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83

永諸的靈蘭秘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附針灸治療)
作者:承澹盦
電子書編校:陳永諸

. .

. .
. . . . . .
三○
三一
八六
八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七○
一七二
二三一
二三四
二九五
二九七
三○二
三○三
三○八
三○九
三四二
三四四
三七七
三七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錄:
目錄:
傷寒論條文及方劑:
本書編述大意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辨太陽病脈證併治法上篇小結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辨太陽病脈證併治法中篇小結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小結)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小結)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法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法(小結)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法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法(小結)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小結)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小結
全書總結

目錄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永諸藏書》

. . . . . . . . . . . . . . . . . . .
三一
三三
三五
三七
三八
三八
三九
四○
四一
四二
四三
四四
四四
四五
四六
四八
四九
五○
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枝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使經不傳則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可與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 . . . .
. . . .
「桂枝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劑
. . .
. . .
. . .

及方
. . .
. . .

,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

「太陽」受之,脈靜者,為不傳也;若脈數急者,為傳也。
. .

文及
. . ,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
,項背強儿儿,及汗出、惡風者,
,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

. .
. .

條文
,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似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
. .
.
.

論條
.
.
.

寒論
.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中風」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太陽中風」
「太陽病」
「太陽病」
「太陽病」

傷寒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頂強痛而惡寒。
「太陽病」
「太陽病」
「傷寒」一日,
「太陽病」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發汗者,小便不利;若被下者,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


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瘲;若火薰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一條:
二條:
三條:
四條:
五條: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頗欲吐,若燥煩者,為傳也。
六條: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七條:若自汗出,身灼熱者,名曰「風溫」
八條:
九條: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十條:
十一條:
十二條:
十三、四條: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十五條:
桂枝湯方:
十六條:
十七條:
桂枝加葛根湯方:
十八條:
傷寒論條文及方劑

. . . . . . . . . . . . . . . . . . . .
五○
五一
五三
五三
五四
五四
五五
五六
五六
五七
五七
五七
五八
五八
五九
六○
六○
六一
六二
六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 . . . . . . . . . . .
「桂枝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枝」不中與也。視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卻與「桂枝」湯則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風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
. . . . . . . . .
. . . . . . . . .

「杏子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得湯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 . . . . . . . .
. . . . . . . . .
,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後必吐膿血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
. . . . . . . .
. . . . .

「桂枝湯」加「厚朴」
. . . . .

,下之後,脈促,胸滿者,

,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
,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
,初服「桂枝湯」
. .
. .

,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
,發熱,惡寒,熱多寒少,煩燥,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主之。

. .
.
.
.
.
.
.

「太陽病」

「太陽病」
「太陽病」
「太陽病」
.
.

「太陽病」
「桂枝湯」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當須識此,勿令誤也。
「太陽病」

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十九條:
隨證治逆法:
二十條:
二十一條: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
二十二條:若喘家作,
二十三條:凡吐家,服「桂枝湯」
二十四條:
桂枝加附子湯方:
二十五條: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二十六條: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二十七條:
二十八條:服「桂枝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二十九條:服「桂枝湯」
白虎加人參湯方:
三十條: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永諸藏書》

. . . . . . . . . . . . . . . . . .
六三
六四
六四
六七
六七
六九
六九
七○
七一
七一
七二
七三
七四
七四
七五
七六
七六
七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爾乃脛伸;以『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未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亡陽故也,厥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麻黃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夜半陽氣還,兩足當溫;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葛根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葛根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喘而汗出者,表未解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煩,小便不利者,
. . . . . . . . .
. . . . . . . .
「桂枝證」
. . . . . . . .

,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

,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者,
. . . . . . .
. . . . . . .

『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

,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燥,吐逆,譫語,腳攣
. . . .
. . . .

「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兩脛拘急而譫語。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
. . . .
.
.
.
.

「傷寒」
「太陽病」

「太陽病」
「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但下利,而嘔者,
. 「太陽病」
.

急,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得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謂胃承氣湯」
「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證象『桂枝』
咽中乾,煩躁,
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病可愈。」

三十一條:服「桂枝湯」
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方:
三十二條:
三十三條: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甘草乾薑湯方:
芍藥甘草湯方:
謂胃承氣湯方:
四逆湯方:
三十四條:問曰:
三十五條:
葛根湯方:
三十六條:
三十七條:
葛根加半夏湯方:
三十八條: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三十九條:
麻黃湯方:
傷寒論條文及方劑

. . . . . . . . . . . . . . . . . . .
七八
七九
八○
八一
八一
八二
八四
八五
八七
八七
八七
八七
八七
八八
八九
八九
九○
九一
九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青龍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青龍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青龍湯」發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燥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脇痛者,與「小柴胡湯」
,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
,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徐,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

. . . . . . . . .
. . . . . . . . .

,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
,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
,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太陽傷寒」
. . . . . . .
. . . . . . .
.
.

「太陽病」
「中風」
「傷寒」
「傷寒」
「太陽病」
「太陽病」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須當解外則愈,宜「桂枝湯」主

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
之。

砂散:

四十條:
四十一條:
四十二、三條:
大青龍湯方:
四十四條:
四十五條:
小青龍湯方:
四十六條:
附錄:
紫圓方:
桃花散:
梅肉散:
再造散:
四十七條:
四十八條: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方:
四十九條:
五十條:
五十一條: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永諸藏書》

. . . . . . . .
九二
九三
九四
九六
九七
九八
九八
九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一
一○二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四
一○五
一○五
一○七
一○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乾薑附子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加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
. . . . . . . . . .
. . . . . . . . . .
「人參」三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 . . . . . . .
. . . . . . .
「生薑」各一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麻黃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枝」加「芍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麻黃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澈,因轉屬「陽明」
. . .

,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 . .
. . .

,發汗,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主之。
. .

,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
. .

,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
.
.
.
.
.

「太陽病」
「傷寒」

「傷寒」
.
.

「傷寒」

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
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薰之。若發汗不澈,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燥煩,不知
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澈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澈?脈濇,故知也。
便自汗出而愈。
枝湯」

五十二條:
五十三條:二陽併病,
五十四條: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裏虛,須表裏實,津液自和,
五十五條: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其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
五十六條: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
五十七條:脈浮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五十八條: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
五十九條: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主之。
六十條:
六十一條:
六十二條:
六十三條: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六十四條: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六十五條: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六十六條: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燥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
乾薑附子湯方:
六十七條: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
傷寒論條文及方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八
一○八
一○九
一一○
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二
一一三
一一三
一一四
一一六
一一六
一一七
一一七
一一八
一一九
一一九
一二○
一二一
一二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茯苓甘草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枝甘草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茯苓四逆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 . . . . . . . . . .


「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苓散」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苓散」主之。不渴而心下悸者,

. . . . . . . . .
. . . . . . . . .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燥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
,汗出而渴者,

. .
. .
. .

「太陽病」
.
.
.
.

「傷寒」
「傷寒」
.
.

者,「五苓散」主之。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方:
六十八條: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六十九條: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桂枝甘草湯方:
七十條: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著,欲作「奔豚」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七十一條:發汗後,腹脹滿者,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七十二條: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
七十三條: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七十四條: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燥,四逆者,
茯苓四逆湯方:
七十五條: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七十六、七條:
五苓散方:
七十八條: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
七十九條: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永諸藏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二二
一二三
一二四
一二四
一二五
一二六
一二七
一二七
一二八
一二八
一二九
一二九
一三○
一三○
一三一
一三一
一三一
一三一
一三二
一三三
一三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梔子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真武湯」主之。

「五苓散」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梔子豉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梔子乾薑豉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梔子厚朴枳實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梔子鼓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
. ,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動,振振欲擗地者, .
.
.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著,
「傷寒」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
「太陽病」

薑豉湯」主之。

茯苓甘草湯方:
八十條:
八十一條: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
八十二條: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八十三條: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
八十四條: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
梔子豉湯方:
梔子甘草豉湯方:
八十五條: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
八十六條:
八十七條:
梔子厚朴枳實湯方:
梔子厚朴豉湯方:
八十八條:
梔子乾薑湯方:
梔子乾薑豉湯方:
八十九條:凡用「梔子豉湯」
九十條:
真武湯方:
九十一條: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九十二條:
傷寒論條文及方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三三
一三四
一三四
一三四
一三五
一三五
一三五
一三六
一三六
一三七
一三八
一三九
一三九
一四一
一四四
一四四
一四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救表宜「桂枝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方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柴胡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往來寒熱,胸脇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脇下痞,或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柴胡湯」不中與也,食穀者「噦」

. . . . .
. . . . .
「中風」
. . . . .
. . . . .
「小柴胡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其人冒,先下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因冒症汗出自愈,所似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裏未和,然後復下
,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
. . .
. . .

「太陽病」
「太陽病」
「傷寒」五六日,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微,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 .
. .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發汗則。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
. .
. .

「傷寒」
之。
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
邪高痛下,故使嘔也。
後必下重不渴而飲水嘔者,

九十三條:
九十四條:
九十五條:
九十六條:
(補)禹餘糧丸方:
九十七條: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蚘。
九十八、九條:本先發汗,而反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一百條:
一百零一條:病發熱,頭痛,身體疼痛,若汗之不差,而脈反沉,當救其裏,宜「四逆湯」
一百零二條:
一百零三條:
一百零四條:
一百零五條:
小柴胡湯方:
一百零六條:血弱氣虛,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胸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胸脇相連,其痛必下,
一百零七條: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
一百零八、九條: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脇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永諸藏書》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四七
一四七
一四八
一四八
一四九
一四九
一五○
一五○
一五一
一五三
一五四
一五四
一五五
一五六
一五八
一五九
一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刺「期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
,刺「期門」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差者,與「小柴胡湯」
. . . . . . . . . .

「小柴胡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調胃承氣湯」主之。

. . . . . . . .
「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建中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甘故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
,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

. . . .

,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

. . . .

,陽脈濇,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
. . .
. . .
. .
「傷寒」
「傷寒」
「太陽病二日,反燒瓦熨其背,大汗出,火熱入胃,胃中之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其汗從

「傷寒」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驚煩,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

「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

「太陽病」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脇滿而嘔,已而微下利,日晡所發潮熱,此「柴胡證」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脇下滿,手足溫而渴者,
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微當厥,今反和者,知為內實也,
宜「桃核承氣湯」

一百十條:
一百十一條:
小建中湯方:
一百十二條:嘔家不可用「建中湯」
一百十三條:
一百十四條: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
一百十五條:
一百十六條:
大柴胡湯方:
一百十七條:
柴胡加芒硝湯方:
一百十八條:
一百十九條:
桃核承氣湯方:
一百二十條: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一百二十一條:
一百二十二條:
一百二十三條:
傷寒論條文及方劑
一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六一
一六二
一六三
一六四
一六五
一六五
一六六
一六六
一六七
一六七
一六八
一六八
一六九
一六九
一七一
一七二
一七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必驚狂,起臥不安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亡陽」
. . . . . . .
. . . . . . .
「桂苓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而愈。
. . . . .
. . . .
. . . .

,以火薰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
,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饑,口不能食;三四日吐
,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者,此為吐之內煩也。

. . . .
「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
. . . .

,脈浮,醫以火迫劫之,

. . .
. . .
. . .
. .
.
.
.

「傷寒」
「太陽」

「太陽病」
「太陽病」
「太陽病」

「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
.
.
.
.

腰以下不得汗,故欲小便不得,反嘔。先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
穀氣下流故也。
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
其人可治。
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
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一百二十四條:
一百二十五條: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
一百二十六條:形作「傷寒」
一百二十七條:
一百二十八條:脈浮,熱甚,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一百二十九條: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一百三十條: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自汗而解。何以知
一百三十一條: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
桂枝加桂湯方:
一百三十二條:火逆,燒針汗之,因煩燥者,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一百三十三條:
附錄:
一百三十四條:
一百三十五條:
一百三十六條: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胃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永諸藏書》
一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七三
一七三
一七四
一七五
一七六
一七七
一七七
一七七
一七八
一七八
一七九
一八○
一八一
一八一
一八一
一八二
一八二
一八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頭汗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抵當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陷胸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舌上白苔滑者,難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嘔極吐下,故知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何謂「藏結」?答曰:如「結
. . . . .

「抵當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藏結」
. . . . .
. . . . .
. . . . .
「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身黃,脈沉結,少腹,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
,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六七日表證仍在,下之,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
,以飲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裏急也。
,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頭痛發熱,而微汗出,及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
. . . . .

,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欲極吐下者,與「謂胃承氣湯」
. . . . .

,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 . . . .
. . . . .

,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 . . . .
. . . . .
. . . . .
. . .
. . .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太陽病」
「藏結」
「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傷寒」六七日,

「結胸證」

「太陽病」
「太陽病」
「太陽病」

「太陽病」
「傷寒」

吐也。
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
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
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藏結」
客氣動膈,膈內拒痛,短氣煩躁,心中懊,胃中空虛,陽氣內陷,心下因,則為「結胸」
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者,身必發黃也。

一百三十七條:
一百三十八條:
抵當湯方:
一百三十九條:
一百四十條:
抵當丸方:
一百四十一條:
二百四十二條:問曰:病有「結胸」
一百四十三條:
一百四十四條: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
一百四十五條:
大陷胸丸方:
一百四十六條:
一百四十七條:
一百四十八條:
大陷胸湯方:
一百四十九條:
傷寒論條文及方劑
一三
;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八三
一八四
一八五
一八六
一八七
一八七
一八八
一八八
一八九
一八九
一九○
一九○
一九一
一九二
一九二
一九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柴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陷胸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慎不可發汗。

. . . . . . . . . . . . . . .
「大陷胸湯」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肝俞」

. . . . . . . . . . . . . . .
;未止者,四日復下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肺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無犯胃氣及上下焦,必自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柴胡桂枝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下痞者,當刺「大椎」第一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結胸」無大熱者,此與水結在胸脇也,但頭微汗出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脈數滑者,必下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陷胸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協熱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熱惡寒,得之七八日,經水適來,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脇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 . .
,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

,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
. . . . . . . .


. . . . . . . .

,下之,其脈浮,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促者,必「結胸」也;脈細數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脇拘急;脈
. . . . . . . .

,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滿而痛不可近者,
,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本有久寒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隨其實而瀉之。
. . . .
. . . .

「小結胸病」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

「太陽病」

「太陽病」
「太陽」與「少陽」併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

「太陽病」
. .
. .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
主之。
之。
此作「協熱利」也。
緊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心下痛;脈沉滑者,
不差者,與「五苓散」
發汗則譫語,脈弦,五六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當刺「期門」
湯」主之。

一百五十條:
一百五十一條:
一百五十二條:
小陷胸湯方:
一百五十三條:
一百五十四條:
一百五十五條: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卻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
文蛤散方:
(增補)文蛤散方:
白散方:
一百五十七條:
一百五十八條:婦人「中風」
一百五十九條:婦人「中風」
一百六十條: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
一百六十一條:
柴胡桂枝湯方: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永諸藏書》
一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九四
一九五
一九五
一九七
一九八
一九八
一九九
一九九
二○○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五
二○五
二○六
二○六
二○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柴胡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然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柴胡」不中與也,宜「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必有表復有裏也。脈沉細,

. . . . . . . . . . . . . . .
,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薑瀉心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苓散」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裏俱虛,陰陽氣並竭,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 . . . . . . .
. . . . . . . . . .

,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心下,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痞」不解,其人口中渴,而煩躁,小便不利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脈雖沉細,不得為「少陰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子瀉心湯」主之。

「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與「瀉心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棗湯」主之。
. . . . . . . .

,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滿,引脇下痛,嘔即短氣,汗出不惡
. . . . . . . .
,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
. . . . . . . .

,發熱惡寒,醫發汗,無陽則陰獨,因復下之,遂心下「痞」
. . . . . . .
,而復惡寒、汗出者,
. . . . . . .

「少陽」併病,而反下之,成「結胸」
,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乾噫食臭,脇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太陽」
「太陽中風」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脇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
「傷寒」

「太陽病」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脈沉細者,此為「陽微結」

枝乾薑湯」主之。
病在裏也;頭汗出,病在表也。假令「純陰結」
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
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痛者,此為「結胸」也,
夏瀉心湯」
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
膚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著,易愈。

一百六十二條: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
一百六十三條:
一百六十四條:
半夏瀉心湯方:
一百六十五條:
一百六十六條: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病反入裏,則作「痞」
一百六十七條:
十棗湯方:
一百六十八條:
一百六十九條:心下「痞」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一百七十條:心下「痞」
附子瀉心湯方:
一百七十一條:表以下之,故心下「痞」
一百七十二條:
生薑瀉心湯方:
傷寒論條文及方劑
一五
,謂
,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八
二○八
二○九
二一○
二一一
二一一
二一二
二一二
二一三
二一三
二一四
二一四
二一五
二一八
二一八
二一九
二一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中」者,理

. . . . . . . . . . . . . . . . .
「白虎加人參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表宜「桂枝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枝人參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甘草瀉心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旋覆代赭石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柴胡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以胃中虛,客氣上結,故使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藏結」

. . . . . . . .

,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
. . . . . . . .
,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表裏不解者,
. . . . . . . .

「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 . . . . . . .

「中風」
,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噫氣不除者,
,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
,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

,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


. . . . . . .
,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汗,惡風,大渴而煩,舌上乾燥,欲飲水數升者,
. . . . . . .

,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嘔吐而不利者,
. . . . .
. . . . .
. . .
. . .
. . .

「傷寒」八九日,吐下後,虛煩,心下痞,脇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復發汗,脈甚微,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傷寒」
「傷寒」
「傷寒」

「太陽病」

「傷寒」

「傷寒」
「傷寒」
.
.

「傷寒」
.
.
.
.

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熱結」
中焦,此利在下焦,
「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主之。

一百七十三條:
甘草瀉心湯方:
一百七十四條: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一百七十五條:
一百七十六條:
旋覆代赭石湯方:
一百七十七條: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
一百七十八條:
桂枝人參湯方:
一百七十九條:
一百八十條:
一百八十一條:病如「桂枝證」
瓜蒂散方:
一百八十二條:病脇下素有「痞」
一百八十三條:
白虎加人參湯方:
一百八十四條: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永諸藏書》
一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二○
二二○
二二一
二二二
二二二
二二三
二二三
二二四
二二五
二二五
二二六
二二六
二二七
二二七
二二八
二二九
二三○
二三二
二三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陽也。脈來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甘草附子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溏,小便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慎勿下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肝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肺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渴欲飲水,無表證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黃連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嘔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陰也。又脈來數,而中止更來,及小數中止能自還者,名曰「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虎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炙甘草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動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少陽」併病,心下,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
. . . . . . .
,脈「結」

,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

,胸中有熱,胃下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
,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濇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傷寒」

「傷寒」
「太陽」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
「傷寒」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寒,裏有熱,

「傷寒」
. .
. .
. .
. .

「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
.

利者,
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

一百八十五條:
一百八十六條:
一百八十七條:
黃芩湯方: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一百八十八條:
黃連湯方:
一百八十九條: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方:
一百九十條:風溼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被,或身微腫者,
甘草附子湯方:
一百九十一條:
白虎湯方:
一百九十二條:
炙甘草湯方(一名復脈湯)
一百九十三條: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
附錄:
硝石大丸(一名夾鐘丸,見本書第二零七頁)
傷寒論條文及方劑
一七
,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三二
二三三
二三三
二三三
二三三
二三四
二三五
二三五
二三六
二三七
二三七
二三七
二三八
二三八
二三九
二四○
二四○
二四○
二四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更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陽陽明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太陽陽明」者,發汗脾約是也;
,必大便初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何謂也?答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發汗,若下,若小便利與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

. . . . . . . . . . .
「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者,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少陽病」
. . . . . . . . . .

,有「少陽陽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太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能食,名「中寒」

「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 . . . .
. . . . .



. . . . .
. . . . .

,有「正陽陽明」
. . . . .
. . . . .
. . . . .
. . . . .
,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

. . . . .
. . . .
. . . .

,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 . . .
. . . .


. . . .
「陽明」脈大。
. . . .
. . . .
,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胃中空虛,客氣動膈。

. . . .
. . . .
,若「中寒」
,若能食,名「中風」

. . . .

「陽明病」
,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
. . . .

,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繫在「太陰」
. . .
. . .
. . .
. . .
. . .

「少陽陽明」者,利小便,胃中燥實,大便難是也。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陽明病」

「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傷寒」三日,
「傷寒」
「傷寒」轉繫「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陽明病」
「陽明中風」

家實是也;
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陽明」也。
故也。

消塊丸(一名硝石丸,見本書第二零七頁)
三聖散(見本書第二一六頁)
應鐘散(又名藭黃散,見本書第二二八頁)
前七寶丸:
續七寶丸:
一百九十四條:問曰:病有「太陽陽明」
一百九十五條:
一百九十六條:問曰:何緣轉「陽明病」?答曰:
一百九十七條:問曰:
一百九十八條: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一百九十九條: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
二百條:本「太陽病」
二百零一條:
二百零二條:
二百零三條:
二百零四條:
二百零五條:
二百零六條:
二百零七條: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永諸藏書》
一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和

二四二
二四三
二四三
二四三
二四四
二四四
二四五
二四五
二四六
二四六
二四六
二四七
二四八
二四八
二四九
二四九
二五○
二五二
二五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可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下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發熱,面含赤色,不可攻之。攻之,小便不利者,必發黃也。
,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脈遲,雖汗出,不惡寒,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

. . .
. . .

,被火,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脈浮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自汗出。
,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此必衄。

,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發黃。

,欲食,大便自調,小便反不利,其人骨節疼,翕翕有如熱狀,奄然發煩,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併,
,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疸」
,法當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若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著,咽不痛。
,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瘥,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當問其小便
. . .
. . .

,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故攻其熱必噦。
. . .
. .
. .

「陽明病」
「陽明病」
「陽明病」
「陽明病」
「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大承氣湯」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陽明病」
「陽明病」
「陽明病」
「陽明病」

「陽明病」
「陽明病」
「陽明病」
「陽明病」
「陽明病」
「陽明病」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

「陽明病」

脈緊則愈。
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已也,
胃氣,勿令大泄下。

二百零八條:
二百零九條:
二百十條:
二百十一條:
二百十二條:
二百十三條:
二百十四條:
二百十五條:
二百十六條:
二百十七條:
二百十八條:
二百十九條:
二百二十條:
二百二十一條:
二百二十二條:
二百二十三條:
二百二十四條:
大承氣湯方:
小承氣湯方:
傷寒論條文及方劑
二百二十五條:
「陽明病」,潮熱,大便已者,可與「大承氣湯」
。不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

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此但初頭,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五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百二十六條: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重語也。 二五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百二十七條:譫語,直視,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二五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百二十八條: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生。 二五八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二百二十九條: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濇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二五九

.
.
.
.
.
.
二百三十條:
「陽明病」
,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則譫語,
「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莫再服。 二六○
二百三十一條: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虛者,
「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矢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濇者,裏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二六○

.
.
.
.
.
二百三十二、三條:
「陽明病」
,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耳,宜「大承氣湯」下之。 二六○

一九
.
.
.
.
.
.
.
.
.
.
.
.
.
.
.
.
.
.
二百三十四條:
「陽明病」
,下血,譫語,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
,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而愈。 二六一
《永諸藏書》

二百三十五條:汗出,此為風也。譫語者,以有燥矢在胃中。此表虛裏實故也。須下之,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語言必亂。 二六二

.
.
.
.
.
.
.
.
.
.
.
.
.
.
.
.
.
.
二百三十六條:
「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裏,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裏實,久則譫語。 二六三
二百三十七條:
「三陽合病」
,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發汗則譫語甚。下之,則額上出汗,手足厥冷,遺尿。若自汗出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虎湯」主之。 二六三

.
.
.
.
.
.
.
.
.
.
.
.
.
.
.
.
.
.
.
二百三十八條:
「二陽併病」
,「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 二六四
二百三十九條: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但惡熱,身重。若發汗,則燥,憒憒及譫語。若加燒針,必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腹如故,小便難也。 二六四
二百四十條:
「陽明病」
,心中懊,舌上胎者,宜「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便不利者、
「豬苓湯」主之。 二六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豬苓湯方: 二六五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六五
二六六
二六六
二六六
二六七
二六八
二六八
二七○
二七一
二七一
二七一
二七二
二七二
二七三
二七四
二七五
二七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梔子豉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柴胡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汗多胃中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逆湯」主之。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脈弦浮大,而短氣,腹滿,脇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
. . . . . . . .
. . . . . . . .

,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
,下之,心中懊而煩,胃中有燥矢者,可攻。腹微滿、初頭,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矢者,宜「大承氣湯」

,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脇滿不去者,
,脇下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
,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裹,身必發
,其人善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之血,故令善忘。矢雖,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當湯」下之。

. . . . . . . .

,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
. . . . . . . .

,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陽明中風」

「陽明病」
「陽明病」
「陽明病」
「陽明病」
「陽明病」
「陽明證」
「陽明病」

「陽明病」
. . . .
. . . .

「陽明病」
. . .
. . .
. . .
. . .

「茵陳蒿湯」主之。

時噦,耳前後腫,刺之稍瘥。病過十日,外不解,脈續弦者,與「小柴胡湯」
治。
豬膽汁」皆可為導。
黃,

二百四十一條:
二百四十二條:脈浮而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者,
二百四十三條: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
二百四十四條: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
二百四十五條:
二百四十六條:
二百四十七條:
一百四十八條:
蜜煎導法:
土瓜根方:
大豬膽汁方:
二百四十九條:
二百五十條:
二百五十一條:
茵陳蒿湯方:
二百五十二條:
二百五十三條:
傷寒論條文及方劑
二一

。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七六
二七七
二七八
二七八
二七九
二八○
二八一
二八二
二八三
二八三
二八五
二八五
二八六
二八六
二八七
二八八
二八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麻仁丸」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調胃承氣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煩躁,心下,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五六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渴,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
,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者,與「調胃承氣湯」
,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為約,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小承氣湯」和之則愈。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晴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太陽病」
「太陽病」
「陽明病」

. .
. .

. .
. .
. .
. .

汗宜「桂枝湯」
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小便不利而渴者,宜「五苓散」
與「小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後必溏,未定成,攻之必溏。須小便利,矢定,乃可攻之,宜「大
承氣湯」

二百五十四條: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矢,故使不大便也。
二百五十五條: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
二百五十六條: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者,此有燥矢也。所以然者,又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二百五十七條: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矢也,宜「大承氣湯」
二百五十八條:食穀欲嘔者,屬「陽明」也,
吳茱萸湯方:
二百五十九條:
二百六十條:陽脈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為陽絕於裏,亡津液,大便因也。
二百六十一條: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陰則絕。
二百六十二條:
麻仁丸方:
二百六十三條:
二百六十四條:
二百六十五條:
一百六十六條: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
二百六十七條:
二十六十八條: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永諸藏書》
二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八九
二八九
二九○
二九一
二九一
二九二
二九二
二九三
二九三
二九四
二九七
二九八
二九八
二九九
二九九
三○○
三○○
三○○
三○一
三○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脈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茵陳蒿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梔子皮湯」主之。
. . .
. . .
. . .
「柴胡湯證」罷者,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救之。

. . .
. . .
. . .
. . .
. . .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 . .
. . .
. . .
. . .

,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
. . .
. . .
「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 . .
,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 . .

,不解,轉入「少陽」者,脇下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弦緊者,與「小柴胡湯」
. . .
. .
. .

,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溼在裏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溼中求之。
,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
. .
. .
. .
. .
.
.

「三陽合病」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陽明少陽合病」
「傷寒」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
「傷寒」瘀熱在裏,身必發黃,
「傷寒」身黃發熱者,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少陽中風」
「傷寒」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煩躁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傷寒」三日,

氣湯」。
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也。

二百六十九條: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二百七十條: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二百七十一條:
二百七十二條:病人無表裏證,脈浮數者,雖發熱六七日至七八日,勿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
二百七十三條:
二百七十四條:
二百七十五條:
梔子皮湯方:
二百七十六條: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
二百七十七條:
二百七十八條:
二百七十九條:
二百八十條:本「太陽病」
二百八十一條:若已吐、下、發汗、溫針,
二百八十二條:
二百八十三條:
二百八十四條:
二百八十五條:
二百八十六條:
傷寒論條文及方劑
二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三
三○三
三○四
三○四
三○五
三○五
三○六
三○六
三○七
三○九
三○九
三一○
三一○
三一一
三一一
三一二
三一三
三一三
三一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少陰病」形悉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三○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 . . . . . . . .
,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太陰」當身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 .
. .
. .
. .
. .
. .
. .
. .
. .

,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
. .

,四肢煩疼,脈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 .
. .
,脈細沉數,病為在裏,不可發汗。

,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欬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 .

,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
. .
,下利,惡寒而踡臥,若利自止,手足溫者,可治。
,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
,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胸暴煩,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
. .
. .
,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

「太陰中風」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若下之,必胸下結,自利益甚,時腹自痛。
「太陰病」
「傷寒」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太陰病」
「少陰病」
「少陰中風」

「少陰病」

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二百八十七條:
二百八十八條:
二百八十九條:
二百九十條:
二百九十一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
二百九十二條:
二百九十三條:本「太陽病」
桂枝加芍藥湯方:
桂枝加大黃湯方:
二百九十四條:
一百九十五條:
二百九十六條:
二百九十七條: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腸也。此屬「少陰」
二百九十八條:
二百九十九條:
三百條:
三百零一條:
三百零二條:
三百零三條:
三百零四條: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永諸藏書》
二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一三
三一四
三一四
三一四
三一五
三一五
三一五
三一六
三一六
三一七
三一七
三一八
三一九
三一九
三一九
三二○
三二一
三二一
三二二
三二二
三二三
三二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桃花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黃連阿膠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附子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桃花湯」主之。

. . . . .
. . . . .

「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其汗,以二三日無裏證,故微發其汗也。
. . . . .
. . . . .
. . . . .
. . . . .

「息高」者,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

. . . . .
. . . . .

,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若熱在膀胱,必便膿血也。
,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得之二三日,
,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微惡寒者,當灸之。
,下利便膿血者,

,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六七日,

,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脈微細而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
,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者,
.
. ,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著, .
.
.
.

,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 . .
. . .
. .
. .
. .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三百零五條:
三百零六條:
三百零七條:
三百零八條:
三百零九條:
三百十條:
三百十一條:
三百十二條:
三百十三條:
三百十四條:
三百十五條:
麻黃附子細辛湯方:
三百十六條: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三百十七條:
黃連阿膠湯方:
三百十八條:
三百十九條:
附子湯方:
三百二十條:
桃花湯方:
三百二十一條:
傷寒論條文及方劑
二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二五
三二五
三二六
三二七
三二七
三二七
三二八
三二八
三二九
三二九
三三○
三三一
三三一
三三一
三三二
三三二
三三三
三三四
三三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苦酒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差者,與「桔梗湯」

「吳茱萸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

「豬膚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半夏散」及「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通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利便膿血者,可「刺」
,下利,

,吐劇,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
,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
,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
,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
,咽中痛,
,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
,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
.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
「真武湯」主之。
「通腸四逆湯」主之。

生。
者,
者,

三百二十二條:
三百二十三條:
三百二十四條:
豬膚湯方:
三百二十五條:
甘草湯方:
桔梗湯方:
三百二十六條:
苦酒湯方:
三百二十七條:
半夏散及湯方:
三百二十八條:
白通湯方:
三百二十九條:
白通加豬膽汁方:
三百三十條:
真武湯方:
真武湯加減法:
三百三十一條: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永諸藏書》
二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三五
三三六
三三七
三三七
三三八
三三九
三三九
三四○
三四○
三四一
三四四
三四五
三四五
三四六
三四六
三四六
三四七
三四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發熱者,知胃氣尚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食以「索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

. . . . . . . . . . . .
「四逆散」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豬苓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利必自止。若不止,便膿血。便膿血,

. . .
. .

,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下利六七日,小便不利,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
,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飲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隔上有
. .
. .
,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

. . ,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徐中」
. .
. .
「傷寒」

. .
.
.
.
,必死。

「傷寒」

「少陰病」下利,脈微濇,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也。

「少陰病」
「厥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少陰病」
「厥陰病」
「傷寒」

「傷寒」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

寒、乾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宜「四逆湯」
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
為九日,為厥相應,故期至旦日夜半愈。又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為「除中」

通脈四逆湯方:
三百三十二條:
四逆散方:
三百三十三條:
三百三十四條:
三百三十五條:
三百三十六條:
三百三十七條:
三百三十八條:
三百三十九條:
三百四十條:
三百四十一條:
三百四十二條:
三百四十三條:
三百四十四條: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三百四十五條:
三百四十六條:
三百四十七條:
三百四十八、九條:
傷寒論條文及方劑
二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四九
三四九
三五○
三五○
三五一
三五二
三五三
三五四
三五四
三五四
三五五
三五五
三五五
三五六
三五六
三五六
三五七
三五七
三五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厥不還者,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虎湯」主之。

. . . . .
. . . . .

,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 . . . .
. . . . .
,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

. . . . .
. . . . .
. . . . .
. . . . .
「當歸四逆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若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常自吐蚘。今病者靜,
. . . . .
. . . . .

,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 . . .
. . . .
,脈滑而厥者,裏有熱也,

,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多而嘔,胸脇煩滿
,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五六日,不「結胸」
,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 . . .
. . . .
.

,一二日,至四五日,前厥者,必發熱,前熱後厥者,必厥深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 . .

「傷寒」
. . .
. . .
. . .
. . .
「傷寒」

「傷寒」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其後必便膿血。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
「傷寒」

「傷寒病」
「傷寒」
「傷寒」
.
.
.
. 「傷寒」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傷寒」
. .
. .
. .
. .

其喉不痺。
而復時煩,此為蚘厥。蚘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當吐蚘也。蚘厥者,
者,其後必便血。

三百五十條:
三百五十一條:
三百五十二條: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三百五十三、四條:
烏梅丸方:
三百五十五條:
三百五十六條: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
三百五十七條:
三百五十八條:
三百五十九條:
三百六十條:
三百六十一條:
三百六十二條:
三百六十三條:
三百六十四條: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三百六十五條:
三百六十六條:
三百六十七條: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永諸藏書》
二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五八
三六○
三六一
三六一
三六二
三六二
三六三
三六四
三六四
三六五
三六五
三六六
三六六
三六六
三六七
三六七
三六七
三六七
三六八
三六八
三六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麻黃升麻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虛故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逆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逆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
,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
. . .
. . .
. . .
. . .
.
.
.

「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傷寒」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傷寒」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
.
.
.
.
.
.

當歸四逆湯方:
三百六十七條: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
三百六十八條:大出汗,熱不去,四肢痛而拘急,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
三百六十九條: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
三百七十條: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用「瓜蒂散」
三百七十一條:
三百七十二條:
麻黃升麻湯方:
三百七十三條:
三百七十四條: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三百七十五條: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三百七十六條: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三百七十七條: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三百七十八條:
三百七十九條: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濇者,必清膿血。
三百八十條: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三百八十一條: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三百八十二條: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
三百八十三條: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傷寒論條文及方劑
二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六九
三六九
三七○
三七○
三七一
三七一
三七二
三七二
三七三
三七三
三七三
三七四
三七五
三七五
三七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攻表宜「桂枝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逆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脈四逆湯」主之。
. .
. .
. .
. .

「白頭翁湯」主之。
. .
. .
. .
. .
. .
. .

「吳茱萸湯」主之。
. .
. .
. .
. .
. .
. .
. .
. .
. .

「白頭翁湯」治之。
「小柴胡湯」主之。
. .
. .
. .
. .

「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 .

,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大吐大下之,極虛。以其人外氣怫鬱,發其汗。復極汗出者,復與之水,因得「噦」
. .
. .
. .
. .
. .
.
.

「傷寒」
「傷寒」
「傷寒」
.
.
.
.
.
.

三百八十四條: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三百八十五條:
三百八十六條: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
三百八十七條:熱利下重者,
白頭翁湯方:
三百八十八條: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
三百八十九條: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
三百九十條:下利,譫語者。有燥矢也,宜「小承氣湯」
三百九十一條: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三百九十二條: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三百九十三條: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
三百九十四條:乾嘔,吐涎沫,頭痛者,
三百九十五條:嘔而發熱者,
三百九十六條:
三百九十七條: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永諸藏書》
本書
本 書編
編述述大
大意意
一、本書編述立意,以淺顯明白為原則,故不 嫌詞費,反複重疊,逐條分別註釋。
一、於本文之下,先提其原文綱領, 如文章之點明全篇立意然。
一、繼就原文直譯,如從文言文之譯成白話文 然,為便於明了其意義?免推索之苦耳。
一、以直譯之詞,猶未能暢達原意者,再作補 充於後,依句或段而疏釋之。
一、猶嫌其未能盡意,乃採各大家之註以申明之。
一、原文中有錯簡之疑者,則從理解 或前賢改正之意而校正之。
一、原文中言證不言苔、脈,或及脈不及苔,及苔不及脈者,則將脈、舌之症狀,依平時經驗之所見而補出之,雖為續貂,
亦便於初學者研讀之意云爾。
本書編述大意

一、病固湯藥可愈者,亦可不用湯藥而以 簡捷之針灸法治愈者,因將針灸法補於後 ,復約略釋其取穴之意義,俾讀 者於 倉


卒不及配藥時擇用之。

三○
一、本方原方分量煎煮,悉照原文。近代應取 之分量,於第一方後涉及之。
一、於原方之後,提明本方之主證,俾應用時得有標準可循。
辨太
辨 陽病
太陽 脈證
病脈 并治
證并 法上
治法 篇
上篇
一條: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解曰:外感病初起,病在人身最外一層,曰病在「太陽」。其為病之證象,脈搏見浮。本身之自覺則見頭項強痛,身發
熱而惡寒。故曰: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條文中雖無發熱之提出,但從脈浮上觀察,必有發熱之證狀也。
因發熱非太陽病之所獨有,是以簡略而不述也。
據吉益南涯氏釋曰:「太者,大甚也。陽氣盛於表位,謂之『太陽』。脈浮,頭項強痛,此其候也。氣盛而血窘窒,故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致強痛。發出則不項強,不惡寒,發熱汗出矣。經過日時,則迄於內。蓋表位,氣之末也,末氣常乏。今氣盛甚於其末者,
陽氣太之狀也。因名之曰『太陽』。」
程郊倩曰:
「按『六經』之設,是從人身劃下疆界,轄定病之所在,無容假冒,無容越徑。故一經有一經之主脈,一經
有一經之主證,稍有假冒,以經核之,可 以據此驗彼。若有越徑,以經覈之,可以 從彼執此。即以『太陽』一經而 論, 脈
浮,頭頊強痛而惡寒,自是『太陽』之為 病,固無與他經事。何以『陽明』亦有『 太陽』?『少陽』亦有『太陽』 ?『 三

三一
陰』中亦有『太陽』?無非與此條之脈與 證有符合處耳。又有『太陽病』竟不能作 『太陽病』處治者,亦無非與此 條之 脈
與證有參差處耳。名曰『六經』
,其實為『表裏府藏』四字各與之地方界限。有地方界限,可以行保甲,此仲景之『六經』
《永諸藏書》

也。因地方界限,以之作驛遞,此眾人之『六經』也。」
由此觀之,「太陽」二字,是仲景根據《內經》經絡領域,證候表現,而定出「傷寒六經」分類。故清季以前註《傷寒
論》者近百家,每謂「太陽」為「足太陽膀胱經」之「太陽」,實非無理。第仲景復以病態及病灶之領域所在,結合寒、熱、
虛、實、表、裏,而分立六經辨證,便於審證 及治療上之便利,特別立一系統耳。
仲景曰: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凡病之稱為陽症者,皆屬熱,皆屬實;病之稱
為陰症者,皆屬寒,皆屬虛。即西醫稱病 之屬於進行性者,為陽;屬於退行性者, 為陰。生裡機能亢盛者為陽,生 理機 能
減退者為陰是也。 《傷寒論》一書,稱「太陽」
、「少陽」
、「陽明」證者,大多為熱症、實症,即機能亢進之症是也。稱為「太
陰」
、「少陰」 、「厥陰」證者,大多為寒症、虛症,即機能減退之症是也。
當身體受病菌或病毒等侵害時,神經系統 受到刺激,而後使有機體本身發生一 定反應動作來對付。這時體溫升 高,加
速循環,增加體內抗菌機能之作用。通常 在發熱初期,病人常有寒冷之感覺,甚至 發生戰慄,這是臨床症狀上發熱 初期 之
一般現象,而古人無此觀念,但在實踐工 作中累積之經驗,以脈浮為病邪併著於肌 表,皮膚微血管收縮,而頭項部 比之 其
他部分血液充盈之度為高,故鬱滯所致則 為痛為強。頭項為身體之最高部分,肌表 為身體之最外一層,惡寒為發熱 初期 之
徵兆,故不論何種病症,若脈浮,頭項強痛而 惡 寒 時 , 皆 得 以 之 謂 「 太 陽 病 」
。仲景之所以不立方劑者,以標示「太陽病」
之大綱也。
如病毒鬱滯於肋骨弓下,以致胸脇苦滿、口苦、咽乾、目眩、而嘔等症狀,無「太陽」之表證,又無「陽明」之裏證,
中醫稱為「半表半裏」
。故仲景特揭口苦、咽乾、目眩、胸脇苦滿為提綱,陽氣微少於表,因名之曰「少陽」。
腸胃內由病邪侵襲,其機體全身反應為不惡寒、反惡熱、譫語、腹滿、汗自出、不大便等。 《內經》上說:
「 太陽為開 ,
陽明為闔,少陽為樞。」開即啟也,發也,如花發曰花開。凡閉藏於內而發出之曰開。闔為開之對待,閉藏也。 《易》曰:
「闔戶謂之坤。」是指內部的意義。所以吉益南涯氏曰:「明為黎明之明,示陽實也。」體溫調節中樞,產生熱能,迫發於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外,但蒸發、輻射、對流等的發散,不敵 內部產熱量,因之產熱與散熱之協調機構 失卻平衡,即裏位極時則實,實 於內 而


向外擴張。故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腸胃道因寒冷剌激或消化機能不健全以及受化學刺激以致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腹痛等,名之曰「太陰病」
。若誤
與「陽明證」混治,則必胸下結痞。此因內虛,故惟腹 壁膨滿、攣急,若按其內部,則空虛無物。

三二
無熱而惡寒,脈微細,但欲寐,四肢不溫,曰「少陰病」
。假令一切之病證,循環與神經機能衰弱,都能在臨床上顯現
此等症狀,宜作「少陰病」而施治之。
病邪瀰漫軀體上下內外,隨病者之抵抗力 如何而異其病所,中樞神經調節機能 失卻控制,亦即傳導刺激對於神 經和肌
肉的興奮性變化,調節平衡之機能失卻常 態,因此體內抗菌機能不能發揮作用而瀕 淤險境。如能戰勝病邪則生,不 能戰 勝
病邪則死,為疾病之生死重要關鍵。其病 態為寒熱錯雜,或上熱下寒,或外熱內寒 ,或吐,或利,或消渴,氣逆等 等者 ,
曰「厥陰病」

明瞭《傷寒論》所稱「六經」之意義,再進而 研究各條文之真義,則不致對於清代 以前各家註釋,發生糢糊之感矣。
脈浮,主病在表。「太陽病」之機體反應屬於興奮性的,陽性的,故其脈必浮。其機體反應的作用為加強體內抗菌機能,
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抗體之產生等等,中醫稱之曰「正氣」,西醫稱之曰「抵抗力」。因為血液循環加速,淺層動脈之血液
充盈,故撓動脈之搏動乃見浮象。脈浮非一定指表證和實證。如張介賓曰: 「大多浮而有力有神者,陽有餘也。陽有餘,則

)
火必隨之。(中略)浮而無力空豁者,陰不足也。( 中 略 若以此為表證,則害莫大焉。
何以見頭項強痛?因血液循環加速,顳顬 動脈之搏動,或受毒素刺激而影響知 覺神經,迴旋椎部運動神經受到 影響而
發生障礙。有謂頭則痛,項則強,其實不必機械式之分割,有頭痛而不項強者,有頭項之迴旋,但覺重而不靈動者。總之,
頭項有不舒適之自覺症狀,即可謂頭項強 痛之證。其強與痛之程度高低,病人各不 一致,胥視其感受病毒之輕重, 與其 本
身之抵抗力強弱如何以為衡量。
何以見惡寒?吳襄《生理學大綱》上說:
「通常在發熱的初期,病人常有寒冷的感覺,甚至發抖。事實上,這時候的體
溫已經升高,但因皮膚小血管正在普遍收 縮,皮膚溫度很低,以致刺激了皮膚的冷 覺感受器。皮膚小血管收縮的結 果, 體
溫發散減少,再加發抖增加了體熱的產生 ,於是體溫更迅速上升,因之和四周空氣 的溫度不平衡。」所以條文中雖 曰「 惡
寒」
,其實「惡風」亦包括於其中。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傷寒論》祇言脈與證,獨於舌苔之證狀 不言,雖陽明篇有舌上苔者「梔子豉 湯」主之一條,亦含混不明。為 便於初


學者之辨認證狀起見,於講解條文之後, 補入舌色苔證,其無脈證之條,應知其脈 證者,亦補入脈證。續貂之嫌, 則不 計
也。本條太陽病之舌質顏色當為紅潤 或紅淡,苔則薄白而不燥。
本條解釋謂從脈浮上知其必有發熱之證狀 者,以血液集散於表層,其脈必浮, 其身上肌膚之溫度必高過正常體 溫,而
仲景不言發熱者,因非「太陽病」之所獨有證狀也。

三三
呂搽村曰:
「仲景《傷寒》立法,能從『六經』辨證,則雖繁如『傷寒』 ,不為多歧所誤,而雜病即一以貫之。」因之,
學者不可泥於章句之末,如能參透領 悟其真精神,則萬病之治如示諸掌。
《永諸藏書》

二條:
「太陽病」
,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本條為「太陽中風病」脈證之提綱。
解曰:脈浮、頭項強痛、惡寒之「太陽病」
,見發熱、汗自出、惡風、而脈浮中有緩象者,名曰「太陽中風」
。簡言之:
即頭項強痛、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者,名曰「中風」
。亦有頭項不強痛,僅見昏暈者,而發熱、汗出、惡風、脈浮,
為「中風」必有之主證。
「太陽病」原包括「中風」、
「傷寒」二種證狀而言,首條即言「中風」、
「傷寒」兩種共有之證狀,此則專言「太陽中
風」之脈證也。
發熱為人身體溫超過正常溫度,對於病體來說,應當是有利的,原為對於外界侵害的一種生理反應,其作用為「正氣」
(即抵抗力,以後統稱謂之正氣)抵抗病 邪的一種表現,即體溫中樞調節起了變化 ,熱的產量增多或排出減少,使 蓄積 在
體內的熱量超過平時,成為發熱。
發熱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約有下列幾點:一、傳染病的發熱。二、手術後的發熱。三、神經性發熱。四,缺水發熱。
五、藥物的影響。但就本書所論發熱,不外第 一點傳染病的關係,條分之可得六點:
一、外界一種病毒侵襲體內,生理上即發 動一種抵抗作用,刺激神經體溫調節 中樞,於是體溫增高,增強體內 抗菌機
能,促進抗體產生等等。戰勝病毒後,由於汗 腺分泌加速,體熱大量隨汗而去,體 溫乃得復原,即中醫所謂汗出而解。
二、病原細菌侵人體內,放散一種毒素, 或發生繁殖作用,與體內血液或各部 組織的液體起化學作用,而使產 熱中樞
的機能興奮。
三、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廢料物質不能盡量排泄,此類廢物如新陳代謝的尾產物、過剩的營養料、毒物等,留著體內,
影響了血球和細胞的新陳代謝,而使體溫增加。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四、臟器組織因某種關係發生變化,或殘 廢物質不能多量排出體外,此類殘餘 即能起發酵作用,成為瓦斯濁氣 ,因之


體溫增高。
五、外層汗孔閉塞,體內熱量增加,不得放散 ,新陳代謝失去調節,亦能使體溫增高。
六、血之所至,即熱之所至,血液大部分 充盈於某部,某部的溫度即覺增高。 但此類的熱,西醫謂之發炎,中 醫稱之

三四
為「火」,如「胃火」
、「肝火」等。
上面六條,或曰「實熱」,或曰「邪熱」
,或稱「表熱 」
,或稱「內熱」,視臨床症狀如何而名之。
「太陽中風」的發熱,即屬上列的第一點 。產熱中樞的機能亢進,由它發出衝 動,管理著與體溫有關的血管、 肌肉及
汗腺的活動,皮膚放散和輻射之機能受到障礙 ,中醫稱之為「表熱」

排熱和生熱最有關的器官是皮膚小血管、 汗腺、肌肉和肺。出汗是皮膚血管擴 大,全身肌肉舒鬆,肺呼吸加速 ,汗腺
分泌汗液。汗腺受交感神經所支配,中樞 在脊髓、延腦、下視丘和大腦皮層中。這 些中樞的興奮都可使汗腺分泌, 亦即 排
除病毒的一種生理機能表現。按出汗的原因,不外下列四點:
一、正常體溫的保持,是人體健康活動的基本要求之一。人體不斷進行新陳代謝,所以不斷產生熱,在熱產生的同時,
身體將熱不斷的排除,產生和排除的量和 速率相平衡,體溫就恆定不變。肺呼吸及 內呼吸不停,不斷吸入空氣中的 氧與 血
液中的鐵質化合,和食物內所含的氫化合 成水,和食物內所含的碳化合成碳酸氣, 與燃燒時的變化相似,燃燒時發 熱, 呼
吸時也發熱。簡括的說:體熱的產生,來 自養料的氧化,體熱產量的多少,決定於 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情況,例如 情緒 緊
張、體力勞動和氣候冷熱等。另一方面散 熱中樞的興奮,可因三方面的刺激而加強 :一是血液溫度增高的直接刺激 。二 是
低級中樞所傳達的熱覺感受器的衝動。三是大腦皮層的衝動。當大腦皮層接受高熱的刺激時,不論來自內在或外在環境的,
都將轉來加強散熱中樞的活動,因而加速 熱量的發散,以為調節。出汗即為散熱中 樞機能亢進,刺激汗腺,為一種 大量 發
散體溫的作用。
二、當產熱與散熱的協調機構長期失卻平衡時,皮膚表 層神經衰弱,汗孔的分泌作用無力控制而汗自出。
三、體溫增高,直接刺激下視丘的體 溫中樞,致汗腺開放而汗自出。
四、神經中樞的機能衰竭,各部組織 之 神 經 都 失 卻 主 宰 而 汗 自 出 。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太陽中風」之汗自出,即屬於第一點的散熱中樞神經機能亢進,刺激汗腺,雖曰汗出,亦不過皮膚上稍稍濕潤而已。
雖汗而不多,故其發熱並不因微汗而退清。因為體溫中樞的調節起了變化,產熱多,散熱少,致體溫升高。在發熱的時候,
體溫提高之後,雖然產熱和散熱趨於平衡 ,然此時保留在體內的熱量仍比正常多, 所以體溫保持在高水準上。經過 治療 或
一個時期休息之後,如藥物治療或針灸治 療,體溫又起變化,結果把過多的熱排出 ,於是保留在體內的熱量恢復正 常, 乃
得痊愈。
「惡風」者,因有微汗,汗腺開張,肌腠 疏而不密。皮膚內溫覺感受器不勝流 動空氣與皮膚輻射和對流的刺激 ,故淅

三五
淅 惡 風 。 成 無 己曰 :
「 惡 風 者 , 風 至 則 惡 , 得 居 密 室 之 內,幛幃之中,則坦然自舒也」

《永諸藏書》

「脈緩」為脈浮緩之略。首條已舉「太陽 病」之脈浮為標的。浮中所以見緩者 ,以皮膚有汗液滋潤,柔和而不 緊縮,


即皮膚血管舒張,皮下感覺神經亦呈弛緩的緣故。
本條之名「中風」,俗稱之「傷風症」者是,與猝然倒地、口眼喎斜、不省人事之「中風症」,絕然不同。一為病在腦
部,此則病在肌表,所謂「風傷衛」者是也。
本條之舌證:舌質當屬正常紅潤或淡潤,苔則薄白。
三條:
「太陽病」
,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本條為「太陽傷寒病」脈證之提綱。
解曰:初感病邪之「太陽病」
,不論其已見發熱或未見發熱,必有惡寒,一身筋骨疼痛,或作嘔逆,其脈見緊象的,即
名曰「太陽傷寒」。
上條言「太陽中風」的脈證,此則言「太陽傷寒」的脈證。以「太陽」包括「中風」、
「傷寒」二證,故仲景於開卷即
立出三條綱領。
尤在涇曰 :
「此『太陽傷寒』之的脈的證也,與上『中風』條參之自別。」
吾人在氣交之中,風吹寒侵,日炙雨淋,有為病者,有不為病者,有即為病者,有不即為病,久而始發者,種種不一,
是在其人本身之抵抗力如何而已。抵抗力中醫名為「正氣」
,強者即不能為病,縱病亦久而後發;弱者即成為病,病之始也,
即為「太陽病。其為「中風」或為「傷寒」,則又視其人之生理機構如何以為衡。
日本湯本求真氏曰:「凡言人之體質,千差萬別,不能逆睹,若窮極之,可分為二大別:其一皮膚粗疏而弛緩,有此稟
賦之人,若罹『太陽病』,必見其脈浮弱、自汗等之證狀。其一為皮膚緻密緊張者,有此體質,若侵入『太陽』
,則脈浮緊、
無汗等之證候出」。可見病因大致相同,結果病態有不同者,體質之不同也。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本條「太陽病」,言初感外邪,皮膚小血管收縮,豎毛肌收縮,汗腺密閉。若其人之神經靈敏者或抵抗力之強盛者,血
液循環加速,加強體內杭菌機能,遽起發 熱的證狀;若其人體弱,抵抗力不能遽然 而發者,或神經滯鈍者,其發熱 之起 則
轉遲緩。不論其發熱之起與未起,其皮膚 之表層因外邪所襲,必見惡寒之證象。當 皮膚緊縮,汗腺閉而不通,則體 溫之 放
散失去調節,內部之濁熱與疲勞物質充斥 於肌肉筋骨之間,神經備受壓迫刺激而為 疼痛,故曰必惡寒、體痛。其嘔 逆者 ,

三六
以本身之濁熱與水氣不能向外放散,則向 上湧,延髓部之嘔吐中樞神經備受刺激, 引起胃神經的反射而作嘔吐。脈 之見 緊
者,以外邪襲於皮膚表層,皮膚緊縮,皮 下神經亦起緊張,故脈管亦弦勁有力,搏 指成緊象。其曰脈陰陽俱緊者, 指頭 手
足三部之脈。古人診脈,「人迎」、
「寸口」與「趺陽」並診。仲景《傷寒論》自序曰: 「按『寸』不及『尺』
,握手不及足,
『人迎』
、『趺陽』三部不參」云云,可見脈陰陽俱緊之陰陽,指上下之脈而言。上者為陽,下者為陰。註家都以「尺」 、「寸」
言或「浮」、「沉」言,僅拘泥於手部撓動脈的成見而言之。
緊脈,為脈搏見弦硬有力之象。以指按之 ,醫者之手指直覺搏動有力,於躍動 流利之中脈道為緊束而具堅硬之 象。蓋
脈管周圍有神經,中為血液流動,血行充 滿於內,神經緊張於外,於是脈管弦直, 搏動有力而呈緊象。身疼痛,因 神經 有
舒縮血管的纖維,加速或阻遏心搏的纖維,以致皮膚痛覺感受器的神經感受壓迫刺激而緊張作痛。 《脈訣》主弦緊為寒,弦
緊為痛者,實具有理由也。
此名「傷寒」
,乃指發熱者初起,病在肌表時,發熱、無汗、惡寒的「太陽傷寒」
,與西醫所謂傳染病之有「傷寒桿菌」
在腸中的「傷寒」不同,不得誤混。
本條「傷寒」初得病時,其人如未發熱,則脈 為緊,已發熱後,則脈浮緊。故浮緊 為「太陽傷寒病」已發熱之定脈。
「太陽病」有「中風證」,有「傷寒證」。如首條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為「中風」與「傷寒」的共通證。其不同點,
「中風」有汗出,「傷寒」則無汗;「中風」脈浮緩,「傷寒」脈浮緊為別。初學者於此等處宜分辨其異同點,即知仲景辨證
的規律。
本條之舌證:舌質當為正常紅潤或淡 潤,苔則薄白而潤,或苔較厚些。
四條:
「傷寒」一日,
「太陽」受之,脈靜者,為不傳也;若脈數急者,為傳也。
本條為憑脈象以診斷其病之傳與不傳。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解曰:初感風寒之邪,病在肌表,故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其脈搏祇見浮而不見數或急者,為病邪仍在肌
表,未傳於裏之候,故曰:為不傳也。若脈浮 中見數或急,或不浮而數急者,則病 邪已傳入於裏之候,故曰:為傳也。
「中風」或「傷寒」初起,病在於表,見 發熱、惡風寒,脈必為浮,或浮兼緩 ,或浮兼緊,繼而變為往來寒熱 ,或變
為煩渴壯熱,此即表病而變為「少陽」半表半裏病,或「陽明」裏熱病,名為「傳變」,方書則曰「傳經」。本條之言傳與
不傳,即傳經之謂。病何以傳?即抵抗力 不足,不能驅病毒外散,反引起內臟組織 之變化,發生其他病態,視其病 態之 如
何,名其曰「少陽病」,或「陽明病」,或「三陰病」等等名目。脈之浮者,亦變為弦,為數,為大,為微弱等,隨其病態

三七
與病灶所在而異其名。
《永諸藏書》

本條脈靜,乃指適合「太陽病」之脈浮,或浮緩,浮緊之謂。若作和緩平靜的解釋,則失去原來的意義(靜乃動之對,
寂然不動,動則變的意義)。脈浮,病在「太陽」
,故曰不傳。如浮中帶數,則病已趨入「陽明」 ;如浮中帶急,急者如張弓
弦,則病已趨入「少陽」,故曰傳也。蓋「陽明病」之脈為數大,「少 陽 病 」 之 脈 為 弦 。
脈數急,言脈搏動的頻率與脈搏動的形態,一為搏數,一為搏勢。《脈經》以一呼吸之間五至為正常,超過五至為數,
不足五至為遲。數為有熱,遲為有寒,愈數愈熱,愈遲愈寒,所謂「六數七極,三遲二敗」 。脈與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有密切
的關係,所似脈搏隨心搏動的頻率而變異 。血液因溫度的直接刺激,加速循環,心 搏因之加速,脈數即因血之熱而 流速 ,
此為生理上之常態。亦有數脈不因熱而因心臟衰弱者,名曰「虛」。脈急為神經與血管緊張的表現,脈數急,即因血熱的刺
激而行數,神經血管因熱而緊張,可見病勢在 進行中,故曰:脈數急者,為傳的表現。
《傷寒論》每有言一日、二三日、六七日 、八九日、十三日等,皆言病之過程 。非確切不易,為一定如許之時 期。清
季以前註家每引《內經》經文: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
厥陰受之」
,以 為 準 計 。 讀 書 泥 於 章 句 , 每 致 誤 會 。 病 的 傳 與 不 傳 , 以 病 變 證 狀 為 決 , 萬 不 可 以 日 計 算 。 本 條 之 言 「 傷 寒 」
一日,言「太陽」初病的意義,以後 見有日期,都從此義,不再釋。
舌色正常,舌苔薄嫩,則病尚無傳變趨勢 。若舌色之紅而為絳,舌苔薄而為厚 ,而為黃者,病已傳裏的表示。 此從舌
色、舌苔亦可觀察病之轉變與否。診 斷須從多方面觀,不能祇憑一脈也。
本條之原文為「『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燥煩,脈數急者,為傳也。」與下條原文「『傷
寒』二三日,
『陽明』 、
『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同為辨病之傳與不傳,一以脈辨,一以證辨。但本條有脈有證,下
條無脈無證,祇言「陽明」、「少陽」證不見者,文極簡略。近賢「傷寒」大家陳遜齋氏,將二條原文修改,脈證各分,涇
渭不混,且與原文之文法類似,認為改之合理,特從之。
五條: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頗欲吐,若燥煩者,為傳也。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本條憑證狀以斷其病之傳與不傳。
解曰:「太陽傷寒」,經二三日後,仍為發熱、惡寒、頭項強痛等證,而不變病,不見「陽明」、
「少陽」等之證狀者,
為病邪未傳於裏之候。即本條「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如有「太陽病」之證狀,兼見頗欲作吐之證狀,或
兼見煩躁之證狀者,即病邪已經傳變的顯現。 故曰:頗欲吐,若燥煩,為傳也。

三八
頗欲吐者,胃中有水毒挾熱而上衝,胸中 痞悶,時時欲吐之狀,此為「少陽病 」之證狀,與三條「太陽病」之 體痛,
嘔逆,同而不同,彼為嘔吐中樞神經受充 血之刺激而引起胃神經之反射,此則為病 邪傳變而直接刺激之欲吐證狀。 燥煩 即
煩躁,為裏熱亢盛,使腦神經不寧所致,屬「陽明病」證狀。「太陽病」兼有此等證狀與上條之脈數急者,即為已傳入「少
陽」或「陽明」之候。「若」字作「或」字解,與十九條之「若 吐」
、「若下」
、「若溫針」之「若」字同義。
六條: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本條言溫病之證狀。
解曰:脈浮、頭項強痛、發熱、惡寒之「太陽病」
,如見身熱而 口渴,不惡寒者,則非「傷寒」
,乃為「溫病」

「太陽病」之「傷寒」
,其熱藉血液充於肌表之故。熱在表層,體腔內之黏膜層,水分尚未被熱灼,每不見口渴,且因
表層受寒邪之束縛,水液不能外散,更不 見口渴。本條發熱,與「太陽傷寒」之發 熱不渴,此不同者一也。
「太陽傷寒」,
以寒邪外束有惡寒證,本條則不惡寒,此不同者二也。故初起祇熱而不惡寒者,名曰「溫病」。 「傷寒」與「溫病」不同點
如此。由此觀之,
「溫病」無表寒之證,其熱則內外皆熱。熱勢熾甚,則黏膜之水液為熱蒸發而乾,故口渴。表裏皆熱,故
不惡寒。
清季以前之醫家,每謂「傷寒」由外而入, 「溫病」由內而發。一以其初病之惡寒與不惡寒為別,其實皆為時令感症,
惟病原不同,病菌亦異爾。《內經》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僅言感「溫病」者由於體虛之故,言其因素,未必盡然。
又曰: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言病毒久伏於裏,一旦乘機爆發而成,此言病因,有些意義。又曰: 「先夏至日者為溫病」,
僅依時令而名,更無意義。故《內經》之言亦簡而欠實際。余謂「溫病」之發,仍為外入,屬細菌感染病。病不限於季令,
天時經久溫暖而燥,即有此類生物繁殖, 人感之而即病。其病灶以在呼吸系與神經 系為多,不影響於肌表,故無「 惡寒 」
一證現象。清代葉 氏 諸 醫 家 謂 溫 邪 由 口 鼻 吸 入 , 是 有 見 地 。
書名《傷寒論》之「傷寒」,為包括一切外感之熱病而言,所謂「傷寒」者,外感病之總名也。故《難經》有曰:「傷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寒有五,曰『中風』,曰『傷寒』,曰『濕溫』,曰『熱病』,曰『溫病』」。五者皆外感之病也。
「太陽病」之「傷寒」,則五
者之一。本條之「溫病」,亦五者中之一,於此提出,殆與「太陽傷寒」作分辨耳。
尤在涇曰:「此『溫病』之的證也。 『溫病』者,冬春之月,溫暖太甚,所謂非時之暖,人感之而即病者也。此正是『傷
寒』對照處,
『傷寒』變,乃成熱,故必傳經而後渴; 『溫邪』不待傳變,故在『太陽』而即渴也。『傷寒』陽為寒鬱,故身
發熱而『惡寒』;『 溫病』陽為邪引,故發熱而不惡寒也。」

三九
張璐玉曰:
「發熱而渴,不惡寒,提挈『溫病』自內而發之大綱。凡初病不惡寒,便發熱,煩渴,三四日間或腹滿,或
下利者,此『溫病』也。若先惡寒、發熱,三 四日後表邪傳裏,變煩渴者,此又『 傷寒』熱邪傳裏而顯內實之故也。」
《永諸藏書》

徐靈胎曰 :
「發熱而渴,『少陰』津液先虧,病在『太陽』
。反不惡寒,明是『溫病』
,而非『傷寒』矣。」
本條之脈證、舌證:以經驗所得,其脈必滑數,尺部更 顯明有力;舌質紅絳,舌苔薄白而燥,或無苔而燥。
七條:若自汗出,身灼熱者,名曰「風溫」

本條言「風溫病」之證狀。
解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若兼見自汗出,身熱不因自汗而減輕,以手按之仍灼熱者,名曰「風溫」

本條與上條之發熱,皆由體溫增高,直接 刺激體溫調節中樞,因而體溫中樞調 節發生變化。產熱中樞活動亢進 ,體溫
提高之後,就又轉來刺激散熱中樞,故自 汗出。雖然產熱和散熱趨於平衡,然此時 存留在體內之熱量仍此正常多, 所以 身
熱不因自汗而減輕。「太陽病」以有汗者為「中風」,無汗者為「傷寒」。
「太陽中風」有汗出,此則亦有汗出,但渴、煩熱
而不惡風為異,故曰「風溫」。
六、七兩條,一言「溫病」
,一言「風溫」
,正與二、三兩條言「中風」
、「傷寒」作對照。
「傷寒」之發熱,無汗且惡寒;
「溫病」則發熱,無汗而不惡寒;「 中風 」 之 發 熱 , 有 汗 而 惡 風 ;
「風溫」則發熱,有汗而不惡風。兩兩相照,先後對立。
仲景如此序列,殆有意示人以綱領歟。
「溫病」興「風溫」,二而一者也。病因、病灶相同,第以患者之體質不同而異。大概陰虛之體,心腎之臟氣不甚強者,
感之即為「風溫」,而病變亦迅速,每成下條之險證,醫家在臨床上極須注意。
本條原文首句為「若發汗已」
,辭義欠通。觀下條「風溫」之證狀,有自汗出,可見此「汗已」為「自汗出」之誤,應
改正之。
八條:「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發汗者,小便不利;若被下者,直
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瘲;若火薰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本條言「風溫」之脈證與不能以「傷 寒」之汗下常法治之之義。
解曰:「風溫病」之為狀,其脈不論「寸口」、「趺陽」,皆見浮象,身灼熱,自汗出,全身轉側覺重而不敏活,終日昏
昏多睡眠,鼻息必粗如鼾聲,舌本強而語言甚難出。若與「麻桂」之辛溫劑發汗,則內部之水液涸而變為小便不利之壞症;
若與「承氣」之苦寒劑瀉下,則液脫於內 而變為直視、失溲之壞症;若與火灸、火 熨逼其出汗,則火毒內攻,血球 破壞 而

四○
變為血球解體性,或稱溶血性黃疸,其火 攻之劇烈者,則神經亦受火毒之刺激而不 寧,變為驚癇,時時發生抽搐瘈 瘲之 壤
症,甚則身黃如火薰,成為煙黃之象,凡 此者為逆治之所致。如祇與發汗或火灸之 ,則一逆尚可苟延時日,若既下 之, 又
復下之,或更灸之熨之,則一逆再逆,朝不保夕,促其壽命。
「風溫病」之脈陰陽俱浮者,以產熱中樞機能亢盛,血液沸騰,向外奔湧,故其脈皆浮。並且見汗出者,以熱向外湧,
水液蒸發,汗腺亦受刺激而開放也。身重 者,以後腦神經為熱蒸,又失水液之涵養 ,致運動鈍而重也。多眠睡者, 太腦 神
經亦受熱灼之故也。息必鼾者,亦屬腦神 經灼傷之故,且熱向外湧,津液發灼為痰 ,痰熱交阻於咽喉,呼吸不利而 激動 聲
帶故也。語言難出者,舌咽神經亦熱傷,復以熱痰阻滯於咽喉之故。病之原因固在熱之亢盛,而其癥結之所在,則在腦系,
故此症與今之所謂腦膜炎症相近似,與「風溫 」犯肺之發熱咳嗽者不同也。初學者 毋作為一般「風溫病」看乃可。
本條「風溫」之為病,為產熱中樞機能亢進,散熱中樞機能亦亢進,但不敵產熱中樞機能之亢盛,故汗出而身仍灼熱。
且汗為血液中之水分與各組織之水液,經 熱之薰蒸已容易乾涸,再加散熱中樞機能 之刺激汗腺,而蒸蒸汗出不已, 其水 液
更易於涸竭,亟宜以甘寒之劑,清其熱而 增其液。醫者若不知此理,誤以治「傷寒 」常法施之,以辛溫助熱發汗, 或汗 下
劫液傷裏,與火熱薰灼等治法,則變症百出。故仲景特提出誡之曰:若發汗者,若被下者,若被火者等,則見如何壞象,
學者能不凜然而深切誌之耶。
「風溫病」既有如是之灼熱,復有汗出之 消耗,其內部之水液已不能支,若再 汗之,腹腔部水液亦趨出為汗, 則腎與
膀胱無資源以分泌,是以小便不利也。
本條之「風溫病」
,既不可汗,亦不可下,以氣血正向外奔騰,遽與攻裏瀉下,則內無接濟,津液脫於下,即西醫所謂
脫水症狀,或因之虛脫,膀胱括約肌因而 失職,而為小便不禁之失溲。腦神經亦為 厥逆,發生兩目直視,蓋腦神經 本為 熱
傷,且奪其腹腔部津液之資源,則失其所 養而厥絕也。且膀胱之開闔,其中樞神經 亦在腦系,腦系厥絕,故直視與 失溲 亦
同時共見也。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汗、下既不可,火攻更非所宜。火薰、火 灸有火傷毒素,微則刺激血液循環亢 進,血壓增高;重者破壞血球, 毒質溶


入血中,成為血球解體性或稱溶血性黃疸 。故本症以火攻之,微則為黃色,成為溶 血性黃疸也。如火攻之劇者,腦 系原 受
熱傷,再加劇烈之火毒刺激,於是知覺神 經不得寧靜,發生反射之亢奮而為驚癇。 運動神經不寧起亢奮,則時時發 生手 足
抽掣之瘈瘲。瘈為筋脈攣急,瘲為弛縱, 一急一縱,乃抽掣不已。而皮膚之微黃色 ,因火毒更重,溶於血中更多, 皮膚 亦
變為若火薰之煙黃色矣。

四一
本條「風溫病」之脈證、舌證:脈為陰陽 俱浮,其實浮且兼滑數,方合其灼熱 之證狀。舌質必紅絳,舌苔薄白 或薄黃
色。
《永諸藏書》

九條: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
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本條辨病發於「陰陽」之大綱及推測其病愈之期。
解曰:疾病之始也,有發熱之證狀,或兼惡寒者,稱之曰病發於「陽」。如初病祇有惡寒而不發熱者,則稱之曰病發於
「陰」。發於「陽」者約經七日可愈,發於「陰」者約經六日可愈,以生成數之七為「陽數」,生成數之六為「陰數」而推
之也。
一部《傷寒論》,論列病態。以「陰陽」為總綱,以「表」、 「裏」、
「半表半裏」為三領域。「表」再分「陰陽」,
「裏」
再分「陰陽」,
「半表半裏」亦分「陰陽」,以此成為「三陽」「三陰」六大門。稱「陽」者多熱,多實。稱「陰」者多寒,
多虛。
「表」之「陽」稱「太陽」,「表」之「陰」稱「少陰」 。「裏」之「陽」稱「陽明」 ,「裏」之「陰」稱「太陰」,「 半表
半裏」之「陽」稱「少陽」,
「半 表 半 裏 」 之 「 陰 」 稱 為 「 厥 陰 」

「陰陽」二字之釋義頗泛。以寒熱分「陰陽」 ,寒者為「陰」,熱者為「陽」
。以「表裏」分「陰陽」,
「表」為「陽」,「裏」
為「陰」。以臟腑分「陰陽」,臟為「陰」,腑為「陽」。以上下分「陰陽」,上為「陽」,下為「陰」。以左右分「陰陽」,左
為「陽」,右為「陰」
。以氣血分「陰陽」 ,氣為「陽」,血為「陰」。以虛實分「陰陽」
,虛為「陰」而實為「陽」 。其他以軀
體組織之內分泌液、水分、血漿等有物質者謂之「陰」 。身體之扺抗力、細胞之新陳代謝力、各臟腑之自然機能等屬於無形
者謂之「陽」。一部《傷寒論》所言「陰陽」之意義大率如此。
發熱而惡寒者,謂病發於「三陽」之「太陽」。無熱而惡寒者,謂病發於「三陰」之「少陰」。初病每自表始,以其有
熱,稱之為「陽」;以其無熱,稱之為「陰」。雖然,「太陽」、「少陰」皆主於病之在「表」,所差者為發熱與不發熱耳,而
虛實之分,亦於是判焉。發熱惡寒者,寒邪外束,「正氣」未弱,能鼓舞血液向外與之抵抗,故起發熱之證狀,即稱之為「太
陽病」。若寒邪外侵,
「正氣」已弱,不能鼓舞血行與之抵抗,則但寒而不熱,即稱之為「少陰病」 。故含有生理機能之充實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性,有抵抗病毒之能力者,亦可稱之曰「陽」;含有生理機能之衰弱性,已失卻抵抗力者,亦可稱之曰「陰」 。
「陰陽」之意
義明,乃可讀中醫書。
病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 日愈之說,不可拘泥。生理機能中, 原有抵抗病毒之一種能力,慎藥 之人與

四二
夫鄉農山居者,往往受病之後,節勞慎食 ,休養數日,即不藥而愈,此即生理機能 中自然發揮抵抗病毒之能力也。 但幾 日
得愈,則視病體之年齡、強弱、環境與病 邪之輕重而不一致。大率與氣候亦有關係 ,五日為一候,地球之轉動與赤 道線 距
離遠近,氣候每有變更,與病體之影響至 大。試觀虛弱病者往往至節令時,即覺不 舒適,甚至有舊病復發者。可見 古人 定
運氣之說,亦有所見而作也。七日愈,六 日愈,殆即從五日一侯,氣候轉移關係而 來,一候不愈再經一侯,事誠有 之。 至
於陽數七,陰數六之說,則出於《河圖》 生成數之詞,屬於數理。言七日六日而愈 者,古人囿於「陰陽」數詞之說 ,乃 有
此論,似未可盡信也。
註:生成數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
地十成之。」其大意為孤陰不生,獨陽不 長,必陰陽合而後萬物能化生。如今日言 化學之理,必二種不同性質之物 相合 ,
始起變化作用之意。以天地代「陰陽」 ,水、火、木、金、土代天地間之一切物質;一、二、三、四、五代水、火、木、金、
土之數。自一至五,等於「孤陰」 、「 弧陽」
,不起變化。自五加一,乃起生化作用,其意為「陽生」者「陰成」,「陰生」者
「陽成」。從五起者,以萬物土中生也。五加一為六,六為偶數,偶為「陰」 ,故曰「陰數」六也。五加二為七,七為奇數,
奇為「陽」,故 曰 「 陽 數 」 七 也 。
十條:
「太陽病」
,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似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
,使經不傳則愈。
本條言病將傳變之預行醫治法。
解曰:
「太陽病」頭痛、發熱等至七日以上,「正氣」漸復而病自退。仲景不解其為生理機轉之故,乃以傳經之理釋之,
謂行其經已盡故也。若病仍不退,有欲作再傳一經之勢 者,針「足陽明」之穴,使不能傳其經,即可自愈云。
註釋本條者,有謂日傳一經, 「六經」傳六日,至七日「六經」已傳徧而不愈者,則又從「太陽」起而再傳之。有謂「太
陽病」至七日以上自愈,為一經已行盡,可以自愈,不愈則再傳「陽明」 ,故針「足陽明經」以泄其邪,使其不能傳而自愈
云云。雖然,仲景《傷寒》所言之「六經」,確為《內經》所謂之「六經」。但一經有一經之病狀,日傳一經,當日變其病
態,六日至「厥陰」,七日復至「太陽」,亦應見六日「厥陰病」之消渴、吐蚘等證狀,至七日一變而為頭痛、項強之證狀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矣。恐古今醫家未有見如此之證狀者。果 有之,曷不早為針治,必待七日見其再傳 而為之耶?日傳一經之說,不攻 自破 。


六日行「太陽」一經,亦不合理。即以《內經》之義言,營衛之氣流行,一日一夜漏水百刻,五十周於身,則人身十二經,
氣血流走一晝夜有五十次之多,計算二刻鐘即一周於身。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 「足太陽膀
胱經」, 《 內經》言其長為八尺,十三呼吸 即可行盡其經,如何需七日以上始行盡其 經 耶 ? 果 需 七 日 以 上 始 行 盡 其 經 , 何 以
一二日之間,即見「少陽」或「陽明」甚至「厥陰」之證狀者?可見亦不合理。柯韻伯亦大斥日傳一經之非。要之, 《傷寒》

四三
之「六經」 ,即《內經》謂所之「六經」 。《內經》有云: 「一日太陽,二日陽明,…」 ,安知其非以「日」為「曰」字之誤耶?
本條之言「行其經盡故也」 ,乃仲景解釋其「太陽病」自愈之理,彼未知生理機轉之故,以理想行其經盡強解之。見其病態
《永諸藏書》

轉變,則以再經強解之耳。針「足陽明」 ,使經不傳,則非言,確能使頭痛、發熱等自解。然則既有其效,傳經之理當合
矣。曰:是又不然。仲景未言針「足陽明」何穴,周禹載謂「趺陽脈」 ,柯韻伯謂針「足陽明」之交,陳修園謂針「足三里」,
莫衷一是。按「足陽明」與「足太陽」之交為「睛明穴」, 「睛明」不能治腹痛、發熱等證,憑空理不求實際,可謂荒謬之
極。「趺陽脈」為「衝陽穴」, 「 衝 陽 」 古 人 禁 針 , 出 血 堪 虞 ,亦 是 憑 空 理 之 談 。 「足三里」比較切於實際。以「太陽病」頭
痛、發熱等證,其血液大多奔放於表層與上部, 「三里」一針能引血壓下降,頭部充血即趨下行,而頭痛可愈,腦系之壓迫
遽減,生理機轉可為之一變而汗出熱解。依澹盦經驗,當取「頭維」 、「足 三里」 、「內庭」諸穴,可確實收效於俄頃。總之,
仲景 雖 未 明 生 理 機 轉 之 故 , 欲 解 其 理 , 欲 求 其 治 , 理 想 《 內 經 》 之 義 而 推 測 之 。 針 「 足 陽 明 」 經 而 收 效 , 信 乎 傳 經 之 理 為
不誤,即筆而出之耳。本條真義,「太陽病」頭痛不解,有傳經之勢時,針「足陽明」經。
十一條: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本條為預測「太陽病」欲解之時。
解曰:「太陽病」將欲解退之時,每在「巳時」至「未時」之間。
此解不過隨文釋意,求其真義,既不可得,徵之實際,亦不盡然。按《傷寒》六經皆有欲解時: 「太陽病」從「巳」至
「未」上;「陽明病」從「申」至「戍」上;「少陽病」從「寅」至「辰」上;「太陰病」從「亥」至「丑」上;「 少陰病」
從「子」至「寅」上;「厥陰病」從「丑」至「卯」上。理不可解,事待徵驗,仲景必有根據與體驗而得。百餘註家,皆以
天地感應之氣與「陰陽」之數為解。言之成理,豈信而 有徵耶?有待進一步之研究。錄數則於下,以供參閱。
周禹載曰:
「太陽病自解,固如是矣。服湯而解,亦如是乎?曰然,縱使服湯有先後,則其解應無定期,然亦必至其所
主之時,而精神爽慧也。」
《金鑑》曰:
「凡病欲解時,必於其行氣之旺。太陽,盛陽也,日中陽氣盛,故從『巳』『午』
『未』之旺時而病解。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柯韻伯曰:
「『 巳』
『午』為陽中之陽,故『太陽』主之,至未上者,陽過其度也。人身陰陽,上合於天,天氣至『太陽』
之時,人身『太陽』之病得藉其主氣 而 解 , 此 天 人 感 應 之 理 也 。 」
陳修園曰:「察陰陽之數,既可推其病愈之日,而六經之病欲解,亦可於其所旺時推測而知之。 『 太陽病』欲解之時大
抵從『巳』至『未』上者,以『巳』、
『 午 』 二 時 為 日 中陽氣之所主,邪欲退,正欲復,得 天 氣 之 助 , 值 旺 時 而 解 矣 。 」

四四
十二條:
「中風」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本條言病解而未痊愈者,預測其痊愈之期意。
解曰:「太陽中風症」
,經表解之後 ,尚未舒適者,再經一候,約至第十二日可以痊愈。
「太陽中風症」
,病在肌表,使之病從肌表而退,即名之曰表解。了了者,清楚也。不了了,謂病雖解,精神體氣尚未
恢復清楚也。尚須靜養數日,約再經一候 ,至十二日間精神可恢復痊癒。蓋本條原 接上文「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 上自 愈
而來,七日以上雖解而不了了者,須至十二日而愈之意 也。此亦預測之詞,非必然之謂,未可拘為定論也。
本條原文首句為「風家」
。「風家」應指素有「風病」者而言,如「風濕痹痛」等,纏綿數年不痊愈者,可謂「風家」。
「中風」為偶有之事,不能稱為家。註者皆以「中風病 」為解,曷不直接改為「中風」二字以醒眉目耶。
十三、四條: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本條辨寒熱之真假,示人以甄別之的。
解曰:病人皮膚,按之有大熱,而病人反 欲得近衣被者,其熱為假熱,祇在皮 膚表層,實有真寒在骨髓之內也 。如病
人皮膚不甚溫,四肢厥冷,似有大寒,但不欲 近衣被者,其寒為假寒,祇在皮膚外 層 , 實 有 真 熱 在 骨 髓 之 內 也 。
成無己曰:
「皮膚言淺,骨髓言深;皮膚言外,骨髓言內。身熱欲得衣者,表熱裏寒也;身寒不欲衣者,表寒裏熱也。」
裏寒外熱,其熱為假,內為心臟衰弱,成為虛寒,外為浮熱,由於體溫外越,內愈寒,則外愈熱也,屬「通脈四逆陽」
證。外寒裏熱,其寒為假,以血與熱集中 於裏,不能通越四肢,內愈熱則外愈寒, 所謂熱深厥亦深也,屬「四逆散 」證 。
真寒似熱,真熱似寒,初學者首要辨別清 楚。本條雖示人以辨別寒熱真假之法,但 僅舉欲近衣不近衣為別,實太簡 略。 玆
補一稍明瞭之辨別法列表如下: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面色 口鼻氣 舌形 脈象 按胸腹
真 面部表皮雖冷, 呼出氣必 舌雖白而質 脈雖沉 四肢雖寒,
熱 面色雖滯,兩目 熱,且急 糙,苔雖薄而根 細,必兼 胸腹必熱,
假 則炯炯有神。 促,或有臭 部必厚,或黃而 數疾。 久按且蒸蒸

四五
寒 氣。 疏鬆,或潤而齒 有熱氣。
枯。
《永諸藏書》

真 兩顴色紅,界限 呼出氣不 舌雖乾而質 脈雖雖 胸腹部按之


寒 分明,紅部雖鮮 溫,且不急 淡,或紅而質 浮數,按 不蒸手,初
假 豔,而不紅部則 促,氣亦不 潤。 之則無 按似熱,久
熱 白中帶青。 臭。 力。 按如平人,
不覺甚熱。
十五條: ,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
「太陽中風」 「桂
枝湯」主之。
本條言「太陽中風」之證狀與治法。
解曰:「太陽」發熱、汗出、惡風之「中風病」,其脈淺按之則浮,深按之則弱,或手部之脈浮,足部之脈弱。浮為熱
自外發之故;弱為汗自內出之故,且見嗇縮怕泠,洒淅惡風,陣陣轟熱之狀,並兼鼻呼吸有聲如鳴而時作乾嘔等之病狀者,
以「桂枝湯」主治之。
「陰陽」二字,已釋第九條中。此條之「 陽 浮 」 而 「 陰 弱 」 指 脈 象 ,
「陽」指淺按,
「陰」指重按。輕按之浮者,血熱
奔放於表層也。血之所至,即熱之所至,血之奔放於肌表,其熱亦發於肌表,故曰「陽浮者熱自發」 。重按之弱者,脈管纖
維不緊張,皮下神經亦弛緩也。皮下神經弛緩,汗腺亦得弛緩,表熱蒸發汗腺,汗液自出矣,故曰:「陰弱者汗自出」。若
診手足二部以辨之,則手部之脈「浮」,血液活動趨勢於上也,故發熱而惡寒。足部之脈「弱」,下腹「丹田」之氣不足,
內不固而收攝力微,故汗自出也。明白生 理機構,單診手部之脈以論病也可,診手 足二部之脈以論病,亦無不可。 嗇嗇 惡
寒者,踡縮偎倚怕冷也。淅淅惡風者,如 猝沃冷水而驚惡之狀也。翕翕發熱者,血 充於表,陣陣作轟熱之狀也。此 為「 太
陽中風」特有之證狀。鼻鳴為鼻黏膜發炎 ,呼吸出入不利之故。乾嘔為血熱向上奔 放,引起胃神經之反射也。鼻鳴 、乾 嘔
為「太陽中風」之兼證,非如主證之必有證狀。「桂枝湯」則治「太陽中風」之主證,主證去,兼證亦隨之而解矣。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為浮;舌為苔薄白。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本條之針法:
風府Τ、風池Τ、頭維Τ、外關Τ、合谷Τ。
取「風府」治項強、惡風;「風池」治頭痛、噁心;「 頭 維 」治 頭 痛 ;
「外關」治鼻鳴、乾嘔、發熱、惡風;「合谷」治

四六
鼻鳴、發熱、頭痛。一以直接解散頭部之充血 ,一以誘導法引去頭部充血,血降則生理機構 即得乘機轉變,而汗出熱解。
附註:「針灸法」,能疏通經絡,宣導氣血,直接刺激病灶部之神經與組織,或以反射法刺激各項生理之中樞神經,使
之發生機轉,其學理已詳於拙著之《中國針灸學》,於此不再詳敘。 「傷寒」各證,皆可用「針」或「灸」代替藥劑治療,
其收效往往能隨手見功,較藥劑為迅速而無偏弊。但亦有不及藥劑之處,如「滋補劑」 、「瀉 下劑」
,要差遜一籌矣。總之,
治病如救火,以取速效為貴。故將仲景《傷寒》條文有湯劑治療者,補入「針灸治療」 ,隨學者之採用,以助藥劑之不及。
每穴應「針」應「灸」,或「針灸」並用,或「針法」,應用強刺激或輕刺激者,則標符號於穴名之下:以∣代「針」 ,以×
代「灸」。以Ⅸ代「針」後再「灸」,或作「溫針」,以Τ代「針」之強刺激,以⊥代「針」之輕刺激。
再註:方有「桂枝湯」
、「麻黃湯」等,而「針灸法」不能以某某幾穴代「桂枝湯」
,或某某幾穴代「麻黃湯」
。「針」與
「灸」之取穴,概以症狀為定則,若 以某穴能代某藥,則根本不可能也。
桂枝湯方:
桂枝
桂 枝三
三兩兩(
(去去皮
皮))
,,芍芍藥藥三三兩兩,,甘甘草草二二兩兩((炙炙))
,生
, 生薑
薑三三兩
兩((切
切))
,,大大棗棗十十二二枚枚((劈劈))


右五
右 五味
味, 咀
, 咀三
三味味,,以以水水七七升升,,微微火火煮煮取取三三升升,
,去去滓
滓,,適
適寒寒溫
溫,,服服一一升升。。服服已已須須臾臾,,啜
啜熱 稀粥
熱稀 粥一
一升升餘
餘,,以
以助助藥
藥力力。
。溫溫覆

令一
令 一時
時許許,
,遍遍身
身
微微似
似有有汗
汗者者益
益佳佳。
。不不可
可令令如
如水水流
流漓漓,,病
病必必不不除除。。若若一一服服汗汗出出,,病病差差,,停
停後後服
服, 不必
,不 必盡
盡劑劑。
。若若不
不汗汗,
,更更服

依前
依 前法
法。。又
又不不汗
汗,,後
後服服小
小促促其
其間間,
,半半日
日許許,
,令令三
三服服盡
盡。。若
若病病重
重者者,,一一日日一一夜夜服服,,周周時時觀觀之之,
,服服一
一劑劑盡
盡,,病
病證證猶
猶在在者
者,,更
更作作服
服。。
若汗
若 汗不
不出出,
,乃乃服
服至至二
二三三劑
劑。。禁
禁生生冷
冷,,黏
黏滑滑、
、肉肉麵
麵、、五
五辛辛、、酒
酒酪酪、
、臭 臭惡惡等等物物。。
「古之方劑,錙銖分量與今不同。謂咀者。即令剉如麻豆大是也。云一升者,即今之一大白盞也。云銖者,
李東垣謂:
六銖為一分,即二錢半也,二十四銖為一兩也。云三兩 者即今之一兩,云二兩即今之六錢半也。」
程知曰:「古今量度,惟漢最小,漢之一兩,惟有今之三錢半強,故《千金》、
《本草》以古三兩為今之一兩。然世有古
今,時有冬春,地有南北,人有強弱,大約古用一兩,今用一錢足矣。宜活法通變,不必膠柱而鼓瑟,則為善法仲景者矣。」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錢天來曰 :
「漢之一升,即今之二合半也。」
汪琥曰:
「古方全劑,謂之一劑。三分之一,謂之一服。凡用古方,先照原劑按今之馬子折實若干重。古方載三服者,
只取三分之一,依法煎服。載再服者,宜分而次服之。頓服者,取一劑而盡服之,只要取今之馬子折之。至『大棗』、『烏
梅』之類,仍照古方枚數,以馬子有 古今之不同,而果枚古今無異也。」
徐靈胎曰:
「今之論古方者,皆以古方分兩太重為疑。以為古人體氣厚,故用藥宜重。不知此乃不考古,而為此無稽之

四七
談也。古時升斗權衡,歷代各有異同,而 三代至漢,較之今日,得十之二。余親見 漢時有六升銅量,容今之一升二 合。 如
『桂枝湯』乃『傷寒』大劑也,『桂枝』、『芍藥』各三兩,
『甘草』二兩,共八兩,亦不過一兩六錢為一劑,分作三服,則
《永諸藏書》

一服不過今之五錢三分零。今人用藥,必 數品各一二錢或三四錢,則反用三兩外矣 。古人之用藥,分量未嘗重於今 日, 而


謬說相傳,方劑日重,即此一端而荒 唐若此,況其深微者乎。」
「咀,古之制也。古人無鐵刀,以口咬細,令如麻豆大,為粗藥煎之,使藥水清,飲於腸中則易升易散。
陶弘景曰:
今人以刀剉為麻豆大,此咀之易成也。」
柯韻伯曰:
「『桂枝』之去皮,去其粗皮也。」澹盦按:
「桂枝」之力,即在皮內,去皮為去其表層之粗者,柯氏所言良
是。
本方之主證:為頭痛,發熱,汗出,惡風寒,脈浮弱。
「桂枝湯」為調和營衛解肌之劑,以「桂枝」強「心氣」,助「正氣」,以驅散外邪,邪散則頭痛、項強、發熱皆愈。
本方以之為「君」。「君」者指其為一方中之主藥也。「芍藥」為和緩攣急,引血內返,使血液不致向外奔集。
「桂枝」驅邪
外散。「芍藥」則引血內返,本方以之為「臣」。「臣」言協同主藥以補偏救弊者也。
「甘草」緩和神經,補養液質。「大棗」
增加營養而化水毒,偕「甘草」共為補償發熱汗出之損失。「生薑」溫胃健胃,本方用之以止嘔,且助「桂枝」之發散。
「甘」、
「棗」、
「 薑」為本方之「佐使」
。「佐使」者,助主藥發揮作用也。
柯韻伯《傷寒附翼》云:
「此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肌發汗之總方也。凡頭痛發熱,惡風惡寒,
其脈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經,不論『中風』、『傷寒』
、『雜病』
,咸得用此。惟以脈弱、自汗為主耳!愚常以此湯治自
汗、盜汗、虛瘧、虛痢,隨手而愈。因知仲景 方可通治百病,與後人分門證類,使 無下手處者,可同年而語耶!」
《類聚方廣義》曰:
「『桂枝湯』者,蓋經方之權輿也。 《 傷寒論 》 ,資始於『桂枝湯』
,《雜病論》發端於『栝蔞桂枝湯』,
必非偶然也。斯書亦列以『桂枝陽』為眾方之嚆矢。仲景之方,凡二百餘首,其用『桂枝』者,殆六十方。其中以『桂枝』
為主藥者,垂三十方。可見是方者, 此 其 他 諸 方 變 化 為 最 多 也 。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方機》本方條曰:「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正證也,亦當投此方矣。若因咳嗽,嘔逆,而頭痛者,則非此湯之
所治也。」又曰:
「惡寒,鼻鳴,乾嘔者,外邪之候也,此方主之。脈浮弱,或浮數而惡寒者,證雖不具,亦用此方。浮數,
浮弱者,蓋『桂枝湯』之脈狀也。」又曰:「汗,吐,下後,更湊一證,又發熱,汗出,而身疼痛者,此方猶為可用。若脈
浮緊而疼痛者,則非此湯所治也。」

四八
「桂枝湯」之服法,必需注意,服藥後啜熱稀粥一杯,以助發汗,為不可少。溫覆取遍身微似有汗者佳,不可令
如水流漓,更屬重要。
十六條:
「太陽病」
,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
「桂枝湯」主之。
本條言「桂枝陽」之主證。
解曰:凡病見頭痛、發熱、自汗出而惡風者,不論其為「傷寒」、
「中風」或「雜病」
,皆可以「桂枝湯」主治之。
頭痛,
「三陽病」皆有之,「太陽」頭痛,每在正中與後頭部。發熱,「三陽病」皆有之,「太陽」發熱,必惡風寒。汗
出,
「太陽」 、「陽明」共有之,
「太陽」汗出,必惡風。惡風,「太陽」
、「少陽」共有之,「太陽」惡風,必兼發熱。「太陽」
復包括「傷寒」與「中風」二證,頭痛、發熱、惡風,「傷寒」、「中風」皆有之,獨異者,「中風」有汗出耳。如無汗出,
則非「桂枝湯」所主矣,故汗出為「太陽 傷寒」與「中風」之分歧點。審證必如此 分析,乃不致方藥誤投,犯虛虛 實實 之
誡。
與病者相對,病人每將一切身上所感病苦 ,滔滔陳述,甚少將重要綱領提舉。 如述一感冒病,必曰:一身作痛 ,夜不
安眠,腰幹作脹,口淡無味,不思飲食,頭痛腦脹,四肢疲倦…如是不實不盡之報告,而對於頭痛抑頭暈?痛暈又在何部?
有無頭項強?有無噁心欲嘔?惡寒抑係惡 風?汗之有無等?反略過不涉。醫者苟未 於此等處詳與詰問,決不得病之 要領 。
病有主證有兼證,主證決然備具,兼證則隨人體質而各有不同。中醫研究醫病,即在審證擇要,即如「桂枝陽」一證而言,
只要有發熱、惡風、汗出、脈浮,即已主 證備具,其他頭痛或頭暈,身疼或腰脹, 項強、噁心、食少、口淡等等之 有無 ,
可捨而不論矣。若粗工僅憑病者言,而不審其主證之所 在,見病治病,則藥味多而力散,療效不強矣。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弱;舌苔當為薄白。
本條之針法:如上條。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十七條:
「太陽病」
,項背強儿儿,及汗出、惡風者,
「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本條言「太陽中風」兼項背強之治法。
解曰:發熱、惡寒、頭項強痛之「太陽病」
,兼見項部牽引至背,亦作強而儿儿然不舒,及汗自出而惡風之證狀者,以
「桂枝加葛根湯」主治之。
本條原為「太陽中風症」
,觀其汗出、惡風知之也。故仍用「桂枝湯」
,因另有項背強儿儿一證,再加「葛根」以治之。

四九
成無己曰 :
「 儿 音 殊 , 引 頸 之 貌 。 儿 , 短 羽 鳥 也 。 短 羽 之鳥,不能飛騰,動則先伸引其頭耳。項背強,動不如之。」
程應旄曰 :
「儿儿者,俯仰不自如之貌。
《素問.刺腰痛論》曰 :
『腰痛俠背而至於頭,儿儿然』,儿儿之義可見矣。」
《永諸藏書》

和久田氏 曰 :
「儿儿者,以項背強形容不便反 顧伸舒之辭也。謂其強度極甚,故假此狀之。」
湯本求真氏曰:
「項背強儿儿者,乃至腰部沿脊部之兩側,向後頭結節處,上走筋肉群之強直性攣急也。故病者若自云
肩凝,或腰部牽痛,可照愚說問診。尚有 疑義時,則於右筋肉群,以指頭沿其橫徑 ,強力按壓,而觸知有凝結攣急 ,同 時
詢病者疼痛,則斷為項背強几几,百不失一矣。」
湯本氏之說是也,項背之所以強者,以背部肌肉組織中之黏稠液凝滯,水氣不能在其間流動故也。
「葛根」有升引水氣,
解散凝滯之力,故「葛根」有通痹、解毒、排膿、破血諸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舌當為薄白苔。
本條之針法。
風池Τ、身柱Τ、風門Τ、外關Τ、合谷Τ、申脈Τ。
取「風池」以治項強、頭痛、惡風;「身柱」治項背強、發熱;「風門」治儿儿背強。以上之穴皆直接疏通該部之血行
與組織之攣急。取「外關」
、「合 谷 」
、「申 脈 」
,則以誘導與反射兩種作用,從經絡連系疏通,其部之凝滯與頭痛、發熱之充
血解散,以達病愈之目的。
桂枝加葛根湯方:
桂枝
桂 枝三
三兩兩(
(去去皮
皮))
,,芍芍藥藥三三兩兩,,生生薑薑三三兩兩((切切))
,甘
, 甘草
草二二兩
兩((炙
炙))
,,大大棗棗十十二二枚枚,,葛葛根根四四兩兩。。
右六
右 六味
味,,以
以水水七
七升升,,內內諸諸藥藥,,煮煮取取三三升升,,去去滓滓,
,溫溫服
服一一升
升,,不
不須須啜啜粥粥,,餘餘如如「「桂桂枝枝湯湯」」將將息
息,,及
及禁禁忌
忌法法。

本方之主證:為發熱,汗出,惡風,而項背強者。
十八條:
「太陽病」
,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
,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可與之。
本條言「太陽病」誤下後,可否再用「桂枝湯」之審辨法。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解曰: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之「太陽病」,如醫與誤下之,病若不因下而變證,其脈浮、頭痛等之病證依然,而有翕
翕發熱然之氣上衝者,可知其外邪未陷, 正氣未弱,可與「桂枝湯」方,用前之啜 粥微汗法治之。若因誤下之後, 脈不 見
浮,知其正氣已虛,已不能鼓動氣血向上向外抗拒病毒,即本文所謂不上衝者,則不能與「桂枝湯」 。視其病狀之變態,如

五○
十九條之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其氣上衝者,非少腹有氣上衝胸腹,乃係一種如十五條淅浙惡風、翕翕發熱之自覺感。 「太陽 病」
,表未解,不許用下,
恐使其裏氣虛而外邪陷,今誤下之,裏氣 雖未虛,但已受挫,為欲抵抗病毒之內陷 ,不能不假其餘勇向外抵禦,乃 有作 翕
翕發熱之感,即一陣一陣覺頭面背部有轟 熱之感,此即為自覺氣上衝,醫者可詢而 得之。診其脈,仍為浮,並未因 下而 減
其浮之趨勢,如可見其裏氣未虛,仍有向 上向外作抵禦之勢,此即為其氣上衝之一 種表示。若認為本條其氣上衝者 另有 一
種氣在腹內攻衝,則誤矣。
丹波氏 曰 :
「上 衝 , 諸 家 未 有 明 解 , 蓋 此 謂 『 太 陽 』 經 氣 上 衝 , 為 頭 項 強 痛 等 證 , 必 非 為 氣 上 衝 心 也 。 」
湯本氏曰:
「『太陽病』者,可專發表,不可下也。醫誤下之,因反動而致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降其上衝之氣。
非然者,不可與之。『氣』者,觸於五官而無形,乃一種活動力。此所謂『氣』,指神經作用之意,即發作的上走性神經證
之謂。非必自少腹而衝於胸,只為上衝之應, 而但現頭痛耳,前條之頭痛是也。」
十九條:「太陽病」 「桂枝」不中與也。視其脈證,知犯何
,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
逆,隨證治之。
本條示治病以脈證為標準,不憑日數作定則。
解曰:
「太陽病」有二三日,已與發汗,或已與吐法,或已與瀉下,或已與溫針,而病仍不解者,則此為不良證狀, 「桂
枝陽」已不中與之矣。應觀察其脈形與證 狀,知其所犯為何種之逆治。由汗而致歟 ?由吐而致歟?抑由下或溫針而 致歟 ?
當隨其脈證而治之。
「若」作「或」字解。
「壞」作「不良」解。 「太陽病」
,或因汗不如法,或誤用吐、下法、溫針法等等,而致其病仍不
愈,乃變為不良之證狀矣。仍不解者之「解」,非指原病如頭痛、發熱、惡寒、脈浮等之仍在未變也。此為壞病之「壞」,
亦非敗壞至已臨不可救治之謂也。觀下文知犯 何逆,隨證治之,可知病已變為他種證狀,仍 可隨其所變之證狀依法治之。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柯韻伯曰:「
《內經》曰:『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汗不解者,當須更汗。』吐、下、溫針之法,非『太陽』所宜,而
三日中亦非吐、下之時也。治之不當,故 病仍不解。壞病者,即變證也。若誤汗, 則有汗漏不止、心下悸、臍下悸 等證 。
妄吐,則有飢不能食、朝食暮吐、不欲近衣等證。妄下,則有結胸、痞硬、協熱下利、脹滿、清穀等證。火逆,則有發黃、
圊血、亡陽、奔豚等證。是『桂枝證』已罷,故不可更行『桂枝湯』也。
『桂枝湯』以五味成方,減一增一,便非『桂枝湯』,
非謂『桂枝』竟不能用也。」

五一
隨證治逆法:
「太
「 太陽
陽中中風
風」」
,即
, 即禁
禁大大汗
汗,,誤
誤汗汗之
之變變證
證,,不
不外外發
發生生液
液乾乾、
、體體溫
溫減減低
低等等證
證,,大
大致 如下
致如 下數
數條條:

《永諸藏書》

汗漏不止,小便少,四肢急,
「桂 枝 加 附 子 湯 」 救 之 。 灸 「 神 闕 」
、「氣海」
、「陰郄」

身疼痛,脈沉遲者,
「桂枝」加「芍藥」
、「生薑」各一兩、
「人參」三兩,
「新加湯方」救之。針「合谷」
、「 外關」
、「復
溜」
、「後谿」 。
汗出過多,心下悸欲得按者,
「桂 苓 甘 草 湯 方 」 救 之 。 灸 「 巨 闕 」
、「水分」

臍下悸欲作奔豚者,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救之。灸「水分」、
「關元」、
「腎俞」。
小便不利時,微熱消渴者,「五苓散」救之。針「合谷」
、「外關」
、「中極」
、「足三里」
、「陰陵」

心下悸,頭眩,身動振振欲擗地者,
「真 武 湯 」 救 之 。 灸 「 神 闕 」
、「關元」

汗出,惡寒者,「芍藥甘草附子湯」救之。灸「神闕」。

]
]
「太
「 太陽
陽病病,
,萬萬不
不可可下
下,,誤
誤下下則
則裏裏氣
氣更更虛
虛,,或
或表表邪
邪內內陷
陷,,變
變證證大
大致致如
如下下數
數條條:

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針「合谷」、
「外關」、
「內關」。
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
「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救之。針「風府」
、「大 椎 」
、「內關」
、「經 渠 」
、「合谷」
、「陰
陵」
、「足三里」。
下利不止,脈促,喘而汗出者,
「葛根黃芩黃連湯」救之。針「合谷」
、「 足三里」
、「內庭」
、「天樞」
、「大小腸俞」
、「中
膂俞」。
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身為振振搖者,
「苓桂朮甘湯 」救之。灸「中脘」
、「水分」
、「足三里」

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豉湯」救之。針「間使」、 「勞宮」、 「足三里」 、「公孫」、「湧泉」

「太
「 太陽
陽病病」

,,亦
亦不不應
應用用吐
吐法法,
,吐吐能
能傷傷胃
胃,,引
引起起胃
胃部部食
食道道充
充血血。
。誤誤吐
吐之之變
變證證,
,大 致如
大致 如下
下數數條
條::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腹中饑而不欲食者,
「大黃甘草湯」救之。針「中脘」、
「內庭」。
不喜糜粥,欲食冷物,朝食暮吐者,「吳茱萸湯」救之。灸「膻中」
、「中脘」

心煩,不欲近衣者, 「梔 子 生 薑 豉 湯 」 救 之 。 針 「 間 使 」
、「勞宮」 。

五二
「太
「 太陽
陽病病」

,,固
固宜宜汗
汗解解,
,不不宜
宜用用火火攻攻使使之之汗汗解解。。古古之之溫溫針針為為火
火針針,
,可可以
以劫劫汗
汗, 發熱
,發 熱者
者則則忌
忌之之。
。其其變
變證證大
大致致如
如下下數
數條條:

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
「柴胡加龍牡湯」救之。針「大包」
、「大椎 」
、「 間使」
、「陰陵」。
火熱與邪熱相薰灼而發黃者,
「茵陳蒿湯」救之。針「至陽」、
「腕骨」、
「湧泉」。
火熱而致陽盛、陽亢,為衄血、咯血者,
「三 黃瀉心湯」救之。針「合谷」
、「內庭」

陰虛,小便難者,「豬苓湯」救之。針「中極」
、「腎俞」
、「復溜」

腹滿而喘,身熱而渴者,「承氣湯」救之。針「支溝」、
「承山」、
「曲池」、
「合谷」、
「足
三里」、
「內庭」。
口乾咽燥者,
「苦酒湯」救之。針「少商」、
「魚際」、
「液門」、
「天鼎」、
「廉泉」。
胃亢熱而噦者,「竹茹橘皮湯」救之。針「內關」
、「足三里」、
「中脘」。
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牡湯」救之。針「間使」
、「大陵」
、「湧泉」

針處被寒,發奔豚者,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救之。 灸「水分」
、「關元」
、「腎俞」

趙晴初曰:
「人身內外作兩層,上下作兩截,而內外上下,每如呼吸而動相牽引。譬如攻下而利,是泄其在內之下截,
而上截之氣即陷,內上既空,其外層之表 氣連邪而入,此結胸之根也。譬如發表而 汗,是疏其在外之上截,而在內 之氣 跟
出,內上既空,其內下之陰氣上塞, 此痞悶之根也。識此,在上禁過 汗,在內慎攻下之法,後讀仲景 《傷寒論》結 胸及 痞
塞諸證,則冰消雪化矣。」
總之,「太陽病」之「中風症」,祇可微汗,不可大汗。吐、下、溫針,則絕對禁忌。註家都以本條為汗、吐、下、溫
針各法皆用遍而病不解,乃為壞病者,誤 也。果爾,則已為不可收拾之症矣。與下 文「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文 意亦 不
接合。可見汗、吐、下、溫針,用一 法 即 成 逆 症 , 拙 者 三 叮 嚀 之 。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二十條:
「桂枝湯」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當須識此,勿令誤也。
本條點明「桂枝湯」之作用在解肌,非發汗大劑。
解曰:
「桂枝湯」本為和解肌膚之劑,若其人脈浮而緊,發熱,汗不出者,與「桂枝湯」之主證為脈浮而緩或浮而弱,
及發熱,汗自出者,截然相反。脈證不合,不可與「桂枝湯」也。蓋此證為「麻黃湯證」
。其脈之浮緊與浮緩,汗不出與自
汗出,為二方之不同點,當識而誌之,勿令有所誤用也。

五三
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乃外感風寒,皮膚 緊縮,而內部之血則向外奔放以抗拒 ,於是淺層脈管之血充溢而為浮 ,因皮
膚緊縮,血管外壁之神經亦緊張,故脈浮 之中而兼緊象,與汗出皮膚弛緩,脈亦見 緩者,適得相反也。發熱為產熱 中樞 機
《永諸藏書》

能亢進,熱隨血流充溢於肌表也。汗不出,汗 腺受寒氣之刺激而緊閉也。本證應與發汗,疏 通汗腺,解散外寒。


「桂 枝 湯 」
祇能微汗,不能大汗,且有「白芍」之引血內行,即欲汗亦不得汗矣,故曰不可與,以與之無效也。陳修園謂「甚矣哉, 『桂
枝湯』為不汗出之大禁」云云,未免過甚其詞耳。蓋用 之有害乃可禁,用之僅無效,何得稱曰大禁耶!
一般註家,每以「桂枝湯」為解肌,「麻黃湯」為解表,其實肌表二字可以通用,如「傷寒」大下後,心下痞,惡寒者,
表未解也。解表宜「桂枝陽」。
《外臺秘要》有「麻黃解肌湯」 ,即此可見肌表二字,原無分別。學者應以脈浮緊、發熱、汗
不出者為「麻黃湯證」;脈浮緩、發熱、汗自 出 者 為 「 桂 枝 湯 證 」
,斯辨矣。
二十一條: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
。得湯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本條指示酒客病「太陽中風」者,不可與「桂枝湯」之義。
解曰:若酒客病「中風」,不可與「桂枝湯」。不然,服之則作嘔,以酒客不喜甘味之故也。
酒客指好飲者。酒性熱烈,能使胃壁硬化,失去分泌與吸收作用,胃中水液不化,則聚而為濕,與熱交合,則為濕熱。
「桂枝」辛溫,能助其熱;
「 甘」
、「棗」甘緩,能助其濕。胃中濕熱瀰漫,則壅而為嘔,病未除而嘔增,故仲景戒不可與也。
酒客何以不喜甘?以酒含有酒精,胃神經 久被酒精之刺激,成為麻痹狀態,非 經酒精之刺激,不能發揮其作用 ,甘味
之品更使神經緩滯,失卻消化力,故厭甘 也。試觀好酒者之食前,苟不飲酒,飲食 無味,而食後極不舒,以神經未 得酒 精
之刺激,其分泌量不足消化食物也。然則酒客有「中風」之證時,以何方為適宜?曰:可與「葛根黃芩黃連湯」 ,以「芩」、
「連」化濕熱, 「葛根」散風邪以為治。雖然,病酒者量有大小,酒有濃淡,未可一概論也。宜以舌苔為標準,舌苔濁膩、
黃膩、厚膩者, 「桂枝湯」當忌與。若舌苔薄白者,證明其胃之消化力未弱,仍可與「桂枝湯」也,「葛」、
「芩」、
「連」反
為不妥矣。本條之酒客病,乃指胃神 經呆滯,有濕熱久留不去為戒。仲師 未定舌證,致後人疑信參半,有謂可用, 有謂 不
可 用 , 甚 有 謂 非 仲 景之 原 文 , 眾 說 糾 紛 不 清 矣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金鑑》曰:
「酒客,謂好飲之人也。酒客病,謂過飲而病也。其病之狀,頭痛,發熱,汗出,嘔吐,乃濕熱薰蒸使然,
非風邪也。若誤與『桂枝湯』
,服 之 則 嘔 , 以 酒 客 不 喜 甘 故 也 。 」 按 : 此 解 另 具 一 格 , 錄 作 參 考 。
二十二條:若喘家作,
「桂枝湯」加「厚朴」
、「杏子仁」

本條謂素有喘病者發生「中風症」之治法。

五四
解曰:若素有哮喘病家,因中風邪而病作,以「桂枝湯 」加「厚朴」
、「杏子仁」治之。
喘家為素有哮喘病之人,其肺之氣管多為痰阻,偶有感冒,即引起舊病共作。
「桂枝湯」祇治其新症,不能已舊疾之喘,
因加「厚朴」
、「杏仁」於「桂枝湯」中,兼平其喘。於此可見仲景之治病,注重新病,其舊恙則兼及之而已。
本條喘家之喘,為肺臟機能衰弱,肺組織 中之水分不能蒸化成為氣體,留滯而 為痰飲之屬,阻於支氣管中。身 體上稍
勞,或飲食不節,或稍有感冒,正氣微感疲勞 ,喘病即乘機竊發,宜審其誘因而先 除之,正氣恢復,喘病亦能自已。
本條承上條而來,喘家之上,亦應加「若」字為順,「杏子佳」為「杏子仁」之誤,從陳本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舌當為薄白苔。
本條針之針法:
風府Τ、風池Τ、頭維Τ、合谷Τ、外關Τ、 列缺Τ、足三里Τ、天突Τ、豐隆Τ。
頭不甚痛者「風池」
、「頭維」不必針;項不強者,
「風府」不必針;痰不多者,「天突」、
「 豐隆」不必針。
二十三條:凡吐家,服「桂枝湯」
,其後必吐膿血也。
本條言有嘔吐病者不可服「桂枝湯」之誡。
解曰:凡素有胃病作吐者,縱有「中風」證狀 , 不 可 與 「 桂 枝 湯 」
,否 則 , 服 湯 後 有 發 生 吐 膿 血 之 可 慮 。
本條之原文為「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陳氏本改為「凡吐家」,比較合理,從之。按服「桂枝湯」
吐者,未嘗見,即酒家服之而吐者亦未嘗 見。以「陽明」熱盛,服之而衄血、吐血 者間見之,若謂必吐膿血,則其 人必 有
胃癌、胃潰瘍之症,得辛熱之藥品,血管 與黏膜等破裂,而膿血隨出,比較近理。 蓋有胃癌、胃潰瘍者,其平素有 胃痛 欲
吐之證,故陳 本 改 為 吐 家 可 通 。 雖 然 , 神 經 性 之 嘔 吐 者 , 或 胃 酸 過 多 喜 吐 者 , 服 「 桂 枝 湯 」 決 不 致 吐 。 服 「 桂 枝 湯 」 而 吐
膿血,可謂僅有之症。果有胃潰瘍、胃癌之疾者,如有 感冒,可以「葛根黃芩黃連湯」代之。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數大或滑數,舌當見糜腐苔。
二十四條:
「太陽病」
,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
「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本條為「中風」發汗太多成為陽虛之救治法。
解曰:
「太陽中風病」,當與微汗法,若發汗太多,遂致體溫消失過甚,調節中樞失卻控制力量,則使調整各組織之機
能反常作用,不能恢復,因此汗腺開張之後收攝困難,而致汗漏不止。汗不止,則體溫消散,中醫簡稱曰「陽虛」,或曰「表

五五
虛」
。皮下神經以汗多「陽虛」而衰弱,不勝流動之空氣之刺激而惡風。且以汗漏不止,體內之水液消耗太多,小便之來源
《永諸藏書》

缺乏,更以體溫不足,各組織之細胞失溫 養而不活潑,機能因之減低,所以小便為 之難。至於四肢微拘急,難以屈 伸者 ,


體溫不能充分達於四肢,且以筋肉中之水液,已分泌為汗,「陽虛」液少,遂為拘急不利矣。病之焦點,在於汗漏而成「陽
虛」
。以「附子」強心生溫,活潑細胞,以救「陽虛」。「桂枝湯」養液固表,陽復液回,諸證皆可愈矣。
「桂枝加附子湯」,以「附子」強心生溫,活潑神經為君。
「桂枝」、
「芍藥」、
「生薑」治汗漏不止與惡風;「 附子」
、「芍
藥」治小便難;「芍藥」、
「甘草」、
「大棗」治四肢攣急,屈伸不利。藥無妄用,箭無虛發,惟仲師方有如此結構。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細或浮 弱;舌當為質淡,苔薄白。
本條之針法:
神闕×、關元×、陰郄×。
灸「神闕」、
「關元」,增高體溫,強壯心臟。壯數以麥粒大二三十壯為足。
「陰郄」三壯可矣,止汗有特效。其有頭痛
者,則取「風池」、「風府」、
「頭維」、
「合谷」等一二穴針之即愈。
桂枝加附子湯方:
桂枝
桂 枝三
三兩兩,
,芍芍藥
藥三三兩
兩,,甘
甘草草二
二兩兩(
(炙炙)

,,生生薑薑三三兩兩,,大大棗棗十十二二枚枚,,附附子子一一枚枚((炮炮,,去去皮
皮,,破
破八八片
片))


右六
右 六味
味,,以
以水水六
六升升,
,微微火
火煮煮取
取三三升
升,,去
去滓滓,,適適寒寒溫溫,,服服一一升升。。若若一一服服汗汗止止,,停停後後服服。。
本方之主證:為「桂枝湯證」之汗出不止者。
二十五條:
「太陽病」
,下之後,脈促,胸滿者, 「桂枝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
本條為「中風」誤下為胸滿、惡寒之救治法。
解曰:「太陽中風症」,應與微汗發之,醫乃誤下之,不特本病未解,反增脈促、胸滿者,以「桂枝去芍藥湯」治之。
若更增為惡寒,則於「桂枝去芍藥湯 」 方 中 再 加 「 附 子 」 以 治 之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太陽病」,即病在表,亦名表證。凡表證萬不可下,即使兼有裏證,亦應用表裡雙解之法。如「桂枝」加「大黃」 、
「桂
枝」加「承氣湯」之「厚朴七物湯」、「白虎」加「桂枝湯」等。如不兼裡證而誤下之,重則變為結胸、硬滿,或下利不止,
輕則變脈促、胸滿,即本條是也。脈促為 數中一止,因誤下之故,腸中受瀉下劑之 刺激,血液即向下奔集,但外有 風寒 之

五六
侵襲,心臟不得不增加其搏動之力,輸血 外行,與表病抗拒,終因下後力減,於努 力搏動中,偶有一止,以為間歇 ,遂 成
為促脈。總之,脈促為表示心臟尚能作抵抗運動。如三十八條「太陽病」 ,
「桂 枝 證 」
,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
也。可見正氣未因下而虛,尚能抵抗表邪不與內陷也。表邪未解,仍與「桂枝湯」方,但增有胸滿一證,非「芍藥」所宜,
故去之。胸滿者,因下後血返於裏,胸中血管充血,不能使之再增,且此時須鼓血外行,亦不應使之內返, 「芍藥」為引血
內返之品,故非去「芍藥」不可。若誤下,增脈促、胸滿之外,復見惡寒者,則產熱中樞機能亦為之衰弱,非增加「附子」,
以增其溫,以強其心,以壯其氣不可。
「太陽病」為表證,不宜下而誤下之,是 泄其在內之下截,而上截之氣即陷, 內上既空,其外層之表氣連邪內 入,此

C
o
u
i
g
a
n
s
P
u
l
s
e
結胸之根也。今脈促而胸滿者,促脈近似苛立根氏脈( ’ )
,為心室收縮期短,及末稍抵抗加強之故,又如
W
a
t
e
r
-
H
a
m
m
e
r
P
u
l
s
e
水流鎚狀脈( )
,脈之數急,似時止而復來也,是心臟衰弱之徵。但見胸滿,而不言滿而痛,且諸證未
具,故知胸未結。脈既促則呼吸亦受 影 響 而 加 速 , 因 此 感 覺 胸 滿 。
本條之舌證:當仍為薄白苔。
本條之針法:
有「桂枝湯」之證者:風府Τ、風池Τ、合谷Τ、外關Τ。
有胸滿之證者加:內關Τ、上脘Τ。
有惡寒之證者加:大椎×、神闕×。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
桂 枝三
三兩兩,
,甘甘草
草二二兩
兩((炙
炙))
,,大大棗棗十十二二枚枚,,生生薑薑三三兩兩。。
右四
右 四味
味,,以
以水水七
七升升,
,微微火
火煮煮取取三三升升,,去去滓滓,,適適寒寒溫溫,,服
服一一升
升。。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方之主證:為有「桂枝湯證」而兼胸滿者。東洞翁 則謂治「桂枝湯證」之不拘攣 者(指直腹筋不攣急之謂也)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桂枝
桂 枝三
三兩兩,
,甘甘草
草二二兩
兩((炙
炙))
,,大大棗棗十十二二枚枚,,生生薑薑三三兩兩,,附附子子一一枚枚((炮炮,,去去皮皮,,破破八八片片))


右五
右 五味
味,,以
以水水七
七升升,
,微微火
火煮煮取取三三升升,,去去滓滓,,適適寒寒溫溫,,服服一一升升。。若若一一服服惡惡寒寒止止,,停停後後服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
「治『桂枝去芍藥湯證』之微惡寒者。」(注意:此惡寒與表證之惡寒異,乃因誤治而成之陽

五七
虛惡寒,未可忘也。)
二十六條: ,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
「太陽病」
《永諸藏書》

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
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本條為「太陽」如瘧、脈微之治法。
解曰: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發熱、惡風寒之證,變為往來寒熱如瘧之狀,一時發熱,一時惡寒,熱之時間較多,
寒之時間較少,但其人不見嘔,大小便自 調,惟一日二三度發之往來寒熱。若脈見 微緩者,則其氣血已趨和緩,不 復向 表
層奔放,知其病欲愈也。若脈見微弱而惡 寒者,則為血行已感無力,體溫亦見減低 ,成為陰陽兩虛之症。此時治療 ,不 可
更發其汗,更不可用下劑或吐劑,重傷其 正氣也。若一日二三度發之往來寒熱,面 色反有見赤色而熱者,為血與熱 向表 層
奔放之象,病未欲解之候也。且因其不得 小汗出之故,熱鬱於表層既久,殘廢物質 停於汗腺中,欲出不出,影響及 皮下 之
淋巴毛細管發炎而作癢感,致全身皮膚必癢,此時宜以 小汗法解散風寒,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與之。
本條須作三節看:「太陽病」至「一日二三度發」為一節,言其自始迄今之主要證狀。
「 脈微緩」至「更吐也」為第二
節,反覆推斷其病之能否自愈。
「面色」至「身必癢」為第三節,重申第一節之證狀,述其無自解能力,為之主方以治之。
第一節如瘧狀,則非瘧疾可知,以瘧祇一日一發,或隔日一發,絕無一日二三度發者。或許為「少陽病」之往來寒熱,
但下文即申明其人不嘔,可知非「少陽病」。圊便欲自可,更知其不傳「陽明」,其一日二三度發之發熱惡寒如瘧狀,乃為
血液一時向外奔放,皮下血管充血,即覺 發熱而不甚惡寒,一時血液不向外奔放, 皮膚即因貧血而覺惡寒。從脈微 而觀 ,
正所謂陰陽俱虛,正氣不甚足,病毒亦不甚烈,正氣欲鼓病向外,乃為發熱,終因力不支而退轉,乃為惡寒。迨潛力再積,
又鼓外出而復熱,不支而退復為寒,如陣地之拉鋸戰, 祇須略壯其氣,微助其發散,故用「麻桂各半湯」也。
本條之主證: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無汗,以「桂枝湯」之半,強心、補血、和營衛,以「麻黃湯」之半,
微汗之。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本條之舌證:當為薄白苔。
本條之針法:
大椎Τ、間使Τ、合谷Τ、經渠Τ、 至陰Τ、屋翳Τ、曲池Τ、列缺Τ。
以「大椎」
、「間使」治寒疾如瘧。
「 合谷」
、「經渠」治汗不透澈。
「列缺」治頭痛、發熱。
「至陰」
、「屋翳」
、「曲池」治

五八
汗不出之身癢。隨症取穴,不必皆針。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
桂 枝一
一兩兩十
十六六銖
銖,,芍
芍藥藥一
一兩兩,
,生生薑
薑一一兩
兩,,甘
甘草草一
一兩兩,
,麻麻黃
黃一一兩
兩((去
去節節)

,,大大棗棗四四枚枚,,杏杏仁仁二二十
十四四個
個((湯
湯浸浸,
,去去皮
皮尖尖)

。。
右七
右 七味
味,,以
以水水五
五升升,
,先先煮
煮麻麻黃
黃一一二
二沸沸,
,去去上
上沫沫,
,內內諸
諸藥藥,
,煮煮取
取一一升
升八八合
合,,去去滓滓,,溫溫服服六六合合。。
《內臺》載此方,即「桂枝湯」原方分兩加「麻黃」二 兩,
「杏仁」七十個,白水煮服,取微汗。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本方治『桂枝湯』、
『麻黃湯』二方證相半者」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可用於外邪之壞症者或類瘧者,可勿論,並宜於其他發風疹而癢痛。」
二十七條:
「太陽病」
,初服「桂枝湯」
,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
、「風府」
,卻與「桂枝」湯則愈。
本條言「桂枝湯症」服「桂枝湯」而煩者之治法。
解曰:「太陽中風症」,初服「桂枝湯」,病未愈而反增燥煩者,以藥力不及,先與刺「風池」、
「風府」,降其上部之充
血,再與「桂枝湯」微汗之,則病可愈。
湯劑內服,每有見煩、或悶、或眩、或驚惕、寒戰等現象。一為藥不對症而起之變病,一為服藥而起之「瞑眩」現象。
所謂藥石不「瞑眩」,厥疾不瘳。此種「瞑眩」證狀,為正邪相爭之現象。審係藥症相合,不必改道易轍,如本條服「桂枝
湯」反煩不解之煩,即正邪交爭之所致。 苟正氣得勝,即得汗出而解。其曰不解, 非「桂枝湯」之不合法,乃正氣 不能 克
服病邪之所致,故刺「風池」、「風府」以助之,使充於頭項之血疏解,仍與「桂枝湯」解肌,則可愈矣。若醫者不明「瞑
眩」之理,遽以其煩燥而用「梔子豉湯」去治煩,則大誤矣。蓋其言不解者,發熱、汗出、惡風、頭痛等依然如故也, 「桂
枝湯」之證狀仍在也,故仍用「桂枝湯」,勝其病則愈。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舌苔當為薄白。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之針法:
風池Τ、風府Τ、頭維Τ、外關Τ、合谷Τ。
,不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
二十八條:服「桂枝湯」
一湯」

本條為「太陽病」服「桂枝湯」轉症之治法。

五九
解曰:「太陽病」,服「桂枝湯」後,不見汗出病解,而脈浮者反變為脈洪大,與服「桂枝湯」如前之啜粥法後,若變
《永諸藏書》

為形如瘧之往來寒熱,一日二三度發,二者皆可使之汗 出,必能解其病邪,宜用「桂枝二麻黃一湯」治之。
本條原文為「服『桂枝湯』大汗出」之「大」字,陳本改為「不」字,文義遂合理解,否則服「桂枝湯」而大汗出,
脈洪大,已成「亢陽」
,屬「白虎湯證」矣,安可再與「桂枝湯」 。諸家註謂未見煩渴,病仍在「太陽」,故可與「桂枝湯」,
此乃自圓其說。脈洪大,其血熱已沸騰; 大汗出,其津液消耗已過甚,安有不見煩 渴者耶!若與「桂枝湯」重汗之 ,可 必
其不為吐血、衄血,亦必成為狂亂不寧, 否則變為「亡陽」虛脫,可見「大」字是 有錯誤。且「桂枝湯」為微汗法 ,決 不
能逼其大汗,既有大汗,其脈因汗出而熱 散,當見浮緩,決不變為洪大,更可見「 大」為「不」字之誤。然則不汗 出, 何
以脈成洪大?此為服湯後,心臟得「桂枝 」之辛溫,必加強其驅溫向外作用,血亦 加強向外奔放,故脈搏亦加強有 力而 為
洪大,此必原有寒邪,病重藥輕,初服「桂枝湯」, 未 能使之汗,故再加「麻黃」以助其汗 ,所以下文有汗出必解也。
本條未提「太陽中風」
,僅以服「桂枝湯」作起,安知此病非純粹「太陽中風」之「桂枝湯」 。必兼有無汗之「麻黃證」
在,故單用「桂枝」尚不能解其表,僅鼓助心臟而為脈 洪大耳。本條病原提綱未清,遂致後之註者各釋不同。
服「桂枝湯」如前法啜粥之後,而轉為一 日再度發之寒熱如瘧狀,此為另一證 狀,必表解未淨,又復感冒,而 正氣已
挫,如二十六條欲驅邪外出,中途不支而退。 第生理機轉一再外透,乃有一日再度 如瘧之狀,亦須助之汗解即可。
汗出必解,為總承一二兩節之證,即服「桂枝湯」
,不汗出,脈洪大者,汗出必解。與服「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
日再發者,汗出必解。二者皆宜以「桂二麻一」治之。蓋第一節之證,脈雖洪大,因有寒邪外束,不能單與「桂枝湯」。第
二節之證恰如二十六條,第證情較輕,亦不必用「桂麻各半湯」,故皆以「桂二麻一」治之。
本條之主證:一為頭痛、發熱、惡寒、無汗、 脈洪大。一為寒熱如瘧狀,而有頭痛、惡寒。
本條二節之舌證、脈證:舌當為薄白苔;脈必兼浮。
本條之針法:
第一節:大椎Τ、曲池Τ、合谷Τ、 經渠Τ、外關Τ、內庭Τ。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第二節:大椎Τ、間使、合谷、外關Τ。
以「大椎」
、「曲池」
、「內庭」
,降血壓以清熱。
「合谷」、
「外關」、
「經渠」,出汗解邪。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六○
桂枝
桂 枝一
一兩兩十
十七七銖
銖,,芍
芍藥藥一
一兩兩六
六銖銖,
,麻麻黃
黃十十六
六銖銖(
(去去節
節))
,生
, 生薑
薑一一兩
兩六六銖
銖,,杏
杏仁 十六
仁十 六個
個((去
去皮皮尖
尖及及雙
雙仁仁)

,,甘
甘草草一
一兩兩二
二銖銖,

大棗
大 棗五
五枚枚(
(劈劈)

