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8

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

2011 年度报告
策划:何启良

汇编:方美富

整理:曾维龙

排版:阮湧俰

封面设计:阮湧俰

出版: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No. 2, Jalan 13/6A, 462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D.E., Malaysia

电话:+603 7955 2893

传真:+603 7958 1626

电邮: ics@utar.edu.my

版次:2012 年 2 月
目录

院长序........................................................................................................................................... 1

一、 中华研究院组织 ................................................................................................................ 2

1. 成立背景 ............................................................................................................................ 2

2. 徽章 .................................................................................................................................... 3

3. 组织结构图 ........................................................................................................................ 4

二、 人事动态 ............................................................................................................................ 5

1. 院长、副院长、系主任 .................................................................................................... 5

2. 中华研究中心 .................................................................................................................... 5

3. 各级委员会成员 ................................................................................................................ 5

4. 职员 .................................................................................................................................... 7

5. 系教师之变动 .................................................................................................................... 7

三、 教务概况 ............................................................................................................................ 9

1. 学生人数 ............................................................................................................................ 9

2. 本届硕博毕业生名单和论文题目................................................................................... 10

四、 校外考试委员 .................................................................................................................. 13

1. 中文系学士学位课程 ...................................................................................................... 13

2. 中文系硕士学位课程 ...................................................................................................... 13

五、 中华研究中心 .................................................................................................................. 14

1. 中心成员 .......................................................................................................................... 14

2. 拉曼人文丛书 .................................................................................................................. 15

3. 中心成员出版成果 .......................................................................................................... 19
4. 校外基金研究计划(External funding)........................................................................ 33

5. 校内基金研究计划(Internal funding-UTAR Research Funding, UTARRF) ............. 35

六、 学术活动 .......................................................................................................................... 36

1. 学术考察和交流活动 ...................................................................................................... 36

2. 学术讲座 .......................................................................................................................... 38

3. 研讨会 .............................................................................................................................. 42

4. 其他 .................................................................................................................................. 43

七、 学术交流 .......................................................................................................................... 44

1. 访问学者—郑明娳教授(2011 年 3 月 1 日至 31 日) ................................................ 44

2. 到访学术单位 .................................................................................................................. 45

八、 捐赠 .................................................................................................................................. 48

九、 中文研究学会 .................................................................................................................. 52

十、 中文系研究生学会 .......................................................................................................... 56

十一、 仁满书院乐学读书会 ...................................................................................................... 60

十二、 附录:报道 ...................................................................................................................... 63


院长序

何启良教授
中华研究院院长 暨
中华研究中心主任


曼大学中华研究院 2010 年 9 月才成立,时间上不允许我们出版 2010 年度的学术活
动报告。今年 2011 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编辑这一本《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 2011 年
度报告》。呈现在诸位面前的,是中华研究院属下的中文系、中华研究中心的学术、
出版、研究计划和学生活动等。

中华研究院至今只设有中文系。中文系是拉曼大学创校时(2002 年)就同步发展的八大系之
一。大学管理层高度重视中文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于此可见。这九年来中文系的师资、学生人数、
图书设备、学术活动、研究计划都有重大的进展,必须感谢校方管理层的支援和鼓励,而老师的
弘文励教和学生的孜孜不倦,使到中文系的水平和知名度不断提升,亦是一大关键。中华研究院
的成立是中文系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老师一直背负沉重的教书工作。虽然如此,2011
年还是我们学术的丰收年。尤其是所举办的学术活动, 通过各项学术活动的开展,开拓
为历来活动开展以来之最。活动多,与中华研究中心 学术人员和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使其
各组组员的组织活力与研究工作的深入与扩展相关。 把握好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提升对
各项学术报告、研讨会、讨论会等都能体现着致力中
相关学术问题洞察和分析能力。
文研究的一些主题。这些学术上的互动恰恰是我们一
些创意与研究的源泉。通过各项学术活动的开展,开
拓学术人员和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使其把握好学术研
究的重要问题,提升对相关学术问题洞察和分析能力。

将 2011 年度的学术著作和活动汇编成册,作为中华研究院阶段性的成果,也记录着老师和学
生的知识与思考空间的扩张,以及我们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感谢所有参与工作的老师、同学、
行政人员。没有他们的投入,院系不可能完成这些使命。再者,中华研究院成立以来,得到许多
热爱华文教育者的支持。这份年度报告,是我们的成绩单,让大家知道这一年来我们做了一些什
么。我们当然希望没有辜负大众对我们的期望。一年的结束也是下一个年度工作的起始点。我们
期待明年更上一层楼。

2011 年 12 月
1
一、中华研究院组织

1. 成立背景


华研究院于 2010 年 9 月 1 日成立。目前底下仅有中文系,惟根据院系的发展蓝图,
将来会有更多科系设置,以培育优秀大马中文人才。

中文系成立于 2002 年 8 月,是创校初期的八个科系之一,其设置目标是人文教育与学术研究


并重,培育德智兼备人才,并逐步发展成为本区域的重点中文教学与研究中心。目前,中文系分
为两个校区——八打灵校区负责硕、博士课程及在职班文学士课程;金宝校区则负责本科文学士
课程。(自 2012 年,金宝校区亦开设了硕士课程。)

中文系创系之初,先后由系主任洪天赐教授与
林水檺教授领导,借鉴世界各地中文系之成功经验,
兼综精华,并结合本国中文人才之实际需求,编制 中文系创系…借鉴世界各地中文系之成
成一套以传统中文系为主而兼具本地特色的课程, 功经验,兼综精华,并结合本国中文人
科目包括有古典文学、现代文学、马华文学、比较 才之实际需求,编制成一套以传统中文
文学、语言学、中国思想、中国历史、本地研究等。 系为主而兼具本地特色的课程…
目前中文系设有本科、硕、博课程。

拉曼大学设有校外考试委员制度。中文系学士课程的校外考委是王润华教授(元智大学中语
系),硕士课程的校外考委是王水照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两位校外考委多次到访本院考察,
对中文系的学术表现,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同时也对中文系的未来展望寄予厚望。

创系至今,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前后共招收了十七届的学士课程学生,已突破一千人;目前
已有十一届的毕业生,约计七百人。本系硕士课程学生近九十人,其中已 有十三人考获学位;而
博士班则有十人。课业之馀,学生们也积极筹办各项常年文化活动,出版文艺刊物《蔓延》。

中华研究院另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研究中心。此中心成立于 2008 年,创办时直属校长室


管理。自 2010 年 9 月始归属于中华研究院底下。其宗旨为提倡拉曼大学中华学术研究、提升其素
质,并成为本区域中华文化、汉学与马来西亚华人最重要的研究中心之一。数年来研究中心扮演
着教学与研究、资料收藏、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的角色。中华研究中立志于整合及招揽人才,设定
重要议题,推动研究计划及汇集研究成果。中心的具体研究工作及领域是:马来西亚华人与文化
研究、现代华文文学研究、汉学研究、当代中国研究、美术研究、闽南文化研究。中心成员由中
心主任、各组组长、以及大学各院系教员等组成,每年计划举办各类学术活动(讲座、座谈、研
讨会、读书会等),亦 聘请国内外杰出学者为访问学人,到中心做短期研究访问。

2
中华研究中心底下有以下 6 个组别:

1) 马来西亚华人及文化研究组

2) 现代华文文学研究组

3) 汉学研究组

4) 当代中国研究组

5) 艺术研究组

6) 闽南文化研究组*

*闽南文化研究组于 2012 年正式成立。

2. 徽章

◆ 释义

院徽以书法题字与竹子构成一个圆形。正中以中华研究院英文简写嵌成“中”字,贯通东西学
术,开阔宏大视野。上有甲骨、下有竹子,着重发扬中华文化。金石简帛,表示大学乃追求宇宙
间最高知识之所。以六竹排成下半环,象征传承六艺之学,成就完人。

3
3. 组织结构图

中华研究院

中文系 中华研究中心

马来西亚华人与文化研究组
金宝校区

- 学士学位 现代华文文学研究组
- 文学硕士

汉学研究组
八打灵校区

- 硕、博班

- 在职学士班 当代中国研究组
中文系毕业生协会

研究生协会(硕博生)
艺术研究组
中文研究学会(本科部)

闽南文化研究组

4
二、 人事动态

1. 院长、副院长、系主任
院长:何启良教授
副院长:黄文斌副教授
中文系主任:许文荣副教授(金宝校区)、张晓威助理教授(八打灵校区)

2. 中华研究中心
主任:何启良教授
各组组长:
a) 马来西亚华人与文化研究组:黄文斌副教授
b) 现代华文文学研究组:许文荣副教授
c) 汉学研究组:余曆雄助理教授
d) 当代中国研究组:何启良教授
e) 艺术研究组:(暂缺)
f) 闽南文化研究组:张晓威助理教授

3. 各级委员会成员

3.1 校级委员会
一、招生与学分转移委员会 Admissions and Credit Transfer Committee
黄丽丽师

*注:黄丽丽师于 9 月份开始其研修假期,7/9/2011 院会议通过由李树枝师取代其职。

二、质量品管委员会 Quality Assurance and Audit Committee (QAAC)


林良娥师

三、课程推广委员会 Programme Promotion Committee


李乾耀师

四、学生事务委会员 Student Affairs Committee(SAC)


张依苹师

五、考试纪律委员会 Examination Disciplinary committee


王介英师
5
六、图书馆委员会 Library Committee
贺淑芳师

七、资讯工艺委员会 ICT strategy Committee


方美富师

八、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Committee(OSHA)


李树枝师

九、网上教学委员会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mmittee(OTLC)


曾维龙师

十、学生数据库委员会 Student Integrated Database Committee


金进师

*注:金进师 8 月份离职,7/9/2011 院会议通过由辛金顺师取代其职。

3.2 院级委员会

一、学术发展与课程委员会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Curriculum Committee


许文荣师、张晓威师、李树枝师、王介英师、黄丽丽师

二、院校管理委员会 Faculty Management Committee


何启良师、许文荣师、张晓威师、黄文斌师

三、研发与研究所委员会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Postgraduate Committee


黄文斌师、许文荣师、张晓威师、金进师、廖冰凌师、郑文泉师、李乾耀师

*注:金进师 8 月份离职,7/9/2011 院会议通过由李树枝师取代其职。

四、学生发展委员会 Student Development Committee


余曆雄师、王介英师、曾维龙师、方美富师、张依苹师

五、图书馆委员会代表 Faculty Library Representative


贺淑芳师

六、大学学术委员会代表 Faculty Senate Representative


林水檺师

七、工作实习委员会 Industrial Attachment Committee


林志敏师、莫德厚师、林良娥师
6
八、质量品管委员会 Quality Assurance Audit and Audit Committee
林良娥师

九、学生事务委员会 Student Affairs Committee


张依苹师

十、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 OSH Committee


李树枝师

十一、研究生委员会 Graduate Students Committee


黄文斌师、廖冰凌师

4. 职员

高级助理经理 Senior Assistant Manager:胡瑗凌 Ms Woo Jen Lin


助理经理 Assistant Manager:李枚纹 Ms Hasel Lee Mae Wen
行政助理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I:林慧仪 Ms Lim Wai Yee
行政助理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II:陈玉珍 Ms Chan Yoke Chang

5. 教职员之变动

教员:
- 新聘者:辛金顺助理教授(2011 年 10 月)
- 离校者:金进助理教授(2011 年 8 月)、李国正客座教授(2011 年 12 月)

职员:
- 新聘者:胡瑗凌、李枚纹(2011 年 5 月)、陈玉珍(2011 年 10 月)
- 离校者:黄善荣(2011 年 6 月)钟景辉、蔡晓晶(2011 年 7 月)

6. 师资阵容(2012 年)

·职称· ·姓名· ·电子邮箱· ·开授课程·


教授兼院长 何启良 hokl@utar.edu.my ─
助理教授兼副院长 张晓威 chongsw@utar.edu.my 中国历史专题(研)
助理教授兼副院长 林志敏 limcm@utar.edu.my 唐宋诗选、诗经
助理教授兼系主任 郑文泉 teebc@utar.edu.my 中国哲学专题(研)、阅读指导(研)
讲师兼代系主任 莫德厚 mokth@utar.edu.my 古代汉语、文字学
讲师兼课程主任 李树枝 lschee@utar.edu.my 中国近代史、文学批评
教授 林水檺 limck@utar.edu.my 中文研究方法(研)、中国古典文学专
题(研)
7
副教授 许文荣 khorbe@utar.edu.my 马华文学、阅读指导(研)
副教授 黄文斌 wongwb@utar.edu.my (研修假期)
助理教授 余曆雄 erls@utar.edu.my 史记、中文研究方法(研)
助理教授 王介英 hengks@utar.edu.my 医古文(中医系)、华语与修辞(媒体
系)
助理教授 李乾耀 leeky@utar.edu.my 文字学、四书、阅读指导(研)
助理教授 廖冰凌 liaupl@utar.edu.my 马华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
助理教授 辛金顺 senks@utar.edu.my 中国文学史、汉魏六朝诗选
助理教授 陈明彪 tanbp@utar.edu.my 元明清文选、中国近代史
讲师 曾维龙 chouwl@utar.edu.my 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
讲师 贺淑芳 hosf@utar.edu.my 现代汉语、曲选
讲师 林良娥 lingln@utar.edu.my 词选、曲选
讲师 方美富 thngbf@utar.edu.my 国学概论、中文工具书使用法
讲师 张依苹 tiongep@utar.edu.my 曲选、翻译理论与实践
讲师 黄丽丽 wongll@utar.edu.my (研修假期)
讲师 叶秀清 yapsc@utar.edu.my (研修假期)

8
三、 教务概况

1. 学生人数
本学年度共有学生人数 525 名,内计:攻读本科学士学位课程学生 449 名,在职学士学位课
程学生 15 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71 名(课程结构 A:25,课程结构 B:46),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生人数 14 名。以下为本年度入学就读人数:

1.1 中文系本科生人数
2011 年 1 月份入学:72 名
2011 年 5 月份入学:57 名
2011 年 10 月份入学:33 名

1.2 2011 年度研究生人数


硕士研究生 2011 年 1 月份入学
课程结构 A(Structure A):1 名
课程结构 B(Structure B):8 名

2011 年 5 月份入学
课程结构 A(Structure A):4 名
课程结构 B(Structure B):2 名

博士研究生
2011 年入学:3 名

9
2. 本届硕博毕业生名单和论文题目

博士班论文选题

序 姓名 题目
1 李树枝 余光中对马华作家的影响研究
2 陈雯 「溪山琴况」演奏美学之实践研究
3 谢增英 论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
4 冯白羽 陈瑞献的文学,艺术创作与佛学思想关系之研究
5 陈玉民 周作人的日本研究之研究
6 游杰华 马华文学与台湾自然写作比较研究
7 蓝隽明 贾平凹小说研究
8 何富腾 马来西亚华语二语教师教学能力标准
9 翁丽珠 槟城乔治市华人古迹的文化意涵
10 莫德厚 《说文解字》 文化词研究(补遗)
11 涂胜喜 曼衍虚诞寓至理,驰想幻域映人间——卢胜彦“灵异故事”的宗教与文学研究
12 马峰 马华与印华女性文学比较
13 黄捷慧 《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说之隐喻研究
14 陈韦亦 崛起中国的话语权

硕士班论文选题

序 姓名 题目
1 叶晓薇 汉字规范化的探索
2 欧阳丽萍 论孟子的仁政及其在未来社会的实用价值
3 林丽华 吉隆坡客家人与循人学校的发展
4 李玮淞 马华后现代诗歌研究
5 骆世俊 马华作家小说中的主题意象研究──以商晚筠、潘雨桐、张贵兴、黄锦树为例
6 刘菽仪 鲧之叛神形象研究——兼论鲧与普罗米修斯之异同
7 廖雯秀 刘向《列女传》与汉唐正史列女观之研究
8 廖永兴 朱天心的眷村情结
9 马凌香 《左传》与《论语》之人伦关系及《伦理观研究》
10 郭美姿 母语教育与族群关系──以雪兰莪州华文小学为案例
11 王宝钦 华商与中国:马来西亚个案研究
12 孙诗莹 欧阳修研究
13 黄麒达 马华城市文学书写
14 马淑琴 松龄诗人丘为研究
15 苏裕雯 《金瓶梅》中精神暴力的窥探
16 陈慧娴 林文庆与邱菽园:第十九世纪末南洋儒家思想研究
17 伍慧仪 孟子的政治哲学
18 林欣 唐朝四大女诗人研究
10
19 林德成 论黄锦树与黎紫书短篇小说的原欲书写
20 徐振佑 继承与拓新──隋唐之交诗歌对儒家诗教教授之研究
21 陈可珠 陶渊明隐逸思想研究
22 杨凤玲 华文儿童读物的接受与影响研究
23 沈心慈 孔孟荀之人性论研究
24 孙小惠 华文教育:马来(西)亚中文系的研究(1955-2009)
25 杨林宜 马华小说研究(1965-1989)
26 黎美凤 研讨《弟子规》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27 赖明峰 论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的流变
28 廖穗芬 战前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探讨
29 阮湧俰 吉打客籍甲必丹与华人方言群社会的互动──以戴春桃与罗启立为个案
30 张伟隆 论曹操人生观
31 沈润远 汉代儒生的演变
32 马铭骏 槟城盂兰胜会之祭典研究
33 陈威方 “以悲为美”的情感建构:后主词与易安词“愁”的抒情意象体现
34 严秋霞 林清祥在新加坡政治史上的地位
35 何淑芬 马来西亚华裔基督徒的宗教与文化认同之冲突
36 李小仪 作家、编辑、出版人三者合一:论马汉与马华儿童文学的关系
37 温逸敏 李霖泰:权力与服务
38 谢宝平 《马来纪年》的道家史笔考析
39 余金霞 昔加末客家族群中药业的形成与发展
40 黄筱丝 李光耀的语文观与新加坡的“双语政策”
41 周美芬 林碧颜与她的时代
42 蔡婉贞 唐诗与自然生态
43 彭晓桃 知知港华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44 陈愐壮 董桥叙事抒情散文的结构艺术
45 黄晓薇 华文儿童刊物《知识报》的发展与变迁
46 王凤娇 辜鸿铭的翻译思想
47 黄燕萍 碧澄翻译文学中的族群意识
48 叶玉婷 峇峇英文文学作品的“华人性”
49 刘正安 马华文学中的“酷儿”形象研究
50 张国辉 李商隐诗的自恋情结
51 伍雪仪 傅树介与马、新独立运动
52 黄振荣 国中与独中历史课本的比较研究
53 石畔贤 汉文字系统的演化规律
54 林恩慈 马六甲英华学院 1815-1843 年间的朱子学研究
55 黎翠雯 任雨农诗歌的怀乡意象
56 罗湘婷 杜运燮诗歌研究
57 刘慧君 中国公案小说研究
58 尹镁姗 中国古典文学的食物类主题
59 邹汉伟 马华现代诗的审美特点——古典与现代美学的模糊交错

11
60 林秋颜 从中唐诗文本看“言志”而“缘情”之流变与对举关系
61 陈敬儒 魏晋刘宋之际对三国君主的历史定位研究
62 陈诗蓉 许友彬少年小说探究
63 黎杰荣 论张爱玲去国后的晚期书写(以 1952 年为起始)
64 钟颖杰 英殖民时期及独立后华裔在彭亨州劳勿的发展及贡献

历届硕士班毕业论文

序 姓名 题目 年份
1 方美富 唐前小说家考辨 2007
2 潘筱蒨 论刘长卿(公元 726-791)诗歌之悲剧性 2007
3 王修捷 论商晚筠与黎紫书小说的空间叙事 2008
4 胡春依 论思孟学派的宗教向度 2008
5 林国伟 从柳永词看其个性与思想 2008
6 陈思思 论《西游记》的修辞特色 2009
7 张佩玲 论华文文学中的「神性书写」──以北村的《鸟》、苏雪林的《棘 2009
心》与原甸的《活祭》为个案研究
8 李锡锐 韩非思想体系中的女性观点 2009
9 黄露仪 司马迁《史记》七十列传里的忠义思想研究 2009
10 黄丽丽 张贵兴与莫言小说中感官书写的比较研究 2009
11 叶佩诗 蒋捷词研究:论析《竹山词》 风格的多元面貌 2009
12 许秋莉 论《庄子》死亡观于临终关怀的应用 2010
13 张沁华 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之叙事特征研究 2010
14 张诗敏 汉乐府饶歌十八曲的抒情与叙事特色 2011
15 锺蕙青 王维诗画互融关系研究 2011
16 谢慧玲 熟语研究——成语、谚语、歇后语 2011
17 谢珮瑶 马华离散文学研究:以温瑞安、李永平、林幸谦及黄锦树为研究对象 2011
18 林永信 庄子与克里希那穆提的知识论之比较 2011
19 张雅莉 真情流露:论小山词在传统书写中的成就 2011
20 庄薏洁 马华文学中少数民族的书写 2011
21 李金芝 马六甲兴化社团的角色及其功能之研究(1945-2000) 2011
22 杨佳佳 马来西亚政府的教育政策对砂拉越华文教育发展的影响(1841-1989) 2011
23 张竹彤 中国软实力:2008 年京奥个案研究 2011
24 郑名列 永春杨美郑氏宗族在马来西亚的重建与发展 2011
25 江翊嘉 马来西亚初中华文教学研究 2011
26 陈志忠 杜道坚《通玄真经堦缵义》 2012
27 邓高华 韩非子法制思想中的社会道德观 2012
28 罗燕婷 论西晋《庄子》注研究 2012
29 郭淑娟 马来西亚九皇爷信仰的多样性:槟城二条路斗母宫个案研究 2012

12
四、 校外考试委员

1.中文系学士学位课程
王润华教授(台湾元智大学中语系)
王润华教授,1941 年生于马来西亚,原籍广东从化县。1966 年毕业于台北国立政治大学,
后往美国攻读研究所课程,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文学硕士(1969)及文学博士(1972)。王教授
的教研经验丰富,曾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担任研究员(1972-1973),自 1973 年起在新加坡南洋大
学(1973-1979)及新加坡国立大学(1979-2002)担任教职,同时在此段期间内,亦在中国(北
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多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此
外,王教授亦曾担任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西澳大学、马来亚大学等的校外考委。2008 年受
聘为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学士课程校外考委,于 2010 年 7 月到访本系。

至于行政经历方面,王教授曾任南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
院助理院长、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系主任、 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台湾元智大学人文社会学院
院长兼中国语文学系系主任等职。现为元智大学中国语文学系院聘教授兼国际语言文化中心主任。
由于帮助元智大学在学术及校园推动国际化获好评,因而获台湾行政院颁「对教育有贡献的外籍
人士」奖项。

王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中西比较文学、西方汉学、中国文学批评、唐代诗学、红楼梦、中国
现代文学、东南亚的中华文化与华文文学等。

*2012 年起王教授任职马来西亚南方学院。

2.中文系硕士学位课程
王水照教授(中国复旦大学中文系)
王水照教授,浙江余姚人。196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即进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
作。1978 年 3 月调入上海复旦大学任教。1980 年 11 月任副教授,1985 年 9 月晋升为教授。1990
年 10 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唐宋文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1992 年
10 月获“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称号。1998 年 9 月当选为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现任中文系学术
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筹)会长、中国苏轼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 理事、
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文学遗产》编委等职。2006 年受聘为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硕士课程校
外考委,并于同年 11 月到访本系。

王教授长期从事宋代文学的研究,尤着力于从中国文化──文学史的整体背景上探求宋代文学
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定位。在苏轼研究、宋词研究、宋代散文研究、文人集团研究上取得了颇为突
出的成绩。努力提出并解决“真问题”与“新问题”,不求“宏大叙事”与“庞大体系”,但所着重阐明
的“宋型文化”、“文学群体”、“文化性格”、“破体为文”以及“中唐─北宋枢纽论”等命题,已产生较
广泛的学术影响,并得到好评。

13
五、 中华研究中心

缘起


华文明博大精深,它包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累积的智慧与经验,而中华研究,涵盖了中国
哲学、历史、语文、文学、科学、艺术等范畴。处于马来西亚,华人研究 亦必然是重点之一。
在当前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当儿,马来西亚华人在一个多元族群国家的建设中不断调整步伐,
而中华文明正处于高速转型时期。两者关系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中华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志于研究中华
文明与马来西亚华人各方面的课题。除了弘扬中华文化之外,本中心亦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和当代中国的政
经文教。

宗旨
• 使中华研究中心成为研究中华文化、汉学与马来西亚华人最重要的研究中心之一。
• 本中心将扮演研究、教学、收藏资料、国际交流的角色,并通过以上的途径提升对中华文化、汉学
与马来西亚华人的认识。
• 整合现有人力及招揽人才,设定重要议题,推动研究计划及汇集研究成果。
• 积极培养从事中华研究的本地人才,成为拥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队伍。

1. 中心成员(2011)
No Name Faculty
1 Dr. Ho Khai Leong Dean, Prof., ICS
2 Dr. Wong Wun Bin Deputy Dean, Assoc. Prof., ICS
3 Dr. Cheah Phaik Kin Deputy Dean, Asst. Prof., FAS
4 Dr. Lee Mah Ngee Deputy Dean, Asst. Prof., FAS
5 Dr. Khor Boon Eng HoD(PK), Assoc. Prof., ICS
6 Dr. Chong Siou Wei HoD(PJ), Asst. Prof., ICS
7 Dr. Lim Chooi Kwa Prof., ICS
8 Mr. Li Guozheng Prof., ICS
9 Dr. Er Lee Siong Asst. Prof., ICS
10 Dr. Lee Kean Yau Asst. Prof., ICS
11 Dr. Liau Ping Leng Asst. Prof., ICS
12 Dr. Lim Chee Men Asst. Prof., ICS
13 Dr. Kok Jin Kuan Asst. Prof., FAS
14 Dr. Siah Poh Chua Asst. Prof., FAS
14
15 Dr. Tee Boon Chuan @ Zheng Zhiyi Asst. Prof., ICS
16 Dr. Wu Ming Chu Asst. Prof., FCI
17 Mr. Heng Kay Song @ Hing Kay Eng Asst. Prof., ICS
18 Ms. Ang Siew Mun @ Ang Pike Har Sr. Lecturer, FAS
19 Ms. Chiok Phaik Fern Lecturer, FAS
20 Mr. Chou Wen Loong Lecturer, ICS
21 Ms. Eng May Chun Lecturer, FAS
22 Ms. Ho Sok Fong Lecturer, ICS
23 Mr. Kuan Chee Wah Lecturer, FAS
24 Mr. Lee Soo Chee Lecturer, ICS
25 Mr. Lim Kar Loke Lecturer, FAS
26 Ms. Ling Liong Ngo Lecturer, ICS
27 Ms. Mok Sew Kuen Lecturer, FAS
28 Mr. Mok Tuck Hau Lecturer, ICS
29 Ms. Sim Chzia Poaw Lecturer, FAS
30 Ms. Tan Huey Pyng Lecturer, FAS
31 Ms. Tan Jue Jun Lecturer, FAS
32 Ms. Tan Swee Mee Lecturer, FAS
33 Mr. Th'ng Bee Fu Lecturer, ICS
34 Ms. Tiong Ee Ping Lecturer, ICS
35 Ms. Wong Lih Lih Lecturer, ICS
36 Ms. Yap Siew Chin Lecturer, ICS
37 Ms. Yap Yuet Ngor Lecturer, FAS
38 Ms. Christina Ong Sook Beng Tutor, FAS

2.出版与研究计划

1.1 拉曼人文丛书


拉曼人文丛书》是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的第一套丛书。本丛书取名“拉
曼”,意义鲜明。与大学建设同步发展,不断自我完善,亦与马来西亚多元社会密切
接轨,成就国家建设。“人文”意涵亦不言而喻。《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现代教育急于培养有用之材,忽视人文精神世界;传授为主,内化不足,
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却缺乏深厚的人文素养。拉曼大学有志于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方向发
展,人文学科需受重视即为无可回避之课题。中华研究中心的宗旨与使命,实与大学使命一脉相
15
承。《拉曼人文丛书》不懈追求的目标,是发扬
与肯定人文精神,对区域与世界表示关怀,并致 本丛书取名“拉曼”,意义鲜明。与大学
力与全面理想人格的塑造。
建设同步发展,不断自我完善,亦与马来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生命力。它包 西亚多元社会密切接轨,成就国家建设。
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累积的智慧与经验。中华
研究,涵盖了中国哲学、历史、语文、文学、科
学、艺术等范畴。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的出版,除了弘扬中华文化之外,亦会注重当代马来西
亚华人和当代中国的政经文教,以及拉曼大学师生的学术著作与文艺创作。中华研究中心任重道
远,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拉曼人文丛书》只是一个开始,编写与内容仍然有许多不足和欠
缺,还望读者支持我们,并请不吝继续批评和指教。

——摘自《拉曼人文丛书》总序

《拉曼人文丛书》目前共分为四个书系出版,即“学与思书系”、“汉学书系书系”、“当
代中国书系”和“艺术人生书系”。2011 年度出版如下:

a) 学与思书系
序 编著者/书名/出版年月 简介
1 郑 明 娳 : 《 为 什 么 要 阅 读 文 学 》 , 【内容简介】
2011 年 9 月版。 此书收集了郑明娳于 2010 年 3 月在拉曼大学中华
研究院担任访问学者时所作的三场演讲:“如何
撰写现代文学论文”、“为什么要阅读文学”、
“如何阅读三毛作品”。她说:“文学能传化人
类的精神领域、给予读者感性的共鸣、知性的启
发、胸襟的涤荡、艺术美的陶治已经文化观的蕴
育,是人类极重要的精神食粮。”此书语言生动
活泼,内容深入浅出,随手翻来读一读也会觉得
妙趣无穷,是大学生必备之书。

【作者简介】
郑明娳 ,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毕业。国家文学博
士。曾任师大国文系专任教授,现任东吴大学中
文系专任教授。著有《教授的底牌》等二十五
种,编有《当代台湾文学评论大系》等二十九
种。曾获国家文艺理论奖、中山文艺散文创作
奖、十大杰出青年金手奖等 11 项。

16
b) 当代中国书系
序 编著者/书名/出版年月 简介
1 廖冰凌,林志敏编:《审视马中:一场 【 内容简介 】
跨疆域的对话》,2011 年 9 月版。 本论文集共收录 14 篇论文,通过四个子题:一、
马中文化交流:回顾与展望;二、马中关系:区
域和平与安全;三、马中关系: 经济挑战与机
遇;四、马中关系与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与回
应,集中、台、日、新、马等地 19 位学者专家之
中、英语论文,分别从政治、经济及文化三大领
域探讨 马中关系的最新动态。

【编者简介】
廖冰凌,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博士、英国爱丁堡
大学亚洲研究所文学硕士、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文
学学士,曾在台湾实践大学任教,现为马来西亚
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中文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
领域为现代文学、性别研究、华文文学,目前研
究方向为少年儿童书刊出版与文化研究。著作有
《寻觅「新男性」: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男性形
象书写》、〈官方与民间的微妙轨迹:马华儿童
翻译读物之出版现况与迷思〉、〈民主化的情欲
认知与实践:从男性形象论五四女性文学中得两
性关系〉、〈论商晚筠小说中女性零余者〉等
等。
林志敏,中国武汉大学文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
学硕士、台湾国立台湾大学文学士,曾在循人中
学任教,现为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中文
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典文学,目前研
究方向为先秦儒家思想与唐宋诗歌。著作有〈儒
家诗教的思想本质及运作基础〉、〈浅探盛唐诗
的讽喻教化──以王维、高适诗作为参照〉、
〈接受之得失:儒家诗教对梦郊诗歌创作之影
响〉、〈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中华文化教育的
省察〉、〈承传与改革:从唐人选唐诗中考察唐
诗里蕴涵的儒家诗教〉、〈试论儒家诗教形成之
意蕴以及其文化内涵——兼论孔子论诗主情
说〉、〈在儒为权。在文为变:试论儒家权道在
文学之实践〉等等。

17
c) 汉学书系
序 编著者/书名/出版年月 简介
1 李国正:《文学修辞学》,2011 年 9 【内容简介】
月版。 文学的天空彩霞似锦,华光璀灿,您是语言的奇
迹。如果拥有美化生活的理想,您就必须学会驾
驭语言的技巧。如果拥有驾驭语言的技巧,您就
可以成为挥写天章云锦的魔术师。一旦成为语言
的魔术师,您就拥有整个宇宙。梦想在宇宙自由
翱翔的人,能不知道修辞吗?现在文学修辞学就
在您的手下,还不赶快翻开它!

【作者简介】
李国正,拉曼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中文系
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马来亚大学
客座教授、韩国仁荷大学客座教 授、福建省辞书
学会副会长、四川泸州市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国
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点通讯评议专家、国家社科
基金项目评议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议专
家、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通讯评议专家。
已出版《生态汉语学》等 10 部学术专著,在国内
外学术刊物发表近 70 篇论文,获福建省政府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10 个奖项。

d) 艺术人生书系
序 编著者/书名/出版年月 简介
1 方美富编:《湖上墨韵:李国正先生 【 内容简介 】
墨薮》,2011 年 9 月版。 本书收集李国正先生於马来西亚的书法作品,各
种书体配上师生撰写真情文章,高清印制,阅读
珍藏两相宜。

18
3. 中心成员出版成果

a) 专书( Books)
1. 曾维龙:《批判与寻路:九十年代马来西亚华社评论写作》,八打灵再也:策略资讯研究中
心,2011 年 8 月第 1 版。

Chou Wen Loong, Criticism and Wayfinding: The Commentary Writing of Malaysian Chinese
Society in 1990s, Petaling Jaya: Strategic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Development Centre (SIRD),
2011.

2. 余曆雄:《师门问学录(增订本)》(马来西亚版),双溪毛糯:马来亚文化事业有限公
司,2011 年 1 月。国际书号 9789673341795。

Er Lee Siong, Wawancara Dengan Profesor / Sparks of Wisdom, Malaysian Edition, Sg Buloh:
The Malaya Press Sdn. Bhd., January 2011. ISBN 9789673341795.

余曆雄:《师门问学录(增订本)》(中国南京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年 9 月。
国际书号 9787806438428。

Er Lee Siong. Wawancara Dengan Profesor / Sparks of Wisdom, Nanjing Edition, Nanjing:
Phoenix Press, September 2011. ISBN 9787806438428.

3. 李国正:《文学修辞学》,八打灵再也: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1 年。

Li Guo Zheng, A Study of Literary Rhetoric, Petaling Jaya: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2011.

4. 廖冰凌、林志敏编:《审视马中:一场跨疆域的对话》,八打灵再也:拉曼大学中华研究
中心,2011 年。

Liau Ping Leng & Lim Chee Men, eds., Perspectives on Malaysia-China: A Cross-Border
Dialogue, Petaling Jaya: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2011.

5. 刘慧华、林志敏编撰:《华文》(高一上册),加影:马来西亚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
会课程局,2011 年 9 月。

Liu Hui Hua and Lim Chee Men (eds.), Chinese--Senior One Upper, Kajang: Malaysian
Independent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Working Committee Curriculum Department, September
2011.

6. 刘慧华、林志敏编撰:《华文》(教师手册,高一上册),加影:马来西亚董教总全国华
文独中工委会课程局,2011 年 9 月。

Liu Hui Hua and Lim Chee Men (eds.), Chinese--Teacher’s Handbook-Senior One Upper,
Kajang: Malaysian Independent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Working Committee Curriculum
Department, September, 2011.

19
7. 何启良编著:《历史慕羽:沈慕羽研究论文集》,吉隆坡:林连玉基金,2011 年。

Ho Khai Leong, ed. Sim Mow Yu in Malaysian History, Kuala Lumpur: Lim Lian Geok
Foundation, 2011.

8. 何启良:《渡海以后》(诗集),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11 年。

Ho Khai Leong, Travelled Across the Ocean and After (Poems), Kuala Lumpur: Got 1 Mag
Publisher, 2011.

9. 辛金顺:《说话》(诗集),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11 年。

Sen Kim Soon, Speaking (Poems), Kuala Lumpur: Got1 Mag Publisher, 2011.

10. 辛金顺:《灵光涌现,旧监启示:百年台湾嘉义旧监图文集》,台北:文水出版社,2011
年。

Sen Kim Soon, Emmanuel Emerged,Revelation Old Prison:Hundred Years of Taiwan Chiayi
Old Prison Glossary, Taipei: Wen Shui Publisher. 2011.

11. 方美富编:《湖上墨韵:李国正先生墨薮》,八打灵再也: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1
年。

Th’ng Bee Fu (ed.), Ink Fragrance on the Lake, Selangor: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UTAR, 2011.

12. 黄文斌、叶汉伦:《做事·做官·做人:黄家定的政治人生》 (增订版),吉隆坡:嘉阳出


版有限公司,2011 年 11 月。

Wong Wun Bin,Yap Hon Lun, Honorable Achievement, Conscientious Governance and
Honest Humanity: Ong Ka Ting’s Life in Politics ( New Edition ) , Kuala Lumpur:
Gemilang Publisher, Nov 2011.

13. 张依苹:《哭泣的雨林》(台湾版),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 11
月。

Tiong Ee Ping, The Crying Rain Forest, Taipei: Showwe Information Co., 2011.

20
b) 专书论文 ( Book Chapters)
1. 许文荣:〈中学与西学、哲学与宗教的会通:林文庆对儒学的多视角诠释〉,洪汉鼎等
编:《第八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台南:成功大学;济
南:山东大学联合出版,2011 年。

Khor Boon Eng, “China and Wester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Dr Lim Boon Keng’s Multi-
Perspective toward Confucianism”, Hong Handing et al (eds.), A Collection of Paper on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rmeneutics and Classical Chinese Interpretation, Tainan: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nd 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 2011.

2. 许文荣、庄薏洁:〈少数民族书写的主题建构〉,郭枫主编:《两岸民族文学交流暨学术
研讨会会议特刊》,台北:台湾艺文作家协会、新地文学季刊社联合出版,2011 年。

Khor Boon Eng and Ch’ng Ee Cheik, “The Theme Construction of Minority Writings”, Guo Feng
ed., A Special Edi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thnic Literature of Two Straits of
China, Taipei: Taiwan Writers Association and New Territory Literature Quarterly, 2011.

3. 张晓威:〈马来西亚客家聚落的产业经济发展:以沙登新村为例〉,收录于萧新煌主编,
《东南亚客家的变貌: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台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亚太区域研究专
题中心,2011 年 7 月,页 143-184。

Chong Siou Wei ,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akka Settlements in Malaysia: The Case
Study of Serdang New Village” , in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ed. Hakka Changes in Southeast
Asia (Taipei: Center for Asia-Pacific Area Studies-(CAPAS), Research Center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cademia Sinica, 2011), pp. 143-184.

4. 余曆雄:〈两《唐书·方技传》考辨〉,《第七届马来西亚汉学国际研讨会暨庆祝郑良树教
授七秩华诞论文集》,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出版,2011 年
9 月,页 155-174。

Er Lee Siong, “An Analysis of Biography of Fangji in the two Tang Historical Books”, A
Collection of Papers on The Seventh Malaysian Sinolog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Kuala
Lumpur: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alaya & PEJATI, September 2011, pp.
155-174.

5. Ho Khai Leong, “At a Crossroad: Malaysia’s Coalitional Politics and Chinese-based Political
Parties,” in Lee Hock Guan and Leo Suryadinata (eds.), Malaysian Chinese: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 2011.

6. 何启良:〈沈慕羽研究的意义〉,收入何启良编著:《历史慕羽:沈慕羽研究论文集》,
吉隆坡:林连玉基金,2011 年。

Ho Khai Leo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n Sim Mow Yu,” in Ho Khai Leong (ed,) Sim
Mow Yu in Malaysian History, Kuala Lumpur: Lim Lian Geok Foundation, 2011.

21
7. 何启良:〈沈慕羽的“壮游”:1957 年稿本《沈慕羽日记》〉,收入何启良编著:《历史慕
羽:沈慕羽研究论文集》,吉隆坡:林连玉基金,2011 年。

Ho Khai Leong, “The ‘Great Journey’ of Sim Mow Yu: Sim’s Diary 1957,” in Ho Khai Leong
(ed.) , Sim Mow Yu in Malaysian History, Kuala Lumpur: Lim Lian Geok Foundation, 2011.

8. 李乾耀:〈沈慕羽的楷书形体:正体规范与书艺别构的兼容〉,收入何启良编著:《历史
慕羽:沈慕羽研究论文集》,吉隆坡:林连玉基金,2011 年,页 249-273。

Lee Kean Yau, “The Regular Scripts by the Calligrapher Shen Muyu: The compound forms of
Standard Characters and Creative Scripts”, in Ho Khai Leong (ed.), Sim Mow Yu in Malaysian
History, Kuala Lumpur: Lim Lian Geok Foundation, 2011, pp. 249-273.

9. 林志敏: 〈试论顾况对儒家诗教的复变〉,《蜕变与开新——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
文集》,台北:东吴大学,2011 年 7 月, 页 201-215。ISBN 978-986-6568-23-7.

Lim Chee Men, “A Discussion on Gu Kuang with his Retro to Innovation of The Confucian
Doctrine of Poetry Education, ” in Zeng Jiayi and Zhang Yazhu eds, A Collection of Paper o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Taipei: Soochow University. July
2011, pp. 201-215. ISBN 978-986-6568-23-7.

10. 林水檺:〈辛亥革命与马来亚的华文教育〉, 廖建裕编:《再读孙中山、南洋与辛亥革


命》, 新加坡:华裔馆、东南亚研究所,2011 年, 页 309-319。

Lim Chooi Kwa, “The 1911 Revolution and Malayan Chinese Education,” in Leo Suryadinata
(ed.), Rereading Sun Yat-sen, Nanyang and Xinhai Revolution, Singapore:Chinese Heritage
Centre and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2011,pp. 309-319.
11. 郑文泉:〈东南亚儒学的礼制性质及其生成方式〉,郭齐勇、胡春依编:《东亚儒学研究
论集》,长沙:岳麓书社,2011 年,页 358-379。

Tee Boon Chuan, “The Ritual Orient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in
Guo Qiyong and Hu Chunyi, eds., Essays on Confucianism in East Asia, Changsha: Yuelushushe,
2011, pp. 358-379.

12. 方美富:〈子史互动:经籍艺文在志所见“小说家”论析〉,曾甲一、张雅筑编:《蜕变与
开新: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2011 年 7 月初
版。

Th’ng Bee Fu, “The History Of ‘Xiaoshuojia’ Revealed in the Record Of Literature
(Yiwenzhi/Jingjizhi)”,in Zeng Jiayi, ed., Transformation and Creation: Collection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Papers, Taipei: Soochow University, 2011. pp. 175-186.

13. 吴明珠:〈 马中经贸——乡情抑是商机〉,收录于廖冰凌、林志敏编:《审视马中:一场


跨疆域的对话》,八打灵再也: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1 年。

Wu Ming Chu, “Malaysia-China Economic Relations: Nostalgia or Business Opportunity?” in


Liau Peng Leng and Lim Chee Men, eds., Perspectives on Malaysia-China: A Cross-Border
Dialogue, Selangor: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2011,
pp. 199-214.
22
c) 国际期刊论文 (Paper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1. 许文荣:〈杜运燮诗歌中“情感”与“形式”的动态关系——以南洋诗集《你是我爱的第
一个》为个案分析〉,《华文文学》2011 年第 6 期。

Khor Boon Eng, “The Subtl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se and Form in the Du Yunxie’s Poetry”,
Journal of Taiwan, Hong Kong &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Vol. 6, 2011.

2. 许文荣、李树枝:〈论马华后现代,文学的文体转向〉,《江西社会科学》,2011 年第 5
期,页 74-85。

Khor Boon Eng, Lee Soo Chee, “Stylistic Turn of Post Modernist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Jiangx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ina, Vol. 5, 2011, pp.74-85.

3. 许文荣:〈论马华文学的过去与现状〉,《文综》(香港),2011 年第 3 期(总第十五期
),页 22-27。

Khor Boon Eng,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Malaysian Literature in Chinese: A Historical Review”,
Journal of Wen Zong, Hong Kong, Vol. 15, 2011, pp. 22-27.

4. 许文荣:〈马华文学的弱势民族书写:一个文学史的视野〉,《中国比较文学》(上海)
,2011 年第 1 期(总第八十二期),页 82-95。

Khor Boon Eng, “Subaltern Writings in Malaysian Literature in Chinese: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ese, Vol.82, No.1 , 2011, pp.82-95.

5. 李国正、许文荣、李树枝:〈《红楼梦 后四十回“红”字研究》〉,《文学与语言研究》,
第二卷第三期,2011 年 6 月 30 日(加拿大)。

Li Guo Zheng, Khor Boon Eng, Lee Soo Chee, “A Study on the Word ‘Hong’ (Red) in the Final
40 Chapters of A Dream of Red Chambers”,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Vol. 2, No 3
(2011), June 30th 2011, Canada: Canadian Academy of Oriental and Occidental Culture, pp. 111-
143.

6. 廖冰凌:〈合法外衣下的困窘:谈马华文学作为教材的发展现况〉,《世界华文文学论
坛》,2011 年第 3 期。

Liau Ping Leng, “The Predicament of Malaysian Chinese Children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Forum for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2011, no. 3.

7. 廖冰凌:〈狭缝中的春天――彩虹出版社与马来西亚华文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
化》,2011 年第 7 辑。

Liau Ping Leng, “The Spring in Slit: Pelangi Publishing and Malaysian Chinese Children
Literature”, Chinese Children Culture, 2011, vol. 7.

23
8. 廖冰凌:〈潜在的政治话语:论南洋学者许云樵之冒险小说《少年航海家》〉,《华文文
学》,2011 年第 6 期。

Liau Ping Leng, “The Hidden Political Discourse: A Study on Hsu Yun Tsiao’s Roman Adventure
The Young Navigator”, Taiwan, Hongkong and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2011, no. 6.

9. 郑文泉:〈当代新儒学在东南亚的发展问题〉,《儒教文化研究(国际版)》,2011 年 2
月第十五辑,页 219-260。

Tee Boon Chuan, “The Problem of Disseminating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in Southeast


Asia”, Journal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Korea), February 2011, vol. 15, pp. 219-
260.

d) 本国期刊论文 (Publications/Paper in National Journals)


1. 李国正:〈 苏雪林《鸽儿的通信》语言审美探析 〉,《汉学研究学刊》,2011 年第二卷 。

Li Guo Zheng, “Explore and Analyze Linguistic Aesthetic on Pigeon’s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Sinology, 2011, No. 2.

e) 国际研讨会论文(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pers)


1. 张晓威:〈马来西亚闽南人兴学办教精神的传承与影响:以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的发展
. 为例〉,宣读于“2011 成功大学闽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单位:国立成功大学人
文社会科学中心,地点: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馆 3F 视听教室,2011 年 11 月 26-27 日。

Chong Siou Wei, “The Malaysian Min-Nan community’s Dedication to the Cause of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n Chong Hwa Independent High School, Kuala Lumpur,”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 Nan Culture, NCKU 2011” Organiser: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26-27 November 2011.

2. 张晓威:〈清季驻槟榔屿副领事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宣读于“辛亥革命百年:孙中山、
近代中国与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单位: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1 年 7
月 2-3 日。

Chong Siou Wei, “Vice Consul of Penang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and Its Role Cum Influence
on the 1911 Revolution, ”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1911 Chinese Revolution: Sun Yat-sen, Modern China and Overseas Chinese” Organiser: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UTAR, 2-3 July 2011.

3. 2 余曆雄:〈《册府元龟》中韩愈资料的史学意义〉,第八届马来西亚汉学国际研讨会,
. 新山:南方学院中文系主办,2011 年 10 月 15-16 日。

Er Lee Siong,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Material’s about Han Yu in Ce Fu Yuan Gui,”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ighth Malaysian Sinolog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Johor Bahru: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Southern College, 15-16 October 2011.
24
4. 3 何启良:〈一位孙中山追随者在海外:沈鸿柏(1873-1950)在马六甲的事业〉,“海外
. 华侨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广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
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承办, 2011 年 8 月 22 日。

Ho Khai Leong, “A Sun Yat-sen’s Follower in Overseas: Shen Hong Bo (1873-1950) in


Malacca.” Paper presented at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1911 Revolution, organized by the
Overseas Chinese office in the Executive Branch, Guangzhou, 22 August 2011.

5. 何启良: 〈马来西亚美术史上的钟正山〉,昆明:中国云南财经大学锺正山美术馆,
2011 年 9 月 9-14 日。

Ho Khai Leong, “Zhong Zheng Shan in Malaysian Art History,”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the
Yunnan Business University, Kunming, 9-14 November 2011.

6. 何启良:〈在边缘闪耀光芒〉,“共用文学時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 ,广州:中国
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和世界华文作协协会联合筹办,2011 年 11 月 23-24 日,。

Ho Khai Leong, “Shining Brightly at the Margin,” in World Chinese Literature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World Chinese Writers, Guangzhou, 23-24 November 2011.

7. Ho Khai Leong, “Lin Yu Tang in the History of Nanyang Univers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ross-cultural Legacy of Lin Yutang in China and America,
organized by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20 December 2011.

8. Ho Khai Leong, “Mismatch of History: Nanyang University and Lin Yu Tang,” paper presented
at Forum on Chinese Overseas, Department of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27 December 2011.

9. 4 贺淑芳:〈商晚筠小说中的凝视与女性情谊〉,第三届社会性别国际学术研讨会,陕
. 西:陕西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主办,2011 年 10 月 15-17 日。

Ho Sok Fong, “The Sisterhood and Gazing in the Novels of Shang Wan Yun”, The 3rd Gender
and Socie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haan Xi: The Feminism Studies Center, Shaan Xi
Normal University, 15-17 October 2011.

10. 5 许文荣、庄薏洁:〈少数民族书写的主题建构:以马华文学为个案〉,第一届两岸民族
. 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台北:台湾国立师范大学;台东:国立台东大学;台中:东海大
学联办,2011 年 12 月 4-10 日。

Khor Boon Eng,Ch’ng Ee Cheik, “Minority Ethnic Writing in the case of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thnic Literature, Co-organised by Taipei: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dong: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Taizhong: Tunghai
University, 4-10 December 2011.

25
11. 许文荣:〈中学与西学、哲学与宗教的会通—论马新儒教复兴运动者林文庆对儒学的多
视角诠释〉,第 8 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台南:国立台湾成功大
学,2011 年 11 月 4-5 日。

Khor Boon Eng, “East and West,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Lim Boon Keng and his Multi-
Perspective Approach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the Hermeneutic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ainan: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4-5 November 2011.

12. 许文荣:〈华文流散文学的本体性:兼论华文文学研究的交互阐释〉,中国比较文学学
会(CCLA)第 10 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海:上海复旦大学,2011 年 8 月 9-11
日。

Khor Boon Eng, “The Core Characteristic in Chinese Diaspora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 to
the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Study”, The 10th Annual Congress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f CCLA,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9-11 August 2011.

13. 许文荣:〈杜运燮创作中的双重经验〉,“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
师范大学,2011 年 4 月 28-30 日,北京。

Khor Boon Eng, “Dual Experience and the Writings of Du Yunxi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terature in Global Contex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28-30 April 2011.

14. Kok Jin Kuan, Lim Chee Men, and Low Sew Kim, “Attending to Metaphor in Counselling,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y(ICSSH 2011),Organized by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IEDRC), Singapore, 26-28 April 2011.

15. 关志华:〈马来中心主义下的国族认同:对“一个马来西亚”广告的批判性思考〉,第十
九届中华民国国际广告暨公共关系学术与实务研讨会,台北,2010 年 10 月 20 -21 日。

Kuan Chee Wah. “National Identity under the Essence of Malay-centrism: Critical
Thoughts Regarding the ‘1 Malaysia’ Advertiseme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 th
Taiw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dvertising and Public Relation, Taipei, Taiwan,
20-21 October 2011.

16. 6 廖冰凌:〈许云樵与战后华文刊物《马来亚少年》〉,“2011 年中国现代文学之旅暨中


. 马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马来亚大学和中国绍兴
文理学院联办,2011 年 9 月 1- 4 日。

Liau Ping Leng, “Hsu Yun-Tsiao and the Post-war Chinese Magazine The Young Malayans”,
Conference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hina-Malaysia Literature 2011, Co-organized
by Persatuan Siswazah Jabatan Pengajian Tionghoa, University of Malaya and The University
of Shaoxing, China, 1-4 September 2011.

26
17. 廖冰凌:〈南洋学者许云樵之儿童文学初探〉,“当代比较文学与方法论建构:中国比较
文学学会第 10 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上海复旦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与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承办,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
范大学、上海大学与清华大学协办,2011 年 8 月 9-11 日。

Liau Ping Leng, “A Study on Hsu Yun-Tsiao and his Children Literature in Malay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oday and Methodological Rethinking: The Tenth Triennial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 (CCLA), 9-11 August2011, organized by
Chin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ociety,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Jiao Tung Universit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18. 廖冰凌:〈《马来亚少年》与战后初期马来亚华人的儿童观〉,“海外华人――“文化、
宗教与世界观”国际学术研讨会”,由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联
办,2011 年 6 月 21-22 日

Liau Ping Leng, “The Young Malayans and the Concept of Children in Malaya after World
War II”,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Overseas’: Culture, Religious and
Worldview, jointly organized by ISSCO and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1-22 June 2011.

19. 7 李乾耀:〈《论语》中道、“文”、艺的诠释:儒家艺论的建构〉,国立台北大学中国文
. 学系主办“第五届中国文哲之当代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国立台北大学,2011 年 10 月
15-16 日。

Lee Kean Yau,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d DAO, WEN, YI In Analects: 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 Theory of Ar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organized by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Taipei,Taiwan,15-16 October 2011.

20. 8 李国正:〈现代汉语流摄读鼻音尾字的考察〉,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汉语方
. 言学会第 16 届年会(中国福州),由福建师范大学李春晓副教授代表做大会报告,2011
年 11 月 13 日。

Li Guo Zheng, “Some Observations on Modern Chinese 流摄读鼻音尾字,”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Chinese Linguistic, Fuzhou, China, 13 Nov 2011.

27
21. 9 李树枝:〈天鹅与凤凰的和鸣:叶芝与余光中诗歌中火、天鹅与凤凰意象的比较研
. 究〉,“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 10 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当代比较文学与方法论建
构”,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大学,上海市比较文学学会联合承办,2011 年 8
月 9-11 日。

Lee Soo Che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ire,Swan And Phoenix Images between W.B.
Yeats’ And Yu Kwang Chung’s Poetry , The Tenth Triennial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 (CCLA) 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oday and Methodology Rethinking , Fudan University and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Fudan University ,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and Shanghai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ociety, 9-11 August 2011.

