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0

分类号 密级

UDC 编号

论 文 题 目 仿生方法在桥梁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学科、专业 桥梁与隧道工程

研究生姓名 胡 楠

导师姓名及

专业技术职务 戴公连 教授、博导

2010 年 5 月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
包含为获得中南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共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
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
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摘 要

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作为 21 世纪人类的两大主题,也是指导工程学
研究和发展的核心战略价值目标。仿生学作为一门新兴且多元化的学科,势必将
成为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手段。传统设计理念在新桥梁体系开发中是远远不够的,
本文将仿生学研究理念和方法以及生物学相关研究引入桥梁设计与优化,对桥梁
结构设计中现存问题和未来桥梁的开发进行了探讨。主要工作包括五个方面:
1. 总结了国内外仿生工程学研究的发展和现状,并结合桥梁工程创新的因素,
证明引入仿生学及相关生物领域研究在工程应用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概括了建筑仿生理念的六个应用领域,包括形态与造型、结构与体系、美学
与意象、功能与机理、材料与组织、系统与控制仿生。
3. 将主要仿生领域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了仿生理念作为今后桥梁工
程解决问题的新思维和新途径的必要性。建立了仿生学在桥梁工程领域合理
的研究流程和应用步骤,并初步探讨了桥梁领域各方面的应用前景,包括设
计、施工、监控等。
4. 通过回顾桥梁设计的发展史,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讨论了仿生理念在桥梁设
计中的应用前景,建立了仿生四维概念设计目标。在宏观仿生设计方面,通
过对自然界形态、结构和意象三方面的学习,尝试革新桥梁概念设计理念,
以仿生为手段提升安全性、实用性和美观性。在微观仿生设计方面,通过引
入了自然界的材料、生物控制机理和神经系统等特征,探索了桥梁设计和的
改进和未来新型桥梁结构体系的出现。
5. 基于一些实际项目,对仿生理念在桥梁初步设计、设计改进和概念设计三方
面进行尝试,论证了仿生理念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仿生设计的探索,
旨在革新传统桥梁设计思维,并在未来设计中以仿生作为创新的一种重要手
段和方法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仿生学, 仿生建筑, 仿生方法, 桥梁设计, 概念设计, 桥梁历史

1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ABSTRACT

Sustainability and life quality improvement is not only the primary themes of our
society, but the goals of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 21st century. Bionics as
an emerging and diverse subject can be regarded as a significant mean to achieve this
goal. Since conventional design philosophy is not enough in developing new bridge
system,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bionics research has been invited into bridg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in this thesis with discussion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he main contents are included five parts:
1. Through reviewing the tradition and progress of bionic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marriage between biology and engineering has been demonstrated.
2. Six major aspects in bionic architecture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morphological, mechanical, aesthetic, material, functional and neural intimated.
3. After dividing bionics into two categories (macro-bionics and micro-bionics), it
attempts to address existing problems in bridge engineering field and provides new
concepts for future bridges. The procedure for this application for bridge engineering
was established and range of bio-inspired method in bridge was discussed, such as
design, planning,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etc.
4. By reviewing bridge history, the value target of bio-inspired bridge desig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necessity of this design philosophy has been clarified on both
macro and micro aspect. In macro-bionic design, morphological, mechanical and
aesthetic knowledge in biosystem can be utilized in structural form finding in order to
achieve superior structural performance. In micro-bionic design, the improvement for
existing bridge system and development of future bridge could be archieved through
introducing material, mechanisms and nervous system in biological system.
5. Through a number of practical projects, the efficiency of bio-inspired concept and
method has been studied in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conceptual design, preliminary
design and design optimization. Bio-inspired method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significant means for innovation in bridge design and whole field. It would help us to
build more sustainable bridges, if we learned from Nature endlessly.

KEY WORDS: bionics, bionic architecture, bridge design, bio-inspired method,


conceptual design, bridge history

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目 录

摘 要 ....................................................................................................................... 1 
ABSTRACT .................................................................................................................. 2 
目 录 ....................................................................................................................... 3 
第一章 绪论 ................................................................................................................. 1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 
1.2.  桥梁工程领域创新的根本 .......................................................................... 3 
1.3.  仿生理念的引入 .......................................................................................... 4 
1.4.  国内外仿生工程的研究进展 ...................................................................... 5 
1.4.1.  国外仿生学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6 
1.4.2.  国内仿生学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10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1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与仿生理念发展 ................................................................... 13 
2.1.  仿生结构的演变与发展 ............................................................................ 13 
2.2.  形态与造型仿生 ........................................................................................ 16 
2.3.  结构与力学仿生 ........................................................................................ 18 
2.4.  美学与意象仿生 ........................................................................................ 22 
2.5.  功能与机理仿生 ........................................................................................ 24 
2.6.  材料与组织仿生 ........................................................................................ 26 
2.7.  系统与控制仿生 ........................................................................................ 27 
2.8.  小结 ............................................................................................................ 28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 29 
3.1.  仿生理念的实践与方法论 ........................................................................ 29 
3.1.1.  仿生理念的应用分类...................................................................... 29 
3.1.2.  仿生实践的方法论.......................................................................... 30 
3.1.3.  多学科互通的桥梁——TRIZ 方法 ................................................ 33 
3.2.  桥梁设计中的仿生理念 ............................................................................ 35 
3.2.1.  桥梁设计现状与仿生理念的探索.................................................. 35 
3.2.2.  仿生理念在桥梁设计中的实践模式.............................................. 37 
3.2.3.  桥梁仿生设计应用分析与展望...................................................... 38 
3.2.3.1. 解决问题——(自上而下法) ......................................................... 39 
3.2.3.2. 未来探索——(自下而上法) ......................................................... 39 
3.3.  桥梁施工中的仿生理念 ............................................................................ 41 
3.4.  桥梁监控与维护中的仿生学理念 ............................................................ 45 

3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3.4.1.  桥梁健康监测现状与仿生理念的尝试.......................................... 45 


3.4.2.  桥梁维修与加固现状与仿生理念的讨论...................................... 47 
3.5.  防灾减灾中的生物理念 ............................................................................ 48 
3.6.  系统式的生态观和仿生桥梁 .................................................................... 50 
3.7.  小结 ............................................................................................................ 51 
第四章 基于仿生理念的桥梁概念设计 ................................................................... 52 
4.1.  桥梁造型与体系的进化 ............................................................................ 52 
4.2.  桥梁仿生概念设计价值目标 .................................................................... 57 
4.3.  桥梁宏观仿生概念设计初探 .................................................................... 59 
4.3.1.  形态仿生与造型设计...................................................................... 59 
4.3.2.  结构仿生与体系设计...................................................................... 67 
4.3.3.  意象仿生与美观设计...................................................................... 71 
4.4.  桥梁微观仿生概念设计初探 .................................................................... 75 
4.4.1.  材料仿生与新功能桥梁.................................................................. 75 
4.4.2.  功能机理仿生与新体系桥梁.......................................................... 80 
4.4.3.  系统仿生与类生命桥梁.................................................................. 86 
4.5.  小结 ............................................................................................................ 88 
第五章 桥梁仿生设计的工程实践 ........................................................................... 89 
5.1.  人行桥仿生概念设计案例 ........................................................................ 89 
5.1.1.  设计背景与仿生构思...................................................................... 89 
5.1.2.  仿生概念设计方案.......................................................................... 91 
5.2.  桥梁初步设计中仿生理念的实践 ............................................................ 94 
5.2.1.  设计背景和条件.............................................................................. 94 
5.2.2.  桥位调查和方案构思...................................................................... 94 
5.2.3.  比较方案一:地锚式独塔空间扭索面斜拉桥.............................. 96 
5.2.4.  比较方案二:双塔斜拉桥............................................................ 100 
5.2.5.  比较方案三:桁架梁桥................................................................ 103 
5.3.  仿生优化设计案例 .................................................................................. 107 
5.3.1.  工程背景........................................................................................ 107 
5.3.2.  优化目标与仿生原型选取............................................................ 108 
5.3.3.  结构优化分析................................................................................ 112 
5.4.  小结 .......................................................................................................... 114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15 
6.1 结论............................................................................................................. 115 
6.2 展望............................................................................................................. 116 
主要参考文献 ........................................................................................................... 118 
致 谢 ................................................................................................................... 13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33 

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图 1-1 全球变暖的警告 图 1-2 自然灾害对工程结构的威胁

21 世纪的工程界将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
面临严重的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国土安全、区域经济差异以及资源短缺等问题,
如图 1-1 和 1-2 所示。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 2007》
指出,在 21 世纪前 50 年中国生态现代化面临十大挑战是[218][220]:提高全民现代
生态意识,加速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变;加速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转型,提
高经济生态化水平;加速消费模式的生态转型,鼓励绿色消费;制定国家能源战
略,防止能源危机的剧烈爆发;建立长效预防机制,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建立
生态补偿机制,让现代化惠及全体国民;建设环境责任制;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机
遇,开发国际资源和市场;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加速西部地区的生
态现代化;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些挑战可
简要概括为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两大主题。这两大主题也是当今工程领域
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主题。
Galloway 博士在她关于 21 世纪工程教育改革的专著中[18],对影响下一代工
程师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全球化、交流能力、职业道德、
多元化以及领导能力等诸多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工程师在未来公共政策制定和社
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工程师想要在全球工程领域里具有竞争力,并在解决许
多世界紧迫问题上确立自己的领导者地位,那么就必须认识到接受行业创新的必
要,并且马上付诸行动。工程师们必须明白传统的工程行业运作方式及工程师的
教育亟需改革;而且在未来几年内,必须果断决策来保证这些变革能够顺利施行

1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并取得成效。现在的中国工程师基本上还不具备国际竞争或提升工程行业的能
力。尽管他们在专业技能上实力很强,但管理和沟通的能力则比较薄弱;而且他
们还不完全理解全球化的概念;不太清楚 21 世纪工程师面临的问题;缺乏在政
府和行业担任领导的能力;此外,他们还缺少相关的一些课程来训练他们关注并
预测未来的急剧变化——这种急剧变化也正是 21 世纪的一个基本特点。
尽管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一样具备着铸造人类环境的能力,但土木工程职业
已经逐渐在自身秉持的科学技术精神中失去了人文关怀。工程师们需要了解提升
其在世界舞台形象的必要性,并将职业形象提升到最高水平。工程师通常被看成
是技术人员,而不是像建筑师、律师和医生这样的高端从业者看待。工程师应当
转变人们的这种看法,这一点至关重要。当然,为了提升自身在世界舞台上的职
业地位,工程师们必须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又该如何去做。在 2004 出版的《2020
年 的 工 程 师 — — 新 世 纪 工 程 行 业 愿 景 》 (The Engineer of 2020: Vision of
Engineering in the New Century)一书中,美国国家工程学院对 21 世纪的工程师的
定义如下:
“工程学是发现问题、描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门课程。在未来的 20 年
内,工程师和工程专业学生将被要求使用那些工程领域中不断涌现的新知识和新
工具,同时还要考虑到这个新旧观念交织的格局下社会的反响和束缚。他们将会
与不同的团队(包括工程师和非工程师)共同合作来探讨未知问题的解决方
案……2020 年的工程师还将积极地参与到政治和社会领域。他们将会理解劳动
力的限制,认识到与顾客和公众打交道时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必要性。如果工程师
想要开发潜能,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就必须拓展自己的活动范围、
拓宽其思维模式、并扩大其政治影响力”。
桥梁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 1779 年建成英国建成的 Iron
Bridge 为开端,近现代桥梁工程发展至今已两百三十年。自工业革命以来,欧美
现代桥梁工程的发展已历经数次变革,包括跨度的增加、新型结构的产生、新材
料的运用等。以英国、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地区在桥梁建设和创新结构具有
强大的统治力,并使桥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跨度。19 世纪末期以布鲁克林大桥
为开端,美国打破了这种垄断并引领了长达几十年的黄金时期。随后,欧洲又掀
起了大跨度桥梁的复兴,建设了一批大型的桥梁。日本和丹麦在 20 世纪 90 年代
末期,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桥梁项目。一系列的创新和改进不但留下了
许多经典的设计作品,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正为中国等建设
时期的国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由于战争和社会动荡,中国的桥梁建设相对滞后。
1937 年 11 月建成的钱塘江大桥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大桥设计和建造的局面[48]。以
茅以升先生所带领的第一批建设者树立了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57 年
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经过六

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七十年代的困难时期后,中国桥梁建设于 20 世纪后二十年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
段。进入 21 世纪,随着一批世界级桥梁的建成,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
的道路,并决心从“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逐步转型。现如今,世界上没有
任何一个地区像中国建设这样开展的如火如荼。较为成熟的结构分析手段和充足
的施工经验已经让桥梁迈向新的跨度和高度。中国充足的需求所提供的巨大市场
掀起了桥梁的迅猛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桥梁建设中所采用的核心技术仍
然是欧美建设高潮时期留下的[63]。中国桥梁建设若想真正走出创新,不但要学会
如何更加合理地引用欧美的先进理念和科研成果,而且必须要应对 21 世纪复杂
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归根结底,当今桥梁工程的发展应当建立在知识的合理调配、
多学科的有效兼容、优化的区域融合以及长久的国家合作之上。
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下,通过探讨生物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响应了桥梁工程
设计新任务的征召和新创新的尝试。不像我们的前辈,有限元软件和图形化工具
已经大大减轻了桥梁计算和绘图的压力。但是,新一代的桥梁工程师面临着诸如
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以及自然灾害等新的挑战。克服了这些,才能使桥梁工程
迈向新的阶段。随着一大批新建设项目的启动和规划,中国依然是世界桥梁建设
的中心,并且还将一直处在建设的高峰时期。可持续性和创新是当今桥梁领域的
主题。桥梁工程师应当尽其所能使桥梁结构更加合理优化。仿生学理念正是帮助
工程师们打破思维的局限,为工程设计提供新的概念、思路和方法。

1.2. 桥梁工程领域创新的根本

图 1-3 影响桥梁工程创新的因素

桥梁工程领域发生的巨大变革,不仅仅局限于桥梁造型和跨度上,在其背后
隐含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和人类发展。在回顾现代桥梁发展史和一系列著名的桥梁
工程后,本文将引领桥梁结构创新的因素抽离出来,即需求、竞争、理念和经验,
形成了一个系统链,从系统思考的层面概括了变革的本身,如图 1-3 所示。

3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需求是前提。自然的、社会的和人类的需求给桥梁设计指明方向。如果把桥
梁视为一种产品,如何更好的适应市场,应对不同地理位置、气候、国家政策等
因素,是未来桥梁工程的当务之急。有朝一日,无需再建设桥梁的时候也意味着
需求的萎缩,失去了市场,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好的替代品。
竞争是手段。竞争在各个领域无处不在。国家间、地区间、团体间和个人间
的竞争都是为实现既定目标而不断进行的角逐过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更
好地满足需求,桥梁设计需要竞争。没有了可比性,创新和优化也无从谈起。在
竞争中获胜就意味着设计必须有最大的优势或不可替代性。
理念是根本。没有新的理念,桥梁工程将停滞不前。设计者的价值目标、心
理特点、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和专业基础等不同因素推动了新理念的产生。结构
形式的革命,实质上是人类自身思想和行为进化。人类世代的更迭,桥梁工程也
随之进化。不朽的设计源于理念的产生和对新理念的坚持和推广。
经验是工具。没有经验,新发现和新理念都只是一个点。以这个点出发到另
一个点,对理念进行升华,新结构就形成了一条线。以点为圆心线为半径,通过
不断实践对新结构的改进就形成了一个面。最后,对这种新结构进行推广和完善,
就是这个面所形成的体。体积越大,创新的影响力就越深远。
这四个因素根据发达国家在基础建设时期留下的宝贵财富所总结出来的。那
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应当为这个宝库继续添砖加瓦。从天然桥梁到现代桥梁的
过程里,结构的进化从未停止过。而未来桥梁设计可能面对着更多的问题和更快
的发展。21 世纪工程师的挑战是很特别的,而且这些挑战已经不是一个人、一
个学科乃至一个国家可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各个层面上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使桥梁
工程如滚雪球般不断产生。

1.3. 仿生理念的引入

明确了 21 世纪的挑战和创新的根本,不由地让工程师们思考相应的对策。
如何利用最少的资源建造出最安全、合理、优美的桥梁一直工程师的首要任务。
面对挑战,仅仅参考前人是远远不够的。于是,自然界就成为了人们去开发和利
用的重要资源。经过亿万年演化所形成的生态协调体系正是当今社会发展生态环
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宝贵教材。仿生学正是探寻这一全新领域的重要学科。
这个交叉学科将自然界作为人类取之不尽的知识泉源和技术方案选择的宝库。
以生物学的角度看上节提到的四个根本因素就不难发现,仿生理念将为桥梁
创新找到良好的途径。生物圈本身就是一个如何适应各类需求的集合,而人类只
是自然界中一个微小的子集。在自然的大集合中存在着各类的竞争。设计竞赛推
动了桥梁造型的多样性如同生物之间的竞争丰富了自然界的广博。大师级的设计

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师用他们的成功揭示了理念与创新之间的绝对关系。突破自身观念的束缚,运用
新理念是主导创新的根本因素,也是桥梁结构创新的第一步。当然,理念对桥梁
创新而言是主体因素,而经验则是影响桥梁创新的客观因素。因此,仿生学理念
和生物学科知识的引入正是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推动桥梁工程的创新和发展。
既然归根结底追求的是创新和发展,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为解决工程问
题提供了客观的框架(Altshuller 1999)。基于对数十万件发明专利的研究,TRIZ
的创始人 Genrich S. Altshuller 将创新分为五级[1],如表 1-1。在解决每级问题的
方法找到前,都需要大量知识及更多的相关的解决方法。桥梁设计就是在解决一
系列的事物间的关系。关系越复杂需要的方法也就越多。理想体系的特点就是存
利而无弊,即追求有利部分最大化而降低不利部分。TRIZ 理论提供了 39 个工程
参数和 40 个发明原则,对于查找矛盾和解决手段提供了系统的方法。
表 1-1 基于 TRIZ 理念下的桥梁创新等级

级别 发明程度 比例 知识来源 创新基础

1 常规改进 32% 个人 领域的知名方法

2 领域内小改进 45% 企业 领域中同类系统的类比

3 领域内大改进 18% 行业 领域外工程学知识

4 新技术 4% 社会 科学领域新方法

5 新发现 1% 宇宙 科学发现或独创发明

可以看出,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总和在整个领域中比例仅为 5%,而恰恰是这
些引领了创新。建造一座大桥有 1-2 个原始创新,3-5 个有意义的改进,已经相
当不容易了[63]。桥梁的每一次进化也都是对固有经验的再思考和新发现的尝试。
桥梁设计大师无一不是突破了固有观念,产生了独创的设计理念,并通过一系列
的工程延续着理念。面对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 21 世纪的两大主题,经过
亿万年演化的自然生态系统正是宝贵的教材。自然界是可想像到的最简单的数学
观念的实际体现。在如何让非生命体的结构具有生命力,成为自适应自调控的类
生命体的研究过程中,生物界更是不可多得的参照物。造型新颖、结构合理和节
省材料的生物结构也成为了人造结构修建的蓝本。所以,仿生理念的提出和运用
也就是工程师面对现代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多目标设计准则的第一步。

1.4. 国内外仿生工程的研究进展

仿生学是一个前沿、新颖、多元化的交叉学科。仿生学的研究兴起于 20 世
纪 50 年代,仿生学 (Bionics) 是根据拉丁文“bios” (生命方式)和字尾“nic” (具
有……的性质)构成的。这个名词是由美国空军军医 Jack Ellwood Steele 少校于

5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960 年在俄亥俄州的空军基地的全美第一届仿生学讨论会上定义的。他认为“仿
生学是研究以模仿生物系统的方式、或是以具有生物系统特征的方式、或是以类
似于生物系统方式工作的系统的科学”[148]。生体模仿学 (Biomimetics) 是由 Otto
H. Schmitt 于 1969 年提出的。
“Biomimetics”于 1974 年被列入韦氏大词典, 其定
义就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特质、功能、能量转换、信息控制等各种优异的
特征,主要目的通过模仿自然建立相关人工系统和产品”[83]。虽然该学科发展历
史只有半个多世纪,但是模仿自然的理念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只是在
仿生学问世以前,人类无意识地把生物作为设计思想和创造发明的源泉。作为创
造新技术系统的综合性科学,仿生学的光荣使命就是为人类提供最可靠、最灵活、
最高效、最经济的接近于生物系统的技术系统。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仿生学属
于“应用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从工程技术方面来看,仿生学根据对生物系统的研
究,为设计和建造新的技术设备提供了新原理、新方法和新途径。下面对仿生学
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和总结。

1.4.1. 国外仿生学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图 1-4 道面上设置的反光猫眼 1-5 尼龙搭扣

在仿生学这个名词被提出之前,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尝试。反
光猫眼(Cat's eye reflectors)是由英国发明家和商人 Percy Shaw 在 1935 年基于观察
家猫眼部机理创造的,如图 1-4 所示。他发现猫眼具有称为脉络膜层(tapetum
lucidum)的反光细胞组织,可以反射极其微小的光源。现在它作为一种安全反光
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标示上。尼龙搭扣(Velcro) 是仿生学早期最著名的一项成
就,如图 1-5 所示。1948 年,瑞士工程师 George de Mestral 为他的爱犬清理毛发
时发现了粘在它身上的刺果,意识到了一项新颖的粘合技术。于是,如今四处可
见的尼龙搭扣就这样诞生了。
自仿生学的概念提出以来,不少学者投入到对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
的探索中。在随后的三十年里,大量关于生物学和创新的研究为后期的仿生工程
[20]
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铺垫。Heinrich Hertel (1963)探索了自然界中展现结构,

6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形式和运动的各种方式。Sigmund A. Lavine [25] (1964) 研究了诸如节肢动物,脊


[28]
椎动物,鸟类和一些啮齿动物等生物如何建造自己的家园。Ian L. McHarg
(1969) 通过对融合哲学和科学的理念,阐述了人类如何模仿自然从而设计和建
造更好的结构。同样,Benjamin De Brie Taylor [37] (1974) 阐述了植物世界的一些
建造策略和一些与人类设计之间的关系,收录在其专著《Design Lessons from
Nature》中。Felix Paturi [32] (1976) 在其专著中全面概述了从生物界获得灵感的途
径,并指出科学家们可以学习各种规模的自然结构。Theodore A. Cook [13] (1979)
在其专著中,分别从自然和艺术的角度,充分阐述了螺旋结构的功能,指出其在
不同方面至关重要的基本作用,如贝壳、树叶、喇叭结构、人体、莱昂纳多的画
甚至比萨斜塔等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专家开始更深入的研究生物体系。
[16]
Gyorgy Doczi (1981) 在其出版的专著中受到生物连续性和规律性的启发,探
讨了一些比例如何一再出现,并伴随着物质的生长和繁衍。Stephen A. Wainwright
[44]
(1982) 研究了生命系统的力学特征和构件特性,探索了机械工程和生物学的
[31]
结合面。Victor Papanek (1984) 完成了一本世界上广为流传的设计类专著,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Human Ecology and Social Change》,作者提供了一个
广为人知和行之有效的基本设计理念。1988 年在德国举行首届国际仿生设计研
讨会标志着仿生设计全面兴起。对动物和植物的探寻是仿生学最为集中的两大主
题。Steven Vogel 和 Rosemary Calvert [42] (1988) 在其专著中以诙谐的方式阐明了
非生物所面临生物不断增长的现状。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各国都在为发展仿生学作了精心长期的计划准备[165]。
美国有一项优先发展先进制造、先进材料以及先进军事设备研究等领域的长期计
划。德国的研究和技术部已就“21 世纪的技术”为题在适应电子技术、纳米技术、
富勒碳材料、光子学、仿生材料、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投入了相当大的财力和人力。
英国政府在 1993 年 5 月发表了题为《运用我们的潜力——科学、工程和技术战
略》的科技白皮书。日本、俄罗斯以及韩国等国都有相应的中长期计划,在先进
制造、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开展基础性研究。这是一场在仿生领域内展开基础
研究的全球性竞争,以便在 21 世纪的世界市场上占有主动地位。[165][166]更多的
专家学者进入到探索仿生学的领域中,所产生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在如建筑、
化学、力学、工程学、材料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领域。英国著名的
[43]
仿生研究专家 Julian F.V. Vincent (1990) 完成了《Structural Biomaterials》
,这
本书以分子生物学为起点,介绍了生物学家对生物材料的结构分析,对后来仿生
[38]
材料研究有着指导性的意义。D’Arcy Wentworth Thompson (1992)完成了一部
生物与现代科学的经典著作《On Growth and Form》,不但提出了“转换理论”
(theory of transformation),还证明了物种并不是通过一系列微小的局部变化而是

7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5]
大规模的整体转换进化成了另一类物种。Janine Benyus (1997)年的专著
《Biomimicry: Innovation Inspired by Nature》中展示了大自然的生存手段是如何
作为人类寻找创新手段的出发点,并协助我们开发产品并使设计流程更具活力。
同年,德国著名的仿生专家 Claus Mattheck [27] (1997)专著中描述和验证了自然界
中树木的外部形态规律,还探讨了其自我修复与结构优化的例子。

图 1-6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注册专利 图 1-7 生体模仿学和仿生学相关


总数曲线图 项目占每年美国注册专利的比例
在 21 世纪的前五年里,仿生学及相关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一
方面,20 世纪的基础性研究已经使很多专家申请专利。专利为创新发明提供了
商业保护,并为今后潜在的市场做出了保证。在美国专利与商标局(USPTO)的调
查中,从 1990 年起,专利申请开始逐步增长而 2000 年出现大幅度增长,见图
1-6。从图 1-7 中可以看到,与生体模仿学和仿生学相关项目占每年美国注册专
利的比例已从 90 年代不到 1%上涨到 2005 年的 7%。由于自然在许多方面的能
力要高于人类,所以它的许多特性明显地促进了科技的发展[149]。比如,源于树
木纤维的复合材料(Chaplin 等,1983)、基于珍珠母研究的陶器(Jackson 等人,
1989)、出自对树叶和鲜花研究的可动结构(Guest 和 Pellegrino,1992)、基于蚌粘
合物的水下胶合物(Holl 等人,1993)、源于鲨鱼表皮研究的减阻器(Bechert 等人,
1997)、对蜘蛛喷丝头研究而获得的新型挤压技术(Ellington,1999)以及出自昆虫
感受器官的应变仪(Skordos 等人,2002)等等。另一方面,更多论文的发表和仿
生学相关会议的召开,使更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探讨生物学理念在工程等相关领域
的发展前景。Mahlon B. Hoagland [22] (2001) 发表了专著《Exploring the Way Life
Works: The Science of Biology》通过研究自然界的奇观和现象,全面展望了自然
[36]
界能量与进化的规律性。同年,Carl P.N. Shuker (2001) 描述了动物行为和超
人类能力,讨论范围从森林之王到家庭宠物,揭示了有关动物难以置信的感应力,
技巧性和力量。Robert Dudley [17] (2002) 探索了昆虫生理学,功能形态学,生物
学,空气动力学,行为与生态理念等等,从而完成了一本名为《The Biomechanics
of Insect Flight》的著作。在书中,他揭示了将整个昆虫飞行作为整体性的信息资

8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源与人类相关领域研究结合的可行性。同年,Stephen Mann[26]和 John Downer[15]


(2002) 分别对生物矿化和动物行为做了研究。在前者的著作《Biomineralization》
中描述了一种将软硬材料结合起来的新型生物化学模式,目的是为了设计功能性
的无机-有机的复合材料。后者的研究集中动物最神奇的行为上,其成果还可以
[9] [12]
在英国广播公司/探索频道系列节目中找到。M. W. Collins 等人于 2004 和
2005 年编辑出版了两本关于自然与工程设计的专著:《Nature and Design》全面
介绍了自然和工程领域所共同的基本科学规律,例如数学特点、物理、化学、热
力学、生物模仿、机械工程乃至科学史;
《Design and Nature II》中则收录了第二
次仿生与设计国际会议的论文,汇集了世界各地专家学者对自然在现代科学理念
[3]
和设计中的重要意义的看法。由 Yoseph Bar-Cohen (2005) 编辑出版的专著中
探讨了生物模型在工程运用中的积极意义以及未来将面临的挑战。
近五年来,国际上的仿生研究已经在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不断深入。仿生材
料、仿生建筑与工程结构,船舶造型与各类机器人的开发,仿生红外探测和航天
技术,甚至纳米尺度上的仿生微系统,都已有工程应用和研究探索工作在进行。
但是,由于生物领域覆盖面过于广博,更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
[80]
将研究和实践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英国 Bath 大学 Bogatyreva (2004)等研究人
员认识到了两者之间不可能被全部的分类、发现和区分,因此人工技术与生物学
之间的交互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而且对于仿生学和生物模仿学而言,还没有一
个步骤式的可以参照的方法,也没有任何逻辑理论框架和教科书。著名的仿生专
家们只是依靠自己最直接的感受缩小着工程学与生物学之间的差距,才让创新和
知识转换没有停滞不前。著名的仿生专家 Vincent 先后完成了六篇[151]-[156] (2006)
关于自然界中材料的系列研究,对生物学与工程学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描
述。于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开始逐渐地得到关注。理想上来说,生物效
应不但对 TRIZ 工具的产生有着积极的贡献而且应当成为它的一部分。所以,为
了大量生物相关研究更有效地运用于工程中,TRIZ 可以有效对生物现象和研究
进行整合。然后对工程和生物应用进行类比式的研究,从而将这种应用转化为了
一种可度量的数学过程,从而量化设计中的矛盾。虽然存在着这样的困难,仿生
学的应用前景不可小觑。TRIZ 使仿生学进入了新的阶段,伴随而来地是更加完
善系统的研究方法。仅 2005 至 2008 年,百余种仿生产品估计达到了将近 15 亿
的效益。更多的研究人员已经将生物知识应用在产品开发上。比如,Carlo
Menon[121] (2006) 等人通过对昆虫体内钟形感应器的研究对未来航天器内的感应
器生物启发的方法进行了探讨。Werner Baumgartner(2007) 等人对沙鱼蜥蜴的皮
肤进行了研究,找到了未来工程应用中再造鳞片材料的合理方式。Joon Hyuk Park
(2008) 等人受到飞行动物延时停转和尾流捕捉等特性的启发,对现有小型扑翼

9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式飞机的飞行性能进行了改造。Tom Masselter [118] (2008) 等人也研究了植物和动


物作为新型电缆引入线系统的可行性。Thanhtam Ho (2009) 等人基于对昆虫和动
物腿的研究,开发了中尺度可控自足机器人,并通过生物理念简化了机器人的腿
[139]
部模式使之仅有一个自由度。同年,Patar Ebenezer Sitorus (2009) 等人也对
鱼类的游动机理进行研究,从而改进水下运载工具的推进设计和机理。随着仿生
学研究的不断推广,国际交流合作也日益广泛。2010 年 9 月将在珠海举办第三
届仿生工程国际会议,为仿生工程研究学者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和建立国际合作,以更有力的推动仿生工程研究更好的发展。

1.4.2. 国内仿生学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谈及我国仿生学研究的发展和现状,要追溯到 09 年刚刚去世的贝时璋先生
在 1964 年所创建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开始。这是国内最早从事仿生学
研究的单位[69],在贝先生倡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仿生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
究。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力学及相关仿生技术研究中已取得初步成果。上世纪 90
年代初,童秉纲院士等人发表了模拟鱼类巡游的三维波动板理论,被国际同行广
为引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孙茂教授在昆虫拍翼运动的数值研究上取得有国际
影响的重要进展。清华大学曾理江教授作为国际知名的昆虫飞行光测专家,已发
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因此,国内在仿生学领域内的研究工作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
随着国家 973 计划和 863 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仿生结构、生物力学、仿生材料、
仿生机械、仿生微结构、仿生功能元件、仿生化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为迎接全球性竞争和挑战,我国科技专家和决策者在 2003 年先后召开了两
届以仿生为主题的香山会议,第 214 届 “飞行和游动生物力学和仿生应用” 目
的就是系统地分析国内外生物力学及相关仿生技术研究现状,探讨本学科重大问
题和重大战略需求,对本学科未来发展献计献策。第 220 届“仿生学的科学意
义与前沿”会议分设六个中心议题:
(1)仿生结构与力学;
(2)仿生材料与微系
统;
(3)仿生功能器件及控制;
(4)分子仿生;
(5)人工智能与认知;
(6)我国
仿生学研究及其应用的发展战略。会议提出了“仿生科学与技术”系统性基础研
究的方向和优先发展的前沿领域和基本发展战略:1.建立复杂生物体系的研究与
发现:着重发展仿生结构与力学,仿生材料与微纳系统,仿生功能器件及控制,
分子仿生,神经和信息科学等五大“仿生科学与技术”系统性基础研究的方向;
2.优先发展仿生材料, 仿生工艺,仿生机械,仿生功能器件,微纳米仿生技术,
仿生传感器,基因仿生工程,组织仿生工程,生物膜仿生工程和人工智能等十个
前沿领域的研究与开发;3.注重仿生科学技术创新研究在我国当前优先发展的
141 项高技术产业领域中的应用和商业化。面对这些基本战略所建议采取的四项
政策与措施包括:1. 建议将“仿生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放在国家经济和科学技

