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三周年联合纪念特辑

目录

凝聚喜耀人

黎斯华:清光满新天 ...................................................................................................... 1
袁尚华:性情文化 花树长春 ......................................................................................... 1
李锦招:初心成喜耀,志气越艰难 .............................................................................. 2
龚启源:在现实中逆流而上 .......................................................................................... 3
陈可勇:坚持学习、坚持锻炼 ...................................................................................... 4
曾怡省:我们相逢于历史之中 ...................................................................................... 5
李雅然:有幸来学习 ...................................................................................................... 6
陈春辉:性情世间 .......................................................................................................... 7
沈裕生:喜耀教育才是真正教育 .................................................................................. 8
黄治乐:性情之根长存人心 .......................................................................................... 9

温暖同道心

白允枝:立志要不断学习 ............................................................................................ 10
Yoshikazu Shaku:喜耀――开启人生的万能匙 ........................................................ 11
陈玉仁、黄锦华:重拾充实生活 ................................................................................ 12
蔡和昌:乐当喜耀支持者 ............................................................................................ 13
三周年联合纪念特辑

清光满新天
黎斯华博士
喜耀文化学会总监
东亚人文研究所董事

很高兴与大家分享新加坡喜耀文化学会与东亚人文研究所成立三周年的
欢欣。

不过,这欢欣得来不易。因为她是在一个人心委靡、混乱虚无的时代所
诞生的一个理想性的文化事业。对有眼光的人来说,她是一个「奇迹」;对俗
人来说,她是一堆「怀疑」;对我们来说,她是在业师霍韬晦教授的宏愿和巨
大创造力带领下所开创出来的人类新世纪、新时代的新文化希望。我深信这个
「奇迹」会不断延续、一切迷失生命的浪子终会回头、人类社会会因着这新人
文理想再现光明。愿与大家共勉之。

性情文化 花树长春
袁尚华博士
喜耀文化学会总干事

人生世上,本来只是一头动物,藉着后天的学习,方能成为一个
「人」。 但今天教人「做人」的文化已经不传,在这个讲求效益、商业挂帅、
人欲橫流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恩义、承诺已失,代之的是怀疑心、计
较心、自我保护心,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

中华文化有句老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即是说,人的心是很脆
弱的、很容易就会退转的,一不学习、一念着相,就马上会有堕落的危险;至
于人求道理、求成长、愿意付出的心,则是很微弱的,只是一点小光而已,大
风一吹,就会熄灭,人生就会再掉进黑暗之中。你只能為之歎息!

所以,人要有正面的思想、人要有洗脱俗流理想情怀、人要有超越事相
的智慧、人要有不怕付出的大愿、人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人要坚持自
己的初心、人要不忘本,一句话:人要健康成长,是充满考验的。

我们十分庆幸,在这充满考验的现实世界,有人让我们于黑暗中看到一
片天光,可以重新认识生命、学习做一个有人格、有性情、有理想的人、而不
受俗流所吞。全赖业师霍韬晦教授的大愿大行,狮子奋迅的精神,为千千万万
的生命开出了一片安身立命的净土。今天,这一片净土已经长满了青葱的花
树,我们要努力耕耘、努力守护,使她长春。

在这三周年志庆的大日子,请来为自己的生命成长作证、为中华文化的
理想作证!

1
三周年联合纪念特辑

初心成喜耀,志气越艰难
李锦招博士
喜耀文化学会名誉顾问

喜耀学会经历三年发展,若以人生为比喻,便是刚刚经历了初生婴孩阶
段,进入幼儿期。三年前由新加坡喜耀同学发心创造的学会,是在自发自愿一
无凭借之下建立的。在众志成城,响往喜耀文化的大前提下聚沙成塔。喜耀学
会得以诞生,主要是有霍上师的带领,其次是一群有志之士感激和奉献的初
心。喜耀学会能在新加坡诞生,无疑是奇迹,也是新加坡社会的一种褔气。