。。
按:「麻黃」去節、 「杏 仁 」 去 皮 尖 及 雙 仁 , 後 不 贅 , 俱 仿 此 。
右七
右 七味
味,,以
以水水五
五升升,
,先先煮
煮麻麻黃
黃一一二二沸沸,,去去上上沫沫,,內內諸諸藥藥,,煮煮取取二二升
升,,去
去滓滓,
,溫 服一
溫服 一升
升,,日
日再再服
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治『桂枝湯』證多,
『麻 黃 湯 證 』 少 者 。 」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中風傷寒』
,棄置多日,或發汗後,邪氣又纏繞不去,發熱、惡寒、咳嗽,或渴者,宜取
用以下三方」
。余曰:以下三方者,謂「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麻黃各半湯」、
「 桂枝二越婢一湯」也。
二十九條:服「桂枝湯」
,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本條為「太陽病」轉成「陽明病」之治法。
解曰:「太陽中風」,服「桂枝湯」後,散熱中樞機能亢進而為大汗出,產熱中樞機能更亢進,於是熱不因汗解,變為
大煩熱。汗出多而津液消耗,更為大渴,血熱 沸騰,脈搏由浮而變為洪大,如此變 證當以「白虎加人參湯」主治之。
大汗、大煩渴、脈洪大,方書稱為「陽明經病」,謂「陽明」主裏,「陽明病」即主病在裏且主實熱。其實熱為產熱中
樞機能異常亢進,生理機轉為發泄此項高 熱,散熱中樞即起而救濟,刺激汗腺,發 生大汗出,使熱可外散。但產熱 中樞 機
能繼續亢進,雖汗出而熱仍不減,於是汗 愈多而熱愈熾,以汗多則液少,液少則熱 增,熱增則腦神經為熱之薰灼而 為煩 ,
汗多則各組織之水分愈消耗而為渴,此熱 病成為煩渴之理也。產熱中樞機能亢進, 則熱度高,血得熱而湧,則脈為 洪, 血
管復因熱而擴張,則脈為大,此脈成洪大 之理也。本病之癥結在產熱中樞機能亢進 致熱度高,故以「白虎湯」清高 熱為 主
治,加「人參」防心臟之衰弱,補助津液之消耗。
「陽明病」,有「經症」
,有「腑症」
。經症者,熱在神經血液二系,腸胃未結實。經症以「白虎湯」為主方,本條是也。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腑症者,病在腸已結實,則以「承氣」為主劑。
「陽明病」之成也,有「陽明」自病,即溫熱病之一發即為高熱者,方書稱
曰「正陽陽明」
。有「太陽病」失治而轉成「陽明」者,或「太陽病」發汗太過,耗其津液而成者,方書稱曰「太陽陽明」,
本條是也。有由「少陽病」失治而轉屬「陽明」者,稱曰「少陽陽明」。總而言之,
「陽明病」屬於津液消耗太多,熱不能
解,為其總因。
本條之舌證:舌質紅絳而液乾,舌苔 薄白或薄黃而乾燥,兼見唇燥齒乾。

六一
本條之針法:
大椎Τ、陶道Τ、曲池Τ、尺澤Τ、外關 Τ、間使Τ、合谷Τ、液門Τ、足三 里Τ、上巨虛Τ、陽陵Τ、豐隆 Τ、委
《永諸藏書》

中Τ、懸鐘Τ、內庭Τ、通谷Τ。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
知 母六
六兩兩,
,石石膏
膏一一斤
斤((碎
碎,,綿
綿裹裹)

,,甘甘草草二二兩兩炙炙,,粳粳米米六六合合,,人
人參參二
二兩兩。

右五
右 五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
,煮煮米
米熟熟湯
湯成成,
,去去滓滓,,溫溫服服一一升升,,日日三三服服。。
本方之主證:
《方輿輗》曰:
「『白虎加人參湯』之正證,汗徐出不止,微惡寒,身熱,大渴引飲者,是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治霍亂吐瀉後,大熱煩躁,大渴引飲,心下痞硬,脈洪大者。消渴,脈洪數,晝夜引飲不
歇,心下痞硬,夜間肢體煩熱更甚,肌肉日消 鑠者。瘧病,大熱如煆,譫語煩躁,汗出淋漓 ,心下痞硬,渴飲無度者。」
《活人辨疑》曰:「
『 化斑湯』
(即 本 方 )
,治赤斑,口燥,煩渴,中暍。」
《徐同知方》曰:「
『人參白虎湯』(即本方),治伏暑發渴,嘔吐,身熱,脈虛,自汗。」
《保赤全書》曰:「
『 人參白虎湯』即本方,治 暑 盛 煩 渴 , 痘 出 不 快 , 又 解 麻 疹 、 斑 疤 等 熱 毒 。 」
《病因備考》曰:「消渴經年月者,雖年在五十以上,間有得治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本方之組織:「石膏」微辛而寒,於清熱中,具有散熱之性,為退熱之專品,惟宜生用,以藥中含有天然水分,若煆用
之,則水分消散而失去效用矣。「知母」苦寒,在方中為除煩止渴之用。二味為本方之主藥。「甘草」清熱消炎滋液。
「粳米」、
「甘草」滋潤各組織之黏膜。四味合用成 為清熱除煩生津止渴之專劑。其加「人參 」者,以服「桂枝湯」後,熱益 增加 ,
汗亦大泄,心臟不免因熱重而虛弱,汗多津液消失過多而乾涸, 「人參」苦甘微寒,有振奮心臟胃臟機能與促進新陳代謝之
機能,用之所以預防其心之疲,償液之涸也。
三十條: ,發熱,惡寒,熱多寒少,煩燥,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主之。
「太陽病」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本條為「太陽」「陽明」合病治法之一。
解曰:病在「太陽」,發熱重而惡寒少,更因熱多而發生煩燥,宜「桂枝二」以治中風,「越婢一」以解外寒,以清裏
熱,而主治之。若脈見微弱者,則發熱之熱為假熱,惡寒之寒為真寒,煩燥為陽虛,涉於「少陰病」陽虛之證矣,不宜「桂
枝二越婢一」之發汗清熱劑矣。因此為無陽之 證也,不可發汗,特指出而叮嚀之。

六二
本條原文無「煩燥」二字。柯韻伯曰:「不煩不燥,何得妄用『石膏』?」可見應有「煩燥」二字,與方證乃合。且「越
婢湯」之組織與「大青龍湯」之組織相合 ,其主證為不汗出而煩燥,以「麻黃」發 汗散外寒,以「石膏」除煩清裏 熱, 故
本條用「越婢」,當有「煩燥」二字。章虛谷曰:「此條經文宜作兩截看,『宜桂枝二越婢一湯』句,是指熱多寒少句來,今
為煞句,是漢文鼎轉法也。」湯本求真氏亦云: 「『桂二越一』當承『熱多寒少』而解。」二家所見誠是,茲當移植在煩燥
下解。
「脈微弱者」至「不可發汗」為另一節,仲景所以禁示於人也。無陽,為無表證也。無表證,故不可發汗。山田氏云:

『無陽』當作『亡陽』」,實誤也。彼雖指明「陽」為人身之「元氣」,誠是,但本條之「無陽」,只可稱為「陽虛」,不可
稱為「亡陽」。「亡陽」應有大汗出,體溫低,調節機能失去活力,乃可稱「亡陽」。
柯韻伯曰:「考『越婢湯』比『大青龍』無『桂枝』、
『杏仁』,與『麻黃杏仁石膏湯』同為涼解表裡之劑。此不用『杏
仁』之苦,而用『薑』、
『棗』之辛甘,可見治『太陽』『陽明』合病,熱多寒少而無汗者,猶『白虎湯證』背微惡寒之類,
而不可以之治脈弱無陽之證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而有力;舌為質紅,苔薄白。
本條之針法:
合谷Τ、經渠Τ、曲池Τ、間使Τ、足三里Τ、內庭Τ。
以「間使」除煩。「足三里」、
「內庭」、
「曲池」退熱。「經渠」
、「合谷」發汗。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
桂 枝(
(去去皮
皮))、芍
、 芍藥藥、、甘甘草草各各十十八八銖銖,,生
生薑薑一
一兩兩二
二銖銖,
,大大棗
棗四四枚
枚((劈
劈))
,,麻麻黃黃十十八
八銖銖,
,石石膏
膏二二十
十四四銖
銖((碎
碎,,綿
綿裹裹)
)。

右七
右 七味
味, 咀
, 咀,,以
以水水五五升升,,煮煮麻麻黃黃一一二二沸
沸,,去
去上上沫
沫,,內
內諸諸藥
藥,,煮
煮取取二
二升升,,去去滓滓,
,溫溫服
服一一升
升。。本
本方方當
當裁裁為
為越越婢
婢湯湯、
、桂桂枝
枝湯湯,

合飲
合 飲一
一升升,
,今今合
合為為一一方方,,桂桂枝枝二二越越婢婢一一。。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方之主證:為發熱,惡寒,頭痛,熱多,寒 少,無汗,煩燥,脈浮有力者。
三十一條:服「桂枝湯」 「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
,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煩,小便不利者,
朮湯」主之。
本條為「太陽」中濕之治法。
解曰:
「太陽」中濕證,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醫以為「中風證」 ,與「桂枝湯」
,不效,或又與下法,仍尤頭項

六三
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及增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 ,以「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主治之。
本條喻嘉言、周禹載等謂:服「桂枝湯」治風而遺寒,所以不解而證變。其實本條為為濕病,濕為「傷寒病」之一,
《永諸藏書》

原有發熱、無汗、頭痛、項強、背痛等證。若謂治風遺寒未用「麻黃」之故,所以不解,按「桂枝湯」原為微發汗之劑, 「麻
黃湯」中亦有桂枝,即或不解,仍可維持其原狀,何至而為心下滿,微痛?可見此病初起,即非「太陽」之「中風」或「傷
寒」證,否則「桂枝湯」雖不十分中的, 亦能小效。當時其不見效,反而增心下滿 、痛者,當為濕病無疑。試觀下 方之 加
「苓」、
「 朮」化濕之品,可以知矣。
蓋濕病之在表,應用解表化濕之品如「麻 黃加朮湯」之方。若「桂枝湯」或下 方,無化濕之藥,當然不能收效 ,而且
必增滿痛與小便不利。何以言之?「桂枝」、「 白芍」為溫通血管與血行之品,血行 增加,血管擴張,則毛細管之滲 出液 愈
多,是類滲液,淋巴管不能儘量吸收,遺漏於外者,聚於心下而為濕為水,愈聚愈多,則心下為滿為痛矣。日人南涯氏謂:
「此條為心下停飲之症,有水氣結滯,乃 至頭項強痛,若不逐心下之水,雖服『桂 枝湯』或下之,亦不解也。」其 見地 誠
是。小便不利,南涯氏則未言及。此症之小便利,當從或下之而來,以下之則血行下趨,下部之血管擴張,水液盡量分泌
而為停水。水停於下而為濕,腎不分泌,即為小便不利矣。
本條原文為「桂枝去桂」,當改為「桂枝去芍藥」 。《醫宗金鑑》曰: 「去『桂』當是『芍藥』。此方去『桂』將何以治頭
項強痛,發熱無汗之表乎?論中有脈促、 胸滿、汗出、惡寒之證,用『桂枝去芍藥 加附子湯』主之。去『芍藥』者 ,為 胸
滿也。此條證雖稍異,而其滿則相同 ,應去『芍藥』可知矣。」日人尾臺 氏 曰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之『去桂』二
字可疑。太陽篇『瓜蒂散』條曰:病如『桂枝症』 ,頭不痛,項不強,是頭痛項強者,本條『桂枝證』也。今雖已服『桂枝
湯』或下之,然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不止者,是『桂枝湯證』依然存在也。 『桂枝』安可去耶?況有去主藥之理耶?是故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
『木防己去
石膏加茯苓芒硝湯』諸方,其所去加,皆 不過醫佐藥,可以證矣。後讀徐靈胎 之說,與余如合符契,益信鄙見之不 謬。 」
成無己亦曰:「頭項強痛,翕翕發熱,雖經汗下,邪氣仍在表也。心下滿,微痛,小便自利者,則將成結胸。今外證未解而
無汗,小便不利,則心下滿,微痛,為停飲也。與『桂枝湯』以解外,加『茯苓』、 『白朮』以利小便,行留飲也。」由是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觀之,則成氏所註之本,必無「去桂」二字可知矣。再試觀「苓桂朮甘湯」 、「五苓散」等方之逐水劑中,「桂」、「苓」皆同
用。此條水停心下而滿痛,水停下焦而小便不利,正合此二方,正需要「桂枝」,何得再去「桂枝」?故本條「桂枝去桂」
為不合理,去「芍藥」為合法,應從《金鑑》改之。其加「苓」、 「朮」者,正如此以去心下與下焦之水也。水去則裏急得
解,心下滿痛、小便不利自除。而外證之 頭項強痛、發熱者,原為濕毒著於頭頸筋 肉之間而作強痛,濕遏於外,熱 不得 散

六四
而為發熱也。亦得「桂枝」、「白朮」、
「生 薑 」 之 溫 散 , 可 微 汗 以 解 矣 。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而濡;舌為苔薄白膩。
本條之針法:
大椎Τ、風府Τ、列缺Τ、合谷Τ、經渠Τ、 內關Τ、上脘Τ、陰陵Τ、足三里Τ。
取「大椎」
、「風府」
、「列缺」治頭項強痛。
「 合谷」
、「經渠」治翕翕發熱無汗。
「 內關」
、「上脘」治心下滿痛。
「陰陵」、
「足三里」治小便不利。
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方:
桂枝
桂 枝三
三兩兩,
,甘甘草
草二二兩
兩((炙
炙))
,,生生薑薑、、茯茯苓苓、、白白朮朮各各三三兩兩,,大大棗棗十十二二枚枚。。
右六
右 六味
味, 咀
, 咀,
,以以水
水八八升
升,,煮煮取取三三升升,,去去滓滓,,溫溫服服一一升升。。小小便便利利則則愈愈。

本方主證:為「桂枝湯證」而胸滿、小便不利者。
三十二條: ,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
「傷寒」
煩燥,吐逆,譫語,腳攣急,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得伸。
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謂胃承氣湯」。
本條為「太陽」、
「 少陰」合病誤治變證之救治法。
解曰:「傷寒」,脈浮自汗出,為「太陽中風證」。小便數,心煩,微惡寒,為「少陰虛寒證」。心煩,又為上熱下寒之
「陰陽不和證」。如法應用表裏兩治之「桂枝加附子湯」為適合。醫者但注重脈浮,自汗出,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而
未顧及「少陰」之虛寒,此誤治也。故得 「桂枝湯」之後,便即變症而為四肢厥冷 ,咽中乾燥,煩躁不安,吐逆, 譫語 ,
腳攣急等,陰陽兩虛諸證蜂起矣。此時即 當陰陽兩救之。若專回陽,則陰愈虛,專 滋陰則陽愈越,故取「四逆湯」 之半 ,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作「甘草乾薑湯」與之,重用「甘草」以 增液救陰,乾薑炮黑去其辛散以回陽。咽 乾煩燥,得「甘草」之增夜而自 和。 厥


逆得「薑」而陽回,所謂以復其陽也。若 厥愈足溫,而腳猶攣急者,更作「芍藥甘 草湯」與之,通其血痹,滋其陰 液, 其
腳即可伸矣。此時之譫語,亦於陽回液復 之後,自然安和。若仍譫語,則胃氣未全 和也,少與「謂胃承氣湯」以和 其胃 氣
可也。
所謂陰陽兩虛者,已於第九條下釋之。「陰陽」二字,其義廣泛,包羅萬有。本條所謂陰陽兩虛者,陽指心臟衰弱,陰

六五
指內層肌肉組織水液失潤也。陽愈越 者,指腦系神經作虛性興奮也。
本條原文「腳攣急」在「微惡寒」之下,
「譫語」在「胃氣不和」之下。按照下條「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
《永諸藏書》

逆,咽中乾,兩脛拘急而譫語」之文,應為誤服「桂枝 湯」發生變症而起,故移在「吐逆」之下。
仲景立法,凡表證兼有裏證虛寒者,必先溫其裏而後攻表,如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或表裡兩治之,
如「桂枝加附子湯」。本條有「太陽中風」表證,亦有「少陰」虛寒裏證,先與攻表,此為治法之逆,故曰此誤也。且「少
陰」虛寒不可妄汗,今徑用「桂枝湯」攻表,即犯少陰不可汗之誡,故用後即變證蜂起。蓋虛寒誤汗,則陰愈虛而陽愈越,
上熱者更熱,下寒者更寒,成為陰陽 兩虛之證矣。其變證分釋如下:
厥逆:為四肢厥冷也。微惡寒,本為「少陰」虛寒,屬陽虛。兼有上熱下寒之心煩,得「桂枝」之誤汗,則陽愈上越,
即體溫奔向上逆,心之運血機能更弱 , 不 能 達 及 四 肢 而 為 逆 冷 矣 。
咽中乾:為咽喉黏膜乾燥。
「少陰」虛寒之人,即平素陰虛,屬神經衰弱者,稍病即水液不得上升,復得「桂枝」之辛
溫表散,則上升愈甚而液愈乾,於是覺咽中乾燥矣。
煩燥:為神經不寧之現象。一以體溫外散而不足,致心胸之陽不振;一以水液不得溫化,滋養神經;再與辛溫之刺激,
於是神經起不安現象。陳修園氏所謂水火相雜而煩燥是也。
吐逆:謂胃中水液得辛溫之發汗而乾燥,胃神經起反射 作用,所謂胃氣隨熱之上越而上逆,於是發生吐逆矣。
譫語:謂大腦神經不寧現象,非「陽明」 實熱之譫語,乃「少陰」誤用辛溫發 汗之劫液,神經不和而譫語。試 觀少陰
篇,有「少陰」誤火,液傷,成譫語。此 條雖非誤火,而用辛溫誤汗,與誤火者殊 途同歸。總之,神經為熱傷而不 和, 致
成譫語,則一也。
腳攣急:一以體溫不能下達,神經失於溫煦。一以發汗,筋失滋潤所致。陳修園謂: 「此證(上略)為『太陽』之標熱
合『少陰』之本熱,為陰陽熱化之病。熱盛灼筋,故腳攣急。並可悟脈浮,自汗出,小便數,皆係熱者,而有微惡寒一證,
亦可知表之惡寒漸微,裡之鬱熱漸盛」云。柯韻伯謂: 「心煩,微惡寒是『陽明』表證。小便數,腳攣急,是『陽明』裏證。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便當認為『陽明傷寒』」云云。如陳氏說, 「太陽」 、
「少陰」皆熱,則誤表之後亟應救陰,不得用「甘草乾薑湯」 。依柯氏說,
為「陽明」表寒與「陽明」裏熱,更不得用「甘草乾薑湯」矣。要知脈浮,自汗為熱與血皆奔放表層。小便數為小便短數,
下焦虛寒,膀胱括約肌無力收束。微惡寒 ,即內之體溫不足。心煩即熱在上,寒在 下,陽虛,神經不寧也。合為「 少陰 」
虛寒發於裏,發於下,「 太 陽」表熱發於 外,發於上也。誤汗之後,變為陽虛於外 , 陰 虛 於 裏 。
「 甘 草乾薑湯」即為救陽復

六六
陰之劑。其後「芍藥甘草湯」專為腳攣急而設。 「謂胃承氣湯」少與之,仍非下劑,而為建胃之劑。甘苦合用,一可以滋胃
之燥,一可以刺激胃壁發生蠕動,分泌胃 液,胃氣下降,血壓遂低,大腦神經即得 安和而神清自爽,譫語自已。觀 喻嘉 言
之註,較為合理。
喻嘉言曰:「此段辨證用法最精最詳。從前不得其解,今特明之。脈浮,自汗,固是在表之風邪,而小便數,心煩,則
邪又在裏,加以微惡寒則在裏為寒邪,更 加腳攣急,則寒邪頗重矣。乃用『桂枝』 獨治其表,則陽愈虛,陰愈無制 ,故 得
之便厥也。『桂枝』且誤,『麻黃』更可知矣,『大青龍湯』更可知矣。陰邪內凝,總無攻表之理也。『甘草乾薑湯』復其陽
者,即所以散其寒也。厥愈足溫,不但不 必治寒,且慮前之辛熱有傷其陰,而腳攣 轉痼,故隨用『芍藥甘草湯』以 和陰 而
伸其腳。設胃氣不和而譫語,則胃中之津 液亦為辛熱所傷,故少與『謂胃承氣湯』 以和胃而止其譫語,多與則為下 而非 和
矣。若不知此證之不可汗,而重發其汗, 復加燒針,則陽之虛者,必造於亡陽,陰 之無制者,必至上犯無制,此則 用『 四
逆湯』以回其陽,尚恐不勝,況可兼陰為治乎?」
本條之舌證:舌質當較 淡,苔當為薄白。依陳 氏之說,舌質當紅絳,依柯 氏 之 說 , 苔 當 為 薄 黃 , 皆 非 「 甘 草 乾 薑 證 」
也。
本條之針法:
厥逆:神闕×、氣海×。
咽中乾:照海⊥、復溜⊥、廉泉⊥。
煩燥:復溜⊥、間使⊥、上脘⊥。
吐逆:上脘∣、足三里∣。
譫語:上脘Τ、豐隆Τ、神門Τ。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腳攣急:承山∣、崑崙∣。
三十三條: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解曰:
「 傷寒」
,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之證,不與「桂枝湯」。若用「麻黃湯」重汗之,或復加燒針劫
其汗者,則變證更甚,必成「亡陽」危證,當以「四逆 湯」救治之,非「甘草乾薑湯」所能勝任矣。
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之 自汗出、脈浮,極似「桂枝湯證」之 正氣外禦病邪之象,而心煩、微 惡寒,

六七
亦似「桂枝證」,但小便決不會數,故小便數為與本條與上條之眼目,忽略此一主要點而用「桂枝湯」,所以變證蜂起也。
蓋小便數者,少腹裏氣不固,膀胱括約肌 無力,中醫稱為腎虧現象。人之將死,少 腹先陷,或預早見少腹空軟無力 ,古 人
《永諸藏書》

稱丹田為元氣所藏之處。丹田即在少腹, 少腹空陷,即元氣將潰之候。小便短數, 即元氣不固之候,亦即裏虛之謂 ,裏 氣


虛,何來正氣抗禦外邪。則上條之自汗出 、脈浮,亦可謂為表虛不固,陽浮於上。 其脈之浮,如三十四條之浮大, 且必 有
尺部虛或沉,按則軟弱之象。心煩、微惡寒,為裏氣不振、心中慌亂之象。「桂枝湯」有「桂」、
「芍 」
、「草」強心壯氣之用,
第以「生薑」一味之辛散,遂偏於解肌外 散,服之已不合,何能勝任重發其汗與燒 針之劫汗,其不立起「亡陽」大 汗虛 脫
者幾希!「四逆湯」為救亡之劑,故以此主之。陳修園曰:「仲景方用之適當,效如桴鼓,不當,則禍不旋踵。」學醫者於
審證可不周詳者乎!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
甘 草四
四兩兩(
(炙炙)

,,乾乾薑薑二二兩兩。。
右
右 咀
咀,,以
以水水三
三升升,,煮煮取取一一升
升五五合
合,,去
去滓滓,
,分分溫
溫再再服
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治厥而煩躁,多涎沫者。」
《方機》曰:
「吐涎沫而不咳,遺尿,小便數者。」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簡而其用廣,如『傷寒』之煩躁、吐逆,肺痿之吐涎沫,傷胃之吐血,皆用之。
虛候之喘息,亦可用此方和『黑錫丹』服 之。凡肺痿之冷症「其人必肺中冷,氣虛 ,不能溫布津液,津液聚化為涎 沫, 故
多唾出,然非如熱症者之唾凝而重濁;又 不咳,咽渴,必遺尿而小便數,此症以此 方治之有奇效。又病嫌此方難服 ,如 無
咳,惟多吐涎沫而非唾者,可用『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亦有偉效。又雖不煩躁,但吐逆而難用苦味藥者,若用此方弛解
之,更奏速效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此方與『生薑甘草湯』同治肺痿,然其功效所生,二者正相反,是可見『乾薑』與『生薑』
主治之異。老人平日小便頻數、吐涎 、氣短,難以行動者,宜此方。」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百疢一貫》曰:「用『四逆陽』而嘔甚者,有與『甘草乾薑湯』治之者,腹向脊拘攣,不問脈腹證,凡有急迫處者,
用之皆效。又以心煩為目的,或以脊筋等痛而心煩者亦效。至分量宜用等分,《玉函》亦稱等分。呃逆而有急迫之貌,苟用
『橘及竹茹湯』,不如用「甘草乾薑湯』為效大。用『甘草乾薑湯』時,宜知即為「四逆湯」中除「附子」者也。」
《青州醫談》曰:「『甘草乾薑陽』治毒迫心下而有盜汗。又治胸中作痛,左臥則左痛,右臥則右痛,因毒迫心胸者,

六八
皆宜此方。又氣上迫而喘咳,有汗出多,或多吐涎沫者,此世醫不如其能治汗也。此方之能治汗,因氣逆盛,毒由內發也。」
又:
「癇症,角弓反張,筋惕,氣急息迫,或 叫喚不止者,宜『甘草乾薑湯』 。」
吳遵程氏曰:「『甘草乾薑湯』即『四逆湯』去『附子』也。辛甘相合,專復胸中之陽氣。若夾食夾陰,面赤,足冷,
發熱,喘咳,腹痛,便滑,外內失和,難於發散,或寒藥傷胃,合用『理中』 ,不便『參』
、『朮』者,並宜服之,真胃虛挾
寒之聖劑也。若四肢脈沉,畏冷,嘔吐,自利 ,雖無厥逆,仍屬『四逆湯』
。」
《外臺秘要》備急曰:
「『乾薑甘草湯』
(余 曰 : 即 本 方 ) 療 吐 逆 , 水 米 不 下 。 」
《直指方》曰:
「『乾薑甘草湯』
(余曰:是於本方中加大棗也)治脾中冷痛,嘔吐不食。」又:
「『甘草乾薑湯』治男女
諸虛出血,胃寒不能行氣歸元,無力收約其血。」
《魏氏 家 藏 方 》 曰 :
「『二宜丸』
(余曰:是即 本方中之丸方也)治赤白痢,為末,蜜丸服。」
《證治要訣》曰:
「飲酒過多,衄甚,宜用『理中湯』加『乾』
、『 葛』
、『川芎』各半錢或單用『乾薑』
、『甘草』二味。」
《朱氏集驗方》曰:
「『 二神湯』(即本方)治吐血極妙,凡男子婦人吐紅之疾,蓋是久病或作急勞損其營衛,壅滯氣上,
血之妄行所致。若投以『藕汁』 、『生地黃』等涼劑治之,必求其死矣。每遇患者,用此藥甚簡效。」
芍藥甘草湯方:
白芍
白 芍藥
藥四四兩
兩,,甘
甘草草四
四兩兩(
(炙炙)

。。
右二
右 二味
味, 咀
, 咀,
,以以水
水三三升
升,,煮
煮取取一
一升升半
半,,去
去滓滓,
,分分溫
溫再再服
服之之。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治拘攣急迫。」
《類聚方義》本方條曰:「治腹中攣急而痛者,小兒夜啼不止,腹中攣急甚者,亦有奇效。」
《魏氏 家 藏 方 》 曰 :
「『六羊湯』
(即本方)治濕熱腳氣,不能行步。」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內外摘要》曰:「
『 芍藥甘草湯』治小腸發府 咳 , 咳 而 失 氣 ( 余 曰 : 失 氣 即 放 屁 也 )
。」
《朱氏 集 驗 方 》 曰 :
「『去杖湯』
(即本方)治腳弱無力,行步艱難。」
《醫學心悟》曰:「
『 芍藥甘草湯』止腹痛,效如神。」
《古今醫統》曰:「
『 芍藥甘草湯』治 小 兒 熱 腹 痛 , 小 便 不 通 , 及 痘 、 疹 之 肚 痛 。 」
謂胃承氣湯方:

六九
大黃
大 黃四
四兩兩(
(去去皮
皮,,清
清酒酒洗
洗))
,,甘甘草草二二兩兩((炙炙))
,芒
, 芒硝
硝半半斤
斤。。
右三三味
味,,以
以水水三
三升升,
,煮煮取
取一一升升,,去去滓滓,,內內芒芒硝
硝,,更
更上上火
火微微煮
煮令令沸
沸,,少
少少少溫
溫服服之
之。。
《永諸藏書》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本方治『大黃甘草湯』之實者(大便迫而不通)
。」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
「因汗、吐、下而譫語者。發汗後熱而大便不通者。服下劑而下利不止,心煩或譫語者。吐、
下後心下嗢嗢欲吐,而大便溏,腹微 滿,鬱鬱微煩者。吐後腹脹滿者。」
《活人書》曰:
「大抵發斑不可用表藥。表虛裏實者,若發汗開泄,則更增斑爛,宜用『調胃承氣湯』下之。
『陽明證』
頭痛,不惡寒,反惡熱者,胃實故也。
『陽明』氣實,故攻頭,『調胃承氣湯』主之。」
《衛生寶鑑》曰:「
『調胃承氣湯』治『傷寒』,發狂而煩燥,面赤,脈實。」
《試效方》曰:「
『調胃承氣湯』治『消中』,飲食多。」
《口齒類要》曰:「
『 調胃承氣湯』治 中 熱 而 大 便 不 通 , 咽 喉 腫 痛 , 或 口 舌 生 瘡 。 」
《外科樞要》曰:「
『 破棺湯』
(即本方之丸劑)治瘡瘍熱極而汗多,大渴,便秘,譫語,發狂。」
《證治準繩》曰:「
『 破棺湯』治疔瘡之氣入腹而危者。」
《玉機微義》曰:「
『 調胃丸』治齒痛,血出不 止,用『調胃承氣湯』為末,作蜜丸服之。」
《用方經權》本方條曰:
「按膏梁太過之徒,釀其毒於腸胃,失升降之政,潮熱,寢汗,微咳,脈數,大便或秘,或為
下痢狀,宛如虛勞。心氣迫塞,悲笑無時 ,胸動而難行步,其腹微滿,或裏急拘攣 者。凡釀成食毒於胃府而發諸證 ,或 下
流而鬱結於腸中,小腹微滿,大便不快,月事 為之失政者。苟藥確對證,無不奏效。」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痘瘡,麻疹,廱疽,疔毒,內攻衝心而大熱譫語,燥煩悶亂,舌上燥裂,不大便,或下利,
或大便綠色者,宜此方。」又:
「牙齒疼痛、齒齦腫痛、齲齒枯折、口臭等,其人大多平日大便秘而衝逆,亦宜此方。」又:
「反胃,膈噎,胸腹痛,或妨滿而腹中有塊,咽喉乾燥,鬱熱便秘者。消渴,五心煩熱,肌肉燥瘠,腹凝閉而二便不利者。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均宜此方,或為兼用方亦良。」
四逆湯方:
甘草
甘 草二
二兩兩炙
炙,,乾
乾薑薑一
一兩兩半
半,,附
附子子一
一枚枚(
(生生用
用,,去
去皮皮,
,破破八
八片片)

。。
右三
右 三味
味, 咀
, 咀,
,以以水
水三三升
升,,煮
煮取取一
一升升二
二合合,
,去去滓
滓,,分
分溫溫再
再服服。
。強強人
人可可大
大附附子
子一一枚
枚,,乾
乾薑薑三
三兩兩。

七○
《方機》本方主治曰:
「手足厥冷者,下利清穀者。腹拘急,四肢厥冷,下利,惡寒者。大汗出而熱不去,拘急,四肢
厥冷者。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
《古方便覽》本方條曰:「世醫所謂『中寒』、
『中濕』、及『傷寒』陰症、霍亂等諸證,若有厥冷、惡寒、下利、腹痛
等,則皆可用此方。又一年二年下利清穀不止,亦宜用之。」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霍亂,吐、利甚者及所謂『暴瀉症』而急者,死不崇朝。若倉皇失措,擬議誤策,則令人
死於非命,罪將何歸。醫者當以平素研討,深 得於心,以濟急靖難為要。」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為陰症正面之治方。四肢厥冷、下利清穀等,其目的也。其他,遇假熱之證,
有冷服此方之法,亦近乎加『豬膽汁』之意。」又:「於此方中加『烏梅』
、『蜀椒』
,名『溫中湯』,治蚘厥。」
《醫林集要》曰:「
『 乾薑附子湯』即本方治『傷寒』陰 症,唇青面黑,身背強痛,四肢厥冷及諸虛沉寒。」
《濟生方》曰:「
『 薑附湯』即本方治五臟中寒,口噤, 四 肢 強 直 , 失 音 不 語 , 或 卒 然 暈 悶 , 四 肢 厥 冷 。 」
《萬病回春》曰:
「凡陰症,身靜而重,語言無聲,以氣少,喘息難,目睛不了了,口鼻或冷氣,水漿不下,大小便不
禁,面上惡寒,宛如刀括,當先用蔥熨法,次服『四逆湯』
。」
《傷寒六書》曰:「
『 四逆湯』治脈浮,熱甚, 足冷。反灸之則因火而動,必致咽燥吐血。」
三十四條: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兩脛拘急而譫語。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
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證象『桂枝』,因未加『附子』
參其間,增『桂』令汗出亡陽故也,厥逆,咽中乾,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
足當溫;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病可愈。」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即前條之意,而設為問答,以明其所以增劇與病愈之理。
解曰:門人問曰: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 煩 、 微 惡 寒 之 證 象 , 為 「 太 陽 」 兼 「 少 陰 」 之 「 陽 旦 病 」
,按「桂枝湯」
法治之而病增劇,致成為厥逆,咽中乾,兩脛拘急而譫語。吾師言至夜半時,手足當能溫,兩腳當能伸,後果如師之所言,
不知吾師何以知之也。師答曰:病人「寸口」之脈為浮而大,浮為「中風」之脈證,大為「下虛」之脈證。 「中風」則生微
熱,「下虛」則兩脛攣急。脈浮,發熱,自汗出,病證象「桂枝」,不知微惡寒、腳攣急為「少陰」虛寒,而醫者未加「附
子」參加於「桂枝湯」之中,反而多增「桂枝」令汗出亡陽之故也,所以一變成為厥逆、咽中乾、煩燥,再變而為「陽明」

七一
發生熱結,譫語煩亂,證狀複雜。當依其所急而先治之,當服「桂枝增桂枝湯」之後,更即與飲「甘草乾薑湯」 ,以救其陽。
故至夜半時,陽氣回轉,兩足當即溫和而 厥逆愈。厥愈則兩足可以伸矣。而兩脛尚 微有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 飲之 ,
《永諸藏書》

使復其陰,爾乃兩脛可伸縮自由,不復拘急矣。以「陽明」微有熱結,胃氣未和而譫語,再與少許「調胃承氣湯」 ,使大便
微溏泄,以蕩滌「陽明」之熱,則可止其譫語 ,一切雜亂之變病,皆可愈矣。
脈浮為血液集於表層。因有自汗出,故曰 浮為風。血集於表則發熱,故曰風則 生微熱。脈大有虛有實。實者, 浮沉皆
大而有力,為血熱沸騰,血管因熱擴張所 致也。虛者為浮,按之則大,重按則脈搏 無力而弱,為氣虛於下,無固攝 之力 ,
而血液浮於表層與上部,淺層動脈管纖維 發生虛性擴大也。脈浮大,當必浮大而虛 者,故曰大則為虛。虛則兩脛攣 急, 下
焦虛寒,陰液滯,此腹攣急之所致也。仲師先見兩脛攣之證,遂以脈大為病兩脛攣耳。以證合脈,以證推理,中醫講病理
大率如此。
本條原文為上條之釋義。註家皆謂叔和所攙入,宜刪。今從陳本,於加「附子」參其間上增入「未」字,刪去「附子
溫經」四字,勉可通順。
三十五條:
「太陽病」
,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者,
「葛根湯」主之。
本條為「傷寒病」在「太陽經」背部治法。
解曰: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之「太陽病」,今復牽及背部亦強,儿儿然俯仰不自然,無汗而惡風者,以「葛根湯方」
主治之。
項背強,儿儿,為背部肌肉組織中之黏稠 液凝滯,水氣不得在其間流動之故也 。無汗、惡風,即無汗、惡寒之 輕者。
總之,屬散熱中樞機能衰減,無力刺激汗腺,驅散外耶,故以「桂枝湯」加「麻」、「葛」以汗之。
本條與十七條之「桂枝加葛根湯證」相同。特彼為有汗,此條則為無汗。故於「桂枝加葛根湯」中,再加「麻黃」,名
其湯曰「葛根湯」
。以「麻」、
「桂」治「太陽病」之無汗、惡風,以「葛根」治項強儿儿,以「芍藥」、「甘草」和其營衛,
以「薑」、
「棗」助其汗,方意大概如此。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日人淺田 氏 曰 :
「邪氣屯於『太陽』,則項背儿然而強。不特項強,腰背亦然。
《 素問》云: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
故頸項痛,腰背強也。』
成無己曰:
「『 太陽病』
,項背強儿儿,汗出,惡風者,中風表虛也。項背強儿儿,無汗,惡風者,中風表實也。表虛宜
解肌,表實宜發汗,是以『葛根湯』發之也。」

七二
周禹載曰:「無汗,惡風,儿儿,當用『麻黃湯』加『葛根』矣。乃仲景於『桂枝湯』中加『麻黃』,君『葛根』者何
意?曰:非有喘無取於『杏仁』也。乃不去『麻黃』,復加『葛根』,則『葛根』亦大開肌腠之藥,豈不慮大汗而無制乎?
故不獨以『桂枝』監之,且有『芍藥』收之, 庶幾兼發二經之邪,而無亡陽慮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緊;舌當為苔薄而潤。
本條之針法:
合谷Τ、經渠Τ、風池Τ、大椎Τ、風門Τ、身柱Τ。
以「合谷」
、「經渠」發其汗,其餘四穴治項背儿儿。關於頭痛、惡風等證‧即包括於上數穴中矣。
葛根湯方:
葛根
葛 根四
四兩兩,
,麻麻黃
黃三三兩
兩,,桂
桂枝枝三
三兩兩(
(去去皮
皮))
,,芍芍藥藥二二兩兩,,甘甘草草二二兩兩((炙炙))
,生
, 生薑
薑三三兩
兩,,大
大棗棗十
十二二枚
枚((劈
劈))
。。
右七
右 七味
味, 咀
, 咀,
,以以水
水一一斗
斗,,先
先煮煮麻
麻黃黃、
、葛葛根根,,減減二二升升,,去去沫沫,,內內諸諸藥藥,
,煮煮取
取三三升
升,,去
去滓滓,
,溫溫服
服一一升
升,,覆
覆取取微
微似似汗
汗,,不
不須須
啜粥
啜 粥。
。餘餘如
如桂桂枝
枝湯湯法
法將將息
息及及禁
禁忌忌。

本條之主證:為項背強而無汗、惡風者。東洞翁曰:「本方治項背強急,發熱,惡風,或喘,或身痛者。」

)
《方機》
「葛根湯」一條曰: 「痘瘡自初熱至見點,投本方,兼用『紫圓』 (方見七三頁 。自起脹至貫膿, 『葛根加桔梗
湯』主之(於本方內加桔梗五分) 。自落痂以後,『葛根加大黃湯』主之(於本方內加『大黃』五分) 。若惡寒劇,起脹甚,
而一身腫脹,或疼痛者, 『 葛根加朮附湯』(本方內加『朮』 、
『附子』各四分)、『紫圓』主之。若腫脹甚者,兼用『桃花散』
(方見八七頁) 。寒戰咬牙而下利者,俱加『朮附湯』 ,兼用『紫圓』。」又云:「頭瘡,加『大黃』主之。」又云: 「小瘡,
『葛根加梓葉湯』 (本方加梓葉五分)之,兼用『桃花散』 ,以『篦麻子』擦之,毒劇者以『梅肉散』 (方見八七頁)攻之。」
又云:「諸頑腫惡腫,加『朮附湯』主之。」又云: 「世俗所謂赤遊丹毒之類,本方皆加『朮附湯』主之。」又云: 「 治麻疹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初起,惡寒,發熱,頭項強痛,無汗,脈浮數,或乾嘔,下利者。若熱織,咽喉刺激,心胸悶者,兼用『黃連解毒湯』。」
又云:「疫痢初起,發熱,惡寒,脈數者,當先用本方,溫覆發汗。若嘔者,加『半夏湯』以取汗後,加『大柴胡湯』 、
『厚
朴七物湯』、『大、小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桃核承氣湯』、『大黃牡丹皮湯』、
『 大黃附子湯』等,各隨證處之,以疏蕩
裏熱宿毒。」又云: 「鼻淵、腦漏、鼻齆、鼻中息肉等之臭膿滴瀝,或濁涕不止,不聞香臭者,皆由頭中鬱毒淤液之所致。

(
腦漏尤為惡證,若不早制之,則或至不起。俱宜本方加『朮附湯』 ,兼用『再造散』 。如息肉者,敷以『磠砂散』 方見八八
)

七三
頁 ,或『瓜蒂』一字吹鼻中,則清涕多漏、息肉旋消矣。」又: 「癰疽初起,壯熱憎寒,脈數者,以『葛根湯』發汗後,
轉以加『朮附湯』而促其釀膿。膿成者,速可刺破。若心胸煩悶,鬱熱便秘者,宜兼用『瀉心湯』、 『 大柴胡湯』等。」
《永諸藏書》

三十六條:
「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
「葛根湯」主之。
本條為「太陽」「陽明」合病下利之治法。
解曰:
「太陽病」之頭痛、發熱、惡寒、無汗而兼腸胃病之下利,稱曰「太陽」與「陽明」合病。若見自下利證,以「葛
根湯」主之,仲景 稱 腸 胃 病 為 「 陽 明 病 」 或 「 太 陽 病 」 也 。
本條之自下利,為水飲下趨於腸中,與熱 邪下陷之下利不同,故發其汗則下趨 之水自減輕,不必治其利而利自 止。且
以仲景治病之定則,凡表裏兩病皆實者,當先解表而後治其裏。本條原為表證多,以水飲無法從表排除,乃趨於裏,故以
「桂枝湯」加「麻黃」發汗解表,「葛根」升其陽氣,汲引水飲而達外,則水之下趨者可止矣。陳修園氏謂:「有熱、渴、
目疼、鼻乾等『陽明證』者」
,非也。
湯本求真氏謂:
「有脈浮、頭項強痛、惡寒之表證,且有自下利之裏證,因設二陽合病之名目。但其真意,此自下利非
真正之裏證,乃示因無汗當自表排洩之水 毒迫於裏之所致也。換言之,乃暗示此下 利之原因,不在腸而在表,故不 問其 自
下利,而以本方解其表證,則自下利可不治而愈矣之意也。」
本方之止利作用,由諸藥之協力,使水毒由皮膚而排除之,其主力則在「葛根」與「芍藥」
,以「葛根」含澱粉甚多,
有緩和筋肉痙攣,協同「白芍」抑制與緩和腸之蠕動亢進也。
總之,
「葛根湯」為下利病初起兼有表證之特效良方。不論時令,不論男婦老幼,凡下利有發熱、惡寒者,用之立效。
此為編者近年喜用之劑,與時方「人參敗毒散」治痢疾初起有表證者同一功效。就經驗言,
「葛根湯」不特治下痢初起有表
證者特效,治小兒驚風角弓反張亦有特效。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濡或浮細;舌當 為白苔,或舌根厚白苔,舌質正常。
本條之針法: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中脘Τ、天樞Τ、風府Τ、合谷Τ、經渠Τ、外關Τ。
取「天樞」
、「中脘」止自利;
「風 府 」 止 頭 痛 、 項 強 等 ;
「合谷」、
「經渠」、
「外 關 」 發 汗 , 退 熱 。
三十七條: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但下利,而嘔者,
「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七四
本條為「太陽」「陽明」合病,下利且嘔者之治法。
解曰:有頭痛、發熱、惡寒、無汗之「太陽病」,合下利之「陽明病」,不但下利,而且作嘔者,以「葛根加半夏湯」
主治之。
本條原文為「不下利但嘔者」,為「不但下利,而嘔者」之誤。何以言之?前條因下利而知為「太陽」「陽明」合病。
且「太陽」 「陽明」合病,必自下利,今不下利,從何而知為「太陽」 「陽明」合病?嘔為「太陽」兼證,為「少陽」主證。
不下利而嘔,不將為「太陽」「少陽」合病耶?且「葛根」為升發水液之品, 「半夏」為降水液上逆作嘔者之品,設本條為
不下利,水液停於胃,致上逆,但作嘔者 不應再加「葛根」助而升發之。可見本條 接踵上條而來。上條為自下利, 此條 再
多 一 嘔 證 , 故 仍 用 上 方 加 「 半 夏 」 以 止 嘔 。 湯 本 求 真氏 亦 謂 此 方 可 治 下 利 而 嘔 吐 者 , 足 見 此 條 為 下 利 而 嘔 。
本條之脈證、舌證:當如上條。
本條之針法:同上,以「中脘」亦能止嘔也。
葛根加半夏湯方:
葛根
葛 根四
四兩兩,
,麻麻黃
黃三三兩
兩((湯
湯泡泡,
,去去黃
黃汁汁,
,焙焙乾
乾秤秤)

,,桂
桂枝枝三
三兩兩,
,芍芍藥
藥二二兩
兩,,甘
甘草 二兩
草二 兩(
(炙炙)

,,生
生薑薑三
三兩兩,
,大大棗
棗十十二
二枚枚,
,半半夏

半升
半 升洗
洗。。
右八
右 八味味,
,以以水
水一一斗
斗,,先
先煮煮葛
葛根根、
、麻麻黃
黃,,減
減二二升
升,,去
去白白沫
沫,,內
內諸諸藥
藥,,煮
煮取取三
三升升,
,去去滓
滓,,溫
溫服服一
一升升,
,覆覆取
取微微似
似汗汗。

本方之主證:為有表證見下利而嘔者。

)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不僅治合病之嘔,平素有停飲( 胃內停水也)難服本方(指葛根湯也 , 或 酒
客外感,以此方加『半夏』
,反得奏效。」又云: 「『葛根湯』
,動則害胃,往往食機不振,致噁心、嘔吐等,故若胃不健全,
有噁心、嘔吐之傾向,或認為有胃內停水,則不宜用『葛根湯』,而用『葛根湯』『小半夏湯』合方之本方,可預防服『葛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根湯』之弊。」
三十八條:
「太陽病」
,「桂枝證」 「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喘而汗出者,表未解也,
本條為表邪下陷於裏,成為陷熱下利之主治法 ,亦為「桂枝證」誤下成利之救治法。
解曰:脈浮、發熱、汗出、惡風之「太陽中風桂枝證」,醫者不明,反而下之,致表邪下陷,腸中發炎,遂為下利不止,
當以「葛根黃芩黃連湯」主治之。脈見浮而急促,證見 喘而汗出者,則其表邪尚未解也,仍宜解表。

七五
本條分作二節看。「利遂不止」為一節。以「桂枝證」誤下之,下劑刺激其腸蠕動,於是奔集於肌表之血即向下趨,表
分之熱亦隨之而入,遂引起腸中發炎而為利下不止,方書所謂:「表熱下陷,協熱下利」,此時宜用「葛根黃芩黃連湯」主
《永諸藏書》

治之。以「葛根」升發下趨於腸之水液,以「芩」、「連」苦寒消腸中之發炎,則熱清而利自已。
「脈促」至「表未解也」又
為一節。言誤下之後,脈見浮數急促,則因血向下趨,心臟則努力加強搏動,鼓血外行,血壓亦增高,助血與熱向外奔放,
於是證見喘而汗出,此時宜以「桂枝加葛根湯」助正氣之向外抗拒以解之。觀「表未解也」一句,即知應與解表。「葛 根黃
芩黃連湯」非解表之劑,治表熱下陷而利之劑 ,應置於「利遂不止」之下解乃合。
本條原文「喘而汗出者」在「表未解也」 之下。按脈促為表未解之脈,喘為表 未解之證,可以改為「脈促,喘 而汗出
者,表未解也」,明顯通順。
上條治「二陽」合病之下利,為解表邪未 陷、裏熱未盛之下利。此條為表邪已 陷、腸熱甚重之下利。表邪未陷 者,重
於解表,已陷而成為裏熱者,重於清裏,此不易之法也。
本條「桂枝證」
,因下之而利遂不止,如為內部因下法而成為虛寒下利不止,則不得用本方,應用「四逆湯」以溫裏。
若成為陰陽兩脫之下利,喘而汗出者,則應用「四逆加人參湯」救之,故同為「桂枝證」之誤下,其虛實寒熱,大有不同。
所以成為虛實寒熱之不同者,則視其人之 抵抗力何如,所謂正氣足與不足之關係。 其辨法,為脈搏之有力無力及舌 苔之 淡
白與黃厚,及下利之熱與不熱,色之黃赤 與黃淡。虛寒者為脈微無力,實熱者為脈 數有力;虛寒者舌苔淡白,實熱 者舌 紅
苔黃;虛寒者下利不熱,色黃淡;實熱者下利 熱灼,色黃赤而熱臭,此不可不知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為數而有力;舌為舌紅,苔淡黃 。如為表未解者,其苔不黃,雖黃亦淡而薄。
本條之針法:
合谷Τ、足三里Τ、內庭Τ、天樞Τ(淺針)、大小腸俞下、中膂俞Τ。
取「合谷」
、「 足三里」
、「內庭」以清腸熱;
「天樞」、「 大小腸俞」
、「中膂俞」直接刺激腸部之神經,制止其蠕動,放散
其充血,以清其炎性。如腹痛下利且腸熱極盛者, 「天樞」不可針,尤禁重刺激之針。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葛根
葛 根半
半斤斤,
,甘甘草
草二二兩
兩((炙
炙))
,,黃黃芩芩三三兩兩,,黃黃連連三三兩兩。。
右四
右 四味
味,,以
以水水八
八升升,
,先先煮
煮葛葛根根,,減減二二升升,,內內諸諸藥藥,,煮
煮取取二
二升升,
,去去滓
滓,,分
分溫溫再
再服 。
服。
本 方 之 主 證 : 為 協 熱 下 痢 。 東 洞 翁本 方 定 義 曰 :
「治 項 背 強 急 , 心 下 痞 , 心 悸 , 下 利 者 。

七六
《方輿輗》本方條曰:
「下利初發,用『桂枝湯』
、『葛根湯』之類以解表證;但脈益促,熱尚盛者,可用此湯。小兒之
痢疾熱熾難用下劑之證多效。」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治平日項背強急,心胸痞塞,神思悒鬱而不舒暢者,或加『大黃』
。」又曰:
「 項背強急 ,
心下痞塞,胸中鬱熱,眼目牙齒疼痛,或口舌腫痛腐爛者,若加『大黃』,其效尤速。」
《橘窗書影》曰:「大熱下利挾驚者,
『葛』、『芩』、
『連』也;昏睡不醒者為重證,下痢劇者,亦『葛』、
『芩』、
『連』
也;緩者『葛根』加『黃連』。」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治表邪下陷之下利有效。尾州醫師用於小兒疫利之下利,屢有效云。余亦於小
兒之下利,多經驗之。此方之喘,為熱勢內壅之處,非主證也。古人用於酒客之表證者,活法也,加『紅花』
、『石膏』
;治
口瘡,亦同。」
三十九條:
「太陽病」
,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
「麻黃湯」主之。
本條為「太陽傷寒」之正治法。
解曰:寒邪初成於肌表之「太陽病」,名曰「太陽傷寒麻黃湯證」。其證狀為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等之
一身皆痛,並惡風、無汗而喘者,必 須與之發汗,以「麻黃湯」主治之。
「太陽病」為外感風寒,病邪在肌表之總 稱。其治療以「桂枝湯」與「麻黃湯 」二方為主劑。其分別之主要點 ,則在
有汗無汗脈浮緩脈浮緊上分辨。其頭痛、發熱 、身痛、惡風等,則為共有證狀。
本條為寒邪外束,正氣因鼓動血液向外奔 放抗拒。但散熱中樞機能不稱職,於 是較「桂枝證」之頭項強痛、發 熱諸證
外,復多身疼、腰痛、骨節疼痛而喘諸證 。簡言之,一身皆發生疼痛而兼喘逆。所 以然者,以寒邪外束,汗腺緊閉 ,身 體
內之疲勞物質與殘廢物質無法排泄,停留 於筋肉之間而為疼,蓄積於骨節之間,刺 激神經而為痛。全身之熱氣、水 毒既 不
從皮膚而發,於是上湧於肺,冀藉呼氣以 排出。肺臟受熱氣、水毒之薰蒸湧擠,加 速呼氣以放散之,乃形成喘逆病 態。 種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種病苦之癥結在皮膚汗孔緊閉,祇須開宣汗孔 ,發洩汗液,則一切殘餘物質及熱氣 、水毒皆從汗解,諸證全消矣。


何謂疲勞物質?吾人終日熙攘不息,筋骨 百骸運動無已,於是筋肉中產生一種 疲勞物質,等於機輪運轉,兩種 輪齒磨
擦下之油滓,亦等於煤炭燃餘之灰燼。此 項疲勞物質,即從汗孔中與尿道中排洩而 出。吾人勞動愈甚,此類物質之 產生 亦
愈多,多則不及盡洩於體外,蓄於體內而為祟,於是身 體感覺異常疲倦、四肢痠痛等證狀矣。
何謂殘廢物質?吾人一日三餐,晝夜呼吸 ,所以維持生命之不息。當飲食消化 之後,其菁華由腸胃吸收,從淋 巴管、

七七
微血管運輸各組織,營養各細抱,經細胞 之吸收,排出其殘餘,即為殘廢物質產生 之一。又因吸入之氧氣在體內起 燃燒 作
用,以維持體溫之一部及維護細絕之活力,經起燃燒作用之後,亦如柴炭燃燒後產生之灰燼相等,此為殘廢物質產生之二。
《永諸藏書》

此外,尚有血球細胞等之老廢者、死滅者 。一切物質之殘餘統稱之曰殘廢物質,由 皮膚小便排洩而出,若留著不洩 ,經 絡


筋骨能發生痛證。
何謂熱氣、水毒?熱氣即吸入氧氣發生燃 燒之溫熱與飲食物產生之發酵熱,在 體中不斷產生,亦不斷在皮膚與 呼氣時
發散之,體溫即保持常度,不致蓄積為害 。水毒即蒸化之水氣,亦從呼氣、皮膚、 小便各處發洩,若排洩機關寒閉 ,此 項
水氣即蓄積化為毒液,稱謂水毒。
感冒寒邪,致皮膚緊束,此項疲勞物質、 殘廢物質、熱氣、水毒,不能盡量排 洩,蓄積於筋肉、骨節間,刺激 神經而
為疼痛,奔向肺臟即為喘逆。本條之病理大概如此。「麻黃湯」以「麻黃」、
「桂枝」為主體,一以開發皮膚,刺激汗腺而為
汗:一以溫通血管,驅除病毒;內溫外散,於是一汗而諸痛皆止,肺氣得舒,復佐以「杏仁」以平喘, 「甘草」以緩急促,
則諸證皆消矣。徐靈胎曰:
「『麻黃』治無汗,
『杏仁』治喘,『桂枝』、
『甘草』治太陽諸證,無一味不緊切,所以謂之經方。」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為浮緊;舌為白苔。
本條之針法:
合谷Τ、經渠Τ。
取「合谷」、
「經渠」以反射發汗中樞,使全身汗泄。關於頭痛、身疼,則視其病灶所在而隨證取穴,如頭痛取「風府」、
「風池」;上肢痛取「肩」
、「曲池」
;下 肢 痛 取 「 陽 陵 」
、「三里」
;腰背痛取「後谿」、
「 委中」等穴可也。
麻黃湯方:
麻黃
麻 黃三
三兩兩,
,桂桂枝
枝三三兩
兩((去
去皮皮)

,,甘甘草草一一兩兩((炙炙))
,杏
, 杏仁
仁七七十
十個個(
(去去皮
皮尖尖)

。。
右四
右 四味
味,,以
以水水九
九升升,
,先先煮
煮麻麻黃
黃,,減減二二升升,,去去上上沫
沫,,內
內諸諸藥
藥,,煮
煮取取二
二升升半
半,,去
去滓 ,溫
滓, 溫服
服八八合
合,,覆
覆取取微
微似似汗
汗,,不
不須須啜
啜粥粥,
,餘餘
如桂
如 桂枝
枝法法將
將息息。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本方治喘而無汗,頭痛,發熱,惡寒,身體疼痛。」
(

《方輿輗 》
「還魂湯」 即本方)條曰:
「此方為起死回生之神劑,誠不愧『還魂』名也。小兒發搐而死,二三日不醒,
間有起之者。余通家一芽兒,曾患此病, 醫人來集,投以驚藥數方,且針且灸,治 法殆盡,未見一效,病勢已極, 皆曰 不

七八
治。余後諸醫至,初診其脈,可謂沉絕, 暫對之,則時有生機髣髴可見。因向病家 曰:此子雖病勢已危,以余觀之 ,全 是
熱邪鬱閉之極,若一得發洩,庶幾可以回 春。即作『還魂湯』與之,使其母抱而被 覆之,須與,汗出即醒。蓋『還 魂湯 』
原無發汗之說,今用之使被覆,乃出余之 胸臆,先覺者尚何言哉。余常值小兒之發 熱昏沉者,則務發其汗,十不一 誤。 此
證遽用金石腦麝,不惟不醒,反引其邪深入於內,禍在反掌之間。」喻嘉言曰:「小兒病發熱昏沉,務擇『傷寒』名家,循
經救療,則百不失一矣。』洵確論也。
四十條: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本條為表證未解,喘而胸滿者之治法。
解曰:「太陽」與「陽明」合病,其主證見喘而胸滿者,不可用下劑,宜「麻黃湯」發汗解表平喘。
本條於證狀敘述欠詳明,祇言喘而胸滿,殆為本病之主要點。其曰「不可下」,殆恐人誤認為裏實證而用下法。 「 承氣
湯」中有一條「喘而腹滿者,大承氣湯主 之。」胸膺屬「陽明」之部。胸滿,恐人 誤認為「陽明」之實,取腹滿而 喘之 例
與下法也。仲師特提出叮嚀,不可誤為裏實之意歟。
然則本條喘而胸滿用「麻黃湯」之理如何 ?曰:就「麻黃湯」之主證研究,此 病必為發熱,無汗,體痛,惡寒 而喘兼
胸滿。其不言上述之證狀者,即以「太陽 」二字括之。以胸滿為「陽明」之部分病 證,遂以「陽明」二字出之,其 實本 條
仍為「太陽病」
。胸滿為「太陽」不解所引起者,並非「太陽」與「陽明」同時合病也,與三十六條「太陽」與「陽明」合
病用「葛根湯」者同一意義。完全屬「太 陽」無汗所引起,以「太陽」受風寒束縛 ,汗孔閉塞,內部之濁熱不得外 泄, 於
是集向肺部奔湧,聚集於胸腔,肺之氣泡 儘量擴張容納濁熱,向外呼放,形成喘證 。肺因儘量擴張,壓迫膈膜向下 ,肋 骨
弓亦隨肺之擴張而擴張,於是胸骨肋骨之 下部,備受壓迫而覺脹滿,故此項脹滿, 為無汗而喘所引起,不能與腹內 腔有 裏
熱、食滯、水飲等所產生之瓦斯毒素而脹 滿者誤混。本條所以用發汗之法也,汗出 表解,則喘滿立已。若誤用下法 ,勢 必
成為結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之脈證、舌證:當與上條同。若果有「陽 明」裏實之證狀者,苔必見黃,脈必見數大。
本條之針法:
與上條同,因有胸滿,加針「內關」。
四十一條:
「太陽病」 。脈但浮者,與「麻黃
,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脇痛者,與「小柴胡湯」
湯」

七九
本條指示凡有「太陽」之脈者,仍似解表為定則。
《永諸藏書》

解曰:「太陽病」頭痛發熱,無汗惡風,經過十日以上,正氣漸復,病勢漸退,各種證象漸平。脈見浮細而嗜臥者,則
外邪已見漸解,不須與藥,休養自愈。若 脈不見浮細,亦無嗜臥之證,反有胸滿、 脇痛者,則為「太陽」之病已轉 入「 少
陽」,應與「少陽」方「小柴胡湯」。若病經十日以上,頭痛、發熱、無汗、惡寒之表證仍在,而脈仍為浮者,病雖十日以
上,仍未傳變,病在「太陽」,當 以 「 麻 黃 湯 」 發 之 。
陳修園氏謂「脈細為『少陰』之脈,嗜臥為『少陰』之證」者,則大誤特誤。何則?既見脈細、嗜臥之「少陰證」 ,則
外已解也之表邪已解,而病已入「少陰」。其病仍在身上,應為之立方,如下文之「小柴胡湯」 、
「麻黃湯」等。何以獨缺此
不言?仲師必不如此模糊。可見脈浮細,嗜臥,決非「少陰」症狀,乃病漸解之必然現象,故無需處方,休養自已。茲釋
其理如下:「太陽病」在表層,血液亦集中表層抗拒,故脈見浮。如有頭痛、身痛,神經受刺激而興奮,則脈管亦見緊張而
緊。今脈雖見浮而有細象,可見神經之緊張已退,其頭痛、身痛等必然已平,即身熱亦漸見減退,故曰「外已解也」 。但解
猶未盡,以脈猶有浮象,即如十二條風家 表解而不了了者是也。再經數日,正氣恢 復自愈。其所以嗜臥,亦是神經 興奮 後
之疲勞現象。曾經頭痛發熱之神經緊張, 及病退而生疲勞嗜臥,乃必然之事。不知 醫理者亦明此理,何得指為「少 陰證 」
耶!
胸滿脇痛為「少陽病」主證之一,此為「 太陽」轉入「少陽」之候,故用「少 陽」主方「小柴胡湯」治之。若 脈見浮
者,則氣血仍奔集於表層,故仍以「麻黃湯」解之。
本條之脈證、舌證:已解,脈為緩細,入「少陽」則浮弦,仍在「太陽」則為浮。已解,舌如常,入「少陽」則舌紅,
苔薄黃,仍在「太陽」則苔薄白。
本條之針法:
如病已解,可不針。
胸滿脇痛:內關Τ,期門Τ,陽陵Τ。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仍在「太陽」
,照前二條取穴。
四十二、三條:
「太陽傷寒」 「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
,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燥者,
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

八○
本條為外有表寒,內有裏熱之治法, 亦即「大青龍湯」之證狀。
解曰:
「 太陽傷寒症」
,脈見浮緊,證見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純粹為一表寒「麻黃湯證」 ,但不同者尚有煩燥
一證。煩燥為裏熱,故於「麻黃湯」中加 「石膏」名「大青龍湯」主治之。若脈不 浮緊而微弱,證不惡寒而惡風, 不汗 出
而汗出者,則為脈證不合, 「大青龍湯」不可與服之。以脈微弱、汗出、惡風,為「少陰」虛證,若與服之,必變為厥逆,
甚至筋惕肉,則為逆治矣。 「太陽」病例,
「中風」脈浮緩,發熱,汗出,惡風;「傷寒」脈浮緊,發熱,無汗,惡寒。於
生理病理極合。本條原文首句為「太陽中 風」脈浮緊,發熱,惡寒,不汗出,顯然 錯誤。下條「傷寒」脈浮緩,亦 是脈 證
與命名相反,陳本首先指出前後條倒置之誤。
煩燥為裏有熱之所致,即產熱中樞機能亢 進,神經不寧現象,並非表寒束縛, 熱不得外發而內鬱所致。苟為無 汗,熱
不得泄之所致者,則「麻黃湯」解其表,汗出熱解,毋須再加「石膏」,故本症為表有寒、裏有熱之症。 「 大青龍湯」即為
表寒裏熱之主方,以「麻黃」解其表寒,
「 石 膏 」 清 其 裏熱。裏熱除,則煩燥已;表寒解, 則身熱、惡寒、身痛皆已。
若脈見微弱,為「正氣」不足、體溫不充 之「少陰」脈象;汗出、惡風,為表 虛亡陽之「少陰」證狀,即心臟 衰弱之
候。體溫不足,心藏衰弱,即是「少陰」 陽虛之證,只可溫補,不可發汗,更不可 清裏,故「大青龍湯」不可服之 。服 之
則汗愈出,而陽愈亡,心愈弱。輕則成為厥逆,重則筋肉失於溫煦,不隨意神經起反射作用而為筋惕肉、躁擾不寧之真
寒假熱證矣。故用「大青龍湯方」時 ,必須認清其主證,方不誤投。
本條之舌證:為舌紅,苔薄白;舌紅為裏熱,苔薄白為表寒。
本條之針法:
照三十九條針治,另加下穴以治內熱煩躁。
曲池Τ、足三里Τ、間使Τ。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大青龍湯方:
麻黃
麻 黃六六兩
兩,,桂
桂枝枝二
二兩兩(
(去去皮皮)

,,甘
甘草草二
二兩兩(
(炙炙)
),杏
, 杏仁
仁四四十
十個個(
(去去皮
皮尖尖)

,,生
生薑薑三
三兩兩(
(切切)
),大
, 大棗
棗十十二
二枚枚(
(劈劈))
,石
, 石膏
膏如如雞
雞子子
大(
大 (碎
碎))
。。
右七
右 七味味,
,以以水
水九九升
升,,先先煮
煮麻麻黃
黃,,減
減二二升
升,,去
去上上沫
沫,,內
內諸諸藥
藥,,煮
煮取取三
三升升,
,去去滓
滓, 溫服
,溫 服一
一升升,,取
取微微似
似汗汗。
。汗汗出出多
多者者,
,溫溫粉
粉撲撲
之。
之 。一
一服服汗
汗者者,,停
停後後服
服。。

八一
本方之主證:為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燥者。
東洞翁本方條曰:「治喘及咳嗽,渴欲飲水,上衝,或身痛,惡風寒者。」
《永諸藏書》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為發汗峻發劑,無論矣。其他溢飲,或肺脹,其脈緊大,表證盛者,用之有效。」
又:
「天行赤眼,或風眼初起,此方加『車前子』以大發汗,時有奇效。蓋風眼為目之疫熱,故非峻發無效也。蓋此方實居
『麻黃湯』之首要者。」
「大青龍湯」之組合:以「麻黃」為發汗去水之主藥,發熱,身疼痛,得之則愈。「桂枝」亦為止痛解表之品,合「杏
仁」亦為降氣之上衝,氣緊、頭痛等得之則愈。「石膏」為清裏熱之主藥,煩躁得之自已。「生薑」助「麻黃」之散,亦與
「草」
、「棗」等和胃氣。
「大棗」為化水氣和胃氣之品。「甘草」為調和諸藥與緩和神經之用。本方之組合意義,大致如此。
「麻黃」、
「石膏」為主藥,「桂枝」、
「杏仁」為助藥,
「草」、「薑」
、「棗」則佐導而已。
四十四條:
「中風」
,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
「大青龍湯」發之。
本條之主旨在暗示「大青龍湯」不能治有「少陰證」者。
解曰:有「中風」之浮緩脈,身亦不痛, 但覺轉側重,且有時乍輕,仍有發熱 、惡寒、無汗、煩燥諸證,而無 「少陰
病」之脈微弱,身重,但欲寐,或汗出、惡風 等證者,仍可以「大青龍湯」發散之。
本條與上條同為「大青龍湯」方治,所異 者為脈浮緩之「中風」脈,身亦不疼 而但重,且乍有輕時,可見較上 條之證
狀為輕。但須注意:發熱、惡寒、不汗出 而煩燥之「大青龍湯」主證依然存在,否 則不能用此方。所以不舉者,係 承上 條
而下,祇言其異,不必舉其同耳。其重要點在「無少陰 證」者四字上,使人認識有「少陰證」者不得用此方。
柯韻伯曰:「寒有重輕。傷之重者,脈陰陽俱緊而身疼;傷之輕者,脈浮緩而身重。亦有初時脈緊漸緩,移時身疼,繼
而不疼者,診者勿執一以拘也。本論云: 『傷寒』三日,
『陽明』脈大,
『少陽』脈小,脈弦細者屬『少陽』 ,脈浮緩者係『太
陽』,可以見『傷寒』無定脈也。脈浮緊者身必疼,脈浮緩者身不疼, 『中風』、
『 傷寒』皆然,又可謂之定脈定證矣。脈浮
緩下,當有發熱、惡寒、無汗、煩燥等證 。蓋脈浮緩,身不疼,見表證已輕,但身 重乍有輕時,見表證將罷,以無 汗、 煩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燥,故合用『大青龍湯』。無『少陰證』
,仲景正為不汗而煩燥之證,因『少陰』亦有發熱、惡寒、無汗、煩燥之證,與『大
青龍』同法,當溫補;若反與『麻黃』之散、『石膏』之寒,真陽立亡矣。必細審其所不用,然後不失其所當用也。』
《金鑑》云:「『傷寒』脈當浮緊,今脈浮緩,是『傷寒』之病而兼『中風』之脈也。『傷寒』當身疼,今身不疼,是『傷
寒』之病而兼『中風』之證也。身輕,邪 在陽也;身重,邪在陰也。乍有輕時,謂 身重而有時輕也。若但欲寐,身 重無 輕

八二
時,是『少陰證』也。今無但欲寐,身雖重乍有輕時,則非『少陰證』 ,乃營衛兼病之『太陽證』也。脈雖浮緩,證則無汗,
屬實邪也,故亦『大青龍湯』發之。前條以脈 微弱、汗出示禁,此條以無『少陰證 』發時,蓋詳審慎重之至也。」
四十五條: ,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
「傷寒」 「小青
龍湯」主之。
本條為外有表寒,內有水飲之治法。
解曰:有「傷寒」發熱、惡寒、無汗、表不解之證狀,兼有心下有水氣之宿病,於是發生發熱、乾嘔之表證,「水飲」
犯肺而為咳逆之飲證,間或口渴,間或下 利,間或作噎,間或小便不利,少腹滿, 間或作喘等等之兼證者,概以「 小青 龍
湯」主治之。
本條之證,原有「水飲」舊病,自「傷寒 」感冒之後,肌表為寒氣束縛,於是 飲邪之水氣,無從在皮膚發泄, 即留蓄
於中而為種種病態。發熱、乾嘔,為表不 解之原有證狀。咳為水飲犯肺所致,此即 「小青龍湯」之主證。其下「或 渴, 或
利」至「或喘」,悉屬兼證。
咳之證狀至多,非「小青龍湯」可統治,必須認清其證狀,則用之效如桴鼓。其主要之證狀,呼吸氣覺緊,咳而不暢,
須咳數聲而痰始喀出,痰或稀黏之水泡狀為其 特徵。胸中時覺氣上衝,亦為特徵。
所以如此者,肺氣部之體溫不高,支氣管 不十分擴張,肺泡中之水氣以肺臟內 之溫度不高,不能化氣蒸發,遂 凝而為
稀黏之水泡狀痰,蓄積於肺泡中阻礙呼吸 ,肺為掃除阻礙起見,即作咳逆而排出之 。因支氣管不甚擴張,痰不易出 ,於 是
非續咳不能咯出。且有水飲證者,其直腹 筋每每攣急,攣急則易於衝逆,故時時覺 胸中有氣上衝。凡見氣上衝而咳 逆, 痰
為水泡狀者,即可以「小青龍湯」應手而解。
「水飲」而見渴者極少。本條之或渴,殆 為發熱之故,亦有因內溫低,蒸氣不 上升而渴者。渴喜熱飲而不多, 方書稱
曰「氣不化液」,故不竟曰「渴」而曰「或渴」也。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水飲」原為流動性。其流於腸間,腸不吸收,則為下利溏泄,與滯下之利不同,不得誤認。
「水飲」下利,大多為腸
鳴溏泄,非本方必有之主證,故曰「或利」。
「水飲」上而不下,停於膈膜之間,則為噎。噎者,
「水飲」之毒蓄積於內,膈膜為之鼓運而出,但與「呃逆」之證不
同。此亦非本方必有之證,故曰「或噎」。
「水飲」下而不上,停於膈膜之下,腹膜 之內,乃為小便不利。不利則少腹為 之滿,此亦非本方必有之證,故 曰「或

八三
小便不利、少腹滿」也。
《永諸藏書》

「水飲」停於胸腔,壓迫肺葉,或肺泡內之水 滲出於外,壓迫肺葉,則為咳喘,亦非本方必 有之證,故曰「或喘」



凡有「飲病」之人,其內部之體溫必不高,方書所謂「陽氣不振,水不化液而為飲」。此類飲邪,苟無外感或飲食不慎
等誘因,每潛伏不發,有時見頭眩,或胃病, 或溏泄,或胸悶,或肢體痠重,或肌肉跳動, 即「水飲」潛伏於內之徵兆。
統覲本條,為外傷寒邪,內有「水飲」
,成為外寒內飲之證狀,「小青龍湯」即為其主方。
《金鑑》曰:
「『傷寒』表不解,為脈浮緊、頭痛、身痛、發熱、惡寒、無汗之證仍在也。心下有水氣,謂乾嘔而咳也。
然水之為病不一,故曰或病,或利,或噎 ,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皆為有 水氣之證,故均以『小青龍湯』 如法 加
減主之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為浮緊,舌為薄苔或白苔。
本條之針法:
列缺Τ、太淵Τ、天突Τ、中脘Τ、足三里Τ、豐隆Τ。
取「列缺」治發熱、頭痛。
「太淵」治咳。「天突」、
「 中脘」
、「 足三里」
,可以止咳,可以止嘔,亦可以降衝氣。「豐隆」
降痰濁。如見下利,加針「天樞」。見小便不利,加針「陰陵」。腹滿,加針「氣海」。噎氣,加針「內關」。口渴者極少,
即有,針「太淵」、
「中脘」二穴,氣機一開,渴亦自已。
小青龍湯方:
麻黃
麻 黃(
(去去節
節))、芍
、 芍藥藥、、細細辛辛、、乾乾薑薑、、甘甘草草((炙炙))
、桂
、 桂枝枝各
各三三兩
兩,,五五味味子子半半升升,,半半夏夏半半升升((洗
洗))
。。
右八
右 八味
味,,以
以水水一一斗
斗,,先先煮煮麻麻黃黃,,減減二二升升,,去去上上沫沫,,內
內諸諸藥
藥,,煮
煮取取三三升升,,去去滓滓,,溫溫服服一一升升。
。若若渴
渴,,去
去半半夏
夏,,加
加栝栝蔞
蔞根根三
三兩兩。

若微
若 微利
利,,去
去麻麻黃
黃,,加加蕘蕘花花如如雞雞子子大大,,熬熬令令赤赤色色。。若若噎
噎者者,
,去去麻麻黃
黃,,加
加附附子 子一一枚枚炮炮。。若若小小便便不不利
利,,少
少腹腹滿
滿者者,
,去去麻
麻黃黃,
,加加茯
茯苓苓
四兩
四 兩。
。若若喘
喘,,去
去麻麻黃黃,,加加杏杏仁仁半半升升,,去去皮皮尖尖。。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本方之主證:為心下有水氣,咳吐水泡狀痰沫。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喘咳者,又可用於溢飲之咳嗽。其人咳嗽喘急,至於
寒暑則必發,吐痰沫而不得臥,喉中如結,心下有水飲也,宜此方。若上氣煩躁,宜加『石膏』 。又於胸痛,頭痛,惡寒,
汗出,與發汗劑雖為禁法,然於喘而有汗證,仍用『小青龍湯』與『麻』、『杏』
、『甘』
、『石』之用於汗出者同意。《 一老醫

八四
傳》中云:『此證之汗必臭氣頗甚』,可為一徵。此方用於諸病之目的,主痰沫,咳嗽,無裏熱之證。」
《方輿輗》本方條曰:「初學『小青龍湯』,以為治咳之主方,然『小青龍』之專效在於逐水發邪。蓋此咳由於水與邪
相激而發,故用此湯以發邪,則咳自止矣。」
《御藥院方》曰:
「『 細辛五味子湯』
(即本方)治肺氣不利,咳嗽喘滿,胸膈煩悶,痰沫多,喉中有聲,鼻塞清涕,頭
痛目眩,四肢倦怠,咽喉不利,噁逆噁心。」
《醫學六要》曰:「腳氣上衝,喘息,初起有表邪者,『小青龍湯』加『檳榔』。」
《金鑑》曰:
「『小青龍湯』用於雜病之膚脹水腫證,以發汗而利水。」
本方之組合:「麻黃」治惡寒無汗,又能疏泄「水飲」,擴張肺氣管,使痰易出。有汗者不用。若有汗而汗液黏手或臭
氣者仍可用。「桂枝」合「麻黃」為解表 發汗,合「半夏」為降上衝之氣。「白芍」合「甘草」化直腹筋孿急,以止衝逆,
以攣急不解,咳逆不得止也。「五味子」為增液潤肺以止咳,合「細辛」為溫散「水飲」 ,凡肺泡中滲出之「水飲」
,非此不
得散也。
「乾薑」為增內溫化寒之用。水飲之盛也,即為內溫減低,非「乾薑」不能根本解決,且與「細辛」 、
「五味子」協
同作用為溫中化寒,疏水潤肺,成為治咳之良方。 「半夏」為溫降水氣、止逆、止咳、止嘔、止噎、止喘之用。因此組合,
本方乃為治咳之主方。凡有咳嗽喘急,每逢寒暑輒發,吐痰沫而不得臥,喉中如結者,即為心下有「水飲」
,用本方輒效。
四十六條:
「傷寒」
,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龍湯」主之。
本條言「小青龍湯」之主證。
解曰:外感「傷寒」
,復兼心下有「水氣」,咳而且微喘,身發熱而口渴,是「小青龍湯證」也,以「小青龍湯」主之。
服「小青龍湯」以後,反見渴者,此水飲已去,病欲解也。
「傷寒」,包括發熱惡寒無汗之表證。心下有水氣,指明內飲之所在。咳而微喘,為水飲迫肺之徵候,亦即本方之主證。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發熱不渴,為病未解之眼目。服湯已渴者,此寒飲已解也,即暗示水飲已解, 「小青龍湯」之藥效已達,不須再用本方。陳
修園氏謂「寒邪去而水飲猶未解,仍以『小青龍湯』主之,再散其水氣」者,誤也。心下有「水飲」,故不渴;服湯已渴者,
可見「水飲」已去,胃中已乾燥,故見渴象。「寒」字乃指「水飲」。試觀一百八十一條:「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
強,寸脈微浮,胸中痞,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此胸有寒之「寒」字,即指
「水飲」。否則寒為無形之氣,安可吐而出之耶!末句之「小青龍湯」主之者,倒裝文筆也。
柯韻伯曰:
「『水氣』在心下,則咳為必然之證,喘為或然之證,亦如『柴胡湯證』 ,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咳與喘

八五
皆水氣射肺所致,水氣上升,是以不渴, 服湯已而反渴,水氣內散,寒邪亦外散也 。此條正欲明服湯後渴者是誤解 ,恐 人
服止渴藥反滋水氣,故先提『不渴』二宇,作服後提出渴者以明之。服湯即宜服『小青龍湯』 ,若寒即欲解而更服之,不惟
《永諸藏書》

不能止渴,且重亡津液,轉為『陽明』,而 成 胃 實 矣 。 」
《金鑑》
:曰:「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此為外傷寒邪,內停寒飲,宜以『小青龍湯』兩解之。服
湯汗解已,復渴者,乃已汗寒去,內燥之 渴,非未汗停飲不化之渴,故曰寒去欲解 也。當少少與水飲之,以滋其燥 ,令 胃
和自可愈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當如上條。
本條之針法:如上條。
辨太
辨 陽病
太陽 脈證
病脈 併治
證併 法上
治法 篇小
上篇 結
小結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所以「六經」區分為「三陽」、 「三陰」。
「 太陽」即「三陽」之
最外部分。人身以縱而言,是上、中、下;以橫而言,是表、中、裏。故「太陽」主表位。「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
惡寒,為表證之提綱。如汗出,惡風,脈浮兼緩,則為「中風」,中於「風」之意,即今之所謂感冒。無汗,惡寒,脈浮兼
緊,則為「傷寒」。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身灼熱而自汗出,為「風溫」。「風溫」之脈,陰陽俱浮,身重,多
睡眠,息必鼾,語言難出;誤汗、誤下,則變 兩目直視,膀胱不約而失溲;被火薰 灼,則劇而為驚癇瘈瘲,或為黃疸。
以脈證為立方之準則,有汗,惡風,脈浮緩者,用「桂枝湯」 。
「桂枝湯」之組成,以「桂枝」之驅風;「芍藥」之引血
辨太陽病脈證併治法上篇小結

內行,鎮痙止痛;「甘草」之清熱解毒,祛痰矯昧;「生薑」之辛散,止嘔健胃;「大棗」為和緩強壯藥。
「桂枝」為和解肌
膚之藥,故稱「桂枝」為解肌,伍以「芍藥」之鎮痙止痛,「甘草」之緩解組織,「生薑」為消除胃內停水,「大棗」主治攣
引強急,且有利水作用,所以「桂枝 湯」之治表證為解肌作用。
無汗,惡寒,脈浮緊者,用「麻黃湯」。「麻黃」為表汗之品,能消解黏膜充血,並能興奮中樞,加速心跳而使汗腺分
泌,舒張弛緩支氣管與胃腸平滑肌,伍以「杏仁」之鎮靜及鎮咳。《金匱》中只有「麻黃」、
「杏仁」、
「甘草」,
《千金》中有

八六
「桂枝」,並稱「麻黃湯」為「還魂湯」,急救諸奄忽氣絕而不復覺者,是古人早知「麻黃」有急救急性心力衰竭等病症之
功效矣。
「太陽病」之有僂麻質斯樣的項背強儿儿、無汗、惡風者,則用「葛根湯」;汗出、惡風者, 「桂枝加葛根湯」。「葛根
湯」內有「麻黃」,「桂枝加葛根湯」內無「麻黃」,如是則知「麻黃」、
「桂枝」、「葛根」,同是有發汗解熱之功效。但「麻
黃」、
「桂枝」與「葛根」則不同,「葛根」含有多量之澱粉,故有緩和包攝作用於表,緩解筋肉痙攣於裏,抑制腸蠕動之亢
進,及緩和包攝腸黏膜,故能發揮止瀉作用,有表裏兩解之能,所以「太陽」「陽明」合病用「葛根湯」 ,下利而嘔者用「葛
根加半夏湯」。「太陽病」之「桂枝證」,醫者誤下,以致利不止而脈促,喘,汗,用「葛根黃芩黃連湯」。是「葛根湯」主
治「太陽病」之兼胃腸型證狀者,又主治神經型之頭項強直、角弓反張等如腦膜炎證狀者。因此, 《金匱要略》曰:「
『 太陽
病』無汗,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 ,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大小青龍湯」為「桂枝湯」之變方,「大青龍」之治身疼痛,不出汗而煩躁,有「石膏」之寒涼,味辛能散,有辛涼
解肌之功。 「小青龍」之治喘咳、嘔噎,表不解而胃內有停水,故無「石膏」而用「半夏」、
「乾薑」,以溫胃,降逆,止嘔
吐;
「細辛」治宿飲,去停水;「五味子」攝納衝逆,為止喘咳之助。
「太陽病」既主表,表證只宜汗解,所以 不可吐,不可下,若犯吐、下,必變 壞症。應觀察其脈證,知犯何逆 ,隨證
治之。如酒客病,不宜用「桂枝湯」;喘家則宜「桂枝湯」加「厚朴」 、「 杏仁」
;素有嘔吐病者亦不宜用。若「太陽中風病」
而誤用「麻黃」,則汗多亡陽,故「桂枝湯」中宜加「附子」以救之。不宜下而下之後,見脈促、胸滿,則宜去「芍藥」,
若微惡寒,宜去「芍藥」而加入「附子」 。
「太陽病」如瘧狀,一日數發,脈微、惡寒者,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如脈洪大
者,宜「桂枝二麻黃一湯」;若熱多寒少,煩燥而脈微弱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總之,
「太陽病」之主方為「桂枝湯」,
其加減之靈活,善運用者,左右咸宜。如誤下而表證仍在,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則去「芍藥」而加「茯苓」、「白
朮」。喻嘉言、周禹載等謂「治風遺寒」,「茯苓」、「白朮」非祛寒之品,明明濕病。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非「桂枝湯證」而誤服之,大汗出後,大 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為脫水證狀。 此脈為虛,因組織水分消耗而熱 愈高,


故以「白虎加人參湯」救之。表證兼有裏證而體質虛者,宜用強壯興奮之「四逆湯」 ;輕者或用「甘草乾薑湯」、
「芍藥 甘草
湯」
。若胃氣不和,有譫語者,則用「調胃承氣湯」矣。如「太陽病」已無表證,反有胸滿脇痛,是「少陽」之見證,宜「小
柴胡湯」。
治病首先辨證。辨證必須認清表裏虛實寒 熱。正氣實者,多見陽脈;正氣虛者 ,多見陰脈。陰證得陽脈者生, 陽證見

八七
陰脈者危。證之陽者,未必皆實;脈之陰 者,多數真虛。正勝則愈,邪勝則死。實 者雖感邪甚而病較輕,虛者雖感 邪微 而
病較重。所以初、中、末之三法,亦不可 不明。初者,病邪初起,正氣尚強,邪氣 尚淺,則宜速攻。中者,受病較 久, 邪
《永諸藏書》

氣漸深,正氣漸弱,宜攻兼扶。末者,病已經久,邪氣侵凌,正氣消殘,宜扶正氣。 「六經」六證,變態不測,必須權衡輕
重,分清緩急而圖之。
附錄:
紫圓方:
巴豆三分,赤石脂三分,代赭石三分,杏仁六 分為細末,米糊為丸,取三分頓服。
桃花散:
烏魚骨、虎骨、龍骨各一兩,寒水石八兩煅,赤、白石 脂、白蘞各五錢,黃丹少許,白芨五錢敷用。
梅肉散:
輕粉三分,巴豆三分,乾梅肉六分, 山 梔 子 六 分 為 丸 , 每 服 一 分 。
再造散:
)

鬱金五錢,大黃一兩(皂莢煎酒煨 ,大皂角剌五錢炒,白牽牛頭末六錢 生 炒 各 半 , 共 研 和 , 酌 量 服 。
砂散:
 砂一錢,輕粉三分,雄黃三分,冰片五厘,為末,外用。
辨太陽病脈證併治法上篇小結

八八
辨太
辨 陽病
太陽 脈證
病脈 并治
證并 法中
治法 篇
中篇
四十七條:
「太陽病」
,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本條指示凡病在「太陽」,顯「太陽」之症狀者,不論其日期多少,皆以汗解為原則。
解曰:頭痛發熱惡風寒之「太陽病」
,經過若干時日,其頭痛發熱惡風寒之外證仍未解,而脈見浮弱者,仍當使之汗解,
宜「桂枝湯」治之。
就外證未解句看,知此病已有相當時日矣,否則「太陽病」「桂枝證」,已言之屢矣。何必一再言之不休?可見本條在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側重外證未解句,不論病之時日多少,苟無裏有虛寒,概與汗解,即裏有實證熱證,亦以汗解為先,此為仲師之心法。
本條有頭痛發熱惡風寒之「太陽」表證, 復有浮弱之「太陽」脈證,當然以「 桂枝湯」微汗之。其脈雖浮而弱 ,但弱
非「少陰」之脈,以病有時日,神經之興 奮力漸退,故見脈弱。病之症狀依然,故 脈仍浮,不能以其有弱象而即認 為有 入
「少陰」趨勢也。
於此亦可知治病以證與脈為主,不以時日為主,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等依日傳變之說為不足

八九
信也。
方中行曰:「外證未解,謂頭痛、項強、惡寒等證猶在也。浮弱即陽浮而陰弱,此言「太陽中風」,凡在未傳變者,仍
《永諸藏書》

當從解肌,蓋嚴不得下早之意。」
程知曰:
「外證未解,脈見浮弱,即日久猶當以汗解,祇宜「桂枝」解肌之法,不宜誤行大汗之劑,至於不可誤下,更
不待言矣。」
《金鑑》曰:「『太陽病』外證未解,謂『太陽病』表證未解也。若脈浮緊,是為『傷寒』外證未解。今脈浮弱,是為
中風外證未解也,故當以『桂枝湯』汗解之。」
本條之舌證:為薄白苔。
本條之針法:照十五、十六條針治。
四十八條:
「太陽病」
,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主之。
本條為「太陽中風」誤下變證治法之一。
解曰:
「太陽中風」之「桂枝證」,醫者不與微汗解表而反下之,因成微喘,但發熱、惡風、頭痛等證依然,知其表證
仍在未解故也。應與「桂枝湯」解表,加「厚 朴」
、「杏仁」平喘主治。
「太陽病」下之所以見微喘者,血液有向 裏趨勢,而病者之「正氣」尚強,即 向上衝以為抗拒,使表邪不得內 陷,故
見微喘。微喘者,氣逆於肺也,與心下有水氣之喘不同,故不用「乾薑」、「細辛」溫肺逐水之品。但不得誤認「太陽病」
誤下之後,祇見微喘,其他發熱惡風之證已無。若祇見 微喘,其他證已無,則為逆證,非本方可得而治矣。
本條下之微喘與十八條「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相彷彿。
成無己曰:
「下後大喘,則為裏氣太虛,邪氣傳裏,正氣將脫也。下後微喘,則為裏氣上逆,邪不能傳裏,猶在表也。
與『桂枝湯』以解外,加『厚朴』、
『 杏仁』以下逆氣。」
柯韻伯曰:
「喘為『麻黃證』
,治喘者功在『杏仁』
。此妄下後,表雖不解,腠理已疏,故不宜『麻黃』而宜『桂枝』
。『桂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枝湯』中有『芍藥』
,若但加『杏仁』
,喘雖微,恐不勝任,復加『厚朴』以佐之,喘隨汗解矣。』
《金鑑》曰: 「『太陽病』當汗而反下之,下利脈促,喘而汗出不惡寒者,乃邪陷於裏,熱在『陽明』,
『葛根黃連黃芩
湯』證也。今『太陽病』當汗而反下之, 不下利而微喘,是邪陷於胸,未入於胃, 表仍未解也,故仍用『桂枝湯』 以解 肌
表,加『厚朴』、
『 杏仁』以降逆定喘也。」

九○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為浮,苔為薄白;如不 見浮而見細弱者,非「桂枝證」也。
本條之針法:
外關Τ、合谷Τ、風府Τ、風池Τ、列缺Τ、足三里Τ。
以「外關」
、「合谷」治發熱惡風,「風府」、
「風池」治頭痛,「太淵」、
「列缺」、
「 足三里」治微喘。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方:
桂枝
桂 枝三
三兩兩,
,芍芍藥
藥三三兩
兩,,甘
甘草草二
二兩兩,
,生生薑
薑三三兩
兩,,大
大棗棗十
十二二枚
枚,,厚
厚朴朴二
二兩兩(
(炙炙,
,去 皮)
去皮 )
,杏
, 杏仁
仁五五十
十枚枚(
(去去皮
皮尖尖)

。。
右七
右 七味
味,,以
以水水七
七升升,
,微微火
火盡盡取
取三三升
升,,去
去滓滓,
,溫溫服
服一一升
升,,覆
覆取取微
微似似汗
汗。。
本方之主證:為有桂枝證而喘者。
東洞翁下本方之定義曰:「治『桂枝湯』而胸滿微喘者。」湯本氏曰:「 所以追加胸滿二字者,以本方中有主治胸腹滿
之『厚朴』,則其證當有胸腹滿。然『厚朴』之用量少,故只表胸滿,而無腹滿。比之『桂枝去芍藥湯』治胸滿,則本方證
者,實為比較的實證而常有存在者也。又此胸滿與『人參』主治之心下痞或異,蓋彼為限局的痞,此則普遍的膨滿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本有喘證,則謂之喘家。喘家見『桂枝湯』證者,以此方發汗則愈,若喘因邪而勢急,邪
乘喘而威盛者,非此方所得而治也。 宜參考他方以施治,不可拘也。」
本方之組合:徐靈胎曰:「表邪誤下,氣逆不降,故表不解而氣微喘也。須加『桂枝湯』解陷伏之邪,加『厚朴』以調
中降逆。『芍藥』酸寒,但加『杏仁』,不勝治喘之任必加『厚朴』之辛溫,佐『桂』以解肌,佐『杏』以降氣。此解表治
裏之劑,為下後發熱氣喘氣逆之耑方。」
四十九條: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主之。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揭出有表證者不可用下法之定則。
解曰:「太陽病」外證未解之症狀者不可用下劑,如用下劑即為逆治。欲解外證者,宜以「桂枝湯」主之。
王肯堂曰 :
「但有一症頭痛惡寒,即為表證未解,不可下也。」
《金鑑》曰:「『太陽病』外證未解者,謂『桂枝湯』之表證未解也。凡表證未解,無論已汗未汗,雖有可下之證,而
非在急下之例者,均不可下,下之為逆也。欲 解外者,仍宜『桂枝湯』主之。」

九一
成無己曰 :
「經曰:
『本發汗而復下之,為逆也』
。若先發汗,治不為逆。」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須當解
五十條:
《永諸藏書》

外則愈,宜「桂枝湯」主之。
本條說明有脈浮之外證者,雖已發汗,仍須用解表之例。
解曰:
「太陽」表證,即先為之發汗,而病仍不解,醫者見其不愈,而復攻下之。要知已發汗而不愈,其脈浮者,浮為
病仍在外,可再發汗,而醫反下之,故令 其病不愈。今反下後,脈仍為浮,故知病 在外,須當解其外證則愈,宜以 「桂 枝
湯」主之。
「太陽病」本應發汗,發汗而病不愈者, 或以汗不如法,或以病重藥輕之故。 但見其脈浮者,知病尚在表,宜 仍以汗
解,不能以其不愈而遽下之也。本條之立意,即在於脈 浮,使人認清脈浮者,表證仍在,不可下也。
上條以有表證在,不可下。本條以脈浮為 不可下。總而言之,外感之病,不論 時日,已否汗下,但見有表證表 脈,概
不 可 下 , 此 仲 景不 易 之 法 也 。
本條「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
,柯韻伯、舒馳遠等目為衍文。但於此可知發汗之後,其脈為浮,復
下之後,其脈仍為浮也。有浮脈,雖已汗已下 ,其表證仍在者,即可再汗三汗。
本條之舌證:為薄白。
本條之針法:
按照「桂枝湯」之證狀取穴。
五十一條: ,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徐,其人發煩,
「太陽病」
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
「麻黃湯」主之。
本條言「太陽病」發汗解兼衄解之例。
解曰:
「太陽病」,見兩脈浮緊,身無汗而發熱,身亦疼痛,經八九日病不解,頭痛、身疼、發熱、無汗之表證仍在者,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雖經八九日,仍當發其汗,以「麻黃湯」 主治之。服「麻黃湯」藥已,微見病勢輕 減,即發生身疼、頭痛諸症減輕 。但 其


人發煩燥,目昏眩,甚至發煩昏眩極劇者,必發生鼻衄。衄則病可即解。所以然者,以陽氣重之故也。 「麻黃湯」主之,則
指當發其汗之下。

九二
「太陽傷寒」,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為「麻黃湯」之證。雖不云惡寒,從脈之浮緊與身疼痛之證狀推測,當
有惡寒一證,或為缺文亦未可知。經八九 日不解者,其症狀不變,故曰表證仍在, 當不論時日之多少,概以「麻黃 湯」 為
之發汗。下文之「麻黃湯」主之,即當發其汗下。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乃指初服是湯後, 「麻桂」藥性之發越
與病邪起衝奪之「瞑眩」現象也,與上文 二十七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之「瞑眩 」現象同一意義,仍應以未盡之 餘劑 繼
服之,不能以發煩目瞑而即停藥或更方。 如發煩之劇者,必為衄血。衄則八九日之 陽氣鬱遏於內者可以盡解。當此 之時 ,
不能再服「麻黃湯」矣。若照本方直解,衄後再與「麻黃湯」,則衄將不止,變為陰脫於裏,陽越於外之危症矣。所以然者,
乃解釋衄血之理,以陽氣積重不得外越,欲尋 出路而解,衄則鬱遏之陽氣可以隨越而解矣。
「太陽傷寒」八九日不解,其內部之溫熱與日俱增,愈積愈重,血壓即行上升,因服「麻」、 「桂」以辛散鼓動血行作
用。熱皆向外向上奔湧而出,於是血壓增 高而為煩,血行上沖而為目瞑。上湧過甚 ,則最薄之鼻部血管爆裂而衄出 矣。 衄
則上湧之血外出,而上湧之熱隨解。血出 熱解,而目瞑者即清澈,心煩者即安矣。 雖不汗泄,而遏鬱之熱已隨衄解 ,故 衄
血與出汗同為解熱,有異曲同工之妙,古人名之曰「紅汗」者,良有以也。「傷寒」見衄而解者,在春分較多,如衄過多不
止者,則進「瀉心湯」可立已。
目瞑為目視覺昏暗,合而不欲張之情狀。 以頭之前額充血,視神經受血與熱之 壓迫使然也。衄則血壓減而熱外 泄,即
清澈自如矣。
尤在涇曰:
「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太陽『麻黃湯』證也。至八九日之久而不解,表證仍在者,仍宜以『麻黃
湯』發之。所謂治『傷寒』不可拘於日數 ,但見表證脈浮者,雖數日猶宜汗之是也 。乃服藥已,病雖微除,而其人 發煩 目
瞑者,衛中之邪得解,而營中之熱未除也 。劇者血為熱搏,勢必成衄,衄則營中之 熱亦除,而病乃解。所以然者, 陽氣 太
重,營衛俱實,故須汗血並出,而後邪氣乃解耳。」
周禹載曰:
「服藥已,微除,熱即未盡,勢必稍減。今病勢不能向衰,而反加煩瞑者,其故安在?以所感之耶既重,乃
復遷延時日,則鬱於經者已傷經中之血, 津液暗消,漸將入裏。苟不與藥,或進膀 胱之府而為蓄血,或入『陽明』 之府 而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成結滿痛,未可定也。今與「麻黃湯」以衝動其邪,邪多藥少,不能即衰,邪深藥淺,不能引出,又何怪乎為煩為瞑,
以至於為衄耶!仲景恐人有藥不對病之疑,而反張皇無措,故申言其人如此者,祇因陽氣重,而非有他變也。」
本條之舌證:當為苔白質紅。
本條之針法:
可照三十九條,如見發煩、鼻衄者,單針「合谷」即立止。

九三
五十二條:
「太陽病」
,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永諸藏書》

本條承上文,言「太陽病」衄血亦等於汗解之義。
解曰:「太陽病」,見脈浮緊、發熱、身無汗等證,不服藥而見自衄者,其病亦可愈。
凡屬外感,因皮膚表層緊縮,內之濁熱鬱 遏不得外泄,勢必向上奔湧形成血與 熱集中於一部,發生充血現象。 血管之
微薄者即破裂而出血,熱亦隨泄,所謂邪亦隨解,無須再用汗解。《內經》有「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之文,故衄後不
得再汗。上條服「麻黃湯」汗解而病微除 ,乃因八九日之鬱熱,初汗而未能解盡之 故,所以汗後仍見衄症。六十條 有衄 後
仍用「麻黃湯」者,以衄出不多,表證未除而 後用之,非自衄皆得病愈也。
衄血有因出血性素質而發,或因鬱血及血 壓亢進所致,更因傳染病而併作,如 傷寒、痘瘡、麻疹、肺炎等之初 期,鼻
黏膜毛細血管最易破裂,為衄血之好發處 。如鼻中隔軟骨之下端,鼻及鼻中次之, 往往因皮膚上小血管受到高溫的 刺激 充
血而破裂,溫度因衄血而降低,故中醫謂之「紅汗」。故多血家之有腦充血徵象者,不但無害,反而有益,然出血之際,務
宜安靜。
周禹載曰:「浮緊無汗,
『麻黃』證也。使早汗之,何致衄乎!惟未經發汗,則邪熱上行,勢必逼血而出於鼻衄。衄既
成流,則陽邪隨解,奪血無汗,此之謂也。仲景恐人於衄後復用表藥,故曰愈。」
《金鑑》曰:「『太陽病』
,脈浮緊,發熱無汗,此『傷寒』脈證也,當發其汗。若當汗不汗,則為失汗。失汗則寒閉於
衛,熱鬱於營,初若不從衛分汗出而解,久則必從營分衄血而愈也。故『太陽病』,凡從外解者,惟汗與衄二者而已。今既
失汗於營,則營中血熱妄行,自衄。熱隨衄解,必自愈矣。」
黃坤載曰:「發熱無汗而脈浮緊,是宜『麻黃』發汗以泄衛鬱。若失服『麻黃』,皮毛束閉,衛鬱莫泄,蓄極思通,勢
必逆衛鼻竅而為衄證。自衄則衛泄而病愈矣。」
本條之舌證:如上條。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五十三條:二陽併病, 。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
「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澈,因轉屬「陽明」
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薰之。若發汗不澈,不足言陽氣
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燥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澈故也,更
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澈?脈濇,故知也。

九四
本條言二陽併病,與汗之不澈者更可發汗之定則。
解曰:「太陽」與「陽明」併病,當「太陽」初得病時,有頭痛、身疼、發熱、惡寒證,以發汗法治之。汗出而未能透
澈,因此病邪轉屬於「陽明」裏證,見續 續微汗出,發熱而不復惡寒。若「太陽病 」之頭痛身疼諸證未罷者,病邪 尚未 全
入「陽明」
,不可用治「陽明」裏證之法下之,下之則為逆治,祇可用小發汗之法以治之。假設有「太陽」未罷之證狀,復
見面色緋紅正赤者,則是陽氣怫逆上升,鬱於膚表,欲汗而未能汗之象,當以汗解之,或用藥湯薰蒸發汗之。若當「太陽」
初得病時,發其汗而未能透澈,不足言陽 氣怫鬱不得外越,當是汗不如法。應汗不 汗,於是其人煩燥,水毒到處攻 動, 尋
求出路,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 ,按之又不可得,其人短氣不得臥,但能 坐。所以然者,以汗出不透澈故 也。 當
重發其汗,使水毒排出則愈。何以知 汗出不澈?以脈氣鬱濇之故知之也。
本條通篇分為四節。至不惡寒為第一節,說明「太陽」轉入「陽明」,指定微汗出,不惡寒為「陽明」證狀。至小發汗
為第二節,恐人見有「陽明」證狀而用下 法,即申釋有「太陽」未罷之證狀者,不 可遽用下法。至解之薰之為第三 節, 說
明有「太陽」未解,熱湧於上者,可以汗之或薰而汗之。以下為第四節,反復說明「太陽」證未罷,陽邪亦並不怫鬱於上,
乃在全身走注者,可大汗而解之。更,再 也,即先發汗,以汗出不澈,可再汗之謂 也。何以知汗出不澈?脈濇,故 知也 。
為補明可與大汗解之故。
「太陽」、
「陽明」或「少陽」,同時為病者,曰「合病」。「太陽」治不如法,轉入「陽明」或「少陽」,而「太陽」證
仍在者曰「併病」。
本條二陽併病,為本條之提綱,因為「太 陽」未解,故仍可發汗。但發汗須視 其證狀之輕重而為小汗大汗。本 條即反
復申述,以示小汗大汗之證狀。小汗法用「桂枝湯」,或如二十六條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大汗法則為「麻黃湯」。
「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澈, 為發汗之未能如法。而產熱中樞機能 亢進,遂成「陽明」證狀。續自 汗出即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陽明」病濈濈然汗出之「承氣」證。不 惡寒即為惡熱,亦為「承氣」之症狀,似 可以下矣。但以「太陽病」證未 罷, 即


不得下,當發其微汗,俟表證解後, 再視其病之趨勢而行下法。
其見面色緣緣正赤者,乃為邪熱怫鬱在表 ,即血與熱充在表皮。怫者忿也,怫 然作色於頭面,故面皮發赤,於 此應乘
其勢而開之發之,用汗法即可解其表矣。薰為 古人用一種藥草熬水,蒸其水氣以取汗之法。
若二陽併病,因發汗不澈,應汗解而不汗 ,則內熱愈重而為煩躁不安,與「大 青龍湯」之煩躁同一理由。水邪 與熱,
到處攻衝,欲尋出路,故痛無定處,時在 腹中,時在四肢,與西醫所言之遊走性之 僂麻質斯相同,中醫所謂之流痰 走注 亦

九五
相同。應以大汗發之,則陽邪可解而水毒 得隨汗泄。若表邪解清而裏症未已者,即 可用清裏熱之劑矣。然二陽併病 之「 陽
明」證,往往因汗解,肺氣暢達,大腸積熱亦 能自動機轉,不藉下劑而自通。
《永諸藏書》

「短氣」即為氣喘。陽邪因汗出不澈,奔 湧胸腔,迫肺為喘,故非重汗不能解 。下條之申明更可發汗,即就熱 氣煩躁


走痛脈濇不暢知之也。
「脈濇」,指下按之遲而細,似搏動之勢蹇澀不利之象。指下之皮膚亦見乾燥不潤澤,為血滯而寒之候,亦即血運不暢
之候。但本條所言之「脈濇」,與《脈訣》濇脈主血虛者不同,如為血虛,即不得用大汗法。此為血液中含有之濁質,未能
從汗排泄,阻礙血運使然也。
尤在涇曰:
「二陽併病者,『太陽病』未罷,而併於『陽明』也。 『太陽』得病時發汗不澈,則邪氣不得外出,而反內走
『陽明』
,此併之由也。續自微汗出不惡寒,此『陽明證』續見,乃併之證也。若『太陽證』不罷者不可下,下為逆,所謂
本當發汗而反下之,此為逆是也,如是者可小發汗,以病兼『陽明』,故不可大汗而可小發,此併病之治也。若發其小汗已,
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而不得越散,當解之薰之以助其散,又併病之治也。發汗不澈下疑脫一澈字,謂發汗不澈,
雖澈而不足云澈,猶腹滿不減,減不足言 之文。汗出不澈,則陽氣怫鬱不得越,陽 不得越,則當汗而不得汗,於是 邪無 從
出,攻走無常,其人煩躁,不知痛處,乍 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而不可得也。短 氣者,表不得泄,肺氣不宣也。 坐猶 緣
也,言躁煩短氣等證,但緣汗出不澈所致,故當更發其汗,則邪氣外達而愈,非特薰解所能已其疾矣。以面色緣緣正赤者,
邪氣怫鬱軀殼之表;躁煩短氣者,邪氣怫鬱軀殼之裏也。按《內經》云:『脈滑者多汗』,又曰『脈濇者,陰氣少,陽氣多
也』。夫汗出於陽而生於陰,因診其 脈濇,而知汗出不澈也。此又併病之治也。
本條之舌證:為薄白或薄黃苔。若陽明下證,則苔為黃燥。
本條之針法:可依照三十九條及四十二條針治之。
五十四條: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裏虛,
須表裏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而愈。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本條指示陰虛津液不足者之不可任意發汗之定則。
解曰:脈見浮者,其病在表,法當發汗而 愈。若誤下之,津液內傷,致神經失 養而為身重心悸者,不可再發其 汗,當
待其律液自和,自然汗出乃解。所以然者 ,以尺中脈微,知其裏氣已虛,須得表裏 內外皆實,津液充和,便得自汗 出而 愈
也。

九六
外感病,脈浮緊,脈浮數,皆可發汗。以 脈浮主病在表,浮緊為寒束於表,浮 數為熱湧於表,故皆可發汗。不 發汗而
誤下之,則伐及無辜,徒使津液內傷,運動神經與心臟機能皆受影響,於是成為身重心悸。此時縱有表證未解,不能再汗,
以重傷津液,祇有待其裏氣復,津液足,生理 機轉起自然抗毒作用,自汗出而解。
「所以然者」以下,乃解釋何以不可發汗 之理。尺中脈微,尺微裏氣虛也。蓋 尺主裏,裏虛乃有身重心悸,故 不可汗
也。
此脈或因迷走神經不安定而產生,因為寸 關浮數,尺中脈微,今所謂靜脈竇性 不整脈,在吸氣時脈搏快,呼氣 時脈搏
慢。
當發其汗而不發汗,反下之,組織水分因 下而脫,血中殘餘物質及組織中之殘 餘物、代謝中間產物亦加多,遂 致發生
中毒症狀之身重心悸者。此裏虛為很明顯的律液虧,所 以說須表裏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而愈。
方中行曰:
「此承上條,復以其治不如法,因而致變者言,曉人當知謹也。身重,下後陰虛而倦怠也。悸屬心,心主血,
陰虛則血虛,所以心不甯也。蓋不當下而 反下之,故證變如此。不可汗者,禁不重 亡津液,以復損其陰也。當自汗 出乃 解
者,言下雖反而病未甚變,須待其津液回,當得自汗而解也。『所以然者』以下,乃申釋上文之詞。裏虛,以亡津液言。須
表裏實,以待津液回,邪還表言也。」
喻嘉言曰:
「脈浮數者,法當從乎汗解。設經誤下而身重心悸,縱脈浮數,亦不可復發其汗,但宜靜攝,俟其汗出乃解
耳。所以然者,以尺脈微,裏陰素虛故也 。必須津液自和,即為表裏俱實,便自汗 出而愈,此亦『小建中』而後發 汗之 變
法也。要知仲景云尺脈微者不可發汗,又云尺微者不可下,無非相人津液之奧旨。所以誤下之,脈雖浮數不改,亟宜發汗
者,亦必審諦其尺脈,不當率意任情,有如此矣。」
程郊倩曰:「脈浮數者,雖與浮緊之脈稍異,然經曰諸脈浮數,當發熱而洒浙惡寒,言邪氣在表也。法當汗出而解無疑
矣。若下之而身重心悸者,不惟損其胃氣,虛其津液,而營血虧乏可知,其人尺中之脈必微。夫寸主表,尺主裏,營主血,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而對之衛則亦為裏。今脈雖浮數,而尺中則微,是為表實裏虛。『麻黃湯』之伐營,為表裏俱實者設,豈可更用之以虛其裏
乎!須用和表實裏之法治之,使表裏兩實 ,則津液自和,而邪無所容,不須發汗, 而自汗出愈矣。可見驗脈之法, 全憑 尺
寸相應。尺脈不但主乎營血,衛氣亦出於 下焦,而始行於中焦。凡驗表裏虛實汗下 法,於此庶為得其所宜,不致犯 其所 禁
也已。」
本條之舌證:當為紅而微燥,苔薄白亦當見微燥。

九七
本條之針法:
有表證者,可照前法按證治療,不若藥劑之影 響全體,毋須待其自汗而解。
《永諸藏書》

五十五條: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其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
本條言尺中脈遲者,亦不可發汗之定則。
解曰:脈見浮緊者,法當身疼痛,應以汗 解之。假設其人身疼痛而尺脈遲弱者 ,不可與之發汗。何以知其不可 發汗?
以尺中遲弱主營血之氣不足,血液少之故也。
上條言尺中脈微者不可發汗,此條言尺中 遲者亦不可發汗,以尺脈主裏亦主營 血,尺遲為營血不足,血液中之 水分可
發為汗,營既不足,發汗更傷血之水分, 使血球失活潑機動,所以不能再汗。但既 有身痛之表證,似不能不汗,為 尺遲 弱
營虛之故,而任其自愈,亦不可能,當於 發汗之中加入補氣補血之品,未始不能解 其病邪。本條可以「桂枝加附子 湯」 或
「新加湯」治之。
「遲脈」為脈之至數遲。尺遲寸亦遲,左 右兩手皆遲。脈浮緊,緊如轉索,當 屬脈搏有力之候。本條尺中脈遲 ,如遲
而有力,可以汗,亦可以下。此言不可汗者, 當為尺中遲而弱,不若寸關之有力也。「遲」宜作「弱」字看為是。
本條之主症為「太陽傷寒」身疼痛,能汗 解與否,須視其脈。如為浮緊者,法 當使之汗解。若尺中脈遲者,則 不能使
之汗解。一般註者以為寸關脈浮緊尺脈獨 遲者為不可發汗,此誤也。脈之浮緊為指 下按之浮而兼弦滑有力之象。浮 弦滑 有
力,即帶數象,為血液向上奔放,有洶湧 澎湃之勢。尺關相去僅分許,何能獨見遲 脈?即使為遲,必屬遲而有力, 亦為 實
象,何云不可發汗?要知脈浮緊與尺中遲為兩事,絕非寸關浮緊而尺中遲也。(如非若上條所註之呼吸性不整脈,吸氣時快,
呼氣時慢,乃能有二種脈。)
李東垣曰:
「尺中脈遲,不可用『麻黃』發汗,當頻與『小建中』和之。和之而邪解,不須復汗。設不解,不妨多與,
候尺中有力,乃與『麻黃』汗之可也。」
周禹載曰:「攻邪者必顧其正。尺中遲則真陽必虛,而真陰亦少矣。腎為血脈之源,未有腎氣虛而營血反足者。尚可汗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之以傷其液乎,『建中』之設,正為此也。」
本條之舌證:當為質淡苔白。
本條之針法:
治尺脈遲而身疼痛。

九八
風門Τ、肩Τ、曲池Τ、氣海×、神闕×。
、「肩」
針「風門」 、「曲池」治身疼痛。灸「氣海」、
「 神闕」強心運血以抗外邪。
五十六條: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

本條為憑脈定發汗之法。
解曰:脈見浮者,其病在肌表部分,可以發汗,宜以「麻黃湯」。
上二條言有表證尺脈見微見遲者則不可汗,本條及後條言脈浮脈浮數者可以汗,悉憑脈以示別。脈浮者,言病邪在表,
正氣亦抗拒於肌表,宜因勢而透發之,使 之汗解。宜「麻黃湯」句,當為「桂枝湯 」之誤,否則脈浮者之間,須加 一緊 字
乃合。
五十七條:脈浮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本條意同上條。
解曰:脈見浮數者,其病亦在肌表,血與熱亦集於肌表 抗拒,故可發汗以解之,宜「麻黃湯」

二條皆言脈而不言證,皆主「麻黃湯」,殊為未備。按「麻黃證」條必有發熱、無汗、惡寒、體痛等證。若單以脈浮用
「麻黃湯」
,脈浮數用「麻黃湯」,則失之遠矣。且溫病中最多浮數之脈,若誤用「麻黃湯」,則危殆立見,所以應參合脈與
證而處方,斯無誤矣。
尤在涇曰:
「二條憑脈以言治而不及證,且但舉浮與數而不言緊,而云可與麻黃湯發汗,殊為未備,然仲景自有太陽傷
寒條與麻黃湯證,在學者當會通全書 而求之,不可拘於一文一字間也。」
周禹載曰 :
「但浮不緊,何以知其寒耶?以無汗,故可 發也。脈數何以知其未入裏耶?以其浮,故可汗之也。」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五十八條: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
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本條言自汗之治法。
解曰:病有常作自汗出者,此為內部之營 氣和。內部之營氣和,而外層之衛氣 不和諧,所以病常自汗出,蓋以 外層之
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也。以營行脈中,衛 行脈外,如兩者不得和而自汗出者,則復 發其汗,使其營衛得和則愈,宜 以「 桂
枝湯」治之。

九九
周汝鳴曰:「氣取諸陽,血取諸陰,人生之初具此陰陽,則亦具此氣血。氣血者,其人生之根本乎!血何以為營?營行
《永諸藏書》

脈中,滋營之義也。氣何以為衛?衛行脈外,護衛之義也。然則營與衛豈獨無所自來哉。曰:人受穀於胃,胃為水穀之海,
灌溉經絡,長養百骸,五臟六腑皆取其氣 。故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衛之氣周流 不息,一日一夜脈行五十度,平 旦以 復
會於氣口。所謂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則是二氣恆相隨而不相離也。夫惟血營氣衛,常相流通,則人何病之有?一有窒礙,
百病由此生矣。」
出汗中樞有幾級:脊髓是初級,延髓及丘 腦下部為較高級,大腦皮層為最高級 。無論外界和體內之熱度升高, 都能刺
激各級中樞之興奮。血液溫度升高可直接 作用於高級腦中樞,經過皮層及丘腦下部 ,而後影響於初級出汗中樞。其 他凡 能
引起人們情緒緊張,如語言文字,駭人聽聞的消息,以及可怖的和令人憤恨的形象與報道等,都可引起條件反射性之出汗。
化學物質與出汗之關係,交感神經末梢所 產生之膽鹼能與腎上腺素等,副交感 系統節前及節後纖維興奮時,其 末梢均
係釋放乙醯膽鹼,並無例外。惟交感系統 與奮時,其節後末梢所釋放者,並非均與 腎上腺素相似的物質。如汗腺為 交感 纖
維所支配,交感興奮時可以引起出汗,惟 注射腎上腺素無效,而注射乙醯膽鹼則可 引起,預先注射阿托品可以抑制 。這 表
示支配汗腺之化學物質並不同於神經機能作用。
本條病常自汗出者為營氣和,而不言發熱 與否,下條則有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 ,則本條可假定為不發熱。營氣 和者,
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則汗 腺分泌不因溫度刺激,而交感系統興奮另 有故也。汗腺之分泌,其作用主 要為 發
散體熱。但古人當時並無此種科學理論觀 念,依據營是滋營之義,則合乎血液循環 是輸送養料於全身各部組織中, 是在 依
據全身各部在不同時間內之實際工作需要 ,而有效地供給以充分之血液,故有營行 脈中之說。衛是護衛之義,則包 括一 切
自然抵抗作用,所以衛行脈外。衛屬氣, 為無形有質之東西,又如物質將它內部所 含之能力釋放出來,作為人體各 種活 動
能力之源泉。能力在未釋放之前稱為勢能 ,既釋放之後即為動能。動能之形式不一 ,可為熱能,可為電能,亦可為 機械 運
動。例如心臟之搏動和腦之活動發生電的 變化,肌肉之收縮舒張發生機械運動,同 時還有大量之熱放出。體熱之產 生, 來
自養料之氧化。體熱產量之多寡,決定於 體溫調節中樞之興奮情況。實際上身體任 何一部之活動都有電、熱及機械 工作 之
表現。古人謂營在內,為衛之守也;衛在 外,為營之使也。由此可知,體溫之調節 僅為衛氣之一部分耳。以本條之 營行 脈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我們讀了新藥物學,知道「麻黃素」有刺激中樞神經的效能,是作
用於交感神經興奮藥,我們用作發汗藥。 而「桂枝」對神經作用,尚未有發明,在 新藥學上祇言芳香性健胃藥,在 本草 上
有溫經、通脈、發汗、解肌、止煩、止睡 、除邪、利肺氣、調營衛、治傷寒自汗、 傷風頭痛、中風自汗、表虛自汗 等。 本

一○○
條如中風自汗,不言發熱,而言營衛和則愈。「桂枝」有調和營衛,又治中風自汗、表虛自汗。表為陽,亦為衛氣之一部分。
如本條為衛氣不足捍禦外衛,為虛的表示。但是條文上並不言表虛自汗,亦不言陽虛自汗,可知並不因表虛和陽虛之關係。
祇言營衛不和,亦不言發熱,則很明顯之 表示為亢則害,是衛氣之亢害,與營氣之 協調失卻平衡之故。因為上文有 營氣 和
者,外不諧也。以生理學來說:既交感系 神經興奮而出汗,更使其興奮發汗而愈者 ,可能為誘導作用而出現抑制吧 !因 為
興奮是直接對付環境刺激因子者,其作用 意義至為明顯,抑制則當刺激過度或無益 時發生,具有保衛作用。因此等 場合 ,
身體實無力對付,或空耗精力,如不停止興奮,以抑制來代替興奮,則身體將遭受損害。 「桂枝」雖然尚未發明對神經有如
何作用,但根據其芳香健胃來說,一定有 刺激和興奮消化系統之神經作用,其精油 對於皮膚和黏膜有制菌止痛之效 能。 又
「桂枝湯」內有「芍藥」之止汗,
「甘草」、「大棗」俱有緩解組織之作用,「生薑」有排除胃內停水,有解毒之功能,故「桂
枝湯」能調和營衛,制止不正常之汗腺分泌。在「桂枝 」尚未有對神經作用之發明前,我不能作肯定的解釋。
自汗出而不發熱,既為衛氣偏強,故復發 其汗以損其衛氣。於是兩者皆得保持 適當程度,而汗不出矣,故曰營 衛和則
愈。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弱,舌當屬正常。
本條之針法:
復溜⊥、大椎∣、陰郄×。
三穴以「陰郄」為止汗主穴,
「大椎」、
「復溜」則和其表層汗腺而已。
五十九條: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主之。
本條為有定時發熱汗出之治法。
解曰:病人內臟無他病,飲食調和,二便 如常,惟有定時發熱而自汗出不愈耳 ,此為衛氣不和也。先於發熱之 前發其
汗則愈,宜「桂枝湯」主之。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病人臟腑無他病,即除有定時之發熱汗出外,無他苦也。發熱汗出乃如「桂枝證」 ,故以「桂枝湯」治之。與上條之自
汗症不同,彼為無定時之自汗,此為有定 時之自汗,且有發熱,病情似有不同,而 皆為散熱機能亢盛則一也。故曰 此衛 氣
不和也,皆可以「桂枝湯」治之。此則僅 先其時服之為異,所以然者,以其有定時 ,可依其時先損其亢盛之機,則 熱可 不
發,汗可不出也。
不特此也,
「桂枝湯」名為發汗之劑,實為補益氣血之劑。 「桂枝」為強壯心機能與神經細胞活潑之品,「白芍」有補陰

一○一
斂汗之能,
「草 」
、「棗」亦為補養之品,加以啜粥補養津液,合之為活潑各組織之細胞,增進血液之成分,氣血雙補,內外
皆調,表裏得和。上條中醫稱為表不固之 自汗,得表固而汗止。本條中醫稱為陰虛 發熱自汗,亦得陰液復而熱自不 發, 汗
《永諸藏書》

自不出。此「桂枝湯」之所以應用頗廣,在乎運用之得法耳。
成無己曰:「臟無他病,裏和也;衛氣不和,表病也。《外臺》云:
『裏和表病,汗之則愈』。所謂先其時者,先其發熱
汗出之時發汗則愈。」
張隱庵曰:
「上節自汗出,言營氣自和於內,致衛氣不與相諧,而其病在營。此節自汗出,言衛氣不和於外,營氣不與
相將,故時發熱自汗出,而其病在衛。時 發熱者,發熱有時也。先其時發汗者,先 其未熱之時而以『桂枝湯』發其 汗也 。
合上二節,皆言『桂枝湯』調和營衛之義。」
尤在涇曰:
「人之一身,經絡綱維於外,臟腑傳化於中。而其為病,從外之內者有之,從內之外者有之。臟無他病,裏
無病也。時發熱自汗,則有時不發熱無汗 可知,而不愈者,是其病不在裏而在表, 不在營而在衛矣。先其時發汗則 愈者 ,
於不熱無汗之時,而先用藥取汗,則邪去衛和而愈。不 然汗液方泄,而復發之,寧無如水淋漓之患耶!」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虛數; 舌質當為紅嫩,苔當為薄白或無苔。
本條之針法:
陰郄∣、後谿∣、復溜∣、大椎∣。
四穴可以退輕熱與止汗,於盜汗更效。
六十條:
「傷寒」
,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
「麻黃湯」主之。
本條為「傷寒」衄血後病未解之治例。
解曰:「太陽傷寒」
,脈 見 浮 緊 , 寒 邪 外 束 , 不 得 汗 出 , 因 而 致 衄 血 , 但 病 仍 未 解 者 , 應 以 「 麻 黃 湯 」 主 治 之 。
衄家不可發汗,已有明文,五十一、二條 復有衄乃解與自衄者愈,恐人泥於上 說,不問其表證仍在與否,不敢 發汗,
故本條提出亦有可用汗法者。惟須注 意本條,雖致衄而病仍未解為要。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成無己曰:
「『傷寒』脈浮緊,邪在表也,當與『麻黃湯』發汗。若不發汗,則邪無從出,擁甚於經,迫血妄行,因致
衄也。」
朱奉議曰:
「衄後脈浮者,宜『麻黃湯』;衄後脈微者,不可行『麻黃湯』
,宜『黃芩芍藥湯』
。蓋衄後脈浮,表未解也;

一○二
脈微,表已解也。於此見仲景用『麻黃湯』於衄後之大旨。」
周禹載曰:
「當汗不汗,因而致衄者,必點滴不成流也。陽邪既不大泄,熱從何解?仍以『麻黃』汗之,勢必解散而不
衄矣。此之謂奪汗無血也。」
本條之舌證:當為薄白苔。
本條之針法:照五十一條例。
六十一條:「傷寒」 。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
,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
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本條言「傷寒」頭痛宜分表裏以治之法。
解曰:感冒外邪,不大便有六、七日,頭痛有身熱者,可與「承氣湯」 。若其小便清者,知其身熱並不在裏,仍在於肌
表,則不能用「承氣」,當須用「桂 枝湯」發汗。若頭痛劇者,必發衄血。
本條義分二節:與「承氣湯」為一節,當 須發汗為一節。首節不大便六、七日 ,腸中已結實,頭痛而有熱,故 用「承
氣湯」
。二節為雖不大便六、七日,並未結實,從小便清看出頭痛有熱非屬裏熱,仍為「太陽」表證,只可發汗。 「桂 枝 湯 」
即指在發汗下,為倒裝文筆。若頭痛者,必衄 ,言不與發汗,頭痛不已,必將成衄 ,宜於未衄前先與「桂枝湯」解之。
柯韻伯曰:「此辨『太陽』『陽明』之法也。『太陽』主表,頭痛為主;『陽明』主裏,不大便為主。然『陽明』亦有頭
痛者,濁氣上衝也;『太陽』亦有不大便者,陽氣太重也。六、七日是解病之期,七日來仍不大便,病為在裏,則頭痛身熱
屬『陽明』
,外不解由於內不通也。下之,裏和而表自解也。若大便自去,則頭痛身熱病為在表,仍是『太陽』 ,宜『桂枝』
汗之。若汗後熱退而頭痛不除,陽邪盛於陽位 也。陽絡受傷,故知必衄,衄乃解矣。」
本條之脈證、舌證:與「承氣湯」證,脈必洪數有力或 沉數有力,舌質粗而苔見黃,腹部按之實滿。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之針法:
首節:內關Τ、承山Τ、內庭Τ。
二節:照十六條針。
首節針「內關」時,須使病者鼓氣欲作大便之狀乃得下 ,用針最為麻煩,不如用瀉劑之便捷。
六十二條:
「傷寒」
,發汗,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主之。

一○三
本條為「太陽」汗後,病未淨,復煩之治法。
解曰:發熱、頭痛、惡風寒之「太陽傷寒證」
,用發汗解之,經半日許,復見煩燥,而脈見浮數者,知其表證未淨,可
《永諸藏書》

更發汗,宜以「桂枝湯」。
煩為裏熱,但初無煩之證狀,祇有表證, 經發汗後半日許而煩者,為發汗未澈 ,餘邪與正氣抗拒而為煩,與裏 有熱之
煩不同。以其脈浮數,即知為表邪未淨, 故仍用「桂枝湯」微汗而解之。與二十七 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同一 意義 。
若果為汗後表邪已淨,因汗出過多,傷其津液 所致之虛煩,其脈當不浮而祇數,數 且無力,非「桂枝湯」可得而治矣。
本條汗後半日許復煩,脈浮數,用「桂枝湯」
,當有頭暈痛或身疼與惡風之表證,決不祇有煩之一證,否則不得用「桂
枝湯」也。
方中行曰:
「傷寒發汗者,服『麻黃湯』以發之之謂也。解,散也。復,重復也。既解而已過半日之久矣,何事而復哉?
言發汗不如法,汗後不僅重新又有所復中 也。蓋汗出過多,則腠理反開,護養不謹 ,邪風又得易入,所以新又煩熱 ,而 脈
轉浮數,故曰可更發汗。更,改也,言當改前法,故曰宜『桂枝湯』。『桂枝湯』者,中風解肌之法。微哉旨也!庸俗不省
病加小愈之義,不遵約制,自肆粗莽,不喻汗法微似之旨,騁以大汗為務,病致變矣。反謂邪不盡,汗而又汗,輾轉增劇,
卒之莫救,不知悔悟,讀書不喻旨,趙括鑒矣 。學醫費命,伊誰鑒耶!傷哉。」
本條之舌證:當為薄白苔。
本條之針法:照二十七條。
六十三條: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本條指示病經汗或吐或下傷其津液後之待期療法。
解曰:凡一切病症,經用汗法,或用吐法 ,或用下法,或用其他方法,致亡其 津液而病未愈者,可用待期療法 。俟其
陰陽內外皆和,其病必不藥自愈。
《傷寒論》全部之眼目,在存津液。苟津 液已傷者,病雖未已,不得再汗或再 吐再下,重亡其津液,否則未有 不變症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百出者。曰:何以知津液已傷,不可再用 吐汗下三法耶?上文有再汗重汗更汗之條 ,以如何情狀而斯可耶?曰:當 以脈 證


舌證兩參之,脈有胃氣,不見尺脈微,舌 有神氣,不見津液涸,斯可再汗再吐再下 。若律液已傷者,其脈雖浮、大 、促 、
數,其尺脈必微,或沉按無力,其舌苔雖 白、黃、厚,其舌質必見液涸少神。於斯 時也,雖有表證或裏證,不可再 用竣 汗

一○四
竣下之法,宜停藥以緩待,以飲食消息之 ,俟其津液自復,正氣振而邪自解,即今 之所謂待期療法也。上文之五十 四條 ,
亦即待期療法。雖然,總必病邪之輕 者斯可,病重者則斷斷乎不可也。
陰陽非指脈,當指表裏內外言,作氣血解亦可。
六十四條: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本條為汗下逆施,重亡津液,不得再利小便之誡。
解曰:病有使其大下之後,復發其汗,致 小便不利者,以下則傷其裏液,汗則 傷其外液,內外亡其津液故也。 勿可以
其小便不利,再利其小便,必須停藥,待其津 液自復,得小便自利,必能自愈也。
大下之後,使其內臟之津液傷,復發其汗 ,使軀體之津液亦傷,內外之津液傷 ,即各組織之水分消耗太多,致 膀胱水
涸而小便不利。醫者於此,不能強利其小 便,利則更涸其液,必使胃中燥而為內煩 ,須侍其津液自復,或用增養津 液之 品
以補其已亡之津液乃可。本條接上條而來,係泛論,並未指實何種病症。津液已傷者,總以滋養津液為是,利小便固不可,
任其自復亦非計。
方中行曰:
「復之為言,反也。未汗而下,謂之反下;已汗而下,謂之反汗。既反下,又反汗,謂之重亡津液。津液重
亡,則小便少,應不利,非病變也。故曰 勿治,言欲治之,以利其小便,則小便無 可利者,不惟無益而多害,害則 轉增 變
矣。亦戒慎之意。」
柯韻伯曰:
「勿治之,是禁其勿得利小便,非待其自愈之謂也。然以亡津液之人,勿生其津液,焉得小便利?欲小便利,
治在益其津液也。」
本條之舌證、脈證:從亡津液而小便不利,推 測其脈與舌證,脈當為微弱,舌當為光絳。
本條之針法:小便不利,既為陰虛, 祇有用藥滋補,非針力所能及。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六十五條: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本條言誤施汗下之後,不特亡津液,且可亡陽之義。
解曰:病有誤下之後,復發其汗,必定發 生振寒顫慄,脈見微細。所以然者, 以誤下亡其裏陰,復誤汗亡其體 溫,致
內外之陰陽俱虛故也。
下後亡津液,即為陰虛於裏,復發其汗, 不特亡其津液於外,且因汗而體溫消 失過多,即成亡陽。較上條之祇 亡津液

一○五
為更重,故於小便不利之外,復見振寒脈 微。振寒者,體溫不足,惡寒而且顫慄, 即陽虛於外之現象。脈微細者, 津液 傷
而陰血虛。血虛不充於脈管,脈乃為細, 心機能搏動無力,脈乃為微,此時果不能 如上條用待期療法,應亟用「四 逆湯 」
《永諸藏書》