10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术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加以考虑,列入重大基础研究国家计划和国家
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仿生科学和仿生
技术实验室;3.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每年设立专项风险基金,支持“仿生科
学与技术”的创新研究,在 863 有关领域重视仿生技术前沿研究;4.建议定期召
开全国性“仿生科学与技术”论坛,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沟通和联合。在会议结
束的近七年里,各科研机构已经充分发挥了各自基础研究的优势,在仿生力学、
仿生材料以及仿生器件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果。
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单位均在该领域取得了若干阶
段性结果。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49]是在机械工业部 1992 年批准
建立的地面机械仿生技术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基础上,是国内唯一从事仿生学研
究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93 年以来,承担科研课题 180 多项,实验室主要学
术方向:松软地面机械仿生行走理论与技术、地面机械仿生脱附减阻理论与技术、
生物生产及加工机械设计及仿生技术、仿生摩擦学和仿生材料等等,在上述领域
的研究工作具有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国内产生了显著影响。实验室创办的国
际性学术刊物《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编委会由中、英、美、德、日等
14 个国家的知名仿生学者组成,在创刊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被 EI 全文检索。目
前,吉林大学仿生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仿生科学与工程的研究
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探索了先进机器人构型的创
新及优化设计,强化仿生形态、仿生结构与仿生功能的集成以及跨越宏观、微观
乃至纳观尺度的多层次结构和功能的仿生机器人结构系统的相关理论与优化设
[250]
计技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 ,致力于材料结构和机电系统的
仿生研究及材料结构的防护研究,形成了仿生与生物机器人、生物运动力学、轻
质结构与材料和摩擦学与表面工程等 4 个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有 3DOF 特种
仿生机器人和生物机器人基础研究与开发,及与上述机器人配套的基础研究如生
物神经信息学、轻质几何构型及材料的仿生制备研究、IPMC 驱动感知一体化材
料制备及测试、摩擦体系热力学及表面仿生技术的研究。2009 年,天津大学材
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制的新型“仿生骨”生物材料技术完成实验室阶段研究,并
将应用于医疗领域。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国与科学技术发达国家相比存
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的仿生学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规划和研究体系,我国的源头创
新性研究还远远不够。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1. 总结了国内外仿生工程学研究的发展和现状,并结合桥梁工程创新的因素,
证明引入仿生学及相关生物领域研究在工程应用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2. 概括了仿生学在建筑运用中最主要的六个应用领域,包括形态与造型、结构
与体系、美学与意象、功能与机理、材料与组织、系统与控制仿生。
3. 将六个主要仿生领域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讨了仿生学理念作为未
来桥梁工程解决问题的新思维和新途径。建立了仿生学在桥梁工程领域合理
的研究流程和应用步骤,并初步探讨了桥梁领域各方面的应用前景,包括设
计、规划、施工、监控、养护和防灾减灾。
4. 通过回顾桥梁体系的发展史和桥梁设计面临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讨
论了仿生理念在桥梁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树立了仿生四维概念设
计目标。在宏观仿生设计方面,通过对自然界形态、结构和意象三方面的学
习,尝试革新桥梁概念设计理念,以仿生为手段提升安全性、实用性和美观
性。在微观仿生设计方面,通过引入了自然界的材料、生物控制机理和神经
系统等特征,探索了桥梁设计和的改进和未来新型桥梁结构体系的出现。
5. 基于一些实际设计项目,对仿生理念在桥梁初步设计、设计改进和概念设计
三个方面进行尝试,论证了生物理念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仿生理念的
探讨,旨在革新桥梁设计思维和固有模式,在未来设计中以仿生作为创新的
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加以推广和应用。

图 1-8 本文研究理论框架关系图

1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与仿生理念发展

通过第一章所回顾的仿生学发展脉络和研究动向,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许多
结构、功能和形态都经过亿万年的演变,达到了人类难以企及的优化程度。在建
筑领域方面,仿生的倾向在近几十年来不断发展,它的研究意义既是为了建筑应
用类比的方法从自然界中吸取灵感进行创新,同时也是为了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
调,保持生态平衡。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从来都是生命科学中探讨的重要理论课
题和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研究工程结构造型的起源和变革对于未来结构的发展
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研究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的运用前,首先对建筑和
工程领域的仿生学运用进行概括和总结。

2.1. 仿生结构的演变与发展

图 2-1 古建筑柱头设计中源于自然的理念

房屋、桥梁和大型公共设施等现代人工建筑的起源都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
的联系。人类自觉不自觉地利用了仿生学的理念。建筑的基本形式都可以在自然
中找到雏形。起初,自然界为原始人类提供了天然的躲避风雨的场所和跨越河流
的天然桥梁。然后,人类开始模仿自然建造自己的房屋和桥梁。在随后的建筑发
展中,人类在不同时代的建筑设计和实践里,或多或少地汲取了自然界的养分,
从古希腊罗马神庙中的柱式到巴洛克时期的教堂,如 2-1 所示。自 18 世纪工业
革命打破了人的需要和传统社会之间的平衡以来,日益膨胀的物质需求导致社会
失衡、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等一系列消极影响,人类对新形式的渴望孕育了一大
批新的建筑形式。一部分建筑师开始逃离古典主义的阵地,试图使建筑简化和雄
伟,从而来取代巴洛克(Baroque style)和洛可可(Rococo style)风格的矫揉造作。古
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在欧美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建筑造型与时代之
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

13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图 2-2 巴黎大皇宫圆屋顶内部装饰 图 2-3 都灵路 12 号住宅楼梯装饰

随着对古典主义及当时各类折衷主义的厌烦,欧洲建筑界明白新的元素必须
融合进来从而在更高层面上直到建筑设计[54]。最初,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就尝试通过自然界生长繁盛的草木状线条来修饰建筑墙面和构件,通过其玻璃和
金属来展示轻质和灵动来摆脱沉重的古典风格,如图 2-2 和 2-3。这是迈向现代
建筑的重要一步。受其影响,德国青年风格派,英国的麦金托什,西班牙的高迪
和维也纳的分离派也给出了各自对新式建筑的思考。不过曲线装饰和植物型金属
花纹并不简约也不直白,并未解决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及新技术的运用。随后,
以格罗皮厄斯,密斯和柯布西耶领军的欧洲先锋派与以赖特为代表的美国有机建
筑派成为现代运动理念和实践的主力[56]。拒绝传统装饰和强调区域特征的现代主
义运动对世界建筑界的统治力长达数十年。
从 20 世纪初到二战结束这在五十多年里,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
一度停顿了建筑结构的探索,直到战后才恢复。然而,这一时期不但把现代建筑
理念推向了高潮,钢和钢筋混凝土也步入了属于它们的时代。随着战后经济结构
的变化,人们也开始渴求反映他们社会和社交方式的建筑,而不仅仅是功能的满
足。以 1956 年的现代建筑国际会议(CIAM)上,青年建筑师与现代派建筑师的分
歧为起点,不但建筑被着重赋予精神功能,而且建筑流派和设计思潮也呈现了多
元化的趋势[54]。这正是一些甘愿逃离束缚的人们引领的变革,对自然、人文、历
史和纪念性的回顾,从而建造富有地域气息和文化特色的建筑。仿生建筑理念也
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不同建筑流派的实践。比如,生物形态在隐喻主义中的运用
可以体现在埃罗·萨里宁(Eero Saarinen)和伍重(Jorn Utzon)的纽约环球航空公司
航站楼和悉尼歌剧院上。高技派的思潮不但使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更好地融合在
一起,也使自然界的结构形式为建筑设计开辟了新的领域。
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世界建筑界呼唤人文试图改变现代化所削弱的国家和
地区间建筑的差异性,形式创新是这时期建筑师乐此不疲的工作重心。20 世纪
末期的建筑作品中,关心人文甚于建筑本体,就连二十世纪初问世时并未受到西

1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方认可的高迪也得了新的重视,可见建筑师们正在竭力寻找一种渊源来对抗现代
建筑的生硬和死板。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和卡拉特拉瓦的桥梁作品也充满了浓
郁的自然主义,如 2-4 和 2-5 所示。这些建筑不但充满了前沿科技的应用,而且
诗一般诠释了建筑的自然之美。

图 2-4 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图 2-5 瓦伦西亚科技艺术宫走廊

仿生建筑运动真正成熟起来是在 21 世纪的前十年,目的是通过学习自然来
设计和建造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建筑物。仿生运动的兴起也迎合了绿色生态建筑理
念。一些顶尖的设计师不单单只是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是直接从自然界
本身获取灵感。与早期设计强调实用性不同的是,仿生结构物倾向于反对传统的
标准矩形布置并且通过引入生物学和分形数学来设计建筑的造型。同样,仿生理
念也为人类的未来和乌托邦式的建筑搜寻提供了许多答案。比如 1997 年几位西
班牙建筑师提议的仿生塔(Bionic Tower)几乎可谓是一座竖向的城市,高度约
1228 米,预计可容纳十万人,如图 2-6。人类极度的水平扩张模式已经让地面拥
挤不堪,而这个方案的提出也展现了人类建筑向上生长的趋势,如图 2-7。不过
由于 2001 年 9·11 恐怖袭击,这个乌托邦式的方案一度搁浅。但是仿生塔的实
践告诉我们,人类学习自然的脚步并不会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图 2-6 超越当今任何高层建筑的仿生塔 图 2-7 仿生塔的方案设计

现如今,在应用仿生理念设计建筑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更好地协调建筑

15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的美学和经济性。仿生的形式也从过去的单一化,走向了先进的全方位的模仿和
学习。国际上较为活跃的课题组如 Bath 大学的仿生研究小组[243]、TU Delft 的建
筑工程系[246]、Stuttgart 大学的建筑工程与结构设计研究所[245]、Reading 大学的
生体模仿研究中心[247]和 Freiburg 大学的植物生物力学小组[244]等都开展了针对于
生物理念和仿生技术在建筑和工程领域中的研发和应用。在近五十年来的工程设
计实践中,很多顶尖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也将仿生理念与工程设计相结合,完成了
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作品。下面从六个方面对仿生实践进行介绍:

2.2. 形态与造型仿生

图 2-8 米拉公寓 图 2-9 桂尔公园

在形态与造型仿生的实践中,基本理念就是将目光转向大自然,从自然界中
的形态寻找灵感从而启发人类设计。以这样的理念为基础,则不得不提到伟大的
西班牙建筑师——高迪(Antoni Gaudi)。纵观近现代的建筑大师们都是由建筑的
本位去定义社会和环境,而高迪则由人文的传统去思索建筑,并表现出了他的自
然主义和美学观[54]。西班牙米拉公寓(Casa Milà)和桂尔公园(Park Güell)都已经被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如图 2-8 和 2-9 所示。因为过于独特并没有太多建筑师模仿
高迪的建筑风格。但是,他所表现的设计理念,却影响了二十世纪乃至当今的诸
多设计师。在高迪所有的建筑作品中都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特点[56]:反对复古主义、
反对折衷主义、追求新艺术形式和新施工方法。高迪曾经表示,“只有疯子才会
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可见从自然学习的观念深入他的设计灵魂。
埃罗•萨里宁(Eero Saarinen) 是 20 世纪著名的芬兰裔美国建筑师和设计师,
尤其擅长以项目的需要而灵活改变风格。他于 1958 年所作的美国耶鲁大学冰球
馆形如海龟,以一种全新的结构形式展现了大型体育馆的动感和张力,如图 2-10
所示。1961 年建成的纽约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TWA Flight Center)形如飞鸟,也
拥有举世瞩目的建筑形态,如图 2-11 所示。航站楼的造型没有一处受到几何形
体的束缚,萨里宁以一种拥抱自然的态度将这座建筑赋予了新的形式。

16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图 2-10 美国耶鲁大学冰球馆 图 2-11 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

1973 年落成的悉尼歌剧院是一座极富盛名的建筑物,建筑面积 88000 平方


米,如图 2-12 所示。设计师伍重(Jorn Utzon)将这座建筑赋予了生命力,贝壳般
的屋顶在海滨的远景中,又好似扬帆而过的船只,如 2-13 所示。但是实现这个
方案的施工却绝非易事,而且由于物价增长大大增加了预算。尽管建造歌剧院时
引起了不少争端,但是悉尼歌剧院在造型艺术上获得了极高的成就。现如今,歌
剧院不但成为了悉尼的地标,甚至已经成为了澳大利亚国家的象征。

图 2-12 悉尼歌剧院侧景 图 2-13 悉尼歌剧院北侧

1989 年建成的丹佛国际机场是美国面积最大及全世界面积第二大的机场,
见图 2-14。这座机场的特别之处在於屋顶用特殊布料覆盖及采用张力结构的设
计,杰佩森(Jeppesen)候机楼的白色张紧式织布屋顶使人联想起白雪皑皑的落基
山脉。机场向来是能源消耗大户,不过在美国丹佛国际机场,人们借助太阳能为
机场服务,节约了大量能源和资金。秘诀就在于这 9 万 2000 块太阳能板,覆盖
面积超过 2 公顷。太阳能一年能产生 3000 万度电可供机场各个方面使用。

图 2-14 丹佛国际机场

17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加拿大 The Absolute Tower 是一栋 56 层的公寓楼,如图 2-15 所示。2006 年,


开发商对其进行了国际创新设计大赛,由中国建筑师马岩松领衔的 MAD 建筑师
事务所中标并完成设计。该方案横线条和弯曲的曲线看起来可以与玛丽莲·梦露
婀娜的姿态媲美,因此又名“玛丽莲·梦露大厦”,见图 2-16。

图 2-15 Absolute Tower 图 2-16 玛丽莲梦露

正如设计师马岩松认为,“建筑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品,不是要刻意造型,而
是真实地反映人性、自然,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引发人们丰富的心理活动”[241]。
因此,他们所有的作品,都反对机器带给人的压迫感,也反对技术第一低成本复
制的建筑,人需要从工业时代的紧张与压迫中解放出来,寻找平等、开放的空间,
建筑要满足的功能性,在新的世纪里,应该延伸到人的精神世界,给人的生活创
造更大的自由、更多的可能。从上面一系列独特形态和造型的建筑可以看到,模
仿自然理念的建筑带给人无限遐思。但是,我们秉承着对自然的崇敬来学习建造
人类建筑的过程中,不应该生硬地去复制和抄袭。新颖结构应该更合理的建造和
延续,比如纽约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之所以成功,不仅因为造型仿生,而且在结
构也十分合理[202]。四瓣组合式薄壳的采用使中间有缝隙采光,四瓣薄壳则由下
部的丫形柱支撑,这与人的头盖骨的拼合极为相似。这种结构肌理不仅解决了自
由曲线造型的难点,而且在结构与形式上又能达到有机的融合。所以,造型新颖
性和结构合理性不应该矛盾,而应该相互共生。

2.3. 结构与力学仿生

结构与力学仿生是通过模仿生物体合理的静力学和动力学属性,从而获得更
合理的建筑形式,比如动物骨骼的传力模式或者蜘蛛网的抗风性能等等。从建筑
史上可以看到,通过展现结构传力模式而非单一艺术表现模式的建筑都获得了极
大的成功。表 2-1 中给出了一些基于对自然和生物结构力学原理模仿而建造出的
建筑物。可以看到,一个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力学概念是十分必要的,而自然界正

18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是为人类提供了这方面的资源。一些出色建筑师的成功都离不开对结构的理解,
更离不开对自然的认识,比如马亚尔(R.Maillart),内维尔(P.L.Nervi),奥托(F.Otto)、
卡拉特拉瓦(S.Calatrava)等等。
表 2-1 结构与力学仿生建筑实例

生物原型 结构模型 工程案例

人类腿骨/葵花 Y 型支撑体系/钢筋混凝土网格结构 意大利罗马奥运会小体育宫(1957)

蛋壳 薄壳结构 巴黎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1959)

蜘蛛网 悬索结构 北京工人体育馆(1961)

蜂窝 装配式球形网架 蒙特利尔世博会美国馆(1967)

竹子 筒体结构 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1974)

树杈 树状支撑机构 德国斯图加特机场候机楼(1991)

动物骨骼 折叠结构 美国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2001)

鲨鱼皮 双螺旋结构 英国伦敦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2004)

鸟巢 交叉式门形钢桁架结构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2008)

肥皂泡 充气薄膜结构 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2008)

1889 年建造高 300 米的埃菲尔铁塔几乎可以从巴黎任何一个地方看到。但它


闻名于世的不仅仅是它的高度,而是通过结构形式所表达的艺术美感。埃菲尔在
塔底通过弧线与地基相连接的做法,满足了结构受力原则和功能需求,同时又诠
释了人类适应自然条件的有效方式。埃菲尔铁塔与树木都符合构造理论,是优化
的流体和固体力学的典型例子,如图 2-17。不难看出,树木也是呈现了经过最少
材料和最大性能优化模式逐级生长,一直到满足风力和其他荷载的要求为止。

图 2-17 埃菲尔铁塔与高耸树木

意大利建筑师兼工程师奈尔维(Nervi)认识了到从自然中学习的意义,结合钢

19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筋混凝土创造了新的形式和空间量度。他的作品大胆而富有想象力,常以探索新
的结构方案而形成他的构思。1957 年建造的罗马奥运会小体育宫,半圆形弯顶
直径 60m,内部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网格的结构系统,就是受葵花的启发,不仅用
材经济,受力合理,而且创造了内部装饰新颖的效果,如图 2-18。小体育宫的外
部则从人类腿骨的受力分析中得到启示,创造了一圈丫形支撑体系,使空间结构
与建筑艺术形式的虚实结合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如图 2-19 所示。

图 2-18 小体育宫的内部造型 图 2-19 小体育宫的外部造型

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建筑师,发明家和未来主


义者。他一生致力于从自然界中的结晶体与蜂窝的棱形结构中获得启示,创造了
一系列惊人的大空间作品,最富盛名的就是网格状球顶(geodesic dome)。他在
1967 年设计建造的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的美国馆(Biosphère),是由钢结构骨架
和丙烯酸外膜构成的,高度达 62m,直径为 76m,如图 2-20。这座球体建筑常
被列入教科书中用来解释富勒烯分子(fullerene)的外形,如图 2-21。因此,很多
专家认为富勒是基于对网状骨骼和放射虫的组织结构的研究,从而创造了立体网
架的短线弯窿。1976 年翻新时烧坏了透明的外膜,只留下了外部钢结构网架。

图 2-20 Biosphère 的外部骨架结构 图 2-21 富勒烯的分子形状

同在蒙特利尔世博会,德国工程师奥托(Frei Otto)所设计的帐篷式德国馆是

20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用网索结构模仿蜘蛛网形的支撑体系,如图 2-22。结构表面用塑料面层覆盖,有
利于作为临时性建筑的装卸。不过蜘蛛所营造的用来捕捉昆虫的网可比人工结构
高级得多,如图 2-23。蜘蛛丝的強度比同等重量的钢还要强且弹性高。这种蛛网
形的网索结构后来还发展为帆布张力结构系统,与帐篷形式更为接近。

图 2-22 蒙特利尔世博会德国馆外形 图 2-23 蜘蛛网的空间造型

在建筑造型仿生的实践里,西班牙著名设计师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Valls)可谓是个出色的先行者。他基于人体骨骼以及动植物形态对建筑设计进行
了自然主义的思考。如瑞典的“螺旋中心”大厦(Turning Torso)是斯堪的纳维亚
半岛的最高建筑物,已成为南部城市马尔默的标志,见图 2-24。大楼高 189 米,
共有 9 个区段,每区段有 5 层,每区段都旋转少许,使整栋大厦共旋转 90 度。
该大厦最底下两个区层是办公室,其余 7 个区层共有 150 个豪华住宅单元,总面
积 1.5 万平方米。这座建筑的构思源自模仿人体躯干的扭转,如图 2-25。卡拉特
拉瓦在自然中找其结构艺术的灵感,改变了现代高科技建筑的冰冷性。

图 2-24 螺旋中心外形 图 2-25 螺旋中心仿躯干理念草图

21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2.4. 美学与意象仿生

建筑的“功能”与“艺术”即它的物质内容与精神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它们
都直接关系到人在建筑中的生活和体验,从而都直接影响着建筑审美价值的实
现。一座成功的桥梁不仅由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因素控制,而且也包含心理
的、感情的、美学的和精神的因素。人类常常惊叹于生命体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生物领域的形态、比例、质感、色彩也是桥梁美学设计的源泉。结构的不断优化
创新,派生出了更多美观且合理的体系。在造型选择,景观融合甚至夜景照明中,
都可以借鉴自然、生物包括人类的美学意象。但是,不惜破坏自然来修建一座以
为不朽的建筑,自然终有一天会用大灾难的方式将这个“不朽”带走。
自然界的美学和意象是人类艺术家朝圣的净土。仿生设计是一种自然美学理
念的回归,赋予建筑形态以生命的象征是当今人类对精神追求所达到的共识。二
十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在设计朗香圣母教堂时,
选择了几乎雕塑自然的方式,完成了与以往任何作品都不同的屋顶样式,如图
2-26。暗红色的屋顶像壳一样向上弯曲,据说来自蟹壳的想象,又仿佛合十祈祷
的双手,或者修道士的帽子,同时还有着蓄水池的功用[54]。同时,朗香教堂的平
面就是模拟人的耳朵,象征着上帝可以倾听信徒的祈祷。两侧各有小洞,似人的
眼睛,而两排竖窗棂交错的横窗,简直无异于参差的牙齿。正是因为这些对自然
的模仿和隐喻,教堂的在造型上也相应获得了奇异神秘的效果,如图 2-27。

图 2-26 朗香教堂立面图 图 2-27 朗香教堂对自然的模仿和隐喻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作为二十世纪现代建筑大师之一,融合了浪漫主义


的想象力,创造了富于田园诗意的“草原式建筑”(Prairie House)。它的特点就
是在造型上力求新颖,彻底摆脱折衷主义的模式,并在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使
建筑和周围环境形成一个整体[56]。赖特不断在建筑创造上探求新的表现形式,造
型更加灵活、摆脱古典主义束缚的同时又向他所倡导的有机建筑上迈进。赖特的

2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自然观可以直接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比如极富盛名的流水别墅和螺旋形的古根海
姆博物馆上,如图 2-28 和 2-29 所示。赖特曾表示他所倡导的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就是自然的建筑“a natural architecture”。建筑师应当从自然中得到启
示,房屋应当像植物一样,是地面上一个基本的和谐要素,从属于自然环境。

图 2-28 流水别墅 图 2-29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卡拉特拉瓦作为享誉世界的建筑师、工程师和雕塑家,他的作品中自始至终
贯穿着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泉源的理念。在他看来,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
美观和惊人的力学效率足以令当代建筑师们毕生学习。他为西班牙 1992 年世博
会修建的 Alamilo 桥颠覆传统均衡的美学理念,如图 2-30。它没有一个桥墩,全
长 200 米的桥身全由一个 142 米高、倾斜约 58 度的塔所承载。拉索按竖琴型布
置,无背索斜拉桥不但诠释了一个新颖的受力路径,也表达了卡拉特拉瓦对自然
中运动、力与形式相互作用的表达。他的另一项作品,瓦伦西亚科学与艺术之城
的天文馆,长 110 米,宽 55.5 米,通过一个巨大的拱形罩在眼睛上,而且两者
是分开的,如图 2-31。外部的结构罩可以开启和关闭,钢制格网和抓点玻璃使得
阳光可以自由出入。这样一座建筑不但富有生机,而且还隐喻了人类想要睁开眼
睛去探索宇宙万物之奥妙的美好愿景。

图 2-30 西班牙阿拉米罗桥 图 2-31 瓦伦西亚科学与艺术之城的天文馆

23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2.5. 功能与机理仿生

如果自然界中繁多结构可以给概念设计以启迪,那动植物其内部功能和机理
也是结构设计优化的源泉。生物界经历了亿万年的进化,发展了各具特色的游动
和飞行的非凡能力。生物体的运动方式与行为、调控、组装、修复以及与其他生
物相互依存和协同进化等能力都得到优化。因此,对动植物的功能机理研究也是
仿生学的核心,尤其是生物力学、行为以及能量转化等同样。
在二十一世纪仿生建筑运动中,几位顶尖的设计师为人类建筑史翻开了新的
篇章。我们不但从外形中得到了震撼,而且会意识到这些建筑已经成为了人类生
态革命的先驱。比利时青年建筑师 Vincent Callebaut 和他的公司[238]推进了未来建
筑的前进。他最富盛名的巴黎反烟雾大楼(Anti-Smog Building)不但具有新颖的外
形,而且可以吸收巴黎街道的烟雾和灰尘,并将其转化为再生能源。近期的作品
睡莲之家(The Lilypad)不但是一座自给自足的水陆两栖城市,也可以作为全球变
暖的避难所,如图 2-32 所示。这座浮游建筑的设计原型就是可以根据水位上涨
而增加自身高度的睡莲,如图 2-33 所示。

图 2-32 睡莲之家方案图 图 2-33 模仿睡莲机理的构思理念

William McDonough 和他的公司[240]用几座仿生建筑努力投身于可持续设计


中。最著名的项目就是未来树型塔(Treescraper Tower of Tomorrow),一座模仿树
木的未来主义摩天大楼,如图 2-34。大楼的水循环系统也仿照自然界中的树木运
送水和养分的方式。这样一座被无数空中花园所包围的绿色建筑可以像树木一样
进行光合作用。设计团队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和自然光,显得格外别致和环保。另
一座类似绿色主题的建筑是荷兰鹿特丹的“城市仙人掌(Urban Cactus)”一个住
宅工程,它将在 19 层楼中提供 98 个居住单元,如图 2-35。错落有致的曲线阳台
的设计,每个单元的室外空间能够得到足够的阳,在门廊处进行的光合作用增强
了建筑的碳减排能力光。当所有居民的花园中的花看房时,这个摩天大楼将成为
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还有一些建筑师,比如马拉西亚的杨经文(Ken Yeang)在建
筑设计中运用的生物气候优先和低能源耗费原则,极大程度地利用了自然的有利

2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因素,并尽可能地减少了自然生态的破坏。美国的崔悦君(Eugene Tsui)首创以研
究自然现象和环境作为全面的设计基础,包括发展新建筑材料和方法,开创“进
化建筑学”先河。尽管并不是所有仿生建筑都能将绿色理念百分之百的履行绿色,
但他们的努力建筑与自然的协同发展做出了贡献。

图 2-34 未来“树纹塔”摩天大楼 图 2-35 城市仙人掌建筑理念

现如今,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师 2010 年初建成的哈利法塔(Burj Khalifa),高达


828 米,建筑师 Adrian Smith 说哈利法塔三瓣式的底层截面正是源于对蜘蛛兰植
物(Hymenocallis)的学习。随着建筑不断增高,桥梁跨度不断增加,人类更应该
抱着学习的态度从自然中获得建造的理念和知识,而不是征服和挑战自然。比如,
摩天大楼和大跨度桥梁都面临着严重的空气动力稳定问题。既然生物可以在风暴
或地震过后岿然不动或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存活,在未来工程的发展中,生物自
身的调控和适应能力会是有效的借鉴作用。自然界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仿生并不
是单纯地模仿照抄,它是吸收动物、植物的生长肌理以及一切自然生态的规律,
结合建筑的自身特点而适应新环境的一种创作方法,它无疑是最具有生命力的,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如图 2-36。

图 2-36 未来高层建筑的仿生学理念

25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2.6. 材料与组织仿生

不同领域的技术改革对工程设计影响是很大的,包括材料科学、制造业、数
字模拟、计算机通信等等。如果没有新型材料的温室,就不可能成就现代建筑的
这片花园。现如今,新型仿生材料的研发将会解决工程设计中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比如徐变、风和地震,施工和维护难度等。
由英国著名的建筑师尼古拉斯·格拉姆(Nicholas Grimshaw)设计英国国家航
天中心(National Space Centre)是世界上第一个仿生结构的建筑物,如图 2-37。它
全部使用轻钢结构,连火箭发射塔也使用轻钢。建筑物的外表使用的是太空飞行
器所使用的特殊泡沫材料,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著名的捷克建筑
师 Jan Kaplicky 花费了毕生的心血研究未来主义建筑,他时常从昆虫的翅膀和洞
穴内部的曲线中寻找设计灵感。他的代表作英国伯明翰塞尔福瑞吉百货大楼其外
表悬挂了 1.5 万个铝碟,创造出一种极具现代气息的纹理装饰效果,如女人服饰
上鳞片式的金属圆片闪烁于阳光之下,使建筑的商业氛围表现到极致,如图 2-38。

图 2-37 英国国家航天中心 图 2-38 伯明翰塞尔福瑞吉百货大楼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成为了北京的新地标,如图 2-39。轻


而薄的泡泡成了它的创作源泉,作为基本单元 12 和 14 边的泡泡,是大自然最有
效率的空间划分法。同样,水在中国文化的五行中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元素。设计
中不仅利用水的装饰作用,同时还利用其独特的微观结构。这座膜结构建筑最引
人注意的就是外部形似水泡的 ETFE 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如图 2-40 所示。
ETFE 膜是一种轻质新型材料,具有有效的热学性能和透光性,可以调节室内环
境,冬季保温、夏季散热,可以避免结构受到内部环境的侵蚀。此外,它有如自
然界中自修复能力,只要在破损的 ETFE 膜上稍作处理便会自行愈合。

26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图 2-39 国家体育中心水立方外部及内部结构 图 2-40 ETFE 膜结构

此外,对于可持续设计而言,建筑照明工程耗费了大量的能源。工程师可以
尝试使用这类新型材料在建筑涂装上,再结合各色染料,使之具备白天充满丰富
的色彩感同时夜间可自发光照明的特性,彻底改变传统照明能源消耗的不足。保
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生态观应该深入到每个建筑设计者的意识中去。

2.7. 系统与控制仿生

既然生物可以在风暴或地震过后岿然不动或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存活,在未
来建筑工程的发展中,生物自身的调控和适应能力会是有效的借鉴作用。生物在
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人和动物神经系统的
作用就是调节自身而适应环境的行为。在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中,人和动物必须
适应外部的变化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智能体系的概念也已经被提出了近三十
年,但对智能建筑的探寻在二十世纪末才刚刚开始。美国智能建筑学会将智能建
筑定义为是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其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
所获得的高效率、高功能与舒适性的大楼。智能大厦(Intelligent Building)的出现
使得一幢幢楼就变成一个小社会。大楼具有保安、消防与环境控制等先进的自动
控制系统,以及自动调节大厦的温度、湿度、灯光等参数的各种设施,以创造舒
适安全的环境。智能材料和体系与环境有较高的互动性,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对变
化作出反应。摩天大楼上的光致变色玻璃(photochromic glass)在强光照射下变暗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55]。通过这些方法,建筑和桥梁能更持久的维持生命,也
正是可持续设计的理念所在。
被动式向主动式的转变,也就是传统建筑走向类生命建筑的重要突破。为了
应对更多的社会需求和自然条件,可变的结构物不断衍生出来,比如具有活动式
屋顶的体育场,可开启功能的桥梁,可旋转的建筑等等。这些新颖建筑系统模式
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自然的启发。为举行世界杯比赛,法兰克福德国商

27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结构造型的发展与仿生理念实践

业银行体育场(Commerzbank-Arena)于 2006 年翻新改建成专业足球比赛场,如图


2-41。球场顶部的膜结构用于提防恶劣天气来保证比赛的正常进行。天气良好时,
膜顶棚依靠索结构收缩于球场中心顶部,这样的理念在自然中也可以找到。

图 2-41 德国商业银行体育场顶棚开启与关闭

2.8. 小结

在技术革命的今天,科学家和工程师都不断地从自然中探索和发现,去揭示
那些人类还遥不可及的世界。正是以自然为蓝本的理念,造就了曾经人类难以想
象的成果。20 世纪以来,不同风格和流派之间的更替都是对过去固有建筑风格
和设计理念的再思考。可以说,仿生理念从进入设计师的视野到真正的予以实践
的确需要一个过程。最近半个世纪涌现出的仿生建筑物告诉我们,自然已经是人
类进步不可或缺的研习对象。与其说是对自然的学习,不如说是自然对人类的要
求。自然要求人工建筑满足规律,从而构造和谐的生态圈。这些也正是结构设计
的前提和基础。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提供了千变万化的奇思怪想,而科学正是探索
自然奥秘的钥匙,也是人类适应自然的第一步。仿生建筑刚刚起步, 有着光辉的
前景和漫长的道路。国内现在对仿生建筑的研究不多,侧重于形式仿生方面,其
中在小型景观建筑方面有很多实例。但是,很多建筑假仿生为名,实际上对自然
界的学习成分甚少,有的形象太过夸张甚至成为笑柄。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 21 世纪的工程师需要充分而全面地向自然学习。
不止是对生物学科的认识,还要通过多门学科之间的通力合作。因此,这对工程
师和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如何更好地把生物知识转化为工程技术。
但是,仿生并不能仅仅停留在作为一种处理手法的阶段,而是应该作为一种理念
贯穿结构设计甚至职业生涯。仿生结构的发展趋势必将来自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
的遵循,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以及对完美自然世界终极追求的表达。

28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仿生理念在房屋建筑中的成功应用,也证明了桥梁仿生的可行性。伴随仿生
理念而来的将是更多新颖的空间结构、新型的建筑材料,智能和类生命体式的桥
梁。对于桥梁工程师而言,当务之急依然是如何跨越更困难的环境?如何能设计
更优化和美观的桥梁?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如何有效维护现在需求并能
服务于将来?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性状、原理、行为等,仿生学将为桥梁
工程领域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行之有效的系统办法。本章主要探讨将
仿生理念引入于桥梁设计、规划、施工、监控以及防灾减灾等方面,如图 3-1。

图 3-1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3.1. 仿生理念的实践与方法论

3.1.1. 仿生理念的应用分类

仿生学的问世是人类决定虚心向自然学习的开始,这个融合多门类知识的学
科将自然界作为人类取之不尽的知识泉源和技术方案选择的宝库。众所周之,生
物界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许多合理的生命结构,其小巧性、灵敏性、
高效性、可靠性和抗干扰性等优点令人惊叹不已。在应对 21 世纪可持续发展和
提高生活质量的大背景下,工程师不断地以生物界为蓝本,在大自然中去寻找、
学习和模仿,从而找出解决目前人类科技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的答案和方法。新
颖建筑造型的出现和各种建筑思潮的涌现足以说明,人类对新式居住或办公方式

29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的渴求要远超过交通或体育场。而仿生学在建筑中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形态与
造型、结构与力学、美学与意象、功能与机理、材料与组织、系统与控制仿生。
鉴于桥梁较建筑略显单一的功能性,本文在其他分类的基础上,尝试将当今仿生
研究分为两大类,即宏观仿生和微观仿生,如表 3-1 所示。无论宏观还是微观仿
生,都可以给人类提供创新蓝本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工程界本身是个庞大的发明
的领域,对于仿生学而言也正是生命科学、工程学等领域的结合。无论仿生概念
如何,最终目的都是要去解决桥梁工程中现存问题并研发未来新型桥梁结构。
表 3-1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分类

