, 由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 我认为这种提法与史 是给衣食, 供赋役悉恃此。”《( 全唐文》
) 茶叶
实悖异, 很不确切。 本文拟就唐、宋两朝茶叶 专业户, 建立家庭手工制茶作坊, 除全家参加
生产营销的发展与兴盛, 分四个方面的问题 劳动外, 还雇工采制, 如“唐天宝中有刘真清
加以剖析。 者与其徒二十人于寿州作茶, 人致一驮为
1 茶叶产区 货”
。《( 太平广记》
) 茶叶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
唐朝: 根据《茶经・八之出》
所载, 唐朝茶 是唐代茶叶商品化生产的重要标志。
叶产区分布在 8 个道 43 州 44 县, 遍及今河 宋朝: 东南诸路的淮南、江南、两浙、荆
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 13 省。但根据我 湖、福建茶叶有所发展。 东南 9 路产茶遍及
搜集到的唐朝诗歌传记等史料, 认为《茶经》 60 州 242 县。 朝廷在建州设立“北苑龙焙”
,
所刊产区显然不全, 特补充 26 州, 即: 扬州、 表明东南地区已成为全国茶业中心。 宋朝继
升州、温州、庐州、池州、江州、饶州、信州、永 唐朝开江南广袤土地之后, 继续向岭南开发,
州、朗州、岳州、溪州、潭州、辰州、归州、施州、 茶农在山区开垦“梯田” , 广种茶树。如广东南
洋州、夔州、忠州、渝州、涪州、嘉州、利州、茂 雄、循州; 广西静江府及融、浔、宾、昭等州, 开
州、资州、封州。合计应为 69 州。假如每个州 垦了不少新茶园。 四川也新增了个州。
有 3 县产茶, 那就是 200 多个县了, 已经形成 2 茶叶产量
了区域化格局。 唐朝: 茶叶产量, 史无记载。 “按 793 年得
唐朝茶叶产区不但广泛, 形成了区域化, 税钱四十万缗计算, 茶叶总值为四百万缗。如
而且重点产区形成了专业化, 如在徽州、湖 以每斤五十文计算, 当时产茶量至少为八十
州、睦州、雅州、泸州、建州、蕲州等。徽州祁门 万担。”( 吴觉农《茶经述评》
) 可见吴老是按税
县,“邑之编籍五千四百余户……山且植茗, 钱计算其产量的。除此之外, 尚有贡茶、礼茶、

  收稿日期: 2001 06 27

是一种贸易保护措施。 得、氯氰菊酯、三氯杀螨醇、联苯菊酯、氯菊
目前, 出口欧盟茶叶农残必检项目有六 酯、乙硫磷、杀螟硫磷、喹硫磷等。尤其是氰戊
六六、滴滴涕、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氯氰菊 菊 酯 居 超 标 率 首 位, 六 六 六 很 少 有 超 标。
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优乐得、甲胺磷、乙 DD T 也有超标现象, 因我国三氯杀螨醇产品
酰甲胺磷、三唑磷等 11 种。 我国出口茶叶中 中含有 3%~ 10% 的 DD T , 为此, 我国已禁
常超标项目主要有氰戊菊酯、甲氰菊酯、优乐 止在茶园中使用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
第2期 吕维新: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乎 41

