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談現代 父親參 與子女 教養的 重要性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黃淑惠

一、 前言:
我國傳統家庭的角色分工上,有「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角色分工模式。母親
扮演著子女主要教養者的角色,父親則居於次要角色並以追求經濟成功為主要
任務(王舒芸,1996)。但隨著時代的改變,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角色
分工模式瓦解,父親的角色也隨之改變。高淑清(2000)指出,女性外出就業促
使雙薪夫妻重新架構家庭經濟來源,將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角色分工模式
帶往一個全新局面,當妻子與丈夫一起承受家庭經濟壓力,在職場上合力為家
計責任努力效勞之時,丈夫自然也應回歸家庭,與妻子共同分擔家庭勞務與親
職任務,相互協調負起各項家庭責任。但長久以來,父親在家庭中扮演隱性(旁
觀或缺席)角色,使其得以理所當然置身於家庭事務之外,與家人之間因為互
動貧乏而導致關係疏離。不少研究指出,父親缺席(father absence)對子女人格
發展上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危芷芬、陳瑞雲譯,1996;柯里斯、林為正譯,
1995;Lamb, 1997)。查閱相關文獻,我們可發現父親對於子女的影響力相當深
遠;父親在孩子的性別角色發展、道德發展、成就與智力發展及社會能力與心理
調適的發展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王佩玲,1993;林妙娟,1989;張春興,
1996;蘇建文,1995),其角色的重要性是它人無法取代的。但國內親職教育課
程的實施對象一向側重於父母親本身,尤其以母親或即將成為母親的女性最常
接觸此類課程(張芝鳳,2000)。歷年來親子教養的研究,通常也是以母親為教
養的主體,許多學者紛紛投入母親與孩子的相關研究,較不常以父親這個角色
做為研究對象。直到近年來在親職教育研究中,學者慢慢突破以往對母親角色的
關注,轉而對父親角色的研究(王佩玲,1993;王舒芸,1996;王叢桂,
2000;莫黎黎、王行,1996;黃慧森,2001;蕭春媚,2001)。可見以往父親角色
的重要性常被忽視,更遑論其參與子女的教養,直至今日現代父親慢慢突破以
往的角色規範,現代父親們開始會積極參與子女教養,以朋友的平輩心態來對
待孩子,不再要求孩子一定要聽從父親的指示來行事,親子間會以說理的方式
來解決教養上的問題。然而父親角色為何會有如此的轉變,有其歷史淵源,本文
將談論父親教養角色的轉變及其對子女的影響,分別述說如下:
2、 中國 古代的 父親角 色
中國古代的父親總是要求孩子要能明白道理、循規蹈矩、貫徹始終的做人
態度。過去父親在角色扮演上,經常擺出一副「嚴父」的形象,為了使孩子尊重、
服從自己,並使孩子的行為規範化,合乎社會要求,表現出來的親子關係模
式常以「父不親教」及「庭訓」的方式呈現(王叢桂,1998;余書麟,1994)。我
們可以從一些中國早期諸多聖賢(如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宋袁采「 袁
氏世範」、司馬光「居家雜儀」等)所寫的文章中窺之一二,作者以一個父親 的
角色提出一些對孩子教養的看法;舉例來說,明代學者、教育家王守仁寫了一
首三字韻言歌謠給他的孩子王正憲《示憲兒》,在文章中說明了他對孩子教養
的重視與理念,以下節錄一位父親對孩子的教養內容如下:
幼兒曹,聽教誨:勤讀書,要孝悌。學謙恭,循禮義。節飲食,戒遊戲。毋
說謊,毋貪力。毋任情,毋爭鬥。毋責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
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兇類。譬樹果,心是蒂。
蒂若壞,果必墜。吾教汝,全在是。汝諦聽,勿輕棄。《王文成公全書》卷二0(引
自閻愛民,1998)。
傳統中國社會強調「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關係。過去中國
社會憑藉著「五倫」讓社會維持著很清楚的上下階級制度,階級與階級間有相
當嚴謹的界線,不得逾越,因此中國古代的父親與孩子在家中的互動自然而
然呈現出「上下威權的關係」。但隨著社會的快速變遷,家庭結構急遽轉變, 小
家庭的模式逐漸取代了大家庭的家庭結構,家庭關係的主軸由傳統的「父子關
係」轉變為「夫妻關係」(楊孝榮,1980),由「父子軸」轉向「夫妻軸」的方向
(許烺光,1988)。在我國傳統家庭的角色分工上,有「男主外、女主內」的性
別角色分工模式。母親扮演著對子女主要教養者的角色,父親則居於次要角色
並以追求經濟成功為主要任務(王舒芸,1996)。因此傳統的好父親角色,只