回陽救治。以津液傷或可以飲食消息治復 ,陽虛則臟腑機能不能生化,各組織之機 能垂絕。本條雖跟上條而來之泛 論, 但


不能以其無方,即視為有同樣勿治之之義也。
內外俱虛,即陰陽兩虛,輕則「四逆湯」
,重則「四逆加人參湯」

成無己曰 :
「 發 汗 則 表 虛 而 亡 陽 , 下 之 則 裏 虛 而亡血。振寒者,陽氣微也;脈微細者,陰血弱也。」
本條之舌證:當為淡而無神。
本條之針法:
至陽×、脾俞×、神闕×。
三穴多灸,可以治振寒脈微,強壯心機能,鼓 動血運。灸後能啜熱粥以資津液,更愈。
「乾薑附子湯」
六十六條: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燥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
主之。
本條為陽虛煩燥之治法。
解曰:病有與下劑之後,復與汗劑,致成 陽虛之證。晝日發生煩燥不得眠,至 夜則安靜,不嘔亦不渴,亦無發 熱、惡
風等表證,兩脈沉微,身無大熱,完全成為陽 虛證狀者,以「乾薑附子湯」主治之。
下後發汗,有使陰虛者如六十四條,有使 陰陽俱虛者如六十五條,有使陰不虛 而陽虛者即如本條。陰虛者,可 任其自
復,陰陽俱虛者,可陰陽兩救之,如「人參四逆湯」,本條祇是陽虛,則以「乾薑附子湯」主之。
下後,血液下趨則心陽虛,發汗則體溫外散而 衛陽亡,於是成為純粹之陽虛證,致 晝日煩燥不得眠,至夜復安靜。
煩燥大多由裏熱亢盛,如「大青龍證」、「白虎證」,亦有表不解,邪熱不得解之煩燥,如「桂枝湯證」。此則乃為變相
之煩燥,故下文證明不嘔,無「少陽證」 之熱;不渴,無「陽明證」之熱;無表證 ,亦無「太陽證」之熱;身無大 熱, 無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內外皆熱之熱;脈沉微,更足說明純粹屬 於陽虛陰盛,虛陽躁擾之假熱證。其煩於 白晝,靜於夜分者,以白日藉氣 候之 陽


熱而蠢動,故晝日覺煩燥不得眠,夜則已無蠢 動之力,故至夜而安靜。燥同躁。
陰虛者,當救陰。陰陽兩虛者,當陰陽兩救之。祇有陽虛,則當救其陽。救陽宜急不宜緩,以陽主生化,無陽則不化,

一○六
各組織之機能有立絕之危,故本條以「四逆湯」去「甘 草」之緩,但取「薑附」之迅烈以救之。
陽虛見煩燥者,如「真武證」、
「吳茱萸湯證」等,患者極尠。非具下列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者,不得視為陽
虛煩燥,不得視為本方之證。辨證宜審慎之。
程郊倩曰: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燥不得眠,虛陽擾亂,外見假熱也;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
無大熱,陰氣獨盛,內係真寒也。宜『乾薑附子湯』,直從陰中回陽,不當於晝日煩燥一假熱證狐疑也」

尤在涇曰:
「大法晝靜夜劇,病在腎陰;夜靜晝劇,病在胃陽。汗下之後,晝日煩燥不得眠,夜而安靜者,邪未盡而陽
已虛。晝日陽虛欲復而與邪爭,則煩燥不 得眠;夜而陰旺陽虛,不能與邪爭,則反 安靜也。不嘔,不渴,裏無熱也 。身 無
大熱,表無熱也。而又無頭痛惡寒之表證 ,其脈又不浮而沉,不洪而微,其為陽氣 衰少無疑,故當以『乾薑附子』 以助 陽
虛而逐殘陰也。」
陳修園曰:
「下之後復發汗,亡其陽氣。晝日為陽,陽虛欲援同氣之救助而不可得,故煩燥不得眠;夜為陰,陰盛則相
安於陰分而安靜。其於不嘔,不渴,知其 非傳裏熱邪。其於無表證,知非表不解之 煩燥也。脈沉微,氣虛於裏也。 身無 大
熱者,陽虛於表也。此際不急復其陽,則陽氣 先絕而不可救,以『乾薑附子湯』主之。」
本條之舌證:其舌苔必薄白而質淡。
本條之針法:
神闕×、關元×。
取二穴多灸之,以壯心陽即可。
乾薑附子湯方:
乾薑
乾 薑一
一兩兩,
,附附子
子一一枚
枚((生
生用用,
,去去皮
皮,,劈
劈破破八
八片片)
)。

右二
右 二味
味,,以
以水水三
三升升,
,煮煮取
取一一升
升,,去
去滓滓,
,頓頓服
服。。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方之組合:人身陽氣敷布之樞,在於心 臟搏動之力強;陽氣產生之源,在於 胃氣溫化之力強。胃寒者,水飲 不化,


每作慌悸,體溫不和,影響於心臟者甚大。本方偏重於溫胃,間及於強心,以「乾薑」為君, 「附子」佐之。晝日煩燥不得
眠,即胃陽不化作慌悸也。脈沉微,心陽不振,射力不 充於四肢也。故本方投之,陽氣立振,效如桴鼓矣。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條定義曰:「治下利煩燥而厥者。」
『深師乾薑丸』(即本方之丸劑)治傷寒病不止。」
《外臺秘要》曰:「

一○七
《和劑局方》曰:「
『 薑附湯』
(即本方)治暴中風冷,久積痰水,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一切虛寒,並皆治之。」
《三因方》曰:
「『乾薑附子湯』治中寒,卒然暈倒,或吐逆涎沫,狀如暗風,手攣搐,口噤,四肢厥冷,或腹燥熱。」
《永諸藏書》

《易簡方》曰:「
『薑附湯』(即本方)
, 凡陰證傷寒,大便自利,而發熱者,尤宜服之。」
《名醫方考》曰:「
『 附子散』
(即 本 方 之 散 劑 ) 治 寒 痰 反 胃 者 。 」
《衛生寶鑑》曰:「身冷,脈沉數,煩燥,不飲水,此名陰盛格陽,
『乾薑附子湯』加『人參』半兩治之。」
《聖濟總錄》曰:
「『附子散』治小兒凍足爛瘡,以『附子』二枚、
『乾薑』二兩,擣羅為散,入綿中,如裝襪,若有瘡
膿,即以臘月豬脂塗之。」
六十七條: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
「桂枝」加「芍藥」
、「生薑」各一兩, 「新加湯」主之。
「人參」三兩,
本條為汗後傷津液致身疼痛之治法。
解曰:病有發汗之後,傷其津液,致身疼痛,脈見沉遲者,以「桂枝」加「芍藥」
、「生薑」各一兩、
「人參」三兩,
「新
加湯」主治之。
尺中脈微或遲,上條已有明文不可發汗, 以其裏虛血不足也。但發汗後,身仍 疼痛,則表邪猶未淨,而脈已見 沉遲,
則發汗已傷其津液可知。身疼痛雖屬表邪 未淨,而血虛神經失養,亦為一大原因。 補其陰血,則遺邪仍不解,再發 其汗 ,
則陰血更傷,故仲師立「新加湯」法,養血而兼解表,雙方兼顧,則正復而邪解,與吾人治療尺微或遲而有表邪者之一大
法門。
脈沉遲為裏寒證。發汗後而見沉遲者,則 非裏寒,乃屬血虛,不能充筋脈管之 故。有疼痛為表邪未淨,亦為血 不暢行
痹阻經絡之故。「新加湯」為「桂枝湯」倍加「芍藥」、 「生薑」與「人參」。 「白芍」通血之痹而止痛,「 生薑」溫舒經絡亦
止痛,且「芍藥」合「甘草」又為養陰補血之妙品。業師瞿簡翁常謂「『芍藥』 、
『甘草』同用,甘苦相合,有『西洋參』之
功用,生津養血,有過之無不及」云。「人參」為補陰之主藥; 「桂枝」溫通血管,止身疼痛,且解餘邪;
「桂枝湯」一增加,
即成為陰虛有外感之特效良方。中藥 配 合 之 神 , 即 於 此 等 方 見 之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成無己曰:「汗後身疼痛,邪氣未盡也;脈沉遲,營血不足也」。經曰:『其脈沉者,營氣微也。』又曰:
『遲者營氣不
足,血少故也。』與『桂枝湯』以解未盡之邪,加『芍藥』、『生薑』
,『人參』以益不足之血。」
本條之舌證:當為苔薄白微燥。

一○八
本條之針法:
合谷Τ、外關Τ、復溜⊥、後谿⊥、肩Τ。
以「合谷」 、「肩」治身痛;補「復溜」
、「外關」 、「後谿」以疏通小腸經腎經,加增化源,產生津液。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方:
桂枝
桂 枝三
三兩兩(
(去去皮
皮))
,,芍芍藥藥四四兩兩,,甘甘草草二二兩兩((炙炙))
,人
, 人參
參三三兩
兩,,生
生薑薑四
四兩兩(
(切切)
),大
, 大棗
棗十十二
二枚枚(
(劈劈)

。。
右六
右 六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二二升升,,微微火火煮煮取取三三升升,,去去滓滓,
,分分溫
溫服服,
,餘餘依
依桂桂枝
枝湯湯法
法。。
「本方治『桂枝湯證』而心下痞、身疼痛及嘔者;又主心下痞,或有拘急,或有嘔證者。」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
六十八條: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
。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
本條為「風溫證」發熱汗出而喘之正治法。
解曰:病有發汗後,不可更用「桂枝湯」 者,即「風溫證」是也。其症汗出而 喘,外無大熱,可與「麻黃杏仁 甘草石
膏湯」主之。
發汗後再用「桂枝陽」者,屢見不尠。此則云不可更行「桂枝湯」者,非「中風證」,乃「風溫證」也。 「 風溫」亦為
「傷寒」之一。
「風溫證」為產熱機能異常亢進,血熱沸騰,故不能再用「桂桂」之辛溫強心壯熱也。汗出為散熱機能亢進。
喘為肺中發炎,熱鬱欲泄。無大熱者,以 有汗出,表層之熱隨汗排泄,按之不覺其 大熱也;非無大熱,熱鬱於肺中 也。 故
病之癥結,乃在於肺。故以「麻黃」擴張 肺管,使肺中之鬱熱得以排泄,用「石膏 」消肺中發炎,
「杏仁」下氣平喘,「甘
草」緩肺急迫。
本條為擬似流行性之肺炎證,中醫稱為「風溫」。冬春天時溫燥,每多此病,尤以幼孩發生者為多。就過去隨侍先君,
每年必遇此症,即以本方為特效劑;有痰聲者,兼用「牛黃奪命散」(方出《幼幼集成》)
,無不立效。但見面白帶青,鼻翼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煽動,呼氣不溫者不治。
無汗者,得用「麻黃」。此有汗出而亦用「麻黃」者何也?曰:此為用藥配合之妙。《氣血水藥徵中》曰:
「『麻黃』合
『杏仁』治疼痛而喘,合『桂枝』治惡寒無汗,合『石膏』則治汗出」。蓋「麻黃」不特發汗,主要乃在擴大支氣管,使肺
中之痰熱易泄。
本條所言之「風溫」與第八條所言之「風溫」 不同,彼為神經系之病,此為呼吸系 之 病 , 不 得 互 混 , 特 提 明 之 。

一○九
尤在涇曰:「發汗後,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其邪不在肌腠,而入肺中也。緣邪氣外閉之時,肺中已自蘊熱氣,發汗之
後,其邪不從汗而出之表者,必從內而併於肺耳。故以『麻黃』、
『杏仁』之辛而入肺者,利肺氣,散邪氣;
『甘草』之甘平,
《永諸藏書》

『石膏』之甘辛而寒者,益肺氣,除熱氣;而『桂枝』不可更行矣。蓋肺中之邪,非『麻黃』、『杏仁』不能發,而寒鬱之
熱,非『石膏』不能除,『甘草』不特救肺氣之困,抑以緩『石膏』之悍也。」
本方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數;舌當質紅而苔薄白。
本條之針法:
肩Τ、曲池Τ、內庭Τ、合谷Τ、尺澤Τ、太淵Τ、足三里Τ。
上四穴可以清裏熱;
「尺澤」、
「太淵」可以平氣喘;「足三里」可以降衝逆。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麻黃
麻 黃四
四兩兩(
(去去節
節))
,,杏杏仁仁五五十十個個((去去皮皮尖尖))
,甘
, 甘草
草二二兩
兩,,石
石膏膏半
半斤斤(
(打打碎
碎綿綿裹
裹))
。。
右四
右 四味
味,,以
以水水七
七升升,,先先煮煮麻麻黃黃減減二二升升,,去去上
上沫沫,
,納納諸
諸藥藥,
,煮煮取
取二二升
升,,去
去滓滓,
,溫 服一
溫服 一升
升。。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麻黃甘草湯證』
,喘急迫,自汗或不汗,而咳,煩渴者。」
《方輿輗》本方條曰:
「用『小青龍湯』以解表,然喘 猶甚者,水熱結也,此時以『麻杏甘石』為必效之方。」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喘咳不止,面目浮腫,咽乾口渴,或胸痛者,兼用『南呂丸』(即滾痰丸)、 『 姑洗丸』
(即控涎丹)。」又: 「哮喘胸中如火,氣逆涎潮,太息呻吟,聲如拽鋸,鼻流清涕,心下塞, 『虛里』動如奔馬者,宜此
方。待痰融聲出之後,須當『陷胸丸』 、『紫圓』之類疏導之。」又:
「肺癱發熱喘咳,脈浮數,咯痰膿血,渴欲飲水者,宜
加『桔梗』,有 時 以 『 白 散 』 攻 之 。 」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為『麻黃湯』裏面之藥,言以汗出而喘為目的也。其熱沉淪於肉裏,而薰蒸於
上肺部者,以『麻』
、『石』之力解之,故此方與『越婢湯』皆云無大熱也。」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六十九條: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桂枝甘草湯」
,主之。
本條為心下悸之治法。
解曰:發汗過多,易使心機能衰弱與引起 水飲停於心下,所以其人以兩手交叉 自按冒於心部,蓋因心悸不寧, 欲得按

一一○
之以冀寧靜也。如此病者,以「桂枝甘草湯」主治之。
發汗過多,血液中之水分消耗必多,於是 血液濃厚,血運困難,心臟必加強其 舒縮力,以鼓動血行,逐成心悸 亢進。
當發汗之時,腹腔中之水氣被吸以為汗液 而上,比及心臟發生衰弱,吸上之水即停 於心下,該部之神經受水氣之刺 檄與 心
悸之影響亦起反射衝動,遂成心下悸。心 悸為心之搏動加強。心下悸則非心之動, 乃心之下部動,在「巨闕」至「 下脘 」
部分發生悸動,其悸動範圍有半手掌面大,可按而得,並不隨心之搏動而搏動,中醫稱之曰水氣凌胸,治以「桂枝甘草湯」。
「桂枝」強壯心氣,且降衝逆;「甘草」緩和神經,能解急迫。
張隱庵曰:
「此因發汗而虛其心氣也。發汗過多,則過傷其心液矣。其人叉手自冒心者,心主之氣虛也。心下悸欲得按
者,下焦之氣乘虛上奔,故悸而欲按也。宜『 桂 枝 』 以 保 固 其 心 神 ,
『甘草』以和中,以防禦其上逆。」
尤在涇曰:
「心為陽臟,而汗為心之液;發汗過多,心陽則傷。其人叉手自冒心者,裏虛欲為外護也。悸,心動也;欲
得按者,心中築築不寧,欲得按而止之也。是宜補助心陽為主,『桂枝』
、『甘草』辛甘相合,乃升陽化氣之良劑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見促疾;舌苔當潤,舌色正常。
本條之針法:
水分×。
只此一穴,炷如米粒大,灸二十至三十壯,即 可使心力增加而心悸止,水氣化。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
桂 枝四
四兩兩(
(去去皮
皮))
,,甘甘草草二二兩兩((炙炙))


右二
右 二味
味,,以
以水水三
三升升,,煮煮取取一一升升,,去去滓
滓,,頓
頓服服。

本方之主證:為陽虛之心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湯本求真氏曰:
「本方證因發汗過多,亡失體液,變為虛證,故腹部見軟弱無力,然尚未陷於陰證,故有熱狀而無寒狀。
且上衝急迫,心悸亢進頗劇,脈促疾,而心臟及心下部現悸動,腹部之大脈搏動亦甚,較『桂枝去芍藥湯證』之脈促胸滿,
其上衝急迫更為高度。然此心悸亢進異於實證 ,以不隨血壓之升騰為常。」
張令韶曰:「此發汗多而傷其心氣也。汗為心液,汗出過多則心悸空而喜按,故用『桂枝』以保心氣,
『甘草』助中土
以防水逆,不令腎氣乘心。」

一一一
柯韻伯曰:「此補心之峻劑也。發汗過多則心液虛,心氣餒,故心下悸,叉手冒心則外有所衛,得按則內有所依,如此
不堪之狀,望之而知其虛矣。此方用『桂枝』為君,獨任『甘草』為佐,以補心之陽,則汗出多者,不致於亡陽矣。『薑』
《永諸藏書》

之辛散,『棗』之泥滯,固非所宜,並不用『芍藥』者,不欲其苦泄也。甘溫相得,氣和而悸自平。
七十條: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著,欲作「奔豚」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本條為臍下悸之治法。
解曰:病有發汗之後,其人腹腔之水氣被 引動而為臍下悸,欲作「奔豚」病證 之勢者,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棗 湯」主
治之。
發汗易傷心力,上條已言之,中醫稱謂傷心之陽氣。陽氣者,即各組織細胞之活力與各組織之機能也,
《內經》所謂「陽
化氣」
。陽氣傷者,其各組織之機能皆呆滯而不活潑。本條即謂心陽之虛而影響腎陽亦虛,致腎臟減低其泌水作用,水氣停
於下腹腔。陳修園氏所謂「腎陽虛即水邪挾水氣而上衝是也」。水氣瀦留於腸間膜之間,元氣尚不十分虛弱,不隨意肌因水
氣之刺激而生反射之悸動,如在心下 即為心下悸,在臍下即為臍下悸。
臍下悸與臍下動氣築築者又不同。動氣為 陰虛,下行大動脈之搏動顯於外也, 其動止隨心之動止而動止。臍下 悸為陽
虛,其動為腸間膜中之水氣悸動,與心搏並不協同,且 較為速。病理與病灶,二者相去懸殊。
欲作「奔豚」
,謂將成為「奔豚」而未成也。蓋腎氣因汗出過多而受陽虛之影響,減低分泌作用;但未致於寒,故不致
即成為「奔豚」,僅為臍下之悸動。所謂「奔豚」者,有一攻衝性之氣泡自下腹衝至心部也。其泡如豚,其行如奔,名曰「奔
豚」
。《金匱要略》中曰:「『 奔豚』病 起 自 少 腹 , 上 衝 咽 喉 , 發 作 欲 死 , 復 還 止 」 是 也 。
臍下悸與心下悸,病理相同,但上條有心悸,此則心不悸,故方亦小異,增「茯苓」 、
「大棗」二味。
「桂枝」與「茯苓」
合而為溫化水氣,溫降衝逆;「大棗」與「甘草」緩其悸動,且化水毒。以本條偏重於水毒,故有欲作「奔豚」之勢,須用
「苓」、
「 棗」化水解毒,非如上條徒 用 「 桂 枝 」 降 其 衝 逆 即 能 已 也 。
成無己曰:「汗者心之液,發汗後臍下悸者,心氣虛而腎氣發動也。腎之積名曰「奔豚」,發則從少腹上至心下,為腎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氣逆欲上凌心。今臍下悸為腎氣發動,故云欲作『奔豚 』
,與 『 茯 苓 甘 草 桂 枝 大 棗 湯 』 以 降 腎 氣 。 」
《金鑑》曰:
「發汗後心下悸者,乃虛其心中之陽,本經自病也。今發汗後,臍下悸欲作『奔豚』者,乃心陽虛而腎水
之陰邪乘虛欲上干於心也。主之以『茯苓 桂枝甘草大棗湯』者,一以扶陽,一以補 土,使水邪不致上干,則臍下之 悸可 安
矣。」

一一二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小弦或濡細;舌苔白或薄白而滑。
本條之針法:
水分×、關元×、腎俞×。
「水分」、
「 關 元 」 直 接 加 強 心 機 能 與 化 其 臍 下之水氣。灸「腎俞」增加腎之泌尿 力,使水氣水毒有出路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
茯 苓半
半斤斤、
、甘甘草
草二二兩
兩((炙
炙))
,,大大棗棗十十五五枚枚((劈劈))
,桂
, 桂枝
枝四四兩
兩((去
去皮皮)

。。
右四
右 四味
味,,以
以甘甘瀾
瀾水水一
一斗斗,
,先先煮煮茯茯苓苓,,減減二二升升,,納
納諸諸藥
藥,,煮
煮取取三
三升升,
,去去滓
滓,,溫
溫服 一升
服一 升,
,日日三
三服服。
。作作甘
甘瀾瀾水
水法法,
,取取水
水二二斗
斗,,
置大
置 大盆
盆內內以
以杓杓揚
揚之之,
,水水上
上有有珠
珠子子五五六六千千顆顆相相逐逐,,取取用
用之之。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臍下悸而攣急上衝者。」
《證治摘要》曰:「
『苓桂甘棗湯』,臍下悸者,欲作『奔豚』,按腹痛衝胸者有屢用屢驗之效。」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主臍下之動悸,
『大棗』能治臍下之動者也。」又曰:
「此方原治『奔豚』之屬
於水氣者為主,然運用之而治澼飲,亦有特效。」
七十一條:發汗後,腹脹滿者,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本條為虛性腹脹滿之治法。
解曰:發汗之後,表邪已解,而腹發生脹滿者 ,以「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腹脹滿,有虛性,有實性。就本方觀,此 條之腹脹滿則屬虛性,或其人胃氣素 不健,素有胃腸病,經發汗之後 ,傷其
陽氣,胃陽虛致發生脹滿,於是胃腸之消化更不良,水穀發酵之氣體不得降,充斥於胃腸之間而為脹滿。故以芳香性之「厚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朴」、
「生薑」劑刺激其神經而降之,且「厚朴」苦溫,專治脹滿, 「生薑」合「半夏」猶能溫胃而開降滯氣,「甘草」、「人
參」補其已傷之中氣。
虛性脹滿屬於腸胃之神經呆滯不化,不能 使水穀發酵之氣下降,宜本方治之。 若實性脹滿,則屬於腸中有形之 積滯不
降,大便閉塞不通之所致,以「承氣」為 主劑,若投本方,大非所宜,形且使之益 滿,故虛實之分,在診斷上不可 不知 。
實性者,按其腹腔,輕重皆見繃緊有彈力,其脈實,其苔厚。虛性者,輕按腹腔似繃緊,重按則空虛無力,其脈濡或虛大,

一一三
其苔薄,其質淡,或雖厚而鬆,不如實性者之 老斂。虛實之辨,大概如此。
腹脹滿而不用下劑,可知其為胃腸內容無 物。內容無物,必屬虛性脹滿,可推 測知其為腸神經弛緩而麻痹,即 今所謂
《永諸藏書》

「鼓腸」者是也。前條之臍下悸,欲作「奔豚」,而是神經痙攣絞紮之輕性者,故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棗」之緩解劑,此條
之用「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者,以刺激腸之神經也。
本方不特為虛性脹滿之良劑,凡食慾不振,脘 腹脹滿不舒,與胃神經不振之神經性 消化不良胃病,用之皆有良效。
尤在涇曰:
「發汗後,表邪雖解去,而腹脹滿者,汗多傷陽,氣窒不行也。是不可以徒補,補之虛氣愈窒,亦不可以逕
攻,攻之則陽益傷,故以「人參」、
「甘草」、
「生薑」助陽氣,「厚朴」、
「 半夏」行滯氣,乃補泄兼行之法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已述如上。
本條之針法:
內關⊥、公孫⊥、足三里⊥。
「足三里」善降腸胃之氣,「內關」
、「公孫」亦善治腸胃之不消化病。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厚朴
厚 朴半
半斤斤(
(去去皮
皮,,炙
炙))
,,生生薑薑半半斤斤((切切))
,半
, 半夏
夏半半升
升((洗
洗))
,,人
人參參一
一兩兩,
,甘甘草
草二二兩
兩((炙
炙))


右五
右 五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
,煮煮取取三三升升,,去去滓滓,,溫
溫服服一
一升升,
,日日三
三服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治胸腹滿而嘔者。」
湯本氏 曰 :
「發 汗 後 , 腹 部 虛 滿 者 , 為 本 方 所 主 治 也 。 」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霍亂,吐瀉後腹猶滿痛而有嘔氣者(非實滿也)。」
《用方經驗》本方之主治曰:
「平生『敦阜』之症(肥大之意),或噫氣,或吞酸,心下不堅滿而膨脹者。」
《張氏醫通》曰:「本方治胃虛嘔逆,痞滿不食。」
七十二條:
「傷寒」 「茯苓桂枝白
,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朮甘草湯」主之。
本條為水飲停胃之治法。
解曰:
「傷寒病」,或吐,或下,外證已解,而引起內飲為病,水飲停於心下而為心下逆滿,水飲之毒則上衝於胸,致

一一四
起則頭眩。兩脈沉緊,以「茯苓桂枝白朮 甘草湯」主治之,如與發汗,則動表層經 絡中之陽氣,致陽虛而身惡寒顫 慄, 為
振振搖之情狀,成「真武湯」之候矣。
素有停飲病者,經吐下之後,外病雖解, 因吐下傷及腸胃之消化能力,停飲病 必乘機而竊發。心下逆滿者,心 下即胃
脘部分,水停於中而不下,則為滿,水飲 有上衝性,則為逆。氣上衝胸,即形容水 飲之上逆。起則頭眩者,水飲之 毒由 胃
之迷走神經反射於腦也,臥則氣壓平,起則氣壓升故也。
水毒之頭眩,時時皆眩,轉側亦眩,起坐則更眩。
脈沉緊者,《脈訣》以沉主裏主寒,緊主飲主寒。脈之沉緊,水飲停滯於裏之候也。就生理言之,脈沉為體溫不足,血
運不暢,血液不能充量達於四肢,體溫不 足,故云主寒。不能充量運血於四肢,即 有病毒亦不能驅出至表層,故云 主裏 。
緊脈為脈管纖維與脈管周圍之神經緊張,神經緊張則筋肉有攣急之趨勢。《內經》以寒主收引,攣急每稱為寒所致,故緊脈
主痛主寒。由脈之沉緊,故可以測知其內層之神經緊張,內層筋肉有攣急趨勢,攣急則氣有上衝趨勢,所以有逆滿、上衝、
頭眩諸症也。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指在脈沉 緊之下,為倒裝文筆。故本條應分二 節看:脈沉緊為一節,宜本方; 發汗則
動經至振振搖為一節,則非本方可已也。
發汗則動經者,以吐下已傷其胃氣,發汗 必再傷其陽氣,成為陽虛,於是發生 寒戰,寒冷之感覺必先起於背, 背為太
陽經之領域,發汗陽虛,寒冷先起於背,故曰動經。身為振振搖者,形容寒戰之狀也。此時不特為停飲,且兼陽虛,非「真
武湯」不能已矣。
丹羽元堅氏曰:
「此條脈止沉緊,即為此湯之所主治矣。若吐,則胃虛飲動而致也。且更發汗傷其表陽,則變為動經,
而身振振搖,是與身動振振欲擗地者相同,即為『真武湯』之所主也。」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病證,主在胃氣虛,水飲不化,故以「桂」、
「苓」化水降逆氣而振奮胃神經,「白朮」助吸收水飲,
「 甘草」緩衝
逆之氣,且「桂」可溫胃而降逆氣,
「朮」可滋吐下所傷之胃陰,藥僅四味,而功效之大乃如此。經方運用得法,洵非時方
可及其萬一也。
《金鑑》曰:「『傷寒』若過發汗,則有心下悸,叉手冒心,臍下悸,欲作「奔豚」等證。今誤吐下則胸虛邪陷,故心
下逆滿,氣上衝胸也。若脈浮緊,表仍不解,無汗當用『麻黃湯』,有汗當用『桂枝湯』,一汗而胸滿氣喘可平矣。今脈沉
緊,是其人必素有寒飲相挾而成。若不頭 眩,以『瓜蒂散』吐之,亦自可除。今乃 起則頭眩,是又為胸中陽氣已虛 ,不 惟

一一五
不可吐,亦不可汗也。如但以脈之沉緊為 實,不顧頭眩之虛而誤發其汗,則是無故 而動經表,更致衛外之陽亦虛, 一身 失
其所倚,故必振振而搖也。主之以『苓桂朮甘湯』,滌陰與扶陽並施,調衛與和營共治也。」
《永諸藏書》

本條之舌證:當為苔薄白而質淡。
本條之針法:
上半節:天突Τ、中脘Τ、水分Τ、 氣海Τ、足三里Τ、三陰交Τ。
下半節:至陽×、命門×、腎俞×、神闕×、關元×。
上半節以「天突」、
「中脘」、
「水分」、
「氣海」降衝逆與胸脘滿悶,並鼓動胃腸興奮,以運化其停水。以「足三里」與
「三陰交」引衝氣下降而止眩冒衝胸。
下半節取「至陽」
、「命門」
、「腎俞」
、「神闕 」
、「關元」等穴而灸之者,為發汗誤治動經,惡寒戰慄,振振搖而不自安,
其心陽不振而虛,亟取諸穴以灸之,振奮 心腎機能也。各穴壯數,以十五壯至數十 百壯為是,覺心神安定,身暖和 而不 惡
寒動為度。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
茯苓
茯 苓四
四兩兩,
,桂桂枝
枝三三兩
兩((去
去皮皮)

,,白白朮朮二二兩兩,,甘甘草草二二兩
兩。。
右四
右 四味
味,,以
以水水六
六升升,
,煮煮取
取三三升
升,,去去滓滓,,分分溫溫三三服服。。
本方之主證:《方機》本方之主治曰:
「 心 下 逆 滿 , 起 則頭 眩 者 。 」 又 曰 :
「眼痛生赤脈,不能開者。」又曰:
「耳聾衝
逆,甚而頭眩者。」
《方輿輗》曰:「『苓桂朮甘湯』,治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久而成痿。」又曰: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治
心下逆滿,氣起上衝於胸則頭眩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飲家眼目生雲翳,昏暗疼痛,上衝頭眩,瞼腫,眵淚多者,加『芣茨』(即車前子)尤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有奇效。當以心胸動悸,胸脇支滿,心下逆滿等證為目的。」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以去水飲為目的,氣上衝於咽喉,及目眩,手足振掉,皆由水飲所致也。不論
起自頭眩者,或臥時眩暈者,但有心下逆滿者則用之。若不治者,『澤瀉湯』也。彼方始終無眩,然以冒眩,顏面有緊張之

一一六
候也。又此方以動悸為的候,易與『柴胡薑桂湯』混亂。然此方若顏面色明,第一脈不沉緊者,則為無效也。又此方加『沒
食子』治喘息,又於水氣而成痿躄者有效。足或腰仍動劇者,臥時則脊骨緣戰動,或一身中經脈跳動,有耳鳴逆上之候者,
凡本論所謂久而成痿之任何證候,此方皆可百發百中也。」
七十三條: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
「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本條為陽虛惡寒之治法。
解曰:病有發汗之後反見惡寒者,陽虛故也。 以「芍藥甘草附子湯」主治之。
發汗,病不解,並未指明為何種病證,以 本方推測之,為一切生理機能反常所 起之病證。發汗之後,反見惡寒 ,可見
病前原無惡寒一症,其非表邪可知。其病 不解,亦可知其病非外感,為泛論生理機 能反常之病證。如勞倦能成為發 熱、 頭
痛,亦能成為一身疼痛;傷食能成為發熱 、頭痛、腹痛、氣逆、肢冷;精神上猝受 刺激,亦能成為頭痛、發熱、氣 逆、 肢
冷等證。此皆為生理機能起反常所致,稍 稍休養即復。醫者認為感冒而發其汗,藥 不中病,故病仍不解,反傷其陽 而為 惡
寒。
惡寒為心臟衰弱,心陽虛微之徵。心陽虛則血運之力微,而血乃痹。本方「芍藥」即通血痹,
「附子」強壯心陽。本方
「芍藥」分量與「甘草」等,含有治四肢攣急 之意,以血痹每從四肢起也。
張隱庵曰:「夫發汗所以解病也,今病不解,發汗所以散寒,今反惡寒者,裏氣本虛,而太陽之表陽復虛故也。
『芍藥
甘草附子湯』主之,『芍藥』、
『甘草』資中焦之血氣,『熟附』補內外之陽虛。」
山田氏 云 :
「病 不 解 , 不 復 常 之 謂 , 非 謂 表 不 解 也 。 」
吉益 氏 曰 :
「『芍藥甘草附子湯』,其證不具也。為按其章曰:『發汗,病不解,反惡寒』,是惡寒者, 『附子』主之,而
『芍藥』、
『甘草』則無主證也。故此章之義,以『芍 藥甘草湯』 ,腳 攣 急 者 而 隨 此 惡 寒 , 則 此 證 始 備 矣 。 」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方之脈證、舌證:以惡寒推測,當 為脈遲或沉遲,舌質當淡。
本方之針法:
神闕×、氣海×、關元×。
取「神闕」或「氣海」
、「關元」
,灸治之以增強心力,溫通血管。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一一七
芍藥
芍 藥三
三兩兩,
,甘甘草
草三三兩
兩((炙
炙))
,,附附子子二二枚枚((炮炮,,去去皮皮,,破破八
八片片)

。。
右三
右 三味
味,,以
以水水五
五升升,
,煮煮取
取一一升升五五合合,,去去滓滓,,分分溫溫三三服服。。
《永諸藏書》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治『芍藥甘草湯證』而惡寒者。」
《張氏醫通》曰:「本方治瘡家,發汗成痙。」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痼毒沉滯,四肢攀急,難以伸屈,或骨節疼痛,寒冷痙痹者。」又:
「於此方加『大黃』,
名曰『芍藥甘草附子大黃湯』,治寒疝腹中拘急,惡寒甚,腰腳攣痛,睪丸腫,二便不利者,有奇效。」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不僅治發汗後之惡寒,且治『芍藥甘草湯證』而屬於陰位者。又以『附子』代
『草烏頭』,善治蟲積痛。又活用於治疝或痛風、鶴膝風等,自痛風以至鶴膝等,有所謂以綿包足之冷者,皆有效。凡下部
之冷專在腰者,用『苓薑朮甘』治之;其 專在腳者,用此方治之。又濕毒之後足大 冷者亦用之,若有餘毒者,可兼 用『 伯
州散』。
( 方附篇後)

湯本氏 曰 :
「本 方 可 治 腰 部 神 經 痛 、 坐 骨 神 經 痛 、 關 節 強 直 等 。 」
七十四條: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燥,四逆者,
「茯苓四逆湯」主之。
本條為陽虛煩燥兼水飲之治法。
解曰:病有發汗或下之後,病仍不解,而煩燥 ,四肢厥逆者,以「茯苓四逆湯」主治之。
煩燥下原無「四逆」二字,陳本根據「茯苓四逆湯」之主證,加「四逆」二字,點清眉目,否則誠如舒馳遠所云: 「所
言汗下仍不解者,果為何經之病。必點明 病屬何經,以便分經用藥。但云煩操,安 知其有汗無汗?屬陽屬陰?何人 創此 無
理之言?吾不能曲為之解矣。」
發汗或下之,有使其陰虛者,有使其陽虛者,有使陰陽兩虛者。陰虛者可任其自復,陽虛者用「乾薑附子湯」,陰陽兩
虛者用「人參四逆湯」,具見上文。本條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四逆者,當屬陽虛。復因陽虛水飲衝動而為煩,以
「乾薑」、
「附子」強心生溫,「茯苓」利水除煩,
「人參」、
「 甘草」
,一以和陰,二以補償汗下精氣之損失,此為本證用本方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之大意。
山田氏曰:
「若汗或下後,仍不復常,反生煩燥者,為亡陽假熱之煩燥,與『乾薑附子湯』之煩燥同;而比諸『乾薑附
子湯』
,其證稍異,即『大青龍湯』條所謂汗多亡陽,遂致虛而惡風煩燥者是也。非實熱之煩燥,宜以『茯苓四逆湯』以同
復陽氣。」按「乾薑附子湯」條,為汗下俱犯 之證,此則或汗或下,犯其一者也。

一一八
本條之脈證、舌證:當為脈微弱而帶數;舌質淡而有白滑苔。
本條之針法:同上條。
茯苓四逆湯方:
茯苓
茯 苓六
六兩兩,
,人人參
參一一兩
兩,,附
附子子一
一枚枚(
(生生用
用,,去
去皮皮,
,破破八
八片片)

,,甘
甘草草二
二兩兩(
(炙炙)

, 乾薑
,乾 薑一
一兩兩半
半。。
右五
右 五味
味,,以
以水水五
五升升,
,煮煮取
取三三升
升,,去
去滓滓,
,溫溫服
服七七合
合,,日
日三三服
服。。
本方之主證: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 「肉筋惕,手足厥冷者。」又曰:
「手足厥冷煩燥者。」又曰: 「心下悸,惡寒,
腹拘急,下痢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四逆加人參湯證』而心下悸,小便不利,身動而煩燥者。」又曰:「
『霍亂』重證吐
瀉後,厥冷,筋惕,煩燥,無熱,無渴,心下痞,小便不利,脈微細者,可用此方。服後小便利者,可救。」又曰:「諸
久病,精氣衰憊,乾嘔不食,腹痛溏泄而惡寒,面部四肢微腫者,皆治之。」又曰:「慢驚風,搐搦上竄,下利不止,煩燥
怵惕,小便不利,脈微數者,亦治之。」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以『茯苓』為君藥,以煩燥為目的也。
《本草》云『茯苓主治煩滿』
,可謂古義。
『四逆湯證』
,汗出而煩燥不止者,非此方不能救。」
七十五條: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本條指示汗後虛實之辨法與實者之治法。
解曰:發汗之後而惡寒者,陽虛故也,如七十三條用「芍藥甘草附子湯」
。若不惡寒,但熱者,則為裏實也,當和胃氣,
與「調胃承氣湯」。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上數條,皆言汗後或下後而為虛者之治法。但 亦有變為實者,當隨其所變而治之, 不能先有汗下後為必虛之成見。


本條分二節:虛故也為一節,即上條之「芍藥甘草附子湯證」,其下為一節,言汗後祇熱不寒,則非虛而實,由「太陽」
進而為「陽明證」矣。時腸中猶未燥結,不見 腹滿,故以「調胃承氣湯」微溏之, 先去其化熱之源,則病可解矣。
祇熱不惡寒者,產熱機能亢進也。見煩渴者,為「白虎證」;見腹滿者,為「小承氣證」;見腹滿而譫語者,為「大承
氣證」
;祇見熱而不煩燥,為本方證。以病雖在「陽明」 ,尚不為重,故不曰下而曰和。
「陽明」指胃腸,仲師言胃,腸亦包

一一九
括在內。熱則不和,微利去其熱,即 可使胃氣和。當和胃氣,即是此意。
本條之脈證、舌證:實則脈當數大或滑數;舌 苔當已化黃。虛則如七十三條。
《永諸藏書》

本條之針法:
實為:曲池Τ、合谷Τ、足三里Τ、內庭Τ。
虛如七十三條。
上四穴能引血向四肢放散,減輕內熱。
七十六、七條: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燥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
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
「五苓散」主之。
本條言汗後煩渴治法之一。
解曰:
「太陽病』經發汗後,表證雖解,因大汗出之故,使水分發洩過多,致胃中乾燥,成為煩燥不得眠。因燥欲得水
飲以潤之者,則少少與飲之,不可多與,祇令胃中得潤,其氣自和則愈。若汗後其脈見浮,小便不利,身微有熱而口渴者,
則表證未盡解,且兼停飲之症矣,宜 「五苓散」解表化水飲以治之。
本條亦分二節:至胃氣和為一節,至「五 苓散」為又一節。上節汗後,表邪已 解,但因發汗太過,各組織之水 分消耗
過多,口腔中之唾腺遂分泌不足,與胃壁 黏膜失潤,神經失水涵養,於是煩燥不得 眠。各組織需要水分以冀救濟, 於是 口
渴欲飲水,斯時宜少少與飲之,則可使胃中滋 潤,胃氣自和而愈。若恣意飲之,則汗後生理 機能未全恢復,反成停水矣。
下節,汗後見脈浮微熱,表證猶在也。而 小便不利,消渴飲水者,復引起停飲 也,以小便不利為腎臟停止泌尿 工作,
胃腸中水分不被組織吸收,停積為飲也。 既有停飲而復消渴者,以組織不吸收,中 下二焦之水氣無由上達,咽黏膜 失潤 而
覺渴也。故雖渴,水入則仍吐出。 「 五苓 散」之「白朮」即為促進組織之吸收,佐 以「澤瀉」生津止渴而利小便, 「 豬苓」
利水,「茯苓」除煩,
「 桂 枝 」 得 熱 飲 而 解 表 , 合 而 為 解熱止渴利小便之作用,適合脈浮、 小便不利、微熱、消渴之病證。
徐靈胎曰:
「胃中乾而欲飲,此無水也,與水則愈。小便不利而欲飲,此蓄水也,利水則愈。同一渴而治法不同,蓋同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一渴而渴之象及渴之餘症亦各不同也。」
成無己曰:
「發汗已解,胃中乾,煩燥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胃氣潤則愈。若脈浮者,表未解也,飲水多而小
便少者,謂之消渴,裏熱甚實也。微熱消渴者 , 熱 未 成 實 , 上 焦 燥 也 , 與 『 五 苓 散 』
,生 津 液 , 和 表 裏 。 」
本條之舌證:當為薄白苔。

一二○
本條之針法:
合谷Τ、外關Τ、中極Τ、足三里Τ、陰陵Τ。
上二穴,取其退熱解表;下三穴,取其利小便。
五苓散方:
豬苓
豬 苓十
十八八銖
銖((去
去皮皮)

,,澤澤瀉瀉一一兩兩六六銖銖半半,,茯茯苓苓十十八八銖銖,,桂桂枝枝半半兩兩((去去皮皮))
,白
, 朮十
白朮 十八
八銖銖。

右五
右 五味
味,,為
為末末,
,以以白
白飲飲和和服服方方寸寸匕匕,,日日三三服服,,多多飲飲暖暖水水,,汗汗出出愈愈,,如如法法將
將息息。

孫思邈曰 :
「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以不落為度。」
本方之主證:為渴欲飲水而小便不利者。又:「大汗出,煩燥,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又:
「發熱煩渴欲飲水,
水入則吐者。」
《和劑局方》曰:
「 ,治『傷寒』表裏不解,頭痛發熱,心胸鬱悶,唇舌乾焦,神思恍惚,狂言語,如
『 辰砂五苓散』
見鬼神,及治瘴瘧煩悶不省者,即本方加『辰砂』。如中暑發渴,小便赤澀,用新汲水調下。小兒五心煩熱,焦躁多哭,咬
牙上攛,欲成驚狀,每服半錢,以溫熱水下。」
《三因方》曰:
「己未年,京師大疫,汗之死,下之死,服『五苓散』遂愈,此無他,溫疫也。」又:
「『五苓散』治伏
暑飲熱,暑氣流入經絡,壅溢發衄,或胃氣虛 ,血滲入胃,停飲不散,吐出一二升許。」
《傷寒百問經絡圖》曰:「『五苓散』又治瘴氣溫瘧,不伏水土,黃疸或瀉;又治中酒噁心,或嘔吐痰水,水入便吐,
心下痞悶者;又治『黃疸』如黃橘色,心中煩急,眼睛如金,小便赤澀,或大便自利。若治『黃疸』,以『山茵陳』煎湯下,
日三服。」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直指》曰:
「『五苓散』治濕症小便不利,經曰:『治濕之法,不利小便,則非其治』;又治『傷寒』煩渴,引飲過多,
小便赤澀,心下有水氣者;又欲使水飲流 行,每服二錢,沸湯調下;若小便更不利 ,則加『防己』以佐之;又治尿 血, 又
治便毒。』
羅謙甫氏 曰 :
「春夏之交,人病如『傷寒』,其人汗自出,肢體重痛,難以轉側,小便不利,此名『風濕』,非『傷寒』
也。陰雨之後,感受水濕,或飲引過多,則多成此證。若多服『五苓散』,使小便通利,濕去則愈。」初虞世曰: 「醫者不
識,作『傷風』治之,發汗而死,下之亦死。己未之年,京師大疫,正因此也」 。羅得其說,救人甚多。大抵『五苓散』惟

一二一
能利水去濕,胸中有停飲及小兒吐欲作癇者, 『五 苓 散 』 最 妙 也 。 」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霍亂』吐下之後,厥冷煩燥,渴飲不止,而水藥共吐者,宜嚴禁湯水菓物。每欲飲水,
《永諸藏書》

與『五苓散』,但一帖,分二三次服為佳,不過三帖,嘔吐煩渴必止。吐渴共止,則必厥復而熱發,身體惰痛,仍用『五苓
散』,則必汗出,諸證脫然而愈。」
七十八條: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
「五苓散」主之。
本條亦為汗後煩渴之治法。
解曰:發汗已後,而脈見浮數,與煩渴,小便 不利者,以「五苓散」主治之。
發汗已,為已經發汗而表熱仍未解,故脈 見浮數。因發汗往往引起停水,即腎 臟停止泌尿工作,水液停蓄,水 毒與熱
充滿於胃腸之間,熱不解而為煩,水不化而為渴。此證用「五苓散」,應當有小便不利;否則汗後脈浮數,煩渴,明明為胃
中有熱兼胃中乾燥,因熱而脈為數,因熱而為煩渴,「五苓散」有「桂」助熱,有「朮」助燥,決不適用也。
湯本氏云: 「本條雖說唯脈浮數與煩渴二證可用本方,其實既於前條示以小便不利,故於本條省略之,非無此證之意也。
尾臺 氏 云 :
『於發汗已,脈浮數之下,似脫發熱、小便不利等證。蓋發汗後煩渴者,概非本方證,而為石膏劑證』。然『石
膏劑證』之煩渴,必伴以脈浮滑,或滑或 洪大等,決不浮數。今脈浮數與煩渴並舉 ,則雖略去發熱、小便不利,於 本方 亦
理無不可也。」
方中行曰:
「已者,言發汗畢,非謂表病罷也。煩渴者,膀胱水蓄,不化津液,故用『四苓』以利之。浮數者,外表未
除,故憑一『桂』以和之。謂『五苓』能兩解表裏者此也。」
七十九條:
「傷寒」
,汗出而渴者,
「五苓散」主之。不渴而心下悸者,
「茯苓甘草湯」主之。
本條以汗出渴與不渴而分別用方之法。
解曰:
「傷寒」汗出之後而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如汗出之後不渴而心下悸者,則以「茯苓甘草湯」主治
之。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本條僅舉汗出渴與不渴,分別舉用二方,實為簡略。「五苓散」啣接上二條而下,固可省文,而「茯苓甘草湯」不能以
「汗出不渴」四字即可指證用此方,其中必有闕文無疑。柯韻伯云:「當有『心下悸』三字」 ,誠是。
「茯苓甘草湯」原是治
水飲之方,有心下悸之證。陳遜齋氏直捷以「心下悸」三字填入之,條明理清,因從之。「 茯苓甘草湯」,以「茯苓」治悸,

一二二
「桂枝」降衝,「桂、苓」化水,「生薑」溫胃,
「甘草」緩中。
陳遜齋氏曰:
「『五苓』與『苓甘』皆治水之劑。水在下焦,故小便不利。『苓甘症』水在心下,故心下必悸。
『五苓散』
水結少腹,故水不上濟,胃乾而口渴。『苓甘症』水停心下,故胃不乾而不渴。」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浮數;苔當薄白。
本條之針法:
中脘×、水分×。
二穴皆主溫中化水,止悸降衝。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
茯 苓二
二兩兩,
,桂桂枝
枝二二兩
兩((去
去皮皮)

,,生生薑薑三三兩兩((切切))
,甘
, 甘草
草一一兩
兩((炙
炙))


右四
右 四味
味,,以
以水水四
四升升煮
煮取取二
二升升,
,去去滓滓,,分分溫溫三三服服。

本條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心下悸,上衝而嘔者。」
《雜病辨要》痘瘡條曰:
「放點稀朗紅潤而心下悸者,急當治其悸;否則小便不利,水氣滿於皮膚,而結痂必遲。治悸
宜『茯苓甘草湯』。」
《方輿輗》本方條曰:「心下悸大率屬於癇飲,以此方加『龍骨』
、『牡蠣』絕妙。又此證致不寐者,以『酸棗湯』及『歸
脾湯』不能治也,余用此方,屢奏奇效。 有一婦人,自心下至膈上動悸頗甚,宛然 城郭震動,遂眩暈不能起,夜悸 煩而 目
不合,如此數年,屢易醫不愈。余最後診視,謂病家曰:『群醫之案不一,今我姑置病因不論,止投以一神方,服之不怠,
則病可得間』,即以『茯苓甘草湯』加『龍骨』『梅花蠣』與之,日漸有效。淹久之病,半年全愈,病家欣忭不勝。此非奇
藥異術而能起沉疴痼疾者,蓋為在漢以上之方藥也。」
八十條: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
,「五苓散」主之。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為有表裏證之「水逆」治法,亦即「五苓散」之主證。
解曰:
「太 陽 中 風 」
,發熱汗出,脈浮之表證,經六七日尚不解,而且增煩燥者,為有表證復兼裏證矣。其煩渴欲飲水,
水入則又不受而吐出者,亦裏證也。此名「水逆」 ,以「五苓散」解表熱化裏水治之。
《金鑑》曰:「『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者,是有表證也。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是有裏證也。若渴欲飲水,水

一二三
入則消,如前條之胃乾,少少與飲,令胃和則愈。今渴欲飲水,水入不消,上逆而吐,故名曰『水逆』。原其所以吐之之由,
則因邪熱人裏,與飲相搏,三焦失其蒸化 而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以致飲熱相 格於上,水無去路於下,故水入 則吐 ,
小便必不利也,宜『五苓散』辛甘淡滲之品,外解內利 ,多服暖水,令其汗出尿通,則表裏兩解矣。」
《永諸藏書》

湯本 氏 曰 :
「謂之表裏證者,有脈浮,發熱,汗出而惡寒,頭項強痛, 『桂枝證』之表證,又有胃內停水之裏證。此胃
內生停水者,由小便不利,則腎臟機能障礙之結果,排泄阻止,水毒充滿於胃腸之內,而此水毒與熱毒結合,故渴欲飲水,
然嚥下之,則水毒充填之胃腔再無容受之 餘地,勢必不得已而吐出之也,是師所謂 『水逆』也。此際若用本方,則 方中 之
『桂枝』由汗腺排出水毒,同時發揮解熱 作用,且抑制水毒之上衝,以資他藥之活 動,故以『澤瀉』為君,以治煩 渴, 又
由『豬苓』、 『茯苓』、『 白朮』之援助,則水毒與熱毒由泌水 器而驅逐之,故胃腸內之停水消 失,而吐自鎮矣。此古 方之 神
妙,至足嘆服也。」
本條之舌證:當為薄白苦。
本條之針法:
中脘Τ、氣海Τ、陰陵Τ、內關Τ、合谷Τ、外關Τ。
取「中脘」以利上下樞機,且可止嘔吐;
「氣海」
、「陰陵」引水下達;「內關」解胸脘部神經之緊張:
「合谷」、
「外關」
引血向外奔放,以解表邪。
八十一條: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
如此。
本條為問診探病法。
解曰:未持脈時,見病人叉手自冒心,師使咳以試之,病人不作咳聲者,此必耳聾無聞也。其所以叉手冒心與耳聾者,
以重發其汗,虛,故如此。
發汗每使心陽外散而成陽虛(心陽指體溫與心機能) 。水氣無陽不化,當發汗陽外散之時,腸胃間之水氣隨之上升,當
汗後陽氣虛微之時,即停於心下而為心下 悸。病者覺悸動之不舒,乃叉手以冒其心 部,欲求悸之寧靜。若重發其汗 ,不 特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心陽虛而津液亦虛。津虛即陰虛,陰虛則為腦轉耳鳴或耳聾矣。津液之生,由於陽氣之化。氣者,各組織細胞之生活力也,
其發動之原則,屬生殖腺中所產生之生殖素。人生各臟器各組織發育滋養之力,即藉此元素為發動力。《內經》名之曰「精」 ,
亦曰「腎氣」。生殖素源源產生充足者,一切細胞之生 活力不減,新陳代謝旺盛,津液之在人身亦充而且富。

一二四
「傷寒」一再發汗,重傷其津,間接傷及 元素,於是神經失養,細胞痿廢,尤 以知覺神經之影響更大,故五官 方面之
變動至巨,目眩,耳鳴,耳聾,相繼發生也。試觀初病一二日,或勞倦過甚,汗腺稍多,即口味不振,再重則頭昏,目眩,
耳鳴。可見津液受傷者,五官之知覺神經 先受影響。
《內經》謂「精脫者耳聾」,蓋即此理。總觀此條,叉手自冒心,為陽
虛水停心下作悸,與六十九條同,可以「桂枝甘草湯」治之,耳聾無聞為重汗陰虛,宜「附子湯」或「苓桂朮甘湯」治之。
本條之脈證、舌證:當與六十九條同。
本條之針法:
肝俞⊥、腎俞⊥、命門⊥。餘如六十九條。
此三穴為補肝腎之法,能補助耳竅中之聽神經 ,與其組織中之淋巴發生變動以復聰。
八十二條: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本條戒發汗後不可多飲水也。
解曰:發汗之後,津液乾燥口渴,宜少少與飲之。若恣 飲過多者,必發喘,或以水澆灌之,亦必作喘。
發汗後,飲水多必喘者,以汗傷氣,即各組織之神經發生疲勞,不能作充分吸收,飲水過多,水飲即停而上逆,故喘,
可以「五苓散」化其水。以水灌之亦喘者,汗後汗腺開張尚未十分收縮,猝受水灌即緊閉而體溫不得發洩,濁熱向肺奔放,
故亦作喘,此時可視其寒熱輕重,擇用「小青龍湯」、「 麻杏甘石湯」
、「文蛤散」等方用之。
柯韻伯曰:「未發汗,因風寒而喘者,是『麻黃證』。下後微喘者,
『桂枝加厚朴杏仁證』。喘而汗出者,
『 葛根黃芩黃連
證』。此汗後津液不足,飲水多而喘者,是『五苓證』。以水灌之亦喘者,形寒飲冷,皆能傷肺,氣迫上行,是以喘也。漢
時治病有火攻水攻之法,故仲景言及之。」
本條之針法: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中脘Τ、太淵Τ、尺澤Τ、經渠Τ、合谷Τ、 足三里Τ、天突Τ、膻中Τ。
以平喘為目的,擇用右列各穴三四位即可。
八十三條: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
本條為發汗後之「水逆證」。
解曰: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者,胃有停水,為「水逆 」於上也。若更發汗,則停水愈甚,必吐下不止。

一二五
發汗之劑都為辛溫升散之品。生理機能往 往隨物質之性起一種反射作用,故發 汗劑入胃腸後起升散作用,胃腸 腹腔之
水即隨升散之性而上升,而為汗液之補充 ,其未經汗出者,即停於胸胃之間。但陽 氣已因汗而消耗,不能再化此停 水。 水
《永諸藏書》

停於中,即上逆而為吐,甚且拒絕外入之水藥,即八十條之「水逆證」,此時當以「五苓散」化其停水,不能再與發汗。若
更發汗,則陽氣愈散。水飲愈聚,上逆愈甚而為吐不止 ,甚至胃腸中之機能失職,停水下趨而為下泄不止。
張璐玉曰:
「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言『水逆』也。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者,以其原有蓄積痰飲,發汗徒傷胃中清陽之
氣,必致中滿,若更發汗,則水飲上蒸而 為吐逆,下滲而為泄利矣。凡發汗皆然, 不獨『桂枝』當禁。所以『太陽 水逆 』
之證不用表藥,惟『五苓散』以導水,服後隨 溉熱湯以取汗,所謂兩解表裏之法也。」
周禹載曰:
「水藥不得入口為逆。其人素有痰飲,清陽之氣久虛者,誤汗則風邪挾飲,結聚上焦,以致水藥拒格不入也。
若更汗,不使津液愈傷,水飲愈逆耶!逆則必吐,吐則必泄,蓋上氣虛而下竅亦開,肺與大腸為表裏也。設使竟服『桂枝』,
何至為逆?後服『五苓』,又何至吐下不止乎?」
本條之脈證、舌證:同八十條。
本條之針法:
中脘×、神闕×、氣海×、足三里Τ。
吐,照八十條取穴。吐下不止,取右列各穴。
八十四條: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
「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
「梔子甘草豉湯」
主之。若嘔者,
「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本條為發汗或吐或下後成為虛煩之治法。
解曰:發汗或吐或下後,傷其津液,使神 經失養而為虛煩不得安眠。若虛煩之 劇者,必反覆頭倒而不安,心中 懊 而
不寧,宜以「梔子豉湯」清心養液以治之。若虛煩不眠復見氣短者,以「梔子甘草豉湯」主治之,加「甘草」以緩其肺也。
若虛煩不眠而兼嘔吐者,則以「梔子生薑豉湯 」主治之,加「生薑」以止其嘔也。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發汗或吐或下後虛煩不得眠者,以傷其胃 腑津液,胃氣失其機轉之力,血循環 失去平衡,腎不能多量排泄小便 ,於是


血中存留尿素與殘餘之熱毒相合,刺激大腦皮質,致神經不寧靜而為煩,煩則不得眠矣。仲師稱之為虛煩者,以汗吐下傷
其胃陰,故曰虛也。反覆顛倒者,形容不眠之甚也。心中懊者,形容心煩之甚也。此時不特腦神經不寧,胸腔中更起炎

一二六
性充血矣。治之以「梔子豆豉湯」者,以 兩者皆屬苦寒之品,苦可清心除煩,寒可 消炎退熱,且「梔子」能降血壓 ,使 腦
神經寧靜,
「豆 豉 」 能 生 水 液 , 以 滋 胃 陰 , 兩 者 合 用 , 成 為 清 心 寧 神 之 良 方 , 熱 病 後 虛 煩 之 特 效 劑 矣 。
本條上半節分兩截看: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為一截,用「梔子豉湯」 。若劇者至心中懊為一截,亦用「梔子豉湯」。
上者病輕,下者病重,其病理與病灶 則 皆 同 , 故 悉 可 用 本 方 治 之 。
若少氣者,謂虛煩不得眠復兼少氣之證也 。少氣者,呼吸迫促也。以胸中煩熱 較甚,致肺臟不安,呼吸呈迫促 之現象
也。
「甘草」有消炎緩迫促之作用, 故加於本方中,名曰「梔子甘草豉湯」 。
若嘔者,謂虛煩不得眠復兼嘔吐之證也。嘔為胃陰虛而胃氣上逆也。以「生薑」有止嘔作用,故加於本方中以治其嘔,
名曰「梔子生薑鼓湯」。
虛煩不眠,大多起於熱病之後,餘熱未清,正氣未復之 時 ,
「梔子豉湯」實有特效。
「虛煩不得眠者,火邪乍退,正氣暴虛,餘熱悶亂,胃中乾而不和也。劇,極也。反覆顛倒,心中懊者,
方中行曰:
胸膈壅滯不得舒快也。所以用『梔子豉湯』,高者因而越之之法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虛數,舌紅而嫩。
本條之針法:
虛煩不得眠者:間使Τ、厲兌Τ、
心中懊,反覆顛倒者:間使Τ、巨闕Τ、勞宮Τ、湧泉Τ。
兼少氣者加:太淵Τ。
兼嘔者加:內關Τ、足三里Τ。
梔子豉湯方: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梔子
梔 子十
十四四枚
枚((劈
劈))
、香
、 香豉
豉四四合
合((綿
綿裹裹)

。。
按:梔子劈,香豉綿裹,後倣此。
右二
右 二味
味,,以
以水水四
四升升,
,先先煮
煮梔梔子
子得得二
二升升半
半,,內
內豉豉,
,煮煮取
取一一升
升半半,
,去去滓
滓,,分
分溫溫二
二服 。
服。
本方之主證:為虛煩。
《千金方》本方條曰:
「治少年房勞短氣。」

一二七
《聖濟總錄》曰:「治『蝦蟆黃』舌上起青脈,晝夜不眠。」
《永諸藏書》

《肘後百一方》本方條曰:「治霍亂吐下之後,心腹脹滿。」
《小兒藥證直訣》曰:
「『梔子飲子』(即本方)治小兒蓄熱中之身熱狂躁,昏迷不食。」
「梔子豉湯」
,為溫病汗吐下後餘熱未盡之佳方。凡溫病最易耗散陰液,陰液既傷,雖經汗或吐或下後,病邪雖解,殘
餘之熱毒往往不淨,成為午後潮熱或五心煩熱 、失眠、心煩等證。本方即為特效之劑,亦可 於脈證、舌證中得之。
「 溫 病」
未解之脈為滑數,舌為黃苔;既解之後, 脈數而不滑,數且無力,即為傷陰之脈, 黃苔化為薄白紅嫩,亦為傷陰之 苔, 與
以本方,無不應手而效,脈舌不可不注意也。
梔子甘草豉湯方:
梔子
梔 子十
十四四枚
枚,,甘
甘草草二
二兩兩,
,香香豉
豉四四合
合。。
右三
右 三味
味,,以
以水水四
四升升,
,先先煮
煮梔梔子
子、、甘
甘草草,
,得得二
二升升半
半,,內
內豉豉,
,煮煮取
取一一升
升半半,
,去去滓
滓, 分溫
,分 溫二
二服服。

本方之主證:為虛煩而短氣者。
《千金方》本方條曰:
「『梔子甘草豉湯』,治食宿飯、陳羹、臭肉、宿菜而發者。」
八十五條: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
「梔子鼓湯」主之。
本條為有煩熱、胸中窒塞不舒之治法。
解曰:發汗或下之,致傷其陰而為煩熱,甚至 食道發炎,致胸中似窒塞不舒者,以 「梔子豉湯」清熱養液以治之。
熱未必皆煩,煩必皆有熱,第熱之虛實或 有不同耳。本條發汗或下之而見煩熱 者,以汗下傷陰,陰虛則作熱而 煩,且
因發汗或下後,熱邪仍未盡解,留熱於中 ,引起食道或胸腔發生炎性,致窒塞不舒 。窒者,阻塞而不能容物,覺食 物等 有
所梗塞也。湯本氏謂:「食道有壓窄之自覺,由食道之黏膜受熱毒而乾燥,食下覺不滑利也」。總之,此證為煩熱而自覺胸
中不舒,與上條心中懊相仿彿。「梔子豉湯」原屬治汗吐下後之煩,本條之煩熱,亦由汗下後所發生,故亦可用本方。 「梔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豉」苦寒,清其主要之煩熱,則胸中因熱鬱而 窒塞,或食道起炎性而窒塞,可不治而退矣。
本條之脈證、舌證:當與上條同,藥證類同也。
本條之針法:照上條心中懊取穴。

一二八
八十六條: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
「梔子豉湯」主之。
本條為「溫病」熱未解而兼胸中痛者之治法。
解曰:
「傷寒」五六日之熱,經大下之後,身熱仍不去,轉而心中結痛者,熱鬱於胸腔食道間,無欲解之機也,宜以「梔
子豉湯」清胸中之熱以治之。
「傷寒」為外感病之總稱,不專指「太陽傷寒」項強身痛發熱惡寒無汗之「傷寒」。本條「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
身熱不去,乃指「溫病」。否則表邪未解,遂用大下,不變證百出耶!最低限度,亦必成為「結胸」,或利下不止。
「溫病」之熱,為產熱機能亢進,熱自裏 發,內外皆熱,下之可去其裏熱,故前人 有「
『 傷 寒』下不嫌遲,
『 溫病』下
不嫌早」之說也。
「溫病」經下之後,身熱不去者,即下文「未欲解也」之表熱仍未因下而解也。下後傷其陰液,致胸腔食
道等之黏膜發生乾燥,引起炎症而作痛, 較上條胸中窒者更加重之,且亦有煩熱不 得臥之證狀,條文中雖未指出, 於湯 方
中可以推知之。胸中窒,心中結痛,病灶部位相同,病理亦同,彼用「梔豉湯」,此亦可用「梔豉湯」 。痛雖較窒為重,「梔
子豆豉」亦能止胸痛,本經稱「治瘡瘍」,震亨稱「治熱厥心痛」,且其清熱之力,即有消炎止痛之效,痛較窒雖重,仍可
用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數,或數;舌當紅。
本條之針法:
曲池Τ、合谷Τ、足三里Τ、間使Τ 、 內 關 Τ 、 膻 中 Τ 、 巨 闕 Τ 。
八十七條: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著,
「梔子厚朴枳實湯」主之。
本條為虛煩腹滿之治法。
解曰:
「傷寒」發熱與下之後,傷其陰液而為心煩,傷其胃氣而為腹滿,致臥起不安者,以「梔子厚朴豉湯」主治之。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心煩為「溫病」下後傷陰,神經失潤 之虛性興奮,且以血液內趨之熱,薰 蒸刺激,更見煩而臥起不安,與 前條之


心中懊,反覆顛倒,同一意義,同一證狀,應仍用「梔子豉湯」,但有腹滿一症在內,則於「梔子豉湯」中加入治腹滿之
「厚朴」即可。
腹滿為下後而得,其為虛滿也,可無疑義。山田氏曰:「其所以致腹滿者,以下後內虛,氣滯不通之故,與『厚朴生薑
半夏人參湯』同一虛脹,雖滿而不堅實。 」此說甚是。脹滿有實有虛,實者為腸中 有積滯,產生濁氣;屬於下後, 腸中 當

一二九
無積滯,其滿當為腸機能因下之刺激 而虛,不能分清浙濁,故成虛滿。
「梔子厚朴枳實湯」中有「枳實」而無「香豉」,當有錯誤。陳遜齋氏已先言之,本條煩而臥起不安,原為「梔子豉證」,
《永諸藏書》

如何不用「豆豉」?腹滿為滯氣不降,並 無積滯,祇須「厚朴」之芳香辛溫刺激神 經使之興奮,溫降滯氣,無煩「 枳實 」


之蕩滌實積,故依陳氏以「枳實」易「豆豉」,仿「梔子甘草豉湯」 、「梔子生薑豉湯」意,名「梔子厚朴豉湯」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數而少力,或大而少力;苔當 黃淡而鬆,或中後根有苔,舌端無苔。
本條之針法:
間使Τ、勞宮Τ、湧泉Τ、足三里︱、公孫︱。
上三穴清心腎,今之所謂誘導法,減低腦 部血壓使神經寧靜,引血外行使胸腔 清曠也。下二穴則調撫脾胃,亦 即反射
法激動腸中機能發生運用力,以治腹滿也。
梔子厚朴枳實湯方:
梔子
梔 子十
十四四枚
枚((劈
劈))
,,厚厚朴朴四四兩兩((炙炙,,去去皮皮))
,枳
, 枳實
實四四枚
枚((水
水浸浸,
,炙炙令
令黃黃)

。。
以上
以 上三
三味味,
,以以水
水三三升升半半,,煮煮取取一一升升半半,,去去滓
滓,,分
分二二服
服。。溫
溫進進一
一服服,
,得得吐
吐者者,
,止 後服
止後 服。

梔子厚朴豉湯方:
梔子
梔 子十
十四四枚
枚((劈
劈))
,,厚厚朴朴四四兩兩((炙炙))
,香
, 香豉
豉四四合
合。。
以上
以 上三
三味味,
,以以水
水三三升升半半,,煮煮取取一一升升半
半,,去
去滓滓,
,分分二
二服服。

本方之主證:為虛煩腹滿。
《類聚方廣義》云: 「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世醫動輒以為病尚未盡,有尚用三「承氣湯」等誤治者,此長
沙氏 之 所 以 有 是 等 方 法 也 。 措 治 之 間 , 是 宜 注 意 。 」
八十八條:
「傷寒」
,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
「梔子乾薑豉湯」主之。
本條為「溫病」下後致上熱下寒之治法。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解曰:
「傷寒、溫病」
,醫以丸藥大下之太過,致成上熱下寒之局勢,身熱不去而微煩者,宜以「梔子」清上熱,
「乾 薑 」
溫下寒以治之。
「溫病」為上中下「三焦」內外皆熱,丸 藥大下之,中下焦之熱去,且傷其陽 ,則成為虛寒,而上焦之熱與外 熱則依

一三○
然未去,故上熱則煩,外熱則身熱不去,故以「梔子」清上焦熱以治煩,「豆豉」清外熱以解身熱,「乾薑」則溫中下焦之
虛寒。虛寒當有溏泄或腹痛證,文中雖未明言 ,於用「乾薑」上可以推而知之也。
原文中「梔子乾薑湯」無「豆豉」。但自八十四條至八十九條,皆言「梔豉證」
,應有「豆豉」
,且身熱非「豆豉」不可,
故本條應加「豆豉」,遜齋亦是此說。
《金鑑》云: 「『梔子乾薑湯』當是『梔子豉湯』,斷無煩熱用『乾薑』之理」。其實眼目在大下,大下則溏泄未已,故
用「乾薑」
,身 熱 則 「 豆 豉 」 不 可 去 也 。
古人用丸藥作下,取其峻。陳修園氏謂:
「丸則緩留於中」
,大誤。文中明言大下之,何嘗緩留於中?蓋泥於丸者緩也,
湯者蕩也之義,食古不化,乃生誤解。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而虛;舌當為苔薄白。
本條之針法:
曲池Τ、合谷Τ、間使Τ、天樞Ⅸ、建里Ⅸ、氣海Ⅸ。
上三穴為退熱除煩。下三穴為溫其胃腸。
梔子乾薑湯方:
梔子
梔 子十
十四四枚
枚((劈
劈))
,,乾乾薑薑二二兩兩。。
上二
上 二味
味,,以
以水水三
三升升半半,,煮煮取取一一升
升半半,
,去去滓
滓,,分
分溫溫二
二服服,
,進進一
一服服得
得吐吐者
者止止後
後服服。

梔子乾薑豉湯方:
梔子
梔 子十
十四四枚
枚((劈
劈))
,,乾乾薑薑二二兩兩,,豆豆豉豉四四合合。。
右三
右 三味
味,,以
以水水三
三升升半半,,煮煮取取一一升升半半,,去去滓滓,
,分分二
二服服。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方之主證:為身熱微煩而腹痛或溏泄者。
(

《聖惠方》曰:「
『 乾薑散』方 本方加薤白七莖》治赤白痢,不問日數多少。」
八十九條:凡用「梔子豉湯」
,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本條說明「梔子豉湯」之禁忌。
解曰:凡用「梔子豉湯」,其病人舊有胃腸虛寒,大便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一三一
舊微溏,其人胃腸素有虛寒,縱有心煩懊,不能再用苦寒劑重損其陽,故提出禁戒之。然則其人胃腸虛寒而有「梔
子證」者將奈何?則上方之「梔子乾薑豉湯」可用也。
《永諸藏書》

九十條: ,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動,振振欲擗地者,
「太陽病」 「真武湯」主之。
本條為表熱未解,引起陽虛水動之治法。
解曰:
「太 陽 病 」
,為之發汗,但汗出而熱未解,其人仍發熱,反因發汗而虛其陽氣,引動其水飲停於心下而為心下悸,
水毒上逆刺激大腦神經而為頭眩。肌肉中亦因陽氣虛,水氣不化,刺激神經發生反射而為動,甚且振顫不已,不能坐立
而欲仆地之象,如此者,以「真武湯」溫經化水以治之。
 動者,肌肉跳動也。凡水氣流動於肌肉 中,在其部不能通過時,即刺激神經 發生跳動。振振欲擗地者,即七 十二條
「身為振振搖」之劇者,亦陽虛畏寒之狀也。喻嘉言曰: 「『振振欲擗地』五字,形容亡陽之狀如繪。」蓋汗出過多,衛氣
解散,其人似乎全無外廓,無可置身,思 欲擗地以處其內也。大熱亡陰者,欲坐井 中,避熱就冷也。汗多亡陽者, 欲擗 地
中,避虛就實也。試觀嬰兒汗出過多,神虛畏怯,常合 面偎入母懷,豈非振振欲擗地之一驗乎。
山田氏曰:
「此條所言『太陽病』
,以『麻黃』
、『青龍』等大發其汗時,其人充實者,當出汗,可復常。若其人虛弱者,
汗出而表證罷,病仍不解,發熱,心下悸 ,頭舷,身謂動,而欲仆地,此以汗出多 而陽亡故也。此雖發熱,然非表 不解 之
發熱,乃虛火炎上之發熱,後世所謂真寒假熱者是也。心下悸為胃陽虛而水飲有停蓄所致。頭眩為頭中之陽虛, 《靈樞.衛
氣篇》所謂『上虛則眩』是也。身而欲仆者,經中之陽虛。『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條所謂『發汗則動經,身振振而搖』
是也。此表裏上下俱虛之候備,故與『真武湯 』以復其陽,以行其水也。」
本條雖有仍發熱,而陽 虛水動之症甚亟,仲師 心法,陽虛者必先救陽,故以「附子 」 回 陽 , 則 振 振 欲 擗 地 者 可 已 。 以
「茯苓」化水,則心下悸、頭眩可已。以「白朮」助吸收水飲,協同「茯苓」化水氣,協同「附子」以溫中達四肢。以「芍
、「生薑」溫通血痹,則身可已。
藥」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微細,或浮大而虛 ;舌當淡而苔白,或灰黑而潤。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本條之針法:
神闕×、關元×。
二穴多灸,壯心陽,化水氣,溫通水管。

一三二
真武湯方:
茯苓
茯 苓三
三兩兩,
,芍芍藥
藥三三兩
兩,,生
生薑薑三
三兩兩,
,白白朮
朮二二兩
兩,,附
附子子一
一枚枚(
(炮炮)
)。

右五
右 五味
味,,以
以水水八
八升升,
,煎煎取
取三三升
升,,去
去滓滓,
,溫溫服
服七七合
合,,日
日三三服
服。。
本方之主證:為心下悸,頭眩,身動,振振欲擗地,小便不利,或嘔,或下利拘急腹痛。
「治心下悸,身動,振振欲擗地,小便不利,或嘔,或下利若拘痛者。」
東洞翁本 方 定 義 曰 :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下利,或咳,或嘔。」又曰:「心下悸,頭眩,身動,
振振欲擗地者。」又曰:「舌上乾燥,黑胎生,口中有津液,身熱,頭眩,手足振振,或下利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 痿躄病 』
,腹拘攣,腳冷不仁,小便不利,或小便不禁,皆治之。」又曰:
「腰疼,腹痛,
惡寒,下利日數行,夜間尤甚者,是名疝痢,宜此方。又久痢而浮腫,或咳或嘔者,亦宜用之。」又曰: 「產後下利,腸鳴
腹痛,小便不利,支體酸,或麻痹而有水氣,惡寒發熱,咳嗽不止,漸成癆狀者,尤為難治,宜此方。」
「此方所以謂內有水氣為目的,與其他附劑異,因水飲而心下悸,身動,振振欲擗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地,或覺麻痹不仁,手足引痛,或水腫, 小便不利,其腫虛濡而無力,或腹以下有 腫,臂肩胸背羸瘦,其脈微細或 浮虛 ,
心下大痞悶,飲食不甘,或四肢沉重 疼痛,下利者,用之皆有效。」
《傷寒緒論》曰:
「凡不得眠者,皆為陽盛,切忌溫劑,惟汗吐下後,虛煩,脈浮弱者,因津液內竭,則當從權,用『真
武湯』溫之。」
《易簡方》曰:「
『 真武湯』不惟陰證『傷寒』為當服, 若 虛 勞 之 人 , 憎 寒 壯 熱 , 咳 嗽 下 痢 , 皆 宜 服 之 。 」
《醫史》攖寧生傳曰:
「宋可與妾,暑月身冷,自汗,口乾,煩燥,欲臥泥水中。伯仁診其脈,浮而數,沉之豁然虛散。
曰:
『此為陰盛格陽』得之飲食生冷,臥坐風露』 。 煎 『真武湯』冷飲之,一進汗止,再進 煩燥去,三進平復如初。」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九十一條: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本條至九十七條皆言發汗之禁例。
解曰:平素咽喉有乾燥之病者,不可以發汗。
素有咽喉乾燥之人,其陰必虛,以其黏膜 中素少水分,發汗則黏膜愈乾燥,故 禁止發汗。咽為食道之上口,喉 為肺氣
管之上口,素有乾燥之病者,每有肺結核或喉頭結核之病,其營養素不良,若與汗劑,則傷陰液,結核菌愈形猖獗無制矣。

一三三
咽喉乾燥者,宜常服「麥門冬湯」也。發 生感冒非汗不解時,
「 麥門冬湯」加「蔥 豉 」 以 微 汗 之 。
「 麻桂」切不可以沾
唇,或用「小柴胡湯」亦可。
《永諸藏書》

九十二條: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解曰:有「淋病」之人,其下元陰虛 ,亦不可發汗,發汗必小便血。
淋病者,其腎陰虛,發汗勢必引起下焦之 水,於是下焦之津液愈乾,腎之相火 愈熾。有「淋症」之病灶部分, 其組織
已不健全,相火熾張,尿道之血管必擴張,不健全之血管因而破裂出血,或腎臟中之血管破裂出血,故曰淋家發汗必便血。
且於此悟得腎虛有「淋症」者,芳香性之灸治亦宜禁止。
「淋病」出血或腎臟出血者,可用「豬苓湯」。如有感冒,可於「豬苓湯」加「蔥豉」汗之,或與「小柴胡湯」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發汗則。
九十三條:
解曰:有瘡瘍者,每多血虛液虛,雖有身 疼痛,為經絡筋肉失養之所致,不可 視為「傷寒表證」而發其汗,發 汗則成
 矣。
「瘡家」有二說:一為受金創而流血過多 之貧血症。一為久患潰瘍膿血過多之 血虛症或淋巴外漏之液虧症。總 之,屬
於血虛、液虛,發汗則陰愈虧,致組織乾燥,成血不養筋之病,故不可發汗。縱有感冒,祇可用「建中湯」溫養而微汗
之,或以「小柴胡湯」

九十四條: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解曰:素易衄血者,亦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亦 急緊,兩目直視不能動,不得合目而眠。
易於鼻衄血之人,名曰「衄家」,其前額篩骨內部之組織必不健全,其前腦部之神經亦必虛弱不健全。發汗則血與熱易
向外向上奔集,血管因而擴張,素不健全 之額內血管因擴張而再裂,如血流於外而 為衄,則不致有額陷直視之危症 ,想 必
血管裂,血滲於外,凝固不流動,眼神經為之壓迫而失其用,致直視不動。眴者,動也。額上陷,以額部之神經亦在前腦,
被內部流出之凝血壓迫,失去皮膚活動也。額陷,前額之皮膚板緊也。脈急緊,有謂額上之脈管緊急,以前額之皮膚緊急,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脈管亦為緊急,其說亦合。但衄家必陰虛 ,發汗神經失養而起虛性緊張,故兩脈緊 急如真藏脈,為陰虛欲脫之象也 。且 直


視不能眴,額上陷,皆是神經緊張狀態, 則兩脈亦必發生緊張狀態可以無疑。不得 眠者,兩目直視,眼瞼不合,如 不眠 之
狀也,非煩燥不眠之眠也。病至如此,已 無挽救,可不慎哉!然則「衄家」發生感 冒,如何而可也?可以「黃連阿 膠雞 子
黃湯」加「蔥豉」汗之。以「黃連」之苦寒降血壓,使其熱血不升;「阿膠」、
「雞子黃」滋養神經,柔和血管,防止血溢;

一三四
「蔥豉」則微汗之。或參「小柴胡湯」亦可。
九十五條: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解曰:素有「咯血」
、「咳血」
、「大便血」等之失血者,亦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亡者,失也。素有「咯血」
、「便血」之失血者,曰「亡血家」。血為陰液,失血者必陰虛,其神經必靈敏而衰弱,如以
辛溫發汗,內則劫其陰血,而為津液更耗 之陰虛重症;外則神經過敏,體溫易於外 散而為陽虛重症。內外皆虛,變 為寒 慄
而振之虛脫現象,即上文所謂「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 搖」者是也,斯時當以大劑「人參四逆湯」救之。
「亡血家」發汗如是嚴重,若有外感,祇可以「小建中」加「蔥豉」微汗之,或與「小柴胡湯」
,務避辛溫燥烈之品為
要。
九十六條: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
。(本方闕)
解曰:素有易於自汗之人,其心臟本衰弱 ,如重發其汗,則使之更弱而為恍惚 心亂,且心臟弱者,其腎陰亦虛 ,小便
後尿道中之神經失養而為陰中作痛,宜「禹餘糧丸」。
方書以汗為心之液,多汗則傷心液云。心 液傷則心氣不足,今名心臟衰弱,亦 即神經衰弱。患此者,其陰虛, 其神經
過敏而無力,若重發其汗,則汗愈多而陰 愈傷,腦神經失養而為神經錯亂,心臟亦 自覺若空虛不寧,合之為恍惚心 亂, 此
時當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救之,壯其心氣,寧其神經。
神經衰弱者,其腎陰必虧,重汗致津液消耗過多,腎陰亦受損傷,小便後該部神經失其水分之滋潤而為陰痛,宜以「豬
苓湯」育陰止痛之法治之。
「汗家」不能重汗,如有感冒時,當仿「 桂枝湯」啜粥助汗之法,祇啜熱粥而 不服藥,微汗自解;以其易汗也 ,毋庸
藥劑。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禹餘糧丸方」,大論未載,王日休為之補方,用「赤石脂」、
「禹餘糧」,亦如「龍牡」之鎮靜神經而已。
(補)禹餘糧丸方:
禹餘
禹 餘糧
糧四四兩
兩,,人
人參參三
三兩兩,
,附附子
子二二枚
枚,,五
五味味子
子三三合
合,,茯
茯苓苓三
三兩兩,
,乾乾薑
薑三三兩
兩。。
上六
上 六味
味,,蜜
蜜為為丸
丸,,如
如梧梧子
子大大,
,每每服
服二二十
十丸丸。

九十七條: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蚘。

一三五
解曰:病人素有腸胃虛寒者,不先溫裏,反發其汗,則 腸胃更寒,蚘失溫養而蠢動,必發生吐蚘。
復,反也。吐蚘有作吐逆,以逆為是。寒 指裏寒。裏寒者,縱有外感‧必先溫 裏;祇發其汗,陽氣外散,裏愈 虛衰,
《永諸藏書》

且能引其水飲而作吐逆。吐蚘亦有釋如上解。
成無己曰 :
「病人有寒,則當溫散,反發汗損陽氣,胃中冷,必吐蚘也。」
張隱庵曰:
「夫陰陽氣血皆生於胃府水穀。病人有寒,胃氣虛矣,若復發汗,更虛其中焦之氣,則胃中冷,必吐蚘。夫
蚘乃陰類,不得陽熱之氣,則頃刻傾生而外出矣。」
九十八、九條:本先發汗,而反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
為逆。
本條言應汗而下,應下而汗,謂之逆治之意。
解曰:病有當先發汗,而反下之者,此為逆治也,若先與發汗治之,即不為逆。病有當先下之,而反汗之,此亦為逆,
若先與下之,即不為逆。
「本」作「當」字解。應汗而下,應下而汗,必生變證,是謂逆治。如「桂枝麻黃證」
,應發汗而用下法,則變為下利
不止,或為痞滿,或為結胸,此即為逆。如「承氣證」
,應下而用汗法,則津液愈涸,大便愈結,而為陽亢之躁狂不安,此
即為逆也。
一百條: ,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
「傷寒」
逆湯」
,救表宜「桂枝湯」

本條為表證兼裏虛之治法先後定律。
解曰:
「傷 寒 表 證 」
,應發汗而醫反下之,致大泄之後續得下利不止,且為完穀不化者,雖身有疼痛之表證,急當救裏,
用「四逆湯」。已後,身仍疼痛,而清便已調 ,不復下利清穀者,則急當救表,用「桂枝湯」 。
下利清穀者,為利下尚未消化之物也,此 為腸中虛寒,失熟腐之能所致。清便 自 調 者 ,
「清」作「圊」,即廁也,謂入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廁已如常也。
「傷寒」應先解外,而醫誤下之,成為下利清穀不止者有之,成為陽邪下陷,協熱下利者有之。一為虛寒,一為腸熱,
虛實寒熱,絕對不同,應詳細而分別之。虛寒者宜溫裏,「四 逆 湯 」 為 主 方 。 腸 熱 者 宜 清 裏 ,
「葛 根 黃 連 湯 」 為 主 方 。

一三六
同為誤下,一為虛寒,一為腸熱,則視其 人之秉賦如何而異。秉賦素薄,腸胃 消化機能不強者,每為虛寒下利 ;素有
濕熱,平時喜膏粱厚味者,每成腸熱下利。
本條舉外有表證,內有虛寒,必先救虛寒而後解表,示人以定則也。溫裏宜「四逆湯」,解表宜「桂枝湯」,此舉方例
而已,非一成不變之法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而微;舌當為淡而白。
本條之針法:
天樞×、氣海×、足三里×、大杼Τ 、 曲 池 Τ 、 合 谷 Τ 、 外 關 Τ 。
針法不若藥劑之應先後分治,以藥物屬化 學療法,亦屬複雜療法,虛實內外往 往不能合治。針則屬於理學療法 ,其主
要目的,能疏通經絡,宣導氣血,可促使內臟機能興起調整功能,病縱複雜,悉可作一次合治之。 「 天樞」
、「 氣海」
、「 足三
里」用灸治,即溫其裏之法。「大杼」、
「曲池」、
「合谷」、
「外關」即解表之法。
一百零一條:病發熱,頭痛,身體疼痛,若汗之不差,而脈反沉,當救其裏,宜「四逆湯」

本條為捨證從脈治法之例。
解曰:
「太 陽 病 」
,發熱,頭痛,身體疼痛,法當汗之,而汗之病不差,其脈從浮緊而為沉者,當救其裏,宜「四逆湯」。
病發熱,頭痛,為「太陽證」,其脈應浮,而脈反沉,足見裏寒之候,依法為「麻黃附子細辛湯症」,而下文言當救其
裏,宜「四逆湯」,則湯與證不合,故各家僉言有脫簡。 《醫宗金鑑》謂身疼痛之下當有下利清穀,方合當溫其裏之文。柯
韻伯 謂 是 「 太 陽 」 之 表 證 而 得 「 少 陰 」 之 裏 脈 , 當 以 「 麻 黃 附 子 湯 」 發 之 , 不 差 , 下 利 清 穀 , 身 體 疼 痛 , 不 可 更 汗 , 當 溫
其裏,宜「四逆湯」。因此湯本氏改為「病發熱,頭痛,脈反沉,則與『麻黃附子細辛湯』。若不差,而身體疼痛,下利清
穀,則當救其裏,宜『四逆湯』 。」如此改正,亦合病理。陳遜齋則改為「病發熱,頭痛,身體疼痛,若汗之不差,脈反沉,
當救其裏,宜『四逆湯』 。」更較清簡,因從之。原文「若不差」 ,為汗之不差,抑下之不差,原文含糊。 「身體疼痛」亦不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合當救其裏之條件,文次凌亂而有闕文,一望而知,然不越上述二條改正之範圍,以遜齋所改者,較為合理。蓋不論「麻
黃湯」發汗,或「麻黃附辛」溫經發 汗,皆不致成下利清穀也。
本條之舌證:當質淡苔白。
本條之針法:
風池Τ、風府Τ、合谷Τ、經渠Τ、關元×。

一三七
「風池」、
「風府」解散頭部充血,疏通經絡以止頭痛。
「合谷」、
「經渠」,取汗退熱。灸「關元」則強壯心腎元氣也。
《永諸藏書》

一百零二條: ,其人冒,先下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因冒症汗出自愈,所似然者,汗出表和故
「太陽病」
也。得裏未和,然後復下之。
本條示治胃之法則。
解曰:頭痛發熱惡風寒之「太陽病」
,但其人眩冒而不頭痛,應與發汗,醫者乃先下之,下之而不愈,因復發其汗,於
是表裏俱虛。因醫不知冒症汗出即可自愈 。冒症之所以汗出自愈者,汗出表和之故 也,得裏氣未和之證狀,然後復 下之 ,
則不誤矣。
本條原文為「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復 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其人因致冒, 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 表和故
也。得裏未和,然後復下之。」錯誤甚多。舒馳遠曰:「原文云『太陽病』
,則必頭項強痛,惡寒發熱矣。曰『下之而不愈』,
是『太陽病』未解可知矣;『因復發汗』
,不可謂不當。其病之解不解,置而不言,乃曰『以此表裏俱虛』 。『其人因致冒』,
則其冒因汗而致明矣,何又曰『冒家汗出自愈』?又曰『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
,其先已發汗矣,其表何以不和?且『太
陽』未兼『陽明腑證』
,何又憑空插出二句曰『得裏未和,然後下之』?況早已下之安,其裏何不和?叔和偽撰,不通之至。」
舒氏舉其誤,可不贅詞。遜齋為之改正如上,則條明理清矣。
冒,眩冒也。頭上如有重物冒住之狀,與 頭痛同為腦部因寒邪外束,血與熱上 升壓迫之故,此為實冒,法當汗 出,解
散外寒,其充於內部之血與熱,汗解而亦得自和。若冒症起於汗後或下後者,則為虛冒,屬腦貧血,汗下皆不可矣,宜「近
效白朮湯」。又 有 胃 腸 不 潔 , 濁 熱 上 蒸 而 致 冒 者 , 亦 屬 實 冒 , 則 宜 「 承 氣 」 下 劑 矣 。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浮;苔當白。
本條之針法:
上星︱、太陽︱、風池Τ、合谷Τ、外關Τ、經渠Τ。
上三穴疏通頭部經絡,解散充血以止 冒 。 下 三 穴 取 其 發 汗 以 解 表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微,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
一百零三條:
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本條為憑脈分應汗應下之法。

一三八
解曰:
「太陽病」表證未解,手足陰陽之脈俱微者,必先見振慄寒戰,汗出而解。但手部之寸口脈微者,先應汗出而解;
但足部之趺陽脈微者,應下之而解。若欲下之 ,則宜「調胃承氣湯」

脈陰陽俱停之「停」
,當為「微」字之誤,下文「陰脈微」 、
「陽脈微」之兩「微」字即可知也。脈果停,則脈已絕矣,
救治之未遑,尚可俟其振慄汗解耶?但在汗戰時,暫時 有十餘分鐘之沉伏則有之,沉脈似停,實非停也。
脈陰腸之「陰」,指足之趺陽少陰脈,
「陽」指手之寸口脈。讀仲師 之自序「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
部不參」云云,可知本條陰陽脈指手足之脈。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微,必先振慄 汗出而解者,脈管起收縮作用,血流 阻塞。上部表部之血管有阻塞, 則陽脈
微;下部內部之血管有阻塞,則陰脈微。 阻塞愈甚,則脈愈微,而血中之熱悉鬱。 鬱極,則生理之自然機能起激變 ,遂 為
寒戰振慄,肢冷脈絕。不數分鐘,阻塞通,血行暢,正氣舒張、大汗淋漓而解矣。此證在夏秋疫病中最多,名曰「戰汗」。
業師瞿簡莊嘗謂:「正邪相爭,正氣勝,則汗出而解,不勝則立即死亡,危險危險。」
如為陽脈微而陰脈不微,則脈管之阻塞者在上部,在表 部,不必待其戰汗,先以汗劑解之可也。
如為陰脈微而腸脈不微,則阻塞者在內部 ,在下部。內部者宜下,亦不待其振 慄自利而解,先以藥下之可也。 下之以
「調胃承氣湯」。
微脈,原為裏虛氣不足之候,忌汗忌下, 此則可汗可下者,非氣血之不足,乃 氣血之鬱滯也。如何為氣血不足 ?如何
為氣血鬱滯?則以病態神情判之,四診互參,辨別亦至易也。
本條不具證狀,僅以陽脈微宜汗 解,陰脈微宜下解者,仲師 於此條殆注重論脈乎?汗有 汗之證,下有下之證, 可推而
得之。
《金鑑》曰:「『太陽病』未解,當見未解之脈,今不見未解之脈,而陰陽脈俱停,三部沉伏不見。既三部沉伏不見,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則當見可死之證,而又不見可死之證,是 欲作解之兆也。作解之兆,必先見振慄汗 出而始解者,乃邪正交爭,作汗 故也 。


但作解之脈,不能久停。脈之將出,必有其先。先者何?先於三部上下陰陽沉伏不見處求之也。若從寸脈陽部微微而見者,
則知病勢向外,必先汗出而解;若從尺脈陰部微微而見者,則知病勢向內,必自下利而解。如不自下利,若欲下之以和裏,
宜『調胃承氣湯』主之。由此推之,則可知如不自汗出 者,若欲汗之以和表,宜『麻黃各半湯』主之也。」
本條之舌證:苔多濁膩。夏秋濕熱鬱 蒸,疫癘盛行時每多是證。

一三九
本條之針法:以證狀定穴,不能憑脈定穴。
一百零四條:
「太陽病」
,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永諸藏書》

本條言邪風汗出之治法。
解曰:「太陽病」之「中風」
,發熱汗出,此為榮氣弱,衛氣強,故使汗出也。欲治此風邪者,宜「桂枝湯」。
發熱汗出即「太陽之中風證」
。榮弱者,言榮氣虛。榮主內守,虛則不能收納陰液,致外泄而為汗之意也。衛強者,言
衛氣強。衛主乎外,衛強則汗孔開張,汗液得以外泄之意也。其實本證為散熱機能亢進,
「桂枝湯」調和榮衛,引血內行,
故能止汗解肌。
柯韻伯曰:
「此釋『中風』汗出之義,見『桂枝湯』為調和榮衛而設。榮者,陰也;衛者,陽也。陰弱不能藏,陽強不
能密,故汗出。」
一百零五條:「傷寒」五六日, ,往來寒熱,胸脇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
「中風」
中痛,或脇下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
「小柴胡湯」主之。
本條為「少陽病」「小柴胡湯」之治證。
解曰:「傷寒」五六日之「中風症」未解,轉為往來寒熱之「少陽症」。胸脇中發生異常滿悶,終日默默不思飲食,心
中煩而時欲作嘔狀者,即「少陽病」「小柴胡湯」之證也。亦有兼胸中煩而不嘔者,或兼渴,兼腹中痛者,或有脇下作痞
者,或作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或不渴而微熱 者,或兼作咳者,概可以「小柴胡湯」主之。
往來寒熱,與「太陽病」之發熱惡寒名曰寒熱者不同。「太陽」之寒熱,惡寒時身亦熱,發熱時亦惡寒,此則惡寒時身
不熱,發熱時不惡寒,寒已而熱,熱已而寒,一往一來,故曰「往來」,為「少陽病」特有之證狀。然與瘧疾又不同,瘧有
定時,此則無定時;瘧一日一發,或二日三日一發,此則一日數發,無一定。所以如此者,以病在「少陽」, 「 少陽 」之 領
域,當軀體之內,臟腑之外,內為臟腑, 外為軀殼,所謂「半表半裏」之間。病毒 留戀此部,方書謂之「入與營爭 則寒 ,
出與衛爭則熱」也。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胸脇為少陽經之領域。胸脇苦滿者,胸脇 部發生滿悶,異常不舒也。以胸導管 阻塞則胸覺滿,兩側之淋巴管阻 塞則脇


覺滿,故病者自覺胸骨脇肋間氣脹填膺也 。苟在肋骨弓之下沿肋骨而按之,有障礙 物可以按得,此則淋巴管阻塞脹 大也 ,
為「少陽病」特有證狀之一。
默默不欲飲食者,心不自安而又不好動,謂之默默,非悠然靜默也。以「少陽病」 ,血不暢行於外,則為火鬱。三焦油

一四○
膜原為行水之道路,邪據於此,則水流不 暢而為水鬱。火鬱則胸導管阻塞,水鬱則 淋巴管阻塞。火鬱於中則心不自 安, 鬱
於內則氣不暢於外,表層之氣不暢,則軀 體不欲動而似靜默也。水鬱於內,脾胃吸 收作用成為呆滯現象,所以食慾 不振 而
不欲食也。
心煩喜嘔者,火鬱於中則為煩。成無己曰: 「煩者,熱也。」《三因方》曰:
「外熱為躁,內熱曰煩。」柯韻伯曰: 「熱
鬱於心胸者曰煩。」蓋血不暢行於外,即 熱不能達於外,故鬱於內而為火,而為煩 。火者,指超越正常體溫以上之 熱也 。
喜嘔者,熱鬱於內,上越之所致也。《內經》曰: 「諸嘔吐酸,皆屬於熱」是也。且因水鬱之故,水毒亦能上逆而為嘔,更
以胸導管淋巴管之阻塞障礙,壓迫胃腑,亦能 引起反抗而為嘔也。此心煩喜嘔,所 以亦為「少陽病」之特有證狀。
「少陽」之領域既廣,其引起領域範圍內 之症狀亦至多,故於主證之外,往往 兼有他證,大概視人之年齡強弱 與宿疾
而至不一。本條心煩喜嘔以下之「或」字 各證,即為兼證。或胸中煩而不嘔,則為 熱僅在胸腔中,未及於心,火鬱 之程 度
亦輕,故上越與刺激胃腑之力較低,故胸祇煩而不嘔。或渴,為火鬱水鬱,液不上升也。或腹中痛,為火鬱水鬱之毒下趨,
侵及胃腸神經也,且以肋骨弓下之淋巴幹 管障礙,亦能壓及橫行結腸之兩端而為痛 ,或其人素有腹痛之宿疾,因三 焦油 膜
不暢而病發,更且腹膜亦屬於「少陽三焦」之領域,腹痛亦當易於引起也,或脇痞者,為肋骨弓下之淋巴幹管更形增大
也,或肝脾兩臟發生腫大也。肝膽脾胃心 肺俱在「少陽」領域之內,病則每易波及 之。或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水 鬱則 水
停,水停於上,藉熱之衝動而為心下悸, 水停於下而不化,則為小便不利。或不渴 者,水火之鬱不甚,水津尚能上 升也 。
身有微熱者,為「少陽」之阻塞不甚,血 熱易於外達,不必作寒作熱,僅有身熱也 。或咳者,水飲停於上而逆於肺 也。 凡
此兼證,皆可以「小柴胡湯」治之, 主證去,兼證自能隨之而愈也。
「柴胡」苦辛,專疏洩淋巴管,解三焦之 鬱,開胸膈之塞,退寒熱,解煩渴,「小柴胡湯」以之為君。
「黃芩」苦寒,
清火鬱。「薑」
、「夏」辛溫,降水逆。
「參 」
、「草」
、「棗」則為補助津液,以為佐耳。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弦數;舌當質紅, 苔薄白或薄黃,不全佈滿舌面。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之針法:
期門Τ、大椎Τ、間使Τ、足臨泣Τ。
以「期門」疏通脾肝之經絡,以促進靜脈之迴流與疏洩淋巴管之阻塞,為治「少陽病」主要之穴。 「大椎」、
「間使」則
治寒熱往來。「足臨泣」以誘導脇肋之水氣下行,減輕胸脇之痞滿也。其他:心煩,取「間使」、「內關」開胸解火鬱。嘔,

一四一
取「上院」、「足三里」以降胃逆。胸中煩而不嘔,取「內關」、
「勞宮」開胸滌煩。口渴,取「廉泉」、 「復溜」升津液。腹
痛,取「天樞」、「氣海」疏腹膜之氣。悸,取「巨闕」開胸降水逆。身有微熱,取「外關」
、「曲池」、
「合谷」清外熱。咳,
取「尺澤」、「太淵」宣肺氣而助其肅降之力。
《永諸藏書》

小柴胡湯方:
柴胡
柴 胡半
半斤斤,
,黃黃芩
芩三三兩
兩,,人
人參參三
三兩兩,
,甘甘草
草三三兩
兩,,半
半夏夏半
半升升(
(洗洗)
),生
, 生薑薑三三兩兩((切切))
,大
, 大棗
棗十十二
二枚枚擘
擘。。
右七
右 七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二
二升升,
,煮煮取
取六六升
升,,去
去滓滓,
,再再煎
煎,,取
取三三升
升,,溫
溫服服一一升升,,日日三三服 。
服。
加減
加 減法
法::若
若胸胸中
中煩煩而
而不不嘔
嘔,,去
去半半夏
夏、、人
人參參,
,加加栝
栝蔞蔞實
實一一枚
枚。。若
若渴渴者者,,去去半半夏夏、 加人
、加 人參
參合合前
前成成四
四兩兩半
半,,栝
栝蔞蔞四
四兩兩。
。若若腹
腹中中
痛者
痛 者,
,去去黃
黃芩芩,
,加加芍
芍藥藥三
三兩兩。
。若若脇
脇下下痞
痞,
,去去大
大棗棗,
,加加牡
牡蠣蠣四
四兩兩。
。若若心心下下悸悸、、小小便便不
不利利者
者,,去
去黃黃芩
芩,,加
加茯茯苓
苓四四兩
兩。。若
若不 渴,
不渴 ,
外有
外 有微
微熱熱者
者,,去
去人人參
參,,加
加桂桂枝
枝三三兩
兩,,溫
溫覆覆取
取微微汗
汗愈愈。
。若若咳
咳者者,
,去去人
人參參、、大大棗棗、、生生薑薑,
,加加五
五味味子
子半半升
升,,乾
乾薑薑二
二兩兩。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 ,治胸脇苦滿,往來寒熱,心下痞而嘔者。」
『 小柴胡湯』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若上逆者,
『柴胡加桂枝湯』主之,於本方內,加桂枝五分。」又:
「若本方證而嘔逆劇者,
加倍『半夏』,湯熟,加『生薑汁』一錢。」
《餐英館治療雜話》
「小柴胡湯」條曰:「此方不僅治「傷寒半表半裏」之證,且其用極廣,凡寒熱往來者,不論何病。
古人亦稱之為價千金。用之之目的,凡左 脇下拘攣或凝,按則痛,往來寒熱者,靡 不效,所謂『胸脇苦滿』者是也 。瘧 疾
等寒熱相半者,合『桂枝湯』甚有效。凡風勞之症,寒熱往來,或只發熱,咳嗽自汗,或盜汗等,加『秦艽』 、『鱉甲』 ,極
妙,此出諸醫方口訣,余每每經驗之。婦人經行不順,寒熱如瘧,或諸病因怒而發者,加『香附子』 、
『青皮』、
『木 香 』
、『莪
朮』,甚妙。」
《醫方口訣集》「小柴胡湯」條曰:
「余有常用之口訣六:『傷寒半表半裏』之證,加減用之,其一也。溫熱初發,增減
用之,其二也。下疳及便毒,囊癰等之類 ,凡在前陰之疾,本方皆用之,此其三也 。胸脇痛而寒熱往來,因怒成病 等, 凡
屬肝膽者,皆本方治之,其為用四也。寡 尼室女寒熱往來,頭痛,胸脇牽引,口苦 ,經候失常者,似瘧非瘧,似傷 寒亦 非
傷寒,此熱入血室也,用此方為本藥,更隨見證而作佐使用之,其五也。古書凡勞瘵骨蒸者,多以本方加「秦艽」 、
「鱉 甲」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等藥主治之,余雖未之試,顧亦不為無理,故為口訣六也。」
《古今醫統》曰:「
『 小柴胡湯』治瘰癧,乳癰,便毒, 下 疳 , 及 肝 經 之 一 切 瘡 瘍 , 發 熱 , 潮 熱 , 或 不 思 飲 食 。 」
《千金方》曰:「又『黃龍湯』
( 即 本方)治傷寒瘥後更頭痛、壯熱、煩悶方。」

一四二
《直指方》
「小柴胡湯」之主治曰:「治男女諸熱出血,血熱蘊隆。」又:
「傷暑發大熱,頭痛,自汗,咽疼,煩燥,緩
腹中熱,諸藥無效者,最良。」又:「治有剛痙熱。」又:
「咽喉乾,喉塞,亡血家,淋家,衄家,瘡家,動氣並汗出者,
皆宜用此湯。」
《傷寒緒論》曰:「
『傷寒』盜汗,責在半表半裏,為膽有熱,專用『小柴胡湯』。」
《名醫方考》
「小柴胡」之主治曰:「瘧發時,耳聾脇痛,寒熱往來,口苦,喜嘔,脈弦者,名風瘧,此方主之。」
《濟陰綱目》曰:「
『 小柴胡湯』
,治婦入風邪,帶下五色。」
《易簡方》曰:「
『柴胡湯』,小兒溫熱悉能治療。」
《證治準繩》
「小柴胡湯」主治曰:「痘瘡發熱甚而嘔者,宜服之。」
《保赤全書》曰:「痘瘡起靨之後,身熱退去者,或寒熱往來者,用『小柴胡湯』。」
《正體類要》曰:「『小柴胡湯』治一切撲傷等證,肝膽經火盛,因作痛出血,自汗,寒熱往來,日晡發熱,或潮熱身
熱,咳嗽發熱,脇下作痛而痞滿。」
《保命集》曰:
「產後日久,雖日久而脈浮疾者,宜服『三元湯』
,本方合『四物湯』(又名『柴胡四物湯』)
。」又:
「產
後日久虛勞,針灸小藥俱不效者。宜服『三分湯』
,本方合『四物湯』,加『白朮』
、『茯苓』、『黃蓍』
。」
《得效方》曰:「『小柴胡湯』治挾嵐嶂溪源蒸毒之氣。自嶺以南,地毒苦炎,燥溼不常,人多患此狀,血乘上焦,病
欲來時,令人迷困,甚則發躁狂妄,亦有啞不能言者,皆由敗毒瘀血、毒涎聚於脾所致,於此藥中加『大黃』、『枳殼』各
五錢。」
《傷寒蘊要》近代名醫加減法曰:「若胸膈痞滿不寬,或胸中痛,或脇下痞滿,或脇下痛,去『人參』 ,加『枳殼』 、『桔
梗』各二錢,名『柴胡枳殼湯』。」又:「若胸中痞滿,按之痛者,去『人參』,加『瓜蔞仁』三錢,『枳實』、『桔梗』各二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錢五分,名『柴胡陷胸湯』。」又:「若脈弦虛,發熱,口乾,或大便不實,胃弱不食者,加『白朮』、『白茯苓』、『白 芍 藥 』
各一錢五分,名『柴胡三白湯』。」又:「若發熱煩渴,脈浮弦而數,小便不利,大便泄利者,加『四苓散』用之,名『參
苓湯』。」又:「若內熱甚者,錯語心煩,不得眠者,加『黃連』、『黃柏』
、『梔仁』各一錢,名『柴胡解毒湯」。」
《內臺方議》
「小柴胡湯」條曰:
「如發熱,小便不利者,加『五苓散』
。嘔噁者,加『橘紅』
。胸中痞結者,加『枳實』
。」
《本草權度》曰:「
『玉莖』挺長,亦溫熱,『小柴胡湯』加『黃連』
。」

一四三
《萬病回春》曰:「
『 小柴胡』加『青皮』
、『山梔』者,治胸脇脹痛,咳嗽吐痰。」
《永諸藏書》

柯韻伯曰 :
「此為『少陽』樞機之劑,和解表裏之總方也。」
《金鑑》曰:
「邪傷『太陽陽明』,曰汗,曰吐,曰下。邪傳『少陽』 ,惟宜和解,汗吐下三法皆受所禁。以其邪在半表
半裏,而界於軀殼之內。界在半表者,是 客邪為病也;在半裏者,是主氣為病也。 邪正在兩界之間,各無進退而相 持, 故
立和解之一法。既以『柴胡』解『少陽』正經之表寒, 『黃芩』解『少陽』在府之裏熱,猶恐在裏之『太陰』正氣一虛,在
經之『少陽』邪氣乘之,故以『薑』、
『棗』『 人參』和中,而預壯表氣,使裏不受 邪而和,還表以作解也。」
湯本 氏 曰 :
「『小柴胡湯』應用之主目的為胸脇苦滿。所謂胸脇苦滿者,令病人仰臥,醫用指頭,自肋骨弓下始,沿前
胸壁裏面,向胸腔按撫輕壓而上,觸知有 一種抵抗物,同時覺壓痛者是也。故胸脇 苦滿,當為肝脾脺三臟之腫脹硬 結, 固
不待言。然是等臟器即使毫無異狀,而此 抵抗物反屢多觸知何也,是殆因種種之關 係使然,其主要者,或因該部淋 巴腺 之
腫脹硬結。何則?胸脇苦滿,即當以右抵抗物為主目的,治以『小柴胡湯』 ,則隨腦、五官器、咽喉、氣管、氣管支、肺、
肋膜、心臟、胃、腸、肝、脾、脺、腎、 子宮等病證之治愈,而此抵抗物亦漸次縮 消,徵諸種種經驗的事實,其理 除求 諸
淋巴系統外,其他無說明之辭矣。質言之 ,即上記經驗的事實之病理,為右諸臟器 中之一個或數個,有原發的病變 時, 其
病毒由淋巴及淋巴管之媒介至橫膈膜之上 下,遂於該部之淋巴腺惹起續發的病變而 使之腫脹硬結。此腫脹硬結,除 成為 彼
之抵抗物外,其餘無可解之道矣。是故余謂胸脇苦滿之腹症,概不外前胸壁裏面部所有淋巴腺之腫脹硬結也。師之創立『小
柴胡湯』
,即欲併治此續發的淋巴腺之腫脹硬結與原發的病變耳。又以此淋巴腺之腫脹,硬結為其應用主目的者,夫亦以其
續發的病變不僅易於觸知,且常確定不變也。」
一百零六條:血弱氣虛,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胸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
胸脇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
本條為上條之釋義。
解曰:血弱氣虛者,其腠理不固,外邪因 乘虛而入,與正氣相搏奪,結於胸脇 之下。正氣與邢氣作分爭,於是 往來寒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熱,一寒一熱,休作有時,嘿嘿然不欲飲 食。因胸脇相連接,其邪在胸腔間,其痛 結於脇,所謂邪在高而痛在下, 壓迫 胃


府,故使嘔也。此「小柴胡湯」主治之。
原文為「血弱氣盡」之「盡」字,當為「虛」字之誤,氣盡則氣絕而死矣。胸脇相連,原文為「臟府相連」,病在胸脇,
不在臟府,故改之。遜齋亦如是說。血弱則營虛於內,氣虛則衛虛於外,內不能守,外不能衛,則腠理開發,而外邪乘虛

一四四
得入矣,入則與腠理三焦之氣相擊搏而留 結於胸下,營氣與之爭於內則發寒,衛氣 與之爭於外則發熱,即正邪分爭 而為 往
來寒熱也。因血弱氣虛,正氣不充,不能 作膠著之抗拒,而為間歇之爭奪,故寒熱 之發而為休作有時,此為「少陽 」之 特
有證狀。
「少陽」主三焦油膜淋巴分泌腺之運化生理,外邪結滯於「少陽」領域之內,致胸下淋巴管阻塞,水液不能迴流暢
通而壓迫胃臟,胃腺亦不分泌,於是嘿嘿不欲飲食。嘿嘿為熱鬱於胸中,淋巴管阻塞腫脹,壓迫神經作痛,壓迫胃臟作嘔,
則在於脇下,故曰:「邪 高 痛 下 」 也 。
一百零七條: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
本條為服「柴胡湯」後,以渴不渴辨其轉屬與否之法。
解曰:「少陽證」,與「柴胡湯」服後,而反渴甚者,是熱入「陽明」也,則依其證狀而治之。
「少陽」之主證為胸脇痞而嘔,如一百零五條,其間有「或渴」之文,渴非其主證。今服「柴胡湯」已,而渴者,
是三焦淋巴暢通,熱鬱於胸中者得入於胃府,津液耗散而作渴。胃屬「陽明」,故曰「屬『陽明』 」也。
「以法治之」而不言
方者,蓋自用「柴胡湯」助機能樞轉之後 ,視病者之身體如何而為各不同形之病變 也。如為渴而小便不利者,則以 「五 苓
散」主之;如為渴而煩熱者,則「白虎湯 」主之;如煩渴而胃陰虛者,則「人參白 虎湯」主之;如渴而腹滿者,則 「調 胃
承氣湯」主之;如渴而譫語大便閉結者,
「大小承氣湯」主之;煩渴而「少陽症」仍舊者,則「柴胡白虎湯」主之;渴而「少
陽症」仍在,大便實者,則「大柴胡湯」 主之。渴雖不一,而屬於「陽明」則一, 但兼證不同,治即不同,故曰「 以法 治
之」也。
方中行曰:
「已,畢也。渴亦『柴胡』或為之一證。然非津液不足,水飲停逆則不渴,或為渴,寒熱往來之暫渴也。今
服『柴胡湯』已畢而渴,則非暫渴,其為熱已入胃,亡 津液而渴可知,故曰屬『陽明』也。」
柯韻伯曰:
「『柴胡湯』有『芩』
、『參 』
、『 甘』
、『棗 』
,皆生津之品,服之反渴者,必胃家已失津液,不足以和胃也,當
行『白虎承氣湯』法。仍用『柴胡』加減,非 其治矣。此『少陽』將轉為『陽明』之證。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鄭重光曰:
「『 少陽』
、『陽明』之病機在嘔渴中分,渴則轉屬『陽明』
,嘔則仍在『少陽』。如嘔多,雖有『陽明證』
,不
可攻之,因病未離『少陽』也,服『柴胡』,嘔當止。若服『柴胡』已,加渴者,是熱入胃府,耗津消水,此屬『陽明』胃
病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未屬「陽明」,脈當弦數,苔當薄白。已入『陽明』,脈當滑數,苔當黃。

一四五
本條之針法:觀其狀況如何,依法治之。
一百零八、九條: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脇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
《永諸藏書》

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不渴而飲水嘔者,
「柴胡湯」不中與也,食穀者「噦」。
本條「柴胡湯證」之似是而非者,特提出以為誡之義。
解曰:得病已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而不發熱,原為「太陽證」 ,醫者則二三下之,致胃愈寒而不能食,
水飲不化,而脇下亦作滿痛,面目及身發黃色,頸項強而便難,如以脇下滿痛誤認為「柴胡證」,與「柴胡湯」,後必發生
下重,不渴而飲水嘔者,胃有停飲也,「柴 胡 湯 」 不 中 與 也 。 否 則 胃 愈 寒 , 不 特 飲 水 嘔 , 食 穀 亦 「 噦 」 矣 。
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不言發熱, 頸項強痛,則脈之遲為裏有寒,浮弱 為表虛,表虛裏寒,故惡風寒。 手足溫
而不發熱,則為「太陰病」矣,脈遲亦「太陰」脈也。然則本條為「太陰傷寒」 ,法當溫中,醫乃二三下之,使腸胃愈虛,
致不能食。腸胃虛寒,外層油膜不溫,則 水飲不行而停留,致脇下滿痛。膽汁因腸 中寒,失其下降作用,膽汁不下 行, 迴
於血中,成為「太陰病」之黃疸。水飲停於內,而肌肉中之水氣亦停滯,如十七條之「桂葛證」 ,而下焦之水氣亦不化而為
小便難。醫見頸項為「少陽經」領域,脇下滿痛又為「柴胡湯」之主證,且「柴胡證」中有不欲食小便難之兼證,遂謂「柴
胡證」,而與「柴胡湯」。故仲師提出而誡之曰:「與『柴胡湯』後必下重」。蓋「柴胡湯」之脇下滿痛為水熱交鬱致淋巴管
阻塞發炎腫,不欲飲食小便利等皆為熱鬱 水停之所致也,故淋巴管幹熱鬱,用「柴 胡湯」而可愈,此則屬「太陰」 裏寒 ,
致水停而為脇下滿痛與小便難,法當溫化 ,若與「柴胡湯」之苦寒劑,則腸中愈寒 而為下利後重矣。因苦寒劑有使 腸蠕 動
增加之能,但無裏積,無物可下,乃為下滯,故曰:「與『柴胡湯』後必下重」。
嘔為「少陽主證」之一,即屬「柴胡證」之一,但其嘔每見煩渴,以有熱鬱也。仲師亦恐人誤認嘔為「柴胡證」
,故提
出不渴而飲水嘔者,
「柴胡湯」為不中與。以不渴而飲水嘔,胃中必有停水凝寒,法當溫降,如與「柴胡湯」之苦寒,則胃
愈寒,食穀亦且為「噦」,不特飲水而嘔矣。
張隱庵曰:「浮為氣虛。弱為血弱。脈遲浮弱,裏之氣血虛也。惡風寒,表之氣血虛也。手足溫者,繫在『太陰』也。
太陰篇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後凡言手足者,俱仿此也。醫二三下之,則大傷其中土矣。不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能食者,中焦之氣虛也。脇下滿痛者,生 陽之氣迸也。面目及身黃者, 『 太陰』溼 土之虛黃也。頸項強者,


『 太陽』之氣虛
也。小便難者,脾不能轉樞其津液也。夫裏氣虛微,急當救裏,與『柴胡湯』啟其生氣之根源,則地虛氣陷而後必下重, 『太
陰』之土氣將敗矣。不渴飲水而嘔者, 『陽明』胃氣虛也。入胃之水穀亦藉下焦之生氣以溫蒸,故胃虛者, 『柴胡』不中與
也。若在啟其根源,則食穀不化而發呃逆,而『陽明』之土氣將敗矣。嗟嗟!後人皆以『小柴胡湯』為『傷寒』和解之用,

一四六
不知『柴胡』、『半夏』啟下焦之生陽,
『 黃 芩 』 澈 『 太 陽 』 之表 熱 ,
『生薑』散『陽明』之胃氣。元陽之氣,發源在下,根
氣虛者誤用此湯,是猶揠苗助長,鮮不敗矣。」
吳謙曰:「得病六七日,『少陰』入『太陽』
、『太陰』之時也。脈遲,
『太陰』脈也。脈浮,『太陽』脈也。惡風寒,
『太
陽證』也。手足溫,『太陰』也。醫不以『柴胡桂枝湯』解而和之,反二三下之,表裏兩失矣。今不能食,脇下滿痛,雖似
『少陽』之證,而實非『少陽』也。面目及身發黃,『太陰』之證已具矣。頸項強,則『陽明』之邪未已也。小便難者,數
下奪津之候也。此皆由醫之誤下,以致表裏雜揉,陰陽同病,若更以有『少陽』脇下滿痛之一證,不必悉具,而又誤與『柴
胡湯』
,則後必下重,是使邪更進於『太陰』也。雖有渴證,乃係數下奪津之渴。其飲水則嘔,亦非『少陽』本證之嘔,緣
誤下所致,故『柴胡湯』不中與也。」
本條之舌證:苔當白而質當淡。
本條之針法:
至陽×、脾俞×、大杼×、中極Ⅸ、陰陵Ⅸ、中脘×、 章門×、膻中×、巨闕×、上脘×、足三里×。
灸「至陽」
、「脾俞」
,治身黃也;
「大杼」
,治頸項強也;
「 中 極」
、「陰 陵 」
,通小便也;
「中脘」
、「章門」
,治不食與脇下
滿痛也;「膻中」以下諸穴,則治食穀欲「噦」欲嘔也。
一百十條: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脇下滿,手足溫而渴者,
「小柴胡湯」主之。
本條為三陽合病之治法。
解曰:「 傷寒」四五日,
「 太陽表證」未 罷,身熱而惡風,而又兼「少陽證」之頸 項 強 , 脇 下 滿 , 與 手 足 溫 而 渴 之 「 陽
明證」,成為三陽合病,以「小柴胡」和其機樞而分解之。
身熱,惡風,為表證未解,與上條之惡風 寒屬裏寒表虛者不同。頸項強,脇下 滿,亦與上條之脇下滿痛,頭項 強,為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寒邪水飲停滯者不同,此為三焦淋巴因熱 所傷之發炎,頸項為「少陽」之領域,淋 巴腺最多之處,因脇下淋巴管發 炎為 滿


之所波及也。手足溫,亦與上條之手足溫屬「太陰」者不同,以彼不渴,且無身熱,此則渴而且兼身熱,為熱傷入「陽明」
之候。上條與本條之證幾相似,彼不能用「柴胡湯」 ,此則可用之,彼屬「太陰」之熱,此屬三陽之熱也,症相似而虛實懸
殊。仲師 以 本 條 緊 接 上 條 , 似 有 深 意 在 焉 , 上 條 恐 人 認 「 柴 胡 症 」
,本條又恐人比擬上條不敢用「柴胡湯」也。
三陽合病,獨治「少陽」
,為治三陽病之定律。程郊倩曰: 「表裏經絡原是相通, 『少陽』其樞機也。樞機一礙,則無不

一四七
礙,從而舒之,使勾萌得達,雖有他經之邪,無不從樞 機 為 宣 暢 ,
『小 柴 胡 』 所 以 得 和 解 之 名 也 。 」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弦數;舌當質紅,苔薄黃或薄白。
《永諸藏書》

本條之針法:
大椎Τ、曲池Τ、足三里Τ、風門Τ、大杼Τ 、翳虱Τ、中渚Τ、章門Τ、期門Τ 、 陽 陵 Τ 、 間 使 Τ 、 復 溜 Τ 。
以「大椎」
、「曲池」
、「足三里」退身熱。「風門」治惡風。
「大杼」
、「翳風」
、「中渚」治頸項強。
「章門」
、「 期門」
、「陽
陵」治脇下滿。以「間使」、
「復溜」止渴。
一百十一條:
「傷寒」
,陽脈濇,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
。不差者,與「小柴胡湯」

本條為「傷寒」兼虛寒腹痛之治法。
解曰:「傷寒」,寸口脈見濇,為血虛寒。趺陽脈見弦,為裏痛。故法當腹中發生攣急作痛,有裏寒者,先當溫裏,與
「小建中湯」。若不瘥者,再與「小 柴胡湯」去「黃芩」加「芍藥」治之。
「傷寒」
,為外有感冒,但脈不見浮,而見濇,足部之脈又見弦。濇為血虛而有寒,即上部脈管中之血行,因虛而且寒
致血行不暢。如此之脈,雖有感冒,不可 發汗。陰脈弦,即足部之脈見弦勁。弦屬 陰而主痛,為神經與筋肉起攣急 之候 。
濇與弦相合,故法當腹中有虛寒而急痛,治當先溫其裏,以「小建中湯」,「飴糖」補其中臟,養其血液;
「桂枝」溫運血管,
助壯心氣;
「芍藥」除攣急以止痛;「薑」、
「 草」
、「棗」辛甘發散,佐助「桂」、
「 芍」
、「飴糖」
,完成補血除寒止痛之功。若
病不瘥者,腹膜雖得溫而尚未通也,再與「小柴胡湯」 去「黃芩」加「芍藥」,疏通腹膜三焦之氣。
「小柴胡湯」去「黃芩」加「芍藥」者, 因「小柴胡湯」之加減法,腹痛去「 芩」加「芍藥」也。腹中急痛, 指腹中
拘急作痛,即直腹筋因中焦血寒而拘急也。「小建中湯」溫以治寒,甘以緩急,辛以宣通,用之得當,其效如神。
本條之舌證:當為質淡而苔白。
本條之針法:
天樞Ⅸ、氣海Ⅸ、足三里×。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右三穴,或用溫針,或用灸,皆可,為治虛寒腹痛之特效法。
小建中湯方:
桂枝
桂 枝三
三兩兩(
(去去皮
皮))
,,甘甘草草二二兩兩((炙炙))
,大
, 大棗
棗十十二
二枚枚(
(擘擘)

,,芍芍藥藥六六兩兩,,生生薑薑三三兩兩((切切))
,膠
, 膠飴
飴一一升
升。。

一四八
右六
右 六味
味,,以
以水水七
七升升,,煮煮取取三三升升,,去去滓
滓,,內
內膠膠飴
飴,,更
更上上微
微火火消消解解。。溫溫服服一一升升,,日日三三服服。
。嘔嘔家
家不不可
可用用建
建中中湯
湯,,以
以甜甜故
故也也。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
『 小建中湯』治裏急,腹皮拘急,及急痛者。」
《證治準繩》本方條曰:
「治痢,不分赤白新久,但腹中大痛者,神效。其脈弦急或濇浮大,按之空虛或舉指皆無力者,
是也。」
《張氏醫通》曰:「形寒,飲冷,咳嗽,兼腫痛,脈弦者,
『小建中湯』加『桔梗』
,以提肺氣之陷。」
《蘇沈良方》本方條曰:
「此藥治腹痛如神。然腹痛,按之卻便痛,重按之卻不甚痛,此是氣痛:重按則愈痛而堅者,
當自有積也。氣腹痛不可下,下之則愈甚,此虛寒證也 。此藥偏治腹中虛寒,補血,尤治腹痛。』
一百十二條:嘔家不可用「建中湯」
,以甘故也。
本條示嘔家不可用甘之義。
解曰:素有嘔症者,不可與「建中湯」
,以 本 方 多 甘 味 故 也 。
素有嘔者,稱曰「嘔家」,其胃中酸液分泌過多,刺激胃壁,故易嘔。甘味易於化酸,故為嘔家所不喜。
一百十三條: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
,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本條言有「柴胡」之一證者,即可用「柴胡湯」

解曰:不論起因為「傷寒」或「中風」
,有「柴胡湯證」
,如往來寒熱,胸脇痞滿,心煩喜嘔等,但見一證,便可用「柴
胡湯」,不必悉具而始用之。
此推廣「柴胡湯」之用也。凡症狀見有「柴胡證」之一者,即知病已傳入「少陽」之領域。 「少陽」為三陽之樞,病已
向內傳變,即可乘其進行之際而助「少陽 」之樞轉,即預先疏通三焦淋巴,使裏氣 不滯,本身之抗拒力量增加,外 邪自 易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外退而解矣,故不必「柴胡證」皆具而後 用之。雖然,此指「柴胡證」之主證而言 ,如寒熱往來,或熱多寒少,或 但熱 不


寒,或心煩而嘔,或胸脇滿痛等,統為「 柴胡證」狀。若悸也,渴也,咳也,腹中 痛也,小便不利也,則屬「柴胡 證」 之
兼證而非主證,雖具其一,不得用之,此應知者也。
鄭重光曰:
「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者,言往來寒熱是『柴胡證』 ,此外兼見胸脇滿,心煩喜嘔,及
諸症中凡有一證者,即是『半表半裏』,故曰嘔而發熱者, 『小柴胡湯』主之。因『柴胡』為樞機之劑,風寒不全在表,未
全入裏者皆可用,故證不必悉具,而方有加減法也。至若『柴胡』有疑似證,不可不審者,如脇下滿痛,不渴而飲水嘔者,

一四九
『柴胡』不中與也,及但欲嘔,腹中痛,微溏者,亦服 『 柴 胡 湯 』
,此 等 又 當 細 為 詳 辨 者 也 。 」
,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
一百十四條: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
《永諸藏書》

本條言誤下而「柴胡證」仍在者,復可用「柴胡湯」之法。
解曰:凡「柴胡湯」病症,不用「柴胡湯」而用下劑,若「柴胡證」不因下而罷,仍在者,復可與「柴胡湯」
,但必蒸
蒸而寒戰,卻發熱汗出而後解。
「柴胡湯」病症而下之,原為逆治,但裏氣不因下而虛,未見變症,故復可用「柴胡湯」
。如上條有「柴胡證」之一者,
即可用「柴胡湯」,此則病仍未變,安得不用「柴胡湯」

凡屬三陽之症,其裏氣未虛,則抗拒外邪之力量仍有。「柴胡湯」為施轉「少陽」之樞,使淋巴水道油膜等暢通,內外
之交通無梗,本身之抗拒力量即 可發展,故本方之應用甚廣 ,功效亦倍於他方。觀仲師 於本方下立出加減一法,統 治一 切
外感證,於上條再叮嚀祇其一證即可 用之,其重視本方也,可以見矣。
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 出而解者,以誤下之後,裏氣有下陷 之勢,得「柴胡」之透發,還其 樞轉,
正氣復振,與邪抗拒,熱氣從內向外蒸發 ,生理機運發生變動而外為戰慄,及至正 氣戰勝,血流向外暢通,則大汗 淋漓 ,
邪隨汗泄矣。此亦戰汗之一也,初學 無經驗,不得認為變證而失措。
尤在涇曰:「『柴胡證』不應下而反下之,於法為逆。若『柴胡證』不罷者,仍宜『柴胡湯』和解,所謂此雖已下,不
為逆也。蒸蒸而振者,氣從內達,邪從外出, 有戰勝之義焉,是以發熱汗出而解也。」
一百十五條: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
「小建中湯」主之。
本條為「傷寒」二三日,心中悸煩之治例。
解曰:
「傷寒」二三日,未經汗下,心中悸而煩者,其上焦氣虛不及也。以「小建中湯」溫養中氣,兼辛散透發以治之。
「傷寒」二三日,未經汗下,即見心悸而煩,其人必為陰虛心臟機能衰弱者。
「傷寒」二三日,邪氣在表,血充於外,
心臟必加強其搏動,可吸引靜脈迴流,於是而為心悸。陰虛者,稍有勞倦身熱,即心煩不安,縱有表邪,不可發汗,以「小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建中湯」重用「芍藥」引血內行,以治其煩;飴糖營養血液,緩和心悸,藉「桂」、 「薑」之辛散,透發表邪,誠入彀之方
也。
成無己曰:「『傷寒』二三日,邪氣在表,未嘗傳裏之時,心中悸而煩,是非邪氣搏所致。心悸者,氣虛也;煩者,血

一五○
虛也。以氣血內虛,與『小建中湯』先健其裏。」
尤在涇曰:
「『傷寒』裏虛則悸,邪擾則煩,二三日悸而煩者,正氣不足,而邪欲入內也,是不可攻其邪,但與『小建
中』
,溫養中氣,中氣立則邪自解,即不解,而攻取之法亦可因而施矣。仲景禦變之法如此,誰謂『傷寒』非全書哉。」
《金鑑》曰:
「『傷寒』二三日,未經汗下,即心悸而煩,必其人中氣素虛,雖有表證,亦不可汗之。蓋心悸,陽已微:
心煩,陰已弱。故以『小建中湯』先建其中,兼調營衛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浮數而虛,舌當紅而有苔。
本條之針法:
合谷Τ、外關Τ、間使Τ。
「間使」可以治煩,
「合谷」、
「 外 關 」則解熱,熱解則悸煩皆安,與方劑之必須顧及全體者不同。
一百十六條: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 。嘔不止,心下急,
「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
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本條為「少陽」、
「 陽明」合治之法。
解曰:「太陽病」,雖過經已十餘日,病在「少陽」,其裏尚未實,而醫反二次三次下之,又後四五日,
「 柴胡證」仍在
者,先與「小柴胡湯」。但嘔不止而心下復急,鬱鬱不舒而微煩者,病已入於「陽明」而未解也,與「大柴胡湯」解「少陽」
兼解「陽明」,下之則可愈。
觀「反」
、「仍在」
、「嘔」三點,即知過經雖十餘日其病仍在「少陽」 ,原無裏矣。醫者不以證狀為根據,憑時日以推計,
認為邪已入裏而二三下之,幸病不因下而 虛,亦不因下而解, 「柴胡證」仍在,當先與「小柴胡湯」。若服後而嘔不止,則
「少陽」之鬱熱不特未解,且熱邪轉入於 胃,使心下急而不舒。心下,即胸下胃之 部分也;心下急,即胃中之熱更 重而 結
也。斯時「少陽」之邪已轉「陽明」之裏矣。鬱鬱必熱鬱於胃,較「小柴胡證」之嘿嘿為更重。微煩即心煩,以熱已入胃,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胸中之鬱熱較減,故較「小柴胡」之煩稍微。在證偏重於「陽明」 ,成為「少陽」與「陽明」併病,故用「大柴胡湯」雙解
之,即「小柴胡湯」去「參」、
「草」加「枳實」、「 大黃 」
、「芍藥」方也。以「陽明」實熱,不適用「參」、
「草」補虛之品。
胃中熱結,則非「枳實」不能破其結;非「大黃」不能下其熱; 「芍藥」則舒心下之急。但「陽明」雖結而「少陽」未罷,
「柴胡湯」又不可不用,故在此方為雙解「少 陽 」
、「陽明」之劑。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弦大或沉結;苔色當黃而厚。

