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 4 卷第 4 期 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年 12 月

V o l. 4 N o. 4 Jou rna l of W uhan Comm un ica tion M anagem en t In stitu te D ec. 2002

汉唐军事制度研究的可喜成果
——程喜霖先生《汉唐烽堠制度研究》读后

陈习刚

(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河南 郑州 450002)

内 容 提 要: 本文在概述《汉唐烽堠制度研究》一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对其显著特色和成功之处进行
阐释。该书显著特色主要表现在推陈出新, 多所创获; 充分利用考古成果、实地考察的各种资料, 注重出土
文献, 实地考虑资料与传世文献的有机结合; 图表和重要简牍、史籍、烽铺文书辑录及主要参考论著目录的
大量附录和使用等方面。其可喜创获主要是发展引伸旧说, 填补诸多空白, 作出许多甚有价值的推断, 提出
不少值得重视的课题等。总之, 该书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是第一部研究我国古代军防警备通讯制
度的力作。
关 键 词: 中国古代史; 汉唐时期; 述论
中图分类号: E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3146 ( 2002) 0420084205


烽堠是我国古代国防及军事活动中有关侦察、 警备、 通讯等设施的制度, 不仅用于边塞
防御, 亦为行军作战不可或缺, 在古代战争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 烽堠制度是古代军事制
度的一顶重要内容, 因此, 研究作为古代军事通信重要方式的烽堠, 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大
学历史系程喜霖先生 ( 现为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撰著的《汉唐烽堠制度研究》一书 ( 三
秦出版社, 1990 年 6 月版普及本 ( 27 万字) ; ( 台北)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91 年 10 月版真本
, 引用原文为联经本, 仅注页码) , 为“七五”期间国家社会科
( 40 万字) 。以下简称《烽堠》
学重点课题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系列专著之一, 通过对烽堠制度日趋发展到完善的汉
唐时期的重点和全面考察, 揭示了烽火制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烽堠》的出版, 是汉
唐军事史研究的可喜成果, 被学术界誉为佳作。全书近 30 万字, 由不分章节的正文和附录及
后记组成。
正文内容大致可分六部分。 目次一 “烽堠名称的由来及演变”为一部分, 揭示了烽火的
渊源, 烽火称谓的演变, 对烽火的含义亦作了辨析。认为作为古代军防警备通讯制度的烽火,
大概由指挥军队作战的信号发展而来, 其称谓, 历朝不尽相同, 隋以前一般称烽燧, 唐以后