要扮演好賺錢養家的功能,孩子的生活事務大多由母親管理,母親往往必須
負起孩子發展歷程中的生活適應及行為方面的責任,傳統上父親與孩子的親
子關係是比較淡薄或是以較權威的方式管理孩子。國外學者 Phares(1997)的
研究指出,一般人常將孩子的問題行為責任歸咎於母親,往往忽略父親角色
教養孩子的重要性。但是父親難道真的可以獨立於孩子的教養之外,或始終擺
出一副「嚴父」的形象,以權威的方式教養孩子?對孩子的發展都沒影響嗎?
從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Biller 與 kimpton(1997)研究指出,在雙親共同關心
照顧下成長的孩子在行為適應、活動、興趣廣度等方面都有較健全的發展。雙親
對孩子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父親的角色更是不容缺席(引自蔡佳宜,
2000)。

3、 現代 的父親 角色
隨著婦女近年來投入就業市場的比率持續增加,多數就業的母親白天忙於
工作,下班後又忙於家務事,在這樣的忙碌生活中,勢必影響到親子關係的
質與量,造成親子間關係的疏離與挫折。現代婦女在工作與家庭兩方面角色上
的衝突,確實造成了相當大的親職壓力,這樣雙重的壓力造成就業母親無法
適當履行親職角色(任文香,1995),在此兩難的困境下,父親角色教養的
加入更顯得重要。
由於社會變遷,婦女普遍外出就業,父親在家中的角色已有改變,父親
在家中的角色已不再是「家中經濟唯一提供者」,父親對於自己在家庭中負責
經濟和持家的看法,已經漸漸地擺離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角色分配,
而界在傳統「養家者」與現代男女平權的概念之間(蕭春媚,2001)。王舒芸
(1996)針對父親角色的議題,深度訪談六對父親和母親的研究亦指出,父
親在家中的角色已漸漸從傳統養家者角色,擴充到照顧子女的參與者。再者,
有些學者(林文瑛、王震武,1995;王叢桂,1998)針對父母親的教養觀或參
與父職角色相關研究中發現,傳統父親對孩子的威權關係已漸漸瓦解,現代
父親角色已漸漸由「上下威權關係」慢慢轉變為「類平輩關係」。父親們開始積 極
參與子女教養,以朋友的平輩心態來對待孩子,不再要求孩子一定要言聽計
從,完全聽從父親的指示來行事,親子間會改以說理的方式來解決教養上的
問題。莫黎黎(1997)在其研究中發現,男性在家庭角色上改變最多的是照顧
子女方面,現代的父親會盡量抽空陪孩子,想從親子間的親密度來給予,而
採取柔性的照顧方式。綜上所述,現代父親角色已由傳統「上下威權關係」慢慢
轉變為「類平輩關係」,並盡量抽時間積極參與孩子的教養。現代父親雖然已經
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教養上要有更多的參與與責任,但是在行動上卻仍是以
母親為教養的主體。但其中有些父親們開始對自身行為產生自覺,希望在父親
角色的期許上希能當個「輕鬆開明的老爸」(王行,1997)。莫黎黎與王行
(1996)研究發現,現代大部分的年輕父親對子女的教養往往有著一副「當仁
不讓」的心態,不希望自己對子女的教養是處於邊緣角色。即使他們與孩子相
處的時間可能不多,但他們認為與孩子相處時的質比量(時間)更為重要
(Daly, 1996)。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除了母親之外,父親在子女成長過程中,扮演著一
個重要的影響角色。加上社會變遷,父親認知到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參與的
必要性並且樂於參與,因此現代父親對子女教養參與愈來愈多(蕭春媚,
2001)。

4、 父親 角色被 忽略的 原因
長久以來父親教養子女的角色被忽視,使得父親置身於孩子的教養之外,親
子間的關係疏離,母親必須擔負起孩子的教養,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母親是嬰幼兒早期發展的決定性角色
父親角色之所以會被忽略,部份學者認為與弗洛依德的理論有關。弗氏認
為母親是嬰幼兒早期發展的決定性角色,但父親卻需至孩子後期發展時才具
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Robinson & Barret, 1986;Gelles, 1995),因而認為父親
並非子女養育過程中的重要角色。
( 二)傳統社會文化阻隔了父親參與教養
王舒芸(1996)針對父親參與育兒的研究中指出,整個社會透過許多方
式阻絕了父親參與親子教養的認知與態度,其不利因素有:
(1)文化規範:傳統性別分工的定義與制約,降低了父親育兒的意願。
(2)透過社會化歷程造成性別區隔:社會教育利用各種管道不斷灌輸、傳遞,
使得男性自覺在育兒能力上力有未逮,於是就將教養的責任授權給他
認為會做的更好的母親去行使。
(3)運用分工邏輯,在工作結構與制度中強化親職角色的差異,使父親對
育兒時間的投入相對減少。
(4)社會政策與福利服務:複製與維繫著同樣的分工模式,限制了父親參
與育兒的機會。親職幾乎可以和「母職」畫上等號,我們可以現坊間的教
