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gggg 年第 g 期 齐鲁学刊 No gg

  总第 ggg 期              QILU  J OURNAL               


General No gggg

点校本《宋刑统》
补正十五则
魏 殿 金
g南京经济学院 法律系 g江苏 南京 ggggggg

  摘  要 g今存宋《刑统》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文字有衍 、
脱、误 g中华书局点校出版的《宋刑统》
对律文及疏议进行了补正 g惜未及附入令 、
式、格、
敕、起请条 。本文依据有关文献 g对其中的十五
则十七条予以补正 。
关键词 《宋刑统》
g g点校本 g补正
中图分类号 gKggg   文献标识码 gA   文章编号 ggggg g gggXgggggggg g gggg g gg

《宋刑统》
颁行于宋太祖建隆四年ggggg g是有宋一代“正刑定罪”
的基本法典 。
《宋刑统》以
律为纲 g分门别类编入相关的令 、
式、格、
敕 ggg 条 g起请 gg 条≈ggg卷 gg“建隆新定刑统”g 。律 g实即唐
律 g逐条有“疏”g其文字也基本来自《唐律疏议》≈ggg附录 《宋重定刑统校勘记》
g g 。令 、
式、格 g则是唐
令、
式、格条 。敕 g则是除五代后梁外的中唐以迄宋初的敕条。起请条 g则是对律及附入的令 、
式、
格、 未便的补充和修改 ①。 但《宋刑统》与《唐律疏议》有着本质的区别 “
敕之未尽 、 g 疏依律
g 参用后敕”②。《宋刑统》
生文 《刑统》 参用格 、
敕、起请条等后敕 g意在修正律文 g即在不直接变
动唐律本文的前提下 g以附入的格 、
敕、起请条对律文的有关规定进行修改 、
补充 。
《刑统》
实为
律、
敕兼行的产物≈gg 。gggg 年 g 月 g中华书局出版了由吴翊如先生点校的《宋刑统》g对底本在
抄写 、
流传过程中造成的律 、
疏文字残失 、
讹误进行了补正 g惜未及令 、
格、式、
敕、起请之条 。本
文参考有关文献 g对其中的 gg 则 gg 条试作补正 。原文误 、
衍者标以g g g补 、
改者以≈ g示之 。
一、
页 g《名例律・
g 五刑・
杖刑五》
附入常行杖规格的规定 “≈
g g≈ g≈ g≈ g≈ g≈ g≈ g≈ g≈ g≈ g
≈ g条其今常行杖制≈ g≈ g≈ g≈ g≈ g≈ g≈ g≈ g尺五寸 g大头阔不得过二≈ g≈ g不得过九分 g小头
径不得过九分 g依此行用 。

该条名称不明 g文字残缺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g以下简称《长编》g卷 g 乾德元年三月
癸酉条载吏部尚书张昭等上“折杖法”
言 “旧据
g 《狱官令》
用杖 g至是定折杖格 g常行官杖长三尺

收稿日期 ggggg g gg g gg
作者简介 g魏殿金ggggg —g g男 g山东平邑人 g南京经济学院法律系副教授 。
   ① 见吕祖谦 《宋文鉴》
g g点校本g卷 gg g窦仪《进刑统表》g北京 g中华书局 ggggg g王应麟 《玉海》
g 卷
“建隆新定刑统”g江苏古籍出版社 、
gg 上海书店联合出版 ggggg。
   ② 见《宋会要辑稿》g影印本g崇儒 g 之 g g北京 g中华书局 ggggg《玉海》
g 卷 gg
“天圣律文音义”。