22. 林良娥:〈从《漱玉词》与《断肠词》看宋代女性作家对自我身份意识的书写〉,第三
0 届社会性别国际学术研讨会,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1 年 10 月 15-17 日。

Ling Liong Ngo, “The Female Writing of Self-Identity in the Song Dynasty through the Ci-
Poetry Collections, Shuoyu and Duanchang,” Paper presented “The Sisterhood and Gazing in
the Novels of Shang Wan Yun”, The 3rd Gender and Socie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haan
Xi: The Feminism Studies Center,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15-17 October 2011.

23. 林志敏:〈试论顾况对儒家诗教的复变〉,蜕变与开新——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台北:东吴大学,2011 年 4 月 29-30 日。

Lim Chee Men, “A Discussion on Gu Kuang with his Retro to Innovation of The Confucian
Doctrine of Poetry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Taipei: Soochow University, 29-30April 2011.

24. 方美富:〈子史互动:经籍艺文在志所见“小说家”论析〉,蜕变与开新——古典文学国
2 际学术研讨会,台北:东吴大学,2011 年 4 月 29-30 日。

Th’ng Bee Fu, “The History Of ‘Xiaoshuojia’ Revealed in The Record Of Literature
(Yiwenzhi/Jingjizhi)”.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Taipei: Soochow University, 29-30April 2011.

25. 郑文泉:〈论闽南朱子学在东南亚朱子学史的作用〉,“2011 年成功大学闽南文化国际


3 学术研讨会”论文,台南: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2011 年 11 月 26-27 日

Tee Boon Chuan, “The Southern Fujianese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Zhuxi Studies in
Malay-Indonesia, 1600-2011”,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 Nan
Culture, NCKU 2011” Organiser: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26-27 November
2011.

26. Wu Ming Chu, “Food and Ethnic Identity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An Observation in Pasar
Malam of Malaysia”, Paper presented at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ood, Environment
and Health, Kunming: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8-11 July 2011.

28
27. 吴明珠:〈一个华人稻米区的个案研究——田野调查〉,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
基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项目之田野调查暑期培训,昆明:云南大学,2011 年 7
月 12 日。

Wu Ming Chu, “Field Survey of a Chinese Padi-farming Area,”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n Field-work studies, Kunming: Yunnan University, 12 July 2011.

f) 本国研讨会论文(National Conference Papers)


1. Chiok Phaik Fern, “Repositioning of Opposition Front and Ruling Coalition in the Aftermath of
Malaysian General Election 2008: A Study on the By-Election Results and the Political Issues
Involved”, 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on Elections and Democracy in Malaysia, Organizer: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UNIMAS, 9-10 November 2011.

2. 何启良:〈沈鸿柏:一位地方领袖的革命与市民事业〉 ,《马来西亚新加坡历史人物学
术研讨会》,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1 年 12 月 3-4 日。

Ho Khai Leong, “Shen Hong Bo: A Study of Revolutionary and Civil Contributions of a Local
Leader,” Paper presented in Conference on Malaysian and Singapore Chinese Historical
Personalities, Center for Chinese Study Research, 3-4 Dec 2011.

3. 许文荣:〈诗想越界:杜运燮的中心——边缘对话〉,《马来西亚新加坡历史人物学术
研讨会》,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1 年 12 月 3-4 日。

Khor Boon Eng, “Du Yunxie: Dialogue between the Centre and the Periphery”, Paper
presented in Conference on Malaysian and Singapore Chinese Historical Personalities, Center
for Chinese Study Research, 3-4 Dec 2011.

4. 李树枝:〈五陵少年南洋传诗灯——余光中对东马砂拉越作家刘贵德的影响研究初〉,
“探索与创见——马、中、新、台中文系研究生论文发表会”,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
院,2011 年 11 月 19-20 日。

Lee Soo Chee, “An Influence Study on Yu Kwang Chung towards Liu Gui De,”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Symposium on Chinese Studies in Asia,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19-20 November 2011.

5. 莫德厚:〈宋遗民散文中的《庄子》受容〉,“探索与创见——马、中、新、台中文系
研究生论文发表会”,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2011 年 11 月 19-20 日。

Mok Tuck Hau, “The acceptance on Zhuang Zi in the prose of Song's Dynasty adherents",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Symposium on Chinese Studies in Asia,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19-20 November 2011.

6. 郑文泉:〈“回教”向“伊斯兰教”投降? 回教对晚近华人社会渗透的词汇形式〉,“2011 年
宗教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新山:南方学院,2011 年 11 月 18-19 日。

Tee Boon Chuan, “Islamic Challenge to Chinese Huijiao in Recent Malaysi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ligion and Culture 2011, Johor Bharu: Southern College,
18-19 November 2011.
29
7. 郑文泉:〈1911 年以来之马、新朱子学〉, “第八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国际研讨会”论
文,新山:南方学院,2011 年 10 月 15-16 日。

Tee Boon Chuan, “Hundred Years of Zhuxi Studies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1911-2011,”
paper presented at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laysian Sinology, Johor Bharu: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Southern College, 15-16 October 2011.

8. 郑文泉:〈功德铠与五世纪大马佛教史〉, “多元的传承:马来西亚佛教的实践:第二
届马来西亚佛教国际研讨会”论文,沙登:马来西亚佛教学术研究会,2011 年 10 月 2
日。

Tee Boon Chuan, “Gunavarman and The 5th Century Buddhism in Malaysi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laysian Buddhism, Serdang: Buddhist Research
Society of Malaysia, 2 October, 2011。

9. 郑文泉:〈辛亥革命与近代马、新朱子学的没落〉, “辛亥革命百年:孙中山与海外华人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金宝: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1 年 7 月 2-3 日。

Tee Boon Chuan, ‘The 1911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Decline of Zhuxi Studies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1911 Chinese Revolution: Sun Yat-sen, Modern China, and Overseas Chinese, Kampar: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Universiti of Tunku Abdul Rahman, 2-3 July 2011 。

10. Tee Boon Chuan, “Melayu itu Tao? Satu Penelaahan Pensejarahan Melayu Langkasuka-
Patani”, kertas kerja Seminar Internasional Melayu Serumpun Tahun 2011, Makassar:
Universitas Hasanuddin bersama Univeri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8-9 June 2011.

11. Wu Ming Chu, “Taiwanese Investment in Malaysia: Pattern and Issues,” Paper presented in
Positioning Southeast Asia in the Globalized World: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utheast Asia Kuala Lumpur: Universiti of Malaya, 2011, pp. 147-156.

12. 黄文斌:〈竺摩:马来西亚汉传知识僧评述〉,“第二届马来西亚佛教国际研讨会”,沙
登:博特拉大学、马来西亚佛教研究会主办,2011 年 10 月 2 日。

Wong Wun Bin, “Intellectual Chinese Buddhism Monk of Malaysia: A Review on Biography
of Rev. Zhu Mo”, The 2n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laysia Buddhism, organized by
Serdang: Universiti Purta Malaysia, Buddhist Research Society of Malaysia, 2 October 2011,

13. 黄文斌:〈现代中国思想家:钱穆论孙中山〉,“辛亥革命百年:孙中山、近代中国与
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金宝: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1 年 7 月 2-3 日。

Wong Wun Bin, “The Philosopher of Modern China: The View of Qian Mu on Sun Yat-se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1911 Chinese
Revolution: Sun Yat-sen, Modern China, and Overseas Chinese, Kampar: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Universiti of Tunku Abdul Rahman, 2-3 July 2011 。

30
g) 其他 (Others)
1. 何启良:〈饶宗颐教授题署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记〉,2011 年 4 月 18 日。

2. 何启良:〈刘程强的“出埃及记” 〉,《亚洲周刊》,2011 年 5 月 22 日。

3. 何启良:〈迟来的“李显龙时代” 〉,《亚洲周刊》,2011 年 5 月 29 日。

4. 何启良:〈慨当以慷鼎者一言记王慷鼎捐赠万册藏书予拉曼大学〉, 《南洋商报》,
2011 年 9 月 30 日。

5. 何启良:〈 国学博厚、法融正之――略写李国正老师和他的几幅书法作品〉,方美富
编:《湖上墨韵:李国正先生墨薮》,八打灵再也: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1 年
11 月。

6. 何启良:〈峰峦之间。澄怀之外 ――观锺正山画展及记锺正山美术馆开幕〉,《星洲
日报》,2011 年 11 月 6 日。

7. 李国正:〈皈依的语源与涵义〉,《南洋商报》,2011 年 3 月 27-28 日。

8. 李树枝:〈高标硕望——记李国正教授〉,方美富编:《湖上墨韵:李国正先生墨
薮》,八打灵再也: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1 年 11 月,页 22-24.

Lee Soo Chee, “On Prof. Li Guo Zheng’s Characteristics and His Chinese Calligraphy”,
Th’ng Bee Fu (ed.) Ink Fragrance on the Lake, Selangor: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UTAR, Nov 2011, pp 22-24

9. 李树枝:〈大马华教的人文素质培养〉,《南洋商报——林连玉 2011 基金华教节特


辑》,2011 年 11 月 29 日,页 A12.

Lee Soo Chee, “On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Malaysian Chinese Education”,
Nanyang Siang Pau, 2011-11-29, page A12.

10. 林良娥:〈十年树木勤耕种,稻花万顷明〉,方美富编:《湖上墨韵:李国正先生墨
薮》,八打灵再也: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1 年 11 月。

Ling Liong Ngo, “Ten Years of Planting,” in Th’ng Bee Fu (ed.), Ink Fragrance on the Lake,
Selangor: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UTAR, 2011.

11. 方美富:〈红楼梦的普及本〉,独立新闻线上“独立书话”发表,2011 年 10 月 2 日。

Th’ng Bee Fu, “A Study Of Zhiyanzhai’s Notes on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Merdeka
Review, 2 October 2011.

12. 方美富:〈永远的槟榔屿〉,独立新闻线上“独立书话”发表,2011 年 11 月 5 日。

Th’ng Bee Fu, “Eternal Penang”, Merdeka Review, 5 November 2011.

31
13. 方美富:〈地之始随喜钞〉,于独立新闻线上“独立书话”发表,2011 年 12 月 12 日。

Th’ng Bee Fu, “Heaven And Earth Sprang From Something Else” , Merdeka Review, 12
December 2011.

14. 方美富:〈2011 年方美富爱读书〉,独立新闻线上“独立书话”发表,2011 年 12 月 26


日。

Th’ng Bee Fu, “Best Books Of 2011”, Merdeka Review, 26 December 2011.

15. 张依苹翻译,顾彬著:《白女神.黑女神》,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

Tiong Ee Ping (translated), Wolfgang Kubin, White Goddess, Black Goddess, Taipei:
Showme Information, 2011

16. 黄文斌:〈李国正教授印象〉,方美富编:《湖上墨韵:李国正先生墨薮》,八打灵
再也: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1 年 11 月。

Wong Wun Bin, “My Impression on Prof. Li Guo Zheng”, in Th’ng Bee Fu (ed.), Ink
Fragrance on the Lake, Selangor: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UTAR, 2011.

17. 黄文斌:〈一点历史情怀〉,黄文斌编:《辛亥革命百年:孙中山、近代中国与海外
华人国际研讨会》会议小册,金宝: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1 年 7 月,页 14-17。

Wong Wun Bin, “Feeling on The History”, Wong Wun Bin (ed.) , Handbook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100th Anniversary of 1911 Chinese Revolution: Sun
Yat-sen, Modern China and Overseas Chinese, Kampar,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UTAR, July 2011, pp.14-17.

18. 黄文斌编:《中文系研究生手册》,八打灵再也: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2011 年 2
月,页 86。

Wong Wun Bin ed., Handbook of Postgraduate f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Petaling Jaya: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UTAR, 2011.

32
4. 校外基金研究计划(External funding)

序 研究计划 参与者 基金名称


Project Titles Members Fund name/source
1. 红楼梦的研究与翻译 许文荣(副组长) 马来写作人基金会、马来亚大学中文
The Study and Translation Khor Boon Eng 系毕业生协会基金
of Honglou Meng (Deputy Project Leader) Yayasan Karyawan and Pejati
Research Fund

2. 马来西亚华裔人物志 何启良(主编) 拉曼大学与华社研究中心合作项目


Malaysian Chinese 许文荣(文学组组长) UTAR and Centre for Malaysian
Personalities 黄文斌(学术/宗教组组 Chinese Studies
长)
张晓威(政治组组长)
林水檺(教育组组长)
Ho Khai Leong
(Chief Editor)
Khor Boon Eng
(Literature Group Editor)
Wong Wun Bin
(Academic/Religion Group
Editor)
Chong Siou Wei
(Political Group Editor)
Lim Chooi Kwa
(Education Group Editor)
3. 跨文化语境华文女作家研 许文荣、廖冰凌、辛金 中国复旦大学中文系、马来西亚拉曼
究 顺、李树枝、曾维龙、黄 大学中华研究中心
A Study of Chinese 丽丽、贺淑芳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Fudan
Women Writers in the Khor Boon Eng, Liau Ping University, China & CCSR, UTAR
Cross-Cultural Context Leng, Sen Kim Soon, Lee
Soo Chee, Chou Wen
Loong, Wong Lih Lih, Ho
Sok Fong
4. 马华文学电子图书馆计划 许文荣(总策划/主持人) 拉曼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及马来亚
Malaysian Chinese Khor Boon Eng 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
Literature Digital Library (Principal Investigator) PEJATI & PAPC
Project
5. 双溪毛糯麻风病院社区口 曾维龙、贺淑芳 SASAKAWA Memorial Health
述历史出版计划 Chou Wen Loong , Ho Sok Foundation
Oral History of Sungai Fong
Buloh Leprosy Settlement
6. 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 曾维龙 The Youth Section of KL & Selangor
堂青年团(隆雪华堂)团 Chou Wen Loong Chinese Assembly Hall

History of The Youth
Section of KL & Selangor
Chinese Assembly Hall

33
序 研究计划 参与者 基金名称
Project Titles Members Fund name/source
7. 闽南文化研究 张晓威(主持人) YTL Corporation Berhad
Min-Nan Cultural Study Chong Siou Wei
(Principal Investigator)
8. 马华文学奖系列 2011- Liau Ping Leng, 台湾秀威出版社、马来西亚华人作家
2012 Fan Pek Wah 协会、方北方出版基金
The Series of Mahua (Universiti Malaya), Showwe Information Co. Ltd.,
Literature Prize Ding Siong Ling Taiwan,
(Universiti Malaya), The Writers’ Association of Chinese
Ng Yean Leng Medium of Malaysia,
(New Era College) , Fang Bei Fang Publishing
Soh Yen Theng Foundation
(New Era College)

9. 彭士驎书画研究 李乾耀 梁炤祥先生


The Studies of Peng Shi Lee Kean Yau Mr. Leong Chao Seong
Lin’s Calligraphy and
Chinese Painting
10. Sudut-Sudut Peninjauan 林良娥 Universiti Malaya (IPPP)
Estetik Dalam Puisi-Puisi Ling Liong Ngo
Percintaan Song Ci Pada
Dinasti Song Utara
11 吴岸 、 马仑研究 林良娥 、潘碧华 The Writers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 Liong Ngo, Medium of Malaysia
A Study on Malaysian Fan Pik Wah
Chinese Writers (Wu An
and Ma Lun)

12 古来县新村地方志编撰 黄文斌(主持人)、 NV Multi Corporation Bhd


研究计划 张晓威
Project on History of Wong Wun Bin
Chinese New Villages in (Principal Investigator),
Kulaijaya District Chong Siou Wei

34
5. 校内基金研究计划(Internal funding-UTAR Research Funding, UTARRF)

序 研究计划 参与者 基金名称


Project Titles Members Fund name/source
1. 朱子学在马来西亚的传 郑文泉 拉曼大学研究基金
播:1600-2010 UTARRF
Tee Boon Chuan
The Spread of Zhuxi
Studies in Malaysia,
1600-2010

2. 九叶诗派研究——以杜 许文荣 拉曼大学研究基金


运燮为个案 李树枝 UTARRF
黄丽丽
A Study of Jiu Ye Poets
Group with Special Focus Khor Boon Eng
on Du Yunxie Lee Soo Chee
Wong Lih Lih

3. 韩愈与潮州文化考辨 余曆雄 拉曼大学研究基金


UTARRF
A Comprehensive Study Er Lee Siong
of Han Yu and Teochew’s
Culture

4. 沈慕羽日记研究 何启良 拉曼大学研究基金


UTARRF
Study of Sim Mow Yu’s Ho Khai Leong
Diaries

35
六、 学术活动

1. 学术考察和交流活动
1.1 现代华文文学研究组

序 日 期/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1 2011 年 2 月 19 日 活动:探访考察
9.00am-3.00pm 探访对象: 霹雳文艺研究会
怡保:霹雳文艺研究会 参与者:许文荣博士、黄丽丽老师、李树枝老师

2 2011 年 5 月 23-21 日 活动:探访槟威写作人


槟城 探访对象:小黑、方昂、陈政欣、叶蕾、宋子衡
参与者:许文荣博士、李树枝老师

1.2 汉学组

序 日 期/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1 2011 年 8 月 20-23 日 郑文泉:〈印度尼西亚、大马朱子学的历史与未来〉的讲座
「Mazhab Chu Hsi di Indonesia dan Malaysia: Sejarah dan Masa
Depannya」的学术讲座

2 2011 年 10 月 24 日-11 月 名 称:潮惠学术交流与文化考察


7日 (拉曼大学研究基金项目)
参与者:余曆雄博士、陈慧萍老师
考察中国潮州市韩山师范 考察要点
学院、惠州市惠州学院 1.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座谈会
2. 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3. 潮州市昌黎路小学
4. 潮州市韩文公祠
5. 潮州文化研究中心
6.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学术讲座
7. 惠州市苏轼纪念馆
8. 惠州学院中文系韩愈苏轼教学与研究座谈会

36
1.3 马来西亚现代华文文学研究组

序 日 期/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1 2011 年 4 月 17 日 活动:金宝务边史迹考察行
霹雳州金宝和务边 参与者:黄文斌副教授(领队)、何启良教授、林水檺教授、
张晓威博士等。
考察地点:金宝及务边地区的古迹
1. 谭公庙、
2. 增龙会馆、
3. 金宝古庙、
4. 金宝古庙图书馆、
5. 务边怀古楼。

2 2011 年 5 月 27 日 活动:东海岸潮州人考察汇报暨交流会(Research Report on


金宝校区文学院会议室 Teochew Ethnic Community at East Coast of Malaysia)
A278K 主持人:莫德厚老师
汇报人:黄文斌副教授
参与者:东海岸七间潮州会馆(10 人)、中华研究中心成员
(3 人)、研究生(2 人)、本科生(3 人)

3 2011 年 6 月 18 日 名称:金宝会馆考察行(Fieldwork Tour on The Chinese Guilds


霹雳州金宝 and Associations at Kampar)
参与者:黄文斌副教授(领队)、中华研究中心成员包括余曆
雄博士、黄丽丽老师、陈慧萍老师、本科生(约 35
人)
考察点:福建会馆、增龙会馆、古冈州、清英连花会馆

1.4 艺术研究组

序 日 期/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1 2011 年 1 月 19 日 讲题:马来西亚的潮州木偶戏
7.00pm-9.00pm 主讲人:罗子毅博士( Dr Roman Shapiro)(俄罗斯人文大学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东方文化学院高级讲师)
PH102

2 2011 年 5 月 24 日 名 称:考察探访富贵山庄世外桃源之“中华人文碑林”
士毛月富贵山庄世外桃源 参与者:何启良教授、郑文泉博士、马凌香、伍雪仪
考察要点:
1. 考察 “中华人文碑林”的书法碑文,由富贵集团爱心基金
会执行长陈建发及严秋霞接待解说。
2. 参拜了华教斗士沈慕羽夫妇之墓

37
1.5 闽南文化研究组

序 日 期/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1 2011 年 8 月 17 日 名 称:拉曼大学与成功大学学术交流会
4:40pm-5:50pm 參予者:
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文学 成功大学代表:赖俊雄院长、陈益源教授、 郑永常教授等。
院长办公室 拉曼大学代表:尤芳达副校长、张晓威博士等。

2 2011 年 8 月 27 日 名 称:成功大学闽文化联袂研究
10.00am-12.00noon 访问团:赖俊雄院长、陳益源教授、张高评教授、陈昌明教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授、王伟勇教授、吴荣富教授、赖丽娟教授等。
PH102 本校代表:黄文斌副院长、林水檺教授、许文荣副教授、余历
雄博士、郑文泉博士、廖冰凌博士、李乾耀博士及
陈行岭副教授等。

3 2011 年 9 月 6 日 名 称:台湾金门大学访问与汇报(闽南研究合作计划)
八打灵校区 PD 617 访问团: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带领、金门大学人文与社会
科学院院长江柏炜教授
本校代表:蔡贤德校长、尤芳达副校长、社区与国际联络处陈
行岭主任、中华研究中心何启良教授及林水檺教
授、黄文斌副教授、郑文泉博士等成员。

2. 学术讲座
2.1 现代华文文学研究组
No 日 期/地点 活动内容
1 2011 年 2 月 8 日 讲 题:乐见女巫、阅读天书——小说朱天文与黎紫书的最好的
2.30pm-4.30pm 时光
金宝校区 A003 联办单位:中文系
主讲人:谢静国博士(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助理教授)
主持人:黄丽丽老师

2 2011 年 2 月 14 日 讲 题:乐见女巫、阅读天书——小说朱天文与黎紫书的最好的
6.30pm-8.30pm 时光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主讲人:谢静国博士(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助理教授)
PH102 主持人:廖冰凌博士

3 2011 年 3 月 10 日 讲 题:如何撰写现代文学论文
6.30pm-8.30pm 主讲人:郑明娳教授(台湾东吴大学教授)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主持人:廖冰凌博士
PH004

38
4 2011 年 3 月 16 日 讲 题:为什么需要阅读文学
2.30pm-4.30pm 联办单位:中文系
金宝校区 A003 主讲人:郑明娳教授(台湾东吴大学教授)
主持人:金进博士
5 2011 年 3 月 23 日 讲 题:因为阅读,所以书写:文字的修行之路
4.30pm-6.30pm 联办单位:中研会、中文系
金宝校区 A003 主讲人:黎紫书(马华作家)
主持人:金进博士
6 2011 年 3 月 15 日 讲 题:我的创作经验
2.30pm-4.30pm 联办单位:中研会、中文系
金宝校区 EDK4 主讲人:龚万辉(作家)
主持人:贺淑芳老师
7 2011 年 8 月 3 日 讲 题:现代诗对谈
2.30pm-4.30pm 联办单位:中文系
金宝校区 EDK4 主讲人:方昂(诗人)、黄昏星(诗人)
主持人:李树枝老师
8 2011 年 11 月 2 日 讲 题:诗的照明弹
2.30pm-4.30pm 联办单位:中文系
金宝校区 A003 主讲人:何启良教授(诗人)、黄昏星(诗人)、廖雁平(诗
人)、周若涛(诗人)、邢诒旺(诗人)
主持人:李树枝老师

2.2 汉学组

序 日期 活动内容
1 2011 年 1 月 12 日 讲 题:儒家与儒教
2.30pm-4.30pm 主讲人:赵法生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秘书长、助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理研究员)
PH102 主持人:郑文泉博士

2 2011 年 1 月 26 日 讲 题:佛教信仰与佛教研究
10.00am-12.00noon 主讲人:黄先炳博士(彭亨立卑东姑安潘阿富珊师范学院中文组
金宝总校 A003 讲堂 主任)
林德明副教授(拉曼大学理学院院长)
主持人:余曆雄博士
3 2011 年 1 月 26 日 活 动:余曆雄新书推介礼
2.00pm-4.00pm 推介人:尤芳达教授(拉曼大学副校长)
金宝总校 A003 讲堂 讲评人:何启良教授讲评《师门问学录》
(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
讲评人:黄先炳博士讲评《唐宋文史论集》
(彭亨立卑东姑安潘阿富珊师范学院中文组主任)

39
4 2011 年 2 月 10 日 讲 题:《四书》学与宋元之际儒家学派的整合
2.00pm-4.00pm 主讲人:胡春依(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主持人:郑文泉博士
PH102
5 2011 年 2 月 17 日 讲 题:春节·元宵·艺术
10.00am-12.00noon 主讲人:钟瑜教授(中国云南财经大学东南亚文化艺术研究所所
金宝总校 A003 讲堂 长、现代设计艺术学院教授)
主持人:余曆雄博士
6 2011 年 3 月 18 日 讲 题:蒙古民族的起源與成吉思汗
8.00pm-9.30pm 主讲人:孟松林教授(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主持人:张晓威博士
PH102
7 2011 年 4 月 12 日 讲 题:中国古代散文的研究方法
7.00pm-9.00pm 主讲人:谭家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古代散文学会会长)
PH102 主持人:林水檺教授

8 2011 年 6 月 3 日 讲 题:中古佛教圣山信仰的成立——北朝至唐初的五台山信仰
2.00pm-4.00pm 儒家与儒教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主讲人:林韵柔博士(台湾东海大学历史学系兼任助理教授)
PH102 主持人:张晓威博士

9 2011 年 6 月 6 日 讲 题:唐代的念佛结社及其社会基础
2.00pm-4.00pm 主讲人:林韵柔博士(台湾东海大学历史学系兼任助理教授)
金宝总校 A278K 会议室 主持人:莫德厚老师

10 2011 年 8 月 12 日 讲 题:寡过之书——《周易》
7.30pm-9.30pm 主讲人:杨庆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主持人:郑文泉博士
PH102
11 2011 年 8 月 16 日 讲 题:牟宗三的汉代易学观述评
2.00pm-4.00pm 主讲人:陈明彪教授(台湾国立屏东科技大学)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主持人:郑文泉博士
PH102

2.3 马来西亚华人及文化研究组

序 日 期/地点 活动内容
1 2011 年 3 月 23 日 讲题:马来亚战役(1941-1942)与紧急法令时期(1948-1960)
2.00pm-4.00pm 的黑暗岁月(Dark Days:The Malayan Campaign [1941-
金宝校区 A003 1942] and The Emergency [1948-1960] )
主讲人:蔡贵隆(军事史家)
主持人:林家乐老师(文学院讲师)
媒介语:英文

40
2 2011 年 6 月 15 日 讲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复兴与发展(1970─2010)
2.00pm-4.00pm 主讲人:胡万铎(华教运动工作者)
金宝校区 DDK4 主持人:黄文斌副教授

3 2011 年 6 月 22 日 讲 题 : 孙 中 山 在 槟 城 的 事 迹 ( The History of Sun Yat-sen in


2.30pm-4.30pm Penang,1970-2010)
金宝校区 A003 主讲人:Ms Khoo Salma Nasution(槟城孙中山基地负责人)
主持人:Dr Cheah Phaik Kin
媒介语:英文

4 2011 年 10 月 10 日 讲题:百年悲喜中国情 - 华侨华人与中华民国


2.30pm-4.30pm 主讲人:李盈慧教授(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教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授)
PH102 主持人:何启良教授

2.4 当代中国研究组

序 日 期/地点 活动内容
1 2011 年 2 月 14 日 讲题:新世纪的两岸关系何去何从?机会 VS 挑战 抑或 战争
2:30pm-4:30pm VS 和平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主讲人:宋镇照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台湾
PH102 国立成功大学政治系暨政经所特聘教授)

2 2011 年 3 月 7 日 讲题:沟通与成长
2:30pm-4:30pm 主讲人:张露教授(新加坡宝路集团的董事长复旦大学和上海
金宝校区 大学的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约研究员)

2.5 艺术研究组

序 日 期/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1 2011 年 1 月 19 日 讲题:马来西亚的潮州木偶戏
7.00pm-9.00pm 主讲人:罗子毅博士(Dr Roman Shapiro)(俄罗斯人文大学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东方文化学院高级讲师)
PH102

41
3. 研讨会
序 日期 项目内容
1 2011 年 7 月 2-3 日 “辛亥革命百年:孙中山、近代中国与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
金宝校区 A003 主办单位: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马来西亚华人及文化研究
组)
出席学者:徐国利教授(安徽大学)、汤熙勇教授(台湾中央研
究院)、吴龙云博士(台湾国立师范大学)、陈中和
博士(台湾文藻外语学院)、区志坚博士(香港树仁
大学)、陈学然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安焕然博士
(南方学院)、黄文斌副教授(拉曼大学)、张晓威
博士(拉曼大学)、郑文泉博士(拉曼大学);
对谈人 :莫顺宗博士(新纪元学院)、廖文辉博士(新纪元学
院)、叶汉伦(新纪元学院)及郑文泉博士(拉曼大
学)。

2 2011 年 11 月 19-20 日 探索与创见──马中新台中文系研究生论文发表会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主办单位: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中文系
PH004 主题演讲:林安梧教授(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教授)
发表者:共 24 人发表论文,其中 13 人来自海外硕博士班研究
生,国内各大专院校 11 名。

3 2011 年 12 月 3-4 日 马新华人历史人物研讨会


金宝总校 A003 主办单位: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
出席学者:何启良教授(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林水檺教
授(拉曼大学中文系)、周兆呈博士(新加坡联合早
报编辑组副主任)、林纬毅博士(新加坡亚洲研究学
会副会长)、陈中和博士(南方学院助理研究员)、
许文荣副教授(拉曼大学中文系)、廖文辉博士(新
纪元学院历史研究中心主任)、章星虹(新加坡南洋
理工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陈煜博士(新加坡国立大
学建筑系)、梁秉赋博士(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会
长)、郑文泉博士(拉曼大学中文系)、锺瑜教授
(中国云南财经大学东南亚文化研究所所长)、严秋
霞(拉曼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何德超博士(新加坡
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4 2011 年 12 月 4-10 日 第一届两岸民族文学交流暨学术研讨会


台湾(台北、台东、花 主办单位:台湾艺文作家协会《新地文学》季刊社
莲) 协办单位: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

42
4. 其他
序 日期 项目内容
1 2011 年 2 月 20 日 活动:2011 年第一学期中文系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师生交流会
2.00pm-5.00pm 主办:中文系研究生部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PH004

2 2011 年 3 月 26-27 日 活动:马华戏剧工作坊


9.00am-7.00pm 主办单位: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现代华文文学研究组)
金宝校区 H109 联办单位:中研会、中文系
主讲人:孙春美老师(新纪元学院影像系主任)
主持人:许文荣博士

3 2011 年 4 月 6 日 活动:师生交流会
2.00pm-4.00pm 参与者:全体金宝校区中文系老师和本科生
金宝校区 Heritage Hall

4 2011 年 4 月 9 日 活动:原甸小说《重轭》读书会
2.00pm-4.00pm 主办单位: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现代华文文学研究组)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联办单位:文桥传播中心
PH004 主讲人:许文荣博士(拉曼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丁云(作
家)、原甸(作家)
主持人:何启良教授

5 2011 年 7 月 2 日 活动:孙中山历史图片展
金宝校区图书馆 主办: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马来西亚华人及文化研究组)
联办:槟城孙中山协会
主题演讲:顾长永教授主讲《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意义》

6 2011 年 8 月 5-7 日 活动:娄东四人书画联展


10.00am-5.00pm 书画家:邢少兰、邢曦峰、邢晓东、邢茂伦
金宝校区 A011

7 2011 年 11 月 16 日 活动:李国正老师书艺展开幕典礼暨《湖上墨韵》新书推介礼
10.00am-5.00pm 贵宾:谢叶萍馆长
金宝校区 Block G 推介人:何启良教授、方美富老师
“何妨一上楼”走道

43
七、 学术交流

1. 访问学者 —郑明娳教授(2011 年 3 月 1 日至 31 日)

郑明娳 ,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毕业。国家文学博士。曾任师大国文系专任教授,现任东吴
大学中文系专任教授。曾出版多部专著,《葫芦再见》、《儒林外史研究》、《现代散文欣赏》、
《读书与工具》、《西游记探源》、《珊瑚撑月》、《现代散文纵横论》、《现代散文类型论》、
《蔷薇映空》、《当代文学气象》、《现代散文构成论》、《文艺戏剧十年》、《教授的底牌》、
《现代散文现象论》、《通俗文学》、《活水诗粹》、《撩拨的琴 弦》、《现代散文》、《现代
小品》等等,著述丰沛。曾获国家文艺理论奖、中山文艺散文创作奖、十大杰出青年金手奖等 11
项。

访学活动和讲演:

第一场:
主题:如何撰写现代文学论文
日期:2011 年 3 月 10 日(星期四)
时间:晚上 7 时-9 时
地点:拉曼大学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 PH102

第二场:
主题:为什么需要阅读文学?
日期:2011 年 3 月 16 日(星期三)
时间:2.00pm-4.00pm
地点:拉曼大学金宝校区 EDK 5 讲堂

44
2. 到访学术单位
序 日期 到访单位
1 台湾国立屏东教育大学中国语文学系

领队 :中国语文学系系主任陈剑锽教授
同行者:简贵雀博士、黄惠菁博士、严立模博士,以及人民大学管
理学院兼客座助研究员张博栋博士
参访目的:主要是为了研究亚太区的中文系运作模式,包括课程设
置、师资培训、师生互动等。

2 2011 年 2 月 16 日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师生
金宝校区

领队:王秀惠教授
同行者:邱炫煜教授、吴龙云教授、石兰梅教授
本校代表:林水檺教授、何启良教授、黄文斌副教授、张晓威博士

主要交流内容:

林水檺老师就“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纵览”议题进行演说,针对
马来西亚教育体制的发展概况作出论述。接着,由张晓威老师负责
讲解题为“国民型中学和独立中学的华语学习现况”的讲题,着重
讲解马来西亚中学教育制度的概况。最后,由黄文斌副教授解说
“大专华文教育:以拉曼学院及大学为例”,针对马来西亚大专教
育概况进行论述。

师大王秀惠教授主持,台湾师大代表讲解校内办学方针,由王
秀惠教授介绍国际与侨教学院、邱炫煜教授介绍侨先部、吴龙云教
授介绍华语文教学研究所侨教与海外华人组,最后由石兰梅教授介
绍教育部八大学习网之历史与文化计划。

45
序 日期 到访单位
3 2011 年 6 月 3 日 台湾政府出版品访问团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
究院 PH102

领队:陈悦宜博士
同行者:陈悦宜博士(行政院研考会政府出版品管理处处长)、魏
秋宜女士(行政院研考会政府出版品管理处科长)、张岚
婷女士(行政院研考会政府出版品管理处专员)、吴松杰
先生(秀威资讯暨国家书店副总经理)、杨宗翰先生(秀
威资讯暨国家书店副总编辑)

本校代表:何启良院长(中华研究院院长)、廖冰凌博士(中华研
究 院 助 理 教 授 )、 郑 文泉 博 士 ( 中 华 研究 院 助理 教
授)、钟景辉(中华研究院行政人员)、蔡晓晶(中华
研究院行政人员)、李枚纹(中华研究院行政人员)、
伍雪仪(研究生)、黎翠雯(研究生)、马凌香(研究
生)

4 2011 年 7 月 13 日 马大毕业生协会到访分享座谈
金宝校区
领队: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主席黄东海先生以及秘书林添拱先生
同行者:副主席尤绰韬女士,三位该协会理事孙彦庄老师、程慧婷
女士以及李锡锐先生。

由中文系主任许文荣副教授接待,分享中文系毕业心得。参与
分享座谈会的有 150 位学生,并获赠两部马大毕业生协会出版的作
品,分别是《中华文化在多元社会的承传与发展》以及《洪天赐教
授七秩华诞纪念论文集》。

46
序 日期 到访单位
5 2011 年 7 月 29 日 厦大南洋研究同仁莅临交流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
究院 PH102

领队: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资料室主任张长虹
同行者:张大勇先生
本院代表:何启良院长、拉曼大学图书馆馆长谢叶萍和本院老
师。

交流成果:
主要介绍了南洋研究院资料室的馆藏与数据库建设,并欢迎中华研
究院老师到厦门大学访问,有机会利用该馆丰富的资料库。

6 2011 年 9 月 7 日 国立台湾文学馆莅临本院参访
八打灵校区中华研
究院 PH102

领队:张忠进(雨弦)副馆长
同行者:展示教育组研究助理黄佳慧、公共服务组覃子君

交流成果:
在交流过程中,台湾文学馆一众代表除了向本院介绍该馆的成
立历史、文化功能与经营现况外,同时也热切希望了解马华文学的
发展动态,并从中寻求合作的契机,商讨日后的活动规划。

而本院院长何启良教授和代系主任郑文泉博士对此亦表达了强
烈的合作意愿。经过热烈讨论后,双方对以下几个可能合作的项目
深感兴趣,包括以流动巡回的方式互相展览各自的文学珍藏、或以
主题形式展示作家作品和手稿等等。此外,电子书的建设工程、翻
译介绍和儿童读物的发展计划,也引起双方的关注。

47
八、 捐赠


曼大学图书馆的中文藏书与日俱增,目前约有一万四千种,近三万册,包括文渊阁
《四库全书》、《册府元龟》点校本、《中华大典--文学典》、《全宋文》、《全
宋诗》、《朱子全书》、《民国丛书》等。主要学术刊物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
研究所集刊》、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集刊》、《中华文史论丛》、《文学遗产》、《文学评论》等。另订有电子刊物“中国学术期刊
网”。

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自 2010 年 9 月成立以来,备受各界关爱,社会各界人士的无偿捐赠和大


力支持,受赠各类文献不计其数,不仅丰富了馆藏文献,更让大学生与研究生从中受益。因此,
我们建立了这个捐赠主页,以纪念这些珍贵的捐赠,以宣传这种可敬的精神,也把每一位捐赠者
的名字和事迹,记录在这个主页内和我们的心中。我们衷心地希望,我们的中华研究院中文收集
书籍事业,在更多的有识之士的捐赠支持下,能够不断发扬光大。

捐赠芳名录

日期 捐赠者 书籍种类 数目
2010 年 5 月 黄文慧小姐 读者文摘、文学、游 195

2010 年 5 月 谢诗坚先生 传记、马来西亚研究 11
2010 年 10 月 洪天赐老师 马新文学 721
2010 年 12 月 台湾东吴大学、郑明娳老师 台湾文学、创作、中 10000
国历史、地方志

2010 年 4 月 李元瑾老师(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 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 72


言中心) 言中心出版物
2011 年 5 月 王慷鼎老师(1936-2011) 新闻学、历史、地方 第一批:
志、政治、马新文 2631
学、报章、期刊、翻 第二批
译、创作、词典、南 7005
洋大学出版物等 总数:9636
2011 年 5 月 《香港文学》 香港文学 21

2011 年 7 月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 文化、政府出版物、 527


管理、文学、法律
2011 年 7 月 台湾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文学、史学、地理、 2035
翻译

48
2011 年 8 月 陈凯希先生 马来西亚本地研究 37

2011 年 9 月 黄学海先生 (白屋书坊) 佛学经典、道家经 中文 512


典、文学、哲学、思 英文 127
想、医学
2011 年 11 月 卢绍昌老师(1932-2010) 字典、辞典、词典、 6,079
百科全书、文史哲、
政治学、人物传记、
新马出版物、医学
2011 年 11 月 上海书局 翻译文学、文献 46

2011 年 11 月 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 《大正新脩大藏经》 100 冊


(备注:陈治铭居士义助台─马报关 《卍续藏经》 151 冊
手续费) 及各类佛典

2011 年 12 月 尹秀霞小姐 美术、设计、绘画、 700


摄影

汇报一 慨当以慷、鼎者一言──记王慷鼎老师捐赠万册藏书予拉曼大学


月最后一个星期日,我夹带着满身的疲累却极为振奋的心情,从新加坡驾车北归。
陪着我的,是与我情况一样的图书馆馆长谢叶萍与延续教育中心的杨女士。窗外风
景交错,车里播放着李叔同的歌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
声残,夕阳山外山。」晚霞万丈,在面前天空舒展开来,群山更觉妩媚。我们这两天完成了一件
大事。

王慷鼎老师把毕生私人藏书捐赠给我拉曼大学与中华研究院,看似偶然,但是背后却有一段
必然的因缘。其实王老师与拉曼大学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缘分,他曾是大学创意产业学院中文系的
Adjunct Professor。王老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任职 18 年,1998 年退休,善尽传道授业的职
责,培育了无数学生。我 1990 年 从寒凉的美国中西部直飞到蕉风椰雨的岛国,在同校的政治系
服务,后生无知,两年后才结交王老师的。同一个学院、不同学系,八年重叠的时间空间,凭近
凭远, 我常在远处看到他魁梧高大的背影,出入于教学楼与图书馆之间。真正与王老师接触,乃
编辑《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一书之机缘。主编林水檺老师邀请王老师撰写 「新马华文报业史」
一章,他欣然答应。我是此书编者之一,于是有了机会亲近王老师。他开朗健谈、热情豪爽,处
处显出一位读书人的直朴无伪。他没有岛国知识分子的迂腐或官僚之气,待后辈极为真挚。我深
深感受到他那热爱生活的精神,他闪耀着智慧的炯炯眼神以及眉间的些许忧郁,常使我联想起康
有为。后来知道他的祖籍是广东番禺,才恍然大悟。

我一直听说王老师退休后想安置万册的私人藏书。他一生简朴,住在政府组屋,空间有限。
毕生博览群书、购书、藏书,大部分积蓄都购买了图书,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学术资料。王老师白
首忘机,书生胸襟荡荡,一生的珍藏只希望有个理想的归宿。新加坡文化机构虽多,但是无论是
49
官方图书馆或社团,一味求新,迎合他们所谓的 「新新人类」,没有保存文物旧书的心意。学者
与文化人身后藏书与文物的悲凉遭遇,久有听闻,令人心酸。近十年来藏书者纷纷把毕生藏书捐
赠到彼岸。南方学院 受惠最多,其次是新纪元学院。2004 年我离职国大时整理了书籍,也捐赠了
两千本书予新纪元学院。

2011 年初,王老师
游历马来西亚各地,想
进一步了解图书馆的保
存条件。他是极为谨慎
物色捐赠藏书理想之处
的。在吉隆坡时他顺道
探访挚友林水檺老师。
林老师把我带去 看他。
他半惊讶半调侃的问:
「你什么会在这里?新
加坡不是很好吗?」我
笑答:「这都是我的
错。」我们叙旧之余,
亦谈近况。当时恰好廖
冰凌老师亦在,她毕业
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
系,偶遇老师分外高兴。
言谈间我重提了王老师
的藏书,知道他还没有
捐出,于是厚着脸皮再
三谏求,林老师在旁助
我美言。捐赠藏书给予大学研究之用与学院教学之用,同是阅读,但差别甚巨,这一点肯定不需
我向长辈喋喋不休。我咕噜不清的说话显然多余,王老师是被我们的诚意所动,深思一刻,最后
用他浑厚的声音说:「好。书是你们的。」

我于是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图书馆馆长,数日后去信感谢王老师,说明拉曼大学图书馆将有
「东南亚华人特藏」的设陈,以安置他的赠书。几个星期后,他开始亲手包装了书籍两千六百余
册,为了帮我们节省费用,还联系了一家他熟悉的搬运公司,39 盒书箱在三月中抵达了金宝校区。
当时书到了之后被置放在图书馆的一个储藏室,我也去看了,都是有关本地研究的书籍与期刊精
品,与月前东吴大学捐赠的书籍分量不分上下。但是这只不过是王老师捐赠的小部分而已。他说,
3 月至 5 月将与家人畅游江南,远行数月,然后吩咐说:「你计划一下,几时再来搬书。」

我 5 月初联系上了王老师。在电话里,他说他在医院,身体不好,我不能帮你装书了。你找
几位帮手来搬运吧。我慰问之余心里特别沉重。

那个星期六,与叶馆长和杨女士抵达位于金文泰区的王府。王老师刚出院不久,在康复之中,
看起来有点虚弱,瘦削了些,但是气色尚好,声音仍然像平时的洪亮。我们敬上伴手礼问候致意,
向他表达老师们的关切。他说在治疗病情,需要休息。寒暄一回我们便开始工作了。

50
王老师的藏书比我想象中更为丰富。种类多
(新闻学、历史、地方志、政治、马新文学、报
章、期刊、翻译、创作、词典、南洋大学出版物
等)、专业性强,其中最珍 贵的是有关近一个世
纪的马新中学、大学、社团、公会、报馆的特刊,
在马新的私人藏书中──甚至大学图书馆──可
谓绝无仅有。我逐想起了鲁迅的话:「读书无 嗜
好,就不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
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正是王
老师一生读书生涯的写照。我们一边在整理,他
一边在叮咛、嘱 咐、殷切的交代。对他陪伴身边
多年而即将移居的书籍,他是多么依依不舍!从
他的眼神里,我感觉到一位毕生献身研究的学者
的执着而宽懈的心怀。他不时说: 「你看这本......」、「这些是我当年收集的......」、「启良,
你读过这本没有......」,然后就侃侃讲述了许多掌故。书堆里,我俯拾到一册《时务报》影印本。
我呼叫:「梁启超的《时务报》!」王老师:「那是我在香港大学影印的 ......」我爬上书柜:
「哗,这里是李星可全部的政论集!」王老师:「李星可和我很熟,以前是星洲日报的同事 ......」
我翻阅书堆:「这是 Cobbold Commission Report 的华文版!」王老师:「嗯。你应该没有看
过......」我蹲下窥望书架底层:「这里是全套《南洋学报》和《亚洲文化》!」王老师:「都是
你们的。都是你们的。」

如此这般我们度过了一整天。叶馆长和杨女士都是二话不说的好帮手,动作快速,全部打包
计算有大小 150 箱。

这就是王老师毕生的精神财富了。这些稀有的藏书是他的毕生追求,是他学术生活、教育生
涯的积淀。作为一种学术领域的衣钵传承,这些藏书无疑将继续恩泽一代又 一代的大学研究生。
它亦将让后来的学生、读者可以感受到、触摸到王老师的学术精髓。这些资料不仅是拉曼大学图
书馆的镇馆之宝,更是全校师生的精神财富。叶 馆长向他允诺,拉曼大学图书馆一定会管理好、
利用好这些珍贵的资料。

我们目睹搬运工人把书箱一一搬上卡车,最后目的地:拉曼大学金宝校区中央图书馆。向王
老师道别时,我两天用力过度的手微颤,然而王老师厚重的握手却是那么紧稳。我们万般承诺,
王老师只一语相托。 (何启良撰)

*王慷鼎老师于 2011 年 11 月 14 日病逝。本院全体师生对王老师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51
九、 中文研究学会

新春晚会喜洋洋

批怀着「中文一家团聚」

一 梦想的中文系学子,经过
数星期的日夜筹备,终在 2
月 16 日辛卯年元宵前夜,于拉曼大学金
宝总校礼堂,迎来了第一届属于中文系
的新春晚会,并吸引 250 名师生出席。

晚会之始,大会主席陈吉祥同学于
致辞中提及了中文系新春晚会诞生是缘
由每个中文系学子的「团聚」梦,同时
也感谢筹委们的落力帮 忙,演出团体的
义务表演,才使一个晚会得以诞生。接
着,大会恭请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教授为晚会致开幕辞。何院长于致辞中对师生们的出席
表示欢迎,同时表示对晚会的举办感到雀跃与期盼,认为晚会的举办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
让毕业生有机会「回家聚首」,与导师们共聚一堂。院长指出,当天可以说是中文系的「大日
子」,除了有晚会的举办,中华研究院办公室中也挂上了「中文系」的牌匾,更迎来台湾师范大
学交流团的到来。紧接着,大会主席与院长陪同林水檺老师在台上进行挥毫开幕仪式。林老师已
熟练的笔法,在红宣纸上挥下了「和气安康」四大字,藉以祝愿来宾们或是中文的师生在辛卯年
中过得和气安康。尔后,中文系新春晚会也正式开始。

首先,是颁发中文系第一届「励耕书卷奖」仪式,得奖同学分别为大三的李尉帷同学、大二
的林伟汉同学,以及大一的李殷乐同学。三名同学皆从院长及系主任手中接过了奖状与奖品,并
在得奖感言中不约而同地感谢老师们的赏识,更表示会将此次得奖的机遇视为一种勉励,日后更
勤奋、认真阅读与学习。接着,中研会第一届漫卷诗书中文书展的筹划人——冯佳伟同学也于晚
会上移交书展赠书给拉曼大学图书馆,由何院长代表接领。

享用一顿丰富的自助餐之后,拉曼大学华乐团演奏了《凤阳花鼓》、《八月桂花遍地开》、
《恭喜发财》三首曲子,正式为晚会的歌舞余 兴节目掀开序幕。之后,大二的邱凯伟同学以二胡
独奏一曲《赛马》,将骏马奔腾、节日欢腾的景象通过旋律淋漓尽致的演奏出来,并以利落的收
尾姿势赢得了台下师生们的热烈掌声。

52
接着,晚会来了三位以「中文系之花」自诩的俊男美女。三位男同学以女装粉墨登场,妩媚、
艳丽的姿色惊艳全场。三位「女生」的出现,将晚会的气氛推向了一个高点,同学们更是趁着
「中文系之花」在派发纪念品之际争相与他们合照。另一厢,舞台上,来自大二第三学期的「五
虎将」与「诸葛亮」已准备就绪,为晚会带来组曲《春风吻上我的脸》、《可爱的玫瑰花》以及
《终结孤单》。接着,赖殖康同学与梁美倩同学深情对唱,带来一 曲 80 年代火红情歌《你最珍
贵》,精湛的歌艺,再度迎来台下热烈喝彩。而黄丽丽老师与两名大二女同学合唱的《红蜻蜓》,
带领大家浏览童年回忆。三人的甜美歌声,让台下观众不禁随着旋律鼓掌。

晚会最精彩的节目,当属由主持人王春旋同学带来的脱口秀(栋笃笑)「中文系九年目睹之
怪现状」。他将自己及周遭同学在拉曼中文系生涯中所经历、面对的问题以轻松生动、诙谐有趣
的肢体语言呈现出来,时而引来台下同学的激昂掌声,时而让同学为之喝彩。

接着,一群热爱戏剧表演的大二学生在舞台上发挥精湛演技,带来一段《不凡的爱》。借此
短剧,向观众传达亲情的重要性。而「中文系之花」的再度登场,带来一支名为「没有人
(Nobody)」的舞蹈,再将会场气氛炒到了高点。

一连串的歌舞节目中,也穿插了两轮幸运抽奖活动,而幸运的获奖同学从老师手中获得由老
师赠送的书籍。而大会也邀请到乐塔的两名成 员为晚会带来三首歌曲,为晚会的精彩呈现锦上添
花。最后,晚会的筹委们与演出同学一同在台上带来一首「大地回春」,在彩炮拉开之际,为晚
会划下完美的句点。

书展:爱书如命乃书生本色


卷诗书中文书展成功吸引人潮!中
文研究学会於 2 月 16 至 18 日举行
书展,精选了大量图书打造别具一
格的学术书展,让一众痴情于书者一饱书瘾。

延续上届精彩,书展以中文书籍为主,涵盖
大量学术研究书种,文学历史思想宗教,古今中
外,无所不包,深浅兼有。只要寻访其中,几乎
任何人都可寻得其心头好。更有甚者,于第一天
早上还未「开门」便苦等候於外,只盼可先「淘」
一轮,抢得头香。古人买书早有称之谓「淘书」
或「访书」的。淘书者,谓茫茫书海中寻得本好书,便宛若刘禹锡《浪涛沙》的「千淘万漉虽辛
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心情。而访书者,乃将书比喻成知己。故寻得一本好书,便如访得一知
己,犹如辛弃疾《青玉案》中「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心情,旨趣更高。

「漫卷诗书中文书展」历经两届,仿佛已成为拉曼书人的嘉年华,将平常不易遇见的学长学
姐,学弟学妹统统聚在一起,分享从书架意外发现的惊喜。沉醉书乡喜悦,爱书热情传递。有你
们真好,感谢书展筹委、感谢读者,合力打造了一场属於书人的好日子。(冯佳伟报道)
53
孙和声先生力倡「公民国家」理念


中文研究学会所主办的「人文与民
主」系列讲座第四回,有幸地邀请
到了知名学者孙和声先生担任主讲
人。这场题为《多元族群社会的建国理念》讲演
会 6 月 8 日,於 A003 视听室进行。

对于这个切身课题,孙和声先生个人认为我
国建国多年后,概念一直不明确。因此此次讲演
会将围绕着两个主要概念,即国族国家(Nation
State)及公民国家(Civil State)谈起。

首先,孙先生以我国历史事件为例子,带出了国族国家的概念。国族(Nation)是一个多义
词,可指国家、国民、部族、部落及先住民。当它与国家(State)联合运用时,就形成了一个专
有名词,即「国族国家」,一般上也翻译为「民主国家」。其专门意义为「国族合一」,强调一
个国家,一种语文,一种语言,一种文化。此概念起源于 1789 年 法国大革命,多个欧洲国家如
西班牙、意大利等皆采用其为建国理念。在推行的过程中,人民的多重理念将被磨灭,进而产生
单一思想,从中达到「国族合一」的目 的。在法国的影响下,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新兴多元族
群国家都吸收了相同的概念,包括我国。我国掌权的精英也以此为蓝本,作为建国理念,进而希
望能将我国 多个族群统一管制,形成了一个共同体。

孙先生认为由于「国族国家」概念偏向严谨,导致了我国族群间发生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因此,他提出另一个选择,即「公民国家」。孙先生表示从十八世纪以来, 大部分现代国家都是
建立在公民权的基础上。「公民国家」的概念始于古希腊,在古罗
马时期经历了一次的演变,从注重于少部分人民的政治参与,转化
成了一种强 调给予人民法律保护的理念。在经过了几次阶段性发展
后,「公民国家」的概念也逐渐成形。它强调民权,以不干涉其自
由为基础,赋予民众政治权力,让他们可以 参与国家的建设,决定
自己的未来。以我国为例,孙先生提到在我国的独立过程中,「公
民国家」的概念也已经慢慢渗入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1946 年,
即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人的再次占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水岭。
在当时,英国人曾提出了一项名为马来亚同盟(Malayan Union)的政策。这项政策重点在于单一
公民权的制度实行,只要是马来亚公民,不分种族,就会享有平等的公民地位。这项政策在当时
遭到了马来族群的反对,最后被回收了。虽然如此,这项政策还是对于我国后期的公共政策走向
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早早地奠定了我国现在格局的基础。