自饮茶、私贩茶未包括在内。如果吴老的测算 变。”
“饶州浮梁茶, 今关西、山东、阎闾村落皆
是准确的话, 那么唐朝的茶叶产量应在 4 万 t 尚之, 累日不食犹得, 不可一日无茶。”
“衡州
以上。 衡山茶, 自潇湘达至五岭皆仰给焉……远自
据吕振羽著《简明中国通史》载: 肃宗乾 交趾之人, 亦常食之。”
……
元二年 ( 759) , 唐朝全国 169 州, 除逃亡隐漏 江苏的扬州, 江西的浮梁, 四川的成都是
正税户口外, 总户数为 3107716 户; 总人口为 当时著名茶叶集散地。晚唐对茶实行专卖, 但
31609973 人。按茶叶总产量 4 万 t 计算, 平均 茶禁越严, 获利越厚, 因而出现了武装贩运集
每户占有茶 12187kg, 每人占有茶 1176kg, 团。杜牧任湖州刺史时曾上书朝云:“夫江贼,
说明唐朝茶叶确实有了飞跃发展。 上至三船两船, 百人五十人, 下不减二三十
宋朝: 北宋嘉 年间 ( 1056~ 1063) , 东南 人, 始肯行动……所劫商人, 皆得异色财物,
各路年产茶约 1115 万 t; 川峡路约产茶 115 不敢货于城市, 唯有茶山可以销受。盖以茶熟
万 t, 共计 2165 万 t。 徽宗大观四年 ( 1110 ) , 之际, 四远商人, 皆将绵绣缯缬, 金钗银钗入
全国计 4, 600 万 人, 人均占有茶 015kg 以 山交易。”《( 樊川文集》
卷) 从一个侧面折射出
上。南宋时东南各路年产茶 0185 万 t; 川峡路 茶叶产销两旺商品经济繁荣的景象。
约产茶 115 万 t 或稍少一些。共计 2135 万 t。 坐商:“商人由于其行业的不同, 形成许
南宋统治区比北宋小, 人口相对要少些。高宗 多商邦其中最负盛名的有盐商、茶商、米商、
绍兴三十一年 ( 1161 ) 为 2, 400 万人, 人均占 木材商……。”( 董书城《中国商品经济史》
)随
有茶约 1kg。宋代产茶区较唐代有所扩大, 产 着商品交换的发展, 柜坊、邸店等商业服务机
量理应有所增加, 实际上反而较唐代的 4 万 t 构也适应形势而逐步建立起来。“飞钱”
或曰
少了许多, 这就是本文探讨的焦点。 “便换”也随之出现。 柜坊是原始金融机构。
3 茶叶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兴盛 “飞钱”
是原始汇票。凡交易量大的茶商, 均参
唐朝: 茶商经营的性质可分为官商 ( 如颈 与这项业务, 因而在宪宗元和时期, 政府有禁
渚贡茶院和政府对茶实行专卖) 和私商。按其 止“茶商公私便换”的法令, 企图阻止茶商贸
经营方式可分为行商和坐商。 易。在浙江长江县水口村, 茶叶“草村”
也开始
行商: 未榷茶前, 茶农生产的茶叶可以自 形成, 农村茶叶商品经济的发展方兴未艾。
由到市场上出售或卖给私商。 沟通了生产者 唐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主要是
与消费者、茶山与市场的联系, 种茶可以获 茶。 茶马互市贸易起源于唐朝。
利, 也有利于促进茶叶商品经济的兴旺发达。 唐朝社会较开放, 对外贸易也很发达。唐
私商资本雄厚, 经营范围广泛, 而且形成了各 太宗说:“南海蕃舶……其岭南, 福建及扬州
自采购销售区和流通贩运路线, 非常活跃。今 蕃客, 宜委节度使常加存问, 除收舶却 ( 即船
根据《全唐文》
、《封氏闻见记》
、《膳夫经手钞》 税 ) 进奉外, 任其来往通商, 自为贸易。”《
( 全
等史料综合叙述如下: 唐文》卷 75 )“蕃客、胡贾, 即阿拉伯、波斯等
“江西鄱阳吕璜, 以卖茶为业, 往来于淮 处的外商, 他们主要贩运各地的珍宝……, 把
浙间。”洛阳大茶商王可久,“岁鬻于江淮间, 中国的……茶、瓷器……运回各地。唐政府对
常获利而归。”
“祁之茗, 色黄而香, 贾客咸议, 他们只征很轻的关税, 甚至连关税也免除, 并
愈于诸方。 每岁二三月, 赍银缗缯素求市, 将 得在中国买田宅”( 吕振羽《中国简明通史》 )
货他郡者, 摩肩接踵而至。”
“新安茶, 即蜀茶, 可见唐对外商的政策是非常优惠的。除此, 中
南走百越, 北临五湖, 皆自固其芳香, 滋味不 国茶还传入印度、巴基斯坦、日本和朝鲜。
42 茶 叶 通 讯 2002 年