一五一
本條之針法:
中脘Τ、足三里Τ、承山Τ、支溝Τ、間使Τ。
《永諸藏書》

取「中脘」
、「足三里」解煩急與嘔,與「承山」
、「支溝」相合,殆為反射大便中樞神經,冀其通便。
「間使」則有止煩
止嘔退熱之效用。
大柴胡湯方:
柴胡
柴 胡半
半斤斤,
,黃黃芩
芩三三兩
兩,,芍
芍藥藥三
三兩兩,
,半半夏
夏半半升
升((洗
洗))
,,生生薑薑五五兩兩((切切))
,枳
, 枳實
實四 兩(
四兩 (炙
炙))
,大
, 大棗
棗十十二
二枚枚(
(擘擘)

。。
右七
右 七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二
二升升,
,煮煮取
取六六升
升,,去
去滓滓,
,再再煎
煎,,溫溫服服一一升升,,日日三三服
服。。
王叔和曰 :
「若不用『大黃』
,恐不名『大柴胡湯』。」
許淑微曰:
「『大柴胡湯』
,一方無『大黃』
,一方有『大黃』
,此方用『大黃』者,以『大黃』有蕩滌蘊熱之功,為『傷
寒』中要藥。」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小柴胡湯證』而腹滿拘攣,嘔劇者。」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心下滿痛,大便不通者,胸脇苦滿,而腹拘攣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麻疹,胸脇苦滿,心下塞,嘔吐,腹滿痛,脈沉者。」又: 「治狂疾,胸脇苦滿,心
下塞,膻中動甚者,加『鐵粉』,尤見奇效。」又:「平日心思鬱塞,胸滿少食,大便二三日或四五日一行,心下時時作
痛,吐宿水者,其人大多胸脇妨脹,肩項強急,臍旁大筋堅韌,上入胸肋,下連小腹,或痛或否,按之則攣痛,或兼吞酸、
嘈雜等症者,俗稱『疝積留飲痛』,宜長服此方,隔五日或十日,當用『大陷胸湯』與『十棗湯』等攻之。」又: 「 治微毒
沉滯,頭痛耳鳴,眼目雲翳,或赤眼疼痛,胸脇苦滿,腹拘攣者,又時時以『紫圓』、『梅肉散』
(方見一七一頁)等攻之。
大便燥結者,加『芒硝』為佳。」
《餐英館治療雜話》本方條曰:「當今之『半身不遂』而不語者,世醫顧雖名為『中風』,然肝積塞經絡,阻血氣之順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行,而成『半身不遂症』者頗多。故屬肝 實者,可用此方。然當必由左脇至心下有 凝,或於左脇筋脈拘攣,按之則 痛, 大


便秘而喜怒等症為目的。是為近世古方家者流之新發明,間或奏效。」又:「痢疾初起,發熱,以下有痞嘔等證,可留意於
此方。」
《和田家之口訣》:
「男婦共櫛,每次脫髮, 而鬢少與年不相應者,是為肝火所致,用此方有大效。」

一五二
《方輿輗》本方條曰:「世所謂『疝』、『癇』、
『留飲』等胸腹滿急者,『大柴胡湯』確效之方劑也。夫『柴胡』善治胸
脇,庸醫以『柴胡』為寒熱之藥,不知『柴胡』之實效,惟治胸脇為主,其治寒熱也,以寒熱亦『少陽症』, 『 少陽 』之 分
配於身體時,係於胸脇,故以『柴胡』治 胸脇,其寒熱亦從而治矣。觀夫『太陽』 表熱及『陽明』裏熱無論如何無 效, 即
明證也。此義熟讀《傷寒論》即知。然以 『柴胡』治胸脇亦有一說,凡患在左胸者 ,如鼓之應桴:若在右胸,則雖 服數 十
劑,亦如石投水。是雖長沙論所未及,然為余數十年來得心應手之訣也。余嘗語人曰: 『人身為一,何有左右之別?然人身
雖一,既有表裏上下之別,豈無左右之分?余好潛越,非敢妄言,是由天地陰陽之理,人身造化之機云爾』。」
《百疢一貫》曰:「『中風』偏枯之症,於左臍旁有塊,漸漸偏移於脇,是為偏枯之原,有者十愈八九,余用『大柴胡
湯』極效。」又:
「龜胸龜背,大多原由於毒,凡龜胸後必成龜背,用『大柴胡湯』治之。重者用『大陷胸湯』之類,隨證
不同。」
《漫遊雜記》曰:「疫病,有『太陽證』
,其手足拘攣,類於癱瘓者,以『葛根湯』發汗。表證既明,拘攣癱瘓不愈者,
可用『大柴胡湯』,服四五十日愈。」
《直指附遺》曰:「『大柴胡湯』治下痢,舌黃,口燥,消滿作渴,身熱,腹脹,譫語,此必有燥屎,宜下,後服『木
香』
、『黃連』
,苦堅之。」又:
「 瘧 ,熱多,寒少,目痛,多汗,脈大,以此屬微利為度。」
《傷寒緒論》曰:
「『傷寒』斑發已盡,外勢已退,內實,不大便,譫語,用小劑之『涼膈散』或『大柴胡』微下之。」
又:
「潮熱,而脇下汗出者為膽實,用『大柴胡湯』;手足心汗出者,為胃實,用『大承氣湯』 。」
《蕉窗方意》解本方條曰:「是雖為『小柴胡湯』之變方,然以其熱候蒸蒸不已,有『柴胡證』中間胃實之狀況,故於
本論亦曰『鬱鬱微煩』也。考此蒸蒸之所 自,因心下有覆椀狀之痞塊故也。言其心 下之狀,惟於本論有『心下急』 句, 急
之義為急縮,因以『柴胡』緩其兩脇, 『黃芩』寬其心胸, 『芍藥』
、『大棗』和其心下,『半夏』
、『生薑』治其胸中胃口之停
飲,
『大黃』 、『枳實』瀉下胃中之熱實,此外六味亦各有特效。故本論曰: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與『大柴胡湯』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下之則愈。嘔不止者。謂心下之狀況,與『小柴胡湯』有異,以是雖用『小柴胡湯』 ,而嘔仍不止也。故本論有四五日『柴
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云云。用『大黃』、 『 枳實』之旨趣,不亦大白乎。」
一百十七條: ,本不得利,今反利者,知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脇滿而嘔,已而微下利,日晡所發潮熱,此「柴胡證」
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本條為「少陽證」誤治而兼「陽明證」之治法。

一五三
解曰:「傷寒」經十三日病不解,其病之主證為胸脇滿而嘔,已而轉增微下利與日晡所發潮熱,此蓋「柴胡證」,決不
當有下利,今反見微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故也,此非正治之法也。其潮熱者,「陽明」實也,先應於胸脇滿而嘔之時,與
《永諸藏書》

「小柴胡湯」以解之,及下後發潮熱 ,則以「柴胡加芒硝湯」主治之。
本條原文為「『傷寒』十三日「胸脇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
至「微下利」而曰「此本『柴胡證』」,首先不合,以胸脇滿為「柴胡證」,潮熱為「承氣證」
,雖有微下利,亦不能祇用「小
柴胡」,應用「大柴胡」。又曰:
「下之而不得利」,「小柴胡」非下劑,其義費解。各家都以為「下之而」為衍文,上述亦不
通。陳遜齋為之改正如條文,則方證符合。
日晡,所謂日偏西,申酉時之前後也。潮 熱,為有定時之熱,如潮汐之有定時 也。日晡所發潮熱,言在午後申 酉時前
後發熱也。
「陽明」熱病,大腸結實,每有此症。 《明理論》云: 「潮熱,若潮水之潮,其來不失其時者也。一日一發,指時
而發者,謂之潮熱。若日三五發者,即是發熱,非潮熱 也 。 潮 熱 屬 『 陽 明 』
,必 於 日 晡 時 發 云 。 』
胸脇滿而嘔,日晡所發熱,原為「少陽」
、「陽明」之併病,屬「大柴胡證」。本條不用「大柴胡湯」者,以其曾服丸劑,
已有微利,腑氣已通。但所下者,非結實之燥矢耳!故 祇取「芒硝」之軟堅破結,不用「枳實」去傷其胃氣。
周禹載曰:
「『少陽』之邪,半入『陽明』之府。脇滿而嘔,『少陽』也。胸滿而日晡潮熱,『陽明』也。陽症不得有利,
本當以『少陽』為主治,今反利者,丸藥 誤下故也。丸藥下性固遲,渣滓難化,以 致留滯作利,裏邪未去,徒傷津 液, 故
雖微利,而胸滿潮熱如故,胸脇滿與嘔猶存。此時復用『大柴胡』,恐津液既傷,而內外之邪不服,宜以『小柴胡』先解其
外,復加『芒硝』以去其血分之熱,足矣。此 又聖人於誤治變證,善相人津液之奧旨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弦大弦數;舌見苔黃厚。
本條之針法:
期門Τ、足臨泣Τ、內關Τ、間使Τ 、 支 溝 Τ 、 承 山 Τ 、 內 庭 Τ 。
上三穴取其治胸脇滿而嘔,下四穴取其治日晡潮熱。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柴胡加芒硝湯方:
柴胡
柴 胡二
二兩兩六
六銖銖,
,半半夏
夏二二十
十銖銖,
,黃黃芩
芩一一兩
兩,,甘
甘草草一
一兩兩,
,生生薑
薑一一兩
兩,,人
人參參一
一兩兩,
,大 棗四
大棗 四枚
枚,,芒
芒硝硝一
一兩兩。

右八
右 八味
味,,以
以水水四
四升升,
,煮煮取
取二二升
升,,去
去滓滓,
,納納芒
芒硝硝,
,更更煮
煮微微沸
沸,,分
分溫溫再
再服服。

一五四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本方為『小柴胡湯證』而苦滿難解者。」又曰:
「『小柴胡湯證』而有堅塊者。」
「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而反下利,脈調和
一百十八條:
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微當厥,今反和者,知為內實也,
「調胃承氣湯」主之。
本條為「陽明」壞證之治法。
解曰:
「傷寒」有十餘日病仍不解,且已過經而為譫語,此腸胃中已結實有熱也,當以「承氣湯」下之。若未經過下而
小便利者,則腸中水分已經前趨,由腎入 膀胱矣,其大便當乾燥,不應下利,今反 下利,脈應遲微,而脈又調和不 見遲 微
者,知醫似丸藥下之故也。用丸藥通便, 此非治「陽明」結實之法也。若其腸中虛 寒而自利者,則脈應微而手足當 厥冷 ,
今病者雖自利而脈調手足和者,乃為內實也, 當以「調胃承氣湯」主治之。
上條為「少陽」用丸藥誤下之壞症治例, 此為「陽明」用丸藥誤下之治例。過 經者,言「傷寒」已有若干時日 ,病不
在「太陽」
,已 過 他 經 也 。
譫語者,
「陽明」熱結之特證也。以胃腸之熱與積滯互結,濁氣毒素從迷走神經之反射,刺激大腦神經,發生昏亂變態
也。
大腸中之水分被吸收,經腎臟而入膀胱,則大便閉而硬,小便利。可知大腸之水分已乾燥,不應見有下利,今反利者,
苟非用下劑,則必為自利。自利屬「太陰」
,其脈當微而肢厥,今脈調,可知非自利。既來用湯劑下之,則醫以丸藥下之無
疑義矣。但丸藥所下者,為腸中剩餘之水分,而非燥矢,雖利而病不為解,或更將燥結。用「調胃承氣」者,以已用丸劑,
大腸已推動,毋需「大承氣湯」也。
脈調和,謂與「陽明」之證狀相調合,如 滑大數實是也。若視為緩和之脈,則 其病已愈,毋庸「承氣」下劑, 亦不言
其為內實矣。
凡下利者,小便必少,大便硬者,小便必 多。凡用下劑,必視其小便利,知其 大便將硬。初有小便,既而少者 ,則大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便有自下之勢,下劑可緩用,待其自利為愈。
熱病,腸中乾燥而大便不行,當以湯劑解之。以藥物之刺激與推動,固可通便,而水液亦為推蕩之一助,如多飲開水,
其便亦通。若用丸劑,每多辛熱之品所成,祇 有刺激腸蠕動之力,無清潤腸壁之力 ,故所下者,大多剩餘之水分。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滑大或滑數;舌當質紅而苔黃厚。

一五五
本條之針法:如上條。
一百十九條:「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
《永諸藏書》

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本條為膀胱部蓄血之治法。
解曰:
「太陽病」不解,熱邪結於膀胱之部分,致熱與血交結,瘀毒反射大腦神經,發生錯亂,其人乃如狂狀。若其瘀
結於膀胱部分之血自行而下者,則可自愈 ,不下者,可攻之。若有「太陽」之外症 未解者,則未可攻,當先解其外 證, 外
證已解,而少腹仍急結者,乃可攻之,用「桃核承氣湯」。
瘀血者,血液已越出血管之外,失其血液 之性能而成為死血,在醫學名詞上名 為瘀血,或簡稱曰: 「瘀」。死血在生理
上不特已失作用,且能遺害於全身。一為 化成毒質,刺激腦神經使之發生錯亂,或 使血液不清潔,發生種種病變, 如皮 膚
病,瘍瘡,潮熱,以及攻衝性遊走性之疼痛諸疾患。一為阻塞血管,發生循環障礙,大之成為「中風偏廢」 ,甚至死亡,小
則一部分失去運動作用或疼痛。凡屬一切急慢性病證與奇病怪疾,屬瘀血為病者占大多數。 「 桃核承氣湯」
、「下瘀血湯」、
「抵
當丸湯」、
「桂枝茯苓丸」、
「大黃蟅蟲丸」等,皆為治瘀血之良劑。
「如狂」,謂未至於狂也,為瘀血毒素刺激腦神經所致。下其瘀,則神經寧靜,如狂之症可愈。
「少腹」,指「關元」、
「中極」部分,大腹之下也,內即膀胱,熱結少腹,故曰「熱結膀胱」,非熱結膀胱之內也。若
瘀熱結於膀胱之內,則血當自小便而下,但「 蓄血症」瘀血無從由小便出也。
「少腹急結」
,言內則瘀熱凝滯,外則皮肉緊急,蓋「蓄血症」之外候也。「桃仁」與「大黃」破血瘀,
「桂枝」通血管
且降衝逆,
「芒硝」則軟堅化結,「甘草」緩急迫,於是少腹急結之瘀血熱蕩滌無餘矣。
程知曰:「『太陽病』不解,隨經入府,故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者,瘀熱內結,心不安寧,有似於狂也。若血自下,下
則熱隨瘀解矣。然必外證已解,乃可直攻少腹急結之邪。於『謂胃承氣』中加『桃核』,欲其直達血所也。加『桂枝』以通
血脈,兼以解『太陽』隨經之邪耳。」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沉濇,或弦細 ;舌則紅中帶紫,苔或白或黃。脈以 濇細,舌以紫青,為瘀血之候, 亦有非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瘀血者,總以與外證合參,則不至誤斷。
本條之針法:
合谷Τ、外關Τ、中膂俞Τ、次Τ、血海Τ、陰陵Τ、三陰交Τ、委中放血。

一五六
「合谷」、「外關」解外證, 「次」刺激少腹之神經,促其發生機轉而衝動瘀滯;
「中膂俞」、 「血海」、
「三陰交」、
「陰
陵」,則籍反射之刺激以引去其瘀滯;
「委中」放血,解其瘀熱。瘀血雖未解,即引之排出體外,由生理之作用,逐漸混於
大小便中而出者,在經驗上頗多經過也。
桃核承氣湯方:
桃仁
桃 仁五
五十十個
個((去
去皮皮尖
尖))
,,桂桂枝枝二二兩兩,,大大黃黃四四兩兩,,芒芒硝硝二二兩兩,,甘甘草草二二兩兩((炙炙))


右五
右 五味
味,,以
以水水七
七升升,
,煮煮取取二二升升半半,,去去滓滓,,納納芒芒硝硝,,更更上上火火微微沸沸,,下下火火。。先先食
食溫 服五
溫服 五合
合,,日
日三三服
服,,當
當微微利
利。。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血證,小腹急結而上衝者。」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
「小腹急結如狂者。」又:「胞衣不下,而氣急息迫者。」又:
「產後小腹堅痛,惡露不盡,或
不大便,而煩燥,或譫語者。」又:「痢病,小腹急痛者。」
《方輿輗》曰:
「產後惡露澀滯,臍腹大痛,不可近手者,服『桃仁承氣湯』二三帖即愈。此症之脈多洪數,雖間有見
細數者,然於其時當捨脈取證。」又:
「死 胎 及 胞 衣 不 下 與 血 暈 等 證 , 用 之 亦 佳 。 」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之治『傷寒蓄血』,小腹急結,固可弗論,且宜用於諸血症,如「吐血」、
「衄
血」不止,不用此方則無效。又「走馬疳」
、「斷疽」出血不止者,亦非此方不能治。「癰疽」及「痘瘡」紫黑色而欲內陷者,
以此方速下時,得意外揮發之。又婦人陰 門腫痛或血淋,亦有效。若產後惡露不多 而腹痛者,與經日胞衣不下者, 可煮 此
湯,澄清滓,徐徐飲之。又用於「打撲」、「經閉」等瘀血之腰痛。瘀血之目的必晝輕夜重,痛風等亦晝輕而夜痛甚,皆由
於血也。又數年齒痛不止者,宜用此方為 丸,服之極驗。其他:加「荊芥」可治痙 病又發狂,加「附子」可治血瀝 腰痛 及
月信痛,效難枚舉。」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痢疾,身熱,腹中拘急,口乾唇燥,舌色殷紅,便膿血者。」又: 「治血行不利,上衝
心悸,小腹拘急,四肢癱痹或痼冷。」又:「淋家小腹急結,痛連腰腿,莖中疼痛,小便涓滴不通者,非利水劑所能治也,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用此方則二便快利,苦痛立除。」又:
「小便癃閉,小腹急結而痛者,打撲疼痛而不能轉側,二便閉濇者,用之亦良。」又:
「會陰打撲,不速驅除瘀滯,洗滌血熱, 則瘀血凝滯,焮熱腫脹,必致小便不通。 若致尿道焮閉,陰莖腫痛已甚, 不能 用
導尿管,徒束手待斃,立見其死耳。故若遇斯症,宜不問二便之利與不利,早用此方,驅瘀滯,解熱閉,俾不至凝腫溺閉,
是為最上乘之法,且宜於打處立以鈹鍼輕輕亂刺放血為佳。」
《青州治譚》曰:
「婦人久患頭痛,諸藥罔效者,與以『桃核承氣湯』兼『桃花散』
,極有效。」又:
「久患頭瘡,藥無

一五七
效者,與以『桃仁承氣』兼『桃花散』
,亦極有效,或貼『桃仁油』亦可。」
《古今錄驗》曰:「往來寒熱,胸脇逆滿者,『桃仁承氣湯』主之。」
《永諸藏書》

《總病論》曰:「
『 桃仁承氣湯』又治 產 後 惡 露 不 下 , 喘 脹 欲 死 , 服 之 十 差 十 。 」
《三因方》陰門曰:
「『兼金丸』
(即本方之丸劑)治熱入膀胱,臍腹上下,兼脇肋疼痛,便燥,欲飲水,按之痛者。
婦入血閉疼痛,亦宜服之。」
《傷寒六書》曰:
「『傷寒』以手按之,心下脹滿而不痛者,宜『瀉心湯』加『桔梗』,是痞滿也。又按之而小腹苦痛,
小便自利,大便黑而艱,或身黃,譫妄,燥渴,脈沉實 者,為蓄血,用『桃仁承氣』盡下黑物乃愈。」
《小青囊》曰:
「『桃仁承氣湯』
,治『傷寒』呃逆、舌強短者。」又: 「治瘧夜發者。」又:
「治藏毒瘀血不下;又痘後
失血證,即餘毒熱邪迫經血妄行,自大便 出。」又:
「治痘後『狐惑證』,其人好睡,不欲食。上唇有瘡,則蟲食其府;下
唇有瘡,則蟲食其藏。其聾啞嗄,而上下不定,故名『狐惑』。此候最惡,麻疹後猶多,如大便不通,則必此下之。」
《識病捷徑》曰:「
『 桃仁承氣湯』治噎嗝有積血者。」
《傳心尤易方》曰:
「『桃仁承氣湯』治淋血。」
《心法附錄》曰:「吐血,覺胸中氣塞,上吐紫血者,以『桃仁承氣湯』下之。」
《名醫方考》曰:
「『 桃仁承氣湯』
,痢疾初起,質實者,此方主之。若初起失下,反用固澀之藥,必致邪熱內蓄,血不
得行,腹痛欲死者,可急以此湯攻之。」
《證治大還》曰:「吐血勢不可遏,胸中氣塞,上吐紫黑血,此瘀血內熱盛也,
『桃仁承氣湯』加減下之。打撲內損而
有瘀血者必用。」
《張氏醫通》曰:「齲齒,數年不愈,當作『陽明』蓄血治, 『桃仁承氣』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服之。好飲者多
此,屢服有效。」又:「 虛 人雖有瘀血, 其脈亦芤,必有一部帶弦,宜兼補以去其 血 ,
『 桃 核承氣』加『人參』五錢,分三
服緩攻之,可救十之二三。」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柯氏方論》曰:「
『桃仁承氣湯』,治女子月經不調,先期作痛與經閉不行者,最佳。」
《種痘新書》曰:「
『 桃仁承氣湯』治出痘而大便秘結。」
《瘟疫論》曰:「大小便蓄血便血,不論『傷寒』,『時疫』,蓋因失下,邪熱久羈,無由外泄,血為熱搏,留於經絡,

一五八
敗為紫血,溢於腸胃,腐為黑血,便色如 漆,大便反易者,因結糞得瘀而潤下,結 糞雖行,真元已敗,多至危殆。 其有 喜
笑如狂者,此胃熱波及於血分,血乃心之屬,血中留火,蔓延心家,宜其有是證矣,仍從胃治。」又: 「胃實失下,至夜發
熱者,熱留血分,更加失下,必致瘀血。初則晝夜發熱,日晡益甚,既投『承氣』 ,晝日熱減,至夜獨熱者,瘀血未行也,
宜『桃仁承氣湯』
。服湯後,熱除為愈,或熱時前後縮短,再服再短,畜血盡而熱亦盡。大熱已去,亡血過多,餘焰尚存者,
宜『犀角地黃湯』調之。」
《證治準繩》攖寧生巵言曰:「血液,血泄,諸蓄妄證,其始予率以『桃仁』、
『大黃』行血破瘀之劑挫其銳氣,而後區
別治之,雖往往獲中,猶不得其所以然也。後來四明,遇故人蘇伊舉,討論諸家之術。伊舉曰: 『吾鄉有善醫者,每治失血
蓄妄,必先以快藥下之。或問失血復下, 虛何以當?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 去蓄利瘀,則以妄為常,晏以禦 之? 且
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虛之有?』予聞之愕 然曰:名言也。昔者之疾,今釋然矣。」
一百二十條: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驚煩,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
之。
本條為「柴胡證」誤下而致煩驚譫語之治法。
解曰:
「傷寒」八九日,不應下而下之,致熱邪陷於胸而為滿,心腦不寧而為驚煩,因誤下消耗水液而為小便不利,熱
陷「陽明」而為譫語,全身運動神經因下 失養,發生疲勞而為一身盡重,不可轉側 ,凡此皆以誤下而波及全身上下 內外 之
神經,主以「柴胡湯」從中疏通,使內外交通,加「龍」、「牡」
、「鉛丹」安撫神經,
「桂枝」暢通血行,「大黃」驅熱清腦,
「茯苓」行水利溺,為全盤之統治也。
「煩驚」
,為心煩而時作驚惕,腦神經不寧現狀也。陰虛之人,每於勞倦過度之後,睡中每作驚惕,以陰虛者,其神經
都靈敏而無力,疲勞物質未及排泄體外者 ,每刺激知覺神經之潛在性能而為驚惕不 安,刺激運動神經之潛在性能而 為痠 重
脹疼。本條之一身盡重,亦即疲勞物質之為祟也。
成無己曰:「『傷寒』八九日,邪氣已成熱而復傳經之時,下之虛其裏,而熱不除,胸滿而煩者,陽熱客於胸中也。驚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者,心惡熱而神不守也。小便不利者,裏 虛津液不行也。譫語者,胃熱也。一身盡 重,不可轉側者,陽氣內行於裏 ,不 榮


於表也。與「柴胡湯」以除胸滿而煩,加『龍骨』、『牡蠣』、
『鉛丹』收斂神氣而鎮驚,加『茯苓』以行津液,利小便,加
『大黃』以逐胃熱,止譫語,加『桂枝』以行 陽氣而解身重。錯雜之邪,斯悉愈矣。」
尤在涇曰:「『傷寒』,下之後,其邪有併歸一處者,如結胸、下利諸候是也。有散漫一身者,如此條所云諸證是也。胸
滿者,邪痹於上;小便不利者,邪痹於下 ;煩驚者,邪動於心;譫語者,邪結於胃 ,此病之在裏者也。一身盡重, 不可 轉

一五九
側者,筋脈骨肉並受其邪,此病之在表者也。夫合表裏上下而為病者,必兼陽陰合散以為治,方用『柴胡』、 『 桂枝 』以 解
其外而除身重,『龍』、
『蠣』、『鉛丹』以鎮其內而止煩驚,
『大黃』以和胃氣、止譫語,『茯苓』以泄膀胱、利小便, 『人參』、
《永諸藏書》

『薑』、
『 棗』益氣、養營衛,以為驅除邪氣之本也。如 是表裏虛實,泛應確當,而錯雜之邪,庶幾盡解耳。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弦數、細數;舌質當紅而苔黃。
本條之針法:
內關Τ、間使Τ、陰陵Τ、足三里Τ、中極Τ 、內庭Τ、大椎Τ、大包Τ。
以「內關」
、「間使」治胸滿,驚煩,譫語;
「 陰陵」
、「 三里」
、「中極」通小便;
「內庭」清胃熱;
「大椎」
、「大包」治一
身盡重。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半夏
半 夏二
二合合(
(洗洗)
),大
, 大棗棗六六枚枚,,柴柴胡胡四四兩兩,,生生薑薑一一兩兩半半,,人人參參一一兩兩半半,,龍龍骨骨一一兩兩半半,,鉛鉛丹丹一一兩
兩半半,
,桂桂枝
枝一一兩
兩半半(
(去去皮
皮))
,茯
, 茯
苓一
苓 一兩
兩半半,
,大大黃
黃二二兩
兩,,牡牡蠣蠣一一兩兩半半。。
右十
右 十一
一味味,
,以以水
水八八升升,,煮煮取取四四升升,,納納大大黃黃,,切切如如碁碁子子大大,,更更煮煮一一二二沸沸,,去去渣渣,,溫溫服服一一升升。。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之定義曰:「治『小柴胡湯證』而胸腹有動,煩躁驚狂,大便難,小便不利者。」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
『 小柴胡湯證』
,胸腹或動者,或失精者,胸滿煩驚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治狂症,胸腹動甚,驚懼避人,兀坐獨語,晝夜不欲眠,或多猜疑,或欲身死,臥不安牀
者;癇症,時時寒熱交作,鬱鬱悲愁,多 夢少寐,或惡與人交接,或屏居暗室,殆 如勞瘵。若治狂癇二症,亦當以 胸脇 苦
滿,上逆,胸腹動悸等為目的。癲癇,居常胸 滿上逆,胸腹有動,及每月二三發者 ,常服此方無懈,則患不再發。」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為鎮壓肝膽鬱熱之主藥,故不僅治『傷寒』之胸滿煩驚,且用於小兒驚癇,與
大人之癲癇。又有『中風』之一種曰熱癱癇者,用此方亦佳。又加『鐵砂』,可治婦人發狂。此方除『傷寒』外,易與『柴
胡薑桂湯」混淆,蓋均以動悸為主,而『薑桂 』施於虛候,此方施於實候也。」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一百二十一條:
「傷寒」
,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
,刺「期門」

本條與下條專用刺法所治之證。
解曰:
「 傷寒」
,腹痛,譫語,脾胃疾也。寸口脈浮而緊,肝脈也,此肝木乘脾土也。名之曰「縱」
,刺「期門」以治之。

一六○
觀本條主證在腹滿、譫語,想必無發熱、惡寒、頭痛諸證。其脈浮緊,為神經緊張。腹滿,為腹膜之水氣凝滯。譫語,
為肝靜脈有瘀血,瘀毒犯腦,致神經錯亂,脈亦見緊張。「期門」為疏通肝靜脈,靜脈迴流暢通,水氣即不凝滯。凡一切奇
病怪疾,大多起自靜脈鬱血,鬱則化瘀,引起各機能發生障礙,去其原因,諸證皆解。此名肝乘脾者,仲師殆取脈緊似弦,
弦為肝脈,腹屬「太陰」脾經,以腹滿為脾病,因曰「肝乘脾」歟?如曰腹滿、譫語為胃實,應用「承氣」 ,刺「期門」決
不能愈其病。以浮緊為表寒,刺「期門」亦不 能已其病,即或可愈,表寒裏實之證如何謂之 「 肝 乘 脾 」
,亦殊費索解矣。
張隱庵曰:「合下兩節,言病氣之在形藏,而不涉六氣之傳變也。平脈篇曰: 『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縱』 ,謂乘所
不勝於己者,放縱而自如也。『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橫』 ,謂橫行而侮其所勝己也。 『傷寒』腹滿,病在脾也。譫語者,
脾是動病上走於心,心氣煩亂,故譫語也。辨脈篇曰:『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以脾土之病證,而見木之弦脈,此肝乘
脾也,名曰『縱』,當刺肝之『期門』,以 瀉 肝 經 之 熱 , 蓋 邪 留 於 有 形 之 藏 府 者 , 當 以 經 取 之 也 。 」
本條之舌證:當苔白而質紫。
一百二十二條: ,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
「傷寒」 ,
刺「期門」

解曰:「傷寒」,發熱,嗇嗇惡寒,病在肌表也。大渴而欲飲水,上焦有熱也。其腹必滿,下焦水氣不化也。自汗出,
則表證可解;小便利,則下焦水氣已化也,故曰「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之病,名曰「橫」,當刺「期門」,治腹滿也。
本條之證狀具詳,明係表寒上熱而兼停水 證,其不具方而專刺「期門」可愈者 ,想必上條同為肝靜脈鬱血之故 。肝靜
脈直通門脈。門脈統主腹腔各臟器之靜脈 血。門脈管無瓣膜裝置,血壓極低,以此 迴流殊緩,易成鬱阻,鬱則化瘀 ,發 生
種種不同之病態。本條各證殆與「傷寒表證」與「停水證」相似,故刺「期門」而可愈;否則刺「期門」 ,腹滿可以愈,而
外症決不能解。其曰「肝乘肺,名曰『橫』」者,殆以大渴飲水為肝熱犯肺,肺虛不能通調水道而為腹滿,不能收斂皮毛而
為嗇嗇惡寒之故歟?曰「縱』,曰「橫」
,則以肝侮脾為木剋土,屬順;肝侮肺為木侮金,屬逆;順者曰「縱」 ,逆者曰「橫」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之意也。
成無己曰:
「『 傷寒』
,發熱,嗇嗇惡寒,肺病也。大渴欲飲水,肝氣勝也。
《玉函》曰:『作大渴欲飲酢漿,是知肝氣勝
也』
。『傷寒』,欲飲水者愈,若不愈而腹滿者,此肝行乘肺,水不得行也。經曰: 『木行乘金名曰橫』
,刺『期門』瀉肝之盛
氣,肺肝既平,水散而津液得通,外 作自汗出,內為小便利而解也。」
張隱庵曰:「『傷寒』,發熱,嗇嗇惡寒者,『太陽』之氣主皮毛,而肺氣亦主皮毛,皮毛閉拒,故發熱而嗇嗇惡寒也。

一六一
大渴欲飲水者,肝主木火之氣,肝是動病,甚則嗌乾而渴也。其腹必滿者,此肝侮肺經,氣虛而肺經所致病也,名曰『橫』,
猶言橫行而無忌也,亦刺肝之『期門』 ,以瀉肝經之熱。未刺之而自汗出,小便利者,此肝木平而肺氣通,水津布而病欲解
《永諸藏書》

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弦數;舌時紅紫,苔白。
一百二十三條:「太陽病二日,反燒瓦熨其背,大汗出,火熱入胃,胃中之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
者,此為欲解也。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故欲小便不得,反嘔。先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
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本條言火逆之壞證。
解曰:「太陽病」二日,應以湯劑汗之,反燒瓦熨其背,雖大汗出而火熱已入於胃,致胃中之水竭,於是神經失涵養而
躁煩,火毒刺激大腦,神經錯亂而為譫語。雖有胃熱,此時腸中尚未結實,且傷津液,不可下也,祇有待其津液自和而解。
經十餘日津液回復,正氣漸盛,與病邪作 抗拒,發振慄戰汗,自下利者,此為欲解 也。蓋大便通,火毒可以泄也。 其戰 汗
從腰以下不得汗者,以下焦之水氣尚未回 ,故欲小便而不得,正氣在上作抗拒,胃 氣亦上逆而反為嘔。其先以體溫 集於 上
部,腰以下之體溫感不足,於是下部之神經機能衰弱,膀胱括約機收攝力減低,時欲作失溲之象,兩足亦惡風。胃中水竭,
大便當;大便者,小便當數,而今反不數且不多,可知水液已返集胃中而為戰汗之資,故得振慄戰汗、自下利之證。
戰汗時正邪抗拒於上部,頭即卓然而痛, 汗出而解;汗解,液趨於下而為自下利, 於是大便已而足之惡風者得解, 足心 且
亦熱矣,蓋以穀氣下流達於下肢故也。
本條原文「反躁凡熨其背」,
「凡」字不可解, 《玉函》脈經作「反燒瓦熨其背」 ,義通,從之。全文須分段觀,
「必發譫
語」為一段,言用火攻發汗,必使津竭,譫語。 「為欲解也」為一段,言火逆傷津,不可攻下,發汗,任其自解。 「及不多」
為一段,言火逆欲解前之證狀與病理。「大 便 已 」 以 下 為 一 段 , 言 病 解 時 之 證 狀 與 病 理 。
一百二十四條:「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

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本條亦言火逆之壞證,兼測其可治不可治。
解曰:
「太陽病」中風,應以「桂枝湯」微汗之,反以火攻法劫發其汗,於是風邪之熱再被火攻之熱毒為助,其熱益熾,

一六二
血液沸騰,到處流溢,失其流行之常度, 風熱與火熱相互薰蒸,灼其津液,血球崩 潰,膽汁外溢,溶解血中,成為 全身 發
黃之黃疸。此時熱毒亢盛,充血於上,則 陽盛而欲衄;津液被灼,水分消失過多, 則陰虛而小便難;陰陽內外皆被 熱蒸 ,
津液枯涸而虛竭,皮膚無所滋濡,致身體 枯燥。但內熱鬱蒸不已,熱向上奔,水氣 續被蒸發,故但頭汗出劑頸而還 止。 熱
蒸於內,腸中亦乾燥,津液化為濁氣,充 斥腹內而致腹滿;熱向上奔,肺臟加緊發 散而為微喘;咽喉黏膜被灼乾燥 ,復 成
炎證,故為口乾、咽爛;腸中液乾而不大便,久之,熱毒愈盛,蒸灼腦系而為譫語;胃液乾涸而作「噦逆」 ;大腦神經亦被
薰灼,手足亦躁擾不安,捻衣摸床,為種 種錯亂現象;病變至於斯極,法在不治。 如其小便利者,則尚存一線之津 液, 其
入勉可救治。
成無己曰:「
『風』為『陽邪』,因火熱之氣,則邪風愈甚,迫於血氣,使血氣流溢,失其常度。風與火氣謂之兩陽,兩
陽相薰灼,熱發於外,必發身黃。若熱搏 於經絡,為陽盛外熱,迫血上行,必衄。 熱搏於內者,為陰虛內熱,必小 便難 。
若熱消血氣,血氣少,為陰陽俱虛,血氣虛少,不能榮於身體,為之枯燥。『三陽』經絡至頸, 『三陰』至腳中而還;『但頭
汗出,劑頸而還』者,熱氣炎上,搏陽而不搏於陰也。《內經》曰:『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腹滿、微喘者,熱氣內鬱也。
《內經》曰:『火氣內發』,上為口乾,咽爛者,火熱上薰也。熱氣上而不下者,則大便不,若熱氣下入胃,消耗津液,
則大便,故云或不大便,久則胃中燥熱,必發譫語。《內經》曰:
『病深者其聲噦』火氣太甚,正氣逆亂,則『噦』。
《內
經》曰:
『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火熱大盛,故『手足躁擾,捻衣摸牀』
,擾亂也。小便利者,為火未劇,
津液未竭,而猶可治也。」
本條敘火劫之為害甚詳,熱性病絕對不得用火攻,可引以為戒矣。觀拙著之《中國針灸學》:「火傷毒素之輕者,可增
進循環血行,過分則破壞血球,消爍血漿 。」本條則蹈過甚之弊,致神經系、呼吸 系、消化系,無不蒙受其毒。陳 遜齋 氏
曰:
「本條宜對證用藥: 『 黃疸病』
,用『茵陳蒿湯』
;腹滿而喘、譫語、不大便,用『承氣湯』。獨躁擾循摸一症為神經瀕絕
之現象,法在不治。曩在首都,用『百合地黃湯』加『龍骨』、『牡蠣』,及時方『犀角地黃湯』加『龍骨』、
『牡蠣』,救治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多人。」
本條之脈證、舌證:本條證狀,身黃,欲 衄,便難,腹滿,微喘,咽爛,非皆 兼有,故脈舌之證亦不一;但總 不越出
脈洪大滑數,苔黃焦黑諸候。
本條之針法:
身黃取:至陽Τ、脾俞Τ、腕骨Τ、公孫Τ、陰陵Τ。

一六三
衄血取:合谷、曲池Τ、厲兌Τ、至陰Τ。
《永諸藏書》

小便難取:復溜Τ、間使Τ。
身體枯燥取:肩Τ、上巨虛Τ、三里Τ、復溜Τ、後谿Τ、太谿Τ。
口乾咽爛取:少商Τ、魚際Τ、天鼎Τ、廉泉Τ。
頭汗出取:支溝Τ、承山Τ、內庭Τ。
噦取:內關Τ、膻中Τ、上脘Τ。
手足躁擾取:十二經之井穴出血,十二經之合穴重刺之。
一百二十五條:
「傷寒」
,脈浮,醫以火迫劫之,
「亡陽」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
,必驚狂,起臥不安者,
之。
本條屬火盛亡陽驚狂救治之法。
解曰:
「 傷寒」
,脈浮,病在表也,應必汗解,醫則以火迫劫取其汗,致衛陽亡於外,火毒劫於內,而為驚狂臥起不安。
以表證未解,仍用「桂枝湯」
。以起臥不安,胸有痰濁,去「芍藥」而加「蜀漆」。以有驚狂,復加「龍」、
「 牡」以鎮之。
和久田氏曰:「劫者,因威脅而出物也。夫表邪之輕證,其初不用汗藥,以燒針於肌,威脅出汗,為當時醫者之術。以
其病名為『傷寒』,固非輕症,然醫以火迫於肌,劫而出汗,因『亡陽』也。亡者,言不自衛其處也。出汗以劫,因而陽氣
不能衛於表,衝氣劇而為胸腹之動氣,則 必發驚狂之證也。起臥不安者,當起臥而 不自安,乃詳狀驚狂之辭也。此 證以 亡
陽而致衝逆,下之致胸滿,內外雖如異途,然其趣向一也。加『龍骨』、『牡蠣』之意,以鎮動氣,且加『蜀漆』去痰逐水,
亦由衝逆而逐逼痰氣於心胸也。」
山田氏曰:「此條臥起不安,乃一百二十條胸滿之外候,前條論『柴胡證』而被火攻者,本節論『桂枝證』而被火攻者
也,前言八九日,此言脈浮,其義可見矣。此證雖云『亡陽』,然而未至汗出、惡寒、四肢厥冷之甚,故無取乎『薑』
、『附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劑也。」
張隱庵曰:「『傷寒』脈浮,病在『太陽』之表,以火迫劫,則陽氣外亡矣。『亡陽』則神失其養,必驚狂而起臥不安也。
用『桂枝』保助心神;『龍骨』、『牡蠣』啟水中之生陽;
『蜀漆』乃『常山』之苗,從陰達陽,以清火熱;『甘草』
、『薑』
、『 棗』
助中焦水穀之精,以生此神。 『芍藥』苦洩,故去之。夫『太陽』合心主之神,外浮於膚表,以火迫劫之,此為逆也。用『桂

一六四
枝加蜀漆龍骨牡蠣湯』 ,啟下焦之生氣,助中焦之穀精,以續外亡之陽,故名曰『救逆』。」
本條之舌證:苔當白,質正常。
本條之針法:
合谷Τ、外關Τ、大陵Τ、間使Τ、 豐 隆 Τ 、 內 庭 Τ 、 足 臨 泣 Τ 。
上二穴取其退表證餘邪,下五穴取其 鎮 驚 狂 , 降 痰 濁 , 和 胃 氣 也 。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
桂枝
桂 枝三
三兩兩(
(去去皮
皮))
,,甘甘草草二二兩兩(
(炙炙)
),生
, 生薑
薑三三兩
兩((切
切))
,牡
, 牡蠣
蠣五五兩兩,
,龍龍骨
骨四四兩
兩,,大
大棗棗十
十二二枚
枚((劈
劈))
,蜀
, 蜀漆
漆三三兩
兩((洗
洗,,去
去腥腥)

。。
右為
右 為末
末,,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二二升升,,先先煮煮蜀
蜀漆漆,
,減減二
二升升,
,納納諸
諸藥藥,,煮
煮取取三
三升升,
,去去滓
滓,,溫
溫服 一升
服一 升。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桂枝去芍藥湯證』而胸腹動劇者。」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主火邪,故湯火傷之煩悶疼痛者及灸瘡發熱者有效。以『牡蠣』一味,
『麻 油』
調塗湯火傷,則火毒忽去,其效可推知矣。」
《方輿輗》本方條曰:
「 不 寐之人,徹夜 雖一目亦不得眠,及於五六夜時,必發狂 , 可 恐 也 。 亟 宜 服 此 方 ,
「 蜀漆」去
心腹之邪積也。』
,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而愈。
一百二十六條:形作「傷寒」
本條辨可汗不可汗之例。
解曰:病形似「傷寒」,言有頭痛發熱之表證也。但其脈不弦緊,非「傷寒表證」之脈,未可汗也。其見脈弱,乃為陰
虛,血脈不足之脈,
《內經》曰:「 諸弱發熱」
,脈弱而發熱,為陰虛發熱,亦未可汗也。陰虛為津液不足,陰虛而發熱,故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必渴,因曰「弱者必渴」。陰虛者,發汗尚不可,如以火迫發汗,則陰更虛而熱更甚,因曰「被火者必譫語」。如發熱脈弱
而見浮者,則為中風之脈證矣,可取汗解之,如四十七 條,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當汗出乃愈。
張隱庵曰:「此形體虛弱而自作寒熱,亦不可以火攻也。形作『傷寒』者,形體自作之寒,非感天之寒邪也。夫正受邪
剋,其脈必弦,邪正相持,其脈必緊,此非外那,故脈不弦緊而但弱也。弱為陰虛,故弱者必渴。若被火攻,則火熱入胃,
神氣虛微,必發譫語。夫弱為陰虛,不但於渴 ,而且發熱矣。得脈浮而氣行於周身 之膚表,則解之當自汗出而愈矣。」

一六五
曾氏曰:「久病虛弱之人,忽作寒熱,發熱而渴,即形作『傷寒』也。醫以外感治之而致敗者,不可勝數矣。」
一百二十七條:
「太陽病」
,以火薰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
《永諸藏書》

本條亦言火攻為害之例。
解曰:「太陽病」,以火薰之法發其汗而不得汗,於是熱不得外泄,其人必煩躁。如熱毒到經絡之中,即不能解,必傷
其營血而為大便下血,清血即圊血, 此亦火邪為害之一,故名火邪。
「到經」,有作「到七日再經」解者。成無己曰:
「此火邪逼血,而血下行者也。『太陽病』,用火薰之不得汗,則熱無
從出,陰虛被火,必發躁也。六日傳經盡,至七日再到『太陽經』,則熱氣當解;「若不解,熱氣逼血下行,必圊血;圊,
廁也。」
方中行曰:
「薰亦劫汗法,蓋當時庸俗用之,燒坑鋪陳,灑水取氣,臥病人以薰蒸之之類是也。躁,手足疾動也。到,
言猶反也。謂徒躁擾而反不得解也。圊血 ,便血也。汗為血之液,血得熱則行,火 性大熱,既不得汗,則血必橫溢 ,陰 盛
者所以下圊也。」
火攻有「燒針」
、「 溫針」
、「 艾灸」
,燒瓦熨背,燒坑而臥,法至不一,病者強弱亦不一,故其害有輕重。一百二十四條
為害最重,一百二十三條與一百二十五條稍次之,此則 較輕,津液未傷,得圊血而火毒隨解。
一百二十八條:脈浮,熱甚,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本條亦言火攻為害之例。
解曰:脈浮熱甚者,此為實也。反以治陽 虛之火灸法施治之,是實症作虛症治 也。於是因火灸之熱而激動經絡 之血上
逆,必使津傷液燥,黏膜乾而咽燥,血管裂而吐血。
成無己曰:
「此火邪迫血而血上行者也。脈浮熱甚為表實,醫以脈浮為虛,用火灸之因火氣動血,迫血上行,故咽燥,
唾血。」
尤在涇曰:
「古法:瀉多用針,補多用灸。醫不知脈浮熱甚為表實,而反灸之,是實以虛治也。兩實相合,迫血妄行,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必咽燥而唾血。」
火灸當指「艾灸」。
「艾灸」能增高血壓,迫血上升,血升則熱升,往往灸後發生口渴咽燥。本條原有實熱,灸之益增
其熱,變症咽燥,吐血,其輕者也。

一六六
一百二十九條: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
血難復也。
本條指示微數脈慎用火攻也。
解曰:病見微數之脈者,慎不可以灸。以微為血虛之脈,血少不能充滿脈管之候也。數為有熱之脈,亦神經衰弱之脈。
其微數之脈者,其人必陰虛,縱有熱,亦 為陰虛發熱之熱。灸能破壞血球,陰虛者 則更虛,有熱者則更熱,故曰「 慎不 可
灸」也。
「因火為邪」,謂火邪之為病也。「 則為煩逆」
,能使發煩也。「 追虛逐實」
,即虛者更虛,實者更實,《內經》所謂「實
實虛虛」之說也。「血散脈中」者,言火毒能使血液流溢,失其常度,散亂於脈中也。 「火氣雖微,內攻有力」,言火灸之毒
雖微,無薰熨之劇,而內攻則甚有力也。 「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言被灸之筋骨被焦灼,血肉被傷難復也,亦所以形容火
力雖微,其為害則甚大也。
程郊倩曰:
「脈浮熱甚,不可灸者,以營分變邪,束血為實故也。若血少陰虛之人,脈見微數,尤不可灸。虛邪因火內
入上攻,則為煩為逆。陰本虛也,而更加 火,則為追虛;熱本實也,而更加火,則 為逐實。夫行於脈中者,營血也 ,血 少
被追,脈中無復血聚矣。艾火雖微,泛行 無禦,內攻有力矣。無血可逼,焦燎乃在 筋骨,蓋氣主煦之,血主濡之, 筋骨 失
其所濡,而火所到處,其骨必焦,其筋必 損。蓋內傷真陰者,未有不流散於經脈者 也,雖復滋營養血,終難復舊, 此則 枯
槁之形立見,維善調護,亦終身為殘 廢之人而已,可不慎歟!」
一百三十條: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
煩,乃自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
本條言火灸能自解之例。
解曰:脈浮,病在表,宜以汗解之。醫用 火灸之,致病邪無從出,且因火灸之 ,其熱更甚,血與熱皆集於上, 於是腰
以下之氣血感不足,神經失養,水液留著 而為麻痹重滯,此亦火逆之為害也。欲其 病自解者,必俟其正氣漸復,氣 血得 活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潑,與病邪作抗拒,先作發煩,能戰勝病 邪,乃有汗出而解。何以知其自汗而解? 以脈浮為正氣,仍有驅病向外之 力, 故


知可汗出而解也。
程郊倩曰 :
「 如 診 得 浮 脈 , 即 是 邪 還 於 表 之 兆 ,切勿妄治其煩,使汗出而當解者反不解也。」
沈明宗曰:
「夫自解證,有從衄解,有從下血而解,有從下利而解,有從小便暗除而解者。此即『太陽』戰汗之一端,
或從脈辨,或從證參,仲景 妙義散見諸篇,務必合參則備。」

一六七
,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
一百三十一條: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
桂湯」

《永諸藏書》

本條為燒針致「奔豚」之治法。
解曰:以燒針之法令其汗,致針孔傷處受寒風,發為腫核而赤腫者,必發「奔豚」
。水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
一壯,以散其寒,復與「桂枝加桂湯」。
燒針為古法,以粗針外裹棉花蘸油燒之, 俟針紅,即撮去油棉而刺入之,為古 人用以取汗之一法。今之瘍醫, 間有用
以決膿於關節之深處不能施刀者,然能此 者已少矣。觀其灸核上各一壯之「各」字 ,知非一針,所針何處則不知耳 。針 處
被寒,核起而赤,乃針孔發生炎腫或成「破傷風症」也。 「破傷風」宜發汗,傷口宜火灸,以散其瘀與殺其菌,故各灸一壯,
復以「桂枝湯」發其汗。以其有衝氣,故再加「桂」二兩以降之。必發「奔豚」者,為施火針時,病者從驚恐中引起水逆,
復以火針猝刺,神經突受刺激,水氣、血氣俱向針處奔集,欲不發「奔豚」亦不可得矣。 「奔豚」者,氣從少腹直向上奔於
胸中也,於此可知所針者在上部。如在下部,則水氣、血氣即向下而不復向上,雖有驚恐能引起水逆,但不能斷其必發「奔
豚」。
如火邪侵入身體之破損處,因「艾灸」、
「火烘」,火氣從瘡口逼入所致,多見煩燥,瘡口焮腫赤色,名曰「破傷火」,
宜「芎黃湯」加「薄荷」
、「 荊芥」
、「 防風」
,不應,加「黃連」四五分,
「黑山梔」二錢,兼小便不利者,合用「導赤散」,
錄此以供參考。
成無己曰:「燒針發汗,則損陰血而驚動心氣,針處被寒,氣聚而成核。心氣因驚而虛,賢氣乘寒氣而動,發為『奔豚』。
《金匱要略》曰:『病有「奔豚」,從驚發得之』
。腎氣欲上乘心,故其氣從少腹上衝心也。先灸核上以散其寒,與『桂枝加
桂湯』,以泄『奔豚』之氣。」
方中行曰:
「燒針者,針性寒,必須先燒使之溫,而後可用也。 『被寒』,言寒遂從針穴反得又入也。『核』
,謂針穴處肉
變紅腫高超如核也。
『奔 豚 』
,腎之積名也。
『 氣從少腹上衝心』
,『奔豚』證發作之狀也。蓋人之素有腎積者,因針穴處寒得
入之,其積遂發,則氣自少腹上逆而衝心 ,狀若驚豚突前而奔走,故曰『奔豚』也 。灸其核上者,所以散其寒也。 與『 桂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枝湯』者,解其欲自解之肌也。加『桂』者, 『桂』走陰而能伐腎邪,故用之以泄『奔豚』之氣也。然則所加者『桂』也,
非『枝』也。方出增補,故有成五兩云耳。」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浮而弦;苔當薄白。
本條之針法:

一六八
章門Τ、中極Τ、三陰交Τ。
桂枝加桂湯方:
即桂
即 桂枝
枝湯湯加
加桂桂枝
枝二二兩
兩。。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本方治『桂枝湯證』而上衝劇者。」
《證治摘要》曰:「
『 桂枝加桂湯』治氣自少腹上衝者。」
一百三十二條:火逆,燒針汗之,因煩燥者,
「桂苓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本條為火逆燒針誤治救逆之法。
解曰:先為火逆,又復燒針而汗之,因而引起水逆煩躁 者 , 以 「 桂 」
、「苓」化水除煩,
「龍」、
「牡」鎮靜安躁治之。
原文為「火逆,下之,因燒針」
,一誤三誤,僅引起煩躁一證,決無此輕淺病證。山田氏曰:「『下之』二字,莫所主當,
必是衍文,宜刪。(中略)
『桂枝甘草湯』條云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由此考
之,此條亦為發汗過多之發明矣。」陳遜齋氏改為「火逆,燒針汗之」,其意與山田氏同。以火攻與燒針,俱為劫汗之法,
茲從之。此證雖兩誤,變證則極輕。
本條之針法:
巨闕Τ、建里Τ、三陰交Τ。
以「巨闕」
、「建里」降水逆以除煩,「三陰交」助二穴以降逆治躁。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挂枝
挂 枝一
一兩兩,
,甘甘草
草二二兩
兩,,龍
龍骨骨二
二兩兩,
,牡牡蠣
蠣二二兩
兩,,茯
茯苓苓四
四兩兩。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右五
右 五味
味為為末
末,,以
以水水五
五升升,
,煮煮取
取一一一
一升升半
半,,去
去渣渣,
,溫溫服
服八八合
合,,日
日三三服
服。。
本方之主證:為陽虛心悸而煩躁者。
一百三十三條:
「太陽」
、「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
本條為上十條之總結,暗示無病不得用溫針也。
解曰:「太陽」、
「 傷寒」等證,加火 灸 、 火 針 治 之 者 , 必 為 驚 煩 、 驚 狂 也 。

一六九
本條為總結以上十條,「 太 陽病」用燒瓦 熨背,火劫發汗,
「 傷 寒」用火迫、火薰 、 火 灸 、 燒 針 , 都 成 驚 煩 躁 擾 , 故 於
此以「加溫針,必驚也」包括之,示人慎用之意也。
《永諸藏書》
辨太
辨 陽病
太陽 脈證
病脈 併治
證併 法中
治法 篇小
中篇 結
小結
太陽病之表證表脈,上篇已詳示,此篇重 申其脈證。表證表脈祇宜汗解,如醫 者不察而誤下,則為逆治。何謂 逆治?
即違反治療規律。病必增加,而原有證象仍在者,應以原來之證狀用主要藥,再加減之以應急措施。例如四十八條: 「下之
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因逆治後而見呼吸系型之變態,故加「厚朴」 、
「杏仁」以鎮咳祛痰,用於氣
管之發炎性喘息。如為汗後而喘甚者,又非「厚朴」、「杏仁」與「桂枝湯」所能治療,宜「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治療之,
故四十九條謂:
「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如醫者先發汗而病仍不解,不敢再發汗而妄
用下劑,幸無變故,因此再指示脈浮,恐其再誤,更指示用「桂枝湯」 ,亦即指示表證祇宜汗解。四十七條至五十條即「桂
辨太陽病脈證併治法中篇小結

枝湯」之主要證候。
仲景 先 師 學 說 之 可 貴 處 , 就 是 很 詳 細 的 指 示 我 們 , 一 病 有 一 病 的 主 要 藥 , 一 證 有 一 證 之 的 對 藥 , 如 「 太 陽 病 」 之 脈 ,
詳細的分以浮緩與浮緊,有汗或自汗。脈浮緩者為「桂枝湯證」 ;無汗,脈浮緊,則不是「桂枝湯」可以解決,而是「麻黃
湯證」。
「 麻黃素」對擬交感神經作用大致 和腎上腺素相似,另有中樞興奮的作用, 有 血 管 收 縮 , 支 氣 管 鬆 弛 , 胃 腸 平 滑 肌
舒張弛緩,故有治喘及消解黏膜充血的功 效。所以我們中醫說它是肺家之專藥,發 汗解肌,但是藥量不足則證狀輕 減而 不

一七○
解,藥量太過則有汗多「亡陽」。 「亡陽」即汗出惡寒而有衰竭現象,或者身體壯實,則有煩躁,目瞑,甚致衄血,衄血後
往往可以解除病苦。目瞑者,因「麻黃」 有散大瞳孔之作用。煩躁者,中樞興奮過 甚之故。衄血是血管收縮,鼻黏 膜之 微
血管因壓力而破裂。況且浮緊脈之緊,即 血管壁之收縮的緣故。如五十二條說: 「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因周
圍動脈收縮,汗腺亦因之緊閉,若其人素 質易衄者,鼻黏膜毛細血管容易破裂,因 衄而體溫的發散,散熱中樞興奮 ,引 起
皮膚汗腺同時的作用,熱因輻射、對流、蒸發而降低。
中醫的辨證論治是臨床上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識,取法都自《傷寒》和《金匱要略》兩書。因為仲景書以病脈證治為主
要,如脈之浮緊、浮數和面色、神情、呼 吸、全身證狀都很詳細的分析。如五十三 條之二陽併病的一系列症狀,結 語以 脈
濇為點清眉目;五十八、五十九二條之用 「桂枝湯」的主要目的為調和營衛;六十 條之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 ,仍 用
「麻黃湯」
;但九十四條則說衄家不可發汗;九十五條亡血家不可發汗。如果細玩文義,都有交代。六十條之可發汗,因其
鼻衄後,證未解除;而九十四條則衄家不 可發汗,因為體質素易衄血,血液之虧耗 可知;九十五條之亡血家則更甚 矣, 吐
血、欬血、大便血等,都是亡血,血液消耗更 甚,所以不能發汗,如果誤犯,必致 陽亡於外,陰竭於內,不可救治矣。
若醫家不細心觀察,湯藥雜投,如病人抵抗力強,尚可自愈,否則變端不測,如六十三、六十四兩條,一則陰陽自和,
一則小便若能自利可自愈,所以仲景師有應急措施的「四逆湯」、「乾薑附子湯」
、「新加湯」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芍藥甘草附子湯」、
「茯苓四逆湯」等等,都因抵抗力不足而變證者。總之,表證不可用裏證藥,如表裏俱病者,宜先解
表,然後攻裏。尚且不知其抵抗力之強弱者,「梔子鼓湯證」之虛煩嘔吐,而八十九條又有「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的禁忌。本篇禁忌的條文不少,如嘔家不可用「建中湯」,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淋家不可發汗,瘡家不可發汗,衄家不可
發汗等等。在九十八、九條:「本先發汗而反下之,此為逆也」,就是說應當先發汗,而不先發其汗,反用攻下,這是違反
了法則。「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這是很明確的應當先下與先汗的治
法,但亦不能教條主義的使用,而應該活用。所謂辨證 論治,如一百條的救裏和救表是清楚的。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因此趙晴初說:「古人隨證以立方,非立方以待病。」又曰:「拘方治病,病必殆」。就是說一定要辨證正確,才能定治
法,絕對不是某方一定治某病,某病一定用某方。古人說:「膠柱鼓瑟,必敗之道也」。以一死方來治活病,人命其何堪哉!
同樣一病,人之體質各有不同,環境不同,職業不同,性情不同。我國醫學的可貴處就是統一整體觀念的。仲景的學說就
是可貴於辨證論治。
附錄:

一七一
伯州
伯 州散
散::
反鼻霜(即腹蛇)、津蟹霜(即河蟹。今用鼴鼠霜代之。)
、角石霜(即鹿茸。今多用鹿角霜代之)各等分。
《永諸藏書》

上藥各別為末,混和之,每日服二回或三回, 每回服五分至一錢。飲酒者可用酒沖服。
主治惡毒之不易發出者。劉泗橋曰:此散 為亢奮性溫藥。故內臟有急性炎證者 ,假令雖有以上之適應症,決然 不可用
之。若誤與之,則反助長炎症。宜注意。
梅肉
梅 肉散
散::
輕粉、巴豆各五分,乾梅肉、山梔子各一錢。
右四味,各別為末,合而為散。若散不易服, 則為丸亦佳。頓服一分至二分五厘。
辨太
辨 陽病
太陽 脈證
病脈 并治
證并 法下
治法 篇
下篇
一百三十四條: ,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
「太陽病」
饑,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本條論吐法之弊。
解曰: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醫與吐法取汗,今吐後自汗出,外證已解,不復惡寒發熱,但脈搏未能正常,其關上
之脈細而且數,所以然者,以醫吐之過也。因關脈候胃氣,脈細為胃之津液因吐而虛,脈數為胃平滑肌因吐之刺激而發炎,
此為胃因吐而致液虛發熱。在「太陽病」 一二日間吐之者,則胃之消化機能尚未減 退,所以自覺饑餓欲食,但口不 能食 ,
因嘔吐中樞尚在興奮階段,未入抑制階段 ,舌上味蕾被吐藥刺激後,而得食即欲泛 吐,即反射性之嘔吐樣。如在得 病三 四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日後而使之吐者,胃之平滑肌因受刺檄而 「賁門」作保護性之收縮,所謂神經反射 性嘔吐,故糜粥之熱刺激後,又 引起 嘔


吐中樞之反射性興奮,故不喜糜粥,欲食 冷食。因胃內輕度發炎,嘔吐中樞調節紛 亂,為朝食暮吐之周期性或發作 性之 反
射性嘔吐,中醫所謂嘔吐傷胃,實則消化道之逆蠕動所致,因醫以吐藥刺激所致,故曰「此為小逆」。

一七二
吐法為古代醫家治療法則之一。張戴人以吐法治宿疾,名噪一時。此時不復聞中醫用吐法矣。
方中行曰:
「此原病變由於誤治,因復推其未為太過,亦嚴警戒之意。 『 關上』
,脾胃之部位也,細則為虛,數則為熱,
所以知其誤於治也。『一二日』,言病之初,猶在『太陽』也。『腹中饑』,陽能化穀,而吐後胃虛也。 『口不能食』,胃被傷
也。
『三四日』,病在『陽明』也。『欲食冷食』,『陽明』惡熱也。朝自『寅』至『辰』, 『 少陽』之王時,『 少陽』未病,故
飲食如常也。暮自『申』至『戌』,『陽明』之王時,『陽明』胃傷,故當其時則吐也。 『小逆』 ,言脈未甚變,邪未亂傳,但
以吐傷其胃氣,致使止妨於飲食,所以猶得為小逆也。 然逆雖曰小,君子必求無過而後可,是故致戒如此。」
本條之針法:
針中脘、足三里,可立愈,不須服藥,或與「吳茱萸湯」治朝食暮吐,「大黃甘草湯」治饑而不欲食。
一百三十五條:
「太陽病」
,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者,此為吐之內煩也。
本條亦言吐法之弊。
解曰「太陽病」而與吐法,但「太陽病」 當惡寒,今反不惡寒而惡熱,不欲近 衣,此為吐傷胃中津液,胃中乾 燥化熱
而為煩也。故曰「此為吐之內煩」也。
《金鑑》曰:「『太陽病』吐之,表解者當不惡寒,裏解者亦不惡熱,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者,是惡熱也。此由吐之
後,表解裏不解,內生煩熱也。蓋無汗煩熱,熱在表,『大青龍證』也;有汗煩熱,熱在內, 『白虎湯證』也;吐下後心中
懊,無汗煩熱,大便雖硬,熱猶在內,『 梔 子豉湯證』也;有汗煩熱,大便已硬,熱 悉入府,
『 謂 胃承氣湯證』也。今因
吐後生煩熱,是為氣液已傷之虛煩,非未經汗下之實煩也,以上之法,皆不可施,惟宜用『竹葉石膏湯』 ,於益氣生津中清
熱寧煩可也。」
本條之針法:
針間使、足三里、內庭,亦可立愈,與「竹葉石膏湯」亦佳。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一百三十六條: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胃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
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本條言發汗太過,致陽微胃寒而致吐。
解曰:病人脈數,數為脈之頻率,數脈之 見,因血液溫度超過正常,刺激神經 ,使心搏加速,故為熱象。如果 胃熱,

一七三
應消穀善饑欲食,因胃神經受熱刺激而興 奮亢盛,則胃蠕動增加,消化液亦同時分 泌增加,故能善饑欲食。而今反 吐者 ,
神經衰弱,或因水分消耗過多,臟燥等所引起神經性嘔吐。條文中「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胃氣虛,脈乃數」 ,即發汗過多
之明證。水分蒸發太過,同時散熱多而產 熱量不能抗衡,以致內臟及各部組織均現 缺乏水分之現象,心臟努力增加 搏動 ,
《永諸藏書》

以運血至各部組織,而脈現數象。故蕭萬輿曰:「蓋數本屬熱,而真陰虧損之脈,亦急數也。然愈數則愈虛,而愈虛則愈數,
一有差誤,死生反掌。」本條之脈數當屬虛者,熱亦為客熱,客熱非稽留熱,如客之不時往來,故熱亦屬虛,故不能消穀,
而反嘔吐。胃之神經呈阻抑狀態,蠕動遲緩,故曰「胃中虛冷」。
尤在涇曰:「脈數為熱,乃不能消穀,而反吐者,浮熱在上,而虛冷在下也。浮熱不能消穀,為虛冷之氣逼而上浮,如
客之寄,不久即散,故曰『客熱』
。是雖脈數如熱,而實為胃中虛冷,不可更以清藥益其疾也。按數為客熱,數而無力可知。」
本條之針法:
針「間使」
、「中脘」
、「足三里」三穴。用輕刺激法,亦能立愈。
一百三十七條:「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欲極
吐下者,與「謂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極吐下,故知也。
本條為辨吐之寒熱而定治法。
解曰:
「 太陽病」
,過經已十餘日,心下溫溫然,悶熱欲吐,以胸中有炎症,故胸中作痛。如正常為實熱,大便應燥結,
而反見溏與腹微痛,又似腸中有虛寒,但 鬱鬱為煩復似熱,故必審其先吐時是欲亟 吐亟下為快者,則胃中有熱也, 宜「 調
胃承氣湯」下之。若不爾者,則為虛寒, 不可與也。若但欲嘔,胸中痛,微溏,又 似「柴胡證」而實非「柴胡證」 也, 以
微溏非「柴胡證」之所有也。以嘔亟欲吐下為 胃中有熱,故知為「調胃承氣證」也。
心下溫溫欲吐,是胃有積熱,欲吐不得吐 也。胸中是食管,胃熱延及食管而作 痛也。鬱鬱微煩,為胃中有熱, 欲吐不
得吐,無可如何之情狀也。欲嘔,胸中痛,似「柴胡證」,便溏則又非「柴胡證」。胃中熱,大便應燥不應溏,今便溏,腹
滿,又似「太陰證」
,病 證 在 疑 似 之 間 , 故 以 先 此 時 自 欲 亟 吐 下 作 定 評 , 虛 實 裏 熱 即 可 於 此 分 矣 。
陳修園曰:「病症在疑似不可定之際,必求諸病人之情。『太陽病』既已過經不解,當辨其留於何經之分,而不必泥於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所值之氣。約計十有餘日,或留於『陽明 』之分,則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以心 下與胸中為『陽明』之所主也, 或留 於


『太陰』之分,則大便反溏而腹微滿,以 大便與腹為『太陰』之所主也。胃絡上通 於心,脾脈又上膈注心,脾胃不 和, 故
鬱鬱微煩。然以上諸證,或虛或實,不無 疑義,必須審病人之情,先此十餘日之時 ,自料其病,若欲極吐極下而後 適其 意
者,此胃實也,可與『調胃承氣湯』以和 胃氣。若不爾者,為虛證,則不可與。若 但欲嘔而無心下溫溫證,但胸中 痛而 無

一七四
鬱鬱微煩證,但微溏而無腹滿譫者,此且非『柴胡證』,況敢遽認為『承氣證』乎!然則『承氣證』從何處而得其病情乎?
以其嘔即是溫溫欲吐之狀,故知先此時自欲極吐下也。」
一百三十八條: ,六七日表證仍在,下之,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滿,小
「太陽病」
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
「抵當湯」主之。
本條為「蓄血證」最重之治法。
解曰:「太陽病」六七日,醫與下之而表證仍在,脈則轉為微而沉,法當成「結胸」,其人不「結胸」而發狂,是邪熱
陷於下焦,邪熱下陷,其血互結而瘀滯,瘀毒犯胸而發狂。瘀熱結於下焦,少腹當滿,但水結下焦腹亦滿,以小便利
不利別之。以小便自利者,為瘀血也,下其血則可愈。所以成為下焦蓄血者,以誤下,「太陽」之表熱隨經而下,與血結於
下焦故也。當以「水蛭」、
「虻虫」、
「桃仁」、
「 大黃」專事破瘀之「抵當湯」攻之。
湯本 氏 曰 :
「『太陽病』經過六七日,已下之後,尚有頭痛,發熱,惡寒等證,加以脈微而沉者,實由誤下而表熱內陷
於下腹部,與已有之瘀血相合成為少腹滿,餘波所及,遂達上部而發狂也。蓋其熱專迫血而不與水結,故上不『結胸』,
下無小便不利,且表證雖如仍在,而實則 僅為其痕跡,餘則陷入內部,與瘀血合而 變為諸症。故用本方下其瘀血, 則熱 亦
隨之而泄,前症於以治矣。」
《金鑑》曰: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者,脈當浮大。若脈微而沉,則是外有『太陽』之表而內見『少陰』之脈,
乃『麻黃附子細辛湯』證也。或邪入裏,則為『結胸』,
『藏結』之證。今既無『太陽』、『 少陰』兼病之證,而又不作『結
『藏結』之病,但其人發狂,是知『太陽』隨經,瘀熱不結於上焦之衛分而結於下焦之營分也。故少腹當滿,而小
胸』、
便自利者,是血蓄於下焦也。下血乃愈者,言不自下者,須當下之,非『抵當湯』不足以逐血下瘀,乃至當不易之法也。」
陳遜齋氏曰:
「其人發狂,便知內有蓄血,更無問其小便自利與否之必要。然本論蓄血之症每提及小便自利者,何也?
蓋少腹硬滿,有『血結』,有『水結』
,有『血水兩結』;
『血結』必見狂妄,如『桃仁承氣證』是也。『水結』必小便不利,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五苓散證』是也。『水血兩結』必小便難,少腹滿如墩狀,如『大黃甘遂證』是也。本節之症,
『血結』已無疑問,而有
無『水結』
,則尚不可知,故必審其小便自利,方能證實是單純『血結』。」
《傷寒論述義》曰:「瘀血者,血失常度,而瘀蓄於下焦者是也。蓋邪熱壅滯於血中,故相搏而為瘀。惟其為瘀也,血
即水類,故必就下,以結於少腹,其證有結日尚淺而病勢劇者,有結日已深而病勢慢者,治法隨之而不同。結淺而病劇者,
『桃核承氣湯證』是也。此蓋由於失汗而 邪氣內併所致,其結未緊,故熱未斂而勢 殊劇,所以宜急用此方逐而利之 也。 結

一七五
深而病慢者,為『抵當湯丸證』,大抵亦因失汗而其結已緊,其熱已斂,故其勢殆慢,是雖所以專宜破潰之,但更有輕重,
以是有湯丸之分。『桃核』之血多結於得病之後,『抵當』之血多結於得病之先,然亦未可一律論也。然均是屬實,乃『陽
《永諸藏書》

明病』之類變也。」
本條之舌證:舌質當為紫紅色,苔當黃或黑。
本條之針法:
中極Τ、血海Τ、三陰交Τ、太衝Τ、間使Τ。
上五穴皆以強刺激法,以鼓動經絡之生理發生 機轉,可收「抵當湯」同樣之效果。
抵當湯方:
水蛭
水 蛭三
三十十個
個((熬
熬))
,,虻虻蟲蟲三三十十個個((去去翅翅))
,桃
, 桃仁
仁二二十
十個個(
(去去皮
皮尖尖)
),大
, 大黃
黃三三兩
兩((酒
酒洗洗)

。。
右四
右 四味
味,,以
以水水五
五升升,,煮煮取取三三升升,,去去滓滓,,溫
溫服服一
一升升,
,不不下
下再再服
服。。
「治有瘀血者(凡有瘀血者有二:少腹痛而小便快利者,其一。腹不滿而其人自覺
本條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
滿者,其二。急則以湯,緩則以丸)。」
「小腹滿,小便自利而發狂者。」又: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 「善忘,大便而反通易,易色黑者。」又:
「脈浮 數
而善饑,大便不通者。」又:「經 水 不 利 者 。 」
《方輿輗》曰: ,曰『少腹滿』
「此方曰『蓄血』 ,比諸『桃核承氣湯證』,其病沉結而根深蒂固,至此,不以『水蛭』、
『虻蟲』之類,不能攻之。以上二方,可詳考本論而盡其變化。」又曰:「上症凡體虛者多患之。夫體虛者,雖瘀血在少腹,
但不可專攻。然不攻則病又不去。善哉!陳自明於此方中去『大黃』加『地黃』用之,名曰『通經丸』 ,僅一味之加減,克
盡守攻之能事,孫吳兵法,亦不足過。余嘗以 此四味,水煎以治『乾血勞』甚效。」
一百三十九條: ,身黃,脈沉結,少腹,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
「太陽病」 「抵當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湯」主之。
本條為少腹硬,審其有瘀無瘀之辨。
「太陽病」少腹,為有蓄血,亦有非蓄血者。身黃,脈沉結,小便利者,即為無血。如小便自利,其人如狂,
解曰:

一七六
乃為血證之諦,方可與「抵當湯」。
少腹,有「水結」
,有「血結」,有「水血兩結」
,上條已言之矣。仲師以「抵當湯」為峻劑,不可妄用,恐人以少腹
 即認為蓄血,特提出以辨之歟。
身黃者,為熱無出路,熱度高張,血球破 壞,血色素遊離,借膽汁溶入血中, 成為溶血性黃疸也,方書謂熱與 溼鬱蒸
而成,稱為「陽黃」者是也。
「身黃,脈沉結,少腹,小便不利者,胃熱發黃也,可與「茵陳湯」
成無己曰: 。身黃,脈沉結,少腹,小便自利,
其人如狂者,非胃中瘀熱,為熱結下焦而為『 蓄血』也,與『抵當湯』以下蓄血。」
喻嘉言曰:
「此一條,乃法中之法也。見血證為重證,『抵當』為重藥,恐後入辨認不真,不當用而誤用,與夫當用而
不敢用,故重申其義。言身黃,脈沉結, 少腹滿三者,本為下焦蓄血之證,然只現 此,尚與發黃相鄰,必如前條之 其人 如
狂,小便自利,則血證無疑。舍『抵當』 一法,別無他藥可代之矣。又曰小便不利 何以見其非血證耶?蓋小便不利 ,乃 熱
瘀膀胱無形之氣病,為發黃之候也。小便 自利,則膀胱之氣化行,然後少腹滿者, 尤為有形之蓄血矣。庸工不能辨 證, 實
於此等處未著眼耳。」
錢天來曰:
「此又以小便之利與不利,以別血證之是與非是也。身黃,遍身發黃也。沉為在裏,而主下焦。結則脈來動
而中止,氣血凝滯,不相接續之脈也。」
一百四十條:
「傷寒」
,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本條為叮嚀下焦蓄血,非此藥不可之意。
解曰:「傷寒」有熱,結於下焦,其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瘀血之候也,當下之,宜「抵當丸」,不可
用他藥。「餘」作「他」字解。
成無己曰:「『傷寒』有熱,少腹滿,是蓄血於下焦。若熱蓄津液不通,則小便不利。其熱不蓄津液而蓄血不行,小便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自利者,乃為『蓄血』,當與『桃仁承氣湯』、
『抵當湯』下之。然此無身黃、屎黑,又無善忘發狂,是未至於甚,故不可餘
駃峻之藥也,可與『抵當丸』小可下之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都沉細,沉結,細數;舌質之色 呈不顯明,如黑黯色狀,亦有如常者。
本條之針法:同一百三十八條。
抵當丸方:

一七七
水蛭
水 蛭二
二十十個
個((熬
熬))
、、虻虻蟲蟲二二十十五五個個((熬熬,,去去翅翅))
、桃
、 桃仁
仁二二十
十個個(
(去去皮
皮尖尖)

,,大大黃黃三三兩兩((酒酒浸浸)
)。

右四
右 四味
味,,杵
杵分分為
為四四丸丸,,以以水水一一升升,,煮煮一一丸丸,,取取七
七合合服
服之之,
,晬晬時
時當當下
下血血,
,若若不不下下者者,,更更服服。。
《永諸藏書》

「比『抵當湯』為輕,無發狂、如狂等證,惟滿而不,方亦四之一耳。」
本 方 之 主 證 : 山 田 正 珍氏 曰 :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余家用此方,以右四味為末,煉蜜為丸,分八丸,以溫酒咀嚼下之,日服二丸,四日服盡,
不能飲酒者,白湯送下。」又曰:「產後惡露不盡,凝結為魂,成宿患者,平素雖服藥,然常難收效,其後再有分娩,用此
方服之,不過十日,塊可盡消。」
方有執曰 :
「上條之方,變湯而為丸,名雖丸也,而猶煮湯焉。」
陶弘景曰 :
「晬時即周時,由今旦至明旦也。」
一百四十一條:
「太陽病」
,以飲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裏急也。
本條言飲水多,以小便利不利而為心下悸與苦裏急之義。
解曰:「太陽病」,小便利者,為內無熱,如飲水多,則內寒停飲,必為心下悸;若小便少者,為內有熱,飲水多,水
蓄膀胱不得泄,必苦裏急。
成無己曰:
「飲水多而小便自利者,則水不內蓄,但腹中水多,令心下悸。
《金匱要略》曰:
『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
者則悸。』飲水多而小便不利,則水 蓄於內而不行,必苦裏急也。」
尤在涇曰:「病在『太陽』之時,裏熱未甚,水液尚通,其外雖病,而其內猶晏如也,故不可多飲水,設飲水多,必停
於心下為悸。所以然者,裏無水不能消水,心屬火而畏水,水多凌心,故惕惕然跳動不寧也。然使小便自利,則停水自行,
雖悸猶當自愈。若小便不利而少,則水不下行 ,積於膀胱,必苦裏急。裏急者,小便欲下而 不能,則少腹奔迫急痛也。」
二百四十二條:問曰:病有「結胸」 ,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何謂
,有「藏結」
「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藏結」
。舌上白苔滑者,難治。
本條辨明「結胸」與「藏結」之異同。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解曰:本條以問答之詞說明「結胸」、
「藏結」之異同。「結胸」者,邪熱與水毒結於胸脘之部,按之則痛甚,其脈則寸
浮而關沉,即名曰「結胸」。寸浮,為病在上也;關沉,為病在膈而沉結也。「 藏 結」者,為陰寒結於臟,亦如「結胸」之
在胸脘之部而按之痛者,惟以在臟而不在 腑,能飲食如故耳。因屬陰寒,故為時時 下利。其脈亦寸浮關沉,以病屬 陰性 ,
脈較為細小耳。「藏結」者,如見舌苔白滑,則其內部之陰寒更甚,為不易愈候矣。

一七八
成無己曰:「『結胸』者,邪結在胸;
『藏結』者,邪結在藏。二者皆下後邪氣乘虛入裏所致。下後邪氣入裏,與陽相結
者為『結胸』,以陽受氣於胸中故爾;與陰相結者為『臟結』,以陰受之則入五臟故耳。氣宜通而塞,故痛。邪結陽分,陰
氣不得上通;邪結陰分,則陽氣不得下通。是二者,皆心下痛。寸脈浮,關脈沉,知邪結在陽也;寸脈浮,關脈小細沉
緊,知邪結在陰也。陰結而陽不結,雖心下結 痛,飲食亦自如故,陰氣乘陽虛而下,故時時 自下利,陰得陽則解。
『 藏 結』
得熱證多,則易治;舌上白苔滑者, 邪氣結胸中亦寒,故云難治。」
《金鑑》曰:
「按此條舌上白苔滑者難治句,前人舊註單指「藏結」而言,未見明悉,誤入不少。蓋舌苔白滑,即「結
胸證」具,亦是假實;舌苔乾黃,雖「藏結證」具,每伏真熱。「藏結」陰邪,自滑為順,尚可溫散;陽邪見此為逆,不堪
攻下,故為難治。由此可知著書立論,必 須躬親體驗,真知灼見,方有濟於用,若 徒就紙上陳言,牽強附會,又何 異按 圖
索驥耶。」
一百四十三條:
「藏結」
,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本條重復申述「藏結」之證狀與戒不可攻。
解曰:
「藏結」為陰寒證,別無陽證,故無往來寒熱。因無熱,故其人靜而不煩,如舌上苔滑者,為裏寒已甚,不可攻
下。
成無己曰:
「『藏結』於法當下,
『無陽證』為表無熱,『不往來寒熱』為半表半裏無熱,
『其人反靜』為裏無熱。經曰:
『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以表裏皆寒,故不可攻。」
柯韻伯曰: 「『結胸』是陽邪下陷,尚有陽證見於外,故脈雖沉緊,有可下之理。 『藏結』是積漸凝結而為陰,五臟之陽
已 竭 也 , 外 無 煩 躁 潮 熱 之 陽 , 舌 無 黃 黑 芒 刺 之 苔 , 雖 有 滿 之 證 , 慎 不 可 攻 ,
「理中」、「四逆」輩溫之,尚有可生之義。」
一百四十四條: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 。所以成「結胸」者,以
。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下之太早故也。
本條點明「結胸」與「痞」之形成為下之太早之故。
解曰:病有發熱惡寒之陽證,不與發表而反下之,則熱邪下陷,結於胸中而為「結胸」 。若病屬無熱惡寒之陰證,不與
溫劑而反下之,則陰邪內陷而作「痞」。所 以 成 「 結 胸 」 與 「 痞 」 之 原 因 , 乃 為 下 之 太 早 之 故 有 以 致 之 也 。
本論「結胸」有「大結胸」
、「小結胸」
、「水結胸」、
「 熱實結胸」、
「寒實結胸」之分。
「大結胸」與「熱實結胸」不按而

一七九
痛。「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時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滿而痛不可近者。又「傷
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 「大陷胸湯」主之是也。
「小結胸」按之乃痛,如「小結胸病」,
《永諸藏書》

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宜「小陷胸湯」是也。 「水結胸」則無大熱而頭汗出,如「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
在胸脇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是也。「寒實結胸」則無熱,如「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白散」是也。
成無己曰:「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而反下之,則表中陽邪入裏,結於胸中為『結胸』。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而
反下之,則表中陰邪入裏,結於心下為『痞』。」
錢天來曰:
「『發於陽』者,邪在陽經之謂也。『發於陰』者,邪在陰經之謂也。
『反下之』者,不能下而反下也。兩『反
下』其義迥別,一則以表邪未解而曰『反下』,一則以始終不可下而曰『反下』也。」
陳遜齋氏曰: 「『痞結』之性質同於『藏結』,
『痞結』之部位同於『結胸』,故『結胸』、
『痞結』、
『藏結』,實三鼎足分
立者也。『藏結』
、『結胸』之分,在一陰一陽; 『藏結』、
『痞結』之分,在一虛一實。」
陸淵雷氏曰: 「『結胸』之病,其人膈上本有水飲,因誤下『太陽』,熱陷於裏,與水相結,遂成惡侯者也。 『痞』即胃
炎,本無水飲。其成也,有由於誤下『太陽』者,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 。
『傷寒』、『中風』
,醫反下
之 , 其 人 下 利 , 日 數 十 行 , 穀 不 化 , 腹 中 雷 鳴 , 心 下 痞 。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皆是也。有由
於誤下『少陽』者,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 『柴胡證』具,而以他藥下之云云,若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是也。
亦有不因誤下而成者,『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是也。然未有由於誤下陰證者。陰證誤下,當為『亡陽』
虛脫,豈但『痞』而已乎?」
一百四十五條:
「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本條言「結胸」有如「痙」之狀與其治法。
解曰:「結胸病」,有頭不痛而項強,不惡寒而汗出,如「柔痙」之證狀者,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治之。
成無己曰:「『結胸』病項強者,邪結胸中,胸膈結滿,心下緊實,但能仰而不能俯,是項強,亦如『柔痙』之狀也,
與『大陷胸丸』,下結,泄滿。」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本條之「結胸」,項強如「柔痙」狀,不言熱,不言痛,殆指「雞胸」證言。和久田氏曰:「胸骨高起,心下亦按之
而不痛,常項背強,俗名『鳩胸』,亦所謂『龜胸』也。此症多得之胎毒,非一時之劇症,故無伏熱或手不可近之痛。論曰:
『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如『柔痙』者,是因『結胸』之毒及於項背,因之項背

一八○
亦強如『柔痙』,用『大陷胸丸』下之,則強者和而如常人矣。」
凡攻胎受之病或血塊等陳痼之證,湯藥反不能攻其結毒,故以丸藥治之,是故所謂「龜胸」、 「龜背」及「瘂癇」等胎
毒,其毒漸增,致成傴僂,則成終身廢疾 ,皆「大陷胸丸」所治也。然此方為攻擊 之劑,不可日日用之,是當審其 外證 ,
每日用「小陷胸湯」
、「 旋覆代赭石湯」
、「 半夏厚朴湯」
、「厚朴生薑半夏人參湯」之類,再加以「灸灼」
,隔五日、七日,以
「大陷胸丸」攻之。
「謂病『結胸』者,不僅心下滿,項部亦強,其狀恰如『柔痙』,以『大陷胸丸』瀉下之,則復
湯本求真 氏 之 註 曰 :
常態之意也。而如『柔痙』狀者,柯氏所謂頭不痛而項猶強,不惡寒而頭汗出,故如『柔痙』狀也。故信如此說,似即『葛
根湯證』之項背強急,不頭痛,不惡寒,而自汗出者也。又此證所以不用『大陷胸湯』而用丸方者,如山田氏云: 『凡「結
胸」有熱者,用「大陷胸湯」下之;其無熱者,宜用「大陷胸丸」下之。論云:過經語者,以有熱故也,當以湯下,而
醫以丸藥下之,可見非其治也。蓋丸方本為無熱者而設 也』 ,如上述,以本非熱症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結胸無熱者,其 脈 大 多 沉 微 , 舌 色 正 常 或 淡 。
本條之針法:
身柱Τ、大椎Τ、風池Τ、肺俞Τ、膈俞Τ、太淵Τ、 中府Τ、膻中Τ、彧中Τ、上脘Τ、豐隆Τ。
以上數穴,須每間二日針一次,間七日以「巴豆」
、「黃連」研粉,填臍中灸七壯,以病去為度。
大陷胸丸方:
大黃
大 黃半
半斤斤,
,葶葶藶
藶半半升
升((炒
炒))
,,芒芒硝硝半半升升,,杏杏仁仁半半升升((去去皮皮尖尖,,熬熬黑黑))


右四
右 四味
味,,搗
搗篩篩二
二味味,
,納納杏
杏仁仁、、芒芒硝硝,,合合研研如如脂脂,,和和散散。。取取如如彈彈丸丸一一枚
枚,,別
別搗搗甘
甘遂遂末
末一一錢
錢匕匕,
,白白蜜
蜜二二合
合,,水
水二二升
升,,煮
煮取取一

升,
升 ,溫
溫頓頓服
服之之,
,一一宿
宿乃乃下
下。。如
如不不下下,,更更服服,,取取下下為為效效,,禁禁如如藥藥法法。。
本方之主證:
《金鑑》曰:「
『大陷胸丸』治『水腫』、
『 腸澼』之初起,形氣俱實者。」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東洞先生晚年,以『大陷胸湯』為丸用之,一如『理中』
、『抵當』二丸,瀉下之力頗峻。
然若毒聚胸背,喘鳴咳嗽,項背共痛者,則以此方為勝。」又:
「治痰飲疝癥,心胸痞塞結痛,痛連項背臂膊者,或用湯藥,
隨其宜而兼用此方亦佳。」
一百四十六條:
「結胸證」
,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本條示「結胸證」不可下者。

一八一
解曰:「結胸證」之脈浮大者,為表邪猶盛,下之則胸結愈甚,故不可下,下之則死。
成無己曰:「『結胸』為邪結胸中,屬上焦之分,得寸脈浮,關脈沉者為在裏,則可下。若脈浮大,心下雖結,是在表
《永諸藏書》

者猶多,未全結也,下之重虛,邪氣復結,則難可制,故云『下之則死』。」
陳遜齋氏曰:「 脈大有虛實兩說:
『陽明』脈大,是大而實也。脈大為勞,是大而虛也。大而實者,是充血作用,下之
可降低血壓;大而虛者,是貧血作用 ,下之適以涸竭其血液。」
遜齋之 說 亦 是 , 其 辨 別 在 沉 浮 有 力 無 力 為 分 耳 。 浮 大 有 力 者 為 表 邪 盛 , 浮 大 無 力 者 為 正 氣 虛 , 二 者 皆 不 可 下 也 。
一百四十七條: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本條示「結胸」之死證。
解曰:胸脘滿而痛,脈沉緊,
「結胸」之證狀悉具, 復見躁擾不已,雖脈不浮大,不下亦死。
成無己曰 :
「『結胸證』悉具,邪結已深也。煩躁者,正氣散亂也。邪氣勝正,病者必死。」
尤在涇曰:
「『傷寒』邪欲入而煩躁者,正氣與邪爭也。邪既結而煩躁者,正氣不勝而將欲散亂也。
『結胸證』悉具,其
脈沉緊,心下痛,按之石,及不大便,舌上燥而渴,日晡潮熱,如下文所云是也。而又煩躁不寧,則邪結甚深,而正虛
欲散,或下利者,是邪氣淫溢,際上極下,所 謂病勝藏者也,雖欲不死,其可得乎!」
一百四十八條: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頭痛發熱,而微汗出,及惡寒者,表未解也。
醫反下之,動數變遲,客氣動膈,膈內拒痛,短氣煩躁,心中懊,胃中空虛,陽氣內陷,心下因,則為「結胸」,「大陷
胸湯」主之。若不「結胸」
,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者,身必發黃也。
本條示表證誤攻,不為「結胸」即為「發黃」之義。
解曰: 「太陽病」,其脈浮而兼動數,浮為風邪在表之候,數為發熱之候,動為有痛之候(「動」為「弦」字之誤),故
頭痛發熱而微汗出及惡寒者,知其為表證未解也,如法以「桂枝湯」發汗。而醫反下之,致表邪下陷,脈動數者轉變為遲,
其 外 邪 客 熱 陷 於 膈 中 , 因 此 熱 與 水 交 結 膈 內 而 作 痛 拒 按 , 壓 迫 肺 葉 而 為 短 氣 , 熱 蒸 腦 系 而 為 煩 躁 , 心 中 熱 鬱 而 為 懊 , 且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因下而胃中空虛,致外邪內陷與水交結,心下因,遂成「結胸」之病。當以「大陷胸湯」治之,以「大黃」清下陷之熱,
「芒硝」破胸脘之結, 「甘遂」攻交結之水。若表證誤下而不「結胸」 ,但見頭汗出至頸而止,他處無汗者,則熱陷於三焦,
即軀體腔網膜層之間,使水道阻塞,水氣 被熱鬱蒸,欲汗而不得汗,僅從頭都發泄 少許而出。若小便利者,其下焦 水道 尚
通,鬱熱猶可從小便而出。若小便亦不利,則 鬱熱無由可解,影響血液,而為瘀熱 在裏,熱不得越之,身必發黃也。

一八二
表證未解而攻下,有為「結胸」,有為發黃者,則以其人有無水飲以為斷。有水飲者,熱與水交結而成「結胸」。無水
飲者,則為「陽明」協熱下利之症。不為 下利,復小便不通,但頭汗出者,則必發 黃矣,以熱鬱於裏,影饗血液不 潔, 易
於引起血球分化作用,而成「黃疸」。成「結胸」者,以「大陷胸湯」治之。成「黃疸」者,則以「茵陳蒿湯」治之。
本條原文有「數則為虛」,與「胃中空虛」在「膈內拒痛」之下,病理不合,從陳本改正。
本條之脈證、舌證:成「結胸」則脈當為沉緊,舌當為 厚膩。成「黃疸」則脈當為弦數;舌當為黃膩。
本條之針法:
成「結胸」
:針 身 柱 、 肺 俞 、 中 府 、 期 門 、 太 淵 、 曲 池 、 通 里 、 間 使 、 大 陵 。
成「黃疸」
:針 至 陽 、 脾 俞 、 腕 骨 、 公 孫 、 足 三 里 、 曲 池 。
大陷胸湯方:
大黃
大 黃六
六兩兩(
(去去皮
皮))
、、芒芒硝硝一一升升、、甘甘遂遂一一錢錢。。
右三
右 三味
味,,以
以水水六
六升升,,先先煮煮大大黃黃,,取取二二升升,,去
去滓滓,
,納納芒
芒硝硝,
,煮煮一
一兩兩沸
沸,,納
納甘甘遂
遂末 ,溫
末, 溫服
服一一升
升,,得
得快快利
利,,止
止後後服
服。。
本條之主證:東洞翁曰:「本方治『結胸』從心下至少腹滿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肩背強急,不能言語,忽然而死者,俗稱『鬼打肩』,急以針針之以放血,與此方服之,
取其峻瀉,可挽回一生於九死也。」又:「腳氣沖心,心下石,胸中大煩,肩背強急,短氣不得息者。產後血暈及小兒急
驚風,胸滿心下石,咽喉痰潮,直視痙攣,胸動如奔馬者。真心痛,心下滿,苦悶欲死者。凡是諸症,苟非治法神速,
方劑駿快,烏能得救。宜用此方,是摧堅應變 之兵也,是在得其肯綮,執其樞機耳。」
《古方便覽》曰:
「胸高起,或背曲成佝僂之狀,或腹內陷下濡而牽引及背,腳細軟羸瘦而不能步行,手臂不遂者,皆
治之。」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湯本氏 曰 :
「本 方 殊 不 背 陷 胸 之 名 , 尤 善 治 胸 廓 前 後 高 起 者 , 此 所 以 能 治 『 龜 胸 』 及 壓 迫 性 脊 髓 麻 痹 也 。 」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治『熱實結胸』之主藥,其他凡胸痛劇者,尤有特效。一士人,胸背徹痛,晝
夜苦楚不能忍,百治無效,欲自死,服『大陷胸湯』三帖而霍然。又腳氣沖心,昏悶欲絕者,服此方而蘇。凡醫者臨死地,
不可無此手段。又因留飲而肩背凝痛者,有速效。小兒患『龜背』等,亦有用此方者,其輕者,宜用『大陷胸丸』。又小兒
將成『龜胸』時,宜及早用此方,以收速效。」

一八三
一百四十九條: 「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者,
「傷寒」六七日, 「大陷胸湯」主之。
《永諸藏書》

本條言「熱實結胸」之脈證與治法。
解曰:
「傷寒」六七日,表證已無,熱邪結實於胸中,脈不浮而祇沉緊,為熱邪純結於裏之候,故心下痛。結而且實,
故按之石。亟宜蕩其熱而去其水,以「大陷胸湯」治之。
此條與下條,為表邪自陷於裏之「結胸」
,非由下而致者。總之,其病由轉變而致,或誤下而致,其已具「結胸」之證
狀者,概可以本方治之。有是證即用是方,以 證為主,不以其原因而分也。
成無己曰:
「病在表而下之,熱入,因作『結胸』 ,此不云下後,而云『傷寒』六七日,則是傳裏之實熱也。沉為在裏,
緊為裏實,以心下痛按之實 , 是 以 為 『 結 胸 』
,與 『 大 陷 胸 湯 』
,以 下 結 熱 。 」
「或問脈沉緊,焉知非『寒實結胸』?答曰:胸中者,陽氣之所聚也。邪熱當胸而結,直至心下石且痛,則
汪琥曰:
脈不但沉緊,甚至有伏而不見者,烏可以脈沉緊為非熱 耶!大抵辨『結胸』之法,但當憑證最為有準。」
一百五十條: 。但「結胸」無大熱者,此與水結在胸脇也,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
但頭微汗出者,
「大陷胸湯」主之。
本條辨熱結在裏為「大柴胡證」與「結胸證」之分。
解曰:「傷寒」已十餘日,熱邪已入裏,結於胸脇,如有往來寒熱者,則非「結胸」,乃熱邪結於「少陽」、
「陽明」也,
以「大柴胡湯」主治之。若但「結胸」,滿而痛,無往來寒熱者,此為與水結在胸脇也,但頭微汗出者,水氣上蒸於頭也,
須以「大陷胸湯」治之。
柯韻伯曰:「前病發於陽條言熱入是『結胸』之因,此條言水結是『結胸』之本,互相發明『結胸』病源。若不誤下,
則熱不入,熱不入,則水不結。若胸脇無水氣,則熱必入胃而不結於胸脇矣。此因誤下,熱入,『太陽』寒水之邪亦隨熱而
內陷於胸脇間,水邪、熱邪,結而不散,故名曰『結胸』。粗工不解此義,另立『水結胸』一證,由是多歧滋惑,不思『大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陷胸湯丸』,仲景用『甘遂』、
『葶藶』何為耶?『無大熱』指表熱未下時大熱。下後無大熱,可知大熱乘虛入裏矣。『但頭
微汗出者』,熱氣上蒸也。餘處無汗者,水氣內結也。水結於內,則熱不得散,熱結於內,則水不得行,故用『甘遂』以直
攻其水,用『硝黃』以大下其熱,所謂其次治六府也,又大變乎『五苓』、『十棗』等法。」
唐容川曰:「熱結在裏,則似『結胸』矣。使不往來寒熱,而但見煩痛、大熱等證,便當用『大陷胸湯』。今復有往來

一八四
寒熱,則熱邪雖入結於胸中,而正氣尚欲達於身外也,宜用『大柴胡湯』,有『大黃』以奪其結熱,有『柴胡湯』以達其正
氣,為表裏兩解之法。若得『結胸』,無往來寒熱之證,且無陷胸等煩躁之大熱證者,此為水結在胸脇間,非熱結也。使純
是水,則火不上蒸,無頭汗矣,便不得用 『大陷胸』矣。乃雖無大熱,而尚有熱, 雖火不結,而尚能上蒸為頭汗出 ,則 不
但水結,尚兼火證矣,故宜以『陷胸湯』奪去其水,兼瀉其火。『大柴胡證』是邪結而正欲出,此證是水結而火尚炎,成註
將水結以下盡解作水證,與文法、方治均未合。」
「大柴胡湯證」有心下急鬱,微煩,有胸脇滿痛,頗類「結胸」,故本條提出以辨之。
本條之舌證:
「大柴胡證」當為黃厚苔,
「結胸證」當為黃苔。
本條之針法:
「大柴胡證」
:針期門、大椎、間使 、陽陵、足臨泣、承山、支溝,俱用強刺激。
「結胸證」
:可 照 一 百 四 十 八 條 。
一百五十一條: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滿而痛
不可近者,
「大陷胸湯」主之。
本條言「結胸」兼胃實之「大結胸證」

解曰:「太陽病」,與之重發汗,又復下之,表證雖解而熱邪已下陷於裏,且以汗下傷其津液,致不大便者五六日,裏
熱日熾,津液日涸,「陽明」結熱愈甚,舌上燥而渴,至午後申酉時微發潮熱,以水熱交結於胸脘,「陽明」熱結於腸中,
因此從心至少腹滿而痛,手不可近者,亟以「大陷胸湯」攻水破結,蕩熱泄實以治之。
成無己曰:
「重發汗而復下之,則內外重亡津液,而邪熱內結,致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也。日晡潮熱者屬胃,此
日晡小有潮熱,非但在胃,從心下至少腹滿而痛不可近者,是一腹之中,上下邪氣俱甚也,與『大陷胸湯』以下其邪。」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陳遜齋氏曰:「此節之證,因『汗』、
『下』交誤所致,『陽明』之熱重於三焦之水,自胸膈至少腹皆結實,為『結胸病』
之『大結胸症』。舌上燥渴,日晡潮熱,腸胃脹痛硬痛,皆是胃家實之『陽明病』。不用『大陷胸丸』者,以『陽明』熱實
為主也。不用『大承氣』而用『大陷胸』 者,因兼有水結故也。日晡即申酉時,潮 熱即申酉時發熱。痛不可近即是 拒按 ,
方書:『喜按為虛,拒按為實』,此為實熱,故拒按也。」
一百五十二條:
「小結胸病」
,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
「小陷胸湯」主之。

一八五
本條書「小結胸」之證及治法。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胃脘之部作滿證狀,按之即痛,不若「大結胸」之心下至少腹滿而痛,手不可近,
解曰:
《永諸藏書》

近之劇。其脈亦浮滑,不若「大結胸」之 沉緊。其病之原因亦為熱與水飲交結所致 ,特無「大結胸證」之劇,故曰 「小 結


胸」
。病輕藥劑亦輕,故用「小陷胸湯」 。
「小結胸」之病狀僅在胃中,與「痞」略同,第按之痛,「痞」則不痛耳,為胃中痰熱互結黏膜發炎之病也。主用苦降
泄熱滌痰之「小陷胸湯」之法,以「黃連」清熱,「半夏」降水,「栝 蔞 實 」 開 結 滑 痰 , 無 須 以 劇 藥 攻 破 。
成無己曰:「心下痛,手不可近者,
『結胸』也。正在心下,按之即痛,是熱氣猶淺,謂之『小結胸』。
『結胸』脈沉
緊,或寸浮關沉,今脈浮滑,知熱未深結,與 『小陷胸湯』以除胸膈上結熱也。」
柯韻伯曰:「『結胸』有輕重,立方分大小。從心下至少腹,按之石硬而痛不可近者,為『大結胸』。正在心下,未及脇
腹,按之則痛,未曾石硬者,為『小結胸』 。『大結胸』是水結在胸腹,故脈沉緊。
『小結胸』是痰結於心下,故脈浮滑。水
結宜下,故用『甘遂』、『葶』、
『杏』、
『硝』、『黃』等下之。痰結宜消,故用『黃連』、
『栝蔞』、
『半夏』以消之。水氣能結
而為痰,其人之陽氣重可知矣。」
湯本氏曰:
「夫『小結胸』云者,為對『大陷胸湯證』比較之辭也。而本方證正在心下,惟按之則痛,不若彼之心下石
硬與硬滿,又無手不可近之劇痛,故對彼證之大,而此稱小,並隨治法而不用彼之峻下劑,止用消痰解凝利尿藥之『黃連』、
『半夏』、
『栝蔞實』也。又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者,為以指頭輕打胸骨劍狀突起之下部,立覺疼痛之意也,此輕打與疼痛
間不容髮,非其他壓痛可比,故特以『則 』字插入其間,以見意也。又此證之脈浮 滑者,因不若『大陷胸湯』之病 位深 ,
而此結實之度為弱也。」
張錫駒曰:「湯有大小之別,證有輕重之殊,今人多以『小陷胸湯』治『大結胸證』,皆致不救,遂諉『結胸』為不可
治之證。不知『結胸』之不可治,祇有二節,餘皆可治 者,苟不體認經旨,必致臨時推諉,誤人之性命也。」
本條之舌證:舌質紅而苔黃。
本條之針法: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間使Τ、中脘Τ、足三里Τ、上巨虛Τ、陷谷Τ。
五穴宜用強刺激而提插時間稍長。「中脘」入針不必深。
小陷胸湯方:

一八六
黃連
黃 連一
一兩兩、
、半半夏
夏半半升
升((洗
洗))
、、栝栝蔞蔞實實大大者者一一個個。。
右三
右 三味
味,,以
以水水六
六升升,
,先先煮
煮栝栝蔞蔞,,取取三三升升,,去去滓滓,
,納納諸
諸藥藥,
,煮煮取
取二二升
升,,去
去滓滓,
,分 溫三
分溫 三服
服。。
本方之主證:為心下結痛而有嘔者。
《丹溪心法》云:「本方治食積,痰壅滯而喘急,為末,糊丸,服之。」
《內臺方議》曰:「
『 小陷胸湯』又治心下結痛而氣喘悶者。」
劉心山曰 :
「『結胸』多挾痰飲,凝結於心胸,故『陷胸』
、『瀉心』
,用『甘遂』、
『半夏』、
『栝蔞』、
『枳實』、
『 旋覆花』
之類,皆為痰飲而設也。」
《證治大還》曰:「加味『小陷胸湯』治火動其痰,雜,本方加『枳實』
、『梔子』
。」
《張氏醫通》曰:「咳嗽面赤,胸腹常熱,惟手足有涼時,其脈洪者,熱痰在膈上也,
『小陷胸湯』。」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治飲邪結心下而痛者。『栝蔞實』以痛為主,觀《金匱》
『胸痹』諸方可徵。故
《名醫類案》以此方治孫主簿述之『胸痹』,
《張氏醫通》治熱痰在膈上者。其他可治胸滿氣塞,或嘈雜,或腹鳴下利,或
飲食不進,或胸痛。」
一百五十三條: ,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本有久寒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
「太陽病」
胸」
;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也。
本條言「太陽病」誤下不成「結胸」,即為「協熱利」。
解曰:「太陽病」,經二三日,以心下有水結而不能安臥,但欲起坐,蓋因外有表邪,內有水飲,其心下必結,但脈應
見浮緊,而反微弱者,以原有久寒也。久 寒者,為素有飲邪之謂也。素有飲邪,其 陽必虛,故脈見微弱也。法當溫 化, 而
醫反下之,則表邪下陷。若利止者,則表邪必與久寒互結而為「結胸」;若利未止者,則表邪直下「陽明」,不作「結胸」
矣。如經三四日復下之者,則協同下 陷之表邪作「協熱利」矣。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原文為「本有寒分也」,
《玉函》作「此本寒也」,
《外臺》「寒分」作「久寒」
,「寒分」義不通,從而改之。
成無己曰:
「『太陽病』
,二三日,邪在表也,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者,以心下結滿,臥則氣壅而愈甚,故不能臥
而但欲起也。心下結滿,有水分,有寒分 ,有氣分,今脈微弱,知本有寒分,醫見 心下結而反下之,則『太陽』表 邪乘 虛
入裏。利止則邪氣留結為『結胸』;利不止,至次日復如前下利不止者,是邪熱下攻腸胃,為『協熱利』也。」

一八七
柯韻伯曰:
「不得臥,但欲起,在二三日,似乎與『陽明』併病,必心下有結,故作此狀。然結而不硬,脈微弱而不浮
大,此其人素有久寒宿飲結於心下,非亡 津液,胃家實也,與『小青龍』以逐水氣 。而反下之,表實裏虛,當利不 止。 若
利自止者,是『太陽』之熱入裏,心下之 水氣交持不散,必作『結胸』矣。若利未 止者,裏既已虛,表尚未解,宜 『葛 根
《永諸藏書》

湯』
、『五苓散』輩。醫以心下結為病原,反而復下之,表熱裏寒未解,此『協熱利』所由來也。」
一百五十四條: ,下之,其脈浮,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促者,必「結胸」也;脈細數者,必咽痛;
「太陽病」
脈弦者,必兩脇拘急;脈緊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心下痛;脈沉滑者,
「協熱利」;脈數滑者,必下血。
本條言「太陽病」下後,專從脈形以推斷其變病之法。
解曰:
「太陽病」
,下之則表邪內陷,易成「結胸」,所謂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必作「結胸」也。但其脈浮而不作「結
胸」
,是邪熱未下,氣血猶在肌表作抗拒,此為欲解也。若下後脈急促者,則表邪已陷,心臟受外熱壓迫,欲努力鼓動血行
驅之外出也,此必欲作結胸之候也。如下 後而脈細數者,數為有熱,細為陰虛,被 下之後,外熱內陷,故作咽痛。 如下 後
脈弦者,弦為神經兼皮下淋巴細管緊張,較緊脈稍緩,淋巴管之緊張為淋巴幹管或淋巴腺緊張之餘波,故弦脈主飲亦主痛。
飲即淋巴之滲於組織之內而失去生理作用 者是也。兩脇拘急,即淋巴幹管與該部神 經作緊張也。如下後脈緊者,主 頭痛 未
已者,以緊為神經與脈管緊張,血有上溢之勢也。神經緊張則痛,血勢上溢則上部充血,其痛當在上,故斷其為頭痛未已。
如脈沉緊,則血管與神經之緊張皆在於內,故主心下痛,即「結胸」之正脈也。上文脈促必「結胸」 ,乃欲作「結胸」之候
也。如下後脈沉滑者,沉主血液集於內之 候,所謂沉主裏也,滑為血中有熱之候, 故沉滑為內有熱。又在下後得之 ,其 熱
在裏,故作「協熱利」也。如下後脈數滑 者,則血中更熱,不免血管破裂而下血也 ,以下後血集於下,血管之破裂 亦當 在
下也。
本條原文為脈浮為「結胸」
,脈緊為咽痛,脈細數為頭痛未止,大部錯誤,茲從《金鑑》本改正,為之解釋,亦就其病
而推論其脈,若謂有是脈必有是病,則大不然也。
一百五十五條: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卻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
不渴者,服「文蛤散」
;若不差者,與「五苓散」。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本條為「太陽病」用冷水潠灌之變證與治法。
解曰:病在「太陽」,應以汗解之,反用冷水噴之,或以冷水澆之,其肌表之熱被遏而不得去,於是內部之熱不得出,
彌更煩熱而不自安,皮膚之汗腺皮脂腺被冷水之刺激而緊閉虬結,於是肌膚粟起矣。以內熱不得出而煩,意欲飲水以解熱,
但不見渴,以未經汗下,胃中水液未傷也。與「文蛤散」,以消其水,若服「文蛤散」後,而意欲飲水反不渴之證仍在者,

一八八
則與「五苓散」,外解表邪,內化水氣,以治之。
潠,含水噴也。灌,澆灌也,亦溉也。被卻,被迫受遏 之意也。肉上粟起,皮面起顆粒如粟之形。
方中行曰:「在陽,謂表未罷,熱未除也。潠,噴之也。灌,溉之也。被,蒙也。言邪蒙冒於潠灌之下,鬱閉而不散,
熱悗煩惱益甚也。粟起,言皮膚上粒起如粟,水寒鬱留於表而然也。意欲得水而不渴者,邪熱雖甚,反為水寒所制也。 「文
蛤」
,即「海蛤」之有文理者,鹹寒走腎而利水,以之獨專任者,蓋以督腎而行水也。不差者,水雖內漬,猶有外被者,故
用「五苓散」 ,內以消之,外以散之,而兩解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弦細或浮弦;舌當白苔。
本條之針法:
外關Τ、合谷Τ、經渠Τ。
文蛤散方:
文蛤
文 蛤五
五兩兩。

右一
右 一味
味,,為
為散散,
,以以沸
沸湯湯和
和一一錢
錢匕匕服
服,,湯
湯用用五
五合合。

(增補)文蛤散方: (

(
)
(

)
文蛤
文 蛤五
五兩兩,
,麻麻黃
黃三三兩
兩,,甘
甘草草三
三兩兩,
,生生薑
薑三三兩
兩,,石
石膏膏五
五兩兩,
,杏杏仁
仁五五十
十粒粒去去皮皮尖尖,,大
大棗棗十
十二二枚
枚劈 劈。

上七
上 七味
味,,為
為散散,
,以以沸
沸湯湯和
和一一方
方寸寸匙
匙,,湯
湯用用五
五合合,
,調調服
服,,假
假令令汗
汗出出已
已,,腹
腹中中痛痛者
者,,與
與芍芍藥
藥三三兩
兩。。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治渴。」
一百
一 百五
五十十六
六條條:

「「寒
寒實實結
結胸胸」

,,無
無熱熱證
證者者,
,與與「
「三三物
物小小白
白散散」

,,
「「陷
陷胸胸湯
湯」」不
不可可服
服。。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言「寒實結胸」之治法。
解曰:寒痰結實於胸中,而身無熱證,口不燥渴,但胸中滿者,曰「寒實結胸」,與「三物小白散」以攻之。
「 陷胸
湯」為苦寒之劑,不可服也。
本條原文為「與『三物小陷胸湯』 ,
『白散』亦可服」 ,各家皆以為非,謂「三物小陷胸湯」為「三物小白散」之誤。
「陷
胸湯」萬不可服,以「寒實結胸」,為寒飲凝痰,結於胸中,如與「黃連」 、
「半夏」、
「栝蔞」之三物苦寒劑,益使其堅凝不

一八九
得化也。
「白散」為「巴豆」、
「 桔梗」
、「 貝母」
,藥為三味而色白,所服極少,稱之謂「三物小白散」亦合,所以各家謂「三
物小陷胸湯」為「三物小白散」之誤植。原文 「 亦 可 服 」
,僉謂衍文,遜齋謂「亦」字為「不」字之誤,亦有理。
《永諸藏書》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沉微或沉遲;舌當白滑。
本條之針法:
巴豆十四個,黃連七寸去皮用。右搗細, 津唾成膏,填入臍中,以艾火灸其上 ,腹中有聲,其病去矣。不拘壯 數,病
去為度。
白散方:
桔梗
桔 梗三
三分分,
,巴巴豆
豆一一分
分((去
去皮皮心心,
,熬熬黑
黑,,研
研如如脂
脂))
,,貝貝母母三三分分。。
右三
右 三味
味,,為
為散散,
,納納「
「巴巴豆
豆」」
,更
, 更於於臼
臼中中杵
杵之之,
,以以白
白飲飲和和服服,,強強人人半
半錢錢匕
匕,,羸
羸者 減之
者減 之。
。病病在
在膈膈上
上必必吐
吐,,在
在膈膈下
下必必利
利。。不
不利利,

進熱
進 熱粥
粥一一杯
杯;;利
利過過不
不止止,
,進進冷
冷粥粥一一杯
杯。。身
身冷冷皮
皮粟粟不
不解解,,欲欲引引衣衣自自覆
覆者者,
,若若以
以水水噀
噀之之洗
洗之之,
,益益冷
冷,,熱
熱卻卻不
不得得出
出,,當
當汗汗而
而不不汗
汗,,
則煩
則 煩。
。假假令
令汗汗出
出已已,
,腹腹中
中痛痛,
,與與「「芍
芍藥藥」
」三三兩
兩,,如
如上上法法。。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有結毒而濁唾吐膿者。」
《方機》本方條主治曰:「毒在胸咽而不得息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此方不僅治『肺癰』 ,且治『幽癰』,
『胃脘癰』
,及胸膈中有頑痰,胸背牽痛者。又咳家膠
痰纏擾,咽喉不利,氣息有臭氣者,皆有效。」又: 「
『 卒中風』
,『馬脾風』
,痰潮息迫,牙關緊閉,藥汁不入者,以少許吹
鼻中,則吐痰涎而咽喉立通。」又:「『肺癰』用此方,當在咳逆喘急,胸中隱痛,黃痰甚臭之時,斷然投之,以掃蕩癰毒,
斷除根底。若猶豫不決,持重曠日,以至 毒氣浸潤,胸背微痛,膿穢湧溢,極臭撲 鼻,蒸熱柴瘦,脈細而數,則噬 臍莫 及
矣。諺云:『醫者膽欲大而心欲小』,良以此也。」
一百五十七條:
「太陽」與「少陽」併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者,當刺「大椎」第一間、
「肺俞」

「肝俞」
,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六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本條為「太陽」、
「 少陽」併病之刺法。
解曰:
「太陽」與「少陽」併病,「太陽病」為血熱充於上部,故見頭項強痛,或眩冒。 「少陽病」為胸腔淋巴管阻塞,
故時如「結胸」之心下痞。當刺「大椎」,以降頭部之充血而治頭項強痛或眩冒,刺「肺俞」、 「肝俞」,藉交感神經之反
射,疏通胸腔之淋巴管阻塞而治心下痞。慎不可與發汗,殆以其人津液不足,祇可藉針刺以激其組織之神經,冀其自動

一九○
發生機轉。如與發汗,則必使津液乾燥, 神經興奮,致成神經錯亂之譫語與脈弦。 脈弦即神經興奮之候也。如五六 日譫 語
不止者,則肝靜脈必有鬱血已化毒也,當刺「期門」,以疏通其靜脈之鬱血,鬱血通則譫語止。
本條之譫語,為靜脈鬱血化毒刺激腦神經 致不寧靜而成之譫語,非「陽明」胃 實之譫語,故刺「期門」可止之 。與下
條之熱入血室而譫語,理由一致。
成無己曰:
「『太陽』之脈,絡頭下項,頭項強痛者, 『 太陽』表 病也。『少陽』之脈,循胸絡脇,如『結胸』心下痞
者,
『少陽』裏病也。 『太陽』、『少陽』相併為病,不純在表,故頭項不但強痛,而或眩冒,亦未全入裏,故時如『結胸』,
心下痞,此邪在『半裏半表』之間也。刺『大椎』第一間『肺俞』 ,以瀉『太陽』之邪,刺『肝俞』以瀉『少陽』之邪。
邪在表,則可發汗;邪在『半表半裏』,則不可發汗,發汗則亡津液,損動胃氣,『少陽』之邪,因干於胃,土為木刑,必
發譫語、脈弦。至五六日傳經盡,邪熱去 而譫語當止,若復不止,為『少陽』邪熱 甚也,刺『期門』以瀉肝膽之氣 。按 :
所針者為「大椎」、「肺俞」、
「肝俞」三穴,成註似止「肺」、 「 肝」二俞,「肺俞」並不在「大椎第一間」。
本條之舌證:舌為苔白而液乾,故祇取刺法而不用方。
,發熱惡寒,得之七八日,經水適來,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脇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
一百五十八條:婦人「中風」
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
,隨其實而瀉之。
本條為「熱入血室」之針法。
解曰:婦人「中風」,發熱惡寒之「太陽」表證,得之七八日之後,適逢經期,於是血行下趨,表邪亦乘勢而入,外熱
除而身涼,脈亦不浮不 數而遲,但胸脇下發生 滿如「結胸」狀,神經亦發生錯亂譫語 ,此以表熱下陷,結於「血 室」 之
故也,當刺「期門」,依 其 所 結 實 之 部 位 而 瀉 之 。
「血室」指肝臟,肝臟為腹腔門靜脈總彙之所,其血最多,其熱最高,故曰「血室」 。吳氏《瘟疫論》曰: 「『血室』一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名『血海』
,即 衝 任 之 脈 也 。 」 方 書 指 為 「 子 宮 」 者 , 以 其 譫 語 適 在 經 行 或 經 止 之 時 , 遂 指 「 子 宮 」 即 「 血 室 」
,實 誤 也 。
本條之胸脇下滿如「結胸」狀,即為肝靜 脈鬱血過多而作脹。胸脇下為肝臟之 所,肝脹故胸脇下滿如「結胸」 狀,刺
「期門」即疏通肝靜脈也,靜脈通即鬱血解,瘀熱亦隨 之而解,譫語、脇滿諸證亦自然隨之而愈。
本條之舌證:舌質當為紫紅色,有薄白苔。
本條未示方,可以「小柴胡湯」加「桃仁」治之。

一九一
一百五十九條:婦人「中風」 ,其血必結,故使如「瘧」
,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
狀,發作有時,
「小柴胡湯」主之。
《永諸藏書》

本條為「熱入血室」治法之一。
解曰:婦入「中風」七八日,言婦人病發 熱惡風有七八日也。續得發作有定時 之寒熱,如「瘧」狀,且以經水 適於此
時中斷,以熱邪陷入「血室」,與血固結之所致也。熱陷「血室」即肝靜脈發生鬱血,亦能影響於淋巴油膜發生障礙,形成
內外熱之不得調劑適度,迨內熱積蓄既久,衝出而為熱,熱復退而為寒,所以發作如「瘧」狀之有定時也。以「小柴胡湯」
清熱結與疏通淋巴而治之。
陳遜齋氏曰:「『中風』七八日,經水忽然中斷,而『太陽病』惡寒發熱已退,續得間歇性之寒熱,儼然如『瘧疾』之
形狀,此亦『熱入血室』之症也。初則熱邪乘血管之虛而內陷,繼則熱邪與血液合併,結於『血室』 ,因而肝血不下注於子
宮,月經遂告中斷,熱血交結於肝臟,故 曰『其血必結。』榮衛循環經過血結之處 ,發生正邪交爭,故寒熱往來; 榮衛 循
環有定時,故寒熱往來亦有定時。此與『瘧疾』病型完全相同,故曰『如「瘧』狀』 。前節脈遲身涼,並無外邪,故不必處
方,而但用刺,此節寒熱如瘧,故以調和寒熱之『小柴胡湯』為主治,其實前節之症亦可用『柴胡』 ,本節之症亦可用『刺』
也。但肝臟血結,似宜加入『丹皮』、『鱉甲』、
『桃仁』、
『新絳』等味,臨床時斟酌用之可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弦;舌質當為紫紅。
本條之針法:
亦可刺期門,加大椎、間使,更佳。
,無犯胃氣及上下焦,
一百六十條: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
必自愈。
本條為「熱入血室」不可用下之誡。
解曰:婦人「傷寒」發熱,適月經來潮,熱邪乘虛陷入「血室」 ,血熱交結而為瘀,於是神經發生錯亂,晝則陽氣重,
血行速,瘀滯之毒藉血行之速得稍疏通, 故晝日神識明了。至夜則陰氣重而血行較 緩,瘀滯易阻,故暮則神經錯亂 更甚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譫語如見鬼狀矣。約言之,此為「熱入血室」。以其譫語非「陽明」實熱之症,不曰瀉下,故曰無犯胃氣及不傷其上下二焦,
必可自愈。
原文為「上二焦」,遜齋從古本改為「上下焦」,謂胃為中焦,再加上下二焦,則汗吐下之法皆不可施。必自愈者,除

一九二
汗吐下三法之外,用「柴胡湯」和解法可以愈。若不治而自愈者,非也,觀一百五十八條有譫語脇滿須刺「期門」 ,一百五
十九條無譫語亦用「小柴胡湯」,此條之症較上條為甚 ,安可不治而愈。刺「期門」與「小柴胡湯」皆可擇而用之。
方中行曰:
「『無』
,禁止之辭。『犯胃氣』
,言下也。『必自愈者』
,言伺其經血下行,則邪熱得以隨血而俱出,猶之鼻衄
紅汗,故自愈也。蓋警告之意,勿妄攻以致變亂之意也。」
一百六十一條: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
「柴胡桂枝湯」主之。
本條為「太陽」「少陽」併病之治法。
解曰:「 傷寒」六七日,發熱而微有惡寒 , 肢 節 皆 煩 疼 ,
「太陽表證」未解也。微作嘔,心下支滿悶結,已入「少陽」
之候也。其頭痛惡寒身痛之外證未罷,已見嘔而心下滿之「少陽證」者,是謂太少二陽併病,以「桂枝湯」治「太陽病」,
以「小柴胡湯」治「少陽病」 。
「支節」即肢節,統指全身骨節而言,
「煩疼」謂骨節痠疼,反覆放置不得舒適之情狀也。「心下」即胸下,
「支結」即
覺脹滿撐結不舒也,較滿為輕。惡寒骨疼屬「太陽」,嘔與支結屬「少陽」
,太少併病,故「柴」、
「桂」合用。
柯韻伯曰:
「微惡寒便是寒少,煩疼只在四肢骨節間,比身疼腰痛稍輕,此外症將解而未去之時也。微嘔是喜嘔之兆,
支結是痞滿之始,即陽微結之謂,是半在 表半在裏也。外證微,故取『桂枝』之半 ;內證微,故取『柴胡』之半。 雖不 及
脈,而微弱可知。發熱而煩,則熱多可知。仲景制此輕劑以和解,便見無陽不可發汗,用『麻黃』、 『 石膏』之謬矣。」
方中行曰:「肢節,四肢百節也。支結,言支飲搏聚而結也。發熱至微嘔, 『太陽』之表也,故曰『外證未去』。以微而
未去也,故加『桂枝』以解之。支結屬「少陽」 ,以結則難開也,故用『柴胡』為主治。然則是證也,雖無『太』
、『少』之
明文,而於『太』、『 少 』 之治以究之,則亦因藥可以知病矣。」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證當為浮弦;舌證當苔白質紅。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之針法:
大杼Τ、肩Τ、曲池Τ、外關Τ、陽陵Τ、間使Τ、足三里Τ。
上五穴直接刺激其病灶之神經支,鼓動其 神經所及範圍內之血行,以疏暢疲勞 物質之呆滯。下二穴藉反射與誘 導之作
用,止嘔,降逆氣,復可藉反射作用以疏通淋巴。
柴胡桂枝湯方:

一九三
柴胡
柴 胡四
四兩兩,,桂
桂枝枝(
(去去皮
皮))
、、黃黃芩芩、、人人參參各各一一兩兩半半,,甘甘草草一一兩兩(
(炙炙)

,,半
半夏夏二
二合 半(
合半 (洗
洗))
,芍
, 芍藥
藥一一兩
兩半半,
,大大棗
棗六六枚
枚((擘
擘))
,生
, 生
薑一
薑 一兩
兩((切
切))
。。
《永諸藏書》

右九
右 九味
味,,以以水
水七七升
升,,煮
煮取取三三升升,,去去滓滓,,溫溫服服一一升升,,日日三三服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小柴胡湯』、
『 桂枝湯』二方證之相合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發汗失期,胸脇滿而嘔者。頭疼,身痛,往來寒熱,累日不愈,心下支撐,飲食不進者。
或汗下之後,痛猶未解,而又加重,但熱 氣纏繞不去,胸滿,微惡寒,嘔不欲食, 經過數日,如愈如不愈者。間亦 有之 ,
當其發熱之期,先用此湯,重覆取汗。」又:「婦人無故憎寒壯熱,頭痛眩暈,心下支結,嘔吐噁心,支體痠軟,或痹鬱
鬱,惡欲對人,或頻欠伸者,俗謂之『血道』,宜此方,或兼服『瀉心湯』
。」又:
「治疝家腰腹拘急,痛連胸脇,寒熱休作,
心下痞而嘔者。」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雖為世醫風藥之套方,然以『結胸』之類證而心下支結為目的,止因有表證之
餘氛,故用『桂枝』
。《金匱》有用於寒疝腹痛者,即今之所謂『疝氣』者是也。」又:「生『腸癰』而腹部一面拘急向脇下
牽強,其熱狀似『傷寒』而非者,宜此方。」又:「世醫用此方時,不啻用《傷寒蘊要》之『柴葛解肌湯』,即加『葛根』、
『芍藥』於『小柴胡湯』者是也。」又:
「加『大黃』於此方, 可治婦人心下支結而經閉者,此奧道逸法眼之經驗也。」
《傷寒緒論》曰:「
『傷寒』,若脈浮緊,潮熱盜汗者,宜『柴胡桂枝湯』。」
《三因方》曰:
「『柴胡加桂湯』
(即本方)治『少陽傷風』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脇下滿,手足溫,口苦而渴,
自汗,其脈陽浮陰弦者。」
《傷寒六書》曰:「
『 陽明病』
,脈浮緊,必潮熱,發作有時,但脈浮者,必盜汗出,
『柴胡桂枝湯』。」
《仁齋直指》曰:「
『柴胡桂枝湯』,腹中左右上下動氣築觸,並汗下者,用此湯。」
《證治準繩》曰:「
『 柴胡桂枝湯』者,治『瘧』
,汗 多 , 身 熱 。 」
《溫知堂雜著》曰:「『風溫』與肢節疼痛者,用『柴桂』加『蒼朮』
,多有效,不必拘泥風濕門諸方。初起宜用『葛根』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加『蒼朮』者多,凡用『烏附』『當』『麻』類無效者,大抵宜於此方。蓋『柴胡桂枝湯』條,以有支節煩疼,外證未去者
為目的。近來余屢用此方而得奇效。余又 於此症用『柴胡桂枝湯』加『石膏』或『 小柴胡加石膏湯』與『桂枝茯苓 丸』 之
合方,亦屢得奇效。」

一九四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脇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
一百六十二條:
此為未解也,
「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本條為汗下後水飲留於三焦之治法。
解曰:
「傷寒」五六日,已經發汗而又下之,病傳「少陽」。三焦分利水道阻塞,故胸脇滿而微結;下焦之水飲不化而
為小便不利;上焦有熱而作渴;水飲停於 胸脇而不在胃,故不嘔;水飲上蒸則頭汗 出;三焦通路阻塞而為往來寒熱 ;上 焦
鬱熱而為心煩。凡此皆為熱與水錯雜於三焦之間,「太 陽」 、「少陽」未解也。以「柴胡」 、「黃芩」和解往來之熱, 「桂枝」、
「甘草」解未罷之表邪,「牡蠣」逐水以化結,「乾 薑 」 溫 中 化 水 以 散 滿 ,
「天 花 粉 」 則 滋 渴 化 熱 以 除 煩 。
湯本氏曰:
「據『已發汗而復下之』云云觀之,此汗下之為誤治也明矣。因此誤治,加以本來體質薄弱,遂有『胸脇滿,
微結』以下變證。蓋體質若不虛弱,即使 為誤治,亦不致如是變證,當現『小柴胡 症』也。胸脇滿,微結,為胸脇 苦滿 之
輕微者,不外左右直腹筋上端與前胸壁裏 間存有微小之硬結物之謂,若不詳加診察 ,每易忽略。又小便不利,與『 小柴 胡
湯證』之小便不利異,為心臟衰弱故也。 渴而不嘔,因胃內有虛熱,水毒不上攻口 腔所致。但頭汗多者,水毒上衝 頭部 而
脫汗也。又往來寒熱,為『少陽病』之佐證,『柴胡』之所主治。心煩則以病毒上侵頭腦所致,則主『牡蠣』治之。」
元堅云:「此病涉『太少陽』而飲結,亦治熱併有者也。此條諸註為津乏解,然今驗治飲甚效。因考曰『微結』,曰『小
便不利』,曰『渴』,俱似水氣之徵。不嘔者,以水在胸脇而不犯胃之故。但頭汗出,亦邪氣上壅之候。蓋『乾薑』溫散寒
飲,
『牡蠣』 、
『栝蔞根』兼逐水飲,『牡蠣澤瀉散』亦有此二味,其理一也。或曰『微結』字無著落,蓋心下微結之省文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沉弦或細弦;舌當為薄白苔。
本條之針法:
大椎Τ、間使Τ、中脘Τ、章門Τ、 中極Τ、陽陵Τ、陰陵Τ。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以「大椎」
、「間使」
,治往來寒熱;
「中脘」
、「章門」
,治胸脇滿結;
「中極」
,疏通膀胱;
「陽陵」
、「陰陵」
,則引水氣下
行由小便而解也。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
柴胡
柴 胡半
半斤斤,
,桂桂枝
枝三三兩
兩,,乾
乾薑薑二
二兩兩,
,栝栝蔞
蔞根根四
四兩兩,
,黃黃芩
芩三三兩
兩,,牡
牡蠣蠣二
二兩兩,
,甘甘草
草二 兩(
二兩 (炙
炙))
。。
右七
右 七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二
二升升,
,煮煮取
取六六升
升,,去
去滓滓,
,再再煎
煎,,取
取三三升
升,,溫
溫服服一
一升升,
,日日三
三服 。初
服。 初服
服微微煩
煩,,復
復服服汗
汗出出,
,便便愈
愈。。