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所谓「公民国家」的概念是建立在「权力与义务」的基础之上,并强调
法律的平等。因此在非建立在「国族合一」的情况下,人民的爱国心往往受到质疑。对此,孙先
生特别指出人们是会对于自己从小生长的环境产生自然的情感,再加上只要能享有无差异,无等
级的公民权,爱国之情必然得以自然产生,进而国家也能取得进步。

在孙和声先生的引领下,在场来宾除了对于世界史及我国独立史进一步探讨,愈加深入了解
联邦宪法的当代意义。(叶浚贤、叶浚琪报道)
54
文学创作奖成绩公布


宝拉曼大学「游浪文海,举笔造帆」文学创作颁奖典礼终于圆满结束。颁奖典礼于
6 月 29 日下午 3 时开始至 5 时结束。

颁奖礼当天由何启良院长、许文荣系主任以及文学创作奖顾问贺淑芳老师致词以及剪彩开幕。
两位中文系同学,大二二年级的刘建缗同学以及大二一年级的罗加馨同学一起演奏古筝与扬琴,
名为「山河与花的对话」。参赛作品讲评则由新诗组代表李树枝老师,以及散文与小说组代表贺
淑芳老师进行。

以下是得奖者名单:

【新诗组】
冠军:黎杰荣,《种子与人》,中文系。
亚军:刘建缗,《预见葬月──这是
一个说不完又道不尽的隐喻》,中文
系。
季军:丘心怡,《旅记》,中文系。
优秀奖:
林淑蔚,《画家的笔》,会计系。
周宁昕,《水洼》,中文系。

【散文组】
冠军:李建豪,《再写大雄》,中文
系。
亚军:刘建缗,《回·声》,中文系。
季军:黎杰荣,《岸》,中文系。
优秀奖:
锺念伦,《蓝沙》,中文系。
张裕恒,《我和老豆的事》,中文系。

【小说组】
冠军:李建豪,《行劫》,中文系。
亚军:黎杰荣,《风起的时候》,中文系。
季军:刘建缗,《梦见这该死的碎片》,中文系。

55
十、 中文系研究生学会

学会章程

学会成立目的与活动

• 加强拉曼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的交流。
• 促进国内外研究生及学术机构联系。
• 协助策划与推动中文系学术发展计划。
• 增进与拉曼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学会和中文研究学会的交流与合作。
• 举办系内学术与联谊活动。
• 与中文系毕业生学会,中文研究学会和宗旨相关的学会合作推动各类计划。

会员
• 普通会员:开放予所有拉曼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 附属会员:开放予拉曼大学中文系硕、博士毕业生。

中文系研究生――迎新会

日期:2011 年 2 月 20 日;时间:2.00-5.00pm ;地点: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PH004)

拉曼大学自 2006 年开办硕、博班后,未曾召集全体师生聚集一起分享讨论。各届研究生仿佛


到了你我不相识的境界,进入第五年,大家才如若初见。这次在何启良院长的带领下,号召各届
聚集,为拉曼大学中文系写下新的一页。同时,师生们更在这个悠闲的午后,留下了一张历史性
的照片——师生大合照。在交流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哲思楼的车辆变得多了、校园的温度提高了、
同学们见面时的微笑也多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百多位研究生便能够真正“动”起来。身为当中
的一份子,与有荣焉。
56
美化中华研究院
日期:星期六、日
时间:10.00-5.00pm
地点:八打灵校区中华研究院(PH004)

小学到大学,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美化校园呢?这一次的美
化,并没有想象中简单。许多会员都是首次为墙壁粉刷,师长
也在场为中华研究院挂上牌匾。为了突现研究院的文化气质,
我们在白色的外墙,画上了两幅壁画。

《探索与创见——马、中、新、台中文系研究生论文发表会》
研究生筹备这项论文发表会的拉曼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学会筹委会主席周美芬说,学会成立的
宗旨为加强拉曼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的交流、促进国内外研究生与学术机构的联系、协助策划与推
动中文系学术发展计划、增进与拉曼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学会和中文研究学会三机构间的交流与合
作,因此以筹备《探索与创见——马中新台中文系研究生论文发表会》作为学会成立后的第一项
计划可说是是实践学会成立宗旨的第一步。

57
附录:《探索与创见——马中新台中文系研究生论文发表会》议程表

时间 主持兼对谈人 项目
08:00-09:00 报 到
09:00-09:10 贵宾抵达&开幕仪式
贵宾致词
09:10-09:30 何国忠博士
(马来西亚高教部副部长)
09:30-09:40 赠送礼品、合照
09:40-10:00 茶点、贵宾离席
主题演讲

林安梧
10:00-10:50 (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教授)
王道思想与廿一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
——兼论中文学界应有的使命与作为

场次(一):马华研究
李俊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周官说保富,番地应设学:
祝家丰 试论黄遵宪对于新加坡华社的文教贡献
10:50-12:00 (马来亚大学) 马越(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华人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分析
谢增英(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马来(西)亚战前战后华文教
科书比较
陈慧娴(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林文庆的儒家研究
12:00-01:30 午 餐
场次(二):语言文字
余风(台湾逢甲大学):殷商甲骨刻辞地名字构行探析
李国正 金雯(新加坡国立大学):基于统计学背景的汉语双音化问题
01:30-02:50 (马来西亚拉曼大 研究:避免同音异义(Homophony Avoidance)方法论的影响
学) 及其扮演角色
黄立诗(中国北京师范大学):马来西亚华语口语语法刍议
何富腾(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对外汉语教学
02:50-03:00 休 息
场次(三):马华文学
李树枝(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马华文学
林春美 陈佩君(台湾国立暨南大学):文化中国的遥想与建构:方娥
03:00-04:00 (博特拉大学) 真散文的中国图像
李成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叻报》粤謳研究(1906-
1919)
04:00-04:20 茶 点
场次(四):中国古典文学
纪诗蕊(马来亚大学):从赵姨娘与探春的关系看赵姨娘在
04:20-05:20 余历雄 《红楼梦》中的悲剧
(拉曼大学) 伍燕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唐宋文体
莫德厚(马来西亚拉曼大学):论宋遗民散文对庄子的受客

58
2011 年 11 月 20 日(日)
场次(五):中国现代文学
唐睿(中国复旦大学):逆流的准备:无名氏在“无名书”之前的
写作
09:30-10:30 王润华 陈琦韻(台湾国立暨南大学):酒的异想世界:论莫言《酒国》
(台湾元智大学) 中“酒”的文学形象
赵嘉琦(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作为“他者”的南洋:上海及香港
文艺文本中的南洋想象与身份叙述
10:30-10:40 休 息
场次(六):中国古典文学
李堯涓(台湾逢甲大学):唐代歌/诗中的商贾与商妇
林水檺 王志忠(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唐人小说“重写”现象初探:以
10:40-11:40 (拉曼大学) 《国史补》为考察中心
赵振兴(新加坡国立大学):金瓶梅反高雅的审美特质与晚明文
化的一个面向
11:40-01:30 午 餐
场次(七):中国史哲
关启匡(台湾国立师范大学):熊十力《乾坤衍 •广义》的“含
劳悦强 藏”意蕴析论
01:30-02:40 (新加坡国立大 陈敬儒(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魏晋刘宋之际对诸葛亮的历史定
学) 位研究
马凌香(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左传》的家庭伦理之违礼研究
谢宝平(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道与 Kemelayuan
02:40-03:10 论文奖宣布
03:10- 散 会

59
十一、 仁满书院乐学读书会


学读书会于 2009 年 10 月 23 日正式举行第一次读书会。读书会的设立是本着提供研
究生们一个互相切磋、勉励、学习与共修的平台,以促进及提升研究生们学习的志
趣。参与读书会的研究生们将于每月一次的读书会中,轮流发表论文。每次的读书
会分为 2 场,每场将有 2 至 3 研究生提呈论文报告。其内容则主要与研究生们的论文研究范围相
关。在读书会中,研究生们不论是当主持人、评论人或论文提呈者,都会获得学习和训练的机会。

此外,乐学读书会也邀请老师们来担任对谈人,并点评同学们的论文。乐学读书会曾邀请到
林水檺老师、谢爱萍老师、张晓威老师、廖冰凌老师、郑文泉老师等师长担任对谈人。对谈人针
对学生们的报告提出意见,使学生们受益不浅,实给予大家极大的精神鼓励,也成为学生们学习
道路上一种推动力。

第一回 笃志一心


华研究院研究生乐学读书会,于 2011 年 5 月 28 日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这
场读书会可谓一波三折,先后有同学或生病或家事而无法出席。最后阶段更遇上院
校电源维修,眼见读书会无法继续,但由于老师说:「预定好的事情不要轻易改变,
尤其是读书会。读书必须坚持才会有成果。」因此,大会易地 Station One 咖啡座召开这场别开生
面的读书会。

此次读书会有三位同学报告。陈慧娴
同学报告《儒家思想对林文庆的影响之教
育篇》。文章分析了林文庆如何在英国读
书时感受到教育有多重要,他提倡儒家思
想也极力推动女学教育。评论人陈可珠同
学指出林文庆提倡女学是否受儒家思想的
影响,还有待商榷。她也对于这位不谙中
文的峇峇, 如何认识或阅读儒家经典感到
疑惑。第二份报告由林丽华同学提呈,题
目为《吉隆坡客家人与社区的建设──以
寺庙及医院为主》。此文章谈及客家先贤
的建设,如 何在吉隆坡形成一个自治社会。
黄文斌老师回应说文章应该交代为什么将
吉隆坡与客家人的建设联系在一起。最后
一份报告则由厦门大学交换生原晶晶呈现,题目是 《八十年代后马华公会的发展与演变》。她提
出马华公会在 308 大选挫败及党争将进一步使之衰落。老师认为她整理了许多数据表十分可取,
唯对论文的评述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要太依赖报章评论者的论点。

当天与会有郑文泉老师和黄文斌老师。他们指出学术论文必需先了解研究对象的历史大背景,
不能以现在观看过去。少用二手资料,不能单靠新闻或他人评论,该尽量求得第一手资料。至于
论文内部结构,则必须首尾贯彻,拥有问题意识。(王凤娇报道)
60
第二回 好学深思


华研究院研究生乐学读书会,于 2011 年 7 月 30 日(星期六)在哲思楼举行了一场
读书会。此次读书会的主持人为蔡婉珍同学,共有四位报告人与四位评论人。

罗燕婷同学的报告题目为〈论向秀和郭象对庄 子无为观的思想〉。其文章探讨向、郭在处于
西晋乱世中如何诠释庄子「无为」与「安命」思想。评论人伍雪仪提出报告对「无为」及「安命」
的概念及诠释应更为 清晰,以表达报告人的立场。陈慧娴同学的报告题目为〈林文庆展现「君子
不器」的儒者风范〉。文章论述了林文庆在医学界、商界及政界,这三个领域为社会、国 家所做
出的努力与贡献,并进一步分析与论证林文庆「君子不器」的风范。评论人严秋霞同学提出报告
对林文庆在日治时代所扮演的身份应有相关的论述与评价,并 建议报告中的每个小节标题可直接
点出其在各领域的成就。

第三份报告由林丽华同学提
呈,题目为〈吉隆坡华人社区的
形成:会馆与学校〉。此文章谈
及十九世纪南来的客家先贤比其
他方言群较早组织会馆的原因,
并尝试佐证客家人尚学及重视教
育的因由。评论同学余 金霞提出
了报告应以会馆具体的原始性资
料,以作更进一步的客观分析。
最后一位报告人是孙小惠同学,
题目为〈南洋大学中文系与马来
亚大学中文系创办之历史〉。其
文章分别论述了南洋大学与南大
中文系,及马来亚大学与马来亚
大学中文系的创办历史和发展理
念。评论人周美芬同学认为报告
应对两所大学中文系的各方 面做
出更具体及深入的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特质,以避免流于形式的比较。

当天与会的对谈人及总结人有郑文泉师和黄文 斌师。两位老师指出同学需要不断地丰富化自
己的学术内涵,在写论文前,必需先进行脑激荡,确立问题意识及文章焦点,如此才能避免文章
议题不清的情况。除此之外,报告人应掌握同一个时代或时期的历史背景,将人物放在时代里论
述。甚至,当注意同一个时代的相关人物,比较他们的异同以突显研究的对象,以呈现出更 多元
的视角。两位老师亦提醒报告人引用资料时,必须要多加思考,小心求证,并从原始性的资料做
推述。此外,切勿作材料的堆砌,当有个人观点的论述。

此次读书会迎来了数张新面孔,当中有第一次前来参与、旁听的,亦有首次当主持人或评论
人的。然而,初始陌生、紧绷的同学,随着相互打招呼及交流后,读书会即在愉悦的气氛下进行。
读书会不仅给予同学们互相切磋与交流的平台,鞭策同学们精进学习,更感恩老师们长期以来拨
冗赐教,让我们从老师与各个有着不同人生历练的同学身上吸取了知识及为人之道。(陈慧娴报
道)
61
第三回 出版场域


月廿九日,黄昏时分灵市校区举办了「文学语言研究组」的乐学读书会。此读书会
主持人为蔡婉贞,总评人是廖冰凌博士。按读书会的流程顺序,分享阅读心得的三
位研究生,是黄晓薇、叶玉婷、刘正安;三位讲评人同学则是李小仪、黄燕萍、庄
薏洁。听众大多是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研究生,此外也有数名马大中文系研究生。

晓薇的报告题目是〈当代马华儿童刊物的发展初探〉,她从各类马华童刊的结构、内容、行
销手法,看出不乐观的「同质化」
现象,并谈及其同质化的特点。讲
评人小仪提出了一些疑问后,建议
可从广告、设计、装帧三方面来谈
童刊同质化现象。玉婷的题目是
〈翻译和传播的中断──以大马译
创会为例〉,她从传播学角度,探
讨马华翻译界,其译著在传播上所
遇上的问题。她也认为马华翻译界
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 「文化交流」
翻译观,而忽视读者口味。讲评人
燕萍认为报告似乎只显示马华学界
的单方面付出,并指出马来学界其
实也有主动地进行相关的翻译工作,
因此建议报 告可多谈马来学界本
身的观点。正安的题目是〈《蕉风》
与文艺思潮的传播〉,他从《蕉风》
的「马来亚化的现实主义」、
「『新诗再革命』与『个人主义文学』」、「现代主义」,这四种提倡或三个角度来看《蕉风》
数十年来在马华文艺思潮的传播上所带来的影响与贡献。讲评人薏洁点出了正安报告的优缺点之
馀,还补充了许多关于《蕉风》的背景知识:她建议可多添加文学作品分析,好让报告能更丰富
化,还认为应多加发挥报告亮点,以免报告流于资料整理或文学史的阐释。

三份报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却有相通之处。廖博士做总评时,道破了这点──弄清楚童刊、
译创会、《蕉风》背后的组织性质,才能了解其出版旨趣。童刊多属私人、商业、营利组织出版,
故其出版旨趣是以商业为主,文化事业为次;译创会是非营利的,所出版的译作自然是为了文化
交流;《蕉风》早期由姚拓(个人形式)所编辑,演变到后期由作为集团、群体形式的南方学院
马华文学馆来接管,因此该掌握最新学术脉搏,研究其编辑旨趣之转变。

读书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顺利进行、完满结束。读书会休息期间及结束后,两次享用餐点
时,师生学兄姐弟妹们皆开怀交流,谈笑风生,毫无拘谨,尤可见诚挚感情。(陈愐壮报道)

62
附录:

汇报二金宝务边史迹考察行


雳州金宝(Kampar,约 1886 年)与务边(Gopeng,约 1850
年)开埠至今已超过百年的历史。在这两座百多年的城镇里
留下不少历史遗迹,如各宗教场所、义山、会馆、学校等,
循着这些记载岁月痕迹的场所和建筑,我们可进一步了解其历史的渊源和 来
精神面貌,以及此社区的发展脉络。当我们对此地有多一份认识和了解后,
必能进而能对其产生一份亲切感。

2011 年 4 月 17 日(星 西
期日)拉曼大学中华研究
中心属下的马来西亚华人
及文化研究组在黄文斌老
师的带领下,对金宝及务

边地区的古迹展开了一场


历史巡礼,随行者包括了
何启良老师、林水檺老师
及张晓威老师。首先,大
家参访位于金宝的谭公庙。


此家庙建于 1897 年,迄今
已有 114 年的历史。从其
门外的对联牌匾中可知此庙与客属惠州人有密切的关系。换言之,谭公信
仰应该属于惠州群之地方神。吉隆坡等地的谭公庙也可以证明这一点,而


且亦与采锡矿有关系。此外,我们亦从此对联牌匾「社号文东瑞起东方笼
圣座,埠称金宝仙居宝殿佑民生。」可知「金宝」的名称,早年已是用
「宝」,而非「保」字。据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徐先生言,此庙早年香很旺
盛,我们亦可从善男信女们于不同年份所赠之牌匾中窥知一二。徐先生亦
是谭公庙主人的亲戚,据他说庙的原址本在金宝旧火车站一带。谭公庙现
位于豁然开(Batu Berangkai)瀑布山脚下,四周环境清幽,庙宇显得格外
古朴幽静。

过后,我们来到成立
于 1929 年 的 增 龙 会 馆
(Tseng Lung Fui Kuon),

此会馆亦为客属地缘性组
织,由广东省之增城、龙
门两县乡亲组成。会馆之
成立旨在联络感情,守望
组 
相助,排难解纷。在会馆
里所张挂的照片中,我们
看到了曾任甲必丹,亦为
海山派领袖的郑景贵肖像,
63
还有会馆创办人李腾丽(首届会长)、刘伯群、王谷兰、林东胜、赵善安、王治安等人的照片。
照片能悬挂在会馆里,想必都是对会馆,乃至社会有所贡献者。

随后我们到位于金宝务边街 (Jalan Gopeng) 的金宝古庙


考察。此庙建于 1904 年(光绪三十年),主神为观音,由此
可见观音自早年开始,已为各籍贯群均能接受之神明(一如马
六甲青云亭及槟城广福宫)。庙里可见来自广东省各籍贯群
(如增龙、惠州、古岡州、琼州、潮州、南番顺等)所赠送之
香炉、匾额、对联、钟鼓等,且皆赠于光绪三十年,甚至屋檐
上的雕饰中亦见光绪三十年的字眼,可知此庙落成时之场面盛
大与殊胜。

更可贵的是现今的金宝古庙虽由广东帮所成立,然而却
体现出与柔佛古庙相似之精神,即在一间庙宇下,凝聚本埠来
自不同地缘性的籍贯群体,共同为金宝社区作出贡献。要言之,
金宝古庙对于维系一社区之安宁、和谐、团结,以及发展华人
社会是极为重要的组织。该庙曾于 1955 年,召开华侨大会,
并正式成立了金宝古庙华人义冢联合会,扮演着团结及代表整
个华人社会的重要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庙中设有大伯公神位之处,写有「坲瑯稳当」的字眼。「坲瑯」在粤语或客家
语中为锡矿之意。张晓威老师则开玩笑言「稳当」或有马来语谐音 untung(赚钱) 之意。信众希
望神灵保佑锡矿的收获稳定,从此亦在在显示锡矿为金宝早期主要的经济命脉,亦为华人社会的
重要生计。丰富的锡苗为人们移居至金宝的最大牵引力。

我们较后也参访位于霹雳州务边的民办文物馆--怀古楼(Heritage House, Muzium Gopeng)。


适逢该日为怀古楼的开幕日。我们一行人在务边文物馆义务秘书彭西康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此
间民办的文物馆。

怀古楼乃由一间早年的老店屋修建而成,位于务
边最古老的街道——戏院街(现改名为双溪依迪街)上。
怀古楼内的展示品为务边文物馆财政王坤祥先生长久以
来的收藏品,其中包括:古家具、书画、各类古玩、匾
额等。一步入怀古楼,彭西康先生即告诉我们「怀古楼」
三字体乃临摹晋明帝、唐高宗和王羲之的墨宝。门柱上
的颂词:「怀古楼高意,古意满怀楼」亦点出了怀古的
意境。怀古楼主要以古家具、古钟及珍藏系列,展现早
年务边生活的家居面貌,思古幽情,让访者仿佛走入历
史的隧道,回到早年的生活情境中。林水檺老师参访后
表示此馆让他「大开眼界」。

该日不仅是文物馆落成典礼,亦为该馆出版的 Tin Mining in Malaysia (1800-2000):The


Osborne & Chappel Story(《马来西亚的锡矿(1800-2000):十二公司的故事》)一书之推介礼。
彭西康先生赠送了此书给我们作纪念。此书描绘务边矿业的历史。作者之一的大卫柏尔玛(David
Palmer)亦出席观礼。

64
值得一提的是,在 2009 年 4 月 18 日成立的务边文物馆,以及此间怀古楼,皆为「务边文物
馆管理委员会」——一群热衷于古迹与文化事业的热心人士所成立的。他们自动自发、出钱出力,
并以义务的性质默默耕耘,致力于保留和建构务边的历史,其精神实为可嘉,不仅值得各社区学
习,也让大家对他们的奉献精神肃然起敬。(吴慧珍报道)

汇报三 台清大博士生访本院客家研究

011 年 4 月 21 日,台湾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容嘉偕同夫婿吴易澄医生到访拉曼大学

2 中华研究院,受到本院老师们的热情接待。张容嘉也与何启良院长、林水檺教授及巴
生谷校区中文系系主任张晓威博士进行了愉快的交流。

张容嘉的研究范围为海外客家妇女,其治学态度严谨,不惜特地从台湾来到马来亚专访马来
西亚新村客家妇女以及搜集相关资料。张容嘉表示感激系主任张晓威博士的相助以及拉曼大学中
文系毕业生协会会长林丽华女士的安排,让她不虚此行,大有收获!她在林女士的牵领下到访沙
登新村,在沙登新村华小校友会的
校友叶玉清老师的协助下,顺利访
问了十位客家妇女,获得许多宝贵
的口述历史资料。

张容嘉也参访了马来西亚华社
研究中心,此行让她掌握了本土客
家妇女的历史与发展,对于往后的
研究有莫大帮助。张容嘉与夫婿也
趁此行品尝马来西亚的道地美食,
并且赞不绝口!

4 月 24 日,张容嘉结束了为期
三天的参访,她表示对于本土的人
文和历史都有了深一层的了解。对
于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以及本地人
的热情也留下深刻印象,临别前张
容嘉与夫婿同声表示:我们一定会
再来马来西亚!

65
汇报四 本院赴马天英展交流收获丰


配合华社研究中心于 4 月 29 日-5 月 21 日期间举办的「马天英史料展」,中华研究
院及研究中心隶下马来西亚华人与文化研究一组分别于 5 月 11 日及 5 月 15 日组团
参访并进行学术讲座,以表支持。

中华研究院参访团分别由院长何启良教授、中文系主任张晓威博士及林水檺教授三人,于 5
月 11 日前往参观「马天英史料展」,并由华社研究中心集贤图书馆馆长竺静珍接待及解说。

此外,中华研究中心马来西亚华人与文化研究组郑文泉博士也应邀于 5 月 18 日(三)进行一
场题为「华裔穆斯林为什么不选择做回族?」的学术讲座,主持人为华社研究中心副主任詹缘端
先生。

讲题从马来西亚华裔穆斯林既是「华裔」又是「穆斯林」的双重身份之认同谈起,分析它无
法一如中国回族之民族身份与宗教身份合而为一的现实原因,也剖析它最终向「穆斯林」身份认
同倾斜的趋势,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社会与文化形象之种种争议。讲主对此一争议的梳理,认为与
马 天 英 ( 经 名 伊 布 拉 欣 , 1900─1982 ) 同 一 时 代 的 中 国 回 族 学 者 马 坚 ( 经 名 穆 哈 默 德 ,
1906─1978)、白寿彝(经名哲玛鲁丁,1909─2000) 等所倡导的「双重义务观」颇堪借鉴,即
同一时间践履自己既「是中国人,又是穆斯林」的双重国民与宗教之义务。由此,马坚既在埃及
以阿拉伯语译介《论语》、 也在
中国以汉语译介《古兰经》,或
白寿彝既是中国史学史专家,又
是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的杰
出学者。这种「双重义务观」的
身份认同,不但没有违反自己以
宗教认同为第一优位的原则,但
同时也公正地对待了自己的国民
或民族之身份,从而减轻和缓和
了由于现实认同失衡所引发的争
议,故毋宁为一更为可取的认同
观。

当晚听众逾二十位,除社会大众外,也有来自拉曼大学、博大、马大的研究生及国际伊斯兰
教大学的阿拉伯语讲师(本身也是中国籍回族)。这场始于晚间七点半的演 讲在一小时后即结束,
在长达一小时的交流时间中,听众提的问题林林总总,从中国回族、中国伊斯兰教、中国与东南
亚伊斯兰教化的关系、马来西亚伊斯兰教政治 到马来人和伊斯兰的关系等等,可见听众对此一类
课题讲座的需求甚殷。(郑文泉师报道)

66
汇报五东海岸潮人考察进展顺利


黄文斌老师主持的东海岸潮州人历史资料编纂计划,在 2011 年 5 月 27 日(星期
五),下午二时正,於拉曼大学文学院会议室举行了一场汇报及交流会。交流会开
始由东海岸三州的潮人代表——关丹潮州会馆的辛升儒会长代表发言。辛氏致词中
感谢黄老师承担此研究计划,也希望通过此交流,对计划的进度有进一步的了解。接着,由黄文
斌老师汇报如何进行该研究计划及目前的进度。

黄老师指出此研究计划主
要针对东海岸潮人的历史进行
编纂与研究的工作。整个研究
计划希望 能更好地反映及记
载潮人先辈在当地落地生根的
实况。基于此,该研究计划已
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如实地
考察、访谈、会议、工作坊等。
所搜集的资料也是多面化 的,
包括了潮人移民史、会馆组织、
潮人先贤、潮商、文献及老照
片等。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
整 理 与归 纳为 「历 史篇」 、
「传记货值篇」、「文献篇」。
目前该研究计划已经完成北根、
瓜拉登嘉楼、金马仑地区的撰
稿,计划 8 月完成甘马挽、吉
兰丹、淡马鲁及关丹各地区的书写。所有定稿完成后,将会进行排版,并预计于今年 10 月出版。

随后,众出席者与黄博士进行交流。有代表询问研究计划进度缓慢的原因。黄老师回答了该
计划面对经费不足、资料短缺、地理分布阻碍田野考察进度、一些会馆没有资料及不合作等都影
响了整个计划的进度。依据目前的进度,出版工作尚能掌控。当天莫德厚老师及黄文斌老师外,
尚有筹划北马潮人研究的林志敏老师也特别拨冗出席参与交流。

67
汇报六碧玉红颜──探访林碧颜记


碧颜是何许人也?稍微知道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史的,大概会记得,她就是为被联盟
政府褫夺公民权的林连玉上庭辩护的那位律师。那个案件令她在华社的名声大振,
如今仍然响亮。2009 年的林连玉精神奖就是颁给了她,似乎是一项迟来的荣誉。那
晚盛大的华教节颁
奖宴会我刚好也有
出席,林碧颜接受
奖项后在台上讲了
一段话,我印象深
刻。她说他父母亲
如何自小教育他们
兄弟姐妹,彼等幸
运处于小康之家,
出身良好,但是必
须时刻记住帮助弱
势群体。又讲述当
年林连玉案件,也
提到为马共党员李
明辩护脱罪,以及
为柔佛州 11 名马印对抗时被控叛国的死囚争取人权之事。她说,这都是我份内的事。一位 94 高
龄妇人,说话仍然锵锵有力。我在大厅远处倾听,仍然感觉到在她身上的那股道德正气。这个画
面,不禁让我联想起那张林连玉最后一次公开出席宴会的照片。林连玉当时激昂反驳东姑的一番
话,旁边是陆庭瑜,林连玉拳掌指向某处,端是怒奋空拳博虎头的写照。时光交错,双林在垂暮
之年,台上风范,竟然如此相通!

林碧颜亦被马来西亚政府委任驻联合国大使,以及驻欧洲多国的大使,约 20 多年。这恐怕知
道的人不是太多。她出身政治世家,父亲林清渊曾是一名英殖民政府委任的立法议员。弟弟林建
材、林建寿都是 50 和 60 年代马新政坛左派举足轻重的人物。还有一位弟弟林建忠,一生更为传
奇。他到澳洲留学,不久二战爆发,于是加入空军,后被派往英国,投身欧洲战场,曾经轰炸德
军。1953 年回归中国,文革期间失望离开,到非洲的坦桑尼亞工作 11 年之久。林氏家族留着一
股反叛、理想主义的血液。这就是林碧颜的教养与家世。

五月那天,经过周美芬联系,她、张晓威和我登门拜访。这两年来我们编写华人历史人物志,
对在世人物,闻其名,更想见其人。访林碧颜,想和她聊聊,听她对一些事件与人物的看法。另
一方面,亦想看看是否可以说服她,让拉曼大 学中华研究中心出版她的自传。她住在安邦一带的
私人公寓,我们按铃后进入大厅,家里摆设许多土生华人的古玩字画,极有高官贵族的品味。还
有纪念品。最令人 瞩目的是一架黑色大钢琴。钢琴上摆设一些她任大使时的旧照片,中年的她,
丽质端雅。还有一本访客签名册。我随手翻阅,近月访客频密,有我熟悉的名字。

不一回,她从室内走出客厅与我们相见。她看来精神奕奕,气色甚好,看到美芬如遇故友,
非常亲切。她和我握手,眼光望着我,且切切追问我的身份。我们坐下后寒暄一番,然后就很快
提到她自传出版一事。据她说,已经有几家赫赫有名的出版社要帮她出版,包括新加坡两家。我
们解说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的出版计划,拉曼大学希望有殊荣出版她的书,我们亦承诺将以最
68
大的诚意和最深的心思完成此事。大部分时间她是在听我的讲话,间中提了一些问题。后来我要
求阅读她的原稿,她吩咐女佣把文稿取来,我在美芬和她继续闲话家常的那段时间,快速扫描了
她的自传。

原稿以英文打字。单行,密密麻麻,约 400 馀页。从童年、求学、律师生涯、出任大使,写


到她现在的生话状况。国家大事与国际关系发展占了书的重要部分。我的印象是:她的英文极好,
写事极详, 用笔严谨,有注脚,像本学术著作。关心点是时代大事,洪流中的她,虽然是书中的
主人翁,却是极为谦虚的人物。马来西亚的政治、教育、经济、以及重要人物, 她都有提及。我
也翻阅到有关评论林连玉案件以及华文教育的那几页。我的判断是,此书对于研究马来西亚社会
政治、妇女史、人权史、外交史,极具历史价值,是 一本波澜壮阔的回忆录。

不觉已到了中午时分。美芬事前已经相约了陈凯希,转述说他要做东,也希望借此难得的机
会见见旧战友。陈凯希乃 60 年代劳工党的领袖,入狱,后转行从商。如今步入中晚年,气度轩昂,
更胜当年。他现在无私参与教育文化工作,出钱出力,是一位难得的慈善长者。他与林碧颜曾相
识相应,两人敌忾同仇,政治理念相近,在我看来,气质亦极为相似,一位临风玉树,一位潇洒
倜傥。彼等见面叙旧,我们三位后辈算是陪客了,谈话间一一点头微笑回应。

林碧颜今年 96 高龄,思路敏捷,说话极为谨慎,但言必有物。她亲切和蔼,又不失威严。年
华老去,然气质高贵温雅,双目之间自有一份雍容,依然可以窥看出当年的美丽。她的政治信念
在言谈间时有表露,其正义感则在举手投足之间。午餐后我拉着她的手,扶她慢慢上了陈凯希先
生的车,她礼貌微笑致谢。轿车渐行渐远,我挥手道别,顿时感觉到历史的沉重和美好。(何启
良撰)

汇报七 独中推手胡万铎先生老驥志千里


开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发展的历史页面,必
定可在「独中复兴运动历史」一栏见到胡万铎
先生之名。胡先生乃是 1973 年马来西亚华文
独中复兴运动的发起人,这场复兴运动让当年许多独中从濒
临关闭边缘重回正轨,改写了华文独中在本土的命运与历史。
胡万铎先生曾于 1991 年任董总主席,其为华文教育付出受
到华社极大的肯定,并于 2010 年获得林连玉精神奖。拉曼
大学中华研究中心属下的马来西亚华人与文化研究组于 2011
年 6 月 15 日有幸邀请到胡万铎先生前来金宝拉曼大学校园,
进行一场以《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复兴与发展
(1970─2010)》为题的讲座,以回顾华文教育的历史及展
望其未来。此讲座于当日下午 2 时於 EDK4 讲堂举行。随胡
先生到金宝拉曼大学的还有昔日与胡先生一同捍卫华教,并
在教育界服务多年的战友李荣德先生与张树钧先生。

健谈的胡万铎先生希望此次讲座能以较随性的方式进行
问答讨论,随手展示史料,与在场听众交流华教课题。胡先生回顾了本地华文教育的历史。

69
「五十年代参与钟灵学校的学潮运动,抗议当时政府欲将华校转为英校。七十年代,发起独
中复兴运动乃因当时国家奉行『一种语文政策』的教育方针,导致华文教育被排挤,华校学人数
骤降,其中 4 所华文独中更因此而倒闭。」

他說,眼见华文教育面对此等悲凉之境,而华社却鲜少成功商家愿意站出来承担这份民族事
业,当时在采矿事业上取得不俗成就之际,意识到民族事业之重要,毅然担起复兴华文教育的重
任。回顾起 1973 年发起的独中复兴运动,胡先生表明此运动的力量多来自乡区的华社,它不仅唤
醒华社捍卫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更提醒了当时的马华公会勿忘捍卫民族权益的宗旨。」

当年独中复兴运动始于 1969 年 513 种族冲突事件之后,当时的华社备受强调单元的国家政策


所压抑。此外,华人亦对政府的诸多政策不满,独中复兴运动成了华社抒发民怨的管道,故受到
华社的热烈回响与支持。胡万铎先生以显赫身家发起独中复兴运动激励了乡区华社维护华教之心,
最后以一人一元捐献华教之口号筹足一百万元基金。这笔由民间一分一毫慢慢筹集而成,象征了
华社 强大的民间力量,更惊动了当时的政府。在师生的提问下,胡先生透露了其在领导华教期间
曾面临政府不愿更新其矿业执照的窘境和政治压力,所幸一切在他的坚持与不畏惧之下获得化解。

胡万铎先生在回应师生们提问时,亦透露了自身对华教的想法。胡先生认为办华文教育除了
重视母语教育外,同时也要注重中西文化的贯通和中英双语的掌握。胡先生指出英 文已是国际语
言,并非单一代表英国文化而已,此外,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度,无论在语文学习及文化
汲取上都需多元化。胡先生多元化思想使其提出既然华 社反对政府的单元化教育,为何独中亦走
向单元化的诘问。胡先生曾在领导华教期间,赞成双轨制的独中教育制度。然而,胡先生却不赞
成用英语来号召华社选择华文独立学校,他认为华校应不忘捍卫母语教育的初衷,并鼓励华人家
庭坚持用中文及方言与孩子沟通。

在回应学生有关华文教育可否不用悲情的方式取得华社支持的问题时,胡先生表示当年局势
促使华文教育必须运用悲情的方式,以激起华社维护自身文化和语文的热情,然而,现在情势已
有改变,故当重视办学素质。张树钧先生亦补充此为当时环境使然,华教必须应用民族悲情号召
才能成功激起华社的支持,而现时的华文教育若要立足于本土,不应单有悲情,还要以本身的学
术水平与文化内涵方建立起自己独有的品牌。

与会者亦提及有关中南马独中兴盛而北马独中衰弱的问题。胡万铎先生认为北马独中不如中
南马独中兴盛,也许因槟城为一商港,故重视英文相关。另一情况,因北马国民型中学亦非常重
视中文,故造成北马独中失去国民型中学的中英双语并重的优势。在座学生询及现代马来西亚华
人捍卫华文教育是否还是一种「风险」和「挑战」的情况,胡先生认为时至今日中国逐步崛起,
华语的国际性地位也渐渐提高,捍卫华文教育在本土已不是「风险」,况且现时国内也有许多马
来人为了生意和经济上的需求,而随世界主流学习华文,因此华文教育在本土的情况已不似当年
受到的巨大挑战。

针对在场师生提及的独中师资和教师待遇课题,曾任独中校长的李荣德先生表示至今独中教
师的待遇确实仍不如国中教师,而本身之前任职校长期间的薪金也不多于二千令吉,这样的一种
境况看似印证了「独中校长不是人做的」论调,但却也体现了独中教师的民族热情和不计较地为
华文教育付出的真诚。张树钧先生也补充说独中的教育方针不应单注重考试成绩,亦应关注学生
人文知识及品德方面的教育。是故,独中之人文科目将成为独中传承和体现中华文化的筹码之一,
而独中传统与现代管理理念之冲突和教师待遇问题则是独中在传承中华文化上所面对的一大问题。
倘若独立中学无稳固的经济基础,将无法给予教师生活上的保障,独中传承中华文化便成了遥遥
70
无期的目标。为使华文独中扮演好传承和体现中华文化这一角色,华文教育未来尚需华社各造给
予经济上与精神上的支持。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存在于国中的华文教育多年来默默为本地栽培华校师资却一直备受忽略的
状况,胡万铎先生表示这是华社值得关注的一点,未来自己亦会尽己所能推动华社对国中华文教
育的关心,而不会只流于同情的眼光看待之,更不会落于冷眼旁观,张树钧先生则表示这种现象
为独中复兴运动遗留下的后果,使华社对华文独中的关注力远超于对国中的注意。

虽然胡万铎先生已年届 77 岁高龄,但其对维护华文教育工作仍是雄心勃勃,甚至认为若未来
华文教育还需要他,本身必定会义不容辞站出来扶助。胡先生更以「搞华教的人」来形容自己,
其对于华文教育的热情一如他对爬山运动的热情,成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张义君报道)

汇报八 寻访金宝会馆足迹


雳州金宝(Kampar)约 1886 年开埠,至今已有 125 年的历史。早期的金宝盛产锡,
因此吸引中国华人南来谋生。拉曼大学、拉曼学院、新街镇等地区的前身皆是锡矿
湖,由此可以想象早期锡矿区的范围是多么的宽广。金宝的会馆、学校、义山见证
百年历史城镇的转变。

为了让师生更了解先辈移居及开发金宝的历史,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属下马来西亚华人及
文化研究组主任黄文斌师于 2011 年 6 月 18 日(星期六)早上,带领了该中心成员及同学,拜访
坐落于金宝旧街镇内的其中 3 座会馆:
清英连花会馆、古岡州会馆及增龙会
馆。同行者包括余曆雄师、黄丽丽师、
陈慧萍师及 30 位学生。

首先,我们拜访了坐落于金宝金
龙门 1 号二楼的清英连花会馆
( Persatuan Cheng Ying Lin Fah
Kampar)。清英连花会馆是由清远、
英德、连州、花县四邑同乡联合组成。
此四邑的同乡约于 1920 年间来到金
宝谋求发展,至 1955 年才由 12 位同
乡发起成立会馆。让众人感到惊喜的
是发起人廖观月老先生(81 岁)也出
席了当天的交流会。

陈炎彬会长指出,会馆成立 13 年后因某些因素而被社团注册官吊销注册证,经过一番波折与
交涉后,会馆于 1983 年重新获得注册,并于 1997 年迁入现址的会所。从楼下进入会馆前,楼梯
间都挂上牌匾,其中一副牌匾记录了会馆迁入新址及祝贺会馆成立 42 周年。进入会馆的会客厅后,
可见会馆先贤的照片、部分活动照片及牌匾悬挂在墙上,而会馆的后厅则开放给会员们搓麻将以
联系感情及打发时间。在会馆办公室内尚挂有孙中山先生的照片,照片左右有一副对联,「清英
钟灵千古在,莲花毓秀万年新」。
71
之后,我们前往拜访金宝古岡州会馆(Persatuan Koo Kong Chow)。此会馆坐落在金宝古庙
旁的店屋楼上,会员都是广府籍人士。吕兆祥会长用方言向我们讲解古岡州会馆的历史,他说会
馆于 1921 年成立,在拥有自身的会馆前,古岡先贤租下金宝某一屋子成为会所。1925 年,古岡
先贤才买下现今馆址的会所,至今年为止,古岡州会馆拥有 300 馀位会员。吕会长指出,今日之
中国地理位置上,「古岡」 的地理名字已变为「江门」,而早期的古岡州有锡矿地,因此古岡人
来到金宝也从事采锡业。有同学对于会馆大厅的横梁上标着「张大堂」而感到好奇,经吕会长解
释,原来会馆于 1949 年重建,而张大先生慷慨捐款,因此会馆将将大厅命名为「张大堂」,以鼓
励后人为会馆做出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古岡州会馆也是华人婚姻注册所。吕会长说,20 世纪 70
年代,政府鼓励华社组织协助当地华人处理事情,因此会馆于 1982 年开始进行华人婚姻注册的工
作。此外,古岡州会馆也保留了很多陈旧的家具,而先贤的照片也悬挂在墙上以示纪念。

离开古岡州会馆后,用膳后便前往今日学习旅程的最后一站,位于金宝古庙图书馆隔邻的金
宝增龙会馆(Tseng Lung Fui Kuon)。增龙会馆在正式成立之前是「增龙善后社」,协助因意外、
疾病或水土不服而逝世的同乡处理身后事。增龙会馆尚保留一些古代中国住家大厅的摆设,跨入
门槛前,有一副屏幕竖在大厅中央,遮掩大厅内部的实况。走入大厅,可见 7 位创办人已故甲必
丹郑景贵、王兰谷、林东胜、王治安、刘伯群局绅的照片,而后厅则摆放已故会员的神主牌及让
会员搓麻将的休闲地方。增龙会馆于 1922 年成立,早期会所设立在务边街(Jalan Gopeng)171
号,后来创办人才买下务边街 100 号。时至 1942 年,增龙会馆包括其他社团因日军强势而被迫解
散,会馆于战后重组会馆。黄纪才会长指出,全马有 9 个增龙会馆的属会,其中 7 属会在霹雳州,
其馀在马六甲及槟城。黄会长续而解说,中国广东省有增城县和龙门县,该县的广东人因霹雳州
拥有丰富的锡矿而南来,因此才会出现霹雳州拥有 7 属会的情况。黄会长也补充,金宝里 12 个华
人社团都以轮值方式主办中秋节,而明年将轮至增龙会馆主办。至目前为止,增龙会馆共有 1319
位会员。

经过此行,值得让人关注的是,以上 3 座会馆都面对青黄不接的情况。事因年轻一辈离开金
宝往外发展及会馆给予他们的印象是年老一辈才会加入的社团。此外,3 座会馆都说建馆以来,
第一次有大专院校前来拜访与交流。对现今社会而言,初成立会馆的宗旨已逐渐丧失其功能。虽
然如此,以上 3 间会馆都设有奖励金以鼓励会员子女努力向学,日后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增
龙会馆也增设大学贷学金。增龙会馆更于 2008 年将会馆 2 楼进行装修工程,希望可以吸引年轻辈
的同仁加入会馆。

拜访结束后,同学们犹如上了一堂会馆史,更重要的同学们也从老师的身上学习到如何与社
区 的会馆进行交流与互动。黄文斌师在交流会上建议会馆要整理自己的历史并编辑成周年纪念特
刊。他说:「每一代的会馆理事都应该留一点文化历史遗产给后代,不要只是留物资遗产。若会
馆后代不肖,他们很快把先辈累积下来的物资财产败光,但是若会馆留下很多文化历史财产,后
辈子弟有聪明才智者自然会体会到先贤创办会馆的艰苦进而能继承与发展会馆」。(李雯莉报道)

72
汇报九 The Malayan Campaign and the Emergency Revisited Famous
Historian Speaks at UTAR Kampar

K AMPAR: 90-odd UTARians were transported back in time to relive local history through
the eyes of a Kamparian when Mr Chye Kooi Leong, renowned historian, spoke on "Dark
Days: The Malayan Campaign (1941-1942) and the Emergency (1948-1960)" in auditorium
A003, Block A on March 23.
Chye, 82, a former Home Guard warden during the Emergency, was a teacher until 1984 and
awarded Member of the 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 (MBE). He has spent seven
years researching and documenting the battle of
Kampar, a fierce clash between the British and
Japanese troops which took place in four days
between December 1941 and January 1942.
Chye recounted the days of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rior to the Emergency. He was only
twelve when the Japanese forces arrived in then
Malaya. Heattended school under Japanese
teachers for six months before the troops moved on
to Papua New Guinea and the Solomon Isles.
"I learnt to plant paddy then," said Chye. "In
only shorts and coconut oil on my back!"
According to Chye, the Japanese were harsh with
thieves. "Any one caught stealing would be executed in Kampar Padang. They were commanded to dig a
pit, and kneel in front of it before their head was chopped off."
during the Emergency which began in 1948, mentioning that the Emergency was caused by the
failure of the
Chye elaborated further on the state of events in Perak Malayan communists in their demand for
independence from the British.
They retaliated by murdering three planters in Sungai Siput.
The British administration then decided to relocate residents to guarded communities known as New
Villages. This move was to ensure that the villagers would be kept away from being extorted by the
communists and to discourage sympathizers from offering assistance.
"Rubber estates and owners were required to pay protection money," Chye said.
New Villages were guarded by security personnel known as Home Guards. Chye himself had the
opportunity to serve as one from 1950 to 1960.
Chye recalled the restrictions imposed on the New Villagers at the height of the Emergency.
"The villagers would have to go to their workplace at the mine or rubber estate and return to the
village to have their lunch at midday," he said.
Apart from food, medication was also a banned item to be brought out of the village. "Even fong yau
(medicated oil in Cantonese) was banned!" he laughed.
After his presentation, Chye answered questions from the audience.
Chye ended with some words of advice for UTARians. "Study hard. There are no shortcuts to
success," he stressed.
At the end of the session, Chye was presented with a token of appreciation from the organizer, Dr
Wong Wun Bin, Head of the Chinese Malaysian and Cultural Studies Unit,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It was a seminar of the Centre first ever conducted in English.

73
汇报一 ODr Sun YatSen in Penang A Century Ago
On the 22 June 2011, UTAR was honoured to have Miss Khoo Salma Nasution, custodian of the Sun
YatSen Penang Base and president of the Penang Heritage Trust, at the Perak campus to give a talk on the
history of Dr Sun YatSen in Penang. Organized by the Chinese Malaysian and Cultural Studies Unit of
the Centre of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of UTAR Perak campus, the talk was hel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1911 Revolution led by Dr Sun.

One century ago, nationalist freedom leader


Dr Sun YatSen was in Penang, planning a
revolution to overthrow the Qing Dynasty ruled
by the Manchus. His success in 1911
Revolution spelt the end of an era of women
with bound feet and men with long ponytails.
Dr Sun YatSen, also known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China” fought for the rights of the
Chinese to 'democracy, socialism and
nationalism'. Dr Sun moved his Nanyang
Headquarters Singapore after he failed to gain
enough supporters there to fund his
revolutionary party. He relocated his
headquarters to Penang island.

Dr Sun created the branches of Tong MengHui party in Penang. However, it was called a reading club
to avoid getting unwanted attention. When Dr Sun came to Penang from Singapore, he managed to get
good response in Penang and Perak. He had influenced the Straits Chinese to start standing up for their
rights as well. Out of the 58 supporting groups, 22 of them are from Perak. These reading clubs were
found in Perak towns such as Tapah, Bidor and Kampar. In fact, Kampar settlers must have been very
pro-revolution for the town had two reading clubs.

