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03

國中社會

第五冊

部編版 學習手冊
主題一:全球概論
單元一:全球的海陸分布
壹、基本內容:認識地球的七大洲、三大洋;陸半球與水半球的概念;海與洋
的介紹;認識洋流與其重要性
貳、能力指標:1-4-2 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
型態
參、重點整理:
一、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及陸地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海洋面積佔 70.8%,陸
地面積佔 29.2%。
二、全球的海洋及陸地在地球各半球的分布極不平均:陸地主要集中於北半球、
東半球。相反的,在西半球、南半球,海洋所佔的比率極高。

北半球

南半球

全球的海陸比例

三、陸半球與水半球:
(一)陸半球:在此一半球中,陸地面積所佔的比率最高。陸半球以法國的羅
亞爾河口為中心。
(二)水半球:在此一半球中,海洋所佔的比率最高。水半球以紐西蘭的對蹠
島為中心。
(三)即使是在陸半球,海洋所佔的面積依舊大於陸地。
四、七大洲、三大洋:
(一)所謂的「洲」是由大陸(指世界上面積廣大的陸地)及其附屬的島嶼所
組成。全球共可劃分為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南極洲等七大洲。其中,亞洲所佔面積最大,大洋洲面積最小,南極洲最冷。
亞洲與歐洲合稱歐亞大陸(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大陸)
,北美洲和南美洲合稱美洲。

(二)所謂的海洋,其實可以分為『海』與『洋』兩個概念:
1. 海與洋的比較:
面 積 鹽 分 獨 立 洋 流
海 小 不固定 無
洋 大 固定 有
2. 全球共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三大洋,其中以太平洋所佔的面積最大。
3. 海有可依其型態及分布的位置分為以下四種:
(1)緣海:以島或半島和大洋為界,而不完全與其隔離的海。
(例:黃海)
(2)大陸海:海的周圍受陸地的包圍。
(例:紅海)
(3)海峽:兩旁陸地夾峙,而溝通兩端海洋的狹窄海域稱之。
(例:台灣海峽)
(4)海灣:背向陸地,面向海洋開口的海。
(例:渤海灣)

1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P94
4. 海洋的重要性:
(1)可調節氣候:經由海洋的調節,一地溫差會變小、水汽豐沛易降雨
(2)為天然的交通路線
(3)具豐富的自然資源:
海洋中的漁業、礦物等資
源十分豐富
五、洋流的介紹:
(一)洋流:表層海水常
年以固定的方向往同一個
方向流動。洋流可依性質
區分為暖流、涼流、寒流
等三種:
2
1. 暖流:海水由低緯地區向中高緯地區流動,所流經地區氣候溫暖濕潤。
2. 涼流:海水由中
緯地區向低緯地區
流動,所流經地區氣
候穩定、雨量少。
3. 寒流:海水由高
緯地區向中低緯地
區流動,所流經地區
氣候冷濕。
3
(二)洋流的重要性:
1. 船隻順著洋流方向航行,可節省時間
2. 寒暖流交會處,常會帶來大量的浮游生物,進而吸引魚群聚集,形成重要漁
場。例如日本周圍海域因有親潮(寒流)
、黑潮(暖流)在此交會,為世界重要
的漁場之一。

2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國中地理課本第四冊》,P34
3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P15
肆、延伸閱讀:
陸半球與水半球的定義及特徵
在地球上,陸地所佔面積僅只 29.2%,海洋面積則高達 70.8%。但在地球
表面上,海陸的分布情況很不平均。在北半球,陸地所佔的比例就高於南半球;
在東半球,陸地所佔的比例也高於西半球。那麼,到底在地球上以何點為中心
所畫出的半球其陸地所佔的比例會最高(也就是陸半球)?以何點為中心所畫
出的半球其海洋所佔的比例會最高(也就是水半球)?
在陸半球中,你所看到的陸地所佔的比例將會是最高的。見圖一,陸半球
的中心為靠近法國著名河流-羅亞爾河的出海口,一個名為南特斯(Nantes)的
地方(1°37'W,47°13'N)
。在以此點為中心所畫出的半球中,你將可以看到
地球上一些主要陸地:包括法國所在的歐洲、世界陸地面積最大的亞洲、分佈
於西半球的北美洲、南美洲,以及位置較為南方的非洲。即便在陸半球中可以
見到世界七大洲中的五大洲,但還是要記住:即使該半球美其名為陸半球,總
陸地面積為一億二千零五十萬方公里,占陸半球總面積約 47%;海洋面積為一
億三千四百五十萬方公里,占陸半球總面積約 53%。也就是即使在陸半球,陸
地的面積還是不敵海洋的面積。換句話說:不論你把地球儀左轉右轉、上轉下
轉,由各個角度去看,你所看到的海洋面積永遠高於陸地面積。陸半球因為陸
地面積比例較高,人口相對較多,國與國之間的交通、貿易往來都較為便利。
所以,全世界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都可以在陸半球的圖中發現其蹤跡。
再來,就要談到水半球。和陸半球完全相反的是,在水半球中,你所看到
的海洋所佔的比例將會是最高的。見圖二,水半球的中心為屬於紐西蘭東南部
的一個名為對蹠島(Antipodes)的小島(178°50'E,49°40'S)
。在以此點為
中心所畫出的半球中,你將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大部分、南大
西洋及南印度洋,海域面積高達二億三千零六十萬方公里,占水半球總面積的
89%。陸地僅有南極大陸、澳洲、紐西蘭、南美南端、亞洲的南洋群島及大洋
洲中諸小島,陸地面積為二千四百四十方公里,僅占水半球總面積的 11%。也
就是說在水半球中,海洋面積遠遠的超過陸地面積。你看到的除了海水外,還
是海水!在水半球中陸地所佔的比例如此稀少,人口當然也不會太多。而且和
世界上許多的國家距離甚遠,不論是交通或貿易往來極為不便。不過,若能因
此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也挺不錯的!

圖 一 圖 二
參考資料:
1. http://homepage1.nifty.com/ptolemy/software/image/water.gif
2. http://homepage1.nifty.com/ptolemy/software/image/land.gif
3.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9%B8%E5%8D%8A%E7%9
0%83&variant=zh-tw
4.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0%B4%E5%8D%8A%E7%9
0%83&variant=zh-tw
太平洋的介紹
1513 年,西班牙探險家來到中美洲地峽中最為狹窄的地帶,也就是今日的
巴拿馬。當他們由大西洋岸穿越這片陸地,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新的海洋,也就
是太平洋。1519 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環球航行」船隊穿越南美洲的
最南端,也就是後來以他為名的「麥哲倫海峽」
。當他花了五個星期,通過這個
海峽,最後進入了「新海洋」
。麥哲倫在這個「新海洋」上航行了四個月的時間,
其間由於沒有遇到風暴,船隊得以順利地從南美洲西岸到達東南亞。麥哲倫折
服於大洋的浩瀚與和平,用拉丁文將這片海洋命名為 Mare Pacificum,意即平
穩的大海之意,這也就是太平洋名稱的由來。
太平洋分
佈於亞洲、大
洋洲、南極洲
和美洲之間,
是世界三大洋
中面積最大的
一個。再與其
他海域分界方
面:以北由白
令海峽與北極
海相通,西南
部通過麻六甲海峽與印度洋相連,並以蘇門答臘、爪哇等島嶼及澳大利亞與印
度洋分界。太平洋東西寬約 19000 多公里,南北最長約 16000 多公里,面積廣
達 1.8 億平方公里。太平洋佔全球面積的 35%,超過所有陸地的總和,也相當
於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總和。
太平洋的平均深度為 3957 公尺,是三大洋中平均深度最深的海洋。在環太
平洋的周圍,有著許多深邃的海溝。世界大洋中,大於 6000 公尺深的海溝,在
太平洋就有 20 條。而當中最有名的,也就是號稱全世界最深的地方,深度達 11035
公尺的馬里亞納海溝。如果把世界上最高的聖母峰移至馬里亞納海溝,將會被
淹沒在 2000 公尺的水下。
太平洋同時也是全世界中最溫暖的大洋,海面平均水溫為 19℃,高於全球
海洋平均溫度的 17.5℃。太平洋的水溫較高的原因就在於與北極海交界的白令
海峽過於狹窄,阻礙北極海寒冷的海水注入太平洋。太平洋的水溫高,熱帶海
面廣闊,儲存的熱量大,提供颱風形成的絕佳場所。也因此,在太平洋熱帶海
域形成的颱風之多,約佔世界颱風總數的 70%。
太平洋區域資源極為豐富,魚產量佔世界的 45%,全世界 90%以上與海洋
相關的產品皆來自太平洋地區。太平洋區域的大陸棚是世界石油及天然氣資源
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太平洋深水區海底蘊藏的錳、鎳、鈷、銅的儲量,亦比
世界陸上多幾十倍,甚至千倍以上;此外錫、鋁、煤、鐵等礦產也極為豐富。
麥哲倫當初在這片「新海洋」航行時,因平靜無風暴,而命名為「太平洋」。
然而,太平洋周邊的地區卻是全世界火山地震最為頻繁的區域(環太平洋地震
帶、或稱之為「火環」)
。在南太平洋南緯 40°的地方,終年西風肆虐,風急浪強,
被稱為「狂吼咆哮的西風帶」
。可見,太平洋一點都不太平,這恐怕是麥哲倫當
初命名時所料想不到的吧!