  日本先后派遣了十多批留学僧侣来唐。 瓷器、丝织品等。 榷场之外, 民间贸易也很兴


据《日吉神通秘密记》云:“公元 805 年 ( 即唐 盛。
顺宗永贞元年) 从中国求法归来的最澄带回 金朝: 彼此贸易也是通过沿边榷场进行
中国茶种, 并撒播于日吉神社之旁, 成为日本 的。 始自“绍兴议和”的第二年 ( 1142) 。 金朝
最早的茶园。”
遂逐渐兴起饮茶习俗。 的茶“自宋人岁供之外, 皆贸易于宋界之榷
茶传入朝鲜, 时间 在 新 罗 兴 德 王 三 年 场”
。 除官方贸易外, 也有民间贸易。
( 825) , 略晚于日本。 宋朝对海外贸易积极提倡。据《宋会要辑
傅筑夫在《古代经济史概论》
中写道:“茶 稿》
载, 宋太宗雍熙四年 ( 987) , 即派朝廷官员
以外其他农产物的商品性过程在唐代还不显 赴南洋诸蕃国通商。 宋神宗说:“东南利国之
著, 只有茶的商品化过程最为典型。”这已成 大, 舶商亦居其一焉。”南宋海外贸易超过北
为当代经济学家的共识。 宋。宋高宗末年, 市舶收入达 200 万贯。他说:
宋朝: 商业和手工业空前发展。北宋初期 “市舶之利最厚, 若措置得宜, 所得动以百万
实行恤商政策。 政府为了财政和茶马互市贸 计。”
从海外进口的货物有 410 种之多。 输出
易的需要, 对茶实行专卖。 为了战争的需要, 的商品主要是茶、瓷器、书籍、纺织品等。港口
又不能不依靠和利用商人, 对富商大贾的政 有杭州、明州、密州、登州、泉州、广州。
策是比较宽容的。 4 行政管理的法规和措施
宋朝商业资本是由行商和坐商中的大茶 411 唐朝的税茶与榷茶
商为代表的。 两宋除嘉 年间实行短暂的通 税茶。 自唐建国 ( 618 ) 至德宗建中三年
商法外, 其余时间都实行专卖。以城市交引铺 ( 782 ) 164 年后, 始采用赵赞建议,“税天下
为代表的商业资本, 垄断茶价, 倒卖茶引。 宋 茶、漆、竹木, 十取其一” 。至兴元元年 ( 784) 下
政府为供应西北和北方边境军事需要, 采取 诏废止。 贞元九年 ( 793) 又诏令恢复, 便成定
了许多措施, 其中之一就是“入中粮草。”
要求 制。 岁得钱 40 万贯。 长庆元年 ( 821) 王播上
商人把粮草等物资运到边境, 支援战争, 京都 书, 增加茶税, 规定每百钱增五十。 宣宗大中
榷货务则“虚估”
给以“报酬”
。 所谓“虚估”
即 初 ( 847~ 850) , 裴休立茶法十二条, 取缔关卡
政府为调动商人积极性, 付给商人的粮草价 和横税, 保护了正税商人的利益, 有利于商品
格要比当地高得多。 商人除去运输等费用外 流通, 但对私贩者处罚极为残酷。
可大获其利。所谓“报酬”
, 即粮草价款不是全 榷茶。 武宗时 ( 841~ 845 ) , 即唐建国后
部付现金, 而要搭配一定比例的物资, 这其中 223 年才开始榷茶, 到 896 年唐王朝灭亡, 只
就有茶引, 商人凭茶引即可到榷场领茶贩卖, 有 50 多年时间, 而且法规很不完善, 特别是
又可获利。 没有建立专门机构, 仅是起源时期而已。
宋朝的周边政权辽、西夏、金的贸易也较 412 宋朝的税茶与榷茶
兴旺。 税茶。 宋太宗淳化五年 ( 994) , 朝廷对征
辽朝: 从北宋初年开始, 贸易若断若续。 商之制诏曰:“国朝之制 ( 关市之税 ) , 凡布、
“澶渊之盟”后, 双方达成协议, 开设雄州、霸 帛、杂货……及商人贩茶、盐皆算 ( 征) , 有敢
州、安肃军、广信军为榷场。 宋方输出商品为 藏匿货物为官司捕获, 没其三分一, 仍以其半
茶、瓷器等, 多为加工制品。 辽方输出的商品 与捕者。”《
( 通考・征商》
) 征商的种类和税率
有羊、马、骆驼、多为牲畜, 故对宋方有利。 如下:
西夏: 以马、牛、羊、骆驼交换宋朝的茶、 过税:“行者赍 ( 引申为持物买卖) 货, 谓
第2期 吕维新: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乎 43