天道运行,事物生生之机,也正如易经所云是阴阳互相摩荡而曲成, 没
有不经磨炼挑战而成就的。三年来喜耀学会也几经人事变动和面对热情冷却的
挑战, 唯独喜耀文化是植根于性情的文化,对人心的正面力量有无限的感召能
力, 对一切负面思维、虚罔怀疑都有扫除清洗的作用,故此不断有新力军加入
喜耀大家庭, 让喜耀成长、茁壮。生命成长便是要过关,过自己思维局限的
关,过没有意志力、不能认定理想的关,也同时是过提升自己超越客观障碍的
关。难关不在外,是在我们生命之内,我们必须切实面对,努力学习,成长方
是可能。喜耀长流将永不止息,祝愿新加坡喜耀学会各同寅能鼓起大勇气,更
上一层楼,为新加坡作出更大贡献!

2
三周年联合纪念特辑

在现实中逆流而上
龚启源
喜耀生命导师

转眼间,新加坡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成立已三年。一个有理
想的文化教育团体在功利的现实中要站稳脚跟,是一点都不容易的事,因为现
实中本来就没有理想立足之地,正如霍教授所言:「现实上没有空间就是空
间」,是靠有宏大愿力的人把它开发、彰显出来。人的生命亦一样,生下来就
和动物一样,是本能的存在,只知不断向外求,以满足一己之所欲。要靠健康
的文化去陶养,人才真正像个人,可以学习成长自己。

所以我们是一个真正有理想的团体,因我们知道理想的根就埋在人的内
心最深处、比本能更深一层的地方、人的性情之中。我们的工作正是逆反人的
本能而行,以开发性情;亦是逆世俗之流而上,不甘随波逐流。所以注定是非
常艰辛,道路十分崎岖。但我们不怕,因为没有人能否定生命中最真实的一点
光明。

这正是传统文化正要教我们的,要体会、反省、感激、珍惜,学懂看人
生中更高的价值、意义,不是只懂看一己的利益,见利忘义。所以,《论语》
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教人作「义利之辨」。我们的努力,就
是要在今天自私功利的社会中,看到人间还是有坚持理想、无私付出的人,为
我们的下一代,留下这条通往价值理想的路。
过去的一年是充满挑战和考验的一年,但我们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正好
见证霍师言「人必须立志,必须对理想多体会,才能坚持,经历考验」,对理
想不离不弃,亦珍惜这点善缘。

浅陋数语,虽不足以道尽心中所感,但亦愿以此与星马彼方的同道遥相
勉励,以毋负所读圣贤之书,更毋负霍师所教。

3
三周年联合纪念特辑

坚持学习、坚持锻炼
陈可勇博士
喜耀生命导师

--- 贺新加坡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三周年之喜

新加坡能够举办「喜耀生命」、能够成立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
所,实是「奇迹」,亦是新加坡人的福气。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之
所以能够充满生命活力地发展,乃至「喜耀生命」课程能够一届一届的开办,
不是靠政治护庇,不是赖宗教之支持,不是藉经济之活动,更不是凭组织之效
率,而是全赖业师霍韬晦教授对历史文化有通透之认识和承担,并且对生命了
解甚深,能够协助现代人解除生命之困扰,与及无私的付出,才有「奇迹」,
才有今天的具体成果。

而我非常幸运,得霍教授给与机会,可以参与「喜耀生命」锻炼,更可
以在东亚人文研究所讲课,使我可以认识了很多新加坡「同道」。他们都是有
情有心的人。在经过霍教授用心尽力的教导,无私付出的开示,不少新加坡
「同道」都能放下自我,愿意紧紧跟随霍教授学习,且以真诚之态度来面对自
己。当他们一而再看到霍教授不辞劳苦,往往为帮助学生过关,去除他们的个
人困难与障碍,教学之夜深,多年如一日,他们都非常感动、非常感激。就是
霍教授这份心无疲厌的心,大公无私付出的爱,逐一教导学生之情,令不少新
加坡「同道」愿意投身理想,不为现实生活所困。