一九五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以治「小柴胡湯證」不嘔不痞,上衝而渴,有胸腹痛者,為本方之定義。
《方輿輗》本方條曰:「本方之主治,雖同為胸脇,然較諸『大小柴胡』之證,不急不,腹中無力而微結,蓋此腹多
《永諸藏書》

蓄飲或帶動悸者也。《上古天真論》云:『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云云,此養性之要道,延壽之真訣也。
而今天下昇平,萬民形樂志苦,風俗與上古相反,於是乎人皆虛怯,疝癇,且無不留飲,故此藥自然行於世也。」又曰:
「虛
勞者,其初多為風邪感召,漢土有諺云:『傷風不治便成勞』,即此義也。又留飲家數被微風,遂有成為勞狀者。此等症,
既宜於『柴胡薑桂湯』。余少時視世醫治療,適值此症,遽投以『參』『耆』
『 歸』
『地』之類,甚至用『獺肝』
『紫河車』等
鄭重藥,余亦同是。今刀圭之道漸闢,俗醫無 不以『薑桂』為言,道與時有隆污焉。」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勞瘵、肺萎、肺癰、癰疽、瘰癧、痔漏、結毒、黴毒等,經久不愈,漸就衰憊,胸滿,乾
嘔,寒熱交作,動悸,煩悶,盜汗,自汗 ,痰嗽,乾咳,咽乾,口燥,大便溏泄, 小便不利,面無血色,精神困乏 ,不 耐
厚藥者,宜此方。」
一百六十三條:「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脈沉細者,此為「陽微結」,
,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
必有表復有裏也。脈沉細,病在裏也;頭汗出,病在表也。假令「純陰結」
脈雖沉細,不得為「少陰病」 ,設不了了者,得
,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
屎而解。
本條為「陽微結」與「純陰結」之辨。
「傷寒」五六日,見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脈沉細等證,以病之癥結而辨之,
解曰:
在心下滿結,心下即胸下,當膈膜之分,居上下內外之中心,適「半表半裏」、「少陽」之部位也。但心下滿結,有 陽 , 有
陰。以頭汗出,不欲食,大便,則似陽證;脈沉細,微惡寒,手足冷,則似陰證。其實為陽證似陰,陽氣不旺之「陽微
結」證,有表證復有裏證也。脈沉細,即 為病在裏;頭汗出,即為病在表。設使此 心下滿屬純粹之陰結,即不得復 有頭 汗
出之外證,應見悉入在裏之裏證。此則半 在裏,半在外,陰陽錯雜證耳。脈雖見沉 細,不得云為「少陰病」也。所 以知 其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非「少陰」者,以陰證不得有汗,今見頭 汗出而知之也。其病之癥結在心下滿,以 「小柴胡湯」和之,如服湯後而 不了 了


者,以其大便也。再通其大便,得屎即可解矣。
成無己曰:「『傷寒』五六日,邪當傳裏之時,頭汗出,微惡寒者,表仍未解也。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
脈細者,邪結於裏也。大便為陽結,先邪熱雖傳於裏,然以外帶表邪,則熱結猶淺,故曰『陽微結』 。脈沉雖為在裏,若

一九六
『純陰結』,則更無頭汗惡寒之表證。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不上循頭,今頭汗出,知非『少陰』也。與『小柴胡湯』以
除『半表半裏』之邪,服湯已,外證罷,而不了了者,為裏熱未除,與湯取其微利則愈,故云『得屎而解』。」
柯韻伯曰:「大便,謂之『結』。脈浮數,能食,曰『陽結』;沉遲,不能食,曰『陰結』。此條俱是『少陰』脈,謂
『五六日 』
,又『少陰』發病之期,若謂陰不得有汗,則『少陰』 『亡陽 』
,脈緊汗出者有矣。然『亡陽』與『陰結』有別,
『亡陽』咽痛吐利,『 陰 結 』 不 能 食 而 大 便 反 也 。
『亡陽』與『陽結』亦有別,『三陰』脈不至頭,其汗在身;『 三陽』脈
盛於頭,
『陽結』則汗在頭也。邪在『陽明』 ,陽盛故能食,此謂『純陽結』 。邪在『少陽』
,陽微故不欲食,此謂『陽微結』,
宜屬『小柴胡』矣。然欲與『柴胡湯』,必究其病在『半表』,而微惡寒亦可屬『少陰』,但頭汗始可屬之『少陽』,欲反覆
講明頭汗之義,可與『小柴胡』而勿疑也。上焦得通,則心下不滿而欲食;津液得下,則大便自軟而得便矣。此為『少陰』
『少陽』之疑似證。」
本條之舌證:當為淡黃苔。
本條之針法:
中脘Τ、章門Τ、支溝Τ、承山Τ。
取「中脘」
,以 疏 通 上 下 之 氣 ;
「章門」
,疏通內外之氣(針『期門』亦 可)
;「支溝」
、「承山」
,可解滿結,可通大便。
一百六十四條:「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 「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
「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 ,此
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痛者,此為「結胸」也,
「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
此為「痞」,
「柴胡」不中與也,宜「半夏瀉心湯」。
本條為「少陽」誤下,為「結胸」為「痞」之辨別與治法。
解曰:「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胸脇痞等之「小柴胡湯」證悉具,不與「柴胡湯」而以他藥下之者,則觀其變症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如何而治之。如「柴胡證」仍在者,則復與「柴胡湯」,雖然已下,未為逆證也。服湯後必蒸蒸而振戰,如戰勝病邪,驅毒
外出,卻發熱汗而病解。若以他藥下之之後,作心下滿而痛者,則水熱交結而為「結胸證」矣,當以「大陷胸湯」治之。
如下後心下滿而不痛者,則為水熱互滯不化之「痞結證」矣,「柴胡湯」不中與也,即「大陷胸湯」亦不中與也,宜以「半
夏瀉心湯」治之,以「黃芩」解痞結,「黃連」降胃熱,「乾薑」散水結,
「半夏」降水逆,「參」、「甘」、
「 棗」和胃而化水
氣,一散一降,則熱清水化而愈矣。
湯本氏曰:「此條示『柴胡劑』
、『大 陷 胸 湯 』
、『半夏瀉心湯』三證之鑑別法。心下部膨滿而,有自他覺的疼痛者,名

一九七
『結胸』,
『大陷胸湯』主治也。但心下部膨滿,無他覺的疼痛者,稱『痞』。 『 柴 胡劑 』 主 治 胸 脇 苦 滿 , 不 主 治 心 下 滿 , 非
治『痞』適中之方,宜用『半夏瀉心湯』。以上鑑別法,臨床上甚緊要。更詳論之, 『柴胡劑』主胸脇苦滿,不主心下。 『大
《永諸藏書》

柴胡湯證』雖有心下急,必別有胸脇苦滿,若『結胸』及『痞』,則與肋骨弓下無關係,可以區別。『結胸證』心下部必膨
滿而,有自他覺的疼痛。『痞證』心下部膨滿有自發痛,但不堅,且無壓痛。是三者之別也。」
《金鑑》曰: 「『結胸』兼『陽明』裏實者, 『大陷胸湯證』也;兼『陽明』不成實者, 『小陷胸湯證』也。痞兼『少
陽』裏實證者,『 大柴胡湯證』也。兼『 少陽』裏不成實者, 『 半夏瀉心湯證』也 。今『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是邪
傳『少陽』之病也。既『柴胡證』具,乃 不以『柴胡』和之,而以他藥下之,誤矣 。若『柴胡證』仍在者,此雖已 下, 尚
未成逆,則當復與『柴胡湯』 ,必蒸蒸而振戰,然後發熱汗出而解矣。蓋以下後虛中作解之狀,皆如是也。若下後心下滿而
痛者,此為『結胸』 ,『大陷胸湯』固所宜也。若但滿而不痛,此為虛熱氣逆之『痞』 ,即有嘔而發熱之『少陽證』,
『 柴胡
湯』亦不中與之,法當治『痞』也, 宜 『 半 夏 瀉 心 湯 』 主 治 之 。 」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沉而濡;舌當為苔薄黃。
本條之針法:
中脘Τ、內關Τ、公孫Τ、太淵Τ、足三里Τ。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
半 夏半
半斤斤(
(洗洗)

,,黃黃芩芩、、乾乾薑薑、、甘甘草草((炙炙))
、人
、 人參
參以以上
上各各三
三兩兩,
,黃黃連
連一一兩
兩,,大
大棗棗十
十二二枚
枚((擘
擘))


右七
右 七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煮煮取取六六升升,,去去滓滓,,再再煎
煎取取三
三升升,
,溫溫服
服一一升
升,,日
日三三服
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嘔而心下痞,腹中雷鳴者。」
「治心痞,腹中雷鳴者。」又: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又:
「心中煩悸,或怒或悲傷者。」
《芳翁醫談》曰:「『休息痢』
,世皆以為難治,蓋亦穢物不盡也,宜服『篤落丸』
,兼用『半夏瀉心湯』之類。」(按:
「篤落丸」為「大黃」一味之丸方。)又:
「下痢如休息,無膿血,惟水瀉,時或自止,止則腹脹,瀉如爽然,而日漸羸憊,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面色萎黃,噁心吞酸,有時腹自痛者,當與『半夏瀉心 湯』
,兼用『篤落丸』為佳,且宜常服。」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痢疾腹痛,嘔,心下痞,或便膿血者,及飲食湯藥,下腹即漉漉有聲轉泄者,皆可用以
下三方(即本方與『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
。」又:「疝瘕,積聚,痛侵心胸,心下痞,噁心嘔吐,腸鳴下痢者,

一九八
皆治之。若大便秘者,兼用『消塊丸』或『陷胸丸』 。」
(按:「消塊丸」即「硝石丸」之別名,
《千金方》,硝石六兩,大黃
八兩,人參、甘草各三兩。)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以飲邪併結,心下痞者為目的,故治『支飲』或『澼飲』之痞者無效。如
由飲邪併結而發生之嘔吐,噦,下利,皆有特效。《千金翼》加『附子』
,即『附子瀉心湯』之意,溫散飲邪之唯一舊法也。」
『瀉心湯』(即本方)治老少下利,水穀不消,腸中雷鳴,心下痞,乾嘔不安。』
《千金方》曰:「
《三因方》曰:
「『瀉心湯』治心實熱,心下痞滿,身重發熱,乾嘔不安,溺溲不利,水穀不消,欲吐不吐,煩悶喘息。」
一百六十五條:
「太陽」 ,心下,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少陽」併病,而反下之,成「結胸」
本條言誤下成「結胸」之難治者。
解曰:「太陽」「少陽」併病,醫不知與「柴胡桂枝湯」,而反下之,熱邪乘虛下陷而為「結胸」,心下滿,此又可與
「陷胸湯」治之也。若下利不止,則傷胃 氣,正氣虛於下矣;水漿不下,病氣拒於 上矣。正虛邪實,心煩不寧,依 法下 之
則增其利,止利則增其結,是以謂之難治。
喻嘉言曰:
「誤下之變,乃至『結胸』下利,上下交爭,水漿不入,心煩待斃,
『傷寒』固可易言治哉!併病即不誤用
汗下,已如『結胸』心下痞矣。況如誤下乎?此比『太陽』一經誤下之『結胸』 ,殆有甚焉。其人心煩,似不了之語。然
仲景 『 太 陽 經 』 謂 『 結 胸 』 悉 具 , 煩 躁 者 死 。 意 者 此 謂 其 人 心 煩 者 死 乎 ? 按 下 利 不 止 , 關 閘 已 壞 , 水 漿 不 下 , 胃 氣 已 竭 ,
不死何待。」
柯韻伯曰:
「『 結胸』
,法當下,今下利不上,水漿不下,是『陽明』之閤病於下,
『太陽』之開病於上,
『少陽』樞機已
失主宰,其人心煩,是『結胸證』具,煩躁者死也。」
一百六十六條: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病反入裏,則作「痞」
,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言「氣痞」之因。
解曰:脈浮而緊,為「太陽傷寒」之脈,應以汗解,而反下之,表邪入裏,因而成「痞」
。自覺心下痞滿,但按之則覺
濡軟,此內無水飲結滯,但有熱氣陷入為「氣痞」耳。
濡者,軟也。《金鑑》云:「按之自濡者,謂不不痛,但『氣痞』不快耳。」按「痞證」為熱與水飲交滯於胃腸中,
有水即有形質,按之則,無水則無形質,故按之不覺其,祇自覺滿悶不舒,故曰「氣痞」。按 一 百 六 十 九 條 心 下 「 痞 」

一九九
按之濡,可以「大黃黃連瀉心湯」治之。
原文為「緊反入裏」
,山田氏謂後人攙人當刪,以其不可通也。遜齋改「緊」為「病」
,則無間矣。
《永諸藏書》

一百六十七條: ,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滿,引脇下
「太陽中風」
痛,嘔即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
「十棗湯」主之。
本條為水飲結於胸脇下之證狀與治法。
解曰:
「太陽病」中風證,而兼有水邪結於胸下,發生下利嘔逆之病,水邪宜攻,惟須待其表證已解者,乃可攻其水邪。
如其人全身微汗出,發作有一定之時者,則其表邪已解,內之積水向外作間歇性之排泄也。水毒上攻,則為頭痛;水
漬胸腔內膜層之間,則為心下痞滿,牽引至脇下而作痛;水毒犯胃則嘔,嘔則氣更上逆迫肺,呼吸則急促而短。其人雖
汗出,但不惡寒,知其表證已解,僅為水飲漬於胸腔肋膜之中,裏氣尚未和也,當以「十棗湯」竣攻其水以治之。
本條證狀與西醫之滲出性肋膜炎相同,發 作時即起惡寒戰慄,中等度之弛張熱 ,呼吸困難,乾咳,胸部劇烈刺 痛,噁
心。西醫每施胸膜穿刺手術放出其滲出物,中 醫則以逐水劑攻之,惟皆在發熱惡寒頭痛之表 證已解之後,始可攻其水結。
有定時之汗出,與「中風」之自汗出不同。一以汗出惡風否分之,一以汗出有定時否分之。此有定時而不惡寒,
則非表邪,頭痛亦然,彼有惡寒,此則不惡寒。審定已無表證,乃可攻之。
「十棗湯」為攻水之峻劑,非緩和藥劑可比,於
服用前非有審慎之甄別不可也。
「心下痞而滿,脇下引痛,以指頭按之,則心下肋下之邊際,稍觸即驚痛,或咳則引動脇腹,或舉手動
和久田氏曰:
身則應之而痛,或隨息而痛者,皆如此,是因胸間心下有水飲懸而不下所致,故名「懸飲」,懸為懸於中也,例曰:
「 飲後
水流在脇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是也」
。或支飲,或咳家,皆胸脇之間或心下之水飲,凡引痛者,概主『十棗湯』治
之。」
山田氏曰:「下利嘔逆,有可攻者,有不可攻者。若其表未解者,四肢厥冷者,脈遲微弱者,心下不見痛者,并不可
攻之,急可溫之。如『四逆湯』、 『真武湯』、 『 吳 茱 萸 湯 』 證 是 也 。 今 此 證  然 發 熱 汗 出 , 而 發 作 有 時 , 頭 痛 , 心 下 痞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滿,引脇下痛,乾嘔短氣,不惡寒者,此為表已解,而裏有水結,亦『結胸』之變局也。但以其腸胃不實,反見下利嘔逆,
故不用『大陷胸』,只用逐水之品以攻下之。若唯痞而不痛,嘔逆而不下利,乃屬『大柴胡證』,見後一百七十三條。又
按『小青龍湯』、 『十棗湯』治表已解而有痞滿痛之裏氣未和,
『 五苓散』皆治表未解不 可 攻 裏 之 飲 證 , 『 桂 枝去桂加白朮
茯苓湯』治表未解而有心下滿微痛之裏未和也,其滿痛與微滿痛亦自有別矣。」

二○○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沉弦;舌為白苔。
本條之針法:
大推、陶道、靈臺、至陽、肝俞、期 門、陰陵、陽陵、三陰交。
上穴皆先針而後灸之。
十棗湯方:
芫花
芫 花(
(熬熬)
)、甘
、 甘遂遂、、大大戟戟、、大大棗棗十十枚枚((擘擘))


右上
右 上三
三味味等
等分分,,各各別別搗搗為為散散,,以以水水一一升升半半,
,先先煮
煮大大棗
棗肥肥者
者十十枚
枚,,取
取八八合
合,,去
去滓 ,納
滓, 納藥
藥末末,
,強強人
人服服一
一錢錢匕
匕,,羸
羸人人服
服半半錢
錢,,
溫服
溫 服之
之,,平
平旦旦服
服。。若若下下少少,,病病不不除除者者,,明明日日更更服
服,,加
加半半錢
錢,,得
得快快下
下利利後
後,,糜
糜粥粥自
自養養。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病在胸腹,有掣痛者。」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胸背掣痛,不得息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治『支飲』咳嗽,胸脇掣痛,及肩背手腳走痛者。」又:
「治痛風支體走注,手腳微腫者,
與以『甘草附子湯』
,若 兼 用 此 方 , 則 有 犄 角 之 功 。 」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以『懸飲』內痛為主。所謂『懸飲』者,外邪內陷,以胃中之水向胸逆流,而
貯水飲於胸是也。又有向外表一面突出之 狀況,亦有兼汗出而發熱頭痛等症者。然 要以裏之水氣為主,表則為客, 故當 以
胸下痛,乾嘔,短氣,或咳煩,水氣浮腫,上氣喘息,大小便不利,為目的,而與此方。」又: 「用於上引缺盆為目的,不
問脈之長弦或緊者。此方固屬悍劑,然除 咳家因水飲者外,若非變為勞瘵,諸凡引 痛證水飲之候,皆得以此方應之 。據 前
田長庵之 經 驗 , 一 人 之 手 腫 , 餘 處 不 腫 , 元 氣 飲 食 如 故 , 用 此 方 , 經 水 瀉 而 速 愈 , 亦 別 開 生 面 法 也 。 」
《外臺秘要》曰:「深師朱雀湯」(即本方)療久病癖飲,停痰不消,在胸膈上液液,有時頭痛,及眼睛攣,身體手足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十指甲盡黃。又療脇下支滿,飲輒脇下引痛。」
《三因方》以「十棗湯」藥料末,用「棗肉」和為丸,以治水氣四肢浮腫,上氣喘息,大小便不通,蓋善於變通者也。
一百六十八條:
「太陽病」 ,表裏俱虛,陰陽氣並竭,復加燒
,發熱惡寒,醫發汗,無陽則陰獨,因復下之,遂心下「痞」
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著,易愈。

二○一
本條言誤下成「虛痞」者不可用燒針之戒。
解曰:「太陽病」,發熱惡寒,醫發汗太過,而致陽虛,陽虛則成虛寒,所謂「無陽則陰獨」也。陽虛者,亟應溫裏復
《永諸藏書》

陽,而醫又復下之,遂成「虛寒痞結」,因此表裏內外俱虛,即內外陰陽之氣並竭也。若復加燒針,則火毒內犯,因而胸中
發生虛煩,火毒蘊結薰蒸,成為「黃疸」。如色青黃膚者,則為「陰性黃疸」
,即難治矣。若色微黃而手足溫者,則為「陽
性黃疸」,較為易愈。
本條原文為「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 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裏俱虛, 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 燒針,
因胸煩,面色青黃,膚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觀其文法,「醫發汗,遂發熱惡寒」 ,
「太陽病」發汗為
正治,如何又遂發熱惡寒?下文「陰陽氣並竭」,又何言「無陽則陰獨」?上下多矛盾。遜齋為之改正,則詞暢意達矣。
成無己曰:「『太陽病』
,因發汗,遂發熱惡寒者,外虛陽氣,邪復不除也。因復下之,又虛其裏,表中虛邪內陷,傳於
心下為『痞』
。發汗表虛為竭陽,下之裏虛為竭陰,表證罷為『無陽』 ,裏有『痞』為『陰獨』
。又加燒針,虛不勝火,火氣
內攻,致胸煩也。『傷寒』之病,以陽為主,其人面青色,膚肉動者,陽氣大虛,故云難治。若面色微黃,手足溫者,即
陽氣得復,故云易愈。」
周禹載曰:
「此條又為『痞』中危證,嘉言祇重無陽陰獨一語,殊不知此條不獨誤下,先已誤汗,故一經誤汗,遂發熱
惡寒,則知未汗前或未必甚熱,即熱亦未必惡寒,明是汗多『亡陽矣』。既『亡陽』而復下之,則又因下而『亡陰』矣。故
曰『表裏俱虛』,猶恐未明,復曰『陰陽氣並竭』
,豈不昭然可見。然又云『無陽則陰獨』,所以申明惡寒一語也。正見『陰
獨無陽』,則治『痞』
,寒下之藥必不可用,而可用者,庶幾『附子瀉心湯』乎!若使復加燒針,不但心下為『痞』,因增胸
中之煩,其陰陽錯雜,有難擬議。觀其外見之候,面雜青色,陽氣外脫者,自為危篤。使其色微黃,則脾氣尚存,手足溫,
則真陽猶在,是以尚易為力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虛弦,舌當淡白。
本條之針法:
汗下成虛痞者:取膈俞、膻中、中脘、氣海, 各灸五壯至七壯,炷如麥粒大。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已成陰黃者:取至陽、脾俞、公孫,各灸七壯。
陽黃:取至陽、脾俞、腕骨、足三里、公孫,針而不灸。
一百六十九條:心下「痞」
,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
「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二○二
本條言心下「痞」之治法。
解曰:心下胃脘上部「痞」悶膨滿, 按之濡滿者,為熱邪陷於胃中也 ,以其無水飲之關係,故按之不  而濡。 其脈關
上浮者,關主中焦,為熱邪在中焦之候也,以 「大黃黃連瀉心湯」清其熱以治之。
湯本 氏 曰 :
「心下『痞』,按之濡者,即胃部有停滯膨滿之自覺,而他覺亦得觸知之意。按之而濡也者,雖為觸診上右
膨滿部軟弱之義,然此濡非言腹壁至腹底 軟弱之謂,寓有淺按雖濡,而深按不然之 意。何則?若全按軟弱無力而無 些微 之
抵抗,則為純然之虛證,下劑極所禁忌,今由方中有瀉下藥之『大黃』觀之,則『黃連證』 ,於淺部雖呈軟弱之膨滿,而於
深部未必無抵抗之意。」
元堅曰:「此邪熱乘誤下之勢,入而著心下以為『痞』者。唯其無飲,故按之濡。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裏,則
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蓋言此證也。『痞證』因飲結者,必云『痞』
。」
本條之舌證:舌質當紅而苔薄黃。
本條之針法:
中脘Τ、內關Τ、足三里Τ。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
大 黃二
二兩兩,
,黃黃連
連一一兩
兩。。
右二
右 二味
味,,以
以麻麻沸
沸湯湯二
二升升漬
漬之之,
,須須臾
臾,,絞
絞去去滓
滓,,分
分溫溫再
再服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本方治心煩,心下痞,按之濡者。」
《方輿輗》曰:「
『瀉心湯』 ,治子癇,發則目吊口緊,痰涎壅盛,昏暈不醒,時醒時作者。子癉,孕婦猝發癉也,治法
宜『瀉心湯』
,或『參』 、『連』、
『膽汁』等間服之,俟稍愈,乃隨證轉方可也。此病往時世醫通用『羚羊角散』 ,然不如『瀉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心湯』之簡捷。」又: 「經血錯出口鼻,曰『逆經』,又名『錯經』,先哲之言曰:『此火載血上也』。龔雲林用『四物湯』,
加『生地黃』及『大黃』 、『童便』治愈之,載於《萬病回春》,似甚有理。往年新街酒店茨木屋某之下婢患此疾,初吐衄,
後眼耳十指尖皆出血,甚至形體麻木,手足強直,余投以『瀉心湯』,不出十日而血止,後與『回生湯』,調理復原。此婦
之症,為『錯經』中之最劇者也。」又: 「此方不僅治吐血、衄血,凡下血、尿血、齒衄、舌衄、耳衄等一身九竅出血者,
無一不治,真治血之玉液金丹也。」又: 「跌打損傷,昏眩不省人事,及血出不已者,大宜於此湯。患金瘡者,惟用此湯可
治。」

二○三
《腹證奇覽》曰:
「『 三黃瀉心湯』,治心氣不定,心下『痞』者。『不定』
,為心中起落不安,思念紊亂,按之跳盪不已
者。是亦血氣之熱,故有吐血、衄血等證 ,或痔疾下血、便血,或狂亂之證,是皆 心氣不定所致。又或血氣上衝, 眼目 赤
《永諸藏書》

翳,或頭項腫熱,口舌熱瘡,疔癤,熱冷氣疾積聚之心悸驚煩,產後血崩,便秘,脈數,心下痞,衝逆面赤者,或小兒
之丹毒積熱,一切血熱,血氣上逆而心煩心悸者,天行下利膿血等,皆可治。要知心下『痞』 ,心中煩悸而不定者,為腹證
之準據,當斟酌其宜也。論曰: 『心氣不定, 吐血,衄血,
『瀉心湯』主之。』」
《用方經驗》曰:
「『瀉心湯』治吐血,衄血,下血,及氣逆,血暈,或發狂,或癇癖者,惟此為對證之藥,善鎮心氣,
理血脈之劑也。故旁治心下鬱熱上衝至眼,血膜攀睛,或胃火上逆,口臭,舌衄,牙疳,齒痔者,加『羌活』、『石膏』亦
妙。餘症與『大黃黃連瀉心湯』大致相同,可互考。」
《餐英館治療雜話》本方訣曰:「此方以心下『痞』,大便秘,上氣為目的,並一切上焦有蓄熱,或口舌生瘡,或逆上
而眼目赤者,皆當以大便秘為目的。又治痔疾,肛門腫痛,下鮮血者,極驗,見《局方》。鮮血之『鮮』字為眼目,『鮮血』
也者,真赤色之血也。大多血症色黯淡者為寒,鮮者為熱。吐血症,世醫雖知用此方,然於下血之症,每不用此方。又謙、
齋之訣,過食辛熱厚味,足脛痛者,亦極有效,此不可不知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中風猝倒,人事不省,身熱,牙關緊急,脈洪大,或鼾睡不息,頻頻欠伸者,及省後偏枯,
癱瘓不遂,緘默不語,或口眼喎斜,言語蹇澀,流涎泣笑,或神思恍惚,而機轉如木偶人者,宜此方。」又: 「酒客鬱熱下
血者,腸痔腫痛下血者,痘瘡發熱熾盛而 七孔出血者,產前後血暈鬱冒或如狂者。 跟目焮痛,赤脈怒張,面熱如醉 者。 齲
齒疼痛,齒縫出血,口舌腐爛,唇風,走馬疳,喉痹,焮熱腫痛,重舌,痰胞,不能言語者。此二症以破針橫割,去惡血,
除瘀液,為佳。癰疽內攻,胸膈鬱熱,心 氣恍惚者。發狂,眼光熒熒,倨傲妄語, 晝夜不就床者。以上諸症,不論 有『 心
下痞』與『心中煩悸』之症與否,用『瀉心湯』,其 效 如 神 。 」
《千金方》曰:「
『三黃湯』,治下焦結熱,不得大便。」
《千金翼》曰:「
『三黃湯』,治腹痛脹滿,卒急發,主解散。」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外臺秘要》曰:「
『集驗大黃散』(即本方)療『黃疸』
,身 體 面 目 皆 黃 。 」
《肘後百一方》曰:
「患惡瘡三十年不愈者,以『大黃』、
『黃芩』、
『黃連』,各三兩為數,將瘡洗淨為止,每日三次敷
之,無不瘥。」

二○四
《醫林集要》曰:「
『 瀉心湯』
,治 咳 逆 , 大 便 軟 利 者 。 」
《和劑局方》曰:「
『 三黃圓』
,治丈夫婦入三焦積熱。上焦有熱攻衝,眼目赤腫,頭項腫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心
膈煩燥,飲食不美;下焦有熱,小便赤澀 ,大便秘結;五藏俱熱,即生瘡痍。及治 五般痔疾,糞門腫痛,或下鮮血 。小 兒
積熱,亦宜服之。」
《三因方》曰:
「『三黃圓』
,治骨蒸熱極,耳鳴,面色焦枯,隱曲而膀胱不通,牙齒腦髓苦痛,手足痠疼,大小便秘。」
《聖濟總錄》曰:「金花丸(即本方之丸),凡急勞,煩躁,羸瘦,面色萎黃,頭痛,眼澀,困多力少者,三味等分為
末,煉蜜為丸服之。」
《衛生寶鑑補遺》曰:
「煩躁發熱,胸中煩悶,或已經汗解而內耗,胸中煩滿,其症不虛不實者,用『活人三黃瀉心湯』
。」
《古今醫統》曰:「
『 三黃丸』
,治 遺 精 有 熱 者 。 」
《活人書》曰:「
『三黃湯』,治婦人『傷寒』六七日,胃中有燥屎,大便難,煩躁譫語,面赤,毒氣閉塞不通。」
《幼科發揮》曰:「
『三黃瀉心丸』,一名『三黃五色丸』
,利諸驚熱。」
《痘症寶筏》曰:
「痘瘡,有胃實,聲啞者,必口渴,熱盛,大便秘結,其瘡不起發,宜用『三黃湯』
。」又:
「大便閉
結,脹悶,痘發不齊,並不起長,形色赤紫者 ,以『三黃湯』通之,則痘易發而色轉順。」
《保赤全書》曰:「
『 三黃丸』
,治 麻 後 赤 白 痢 , 裏 急 後 重 , 身 實 。 」
《松原家藏方》曰:「『瀉心湯』,治卒倒,不知人事,心下痞堅,痰喘急迫者。」又: 「『瀉心湯』,凡卒倒,瘈瘲,口
噤,不知人事,手足逆冷,脈沉遲者,或 狂癇,癲癇,癡癇,皆主之。」又曰: 「發狂,莫如『三黃瀉心湯』,以兼用瀑布
泉為妙。」又曰:「發狂,驚搐,多宜用『三黃瀉心湯』;如 有 表 證 者 , 宜 『 葛 根 湯 』
;痘家宜『甘連湯』。」
一百七十條:心下「痞」
,而復惡寒、汗出者,
「附子瀉心湯」主之。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為「痞」而惡寒、汗出之治法。
解曰:心下胃脘部發生膨滿,按之濡,而惡寒 、汗出者,為兼有陽虛也,宜「瀉心 湯」中加「附子」以回陽治之。
本條接上條而下,仍有按之濡,其脈關上浮之證,故仍用「瀉心湯」
。以有惡寒、汗出,為體溫減低,發生虛弱,故加
「附子」於其中以救之也。
成無己曰:
「心下『痞』者,虛熱內伏也;惡寒、汗出者,陽氣外虛也。與『瀉心湯』攻『痞』
,加『附子』以固陽。」

二○五
本條之舌證:當為苔薄而質淡。
本條之針法:
《永諸藏書》

中脘Τ、內關Τ、足三里Τ、大椎×。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黃
大 黃二
二兩兩,
,黃黃連
連、、黃
黃芩芩各
各一一兩
兩,,附
附子子一
一枚枚(
(炮炮,
,去去皮
皮,,破
破,,別
別煮煮取
取汁汁)

。。
右四
右 四味
味,,切
切三三味
味,,以
以麻麻沸
沸湯湯二
二升升漬
漬之之,
,須須臾
臾,,絞
絞去去滓
滓,,納
納附附子
子汁汁,
,分分溫
溫再再服
服。。
本方之主證:為「三黃瀉心湯證」而惡寒、汗出者。
《方輿輗》本方條曰:
「是為『瀉心湯』之證,但欲寐,甚至有一面食物、飲藥,而一面沉睡者,又有手尖微冷者,此
等症皆宜用此方。」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老人停食,瞀悶昏倒,人事不省,心下痞,四肢厥冷,面無血色,額上冷汗,脈伏如絕,
狀類『中風』者,是為『食厥』,宜『附子瀉心湯』。」
一百七十一條:表以下之,故心下「痞」
,與「瀉心湯」
。 「五苓散」主
「痞」不解,其人口中渴,而煩躁,小便不利者,
之。
本條為「痞」而煩、渴、小便不利之治法。
解曰:表證而反下之,故邪內陷而為心下「痞」,與「瀉心湯」而「痞」不解,則以其兼水也。 「 瀉心湯」只解熱而不
化水,故與之不解而反渴,以水飲得苦寒 ,不能化氣上潤也。又復煩躁者,陽虛水 動不安也。小便不利者,泌尿機 能發 生
障礙,水停於中而不下也。當以「五苓散」化氣利水以治之。
方中行曰:「『瀉心湯』者,本所以治虛熱之『氣痞』也,治『痞』而『痞』不解,則非氣聚之『痞』可知矣。口渴而
燥煩,小便不利者,津液澀而不行,伏飲停而凝聚,內熱甚而水結也。『五苓散』者,潤津液而解燥煩,導水飲而蕩結熱,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所以又得為消『痞滿』之一法也。」
一百七十二條: ,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乾噫食臭,脇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
「傷寒」 「生薑瀉心
湯」主之。

二○六
本條為「傷寒」汗解後,胃中不和而成「痞」之證狀與治法。
解曰:「傷寒」汗出病解之後,胃氣未和,消化機能衰弱,食物水飲停滯不降,故心下胃脘之部發生滿不舒,食物醱
酵之氣上升,而為乾噫,有食臭氣,水飲不化,停於胃囊,故曰「脇下有水氣」 。停水滲入腸中,腸亦失去吸收機能,於是
在腸中流動激蕩,而為腹中雷鳴,不利。 凡此證狀,完全為腸胃自病,失去消化機 能與發生炎性之為病也,取「黃 連」 清
熱降胃,「半夏」、「生薑」和胃降逆,
「乾薑」化水,「參」
、「甘」
、「棗」培益胃氣以治之。
湯本氏曰:
「就文表面觀之,似『傷寒』因發汗劑之應用,汗出而解,但又突然發胃中不和之病證,然其實不然,蓋此
胃病前之舊病,惟一時為『傷寒』所隱蔽 ,故不論其或治或否,終必立刻重現,是 所以胃中不和也者,為胃內不若 平時 調
和之意。乾噫食臭,據《傷寒雜病辨證》云『噫,噯也』,噯為噫之俗字。按『噫』 ,據《說文》云『飽食臭也』,
《金匱》
云『中焦之氣不和,則穀不能消,故使噫』,《平脈法》云『噫,吞酸,食卒不下』,又云『上焦不歸者,噫而吞酢』,皆同
意。蓋有宿停而含酸曰『噫』,酸水不出曰『乾噫』,噫即噯,食臭也,故曰『乾噫食臭』,曰『噫氣』,並為物不出之稱。
準是以觀,為消化不良兼吞酸嘈雜之意。 脇下有水氣者,即胃內有停水之謂,以是 可知本方之所以用於胃之弛緩擴 張及 多
酸症也。又由『雷鳴下利者』云云觀之,可知 本方有應用於急性胃腸加答兒之機會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弦滑;舌當為苔黃膩。
本條之針法:
中脘Τ、建里Τ、天樞Τ、足三里Τ。
生薑瀉心湯方:
生薑
生 薑四
四兩兩(
(切切)

,,甘甘草草三三兩兩((炙炙))
,人
, 人參
參三三兩
兩,,乾
乾薑薑一
一兩兩,
,黃黃芩
芩三三兩
兩,,半
半夏夏半
半升升(
(洗洗)

,,黃
黃連連一
一兩兩,
,大大棗
棗十十二
二枚枚(
(擘擘)

。。
右八
右 八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煮煮取取六六升升,,去
去滓滓,
,再再煎
煎,,取
取三三升
升,,溫
溫服服一
一升升,
,日日三
三服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
『 生薑瀉心湯』
, 為 『半夏瀉心湯』證,治乾噫食臭,下利者。」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施氏續易簡方》曰:
「 ,治大病新瘥,脾胃尚弱,穀氣未復,強食過多,因之停積不化,心下痞,乾
『生薑瀉心湯』
噫食臭,脇下有水,腹中雷鳴,下利,發熱, 名『食復』者,最宜服之。」
《二神傳》曰:「
『 生薑瀉心湯』
,治卒癇乾嘔。」
《萩野家口訣》曰:
「鼓脹,由心下漸漸脹者為實,宜用『生薑瀉心湯』與『大半夏湯』。血脹,則由小腹脹者,先用
『生薑瀉心湯』
,則其塊漸減;若不長用,則無益。有血塊,則必留水凝結,其塊漸大,若去其水,而投以解血塊之方,則

二○七
奏效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凡患噫氣乾嘔,或嘈雜吞酸,或平日飲食每覺噁心妨滿,脇下有水飲升降者,其人大多心
《永諸藏書》

下痞,或臍上有塊,長服此方,且由『五椎』至『十一椎』以及『章門』
,日灸數百壯,兼用『消塊丸』、
『硝石大丸』等,
自然有驗。」(方附於本篇小結後)
《方伎雜誌》曰:「有稱『僻囊』或吐水病之腐敗水與食物交吐者,大多胸中嘈雜,心胸痞塞,脇腹攣急,有癥結而肩
背凝痛者,亦有日日或隔日或四五日必發 痛,吐苦酸水或無味之水者,有吐前惟噫 氣噁心而不痛者。大抵大便秘結 者, 其
主方用『生薑瀉心湯』或『附子粳米湯』,合『芍藥甘草湯』或『大建中湯』等,兼用『消塊丸』與『大陷胸丸』一錢為輔,
每夜或隔一二夜服之,則三四月可全治, 又自『七八椎』至『十四五椎』及『章門 』灸其『痞』根。雖然,戒飲食 不嚴 ,
則無論何藥,無論何針灸,亦不治。凡酒 、硬飯、麵食、糕餅、酢、鮓、油膩、湯 茶、滷魚、乾脯之類,一切皆禁 ,否 則
藥、灸無效。至嘔吐之故,亦不慎飲食所 致,有物始吐,不食不吐,此自然之理, 故病者飲食宜節慎。有吐水後口 渴不 堪
者,是宜多食『茯苓澤瀉湯』,如慎飲食十日,痛吐必止,如此則腹中黏附之宿毒消,拘攣癥塊亦從而解。凡患此等之人,
多屬嗜酒食肉者流及喜食鹹辛者,治此等人必徒勞無功焉。」
一百七十三條:
「傷寒」 、
「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而滿,乾嘔,心煩不
得安,醫見心下「痞」 ,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熱結」,但以胃中虛,客氣上結,故使也,
「甘草瀉心湯」主
之。
本條為「痞」而復下,胃中益虛之治法。
解曰:「傷寒」、
「中風」,不與發汗,而反下者,胃腸機能為之打擊,致下利一日數十行,完穀不化,腸中水分絕不吸
收,水氣盪漾流動而為雷鳴,胃中則以虛寒邪結,「痞」而滿,胃氣虛而不降,時作乾嘔,陷下之熱不解,而為心煩不安,
此時應以「甘草瀉心湯」解其熱而化其水,和胃安中以治之。醫者不察,見其心下「痞」,謂其病未盡而復下之,一誤再誤,
致其病益甚。彼不知此非實熱所結,以胃中虛寒,外邪下陷之客熱所結而成痞者也。 「甘草瀉心湯」指在「心煩不得 安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下,為倒裝文法。
湯本氏曰:「此證,原為胃弛而有停水之人,有『傷寒』或『中風』之表證時,因醫誤下,胃腸肌並衰弱,同時內陷之
熱毒乘之而發生者是也。而『穀不化』也 者,為食物不消化之意,因胃腸肌衰弱與 下利頻頻而無消化之暇,與自由 溏泄 而
傷穀下利異。
『腹中雷鳴』者,蓋胃腸內水氣鳴走義也,因熱毒激動水毒之故。 『心下痞而滿』,示心下『痞』即胃部膨滿

二○八
不化耳,實基於痞 也 。
『乾嘔,心煩不得安』者,因下利日數十行,穀 不化與熱水二毒之急迫,故於本方『半夏瀉心 湯 』
中增『甘草』之量,以對之也。 『醫見心下「痞」,而謂水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者,謂不可下之本方證,誤認為『大
柴胡湯』之心下痞,嘔吐而下利者而下之,因之心下痞益甚之意。 『此非結熱』以下,謂本方證之痞,不若『大柴胡
湯證』之由於『熱結』,惟乘胃之衰弱,致熱水二毒上逆而為痞者云。」
丹羽元堅 氏 說 :
「『痞』有結在心下,冷熱不調者,何也?謂其人胃氣素弱,水液不行,因誤治而更虛,冷熱搏於胃,
以成痞者是也。因虛實相半,故病勢頗緩,實係『少陽』之類變,其治法宜溫涼並行,以調停之。」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濡;苔當為白厚膩,或淡黃厚膩。
本條之針法:
如上條再加「氣海」
,俱 用 輕 刺 激 法 。
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
甘 草四
四兩兩,
,黃黃芩
芩三三兩
兩,,乾
乾薑薑三
三兩兩,
,半半夏
夏半半升
升((洗
洗))
,,大大棗棗十十二二枚枚((擘擘))
,黃
, 黃連
連一一兩
兩。。
右六
右 六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
,煮煮取
取六六升
升,,去
去滓滓,
,再再煎
煎,,取
取三三升升,,溫溫服服一一升升,,日日三
三服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
「治『半夏瀉心湯』證而心煩不安者。」又:
「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起臥不安,不欲飲食,
惡聞食臭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此方係於『半夏瀉心湯』方內更加『甘草』一兩而成,其主治大不同。曰『下利日數十行,
穀不化』,曰『乾嘔,心煩不安』,曰『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此 皆 有 所 急 迫 而 然 , 故 以 『 甘 草 』 為 君 藥 也 。 」
又:
「『慢驚風』有宜此方者。」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以胃中不和之下利為主,故以穀不化,雷鳴下利為目的。若穀不化,無雷鳴,
而只有下利者,則為『理中』、
『四逆』之所治。《外臺》作水穀不化與清穀異文,可從之。又產後口糜者,用之亦有奇效。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此等『芩』
、『連』,可謂反有健胃作用也。」
《傷寒六書》曰:「動氣在上,下之則腹滿,心痞,頭眩者,宜『甘草瀉心湯』」
《張氏醫通》曰:
「痢之不納食者,俗名『噤口』
。如因邪留胃中,胃氣伏而不宣,脾氣因而濇滯者,宜用『連』
、『枳』、
『朴』、
『橘紅』、
『茯苓』之屬。頭痛,心煩,嘔而不食,手足溫暖者,宜用『甘草瀉心湯』。」

二○九
一百七十四條: ,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
「傷寒」
利益甚。
「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
「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永諸藏書》

本絛為「痞」證服「瀉心湯」後復誤下之治法。
解曰:「傷寒」,表證未解,應先解表,如服下劑,則腸胃虛寒而為下利不止,表邪內陷而為心下痞。下利而心下痞
者,與「甘草瀉心湯」,原為方證的對,醫者殆未俟其發揮藥效,或病重藥輕,尚未全效時,復又下之,於是腸胃並虛,
關閘不閉,成為滑脫而利不止矣。醫者知 其誤,以「理中湯」與之,其利益甚。以 「理中」為溫化「中焦」虛寒, 治小 腸
失去吸收機能之劑,此利在「下焦」,直腸失去吸收水分機能與括約肌失去其收攝作用也,非「理中湯」所得而治也,應以
「赤石脂禹餘糧」之固濇劑治之。若與「 赤石脂禹餘糧湯」而仍不愈者,則為大腸 失去吸收水分關係,當促進腎臟 之泌 水
機能以利小便之法治之。
成無己曰:「『傷寒』服湯藥下後,利不止而心下痞者,氣虛而客氣上逆也,與『瀉心湯』攻之則『痞』已,醫復與
他藥下之,又虛其裏,致利不止也。『 理中丸』
,脾胃虛寒下利者服之愈,此以『下焦』虛,故與之其利益甚。
《聖濟經》曰:
『滑則氣脫,欲其收也,如開腸、洞泄、 便溺、遺矢,澀劑所以收之。』此利由『 下焦』不約,與『赤石脂禹餘糧 湯』 以
濇洞泄。下焦主分清濁,下利者,水穀不分也 ,若服濇劑而利不止,當利小便以分其氣。」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濡弱;舌當質淡,蒼白。
本條之針法:
天樞Τ、氣海Τ、長強Τ。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赤石
赤 石脂
脂一一斤
斤((碎
碎))
,,禹禹餘餘糧糧一一斤斤((碎碎))


右二
右 二味
味,,以
以水水六
六升升,,煮煮取取二二升升,,去去滓滓,
,分分溫
溫三三服
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治毒在臍下而下利不止者。」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下利,小便不利者。」又:「小腹痛,小便不利,及下利者。」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百疢一貫》曰:
「一種腸滑症而下,有續失腸胃之調治者,此症無毒,以臍下微痛為目的,宜『赤石脂禹餘糧湯』
。」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腸澼滑脫,而脈弱無力,大便黏稠如膿者。若腹痛乾嘔者,宜『桃花湯』。又合用二方
亦妙。」

二一○
《幼科發揮》曰:「由大腸來者,則變化盡成屎,但不結聚,而所下皆酸臭,宜『禹餘糧湯』
。」
「傷寒」八九日,吐下後,虛煩,心下痞,脇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復發汗,脈甚微,經脈動惕者,
一百七十五條:
久而成「痿」

本條言「痞」證復汗之變病。
解曰:「傷寒」八九日,誤用吐下法,熱邪下陷而為虛煩,心下之水飲停滯而為痞,牽引脇下作痛,胃氣因吐下而受
傷,失其下降之自然作用,反而挾水毒上衝咽喉,波及腦神經而為眩冒,此時當以「苓桂朮甘湯」以降其衝逆,化其停水,
助其吸收,醫者不知,復發其汗,於是便體溫外趨,心機能衰弱而為脈微,體溫低,神經失養,起虛性興奮而為肉驚惕
不安,應以「真武湯」溫經化水,若久久失治 ,則水飲不化,筋絡失潤而成「痿廢」矣。
「心下痞,脇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者,邪氣搏飲,內聚而上逆也。內聚者不能四布,上逆者無以達下。
尤在涇曰:
夫經脈者,資血液以為用者也。汗吐下後 ,血液之所存幾何?而復搏結為飲,不能 布散諸經。譬如魚之失水,能不 為之 時
時動惕耶!且經脈者,所以綱維一身者也。今既失浸潤於前,又不能長養於後,必將筋膜乾急而攣,或樞折脛縱而不任也,
如《內經》所云『脈痿』、
『 經痿』之證,故曰久而成『痿』
。」
本條原文篇「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脇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
而成痿。」以其不合理解,從陳 本改正。
一百七十六條: ,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噫氣不除者,
「傷寒」 「旋覆代赭石湯」主之。
本條為外感病解後痞,噫氣之治法。
解曰:「傷寒」,發汗,或用吐,用下,而病已解之後,忽心下痞,噫氣不除者,是必其人素有胃病停水之症。汗能
解表,但能引起水飲,如六十九條至九十 條,頗多例證。吐、下更直接傷及胃 氣,所以外邪雖解,而舊病必發。痞 為 水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飲結滯之徵,噫氣為胃中鹼汁起酵性作用 , 不 降 而 上 逆 也 , 以 「 旋 覆 花 」 軟 堅 化 結 ,
「代赭石」降逆止噫,
「薑」、
「夏」和
胃消「痞」
,「參」,「草」
、「棗」培養胃氣,治之。
湯本氏 曰 :
「本 條 之 病 證 亦 與 前 者 同 。 於 未 罹 『 傷 寒 』 以 前 , 已 有 此 症 , 非 汗 、 吐 、 下 後 始 發 者 。 」
方中行曰:「解,謂火邪已散也。心下痞,噫氣不除者,正氣未復,胃氣尚弱,而伏飲為逆也。『 旋覆』
、『 半夏』
,蠲
飲以消痞,
『人參』 、
『甘草』養正以益心虛,
『代赭』以鎮墜其噫氣,『薑』
、『棗』以調和其脾胃,然則七物者,養正散餘

二一一
邪之要用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濡弱或小弦;舌當薄白。
《永諸藏書》

本條之針法:
膻中×、中脘×、足三里×。
取三穴以溫胃降逆,除其噫氣,則胃自和也。
旋覆代赭石湯方:
旋覆
旋 覆花
花三三兩
兩,,人
人參參二
二兩兩,
,生生薑
薑五五兩
兩((切
切))
,,代代赭赭石石一一兩兩,,大大棗棗十十二二枚枚((擘擘))
,甘
, 甘草
草三三兩
兩((炙
炙))
,半
, 半夏
夏半半升
升((洗
洗))


右七
右 七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
,煮煮取
取六六升
升,,去
去滓滓,
,再再煎煎,,取取三三升升,,溫溫服服一一升升,,日日三三服服。

本方之主證:為心下痞,噫氣不止者。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治『生薑瀉心湯症』之更劇者。《醫學綱目》曰:『病解之後,痞,噫氣,不
下利者,宜此方。下利者,宜生薑瀉心湯 。』今用於嘔吐諸證,大便秘結者,甚有 效。又下利不止而嘔吐,吐出宿 水者 ,
亦有效。一宜於秘結,一宜於下利,其妙真不可拘泥於表裏。又治噦逆屬水飲者,周揚俊曰: 『予用此方治反胃噎食,氣逆
不降者,有神效』云。」
《餐英館治療雜話》曰: 「此方亦可用於心下痞,大便秘而噫氣不除者。雖然,『三黃瀉心』治熱秘,此方治虛秘,
此等處宜留心病人之狀況別之。然若有反胃嗝噎之症,均不治。如元氣尚未大虛,宜用順氣和中之劑加『牡蠣』 。或大便久
秘者,用『大黃甘草湯』,大便通而一旦覺快。若元氣已極疲乏,大便秘而吐食者,為脾胃虛極而虛氣聚心下也,此時不宜
用『大黃劑』,假令欲其一旦覺快,則反促命期。若用此方,以『代赭石』鎮壓虛氣之逆,以『半夏』 、
『旋覆花』逐飲,甚
妙,是非余所發明,周揚俊 曰 :
『治反胃噎氣,氣逆不降者,有神效』,及余經驗數人,除此方外殆無便方可治。
《傷寒論》
云『噫氣不除』之『不除』二字甚妙,謂已用『生薑瀉心』而噫氣不除者,為虛氣之逆,宜用此方鎮壓之之意。古人用字,
雖一字不苟,觀此可知矣。」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一百七十七條: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
,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本條為「風溫病」汗出而喘之治法,與六十八條同。彼為汗後,此為下後,原因不一,證狀則同,有是證即用是方也。
參閱六十八條,於此不再釋。
一百七十八條: ,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表裏不解者,
「太陽病」 「桂枝人參湯」主之。

二一二
本條為表邪未解而兼「痞」、
「利」之治法。
解曰:「太陽病」,發熱惡寒之外證未除,而一再下之,遂使胃腸虛寒,挾表熱而下利,以數數下之,致利下不止,心
下水飲停滯而為痞,發熱惡寒之表證仍在, 「痞」 、
「利」不已之裏證依然,表裏不解,故以「桂枝人參湯」治之,以「桂
枝」解外邪,「乾薑」溫胃寒,「白朮」促吸收,「 參」、「草」補胃虛,胃得溫而「痞」自消,腸吸收而利自止,正氣復而表
亦解矣。
三十八條「桂枝證」
,醫反下之,利遂不止,用「葛根黃芩黃連」
,此則同為利下不止,而用「桂枝人參湯」者,何也?
彼為熱利,此為寒利,彼無心下痞,此則有心下痞也。
尾臺氏曰:
「協同挾, 《玉函脈經》、
《千金翼》皆作『挾』 ,宋本作『協』
。『協熱下利』者,此為表證未除而數下之,故
素有之裏寒挾表熱而下利不止也。主以『 桂枝人參湯』者,以『桂枝』解表, 『 朮 』與『乾薑』蠲寒飲而止下利,
『 人參』
解心下之痞,『 甘草』緩其急,不得一味加減,古方 之簡約,而其妙用有如此者。」
柯韻伯曰:
「外證未除,是表不解;利下不止,是裏不解。此之謂有表裏證。然病根在心下,非辛熱何能化『痞』而軟
,非甘溫無以止利而解表,故用『桂枝、甘草』為君,佐以『乾薑』、『參』、『朮』,先煎四味,後納『桂枝』,使和中之
力饒,而解肌之氣銳,於以奏雙解表 裏之功,又一新加法也。」
李纘文曰:「此證亦有不因誤下而自利者,俗名『漏底傷寒』、『 噤口毒瘧痢』之類,
《內經》謂兩感必死證。聖人設此
方,活人無數。余於方內加『五穀虫』、『砂仁末』各五分,便可進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浮細;舌當質淡,苔白。
本條之針法:
合谷Τ、外關Τ、中脘Τ、天樞Τ、氣海Τ、足三里×。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桂枝人參湯方:
桂枝
桂 枝四
四兩兩,
,甘甘草
草四四兩
兩((炙
炙))
,,白白朮朮三三兩兩,,人人參參三三兩兩,,乾乾薑薑三三兩兩。。
右五
右 五味
味,,以
以水水九
九升升,
,先先煮
煮四四味味,,取取五五升升,,納納桂桂更更煮煮,,取取三三升升,,溫
溫服服一
一升升,
,日日再
再服服,
,夜夜一
一服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人參湯』
(即理中湯)證,上衝急迫者。」
《方輿輗》本方條曰:
「初起泄瀉,痢疾混同者,或泄 瀉一兩日後下膿血,遂為痢者,宜用此方,是試用之方也。」

二一三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肢體倦怠,心下支撐,水瀉如傾者,多於夏秋間有之,宜此方。
按『人參湯』主吐利,此方主下利有表證者。」
《永諸藏書》

一百七十九條:「傷寒」
,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 ,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 。
解表宜「桂枝湯」
,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本條為有表證兼「痞」之治法。
解曰:「傷寒」有表證未解而大下之,知其誤而再汗之,但大下傷胃已成「痞」證,雖汗而表仍未解,依然為頭痛、發
熱、惡寒,此時不可攻「痞」,當先解表,去其表證,然後可以攻「痞」
,解表宜「桂枝湯」
,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尾臺氏 曰 :
「此 條 『 心 下 痞 』 之 下 , 疑 光 頭 痛 , 發 熱 、 身 疼 痛 一 二 證 , 否 則 與 『 附 子 瀉 心 湯 』 證 似 無 差 別 。 」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弦;舌當質紅,苔白或薄黃。
本條之針法:
外關Τ、合谷Τ、內關Τ、足三里Τ。
以上四穴,「外關」、
「合谷」,可治頭痛,亦可治發熱。「內關」、「足三里」,則開胸理氣以治痞滿。表證裏證可以一次
治之,不必如湯劑之分先後也。雖然,於各穴 之下針序次,則不可先後紊亂,蓋有定焉。
一百八十條: ,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嘔吐而不利者,
「傷寒」 「大柴胡湯」主之。
本條為「少陽」、
「 陽明」證之治法。
解曰: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而嘔吐,是病已入「少陽」也。其不利者,為大便困難,
「陽明」亦結實也。
故以「大柴胡湯」雙解之。
本條原文為「嘔吐下利」,《金鑑》改為「不利」
,遜齋亦然之,以「大柴胡湯」有「大黃」瀉下藥,既下利即無須「大
黃」也。雖然,下利亦有說,如為「陽明 」熱結旁流,腸中發炎而下利,復兼「少 陽證」者,固可以「大柴胡」治 之也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湯本氏曰:
「嘔吐而下利者,亦嘔吐為主而下利為客也。本條之病證,因不由表證而『小柴胡湯證』而『大柴胡湯證』經過
一定之程序,即由表證而直轉『大柴胡湯證』,故為本方證中之最劇者。據余之經驗,則本方於暴飲暴食而成之急性胃腸加
答兒、赤痢等症,應用之機會甚多」云;而山田氏則曰: 「此章『下利』之上似脫『不』字,當補之。此章特稱不下利者,
蓋對前條『桂枝人參湯』、
『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赤石脂禹餘糧湯』諸證,皆有痞且下利言之,言『傷寒』發

二一四
汗後,唯惡寒罷,而發熱不為汗解,心下痞,嘔吐而不下利者,此為熱邪內攻為實,蓋『少陽』、 『 陽明』併病也 ,故 與
『大柴胡湯』下之則愈。大扺『痞』證率 屬心氣自結而不關外來之邪,但此一條, 是為外邪入裏,心氣為之鬱結, 故不 用
『瀉心』而取『大柴胡湯』,其因不同也」云云,理由皆有。總之,以證狀為標準,如自汗,復可發汗,但覩其有無表證,
有表證即可再汗,不為誤也;下利,亦以 其有無裏實,有裏實,雖已自利,仍須以 下劑通之。故本條按尋常之病理 言, 當
為不利,然人事無常,病證亦雜,下利亦未始不合也。
,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
一百八十一條:病如「桂枝證」
之,宜「瓜蒂散」

本條為胃有水飲用吐治之法。
解曰:其病發熱,惡寒,脈浮,氣衝,如「桂枝證」之證,但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有浮象,則非「桂枝」之證狀,
故曰「如『桂枝證』」,而非「桂枝證」也,其胸中痞,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中有寒飲也,寒飲即水飲,亦曰
痰飲,停於胸中,故為痞,其飲之毒上迫咽喉,呼吸亦為之急迫,所以不得息也。脈之微浮,為氣血浮於上之候,有驅
病毒向上之勢也,當乘其勢而吐之,宜「瓜蒂散」。
程郊倩曰:「病如『桂枝證』,則是發熱,惡寒,自汗出,與『太陽中風』無異也,而頭不痛,項不強,則實與『太陽
中風』無與。脈浮又似『太陽中風』矣,而只寸脈微浮,則又與『太陽中風』無與。其人胸中痞,不因誤下而成,其非
表邪陷入可知。氣上衝咽喉不得盡,病不在中下二焦,其非裏邪結聚可知。非表非裏,明屬邪氣蘊蓄於膈,此為胸有寒也。
雖胸處至高,尚屬『太陽』之分,然邪不在肌,解肌之法,無所用也,法當吐之。緣痞一證,因吐下者為虛,不因吐下
者為實,實邪填塞心胸,中下二焦為之阻 絕,自不得不從上焦為出路,所謂在上者 因而越之是也。宜『瓜蒂』之苦 ,佐 以
『小豆』之酸,使邪從上撤,而『痞』自消, 氣自下,如『桂枝』之證不治而自治矣。」
吐之針法,
「內關』入針二三分,先行九數六次,再行六數三次,再次「子午搗臼法」三次,令病入呼氣幾次,提氣上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行而吐之。
藥劑有汗吐下之法,針亦有汗吐下之法。 藥劑之汗吐下,藉藥之性質作用,在 組織中起化學變化,促進生理機 轉,其
津液不足者亦能使之汗,腸中無積者亦能使之下,胃中空虛者亦能使之吐,等於強迫壓榨,能竭其所有而盡之。針則不然,
有可汗可下可吐之資,而關於汗吐下之中 樞神經,因不能發揮其作用,致不汗不吐 不下時,則針可刺激而完成其作 用, 若
無可汗可吐可下之資,雖刺激之亦不能發 揮其作用,此就經驗上屢試而知之者。故 針術為助身體自然療解之一種手 術, 譬

二一五
之時鐘,其發條機件原無損壞,或有塵滓 阻於齒輪,或懸錘不動,或稍有偏側,而 致不得行走者,祇須一撥其機件 ,走 動
即可恢復,其理有近似也。
《永諸藏書》

瓜蒂散方:
瓜蒂
瓜 蒂一
一分分(
(熬熬黃
黃))
,,赤赤小小豆豆一一分分。。
右二
右 二味
味,,各
各別別搗
搗篩篩,,為為散散已已,,合合治
治之之,
,取取一
一錢錢匕
匕,,以
以香香豉豉一
一合合,
,用用熱
熱湯湯七
七合合,
,煮煮作
作稀稀糜
糜,,去
去滓滓,
,取取汁
汁,,和
和散散頓
頓服服之
之。。不

吐者
吐 者,
,少少少
少加加,
,得得快
快吐吐乃乃止止。。諸諸亡亡血血虛
虛家家,
,不不可
可與與瓜
瓜蒂蒂散
散。。
汗、吐、下,為治病之三大法:病之在表 者,則汗;在腸者,則下;在胃者, 則吐。但善用吐法者,首推張戴 人 , 今
無聞焉,雖知其方而不知其用也,病家未 見吐法之能愈病,亦不敢嘗試,浸假而失 傳矣。今錄《生生堂醫談》一則 與獨 嘯
菴氏 之 吐 方 考 與 治 案 數 則 , 藉 可 知 其 用 法 與 宜 忌 。
《生生堂醫談》曰:
「問曰:當世之醫施行下劑者甚多,然施行吐劑者至稀,即偶有用者,一生亦不過二三度以至十度,
然子於一年中,用『瓜蒂』數斤,且未聞 有誤治者,願聞其詳。答曰:治病之大綱 ,為汗、吐、下三法也。汗逐毒 之在 表
者,下驅毒之在裏者,吐則條達毒之在胸 膈者也。此三法可謂醫術之鼎足,不能暫 缺一,如前述矣。越前之奧村良 築 , 豪
傑也,始興吐法,其時有山脇東門、獨嘯菴、惠美三伯等,相和而行此法,其後絕不聞有行之者。據聞此諸人之施行吐法
也,與余所行者有異。蓋其藥毒烈,故其 弊為病家所恐懼。直至後世,考良築 等之所行,先呼病人之親族詢問,若 因施 藥
後「瞑眩」而死,有無怨言,迨答乃行。 其法,服吐藥後,令人擁病人起坐或抱病 人之頭,乃以兩手揉其腹由下而 上, 咽
中以鳥羽探之;醫亦守候於病家,直至吐 止始歸,若不止,則以「麝香」止之。如 此用藥,在未用以前,已令病人 恐懼 而
上衝,
「瞑眩」亦自加強,故有損而無益者多焉。職是之故,今世之醫咸以為吐劑殺人,非惟己所不行,且見他人施,亦必
向病家力阻。非遇有志之醫,及百藥不效 ,病家對病人已抱絕望者,決不能施。余 生後世而業醫,遇他法不治之病 甚多 ,
因有數年來彈精竭思,研究吐劑之服法, 終得治病不誤之法,知「瓜蒂」為吐劑之 第一,以越前產為上品,所用分 量視 病
人所有毒之多寡而定,不能預斷,就大略言,如為「瓜蒂末」,則自三分至一錢,煎湯服之。又用三分至一錢之「三聖散」
與同湯,或「一物瓜蒂散』與同湯,或「瓜蒂」與「赤小豆」之末等分,「豆豉汁」或「虀汁」或「蘿蔔葉煎汁」等送下,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當隨時制宜。凡胸膈中毒,非他藥所可拔 者,得盡拔之。其服法與通例之散藥煎湯 無異,有服後須與則欲嘔者,有 隔半 日


一日而始嘔者,其遲速因人而殊,故無一定。又有雖欲吐而吐出極遲者,此時可以綿團成「大棗」 ,以系搏其中央,俾吞入
咽中,既至咽,疾必系洩出,則嘔氣必忽 甚而得快吐。如此行之,其「瞑眩」至輕 ,不過用「紫圓」十粒之度。予 歷施 吐

二一六
法至數百人,無一有誤,且從未有「瞑眩」之度至以「麝香」停吐者。病之輕者,一吐即愈;劇者,數吐亦治。六七年前,
予在天津,近鄉纏喉風盛行,自五六歲至 三十歲者,卒然憎寒壯熱,咽喉腫痛,不 能飲食,四五日之內,咽喉腐爛 而死 ,
醫術窮而不能救者不知凡幾,就中有用「半夏苦酒湯」,延至四五日而終死者。余初與他醫同,殺人甚多,後急用「三聖散」
(方附於本篇小結後)使得快吐,霍然頓愈,至無須調理。余自得此法,活人無算,凡罹此症者,皆請余治,後移居京師,
治愈此症者亦甚多。」
《獨嘯菴氏吐方考》曰:
「扁鵲望桓公之色而走,是我技古之道也。故從事於此者,知死者與不治者為第一義。世醫不
能知死者與不治者,汗、吐、下誤施 ,取兇暴之名,非古方之罪也。」
「欲決死生,定治不治者,當審腹氣虛實 。候腹如易實難,其故何則?有如虛 而實者,有似實而虛者,有邪來 而虛,
邪去而實者,有邪來而實,邪去而虛者,得之 於手,應之於心,父不可以喻子也。」
「人之有脈,猶戶之有樞,微乎微乎,感 而能通,不可思而得。如水陸草木之 花實不一,有忽開忽落者,有忽 花而徐
萎者,有花盛而無實者,有結實而無花者,有花至小而長存者,疾病染人亦如此,為醫者當察其開落之機,謹芟刈之期。」
「吐後三五日,當調飲食,省思慮,不可當風 ,不可酒,不可內,不可勞動。」
「古語曰:
『病在膈上者,吐之』,是用吐方之大表也,而其變不可勝數,沉研不久,經事不多,則難得而窮詰。」
「吐後氣逆極多,用下氣之方可也,或『三黃湯』,或『承氣湯』。嗝噎,勞瘵,鼓脹,吐之則促命期。張子和吐癩,
余未見其可也。」
「張子和《儒門事親》 ,有『時氣』 、『 溫病』 、『傷寒』等,一二日以裏,頭痛、身熱,惡寒,以『通聖散』 、
『益元散』、
『蔥白』、
『蓮鬚』、
『豆 豉 』 一 撮 , 之 之 法 , 余 試 之 數 十 人 , 時 有 效 , 要 之 , 不 為 之 亦 可 也 。 」
「初學者對於妊娠、產後、痰血、咳血、癥毒、血崩、 亡血、虛家等,暨年過六十者,不可吐之。」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傷寒』吐之,不可過二三回,得一快吐則止。用『瓜蒂』三分或五分,其治一次逆時,則急者促命期,緩者為壞證。」

『瓜 蒂 』 越 福 井 產 為 可 , 他 邦 出 者 不 中 用 。 用 之 若 五 分 , 若 二 錢 , 二 錢 以 上 不 可 與 。 」

『苦瓠穰』捻如『大豆』,若七粒,若十粒,寒鄉無『瓜蒂』,則可代之,其形至小,研淨無厭翳為佳品。」

『藜蘆』,華產為佳。尤多毒,用之二分,若三分。」

『常山』,華產為佳。末用之,則若五分,若一錢。」

二一七

『巴豆』,不去油可也。」

『豆豉』,從《本草》製造之法可也。」
《永諸藏書》


『傷寒』,用『承氣湯』不下者,吐後再下。」
「諸氣疾,諸積聚,心下痞 ,臟腑逼上者,問其生平無吐血、咳血、衄 血 之 患 者 , 悉 可 吐 之 後 服 『 瀉 心 』 之 方 數 十
日。」
「喘息初發,暨未發者,按其腹知之。腹氣堅實,則吐之後服『瀉心湯』、
『小承氣湯』之類,數十日灸數千壯。五十
以內,偏枯,痰涎滿胸者,可吐之。」
「月事積年不下,心下痞,
『抵 當 』 諸 藥 不 驗 者 , 吐 後 再 服 。 」

『黃 疸 』 煩 喘 欲 吐 者 , 可 吐 之 。 」
「腫病,用吐尤難,須謹慎其方法。」
「口吐大便者,吐之後服『附子瀉心』
、『生薑瀉心』、
『 半夏瀉心』之類數日。」
「痿躄初發,暨欲發者,按其心下『痞』時, 則吐之後,論所宜服之藥。」
「右各以『瓜蒂散』吐之。腹氣不堅實者,決不可吐。」又曰:
「服吐方既吐之時,直視搐搦之候見者,即當止其吐。」
「瘧,以『常山』吐之,病發後十日許可服。」
「肺癰,未見浮腫者,以『桔梗白散』吐之。腹氣不堅實者,雖吐之無益。」又曰: 「吐河豚毒暨一切魚毒方,溫『藍
汁』一盞服之。又方:八九月橘子將熟之 時,裂之,納胡椒三粒,待果熟,取燒之 為末,使少許入於小竹管,吹入 咽中 ,
遇咽則吐。按食傷尤為暴急,用『瓜 蒂 』 得 吐 遲 , 用 此 方 可 也 。 」
《古今醫統》引丹溪說曰:
「小兒急驚風熱,口瘡,手心伏熱,痰嗽,痰喘,並用湧法,重則用『瓜蒂散』
,輕則用『苦
參末』、
『赤小豆』。」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奇效良方》曰:「
『 瓜蒂散』
,治 風 癲 宜 服 此 藥 吐 之 。 」
一百八十二條:病脇下素有「痞」
,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藏結」
,死。
本條言「藏結」證狀。

二一八
解曰:病者若脇下素有「痞塊」,並連及臍旁,則其寒飲凝聚之範圍極大,其陽氣為之滑沉者亦甚,生理之機轉阻遏乃
多,復加之以痛,痛且引及少腹,入於陰筋,則其痛亦劇,所謂痛傷氣,其生氣之日疲,不言可知。積久不治,安得不死。
此症屬內臟之陰寒凝結,故曰「臟結」,今之所謂惡性瘤之癌症也。
此症之起,大多起於靜脈鬱血,嗣後肝藏 或胰腺或淋巴幹管發生腫大。初起尚 可攻破,及至舌上白苔白滑,其 內藏之
陽氣已微,生機已弱,即不任攻蕩,病屬 難治矣。蓋攻之傷其正,補之壯其邪,投 鼠忌器,無法可施也。積久遷延 ,正 氣
日微而死矣。如能耐心日灸「命門」、
「章門」「關元」,助其內藏之機轉,亦可十救其三四,但體瘦如柴者,百不活一。
方中行曰 :
「 素 , 舊 常 也 。 臍 旁 , 陰 分 也 。 藏 , 陰 也 。 以陰邪結於陰經之藏,攻之不可及,所以於法為當死也。」
一百八十三條: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汗,惡風,大渴而煩,舌上乾燥,欲飲
水數升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本條為表裏俱熱,大汗大渴而煩之治法。
解曰:
「傷寒」,發熱,若吐,若下後,其熱七八日不解,愈積愈盛,在內之產熱中樞機能異常亢進,所謂熱結在裏,
因此內外俱熱;散熱中樞為調節亢熱,亦 發生亢進而時時汗出,汗出則肌腠疏而惡 風,熱蒸愈盛則津液愈枯,液涸 則熱 愈
盛而煩,是以大渴而煩,舌上乾燥,欲飲水數升以自救 也,以「白虎加人參湯」清熱養液以治之。
本條首句曰「傷寒」,非「太陽中風傷寒」之「傷寒」,
「傷寒」為外感發熱病之總稱, 「 溫病」
、「 熱病」
、「 濕溫」
,皆可
稱為「傷寒」
。本條之證似溫病,溫病之熱,為產熱中樞和散熱中樞雖然同時起著拮抗作用,因為產熱量多,散熱量少,同
時存留在體內的熱量仍此正常多,所以體 溫保持在高水準上,故內外皆熱,即表裏 俱熱是也。表裏指內外,非指表 證未 解
之熱,如謂表證未解,即如一百八十五條表未解者,不可與「白虎」,讀者不可誤解。其惡風似為表未解,亦非也。以「白
虎證」為大汗大渴,大汗則皮下神經 末稍虛弱,不勝外風之刺激也。
山田正珍氏曰:
「此條為『陽明病』之淺證而未至胃實者也,即所謂『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是。本條當在陽明篇中,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以下二章及一百八十五條皆然。熱結在裏 ,表裏俱熱為因,時時惡風以下為證,此 為『傷寒』之表邪熾盛,以發汗 若吐 若


下而不解,入裏而結者也。雖然,以未成 胃實,故其熱薰蒸表裏,令人且熱且渴。 至時時惡風,亦以為成結實故也 。蓋 此
條之時時惡風與次條之背微惡寒,俱因內 熱薰蒸,汗出肌疏所致,以是不常而時時 ,不顯於全身而僅於背上微微惡 寒也 。
準是以觀,非其表不解之惡風寒可知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洪滑數;舌當紅而燥。

二一九
本條之針法:如二十九條。
白虎加人參湯方:
《永諸藏書》

方與用法見二十九條。
一百八十四條:
「傷寒」
,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本條為外無大熱,而汗,渴,煩,背微惡寒者之治法。
解曰:
「傷寒」熱病,而外無大熱,口則仍燥而大渴,心亦煩,背部雖有微惡寒者,仍為「白虎加人參湯」之證,故以
「白虎加人參湯」主治之。
本條無大熱,非身不甚熱也,指皮膚外層 不似上條之灼熱而已,其裏仍甚熱也 。如不甚熱,則何來口燥渴與心 煩。燥
渴指渴之甚也。其背微惡寒者,為背部皮 膚汗腺最多,放散汗液過多,該部神經末 梢衰弱,乃有惡寒之感也。若視 為表 證
之惡寒,誤矣。
《金鑑》曰:
「『傷寒』身無大熱,知熱漸去表入裏也。口燥渴,心煩,知熱已入『陽明』也。雖有惡寒熱一證,似乎
『少陰』
,但『少陰證』口中和,今口燥渴,是口中不和也。背惡寒,非陽虛惡寒,乃『陽明』內熱薰蒸於背,汗出肌疏,
故微惡寒也。主『白虎湯』以直走『陽明』,大清其熱,加『人參』者,蓋有意以顧肌疏也。」
遜齋曰:
「『陽明』內熱病往往外無大熱,其故有二:一散熱中樞神經興奮,體溫已有出路。一瘀熱在裏,與『太陽病』
體溫集中於表者不同。『麻杏甘石湯』之『風溫症』,
『 越婢湯』之『風水症』
,皆云無大熱,其理正相同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當如上條。
本條之針法:如二十九條。
一百八十五條:
「傷寒」
,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 「白虎加人參湯」
。渴欲飲水,無表證者,
主之。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本條示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之義。
解曰:
「 傷寒」
,脈浮,發熱,無汗,表證也。表證未解者,不可與「白虎湯」。以「白虎湯」為熱在「陽明」之分,如
表不解而與之,則表熱被寒,血液不復向 表層奔放而表邪不得解也。必欲見其渴欲 飲水,證明為內熱重,津液消爍 ,而 無

二二○
脈浮、無汗等之表證,乃可與「白虎湯」或加「人參」與之。
上二條有表裏俱熱,有背微惡寒,仲師恐人誤認為表證,特提出而誡之曰:「表未解者,不可與「白虎湯」也」。要知
「白虎湯」之必具條件,為大汗,大渴,大煩,脈洪大,最重要一點即在大汗,如無汗者,縱煩,渴,熱俱盛,不得用「白
虎湯」。
成無己曰:「『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渴者宜『麻黃湯』,渴者宜『五苓散』,非『白虎』所宜。大渴飲
水,無表證者,乃可與『白虎加人參湯』,以散裏熱,臨證之工,大宜精別。」
喻嘉言曰 :
「『白虎』但能解熱,不能解表,必惡寒、頭痛、身疼之表證皆除,但熱渴而求救於水者,方可與之。」
柯韻伯曰:「
『白虎湯』治熱結在裏之劑,先示所禁,後明所用,見『白虎』為重劑,不可輕用也。脈浮,發熱,無汗,
『麻黃證』尚在,即是表不解,更兼渴欲飲水,又是熱入裏,此謂有表裏證,當用『五苓』,多服煖水發汗矣。若外熱已解,
是無表證,但渴欲飲水,是邪熱內攻,熱 邪與元氣不兩立,急當救裏,故用『白虎 加人參』以主之。若表不解而妄 用之 ,
熱去寒起,亡可立待矣。」
一百八十六條:
「太陽」
、「少陽」併病,心下,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
、「肺俞」
、「肝俞」
,慎勿下之。
本條為「太陽」、
「 少陽」併病之針法。
解曰: 「少陽」併病,頸項強而眩者為「太少二陽病」,心下滿
「太陽病」未解,復發生「少陽證」者,曰「太陽」、
為「少陽病」,殆以其人津液不足,不能與「柴胡桂枝湯」
,故與刺法以治之,取「大椎」以治頸項強而眩,
「肺俞」、「肝俞 」
以治心下。慎不可與下之,恐為「結胸」,水漿不下,或下利不止也。
本條與一百五十七條相同。彼為不可發汗 ,以發汗則為譫語、脈弦之變也。此 則誡不可下,雖未明言下之何害 ,然於
一百六十五條「太少併病」,下之成「結胸」,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之變,可推測得之。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頸項為「少陽太陽」領域,固稱「太少併病」。頸項之強,當為心下痞,淋巴幹管發生阻塞腫大,波及頸項部最多之
淋巴腺體亦發生阻塞而為強。眩為淋巴阻塞,水道不通,水停為毒,反射胸部之所致,所謂「少陽病」,口苦,咽乾,目眩。
本條之眩,亦當屬於「少陽證」。
「少陽證」宜和,不宜下,下之必作「結胸」,如一百六十四條,「柴胡證」具,而以他藥
下,若心下滿而痛者,此為「結胸」也。故本條曰「慎不可下」。如非「太陽」
、「少陽」併病,純屬「少陽證」,可與「小
柴胡湯」。
一百八十七條: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
,若嘔者,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二二一
本條為發熱下利之治法。
《永諸藏書》

「太陽」與「少陽」合病,其熱不集於上而趨於下。集於上則頸項強而眩,心下滿如上條;趨於下則為自下利,
解曰:
與「黃芩湯」以清熱。若下利而兼嘔者,則加「半夏」、
「生薑」於「黃芩湯」中以降逆止嘔。
本條之「太少二陽合病」,自下利用「黃芩湯」。其實「太陽病」之表證已解,
「少陽病」之外證亦去,純為內熱下利,
即今之所謂「熱痢」
,西醫所云之「腸炎」,並無發熱、惡寒、頭痛、頸強之「太陽表證」,亦無胸脇苦滿之「少陽半表半裏」
證。否則,即有下利,決非「黃芩湯」所能愈。此云「太少合病」,或許其初起有此證狀,嗣後熱趨入腸而自下利,生理發
生機轉,外證自解,亦未可知。總之,「黃芩湯」為專清腸熱之劑,亦即治熱病之劑,讀者萬不可為「太少合病」所困,認
為有頭痛、惡寒、痞滿諸證,如有此證狀,仍為「柴胡 桂枝湯」所主治,非「黃芩湯」所可療也。
成無己曰:「『太陽』
、『陽明』合病,自下利為在表,當與『葛根湯』發汗。
『陽明』、
『少陽』合病,自下利為在裏,可
與『承氣湯』下之。此『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為在『半表半裏』
,非汗、下所宜,故與『黃芩湯』以和解『半表半
裏』之邪。嘔者,胃氣逆也,故加『半夏』、『 生薑』以散逆氣。」
汪琥曰:「『太少合病』而至下利,則在表之寒邪悉入而為裏熱矣。裏熱不實,故與『黃芩湯』以清裏熱,使裏熱清而
在表之邪自和矣。所以此條病,不但『太陽桂枝』在所 當禁,并『少陽柴胡』亦不須用也。」
周禹載曰:「
『 黃芩湯』
,治溫本藥也。明言『太少二陽』 ,何不用二經藥?非『傷寒』也。
『傷寒』由表入裏,此則自內
發外,無表。何以知?『太少二陽』,或脇滿,或頭痛,或口苦引飲,因不惡寒而即熱,故不得謂之表也。如『傷寒』合病,
皆表病也。今不但無表,且有下利裏症, 『傷寒、協熱利』,必傳經而入,不若此病之即利也。溫何以即利?外發未久,內
鬱已深,其人中氣本虛,豈能一時盡 泄 於 外 , 勢 必 下 走 作 利 矣 。 」
周氏 之 說 , 較 為 近 似 。
「黃芩湯」,以「黃芩」清腸熱,
「芍藥」止腹痛,
「甘草」緩急迫而化毒,此方可謂治「熱利」
之祖方。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數;舌當質紅,苔黃。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本條之針法:
大腸俞Τ、中膂俞Τ、天樞Τ、氣海 Τ、大椎、合谷Τ、足三里Τ。
「天樞」、
「氣海」,宜淺針。餘穴宜重刺激而久捻之,往往一針而全愈。

二二二
黃芩湯方:
黃芩
黃 芩三
三兩兩,
,甘甘草
草二二兩
兩((炙
炙))
,,芍芍藥藥二二兩兩,,大大棗棗十十二二枚枚((擘擘))


右四
右 四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
,煮煮取
取三三升升,,去去滓滓,,溫溫服服一一升升,,日日再再,,夜
夜一一服
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下利,腹拘急,心下痞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痢疾,發熱,腹痛,心下痞,裏急後重,便膿血者,宜加『大黃』。若嘔者,宜於『黃
芩加半夏生薑湯』中加『大黃』。」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為『少陽』部位下痢之神方,與後世之『芍藥湯』等方豈可同日而語。但同為
下利,『柴胡』以往來寒熱為主,此方以腹痛為主,故此證若有嘔氣,即當不用柴胡而用後方。」
《傷寒六書》曰:「
『 黃芩湯』
,治 發 熱 , 口 乾 , 鼻 燥 , 能 食 者 。 」
《拔萃方》曰:
「『芍藥黃芩湯』
(即本方)
,治泄利腹痛,或裏急後重,身熱,久而不愈,脈洪疾,及下痢膿血稠黏。」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
黃 芩三
三兩兩,
,芍芍藥
藥二二兩
兩,,甘
甘草草二
二兩兩(
(炙炙)

,,大
大棗棗十
十二二枚
枚((擘
擘))
,半
, 半夏
夏半半升
升,,生
生薑 一兩
薑一 兩半
半((一
一本本作
作三三兩
兩))


右六
右 六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
,煮煮取
取三三升
升,,去
去滓滓,
,溫溫服
服一一升
升,,日
日再再,
,夜夜一
一服服。

本方之主證:
「黃芩湯」證而嘔者。
《醫方集解》曰:「
『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治膽腑咳,嘔苦水如膽汁。」
《證治要訣》曰:「
『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治『太陽』 與『少陽』合病。頭痛,腰痛,往來寒熱,胸脇疼而嘔者。」
一百八十八條:
「傷寒」
,胸中有熱,胃下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
「黃連湯」主之。
本條為上熱下寒兼有表證之治法。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解曰:「太陽傷寒」兼有胸中有熱,胃下腸中有寒氣,有寒則腹中痛,有熱則欲嘔,以「黃連湯」治之。
言「傷寒」 ,有表證也。胸中有熱,指胃中有熱也。胃下有邪氣,指腸中有寒氣也。腸中有寒則腹痛,胃中有熱而下有
寒,因不得下降而上逆,故欲嘔。胃在上 ,腸在下,胃有熱,腸有寒,成為上熱下 寒而兼有表證。腸寒宜溫,胃熱 宜清 ,
表證宜解,「黃連湯」之「乾薑」即溫腸中之寒,「黃連」即清胃中之熱,「桂枝」即解「傷寒」之表邪,
「半夏」所以止嘔,
「參」、
「 草」
、「棗」所以和胃,本方諸藥,於各證面面俱到矣。

二二三
湯本氏曰:
「胸中有熱也者,胸中煩熱,即心中有煩悸之意。胃中有邪氣者,胃內有熱毒及水毒之意也。腹中痛,即此
二毒刺激胃腸黏膜之結果。欲嘔吐者,因水毒 為熱毒所激動而上迫故也。」
《永諸藏書》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弦,或浮而弦;舌當有淡黃厚膩苔。
本條之針法:
大椎Τ、中脘Τ、天樞Τ、足三里Τ。
黃連湯方:
黃連
黃 連、
、甘甘草
草((炙
炙))
、、乾乾薑薑、、桂桂枝枝各各三三兩兩,,人人參參二二兩兩,,半半夏夏半半升升((洗洗))
,大
, 大棗
棗十 二枚
十二 枚(
(擘擘)

。。
右七
右 七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煮煮取取六六升升,,去去滓滓,,溫溫服服一一升升,,日日三三服服,,夜夜二二服服。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心煩,心下痞,腹痛,嘔吐上衝者。」
本方之主證: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心煩,嘔逆者。」
《方輿輗》本方條曰:
「此方治腹痛而噁心有嘔氣者,蓋以腹痛,在心下迄臍上之部分。臨治之時,當善察痛部,必定
處治之方為要。」
《傷寒論述義》曰:
「此 方 治 『 霍 亂 』 之 吐 瀉 腹 痛 , 應 效 如 神 。 」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霍亂』,
『疝瘕』,攻心腹痛,發熱上逆,心悸欲嘔吐,及婦人血氣痛,嘔而心煩,發
熱頭痛。」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治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雖為本文,然觀喻嘉言『濕家下之而舌上如苔者,
為丹田有熱,胸中有寒,仲景亦用此湯而治之』之說,則『舌上如苔』之四字,可為一徵。蓋此症之舌苔狀況,舌上苔厚
而稍帶黃色,如舌上有潤滑之苔者,則雖 無腹痛,而有雜病,乾嘔,諸藥無效者, 用之決有效。若為腹痛,則驗尤 甚。 又
此方雖為去『半夏瀉心湯』之『黃芩』,代以『桂枝』之方,然其效用大異。蓋此與『甘草』 、
『乾薑』、
『桂枝』、
『人參』所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組成,故以意趣頗與『桂枝人參湯』相近。惟彼關於『協熱利』,此則用於上熱下寒,是以『黃連』為主藥之故。又按此『桂
枝』,以腹痛為主,與《千金》『生地黃湯』之『桂枝』同旨。」
一百八十九條:
「傷寒」 「桂枝附子湯」主之。
,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濇者,
若其人大便溏,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二二四
本條為風濕在表在裏之治法。
解曰: 「傷寒」經八九日,風濕之邪,抑遏肌表,交迫不解,使全身百骸異常疼重,不能自動轉側。「傷寒」雖有八九
日,但無裏熱,不嘔亦不渴,脈則浮虛而 濇,按浮虛為表虛而兼風邪,濇為血行不 暢,表虛而濕不化,神經備受壓 迫, 所
以一身煩疼也。以「桂枝附子湯」治之, 「桂枝」溫通血管以驅風,
「附子」鼓動血行以止痛,合之為驅「風濕」,止煩疼,
「薑」
、「 草」、
「棗」則佐之以完成其散風化濕和胃之功而已。若有上述之一身煩疼,而大便溏,小便自利者,則其「風邪」
已解,
「濕邪」已入裏矣,於「桂枝附子湯」中去「桂枝」加「白朮」以治之。蓋風邪已解,毋須乎「桂枝」矣,濕內陷,
則須「白朮」以吸收之也。
本條為風濕痛之證, 「傷 寒 」 八 九 日 者 , 風 濕 痛 起 初 亦 有 發 熱 , 言 其 得 病 已 有 八 九 日 也 , 不 得 視 為 「 太 陽 病 中 風 傷 寒 」
之「傷寒」
。「風 濕 相 薄 」
,薄,迫也,言「風」與「濕」在肌膚中相迫也。風濕名為外感而入,其實乃由內而發,此症有實
有虛。實者皮膚汗孔阻塞,腎臟泌尿機能 不足,血液中之尿酸素不能排泄,瀦留於 骨節之間而為發熱煩疼,此症大 多起 於
養尊處優,耽於安逸之人。虛者,每為營 養不足而勞動過度,其新陳代謝機能不良 ,疲勞物質蓄積過多,瀦著筋肉 之中 ,
亦能發熱煩疼,本條之證,即為虛證。 「附子」即為促進新陳代謝之機能,活潑組織之細胞也。合「桂枝」之溫通血管,則
發熱、疼痛各證均解。如其人兼小便利, 大便溏,則腸中之吸收機能亦發生障礙, 則骨節煩疼之症愈益增加,一以 減低 營
養之資源,二以增加體溫之消失。體溫低 ,血行愈迂滯;營養虧,經絡愈失養。其 疼不將更重耶!故加「白朮」助 吸收 ,
以治其溏泄自利。
原文為大便,則屬實,屬胃熱,不當用「朮」與「附子」。遜齋改為溏是也。
湯本 氏 曰 :
「『傷寒』八九日者,自罹『傷寒』約經八九日間之意。風濕相搏者,由本來之水毒,感外來之風邪,互相
搏激也。身體疼煩者,為身體全部疼痛煩 悶也。不能自轉側者,不能以自力臥轉反 側也。不嘔不渴者,讀之雖如字 義, 然
有深意存焉。因『傷寒』經過八九日,為 現『少陽柴胡劑』之證及『陽明白虎湯症 』之時期,故云不嘔不渴,所以 暗示 無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柴胡白虎』之證也。又脈浮者,為表證之徵 ,然虛而濇,為陰虛證之候,本條之病症,以 虛證與表裏陰陽相半者也。」


本條之舌證:當苔白而滑膩。
本條之針法:
前節針:大杼、肩  、 曲 池 、 氣 海 俞 、 風 市 、 陽 陵 、 陽 輔 。

二二五
後節加針:天樞、關元。
桂枝附子湯方:
《永諸藏書》

桂枝
桂 枝四
四兩兩,
,附附子
子三三枚
枚((去
去皮皮,
,炮炮,
,破破八
八片片)

,,生生薑薑三
三兩兩(
(切切)

,,甘
甘草草二
二兩兩(
(炙 )
炙)
,,大
大棗棗十
十二二枚
枚((擘
擘))


右五
右 五味
味,,以
以水水六
六升升,
,煮煮取
取二二升
升,,去
去滓滓,
,分分溫
溫三三服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
『 桂枝附子湯』治『桂枝去芍 藥 湯 』 而 身 體 煩 疼 不 能 自 轉 側 者 。 」
《方機》云:
「治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者,兼用『應鐘』或『七寶』。」
雉間煥云:「『桂枝附子湯』,今稱痛風者,及上衝難降者,主之,皆宜加『朮』。」淵雷案:
「『朮』、
『附』相配」治風
濕流注、黴毒痛風等甚效。」
《蘭軒醫談》曰:
「清川玄道家有中風奇藥,方為『桂枝附子湯』或『烏頭桂枝湯』加『大黃』
、『棕葉』用之,初發不
論虛實皆可用,有奇效。」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方:
白朮
白 朮四
四兩兩,
,甘甘草
草二二兩
兩((炙
炙))
,附
, 附子
子三三枚
枚((炮
炮))
,大
, 大棗
棗十十二
二枚枚(
(擘擘)

,,生
生薑薑三
三兩 。
兩。
右五
右 五味
味,,以以水
水六六升
升,,煮
煮取取二
二升升,
,去去滓
滓,,分
分溫溫三
三服服。
。初初服
服,,其
其人人身
身如如痹
痹,,半
半日日許
許,,復
復服服之
之,,三三服
服盡盡,
,其其人
人如如冒
冒狀狀,
,勿勿怪
怪,,
此以
此 以「
「附附子
子」」
、、
「朮
「 朮」」井
井走走皮
皮內內,
,逐逐水
水氣氣未
未得得除
除,,故
故使使之
之爾爾,
,當當加
加桂桂枝
枝四四兩
兩,,此
此本本一
一方方二
二法法也
也。。
本方之主證:前方證,而大便溏,小便不利者。
一百九十條:風溼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被,或身微
腫者,
「甘草附子湯」主之。
本條為風溼骨節痛之治法。
解曰:風濕交薄,濕留骨節而煩疼,甚至掣引作痛,手足屈伸不得,觸近之則痛更劇。汗出而呼吸促迫,表虛濕重也。
小便亦不利,濕滯不化也。惡風不欲去衣被,虛寒畏風也。或身微腫者,濕不得下洩,著於肌膚而為腫也。 「甘草附子湯」,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以溫裏化濕,解表驅風,兼而有之,即「桂枝附子湯」、「去桂加朮湯」之合劑也。蓋此症較上條之證為重,濕著於表而為
骨節煩疼,且加甚而為掣痛不得近,濕著於裏 而為小便不利或身體微腫,較上條之證狀尤更 劇也,故以二方之合劑治之。
和久田氏曰:「濕者,水也。不曰『水』而曰『濕』者,因水每成腫,按之不凹,但以皮膚無種種之固結,肌膚如濕者,

二二六
故名『濕』也。俗呼脹大之類,皆可謂為『濕』也。此亦由正氣之弱,水氣得以乘之,後世所謂氣虛之候也。風濕相搏者,
其人素有濕氣,感冒風邪,以風邪與濕氣 相搏而名之也。骨節煩疼者,節節關節疼 煩也。掣者,緊也,由後引之而 痛也 ,
謂驚恐與疼痛也。不得屈伸之句,應骨節疼煩也。近之者,以手近於疼處也。汗出者,風濕相搏也。短氣者,呼吸急迫也。
小便不利者,氣衝逆不得降下也。惡風欲 示較重於尋常,故又以不欲去衣被言之, 凡此皆風濕相搏之證也。此證汗 出、 短
氣,以表證而衝逆急迫,故有『桂枝』、『甘草』
。又以惡風、骨節疼痛、小便不利等證,復以『朮』、『附』相配,而『附子』
之分量多者,以表證劇,有內寒也。凡有內寒 者,右小腹結聚,腹皮軟弱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證當浮濡;舌當白膩。
本條之針法:如上條。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
甘 草二
二兩兩(
(炙炙)
),附
, 附子子二二枚枚((炮炮,,去去皮皮,,破破))
,白
, 白朮
朮二二兩
兩,,桂
桂枝枝四
四兩兩。

右四
右 四味
味,,以
以水水六
六升升,,煮煮取取三三升升,,去去滓滓,,溫溫服服一
一升升,
,日日三
三服服。
。初初服
服得得微
微汗汗則
則解解,
,能能食
食,,汗
汗止止,
,復復煩
煩者者,
,服服五
五合合,
,恐恐一
一升升多

者,
者 ,宜
宜服服六
六七七合
合為為始
始。。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骨節煩疼,不得屈伸,上衝,汗出,惡寒,小便不利者。」
雉間煥云 :
「治後世所謂『痛風』、
『歷節風』,手近之則痛劇者。」
一百九十一條: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寒,裏有熱,
「白虎湯」主之。
本條為「白虎湯」之變例。
解曰:「傷寒」發熱,脈浮滑者,浮主表,滑主熱,故曰此表有寒,裏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本條原文為『表有熱,裏有寒』,用「白虎湯」完全相反,《玉函經》改為「白通湯」,遜齋亦云不然,以脈浮滑非『白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通湯證』脈也。程知曰:「滑則裏熱,云浮滑則表裏俱熱矣。大熱之氣得辛涼而解,猶之暑暍之令,得金風而爽,故清涼之
劑,以『白虎』名之。」又曰:
「『厥陰』條中有『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也,
『白虎湯』主之,可證此條之非裏有寒矣。」
程氏之說是矣。遜齋曰:「裏有熱即『陽明』裏熱之症,表有寒即內熱極而反感外寒,乃身體內外溫度不平均所致,與上文
時汗惡風及背微寒之症正同一理,熱熾於裏,故脈滑。熱溢於表,故脈浮。如此解釋,便絲絲入扣」云。余謂此條脈浮滑,
此表有寒,裏有熱,絕無異議,惟「白虎 湯」當為「白虎加桂枝湯」與文乃合。此 條雖未舉證,當然不能以脈「浮 滑」 二

二二七
字即用「白虎湯」,尚須參合證狀,其為汗出,煩渴,則「白虎湯」可無間言,如間有頭痛,惡寒,則「白虎桂枝」無疑義
矣。總以證狀為主,脈則審其虛實,斯得矣。
《永諸藏書》

白虎湯方:
知母
知 母六
六兩兩,
,石石膏
膏一一斤
斤((碎
碎))
,,甘甘草草二二兩兩,,粳粳米米六六合合。。
右四
右 四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
,煮煮米
米熟熟,,湯湯成成,,去去滓滓,,溫溫服服一一升
升,,日
日三三服
服。。
本方之主證:為大汗,大渴,大煩,脈洪大者。
東洞翁曰 :
「『白虎湯』治大渴引飲煩躁者。」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
「手足厥冷,或惡寒,自汗出而譫語者。」又: 「手足厥冷,胸腹熱劇者。」又:「大煩渴,舌
上乾燥,欲飲水數升者。」又:「無大熱,心煩,背微惡寒者。」又:「暑病,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者。」
《方輿輗》曰:
「『白虎湯』治『赤斑』
,口渴,煩躁。」又: 「『白虎湯』
,以痘純紅、臉赤、眼赤、口氣熱、唇口腫痛、
煩躁悶亂、循衣摸床、小便赤、大便秘、身如火、發斑、譫語、實熱等證為主,並治口氣臭。」又: 「此治痘症,因熱毒甚
而不能起脹貫膿,或雖起脹貫膿,但因破損而 熱益甚,大渴引飲,燥煩不堪。」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傷寒』,脈滑,而厥者,及雖無大熱,口煩渴,心煩,背微惡寒者,世醫不用『白虎』,
遂致一病不起,可勝嘆哉。嗚呼!仲景誨諄,垂以躋壽之法,後人不能奉行,反逞私見,捏造方劑,流弊千古,豈不可嘆?
莊子曰:『道為天下所裂』
,此雖憤世之言,實含旨理。」又:「治痲疹,大熱譫語,煩渴引飲,唇舌燥裂,脈洪大者。」又:
「治齒牙疼痛,口舌乾渴者。」又:「治眼目熱痛如灼,赤脈怒張,或頭腦眉稜骨痛,煩渴者,俱加『黃連』為良,兼用『應
鐘散』,時以『紫圓』攻之。」又:「治狂症,眼中如火,大聲妄語,放歌高笑,登屋踰垣,狂走不已,大渴引飲,晝夜不
眠者,亦加『黃連』,隔三日五日,而用『紫圓』,由一錢至一錢五分,合峻瀉數行,又日用灌水法,必有效。若難用下藥
者,亦惟用灌水法。」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治邪熱散漫肌肉之間,發大熱,大渴,脈洪大或滑數者。成無己氏名此方為辛
涼解散清肅肌表之劑,以散漫於肌表間之 邪熱,使成汗而出者也。今以一息不出者 ,用辛劑,以清肅其肌肉之分, 俾悉 數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成汗而出,是猶手絞糟袋之汁,使涓滴無遺也。是故『白虎湯』與『承氣』同,俱為表裏之劑,用於『陽明證』 ,所謂表裏
俱熱,或『三陽』合病等不胃實而近表證者也。」
《和劑局方》曰:
「『白虎湯』治『傷寒』大汗出後,表證已解,心胸大煩,渴欲飲水,及吐或下後,七八日邪毒不解,

二二八
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宜服之。又治夏日中暑毒,汗出惡寒,身熱而渴。」
《集驗良方》曰:「
『 白虎湯』
,治 中 暑 、 口 渴 飲 水 , 身 熱 、 頭 眩 、 昏 暈 等 證 。 」
《醫學入門》曰:「
『 白虎湯』
,治一切時氣、瘟疫雜病、胃熱咳嗽、黃斑、及小兒疱瘡、癮疹、伏熱等證。」
《痘證寶筏》曰:
「『白虎湯』
,痘已發未發,或胃火偏盛,面紅,齒燥,口臭,唇乾,煩渴,齘齒,咬牙,夾斑,夾疹,
或獨用或兼用均宜。」
《醫學綱目》曰:
「孫兆治一人自汗而足逆冷至膝下,腹滿,不省人事,孫診六脈小弱而急,問其所服藥,取視皆陰病
藥也。孫曰:
『此非受病重,藥能重病耳!』遂用『五苓散』 、『 白虎湯 』 ,十餘帖,病少甦,更服,全愈。或問治法。孫曰:
『病人傷暑也,始則陽微厥而脈小無力,醫謂陰病,遂誤藥,其病厥。用『五苓散』利小便,則腹減。 『白虎』解利邪熱,
則病愈。凡陰病,脛泠則臂亦冷,汝今脛冷臂不冷,非 下 厥 上 行 , 所 以 知 是 陽 微 厥 也 』
。」
一百九十二條:
「傷寒」
,脈「結」
「代」
,心動悸,
「炙甘草湯」主之。
本條言脈「結」「代」
,心動悸之治法。
解曰:凡「傷寒」熱病,見脈「結」「代」,自覺心悸跳動者,以「炙甘草湯」主治之。
「傷寒」泛指一切熱病而言之。脈「結」「代」者,脈搏緩中一止,止無定數者,結脈也;止有定數者,代脈也。脈「結」
「代」二字並言者,指脈搏時作間歇之意 也。此為血虛,心臟衰弱,血壓太低,血 運遲緩,心臟為維持其運血之職 ,於 是
勉力搏動,以血虛難乎為續,終而一止以 為間歇也。心動悸者,心臟跳動加劇也, 即上述之勉力運血也。其動在左 乳下 乳
根穴之部見之者,大多屬於血虛與神經衰弱。「炙甘草湯」為其主方,以「阿膠」、 「生地」養血滋陰, 「麥冬」、
「麻仁」增
液潤燥,「生薑」
、「桂枝」壯心運血,
「參 」
、「草」、「棗」培補元氣。重用「甘草」
,緩 其 動 悸 之 急 迫 也 。
本條之舌證:或紅,或正常而無苔,或有裂痕。
本條之針法: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通里⊥、心俞⊥。二穴皆用輕微之刺激。
炙甘草湯方(一名復脈湯) :
甘草
甘 草四四兩
兩((炙
炙))
,,生生薑薑三三兩兩((切切))
,桂
, 桂枝
枝三三兩
兩,,人
人參參二
二兩兩,
,生生地
地黃黃一
一斤斤,
,阿阿膠
膠二二兩
兩,,麥
麥門門冬
冬半半升
升,,麻
麻子子仁
仁半半升
升,,大
大棗棗三
三十十
枚(
枚 (擘
擘))
。。

二二九
右九
右 九味味,
,以以清
清酒酒七七升升,,水水八八升升,,先
先煮煮八
八味味,
,取取三
三升升,
,去去滓
滓,,納
納膠膠烊
烊消消盡
盡,,溫
溫服 一升
服一 升,
,日日三
三服服,
,一一名
名「「復
復脈脈湯
湯」」
。。
本方之主證:為脈結、代,心動悸。
《永諸藏書》

《方輿輗》本方條曰: 「此為仲景治『傷寒』,脈『結代』, 『心動悸』之聖方也。孫真人用之以治虛勞,王刺史利用之


以治肺痿,凡仲景之諸方,其通變如此。顧雖云通變如此,而此方之妙,在脈『結、代』,故一名『復脈湯』。無論何病,
凡脈『結代』者,概當先用此方。詳言之 , 即 其 來 緩 而 時 一 止 復 來 者 , 『 結脈』也。 『結』者,一止即還,至不足數,但少
有間斷耳;『代 』 者 , 止 而 不 還 , 斷 而 復 動 , 此 絕 彼 來 也 。 與 代 換 之 代 , 顧 似 而 少 異 。 雖 然 , 治 法 惟 此 一 方 , 故 『 結 、 代 』
連稱。此脈惟大病有之,最可畏。又常人亦有時見此脈者,此為無害,雖藥亦不及者也。昔人有言曰: 『有病見之難治,若
氣逆得之,則無憂』 ,洵確言也。此湯, 《金匱》雖引《千金翼》 ,然今閱《翼》稱『復脈湯』 ,註云:仲景『炙甘草湯』 ,蓋

)
後世調血氣、補虛勞不足諸方,似多由此方生出者也。《金匱 『炙甘草湯』方下『行動如常』數句,說者多削而不取,是
雖不能視為正文,然亦不可謂是說無理。曰: 『凡脈見結、悸者,雖行動如常,亦不出百日必死。若復危急,不能行動,則
過十日必死』。語極明瞭,從前解者多誤。」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骨蒸勞嗽,抬肩喘息,多夢不寐,自汗盜汗,痰中血絲,寒熱交發,兩頰紅赤,『虛里』
動甚,噁心憒憒而欲吐者,宜此方。若下利者,去『麻子仁』,加『乾薑』
,水 煮 之 為 佳 。 」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以心動悸為目的,凡心臟之血不足,氣管動搖而為悸,心臟之血不能運動血脈,
時時間歇,故成脈結、代。此方滋養心臟 之血,潤滑脈路,以是不僅治動悸,且治 『人迎』邊之血脈凝滯而氣急促 迫者 頗
有效,是數年之經驗也。又用於肺痿之少 氣而胸動甚者,亦一時有效。龍野之秋山 玄端,加『桔梗』於此方,為肺 痿之 主
治,蓋據《金匱》說也。」
《衛生寶鑑》曰:「至元庚辰六月,許伯威年五十有餘,中氣本弱,病『傷寒』八九日,醫者見其熱甚,以涼劑下之,
又食梨三四枚,傷脾胃,四肢冷,時昏憒 ,請余治之。余診其脈動有中止之時,旋 成『結』脈,又心動悸,吃噫不 絕, 色
青黃,而精神減少,不欲開目,踡臥,惡與人語。余以『炙甘草湯』治之,減『生地黃』 ,恐損陽氣也,剉一兩令服,無效。
再令於市鋪選嘗氣味厚者再煎服之,病遂減半,再服即愈。」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陰也。又脈來數,而中止更來,及小數中止能自還者,名
一百九十三條: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
曰「促」
,陽也。脈來緩,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本條言「結脈」、
「促脈」、
「 代脈」之脈形。
解曰:脈搏,按之其來勢緩,而有一止,繼即復來者,名曰「結脈」,屬陰也,亦虛象也。又脈來數,而中有一止,止

二三○
後更來,與小數中一止能自還動者,名曰「促脈」,屬陽脈,亦屬實象也。脈來緩,緩中一止,不能自還,必待他部之脈起
而後動者,名曰「代脈」,屬陰也,亦虛也,得此脈者,病必難治。
人體脫離母腹,自營生活,雖藉飲食之滋養資生,亦必賴心機能之維持血行不替,而後可以生以長。若脈見「結」
、「代」 ,
其心機能已失卻維持血行正常之力,亦即 顯露其心機能已有病態或呈衰弱之候,本 身已不健全,顯搖動不穩之象, 安能 再
受外侮,重其剝奪,加其負荷,故任 何 病 證 , 得 此 脈 者 為 難 治 也 。
辨太
辨 陽病
太陽 脈證
病脈 并治
證并 法下
治法 ︵小
下︵ 結︶
小結 ︶

(
太陽病」本為表證,法宜從表而解。中醫診斷貴在辨證論治,仲師以畢生精力,結合實際經驗,寫出了這一部 傷寒論》 ,
作出規矩準繩,昭示後世學者,其用意決 非立方待病,很顯然是隨證施治,諄諄告 誡我們,必須熟察病情,詳審用 藥。 故
本篇首條與一百八十一條很詳細的指示: 「太陽病」應該惡寒發熱,頭痛,脈浮,現在汗自出,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
因此知醫者誤以吐法之過也。在一百八十一條很明白的說:病如「桂枝症」 ,但「桂枝症」應該頭痛,項強,現在無此症狀,
寸脈雖浮,而「桂枝症」所無之胸中痞,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說明這一系列症狀,並非「桂枝症」所有者,故診斷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其為胸有寒,當吐之,亦就是說 明應用吐法之症狀是如此。仲師 很明白的指示著我們,何證應汗 ,何證應吐,何證 應下 ,


各有專條詳論。後世張子和亦說明汗、吐、下三法,他說: 「余用三法,常兼三法,有按,有蹻,有揃,有導,有增減,有
續止,醫者不得余法,而反誣之」 。當然,辨證論治之專條,猶幾何學之定律,猶依定律來推演各種問題一樣,問題推演而
發生錯誤,不能就說成定律錯誤,是一個理由。病證當用發汗,而反用吐法,以致病證變端。仲師更以某幾種證狀之顯現,
為誤於某法者,例如一百三十四條與一百三十五條之指示鑑別法,一百三十八條之見證仍為「太陽病」 ,因問證而知誤下,
遂致中毒性之發炎的神經症狀,我們中醫稱之為「瘀熱在裏」 ,有少腹滿,小便自利,則可知腎臟及膀胱無病變,而腸部

二三一
或 腹 膜 有 滿 證 狀 之 可 證 有 侵 及 神 經 之 發 狂 症 狀 。 瘀 即 污 穢 , 侵 入 血 液 , 更 刺 激 神 經 , 所 以 用 「 抵 當 湯 」 或 丸 劑 , 急 則 用
湯,緩則用丸,以驅除瘀血,肅清病毒。
《永諸藏書》

有很多臟器病症亦有表證,如臟腑內部發 炎,或在臟腑周圍發炎,所以本篇一 百四十二條有「結胸」和「臟結 」之鑑


別,以下則說明「臟結」之不可攻,病在表而誤下成「結胸」,「 結胸」如項強而柔 痙 狀 者 , 下 之 則 和 , 假 使 脈 浮 大 , 則 不
可下,下之必死。誤下而不「結胸」,頭汗出,餘處無汗,齊頸而止,小便不利,則可知淋巴液還流有礙,或累及肝膽發生
障礙。蔡翹生理學上講:
「在肝臟功能受損,紅血球破壞太多,或膽管阻塞時,膽色素的排泄不夠,積聚在血漿中,致血漿
黃色加深,皮膚發生黃色,致表現黃疸病徵。」中醫所謂鬱熱薰蒸,如小便利,則猶可排出體外,小便不利,則身必發黃。
「太陽病」誤下而成「協熱下利」,或其人素有飲邪,變證多端,所以辨證不可不詳,論治不可不精細。
古代有用冷水「潠」、
「灌」之法,醫者誤用,才致表熱被遏,皮膚受刺激而發蕁麻疹之粟粒,亦即皮膚呈硬固性之炎
症者,先與「文蛤散」
,若不瘥,則與「五苓散」。
「寒實結胸」為「膿胸」或「肺膿瘍」,
「三物小白散」可以排除膿毒。本
條之取藥末填入臍中而以艾灸,亦即排除病毒之一法。
「太陽」與「少陽」併病,有「太陽病」之頭項強痛的「表證」;有「少陽病」之心下痞的「半表半裏證」,此種併
病,不宜發汗,不若針刺疏通之。如醫者不慎,誤發其汗,遂致影響神經而譫語者,當刺「期門」 ,以鎮定其神經。如一百
五十八條與一百五十九條,同為「熱入血室」 ,前條影響神經中樞而譫語,亦刺「期門」
,後條無譫語症狀,不刺「期門」,
所以「期門」的刺激點為鎮靜神經者。 「熱入血室」之「血室」
,為衝任之脈,內聯系於胞宮,故方書大多指「血室」為「子
宮」。又「熱入血室」大多為經水適來適斷時,熱之侵犯衝任之脈。「柴胡」為解熱藥,古稱和解藥,主治症為「半表半裏」
之「少陽病」,一百六十三條言之頗 詳,一百六十四條之鑑別頗精細。
「結胸症」為心下滿而痛,「痞」則按之不而濡。如心下「痞」滿,引脇下痛,嘔即短氣,汗出不惡寒者,為胸
膜間有水毒,犯胃則嘔,迫肺則短氣,故以「十棗湯」峻攻其水。 「結胸」則以「大小陷胸湯」
。心下「痞」則用「瀉心湯」。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小結)

「瀉心湯」有「生薑」、「附子」、
「甘草」、「半夏」等之分別,各有主治證之不同。誤下而邪陷下焦者,宜「赤石脂禹餘糧
湯」
。誤犯吐下,重則成「痿」 ,輕則以「旋覆代赭湯」。一百七十七條誤下後「再以發汗,邪熱迫肺,故汗出而喘,與六十
八條汗後再下,症狀相同。仲師指示:不論其下後再汗,汗後再下,所見症狀為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杏甘石湯」。
「藏結」為邪結在藏,與陰相結。邪結在胸,與陽相結為「結胸」。
「藏結」證見白滑舌苔者,難治。無陽證,不往來
寒熱,其人反靜,舌苔滑者,不可攻。病者若脇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死。
「結胸」證,脈浮大

二三二
者,下之則死。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病名曰「結」,臟器有硬變,或內部腫瘤所致,古稱「癥瘕積聚」
,故預後不
良,或為癌瘤,則死期可待。
「白虎湯」之主治證,為大渴而煩,熱雖結在 裏,證現陽性;如證現陰性,不可與也。
僂麻質斯樣之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或不能自轉側 ,身體煩痛,中醫稱之為「風溼相搏」

「傷寒」病之「結」、
「代」脈,心動悸,可與「炙甘草湯」,又名「復脈湯」,為心力衰竭,或血壓降低,可以振奮神
經而使其恢復。如無發熱病而脈見「結」
、「代」或「促」
,則 為 心 機 能 障 礙 , 或 瓣 膜 疾 患 , 故 必 難 治 。
附錄:
硝石大丸(一名夾鐘丸,見本書第二零七頁)

大黃二錢,芒硝一兩六錢,甘草、人參各五錢。
右四味各別為末,用食醋三合,先煮大黃 ,俟減至二合,乃加甘草、人參,更 煮之成飴狀,由火取下,納芒硝 於內,
攪之為丹。用法:每回服七分。
消塊丸(一名硝石丸,見本書第二零七頁)

硝石六兩,大黃八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
右藥研為細末,以三年米醋三升,置瓷器中,竹片作準,每入一升,作一刻。先入大黃,不住手攪,使微沸,盡一刻,
乃下餘藥,又盡一刻,微火熬,便可為丸 ,如雞子黃大。每服一丸,米飲送下。下 如雞肝米泔赤黑色等物。下後忌 風涼 ,
宜進粥將息。
三聖散(見本書第二一六頁)

瓜蒂三兩(炒微黃)
,防 風 三 兩 , 藜 蘆 一 兩 。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右藥共為粗末,每服五錢,以虀汁三茶盞 ,先用二盞,煎三至五沸,去虀汁; 次入清水一盞,煎至三沸,卻將 先二盞


同處煮二沸,去滓澄清,放溫徐徐服,以吐為度,不必盡劑。
應鐘散(又名藭黃散,見本書第二二八頁)

大黃二錢五分,芎藭一兩六錢。
右二味,各別為末,混和為散。服法:每 服五分至五分二厘,用酒沖服,如無 效,可加至一錢,服至能下為度 ,又可

二三三
隨證,每夕服之。
前七寶丸:
《永諸藏書》

輕粉、牛膝各二錢五分,土茯苓一錢二分,雞 舌香六分,可入白米七粒共研之。
右五味,各別為細末,以米糊為丸如細粒大。 用量二分五厘至二分七厘,一日三回分服。
續七寶丸:
凡用前七寶丸無功者用之,服量同前。
水銀七分五厘,礬石、芒硝各一錢六分。
右三味中,先碎礬石、芒硝,乃合三味, 入瓦盆中,以茗盌覆之,以砂築石盌 ,不令其側出氣,架火上,由下 燒之,
約半日許,取茗盌上附著之霜,以棗肉為丸如細粒大。
辨陽
辨 明病
陽明 脈證
病脈 并治
證并 法
治法
一百九十四條:問曰:病有「太陽陽明」
,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 「太陽陽明」者,發汗脾約
,何謂也?答曰:
是也;
「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
「少陽陽明」者,利小便,胃中燥實,大便難是也。
本條說明「陽明病」之起因。
解曰:病有「太陽陽明」
,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義耶?曰:「太陽陽明者」
,由於「太陽病」發汗太過,
致牌約無津液以輸散而成者也;「正陽陽明」者,由於胃家自實所成也;「少陽陽明」者,則以利小便過多,反使胃中燥,
致大便難而成者也。
「太陽陽明」
、「正陽陽明」
、「少陽陽明」,言「陽明病」之所由來也。由「太陽病」發汗過多,使津液乾燥,熱度亢盛,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腸胃結實而成者,是謂「太陽陽明」,言其病由「太陽」而轉入者是也。其言脾約者,以《內經》有「脾主為胃行其津液」
與「脾氣散津,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 胱」之文,謂牌約則津不輸布,胃腸 失 潤 , 致 胃 家 結 實 而 為 病 也 。
古人對於胰之功能不明,所以錯認為脾之 功能。胰臟對消化有胰腺酶,含有多 種酵素,能使蛋白質分解,澱粉 轉化為

二三四
葡萄糖,尚有消化脂肪之能力,應用於胰 臟機能障礙、糖尿病患者之消化不良等, 並能增加食慾,此為有管腺之分 泌物 。
另有一種無管腺分泌物,直接滲透血液, 名胰島素,為一種激素,其主要作用為調 節醣類代謝,同是於脂肪和蛋白 質的 代
謝發生一定影響,所以糖尿病患者為缺乏胰島 素之關係,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病。
由胃腸自病,化熱結實者,即名「正陽陽明」;由「少陽病」利水過多,胃腸中之水分消失過甚,大便乾燥化熱而成者,
即曰「少陽陽明」。此為「陽明病」起因之大綱。不論其起因之如何,而病之在胃腸中化熱則一。有謂「太陽陽明」為「太
陽」與「陽明」合病,「少陽陽明」為「少陽」與「陽明」合病者,則非。合病為二病同時而起,有二病之證狀者方曰合病,
此則已完全成為陽明病,特其致成之原因為不同耳。
丹羽元堅曰:「『陽明病』者,裏熱實證是也。邪熱陷胃,燥屎搏結,即所謂胃家實者也。如其來路,或自『太陽』 ,或
自『少陽』
,而其等不一,病之輕重,亦隨而異。有其人胃素有熱,邪勢亦甚,相藉遽實者,其病為重,即『正陽陽明』也。
本篇『大承氣』為第一條,玩語氣,似曾 不經誤治,而邪氣自實者。有自『太陽桂 枝證』發汗過多,胃液為燥者, 其病 最
輕,即『太陽陽明』也。脈陽微而汗出少 者,脈浮而芤,及『麻子仁丸』三條,可 為徵焉。有自『少陽病』誤發汗 ,利 小
便,必為胃燥者,其病頗輕,即『少陽陽明』也。然誤治之後,亦成為『正陽陽明』。有自『太陽病』誤汗,下,利小便者,
如問曰何緣得『陽明病』條是也。有自『太陽病』失汗者,如本『太陽』 ,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是也。次條相承,
亦為失汗胃實。有自『少陽病』誤汗 者,如《少陽篇》發汗則譫語是也。 然則輕證所由,亦不止一端也。仲景 先區 分為 三
等,以示輕重,更出以上諸條,以盡其變。」
一百九十五條: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本條曰「陽明病」之總提綱。
解曰:「陽明」之所以為病,在於胃家結實之故也。
《內經》以「陽明」指胃與大腸,仲師以病在腸胃,因亦名之曰「陽明病」。 「陽明病」之主證為身熱,自汗,腹滿,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譫語,所謂胃家實是也。胃包括 大小腸而言,不僅指胃,以 大便結實都在腸中也,仲師 則每言胃,而對於真實之胃 ,則 曰


「心下」、
「胸下」者,此根據療效定位而言也。
胃家實之原因如上條,而其病理,則為胃腸糟粕異常發酵,與熱毒病菌交結不解,蒸蒸鬱塞,產熱機能因之異常亢盛,
釀成身熱、腹滿、譫語諸症。所以「陽明 」無寒症,無虛症,以攻下為主治,不若 「太陽病」之以汗為主治。蓋「 太陽 」
之病為氣血奔集於表層,病毒悉在肌表,必須汗而出之;「陽明病」則與之相反,病毒在裏,而氣血之奔集亦在裏。在裏者,

二三五
非攻下不能去,肅清腸中,即去病菌之憑藉,邪熱亦失其憑藉而自退。故《太陽篇》中多屬汗劑,《陽明篇》中多屬下劑也。
吉益南涯 氏 曰 :
「明者離明之明,示陽實也,取照臨四方之義。熱氣充實表裏內外,無所不在,此之謂『陽明』。在外
《永諸藏書》

則現潮熱,在內則致譫語,此其候也。大便或燥,汗若不出,則發黃色。其病起於內而急迫發出,水血為之鬱結,此陽
氣明實之狀,因名『陽明』。」
山田正珍氏曰: 「『陽明』指裏而言,蓋邪之中人,始於『太陽』 ,中於『少陽』,終於『陽明』,自表而裏,自輕而重,
勢之必然也。此『陽明』宜在『少陽』後,今置之『少陽』前者,何也?嘗攷《素問.熱論》 ,其所謂『陽明』者,亦以表
病言之,乃仲景氏『大青龍湯證』也。故繼『太陽』以『陽明』 ,乃是《素問》之說,非仲景氏之說也。雖然,『太陽』
、『陽
明』、
『少陽』之次序,古來醫家相傳之定說,不可遽易者也,故姑從其舊說以次第之,備論其傳變於內,俾人思而得焉而
已。實謂邪實,乃腹滿便結之病,故曰胃 家實。凡平人腸胃素虛,有邪陷之,則成 三陰下利、嘔吐諸虛寒證。腸胃 素實 ,
有邪陷之,則成『陽明』腹滿便結、譫語 妄言、身熱自汗諸實熱症。是非邪之有寒 熱,皆從其人固有之虛實而化也 。譬 諸
練絲之可以黃,可以黑,其本雖同,末則大異也。再按《素問》三陰,即本論『陽明病』 ,蓋《素問》單以實熱病分屬於六
經,仲景 則 並 舉 虛 寒 實 熱 , 以 配 三 陰 三 陽 也 。 」
一百九十六條:問曰:何緣轉「陽明病」?答曰:
「太陽」
、 ,若發汗,若下,若小便利與亡津液,胃中乾燥,
「少陽病」
因轉屬「陽明」
。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本條申釋成「陽明病」之原因。
解曰:問:何以轉成「陽明病」耶?曰:
「太陽」、
「少陽」等病,或發汗,或下,或利小便等太過者,此皆亡其體腔中
之津液,使胃腸乾燥,因而化熱,其不如廁,腸內結實 ,大便困難者,即謂之曰「陽明病」也。
本條照陳本改正,為一百九十四條之解釋,說明轉屬「陽明」之理,自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說明「陽明」之證狀。
不更衣,言不如廁也。古人如廁必更衣,今則作為不大便解。
《金鑑》曰:「問曰:何緣得『陽明』胃實之病?答曰:由邪在『太陽』時,發汗,若下,若利小便,皆為去邪而設,
治之誠當,則邪解而愈矣。如其不當,徒亡津液,致令胃中乾澡,則未盡之表邪,乘其燥熱,因而轉屬『陽明』 。為胃實之
病者有三:曰不更衣,即『太陽陽明』脾 約是也。內實,即『正陽陽明』胃家實是 也。曰大便難,即『少陽陽明』 大便 難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是也。三者雖均為可下之症,然不無輕重 之別,脾約自輕於大便難,大便難自輕於 胃家實。蓋病脾約,大便難者, 每因 其


人津液素虧,或因汗、下、利小便,施治 失宜所致。若胃實者,則其人陽氣素盛, 胃有宿食,即未經汗下,而亦入 胃成 實
也。故已經汗下者,為奪血致燥之『陽明』,以滋燥為主;未經汗下者,為熱盛致燥之『陽明』,且攻熱為急。此三『承氣

二三六
湯』
、『脾約丸』及『蜜煎土瓜根』、『 豬膽汁』導法之所由分也。」
一百九十七條:問曰:
「陽明病」
,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本條言「陽明病」之外證。
解曰:問「陽明病」之外證為如何情狀?曰:身熱,汗 自出,不惡寒,反惡熱,為其外證也。
不惡寒,反惡熱,為「陽明病」外證之特徵,以身熱汗自出,「太陽」亦有此證狀也。上條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言
其裏證,故本條緊接言其外證。身熱,為全身內外皆熱,其熱發自內,不若「太陽病」之熱在表。熱在表,故有惡風惡寒,
此則內外皆熱,產熱機能亢進,故不惡寒 而反惡熱。其汗自出,似「太陽中風」之 自汗出,彼為皮膚表層不固而汗 自出 ,
此為內熱蒸發而汗自出,理論上不同,而情形上亦微異,「中風」之汗自出,其汗微,所謂出,且惡風,此則汗較多而
不惡風,為別也。
柯韻伯曰:
「『陽明』主裏而亦有外證者,有諸中而形諸外,非另有外證也。胃實之外見者,其身則蒸蒸然裏熱熾而達
於外,與『太陽』表邪發熱者不同。其汗 則濈濈然從內溢而無止息,與『太陽』風 邪為汗者不同。表寒已散,故不 惡寒 ;
裏熱閉結,故反惡熱。只因有胃家實之病 根,即見身熱、自汗之外證,不惡寒、反 惡熱之病情。然此但言病機發現 ,非 即
可下之證也。」
一百九十八條: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本條為補充上條之不惡寒。
解曰:上條言「陽明病」之外證,為不惡 寒,反惡熱,然其得病之一日,有不 發熱而惡寒者,何也?曰:雖其 得病之
一日不發熱而惡寒,但其惡寒之時間不久,必 將自罷,而即汗出,發熱,不惡寒也。
此言「正陽陽明」之初起非由「太少二陽 」傳入者,故其初起之一日先有形寒 ,形寒為病之發端也。不論傷寒 熱病,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急性傳染病,其初起必先作形寒,蓋將病 時,其生理機轉必先發生變化,血行起偏 面趨向,如天之將風將雨,其氣 壓雲 層


先有變化是也。仲師指示,於此等處最宜注意,如體認不切,以惡寒為「太陽」表症,與之發汗,立變為煩熱譫語或痙厥
狂亂等危症,於此特點明之曰:一起而為 「陽明病」者,大多為溫病、熱病、疫病 ,其初起雖惡寒,或不發熱,其 脈必 有
力,或沉數,或弦數,或滑大,舌則質紅而苔燥或苔厚黃,或堅歛。可汗之舌,如苔薄白而潤,舌質正常,切脈更可分辨。
然則「陽明」惡寒不可汗乎?曰,非也。果如所言之苔,必汗下兼施,獨用辛溫發汗則不可耳。 《陽明篇》中,亦有「麻」、
「桂」汗劑,係「陽明病」輕,「 太 陽病」重之併病,非「正陽陽明」之自病也。

二三七
「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
一百九十九條: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
明病」也。
《永諸藏書》

本條釋「陽明」惡寒必當自罷之義。
解曰:上條言惡寒即將自罷,何也?曰:「陽明」為胃腸,居於腹腔之中,為後天生化之基,如土之生長萬物,亦為萬
物之所歸。
「陽明病」自「太陽」或「少陽」傳變而來,至此不復再傳,如萬物之歸土,就此而止。故始雖惡寒,二日自止,
既入「陽明」,不復再變為「太陽」之發熱惡寒,或「 少陽」之往來寒熱,此其所以為「陽明病」也。
成無己曰:「胃為水穀之海,主養四旁,四旁有病,皆能傳入於胃,入胃則更不復傳。如『太陽病』,傳之入胃,則更
不傳『太陽』
;『少陽病』傳之入胃,則更不傳『少陽』;
『少陽病』傳之入胃,則更不傳『三陰』。
二百條:本「太陽病」
,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
本條亦言「太陽」轉屬「陽明」之原因。
解曰:「太陽」初得病時,本可發汗而解,但發其汗,汗先出而未能透徹,熱邪未解,津液已傷,因而轉屬陽明也。
本條亦可言「太陽陽明併病」
,應用「桂枝加大黃湯」表裏兩治,但汗其表而遺其裏,所以表解而「陽明病」畢露,但
陽明早有積滯伏熱,特「太陽病」先為誘因,雖汗之如法,
「陽明病」亦必爆發。醫家、病家總以其先發「太陽病」症狀,
即認為轉屬,其實未盡然也。
程郊倩曰:「胃家有燥氣,無論病在『太陽』,發汗,吐,下,過亡津液,能轉屬之。即汗之一法,稍失其分數,亦能
轉屬之。徹者,盡也,透也。汗出不透,則邪未盡出,而辛熱之藥性反內留而助動燥邪,因轉屬『陽明』,《辨脈篇 》 所 云
『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者,是也。」
山田正珍 氏曰:
「 按徹,除也。
《 厥 陰篇》曰 『 傷 寒 脈 遲 者 , 六 七 日 , 反 與 「 黃 芩 湯 」 而 澈 其 熱 』 之 義 , 與 此 同 。 程 應
旄訓為盡,為透,非也。凡『傷寒中風』 ,既離『太陽』 ,而純屬『陽明』或『少陽』 ,故謂之傳入。轉而尚不純,故謂之轉
屬,轉係。轉屬,轉係者,皆併病也。」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二百零一條:
「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本條言「傷寒」未與發汗而轉屬「陽明」之義。

二三八
解曰:初起為「傷寒」
,發熱,無汗,繼而為 嘔不能食,再則為汗出濈濈,因而轉屬「陽明」

本條有謂「少陽病」轉屬「陽明」者,以上條為「太陽」,本條有嘔而不能食,逐認為「少陽」,蓋為成見所蔽。嘔為
「少陽證」之一,而非主證,必有胸脇痞滿,始可云「少陽證」也。其實如上條所解,「陽明」早有積滯伏熱,特熱尚未盛
故祇有發熱而無汗。胃熱時欲掀動,故嘔。已有積滯,故不復欲食。及熱勢日盛,向外擴展,於是濈濈然汗出。水液蒸發,
腸中愈燥,「陽 明 」 證 狀 乃 暴 露 無 遺 矣 。
方中行曰:
「發熱無汗,追言『太陽』之時也。嘔不欲食,熱入胃也。反汗出者,肌肉著熱,膚腠反開也。濈濈,熱而
汗出貌。」
程郊倩曰:「『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
『太陽』本證,現在而反汗出濈濈然者,知大便已燥結於內,雖表證未
罷,已是轉屬『陽明』也。濈濈,連綿之意, 俗云『汗一身不了又一身』也。」
山田正珍 氏 曰 :
「『傷寒』無汗,嘔而不能食者,是為『少陽病』『小柴胡湯證』。若其人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於
『陽明』,即『少陽』 、『陽明』之併病也,當與『大柴胡湯』或『柴胡加芒硝湯』以潤下之。」
二百零二條:
「傷寒」三日,
「陽明」脈大。
本條示「陽明」之脈證。
解曰:「傷寒」二三日,病已成「陽明證」,則其脈亦為大。
三日而成「陽明」
,為約略之詞,非決然之詞。陽明有一二日而起者,有經十餘日而成者,三日之說不可拘。此擴方書
「一日『太陽』
,二日『少陽』,三日『陽明』」之意而言之也。「陽明病」是裏熱充斥,熱度亢進,血行湧盛,故其脈為大,
為「陽明」之本脈。如「太陽」之脈浮,「少陽」之脈弦也。
成無己曰:「『傷寒』三日,邪傳『陽明』之時,經曰『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當二三日發』。
『陽明』氣血俱 多,又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邪併於經,是以脈大。」
柯韻伯曰:「脈大者,兩陽合明,內外皆陽之象也。『陽明』受病之初,病為在表,脈但浮而未大,與『太陽』同,故
亦有『麻黃桂枝證』。至二日惡寒自止而反惡熱,三日來熱勢大盛,故脈亦應其象而洪大也。此為胃家實之正脈,若小而不
大,便屬『少陽』矣。」
二百零三條:「傷寒」
,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繫在「太陰」
。「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