134
五寸 g大头阔不过二寸 g厚及小头径不过九分 。
”又 g马端临《文献通考》g以下简称《通考》g卷
《刑五》g定折杖法“常行官杖如周显德五年制 g长三尺五寸 g厚及小头径不得过九分 。
ggg ”g
《宋
史刑法志一》 所载与《通考》
同g《刑统》
在同一处编入的敕条是按时间的先后排列的 g该敕的系
年不应晚于该处后一敕的时间g显德五年七月七日g。因此 g可以断定该敕的系年应是显德五
年 g而不是宋太祖建隆四年g即乾德元年g。现存《宋刑统》 中的显德五年其它敕条均标为“七月
七日”。 《显德刑统》修撰时对“事有不便 g与该说未尽者 g别立新条于本条之下”g疑《宋刑统》 收
入该类条目时 g统一系于《显德刑统》 进呈 、
颁行的时间g显德五年七月七日g。如《宋刑统》卷 g
“以官当徒除名免官免所居官” 门附“周显德五年七月七日敕”g即是如此g点校本第 gg 页 《五
g
代会要》 卷 gg
“刑法杂录”g。据此 g该条似应补正为 g
≈准g≈周g≈显g≈德g≈五g≈年g≈七g≈月g≈七g≈日g≈敕g条 g其今常行杖制 g≈其g≈杖g
≈削g≈去g≈节g≈目g g≈长g≈三g尺五寸 g大头阔不得过二≈寸g g≈厚g不得过九分 g小头径
不得过九分 g依此行用 。
二、 页 g《名例律・
g 五刑》 附“折杖格” 条 “≈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敕尚书都省
≈ g≈ g≈ g≈ g≈ g≈ g≈ g≈ g≈ g≈ g月十六日奉圣旨g下略g”。
该敕条失缺年月日 。 《长编》 卷 g 载其内容 g系于宋太祖乾德元年三月癸酉 g建隆四年十一
月方改乾德元年 。因此 g该敕的系年应为建隆四年三月癸酉日g二十一日g。又《宋会要辑稿》 g 仪
制 g之 g载 “建隆三年三月诏尚书省集议徒流合杖用常行杖制”
g 。据此 g该条应补正为 g
≈准g≈建g≈隆g≈四g≈年g≈三g≈月g≈二g≈十g≈一g≈日g敕 g尚书都省≈奏g g≈张g≈昭g
≈等g≈状g g≈建g≈隆g≈三g≈年g≈三g月十六日奉圣旨 。
三 g页 g“五刑”
g 门末附《狱官令》 两条 g
第一条 “准g 《狱官令》g诸伤损于人及诬告得罪 g其人应合赎者 g≈ g≈ g被告及伤损之家 g即
两人相犯得罪 g≈ g≈ g≈ g≈ g≈ g≈ g≈ g≈ g≈ g”
该条系关于赎铜归属的规定 。据仁井田升《唐令拾遗》 《狱官令第三十》
可补正为 g
准《狱官令》g诸伤损于人及诬告得罪 g其人应合赎者 g≈铜g≈入g被告及伤损之家 g
即两人相犯得罪 g≈及g≈同g≈居g≈相g≈犯g≈者g g≈铜g≈入g≈官g。
第二条 “≈
g g条请≈ g≈ g≈ g≈ g≈ g≈ g≈ g≈ g六十日徒限五≈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若无故过限≈ g≈ g≈ g≈ g≈ g≈ g≈ g≈ g≈ g≈ g诉据理不移前≈ g≈ g≈ g≈ g≈ g≈ g≈ g”
该条系关于赎铜日限的规定 。据《唐令拾遗》“请” g 为“诸” 之误 g可补正为 g
≈又g条 gg请g≈诸g≈赎g≈死g≈刑g≈限g≈八g≈十g≈日g g≈流g≈限g六十日 g徒限五
≈十g≈日g g≈杖g≈限g≈四g≈十g≈日g g≈笞g≈限g≈三g≈十g≈日g。若无故过限≈不g≈输g
≈者g g≈会g≈赦g≈不g≈免g g≈虽g≈有g≈披g诉据理不移前≈断g≈者g g≈亦g≈不g≈在g≈免g
≈限g。
四 g页 g“五刑”
g 门末附入敕一条 “≈
g g≈ g≈ g≈ g≈ g≈ g≈ g月八日敕节文其赎铜每≈ g≈ g≈ g
≈ g≈ g≈ g≈ g≈ g≈ g≈ g≈ g≈ g”
该敕应是唐玄宗天宝六载四月八日敕“以钱代铜” 缴纳赎铜的规定 。 《唐会要》卷 gg“定赃
估”载其内容云 “其赎铜
g g如情愿纳钱 g每斤一百二十文 。 ”自此以迄宋沿用了这一规定 g名为
“赎铜”而实纳钱 。《全唐文》 卷 ggg 载后唐康澄《详断杨汉宾奏》云 “其杨汉宾所犯罪杖九十
g g
准律赎铜九斤 g准格 g每斤纳钱一百二十文 。 ”
《长编》卷 ggg 宋仁宗庆历三年九月壬辰条载 g范
135
仲淹为扩大适用赎铜而设计的方案中称 “ g 但旧条合赎者 g并依旧法 g每斤纳钱一百二十文 。