不少新加坡「同道」明白自己若停留在个人之事务,困于现实生活,中
断学习,脱离深刻之锻炼,就非常容易再陷知识障、容易自我膨涨、容易自以
为是,甚至在现实中迷失。所以他们不怕困难,坚持学习、坚持接受锻炼、坚
持成长自己。他们这份坚持学习的精神,体现了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
所所推广的「性情文化」的生命活力和见证了东方传统的人文精神。

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已成立三年,已有具体成果,在新加坡
已建立声誉。然而,新加坡「同道」不能因此而自满,反而应该更加努力学
习,下苦功做好个人修养工夫,时刻要求自己去恶行善,以「诚」来律己待
人。唯有这样,我们才佩称是霍教授之弟子,才是「同道」中人,而喜耀文化
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才会有健康之发展。

在庆祝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成立三年之际,新加坡的「同
道」们,我们应该继续奋起、继续勇往,在成长的路上,坚持学习、坚持锻
炼,一同见证「喜耀」教育之真实!一同宏扬「性情」教育之美好!

4
三周年联合纪念特辑

我们相逢于历史之中
曾怡省
香港法注研究生

贺新加坡喜耀文化学会/东亚人文研究所三周年会庆

新加坡「喜耀文化学会」成立三周年了,思念及此喜不能已,回想星马
同学每次来港学习锻炼,其求学求成长之情真恳切,令人感动不已。

遥念法住创办二十五年,业师 霍 韬晦教授心无疲厌,披荆斩棘地开创这艰巨
的教育事业,及「喜耀生命」创立,更开诸同学上进之道,以真诚地面对自己
践道去契入东方圣贤之教,用心良苦,令人动容。所以大部份同学都感念师
恩。「喜耀生命」亦由香港传到新加坡,若说新加坡学会今天的小成果,可说
是此师生之情和同学们互相关怀,辗转播种所致。

然而,创业维艰,个人成长和理想事业中不免有憾。但黎总导师常教我
们,要懂得将生命投入一更大的空间,投入天地历史时空之中,你才能化解自
身的障碍,才能看到自己努力的空间,怡省近年来常以此理来要求自己,真的
可以当下跳出「事情」解开情执,因为我看到更大的空间……

业师之深情大愿来自于中国文化历史意识,想自春秋时代起,礼崩乐
坏,群雄一心只想争霸,孔子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力维斯文,广开仁义性情
之教,以复兴周文为己任,虽不见用于当世,但孔子的思想后成中华儒家性情
之教,恩泽绵绵,直至今天。此后中国历代皆在治乱之间,但是无论天下是盛
世或大乱,中国的读书人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责任,汉唐故有大儒志士,
魏晋亦有名士大德,明清更有以身证道之志士,就是他们,中国民族才有深厚
的文化内涵,民族才能饱历治乱仍源远流长。

因为人间有真实人格作典范,天地还有公道。但是到了晚清以后,中国
文化江河日下,五四风潮过后,国人大都以一屈辱自卑的心态学习西方文化,
不能平情?所以这错误的悲剧一直延伸至今。

但是中国读书人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晚清以后仍有大德逆流而
上,梁巨川、梁漱溟、杨仁山、欧阳竟无、太虚法师、熊十力、钱穆、唐君
毅、牟宗三等诸先生,他们都学养深厚,语出必有据,深知并维护推广传统文
化于世道人心重要,可惜大音难入里耳,相对于整个时代来说,这还是空谷足
音。我们敬爱的霍教授,就是承担这历史责任。

近百多年来,中国人为了生存,很多华人漂流海外谋生,海外华侨成为
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延伸,在中国大难临头的时候,他们挺身支持,如辛亥革
命,抗日战争等等,他们的艰苦奋斗,承受历史对他们的压力和遗忘,但仍默
默保留中国的传统的文化习俗,形成一纯朴的民风。今天,我们香港同学每每
与新加坡诸同学交往时仍感受此纯朴……思念至此,怡省内心则有奋发之情,
我们学习中国文化而有所进步,正就是真真实实证成此文化的价值,我们努力