Salma who has authored and co-authored more than


ten books on the local history and heritage of Penang and
Perak.The talk was attended by many students and
lecturers of UTAR. Also present were the Head of the
Chinese Malaysian and Cultural Studies Unit Dr Wong
Wun Bin, Abdur-RazzaqLubis, Law Siak Hong and Lau
Sook Mei of Perak Heritage Society, Yusuf Martin of
'Northern Writers' group, Mark Lay of Kinta Heritage
and FoongThimLeng a freelance writer of The Star
Publications. (Alicia Thooi Jia Yen)

74
汇报一一 百年辛亥激发学术火花


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马来西亚华人及文化研究组)于 2011 年 7 月 2 日至 3 日假金
宝校区主办了《辛亥革命百年:孙中山、近代中国与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
此项研讨会由拉曼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协办。 与会学者来自中国、台湾、香港和
马来西亚,其中包括:主题演讲的顾长永教授(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发表论文的徐国利教授
(安徽大学)、汤熙勇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吴龙云博士(台湾国立师范大学)、陈中和博
士(台湾文藻外语学院)、区志坚博士(香港树仁大学)、陈学然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安焕
然博士 (南方学院)、黄文斌副教授(拉曼大学)、张晓威博士(拉曼大学)、郑文泉博士(拉
曼大学);对谈人的莫顺宗博士(新纪元学院)、廖文辉博士(新纪元学院)及叶汉伦(新纪元
学院)。

7 月 2 日当天早上八点半始,
嘉宾和学者们陆续抵达拉曼大学文
遗堂(Heritage Hall)旁边的研讨
会会场。现场气氛逐渐热络起来,
大家互相问好及闲聊,或讨论各种
学术课题,为冷清的星期六早晨注
入了一股欢乐的气氛。研讨会于早
上九点钟准时开始。首先由研讨会
筹委会副主席张晓威博士致欢迎词。

随后,第一场次的研讨会正式
拉开序幕。这一场的论文发表人是
徐国利教授与陈中和博士,主持人
是李国正教授,对谈人则是郑文泉
博士。徐国利教授发表的论文是
《是民生史观?还是民本史观?—
—对孙中山历史观本质属性的新审
视》,他认为孙中山先生的历史观是「民本史观」。陈中和博士的论文题目为《反帝国主义论述
的建构:谈孙中山医生与马哈迪医生的亚洲观点》。对谈人郑文泉博士对两位学者的论文提出了
一些个人的观点。他认为孙中山的历史观并非「民本」或「民生」二选一的问题。此外,孙中山
和马哈迪的反帝国殖民主义的时期不同,若归纳成欧洲中心主义未 免笼统。另外也有四位参与者
在开放提问环节提问。两位论文发表人一一回应了众人的问题。第一场次的研讨会就在平和的学
术交流氛围中结束。众人开始移步到图 书馆进行开幕仪式典礼。

午餐后,第二场研讨会正式开始。这一场次的内容围绕在孙中山与思想之主题。发表论文的
有:区志坚博士、黄文斌副教授和郑文泉博士,主持人是余历雄博士,对谈人为莫顺宗博士。区
志坚博士的论文《非党派与党派相异之处:以钱穆、戴季陶及陈伯达阐述孙中山的思想为例》,
比较了钱穆、戴季陶及陈伯达三位学者对孙中 山思想的诠释;郑文泉博士的论文《辛亥革命与近
代马、新朱子学的没落》则探讨孙中山思想在新马一带对朱子学术史的影响;黄文斌副教授则发
表了《现代中国思想家:钱穆论孙中山》,其文章的重点乃在探讨为什么钱穆将孙中山视为唯一
的现代中国思想家。

75
到了评论环节时,对谈人莫顺宗博士发挥了其幽默本色,成功地炒热现场严肃的学术气氛之
余,也仔细地对每一篇论文提出尖锐的意见。他对区志坚博士把讨论的对 象分类成党派或非党派,
是否妥当提出置疑。因为他认为这样的分类让人一看题目就已得知结论。对于郑文泉博士的论文,
莫顺宗博士则认为构成朱子学没落的原因 应该还有很多方面必须加以考虑,而非怪罪于孙中山在
本地提倡现代化教育之影响。此外,他对黄文斌副教授的论文提到钱穆认为孙中山是「近五十年
来唯一的思想家」的动机是否有政治因素还有待加以说明。这一场次对谈人的评论风格幽默搞笑,
但又一针见血, 可见评论者学术功力之深厚。现场笑声连连,大家精神为之一振,驱散了午饭后
的睡意。对谈人与发表人之间的互动非常精彩,观点一来一往犹如流星箭,碰撞一出 又一出耀眼
的学术火花。过程之精彩程度,实无法一一尽录。

茶叙后,第三场次研讨会开始。这一场
次的发表人有陈学然博士和汤熙勇教授,主
持人是吴龙云博士,对谈人是陈中和博士。
陈学然博士发表的论文是《庚子年孙中 山
与各派的互动及其事业开展》,汤熙勇教授
发表的则是《美国华人对辛亥革命爆发与民
国成立的反应:以旧金山〈中西日报〉报道
为中心》。对谈人陈中和博士认为汤熙勇教
授乃研讨会常客,因此论文内容简单扼要,
不多不少,符合研讨会论文的要求,并且一
目了然。反观陈学然博士的论文则论述了孙
中山与他人一共有七层 关系,以研讨会论
文而言过于繁复,或可分拆成三篇论文。而
他建议这一次研讨会论文或可考虑以孙中山
和李鸿章之间的关系为主轴。随后,顾长永教授分别对两位 论文发表人提出一些问题与意见。黄
文斌副教授和郑文泉博士也相继提问。这一场次研讨会也在轻松的气氛下结束。

7 月 3 日,星期天早上,晨雨后,云雾萦绕的金宝山城中,然拉曼大学旁的湖水依然清澄。
九时许,学者们陆续抵步。第四场次的研讨会于九时半准时开始。这一场次的主题是针对马来西
亚华人研究的本土议题。论文发表人分别是:吴龙云博士、张晓威博士和安焕然博士,主持人由
叶汉伦先生担任,廖文辉博士为对谈人。安焕然博士发表《柔佛「治华政策」及柔佛革命志士》,
讨论的是孙中山同盟会在柔佛「治华政策」的限制下,如何发展。张晓威博士发表《清季驻槟榔
屿副领事对辛亥革命的影响》,他认为领事的态度有助于革命,领事们实际上是隐形的革命资源。
吴龙云博士发表《际遇不明与功成身退:民国后槟城阅书报社及其成员》,论述槟城阅书报社成
员的内心想法。对谈人廖文辉博士作出点评后,郑文泉博士、区志坚博士、汤熙勇教授和林家乐
先生也分别提出问题与意见。现场参与者热烈讨论,各造深得启发。

闭幕仪式在悠扬的二胡声中,闭幕仪式开始了。演奏了两首马来民谣——Rasa Sayang 和 Di
Tepi Payung,还有一曲「金玉满堂」,共三首曲目。随后,安焕然博士、徐国利教授、陈学然博
士、汤熙勇教授联合发表总结感言。

马来西亚的代表安焕然博士说「他之所以收到邀请函后马上答应前来参加是因为对辛亥革命
百年有所感触。」他希望海外华人在辛亥革命研究课题中能够呈现新的视角和议题,非仅写出海
外华人捐了多少钱、贡献有多大之类。他认为学术研讨会应该有更精致的呈现。纵观此次研讨会,
无论发表人、对谈人的表现都非常精彩,整个研究视角都扩大了。好比顾长永教授的专题演讲就
76
是一种宏观视角,会议内容所涉及的领域从哲学思想涵盖至区域研究。他希望拉曼大学将来能成
为现代中国研究与本地华人研究的基地。

香港代表陈学然博士则表示从收到研讨会邀请开始,他感到所有的安排都非常贴心,让他具
倍觉感动。他对郑文泉博士的评论和提问的犀利印象深刻。此外,他认为开放提问环节是多数研
讨会少有的,此环节值得鼓励,好让与会者也能参加讨论。他说此研讨会对他有所启发,对未来
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来自中国大陆的徐国利教授则表示,他接到邀请后把手边的其他文章都暂搁下来,从三月至
六月份间专注撰写此次研讨会文章,希望呈现出最好的作品。他说「此次会议非常愉快,内容丰
富多彩,不仅谈及学术问题,还看到马来西亚许多基层生活。在严肃的研讨会中,对谈人、发表
人和主持人的风趣幽默让他感到很意外,但他们提出的问题却又一针见血,这样一来一往有助对
方思考。他形容研讨会「既学术又文化,既紧张又愉快。」所谓既学术又文化,意即除了研讨会
之外,还有孙中山历史图片展、二胡演奏、诗歌朗诵等;所谓既紧张又愉快,意即行程安排紧凑、
效率很高。他也认为宽裕的提问时间这个环节很好,可让更多人参与交流。随着大陆的逐步开放,
马来西亚可以跟大陆有更多 的合作与交流,达至互惠互利的效果。

台湾代表汤熙勇教授表示在何启良院长默默地领导和黄文斌副教授与张晓威博士的协助下,
研讨会办得非常成功。在此,他透露了三项未来的展望。其一,希望能举办研究生交流研讨会。
其二,希望大家能多加利用台湾外交部、中央研究院的各种档案资料,因为这些资料汗牛充栋却
乏人问津,实属可惜。其三,希望马来西亚的华人研究资料与研究成果得以电子化,好让台湾也
能够参考。汤教授第一次前来马来西亚但却对这里留下深刻印象。

接着,由筹委会主席黄文斌副教授致感谢词。黄副教授首先感谢诸位学者远道而来,让金宝
这小镇增添了学术气氛。他表示「目前在马来西亚使用中文从事学术研究者,经过这十几年来的
耕耘,已有了一批新生代可以互相讨论、激荡。我们相信未来的十年,中文学术界会做得更好。」
另外,他对研讨会工委们的辛劳付出表示万分地感激,也希望外地远道而来的朋友对主办单位招
待不周的地方多多包涵。最后,黄文斌副教授邀请默默办事的何启良院长针对此次研讨会发表谈
话。

何启良院长甫上台即赞美此次研讨会水平很高,「对谈人很认真去看论文,手上的论文似乎
翻阅好几十次的样子,笔记斑驳」,「无论是发表论文者或评论人及台下听众的发言都非常切题,
争锋相对,又不失幽默及认真」,「同学们应以老师们的治学风范作为学习榜样。」何院长也发
表了他个人对研讨会的看法,他认为研讨会的重点应该放在学术的讨论,不需要过于搞大排场。
这一看法与筹委会主席黄文斌副教授不谋而合。他重申研讨会不一定要大型,但程度、水平要够
高,而此研讨会邀请的对象多为中生代学者,大家都很认真,达到非常好的学术交流效果。

《辛亥革命百年:孙中山、近代中国与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与会者的高度赞扬声中,
于中午 12 时正式圆满落幕。(孙小惠报道,黄文斌师审阅)

77
汇报一二我院百年辛亥开幕图片展圆满
011 年为辛亥革命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从政治意义而言,它使中国从帝国

2 制度走向共和国,也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因为革命,孙中山 数度到访海外寻求海外
华人的支持及宣传革命理想,并在南洋一带成立同盟会、阅书报社、办报纸、办夜学
及成立话剧社等。是故,孙中山在南洋不仅鼓吹了中国的 革命事业,也直接地提升了海外华人的
民族意识及知识与教育水平。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曾是孙
中山宣传革命理想及募款的重
要基地之一。时值辛亥革命百
年,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
(马来西亚华人及文化研究组)
希望籍此机缘回顾并探讨海外
华人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现代
化中国的诞生与海外华人的贡
献、孙中山思想的时代意义等
议题。职是之故,拉曼大学中
华研究中心于 2011 年 7 月 2
日至 3 日在金宝校区举行了以
《辛亥革命百年:孙中山、近代中国与海外华人》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为期一个月的《孙
中山历史图片展》。拉曼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为此研讨会的协办单位;而槟城孙中山协会则为
《孙中山历史图片展》的联办单位。

2011 年 7 月 2 日早上 11 时,该两项活动在拉曼大学图书馆举行了开幕典礼。开幕仪式前,


主办单位贴心地安排了一个茶叙,让与会者在享用茶点之余,亦可先观赏图片展。图片展除了以
图像及文字呈现孙中山的一生外,也展出复制的孙中山的墨宝、书信以及槟城与辛亥革命历史事
迹,如「庇能会议」之图片与文献。

开幕仪式时,观众正面向 图书馆后的人文湖,通过玻璃镜可见微风吹打着湖水,泛起片片的
微波,加上白鹭鸶、水牛、莲花、草地及远处的建筑的配搭,风光明媚,如画如诗,就像一幅自
然 风景画。这是天然的布景呀!开幕仪式由邱凯伟同学独奏二胡拉开序幕。悦耳的音符让听众听
得如痴如醉。一边凝听着乐章,一边瞭望着落地窗外人文湖的水波荡漾,仿佛置身于世外,让我
们对百年辛亥革命多了一份想象的情怀。

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之后,进入了研讨会主题演讲环节。大会邀请了国立台湾中山大学的
顾长永教授主讲《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意义》。顾教授从历史角度切入,讲述中国的民本思想源
流,同时也点明了中国从古至今,只有民本思想,无民主制度的特点。直至辛亥革命,方开始建
立民主制度。顾教授从辛亥革命及孙中山建国理论,谈论到中国、台湾的政治发展及再把视野扩
大至亚洲,如日本、韩国、朝鲜、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政治发展状况,从而总结亚
洲各国的民权及民主政治正在方兴未艾。 此外,他提到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及民生理
想,尤其是民权主义,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亚洲价值,也成为普世价值。顾教授以知识分子的责任
及海外华人社会的使命作总结,强调了他们在推动及建立以民为本的民主及民权制度扮演了重要
角色。

78
主题演讲后,筹委会主席黄文斌副教授致欢迎词。黄副教授以孙中山的革命的成功,与海外
华人的支持息息相关。而身为海外华人的这一代人,应该重新与从新的角度来思考孙中山的思想、
革命事业、现代中国的诞生及与海外华人之互动等学术课题。黄博士表示,凡参与该次研讨会或
《历史图片展》的学者及嘉宾,无论是敬仰孙中山者或是历史文化的爱好者,大家都有一个共同
点,即有一份参与历史与创造历史的情怀。因为有历史文化之情,大家能相聚在金宝小镇共同探
讨及反思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

由于《孙中山历史图片展》乃由拉曼大学中华
研究中心与槟城孙中山协会所联办,此次开幕仪式
也邀请了槟城孙中山协会主席林秋雅女士致词。林
女士致词时强调槟城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所扮演
的角色及所做出的贡献。为此,槟城孙中山协会与
多个单位去年一起联办「孙中山与黃花岗之役─庇
能会议与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辛亥革命
百年之际,让更多下一代的海外华人能更好地认识
这一段特殊性的历史。

林女士致词完毕,她代表槟城孙中山协会赠送
由槟城艺术家亲手铸造的孙中山人头塑像艺术品予
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并由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
教授接领。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亦精心准备了刻有
「孙中山人头像」的篆刻印章回赠槟城孙中山协会。
两方对于彼此所赠送的纪念品皆以称赞说:这是世
界「唯一仅有」的珍贵纪念品。

接着开幕人暨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教授在致开幕词时表示,马新华人在辛亥革命中究竟扮
演了怎样的角色,一直是学者探索的议题。无可置疑的,曾在槟城筹划的「广州起义」、「庇能
会议」等皆可窥见新马华人与辛亥革命密切关系。适逢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世界各地都举
办了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对于马新华人而言,由于历史的诸种因素,更应该关注这个百年的盛
事。他说,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乃有志于研究中华文化及马来西亚华人方面的学术机构,而辛亥
革命正是该学术机构可以关注的课题之一。因此,该机构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际举办学术研讨会是
义不容辞的事。

开幕仪式结束前,陈雪文先生朗诵了题名为《新纪元的黎明》的诗歌。他高亢的声音,豪情
满怀,随着铿锵顿挫的配乐,同时播放着一幕幕的历史画面,叙说着百年中国历史大事,反映出
中华民族在潇潇风雨中不屈不饶向前挺进的血泪史。

《辛亥革命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孙中山历史图片展》开幕仪式以学者及众嘉宾拍集体
大合照作为圆满的句点。仪式结束后,来宾们亦留步浏览在拉曼大学图书馆展出的「孙中山历史
图片展」,以进一步的了解孙中山、辛亥革命与马新华人的互动关系

这是一场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完美融合的开幕典礼,为拉曼大学的校园,增添无比的人文气
息。这也是本人出席本地所主办的国际研讨会以来最别开生面的一次。不禁让人对有山光湖色之
美的拉曼大学在孕育锺灵毓秀的人才方面有所期待。(马凌香报道,黄文斌师修订)

79
汇报一三 《孙中山历史图片展》观感


昌的那一声枪响,承载了许多希望,也揭开了中国的新面貌,这波巨大的历史浪潮,
波涛汹涌,滚滚而至。百年后的今天,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马来西亚华人及文
化研究组)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及孙中山先生在南洋的事迹,举办了「孙中山历
史图片展」。「孙中山历史图片展」开放时间从 2011 年 6 月 25 日开放至 2011 年 7 月 30 日,当
中配合了《辛亥革命百年:孙中山、近代中国与海外华人》的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 年 7 月 2 日
─3 日),以让各国学者除了发表论文外,亦可参观图书馆内所摆置的 80 馀幅历史图片,使辛亥
革命百年的纪念活动更加多样化。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先生数次到各国去宣传革命理念、革命理想、寻求华人(侨)的支持,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曾经是孙中山宣传革命理想及募款的重要基地之一。例如,辛亥革命成功前夕,
孙中山曾在槟城筹划革命会议,史称此会议为「庇能会议」,便是其中一件重要的历史大事。

80 馀幅展出的孙中山历史图片之特色在于采用多面性来展现其强烈的历史时代 感。从微观如
孙中山的信件,到宏观如孙中山的当众演讲;从清幽宁静的孙中山故居,到激情澎湃的革命口号: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等,仿佛让参观 者在历史的走道上,具体感受到了百年前辛
亥的世界。此展览会,除了展出历史性图片,也展示了一些有关孙中山的纪念品、书籍等。

近一个月来,参观者有来自各国的学者、本校与外校的师生、中文系毕业生协会理事、中文
系研究生、槟城孙中山协会理事、金宝各乡团会馆的代表以及公众人士等等,虽不至络绎不绝,
然而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显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遗忘。而且,仍然一点一滴地继续让
百年后的人们,去感受、缅怀、纪念与反思。参观者纷纷地在孙中山的历史图片下拍照留念,由
此反映出大家很喜欢这些历史图片及相当 满意此次在环境清优的图书馆举办图片展。

顾长永先生为此次的图片展致开幕词,表示当年的华人(侨)对孙中山的革命有巨大的贡献,
不可被忽视。并对此次的图片展览会赞赏有加。

武昌那声枪响所涵盖的意义,并非三言两语能叙述得尽,因为经过了一百年的岁月,它的历
史价值、精神和意义,仍然没有在现今停下脚步。(林伟汉撰)

汇报一四 何启良师赴粵鄂辛亥革命会议


院院长何启良师于 2011 年 8 月 22 日前往中国广州,被邀参加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
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承办的「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马来西亚、新加坡
及台湾、中国大陆等地,约 80 馀人,提呈近 50 篇论文。

何启良师提呈论文《一位孙中山追随者在海外:沈鸿柏(1873─1950)在马六甲的事业》。
论文论述沈鸿柏的生平事迹,以及在马来亚的贡献。沈鸿柏是世纪初期在马来亚马六甲的一位德
高望重的华人领袖,他也是孙中山革命路线的追随者。他 1873 年生于中国福建福建晋江,约 21
岁时才南来马来亚。他一生始终对时事政治表示了高度热忱,他年轻时正身逢世纪初期中国翻天
覆地的改良和革命热潮,像当时无数的中国青年一样,赍恨救国。沈鸿柏满怀爱国赤忱,在历史
80
悠久的马六甲古城,依北斗、望京华。他身在异域,不能直接投身于神州热浪,只好像中华历代
传统的爱国志士一样,和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集会结社。何启良师指出沈鸿柏的成就主要是建立
了一个较进步的社会意识,推动教育,更重要的是,作为孙中山的追随者,他在一个远在中国的
地方,一个风气闭塞,思想落伍的马六甲华人社会,宣言新民文化。

在分组讨论中,各与会代表纷纷就海外华侨捐款情况、各地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海外
侨领与孙中山的关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有学者利用新发现的史料分析海外华侨与辛亥革
命的关系。何启良师亦主持了一场小组讨论。

广州会议结束后,举办当局亦邀请了与会的部分学者前往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参与 8 月
24 日该校举办的「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湖北座谈会。与会者约 30 人,何启良
师被邀请发言。他认为,学术界对华侨推动辛亥革命的贡献已有共识,如今不妨深入研究辛亥革
命以及起掀起的思想浪潮对东南亚当地华人的深刻影响。大部分支持孙中山的「华侨」后来是落
地生根在当地,他们无疑成为了当地华社进展与改革的主要动力。像后来的「五四运动」 ,辛亥
革命对东南亚华社的政治、教育与文化,都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汇报一五 张晓威师受邀暨大谈张弼士与近代中国


院张晓威老师日前应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及历史系之邀,于十月五日到
该校主讲「东南亚华商与近代中国的联系:以张弼士为中心的历史考察」学术讲座。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位于台湾南投县环境优美,且有「水·沙连」美称的埔里镇。「水·沙连」
是泛指内山先住民栖息地(tsualihen 或 soalian)的意思,其后又合着波光粼粼的日月潭湖水,遂
有此美称。

张师在「东南亚华商与近代中国的联系:以张弼士为中心的历史考察」中,先论述近代中国
的海外移民,进而带出东南亚华商的出现,以及他们和近代中国的联系与互动,并以东南亚华商
张弼士对近代中国商战观念的响应作为
个案解说,让听众了解东南亚华商和近
代中国的关系,以及他们在近代中国历
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影响。 出席者有
东南亚研究所的林开忠老师(所长)、
龚宜君老师(讲座主持人)、严智宏老
师、历史系李盈慧老师、中文系黄锦树
老师,以及该校研究生约三十余人。在
交流期间,听众们亦提出「在今天的东
南亚国家与中国的联系上,华商是否还
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侨乡经济的
角度来看,华商在晚清时期的回国投资,
是基于经济考虑还是感情政治考虑?」、
「华商的回国投资有无方言群的差异?」、「张弼士与秘密会社的关系?」、「张弼士的识字能
力与教育程度?」、「近代中国的商战观念是否源自西方?」等问题,张师皆一一作出了响应与
解答。
81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与拉曼大学在 2009 年已签署了合作备忘录(MOU),两校在学术上已进
行多方的交流,包括有老师的互访、研究生的交换等。由于张师亦身兼拉曼大学的联络人,此次
趁着到该校演讲,除了与东南亚研究所、历史系及中文系师生进行一次学术交流外,同时也商讨
了两校未来可能继续合作的方向,例如合办研讨会、研究计划的合作、出版品的交换等等。

此外,张师在十月一日亦受邀出席「中国古典文艺思潮研读会」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
共同举办的【百年论学】讲座会,并担任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高嘉谦老师所发表论文〈南来使节
与离散汉诗〉的对谈人。

张师于年初获得中华民国外交部之「台湾奖助金」,目前休假在台北中央研究院亚太区域研
究专题中心担任访问学人。

汇报一六 张晓威师受邀东海及弘光学术讲演


院张晓威老师日前应东海大学及弘光科技大学的邀请,于十月十七日及十八日到台
中分别主讲「马来亚华族社会的形成及其特色」、「南洋心、宝岛情:战后留台生
的台湾经验与发展」及「马来西亚大学的中文与通识教育之现况与发展方向」学术
讲座。

张师在「马来亚华族社会的形成及其特
色」讲座中,以近代中国的海外移民作为切
入点,进而论及马来亚华族社会的出现,接
着再从华族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情况作进一
步解说,让听众对马来亚华族社会的特质及
形成有所了解。该讲座由东海大学文学院、
通识教育中心、中文学系及历史学系联合主
办,主持人为东海大学荣誉教授古鸿廷老师。
在讲座会之前,张师亦礼貌拜会了文学院丘
为君院长,会中商讨了一些两院可能合作的
范围,包括老师和学生的交换、博硕士双学
位的颁发等课题。不过,丘院长囿于公务繁
忙,因而邀请张师出席晚宴再作详谈。出席
丘院长所设晚宴者,尚有中文系刘荣贤主任,
以及古鸿廷教授。由于东海大学与拉曼大学
已在 2010 年签署了合作备忘录(MOU),因
此当晚与会者皆认为两校在学术上应该作进
一步的交流,以便促进和加强两校的合作与联系。

张师在「南洋心、宝岛情:战后留台生的台湾经验与发展」讲座中,以十五年的留学台湾经
验与出席者分享了个人的留台点滴。该场讲座由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办,主持人为该中心曹
淑瑶老师。

此外,张师亦受到位于台中的弘光科技大学通识学院之邀,于十月十八日上午到该院与老师
们分享了马来西亚的大学中文教育发展,以及拉曼大学通识教育的教学状况。
82
汇报一七 中华民国建设与华人关系深


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于 10 月 10 日,有幸邀请到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历史学系,东
南亚所合聘李盈慧教授前来主讲「百年悲喜中国情:华侨华人与中华民国」,由本
院院长何启良教授主持。

此次的讲座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革命先烈:华人与孙中山;统一后盾:华人与国民党;抗
战同志:华人与蒋中正;反共盟友:华人与中华民国在台湾。李教授表示,此讲座将会集中谈论
中华民国。虽然中华民国已不存在于大陆,但却还存在于台湾。

对于华人与孙中山的关系,李教授提出:(一)反清革命;(二)反袁世凯;(三)反北洋
军阀;(四)海外华人热烈捐款、牺牲惨烈。无论是基于哪个方面,皆体现 出华人对孙中山的帮
助或相互间的关系。就孙中山而言,实是个华侨人物,所以他的视野与传统读书人或传统中国人
不一,犹如孙中山不以王朝换了再换的传统方式 作为建国方案,而是以拥有民权,没有皇帝的中
国作为建国方案。

中国统一:需要建设、抗战、反共。因此,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仍然与华人联系,寻求
华人的协助。在建设方面,国民党设有中华民
国护照与侨民登记证,持有侨民 登记证者,
将会受到国民党的照顾与保护,因为国民党觉
得他们在华侨的底下就必须要保护华侨,即使
清朝、袁世凯、北洋军阀不保护华侨,他们也
要保护华侨。

抗战:海外华人热烈捐款,以抗战时候的
捐钱、救国公债、民国十七年国防公债的方式
进行。除捐款外,抗战还造成无数的牺牲。据
李教授所述,越南会安有华侨抗日十三烈士墓;
柔佛新山有华侨殉难墓;广州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由此可见,华人对中国的协助可分为两类:
第一就是「出钱」,即捐款或买公债;第二就是「出力」,即抗战,作出牺牲的准备。

反共盟友:主要是反共、联合国席位之争、帮助中华民国的国民外交、侨生教育、文化社会
交流。文化社会交流就是与中华民国有投资上、生意上或各个方面的往来,犹如台湾台东县的人
不计距离的远近,千里迢迢地将石椅送至越南会安的福建会馆,完全显示出彼此间的交流。

经过李教授的图片素材与精辟的讲解,出席者纷纷提出己见,与众人共享其乐结束深度讲演。
(伍雪仪报道)

83
汇报一八 张晓威师中山大学高雄师大演讲


院张晓威老师日前分别应国立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以及国立高雄师范
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的邀请,
于十月十二日到高雄分别主讲
「从首相制度的发展看马来西亚当代政治的
特色与演变」及「十九世纪吉隆坡客家族群
势力的消长:以吉隆坡华人甲必丹与客家族
群的关系谈起」学术讲座。

张师在「从首相制度的发展看马来西亚
当代政治的特色与演变」中,分别透过对马
来西亚历任首相的任命、统治方式、职权的
运用,以及继承人的安排等相关课题做分析,
以便让听众透过对马来西亚首相制度的发展
情况,进一步掌握马来西亚当代政治的演变
及其特色。该讲座由所长顾长永教授主持,
共有三十余人出席听讲。

张师在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的讲座,系由该所利亮时老师主持。张师在该场以
吉隆坡客家人为主题的演讲中,分析了早期吉隆坡华人社会的帮权政治运作,以及客家方言群对
当地华人社会帮权结构的影响等,尝试解释客家方言群在吉隆坡华人社会的影响力为何在十九世
纪末开始消退。

此外,张师亦受到位于高雄的正修科技大学国际企业系之邀,于次日(十月十三日)到该系
与同学们分享了华人在马来西亚经济发展上所扮演角色与贡献等课题。会后张师亦在戴万平主任
的陪同下,礼貌拜会了该校副校长游步平博士及国际事务长郑舜仁博士,以便促进和加强两校的
联系。

84
汇报一九 雪隆华族历史图片展精彩


百年铅华——雪隆华族历史图片展」于 2011 年 10 月 15 日至 29 日,在华社研究中心举
行。这期间,展出近 300 张雪隆华族历史的珍贵图片,主要是从先贤南下开始,至国家
独立前,并分 6 个主题展出。6 个主题包括,第一、开荒拓土;第二、帮群林立;第三、
风俗通义;第四、百年树人;第五、淘金岁月;从侨民到公民。

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于 2011 年 10 月 18 日,在


院长何启良的带领,中文系林水檺老师、郑文泉老师及
研究生阮湧俰,一同到华社研究中心参观「百年铅华—
—雪隆华族历史图片展」。

在观赏照片的期间,由华社研究中心副主任詹缘端
讲解图片历史,并得知华社研究中心自去年就开始广泛
收集资料,包括历史照片、新闻剪报、官方文件和历史
文献等,并预期在明年中出版《雪隆华族历史图片集》
巨册,也会收录这次展出的图片。(阮湧俰报道)

汇报二 O 张晓威师受邀海洋大学及台师大演讲


院张晓威老师日前应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以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华
语文教学研究所(侨教与海外华人研究组)的邀请,分别于十月二十一日到国立台
湾海洋大学主讲「东南亚海港城市的变貌:东方花园槟城」,以及十月二十五日到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主讲「十九世纪吉隆坡华人方言群社会与帮权政治」两场学术讲座。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位于台湾岛北端的基隆。自十九世纪末开始,基隆就逐步成为台湾的重要
海港城市。在「东南亚海港城市的变貌:东方花园槟城」
的讲座中,张师分别透过对槟城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
的特色、地名沿革、历史地位的构成,以及历史文化的
独特性等课题做讲解,以便让听众了解位于马来半岛与
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槟城,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如何蜕变,
一窥这个拥有 「东方花园」雅称的海港城市的历史文化
发展及其特色。该讲座约有四十余人出席听讲,包括海
洋文化研究所的吴蕙芳老师(讲座主持人)、应俊豪老师
等。

至于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文教学研究所(侨教
与海外华人研究组)的讲座上,张师先以华人对吉隆坡开发的贡献进行论述,并透过对叶亚来的
发迹、出任甲必丹,以及逝世后的影响等进行分析,以便让听众了解十九世纪吉隆坡华人方言群
社会的帮权政治运作及其特色。讲座会由王秀惠老师主持,出席的老师尚有该所的吴龙云老师。

85
汇报二一许文荣师赴台成大学术会议


湾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与中国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合办的「第八届诠释学与中国
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011 年 11 月 4 日至 5 日举办。此次的会议主题是以
「全球化」作为「视域融合」的诠释学经验。

本院许文荣老师赴台参与此项盛会,并于会中发
表名为「中学与西学、哲学与宗教的会通——马新儒
教复兴运动者林文庆对儒学的多视角诠释」的论文。
林文庆出生于新加坡,是一位峇峇, 他对中国与新加
坡、马来亚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起着一定程
度的冲击与影响。他毕生遵从与推广儒家思想,也是
最早用英文诠释儒学的学者,他致力于使中 国传统文
化走向西方,是让中华思想能够首度经历全球化的开
路先锋。对于如何运用「他者」的视角为比照去倡导
儒家思想,特别是从基督教与西方的理性主义,去建
构一个超越与理想化的儒家教化,更是林文庆一生念
兹在兹的方向。

许老师着重在林文庆对儒家思想诠释的三个重点展开论述,第一重点即与基督教的对话,建
构了一神论的人文儒教。林文庆把儒家建构为人文宗教——儒教,认为它是中国人最理想的宗教。
他对儒家的诠释,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基督教的比照下构设起来。最明显的是对上帝的解说。他从
《诗》与《书》中找到了能与基督教的耶和华概念相等的「上帝」,并认为中华传统中的上帝也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林文庆试图要把孔教建立为一神论(monotheism)的宗教,这显然是受到
基督教一神论的启发。林文庆在与基督教的「对话」中,也强调宗教的核心意义在于体验正确的
人生,而非执著于一种基要的神学观。

第二重点是与理性主义与科学的对话。林文庆总是高举理性与经验,批评其他宗教提倡神秘
性,贬低人的能动性。只有儒家真正地尊重人类的理性与尊严,并且在理性 认知的大前提下建构
符合人伦亲善与社会和谐的黄金守则。同时,他推崇孔子不谈创世论的态度,虽然中国神话故事
里头有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但是林文庆认为这 观点并不在儒教的哲学系统中。另外,林文庆认
为创世论与灵魂之说皆是无法加以实证的,因此他在诠释儒家时对这些观点存而不论。

第三重点是把英文语境融入儒学。林文庆在诠释儒家的过程中借用了不少英语、西方词汇概
念 , 如 agnosticism ( 不 可 知 论 ) , monotheism ( 一 神 论 ) , Jehovah ( 耶 和 华 ) , idolatrous
practice(偶像崇拜行为),revelation(天启)等,丰富了对儒家的诠释话语。他在诠释的过程中
参照的学者,也多为西方的人物,如苏格拉底、赫胥黎、理雅各等。正如伽达默尔所提倡的以
「他者」的视域来扩大本身的认知。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于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光复校区文学院举办,约 30 位来自台湾本土、中国大
陆、美国、韩国、越南的著名学者发表论文,包括成中英与洪汉鼎等人,许老师是唯一大马代表
参与此会。(罗湘婷报道)

86
汇报二二人文之旅 ―― 记「马新华人历史人物研讨会」
011 年 12 月 3 日和 4 日在拉曼大学金宝校区 Block A 的讲堂 A003 举办了一场为期二天

2 的「马新华人历史人物研讨会」,研讨会共分六个场次,主题包括:文学、文化、学
术、政治、社会、教育、美术、建筑、宗教,12 篇论文。参与者有发表和评论的学者
们来自马新二地,包括梁秉赋、许文荣、廖文辉、章星虹、严秋霞、陈中和、何启良、叶钟铃、
蔡曙鹏、黄梅贵、锺瑜、陈煜和林纬毅与本校师生。一些参与者也携家带眷参与,让这场研讨会
虽是小规模却有家庭的气氛。

中华研究院的何启良院长在开场时说目前大部份的人物研究都做到资料整理和陈述,但在评
述的部份仍需加强,触及面还不够广。能竖碑立传的人物,都不是芸芸众生,除了生平事迹,也
应学会画龙点晴,以论赞的形式写出。研讨会在亚洲研究学会会长粱秉赋致词、赠送纪念品给与
发表者之后开始。

写一个人需要有感觉,当我们在认识李星可、杜运燮、张礼千、林清祥、沈鸿柏、骆文秀、
林学大、黃庆祥和瑞于上人时,透过他们生命的足迹,了解对当时社会时代背景的认识和他们贡
献。在交流中大家都谈到「情感因素」是写人物的一个关键。

研讨会后,大伙走入背山面海的校园,行走中看到湖中白鹭丝自然生态区,学生们能骑脚踏
车的上课,无不对这个从荒废的矿湖区改建,却能呈献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的金宝校区寄予厚望,
一再见证华社在新马地区的付出,都是踩在先辈们的足迹上再发展,持续努力经营而得来。

这场研讨会的筹委会也是小
型,在金宝校区方美富老师、李
树枝老师等几位学生的配合,负
责住宿的凌香和安排交通的湧俰,
所表出的谦和有礼和对外宾们无
微不至的招待,让与会的学者们
留下深刻印象。

SS2 榴梿、金宝的特制水饺、
面包咖哩、夜市、参观务边文物
馆、在富贵爱心基金会执行长陈
健发先生所招待「莲池」的素食
晚餐等,在在让大家感受到马来
西亚的热情。除了在交流的讨论
中呈献火花,大家吃得精彩、也
聊得尽兴。在往返 PJ 校区和金宝校区的路上,坐在拉曼大学的校车,沿途都下雨,时大时小,大
家有时聊天、有时昏睡,点滴过程都印证了「风雨故人来」的意境。

透过这场研讨会,除了让新马两地的学者们探讨人物,也在二地的学术风气、校园气氛等作
了细致的交流。发表者大部份都是在学术界的教授们,对年轻的学生们来说则是见识到经营小型
学术研讨会庄严的一面,学术是属于小众的,既有学术上的对话、朋友的问候和大家对新马华社
研究的期待。(严秋霞撰)

87
汇报二三 马新华人历史人物研讨会


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主办与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协办的《马新华人历史人物研讨
会》,终于在 12 月 3 日、4 日金宝拉曼大学 A003 视听室隆重举行。

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教授在致词时表示,这场研讨会的计划已经筹备了一年之久,
逾 60 位学者出席交流。此项会议是采取专家的讨论方式进行,研讨课题包括了李星可、杜运燮、
许云樵、林清祥、林学大等历史人物。

他表示,学者们对于人物研究要有更深一层的探讨和了解,以及讲出人物跟时代的关系,是
相当重要的研究。

他说,梁启超在《百杰传》研究人物传记说过,撰写一个人物是根据他的历史背景来写,如
果你写的很齐全,其实是可以了解一代历史论述,也就是说写一百的人传记,就可以显出那个时
代的历史面貌。

「当前马来西亚华人物研究有
很大的局限性,很多时候是停留在
收集数据,虽然收集数据是必经之
路,但是否可以走过这段路后,可
以走另外一段路,就是不只是收集
资 料 ,而 是可 以进 行多方 面 的探
讨。」

他说,对于这方面,我们在编
《五百华裔人物志》时,编辑尝试
要求作者有评论的部分。

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会长梁秉赋教授致词说,这次的研究会议是很有意义,不只在于学术上,
对整个新马历史发展也有很大意义。

他说,一个人物的活动是和国家时代的风气有关,所以在进入 20 世纪以后,西方学者就以
index 来翻译「引得」两字,并可以从里看到其它人物的史记。

他还表示,从史家司马迁开始,除了人物的记传以外,还要重于评论。写人物不是只是记入
生平,事迹,而是把他的一生的评价写出来。梁教授对马新人物研究未来前景,充满期待。

出席者有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拉曼大学中文系教授林水檺、新加坡联合早报编
辑组副主任周兆呈、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副会长林纬毅、南方学院助理研究员陈中和、拉曼大学
中文系副教授许文荣、新纪元学院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廖文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章星虹、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陈煜、 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会长梁秉赋、拉曼大学中文
系助理教授郑文泉、中国云南财经大学东南亚文化研究所所长锺瑜、拉曼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严秋
霞、新加坡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何德超等知名学人。(锺康妮报道)

88
汇报二四 曾维龙师淡大暨大演讲


院曾维龙老师日前应淡江大学亚洲研究所和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邀请,于
11 月 23 日及 30 日分别主讲「当代马来西亚华社知识分子的角色——全球化和网络
民主化的挑战」和「历史的碎片──双溪毛糯麻风病院小区口述历史个案研究」。

曾师在「当代马来西亚华社知识分子的角色──全球化和网络民主化的挑战」讲座中,从他对
1990 年代马来西亚知识分子的研究考察切入,针对当前马来西亚华社所面对的问题作一解说。尤
其在全球化和网络民主化的挑战下,目前马来西亚华社所可能面对的窘境。该讲座由淡江大学亚
洲研究所所长林若雩主持。

曾师在「历史的碎片——双溪
毛糯麻风病院社区口述历史个案研
究」讲座中,主要与暨南国际大学
的硕博研究生分享有关双溪毛糯麻
风病院社区口述历史的成果。马来
西亚双溪毛糯麻风病院社区是世界
第二大麻风病院,过去曾容纳超过
2000 多名病患居住和接受疗养。这
个社区的形成自 1930 年开始,由
马来亚英殖民时期的建筑群构成。
1981 年 以前,多项有关麻风病院
的医疗研究实验在这儿进行,然后
在国际上发表。在麻风病医疗史中,马来西亚双溪毛糯麻风病院社区有其特殊的贡献和地位。目
前这个社 区随着院民的年迈,即将消失。院民的口述历史工作当即刻不容缓。曾师在此讲座中与
出席者分享口述历史如何进行的心得,以及作为行动者、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如何在实证研究
及行动研究之间取得「真」与「善」。主持人为该中心龔宜君老师。

曾师目前在研修假期中。他是在厦门和台湾进行田野研究工作时,受到上述两个学术单位邀
请前去演讲和分享。

89
汇报二五 院长京港两地论林语堂
011 年 12 月 26 日,北京大学历史系特别邀请了本院院长何启良教授,在该系发表有关

2 林语堂与南洋大学的演讲。何教授的讲题是《南洋大学史上的林语堂》,当日师生约
30 人。

何教授在演讲中,论述林语堂与南洋大学的种种纠纷。林语堂是新加坡南洋大学的第一任校
长,任职只 6 个月。但是其任职期间争议极大,而辞职后所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亦引人深思。南
洋大学创始人陈六使聘请他时,曾称他为一位「蜚声国际领袖士林之先知先觉大哲大贤」。他受
聘后与 1954 年全家抵达新加坡,一心想办他理想中的「世界一流」大学。然而因为办学理念、职
权分工、财务预
算,以及新加坡
左右政治思想斗
争等纠缠,最后
辞职。在南大史
的论述里,他变
成了一位「破坏
者」。后林语堂
的南洋大学,有
14 年长的时间没
有聘用校长,而
校务不前、水平
被质疑、校内政治风潮不断,最后人民行动党政府于 1980 年把它与新加坡大学合并。

未赴京前,19 日、20 日何教授亦受邀在香港城市大学举办的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ross-cultural Legacy of Lin Yutang in China and America。此项会议是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
语文学系举办,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如普林士顿的周质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子善教授,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的 Charles W. Hayford 教授,Stanford University 的 Thomas S. Mullaney 教
授,香港城市大学的钱锁桥教授等。

90
汇报二六访霹文艺研究会丰收


华研究院属下现代文学组组长许文荣老师于 2 月 19 日带领小组里两位成员李树枝老
师和黄丽丽老师及秘书罗湘婷到访霹雳文艺研究会,获得该文艺研究会领导同仁王
枝木先生、陈文泰先生以及《清流》期刊主编章钦先生的热情接待。

王枝木先生在致欢迎词时,针对霹雳文艺研究会的成立背景作了简略介
绍。王先生表示,文艺研究会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一所独中,他们也扮演着传
承中华文化的使命。会里的成员常常会到国中去帮忙讲课、给学生们进行作
品导读,因为他们认为,在国中里求学的也是华裔子弟,应该一视同仁。由
文艺研究会主办的“孔子杯青少年作文大赛”是以儒家的“仁”为本,这是
文艺研究会所推崇的。身为华裔子弟若是没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信念,就只
能做一棵无根的浮萍,因此,霹雳文艺研究会视推动与发扬中华传统与马来

西亚文艺为宗旨。


交流会上,霹雳文艺研究会介绍重量级刊物——《清流》。《清流》期
刊属于一份纯文艺刊物,内里收录了来自各地的文学创作,出版至今已 21
年。王先生说,当时霹雳文艺研究会的会长驼铃先生有感社会上文艺气息的
匮乏,因此决定出版一份纯文艺刊物,进而促使了《清流》的诞生。


他指出,在 21 年的岁月里,《清流》历经许多波折,好几次就快要无法
经营下去,但很庆幸得到许多贵人的扶持,以及成员们的坚持,《清流》始
终以稳健的脚步,每期定时出版。王枝木先生也指出了霹雳文艺研究会面临
着青黄不接的危机,他
表示会里的成员平均年
龄是六十岁,急需年轻
一辈的新血加入,因此
希望中华研究院能够帮
忙鼓动对文艺工作有兴
趣的老师以及同学们加

入,成为霹雳文艺研究

组 
会的会员。新生代的加
入不但能够补足他们记
忆力衰退的问题以及电脑技术的不足,甚至能够提供新观点与新展望,来延
续文学的薪火。

王先生也表示,霹雳文艺研究会将成立一个研究基金,鼓励中华研究院
的研究生们撰写相关主题的论文,例如《清流》研究、霹雳文艺研究会研究、
甚至霹雳文艺研究会里的作家群研究等等。此外,孔子杯作文大赛也扩展到
大专学生,他鼓励拉曼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积极投稿参加。

许文荣老师发言时表示中文系一向鼓励学生多参与与文艺相关的活动,这点与霹雳文艺研究
会的宗旨不谋而合。霹雳文艺研究会能够持续 21 年不间断的出版《清流》,这过程需要很大的毅
力与坚持,实在令人感到钦佩。许博士也强调,霹雳文艺研究会正是文艺界里的一股清流。

91
接着双方进一步探讨两者能够建立的合作关系,许老师承诺会在系内进行鼓吹,鼓励同学们,
特别是来自怡保的同学加入霹雳文艺研究会,希望他们能够实际参与并且提供帮助。另外,中文
系里有实习计划,中文系的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到相关领域去实习,因此,提出了让系内的学生
到霹雳文艺研究会去实习,实际参与其中的文书、行政、编辑、出版、排版等工作。此外,建议
双方还可联办一些集合文艺与学术的活动,例如座谈会、研讨会、读书会或者作家成果发表会等
等。这些活动不但能够激活文艺研究会的朝气,并且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加入。许老师也感谢
霹雳文艺研究会愿意提供研究经费予中华研究院的研究生,鼓励他们从事文艺研究。

最后,霹雳文艺研究会慷慨地赠送了他们出版的杜运燮诗集《你是我爱的第一个》以及从创
刊至今共 83 期的全套《清流》期刊予拉曼大学图书馆,此行可谓满载而归。(罗湘婷报道)

汇报二七访槟岛大山脚文友


院中华研究中心现代华文文学研究组组长许文荣师日前北上槟州进行田野研究时,
顺道拜访了五位槟城著名作家。随行的组员计有李树枝老师、受委文书罗湘婷及本
院硕士生杨林宜。这次见访的对象主要是居住于槟岛的作家小黑和方昂与居住于大
山脚的棕榈社成员陈政欣、叶蕾及宋子衡。

小黑在访谈中畅谈了他的创作方向以及未来的动向,他指出创作对他而言决非有意为之,纯
粹只是兴趣而已。在创作上对他影响最深的人是完颜
籍,完颜籍曾说过一句话:「文学不如油盐柴米酱醋
茶开门七件事,但是,没有文学的人生会是怎样的
呢?」这句话后来成为了小黑的座右铭。小黑表示他
写小说从来没有以任何理论作为背景,只是生性好奇
心很重,喜欢尝试新的技巧、写新鲜的题材,因此他
的文风一直在转变。小黑虽不赞赏写实,但却认为一
篇好的作品最重要的还是它的文字功力,因此,他很
喜欢以写实的文字掺合现代主义的精神,不断开拓及
挑战自己。

小黑指出,他对人生的看法比较悲观,因此写的
小说结局大多是悲剧,并常常带有调侃、讽刺的意味,以表达他眼中惆怅的人生观。目前他每个
星期都有写专栏,他认为创作若停滞不前灵感会枯萎死亡,因此得间中写一些文章,让自己的文
思保有一定的灵敏度。小黑表示有计划要写一篇长篇小说,碍于年龄渐长,记忆力衰退是个很大
的障碍,但他还是希望能够在近年内完成。最后他表达了对文学的看法,他认为文学可以运用各
种技巧,但前提一定是要让读者读懂,若作品没有了读者群,文学只有走向死亡一途。

作为马华政治抒情诗代表之一的方昂表示近期内应该不会再发表新作,因最近他刚从工作岗
位退下,享受退休生活之余他还需要时间思考自己未来的动向。方昂自认写诗受了余光中很大的
影响,从学生时代就是余光中的忠实读者,直到现在还无法摆脱余光中的影子。但他在念大学时
期,曾经受了陈鼓应批评余光中的一篇文章所影响,而开始对余光中的诗作重新思考,当时也写
了一篇批评余光中诗作的文章,刊登在报章上。访谈结束前他也将该文章提供予李树枝老师做研
究用途,此外,他在许老师的邀请下答应于八月间前来本院主讲一场文学讲座。

92
陈政欣与叶蕾夫妇同为棕榈社成员,在访谈的过程中他们也畅谈了当年加入棕榈社的经过。
当年棕榈社创办初期有七个成员,由温祥英、宋子衡等人率先组织,陈政欣与叶蕾夫妇以及作家
朵拉是后来才加入的。棕榈社是属于同仁出版社,一群文学爱好者聚集在一起组成这样一个出版
社,成员们每个月缴交一定的费用,合资轮流出版各自的作品,每一位成员都获出版的机会。

叶蕾与已故马华文人温梓川属故交,叶蕾视温梓川为师,事缘当年叶蕾到《光华日报》副刊
工作,温梓川不吝给予教导及鼓励,并且极力提拔叶蕾当上《光华日报》副刊主编。温梓川逝世
之后,叶蕾有意为其整理及出版遗著,奈何波折重重,始终未能如愿。叶蕾表示,据温梓川的公
子透露,温梓川的遗著、手稿均已付之一炬。叶蕾获知本院正在进行《马来西亚 500 人物志》计
划,因温梓川也属其中一位入传人物,即赠送三本温梓川的著作《文人的另一面》、《郁达夫别
传》以及《冬天里的伦敦》予本校图书馆。

宋子衡是马华文坛著名的小说家,常有读者很惊叹宋子衡能够以小五的学历创作出一篇篇有
文采与深度兼备的作品,对于如何提升自己的文采宋子衡指出他闲暇时多看张爱玲、白先勇、黄
春明等人的作品。至于低学历是因为自己的吸收力较慢,因此小学时候成绩总是不好,离开校园
后,他慢慢自学,才有今天的好文笔。对于创作的宗旨,宋子衡强调,必须以读者看得懂为前提,
文学作品要是没有读者,就会失去文学的意义。他表示自己的创作题材都以反映人生为出发点,
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他强调反映人生的「真」,但人生是没有「真」、「善」、「美」三者
并存的,若要「真」则必定反映人生的丑陋,这就是他的作品特色。

此行见过了几位马
华文坛上的前辈,他们
在谈及文学观时都没有
门户、派别之见,从他
们的谈话中可以感受到
他们对文学的真切热爱,
这样开阔的心胸及风范,
是很值得后生小辈们学
习的。(罗湘婷报道)

汇报二八黎紫书:微型小说挑战创作极限


华著名作家黎紫书于 3 月 23 日莅临本院金宝校区开讲,讲题为「因为阅读,所以书
写:文字的修行之路」。这场讲座吸引了一百五十多位师生到场聆听,挤满了整个
讲堂,同学席地而坐。

黎紫书表示小时候就很爱看书,却从来没想过以后要当一个作家,但阅读是成为作家的重要
关键,她写作的资本就是从小时候的阅读开始储蓄起来。她认为博览群书的 人未必得成为作家,
但要成为作家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是一位很好的读者。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位老师跟她说过,四
年级时的一篇作文,六年级再次写同一题目的时候,不应该再拿同样的分数,一定得有所超越。
自此以后,她就很害怕停留,常常会害怕无法超越自己。她希望能够时时将她成长的经历、学问
内涵的改变以及个人情怀、眼光的扩展表现在作品里头,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心灵,才不会让自己
的作品出现千篇一律的窘境。

93
黎紫书共出版了三本微型小说集,她发现,微型小说是有其厚度的。第三本微型小说《简写》
最初是以专栏的形式出现,字数只限定在九百字,比起之前所写的微型小说,这更小的篇幅无疑
更具挑战。现今的时代,生活步伐紧凑,没有时间好好阅读一篇长篇的小说,微型小说就是应这
时代的需求而流行起来的文类。她表示在近期 内不会再发表微型小说,因为她发现这个阶段的自
己已经无法写出超越以前的作品,因此需要一段时间沉淀。

黎紫书表示她早期写作是为了文学奖而写,以致内容带有一定的
讨好性,多有隐讳的内容、华丽的词藻。当时的她在创作时完全没有
顾虑读者是否看得明白,只是想以 自己独特的想法,走我行我素的路。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得奖已经无法让自己对写作产生动力时,就停止
参加文学奖。停止参赛之后,她发现没有了假定的读者群,也就没有
了创作的动机与方位,于是她回归原位,去寻找读者。后来她领悟到,
写作是为了要与读者产生共鸣,若总是写些艰涩难懂的作品,就没有
了作家与读者间 的交流。她强调,作家将作品写出来,读者阅读之后,
写作才算是完成了。因此,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是必要的,读者的
感受很重要,不能够再抱持着从前我行我 素的创作态度。

以往她在描写血腥场面时,都会极尽暴力之能事,没有顾虑读者的感受,往往也会让这些暴
力、血腥等画面模糊了她作品中的焦点。现在她在创作时,都会先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尽量以
隐讳的手法,不再那么直接将血淋林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现在的黎紫书已经是一位成名的作家,作品也有一定的销量,写作升华到了另一个阶段,文
风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她表示,在翻阅早期的作品时,常忍住付之一炬,虽然不愿意承认,但那
毕竟是自己写作生涯的其中一个阶段,也是成长的过渡期,所以必须坦然接受。(罗湘婷报道)

汇报二九郑明娳教授:文章流别大有可为


月十日晚,中文研究院有幸邀请到了知名学者
──郑明娳教授,来为研究生们分享“如何撰
写现代文学论文”。郑教授是现代散文研究方
面的著名研究者,在台湾散文研究学界,经常是引领学界潮流
的前辈。

此次讲座,郑教授提出了几项撰写论文之前必须注意的事
项。她认为,撰写古典文学论文与现代文学论文实质上并没有
太大差别。两者之间不同之处就在于所横跨的时间。在现今学
术界,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的研究,一般上会比较难超越前人的
说法。但是,这也并不代表古典文学已经没有新的研究方向。
生活在现当代的我们,还是可以用现代的思考模式来探讨古典
文学的方方面面。现代文学则与我们的时代较为接近,若要研
究,也不失为一个好方向。

首先,郑教授认为,撰写论文之前必须具备一些创作的经

94
验。若有此方面的经验,会更加懂得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出心中所想,也能够更容易辨别别
人文章的好坏,了解他人的创作是如何。这种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挖掘的方式,我们不仅可以锻
炼自身的抒写能力,还能从创作本身得到快乐。

其次,还得多开拓自身的思考领域。我们不可只阅读或只了解自己要研究的领域方面的知识
罢了,还要多学习如何充分自身的学识与素养,接受更广、更深一层的知识。在充实自己的过程
中,从阅读、吸收到最后的融会贯通都有助于撰写论文。郑教授指出:“文学给我们的是透视人
生,而不是成为一个避风港。“文学除了给人活泼的生命力,还可以发掘我们的才华,成为我们
展现才华之处。

作现代文学的论文研究,我们也要熟悉包括在现代文学的各种文类。现代文类不同于古典文
类,我们在拿到文本之时,必须懂得做出判断,分辨其所属文类。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不若古典文
学作品般特点鲜明,容易区分,往往介于多种文类之间,难以清楚辨别。为了便于研究,具备这
一方面的知识颇为关键。

除了熟悉现代文类,我们也要锻炼自身的文本阅读能力。阅读文本之时,我们可以有自己的
看法,但须持客观的态度。在阅读之余,还要同时解读文本中的讯息并进行判断,寻找可以任己
发挥的空间,然后再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想法。如此一来,我们才会进步。

撰写学术论文,须突破窠臼,不断力求创新。郑教授认为,大学生与研究生的不同之处就在
于前一阶段为学生接受各种知识、学问,并发掘兴趣的时期;而后者是致力于创造新知识的时候。
我们应该将自己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好好把握我们的研究生生涯,从中训练自己
在各个研究领域寻求创新。郑教授还提醒我们这些大马学生要好好把握我们的语言优势,不要只
致力于中文而放弃了一直以来所掌握的英文。因为掌握好英文,会开拓更广阔的视野,扩大往后
的研究方向。

约两个小时的讲座,看似漫长,却颇为短暂。讲座结束后,现场一片和气融融。大家互相交
流,分享心得。机会难得,在场的几位同学也乘机向郑教授索取签名。郑明娳作学问应有的态度,
也提醒了在座的我们做人的自觉。以后的人生方向必须靠自己不断摸索,在研究生时期,我们不
要停止接受与创造知识,要对得起自己,做个真正的“博”士而非“狭”士。(林恩慈报道)

汇报三 O 原甸小说《重轭》探索宗教新题材


本中华研究院现代华文文学研究组以及文桥传播中心联合主办的原甸小说《重轭》
读书会于四月九日在八打灵哲思楼举办。读书会由文桥传播中心文字部主任晨砚担
任主持人,至于讲评部分则分别由中文系系主任许文荣老师以及著名小说家丁云担
任。同时,《重轭》的作者原甸也现身解说关于该小说的内容、创作历程并解答现 场读者们的疑
问。

读书会首先由本院院长何启良老师致欢迎词拉开序幕,接着由《重轭》作者原甸作开场叙述,
再由两位讲评人针对《重轭》内容做出分析及讲评,最后是现场问答环节,由作者原甸解答。
《重轭》是原甸第三本书写宗教题材的小说,与另两本小说《活祭》以及《奉献》统称探索三部
曲。
95
原甸指出,这场读书会非常的难得可以吸引拉曼大学中文系的师生、文桥的基督徒朋友以及
对文化和文学感兴趣的听众,这种多元化的聚会相当难得。他接着指出在场 的观众们对这场读书
会应该都会抱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在期待读书会精彩内容的同时又担心当中的宗教意味大过于
文学、文艺的内涵。他认为,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新世界,应该开拓新视野,培养多元的人文空
间,在阅读或创作一部文学作品时,不应只注重其中的单一元素,而应该更加的多元化。原甸表
示,他在创作《重轭》时,正是做出了这这样的尝试,在文中加入了宗教色彩。宗教课题是文坛
上许多文人都不愿接触的题材,但他却认为,从事文学创作多年,若由始至终都只书写单一类型
的作品,就没有多大的意义。最后,他强调在书写宗教课题时需注意不要陷入传教士的瓶颈中,
应该从人文哲学道德层面上去书写,这样才不会让作品沦为 宣教的工具。

接着作家丁云以及许文荣老师针对《重轭》
的内容展开讲评,两位讲评人除了对小说中的
人物角色做出细腻的分析外,也各自提出了自
己的见解。丁云认为《重轭》这 部小说是原甸
结合了自身经验所创,这样类似自传体的小说
其实是不讨好的,很容易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形
成鸿沟,因此读者在阅读《重轭》这本小说时,
必须进入作 者的内心世界,去细细体会其思维,
就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更能了解作者写这部
小说的目的。虽说《重轭》是三部曲之一,但
却完全可以独立阅读,可见作者写作 功力深厚。
《重轭》里头的主要人物有四个,即诗人(年轻时参与革命)、女主角一英(诗人革命时期的同
志)、大学者(一位识时务的人,革命时期埋首读书,后来成了大学者)、一位中国女画家。

小说中的女画家出现在新加坡画太阳图,但却一直画不好,这太阳是一个意象。丁云认为太
阳代表着梦想,小说中的几位主角不断地追求梦想,却又面临梦想的破灭,他们在追寻梦想的过
程中被梦想的炽热灼伤,梦想最终都成为了碎片。

许文荣老师认为,若要更深入的体会《重轭》这部小说的内容,则应该探索三部曲的前两部
即《活祭》及《奉献》,因为其中的主角是有连贯性的,阅读了这两部小说 后,读者能够更深入
的了解《重轭》中主角们的经历。他认为,三部小说中两位人物是贯彻始终的,形象也很鲜活,
他们是男主人公一革命者以及女主人公一英。两 位主角在年轻的时候都是参与革命的热血青年,
后来男主人公在生活很潦倒的时候,有了信仰及归属;反观女主人公因为参与学运被学校开除,
中学没毕业就被逼辍 学,最终因为要逃离已厌倦的新加坡而胡乱嫁给了一个老外,这两位主人公
都在不断地追求梦想然后又经历梦想的破灭,最终或拥抱信仰或离开伤心地。

许老师指出女画家小欧在新加坡时不断地画落日图,但却一直画不好,身为一位画家,她最
大的梦想就是把画画好,这代表小欧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小欧到北美 去找英,在北美广阔
的天空以及偌大的太阳下,一样无法把落日图画好。他认为,小欧在新加坡的出现与离去,代表
着当今一部分(甚至是大多数)的中国新移民只把新加坡作为跳板,最后还是选择在欧美国家定
居。现代的中国人和许多华族的祖辈一样,仍然继续成为是离散族裔,在新居与故国,在出境还
是回归,在异国或故乡,灵根自植或花果飘零,确实仍然还是在流动着、飘移着。