分类 研究内容 项目

对生物实体和器官层面的研究(包括动物、植物、微生 形态仿生

宏观仿生 物、人类)和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外部造型,表面纹理、 结构仿生

力学构造特点、生物材料性能、视觉意象等进行研究 意象仿生

对生物分子和细胞层面的研究,包括循环系统、神经系 材料仿生

微观仿生 统等几大系统,生物体能量转换、内部反应机理、信息 机理仿生

传递处理和行为调控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进行研究 系统仿生

3.1.2. 仿生实践的方法论

自然是位出色的老师,蕴涵着无穷无尽的奥秘供人类学习。几乎找不到一门
科学不受到大自然的启示。现在,从无意识的沿用到有意识运用仿生理念,取大
自然之精华而舍其糟粕,将会推动桥梁设计迈入新的阶段。桥梁的安全性、耐久
性、可持续性和美观性依然是当今桥梁工程领域的重点。未来桥梁的生命性将会
使它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它存在的意义也将不仅仅只是一个结构。有大量的生物
对象具有着非凡的应用价值,包括细菌,植物,动物,陆上动物等等。英国的仿
生学家 Vincent[31]建立了仿生地图(Biomimetic Map)来解决生物与工程之间的差
异。基本概念图就是从一个基本生物原理到工程应用的升级与演变,如图 3-2。
可以看到,从完全模仿(Total mimicry)到灵感(Inspiration),模仿方式的进步将使
生物和工程之间所包围的三角形越大。也就是说,模仿程度越概念化和全面化,
它所产生的影响也越大。可能最终的产品已经和最初的仿生理念大相径庭,但正
是最初生物理念的潜能激发了最后的优化结果。而对于一个更加具体的案例而
言,可以将基本概念图的位置替换成具体的案例,如图 3-3 所示,将树叶或花中
的可折叠或感应技能转化为智能屋盖或智能建筑的模式。

30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图 3-2 将一个抽象概念运用到具体学科的仿生地图

图 3-3 可折叠细胞植物的仿生地图
工程技术创新中的仿生行为历史久远,许多有影响的技术突破都或多或少的
反应了仿生的概念。在仿生实践中,主要有两种基本方式 [126] :自上而下法
(Top-down approach)和自下而上法(Bottom-up approach),如图 3-4 所示。自上而
下法就是为解决一些已经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从仿生学的研究中进行类比和分
析,找到可能适合的答案。将生物具有超强抗风性能的生物翅膀形态和结构用于
对主梁和桥塔的抗风稳定性优化上或将植物抗震反应机理对桥墩抗震性能进行
改进都是典型的自上而下法。作为一种互补的方法,自下而上法并没有一个需要
解决的明确的问题,而是始于一个经过全面描述和分析过程的生物研究。通过从
抽象、具体到跨学科的描述从而实现学科间的技术转换。自下而上法一个众所周
知 的 例 子 就 是 “ 莲 花 效 应 ” (Lotus-effect) , 主 要 是 指 莲 叶 表 面 具 有 超 疏 水
(super-hydrophobicity)以及自清洁(self-cleaning)的特性。由于莲叶具有疏水、不吸
水的表面,落在叶面上的雨水会因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水珠,只要叶面稍微倾斜,
水珠就会离开叶面。通过对莲花效应的研究从而发明了纳米自清洁的衣料和建筑
涂料,并将这些新式材料和结构应用于设计中。

31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图 3-4 仿生应用于研发的两种基本方法

通过对两种方法的了解,桥梁工程师同样面对着如何将合理的运用仿生学的
途径。在图 3-4 中可以看到,从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到最后的产品(Final Product),
仿生学起到了桥接式的作用。因此,对于桥梁工程而言,这两种方法所对应和实
现的目标,也正是仿生学应用于桥梁工程领域最核心的意义和价值:
1、解决现有缺陷与不足——(自上而下法)
无论建筑还是桥梁,在设计、施工、养护、监控各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需要改
进的地方。仿生学的引入,可以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但在这个
融合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模仿。虽然不得不承认,很多生命结构和性能
都优于人造结构,但是它不一定能应用到现实的土木工程中来。因此工程学所要
做的,就是在模仿的基础上,找出更加合理和可行的方案。
2、对未来结构的探索与展望——(自下而上法)
对于生物领域的研究将会对可持续和创新等当今世界的重要难题给与有效
的回应。研究结果将对现实生产以及未来桥梁结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
用生物的反应机理可能会促进桥梁监控和维护领域的发展。通过探索生物界的自
适应、自调节和自修复的规律,建立桥梁结构的“活体”概念。这种从自然界学
习的理念也许能帮助我们建造更多安全、可持续的、节能的与自然融合的桥梁。
造型上更加新颖,结构更加优化合理,节省材料且安全可靠都是工程师们的目标。
借鉴于自然界是可行的。经过亿万年演化所形成的生态协调体系也是当今社会发
展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宝贵教材。此外,在如何让非生命体的建筑
物具有生命力,成为可自适应自调控的类生命体的研究过程中,生物界也是我们
的天然蓝本。

3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3.1.3. 多学科互通的桥梁——TRIZ 方法

尽管仿生学已经出现了半个多世纪,但却没有产生过很规范的步骤或方法将
生物学和工程学更好地连接起来。TRIZ[1]是俄文中“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词首的
缩写。该理论是前苏联 Genrich S. Altshuller 及其团队自 1946 年开始,在分析研
究世界各国上百万件专利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成功地
将物理、化学、数学、工程、管理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联系在一起。可用性是
TRIZ 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也就是很容易让所有的使用者都获得相关知识和信息。
TRIZ 理论包含着许多系统、科学而又富有可操作性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发明问
题的分析方法。最主要的九大经典理论体系包括[229]:
(1) 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
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它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
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
(2) 最终理想解 (ideal final result,IFR):在解决问题之初,首先抛开各种客观限
制条件,通过理想化来定义问题的 IFR,以明确理想解所在的方向和位置,
保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沿着此目标前进并获得最终理想解,从而避免了传统
创新涉及方法中缺乏目标的弊端,提升了创新设计的效率;
(3) 40 个发明原理。Altshuller 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了
TRIZ 中最重要的、具有普遍用途的这 40 个发明原理;
(4) 39 个工程参数及 Altshuller 矛盾矩阵。Altshuller 发现,仅有 39 项工程参数在
彼此相对改善和恶化,而这些专利都是在不同的领域上解决这些工程参数的
冲突与矛盾。这些矛盾不断地出现,又不断地被解决。之后,将这些冲突与
冲突解决原理组成 39 改善参数与 39 个恶化参数构成的矩阵,矩阵的横轴表
示希望得到改善的参数,纵轴表示某技术特性改善引起恶化的参数,横纵轴
各参数交叉处的数字表示用来解决系统矛盾时所使用创新原理的编号。这就
是,著名的 Altshuller 技术矛盾矩阵;
(5) 物理矛盾和四大分离原理。当一个技术系统的工程参数具有相反的需求,就
出现了物理矛盾。物理矛盾所存在的子系统就是系统的关键子系统,系统或
关键子系统应该具有为满足某个需求的参数特性,但另一个需求要求系统或
关键子系统又不能具有这样的参数特性。分离原理是 Altshuller 对物理矛盾的
解决而提出的,归纳概括为分别是空间分离、时间分离、居于条件的分离和
系统级别分离四种;
(6) 物—场模型分析。物—场分析是 TRIZ 理论中的一种分析工具用于建立与已
存在的系统或新技术系统问题相联系的功能模型。Altshuller 认为,每一个技
术系统都可由许多功能不同的子系统所组成。无论大系统、子系统、还是微

33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观层次,所具有的所有功能都可分解为 2 种物质和 1 种场(即二元素组成)。


在物质—场模型的定义中,物质是指某种物体或过程,可以是整个系统,也
可以是系统内的子系统或单个的物体。场是指完成某种功能所需的手法或手
段,通常是一些能量形式,如重力场、热能等等。
(7) 发明问题的标准解法。标准解法 Altshuller 于 1985 年创立的,共有 76 个,分
成 5 级,各级中解法的先后顺序也反映了技术系统必然的进化过程和进化方
向,标准解法可以将标准问题在一两步中快速进行解决,标准解法是 Altshuller
后期进行 TRIZ 理论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 TRIZ 高级理论的精华。
标准解法也是解决非标准问题的基础;
(8)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非标准问题主要应用 ARIZ 来进行解决,其主要
思路是将非标准问题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变化,转化为标准问题,然后应用标
准解法来获得解决方案,包括九大步骤;
(9) 科学效应和现象知识库。科学原理,尤其是科学效应和现象的应用,对发明
问题的解决具有超乎想象的帮助。

图 3-5 创新问题解决的 TRIZ 途径

对上述九种理论的概述和总结,TRIZ 的应用需要足够的技巧和经验。随着
对仿生学重要性的逐步认识和更深入性研究的开展,工程师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自
然界的优化水平和创新能力。TRIZ 理论和概念的引入,将会在随后的仿生实践
中给予良好的指导和理论框架。如图 3-5 所示,TRIZ 起始于一个具体的问题而
最终得到一个具体的解答[140]。所以,通过使用 TRIZ 将会让未来的工程师以自
然界作为问题解决的起点。然而,自然界虽然得到了充分的优化,但是解决矛盾
的效率并不高,甚至走进死胡同。TRIZ 是建立在抽象的基础上,具有完整的知
识库,服务于不同的模式。因此,并不针对用户的每一个具体问题,而是一种高
度的抽象概括,通过标准模式来提供通用解和概括一般性的问题。TRIZ 应用的
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将得到的通用解具体化为研究问题所需的特解。仅仅 40 条发
明原理涵盖了就整个技术领域,设计人员需按照本专业领域的特点将 TRIZ 普遍
原理具体化到本专业领域的创造中。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的熟
练,具体化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目前应用 TRIZ 的效率是很低的,多数设计

3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人员并不能应用 TRIZ 创造性的解决问题[170]。因此,应着力将发明原理和工程


参数等缩小至桥梁工程师更加上手和实用的范围。
在设计领域,TRIZ 已经在概念设计中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同样,仿生理
念在桥梁概念设计中的运用需要 TRIZ 工具的辅助。TRIZ 理论认为:任何领域
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都存在产生、
生长、成熟、衰老、灭亡的过程。运用 TRIZ 理论可加快创造发明的进程[169]。
当工程人员逐渐意识到仿生学的重要意义时,也发现了自然界所提供的手段很大
程度上也并不是高效的[149]。桥梁设计也面临着这个问题,如果将 TRIZ 手段针
对桥梁设计而精简,无疑将提高创新效率。所以,在运用 39 个通用工程参数时,
桥梁设计人员可优先参考部分技术参数,使问题分析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仿生设
计创新的效率。对于多数桥梁结构的属性而言,依然是静止的服务于交通的人工
建筑物。在桥梁创新过程中,矛盾是最难解决的一类问题,而创新是通过消除矛
盾来解决问题。在运用 TRIZ 之前应该明确的是,最理想的桥梁往往只存在有利
的部分而无有害的部分。这一点对于设计者而言就是要不断追求有利部分的最大
值和有害部分的最小值。以设计本身而言,TRIZ 是一种手段,可以帮助工程师
更快地去思考设计创新中的矛盾点,从而加以解决,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结构的
创新和发展。太过强调矛盾矩阵,最终可能又会使 TRIZ 理论和方法陷入一种框
架式的僵化中。理解了 TRIZ 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法,也并不意味着新颖桥梁结构
的出现。所以,TRIZ 真正的核心应该是基于对成千上万发明创造的研究中所总
结出来的创新精髓。TRIZ 的整套原理和方法在仿生桥梁设计中的运用,一方面
是将生物界的优势展现在桥梁中,另一方面将劣势尽量的避免,最终目的是要协
助工程人员更高效地完成桥梁设计。

3.2. 桥梁设计中的仿生理念

3.2.1. 桥梁设计现状与仿生理念的探索

图 3-6 塔科马(Tacoma)老桥的风毁 图 3-7 拥挤的桥梁面临改造的现象

35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图 3-8 布鲁克林(Brooklyn Bridge)大桥, 1883 图 3-9 诺曼底(Normandy)大桥, 1995

桥梁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是桥梁工程领域最根本和最首要的问题。脱离了自身
结构体系,施工、监控、养护等等都不复存在。具体来说,桥梁作为一个结构物
应当满足社会、人文和自然三方面要求。不满足自然的桥梁就是灾难的桥梁,塔
科马老桥的风毁就是大自然为二十世纪工程界上的重要一课,如图 3-6 所示;不
满足社会要求就是失败的桥梁,上世纪建设技术和规划模式下的桥梁在二十一世
纪已经面临着被拆除或改建的命运,如图 3-7;不满足人文要求的桥梁则是冰冷
的桥梁。尤其是在历史文化背景浓郁的城市,桥梁不单单要满足跨越的要求,更
应当提升结构的精神内涵。举例来说,布鲁克林大桥不仅仅是一座跨越河流的结
构,也是一件典雅的结构艺术作品。作为第一座宏大的现代悬索桥,其花岗岩石
塔和缆索体系展现的优雅的弧线表达出力量和典雅的完美结合,如图 3-8。同样,
诺曼底大桥不但在跨度和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其主跨 856 米采用了流线型钢箱梁
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混合式主梁。诺曼底大桥还以其雄伟和挺拔之姿与环境实现
了最完美的统一,堪称二十世纪最具艺术典范的斜拉桥之一,如图 3-9。未来桥
梁设计和建造同样只有满足了这三方面的要求,才可能被视为一个成功的案例。
对于桥梁设计而言,模仿和学习前人的设计固然重要,但从自然中学习的方
式则更有无限的潜力和生命力。在现代桥梁结构中,桥梁由整体和细部构造组成。
基于仿生学宏观和微观的分类,尝试将仿生理念应用于桥梁设计中,如图 3-10。

宏观仿生 整体设计——结构体系
整体式仿生理念
微观仿生 局部设计——结构构件

图 3-10 仿生理念在桥梁设计中的尝试

宏观仿生设计主要是基于生物实体和器官层面的研究对桥梁创新设计进行
新的尝试,包括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外部造型,表面纹理、力学构造特点、运动方
式、视觉意象等等。无论整体造型还是局部构造的选择,自然界的优化结构都可

36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以为设计者们提供更多新的思路。设计者可以将仿生思路着眼于桥梁结构的各个
部分,无论上部和下部结构,还是桥面系和附属设施的选取。比如概念设计中,
桥梁造型的选取可以借鉴动植物的静态或动态造型;生物骨架可以成为桥梁上部
结构框架;在桥梁美学设计优化方面,可以借鉴和模仿大自然中的视觉意象。新
型仿生材料也为组合桥梁结构及新型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
微观仿生设计方面主要是基于生物分子和细胞层面的研究对桥梁创新设计
进行新的尝试,包括生物表层性能、内部循环系统、能量转换机理、神经反应机
理和行为调控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等方面。生物界中具有自适应和自调
控功能的动物和植物正是应对狂风和地震等荷载时桥梁体系和构件选择上的天
然设计蓝本。对于整体结构体系中,具有可变能力和变换能力的生物可以成为可
变或可动桥梁的原型。在桥梁结构性能的优化和改进中,桥梁抗风可以参考鸟类
或昆虫的空气动力特性、桥梁抗震性能的提升可以学习植物抵御狂风或生物应对
地震的能力、鱼类的流体力学研究可应用在桥梁下部结构的改进上。此外,在其
他桥梁的细部构造,如支座或伸缩缝同样可以借鉴一些生物界的功能加以改进。
对于整体式仿生理念的实现,无论宏观还是微观仿生,都是使桥梁由非生命
结构向类生命体的重要转变。最终,这些仿生概念的应用,将会使桥梁更加安全、
优化、节约、美观、并具备一定的生命特征。

3.2.2. 仿生理念在桥梁设计中的实践模式

基于仿生的概念,桥梁研究领域有了新的取材方式。同样,对于仿生理念的
实践,也需要基于整体性思考的体系框架和操作流程。因此,该理念应用的基本
步骤将分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如图 3-11 所示:

图 3-11 仿生理念应用的步骤

A. 基础研究阶段(观察、描述、选择):根据现今面临的问题或未来的目标,工

37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程师们可以利用微观仿生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如生物能源转化、动物的神经
反应机制、信息传输、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或宏观系统(如生物的形态、表
面纹理、机械结构特点、材料特性、运动行为规律、视觉意象等)。无论是
宏观还是微观,研究的主体主要都是生物体。这个阶段需要生物学家和工程
专家广泛交流,来弥补学科之间的差异和应用障碍。工程师可根据工程目标
和任务去研究生命系统中与此目标相关的结构或功能(自上而下法),或在生
物科学家提供的基础研究成果,对工程技术给予启迪意义(自下而上法)。
B. 可行性研究阶段(建模、分析、实验):基础研究阶段获得的形态样式或力
学性能等仿生理念引入工程结构的可行性,需要通过结构分析和模拟加以验
证。基于经典结构力学原则建立的模型将使生物结构法则显露出来。生物模
型需要经过修改或简化来适应有限元分析的要求。利用 ANSYS 或其他有限
元分析软件对传统结构和仿生优化结构进行全面的对比性研究,包括静力和
动力方面。之后,通过相应的综合模型试验和测试来揭示仿生优化结构的受
力规律和性能,从而根据结构和构件的性能来确定适当的结构参数;
C. 应用阶段(运用、监测、确证):通过可行性阶段所验证的仿生结构或构件
需要被充分地运用到工业领域和市场中。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将会为
仿生结构提供良好的试用机会。通过与大型设计院和设计公司的合作,将有
效地推广仿生理念和仿生结构。需要建立一种称为源于自然的结构设计模
式,将自然中获得的优化的几何、力学和美学内容良好地融入结构设计,并
促进一种设计师与自然交互式的设计模式。经过推广后,仿生结构和构件需
要通过短期试验和长期监测同时进行的方式验证结构的有效性。依照 TRIZ
理论,优化的结果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保持原系统的优点、消除原系统
的不足、没有使系统变得更复杂、没有引入新的缺陷等;
D. 成熟阶段(收集、分类、管理):根据长时间的研究成果和市场运用,大量
的数据将被收集,更多的结构将被建造。为了更好地指导未来的结构工程师,
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逻辑理论框架,包括一份指导性的手册。因此,一个分
类式的生物数据库需要被有效地开发和建立起来,使工程师可以提取相关理
论信息。TRIZ 已经被逐渐地成为了连接工程和生物学之间的桥梁。同时,
将建立一个更加优化并适于结构设计的 TRIZ 准则矩阵让结构工程师从而更
加有效地设计和优化桥梁。此外,结构设计的规范也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从而更好地推广仿生理念的研究和应用。

3.2.3. 桥梁仿生设计应用分析与展望

由于仿生理念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将在第四章和第五章进行更加详细的介
绍和探讨,仅在此简要对可行性进行初步的说明:

38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3.2.3.1. 解决问题——(自上而下法)

科学与研究正是探索自然奥秘的钥匙,也是人类适应自然的第一步。从文艺
复兴时期开始,像达•芬奇和伽利略这些满怀质疑与好奇的伟人们对未知世界永
无止境的追求带来了现代科学。他们在数学、力学和结构理论的成果为现代桥梁
设计做了重要铺垫。随后,结构理论逐渐成熟,材料认知逐步加强,新的结构体
系也逐渐出现。工业革命的来临是桥梁设计进入到利用科学技术主动适应世界的
新时代。20 世纪 IT 技术和计算机应用也正是人类适应自然的表征。21 世纪,工
程界迎来了可持续的挑战。因此,仿生理念和对自然的充分学习也是更好地适应
自然的手段。迄今为止,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只是冰山一角。而随着自然环
境的不断变化,未来桥梁将迎来新的挑战。无论怎样,只有以自然为师,了解并
适应自然,才能建造出满足自然的桥梁,这也是桥梁设计的首要任务。
在当今桥梁设计中,主要面临着三点最重要的问题:结构体系的选择、结构
材料的选取和结构建造的可行性。其中,体系选择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影响着桥
梁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而新型结构形式与新材料的开发和施工方法的进
步也是相辅相成的。工业革命以来载入史册的设计师都是将这三个问题用自己的
方式进行了合理地解决,从而成就了一大批世界级的桥梁作品。那么在向生物领
域学习如何建造空间体系和跨越式结构的范畴里,植物学和动物学是两大关键领
域。植物学中形态解剖学、结构学以及动物学中的形态学、分类学和行为学等等,
都可以为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资源,如图 3-12 和 3-13 所示。可以看到,自然界
中的植物和动物同样需要有一定的跨越障碍的能力,以适应生长和生存需求。此
外,生物膜和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也是结构体系选择中值得学习的资源库。

图 3-12 植物界的设计原型 图 3-13 动物骨骼的设计原型

3.2.3.2. 未来探索——(自下而上法)

新的结构体系和形式来源于新环境和新需求。自然环境的变化需要设计者就
充分了解场地气候条件,地形和地貌,水文条件等。人们对自然的不断发现引导
了桥梁的变革。不过,积极的研究没有教训更能使人进步。工程创新是有风险的。
1907 年 8 月 29 日,魁北克桥在几秒钟内毁灭是桥梁史上最令人震惊的一次灾难。
灾难的起因就是压杆屈曲,而这个问题欧拉早在当时的 100 多年前就已经给出了

39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解答,但并没有全面被人接受。同样,1940 年塔科马老桥在低风速下风毁开启
了桥梁抗风设计研究的序幕。面对自然诸多的要求,桥梁不变的功能就是将外荷
载合理地传入地基并保证结构自身的性能,服务于交通。

图 3-14 福斯铁路桥, 1890 图 3-15 乔治华盛顿桥, 1931

图 3-16 大贝尔特桥, 1997 图 3-17 明石海峡大桥, 1998

图 3-18 天兴洲大桥, 2009 图 3-19 大胜关大桥, 2010


回顾现代桥梁史不难发现,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才带来了桥梁设计的进化和
发展。现代桥梁的设计最初源于铁路的需求,如图 3-14 中福斯铁路桥。随后,
汽车的发明和公路网的完善使桥梁再一次面临运输能力的提升,如美国大建设时
期的乔治华盛顿大桥,见图 3-15。进入 20 世纪,欧洲各国公路网的完善和城市
化进程不但增加了产生了许多新型桥梁结构,也开启了混凝土和预应力的新时
代。高速的城市化进程迫使也被河流阻断的城市加快了桥梁建设。联岛桥梁工程
不仅是各岛国面临的问题,也是连接各个大洲的重要手段。在 20 世纪后 20 年,

40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北欧地区的丹麦和瑞典相继完成了跨海大桥工程,如大贝尔特桥,见图 3-16。而
在亚洲,日本的本—四联络线不但筑造了宏伟的桥梁群,也将桥梁的最大跨度推
向了新的高度,见图 3-17。21 世纪前 10 年,高速铁路和城际轻轨的建设需求也
对桥梁提出了新需求。我国修建的天兴洲大桥和大胜关大桥都已经进入了三主桁
时代,实现了公路、铁路和城市轻轨的多服务要求,见图 3-18 和 3-19。
在未来的结构探索中,桥梁重要的依然是服务于交通和通行。因此,新颖的
形式也会提供全新的跨越方式。从表 3-2[136]可以看出,通过探索生物界的自适应、
自调节和自修复的规律,加上新技术的应用,桥梁结构将成为一种“活体”。但是,
不难看出当前多数的桥梁结构还处在被动型的阶段。结构从建设之初到服役期满
都要依靠人工力量建造和解决问题。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桥梁具备了传感器、
致动器、控制器,从而走向了主动型和适应型的新型桥梁。在未来的发展中,可
以尝试使桥梁结构储存能量,比如自然外部能量(太阳能和风能),或者一些原
本不利于结构的能量(行车振动、结构内部产生的能量等)。通过储存这些能量
使桥梁具备自行运转和调控的功能。也许,通过对自然界中动植物的探索,行走
的桥梁、变形的桥梁将逐步产生。
表 3-2 从被动型到自主型桥梁的定义

结构体系 传感器 致动器 控制器 处理器 发电与储能装置

自主型 √ √ √ √ √
智能型 √ √ √ √
适应型 √ √ √
主动型 √ √
感应型 √
被动型

3.3. 桥梁施工中的仿生理念

设计和施工的协同与相互依存使工程师不能只从单一角度考虑桥梁结构的
性能和特点,而是从设计与施工的各个环节全面考虑,使材料更加节省、施工更
加便捷。无论设计如何生态和可持续,一切桥梁结构最终都要从图纸变为现实的
过程。桥梁不断地刷新施工难度的极限:基础更深,模架更高,跨越峡谷,横渡
海峡。当今桥梁施工领域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施工方法、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机械和施工进度调配等等。对于桥梁设计师而言,设计的同时应当在头脑中
形成可行的施工方法和建设流程。模仿自然中的建造技术也是一种新的途径,因
为生物界也面临着同人类一样的居住和交通问题。面对工法本身的缺陷,施工设

41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备不便甚至施工效率不高等方面,工程师们也应该不断求助于大自然的帮助。

图 3-20 鸟类公寓的建筑师—织布鸟 图 3-21 编织最大网结构的蜘蛛


自然界拥有许多惊人的建造者,无论在地表,地下还是水底,它们以自己几
近无懈可击的建造模式和开挖技术得以在地球上生存下来。在树上,喜欢群居的
织布鸟(weaver bird)是可以团结起来,在一整棵树上建造一种类似“公寓大楼”
式的建筑,由许多独立巢穴构成的巨大鸟巢。最后,每对织布鸟伴侣都分到一个
房间,如图 3-20。同样,蜘蛛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建造种族。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北
部公园,数千只蜘蛛一起织成了跨度超过 182m 的大网。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
这些蜘蛛并不是起初就完成了这个网,而是在风雨破坏后完成了一个相当于原先
三倍大的网,如图 3-21 所示。

图 3-22 白蚁惊人的建造奇观 图 3-23 蜜蜂合理的建造形式和组织能力


地面上也有更多的建造专家。白蚁这种令人惊叹的动物能够造出动物界最大
的建筑,如图 3-22。约 1 厘米体长的白蚁可以建造重达数百吨的蚁穴,最高可达
约 80m,其中地面部分 12.2m,地下 68.6m 深的洞穴。以白蚁和蚁穴如果类比人
类和建筑的话,蚁穴的高度相当于人类造出 1402m 的大楼。蜜蜂也是远近闻名
的建造者,它们常年以建造蜂窝储存蜂蜜而劳作,如图 3-23。它们的六边形的蜂
窝不但是合理的空间分割方法,蜜蜂们的团队合作也值得人类学习。

4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图 3-24 裸鼹鼠挖掘机式的牙齿 图 3-25 蚂蚁极具规模和系统的巢穴


隐藏在人类居住环境的地下世界里,隐藏着众多的开挖高手。裸鼹鼠(Naked
Mole Rats)作为先进的挖掘工是哺乳动物的杰出代表。它们像蜜蜂一样过群居生
活,和蜜蜂以及白蚁一样有组织。这些古怪的动物生活在地下巢穴里,用不成比
例的巨大牙齿挖洞。这些牙齿位于嘴唇前面而不是后面,这样,它们便不会吞下
泥土,如图 3-24。蚂蚁更是不可思议的打洞机。若将欧洲最大的蚂蚁聚集地联在
一起可长达 6437 km。蚂蚁也是惊人的建筑工人,能运送比它们身体重许多倍的
物体。但是,很少有人看到它们那壮观的地下建筑的内部结构。图 3-25 中,这
个宽 46 km2 深度达到 7.6m 的蚂蚁群居地需要挖出 40 吨泥土才能建成。可以看
到,蚂蚁的建筑同样具备运输通道、流入和流出通风通道、菌圃和垃圾坑等。

图 3-26 石蛾幼虫对不同水下材料的应用 图 3-27 海狸建造的具有可持续性的水坝


当人们还在苦恼如何在复杂的水流条件下修建工程结构时,水下的建造者们
已经完成了人类的梦想。石蛾(Caddisfly) 的建筑非常小,却有不寻常的多功能性
和更高的艺术水准。它的幼虫用一切可用材料,例如沙子、贝壳、细枝和废物等,
建造可移动“外壳”,以便在成长过程中保护自己,提供天然的伪装,如图 3-26。
海狸(beaver)作为啮齿类动物是最擅长筑坝的动物,如图 3-27。它的坝结构拥有
保温、通风和空调系统,就其建筑的强度而言就足以成为最伟大的动物建筑师。
这些水坝年复一年的存在,并且适应着环境的变化和自然的灾害。海狸用树枝作
为锚固系统是一种罕见的建筑概念,这一概念可以延伸到人类建造的抗拉结构或

43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悬吊屋顶上。而且,海狸还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意识,只用适量的材料建造水坝。

图 3-28 猪笼蛇菰的生长过程 图 3-29 斜拉桥悬臂施工法


通过对它们的建造方式的研究,人类在建筑和桥梁的修建中也会得到启迪。
婴儿刚出生时抵御外界的能力较弱,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与肌体的适应能力也
就不断增强,而到了晚年身体的能力又不断下降。简单地说,小孩和老人比起健
壮的成年人更容易受伤和骨折。如同世间万物从出生到灭亡的过程一样,桥梁从
建设到拆毁也是一个时间历程的事件。而桥梁施工就好比人类成长的青春期阶
段,是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桥梁建成后服役
阶段的承载能力和结构性能。因此,桥梁施工是与结构设计同样重要的环节。自
然界中的万物都有生长过程和建设方式,以它们为蓝本获得的信息是有效和可行
的。猪笼蛇菰(Balanophora papuana) 的生长过程,如图 3-28 所示。A-E 是苞片发
育以及辅助的雄花(虚线),可以看到苞片逐渐分裂成两个组成部分。到 E 阶段,
两个苞片完全分离,F-I 阶段苞片又逐渐缩小恢复原状。可以看到,不同的植物
和动物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需要不同的辅助工具和手段才能成长。一些新施工方法
也正是人类对现有环境的充分认识和思考产生的,比如悬臂施工法和顶推施工法
等,如图 3-29 中斜拉桥的悬臂施工中加入辅助索和阻尼器的方式都是通过主动
控制的方法改善桥梁被动受力的模式。这些理念也许会对各类桥型的施工方法、
流程和方式的改进给予一定的启迪。此外,各种桥型在施工中都存在着各自的最
不利工况,比如斜拉桥和拱桥最大悬臂下的抗风稳定性、悬索桥施工中如何节省
建设费用、缩短工期、大水深或大深度软弱地基等复杂地质情况的应对方法。这
些都需要对新基础形式进行研发并对施工方法进行有效的延伸和改进。因此,仿
生设计和施工是不能分离的。自然界的建设者们是不可多得的老师,工程师应当
吸取它们的经验和教训,来成就人类的建造梦想。

4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3.4. 桥梁监控与维护中的仿生学理念

3.4.1. 桥梁健康监测现状与仿生理念的尝试

越来越多桥梁正在日渐衰老、残破甚至停止服役。从 20 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智能监测理念的引入和应用已经在桥梁工程领域实践了近三十年。1987 年,英
国在总长 522 m 的三跨变高度连续钢箱粱桥 Foyle 桥上布设传感器。随后,很多
重要桥梁安装了监测系统,比如美国的 Sunshine Shyway 桥、挪威的 Skarnsundet
桥、丹麦的 Great Belt East 桥、墨西哥的 Tampico 桥、加拿大的 Confederation 桥、
日本的明石海峡大桥以及韩国的 SeoHae 桥等。我国健康监测起步稍晚但进步很
快,从早期香港的青马大桥,虎门大桥和徐浦大桥,到后来的江阴长江大桥、上
海卢浦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洞庭湖大桥,到近期的东海大桥和
苏通大桥等健康监测系统,我国已经在此新兴的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187]。但是,
由于桥梁结构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和复杂工作环境的影响,需要新的理论突破及
现代科技、材料、信息技术、机电等的进步来促进桥梁健康监测的发展。
桥梁健康监测具有结构状态监控与评估、验证设计理论和改进设计规范三方
面的作用。一般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应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传感系统。由传
感器、二次仪表及高可靠性的工控机等部分组成;2)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实现
多种信息源、不同物理信号的采集与预处理,并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对数据进行分
解、变换以获取所需要的参数,以一定的形式存储起来;3)通信系统。将处理过
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4)监控中心。利用可实现诊断功能的各种软硬件对接收
到的数据进行诊断,包括结构是否受到损伤以及损伤位置、损伤程度等[188]。
表 3-3 健康监测系统与神经反射弧系统的对比

序号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 生物内环境控制系统

1 传感系统、预处理系统 感受器

2 通信系统 传入神经

3 监控中心 反射中枢

4 通信系统 传出神经

5 后处理系统 效应器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健康监测系统中的四个部分正如同动物的感受器和神经
中枢。在未来的桥梁监控和管理中,智能桥梁应该如同动物一样具有内部控制系
统,如表 3-3。它的“感受器”用来接收各式各样的外部变化,感知结构的变形、
动力响应,然后通过传入神经并将信息传送给“神经中枢”,之后通过“皮肤”、
“肌肉”等效应器系统对体系进行调节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样一来,桥梁

45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监控体系将不只停留在单向的输入模式。通过“神经系统”的运用和数字信号处
理技术的进步,桥梁结构将成为双向的输入输出模式,具有储存环境的功能。
一些昆虫可以通过钟形感觉器察觉到外骨骼或表皮力与位移的纳米级的变
化。钟形感觉器是延伸进表皮的小洞,能够局部放大变形从而增加生物传感器的
敏感性,这种机理可用于观测复杂的时变应变[121]。这种在结构上开洞放大局部
变形的理念同样适用于工程。在航天系统中,为了有效地观测敏感结构的振动控
制可以将应变器嵌入到天线中。同样,为了更好地观测桥梁结构的变位,诸如箔
式应变片等装置经常被黏贴在桥梁结构的表面上作为获取数据的途径。有时这类
电阻应变片不能承受桥梁所产生的高温,而嵌入孔模式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孔
洞的扭曲可以通过光学和电学的方式获得。一个激光器可以扫描大量小孔从而减
少传统观测系统昂贵的费用。同时,对生物体系的研究可以帮助工程人员寻找更
加有效的感应器位置以及孔洞的排列模式和尺寸,最终增加桥梁观测的有效性。

图 3-30 人类生物钟系统的启示

桥梁作为大型土木工程结构,由于荷载作用、疲劳与腐蚀效应、材料老化及
缺乏及时的维修,在使用期内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损伤累积、抗力衰退而影响结构
寿命,甚至导致突发事故。尽管当今桥梁健康监测所面临着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
的不足,但是智能监控对认识和改善结构体系性能与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结合
生物学主动控制和桥梁结构可持续理念,工程师们不妨尝试利用自然界的机理来
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在提高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方面,为避免大量不必要
的数据,可以引导桥梁具备“生物钟”的特性,也就是在它该做出反应的时候及
时应答。地球上的所有动物都有生理韵律机制 (Circadian rhythm),也就是从白
天到夜晚的一个 24 小时循环节律,如图 3-30。生物钟有四点功能:提示时间、
提示事件、维持状态和禁止功能。相对这四点功能,在人的大脑里对应的四个中
枢分别是:时间中枢、空间中枢、功能中枢和终止中枢。桥梁结构的健康状况是
由测试的信号来监测和评估的,即从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中提取各种特征,对结构
进行参数检测、状态监控和损伤诊断等。信号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很多,比如 Fourier