5
三周年联合纪念特辑

读书,亦是神交于古德的智能,为自身的成长,为续文化的慧命稍尽绵力,人
间不免有材质之别,但唯有努力者,母忘初心者方有所成。谨以衷言敬呈于新
加坡同道,并贺三周年会庆,我们彼此相逢于历史之中,亦当无负于历史,新
港两地同学共同努力,为复兴东方中国文化奋进,为人间增添爱与光明。

有幸来学习
李雅然
喜耀生命导师

『喜耀生命』课程是一个创造。在香港已有很多人在霍韬晦教授的开启
后,生命自身得到突破。对很多人来说,一个有背负历史使命的理想事业,的
确是不容易理解。一个文化教育事业,能在现实上持续地生存也非常艰难。新
加坡喜耀文化学会的成立已经三年了,正正印证着一个无私而伟大的心灵,凭
藉坚毅精神和开拓,多年的努力与坚持,在现实上辛苦的承担,为后人提供一
个可以较易了解中语文化的平台,使后人可以学习和守护。在这么的一个时代
里,人人只顾自己的前途、自己的家庭,能有一班一起不计较现实,为更高理
想而努力付出,学习成长,学习真诚面对自己的同道,我感到很感动、很难
得。有幸来学习,有幸来了解,有幸来参与,共见证「人人有性情」,实应珍
惜。在此,我祝愿新加坡喜耀文化学会同仁,精进勇猛。

6
三周年联合纪念特辑

性情世间
陈春辉
喜耀文化学会秘书
喜耀生命导师

唐君毅先生说:"人生所遭遇的命运,其价值要由自己去赋予"(唐君毅
《青年与学问》);傅佩荣教授说:"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傅佩荣《生命
的精彩由自己决定》)。

不管我们的人生所面临的是顺境或逆境,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坚定
理想,在主观精神的层次上超越现实,在客观环境的层次上接受现实,以自强
不息的精神坚持学习,以清明透彻的头脑独立思考,成就一自我主宰的人格价
值。

个人生命固然如此,一个团队又何尝不是呢!

这一年来,学会踏上崎岖的道路,有些同学渐渐掉队,有些同学默默坚
守。一个团队的人事变动,本来是人世间的平常事,所谓"人各有志",又何必
大惊小怪,衍生事端呢?

况且,我听说有些同学参与慈济志工行列,大受欢迎,因为慈济发现喜
耀中人很不一样,能很快地接受其理念,并投入其志业中尽心付出。从根本而
言,这正是喜耀文化开发人的性情的必然结果。

这让我想起《孔子家语》中的一则记载:

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
求之!"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孔子家语·好生》)

这段文字记载着楚王失弓和孔子对这件事的看法。据说楚王打猎时丢失
一张弓,但他阻止下属去寻找弓,说:"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
何必去寻找弓呢?"这件事显示楚王的胸襟广大,但孔子却认为楚王的心胸尚不
够宽广,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弓呢?"

虽然学会流失了一些同学,其实大家还怀着喜耀文化的种子,在各自的
空间萌芽结实,无形中发挥着文化传承的作用。不管同学们是否还活跃于学
会,最重要的还是大家能坚守理想,坚持学习,我深信同学之间的情谊不断,
大家必定会交织出一个性情世间啊!

7
三周年联合纪念特辑

喜耀教育才是真正教育
沈裕生
喜耀文化学会监事
喜耀生命导师

我从工作了 16 年的软件开发经理转到中学当行政经理,对许多身边的朋
友和同事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不能理解。其实,这次的决定,在十年前当
我上了喜耀生命课程之后就已经种下了因,转换跑道是迟早的事。

时间虽然只是短短的四个多月,但是已经让我对于现代教育的方向、学
校的制度、学校里所发生的许多事等等,有了许多的反思;也因为接触到更多
的老师和学生,加深了我对现代教育的偏差的体会。老实讲,前景并不乐观。

并不是学校没有一套制度,并不是校长和老师对教育不热心,并不是校
长和老师不努力,而是大家都找不对门,因此只能随波逐流,越走越远,学生
也越来越被动。因为整个新加坡社会基本上在跟着西方走,所以要知道我们以
后的校园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只要看一看西方校园现在的情况,我们就很清
楚了。根据 8 月 15 日的媒体报导,因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刺死,所以英国的
校园已经开始售卖"防刺"衣了,每件新币 396 元。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不感
到恐怖吗?我们还不醒悟过来吗?