许文荣老师认为,这部小说置入了一些对立的言说,避开了单声调的闷气,大学者这人物给
《重轭》的话语注入了鲜活的色泽,用巴赫金的话说,就是让小说形成所谓的双声调。小说里头
96
的几位人物(包括《活祭》、《奉献》里头的人物),都是典型的华校生。他们年轻时都愿意为
华教抛头颅潵热血。为了保卫华教而对英文教育/英校划清界限,泾渭分明。而大学者正是选择了
被视为奴化教育的英文大学,也不认同哪些左翼学生的「社会第一,学习第二」,把自己窝在书
斋里,全副精神的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他甚至嘲讽哪些左翼青年不自量力。

此外,他也指出原甸希望透过《重轭》的书写来达到留住历史及反思历史是成功的,通过书
写其中几位主角的热血革命来重构历史,细腻的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能深刻的反映历史。小
说还原了新加坡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过去的热血青年,今天在哪里?
他们生活的怎样?这其中带有反讽的意味。原甸选择了书写宗教题材,填补了文坛上的空白,可
说是开拓了新马文学创作的新视角,但他却一点也不寂寞,因为目前文坛上也有不少作家也在尝
试这方面的创作倾 向。

原甸在问答环节中补充说明,他常接触这社会上一些低层人群,他们经历过许多艰难的遭遇,
甚至有着悲惨的命运,但他们却无法将这些经历化为文字,所以身为一位作家,应该替他们发声,
让这些故事流传后代。

主持人晨砚最后作出总结,她表示原甸的人生经历很丰富,间中起起伏伏,在面对低潮时他
依然能够时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并将这股乐观的精神投射在其作品当中,因此原甸的作品呈
现了诗意中饱含激情,激情中又饱含哲理的特色。(罗湘婷报道)

汇报三一谢静国博士:巫语弥漫华文文坛


前来自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学者谢静国博士分别於灵市金宝两地主讲名为「乐见
女巫、悦读天书——小说朱天文与黎紫书的最好的时光」的讲座。

谢博士首先指出朱天文
与黎紫书的可比性,其一,
她们两者都是台湾与马来西
亚两地「天后级」作家。其
二,两位作家都是通过文学
奖的方式登陆文坛。其三,
两者的作品都带有对民族认
同的思考以及对中国文化的
向往。其四,两位女作家在
作品中都有许多离经叛道的
内容,总是不留情面反抗主
流观念与社会价值观。

接着,谢博士扣紧讲题加以发挥。首先谈到的是两位作家作品里「女巫」的形象。最鲜明的
例子就是朱天文其中一部作品《巫言》里的巫人形象,除此之外,朱天文在作品里文字运用得非
常精细,这种「巫人的文字」能够让读者如痴如醉,此种文字的力量,谢博士称之「文字的炼金
术」。唐诺曾经指出,朱天文的作品是一种「女巫咒语」,就如巴赫金所说的「神圣语言」,进

97
入了某种迷醉状态、某种幻境。至于黎紫书,谢博士指出,黎紫书的部落格名称叫做「巫女的沉
思」,这里可解读为女巫,她也在一些作品里塑造了女巫的形象。

第二个重点是关于「时光」, 谢博士提出了时光对于两位作家的意义。朱天文作品里许多角
色实际年龄很年轻,然而心境却很老成。例如〈世纪末的华丽〉里的女主角米亚、〈尼罗河女儿〉
里的 林晓阳等。谢博士认为朱天文对于时间有一种压迫感,她通过这些作品,纪念握在手上却慢
慢流失的东西,包括时间和记忆。而黎紫书的作品里常会出现许多不属于 她成长时代的因素,譬
如白光的歌曲,而《告别的年代》的时代背景是 1969 年,其时黎紫书本人还未出世,但她却似乎
很喜爱将不属于她年代的记忆藏在作品里。此外,在〈国北边陲〉里,陈家的男丁因为被下了咒
语,许多男丁都无故死亡,导致家族里人丁单薄。其中一位兄长娶了回教徒,皈依回教,得以开
枝散叶。其他垂死的兄弟们暮然醒觉,长久以来追求的中国文化最终也不过是一场虚无。谢博士
强调,两位作家的作品中都带有时光的记忆,她们通过一些感官,例如嗅觉、听觉,来储存记忆,
把时间记忆的线索放置在感官里头。

第三点是关于「阴性的乌托邦」。胡兰成先生逝世之后,朱天文立誓要完成他的未竟之作
《女人论》,后来她写了《世纪末的华丽》、《荒人手记》以及《巫言》三本书将胡兰成的《女
人论》续完。谢博士认为,朱天文企图在她的这些作品里建立一个「阴性的乌托邦」。黎紫书则
在《告别的年代》里叙述杜丽安一生的故事,读者不难发现,黎紫书在作品中建立了一个「女性
家族历史」,这与朱天文是类似的。(罗湘婷报道)

汇报三二 许文荣师赴京参与文学研讨会


文荣师日前在北京进行田野研究工作期间,受邀参加「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国际学
术研讨会」,这项研讨会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以及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联合主办,并
于北师大学召开为期三天,即 4 月 28 日 30 日。这项研讨会齐集了来自十二个国家
与地区的学者,包括中国、美国、德国、新西兰、斯洛伐克、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
地。

许文荣师在会上发表的论文是「搭建中国与
南洋的文学桥梁——论杜运燮创作中的双重经
验」。杜运燮在马来西亚出生及成长,初中毕业
后移居中国,崛起成为九叶诗派著名 诗人。许老
师这次主要讨论杜运燮的双重经验(即中华与马
华的经验)如何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上,内容共分
为三个要点,即双重经验之双重关怀、双重经验
之双重视 角以及双重经验之双重情感。

第一要点主要论述杜运燮的南洋经验以及中
国经验在其诗歌创作的过程中体现出对马来亚以
及中国的双重关怀。其中一个例子是,杜运燮在
1942 年发表的两首诗篇名为《滇缅公路》以及

98
《马来亚》。杜运燮分别在这两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中华民族的关怀与对马来亚人民受英殖民者与
日侵略者迫害的深切同情。从中可看出,杜运燮的文学视野比典型的大陆作家宽广,同时也显示
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并没有削弱他的南洋关怀。

第二要点是杜运燮的双重视角,许老师主要探讨杜运燮如何在诗作中以两种视角书写。杜运
燮为了让中华读者们能够更易于理解他想要呈现的南洋,常常会运用一些对照或对比的手法。其
中较经典的是在《热带三友》里杜运燮描写南洋的椰树、芭蕉以及木棉时,以岁寒三友中的松树、
竹子和梅作为比照,这样一来能够让中华读者 更为贴近这三种热带植物。

第三要点是杜运燮诗作中的双重情感。杜运燮在北京定居了 40 多年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
回返故乡。从故乡回到北京后,杜运燮整理了一些他在南洋写的诗篇然后结集出版,题为《你是
我爱的第一个》。表明了虽然他目前定居于北京,对中国有很深的情感,但故乡始终是他的「初
恋」,即便最后的归宿不是南洋,对于南洋也依然怀有很深刻的感情。诗集中有不少诗篇体现了
杜运燮对中华的热爱以及对南洋的深情,例如《海岛长城》主要书写的对象是马来西亚的邦咯岛,
但却处处充斥着中国长城的影子,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描写来比喻中华民族与文化在海外的繁衍
与传播。

综上所述,杜运燮的双重经验对建构其作品的特点与特征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从中搭建了
中华与南洋之间的文化桥梁,对于文学的传播起着积极的作用。(罗湘婷报道)

汇报三三 龚万辉:文学折射彩虹


华研究中心现代华文文学研究组于六月十五日,在金宝校区 IDK4 讲堂举办一场文学
创作讲座,与中文系学生交流,主讲者为七字辈马华作者龚万辉。这场讲座由贺淑
芳主持。龚万辉的作品以小说与散文为主。他今天的主题围绕散文创作的心得侃侃
而谈,主要可梳理成三个面向,即创作需要想象、情感与细节,三者缺一不可。

一开始,龚万辉首先引用「游戏」的经验来谈论「想象」,「游戏」是需要丰富的「想象
力」。他谈及在念高中时与友人玩网络模拟游戏时的经验。他举模拟城市为 例,在电玩中把整个
城市从无到有创造出来,就正如把自己想象的世界创造出来。创作亦然,作者就是一个创造者,
即使要描写的是一个事物,通过作者的笔而跃然 纸上的那个形象也就是作者本身的创作了。追溯
童年的游戏经验,龚万辉也常常与其他小孩在家外玩枪战的游戏。在一个小小的住宅区内,他和
同伴们把这个地方想 象成无比精彩、范围更辽阔的地方,通过一些箱子、围绳来区分出「战场」,
这些游戏需要发挥更多想象,对比之下,目前儿童耽溺于电玩世界中,后者的游戏世界视觉感官
逼真,反而抹殺想像力,使到想像力萎顿了。

龚万辉在这里也谈及目前网路语言往往是简略的用语,视觉图片取代文字,有时候贴一张图
片上去,其他人就纷纷回应「好看呀」「好吃呀」之类,便达到了表达的效果,而不再花心思下
笔,习以为常,使到现代的孩子或青少年在文字描述能力方面也大大减弱了。

他谈到自己揣摩出来的,写散文回忆过去的独特方式。他发现可以通过代入他人的位置,来
审视自己、或审视某次回忆,这种写法,是需要想象力的。他的得奖作品 《隔壁的房间》也正是
一个以想象力创造虚构世界的例子,故事中的主角因为哥哥卧病在床,所以妈妈不允许弟弟进入
哥哥的房间,弟弟就常常想象着隔壁发生什么事。从门缝中,从细微的声音去想象,建构了一个
99
「隔壁的房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龚万辉本身并没有哥哥,但相反的,他有一个弟弟。因此,
他其实是透过转 换角色,发挥想象力地从不同的位置来讲述自己,回忆过去。由于这里的游戏是
对调身份或转变成他人的位置,故此,「隔壁的房间」因此也就暗含隐喻?这样的写作,仿佛正从
隔壁的房间来回望自己。

注重想象与虚构的观点,便很容易引起同学们的疑问,即对于散文总是需要书写真实生活经
验的写作观点,产生疑问。读者可能会提出问题,即想象力与真实内容的要求之间,是否有矛盾?
其实在文学创作之中,即使是被认为「实际经历」的散文,其中想像的空間也是很大的。龚万辉
在稍后有补充说明道,当年他母亲去世时,他和他父亲的
关系在有一个时刻特别靠近。龚万辉描述了当时在深夜时
分,医院外等候处的人都 睡着了,只有他和父亲在那里,
只说些关于安排葬礼的话,虽然并没有特别的言语,但是
整个画面感、气氛的营造都表现出他和父亲间的亲密,在
母亲去世后这便是 他最亲的人了,这些都是需要想象力来
剪裁才能表现出来的。这样,时光便能定格,即使是岁月
流逝,记忆也得以保留,在人生的路上每次回想都可以有
不同的体 会。

龚万辉也分享了如何使作品更为真实的写作手法,那
便是对细节的描写。通过以上的游戏(枪战),作者具体
的想象除了自己的战区、武器、敌人等等枪战现场最可能
出现的物件。其实成功的写作艺术,就是当身边或现实经
历中那个世界并不存在时,其想象力却能让我们全然投入。
创作可说是在重构另一個世界,游戏玩家建构一 座城市时,
每一座高楼、每一盏街灯、巴士站、摆设都需要创作者去
创造。而文学创作也一样,作者需以各种细节去建构起一
個和现实不同的世界。细节,能決定一篇作品的真实度。
他举电影 inception 为例,在电影中,作梦的专家需要用非常谨慎的态度,从细节着手來造梦。其
中有一個情节是说,在某個梦里,某個入梦者发现地毯的质感不对,因而发现了自己在梦中,所
以整个梦都崩塌了。创作就好像作者在造梦給读者入梦,如果 细节搞错了,或者做的不好,這梦
就会失败了,读者就不会再继续耽溺在梦里,于是這篇文章就会失去它的吸引力。创作好比造梦,
细节提高整体的真实度,让读者不知道自己身在梦中。

龚万辉在这里也提及,描写一些很少人注意到的细节也可以提高作品的质感,他从自己的创
作中举出一個例子。他少年時,曾经和某個漂亮的女生同住一条公车路线。有一回那個女生竟然
坐在他旁边,那時候,他记得他看見那個女生颈项背后還有一抹爽身粉,這個细节成为他回忆里
对這個女生的最深刻的细节。他坦然道其实现在他已经忘了这个女生的样貌,但是这一抹爽身粉
的白,让他带着这个回忆到现在。爽身粉抹不均匀,其实是很平常的事,也很少人用以描写人物,
所以把這個细节写入文章里,不但提高了作品的真实度,也显示出作者细心的一面。他在最新作
品《清晨校车》内,写入了他成长的种种经验,尤其是他高中时的点点滴滴,有人、有事也有物。

他认为对不同的人來说,文学创作可以帶來几种效果,比如:疗伤,重构另一個世界,后者
可能同时帶來游戏趣味性與抵抗现实的作用。作品里头有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對龚万辉來说,他
觉得自己写作当然也有所谓疗伤或滿足心理需求的层次,但也有透过书写來「重构另一世界」的
游戏乐趣。他承认,他书写时是有逃避现实的成分在內,透過文学來抵抗這個不断流逝的现实。
100
他说当然這種抵抗现实的方式,每個作家都不同。有些人可能是以愤怒的书写,或以批评的书写
來抵抗现实,但他卻是透過回忆來抵抗现实的。人们常常说文字就好象一 面镜子,但是龚先生并
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文学不是反映现实的,因为文学总会虚构,并非那么的「如实」。他反而觉
得文学是三菱镜折射出来的彩虹,文学是作者对现实的回应而非反映。一篇文字内容可能是真实,
但是不是真实的全部,现实被重构后再现。再现的作品只是作者看到、并且处理过的一部分,有
一种情感,有一 种美感。散发着三菱镜折射出的彩虹。

龚万辉也谈起了创作的目的,他说这是一种作者自我的反思后,作者有话要说,要说的事就
成了一篇作品。作品里头有着一种作者的情感,当作者有话要说时,就透过一个故事来表达。人
有很多情感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就需要通过在故事中建造场景、细节、感官知觉、隐喻等的
创作技巧来表达这份感情。这个世界,是独有 的、是永恒的,里头有一种作者营造出来的感觉,
这世界中的情感就这样定格成为永恒。在写散文方面也一样的,散文必然有真诚的感情,其中穿
透着散文作家平实的文笔,作品感情就会有真诚感。往往能感动读者的,是真诚的感情,而非华
丽的句子。

「其实创作需要锻炼,有些人很年轻就可以写得很好,但是可能会遇到瓶颈。有些人却是开
始时写不出东西,时间久了沉淀了自己的情感,作品反而自然流露一种韵味。 无论是什么人,才
华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坚持锻炼自己的文笔,细心体会生活,建造作品中的世界,让其
中散发自己的情感。才华也是需要时间来培育的, 這情况几乎视谁有能力坚持到最后,就能写得
更好。有些年轻時很有才华的人,到了三四十歲就放弃写作了。也有很多作家,长时间地写,直
到三十岁以后,才显现 出他的才华。也不少作家是长年累月地写,而越写越好的。」

在座观众问到绘画与写散文之间的经验,他表示绘画注重线条、光影的打造,更重要的是画
不画得出质感,像软、滑、温暖等感觉。写作也一样,通过细节性的描写来使读者更加能感受作
品中的真实度,让故事中的世界更加完整。(尹珍妮、贺淑芳报道)

汇报三四方昂黃昏星授招捕捉诗的缪斯


院中华研究中心现代华文文学研究组,于 8 月 3 日在金宝校区举办了一场「现代诗
对谈」的讲座。该组有幸邀请到大马诗坛两位著名诗人方昂及黄昏星前来演讲,他
们分享的题目分别是方昂的「欣赏现代诗」以及黄昏星「乌托邦王国的梦影──诗
人的创作生命」。这场讲座共吸引了约 120 位师生出席聆听,由李树枝老师担任主持人。

方昂是马华诗坛著名诗人,也是著名作家方北方的公子,出身书香世家。他曾经荣获马华青
年文学奖、福联文学出版基金散文组优秀奖、福联文学出版基金诗歌组优秀奖、全国端午节诗歌
创作比赛冠军以及两届星洲日报花踪文学奖诗歌组推荐奖等多个奖项。

方昂率先与出席者分享如何欣赏现代诗,他首先指出现代诗与古诗的差别是现代诗不讲究押
韵、字数多寡不一、行数多寡不一也不讲究平仄,此外,现代诗较为注重内在美,不那么讲究外
在美,但也会有些现代诗人注重外在美,例如会在诗歌文字排列形式方面花心思等。

现代诗的特点有几项,其一真善美,「真」是 最重要的,是通向「善」和「美」的途径,一
首诗若是没有「真」,也就不会有「善」和「美」。其二是逻辑的跳跃,例如郑愁予的诗〈错误〉

101
中的两句「东风不 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按照正确的语法这两句应该是「因为东风不来,所以
三月的柳絮不飞」,诗人删去了连接词,使得诗句产生一种跳跃的美感。适当的在诗句 中留下一
些空白,让读者有想象的空间,这种逻辑的跳跃,是一种很重要的写诗手法。其三是现代技巧,
写现代诗时题材是很重要的因素,应尽量捕捉生命中的小细节、小题目。其四是讲究语法,现代
诗的创作也讲究语法,很多诗句中都会出现错误的语法,这通常是诗人有意的扭曲或者是无意的
失误。

任何题材都能够入诗,写诗时应该多注意非美的、琐碎的题材。初学者应该多发掘一些新颖、
趣怪的题材,不断重复其他诗人写过的题材很难推陈出新,若果要重复旧题材就得从不同的角度
及视野出发,因为每个年代有不同的时代视野,有些旧题材还是拥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例如在书
写饥荒这个题材上,可以有多重角度,平民、富人、政府、老鹰、蛔虫、土地、天空等等,这些
都是可加以发挥的角度。

现代诗歌当然也讲究赋、比、兴,赋是直抒手法,带有饱满、热烈的情感,比能够让诗句充
满含蓄意味,兴则是借物起兴。朱自清说过「诗是人生世象中特别新鲜,有趣的东西」,因此不
要选择千百人写过的事,选择新鲜的题材之余,也要注意它的趣味性。他强调,写诗的材料就在
身边,写诗的人要懂得捕捉这些小细节,最重要的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诗歌最大的秘诀就是「隐藏的艺术」,写诗要懂得「露得巧妙,藏得巧妙」,才能逗人遐思,
要做到有艺术而不叫人看出艺术,才是最大的艺术成就。张继的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对愁眠,枯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几乎没有形容词,全是名词和动词组成的,
这种不运用太多艺术手法却能显现出其诗
性、诗美感的手法,就是「隐藏的艺术」。

最后,方昂针对现代主义诗歌以及后
现代主义诗歌作出对比,现代主义诗是有
目的的,形式上有着承先启后、封闭的
(完整)的特色,诗句、结构都经过诗人
的精心设计,现代主义诗歌往往是完成式
的作品,中心主旨是非常集中的。反之,
后现代主义诗歌是游戏的、反形式的,后
现代诗注重的是写的过程,充满即兴精神,
内容则是分散的、反中心的。

多年前,在霹雳美罗、怡保、金宝、冷甲及安顺等地,黄昏星与一群诗友创造了一则马华文
学现代诗的神话──天狼星诗社。后来,黄昏星到了台湾,与温瑞安、方娥真等人再次于台北创
造了另一则现代诗的神话──神州诗社,当时黄昏星任副社长。

黄昏星当天的分享主要围绕其创作生命展开,他指出,天狼星诗社及神州诗社都属于过去的
文学活动,拉曼大 学的同学们若有兴趣,不妨结合起来,成立一个诗社,之所以这么建议,原因
是成立诗社对文学的启蒙有很大的意义。当年天狼星诗社的大本营是在美罗,诗社有几 位重要的
人物,他们是温瑞安、方娥真及温任平,他们都是许多社员的启蒙老师。结社最大的力量就是能
够培养许多新秀,社员们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及生活经验,能够互相感染、互相学习、互相成长。

102
即使诗社解散之后,个人的创作还是有意义的,文学是可以一个人创造的,但是,如果有一
群志同道合的同伴,一同组成文学社团,效果或许会更好。当年的天狼星诗社,培养了很多后来
成名的诗人,诗社解散之后,社员的发展也很可观,因此,诗社扮演的是启蒙的角色。

黄昏星等人于八十年代在台北成立了神州诗社,几位核心人物温瑞安、方娥真等人甚至还因
为神州诗社而被收监,当时诗社的所有出版品都被警方充公,温瑞安及方娥真在没有经过审讯的
情况下被递解出境,罪名是「为匪宣传」。那个时候的神州诗社,除了将马来西亚的社员带到台
湾,同时也对台湾社员起了很大的影响。诗社每一次集会都提倡集体创作,在分享、互相学习的
过程中获得成长。

黄昏星的新作《笨珍海岸》,是一本脱离文化乡愁,回归本土的作品,过往的神州诗社已成
为过去式。当时诗社的成员在诗社解散之后,许多都没有再继续创作,所以,一位诗人的创作生
命,除了集体创作,自身的坚持也很重要。创作的人有很多,但并不代表他们都能够走得很远,
文学创作是一条非常寂寞的路,所以创作的人应该要懂得将破碎的生命整合,这会是他们继续创
作的动力。

黄昏星表示,从台湾回来之后,他的创作渐渐脱离天狼星诗社、神州诗社,开始回归到本土,
他强调,其实关于本土的写作是大有可为,有很多题材都可以成为诗的一部分。许多创作人在写
作之初多少会有其他作家的影子,但当他们的风格渐渐诞生之后,能够摆脱曾影响他的作家的影
子,却无法摆脱自己的影子。因此,创作人要常常自我挑战,努力尝试不同的风格、题材,这也
是黄昏星之所以从神州向往转向回归本土的最大原因。

他也指出,创作生命到了现阶段,写诗已经不是想写或不想写的问题,而是已经成为了他生
命的其中一个部分,写诗是很开心的事。他认为创作与生命应该融为一体的,而不应该半途停滞,
所以坚持是很重要的因素。

最后,他引用了几位名人的句子,来总结这场讲座。写诗是择善固执的,它可以是终身事业,
他很认同杨牧说过的一句话:「我觉得快乐和愤怒是健康的,世界上最不可容忍是冷漠」,他认
为冷漠会让人忽视一切,所以写诗需要激情和热情。他也引用了罗兰巴特的名言,认为作品完成
之后,作者便宣告死亡,因此一首诗完成之后,作者不再对它加以解释,读者可以有许多不同的
解读方式,这也是文学的乐趣。接着是塞赫的名句「写一首坏诗的乐趣远甚于阅读一首好诗」,
黄昏星认为,每个人在创作之初,都一定先由写坏诗开始,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完美
的,所以创作也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有所进步。最后,他呼吁同学们多留意金宝美好的风景、体
验大自然生活,对写诗会很有帮助。

两位诗人精彩演说之后,也为同学们签书留念,讲座也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想必
这样的现代诗对谈,能够让同学们在与两位诗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许多欣赏及创作诗歌的感悟。
(罗湘婷报道)

103
汇报三五 马华文学电子图书馆启动


华研究中心现代华文文学研究组组长许文荣老师策划的马华文学电子图书馆,测试
版经已完成,并于 8 月 6 日在拉曼大学八打灵校区哲思楼举办一场脑力激荡会。这
次的脑力激荡会邀请了此计划的主催单位和文学界、学术界及其他相关人士参与。
出席者包括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主席拿督黄东海、拉曼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会长林丽华及副
会长李玮淞、马来西亚作家协会代表李锦宗、资深写作人李宗舜、陈政欣、学者陈鹏翔教授、潘
先渠律师等人。一众来宾获得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教授以及此计划策划人许文荣老师的热烈欢
迎。该场脑力激荡会由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教授担任主持人。

院长何启良教授在致开场白时表示成立马华文 学电子图书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计划。许文
荣老师已经作了很多的基础工作,希望这个计划能够顺利落实,使马华文学能够发扬光大,走向
国际化,让外国的学者 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及研究马华文学。此次的脑力激荡会主要是召集各界
人士齐聚一堂,一同集思广益以补充计划中的不足、缺点,这样一来,能够让这个计划更为完善。

接着,由此计划的发起人
许文荣老师讲解马华 文学电子
图书馆这计划的缘起以及筹备
过程。此外,他也当场展示了
电子图书馆测试版的具体操作
及收藏内容。此计划的发起缘
由有三,第一是基于许老师本
身教学的需要,在教学或指导
学生论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反
映说马华文学的书籍相当贫乏,
加上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来回
奔跑到南院马华文学馆收集资
料。第二点是因许老 师常到大
陆开会时,遇到不少研究海外
文学的学者反映难以掌握马华
文学的资料,这造成他们要研
究马华文学却不得其门而入。
南方学院的马华文学馆确实是馆藏最 丰富最完整的马华文学书库,但是,并非每一位外国学者都
有那样的经费及时间能来马找资料。因此,电子图书馆能够突破这些障碍。第三点是,洪天赐教
授赠送了七百多本的书籍予本校图书馆,许老师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这些陈旧的书籍有不少的
页面开始脱落,因以前书本的装订技术不是很好,书本不好保存。为免这些文化遗产消失殆尽,
最好的保存方式就是将它们电子化。

马华文学电子图书馆是以图书馆的方式存在, 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目前已是科技挂
帅的时代,网际网络成为了人们主要的资讯来源,因此,这项计划也是应时代的步伐及需求而产
生的。成立了电子图书 馆后,学生或学者们可以无须出门即能够通过网络获得与马华文学相关的
资料,进行阅读、研究。外界许多大学或图书馆都已纷纷设立电子图书馆,若这项计划能够 实行,
对推动马华文学的发展绝对有很大的突破。因此,他表示这项计划若能够获得作家协会的参与,
以及马华文坛的写作人、史料专家等人士、单位的支持,将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104
许老师表示,这个马华文学电子图书馆的概念早在两年前就开始计划,由他及一群毕业生开
始策划,在与拉曼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以及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的理事们商议之后,这两个
单位答应参与此项计划,成为此计划最早的主催单位。 后来,许老师向何启良院长讲述这个概念
之后,何院长表示非常认同此项计划的实行,因此在后者的建议之下,才有这一场脑力激荡会的
诞生。这样一个交流平台能 够提供一个让各界一同交流的机会,因在实行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
些盲点,经过这样的交流活动之后,能够结合各界意见,达到互补的作用,使计划更为完善。他
感谢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教授的鼎力支持,同时也感谢各校的教师、写作人、社团以及各界专
业人士的支持。在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工作之后,如今终于有了马华电子图书馆测试版的诞生。希
望往后这项计划能够更加完善,并能进一步落实。

除了马华文学的创作外,
电子图书馆也收录马华文学的
评论与研究的著作,包括硕博
论文、期刊论文、单篇论文,
也会上载马华文艺刊物。马华
文学电子图书馆最大的 特点
是也收录马华古典文学以及马
来西亚华人社会研究的著作。
马华古典文学常常是被人们忽
略的,因此将古典文学也一并
收录,可吸引更多人对马华古
典文学的注 意。此外,现在
的文学研究已不单针对文学内
部研究,也会牵涉到一些跨领域的研究诸如文化、社会、政治研究等等,因此,马来西亚华人社
会研究也应收录在内。许文荣博士强调,这项计划将优先收集战前战后的资料、史料,以丰富电
子图书馆的馆藏,让研究者的研究视野能够更为开拓。

此外,网站上也会有此计划的合作单位、作家等的链接,只需移动滑鼠一按即可浏览相关合
作单位及作家们的网页。为鼓励各界运用马华文学电子图书馆的资源,因此,电子图书馆是不收
费的,但必须注册成为会员才能够阅读、下载馆藏的电子书。

此计划将分阶段进行,每三年一个阶段,目前许老师已经寻获一些经费,即马大中文系毕业
生协会及拉曼大学毕业生协会赞助架设网站的费用及首三年的扫描费用。若要很有效率的收集各
类书籍,还必须上门拜访各地作家,与他们分享这个概念,寻求他们的同意,授权将书籍电子化,
因此旅费也是一大开销。因工作量庞大,所以需要聘请至少二至三位研究助理。

马华文学电子图书馆将以一个独立单位的方式运作,底下将成立一个最高管理委员会,主要
成员来自主催单位,目前为止有三个主催单位,即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拉曼大学中文系毕业
生协会以及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主催单位可以派若干代表进入管理委员会,同时得负责财政
等方面的承担。管理委员会之下,会有计划的总执行员,总执行员之下会有多位助理,包括行政
助理、网站助理、技术层面的助理等等。除此之外,还会有参与单位,参与单位主要的工作是给
予意见、提供资料等,但无须负担任何经费。除上所述,还会有计划参与者,他们会提供一些较
策略性的意见,例如哪一些资料应优先上载等等。

105
马来西亚作家协会代表李锦宗表示,作家协会恰好也正在进行同样的计划,目前作协网站上
已收录作家陈政欣所电子化的书籍,约一百多本书,因此,他希望这项计划能够避免与作协网站
上以电子化的书本重复。写作人陈政欣已扫描的一百多本书里头,主 要是以文学创作为主,他也
表示,已扫描的作品都是依其个人喜好挑选。他主要是以阅读者的角度来展开这样的计划,而马
华文学电子图书馆则以研究者的角度,尽 可能将所有相关的资料列为馆藏。作家协会也计划在不
久的将来成立一个独立的「马华文学电子书库」,与马华文学电子图书馆计划非常类似,以包容
更多的资料。

何院长认为既然双方都正在进行类似的工作,为免浪费资源,或许双方能够考虑合作的可能
性。但基于目前双方暂时无法获得一致的意见,因此,双方先各自进行,将来或能达致协议,携
手合作。(罗湘婷报道)

汇报三六沪比较文学会议本院四代表出席


院许文荣师、廖冰凌师、李树枝师及硕士研究生庄薏洁于 2011 年 8 月 9 日至 11 日前
往中国上海,参加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的「中国比较
文学学会第 10 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四人分别在会议上发表了《华文离散文
学的本体性:兼论华文文学的交互阐释》、《论南洋学者许云樵之冒险小说「少年航海家」》、
《天鹅与凤凰的鸣和:叶芝与余光中诗歌中火、天鹅与凤凰意象的比较研究》及《含魅的边缘地
带:论以魔幻现实主义书写少数民族的马华小说》共四篇学术论文。

许文荣师的《华文离散文学的本体性:兼
论华文文学的交互阐释》论述了大多数学者仍
然以单一的中国视角去研究华人流散文学,包
括探寻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的接受与传播的情
况,审视中国软实力的 崛起与运作模式,或作
为中国移民史研究的注脚。另外,许老师的论
文指出众多学者基于过度聚焦在欧美新移民的
流散文学研究,反而忽略了其他地区的流散文
学, 尤其是具有更悠久历史的东南亚华文文学。
该论文也细腻融合了创作主体(创作论)与文
本体式(作品论)论述华文流散文学的本体性,
即在叙事视角上的边缘性、 在身份认同上的流
动性、在文体建构上的「混杂性」及在意识形
态上的「抵抗性」。许老师强调应进入各地华
文流散文学的语境及在地知识去进行阐述,为
避开个人的偏见与盲识,倡导各国学者进行交互阐释,其中可行的方法是倡导跨区域、跨国、跨
校的合作研究。

廖冰凌师的《论南洋学者许云樵之冒险小说「少年航海家」》 论文以许云樵亲撰的中篇少年
冒险小说《少年航海家》为文本,探讨其时代命题和历史意义,尤其说明了小说的写作背景、动
机、故事的叙事结构、情节铺陈以及主题思想是与许氏长期钻研南洋文化的学术兴趣有关外,当
中潜在的政治话语更呼应了马来亚四十年代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廖老师的论文通过分析作品所

106
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所传达的各种信息,将有助了解马来西亚华文儿童文学于二战后的发展
情况,同时也得以一窥这位马来亚时期重要的南来文学史工作者对马来亚儿童问题的关注与贡献。

李树枝师的《天鹅与凤凰的鸣和:叶芝与余光中诗歌中火、天鹅与凤凰意象的比较研究》试
图从影响及平行研究两个角度比较双方诗歌意象之内在关系。它探究叶芝诗学理论及 其诗歌文本
在余光中诗歌创作历程的特殊意义。李老师尝试梳理二人诗歌文本中共有的火、天鹅与凤凰之意
象主旨。透过辨析三者的同中之异及异中之同,我们可以找到余光中汲取并转化自叶芝诗学系统
的文本脉络。叶芝提供了余光中诗歌构思程式及融汇中西文学传统与現代意象的主题路径。透过
双方文本的比较研究,可以说,叶芝的诗学系统成了余光中探索诗艺历程的其中一个西方诗学参
照系。

雨林书写特征的建构、生态危机意识的兴起、保留边缘文化的呼吁,使马华书写者纷纷以长
居山林的少数民族为素材,对相应议题做出回应,为马华文坛文坛开拓异样的文学视域。自 80 年
代后,马华小说创作者将更多笔锋聚焦于少数民族,开始从现实走向超现实,在魔幻视角下让少
数民族以『含魅』形象出现,对民族的文化、情感、命运进行隐晦性的现代审视和评价。因此,
庄薏洁 的《含魅的边缘地带:论以魔幻现实主义书写少数民族的马华小说》,主要以潘雨桐、张
贵兴等小说为例,论述有关作品如何以少数民族为主角或中介人物来书写社 会的另一种现实、言
说生态危机、展示猎奇风情与族群记忆,达到建构本土性目的。论文清晰地总结了上述的书写不
谋而合地呈现出对复魅精神的回归与人性异化的内容。

大会以十六个议题进行广泛且深入的报告与总结。这十六个议题为回归文学性:作为文学研
究的比较文学、中外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世界文学经典的跨文化诠
释、流散文学与海外华人文学、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海外中国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人类学、中
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东亚文学关系研究、中华 多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新媒体与文学书写、城市:
观念、历史与文学再现、文学期刊的作用与现状及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

师生四人在大会召开期间与各国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旧交重逢,新雨开广,彼
此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此趟上海之旅,可谓硕果丰富,也为未来的研究路径与学术合作扎下
厚实的基础。(李树枝师报道)

汇报三七 何启良院长率团赴浙开会考察


院院长何启良教授率林水
檺师及廖冰凌师,于 9 月 1
日前往浙江参加由绍理文
理学院所举办的「2011 年『中国现代文
学之旅』暨中马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
会」。

此次研讨会以文学研究为主题,分
别涉及中国现代文学和马华文学领域,
由海内外学者发表论文共 21 篇。为表示
对中、马文学交流的重视,主办单位特
107
别邀请我国高等教育部副部长何国忠博士赴会,并参与文化考察工作。大会也邀得浙江省中国现
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嘉良教授担任主题发言人,题目为〈浙江潮与中国
现代文学--以绍兴为例〉。

在正式的分组会议上,何院长及林水檺教授受邀为各组论文进行点评,而廖冰凌师则发表了
论文〈许云樵与战后华文刊物《马来亚少年》〉。与马华文学相关的其它课题讨论还包括:天狼
星诗社、艾文、紫一思、云里风、连士升、胡愈之、谢川成、原上草和韦晕等文学社团和作家作
品;而中国现代文学方面的论文内容则涉及鲁迅、徐懋庸、刘大白等作家、理论家,以及中国文
学的现代性问题、当代中国影视作品赏析等等。文学现代性和天狼星诗社更成为会后讨论的热点。

绍兴文理学院也在研讨会结束后安排了文化考察活动,通过参观鲁迅故里和上虞白马湖、春
晖中学等地,让考察团对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以及著名的白马湖作家(朱自清、夏丐尊、丰
子恺、李叔同等)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此趟“文学之旅”增添了浓厚的文学与文化气息。
(廖冰凌师报道)

汇报三八 许文荣师狮城考察收获丰


院许文荣老师于 9 月 6 日前往新加坡展开为期 6 天的田野调查工作。这次的田野调查
主要是收集与九叶诗人杜运燮相关的资料。

第一站许老师到访杜运燮曾于 1950 年间在新加坡任教的两所中学,分别是新加坡华侨中学


以及南洋女子中学。两所中学都是历史悠久的教育机构,均设立了文物馆,馆藏了许多具历史价
值的文物。许老师在两所文物馆所馆藏的校刊及毕业刊中发现了杜运燮的踪迹,证明了他于 1947
年至 1949 年任教于南洋女子中学,1950 年春始任教于华侨中学。

第二站许老师探访了杜运燮在华侨中学曾教过的学生,著名词典编者杨贵谊,并在其府上进
行访问。杨贵谊在接受访问时指出,杜运燮是一位很敦厚的老师,教学生动,很受学生欢迎。因
杜运燮在西南联大念大学期间曾参与中国远征军前往越南和印度担任翻译员,亲身经历过抗战活
动,因此,他也曾给学生演讲关于征战的故 事,或许因为这样,他在 1950 年夏,被冠上支持华
侨学生爱国运动而遭英殖民政府开除。一同接受访问的还有著名诗人秦林,秦林的阿姨蔡长华是
杜运燮在南洋女子中学任教时的学生,杜运燮于 1992 年访新时,秦林受其阿姨嘱托接待杜运燮,
他们因而结识。秦林表示杜运燮是一位很和蔼可亲的前辈,不仅毫无架子,而且常鼓励后辈,他
也曾写诗纪念这位尊敬的长者。

许老师此行也顺道探访了著名诗人原甸,同时也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探访马新华人研究
学者黄贤强博士,获得黄贤强博士的热情招待,临别前他还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赠送了一
系列书本予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其中包括黄博士的著作《国家、族群与客家绅商:以新马两地
新式学校的创建为中心》、《跨域史学:近代中国与南洋华人研究的新视野》,以及东南亚华人
研究丛书一套共十二册等等,一共赠送了二十三本书籍。

此次狮城之行可谓满载而归。(罗湘婷报道)

108
汇报三九国立台湾文学馆莅临本院参访


立台湾文学馆代表张忠进(雨弦)副馆长率属下展示教育组研究助理黄佳慧、公共
服务组覃子君,于今年 9 月 7 日(星期三)上午莅临本院参观交流。此次造访活动
的牵线人永乐多斯博士表示,
希望促成双方的合作关系,以刺激本地文
学的发展。

在交流过程中,台湾文学馆一众代表
除了向本院介绍该馆的成立历史、文化功
能与经营现况外,同时也热切希望了解马
华文学的发展动态,并从中寻求合作的契
机,商讨日后的活动规划。

而本院院长何启良教授和代系主任郑
文泉博士对此亦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经过热烈讨论后,双方对以下几个可能合作的项目深感兴趣,包括以流动巡回的方式互相展览各
自的文学珍藏、或以主题形式展示作家作品和手稿等等。此外,电子书的建设工程、翻译介绍和
儿童读物的发展计划,也引起双方的关注。

此次交流会的气氛轻松融洽,出席者还包括本院的林水檺教授、王介英老师、张依苹老师和
廖冰凌老师,大家都期待进一步的接洽与沟通,早日展开各项合作活动。(廖冰凌师报道)

汇报四 O 林良娥师贺淑芳师赴西安研讨性别议题

011 年 10 月 15-16 日期间,陕西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主办了第三届社会性别国际学

2 术研讨会,会议地点在西安的陕西师范大学校园内。出席者来自中、日、韩、美国以
及马来西亚。会议内容主要以探讨媒体中的社会性别为主,其内容从场次规划的标题
可窥一斑,分别为性别与传媒、性别与网络、性别与电影、性别与电视、性别与出版物、性别与
叙事及其他。本校教师林良娥师与贺淑芳师也受邀参与性别与叙事的项目,论文题目分别是林良
娥〈从《易安词》与《断肠词》看宋
代女性作品对自我身份意识的书写〉
以及贺淑芳〈商晚筠小说中的女性情
谊与凝视观点〉。

这次的会议讨论聚焦于网路世代
与媒体影像中的性别,其性别关注大
部分仍集中于女性身上,包括从女性
形象、女性在社会与文化空间中的主
体地位与发言策略,也探讨文化场域
中的两性观点,同时也检验传统的女
性主义批判理论的局限,以便能更有
活力地与新世代的文化空间中经历急
109
遽变化的性别身分进行对话,在媒体观点冲击下试图刷 新与重新诠释性别身分政治的企图,打破
「性别探讨=女性探讨」的成规,从各个方向展开性别议题(比如探讨当前中国大陆平面媒体中
的「男性关怀」与女性主体 展现自我的策略),观点不俗,惟对多元性别观念的同性与酷儿观点
探讨仍然付之阙如。

此外来自日本的团队也汇报媒体灾难新闻中的妇女人权报导,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慰安妇
研究。这次的会议也在日本考察团的协助下提供了珍贵的二战慰安妇资料与图片展。

会议结束后,主办当局并安排了两线文化考察活动,其一为游览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其二
为参观秦兵马俑以及华清池文化历史古迹,代表们选其一参观,可说是一次非常丰硕的文化学术
之旅。

汇报四一本院师生参与亚洲华人研讨会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台湾元智大学中语系、台湾台北大学中文系、马来亚大学中文
系毕业生协会以及马来亚大学大马华社研究小组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亚洲华人文化与
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011 年 11 月 5 日及 6 日在马来亚大学举办。获本院师生积
极响应参与。

参与此次研讨会的老师计有院长何启良老师、廖冰凌老师、郑文泉老师、林良娥老师等等,
其中何院长、廖老师以及郑老师在此次研讨
会担任主持人与点评人的角色。此外,本院
约近二十位硕博生也积极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台湾、
日本、越南及马来西亚众多学者及研究生前
来发表论文。其中有周大鸣、宋炳辉、林建
国、陈大为、锺怡雯、高嘉谦、舛谷锐、潘
碧华等学人。涉猎的主题约有马华文学研究、
社会研究、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
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世界华文文学
研究、海外华人研究等等。(罗湘婷报道)

110
汇报四二 诗是心灵之镜唱游大世界


华研究院当代中国及现代文学组于 2011 年 11 月 9 日举办「诗的照明弹──马华现
代诗集分享会」,吸引了约 50 位教师、校外人士及同学出席。在场同学与来宾有幸
目睹马华诗人邢诒旺、周若涛、何启良、
李宗舜、廖雁平集结并同台畅谈新诗集与创作心得。
他们出版的四本新诗集分别为:邢诒旺《盐》;周若
涛《神秘之歌》;何启良《渡海以后》;李宗舜、周
清啸(已故)、廖雁平《风依然狂烈》。

中文系系主任许文荣博士亦介绍了架设马华文学
电 子 图 书 馆 ( Malaysia Chinese Literature Digital
Library: www.mcldl.com)的进展。许主任希望得到更
多马华作家授权将作品转为电子版的数码图书,以促
进马华文学在国内外的阅读与研究。

邢诒旺先生提到诗不仅要多写,更要多读;他深信写作很有意义的。他举例,李贺之诗亦没
被收录在《唐诗三百首》;因此,马华作家要对自己的创作有信心。邢亦提 出诗的形式是非常重
要的观点。此外,他认为写作「可以」,但「未必」是按照「计划」进行,在作品还没完成之前,
它与作者的设想会截然不同的。

周若涛先生写诗的启蒙老师是傅承得先生。与何启良、李宗舜等人相比,他的诗作题材离生
活较远,他更多探索的是人心里的神秘地带、生死轮回等哲理。他指出了诗 的形式是最能表达人
内心世界难于捉摸的神秘感。诗集的出版也提供了周若涛与其他诗人合作、交流的机会。他以周
星驰的经典名言:「找回心中的那把火」来比喻继续写诗的动力,会场气氛顿时充满生气。

廖雁平先生回忆刚写诗的体验:原来写诗有这么一
个「味道」,它不直接告诉你其含义,它却能让你细细
品尝。廖雁平在创作时不太注重诗的音乐性,他的一句
话:「写诗的时候自己爽就好,别考虑那么多理论」引
来全场哄堂欢呼

李宗舜先生笑脸满盈地表示他本身最不喜欢谈自己
的诗。他经常以诗纪念其故友周清啸先生。李宗舜先生
亦强调读诗的重要性;他认为「马华之所以写诗的人比
读诗的人还多,是因为诗人本身不读他人的诗。」

何启良先生以一句豪气万丈的宣言:「不想谈诗,只想唸诗」吸引了全场的目光。他点出诗
歌创作的题旨后,即席朗诵了《这双手》及《风波一叶舟──诗赠王慷鼎老师》两首作品。他也
提及他的诗是平日或旅行所思所想的结晶,故其诗歌作品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

中文系辛金顺老师受邀一一点评诗人的诗集。辛金顺提出「我们要有‘自己’,与‘自己’
的时代命运结合的诗」之外,他也重点分析诗人的「语言」特色。辛老师深入浅出地勾勒了诗人
创作的特点,并为同学上了一课马华现代诗的课。(朱翠築报道)
111
汇报四三许文荣庄薏洁师生赴台开会


湾艺文作家协会与《新地文学》季社刊联合台湾师大、台东大学及东海大学,本着
促进各民族文学创作和研究,扩大两岸文学合作发展的宗旨,于 2011 年 12 月 4 日
至 10 日 在台北、台东及台中三地举办「第一届两岸民族文学交流暨学术研讨会」,
主要约集两岸各少数民族重要作家、学者及东南亚华文民族文学专家进行切磋交流。本院中文系
副教授许文荣师、硕士毕业生庄薏洁受邀与会,师生两人联合发表题为《少数民族书写的主题建
构──以马华文学为个案》的论文。

有关论文指出马华作者对少数民族进行表述、为少数民族发声,除了藉族群题材的开掘来彰
显马华文学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个体、民族、家国、意识形态等 盘根错节的纠葛。就
相关文本类型的发展脉络为根据,马华作者多从三大层面,即「族群关系」、「文明进程」与
「魔幻写实」来建构有关少数民族书写之主题。这些主题不只是隐含着作者的思想建构,同时也
潜藏着特定时代的话语意识形态特征与社会文化张力。

从族群关系议题中开展出来的少数民族书写主题,是某个时空之下族际关系的缩影,同时也
标志着建国以来社会种族主义思潮的嬗变。文明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书写主题,是在 80 年代至
2000 年 书写的具体成果,几位砂华作者对在社会发展步伐中脱序的少数民族展现深刻的文化失落
焦虑感,于是作品皆显现「边缘文化挽歌」的趋同创作主题指向。在魔幻写 实表现手法的应用之
下,各种少数民族书写内容藉离奇怪诞的生存状态、雨林的神秘、民族的神话与传说来反映,然
而这不是对原始蒙昧状态的回归,而是作者们对民族的文化、情感与命运进行间接式的现代审视
和评价。相关的主题建构体现了马华作者重新发掘、发现与审视边缘文化内涵的精神表现。

此项研讨会的指导单位乃台湾行政院原住民委员会,
合办单位包括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拉曼大
学中华研究院、新加坡作家协会等。会议分为五大议题,
即 「民族文学产生的历史渊源与时代背景」、「民族文
学语言特色及结构形式」、「民族文学中的草原、高山、
大海」、「民族文学的作家与作品研究论述」、「民族
文学与文化研究相关议题」来进行。受邀的少数民族作
者与学者包括来自大陆的回族、哈萨克族、苗族、蒙古
族、壮族、朝鲜族等十多种民族代表;来自台湾的有布
农族、泰雅族、卑南族、鲁凯族、排湾族等民族代表。
大家以汉语进行学术交流,但又以自身民族的语言进行
朗诵、歌唱及表演,展现各民族或豪迈爽朗、或细腻优
雅的特质,体现跨族群、跨文化之无间交融。

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马华文学的少数民族书写研究开拓了交流探讨的新园地,促进中心与
边陲的思考,为我国跨族群书写的视野展示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庄薏洁报道)

112
汇报四四 尤芳达教授吁扎实求知攀登高峰


了配合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余历雄老师两本学术著作《师门问
学录》及《唐宋文史论集》的面世,于 1 月 26 日举办了一场
新书推介礼。此推介礼邀请了拉曼大学副校长尤芳达教授为新


书进行推介,同时也邀请了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教授及来自立卑师范学院
华文组主任黄先炳博士为两部新书讲评。

当天的新书推介礼分为两个部分:新书推介环节以及新书讲评环节。拉
曼大学副校长尤芳达教授推介新书指出,拉曼大学一向鼓励老师们多参与研
究,多关注社会课题,并贡献社会。他指出,周勋初老师曾说:要做好学术
研究就像是登一座高山,而老师只能以经验为学生引路,并训练学生独立研
究的能力。

何启良师:大学问者虚心问学

组 
在进行了新书推介环节后,大会进入了新书的讲评环节。首部著作《师
门问学录》邀请了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教授进行讲评。一开始,何教授表
示对于此书是非常喜欢的,认为此书应人手一册,因为不止书中的知识值得
在籍研究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余老师如何读书、如何求学、如何刻苦,
最后成就自己的一种求学品质。此 书在 2004 年出版,在 2011 年再版,说明
了此书的学术价值。何教授与在座来宾分享了学生必须有的求学与问学态度。
他首先引用了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这篇劝学文章,劝勉在座来宾们在
求学时必须自觉性的刻苦求书,也要在问学时必须有「执经扣问」的问学态
度。他感叹遇见良师的难能可贵,因为这是需要机缘巧合的。

黄先炳博士:论文写作须踏实

《唐宋文史论集》的讲评环节,邀请了黄先炳博士作为该书的讲评人。黄博士在其讲评中开
门见山地提出了「发现舞台」的概念,即无论是老师抑或学生,都要寻找适合发挥自己优势的平
台,开拓作为学术研究的康庄大道。至于余老师能出版自己的著作,证明了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
舞台。身为余老师的同窗好友,黄先炳博士也分享 了他们源自南京大学的因缘。他提到从学生时
期开始,余老师就不吝与同学们分享踏足学界的情况。此外,余老师对于书籍拥有优越的分辨能
力,总是邀约同系学友一起到书店去采购应用书。在这样的学风和环境的熏陶下,余老师毕业时
更受到了卞孝萱先生的嘉许,除了喜见周先生的高徒之外,更盛赞余老师由散文读史的方法。由
此可见,老师对学生的器重与校园学风的重要性。黄先炳博士强调任教后,须常写文章,这样笔
才不会钝。更重要的是透过文章的发表,老师得以以身作则,当同学们的典范。

针对这本书的最大优点,黄先炳博士指出透过阅读这本书,学生们不止能学习老师的研究
方法,更应效仿老师治学的态度。接着,黄博士针对文史课题的讲评上,引用了程千帆先生之话
语如下:「我的家学和师承决定了我在学术研究中比较注重文史结合的方法,虽然我的著作大多
数谈的是文学问题,但都是建立在史学的实证精 神和严密的史料考据基础上的。」然而,中文系
的本科生在写文章时,往往大而不实,形如空谈。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一般人写文章时惯性会先设
结论,再搜查资料来 论证。对此,黄先炳博士以余老师为例,表示做学问的态度理应大量地阅读
113
资料。虽然所读的资料通常不能全数派上用场,但是这个举动却能训练判别材料真伪的实 力和贯
古今来梳理文献的能力。由此可见,基本的治学方法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应先掌握材料,进
而寻找问题意识,最后再藉由梳理后的资料来找出前人的导点。

在讲评的尾声,黄先炳博士表示《唐宋文史论集》真是一本汇集了全部精华,不含水分的好
书。透过阅读这本书,除了可以求学问以外,读者们也得以从中习得如何用书,更能了解作者做
学问的方法,甚至治学的态度。最后,黄先炳博士也一再强调《唐宋文史论集》是一本中文系本
科生必买的实用书。

林心光博士:佛学研究涉及面广

较早前配合推介礼,主办单位也主办了佛学研究对谈会《佛教信仰与佛教研究》。此次讲座
的主讲人是应邀前来担任推介嘉宾的林心光博士与黄先炳博士。

林心光博士指出,佛教为主,其中含括了佛学和佛法。然而,佛法的一部分会超越佛教,其
中原因是因为佛法里有分成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出世间法也称为解脱法,与较易学的世间法不同,
难为世人所理解,因此它不包含在佛教和佛学以内。林心光博士提到佛法也称为妙法或正法。其
中法的意义也等同于规持。规指 的是规矩,带有一定的规律,并且不是偶然的。至于持,在这里
扮演着引领我们去认识法之特色的角色。持法能使我们认识法的特色,了解它的操作方法,使众
生不堕落。「纵观佛法,主要谈的是因果关系,因果所衍生出的缘。再来就是善恶,因善恶所带
出的生死和解脱。当有世间有了善恶之分,自然而然的世人也就得以被分 为凡夫和圣人。」林心
光博士表示佛法主要是环绕在这几个最重要的课题里。至于佛学,林博士介绍到它不能只称为佛
陀的研究,因为它绝对是超越佛陀的研究。佛 学的研究内容并不是全部都与佛陀有关系,因此,
它更应被认为是有关佛教学问的研究。