46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变换,小波变换,HHT 变换等等[188][189][192]。但是,可以尝试从信号输入的角度
探寻更加优化的数据信号采集模式。比如,生物钟提示时间的功能就是指在一定
的时间必须做某事,到了此时身体就会自动响应。针对于桥梁一天里上下班高峰,
全年中一些特殊日期的运转,甚至一年中各个季节行车条件的不同等,数据采集
器应该增加类生物的记忆功能。尤其是长期监控的大桥,前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应当足以为之后的监控模式进行优化。同样,生物钟的维持状态功能是指让生物
体能够一直坚持做某一件事情。禁止功能就是指机体某个功能或行为可以被生物
钟终止。在这几项功能的协同下,桥梁监控系统的效率应该能进一步增加。

3.4.2. 桥梁维修与加固现状与仿生理念的讨论

对现存桥梁的维修和养护是桥梁工程领域的另一个热点问题。桥梁病害的原
因可能是使用、维护不当,车祸、船舶撞击事故等人为因素,也可能是环境腐蚀、
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所致。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桥梁的数量已十分
庞大。其中不少桥梁暴露出缺陷,更有一些桥梁在远没有达到设计预期寿命时出
现耐久性能严重退化的现象,甚至出现倒塌等毁灭性事故,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
损失。在桥梁维修养护中,依然面临着理念和手段两个重要问题。在理念上,应
当延续着“活体”桥梁的概念,修复桥梁的病害如同诊断病人,如表 3-4 所示。
如同发烧可能导致病人死亡的后果一样,一条裂缝和一处破损的背后可能隐藏着
更大的危机。桥梁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类生命体,尽管不需要“吃喝”
,但是遇到
小病就要吃药,遭遇大病就要开刀。这也正是为桥梁养护和加固提供了新的思维。
加固后的桥梁如同手术后的病人,在生命体的理念下进行监控,使桥梁进入“康
复期”,从而继续服役。后期还要进行不断的检查,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因
此,生物医学领域对病人的检查和护理方法同样可以尝试应用于工程结构的维修
和维护中。在医学中,人类疾病本身也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疾病与患者生活
习惯、生活环境等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阻断疾病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掌握疾
病的发展规律,就能够消除疾病。因此,桥梁加固和维修与监测系统密不可分。
表 3-4 桥梁加固与病人诊断的对比

序号 桥梁 人类

1 结构寿命 年龄

2 形式与结构体系 性格与情绪

3 受力特征 生活习惯

4 功能及用途 生活方式

5 维修史 病史

47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到下一个发展阶段,桥梁的养护和修复也应该实现自主化,形成自诊断、自
愈合等生命特征。因此,自然界中动物和植物的自愈能力也值得工程人员学习。
以人类为例,人体的自愈合能力主要是依靠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病原微生
物,是每个人机体内都有的自身完备的调控体系。自愈力是修复肢体缺损和摆脱
疾病与亚健康状态的一种依靠遗传获得的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自愈力的发挥也
需要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比如水、氧气、食物等[61]。所以,桥梁结构本身的
自恢复能力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也将是未来自修复式的桥梁研究的重心。

3.5. 防灾减灾中的生物理念

对于桥梁工程而言,狂风、地震、海啸和洪水等自然灾害永远是危及桥梁生
命的巨大敌人。自 2007 年以来发生,我国就发生了二十余起重大桥梁垮塌事故。
最为严重的当属凤凰县堤溪沱江石拱桥全联坍塌,造成 64 死 22 伤的重大安全事
故,如图 3-31。作为公路生命线的桥梁工程,在 2008 年汶川大地震中 6100 余座
桥梁倒塌,直接影响到整个救灾工作的进行,如图 3-32。如何让桥梁结构更加安
全,如大跨度桥梁的抗风稳定性;如何能使主塔和桥墩等高耸结构更有效的来降
低由地震产生的横向力;在跨海大桥规划和建设蓬勃发展之际,如何在海啸过后,
桥梁安然无恙,这些都是当今桥梁防灾减灾的主题。

图 3-31 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坍塌 图 3-32 百花大桥曲线段在汶川地震中全面崩塌

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生物领域又为工程师们上了一课。众所周知,动物对
地震有感知,这类观点也逐步得到证实,并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又如在极度
艰难的环境下,仍有大量的生物可以存活。其核心的理念仍然是智能的类生命桥
梁。在应对任何自然灾害中,自主式的桥梁通过调节控制整体结构体系的变换或
局部构造细节,从而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而不只是被动地抵抗。越来越多的
阻尼器安装在桥梁结构上,其核心的本质也正是将减隔震理念从过去的被动式向
主动式过渡。人和动物神经系统的作用就是调节。多数桥梁在承受外部作用时,

48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通常只能被动抵抗,并不能主动调控。于是,在一些桥梁设计中便增大尺寸和重
量。这样不但增加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并不一定能起到有效的作用。比起这样
的浪费,一些理念和发明,如实时监控和阻尼器都是桥梁具备神经系统的第一步。
这些花费的资源在长远规划上可能远远小于传统的设计。在接下来的桥梁防灾减
灾中,桥梁体系、重要构件或部位依然是设计的重点。比如一些生物在同一关节
屈肌和伸肌的相互作用受控于相应的运动神经元和由连接 Renshaw 细胞及 Ia 互
抑内神经元而形成的神经控制电路。Renshaw 细胞主要是接收从中央控制下行通
路传来的信号,Ia 互抑内神经元的功能是避免对抗肌肉在同一时间收缩从而协调
反射运动。[89]这种中央运动模式发生器保证了屈肌和伸肌的同步收缩,对建立一
个高效的运动系统打下了基础,可以启发未来桥梁结构的控制系统。最终,当越
来越多主动型的桥梁出现时,结构也就在复杂环境中得到了进化。
在地震等灾害面前,时间是很重要的。在民间已经有很多关于地震预测的报
道,而多数都是关于自然界的异常反应。地震至今还未能被可靠的预测,但是动
物经常被报道在震前有预感。这一现象在仿生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关注,并发现岩
石大气进程(litho-atmospheric)要先于地震的发生。Tributsch[147]对动物地震的反应
做出了总结,表明岩石大气进程所影响的能量转换模式的确被动物所察觉。因此,
对生物的长期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到底如何预测灾难的发生,该如何开发简易的预
测系统。Tributsch 对震前生物反应的实验提升到了仿生学的高度,并加入好天气
下卫星信息的作用,如图 3-33 左。这样,牲畜、鱼群等正常的现象将被记录下
来。通过对牛棚、鸡舍等结构物的同步观测,行为模式在特定环境下将被度量。

图 3-33 卫星-动物异常行为-物理环境相结合的地震预警方案
这些工作最大的挑战还是相关信号的搜寻。不过,通过卫星信号对温度异常
现象的观察,对于震前预测可行的仿生研究将可以开展起来。如果成功,这些研
究将最终帮助人类识别即将来临的地震,即便是在坏天气下无法通过卫星获得相

49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关数据时。理想上的卫星-动物-物理现象通过协作的方式将获得更高的可信度,
如图 3-33 右。通过上述分析,桥梁结构对地震的主动防御也将变为现实。在预
测手段实现的同时可将信号发至桥梁的控制系统中。然后,控制系统将对桥梁结
构进行地震或其他灾难前的调整,以适应地震来临时巨大的附加力。从地震的观
测、预测到桥梁结构的主动控制与防灾减灾,这将使桥梁与环境进入合作模式。

图 1-34 竹节虫拟树枝的形态 图 3-35 乌贼模拟海螺的形状躲避危险


除自然灾害外,诸如汽车、船舶、飞机等撞桥事故也威胁着桥梁的安全。在
设计防撞装置中,传统设计依然是被动抵抗。在仿生的理念下,主动防御和调控
是桥梁安全的可行选择。此外,面对可能存在的战争等人为威胁时,自然界神奇
的防御行为和伪装本领也可保障桥梁的安全。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些“变色大
师”,它们的伪装术能够将自己的外表颜色变得与环境浑然一体。热带荒野中终
生相互捕杀,要想保住性命,往往要采用伪装来瞒过天敌的双眼。竹节虫体外的
鞘有着逼真的竖纹树皮式的外观,管状的躯干和头部每隔一段就生出假造的枝芽
和叶痕,这一切构造让它像极了树枝,如图 3-34。章鱼不仅仅是变色高手,拟态
章鱼还能适应环境而改变自己的身体形状,甚至它还可以模拟至少 15 种海洋动
物,比如海螺、海蜇、海葵和皮皮虾等,如图 3-35。蛛蝽的若虫凭借进化出来的
体态和行为,从而伪装在蚂蚁群内众目睽睽之下享受着蚁群的战利品。清点生物
界这些骗子军团的进化及遗传细节的工作,生物学家勉强算得上刚起步而已[227]。

3.6. 系统式的生态观和仿生桥梁

在 21 世纪工程可持续性的背景下,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概念已经耳熟能
详。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当地的环境特点与相关自然因子(阳光、
空气和水等等)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并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任何环境因素,
同时不破坏环境。同样,绿色建筑的理念是指在建设生命周期中,消耗最少资源,
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废弃物。从前面小节分析可以看到,建造一座桥梁从前

50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期的规划、设计、施工到后期的监测、养护和加固,甚至拆除,任何一项内容都
不可避免地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虽然今天的工程师和设计者已经在不断地优
化施工方案,建立合理的流水作业和施工编组,浪费和多余的支出依然不可避免。
因此,绿色桥梁(Green Bridge)和生态桥梁(Ecology Bridge)的概念同样需要明确。
桥梁生态规划和绿色桥梁的核心意义就在于“低投入,高产出”。低投入就
是对资源的优化利用,虽然不需要让桥梁像生态建筑一样进行“光合作用”,但
无论在城市中还是郊外,它的生态地位都不容忽视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生
态观应该深入到每个桥梁设计者的意识中去。一个成功的规划应该对未来的场地
环境保护起到良性的作用,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应当在材料上尽可
能使用地方材料,可回收可再生材料,甚至使用生产环节中剩余的材料。比如在
5.12 汶川大地震重建工作中,工程师们已经开发了合成废墟碎粒的建筑材料,并
准备在重建中大量使用[202]。规划中要考虑到全寿命期内的节能措施,比如在桥
梁排水通风和照明方面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可以节约了大量的能耗。在绿色
桥梁施工中就意味着降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损耗等。高产出则是获
得更长的使用寿命。生命可持续概念不应仅仅体现在一个规划建设和使用期内,
而是延伸到桥梁退出服役之后的周期,比如材料的重复利用等等。因此,对于桥
梁结构而言,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周期性规划概念是必要的。这种理念不
应该仅仅体现在一个桥梁规划建设和使用期内,而是延伸到桥梁退出服役之后的
周期。因此,100 年的使用期限不再是桥梁设计的目标。

3.7. 小结

本章对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的各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纵观桥梁
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桥梁结构的“进化论”。无论结构体系还是施工方法,都
在不断的进化。一方面淘汰掉了不合理的体系和工法,另一方面改进了原来的体
系和工法,最终衍生出更加合理优化的现代桥梁。这也正是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
要义。因此,结构寿命的延长,建造成本的降低,施工周期的缩短,环境条件的
改良也理所当然成为一座绿色生态桥梁不可缺少的元素。仿生桥梁(Bionic Bridge)
概念的建立,应该是新一代工程师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无论是自上而下法和自下
而上法,仿生学起到了桥接式的作用。最终目的还是要去解决现有缺陷与不足并
对未来结构进行探索和展望。在多学科互通与合作的今天,仿生理念的形成与仿
生领域研究的发展都将把桥梁工程领域推向新的阶段。在未来桥梁工程各个领域
的研究和应用中,应全面地尝试和探索仿生及生物学相关领域知识的借鉴和引
用,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工程中的相关问题,从而获得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手段。

51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第四章 基于仿生理念的桥梁概念设计

通过对仿生理念的讨论,工程师们应该已经意识到其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
性。本章将通过对近代桥梁工程造型的回顾,主要集中讨论仿生理念应用于桥梁
工程最核心的问题——桥梁结构体系设计。由于桥梁结构自身是一切相关领域问
题的基础,仿生设计主要目的就是基于生物实体和器官等各个层面的研究对桥梁
设计创新进行新的尝试,包括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外部造型,表面纹理、力学构造
特点、运动方式、视觉意象等等。

4.1. 桥梁造型与体系的进化

近现代桥梁工程发展的发展仅两百多年。但不可否认的是桥梁发展史其实就
是一场桥梁结构的自然选择。一方面,不合理的桥梁由于功能的缺陷而被拆除甚
至淘汰;另一方面,改进了原先结构并适应需求的新式桥梁得以运用。
形式的突破是桥梁发展中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因为,桥梁造型是直接扎根于
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的构造物。在桥梁结构中,形式的突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自
身特性的变化,如斜拉桥稀索向密索的变化。另一种则是借助其他因素组合的结
果,如斜拉—悬索体系组合,混凝土的出现等。通过环境的选择作用,桥梁被定
向地朝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特征逐渐和原来的桥梁不同。新的桥型就这样产生
了。由于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一样的。所以,经过自然
选择也就形成了结构的多样性。新型结构的诞生产生于对旧有结构功能、经济和
美观的反思上。表 4-1 中给出了自工业革命以后,桥梁结构形式的一些典型实例。
这其中并不一定是此类桥型的首创作品,但也是该种桥型的代表作。起初,人们
学会了模仿天然的形式,如梁、拱、吊结构。随后,又发明了人造的形式,如悬
臂桁架、斜拉桥。现如今,结构形式更加地多样化。
表 4-1 自工业革命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桥型

桥名 地点 时间 桥型 总设计师

Iron bridge 英国 1779 铸铁拱桥 Abraham Darby Ⅲ

Menai Straits Bridge 英国 1826 眼杆悬索桥 Thomas Telford

Britannia Bridge 英国 1850 管箱桥 Robert Stephenson

Royal Albert Bridge 英国 1853 鱼腹型桁架桥 Isambard K. Brunel

Eads Bridge 美国 1874 无铰钢桁拱 James Eads

5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Brooklyn Bridge 美国 1883 带斜拉索的悬索桥 Washington Roebling

Garabit Viaduct 法国 1884 两铰新月形锻铁拱桥 Gustave A. Eiffel

Forth Rail Bridge 英国 1890 悬臂桁梁桥 B.Baker & J. Fowler

Manhattan Bridge 美国 1912 柔性钢桥塔悬索桥 Leon S. Moisseiff

Hell Gate Bridge 美国 1916 中承式两铰桁拱桥 Gustav Lindenthal

Valtschielbach Bridge 瑞士 1925 桥面加劲拱 Robert Maillart

Salginatobel Bridge 瑞士 1930 三铰混凝土拱 Robert Maillart

Plougastel Bridge 法国 1930 钢筋混凝土拱桥 Eugene Freyssinet

George Washington Bridge 美国 1931 悬索桥 Othmar Ammann

Golden Gate Bridge 美国 1937 悬索桥 Joseph Strauss

Luzancy Bridge 法国 1945 预应力双铰刚架桥 Eugene Freyssinet

Strömsund Bridge 瑞典 1956 第一座现代斜拉桥 Franz Dischinger

Maracaibo Bridge 委内瑞拉 1962 多跨混凝土斜拉桥 Riccardo Morandi

Fehmarnsund Bridge 德国 1963 提篮拱桥 Helmut Wild

Severn Bridge 英国 1966 扁平钢箱梁悬索桥 Gilbert Roberts

Friedrich Ebert Bridge 德国 1967 密索体系斜拉桥 Hellmut Homberg

Brotonne Bridge 法国 1977 单索面斜拉桥 Jean Muller

Ganter Bridge 瑞士 1980 矮塔斜拉桥 Christian Menn

East Huntington Bridge 美国 1985 独塔斜拉-刚构组合 Holger Svensson

Alamillo Bridge 西班牙 1992 无背索斜拉桥 Santiago Calatrava

Foldable Bridge in Kiel 德国 1997 折叠桥 Jörg Schlaich

Glacis Bridge 德国 1999 悬带桥 Mike Schlaich

Innenhafen Footbridge 德国 1999 可移动桥 Jörg Schlaich

Gateshead Millennium 英国 2001 可开启式桥 Keith Brownlie

Aspiration Bridge 英国 2002 扭转梁桥 Wilkinson Eyre

Millau Viaduct 法国 2004 多塔斜拉桥 Michel Virlogeux

从表 4-1 中可以看到,结构体系的创新基本集中在欧美国家,其主要原因就
是文化和教育背景的深刻影响。欧洲具有悠久历史传统,一直是建筑、艺术、美
术、文学以及音乐的中心。这些传统为桥梁设计提供了创新的土壤和机会,从工
业革命的铁桥到二战后的斜拉桥。欧洲工程师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把新的设计

53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理念带进了美国。Roebling 的成功正是如此。他不但吸收了欧洲桥梁建设和前辈
的经验,而且通过自己的思考将理念运用到桥梁设计中。美国早期的桥梁建设,
Brooklyn Bridge 和 Eads Bridge 都充分借鉴了欧洲的设计和施工经验。[5]这也为
后来美国建设的高峰期做了重要铺垫。同样,像 Lindenthal,Moisseiff,Ammann
等人都是成长于欧洲,深受当时德国和瑞士等国设计理念的影响。之后,他们在
美国这个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的环境中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欧洲和美国在桥梁创新上的成功和严格的工程教育是分不开的。1747 年,
[48]
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工程学校,即历史上的路桥大学(ENPC) 。第一位指
导老师是被誉为“现代建桥之父”的 Jean Perronet。为应对当时处在战争中的欧
洲需要许多工程师修筑工事和桥梁,在杰出的数学家 Gaspard Monge 建议下,法
国随后又开办了巴黎综合理工大学(Polytechnique)。学校采用竞争式考试招生,
并邀请了一大批人才作为教职员工。在 200 多年的历史中,培养了优秀的工程师,
Eiffel 和 Freyssinet 都毕业于这里。当法国的建桥事业飞速发展之时,英国也在积
极培养工程师人才来应对日渐增加的桥梁需求。到十九世纪末,土木工程知识与
接受过系统培训的桥梁专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任何人都能看出美国的桥梁建造
是仅仅凭借以往经验。美国的工程师们必须重拾美国人特有的进取心,迎头赶上
欧洲。于是无数美国青年前往当时科学智慧的中心——德国。与此同时,德国的
严谨和法国的大胆在瑞士自然地结合起来。1855 年创办了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
学院(ETH)就是从两种文化中吸取精华的结果 [7] 。著名的里特 William Ritter
(1847—1906)对逻辑思维和强烈美感的秉持激励了两位 20 世纪最伟大的桥梁设
计师:马尔亚特 Robert Maillart (1872-1940)和安曼 Othmar Ammann (1879-1965)。
之后,拉迪 Pierre Lardy (1903-1958)延续了瑞士工程教育传奇,于 1945 年被任命
为 ETH 的结构教授继续里特的工作。拉迪用典型的结构形式鼓舞学生,同时也
强调认真的数学分析。他对结构艺术的追求吸引了一批年轻的工程毕业生,其中
包括梅恩 Christian Menn(1927-)和艾斯勒 Heinz Isler(1926-2009),这两位都是 20
世纪后期最杰出的结构艺术家。现如今,ETH 仍然向世界输出如卡拉特拉瓦
Calatrava 这样活跃在工程领域的工程师和建筑师。在中国,过去的辉煌已经被欧
美国家的工业革命远远甩在身后。直到詹天佑主持建设了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工
程,才标志着中国第一代工程技术人员的成长。如今,中国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工
程毕业生,但创新却相当有限。工程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跨度的突破一直是工程界乃至社会乐此不疲的事件。跨度的增加代表着技术
的进步和人类胆识的提高。起初,跨度的进步由于技术所限尤为缓慢。中国的赵
州桥净跨径为 37.02 米,保持着世界最大跨度石拱桥约数百年之久[48]。然而,随
着工程领域不断的进步,跨度可以在一年之内被刷新。不可否认,在上个世纪的

5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桥梁跨度的推进中,国家间的竞争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公开化和透明化的良性
竞争值得提倡,但恶性竞争不但会损坏一座桥梁的设计,甚至会危及到行业的发
展。现在,已建成的大跨度桥梁中,拱桥跨径已突破了 500 米,斜拉桥突破了
1000 米,悬索桥已接近 2000 米,所有这些纪录还在不断地被刷新,如表 4-2 至
4-4 所示。其实,桥梁跨度的突破不只是挑战自然,而是挑战了人类自己对自然
的认知。自然选择告诉我们,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因此,适者
生存的观念同样适用于桥梁工程。跨度的突破只能代表人类更好地适应了自然。
表 4-2 世界大跨度拱桥一览表

钢拱桥

编号 桥 名 主跨(m) 建成年 地 点

1 朝天门大桥 552 2008 中国重庆

2 卢浦大桥 550 2003 中国上海

3 新河谷(New River Gorge) 518 1977 美国西弗吉尼亚

4 奇尔文科(Kill Van Kull) 510 1931 美国新泽西

5 悉尼港(Sydney Harbour) 509 1932 澳大利亚悉尼港

6 ST.Marco-1 390 1929 南斯拉夫萨格勒布

7 弗里蒙特(Ferment) 383 1971 美国俄勒冈

8 兹达科夫(Zdakov) 380 1961 捷克和斯洛伐克

9 曼港(Port Mann) 366 1964 加拿大温哥华

钢管混凝土或混凝土拱

1 巫山长江大桥 492 2005 中国重庆

2 菜园坝长江大桥 420 2007 中国重庆

3 万县长江大桥 420 1997 中国重庆

4 克尔克 I 桥(Krk-I) 390 1979 南斯拉夫

5 贵州江界河桥 330 1995 中国贵州

6 邕宁邕江桥 313 1996 中国广西

7 格拉德斯维尔(ladesville) 305 1964 澳大利亚悉尼

8 黑约帕拉那桥(Rio Parana) 290 1964 巴西

9 亚拉比达桥(Arradida) 270 1963 葡萄牙

10 三多桥(Sando) 264 1943 瑞典

55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表 4-3 世界大跨度斜拉桥一览表

编号 桥 名 主跨(m) 建成年 地 点

1 苏通大桥 1088 2008 中国江苏

2 昂船洲大桥 1018 2009 中国香港

3 鄂东长江大桥 926 2010 中国湖北

4 多多罗桥(Tatara) 890 1999 日本

5 诺曼底大桥(Normandy) 859 1995 法国

6 荆岳大桥 816 2010 中国湖北

7 仁川大桥(Incheon) 800 2009 韩国

8 闽浦大桥 708 2009 中国上海

9 崇明长江大桥 730 2008 中国上海

10 南京长江三桥 648 2005 中国南京

表 4-4 世界大跨度悬索桥一览表

编号 桥 名 主跨(m) 建成年 地 点

1 明石海峡大桥 1991 1998 日本

2 西堠门大桥 1650 2009 中国浙江

3 大贝尔特桥(Great Belt) 1624 1997 丹麦

4 光阳大桥(Gwangyang) 1545 2012 韩国

5 润扬大桥 1490 2005 中国江苏

6 亨伯桥(Humber) 1410 1981 英国

7 江阴大桥 1385 1999 中国江苏

8 青马大桥 1377 1997 中国香港

9 维拉扎诺大桥 1298 1964 美国

10 金门大桥 1280 1937 美国

可以看到,桥梁的发展呈现为跨度不断增加,桥型不断丰富、结构不断轻型
化和施工多样化的特征。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但反映了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
现状,也体现了政治和文化的进步。中国桥梁的发展已经到了空前的规模。以重
庆为例,其境内 665 km 的长江上在 1980 年以前没有一座公路桥梁。随着改革开
放、重庆直辖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桥梁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到 2007 年底[180],
重庆桥梁数量已达到了 8861 座,总长度达到 39.66 万米,以年均 9%的速度增长。

56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随着公路网的逐步完善,高速铁路网的推进将继续建设一大批桥梁工程。未来的
铁路桥梁将在安全经济的前提下,更加关注运行舒适性、环保和景观,在深水基
础、结构形式、材料应用和施工工艺等诸多方面的技术取得更大的发展[186]。此
外,诸如海峡和库区等特殊地理位置,也对桥梁结构的设计和建造提出了新的要
求,比如桥梁合理结构形式研究、组合结构的研究、桥梁造型与美学的研究、新
型高强度和高韧性材料的应用、配套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开发等等。中国等发
展中国家作为当今世界桥梁建设的中心,如何更好的接纳新颖设计思想成为了重
要的话题。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导致了生活、处事等方式的不同。因此,并
不是说欧美国家的设计就是最适合的。中国需要做的是择优录取,而非全盘接受。

4.2. 桥梁仿生概念设计价值目标

在全球化的今天,知觉和物质的边界正在不断地逐渐消失,而边界也正是最
为活跃的区域。在这些区域里,分裂和张力激发出交流、对质和创造。这可以清
晰地从许多设计师的多学科产品的服务范围体现出来,也可以见诸于来自各种不
同风格及专业领域的设计师们在创造产品时所进行的合作中[57]。如果从工业设计
和产品开发的角度思考桥梁设计,技术发展影响着信息流,使得设计师可以更加
地贴近终端用户。著名的美籍华裔工程师邓文中(Man-Chung Tang)在 2007 年魏
玛举行的国际桥梁工程年会(IABSE)中做了题为“Evolution of Bridge Technology”
的演讲。他用一系列实例证明,当今的桥型在千百年前早已存在,只不过那时候
人们用的是天然材料。因此,桥梁结构体系的演变只能称为进化(Evolution),而
不是革命(Revolution)。桥梁每一次外观的变化都是对固有设计理念的再思考和新
理念发现的尝试。一方面,在桥梁设计阶段,从概念、实现再到运营,设计师、
工程队和终端用户需要让信息流自由流动,从而提高所有环节的效率,并有助于
探知进一步设计调研和开发的潜在领域[57]。另一方面,仿生优化创新应当与建造
的工业化相互协调,形成有效地制造链条,从而更广泛的改善领域应用。

图 4-1 Kanchanaphisek 桥,泰国曼谷

57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桥梁设计前的首要任务应当是确立价值目标。比如泰国曼谷 2007 年新建成


的主跨达到 500 米的 Kanchanaphisek 桥,如图 4-1 所示。这座斜拉桥的主设计师
在设计之初确立了四个目标:高耐久性、易于建设、低维护率以及地标式的桥梁。
之后,再通过结构设计的构思和改进达到这些目标。每一位桥梁设计大师都有他
值得称道的价值目标。Torroja 坚持结构的合理性;Candela 的成功来自对低成本
的渴求;Freyssinet 追求简单形式和经济性;Maillart 则强调结构的效率和合理的
施工手段。由于设计者的价值目标决定了一座桥梁设计的方向,究其根本,仿生
设计理念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四维的,如图 4-2 所示。

图 4-2 桥梁四维设计概念

在数学上有各种多维空间,但目前为止物理世界只是四维,即三维空间加一
维时间。所谓“四维时空”的概念是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提及的概念,
用以表示由时间和空间所构成的宇宙。传统桥梁设计中主要是基于空间设计的,
即在普通三维空间的长、宽、高的要求下,充分考虑桥梁的点、线、面和体,最
终目的是获得桥梁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具有空间结构形式的桥梁具有以
下三个特点[174]:(1)、纵桥向、竖桥向和横桥向尺度相当,结构的受力分析需要
引入三维空间的考虑;(2)、桥面系和承重体系没有严格区分,桥面系往往参与
结构受力;(3)、以空间线条组成桥梁结构,外形美观,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
近些年来,对可持续性和全寿命周期的考虑,桥梁结构设计已经转向了时间设计
的范畴。同样,桥梁设计的历史性和文化性也属于时间的范畴。没有时间,空间
本身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时空本身就是不能分割的整体。所以,在自然
界的演变中,物种的进化和发展都具有时空延续性。在桥梁仿生设计中,工程师
应秉持着四维的理念。一方面,重视结构设计原理,控制合理的工程造价和建设
风险,良好地营造桥梁结构的历史和人文性。另一方面,21 世纪的新环境也需

58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要设计者持有自然观和生态观,具有对结构生命周期把握的能力。这已经不再是
单一目标的简单时代,而是多目标多任务的复杂时代。

4.3. 桥梁宏观仿生概念设计初探

仿生桥梁将开启一个超越前辈和开启未来的新时代。经过亿万年演变的动植
物的种群数目繁多形态各异,不但在结构形式愈加趋于合理,适应周围环境,而
且在外型意象表达上也趋于美观。对于宏观仿生设计方面,形态、结构和意象是
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通过对生物学领域如形态学和结构学等等研究,提升
桥梁设计的质量和效率。接下来,将探讨宏观仿生在桥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4.3.1. 形态仿生与造型设计

图 4-3 现代桥梁的自然原型(从左向右梁桥、拱桥、吊桥)

在生物进化的研究过程中,植物与动物的形态学占据了生物研究的重要位
置。形态是自然界优化过程中赋予给万物最直接的属性。通过进化和演变,植物
和动物的通过曲线的外部形式来释放多向荷载或获得空气动力效率。桥梁的起源
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类自觉不自觉地利用了自然界给与的理念。众
所周知,梁桥、拱桥和吊桥三类体系都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如图 4-3 所示。
河边的大树被风吹倒,恰巧横于河面,另一端搭到了对岸,于是一些动物和原始
人类踩着树干过河,这便是自然界给予人类最早的桥——独木桥,从而形成现代
的“梁桥”。同样天然的拱桥在不同的自然地貌下也随处可见。天然生长的藤蔓
植物相互缠绕在一起伸向对岸,给原始人类攀缘而过提供了可能。藤蔓植物纤维
有一定的柔性和强度,宛如悬挂在空中的悬索,形式上就是现代的“悬桥”[48]。
桥梁是构成城市环境的因素,影响人的行为、心理感受以及体验。桥梁都是
历史的一部分,不但是建造史,更是人类史。仿生设计的到来将直接影响到城市
的空间和形象。尤其是在桥梁的形态选择中,应当对大自然的原型进行大胆的尝
试。目前生物分类以 1969 年 Whittaker 发表的“五界说”最为普遍[61],分别原核
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对于设计原型的来源,自然界
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形态是最主要的设计参考对象,如图 4-4 到 4-6。此外,
自然界中山川河流以及风雨雷电等形态也是仿生设计的取材对象,见图 4-7。

59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图 4-4 动物的躯干和四肢形态 图 4-5 植物的形态与脉络

图 4-6 微生物的形态 图 4-7 自然界的形态原型

近些年来,各式各样的仿生桥梁层出不穷,其中包括整体结构体系和局部构
造的模仿,比如鱼形桥、贝壳桥、蝴蝶桥等等。安徽省芜湖市临江桥于 2008 年
建成通车。主桥结构体系为独塔斜拉桥,主塔高 73.5 米,模仿了鱼的体态,如
图 4-8 所示。又如德国一处人行桥,基于传统斜腿钢构桥模仿了龙的外形构造,
还在桥头还设置了龙头的构造,如 4-9 所示。但是不难发现,桥梁形态仿生的效
果并不像建筑仿生设计那样尽如人意。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也正诠释了桥梁与
建筑的本质区别。桥梁用途比较简单,形式本身是为控制内力的传递。在历史中,
有影响力的桥梁作品都用各自的方式展现了清晰的传力路径和对时空的表达。

图 4-8 安徽芜湖临江桥,2008 图 4-9 龙桥(Dragon Bridge), 2008

对自然界有选择性的学习和模仿,能够协助工程师们创造出更加合理、新颖

60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且具有视觉震撼的桥梁。在形态寻找(form finding)的研究中,拓扑优化和 HMT


模型实验通过各自的方式对自然规律进行了探寻,对工程设计起到了一定的作
用。按照设计变量类型和优化层次划分,结构优化分为尺寸(size)优化、形状(shape)
优化和拓扑(topology)优化三种。拓扑优化目的是在初步设计阶段,通过将给定
的材料范围和边界条件优化成一个可提供轻质而高强的结构单元布局[104]。所以,
与另外两种优化侧重于设计后期阶段的优化不同,拓扑优化则倾向于在概念设计
阶段为结构寻找一个较为优化的形态[132]。因此,拓扑优化的难度最大,也最具
挑战性。目前拓扑优化方法可以分为退化法和进化法两种[208]。退化法是传统的
拓扑方法,通过求目标函数导数零点或一系列迭代计算过程求最优解,常用的方
法有基结构方法、均匀化方法、变密度法和变厚度法等。进化法是一类全局寻优
方法,目前常用的进化法有遗传算法(GA)、模拟退火算法和渐进结构优化法(ESO)
等。比起其他的优化方法,ESO 法在应用中更加简洁和实用[104]。桥梁结构作为
有受压、受拉性能材料组成的结构也是拓扑优化目前研究的对象之一,并且广泛
尝试在各类桥型上,如图 4-10 和 4-11 所示。

图 4-10 拱桥优化前设计区域和拓扑后形式 图 4-11 斜拉桥优化前设计区域和拓扑后形式

图 4-12 放置于烤箱中的正方形板以及滑轮加载装置(图中加热前为左,加热后为右)
[74]
自平衡模型技术(Homeostatic Model Technique, HMT) 用于对连续结构表
面结构的开发中。HMT 的创始人 O.Andrés 收到自平衡这种生物现象的启发,也

61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就是有机结构概念。根据美国生理学家 W. Canon 提出的原则,即所有对其生命


机能进行攻击的生物体都反应出一种智能地调节自身平衡的功能。所以,HMT
实验目的也就是对由热塑性材料组成的板平面同时施加荷载和温度,从而对结构
进行概念设计。由于加热所导致的力学性能变化,最终材料将发生大变形从而使
结构在恒载作用下成为只受拉的构件,如图 4-12 所示。当变形后的模型冷却之
后将其倒置,最终这个反向的结构在恒载作用下将只承受压力,如图 4-13。基于
这样的理念,欧美许多著名的设计师诸如 Eduardo Torroja、Félix Candela 和 Eladio
Dieste 等人完成了一系列新式混凝土壳结构形式的寻找和结构设计。对于壳结构
在桥梁设计的应用上也有了新尝试,如正在西班牙修建的壳型桥,见图 4-14。该
桥的设计以混凝土壳型穹顶作为承重结构,百余根拉索宛如鲸须一样悬挂着轻质
的钢结构桥面板。桥梁的内部天花板穹顶上将绘制一幅壁画并在天花板的边缘伴
有灯光照射,而混凝土壳的浇注也仅需两层木制的模板而已,如图 4-15。可以看
到,壳结构合理的受力模式和高效的材料效率提供了全新的桥梁跨越模式。同样,
可以桥梁设计尝试将桥面置于壳结构上方使其作为受压结构。