參考資料:
1. 好讀出版社,沈昭伶編著,民 93 年,《世界地理不可思議之謎》,P22~P24
2. http://www.president.gov.tw/1_vice_president/c920919.html

洋流的定義、成因、分類及特徵
洋流,有「海中的河流」此一稱號。指的是海洋表層的海水,常年沿著固定
的方向流動,稱為洋流。它的流速約每小時 3~4 公里,越向下層流速越慢,至
海深一百八十公尺以下已無洋流現象。
至於為何有洋流的形成,形成原因就在於地球上南北兩極和赤道地區接受
太陽照射的程度不一樣,造成了兩極地區海洋的水溫比較低,赤道地區的海洋
水溫比較高。冷暖兩種水溫會造成對流,也就形成了寒流與暖流的交互流動。
也正因為兩極的寒流往赤道流動,赤道的暖流往兩極流動,才讓全球的溫度不
至於差異太大。在地球自轉的影響下,北半球的洋流大致往順時針方向流;南
半球的洋流大致往逆時針方向流。除了海水的溫度差異外,以下三個也是洋流
形成的常見原因:
1. 盛行風推動海水表層隨風漂動,從而帶動海水下層一起運動而形成的洋流,
稱之為「吹送流」

2. 由於各海域間海水的溫度,鹽度不同,造成海水密度的差異。於是產生海水
從高密度流向低密度的洋流,我們稱之為「密度流」
,會產生海水分層流動的有
趣現象。
3. 由於洋流出發區的海水減少,相鄰海區的海水過來補充,這樣形成的洋流,
稱之為「補償流」

洋流因受到生成地點氣候的影響,海水溫度均大不同,依此標準可以將洋
流分為暖流及寒流,分別敘述如下:
1. 暖流:洋流的水溫若較所流經的海域溫度為高,我們稱之為暖流。一般而言,
暖流流經的路徑均由低緯區往中高緯區流動。暖流所流經之處,沿岸氣候均溫
暖濕潤,冬季溫度高於同緯度的其他地區。例如:北歐的挪威有一位於北極圈
內的港口,名為亨墨菲斯(71°N)
。因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即便到了冬天,
港口仍不會結冰。
2. 寒流:洋流的水溫若較所流經的海域溫度為低,則稱之為寒流。一般而言,
寒流又可細分「涼流」及「寒流」兩種:
(1)涼流:涼流所流經的路徑主要由中緯度往低緯度地區流動。因為涼流所流
經的沿岸地區,低層空氣較涼,上層的空氣反而較為溫暖,形成上暖下冷比較穩
定的大氣結構。如此一來,空氣上下對流現象停止,水氣未能向上輸送,不易成
雲致雨。沿岸地區的氣候穩定,涼流常造成沿岸沙漠的形成。例如:南美洲智利
北部和秘魯沿岸地區,受到秘魯涼流的影響,形成阿他加馬沙漠。
(2)寒流:寒流流經的路徑主要由高緯度往中低緯度地區流動。寒流所流經的
地區,氣候冷濕。例如:北美洲的東北部,受到拉不拉多寒流的影響,每年封凍
時間長達九個月。
洋流對氣候的影響,尤其是沿岸地區,影響甚深。除此之外,寒暖流交會
的地方,會有浮游生物聚集,常能吸引大批魚群來此覓食。也就是說,寒暖流
交會的地區,通常會形成重要的漁場。例如:日本沿岸地區因有黑潮及親潮在
此相會,漁業資源極為豐富。洋流的運動也能幫助淨化人類制造的污染物;循
著洋流運動的方向,也可令航海更加省力。

參考資料
1. http://www.gcc.ntu.edu.tw/chinese/Education/30subjects/ocean%20cur
rent.htm
2. http://chemedu.pu.edu.tw/water/intruduction/tide/cold_hot.htm
3.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P19
主題一:全球概論
單元二:全球的地形概述
壹、基本內容:認識地球各種地形的成因及分佈
貳、能力指標:1-4-2 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
型態
參、重點整理:
一、全球的地形成因與分佈:

地 形 成 因 舉 例

高 山 1. 板塊的碰撞、擠壓(造山運動) 喜馬拉雅山

高 原 2. 地質年代較新 青藏高原

河流搬運、堆積作用 北美大平原
平 原
冰河堆積作用 加拿大北部平原

盆 地 斷層陷落作用 亞馬孫盆地

火 山 地 形 岩漿由板塊交界帶的隙縫中噴出形成 環太平洋地震帶

大部分高緯度或高山

U 型谷 冰河侵蝕谷地形成的 U 字型谷地
有冰河分布的地區

峽 灣 U 型谷遭海水入侵淹沒後形成 挪威的沿岸地區

冰 蝕 湖 冰河侵蝕後的窪地,積水成湖 北美洲五大湖

珊 瑚 礁 地 形 珊瑚死後,骨骼鈣化後形成珊瑚礁 澳洲東北沿海大堡礁
1

全球的海陸分布皆由
持續且緩慢的板塊移
動所造成的。板塊接
觸地區通常會有(1)
環太平洋 造山運動強(2)多火
地震帶
山分布及(3)地震多
等特徵。

1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P93
2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P101
肆、延伸閱讀:
板塊的組成及板塊運動
在我們生長的台灣島中,三千多公尺的崇山峻嶺林立。既可以欣賞到陽明山
小硫坑壯觀的冒煙奇景,也可以從事舒服的泡湯之旅。每當地牛翻身,總會讓
人心跳加速,正因為台灣曾經遭受到九二一地震的重創…。高山、火山、溫泉、
地震都集中在台灣這個小島上,到底這些自然現象有何共通性?正因為台灣位
處板塊接觸帶上,這些自然現象的產生,深受板塊作用的影響。至於到底什麼
是板塊,它是如何活動的,且看以下說明。
地球的組成由地表向下,就組成物質而言,大致分為地殼、地函、地核等
三大部分。所謂的地殼(Crust),指的就是地球表面覆蓋的薄薄岩石,也就是我
們所熟知由土壤、岩石等物質所構成的地表。所謂的地函(Mantle)則可分為兩
個部分,位在上面的部份為融熔的岩石,也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岩漿』
。而地
函的下部則為堅硬的固態岩石;最後,則談到地核(Core),也就是我們所俗稱
的的地心,主要是由鐵質並含有少許的鎳所組成。
所謂的「板塊」,又稱為「岩石圈」
,是由冷而剛硬的岩石所構成,包括了
地殼及一部份的上地函所組成,其厚度約為 0-100 公里。岩石圈的下面就是軟
流圈,是由黏度高的液體物質所組成,在高溫、高壓作用下而成可塑性,使岩
石圈漂浮其上。而板塊構造的基本觀念是將岩石圈分成數個接近剛性之板塊,
包括較大的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及南極
洲板塊和數個較小的板塊。
板塊之所以會運動,是由於受到軟流圈地函對流作用的影響。板塊就好像
是浮在熱開水上的塑膠片,當水燒開時,熱水產生熱對流的現象,使得開水上
的塑膠片移動。而浮在軟流圈(岩漿)上的板塊也就是以類似的作用移動。板
塊的新物質在中洋脊(mid-ocean ridge)(註一)生成,然後就一直向外擴張直
到與另一板塊相遇後,較重的一方就向下衝而返回地函。這整個運動過程相當
於一個巨大的循環運輸系統,我們將板塊生成的地方稱之為擴張帶(convergent
area),而板塊向下衝回地函的地區即稱之為隱沒帶(divergent area)。
板塊的擴張與隱沒作用伴隨了岩漿的活動,因而造就了火山的產生。此外,
由於板塊是相當堅硬的岩石,因此相互碰撞時(例如隱沒帶)必然會產生極大的
應力,也就會發生地震(當應力超過了岩石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石即產生破
裂,這就是地震)。這也正是為何地震活動的分佈與板塊邊界有如此密切的關
係。而溫泉的形成就在於位處火山地區地底的火山岩漿尚未冷卻,地下水受到
加熱湧出地面形成,也與板塊運動脫離不了關係。

註一:中洋脊為海底的巨大山脈,平均寬度約 1000 公里,各大洋的海底都有


綿延極長的中洋脊。中洋脊是一條活火山帶,噴出的熔岩流遇海水冷卻後,
形成新的海塊,推動海塊 向陸塊擠壓,最後在大陸邊緣,切入陸塊下從新
回歸地函的懷抱熔化掉。

參考資料:
1. http://scman.cwb.gov.tw/eqv5/eq100/100/051.HTM
2. http://volcano.gl.ntu.edu.tw/class/chapter2-1.htm
3.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11319405

火山作用
火山(Volcano)的名詞來自義大利的"Vulcano",原本指的是義大利在地
中海所有的一個名為內利巴里群島(Lipari Islands)中一個火山的名稱,後
來成為火山的代名詞。而 Vulcan 在古羅馬文字中代表的就是「火神」的意思。
火山的運動和地球內部熔融之流質(也就是岩漿)的生成,以及由岩漿流
動時所帶動之板塊運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岩漿大部分產生於地殼下部至地函上
部之間(大約 20 公里至 200 公里間)
,且多集中在地函的上部。愈往地底,溫
度及壓力均升高,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岩石從固體變成熔融狀的液體,就是
俗稱的岩漿。
因為平時岩漿就被地殼給包住,由於地球內部溫度很高,岩漿無法安安靜靜的
待著,於是就不停找出口想跑出去。不過地下的壓力很大,岩漿要跑出去也不
是很容易。岩漿一直等待機會要出來,一旦當它衝到地殼較脆弱的地方時,或
是地殼某處有裂縫的區域,它的壓力就會減輕不少。不過,這時岩漿中的氣體
及水汽卻活躍了起來, 不斷用力推動岩漿衝向地面。當岩漿衝出地面時,本來
被擠壓在裡面的氣體和水汽便立刻膨脹,威力強大的火山爆發,就這麼開始了。
除了地殼較為脆弱的地區之外,火山作用在板塊交接地帶也十分頻仍。因為板
塊運動使得岩漿生成並上昇,流出地面造成火山。板塊即岩石圈,由冷而剛硬
的岩石所構成,因受到位居板塊下方的軟流圈(岩漿)其熱對流的帶動,而產
生漂移。板塊和板塊之間所進行的相對運動:一是擴張(Divergence),一是
隱沒(Convergence),稱之為『板塊運動』。火山活動一般發生在板塊交接的
地方或其附近,主要分三部分:
1. 板塊擴張帶:太平洋中洋脊
帶、大西洋中洋脊帶及印度
洋中洋脊帶的火山均屬於
此。
2. 板塊隱沒帶:環太平洋帶及
地中海帶的火山均發生在
此附近。
3. 熱點:位於地函上部,在此
可生成岩漿。當板塊做水平移動時,經過熱點上便有火山生成,這樣連續發
生會造成一系列的火山, 而火山生成離熱點越遠者則生成年代越老。如夏威
夷火山群島。
在太平洋海床底部的四周,分布著一連串的火山與海溝,我們把它稱為『火
環』
。在這個環狀分布的帶狀構造上,有著極為頻繁的地震及火山活動。而在所
有高於海平面的火山之中,有超過一半的火山都是位於這個火環上。除了環太
平洋地區外,太平洋島嶼區、南洋群島、阿拉伯地區、馬達加斯加島及東非洲
裂谷火山群、地中海帶、西印度群島火山群、冰島等零星地區都有火山的分布。
而我們一般聽到火山可以分為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到底這三種火山
該如何區分:
1. 活火山(Active volcanoes):現在仍持續不斷的活動
2. 休眠火山(Dormant volcanoes):現在已停止活動,但是缺少侵蝕變化。
3. 死火山(Extinct volcanoes)在人類歷史上完全沒有活動記錄,也沒有活
動跡象
不過休眠火山可以覺醒,死火山也可以復活,故如僅靠過去的記錄來區分
它,未必十分正確。