他表示,第一、佛教是信众对佛陀的崇拜所产生的运动。信众们往往透过文献与塑像来得知
出佛陀的样貌。然而这些材料所描绘的佛陀都不能代表真正的佛陀。因为佛陀的形象往往都不一
致,因地区,甚至是个人的想象、向往而异。佛教是源自个人追求的宗教信仰,透过后人的追忆
所产生的运动。林心光博士强调说佛陀从来没有成立一个宗教,未有自己来出任教主,所以现在
的一切封号都是后人,
弟子们加上去的。第
二、佛教是信众对佛
法的延续。佛法可以
看成是一种教育,并
且常谈到价值观,特
别是好的价值观。通
过佛法,好的价值观
得以强调来延续,推
动和提倡教育。总的
来说,佛教也能视为
为了推广汇集一切好
的价值观和教育的资
源所形成的。第三、佛教是信众个人对宗教的需求。宗教是一种个人的信仰,信仰源自需求。因
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层次的追求来进行他们自己的宗教活动。这会让佛教更多元化,更丰富
了多方面的文化如:仪式。总的来说,信众所进行的一切宗教仪式往往只为了个人的宗教需求。
114
除了佛学的基本概念,林心光博士也谈到了佛学研究上所可能面临的问题。其中主要问题可
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不能确定文献的时代。文献的年代的鉴定工作上的难度也影响了探讨祖师
生年的准确性。第二、历史与神话的混合。由于早期的文献没有文字记录,多为背诵来口传,因
此在分辨真伪上,我们应先探讨事件的可行性。第三、隔世代的问题。我们应以当代的价值观出
发来解析当时所发生的事。若在进行研究工作时,以现代的社会认知去判断和下结论,必定容易
犯错。第四、隔文化的问题。佛教源自印度,再转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宗教。因
此当佛教传入一个国家时,会被同化。因此内容上也许会有偏差。第五、隔语言的问题。文献在
翻译过程中,会因为语言的变化而产生错漏。在讲演会的后段中,林心光博士也分享了佛学的研
究方法。佛学的研究可从四种基本的方法入门, 分别是第一、语言学。透过对梵文和其文法的研
究,可以接触到佛学的文献,进而更深入地了解佛学。第二、哲学。从佛学的内容里,找出哲学
的部分,再与其他地 方或宗教思想比较。透过哲学的方法去整理佛教的文献。第三、诠释学。经
由翻译的工作,来解读佛教的文献,进而产生个人的见解。只是相同的内容往往会产生多种不同
的解释,因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习惯性会加入个人的思想。第四、心理学。林心光博士特别提
到说心理学应用在佛学研究里的发展是一个比较新兴的研究模 式。他指出佛法基本上是针对人类
的心理问题而生的。因此,对于人类的心理状态的分析,佛法有一套细腻的,甚至超越近代心理
学的理论。这个特点也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注意,更多人投身于研究佛法,以获取佛法中的养分来
加强人类心里上的认识,以找出解决方法。

黄先炳博士则透过陶行知所著,耳熟能详的《两个宝》,黄先炳博士一开始就带出了手与脑
是做佛教研究的基本。只有透过两者的互相配合,佛教的研究才不会出现偏差。如果从脑出发,
普遍对于佛教会产生一种执着的想法,认为研究宗教最重要的一环是实践。透过经验谈,黄先炳
博士提到他曾从一名学生的口中得知,对于佛教 的认知是信奉者必须济贫、赈灾等,以行动证明。
这样的偏差主要源自书面上的了解。然而,以信仰出发也可能导致误解的状况发生,尤其是当信
仰的力量不够强的时候。除此之外,过于重视实践,而不重视研究,就会产生走调的言论,来误
导民众。

对于佛教研究中研究与信仰的关系,黄先炳博士表示他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有趣的现象。
当重研究,轻信仰时,不会有什么偏差和异言产生。反之,重信仰者,将导致许多编造的故事,
广为流传。在这个现象下,就会产生疑问。那到底有信仰者可否做研究呢?对此,黄先炳博士引
用了汤用彤先生为例,他表示汤用彤先生虽然投身于佛教研究,但是他为了避免情感影响观点,
从不与教内人士来往。若要防止研究工作中产生主观的思想,从佛法出发来做研究不失为一种好
方法。以佛法为出发点,对佛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将才有机会达到超越佛法的程度,研究好佛教。
传达了正确的研究方向后,黄先炳博士也明确地指出佛教研究的主要对象,即 可从社会学的角度
切入。于讲演的尾声,黄先炳博博士透过希望教育研究机构的成立和特定研究学院的开设来表达
他对佛教研究的祈望。

115
汇报四五 林韵柔博士:五台山与文殊信仰结合壮大


曼大学中华研究院有幸於 6 月 3 日,邀请到远自台湾的学人林韵柔博士前来主讲
「中古佛教圣山信仰的成立──北朝至唐初的五台山信仰」,由张晓威老师主持。

林韵柔博士分享佛教传入五台山的发展概况。从地理入手,林博士抛出四道问题:一五台山
信仰何以成为第一个佛教圣山信仰,二五台山信仰成立的历程为何,三五台山信仰的特色与中古
佛教发展的关系,四中国中古时期出现佛教圣山信仰有何意义。

林博士列举《续高僧传》、《古清凉传》、《华严经传记》、《宋高僧传》、《广清凉传》、
《续清凉传》与《清凉山志》,根据文献记载,五台山又名为清凉山,是 神仙居住,且具有灵气
与灵异传说的地方,所以有不
少修仙之人,作为修行之地。
在北朝至唐初时期,有不少修
行者到五台山修禅或以头陀行
的方式进行苦修。那佛 教又是
何时传入五台山? 有三种说法:
一周穆王时期,二东汉明帝时
期,三北魏孝文帝时期。其中
就以北魏孝文帝时期的说法较
为可信,因为周穆王时期,佛
教还未 传入中国,而东汉明帝
时期,佛教才刚传入中国,没
可能传至五台山,所以惟有北
魏孝文帝时期的说法,较为可信。

在佛教传入五台山的同一时期,五台山已有十座寺院,后在北齐有三十二座、隋十二座、唐
三十四座。林韵柔博士说道,据各朝所建立的寺院与其朝代的时间长短比例 来看,北齐是五台山
佛教最为兴盛的时期,用近四十年时间,建立三十二座寺院,远远超越了北魏时期,使五台山成
为区域信仰中心。此一发展,是因为北方《华严 经》的流传与信仰方法,以及山西地区头陀禅的
盛行。与此同时,也因为《华严经》的出现和流传,使五台山与文殊信仰连接在一起,展现出头
陀禅行与《华严经》 结合的修行方式,后更因受到君主的认可与支持,而形成文殊菩萨的道场。
从以上的论述来看,初期的五台山是作为修行的道场,后变成佛教的道场,直至《华严 经》的出
现,五台山才变成文殊菩萨的道场。

「自五台山成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后,五台山的信仰也因此而成立。其成立的意义就是,五台
山与文殊道场的结合,使文殊信仰得以从义理层面转化为民众佛教;新式的信 仰对象与信仰活动,
实是扩展或传播佛教的途径与影响层面,使其更加深入民众的生活之中等。再者,五台山也因为
条件上的许可,而成为第一个佛教圣山的信仰。」

林韵柔博士强调,所谓的条件就是经典与现世的比附、华严信仰的兴起、民众信仰的需求、
五台山佛教的基础与唐初君主的护持,种种因缘聚合而成。(伍雪仪报道)

116
汇报四六 林韵柔博士钩沉净土宗慧远历史记忆


韵柔博士于 6 月 6 日在金宝校园进行了第二场佛教讲演:《唐代的念佛结社及其社
会基础》。林老师是中兴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为中华研究
院主讲两项议题,林老师开场便述及自身经验,佛教因缘无处不在。

林韵柔老师自道,在大学时无论在生活上抑或学术研究即对佛教的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论题主要长於生 活,开展佛教课题探讨。林老师表示,人们平日紧急危难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
佛”,其实是净土宗强调的念佛信仰。净土宗传入中国时有许多门派,其中以弥勒净 土和弥陀净
土较为兴盛。从北朝至隋朝期间,念佛法门开始成为某一些信徒专心一意的修行法,这就形成了
净土宗的确立。而林老师有兴趣探讨念佛专修法门出现的历程,以及伴随其而产生的集体聚众念
佛。

念佛信仰主要是通过诚心称颂阿弥陀佛的名号,以
达到临终时有菩萨迎接往生者到西方极乐。此乃以姚秦
译的《佛说阿弥陀经》为经典依据。东汉末以后,净土
宗在南北地区主要分别为两大传统来进行他们的修行方
法。在南方,慧远主张观想念佛,昙鸾则在北方主张称
名念佛。南北佛教念佛法门之区别反映了南北地区各持
义理之学和实践之学。道绰、善导、迦才和少康等人延
续和传播昙鸾的称名念佛法。少康则曾在斋会上进行三
千人同聚念佛,但集体念佛的风气尚未兴盛,直至唐朝
时法照提倡五会念佛法,念佛修行法至此,才开始从个
人转向了集众,并产生结社的情况。

有关慧远念佛结社的渊源是由迦才首先提出。然而
作为历史文献记载则是直至北宋的赞宁,但是南朝梁的
《出三藏记集》及《高僧传》并未记载慧远结社的事迹。
再者,慧远本身是秉持念佛三昧的修行法,与称名念佛
法门有异,然而后世者并不在乎这点,遂把慧远推为净土宗的初祖。有鉴于此,林老师钩沉史料
以庐山慧远称名念佛、创立结社之说是历史建构的记忆。他强调,这历史建构却有深远的影响,
如其影响了唐代称名念佛结社的成立,使长安与庐山周围形成了大量的结社。

林老师最后更进一步总结,唐代念佛结社兴盛有三个主要的因素,其一为自南北朝始佛教修
行活动开始作为结社的号召力。其二,称名念佛拥有自身的特点可以和其他 法门区隔开来,成为
独立的佛教宗派。其三,居士佛教和士人的网路频密交流,增加结业,亦是促成念佛结社兴盛之
因。(黄欣怡、萧永龙 报道)

117
汇报四七 杨庆中教授:《周易》广大精微


曼大学中华研究院有幸与马来西亚中华国学书院合作,从北京请来杨庆中教授,于
月 12 日莅临本院进行来马的第一场演讲。杨庆中教授是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国学院教授,也是经学研究院的学术委员,精通易学。他此次演讲的题目为「寡过
之书──《周易》」,由郑文泉博士主持。

此讲主要探讨《周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在中华文化未来发展中的意义。杨教授表
示,演讲的题目定为「寡过之书」,不仅反映了他本身对于《周易》这部书的看法,还带出了
《周易》在知识梳理层面 的重要性。《周易》有「易经」、「易传」等几种不同的称谓,主要原
因与其成书背景有关。无论哪种称谓,其本质概念均相同,即兼指经传而 言。

《周易》是经历圣人
最多的一部作品,包括
「伏羲画卦」、「文王重
卦」、「周公繫辞」和
「孔子作传」,故杨教授
认为《周 易》对中国文
化的影响最大。它分成上
篇三十卦和下篇三十四卦,
其结构皆有规律,无法颠
覆,由卦名、卦象、卦辞
和爻辞组成。「卦名」是
每一卦的名称,是一卦大
义的概括;「卦象」是卦
爻画,也称卦符,由一
长横和两短横组成;「卦辞」又称「彖辞」,是卦之大义;「爻辞」则指陈每爻之意。

杨教授指出,孔子是最早开启了学《易》思路的人,他对《周易》的看法有三:一、《易》
有「古之遗言」;二、《易》出于文王,乃忧患之作;三、《易》为一部崇德广业之作。其后,
杨教授再进一步阐明《周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就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易道广大,
无所不包,旁及援以入《易》,《易》说至繁」,《周易》所包含的道理非常广大,它作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当时所有理论指导的中心。它是中国传统学术的 核心,有汉一代,还被
封为「众经之首」。另外,《周易》也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哲学教科书,有助于知识分子更
加彻底 地认识宇宙、理解社会和反思人生。

最后,谈及《周易》在现今社会的发展,杨教授认为《周易》的传统至今仍然活着。《周易》
融入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即使华 人身处各地,只要会说中文,中华文化中的《周易》仍能传承
下去。可以说,《周易》虽为古老之物,但它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变成中华文化的血脉、中华
子孙的 基因,为中华文化之根。

演讲结束后有个小小的赠画仪式,马来西亚中华国学书院主席陈荣立局绅赠送一幅巨画予本
院,祝贺本院成立一周年。何启良院长感谢陈荣立局绅和杨庆中教授对中华研究院的支持。(林
恩慈报道)

118
汇报四八 牟宗三先生易学双线发展


华研究院有幸邀请陈明彪博士于 8 月 16 日 莅临哲思楼分享题为《牟宗三的汉代易学
观述评》的演讲。陈老师现居台湾,其学术专长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先秦儒学、
老庄思想、佛学、宋明理学等。此题实为 陈老师之博士论文,主要探讨牟宗三先生
早年的一本易学著作──《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中的部分内容。由郑文泉老师担任主持。

此次演讲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陈老师首先让我们对牟宗三先生、《易经》等有个简单扼要
的认识。《易经》乃中国文化经典中的经典,根源中的根源,讲的是「阴」和「阳」的道理。所
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 八卦」,指的就是宇宙运作中一种密切、逻辑的
展现。牟宗三先生早年时期在其《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一书中对中国哲学提出了自己的
一套观点。虽然此书 为其年轻时所著,书中许多观点仍欠缺成熟,但陈老师却认为牟先生在此书
中的研究进路和一些看法至今仍具有启发性,深具价值,值得拿出来作探讨。

陈老师的博士论文首先详细探讨《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的著述背景,之后才进入正
题,讨论书中的第一部分,即「汉之天人感应下的易学」。这是通过卦爻象数以观气化之变,展
现了中国式的自然哲学。然而,外界对牟先生
的说法却褒贬不一,有的认为不尽如此,淡然
以对,有的则对牟先生的说法作出赞许,甚至
肯定他的研究方法才是真正的哲学研究思路。

因研究的对象为汉易,故陈老师也交待了
汉易的发生背景。汉易的发生背景与董仲舒有
莫大关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确立了汉代
学术的特色。陈老师说道,牟宗三先生在书中
依据其解析汉易的两个原则,即宇宙论和本体
论,对汉易五家──孟喜、京房、郑玄、荀爽、
虞翻的易学观点作出诠释与述评,显现了他本
身的易学观。较之与前人的研究,牟先生在汉
易诠释的成果上是更为丰硕。

陈老师指出,易学研究自古以来不外乎两个主线,一是义理研究,一是象数研究。他认为,
研究汉之象数易学,除了可以从象数的角度出发,还须夹杂义理来分析,如此方能了解得更加透
彻。这也说明,象数易学和义理易学实际上是紧密联系的。(林恩慈报道)

119
汇报四九 郑文泉师赴印尼论朱子学


华研究中心汉学研究组及马来西亚华人及文化研究组成员郑文泉老师,应印度尼西
亚 Vihara Cemara Sakti-Chu Temple(苏南巨港沛国梓格宫朱氏宗亲会)之邀,于
2011 年 8 月 20-23 日期间前往当地主讲印度尼西亚语的「Mazhab Chu Hsi di
Indonesia dan Malaysia: Sejarah dan Masa Depannya」的学术讲座。

印度尼西亚
苏门答腊巨港
( Palembang )
华人社会仍保有
「聚族而居,族
必有祠(或庙)」
的古风,附近一
带所见即有林家
庙、廖家庙、苏
家庙等,而以朱
家庙为最巨。借
着一年一度的朱
家庙盛祭,巨港朱氏宗亲会特透过马来西亚朱氏宗亲会的引介,邀请郑文泉师为不谙华语的巨港
新生代华人主讲一场印度尼西亚语的朱子学讲座。

郑师在题为〈印度尼西亚、大马朱子学的历史与未来〉的讲座中,分别讲解了「朱子与朱子
学派(闽学)」、「朱子学派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历史」与「朱子学派的未来」三方面的
内容。在「朱子学派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历史」的方面,郑师以为朱子学派在过去印、马
四百年的历史是「1650 年-1876 年:朱子学主导的时期」、「1877 年-1955 年:孔学取代朱子
学的时期」及「1956 年-2011 年:朱子学的教学恢复时期」三大阶段。最后,听众在交流期间提
出的问题有「为什么朱子是‘Penutup Pujangga Tiongkok’」、「都是儒学,为什么会发生孔学取
代朱子学的事情?」、「当今的朱子学人有哪一些?」等等,郑师也都一一作出了解答。

由于巨港是马来西亚马来族裔的发源地,郑师也特别在巨港期间参谒了 Bukit Siguntang


Mahameru。Bukit Siguntang Mahameru 相当于中国的帝王陵(其格局有如西安之秦皇陵而稍小),
目前所葬均为室利佛逝王朝之后的马来君王与王储。按史书所说,今日马来西亚柔佛、霹雳等马
来裔苏丹均为马六甲王储之后,而后者开国君王则为来自巨港的 Parameswara。此次参谒,足示
Bukit Siguntang Mahameru 不徒是一传说,而是实有其物的历史现实。

120
汇报五 O 本院郑文泉师余曆雄师汉八丰收


八届马来西亚汉学国际研讨会于 10 月 15 日(星期六)与 16 日(星期日)假南方学
院 2A 讲堂举行,本院中华研究中心汉学研究组的郑文泉老师与余曆雄老师亦荣幸受
邀参与此盛事。

第八届马来西亚汉学国际研讨会由南方学院与新山中华公会联办,共邀请了 15 位国内外学者
前往参与。国外学者包括中国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的毛醒策教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
的胡吉勋教授、曲景毅教授,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的李晨阳教授。而国内的学者,除
了本院的两位老师,其他尚包括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的严家建博士与石沧金博士,博特拉大学外文
系的郭莲花博士、南方学院中文系的郑成
海教授、张耀龙老师,新纪元学院中文系
的罗志强老师、施慧敏老师,韩江学院华
文研究中心的陈金辉博士,以及彭亨立卑
姑安潘阿富珊师范学院华文组的黄先炳博
士。汉学研讨会的倡议人郑良树教授亦亲
临现场,而其他出席者多为南方学院与拉
曼大学的师生,和小部分社会人士。

此项活动邀请了高教部副部长拿督何
国忠、新山中华公会会长林奕钦、南方学
院董事长拿督张文强、理事长黄循积和副
院长侯亨博士能等嘉宾进行开幕仪式,同
时亦进 行了《第七届马来西亚汉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推介礼与赠送纪念品仪式。随后,大会邀
请毛醒策教授做主题演讲,题为《郑子瑜学行录》。

本届研讨会所发表的论文,较趋向于「哲学思想」的研究范畴。虽然发表者之人数并非历届
之最,然其学术论题与论文水平仍各具特色。本院的余曆雄老师,发表了其擅长的「文史研究」
之作,即《〈册府元龟〉中韩愈资料的史学意义》,主要从《册府元龟》对韩愈资料之筛选、取
舍与归类,乃至于门目与小序之褒贬,探讨真宗朝对韩愈身份定位之认可,也借此展示出宋代正
统观念、文道统序的史学意义。郑文泉老师则发表了《马新百年朱子学史》,属「思想」研究之
范畴,对 1911-2011 年之间马、新朱子学作一百年学术史的爬梳,归纳出朱子学的发展趋势与其
原因,文章最后亦以朱子学人「龚道运」为论述对象,阐释其受牟宗三「新四书」朱子学诠释影
响而形成独有的研究特色。

为期两天的第八届汉学研讨会进行顺利,发表者与出席者多有互动交流,鲜有冷场。闭幕典
礼进行之际,毛醒策教授、曲景毅教授、郑成海教授轮流发表意见,而新山中华公会教育委员会
主席莫泽浩州议员亦受邀致闭幕词,活动亦正式宣告结束。(刘瑞民报道)

121
汇报五一 李乾耀师赴台文哲研讨会


中国文哲之当代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立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系主任赖贤宗教
授的发起与推动下,已迈入第五届。今年的会议于 10 月 15 至 16 日,假国立台北大
学民生校区教学大楼 9 楼多媒体会议室暨第四会议室举行。会议主题为诠释与翻译;
会议子题有:(一)中国文哲的当代诠释。(二)中国文哲的文本研究。(三)中国文哲诠释方
法之省思。(四)翻译之理论与实际。(五)翻译理论与诠释学。(六)中国语言学与文本诠释。
与会学者,来自中国、台湾、马来西亚
等地,一共发表了 33 篇论文。华梵大学
佛教学院院长兼佛学系系主任熊琬教授
于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中国文哲之
诠释:翻译与诠释〉,见解精辟,深中
肯綮。

本院李乾耀师在会议上发表〈《论
语》中道、「文」、艺的诠释:儒家艺
论的建构〉一文;文中所探讨的「艺」,
涵盖了儒家「六艺」以及「六艺」之外
的艺能,包含 文学等范畴。此文从儒家
的道、人文意涵与艺的诠释,揭示儒家
的道、「文」、艺存在道源、「文」体、
艺用的关系,进而建构儒家的艺论,并
探索其相关课题。

会议上,每一篇论文都经过深入讨论,受益匪浅。闭幕仪式的尾声,学艺兼修的赖贤宗教授
清唱两首佛曲,馀音袅袅,回味无穷。

汇报五二余曆雄师潮州韩文公祠考察


院中华研究中心汉学研究组主任余曆雄老师于 10 月 25 日赴往潮州韩文公祠进行文
化考察,同行者包括韩山师范学院王奎光副教授、本组组员陈慧萍老师。

潮州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即
通判陈尧佐初置于金山麓郡治前夫子庙正室东厢的
「韩吏部祠」。元祐五年(1090),知州王涤因旧址
民众祭拜不便,将祠迁至州南七里,苏轼为撰碑记,
曰《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南宋淳熙十六年
(1189),知州丁允元复迁于韩山今址,即潮州市区
韩江东岸笔架山(韩山)中峰西麓中轴线上。元、明、
清各代均有续修。今祠于 1984 年重修,1999 年举行
「韩祠建祠一千周年庆典」,遂为一时盛事。2006 年

122
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祠前临韩江,后依韩山,肃穆端庄,整体建筑
古朴典雅,融合了潮式广式的建筑风格,内有历代碑刻四十面,是今人研究韩愈与潮州历史文化
的珍贵资料。

韩文公祠是为颂扬韩愈治潮功绩而建,是历代潮州士庶祭祀、凭仰韩愈的处所,也是中国现
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韩愈祠宇。余曆雄老师长期从事韩愈文史研究,又于拉曼大学中文
系讲授「唐宋文选」与「苏轼文集导读」,此次应邀游访潮州,故对韩文公祠与《韩文公庙碑》
皆有深刻的体会。

在潮期间,余老师也专程拜访曾楚楠先生,请教韩愈治潮事迹、潮人民俗与后世影响等课题。
曾楚楠先生是著名文史研究者、潮学资深专家,历任潮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潮州市博物馆原馆
长、潮州政协《潮州文史资料》主编,现任中国韩愈研究会副会长、潮州诗社社长兼《潮州诗词》
主编。曾楚楠先生将其饮誉学界的著作——《韩愈在潮州》与新著《潮州工夫茶话》二书赠送余
老师,余老师则回赠新著《唐宋文史论集》一书 。

韩愈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谨此与大家共勉。(陈慧萍师报道)

汇报五三余曆雄师访潮州文化研究中心


院中华研究中心汉学研究组主任余曆雄老师于 10 月 31 日受邀前往潮州市「潮州文
化研究中心」进行学术交流,获得中心主任饶敏先生、《潮州文化研究》期刊编辑
部的热烈欢迎。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赵松元教授、本组组员陈慧萍老师也参与
此次交流会。

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 2004
年 10 月,旨于传承与发扬潮州传统文化,积极
开展潮州文化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提高城市
精神文明、市民素养与综合竞争力,促进文化品
位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为推介潮州文化与建设文
化潮州作出具有深度的贡献。

饶敏主任说,潮州文化研究中心创办《潮州
文化研究》学术刊物(双月刊),是作为「文化
潮州」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该刊内容丰富,
体裁多样,是一份兼具「高品位、学术味、前沿
性」与浓郁潮州特色的刊物。国际汉学大师饶宗
颐先生为此刊物题写书名。自 2005 年 10 月创刊
以来,至今已出版 24 期,中外潮文化研究的知
名专家、学者竞相为该书投稿,包括饶宗颐先生的鸿文《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

潮州文化研究中心赠送余曆雄老师一套《潮州文化研究》,并邀约投稿,希望能够通过这份
刊物,作为沟通潮州与中外世界的窗口,全面地、系统地认识潮州文化。余老师也受邀出席参加
次日的「潮州文化研究中心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123
饶敏主任在座谈会上说,潮州文化研究中心作为潮州文化研究的中坚力量,向来坚持学术创
新,多出研究成果,加强对潮州优秀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挖掘与研究,将潮州文化与潮文化
最有价值的部分激发出来,使之成为构建潮州和谐文化的软实力。该中心近期也将制定潮州文化
研究蓝图,课题范围包括编辑潮州历史文化丛书、崇韩文化与陈尧佐现象、打造韩师学术品牌、
名人文化研究、历史文化名城与文化景区等。

出席座谈会的嘉宾包括中共潮州市委副秘书长陈耿之先生、潮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曾楚楠先
生、潮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谢锦澍先生、韩山师范学院赵松元教授、吴二持教授、王奎光教授等。
(陈慧萍师报道)

汇报五四余曆雄师论《册府元龟》中韩愈身份定位


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之称的中国韩山师范学院,在今年欢庆 108 周年校庆之
际,特邀余曆雄老师于十月下旬前往该校中文系进行学术交流、文化考察与讲学,
并于 11 月 1 日为余老师安排一场学术讲座,讲题为「《册府元龟》中的韩愈身份定
位」。主持人为王奎光博士。

余老师首先阐明这个问题的提出与思考的关键因
素,自中晚唐、五代、宋初至嘉祐、元祐以来,韩愈
身份定位之嬗变,反映出时代思潮的演变,而在中国
学术史、思想 史、文学史中所刻画的韩愈形象,究
竟是属于哪个时代阶段的韩愈面貌?当中重要的文献
典籍如《旧唐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
《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对韩愈资料的筛选与
归类,都有各自不同的依据与处理方式,这些观点与
评价皆对后世撰史者、研究者与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那么,究竟是哪一种文献典籍的观点与评价的影响最
为深刻、最为深远呢?

余老师此前曾经撰著数篇文章,对两《唐书》中的韩愈古文与身份定位略有研究,发觉宋真
宗朝纂修的《册府元龟》,乃介于两《唐书》之间,其对两《唐书》中的韩愈评价有着关键性的
作用。因此,余老师遂从《册府元龟》的纂修背景进行整体的考量,通过对比与举例,凸出《册
府元龟》的特点,并以真宗朝君臣的「帝王意识」、「史学正统观念」、「道统排序」、「颂德
观念」、「尚统思潮」、「崇韩思潮」等因素,具体考辨《册府元龟》中所有关于韩愈事迹的资
料。

根据余老师的辨析,《册府元龟》中的韩愈身份可归为六种:军事、政事、史官、州牧、师
友和文学。其中以军事、政事、州牧的身份较受好评,但整体的评价并不高,尤其对韩愈的史官、
文学身份多有批评、贬斥,此则近于《旧唐书》对韩愈的评价,而距《新唐书》的评价较远。这
些情况具体地反映出韩愈在宋代不同时段的身份定位。余老师说,在历史上乃至现代,人们对韩
愈的整体评价较高,称其性格正直、极富德望、勇于直谏,但我们不可仅仅从他人的推崇或歪曲
中理解韩愈,而要兼顾宏观视野与微观个案、大事件与小细节,要学会从「文史交叉的综合方法」
来阅读与认识韩愈。

124
这场讲座吸引了韩师中文系师生三百馀人出席,受邀嘉宾包括中文系主任赵松元教授、八股
文研究所王奎光博士,以及本院汉学研究组组员陈慧萍老师等。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余老师与与
会者进行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包括初入门者认识韩愈的正确途径、韩愈研究的选题、韩愈研究的
现代意义,以及唐宋政权纂修前代史、本朝史对当代中国修史的史学意义。

最后,主持人王博士在作讲座总结时指出,任何学术学问都要以文献为基础,希望同学们在
做研究时,要学会「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与「文献学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的学术特长。王博
士也代表韩师中文系向余曆雄老师致以真诚谢意。(陈慧萍师报道)

汇报五五昌黎路小学余曆雄师访韩愈遗泽


院中华研究中心汉学研究组主任余曆雄老师于 11 月 1 日前往潮州昌黎路小学进行文化
考察,获得王振中校长、盛杰副校长与多位部门主任的热烈欢迎,并举行教育交流会。
韩山师范学院李彬博士、王文彬老师、本组组员陈慧萍老师也参与此次交流会。

潮州古城,因韩愈治潮而闻名;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而今潮州市湘桥区有一
昌黎路,沿着「海阳县儒学宫」、「昌黎旧治坊」走去,便有一所以昌黎韩愈命名的小学??潮州
昌黎路小学。昌黎路小学始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身是潮工小学,1959 年 8 月起称昌黎路小
学,前后多次易名,1980 年 1 月复称昌黎路小学,沿用至今。今为潮州市重点小学,2004 年通过
广东省一级学校评估。目前学校有三十六个教学班,学生两千五百馀人,在职教师近一百二十人。

在王振中校长引领下,众人参观了「昌黎校史馆」
与「王振中名师工作室」。王校长说,该校坚持「以
生为本,师德树校, 科研兴校,素质强校」的办学策
略,创建具有特色的学校品牌,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
美善的育人环境,使之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
该校也多次荣获全国、 省、市级的科研奖。学校正门
树立韩愈全身雕像,座基题曰「昌黎遗泽」,既秉承
「传道起文」的优良传统,亦传授「与时俱进」的现
代知识。据称,此为全中国唯一立有韩愈全身雕像的
学校。

王校长也是「王振中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这是潮州市首个「广东省小学名师工作室」,
于去年 5 月正式挂牌。工作室根据《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2009/2013)实施方案》的
精神,力图通过三年的研修,使工作室主持人在师德修养、教学科研、示范指导方面得到进一步
的提升,使工作室团队成员与指导的骨干教师成为能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的团队,实现「骨干教
师成名」和「名教师更出名」的「双名」目标。王校长对此愿景充满信心。

另外,王校长也结合本身执教、治校卅馀年的经验,着眼于成长历程与工作反思,写成《昌
黎旧治桃李香》一书,生动反映王校长从一名普通的中小学教师,逐步成长为省内外名教师名校
长的全程记录。

悠悠韩江水,源源韩文化。昌黎校友张伟撰文说,「我们作为以『昌黎』而得名的学校,更
应该是把潮人因『崇韩而兴学』的理念,落实到现实生活和教书育人中,让『昌黎』成为名符其
实的办学品牌。」这一番话对于我国潮人的办学理念,亦当有积极的启发作用。(陈慧萍师报道)
125
汇报五六我中心开风气研究闽南文化


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今年将会开启一项与厦门大学、金门大学


及成功大学合作的闽南文化研究计划。此项研究计划将由中华
研究院中文系(八打灵校区)主任张晓威老师担任主持人。

「闽南」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方言群概念。就地域概念而言,它发
源于福建泉州地区,逐步向漳州地区、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台湾地区甚至


海南地区扩展。不过,近代以来,由于福建省沿海城市厦门的兴起,以致在
地域概念上,所谓的闽南则转以厦、漳、泉为三个重要的支点。

闽南文化是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例如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统一性、乡土情谊、家族本位和崇儒重德等典型特征,在闽南文化中皆一一
体现出来。至于闽南文化中的重拼搏、敢开拓、善机变、恋乡谊、崇正统、


乐教育等理念,亦在在地充实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因此,当前所欲开拓的闽
南文化研究,不仅是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所需,更是联系海峡两岸闽南人
与东南亚闽南人的一座重要桥梁。

张晓威老师透露,中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处理华人籍贯或方言群课题
的研究当中,已取得不错的成果。不仅获得国内华人方言群社团的赞助,甚


至也得到国外研究单位的支助。因此,在本中心成立之前,研究人员已有个
别针对闽南籍人物作详细研究的经验。

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老师亦说,中华研究中心在处理华人籍贯或方言
群课题方面的研究,实有不弱的根基,且不乏相关主题研究的研究人员。至
于此研究计划的研究焦点议题则包括:一会馆社团,二企业经济,三宗教信

组 
仰,四文学教育,五闽南朱子学。

本计划有幸获得丹斯里杨忠礼的赞助。 2011 月 6 日 7 日在高等教育部副


部长拿督何国忠博士的见证下,丹斯里杨忠礼移交 30 万令吉的款项予拉曼
大学校长拿督
蔡贤德教授。
隔日各大报章
以显着版位刊
登此新闻。 《星洲日报》《社论》
(2011 年 6 月 8 日)更以「开本土闽
南文化研究先河」,表示对中华研究
中心的期待:「闽南文化研究计划工
作尚待开展,成效自有待观察,可是
依主其事者的构思,将以扮演『学术
研究团队』、『历史资料库』为己任。
我们预祝闽南文化研究计划早日完成,
开本土闽南文化研究的先河!」

126
汇报五七我中心成功大学闽文化联袂研究


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各组
成员在代院长黄文斌副教
授的领队之下,8 月 27 日
星期六早上,与来自台湾成功大学文学
院的访问团在八打灵校区进行了有关闽
南文化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意见。

此次成大访问团计有文学院中文系、
艺术研究所、通识中心、华语中心等单
位共九位代表,由该院长赖俊雄教授领
团,闽南文化研究带头人则是中文系的
陈益源教授。我校中华研究中心除马来
西亚华人及文化研究组黄文斌老师、现
当代华文文学研究组许文荣老师、汉学研究组余历雄老师及闽南文化研究组二位成员林水檺老师、
郑文泉老师之外,还有廖冰凌老师、李乾耀老师及社区与国际联络室主任陈行岭副教授亦与会。

闽南文化研究组是中华研究中心新近成立的小组,由张晓威老师统筹,与中国厦门大学、台
湾成功大学与金门大学三校有合作关系,将针对东南亚地区的闽南社会之会馆乡团、企业经济、
宗教习俗、文学教育、闽南朱子学等五大课题展开研究。此次成大闽南文化研究团的到访,即是
为落实两校合作的开始。金门大学的代表团,亦已订于 9 月 6 日到来。

在这次的交流会上,中华研究中心除汇报各自小组的研究项目与近况外,也跟成大访问团讨
论了未来合作的可能方式。其中提到的合作方式,包括:联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小型工作坊、学
术人员或学生互访、原始史料的搜
集及田野考察与游学。研究课题方
面,成功大学已提出闽南建筑文化、
闽南语系文学、闽南朱子学等方面
的合作意愿,也特别了解我校中华
研究中心的研究强项与优点。拉曼
大学中华研究中心则认为可进行的
课题,包括闽南作家研究、闽南人
与华文教育、南洋闽南朱子学、闽
南人会馆研究及马六甲青云亭与闽
南人等。(郑文泉师报道,黄文斌
师修订)

127
汇报五八我校与金门大学合作开拓闽南研究


华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组的国际合作机构之一,台湾金门大学在中华文化总会会
长刘兆玄先生的领队之下,共同与拉曼大学校方于 2011 年 9 月 6 日在八打灵校区进
行学术交流的活动。

刘兆玄先生也
是前台湾行政院院
长,故此次随团的
还有台湾驻马来西
亚台北经济文化办
事处人员。刘兆玄
先生领导的中华文
化总会目前是台湾
「2011 年国际闽南
文化节」的重要推
手,除了此前曾来
访的成功大学,此一文化节合作机构也包括金门大学。台湾以外的合作对象,除中国厦门大学外,
还有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和马来亚大学二校。

在交流中,金门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江柏炜教授特别作了《闽南文化学书法展刍议》
的题目报告,让与会者对金门大学的闽南文化研究构想有一具体的认识与了解。

参与此次交流的拉曼大学代表,计有蔡贤德校长、尤芳达副校长、社区与国际联络处陈行岭
主任、中华研究中心何启良主任及林水檺师、黄文斌师、郑文泉师等成员。中华研究中心闽南文
化研究组张晓威组长是时研修假期,未克与会。

汇报五九 张晓威师郑文泉师成大发表闽南研究论文


院张晓威老师与郑文泉老师于 2011 年 11 月 26 日至 27 日前往台南,参加国立成功
大学文学院与人文社会科学中心主办的「2011 成功大学闽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两位老师分别发表了〈马来西亚闽南人兴学办教精神的传承与影响:以吉隆坡中华
独立中学的发展为例〉及〈论闽南朱子学在东南亚朱子学史的作用〉两篇论文。

马来亚地区的闽南先贤当中,陈嘉庚的兴学办教精神被誉为典范,主要是陈氏艰苦奋斗事业
有成后,无私奉献,兴学办教,培养英才。陈嘉庚兴学办教的典范精神甚至被喻为「陈嘉庚精
神」。时至今日,「陈嘉庚精神」尚对马来西亚闽南人的兴学办教精神影响颇深。张师论文〈马
来西亚闽南人兴学办教精神的传承与影响:以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的发展为例〉,探讨吉隆坡中
华独立中学在 1970 年代初期面临关闭危机时,透过两位闽南籍的灵魂人物,即新任董事长李成枫
和新任校长陈顺福,如何秉持和发挥「陈嘉庚精神」,将学校从关闭危机中蜕变成今日马来西亚
一所办学成功的中学。

128
按东南亚历史,「闽南朱子学」是指一以闽南语进行被视为儒家文化代表的朱子学之教育与
学术传统。郑师论文〈论闽南朱子学在东南亚朱子学史的作用〉,旨在对东南亚闽南朱子学的整
体走势作一析释,从而对其在东南亚朱子学史的总体作用与角色作一分析,并认为闽南朱子学在
东南亚朱子学的整体作用,教育层面和学术层面的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

为期两天的研讨
会于国立成功大学光
复校区举办,与会发
表论文者分别有来自
加 拿大 、法国 、日 本、
韩国、越南、中国大
陆、香港、台湾、新
加坡以及马来西亚,
计 31 人。会议主题范
围涵盖闽南学学科理
论、闽南传统文学、
闽 南语 言、闽 南俗 曲、
当代流行闽南文化、
闽南华侨、闽南村落
及 家族 史、闽 南宗 教、
南 洋闽 南文化 与文 学、
域外闽南文献等等。
论文发表者从不同的
视角、不同层面,全
方位、跨领域地诠释了闽南文化圈的内涵、特质、社会 价值、地域特色、研究方法、学科构建等
问题,对闽南文化、文学、宗教、民俗、历史、社会、文献等学术领域,提出质量俱佳的研究成
果。

129
汇报六 O 金玉楼春潮州剧团代代传

籍学者罗子毅博士(Dr Roman Shapiro)于本月 19 日在拉曼大学主讲名为「马来西

俄 亚潮州木偶戏」的讲座,内容精彩、解说生动。罗子毅博士花了许多时间和心血研
究并且实地考察相关剧团,从木偶的种类、结构、操作、服装、演员、唱法等等各
方面都有所概括。

马来西亚戏剧的种类有闽南剧、粤剧等等,而木偶的种类也有仗头木
偶、布袋戏、皮影戏等等,而在马来西亚流传较广的是仗头木偶。罗子毅博


士的研究指出,马来西亚的专业木偶剧团只剩下硕果仅存的一家——「金玉
楼春」,其余的只属业余。「金玉楼春」剧团是由一家人几代相传,由奠基
人及其丈夫领导,还有他们的女儿、儿子、媳妇以及孙女负责演出

他们的木偶身高约 70 厘米,身体是木头做的,头颅则是泥做的,关节
是以铁丝制成,肘和膝盖可以弯曲。木偶的手部以铁丝及纸制作,可以弯曲,
能够取物(毛笔、书卷、武器等)。木偶脸部属画脸,嘴巴及眼睛不能动弹,
男性的木偶咧嘴、女性及小生则面带微笑。木偶的头、帽以及鞋都能换,因
此剧团虽只拥有 35 个木偶但在表演时却能够有更多的角色参与演出。木偶
身上有三个仗头,背后一个,手部两个,演员手持仗头控制木偶的举动。

组 
「金玉楼春」的木偶戏与普通大戏无甚大差别,木偶也会耍长袖,手
部动作(前、后、把、拜),唱词、台词、节奏等都与普通大戏差不多。木
偶戏演出时,演员在幕后
操控木偶,老师级演员居
于左边,学生则在右边。
老师一次能操作 4 个木偶,
而学生能够操作 1 至 2 个
木偶。表演时演员于后台
念台词及唱曲,有时也由
音乐家念、唱,小生与小旦音调较高,老生、
老旦、净、丑音调较低。男性演员只能帮男木
偶唱,而女性演员及小孩演员可为男木偶及女
木偶唱曲。

「金玉楼春」剧团表演主要功能在于宗教功能,他们的表演主要是供神明观赏,平时表演极
少有观众。讲座的尾声,主讲人引领着出席者思考关于木偶戏面临的危机。木偶戏在社会上渐渐
被人们遗忘,此种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木偶剧是否将走入历史?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
题。(罗湘婷报道)

130
汇报六一 资深书画家谢忝宋赠画


拉曼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学会会长
周美芬的引介,马来西亚国际现
代书画联盟署理会长、马来西亚
草堂门金石书画会会长、国际资深书画家谢忝
宋博士和马来西亚草堂门金石书画会美术顾问
拿督吕天来于 2011 年 7 月 6 日到访拉曼大学
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老师、林水檺老师、
张晓威老师、郑文泉老师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
烈的欢迎。何院长向他们简要介绍了中华研究
院的发展历史和有关学术活动。

谢忝宋博士和拿督吕天来对中华研究院的宗旨和工作表示支持,并向中华研究院赠送艺术作
品: 《鸟的语言石的话》。

汇报六二 娄东邢门四杰书画如诗醉人

院于 8 月 5 日迎来了一场别具意义的娄东四人书画联展,展期一共三天,于金宝校区

本 举办。开幕仪式首日上午十时进行,大会有幸邀请四名娄东画派著名画家邢少兰先
生、邢曦峰先生、邢晓东先生和邢茂伦先生参展。拉曼大学校长拿督蔡贤德校长、
中国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锺正山教授、马来西亚及中国云南财经大学锺正山美术馆馆长锺瑜教
授等贵宾也出席开幕礼。一众来宾获得中华研
究院院长何启良教授、副院长黄文斌副教授、
中文系系主任许文荣副教授及中华研究院师生
迎迓。

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教授致欢迎词时表
示,邢门四杰源自书香门第,他们有艺术基因,
加上学习刻苦,才有如今优异的成绩。娄东画
派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中国山水
画史上称雄二百馀年。 他们推崇复古的画风,
对近现代山水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发
迹于江苏太仓,娄东画派就在这里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一代主流画派多年薪火相传,邢
门 四杰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其中邢少兰教授是公认的娄东画派杰出代表人物,他是中国一级画
家,能够邀请他来金宝开展,是中华研究院的荣幸。

「拉曼大学是一所具有现代精神的大学,中华研究院得以在去年 9 月成立,标志着大学对中
华文化和人文理念的肯定和贯穿,也显示在此发展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阶段里,拉曼大学对华人政

131
经文教的学习、转播与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中华研究院在过去一年来不断举办学术讲座、
演讲会、研讨会、书画展等,目的正是在于提升校园文化素质。」

他强调中华研究院成立以来,一直非常幸运,它得到许多朋友、同事、社会人士的支持和爱
护。他对锺瑜教授促成这个具有非凡意义的画展,以及林志敏老师和中文系同学的付出和努力表
示感谢。同时,他也感谢拉曼大学校长蔡贤德教授在百忙之中抽空出席这次画展,并为这次画展
举行开幕,并且感谢他一路来对中华研究院和中文系的支持和督促。他表示希望这个画展只是一
个开始,中华研究院将会继续努力举办类似活动,以丰富校园生活内涵、提升校园美术文化。

邢少兰先生倡议建设画院显姿采

娄东四人书画联展代表画家邢少兰先生致词时表示
很高兴来到拉曼大学,他在未进入校区前就感到非常惊
叹,因校园就处在青山与绿湖之间,可谓一片山明水秀
的风水宝地。此外,大学里老师及学生都显得生机勃勃,
学生们的表演也让他陶醉其间。他表示来到金宝校区就
好像来到了西湖河畔,朴素的气质仿若未经梳妆打扮的
少女。他建议校方不应浪费了金宝校区这样天生丽质的
宝地,可考虑成立艺术学院或画院,相信这样一个环境
优美、人才济济的学园,必定能够造就一批很优秀的艺
术家,校园更显丰富多彩。他对校方的安排及学生们的
努力表示感谢。

蔡贤德校长:人文精神大学灵魂

拉曼大学校长拿督蔡贤德教授高级院士致开幕词时,对各位来宾的莅临表示欢迎,他表示非
常荣幸能够得到四位娄东画家的支持,前来拉曼大学开展。他认为,一所大学,除了数学、科学
等专业领域方面,人文精神的栽培也是重要精粹,举办画展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老师学生们
多接触人文艺术的熏陶。最后,他对各界促成这 次画展的人士致上深深的谢意。

节目上,刘建缗同学也以筝曲〈海岛冰轮〉、〈江楼望月〉、〈浏阳河〉、〈渔舟唱晚〉献
於诸位艺术爱好者,琴音袅袅,青山绿水,线条浏亮,别具诗意。李苇秸及林碧玉同学朗诵诗歌
《春江花月夜》,一唱一和辅以琴音相随,仿佛泛舟赏景,醉倒湖畔。(罗湘婷报道)

132
汇报六三 娄东画派承先启后开新风


曼大学中华研究院有幸邀请到娄东画派邢门四杰邢少兰先生、邢曦峰先生、邢晓东
先生以及邢茂伦先生前来拉曼大学金宝校区展开为期三天的书画联展。画家代表邢
少兰先生于 8 月 5 日下午 2 时正在金宝校区针对娄东画派进行演讲,讲座由林志敏
老师担任主持人。

邢少兰先生是娄东画派现代的代表画家之一,他同时也是中国著名的一级书画家。这次的讲
座主要内容是讲述娄东画派的发迹及发展历程。娄东画派诞生于三百多年前的江苏太仓,是中国
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画派,它不仅统领了整个清代画坛,其影响力甚至延续到了今天。由于太仓
也叫娄东,因此娄东画派也被称为太仓画派。像娄东画派这类区域性的画派还有很多,诸如上海
画派、扬州画派等等,其中结构最庞大的当属娄东画派。
娄东画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四位,他们是王时敏、王原祁、王鉴及王翚,被称为「清初
四大家」、娄东画派的「四王」。娄东画派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初兴期、鼎盛期、
绵延期及新兴期。第一时期初兴期主要以元末明初这段时代为主。元代的王履,笔法劲利,以画
华山著称。明代初年,夏咏擅长画黑竹;仇英擅长人物写真,被列为「明四家」之一。(明四家
成员有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第二时期是鼎盛期,以明末清初为主。王时敏及王鉴可说是清代文化的先驱者,他们继承了
书画家的优秀艺术传统和美学思想,并以自己的书画艺术实践,从而开启了娄东画风。娄东画派
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三人皆出生于太仓,而王翚则出生于离太仓不远的虞山。王翚
的才艺出众,甚至获得王时敏及王鉴二王亲自教授,后来还自成一派开创了虞山画派。王原祁是
王时敏的孙子,他秉承家学、承前启后,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他为首领的画派即被称为
「娄东画派」。四王在绘画风格与艺术思想上均受了董其昌的影响。

第三时期是绵延期,以清代中晚期为主。这个时期的娄东画派虽然渐渐失去了全盛时期的风
采,但其影响仍然持续绵延,当中也不乏
较为优秀的画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被称
为「后四王」的代表画家王三锡、王鸣昭
以及王廷元、王廷周兄弟。

第四时期是新兴期,四九年之后娄东
画派重又得到重视,娄东画坛呈现出新的
活力。太仓籍画家朱屺瞻、宋文治等都是
杰出人物。另外,师法娄东画派的现代艺
术大师有黄宾虹、吴湖帆、林散之、徐邦
达等人,也为娄东书画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起到了推动和示范的作用。现代的社会,
娄东画派开始有回潮的迹象,娄东画作有
深度、广度,艺术性也很高,未来的发展
是很值得期待的。

讲座结束后,邢少兰先生即场挥毫,绘了幅兰花图赠予中华研究院,随后中国云南财经大学
首席教授锺正山教授也当场画群雀栖梅图赠送给本院。(罗湘婷报道)

133
汇报六四 有朋自远方来


夕何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晚中华研究院这么多学生出席这个讲座,可
以看出主讲者杨庆中教授学名远播,大家慕名而来,一见风采。杨教授精彩的讲座
结束,我想在这里举行一个简单却意义重大的仪式。

在我们的贵宾里,是马来西亚中华国学书院的同仁,拿督斯里陈荣立局绅是主席。国学书院
的主要目的,是推广国学,即中华经典的哲学内涵与文化价值。书院 2010 年 12 月成立,不过几
个月的时间,成就非凡。一系列的活动,打响了书院的声誉。在拿督斯里陈荣立局绅的领导下,
书院事物蒸蒸日上。

拉曼大学研究院的目的、任务,与马来西亚中华国学书院不谋而合。我们都有「中华」二字,
背负着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研究院的宗旨,是教学与研究,而国学书院是推广、转播与普及中
华文化古籍经典。如此志同道合的组织,你说,我们不结交成兄弟也不行。这一次的杨庆中教授
的讲座,就是两院友好合作的开始。

今年 9 月正逢中华研究院成立一周年。我们没有搞大型的庆祝活动,主要是我觉得,中华研
究院有太多不足的地方,成就尚底,默默耕耘,把基础打好,比大事庆祝踏实的多。但是关怀我
们的,大有人在。罗正文先生和张今龙先生知道我们研究院的会议室四壁空白,有美化的必要。
于是联系上了
陈荣立主席。
陈主席是马华
文化界的一流
人物,他有内
涵、有气度,
是一位名副其
实的儒商。他
热爱中华文化,
爱好收藏字画,
更重要的是,
他做公益不落
人后。今天他
就赠送了这一幅画,祝贺中华研究院成立一周年。我表示对他表示由衷的感谢。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我们将会有第二次的合作。11 月我们举办的马新港台的研究生论坛,中
华国学书院答应成立并资助「最优秀论文奖」。

我再次对中华国学书院全部同仁表示感谢。也感谢杨庆中教授为我们见证了这历史的一刻。

何启良
2011 年 8 月 12 日
(马来西亚中华国学院赠画仪式上讲话)

134
汇报六五 《湖上墨韵》推介礼欢呼喝彩!


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于 2011 年 11 月 16 日在金宝校区「何妨一上楼」走道举办了「李
国正老师书艺展开幕典礼暨《湖上墨韵》新书推介礼」。院长何启良教授,图书馆
馆长谢叶萍老师,金宝校区中文系系主任许文荣老师、《湖上墨韵》主编方美富老
师与书艺展主角李国正老师为此活动
的开幕嘉宾。现场坐满师生,楼梯级
坐着学生,人手一册,热情澎湃!