收稿日期: 2002210220
作者简介: 陈习刚 ( 19672) , 男, 湖北黄冈人,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 历史学硕士, 主要从事
隋唐五代史研究。
— 84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多称烽堠, 古代烽燧 ( 堠) 制度的通称则为“烽火”
。烽火含义虽众说纷纭, 实则昼主烽, 夜
主火, 烽火含义及烽号诸朝大同小异而已。 目次二 “周秦烽燧述略”为二部分, 概述了周秦
烽燧的使用情况, 尤其分析了《墨子》和《天文星占》中有关烽燧建筑、烽具及烽火架结构、
举烽方法和烽堠作用的记载, 指出 “周秦边防乃至守城战争均使用烽燧报警, 烽燧制度已具
雏形” ( 13 页) 。
目次三 “两汉候望系统及烽燧的布局” ; 四 “两汉烽燧的建制”
; 五 “两汉烽火品约与烽
燧制度的形成”构成第三部分。《烽堠》分析了汉代候望系统机构 ( 候、塞、亭、亭燧、烽燧、
坞障) 及其职官 ( 官吏卒) 统属关系, 详尽地探讨了汉代烽燧的主要布局及具体设置概貌、烽
台与烽燧的建筑、 放烽火的用具, 同时, 对烽燧人员的配备、 来源、 食粮 ( 包括其家属的) 、
职责及兵器、守御器和资装进行了深入探讨, 对放烽火的记录、烽火信号及其传递作了分析,
还通过对汉地方烽火品约 ( 举烽法规) 的全面考察, 揭示了汉烽火制度和烽燧举烽的基本原
则, 另外, 对烽燧的作用和地位亦作了论证分析, 由是《烽堠》得出结论: “烽火从周秦到两
汉, 在边防及战争中的应用形成了烽火制度, 这是军事科学一大进步! ( 138 页)
目次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烽火在战争中的应用” ; 七“隋朝四烽四炬之制”组成第四部分。
《烽堠》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烽堠设置和在边防及战争中的运用考察, 揭示出这一时期烽
堠的布局情况和一些新特点, 如江上烽火的创造, 烽火广泛用于战争, 烽堠称谓和律令条文
的出现等。《烽堠》亦分析指出: “隋承前朝在北方及西北长城一线建立烽堠系统, 并制定了
举烽之法, 即行四烽四苣之制。” ( 166 页)
目次八“唐代烽堠的设置与布局” ; 九“唐代烽堠的建制”
; 十“唐代烽铺”
; 十一“唐代
烽铺的管理与烽铺属刂田” ; 十二“唐兵部《烽式》及烽堠的职能”构成第五部分。《烽堠》用
一半的篇幅, 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有唐一代的烽堠制度: 概述了唐代文献记载的军防及烽火; 从
边塞、 京畿内地、 藩镇、 江上烽火四个方面分析了唐代烽堠的布局, 指出唐朝已形成全国的
烽堠通讯系统; 考察了唐朝置烽法, 揭示了唐边塞与内地置烽的基本原则; 具体论析了唐代
烽燧建筑 ( 以烽台为中心) 、烽号、烽具、守御器和兵器及人员配备与来源, 指出了唐代雇人
上烽现象的出现, 并对边塞置烽主要场所的京畿、 关内、 河东、 河北四道置烽和上烽人数作
了很有价值的统计推算; 在辨析唐代各种铺与烽铺的关系基础上, 揭示了唐代特有的烽铺的
性质、特征、管理系统及属刂田贮粮等详情; 最后, 论证分析了唐兵部《烽式》最为重要的内
容“放烽之法”, 包括警烽、平安火、烽火传递、烟火施放、失堠处置、烽号保密等规定, 揭
示了唐代烽堠谨候望, 举烽火, 攻守战争中为军之信号, 行军驻营时候望报警、 警固 ( 防御
与勘查行人过所、公验路证) 等职能。最后一部分十三“后论” , 在宏观对比考察汉唐不同的
政治、 经济、 军事乃至自然环境形势下, 汉唐烽堠制度各自不同的特征, 揭示了唐代烽堠制
度的高度发达和完善及其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
附录包括表, 简牍、烽式、烽铺文书辑录, 主要参考论著目录、图版、烽堠布局图等。表
有引用汉简索引表、 唐伊西庭三州镇戍表、 唐伊西庭三州烽铺表, 简牍有汉烽火品约, 烽式
乃唐兵部《烽式》 , 唐烽铺文书丛辑中包括雇人上烽文书。 三十一图版主要是汉唐烽火简牍、
文书及汉至清烽火、故城等遗址, 包括程喜霖先生已故业师唐长孺教授为《烽堠》一书题诗。
六示意图为汉代长城 ( 部署烽燧主要地区) , 疏勒河和额济纳河流域烽塞, 唐代部署烽堠的重
要区域, 《唐沙州都督府图经》所载烽驿, 唐伊西庭三州。后记乃《烽堠》三秦本前言与后记
的缀合, 概述了烽堠制度研究的意义, 现状及程喜霖先生开拓研究这一领域的历程。

— 85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综观全书, 推陈出新, 多所创获, 是本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其一, 推陈出新, 发展引