图 4-13 HMT 实验后的壳结构模型

图 4-14 西班牙马德里壳型桥方案 图 4-15 西班牙马德里壳型桥施工现场

在形态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选取一组生物原型,充分理解其特性,针对
设计目标和用途,将其转化为简化模型。在形态简化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拓扑
特征的简化和形态特征的简化。一方面,拓扑特征是指为结构成分之间的交叉、
接触、围绕等,且这些特征不会因为结构量度上的变形而改变。拓扑关系一般包
含以下内容:位置关系、连接关系、包含及半包含关系等[205]。如全国第一届汽

6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车设计大赛某设计,通过对猎豹形态拓扑关系的模仿和简化,完成了卡车的设计,
见图 4-16。另一方面,形态特征的简化是指结构样式量度的改变或结构式样性质
的改变。比如,汽车设计中简化了生物的几何形状,同时使其结构性质发生了较
大改变从而更好地与汽车的功能相匹配,但由于整体形态的拓扑关系没有发生改
变,因此产品仍具有识别性,见图 4-17。因此,在桥梁设计中,只要把握生物原
型的拓扑特征而不是具体量度和形态。之后再进一步地优化,最终可以将桥梁结
构再现一种甚至多种生物原型的形态。

图 4-16 卡车形态仿生设计 图 4-17 甲壳虫汽车与吉利熊猫汽车形态模仿

所以,形态仿生的四个步骤应该是,理解、融合、优化、再现,如图 4-18。
在形态仿生的过程中,由于生物形态千变万化,对其简化需要各种具体的手法进
行合理的处理,包括规则化、条理化、秩序化、几何化、删减与补充、变形与夸
张、组合与分离等等。此外,在生物形态的简化中还有一些简化原则,比如重要
特征优先、特征相似性、简洁性和产品形态匹配原则等[205]。这些手法和原则目
的都是要将生物外型特征进行提炼和简化,从而更好地用于结构分析中。

63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图 4-18 形态仿生的步骤
在桥梁造型仿生的实践里,西班牙著名设计师 Santiago Calatrava 可谓是个出
色的先行者。他基于人体骨骼以及动植物形态对桥梁设计进行了自然主义的思考
同时他借鉴了自己的前辈,西班牙建筑师高迪。而高迪源源不绝的创意及不停超
越自己的动力正是大自然[203],如图 4-19 和 4-20。位于西班牙梅里达的 Lusitania
桥是一座主跨 189m 的拱桥,其桥面设计源于对牛头部合理构成的研究。Calatrava
用自己的建筑和桥梁案例告诉工程师们,如何更好地选取生物结构作为桥梁设计
的原型,并通过简化使之成为具有实际可行性的结构。因此,不应把现代工程设
计视为应用科学技术理论的产物,而是应让理论服务于工程设计。可以看到,桥
梁整体造型的形态模仿并不简单,仿生的度把握不好,就会导致拙劣的设计。

图 4-19 Lusitania 桥形态仿生概念草 图 4-20 Lusitania 桥成桥主梁造型


在桥梁概念设计中,三维空间的营造和处理依然是首要问题,包括平面设计、
立面设计和截面设计。因此,在形态的模仿上,生物整体形态要比局部形态重要,
因此,在模仿和简化的过程中,应优先保留整体造型,从生物形态的规律性和多
样性中获得启发。正如植物形态学用历史的观点解释形态与结构的发展,揭示植
物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进而阐明植物进化的趋向。桥梁形态的演变需要在新桥
梁设计中了解进化的渊源,因此,设计师理应在学习自然的基础上,对前人的设
计和创新进行研究。通过对生物形态和桥梁本身的演变,对桥梁进行新的尝试。

6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下面列举一些桥梁方案,这些设计可能起初并没有模仿自然,但是却给工程师以
灵动的体系和活跃的造型。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仿生设计开展进一步的深化。

图 4-21 蚯蚓的平面曲线形态 图 4-22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 Webb 桥, 2003

图 4-23 一座斜拉桥的方案效果图 图 4-24 一座空间钢管拱的方案模型


从图 4-21 和 4-22 可以看到,Webb 桥造型上的突破源于该桥平面线性的选取。
这种线性更加贴近自然理念中的曲线模式,而非传统工程中的直线。在平面造型
的选择上,设计中常受线路走向的影响较大。在未来的规划中,工程师应该尽量
与规划人员相协调,在更加合理的位置跨越河道。选定合理位置后,应当尽量突
破传统的跨越模式,思考更加具有创造性的平面线路。同样,在立面和截面的造
型选择上,也可以从动物、植物、人类甚至自然现象的形态中思考,如图 4-23
和 4-24 中的桥梁形态。比如双腿跨过小溪时,其实人体本身就是一种跨越形式。
如图 4-25 到 4-30 中,DNA 空间螺旋结构和海星的外形结构,可以开发更加新颖
的跨越方式。这些跨越方式并不是刻意的,而是应对自然新要求的一种诠释。但
是,创新无论如何是要有意义的。桥梁设计需要同时满足空间和时间的要求,才
是有效的改进和创新。比如,仅仅为了提高结构空间造型却大大提高了后期维修
和养护的难度并增加了造价,是可持续设计理念所不能接受的。例如,以其仿贝
壳式而享誉盛名的悉尼歌剧院,在空间营造上可谓是经典之作。但其建筑方案就
违背了结构工程的要求,致使施工极其困难,设计团队不欢而散,最后的造价高

65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达预算的十几倍之多。从可持续的层面上来看,这个设计就是失败的。

图 4-25 人类的各种体态 图 4-26 火把表演中的形态构造

图 4-27 DNA 双螺旋结构形态 图 4-28 空间螺旋钢管桥梁的跨越方案

图 4-29 海星的外部形态 图 4-30 Ribble Way 人行桥, 2002


在桥梁形态仿生中,设计者依靠生物的知识和研究,解决形态选择的问题是
设计中最基本的任务。这其中就包括生物原型的选取、提炼和简化。实践是表达
仿生理念的最佳途径。设计中基于领域内的知名方法以及前人的经验。成功或失
败的经验都会告诉设计师何种桥型适于设计环境,何种尺寸是可接受的范围。但
是,过分依赖经验又会陷入概念的束缚中。对前人形态的抄袭只能停留在创新的
最底层。若想引领形态的变革,就必须放下导致设计平庸的因素,如固执和守旧,
而自然世界中的万物生灵就是设计师摆脱传统束缚的一条必经之路。

66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4.3.2. 结构仿生与体系设计

自然界奇妙的结构需要人类去观察和发现。建筑结构中,外部形态类似外皮
而结构类似内核。而桥梁结构中通常是结构体系和外部形态的统一。结构仿生主
要研究生物体和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内部结构体系和自然选择的优化产物原理,比
如植物的茎、叶以及动物形体、肌肉、骨骼等等。自然界四处可见这样一个理念:
以最少的材料和最合理的形式,取得最大程度的效果。自然结构还有其他特性,
比如密封体积的极小化、极高的强重比、以应力应变为基础获得结构效能等等。
1859 年问世的《物种起源》通过大量的证据告诉人类,生物按照自身的法则
在无休止的运动,变异和进化。自然选择学说是指通过连续的选择可以使轻微的
变异积累起来,从而导致新结构和功能乃至新物种的出现[61]。体系选择与相应材
料的应用是桥梁设计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桥梁体系演变的“进化论”中,一方面
淘汰掉了不合理的结构,另一方面改进了原先的结构,最终衍生出更合理的桥梁。
没有一个桥梁造型的创新是凭空生成的。设计者应该认识到桥梁设计的延续性。
在桥梁“进化论”中所淘汰的一定是结构繁琐。相反,斜拉桥、系杆拱、自锚式
悬索桥等体系无一不具有明确的传力路径。一座成功的桥梁一定是发挥了最大的
材料特质,同时展现了传力路径做带来的美感。对于桥梁仿生设计,不只是模仿,
而是要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图 4-31 各种桥梁基本受力体系
桥梁最直接的功能就是将各种荷载通过合理的路径传入地基。尽管桥梁结构
体系逐渐呈现多样化,但从力学角度最基本的体系只有三种[173],即梁桥体系、
拱桥体系和悬吊体系,相应的力学形式为受弯、受压和受拉。同一桥型体系结构

67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受力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75]:外界对结构体系的约束;结构内部主要受
力构件间的连接(传力)形式;主要构件间的受力分配。如图 4-31 所示,以镜像轴
(Mirror Axis)对称可以清晰地将三种受力体系联系起来。因此,在结构仿生的过
程中,桥梁体系的发展与创新,依然还是要以这三种基本体系为主线。
结构体系仿生在自然界中的原型也有很多,小到细胞结构大到高等动物骨骼
结构,尤其是类似鱼、鸟、哺乳动物等脊椎动物,如图 4-32 到 4-34。比较解剖
学的研究是人类逐步认识了自然界千变万化的结构。以人体骨骼为例,人体的全
部重量是由脊柱、髋骨、股骨、胫骨和足骨这一条中轴支撑起来的。足骨通过足
弓合理的将人体重量分散到地面上。其截面上密实的骨质分布在四周,而柔软的
骨髓充满内腔。这些传力模式和构造对于桥梁设计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不过,
虽然自然界的结构优化而合理,但不是所有都能够拿来直接模仿的。生物界的各
种蛋壳、贝壳、乌龟壳、海螺壳以及人的头盖骨等都是一种曲度均匀、质地轻巧
的“薄壳结构”。我国一座人行天桥以乌龟背壳为原型,设计了一座整体式板壳
过街桥。由于建成后发生了过大的沉降和开裂,经检算后进行了必要的加固。由
此可见,龟背是一个合理的结构但不能生硬的模仿。如果将板壳结构设计成网格
梁肋形式并给与合理的支撑,就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图 4-32 脊椎动物的骨架

图 4-33 哺乳动物骨骼受力与结构对比 图 4-34 乌龟的支撑体系


随着桥梁体系的不断进化和演变,越来越多的组合桥梁成为了桥梁造型家族
的新宠。组合桥梁主要是指使用钢材、混凝土等材料而形成的体系或构件,具有
合理的结构性能,较高的材料利用率等优点。除了在梁式桥中获得应用外,还被

68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用于大跨度与中小跨度的斜拉桥、拱桥、悬索桥中。组合结构桥梁可以充分利用
不同材料的优点、弥补各自缺点,使结构设计、施工、维修更趋合理并具有全寿
命经济性。因此,组合结构桥梁必将成为未来中国桥梁建设重要部分[184][185]。近
些年,诸如 FRP、GRFP 等新型材料的研发,进一步增进了新型桥梁体系的可能。
比如 FRP 在桥梁承重体系和桥面板中的应用可分为康复(包括维修,加固和改造
桥梁结构)和新型体系两种[138]。在设计和开发中,同样可利用生物结构和体系来
增加新型体系出现的可能。比如夹心板式(Sandwich)桥面体系的研发中,可以参
考生物结构,从而研发出自重更轻,性能更好的桥面系结构,如图 4-35 和 4-36。

图 4-35 FRP 桥面板正弦曲线内核 图 4-36 生物膜结构体系


在结构仿生的模拟中,尽管有人质疑 Calatrava 设计的桥梁造型怪异,必定施
工复杂造价甚高。而他本人则认为自己的桥梁设计都是属于低科技的,因为利用
了就地取材又廉价的钢材和混凝土等最普通的材料[203]。如图 4-37 所示,位于西
班牙毕尔巴鄂跨度 75m 的 Campo Volantin 人行桥,是他基于对人体脊柱结构合
理性的思考,从而完成了这座系杆拱桥的设计。同样,基于对人体腿骨的研究设
计了位于耶路撒冷的 Chords 桥,如图 4-38。该桥是耶路撒冷轻轨线路的一部分,
将随着 2010 年线路完工而投入使用。高 119m 的桥塔辐射出 66 根拉索悬挂着主
梁的美感势必将成为城市的新标志。正因此,有人评价他在自然中找其结构艺术
的灵感,改变了现代高科技建筑的冰冷性。

图 4-37 Campo Volantin 桥脊背式主梁结构 图 4-38 Chords 桥的结构造型

69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图 4-39 蝴蝶桥(Butterfly Bridge), 1997 图 4-40 大沽桥, 2006


在欧美国家的结构仿生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结构轻巧、造型美观的桥梁。
1997 年建成的蝴蝶拱桥(Butterfly Bridge)
,位于英国贝德福德乌斯河上的步行
桥,有着与相邻的幽雅的伯斯特桥相同的拱弧线,如图 4-39。32m 的主跨,两个
钢质的拱弧像蝴蝶翅膀一样倾斜着。空间展开式的结构,给观察者耳目一新的感
觉。同样,由著名美籍华裔工程师邓文中先生在天津设计的大沽桥,也体现了类
似的理念,但是大沽桥高低不同的拱肋呈现了非对称的形状,如图 4-40。

图 4-41 Nesenbach Valley 桥,1999 图 4-42 Hessenring 人行桥, 2002

图 4-43 荷兰阿姆斯特丹巨蟒桥, 2001 图 4-44 英国渴望桥, 2003


树形结构被广泛应用在了建筑、桥梁和车站等承重结构中,如图 4-41 和 4-42

70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中德国 Nesenbach Valley 桥的树形支撑墩、Hessenring 人行桥以树结构作为桥塔。


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处人行桥被称为巨蟒桥(Python Bridge),见图 4-43。整个桥梁
体系形如蟒蛇的躯干骨骼。也有人称它为恐龙桥。恐龙重力中心在腰部,身体重
量通过重心传递到粗壮的四肢上,整个身体的上部犹如一座拱桥。伦敦的渴望桥
是位于 Floral 街上高处的一座透明的人行桥,把皇家芭蕾学校的新建筑和对面的
皇家歌剧院联系起来,见图 4-44。此桥旋转的外形如同旋转的 DNA 结构,方形
的 23 个门架由铝梁支承,每个门架相邻者转动,再安装玻璃条而成。
对自然的学习使人类建造出了桥梁,而结构体系的进化将依然继续下去。桥
梁结构体系选择是概念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体系选择直接影响着安全性和经
济性。可以说,概念设计中不合理结构体系的选择,对细部设计和优化增加了极
大的难度。因此,桥梁的传力模式和结构体系的探寻应当在自然中充分寻找答案。

4.3.3. 意象仿生与美观设计

美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主题,从苏格拉底、柏拉图时代就已经开始了美
学的争论。桥梁作为一种人造结构,其本质应该是一种人类与自然的交互。人类
精神层面的要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决定了令人愉悦的桥梁的诞生。相比技术的
进步而言,公众所体验到的是更直观的结构造型所产生的美感。尤其是在城市地
区和风景区内,对桥梁的造型和美学的考虑尤为重要[162]。
自从土木工程这个职业诞生以来,经济性和实用性就成为了工程设计老生常
谈的字眼。最少的材料用量和资金花费是必要的,但不是全部的。可以看到,正
是由于对经济性的过分追求,导致了太多丑陋的桥梁被建造出来[36]。尽管工程师
和建筑师同样具有铸造人类生活环境的职责,但是工程行业却一定程度上被自己
对科学与技术的崇拜而失去了更多人情味。在公众眼里,桥梁的美观是被建筑师
掌控的。就连工程师自己也已经忘却了工程艺术创造的真正魅力,并错误地认为
美观的确是建筑师的责任[40][41]。幸运的是,桥梁的工程艺术被历史上为数不多
的结构艺术家保留了下来。他们不被普遍规则所束缚,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艺术
观。自特尔福德以来的所有结构艺术家都论证了这一理论,即简化分析解放了想
象力[5],比如著名的设计师马尔亚特和弗莱西奈。在合理的空间内,想象力至关
重要。有艺术天赋的人无需参照任何规则和合理步骤,可以知觉的产生美的杰作。
艺术虽崇高但不深奥,它的价值就在于让人类去感知生命的美好而不是哀怨生活
的琐碎。不管怎样,艺术开启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扇窗。艺术作品所传达的理念
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含义。设计者掌控的世界和思维的交织赋予结构新的生命。
成功的艺术家知道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达美感和意向并为大众所接受。
1900 年到 1940 年期间,罗伯特•马亚尔在结构设计方面进行了一场革命。他第一
次把很多 20 世纪的结构艺术作品置于公众面前,但这些完全出于一位工程师的

71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想象力,如图 4-45。在他的众多设计中,马亚尔不断地从荷载试验中学习,又利
用这些结果不断完善他的数学计算[5][7]。他不断学习导致新形式的产生,不断完
善导致更简单的公式的产生。通过马亚尔的工作,20 世纪现代艺术运动形成了
工程是艺术的观点,并影响了一批后来的工程师。比如著名的桥梁设计师 Menn
以及他的作品 Ganter 桥与 Sunniberg 桥,如图 4-46。即便是暂时不能实施的设计,
极 具 创 造 力 的 想 法 也 会 影 响 之 后 的 工 程 师 。 林 同 炎 (T.Y.Lin) 教 授 设 计 的
Ruck-A-Chucky Bridge 没有建成,但是悬吊虚线的概念也代表了现代桥梁工程的
理性和工程师的创造力,最终对于跨越自然障碍给出了经济且美观的答案。在现
代工程领域里,伟大的结构艺术家毕竟是少数。复制一座布鲁克林大桥很容易,
但再次复制它的成功却很难。这些大胆的作品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们改变了
本领域的观念,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各方的认可, 影响了整个领域甚至社会。

图 4-45 瑞士 Salginatobel 桥, 1930 图 4-46 瑞士 Sunniberg 桥, 1998


桥梁首先是一种被感觉的对象,这一信念已越来越不可动摇。美学不是一种
客观物质的特质,它的根本在于源自心灵的审美趣味。强调人类在审美活动中的
作用并非无视客体的存在,相反是更深入、更全面的反映客体的本质。在审美概
念中,客体本身与主体反映的审美客体本质上是不同的[49]。具体来说,桥梁作为
客观存在本没有美学意义,而是成为被主体感知和规定的客体才有意义,而且只
能在审美关系中存在。由于美从根本维系着主体的方面,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
美学本身成为了动态而相对的概念。引用人机工程学理论看待桥梁设计与人类的
关系表明,工程结构既要获得最高的系统效率,又要保证人的健康舒适[68]。桥梁
设计也应当体现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上(People-based design)。同样,感性工学
(kansei kougaku 或 sense engineering)的提出也意味着将人们所具有的感性加以量
化呈现,通过量化手段来科学地比较设计方案与人类感性之间的关系。
意象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是指经由人的感官在内心创造、产生一个对外界
事物的经验,并将抽象的感知经验通过文字而图像化、具体化的心理过程。在审
美和艺术创作中,人们通过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意象,从而上升到意象形态,完
成形象创造[49]。因此,桥梁意象仿生,实质上不但是形态仿生和结构仿生的综合,

7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也是对桥梁仿生理念最终极的意义——人类完美精神世界的体现和再造。人类日
益发展的实践活动正创造着日益丰富、全面的人类本质力量和心理结构,而这些
的丰富和全面也就意味着人类与对象世界表现关系的丰富与全面,从而也就导致
了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的日趋多样。如果联系当代西方哲学、美学中的人本主义
思想以及多元化美学思潮,就不难理解当代桥梁美学发展的趋势。它预示着桥梁
适应社会环境、满足人类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必然趋势。同样,桥梁美学和结构艺
术的获得,应该源自合理的结构造型和受力体系。美国桥梁景观学家 Frederick
Gottemoeller 创立了桥梁景观(Bridgescape)的概念[47],并将桥梁景观设计分解成
线形设计、造型设计、平面布局设计、色彩设计、肌理设计、装饰设计等六大部
分。前三项可以体现在形态和结构的仿生中,而后三项的模仿和学习对桥梁美学
价值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 4-47 孔雀开屏的天然配色 图 4-48 银色植物与黑色背景的天然反差

图 4-49 变色蝴蝶与自然的配色 图 4-50 夕阳时分的绚丽色彩


色彩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现象,更使一把拥有情感维度和文化维度的标尺,用
来促进或是阻止人们之间的交流。色彩可以传达信息、吸引并保持观众的注意力
并帮助人们记忆。自然界中的配色几乎可以成为一门专门的研究领域。无论动物、
植物、微生物还是自然现象,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珍贵的色彩蓝本,如图 4-47
到 4-50。色彩在提升桥梁景观功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为观察者留下深刻的

73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印象。很多欧美特大型桥梁因其涂装上的特色而令人过目不忘。金门大桥醒目的
红色就是最典型的案例,红色的涂装体现了热情和力量,不免让人联想到美国精
神和西部拓荒。设想下如果将金门大桥涂成绿色,如图 4-51,即便体现了一种自
然的情怀,似乎也达不到红色的效果。因此,大桥的色彩涂装不仅要与景观协调,
还要适当考虑地域文化。

图 4-51 金门大桥的绿色涂装构想 图 4-52 西堠门大桥的金黄色涂装

图 4-53 大胜关大桥蓝色涂装 图 4-54 重庆菜园坝大桥的红色涂装


在近期中国桥梁的建设中,越来越多的桥梁通过色彩涂装被赋予了新的艺术
价值。我国建设的浙江西堠门大桥的设计中采用了鲜艳的佛光黄,即突出了桥梁
的标志性,又考虑了普陀山佛教文化,很好地突出了桥梁作为一种景观的中心作
用,见图 4-52。京沪高速铁路的南京大胜关桥的蓝色涂装给人以和平和正义的凝
重感,通过色彩涂装与蓝天白云进行了互动,使主桥结构更具活力,见图 4-53。
菜园坝大桥主拱圈的红色防腐涂装异常醒目,如图 4-54。四层涂料不仅能防腐防
晒,而且至少能保持 15 年不褪色。此外,北极狐、驯鹿以及一些鸟类和兔类,
它们都会在冬季来临时改变自己的体毛颜色,与周围的环境相溶合。这也为桥梁
设计中表面涂装给予了启迪,一些变色涂装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大桥成为一种变色
结构。不过色彩的使用需要了解限制因素,必须保证行车、通航等交通要求。
装饰和肌理设计可以带来一种触觉体验或一种视觉联想。桥梁的表面是结构
与观察者的交互界面。通过多种材质进行装饰,让桥梁的“皮肤”具有特性,可
以使观察者带来愉悦之感。通过对自然界中装饰高手的学习,合理地对桥梁结构

7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表面进行上漆、绘制、抛光、压条从而增加肌理纹路。从图 4-55 中可以看出,


对局部肌理的处理增加了桥梁结构的动感,主塔的光泽感和桥墩的活力。这些细
节的处理上不仅是对桥梁设计后的包装,而是在概念设计阶段桥梁景观营造的一
部分。结构设计与景观设计脱节的做法是一种误区。

图 4-55 一些桥梁细部肌理处理的案例(主梁底部、桥塔、桥墩)
一座安全的桥梁不一定是美观的,同样一座美观的桥梁也不一定安全。纵观
历史,找到这个平衡点的伟大的建造者就成就了载入史册的工程结构。因此,最
好的桥梁设计理应是结构艺术品。没有一个观察者不愿意在环境中看到一座美观
的桥梁。意象仿生其实是人类对自然的崇尚,正是因为这种崇尚才使桥梁设计需
要增加更多的人文性和观赏性。

4.4. 桥梁微观仿生概念设计初探

如果自然界中繁多形态和结构可以给概念设计以启迪,那么动植物其内部功
能和机理也是结构设计优化的源泉。在各种荷载的作用下,对于桥梁设计而言,
安全性和耐久性是结构的首要因素。对生物分子和细胞层面的研究,包括生物材
料性能、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几大系统的研究,生物体能量转换、
内部神经反应机理、信息传递处理和行为调控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等可
以尝试对桥梁体系和构件进行细部优化。接下来,从材料、功能和神经系统三个
微观仿生方面探讨生物概念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4.4.1. 材料仿生与新功能桥梁

材料科学的进步无疑是桥梁结构进化和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197]。工
业革命以前,受当时科技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东西方的桥梁规模和跨度均很小,
材料也主要集中于石材和木材。工业革命以后,先出现铸铁,随后出现锻铁。英
国的泰尔福德(Telford)和法国的埃菲尔(Eiffel)将铸铁和锻铁拱桥结构发展到前所

75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未有的规模。James Eads 的圣劳伦斯大桥第一次全部使用钢材。熟铁丝的产生使


悬索桥进入了全新的时代。罗布林(Roebling)是当之无愧的缔造者。在工程师掌
握了如何制造水硬水泥之后,二十世纪成为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的时
代。马尔亚特(Maillart)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技术上和视觉上都令人耳目一新。弗
莱西奈(Freyssinet)预应力结构的成功也使他成为 20 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钢筋混
凝土工程师。可以看出,伟大的工程师都有擅长的材料。在深刻理解了新材料后,
伟大的工程师从传统结构形式中解放出来,将新材料运用在旧形式。铸铁拱桥套
用木拱桥,钢桁架套用木桁架,钢筋混凝土拱套用石拱。按照不同材料的运用,
桥梁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图 4-56。这里的人工形式其实只是自然形式的叠
加和改进,比如斜拉拱体系,连续刚构等。也许,材料在桥梁设计的第四个阶段
可能是用自然材料建造人工形式。设计师应当放眼整个材料领域的新发现,为问
题寻找答案。未来桥梁结构的飞跃少不了多学科的融合以及不同专家的协助。

图 4-56 材料运用观点下的桥梁历史进程
自然界是天然的材料库,而且善于将不同的材料结合在一起。当今仿生材料
科学的发展,为桥梁工程领域开创了新的天地。生物材料具有多种优良特征如强
度、刚度、粘弹性、延性、回弹性、自愈合、自我复制、疏水功能等等。近年来
仿生材料制造和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52]:化学与合成;胶原质
(Collagen)、矿化作用(mineralisation)、骨骼、角蛋白(keratins)、丝绸纤维、弹性
蛋白纤维以及皮肤等等。主要的研究热点包括:生物材料的物理和化学分析、模
仿生物体进行的材料制备与开发、在生物的结构力学分析指导下对现有结构设计
的优化、分析生物材料及结构在进化过程中设计标准等等。通过仿生材料的研究,
天然生物材料的结构特征逐渐得到工程界的认知。仿生新材料不仅意味着对混凝
土和钢材等大型材料的改良,还可以在一些设计中逐渐取代传统材料。比如,生
物组合材料(Bio-composite)是一种新颖和环保的绿色技术,如图 4-57。材料多数
出于自然,比如每年成熟的庄稼废料以及回收的植物纤维。这种材料既不消耗石
油也不耗费木材原料,是一种比合成组合材料(synthetic composite)便宜的材料。

76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很多学者已经对这类天然加劲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107]。贝壳珍珠层属于
天然的有机/无机层状多级结构复合材料,其中 95%(体积分数)是片状文石、蛋
白质、多糖有机体等有机基质仅为 5%左右,但这些有机基质在文石晶体核化、
定向、生长和空间形态等方面的调控作用使其在纳米水平上表现出非凡的有序性
和强度[196]。蜘蛛丝的强度远高于蚕丝.涤纶等一般的纺织材料,刚性和强度低
于钢材,但其断裂能位于各纤维之首。与人造纤维相比,它不需要高温和腐蚀性
溶剂,蜘蛛产生纤维的过程中纤维本身对人类和环境都是友好的;蜘蛛丝还具有
高弹性、高柔韧性和较高的干湿模量,是人们已知的世界上性能最优的纤维[194]。
竹子的整体结构是一个由基部向上逐渐递减的圆锥形空心结构,每隔几厘米至几
十厘米有一个竹节,由节的横隔壁组成一个纵横关联的整体,这对中空细长的竹
竿的刚度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竹杆是典型的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增强体
一维管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外层致密,体内逐步散开,而其内层变成另一种细
密结构[195]。这种自然界的启迪正在引导着科学家们寻找化学组成简单、工艺简
化并节省能量,又减少环境污染的新型建材。

图 4-57 各种生物组合材料样本 图 4-58 Glubam®的叠层式竹结构桥梁,湖南耒阳


当桥梁的结构形式和造型被选定,材料的选取就是决定结构设计有效性的重
要环节对于现代桥梁的可持续性而言,设计者应当认识到如何把建筑材料发挥它
们最大的特质。自然界中的结构的优越性与自身材料特性密不可分。在设计新型
仿生桥梁时,如果单纯地从传统材料的角度去分析和应用,很难达到自然界的“轻
质高强”。所以,在仿生桥梁设计初探中,复合材料和组合材料应当作为设计的
首选。这类材料主要突出了各组成材料的优势,同时克服了各自的不足。复合材
料基本上由增强体与基体组成:增强体承担结构中的各种荷载、基体则是起到粘
结增强体以赋形并传递应力和增韧的作用。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
芳纶纤维、硼等;集体材料主要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热固
性树脂[199][200]。在对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学习中,更多合理可行的组合截面和组合
结构将相继出现。更多天然材料的加入,也能将结构的受力模式和性能特点进行

77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全新的改进。如肖岩教授所带领的湖南大学团队正在开发一种叫做 Glubam®的叠
层式竹结构,研发和制造房屋和桥梁[162],见图 4-58。经过试验证明,该竹结构
具有良好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在 FRP 的协助下,可以进一步提高刚度和承载力。
此类结构曾用于 2008 年汶川大地震临时避难所的修建工作中。

图 4-59 安装充气套筒并内填混凝土 图 4-60 无钢筋组合桥梁


混凝土易受道路盐及其他化学除冰剂的侵蚀。如果这些物质与水结合进入裂
缝,再加上温度引起的热胀冷缩和钢筋腐蚀将会导致混凝土剥落,对结构耐久性
收到影响。现浇混凝土模板需要大量支架且不能在寒冷和潮湿的天气下浇注和养
护。虽然采用预制混凝土可省去安装工艺和坏天气导致的延误,巨大预制件的运
输与安装仍旧耗费人力物力。此外,重型设备和大量工人的参与将影响环境,延
长工期并增加更多开销。美国 Maine 大学高级组合结构中心 2009 年将他们研制
的由充气套筒和内填混凝土组成的复合结构来取代传统模板,如图 4-59。之后,
在复合拱肋上在搭桥面体系并完成铺装,从而提供了一种低维护的无钢筋桥梁系
统,如图 4-60。这种桥梁的造价已经低于了传统混凝土拱桥的,Maine 大学研究
人员将继续对这种复合结构进行研发,从而进一步降低其成本并将其商业化。
皮肤可以算是自然界多功能材料最为典型的案例,见图 4-61。图的左侧主要
反应了哺乳动物皮肤的属性,而右侧主要是昆虫表皮的特性,因为它还同时具有
支撑性和保护性的角色,力学结构上也较哺乳动物更加复杂[155]。从功能角度而
言,成年昆虫最大的成就体现在其飞行功能上。于是,飞行功能对表皮的材料和
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皮其实就是一层曲折或波浪型的平板却具有多功能性:
一方面需要支撑昆虫形状、提供运动方式和防水功能,另一方面还包括一系列局
部力学特性,比如高延性、粘性和抵抗力。此外,表皮还能提供临时的食物储存,
并作为疾病和细菌传播的重要防线[150]。所以,表皮的力学性能因其外形而增强,
也反映了工程设计中形式选取与材料运用的高度统一。通过生物化学的参与将有
助于了解昆虫控制的原理,从而帮助人类去形成建造的理念和从结构角度出发的
多功能属性。对仿生材料开发的成功将直接导致结构优化的结果。

78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图 4-61 多功能材料的代表——皮肤(skin)
狂风、地震、海啸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危及着桥梁的生命。桥梁在迈向更大跨
越能力的道路上受到了地震和风等自然力的阻击。人类不应只着眼于改造自然,
而是要学会如何去适应自然。因此,向自然中的生物学习如何在动力荷载作用下
的生存方式,将有助于工程人员改进现有结构系统,从而使结构更加适应复杂的
自然环境。风力对植物也存在着致命的威胁,如果植物不能及时地将能量释放出
去,当遭遇与植物共振频率相似的风力频率分量时,植物也将发生破坏性的振荡。
自然界中大致有四种减震方式[142]:(1)通过与植物组群中其他成员的摩擦的减震,
比如密集的竹林;(2)结构减震:利用侧向或端部与主茎部不同频率的器官减震;
(3)空气动力减震;(4)材料减震:利用在植物茎或枝内所包含的粘弹性的材料减
震。Spatz[142]等人研究六种植物的震动和减震特性发现,除去一种植物,其他五
种都可以有效地进行减震,即使没有侧向器官、树叶或花。这个实验证明了在柔
性薄壁组织中内填刚性厚壁组织是植物茎中减震的结构基础。在此实验基础上,
模拟了一种由聚氨酯(polyurethane) 泡沫材料内填麻类植物纤维(hemp fabrics)的
混合材料。经证明,这种仿生材料表现出了与自然材料相符合的塑性变形和粘弹
性变位,尤其是材料还在高强荷载下具备极好的减震性能。
此外,仿生概念还可以用于桥梁工程中其他材料的选取上。国内外的实践都
表明,影响桥粱耐久性的第一位的因素是桥粱构件中钢筋或钢材的锈蚀。钢筋的
锈蚀主要源于混凝土保护层碳化或氯化物侵蚀,这两种腐蚀现象又都是以水为载
体进行的。不仅如此,对于混凝土的冻融循环、碱—集料反应等破坏现象,水也
是最主要诱因之一。如吉林大学仿生实验室对十一种蝴蝶翅膀功能的研究中[161],
发现其翅膀由鳞片的微观结构所导致的高疏水性,使其可具有抗水性和自清洁功
能。这些研究将很可能改变桥面系的功能和桥面铺装的防水性能。此外,对仿生

79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材料的研发还可以尝试改进桥梁涂装层材料的功能,比如一些新型蓄光型自发光
材料已经用于了公路标示中。这类材料可以在白天吸收储存各种可见光,在暗处
持续发光 12 小时以上,稳定性、耐候性优良。对于可持续设计而言,桥梁照明
工程耗费了大量的能源。工程师可以尝试使用这类新型材料在桥梁涂装上,再结
合各色染料,使之具备白天充满丰富的色彩感同时夜间可自发光照明的特性,彻
底改变传统照明能源消耗的不足。此外,为避免施工人员进出不利的因素,可以
从透明鱼的概念中获得启迪,在一些关键部位引入新型透明材料,增强桥梁的可
透视性,从而有利于桥梁检测和维修等等。
通过上面讨论,更加明确了材料在桥梁结构改进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新功能
的影响。无论是传统材料的改进还是仿生材料的开发,这些新式材料的成功都无
法脱离新式设计理论方法的建立和建造技术的提高。