院长何启良教授在致开幕词时表
示,对李国正老师表达中华研究院的
感激之情,给校园增添艺术气息。他
说,李老师在校园快两年,深受师生
爱戴,书道精湛,这次能展出作品并
收集成册,让人高兴。何院长赞赏编
委会与筹委会的努力,使到《湖上墨
韵》製作严谨精美,推介礼十分感人。

负责编辑这本《湖上墨韵:李国
正先生墨薮》的方美富老师,在开幕
式上认为,李老师德高望重,故而师生投稿作品真挚。方老师表示,这次出版一切以最高标准要
求,才对得起李老师的书法作品,还有热情供稿的师生。编务工作务必做到最丰富、最感动、最
宏伟、最精致、最珍贵,以此为目标,精挑好纸印刷,书有书香,纸有质感,这是答谢书迷的最
好方式。

开幕典礼上李国正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于开幕礼的精心安排,表示感激与感动,也对自己在金
宝的两年的生活做了一个小总结。李老师曾经到无数所学校任教,但是却对金宝校区的人文环境
给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这是他能以平静的心情写下好字的基本原因。李老师也表示,能与拉
曼大学中文系同事相处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因为懂得分享喜乐,能够真心的交流,所以同事
之间可以怡然自得地相处。李老师提到,对于教育,他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因为教育是对
一代人的影响。对于自己对
教育事业的付出,他觉得问
心有愧,因为他觉得自己还
能做得更好,付出更多。随
着这个学期是李老师在拉曼
大学执教的最后一个学期,
他也借此机会祝福拉曼大学
中文系所有师生,希望大家
能够继续前进,不单单传承
民族文化,更要将其光大,
许明天一个更美好、光明的
将来。

135
开幕典礼以「百子千孙」为主题的短
片开始,演绎了李国正老师到拉曼大 学任
教时期照片,贯串与学生情同家人的点点
滴滴。此视频展露了李老师平时在校的生
活,也流露出李老师与学生们真挚的情谊,
深受爱戴。李国正老师也在现场变 换新意,
以马克笔挥毫扇叶,留下「乾坤」二字。
曾籽发、罗加馨同学代表全体中华研究院
学生献上鲜花,祝老师康健喜悦,开幕典
礼在彩炮声下缤纷结束。

仪式上也安排了简单的祝酒仪式祝酒
仪式,并欣赏李老师近四十幅的书艺作品,
沉醉其中。(蔡哲茜报道)

136
汇报六六 张露教授:沟通艺术纵横职场


露教授于 3 月 7 日在金宝校区主讲名为「沟通与成长」的讲座,这项讲座由拉曼大
学中华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研究组及中文系联合举办,吸引了约八十位各院系老师及
学生出席聆听。张露教授是新加坡宝路集团的董事长,也是新加坡华文女作家。此
外,她还担任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的客座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特约研究
员。

张露教授认为,人不是独立体,身处在社会的网络中,沟通是必须学习
的技巧,同时也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通过沟通与学习能够建
构自身的生活品质或社会地位,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重要因素。

沟通是一种感知,只有在对方准确的接收到讯息才称得上是完整的沟通。
当沟通在进行时,不要因为对方无法接受讯息就转身离开,那样是不礼貌也

不是君子应该有的行为。另外,沟通应从学会倾听开始,听比说更需要耐性、


毅力、智慧,不打断别人才能听懂别人的话语。同时,在对话的时候,应该
要把姿势放低,不应该盛势凌人,这样会忽略了对方的感受,造成沟通问题。

沟通除了要注意聆听外,还需要注意表达的方式,音量太大或语调不好
都会造成沟通的距离,哪怕双方是面对面,若表达得不好都会造成距离感。
同时,在表达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恰当性,说话时必须抱有同理心,要体会


对方的感受,学习说话的艺术和技巧。例如去医院探望病人就不应该在谈话
中表现得太过愉悦等,都属于一种说话的艺术。

沟通的内涵还包括笑容,时时面
带微笑是一种好习惯以及大度从容的
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皱眉与


微笑一样都是面部表情,但却能给人
两极的印象,给与微笑并 不会贫穷,
因此应该多学习微笑,正如西方人常
常会主动跟别人微笑打招呼,应该多
向他们学习。此外,幽默也是一种沟

组 
通的技巧,是智慧的体现,同时能够
让沟通 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人
的智商与智慧或许需要很长的时间来
建构,然而情商只要学习就能够学会
的,它的作用甚至比智商来得大。

张露教授也讲解了一些大学生的沟通技巧,在职的大学生应该注意有助
于职业发展的沟通。应积极参与学生会干部、社会活动,这样能够锻炼处事
的能力也可以增强人 脉关系。大学生们要多注意心态问题,加强沟通与心理
健康教育,这样一来能够塑造心理品质以及提升抗挫折能力。应学习适应压
力、多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脑部的思维。

137
至于职场方面的沟通,张露教授指出,职场内有潜在的规则,要依着不同的场合、时机以及
对象作 出相应的沟通。同时也要掌握话语权,职场上有些事情一些职员是没有话语权,例如高层
间的谈话,基层职员不应评价。必须要懂得分辨说话的时机,时时保持中性 状态,不要被情绪左
右,这样就能够友善处世。除了语言上的沟通之外,职场上还有非语言的沟通,例如说话时的目
光、衣着打扮以及肢体动作等,都属于非语言但 却必须掌握的沟通技巧。

张露教授最后以一句话作为总结,「做人做事都不难,处人处事才是难。」(罗湘婷报道)

138
师生赠言


无负今日。
(此乃梁启超赠复旦大学生语。余借用以赠拉曼大学中文系二零一一年新
生)

系 ◎何启良赠言
二零一一年元旦


《山海经·大荒北经》虽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结果渴死途中;
然而夸父超越世俗的雄伟气魄却应该作为追求学问和理想的激素。

◎林水檺

絮  念中文系本科的学生应该学会问:「什么是大学?」、「为什么选择读中
文系?」、「修读中文系为什么要读这些科目?」;念研究所的学生要学
会问:「什么是学术?」、「如何才称得上研究?」及能体会中国文化传
统要求读书人应该将做学问、做事及做人融为一体的道理。

◎黄文斌

中文系新鲜人:
欢迎大家成为拉曼大学的一份子。
大学有如一座宝山,只要各位在未来日子能努力认真挖掘,保证不会空手而返。
希望各位好好珍惜未来三年的大学生涯。
◎张晓威

愿与刚翻开人生新一页的诸位同学共勉:
森林里出现两条路﹐而我──
我选了一条人烟稀少的前行
后来的一切从此不同。
──罗伯特·佛罗斯特 (美国诗人)

◎张依苹

139
《校门二景》
西门外近水如诗大学之道问天下
东湖边远山胜画青牛背上通古今

《诸生佳人》
西湖西子古今佳人悠悠百媚生
东山东坡南北诸生迢迢万里来
◎岁首 大雄谨题

1. 努力攀爬学术高峰。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李树枝

读书藏书是我们尘嚣中微小的救赎,这一点触手经验,得拼命消融数吨的玫瑰花瓣,才可能集得
珍贵的几盎司。
◎方美富

与拉大 2011/01 中文系新生共勉:

力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德厚老师

每个老师都能让你学到不同的知识。请认真上每一堂课,认真和每一个老师交流。但尊重老师的
同时,也应该培养起独立思考。
◎王修捷,系友

!`~··~`欢迎你们加入中文系的学习列车,好好享受学习的种种过程,那将会是你人生中最美、
最甜、最好的回忆,哪怕是你最无法消受的经验,都会是你将来生命的养分。

◎Enya,系友

诸位好,欢迎加入中文系。求有所成就的人,须常抱持学习与上进的心来规划自己,用心就是做
学问,为人处事的基础。每一条路,都有一定的难度和考验,若懂得去互补「心与境」之缺,有
承担之心,因心芽懂得向阳,大学生涯应不会难过。祝好。

◎ 锶萍,大三

140
新生欲来日,论文哭无期。劝君莫断肠,鼓瑟迎青角。青青子衿兮,悠悠我心也。但为君故兮,
沉吟至今兮。残荷听雨声,声声读书声。水光潋滟晴,真意言词尽。往事不 可谏,来者犹可追。
心广体胖时,学则重则威。借问酒家处,遥指黄鹤楼。仙人乘鹤去,北清京华梦。西风凋碧树,
高楼天涯路。细雨梦回远,努力加餐饭。学海无 涯处,青冰胜蓝水。愿作同路人,云胡不喜兮?
但请知大学,术业需专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冯佳伟,大三

「中文系是条不归路。」刚开始不相信,之后相信了,想不走了。发现回头亦是条不归路,所以
只好走下去。不相信自己走不出条好路。走着走着,我喜欢上沿路的风景,所得所闻。庆幸当时
转对了系,选对了路。愿你们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我相信你们也会爱上这条路的。共勉之。

◎吴雪雯,大三

诸位新来的同学:

吾禀兹固陋,业不增旧,实不敢说有何良言分享,然为学年余,亦懂得读书为己不为人,要保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今附上陈寅恪先生之诗,望与诸位共勉之。
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
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

◎同学萧永龙敬上,大二

Que la force soit avec vous~

◎醉小生,系友

然天下至巧之事,一定从至笨来。──梁启超
治学无快捷方式,惟有踏实的从根本累积起来才能有丰硕的果实。

◎睿龄,系友

141
没什么微言大义,更遑论指点江山。唯在自己过去时,分享一点心得与体会:
一、若以为中文系是作家训练工厂,大错。
二、若以为中文系是中文师训学院,特错。
三、若从心底排斥古文然而还是「不小心」进来了,悔之未晚。
四、若以为中文系只是轻轻松松念文学而待了一年还是抱着如此心态,后悔莫及。
五、若因为讨厌英文而选念了中文系,而念了中文系也依然提不起劲,那么还是趁便早退。
六、想大约了解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的精神面貌,不妨翻翻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七、有时候,在一个随波逐流的环境里,自以为是,还是必要的。
八、完。(以上七点,本人在过去三年里,全犯。)

◎梁观耀,系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此 为《论语》首篇首章。诸位莫以首两句为老生常谈而等闲视之。三年求学而及此者,鲜矣。学
者,贵能持之以恒,温故而知新。是以学而时习之为可说之事。玩乐之 友多,讲习之友少。故有
同志于学之友到访,互相点检共勉,是为可乐之事。或有学而不能得其乐。若不能说之乐之,则
终有少欠。盖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未达说乐之境,则是未真知学也。又学在
己,知不知在人,则人之不己知,何愠之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诸位能以中兴文化为己任,则诚是吾所愿也。

◎陈朝铨,系友

我 是一一届生,您好。「大学」和「中学」、「小学」大不相同,是另一种园地,多了不少要求,
但也少了很多枷锁。行走于在这片园圃,若能保持「独立精神」和 「自由思想」,不难建起自己
的精神家园。「中文系」则是大学这个园圃里的人文角落之一,和过去念的「华语华文课」不同,
和职业直接相关的技术型科系也不 同。认识此系的特点,才可能去欣赏它的魅力,才能够和它共
同成长。祝你大学生漄丰足,中文系路愉悦。

◎陈沛文,系友

金宝虽没有很好的娱乐设施,无法满足年轻人好玩的心态。也没有很大的购物商场,让你可以拜
金花费。更没有便利的交通,可以让你代步。这里很淳朴,但是你会慢慢的爱上它。因为你即将
在这里展开三年的大学旅途,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再者可能是你第一次在那么多人的面前提呈
自己的报告,第一次离家背井等等。不管是那些,这里创造的是美好回忆,并非在物资上,更多
是建立在精神上。欢迎加入这个大家庭。

◎佳爱,大三

142
进入中文系,是生命崭新的开始、文学修炼之旅、文字锻炼之途、思想突破之路、人格之修养世
界。

这种孤独的喜悦,是为精神文明的奋斗也是您自己心灵的升华。

您,想清楚了吗?

◎清风林伟汉,大二

踏上另一片土地是他乡/ 飞过这一片海洋是远方/ 当作是一场一个人的流浪/ 就算是不归路/ 也就趁


现在深深烙上/ 三年的年少/ 真诚、热情、渴望/三年的足迹/ 失败、乏力、沮丧/ 回不了头的以后/
至少永远记得走过的地方/ 中文系/ 一辈子难忘
学姐我是诗不像诗的留言,或许也不像是鼓励,只是想说:进了这里,就要用年少的真诚、热情、
渴望去感受,也许有失败、乏力、沮丧的经历,但有过这些体验,才算是真正走过中文系出去的。
加油。

◎王悦诗,大三

143
欢迎中文新鲜人!


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中文系迎来第十八届新生,中华研究院师生 1 月 12 日(星期二)
於开学典礼上交流。院长、系主任分别作了讲话,院长何启良教授认为大学以精神
为最上,並引禅宗公案为例,希望中文系学生能有大无畏精神求知。

何院长以《石头记》里头「宝黛初会」来描述自己的亲切感。

「不单因为迢迢千里来相聚,更重要是因为大家皆是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文的一份子,又
有机会共聚一块儿,成为一家人。」

何院长给在座诸生抛出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选择拉曼大学?二、拉曼大
学中华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什么?三、
中文系成为拉曼大学创校的八大科系之
一,于此大环境之下,其使命为何?

院长认为,选择拉曼大学中华研究
院,最主要是因为它是一所具有现代精
神,且以培育具有现代意识之大学生为
核心价值追 求的所在。这样的大学,
能让学生除了具备良好的现代科学精神
与人文素养外,更可以接受立身、立志、
成才的全面教育,学生方可从中展现自
我,日后成就自己亦成就他人。这便是
一所大学的精神气儿。

中华研究院甫於去年 9 月 1 日成立,院长指出,这正是标志着对人文理念价值的肯定与维护。
他指出,对于一所正发展成为研究型的大学而言,中华研究院的成立显示了这所大学对于中华文
化的传播以及华人社会政经文教的研究给予高度重视。与此同时,院长也简短地分享了一小段拉
曼大学成立的历史过程,并从中延伸出中文系的使命问题。 院长表示,就教育意义而言,拉曼大
学中文系背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因为它是大马唯一一所延续并保持母语教育至大学教育完整性
的学府,更允许学生用中文撰写 本科、硕士以及博士论文,成了拉曼大学中文系的优点与特色。
然院长补充,拉曼大学却不为此优点而沾沾自喜,反而是继续默默耕耘,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院长以自己一篇文章《断臂求法》的典故说明大学以精神为最上,当中,慧可大师在达摩祖
师面前为了求法而将自己手臂砍去的情节,象征着一种求法的精神,也是一种求学问所应该具备
的精神。尔后,院长提及中文系师资阵容,表扬中文系教职员。他认为教师背负教学、研究、社
会责 任三大项,依旧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非常难得也很可取。

他表示,在叩问学术探讨真理的道路上,需要勇气、需要真诚,也需要毅力。珍重昨日,不
负今日,祝原大家尽力而为,不要轻易败下阵来。

144
院长希望中文系生能在专业中,寻找自己安身立命之处,培养一种人文情怀,在灿烂大学生
涯中,立足中文系,放眼新知识,结识知交,博通古今。

大学内除了著述,还有课堂,除了教授,还有学生,除了学生,还有心情,除了登高一呼,
还有配合与默契,除了风和日丽的引亢高歌,还有风雨如晦时的相濡以沫,这才是值得我们永远
追怀的「大学生活」。

许文荣师:大学生涯不留白

汇报开学典礼上系主任许文荣副教授也作了讲话。许老师劝勉新生在大学路途要尽责尽力,
並认为即选择了中文系之路就应该当成是最佳选项,不妨在此三年内多交流学习,受益终究是自
己,碰撞出智慧火花。

主任叮咛同学,除了读书做学问外,也要踊跃参与学校的活动,诸如中研会的活动与院系的
学术讲座等,参与院系活动绘上姿采缤纷的学问体验。他祝福同学未来三年的大学生涯,会是自
己一生中最美丽的回忆。

典礼结束前,院长、系主任、李树枝师、曾维龙师、黄丽丽师及方美富师,与新旧生也作了
交流,新生纷纷分享他们对大学的想象,欢乐融融。

汇报六七李尉帷林伟汉李殷乐得书卷奖!


一届励耘书卷奖正式诞生!中华研究院策划书卷奖的构思,主要是为了鼓励更多学
子热爱书籍,勤学向上而倡议。从提名到终审皆有讲师敲定,故此有別於一般以 考
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奖项,励耘书卷奖相较之下,更具深度。书卷奖每年级选出
一名作为当期的书痴,将获得书券及纪念状乙张,以资鼓励。

李尉帷同学、林伟汉同学、李殷乐同学分别是大三至大一的学生,经过讨论终于脱颖而出,
获得这项殊荣。三位皆亲自到新春晚会从院长何启良师及系主任许文荣师手上,接过奖项。恭喜
他们!

145
汇报六八屏教大访本系交流

湾国立屏东教育大学中国语文学系系主任陈剑锽教授于日前率领一众教师团到访拉

台 曼大学中文系进行访谈与交流,获得了拉曼大学中文系领导与一众老师的热烈接待。
一同前来的有来自该校的简贵雀博士、黄惠菁博士、严立模博士以及来自人民大学
管理学院兼客座助研究员张博栋博士。陈剑锽教授等人此次的参访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亚太区的
中文系运作模式,包括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师生互动等。

系主任许文荣
博士致欢迎词时对
拉曼大学中文系由
成立至今的状况作
了概括性的介绍。
陈剑锽教授也对台
湾国立屏东教育大
学中国语文学系整
体情况作出讲解。
台湾国立屏东教育
大学的前身是一所
教育学院,后升格
为教育大学,在转
型成为教育大学的
时候,底下许多科
系的性质也跟着转
换,许多科系都从
师资培训转型为学术性科系,也就是非师培学系。他们办学的方针着重于听、说、读、写四项技
能的培训。

陈剑锽教授针对拉曼大学中文系的运作模式提出了一些询问,包括拉曼大学中文系提升教师
教学品质的做法为何?是否有成立教学群?执行的成果如何?拉曼大学中文系有无提升教师研究
能量的措施?是否成立研究团队?运作情形如何?拉曼大学中文系现行课程架构与设计是基于何
种理念或目标来考量?课程规划、教师专长与教学品质如何兼顾?拉曼大学中文系招生宣传策略
为何?策略是否见效?拉曼大学中文系学生除了课业学习外,参加社团活动的表现如何?

拉曼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及出席的教师们都针对上列问题一一回应及补充,历时约两小时。交
流会在台湾国立屏东教育大学赠送纪念品予拉曼大学中文系的仪式后结束。(罗湘婷报道)

146
汇报六九台师大莅本院相见欢


立台湾师范大学师生在王秀惠教授的带领下,于 2 月 16 日到访本院进行交流,同行
有邱炫煜教授、吴龙云教授以及石兰梅教授等人,获本院院长何启良教授率领教职
员迎迓。

交流时间由本院代表发表演说,林水檺老师就「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纵览」议题进行演说,针
对马来西亚教育体制的发展概况作出论述。接着,由张晓威老师负责讲解题为「国民型中学和独
立中学的华语学习现
况」的讲题,着重讲
解马来西亚中学教育
制度的概况。最后,
由黄文斌老师解说
「大专华文教育:以
拉曼学院及大学为
例」,针对马来西亚
大专教育概况进行论
述。

接着由师大王秀
惠教授主持,台湾师
大代表讲解校内办学
方针,由王秀惠教授
介绍国际与侨教学院、邱炫煜教授介绍侨先部、吴龙云教授介绍华语文教学研究所侨教与海外华
人组,最后由石兰梅教授介绍教育部八大学习网之历史与文化计划。

自由讨论时间,言谈甚欢,交流酣畅。台湾师大代表也大略讲解有关奖学金的咨讯,鼓励本
校学生前往台湾师大继续深造。值得一提的是,恰逢是晚为本院新春晚会,师大师生也受邀出席
观赏,一起感受马来西亚新春气息。(罗湘婷报道)

147
汇报七 O 研究生聚首再出发


曼大学自 2006 年开办硕、
博士班后,未曾召开全体师
生济济一堂的茶聚交流会。
各届研究生互动甚少,彼此间多不相识。
五年后的这一天,大家才如若初见。此
次在何启良院长的带领下,2 月 20 日号
召各届研究生聚集,为拉曼大学中文系
写下新的一页。

这次活动有三宝:第一宝,由黄文
斌老师主编的《研究生手册》,如细读
将发现,其内容解答了我们长期以来所
积聚的问题。师长心中的叮咛,如今化
为文字,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第二宝,乃余曆雄老师所撰的《师门问
学录》。该书指引了师生之间该如何问
学的道理。

第三宝,则是很「饱」。本来大会
只想准备一场简单的茶点让出席者享用
之余,还可互相交流认识。结果在茶聚
前两天,筹委们陆陆续续自愿报销各种
食物与用品,让 本来简单的咖哩角加一
杯咖啡奶茶,摇身一变成为丰富大餐:
健康的麦果泥、咖喱鸡米粉、生菜沙律,
还有新鲜烘焙的糕点等等。除了腹部的
「饱」,还有心灵上的 「饱」——当人
群逐渐散去,一些师生依然在这个闲暇的傍晚,出没于中华研究院的路上;一些健谈的同学依然
于接待处侃侃而谈,本来尘封的课室竟然也有重见光明的一天。

做研究不是混文凭

何院长说读书到苦方觉甜,其实读书不苦,而是生活苦。同学们在师生交流一环中向老师提
出,本院研究生们的困境:经济压力。一问之下,才发觉老师们都曾在各管道为研究生寻求奖学
金。依据院长透露,他曾努力地向商家征求奖学金的,然而,要培养一位全职研究生从硕士到博
士毕业,最少要提供一个十万马币的奖学金,有些商家听到后反应不积极,但贷学金还有一点希
望。
这 个时候,黄文斌老师站起来问了一句:「谁愿意当全职学生?我有奖学金马上给他。」引
来全场哗然。黄老师曾感叹以他目前的观察,他还没有见到有多少位真正把 读书放在第一,工作
列为第二的学生。这句话立刻联想到何院长在开学典礼致词时提及,是否真有同学只是想来「混
文凭」的?又忽然回想起在这之前,当筹委们游 说一些同学出席此次活动之时,曾有人回复说:
有时间倒不如拿来写论文。赢得了一纸文凭,却失去了师生共鸣。要成就一番大事,必须靠众人
的无私奉献与通力合 作。过程虽辛苦,但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148
计划办研究生会议

研究生除了缺乏经济支援,还缺乏发表论文园地。何院长在回答问题之时,偷偷地透露他正
筹办着研究生论文研讨会,到时可让研究生发表各自的论文。这乃硕、博班 的一大好消息。另外,
好消息更接踵而来。如许文荣老师在「研究生座谈会」一节中指出,金宝校区将于今年五月开办
硕士班,而明年一月则开办博士班。由此而 知,中文系未来的发展将无可限量。

最后,淡出政治的周美芬同学回归校园,摇身成为新成立的「中文系研究生学会」的筹备委
员会主席,如何促进研究生之间的感情,就要靠这位领袖的领导了。此次活 动的出席率,是这几
年来最高的一次。但也曾经有人问,为何三、四年前入学或已毕业生还要回来参加「开学典礼」?
其实,中文系是一个大家庭,毕业生回来与在 籍研究生互相切磋、交流正表示他们对系所的关心。

在交流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回到哲思楼上课时发现车辆变得多了、校园的温度提高了、同学
们见面时的微笑也多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百多位研究生便能够真正「动」起来。身为当中
的一份子,与有荣焉。(王凤娇报道)

汇报七一问学与学问


曼大学中文硕士班于贰零零陆年初正式开办,三年后中文博士班亦相继开班授课,
此乃我校学术发展之重要一环,亦为本国中华学术研究之重要纪事。时至今日,本
院研究生人数已破百人大关,值此开学典礼暨师生交流会,又逢研究生协会之成立
大会,欣然参与其盛。近日余读博笔记《师门问学录》增订新版面市,承蒙何启良 院长错爱,拨
冗推介讲评,撰文嘉奖勉励。今又命余为诸生讲说,分享读书治学心得,惶恐领命,莫敢怠慢。
兹试撰小文如斯,以备届时言语支吾之需。

昔日余撰笔记,原为备忘之
用,无心插柳,书成而一时风行,
竟以售罄,遂有增订再版之事。
六年之内三撰后记,千头万绪、
无限话语已寓其中,诚与古今学
人同勉。遥想当年负笈,参看今
时教学,点点滴滴,概而言之为
三,一曰生而有幸,一曰亲师问
学,一曰崇敬之心。

一、 生而有幸。何院长当日
讲评此书,引明儒宋濂《送东阳
马生序》为喻,以明古人求师问
学之不易也;宋濂马生于洪武京
师之会,即今之江苏南京也,余
读硕攻博于斯,前后凡六载,后生得遇良师,感受愈加深刻。余何幸也,幸之哉矣!又读随园先
生授书黄生,告以幼时往张氏借书而不得,遂曰:「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
与不幸,则其读书必也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由是观之,学涯漫漫,幸与不幸,古已有之,而
149
未必不能以学也。余则得其幸,如马生黄生之例,登堂入室,故能读书用心以专。倘若得其幸而
不能读书以勤以专,则反受大大之不幸矣。今日诸生于斯以学,其幸也乎,其不幸也乎?故曰:
幸则思马生黄生,不幸则思宋濂随园,可矣。

二、 亲师问学。《论语·子张》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为成
果,切问乃途径。「学」「问」亦如扣钟,小扣小响,大扣则大响。是此,古贤所云博学、切问,
亦蕴涵现代学问理念之「问题意识」,不问则不得,问而不切亦未可得。有读《师门问学录》者
告曰:学生提问得当,导师回答得妙,答问之间 即见学问途径,此即师生两相得也。余师闻之曰,
原非吾能答也,盖子之问也善,吾固得而答之耳,是盼子亦能得善问之诸生,子亦能答矣。故曰:
问学与学问,有 门内工夫、门外工夫、门面工夫,亲师问学,自见修养。

三、 崇敬之心。是书付梓面市以来,有识者撰为书评,赞誉有加,勉励有加,余愈幸焉。或
曰:周门国内弟子而学问精深者多矣,然而无有撰著师门学问门径者,惟待此海外弟子而成,何
也?无他,国内弟子得之容易而不知,待知珍惜却已时过境迁,惟此海外弟子心知得之不易,心
怀朝圣崇敬之心,故能成之。南京大学中文学科自程千帆、卞孝萱、周勋初诸先生以来,传承创
新,奖掖后进,至莫砺锋、张伯伟、曹虹、张宏生诸先生,博通古今,学贯中外,遂蔚为一方之
学术重镇,良有以也。 故曰:崇敬师门,崇敬学术,是为千里学术之始。《师门问学录》南传,
亦盼师门学术南传,为本国中华学术研究奉献绵力,何其幸哉!

再与诸君同勉。

余曆雄
2011 年 2 月 18 日
谨识于大雄别室

汇报七二 戏剧汇演《峇峇娘惹》丰收


院中文系修读马华文学课的同学于 4 月 17 日展开马华文学文本戏剧演绎,当天的评
审老师有许文荣老师、李树枝老师、黄丽丽老师、庄薏洁老师以及本地著名戏剧工
作者孙春美老师。流程共分为六个剧组,每个剧组都非常落力及投入的演出,获得
导师表扬。

六个剧组所演绎的文本分别名为马英作家林玉玲《另一个国度》、爱薇《两代亲酬》、李源
丰《恩怨》、刘育龙《1997 年成人童话故事》、商晚筠《跳蚤》以及丘士珍《峇峇娘惹》。所有
的剧组都很有默契,各阶段的演绎过程都非常的流畅。

许文荣老师在讲评时表示,这次的马华文学戏剧演绎主要是带出文学的动感,也能够培养同
学之间的情谊及合作精神。同时,在准备戏剧演绎的过程中,能够更仔细及 深入的理解作品,有
助细读马华文学。虽说各剧组对于戏剧演绎的了解与掌握不尽相同,但是评审老师都能够感受到
同学很投入以及全力以赴精神,这是很令人激赏的态度。

150
许老师指出,这次同学的选本以小说居多,共四篇,而另外两篇则分别是戏剧《恩怨》以及
诗《1997 年成人童话故事》。同时,选本大多是现实主义的文本,只有《1997 年成人童话故事》
以及《跳蚤》是属于后现代的笔法。值得一
提的是,《另一个国度》的作者是一位华裔
英文作家,说明了马华文学不单只限定在马
来西亚的华文文学。从选本中可以反映出同
学对于马华文学的接受及传播程度。

孙春美老师讲评时表示,文学与戏剧真
的很不同,与之较接近的是小说,因为都是
在讲故事。读者在阅读小说的时候,该作品
已经完成,而戏剧则是在观众观赏的过程
中完成,因此,每一位参与者都会很珍惜演
出的每一分钟,因为那是无法倒带的。其后,
孙老师也针对舞台场景、道具、灯光、演绎
技巧等各方面给予意见及讲评。

孙老师表示,台上的布幕与舞台的尺寸不符,那样会让观众看见舞台上一些疏漏以及演员换
场时的破绽,舞台上的演出需给观众制造真实感,若破绽百出会影响观众的专注力。关于这点,
孙老师建议同学下次可用翼幕,遮挡舞台两旁的空间,这样一来观众能够更为投入的欣赏剧情。

至于道具方面,孙老师认为同学对于灯光器材的运用还不够纯熟,但毕竟是同学首次参与戏
剧表演,相信下次同学会更为进步。孙老师也建议选择配乐时要注意音乐的统一,并且得用心思
考应当如何使用音乐来制造适当的氛围,进而引起观众的共鸣。例如在换幕时,往往会出现一阵
子的寂静,也会让观众的思绪出现断层,无法与下一幕剧有很好的连接,这个时候同学就应该播
放一些音乐来连接剧情,这点若做得好,戏剧就会很有张力。

关于演绎方面,孙老师表示戏
剧表演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演员在表现的时候,必须注意情绪
的酝酿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必须很
细致的传达给观众。若少了这个 酝
酿情绪的过程,会让观众觉得演员
的情绪转变得很突然。孙老师认为,
每一场戏都应该有它的基调,每一
幕都应该有渐进的节奏,若整幕剧
都以一个基调贯彻始终,这部剧就
会少了层次感,无法引起观众的共
鸣。

孙老师认为,舞台上的排位也是一门学问,舞台上的布景、角色的走位都能够反映出剧本的
内蕴以及角色的性格和情绪。戏剧的故事是靠台上的一切行动来传达,而不是口头叙述而已,因
此剧场是听觉与视觉的融合,一部好的戏剧,能够让观众用眼睛紧紧追踪其剧情。

151
最后,孙老师指出,戏剧能够让演员创造最为真实的刹那,让观众相信舞台上的所有剧情都
是真实的,这种舞台真实感是必须靠剧组上上下下包括服装道具、音响、灯 光等各方面的良好配
合。孙老师还呼吁有机会到吉隆坡去观赏那里许多的剧场演出,将能够加深同学对戏剧的认识。
她也承诺会将各个剧组的表现及优缺点仔细地写 成文字再发给同学,以便能够从中学习及改进。

最后,评审老师选出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以及「最佳戏剧组」
四大奖项的得主。获「最佳男主角」的是《峇峇娘惹》的男主角黄竟珲同学,「最佳女主角」则
由《另一个国度》的女主角陈思旎同学夺得,获得「最佳导演」的是《峇峇娘惹》的戴扬羚同学,
而获得「最佳戏剧组」的剧组是《峇峇娘惹》。所有赢取这四大奖演员分别获得许老师签名赠书,
以示鼓励。(罗湘婷报道)

汇报七三 剧培训激发潜能学员赞好


中华研究院现代华文文学研究组、中文系以及中研会联办「马华戏剧工作坊」,于
3 月 26 日及 27 日成功举行。戏剧工作坊历时两天,主办单位邀请了本地著名戏剧工
作者孙春美老师担任课程导师。

工作坊吸引了约 100 位 同学参加,主要有几项环节,即「打通任督二脉」、「身心合一」、


「粉墨登场」等等。这几项环节的重心主要是训练演员们释放自己的肢体,学习用肢体语言表 达、
培养剧组之间的凝聚力以及默契、学会聆听指示、培养信任度以配合同伴进行演出等等。此外,
孙春美讲师也适时的传授与戏剧相关的观念以及技巧运用,例如 发声的技巧、无实物演出、走位
的技巧、在舞台上应注意的事项等等,同时也让学员就已分配好的剧组及剧本进行排演,再由孙
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

主办单位筹备是次戏剧工作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文学以及戏剧相结合,一方面能够让学员
感受文本的动感,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从中学习戏剧演绎的技巧以及发挥他们自身的演艺潜能。

在参与了两天的戏剧工作坊之后,许多学员表示对于戏剧有
了更深一层的认识,甚至与同伴之间的默契也是相对的加强了。
在此之前还恍若一盘散沙的剧组,在经过两日的工作坊训练之后,
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仅加强了彼此的默契,也加强了剧组的凝
聚力以及信任度,这是相当可喜的。

参与者张辗瑞受访时就指出,通过这次的工作坊,他结识了
许多学长姐,并且深深的体会到戏剧不是属于一个人的表演,而
是团队的合作,必须兼有绝对良好的默契以及信任相配合,才能
够有算是一场完美的戏剧演出。蔡哲茜表示,这是她第一参与与
戏剧有关的活动,在这次的戏剧工作坊中,她有机会实际参与戏
剧的演艺,在经过这两日的戏剧训练之后,她发现戏剧并不如她
原先想象的那么遥远。她也强调,讲员的亲切体贴的特质,也让
她能够全程投入与享受这两日的戏剧训练。陈盈薇说,以往也曾
经参加过类似的活动,这次的戏 剧工作坊与以往的戏剧活动的不
同之处在于,孙春美老师着重于激发学生的内心想法并让它通过

152
肢体动作释放出来。这也无形中增加了组员的肢体默契,一种无需语 言表达的默契。黄龙坤表示,
他曾经参与舞台演出,但却未曾受过类似的戏剧训练。经过这两日的训练之后,他觉得剧组间的
默契有很明显的增长,同时学员演艺技 巧都有很大的改善。能够在两天的时间内就得到这么显著
的改善,讲师的丰富经验无疑是最大的因素。

参与了这两日的戏剧工作坊之后,除了对于戏剧的认知、技巧得到提升之外,还建立了彼此
之间良好的默契与信任并且产生浓厚的凝聚力,相信对于将来的戏剧演出会有很大的帮助。(罗
湘婷报道)

汇报七四 交换学生阮湧俰台湾新体验!


期四个多月的交换学生生涯已经结束,这四个月生活在台湾,对我来说可是另一种
的体验,这不只是纯粹学术上的交流。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更是提供一个平台了解台
湾与其它国家(东南亚、中国大陆、港澳)的文化、国情等。加上在台湾,不会面
对语言不同的问题,这让我较容易融入群体当中,认识不同国家的朋友,一起学习、游玩、运动
等。

交换到东南亚研究所这段期间,以旁听的方式上了四门课:研究方法、东南亚社会文化史、
食物与文化:东南亚的经验与东南亚国家发展专题。在研究方法这门课,老师分享本身在东南亚
作考察的经验,对我来说,收益无穷,让我从中学习去解决在做田野调查所面对的问题。在这一
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更让我清楚知道要如何作一 名研究生,尤其是「问题意识」在每个研究生做
研究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当中还要如何从拟定题目、收集资料、文献回顾、分析因果到完成
一篇论文。另三门 课,都是以东南亚的发展、文化、食物有关,让我了解了其它东南亚国家的历
史渊源。另外,也要感谢所上老师的照顾与帮忙,让我在来台交换期间,协助我找一些在马来西
亚难以找寻的书籍,让我在撰写硕士论文有着更多文献的参考。

对于国立暨南国际大学的校园,可以用
「小而美」来形容。位于海拔 665 公尺,四周
以高山为伍,环境优美,设备齐全,让我有着
一种在接近大自然的环境中学习感觉,这是另
有一番的体会。学校图书馆设备也很好,提供
研究小间给研究 生,让我有机会在哪儿专心的
写论文和读书。学校还有很多运动设备,如羽
毛球场、桌球室、篮球场、田径场等,都让我
在空余的时候,能够运动,还结识了一班运 动
爱好者。在交换期间,还有幸代表东南亚研究
所参加由暨大羽球社所举办的「系际杯羽毛球
赛」。美丽的校园也让我对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有着依依不舍的感觉。若 还有机会,希望还能
到回来台湾深造。

国立暨南国立大学与拉曼大学最大的差别在于暨大外国学生非常多,这是在拉曼大学无法体
验到的。在拉曼大学所认识几乎没有外国学生;相反,来到暨大不仅认识很 多台湾朋友,也认识
153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文莱、缅甸、越南、中国大陆、俄罗斯、香港、澳门、匈牙利等
国家的朋友,是一个难得体验。在这交换期间, 与这班朋友经常打羽毛球、打篮球、踢足球、打
桌球,丰富了在暨大生活。

总的来说,这一趟来台湾,不只是学术上交流,更是给我一个机会了解台湾,体会在马来西
亚无法体会的东西,丰富了我的人生,也丰富了我的视野。在这里还要感谢 东南亚研究的老师
(林开忠老师、严智宏老师、龚宜君老师、陈佩修老师)在这几个月来的照顾,和给予宝贵意见
以助解决我在撰写论文面对的问题。同时,也非常感谢拉曼大学与国立暨南国际大学让我有着交
换的交换的机会。 (阮湧俰报道)

汇报七五锺蕙青同学硕班研习新体验


年前,余执教于国大语文中心,专司教导非华裔与非华文源流大学生基础华文。同
事们皆为硕博士学者,彼等才气横溢,余有幸聆听彼等在国际研讨会、讲座会、研
习营之精辟言论,长期沉浸于浓厚之学术氛围中,余岂能不思长进乎?余亦兴起登
入学术殿堂念头,冀有朝一日以中文撰写硕士论文,考取硕士学位。

前马华总会长拿督黄家定提倡
「终生学习」,2006 年拉曼大学中
文系终于开办硕士课程,余有幸得偿
夙愿,凭一己对文学与艺术之爱好,
专研古典文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欲上下
而求索。」遨游于浩瀚文学天际,泅
泳于繁浩书海,乃赏心悦事也;然,
夹缠于工作与俗务中,撰写小论文,
应付期末考等,于年届乐龄者乃一莫
大考验也。2010 年初,余之毕业论
文始脱稿,方御下心头大石,挥别漫
漫长夜之煎熬。是年三月,余赴拉大
领取毕业礼袍,数位年轻负责人与家长问余,为儿子领取毕业袍乎?余不禁莞尔,自忖:书只应
年轻学子研读乎?人生研修不辍,可自我增值、与时并进。

2010 年 5 月 初,余自职场退下,尔后又受聘于国大医院任兼职教师,专司教导巫裔职员初级
华语;偶受邀为本区、诸县中小学各学艺比赛评判;或为国大华裔生活动当评判及审 稿;亦应邀
全国中学教师研习营讲座会任专题主讲人之一,为教育与文化活动略尽绵力,贯彻学以致用理念。
余亦响应拉大导师余曆雄师之倡议,兼顾语文教育与学术研究,持续撰写论文,投寄学术刊物。
余抱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之念投稿,冀不负吾师厚望,学以致用,祈能于学界开拓新境。

教授们尝示余以治学之道:理性治学、独立思考、突破旧知。学海无涯,余愿以有涯之生命
与热忱继续探索古典文学。古典文学乃中华瑰宝,仍有许多未掘资源,有待你我努力去发掘其博
大精深。谨缀此文,与同学们共勉。(锺蕙青撰,Chung Hwee Chang,Master of Arts Chinese
Studies,Graduated in March 2011)
154
汇报七六中文系骊歌高奏八十五毕业生展翅


曼大学于 2011 年 9 月 9 至 11 日假吉隆坡安邦路三春礼堂举办了第 13 届大学毕业典
礼仪式。此届共有 2773 位毕业生,其中有一位博士生及 24 为硕士生,而中文系在
此毕业典礼中则有 5 位硕士生及 80 位本科生毕业。

9 月 9 日早上为中文系硕士班毕业典礼场次,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教授,特别吩咐中文系
硕士班 5 位毕业生留下一起拍照,以资纪念,并祝贺她们学业有成。5 位硕士毕业生只有 4 位同
学出席,她们分别是庄薏洁、张竹彤、李金枝及杨佳佳。这 4 位硕士毕业生不仅与何院长、林水
檺教授及黄文斌副院长一起合影。过后,她们还向老师们行鞠躬礼,以感谢老师们的栽培。这是
别开生面的场面让大众见了倍感温馨并赞美中文系毕业生有礼貌及懂得饮水思源。

9 月 10 日下午为中文系本科生毕业典礼场次。中华研究院何启良院长及黄文斌副院长也特地
留在三春礼堂与 80 位本科同学合影,并祝贺同学们毕业。据知此批毕业生为金宝校园区第 2 批毕
业生,教过这批学生的教师们表示毕业生们表现很优秀,班上人才济济,学德兼备,其中有 7 位
学生考获第一等荣誉学士文凭。

155
张义君感言:难忘今年此日


究到了这一天。

这一天的早晨是雨天,临近出发前又放晴了,阳光洒落在雨水润湿的土地上,仿佛散发着期
待又紧张的心情。在家人的陪同下到达毕业典礼的会场,见到一张张熟悉的 面孔都在努力张罗及
准备,为的是要让自己在这三年的最后一刻留下值得回忆的倩影,让在乎的人见证这终究来临的
一刻。离别后一段日子,大家总习惯地彼此嘘寒 问暖,但这仓促问候的声音,依然掩盖不了大家
紧张的心情。看见顶着四方帽和穿着黑压压毕业袍的人群和自己,心情开始澎湃,直到踏上庄严
的典礼会场,和站在舞台上让闪光灯在身上掠过的那一刻,才真实地感觉到我们毕业了,就是苦
读三年为的这一刻。

典礼上难得看见出席典礼的
师长,同学之间一阵喧哗,那不
仅是与师长久别后的激动,还掺
杂了许多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千
言万语。能顶着四方帽踏上这庄
严的殿堂,老师们给我们的鼓励
与关心,是冲劲动力中少不了的
一部分。感恩这三年默默为我们
付出与支持我们的师长们,祝福
您们。

时间总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
流逝,而自己也许因为很紧张,也许因为时间真的很短促和紧迫,典礼中并没有和朋友们作过多
的接触与交谈,但都意会到了大家心里对这一天的激情,至少眼前的我们是如此地激动。然,时
间短促得没让我们有太多把瞬间变永恒的机会,只能混在人群中寻找和捉紧任何一个随意遇到的
朋友合影,直到离开。

经历了这一天才知道,原来平日看似严肃的父母亲在这一天也会如此地激动,才知道那一刻
对父母来说会是那么地重要,感恩他们一路的支持和鼓励。还有一直陪伴在左右的兄姐弟妹,谢
谢您们,我亲爱的家人。

这一天又是再一次说再见的时候,或许有些同学真的说了再见就再也不见了。给这三年的同
窗好友送上祝福,也感恩三年来遇上和见证我们成长的人、事、物。这一天是结束也是开始,再
为下一段旅程继续努力。

这一天开始,大家的笑容和笑声定格在回忆一角,我想我还是会想念,那一段一起学习一同
欢笑的日子。

这一天,我会记得。

156
杨佳佳感言:姐妹淘情相挺
011 年 9 月 9 日,是我期待已久的毕业典礼。一大清早我的好友陈慧娴与罗修纯就从

2 双溪比力,载我到三春礼堂出席毕业典礼。抵达礼堂的休息室,我与二位硕士班的
好友庄薏洁与张竹彤互相帮忙地整装,以让大家能以最佳状态出席这场别具意义的
毕业典礼。不久后,李金枝同学也抵达会场,拉曼大学中文系四位愿意出席毕业典礼的硕士生终
于到齐了!

心情澎湃的我们,互相握手祝贺,心坎底满满的悸动,坦白说,经历几年的努力,过关斩将,
终于盼到了今天的毕业典礼,大家的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吧。在礼堂进行的 仪式,我们对校长讲解
老掉牙的龟兔赛跑的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校长的一席话让我们明白到每个人都有长短处,唯
有先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再通过后天的努力与 利用外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走上
康庄大道。

典礼完毕后,我们与敬爱的院长何启良师、黄文斌师,林水檺师、郑文泉师、王介英师在礼
堂外拍照。我们的摄影团有── 薏洁的丈夫、竹彤的老爸、我的弟弟、慧娴及修纯,很落力的帮
我们拍下宝贵的照片。据知这次拍照是院长特别的要求,院长的建议让我们感到很窝心,也感受
到他很爱惜中文系毕业的学生。我们四位带着恭敬感恩的心向老师们鞠躬,感谢老师们在我们这
段求学之路,对我们的教导。我要特别感谢林水檺师的指导。我不仅在学术上学会了很多东西,
也从老师的身上学习到为人之道。林老师在我做任何决定时,都给予我最大的支持,他不曾对我
说「不」,而他的亲切笑容,总是鼓舞着我。

此外,感谢黄文斌、张晓威与郑文泉师在读书会时,对我的论文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我
很珍惜出席读书会与同学进行交流,聆听老师的教诲。读书会鞭策了我发 奋,也能使我自我提升
不少;尤其黄文斌师一再强调多使用原始资料的重要性,而郑文泉师则对学术研究的认真与严谨,
皆使我获益良多。

这次的毕业典礼,我有一
些遗憾,卧病在床长达一年的父
亲与辛苦照料家庭的母亲无法亲
临我的毕业典礼。妈妈为了不影
响我的心情,还隐瞒我父亲今早
又再度入院的事情。无论如何,
我还是要对我亲爱双亲说:「虽
然远在砂拉越的您们无法出席我
的毕业典礼,但是我还是要告诉
您们,我终于毕业了!爸爸,谢
谢您的坚持与毅力,让我还有机
会对您说出我爱您,您一直盼望
我毕业,您终于盼到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好姐妹慧娴、向真与修纯,这一路来,她们都很爱护我,支持我继续念
硕士班,给我满满的祝福,希望我表现得更自信、更坚定地走我的人生路。

157
汇报七七 马大毕业生协会访本院


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主席黄东海先生以及秘书林添拱先生,于 7 月 13 日前来金宝校
园与中文系同学分享就业心得。一同随行前来的还有该协会副主席尤绰韬女士,三
位该协会理事孙彦庄老师、程慧婷女士以及李锡锐先生,获系主任许文荣老师热情
接待。

黄东海先生是前政治部高级警官,现为一家建筑公司的董事主席,该公司在去年获得南洋商
报企业金牛奖,他的讲题是「中文系毕业生如何在警界与企业界大展拳脚」。而林添拱先生是挂
牌公司 MMODE 的董事主席与首席执行员,他的讲题是「中文系的训练如何让我成为上市公司的
老总」。这场分享会由系主任许文荣老师担任主持。

率先分享的是黄东海先生,他结合自身在警界以及商界的双重经验,与同学们分享他的就业
之道。他于 1975 年进入马大中文系念书,1978 年毕业后进入师训修读教育文凭并于 1979 年到金
宝的培元中学教书,直到 1982 年进入警界。他指出,同学们若是中学时期在课外活动方面很活跃,
进入警界的机会较高,反之性格内向的同学较不适合进入警界,因为在警界服务所承受的压力非
常的大。在警界服务了一段时日后,他于 1990 年提早退休,当时的他 40 岁,靠着过去在股票所
赚的钱,决定转换人生跑道,自行创业。熬了两年后他才接到第一单大的生意,当时他卖掉所有
股票,再加上从几家银行取得的贷款,凑了约两百多万,都用来购买机械,因为他坚信「工欲善
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所
以公司的硬件配备是首要的考量。
他之所以如此孤注一掷,将所有
家产都投入其中,也是抱着「置
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
的信念。1997 年经济风暴,差点
将其企业吹垮,所幸最终都能够
稳健的度过难关,成为今天的大
规模企业。

黄东海先生强调,同学们无论念的是什么科系,只要努力奋斗,就一定会有出头天。当年他
选择念中文系也从来不是以前途作为第一考量,而是怀着一股对中文的热爱,当然,这也不表示
中文系是没前途的科系。念中文系的出路并不只是教书一途,同学们只要认清自己的意向、强项、
能力,寻找自己的特质,在毕业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必能走向合适之路。中文系训练只 是为
学生打下最基本的基础,这些基础在往后待人处事、工作态度等方面都能够派上用场,例如儒家
思想以及孙子兵法,是最能够实际运用的知识。中文系毕业生遍 布在政治界、商界、建筑业、教
育界、警界等等,可见中文系的训练是一大助力。他目前身兼多家公司的董事与首席执行员,与
各界人士往来时不只不隐蔽自己是中 文系毕业生的身份,而且还以读中文系的人而感到自豪。他
时时感激父母亲从小让他接受中文教育,才让他能够真正的体验中华文化的精髓。

林添拱先生接着与同学们分享其创业的就业之道。选择创业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其性格不喜受
人约束,加上在大学时期也修了经济课,对做生意也有很浓厚的兴趣,因此选择了自行创业。他
的公司 MMODE,主要业务有纸媒体以及手机媒体,纸媒体主要是出版杂志,手机媒体则分为新
闻类、音乐类、游戏类、生活类、社交类以及应用类等。

158
他指出,要成为上市公司的老板,有三个方法,第一是成为职业经理人,第二是家族企业,
第三是公司创办人。要成为上市公司老板的条件有九个:领导力、创造力、观察力、执行力、学
习力、企划力、控制力、沟通力以及冒险精神。若非通过创业途径,只要具备前八个条件,但若
是要自己创业,则必须具备冒险精神这个条件。

他接着指出,中文系出身所给他带来的附加价值是许多科系所不具备的。其中一个就是中文
背景让他领悟到文化是一盘好生意,2001 年时,手机刚刚开始具备简讯功能,因此他们的公司第
一个产品是卖笑话及情书,每则 70 个字,每封只卖三十仙,却能带来很大的利润。他强调,这需
要很有创意头脑,一个小小的点子加上执行力,就成为了一门生意。读中文系的人另外一个附加
价值是,他领略到「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所有的产品,都必须要有内容,才能流通,才
有销路。关于这点,中文系所给的训练是让他终身受用无穷的,内容结合科技再结合创意。

精彩的分享会结束之后,两位主讲人以及马大毕业生协会一众理事们赠送书本给约 150 位出
席的学生,每位同学都获赠两部马大毕业生协会出版的作品,分别是《中华文化在多元社会的承
传与发展》以及《洪天赐教授七秩华诞纪念论文集》。(罗湘婷报道)

汇报七八傅承得:中文人寻找孔颜之乐

【讲题】自重与自用:中文系的现在与未来
【主讲】傅承得先生
【地点】霹雳金宝拉曼大学 A003 视听室
【日期】2011 年 7 月 20 日,星期三
【时间】2.00P.M─4.00P.M

副院长,各位老师,包括我的老朋友余曆雄,还有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

黄 的出席。刚才我们的黄副院长讲得非常好,身为一个当年念中文系的男生,后来回
到马来西亚进入到社会,这一段心路历程,真的不太容易走,今天请我来这裡的目
的,彷佛是请我讲「就业讲座」、「就业辅导」,这是我最不会的。所谓就业辅导,也不知道要
辅导哪一方面的就业,所以我把这个范围扩大,把它变成一个激励讲座。我们念中文系的好像觉
得是前途茫茫,念出来不知道要干嘛,当然现在选择比较多,不像当年我们念中文系的时候,真
的是很不轻鬆,好像只有两条路走:一个是教书,可是政府学校又不会请你,一个是进入报舘,
当记者当编辑。所以,用这样的角度来当题来谈,会比较好吧。

首先我们来做一点调查,在座好像都是大二吧。第一,请问你们当中,自愿读中文系的请举
手。(约五分之四的人举手)。非常谢谢,让我很感动。第二,没有选择、被逼念中文系的请举

159
手。(约五分之一的人举手)。第三,不管你是自愿还是被逼,认为中文系可念可不念的,被身
边的人影响的请举手,(一人举手)。第四,念完中文系,不知道要做什么的请举手,(一半以
上的人举手)。非常谢谢你们的坦白。

当年,我也不晓得我要做什么。现在的社会,尤其是工商社会有一种迷思,有一种误解,以
为说,念完大学出来,就会有比较好的工作,意思是比较好的薪水,生活也过得非常好,可是他
们没有再继续深入思考。大学当然希望方面给这些能够念书的年轻人,将来有一个工作,或说专
业方面的工作。但大学还有一个目的叫「大学」──「大人之学」,我们念中文系的,《四书》
还知道吧?有一本书叫做《大学》。这是别的科系不知道的,但我们中文系知道。如果我们中文
系知道的话,那就要去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念大学?这个社会很少有人思考,尤其是来到现实的
工商社会,功利主义挂帅的社会。所以对我来讲,假设你选择中文系,别人问你将来出来能够做
什么,你可以不要回答。为什么?我先来解释一下,当然大学有各种各样的学系,如工程系、商
学、工商管理、精算、医学等等。这样的一种科目在我们的教育里面叫做:「技术科」。这些所
学的是「技术」,比如念工程的,将来是工程师,因为懂得这方面的「Skill」。这样的一种科系,
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掌握了其领域的专业知识,可以直接进入职场工作,这叫做「人才教育」。

「人才教育」底下,还有一种叫做「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是希望你以后将来能做一个
「好人」,不要做坏事。「人格教育」底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叫做「人文教育」。「人文教育」
出来要做什么?比如念中文系的、念音乐系的,出来要干嘛?这就是所谓的「人文教育」。「人
文教育」没有教你太多的这种「Skill」,没有教你太多的这种「技术」,但是「人文教育」告诉
你的是:「心灵上的丰富」;「人文教育」告诉你的是:「将来怎样做一个快乐的人」;「人文
教育」告诉你的是:「如何关怀别人」;使到自己和世界,变得更好。这个就是「人文教育」。
可是我们社会,很少去关心这个「人文教育」。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不重要的,因为这是看不到的,
认为重要的是能够出来赚钱、养家,那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这些是「迷思」。

我们念中文系的,彷佛都是贵族,但是一毕业出去之后,如前述之社会,会变成「一无所得」
的贵族。所以听起来好像很清高,但毕业后不知道要做什么。那我们能不能反问,为何非要问
「毕业后能做什么」,为什么老是要回答人家的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想「念完中文系
后,我是一个怎麽样的人」。而不是「我能够找到什么工作」,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你找到什
么工作,那只是眼前,你是一个怎样的人,那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是中文系所能够给你的,当然,
前提是:你好好念。用你最大的力气,把中文系念好,不要浪费了这三年。我当年念大学,选择
中文系之后,就告诉自己说「我非要念好不可」。当别人去吃喝完乐,那是别人的事,那是别人
的选择,他有经济上的能力,他有自由去做那些事情。但是对我来讲,我来自贫穷的家庭,很难
才有机会跑到台湾去念书,所以要好好珍惜、好好念书。我的第一自愿是考马大中文系的,但是
考不进去。但是我还是很想要念中文系,于是就去台湾念,当一个穷学生。那我当然不能够在家
裡那麽辛苦的情况下,还浪费了这四年。所以我用我最大的力气去读。

但我不是说「玩」不重要,我也很会玩,可是人生什麽时候做什么事情,这件事情要搞清楚
来就是了。假期里面可以去玩,可是在上课的时候,你还是要尽最大的力气把书本念好来。所以,
「你是怎样的人」比「你能够做什么」更加重要。在这现实的工商社会里面,太过看重这些物质。
比如他说他有房子,有大房子,有汽车、大汽车。可是,有这些又代表什么?一个人告诉我他是
百万富翁,我听了笑笑,现在有两辆车,两栋房子,就是百万富翁,那又怎麽样?有人说他是千
万富翁,亿万富翁,那又怎麽样?没错,你吃得是比我好,物质享受比我好,然后还有别的吗?
这也是我们念中文系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包括我们的脑袋跟别人不一样,你必须要「自重」。
160
我一看就知道了,你们长得跟外面的人不一样(全场笑)。你必须这样觉得。虽然说你念中文系
可能是有兴趣,或要多瞭解中华文化,但广义来说,我们这类人文科系,是比较「不现实」的。
如果你很现实的话,可能你就跑去念别的、很赚钱的热门科系了。所以你不要太强调和在乎别人
问你说:「你将来要做什么?」。选择念中文系的人会比较跟别人不一样,因为你选择的道路,
和其他人就是不一样。

念中文系的人一定要有「傲骨」,不要「傲气」。「傲气」是一种骄傲的表现。但是我们要
有「傲骨」。我们读古典文学,不就有告诉我们要「傲骨」吗?身为知识份子,更应如此。因为
五千年文化,就在我们手中。当然我们不可能拿完五千年的所有文化内容,中文系为我们展开了
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大门,你能够学到多少,你能够拿走多少,那是你自己决定。老师也帮你们打
开门,你们要登堂入室,这些也都是你们自己决定。「责任」也在我们手中,同时「理想」也在
我们手中,「天下为公」就是这个意思。

在大学,你不念中文系,大概就很少有机会去碰这些。所以应该感到骄傲吗?你应高感到自
豪的,你有什么地方比不上别人?他将来赚到的钱比你多,又怎麽样?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
机遇。我讲一讲我念中文系的经验,有一天我的老师告诉我,中文系是为了:「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真要命,我的老师居然告诉我这一个。我们来调查
一下,请问这句话是谁讲的?这句话是哪一位古人说的?(案:方美富先生观众席上答「张载,
近思录拾遗。」)很好!这是宋朝重点,宋明理学早期的大学者叫「张载」,他的《西铭篇》。
这句话如果你慢慢去消化,你一念起来的话,更加铿锵有力,能不能做到这是一件事情,至少我
们念中文系知道这件事,让我们做多少看多少。我因为这句话,我觉得我念中文系,不虚此行!
但我在想,出去外面问其他人,他们听得懂吗?在我们中文系与我们最有关、最直接的是第三点:
「为往圣继绝学」,在中文系,我们念「经」「史」「子」「集」,然后我们再传承下去,这就
是「为往圣继绝学」,至于第四点嘛,则太难了。但是你不要忘记,终究还是有一个「理想」是
在那边的,有一个方向。像司马迁所讲的「虽不能至,心嚮往之」。是《史记·孔子世家》。所以,
这样的一个理想,对我而言,在年轻的岁月里面,彷佛天地初开。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我不
只看到这个现实的世界,我不只看到眼前的这个世界,我看到了古代的往圣先贤,看到了他们这
些伟大的理想。从过去,到现在,到我们希望将来,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参加 709 的原因(案:709
为大马净选盟于 2011 年 7 月 9 日所带领举行的追求干净选举制度之民主大集会)。所以我瞭解到
了什么是「自许」和「自重」。这句话的重量,成为了我生命中的重量。重量,是什么意思?重
量是当你去学了某一样东西后,对未来有帮助。你记住,不管是赴汤蹈火去做、还是任重道远去
做、还是杀身成仁捨生取义去做,那表示,你不只为你自己,你是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甚至
为天下人,扛起了一份重量,一份责任。只有承担责任,生命才有重量,否则你的生命像羽毛这
样,飘啊飘啊飘的,就消失了。这就是我们念中文系的一种使命了。当然这是比较严肃的,待会
儿我说的,就会比较轻鬆些吧!你不要以为念中文系好像要非死不可!不可能的。

所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
乎?」(《论语·泰伯篇》)。曾子说读书人不能没有那个气度。以刚毅的性格,承担重任而路
途遥远,以行仁。行仁简单来说,是以自己的责任行走在人生正途上面,这担子还不沉重吗?死
后停下脚步,还不遥远吗?所以读中文系,对我来讲是座宝山,你打算大有收穫,还是空手而归,
决定在于你,不在我。老师一定是尽力而教,你要花多少力气尽力而学。我不是在讲「考试」啊,
我一路来都是反对考试的,但是有时不得已,没有更好的选择只好考试。所谓「读书」跟「考

161
试」,是两件事情。你也不要因为我这样说,你就不去考试(笑)。我的中文系经验:读中文系
是莫大的享受。当初我是因为喜欢文学,而念中文系,我当时是在台大念,是学传统的「经」、
「史」、「子」、「集」,我个人是比较喜欢「集」,也就是文学这一块,所以相当享受。当然
也有一些老师是教「经」、「史」、「子」,但我重点是在文学这一块。

有一天,我的老师说他的老师,就是我的太师傅,在教唐诗时,教到这一首:「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辛夷坞》。我的老师说他的老
师说:「你们读了这首诗,请问,有谁听过花落的声音?请举手。」那时当然是跟你们一样,全
班没有人举手,所以老师的老师说:「好,我让你们听听:花落的声音。」我的老师的老师,把
手抬起来,离开桌面一尺半,然后用很慢很慢的速度放下。大概十五分钟过后,才碰到桌面。那
我的老师的老师,就问我的老师和他的同学们:「各位同学,你们听到花落的声音了吗?」意思
是,中文系这件事情,有时候还真有点「神经病」。谁来告诉我,这件事情不是神经病?读中文
系,得到的大收穫,除了刚才所讲的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觉得很骄傲?收穫很大?非常
享受?