申旧说。如关于烽火 ( 烽燧) 含义, 古今众说纷纭, 《烽堠》申论前贤旧说, 认为“白昼所举
的烽表及施放的烟总称为烽, 夜间所燔的积薪与苣火总称为火或燧” , “烽燧统称为烽火乃兼
日夜而言之” ( 6 页) 。又如汉代烽燧设置里距, 《烽堠》根据大量烽燧遗址勘查资料, 并结合
史 籍记载, 辨析前贤王国维、 贺昌群、 陈梦家等先生观点, 得出更为令人信服的结论 ( 38
页) 。 再如唐代烽子来源和番期问题, 《烽堠》亦发新论。
其二, 开拓创新, 填补诸多空白。《烽堠》系统、全面地考察了烽火制度产生、形成和发展
过程, 尤其是重点和全面探讨了烽堠制度由发展走向完善的汉唐时期, 从理论高度对比考察了汉
唐烽堠制度各自的时代特征, 揭示出烽堠制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及其重要历史地位, 堪称
一部填补此一领域空白之专著。《烽堠》拾遗补缺, 廓清了烽火问题的诸多歧议, 填补了烽堠研
究课题中一系列重大空白。烽火作为古代军防警备通讯制度, 其产生必有其历史渊源,《烽堠》爬
梳排比史料, 认为烽火是从指挥军队作战的信号派生出来的, 即“把军事活动中的火鼓旗帜等信
号应用到军防警备方面, 从而产生了烽火、烽燧等等”( 2 页) 。唐代烽堠的建制具有与前代不同
的特征, 其主要是在烽燧之外, 新出观了“烽铺” , “烽与铺都是边塞军事系统中的基层机构, 前
者放烽, 后者传牒, 各主其事”( 266 页) 。《烽堠》不仅揭示了烽铺的含义、性质、设置原则、人
员配备、隶属关系, 而且详细地论析了烽铺的管理系统及烽铺属刂田贮粮问题, 补充了史籍的缺
漏, 填补了此一领域研究的空白。另外, 补充本课题相关的史籍缺漏之处亦多见。如《烽堠》指
出, 文书所见唐代凉州豆卢军的设置年代比史籍早六年, 圣历二年 ( 699) 郭知运因军功任豆卢
军经略使, 就补充了史籍碑文的缺漏 ( 270 页) 。
其三《烽堠》还作出许多甚有价值的推断, 提出不少值得重视的课题, 为进一步深化和
拓展有关问题的研究, 打下了基础, 开启了思路。如据唐行军部队设置 “应接四山诸烽”的
“都烽” , 《烽堠》推测唐边州亦设置 “都烽” , 例如西州 ( 今吐鲁番) , “烽堠是以西州都督兼
军使治所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因此也当如军队置都烽法, 在西州城 ( 高昌) 置有应接诸烽的
都烽” ( 217 页) 。又如“曹魏刑律兴律门中有‘烽燧及科令’条文, 称为‘警事律’ , 而它是
‘承袭汉律’ ”
, 因此, 汉简有关烽燧规定 ( 如违章处罚) “当是依汉律令” ( 160 页, 又 138
页) , 也就是说, 汉律令中已有烽燧条文。类似论断是, 著者据“龙勒写大鸿胪挈令津关”汉
简及相关挈令汉简和史籍推断出汉律令中有关防行用和勘验关传、 过所路证方面的条文 ( 程
喜霖《唐代过所研究》 , 中华书局 2000 年 6 月版, 第 49 页) , 这一推断的正确性已为新近出
版的张家山 247 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 2001 年版) 中《二年
律令・津关令》及《奏谳书》所证实。 因此这一论断正确与否亦当在《二年律令》中找到答
案。 由于资料的缺乏, 《烽堠》提出一些有待于深化研究的问题。 如烽堠出现时代问题 ( 后
记) , 三国孙吴江上烽堠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烽堠建制问题 ( 160 页) , 又如唐行军驻营时
行烽 ( 临时设置无烽台的游动之烽) 与马铺设置关系问题 ( 346 页) , 唐全境道州县烽数和上
番人数推算问题, 唐江南、 西南、 岭南州县置烽与否问题, 唐通四夷七要道置烽问题 ( 上均
见 253 页) 等等, 都有待于新史料的发掘来推进相关问题的研究。
充分利用考古成果、 实地考察的各种资料, 注重出土文献、 实地考察资料与传世文献的
有机结合, 是本书又一显著特征。此书所涉及的资料很多, 除了实地考察之外, 有关史书、史
— 86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志、 笔记小说、 诗文、 碑刻与汉简、 敦煌吐鲁番文书等, 都为其旁征博引, 书后附录三 “主
要参考论著目录”所列近二百种。 本书征引资料的广泛性尚且不论, 其突出之处主要在于出
土文献、 实地考察资料的充分利用及其与传世文献的有机结合。 这一特色, 程喜霖先生已故
业师唐长孺教授赠本书诗联中就已指出。联云: “大漠遗文追往迹, 斜阳废垒识当年。”诗云:
“汉家烽燧接甘泉, 制度分明唐式传。断简遗文收拾尽, 更寻废址到穷边。”( 后记) 可谓概括
精当。出土文献与实地勘查资料的充分利用, 是本书成功的前提条件。本书引用汉简达 228 号
( 371 页) , 充分利用汉简和烽燧遗址考古成果, 论证了两汉烽堠制度的一系列问题, 填补了史
籍记载的诸多缺漏。如两汉烽燧的具体设置, 史籍记载缺乏, 《烽堠》通过敦煌、居延的烽燧
遗址考察资料和所出汉简揭示了汉代设置烽燧的概貌。又如汉代烽燧建筑史载语焉不详, 《烽