養書籍,雖以父母為標題,但其實質內容還是以母親為主要的對象,
完全忽視了父親的教養責任。
在整個社會文化環境、社會制度、社會化歷程及傳統父職刻板印象使父親
自覺親職技巧不足而缺乏信心,結果造就父親不知道也不太願意擔負過多的
教養責任(王舒芸,1996)。在這些機制環環相扣之下,讓父親覺得在參與教
養的路上似乎心有餘而力不足。顯示男性在社會化歷程中欠缺學習「參與教養」
的機會,以及如何去做的程序知識,也影響他們的學習動機(Daly, 1993;王
叢桂,2000)。

5、 父親 角色的 重要性
諸多研究均顯示出父親參與教養的重要性,早期的研究發現父親可提供孩
子性別角色的模範,近年來國外的學者 Lamb(1997)研究發現父親在子女社會
化上扮演了重要且獨特的角色(引自蔡佳宜,2000)。國內的研究亦發現父親參
與教養,對子女身心各方面如認知、性別角色、道德發展、社會化、人格、情緒、智
力、氣質等發展有重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到子女對未來父親角色扮演的認知
(王麗玲,1996)。此外,許多國外的學者 Day 與
Mackey(1989)、Palm(1997)、Coolsen(1993)研究均證實父親角色在教養上
的獨特性,指出父親與孩子互動的方式確實不同於母親與孩子的互動方式(引
自 Coltrane & Adams, 1999)。Starrels(1994)研究指出父親與孩子的互動方式的
確不同於母親與孩子的形式,父親會習慣用行為、物質來表達親子關係,不習慣
言語上的表達(引自蔡佳宜,2000)。綜上所述,父親角色涉入的教養對孩子發
展有其獨特性與影響,其角色是無法由他人所取代的。茲分別述說如下:
(一)道德發展與自我控制
Hoffman(1971)研究發現男孩子的道德良知影響來自父親,男孩對父親的
認同度愈高,道德良知會愈高,而 Radin(1982)與 Sagi(1983)的研究均發現
不論是男孩或女孩,若體驗到父親的高度參與,則較能從內在控制自己,也較
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引自蔡佳宜,2000)。由上述研究可發現父親的教養態度
會影響孩子的道德發展,國內學者王佩玲(1993)針對父親角色進行文獻探討
時亦指出:許多研究顯示,當父親對孩子的教養態度是正向積極時,則孩子容
易認同父親,並具有內在道德感,可增進孩子的利社會行為和慷慨行為;孩子
在一個和諧以及富有道德觀念的家庭裡,較易培養出道德健全的孩子。此外,一
些研究顯示父親對孩子學齡時期的影響,並非會在學齡階段就呈現影響結果,
而其影響將在孩子成長為青少年時顯現(Biller & Trotter, 1994)。
此外,父親對母親在教養上的支持也是孩子道德發展的重要因素,如
Hoffman(1981)針對父母角色對孩子道德內化的研究指出,父親扮演著間接的
角色-父親是支持母親影響孩子道德發展的重要因素,即使父親對孩子道德社
會化的直接影響不如母親。
從上面的研究結果,可發現父親對孩子的道德發展,除了在自我道德提升、
自我控制的直接影響外,也扮演著間接支持母親對孩子道德教養的角色,其角
色的獨特性與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
( 二)認知的發展
許多研究均指出父親如果對孩子的教養參與較多,則孩子(特別是男孩)
在認知發展上會較好。Radin(1981)整理有關父親角色對孩子的認知、學業和智
力發展的文獻後指出,如果父親對男孩有教育性的教導,則男孩在認知與工作
上的表現會較好。Radin、Williams 與 Coggins(1994)的研究亦發現,父親角色的
教養參與對孩子的認知及社交能力上的提升確實有幫助(引自蔡佳宜,2000)。
(三)性別角色的認同
Kohlberg 就性別角色發展的認知觀點指出,父親比母親更能影響兒子的認
知發展;父親對兒子付出的關注愈多,孩子在六個月大時將會較聰明、機敏、好
奇且較快樂(Fagot , 1995)。此外,就孩子性別角色的看法而言,父親對子女的
教養上注重孩子的性別角色概念(Larossa, Jaret, Gadgil, & Wynn , 2000;王舒芸,
1996)。Larossa 等人(2000)研究指出,父親們常會用行為來表現出什麼是「一
個男人」的形象。
(四)社會化心理健康
父親對孩子社會化和心理健康的發展有所影響,王佩玲(1993)整理許多
觀察研究的文獻後發現,父子間的親密關係有助於孩子社會能力的發展,若父
子之間有困擾存在,會影響親子間的感情,感情將不佳,孩子難以認同自己的
父親,則可能會導致長大後的心理適應問題,以及人際之間的不和諧。楊錦雲
(2004)研究指出父親關懷對子女解釋風格亦有重要影響,父親的關懷對子女
負向事件穩定性與個人性的歸因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影響力還略高於母親的關
懷。父親若能在工作忙碌之餘,多抽空陪伴子女,讓子女能多些機會體會到父親
對自己的關愛,將有利子女在面對負向事件時,能表現出適應性的歸因型態。
傳統觀念常認為父親為家庭經濟辛苦在外打拼,母親應比父親擔負起更多教