因此,趁喜耀文化学会与东亚人文研究所成立三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叫
自己更加坚定于成长自己和推动性情教育;让性情教育在家庭、在公司、在社
会一步一步的推广开来,人类的前景才会有希望!如果我们自己也站不稳,怎
去帮助别人呢?

8
三周年联合纪念特辑

性情之根长存人心
黄治乐
第 3 届少师团

――喜耀文化学会暨东亚人文研究所三周年志庆有感

"喜耀文化学会已经成立三周年了!"这是当得知会庆筹委会成立时脱口
而出的一句话,那时心中真的有如五味杂陈,无限的唏嘘感慨。时间过得真
快,在印象中学会好像才刚成立不久,一转眼三年就过去了。学会开幕那天的
情景、同学们因为有了自己的"家"而兴奋无比的脸孔还清清楚楚地印在我的脑
海之中。当时的我们恐怕谁也不会想到一个理想的文化事业的成长原来须要经
历这么多的考验吧。

对于有些旧日同道的离队,我是无法理解的。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对
理想的信心那么容易动摇,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对自己曾经付出心血与努力的
学会那么轻易就放弃了。我虽然无法理解,但明白到人人都要在成长的过程中
面对考验。也许是世俗的是非传言让他们觉得愤愤不平或者心灰意冷了,也许
是在学会多年的辛勤付出让他们觉得有些累了。我想等到大家的心情都恢复平
静的那一天,他们还是会回到这个汇合了大家心血才建立起来的学会的。我是
真心地这样期盼着的。

在惋惜伤感之余,可喜的是见到新的一批喜耀高班同学开始投入学会的
工作,相信在喜耀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喜耀文化学会与东亚人文研究所一定会
在新加坡继续茁壮成长的。因为性情之根始终长存人心!

与努力付出的所有喜耀人共勉!

9
三周年联合纪念特辑

立志要不断学习
白允枝
第 12 届少师训练班

对于上喜耀课程之前的自己,允枝同学用了一句非常生动鲜明的话来形
容: "一个飘在虚无世界里只会吃吃喝喝的大肉团"。初阶课程结束那天,他立
下志向:踏出喜耀大门后要当一个不断学习的人。

向内看自己的心

上了喜耀进阶及高阶课程,他觉得自己活得更有动力,对性情教育也更
深刻了解。好学的他报读了很多其它的课程,“外面很多课程都是激励性的,教
人双眼往外看,结果是越看越糟糕。” 他感慨地说,“只有喜耀课程是教人向内
看回自己的心,帮助学员打开心扉去感受人世间的真情。”

虽然学历不高,但允枝从不放弃学习,他很认真地阅读霍韬晦教授所写
的书籍。在点点滴滴的累积下,允枝慢慢地从书中明白自己以往所追求的人生
道理的谬误,这是他认为自己最大的进步和得到最深启发的地方。身为企业老
板的他以往只会通过增加薪水来留住员工,现在他看事情看得更远更深,觉得
这对员工的帮助不大。他认为自己应该带动他们参加培训以提升他们的能力,
这样对员工和公司都有利,更重要是让他们有机会成长自己。而让员工上喜耀
课程更是公司培训计画中重要的一环。