堠》亦通过大量汉简和敦煌、 酒泉、 居延烽燧遗址勘测资料揭示出烽燧建筑的全貌。 至于利
用汉简印证史籍记载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如述及汉代候望系统所属候、 塞、 亭、 亭燧、 坞
障之间的关系, 便是二者结合的明证。
这种特色更体现在唐代烽堠制度的研究中。 作为著名唐史和敦煌吐鲁番学专家, 程喜霖
先生不仅有深厚的文书学功底和坚实的史籍基础, 而且亲预《吐鲁番出土文书》的整理和编
纂工作, 对敦煌吐鲁番文书极为熟悉, 他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 开展了对唐代烽铺文书
的研究, 先后发表了《从吐鲁番出土文书所见的唐代烽堠制度》之一、 二、 三, 《释烽铺》 ,
《唐代烽堠制度拾零》 上均见 4342435 页 , 《烽铺考》 《郑州大学学报》1988 年第 1 期 等
( ) ( )
系列论文, 又几度考察西北, 获得大量古城堡、古长城、烽火遗址第一手资料, 所有这些, 为
一部高水平的学术专著《烽堠》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为在唐代烽堠制度上的创造性研究准备
了条件。如烽铺, 史籍记载异常罕见, 《烽堠》通过吐鲁番出土烽铺文书, 廓清了烽铺的含义、
性质等。 又如边防军事机构守捉的军事活动及与烽堠的关系问题, 史籍缺载, 亦由文书得到
揭示。再如烽堠的分布、烽铺属刂田等问题, 亦是敦煌吐鲁番文书成功运用的例证。出土文献、
实地勘查资料与传世文献的有机结合、 相互印证, 在本书八 “唐代烽堠的设置与布局”部分
有集中的体现。 总之, 可以毫无疑问地说, 本书是广泛利用出土文献 ( 汉简、 敦煌吐鲁番文
书) 和考古成果进行研究的典范和杰作。
图、 表和重要简牍、 史籍、 烽铺文书辑录及主要参考论著目录的大量附录和使用, 是本
书 值得称道的又一显著特征。 如附录汉简牍烽火品约, 就备举了所见 “居延《塞上烽火品
约》册” 、“新出居延简所见烽火品约” 、“《居延汉简》甲乙编所见的烽火品约”
、“敦煌简所
见烽火品约”等四种, 并详尽地注明其出处, 还加必要的案语说明。“唐兵部《烽式》 ”亦同
此例。 唐烽铺文书丛辑, 备列烽铺文书 54 件, 雇人上烽文书 18 件, 尤为可贵的是, 不仅详
明其出处, 还加以恰当的注释。 至于图、 表的运用, 附录所见数量可观外, 几乎涵盖正文的
每一小部分。 如汉代候望系统二简表 ( 25~ 26 页) , 汉代张掖郡居延地区烽燧设置里距三表
( 35~ 37 页) , 汉代敦煌、 酒泉、 居延等地烽燧建筑构造表 ( 44~ 50 页) , 敦煌文献《沙州都
督府图经残卷》和《敦煌录一卷》所见唐代置烽里距表 ( 209 页) , 《元和郡县图志》所见唐陇
右、河西节度使所辖军、守捉人数表 ( 291 页) , 唐烽候不警依式科罪表 ( 337~ 338 页) 等等。
书中示意图亦很能说明问题, 如为了说明汉代烽燧烽台、 坞和坞内屋之间以及烽燧与障、 长
城、关塞之间等关系, 书中插有九幅烽燧、障塞、关城等平面示意图 ( 52~ 58 页) , 具体鲜明
揭示出汉代烽燧建筑的全貌。又如唐代烽铺管理系统图 ( 305 页) , 使我们对唐代错综复杂的
各级军政烽铺管理体系一目了然。 图表的大量运用, 相关史籍、 汉简和敦煌吐鲁番文书的辑
录, 参考文献的罗列, 使《烽堠》增辉生色, 不仅与论述部分相得益彰, 增强可读性, 而且
— 87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研究价值之外的资料价值。
当然, 正如《烽堠》指出, “现存资料勾划粗略的轮廊堪称有余, 欲详尽穷其细节则仍感
不足”
, “尚存在不少空白, 有待钩沉索引” ( 后记) 。 在敬佩程喜霖先生为学的谦逊精神和严
谨态度之时, 亦感到《烽堠》提出的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讨。并且, 《烽堠》详细论析的问
题, 有的仍有待于具体化和明确化。 如唐西州烽铺营田之隶属关系, 有学者提出当在镇戍营
田之内 ( 卢向前《唐代西州土地关系述论》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 7 月版, 第 261~ 262
页) , 尽管《烽堠》详尽地揭示了唐代烽铺的管理系统, 论证了唐代烽铺与州县镇之间的关系,
认为州县与镇各别置有烽, 但在烽铺属刂田讨论中, 未在这种联系上展开说明。另外, 书中尚
有一些疏忽和失校之处。 如 205 页倒数 5 行“亭畿”当为“京畿” , 334 页 4 行“高烽”当为
“高峰” , 333 页倒数 8 行 “烽帅烽”当为 “烽帅”
, 159 页 5 行、 261 页 12 行、 307 页注
( 71) 存在标点错讹、遗漏现象。又如少数参考论著存在出处不完整问题。但是, 毕竟瑕不掩
瑜。无庸讳言, 《烽堠》是近时期汉唐军事史研究的可喜成果, 亦是出土文献汉简和敦煌吐鲁
番文书与西北考古成果研究的创获, 堪称一部高水平的汉唐军制史研究方面的学术专著。