《庆元条法事类》 卷 gg
《断狱格》“赎铜
g g每斤一百二十文足 。 ”据此 g该敕似可补正为 g
≈准g≈唐g≈天g≈宝g≈六g≈载g≈四g月八日敕节文 g其赎铜每≈斤g≈一g≈百g≈二g
≈十g≈文g。
五 g页 g《名例律・
g 十恶》 所附条目 “≈
g g≈ g≈ g≈ g≈ g≈ g≈ g≈ g≈ g≈ g逆以上者州县是≈ g≈ g
≈ g≈ g≈ g≈ g≈ g≈ g≈ g≈ g≈ g事参军纠察闻≈ g≈ g≈ g≈ g≈ g≈ g≈ g≈ g≈ g≈ g≈ g有犯恶逆以上罪
者 g今后刺史以上附表自劾 g以敦风教 g责与不责 g并听敕裁 。 ”
该条名称及内容残失 。司马光《司马公文集》卷 gg 《民有犯恶逆乞不令长官自劾状》g 《历
代名臣奏议》 卷 ggg《乞今后有犯恶逆不令长官自劾疏》
g 同g “臣窃见
g 《刑部格敕》g百姓间有犯
恶逆以上者 g州县长官 g量事贬降 g隐而不言 g委录事参军纠察闻奏 。 《刑统》参详条 g部内有犯
恶逆以上罪者 g今后刺史以上 g附表自劾 g以敦风教 g责与不责 g并听敕裁 。 ”司马光的这段文字
与《刑统》 的残余文字相合 。据此可知 《刑统》 g 该处文字应为两个条目 g一是《刑部格敕》g一是
参详条 g即起请条 。其中“是” 为“量” 之误 。应补正为 g
≈准g≈刑g≈部g≈格g≈敕g g≈百g≈姓g≈间g≈有g≈犯g≈恶g逆以上者 g州县长官 gg是g
≈量g≈事g≈贬g≈降g g≈隐g≈而g≈不g≈言g g≈委g≈录g事参军纠察闻≈奏g。≈臣g≈等g≈参g
≈详g g部内有犯恶逆以上罪者 g今后刺史以上 g附表自劾 g以敦风教 g责与不责 g并听敕
裁。
六 g页 gg《名例律・
g 以官当徒除名免官免所居官》 附敕条 “准晋天福≈
g g≈ g≈ g≈ g十五日敕
节文 gg下略g”
该条失缺年月 。 《旧五代史・刑法志》《、五代会要》卷 gg“刑法杂录”《
、册府元龟》卷 ggg 载
该敕均标为天福六年五月 。据此 g当补正为 g
准晋天福≈六g≈年g≈五g≈月g敕节文g下略g。
七 g页 gg《名例律・
g 犯流徒罪》附唐乾元元年二月五日敕节文 “其左降官非反逆缘坐及犯
g
恶逆 、
名教 、 枉法赃 g如有亲年八十以上及疾疹患在床枕 g不堪扶持 g更无兄弟≈ g≈ g≈ g≈ g终
养 。其流移人等亦准此限 。 ”
《唐会要》 卷 gg
“左降官及流人”载此敕节文 “g 其左降官 g非反逆缘坐及犯恶逆 、名教 、