“员工在课程中能学到一些正面的价值,能规规矩矩、有礼貌、有笑容,
能互相体谅、没有摩擦,不但对公司有利,那也是他们自己的东西,他们还会
把所学到的带回家中,家庭和谐也会减少现实社会上一些负面事情的发生。”
这些观念上的改变都是允枝在读书后领悟的。对于来上喜耀课程的员
工,允枝除了和他们交谈分享自己的感受之外,也要求他们不要有怀疑老师、
怀疑他的心。他认为只有这样员工们才能真正投入学习之中。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最近上《论语》性情学,听到霍教授讲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这一句
时,允枝心里就想:"老师这么大的年纪还这么辛苦到底为了什么呢?难道只是
为了个人的名利吗?不可能!"他对上师开办喜耀课程的苦心有了更深一层的体
会。对于参与推动喜耀文化的原因,允枝以一句话来概括他的心志:"我父母虽
然穷但还是教我们做事要尽责,只能多做不能少做。现在的父母已经不教这一
套了,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要不要保留下来呢?"

10
三周年联合纪念特辑

喜耀――开启人生的万能匙
Yoshikazu Shaku
香港第 43 届喜耀进阶

有人问从事旅游业,说得一口流利华、英、日语及粤语、闽南语等多种
方言的 Yoshikazu 是哪里人?他总是不晓得如何回答,笑称是"地球人";因为他
的成长背景复杂――出生美国,原籍柬埔寨华侨,留学台湾,家在加拿大,工
作事业在日本和东南亚,持日本国籍。

这个"地球人"是如何踏入新加坡「喜耀」的这个大家庭呢? 2003 年
SARS 爆发期间,旅游业陷入低潮,那年他见同行兼多年好友兰诗、志全夫妇
愁容满面、眉心深锁,奇妙的是隔年再碰面时,发现他们虽未脱离困境,却精
神抖擞、容光焕发,细问下才知道他们上了「喜耀生命」课程,生命得到成
长,更有力量面对逆境。然而真正吸引 Yoshikazu 特地从日本过来新加坡上课
的,却是课程简章上"因材施教"四个字。他非常感恩地说:"我得到启发,对危
机和无常有更深刻的体悟!"。初阶后,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在香港进行的进
阶课程,因为"量身订做"这四个字。

上课以前,他在生活中得到许多启发,但总感叹缺少一把开启的钥匙,
而「喜耀生命」对他而言有如一把万能的钥匙。回到现实生活中,他非常积极
地传耀,背后有两大原动力在支持着他,即反省初心和回馈喜耀;他除了时时
自我检讨外,也常看霍韬晦教授的著述,即使只字片言,也让自己保持学习的
热忱与动力。一路走来,他总结道:"初阶让我跨出第一步,走出固有的框框;
而进阶给了我更大的突破和动力。"

当初 Yoshikazu 来上课的目的纯粹只是想学习把事物看得更深、更广、
更远,并改掉自己的急性子,然而上课以后,他明白其实他得到更多更多!

11
三周年联合纪念特辑

重拾充实生活
陈玉仁、黄锦华
第 14 届进升班

奇妙的转变

玉仁、锦华夫妇俩都是天主教徒,两人听说喜耀课程也有两三年了,很
多朋友不断鼓励他们来上课,但他们始终没有参加。后来其中一位非常理性的
朋友上过课程后,对锦华说了一番让她觉得很惊奇的话后,情况才开始有了转
变。这位朋友说自己虽然上了课有了得着,但看到一些朋友还生活在"水深火热
"之中却帮不了他们觉得很难受。锦华对一向理性的朋友会说出这样感性的话觉
得不可思议,同时也发觉这位朋友有了很大的改变,便起了上课的念头。另一
方面玉仁在这一两年来也开始觉得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看到朋友上课后的改
变,便也抱着不妨一试的心态来参加课程。最后夫妇俩就决定了一起来上课。

玉仁参加喜耀课程内心还经过另一番的挣扎,那就是担心课程会与自己
的宗教信仰有所抵触。在上了初进阶和其它一些修养课程之后,玉仁才发现喜
耀课程和自己的宗教信仰完全没有抵触,一个是对理想与信念的信仰,一个是
对神的信仰。在学习过程中有时有某些项目也曾令曾让玉仁和锦华产生抗一点
困扰,不过他们很快就能够坦然接受、不受影响。玉仁在传耀过程中因为介绍"
法住"、"法灯" 等字眼而引起一些朋友好奇的眼光,不过他淡淡地说:"只要带
着一颗开放的心,那也没有什么的。"