二三九
至七八日,大便者,為「陽明」也。
本條言「太陰」轉屬「陽明」之理。
《永諸藏書》

解曰:
「傷寒」脈浮而緩,無汗出惡風之證,而手足自溫者,是病繫在「太陰」,不屬於「太陽」 。但「太陰」身當發黃,
以「太陰」為脾,喜燥而惡濕,濕鬱不化 ,脾乃為病,濕遏所以發黃。若其小便自 利者,則濕有出路,不能發黃也 。但 小
便自利過多,則腸中水分漸乾,積至七八日而大便者,則「太陰」轉成「陽明證」矣。
「太陽中風」之脈浮而緩,「太陰」發黃之脈亦浮而緩,其分別點:一為汗出惡風,一為不汗出惡風而手足溫。《內 經》
以「陽明」、
「太陰」為表裏,「陽明」屬胃,「太陰」屬脾,脾胃共居中央而配土。以「陽明」為燥土,以其熱多易燥,成
為胃實也。以「太陰」為濕土,以其濕多易虛,易成發黃或下利也。簡言之,「陽明」 、
「太陰」皆指胃腸,其病亦在胃腸,
屬熱屬實者稱「陽明病」,屬濕屬虛者稱「太陰病」耳。「太陰」發黃,即為胃腸中濕鬱不化,膽色素排泄不夠,積於血中
而發黃。發黃者每小便不利,腎臟減低濾 毒作用,黃色素不得從小便而出,若其小 便自利者,則膽汁隨入隨泄,不 致蓄 積
而發黃。但小便利者,至七八日後,腸中液燥而大便,則化熱而為「陽明病」矣,亦即「太陰」轉屬「陽明」也。
喻嘉言曰:
「此『太陰』轉屬『陽明』府證也。脈浮而緩,本為表證,然無發熱惡寒外候,而手足自溫者,是邪已去表
而入裏。其脈之浮緩,又是邪在『太陰』,以脾脈主緩故也。邪入『太陰』,勢必蒸濕為黃,若小便自利,則濕行而發黃之
患可免。但脾濕既行,胃益乾燥,胃燥則大便必,因復轉為『陽明』內實,而成可下之證也。」
程郊倩曰:「
『陽明』為病,本於胃家實。胃家之實,不特『三陽』受邪能致其轉屬『陽明』 ,即『三陰』受邪亦能致其
轉屬『陽明』
。聊舉『太陰』一經例之,脈浮而緩,是為表脈,然無發熱、頭痛、惡寒等外證,而手足祇溫,是邪不在表而
在裏,但入裏有陰陽之分,須以小便別之 。小便不利,濕熱蒸瘀而發黃,以其人胃 中原無燥氣也。小便自利者,胃 乾便 
而成實,以其胃中本有燥氣也。病雖成於七八日,而其始證卻脈浮而緩,手足自溫,實是『太陰』轉屬而來也。即『太陰』
『陽明』推之,『少陰』三『大承氣證』
,『厥陰』一『小承氣證』,何 非 轉 屬 『 陽 明 』 之 病 哉 ! 」
二百零四條:
「傷寒」轉繫「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本條總提「傷寒』轉屬「陽明」之經過。
解曰:凡「傷寒」轉屬「陽明」,不論由「太陽」、
「少陽」、
「太陰」等轉繫「陽明」,其人必見濈濈然連綿不已之微汗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出也。
轉繫即轉屬。不論「太陽」或「少陽」
、「太陰」等轉繫「陽明」
,其人之裏熱必亢盛,將水分外薰而為汗,腸中始得結

二四○
實,成為滿便難之「陽明症」。
舒馳遠曰:「此條但據汗出濈濈一端便是轉屬『陽明』,恐不能無疑。若熱退身涼,飲食有味,豈非病自解之汗乎?必
其人惡熱,不惡寒,腹痛按痛,譫語,諸 證錯見,方為有據,否則不足憑也。」按 :其說甚是,臨床當然不能憑一 證以 定
虛實寒熱,須統盤證合。此條函接以上各條,僅舉其要耳。
二百零五條:
「陽明中風」
,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胃中空虛,客氣動膈。
本條為「陽明」熱而未實,兼有表邪,不可下早之戒。
解曰:「陽明」有熱而兼表證,謂之「陽明中風」,其腸中之熱薰蒸,從食道而上,則口苦而咽乾。從肺中而出,則微
喘。腸中積滯發生濁氣而為滿。因有表證 ,則發熱而惡寒,脈則浮而緊。雖有「陽 明」之腹滿、微喘,而發熱、惡 寒、 脈
浮緊之表證甚重,則可從「少陽」和解,不可下也。下 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而為「結胸症」矣。
本條原文為「若下之,腹滿,小便難」,既有浮緊、發熱、惡寒之脈證,其表邪已盛,下之當為「結胸」。表已解而腸
未實,則下之為腹滿、小便不利,故從陳氏本而改之。
二百零六條:
「陽明病」
,若能食,名「中風」
;不能食,名「中寒」

本條以「陽明病」能食不能食,辨其為「中風」
,或「中寒」。
解曰:
「 陽明病」
,若能食者,為胃中有熱能消穀也,因名「中風」
,以風為陽邪,意指胃中有熱也。不能食者,名「中
寒」
,意指胃中有寒邪也,寒屬陰邪。
本條不過隨文生訓,實則不合理解,誠如張蓋仙所云:「『陽明病』在經主『葛根』
;入裏主『白虎』
;入府主『承氣』。
不必辨其為『中風』與『傷寒』也。今乃不察其病之在經在府,而斤斤於能食與不能食,為何哉?諒仲景氏當不致如此。」
程郊倩曰:「『陽明』經病,不一之病也,前不必有所傳,後不必有所歸。在表既無頭痛、惡寒證,則非太陽之表;在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裏又無燥堅、裏實證,則并非『陽明』之 裏。錯綜之邪,從何辨之?辨之於本因之 寒熱耳。本因有熱,則陽邪應之 ,陽 化


穀,故能食,就能食者名之曰『中風』,猶云熱則生風,其實乃瘀熱在裏症也。本因有寒,則陰邪應之,陰不化穀,故不能
食,就不能食者名之曰『中寒』,猶云寒則召寒,其實乃胃中虛冷症也。寒熱以此辨,則胃氣之得中與失過於此驗,非教人
於能食不能食處辨及『中風』、『中寒』之來路也。」
二百零七條:「陽明病」
,若「中寒」 ,必大便初後溏,所以然
,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
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二四一
本條言「陽明」病夾「中寒」之證。
《永諸藏書》

解曰:「陽明病」,若胃中寒,寒則不化,故不能食,小便亦不利,但以腸中大便而微化熱,手足則濈濈然而有微汗
出。以有寒,則又欲作溏泄,因此欲作「固瘕」。固,堅結也。瘕,溏泄也。大便之硬結者與稀溏者先後而下,故大便必先
硬而後溏。所以成「固瘕」者,以腸中初有操 矢,繼胃中有寒冷,致水與燥矢先後而出也。
此症應屬「太陰病」
,實中夾虛,熱中夾寒,實多而熱少之症。其曰「陽明」者,殆以手足濈然汗出一證,指為「陽明
病」也。此症初起為腸中大便已結實,尚 未十分化熱,而胃中復得生冷之品,成為 胃中寒,消化與吸收機能乍退, 致不 能
食。腸中不吸收水分,水飲即直趨而下, 於是其已結硬者先下,溏水繼之而出。其 小便之不利,由於腸不吸收,水 分由 腸
而出,不涉腎臟泌水發生障礙。「所以然者」 「水穀不別」之「穀」作便解,非完穀不化而下之
,為申釋作「固瘕」之理。
謂。
周禹載曰:
「此言胃弱素有積飲之人,兼膀胱之氣不化,故邪熱雖入,未能實結。況小便不利,則水併大腸,故第手足
汗出,不若潮熱之遍身有汗。此欲作「固瘕」也,其大便始雖,後必溏者,豈非以胃中陽氣向衰,不能蒸腐水穀?
爾時急以『理中』溫胃,尚恐不 勝,況可誤下寒下之藥乎!仲景 懼人於「陽明證」中但知有下法 ,及有結未定,俟 日而 下
之法,全不知有不可下,反用溫之法,故特揭此以為戒。」
柯韻伯曰: ,即初後溏之謂,肛門雖固結,而腸中不全乾也。溏即水穀不別之象。以癥瘕作解者,謬矣。按
「『固瘕』
大腸、小腸俱屬於胃,欲知胃之虛實,必以二便驗之。小便利,矢定;小便不利,必大便初後溏。今人但知大便,
大便難,不大便者為『陽明病』
,抑知小便難,小便不 利,小便數少,或不尿者,皆『陽明』病乎?」
二百零八條: ,欲食,大便自調,小便反不利,其人骨節疼,翕翕有如熱狀,奄然發煩,濈然汗出而解者,此
「陽明病」
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併,脈緊則愈。
本條言正氣強則能勝邪氣之義。
解曰:發熱、不惡寒之「陽明病」,其胃氣尚強,消化力充足,欲食而大便亦調,絕無便難、腹滿之證,但其小便反不
利,其人骨節間疼痛,時作翕翕然有熱之狀,忽然作發煩、汗出而病解,所以然者,此水氣不能戰勝榖氣,與汗共併而出。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其脈緊有力,則病愈矣。
小便反不利之人,以「陽明病」應小便利而大便,今大便調而小便不利,與「陽明病證」不合,故曰「反」也。 「翕

二四二
翕」為開合貌,「 翕翕如有熱狀」
,為一陣一陣如有熱上衝或外散之意,係正氣驅邪外出現象也。 「 奄然」
,忽然也。
「奄然 發
煩,汗出而解」,為忽然作煩躁、汗出也,亦係正邪抗爭現象。 「水不勝穀氣」
,「水」指水氣,亦可謂之濕氣,「穀氣」亦可
曰胃氣或正氣。「脈緊」作脈有力解,《千 金 翼 》 作 「 堅 」

本條為濕邪自解之證。「陽明病」,指發熱,不惡寒之證,其實非「陽明」之熱,為濕邪化熱之熱,所以其欲食,明示
「陽明」無病,其消化力仍強也。濕邪為 病,原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所以本條 有大便自調,小便反不利也。濕 邪留 著
關節間,所以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 即濕邪欲出之象。正氣與之抗拒,向外驅 散,所以有奄然發煩,及戰勝病 邪, 即
汗出而解。
「此水不勝穀氣」三句,即申釋其汗解之理。 「與汗共併」者,言濕與汗共併而出也。「脈緊則愈」者,以溼邢之
脈為濡,濡為無力之象也,脈緊則脈有力而不濡,為濕氣已解,正氣已復之候也,故曰「脈緊則愈」。 「發煩」之「煩」字
原文作「狂」,從陳本改正。
尤在涇曰:
「此『陽明』風濕為痹之證,《金匱》云:『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又濕病關節疼痛而煩』,是也。
『奄然發狂』
者,胃中陽盛,所以怒狂生於陽也。『濈然汗出』者,穀氣內盛,所以汗出於穀也。穀氣盛而水濕不能勝之,則隨汗外出,
故曰『與汗共併』。汗出邪解,脈氣自和,故曰『脈緊則愈』。上條中寒,不能食,所以雖有燥屎,而病或『固瘕』;此條胃
強欲食,所以雖有水濕,而忽從汗散。合而觀 之,可以知陰陽進退之機。」
二百零九條: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本條預測「陽明病」欲解之時辰。
解曰:「陽明病」將解之時,每在其氣旺之時,從申至戍為「陽明」正旺之時,正旺則邪退,故病至其時而解也。
柯韻伯曰:「申酉為陽明主時,即日晡也。凡稱欲解者,俱指表而言,如『太陽』頭痛自止,惡寒自罷,
『 陽明』則身
不熱而惡熱也。」
尤在涇曰:
「申酉戌時,日晡時也。『陽明』潮熱,發於日哺;
『陽明病』解,亦於日晡。則申酉戌為『陽明』之時,其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病者邪氣於是發,其解者正氣於是復也。」
舒馳遠曰:「申酉戌,
『陽明』之旺時也。凡病欲解之時,必從其經氣之旺,以正氣得所旺之時,則能勝邪,故病解。
乃『陽明』之潮熱獨作於申酉戌者,又以 府邪實盛,正不能勝,惟乘旺時而僅與一 爭耳。是以一從旺時而病解,一 從旺 時
而熱潮,各有自然之理也,學者識之。」
二百十條:
「陽明病」
,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故攻其熱必噦。

二四三
本條言「陽明病」胃中虛冷不可攻之戒。
解曰:
「陽明病」,不能食,則其胃有寒邪也。如二百零六條「不能食,名『中寒』」 ,二百零七條「『中寒』
,不能食」,
《永諸藏書》

是也。胃有寒者,以苦寒劑攻其熱,則胃 中更寒,必變為呃逆。噦者,呃逆也。所 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 本有 胃


中虛寒之病也,攻其熱,所以必噦。
成無己曰:「不能食,胃中本寒,攻其熱復虛其胃,虛寒相搏,故令噦也。經曰:
『關脈弱,胃氣虛,有熱不可大攻之,
熱去則寒起』,此之謂也。」
「陽明病」祇有實症、熱症,無虛症、寒症。凡胃腸有虛寒者,不易成為「陽明燥熱病」。凡言胃中虛,胃中冷與「中
寒」,皆為「太陰病」。曰「陽明病」者,殆以脾胃相關言也。應深切注意,凡有「陽明」之主證,方可認為「陽明」的正
病,否則不免有誤。萬不可,認有「陽明病」三宇,即 可與下劑,及發生不良反應而始悟,則晚矣。
二百十一條:
「陽明病」 ,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
,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疸」
脈遲故也。
本條言胃寒、脈遲者,不可下。
解曰:脈遲者,為體溫不足,血行遲緩之 候,其人必中有寒也。食難用飽者, 以胃中有寒,消化不良,飽食則 滯,而
為腹滿、煩眩也。胃腸虛寒,則吸收機能減退,水氣停滯,而為小便難也。水氣與食腐交鬱,則發為「穀疽」 。此屬腸胃虛
寒溼滯不化證也,縱有「陽明」之腹滿證 ,不可用苦寒攻下。雖與下之,必腹滿如 故。如何知其下之必腹滿如故? 以脈 遲
知之也。
本條為「太陰病」之「陰黃症」
,屬寒濕不化所致。此處稱為「陽明病」,為「太陰」
、「陽明」相關言歟。
方中行曰:「遲為寒,不化穀,故食難用飽。穀不化則與熱搏濕鬱而蒸,氣逆而不下行,故微煩,頭眩,小便難也。癉,
黃病也。『穀癉』, 水穀之濕蒸發而身黃也。下 之徒虛胃氣,外邪反乘虛陷入,所以腹滿仍舊也。』
程郊倩曰:「『陽明病』脈遲,遲為寒,寒則不能宣行胃氣,故非不能飽,特難用飽耳。飢時氣尚流通,飽即填滯,以
故上焦不行,而有微寒、頭眩證。下脘不通,而有小便難證。小便難中包有腹滿證在內,故作『穀疸』者,中焦升降失職,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則水穀之氣不行,鬱黷而成黃也。曰『穀疸』者,明非邪熱也。下之,兼前後部言, 『茵蔯蒿湯』
、『五苓散』之類也。曰腹
滿如故,則小便仍難,而疸不得除可知。指出 脈遲,欲人從脈上悟出胃中冷來。」
二百十二條:
「陽明病」
,法當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二四四
本條言「陽明」無汗膚癢之因。
解曰:
「陽明病」,法當多汗,所謂濈然而汗出也,今反無汗,所以如蟲行皮中狀而作癢。以正氣久虛,不能助之外出,
怫鬱於皮下,引起皮下淋巴細網發炎而為癢, 與二十六條之身癢同一意義。
魏荔彤曰:
「『陽明病』
,法當多汗,今反無汗,但見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邪熱欲出表作汗,而正氣衰弱不能達之也。」
汪琥曰:
「按此條論,仲景無治法,常器之云『可用桂枝加黃耆湯』
,郭雍云『宜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不知上二湯皆『太
陽』經藥,今係『陽明』無汗證,仍宜用『葛根湯』主之。」
二百十三條: ,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
「陽明病」
痛。
本條言虛寒頭痛。
解曰:「陽明」有經病與腑病,應有汗,今反無汗,知其熱無從放散也。而小便利,知其熱不在內也。經二三日而嘔、
咳者,其熱邪循經氣向上衝逆也。手足厥冷,非熱深厥冷之謂,以有外寒也。外寒束而熱上壅,所以必苦頭痛矣。若不咳,
不嘔,不厥者,知其無外寒,熱邪亦 不循經氣向上衝逆也,故不頭痛。
章虛谷曰:「此辨『陽明傷寒』之變證也。『陽明』本自汗,故以無汗為反。因寒邪外閉,未曾化熱故也。若小便不利
而無汗,又為濕閉,今小便利,故為寒閉 也。至二三日寒邪內侵肺、胃,故嘔而咳 。四肢皆稟氣於胃,寒遏胃陽, 故手 足
厥冷。經氣因之上逆,則頭痛。然『太陽』頭痛在項後,『陽明』頭痛在額前。若不嘔,不咳,不關肺、胃,則手足不厥,
而經氣不逆,故頭亦不痛矣。」
二百十四條:
「陽明病」
,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若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著,咽不痛。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言胃熱咽痛。
解曰:
「陽明病」,但頭眩而不痛者,熱度高而血壓上昇所致。不惡寒者,熱盛也。 「陽明」經病而腑不病,故能食也。
若見咳者,則因咽部有乾燥、緊張等感覺 而咳,咳甚則黏膜潮紅充血,其人所以咽 痛也。若不咳者,則咽部未受刺 激, 故
不咳,咽亦不痛。
程郊倩曰:「
『陽明』以下行為順,逆則上行,故『中寒』則有頭痛證,『中風」則有頭眩證。以不惡寒而能食,知其鬱

二四五
熱在裏也。寒上攻能令咳,其咳兼嘔,故不能食,而手足厥;熱上攻亦令咳,其咳不嘔,故能食而咽痛。以胃氣上通於肺,
而咽為肺府之門也。夫咽痛惟『少陰』有 之,今此以咳傷致痛,若不咳則咽不痛, 現更有頭眩不惡寒以證之,不難 辨其 為
『陽明病』之鬱熱也。」
《永諸藏書》

二百十五條: ,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發黃。
「陽明病」
本條言「陽明病」發黃之原因。
「陽明病」,無汗,則熱不得外越。小便不利,則濕不得下泄。於是熱與濕交蒸而為瘀熱,鬱於胸中而為懊,
解曰:
鬱於肌膚而為「黃疸」
,此「陽明」濕熱發黃也。
柯韻伯曰:「
『 陽明』
,法多汗,反無汗,則熱不得越。小便不利,則熱不得降。心液不支,故雖未經汗、下,而心中懊
也。無汗,小便不利,是發黃之原。心中懊,是發黃之兆。然口不渴,腹不滿,非『茵陳湯』所宜,與『梔子皮湯』,
黃自解矣。」
黃恭照曰:
「身無汗而小便自利,則熱得下泄,不發黃也。小便不利而身自汗出,則熱得外越,不發黃也。今身既無汗
而又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二百十六條:
「陽明病」
,被火,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本條言「陽明」被火發黃之原因。
解曰:
「『陽明病』
,再加之以火攻,其熱益熾,縱有額上汗出,不能盡泄其瘀熱,加以小便不利,火攻破壞之血球與血
中之瘀濁亦不得下泄,瘀熱鬱蒸,必發黃矣。
本條發黃之理與上一條同,與下文「茵蔯蒿湯」條亦同。
成無己曰:
「『陽明病』
,則為內熱。被火,則火熱相合而甚。若遍身汗出而小便利者,熱得泄越,不能發黃。今額上微
汗出而小便不利,則熱不得越,鬱蒸於胃,必發黃也。」
程知曰:「
『 太陰』發黃,由寒鬱濕,濕不得解;
『陽明』病黃,由濕瘀熱,熱不得越。故宜分經論治。」
《金鑑》曰:
「『陽明病』無汗,不必『葛根湯』發其汗,而以火劫取汗,致熱盛津乾,引飲水停,為熱上蒸,故額上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微汗出而周身反不得汗也。若小便利,則從燥化,必煩渴,宜『白虎湯』
。小便不利,則從濕化,必發黃,宜『茵蔯蒿湯』
。」
二百十七條:
「陽明病」
,脈浮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自汗出。

二四六
本條言「陽明病」潮熱自汗之脈。
解曰:「陽明病」脈浮緊者,浮為熱溢於外,緊為實結於裏。腸中結實,則作潮熱,潮熱發作有時,如潮汐之有定時。
如脈浮而不緊者,裏未結實,祇熱溢於外,蒸發津液,而為濈然自汗出。「必自汗出」原文作「必盜汗出」,不合理,遵陳
本改正。
成無己曰:
「浮為在經,緊為裏實,脈浮而緊者,表熱裏實也,必潮熱發作有時。若脈但浮而不緊者,止是表熱也,必
盜汗出。盜汗者,睡而汗出也。
『 陽 明病』裏熱者自汗,表熱者盜汗。」
尤在涇曰:
「『太陽』脈緊為寒在表,
『陽明』脈緊為實在裏,裏實則潮熱發作有時也。若脈但浮而不緊者,為裏未實而
經有熱,經熱則盜汗出。蓋雜病盜汗為熱在臟 ,外感盜汗為邪在經,
《 易 簡 方 》 用 『麻黃』治盜汗不止,此之謂也。」
此條之脈浮緊,不能視為「太陽傷寒」之浮緊,尤氏之說是也。以脈論病,實有種種不可能者。以證合脈,求其原理,
則不致誤。
《金鑑》、周氏、陳氏以緊脈為寒解,則囿於習識,失之遠矣。
二百十八條:
「陽明病」
,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此必衄。
本條言「陽明病」欲衄之前驅症狀。
解曰:
「陽明病」,體溫上升,血液沸騰,熱充於上,頭部諸黏膜乾燥,故口燥而欲漱水,但熱皆充於上而胃中不乾燥,
故漱水不欲嚥。若其熱不解,則上部充血愈甚 ,最薄之鼻中黏膜微血管必破裂而為衄。
成無己曰:「
『陽明』之脈起於鼻,絡於口。『陽明』裏熱,則渴欲飲水。此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是熱在經而裏
無熱也。『陽明』氣血俱多,經中熱甚,迫血妄行,必作衄也。」
柯韻伯曰 :
「此條但言病機,不及脈法、主治。宜『桃仁承氣』、
『犀角地黃』輩。」
二百十九條: ,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瘥,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
「陽明病」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故令大便。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
知不久必大便也。
本條言從小便之減少以測大便將行之義。
「陽明病」本有濈濈自汗出證,醫更重與發汗,如其病已稍瘥,尚有微煩不了然者,此為大便必故也。以屢汗
解曰:
亡其津液,致胃腸中乾操,故使其大便也。此時如欲攻下,必當先問其小便之次數一日幾行,若本先一日行三四次者,

二四七
今僅再行,知其大便不久即出,可以暫緩 攻下,以小便之次數減少,則水分已預蓄 於腸中,能自潤其燥結,不久必 得便 下
也。
《永諸藏書》

「不了了」
,為不甚舒適也,言病尚未退清楚也。「 津 液 當 還 入 胃中」
,非膀胱之水再還入胃中,係腸中自留水氣為潤便
之用,屬生理之自然機能,古人從治效體會,乃有此說 法; 「胃」,指腸言。
「陽明病」有濈濈自汗,水分向外蒸發,故腸中乾燥便,不應重汗。今言重汗者,或許初為「太陽中風」,表證未罷,
「陽明」尚未結實,而與重汗,所以「太陽病」解而其病已瘥,尚微煩不了了,即為「陽明」裏結之候,故可攻下。 「傷寒」
下不嫌遲,必審其已燥結,無法自下,而 後攻之。其有自下之可能,每緩待其自解 。以下可去邪,亦傷正氣,非至 不得 已
時,不可猛攻。
方中行:「『瘥』,小愈也。『以亡津液』至『大便』,是申釋上文;
『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至末,是詳言大便出不出之
所以然。蓋水穀入胃,其清者為津,粗者成樝滓之為大便者,乾燥結而難出也,按二便者,水穀分行之道路,此通則彼
塞,此塞則彼通。小便出少,則津液還停胃中,胃中津 液足,則大便潤,潤則軟滑,此其所以必出可知也。」
「汗與小便皆屬胃汁所釀,盛於外者必竭於中。凡『陽明病』必多汗,及小便利必大便者,識此,發重『陽
程郊倩曰:
明』汗必併病之『陽明』也,所以病雖瘥,尚微煩不了了,所以然者,大便故也。大便者,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也。
此由胃氣失潤,非關病邪,胃無邪搏,津 液當自復,故第問小便日幾行耳。本小便 日三四行,指重發汗時言,今日 再行 ,
指尚微煩不了了時言。觀一尚字,知未瘥 前病尚多,今微剩此未脫然耳。故祇須靜 以俟津液之自還。蓋攻之一字, 與病 相
當,是奪燥氣以還津液,稍不相當,即是 奪津液以增燥氣,故知燥氣有邪燥、胃燥 之不同,若二燥俱未全,而誤行 攻法 ,
則滋溼生寒,陰邪來犯,害益難言矣。」
二百二十條: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
,不可攻之。
本條為「陽明證」而嘔多者不可攻之戒。
解曰:「傷寒」嘔多者,其病在下而未全下,雖有「陽明」之身熱、自汗、腹滿,不可攻之。
嘔為「少陽」主證之一,「太陽」亦有嘔證,總之,其嘔多者,非「太陽」即「少陽」,雖有「陽明」證狀,必為「太
陽」或「少陽」之合病。「太少」皆不可攻,以病邪有上越外出之勢,攻之反使邪陷於下也。故曰不可攻。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成無己曰 :
「嘔者,熱在上焦,未全入府,故不可下。」
周禹載曰:「嘔屬『太陽』,嘔多尚在上焦也。設『陽明』府證兼見,竟行攻下,將在表之邪,乘虛內入,在上之邪,

二四八
因之下陷,幾何不致於危殆矣乎!況『少陽』 經證,亦有喜嘔者,尤當從和而不從下也。」
沈明宗曰:
「惡寒發熱之嘔屬『太陽』,寒熱往來之嘔屬『少陽』,但惡熱不惡寒之嘔屬『陽明』,然嘔多則氣已上逆,
邪氣偏侵上脘,或帶『少陽』
,雖 有 『 陽 明 』 證 , 慎 不 可 攻 也 。 」
二百二十一條: ,心下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陽明病」
本條為心下滿者不可攻之戒。
解曰:「陽明病」,心下滿者,不可以「承氣湯」攻之。以「陽明」可攻之病灶在腹腔腸中也,其在心下,病尚在於
胃中,未可攻也。攻之,則傷及無辜,正氣被削,利遂 不止而死,如正氣得復,利止者,則愈。
心中滿,病在「少陽」
,「 陷胸湯」
、「大柴胡」皆可攻下,此言不可攻者,指「承氣湯」也。
「陽明病」為燥矢結腸中,
見腹滿為主證,心下滿,病雖在胃,但非燥矢熱結,故不可以「承氣」攻之。
成無己曰:「『陽明病』腹滿者,為邪氣入府,可下之。心下滿,則邪氣尚淺,未全入府,不可便下之。得利止者,
為邪氣去,正氣安,正氣安則愈。若 因下利不止者,為正氣脫而死。」
「或問『結胸症』同是心下滿,又屬可下,何也?蓋『結胸證』心下滿而痛者,為胃中實,故可下。此證
汪琥曰:
不痛,當是虛虛滿,與『半夏瀉心湯』之心下痞略同,故云不可攻也。」
黃坤載曰: 『太陰』之證。『太陰病』腹滿而吐,自利益甚,下之必胸下結是也。
「心下『痞』者, 『陽明』之病而見
『太陰』心下滿之證,陰盛陽弱,故不可攻之。攻之,脾陽陷敗,利遂不止者死,陽回利止者則愈也。」
「止在心下,尚未及腹,止是滿而不兼痛,此『陽明』水穀空虛,胃無所仰,虛虛滿,不可攻之。若誤
陳修園曰:
攻之,則穀氣盡而胃氣敗,利遂不止者死。若其利能自 止者,是其人胃氣尚在,腐穢去而邪亦不留,故愈。」
二百二十二條:
「陽明病」
,發熱,面含赤色,不可攻之。攻之,小便不利者,必發黃也。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為有表熱者不可攻之戒。
解曰:「陽明病」,身發熱而面含赤色者,其熱在表層,不可攻之。攻之助熱下陷而為瘀熱,其小便若不利者,則陷下
之瘀熱無出路,必鬱蒸而為黃也。
發熱,面赤色,為熱邪怫鬱於表層,故不 可攻。攻之而發黃,乃為小便不利, 熱不泄而與溼交結所成也。本條 遵陳 本
改正。

二四九
周禹載曰:
「溼氣素盛之人,一兼外邪,面色必赤,以熱邪挾之上升也。況『陽明』行身之前,有不見於面者乎?其人
津液素虧,必不結 , 設 或 攻 之 , 則 熱 必 內 陷 , 而 發 黃 之 患 不 免 。 兼 之 膀 胱 亦 傷 , 水 道 不 行 , 吾 知 其 黃 症 未 除 也 。 」
《永諸藏書》

黃坤載曰:
「表邪外束,鬱其經熱,則面先見赤色,此可汗而不可攻。以面之赤色是經熱而非府熱,則毛蒸汗泄,陽氣
發越,面無赤色。攻之則陽敗溼作,而表寒未 解,溼鬱經絡,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也。」
二百二十三條:
「陽明病」
,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本條言「陽明」未經吐下而心煩之治法。
解曰:「陽明病」,邪熱在胃,未經吐下而心煩者,為邪熱鬱蒸也,可與「謂胃承氣湯」微溏之,以解其熱。
「陽明病」必至腹滿,便秘,潮熱,譫語 ,乃可大攻下。僅有心煩,則為熱在 胃中,未至腸中燥結程度,故先 以「調
胃承氣」調之。其曰不吐不下者,示 未經吐下,非虛煩之煩也。
成無己曰:
「吐後心煩,謂之內煩;下後心煩,謂之虛煩。今『陽明病』
,不吐,不下,心煩,即是胃有鬱熱也,與『謂
胃承氣湯』以下鬱熱。」
周禹載曰:
「此『太陽經』入『陽明府』候也。未經吐下,忽然心煩,則其煩為熱邪內陷之徵,與『調胃』下之,庶熱
去而煩自止耳。然不言『宜』而言『可與 』者,以若吐後則肺氣受傷,若下後則腎 氣已耗,其『不可與』之意已在 言外 。
『謂胃』亦有在吐下後可與者正多,且又戒未極吐下者反不可與。豈仲景自相反耶?但吐下後可與,必有腹滿、便
雖然,
等證也。不吐下者反不可與,必有乾嘔、 欲吐等證也。總之,大法無定,立說無方 ,惟深明其理,而後可以經則為 常, 權
則為變耳。奈何世之學者,徒務一部六書,竟不深講仲景之道。悲夫!」
山田正珍氏曰:
「病人嘔吐而心煩者,『少陽柴胡證』也。下利而心煩者,『少陰豬膚湯證』也。今不吐不下而心煩,乃
『陽明』熱煩,但未至潮熱、譫語、便秘 、腹滿、大渴引飲諸候,故先與『調胃承 氣湯』以解內熱,蓋一時權用之 方耳 。
成無己諸人皆謂未經吐下而心煩也,其說頗鑿,不可從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滑數;舌當紅而苔薄黃。
本條之針法: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間使Τ、合谷Τ、足三里Τ、內庭Τ。
二百二十四條: ,脈遲,雖汗出,不惡寒,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
「陽明病」

二五○
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大承氣湯」

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本條辨「陽明」可攻之證狀。
解曰: 「陽明病」,其脈當大,今脈雖遲,似不可以攻之。但其汗出,不惡寒,表證已解,且因裏熱蒸灼,其身已重,
氣短而喘,腹滿,潮熱等等,皆裏已熱結 之候。汗出雖為外欲解,而裏症已急,可 攻裏也。若其手足濈然汗出連綿 者, 此
內 熱 已 甚 , 大 便 已 也 , 可 以 「 大 承 氣 湯 」 攻 之 。 若 汗 多 遍 身 , 有 發 熱 惡 寒 之 證 者 , 則 表 未 解 也 , 尚 不 可 攻 。 若 其 熱 未 成
腹滿、便秘之潮熱,更未可與「大承氣湯」 。若其外已解,而腹滿,大便不通,雖未成潮熱,已不可不下者,則以「小承氣
湯」微下之,消其滿而和其胃,勿可令其大泄大下也。
脈遲非「陽明病」之正脈,亦為不可下之 脈候,本條乃用「大承氣湯」攻下, 與遲脈不合。以「雖汗出」之「 雖」字
逼上,捨脈從證,則文義可通矣。然「陽明」 裏實有熱而脈遲,真傷寒脈都遲也。
本條分數節體認,雖脈遲而有腹滿潮熱者,可以攻。攻分輕重,以手足汗出、大便已而潮熱者,方可用「大承氣」。
腹滿、便而無潮熱者,祇可用「小承氣」
,不得用「大承氣」。若汗多,惡寒,有表證者,為外未解,
「大小承氣」皆不得
用。曲折循環,指示無遺。
山田正珍 氏 曰 :
「按『手足濈然而汗出者』,謂由腹背至手足末濈然汗出也,蓋承上文『汗出』二字而言。若身無汗,
惟手足有汗,則於手足之上當有『但』字,可 見頭汗出而身無汗者也。成無己氏 以 為 但 手 足 汗 出 者 , 誤 。 」
湯本氏曰:「由發端稱『陽明病』觀之,則本條之病證,為有胃家實及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之證已明。再加
『雖汗出而不惡寒』一句,實為蛇足,殆 於行文之必要上不得已耶?脈遲,為裏實 之應。其身必重者,與表證之身 重異 。
胃家實,即因消化管內有充實之病毒,以 裏水壓出於外表也。若於此等症狀,加以 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為 外證 已
去者也。由手足濈然而汗出者,係大便為 裏熱奪去水分,而已硬化之徵,故由『大 承氣湯』主治之。然汗雖多,而 微有 發
熱惡寒者,為外證未解所致,故用『大承 氣湯』為不適,而當用『桂枝湯』者也。 又假令脈遲,汗出,不惡寒,身 重, 短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氣,腹滿而喘,手足濈然而汗出,大便已硬,然不潮熱者,尚不可與『大承氣湯』。若此證而不潮熱,惟腹部大膨滿,大便
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但須慎其用量,似微利為度,勿令大泄致損體力。」
成無己曰:
「陽明病脈遲,若汗出多,微發熱惡寒者,表未解也。若脈遲,雖汗出而不惡寒者,表證罷也。身重,短氣,
腹滿而喘,有潮熱者,熱入府也。四肢為 諸陽之本,津液足,為熱蒸之,則周身汗 出。津液不足,為熱蒸之,其手 足濈 然
而汗出。知大便已也,與『大承氣湯』以下胃熱。經曰『潮熱者,實也』。其熱不潮,是熱未成實,故不可便與『大承氣

二五一
湯』
。雖有腹大滿不通之急,亦不可與『大承氣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
方中行曰:
「脈遲,不惡寒,表罷也。身必重,陽明主肌肉也。短氣,腹滿而喘,胃實也。潮熱, 『陽明』旺於申酉戌,
《永諸藏書》

故熱作於此時,如潮之有信也。手足濈然 汗出者,脾主四肢而胃為之合,胃中熱甚 ,而蒸發騰達於四肢,故曰此大 便已 


也。
『承氣』者,承上以達下,推陳以致新之謂也。曰『大』者,大實大滿,非此不效也。 『枳實』泄滿也,
『厚朴』導滯也,
『芒硝』軟堅也, 『大黃』蕩熱也,陳之推新之所以致也。汗多,微發熱,惡寒,皆表也,故曰外未解也。其熱不潮,胃中
未定熱,『陽明』信不立也。 『小承氣湯』,以滿未,不須軟也,故去『芒硝』,而未可致大下之戒也。夫胃實一也,以有
輕重緩急之不同,故『承氣』有大小調胃之異制,湯有每服少服之異度,蓋稱物平施由義之謂道也。然則竊三益而濫稱『承
氣』者冒也,惡足與語道哉!」
陳遜齋曰:「三『承氣湯』之用法,須先知『滿實』二字之程度。滿者,熱盛而氣機障礙也。實者,結而有燥屎也。有
滿而不實者,有實而不滿者,有滿實兼有者。三『承氣』皆以大便為主,故三方皆不去『大黃』 。小『承氣』有『朴枳』而
無『芒硝』,治滿而不實;
『謂胃承氣』有『芒硝』而無『朴枳』,治實而不滿;『大承氣』有『朴枳』亦有『芒硝』,治滿而
且實。今人不知其理,但云『大承氣』為重劑,
『小承氣』為輕劑,然則『調胃承氣』又是何劑乎?其空而無當,抑何可晒!」
本條之舌證:舌苔老黃而厚,或焦黃厚,燥裂。
本條之針法:
大小陽俞Τ、足三里、支溝Τ、承山Τ、太衝Τ。
上五穴合用,可通大便,特不及藥劑之確實。針與藥各 有利弊長短,吾人擇特效而速者用之。
大承氣湯方:
大黃
大 黃四
四兩兩(
(酒酒洗
洗))
,,厚厚朴朴半半斤斤((炙炙,,去去皮皮))
、枳
、 枳實
實五五枚
枚((炙
炙))
,,芒芒硝硝三三合合。。
右四
右 四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先先煮煮二二物物,,取取五五升升,,去
去滓滓,
,納納大
大黃黃,
,煮煮取取二二升升,,納納芒
芒硝硝,
,更更上
上火火微
微煮煮一
一兩兩沸
沸。。分
分溫溫再
再服服。
。得得下
下,,餘

勿服
勿 服。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大承氣」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
「『大承氣湯』
,治腹堅滿,或下利臭穢,或燥屎者(凡有燥屎者,臍下磊砢,
肌膚必枯燥)
。」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發潮熱而大便硬者。」又:「腹滿難解者。」又:
「腹滿而喘,兩便不通,一身面目水腫者。」

二五二
又:「潮熱譫語,大便,或有燥屎者。」又: 「腹滿痛而大便不通者。」又:「大便不通,煩而腹滿者。」又:「 目中不了
了,睛不和,大便者。」又: 「自利清水,心下痛,口乾燥者。」又:「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咬牙者。」又:
「腹中有堅塊,而大便不通者。」又: 「痘瘡,腹大滿而二便不通,或譫語,口乾咽燥者。」又: 「食滯,腹急痛而大便不
通,或嘔利者。」又: 「痢疾,譫語,或腹滿痛而不能食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凡痼毒壅滯症,其人腹中堅實,或滿而大便難,胸腹動悸,或喜怒無常,或不寐警惕,
健忘怔忡,或身體不仁,或戰曳癱瘓,筋 攣骨痛,或言語蹇濇,緘默如偶人,飲啖 倍常,或數十日不食不飢,變態 百出 ,
不可名狀,世或稱為狂,或稱為癇,或稱 為中氣、中風,或稱為心脾之虛者。能審 其脈狀、腹證,以與此方,再交 用『 真
武湯』、
『附子湯』、
『桂枝加苓朮附湯』、『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等,並兼服『七寶丸』之類,寬猛並行,犄角以
攻,則可回疲癃於健全,救橫夭於垂絕。」又:「腳氣,胸腹滿,一身浮腫,胸動如怒濤,短氣而嘔,二便閉濇者,衝氣
所致也,非此方不能折衝迅劇之勢,盪滌結濇之毒。」又:「腳氣症,其人胸中跳動,心下,短氣,腹滿,便秘而脈數者,
其狀雖似緩症,然決不可輕視,必有不測之變,宜早用此方,驅除鬱毒,則不致大患而治。執匕者毋忽諸!」又: 「痘 瘡,
麻疹,惡熱,腹滿,煩躁,譫語,黑苔燥裂,不大便而渴,或自利臭穢者,死在須臾,宜此方。」又: 「痿躄,腹有堅塊,
便秘,口燥,脈實而有力者,非此方不能治,與『附子湯』 、
『真武湯』等替換互用亦佳。」又:「治痢疾,如大熱,腹滿,
痛如錐刺,口舌乾燥或破裂,大便日下數十行,或便膿血者。」又: 「治狂症,如大言詈罵,晝夜不眠,飲啖過常,胸腹滿
而大便不通者。」又: 「治疝積留飲,如痛不可忍,胸腹煩滿,心下堅硬,二便不利,或時吐黑物者。」又:「急驚風,心
下堅,腹滿,口噤,肢體強急,脈數實者,亦宜此方。」又: 「破傷風,其暴劇者,舉體強直,直視不語,胸腹滿,二便
不利,若是者,死不旋踵,用此方可挽救於垂危。若不能服者,宜『紫圓』 。」又:
「平居便秘,腹滿,上逆者,或冒酷暑、
邪寒,或鯨飲、過食,以致眼目昏暗,赤目四起,忽然失明。」又: 「病者飲食無味,或午飯後頻吐白沫,或嘈雜刺胸,或
食物停觸胸膈作痛,或食後噁心,懊不安,或得吐反快,腹裏堅韌有癥塊者,膈噎之漸也。當乘其精氣未衰,疾苦未深,
嚴絕世事,慎戒酒色,專誠靜養調攝,以此方柔和弦韌,削平癥結,灸五椎至十四五椎不怠,則必不致成大患而治。 『 消石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大圓』、
『 大黃硝石湯』
,亦可選用。」(「大黃硝石湯」即「大承氣湯」)
《傷寒蘊要》曰:
「大抵下藥,必切脈沉實、沉滑、沉疾有力者,可下也。再以手按臍腹,硬者或叫痛不可按者,則下
之無疑也。凡下後又解者,再按臍腹有無 硬處,如有手不可按,下未盡也,復再下 之。若下後腹中虛軟,脈無力者 ,此 為
虛也。」
《衛生寶鑑》曰:「治發狂,因觸冒寒邪,失於解利,因轉屬『陽明證』,胃實,譫語,本方加『黃連』
。」

二五三
《理傷續斷方》曰:
「『大成湯』一名『大承氣湯』
。治傷損瘀血不散,肚腹膨脹,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悶亂至死者,
宜急將此藥通下瘀血後,方可用損藥(損藥即『小承氣湯』)
。」
《永諸藏書》

《古今醫統》曰:「
『 大承氣湯』
,治癲狂熱壅,大便秘結。」
《傷寒緒論》曰:
「病人熱甚,脈數實,登高欲棄衣,狂妄罵詈,不避親疏,蓋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用『大
承氣湯』治之。」
《仁齋直指》曰:
「熱厥者,初病身熱,後發厥,其人畏熱,揚手擲足,煩躁,飲水,頭汗,大便秘,小便赤,怫鬱昏
憒,蓋當下失下,血氣不通,故四肢厥冷,所 謂熱深則厥深,下證悉具而厥逆者是也,與『大承氣湯』
。」
《小青囊》曰:
「『大承氣湯』
,治舌四邊微紅,中央見灰黑色,此由失下所致,可用本方退之。又治舌現黃色而黑點亂
生者,其證必得而譫語。又治舌見灰 黑色而有黑紋,脈實者。」
《明理論》曰: 「 承,順也。 『傷寒』邪氣入胃者,謂之入府。府之為言,聚也。胃為水穀之海,榮衛之源,水穀會聚
於內,變化而為榮衛。邪氣入於胃也,胃 中氣鬱滯,糟粕秘結,壅而為實,是正氣 不 得 舒 順 也 。 《本草》曰:『通可去滯,
洩可去邪』
,塞 而 不 利 , 閉 而 不 通 , 以 湯 盪 滌 , 使 塞 者 利 而 閉 者 通 , 正 氣 得 以 舒 順 , 是 以 『 承 氣 』 名 之 。 」
《內臺方義》曰: 「仲景所用『大承氣』者二十五證,雖曰各異,然即下泄之法也。其法雖多,不出大滿,大熱,大實,
其脈沉實滑者之所當用也。」
應下
應 下之
之諸諸症
症::
舌白苔漸變為黃苔:
邪在膜原,舌上白苔。邪在胃家,舌上黃苔。 苔老變為沉香色者。白苔未可下,黃苔宜下。
舌黑苔:
邪毒在胃,黃騰於上而生黑苔。有黃苔老 而變焦色者,有津液潤澤者作軟黑苔 ,舌上乾燥者作硬黑苔。下後二 三日黑
皮自脫。
又有一種舌俱黑而無苔,此經氣,非下證也; 妊娠多見此,陰證亦有此,並非下證。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下後,裏證云云,舌上黑者,苔皮未脫也,不 可再下。務在有下證,方可下。
舌上無苔,況無下證,誤下,舌反離 離黑色者,危,急當補之。

二五四
舌芒刺:
熱傷津液,此疫毒之最重者,急當下。老人微疾,無下證,舌上乾燥,易生芒刺,用「生脈散」生津潤燥,芒刺自去。
舌裂:
日久失下,血液枯極,多有此證。又熱結 旁流,日久不治,在下則津液消亡, 在上則邪火毒熾,亦有此證,急 下之,
裂自滿。
舌短、舌硬、舌卷:
皆邪氣勝,真氣虧,急下之,邪毒去,真氣固,舌自舒。
白砂苔:
舌上白苔乾硬如砂皮,一名「水晶苔」
,乃 自 白 苔 之 時 , 津 液 乾 燥 , 邪 雖 入 胃 , 不 能 變 黃 , 宜 急 下 之 。
唇燥裂,唇焦色,唇口皮起,口臭,鼻孔如烟煤:
胃家熱,多有此證,固當下。唇口皮起,仍用 別證互較。鼻孔煤黑,疫毒在胃,下之無辭。
口煩渴:
更有下之證,宜下之。下後邪去胃和,渴自減。若服「花粉」、 「門冬」、
「 知母 」 以 冀 其 生 渴 , 殊 謬 。 若 大 汗 , 脈 長 洪
而渴,未可下,宜「白虎湯」
,汗 更 出 , 身 涼 , 渴 止 。
目赤,咽乾,氣如噴火:
小便赤黑,涓滴作痛:
小便極臭,揚手擲足,脈沉而散: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是皆內熱之極,下之勿辭。
潮熱、譫語:
邪在胃,有此證,宜下,然又有不可下者。
善太息:
胃家實,呼吸不利,胸膈痞悶,每欲引氣下行,故然。

二五五
(註)泰山氏曰:
「太,已甚之義也。劉奎曰: 『古人所謂長太息者,即此之謂也』
。乃嘆息之聲,長呼之氣也。因氣不
舒暢,一呼氣則每覺寬鬆故也。茲改為呼吸不 利,引氣下行者,尚不甚真切。」此說良是。
《永諸藏書》

心下滿:
心下高起如塊、心下痛、腹脹滿、腹痛按之愈痛,心下脹痛:
以上皆胃家邪實,內結氣閉,宜下之,氣通則已。
頭脹痛:
胃家實,氣不下降,下之,頭痛立止 。若初起頭痛,則無下證,未可下。
小便閉:
大便不通,氣結不舒;大便行,小便 立解。誤服行氣利水藥,無益。
大便閉,轉屎氣極臭:
更有下證,下之無辭。有血液枯竭者,無表裏 證,為虛燥,宜蜜煎導及膽導。
大便膠閉:
其人平日大便不實,遇疫邪傳裏,但蒸作 極臭,狀如黏膠,死至不結,但愈蒸 愈黏,愈黏愈閉,以致胃氣不能 下行,
疫毒無跡而出也。不下即死,但得黏 膠一去,則下證自除而愈。
協熱下利、熱結旁流:
並宜下。
協熱下利者,其人大便素不調,邪氣忽乘 胃而入,忽作煩渴,一如平時泄瀉稀 糞,色不敗,但焦黃,此伏邪傳 裏,不
能稽留於胃,至午後潮熱,便作泄瀉,子 後退熱,則泄瀉亦減,次日不作潮熱,則 利亦止,病亦愈矣。若潮熱不除 ,利 不
止者,宜「小承氣湯」
,以撤其餘邪,則利自止。
熱結旁流者,以胃家實,內熱壅閉,故大 便先秘結,續下純臭水而痢,全然無 糞,日必三四次或十數次,宜「 大承氣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湯」
,得結糞,則利立止。服湯而不得結糞,仍下利純臭水並所進之湯藥者,因大腸邪勝,而失其傳送之職,邪猶在焉,病
必不減,宜更下之。

二五六
四逆、脈厥、體厥:
並屬氣閉,陽氣鬱內,不能四布於外,胃 氣實也,宜下之。下後反見此證者, 為虛脫,宜補之。陽證而脈陰, 身冷如
冰者,為體厥。
發狂:
胃家實,陽氣盛也,宜下之。
小承氣湯方:
大黃
大 黃四
四兩兩,
,厚厚朴
朴二二兩
兩((炙
炙,,去
去皮皮)

,,枳枳實實三三枚枚大大者者((炙炙))


右三
右 三味
味,,以
以水水四
四升升,
,煮煮取
取一一升
升二二合
合,,去去滓滓,,分分溫溫二二服服。。初
初服服湯
湯,,當
當更更衣
衣;;不
不爾 者,
爾者 ,盡
盡飲飲之
之;;若
若更更衣
衣者者,
,勿勿服
服之之。

『小承氣湯』治腹滿而大便者。」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
「『小承氣湯』治腹滿大便不通者。」又:「汗多,大便,譫語者。」又:
《方機》曰: 「發潮熱,大便初頭,後必
「微煩,小便數,大便  者。」又:
溏者。」又: 「下利,譫語者;大便不通,噦而譫語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子炳曰:
『大小承氣湯』二方,實則本為同症證,若去『芒硝』
,譬之鈍刀,遂不可用云。
甚哉,子炳之未達也!夫方有大小者,以病有輕重緩急也。凡長沙之方,雖一味之去加,亦各殊其旨,而各異其用。是故
醫之臨症,必詳審其輕重緩急,而後慎密處方,使合長沙之矩度,施投不謬,可期著手成春。若粗心浮氣,遇事武斷,其
不殺人者幾希。可不慎哉!」
《醫學綱目》曰:「順利散(即本方),凡消穀而善飢,曰『中消』者,治熱在胃而能食,小便赤黃,微利,至不欲食
為效,多不可利。」
《入門良方》曰:「『小承氣湯』治痢之初發,精氣甚盛,腹痛難忍,或作脹悶,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通,窘迫甚
者。」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傷寒緒論》曰:「
『 少陰病』
,手足厥冷,大便秘而小便赤,脈沉而滑,為『小承氣湯證』。」
《幼科發揮》曰:「
『 三化丸』
(即本方之丸),去胸中宿食,菀莝之熱。」
《小青囊》曰:「
『 小承氣湯』
,治痘與治飲食傷及腹痛甚者。」
二百二十五條:「陽明病」,潮熱,大便已者,可與「大承氣湯」
。不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

二五七
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此但初頭,後必溏,不可攻之,攻
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
《永諸藏書》

本條為以「小承氣」探便與否之法。
解曰: 「 陽明病」 ,潮熱,其大便已者,可與「大承氣湯」 ;不者,熱未結實,雖有潮熱,不可與之。此為用「大承
氣 湯 」 之 常 法 。 若 不 大 便 已 有 六 七 日 , 未 見 潮 熱 , 或 已 潮 熱 而 手 足 無 濈 然 汗 出 , 恐 有 燥 屎 而 未 能 斷 定 , 欲 知 其 大 便 已 與
否,可少與「小承氣湯」以試之。若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與「大承氣湯」攻之。若服湯後不轉矢氣者,
此則大便已在直腸者雖,在腸間者未必而尚溏,全部未結實,亦不可攻之,攻之必使腸中成虛寒,而為腹滿不舒,消
化力減退而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亦作噦逆矣。
「失氣」為「矢氣」之誤,俗語「放屁」,為腸中濁氣壅積向下排泄而出之氣體。「與水則噦」以下,為衍文,遵陳本
不錄。
方中行曰:
「此以潮熱轉矢氣次第而詳言之,以決當下之候也。轉矢氣,乃放屁也。脹滿,藥寒之過也。噦,亦寒傷胃
也。復而少者,重下故也。未句重致叮嚀之意。」
程知曰:
「上條曰外欲解,可攻裏,未可與『承氣』 ,曰可與『小承氣』微和胃氣,勿合大泄下。此條曰可與,曰不與,
曰乃可攻之,曰不可攻之,曰少與『小承氣』,曰以『小承氣』和之,慎不可攻,多少商量慎重之意,故惟手足濈然汗出,
大便燥者,始主之以『大承氣湯』。若『小承氣』,猶是微和胃氣之法也。」
二百二十六條: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重語也。
本條言譫語、鄭聲之別。
解曰:夫「陽明」實,則燥屎結於腸,熱 毒蒸於上,使大腦知覺神經發生錯亂 而為譫語。夫正氣虛,精神意識 必見恍
惚,腦神經時明時昧而為鄭聲。鄭聲者,重疊反覆而語也。
譫語與鄭聲皆為腦神經錯亂之病,惟一則 為實,一則為虛。譫語每發於高熱之 中,神知為熱薰蒸而妄言亂語, 有聲有
力,是為實證,泄其熱,即可清蘇而愈。 鄭聲則起於汗下後,精力不健,神智不清 ,每以家庭瑣事作二三語反覆重 述, 音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低氣微,呼之則醒,轉即昏迷,是為 虛症。譫語死者少,鄭聲活者無。
成無己曰 :
「《內經》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譫語由邪氣盛而神識昏也,鄭聲由精氣奪而聲不全也。」

二五八
《金鑑》曰:「 譫 語一證,有虛有實。實 則譫語,
『 陽 明』熱盛,上乘於心,亂言 無 次 , 其 聲 高 朗 , 邪 氣 實 也 。 虛 則 鄭
聲,精神衰乏,不能自主,語言重複 ,其聲短微,正氣虛也。」
二百二十七條:譫語,直視,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本條言譫語之死證。
解曰:譫語為實證,清其熱大多可愈。但 譫語而兼直視、喘滿者,則不特大腦 之意識變病,其視神經、動眼神 經、滑
車神經亦受波及而為直視,最主要之延髓部分亦受波及而為喘滿,被毒之區擴大,即不可收拾矣,故死。或譫語而見下利,
亦死者,以譫語多便結,下之即可愈,今下利 而不愈,非熱毒之重,即下脫之虛,亦死。
成無己曰 :
「 直 視 , 譫 語 , 邪 勝 也 。 喘 滿 , 為 氣上脫。下利,為氣下脫。是皆主死。」
喻嘉言曰 :
「 此 條 當 會 意 讀 , 謂 譫 語 之 人 , 直 視者死,喘滿者死,下利者死,其義始明。」
程郊倩曰 :
「直視,譫語,尚非死證,即帶微喘,亦有 『脈弦者生』一條。惟兼喘滿,兼下利,則真氣脫而難回矣。」
二百二十八條: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生。
本條言重汗成譫語與辨譫語生死之證。
解曰:發汗已多而熱不解者,其津液必耗 ,若重發其汗,則津液之耗散更甚。 出汗是散熱之主要意義,是可知 熱之不
能由汗出而解,病邪不能很簡單地由汗而 解除,毒素有所依附,因汗多而脫水,有 酸鹼中毒症之表現,神經發生紛 亂之 譫
語。若譫語而脈短者,為血液濃縮,流通血量減少,以致周圍血液循環衰竭,故曰必死。如脈不短者,不死。「脈自和者」
對上句「脈短者」而言,意指不短也。若作緩和之脈解 ,誤矣。安有脈和緩者病譫語,譫語者脈猶和緩耶?
舒馳遠曰:
「亡其陽,
『陽』字有誤,應是『陰』字。何也?病在『少陰』
,汗多則亡陽。若胃實之證,但能亡陰,不能
亡陽。」
方中行曰:
「汗本血之液,陽亡則陰亦虧。脈者,血氣之道路,短則其道窮矣。故亦無法可治而主死也。和則病雖竭而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血氣未竭,故知生可回也。」
汪琥曰:
「譫語者,脈當實大,或洪滑為自和。自和者,言脈與病不相背也。病雖甚,不死。若譫語脈短為邪盛正衰,
乃陽證見陰脈也,無法可施。」
二百二十九條: ,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
「傷寒」
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濇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
「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

二五九
後服。
本條言吐下後發譫語之生死辨。
《永諸藏書》

解曰:「 傷寒」
,若吐,若下後,傷其津液,致熱不解而成「陽明病」
,不大便者五六日,至日晡時發潮熱,不惡寒,譫
語如見鬼狀。若吐下而傷其津液過甚者,則其熱愈亢盛,熱之薰灼腦神經也亦愈重,故病勢亦劇,而為不識人,循衣摸床,
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諸危證。此時病人之脈若弦者,與證狀相符合,猶有生路,以證屬實熱,脈弦為神經與血管皆緊張,
亦屬實候,實則可下也。若其脈濇者,濇 為陰虛血少之候,正氣已不足,不任攻下 ,正虛邪實,所以脈濇者死也。 如病 勢
微者,但發熱而譫語,可以「大承氣湯」 下之。若一服大便利,則熱已外泄,即止 服,以吐下既傷其陰於先,再多 下亦 能
重傷其陰也。
微者,指病勢微重,即「若劇者」一語以上之證狀也。「若劇者」一語以下之證狀,亦是用「大承氣湯」,能否得生,
胥視其人之體氣如何而定,下之而仍死者 固多也。蓋微喘,直視,已具上條譫語、 直視、喘滿之條件也,所恃者僅 百分 之
一之脈弦而已,危矣危矣!
柯韻伯曰:
「吐下後不解,病有微劇之分。微者是邪氣實,當以下解;劇者邪正交爭,當以脈斷其生死。弦者是邪氣實,
不失為下證,故生;濇者是正氣虛,不可更下,故死。」
二百三十條: ,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則譫語,
「陽明病」 「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
莫再服。
本條言譫語用「小承氣湯」下後而止者,不可再服。
解曰:「陽明病」,其人汗出過多,以致津液外出,胃腸中因而乾燥,於是大便結,則譫語,亟宜下之,與「小承
氣湯」
。以其汗多液燥, 「小承氣」雖可下其熱,亦能傷其陰,但譫語,便,又不可不下,故俟其一服譫語止,目的已達,
即停服不再與。
張璐玉曰 :
「多汗,譫語,下證急矣。以其人汗出既多 ,津液外耗,故不宜大下,但當略與『小承氣湯』和其胃氣。」
周禹載曰:
「其人多汗,胃中之津液大出,更不問小腸之水道通利。總之以有限之藏,不足供外越之用也。故始而燥,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既而,既而譫語,皆因多汗。惟「小承氣」足以去其邪,止其譫語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滑數,或沉滑;舌當黃厚燥裂。

二六○
本條之針法:
間使Τ、曲池Τ、承山Τ、支溝Τ、內庭Τ。
二百三十一條:「陽明病」 「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湯入腹中轉矢氣者,
,譫語,發潮熱,脈滑而虛者,
更服一升。若不轉矢氣,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濇者,裏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本條言譫語之難治。
解曰:「陽明病」,譫語,發潮熱,其脈滑而虛,裏熱尚未實也,雖有譫語潮熱,未可攻下,先以「小承氣湯」試之,
探其有無燥矢。因與「小承氣湯」一升, 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有燥矢也,可更服一 升以下之。若不轉矢氣者,是無 燥矢 ,
勿更與之。至明日仍不大便,而脈且變為微濇,是裏氣虛也,虛則不可下,是以不可與「承氣湯」 。但譫語、潮熱為邪實,
脈微濇為正虛,正虛邪實,既不可攻 , 又 不 可 補 , 所 以 曰 難 治 也 。
原文謂「脈滑疾」,脈滑疾為裏實,當然可下,毋所用其懷疑,以「小承氣」作試探,亦不至脈變微濇。遜齋改「疾」
為「虛」,與文義乃合。從之。
二百三十二、三條: ,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耳,宜「大承氣
「陽明病」
湯」下之。
本條以能食與否決定用「承氣」之法。
解曰:「陽明病」,譫語,有潮熱,下之條件中缺滿一證耳。但不言病者有滿證,於是以能食與否決定之。反不能
食者,胃腸中必已有燥屎五六枚,可以與「大承氣湯」下之,以有燥屎,所以不欲食也。若能食者,但耳,即非「大承
氣湯」之證。
「大承氣湯」指「…五六枚也」之下,為倒句法。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張璐玉曰:「此以能食不能食辨燥結之微甚也。潮熱,譫語,皆胃中熱甚所致。胃熱則能消穀,今反不能食,此必熱傷
胃中津液,氣化不能下行,燥屎逆攻於胃之故,宜「大承氣湯」,急祛亢極之陽,以救垂絕之陰。若能食者,胃中氣化自行,
熱邪不盛,津液不致大傷,大便雖,不久自行,不必用藥反傷其氣也。」
山田正珍氏曰:
「『反』當作『煩』,因聲近而誤。所謂心中懊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煩燥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
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皆可以徵矣。凡『傷寒』 ,譫語,有潮熱者,固應不能食,豈得謂『反』乎?《金匱》產後

二六一
病篇曰: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為胃實, 「大承氣湯」主之』。可見病之未解,乃不能食,此為其法也。成無己謂
胃熱當消穀引食,殊不知胃熱消穀,本以內因之病言之,而與『傷寒』外邪入胃者毫不關涉,可謂牽強矣。燥屎五六枚者,
以腹診言之,此證診其腹,則必有糞塊五六枚應於手也,如是者,宜以『大承氣湯』下之。若其不煩且能食者,但而已,
《永諸藏書》

與『小承氧湯』可也。『大承氣湯』一句,當在『也』字下,而在於此者,乃平論屬辭之法耳。《金鑑》以為錯置,非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如二百三十條。
本條之針法:如二百三十條。
二百三十四條:
「陽明病」 ,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而愈。
,下血,譫語,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
本條為熱入血室之治法。
解曰:「陽明病」,胃腸熱毒亢盛,腸中毛細血管破裂而下血,譫語,恐係門靜脈部分之門靜脈鬱血,故曰熱入血室。
熱蒸於內,而但頭汗出,以其熱與譫語,而無便、腹滿之證,故不與「承氣湯」,但刺「期門」
,隨其瘀熱之實症而瀉之,
疏通其內藏氣機,濈然汗出而愈。
「陽明」下血,當為腸中鬱熱過甚,一部 分之微血管破裂出血,同時肝靜脈以 腹腔有鬱熱,上腸系膜動脈之血 栓或血
塞,門靜脈不及迴流,致使肝靜脈亦發生鬱血,血瘀薰腦,遂為譫語。此與腸中有燥屎之譫語不同,故刺「期門」 ,以疏通
門靜脈與解腹腔之氣機。靜脈疏通則譫語 止,血分散則腸部之血壓減而出血止,腹 腔之氣機疏通,生理之自然驅邪 機能 恢
復,而汗出病解矣。
「陽明」下血,血出在腸,原不得曰熱入血室,古人以 刺「期門」而可愈,遂認其為熱入血室而名之也。
成無己曰:
「『陽明病』熱入血室,迫血下行,使下血,譫語。『陽明病』發汗多,以奪血者無汗,故但頭汗出也。刺『期
門』以散血室之熱,隨其實而瀉之,以除『陽明』之邪 ,熱散邪除,榮衛得通,津液得復,濈然汗出而解。」
張隱庵曰:「此言『陽明』下血,譫語,無分男女,而為熱入血室也。下血者,便血也。便血則血室內虛,衝脈任脈皆
起於脈中而上注於心下,故譫語,此為血室虛而熱邪內入。但頭汗出者,熱氣上蒸也。夫熱入血室,則衝任氣逆而肝藏實,
故當刺肝之『期門』,乃隨其實而瀉之之義。夫肝藏之血,充膚熱肉,淡滲皮毛,濈然汗出,乃皮膚之血液為汗,則胞中熱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邪共併而出矣。」
柯韻伯曰:
「血室者,肝也。肝為藏血之臟,故稱血室。女子血用事,故下血之病最多。若男子,非損傷則無下血之病。
惟『陽明』主血,所生病其經多血多氣,行身之前,鄰於衝任,『陽明』熱盛,侵及血室,血室不藏,溢於前陰,故男女俱

二六二
有是症。血病則魂無所歸,心神無主,譫 語必發。要知此非胃實,因熱入血室而肝 實也。肝熱心亦熱,熱傷心氣, 既不 能
主血,亦不能作汗,但頭有汗而不能徧身 ,此非汗吐下法可愈矣。必刺肝之募,引 血上歸經絡,推陳致新,使熱有 所泄 ,
則肝得所藏,心得所主,魂有所歸,神有所依 ,自然汗出周身,血不妄行,譫語自止矣。」
二百三十五條:汗出,此為風也。譫語者,以有燥矢在胃中。此表虛裏實故也。須下之,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過
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
本條為有表證者不可早下之戒。
解曰:汗出者,此為外有風也。譫語者, 以有燥矢在胃腸中也。汗出此為表虛 ,譫語乃為裏實,裏實須下,下 之則譫
語可愈也,宜「大承氣湯」
。但有表證,必俟其內入「陽明」 ,表證已解,乃可下之。下之若早,則表邪內陷,使裏熱愈甚,
致語言必亂。
「太陽」有汗出,曰「中風」,方書謂傷風之表虛自汗。「陽明」亦有汗出,方書稱謂「陽明」裏實,濈濈自汗。本條
曰風,曰表虛,乃指「太陽中風」自汗, 陰汗外出,當有惡風、頭痛等證狀,文中 從略耳。如言譫語謂有燥矢,當 有腹 滿
不便證狀,皆從略也。
「陽明病」雖裏實,兼有表證,當先解表,然後攻下,故曰「過經乃可下之」。原文錯亂,遵陳本改
正。
成無己曰:
「胃中有燥屎則譫語,以汗出為表未罷,故云風也。燥矢在胃則當下,以表未和,則未可下,須過『太陽經』,
無表證,乃可下之。若下之早,燥矢雖除,則表邪乘虛復陷於裏,為表虛裏實,胃虛熱甚,語言必亂,與『大承氣湯』,下
卻胃中邪熱則止。」
「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裏,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裏實,久則譫語。
二百三十六條:
本條言裏熱誤汗而成譫語之證。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解曰:
「傷寒」四五日,見脈沉而喘滿,沉為主裏,喘滿為裏熱壅滯,氣機不宜,其病在裏,故曰沉為在裏。裏熱壅滯,
法應清理化滯,反發其汗,則津液越出於 外,腸中乾燥,大便燥結而難下,津液外 出為汗而表虛,大便燥結而裏實 ,久 則
熱愈重而為譫語矣。
張璐玉曰:
「『傷寒』四五日,正邪熱傳裏之時,況見脈沉在裏之喘滿,而反汗之,必致燥結、譫語矣。蓋燥結,譫語,
頗似『大承氣證』,此以過汗傷津,而不致大實滿痛,祇宜『小承氣』為允當耳。」

二六三
程郊倩曰:「『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者,大而沉也。雖喘滿尚帶三分表證,然脈沉已為在裏,宜從併病例小
發其汗,而反正發其汗,以致津液越出, 大便為難,當時未必譫語,迨喘滿去而表 虛,大便難而成實,久則譫語矣 。夫 實
《永諸藏書》

則譫語,自是『大承氣湯證』,而 乃 缺 其 治 者 , 以 此 實 從 帶 表 而 來 , 尚 有 微 甚 之 斟 酌 也 。 」
二百三十七條:「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發汗則譫語甚。下之,則額上出汗,手足
厥冷,遺尿。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本條為「三陽合病」譫語之治法。
解曰:
「 三陽合病」
,腹滿、譫語為「陽明證」。身重難以轉側為「太陽證」。口不仁而面垢為「少陽證」。如發汗則津液
傷而熱愈重,譫語必更甚。下之,則陰脫 於下為遺尿,陽越於上而為頭汗出,手足 厥冷。若未經汗下以前,其自汗 出者 ,
則表邪可乘自汗而解,以「白虎湯」專清其裏熱治之。
此證似濕溫,身重難以轉側,濕著「太陽 」膚表,運動神經麻痹也。腹滿、譫 語,腸中溼滯交阻,熱薰於腦也 。口不
仁,為舌苔厚膩不知食味,感覺滯鈍也。 面垢,為溼熱鬱蒸,皮膚增加排泄也。若 發其汗,則溼去而熱愈盛,勢必 使譫 語
更甚。若下之,則陰脫於下而遺尿,陽脫 於上而額汗,所謂溼家下之,額上汗出, 微喘,小便利也。若自汗出者, 則溼 有
出路,但以「白虎」清其熱,不則為「白虎加朮湯」治之。
本條之脈舌證、脈證:脈必濡數;舌當淡黃厚膩。
本條之針法:
肩Τ、曲池Τ、外關Τ、間使Τ、大杼Τ、中脘Τ、足三里Τ、豐隆Τ、內庭Τ。
二百三十八條:
「二陽併病」
,「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本條為「太陽陽明併病」,
「 太陽」已罷而譫語之治法。
,繼即「太陽」表症自罷,但發潮熱,是熱歸「陽明」也。手足汗出,便難而譫語,
解曰:初為「太陽陽明併病」
純為「陽明」結實之症,下之去其熱自愈,宜「大承氣湯」

程知曰:
「併病者,一經病多,一經病少,有歸併之勢也。 ,但手足汗出,是大便已
『太陽證』罷而歸併『陽明』
也,與『大承氣湯』以下胃熱可也。」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柯韻伯曰:「『太陽證』罷,是全屬『陽明』矣。先揭『二陽併病』者,見未罷時便有可下之證,今『太陽』一罷,則
種種皆下證矣。」

二六四
本條之脈證、舌證:如二百三十條。
本條之針法:如二百三十條。
二百三十九條: ,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但惡熱,身重。若發汗,則燥,憒憒
「陽明病」
及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腹如故,小便難也。
本條言陽明病脈浮緊,誤與汗、下、燒針之變。
解曰:「陽明病」,其脈浮而緊,如浮數有力,裏未結實之候也。以其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但惡
熱,身重,知之也。治應著重發熱汗出, 不惡寒,但惡熱一點,與「白虎湯」治之 。若認浮緊為表證,而發汗,原 有汗 出
是為重汗,則津液愈涸,裏熱愈熾,必變為煩躁譫語、憒憒心亂諸證矣。若與燒針,則火毒更傷於陰液,使神經益不寧靜,
必變為怵惕煩躁不得眠之證矣。若與下之,則 裏未結實,徒傷腸中水液,必變為小 便難,傷其消化力而為腹滿如故耳。
二百四十條:
「陽明病」,心中懊,舌上胎者,宜「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本條為「陽明」熱在上中下三焦之治法。
解曰:「陽明病」,身熱,汗出,不惡寒,而兼心中懊不舒,舌上有薄苔者,其熱在上焦也,宜以「梔子豉湯」清胸
腔之熱。若兼口渴欲飲水,口乾而舌上燥者,是熱傷中焦津液,宜以「白虎加人參湯」清熱養液法治之。若兼脈浮,發熱,
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是下焦膀胱有熱,宜 以「豬苓湯」清熱,毓陰利小便法治之。
本 條 原 文 為 三 條 , 從 陳本 合 為 一 條 。
本條之脈證、舌證:同八十四條,二十九條,七十七條。
本條之針法:同八十四條,二十九條,七十七條。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豬苓湯方:
豬苓
豬 苓(
(去去皮
皮))
、、茯茯苓苓、、阿阿膠膠、、滑滑石石((碎碎))
、澤
、 澤瀉
瀉各各一
一兩兩。

右五
右 五味
味、、以
以水水四四升升,,先先煮煮四四味味,,取取二二升升,
,去去滓
滓,,納
納下下阿
阿膠膠烊
烊消消,
,溫溫服
服七七合
合,,日
日三三服
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小便不利,或淋瀝,渴欲飲水者。又治小便不利,便膿血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治淋病點滴不通,陰頭腫痛,少腹膨脹而痛者。若莖中痛,出膿血者,兼用『滑石礬甘散』
。」

二六五
)
(湯本氏註:不必兼用「滑石礬甘散」
,方亦無考。 又:「妊婦七八月後,有牝戶焮熱腫痛,不能起臥,小便淋瀝者,以三
稜針輕輕刺腫處,放出瘀水後,再用此方,則 腫痛立消,小便快利。若一身悉腫,發前證者 ,宜『越婢加朮湯』
。」
《永諸藏書》

《尊水瑣言》曰:
「滿身洪腫,以手力按其腫,放手則按處忽復起脹,腫脹雖如是其甚,然未曾有礙呼吸,氣息亦如平
日,是『豬苓湯證』也。更有腫勢如前,腰以下雖滿腫,臂、肩、胸、背無恙,呼吸仍如尋常者,是亦可用『豬苓湯』
,不
必問其渴之有無也。」
二百四十一條:
「陽明病」
,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
,以汗多胃中燥,
「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本條示「豬苓湯」之禁。
解曰:「陽明病」,產熱機能亢進,各組織之水分易於蒸發,故汗多出而渴者,其水液之消耗已甚,縱有小便不利,不
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腸中之水分已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則更燥也。
喻嘉言曰:
「『陽明』主津液故也。津液充則不渴,津液少則渴矣。故熱邪傳入『陽明』
,必先耗其津液,加以汗多奪之
於外,復利其小便奪之於下,則津液 有立亡而已,故示戒也。」
周禹載曰:
「渴而小便不利,本應用『豬苓湯』
,然汗多在所禁也。此與『傷寒』入府,不令溲數同意。蓋邪出『陽明』,
已劫其津,汗出復多,更耗其液,津液曾幾, 尚可下奪耶?當以『白虎加人參』去 其熱,則不利小便而津回自利矣。」
二百四十二條:脈浮而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者,
「四逆湯」主之。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
本條為表熱裏寒之治法。
解曰:脈浮為表熱,遲為裏寒,故曰表熱 裏寒。裏寒者,腸中消化不良也,故 下利清穀,宜「四逆湯」回陽溫 經,促
進其機能以治之。若胃中有虛冷,其消化 機能即衰弱,食慾不振,不能食者,如再 與水飲之,則胃冷愈甚,引起橫 膈膜 之
痙攣而作噦逆。
柯韻伯曰:「脈浮為在表,遲為在臟。浮中見遲,是浮為表虛,遲為臟寒。未經妄下,而利清穀,是表為虛熱,裏有真
寒矣。必其人胃氣本虛,寒邪得以直入脾胃,不犯『太少二陽』,故無口苦咽乾,頭眩項強之表證,然全賴其表熱,尚可救
其裏熱。」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章虛谷曰:
「噦者,近世名呃逆,或空嘔亦名噦,比呃逆為輕,皆由其人本元內虛故也。更當驗之,若胃中虛冷不能食
者,飲水則噦,如不噦則非虛寒,其不能食必有所因矣。」

二六六
本條之舌證:舌當質淡,苔白。
本條之針法:
下利清穀:灸神闕、天樞、足三里。
噦:灸膻中、巨闕,針勞宮。
二百四十三條: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
本條言「陽明」衄血。
解曰:脈浮,發熱,其血與熱皆趨於表層,而口燥鼻燥,且可知其血與熱趨於前頭面,血熱沸騰,口中津液被灼而乾,
鼻中黏膜被蒸而燥,骨節部最薄之血管衝破而 衄。其能食者,熱在上,不在胃也。
舒馳遠曰:「熱病得衄者則解。能食者胃氣強,邪當自解,故曰能食者則衄。俗謂『紅衣傷寒』不治之症,何其陋也?
『太陽』發衄者,曰『衄而解』,曰『自衄者愈』,以火劫致變者,亦云『邪從衄解』
。即以陰邪激動營血者,尚有『四逆湯』
可救,安見衄症皆為不可治乎?大抵俗醫見衄 ,概以寒涼冰凝生變,釀成不治,故 創此名色以欺世而逃其責耳。」
二百四十四條: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
「梔子豉湯」主之。
本條言「陽明病」下後虛煩懊之治法。
解曰:「陽明病」,下之後,其結實已去,而餘熱未盡,散漫於血液之中,時向外溢,故其四肢自溫,而曰外有熱也。
此係下後之餘熱,非表熱誤下之實熱,故不「結胸」。但以餘熱在胃中欲解,乃有心中懊,饑不欲食之證。其頭汗出者,
熱向上湧也,故以「梔子豉湯」清其餘熱以治之。
章虛谷曰:
「此即『陽明』餘邪未盡,而無燥屎者,下後有形實邪已去,則無脹滿之證矣。尚有無形熱邪散漫,故外有
熱而手足溫。並非誤下邪陷,故不結胸。而但心中懊,邪熱肆擾,故饑不能食,其熱由胃上蒸而出頭汗,故以『梔子豉
湯』輕泄湧吐,使邪從上散也。」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虛數;舌當質紅,苔薄。
本條之針法:
間使Τ、太淵Τ、陷谷Τ、太谿Τ。
二百四十五條:
「陽明病」
,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脇滿不去者,
「小柴胡湯」主之。

二六七
本條言潮熱有非「陽明證」之治法。
解曰:發潮熱,似「陽明病」結實之下證,但其大便溏,小便自可,則非「陽明」結實矣。觀其胸脇滿不去,當屬「少
《永諸藏書》

陽病」,其潮熱為有定時之熱,亦當屬「少陽證」矣。「少陽」以「柴胡」為主方,故以「小柴胡湯」治之。
方中行曰:
「潮熱,『少陽』
『陽明』之涉疑也。大便溏,小便自可,胃不實也。胸脇滿不去,則潮熱仍屬『少陽』明矣,
故須仍從『小柴胡』
。」
喻嘉言曰:
「潮熱本胃實之候,若大便溏,小便自可,則胃全不實,更加滿不去,則證已轉『少陽』矣。纔兼『少陽』,
即有汗下二禁,惟『小柴胡』一方,合表 裏而總和之,乃『少陽』一經之正法,故 在『陽明證』中,見『少陽』一 二證 ,
亦取用之,無別法也。」
錢天來曰:
「此『陽明』兼『少陽』之證也。邪在『陽明』而發潮熱,為胃實可下之候矣,而大便反溏,則知邪雖入而
胃未實也。小便自可,尤知熱邪未深。胸脇滿者,邪在『少陽』之經也。蓋『陽明』雖屬主病,而仲景已云『傷寒中風』,
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故凡 見『少陽』一證,便不可汗下,惟宜 以 『 小 柴 胡 湯 』 和 解 之 也 。 」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弦;舌當薄黃或薄白。
本條之針法:
間使Τ、章門Τ、足臨泣Τ、陽陵Τ。
二百四十六條: ,脇下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
「陽明病」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
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本條言不大便有非「陽明證」之治法。
解曰:「陽明病」,胃中有熱,影響三焦水道阻塞,津液流通不暢而為脇下滿。水不下行,則不大便;水氣上逆,則
作嘔。胃中有熱而未實,故舌上仍白苔。病之癥結在水道阻塞,脇下滿,故以「小柴胡湯」以疏通胸膈。上焦胸腔之水
道流通,津液即得下潤,而胃氣因和,嘔 者可止,不大便者可通。腹腔之機轉一變 ,正氣即壯,與邪熱交爭,即可 濈然 汗
出解矣。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本條與上條俱為「少陽病」,而非「陽明病」
。上條潮熱,本條不大便,仲師恐人誤認為「陽明病」,故舉出以辨之。脇
下滿,嘔,舌上白苔,皆為「少陽」之證狀。其不大便,即係「少陽」三焦水道阻塞,正氣鬱窒,不能發揮其通便所致,

二六八
與腸中燥熱結實不大便者不同。故水道一通,「少陽」樞機開轉,
「陽明」裏氣、「太陽」表氣皆得通達,故外得汗出而裏得
便下,病邪悉解無餘。
「此承上條而言,即使不大便而脇下滿在,若有嘔與舌苔,則『少陽』為多,亦當從『小柴胡』
方中行曰: 。上焦通,
 滿開也;津液下,大便行也。百體皆受氣於 胃,故胃和則身和汗出而病解。」
喻嘉言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八字,關係病機最切。風寒之邪挾津液而上聚於膈中,為喘,為嘔,為水逆,為
『結胸』
,常十居六七。且是風寒不解,則津液必不得下,倘誤行發散,不惟津液不下,且轉增上逆之勢,愈無退息之期矣,
此所以和之於中而上焦反通也。」
本條之舌證:如上條。
本條之針法:
章門Τ、上脘Τ、內關Τ、承山Τ。
二百四十七條: ,脈弦浮大,而短氣,腹滿,脇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面目悉
「陽明中風」
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稍瘥。病過十日,外不解,脈續弦者,與「小柴胡湯」
。脈但浮,無餘證者,
與「麻黃湯」
。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本條言「三陽合病」之證治。
解曰:「陽明病」兼「太陽」、
「少陽」之外證,曰「陽明中風」。其脈:弦為「少陽」,浮為「太陽」,大為「陽明」。而
短氣、腹滿、鼻乾、目黃、潮熱、小便難,為「陽明證」。脇下及心痛、時時嘔、耳前後腫,為「少陽證」 。不得汗,為「太
陽證」。久按之氣不通,為腹滿、短氣,按之更甚也。嗜臥,為熱甚昏蒙也。刺之稍瘥者,用針治之稍愈也。病過十日,如
裏症已解而外未解,其脈弦者,則病偏重於「少陽」,與「小柴胡湯」和之。過十餘日,如脈但浮,無腹滿、脇下及心痛等
症者,則病邪有外向趨勢,以「麻黃湯」 汗之。若過十餘日,諸症如故,小便不利 ,腹之全部膨滿,則為裏氣不通 ,加 之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噦逆不已,其胃氣已敗,邪實正虛而不可治矣。
本條自病過十日以下,不敘證狀,但具脈證與 方,詞意含糊,使人難解,註家皆闕疑焉。
尤在涇曰: 「此條雖係『陽明』,而已兼『少陽』,雖名『中風』,而實為表實,乃『陽明』、 『 少陽』邪氣閉鬱於經之證
也。『 陽 明』閉鬱,故短氣,腹滿,鼻乾 ,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 難 , 有 潮 熱 。
『 少 陽』閉鬱,故脇下及心
痛,久按之氣不通,時時噦,耳前後腫, 刺之小瘥。外不解者,脈證稍平而外邪不 去也。病過十日而脈續浮,知其 邪猶 在

二六九
經,故與『小柴胡』和解邪氣,若脈但浮而無『少陽證』兼見者,則但與『麻黃湯』發散邪氣而已。蓋以其病兼『少陽』,
故不與『葛根』而與『柴胡』。以其氣實無汗,故雖『中風』而亦用『麻黃』。若不得尿,腹加滿,噦加甚者,正氣不化而
《永諸藏書》

邪氣獨盛,雖欲汗之,神不為使,亦無益矣,故曰不治。」
《金鑑》曰:
「『中風』傳『陽明病』,
『太陽』未罷,脈當浮緩,今脈弦浮大。弦, 『少陽』脈也;浮,『 太陽』脈也;
大,
『陽明』脈也。脈既兼見,證亦如之。腹滿, 『太陰陽明證』也;脇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快,『少陽證』也;鼻乾,
『陽明證』也;不得汗,『太陽證』也;嗜臥,『太陰證』也;面目悉黃,『太陰證』也;小便難,
『太陽府證』也;潮熱, 『陽
明裏證』也;噦逆,胃敗證也;耳前後腫, 『少陽證』也;短氣,氣衰證也。凡仲景立法無方之條,若是此等陰陽錯雜、表
裏混淆之證,但教人俟其病勢所向,乘機 而施治也。故用刺法,待其小瘥。若外病 不解,已成危候。如過十日,脈 續弦 不
浮者,則邪機已向『少陽』,可與『小柴胡湯』和之,使『陽明』之邪從『少陽』而解。若脈但浮不大而無餘證者,則邪機
已向『太陽』,當與『麻黃湯』汗之,使『陽明』之邪從『太陽』而解。若已過十餘日,病勢不減,又不歸於胃而成實,更
加不尿、腹滿、噦甚等逆,即有一二 可下之證,胃氣已敗,不可治也。」
柯韻伯曰:
「本條不言發熱,看『中風』二字,便藏表熱在內。
『外不解』
,即指表熱而言,即暗伏『內已解』句。病過
十日,是內已解之互文也,當在『外不解』句上。『無餘證』句接『外不解』句來。刺之,是刺『足陽明』,隨其實而瀉之。
『小瘥』句,言內證減,但外證未解耳,非刺耳前後,其證少瘥之謂也。脈續弦者,向之浮大減小,而弦尚存,是『陽明』
之脈證已罷,惟『少陽』之表邪尚存,故 可用『小柴胡』以解外。若脈但浮而不弦 大,則非『陽明少陽』脈。無餘 證, 則
上文諸證悉罷,是無『陽明少陽證』,惟『太陽』之表邪未散,故可與『麻黃湯』以解外。所以然者,以『陽明』居中,其
風非是『太陽』轉屬,即是『少陽』轉屬 ,兩陽相薰灼,故病過十日,而表熱未退 也。無餘證可憑,只表熱不解, 法當 憑
脈,故弦浮者,可知『少陽』轉屬之餘風 。但浮者,是『太陽』轉屬之餘風也。若 不尿、腹滿、加噦,是接『耳前 後腫 』
來,此是內不解,故小便難者竟至不尿,腹部滿者竟不減,時時噦者更加噦矣,非刺後所致,亦非用『柴胡』、 『麻黃』後
變證也。」
本條之舌證:當為黃厚苔。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本條之針法:
短氣腹滿:取足三里、承山、內庭。
脇下及心痛:取大陵、章門、陽陵。

二七○
鼻乾不得汗:取合谷、經渠。
身黃:取至陽、膈俞、腕骨、公孫。
小便難:取中極、陰陵。
潮熱:取大椎、間使、支溝、承山。
時時嘔:取內關、巨闕。
耳前後腫:取液門、小海。
一百四十八條: ,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
「陽明病」
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本條言大腸乾燥便難之治法。
解曰:「陽明病」,不大便,而自汗出,或與發汗,其小便自利者,皆足使腸中津液愈涸,故曰此為津液內竭。其大便
雖,不可攻之,攻之腸中則愈燥也,當須待其自欲大便而下。若與藥治,宜蜜煎導法通之,或用『土瓜根方』,或『大豬
膽汁』灌腸,皆可為之導出。
,其實為慢性便秘,無潮熱、腹滿、痛等症狀,不得誤會作一般之「陽明病」看。
本條以不大便,故而曰「陽明病」
「津液內竭,腸胃乾燥,大便因,此非結熱,故不可攻,宜以藥外治而導引之。」
成無己曰 :
張璐玉曰 :
「凡係多汗傷津,及屢經汗下不解,或尺中 脈遲弱,元氣素虛之人,當攻而不可攻者,並宜導法。」
「本自汗,更發汗,則上焦之液已外竭。小便自利,則下焦之液又內竭。胃中津液兩竭,大便之可知。雖
柯韻伯曰:
而小便自利,是內實而非內熱矣。蓋『陽明』之實,不患在燥,而患在熱,此內既無熱,只須外潤其燥耳。連用三『自』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字,見胃實而無變證者,當任其自然而不 可妄治。更當探自欲之病情,於欲大便時 ,因其勢而利導之;不欲便者, 宜靜 以


俟之矣。此何以故?蓋胃家實固是病根,亦是 其人命根,禁攻其實者,先慮其虛耳。」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少力;舌當 苔 厚 , 不 焦 裂 , 或 正 常 而 燥 。
本條之針法:
大小腸俞Τ、支溝Τ、承山Τ。

二七一
上三穴疏通腸之經絡,促進其蠕動力而通便, 此法有效,虛甚者亦有不效。
蜜煎導法:
《永諸藏書》

蜜七
蜜 七合
合,,一
一味味,
,納納銅
銅器器中
中,,微
微火火煎
煎之之,
,稍稍凝
凝似似飴
飴狀狀,
,攪攪之
之勿勿合
合焦焦著
著。。欲
欲可可丸
丸, 併手
,併 手捻
捻作作挺
挺,,令
令頭頭銳
銳,,大
大如如指
指,,長
長二二寸
寸許許。

當熱
當 熱時
時急急作
作,,冷
冷則則硬
硬。。以
以納納穀
穀道道中
中,,以
以手手急
急抱抱,
,欲欲大
大便便時
時乃乃去去之
之。。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治肛中乾燥而大便不通者。」
土瓜根方:
方闕
方 闕。

大豬膽汁方:
大豬
大 豬膽
膽一一枚
枚,,瀉
瀉汁汁,
,和和醋
醋少少許
許,,以
以灌灌穀
穀道道中
中,,如
如一一食
食頃頃,
,當當大
大便便出
出。。
本方之主證:為直腸乾燥而大便不通者。
《類聚方廣義》蜜煎導條曰: ,熱氣熾甚,多汗出,小便自利,津液耗竭,肛中乾燥,便不得通者,及諸病
「『傷寒』
大便不通,嘔吐而藥汁不入者,老人血液 枯燥,大便每秘閉,及小腹滿痛者,均宜 此方。用蜜一合,溫之,以唧筒 射入 肛
中為捷徑。」
王肯堂曰:「凡係多汗傷津,及屢經汗下不解,或尺中脈遲弱,元氣素虛,當攻下而不可攻者,並宜導法。但須分:津
液枯者,用蜜導;熱邪盛者,用膽導;濕 熱痰飲固結,用薑汁麻油浸栝蔞根導。惟 下傍流水者,導之無益,非『大 承氣 』
峻攻不效,以實結在內而不在下也。至於陰結閉塞者,宜於蜜導中加『薑汁』、『生附子末』,或削陳醬薑導之,此補仲景之
未逮也。」
《丹溪心法》云:「凡諸秘服藥不通,或兼他證,又或老弱虛極不可用藥者,用蜜熬,入『皂角末』少許,作丸以導之。
冷秘,『生薑丸』亦可。」
黃坤載曰 :
「『土瓜根汁』入小水筒吹入肛門,大便立通。」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汪訒庵曰:
「『豬膽汁』寒勝熱,滑潤燥,苦能降,酸善入,故能引入大腸而通之也。」
二百四十九條:
「陽明病」
,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二七二
本條言「陽明病」有表證未解者之治法。
解曰:「陽明病」,其脈遲緩,汗多而微惡寒者,為表未解,縱有「陽明」裏實,先可發汗,宜「桂枝湯」以治之。
成無己曰 :
「『陽明病』
, 脈 遲 , 汗 出 多 , 當 責 邪在裏,以微惡寒,知表未解,與『桂枝湯』和表。」
方中行曰:「遲者,緩之變。汗出多,微惡寒者,風邪猶有在表者,故曰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謂仍須解
其肌,則入胃之路自絕也。」
章虛谷曰:「此言『正陽陽明中風』之證治也。
『太陽中風』,必有頭痛而脈緩,今標『陽明病』者,發熱自汗,而無頭
項強痛也。脈遲與緩相類。微惡寒者,以汗出多而腠疏,表邪未解也,故宜『桂枝湯』解肌以發汗。蓋下條無汗為『傷寒』,
此條有汗為『中風』也。」
本條之舌證:舌當紅,苔薄,微黃而不燥裂。
本條之針法:
風門Τ、合谷Τ、復溜Τ。
二百五十條:
「陽明病」
,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本條言『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之治法。
解曰:
「 陽明病」
,其脈浮者,則其熱猶在表。無汗而喘者,汗腺不開,其熱迫於肺也,宜先發汗,與「麻黃湯」
,表解
再可議下。
方中行曰:
「浮者緊之轉,邪向外也。無汗而喘者,寒邪在表,未全除也。故曰發汗則愈,言當仍從解外也。宜『麻黃
湯』者,言當散窮寇於境外也。」
汪琥曰:「無汗而喘,但浮不緊,何以定其為『陽明病』
,必 其 人 目 痛 鼻 乾 , 身 熱 不 得 眠 , 故 云 『 陽 明 病 』 也 。 」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程郊倩曰:「條中無一『陽明證』,云『陽明病』者,胃已實而不更衣也。
『陽明』之脈必大,今卻兼浮遲。『陽明』之
證不惡寒,法多汗,今尚微惡寒,無汗而喘。是府中雖是『陽明』,而經中全是『太陽』
,仍從解肌發汗例,治以『桂枝』、
『麻黃』二湯,經邪散而府中之壅滯亦通矣。」
柯韻伯曰:「此『陽明』之表證、表脈也,二證全同『太陽』,而屬之『陽明』者,不頭項強痛故也。要知二方專為表
邪而設,不為『太陽』而設,見『麻黃證』即用『麻黃湯』
,見『桂枝證』即用『桂枝湯』,不必問其為『太陽』
『陽明』也。

二七三
若惡寒一罷,則二方所必禁矣。」
本條之舌證:當如上條。
《永諸藏書》

本條之針法:
合谷Τ、經渠Τ、足三里Τ。
二百五十一條:
「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
此為瘀熱在裹,身必發黃,
「茵陳蒿湯」主之。
本條言發黃之理與治法。
解曰:
「陽明病」,發熱而汗出,為裏熱能越出於體外,故不能發黃。但頭汗出,身無汗,至頸而止,則熱之越於外者
極微,然而猶可從小便中分解而出。若小 便復不利,則熱無從泄,而裏熱愈熾,必 渴飲水漿以自救矣。熱鬱於裏不 得泄 ,
致發急性胃炎或十二指腸炎,必致成為血清性 黃疸,而身發黃矣,以『茵陳蒿湯』治之。
本條言發黃之理,在身熱頭汗出,劑頸而 還,小便不利。若身熱汗出者,熱有 出路,即不發黃。若身熱小便利 者,亦
不發黃,以熱之燃燒殘餘,可從溺泄也。 汗與小便皆失利,熱無從出,即鬱蒸成黃 。試觀發熱之小便,其色皆黃赤 ,熱 愈
重則色愈濃,此即體溫越過正常以上,血 球之衰老者即破壞死滅,血色素與血球分 離。熱愈高,則破壞愈多,此類 破壞 者
即從腎臟分泌,入膀胱排出,如腎臟發生障礙,分泌機能減退,此類物質不得排出,經過肝臟,分離之血色素與膽汁合化,
於是膽液漸增,遂溢入血中而為全身金黃。「茵陳蒿」為利水消黃之品,「梔子」為清血熱之品,「大黃」為逐瘀熱之品,三
味合組,遂為治黃之專劑。
山田正珍 氏 曰 :
「『陽明病』,發熱汗出而渴者,
『白虎加人參湯證』也。若發汗多而不渴者,此為有燥矢故,為『大承
氣湯證』。二證俱不能發黃,以其熱發揚也。『越』猶言『發』, 『劑』猶云『限』
。」
尾臺氏 曰 :
「『劑』與『齊』通,齊,限也。劑頸而還者,謂頸以下無汗也。
《王函》『茵陳蒿湯』條亦作齊頸,《列子》
湯問篇曰『不知際畔之所齊限』 ,觀是,其義可知矣。瘀者,以淤從病也。淤為淤泥,《說文》曰『淤,澱滓濁泥也』,錢潢
曰『瘀,留蓄壅滯也』 。蓋飲食之垽濁,留滯於內,壅閼而作熱,更與邪氣搏結,鬱燠薰灼而作渴。若無汗,小便不利,則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沸鬱蒸騰,必致發黃,猶麴蘗入庫,則發黃也。但熱屬瘀熱,故雖飲水漿,與『五苓白虎』之專欲冷水者。其症情自不同。」
程郊倩曰:「頭汗出,身無汗,躋頸而還,足徵陽熱之氣鬱結於內而不得越,故但上蒸於頭,頭為諸陽之首故也。氣不
下達,故小便不行。府氣過燥,故渴飲水 漿。瘀熱在裏,指無汗言。無汗而小便利 者屬寒,無汗而小便不利者屬濕 熱, 兩

二七四
邪交鬱,不能宣泄,故窨而發黃。解熱除鬱,如以『茵陳』、『梔子』清上,
『大黃』滌下,通身之熱得泄,何黃之不散也。」
尤在涇曰:「熱越,熱隨汗而外越也。然越則邪不蓄而散,安能發黃哉?若但頭汗出而身無汗,則熱不得外達,小便不
利,則熱不得下泄,而又渴飲水漿,則其熱之蓄於內者方熾,而濕之引於外者無已。濕與熱得瘀鬱不解,則必蒸發為黃矣。
『茵陳蒿湯』苦寒通泄,使病從小便出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濡數或洪數;舌苔當黃厚而膩。
本條之針法:
大椎Τ、身柱Τ、至陽Τ、脾俞Τ、腕骨Τ、公孫Τ。
茵陳蒿湯方:
茵陳
茵 陳蒿
蒿六六兩
兩,,梔
梔子子十十四
四枚枚,
,大大黃
黃二二兩
兩((去
去皮皮)

。。
右三
右 三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先
先煮煮茵
茵陳陳,
,減減六
六升升,
,納納二
二味味,
,煮煮取
取三三升
升,,去
去滓滓,
,分分溫
溫三三服
服,,小
小便便當
當利利,
,尿尿如
如皂皂角
角汁汁,
,色色正
正赤赤,
,一一宿
宿
腹減
腹 減,
,黃黃從
從小小便
便去去也
也。。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一身發黃,心煩而大便難,小便不利者。」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
「治發黃而小便不利,渴欲飲水者。」又:
「發黃而小便不利,腹微滿者。」又:
「 寒熱不食 ,
頭眩,心胸不安者。」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為治發黃之聖劑。世醫於黃疸初發時,即用『茵陳五苓散』實非,當先用此方,
令其下後,乃用『茵陳五苓散』。
『茵陳』專治發黃,蓋有解濕熱及利水之效,故《蘭室秘藏》之『拈痛湯』, 《 醫學綱目》
之『犀角湯』,亦用此品,惟不限於發黃。『梔子』與『大黃』相同,有利水之效,方後云尿如皂角汁狀,即以此故。後世
所用『加味消遙散』、
『龍膽瀉肝湯』等之『梔子』,皆以清熱利水為主。但用此方治發黃,當以『陽明』部位之腹滿及小便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不利為主。若心下有鬱結者,用『大柴胡加茵陳』反有效。」
錢天來曰:
「『茵陳』性雖微寒,而能治『溼熱黃疸』及『傷寒』滯熱之通身發黃,小便不利。
『梔子』苦寒,瀉三焦火,
除胃熱時疾黃病,通小便,解消渴,心煩懊,鬱熱結氣更入血分。大黃苦寒下泄,逐邪熱,通腸胃。三者能蠲溼熱,去
鬱滯,故為『陽明』發黃之首劑云。」
《瘟疫論》曰:
「按『茵陳』為治『疸』退黃之專藥。今以病證較之,黃因小便不利,故用『山梔』 ,除小腸屈曲之火。

二七五
瘀熱既除,小便自利,當以發黃為標,小 便不利為本,及論小便不利,病原不在膀 胱,乃係胃家移熱,又當以小便 不利 為
標,胃實為本。是以『大黃』為專功,『山梔』次之,『茵陳』又其次也。設去『大黃』而服『山梔』、『茵陳』,忘本治標,
《永諸藏書》

鮮有效矣。或用『茵陳』、
『五苓』,不惟不能退黃,小便間亦難利。」
二百五十二條: ,其人善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之血,故令善忘。矢雖,大便反易,其色必
「陽明證」
黑,宜「抵當湯」下之。
本條言「陽明證」之蓄血與治法。
解曰:「陽明證」
,身熱,不惡寒,灼血成瘀,瘀毒刺激知覺神經,發生錯亂而為善忘(喜忘即善忘),故曰必有蓄血。
「所以然者」,為釋善忘之原因,其人本有久瘀之血,故令善忘,
《內經》所謂下氣并於上,血并於下,亂而善忘也」。「陽
明病」,其矢雖,而血有鹹性,易於潤澤,故大便反易。因有瘀血混雜,其色必黑,宜「抵當湯」,下清瘀血,善忘乃可
痊愈。
「邪熱燥結,色未嘗不黑,但瘀血則溏而黑膩如漆,燥結則而黑晦如煤,此為辨也。」
王肯堂曰 :
方中行曰:
「善忘,好忘前言往事也。志傷則好忘,然心之所謂志,志傷則神昏,神昏則血滯,所以知必有蓄血也。大
便反易,血主滑利也。黑,血色也。」
張隱庵曰 :
「『太陽』蓄血,驗其小便;
『陽明』蓄血,驗其大便。不用『桃仁』而用『抵當』者,以久瘀故也。」
柯韻伯曰: 「瘀血是病根,善忘是病情,此『陽明』未病前證,前此不知,今因『陽明病』而究其自也。夫為『陽明病』,
則 大 便 當 , 而 反 易 , 此 病 機 之 逐 易 見 矣 。 原 其 故 , 必 有 宿 血 , 以 血 主 濡 也 。 血 久 則 黑 , 火 極 反 見 水 化 也 。 此 以 大 便 反 易
之機,因究其色之黑,乃得其病之根,因此前此有善忘之病情耳。 『承氣』本『陽明』藥,不用『桃仁承氣』者,以大便易
不須『芒硝』 ,無表證不得用『桂枝』 ,瘀血久無庸『甘草』,非『虻蟲』 、『水蛭』不勝其任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沉數而細;舌當紅中帶紫。
本條之針法:
間使Τ、大陵Τ、後谿Τ、血海Τ、三陰交Τ、太沖Τ。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二百五十三條: ,下之,心中懊而煩,胃中有燥矢者,可攻。腹微滿、初頭,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
「陽明病」
矢者,宜「大承氣湯」。

二七六
本條為下後而煩,可攻不可攻之辨。
解曰: ,心中懊而煩(懊為說不出的不舒服,亦即說不像的苦痛之意)
「 陽明病」 ,當是胃家實熱薰蒸不寧之候,應
以「承氣」下之。「承氣」有三,用「調胃承氣」抑「大小承氣」,是必審其大便與否。如有燥矢者,可用「大承氣」攻
之;若腹微滿,則腸中未全結實,必初頭而後溏,不可攻之,宜以「小承氣湯」微下之;若有燥矢者,則以「大承氣湯」
攻之。
本條俱以「下之」為「下後」解,則下後而心煩懊,當為虛煩,宜「梔子豉湯」。容或下而未淨,則所餘無幾,宜以
「調胃承氣湯」緩下而和之,或「枳實梔子豉 湯」加「大黃」和之,毋須亟再與攻下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數大;舌焦黃厚裂者宜「大承 氣 」
,黃厚而燥者宜「小承氣」

本條之針法:
間使Τ、支溝Τ、足三里Τ、承山Τ、內庭Τ。
二百五十四條: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矢,故使不大便也。
本條言腹痛煩躁為有燥矢。
解曰:病人不大便五六日而見繞臍痛者, 以燥矢結於橫行結腸也。燥矢有濁熱 ,故煩躁鬱悶不舒。有燥矢者, 每至日
晡煩熱加甚,故發作有時。此有燥矢在腸中,故使不大便也。
方中行曰:
「病人,謂凡有病之人,證犯有如此者,則皆當如此而治之之謂,非獨以風寒之病為言而已也。此訣又辨凡
有胃實之大旨。」
程郊倩曰:
「攻法必待有燥矢,方不為誤攻。所以驗燥矢之法不可不講,無恃轉矢氣之一端也。病人雖不大便五六日,
矢之燥與不燥,未可知也。但繞臍痛,則知腸胃乾,矢無去路,滯濇在一處而作痛。煩躁發作有時者,因矢氣攻動,則煩、
躁發作,又有時伏而不動,亦不煩躁;而有繞臍痛者, 斷其不大便當無差矣,何『大承氣湯』之不可攻耶?」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二百五十五條: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
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本條辨「二陽併病」之治法。
解曰:病人煩熱,汗出則熱解,但又如瘧 狀,至日晡時復發熱者,是屬「陽明 證」也,但以其煩熱汗出如瘧狀 ,似屬

二七七
「太陽」,遂審之於脈。如脈實者為「陽明」,宜下之;脈浮虛者為「太陽」,宜發汗。下之以「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
湯」

《永諸藏書》

成無己曰:「雖得『陽明證』,未可便謂裏實。審看脈候,以別內外。其脈實者,熱已入府,為實,可與『大承氣湯』
下之;其脈浮虛者,是熱未入府,猶在表也, 可與『桂枝湯』發汗則愈。」
尤在涇曰:「煩熱,熱而煩也,是為在裏,裏則雖汗出不當解,而反解者,知表猶有邪也。如瘧者,寒熱往來如瘧之狀,
是為在表,表則日晡所不當發熱,而反發 熱者,知裏亦成實也。是為表裏錯雜之邪 ,故必審其脈之浮沉,定其邪之 所在 ,
而後從而治之。若脈實者,知氣居於裏, 故可下之,使從裏出。脈浮而虛者,知其 居於表,故可汗之,使從表出。 而下 藥
宜『大承氣湯』,汗藥宜『桂枝湯』,則天然不易之法矣。」
本條之舌證:舌薄黃或薄白者,宜發汗,與『桂枝湯』。舌苔厚焦黃,宜『大承氣湯』

本條之針法:
發汗:外關、合谷、足三里、上巨虛。
宜下:支溝、足三里、承山、內庭。
二百五十六條: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者,此有燥矢也。所以然者,又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本條言下後煩不解而腹滿之治法。
解曰:大下之後,病邪應退,而六七日復 不大便,煩熱不解,腹仍滿者,此又 結有燥矢也。所以然者,又有宿 食結實
故也,宜「大承氣湯」復下之。
方中行曰 :
「 煩 不 解 , 則 熱 未 退 可 知 ,腹滿者,則胃實可診,故曰有燥矢。」
周禹載曰:「既曰大下,則已用『大承氣』,而邪無不服,是用之已得其當矣。若尚有餘邪復結於六七日之後,則前此
之下未為合,則何不成『結 胸』與『痞』等證乎?仲景 推其原故,乃知今日仍有燥矢者,則 前日所下者本宿食也。 宿食 例
中,不問新久,總無外邪,俱用『大承氣』,則六七日前大下既不為誤,後邪復歸於胃,煩滿腹痛,則六七日後之大下自不
可少。不明其理,必致逡巡而不敢下矣,又何以滌胃熱乎?」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舒馳遠曰:「此證雖經大下,而宿燥隱匿未去,是以大便復閉,熱邪復集,則煩不解而腹為滿為痛也。所言有宿食者,
即胃家實之互詞,乃『正陽陽明』之根因也。若其人本有宿食,下後隱匿不去者,固有此證。且『三陰寒證』 ,胃中隱匿宿

二七八
燥溫散之後而轉實者,乃為轉屬『陽明』也。予內弟以采者,患腹痛作泄,逾月不愈, 『薑附』藥服過無數。其人稟賦素盛,
善啖肉,因自恃強壯,病中不節飲食,而 釀胃實之變,則大便轉閉,自汗出,昏憒 不省人事,譫語狂亂,心腹脹滿 ,舌 苔
焦黃,乾燥開裂,反通身冰冷,脈微如絲 ,寸脈更微,殊為可疑。予細察之,見其 聲音烈烈,揚手擲足,渴欲飲冷 ,而 且
夜不寐,參諸腹滿、舌苔等證,則胃實確 無疑矣。於是更察其通身冰冷者,厥熱亢 極,隔陰於外也。脈微者,結熱 阻截 中
焦,營氣不達於四末也,正所謂陽極似陰 之候。宜急下之,作『大承氣湯』一劑投 之,無效,再投一劑,又無效, 服至 四
劑,竟無效矣。予因忖道,此證原從『三陰』而來,想有陰寒未盡,觀其寸脈,其事著矣。竟於『大承氣湯』中加『附子』
三錢,以破其陰,使各行其用,而共成其功。服一劑,得大下,寸脈即出,狂反大發。予知其陰已去矣, 『附子』可以不用,
乃單投『承氣』一劑,病勢略散,復連進四劑,共前計十劑矣,『 硝』
、『黃』各服過半斤,諸證已漸而愈。可見『三陰寒證』,
因有宿食,轉屬『陽明』而反結燥者,有如是之可畏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實大;舌當苔裂焦黃厚。
本條之針法:
支溝Τ、承山Τ、足三里Τ、內庭Τ、曲池Τ、間使Τ。
二百五十七條: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矢也,宜「大承氣湯」

本條言大便乍難乍易有燥矢證。
解曰:病人小便不利,以水蓄腸中,故大便乍易。因有胃熱,水液復涸,故時而大便乍難。 「陽明」之熱時而外越,則
為身有微熱,熱向上湧,則為喘為冒。若燥熱 不解,則不能安臥。凡此皆以有燥矢在腸中未 淨也,宜「大承氣湯」下之。
張隱庵曰:
「此承上文大下後亡津液而言,病人小便不利,致大便乍難乍易者,津液內亡,則乍難。小便不利,而津液
當還入胃中,則大便乍易。時有微熱者, 隨『陽明』氣旺之時而微發熱也。喘冒大 便者,大熱之氣逆於上而不能下 。不 能
臥者,胃不和則睡不安,此有燥矢也。宜『大 承氣湯』上清喘冒,而下行其燥矢。」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陳遜齋曰:
「此節病理不易明瞭,中外註家均無滿意之解釋,蓋乍難乍易,縱非先硬後溏,畢竟尚未全實,安得指為燥
矢而處用『大承氣』乎?竊謂大便乍難乍 易,是體內腸黏膜乾涸,集中他處水液以 為救濟之故。小便不利即體內預 留水 分
之表現。體內之蓄水多,故便易;蓄水不 足,故便難。此與『陽明』裏實大便難而 小便數者正不同也。迨體內之救 濟力 消
失,蓄水由少而竭,由是大便之易者漸漸變難,大便之難者漸漸變。再進一步為有定時微發潮熱,又再進一步為腹滿而
喘息。喘息而不能安臥,則大便已漸硬矣,故曰此有燥矢也。宜『大承氣湯』,是用『大承氣』乃在燥矢結實之後,非用在
乍難乍易之時也。如此解釋,豈不心安理得?」

二七九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沉滑;舌當厚黃焦裂。
本條之針法:如上條。
《永諸藏書》

二百五十八條:食穀欲嘔者,屬「陽明」也,
「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本條辨嘔與治法。
解曰:食穀欲嘔者,屬胃中虛寒,不能消化, 復 逆 上 而 欲 嘔 也 。 胃 為 「 陽 明 」
,故曰屬『陽明」也。如服「吳茱萸湯」
後而嘔反劇者,則非胃有虛寒,乃為胃熱上逆於上焦也。
山田正珍 氏 曰 :
「『陽明』二字,本當作中焦,乃對下之上焦句。王叔和不知文法如此,妄謂中焦則為『陽明』胃腑之
位置,遂改為『陽明』者耳。食穀欲嘔者,為胃中虛寒而飲水淤蓄故也。『吳茱萸』溫中,『生薑』逐飲者,職是之故。按
(太陽下篇)云: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 「黃連湯」主之』
。由是觀之,可知屬上焦者,乃胸中
有熱之謂,當與『小柴胡湯』者也。觀前一百五十四條 ,指『小柴胡湯』以為治上焦之方,可以徵矣。」
方中行曰:「食穀欲嘔,胃寒也,故曰屬『陽明』,言與惡寒嘔逆不同也。『茱萸』辛溫,散寒下氣;
『人參』甘溫,固
氣安中;『大棗』益胃;『生薑』止嘔。四物者,所以為『陽明』安穀之主治也。上焦,以膈言,亦戒下之意。」
喻嘉言曰:「此辨嘔有『太陽』亦有『陽明』,本自不同。若食穀欲嘔,則屬胃寒,與『太陽』之惡寒嘔逆,原為熱證
者相近,正恐誤以寒藥治寒嘔也。然服『吳茱萸湯』轉 劇者,仍屬『太陽』熱邪,而非胃寒明矣。」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沉微或小弦,為胃寒; 脈浮數或滑,為上焦熱。舌淡而苔白 ,為胃寒;紅而薄白,為上焦熱。
本條之針法:
上脘Τ、內關Τ、足三里Τ。
不分寒熱,三穴皆可止其嘔。
吳茱萸湯方:
吳茱
吳 茱萸
萸一一升
升((洗
洗))
,,人人參參三三兩兩,,生生薑薑六六兩兩((切切))
,大
, 大棗
棗十十二
二枚枚。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右四
右 四味
味,,以
以水水七
七升升,,煮煮取取二二升升,,去去滓滓,,溫溫服服七七合
合,,日
日三三服
服。。
本方之主治: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嘔而胸滿,心下痞者。」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食穀欲嘔者。」又:
「吐逆,手足厥冷,煩躁者。乾嘔,吐涎沫,而頭痛者。」又:
「嘔而 胸

二八○
滿者。」又:「腳氣上攻而嘔者,若水腫而嘔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噦逆有宜此方者,
《外臺》曰:『療食訖醋咽多噫』云。」又:「霍亂不吐不下,心腹劇痛
欲死者,宜先用『備急圓』或『紫圓』
,繼投此方,則無不吐者,吐則無不下者,已有快吐下,則苦楚脫然而除,其效至速,
不可不知。」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下降濁飲以為主,故治吐涎沫,治頭痛,治食穀欲嘔,治煩躁吐逆。 《肘後方》
云:
『治吐酸嘈雜。』後世醫以治噦逆,凡危篤之症,審濁飲上溢而用此方時,其效殊難數計。吳崑加『鳥頭』用之於疝,
此症自陰囊上攻,刺痛,有噦等,要以上 迫為目的。又久腹痛,吐水穀者,於此方 加『沉香』取效。又霍亂後之轉 筋, 可
加『木瓜』,亦 大 效 。 」
《餐英館治療雜話》曰: 「《傷寒論》有『吐利,手足厥冷,煩燥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就證上觀,雖與『四逆
湯證』同,然『四逆湯症』 ,吐利而元氣飛騰,手足厥冷,煩躁,元陽欲脫,故手足厥冷,無脈,由腹底有冷之氣味,腹亦
軟,心下無特別寒者。 『 吳 茱萸』之目的 ,雖曰手足厥冷,然不惡寒,並冷自手指 之 表 ;
『 四逆證』則冷自手指之裏,亦煩
躁。
『吳茱萸湯證』 ,心下必有痞塞之物,當以此為目的。是故氣血向上下往來之經脈閉塞,致手足厥冷。此症於《傷寒論》
雖不及脈,夫兩症之脈均絕,否則亦至沉 微沉細之類也。辨脈症雖同,顧有冰炭相 背。夏月霍亂吐瀉之症,間有吐 利後 ,
手足厥冷、煩躁等症者,世醫以見吐利,疑為虛寒症,連進『四逆』、『附子』、
『理中』等藥,而反增煩躁,不知心下既膨
滿痞塞,證非虛寒,當用『吳茱萸湯』。蓋以『吳茱萸湯』之苦味壓心下之痞塞,陰陽通泰而煩躁已,厥冷回。此余新得之
治法,祇以心下痞塞為標準,由手足之指表發泠為目的可矣。此症除黏汗者為脫陽,非『附子』不治。若以夏月而出汗者,
雖出而僅薄汗,則為『吳茱萸湯證』。」
《肘後方》曰:「一方(即本方)治人食畢噫醋及醋心(即食後吞酸嘈雜也)
。」
《聖濟總錄》曰:「人參湯(即本方)治心痛。」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吳茱萸湯』其用有三:去胸中之逆氣滿塞,止心腹感寒痛,及消宿酒。」
張元素曰 :
二百五十九條: ,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渴,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
「太陽病」
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
救之。小便不利而渴者,宜「五苓散」。

二八一
本條辨「太陽病」轉為「痞」或轉屬 「陽明」或轉為「停水」之意。
解曰:「太陽病」,其寸緩,關浮,尺弱,為病在表之候也。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為病在表之證也。不渴,但心下
《永諸藏書》

「痞」者,此必以醫下之故也,蓋表證不下,不致轉為「痞」也。如其不為醫下者,病人不惡寒,則表證已解,而渴與「痞」
則為「陽明」裏熱已實,可以下之矣。若其小便數者,則水液前趨,大便必,不更衣十日,而無腹滿痛之苦。雖不更
衣,則又不可攻下。其渴欲飲水,則少少與飲之,但審病氣之所在,如心下「痞」 ,不惡寒,以「瀉心湯」法救之。若其人
發熱汗出,復惡寒,小便不利而渴者,則為胃有「停飲 」
,宜 「 五 苓 散 」 解 表 化 水 以 治 之 。
本條須分四節。「此以醫下之也」為一節,言「太陽病」表證而轉成「痞」,必為下之所致,當以「瀉心湯」治之。 「此
轉屬『陽明』也」為一節,言「痞」非由誤下,不惡寒而渴則為「太陽」傳入「陽明」,當屬「承氣證」矣。「但以法救之」
為一節,言「痞」而渴,雖轉屬「陽明」,無腹滿、痞痛、潮熱之苦,仍不可用攻下,但照「痞」之治法救之。「宜 五 苓 散 」
為一節,言「太陽病」復兼「停飲」,宜「五苓散」治之。
《金鑑》曰:「但以法救之,當是『若小便不利』,方與上文『小便數』下文『渴者』之義相合。」遜齋亦以為然,加
『小便不利』四字,文義遂暢明。
成無己曰:
「『 太陽病』
,脈陽浮陰弱,為邪在表,今寸緩,關浮,尺弱,邪氣漸傳裏,則發熱汗出,復惡寒者,表未解
也。傳經之邪入裏,裏不和者必嘔,此不 嘔,但心下『痞』者,醫下之早,邪氣留 於心下也。如其不下者,必漸不 惡寒 而
渴,『太陽』之邪轉屬『陽明』也。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小便數,大便者,當與『小承氣湯』和之。此不因吐下發汗
後,小便數,大便,若是無滿實,雖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候津液還入胃中,小便數少,大便必自出也。渴欲飲水者,
少少與之,以潤胃氣,但審邪氣所在,以法救 之。如渴不止,與『五苓散』是也。」
方中行曰:「以表證與脈在,故知『痞』為誤下之所致。以表除而作渴,故知轉屬『陽明』。十日無所苦者,津液偏滲
而致乾,非熱結也。以乾而渴,故與水而宜『五苓』。」
喻嘉言曰: 「寸緩,關浮,尺弱,發熱汗出,復惡寒,純是『太陽中風』未罷之證。設非誤下,何得心下『痞結』耶?
若不誤下,則心下亦不『痞』 ,而『太陽症』必漸傳經,乃至不惡寒而渴,邪入『陽明』審矣。然『陽明』津液既隨溼熱偏
滲 於 小 便 , 則 大 腸 失 其 潤 , 而 大 便 之 與 腸 中 結 熱 自 是 不 同 , 所 以 旬 日 不 更 衣 , 亦 無 所 苦 也 。 以 法 救 之 , 去 其 溼 熱 , 救 其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津液,言與水及用『五苓』,即其法也。按『五苓』,利水者也。其能止渴而救津液者,何也?蓋胃中之邪熱既隨小水而滲
下,則利其小水,而邪熱自消矣,邪熱消則津回而渴止,大便且自行矣,正《內經》通因通用之法也。 《本論》云汗出多而
渴者,不宜用『豬苓湯』 ,重驅津液。此段乃有汗仍渴,但汗出不致於多,而渴亦因熱熾,其津液方在欲耗未耗之界,故與

二八二
水而用『五苓』為合法也。今世之用『五 苓』者,但至水穀注偏於大腸,因之利水 而止泄,至於津液偏滲於小便者 ,用 之
消熱而回津者則罕,故詳及之耳。」
本條之舌證:舌當為苔白或微黃。
本條之針法:
第一節:取合谷、內關、外關、風門、巨闕、足三里。
第二節:取大椎、曲池、內關、巨闕、足三里、內庭。
第三節同第二節。
第四節:取合谷、外關、中脘、中極、陰陵、足三里。
二百六十條:陽脈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為陽絕於裏,
亡津液,大便因也。
本條言發汗不可太過。
解曰:寸口脈弱者,為「中風」脈候,其 汗出少者,其風邪去而病自和也。如 汗出多者,能傷陽氣,能亡津液 ,是為
太過。寸口脈實而有力者,為「傷寒」脈候,因發其汗而汗出多者,亦為太過。以太過,則使體溫放散過多,為陽絕於裏,
且亡津液,腹腔水分過少,大便因也。
成無己曰:
「脈陽微者,邪氣少。汗出少者,為適當,故自和;汗出多者,反損正氣,是汗出太過也。陽脈實者,表熱
甚也。因發汗,熱乘虛蒸,津液外泄,致汗出太過。汗出多者亡其陽,陽絕於裏,腸胃乾燥,大便因也。」
方中行曰:「『微』以『中風』之『緩』言,
『中風』本自汗,故言汗出少為自和。『和』對『太過』言,謂未至太過耳,
非直謂平和。『太過』者,以其失於不治與凡治之不對,致汗不已者言也。『實』以『傷寒』之『緊』言,『傷寒』本無汗,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故曰因發其汗。發而出之過多,則與自出過多同一致,故曰亦為太過。自此以下,乃總結上文以申其義, 『陽絕』即亡陽,
蓋汗者血之液,血為陰,陰主靜,本不自出。所以出者,陽氣之鼓動之也。故汗多則陽絕。豈惟陽絕?亡津液,即亡陰也。
識者最宜究識。」
讀本條即知無論自汗、發汗,總不可使之過多。過多之結果,非使其體溫低落,成為心藏衰弱(方書稱曰亡陽)
,即使
水液排泄多而為津涸液竭,陽亢便燥,成為亡陰。應存戒懼。

二八三
二百六十一條: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陰則絕。
本條言陰絕。
《永諸藏書》

解曰:脈浮為陽熱盛,溢於表也,故曰浮 為陽。芤為陰血不足,不能充於裏也 ,故曰芤為陰。熱盛於外,血虛 於裏,


產熱機能亢盛無制。熱盛則胃腸津液為涸,邪實正虛, 故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陰則絕也。
芤脈按之中空,為血不足,不能充於脈管 之候,亡血家有此脈,陰虛貧血者亦 有此脈。脈浮而芤,即陰虛血不 足者得
感冒而為熱病之脈也,陰虛有熱則陽亢, 即產熱機能易於亢進,而血液更易於枯燥 矣。胃屬裏,胃氣生熱,言裏熱 盛也 。
其陰則絕,言血枯燥也。原文「陽絕」為「陰絕」之誤。
方中行曰 :
「浮為氣上行,故曰陽。芤為血內損,故曰 陰。胃中生熱者,陰不足以和陽,津液乾而成枯燥也。」
二百六十二條: 「麻仁丸」主之。
「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為約,
本條言脾約。
解曰:足之「趺陽脈」浮而濇,
「趺陽」即「衝陽」
,候胃氣之脈也。
『趺陽脈』浮,為胃腸有熱之候,故曰浮則胃氣強。
「趺陽脈」濇,為胃腸陰液不足之候。腸中陰液不足,則大便燥而,大便者必小便數,故曰濇則小便數。胃中有熱,
腸中液燥,則大便燥結,故曰浮濇相搏, 大便則難。其原因則在吸收作用過強,腸 中水液悉為吸收,但復約束不佈 於各 組
織,俱由腎臟分泌入膀胱而為小便,故曰其脾 為約,以「麻仁丸」潤燥通便以治之。
《內經》言脾之作用為:「 脾主為胃行其律液者也」
,「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
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云 云,於此可知中醫所云之脾,即指小腸吸 收飲食之精微作用與腸中潤澤作 用。 吸
收作用過強,則大便燥實,又復約束所吸收之水液不敷布於五藏,專行於膀胱,致大便燥而不得下,遂稱之曰「脾約」 ,此
為一般註釋者所公認之理。
方中行曰:「『趺陽』,胃脈也,其脈在足趺上動脈處,去『陷谷』三寸,又曰『衝陽』 ,一名『會元』。浮為陽盛,故主
胃強。濇為陽虛,故小便數。約,約束也 。胃為脾之合,脾主為胃以行其津液,胃 強則脾弱,脾弱則不能為胃行其 津液 以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四布,使其得以偏滲於膀胱,為小便數,大便乾而胃實,猶之反被胃家之約束而受其制,故曰其脾為約也。 『麻子仁』能潤
乾燥之堅,『枳實』、『厚朴』能導固結之滯,『芍藥』斂液以輔潤,
『 大 黃 』 推 陳 以致新,脾雖為約,此之疏矣。」
喻嘉言曰: 「門人問『脾約』一證,胃強脾弱,脾不為胃行其津液,如懦夫甘受悍妻之約束,寧不為家之累乎?曰:何

二八四
以見之?曰:仲景云: 『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搏,大便為難,其脾為約』 ,以是知胃強脾弱也。
余曰:脾弱當即補矣,何為方中反用『大黃』、 『枳實』、 『厚朴』乎?子輩日聆師說,而服笥從前相仍之陋,甚非所望也。
仲景 說 胃 強 , 原 未 說 脾 弱 。 況 其 所 謂 胃 強 者 , 正 因 脾 之 強 而 強 。 蓋 約 者 , 省 約 也 。 脾 氣 過 強 , 將 三 五 日 胃 中 所 受 之 穀 省 約
為一二彈丸而出,全是脾土過燥,致令傷 胃,胃中之津液日漸乾枯,所以大便為難 也。設脾氣弱,即當泄,豈有反 難之 理
乎?相傳為『脾約』不能約束胃中之水, 何反能約束胃中之穀耶?在『陽明』例中 ,凡宜攻下者,惟恐邪未入胃, 大便 弗
,又恐初後溏,不可妄攻。若欲攻之,先與『小承氣』試其轉矢氣方可攻,皆是慮夫脾氣之弱,故爾躊躇也。若夫脾
弱一證,在『太陽』即已當下矣,更何待 『陽明』耶?子輩傳會前人,以『脾約』 為脾弱,將指吳起之殺妻為懦夫 乎? 有
悖聖言矣。」
「又問曰:今乃知『脾約』之解矣,觸類而推,『太陽陽明』之『脾約』與『少陽陽明』之胃中燥煩實,大便難者同是
一證,此其所以俱可攻下耶?余曰:是未可觸類言也。因難之曰:邪熱自『太陽』而『陽明』而『少陽』 ,為日既久,爍其
津液,大便固當難矣,其在『太陽』方便 之始,邪未入胃,何得津液即便消耗,而 大腸燥結耶?且『太陽』表邪未 盡, 又
何不俟傳經,即急急潤下而犯『太陽』之禁耶?門人不能對。因誨之曰:『脾約』一證,乃是未病外感之先,其人素慣『脾
約』,三五日大便一次者,及至感受風寒,即邪未入胃,而胃已先實,所以邪至『陽明』,不患胃之不實,但患無津液以奉
其邪,立至枯槁耳。仲景大辨『太陽』禁下之例,而另立『麻仁丸』一方以潤下之,不比一時暫結者,可以湯藥蕩滌之也。
倘遇素成『脾約』之人,亦必經盡方下,百無一生矣,故因子而暢發之。」按喻氏釋「脾約」之義,固未能合乎實理,而
胃強脾約之解,則理由充分,因錄之。
本條之舌證:舌當正常。
本條之針法
脾俞Τ、三焦俞Τ、大腸俞Τ、次Τ、足三里Τ、承山Τ、三陰交Τ。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麻仁丸方:
麻子
麻 子仁
仁二二升
升‧‧芍
芍藥藥半
半斤斤,
,枳枳實
實半半斤
斤((炙
炙))
,,大大黃黃一一斤斤((去去皮皮))
,厚
, 厚朴
朴一一斤
斤((炙
炙,,去
去皮皮)

,,杏
杏仁仁一
一斤斤(
(去去皮
皮尖尖,
,研研作
作脂脂)

。。
右六
右 六味
味,,為
為末末,
,煉煉蜜
蜜為為丸
丸,,桐
桐子子大
大。。每
每服服十十丸丸,,日日三三服服,,漸漸加
加,,以
以和和為
為度度。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平日大便秘結。」
《方函口訣》引閑齋曰:
「治老人之秘結最佳。然本方雖和緩,究屬攻破之劑,嘗見有誤用致死者。老人血液枯燥而便

二八五
秘者,得大劑『肉蓯蓉』輒通利,若用本方,雖取快一 時,不旋踵而秘結益甚,不可不知。」
二百六十三條: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
「調胃承氣湯」主之。
《永諸藏書》

本條言「太陽病」轉屬「陽明」之治法。
解曰:
「太陽病」已三日,與發汗而熱不解,蒸蒸然發熱者,其表熱已轉屬於陽明也。胃指「陽明」言。然已入裏,其
腸中常結實,以「調胃承氣湯」下之清其熱。
成無己曰:「蒸蒸者,如熱薰蒸,言甚熱也。『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則表邪已罷。蒸蒸發熱為甚,與『調胃承氣
湯』下胃熱。」
錢天來曰 :
『 蒸 蒸 發 熱 , 猶 釜 甑 之 蒸 物 , 熱 氣 蒸 騰 , 從 內達外,氣蒸濕潤之狀,非若翕翕發熱之在皮膚也。」
程郊倩曰:
「『太陽病』三日,經期尚未深也。何以發汗不解便屬胃?蓋以胃燥素盛,故他表證雖罷,而汗與熱不解也。
第發熱如炊籠蒸蒸而盛,則知其 汗必連綿濈濈而來,此為大便已 之徵,故曰屬胃也。熱雖聚於胃,而未見潮熱、 譫語 等
證,主以『調胃承氣湯』者,於下法 內從乎中治,以其為日未深故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滑數;舌當黃厚。
本條之針法:
曲池Τ、支溝Τ、足三里Τ、承山Τ、內庭Τ。
二百六十四條: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小承氣湯」和之則愈。
本條言吐後脹滿之治法。
解曰:
「傷寒」吐之後,胃腸之氣機上逆不和,而為腹脹滿者,與「小承氣湯」之「枳朴」降其逆氣,從下而化和之則
愈。
本條原文為「調胃承氣湯」
,遜齋則改為「小承氣湯和之則愈」 。其言曰:
「吐後腹部脹滿,是病不在胃而在腸,病在腸
而吐在胃,兩不相涉,故吐者自吐而病者 是病也。原文但言腹脹滿,既無潮熱、譫 語,又無濈濈出汗,足徵滿而未 實, 大
便尚未。依上文腹大滿不通,可以『小承氣湯』微和其胃氣,勿令大泄下之治例。本節之病當用『小承氣湯』。 『 謂胃 承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氣』似不中與,緣『調胃承氣』,僅有攻堅化軟之『硝』、『黃』,並無消除脹滿之『朴』、
『 實』故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滑;舌當黃厚。