參考資料:
1. http://kids.yam.com/why/article/article350.html
2. http://gis.geo.ncu.edu.tw/earth/vol/volcanos.htm
3. http://volcano.gl.ntu.edu.tw/class/chapter2-2.htm
4. http://www.bamboo.hc.edu.tw/~sts/course-2003/course/textbook/text0
5/ch14/images/ch14-053.jpg
主題一:全球概論
單元三:全球的氣候分布
壹、基本內容:認識影響氣候的四大因素;瞭解熱帶、溫帶、寒帶、高地等各
氣候類型的成因、分佈及其特徵
貳、能力指標:1-4-2 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
型態
參、重點整理:
一、影響氣候的四大要素:
(一)緯度:影響溫度
1. 緯度高、太陽入射角小、溫度低
2. 緯度低、太陽入射角大、溫度高
(二)距海遠近:影響溫度、雨量
1. 距海近、溫差小、雨量多
2. 距海遠、溫差大、雨量少
(三)地形:影響溫度、雨量
1. 地勢高、溫度低
2. 地勢低、溫度高
3. 迎風坡雨量較背風坡多
(四)洋流:影響溫度、雨量
1. 暖流流經的地區:氣候溫暖、濕潤
2. 涼流流經地區:氣候穩定、降雨少
3. 寒流流經地區:氣候寒冷、乾燥
二、世界的氣候區受緯度的影響,而呈
帶狀的分布
1. 熱帶地區:赤道(緯度 0°)與南北回
1
歸線(緯度 23.5°)之間的區域
2. 溫帶地區:南北回歸線(緯度 23.5°)

1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P19
與極圈(緯度 66.5°)之間的區域
3. 寒帶地區:極圈(緯度 66.5°)與極點(緯度 90°)之間的區域

二、熱帶氣候:
(一)熱帶雨林氣候:
1. 分布地區:赤道至南北緯 10°間,全球以非洲中部、南美洲北部、東南亞為
主要分布地區
2. 特徵:全年高溫多雨、無乾濕季之分。樹種多且高大、有「綠色之肺」之稱。
(二)熱帶莽原氣候:
1. 分布地區:非洲、南美洲熱帶雨林區的南北兩側
2. 特徵:乾濕季分明,植被以高大草類為主,動物會隨草類榮枯做遷移。
(三)熱帶沙漠氣候:
1. 分布地區:南、北回歸線經過之區
2. 影響因素:副熱帶高壓籠罩(下沈氣流)
、涼流流經
3. 特徵:乾燥少雨、居民多游牧或利用珍貴的水源發展農業
(四)熱帶季風氣候:
1. 分布地區:南亞、東南亞、中國南部
2. 特徵:高溫多雨,乾濕季分明。稻米為代表性作物。冬夏季風向相反(冬季:
東北風、夏季:西南風)方便兩地移民、貿易往返航行

2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P20
(五)熱帶各類型氣候的比較:

氣 候 類 型 分 布 成 因 特 徵

緯度低,日照強,蒸發 高溫多雨,無乾濕季
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附近
旺盛,多對流雨 之分

熱帶雨林區南 漸離赤道,乾濕季逐漸 乾濕季分明,植被以


熱帶莽原氣候
北兩側 明顯 高大的草類為主

1. 副熱帶高壓籠罩,
南北回歸線經 多下沈氣流 炎熱少雨,蒸發旺
熱帶沙漠氣候
過之地 2. 部分沿海地區有涼 盛,極乾燥
流流經,氣候穩定少雨

南 亞 、 東 南 大規模的海陸差異造 高溫多雨,雨量多集
熱帶季風氣候
亞、中國南部 成冬夏季風向相反 中於夏季

三、溫帶氣候:
(一)地中海型氣候:
1. 分布地區:緯度 30°~40°大陸西側
2. 特徵:夏乾(副熱帶高壓籠罩)
、冬雨(盛行西風影響)
3. 因生長季與雨季不一致,農業發展首重灌溉
4. 柑橘、檸檬、橄欖、葡萄等為該地中海型氣候最具代表性的農作物
5. 該區夏季陽光普照、碧海藍天,為著名的度假觀光勝地
(二)溫帶海洋性氣候:
1. 分布地區:緯度 40°~60°大陸西岸
2. 特徵:溫暖濕潤、冬溫夏暖、年溫差小
3. 影響因素:盛行西風、暖流
(三)溫帶大陸性氣候:
1. 分布地區:緯度 40°~60°大陸中部或東部
2. 氣候特徵:夏暖冬寒,年溫差大,降雨集中於夏季
3. 影響因素:距海遙遠、背西風側、受大陸冷高壓的影響
(四)溫帶季風氣候:
1. 主要分佈於亞洲東半部
2. 可區分為副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兩大類:
氣 候 類 型 氣 候 特 徵 主 要 農 作 天 然 植 物 風 向
夏熱冬寒 小米 冬:西北風
溫帶季風氣候 闊針葉混合林
夏雨冬乾 小麥 夏:東南風
夏熱冬溫 冬:北風
副熱帶季風氣候 稻米 闊葉林
夏雨冬乾 夏:南風
(五)溫帶沙漠氣候:
1. 分布地區:南、北緯 30°至 50°大陸的內陸地區
2. 影響因素:地處大陸內部、距海遙遠。周圍有高山阻擋,海洋濕空氣不易到
達,少有降雨機會
(六)溫帶各類型氣候的比較:

氣 候 類 型 分 布 成 因 特 徵

溫帶地中海型 緯度 30°~40° 夏乾:副熱帶高壓籠罩


夏乾冬雨
氣 候 大陸西側 冬雨:盛行西風

溫 帶 海 洋 性 緯度 40°~60° 終年受到盛行西風及 冬 溫 夏 暖 , 年 溫 差
氣 候 大陸西側 暖流的影響 小,全年濕潤多雨

緯度 40°~60°
溫帶大陸性 距海遠且在背風坡,缺 夏 暖 冬 寒 , 年 溫 差
氣 候 大陸中部或東
乏海洋調節 大,雨量集中在夏季

大規模的海陸差異造
溫帶季風氣候 亞洲東部 夏熱冬寒,四季分明
成冬夏季風向相反

緯度 30°~50° 1.地處內陸、距海遙遠
日照強、雨量少、年
溫帶沙漠氣候 大陸的內陸地 2.高山阻擋,海洋濕氣
日溫差均大
區 不易到達

四、寒帶氣候:
(一)寒帶氣候皆位於極圈以內區域,依緯度由低至高分為副極地氣候、苔原
氣候、冰原氣候。水氣少、降雪少、積雪終年不化。
(二)副極地氣候最暖月均溫 10℃以上地區針葉林分布廣,是世界木材的主要
供應地
(三)極地氣候區農耕困
難,居民以漁獵為生,多
毛皮厚、脂肪多的動物
五、高地氣候:
(一)分布:各大洲的高
山高原地區
(二)特徵:氣溫、氣壓、
雨量會隨高度而有所變化
肆、延伸閱讀:
熱帶雨林氣候區
在一般的氣候分類中,
「熱帶地區」指的是回歸線和赤道間的區域。由於這
個地區受到太陽直射的影響,高溫為該地區最主要的特徵,故稱之為「熱帶地
區」
。在熱帶最接近赤道的地區(指南北緯 10 度之間的範圍)
。以東南亞的南洋
群島、非洲中部以及南美洲北部為主要熱帶雨林氣候所分布的地區。
該氣候區有著:全年高溫(全年平均溫度在 26℃或以上);濕度高、雨量充
足且高達 2000 ㎜以上;全年雨量分配平均、沒有明顯的熱季和冷季(有「全年
皆夏」之說)或雨季和乾季;降雨以對流雨為主要降雨形式等主要特徵。由於
該氣候區的主要植被類型以熱帶雨林為主,故稱之為熱帶雨林氣候。
在這種常年潮濕炎熱的環境中,樹木的生長快速且茂密,樹種多可居全球
森林之冠。熱帶雨林的植物生長成層分布,每一層都有不同的植物和動物棲息。
第一層名為樹冠層,是由樹木的頂部形成的雨林的蓋子,這些樹木約 50 公尺高,
但也有一些高達 70 公尺的植物拔出於樹冠層之上。樹冠層下面就是所謂的喬木
層了。這層充滿攀緣植物和附生植物(例如蘭花),藤本攀緣植物從樹蓋垂到樹
林底層,附生植物茂盛的長在大樹幹上。因樹冠層的遮蓋,只有微弱的光可透
過中層射到底層,所以在幽暗的底層裏只有小樹和棕櫚樹的生長。雨林中的底
層因上層枝葉過於茂密,陽光無法照射,反而長草不多。在這又濕又熱的環境
裏,樹葉和樹枝很快就腐爛了,故為腐質植十分發達的區域。
熱帶雨林的存在對於地球不論是氣候上、環境上或是人類的利用上,都有
著相當的重要性:
一、調節氣候的功能:森林因光合作用,會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而地球
上氧氣總量的 40%,都是經由南美洲北部亞馬遜河區的熱帶雨林所製造產生
的。熱帶雨林雖僅佔地球表面的一小部份,然而它對氧氣的製造貢獻良多,故
有「綠色之肺」、
「地球之肺」之稱。現今由於人類過度使用化石燃料,產生過
多的二氧化碳等氣體,造成全球溫度逐年攀升,也就是所謂的「溫室效應」
。熱
帶雨林的存在,可大量的吸收二氧化碳,避免地球的溫度因為溫室效應而過度
升高。
二、調節區域性雨量:熱帶雨林又好像一塊巨大的海綿,下雨的時候,樹木的
根部吸收了大部份的水份。這些水分又透過樹木自身的輸送系統傳送到葉面,
讓水份以水蒸氣的形式釋放到空氣中開始生雲致雨。假如雨林被砍伐的話,雲
不會形成﹐降雨也減少,那麼很多地方就會出現旱災和農作物歉收的情況。
三、生物基因庫:熱帶雨林雖然占全球不及 7%的土地面積,但其高溫多雨的氣
候特徵,使得全球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生物物種在這裏生長。熱帶雨林可以說是
地球上最豐富、最古老、最有生產力、也是最複雜的生態系統。許多生物也可
以拿來當做「基因資源」用,這在農作物的品種改良以及醫學開發上有著相當
的重要性。
四、豐富的資源:熱帶雨林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可作為重要的食
物來源。我們常吃的香蕉和菠蘿都是雨林常見的植物,而咖啡豆和香草也都是
源自熱帶雨林的植物。雨林內的植物纖維可用來製作救生衣、草帽和許多橡膠
製品。科學家認為一些雨林內的植物能產生一些可以用做汽車和家庭取暖的燃
料的物質,因此,熱帶雨林可能成為提供燃料的重要資源。
五、醫學研究功能:熱帶雨林對醫學研究極為重要。全球有四分之一的藥品原
料,是來自熱帶雨林中的植物;而被醫學界確定對治療癌症有效的一些植物,
有 70%是生長在雨林中。科學家發現熱帶雨林中的一些植物有治病功能,可用來
製成包括治療瘧疾、某些癌症和心臟病的藥。
熱帶雨林對人類的貢獻良多,但熱帶雨林的面積卻日漸減少。其中最直接
原因是由於過度的火耕(是一種原始的耕作法,先挑選林地,直接放火燒地,
將一切野生動植物燒盡,之後才耕作)
,大量的砍伐以利農業、畜牧業的發展或
都市的興建,商業用材的不當砍伐,甚至於森林火災等,都是造成雨林快速消
失的主要原因。熱帶雨林消失的速度大約每秒鐘消失 1 公頃,相當於 2 個美式
足球場。每分鐘消失 60 公頃,每天則消失 8.6 萬公頃,大約等於三個台北市的
面積。每年消失 3 千 1 百萬公頃,大約等於 8.6 個台灣的面積。由於熱帶雨林
的消失,直接造成物種絕種,科學家估計每天有 137 個品種的動植物從地球上
消失,一年下來就有 50000 種;有些品種甚至我們都還來不及認識,牠們就從
此不見了。專家估計如果照這樣的速度砍伐下去,公元 2020 年時全世界 80-90
﹪的熱帶雨林生態系將會被破壞殆盡。
熱帶雨林遭受破壞後,將對地球的氣候、多種生物的棲地等造成負面,甚
至致命的影響。大量的砍伐熱帶雨林,不僅會破壞自然生態環境而使得多種生
物滅絕,最後人類也終將自食惡果。所以,對於熱帶雨林的保護才是環境能永
續發展的根本之道。

參考資料:http://www.nctu.edu.tw/~shue2003/0520-1t.htm

熱帶莽原氣候
在熱帶雨林氣候區的兩側,約位於緯度南北緯度 5~15 度的區域。全球熱
帶莽原較為發達的地區包括: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非洲剛果盆地的兩側、東非
高原以及澳洲的北部及東部。熱帶莽原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溫度皆高,但在降
雨的特徵上有著季節分布上的不同:熱帶雨林幾乎是全年有雨,熱帶莽原則是
有明顯乾濕季的變化。
熱帶莽原的氣候特徵如下:在氣溫方面,因為緯度較低,受到太陽直射的
影響,終年溫度均高,最冷月月均度可達 18℃以上。在雨量方面,降雨的時間
分布上並不平均,有明顯的乾濕季之分。夏天受到間熱帶輻合區(影響熱帶雨
林終年有雨的低壓帶)移至本區的影響而多對流雨,為本區的雨季。冬天時,
則受到副熱帶高壓(影響熱帶沙漠少雨的高壓帶)南移的影響而乾燥,為本區
的乾季。雨季來臨的時間和雨季的長短,在莽原區各地也不同。愈接近熱帶雨
林區,雨季愈長雨量也愈多,愈接近沙漠區雨季愈短雨量也愈少。本區因為緯
度較熱帶雨林來得高,再加上降雨季節並不平均,因此有較明顯的溫度變化。
其中以乾季末期,雨季尚未來臨前的溫度最高。
而熱帶莽原區的植被,因其特殊的氣候條件,而有著以下的特徵:
1. 「莽原」的意思原本指的就是「高大的草類」
,代表著草類相較於樹木更能
在熱帶莽原氣候區生長。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草類在生長時所需的水分較少,再
加上草類的生命週期較短,可以在熱帶莽原區中相對較短的雨季中完成。
2. 熱帶莽原區的植物為了適應乾季的來臨,都有抗旱和蓄水等特殊的生理構
造。一些高草的葉子狹窄,並生長時捲曲成筒狀,以減少水分蒸發。一些生長
在熱帶莽原區的樹木,特徵為體大腰粗、樹皮很厚,以利儲存大量水分藉以保
證樹木在乾季時仍可存活。而有些樹木具有小而硬的葉子,有的葉子上長很厚
的絨毛,目的都是為了減少水分蒸發。熱帶莽原的植物到了乾季時樹葉凋零,
野草枯萎,大地一片枯黃,但植物並沒有死去。到來年雨季時,受到雨水的滋
潤,又可以蓬勃生長。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可以看到成群的斑馬、羚羊、長頸鹿等草食性動物。
背後緊跟著獵豹、獅子、豺狼等肉食性動物虎視眈眈的準備獵食,以上就是典
型熱帶莽原區的動物景觀。由於熱帶莽原在乾季時草類枯萎,造成許多草食動
物的食物缺乏,不得不作長途的季節性移動,轉移到熱帶雨林邊緣或處於溼季
的熱帶草原去棲息覓食。當然,以獵食草食性動物為生的肉食性動物也會跟著
遷徙。在大草原上,成千上萬的動物遷移,十分的壯觀,吸引不少的觀光客來
此觀賞。在非洲,新興的方式就是乘著熱氣球觀賞動物的遷移,是到非洲草原
旅遊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參考資料:
1.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5080208963
2.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
,P121
~P122
季風氣候的形成原因
所謂的「季風」,簡而言之,就是風向隨著季節而有所變化的風。例如:台
灣冬季吹東北風、夏季吹西南風,風向隨季節而有所變化,就是屬於「季風氣
候」
。全世界季風氣候最為發達的區域包括東亞、東南亞、南亞以及西非幾內亞
灣的沿岸(4°~12°N)。其中亞洲和西非的季風成因有所不同,描述如下:

全世界季風氣候最為發達、也是分布最廣的地區就屬亞洲的東南半壁,因
此有著「季風亞洲」的稱號。當地季風形成的原因就在於「大規模的海陸差異」。
季風亞洲地靠全球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並面迎全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
海洋和陸地在受熱後溫度上昇的程度不同,造成兩地氣壓的差異,也就是季風
形成的主要原因:

冬季時,由於陸地的比熱較海洋來得小,所以在溫度的下降上會比較快。
溫度相對較冷的陸地形成了高氣壓,溫度相對較高的海洋形成了低氣壓。在風
由高氣壓吹向低氣壓的原則下,風由陸地吹向海洋。相反的在夏季時,由於海
洋的比熱較陸地來得大,所以在溫度的上昇上會比較慢。溫度相對較涼的海洋
形成了高氣壓,溫度相對較高的陸地形成了低氣壓。在風由高氣壓吹向低氣壓
的原則下,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夏季時,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帶來豐沛的水氣,
易形成地形雨,是季風氣候區主要的雨季。冬季時,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寒冷
且乾燥,為主要的乾季。然而,在日本的西北部、台灣的東北部等地,由於冬
季季風進到陸地前會先經過海面,並帶來水氣形成降雨,是少數在季風氣候區
中冬季仍會降雨的地區。
基本上,冬季季風是由陸地吹向海洋、夏季則是由海洋吹向陸地。然因受
到地球自轉的影響,季風亞洲內各地區的風向仍有所差異,表列如下:
地 中國華北、東北地區 中國華南地區、台灣
季 區 中國華中地區
節 日本、韓國 東南亞、南亞
冬季 西北風(↘) 北風(↓) 東北風(↙)
夏季 東南風(↖) 南風(↑) 西南風(↗)
不同於季風亞洲的「大規模海陸的差異」
,西非幾內亞灣沿岸的季風形成主
因是跟「間熱帶輻合區
的南北季移」有著密切
的關係。該區是南北半
球信風的匯流處,間熱
帶輻合區的南北季移
將左右著信風帶的分
布。夏季時,太陽直射
北半球,間熱帶輻合區
北移。來自南半球的東南信風經赤道後轉向成西南季風,經過幾內亞灣海面帶
來豐沛的水氣形成降雨,為本區的雨季;冬季時,太陽直射南半球,間熱帶輻
合區南移至幾內亞灣沿岸附近。本區的盛行風轉而為由撒哈拉沙漠吹來的東北
季風,形成乾季。因此,本地區的氣候特徵為:夏季時盛行西南風,冬季時盛
行東北風,夏雨冬乾,乾溼季分明。雨季由沿海向內陸日漸縮短,雨量亦由沿
海向內陸逐漸減少。