( 上接第 13) 们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 11 ]
司法实践是法律仪式、权威和普遍性的重要载体, 只
有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他人侵犯、 特别是受到国家权力机关或政府官员的侵犯, 而又通过独立
的和公正的法院得到切实和有效的补救时, 人们才会普遍地对法律产生一种高度的认同, 并
逐步将法律的要求内化为自己从事一切社会行为的动机, 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坦诚于
法律面前, 接受法律的评判和检测。 其结果, 法治化的过程就会成为一种双向的改造与塑造
过程, 即将法改造成新型的真正良法和将人塑造成新型的真正法治人的过程。
注释:
[ 1 ] 约翰・洛克. 政府论 ( 中译本) 下篇 [M ]. 商务印书馆, 1964, 5.
[ 2 ] [ 3 ] 约翰・洛克. 政府论 ( 中译本) 下篇 [M ]. 商务印书馆, 1981, 88.
[ 4 ] 盂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 中译本) 上册 [M ]. 商务印书馆, 1962, 157.
[ 5 ] 潘恩. 潘恩选集 [C ]. 商务印书馆, 1982, 146.
[ 6 ] ( 英) 威廉・韦德. 行政法 [M ]. 徐炳等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23.
[ 7 ] [ 8 ] ( 英) 詹宁斯. 法与宪法 [M ]. 龚祥瑞, 侯健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41、 39.
[ 9 ] 沈崇灵. 现代西方法理学 [A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480. ( 英) 艾伦. 法律和秩序, 279.
[ 10 ] 沈崇灵. 现代西方法理学 [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481.
[ 11 ] ( 美) 哈罗德・J 伯尔曼. 法律与宗教 [M ]. 梁治平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60.

— 88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