4.4.2. 功能机理仿生与新体系桥梁

图 4-62 浮在水面上的昆虫 图 4-63 西印度码头步行桥, 1996


功能和机理仿生主要研究自然界中生物体的功能原理,并用这些原理去改进
现有的或建造新的桥梁系统,以促进结构体系的更新换代或新自然环境的要求。
正如 Thomas Tredgold 在 1828 年为工程下了最早的定义“工程是一种引导自然资
源的伟大力量为人类所用的艺术”。在对自然功能与机理的学习中,新式的桥梁
也就不断地涌现出来。昆虫替人类实现了浮在水面上的梦想,见图 4-62,而浮桥
的产生也算是桥梁与船渡之间的过渡模式。浮桥已经不单单只是一种临时的跨越
方式,而在人行和公路等方面向永久性模式发展。西印度码头步行桥就是其中一
个案例[62],见图 4-63。尽管设计师并不同意桥梁造型如同水面滑行昆虫的说法,
但是桥梁的表现力足以与之不谋而合。其构造并不复杂,采用了浮筒构造,整个
结构在工厂预制,成品由承重车和牵引车晕倒码头进行装备。为了避免浮桥在外
力作用下上下摆动,设计者将浮筒底部安装了抗拔桩。虽然结构效率并不高,但
是桥面高度和预应力可以通过调整桶内部的压力加以控制。此外,浮筒约束在桩
上的缓冲作用以及浮筒嵌入端部共同构成的减振源解决了行人引起的共振问题。

80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图 4-64 英国帕丁顿河岸的卷轴桥从关闭到开启过程
在向自然学习的过程中,人类吸取了一些生物功能和灵感,从而设计出了各
种新式的结构。在对生物滚动的研究中,工程师们不仅创造了滚动机器人,还有
具有滚动模式的桥梁,如图 4-64。英国帕丁顿河岸的卷轴桥(Paddington Rolling
Bridge)是一个跨径为 12.9 米的步行桥,通过卷轴的开关模式解决了航道通行的
问题[157]。可以看到栏杆在开启时作为一种支撑桁架的模式,而桁架的每一个竖
向杆件到安装有液压油缸用于结构的关闭,而最终结构闭合后形成一个正八边形
的封闭物。封闭膜内的液体在人类肌肉系统,植物和蠕虫皮肤内都有着重要的作
用。蠕虫的皮肤实际上是一组圆柱体纤维以螺旋线形式卷在身体周围。通过收缩
体壁的肌肉并增加蠕虫的内部压力能够改变形状,皮肤纤维也可以使蠕虫由短变
长,由胖到瘦。这就是蠕虫器官的运动机理。自然界中有两种滚动模式,即“被
动式''和“主动式”。被动式要求外力参与从而导致运动,比如风力或重力。主动
式是机体消耗自身能量从而实现滚动,并能控制使它能在一个特定的方向移动
[70]
。卷轴桥仍属于被动式,为了向主动式桥梁前进,结构需要提供自身的能量。

图 4-65 伦敦塔桥的开启模式 图 4-66 日本大阪梦舞大桥的摆动开启


桥梁的跨越方式已经进入了多样化的时代。在未来桥梁体系的探寻中,不免
需要向自然学习其各种功能,从而实现主动式桥梁的梦想。可动桥梁(Movable
Bridge)其实代表着一种适应自然的方式,从开合式(Bascule)、摆动式(Swing)到可

81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折叠式(Folding)。这些桥梁以一种独特的机理改变了传统桥梁的跨越模式,并使
桥梁向主动型结构迈进了一步,如图 4-65 和 4-66。又如 2001 年建成的位于英国
纽卡斯尔的盖茨亥德千禧(Gateshead Millennium)桥。这座专为行人和骑自行车通
行的桥采用开闭模式,也是该桥的观赏性所在[157]。当船需要通过时,桥体由压
力扬吸机进行旋转和抬升,船只通过再予以闭合,如图 4-67。这座桥有个别称叫
“眨眼桥”,因为当桥面升起来时,桥与上面的弧形拉索仿佛一个巨大的眼睑。
这种灵活的控制模式,不仅适应了河道的通行,还让桥梁更具有生命性和观赏性。

图 4-67 盖茨亥德千禧桥关闭形态与开启形态

图 4-68 人体运动中的传力和减震模式 图 4-69 捕蝇草的双稳态关闭模式


对于可动体系的研究,生物界提供了足够的蓝本让工程人员学习。食草动物
的头部和颈部是一种简单的可动结构,而颈下的铰是使之具有可变机理的关键。
这样的可动结构在自然界无处不在,比如当你将手伸展出去的时候。几何体系上
更加复杂的例子可以在花和叶子等植物中找到,实际上它们的控制系统并没有那
么复杂。可变结构的理念并不是刚刚被认识到,如今的工程应用中需要把生物系
统和人工系统中可能分离的概念再度连接起来[156]。自然界中的弹簧机理有很多,
比如动物广泛地在运动中储能从而调节在游泳和奔跑中的运动模式。应变能以弹
性能的形式储存在肌腱和韧带中可以充分减缓总能量。比如当人类运动时肌腱和
韧带中储存一半的能量来提供下一步时所需的能量,如图 4-68。不过有一种比较
特殊的弹簧是捕蝇草(Venus fly trap)的关闭机理。通过对其关闭和打开时的观测
发现,并细胞液和细胞壁的刚度都没有太多变化,而是叶子反转了曲线从而实现

8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了关闭,如图 4-69。这一理念也正是自然中的双稳态的现象。
近年来,生物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时常激发研究人员的灵感,从设计移动机器
人到可控建筑。尽管概念十分吸引人,对生物运动模式的直接应用却十分困难。
所以,在设计中的简化模式,比如降低腿部的自由度对生物原型加以考虑。除了
生体模仿,致动器(actuator)的新概念也在机器人领域得到热议。比起水动的、气
动的和电动的发动机,越来越轻质和小巧的致动器将有助于可变结构减小尺寸和
复杂性。其中一个取代传统致动器的方式就是人造肌肉,而相应的智能材料就是
压电材料(piezoelectric material),即在外力作用下材料会生成电场将机械能转换
为电能;而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压电材料又会生成变形。从图 4-70 可以看出,昆
虫腿部的机理比起哺乳动物而言具有更小的推力,从而可以增加能量致动器的效
率。对于未来主动型桥梁而言,这样的理念同样适用。如今,折叠可动模式的桥
梁已不算稀奇。德国的基尔霍恩(Keil-Horn Folding)桥可谓是机械装置的庆典,
三段式的桥面板如同一张折叠床,再经由穿过两个铰接构架的缆索支承体系进行
拉升,如图 4-71。这座桥证明了当今一流的桥梁设计师所采用的试验性的方法。

图 4-70 昆虫腿部的运动机构 图 4-71 基尔霍恩桥的开启形态


管状结构(tubular structure)同样也受到了自然界的激发,比如海胆和海星移动
时运用了特殊的管状结构。这些被称为管足(ambulacral tube feet)是由排列有序的
连续胶原组织纤维薄片构成的弹性壁组成。海胆通过控制这些管足的收缩来行
走,而管足由一个球和一个茎构成,如图 4-72 左(1 为球、2 为茎)。管茎的延伸
是通过管球压缩所导致的液体增加。胶原组织纤维和纵向轴之间的夹角控制着管
足的收缩和舒张[118]。基于这种可变理念已经研发了压电式的螺旋纤维的激活肌
肉和支架,如图 4-72 右。管状桥梁从 1850 年的 Britannia Bridge 就已经得以运用,
而现今越来越多的人行天桥运用了透明式的管状结构,见图 4-73。而在未来桥梁
体系的探索中,可以借鉴自然界中“纤维角原理”,对于跨越特殊障碍物或开启
桥梁设计时,采用具有收缩功能管状桥梁。

83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图 4-72 管足的工作机理与压电式螺旋纤维支架 图 4-73 透明管状人行桥


传统膝盖假肢的主要问题就在于使用了高强分子量聚乙烯,其碎片导致了骨
质溶解(osteolysis)。骨质溶解将会使节点松弛并大大减少人造关节的使用寿命。
很多专家集中于寻找新的材料来解决人造关节寿命短的问题,但是结果并不尽人
意。Su[144]等人基于对动物关节的研究,开发了一种仿生润滑系统用于人造关节
的改进中。这个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润滑剂,人造关节和关节外囊,见图
4-74。最重要的创新就是外囊不但将润滑剂密封起来,而且防止了碎片漏到身体
内。人类的髋关节是人体跳跃和行走中极其重要的承载和减震结构之一。同样对
于桥梁而言,节点设计也是重要的环节,见图 4-75。节点的疲劳破坏已经导致了
不少桥梁事故。传统的桥梁节点采用的锚栓连接或焊接都存在诸如工艺要求、拼
装难度、施工质量等各自的问题。对于未来桥梁结构的节点,可以借鉴自然界中
的生物节点机理或者仿生机器人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从而获得更好的性能。

图 4-74 人造仿生踝关节和髋关节 图 4-75 传统桥梁的锚栓节点


植物和动物的细胞内能充满了液体或气体。这些液体或气体对细胞壁产生一
定的压力。生物学家把这种压力称之为液体静力压和气体静力压,统称为细胞的
胀压。比如德国费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一些楔叶类和稻目类植物变刚度特性进
行了研究,如图 4-76。其中,左侧 B 和 C 图是巴西 Giant horsetail 茎节间横截面,
可以看到其带有楔形内褶层的外围加固组织(暗色)以及较厚的软组织细胞的增
压内层。D 和 E 中的木贼草(Dutch Rush)茎节间横截面显示出其三层的夹心式结

8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构,即内外圈加固组织由楔形支架连接而成发现这两种植物通过细胞的肿胀改变
体系的刚度以适应外部的变化。将这样的生物性质用于大跨度桥梁桥塔以及桥墩
等高耸结构体系中去,对于桥梁抗风抗震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图 4-76 两种植物的变刚度特性 图 4-77 马兜铃属修复功能


生命结构能够修复组织和损伤也被视为是在自然界中存活下来的基本能力。
德国费雷堡大学的 Speck 等人[143]对大量的马兜铃属(Aristolochia)植物进行研究
发现它们可以快速修复自己的茎部组织。幼小的马兜铃茎部周围都有一圈环状的
封闭组织纤维(sclerenchyma fibres)来负责提供一定的弯曲刚度,如图 4-77B 所示。
经过二次生长,在环状组织纤维内的韧皮部(phloem)特别是木质部(xylem)尺寸显
著增加。这将导致软薄壁组织环内产生径向应力和应变,并在环状纤维部位产生
内切向应力和应变。最后,环状厚壁组织分裂成许多节段如图 4-77C 中。而马兜
铃属植物可以通过外部组织迅速加劲和修复茎部,从而保证植物功能的完整性。
在研究中发现,初始阶段的修复并没有发生细胞分裂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是
通过物理化学反应过程改变了细胞壁组织修复细胞的力学性能。这个发现使得工
程人员可以将同样的机理用于结构自修复的实践中,因为物理化学反应可以转换
为仿生材料和结构之间的互动中,并且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比如瑞士公司
Prospective Concept Ag 在研发 Tensairity®时希望可以利用上述所提的自修复功能
解决气压结构的由于小孔所导致的漏气问题。Tensairity®是一种轻质建筑的新理
念,利用圆柱膜结构内充适度压强的空气并附加一个受压杆件和受拉索的优化结
构模式,如图 4-78 所示。这种体系主要的承重结构是受压杆和拉索。充气梁在
这个体系中主要承担的角色就是避免受压杆件的失稳,由于适度的空气压力控制
在 50 mbar 到 500 mbar 之间,因此可以调节内部空气压力来适应外部的环境变
化。Prospective Concept Ag 已经尝试利用此理念修建了 8m 主跨最大承重为 3.5
吨的桥,见图 4-79。苏黎世理工学院 IBK 结构工程系 Prof. Dr. P. Marti 也成功地
利用 Tensairity 的理念完成了一座人行桥的实验和设计。为了进一步推广这类桥
的应用范围,研究人员希望可以通过学习植物中的自修复功能来增加充气膜的耐
久性,并且希望这类仿生材料和机理可以运用到服装甚至医药科技领域中去。

85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图 4-78 Tensairity®的结构理念 图 4-79 Prospective Concept Ag 的膜结构桥梁


对新理念的研究成果就会为设计领域带来根本性转变,成功或灾难。在曼哈
顿大桥设计中,莫伊塞夫(L. Moisseiff)应用了挠度理论,为美国悬索桥大建设时
期做了重要的铺垫,也使悬索桥设计走上了歧途。最终,塔科马老桥的在低风速
下的倒塌就是结构设计迈向轻质极限的教训。桥梁在迈向更大跨越能力和新颖形
式的道路上受到了严重打击,紧接着就对现有大桥的加固和改造。为了解决这个
问题,欧洲技术人员提出流线型翼型断面正是借鉴了机翼的抗风稳定原理,而这
也正是源于对飞禽的翅膀和鱼鳍的模仿。机翼的颤振问题也正是源于对蜻蜓翅膀
上的翅痣的研究。翅痣的横向截面是一个空腔,里面可能充满液体,从而消除了
飞行中的颤振。根据风洞试验,从塞汶桥开始,加劲梁采用流线形扁平钢箱梁,
并采用钢正交异性板做桥面。这种变革是根本的,因为相对于美国的桁架式加劲
梁及混凝土桥面板来讲,这种箱梁既经济又合理。可以说,英国人学习并吸收了
美国长大悬索桥的建造技术,同时更加追求合理和经济性,掌握当代科技知识并
灵活运用方面,在大跨度悬索桥设计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工程结构的极限如同生命结构的极限一样,都有一个暂时有限的范围。人体
的核心温度达到 42°时就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甚至死亡;成年人在 4°的海水中
最多能坚持 30 分钟而在 150°的环境里只能坚持 10 分钟;在无设备的情况下,
大多数人在 18 米深的水下不到两分钟就会失去直觉而最优秀的潜水员可不借助
器械潜入水下 86 米深处[227]。以上这些告诉我们,每种物质都有他们的临界状态
和极限能力。如果想超越这种极限,只能通过改变自身特性或改变环境特性而完
成。而地球上自然界的规律已经为人类设立了一些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增加
物质的某种属性还是要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自身性能得意实现。桥梁结
构亦是如此。对于自然界中功能和机理的学习是未来桥梁探索中的必经之路。

4.4.3. 系统仿生与类生命桥梁

系统仿生是研究模拟特殊生命体内的各种系统同时借助计算机和其他学科
的辅助,进行自组装、复制、调控等新型智能桥梁结构的开发。生命系统和非生
命系统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主动自保护、自复制和自适应功能。自适应的桥梁结构

86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也在不断丰富着桥梁体系的家族。德国 Dduisburg 的 Innenhafen 人行桥如图 4-80,


结构体系是基于传统的悬索桥模式,但是两侧的柔性塔柱都具有一个活动的铰支
座。当船舶需要通行时,通过后背索的拉拽,塔柱向后倾斜同时将桥面板抬升
8m,见图 4-81。为了控制桥面板抬升后的线形,每一个桥面单元也同样被铰接。

图 4-80 Innenhafen 人行桥的正常形态 图 4-81 Innenhafen 人行桥的开启形态

图 4-82 斜拉桥主动控制理念改善列车走行性
以人和高等动物为例,内部调节功能是由许多器官和系统组成的。人体有两
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系统的作用就是调节各个器官和各个系
统的活动使之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以形成一个整体。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更加迅
速和准确,而体液调节往往又是在神经系统的影响下活动的。神经系统一方面通
过感觉器官接受体内外的刺激,做出反应,调节或控制身体;另一方面又通过调
节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影响机体各部分的活动。[61]自适应和自调节是类生命桥梁
的第一步。桥梁在每天的服役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荷载的组合,比如温度和汽
车荷载。现代桥梁也逐渐具备了神经和控制等系统对结构进行内外环境的调节。
如德国工程师已经利用了斜拉索主动控制功能初步解决了火车通过铁路桥梁时
产生不均匀挠度问题从而提高了列车的走行性,如图 4-82。所以,智能桥梁体系
需要一个接收器(receptor)、一个辨别输入信号和集成输出晴好的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or)和一个效应器(effector)。当今桥梁智能监控系统的发展已经让
许多桥梁具备了处理系统,并拥有了一定的自处理能力、记忆力、处理信息的能
力。不可否认的是最成功的系统应该具备的特点是预知性(prescience),就是知道

87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基于宏观仿生的桥梁概念设计

下一步将发生什么。这也是之前所提到的监控和防灾中的仿生理念。未来桥梁也
许能够自行处理突发事件或特殊荷载,甚至自组装和自修复。这应该也是未来智
能桥梁结构的发展方向,而实现它单靠桥梁工程师自己已经远远不够。
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工程、自动化等领域的发展使桥梁设计理念得以
实现和完善。随着计算机的问世和桥梁分析软件的研发,有限单元法成了开启复
杂结构分析的钥匙。大型智能施工设备的发明将更加大胆的设计变为现实。以这
些新发现作为基石,新概念的产生不但使桥梁设计得更长、更高、更宽而且更耐
久、更主动、更美观。除此之外,新自然和社会环境已经对桥梁等人工结构提出
了更多的新需求。比如,在日本已经出现了一种音乐桥,汽车通过时桥梁会依照
行驶速度发出不同的声响。不过归根结底,桥梁最重要的任务依然是服务于交通,
其他的辅助功能只是人类的另一种生活需求。系统仿生本质上依然是以生命周期
的观点去看待桥梁的设计、建造与维护。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桥梁的发展表明,如
果在桥梁的设计和建造时期没有很好的考虑桥梁生命周期内的安全和耐久性,将
会在桥梁的运营和维护中付出惨重的经济代价。全寿命概念要求对桥梁设计时应
使结构具有六大特性,即可检性、可修性、可换性、可强性、可控性及可持续性
[191]
。应当树立成长型桥梁的理念,也就是在桥梁在不同的阶段应当采用有针对
性的方案,就如同对待不同时期的个人发展阶段一样。

4.5. 小结

从本章的总结可以看到,在宏观仿生方面,自然教给工程师的是对肉眼可见
的桥梁外部形态和结构的塑造。微观仿生方面,内部世界、分子层面的系统与机
理所提供给桥梁结构新的跨越方式。最终,宏观与微观仿生的结合将会使桥梁结
构更具适应性、可持续性,甚至生命性。
仿生理念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思维被引入桥梁工程是对当今桥梁设计环境的
再思考。桥梁设计中仿生理念的提出和运用其实是现代工程学中理性和感性的调
和物。理性方面即对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和任务的熟知,而感性方面则是对艺术和
人类完美精神世界的追求。“保护过去,创造未来” 将是工程师不变的职责。对
于设计环境的阅读能力,材料的选择和基本力学原理的熟识依然是设计者应该具
备的基本技能。其次,很多工程学生不了解结构发展的历史和结构艺术的真谛。
内外文化和古今思想的学习不但是桥梁创造的基础,也是工程师走向全球化的重
要一步。不但要知道我们从哪来,还要知道他们从哪来,这样才能知道我们要到
哪去。不了解工程历史与结构体系发展中的沿袭性,就很难把握未来新型体系的
走向与发展。固守阵地将停滞不前,所以结合不同学科的经验和成果来提升桥梁
设计也是未来结构设计的大趋势。

88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第五章 桥梁仿生设计的工程实践

通过对仿生理念在桥梁设计领域的探讨,不难意识到仿生学在未来桥梁设计
中的应用前景。本章将基于作者研究生期间所参与的一些项目,对仿生理念在桥
梁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和设计改进三方面进行探讨:

5.1. 人行桥仿生概念设计案例

5.1.1. 设计背景与仿生构思

图 5-1 位于多伦多的一座人行桥 图 5-2 英国伦敦千禧桥

图 5-3 Rosenstein 公园人行桥 图 5-4 巴黎 Oudry-Mesly 人行桥


人行天桥是桥梁设计最具创意的领域,许多建筑师也对小跨度的人行桥设计
情有独钟,如图 5-1 至 5-4。自“概念设计”一词被提出以来,工程人员已经对
概念设计进行了二十多年的研究。概念设计定义就是[30]:“在确定任务之后,通
过抽象化,拟定功能结构,寻求适当的作用原理及其组合等,确定出基本求解途
径,得出求解方案,这一部分设计工作叫做概念设计”。概念设计中所产生的结
构形式,可不是仅靠结构设计理论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在桥梁概念设计中,设
计者应当一定程度上抛开自身观念与知识的束缚,对设计本身进行大胆的想象。
在现代建筑的领域里,实用主义者们鼓吹着功利的建筑观,致使建筑物的设计如
同流水线。当然,并不是要批判标准化设计和制造的缺陷,而是从文脉主义的角

89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度去考虑,许多传统的桥梁设计缺少了灵魂。反之,仿生设计优化下的桥梁构件
和体系都应当赋予现代工业化的属性。从工业设计和产品开发的角度去看桥梁设
计问题,理应将仿生优化后的结构形式与构件集成化、规模化、市场化。一旦成
功,较传统设计花费在仿生理念上的更多时间将足以换取更大的市场回报。
Telford 认为形式源于自然法则和社会需要,不是事先想出来的美学规则,主
要目的是要体现它的承载作用。从他著名的铸铁拱桥和眼杆悬索桥设计中可以清
晰地体现出来。如果以艺术性作为单一目标,任由设计师天马行空的话,任何可
能的造型都可以设计出来。人们可能会对这些造型赞不绝口,认为是人类智慧与
创造力的结晶。然而,工程师可并不这么认为。经济性历来是桥梁设计的先决条
件。浪费现有资源而不顾子孙后代的需求是极为可耻的行为。我们也经常发现,
最好的设计者是在极端困难的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经济对于桥梁设计来
应该是刺激物而不是障碍物。不过,光有工程是不够的。几乎所有成功的结构艺
术家都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体现了美感,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Calatrava 就是这
样的大师。基于对静力学和材料的娴熟把握,他将桥梁设计的自然之美感推向了
新的高度。Alamillo 桥无背索的设计突破了惯有的平衡,却使人产生敬畏之情。
随后,他的生物理念也同样反映在了一系列不对称的斜拉桥结构上。他严格地把
握了设计空间和结构细节,使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都有不同的美感。所以,仿
生理念的引入将协助工程师创造出更多合理的形式,如图 5-5。

图 5-5 结合筒距兰(Tipiana tipu)树叶与一种玻璃海绵纲 Euplectella 的螺旋桥概念


本节工程背景位于广州外环某处跨越既有公路的人行桥概念设计。该桥跨越
多条车道。若采用传统梁桥,跨径约为 53m,如图 5-6 所示。本桥将以仿生理念
为指导结合四维设计思路,一方面把握设计环境、传力路径和材料选择,另一方
面寻找合理且配套的施工方法,从而对此人行桥进行方案构思和概念设计。

90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图 5-6 桥位传统人行桥立面图

5.1.2. 仿生概念设计方案——蜂窝式薄壁管梁桥

对于仿生概念下的桥梁设计,仍依附于梁、拱、索三种基本的结构体系。源
于自然的设计理念不但帮工程师寻找功能问题的答案,同时也改变对美观和意义
的感知。设计者需要充分观察自然,并能够及时的用素描等方式记录下来。从认
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信息接收、储存和处理的心理过程需要感官知觉、记忆
力、思考和学习[160]。本节中所提出的管梁桥是一方面是源于对蜂窝宏观形式的
学习,另一方面则是出自对通透式桥梁的渴求。不难发现,国内大量人行桥采用
箱梁结构跨越既有线路。即便弧线形箱梁底部具有一定的美感,在固有跨度下梁
高的厚重却不可避免。六边形蜂窝一直被视做极其合理的空间分隔方式,体现了
自然中对材料最优性能最良理念的执行,如图 5-7。每个巢房的体积几乎都是
0.25cm2,壁厚也很薄仅为 0.1mm。作为高度几何效率的案例,封闭蜂窝细胞要
逐渐被应用于夹芯桥面板的填充物中,如图 5-8 所示。对蜂窝结构有一定认知后,
需要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桥梁设计中。

图 5-7 蜂窝的六边形构造 图 5-8 用于夹心桥面板的蜂窝结构


在空间设计中,立面与截面形式的选择中都结合了自然与生物的理念。著名
的瑞士工业设计师 Liugi Colani 以设计圆形的有机形式而著称,他曾说过“地球

91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是圆的,所有的天体也是圆的;它们还都以圆形和椭圆形的轨迹移动” [160]。自
然界无处不在的曲线形式对于工程设计而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许多传统桥梁
设计中,锐角或钝角的接触面不但会产生应力突变,还影响到结构外形的流畅性。
桥梁造型的美观是需要工程师以雕塑者的眼光去放置几何形式。除去功能特征,
设计师需要观察不同的自然设计元素作为形式美学的卖点从而增加市场度。因
此,本方案的概念也源于对自然中曲线形式的追求。在满足通行净空的前提下,
本桥的截面采用了椭圆型,如图 5-9。椭圆长轴为 8m,短轴为 4m,5m 宽的人
行道设置于管梁内部,通过桁架形式与蜂窝管梁相连。将薄壁管梁沿跨度下展开
就成为了一个蜂窝状的钢板,如图 5-8 至 5-10。

图 5-9 通透式蜂窝梁桥方案截面图 图 5-10 结构的卷管理念

图 5-11 蜂窝梁桥薄壁结构展开图

图 5-12 管梁桥理念 3D 效果图

9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图 5-13 蜂窝梁桥方案立面图
通过对蜂窝结构的学习,使此方案突破了传统梁式桥的形式,如图 5-13。本
方案中,桥梁两侧力求贯彻蜂窝结构的通透与高效,为行人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觉
体验。而在管梁顶部和底部的区段分别填充了部分蜂窝单元,用于顶棚的安装和
部分区段的结构增强。在桥梁方案竞标阶段,工程师都知道评委手上拿着一系列
的评分表格。为了在竞标中胜出,工程师们都试图在各个方面取得更高的分数。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谁都希望找到便宜又美观的方案。所以在竞标中,美学看似
普通的地位却起着决定性的意义。可以看到,仿生设计就是力求通过引入自然界
的一些形态、结构和意象,不但创造出不同的结构形式,而且建立清晰的理念和
易行的建造手段。结构可以通过整体工厂预制,现场吊装的手段建设完成。西班
牙建筑师 Calatrava 于 2009 年完成的人行桥设计形态与本桥有共同之处,如图
5-14 和 5-15。但据称 Calatrava 的设计理念源于鱼类骨骼的思考,还在翻绳中获
得了启迪。限于篇幅,本文在此不对本方案进行分析。在随后的结构分析中,将
利用拓扑等手段对新形式进一步优化,比如孔洞的大小和间距以及钢板的厚度等
等。此外,对于此类新结构除常规材料之外,也将尝试采用新型仿生材料或复合
材料。通过优化获得较为合理的结构参数后,将其作为工业化的产品投入市场。

图 5-14 Calatrava 设计的人行桥截面 图 5-15 Calatrava 设计的人行桥效果图

93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5.2. 桥梁初步设计中仿生理念的实践

本节所涉及的广州市番禺区南浦三桥的初步设计参与了方案投标竞赛,这也
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设计创新。竞争是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上的基本关系之一,桥梁
设计体系的进步和优化也是在竞争的前提下才有意义。方案竞标是当今设计领域
最为广泛的方式。方案竞争虽然最终只有一个中标者,但是可以产生一大批合理
且创新的设计[106]。竞赛推动了桥梁创新,而且花费只占到桥梁设计总预算中极
小的比例,却带来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桥梁方案。像德国和瑞士这样的欧洲国家已
经把现代桥梁设计提升到了艺术价值。所以,竞赛作为提升桥梁创新的一种最为
行之有效的手段已经在国内予以推广。但不可否认,国内方案竞标的模式和手段
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影响竞标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还是经济型,实用
性和美观性。仿生理念的引入为桥梁初步设计乃至整体生态观都有一定的帮助。

5.2.1. 设计背景和条件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正在正逐步迈向生态化和国
际化的大都市。因此,广州的城市个性决定了一个大胆、新颖,集结构、建筑、
乃至雕塑为一体的设计。番禺区更是广州“南拓”重点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水
陆交通便利。番禺旅游资源丰富,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国家 5A 级旅游
景区长隆旅游度假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莲花山,是国内和国际游客了解岭南
文化的理想之地。番禺房地产业也发展迅速,拥有丽江花园、华南新城、碧桂园
等时尚商住楼盘。南浦三桥的建设将增加区域内观光旅游和投资兴业的便利。根
据相关规划设计,结合周围路网交通功能要求,考虑当地的施工条件,并结合地
质、水文、景观协调,施工方便和造价经济合理等因素综合比较选择,其主要原
则是:在满足桥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造型简洁新颖美观,布局合理,并使
桥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充分体现“安全、环保、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

5.2.2. 桥位调查和方案构思

南浦三桥工程规划道路南浦大道线位为一直线,道路性质为城市主干道 I 级。
道路设计起点接新浦路,沿线经规划南浦环岛路、跨大石水道、规划滨河路,双
线六车道,如图 5-16 所示。桥位两侧地势较为平缓,两侧均有规划路。根据现
场踏勘,拟建南浦三桥,位于桔树大兴渡口下游 200 米,横跨大石水道,路水交
角 80 度。大桥南北两岸均有较宽阔平地,有利于大桥施工,现状大石水道南北
两岸均有两条较简陋的小路,南浦三桥一旦开工,可很轻易地改建为施工便道。
与广州市航道局及省航道局沟通收集到文件确定大石水道航道技术等级为 V 级。
本桥建成后要求双向通航孔净宽不小于 80 米,净高不低于 8 米,设计最高通航

9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水位采用建桥河段 10 年一遇的最高洪水位 3.0 米(参照下游约 1 公里外大石桥),


百年一遇洪水位取 4.5 米。抗震设防标准:按地震烈度 8 度设防。鉴于此地段河
流较平顺,地域还未开发,见图 5-17 到 5-20。南浦三桥建成后,行人、车辆可
从桥上通行南北两岸,不必再使用过轮渡出行。应该力求完成一座标志性桥梁从
而推动区域发展。以下是拟建桥位附近相片:

图 5-16 南浦三桥设计地形草图

图 5-17 现状大兴渡口 图 5-18 桥位处南岸(多为宽阔平地,远处为房地产楼盘)

图 5-19 桥位处北岸(多为宽阔平地及采砂场) 图 5-20 远瞰广州新光大桥

本着师法自然和四维设计理念,桥梁初步设计将充分在空间和时间设计角度
结合仿生学的理念。在桥梁的三维空间设计中,由于平面线型已经确定,主要强
调的是在立面和截面造型选择上从自然的角度对桥梁造型、体系和美学等进行概
念思考。在时间设计构思中,对广州的历史、生态、地域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考察。
在选定以造型为核心设计目标后,在 TRIZ 的辅助工具中可以发现,提升结构的
形态可能会与一系列其他参数造成矛盾。对于桥梁设计而言,大致包含结构稳定

95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性、强度、可靠性、可制造性等。通过一系列矛盾参数的提取和发明准则的总结,
最终提取了四项需要注意的准则,包括分割准则、改变局部属性、预加作用、复
合材料。然后经过对南浦三桥所在桥位地形,地貌和周边既有建筑的考察,鉴于
大石水道的宽度,对国内外的桥梁设计进行参考和学习,充分收集了欧洲类似河
道宽度的桥梁方案进行研究,如多瑙河、莱茵河、塞纳河、泰晤士河等。由于拱
桥在广州地区以较为普遍而悬索桥在此跨度没有经济优势。因此,概念设计集中
在斜拉桥和梁桥的突破上。斜拉桥和梁桥应当突破国内较为枯燥的结构形式,增
加文化特征和地域背景,提高整体结构的通透性和局部细节的简约性,如图 5-21。
最终以比较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竞标成功。下面分别对三个方案进行概述。

图 5-21 南浦三桥部分桥型设计草图

5.2.3. 比较方案一:地锚式独塔空间扭索面斜拉桥

图 5-22 独塔空间索斜拉桥概念设计草图
大石水道宽 150m,为避免在航道中设置桥墩,此方案斜拉桥立面设计中考
虑以斜拉桥一跨通过为主,主要体系与构件概念设计见图 5-22。主桥采用独塔斜
拉桥以及空间索面来增加结构的视觉冲击力,背索的布置模仿了飞鸟展翅的意
象,如图 5-23。针对大石河道的特点以及堤岸的保护,南浦三桥的主跨为 200m。
由于大石一侧与学校的建筑规划有所冲突,桥塔设在南浦一侧,塔柱高度 100 米。

96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广州牙雕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有装饰性,素以精细工整、玲珑剔透而闻名于
世。桥塔侧面受岭南地区象牙雕的启示,略向后倾斜,如图 5-24。考虑到仅 3m
的中央分隔带不适宜独柱式桥塔,塔柱正面选用 A 型桥塔,局部的倒角和局部
处理模仿了自然界中植物的形态。主跨拉索布置在车行道中央分隔带内,共设置
了 18 对拉索。河岸侧 18 对背索沿主塔两侧分开,采用地锚形式。主塔基础与两
个背索的地锚相连接,从而平衡了主跨传来的横向力。由于主跨为单面索,设计
中强调了主梁部分的稳定性、抗扭刚度,通透性以及制造的标准化。所以,主跨
组合截面考虑了两种形式:混凝土顶底板加钢桁撑和钢箱梁加混凝土桥面板。最
终选择了钢箱梁加混凝土桥面板的方案,宽为 36.5m,高 2.75m。

图 5-23 飞鸟展翅的形态 图 5-24 牙雕的形态


类似斜拉桥最初出现在纳瓦拉高速路上的 Sancho El Mayor 桥,见图 5-25,
与众不同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了新颖的拉索体系。倾斜的混凝土塔被两个不对称的
背索面锚固,背索面布置在桥面的两边的地基上。主跨由单索面斜拉索面来支撑。
主塔和主梁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主跨 137.12 米,塔高 59.8 米,而梁高为
2.14 米。另一座类似的斜拉桥是 1995 年建成的 Lerez River 桥,主跨虽然只有 125
米,但略微倾斜的塔柱和布置巧妙的背索索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见图 5-26。此
后,类似桥型也得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如图 5-27 和 5-28 所示。南浦三桥力求在
这些现有桥型的经验和基础上,在设计和施工中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