參考資料: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五
冊》
,附錄 1~4

沙漠氣候區
沙漠(Desert)一詞,源自拉丁文,意即荒涼、人跡罕至之地。所謂的沙漠,
指的是當一地的年蒸發量大於年降水量,就可稱該地為沙漠。一般人對於沙漠
的印象,就是年降水量很少,但到底要少到何種程度?就定義來看,沙漠氣候
區的降水量均少於 250 ㎜。除了降水量少之外,沙漠氣候區還具有降水量變率
大,並常以暴雨兼有冰雹形式出現。年日溫差均大,多捲沙風,河川多以臨時
河為主、無固定河道等,都是沙漠氣候區較為顯著且獨特的特徵。
沙漠的面積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大約有二千九百萬方公里。在
世界七大洲中,以非洲的沙漠面積最大,亞洲次之。全世界有人居住的地區,
僅只歐洲無沙漠的分布。全球的沙漠氣候區,依據緯度高低的不同,分成「熱
帶沙漠氣候區」及「溫帶沙漠氣候區」,詳述如下:
熱帶沙漠氣候區主要分布於南、北緯二十度至三十度間的大陸上,約在南
北回歸線經過的地區。全世界熱帶沙漠主要的分布地區有北非、西亞阿拉伯半
島、澳洲的中西部等地。此種氣候發生的原因可區分為以下三項:一、地處回
歸線附近,上空有副熱帶高壓籠罩,屬下沈氣流,氣流不易上昇致雨。二、位
處信風帶的背風側,且信風多由內陸吹來,水氣含量較少,不易造成降雨。三、
部分熱帶沙漠氣候區沿岸有涼流所經,所流經的地區常會造成低層空氣較涼,
上層的空氣反而較為溫暖,形成上暖下冷比較穩定的大氣結構,難以致雨。一
般受涼流影響的沙漠氣候,年溫差較小,雨量雖少但空氣濕度較大,雲霧較多,
可算是沙漠氣候的變型。例如:南美洲秘魯南部、智利北部的沙漠,西南非洲
的納米比沙漠的形成,就是分別受到秘魯涼流及本吉拉涼流的影響。
溫帶沙漠氣候主要位於南、北緯三十至五十度間大陸的內陸地區。全世界
的溫帶沙漠氣候區主要分布在中亞、中國的蒙古及新疆、美國西部、阿根廷南
部等地。此種氣候產生的主要原因可以歸類為下列三點:一、地處大陸內部、
距海遙遠,且周圍有高山阻擋,海洋濕空氣不易到達,少有降雨機會。二、部
分溫帶沙漠氣候區,例如中國的蒙新地區,冬季為大陸冷高壓的發源地,風勢
強,蒸發旺盛,空氣乾燥。三、位居盛行西風的背風面,例如:北美洲的西部
沙漠。盛行西風越過洛磯山而下,背風側水氣少且溫度隨高度下降增加的速度
快,形成沙漠氣候。
沙漠氣候區雖不適合人居住,但還是有一些少數民族在此以傳統的游牧產
業維生。在農業方面,在沙漠氣候區少見的河流兩側可進行灌溉農業;在水源
較豐的山麓綠洲也有綠洲農業的產生。但實在是因為環境過於惡劣,沙漠氣候
區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區之一。

參考資料:
1. http://living.pccu.edu.tw/chinese/data.asp?id=1998&htm=03-360-1596
%20%A8F%BAz.htm&cpage=1
2. http://living.pccu.edu.tw/chinese/data.asp?id=1999&htm=03-360-1596
%A8F%BAz%AE%F0%AD%D4.htm&cpage=1
地中海型氣候
地中海型氣候(又稱艾特咸風氣候(Etesian climate))主要位於緯度 30 度
~40 度大陸的西側地
區。地中海型氣候最主
要的氣候特徵為夏天炎
熱且乾燥少雨,冬天氣
候溫暖且多雨。該地區
的降雨特徵,簡而言之
可以以「夏乾冬雨」來
形容。由於地中海型氣
候以地中海沿岸及在地中海的海島地區最具代表性、分布最廣,故以此為名。
地中海型氣候在全球分布的地區包括:歐洲南部瀕臨地中海的國家(西班牙、
義大利、希臘、法國等國)
、美國的西南部加州一帶、智利的中部、南非的西南
部、非洲北部瀕臨地中海的國家(突尼西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等國)
、澳洲
西南部、土耳其西南部等地。
地中海型氣候降雨夏乾冬雨的影響因素如下:夏季時受到副熱帶高壓北移
至該區的影響,多下沈氣流,氣候炎熱且少雨。再加上沿海地區受到涼流的影
響,造成低層空氣較涼,上層的空氣反而較為溫暖,形成上暖下冷比較穩定的
大氣結構。如此一來,空氣上下對流現象停止,水氣未能向上輸送,不易成雲
致雨。冬季時,盛行西風帶南移至本區,西風自海上吹來,受陸地地形抬升形
成地形雨。也因此,行星風系的南北季移是造成地中海型氣候夏乾冬雨的主要
原因。
由於地中海型氣候的特殊降雨類型,植物的生長季(夏季)無法與雨季(冬
季)相配合。所以當地的天然植物為度過炎熱乾燥的夏季,各自發展出耐旱的
構造,並出現以常綠小喬木、灌木為主的植被型態。這些植物的特點是葉子小、
表皮厚、具有革質,以避免水分的散失。植被隨著季節的變化情形非常的明顯:
乾燥炎熱的夏季造成許多草類紛紛枯萎,但並沒有死去。一直得熬到涼爽多雨
的冬季才重新長成綠油油的一片。
至於地中海型氣候區的傳統農牧業發展,也深深受到該地區特殊降雨形式
的影響。基本上地中海型的農業型態是屬於兼營作物栽培和牲畜飼養的混合農
業,是一種為因應複雜的自然環境而發展出來的農耕模式。這種農耕模式發展
的條件就在於:在氣候上,夏季乾熱,冬季暖濕,降雨變率大且雨季和生長季
不一致。在地形上,多崎嶇地形的山地和丘陵,平原較少。在土壤上,多為石
灰岩化育的貧瘠土壤。
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冬季因雨量較多,農作以小麥(小麥基本上屬於旱
田作物,比起稻米可以應付較稀少的雨量)以及蔬菜為主。夏季則是種植柑橘、
檸檬、橄欖、葡萄、無花果等耐旱的作物,並重視灌溉系統的發展。至於在地
形較為崎嶇的山坡地或是部分於夏季休耕的田地,則以飼養牲畜為主要經濟活
動。
葡萄、橄欖等典型的地中海型作物,也影響到該氣候區的飲食文化。橄欖
所搾出的橄欖油,為當地烹調時的主要用油。由於橄欖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
量很高,可以預防新血管疾病。而全球葡萄酒的主要產地,例如:法國、義大
利、美國加州等,皆位於地中海型氣候區中。而屬於葡萄酒之一的紅酒,當中
的葡萄萃取物有抗氧化的作用以及提高好的膽固醇的功效。地中海型氣候區的
人們多長壽,與當地的飲食習慣不無關係。
地中海型氣候區也是全世界有名的觀光景點。尤其在夏天多晴朗無雲的好
天氣,蔚藍的天空,無半點雲朵。搭配上湛藍的海水以及全白色的房屋,在視
覺上絕對是一大享受,每年均吸引如織的遊客來此觀光,是有名的度假勝地。

參考資料:
1. 龍騰文化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
《高級中學地理教師手冊第一冊》,
P82
2.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
,P122
3.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02219061
4.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41803937
溫帶海洋性氣候
海洋性氣候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氣候類型。因為地近海洋的關係,海洋性氣
候的特點為「受大陸影響小,受海洋的影響大」
。由於水的比熱大,溫度的上昇
及下降的速度都較慢。海洋性氣候區受到海洋的影響,不論是在年溫差或是日
溫差的變化上都相較於大陸性氣候來得小。海洋性氣候區也較易受到海洋水氣
的影響,氣候終年潮濕,年降水量要比大陸性氣候來得多,而且在降雨季節的
分配上會比較平均。降水量比較穩定,年與年之間的變化也不大。海洋性氣候
不論四季,濕度都很大,會有多雲霧的現象。天氣陰沉,陽光鮮少露臉。
溫帶海
洋性氣候主
要分布於緯
度 40°~60°
大陸的西側
地區。全球溫
帶海洋氣候
區分布的主
要地區包
括:歐洲的西北部(包括西歐和北歐的一部份)
、北美洲的西北部和南美洲的西
南部,以及紐西蘭等地區。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大的氣候特徵為冬暖夏涼且年溫
差小:由於海洋性氣候區靠近大洋,受到海洋的調節,氣溫的變化程度不大。
特別是在冬季,因溫帶海洋性氣候沿岸有暖流經過(例如:西歐受到北大西洋
暖流的影響、北美洲西北部受到阿拉斯加暖流的影響)
。再加上盛行西風從海面
吹來,帶來溫暖且濕潤的水氣。因此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冬季氣溫會比同緯度的
其他地區來得溫暖(最冷月均溫在 0 度以上)
,降雨量也會比較多。夏季時,由
於暖流水溫較大陸溫度來得低,因此海上要比陸上涼得多,最熱月均溫均在 22
℃以下。由於冬暖夏涼,也因此年溫差要比同緯度其它地區小得多。除了西風
會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帶來地形雨外。秋冬時期,溫暖的海洋濕氣與大陸冷氣團
在此交會,造成鋒面雨,使得溫帶海洋性氣候秋冬的降雨量較大。不過,總的
來說,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幾乎都會降雨,乾季並不明顯。
氣溫變化小又濕潤的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就世界上的各氣候類型來看,較
適合人居住。然而,溫帶海洋性氣候對農作物的生長並不有利。早在 19 世紀末
就有人發現:在歐洲的西部,也就是在溫帶海洋性氣候條件下所生產出來的小
麥,當中蛋白質含量僅只有 4~8%。隨著深入歐洲大陸東部,一直到了俄羅斯,
小麥的蛋白質含量增加到 9~12%。此外,在比較乾燥炎熱的地區,小麥的蛋白
質含量可以高達 18%,甚至在 20%以上。前蘇聯的科學家研究證實:在氣候較
為溫暖潮濕的地方,小麥的澱粉含量增加,而蛋白質的含量卻降低。反之,炎
熱且雨量較少的氣候,有助於農作物蛋白質的生成。在溫帶海洋性氣候區中,
人們為了補充蛋白質的不足,只好借助於肉類,但是又將會造成脂肪過多的缺
點。
除此之外,在溫帶海洋性氣候區內生活,氣候雖然溫和。但這種多雲且陰
鬱、常時間看不到太陽的天氣,不利於人類精神和情緒的發展。廿一世紀人類
三大文明病之一的憂鬱症就好發於此種類型的氣候區中。無怪乎居住於西歐、
北歐地區的歐洲人,一有度假、休息的機會就會拼命往陽光較為充足的南歐等
地區跑,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參考資料:
1.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01905574
2. 龍騰文化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
《高級中學地理教師手冊第一冊》,
P82
3.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
,P122
苔原氣候
一般說,北極圈以北或南極圈以南的地區,氣候終年嚴寒,且均在極圈以內,
故稱之為極地氣候(Polar Climate)。又根據緯度高低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兩
個類型:緯度較低,平均溫度較高的稱之為苔原氣候(TundraClimate)。緯度
較高,溫度相對較低的,稱之為冰帽氣候(Icecap Climate)。由此看來,苔原
氣候是介於副極地氣候(Sub-polar Climate)與冰帽氣候之間的過渡型。由於
南極地區(冰帽氣候)與南半球各大陸(溫帶氣候)間隔著廣闊的海洋。故在
南半球,苔原氣候及副極地氣候是很難見到的。