法、强盗赃 g如有亲年八十以上及患在床枕 g不堪扶持 g更无兄弟者 g许停官终养 。其流移人亦
准此 。”《通考》
g 卷 ggg
“刑考七”载此敕同g《宋刑统》该敕脱“强盗”二字 g失“者许停官”四字 。
据此 g该敕相关文字应补正为 g
其左降官 g非反逆缘坐及犯恶逆 、 名教 、
枉法 、
≈强盗g赃 g如有亲年八十以上及疾
疹患在床枕 g不堪扶持 g更无兄弟≈者g g≈许g≈停g≈官g终养 。其流移人等亦准此限 。
八 g页 gg g唐建中三年正月六日敕 “其造蓄蛊毒移家口
g g不在此限 。

“移家口” 一词 g意不明 。
《唐会要》
卷 gg
“左降官及流人”《 、册府元龟》 卷 ggg、
《通考》卷 ggg
载此敕均作“移乡人”。
九、
页 gg g唐元和十二年九月十二日敕文曰 “假托休≈
g g≈ g逆缘累 。 ”
此条失二字 。据《唐会要》 卷 gg
“左降官及流人”《
、册府元龟》 卷 ggg 载 g该敕是因同年七月
二十一日敕而发 g其相关文字为“假托休咎 g反逆缘累”。当补“咎反” 二字 。
十、
页 gg g唐开成四年十月五日敕两条 g本为一敕而离为二 。 《唐会要》卷 gg“左降官及流
136
人”载 “g开成四年g十月五日敕节文
g g今后流人宜准《名例律》及《狱官令》g有身名者 g六年以后
听g赦g≈叙g g无官爵者 g六年满日放归 。”
据此 g第一条应补正为 g
准唐开成四年十月五日敕节文 g从今以后 g应是流人 g≈无g≈官g≈爵g ≈者g g六年
满日放归 。
第二条应补正为 g
准唐开成四年十月五日敕节文 g从今以后 g应是流人≈有g≈身g名者 g六载以后听叙。
十一 、页 gg《名例律
g 犯徒流罪》
附规定徒 、
流刑执行“配居作” 的《狱官令》“妇人亦留当州
g
≈g≈g≈g配舂 。

此处失三字 。 《唐六典》卷g
“尚书刑部”
及《唐令拾遗》g相关文字为“妇人亦留当州缝作及
配舂”。当补“缝作及” 三字 。
十二 、页 ggg《职制律枉法赃不枉法赃》
g 附唐长兴四年六月十四日敕节文 “起今后赃名条
g
内有以准加减及同者 g并陪赃累赃 g并宜准律令格式处分 。 ”
《五代会要》 卷g“定赃”载该敕 g其相关文字为“并倍累赃”。所谓“倍赃”是律文中的专用
名词 g指以赃致罪 “若罪法不等者
g g即以重赃并满轻赃各倍论”“倍谓二尺为一尺”
g 《宋刑统》
g
卷g
《名例律 二罪以上俱发及累并倍法》 g。而“陪赃”
无解 “陪”
g 当是“倍”之误 。
十三 、
页 ggg《户婚律脱漏增减户口》
g 附唐天宝十三载十二月二十五日制 《通典》
g 卷g
《食
货七》《、通考》 卷 gg
《户口一》、
新旧《唐书》之《食货志》均作“天宝三载g年g”。

参考文献 g
≈gg 王应麟 g玉海≈Mg g南京 g江苏古籍出版社 g上海 g上海书店 ggggg g
≈gg 宋刑统g点校本g≈Mg g北京 g中华书局 ggggg g
≈gg 参见薛梅卿 g宋刑统研究≈Mg g北京 g法律出版社 ggggg g
责任编辑 g杨春梅

On the Fifteen Complements to The Criminal La w of Song Dynasty

WEI Dian2jin
g The Law Department of Nanjing Economy Institute g the city of Nanjing of Jiangsu Province ggggggg

Abstract gThe existing edition of The Criminal Law of Song Dynasty has redundancy gomission and
error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irculation gAlthough gin the scrutinizing edition gcertain complements have
been made to the law and the documents gthere are still something lost gThe essay will make some correc2
tions and additions to it according to certain bibliography g
Key words gThe Criminal Law of Song Dynasty gthe scrutinizing edition gcorrections and additions

13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