養子女的責任,而將父親的教養角色排除在外。但由上面這些相關研究可以證實,
我們可發現父親若能參與子女的教養,對子女的道德發展與自我控制、認知的發
展、性別角色的認同、社會化心理健康等方面,有莫大的影響,其角色重要性不
容忽視。父親參與教養對於孩子各方面的發展的確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其角色
的重要性是他人無可取代的。

6、 結語 :
「成為父親」伴隨父親角色而來的心理衝擊或生活調適,其實並不亞於初為
人母的母親,可說是男性生命中的重大經驗。但長期以來,父親在教養子女上的
缺席,喪失了許多與孩子相處的機會,進而影響親子間的關係,甚至造成子女
問題行為的發生。子女的教養問題,不單只是母親的責任,父親更是支持母親教
養子女的重要人物之一,唯有父母雙方共同負起教養子女的責任,在教養子女
的路上相互扶持,子女的成長才能更加的健全,親子間的關係才能更加和諧。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珮玲(1993)。父親角色與兒童發展之探討。教育研究,32,52-57。
王舒芸(1996)。現代奶爸難為乎?雙工作家庭中父職角色之初探。台北:國立
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行(1997)。臺灣地區已婚男性對夫妻性別角色觀念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
報,3,47-77。
王叢桂(1998)。父職的實踐及影響因素的研究-社會心理學角度的分析。(國
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7-2413-H031-001)。台北:中華民
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1。
任文香(1995)。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因應策略與親子關係滿意之關係研究。台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書麟(1994)。親職教育。台北:水牛出版社。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 ,
3,2-92 。
林妙娟(1989)。鄉村家庭親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
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淑清(2000)。雙薪家庭:角色分擔的開始。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協會主編,
家庭教育學(頁 131-154)。台北:師大書苑。
許烺光(1988)。中國人與美國人。台北:巨流。
莫黎黎、王行(1996)。已婚男性之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兼論家
庭政策之規劃(I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5-2412-
H031-005-H3)。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莫藜藜(1997)。已婚男性家庭事務分工態度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
3,117-155。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東華書局。
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
究。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慧森(2001)。高職男生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以屏東縣市為例。嘉義: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孝榮(1980)。現代社會的父親角色之分析。大學雜誌,137,8-9。
楊錦雲(2004)。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態度. 同儕關係與解釋風格關係之研究。彰化: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佳宜(2000)。兒童知覺父親角色涉入之探討。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
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閻愛民(1998)。中國古代家教。台北:台灣商務。