分布區域以北半球為主的苔原帶,主要的分布地帶是緊鄰北極海的沿岸地
帶,如歐亞大陸北部邊緣、北美大陸北部濱海地帶及其以北的島嶼,以及格陵
蘭島的海岸一帶。尤其是歐亞大陸上的西伯利亞地區,因受到當地大陸型氣候
的影響,苔原帶分布的範圍最南,也最廣。
苔原氣候地處高緯,受到陽光斜射的影響,故終年低溫,一年中僅有二至
四個月平均氣溫在 0℃以上。冬季氣溫甚低,可以降到攝氏零下 20~40 度之間。
夏季時,雖然在六、七、八月氣溫可回升至零度以上,但仍低於 10℃。即使在
夏季,晚間的溫度仍會下降到零度以下。因為苔原氣候區氣溫過低,蒸發作用
微弱,降雨或降雪在苔原氣候區中均很少見。苔原區內的降水量最多不會超過
300 ㎜,乾燥的程度有點像沙漠氣候。但苔原氣候區的溫度較低,因此有著「寒
漠」的稱號。
因為該氣候區雲量較多的關係,所以空氣中的濕氣較高。受到地面上的空
氣過低的關係,濕氣在地表上會凝結成一大片結凍的土壤,稱之為「凍土」
。夏
季,溫度暫時高於 0℃。苔原區內部分的冰雪融化,且僅止表土解凍。表土以下
的土壤,仍然堅如鐵石,萬年不化,稱為「永凍層」
。地表積雪稍消,但地面排
水不良,積水難退,遂成沼澤,泥濘一片。
氣候乾冷,風勢強勁,土壤貧瘠,木本植物在此生存並不易。多數以乾生
植物,例如:苔蘇、地衣類為主,故該地有苔原(Tundra)之稱。雖也有一些
稀少而矮小的樹木,僅以淺淺的根莖,附著在底土的表層,了無生氣且傾斜的
生長著。因受底土表面融化的影響,很不穩定,一會兒這邊,一會兒那邊,搖
擺不定,景象奇妙,即科學家所謂的「醉林」
。苔原地區的動物僅有馴鹿和麝牛
等少數幾種,可以提供當地愛斯基摩人等住民驅使的役獸。

參考資料:
1. 如何出版社,洛姆國際編著,《100 種世界地圖的有趣看法》
,P28~P29
2. http://living.pccu.edu.tw/chinese/data.asp?id=4229&htm=05-126-2604
%ADa%AD%EC%AE%F0%AD%D4.htm&cpage=1
3. http://living.pccu.edu.tw/chinese/data.asp?id=4228&htm=05-125-2603

%ADa%AD%EC.htm&cpage=1
4.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
,附錄
1~4

高 地 氣 候
高山和高原地區,由於地勢高的影響,使其氣候和同緯度的平地氣候截然
不同。一般而言,把海拔高度大於 3000 公尺的高山高原地區,劃分為高地氣候。
在熱帶地區的高地氣候,例如南美洲的安地斯山、非洲的吉力馬札羅火山,由
山下至山上分別具有熱、溫、寒三帶氣候的特性;溫帶地區的高地氣候,例如
北美洲的洛磯山、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由山下至山上分別為溫、寒兩帶的氣候
特性。
高地氣候受到高度的影響,氣候區內的氣溫、氣壓及降水量等氣候要素也
跟著呈垂直的變化。以下就高地氣候垂直分布的特性進行說明:
一、氣候方面:(1)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每升高 100 公尺,溫度下
降 0.6℃。(2)冬季易形成山地逆溫(高度增大時,氣溫反而上升,則該空氣層
便成為逆溫層)。因此,谷地特別寒冷,易降霜,故怕霜的作物多種植於山坡,
而不種在谷底。(3)坡向會影響氣溫。同一高度向陽坡較為溫暖,背陽坡較為寒
冷。(4)年溫差依緯度而有不同,熱帶地區的高地氣候區其年溫差較小,溫帶地
區的高地氣候區其年溫差較大。
二、高地氣候區中其氣壓和風的特性:(1)高度愈高,氣壓愈低。高於海平
面 6,000 公尺處,氣壓只有海平面氣壓的一半。(2)由於氣壓急降,易引起高山
病,如產生忽覺頭痛、昏眩、流鼻血、嘔吐、四肢無力、不易入睡等症狀。(3)
由於高地氣候區的氣壓低且空氣稀薄,長年生活在高山、高原區的人民為適應
此一特殊的氣候特徵,其呼吸器官如肺等,都特別發達。(4)高地氣候區,因缺
乏阻擋,地面摩擦力小,風力特強。尤其是在風口處風速更大,登山者應特別
小心,以免被吹落山谷。
三、高地氣候區的降水特徵:(1)山地雨量經常較附近平原地區為多。氣流
受到山勢的抬昇而跟著上昇,當到達某一個高度後,所含的水氣易飽和凝結降
水,稱之為地形雨。這也就是為什麼山地的雨量要較相鄰的平地地區雨量來得
豐沛的原因。(2)當高度到達某一個高度後,因部分水氣已先析出,致使雨量反
而減少。因此,半山腰的降水量會較山頂來得多。(3)高地氣候區的背風坡因水
氣在迎風坡時幾已全數析出,雨量銳減。再加上乾燥氣流下沈時增溫速度較快,
背風坡地區除乾燥少雨外,甚至形成乾熱的焚風。(4)高山或高原上部,積雪不
消的下部,稱之為雪線(snow line)
。雪線以上的冰雪常年不消,形成寒漠。
雪線的高度由高緯向低緯增高。而在相同的山上,向陽坡的雪線高於背陽坡;
背風坡的雪線高於迎風坡。

參考資料:固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石再添等合著,民 87 年,
《地學通論-自然
地理概論》, P280~P281
主題一:全球概論
單元四:全球的人口特徵與人口移動
壹、基本內容:認識全球人口成長速度的因素及全球人口的分佈型態;瞭解全
球人口移動的原因並舉例說明
貳、能力指標:1-3-5 說明人口空間分布的差異及人口遷移的原因和結果
參、重點整理:
一、影響人口成長速度的因素:
(一)社會穩定度高,人口成長快速
(二)生產技術的精進:工業革命、綠色革命,有助人口成長
(三)自然環境的變遷:天災的產生會造成短時間內死亡率的上昇
(四)醫藥技術的進步:能降低死亡率,有助於人口數的成長
二、世界人口的成長速度:由於生產力的提高、醫療技術的進步,使得全球的
人口增加速度愈來愈快
三、世界各大洲人口的分布情形:
(一)亞洲人口數最多,
人口密度最高
(二)大洋洲人口數最少,
人口密度最低
四、三大世界人口密集區:
(一)季風亞洲:稻作農業區、多鄉村人口
(二)西歐、北美洲東部:現代化都市、工業地帶、多都市人口
1

五、世界人口次密集區:
(一)中南美洲高原地帶:地勢高,氣候涼爽
(二)南美洲大西洋沿海地帶:地近歐洲,開發早
(三)非洲:尼羅河下游:灌溉發達,農業興盛
地中海沿岸:地近歐洲,開發早
幾內亞灣沿岸:非洲開發較早的地區
東非高原:地勢高,氣候涼爽
(四)澳洲東南部:重要都市的聚集地
六、世界人口稀疏區:
(一)氣候過於寒冷:亞洲、歐洲、北美洲等地北部地區、南北兩極
(二)氣候過於潮濕:中南美洲、非洲、東南亞等地的雨林區
(三)雨量過於稀少:亞洲中部和西部、北美洲西部、非洲北部等沙漠地帶
七、全球的人口移動:
(一)影響世界人口移動的因素:
1. 環境的變遷:閩粵居民向東南亞移民
2. 經濟因素的影響:九份地區的興起及沒落
3. 政治因素的影響:香港回歸中國前所引發的移民潮
4. 戰爭的影響:二次大戰時猶太人被強迫遷移至集中營
5. 文化因素的影響:巴基斯坦脫離印度後,因宗教因素所引發的移民

1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P29
(二)世界歷史上主要的永久性移民:
1. 大部分發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2. 歐洲移民至美洲:
(1)英國、法國移民至北美洲
(2)西班牙、葡萄牙移民至中南
美洲
(3)歐洲移民至大洋洲:英國
2
移民至澳、紐
3. 非洲移民至美洲:黑奴的引進
4. 亞洲地區的移民:
(1)中國東南部移民至東南亞 經濟發展程度低 經濟發展程度高
(2)印度移民至東南亞、南非、東非 外勞輸出地方 外勞工作地方
三、世界上主要的短期性移民: 南歐、北非 西歐、北歐
(一)多發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中南美洲 北美洲
(二)短期性移民以外籍勞工的輸出為主 東南亞 西亞、東亞

