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2002 年 7 月 西北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ul.

2002  
 第 39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Vol139 No14  

唐五代童子科与儿童教育
金滢坤
( 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 , 浙江 杭州  310028)

[ 摘  要 ] 唐五代童子科与汉魏南北朝时期的 “童子郎”、
“童子奉车郎”、“童子”等名号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唐代
童子科是唐科举制度下的一个小科目 , 其面向的对象为十二岁以下的儿童 。童子由诸道荐举或乡贡 , 礼部主持考试 ,
有时皇帝亦亲自召见 、策问 。童子登第者一般都授官 , 由于其年纪尚轻 , 一般都会参加制举或吏部科目选 , 以加快晋
升速度 。五代童子科基本上沿袭了唐朝旧制 , 但在童子年龄 、荐送和乡贡 、考试内容及入仕等方面都作了一定的调
整 。唐五代童子科举的产生和发展与唐朝历代皇帝 、大臣重视儿童教育紧密相关 。唐五代社会教育体制的变迁与完
善 , 为儿童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
[ 关键词 ] 唐五代 ; 童子科 ; 儿童教育
[ 中图分类号 ] K242 ; G6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129162 (2002) 0320039208

不及进士科 , 亦不及进士科显赫 , 而以童子科出身成为文


一 坛名流者亦是寥寥无几 。因童子科在科举中的地位不是很
本世纪以来学者们对唐五代科举制度的研究取得了丰 高 , 加之史书对童子科记载甚少 , 学者们多关注于进士 、
硕的成果 。但是童子科作为唐五代科举制度下常科科目中 秀才 、俊士 、明经等科 , 对唐五代童子科设置始末及登第
的一个小科目 , 学者们关注较少 , 仅有吴宗国先生《唐代 情况研究较少 。笔者在广泛搜集史料 、广征博引前贤之研
科举制度研究》、卢开万先生《唐代科举制度中贡举类特殊 究成果的基础上 , 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 。
科目及其考试》及拙文《唐五代的童子科》等少数论著中 唐代童子科与汉魏南北朝时期的 “童子郎”、“童子奉
论及童子科 , ①但均未展开论述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 , 对唐 车郎”、“童子”等名号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西汉建国之
五代童子科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 初 , 萧何制定律令时就规定 : “太史试学童 , 能讽书九千字
科举制度创始于隋 , 确立于唐 , 取代了魏晋南北朝以 以上 , 乃得为史 , 又以六体试之 , 课最者以为尚书 、御史 、
来由门阀世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度 。隋唐王朝以此培养了 史书 、令史 , 吏民上书 、字或不正辄举劾 。 ”④此 “太史试学
大量职业文官 , 并将其选士范围扩大到全国范围 , 扩大了 童 , 能讽书九千字以上 , 乃得为史”, 为后世童子科之滥
封建统治基础 。这与以州郡为单位征召州郡豪族选举制度 觞 。东汉顺帝尚书令左雄奏 : “召海内名儒为博士 , 使公卿
有质的不同 , 前者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形成 , 而后 子弟为诸生 , 有志操者 , 加其俸禄 。及汝南谢廉 、河南赵
者则助长了地方割据 。《通典》卷 17 《选举典五》云 : “隋 建章年始十二 , 各能通经 , 雄并奏童子郎 。 ”⑤自此 , 能通经
氏罢中正 , 举选不本乡曲 , 故里闾无豪族 , 井邑无衣冠 , 童子 , 可以 “童子郎”名目征召入仕 。按 《通 考》卷 35
人不土著 , 萃处京畿 , 士不饰行 , 人弱而愚”。在科举制度 《选举考八》云 : “汉法孝廉试经者拜为郎 , 年幼才俊者 ,
下 , “举选不本乡曲”, 里闾豪族 、井邑衣冠竞 “萃处京 拜童子郎 。 ”东汉以通经 、试经拜为童子郎者 , 还有司马朗
畿”, 加强了士族的中央化 , ②促使隋唐中央集权较魏晋南北 年十二 ; 十五岁以下童子以荫亲 、军功 , 征拜为童子郎者 ,
朝时期大为加强 。如《通典》卷 14 《选举典二》云 : 隋代 还有臧洪 、公孙 。⑥此外 , 东汉还出现了与 “童子郎”相当
“六品以下官吏 , 咸吏部所掌 。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 , 州 的“圣童”、“奇童”等名目 。如 “任延年十二为诸生显名
郡无复辟置矣 。 ”科举制度成了隋唐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 太学中”, 号为 “任圣童”, 张堪年十二受业长安 , 志美行
要手段 。 厉 , 诸 儒 生 送 其 号 “圣 童 ”; 杜 安 十 三 入 太 学 , 号 “奇
唐代科举制的常科科目有秀才 、明经 、俊士 、明法 、 童”。⑦
明字 、明算 、一史 、三史 、开元礼 、道举 、童子等科 。童 从以上史料来看 ,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 , 童子科正处于
子科仅仅是唐代科举制常科科目中的一个小科目 。唐中后 萌芽阶段 。左雄奏拜童子郎 , 打破了察举之制 “限年四十
期 , 各科之中 , 进士科尤重 , 虽然进士及第每年多者不过 以上”的限制 , 使年纪在十岁左右的童子得拜童子郎 , ⑧从
二 、三十人 , 少则仅几人而已 。但其中 “位极人臣常十有 而使童子郎成为成人以外的又一种选举 。然而 , 在此后数
二 、三 , 登显列十有六 、七”, ③尚有不少人成为知名学者 、 百年间 , 仅见臧洪 、公孙 、司马伯达等数人得拜童子郎 ,
文学家 。童子科与进士科相比 , 则相形见绌 , 童子科并不 真可谓凤毛麟角 , 影响不大 。南朝梁天监七年九月壬辰置
常置 , 时有停废 , 所取之人数 , 一年亦不超过十人 , 以童 童子奉车郎 , 岑之敬年十六拜为童子奉车郎 , 庾质八岁拜
子科出身者仅有刘晏 、裴耀卿等几人荣登相位 , 其人数远 为“奉 车 郎 ”, 此“童 子 奉 车 郎 ”、 “奉 车 郎 ”, 应 系 东 汉 童

[ 收稿日期 ] 2002203201
[ 作者简介 ] 金滢坤 (1972 —) , 男 , 甘肃白银人 , 浙江大学博士后 , 从事科举制度 、敦煌学研究

39
40
41
42
43
44
45
The Childrenπs Section of the Imperical Examination and
Childrenπs Educ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Five Dynasties
J IN Ying2kun
( College of Literature , Zhejiang University , Hangzhou , Zhejiang , 310028 , PRC)

[ Abstract] The childrenπs section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was related in its sources with those
offices in charge of examination in the Han , the Wei and the Northw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e Tang childrenπs
section , a branch unde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 was set up to grade young candidates aged 12 or under. As a
rule , those who pass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 especially the palace examination , would be conferred an official
position , but because they were still young they had to sit for speedy promotion. The Five Dynasties basically followed
the Tang Dynasty in their practis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 only making some adjustment in respects of age
limit , recommendation , choice of candidates at the town level , items in test paper , the way to become an official ,
etc. The childrenπs sec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rose and developed by leaps and bounds in the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 because successive emperors , ministers throughout the dynastie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putting the
system into effect . The change and perfection of the social educational system in those dynasties furnished a goo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πs learning.
[ Key words] the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 childrenπs section ; childrenπs education

( 责任编辑   周蓉 g校对   小舟)

4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