图 5-25 Sancho El Mayor Bridge, 1980, Spain, 主跨 137.12 m

97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图 5-26 Lerez River Bridge,1995, Spain, 主跨 125 m

图 5-27 Rainha Santa Isabel Bridge, 2003, Portugal, 主跨 186.5 m, 塔高 57 m

图 5-28 Millennium Bridge, 2005, Montenegro, 主跨 140 m, 塔高 57 m


南浦三桥桥梁整体造型具有活力和可读性,增加了成为区域新地标的可能,
见图 5-29 至 5-32。突出了岭南地区地域文化特点,并可彰显番禺区蓬勃向上,
积极进取的特征。据现有资料,此类桥型目前国内还未曾建造,完成这项工程也
能体现广州敢为人先、奋发向上的城市精神。针对规划路进行了有效地避让和整
体考虑,包括引桥桥墩和地锚的设置。一跨通过河道也降低了对水域交通和环境
的影响。经济性方面,合理的传力路径可以优化结构受力性能,从而更合理的选
择尺寸和材料。斜拉桥的造价自然要高于普通的连续梁,但是其带来的影响力和
艺术特征甚至会影响整个区域的投资和景观,应充分权衡结构生命周期内的效
益。在施工方面,难点在桥塔和地锚的基础施工上。完成基础后,混凝土主塔采

98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用爬模施工,主梁采用预制吊装,同时进行斜拉索的悬拼。稳定的水流和开阔的
场地为施工提供了便利的场所。塔底底部设置检修门,塔柱内设置检修电梯至两
塔柱合并出设置爬梯。主梁内部桁架便于检修同时梁底部设置检修车。

图 5-29 方案一斜拉桥鸟瞰效果图

图 5-30 方案一斜拉桥夜景鸟瞰效果图

图 5-31 方案一斜拉桥桥面效果图

99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图 5-32 方案一斜拉桥桥面夜景效果图

5.2.4. 比较方案二:双塔斜拉桥

图 5-33 小树的形态与结构 图 5-34 树形理念设计草图

图 5-35 雄鹰展翅的场面 图 5-36 对雄鹰展翅形态的模仿


本斜拉桥方案是基于对广州实现未来生态、经济和文化都市目标的思考。由
于桥位尚处于半开发阶段,宛如萌芽的幼苗。对树苗结构与形态的模仿也对番禺
地区未来经济腾飞的一种隐喻和美好愿景,见图 5-33 和 5-34。在经济方面,在
汉初史料记载下的番禺地区已是当时岭南最为重要的聚落,且为地区性的政治和
经济中心。番禺作为 2010 广州亚运会的重要承办地,势必将推动未来区域性经
济的腾飞。雄鹰展翅代表大展宏图,鹏程万里,见图 5-35。此斜拉桥概念方案之
一的密索体系和主塔形式参考了展翅飞翔的雄鹰,预示着地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

100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面,见图 5-36。此外,对桥塔的设计构思中也参考了羊角的形态与结构,见图
5-37。方案构思不但对羊角合理结构的模仿,也隐喻了广州作为羊城的文化背景,
见图 5-38。总之,此类斜拉桥的索空间都会增加桥梁的视觉冲击力。

图 5-37 羊角合理的形态和结构图 5-38 广州的五羊雕塑

图 5-39 瑞士 Snnniberg 桥,1998 图 5-40 美国 Charles River 桥,2003


在本方案的构思中,参考了四座桥梁的设计。瑞士 Sunniberg 桥达到了欧洲
斜拉桥建造中一个独立分支的顶峰,见图 5-39。这座独特的设计出自瑞士著名桥
梁专家 Christian Menn 之手,展现了大量独特的瑞士工程教育特征和设计师的性
格。桥梁处在半径 503 米的平曲线上,桥梁全长 526 米,最大跨度 140 米,桥面
在山谷或水面以上 50 至 60 米,桥面宽度为 12.378 米,最高的塔柱为 77 米。
Menn 延续了在实施美学理念的同时贯彻结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位于波士顿的
Charles River 桥,也叫 Leonard P. Zakim Bunker Hill 桥是 Menn 唯一的瑞士本图
之外的桥梁设计咨询项目,见图 5-40。本桥有两大特点,其一是达到 56.39 米的
超宽桥面,另一个是非对称的拉索形式。在主跨斜拉锁锚固在主梁两侧,而在边
跨锚固在道路的中央分隔带上。这样的做法因为施工场地的限制,但其特殊的拉
索空间迅速成为了波士顿的新地标。Wadi-Abdoun 桥是约旦唯一的斜拉桥,于
2002 年底开始建设,2006 年通车,见图 5-41。3 个 Y 形桥塔和竖琴式的斜拉索
将两个 134 米的主跨悬吊起来。主梁底部采用挖空式处理以及高矮不一的桥塔增

101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加了桥梁的跳跃感和灵动性。三好桥是沈阳市为迎接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重点


工程之一,见图 5-42。桥梁全长 900m,主桥跨径布置为 35+100+100+35 m,桥
面宽为 34m、两侧引桥采用连续箱梁。其主桥桥型构思新颖独特,为独墩双钢拱
塔斜拉桥体系,两拱呈 43.6°斜交,拱肋矢高 61.5m,宽度 55.5m。拉索、主拱
和主梁组成的空间构图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与周边环境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图 5-41 约旦 Wadi–Abdoun 桥,2006 图 5-42 中国沈阳三好桥,2008


通过仿生概念设计和对上述大桥的学习,南浦三桥针对大石河道的特点以及
堤岸的保护依然选择 200m 的主跨。在桥塔的选择上结合了前面三种概念设计的
构想,并在局部上采取了自然曲线优化的处理,如图 5-43。图中从左到右可以看
出桥塔从直线性过渡到自然界最常用的曲线,在细部倒角的处理中叶模仿了自然
曲线的柔和感。拉索共设置 36 对,采用类似三好桥的形式,锚固于主梁两侧,
见图 5-44。主塔向外倾斜,高 53.3 米。主梁采用π型混凝土截面,宽 36.5 米,
高 2.0 米。在斜拉索位置增加横梁和斜撑。此桥的施工方案同样可以采用普通斜
拉桥悬拼的方式。南浦三桥方案二的整体造型融合了多种生物形态和结构,也复
合形态仿生理念的四个步骤,理解、融合、优化、再现。桥梁整体造型具有活力
和可读性,同样使南浦三桥成为该区域的亮点,见图 5-45 和 5-46。

图 5-43 主桥桥塔仿生优化草图

图 5-44 方案二斜拉桥桥塔立面构造与截面形式

10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图 5-45 方案二斜拉桥桥面夜景效果图

图 5-46 方案二斜拉桥鸟瞰图

5.2.5. 比较方案三:桁架梁桥

图 5-47 方案三桁架式梁桥概念设计草图

103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图 5-48 生物骨骼通透式理念 3D 效果图

图 5-49 方案三桁架梁桥立面布置图
南浦三桥方案三的构想源于对动物骨骼以及传统连续梁桥视觉效果的思考。
变截面连续梁由于桥墩位置主梁高度较大,影响了桥梁整体的通透性,在美观上
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桁架式可以采用梁体内部或外部悬臂的方式让行人从下方
通过,不但减少梁宽,实现车行与人行的分离,也增加梁体的通透和美观,降低
了主梁生硬和死板的效果,如图 5-47 和 5-48。同时,桁架的制造也可以高度标
准化,此桥位也便于桁架的运输和吊装,施工简单可行。可采用一幅或两幅,也
可采用变高或等高度的桁架。此方案不足之处为保证合理桁高下的经济性,河流
中需要设置两个桥墩,见图 5-49,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中施工的难度。
在此方案的设计中,参考了四座桥梁的设计理念和经验。南腾巴赫美因河桥,
见图 5-50,是一座三跨高速铁路变截面结合桁梁桥,主跨 208 米两桁中心间距
6.0 米,桥面宽 14.3 米。此桥最大的特点使上弦杆和下弦杆均按钢与混凝土结合
梁设计。这座大桥已很小的锐角跨越了美因河,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也与周围
秀丽的风景相融合。Solferino 桥又名 Léopold Sédar-Senghor 桥是位于巴黎 VIIe
郡跨越塞纳河的一座人行桥,见图 5-51。此桥没有桥墩采用单跨穿越塞纳河。金
属桥体展现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具有异国情调桥面板材(一种叫做 Tabebuias 的巴
西树木),也使得桥型轻盈而温暖。当然桥梁的稳定性也毋庸置疑:基础位置是
15 米深的在混凝土桩而结构本身是由艾菲尔工程公司制造的构件组成。西班牙

10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Osera de Ebro 桥是一座主跨 120 m 高速铁路桥梁,主梁采用空腹桁架(Vierendeel


truss),宽 16.56 m 高 9.65 m,见图 5-52。预应力混凝土的运用为桁架结构创造了
全新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保证了高速铁路稳定性对主梁刚度的要求。瑞士 Basel
的 Dreirosen 桥也是一座桁架桥,双层的桥面结构分别提供轻轨和汽车通行,主
桁架采用钢与混凝土的组合结构,见图 5-53。

图 5-50 Nantenbach Railroad 桥,1993

图 5-51 Passerelle Solferino 人行桥,1999

图 5-52 Osera de Ebro 桥,2002

图 5-53 Dreirosen 桥,2004


这四座桥合理的跨越方式给南浦三桥的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方案三的构

105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思中,首先强调了人行和车行分离的基本概念,将人行道置于主梁下部。然后通
过学习欧美一些桥梁分离式组合结构的理念,采用组合式桁架主梁增加了桥梁的
通透性。对于跨越大石水道的行人而言拥有了不同的体验,见图 5-54 至 5-56。

图 5-54 方案三桁架梁桥鸟瞰效果图

图 5-55 方案三桁架梁桥低点效果图

图 5-56 方案三桁架梁桥双层主梁的效果图

106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5.3. 仿生优化设计案例

5.3.1. 工程背景

随着中国铁路中长期规划项目的进一步启动,大批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开始
全面建设起来。由于客运专线设计速度均在 300km/h 以上,高速度需要桥梁结构
提供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当下中国高速的建设节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设计周期
短、建设工期快以及材料浪费等问题。于是,结构的优化问题往往效率不高,有
时甚至成为空谈。就桥梁设计而言,概念设计和初步方案中选定的结构形式直接
影响着后期的设计优化问题。正如拓扑优化希望通过在初期阶段给予结构设计一
个有效地方向,仿生优化也力求在初步设计阶段,使结构设计获得有意义的优化。
本节所涉及的高速铁路门式墩是作者研究生阶段一项主要的结构设计项目。门型
墩能良好地适应了地面交通或地下管线,不需加大桥跨又能提供宽敞空间的新型
桥墩。因此,在桥梁跨越既有线路时,门式墩不失为一种灵活的跨越方式。

图 5-57 多个门式墩结构平面图
本节所探讨的门式墩结构位于某高速铁路项目一处跨越既有铁路的工点,如
图 5-57 所示。在初步结构设计中,采用了五种不同的结构体系对内力、位移以
及工程量进行对比,包括全预应力混凝土、全钢、混凝土/钢混合式、全钢—墩
底铰接以及钢盖梁—内填混凝土钢柱门式墩。传统门型墩的设计多采用预应力混
凝土结构,因为预应力结构相对其他结构而言可以节省工程造价。在此设计中,
施工场地受到了既有线路的限制,增加了预应力混凝土门式墩支架现浇的难度。
同时,钢结构由于体系较柔,盖梁结构变位较大。经过五种结构的对比发现,组
合式门式墩结构性能良好且产生相对较小的变位,因而可以获得更好的轨道平顺
度。最终,为避免对下面既有铁路的影响,同时保证受力性能和经济性,最后采
用钢梁—混凝土柱混合结构,即钢梁与混凝土柱采用插入式方案连接。
盖梁采用钢箱截面,钢梁高 3.25 m 宽 3.3m,顶底板厚 32mm,腹板厚 20mm,
如图 5-58 左。钢箱盖梁采用节段制造,现场组装,整体吊装。施工方根据实际

107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地形条件和采用的运输、架梁设备及施工过程对钢箱盖梁进行合理分段,并在制
造时考虑预拱度的设置。为确保钢箱的局部稳定性,钢梁和钢柱截面加劲肋均设
置一字加劲肋。加劲肋厚 18mm,高 180mm,采用对称布置。横隔板每 3m 布置
一道,并在支座位置增加一道横隔板。为保证支座横隔板受力,纵向加劲肋在此
处断开,其余均通长。基于对环境锈蚀和未来生命周期服役的考虑,结构设计中
对受力均留有一定富余。钢梁上 24m 梁支座处受到较大的集中荷载的作用,支
座下面布置承压横隔板及隔板加劲肋,以传递上部的力,如图 5-58 右。因此,
对承压横隔板进行局部承压的校核。为保证结构刚度,设计中严格控制了钢梁的
变形。结构的整体稳定和疲劳问题在设计中也给与了验算。除此之外,截面内的
加劲肋还需满足局部的稳定性要求,以避免发生加劲肋的局部屈曲,从而失去加
劲肋的作用而影响截面的强度和整体稳定。为便于钢梁的检查与维修,设有检查
平台。钢梁的最外侧两个横隔板上设置可关闭式人洞,以防飘雨。

图 5-58 门式墩梁部初始设计图(左为标准截面,右为支座处截面)

5.3.2. 优化目标与仿生原型选取

然而,尽管此类门式墩结构已广泛应用于多条高铁线路的实践中,其结构性
能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门式墩的设计实践中发现,由于高速铁路对行车稳定性
和乘客舒适度的要求,门式墩位移成为了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因此,需要充分
考虑门式墩竖向,横向,纵向三个方向的变形控制。规范中进行了以下的控制:
首先,对于竖向位移而言,相邻门式墩盖梁的下挠会引起梁体的变位,从而影响
轨道的平顺性。在最新颁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214]中,对活载作用下轨道
平顺性进行了如下要求:以一段 3m 长的线路为基准,ZK 活载作用下,一线两
根钢轨的竖向相对变形量 t 不大于 1.5mm;在 07 年颁布的 300-350 公里客运专
线铁路设计规范中还曾规定,实际运营列车作用下,一线两根钢轨的竖向相对变
形量 t 不大于 1.2mm。因此,对于高速铁路梁体支座间距 4.5m 而言,两支座作
用点位置的相对位移差应当不小于 X=4.7mm(1.435/4.5=1.5mm/X,其中 1.435

108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为轨道间距)。其次,对于横向位移,即沿门式墩盖梁方向,客运专线铁路设计
规范中规定:在 ZK 活载、横向摇摆力、离心力、风力和温度的作用下,墩顶横
向水平位移引起的桥面处梁端水平折角不大于 1.0‰。对于中国高速铁路 24m 和
32m 简支梁来说,梁体水平挠度应小于 12mm 和 16mm。最后,在顺桥向位移的
控制上,规范要求墩台纵向需要满足水平线刚度从而无需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
以 24 和 32 米简支梁为例,纵向最小水平线刚度分别为 270kN/cm 和 350kN/cm。

图 5-59 基于自上而下法的仿生优化方案流程
在目前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项目中,门式墩被广泛应用于跨线区段和城市场
地受限区域。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桥墩,其安全性和耐久性都不容小视。实际工
程设计经验证明,增大梁高是提高门式墩盖梁刚度最有效的办法。但是在下部既
有线净空受限时,也可采用增大顶底板厚度或加劲肋的方式予以调整。本节采用
仿生设计理念,如图 5-59 所示,尝试在常规材料的情况下,以门式墩结构变形
为目标,寻找有效地生物原型,并对门式墩结构进行工程应用。
生物世界中无处不存在着受弯和受压的杆件。比如豪猪和刺猬的就依靠泡沫
状的内填物支撑薄壁的毛刺从而抵抗了局部失稳。麻省理工学院的 Lorna Gibson
和 GN Karam[155]对几类基本的生物界管状结构进行研究,验证了刺猬的尖刺是一
种高效的压杆。图 5-60 中可以看到,Lorna Gibson 模仿豪猪毛和刺猬刺在普通的
管内添加了沿管纵向下的固体肋、正交的纵向肋以及环向的加劲肋。在轴向力作
用下,豪猪毛结构与空心柱的屈曲性能相似,但是抗弯性能要强于空心柱 40%。
而刺猬的带有蜂窝状内核以及纵向加劲肋的毛刺可以抵抗三倍空心柱的力。

图 5-60 豪猪和刺猬毛刺的内部结构 图 5-61 门式墩组合截面图


在组合门式墩墩柱的改进中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向自然学习的理念,这主要

109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体现在钢柱与混凝土柱的连接部位上,如图 5-61。钢柱插入混凝土柱内 4.5m,


外包和内填混凝土与钢板构成了组合截面。施工时先浇混凝土柱,并在柱内预埋
钢板和临时固定螺栓,待钢结构安装就位后,将钢柱底部钢板与预埋钢板对齐,
然后再浇注外包混凝土并向钢柱内灌注 C40 无收缩混凝土。外包混凝土柱中配
置钢筋,以防止混凝土开裂影响连接部位的受力。经过数值分析证明,盖梁部分
的挠度降低,两个支座位置间的相对位移也减小。在局部设计中,主要考虑了连
接方式的选择,剪力钉的布置和验算以及钢混连接处锚固的设计。由于随线路变
化在门式墩的位置不同,根据受力情况分别对左右墩配置焊钉。钢桥墩插入段底
部设置高强度锚栓用于连接和锚固作用,如图 5-62。

图 5-62 门式墩组合段与混凝土柱的连接 图 5-63 竹子的内部截面和仿生设计


同样,竹子的茎内包含 52%软组织、40%纤维和 8%传导组织。从力学性能
来看,这些细胞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通过许多凹痕相连的环状薄壁软组织细胞
(parenchyma cells),它的作用主要是荷载传递;另一类是被软组织细胞包围的维
管束(vascular bundles),其扮演着承受荷载的角色,如图 5-63。竹茎截面从边缘
到中心这两类成分的形式,尺寸和数量都在不断变化。在边缘维管束的尺寸更小
而数目较多,到中间部分则尺寸变大。Ma[117]等人基于对竹子截面微观结构和力
学性能的研究,设计了仿生圆柱薄壳。从图 5-63 可知,连接薄壁的管肋充当了
软组织细胞的作用而仿照竹子径向相似位置的薄壁圆柱类似维管束的作用。经过
模拟发现,仿生柱的承载能力要高于传统薄壁柱 24.8%,且破坏模式为整体屈曲
而不是传统薄壁柱的局部屈曲。所以,基于生物形式的优化是可行的。
为 了 发 展 仿 生 复 合 结 构 轻 巧 , Chen[87] 等 人 研 究 了 两 种 甲 虫 (Allomyrina
dichotoma 和 Prosopocoilus inclinatus)前翅的结构特点,如图 5-64。可以看到,两
种昆虫前翅截面主要包括三部分:顶层叠片、中间空隙和底层叠片。中间部分的
宽空隙区域是一个典型的夹层式结构。通过建立前翅和骨小梁(trabeculae)的结构
模型分析了其受力特点。研究发现甲虫前翅是典型的轻型复合结构,通过中间的

110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小梁所支撑的夹层板结构。其中,甲虫 A.dichotoma 前翅的设计非常经济,而


P. inclinatus 前翅的设计非常具有耐久性。小梁中的甲壳素纤维与上下冲片中甲壳
素纤维以曲线的形式连接,很明显这种构造大大降低了层压复合结构的剥离。

图 5-64 不同前翅截面的结构(a 为 A. dichotoma; b 为 P. inclinatus; c 为参数原理图)


通过对生物结构合理形式的学习,工程人员可以对传统设计中进行优化和改
进。一方面拓扑优化等手段已经可以协助工程师确定更加合理的参数,比如
Mai[118]对六种夹层箱梁结构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结构类型如图 5-65。可以看到
F 型与门式墩设计中采用的截面形式相同。经过分析证明,B~E 四种类型在质量
和性能方面均比传统 F 型截面更优。另一方面,类似蜂窝状的多孔合金材料和棱
镜式多孔材料已经付之于工业化制作,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新的材料选择,如
图 5-66。同时,新材料的出现也为结构布置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可能,如图 5-67。

图 5-65 六种夹层箱梁结构形式 图 5-66 多孔合金材料

图 5-67 由不同基本单元所组成的夹层式结构

111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5.3.3. 结构优化分析

图 5-68 门式墩盖梁截面 图 5-69 仿生夹心式截面(单位: mm)


基于对上述研究的学习,本节尝试对门式墩的盖梁和墩柱截面进行仿生优
化。通过竹茎和甲虫前翅的研究,盖梁截面选择夹芯板结构,如图 5-68 左。截
面钢板厚度的选择中参考了竹茎和甲虫前翅的结构比例,外侧板较厚而内侧板较
薄,见图 5-69 所示。这样一来,原顶板 32mm 转换为 20mm 和 12mm 的双层板
结构。夹层间钢板宽度采用了原加劲肋的宽度,从而等效成多个小箱室。本节仅
探讨常规的混凝土和钢材的配合下新型结构形式的可能。在盖梁的选择上,复合
结构配合新型复合材料已经提供可以解决诸如强度和刚度等问题,但是短期内大
规模应用还尚需时日。限于篇幅,此处仅讨论此种盖梁结构和原设计的区别。

图 5-70 门式墩结构计算模型
虽然每个门式墩承受荷载的位置都不相同,但大致可分为跨中和靠近墩柱受
力两种情况。限于篇幅,分析中以跨径 25.5m 的门式墩为实例,仅考虑支座位置
靠近墩柱情况,模型如图 5-70 所示,分为盖梁、墩柱、承台和基础四个部分。
模型中用单根桩法模拟了门式墩桩基础,考虑了桩基础对承台底部的弹性约束。
目前高速铁路项目上部简支梁结构一般跨度为 24m 和 32m。结构通常支座将荷
载传给下部结构。因此门式墩不直接承受活载、风力等影响,模型中将所有效应
以集中力和等效力偶的形式加载于支座位置。梁体支座间距为 5.6m。

11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图 5-71 原盖梁和仿生结构轴力比较(kN) 图 5-72 原盖梁和仿生结构剪力比较(kN)

图 5-73 原盖梁和仿生结构弯矩比较 (kN·m) 图 5-74 原盖梁和仿生结构应力比较(Mpa)

图 5-75 原盖梁和仿生结构位移比较
在结构静力分析中,两种盖梁结构的轴力、剪力、弯矩和应力变化规律基本
一致,如图 5-71 至 5-74。在位移的比较中,多孔钢板盖梁在支座区域位移略大
于原盖梁结构,在门式墩设计中,加劲肋并不在结构分析中加入,仅作为截面的
应力储备。这样,多孔钢板的性能略优于不计入加劲肋的情况,如图 5-75。尽管
如此,与图 5-68 右侧原设计相比,仿生结构的特点是将原有的加劲肋面积等效
成钢板面积,采用了多孔式结构取代了加劲肋,从而避免了局部稳定性问题。在
今后的探讨中,将尝试在受压区多孔钢板内填充轻质混凝土或新型材料从而改善
结构性能。本节仅限于弹性阶段的研究。在随后的研究中将对门式墩极限承载力,
动力延性以及局部受力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对新型门式墩进行深入优化。

113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基于微观仿生的的桥梁设计优化

5.4. 小结

本章通过深入地将仿生理念在桥梁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和设计改进中的尝
试,证明了仿生在未来桥梁设计和改进中的重要价值。早期建造主要依赖于建桥
者的经验,工匠往往凭借感觉判断材质承压强度,却没有科学的数学方法对桥梁
的承压做量化分析。之后的工程师们逐渐意识到了结构设计原理、数学和力学的
意义,并视这些为工程实践的先决条件。最终这种思想不仅将行业引入歧途,还
直接导致 20 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结构倒塌。现如今,大型有限元方法已经将计算
量降到了最低限度,却丝毫没有降低桥梁概念设计的难度。计算机辅助设计终归
是一种辅助。设计师作为主体不应成为计算机的奴隶。人类未来的建造中需要更
多结构形式的给予者(form giver),而不只是一个接受者(form taker)。
工程先于科学,设计先于理论。工程师的名词“engineer”来源于拉丁词汇
ingeniare,表示设计和创造。从计算机、机器人、航天器到桥梁,工程师们发明、
改良并成功将想法变为现实。本章中仿生理念在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和设计改进
的应用不难发现,从自然中的学习和模仿一方面可以解决当今工程领域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能协助工程师们开发出新的结构形式。对自然的模仿程度越概念化和
全面化,人造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从概念化仿
生构思的产生到一座桥梁的真正建成的距离。这个距离,也正是实现仿生理念和
现实工程发展水平的差异。而缩小这样的距离,就要靠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和互补,
以及一批大胆且敢于冒险的建筑师、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引领前行。
此外,对于我国当今桥梁设计的发展而言,如何更好地建设出属于中国的桥
梁是当务之急。众所周知,奥运会促进了北京的发展,新式建筑成为了新地标。
但是,人们也都看到北京已经快沦为一座正在失去历史和精神的城市。同样,天
津海河桥梁的扩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设计公司,现如今海河上的桥千奇百怪。这
使我们不禁要问,谁来为失去文化的桥梁负责?谁来为失去历史的城市负责?谁
来为失去生命的地球负责?所以,仿生设计理念所追求的目标是四维,也就是在
空间和时间的范畴内,通过仿生理念更好地建设出符合人类需求的桥梁结构。

11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21 世纪的工程界面临着可持续和资源匮乏等新的挑战。而今天的建筑依旧
是供人居住的,桥梁仍然是服务于交通的。建造它们的目的并没有改变,也可能
永远不会改变。自然界的新要求促进了现代设计理念的更新。本文通过回顾国内
外仿生工程学研究的发展,探讨了对仿生学与桥梁工程学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
性,并尝试将仿生理念推广到未来桥梁工程学科的主要领域中。其次,重点探索
了仿生理念作为桥梁设计的新战略,在桥梁设计改进和未来新型桥梁探索中的前
景与问题。最后,基于一些实际项目,对仿生理念在桥梁初步设计、设计改进和
概念设计三方面进行尝试,论证了仿生理念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本文对仿生学和
生物相关领域知识在桥梁设计和优化中的探索获得了以下三点结论:
1、仿生方法是唤醒桥梁工程界主动向自然学习的重要理念。从最初被动的
模仿自然,人类已经在建造史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而如今,工程研究和设
计人员更应当对人造结构发展中所面临的局限性和复杂性进行反思,主动地求助
于自然界为工程结构的诸多问题寻找答案。此外,将桥梁工程与生命学科联系在
一起,也是为修正工程师的自然观,更确切的说是价值观。作为人类长久以来的
参照系,越来越多的物种濒临灭绝,稀有动物的贸易和捕杀仅能满足人类狭隘的
私欲,却不能对人类发展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人们不该举起猎枪击落飞过的群
鸟,而应该视其为激发人类想象力的源泉。人类从自然界获得启示的同时,也正
是认知和改进社会问题的开始。因此,生物界需要受到更规范和全面的保护,从
而让人类获得更多认知和学习自然的机会;通过对自然的学习,工程师应当秉持
良好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价值观,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2、仿生方法是实现桥梁结构应对未来新环境的重要手段。在 21 世纪刚过去
的十年里,人类就经历了数次异常的气候变化和惨痛的自然灾害。地球的反常正
在警醒人类去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式。在经济腾飞和物质丰富的背后,也许
隐藏着巨大的资源危机。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向自然借来的,总有一天要归还。
今天的过度耗费也将直接殃及到下一代的生存和发展。未来的工程师将面对气候
变化、资源短缺和自然灾害等诸多挑战。虽然传统设计理念一度促进了工程设计
领域的进步,但在应对未来环境的新结构体系开发中还是远远不够的。自然界作
为杰出的导师和无尽的宝库将为工程人员提供取之不尽的知识,从而更加有效地
应对未来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最终为人类提供更适宜的结构物;

115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3、仿生方法是推动桥梁设计乃至整个领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解决工程领
域现存问题中,生物世界将是与自然相协调,解决可持续和其他全球性问题时一
部极为珍贵的教科书。比如,根据研习生物结构的各种结构和原理,在今后的设
计中用以改善现有桥梁结构的静力和动力性能。在未来结构的开发中,生物世界
也是使非生命结构成为可变形,可展开、自适应和主动控制的类生命结构少有的
参考资料。通过生物结构和机制等方面研究将实现一项伟大的突破,届时桥梁将
不仅是一个呆滞的人工构造物而是一个更具生命色彩的人类生存的捍卫者。科学
家和工程师只有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才能为研究领域带来新观念,新思路和新
方法。因此,运用仿生学研究方法和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未来的桥梁工程师将
会推动着桥梁工程领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基于仿生学及生物领域知识在工程学
的融合,桥梁不仅会更长、更高、更宽也会更持久,更主动、更美观。仿生理念
的运用也将良好地回应人类期待建造更多里程碑式桥梁的征召。

6.2 展望

通过本文中所回顾的仿生学及生物理念在工程中应用的开端、发展和现状,
可以看到,进一步将仿生理念和生物学相关研究应用于桥梁工程创新中的必要性
不言而喻。本文作为未来仿生理念在桥梁工程学科全面探索的铺垫,旨在将生物
理念作为工程人员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文中对桥梁仿生设计
的理念和探索是基于广泛阅读桥梁设计理念和普通生物学知识后的一些感悟和
思考的汇集。思考问题的广度可能存在盲区,角度和深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但
思考的问题和一些建议并不是未来主义的遐想,而是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对于,
仿生研究在桥梁工程领域的运用有以下三方面的展望:
1、仿生理念的推广需要依附于更多的数值分析和工程实践。工程人员需要
不断地从自然中不断学习,将势必推动桥梁工程领域新的飞跃和发展。仿生结构
开发需要依附于有效的数值模拟、试验和监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传统结构
和仿生优化结构进行全面的对比性研究,包括静力和动力方面。之后,通过相应
的综合模型试验和测试来揭示仿生优化结构的受力规律和性能,从而根据结构和
构件的性能来确定适当的结构参数。同样,桥梁设计创新更多地应出自设计和施
工部门,而不仅仅是实验室和数学理论。仿生方法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如同一个
结构分析流程,仿生理念是前处理而工程实践则是后处理。通过理论与实践中不
断地修正和互动,最终获得符合自然、社会和人文要求的优质桥梁结构;
2、仿生方法的实施将依靠工程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工程教育告诉我们要尊
重传统也要提倡创新,而最终结果却是尊重传统易而创新难。正是由于习惯了既
定的计算模式和设计方法,致使规范和经验在某种程度上给设计创新背上了传统

116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的包袱。为应对仿生方法应用中的多元化和多学科的问题,工程教育的改革也迫
在眉睫。本文作者提倡“忘掉专业,忘掉职业,但不忘掉责任”。对于未来的工
程师教育应当在学习阶段忘掉专业的框架。更广泛的交叉学科课程应该加入到教
学大纲中,并促使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参与到结构设计的讨论甚至争执中,来消
除专业间的障碍,从而启发各自的灵感。在一些操作环节,如实验和竞赛中也应
当然使组员的学科背景更加丰富,从而有效地弥补更学科间的差异。多元化的教
育模式将使工程设计者在未来工程实践中,具备融合多学科的学习能力和与不同
领域学者的沟通能力,从而为工程设计问题寻找更多元而不是单一的答案;
3、仿生方法的成功将出自多学科间的合作。从本文将仿生理念在桥梁设计、
施工、监测等各方面的推广中不难发现,工程师需要更多的知识和不同的方法。
仿生学理念及生物相关学科的研究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属于学科交叉的范畴,内
容涉及到生物学、数学、物理学、控制论、材料学、机械学、力学、工程学、人
机学、心理学、色彩学、美学等众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课题。研究范围之广泛,
内容之丰富,想必不是哪一个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可以独立完成的。所以,仿生学
作为自然科学与工程学的结合,即便目前应用范围并不广泛,但不可否认将会有
极高的实用价值。本文作者期待更多地研究人员加入生物理念在桥梁设计的探索
中。有了多学科的互补和帮助,仿生方法在桥梁领域的应用将逐步深入,这也是
多学科发展中的共赢。信息泛滥时代的成功取决于究竟多少知识被合理地利用起
来而不是到底占有了多少知识。
众所周知,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而第二次技术革命是
以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2007 年 6 月,英国皇家工程院生物医学与生物工程学
部主席 Prof. R. I. Kitney 曾说:
“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偶合,将产生第三次产
业革命”,颠覆计算机、纳米、生物和医药等领域的技术与产业变革,即生物工
业革命。21 世纪的生物产业变革或许将开启一个仿生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新时代。
让看似毫无关联的生物学概念与桥梁结构融合在一起是人类想象力所激发的模
式。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
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
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可以说缺乏想象力,工程研究也就失去了活力。一个失去想
象力的民族也必定是个沉闷的民族。一个由没有独创性群体,而是规格统一个人
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社会。正如大学如果培养出来的学
生都是一种模式的,那我们这个社会就将是停滞不前的。所以,仿生理念与实践
已不只是本文作者,某一位专家或是一群工程师的意愿,而是这个时代的征召。

117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
[1] Altshuller, G., Shulyak, L. and Rodman, S. 1997. 40 principles: TRIZ keys to
innovation [M]. Worcester: Technical Innovation Center, Inc.
[2] Arcila, M.T. 2002. Bridges [M]. Mexico: Atrium International.
[3] Bar-Cohen, Y. 2006. Biomimetics: Biologically Inspired Technologies [M].
CRC Press.
[4] Bennett, D.F.H. 1997. The Architecture of Bridge Design [M]. London: Thomas
Telford Ltd.
[5] Benyus, J. 1997. Biomimicry: Innovation Inspired by Nature [M]. Morrow
Press.
[6] Billington, D.P. 1983. The Tower and the Bridge [M].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 Billington, D.P. 2003. The Art of Structural Design: A Swiss Legacy [M]. New
York: Princeton Univ. Press.
[8] Billington, D.P. 2003. Robert Maillart: Builder, designer, and artist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9] Brebbia, C. A. and Collins, M. W. 2004. Design and Nature II: comparing
design in nature wi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 WIT Press.
[10] Burden, E. 2002. Illustrated 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 [M].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11] Chen, W. F. & Duan, L.1999. Bridge Engineering Handbook [M]. CRC Press.
[12] Collins, M. W., Atherton, M.A. and Bryant, J. A. 2005 [M]. Nature and Design,
Volume 1 of Design and nature. WIT Press.
[13] Cook. T. A. 1979. The Curves of Life [M].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14] Curtis, W.J.R. 1996. 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 [M]. London: Phaidon
Press.
[15] Downer, J. 2002. Weird Nature [M]. Firefly Books.
[16] Doczi, G. 1981. The Power of Limits: Proportional Harmonies in Nature, Art
and Architecture [M]. Taylor & Francis Press.
[17] Dudley, R. 2002. The Biomechanics of Insect Flight [M]. Princeton Univ. Press.
[18] Galloway, P.D. 2007. The 21st-century engineer: a proposal for engineering

