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二 ○○二年第三期

一部区域经济断代研究的力作
———评薛瑞泽著《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

朱和平
( 株州工学院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湖南  株洲  412100)

[ 中图分类号 ]k24   [ 文献标识码 ] E   [ 文章编号 ]1000 —422x ( 2002) 03 —0108 —02

  在历史研究中 , 经济史的研究受到人们的 众所周知 ,在中国古代 ,由于各地区开发历


重视是不言而喻的 。毕竟 , 人类的发展在很大 史的早晚不同 , 地力耗减程度的差异和耕作技
程度上是经济的发展 , 而经济的发展又是一种 术水平高低不同等原因 , 使得我国古代经济的
历史延续的可持续性发展 。但是 , 在以往的经 发展形成了一些相对独立的经济区 , 并且这些
济史研究中 ,我们也不难发现 : 人们所研究的视 经济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发展的平衡
野侧重于宏观的 、 通史性的研究 ,以至有大量断 性 。这种情况使影响全国政治 、 文化 、
军事的经
代的通史性的经济史 , 或部门经济史问世 。这 济重心 ,也并非固定不变 。从全国来说 ,大致经
种研究状况 , 固然是整个经济史研究中必不可 历了一个由西向东 , 由北向南的发展的格局 。
少的环节 , 因为它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揭示中国 确切地说 ,在宋代以前 ,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
古代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特征 , 阐释某些经济现 心 ,基本上是在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和以
象 ,然而 ,集中的或纯粹的宏观研究 , 如果缺乏 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正因为如此 ,所以 ,宋
以微观 、 区域性的深入研究作基础 ,其研究结论 代以前统一中央集权的各朝各代 , 均在这两大
往往容易导致空泛和片面化等弊端 。 经济区建都 。
以往经济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虽 作为我国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的汉唐时期 ,
有不少有识之士已觉察到 , 但对某种状况的改 从很大程度上说 ,是取决于关中 、 河洛经济区的
变不仅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 , 经济状况的 。长期以来 , 人们尽管从大量的文
而且必须假以时日 。正当不少学者在努力改变 献材料中寻绎出了不少有关描述这些地区经济
经济史研究中的不足 , 企盼新的研究成果问世 发达的描述 , 但对于其经济的具体发展情况却
时 ,薛瑞泽先生所著的《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 并不能言之凿凿 , 这一方面是因为很少有人对
究》, 给我们带来了经济史研究的新路向 , 树立 文献材料和有关考古材料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
了成功的典范 。该书洋洋洒洒达 30 万言 , 于 整理 ,并进行专题研究 ,另一方面在于缺乏对汉
2001 年 10 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 笔者在 唐时期这两个经济区在全国政治 、 经济生活中
诵读之余 ,深感该著从选题的确立 、 框架结构的 地位重要性的认识 , 过多地把目光停留在政治
设置 、 内容的安排 、 观点的提出和研究方法的运 地位方面 。本书作者选取这两个经济区中的河
用等众多方面 ,均具有鲜明的特征 ,值得我们学 洛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 , 是具有学术远见的 。
习与借鉴 。 这不仅是如同我们前面所讲的它与关中经济区
首先 ,在选择研究课题的视野上 ,作者表现 一样在整个汉唐时期的政治 、 经济生活中发挥
出了非凡的洞察力和敏锐的目光 , 使选题具有 着主导作用 ,而且从经济重心的转移轨迹来看 ,
典型性和代表性 。 在这一时期 , 它甚至还具有比关中经济区更为