我告诉你,就是这「十五分钟」。

你如果问我,「文学」、「艺术」是怎麽一回事情,我告诉你,就是这十五分钟。若你没有
看出这个意义的话,那你离开文学,也是很远很远。「艺术」从来不会去照顾现实。包括不会去
照顾饭碗,对吧?「艺术」从来都是一种感受。你去念哲学或信仰某一个宗教,它告诉你人生的
答桉。「文学」跟「艺术」不告诉你人生答桉,或者它告诉你人生答桉,那也只是「Bonus」,
额外的。文学、艺术是感受人生,透过这些伟大的文学作品,扩大到我们的人生经验;透过这些
伟大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别人的悲欢喜乐、感受。所以,我的老师的老师不是真正去听花落的
声音,是用一种心理,文学的心理去感受这十五分钟。你如果听到那个声音,那叫「见鬼」。我
也只能够讲到这一边,今天我们不是讲「文学」。我的意思是,文学的感受。这是我念台大中文
系,我老师讲的故事里面,让我非常震撼的其中一个。我从来没有忘记,原来「文学」就是这麽
一回事。看起来有一点神经病,其实,如果你懂得这个的话,你会发觉到,你读所有文学作品,
一样,它也给你开了
另外一个天地。所以
有这样的一种瞭解,
使我人生非常富足。
我人生的富足不在于
有什么大房子、大车
子,我人生的富足就
是能够读到很多伟大
的文学作品,瞭解很
多伟大文学作品,所
带给我的一种生命、
喜悦。统统跟别人不
一样。因为我们有一
点社会经验,「有钱」
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当走去外面,别人告
诉我说:「有钱可以

162
解决很多问题的」。没钱就很惨,买饭买米都困难。「有钱」真的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吗?那你也
只看到一面,没有看到另外一面,另外一面是:「有钱也出现很多问题」。我有一个朋友他比我
有钱,他出门还要担心,要请保镖,家裡面还要装 CCTV;有孩子,怕会被绑票。「有钱」,死
后留下遗产,搞到家庭四分五裂。不要只看到一面,我们要看到另外一面。比如说,我们读老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些都是告诉我们事情的另外一
面。这是我们念中文系,那个脑袋、那个认知,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别人想学,也没有那个机
会学。所以,中文系是让你打造一把钥匙,去打开这个文学、文化的门。为自己开启自己的生命
富足之路,你一定要有这样的一种「自信」。一定要有自信。这样念中文系也要念得心安理得、
念得快乐、念得享受。像我大学读中文系这四年,是我非常重要的一段时间。你来中文系拉曼大
学念中文系,如果你错失了、或者你空手走出校门,那恐怕是你这一辈子最大的损失,最大的损
失。所以记得念中文系的人跟别人长得不一样,你不需要夸耀,但是你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需要知道自己想当一个什麽样的人。当然,你理想还是要踏实。

老师们请我吃个午饭时,顺便去参观「漫延书坊」。你们都要支持,不是因为我是开书店的。
再不买书的话,可破产了。那也是理想啊,马来西亚的阅读风气毕竟是太弱,在台湾,几乎每一
间大学的旁边,都有书店,通常不只是一间书店。在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应该引以为荣。因为,
连马大(马来亚大学)旁边都没有书店。(案:马大校园内有书店)所以你们有什么理由让他倒
闭呢?多支持一下嘛。若你要的书,没有的话,可以叫他们订啊。念中文系不读书的话,要干什
麽?看漫画?刚才瞭解了漫延营业的状况,他说,勉强可以平衡一下。这件事情本来就不容易啊,
应先稳住脚步,再看看以后怎麽发展。老闆还告诉我说,赚大钱是不可能啦。这句话是当然的。
就好像我们中文系打算出来要赚大钱,这句话是废话一样。赚大钱,不是念中文系的目的,对不
对?打算要赚大钱的话,转系吧。转去别的科系啊,商学院啊、其他赚钱的科系啊,诸如此类的,
你走错地方了,进错门了。当然,日子还是要照顾,将来我们必须养活自己,养活家人。

1980 年我去台大念中文系,周遭的人听到了后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那时心裡很难受。我是 1980 年 9 月飞台湾,1984 年毕业,
四年大学。在我那个时候,念中文系,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这个社会不晓得念中文系出来
要做什么。那男生念中文系,更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对不对?请问以后要怎样娶老婆生孩子啊,
因为大家对中文系还很陌生啊。也不晓得中文系是不是好像是「贵族」一样啦,还是「空中楼
阁」,那样地不踏实。一个男生跑去念中文系,好像就完蛋了、没救了。就当做没有生过这个儿
子吧!一直到后来,我们念了老子,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
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所以如果有人听到你念中文系,就哈哈大笑,
就把这一篇,拿出来给他看一下。不被你嘲笑,就不叫做中文系啊。对吧,眼光那麽肤浅,竟然
还笑人念中文系。实在是莫名其妙。

看中华文化五千年,那也看得比人前。我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就是因为不在乎人家怎麽
看,所以我选择了中文系。更重要的是,我选择了做我自己,走了我自己要走的路。这是我们念
中文系跟别的科目不一样的地方,很多人因为念工程系,念医学系,都是因为现实考量,有些还
是家裡逼他念的,对吧?你们有谁是家裡逼来的吗?刚才大多数都是自愿的,是吧。心裡想要念,
那是你自己想要做的东西啊,你想要走你自己的路啊,单是这一点,你不是比别人更高明吗?比
别人更幸福吗?因为你还有机会选择你自己所要的啊。所以不要去埋怨,埋怨什麽了。看起来不
会,因为你们一脸幸福的日子。

163
既然选择了就义无反顾,那就全力以赴。不要再犹豫不决,不要再给自己找藉口。人生没有
多少这三年,「黄金岁月」。我念的那四年中文系,对我来讲,非常享受,至少中学要穿校服,
大学不需要穿校服。至少中学要点名,上到大学不需要点名。这裡有点名吗?(同学齐声:
「有......」)。这也没办法,教育制度每况愈下,不是老师的问题。现在老师上班也要「打卡」记
录?(老师答:「不需要」)。听说其他大学要「打卡」?那些大学叫他关掉算了。大学,人生
来到「大学」这个阶段,是由你自己来读书这个阶段,那不是最快乐的事吗?小学、中学书念不
好,学校老师打,回到家裡妈妈打、爸爸打。这个时候还有谁敢打你啊?你没打他算偷笑了。这
时候是你为自己而读书,你该快乐,和享受。我告诉你一个我难得的经验。我家裡穷,不是每次
寒假、暑假都有机会回去的。所以有一个寒假,我住在宿舍里面,几乎整个宿舍,学长同学全部
走光了。所以,冷冷清清,空空荡荡。那我怎麽办呢?没得回啊!整个城市看不到人,有人也不
出来,很奇怪。在台北过新年,就是:你来我家拜年,大家一起看电视,看了两个小时,谢谢你
来。那我寒假做什么?很简单,还没有过寒假之前,整个宿舍那些学长有什么书,我想要看的,
我全部「杀过来」。我没有多少钱买书啊。那时我比较多看世界着名小说,西方的。我一连借了
三十本。寒假大概一个月,然后把书放在我的房间,寒假一开始,我就买了两条麵包,吃它三天,
门都不出。所以整个寒假,我看完了三十本世界小说。醒来也看,看到睡觉为止。当然,这样的
读书方式,你问我还记内容吗,我当然全部忘光了,哈哈。怎麽可能记得嘛,不过,这也是一个
难得的经验。人生,再也没有三十天的时间,让我只看书不做东西,读了三十本小说。老师,你
有吗?没有吧,你还要教书呢,对不对?

所以出到社会找不找得到工作,不在于你在大学念什么可惜,而在于你有没有真材实料,你
要相信我讲的这些话。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有了很强烈的自信。你今天进来念大学,又怎麽
样;你今天热门的科系,又怎麽样,你能拿到那张文凭很重要,那是你进入职场第一块「敲门
砖」,人家看到「这个大学」、「这个科系」,就会请你。但是,请了三个月,就可以知道你是
「有水」还是「没有水」,到底是「一桶水」还是「半桶水」,摇两下,就很清楚了。你着名的
大学又怎样?热门的科系又怎样?这也是我们社会的「迷思」。这个就不再继续说了,好像在骂
别人一样。所以回到头来,我们自己是不是脚踏实地,是不是努力去学习,比你现在念什么大学,
念什么科系,还要重要。这三年里面就是培养「真材实料」的关键时刻。你千万不要说,等你毕
业了,我才重新去读,老师当年教我的书,不可能啦。除非你一毕业就变成妈妈,那也不可能啦。
要知道来这裡苦读苦学,别人吃喝玩乐,你读;别人上课睡觉,你读。没有第二选择,没有第二
条路,苦读。该玩的时候,去玩,不是叫你变成一个书呆子,书虫,我绝对没有这种主张。你看
我的样子就知道我不是吧!是吗?像吗?

「鹏」这一个动物,要「培风」才能扶摇而直上九万里。「培风」是什么?我们知道马来西
亚有「培风中学」,「培风」就是凭藉风力,大鹏鸟就是要凭藉风力,才能飞上九万里的晴天。
凭藉风力,同时也是告诉我们要「好好准备」、包括「未雨绸缪」。那要知道为了以后职场,好
好准备。毕业出去了,我不找工作,工作等着我,我一回来就教书。我坐飞机回来,今天抵达,
明天教书。现在情形不一样,有些同学毕业后,说要休息三个月,但我这种穷苦人家当时没有什
么选择。我后来转换人生轨道,没有去找工作,从事出版。这样讲好像很骄傲,你也可以说我很
骄傲,但是我始终认为我不是「傲气」,是「傲骨」。念中文系要「傲骨」,不要「傲气」。有
一个奇怪的作者,写了一封信来,不是给我的,给我的出版社同事,他说:「傅承得是一个怪
才」。是咩?我都很正常啊。所以这些年,在我的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东西还包括「自用」。我
们念中文系除了要懂得「自重」之外,还要懂得「自用」。什么叫「自用」?看到别人说:「傅
承得好像很有才华」,我从来不知道这件事情。我只知道,现在教育体制,每个人只要「持之以
恆」,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才华就会出现。你现在有机会受到教育,同时有特出的表现,就是说
164
有才华。现在站在一起啊,谁怕谁。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基础啊,在教育上来讲。同时,你有没有
为你的理想,去坚持,去付出这个代价。有一天你能够做得出来,那就叫做才华。就像写作亦是
这样。你提起笔,就变成李白了。我有试过自己到底是不是李白的呀。在我念大学的时候,有一
个晚上去喝酒,我要测试一下,传说中,那个李白喝了酒后,斗酒诗百篇。结果我喝到七七八八
后,我就跟我的同学说:「拿笔拿纸来!」。我写诗,写完之后,我就马上醉倒。第二天一起来,
实在认不出,到底写什么东西了!证明我不是李白。但不等于说这个世上没有李白,OK?

我也知道说,写作是要靠长期的一种训练。要去磨练、去要求自己的文字、体验人生。慢慢
去加强生命丰富的内容、跟文笔的脩炼。到最后才华就会出现了。一样,这件事情每个人都可以
去做。但问题是不是对这方面有兴趣,是不是愿意在这方面作出贡献。要有才华不难,但要如何
运用自己的才华,那才是苦难的时候。所以我中文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那就是读苏东坡
的《贾谊论》。里面有一段字,从来没有忘记,经常用来劝勉我身边那些有才华的人:「非才之
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
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
之罪,或者其自取也。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这是其中的一些文字,并
不是全部。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有「志」,人生要有方向,还必须要有「量」,有「才」还必须
要有「识」。有志有才有学,还不太难,但有识、能待、能忍,很难。那已经不是再讲才华了,
那在讲做人。我们念中文系的不只是吸收这种古代文化知识,我们吸收的,还包括可以用以我们
人生脩养,那也是做人。所以有志、有才、有学、有量、有识,你就不用怕找不到工作。好,告
诉自己,找不到工作,损失的是老闆,不是你。这不是骄傲,这是自信。谁怕谁,东家不打打西
家。除了要「真材实料」,还要学做人的道理,例如怎麽去跟人家相处之类的。

读这些,可以教你做人的道理,那时别的科系没有得念的。所以将来如果你真的找不到工作,
问题在你,不在中文系。答桉也很简单嘛,为什么他们同是中文系,他们找得到工作,我找不到
工作?难道那个罪过是中文系的咩?不是嘛,所以同样的,要读好中文系,将来找到工作,也会
比较安心。也许,中文系对我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先「自重」,然后「自用」。「自重」包括
是你要好好把握这三年;「自重」是,既然你选择了,不要管别人怎麽想、不要管别人怎麽看你,
别人没有那个机会念中文系,当然这种话可以在这裡说,出到外面去可能给人家骂到乱。哈哈,
我们都是自己人,分享一下心得。如果你听完后出到外面说「傅承得很骄傲」,那表示你就听不
懂我在说什麽了。你们要为自己的选择全力以赴、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尤。所以对我来讲,念中
文系,真的是必须要把中文系当做你的爱人,因为只有爱人才可能无怨无尤啊。对吗?像我们的
父母亲,爱我们无微不至、也是无怨无尤的。要做到的,不只是现在无怨无尤,希望我们这一辈
子都无怨无尤。像我到目前为止,我从来不后悔我念中文系,当然,历史是没有如果的。如果可
以用「如果」的话,那回到当年,你问我会不会选择中文系,我告诉你:我照样选中文系。为什
么?因为我得到很多!

今天这个「我」,看起来彷佛还有点我行我素,高兴怎麽样就怎麽样的「我」,不是的,我
也付出了很多的代价!踏出大学这门,社会上打滚这些日子,我也付出了很多很多的代价,但是
为什么还是「不悔」?「不悔」于当年念中文系?因为我觉得,得失之间大。可以衡量一下,似
乎「得」的,还是很多很多,失去的不成正比。所以,如果有机会,我还是选择念中文系。不过
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当初怎麽念。是吧。如果你这三年来,空手而回的话,中文系留给你的只是
一片空白的印象,或者说,余曆雄老师拿了一罐矿泉水,跟你换来了一罐维他精,那中文系大概
就不值得念了。所以这也包括,必须自律以脩养自信,也要经常自我反省。如果人家问我读什么,
我会很大声地回答说:「我是念台大中文系的」。不需要躲躲藏藏。但不是每个台大的中文系生,
都是变成我这个样子,决定在你。这裡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非常重要的,就是:「不断地学
165
习」。大学也不过是我们人生学习的一个阶段,你将来毕业出去,还是要学习的。不要以为,人
生该学的,就在大学里面学完了,没有这回事儿!出到社会,要保持这样的学习心态,这是非常
重要的。如果不断地学习,人生总是有路可走,如果你不肯不断地学习,你一踏出校门,你就途
穷。我们念书古书的时候,古人不是不断地告诉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吗?打开《论语》,第一篇就
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了。那是我们中文系本来就有这样的燻陶。所以我们中文系拥有太
多太多,真的太多,够我们一辈子去享用。所以要学习「自用」、面对苦难、超越困难、学习跟
别人相处、学习如何学习,这麽讲还是不甘愿的话,还是要问:「念完中文系能够做什么」的话,
那就继续回答吧,反正不怕你就是了。现在的选择更多了,你可以当老师、当编辑、当记者、
Chinese Copy Writer、或者像我当老闆、或者像你们老师一样往学术方面去发展。都可以,有什么
工作不能做啊?当然技术方面的,不是我们熟悉的,自然不能乱碰。从 19 世纪开始到 20 世纪,
一直在强调「科技重要」、「工商重要」的社会里面,其实也已经开始回头。我们的教育和社会,
太过重视理工科之后,也开始回头、也开始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那「人文教育」是谁,当
然是我们中文系,和一些人文科系了。如果你将来出去工作,你的公司要你讲一堂「中华文化」
课,那就是你的专长了,当然你不用讲很多,说几首唐诗就吓到他们、搞定他们了。因为大部份
的科系都是在强调怎样去应对生活、怎样去赚钱,只有我们这样的科系、或中文系,告诉我们怎
样去应对人生。怎样丰富我们的心灵,或者,生活怎麽过得快乐。

刚才说了,完整的教育有三块,第一是「人才教育」,以技术为主;第二是「人格教育」,
教你如何做个好人好公民;第三是「人文教育」,教你如何快乐,培养怜悯之心,这叫「人文素
养」。孔孟老庄。虽然是非常伟大,虽然谈的都是人格修养,但是你若去读他们的书,你会发觉
他们也很快乐。尤其那个早死的顔回,《论语·雍也》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忧,回也不改其乐。」,宋明理学时的大学者,都在研究「孔颜之乐」,顔回为什么那麽快乐。
吃喝环境差、居住环境不好,别人都没有办法忍受,顔回却不改其乐。这是我们念中文系要去学
的,要去体会他。

我们念中文系也没有什么「钱」途,那为什么还是念得那麽快乐?还是有个前提,一样,必
须要努力学习。同学记得,有机会就去发挥中文系所教你的,在你工作的时候,在你的生活当中,
更重要的是在你未来的生命里面。有没有人喜欢苏东坡?苏东坡的词很好很深刻,生平经历很可
怜。如果你觉得人生很痛苦,念他的作品吧,他被关进监牢里面,还差点没命,还被贬到海南岛
那乡巴的地方,文学就是这样,背后有一个「世界」。我们眼前是现实的世界,现实世界,不如
意事十常八九,但是文学背后,还有另外一个天空,让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后面的世界还可以
让我们喘一口气,还能够让我们休息一下,这就是「文学」,这是生命的重量。能够「自重」,
能够「自用」,才有快乐圆满的人生。快乐,因为有我的圆满;圆满,因为有我的付出。

当然,当年年轻的时候,没有体验那麽多,毕竟缺乏了生活的经验。这是包括后来毕业慢慢
去回想,在中文系老师所讲的。这都可以用在我毕业后的人生,一直,走到现在!(林伟汉笔录)

166
汇报七九 傅老勉励先自重而后自用

承得先生于 7 月 20 日莅临本院金宝校区分享一场名为「自重与自用:中文人的现在

傅 与未来」的讲座。获得副院长黄文斌博士等人的热烈欢迎。傅承得先生 1984 年毕业


于台大中文系,于 2000 年荣获马来西亚十大最受欢迎作家,2005 年荣获国家书籍奖
最佳编辑奖华文组,他同时也是大将书行的创办人、余仁生私人有限公司文教行销策略顾问、城
邦(马、新)出版集团董事、紫藤文化企业集团董事、《HQ》双月刊编务总监以及中华文化原典
课程讲师。该讲座由莫德厚老师担任主持人。

黄文斌博士在致欢迎词时表示,
很感谢傅承得先生从吉隆坡来到金
宝给同学演讲,傅先生于台大中文
系毕业之后带着一个理想回到马来
西亚,曾于杏坛任教多年,更在吉
隆坡中华独中担任多年的副校长。
傅先生是一个文化的有心人,他在
90 年代离开教育界到商界发展,但
并不代表他与文化、教育界脱节,
反而结合了文化、教育与商业,创
办了大将书行这样富有文化内涵的
品牌。此外,傅先生也与一伴同好
从八十年代开始就推动动地吟──
诗歌演绎的活动,动地吟基本上是
一种反映民生的方式,表达对社会及政府的不满等等。他再三感谢傅先生愿意担任本院中文系的
实习顾问,身为中文系毕业生的他,想必最能够体现一个念中文系学生所走过的路。

傅承得先生首先指出,大学是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社会上人士普遍认为,念了大学就能
够出人头地、找份好工作。但大学其实还有另一个意义,就是《大学》里提 到的「大人之学」,
这个意涵也只有念中文系的学生才能了解。因此,大学除了是累积知识的地方,更重要的,它是
让学生培养「明德」、「至善」等良好人格的心 灵学府。在这现实、功利主义挂帅的社会,最热
门的科系当属医学系、工程系、商学系等等,这些属于技术型的科系,可称为「人才教育」,主
要栽培相关领域的专 才。除却「人才教育」,还有一种教育称为「人格教育」或更高层次的称为
「人文教育」,例如中文系及音乐系。人文教育不注重栽培技术性技巧,而是着重关注学 生的心
灵修养。念人文科系无法让学生们掌握专业技术,却能够丰富心灵,这就是人才教育与人文教育
最大的分别。

傅先生认为,中文系的学生不应该总是疑惑自己毕业后能够做什么,而应该抱着如何念好中
文系以及念完中文系后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的心态求学。因为,让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远比「能做什么」及「拥有什么」更为重要。人生除却物质,其实还有很多其他事项,念人文科
系的学生比其他学生不同的地方就是较不现实。念中文系的学生要有傲骨(不是傲气),因为五
千年文化就掌握在手中,责任也在手中,理想在心中,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的机遇。

傅先生总结他念中文系的四个经验,第一,在念中文系时,老师曾教过的一段北宋著名理学
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伟大的使命

167
或许不是每个中文系的学生都能够做到,但其中「为往圣继绝学」这承传的工作,每一位中文系
学生都能够做的。他在上了这堂课以后,看到 这样的理想的当儿,仿佛天地初开,仿佛看到了另
一个世界。自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忘记这样的自许和自重,这四句话的重量,也成了他生命中的
重量。

傅先生的经验之二,他表示念中文系是莫大的享受。有一天上唐诗的时候,老师描述自己的
老师当年在上王维的〈辛夷坞〉时,说到花儿掉落的声音,当即以自己手掌 远离桌面再慢慢地放
下,表示这就是花落的声音。老师补充,若是同学领悟不到其中的真意,那即代表同学们远离艺
术很远很远。听完这堂课,他从此了解,文学或 艺术是怎么一回事,也从此享受文学艺术带给他
人生的富足。文学艺术从来就是一种感受,通过一篇篇伟大的作品去感受别人的人生,即是与其
它学科不一样的地 方。中文系是让学生们打造一把钥匙,开启五千年文化之门,更为自己开启生
命之门。

傅先生的经验之三即他在 1980 年 赴台大念中文系时,身边的朋友及亲人给他的只有嘲笑。


当时他心里很难受,在那个时代,念中文系是很难被认同的事,身边人们都担心他以后的出路,
如何养家活 口等。直到他看到《老子》里的一段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
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他强调,就是因为知道自己要什 么,所以选择念中
文系,更重要的是,他选择了做自己,走自己要走的路。正因为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所以走得义
无反顾并全力以赴。大学时代,应该是为自己念书 的时代,这是很快乐的事,应该享受这过程并
尽情投入。将来有没有出路,问题并不在念什么科系或大学,而是在该学生有没有真材实料。所
以学生们应该要好好投 入、享受大学的生活,努力学习及充实自己,以应付毕业后的挑战。

经验之四即有才华的人很多,但是懂得运用自己才华的人却很少。苏轼的《贾谊论》里提到: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远者,
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
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他从中领悟到,有志,还
要有量,有才,还要有识。有志有才有学不难,有量有识,就不怕找不到工作。

傅先生最后总结一句「先自重,然后自用」。自重包括为自己的选择负全责,为自己的选择
全力以赴,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尤;自用包括自律以修养自我,自省以避开错误,自强以等待机
会。同时,他也呼吁同学们紧记,有机会就发挥中文系所学的,在工作中或生活中,更重要的是
在未来的生命里。(罗湘婷报道)

168
汇报八 O 与李国正老师喝茶聊天学读书做人


合李国正老师书艺展暨《湖上墨韵》新书推介礼,筹委会也於 11 月 16 日为中华研究
院学生精心设计了一项「与中文系老师喝下午茶」活动,与会老师就是当日主角李国
正老师。

这项活动以「天南地北,聊罢」作
为精神,希望可以跳脱讲台的局限,以
聊天形式延伸学习精神,备有薄酌,让
师生可以无所顾忌聊天。会上开始有些
拘束,毕竟这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活动。
开始倒茶后,从李老师的少年时书法启
蒙开始谈起,大家瞬间热络起来,有问
有答,有说有笑,时而低头沉思,时而
斟茶享受老师经验之谈,精神奕奕。

李老师旁征博引,人生经验极丰,
大家轻轻松松,获得邀约的学生三时到
会,与李老师两小时喝茶聊天,下午茶
话题从人生万事,学术历程,到中国的过去,让在座学生醍醐灌顶,笑声不断,度过深受启发的
下午约会。

汇报八一曾维龙师博大推荐新著

0 月 13 日博特拉大学高级讲师庄华兴老师邀本院曾维龙师前往博大和他的硕博研究生

1 进行一场座谈交流。庄华兴老
师是博特拉大学现代语文与传
播学院外文系华文组高级讲师,主要领
域有马华文学和比较文学。此次座谈主
要是分享曾维龙师最近出版的专著《批
判与寻路:九十年代马来西亚华社评论
写作》(八打灵再也:策略研究中心,
2011 年 8 月第 1 版)。此书主要论述
1990 年 代马来西亚华社知识分子的评论
写作,讨论华社知识分子的系谱和他们
在公共舆论空间中所承担的角色。这是
曾维龙师硕士论文的成果,也是他个人第一本专著。此次座谈的主题,便是围绕着他如何撰写论
文、如何从当下华社所面对的问题寻找研究方向、问题意识,最后是他个人在治学路上的一些感
想和看法。在讨论环节中, 同学们较为关切的是有关方法论的问题,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难。

169
汇报八二 第十四届毕业生谢师气氛感人


宝拉曼大学中文系於 11 月 26 日假金宝酒店举行第十四届拉曼大学中文系谢师宴。
全体学生向在座老师鞠躬敬礼下,划下句点。

不克出席的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师和副院长黄文斌师录制了一个短片送给学生。
何启良希望即将毕业的学生能有所作为,待有一番成就后回馈母校。黄文斌则在短片中表示,中
文系原是属于人文科系,因此希望毕业生可保留「人文」的心,以回馈社会。

系主任许文荣师典礼上指出,中文系从 2002 年创办至今,已栽培了 600 多位学生,成为国内


本科生最多的大学,同时也是国内拥有最完整和师资最强大的科系。

「中文系的学生毕业后有广大的出路,所以我相信学生将来在社会有一番成就,身为老师的
我们将会感到非常的欣慰。」

筹委会主席陈淑萍同学在致词时,一度哽咽,无法致词。她说,这三年与师友相处在一起的
时间里,并不是简单的擦肩而过,而是彼此的生活中,增添了不少有趣的片段。

她也以李叔同《送别》送给三年来一直循循善诱、谆谆教诲的老师及在座每一位毕业生。

典礼上气氛闹
哄哄,意义非凡,
应届毕业生也赠送
两套书册给中文系,
以古籍影印《清代
有关曹雪芹红楼梦
资料七种》《乾隆
甲戌脂砚斋重评石
头记》回馈母系,
增加院系藏书。是
晚,大会为来宾也
准备不少馀兴节目,
包括华乐演奏、学
生献唱、手语表演、
分享会等等,使得
晚宴熠熠生辉,离
情依依,留下美好
的回忆。

170
汇报八三 本科论文答辩紧张刺激!

2
011 年 11 月的最后一天,拉曼大学中文系进行了首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口头报告及答辩
会。由于 2009 年一月开始拉曼大学更新课程纲要,中文系本科生的研究论文(ULSZ
3063 Project)从六个学分增至八个学分,故研究论文增加了口头报告及答辩一环。

当天的口头报告从下午二时正开始,在 B109A,B109B 和 B110 三个场地同时进行。上午开


始同学们陆续返校准备,中午依照林志敏师准备好的分组名单寻找自己的名字。现场闹哄哄的气
氛下夹杂着同学们忐忑的心情,事先准备时间紧 凑,可见一些同学手握稿子,尚念念有词,专注
地在做最后的练习,务必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呈现最好的一面。另一厢也要设想各种问题,应对考
的老师的诘问。

报告组别以论文研究内容划分,分别是「现代文学」组,由许文荣师、辛金顺师、贺淑芳师
负责;「古典文学」组,由李国正师、余曆雄师、林良娥师发问;「历史、思想、文化、本地研
究」组,由方美富师、李树枝师和莫德厚师考核。据筹备小组的同学透露,共有 63 位同学要在三
个小时内作出报告,因此在时间上显得有些紧凑。

按照规定,同学的口头报告为 5 分钟,
提问及回答也是 5 分钟。报告同学必须提纲
挈领地叙述论文内容的重点,而老师们则得
在短时间内发现论文的优劣之处,并作出评
论和建议,最后由报告同学回答老师的提问。
老师们将依照同学的叙述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来评分,其中叙述占 15%,问答表现占 5%。
同学们都认为老师给予的评语相当中肯,但
由于时间的关系,无法作出深 入的讨论,难
免令人觉得可惜。在报告进行的过程中,负
责主持、计时等的同学都能相互配合,分班
替换,令报告能顺利进行。一些旁听的同学也到场观摩学习,并 为报告同学打气。会场上几家欢
喜几家愁,有些到最后才发现自己论述不足、结构不稳、用错书籍,也有被导师盛赞的,报告会
在严谨的气氛下结束。

171
汇报八四 雕刻雅趣、铸就精神──看我们如何把「拉曼大学中华研
究院」铭刻在哲思楼上!


宗颐教授所赠「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墨宝裱装后挂在进门处已数月。每次有访客,
院长何启良老师总会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讲一段有关如何得到这一位 96 岁汉学家的青
睐而获其墨宝的故事。饶字方圆并蓄,意态跌宕,醇厚多姿,稳健古朴。何院长撰
有一文《饶宗颐教授题署「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记》,析其字、赏其墨、记其事。

然而还有一件心事未了。何院长一直想把此题字放
大并雕刻在木板上,挂在哲思楼进口处。按,历来哲思
楼与中华研究院牌匾并不显著,寻访者或路过者总是徘
徊迷路。院务繁重,何日方有余闲,艺装雕木?匆匆数
月,院长虽已经购得木板,但是却丝毫未动。近月来中
文系研究生学会筹委会正如火如荼筹备「探索与创见─
─马中新台中文系研究生论文发表会」,同心协力,把
斯楼粉刷、装修、换妆,不亦乐乎!院长在一边赞扬彼
等之合作精神,一边则不禁感叹曰:何日可铭刻饶教授
字于楼上啊!?说也奇怪,真有两位痴学生,名曰阮湧
俰与马凌香,竟听到院长轻叹,复起惻忍之心,自告奋
勇曰:老师,我们帮你!

于是乎,锯板、印字、雕刻、油漆、漆字、上挂,在两周内竟完成大业!

第一步,马凌香把院长从宜家(IKEA)买回来的松树木板拿去
工厂,请木匠师父锯成尺寸一样的方块。

第二步,阮湧俰计算好适当尺寸,把饶字在影印机上放大。然后
慢慢一笔一画摹印在木板上。图示:阮湧俰谈笑间工作,在旁边观看
的院秘书陈玉珍小姐说:可不可以教我
啊?

第三步,尘灰飞扬,阮湧俰蒙面雕
刻。有雕刻机电动工具帮忙,顺速多了。
一字一寸功,凡经我手,必入我心。一
亳之浅,却是穿心之深。另一边院长用
雕刻刀把每个字雕平、加深、修补,并
用砂纸打磨。

第四步,涂上防腐木油漆。涂上两层,方能防水防晒。

第五步,用金色漆涂字。此步骤要特别小心,因为一旦漆溢在
字的线条外,很难处理。马凌香和阮湧俰合力一日完成。当日院长在
外,没有拍到两人上漆的照片。回到院里,惊喜万分。图示:张晓威
主任「巡视」:哗!好棒!颜色的效果超好!
172
第六步,上挂。2011 年 11 月 18 日,
论文发表会开幕在望,马凌香和阮湧俰
有任务在身,忙着接待。院长举目无人,
又身虚体弱,正感到无奈时,蓝隽明突
然出现。他是接到周美芬紧急通知,赶
来帮忙装饰事务的。院长得此助手,如
虎添翼。图示:蓝隽明计算墙壁距离,
盘算如何挂牌。

......我们成功了。张晓威主任拍摄。

...院长指指点点,只为了「名正」。

正值夕阳西下,余辉投射在刚挂上的匾牌上,如镀上了一层金粉。我们的一心一意皆铭刻在
这十片木板上,端是「十指连心」。刻出了雅趣,刻出了气度,更刻出了我院奋进图强的精神。

173
焦虑中的叮咛——给中文系第一批实习生的话
锣密鼓的实习前筹备工作,终于随着大前天收到的最后一份

紧 FORM D,暂时松了一口气。这是前戏,紧接着 1 月 17 日开始


的实习,才是真正的“戏肉”。

校方设置这科六学分的实习课,目的无非是为了让同学验证所学是否致

用,增强竞争能力,以及尝试于 临毕前吸取些职场经验。我则认为实习实乃


大学教育的延伸,实习生可以从实习中学习课本中没记载,或讲师无法告诉
你的各种知识与经历。同学还未真正出外进行 实习,或无法体会该延伸教育
的蕴涵,然而从你们这几月来寻找实习场所时遭遇的种种挫折磨难,即体现
了实习乃是很好的磨练意志,以及汲取经验的契机。

同学当中或对实习存有些许焦虑,我想这是可以理解与谅解的。有者担


心要负责倒水奉茶,当免费工人使唤。社会是现实得实实在在地:无论你拥
有多高的学历,只要 是社会新鲜人,往往都是要从底层做起,更甭提你们仅
是连大学文凭还未获取的小小实习生。或许无法与年轻的你们,高谈太遥远
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我 想:在你们青年时,若连当短期的小弟小妹
的勇气都没有,我则看不出日后将有何作为,如何成大器。

讯 
或认为大学仅短短三年,
若将实习的一学期时间拿来
多读几本书该多好。这种近
乎"士志于道"的儒家精神,诚
属难得。能够心无旁骛地读
书,做研究固然是件美事; 然而社会是现实且无
情,再怎么博学,最终还是要兼顾生活。孔夫子的
“学也,禄在其中”太渺茫,现代社会讲求的是谋
道亦不忘谋食。加之你们已是大三生,转眼 间将
要告别校园,投入社会大熔炉中,实习正是你们最
好的暖身机会。再说社会包罗万象,处处是学习契
机,怎可轻言放弃呢?

话说回来,对于实习,老师心里亦充满着不安。之前着急你们是否有适当的实习场所,今则
忧虑你们实习间的住宿安全、交通,以及津贴是否足够温饱等诸问题。还有 更放心不下的,则是
你们实习期间的表现,是否似上课般爱迟到,甚至翘班。常半开玩笑说一月十七日早,老师会上
柱香,保佑一切顺利。然而转念无法将人事托付 予神灵,唯祝愿你们——快快乐乐出门,平平安
安回家。

当初受委这份任务,心里觉得这是份苦差,今逐日地体会其存在的意义。兹遵院长之嘱,为
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中文系的第一批实习生进行正式实习前,缀言几句。虽未至于临表涕泣,亦
焦虑得不知所云!
林志敏、莫德厚、林良娥
2010-12-14

174
汇报八五 今朝出郭看晴景,野色江光总是春──记中华研究院中文
系第一届实习生汇报会

011 年 4 月 20 日,三,雨后晴。

2 中文系第一届实习生(共 69 人)汇报会在 D203 室马拉松式地进行近 8 小时,终


于圆满落幕。学生实习工作委员会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三位老师,大老远地从八打灵校区来到金宝
校区担任评审。他们分别为:院长何启良教授、张晓威主任以及郑文泉老师。其他梯级的同学,
也出席这场汇报会,希望能从各位学长姐的身上,学习到宝贵的实习经验。

实习生进行汇报前,何启良教授语重心长地表示院系对实习生的关怀。他提到,院系非常看
重学生的实习。他希望同学在汇报时,能给院系提点意见,以便实习筹办工作,得以更为完善。
随后,「重头好戏」开始上映了!每位实习生在短短的 5 分钟,除了介绍公司背景以外,也与在
座的听众分享实习心得。接着,他们
必须接受评审老师的提问,并立即作
答。

随着汇报会的落幕,其他两位学
生实习工作委员会负责老师──林志
敏老师、林良娥老师的心情,想必与
我一样,百感交集,但心中洋溢着更
多的,是由衷的感激之情:

感谢院系上下同仁,风尘仆仆地
分别前往西马各州,克服日晒雨打、
不慎迷路等诸多困难,与实习机构负
责人面谈,实地了解实习生的工作状
况。

感谢众多体贴的学生,协助处理汇报会的摄影、按铃、茶水等等杂务,处处表露他们的关心
与细腻,让一场外观简单的汇报会,内里流淌着潺潺温情;

感谢 69 位实习生,在这短短的 13 周内,全心全意地投入实习。实习的开始,不免因不了解
机构的运作,处处碰钉。但他们抱持着坚强的意志、无私的胸襟、坚守岗位的执著,以及无怨且
谦恭的态度,询问前辈,迎接挑战,而终有所成,于今日展现全新的风采。

看着学生经过实习后所呈现的汇报会,悠然想起明代诗人管时敏在《出郭》的诗句:「今朝
出郭看晴景,野色江光总是春。」在往后的日子,他们看待周遭的人事物时,想必也更能体会个
中的意蕴了......(莫德厚师撰)

175
汇报八六 碧天江树,其人如玉──致学生实习机构负责人


启者:

您好。谨向您汇报: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中文系第一届实习生汇报会,已于今日圆
满落幕。看完整场汇报会,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动,故冒昧代表本院以此函致意。

感谢那许许多多的您──接纳本院学生前往实习的各单位机构负责人。请原宥我当初有这样
的想法:老师与学生,就好比父母与孩子;让学生实习,就有如父母让孩子奔赴远方,投靠他人,
「拜师学艺」,内心难免忐忑与担忧。清代作者方苞通过与戴名世、刘辉祖、古捷的交往,遥想
素未谋面的左待之风貌;我今天也通过孩子的汇报,在脑海中构筑着您的「精神、志趣、形貌、
辞气」(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通过孩子娓娓道来的叙述,甚感欣慰:他们所碰到的您,
都是一班专业、诚心的「好师傅」。他们落脚前,您就先委派公司员工协助处理住宿。在实习初
期,他们碰到问题或未能达到机构的要求,您给于包容的同时,也提供实质意义上的指导。看着
他们实习初期所写的文稿,字里行间您批阅的笔迹与建议,这些肯定会成为他们学习路途上的珍
贵资产与记忆。您除了与家人亲友短聚以外, 其它时间都用于在办公室与其他活动场所之间奔波,
为他们示范着时间管理的重要性。百忙之余,您每周还给他们上课,让他们有机会学习到书本以
外的企业文化。 您放手让他们负责、协助筹办各类大型活动,单枪匹马地去采访众多政治家或企
业家:您的放心,都是无形的肯定,既培养了他们的信心,同时也让他们亲炙到不少专业人士的
风采,丰富了他们的心灵世界,让他们切实地知道:幸福与成功,着实得来不易!

您知道吗?聆听着汇报会的各位老师,包括我,多么期盼您能在现场,目睹孩子短短 5 分钟,
却火花四射的表现。台湾作家张晓风在《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结尾时惶恐惶惧地、急灼地询问: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
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
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而今日一整
天的汇报会听下来,方知道当初的顾
虑,是如斯的多余且不应该。我,一
个老师,向您交出诸多疼惜的孩子,
而您今日交还我的,是这么一个经过
淬砺的 人:他昔日发言时的羞涩神情,
在字正腔圆的谈吐里、光彩迸发的脸
色中,寻觅不得一丝踪影。她终于学
会接纳自己的缺点,但却不垂头丧气,
而是坦然地尝试挑战 它、改变它。他将自己的视线,从汗牛充栋的书籍中抽离,真切地边体会生
活,发现生活繁复而多彩的美丽。她通过与您和其他各领域的重要人物接触,精神上得到洗礼,
内心有诸多真挚的感恩之语,想向您和他们一一倾吐;而整个人看起来,也变得更为自信、淡
定......我交给您一个孩子,感谢您还我一个更为完整的人!

最后,愿籍孩子近照一张,再表谢意。顺祝您:健康平安。

莫德厚
2011 年 4 月 20 日

176
汇报八七 实习资讯:掀开人生另一页


经紧锣密鼓筹备工作,中文系第二届实习生汇报会终于在这一天──2011 年 9 月 5 日,
伴着夕阳的余晖画上了完美的句点。三位实习组负责老师林志敏师、莫德厚师、林
良娥师,经历了胆颤心惊的十三周,终于可以在这一天暂且卸下肩上重任。 看着实
习生们神采飞扬、自信十足以及滔滔不绝的汇报神态,师长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当日实习工作委员会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文系六位老师担任评委,他们是黄文斌师、许文荣
师、余曆雄师、贺淑芳师、李树枝师及曾维龙师,六位老师从早上九时至下午六时,全程专注聆
听着同学的汇报,脸上无一丝倦意,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这一届学生的实习岗位包罗万
象,除了有跟中文系关系密切的教
育机构外、平面媒体、服务业、、
广告社、杂志社、旅行社等都是学
生实习的工作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
这一届其中一位实习生――盘宏达
同学甚至首开先河,到殡仪馆实习,
他实习新闻并刊登于 9 月 1 日《星
洲日报》,同侪都谓之为「中文系」
之光也。 在呈现过程中,每位实习
生分秒必争,毕竟,要在有限的七
分钟内把这十三周内的所见所闻,
化成精简语言文字和大众分享,并
非易事。 而在三分钟的问答环节中,
同学也能神情淡定,机智地回应众
评审提问,表现令人激赏!

纵观各实习生的表现,大部分在媒体机构实习的同学都表示,在实习时期难免会面临不小的
文化冲击。他们表示,在工作岗位写稿、以及在学校写报告是两种截然不同 的写作态度。在工作
场所,上司的要求和学校老师往往是对立的,他们也无法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华丽的辞藻
堆砌在文稿中,因为那样会另文稿流于文绉绉、 或华而不实之弊,最后因而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可。
因为,媒体面对的是大众通俗市场,若实习期间,无法将个人抒写风格放下,就难以适应职场生
涯了。

当然,也有同学表示,中文系的实习生有着别的科系无法取代的优势,例如中文系生流畅熟
练的中文文笔;温柔敦厚、谦虚用功的学习精神,都是中文系生独有的优良传统。而这点,正是
许多公司主管希望在职员身上发掘的可贵品质。 此外。大部分实习生也表示,在实习期间已和同
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上司主管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许多老板更表示,若实习生愿意,
毕业之后,公司的大门将继续为他们打开,可想而知,中文系生在职场的受欢迎以及受肯定的程
度了,谁说中文系是一条不归路了?
从诸位实习生笃定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在这短短十三周内,他们已努力克服了在校园内腼
腆、被动等性格,也打破了大众对中文系胶柱鼓瑟、泥古不化等刻板印象。 他们积极争取每一个
学习机会,全方位的锻炼自己人际沟通能力、职场应对能力、协调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软性技

177
能(soft skills)。 回首象牙塔的稚嫩,今天,他们自信的站在舞台上,用言语与实际行动与全场
师生分享他们的成长,可以看见,他们对未来的彷徨感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份自信与稳
重;放眼将来,相信他们无论在任何一个行业,必将继续在职场上发光发热,为社会与国家作出
贡献。

最后,衷心感谢院方提供我们实习机会,让我们有机会成长、蜕变。 更希望下一届学弟妹实
习顺利,愿他们将中文系的美德散播到社会各角落,在实习期间抱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勇
于承担责任,祝福他们!(叶嘉恩撰,林良娥师修订)

178
书林一枝 老实读书


僧慧先生纂注《陈寅恪先生年
谱长编》坊间书友粗繙觉得四


九年后写得不多,意见似乎不
佳。此书意义上或比不了蒋天枢所辑事
跡,然亦有所得。六一年陈先生有诗 赠
吴雨僧:「弦箭文章那日休,蓬莱清浅
水西流。钜公谩诩飞腾笔,不出卑田院
里游。」论者或指陈寅恪先生贬斥毛泽


东,亦有言文章钜公即郭沫若。《年谱
长编》 此条前有吴雨僧至陈宅共读熊十
力 《 乾 坤 衍 》 事, 弦 箭文 章 一 诗 或 由
《乾坤衍》而起,何以言之?盖熊十力
於《原儒》把「周礼」比附成社会主义,
又於《乾坤衍》 把古代「庶民」比附为


馆藏书码: 「无产阶级」。是以书载吴陈共读《乾
DS734.9.C483B53 2010 坤衍》事,末端言及柳如是研究大纲,
曰「藉以察出当时政治(夷夏)、道德
(气节)之真实情况,盖 有深意存焉,
绝非消闲、风流之行事。」「盖有深意

枝 
存焉」六字下得极富思量,晚经患难,
陈先生回返《春秋》大义,所言察钱柳
时之政治道德,实则贬斥身处之夷夏气
节也。(方美富师)

179

光中,无须介绍,他的诗文成就既是一张亮丽的名片。
其诗文上承中国文学传统,旁汲西方艺术文化,文学
表现技巧与美学思考兼备,影响现代文学深远。《新
世纪散文家 6:余光中精选集》乃陈义芝所选余先生的二十馀
篇散文编辑而成,文章跨越了余光中三十年创作时光。本书呈
现余先生对汉字的提炼、翻新;句法的伸缩、回环、开阖与弘
张等驚人技艺。如仔细审视这二十馀篇文字,我们当可赞叹余
先生的散文有机地溶合了现代口语、文言与若干欧化语,革新
散文文体并完成中文的现代化历程。西方语言学家雅各森
( RomanJackobson ) 曾 将 语 言 的 功 能 分 成 六 项 : 指 称
(referiantial)功能、感情(emotive)功能、诗语(poetic)功
能 、 意 动 ( cognative ) 功 能 、 问 候 ( pathic ) 功 能 、 元 语
(metalingual)功能。我想,本书的选文尤其突出了余光中诗
语(poetic) 功能之文字补炼艺术。柳宗元谈读诸子史传的收
获时,曾说:「参之穀梁氏以历其气,参之《孟》、《荀》以
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 以博其 馆藏书码:
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 PL2928.K8A16 2002
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引文指出文学创作者必先了解各家
的艺术风格、表达技法,方能创新 超越自我的创作。本书除了
宜于教师教学与研究的体例呈现外,对欲走散文创作的同学,
它也提供了当代中文散文最精粹的理论与创作合一的范式。
(李树枝师)
樾《古书疑义举例》虽然分量不大,但足以成为中国

俞 语言学史及校勘学史的学术典范之作。其固然有其谬
误与需要改进之处(论述见于王其和《俞樾〈古书疑
义举 例〉失误管窥》、刘冠才《论〈古书疑义举例〉的成就与
不足》等论文),而且当中所涉及的古代修辞、语法、校勘等
各门知识的研究已有更专业且长进的开拓;但 俞樾以其朴实无
华的学风,通过列举大量先秦、两汉古籍上让其陡生疑窦的例
句,归纳且综合为七卷八十八例,其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如下:
展示古人在错综(第五例)、互文(第六例)、反复(第十六
例)等修辞方面的运用,让同学对古人行文遣句上的丰富性,
能有更多体会;论述古汉语句子结构成分的缺损──省略(第
二 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例)、词类活用(第三十九例)等语
法特征,「斯」「之」「惟」「于」等各类虚词(第四十二
──四十三、四十五──五十一例),有助于 同学对上述古汉语
语法知识有所理解;至于在词汇方面,则讨论通假字(第一、
馆藏书码: 三十四、三十五例)、词义引申(第三十六例)等现象,再加
PL1103.Y83 2007 上第五──七卷对先秦两汉古籍内阙、衍文等现象的论析,必
然可加强同学在阅读先秦两汉典籍上的理性认识。(莫德厚师)

180

来对《诗经》的研究,只能依靠传世典籍。而有关典籍最
早也不超过汉代,汉以前《诗经》是什么样子,先秦学者
怎样看《诗经》,我们一无所知。1994 年 5 月,上海博物
馆购得一批战国竹简,曲阜师范大学黄怀信教授对其中的《诗论》
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写成专著,这就等于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审视《诗
经》的窗户,为我 们理解《诗经》的本义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诗论》引用了一些《诗经》原文,这就提供了与传世典籍相互比
较的文本,可以校正传世文本中的误字。如《小雅·裳裳者华》,
而《诗论》作《棠棠者芋》,毛亨传:「裳裳,犹堂堂也。」由此
可知「裳裳」、「棠棠」都是「堂堂」的假借字。读黄书,有助于
对孔子以后《诗》学 传承的了解,这是学术史上的重要问题。还
可以直接了解《诗经》在秦火之前是什么样子,把毛诗以及齐、鲁、
韩三家诗与之互考,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接近《诗经》 原貌。这包
括对篇名、排序、文句的考订,也包括对诗大序与小序关系的研究,
还包括对《诗》本义的理解,拨开所谓微言大义的迷雾,纠正有汉
以降的传统误说, 恢复《诗经》的本来面目。《诗论》的发现, 馆藏书码:
刷新了中国人研究文学文本的历史记录。过去一直以三国魏曹丕的 Chi PL2466.Z7.H83.2004
《典论·论文》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的诗论专篇,战国竹简
《诗论》问世,无疑为重新审视传统文学批评,正确考量文学批评
的产生发展,深入探析传统文学观念等等各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弥
足珍贵的实证。(李国正师)


书是中国著名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1913-2000)的代
表作之一。原书曾于 1942 年以《文学发凡》之名刊
布,1948 年易称《文论要铨》由上海开明书店正式出
版,1983 年题曰《文论十笺》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以简体新版,
1996 年辽宁古籍出版社出版《程千 帆选集》、2000 年河北教
育出版社出版《程千帆全集》皆收录此书,现为武汉大学出版
社「武汉大学百年名典」系列之一。本书从中国古代文论或专
著中精选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分上下两辑,上辑概说文论,
如文学总略、诗教上、南北文学不同论、文德与质性等;下辑
专论文学创作的内部规律,如文赋、诗教下、模 拟、叙事与古
文十弊等,每篇皆详加笺释,末又附以精辟案语,颇有助于读
者掌握相关的文章要义与学术史背景。程先生精通于校雠学,
在文论笺释之中也展现出独 到发微的见解,例如其于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的笺释中,即以「理校」方法乙正《世说
新语·文学》刘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中「至过江,佛理尤盛」
馆藏书码: 之 误,疏解了历来论者对该段文字文义不通之争议。这种精辟
Chi.PL2272.5.C546.2008 的见解在该书中尚可多见,这份学术功力至今仍然广为学界赞
赏,启迪思考。细读此书,将使读者深刻感 受到程先生倡导的
「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在治学方法中的重要作用。(余曆
雄师)

181
万卷谢君人

特别鸣谢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士与组织(恕不称呼):

陈荣立 陈宥林 陈凯希 陈志铭 陈建发


陈荣照 戴小华 傅承得 郭义民 黄润华
黄东海 黄学海 黄东山 黄家定 黄建淳
洪天赐 何国忠 继程法师 觉诚法师 邝汉光
廖中莱 廖文辉 林纬毅 林荣光 林安梧
李志光 李元瑾 李宗舜 梁秉赋 卢绍昌(已故)
罗正文 莫顺宗 潘碧华 潘永忠 阮罗荣
沈哲初 苏庆华 王鸿财 王慷鼎(已故) 吴小安
伍燕翎 夏振基 谢忝宋 邢少兰 萧依钊
姚迪刚 叶啸 叶添来 尹秀霞(已故) 余斯福
张今龙 曾翎龙 郑明娳 郑金炎 郑浩千
钟启音 钟正山 钟正川 钟瑜 祝家华
富贵山庄 吉隆坡上海书局 拉曼大学中文系 拉曼大学中文系 漫延书房
研究生学会 毕业生协会
马来西亚妇女前 马来西亚中华国 马来西亚留台校 马来西亚佛光山 台湾英华达股份
进协会 学书院 友会联合总会 有限公司
台湾国立中山大 台湾佛陀教育基 中国驻马来西亚 驻马来西亚台北
学图书馆 金会 领事馆 经济文化办事处

编后语
《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 2011 年度报告》出版的目的,是为院系历史存档,也让爱护
我们的人知道我们的活动。编委会要感谢诸多人士的合作和配合,包括院系的所有老师和
学生,尤其是那些撰写活动报道的同学。他们可能认为这是一项被吩咐下来的作业,其实
他们是在书写历史。院系网站曾上载过这些资料,现在我们把它们保存下来,以便作为院
系未来发展的根据。希望明年我们有更丰富的讯息与各位分享,也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2012 年 3 月

印刷费承蒙黄东山先生捐助,特此致谢

18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