2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P33
肆、延伸閱讀:
綠色革命
在這個人口數隨著時間不斷激增的世界中,能夠提供人類足夠糧食的供應
就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想要提供足夠的糧食,方法有兩種:第一就是大規
模的增加耕地面積。但在工業化、都市化程度愈來愈高的今日,這個方法簡直
是天方夜譚。其二,就是想辦法增加單位面積農作物的產量,也就是所謂的「綠
色革命」
。簡單來說就是作物的品種改良。也就是將作物品種拿到實驗室中,利
用雜交配種的方式,以產生耐旱、抗病蟲害的新品種,且在生產量能有所提升。
一九五三年,美國科學家,布若格〈Norman Borlaug〉在墨西哥的研究所
育出了「奇蹟麥」
,研究發現「奇蹟麥」的產量比普通小麥增加五倍。
「奇蹟麥」
的種植使得墨西哥這個在四0年代國內糧食需求有一半仍須仰賴進口的國家,
在一九六四年已有餘糧可輸出五十萬噸的小麥。在印度,新任的農業部長蘇曼
尼(C. Subramaniam)在一九六六年銳意引進一萬八千噸由墨西哥來的小麥種
子。播種次年,印度國內收成了一千七百萬噸的小麥。由於過去最好也只有年
產一千兩百萬噸,該年暴增的產量甚至讓人們手足無措,印度旁遮普(Punjab)
省的所有學校被迫暫時關閉,每間教室都移作大豐收季的應急倉庫。
而菲律賓則於一九六三年成立了「國際稻米研究機構」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ion),該機構發展出的「IR」系列稻米品種被喻為是「神蹟
米」(Miracle Rice)。神蹟米在十年間平均提高了東南亞國家每公頃稻米的平
均產量至少二點五倍以上,栽種神蹟米的面積也增加了兩千倍。像赤道帶上的
印尼,原本平均每公頃產量一點八噸的稻田,在引進了由菲律賓研發的新品種
後,產量就快速提昇到五噸以上。
然而,
「神蹟米」以及「奇蹟麥」所帶來的「奇蹟」畢竟有限!一九五0到
一九九0年間,全球榖物產量增加了近兩倍,每個月以百分之二的速度增產;
但根據統計,自九0年代以後, 這些神奇種子的魔力似乎耗盡,不管是米或麥
的增產率都已開始低於人口的成長率,年增產率跌到百分之零點五左右。根據
國際糧食農業組織(FAO, Food Agriculture Organism)的統計顯示,世界上
仍有超過八億人口處於飢餓,或是長期缺乏基本營養需求(Undernourishment)
的狀態下。綠色革命的確提昇了糧食的產量,但卻補救不了過度人口成長所帶
來糧食不足的缺口。
糧食不足的問題依舊存在,在綠色革命力有未逮之際,有科學家主張以「基
因改良」的方式來解決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稱之為「第二次綠色革命」
。所謂
的基因改良就是將任何異種基因移入作物中,創造各樣全新的品種,且新品種
出現所需時間只要傳統的一半。基因改良作物有無限的可能性,例如:對於土
壤、氣候的適應力更強、營養成分提高、甚至還有預防疾病等功效。然而,基
因食品尚未被證實是否對人體無害,也因此消費者對於基因改良後的農作物或
食品都保持著懷疑的態度。看來想要仰賴基因改良來解決全球的糧食問題,還
有一些值得努力之處。

參考資料:
1. http://taipei.tzuchi.org.tw/rhythms/magazine/content/41/2/content2
.htm
2.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52500830
3. http://210.66.36.129/c94c009/

人口密度
所謂的人口密度,是指在一定時期一定單位面積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數目。
人口密度的計算方式為該地的總人口除以該地的總面積。人口密度的使用單位
是每平方公里人數或每平方公尺人數。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分佈疏密程度的常
用數量指標。它通常用於計算一個國家、地區、城市或全球的人口分佈狀況。
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通常以都市地區為最主要。人口密度高,就社會經
濟來看,社會分工較易也較細,個人較容易從他人獲得充分的服務。由於每個
人仰賴他人的程度較高,自己反而更能專注所長,有利創造與發明。也因此,
文明程度高之處通常人口密度也高。然而,人口密度高的地區,人與人之間競
爭甚至摩擦的機率大增,衝突也就容易發生,社會秩序較難維護,環境也比較
容易遭受到破壞。對於公共設施的需求較為多且急迫,使得建設的速度趕不上
需求的速度。
而人口密度較低的地區其優點就在於人口壓力較輕,每個人可以享有的自
然資源及空間也較多,可以免除掉一些因為競爭或爭奪資源而產生的衝突。然
而,人口密度低,也有一些比較不良的影響:第一,人口密度低的地區社會的
分工程度較低,經濟生活較不方便,經濟水準通常也較為落後。第二,人和人
之間的接觸機會減少,社會生活會因而較為單調。第三,公共設施平均每個人
所負擔的成本較高,也比較不完善。
若就人口密度與生產的技術水準作比較,世界各地區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型:
(1)生產技術水準高,但人口密度低的地區:包括北美洲、澳大利亞、紐
西蘭等地(2)生產技術水準高且人口密度高的地區:以歐洲及亞洲的日本為代
表(3)生產技術水準低、人口密度低的地區:以非洲、中美洲、南美洲、西亞
及太平洋諸島為主(4)生產技術水準低但人口密度高的地區:以季風亞洲為代
表區域(日本除外)。

參考資料:
1. 台灣商務出版社,沙學浚主編,民 87 年,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地理學>》

P2.
2. 巨流圖書公司,蔡宏進、廖正宏合著,民 84 年,《人口學》
,P285~P286
非洲向美洲的移民
由非洲向美洲的移民主要是屬於奴隸買賣的強迫性移民,這種奴隸制度,也
就是把人當作私有物佔有、並進而控制他們的行動、也可自由的加以買賣。古
希臘羅馬、伊朗、印度、中國和日本的歷史上都可常見奴隸制度的存在,甚至
在一五○○年,奴隸制度以各種不同形式的型態出現在全世界各地。
十六世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發現了,並進而想要開拓新大陸,也就是
現在的美洲地區。在殖民、開墾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加以配合。特別是
歐洲人發現美洲地區適合甘蔗(製糖)及棉花(紡織業)的生長,在大量種植
甘蔗、棉花的過程中,對於人力的需求更為緊迫。然而美洲原有的原住民-印第
安人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他們在美洲居住得很分散,戰爭和瘟疫又減
少了他們的人口,更何況印地安人本身並不諳農作。於是,有人就把腦筋動到
非洲的黑人身上,以向美洲輸入黑奴充當勞力做為一時的權宜之計。由於非洲
的黑人是非基督教徒,當時在歐洲的非基督教徒根本沒有公民權,而且經常遭
受殘酷的迫害。也因此,經濟上的營利動機勝過了道德的譴責,非洲的黑人就
在這個被歧視且剝奪人權的情況下開啟了他們辛酸的黑奴生活。
在非洲大陸上有數百萬人遭到綁架,被強行裝船運往美洲大陸。他們當中
有男性,也有女性和兒童。奴隸貿易是大西洋三角貿易的一部分,它可能是當
時全球最重要、最賺錢的貿易線路。從歐洲出發的輪船上裝滿了製成品,運到
非洲。並利用這些商品交換黑奴,再將這些黑奴運到美洲。在美洲,他們賣出
這些黑奴,並裝上一船農產品運回歐洲,而這些農產品往往都是奴隸勞工所生
產的。在此一貿易路線上,每一段航程都可以賺取巨額的利潤。
第一批黑奴的人口販子是葡萄牙人,他們在巴西的礦場和甘蔗種植園上急
需勞工。當荷蘭人佔領了巴西大部分的領土,並於 17 世紀成為頗具優勢的貿易
強國時,他們也成為了最主要黑奴的人口販子,將黑奴們賣到他們自己的殖民
地和英國及西班牙的殖民地。最後,當英國的海軍力量強大起來並控制了美洲
的大部分地區時,他們又成為了主要黑奴的人口販子,主要是從利物浦和布裡
斯托爾出發。在 17 世紀末,每四艘離開利物浦的輪船中就有一艘是黑奴的販賣
船,也是獲利十分豐厚的「貿易」。
當時在美洲,黑奴並未享有一個「人」所該具有的權利,與「貨品」一樣,
可以遭其主人自由的加以買賣,並奴役他們一生。在 1709 年時,紐約的華爾街
即出現了大規模拍賣黑奴的市場。在這個黑奴的制度底下,黑奴受到極為殘酷
的剝削和壓迫。繁重的勞務、非人的生活待遇、監工的摧殘和虐待,使一個健
壯的黑奴只在農場裡勞動個 6、7 年,就耗盡了體力,甚至成為殘廢,很快就死
去了。
美洲大陸上的黑奴制度在十九世紀末才完全廢止,然而一些歧視黑人的法
規和慣例依舊存在,並層層約束和限制黑人的公民權利。例如:不能在同一個
學校上課、不能共同搭乘一部交通工具、也不能在同一個地區居住。也因此開
始有些黑人教會及志願團體,包括其它關心人權的團體,共同掀起了一場爭取
民權的運動。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漸漸由下而上,敦促國會等立法單位通過有
力的法律,逐漸清除社會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殘餘規定,讓黑人獲得真正的
平等待遇。

參考資料:
1. http://cppcc.people.com.cn/BIG5/34961/51372/51377/52183/3674975.h
tml
2.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30805416
3. http://140.128.103.1/web/Content.asp?ID=55852&Query=1