118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education reform [M]. Reston: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19] Gossel, P & Leuthauser, G. 1991. Architec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M].
Hohenzollernring: Benedikt Taschen.
[20] Hertel, H. 1966. Structure, Form, Movement [M]. Reinhold.
[21] Heyman, J. 1999. The Science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M]. London: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2] Hoagland, M.B, Dodson, B. and Hauck, J. 2001. Exploring the Way Life Works:
The Science of Biology [M].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Publisher.
[23] Jackson, M.C. Systems Thinking: Creative Holism for Managers [M].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3.
[24] Latimer, M. & Hindle, B. & Kranzberg, M. 1984. Bridge to the future: A
centennial celebration of the Brooklyn Bridge [M]. New York: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
[25] Lavine, S. A. 1964. Wonders of Animal Architecture [M]. Dodd, Mead.
[26] Mann, S. 2002. Biomineralization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7] Mattheck C. 1997. Design in Nature: Learning from Trees [M]. Springer-Verlag
Berlin.
[28] McHarg, I. L. 1969. Design with Nature [M]. The Natural History Press.
[29]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Subcommittee on Bridge Aesthetics. 1991. Bridge
Aesthetics around the World. Washington D.C: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30] Pahl, G., Beitz, W. and Wallace, K. Engineering design: a systematic approach
[M]. Springer- Verlag London Limitied 1996.
[31] Papanek, V. 1985.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Human Ecology and Social
Change [M]. Academy Chicago Publishers.
[32] Paturi, F. 1978. Nature: Mother of Invention [M]. Penguin.
[33] Pellegrino, S. Deployable structures [M].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2001.
[34] Priestley, M. J. N., Seible, F and Calvi, G.M. Seismic de-sign and retrofit of
bridges [M]. John Wiley&Sons, Inc. 1996.
[35] Ruddock, T. 1979. Arch Bridges and Their Builders, 1735-1835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6] Shuker, K.P.N. 2001. The Hidden Powers of Animals [M]. Readers Digest.
[37] Taylor, B.D. 1974. Design Lessons from Nature. Watson-Guptill Publications.
[38] Thompson, D. 1992. On Growth and Form: The Complete Revised Edition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9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9] Third Operation Bureau. 1999. The Tatara Bridge [M]. Japan: Honshu-Shikoku
Bridge Authority.
[40] Troyano, L. F. 2003. Bridge Engineering: A Global Perspective [M]. London:
Thomas Telford Ltd.
[41] Troitsky, M. S. 1994. Planning and design of bridges [M]. New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42] Vogel, S. 1988. Life’s Devices: the Physical World of Animals and Plants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3] Vincent, J.F.V. 1990. Structural Biomaterials: (Revised Edition)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4] Wainwright, S. A. 1982. Mechanical Design in Organisms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5] Wirrfoht, H. 1984. Building Bridges [M]. Dusseldorf: Beton Verlag.
[46] 布正伟. 结构构思论——现代建筑创作结构运用的思路与技巧[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5.
[47] 陈艾荣, 盛勇, 钱峰. 桥梁造型[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11.
[48] 戴公连, 宋旭明. 漫话桥梁[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
[49] 邓文中著. 秦权译. 造桥三十六年[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7.
[50] 范立础. 桥梁抗震[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
[51] 韩柏林. 世界桥梁发展史[M].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87.1
[52] 肯尼斯.弗兰姆普顿著;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 一部批判的历史[M]. 北京:
生活.读本.新知三联书店,2004.3.
[53] 《中国大桥》编写组. 中国大桥[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54] 刘先觉. 现代建筑理论(第二版)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
的新成就[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5.
[55] 刘玉擎. 组合结构桥梁[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56] 罗小未.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57] 劳拉·斯莱克. 什么是产品设计[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
[58]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桥梁设计工程师手册[M]. 北京: 人民交通出
版社. 2007.7.
[59] 田学哲. 建筑初步[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60] 王应良, 高宗余. 欧美桥梁设计思想[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5.
[61] 吴相钰.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120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2] 韦尔斯著; 张慧、黎楠译. 世界著名桥梁设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2003.
[63] 项海帆, 潘洪萱, 张圣城, 范立础. 中国桥梁史纲[M]. 上海: 同济大学出
版社, 2009.9.
[64] 徐风云, 陈德荣. 桥梁审美原理[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65] 肖恩·亚当斯, 诺琳·盛冈, 特丽·斯通. 色彩应用——平面设计配色经典
创意[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66] 伊藤学. 超长大桥梁建设的序幕:技术者的新挑战[M]. 北京: 人民交通出
版社,2002.2.
[67] 于帆, 陈嬿. 仿生造型设计[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11.
[68] 赵江洪. 人机工程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69]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生物的启示—仿生学四十年研究纪实[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期刊及会议论文:
[70] Armour, R. H. and Vincent, J. F. V. Rolling in Nature and Robotics: A Review.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6 Vol.3 No.4: 195-208.
[71] Bar-Cohen, Y. Biomimetics: mimicking and inspired-by bi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SPIE Smart Structures Conference, California. SPIE, 2005 Vol. 5759-02.
[72] Bar-Cohen, Y. Biomimetics—using nature to inspire human innovation. Bioinsp.
Biomim. 2006 (1): 1-12.
[73] Barelli, M., White, J. and Billington, D. P. History and aesthetics of the
Bronx-Whitestone Bridge. J. Bridge Eng., 2006 Vol. 11, No. 2: 230-240.
[74] Bellés, P., Ortega, N., Rosales, M. and Andrés, O. Shell form-finding: Physical
and numerical design tool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31(2009): 2656-2666.
[75] Biezma, M.V. and Schanack, F. Collapse of Steel Bridges. 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 2007 Vol.21, No. 5: 398-405.
[76] Billington, D. P. and Nazmy, A. History and Aesthetics of Cable-Stayed Bridge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90 Vol. 117, No. 10: 3103-3134.
[77] Bletzinger, K.U., Wuchner, R., Daoud, F. and Camprubi, N.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form finding and optimization of shells and membranes. Comput.
Methods Appl. Mech. Engrg. 194 (2005): 3438–3452.
[78] Bletzinger, K.U. and Ramm, 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form finding of
light weight structures.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2001(79): 2053-2062.
[79] Bogatyrev, N.R. A “Living” Machine. J. Bionic Eng., 2004 Vol.1 No.2: 79-87.

121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0] Bogatyreva, O.A., Pahl, A. K., Bogatyrev, N. R. and Vincent, J. F. V. Means,


Advantages and Limits of Merging Biology with Technology.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4 Vol.1 No.2: 121-132.
[81] Borsellino, C. and DiBella, G. Paper-reinforced biomimetic cellular structure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Materials and Design 30 (2009):4054–4059.
[82] Bonser, R.H.C. Patented biologically-inspir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
Twenty Year View.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6 Vol.3, 039-041.
[83] Bhushan, B. Biomimetics: lessons from nature—an overview. Phil. Trans. R.
Soc. A 2009 367: 1445-1486.
[84] Buonopane, S.G. and Billington, D.P. Theory and history of suspension bridge
design from 1823 to 1940.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1992 119-3, 954-977.
[85] Burke, M. P. Bridge Aesthetics: World View.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95 121-8, 1252-1257.
[86] Cai, C. S., Oghumu, S. O. and Meggers, D. A. Finite-Element Modeling and
Development of Equivalent Properties for FRP Bridge Panels,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09 Vol. 14, No. 2, 112-121.
[87] Chen, J.X., Ni, Q.Q., Xu, Y.L. and Iwamoto, M. Light weight composite
structures in the forewings of beetles.Composite Structures 2007 79: 331–337.
[88] Cong, Q., Chen, G.H., Fang, Y. and Ren L.Q. Super-hydrophobic characteristics
of butterfly wing surface.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4 Vol.1 No.4.
[89] Dai, G.M. and Zhang, W.H. Size effects of basic cell in static analysis of
sandwich beams. International J. Solids and Structures 45 (2008): 2512–2533.
[90] Dai, Z.D. and Sun, J.R. A biomimetics study of discontinuous-constraint
metamorphic mechanism for gecko-like robot.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7 Vol.4: 091-095.
[91] Davey, S. W., Van Erp G.M. and Marsh, R. Fibre composite bridge deck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Composites: Part A 2001, 32, 1339-1343.
[92] Eberwein, R., Nickrent, D.L. and Weber, A. Development and morphology of
flowers and inflorescences in balanophora papuana and b. Elongata
(balanophoraceae).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2009 96(6): 1055–1067.
[93] Elliott, A. L. Esthetic Development of California's Bridge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83 Vol. 109, No. 9: 2159-2174.
[94] Ellis, J. S. Gustave Eiffel: A Biographical Sketch.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86 Vol. 112, No. 6: 1404-1412.

12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5] Engelmann, P. Development task for civil engineers.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2008 October: 191-199..
[96] Gauvreau, P. The Three Myths of Bridge Aesthetics. In Developments in short
and medium span bridge engineering. Ed.P.Brett, N.Banthia, and P. Buckland.
Montreal: Can. Soc. For Civ. Eng. 2002.
[97] Ge, Y. J., Xiang, H. F.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ridge Engineering:
Chinese Lessons and Experiences. Proceeding of IABSE 33th Symposium on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2009, Volume96: 4-5.
[98] Genovese, P. V., How to learn from form in nature---Bionics and architecture,
Archicreation, 2006.2.
[99] Goldschmidt, G. The designer as a team of one. Design Studies, 1995 Vol. 16,
189-209.
[100] Griggs, F. E. Evolution of the Continuous Truss Bridge.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07 Vol.12 No.1: 105-119.
[101] Griggs, F. E. Bridge across the Hudson.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09
Vol.14 No.5: 388-410.
[102] Griggs, F. E.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 1994 Vol. 120, No. 3: 254-264.
[103] Griggs, F. E.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Part IV.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 1999 Vol. 125, No. 4: 138-146.
[104] Guan, H., Chen Y.J., Loo Y.C., Xie Y.M. and Steven G.P. Bridge topology
optimization with stress, displacement and frequency constraints. Computers &
Structures 2003 81: 131-145.
[105] Guise, D. Development of the lenticular truss bridge in America.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07 Vol.12 No.1: 120-129.
[106] Hines, E.M. and Billington, D.P. Case Study of Bridge Design Competition.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1999 Vol.3 No.3: 93-102.
[107] Hu, B., Dweib, M, Wool R.P. and Shenton H.W. Bio-based composite rroof for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07 Vol.13 No.3.
[108] Honigmann, C. and Billington D.P. Conceptual Design for the Sunniberg
Bridge.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03 Vol.8 No.3: 122-130.
[109] Jiang, H. B. Static and dynamic mechanics analysis on artificial hip joints with
different interface designs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7 Vol.4 No.2: 123-131.

123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0] Keller, T., Schaumann, E. and Vallée, T. Flexural behavior of a hybrid FRP and
lightweight concrete sandwich bridge deck, Composites Part A, 2007, Vol. 38,
Nr. 3, pp. 879-889.
[111] Kido, E.M. Aesthetics and Philosophy in Bridge Design in Japan.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1997, Vol. 3, No.1, 42-53.
[112] Kitada, T., Yamaguchi, T. Matsumura, M., Okada, J., Ono, K. and Ochi, N.
New technologies of steel bridges in Japan.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research. 2002 58: 21-70.
[113] Ko, J.M. and Ni, Y.Q.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i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large-scale bridges. Engineering Structure 2005 27: 1715-1725.
[114] Kumar, R.S. and McDowell, D.L. Multifunctional design of two-dimensional
cellular materials with tailored mesostru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46(2009): 2871-2885.
[115] Liebschner, M.K. Biomechanical considerations of animal models used in
tissue engineering of bone. Biomaterials, 2004 25: 1697–1714.
[116] Lothian, A. Landscape and the philosophy of aesthetics: is landscape quality
inherent in the landscape or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9 44, 177-198.
[117] Ma, J. F., Chen, W.Y., Zhao, L. and Zhao, D. H. Elastic buckling of bionic
cylindrical shells based on bamboo. J. Bionic Eng., 2008 Vol.5: 231-238.
[118] Mai, S.P., Fleck, N.A. and Lu, T.J. Optimal design of box-section sandwich
beams in three-point ben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44
(2007): 4742–4769.
[119] Masselter, T., Scharf, U. and Speck, T. Plants and animals as concept genera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omimetic cable entry systems.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8 Vol.5 No.2: 167-173.
[120] Martin, P. Burke. Bridge Design and the "Bridge Aesthetics Bibliography".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89 Vol. 115, No.4.
[121] Menon, C., Brodie, R., Clift, S. and Vincent, J. F. V. Concepte design of strain
sensors inspired by campaniform sensilla. Acta Astronautic, 2009 64: 176-182.
[122] Moreton, A. Performance of Segmental and Posttensioned Bridges in Europe,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01, Vol. 6, No.6, 543-555.
[123] Morley, J.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Historical: Civil Engineers and Their
History.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

12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94 Vol. 120, No. 4: 419-428.


[124] Nakamura, S., Momiyama, Y., Hosaka, T. and Homma, K. New technologie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ridge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research.
2002 58: 99-130.
[125] Nakamura, S., Tanaka, H. and Kato, K. Static analysis of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CFT arch ribs. J.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research. 2009 65: 776-783.
[126] Neurohr, R. and Dragomirescu, C. Bionics in Engineering-Defining new Goal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t "Politehnica" University of Buchare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CEE), 2007.
[127] Ochsendorf, J. A. and Billington, D. P.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1999, Vol. 4, No.3, 151-156.
[128] Patil, H.S., Vaijapurkar, S. Study of the geometry and folding pattern of leaves
of mimosa pudica.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7 Vol.4 No.1: 19-23.
[129] Perry, C.R., Schexnayder, C. J. and Knutson, K. Constructing a Scenic Bridge.
Practice Periodical on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2004, Vol. 9, No.4,
216-220.
[130] Popescu, A.I. Bionics, biological systems and the principle of optimal design,
Acta Biotheoretica, 1999, 46: 299-310.
[131] Cooper, R.L., Osborn, J.M. and Philbrick C.T. Comparative pollen morphology
and ultra structure of the callitrichaceae.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2000
87(2):161-175.
[132] Rahmatalla, S. and Swan, C.C. Form Finding of Sparse Structures with
Continuum Topology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Vol.129,
No.12, 2003: 1707-1716.
[133] Reis, E.M. and Rizkalla S. H.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3-D FRP sandwich
panel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08 22 1009–1018.
[134] Reis, A.J. and Pedro, J.J.O. The Europe Bridge in Portugal: concept and
structural design.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research. 2004 60: 363-372.
[135] Ritchie, I. Redefining the Design Team to Enable New Concepts to Emerge.
IASS symposium, 1996.
[136] Schaumann, E., Vallée, T. and Keller, T. Direct load transmission in hybrid FRP
and lightweight concrete sandwich bridge deck, Composites Part A, 2008 Nr.
39/3: 478-487.
[137] Schlaich, M. Future engineering structures for the urban habitat and

125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nfrastructure. Proceedings of IABSE Symposium 2004.


[138] Seible, F.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s in Bridg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High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 Bridge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 Bridges 2001, 2004.
[139] Sitorus, P. E., Nazaruddin, Y.Y., Leksono, E. and Budiyono, A.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aired Pectoral Fins Locomotion of Labriform Fish Applied
to a Fish Robot.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9, Vol.6: 037-045.
[140] Shirwaiker, R. A. and Okudan, G. E. Triz and axiomatic design: a review of
case-studiesa nd a proposed synergistic use. J Intell Manuf, 2008 19: 33–47.
[141] Siwowski, T. W. Structural behavior of aluminium bridge deck panel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09 31: 1349-1353.
[142] Spatz, H.C., Emanns, A. and Speck, O. The structural basis of oscillation
damping in plant stems-biomechanics and biomimetics.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4 Vol.1 No.3: 149-158.
[143] Speck, T. and Masselter, T. and Prüm, B. and Speck, O. and Luchsinger, R. and
Fink, S. Plants as concept generators for biomimetic lightweight structures with
variable stiffness and self repair mechanisms.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4 Vol.1 No.4: 199-205.
[144] Su, S.H., Hua, Z.K. and Zhang J.H. Design and Mechanics Simulation of bionic
lubrication system of artificial joints.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8
Vol.13-6: 155-160.
[145] Tamerler, C. Molecular biomimetics: Utilizing nature's molecular ways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cta Biomaterialia 2007 (3): 289–299.
[146] Toor, S.U.R. and Ofori, G. Leadership versus management: How they are
different and why.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2008: 61-71.
[147] Tributsch, H. The Bionic Anticipation of Natural Disasters.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5 Vol.2 No.3: 123-144.
[148] Vincent, J.F.V., Bogatyreva, O.A., Bogatyrev, N.R., Bowyer, A. and Pahl, A.K.
Biomimetics: its practice and theory. J.R.Soc.Interface, 2006 3,471–482.
[149] Vincent, J. F. V. and Mann D. L. Systematic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biology
to engineering. Phil Trans R Soc, A, 2002 360:159-174.
[150] Vincent, J. F. V. and Wegst, U. G. K. Desig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nsect
cuticle. Arthropod Structure & Development, 2004 33: 187-199.
[151] Vincent, J. F. V. Selected Natural Materials in History. Journal of Bionic

126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Engineering, 2005, Vol.2 No.3: 161-176.


[152] Vincent, J. F. V. Mak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5, Vol.2 No.4: 209-237.
[153] Vincent, J. F. V. Deconstructing the design of a biological materi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005, 236: 73-78.
[154] Vincent, J. F. V. The Nature of Materials.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5,
Vol.2 No.2: 093-114.
[155] Vincent, J. F. V. Applications-Influence of Biology on Engineering,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6 Vol.3: 161-177.
[156] Vincent, J. F. V. Applications-Influence of engineering ideas on Biology.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6 Vol.3: 099-114.
[157] Wallner, M. and Pircher, M. Kinematics of Movable Bridge.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07 Vol.12 No. 2: 147-153.
[158] Wan, B. L., Rizos D. C., Petrou M. F. and Harries K. A. 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parametric studies of GFRP bridge deck systems, Composite Structures,
2005 69, 103–115.
[159] Wang Z.D., Chen, P. and Zhang, X.Q. Wake vortex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a
flexible oscillating fin.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8, Vol.5 (1): 49-54.
[160] Wen H.I., Zhang, S.J., Hapeshi, K. and Wang, X.F. An innovative methodology
of product design from Nature.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8 (5): 75-84.
[161] Wu, L.Y., Han, Z.W., Qiu, Z.M., Guan, H.Y. and Ren, L.Q. The Microstructures
of butterfly wing scales in northeast of China.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7 Vol.4 No.1: 47-52.
[162] Xiao, Y., Shan, B., Chen, G., Zhou, Q. and She, L.Y. 2008. Development of A
New Type of Glulam—GluBam. Modern Bamboo Structures, CRC Press, UK.
[163] Yang. S.J. and Huang, D.Z. Aesthetic considerations for urban pedestrian
bridge design.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1997, Vol.3 (1): 3-8.
[164] Zhao, L., Chen, W. Y., Ma, J. F. and Yang Y.B. Structural Bionic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a Machine Tool Column,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uppl. 2008 46–52.
[165] 杜家纬. 生命科学与仿生学[J]. 生命科学, 2005, 16 (5): 317-323.
[166] 路甬祥. 仿生学的意义与发展[J]. 科学中国人. 2004, 4: 22-24.
[167] 孙久荣, 戴振东. 仿生学的现状和未来[J]. 生物物理学报, 2007 23 (2):
109-115.

127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8] 王雪松,王莉英. 建筑结构仿生的形体建构模式初探[J]. 城市建筑. 2007.8:


11-12.
[169] 高常青, 黄克正, 张勇. TRIZ 理论中问题解决工具的比较与应用[J]. 机械
设计与研究, 2006 年 2 月 第 22 卷第 1 期: 13-19.
[170] 刘龙. 应用 TRIZ 解决创新问题的新方式[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11:
162-164.
[171] 何川, 张鹏, 陈利琼. TRIZ 在概念设计中的应用[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
学版), 2003.9 Vol.35 No.5: 19-23.
[172] 黄向明, 周志雄, 黄绍波. TRIZ 在产品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 工业工程,
2009 年 2 月 第 l2 卷第 1 期: 136-139.
[173] 林元培. 我国桥梁的发展[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6 (4): 1-7.
[174] 范立础, 杨澄宇. 空间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 空间结构. 2009. Vol.15
No.3: 44-51.
[175] 肖汝诚, 陈红, 魏乐永. 桥梁结构体系的研究、优化与创新[J]. 土木工程学
报. 2008. Vol.41 No.6:69-74.
[176] 万 敏. 我国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 桥梁建设. 2002 (06): 66-68.
[177] 徐风云, 赵勇, 陈启圻, 郭敏. 桥梁景观概论[J]. 桥梁建设. 2003 (04):
30-33.
[178] 宋香娥, 雷俊卿. 悬索桥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C].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
构工程分会 2005 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5: 258-261.
[179] 秦顺全.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铁道工程学报[J], 2008 增刊: 53-61.
[180] 顾安邦. 重庆桥梁建设的现状和需要研究的问题[C]. 2009 年桥梁与都市国
际论坛论文集, 2009: 11-20.
[181] 伊藤学, 刘健新. 21 世纪日本的跨海桥梁工程规划及有关问题[C]. 第十五
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2.11: 74-78.
[182] 席根喜, 徐国彬. 索托桥结构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 (4): 37-41.
[183] 吴海军, 陈艾荣. 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 2004,
03 (17):57-61.
[184] 刘玉擎. 组合结构桥梁的发展与展望[C].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
会 2005 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5: 186-191.
[185] 邵长宇. 组合结构桥梁-国际发展与国内展望[C]. 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
会议论文集, 2008: 150-158.
[186] 高宗余, 方秦汉, 卫军. 中国铁路桥梁技术发展与展望[J]. 铁道工程学报,
2007 (01): 55-59.

128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7] 淡丹辉, 孙利民. 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实践与展望[C]. 第四届全国公


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8: 684-690.
[188] 黄方林, 王学敏, 陈政清, 曾储惠, 何旭辉. 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研究进展[J].
中国铁道科学. 2005.3, 26(2): 1-6.
[189] 王戒躁, 钟继卫, 王波. 大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构成及其进展[J]. 桥
梁建设, 2009 年增刊 2, 7-12.
[190] 陈艾荣, 马军海. 桥梁全寿命设计方法及关键科学问题[C]. 2005 年全国公
路科技青年论坛论文集. 2005: 168-184.
[191] 范立础. 桥梁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展望设计理念进展[J]. 上海公路,
2004 (1): 1-7.
[192] 秦权. 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J].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2): 37-42.
[193] 叶列平, 冯鹏. FRP 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与发展[J]. 土木工程学报, 2006.3,
第 39 卷第 3 期: 24-36.
[194] 胡巧玲, 李晓东, 沈家骢. 仿生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研究学报,
2003,17(4): 337-341.
[195] 马云海,闫久林,佟金,李萌,孙剑. 天然生物材料结构特征及仿生材料
的发展趋势[J]. 农机化研究, 2009 第 8 期: 6-10.
[196] 张学骜,王建方,吴文健,刘长利. 贝壳珍珠层生物矿化及其对仿生材料
的启示[J]. 无机材料学报, 2006 年 3 月 第 21 卷第 2 期: 257-266.
学位论文:
[197] S. Dooley.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adapted structural form. Ph.D. Thesis,
Lausanne: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 2004
[198] 刘静. 仿生建筑学在空间结构中的运用[D].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大
学建筑工程学院,2005.
[199] 莫伟刚. 新型大跨空间屋盖结构体系仿生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07.
[200] 张戈. 新型空间悬挑结构仿生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浙江大
学建筑工程学院, 2007.
[201] 仓力佳. 生态建筑的仿生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5.
[202] 高聚福.空间结构仿生工程学的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 2002.
[203] 刘新建. 评价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建筑诗学[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04.
[204] 熊伟. 仿生与建筑创作[D]. [硕士学位论文].重庆: 重庆大学, 2003.
[205] 张祥泉. 产品形态仿生设计中的生物形态简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129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湖南大学, 2006.
[206] 方珊珊. 历史对桥梁造型的影响及通感艺术在造型设计中的运用[D]. [硕士
学位论文]. 西安:长安大学,2008.
[207] 李湘沅.基于 ANSYS 平台的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研究[D]. [硕士学位论
文]. 上海: 同济大学,2007.
[208] 满宏亮. 工程结构拓扑优化的理论研究及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07.
设计规范 (S):
[209]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GB50111-2006.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210] 铁 道 第 三 勘 察 设 计 院 主 编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部 批 准 [S].
TB10002.1-2005.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5;
[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002.3-2005; J462-200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
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
[212] AASHTO.2005. LRFD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 Wash-ington D.C.
[213] Japan Road Association.1994. Road-Bridge Show Party Book. Tokyo: Maruzen
Co.Ltd.
[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621-2009; J971-2009.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
[S].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
[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建设[2007] 47 号. 新建时速 300-350 公里客运
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S].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
[216]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批准. 铁路桥
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02.2-2005[S].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5;
[217]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批准. 铁路
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02.3-2005[S].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5;
网络资料及图片出处
[218]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219] 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
[220] Wikipedia 百科:http://en.wikipedia.org/
[221] WikiBooks:http://en.wikibooks.org/wiki/Main_Page
[222] 结构工程数据库:http://en.structurae.de/
[223] Google Image:http://images.google.com/
[224] Flickr 图片库:http://www.flickr.com/
[225] 大英百科在线:http://www.britannica.com/
[226] ENR 工程纪录网站:http://enr.construction.com/Default.asp

130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7] 国家地理杂志 NG: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


[228] 普克科普:http://www.pupk.com/
[229] TRIZ 专题网站:http://www.triz.gov.cn/
[230] TRIZ 杂志:http://www.triz-journal.com
[231] 创新与 TRIZ:http://www.innovation-triz.com/
[232] WebEcoist:http://webecoist.com/
[233] Sandiago Calatrava 事务所:http://www.calatrava.com/
[234] Schlaich Bergermann und Partnerhttp:http://www.sbp.de/en/fla/mittig.html
[235] Leonhardt, Andrä und Partner 公司:http://www.lap-consult.com/
[236] Heatherwick Studio:http://www.heatherwick.com/index.php
[237] Greg Lynn:http://www.glform.com/
[238] Vincent Callebaut 建筑事务所:http://www.vincent.callebaut.org/
[239] Foster and Partners:http://www.fosterandpartners.com/Practice/Default.aspx
[240] William McDonough+Partners:http://www.mcdonoughpartners.com/
[241] 北京 MAD 建筑事务所:http://www.i-mad.com/
[242] 仿生研究中心:http://www.biomimicryinstitute.org/
[243] 英国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工程力学系仿生组:
http://www.bath.ac.uk/mech-eng/biomimetics/
[244] 弗莱堡大学(University of Freiburg)BIOKON 研究中心:
http://www.botanischer-garten.uni-freiburg.de/profile_Freiburg_English.htm
[245] 斯图加特大学(University of Stuttgart)房建与结构设计所:
http://www.itke.uni-stuttgart.de/default_engl_01.htm
[246]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建筑学院仿生组
http://www.bk.tudelft.nl/live/pagina.jsp?id=5d6339e0-45c2-4fb7-8a26-6689c9f
fa47c&lang=en
[247] 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仿生研究中心
http://www.reading.ac.uk/Biomim/
[248] BIOKON 非盈利仿生机构:http://www.biokon-international.com/index.html
[249]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http://kltmb.jlu.edu.cn/chinese/
[25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仿生结构与材料防护研究所:http://ibss.nuaa.edu.cn/
[251]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http://www.sinano.cas.cn/
[25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仿生感知与控制研究中心
http://www.hf.cas.cn/kyxt/zdxk/200907/t20090731_2287065.html
[25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http://www.ioz.ac.cn/
[254] 台湾国立交通大学智慧型仿生系统研究中心 http://www.bsrc.nctu.edu.tw/
[25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智能仿生研究中心 http://cibs.siat.ac.cn/

131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 谢

2007 年秋天,我从湘江西岸的湖南大学桥梁工程系毕业,来到东岸的中南
大学桥梁工程系,师从戴公连教授。在近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期间,无论在学习和
生活上,戴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戴老师是一位爱好读书和钻研的
学者,他给我最大的影响是务实。戴老师治学严谨的态度,言传身教中体现的责
任感,为我树立了榜样。在戴老师的指导下,曾一度对自己的研究能力产生质疑
的我重新树立了自信心。在随后的课题研究中,我重新定位并认识了自己,很明
确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术方向。本论文从选题到最终定稿,都是在戴老师的悉
心指导下完成和改进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此论文截稿之时,我要向戴老
师及其家人表达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在即将毕业之际,我要感谢父母、家人对我学业和理想一如既往的理解、信
任与支持,尤其是未婚妻向娟五年来的陪伴和帮助。在我遇到困难时,她在背后
的鼓励让我有了今天的些许成绩。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我获得了中南大学桥梁系
许多老师的关心和指导,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此外,我还十分感谢湖南
大学邵旭东教授、方志教授、晏班夫副教授、同济大学葛耀君教授、美国南加州
大学肖岩教授对我学业和博士留学申请阶段的帮助和指导。这三年里,中南大学
和湖南大学许多同窗好友们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在此表示最诚挚的感
谢!其中,特别感谢湖南大学的好友石宇峰和龚旭、中南大学的刘志燕和李燎原
以及清华大学的赵冬冬在我最困难时期的顶力支持和帮助。我还要感谢戴公连教
授学术梯队全体成员和 507 寝室全体成员在生活和学习上给我的关心和帮助。最
后,我要感谢所有支持和关心我的人,祝愿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桥梁对于我而言,早已不只是一个工程结构。我深埋的梦想和未来都寄托于
此。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桥,一座能够跨越困难的桥,一座能够连接彼此
的桥,一座能够到达梦想彼岸的桥。在长沙的近七年里,我深受湖湘文化之熏陶,
更加明白治学与做人都是一个需要不断自省的过程。只有不断地怀疑、思考、行
动、超越才能获得本质性的蜕变和成长。

胡 楠
2010 年 5 月于长沙

13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 论文发表情况
1) 胡楠,戴公连, “从三汊矶大桥看城市大型桥梁的景观造型”, 桥梁, 2009.4;
2) 胡楠,戴公连, “仿生理念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世界桥梁, 2009.9;
3) Nan HU, Gonglian DAI, “The Application of Bionic Idea in Bridge Design”,
Proceeding of IABSE Symposium 2009, Volume96, p484, Bangkok, Thailand;
4) Nan HU, Gonglian DAI,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s in
Wuhan-Guangzhou Passenger Line, China”, Proceeding of IABSE 33th
Symposium on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Bangkok, 2009, Volume96, p62;
5) Nan HU, Gonglian DAI, “Four Significant Factors in Evolution of Bridge
Engineering”,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es & Architecture,
Guimarães, Portugal, 2010; (EI)
6) Nan HU, Gonglian DAI, “From separate to combine—the ever-changing
borderline between architectural art and structural art”,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es & Architecture (ICSA 2010); (EI)
7) Nan HU, Gonglian DAI, “Analysis and Design of Hybrid Frame Pier for
High-Speed Railway”,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es & Architecture,
Guimarães, Portugal, 2010; (EI)
8) Wenshuo LIU, Gonglian DAI, Nan HU, “The Design of steel-concrete hybrid
portal-frame in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China”, Joint IABSE-fib
Conference on Cod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Cavtat, Croatia, 2010;
9) 戴公连,胡楠,刘文硕,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新进展”, 第十九届全国桥梁
学会论文集,2010,上海;
10) 刘文硕,戴公连,胡楠,“高速铁路中小跨径连续梁的设计与探讨”.铁道科
学与工程学报, 2010; (已录用)
11) Nan HU, Gonglian DAI,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ortal-Frame Pier for
High-Speed Railwa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fe-Cycle Performance of
Bridges and Structures, 2010, Changsha, China; (已录用)
12) Nan HU, Gonglian DAI, “The necessity of adding aesthetic contents to future
codes”, IABSE 2010 34th Symposium, Venice, Italy; (审稿中)
13) Gonglian DAI, Nan HU, Wenshuo LIU, “The Recent Improve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s in China”, IABSE 2010 34th Symposium, Venice,
Italy; (审稿中)

133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Gonglian DAI, Xuming SONG, Nan HU, “Sanchaji Bridge—the longest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in the worl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审稿中)
15) Nan HU, Gonglian DAI, “Bio-Inspired Philosophy in Conceptual Design for
Civil Structures”,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Bionic Engineering ; (审稿中)

2. 参加科研情况
2007.7, 参与了 24m 铁路简支梁施工图设计及绘制, 涟钢铁水桥扩建工程;
2007.9, 参与了大众路立交施工图设计;
2007.12, 参与了武广高速客运专线, 尼日利亚铁路扩建工程施工图图纸翻译;
2008.3, 参与了苏州站前高架 4x22m 弯梁施工图设计;
2008.5, 参与了厦深高速铁路 6x32m 预应力连续梁施工图设计;
2008.6, 参与了岳阳关门西路斜拉桥方案初步设计;
2008.12, 参与了武汉站前高架 3x30m 预应力变宽连续梁施工图设计;
2009.4, 参与了戴公连教授《漫话桥梁》书籍的修订;
2009.5, 参与了京沪高速铁路门式墩结构分析和设计;
2009.7, 参与了新广州站前高架的设计咨询;
2009.8, 参与了江苏常州城市高架桥二期的总体设计和下部结构设计;
2010.1, 参与了广州番禺南浦三桥主桥概念方案设计;
2010.3, 参与了广州外环人行桥方案概念设计;

3. 研讨会口头报告情况
2009.9, 参加了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三十三届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年会(IABSE),
于 Lotus5-7 分会场做了论文演讲,介绍武广客运专线的工程概况和桥梁技术特征。
2010.7, 将参加在葡萄牙举行的以缩小结构工程与建筑距离为主题的第一届国际
结构与建筑年会(ICSA 2010),对有关桥梁历史、美学等三篇论文进行演讲。

13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