二八六
本條之針法:
天樞Τ、氣海Τ、足三里Τ、承山Τ。
二百六十五條: ,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者,與「調胃承氣湯」
「太陽病」 。
本條言「太陽病」,吐或汗、下後轉屬「陽明」便之治法。
解曰:
「太陽病」,或吐或下或發汗後,表證已解而裏熱結實,微煩即為裏熱之徵,小便數,知其腸中水液前趨,而大
便化,但無潮熱、譫語之「大承氣證」
,與「調胃承 氣 」 下 其 硬 便 即 愈 。
「若 」 作 「 或 」 字 解 。
本條原文為「小承氣」
,遜齋以「枳」、
「朴」可消滿而不能化硬結,故改為「調胃承氣」。其言曰:「本節之症以大便
為主,小便數為造成便之主因,汗吐下則助成便之結果,『小承氣』可以消脹滿,不可去便,當是上節『調胃承氣』
之互誤。」
本條之脈證、舌證:如上條,無大變動。
本條之針法:
支溝Τ、足三里Τ、承山Τ、內庭Τ。
一百六十六條: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
之,令小安。至五六日,與「小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後必溏,未定成,攻之必溏。
須小便利,矢定,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本條言脈弱者,必待矢乃可用「大承氣湯」攻之。
解曰:得病二三日,其脈弱,無「太陽」之表證,亦無「柴胡」之半表半裏證,煩躁為裏熱甚,心下為胃府亦熱結,
至四五日,大便不行,雖能食,以脈弱不 可攻,以「小承氣」少與之,微和其胃氣 ,使之小安。至五六日,若仍不 大便 ,
與「小承氣湯」一升。若仍復不大便,至 六七日,乃可以攻矣。但小便少者,知水 將留於腸中,雖不能食,已成腹 滿, 亦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不過初頭耳,後必為溏,未必定皆成也。故攻之必溏。必須待其小便自利,則矢定,乃可攻之以「大承氣湯」。
山田正珍氏曰:
「於『承氣湯』之上脫一『小』字,當補。四五日與五六日皆不大便之日數,故下文承以不大便者六七
日句,古文錯綜之妙乃爾。否則『至』字無所承當。不大便而能食,為其矢而不燥之候。若不大便而不能食,乃為而
且燥之診。得病二三日而脈弱者,其熱之熾甚也可知,非『太陽柴胡』之證。煩燥而心下者,其邪已入於裏甚明。謂不
大便至四五日者,其人雖能食,然當以『 小承氣』少少與微和之,俾可少安也。少 少也者,不過三四合之謂,對於 一升 而

二八七
言。若少少與之而不得矢,延至五六日者 ,乃可以『小承氣湯』一升與之。雖然, 若小便少者,雖不大便至六七日 ,且 不
能食者,攻之必令人溏。當俟其小便數而矢定後始可攻之,宜用『大承氣湯』。」
《永諸藏書》

方中行曰:
「『太陽』不言藥,以有『麻黃』、『桂枝』之不同也。『柴胡』不言證,以專『少陽』也。凡似此為文者,皆
互發也。以無『太少』,故知諸證屬『陽明』。以脈強故宜微和。『至 五 六 日 』 以 下 , 歷 敘 可 攻 不 可 攻 之 節 度 。 」
程郊倩曰:
「得病二三日,指不大便言。弱者,大而弱也。病進矣而脈不進,腸胃雖燥而血自少也。雖表邪盡去,無『太
陽柴胡』證,裏邪告急,有煩躁、心下證,正不可恣意於攻之一字也。此句以上,截作一頭,下面分著兩腳。能食者,
以結在腸間而胃火自盛也,先以『小承氣湯』少少與之,和胃中之火,令少安,後以前湯增至一升,去腸中之結。既是『小
承氣』矣,而又減去分數,接續投之,以 弱脈之胃稟素虛,而為日又未久也。然而 何以不需至四五日後,以小便已 利, 不
必需也。若前證不大便六七日,小便總是不利,則腸雖結而胃弱不能布水,水漬胃中,故不能食,非關燥矢在胃不能食也,
攻之雖去得腸中之結,早已動及胃中之水,反成溏也。須小便利者,先行滲法也,水去而乃定,故可攻以『大承氣湯』。
其不用『小承氣湯』者,以為日已久,弱脈不可久羈也。」
本條之舌證:當如上條,或舌質較淡些,以正氣之不足也。
本條之針法:如上條。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晴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
二百六十七條:
湯」

本條言熱病目不了了者應急下之法。
解曰:
「傷寒」發熱六七日,病者兩目視人不甚清楚,視其睛似昏蒙不和,雖無表證之惡寒、頭痛,亦無裏證之潮熱、
腹滿,大便雖難而不硬,身雖熱而微,
「陽明」之證似不重,但熱毒伏於裏者殊劇,故曰此為實也,應急下之,以救其陰,
宜「大承氣湯」。
本條屬急性熱病,其熱伏於裏而不顯於外 ,無煩躁、譫語之外證,不識者往往 被其矇過,以為病不至重,其實 崩潰在
即。蓋目者,精明之所寄也,病之安危即 以兩目決之。兩目通於腦,百病以腦病為 最危,目不了了,睛不和,即為 腦病 至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重之外候,其熱毒已入於腦,非急下降其血壓 ,清其熱毒,不能救其危急也。
成無己曰:「《內經》曰『諸脈者皆屬於目』,
『 傷寒』六七日 ,邪氣入裏之時,目中不了 了,睛不和者,邪熱內 甚,上

二八八
薰於目也。無表裏證,大便者,裏實也。身大熱者,表熱也。身微熱者,裏熱也。 《鍼經》曰『熱病目不明,熱不已者死』。
此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則症近危惡 也,須急與『大承氣湯』下之。」
汪琥曰:「不了了者,病人之目視物不明了也。睛不和者,乃醫者視病人之睛光或昏暗或散亂,是為不和。」
《金鑑》曰:「目中不了了,而睛和者,陰證也;睛不和者,陽 證也。此結熱神昏之漸,危惡之候,急以『大承氣湯』
下之,瀉陽救陰,以全未竭之水可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洪數或沉鬱;舌當苔薄黃,質暗。
本條之針法:
十宣放血、委中放血、足三里Τ、承山Τ、內庭Τ。
二十六十八條:
「陽明病」
,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本條言「陽明病」已結實,發熱汗多者,應急下之。
解曰:
「陽明病」不大便,裏熱結實,熱氣外蒸,發熱而汗多者,津液有立竭之危,急下之以存其陰,宜「大承氣湯」。
發熱汗多原為「白虎湯證」
,想必大便不解,腸中結實,熱向外蒸而汗多,其苔必焦刺燥裂,脈則實大弦數,不急下其
積熱,有立變譫語、昏厥之陰症。若 苔薄而紅者,則又屬「白虎證」矣。
喻嘉言曰:
「汗多則津液外滲,加以發熱,則津液盡隨熱勢蒸達於外,更無他法以止其汗,惟有急下一法,引熱勢從大
腸而出,庶津液不致盡越於外耳。」
本條之脈證、舌證:已述於上,舌苔焦黃厚。
本條之針法:
支溝Τ、承山Τ、足三里Τ、內庭Τ、復溜Τ、三陰交Τ。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凡用「大承氣湯」者,用針通便效果不及藥劑確實,當以藥為主,針作輔助乃可。如上條之目不了了,刺「十宣」
、「委
中」放血,可立降血壓,較藥則迅速多矣。
二百六十九條: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本條言腹滿痛而發熱者應急下之。
解曰:發汗,熱不解,病已入裏矣。腹滿 而且痛者,腸中已結實且發炎也,急 應下之。如遲延不攻,將成潰瘍 ,則無

二八九
法挽救矣。
程郊倩曰:「發汗,不解,津液已經外奪。腹滿痛者,胃熱遽爾迅攻。邪陽盛實而瀰漫,不急下之,熱毒裏蒸,糜爛連
《永諸藏書》

及腸胃矣。」
方中行曰 :
「 發 汗 , 不 解 者 , 失 之 過 度 也 。 腹 滿痛者,胃不和也。急下之,滿去則痛止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當如上條。
本條之針法:
除「委中」放血以解其鬱毒外,應即與湯劑攻下。
二百七十條: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本條為腹滿不減之治法。
解曰:腹滿為胃實,
「 腹滿不減」
,其積亢實於腸中也。
「 減不 足言」
,雖減亦微,不足言為減也。當下之,其滿乃得消,
宜「大承氣湯」。
成無己曰:「腹滿不減,邪氣實也。《經》曰『大滿大實,自可除下之』。
『大承氣湯』下其滿實。若腹滿時減,非內實
也,則不可下。《金匱要略》曰:『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
,是 『 減 不 足 言 』 也 。 」
喻嘉言曰 :
「『減不足言』四字,形容腹滿如故,見滿至十分,即減去二三分,不足以殺其勢也。」
程郊倩曰 :
「 下 之 而 腹 滿 如 故 , 即 減 去 一 二 分 ,算不得減,下之不妨再下,必當以減盡為度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沉滑;舌當黃厚燥裂。
本條之針法:同二百六十八條。
二百七十一條: ,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
「陽明少陽合病」
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本條言「陽明少陽合病」從脈以決其 順逆之意與有宿食之治法。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解曰:
「陽明」與「少陽」合病,兩熱交蒸, 「陽明」腸中發炎,
「少陽」膽熱下溢,所以必致下利。如其脈弦大,則兩
不相負,其病必順。如大而不弦,或弦而 不大,乃為偏勝,不勝者謂之負,負者失 其勢也。如脈大,為「陽明」勝 ,勝 則

二九○
侮其所不勝,曰賊。如脈弦,為「少陽」勝,侮其所勝曰「剋」。故曰互相剋賊,名為負也。如下利,脈滑而數者,滑為有
食,數為有熱,故曰有宿食也。當下之,宿食 清而利自愈,宜「大承氣湯」

成無己曰:
「『陽明』土,
『少陽』木,二經合病,氣不相和,則必下利。『少陽』脈不勝,『陽明』不負,是不相剋,為
順也。若『少陽』脈勝,『陽明』脈負者,是鬼賊相剋,為正氣失也。《脈經》曰『脈滑者,為病食也』,又曰『滑數則胃氣
實』,下利者脈當微,今脈滑數,知 胃有宿食,與『大承氣湯』以下除之。」
柯韻伯曰:「兩陽合病,必見兩陽之脈,『陽明』脈大,
『少陽』脈弦,此為順脈。若大而不弦,負在『少陽』;弦而不
大,負在『陽明』。是互相剋賊,皆不順之候也。」
林瀾曰:「此節是三證在內,
『大承氣湯』祇治得脈滑而數,有宿食之證,非並治上兩證也。其脈不負者,雖下利而脈
未至純弦也,不言治法。陶華謂常以『小柴胡』加『葛根』、『白芍』治之,以效如拾芥是也。負者,脈純弦也。土敗但見
鬼賊之脈,不必治矣。蓋雖同是『陽明』之合 病,而有入經在府之殊,安可以在經 之 際 , 概 歸 之 『 承 氣 』 乎 ? 」
本條之舌證:以舌苔黃厚燥或舌中心 或根部有厚苔一塊為有宿食之候。
本條之針法:可照上條。
二百七十二條:病人無表裏證,脈浮數者,雖發熱六七日至七八日,勿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不大便者,有瘀
血,宜「抵當湯」
。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也。
本條為從脈證知有瘀血之治法。
解曰:病人無「太陽」之表證,亦無「陽 明」之裏證,而脈見浮數,發熱六七 日至七八日不已者,為瘀血之候 也。瘀
血與「陽明」裏寒之證不同,不可以「承 氣湯」下也。假令已下而脈數,不解,大 便下後即止,不復再下者,以瘀 血未 去
也,宜「抵當湯」攻瘀。若下後而脈數,不解,便下不 止,必使瘀血協同便下而下,成為膿血也。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原文有「消穀善饑」,與瘀血不涉,理不可解,故隨陳本改正。
陳遜齋氏曰:「瘀血病既非『太陽』表證,亦非『陽明』裏證,故曰無表裏證。瘀血在人體中往往障礙血液循環而發潮
熱,其熱輒一週不退,有夜間發熱三四小 時者,有日間發熱二三小時者,故曰發熱 六七日至七八日。瘀血病之脈搏 ,在 熱
退時多沉澀,在發熱時必浮數,故曰脈浮 數。瘀血病與『陽明』裏實者不同,故不 可下。下後其瘀血決不因下而消 除, 故
脈數,不解。然不可下而下之,必有兩種變化:其一,下後其利自止,大便不溏泄者,則瘀血仍蘊結未去,可以『抵當湯』
攻其瘀血。其一,下後利遂不止,大便頻 數者,則瘀血必協同腸胃間發炎下利之物 而泄出,成為下利膿血之病,當 以『 白

二九一
頭翁湯加桃仁蘇木』治之云。」
本條之舌證:有瘀血者,舌色必紅中帶紫。
《永諸藏書》

本條之針法:
不下利者,可按照一百四十條。
下利膿血者:針命門、小腸俞、中膂俞、合谷 、關元、足三里、陰陵、三陰交。
二百七十三條:
「傷寒」
,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溼在裏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溼中求之。
本條言寒濕「黃疸」

解曰:「傷寒」,發汗已後,一身面目悉黃,所以然者,以寒溼在裏,陽虛不得化溼,溼鬱不解而為黃也。寒溼久鬱之
黃祇可溫而不可下也,故曰以為不可 下也,當於治寒溼病中之法治之。
「黃疸」有陽黃、陰黃。陽黃為熱不得越,破壞血球,分離血色素,致膽液激增,溢出而為黃, 《方書》謂溼熱鬱蒸而
成,其黃如橘子金黃色而明潤,可汗,可 清,可下。陰黃謂十二指腸部發炎,波及 輸膽管,黏摸發生腫脹,膽汁不 入於 腸
中,滲入血中而為黃,
《方書》稱謂寒滯鬱滯而成,其黃黯淡,以體溫不足,血行滯緩,故無陽黃之明潤,治法祇有溫化。
王海藏曰:小便利者用「朮附湯」,小便不利者用「五苓散」。喻嘉言謂用「四逆湯」加「茵陳」。柯韻伯謂用「真武五苓」
輩。
成無己曰:
「《金匱要略》曰:『黃家所起,從溼得之』。汗出熱出,則不能發黃。發汗已,身目為黃者,風氣去,溼氣
在也。脾惡溼,溼氣內著,脾色外奪者, 身目為黃。若瘀血在裏發黃者,則可下, 此以寒濕在裏,故不可下,當從 寒溼 法
治之。」
程郊倩曰:「『傷寒』病係陰邪,發汗已,陰邪宜解矣,即不解,亦不當見身目發黃之病,所以然者,以其人素有溼邪
在裏,表寒雖經發汗,而其為陰溼所持者 ,終在裏而無從解散也。發汗後之寒,久 當變熱,雖有熱邪,不可下也, 以為 寒
溼鬱蒸之熱,非實熱也,仍當於寒溼 中責其或深或淺而治之可也。」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二百七十四條: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
「茵陳蒿湯」主之。
本條言陽黃之證治法。

二九二
解曰:
「傷寒」七八日後,熱無出路,鬱極發黃,身黃如橘子色,小便復不利,熱愈難泄,積滯不下而腹微滿,以「茵
陳」利尿化黃,「梔子」清血消炎,「大黃」驅熱逐實以治之。
程知曰:「此驅溼除熱法也。
『傷寒』七八日,可下之時。小便不利,腹微痛,可下之證。兼以黃色鮮明,則為三陽入
裏之邪無疑,故以『茵陳』除溼,『梔子』清熱,用『大黃』以助其驅邪。此證之可下者,猶必以除溼為主,而不專以乎攻
下,有如此者。」
柯韻伯曰:「『傷寒』七八日不解,陽氣重也。黃色鮮明者,汗在肌肉而不達也。小便不利,內無津液也。腹微滿,胃
家實也。調和二便,此『茵陳』之職。」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滑大或濡數;苔當黃厚而膩。
本條之針法:
至陽Τ、膈俞Τ、曲池Τ、腕骨Τ、 足 三 里 Τ 、 陰 陵 Τ 、 公 孫 Τ 。
二百七十五條: 「梔子皮湯」主之。
「傷寒」瘀熱在裏,身必發黃,
本條為瘀熱發黃之治法。
解曰:「傷寒」身黃,因有瘀熱在裏,溼熱交遏而致發黃,所謂「溶血性黃疸」,以「梔子柏皮湯」主之。
本條亦為陽黃,不用「茵陳蒿湯」者 , 以 小 便 利 , 腹 不 滿 也 , 祇 須 「 梔 子 」 清 瘀 熱 ,
「黃柏」去溼熱,
「甘草」解瘀毒
可矣。
本條之針法:
至陽Τ、膈俞Τ、脾俞Τ、腕骨Τ、三陰交Τ、公孫Τ。
以膈俞、三陰交、公孫等三穴祛瘀熱,餘穴則袪黃也。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梔子皮湯方:
梔于
梔 于十
十五五個
個((擘
擘))
,,甘甘草草一一兩兩((炙炙))
,黃
, 二
黃 二兩
兩。。
右三
右 三味
味,,以
以水水四
四升升,,煮煮取取一一升升半半,,去
去滓滓,
,分分溫
溫再再服
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身黃發熱心煩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眼球黃赤熱痛甚者,洗之有效,又胞瞼糜爛痒痛及痘瘡落痂以後眼猶不開者,可加『枯礬』

二九三
少許洗之,亦妙。」
二百七十六條:
「傷寒」身黃發熱者,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永諸藏書》

本條言身黃有表證之治法。
解曰:「傷寒」身黃而發熱者,有表證也,宜「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清熱化黃解表治之。
方中行曰 :
「此『黃疸』之有表證而裏不實者,故以發表為治。」
本條湯方原文互錯。西仲潛 曰:
「此二條證方互錯,瘀熱在裏,理不宜發表,必是『梔子柏皮湯證』,身黃發熱即為表
候,殆即『赤小豆湯證』」云云,此說甚是。
《金鑑》曰:
「本條用『麻黃湯』以開其表,使黃從外泄,去『桂枝』者,避其熱也,佐『薑』
、『棗』者,和其營衛也,
加『連翹』
、『梓皮』以瀉其熱,
『 赤 小豆』以利其濕,共成治表實發黃之效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浮而弦或小 弦 數 ; 舌 當 薄 白 而 質 紅 或 紫 。
本條之針法:
至陽Τ、陽綱Τ、合谷Τ、外關Τ、腕骨Τ。
以外關、合谷清熱,至陽等三穴祛黃 。若身熱甚者,再加大椎、曲池。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
麻黃
麻 黃二
二兩兩(
(去去節
節))
,,赤
赤小小豆
豆一一升
升,,連
連軺軺二
二兩兩,
,杏杏仁
仁四四十
十個個(
(去去皮
皮尖尖)
),大
, 大棗
棗十 二枚
十二 枚(
(擘擘)

,,生
生梓梓白白皮
皮一一斤
斤,,生
生薑薑二
二兩兩,
,甘甘草

二兩
二 兩(
(炙炙)

。。
右八
右 八味
味,,以
以潦潦水
水一一斗斗,
,先先煮
煮麻麻黃
黃再再沸
沸,,去
去上上沫
沫,,納
納諸諸藥
藥,,煮
煮取取三
三升升,
,分分溫
溫三三服
服,,半
半日日服
服盡盡。。
按:無梓皮,以桑白皮代之。潦水即 雨水所積於小池沼中之水。
本方之主證:為發黃無汗發熱者。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疥癬內陷,一身瘙痒,發熱喘欬,腫滿者,加『蝮蛇』有奇效。
『生梓白皮』採用不易,
今權以『乾梓藥』或『桑白皮』代之。」

二九四
辨陽
辨 明病
陽明 脈證
病脈 并治
證并 法︵
治法 小結
︵小 ︶
結︶
病藏於中,證形於外,所以「太陽傷寒」為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陽明病」則為胃家實,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
惡熱。以此為提綱,「太陽」主表,「陽明」主裏。但「陽明」亦有惡寒,因為病的發熱是毒素刺激神經中樞,是一種自衛
之生理機能,在發熱之初起,體溫中樞之調節發生變化,使產熱量增加,有關散熱的機能都加以抑制,於是皮膚血管收縮,
豎毛肌收縮,汗腺不分泌。因此皮膚溫度 降低,病人常有寒冷的感覺,或甚至發抖 。體熱產生迅速的增加,繼而血 液的 溫
度直接刺激,因而大腦皮層接受到高熱的 刺激,轉向加強散熱中樞的活動,於是皮 膚血管擴張,全身肌肉舒鬆,汗 腺分 泌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汗液。這時病人感覺不惡寒而反惡熱,同 時感覺精神不安而煩、口渴等。因為體溫 昇高之後,雖然產熱和散熱趨於 平衡 ,


但此時保留在體內的熱量仍比正常多,所 以體溫保持在高水準上,必須經過醫生找 出發熱的根本原因而設法解除之 ,或 經
過一個時期休息之後,機體發生機轉而解除之。本篇一百九十八條所言,即此理也。古人都是敘述實踐工作中的體驗事實,
故文雖簡略,義實相同。
外感病,挾食者很多,所以有「太陽陽明」、
「 正陽陽明」
、「少陽陽明」之分別。
「太陽」主表,發汗後,內部組織水分
因此缺少,消化系受到影響,所謂發汗脾約是也。病無別經的見證,純屬消化道腸胃有病,所謂胃家實者,即「正陽陽明」。

二九五
因利小便而耗散水分,大便燥結,不容易通,所謂「少陽陽明」也。因胃腸道難免積有廢物殘渣,故各病最易轉屬「陽明」。
《永諸藏書》

「陽明病」有「中風」,有「中寒」。若能食者,名「中風」。不能食者,名「中寒」。能食者,消化機能無障礙,祇有
發熱和濈濈然汗出之見證,「陽明」經病而藏府不病也。不能食者,內藏神經抑制和內藏的自動機能受阻礙,所以但頭眩,
不惡寒,故名「中寒」
。若頭痛,發熱,惡寒,為「太陽」表證,而非「陽明」的證候。因此,程郊倩說: 「『陽明』經病,
不一之病也,前不必有所傳,後不必有所歸,在表既無 頭痛、惡寒,在裏又無燥堅、裏實之證。」
「陽明病」之診腹是很重要者,腹滿和滿在心下和腹部,若在心下則先辨痛與不痛,按之濡和的分別,參以旁證。
腹部和滿的,知其胃腸間有無燥結,再參以小便之利與不利,脈之搏動,舌苔之厚薄潤燥,以定三「承氣」之適合證。
胃腸症狀之表示在舌上者,很有助於診斷,現在巴甫洛夫學說也提及:「因為舌內滿佈著接受味覺刺激的感受器,所以不正
常的狀態(指消化管)就使得味覺顛倒, 以至消失。味覺消失則為造成不食的原因 ,這樣,消化管就能安靜。安靜 ,我 們
知道,是很重要的扺抗疾病的手段,因此 ,我們說這是來自有機體內部的自身治療 反射。」中醫向來臨診以視舌為 要, 虛
實驗諸舌形大小,舌苔有無;寒熱驗諸舌質之色淺深; 津液驗諸舌液潤燥;食滯驗諸苔之厚薄。
現在科學昌明,黃疸病徵造成因素,大多 可以明瞭其為肝膽之排泄與血液循環 中膽色素之關係。近代西醫學內 科,分
成阻塞性黃疸,又分為內部阻塞 或外部阻塞,中毒及發炎性黃疽 ,溶血性黃疽。古代如仲景 先師在《傷寒論》中所 言, 亦
有各種不同症狀的黃疸,有膽鹽對心藏的遏制而產生心搏徐緩,故有脈遲、食難用飽等消化症狀。神經症狀之頭眩、微煩,
上腹部不適,或肝腫大,汗腺閉塞,則血 液循環及淋巴流迴流不暢,神經末稍受刺 激而產生如蟲行皮中狀者。胃炎 或十 二
指腸炎性黃疸,即因飲食無度,富有脂肪,冷熱過度,腐敗變壞等中毒性發炎,或因病原體介血行經輸膽管,致膽汁鬱滯,
或惹起肝實質和間質之變化,所謂「陽明病」,發熱,瘀熱在裏,身必發黃,「茵陳蒿湯」治之。「茵陳蒿」為治發黃之聖藥,
「梔子」除胃熱時疾,通小便,「大黃」蕩滌腸胃鬱滯積熱,古法配合之妙用如此。古代分黃疸為陰黃和陽黃,黃如橘色,
亦即黃色鮮明者,為陽黃;黃如黯醬 或黃色不明潤者,為陰黃。
腸出血和腸阻塞,胃之神經痙攣或胃肌弱 等,所以有「陽明病」之蓄血症。大 便秘結不行,有黑色大便,古代 早已發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小結)

明灌腸及潤導,如「豬膽汁灌腸」及「蜜煎導法」,腸液枯之脾 約「麻仁丸」
,治瘀血毒之『抵當湯』或丸等。
總之,消化系統病之屬於陽性者,名之曰「陽明病」,但亦須分虛實寒熱,亦有因感冒而惹起胃腸症狀者,或有胸膜和
腹膜發炎者,所以有「太陽陽明」、
「正陽陽明」、「少陽陽明」之別。古代未有今日精密之科學方法,將病證綜合分析,難
免有混而不清?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有這 樣的敘述,可知我國古代醫學之卓越矣。

二九六
辨少
辨 陽病
少陽 脈證
病脈 并治
證并 法
治法
二百七十七條: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本條為「少陽病」之提綱。
解曰:
「少陽病」之證狀,為口苦,咽乾,目眩。口苦為胃中有熱,其苦味質由食道上溢於舌也。咽乾為咽頭黏膜乾燥
也。目眩為視物昏亂也。此皆屬於上部器 官發炎,熱性向上之所致。中醫稱之曰《 少陽三焦》相火不潛,火氣上升 ,或 肝
膽之火上升。以「三焦」屬「少陽」,膽亦配「少陽」,故「少陽病」之範圍頗廣。其主證則為口苦,咽乾,目眩,嘔,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脇痞滿,往來寒熱。口苦,咽乾,目眩, 即為肝膽之熱。胸脇痞滿,往來寒熱,嘔 ,即為「三焦」之熱。所稱肝膽 之熱 ,


非指肝膽之實質熱病,簡言之,為神經性 之熱病。中醫初不知有神經,凡屬神經性 之病變,如癲狂譫語,痙攣眩暈 ,統 稱
肝病。屬於急性熱性者,則兼膽言之,每謂肝 風挾膽火上逆或肝陽上升。屬於慢性陰性者, 則稱肝虛或肝陰不足。
「 三 焦」
之範圍則更廣,不特油膜與淋巴系統而已 ,一切腺體之分泌作用亦屬之。統而言之 ,凡屬神經系統、淋巴系統、腺 體作 用
等所起之熱性病,悉可屬於「少陽病」門之中。

二九七
柯韻伯曰:
「『太陽』主表,頭項強痛為提綱;『陽明』主裏,胃家實為提綱;
『少陽』居半表半裏之位,仲景將揭口苦、
咽乾、目眩為提綱。蓋口、咽、目三者, 不可謂之表,又不可謂之裏,是表之入裏 、裏之出表處,所謂『半表半裏 』也 。
《永諸藏書》

苦、乾、眩者,人所不知,惟病人獨知,診家所以不可無『問法』。」按柯氏之言「少陽」為「半表半裏」之意,指「太陽
病」之熱發在表層,主表;「陽明病」之熱發在胃腸,主裏;「少陽」介乎其中,病顯於胸腔者多而言之。
《金鑑》曰:
「口苦者」熱蒸膽氣上溢也。咽乾者,熱耗其津液也。目眩者,熱薰眼發黑也。此揭『中風傷寒』邪傳『少
陽』之總綱。凡篇中稱『少陽中風傷 寒 』 者 , 即 具 此 證 之 謂 也 。 」
南涯 氏 曰 :
「少者,微少也。陽氣盛於裏位者,謂之『少陽』。口苦、咽乾、目眩者,此其候也。曰口,曰咽,曰目,
皆裏位也。曰苦,曰乾,曰眩,皆熱氣上進所致也。氣稍盛於裏,而不能暢達於表者,此為陽氣微少之狀,因名曰『少陽』 。」
湯本 氏 曰 :
「不論『傷寒』、
『中風』及其他諸病,凡有口苦、咽乾、目眩之自覺症者,概可目為『少陽病』,而依『少
陽病』診斷法所揭之大綱治之可也。然咽 乾、目眩二症,不必『少陽病』始有之, 故不可視為準據。惟口苦一症, 苟確 實
而無疑義,方可據為主目標,其他二症則 僅為副目標耳。而苦、乾、眩三症,當目 為『半表半裏』所有炎症之餘波 上達 於
口腔、咽頭、眼皮者也。」
二百七十八條:
「少陽中風」
,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本條言「少陽中風」不可用吐下之法。
解曰:「 少陽病」
,口苦、咽乾、目眩而汗出者,為「少陽中風」
,其熱在上,聽神經發炎為兩耳無聞,目球之結膜發炎
為目赤,胸部淋巴管發炎為胸中滿而煩,凡此皆屬於神經系與淋巴系之病,即所謂「少陽之病」,不可以吐下法治之,蓋病
不在腸胃也。否則引起水飲而為悸,傷其陰液而為驚。
耳聾,目赤,胸滿煩,俱為「少陽證」。 「少陽病」不可吐、下,亦不可汗者,因其病多偏於神經系方面故也。神經之
力量為統一整體之生理活動之協調的主要 負責者,神經細胞則全賴陰液為涵養,汗 、吐、下皆直接傷津液,間接使 神經 失
去力量,故常人於大汗、大下後,往往發生精神疲勞,即因神經暫時受汗、下之影響而減低活動力量之表現。 「少陽病」既
偏重於神經系方面之症,故於汗、吐、下三法為不適合,祇有和解一法,以「小柴胡湯」為主方,以「柴胡」、 「黃芩」為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法

主藥。「 柴胡」為疏通淋巴,俾水道流通 ,黏膜之乾燥者得以潤澤,各部組織之缺 水者得以滋養;


「 黃芩」為清熱降血壓之
要藥,
《方書》謂其下氣能清肝膽之火,下氣即降血壓,清肝膽火即消神經之炎與熱,故「少陽病」得之而安。以其非汗劑,
亦非下劑,乃稱和解之劑。

二九八
成無己曰:
「『少陽』之脈,起於目眥,走於耳中,其支者下胸中貫膈。風傷氣,風則為熱。『少陽中風』,氣壅而熱,
故耳聾,目赤,胸滿而煩。邪在『少陽』,為『半表半裏』。以吐除煩,吐則傷氣,氣虛則悸;以下除滿,下則亡血,血虛
則驚。」
二百七十九條:
「傷寒」 。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
,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
而躁。
本條言「少陽傷寒」不可發汗,發汗則轉屬「陽明」。
解曰:「傷寒」,脈弦而細,弦為「少陽」之脈,細為「陰虛」之脈。頭痛為熱升於上也。發熱為「少陽」之熱也。病
屬「少陽」,雖有頭痛、發熱,不可發汗,發汗則陰液更傷,神經失養而愈熱,熱則轉屬「陽明」,故曰此屬胃。如胃氣和
而無積滯者則易愈,如胃中預有積滯不和者, 則發汗之後液燥熱增,積滯亦化濁熱 ,兩陽相合,其熱愈甚,則為煩躁。
本條之頭痛發熱,非「太陽病」
,亦非「陽明病」,以脈不浮不大也,祇呈弦細脈形。弦細為「少陽脈」,故稱屬「少陽」。
當有口苦、咽燥之證,此未言及耳。發熱 亦必為熱多寒少之熱,頭痛當在兩側,或 為偏頭痛,文中亦未言明耳。臨 床上 固
皆如此也。
喻嘉言曰:「『少陽傷寒』禁發汗,
『少陽中風』禁吐、下,二義互舉,其旨益嚴。蓋『傷寒』之頭痛、發熱,宜於發汗
者,尚不可汗,則『中風』之不可汗,更不待言矣。『中風』之胸滿而煩,似可吐、下者,尚不可吐、下,則『傷寒』之不
可吐下,更不待言矣。脈弦細者,邪欲入裏, 其在胃之津液已為熱耗,重復發汗而 驅其津液外出,安得不譫語乎?」
柯韻伯曰:「『少陽』初受寒邪,病全在表,故頭痛、發熱與『太陽』同,與五六日而往來寒熱之『半表』不同也。弦
為春脈,細則『少陽』初出之象,但見頭痛發熱,而不見『太陽脈證』,則弦細之脈,斷屬『少陽』,而不可作『太陽』治
之矣。
『少陽』少血,雖有表證,不可發汗,發汗則津液越出而相火燥,必胃實而譫語,當與『柴胡』以和之,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若加煩燥,則為『承氣證』矣。」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湯本 氏 曰 :
「今總括以上三條而解釋之,則凡屬『少陽病』,不問其由『太陽』轉入或自然發生者,均有胸腹二腔之界
限部間臟器組織生有炎症,其餘波則迫於 上部,於是照例呈口苦、咽乾、目眩之象 時,或耳聾、目赤、頭痛,且波 及外 表
而發熱。若病不在表,則脈不浮;病不在裏,則脈不沉。此病位介在二者之中間,故脈亦準之而在浮沉間,因呈弦細之象,
故當嚴禁汗與吐、下也。」
,不解,轉入「少陽」者,脇下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弦緊者,與「小
二百八十條:本「太陽病」

二九九
柴胡湯」

本條言「太陽」轉屬「少陽」之治法。
《永諸藏書》

解曰:本為「太陽病」,因不解,熱邪轉入「少陽」。三焦淋巴管發生炎腫,而為脇下滿;淋巴管腫大壓迫胃臟,引
起胃氣上逆而為乾嘔不能食;三焦油膜之水道阻塞,內外之氣不融和而為往來寒熱。「少陽病」不可吐、下,尚未吐、下以
前,病情無變化,其脈弦緊者,與「小柴胡湯」。
原文為「脈浮緊」,
《金鑑》改為「沉弦」,
《 活人書》為「弦緊」
,以 「 弦 緊 」 為 較 妥 。
尤在涇曰:「本『太陽』脈浮、頭痛而惡寒之證,轉為脇下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者,『太陽』不解而轉入『少
陽』也。尚未吐、下,未經藥誤,脈雖沉緊,可與『小柴胡湯』以和之,似證見『少陽脈證』而從證治也。或曰『脈沉緊』
連『尚未吐、下』看,言尚未經吐、下與脈未至沉緊者 ,知其邪猶在經,可與『小柴胡湯』和之,亦通。」
本條之舌證:舌質當紅,苔薄黃。
本條之針法:如一百零五條。
二百八十一條:若已吐、下、發汗、溫針,
「柴胡湯證」罷者,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救之。
本條言「少陽證」不可吐、下、發汗、溫針,否則必成壞病。
解曰:「 少陽病」不可吐、下、發汗,若 已經誤吐或誤下、誤汗、誤溫針,發生變 病,
「 柴 胡湯證」則已罷,所有之變
病,即為逆治所變之壞病,當以其所變之證狀 ,而測知其所犯何逆,依法治之。
二百八十二條:
「三陽合病」
,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本條言「三陽合病」

解曰:
「 太陽」
、「 少陽」
、「陽明」合病,其脈浮大,浮為「太陽」之脈,大為「陽明」之脈,上關上則言脈由尺上關而
直上,蓋弦而長之脈也,亦即「少陽」之脈,具此脈型,謂為「三陽合病」。以脈弦長,可知病仍偏乎「少陽」,神經受熱
薰蒸極重,呈衰弱疲勞之情狀,故但欲睡 眠。寤則精神稍充,神經稍得休息,勉力 維持其機能;寐則神歸於內,大 腦皮 層
神經即呈抑制,而不能抑制汗腺之開放而汗自 出,故曰「目合則汗」。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法

成無己曰:
「關脈以候『少陽』之氣,『太陽』之脈浮,
『陽明』之脈大,脈浮大,上關上,知『三陽合病』。膽熱則睡。
『少陰病』但欲眠睡,目合則無汗,以陰不得有汗。但欲眠睡,目合則汗,知『三陽合病』,膽有熱也。」

三○○
二百八十三條: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煩躁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本條言「少陽」傳「陽明」。
解曰:
「傷寒」已六七日,外無大熱,知其外證已減,而其人煩躁,則裏熱已重,此為外邪已入於裏。陽指外,陰指裏
也。裏為「陽明」,外為「太陽」,本條列入「少陽」篇中,當論「少陽」
,此 為 陽 , 指 「 少 陽 」 也 。
成無己曰:「表為陽,裏為陰,邪在表則外有熱,六七日邪氣入裏之時,外無大熱,內有躁煩者,表邪傳裏也,故曰『陽
去入陰』。」
丹波氏 曰 :
「表 邪 入 於 裏 陰 而 躁 煩 者 , 蓋 此 『 陽 明 』 胃 家 實 而 已 。 」
二百八十四條: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本條言「少陽」不傳三陰。
解曰:「傷寒」三日,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三陽盡,應傳「太陰」、
「少陰」、
「厥陰」之三陰。
今者病已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傳,但其人反能食 而不嘔者,則「太陰」不病,三陰不受邪也。
本條襲《內經》熱論之說,
「傷寒」一日傳一經,事實則絕不如此,不可信也。但能食而不嘔,為胃氣和也;胃氣和者,
縱有病必不重,且能自已,當然不致再傳。
二百八十五條:
「傷寒」三日,
「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本條言「少陽」欲愈之脈也。
解曰:「傷寒」三日,
「少陽」脈弦緊,而變 為小者,可知病欲已也。大則病進,小則病退,一定之理也。
「三陽證」之脈,浮緊、洪大、弦滑、促 數,皆為血行或神經緊張之候,如脈 見小,即知血行趨於和緩,神經 歸於和
平,病邪進行之勢已遲,即有若干外 證,已屬強弩之末,即將已也。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二百八十六條: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本條言「少陽病」解之時。
解曰:「少陽病」欲退之時,每在寅時至辰時之間,其理不可得,其事實亦無徵,留以闕疑並待證。
成無己曰 :
「《內經》曰『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寅、卯、辰,
『少陽』木旺之時也。」

三○一
《永諸藏書》
辨少
辨 陽病
少陽 脈證
病脈 并治
證并 法︵
治法 小結
︵小 ︶
結︶
病之不屬於表和裏者,名之曰「半表半裏」 ,亦即無「太陽」之表證,又無「陽明」之裏證,介乎「太陽」 、
「陽明」二
經之間者,稱之為「少陽」。《內經》上說:「『太陽』為開,
『 陽明』為闔,
『少陽』為樞,如 戶之樞,司開闔者也。」六經
各有提綱,
「少陽病」之口苦、咽乾、目眩為提綱。口苦、咽乾、目眩之證,既不形於外,又不病於裏,他人不得而知者,
惟患者乃自覺。古人以三焦與膽屬之「少陽」,後世又以腎系命門相火屬之於「少陽」,證之現代解剖生理,很明顯的指示
著我們,口苦是味覺,目眩是視覺,咽乾 是腺體分泌不足,這系列之症狀都屬於神 經系統之調節失常。第二百七十 八條 之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仲師很明確的指示著胸中滿而煩並非藏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法(小結)

府有病,若誤犯吐、下,則發生精神不安 之驚悸,是又一系列的神經性之症狀。所 以我說凡屬神經系、淋巴系(包 括腺 體


作用等)發生發熱性疾病,又與血液循環關聯,因此聯 繫著有關藏器如肝、膽、脾、胰、內分泌等的作用。
「少陽」非表病,故脈不呈浮象,又非裏 病,脈亦不見沉象,因此,脈象表現 於兩者之間,呈為弦細之象,所 以不應
該用汗、吐、下三法。如「柴胡桂枝湯」 之發汗及「大柴胡湯」之瀉下亦所禁忌, 只宜「小柴胡湯」之和解。本為 「太 陽
病」
,有頭項強痛,發熱,惡寒,繼而為轉入「少陽」 ,脇下滿,咽乾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

三○二
柴胡湯」。所以「太陽病」之發汗,有「麻黃」和「桂枝」之分別,而「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
具。因為「柴胡證」有往來寒熱,胸脇苦 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這是「柴 胡證」之確證。但其中之尤確者 ,為 胸
脇苦滿一證,因為往來寒熱,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不是「少陽病」所獨有者,但必須與心下痞及心下滿為鑑別。
若已誤犯汗、吐、下、溫針,
「柴胡湯證」已解除,而疾病未愈,因此說為壞病。不言證狀,即不知其誤犯何法,以法
救之,此又隨證施示之指示,亦即說明誤犯吐、下則悸 而驚,誤犯發汗則譫語,以上是辨證不確而誤治。
「少陽」既然是「半表半裏」,所以在「太陽病」中有「少陽病」的見證,「陽明病」中有很多的「少陽病」的見證,
亦有「三陽合病」者,或者表證已漸解除 ,裏滯未去和躁煩不已者,是陽已去而邪 入陰故也。如果其人反能食而不 嘔者 ,
或「少陽」脈小者,為欲已也。
辨太
辨 陰病
太陰 脈證
病脈 并治
證并 法
治法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若下之,必胸下結,自利益甚,時腹自痛。
二百八十七條:
本條為「太陰病」之提綱與不能用下之戒。
解曰:「太陰病」之病症,為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若再下之,必為胸中滿、自利益甚,時腹自痛之證。
「太陰」
,《方書》指脾,「脾主運化,脾主為胃行其津液。」運化為消化作用,行其津液為吸收作用,二者皆為胃腸機
能。故「太陰脾」實指胃腸之機能,「太陰病」即胃腸之機能病。其病因屬於熱、屬於實者,則謂「陽明病」;屬於虛、屬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於寒者,則謂「太陰病」。腹滿而吐,「陽明」、
「太陰」皆有之。「陽明」為實與熱,「 太陰」則為虛與寒,以胃腸虛寒,食
物不化,濁氣積滯而為滿,胃中水液上湧 而為吐,吐則食不下,胃有寒飲,亦不思 食,腸中不吸收而為自利。若下 之, 必
使胃腸益形虛寒,水飲愈不能化而為胸下滿。自利者,利更甚,利甚則腸之蠕動更甚而為痛,且因寒之刺激而腹時痛,
故「太陰」不可攻下。蓋「太陰病」之臟結為 胃腸虛寒,消化機能衰弱,治當溫化 ,不宜攻下,適與「陽明病」相反。
山田正珍氏曰:「三陰諸證,多屬平素虛弱之人所病,故傳變早而兼併速。 ( 中略)
『太陰』者,謂『少陰』之邪轉入於

三○三
裏者也。寒邪在裏,則藏府失職,以是腹 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也 。吐也者,有物由胃中反出也。 食不 下
者,胃脘不肯容受也。時腹自痛者,謂有時腹自痛也。時者何?因得寒而痛,得暖則止也。自者何?以內無燥矢也。蓋『陽
《永諸藏書》

明』之腹滿痛,由於內有燥矢,故非得寒而發,亦非得暖而止,此可見兩者之不同也。苟不下, 『時自』二字後亦有論曰:
腹瀉時痛者,屬『太陰』也,其義益可明矣。若下之也者,謂粗工一見腹痛,即以為『陽明』之滿痛,遽妄攻下之之意也。
殊不知此滿痛,因屬虛寒所致,與『陽明實熱證』大有攻救之別。必致胸下結,胸下結者,以裏虛益甚,而心氣為之
鬱結故也。前第一百四十四條曰:病發於陰而反下之, 因 而 作 『 痞 』
,即此之謂也。」
湯本氏曰:
「此腹滿雖與『陽明』之腹滿相似,然與彼之屬陽實證者異。以此為陰而虛者,故惟腹壁膨滿攣急,而內部
則仍空虛無物,按之無抵抗且無熱者也。 又吐食不下者,雖似『少陽柴胡湯』之證 ,然與彼之由於陽熱者異,蓋為 胃肌 衰
弱之結果,停水而後致也。自利益甚,不僅亦因腸肌之痿弱,以致停水。下之必胸下痞者,以此等虛滿,若誤為『陽明』
之實滿而瀉下之,必致心下痞之意,此乃戒誤下之辭也。」
二百八十八條:
「太陰中風」
,四肢煩疼,脈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本條言「太陰中風」欲愈之脈候。
解曰:陰病原為虛寒溼不化,復中風邪, 成為風溼。風為陽邪,行於四肢,所 謂風淫末疾,而為四肢煩疼。如 脈輕按
則微,重按則澀而脈形長者,則為風溼俱去之候,為欲愈也。
煩疼,則疼之甚,反側安置極不舒適,難於形容之詞也。風有數義:一謂病之起於急暴者,如「中風」 、急驚風、纏喉
風、馬脾風等。一謂神經性之疼痛或搐搦 ,如頭風、痛風、風溼痛、慢驚風、雞爪 風等。一謂細菌性之傳染病,如 傷風 、
破傷風、厲風、鵝掌風等。一謂感冒發熱有汗者,如本論之「三陽中風」。本條之「中風」即作「三陽中風」之風解,實際
則指神經性之疼痛。凡是神徑性疼痛之風溼病,每多起於四肢,以四肢為活動關節,神經易受摩擦,易於產生炎性滲出物,
故痛風必起於四肢。
脈陽微,為不浮,風氣去之候也。陰澀,為不濡,溼氣去之候也。陽微陰澀,不得作血虛氣滯觀,以其脈雖澀猶長也。
長為氣治,即血和之候,故澀脈為溼邪已去。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法

二百八十九條:
「太陰病」
,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本條言「太陰病」解之時間。

三○四
解曰:「太陰病」將解之時,每在亥時至丑時上。
柯韻伯曰:
「夜半後而陰隆為重陰。」又曰:
「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脾為陰中之至陰,故主亥子丑時。」
二百九十條:
「太陰病」
,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本條為「太陰中風」之治法。
解曰:「太陰病中風」
,四肢煩疼而 脈浮者,可發汗,以「桂枝湯」治之為宜。
「太陰病」為腹滿而嘔,食不下,自利, 宜「理中湯」輩,不宜發汗。本條雖 有脈浮,亦不能憑之與發汗劑。 但下文
明白指用「桂枝湯」
,由湯以推測,當屬上條之「太陰中風症」 ,為發熱頭痛,四肢煩疼,無腹滿而嘔、食不下、自利諸症。
無腹滿而嘔、食不下、自利之「太陰」主 證,祇有四肢煩疼,何以稱為「太陰病」 ?曰:
《方書》稱脾為「太陰」,稱
脾之領域曰:「脾主肌肉」,
「脾主四肢」,
「脾主運化」,則腹部與腸胃與四肢部皆其領域。腹主裏,四肢主外。彼腹痛而嘔
與自利,
「太陰」之裏病也。四肢煩疼與身重,「太陰」之外證也。外證脈浮而發熱肢疼,因曰「太陰中風」 ,古人之立意,
大概如此。
本條之舌證:舌苔當為白膩或薄白。
本條之針法:
大椎Τ、風門Τ、肩Τ、曲池Τ、外關Τ、合谷Τ、經渠Τ、風市Τ、陽陵Τ、崑崙Τ、內庭Τ、行間Τ。輕症祇
取大椎、外關、合谷、崑崙等四穴。
以上諸穴直接疏通四肢氣血,以解煩 疼,退熱發汗已寓其中矣。
二百九十一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
,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本條言自利不渴,宜用溫劑治法。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解曰:自下利而不渴者,為腸中有寒溼,失去吸收機能也。寒則自利,溼則不渴,此屬「太陰病」
。以其臟有寒故也。
臟指胃腸,胃腸有寒,當溫化,宜服「四逆」、
「理中」諸湯。
成無己曰:
「自利而渴者,屬『少陰』
,為寒在下焦;自利不渴著,屬『太陰』
,為寒在中焦。與『四逆』等湯,以溫其
臟。」
二百九十二條:「傷寒」
,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太陰」當身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

三○五
日,雖暴煩,下利日十數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本條言「太陰」轉屬「陽明」
,能 自 利 者 則 愈 。
《永諸藏書》

解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浮為「太陽」表證,緩為「太陰」溼證,浮而緩為「太陽」表邪轉入「太陰」
之候,故曰「繫在『太陰』」。熱與溼交合,當薰發成黃,故曰「『太陰』當身發黃」。若小便利者,則溼從小便去,不能發
黃。至七八日,熱鬱於中,雖見暴煩,其 下利日十數行,則熱邪從便下泄,熱清必 利自止,此以脾家正氣充實,能 驅病 毒
外出,腸中腐穢當去故也。
二百九十三條:本「太陽病」
,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 「桂枝加
「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
大黃湯」主之。
本條言「太陽」誤下轉屬「太陰」之治法。
解曰:本「太陽病」,無下法之理,醫反下之,傷及無辜,因而腹部受下劑之刺激而失去溫化作用,致腹滿,寒主攣急
而時作腹痛。腹滿時痛屬「太陰證」,故曰「屬太陰也」
。「太陽」表邪未解,主「桂枝湯」
,腹攣急作痛,主「芍藥甘草湯」,
故與「桂枝加芍藥湯」主之。若腹部兼有積滯,受下劑 之攻動而大實痛者,則「桂枝加大黃湯」治之。
本條分二節:「桂枝加芍藥湯」屬「太陽太陰證」,
「桂枝加大黃湯」屬「太陽陽明證」,其列入「太陰」者,有腹滿時
痛一證為「太陰證」也。
東洞翁曰:
「腹滿時痛者,即拘急而痛也,因直腹筋之攣急過甚,且形腹壁膨滿也。大實痛者,不獨直腹筋之攣急而已,
並為腸內蓄有病毒也。」
成無己曰:
「表邪未罷,醫下之,邪因乘虛傳入『太陰』。裏氣不和,故腹滿時痛,與『桂枝湯』以解表,加『芍藥』
以和裏。」
喻嘉言曰:
「大實大滿,宜從急下,然陽分之邪初陷『太陰』
,未可峻攻,但於『桂枝湯』中少加『大黃』
,七表三裏,
以分投其邪,與『大柴胡湯』同其義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上節脈當浮弦,舌當白苔 ;下節脈當浮大或浮遲,舌當白厚或淡黃厚。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法

本條之針法:
上節取:合谷Τ、外關Τ、天樞Τ、氣海Τ、足三里Τ。

三○六
下節加:支溝Τ、承山Τ。
桂枝加芍藥湯方:
桂枝
桂 枝三
三兩兩,
,芍芍藥
藥六六兩
兩,,甘
甘草草二
二兩兩(
(炙炙)

,,生生薑薑三三兩兩(
(切切)

,,大
大棗棗十
十二二枚
枚((擘
擘))
右五
右 五味
味,,以
以水水七
七升升,
,煮煮取
取三三升
升,,去
去滓滓,
,分分溫溫三三服服。。
本方之主證:為腹滿時痛而有「太陽」表證者。
《方輿輗》曰:
「『桂枝加芍藥湯』
,此其人宿有癥癖痼瘕,兼有痢疾而引起固有之毒,而因之腹痛者,主用之劑也。假
令因宿食而腹痛,吐瀉已後腹尚痛不止者 ,此由於固有之毒,蓋『桂枝加芍藥湯』 者用於痢毒不甚強,祇感痛甚, 或痢 毒
既解而痛不止之類,皆因其固有之毒也。有固有之毒之人,其腹拘攣或有塊者,又毒為劇痛不止者,『桂枝加芍藥大黃湯』
主之。」
桂枝加大黃湯方:
桂枝
桂 枝三
三兩兩,
,芍芍藥
藥三三兩
兩((舊
舊本本作
作六六兩
兩誤誤)

,,甘甘草草二二兩兩((炙炙))
,生
, 生薑
薑三三兩
兩,,大
大棗棗十
十二二枚
枚((擘
擘))
,大
, 大黃
黃一一兩
兩。。
右六
右 六味
味,,以
以水水七
七升升煮
煮取取三
三升升,
,去去滓
滓,,溫
溫服服一一升升,,日日三三服服。

本方之主證:為「桂枝加芍藥湯」兼有停滯腸中者。
《方輿輗》曰:
「此方痢疾初起有表證腹痛而裏急後重不甚者用之。此表證比『葛根湯』等為輕。又有痢疾初起,則用
『桂枝湯』等,而腹痛少強者,適用此方。亦有用於痢 中為調理者,其痛劇時,先用以和痛而制之也。」
二百九十四條: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
、「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本條言「太陰病」脈弱者,應用「大黃」
、「芍藥」者宜減用之誡。
解曰:
「太陰」為病,原為腹滿、自利。其脈弱者,為「太陰」虛寒,正氣不足之候。其人續自便利,即「太陰」虛寒,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消化力弱,續作自利。簡言之,為平素易便溏泄之人,設其病當用「大黃」、
「芍藥」者,宜減少其分量,蓋以其人胃氣素
弱,易於攻動其便也。
本條承上條之意而設,
「太陰病」本屬虛寒證,宜溫補,不宜攻破,上條因用「大黃」
、「芍藥」恐人以此濫用,故提出
脈弱者宜少用之,其立證處方之嚴乃 如此,學者於此等處當深誌之。
程郊倩曰:「前條之行『大黃』、
『芍藥』者,以其為『太陽證』誤下之病,自有浮脈驗之,非『太陰』為病也。若『太

三○七
陰』為病,則脈不浮而弱矣。縱有腹滿、 大實痛等證,其來路自是不同,中虛氣寒 ,必無陽結之慮,目前雖不便利 ,續 自
便利,只好靜以俟之,『大黃』
、『芍藥』之宜行者且減之,況其不宜行者乎!誠恐胃陽傷動,則洞泄不止,而心下痞之證
《永諸藏書》

成矣。雖復從事於溫,所失良多矣。胃氣弱對脈弱言。易動對續自便利言。『太陰』者,至陰也,全憑鼓動為之生化,胃陽
不衰,脾陰自無邪入,故從『太陰』為便,指出胃氣弱來。」
辨太
辨 陰病
太陰 脈證
病脈 并治
證并 法︵
治法 小結
︵小 ︶
結︶
太陰病之提綱為腹痛而嘔,食不下,若下之,必胸下滿、自利益甚。這一系列之症狀都屬消化系胃腸機能病。嘔吐
是一種比較繁複之反射動作,這一動作要 包括胃,食道、腹壁及膈等幾方面活動之 配合,有時還要十二指腸上部幫 助。 就
是胃或消化管之其他部分,如咽、食道、 十二指腸等部分,受到刺激時,傳入神經 即速報告中樞神經,於是傳出神 經即 引
起膈和腹壁之猛烈收縮,胃之幽門緊閉, 賁門鬆弛,於是胃內容物被擠迫而出口腔 。有時十二指腸發生逆蠕動,把 腸內 物
倒退於胃。這一反射動作之主持為嘔吐中 樞,譬如食物過飽,煙酒和藥物之刺激, 都能引起嘔吐,亦是一種自衛之 生理 機
能。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法(小結)

如果照《內經》上說「太陰」經脈所過之處,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陽
明」之脈、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所以說脾與胃相為表裏。考其病態表現, 「陽明」之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屬
於陽性者;「太陰」之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怏然如衰,身體皆重,屬於陰性者。所以仲師將胃腸消化管等之病,分成陽
性與陰性。核之現代科學,管理內臟之神 經為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互相拮抗 以調節之。因此,調節失卻平衡 即有 病
態表現。

三○八
因此,
「太陰病」之脈證為陰性者多。消化液分泌不足或腸胃蠕動緩慢,影響體溫之產量,往往發生血流量之不足,引
起四肢煩疼,脘腹不舒,或膨滿,大便自 利溏泄。消化液對於消化及吸收有很大作 用,所以膽汁排泄不暢則皮膚發 黃。 胃
腸胰液之分泌不足,食物之消化發生障礙 ,腸壁之吸收因此減少,各部組織之營養 亦隨之而缺乏,腸管內之水分多 從大 便
排出,小便因之減少。中醫說濕阻,即水分不 吸收,神經得不到營養,易患風濕病之疼痛。
醫者錯誤地認為陽性的實證,用攻下藥。所以胸下滿、自利益甚、腹部膨滿、胃氣弱、食不下等一系列之消化障礙
和 消 化 不 良 , 應 該 以 強 壯 興 奮 劑 與 之 。 仲 師之 《 傷 寒 論 》 的 分 類 極 詳 , 為 中 醫 之 證 候 學 的 經 典 。
辨少
辨 陰病
少陰 脈證
病脈 并治
證并 法
治法
一百九十五條: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本條為「少陰病」之提綱。
解曰:「少陰病」之症狀,其脈為微細,而神倦則但欲寐。
按「少陰病」為神經系循環系呈衰弱狀態,
《方書》稱為陽虛。神經系衰弱,則精神不振,倦怠欲寐;循環系衰弱,則
心臟運血無力而為脈微細。此為「少陰」之本證。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少陰」之本證為虛寒,頗多變為熱病者,但為虛熱而非實熱。「所謂陰盛格陽,真寒假熱,或表熱裏寒,或上熱下寒,
此為「少陰」之變病,認證不確,動關生 死。且神經、循環兩系之機能衰弱關乎全 身機構,不若「太陰」虛寒限於 消化 系
一部之胃腸,易於恢復機能,故「少 陰病」多死症,當再三注意焉。
山田正珍 氏 曰 :
「『但』字之下,脫去『惡寒』二字,當補之。何則?『但』也者,示祇此而無他也。觀但頭汗出而餘
無汗,不惡寒但熱,及溫瘧者身無寒但熱 等語可見矣。夫『少陰病』豈得以『但欲 寐』一證盡之?若以『但欲寐』 謂『 少

三○九
陰病』也,則所謂『太陽病』十日以外,脈微細而嗜臥者,亦得名為『少陰病』乎?是有闕文也可知。 『但惡寒』者,所謂
無熱而惡寒者是也。故『麻黃附子細辛湯』條云『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 ;『通脈四逆湯』條云『少陰病,反不惡寒』。
《永諸藏書》

是可見矣。夫無熱而惡寒者,即為『少陰』之本證。凡外邪之中人也,其人屬實熱者,即發為『太陽』 ;屬虛寒者,即發為
『少陰』。雖寒熱不同,然均為外感之初證,故太陽篇辨之云『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此二
『發』字,即示其初證也。今邪從虛寒而化,故其脈微細,但惡寒而欲寐,當與『麻黃附子甘草湯』,而微發汗也。」
張璐玉曰:
「此言『少陰』之總脈總證也。蓋『少陰』屬水,主靜,即便熱邪傳至其經,在先之脈雖浮大,此時亦必變
為沉細,在先之證雖煩熱不寧,此時亦必 變為昏沉嗜臥。但須辨出脈細沉數,口中 燥為熱證;脈沉微細、口中和為 寒證 。
以此明辨,萬無錯誤矣。」
二百九十六條: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
色白者,
「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本條言「少陰病」上熱下寒之證。
解曰:脈微細但欲寐之「少陰病」
,復有欲吐不得吐、心中煩之證者,乃上焦浮有虛熱也。熱則氣逆而欲吐,但胃中空
虛而無所吐出,故欲吐不吐。胸中虛熱擾亂不寧,故為虛煩也。但欲寐,為神經衰弱不振奮, 「少陰病」之本證也。經五六
日復自利而渴者,則下焦有虛寒也。渴則 為上焦有熱,欲飲水自潤也。屬「少陰」 者,以欲寐自利屬「少陰證」也 。虛 故
引水自救者,言上焦陰虛有熱,渴欲引水自救也。若小 便 色 白 者 , 為 下 焦 虛 寒 不 化 也 。
「少 陰病」形悉具者,言「少陰 病 」
本為虛寒,但上焦有熱似不屬「少陰」,今小便色白,則虛寒之證已顯,「少陰」虛寒虛熱之病形悉具矣。小便白者以下,
言小便色白之理,以下焦陽虛而有寒 ,寒則不能化水,故令色白也。
本條之證狀欲吐不吐、心煩而渴,為上焦 有虛熱。自利、小便白,為下焦有虛 寒。成為上熱下寒之陰陽兩虛證 狀。不
能制水,言腎陽虛而不化也。小便白,言小便清白無黃色也。
程郊倩曰:
「煩證不盡屬『少陰』,故指出但欲寐來。渴證不盡屬『少陰』,故指出小便白來。結以下焦虛有寒,教人上
病治在下也。蓋上虛而無陰以濟,總由下虛而無陽以溫 也,二『虛』字皆由『寒』字得來。」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二百九十七條: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腸也。此屬「少陰」
,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本條言「少陰」汗出、亡陽,則為咽痛、吐、利。

三一○
解曰:病人脈陰陽俱緊者,寒邪束縛之候也。寒邪束縛,不當有汗,反汗出者,則為亡陽。亡陽則陽虛,為「少陰病」
之本證也,故曰此屬「少陰」。「少陰」汗出過多,則咽喉之黏膜乾燥而為咽痛(咽喉為「少陰」之領域)
。陽虛則「少 陰 」
之虛寒愈甚,故復吐、利也。
「少陰病」本為整個機能衰弱,陽虛者則 寒愈甚,下寒者則上愈熱,故咽痛為 上熱,而中下焦之虛寒乃更甚而 為吐、
利。吐、利愈甚,則咽痛亦愈甚,此際應 亟用溫藥,
《 方書》所謂引火歸源之法。 雖然咽痛實熱者居多,
「 少 陰」咽痛則為
虛熱。實熱咽痛,宜清宜瀉,亦有宜散者 ;虛熱咽痛則反是,宜溫宜降,誤用則變 證立見。其分別點,則在痛而不 腫, 腫
而不紅,脈則虛數無力或微細,舌則潤而不燥,紅而不 絳。初學無經驗,每作實熱治,誤矣。
成無己曰:「脈陰陽俱緊,為『少陰傷寒』
,法當無汗,反汗出者,陽虛不固也,故曰亡陽,以無陽陰獨,是屬『少陰』。
《內經》云:『邪客「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內 食,
「少陰」客甚,是當咽痛而復吐、利。』」
周禹載曰:
「脈至陰陽俱緊,陰虛極矣。寒邪入裏,豈能有汗?乃反汗出者,則是真陽素虧,無陽以固其外,遂至腠理
疏泄,不發熱而汗自出也。聖人特垂訓曰『此屬「少陰」』,正用『四逆』急溫之時,庶幾真陽驟回,裏證不作。否則陰邪
上逆,則為咽痛,為吐;陰寒下注,而復為利 。種種危候,不一而足也。」
二百九十八條:
「少陰病」
,欬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本條言「少陰」火劫發汗,必譫語、小便難。
解曰:
「少陰病」裏氣虛寒,水飲不化,飲邪上逆犯肺則為欬,下趨則為利,欬而下利,即「少陰病」之證也。如發譫
語者,被醫用火氣劫汗,重傷陰液,神經 失養,火毒犯腦所致也。劫奪陰液以為汗 ,則小便亦必難,所謂強責「少 陰」 汗
也。
「少陰病」原為陰陽兩虛之症,陰虛為津 液不足,陽虛為體溫不及。汗可亡陽 如上條,亦能傷陰為譫語、為小 便難,
以火劫汗,則更甚矣,故「少陰」以汗為禁。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譫語為「陽明」實證,屬熱毒犯腦。 此則屬「少陰」虛證,為火毒傷陰。
唐容川曰:
「欬而兼下利,惟寒水乃有此證。寒水之症,自無譫語,而今忽有譫語者,被火氣劫發其汗,心神飛楚,無
所依歸,故發譫妄之語也。汗出則膀胱之 水外泄,故小便難,是小便之難本非熱證 ,而譫語亦非熱證,皆劫汗,神 飛越 之
所致,勿誤認為『陽明』熱證之譫語也。」
《金鑑》曰:「『少陰』屬腎,主水者也。 『少陰』受邪,不能主水,上攻則欬,下攻則利。邪從寒化, 『真武湯證』也;

三一一
邪從熱化,
『豬 苓 湯 證 』 也 。 今 被 火 氣 劫 汗 , 則 從 熱 化 而 轉 屬 於 胃 , 故 發 譫 語 ; 津 液 內 竭 , 故 小 便 難 。 是 皆 由 強 發 『 少 陰 』
之汗故也。欲救其陰, 『白虎』 、『豬苓』二湯,擇而用之可耳。」
《永諸藏書》

二百九十九條:
「少陰病」
,脈細沉數,病為在裏,不可發汗。
本條言「少陰病」脈細沉數者不可發汗。
解曰:
「少陰病」,脈本微細,以心臟衰弱無噴射力也。今脈細沉而數,為心臟衰弱至將脫之候,以心機能已無力噴射,
血行不能達於遠處,所以脈見細沉。其兼 數者,心臟欲盡最後之努力,增加搏動維 持血運也。故其病屬內臟之虛弱 ,不 可
發汗。
「少陰病」之脈數,俱為心臟衰弱之候, 衰弱愈甚,其數亦愈甚,若以脈數為 熱,而汗之清之,立見虛脫而死 。初學
無經驗,能不審慎?其辨別處,在數之有力無力,有根無根。「少陰」脈數悉無力,重按則虛,且無倫次,所謂虛數,無根
之數是也。
薛慎菴曰:
「人知數為熱,不知沉細中見數為寒甚,真陰寒證,脈常有一息七八至者,但按之無力而散耳,宜深察也。」
三百條:
「少陰病」
,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
本條言「少陰病」不可發汗,亦不可下。
解曰:「少陰病」,其脈微,原為陽虛,心臟無力,不可發汗,發汗則體溫益低,所謂亡陽故也。陽已虛,言其陽氣虛
也。尺脈弱濇者,尺主下焦,弱主氣不足,濇 主陰不足。下焦陰氣不足,不可下也 , 且 陽 已 虛 者 , 復 不 可 下 也 。
「少陰病」,陰 陽 兩 虛 , 祇 有 溫 補 之 法 , 無 汗 、 下 之 理 。 但 少 陰 篇 中 有 「 麻 」
、「附」
、「細辛」之汗劑,亦有「大承氣」
之下劑,此非「少陰」本證,為其兼證,非汗非下不能解也。
方中行曰:
「微者氣不充,故曰無陽。無陽則化不行,故汗不可發也。尺以候陰。弱濇者,陰血不足也,故謂復不可汗。
蓋『少陰』藏寒,其官作強,有出無入,有虛 無實,有補無瀉,所以汗下皆不可行 ,而反覆叮嚀,以示禁止如此。」
周禹載曰:「『少陰』本無發汗之理,今禁發汗者,恐人用『麻黃』、
『附子』、
『 細辛』之屬也。況其脈既微,則 陽虛已
著,即不用表藥,尚有真陽外越之虞,況 可汗之而傷其陽乎?夫陽虛者陰必弱,縱 使邪轉『陽明』之府,勢所必下 者, 亦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不可下之而傷其陰也。然則不可汗者用『四逆加人參湯』,不可下者用『蜜煎導』,不知有合治法否?」
三百零一條: ,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胸暴煩,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
「少陰病」

三一二
本條言「少陰」自利轉屬陽證則自愈。
解曰「少陰病」
,脈微細者見脈緊,乃陽虛而有寒邪縛束也。至七八日而自下利,為正邪潰決之候,其為躁擾肢冷,則
屬正氣不支之自下利。若為胸中暴煩,手 足反溫者,則屬正氣恢復,病邪崩潰之候 。正氣恢復,則陰證轉陽,寒證 轉熱 ,
所以暴煩而手足溫。寒去則脈緊亦去,病將解矣,故曰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故雖煩與下利,為陰證轉陽,必得自愈也。
陰證轉陽,寒證轉熱,為正氣恢復,能起扺抗作用之候,病有轉機之謂。三陰病皆屬虛寒,亦即正氣衰弱,無陰無陽,
故無煩熱、手足溫諸證。如見煩熱,尤其為手足溫一症,知其心臟氣力已強,能運血至於末端也。是虛者轉實,實者轉熱,
生機勃發,所謂陰出之陽則生矣。本條原為「少陰陽虛證」,兼以脈緊,不啻雪上加霜,陰寒愈甚,經七八日之過程,正氣
忽然恢復,陰證猝轉陽證,所以有暴煩發 生。其最重要一點,即在手足反溫,知其 陽氣已回,病必自愈。如暴煩而 手足 不
溫,乃為心臟將絕,作最後之掙扎現 象,救猶不及,安能望其自愈?
本條原文為「脈暴微」
,亦可解,陳本改為「胸暴煩」,與下文之雖煩作呼應,義較清晰。
成無己曰:
「『少陰病』
,脈緊者,寒甚也。至七八日傳經盡,欲解之時,自下利,脈暴微者,寒氣得泄也。若陰寒甚,
正氣虛而泄者,則手足厥而脈緊不去。今 手足反溫,脈緊反去,知陽氣復,寒氣去 ,故為欲解。下利、煩躁者逆。 此正 勝
邪微,雖煩、下利,必自止。」
三百零二條:
「少陰病」
,下利,惡寒而踡臥,若利自止,手足溫者,可治。
本條言「少陰」,下利,手足溫者可治。
解曰:
「 少陰病」
,虛寒、下利,較脈微細、但欲寐為更重,其陽氣之虛可知矣。惡寒而踡臥,其陽氣之虛與畏寒之甚,
更可知矣。若利能自止而手足溫者,則陽氣已復,為可治。
本條所言之可治,猶在手足溫一點。利自 止,不能必其可治。胃腸生機已絕, 其利亦止。是必利止、手足溫者 ,乃為
陽回正復,方可謂其得治。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沈明宗曰 :
「手足溫者,乃真陽未離,急用『白通』、
『 四逆』之類,溫經散寒,則邪退而真陽復矣,故曰可治也。」
三百零三條:
「少陰病」
,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本條言「少陰」發煩熱者可治。
解曰:
「少陰病」,惡寒而踡,陽虛極也。時自煩者,其人胸中陽氣動也,即體溫中樞機能將起作用也。欲去衣被者,
熱欲外達也。此為陽氣有回復之機,故曰可治。

三一三
喻嘉言曰 :
「 自 煩 欲 去 衣 被 , 真 陽 擾 亂不寧,無大汗出,陽尚未亡,故可治。」
三百零四條:
「少陰中風」
,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永諸藏書》

本條言「少陰病中風」欲愈之脈。
解曰:「少陰中風」,為脈微、欲寐、惡寒而發熱也。其脈陽微,為「少陰病」之本脈。陰浮為足部之脈浮,主裏氣尚
足,欲向外透發之候,故謂為欲愈。
陰浮都謂尺浮,亦合,尺亦主裏。總之, 陽微為血不充於外,正氣不能達於表 層之候;陰浮為血液尚充,有欲 出達外
之候。
成無己曰:
「『少陰中風』
,陽脈當浮,而陽脈微者,表邪緩也;陰脈當沉,而陰脈浮者,裏氣和也。陽中有陰,陰中有
陽,陰陽調和,故為欲愈。」
三百零五條:
「少陰病」
,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本條言「少陰病」欲愈之時間。
解曰:「少陰病」,欲解之時,每在子至寅時之間。
成無己曰 :
「陽生於子,子為一陽,丑為二陽,寅為三 陽。
『少陰』解於此者,陰得陽則解也。」
三百零六條:
「少陰病」
,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本條言「少陰」,吐、利、發熱者生。
解曰:
「 少陰病」
,內為虛寒,腸胃機能失去溫化力量,而為上吐下利,其人手足不逆冷者,陽氣未至十分衰弱也。
「少
陰病」
,有陽則生,反發熱者,則正氣已起抗拒作用,驅陰寒外出,更不死矣。如吐,利而脈不至者,為陰寒過甚,四肢之
脈管閉塞,故灸「少陰」七壯,以通其脈。
灸「少陰」七壯,有云灸「太谿」,應加灸「氣海」為是。
成無己曰:「經曰:
『「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吐、利、手足不厥冷者,則陽氣不衰,雖反發熱不死。
脈不至者,吐、利暴虛也,灸『少陰』七壯以通其脈。」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程郊倩曰:
「『少陰病』
,吐而且利,裏陰勝矣。以胃陽不衰,故手足不逆冷。夫手足逆冷之發熱,為腎陽外脫;手足不
逆冷之發熱,為衛陽外恃。前不發熱,今 反發熱,自非死候。人多以其脈之不至而 委棄之,失仁人之心與術矣。不 知脈 之

三一四
不至,由吐、利而陰陽不相接續,非脈絕 之此。灸『少陰』七壯,治從急也。嗣是 而用藥,自當從於溫,苟不如此 而妄 攻
其熱,則必死。」
三百零七條:
「少陰病」
,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若熱在膀胱,必便膿血也。
本條言熱在膀胱,必便膿血。
解曰:「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為正氣已盛,陰寒化熱。若其熱在膀胱,則膀胱因熱過甚而發炎,細血
管破裂而流膿血。
古人以腎為「少陰」
,為相火之源,脈微細,但欲寐,謂腎陽衰弱,或相火不足,或命門火衰,總以大劑溫腎壯火。大
致八九日中,腎與膀胱被藥物刺激而發炎 ,蓄之既久,遂一身盡熱,化膿破血。如 外瘍之成膿以前,往往發生高熱 ,膿 血
外泄,熱即自解。
三百零八條: ,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為
「少陰病」
難治。
本條言「少陰病」頭部五官出血為難治。
解曰:「少陰病」為陰陽兩虛之證。體溫不足為陽虛,故四肢厥冷;陰液不足為陰虛,故無汗。醫者見厥冷無汗,認為
表證,而強發其汗,陰液不足,無化汗資 源,勢必動其經血,強使血管擴張,管壁 薄者即破裂出血,但不知從何道 而出 ,
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下厥指手足厥冷,上竭指口鼻出血。厥冷宜溫,出血宜清;溫則礙上,清則礙下,
治此失彼,是為難治。
程郊倩曰:
「『少陰病』
,但厥,無汗,陽微、陰盛可知,只從『少陰』例治之可耳。奈何強發之犯所禁乎?夫汗釀於營
分之血,陽氣盛方能釀,故陰經無汗,總 因陽微。乃強發之,汗疲於供,自是逼及 未曾釀之營血以苦應,下厥上竭 ,生 氣
之源索然矣。難治者,下厥非溫不可,而上竭 則不能用溫,故為逆中之逆耳。」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三百零九條:
「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本條言「少陰」下利、手足冷者,不治。
解曰:
「少陰病」本屬陽虛,惡寒身踡,其陽氣之衰微可知。復加下利,其脾胃之氣漸竭可知。所望者,其胃氣不絕也,
能如三百零二條,「得利止,手足溫」
,陽 氣 來 復 , 可 冀 不 死 。 若 手 足 逆 冷 , 則 其 陽 已 無 自 復 之 能 , 病 必 不 治 矣 。

三一五
手足逆冷,其肢冷由指端向上,冷至腕髁 ,冷至肘膝,逐向上逆而冷也。過肘 膝即不治。以指端距心臟最遠, 且為動
脈支之末梢,心臟衰弱,噴射力由大漸微 ,血不及指端則指冷,繼不及掌蹠,則掌 蹠冷。噴力愈微,血行愈近,而 腕髁 ,
而肘膝,由下逆上,冷亦由下而上,故曰逆冷。
《永諸藏書》

三百十條:
「少陰病」
,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本條亦言「少陰」之死證。
解曰:
「少陰病」
,內臟虛寒,上吐下利,正氣不支,躁煩不寧,津液涸竭,四肢逆冷,血行將絕,氣敗,液涸,血停,
如何不死?
躁煩如三百零三條,欲去衣被,為陽氣復 ,故不死。躁煩、四逆,為陽不復, 故死。一生一死,即繫於陽氣之 復與不
復。
方中行曰 :
「 陰 寒 , 吐 、 利 而 至 於 躁 煩 , 津 液 內亡而成枯竭也。加之四肢厥逆,脾土敗絕也。」
張璐玉曰 :
「此與『吳茱萸湯』條不殊。何彼可治而此 不可治耶?必是已用溫中不愈,轉加躁煩,故主死耳。」
三百十一條:
「少陰病」
,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本條亦言「少陰」之死證。
解曰:脈微細、但欲寐、下利之「少陰病」,其下利自止,而頭眩時時作眩冒者,此為正氣不復,心臟已無力輸血上達
於腦,腦部發生貧血也。其下利自止,乃 腸胃之津液已竭,利無可利,所謂胃氣已 竭,正氣已散,欲作虛脫之候也 ,故 無
法可救而死。
如三百零二條「利止,手足溫」
,乃為佳象。利止而手足不溫,時作眩冒,乃為死候。臨床無經驗,見利止而認為轉機,
認為樂觀,受其蔽矣,安知不旋踵而去也。
方中行曰:
「頭眩,俗謂昏暈是也。諸陽在頭。然則下利止而頭眩者,津液內亡,而陰已虛竭,陽無依附,浮越於外而
神氣散亂,故時時自冒也,死可知矣。」
喻嘉言曰:
「下利既止,其人自可得生,乃頭眩時時自冒者,復為危候。蓋人身陰陽相為依附者也,陰亡於下,則諸陽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之上聚於頭者紛然而動,所以頭眩時時自冒, 陽脫於上而主死也。可見陽回、利止 ,則生;陽盡、利止,則死矣。


三百十二條:
「少陰病」
,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三一六
本條言「少陰病」見不煩而躁者,死。
解曰:
「 少陰病」
,四逆,冷至肘膝也。惡寒而身踡,陽虛至極也。脈不至,心臟將停也。不煩而躁,心胸中已無陽氣,
大腦知覺神經漸失作用,僅餘小腸中之運動神經尚呈將 絕之虛性反射不安,其死則在轉瞬之間。
古人以煩屬陽,躁屬陰,每曰陽煩陰躁。煩為胸中煩熱,反覆不寧,屬知覺神經不安之候,不顯於外。躁則揚手擲足,
上下不安,屬運動神經不寧之候。不論三 陽三陰症,見躁者,無不死。雖曰有陰無 陽,蓋亦神經垂絕時之虛性反射 作用 ,
如燈光油盡將滅之忽明,轉瞬即滅也。
三百十三條:
「少陰病」
,六七日,
「息高」者,死。
本條言「少陰病」呼吸短促之死證。
解曰:
「少陰病」,經六七日,呼吸短促,肺氣已失其自然翕張振闔之力,非竭其全力不能將空氣吸入,於是呼吸激動
喉間痰而有聲,名曰「息高」
。「息高」者,死。
一呼一吸,謂之一息。「息高」,呼吸之音高也。平人呼吸無聲息。有聲息者,喉間有痰激動為聲也。其證有虛實,實
者為風寒外束,肺氣不宣,聲如水鳴,如曳鋸 ;虛者為陽虛無化力,液聚為痰,阻 於氣道,聲則轆轆,垂死之候也。
方中行曰 :
「 息 , 呼 吸 氣 也 。 歎 聲 曰 息 , 言 歎 息 之 聲 高 至散漫,無接續生息之意,蓋陽氣欲絕,故其聲息如此。」
三百十四條: ,脈微細而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少陰病」
本條亦言「少陰病」之死證。
解曰:
「少陰病」,脈微細而沉,心臟衰弱之候也,亦陽虛之徵也。但欲臥,神經亦呈衰弱不振之狀也,即神倦氣疲之
象也。汗出而不煩,為氣脫亡陽之兆也。 自欲吐,胃氣作虛逆也。至五六日,自利 ,中下焦之氣亦不固而脫也。復 煩躁 ,
陰液亦告竭也。不得臥寐者,即三百十二條之所謂躁也 。躁擾不寧,即不得臥寐。陰陽上下皆脫,安得不死。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方中行曰:「脈微沉細,但欲臥,
『少陰』之本病也。汗出而不作煩熱,無陽也。欲吐,經中之邪不退也。自利,藏病
進也。更復煩躁不得臥寐者,陽欲絕而擾亂不寧也。」
程郊倩曰:「今時論治者,不至於惡寒、踡臥、四肢逆冷等證疊見,則不敢溫。嗟呼!證已到此,溫之何及?況諸證有
至死不一見者,則盍於本論中之要旨,一 一申詳之。
『少陰病』脈必沉而微細,論中首揭此,蓋已示人以可溫之脈矣。『少
陰病』但欲臥,論中又已示人以可溫之證 矣。汗出在陽經不可溫,在『少陰』宜急 溫,論中又切示人以亡陽之故矣 。況 復

三一七
有不煩、自欲吐,陰邪上逆之證,則『真武』、『四逆』誠不啻三年之艾矣。不此綢繆,延至五六日,在經之邪遂爾入藏。
前欲吐,今且利矣;前不煩,今煩且躁矣 ;前欲臥,今不得臥矣。陽虛已脫,陰盛 可知。其人死矣,醫者尚不知為 何病 ,
或曰『陽證見陰脈宜死』,或曰『陰陽兩感不治』
,或又曰『此傳經熱邪,前此失下,而成不治之壞病』。倘有一人語之以『少
《永諸藏書》

陰失溫』,必且鬨然曰『其人不手足厥冷,不惡寒踡臥,而且煩躁如是,不得臥如是,仍陰證之有?子妄矣!』噫嘻!吾見
其人矣,吾聞其語矣。因悟仲景一片婆心,歷歷諸死證,蓋不啻與尸以諫也。」
三百十五條:
「少陰病」
,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
「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本條言「少陰傷寒」之治法。
解曰:「少陰病」始得之,言病初起也。反發熱者,
「少陰病」為陽虛,正氣弱,不應有發熱而發熱者,故曰「反」也。
脈沉者,「少陰」裏寒之脈也。此陽虛者,外感「傷寒」之證也,以「麻黃附子細辛湯」發表溫裏兩治之,亦即「少陰病」
之正方也。
「傷寒」初盛,正氣未弱,即起抵抗作用,而發熱、惡寒、脈浮者,謂「太陽病」。正氣已虛,不能起而抵抗,但惡寒、
不發熱者,謂「少陰病」,即此條是也。此條有發熱,故曰「反」
。但雖發熱,其脈不浮,正氣仍不能鼓動血行向外以抗拒,
終必成為「少陰證」也。用「附子」強心生溫壯陽氣,「麻黃」發汗驅外寒,「細辛」溫經止頭痛。本證為外感「傷寒」,文
中雖未及無汗、頭痛、惡寒,但「傷寒」必有頭痛、發熱、無汗、惡寒,方中用「麻黃」 、「細辛」可知也。
「少陰」不可發
汗,此用「麻黃」、
「細辛」發汗者,不犯禁耶?曰:此為「少陰」外感寒邪,非「少陰」陽虛不支之自病,外感「傷寒」
非兼解表不可也,特不可單純發表耳。何 以不用「麻黃湯」加「附子」或「桂枝湯 」加「附子」?曰:此無喘,不 用「 杏
仁」
;無自汗,不用「桂枝」也。且「麻」 、
「桂」二方之脈,為浮,為浮緊,氣血不弱,皆充於表層。此脈沉,為氣血弱,
未達於表層,無須「桂」、
「 芍」之和營衛藥也。
程知曰:
「三陰表法與三陽不同,三陰必微溫經之藥為表,而「少陰」尤為緊關,故用散邪溫經之劑,俾外邪之深入者
可出,而內陽亦不因之外越也。」
程郊倩曰:
「一起病便發熱,兼以陰經無汗,世醫計日按證,類能恣意於『麻黃』 ,而所忌在『附子』 。不知脈沉者,由
其人腎經素寒,雖表中陽邪,而裏陽不能協應,故沉而不能浮也。沉屬『少陰』,不可發汗,而始得即發熱,屬『太陽』,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又不得不發汗,須以『附子』溫經助陽,托住 其裏,使其陽不至隨汗而升,其『麻 黃 』 始 可 合 『 細 辛 』 用 耳 。 」
本條之舌證:舌當質淡,苔薄白。
本條之針法:

三一八
關元Τ、合谷Τ、經渠Τ。
麻黃附子細辛湯方:
麻黃
麻 黃二
二兩兩(
(去去節
節))
,,細細辛辛二二兩兩,,附附子子一一枚枚((炮炮,,去去皮皮,,破破八八片片))


右三
右 三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先先煮煮麻麻黃黃,,減減二二升升,,去去上上沫沫,,納納諸諸藥藥,,煮煮取
取三三升
升,,去
去滓滓,
,溫溫服
服一一升
升,,日
日三三服
服。。
本方之主證:
《醫貫》本方條曰:「有頭痛連腦者,此係『少陰傷寒』,宜本方,不可不知。」
《醫經會解》本方條曰:
「若『少陰證』脈沉、但欲寐,始得之,發熱、肢厥、無汗者,為表病裏和,當用此方以緩汗
之。」
《張氏醫通》曰:「暴啞聲不出,咽痛異常,卒然而起,或欲咳而不能咳,或有痰,或清痰上溢,脈多弦緊,或數疾無
倫,是大寒犯腎也,『麻 黃 附 子 細 辛 湯 』 溫 之 。 」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解『少陰』之表熱。一老人咳嗽吐痰,午後背脊洒浙惡寒,後微似發汗不止,
一醫以為陽虛之惡寒,與『醫王湯』(即補中益氣湯),無效,服此方五帖而愈。」
《方輿輗》曰:「余壯年時,四條街越後屋利兵衛男,年甫五歲,病痘初發,與『葛根加大黃湯』,自第三日放點,至
四日而痘皆沒,但欲寐,絕飲食,脈沉熱 除,宛然『少陰病』狀也。因勸轉就他醫 ,病家不聽,強請治之,為再往 細診 ,
沉脈之中,猶覺神存,乃作『麻黃附子細 辛湯』使服之。翌日,痘再透發,脈復, 氣力稍振,是起脹貫膿順候也, 結痂 而
愈。惟此兒無熱毒,為尋常之痘耳,因多用『葛根加大黃湯』,使發汗過多,大便微溏,故有此變。此並為余初年未熟之咎
也,然幸兒未夭折,得免其父母之譏譴,亦可云倖矣。」
三百十六條:
「少陰病」
,得之二三日,
「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其汗,以二三日無裏證,故微發其汗也。
本條為「少陰」之微發汗證。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解曰:
「少陰」外感傷寒,發熱,惡寒,無汗,脈沉,得之二三日,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其汗,以二三日尚無吐、
利之裏症,故可微發其汗也。
本條承上條而設。上條為「少陰病」之始 得,本條則已得之二三日,故其脈證 無大變化,此不用「細辛」者, 其頭痛
或 較 輕 也 。 遜 齋謂 上 條 頭 痛 有 痰 飲 , 本 條 無 痰 飲 云 。

三一九
周禹載曰:「此條當與上條合看,補出『無裏證』三字,知上條原無吐、利、躁、渴裏證也。前條已有『反發熱』三字,
而此條專言無裏證,知此條亦有發熱表證也。『少陰證』見,當用『附子』;『太陽』熱見,可用『麻黃』,已為定法。但易
『細辛』以『甘草』,其義安在?只因得之二三日,津液漸耗,比始得者不同。故去『細辛』之辛散,益以『甘草』之甘和,
《永諸藏書》

相機施治,分毫不爽耳。」
本條之脈證、舌證:當如上條。
本條之針法:如上條。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麻黃
麻 黃二
二兩兩(
(去去節
節))
,,甘甘草草二二兩兩((炙炙))
,附
, 附子
子一一枚
枚((炮
炮,,去
去皮皮)

。。
右三
右 三味
味,,以
以水水七
七升升,,先先煮煮麻麻黃黃一一二二沸
沸,,去
去上上沫
沫,,納
納諸諸藥
藥,,煮
煮取取三
三升升,
,去去滓
滓,,溫
溫服服一
一升升,
,日日三
三服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麻黃甘草湯證』
(喘 急 息 迫 , 或 有 汗 或 無 汗 ) 而 惡 寒 , 或 身 微 痛 者 。 」
三百十七條:
「少陰病」
,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者,
「黃連阿膠湯」主之。
本條言「少陰」陰虛煩擾主治法。
解曰: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見心中煩不得臥者,乃「少陰」陰虛之證也。陰虛生內熱,故上焦熱鬱而為煩。
陰虛神不寧,故神經失養而不得臥。以「黃連阿膠湯」治之。
「 芩」
、連」
、「芍」清熱止煩,
「 阿膠 」
、「雞子黃」養陰安神,
為「少陰」虛煩不寐之專方。
陰虛者,指血漿與各組織液體不足言也。陰虛生內熱者,為血漿不足,血球擁擠,循環上易起摩擦作用而發生內熱也。
且血質中含有鐵質,易吸收氧氣,發生燃 燒,血漿缺少,分解此項之燃燒熱即成不 足,於是熱不易分解亦成為內熱 ,中 醫
所謂水不濟火者是也。腦神經感水液之不足,復受內熱之刺激,於是起虛性興奮作用而為心煩不得臥也。 「芩」、
「連」清心
胸中之熱,「白芍」清神經中之熱,「阿膠」
、「雞子黃」滋陰養血、安神除煩,則兼而有之。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細數;舌當 質 紅 而 光 , 或 微 有 薄 苔 而 燥 。
本條之針法: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間使Τ、太谿Τ、湧泉Τ。
右三穴為降血壓、引熱下降之義。

三二○
黃連阿膠湯方:
黃連
黃 連四
四兩兩,
,黃黃芩
芩一一兩
兩,,芍
芍藥藥二
二兩兩,
,雞雞子
子黃黃二
二枚枚,
,阿阿膠
膠三三兩
兩。。
右五
右 五味
味,,似
似水水五
五升升,
,先先煮
煮三三物
物,,取
取二二升
升,,去
去滓滓,
,納納膠
膠烊烊盡
盡,,小
小冷冷,
,納納雞
雞子子黃
黃, 攪令
,攪 令相
相得得,
,溫溫服
服七七合
合,,日
日三三服
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心中悸而煩不得眠者。」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治胸中有熱,心下痞煩而不得眠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久痢,腹中熱痛,心中煩而不得眠,或便膿血者。」又:「治痘瘡內陷而熱氣熾甚,咽
燥,口渴,心悸煩躁,清血者。」(清即圊也)又:「諸失血症,胸悸,身熱,腹痛微利,舌乾唇燥,煩悸不能寐,身體困
憊,面無血色,或面熱潮紅者均效。」
尾臺氏 曰 :
「『淋瀝證』
, 小 便 如 熱 湯 ,莖中焮動而血多者,用『黃連阿膠湯』有奇效。」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即柯韻伯所謂:『少陰』之『瀉心湯』
,治病陷於陰分,上熱猶不去,心煩或虛
燥者,故吐血、咳血、心煩不眠、五心熱而漸漸肉脫者,凡諸病已久,熱氣浸淫於血分而成諸症者,毒利腹痛,膿血不止,
口舌乾燥者等,治之皆有效。又有用於『 少陰』之利下膿血者,然與『桃花湯』有 上熱之別可辨,又活用於疳瀉不 止, 痘
瘡煩渴不寐者,亦有特效。」
《醫宗必讀》曰:「
『黃連阿膠湯』亦名『黃連雞子湯』,治溫毒,下利膿血,
『少陰』之煩躁不得臥。」
三百十八條:
「少陰病」
,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微惡寒者,當灸之。
本條言「少陰病」之輕證可灸之法。
解曰:
「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得之一二日,口中和者,內無熱也。其背惡寒者,寒甚微也。病不甚重,當灸之
自愈。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成無己曰:「『少陰』寒熱,則口燥舌乾而渴。口中和者,不苦不燥,是無熱也。背為陽,背惡寒者,陽氣弱,陰氣盛
也。經曰:
『無 熱 惡 寒 者 , 發 於 陰 也 。 』 灸 之 助 陽 消 陰 。 」
尤在涇曰:
「『少陰』中寒而背惡寒者,口中則和。『陽明』受熱而背惡寒者,則口燥而心煩。一為陰寒下乘,陽氣受傷。
一為陽熱入裏,津液不足。是以背惡寒雖同, 而口中和與燥則異,此辨證之要也。」
汪琥曰:
「此條仲景不言當灸何穴。常器之云當灸『膈俞』、
『關元』穴,
『背俞』第三行;郭雍云此有錯字,當是灸『膈

三二一
俞』
、『關元』穴也。『膈俞』是『背俞』第二行穴。按『膈俞』實係『背俞』部第二行穴。然常器之所云第三行穴者,當是
『膈關』,非『膈俞』也。
《圖經》云『膈關』二穴在第七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 『足太陽』脈氣所發,專
《永諸藏書》

治背惡寒、脊強、俯仰難,可灸五壯。蓋 『少陰』中寒,必由『太陽』而入,故宜 灸其穴。又『關元』一穴在腹部 中行 臍


下三寸,『足三陰』任脈所發,可灸百壯。常器之所謂灸『膈關』者,是溫其表以散外邪,灸『關元』者,是溫其裏以助元
氣也。」
本條背惡寒當灸之,應灸「大椎」七壯,毋須「關元」 。四肢冷者則灸「關元」
。「大椎」為背部神經樞紐,灸「大椎」,
背可立溫,
「膈 俞 」 亦 可 , 但 無 「 大 椎 」 所 及 之 範 圍 大 也 。
本條脈經無「附子湯」
,遜齋謂此證時間不久,症又不重,灸可已之,
「附子湯」治陽虛骨節痛,本證無痛,毋庸此方。
言之有理,從之。
三百十九條:
「少陰病」
,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著,
「附子湯」主之。
本條言「少陰」陽虛兼濕而為骨痛之治法。
解曰:
「少陰」虛寒之證而身體骨節痛者,復兼濕也。即濕著骨節中不得化,神經受其刺激而為痛也。手足寒者,陽虛
體溫不足也。脈沉者,心臟衰弱也。手足 寒、脈沉為「少陰」之本證,體痛、骨節 痛為「少陰」之兼證,以「附子 湯」 溫
經驅濕治之。
「少陰」虛寒,《方書》稱曰「腎陽不足」,亦頗有理。腎臟主分濾血中雜質,如水分、尿素、殘廢物質,腎之分濾機
能減退即屬腎陽不足,此類尿素殘廢物質 不被濾出,即滲出血管之外,留著關節之 間,結成如玻璃碎層之硬物,關 節活 動
時,與神經發生摩擦,遂作疼痛,中醫名之曰濕著關節,亦曰風濕痛,亦曰痛風。 「附子湯」之「附子」能促進各組織之機
能與增加新陳代謝之交替力量,為本方之主品。「 苓」
、「朮」助利濕,
「芍藥」通血痹,「人參」補正氣,合成溫經補虛化濕
之劑,為筋骨痛而發寒不發熱者之主方。
成無己曰:「『少陰』腎水而主骨節,身體疼痛,肢冷,脈沉者,寒盛於陰也。身疼,骨痛,若脈浮,手足熱,則可發
汗。此手足寒,脈沉,故當與『附子湯』溫經。」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方中行曰:「腎主骨,寒淫則痛,然則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者,
『傷寒』也。沉為在裏,是故『附子湯』者,溫裏
以散寒之要藥也。」
本條之舌證:舌當質淡苔白或白膩。

三二二
本條之針法:
肩Τ、曲池Τ、外關Τ、陽陵Τ、陽輔Τ、崑崙Τ。
附子湯方:
附子
附 子二
二枚枚(
(炮炮,
,破破八
八片片)

,,茯茯苓苓三三兩兩,,人人參參二二兩兩,,白白朮朮四四兩兩,
,芍芍藥
藥三三兩
兩。。
右五
右 五味
味,,以
以水水八
八升升,
,煮煮取
取三三升升,,去去滓滓,,溫溫服服一一升升,,日日三三服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附子湯』治身體攣痛,小便不利,心下痞或腹痛者。」又曰:「『附子湯』方,是去『真
武湯』之『薑』而加『參』者也。觀『真武湯』條,有心下悸、頭眩、身動諸症,然則此湯證亦有脫證也明矣。」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 「脈微細,其背惡寒者。」又:
「身體痛,手足冷,骨節痛,脈沉者。」又:
「身體痛,小便不
利 , 心 下 悸 , 或 痞  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水病,遍身腫滿,小便不利,心下痞,而身體亦痛,或麻痹,或惡風寒者。」
三百二十條:
「少陰病」
,下利便膿血者,
「桃花湯」主之。
本條言「少陰病」下利膿血者之治法。
解曰:「少陰病」下利而便膿血者,言身不發熱,體虛弱而兼便膿血也,以「桃花湯」溫中固脫之法治之。
便膿血者,為腸中血管破裂與黏膩物混雜而下也。此症非「少陰病」一起即如此者,先為腸中發炎腐化,經若干時日,
正氣虛而不支,熱度消失,而後下利膿血 ,與西醫所言之腸窒扶斯經二三週後,發 生腸出血一症相同,係一種「傷 寒菌 」
潛伏腸中,至正氣不支時,即潰決而為下利膿血而死。初起大多具有發熱頭痛之「太陰症」狀,亦有始終不發熱不頭痛者,
是在其人之抵抗力如何而已。不發熱者, 即中醫所稱之「少陰病」也。亦有由痢疾 而起者,初則正氣未弱,其炎性 證狀 如
發熱、腹痛、後重、灼熱等,尚能顯出, 迨神經之知覺反射逐漸消失,所謂正氣消 沉,一切炎性症狀即無形自滅, 但腸 已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失去收攝作用,滲出物仍源源而下,成為下利膿血不已之「少陰病」。簡言之,即成為虛脫性之下利,往往陷於不治。「桃
花湯」之「赤石脂」即為收攝腸之虛脫。「乾薑」必須炮黑。一面促進腸吸收機能之恢復,一面藉炭質彌補腸之腐壞面,減
少其滲出量。「粳米」必須炒黃,以補養胃氣,並藉其炒黃之香味以興奮腸胃之神經,助其機轉,所謂醒脾快胃是也。此方
不特可治便膿血,於久痢不止者皆有良效。
成無己曰:
「『陽明病』下利便膿血者,協熱也。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下焦不約而裏寒也,與『桃花湯』,固下,

三二三
散寒。」
《金鑑》曰:
「『少陰病』諸下利用溫者,以其證屬虛寒也。此『少陰』下利便膿血者,是熱傷營也。而不逕用苦寒者,
《永諸藏書》

蓋以日久熱隨血去,腎受其邪,關門 不固也,故以『桃花湯』主之。」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微細;舌當質淡黃膩。
本條之針法:
命門Τ、三焦俞Τ、中膂俞Τ、長強Τ。
炎性已消失之便膿血,灸「命門」特效,為余屢驗之祕法。
桃花湯方:
赤石
赤 石脂
脂一一斤
斤((一
一半半全
全用用,
,一一半
半篩篩末
末))
,,乾乾薑薑一一兩兩,,粳粳米米一一升升。。
右三
右 三味
味,,以
以水水七
七升升,
,煮煮米
米令令熟
熟,,去
去滓滓,,溫溫服服七七合合,,納納赤赤石石脂脂末
末,,方
方寸寸匕
匕,,日
日三 服,
三服 ,若
若愈愈,
,餘餘勿
勿服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腹痛下利,便膿血者。」
《方輿輗》本方條曰:「此方用於下利之久不止者,便膿血而痛在小腹者甚良,蓋膿血痢有陰證陽證之別,陽有『皮
湯』與『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證,陰有『桃花湯』證。前之『皮湯』條下,所謂如粗瓣之『桃花赤禹』者,痛在
小腹,此本為裏症,及痛在小腹,而今已成為裏寒腸滑等云云,即『桃花湯』之陰證也。以是痢疾痛在小腹者,縱裏有熱,
亦以『赤石脂』及『鴉片』之類止之為良。若此時熱勢大衰,無渴,惟膿血甚者,宜用『桃花湯』 。其利膿血不甚而下利尚
不止者,宜『赤石脂禹餘糧湯』。此時若於彼陽證之『皮湯』證誤用此陰證之『桃花赤禹』,則更令腹滿痛,或為腫,或
為塊,或為痿躄鶴膝等,宜仔細辨別無誤,是余所試驗者也。後閱《本事方》,見此事已載,宜併看之,此湯之在《本事方》
用為丸,余嘗試之,然其效較鈍,故當從論用湯。此方為異常難飲之藥,故宜服其輕劑。」又曰: 「痢疾經久而如陰證,其
痛在大腹者,為『理中』、
『四逆』、『白通』等之所治,不可『赤』、
『禹』之類。又經久而無腸滑,惟下真膿血者,為『桃
花湯』之正證,尋常之下血無膿無痛,以 是可別下重而有裏寒者,不可概以是證為 熱。蓋痢有始終無痛者,此當決 定其 治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法,當逐毒,抑止利。其當止者,則有後 重及遺尿者也,故有後重且遺尿者,當遏 止之。然大概陽證,赤物多而白 物少 ,


裏寒之『赤石脂證』多帶白物,是所謂腸滑而無後重者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按『乾薑』之分量甚少,可疑。《外臺》載阮氏『桃花湯』為『赤石脂』八兩,『粳米』一

三二四
升,
『乾薑』四兩,余多用此方。吳儀洛曰: 『服時又加末方寸匕者,留滯以固腸胃也』。痢疾累日之後,熱氣已退,脈遲弱
或微細,腹痛下利不止,便膿血者,宜此 方。若身熱,脈實,嘔,渴,裏急後重等 證猶存者,當先隨其證,以疏利 之劑 驅
逐熱毒,蕩滌腸胃。若執腹痛下利,便膿血之症,用此方及『禹餘糧湯』等,猶之鑰門養盜,其變寧可測乎!學者思之。」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在《千金》用為丸,至極便利。膿血下利,非此方不治。若有後重,則非此方
之主,當用『白頭翁湯』。若用於後重而有大腹痛者,則有害。又此方與『赤石脂禹餘糧湯』有異,病專在下焦者可稱腸滑,
宜『赤石脂禹餘糧湯』。」
三百二十一條:
「少陰病」
,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
「桃花湯」主之。
本條亦言「少陰病」
「桃花湯證」。
解曰:
「少陰病」由二三日至四五日,陽氣不復,則虛寒愈甚,腹中痛,即陰寒頻作收引也。小便不利,腸失溫煦,已
無吸收作用也。腸因寒之收引,蠕動不已 ,則下利不止。便膿血者,腸中早經腐化 ,經多日之潛伏,腸機能消失, 無固 攝
之力,與腹痛蠕動之頻作,敗血糜腐,遂潰決 而下,故以『桃花湯』亟止之,然而危矣。
便膿血,有炎性者居多,
「桃花湯」必待炎性消失而後可用。若痢下肛門熱灼,腹部按之蒸手且拒按者,只可用「白頭
翁湯」,若進「桃花湯」則為關門捉賊之法,是速其死矣,臨床必審察確實。
錢天來曰:
「二三日以至四五日,陰邪在裏,氣滯腸間,故腹痛也。下焦無火,氣化不行,故小便不利,且下利不止,
則小便隨大便而頻出,不得儲蓄於膀胱,而小便不得分利也。下利不止,氣虛不固,而大腸滑脫也。便膿血者,邪在下焦,
氣滯不流,而大便傷損也。此屬陰寒虛利,故以濇滑、 固脫、溫中、補虛之『桃花湯』主之。」
湯本氏曰:
「腹痛由於腸之麋爛面為病的產物所刺激之故。小便不利,為下利不止之結果,亡失體液所致。下利不止,
則因腸管麻痹所致。故用溫性收斂劑之本方以治之。」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之脈證、舌證:如上條。
本條之針法:如上條。
三百二十二條:
「少陰病」
,下利便膿血者,可「刺」

本條言「少陰病」便膿血可用刺法。
解曰:「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用「針刺」治之。

三二五
下利便膿血之證,有疫毒性之下利,有熱 帶病之下利,有「傷寒」腸出血之下 利,有腸穿孔之下利,皆有便膿 血之證
狀。疫毒性者,有寒熱、頭痛、腹痛、裏急後重之證狀,當刺「曲池」、
「 合谷」
、「 太淵」
、「 大小腸俞 」
、「足三 里」、「食竇」、
《永諸藏書》

「三陰交」等諸穴。熱帶病之下利,為無寒熱、無重墜、時輕時重之症狀,宜針「三焦俞」 、「小腸 俞」
、「 中膂俞 」
、「天樞」、
「氣海」、
「合谷」、
「足三里」諸穴。腸出血有熱有不熱,無後重腹痛,血色紫黑,與糞混雜,宜灸「命門」、 「三陰交」諸
穴。腸穿孔有熱有不熱,無後重而有痛,痛限一處而不移,每在少腹,血色鮮明,灸「隱白」 、
「三陰交」 ,不止者不治。 「少
陰病」下利膿血,當有惡寒、脈微細、但欲寐 之虛弱現象,照三百二十條針治。
三百二十三條:
「少陰病」
,吐劇,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
「吳茱萸湯」主之。
本條言「少陰病」吐之治法。
解曰:「少陰病」,有吐、利證,此則吐而不利,寒飲凝聚於上也。寒飲凝聚,陽氣遏伏,欲升不得升,是以煩躁欲死
而吐且劇也,以「吳茱萸湯」大溫寒飲治之。
本條原文為「吐利」,與三百一十條之證相同。彼為不治之證,此則可治,顯有錯誤。陳本改為「吐劇」,與「吳茱萸
湯證」亦合,從此。
「吳萸」大辛大熱,能破寒結,溫胃降水,「人參」補償吐傷之胃氣,「生薑」止嘔,
「大棗」和胃,為
專治胃有水毒而吐之聖劑也。
尤在涇曰:「此寒中『少陰』
,而復上攻『陽明』之證。吐、利、厥冷、煩躁欲死者,陰邪盛極而陽氣不勝也,故以「吳
茱萸湯」溫裏散寒為主。而既吐既利,中氣必傷,故以「人參」、「大棗」益虛安中為輔也。然前條云「少陰病」吐、利、
煩躁、四逆者死,此復以「吳茱萸湯」主之者,彼為陰極而陽欲絕,此為陰盛而陽來爭也,病證相同,而辨之爭與絕之間,
蓋亦微矣。或曰:先厥冷而後煩躁者,陽欲復而來爭也 ;先煩躁而四逆者,陽不勝而欲絕也。亦通。」
郭白雲云:「四逆而煩躁者,不問其餘證,先宜服『吳茱萸湯』。四逆而不煩躁者,宜先服『四逆湯』。四逆、下、利、
脈不出者,先宜服『通脈四逆湯』。此三者治『少陰』之大法也。尤氏之陰極而陽欲絕主死,以陰盛而陽來爭主生,都是空
話。從何而知為陽爭為陽絕?總以指出實 在,庶可以啟示學者。凡屬『少陰』之死 證,其兩目必無神,瞳孔每散大 ,面 色
沉黯,一片陰霾氣象,是為陽欲絕之候, 故死。目雖常合,啟視有神,面色雖淡, 含有精神,言語雖懶,聲出有音 ,是 為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陽氣潛藏,可與寒爭,則不死。如此指示,則為實在。」
舒馳遠曰:
「吐、利、厥冷,純陰無陽,加之煩躁,恐其陽欲亡而陰將竭,利未止,陰尚在也,可用『吳萸』以下其逆,
『人參』、
『薑』、『棗』溫補脾胃,重用『附子』以急回其陽,則了無餘義。不然,恐延至陰盡,不可為矣。」

三二六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沉微,苔當滑白。
本條之針法:
膻中Τ、上脘Τ、氣海Τ、足三里Τ。
三百二十四條:
「少陰病」
,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
「豬膚湯」主之。
本條為下寒上熱,下利咽痛之治法。
解曰:
「少陰病」下焦虛而為下利,利則水液不得上升,則上部乾燥,黏膜失潤,而起炎證,咽頭黏膜乾燥發炎則咽痛,
胸壁內膜乾燥發炎則胸滿而心煩,雖屬黏膜發 炎,不能用消炎之藥,非實熱也,潤 其燥足矣,以「豬膚湯」治之。
程郊倩曰:
「下利雖是陰邪,咽痛實為急候,況兼胸滿、心煩,誰不曰急則治標哉!然究其由來,實是陰中陽乏,液從
下溜而不能上蒸,故有此。只宜「豬膚湯」潤 以滋其土,而苦寒在所禁也。」
章虛谷曰:「咽痛有虛實迥殊,其喉不甚紅腫,而『帝丁』下垂者,腎經虛火,用『豬膚湯』等法。倘已誤服涼瀉而虛
甚者,須『桂附八味』引火歸元。若喉赤腫,其『帝丁』反曲而縮者,風火閉於肺胃,用『麻葛』大發其汗,佐苦寒瀉火。
或腫甚氣塞欲死者,用刀刺出其惡血,但可刺喉旁,不 可 傷 『 帝 丁 』
,傷『帝丁』即死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虛數或微數;舌當光潤。
本條之針法:
魚際Τ、液門Τ、湧泉Τ。
豬膚湯方:
豬膚
豬 膚一
一斤斤。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右一
右 一味
味,,以
以水水一
一斗斗,
,煮煮取
取五五升
升,,去
去滓滓,
,加加白
白蜜蜜一
一升升,
,白白粉
粉五五合
合,,熬
熬香香,
,和和令
令相 得,
相得 ,溫
溫分分六
六服服。

本方之主證:為咽喉痛而不腫,脈微數者。
三百二十五條:
「少陰病」
,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
。不差者,與「桔梗湯」

本條為咽喉痛之治法。
解曰:
「少陰病」陰虛證,二三日咽頭黏膜發炎紅腫而為痛者,可與「甘草湯」消炎止痛法治之。如服「甘草湯」而不

三二七
效者,當為喉頭有痰熱交阻之故,與 「桔梗湯」開肺驅痰治之。
方中行曰:
「咽痛,邪熱客於『少陰』之咽喉也。
『甘草』甘平而和陰陽,故能主除客熱。
『桔梗』甘苦而任舟楫,故能
《永諸藏書》

主治咽傷。所以微則以『甘草』
,甚則以『桔梗』也。」
柯韻伯曰:「但咽痛而無下利、胸滿、心煩等證,但甘以緩之足矣。不差者,配以『桔梗』,辛以散之,其熱微,故用
此輕劑耳。」
本條之脈證、舌證:當同上條。
本條之針法:如上條。
甘草湯方:
甘草
甘 草二
二兩兩。

右一
右 一味
味,,以
以水水三
三升升,
,煮煮取
取一一升
升半半,
,去去滓
滓,,溫
溫服服七
七合合,
,日日二
二服服。

本方之主證:
《得效方》曰:
「『獨勝散』
(即本方)解藥毒、蠱毒、蟲蛇諸毒。」
《外臺祕要》曰:「
『 近效』一方(即 本 方 ) 療 赤 白 痢 日 數 十 行 , 不 問 老 少 。 」
《錦囊祕錄》曰:
「『國老膏』
(即本方之膏)
,一切癰疽豫期特發者,服之能消腫逐毒,使毒氣不內攻,其效不可具述。」
《聖劑總錄》曰:「
『甘草湯』治熱毒腫,或身生瘭漿。」又:「治舌卒腫起滿口塞喉,氣息不通,頃刻殺人。」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凡用『紫圓』、
『備急圓』
、『 梅肉丸 』
、『白散』等未得快吐、下,噁心、腹痛、苦楚悶亂者,
用『甘草湯』則吐、瀉俱快,腹痛頓安。」
孫思邈曰:
「凡服湯嘔逆不入腹者,可先用『甘草』三兩,以水三升,煮為二升,服之當吐。然服而不吐者尤佳。俟消
息既定,更服餘湯,即流利不更吐,此為急迫 潰 悶 之 症 , 與 『 半 夏 』
、『生薑』之所治,病情不同,宜注意處置之。」
桔梗湯方:
桔梗
桔 梗一
一兩兩,
,甘甘草
草二二兩
兩。。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右二
右 二味
味,,以
以水水三
三升升,
,煮煮取
取一一升
升,,去
去滓滓,
,分分溫
溫再再服
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甘草湯證』有腫膿或吐黏痰者。」又:「吐黏痰如膿者主之。」

三二八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咽痛者。」又:「咽中腫不能飲食者。」又:「肺癰、癰疽、諸腫有膿者。」
《聖惠方》曰:「治喉痹腫痛,飲食不下,宜服此方,服後有膿,則膿出則消。」
《和劑局方》曰:
「『如聖湯』
(即本方)治風熱毒氣上攻咽喉,腫塞妨悶,及肺壅咳嗽唾膿血,胸滿振寒,咽乾不渴,
時出濁沫,氣臭腥臭,久久吐膿,狀 如米粥,又治『傷寒』之咽痛。」
《叢桂亭醫事小言》曰:「肺癰出《素問》、《靈樞》。有曰:
『隱隱痛者肺疽也,上肉微起者肺癰也』。當此病始發時,
與風邪之咳嗽無異,牽引於膈,而每咳作痛,其痛隱隱在左右肋骨間。張戴人謂『僅在左脇』 ,與余所見不合,尋常咳嗽亦
有牽動脇肋者,故不用意細辨,必誤。此 證發音粗,乾咳猶似麻疹之咳,濁唾甚臭 ,中如米粥者,痰皆似膿,驟莫 能辨 ,
故必投水觀之,凡膿沉而形散,凝於底有如米粥,間有帶血者,腥臭甚。《醫燈續燄》曰:『試肺膿法,凡人覺隱痛,咳嗽
有臭痰,吐在水內,沉者是癰膿,浮者是痰』。其人言語,氣息亦臭,臭氣自覺,膈間作痛,有強有弱,有背脊亦隱隱作微
腫者。張戴人謂『微有寒熱,自汗盜汗,有如癆瘵』,此語尤切。其症,脈浮洪,或大數,或滑數等,皆可治(中略)。此
症要以『桔梗』為主藥。」
三百二十六條:
「少陰病」
,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
「苦酒湯」主之。
本條為咽喉生瘡者之治法。
解曰:脈微不發熱之「少陰病」
,咽頭發生潰瘍生瘡,如喉癬、喉疳、喉癰等,語聲不出者,以「苦酒湯」消炎殺菌法
治之。
成無己曰 :
「 熱 傷 於 絡 , 則 經 絡 乾 燥 , 使 咽 中 傷 , 生 瘡 ,不能言語,聲不出者,與『苦酒湯』以解絡熱,愈咽瘡。」
唐容川曰:「此生瘡即今之喉癰、喉蛾,腫塞不得出聲。今有用刀針破之者,有用『巴豆』燒焦烙之者,皆是攻破之,
使不壅塞也。仲景用『生半夏』 ,正是破之也。余親見治重舌敷『生半夏』立即消破。即知咽喉腫閉,亦能消而破之也。 『半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夏』為降痰要藥,凡喉腫則痰塞,此仲景用『半夏』之妙,正是破之,又能去痰,與後世刀針、 『巴豆』等法,較見精密。
現兼『雞清』之潤,『苦 酒 』 之 泄 , 真 妙 法 也 。 今 人 喉 科 , 大 半 是 此 湯 餘 意 。 」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微數或弦細;舌薄黃或根部有苔。
本條之針法:
炎性重者針:少商出血,魚際、液門、天鼎。

三二九
炎性不重者針:魚際、液門、照海。
苦酒湯方:
《永諸藏書》

半夏
半 夏洗
洗破破,
,如如棗
棗核核大
大十十四
四枚枚,
,雞雞子
子一一枚
枚((去
去黃黃,
,內內上
上苦苦酒
酒,,著
著雞雞子
子殼殼中
中))
。。
右二
右 二味
味,,納
納半半夏
夏,,著
著苦苦酒
酒中中,
,以以雞
雞子子殼
殼,,置
置刀刀鐶
鐶中中,
,安安火
火上上,
,令令三
三沸沸,
,去去滓
滓, 少少
,少 少含
含嚥嚥之
之,,不
不差差,
,更更作
作三三劑
劑。。
本方之主證: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
「咽 中 腫 , 水 穀 不 下 者 。 」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按『半夏散』之服法,亦云少少嚥之,蓋咽中腫痛或生瘡者,腫必及於會厭,故多嚥則必
傷咽,令少冷之而徐徐含嚥,不僅令藥汁易下,亦所以浸漬瘡處,是以外治寓於內治之法也,用意最密。張子之術,誠可
謂委曲周詳者矣。」
《金鑑》曰:
「『半夏』滌涎,
『蛋清』斂瘡,『苦酒』消腫,則咽清而聲出矣。」
三百二十七條:
「少陰病」
,咽中痛,
「半夏散」及「湯」主之。
本條為咽痛兼有感冒之治法。
解曰:「少陰病」,咽中痛者,用「半夏散」及「湯」主治之。
本條以「咽中痛」三字用「半夏散」,極簡略,祇可從方劑上推及其所主證狀,
「半夏散」有「桂枝」,當必有外感風寒,
然則此咽中痛為外感寒邪之咽喉加答兒, 加答兒即發炎之意也。其人必有發熱形寒 之兼證,以「半夏」攻破炎腫處 之痰 結
瘀結,「甘草」解毒止痛,「桂枝」解散外邪。
柯韻伯曰 :
「此必有惡寒欲嘔證,故加『桂枝』以散寒 ,
『半 夏 』 以 除 嘔 , 若 夾 相 火 , 則 辛 溫 非 所 宜 矣 。 」
《傷寒雜病辨證》曰:「咽痛者,謂或左或右之一處痛也。咽中痛者,謂咽中皆痛也,甚則痰涎纏於咽中不得息,或咽
中傷而生瘡,滴水不得下,若不急治則必死,即俗所謂之『急喉痹』、『走馬喉風』者,皆云其速也。其證屬於『少陰』 ,蓋
『少陰』為裏之本,咽喉為裏之竅,其位 深且急也。是故雖有一二表證,若見咽痛 之一候,法當急救其裏;若徒攻 其表 ,
則愈攻而愈劇,遂使咽喉緊閉腐爛,致穀氣絕而斃。本論不載於『太陽』而舉之於『少陰』者,亦有深意存焉。」又曰: 「
『甘
草湯』、
『桔梗湯』治咽痛,『半夏散』及『湯』治咽中痛。『半夏苦酒湯』治咽中傷而生瘡,則皆咽痛為主者也。蓋咽痛本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有輕重之分,輕者未必腫,重者必大腫,以是咽痛不腫之輕者為『甘草湯』,其大腫之重者為『桔梗湯』,但不腫,或涎纏
咽中而不堪痛楚者,為『半夏散』及 『湯』與『苦酒湯』也。」
唐容川曰:
「此言外感風寒客於會厭,干『少陰經』而咽痛。此證余見多矣,喉間兼發紅色,並有痰涎,聲音嘶破,咽

三三○
喉頗痛,四川此病多有,皆知用『人 參敗毒散』即愈,蓋即仲景 『半夏散』及『湯』之意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浮數;舌當紅而苔白或薄黃。
本條之針法:
少商出血、合谷Τ、商陽Τ、天鼎Τ。
半夏散及湯方:
半夏
半 夏(
(洗洗)
)、桂
、 桂枝枝((去去皮皮))
、甘
、 甘草
草((炙
炙))
,,以以上上各各等等分分。。
以上
以 上三
三味味,
,各各別別搗搗篩篩已已,,合
合治治之
之,,白
白飲飲和和服服方方寸寸匕匕,,日
日三三服
服,,若
若不不能
能散散服
服者者,
,以以水
水一一升
升,,煎
煎七七沸
沸,,內
內散散兩
兩方方寸
寸匕匕,
,更更煎

三沸
三 沸,
,下下火
火令令小
小冷冷,,少少少少嚥嚥之之。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咽喉痛,上衝急迫者。」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宜於冬時中寒,咽喉疼痛者,雖有發熱、惡寒,可治。然此證冬時為多,又後
世所謂陰火喉癬證,上焦有虛熱,而喉頭 爛,痛苦不堪,飲食不能下咽,用『甘桔 湯』及其他諸治喉痛之藥無寸效 者, 用
之一旦而有效,古《本草》載有『桂枝』治咽痛之效,合『半夏』之辛辣,
『甘草』之和緩,而其效尤捷,此古方之妙用也。」
三百二十八條:
「少陰病」
,下利,
「白通湯」主之。
本條為「少陰病」下利之治法。
解曰:「少陰病」,脈微細欲寐,復兼腸中虛寒而下利者,以「白通湯」溫裏散寒治之。取「薑」、
「 附」以扶陽散寒,
振奮腸中機能以止利。以「蔥白」活潑組織,溫通上下 氣血。為治「少陰病」下利腹痛之主方。
方中行曰:「『少陰病』而加下利者,不獨在經而亦在藏,寒甚而陰勝也。治之以『乾薑』、
『 附子』者,急勝其 陰,則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寒自散也。用『蔥白』而曰『白通』 者,通其陽則陰自消也。」
《金鑑》曰:「『少陰病』但欲寐,脈微細,已屬陽為陰困矣,更加以下利,恐陰降極,陽下脫也。故君以『蔥白』大
通其陽而上升,佐以『薑』、『 附 』 急勝其陰而緩降,則未脫之陽可復矣。」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微細;舌當淡白。
本條之針法:

三三一
神闕Τ、天樞、氣海Τ、足三里Τ。
白通湯方:
《永諸藏書》

蔥白
蔥 白四
四莖莖,
,乾乾薑
薑一一兩
兩,,附
附子子一
一枚枚(
(生生用
用,,去
去皮皮,
,破破八
八片片)

。。
右三
右 三味
味,,以
以水水三
三升升,
,盡盡取
取一一升
升,,去
去滓滓,
,分分溫
溫再再服
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下利腹痛、厥而頭痛者。」
《活人書》曰:「病有譫語,有鄭聲,鄭聲為虛,當用溫藥,『白通湯』主之。」
三百二十九條:「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 「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
。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
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本條言「少陰」下利為厥逆乾嘔而煩之治法。
解曰:
「 少陰病」
,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若其下利而四肢厥泠無脈者,則其陰寒愈甚,陽氣欲絕,內溫不能達
於四末,心臟已無力運血及於肢端矣。其 猶乾嘔而煩者,則為陰寒格陽於上,即神 經機能行將垂絕,作最後之虛性 興奮 掙
扎也,
《方書》謂之虛陽煩擾,亟應回陽強壯心臟,以「白通加豬膽汁人尿」以救之。 「薑」
、「附」強心生溫,
「蔥白」溫通
上下,「 人尿」
、「膽汁」則除煩止嘔。如服湯後,脈暴出者,為正氣外脫,則死;其脈微續而出者,則為心機能漸復,可生
也。
成無己曰:「『少陰病』
,下利,脈微,為寒極陰勝,與『白通湯』復陽散寒。服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寒
氣太甚,內為格拒,陽氣逆亂也,與『白 通湯加豬膽汁湯』以和之。
《內經》曰:『逆而從之,從而逆之』,又曰:
『 逆者正
治,從者反治』,此之謂也。服湯,脈暴出者,正氣因發泄而脫也,故死;脈微續者,陽氣漸復也,故生。」
尤在涇:「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寒邪直中,陽氣暴虛,既不能固其內,復不能通於脈,故宜『薑』、
『附』之辛而
溫者破陰固裏,『蔥白』之辛能通者入脈引陽也。若服湯已,下利不止而反厥逆無脈,乾嘔煩者,非藥之不中病也,陰寒太
甚,上為格拒,王太僕所謂寒太甚,熱必能與遠性者爭雄,異氣者相格也。故即於『白通湯』中加『人尿』之鹹寒,『豬膽
汁』之苦寒,反其佐以通其氣,使不相格而適相成。《內經》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是也。脈暴出者,無根之陽發露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不遺,故死。脈微續者,被抑之陽來復有漸,故生。」
本條之條法:
神闕Τ、天樞Τ、氣海Τ、足三里Τ。

三三二
白通加豬膽汁方:
蔥白
蔥 白四
四莖莖,
,乾乾薑
薑一一兩
兩,,附
附子子一
一枚枚(
(生生用
用,,去
去皮皮,
,破破八
八片片)

,,人人尿尿五五合合,,豬豬膽膽汁汁一一合合。。
右三
右 三味
味,,以
以水水三
三升升,
,煮煮取
取一一升
升,,去
去滓滓,
,納納膽
膽汁汁、
、人人尿
尿,,和
和令令相相得得,,分分溫溫再再服服,,若若無無膽
膽亦亦可
可用用。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治『白通湯』而厥逆,乾嘔、煩躁者。」
《餐英館治療雜話》『白通加豬膽汁湯』訣曰:「大吐瀉後,無何,面色眼彩,全屬虛寒微冷,其冷發自指裏,全與虛
寒證無異,心下有膨滿煩躁之證,夏月霍亂亦間有之,脈微欲絕,或全絕,世醫於此症,雖知用『附子』、 『理中』 等 回 陽
之藥,然忘治心下之膨滿,故無效。此時用此方,其效十倍於『參附』、『 理中』
。夫大吐瀉之後,何故心下痞塞乎?究其病
源,因大吐瀉而脾胃暴虛,虛氣與餘邪搏結,聚於心下,故用此方。而以『附子』、 『乾薑』回陽,以『豬膽汁』壓痞塞,
以『蔥白』溫下元,用鎮壓下行之『人尿』以引腎中欲飛騰之陽氣歸源。一方而四能備,仲景之製方,其精妙也如此。如
何世醫之熟視無睹乎?此方不惟治霍亂吐 瀉之症,如中風卒倒、小兒慢驚,其他一 切暴卒及脫陽之症,皆建奇效。 雖然 ,
無目的則不能用,要知以心下為目的,俾一方 之作用所在而施,是為至要。今祇舉 其一隅耳,靈機應變,存乎其人。」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
三百三十條:
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
「真武湯」主之。
本條為寒溼病之證治。
解曰:虛寒證之「少陰病」,二三日不解,延至四五日,胃腸水溼凝滯而為腹痛,膀胱水溼凝滯而為小便不利,四肢水
溼凝滯而為沉重疼痛,腸中水溼不化而始 自下利,此皆為水溼之氣不化所致也。其 人有水氣,或衝逆於肺而為咳, 或有 小
便利者,或者大便不利者,或有嘔者,凡屬虛寒而水氣不化之病,統可以「真武湯」治之。以「薑」、「附」回陽散寒,
「苓」、
「朮」化水利濕,「芍藥」行血通痹,則小便不利者得「苓」而利,大便自利者得「朮」而止,四肢重痛者得「芍」而已,
所有虛寒得「薑」、「附」而化矣。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尾臺氏曰:
「《玉函》作『小便利』
,『 或小便自 利』
,按『或下利』當作『或不下利』
,否則與上文『自下利』之語不應,
且『或』以下之四症,亦皆本方之所治也。」
成無己曰:「『少陰病』二三日,則邪氣猶淺,至四五日,邪氣已深。腎主水,腎病不能制水,水飲停為水氣。腹痛者,
寒濕內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濕外甚也 。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溼勝而水穀不化 也 。
《內經》曰:『溼勝則濡泄,與「真
武湯」,益陽氣,散寒溼』。」

三三三
方中行曰:「腹痛,小便不利,陰寒內甚,溼勝而水不行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溼內滲,又復外薄也。自下利者,溼既
甚而水不行,則與穀不分清,故曰『此為有水氣』也。或為諸證,大約水性泛濫,無所不至之故也。 『真武』者,北方陰精
《永諸藏書》

之宿,職專司水之神,以之名湯,義以主 水。然陰寒甚而水泛濫,由陽困弱而土不 能制伏也。是故『朮』與『茯苓 』燥 土


勝溼,『芍藥』、
『附子』利氣助陽,『生薑』健脾以燠土,則水有制而陰寒退,藥與病宜,理至必愈。」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沉微;舌當淡白。
本條之針法:
灸水分以氣海、脾俞為主體。其他膀胱病取中樞、陰陵。大腸病取天樞、足三里。胃病取中脘、足三里。肺病取太淵、
足三里。隨證加取,不失上列三穴即 可。即專取三穴而灸之,亦收良果。
真武湯方:
茯苓
茯 苓三
三兩兩,
,芍芍藥
藥三三兩
兩,,生
生薑薑三
三兩兩,
,白白朮
朮二二兩
兩,,附
附子子一
一枚枚(
(炮炮)
)。

右五
右 五味
味,,以
以水水八
八升升,
,煎煎取
取三三升
升,,去
去滓滓,
,溫溫服
服七七合
合,,日
日三三服
服。。
真武湯加減法:
若欬
若 欬者
者,,加
加五五味
味子子半
半升升,
,細細辛
辛、、乾
乾薑薑各
各一一兩
兩。。若
若小小便
便利利者
者,,去
去茯茯苓
苓。。若
若下下利
利者 ,去
者, 去芍
芍藥藥,
,加加乾
乾薑薑二
二兩兩。
。若若嘔
嘔者者,
,去去附
附子子,

加生
加 生薑
薑,,足
足前前成
成半半斤
斤。。
三百三十一條:「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
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腸四逆湯」主之。
本節言「陰盛格陽」之證治。
解曰:「少陰病」,下焦虛寒而為下利清穀,裏寒愈甚,則陽愈外越而為外熱,手足厥冷,脈微欲絕,心藏衰弱已極之
候也。身反不惡寒者,即虛陽為裏寒格拒於外也。其人面色赤,即陽格於外之表現,或腹痛,為裏寒之收引現象,或乾嘔,
為虛陽上逆之象,或咽痛,為虛火發炎之 象,或利止而脈不出者,其腸中蠕動機能 已失,心藏更無力輸血達及脈管 也。 危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險已達於極度,亟須以「薑」、「附」強心生溫,
「參 」
、「草」扶中滋液以救之,
「通脈四逆湯」即「薑」、「附 」
、「參 」
、「草 」
四味也。

三三四
本條為內藏虛寒已極,血溫已不能達於下 部,血壓尚勉力支持,於是將血溫壓 送上部,所以面現赤色而不惡寒 。黏膜
中之水分,因其組織中之細胞活力已失, 不能促進蒸發,所以咽頭反形乾燥而作痛 。血溫奔向上方,胃氣亦引之向 上, 所
以時作乾嘔。腹腔既失溫煦,即無水液滋 潤,所以時起攣急而腹痛。此時若以其不 惡寒而面赤,認為熱證,涼劑下 咽, 真
陽立去矣。即服「通脈四逆湯」
,亦 須脈漸出,乃得生路,暴出仍是死亡。
山田正珍氏曰:「此亦『少陰』兼病『厥陰』者也。寒邪太盛,陽氣虛脫,蓋『四逆湯證』之一等深劇者。 『 反不惡寒』
四字,對於『少陰病』言之。此證雖外有發熱,然非表有實邪,乃後世方書所謂無根虛火泛上者也。以此湯救其虛脫則瘥。
『或』字以下即所兼之客證,『裏寒外熱』四字,說其因,非說其證也。觀是,雖為『四逆湯證』之加倍劇甚者,然究其窮
極,要不出該湯之證,而急迫虛脫均不外 劇甚所致,故亦如『四逆湯』之主要『甘 草』以復心力,同時併治下利清 穀、 手
足厥冷、腹痛、乾嘔等證。」
喻嘉言曰:
「下利裏寒,種種危殆,其外反發熱,其面反赤,身反不惡寒而手足厥逆,脈微欲絕,明係群陰隔陽於外,
不能內返也。所言其外反熱而不惡寒,真 陽尚在軀殼,故可招之即至,然必通其脈 而脈即出者始為體徵,設脈出太 遲, 恐
其陽已隨熱勢外散,又主死矣。」
周禹載曰:
「同一脈微,同一下利、厥逆、煩嘔,所異者發熱、面赤、咽腹之痛與否耳。乃一加『膽』
、『尿』而脈暴出
者死,一與『通脈四逆』而脈即出者愈, 相去天淵,此其故,不可不深思也。仲景 但揭言之以推生死之法,未及詳 言之 以
啟後學之悟者,正欲後學之深體斯言,冥心定志,料於察病之先,決於服藥之後也。今『少陰病』先與『白通湯』 ,不但利
不止,反而厥逆、無脈,乾嘔而煩,一切 陽藥先已拒格不入,內之陰寒已極,證復 厥逆、無脈,外之陽氣又亡,則 其陽 不
在外,不在內,駸駸乎一線幾絕矣。爾時 引陽助彼陽春,雖云脈出,其實復也。復 元氣於無何有之鄉,銖積錙累而 漸起 。
設暴,不知和盤託出,毫無蘊蓄耶,故主 死也。若裏寒外熱,反不惡寒,面赤色者 ,雖有下利、厥逆、嘔痛種種寒 證, 而
其陽尚在軀殼之間。更思其人陰至格陽於 外,雖外之為熱屬微,陽猶未至立散,則 內之真陽有根。然其陽既內非盡 出, 外
不立亡,可以一招立至,爾時飲以『通脈四逆』,招其外亡返於舊舍,雖曰『即出』,猶云歸也。不瞬息而神即守舍,故曰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愈也。學者設不於前證對看,生死同 參,將眼前佛國反作苦海無邊矣。」
本條之舌證:如上條。
本條之針法:
湧泉×。
通脈四逆湯方:

三三五
甘草
甘 草二
二兩兩(
(炙炙)
),附
, 附子子大大者者一一枚枚((生生用用,,去去皮皮,,破破八八片片))
,乾
, 乾薑
薑三三兩
兩。。
《永諸藏書》

右三
右 三味
味,,以
以水水三
三升升,,煮煮取取一一升升二二合合,,去去滓滓,,分分溫溫再再服服,,其
其脈脈即
即漸漸出
出者者愈
愈。。非
非若 暴出
若暴 出者
者之之自
自無無而
而忽忽有
有,,既
既有有而
而仍仍無
無,,如
如燈燈
火之
火 之回
回燄燄也
也。。面
面赤赤色
色者者,,加加蔥蔥九九莖莖。。腹腹中中痛痛者者,,去去蔥蔥,,加加芍芍藥
藥二二兩
兩。。嘔
嘔者者,
,加加生
生薑薑二
二兩兩。
。咽咽痛
痛者者,
,去去芍
芍藥藥,
,加加桔
桔梗梗一
一兩兩。
。利利
止,
止 ,脈
脈不不出
出者者,
,去去桔
桔梗梗,,加加人人參參二二兩兩。。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本方之定義曰:「治『四逆湯證』而吐、利、厥冷甚者。」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厥冷,脈微欲絕,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者,『通脈四
逆湯』主之。」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通脈四逆湯』此諸「四逆湯』其症還重。
『面赤色』以下為兼症。
『其人』之下疑有脫字。」
《霍亂治略》曰:「下利甚,嘔而腹中水鳴,或腹痛,小便不利,四肢痛,或攣痛者,可用『真武加半夏湯』。下利不
止,厥冷,煩躁,四肢轉筋,腹拘急,面青肉脫,眼凹聲嘶者,『四逆湯』治之,隨症而有時可用『四逆加人參湯』。下利
轉筋益甚,厥冷過臂膝,精神衰弱,脫汗綴珠,脈微細或沉伏不見者,宜『通脈四逆湯』。前症而心胸氣悶,乾嘔甚,或發
呃逆者,宜『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此症多死。若下利、乾嘔共止,厥冷,煩躁,轉筋自汗,呃逆不止,小便不利者,宜
『茯苓四逆湯』,此證亦多死。雖然,用此方而小便通利,大便之色帶黃者,諸證漸退,可望回生。」
三百三十二條:
「少陰病」
,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
本條言「少陰病」四逆之變證與治法。
解曰:脈微細,欲寐,惡寒,四肢厥冷,為「少陰病」。今以其四逆手足冷,亦稱之曰「少陰病」。其人或咳,為淋巴
水道阻塞,水飲犯肺作咳也。或為悸,水 飲停於上焦衝動也。或小便不利,水飲停 於下焦也。或腹中痛,水氣壅塞 於腹 膜
中也。或泄利下重,腸作發炎也。皆 可以「四逆散」疏通淋巴水道治之。
本條從方劑推其病證,為三焦淋巴阻塞, 血行循環不利。肢冷四逆,非心藏衰 弱所致,乃血循環失暢之故。或 咳,或
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為水道壅阻關係。泄利下重,為血行不能達於肢末,內鬱而引起炎症使然。 「四逆散」之「柴胡」
即疏通三焦之鬱,「枳實」破三焦之結,
「芍藥」通血之痹,以三焦阻塞者,血行無不鬱滯也。本條諸證之癥結即在「少陽」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三焦之失和,故本方以「柴胡」為主藥。 此證應列入「少陽病」中,殆以其四逆而 列入「少陰病」歟?但「少陰」 之四 逆


為陽虛,此則為陽鬱不達,虛實相去懸殊也。

三三六
湯本氏曰:「『少陰病』
,脈微細而欲寐者是也。「四逆」也者,為四肢厥逆之意。全文之義雖未有此情狀, 『或』以下之
證者為本方之主治。然本方證非真正『少陰病』,本方亦與『少陰病』主方『四逆湯』異,以少熱藥之『乾薑』、 『附子』,
故無治陰證之能力。師名本方證曰『少陰病』,四逆,方名亦曰四逆,雖似矛盾,然有深意存焉,因欲示本方可治類似『少
陰病』寒厥之熱脈也,即以裏有極熱,阻 止血流,令人四肢厥逆,雖呈陰證之外觀 ,然與陰證之四肢厥逆,內外共 厥冷 者
有異。蓋表雖厥冷,而裏則有熱,成此表 寒裏熱之象,故當不為表之陰狀所眩惑, 而立時治其裏熱,斯為古今之常 法, 亦
即寒熱二厥之別。師以本方證雖原為陽熱證,然有時不 無 因 熱 極 而 呈 類 寒 厥 之 熱 厥 , 故 特 稱 本 方 證 曰 :
『少陰病』,『四逆』
云云,不載於『少陽』篇,而揭於『少陰』篇,以示此點也。雖然,實際上遇此等證甚稀,故本方當不拘『少陰病,四逆』
五字,而以左記之腹證為主目的,又以『其人或咳』云 云之師論及各家所說為副目的,而運用之。」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沉弦兼數或 弦鬱;舌當質紅,苔薄黃或白燥。
本條之針法:
四逆,取十指尖刺出血,或針外關、陽輔 、解谿。咳者,加太淵、尺澤、中脘 。悸者,加上脘、氣海、足三里 。小便
不利,加中極,足三里、陰陵。腹中痛者 ,加天樞、氣海、足三里。泄利下重者, 加合谷、三焦俞、天樞、足三里 、三 陰
交。
四逆散方:
甘草
甘 草(
(炙炙)
)、枳
、 枳實實((破破,,水水漬漬,,炙炙乾乾))
、柴
、 柴胡
胡、、芍
芍藥藥。

右四
右 四味
味,,各
各十十分分,,搗搗篩篩,,白白飲飲和和服服方方寸
寸匕匕,
,日日三
三服服。
。欬欬者
者,,加
加五五味
味子子、
、乾乾薑
薑各 五分
各五 分,
,並並主
主下下利
利。。悸
悸者者,
,加加桂
桂枝枝五
五分分。
。小小
便不
便 不利
利者者,
,加加茯
茯苓苓五五分分。。腹腹中中痛痛者者,,加加附附子
子,,一
一枚枚,
,炮炮合
合坼坼。
。微微利
利下下重
重者者,
,先先以
以水水五
五升升,
,煮煮薤
薤白白三
三升升,
,去去滓
滓,,以
以散散三
三方方寸
寸匕匕
納湯
納 湯中
中,,煮
煮取取一
一升升半半,,分分溫溫再再服服。。
本方之主證:為胸脇痞悶,熱不發於外者。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痢疾累日不止,胸脇苦滿,心下痞塞,腹中結實而痛,或裏急後重者。」
《蕉窗方意》解本方條曰:「是亦『大柴胡湯』之變方,其腹形專凝聚於心下及兩肋下而甚強,且及胸中,並兩脇亦拘
急甚,惟實熱少,故不用『大黃』、
『 黃芩』
,惟用緩和心下與兩脇下之藥為主。至論本症者,今未之見,且文章與正文俱無,
恐為後人所作,然於全體之腹形與心下肋下之狀況,能體會至精,則四逆厥亦可以此藥治之。真『少陰』之四逆厥,脈狀、
腹候等亦大異。又疫兼癇,而甚 至譫語煩躁、發呃逆等症,用陶 氏『散火湯』之類而無寸效者, 用本方即可奏效, 不必 用

三三七
呃逆之藥。又心下肋下胸中拘急甚,而除以上之明症外亦有發種種雜症者,是決不可為其所現之證所惑。以余多年之經驗,
此藥治種種異症疫症以及雜病,而如響斯應者 不可勝數,殊稀代之靈方也。」
《永諸藏書》

三百三十三條:
「少陰病」
,下利六七日,小便不利,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
「豬苓湯」主之。
本條為「少陰病」陰虛下利、小便不利、心煩失眠之治法。
解曰:
「少陰病」為脈微細、但欲寐,其下利是腸中復缺乏吸收水分力也。經六七日之下利,胃腸機能愈衰憊,水在胃
腸愈不被吸收,不能上輸敷布,於是膀胱 缺水而為小便不利,上焦缺水,肺葉乾燥 而為咳,胃中停水而為嘔,水不 上濟 而
為渴,上部神經失潤而為心煩不得眠,治之以「豬苓湯」。「阿膠」滋養神經,除煩安眠,「滑石」利水止煩,「二苓」、「澤
瀉」則促進腎臟之分泌而利小便,減少腸中之水而利自止。
湯本氏曰:
「謂『少陰病』者,脈微細,但欲寐,且下利也。然本方證亦有下利,且心煩不得眠,類似於陰病之但欲寐,
故師假以本方證為『少陰病』
,是本方當列於『少陰』篇。但本方證實非陰病,而為陽病,則本方亦非熱劑而為冷劑也。本
條不舉小便不利,是因已述於前略之。其 下利與嘔皆由小便不利所致也。又渴者, 為有溼熱,而心煩不得眠亦由濕 熱侵 入
頭腦也。」
成無己曰:
「下利不渴者,裏寒也。經曰: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寒故也』。此下利、嘔、渴,知非裏寒。心
煩不得眠,知協熱也。與『豬苓湯』泄利小便 , 分 別 水 穀 。 經 曰 :
『復利不止,當利小便』,此之謂歟。」
周禹載曰:
「病下利而兼欲嘔與渴,心煩不臥,何取於『豬苓湯』耶?不知證見下利,則小便必不利矣。證見渴,則已
移熱於膀胱矣。且欬、嘔者,必有水飲停 積,其勢並趨大腸,漫無止期,不得不以 『豬苓』分利前竅,而下利可已 ,嘔 、
欬與渴亦可已矣。心煩不眠,以本湯亦用『阿 膠』故也。況此湯獨汗多、便燥者宜 禁,今下利、無汗,豈非所宜乎。」
唐容川曰:「此方主下利,全是引水復行故道,入三焦膜中,使從小便出,則不流走腸間而利自止矣。凡利不止者,仲
景言皆利其小便,此必小便不利。水不入於膜中,則膜中『少陽』之火上逆為咳為嘔。膜中無水則不能化氣生津,是為口
渴。陰津不上交於心,則煩不得眠。皆因水不入膜,不能化津,小便不利故也。用『豬苓』、 『茯苓』從脾以利水,然不引
水入於膜中,則利亦無功,故先用『滑石 』色白入肺,以導水上源,使入膜中也。 繼用『阿膠』秉阿井伏流之性, 使其 復
歸故道。再用『澤瀉』生於水中者,以引水氣歸根。水既引歸膜中,而『二苓』乃滲利之,化其質為氣以上升,是為津液。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津液上升,則渴、欬、嘔、煩自止。此等精義,豈易知哉。」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微數;舌當質紅,苔白。
本條之針法:

三三八
間使Τ、天樞Τ、中極Τ、陰陵Τ、三陰交Τ。
三百三十四條:
「少陰病」
,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本條為虛弱者裏實之急救法。
解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見裏熱熾灼、口燥咽乾者,用急下存陰之法,以「大承氣湯」下之。
「少陰病」為正氣虛弱之症,禁汗亦禁下,此用下法而且曰「急下之」,此必裏有實熱,非「少陰病」而似「少陰病」
也,即所謂大實有贏狀者是也。文中祇言 口燥咽乾,極盡簡略,令初學者有惘然之 感,吾人當於證狀中不得其要領 時, 祇
有從方劑上求其所以然之理。此證當是平 素虛寒有便祕之證,及積滯既久,靜脈中 蓄毒已甚,迴流鬱塞,脈更見微 細, 腸
中蓄熱,既不能從血行運至肢末,祇有鬱 結於中而不能顯之於外,及至口燥咽乾, 其內之津液已將涸竭,非急下不 足似 救
其津液。所謂「少陰病」者,實非「 少陰病」也,乃虛弱者之裏實症也。
湯本氏曰:
「本條以下三證,以俱有『少陰病』之外觀,故師以『少陰病』三字冠之,然實非『少陰病』而為『陽明病』。
何則?若真為『少陰病』,口中必和,但今則不然,反口燥咽乾也。」
周禹載曰:「口燥而不云渴,咽乾而不云痛,其熱邪悉盛於胃也。然胃熱熾盛,則當汗出而不汗,當下利而不利,知其
津液垂盡之象,稍遲頃刻,必至立槁,故 宜『大承氣』下之也。用下之所以遲迴審 顧者,專因外邪傳入,恐有未盡 耳。 若
既轉『少陰』,復見『陽明』實證,又何顧忌 哉!下『陽明』之邪者,所以救『少陰』之水也。」
張璐玉曰:
「按『少陰』三急下證,一屬傳經熱邪亢極,一屬熱邪傳入胃府,一屬溫熱發自『少陰』
。皆刻不容緩之證,
故當急救欲絕之腎水,與『陽明』急下三法同源異派。」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沉遲;舌當苔厚燥裂。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不可針。此證用針灸無效,以正氣虛而有 燥矢者,針難於使之自動機轉也。
三百三十五條:
「少陰病」
,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本條為胃熱壅實之急下法。
解曰:不發熱欲寐之「少陰病」自利清水 ,色純青,為腸中燥結,正虛不能推 動,但熱已結,欲尋出路,乃為 熱結旁
流之一證。其心下必痛者,胸下當橫結腸之部分中有燥矢壓迫大腸而作痛也。口乾燥者,其中液已涸也。當急下之,以「大

三三九
承氣湯」。
「心下」當作「胸下」
。色純青,《金鑑》言「下無糟粕,所下皆污水也」

《永諸藏書》

本條之脈證、舌證:當如上條。
本條亦不可針。
三百三十六條:
「少陰病」
,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本條言陰虛腹脹不大便者之急下法。
解曰:「少陰病」,六七日不大便,腹中結實作脹,有不可不下之勢者,則急下之,以「大承氣湯」。
腹脹不大便,當有硬痛拒按、煩渴諸 症,否則不致用急下之法。
陳遜齋氏曰:「『少陰』之急下症,仲景未言脈象,竊意其脈必沉或微弱,因氣血已集中於裏故也。『大承氣症』,其脈
多沉,前文陰脈微者下之而解,即此理也。是則所謂『 少陰病』者乃『陽明病』而見『少陰脈』耳。」
張璐玉曰:
「『少陰』之證,自利者最多,虛寒則下利清穀,虛熱則下利膿,故多用溫補。傳經陽邪內結,則自利清水,
溫熱病則自利、煩渴,並宜下奪清熱,此以六七日不大便而腹脹,可見邪熱轉歸『陽明』而為胃實之證,所以宜急下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當如前條。
本條亦不可針。
三百三十七條:
「少陰病」
,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本條言「少陰」虛寒脈沉者當急溫之法。
解曰:「少陰病」,其脈沉者,裏寒甚也,急溫之,以「四逆湯」

「太陰」之裏寒在腸胃,以「理中湯」溫之,主在「乾薑」。
「少陰」之裏寒屬心臟與神經之不振,關乎全身,以「附
子」強心壯神經為主藥。同屬裏寒,其不同如此。
吳人駒曰 :
「 脈 沉 須 別 虛 實 及 得 病 新 久,若得之多日及沉而實者,須從別論。」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尤在涇曰:
「此不詳何證,而但憑脈以論治,曰『少陰病』 ,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然苟無厥逆、下利等證,
未可急與溫法。愚謂學者當從全書會通,不可 拘於一文一字之間者,此又其一也。」
三百三十八條: ,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飲實,不可
「少陰病」

三四○
下也,當吐之。若隔上有寒、乾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宜「四逆湯」

本條言有寒飲在胸中者可吐,不在胸中者不可吐。
解曰:神氣不振、不發熱之「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以胃中有寒飲也。心中溫溫,言寒飲在胃之上部刺激胃壁作異
常之不舒也。欲吐復不能吐,胃氣欲驅寒飲外出而無力衝之使出也。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言初得病即手足冷也。 「少
陰病」原為陽虛體溫不足者,復有寒飲, 陽氣更不能及於肢末也。脈弦為有飲之候 ,遲為有寒之候,此胸中飲實也 。胸 中
指胃中,寒飲在胃不在腸,故不可下也, 當吐之。若膈上有寒氣,寒氣上逆作乾嘔 者,有寒無飲,不可吐也,當溫 之, 宜
「四逆湯」。
本條從陳 本 以 「 飲 」 字 移 在 「 胸 中 」 下 , 義 較 顯 明 。
周禹載曰:
「此條於『少陰』寒中有虛實之分,入口即吐,原未下咽,況欲吐不吐,仍是『少陰』本證,兼之始得之時
而四肢即寒。於何見其為實乎?惟察之於 脈。而遲中見弦,則其所滯於中者無疑矣 。不得已而因高越之,亦『少陰 』之 變
法也。若胸中無滯,而寒飲上留,證見乾嘔, 明係陰邪上逆,則吐法又在所禁,溫以『四逆 』
,仍歸『少陰』正治也。」
黃坤載曰:
「入口即吐者,新入之飲食。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者,舊日之痰涎。此先有痰涎在胸,故食入即吐,而宿
痰膠滯,故不能吐。溫溫者,痰阻清道,君火鬱遏,濁氣翻騰之象也。手足寒者,陽鬱不能四達也。陽衰濕旺,是以脈遲。
土濕木鬱,是以脈弦。此胸中邪實,不可 下也。腐敗壅塞,法當吐之。若膈上有寒 飲、乾嘔,則土敗胃逆,不可吐 也, 當
急溫之,宜『四逆湯』。」
本條之舌證:舌當淡而苔白厚。
本條之針法:
膻中Τ巨闕Τ中脘Τ足三里Τ。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三百三十九條:
「少陰病」下利,脈微濇,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
本條言「少陰」下利、嘔而汗出之治法。
解曰:「少陰病」,下利,腸有虛寒也。脈微濇,微為陽虛,濇為陰虛,陰陽皆虛之候也。嘔而汗出,胃氣逆而陽氣虛
也。數更衣,言下利也。反少者,陰 液將涸也。當溫其臍上,灸之。
溫其上應有臍字,上吐下利,灸「中院」有特效,針亦效。

三四一
方中行曰「灸『百會』」
,《脈經》云「灸『厥陰俞』」
,常器之云「灸『太衝』」
,郭雍云「灸『太谿』」
,皆非經驗之言。
自「中脘」至「水分」取一穴皆效,再灸「足 三里」效更大。服「四逆湯」亦效。
《永諸藏書》
辨少
辨 陰病
少陰 脈證
病脈 并治
證并 法︵
治法 小結
︵小 ︶
結︶
「少陰病」之脈微細,很明顯的指示出血 液循環之變化。調節循環之反射,當 然分興奮與抑制兩類,興奮是屬 於陽性
者,抑制是屬於陰性者,心跳變慢變弱, 血管舒張或鬆弛,血壓下降,即陰性的表 現。各部組織缺氧,才發現精神 不振 ,
但欲寐的狀態。血液循環雖然由於心臟與 血管的組織特性,但血液中的化學成分為 輔佐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所以 延腦 的
循環協調中樞,尚受呼吸中樞及存在於丘腦下部的較高級的臟腑活動中樞的影響,最重要的當然為大腦皮層的控制。因此,
血液循環的繁複有如此之多的關聯,全身各部的機能和作用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少陰病」之動關生死,即此故也。
脈之搏動強弱、大小、浮沉等,一方面固 然是心臟的血液量輸出和搏動力之表 現,但血管的彈性與舒張力亦是 重要的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小結)

因素,因此聯系到整體的機能和作用,如二百九十七條之「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 ,法當咽痛
而復吐利。」俱緊二字,顧名思義,為血 管之強度,血行於脈道之中,因此手指直 覺力感覺脈與肌肉劃然分明。緊 者, 不
渙散之義,中醫之謂緊脈乃寒邪束縛,故 不當有汗,現在反汗出,體溫調節中樞失 卻控制,散熱量多於產熱量,水 分同 時
喪失,以至咽乾覺痛,刺激胃腸道,才發 生吐、利。此類病症多發生於虛弱、貧血 及腺病質者,形成外假熱、內真 寒、 上
假熱、下真寒之症狀。

三四二
用火熱劫迫「少陰」發汗,發生欬而下利 、譫語、小便不利等。津液不足為陰 虛,體溫不足為陽虛。強迫發汗 ,乃致
劫液傷陰,汗多亡陽。水分為汗而喪失, 小便自然難矣。腸部吸收力量弱,才發生 下利,血液酸鹼度不平衡,乃發 生神 經
症狀之譫語,呼吸不暢而為欬。所以「少陰病」不可火灼迫汗。「少陰病」本為陽虛心力衰弱,脈現微弱,不可發汗。脈現
弱而濇,亦禁攻下。
「少陰病」之機轉為本下利而手足不溫,若利止而手足轉溫的為可愈。如上吐下利,手足不冷而反發熱,為不死之證。
脈若不至,可灸「少陰」七壯,以通其脈。如外部一身手足都熱,若內部熱在膀胱,則必便膿血,這並不是「太陽病」 ,而
是「少陰病」,因藥物刺激發熱,或轉腎炎,或為膀胱 發炎,遂致病下膿血,如「斑蝥」毒物可致腎臟發炎而溺血。
「少陰病」之難治與不治之症,如三百零八至三十四條之逐條症狀。如強發其汗而口鼻衄者,不能誤認為紅汗之衄血,
這是下厥上竭,為難治之症。手足厥冷而 不轉溫,更以惡寒踡臥而利,或吐、利、 躁煩,或灸「少陰」而脈仍不至 ,或 下
利止而頭眩,時時欲冒者,或息音高者, 此為昏睡而鼾,或喉間痰聲漉漉而不吐, 這是將絕之時的呼吸,或始起脈 微, 但
欲寐,汗出不煩,自欲吐,延至五六日,反增自利、煩 躁、不得臥寐者,都是病轉不治之症。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附子甘草湯」為發表溫裏之劑,一因初感,或有頭痛等症,故用「細辛」
。病已二三日,陰
液漸耗,故用「甘草」代「細辛」。
「陽明」之實症,煩躁、不得臥者,或大渴而脈洪大者,為「白虎症」。「少陰病 」 之 心
煩、不得臥,亦為胃不和而津液乾燥,不可用「白虎」
,而以「黃連阿膠湯」以滋養陰津。由此觀之,可謂分析之精且詳也。
下利便膿血,大多為實症轉虛,為日久不愈之症,故用「桃花湯」 。但「桃花湯」必待炎性已消,腸中潰瘍不愈,乃以
濇滑、固脫、溫中、補虛之「桃花湯」。若炎性甚盛時,反有害而無益,必致腸部麋爛加劇而穿孔。如三百二十三至三百二
十七條之因虛弱而發生咽炎,各隨症狀之輕重而施治。如「豬膚湯」之滋潤黏膜, 「甘草湯」則解毒消炎。咽喉毒甚而腫痛,
或聲門水腫,則「苦酒湯」。咽中痛者「半夏散」及「湯」可治。吐劇而無咽痛,手足厥冷,則病不在上,又不下利,則病
不在下,為上不得升,下不得通,陽鬱遏伏於中,故以 「 吳 茱 萸 湯 」
,溫胃降水,「生薑」止嘔,「人參」以補償胃液。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總之。
「少陰病」為機能衰弱,或貧血,或腺病質患者居多,故用藥多強壯興奮之劑或滋陰降火之劑。如「白通」 、「真
武」
、「四逆湯」等為強壯興奮藥,「 黃連」
、「 阿膠」
、「 豬膚」
、「甘草」等為滋陰降火。但三百三十四至三百三十六條用「大
承氣湯」,則是雖見「少陰」之脈,口燥咽乾,腹脹不大便,或心下痛,全為胃腸結實之症,有不得不下之趨勢,否則不致
用急下之法,是亦有故無隕之義。或如湯本氏之意,實非「少陰病」而為「陽明病」,因「少陰病」,口中必和,今反口燥
咽乾也。又如周禹載之意,「陽明」之實邪不除,反累「少陰」之水分乾涸,亦救陰扶陽之另一法也。醫之難,即在於斯。

三四三
【附】陶節庵「升陽散火湯」方:生白朮二錢,茯神一錢,甘草(炙)一錢,當歸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桂酒拌),
陳皮六分(多至一錢),麥冬(去心)二錢,柴胡七分 ,黃芩一錢(酒炒)
,生 薑 二 片 , 大 棗 ( 劈 ) 二 枚 。
《永諸藏書》

水煎,不拘時熱服,取微汗。有痰加半夏(薑汁炒)。大便燥實,譫語,發渴,加大黃。泄痢加升麻、倍白朮。
辨厥
辨 陰病
厥陰 脈證
病脈 并治
證并 法
治法
三百四十條: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
本條為「厥陰病」之提綱。
解曰:
「厥陰病」之為證,消渴,上焦有熱也。氣上撞心,熱氣上衝也。心中疼熱,胸腔起炎症也。飢而不欲食,胃有
虛寒也。食則吐蚘,胃寒兼有蚘蟲也。下之, 利不止,腸中有虛寒不任攻下也。
統觀「厥陰」提綱各症,「心中疼熱」以上皆為上部有熱,以下皆為有寒,成為上熱下寒之證。
舒馳遠曰:
「此條,陰陽錯雜之證也。消渴者,膈有熱也。 『厥陰』邪氣上逆,故上撞心。疼熱者,熱甚也。心中疼熱,
陽熱在上也。飢而不欲食者,陰寒在胃也 。強與之食,亦不能納,必與飢蚘俱出, 故食則吐蚘也。此證上熱下寒, 若因 上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熱誤下之,則上熱未必即去,而下寒 必更加甚,故利不止也。」
湯本 氏 曰 :
「『厥陰病』為陰證之極,病毒迫於上半身,而尤以頭腦為最,遂現消渴、心中疼熱之症。且雖感空腹,然
不欲飲食,強食則時吐蛔蟲。誤瀉下之,則下利遂致不 止。一言以蔽之,陰虛證而上熱下寒之劇者乃是也。」

三四四
元堅曰:「『厥陰病』者,裏虛而寒熱相錯症是也。其類有二:曰上熱下寒,曰寒熱勝復。其熱俱非有相結,而以上熱
下寒為之正證。蓋物窮則變,是以『少陰』之寒極而為此病矣。然亦有自陽變者,『少陽病』誤治最多致之,以其位稍同耳,
更有自『陽明病』過下者。其為證也,消 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者 ,上熱之徵也。食則吐蚘,下之 利不 止
者,下寒之徵也。是寒熱二證一時併見者,故治法以溫涼兼施為主,如『烏梅丸』實為其對方,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亦
宜適用矣。寒熱勝復者,其來路大約與前 證相均,而所以有勝復者,在人身陰陽之 消長與邪氣之弛張耳。其證厥熱 各發 ,
不一時相兼,故治法,方其發熱,則用涼藥;方其發厥,則用溫藥。調停審酌,始為合轍,倘失其機,必為偏害矣。此『厥
陰病』要領也。要之,上熱下寒與寒熱勝復, 均無所傳,其唯陰陽和平,病當快瘳焉。」
「三陽症」皆為實,皆為熱。「三陰症」皆為虛,皆為寒。
「太陽」之熱在表,宜發汗。「陽明」之熱在裏,宜攻下。
「少
陽」之熱在半表半裏,汗、下皆非,宜和解。「太陰」之寒在胃腸,可謂在裏,宜溫中。「少陰」之寒在全身,可謂在表,
宜大溫。「厥陰」則反是,寒與熱每錯雜互見,有上熱下寒,有上寒下熱,有寒多熱少,有熱多寒少。如「少陽」之在半表
半裏,但「少陽」有偏於表,有偏於裏。此則有偏於上,有偏於下耳。治則寒熱並用,觀「厥陰病」主方之「烏梅丸」,寒
熱酸辛皆有,藥雖複雜,蓋病亦複雜,為六經病中最複雜而最難治者。所謂厥者,盡也。病至於此,即為出生入死之關頭。
正氣為陽,偏勝則生;邪氣為陰,偏勝則死。所謂得陽則生,得陰則死,陽生陰殺是也。誠如元堅氏所云: 「寒熱勝復,在
人身之陰陽消長與邪氣之弛張也」。夫陰陽消長即指正氣盛衰,邪氣弛張即指病毒進退,正盛病退,正衰病進,為自然之理。
但「厥陰病」上熱下寒為其本證,既等於 「少陽病」之在半表半裏,其陰陽必兩得 其平,易於從中和解,所謂「厥 陰」 從
中治也。病之偏寒固非,偏熱亦非,以其本身 已虛極,病有偏勝,總非衰弱者所能任也。
唐容川曰:「『厥陰』陰盡陽生,恐其陰有餘,亦恐其陽太過。惟得其和平,合於中見『少陽』之氣,則無病,故從中
見之氣化者,謂得中見『少陽』之沖 氣,則化其偏而為和耳。」
三百四十一條: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也。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言「厥陰」中風,從脈形以辨其欲愈未愈。
解曰:「 厥陰」中風,脈微見浮者,為偏 於陽也。
「 陽 生陰殺,故為欲愈也。不浮 為 正 氣 不 支 , 氣 血 不 能 驅 病 外 達 , 故
為未愈也。
「厥陰證」之脈為微細欲絕。湯本氏所謂陰證之極,亦即正氣虛極之候。正氣偏勝,即心藏有力,各機能尚可支持,

三四五
鼓病毒由內以出外層,所以脈見微浮之象,有 向愈可能。若不浮,則其正氣之不能 振奮可知,正虛邪盛,如何得愈。
成無己曰 :
「經曰:陰病見陽脈則生。浮者,陽也。『厥陰』中風,脈微浮,為邪氣還表向汗之時,故云欲愈。」
《永諸藏書》

尤在涇曰:
「此『厥陰』經自受風邪之證。脈浮為邪氣少,浮為病在經,經病而邪少,故謂欲愈。然必兼有發熱、微汗
等候,仲景不言者,以脈該證也。若不浮,則邪著陰中,漫無出路,其愈正未可期,故曰不浮為未愈。
三百四十二條:
「厥陰病」
,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本條言「厥陰病」解之時。
解曰:「厥陰病」欲解之時,每在丑時至卯時之間。
「三陽」、
「三陰」病,皆有病欲解之時,其理尚未明。但病之死者,外感熱性病每死在夜半後黎明時分,慢性病每在
午後申、酉時分,殆與氣壓上有關係。若「六經」病必 在某時解,亦難證實,姑錄前人之說為此釋。
唐容川曰:「『少陽』者陽之初生,於一歲為初春,於一日為平旦。人身『厥陰』一經,風氣治之。陽動陰虛,往往厥
熱互勝,必恰合中見『少陽』之氣,則為平和無病。此節從『丑至卯』,恰是平旦,為『少陽』司氣之時。
『厥陰』至此時,
借其沖和之氣而愈,正是從中見之氣化也。」
三百四十三條:
「厥陰病」
,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本條言「厥陰」消渴,以少少與之飲為法。
解曰:
「厥陰病」,消渴症,屬上焦有熱也。但「厥陰」每為上熱下寒,上熱欲飲,下寒則不能化,故以少少與之飲,
以解其渴,免多飲妨害下寒。
丹波氏 曰 :
「消 渴 乃 『 厥 陰 』 中 之 一 證 。 曰 『 愈 』 者 , 非 『 厥 陰 病 』 愈 之 義 , 僅 是 渴 之 一 證 得 水 而 愈 也 。 」
尤在涇曰:「『厥陰』之病,本自消渴,雖得水未必即愈。此云『渴欲飲水,少少與之,愈』者,必『厥陰』熱邪,還
返『陽明』之候也。熱還『陽明』,津液暴竭,求救於水,少少與之,胃氣則和,其病乃愈。若係『厥陰』
,則熱足以消水,
而水豈能消其熱哉。」
三百四十四條: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本條言四肢冷者不可下。
解曰:
「四肢」厥冷者,為陽氣微弱,即體溫中樞機能減退,可溫,不可下也。虛家指素體虛弱者,亦不可下。此條四

三四六
逆不可下,虛家不可下,乃指一般者而言,非絕對的不可下也。「少陰」三急下症,即其例也,總以參合病情為是。
成無己曰:「四逆者,四肢不溫也。厥者,手足冷也。皆陽氣少而陰氣多,故不可下。虛家亦然,下之是為重虛。《金
匱玉函》曰:
『虛者十補,勿一瀉之』。」
張隱庵曰:「此節申明『厥陰』不可下也。夫四逆者,冷至肘膝。厥者,冷至腕踝。『少陰病』四逆而厥,
『厥陰病』亦
四逆而厥,故曰『諸四逆厥』。夫四逆厥者,咸藉生陽之來復,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者,謂氣血兩虛之家亦不可下,又不
獨『厥陰』為然也。」
柯韻伯曰 :
「熱厥者有可下之理;寒厥為虛,則宜溫補。」
三百四十五條:
「傷寒」
,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本條言「厥陰」轉陽,雖利自止。
解曰:「厥陰傷寒」,先厥後發熱,謂先見手足厥冷,繼後厥愈而發熱也。此為由陰轉陽之候,即正氣勝復之象。其下
利必能自止,以腸中虛寒,水分不吸收而 為下利也。轉發熱則虛寒已退,腸之吸收 機能當恢復,故可自止。如再見 厥, 又
為陽消陰長,故復利也。
陳遜齋曰:「夫陰陽勝復,原有定理,陰寒而厥,陽復而熱。於是有先寒後熱,先熱後寒。熱太過為有餘,熱不及為不
足。更有但寒不熱,而為危絕之證。其所 以從陰變陽,從陽變陰,皆可於此得消長 進退之機矣。彼『厥陰』與『少 陰』 相
始終,固母子關切之至者也。彼『少陰』始得反發熱,是最初有發熱之證,而不見先厥。 『少陰』八九日,一身及手足盡熱,
是最後亦有發熱之一證,而不復厥利。同 一陰寒在裏,而『厥陰』獨異何哉?蓋『 厥陰』陰之盡,更居『少陽』之 裏, 陰
盡則陽生,乃氣之退極而進也。經曰: 『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勝則熱矣』,是以有先厥後發熱之證。厥為寒,利亦為
寒,厥與利相同而至。發熱則陽復,陽復 則經脈順接而手足熱。吾身陽氣積中發外 ,未有在裏之陽不復而能發熱於 外者 。
於其外之發熱,而知其利之必自止,理自 然也。然既熱則不當再厥,且不當復利, 而又見厥復利何哉?不知陽氣之 復, 有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復而太過者,亦有復而不及者。太過如癰 膿便血之類,不及如見厥復利之類。蓋『 厥陰經』陽氣極微,寒邪深入, 若其 人


本原不大虛,則能正復邪除,無太過不及之患,若其人陽氣素弱,則陽雖復而不能久,熱雖發而不能繼,當其稍進則發熱,
稍退又厥利矣。然陽復而不能繼,則陰勝而陽仍衰,不可與『少陰』同日語也。良以『厥陰』之陰寒更甚於『少陰』,『厥
陰』之陽氣更微於『少陰』,故『少陰』既變熱,無復寒之症,而『厥陰』則有之。此『厥陰』進退消長之機,而亦『少陰』、
『厥陰』厥利之所由分也。」

三四七
三百四十六條:「傷寒」
,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徐中」。食以「索餅」

微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
《永諸藏書》

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為厥相應,故期至旦日夜半愈。又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
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本條言發熱與厥利之日數相當者則自愈。
解曰:
「厥陰傷寒」,始發熱六日,繼即變為四肢厥逆而下利,計有九日,反較發熱六日者多三天。凡為厥利者,其人
必內有虛寒,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 為「除中」之症也。食以「索餅」試之, 如食後微熱者,知其胃氣尚存, 必能 愈
也。欲其微有熱,而不欲暴熱出者,深恐 暴熱外出,陽氣隨之而去也。若暴熱已去 ,再後三日診之,其熱續在者, 可期 以
夜半丑時至明旦卯時「厥陰」氣旺之時可 愈。所以知其愈者,以其本先發熱六日, 繼厥九日,又復發熱三日,並前 之發 熱
六日,計發熱亦九日,與厥利之九日適相 應合。厥九日,熱九日,陰陽寒熱平均無 偏勝,故期至旦日夜半愈也。又 復三 日
診之,其脈數,其熱不已者,此為熱氣有餘,陽偏勝也 。熱勝則血液被灼,必為瘍症而化為癰膿也。
本條從陳本改數字,義較顯。
「除中」者,謂久不能食,至將死時,忽然要食,食已不及一時而死矣。中醫名曰「除中」,
謂虛則求實之義,以胃神經之機能將絕時 起一種虛性反射,俗謂迴光返照,一霎時 即過是也。不識者每以病人欲食 為胃 氣
已醒,認為向愈之象,詎欣喜未已,病人 命已告絕。本條「今反能食」之「反」字 ,可知已不食久矣。反能食,恐 為「 除
中」
,故以「索餅」試之。「索餅」者,今之所謂麵條也(以小麥粉和水打薄,切成細條之麵食,現在市上大多以鐵機製造)。
胃中得食,食物之含水炭素起燃燒作用, 體溫要增高半度,四肢要溫和一些,此為 生理上之正常作用,亦知其胃中 之機 能
尚存,所謂胃氣尚在。
《內經》云: 「有胃則生,無胃則死」
。胃,即胃氣也。若食後忽作暴熱,亦為胃氣之轉變,暴熱久而
不滅,其陽氣不亡,則不死,若暴熱不久 而消滅,則為腸脫於外之熱,不久則死, 所以恐其暴熱來出而復去也。脈 之, 即
診其脈也。厥利九日,發熱九日,期其夜 半愈,可見「厥陰病」之陰陽寒熱必得平 均而後可愈,偏勝則非所宜。但 熱勝 於
陰而為癰膿,其證固未見,其理亦甚勉強 也。昔年隨侍先君治外瘍流注、流痰等, 起初每有形寒脈微,兩手不和, 經數 日
而發熱,再若干日而成癰膿,與此頗類似,然 屬瘍症,無有言其為「厥陰病」者。
程郊倩曰:「『傷寒』始發熱六日,脈必數而陽勝可知,厥反九日而利,不復發熱可知,蓋陽極而陰氣未復且勝也。此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九日內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自是胃陽在內消磨水穀,中氣尚在,故可懸斷其
愈。但愈必俟證熱,恐熱來而復去,與九 日之厥期不相應,猶非真愈。後三日脈之 ,而數脈尚在,知其熱必不去, 可與 之
決愈期矣。雖然有首尾,而計日不差,亦 謂之陰陽平等,故愈。愈後仍脈數,仍發 熱,此邪陽反勝,而陰血必傷, 厥應 下

三四八
之之法,可用於此三日內矣。不知下而致熱氣 留連於肉腠,則癰膿之發必不免耳。」
三百四十七條:「傷寒」 ,復除其熱,腹中應冷,
,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
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為「除中」,必死。
本條言「除中」。
解曰:「厥陰傷寒」,脈遲,下利,其為裏寒已極玥顯。經六七日而反與苦寒之「黃芩湯」去熱,不知脈遲為寒,其陽
氣已微,復與「黃芩湯」除其熱,是增其 寒而喪其陽。其腹中必冷,泠則胃氣無化 力,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是 胃虛 欲
求救於食也,此必「除中」,「除中」必死。
山田正珍 氏 曰 :
「『傷寒』脈遲句下當有『發熱』二字,庶與下文反與『黃芩湯』而徹其熱之句相應。蓋『黃芩湯』本
治『太陽』、
『少陽』合病之方,豈可用之無發熱者乎。『徹』與『撤』通, 《韻會小補》撤,註云『直列切,除去也,經典
通作徹』
。『除中』也者,謂中氣為所翦除也。 『除中』而反能食者,以胃氣將絕,引食以自救故也。是以譬諸富者暴貧,強
作驕奢,以掩一時之耳目,不祥孰甚,不死何待。 《易》曰:『枯楊生華,豈得久持哉』。」
汪琥曰:
「脈遲為寒,不待智者而後知也。六七日反與『黃芩湯』者,必其病初起,便發厥下利。至七日,陽氣回復,
乃乍發熱而利未止之時,粗工不知,但見其餘熱下利,誤認以為『太』
、『少』合病,因與『黃芩湯』徹其熱。徹,即除也。
又脈遲云云者,是申明除其熱之誤也。成氏云:
『除,去也。中,胃氣也。言邪氣太甚,除去胃氣,胃欲引食自救,故暴能
食也』。」
三百四十八、九條: ,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利必自止。若
「傷寒」
不止,便膿血。便膿血,其喉不痺。
本條言先厥後熱之變證。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解曰:「傷寒」,先見四肢厥冷而下利,後發熱,則陰證轉陽,其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則為化熱太過,
證狀復偏於熱,其熱向外向上發洩。向外 則出汗,向上則咽中痛。咽痛者,其咽喉 部起炎性證狀,故曰其喉必痹。 若僅 發
熱,無汗,則為厥去陽回,陰陽平均,故自利可止。若不止,則其熱仍偏勝,不向外洩而向下趨,腸中化熱發炎而便膿血,
故曰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熱在腸不上衝,故其喉不痹。
成無己曰:「『傷寒』先厥而利,陰寒氣勝也。寒極變熱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其喉為痹者,熱
氣上行也。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利不止必便膿血者 ,熱氣下行也。熱氣下而不上,其喉亦不痹也。

三四九
三百五十條: ,一二日,至四五日,前厥者,必發熱,前熱後厥者,必厥深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
「傷寒」
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永諸藏書》

本條言先熱後厥者為熱厥與其治法。
解曰:「傷寒」一二日,乃至四五日,如先前即四肢厥冷者,後必厥去陽回而發熱。若先前發熱而後四肢厥冷者,則為
熱厥。其厥愈深者,其熱之深伏者愈甚;其厥之微者,其熱亦微。夫熱厥應用下劑,洩其鬱熱,若反與發汗,則傷其津液,
勢必熱向上湧而為口傷赤爛矣。
「前厥者」
,言先前肢冷形寒也,為體溫不能外達,迨至四五日之久,心藏之力漸復,體溫向外衝出,生理機轉必起變
化而發熱,手足乃得溫和與內溫平均。若 先前發熱而後厥者,為內有裏實,血液趨 於內方,成外寒內熱之象。其四 肢愈 冷
者,其內熱亦愈重,所謂熱深厥深也,與 四肢寒而內不溫曰寒厥者迥異。寒厥宜溫 ,熱厥宜下,下溫相反。初學無 經驗 ,
易被其蔽。診斷法從腹診與舌診上最易看 出,胸下中脘至臍之部,初按似熱,久久 不覺其熱高,與常溫相似者為寒 厥; 久
按覺掌下熱灼者為熱厥。舌質如常或較淡 者為寒厥;舌質紅絳糙老者為熱厥。苔雖 厚而潤者為寒厥;厚而燥裂者為 熱厥 。
稍與分析,虛實寒熱判然。
成無己曰:
「前厥後發熱者,寒極生熱也。前熱後厥者,陽氣內陷也。厥深熱深,厥微熱微,隨陽氣陷之深淺也。熱之
伏深,必須下去之。反發汗者,引熱上行,必口傷爛赤。
《 內經》曰『火氣內發,上為口糜』
。」
柯韻伯曰:「其四五日來惡寒,無熱可知。手足為諸陽之本,陰盛而陽不達,故厥冷也。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四
五日而厥者,三陰受邪也。陰經受邪,無 熱可發。陰主藏,藏氣實而不能入,則還 之於府。必發熱者,寒極而生熱 也。 先
厥後熱,為陽乘陰,陰邪未散,故必復發 ,此陰中有陽,乃陰陽相搏而為厥熱,與 『厥陰』亡陽者迥別也。欲知其 人陽 氣
之多寡,即觀其厥之微甚。厥之久者,鬱 熱亦久;厥之輕者,鬱熱亦輕。故熱與厥 相應耳。若陽虛而不能支,即成 陰厥 而
無熱矣。熱發三陽未入於府者可汗,熱在 『三陰』已入於府者可下。陰不得有汗, 而強發之,此為逆也。陽虛不能 外散 而
為汗,必上走空竅,口傷爛赤,所由至矣 。然此指熱傷氣而言,若動其血,或從口 鼻,或從目出,其害有不可言者 。下 之
清之,謂對汗而言,是胃熱而不是胃實,非三『承氣』所宜。厥微者當『四逆散』 ,
『芍藥』、『枳實』以攻裏,
『 柴胡』、
『甘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草』以和表也。厥深者,當『白虎湯』,『參』、
『甘』
、『粳米』以扶陽,『石膏』
、『知母』以除熱也。」
尤在涇曰:
「『 傷寒』
,一二日至四五日,正陰陽邪正交爭互勝之時,或陰受病而厥者,勢必轉而為熱,陰勝而陽爭之也。
或陽受病而熱者,甚則亦變而為厥,陽勝 而陰被格也。夫陽勝而陰格者,其厥非真 寒也,陽陷於中而陰見於外也。 是以 熱

三五○
深者厥亦深,熱微者厥亦微,隨熱者之淺 深,而為厥之微甚也。夫病在陽者宜汗, 病在裏者宜下,厥者熱深在裏, 法當 下
之,而反發汗,則必口傷赤爛。蓋以蘊隆之熱 而被升浮之氣,不從下出而從上逆故耳。」
三百五十一條: ,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傷寒病」
本條言厥熱相等者能自愈。
解曰:
「傷寒病」,厥者五日,後發熱亦五日,設發熱至六日復厥者,則偏於厥,尚不能即愈,如熱退不復厥者則愈矣。
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亦五日,厥熱相等,故知其自愈。
成無己曰:「陰勝則厥,陽勝則熱。先厥五日為陰勝,至六日陽復勝,熱亦五日,後復厥者,陰復勝,若不厥為陽全勝,
故自愈。經曰:『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五日,厥少熱多,其病為愈』。」
方中行曰 :
「厥五日,熱亦五日,陰陽勝復無偏也。當 復厥,不厥,陽氣勝也。陽主生,故自愈也。」
三百五十二條: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本條言厥之原因與證狀。
解曰:凡厥者,為機能失調,內外之氣機不平均,所謂陰陽之氣不順接也。陰陽指內外言也。血溫伏於內而不及於外,
便為厥。所謂厥者,手足逆冷也。
厥有「暴厥」
、「昏厥」
,為腦病,如中風,驚癇等。有「厥冷」 、
「逆厥」之為血行病,即四肢逆冷。逆冷有三:一寒一
熱,心藏衰弱,血溫不及肢末,稱為陽虛 者是也。一為汗出過多,體溫迅速發散, 不及補充,稱為亡陽者是也。一 為吐 、
下,水分消失過多,血液濃厚,循環失暢 ,稱為陰寒直中者是也。三者皆為寒厥, 如為熱度過高,水液蒸發,血液 濃厚 不
能暢行,與內藏有積滯,血液集中於內者,稱為熱閉, 即熱厥是也。寒厥宜溫,熱厥宜涼,治法懸殊。
山田正珍氏曰:
「陰陽之氣不相順接者,血氣否塞,不能升降之謂也。謂天地不交,否者是。嘗考荷蘭解剖之書,人身
血行之道有二:其一起於心藏,順行周身 ,是謂動脈。其一起於動脈盡處,受動脈 之血而逆行,還入於心,是謂靜 脈。 更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出更入,如環無端。然若一有否塞,則出 者不入,入者不出,厥逆於是發,脈道於 是絕,遂至於死。然則所謂陰陽 二字 ,


蓋動脈、靜脈是也。
三百五十三、四條:「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若蚘厥也。蚘厥者,其
人常自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蚘厥。蚘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當吐蚘也。
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三五一
本條言「蚘厥」證治。
解曰:
「傷寒」脈微而厥,其陰寒已顯著,至七八日而膚冷,不特陽不回,其陰寒且更甚矣。於是不得陽和,自主神經
《永諸藏書》

之抑制與興奮調節不平衡,於是發生動盪 而躁擾不安矣。若其人躁擾無暫安時者, 則為藏寒發厥,非為蚘厥也。蚘 厥者 ,


其人常有吐蚘之症。今病者時靜而復時發 煩,此脈微而厥,當為蚘厥,以蚘上入於 膈而衝動,故煩。蚘下即安,故 須臾 復
止。得食而嘔又煩者,以蚘聞食氣復作蠕 動,因而復煩,蠕動太甚,因而作嘔,蚘 亦隨之吐出,故曰蚘聞食臭出, 其人 當
吐蚘也。蚘厥之症,為「烏梅丸」所主治,此丸亦能治久痢。
本條言「蚘厥」,兼及「藏厥」,以厥而且躁,「蚘厥」如此,「藏厥」亦如此也。 「藏厥」為「附子理中湯」主治;「蚘
厥」為「烏梅丸」主治。病理不同,方治 不同,恐人誤認,特舉其異以別之。「 藏 厥」之躁為無暫安時;
「 蚘 厥」則時靜時
煩,以此為別。
成無己曰:
「『藏厥』者死,陽氣絕也。
『蚘厥』雖厥而煩,吐蚘已則靜,不若『藏厥』而躁無暫安時也。病人藏寒胃虛,
蚘動上膈,聞食臭出,因而吐蚘,與『烏梅丸』溫藏安蟲。」
喻嘉言曰:
「脈微而厥,則陽氣衰微可知,然未定其為『藏厥』
、『蚘厥』也。惟膚冷而躁無暫安時,乃為『藏厥』
。『藏
厥』用『四逆』及灸法,其厥不回者死。若『 蚘厥』則時厥時煩,未為死候,但因 此而馴至胃中無陽,則死矣。」
程郊倩曰:「脈微而厥,純陰之象,微於脈矣。至七八日尚有膚冷,無陽之象,徵於形矣。陰極而發躁,無復陽經,是
以擾亂無暫安時也。此是『少陰藏厥』,為不治之症,『厥陰』中無此也。至於吐蚘為『厥陰』本證,則『蚘厥』可與陰陽
不相順接者,連類而推也。煩則非躁。須 臾復止,則非無暫安時。祇因脾藏受寒, 蚘不能安,故因胃中陽氣而上逆 ,始 而
入膈則煩,繼而食則嘔且吐也。『烏梅丸』破陰以行陽,故酸辛入肺藥中,微加苦寒納逆上之邪陽,而順之使下也。名曰安
蚘,實是安胃,故久利亦止。」
《醫宗金鑑》曰:「
『傷寒』脈微而厥,『厥陰』脈證也。至七八日不回,手足厥冷而更通身膚冷,躁無暫安之時者,此
為『厥陰』陽虛陰盛之『藏厥』
,非陰陽錯雜之『蚘厥』也。若『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不似『藏厥』
之躁無暫安時,知非藏寒之躁,乃蚘上膈 之上也,故其煩復須臾止也。得食而吐又 煩者,是蚘聞食臭而出,故又煩 也。 得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食蚘動而嘔,蚘因嘔吐而出,故曰其人當 自吐蚘也。
『蚘厥』主以『烏梅丸』,又主久利者,似此藥性味酸苦辛溫,寒熱並
用,能解陰陽錯雜、寒熱混淆之邪也。」
本條舌證:舌質紅中帶紫,舌苔或黃或白而潤 ,或有紅點,下唇內有紫絡與白點。

三五二
本條之針法:
肝俞︱、期門|、中脘×、氣海×、 間 使 × 、 足 三 里 | 、 中 封 | 。
以「肝俞」、
「期門」疏通內臟之交感神經與加強門脈迴流,防止發生鬱血。「中脘」、
「足三里」降胃氣。「 氣海」疏通
下焦氣血。
「間使」 、
「中封」則疏通肢末之氣血。於蟲則無法處置,須藉藥物。針書中有「地倉」一穴,云可殺蟲,其實效
則及於有蚘而流涎之證,可止涎而不能殺蚘。
烏梅丸方:
烏梅
烏 梅三
三百百個
個,,細
細辛辛六
六兩兩,
,乾乾薑
薑十十兩
兩,,黃
黃連連一
一斤斤,
,當當歸
歸四四兩
兩,,附
附子子六
六兩兩((炮炮))
,蜀
, 蜀椒
椒四四兩
兩((炒
炒去去汗
汗))
,桂
, 桂枝
枝六六兩
兩,,人
人參參六
六兩兩,

黃
黃 六
六兩兩。

右十
右 十味
味,,異
異搗搗篩
篩,,合
合治治之
之。。以
以苦苦酒
酒漬漬烏
烏梅梅一
一宿宿,
,去去核
核,,蒸
蒸之之,,五
五升升米米下下,,飯
飯熟 ,搗
熟, 搗成
成泥泥,
,合合藥藥令
令相相得
得,,內
內臼臼中
中,,與
與蜜蜜,

杵貳
杵 貳千
千下下,
,丸丸如
如梧梧桐
桐子子大
大。。先
先食食飲
飲,,服
服十十丸
丸,,日
日三三服
服,,稍
稍加加至
至二二十十丸
丸,,禁
禁生 生泠泠、
、滑滑物
物、、臭
臭食食等
等。。
本方之主證:為蚘厥、蚘痛、久利。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反胃、噤口痢,間有宜此方者,用生薑湯汁送下為佳。」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之『蚘厥』為冷厥。煩痛發作而止,輕證惟起時有厥。柯琴氏云:『不僅治「蚘
厥」
,為一切「厥陰」之主方』 。又『厥陰』
,寒熱錯雜之症最多,故除『茯苓四逆湯』 、
『吳茱萸湯』之外,運用此方而奏效
者多。別無蚘蟲之候,胸有刺痛者亦用之 。又於反胃之壞症,以此方用『半夏乾薑 人參丸』料送下,有奇效。又能 治久 下
痢。」
《方輿輗》本方條曰:「吐蚘之症,先哲有論,或取之寒,或取之熱,其治法由此丸分出。雖似各有確見,然竊維此藥
一寒一熱,錯綜成分,此即立方之妙旨。余故常守舊規,仍舊貫,不為一味之去加,屢得巧驗。茲畢一二證之,河道屋某,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年二十有餘,久患蟲積腹痛,易醫數人, 不治,上嘔下瀉,羸困頗甚,余以此丸為 料,用之十餘帖而得全安。然以 此丸 為


料用之,不載於書,又世醫亦不見為之,頃讀陳復正《幼幼集成》。用『烏梅丸』方末十分之一,以水煎之亦可,此說先獲
我意。」
雉間煥曰 :
「反胃之症,世醫難其治,此方速治之,實奇劑也。」
《內科摘要》曰:「
『 烏梅丸』治由胃 府 發 咳 , 咳 而 嘔 , 嘔 甚 則 長 蟲 出 。 」

三五三
《聖劑總錄》曰:「
『 烏梅丸』為產後冷熱劑,治久下不止。」
《永諸藏書》

三百五十五條: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
若厥多而嘔,胸脇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本條言內熱外厥之伏熱症。
解曰:
「傷寒」熱少,厥亦微,因微故指頭寒而已。內有熱而不重,故默默不欲食與煩躁而已。數日後小便利而色不黃,
此內熱已除也。內熱除則胃和,欲得食則其病已愈也。若厥多,則熱亦多,所謂熱深厥深。熱多則上逆,故嘔。胸脇熱甚,
故煩滿。熱鬱既甚,則血管破裂而便血。
成無己曰:「指頭寒者,是厥微、熱少也。默默不欲食、煩躁者,邪熱初傳裏也。數日之後,小便色白,裏熱去,欲得
食,為胃氣已和,其病為愈。『厥陰』之脈挾胃貫膈,布脇肋。厥而嘔、胸脇煩滿者,傳邪之熱甚於裏也。
『厥陰』肝主血,
後數日熱不去,又不得外泄,迫血下行,必致便血。」
周禹載曰 :
「 此 條 分 兩 截 看 , 一 輕 一 重 , 始 為 瞭然。不然,斷無前輕者後忽重之理。」
按:兩截者,
「其病為愈」為上截,「若厥多而嘔」以下為下截,本條遵陳本加多字。
三百五十六條: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
,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本條言「厥陰」下寒之證。
解曰:病人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
,謂胸中寬暢,上焦無病也。但小腹滿,按之痛者,下焦有寒也。寒氣凝滯,腹
筋攣急,故痛。以滿痛在小腹,當「關元穴」 之分,故曰冷結在「關元」也。
《金鑑》曰:
「小腹滿,按之痛,小便自利者,是血結膀胱;小便不利者,是水結膀胱;手足熱,小便赤濇者,是熱結
膀胱。此則手足泠,小便清白,知故是冷結膀胱證也。」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其後必便膿血。
三百五十七條:
本條言熱多厥少之變證。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解曰: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是先熱後厥,屬熱厥也。厥三日復熱四日,是熱已外發,且厥少熱多,正氣已勝,
病當愈也。但熱四日而熱不除,繼至 七日,是熱太過也,太過則便膿血。

三五四
柯韻伯曰:「『傷寒』以陽為主,熱多當愈,熱不除為太過,熱盛厥微,必傷陰絡,醫者當於陽盛時預滋其陰,以善其
後也。四日至七日,自發熱起至厥止而言。熱不除,指 復熱四日。復熱四日句,語意在其病當愈下。」
三百五十八條: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本條言厥多熱少為陽退病進。
解曰:
「傷寒」先厥四日,後陽回發熱三日,先厥後熱為寒厥,熱回當愈。今熱又去而後厥五日,則陽不敵於陰,正氣
不能復,不但不愈,且病進矣,故曰「其病為進」
。 以 寒多熱少,則陽氣退,陽氣退即正氣 衰,病當加甚,故為進也。
陳平伯曰:「上條以熱多而病愈,本條以厥多而病進,註家皆以熱多正勝,厥多邪勝立論,大失仲景本旨。如果熱多為
正勝,當幸其熱之常在,以見正之常勝, 何至有過熱便膿血之變。且兩條所言,皆 因熱深,非由寒甚,發熱與厥, 總是 邪
熱為禍,有何正勝邪勝之可言。乃仲景以熱多為病愈,厥多為病進者,是論病機之進退,以厥為熱邪向內,熱為熱邪向外,
凡外來客熱,向外為退,向內為進也,故 熱多為病邪向愈之機,不是病邪便愈之候 。所以縱有便膿血之患,而熱逼 營陰 ,
與熱深厥逆者,仍有輕重,若是厥多於熱 者,由熱深壅閉陽氣不得外達四肢,而反 退處於邪熱之中。復申之曰『陽 氣退 ,
故為進』,蓋厥多熱少,因陽氣退伏,不因陽虛寂減,於熱深之病機為進也。此雖引而不發之旨,然仲景之意自是躍如。奈
何註家不能推測,反將原文蒙晦邪!」
(陳修園謂此說未免矯枉過正)
按:其言兩條皆因熱深,非由寒勝,以本條亦 為熱深,實誤。先熱後厥為熱厥,先 厥後熱為寒厥,此不易之理也。
三百五十九條: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
,厥不還者,死。
本條言厥不還者死。
解曰:「傷寒」,六七日,脈微,為正氣衰,心臟弱也。弱者血溫不達肢末而為手足厥冷,神經失溫煦則躁擾不安,灸
「厥陰」以治之。灸之,手足仍不溫 者,為心機能無法恢復,當死。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成無己曰:
「『傷寒』
,六七日,則正氣當復,邪氣當罷,脈浮、身熱,為欲解,若反脈微而厥,則陰勝陽也。煩躁者,
陽虛而爭也。灸『厥陰』以復其陽,厥不還, 則陽氣已絕,不能復正而死。」
張令韶曰:
「灸『厥陰』,宜灸『榮、會』、
『關元』、
『 百會』等 處 。 榮 者 ,
『行間穴』也,在足大趾中縫間。會者,
『章
門穴』也,在季肋之端,乃『厥陰』、『少陽』之會。『關元』在臍下三寸, 『足三陰』經脈之會。『百會』在頂上中央,『厥
陰』
、『督脈』之會也。」

三五五
沈丹彩曰 :
「可灸『太衝』二穴,在足大趾下後二寸陷中,灸三壯。」
柯韻伯曰 :
「『厥陰』
,肝脈也,應春生之氣,故灸『五俞』而陽可回也。」
《永諸藏書》

按:張令韶所取之穴較是,亦非經驗之談,當以多灸「神闕」為是。
三百六十條: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本條言厥、利,躁不得臥者,死。
解曰: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則其熱為外之假熱,所謂浮於外之虛陽。下利、厥逆乃為裏之真寒。寒甚於內,殘
熱皆浮於外,故躁擾不已而不得安臥,當死。
程知曰:「『厥陰病』但發熱,即不死,以發熱則邪出於表,而裏症自除。若外發熱而內厥逆,下利不止,躁不得臥,
則發熱又為陽氣外散之候,而主死矣。」
張璐玉曰:
「下利而手足厥逆者,最為危險,以四肢為諸陽之本故也。加以發熱躁不得臥,不但虛陽發露,而真陰亦已
消盡無餘矣,安得不死。」
三百六十一條:
「傷寒」
,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本條言下利、厥不止者,死。
解曰:
「厥陰傷寒」發熱,病已轉陽證,利當自止。今下利不但不愈,反為至甚,其厥且不止,則其發熱為陽浮於外之
假熱,熱已則陽氣消失而死。
周禹載曰 :
「 厥 利 止 而 發 熱 , 為 陽 復 。 若 仍 厥 利者,為陽脫也。陽既絕,則雖不煩躁而亦主死矣。」
三百六十二條:
「傷寒」
,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本條言內寒外熱,汗下不止者,死。
解曰:「傷寒」,六七日不利,忽發熱而利,其人復汗出不止,則內為陰脫,外為陽脫,不死何待。蓋厥利為陰寒甚,
出汗為亡陽,陰陽兩脫也。
「傷寒」
,六七日不利,指脈微,手足厥冷,而不利也。便發熱,即知六七日中無發熱證也。寒厥發熱不當利,利則知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其熱為假熱,其汗出乃為亡陽,真寒 假 熱 , 再 加 亡 陽 , 安 得 不 死 。
周禹載曰 :
「 陽 復 發 熱 , 雖 利 且 止 ; 格 陽 發 熱 , 利 汗 兼 至。陰內盛則不固其津而下脫,復逼其陽而外散耳。」

三五六
三百六十三條:
「傷寒」
,五六日,不「結胸」
,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
本條言脈虛而厥者不可下。
解曰:
「 傷寒」
,五六日,不「結胸」
,上焦無病也。腹濡,濡者軟和,下焦亦無病也。脈虛,全體機能衰弱之候也。復
厥者,心臟無力運血也。虛寒如此,不可下也 。此為亡血者,言血虛不運也,下之立死。
成無己曰:
「『 傷寒』
,五六日,邪氣當作裏實之時。若不『結胸』而腹濡者,裏無熱也。脈虛者,亡血也。復厥者,陽
氣少也。不可下,下之為重虛,故死。《金 匱 玉 函 》 曰 :
『虛者重瀉,正氣乃絕』。」
周禹載曰: ,五六日矣,胸無結聚,腹不滿,更無煩躁、下利等證,似乎陽回可解。乃復見厥不回者,知陰
「『傷寒』
血素虧之人,即不下利,而已為亡血,故使陽氣不布,大便枯澀,仲景恐人誤認為『熱入血室』燥結,或重竭其陰,故有
下之致死之戒也。」
三百六十四條: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本條言厥過七日下利不已者為難治。
解曰:發熱而厥,為熱於外而寒於內,厥 過七日,病過一候當退。乃復下利者 ,腸胃之氣已敗,正氣無恢復之 望,故
為難治。
喻嘉言曰:
「厥、利與熱,不兩存之勢也。發熱而厥七日,是熱者自熱,厥、利者自厥、利,兩造其偏,漫無相協之期,
故雖來現煩燥證,而已為難治。蓋治其熱則愈厥愈利, 治其厥、利則愈熱,不至陰陽兩絕不止矣。」
三百六十五條:
「傷寒」
,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本條言厥逆脈促者可灸。
解曰:
「傷寒」脈見促,促為疾數之候,氣血有向外之勢,手足不應見厥逆。見厥逆則為裏寒陽越之候,急當灸之以引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其陽內返。
喻嘉言曰 :
「『傷寒』
,脈促,則陽氣蹐跼可知,更加手足厥逆,其陽必為陰所格拒而不能通,故宜灸以通陽也。」
常器之曰 :
「可灸之,當灸『太衝穴』
。」
按:常氏祇知「太衝」為「厥陰經」之「俞穴」,補必取「俞穴」,以「厥陰病」為「厥陰經」之病,根本已誤。即以
「厥陰經」論,以五行承制理,「太沖穴」屬土,補「厥陰」當取「曲泉」,亦不當補土以伐肝。究竟非經驗之言,亦無深

三五七
切研究之語。灸當灸「神闕」助心臟輸血之力,以解四肢之厥,但取「神闕」亦不可,當隨灸「湧泉」,引血下趨,臟復而
心力強,陽可不致外越。
《永諸藏書》

三百六十六條:
「傷寒」
,脈滑而厥者,裏有熱也,
「白虎湯」主之。
本條言熱厥之治法。
解曰:
「傷 寒 」
,脈滑而厥,滑為內熱之候,厥為外寒之象,此為熱厥,以血與熱集中於裏,雖外見四肢冷而非裏寒也,
故以「白虎湯」治之。
程郊倩曰 :
「脈滑而厥,乃陽實拒陰之厥,『白虎湯』涼能清裏而辛可解表。故當捨證而從脈也。」
柯韻伯曰:「脈滑而厥為熱厥,脈微而厥為寒厥,陽極似陰之證全憑脈以辨之。然必須煩渴引飲,能食而大便難,乃為
裏有熱也。」
《金鑑》曰:
「『傷寒』,脈微細,身無熱,小便清白而厥者,是寒虛厥也,當溫之。脈乍緊,身無熱,胸滿而煩厥者,
是寒實厥也,當吐之。 脈實大,小便閉,腹滿 痛而厥者,熱實厥也,當下之。今脈滑 而厥,滑為陽脈,裏熱可知 ,是 熱
厥也。然內無腹滿痛不大便之證,是雖有熱而裏未實, 不可下而可清,故以『白虎湯』主之。」
本條之舌證:舌當質紅而燥,或薄白苔而燥。
本條之針法:
曲池Τ、合谷Τ、液門Τ、足三里Τ、行間Τ、足臨泣Τ。
三百六十七條: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
「當歸四逆湯」主之。
本條為寒濕之治法。
解曰:病人手足厥寒,為外有寒邪束縛也。脈細欲絕者 ,為寒濕阻於四末也。以「當歸四逆湯」治之。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明明為心臟衰弱,產熱機能減退之證。何以知其為外寒束縛,濕阻四末?曰:從湯方而知之也。
如為陽虛,心臟衰弱,產熱機能減退,當用「四逆湯」,不當用「當歸四逆湯」也。
「當歸四逆湯」為「桂枝湯」去「生薑」,
加「當歸」、
「細辛」、
「 通草」
,「桂枝湯」為溫通血管驅寒之劑,
「當歸」為行血之品,「細辛」為逐水之藥,
「通草」為利濕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之味,合而為除寒濕之劑。用是方,即知其手足之厥寒與脈細欲絕,為寒濕阻於肌表四末,血溫不能外達,其證當有頭痛、
肢腫或痛之證。

三五八
和久田氏曰:
「此為平素氣虛者,因外邪襲入,存於心胸,正氣為之壓抑,由是四肢厥逆,脈細欲絕。如以此方排除胸
間之寒邪,導下水氣,舒暢正氣,則厥寒 復溫,脈帶陽氣而愈矣。與三味之「四逆 湯」之別,彼為已在內而現下利 清穀 之
證,故於四肢亦曰厥冷,冷屬於內,與寒 之由外感受者異。故寒屬於外,此證在心 胸間,腹內當未顯變,故特變文 而書 厥
寒,所以示異也。細謂脈之如無幅之 絲 , 故 曰 欲 絕 , 示 將 斷 也 。 」
鄭重光曰 :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是「厥陰傷寒」之外證。『當歸四逆』是『厥陰傷寒』之表藥也。」
本條之舌證:舌質當正常而有白滑苔。
本條之針法:
本條未言證狀,依方推測,當有頭痛、肢痛或肢腫,可取「風池」、 「肩」、
「上星」、 「曲池」、
「合谷」、
「外關」、「陽
陵」
、「解谿」諸穴針治。
當歸四逆湯方:
當歸
當 歸三
三兩兩,
,桂桂枝
枝三三兩
兩,,芍
芍藥藥三
三兩兩,
,細細辛
辛三三兩
兩,,大
大棗棗二
二十十五
五個個,
,甘甘草
草二二兩
兩((炙
炙),通

, 通草
草二二兩
兩((即
即今今之
之木木通
通是是也
也。。今
今之之「
「通通草
草」」
名「
名 「通
通脫脫木
木」」不
不堪堪用
用。。)

右七
右 七味
味,,以
以水水八
八升升,
,煮煮取
取三三升
升,,去
去滓滓,
,溫溫服
服一一升
升,,日
日三三服
服。。
本方之主證:為四肢厥冷、頭痛。肢節腫或痛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疝家,發熱惡寒,腰腹攣痛,腰腳拘急,手足寒,小便不利,兼治消塊。」又:
「治婦
人血氣痛,腰腹拘攣者。」又:「治經水不調,腹中攣 急,四肢酸痛,或一身習習如蟲行,每日覺頭痛者。」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雖為治『厥陰』表寒之厥冷藥,然本為『桂枝湯』之變方,故為『桂枝湯證』。
凡血分之閉塞者,用之皆有效。故先哲不僅以之治『厥陰病』,若寒熱勝腹之手足冷亦用之。又加『吳茱萸生薑湯』可為後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世疝積之套劑。陰 之輕者亦用此方治之。」
《方輿輗》曰:
「當歸四逆湯』治純血症,凡專下血便者用之。『傷寒』之下血,雖為險症,然與痢之下血不涉,可以
此湯愈之。」
和久田氏曰:「腹皮拘攣,以『桂枝加芍藥湯』與『小建中湯』之腹狀,且有左臍傍『天樞』上下攣痛者,則似『當歸
芍藥散』、
『當歸建中湯』之證。有右之少腹腰間結聚,手足冷 而脈細無力者,是為『當歸四逆湯證』 。按此方去『桂枝湯』

三五九
方中之『生薑』,而代之以『細辛』,更加『當歸』 、『 通草』 ,增『大棗』者也。其證為下焦之寒氣上迫心下,正氣為抑塞,
不充見於表,不及四肢,血脈澀滯,而無 駃 流 之 勢 者 是 。
『細辛』能散中焦之冷氣,排除抑塞胃口之水氣。 『通草』能引其
水,以利小便,以通關節,以導陽氣。餘則和血脈,滋達正氣,是為『桂枝湯』之旨意,不可不知。但以『當歸』為主, 『芍』、
《永諸藏書》

『甘』二味和之,能解腹中之結血攣引者也。」
《百疢一貫》曰:
「休息痢有由疝來者,則亦能用『當歸四逆』等治之。黑便與血交下者,用『當歸四逆湯』極有效。」
又:
「五更瀉為『當歸四逆』與『真 武』等所治,如用而無效者,死症也。」
《幼幼集成》曰:
「『當歸四逆湯』治小兒血虛體弱,寒邪傷榮,以致眼目翻上,身體反張,蓋『太陽』主筋病故也。」
《傷寒六書》曰:
「『傷寒』
『 少陰病 』
,但厥無汗者,強發之,必動於其血,或自耳目口鼻中出,名曰下厥上竭,難治。
又咽喉閉塞,不可發汗,發汗則吐血,氣欲絕,手足厥冷,踡臥而不能自溫。又脈弱者,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不能自還,
並『當歸四逆湯』主之。」
清川玄道 氏 曰 :
「『凍風』者,俗名凍瘡,又名涷瘃者是也。
《 外科正宗》云:『凍風為肌肉寒熱,氣血不行而肌死之患
也』
。查『凍風』之治法,諸家雖有種種,非不無效,然從未如此方之神效者。余壯年西遊,至遠州見付驛,訪古田玄道翁,
翁固篤信仲景氏者, 『傷寒』無論矣,即其餘一切雜病,亦莫不以《金匱》、《傷寒論》為範本。余見翁之治凍風也,用『當
歸四逆湯』,奏效甚速。余叩其故。翁曰: 『《傷寒論》厥陰篇不云乎,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 「當歸四逆湯」主之』。余因
大有所得,別後殆三十年,凡治『凍風』每用此方,必見效。庚辰二年,數寄屋町,吳服商上總屋吉兵衛之妻,年三十許,
左足拇指中指紫黑潰爛,由踵跌以及腳膝 ,寒熱煩疼,晝夜苦楚,不能寢食。一醫 誤認為脫疽之類,雖種種施治, 然更 無
效。主人因倉皇邀余。余診之曰: 『 舊年 常患「凍風」否』?曰: 『患之久矣』。余曰:
『是決非脫疽類,乃「凍風」也,全
由誤治至此』。乃與『當歸四逆湯』,外貼破敵中黃膏等,凡一月餘而全愈,此『凍風』之最重者也。如平常之紫斑癢痛,
前方僅用四五帖,即時奏效,捷如桴鼓, 不 其 神 哉 。 」 又 曰 :
「用此『當歸四逆湯』,於《傷憲溯源集》、
《傷寒論註》以下
之諸註家,疑方中無『薑』、
『附 』
,而雖有區區論說。然余謂是皆拘泥於四逆之方名,而誤其病候也。蓋厥寒為寒在表,其
候為外冷而自覺寒;厥冷為寒在裏,厥候為冰冷而人不自覺者也。夫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由『太陰』所分歧也。 『太陰』
第二條云:『自利不渴者,屬「太陰」 ,以其藏有寒故也,宜服「四逆」輩』 ,是由『太陽中篇』第十條『小青龍湯』所分歧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也。由是觀之,則『當歸四逆湯』為『桂 枝湯』加減之方,專在外發寒邪,非如其 他『四逆湯』專救裏寒之劑,奚 怪方 中


無『薑』、
『附子』。余豈好誹謗古人哉,要當祖述仲景師之方劑,而能活用之,可治萬病之一端也。」
三百六十七條: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

三六○
本條言寒濕而兼素有停飲之治方(本條與上條為一條)。
解曰:其人手足厥泠,脈細欲絕而復有久寒者,久寒指停痰宿水在胃中,以「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
「 生薑」治
之。
本條接上條而來,從加「吳茱萸」、
「 生薑 」二味上,可以推測其人當有嘔逆。 以 「 吳 茱 萸 」 溫 胃 逐 水 , 專 治 胃 有 寒 飲
之嘔吐,「生薑」亦止嘔之良藥也。
和久田氏曰:「久寒為水毒之寒,乃下焦之虛寒、疝毒、宿飲之類,阻礙胃口,抑塞陽氣,妨害飲食剋化之利者是也。
此證但言久寒,因證不詳,雖或有指吐、 利之說,然今據余實驗,或宿飲停滯於中 焦,或吐酸、吞酸等證者,或冷 氣衝 逆
而迫心下,攻胸脇,乾嘔,吐涎沫者,或 腹痛,或吐、利,或轉筋,婦女積冷血滯 ,經水短少,腹中拘攣,有時迫 於心 下
脇下,肩背強急,頭頂重痛之類,概為久 寒所致,除其脈證而外,更得手足寒與脈 細者,用此方無不有效。不僅一 吐利 之
證,且『吳茱萸』、『生薑』、
『細 辛 』 戮 力 以 排 胸 膈 之 宿 飲 停 滯 , 開 胃 口 、 散 冷 氣 、 下 衝 逆 而 利 其 用 云 。 」
本條之脈證、舌證:當如上條。
本條之針法:
照上條加灸「中脘」
、「足三里」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
當歸
當 歸三
三兩兩,
,桂桂枝
枝三三兩
兩,,芍
芍藥藥三
三兩兩,
,細細辛
辛三三兩
兩,,通
通草草二
二兩兩,
,甘甘草
草二二兩
兩((炙
炙))
,大
, 棗二
大棗 二十
十五五枚
枚,,吳
吳萊萊萸
萸二二升
升,,生
生薑薑半
半斤斤。

右九
右 九味
味,,以
以水水六
六升升,
,清清酒
酒六六升
升,,和
和煮煮取
取五五升
升,,去
去滓滓,
,溫溫分
分五五服
服。。
本方之主證:為「當歸四逆湯」有嘔逆者。
《方輿輗》本方條曰: 「內有久寒者,在男子為疝氣,在婦人為帶下之類。此等病如痛引臍腹腰胯之類者,用此湯甚良。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治陰大如斗,諸藥無效者』,然余惟以之療一切疝瘕。若夫既至大,則猶蚍蜉之撼樹,
《戴 氏 證 治 要 訣 》 載 此 方 曰 :
豈此方之力所能敵哉。」又: 「治 產 婦 惡 露 綿 延 不 止 , 身 熱 頭 痛 , 腹 中 冷 痛 , 嘔 而 微 利 , 腰 腳 酸 麻 , 或 微 腫 者 。 」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當歸四逆湯證』
,胸滿嘔吐,腹痛劇者。」
《方技雜誌》曰:「水,以針取水,是為上策,有一度即治者,亦有二三度而不治者。腸,不可針,當用『當歸四
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大黃附子湯』、
『芍藥甘草湯』之合方等暖小腹為佳。」

三六一
三百六十八條:大出汗,熱不去,四肢痛而拘急,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
「四逆湯」主之。
本條言汗出、拘急肢痛與下利厥逆之治法。
《永諸藏書》

解曰:大汗出而熱不去,四肢痛而拘急, 為內有虛寒,陽氣外越也,宜「四逆 湯」急溫其寒。又下利厥逆而惡 寒者,


亦屬內寒,亦為「四逆湯」之主治。
本條分二節,「 四 肢痛」為一節,
「 又下 利」以下為一節,共為「四逆湯」主治。 大 汗 出 為 亡 陽 , 熱 不 去 為 虛 陽 繼 續 外
越。陽外越則內寒甚,汗外泄則陰液涸, 於是四肢痛而拘急也,故以「四逆湯」生 溫回陽治之。若以大汗出而熱不 去作 實
熱「白虎湯證」視之,則失之遠矣。此證總以 脈證、舌證作標準,可不致錯誤。下利、厥逆 而惡寒,陰寒之證顯然無疑。
本條原文從陳本「內」改「而」字,
「內拘急」當指腹內拘急,病理固合,不及四肢拘急痛之多,今之轉筋症即四肢拘
急而痛也。
方中行曰:
「大汗出,陽虛而表不固也。熱不去,言邪不除也。內拘急、四肢疼者,亡津液而骨屬不利也。下利、厥逆
而惡寒者,亡陽而陰寒內甚也。
『四 逆湯』溫以散寒,回陽而斂液者也。」
陳平伯曰:
「大汗,身熱,四肢疼,皆是熱邪為患,而仲景便用『四逆湯』者,以外有厥逆、惡寒之證,內有拘急、下
利之候,陰寒之象,內外畢露,則知大汗為陽氣外亡,身熱由虛陽外越,肢疼為陽氣內脫。不用『薑』、 『附』以急 溫 , 虛
陽有垂絕之患,其辨症處,又只 在惡寒、下利也。總之仲景 辨陽經之病,以惡寒、不便為裏 實,辨陰經之病,以惡 寒、 下
利為裏虛,不可不知。」
舒馳遠曰:「大汗出者,真陽外亡也。熱不去者,微陽尚在軀殼也。內拘急者,陰寒內結也。四肢疼者,陰邪侵入關節
也。兼之下利、厥逆而惡寒,在裏又純陰也。合而觀之,亦屬陽虛與陰盛並見。法宜生熟『附子』並用,更加『黃耆』、
『白
朮』以助後天之陽,庶乎有當,單用『四逆』,於法尚欠。」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微細;舌當質淡,苔白。
本條之針法:
神闕×、天樞×、關元×。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灸此三穴,二節病證皆可救治,同為裏寒,機能不振也。
三百六十九條: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
「四逆湯」主之。

三六二
本條言厥、利、汗出之治法。
解曰:大汗為亡陽,大下為亡陰,陰陽兩脫,故四肢厥冷,此為寒邪直中之證,亟以「四逆湯」回陽救治,遲則不及。
陳亮師曰:「汗而云大,則陽氣亡於表。下利云大,則陽氣亡於裏矣。如是而又厥冷,何以不列於死證條中?玩本文不
言五六日,六七日,而但云大汗,大下,乃陰寒驟中之症。凡驟中者,邪氣雖盛,而正氣初傷,急急用溫,正氣猶能自復,
未可急稱死證。不比病久而忽大汗大下, 陰陽脫而死也。故用『四逆』勝寒毒於方 危,回陽氣於將絕,服之而汗利 止, 厥
逆回,猶可望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沉細或伏,舌當淡而苔滑。
本條之針法:照上條。
三百七十條: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用「瓜蒂散」

本條為痰厥之證治。
解曰:病人手足厥冷,似有寒痰結於胸中,陽氣抑遏不能達於肢末故也。脈乍緊,言脈乍見緊急也,以寒邪緊束血管,
血運不暢,血管壁起緊張之象也。脈緊肢厥,皆為邪結在胸中使然。胸中寒痰凝結,陽氣鬱遏,乃為滿為煩。飢不能食者,
以病在胸中,阻塞賁門之部,故胃中飢而 食不下也。當須吐去其胸中之寒痰,則陽 邪得舒,脈緊肢厥當可立解,吐 劑宜 用
「瓜蒂散」

方中行曰:「『乍』,忽也。言非『厥陰傷寒』,乃虛寒之邪自內而作,故曰邪結在胸中;邪亦以痰言,所以胸中滿而煩
也。飢不能食者,痰涎湧上,逆而塞膈,氣窒而食不通 也。病在胸中,宜『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
周禹載曰:
「脈乍緊,則有時不緊,而兼見之脈不一,意在言外。惟胃有寒飲,遏抑陽氣,推外證與脈,知邪滯於高位。
其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惟痰聚上焦, 物不得下,知病在上,更無疑矣。用吐之 後,胃氣上升,津液旁達,吾知 手足 之
溫,脈之和緩,心胸豁然頃刻如故, 用吐法者勿以厥冷為顧忌也。」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本條之舌證:舌當薄白而滑。
本條之針法:按照一百八十一條。
三百七十一條:
「傷寒」 ,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
本條當厥而心悸之治法。

三六三
解曰:
「 傷寒」
,厥而心下悸,寒兼停水兩病也。當先治其停於心下之水,以「茯苓甘草湯」 ,水去悸止,卻治其厥。如
不爾者,停水漬入胃中,必作厥利之重症 也。心下悸為水停於心下使然,與厥並作 ,視何者為急,如重厥者,仍以 治厥 為
《永諸藏書》

先,宜「四逆湯」。或厥水合治,以「真武湯」,此 先 治 水 , 殆 厥 症 不 重 耳 。
《金鑑》曰:
「此先水後厥之治也。蓋停水者必小便不利,若不如是治之,則所停之水漬入胃中,必作利也。此症雖不
曰小便不利,而小便不利之意自在;若小便利,則水不 停,而厥悸屬陰寒矣。豈宜發表利水耶?」
汪琥曰:「厥而心下悸者,明係飲水多,寒飲留於心下,胸中之陽不能四布,故見厥,此非外來之寒比也。故法宜先治
其水,須與「茯苓甘草湯」,而治厥之法,即在其中矣。蓋水去則厥自除也。不爾者,謂不治其水,則水漬下入於胃,必作
利也。」
魏荔彤曰:「此『厥陰病』預防下利之法,蓋病至『厥陰』,以陽升為欲愈,邪陷為危機。若夫厥而下利,則病邪有陷
無升,所以先治下利為第一義。無論其厥 之為寒為熱,而俱以下利為不可犯之證。 如此條厥而心下悸者,為水邪乘 心, 心
陽失御之故,見此則治厥為緩,而治水為 急。何也?厥猶可從發熱之多少,以審進 退之機;水則必趨於下,而力能 牽陽 下
墜者也。法用「茯苓甘草湯」以治水,使 水通而下利不作。此雖治水,實治本也。 若不治水,則水漬入胃,隨腸而 下, 必
作下利。利作則陽氣有降無升,厥利 何由而止,故治厥必先治水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為小弦;舌有白苔。
本條之針法:
巨闕×、水分×、陰陵×。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
三百七十二條:
治,
「麻黃升麻湯」主之。
本條為寒熱錯雜上潰下泄之治法。
解曰:
「傷寒」六七日,表邪未解,經大下後,熱邪內陷,表寒仍在,故寸脈沉而遲。血溫因上集於咽部,故四肢厥冷,
下部之脈亦閉止。熱集於咽,乃發炎潰爛 而唾膿血。腸中則因下而虛寒,為下利不 止。綜觀此症為外有寒束,咽有 鬱熱 ,
腸有虛寒,內外交攻,寒熱錯雜,是 以難治,以「麻黃升麻湯」治之。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本條之舌證:舌質當正常,有白黃膩或灰黃膩苔。
本條之針法:

三六四
外關Τ、合谷Τ、經渠Τ、少商Τ、商陽Τ、 天鼎Τ、中脘︱、天樞×、足三里︱。
以「外關」
、「合谷」
、「經渠」治表寒,
「二商」、
「天鼎」治喉症,
「中脘」、
「天樞」、
「足 三 里 」 治 泄 瀉 。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
麻 黃二
二兩兩半
半去去節
節,,升升麻麻一一兩兩一一分分,,當當歸歸一一兩兩一
一分分,,知
知母母、
、黃黃芩
芩、、葳
葳蕤蕤各
各十十八
八銖 ,石
銖, 石膏
膏((碎
碎綿綿裹
裹))
、白
、 白朮
朮、、乾
乾薑薑、
、芍芍藥
藥、、桂

枝、
枝 、茯
茯苓苓、
、甘甘草
草((炙
炙))
、、天天門門冬冬((去去心心))各各六六銖銖。。
右十
右 十四
四味味,
,以以水
水一一斗斗,,先先煮煮麻麻黃黃一一兩兩沸沸,,去去上上沫
沫,,納
納諸諸藥
藥,,煮
煮取取三
三升升,
,去去滓
滓, 分溫
,分 溫三
三服服,
,相相去
去如如炊炊三
三斗斗米
米頃頃,
,令令盡
盡,,汗

出愈
出 愈。

本方之主證:為表證無汗,兼咽喉潰爛而腸中虛寒下利者。
《金鑑》曰:「下寒上熱,若無表證,當以『黃連湯』為法,今有表證,故復立此方,以示隨證消息之治也。 『升麻』、
『葳蕤』
、『芩』
、『膏』、
『知母』
、『天冬』乃升舉走上清熱之品,用以避下寒,且以滋上也。『麻』
、『桂』
、『乾薑』
、『 歸』、
『芍』、
『甘草』
、『茯苓』、
『白朮』乃辛甘走外溫散之品,用以遠上熱,且以和內也。分溫三服令盡,汗出愈。其意在緩而正不傷,
徹邪而盡除也。脈雖寸脈沉遲,尺部不至 ,證雖手足厥逆,下利不止,究之原非純 陰寒邪,故兼咽喉痛吐膿血之證 ,是 寒
熱混淆,陰陽錯雜之病,皆因大下奪中所變,故仲景 用 此 湯 以 去 邪 為 主 , 邪 去 而 正 自 安 也 。 」
三百七十三條: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本條言轉氣下趨少腹為欲利。
解曰:「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乃腸管發生蠕動也。蠕動則便下,故曰此欲自利也。
腸中痛,指腸管發生急劇蠕動,若欲利之 先兆。腹肌攣急作痛亦曰腹中痛,但 無轉氣下趨少腹證狀。此為腹肌 痛與腸
管痛之分辨。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湯本氏曰:
「本條之意,為自罹『傷寒』後,經四五日,腹內疼痛,水鳴由上方而下趨於下腹部者,為必當下痢之先兆
也。
『附子粳米湯』證雖如山田 氏說,然此湯與『生薑瀉心湯』不但有痛 不痛之差,更宜加有陰陽虛實之別也。」
張璐玉曰 :
「 腹 痛 亦 有 屬 火 者 , 其 痛 必 自 下 面 上攻。若痛自上面下趨者,定屬寒痛無疑。」
魏荔彤曰 :
「 此 重 在 預 防 下 利 , 而 非 辨 寒 熱 也 。玩『若』字『欲』字,可見其辨寒邪者自有別法。」
三百七十四條:
「傷寒」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

三六五
本條為下寒上熱之治法。
解曰:
「傷寒」本有寒在下焦,醫以其有熱而吐之,病不已,又復下之,致下寒益甚,熱格於上,致上熱則吐,下寒則
《永諸藏書》

利。若食入口則吐者,則胃中有熱格拒中焦,食入口立 被吐出也,故以「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本自寒下,言本有腸胃虛寒之病。言「傷 寒」當有發熱之證,醫者乃用吐法, 吐之熱不去,乃復下之,致胃因 吐而液
乾,熱乃益甚,腸有寒復下之,寒乃益甚,成為上熱下寒之證。 「 芩」
、「連」即以清上熱,
「乾薑」即以溫下寒,
「人參」補
償正氣受吐下之損失也。文中未言發熱,從用「芩」、「 連」上可知必有熱度。
《金鑑》曰:
「經曰『格則吐逆』者,吐逆之病名也。朝食暮吐,脾寒格也。食入則吐,胃熱格也。本自寒下,謂其人
本自有朝食暮吐寒格之病也。今病『傷寒』,醫見可吐可下之證,遂執成法,復行吐、下,是寒格更逆於吐、下也。當以『理
中湯』溫其『太陰』,加『丁香』降其寒逆可也。若食入口即吐,則非寒格,乃熱格也。當用『乾薑』、『人參』安胃,『黃
連』
、『黃芩』降火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小弦,或寸浮尺弱;舌當質淡苔黃。
本條之針法:
間使Τ、巨闕Τ、中脘Τ、天樞×、氣海×、足三里×。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乾薑
乾 薑、
、黃黃連
連、、黃
黃芩芩、
、人人參
參各各三
三兩兩。

右四
右 四味
味,,以
以水水六
六升升,
,煮煮取
取二二升
升,,去
去滓滓,
,分分溫
溫再再服
服。。
本方之主證:為治上熱下寒上吐下利者。
「此方治心中煩悸及心下痞而吐、下者為主。」
東洞翁曰 :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治下利,心下痞,乾嘔者。」
「治胃反,心胸鬱悶,心下痞或嘈雜者,兼用『消塊丸』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又:
「骨蒸勞熱,心胸煩悶,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咳嗽乾嘔,或下利者,宜此方。」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
「此方治膈熱而吐逆不受食者,又用『半夏』
、『生薑』及諸嘔吐之止藥而毫無寸效者,
有特效。又治噤口痢。」

三六六
三百七十五條: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本條言下利自愈之脈候。
解曰:下利有微熱而渴,為熱不甚重也。其脈弱者,為 熱已去,神經緩和之候也,故能自愈。
方中行曰 :
「 微 熱 , 陽 漸 回 也 。 渴 , 內 燥 未 復 也。弱,邪退也。令自愈,言不須治也。」
柯韻伯曰 :
「 發 熱 而 微 , 表 當 自 解 也 。 熱 利 脈 弱,裏當自解矣。可不服藥而得其自愈也。」
三百七十六條: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本條言下利自愈與不解之候。
解曰:下利,脈數,數為熱,有微熱,熱 不甚也。汗出,則熱可解也,熱解則 利自愈。假設脈復轉緊,則神經 又趨緊
張,利當不止,故為未解也。
程郊倩曰:
「下利,脈數,寒邪已化熱也。微熱而汗出,邪從熱化以出表,故令自愈。設復緊者,未盡之邪復入於裏陰
之下,故為未解。蓋陰病得陽則解,故數與緊可以定愈 不愈,即陰陽勝復之下利亦當以此脈斷。」
三百七十七條: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本條言厥利脈絕微喘者死。
解曰:下利,手足厥冷,裏寒極矣。無脈 者,心藏搏動將絕,血已不能及肢末 也。亟當灸之,以救其垂絕之陽 。若灸
之而不溫,則心藏已無挽回,若脈不還,已成 當然事實。反微喘者,為氣脫也,立死。
成無己曰:
「下利,手足厥逆,無脈者,陰氣獨勝,陽氣大虛也。灸之陽氣復,手足溫而脈還,為欲愈。若手足不溫,
脈不還者,陽已絕也。反微喘者,陽氣脫也。」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三百七十八條:
「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本條言足上有脈者順。
解曰:
「少陰」脈為「太谿」脈,
「趺陽」脈為「衝陽」脈,如「太谿」脈小,
「衝陽」脈大,為「少陰」脈不及「趺陽」
脈大,為負,此為順也。
「趺陽」為候生死之脈,
「趺陽」有脈則生,主心臟輸血力強,血能及於最遠之處也。言「少陰」者,不過以之作陪耳。

三六七
「太谿」為骨窪,凹而深,其脈不易得, 按之似小,其實與「衝陽」脈相等,以「 衝陽」脈之骨高而平,易按似大 耳。 註
家以先後天為解,在生理上則並無分別也。
《永諸藏書》

三百七十九條: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濇者,必清膿血。
本條言下利尺濇者清膿血。
解曰:下利,脈數為熱利,寸脈反浮數, 為熱盛也。尺中脈濇者,腸中有血瘀 也。熱盛血瘀,瘀必被灼腐敗, 隨利而
下,故曰必便膿血也。
成無己曰:
「下利者,脈當沉而遲,反浮數者,裏有熱也。濇為無血,尺中自濇者,腸胃血散也,隨利下必便膿血。
『清』
與『圊』通,廁也。」
唐容川曰 :
「便膿血者,即今之痢疾也。」
編者按:《金匱》
、《傷寒論》所稱便膿血皆是痢證,本症即紅白痢。
三百八十條: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本條言寒利不可發汗。
解曰:下利清穀為胃腸虛寒,法當溫化, 不可攻表。攻表發汗,則傷其陽,即 發散體溫,於是虛寒愈甚,胃腸 之消化
機能愈形不振,腸胃之內容物積滯, 發 生 濁 氣 , 所 以 腹 脹 且 滿 也 。
山田正珍氏曰:
「下利清穀,為裏寒甚,當與『四逆湯』溫之。雖有表證,然不可發汗,汗出則表裏俱虛,中氣不能宣
通,故令人脹滿,亦『四逆湯』證也。」
舒馳遠曰:
「下利清穀,虛冷之極,裏陽已自孤危,誤汗未有不脫者也,脹滿亦云幸矣。故一切腹痛嘔泄之證,嚴戒不
可發汗。」
三百八十一條: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本條為從脈以辨下利之輕重。
解曰:「下利,其脈若為沉弦者,沉主裏,弦主攣急,為裏急後重之候,故曰下重。下利,若脈大者,大為熱盛,大則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病進,故為未止。下利,若脈微弱數者,微弱為緩和之候,亦熱退之候,微弱數為正氣未虛之候,故為欲自止,雖有發熱,
裏氣已緩和,故不死。

三六八
下利身熱者,原為禁忌,所謂腸澼身熱者死。但其脈必 急促,此篇微弱數,雖熱不甚,故為不死。
,下虛故
三百八十二條: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
也。
本條言「戴陽」證。
解曰:
「厥陰」下利,裏有寒也。脈沉而遲,寒之厥也。其人面稍赤,陽戴於上也。身有微熱,陽越於外也。下利清穀,
腸胃虛寒也。裏寒漸甚,則必微厥。所以然者,以其面 現 「 戴 陽 」
,知 其 下 焦 虛 寒 甚 也 。
「戴陽證」為面赤緋紅,似有熱象,但其 四肢則微厥而冷,脈則微細欲絕,兩 足尤冷,亦有下利者,此係真寒 外假熱
之象,為心臟已衰不堪,而血壓尚有餘力將血溫壓送於上,所以面呈赤色,陰虛之體,多見此證。 《方書》謂為「弧陽飛越,
頃刻即亡」,原文有「汗出而解」,不知誤盡多少蒼生。以虛陽外越,最忌出汗,一片陰寒,所剩此一線微陽,能急用「通
脈四逆湯」大溫其裏,或可十救一二,若視為陽氣怫鬱於上宜小汗之,『麻桂』下咽,轉瞬即斃矣。茲從陳本將「鬱冒汗出
而解」刪去,後之學者,不致再被其誤矣。
三百八十三條: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本條言下利熱不解必清膿血。
解曰:厥陰下利,每多虛寒,如脈數而渴,則已化熱,可以自愈。設不差,為熱化太過,太過則腸中腐化,必清膿血,
所謂有熱不解之故也。
張隱庵曰:
「此重言以申上文之意,言圊膿血之因於熱也。下利,脈數而渴者,承前兩節而書,其一乃下利,脈數,令
自愈;其一乃下利,有微熱而渴,令自愈 。設不差,必圊膿血者,言當愈不愈,必 熱傷包絡而便膿血。又申明所以 便膿 血
者,以脈數而渴,內有熱故也。」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柯韻伯:
「脈數有虛有實,渴亦有虛有實,若自愈,則數為虛熱,渴為津液未復也。若不差,則數為實熱,渴為邪火正
熾矣。」
三百八十四條: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本條言下利脈絕,得還者生,不得還者死。
解曰:
「厥陰」下利後而脈絕,手足厥冷,陽氣暴脫也。如經一週時而脈復手足溫者,陽氣回復也,故能生;脈不還者,

三六九
其心機能無恢復之望,當死。
晬時,一週時也。此指裏邪直中之下利, 水分頓失,血液濃厚,不能暢通於肢 末,故見脈絕厥冷,其生氣尚未 至十分
《永諸藏書》

衰弱,故經週時,猶有脈復希望。若屬久利而脈絕厥冷 ,則早無生望,豈有週時後再望其回生之理。
喻嘉言曰:
「厥利無脈,陽去而難返矣。然在根本堅固者,生機尚存一線,經一週時,脈還手足復溫則生,否則死矣。
此即在前條用灸之意,所以不重贅灸法也。『少陰』下利厥逆無脈,服『白通湯』,脈暴出死,微續生。『厥陰』下利,厥冷
脈絕,用灸法,晬時脈還者生,不還者死 。可見求陽氣者,非泛然求之無何有之鄉 也,必兩腎之中有幾微可續,然 後藉 溫
灸為鸞膠耳。」
柯韻伯曰 :
「此不嘔不煩,不須反佐,而服『白通湯』
,灸『丹田』
、『氣海』
,或可救於萬一。」
三百八十五條:
「傷寒」
,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本條言下利脈實者死。
解曰:下利為裏虛,脈當微緩,日十餘行 ,其正氣已弱,脈應見虛,而脈反實 者,可知其神經仍復緊張,利無 已時,
非死不已。
其脈反實,亦為利下陰液耗損過分,心藏 勉力加強搏動輸血,脈亦見有力,總 之,虛弱症與久病見之者皆非良 兆,所
謂脈不應病者死也。
鄭重光曰 :
「脈實則胃氣失和緩之狀,而真藏之脈獨見,邪盛正脫矣。」
三百八十六條: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
「通脈四逆湯」主之。
本條言下利裏寒外熱之治法。
解曰:下利清穀,裏寒甚也。裏寒外熱,虛陽 越於外也。汗出而厥,陽將亡也。亟 以「通脈四逆湯」救其垂絕之陽。
張隱庵曰:
「此下利而涉於『少陰』也。少陰篇云: 『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
寒,
『通脈四逆湯』主之。在『少陰』言『四逆湯』 ,又主『通脈』。此言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乃下利而屬於『少
陰』,故亦以『通脈四逆湯』啟下焦 之生陽,與上焦之血脈相通於內外也。」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微細欲絕;舌當淡白。
本條之針法:

三七○
灸神闕,不拘壯數,以脈見有神,四肢溫和為止。
三百八十七條:熱利下重者,
「白頭翁湯」治之。
本條言熱利之治法。
解曰:熱利而見裏急後重者,以「白頭翁湯」治之。
本條述證狀極簡略。「白頭翁湯」證,必痢下腹痛後重,赤白相間,肛門灼熱,或有身熱,脈多滑數,舌多灰黃。其病
灶在大腸,涉及直腸,腸中炎腫,分泌滲 出物特多,如膿如血,刺激腸中神經,蠕 動不已,所以見腹痛欲便,而直 腸口 之
括約肌攣急,阻礙排泄,所以見重墜,而欲便不得。腸中發炎,所以見肛門灼熱,或發熱。 「白頭翁湯」為熱利之主方,「白
頭翁」止痛和血緩解攣急,「連 」
、「柏」清熱化毒,
「秦皮」止血止痢,對證下藥,功效立見。在經驗上「連」、「柏」加倍,
一半炒焦,功效更大。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滑數;舌當黃膩。
本條之針法:
曲池Τ、合谷Τ、太陽俞Τ、中膂俞 Τ、白環俞Τ、足三里Τ。
白頭翁湯方:
白頭
白 頭翁
翁二二兩
兩,,黃
黃連連、
、黃黃柏
柏、、秦
秦皮皮各
各三三兩
兩。。
右四
右 四味
味,,以
以水水七
七升升,
,煮煮取
取一一二
二升升,
,去去滓
滓,,溫
溫服服一
一升升,
,不不愈
愈,,更
更服服一
一升升。

本方之主證:為治熱利下重而無表證者。
東洞翁本 方 定 義 曰 :
「治熱利下重而心悸者。」
《方機》曰:
「胸中熱而心煩下利者,
『白 頭 翁 湯 』 主 之 。 」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方輿輗》本方條曰:「熱利下重即後世 所謂痢症,此方可用於痢之熱熾而渴甚者。『白頭翁』為解痢熱之著名藥,蓋
痢與『傷寒』之熱大異,非『白虎』輩之所能治,惟用『黃連』、『黃』、
『白頭翁』之類能治之。他家雖云用『黃連解毒
湯』或『三黃』加『芒硝』等可治,予每 用此湯而奏奇效。是由於『白頭翁』治痢 熱之殊效也。蓋此湯之所要者, 熱雖 強
而非下劑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
「熱利下重,渴欲飲水,心悸腹痛,此方之主治。」又:「貉丘芩先生曰:『余常有經驗,時

三七一
痢疾流行,無不嬰患者,其症每大便肛門灼熱如火,用此方而多有效』。余奉此說,果確奏功焉。」又:
「 治眼目鬱熱,赤
腫陣痛,風淚不止者。又為洗蒸劑亦效。」
《永諸藏書》

三百八十八條: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
,攻表宜「桂枝湯」

本條言下利兼有表證之治法。
解曰:下利,腹中脹滿,有虛寒不化也。 身體疼痛者,兼有外感寒邪也。凡有 表證兼虛寒之裏症併發者,必先 溫其裏
而後解表,此不易之定法,溫裏宜用「四逆湯 」
,攻表宜用「桂枝湯」。
本條與一百條同,可合觀之,其脈證 、 舌 證 大 致 相 同 , 針 法 亦 同 。
舒馳遠曰:
「下利腹脹滿,已自陽虛而陰湊矣。身體疼痛者,陰邪阻滯經脈也。法當助陽理中,溫醒脾胃。並無『太陽』
表證,不可妄用此法。」
按:其說亦是,因虛寒而身體疼痛者,其 脈必沉遲或沉弦。若脈為浮緊浮弦, 有惡寒之證狀者,確為表證。診 病必四
診合參,乃無大誤。仲師條文,每言證不及脈,言脈不及證,且皆簡略,解者遇方證不合,發生疑問處與敘證簡略處,當
從方以推求其所以然之理,不得信口指摘。
三百八十九條: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
「白頭翁湯」主之。
本條言下利欲飲水之治法。
解曰:下利欲飲水者,以有裏熱故也。此亦熱 痢,故曰「白頭翁湯」主之。
下利口渴,不可即指為熱,不可即視為「白頭翁湯證」
,上熱下寒之下利亦作渴,協熱下利亦作渴,必有腹痛後重,下
利膿血而渴者,乃為「白頭翁湯證」。
山田正珍氏曰:
「下利飲水,多是內有熱邪所致,間亦有津液內竭而然者,或大汗後,或大下大吐後,或痘瘡灌膿後,
往往有之,概以熱邪所致,非也。又因所飲之 泠熱,以辨其虛實,亦非也。」
三百九十條:下利,譫語者。有燥矢也,宜「小承氣湯」

本條言下利譫語有燥矢者之治法。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解曰:下利而譫語,不特腸中有熱,且有燥矢也,宜「 小承氣湯」攻其燥矢,則利與譫語皆解。
下利而譫語,未必一定有燥矢,必有脈滑大,苔黃焦厚,腹有結可按得,乃可云有燥矢。雖然,下利用「承氣湯」

三七二
亦多,非皆有燥矢而後用之。凡熱性下利 ,其腸中必有積滯,與炎性滲出物之蓄積 ,用蕩滌之法,清其蘊積,如奪 寇糧 ,
去其憑依,易使熱邪解退也。
若下利譫語,其脈細數,其目無神,語聲不揚者,乃為「鄭聲」,死症也。
丹波 氏 曰 :
「按少陰篇云:『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辨可下篇
云:下利,心下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宜『大承氣湯』。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
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並 與 此 條 證 同 。 」
尤在涇曰:「譫語者,胃實之徵,下利得此,為有燥矢,所謂利者不利是也。與『小承氣湯』下其燥矢,矢去藏通,下
利自止。經云:『通因通用』,此之謂也。《金匱》治下利,按之心下堅者,與『大承氣湯』
,與此同意,所當互參。」
《金鑑》曰:
「下利裏虛,譫語裏實,若脈浮大,證兼裏急,知其中必有宿食也。其下利之物又必稠黏臭穢,知熱與宿
食合而為之也,此可決其有燥矢也,宜以『小承氣湯』下之。於此推之,可知燥矢不在大便與不,而在裏之急與不急,
便之臭與不臭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滑大或沉滑;舌當苔厚焦黃燥裂。
本條之針法:
曲池Τ、間使Τ、支溝Τ、大小腸俞Τ、三焦 俞Τ、足三里Τ、承山Τ、內庭Τ。
三百九十一條: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本條言下利止後之虛煩治法。
解曰:下利止後,更煩者,下熱積於上也。按之心下濡者,謂不痞不,無痰濕間阻也。故其煩為虛煩,宜「梔子鼓
湯」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下利止後,更煩,其下利必由醫治而止。 雖止,或有餘熱未淨,或由下劑傷其 胃陰,或苦燥傷津,以致更煩。 若由自


止,必清熱而利始止,決無更煩之理。
山田正珍氏曰:
「凡『傷寒』發汗、吐、下後,諸證皆去,但心煩者,是大邪已去,正氣暴虛,而餘熱內伏故也。心下
濡者,下後無物也。是雖言虛煩,其實非真虛,亦唯一 時假虛而已,
『梔子豉湯』以解餘熱則愈。」
尤在涇曰:
「下利後更煩者,熱邪不從下減,而復上動也。按之心下濡,則中無阻滯可知,故曰虛煩。
『香豉』
、『梔子』

三七三
能澈熱而除煩,得吐則熱從上出而愈 ,因其高而越之之意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當與八十四條同。
《永諸藏書》

本條之針法:與八十四條同。
三百九十二條: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本條言嘔吐癰膿者不可治嘔。
解曰:素有嘔吐癰膿之人,不可治嘔 ,當治其癰,膿盡嘔自止。
嘔膿必為胃或十二指腸之潰瘍,如胃癰。 嘔為排出癰膿之自然作用,如止其嘔 ,則膿不得出,抑亦無法可止。 祇有消
炎化膿之法,膿盡自然不嘔,毋專治其嘔。
《金鑑》曰:
「心煩而嘔者,內熱之嘔也。渴而飲水嘔者,停水之嘔也。今嘔而有膿者,此必內有癰膿,故曰不可治嘔,
但俟膿盡自愈也。蓋癰膿腐穢欲去而嘔, 故不當治。若治其嘔,反逆其機,熱邪內 壅,阻其出路,使無所泄,必致 他變 ,
故不可治嘔。膿盡則熱隨膿去,而嘔自止矣。」
三百九十三條: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
「四逆湯」主之。
本條言嘔之難治證狀。
解曰:嘔而脈弱者,胃氣嘔傷之候也。小 便復利,下焦陽亦虛也。身有微熱, 見厥者,陽浮於外,陰勝於裏也 ,為難
治。以「四逆湯」溫裏扶陽治之,止 嘔非急務,胃陽得復,嘔自止也。
成無己曰:
「嘔而脈弱,為邪氣傳裏。嘔則氣上逆,而小便當不利。小便復利者,裏虛也。身有微熱,見厥者,陰勝陽
也,為難治,與『四逆湯』溫裏助陽。」
方中行曰:
「脈弱雖似邪衰,而小便復利,則是裏屬虛寒也,故曰見厥者,難治。以身有微熱也,故雖厥可以『四逆湯』
得救其陽之復。」
喻嘉言曰:
「嘔而脈弱,小便利,裏虛且寒。身有微熱,證兼表裏。其人見厥,則陰陽互錯,故為難治。然不難於外熱,
而難於內寒也。內寒則陽微陰盛,天日易霾,故當用『 四逆湯』以回陽,而微熱在所不計也。」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本條之針法:
中脘×、神闕×、足三里×。

三七四
三百九十四條:乾嘔,吐涎沫,頭痛者,
「吳茱萸湯」主之。
本條為胃有寒飲而嘔之治法。
解曰:乾嘔,吐涎沫,胃有寒飲也。頭痛者,飲毒上攻 頭腦也。以「吳茱萸湯」溫化水毒,和胃止嘔。
湯本氏曰:「乾嘔,吐涎沫,與食穀欲嘔者及嘔而胸滿者同,皆由水毒由下方迫肺胃所致。然頭痛為此毒更上迫而侵頭
腦之劇症,故師不揭諸太陰、少陰篇,而載之於厥陰篇,以示此意也。然此頭痛,據《續醫斷》曰: 『證之有主客,猶物之
有主客也。治其主者,則客者從之。故治 法宜分主客,主者先見,而客者後出。故 吐而渴者,以吐為主。滿而吐者 ,以 滿
為主。「 桂枝湯證」有頭痛,有乾嘔,「吳茱萸湯」證亦有頭痛,有乾嘔,但「桂枝湯」以頭痛為主,乾嘔為客,故頭痛在
首。
「吳茱萸湯」以乾嘔為主,頭痛為客,故頭痛在末。凡為客者動,而為主者不動』云云,準是以觀,此頭痛不過客證已
爾,而乾嘔實為主證,故可以之與其類證鑑別也。」
程郊倩曰:「『吳茱萸』佐『生薑』而辛散,則頭痛可已。
『人參』佐『大棗』而溫補,則吐沫可蠲。添薪接火,火升而
水自降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細弦;舌當淡而白滑。
本條之針法:
上星︱、百會︱、中脘×、足三里×。
上二穴止頭痛,下二穴止嘔吐。
三百九十五條:嘔而發熱者,
「小柴胡湯」主之。
本條言嘔而發熱之治法。
解曰:嘔而發熱者,三焦水道阻塞,壓迫 胃府而為嘔,阻礙內外交通之氣機而 發熱也,以「小柴胡湯」疏通三 焦,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證皆可愈也。
嘔而發熱,為「柴胡湯證」之一。有「柴胡湯證」之一 者,即可用「柴胡湯」
,參閱一百一十三條。
舒馳遠曰 :
「此證必兼口苦、咽乾、目赤,否則方內當去『黃芩』
。」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弦;舌當薄白。
本條之針法:

三七五
間使︱、合谷︱、中脘︱、期門Τ、足三里︱、足臨泣︱。
三百九十六條:
「傷寒」 。所以然者,
,大吐大下之,極虛。以其人外氣怫鬱,發其汗。復極汗出者,復與之水,因得「噦」
《永諸藏書》

胃中寒冷故也。
本條言「虛噦」。
解曰:「傷寒」,大吐大下之後,中氣虛極,虛陽浮越。醫者不知,以為其面赤發熱為外氣怫鬱,遂發其汗,致復大汗
出,於是中氣益虛,氣不化液,口中乾燥。醫者復與之水,因而得「噦」。所以為「噦」者,胃中因汗、吐、下而虛冷故也。
本條原文「以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理不可通,因照陳本改正。
「噦」為「呃逆」,得之於大吐大下大汗之後,屬
胃氣欲脫之惡候,方書稱為「胃敗」、十難救一,如病起於暴,元氣未至十分衰憊者,可以「理中湯」、
「吳茱萸湯」救之。
尤在涇曰:
「『傷寒』,大吐大下之,既損其上,復傷其下,為極虛矣。從有外氣怫鬱不解,亦必先固其裏,而後疏其表,
又復飲水以發其汗,遂極汗出,胃氣重虛,水冷復加,冷虛相搏,則必作『噦』。『 噦』
,呃逆也。此陽病誤治,變為寒冷者,
非『厥陰』本病也。」
《金鑑》曰:
「物出無聲謂之吐,聲物並出謂之嘔,聲出無物謂之乾嘔。乾嘔者,即『噦』也,以其有噦噦之聲,故曰
『噦』也。論中以嘔為輕,以『噦』為重,蓋以胃中有物,物與氣並逆,所傷者輕。胃中空虛,惟氣上逆,所傷者重故也。
『噦』與三陰證同見者,為虛為寒。與三陽證同見者,為實為熱。虛寒者, 『四逆』
、『理中』
、『吳茱萸』等湯。實熱者, 『調
胃、大、小承氣』等湯,擇而用之,勿謂『噦』者胃敗不可下也。世有謂『噦』為『呃逆』 、『吃逆 』
、『噫氣』者,皆非也。
蓋『噦』之聲,氣自胃出於口,而有噦噦之聲,壯而迫急也。 『呃逆』之聲,氣自臍下衝上出口,而作格兒之聲,散而不續
也。夫所謂『呃逆』者,即平脈篇所謂『』 『』者,氣噎結而有聲也。觀『呃逆』之人,與冷水即時作格,
。 『噦』則不
然,自可知也。『 吃逆』
、『噫氣』者,即今之所謂『噯氣』也。因飽食太急,此時作噯,而不食臭,故名曰『吃逆』也。因
過食傷食,過時作噯,有食臭氣,故名曰『噫氣』也。 『噦 』
、『』
、『噯』、
『噫』俱有聲無物,雖均屬氣之上逆,然不無虛
實寒熱輕重新久之別也。甚至以『欬逆』 為『呃逆』者,殊不知『欬逆』即今之所 謂喘嗽也,茲乃與『呃逆』混而 為一 ,
皆不考之過,而得失利害係焉,不可以不辨。」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三百九十七條:
「傷寒」
,「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本條言「實噦」。
解曰:「 傷寒」
,「噦」而腹滿者,下焦之氣鬱滯也。視其前後,知後部不利。前為小便,後為大便。小便不利為膀胱水

三七六
滯而少腹滿;大便不利為腸中燥矢結實而腹滿。二者皆影響於胃氣之不得降,於是上逆而為「噦」。利其不利,則下焦通暢,
胃氣下降而「噦」自愈也。
陳修園曰:
「夫『傷寒』至『噦』
,非胃中敗絕,即胃中寒冷,然亦有裏實不通,氣不得下泄,反上逆而為『噦』者。《玉
機真藏論》曰:
『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為五實。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今『噦』而腹滿,前後不利,
五實中之二實也,實者瀉之。
『前後』,大小便也。視其前後二部之中何部不利,利之則氣得通,下泄而不上逆,『噦』即愈
矣。」
辨厥
辨 陰病
厥陰 脈證
病脈 并治
證并 法小
治法 結
小結
《內經》上說: 「厥陰,兩陰交盡也」,
「 厥陰 為闔」 ,三陽三陰,至此經為盡。在病證上云:「厥陰」為陰陽錯雜之證。
故「『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消渴為膈熱,熱迫氣逆而上
撞心,熱甚則疼,胃中嘈雜而饑。正常之 飢餓為胃內空虛時,胃猛烈收縮時之感覺 。病中飢餓,往往為胃蠕動不均 勻, 失
卻抑揚升降之節奏性。故一時有飢餓之感覺而不欲食,強食即吐。若醫者誤認為積滯而攻下,則利不止。由此以觀, 「太 陰」
之寒在胃腸, 「少陰」之寒在全身,「厥陰」則錯雜不定,有上熱下寒,或上寒下熱,有熱多寒少,或寒多熱少。 「少陽」之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半表半裏」,有偏於表,或偏於裏。 「厥陰」則有偏於上,或偏於下,有消長勝復之錯綜複難。所以吉益南涯氏云:「『陽
明』與『厥陰』之病均是暴急者也。厥起上行,直在內位,外不循氣,四肢厥逆,此為陰氣暴劇之狀,因名曰『厥陰』 。陽
氣明實,故曰『陽明』 ,而不曰『明陽』也。『厥陰』者,厥而有陰狀,故曰『厥陰』 ,不曰『陰厥』也。」因此,「厥陰病」
之辨證不易,用藥更不易, 「烏梅丸」之寒如「連」 、「 柏」,熱如「附」
、「桂」
,錯綜成方。後世醫者不明其組成之理,不知
「烏梅」有殺蟲與菌之效用,又有贅肉腐蝕作用,伍以「蜀椒」,為殺蟲之藥。 「連」、
「柏」為消炎殺菌,佐以強壯興奮神
經之「桂」、「附」、
「 人參」,
「細辛」、
「當歸」之調和血行, 「乾薑」與「蜜」之和胃止嘔,一方而幾美全備,即是立方之妙

三七七
旨。
六經惟「厥陰」為最難辨,故亦最難治療 。如三百四十六條之辨別「除中」現 象,因為厥利應當不思飲食,今 反能食
《永諸藏書》

者,恐其為「除中」
。除為除去之義,中為消化之機能。病邪太甚而消化機能衰竭,忽而神經調節使之興奮,故驟然暴食,
中醫所謂胃將絕而引食自救,稍隔時間,神經亦無控制能力,則食已而死矣。此條恐其為「除中」 ,故試之以餅,食後微微
發熱,知消化機能尚能發揮作用,體溫中 樞產熱以供熱能,故知非「除中」而為病 退而扺抗力恢復。如三百四十七 條之 脈
遲下利,脈遲為心臟搏力遲緩,血液輸出量不足,下利為腸部之病。醫者反以苦寒之「黃芩湯」 ,消化機能更形衰退,於理
當不能食,今反能食,可以肯定其為「除中」,必死。
厥陰病篇之先厥後發熱,前厥者必發熱、 前熱後厥等,但不等於西醫之所謂休 克,為四肢不溫而厥冷之意義。 體溫不
能達於四肢而感覺寒冷,心臟血液輸出量 不足,四肢之手足動脈離心較遠,皮膚溫 度因之降低。又由於血壓低於正 常, 所
以先厥後發熱為陰症轉陽,下利必自止。 心輸出量已恢復,血壓亦升。惟咽中痛為 喉痹,為陰液不足。因為下利傷 津液 ,
如果發熱、無汗為陽回,利當自止;若不 止,必便膿血。其熱不外散,仍滯於裏, 故腸中黏膜毛細血管受熱迫發炎 充血 。
因為本下利,則消化本有阻滯,故便膿血。其 喉不痹者,因熱甚於下而不甚於上。
病證與脈必相應,脈微而手足不溫,此為 陰症。至七八日,手足之溫度未回, 而皮層反冷,除手足之外亦不溫 矣。病
人之精神反暴躁而無片刻安寧者,為「藏厥」。因為溫度不向外放散,產熱量亦不足,中樞神經紛亂而失卻控制,其暴躁不
寧為垂死之掙扎,決非蚘厥,因為蚘厥之 暴躁有時靜止,且其人常自吐蚘。故「藏 厥」為機能衰竭,蚘厥為腸寄生 蟲騷 擾
絞痛而躁。蚘厥為實證,藏厥為虛證。
胃腸症狀之赤痢、疫痢、細菌痢、阿米巴 痢、或急性腸炎等,往往手足厥冷, 脈見虛性脈,大多影響迷走神經 ,故汗
腺、唾液分泌亢進,心動因之徐緩,腸部膨滿等,古人無神經之觀念,故歸之於「厥陰經」 ,所以「厥陰病」多下利,便膿
血,又有熱深厥亦深,熱微厥亦微。但實證亦有手足厥冷者,故亦有用「承氣」與「白虎湯」及「白頭翁湯」 ,如三百六十
六條之脈滑而厥,脈滑為陽脈,腹不滿亦 不痛,更不大便,脈滑既為陽症,是熱極 似寒,胃腸無積滯,故不滿不痛 ,更 不
下利,所以不可下而只宜清,所謂外寒內熱。因此捨證憑脈,以「白虎湯」。如三百九十條之下利,譫語,有燥矢者,必以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小結

診腹而得確定之,故不言脈而言證,故用 「小承氣湯」以下之。所謂通因通用也。 如三百八十七條及三百八十九條 ,只 言


下利之屬於熱重者,用「白頭翁湯」。下利而手足厥冷,無脈,脈因灸而還則生,不還則死,此為機能已衰竭。大汗大下後
之厥,宜「四逆湯」回陽救急。如三百七 十條之手足厥冷,脈乍緊者,是本非緊脈 ,可知為食道胃腸痙攣,黏液絞 痛, 泛

三七八
酸症,故曰病在胸中,當吐之,宜「瓜蒂散」。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心煩而嘔是內熱,渴而飲水嘔者,賁門痙攣或絞
窄之嘔,水不得通也。今嘔而見膿,可知 其內有癰瘍,故不可治嘔,宜消炎清熱, 決非抑制嘔吐中樞即可愈者。治 嘔則 膿
積不去,反生他患矣。
「噦」與「呃逆」,
《金鑑》論之似頗詳:「物出無聲謂之吐,聲物並出謂之嘔,聲出無物謂之乾嘔。乾嘔者,即噦也。」
又云:「世有謂噦為呃逆、吃逆、噫氣者,皆非也。蓋噦之聲,氣自胃出於口而有噦噦之聲,壯而迫急也。呃逆之聲,氣自
臍下衝上出口而作格兒之聲,散而不續也。夫所謂呃逆者,即平脈篇所謂。者,氣噎結而有聲也。」 《靈樞.刺節真邪
篇》
:「不得息」 。
《素問.寶命全形論》:
「病深者其聲噦。」 《靈樞.口問篇》:
「穀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
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并相逆,復出於胃而為噦,補手太陰,瀉足少陰。」所以三百九十六條為「虛
噦」
,三百九十七為「實噦」 。因此,讀《傷寒論》,無一經不具虛實寒熱者也。「厥陰」終而提出一「噦」
,即指示六經之證,
都具陰陽寒熱虛實表裏。所以《傷寒論》 之辨證論治最精,皆含定律之意義,證之 大小輕重緩急,網羅無遺,如能 悟得 其
真諦,則萬病之治,如示諸掌矣。
全書
全 總結
書總 結
我們讀了經典醫學的《傷寒論》,到此已告結束。我們對《傷寒 論》的「六經」是怎樣看法?怎樣來研究?《傷寒論》
的性質是什麼?其治療法則是根據什麼的?
古代經典醫學是從臨床實踐中積累起來的 經驗,無細胞病菌的觀念,根據日常 生活中體驗到的,是以整個身體 與四周
環境以及時令氣候互相關聯的觀念。因為 連繫的複雜,更有依存關係問題,處理症 候與治療之間更錯綜繁複,不得 不以 分
類法來歸納為原則。所以依其病勢、病位,作出「三陽」、「三陰」的六類病候群,同時設適應的治法,把各種類型的症侯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群確定具體治療之指標。因此,
「六 經」各立症侯一條,提揭一經的綱領。
按機體反應性質的分類:凡一切臨床病理現象在表現機能亢進、興奮、激動、強盛,謂之陽性證候;機能衰退、阻抑、
寧靜、微弱,謂之陰性證候。如病人發熱 、煩躁、精神興奮、不欲衣被、口渴等, 都是陽性表現;如病人發熱不顯 著, 默
默不欲食,精神萎靡、嗜寐、口不渴等,都是陰性表現。
按其部位的分類:病理現象在機體表面的 情況、氣候突變的刺激(因感染病菌 或病毒的刺激)而引起。病變發 生或表

三七九
現在機體淺表部(包括周圍神經與血管) 呼吸道上部黏膜的機能異於正常。在臨床 表現的症狀,如怕冷、頭疼、身 體痛 、
欬喘、鼻涕、發熱、有汗或無汗、脈浮。 脈浮是輕按則可觸知,故知血液循環旺盛 的表示,病未深入,抵抗力正與 病邪 搏
《永諸藏書》

鬥,所以謂之表證,即是「太陽病」。
病變為自覺症狀多於他覺症狀,如口苦、 咽乾、目眩、胸脇苦滿、寒熱往來、 脈搏弦細,弦為筋脈拘急,從中 直過,
挺然指下,如按琴瑟弦,細等於小的意義 ,比之微脈清楚而較大。弦細之脈小而有 彈性,不若浮脈之輕按即得,又 不若 沉
脈之重按乃得。這一系列的表現,既不屬於表 ,又不屬於裏,所以謂之「半表半裏證」,亦即為「少陽病」。
機能紊亂在機體內部,發現消化系統的病變,如腹滿而痛不能按、大便祕結或溏泄、發熱、口渴、脈滑或濇、不惡寒、
反惡熱、譫語,得之於飲食不節或氣候因素引起的消化 不良,所以謂之裏證,亦即「陽明病」

消化系統的病變,其性質屬於陰性表現之 腹滿而吐,不欲食,食不下,便瀉, 時腹自痛,不若「陽明病」之實 證按之
更痛,此則按之得熱覺安,脈沉細,身無大熱,謂之「太陰病」。
循環系統的機能衰弱,手足不溫,脈微細,精神萎靡,但欲寐,謂之「少陰病」。
神經系統的虛性煩躁,昏迷,排泄系統的大便瀉,小便不利,手足厥冷,脈遲或微,謂之「厥陰病」。
按其機體反應力的強弱,可以分成「虛證」和「實證」。機體反應力衰弱或衰竭,其原因可由於機體本質上的缺損或反
應太過而引起,身體素弱或久病、大汗、 大吐、大下、大出血之後,語言無力,喜 臥,疼痛部喜按,神思恍惚,脈 搏無 力
或芤大等,這都是虛證的表現。
若機體反應力強盛,呈持續的鬥爭活動性,身體的顯著發熱,疼痛部不可按,大便不通或燥結,脈搏有力或數,大渴,
大飲,小便短少色赤,譫語等,這都是「實證」的表現。
按其機體反應調節平衡性分類:
「機體反應表現著衰減,如惡寒、怕風、衣被雖多不覺熱、不渴、喜熱飲、嘔吐清涎、
大腰鶩溏、小便自利而清、面色蒼白、肢端厥冷、口唇 及指甲發紺、脈搏緊、舌苔白等,謂之「寒證」

若機體反應表現著亢奮,如體若燔炭,蒸 蒸而汗、口渴、喜涼飲、大便燥結、 或便黏膩色紅黃夾雜、面目潮紅 、口唇
乾燥、狂言、煩躁,甚至越垣登高、脈搏數而有力或浮大、舌苔黃或深黃及焦黑、或舌質紅等,謂之「熱證」 ,更甚謂之火
證。
《傷寒論》的作論思想,根據病人的整體 ,亦即認為身體是不獨內部各臟器組 織的連繫與周圍環境以及時令氣 候,有
全書總結

著互相關聯的完整統一性。所以認為發病的原因有三種:一種是內因,各部器官系統間存在著互相聯繫和制約的內部關係。

三八○
一種是外因,居處環境、飲食營養、精神 刺激、氣候時令的變化。另一種是不內外 因,既不屬於內傷,又不屬於外 感, 如
房室、金刀、蟲、獸等傷。我們的身體既 然是一個統一整體,為了適應內外環境的 刺激,能產生外現性應答性的活 動。 那
麼統一整體由於各種原因,失去機能的平 衡而引起內在環境的紊亂,以致失去對外 部環境的適應,同時失去健康, 就叫 疾
病,甚而致於死亡。
《傷寒論》的理論,不限於局部,綜合幾 個症狀,分成各種類型的症候群,謂 之病證。就是用四診來鑑別機體 產生的
應答性活動程度。譬如現代內科學之流行性感冒,有單純性,呼吸器型,胃腸型,神經型,僂麻質斯樣,中毒型。 《傷寒論》
有中風、傷寒、溫病、風溫、熱病等。核 之現代症狀,如表證常見於急性傳染病; 半表半裏證常見於亞急性傳染病 ;裏 證
常見於急性傳染病的極期與恢復期、慢性 傳染病及非傳染病。由於外部刺激引起內 部機能紛亂的病變,或由於內部 病變 的
刺激又引起另一內部病變,以致形成很複雜的 病證,所以《傷寒論》是一部經典證候學。
各種不同類型的症候群是確定具體治療的 指標,根據這種指標來調整或協助機 體的機能。因此,症候群及其各 個組成
的單獨症狀,在《傷寒論》的症候治療體 系中並非直接的治療對象。由於一定類型 的症候群反映著一定的病理生理 現象 ,
反映著機體生理機能與疾病因作鬥爭的一 定動向,根據症候群的表現,可以決定和 佈置適應類型的治療,其中也包 括原 因
治療。
《傷寒論》的辨證論治,非但不以直接消 滅某一種或幾種症狀為治療之終極目 的,而且還運用引起某種類似臨 床症狀
之病理生理現象來治療疾病。最顯著的例 子就是用發汗、催吐或導瀉等療法,達到 排除或消滅致病的原因,使全部 症候 隨
疾病的治癒而消失。例如:「傷寒」,脈浮,發熱,無汗,不渴者,其表不解,用「麻黃湯」;渴者用「五苓散」;大渴飲水
無表證者,用「白虎加人參湯」;二百二十四條之「陽明病」,用「承氣湯」下之;三百七十條「厥陰病」之邪結在胸中,
以「瓜蒂散」吐之。
針灸療法,是一種刺激療法,以經絡為對 象,以調整經絡之失調為目的。一切 疾病的發生,由於機體受內在因 素或外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在因素的刺激而引起了有關經絡失去其平 衡。此時予以適量的針灸刺激,即可使其 發生調整作用而復歸於平衡,病 候亦 隨


之消失,針灸療法的優越性,即在於此。例如:一百八十六條「太陽」 「少陽」併病,心下,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
「肺俞」、「肝俞」,慎勿下之。三百三十九條之「少陰病」,下利,脈微濇,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
之。
最後,我們覺得現在有許多疾病尚無特效 的原因治療。古法的辨證論治,亦即 症候治療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和 實用價

三八一
值。針灸療法在現階段是正在迅速發展的 醫療技術,以前祇憑經驗來治療疾病,現 在學習了機體統一完整性的生理 基礎 學
理,對於針灸療法的理論認識,提供了新 的啟示,如能進一步研究,和古經絡學說 互相印證,互相豐富,將為整個 中醫 學
《永諸藏書》

作出更大的貢獻。
電子書製作:學士後中醫十八屆陳永諸中醫師

e
-
m
a
i
l
:
s
9
2
5
0
8
1
3
@
y
a
h
o
o
.
c
o
m
.
t
w
若有錯誤之處,煩請來信告知,請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