之过税, 每千钱算二十。” 孝宗淳熙初 ( 1174) , 茶利高达 420 万贯, 超过


住税:“居市者鬻, 谓之住税, 每千钱算三 北宋前期, 以至园户百姓愈加贫困” ,“有逃亡
十。” 以免者, 有投死以免者……, 故其俗谓地非茶
翻税: 即翻引税。 茶商贩茶“水路不得过 也实生祸也。”《 ( 忠肃集・论川蜀茶法疏》卷
高邮 ( 属江苏省) , 陆路不得过天长县 ( 属安徽 5 ) 因而引起了茶农和茶贩强烈反抗, 他们揭
省) 。”否则每引纳钱十贯五百。 竿 而 起, 举 行 起 义。 著 名 的 是 淳 熙 二 年
农业税: 按茶农卖 茶 后 的 货 币 收 入 征 ( 1175) 湖北赖文政领导的遍及湖北、湖南、广
10% 。南宋时,“乡民植茶虽止一二株, 尽籍定 东、江西四省的武装起义。这种反抗朝廷的起
为茶园, 敷纳价钱, 无虑数千户。 虽荒芜无存 义就共有八次之多, 三次发生在北宋, 五次发
者, 所科钱 依 旧 输 纳。”《 ( 宋会要辑稿・食 生在南宋, 也佐证南宋对茶利的掠夺比北宋
货》 ) 更为凶残。
榷茶: 宋朝 960 年立国, 946 年 ( 乾德二 5 结论
年 ) 即开始在京师、建安、汉阳、蕲口置场榷 综上所述, 唐、宋两朝茶叶生产、营销、商
茶。 旋即扩大为六榷货务和十三场定制。 颁 品经济都有很大发展, 而且兴旺繁荣。宋朝茶
布的茶法概括起来有禁榷法、通商法、茶引法 区有所扩大, 制茶技术有所提高, 但其产量却
三种。 但内容极其复杂, 变更极为频繁, 这是 低于唐朝, 究其原因是: 唐朝长期实行通商政
宋朝茶法的特征。官府还低价购进高价售出, 策, 茶农有种植、销售的自由, 商人有贩运的
榨取茶农血汗, 在流通渠道大获其利, 如下表 自由, 茶税也减轻, 搞活了流通, 促进了商品
( 单位: 钱g
500g ) 经济的繁荣。榷茶时间短, 为害轻微, 茶农、茶
茶别 收购价 卖出价
商皆因业茶而获利, 而宋朝三百年间, 长期对
茶业全面实行干预政策, 高额榨取茶利。茶商
腊面茶 ( 福建产) 35~ 190 47~ 420
买引贩茶, 也有利可图, 茶利被政府和茶商所
片茶 65~ 205 17~ 917
瓜分, 茶农始终是受害者, 挫伤了积极性。 南
散茶 16~ 38 15~ 201
  资料来源:《文献通考・榷茶》
宋时, 四川茶区遭受战争摧残, 诸多因素, 造
成宋朝产量低于唐朝。
从上表可以看出茶叶等级之多, 差价之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较为普遍。
大, 南宋时, 榨取更为残暴, 竟不问茶园兴衰, 可能是由于对两朝茶业状况缺乏全面的了
不计茶货有无, 向茶农散发茶引, 按月追取利 解、分析、研究所得出的错误结论。 我认为符
息。 宋太祖乾德二年至宋太宗太平兴国时期 合史实的提法似乎是: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
( 964~ 976) 茶利 400 万贯。 南宋统治区比北 茶叶商品经济第一次兴盛时期, 宋朝是第二
宋小, 而且战火连绵, 四川茶区受害犹深, 而 次兴盛时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