蘇建文編著(1995)。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蕭春媚(2001)。當爸爸是怎麼一回事?-大學教育程度之幼兒父親對父職角色
及教養的看法。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Stoop, D.(1990)/柯里斯、林為正譯(1995)。父愛不缺席:心理醫生剖析父親
的十二種模式。台北:智庫。
Lott, B.(1994)/危芷芬、陳瑞雲譯(1996)。女性心理學。台北:五南。

二、西文部分
Bill, M. B., & Trotter, R. J.(1994). The father facto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Coltrane, S., & Adams, M. (1999, November). What good are fathers? A critique of
gender- segrate models of parent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CRM NCFR, California.
Daly, K. (1993). Reshaping fatherhood: Finding the model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4(4), 550-571.
Daly, K. J. (1996). Spending time with the kids. Family Relations, 45(4), 466-476.
Fagot, B. I. (1995). Parenting boys and girls. Handbook of parenting,2. Children
and parenting. Mahwah, New Jersey:Erlbaum.
Gelles, R. J. (1995). Contemporary families: A sociological view. Thousand Oaks,CA:
Sage.
Hoffman, M. L. (1981).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moral internalization.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pp.55-68). NY: John Wiley &
Sons.
Lamb, M. E. (1997). The development of father-infant relationships.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pp. 261-283).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arossa, R., Jaret, C., Gadgil, M., & Wynn, G. R. (2000). The Changing Culture of
Fatherhood in Comic-Strip Families. A Six-Decade Analysis. Journal of
Marriage & the Family. 62(2), 375-387.
Phares, V. (1997).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maladjustment, and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s.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pp. 261-283).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Radin, N. (1981).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ognitive; Academic,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pp.121-140).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Robinson, B. E., & Barret, R. L. (1986). The developing father: Emerging role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回 44 期首頁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4/44-27.ht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