意外的收获

锦华上课前觉得自己活得很好,是为了陪玉仁才来上课!课后才发现自
己其实活得很辛苦。锦华说:"现在轻松多了,对很多事情看开了。上初阶时学
到'宽容',上进阶学到'宽恕',只要秉承着这两个信念去生话就真的轻松很多,
也不像以前那么紧了。"锦华上了喜耀课程之后的最大得着却是连她自己也意想
不到的。"我以前到教会的次数并没有现在那么频繁,而且每次都只是在那里旁
听而已。是喜耀课程把我的心打开了,让我开始接受教会,开始接受天主,成
为一位更虔诚坚定的天主教徒。" 锦华满脸笑容地说着。

玉仁参加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打开自己,放下顾虑。虽然他认为自己在
上课后不是马上有太显着的改变,不过却意识到自己身上一些潜在改变。他并
不太在意有没有成果但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学习。玉仁始终相信如果没有来喜耀
上课的话他现在的情况会更糟。

玉仁和锦华目前积极地争取在喜耀学习,也积极参于喜耀的活动如合唱
团等。两人在教会和喜耀学会的活动让他们的生活过得非常忙碌而充实,以至
于他们当兵的长子和正在念中四的小儿子有时也要抗议父母亲常不在家了!锦
华欣慰地补充说,以往夫妇俩总是绕着孩子转,美其名是孩子依赖他们,实际
上是他俩黏附着孩子,现在夫妇俩学习的同时也正好让两个成年孩子学习独
立。

12
三周年联合纪念特辑

乐当喜耀支持者
蔡和昌
第 12 届少师训练班

蔡和昌同学是从太太那里得知喜耀课程的。

"太太上了课之后常常用一些奇怪的字眼,如'自我'、'无知'、'糊涂'来骂
我,让我对这个课程很好奇。" 和昌风趣地自嘲。

和昌最终来上第 36 届初阶除了因为朋友帮他报名并付费外,也是好奇想
来看看,他甚至带着"挑战" 的态度,因此对课程抗拒多,感受少。但当导师提
到他和孩子的关系时触动到他内心的某个部分,让他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所
以就主动报名到香港上进阶课程。

学习做个有修养的人

和上初阶时截然相反,和昌上进阶的感受非常深,从第二天开始每晚都
在床上流泪到天亮,早上六七点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上了进阶后和昌常常处于
一种挣扎的状态,他看到自己身上很多坏习气,感到非常辛苦。他积极争取时
间回来学会上修养性课程,有时甚至从早到晚一直留在会所上课,和昌觉得这
些修养性课程对他帮助很大。记得有一次上课时他向黎斯华博士提问要怎样才
能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黎博士答道:"先做一个自律、自重的人",这句话和昌
一直铭记在心,从而慢慢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昌坦承自己在上课前是个非
常冲动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与人同归于尽,也常常进出法庭,是法庭的常
客。

从实践得启发

高阶课程和昌非常投入,不计较付出。他为高阶演出准备道具时,要制
作一把能将木头劈开的斧头。他想了很久都想不出要怎么做,后来决定动手试
做,结果在试了几次之后就成功了,让他对"一想二动三成功,一等二靠三落空
","心动更要行动" 等至理名言有了更深的体会。

从历史看未来

和昌现在正勤读历史书,他相信"历史不是过去,是镜子和未来", "一个
人的一生是由性格决定的"等名言。他从历史事件中看到与自己相同性格人物的
悲惨下场后,更鞭笞他努力地改变自己的性格,以改变自己的未来。以前的他
得罪了人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在乎,所以生意失败了好几次。现在的他
正在学习怎样与人沟通和相处,不但避免得罪人,更重要是懂得尊重人。他也
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少去夜生活场所,虽然工作性质需要到这些场所应
酬。他认为自己现在最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增强思维能力和时刻保持冷静。

1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