[ 收稿日期 ]2002 —6 —12

・108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重要的地位 。因为在宋代以前 , 国都所在的物 河洛经济区自身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很难满足巨
产所需 , 主要来自于所在经济区 , 即关中和河 额、 集中的人口消费的需要 ,在包括粮食等方面
洛 ,而在唐代后期 ,传统的这种经济运行模式和 不可避免地要仰仗其它经济区的供给 , 这种情
国家政权赖以支撑的经济条件已经发生了变 况特别是在唐中叶以后 ,随着河洛经济的衰退 ,
化 。换言之 ,就是国都所在经济区的经济已经 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而表现尤为明显 , 漕运与
不能满足需要 , 而必须仰仗于别的经济区 。唐 仓储业在这里成为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
代正是这种转变的重要时期 。所以 , 从根本上 此 ,作者列专章进行论述 。这种内容的安排与
说 ,分析汉唐间河洛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对于 框架的设置 , 体现了该书的学术特色和内容的
了解中国封建政治与经济发展的规律是有典型 新颖性 。
意义的 。 再次 ,从全书的论述来看 , 新意叠出 , 表现
其次 ,在研究内容的撷取和框架结构的设 出作者良好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水平 。
置上 ,该书既体现出系统性 ,又突出了地区经济 具体地说 ,该书的学术创新重点表现在三
发展的时代特色 。 个方面 : 一是作者认为 ,汉唐间河洛地区的经济
对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历史来说 , 由于 发展 ,体现出当时北方经济的总体水平 ,这无论
自然经济一直占有绝对地位 , 所以农业在整个 是农业 ,还是作为农业补充的林 、 牧、渔业以及
封建经济体制中 , 是一个主导部门 。在这种经 蔬菜 、 果木的种植业 ,亦或是当时主要的手工业
济结构之下 ,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 ,关系到 部门的发展水平 , 都是如此 。二是对河洛经济
一个政权 、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 。该书毫 区商品经济的研究 , 作者紧紧把握古代作为商
不例外地把农业作为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的主 品经济摇蓝的城市 , 从城市分布与商业市场的
要部类 。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进行分 建立 、 发展及其演变入手 ,重点探讨了洛阳市场
析、 论述 。从农业生产的条件 — —
—土地 、水资源 的变迁 。从大量的文献材料和考古材料中得
和作物品种 ,到农业生产的方式 — —
—粮食种植 、 出 : 西周是洛阳市场的发轫期 ; 东周至西汉是洛
经济作物种植 、 林产品开发 、
畜牧产品生产和渔 阳市场的发展期 ; 东汉是洛阳市场的兴盛期 ; 魏
业生产 ,再到生产的经营方式 — ——国有土地制 晋南北朝是洛阳市场的徘徊期 ; 隋唐是洛阳市
度的兴衰 , 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畸型发展和小农 场的鼎盛期 。三是在对汉唐时期河洛地区的商
土地私有制的艰难历程 , 这些方面 , 可以说 , 涵 业资本的流向问题上 ,作者分析指出 : 由于河洛
盖了农业经济从生产条件到经营形式的全过 地区在汉唐间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 政治
程 。再加上专列的漕运与仓储 、 城市与商品流 与经济结合密切 ,商人与权贵结交 、 商业与政治
通的有关内容 , 涉及到了生产 、 流通 、消费各环 互相作用 , 所以在这一时期商业资本的流向出
节和领域 。这是一个完整的经济活动过程 , 因 现了诸多不同于一般时期 ,一般地区的新特征 ,
而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 。 即并不全是商人地主化 、 商业资本流入农业领
从突出地区经济的特色来说 , 历史时期的 域等 。如此种种 ,其例颇多 。
任何地区 , 由于所处的自然条件不同而会形成 诚然 ,该书也存在一些值得完善和补充之
自己的经济特色 。除此之外 , 由于其受人口因 处 。如作为国都或陪都所在经济区 , 河洛地区
素、 政治因素等原因的影响 ,也会给自身的经济 不可避免地与周边民族地区 , 乃至周边国家发
特色以某些变化 , 因而构成地区经济特色的一 生经济联系 ,而该书在这方面注意不够 ,论述不
部分 。汉唐间河洛地区由于长期作为国都或者 深 。又如在材料的运用上 , 该书对文献材料的
陪都地位 , 不仅自身与其它经济区所具有的经 利用可以说是下了功夫的 , 举凡历史 , 笔记 、 小
济功能要求不同 , 而且不可避免地要与其它经 说、 诗歌 、 文集 、
方志 , 无不在笔者的视野范围
济区发生一定的联系 。以前者为例 , 在这个经 内 。相对而言 ,该书对于考古材料的发掘 ,注意
济区内的大都会洛阳 , 是当时一个国际性的大 不够 。但是 ,瑕不掩瑜 , 该书的出版问世 , 必将
都市 ,人口稠密 ,生产 、
消费的物产无论是品种 , 大大地推进中国古代经济史 , 特别是区域经济
还是数量都是众多的 , 所以与这种生产与消费 史的研究 ,这不仅对于作者本人 ,而且对于学术
相适应的诸如蔬菜 、 果木等的种植 、 栽培就成为 界来说 ,堪称为可喜可贺的事 。
区别于一般经济区的经济特色 。拿后者来说 ,
・109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