歐洲向美洲的移民
談到歐洲向美洲的移民,就要從「地理大發現」這個歷史上相當重大的事
件說起。所謂的「地理大發現」起因於神秘且富裕的中國及印度引起了歐洲人
濃厚的興趣,在陸上的交通被伊斯蘭教徒所把持的情況下,只好尋求由海路前
往。在哥倫布橫越大西洋,發現了新大陸之後,陸陸續續有許多探險家來到了
美洲,並開啟了歐洲人對於開發美洲的興趣;例如由英國贊助的約翰․開伯
(John Cabot)來到了美洲發現了紐芬蘭,而葡萄牙贊助的佩卓․卡布羅(Pedro
Alvares Cabral)則發現了巴西。而美洲這塊大陸更是為了紀念亞美利哥․維斯
普西將這塊土地視為歐洲以西的全新大陸,當時的製圖家以他的名字「亞美利
哥」 (Amerigo)命名這塊新發現的大陸為亞美利加州(America)。
第一個歐洲勢力在美洲征服當地原住民文化的是西班牙,其在美洲的佔領
地幅員遼闊,包含了絕大部分的中南美洲以及並涉及北美洲的一部分。在中南
美洲中,巴西是唯一由葡萄亞人所佔領的土地。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各個島嶼
則紛紛被葡萄牙、英國、法國、荷蘭所瓜分。北美洲則多半屬於英國及法國的
天下。
歐洲移民到美洲的主要因素和宗教以及經濟兩個原因脫離不了關係。就宗
教方面,十六世紀所進行的宗教改革後,英王亨利八世宣佈拋棄羅馬天主教、
另創始英國國教。在英國的一些民眾開始對英國國教的組織架構產生了信心上
的動搖,而這件事對英國國教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進而促成了「清教徒運動」。
到了查理一世時,竟對於一些在宗教上有異議的人士大力的清查,甚至迫害。
導致了自 1629 年起到 1642 年之間大約有兩萬人飄洋過海遷移到今美國東北部
的新英格蘭以尋求宗教自由。除此之外,宗教的迫害也引發了長達八年的英國
內戰的爆發。最終,查理一世被捕並且被奧利弗․克倫威爾所帶領的清教徒斬
首。繼任的英國國王將現今美國的賓州給予威廉․賓,以償還對賓的父親所欠
的債。威廉․賓便於 1682 年以此塊土地設立了一個主要為受到來自英國迫害的
貴格會成員提供避難的政府,許多浸信會、貴格會、以及德國與瑞士的新教教
徒們便大量的湧進了現今的賓州。
就經濟的因素所導致的移民方面,許多的歐洲殖民者是為了尋求經濟上的
利益而來到美洲新大陸的。在西班牙人自十六世紀時以歐洲疾病征服了中南美
洲,並在當地獲取了豐厚的利益,此一消息很快的傳遍全歐洲。第一批來自英
國的殖民者們在現今維吉尼亞州的詹姆斯鎮建立了第一個英國殖民地。他們的
主要任務便是找尋黃金或是一條經過美洲通往印度的通路。在建設出詹姆斯鎮
以因應日常生活所需後,他們進而發現種植菸草可以為他們帶來巨大的財富,
自此之後菸草的種植成為維吉尼亞州及其他北美殖民地之主要經濟支柱。而法
國來到北美洲主要殖民的經濟活動是與美洲原住民進行皮毛交易,農業只是為
了滿足維持一個殖民地的需求而已,並不是為了買賣來賺取利益。
不論是宗教或是經濟的因素,歐洲人對美洲的殖民深深的影響了當地的文
化。基本上,在法國的勢力幾乎完全退出北美洲後,整個北美洲主要是受到英
國文化的影響。至於中南美洲的文化及語言,除了巴西是受到葡萄牙的影響外,
完全是與西班牙文化脫離不了關係。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6%B4%B2%E6%AE%96%E6%B0%9

中國人的向外移民
現今在全球各個角落,幾乎都可以看得到華人的蹤跡,甚至已在當地居住超

過好幾個世代。到底這些華人的移民從何而來?又為何要離鄉背井到海外尋求
發展?這些疑問都將在以下的說明得到解答!
在這所探討的華人向海外的移民,把時間範圍鎖定在 15~19 世紀,並不包
括 20 世紀以後為尋求更好的居住品或生活水準而向外的移民。在 15~19 世紀
之間,前往海外的華人多半都是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作,一般稱之為「華工」
。華
工的外移可分為兩個階段:在鴉片戰爭前,主要是以自願結夥到海外謀生為主,
移出地大多以東南亞為主,人數較少。從鴉片戰爭到清末,幾乎全是被西方殖
民主義者拐掠、販賣的契約華工,分布在世界各地。
至於這些在 15~19 世紀間的移民究竟從何而來?根據調查顯示都直指兩個
地區,也就是福建和廣東。福建和廣東都屬於東南丘陵的範圍,境內以丘陵地
形為主。山多平原少,再加上人口過於稠密,導致糧食的不足。而當時尚未開
發的南洋群島,地廣人稀,土地肥沃,且地下資源豐富。再加上福建、廣東和
南洋群島僅止一水之隔,憑藉著季風之便,便有大量的閩粵移民前往南洋群島
尋求棲身的機會。
當時在南洋群島的華工以去爪哇島各地的人數為最多。在 17 世紀下半葉,
爪哇島上共有五萬名中國人,且絕大多數是體力勞動者。這些華工中有自由的
僱工,但也有由船戶買來的押身抵債者。在 1740 年,在爪哇島上殖民的荷蘭人
為了消滅華人的經濟優勢,在巴達維亞(今雅加達)曾屠殺華人一萬多人。爪
哇島上的華工轉往蘇門答臘、婆羅洲等其他地區。而在 18 世紀末和 19 世紀初,
英國為在馬來亞進行殖民擴張,曾以授地招墾、貸款補助等誘餌﹐鼓勵中國人
前往開發。也因此,現今的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的檳城等地華人所佔的比率甚
高。
從鴉片戰爭到清末,分布於世界各地的華工幾乎全是被強迫簽訂契約的,
所以通稱為契約華工,主要分為欠債勞工和契約勞工兩種。前者是因欠債只好
與包工的工頭訂約以勞力還債的債奴;後者則是與白人僱主訂約,但因契約內
容十分苛刻,故稱為「契約奴隸」。
欠債勞工多半在印尼、馬來西亞等當時還隸屬英國或荷蘭的殖民地工作。
這些華工為這些殖民地的橡膠種植園、錫礦山以及各項生產事業的開發,也為
當地的經濟繁榮付出了血汗和生命的代價。工作辛苦且受到不人道的待遇,平
均死亡率最高可達 50%。估計從 1800 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去東南亞的華
工累計在一千萬人以上。
自從 1838 年,英國廢除了殖民地的奴隸制度,英屬西印度群島的甘蔗種植
園因黑奴的來源斷絕,勞動力短缺,生產陷於癱瘓,英國人便將腦筋動到中國
人身上。英國人在中國開設的商行便在中國境內以拐騙甚至用暴力強迫的方式
逼迫中國人簽訂到遠洋勞動八年的賣身契約。由於華工的要價僅止黑奴的四
成,且工作效率高,頗受歡迎,也讓大肆擄掠華工的情況加劇。從華南到拉丁
美洲,需航行三個月至半年。在漫長的海途中,氣候酷熱,成百上千的苦力被
鎖禁底艙,生活條件極為惡劣,這些苦力船海上死亡率曾高達 45%,成為名副
其實的「海上浮動地獄」
。不只拉丁美洲的農場,在美國興建橫貫東西美國全境
的中央太平洋鐵路時。因工程險阻、勞工短缺,也同中國簽訂招募華工的條約。
數以萬計的華工在築路中犧牲了生命,可是在這條對美國經濟發展具有劃時代
作用的鐵路建成後,在慶祝通車典禮上,卻不讓華工參加,並把他們全部解僱。
可見不論在東南亞或是美洲大陸上,華工的歷史都是由血淚所編織出來的。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5082418278
主題一:全球概論
單元五:全球的人口問題與人口政策
壹、基本內容:認識全球人口問題及各國的人口政策
貳、能力指標:探討區域的人口問題和人口政策
參、重點整理:
一、世界的人口問題:
(一)人口數量過多,造成資源的耗損過快:10 萬年前~1965 年的資源消耗量
=1965~1975 年間的消耗量
(二)生活資源的分配極度不均:貧富差距日益加大
二、世界各地區的人口政策:
(一)經濟發達的國家:出生率低、人口老化嚴重,勞動力不足(例:歐美先
進國家、日本)→人口措施:獎勵生育、推動老人福利
(二)經濟落後國家:出生率高,無力推動人口計畫,造成人口快速成長(例:
非洲、中南美洲)

(三)全球人口數最多的兩個國家的人口政策:
1. 中國:推動一胎化政策,已能有效降低出生率
2. 印度:推動控制生育政策,但成效不彰
肆、延伸閱讀:
人口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圖主要可用來清楚的表示一地人口組成,尤其是年齡及性別組
成的圖解,並可延伸做為研究人口隨時間變化的工具。人口金字塔主要由水平
的長條圖所組成,水平軸表示男女性別佔該地總人口的比例(男左女右)
,垂直
軸則表示各年齡組別(通常以 5 歲為一組,亦有以 1 歲為間隔者)的人口。由
人口金字塔中所顯現出來一地人口的性別年齡結構,並可由此人口結構看出該
地人口的出生率及死亡率隨時間所產生的變化。因此,人口金字塔可以具體的
顯現出一特定人口在過去 80 年以上的時間中所發生的,例如人口的遷入、遷出
及戰爭、飢饉等重要的人口事件。
一般而言,人口金字塔可分為低金字塔、高金字塔以及彈頭型金字塔等三
種類型,詳述如下:
75~79
70~74
85~ 70~74
80~84
65~69 75~79 65~69
60~64 70~74 60~64
55~59 65~69 55~59
50~54 60~64 50~54
45~49 55~59 45~49
50~54 40~44
40~44
45~49 35~39
35~39 40~44
30~34 35~39 30~34
25~29 30~34 25~29
20~24 25~29 20~24
15~19 20~24 15~19
15~19 10~14
10~14
10~14 5~9
5~9 5~9
0~4 0~4 0~4

10 8 6 4 2 0 0 2 4 6 8 10 6 5 4 3 2 1 0 0 1 2 3 4 5 6 5 4 3 2 1 0 0 1 2 3 4 5

低金字塔 高金字塔 彈頭型金字塔


特徵: 特徵: 特徵:
1. 出生率與死亡率均高。 1. 出生率因人口計畫的 1. 幼年人口因出生率幾
2. 該地醫療設施落後、公 推動,再加上人民教育 已降至最低而使得比
共設施不足,平均壽命 程度的提高,而有下降 例偏低
較低 的趨勢 2. 老年人口因生活水準
3. 幼年人口比例因人口 2. 死亡率因醫療設施的 高、醫療技術發達,死
計畫無力實施而偏 改善而逐漸降低 亡率幾已降至最低而
高,造成壯年人口的負 3. 壯年人口比例高,勞動 使得比例偏高
擔沈重。 人口多 3. 老年人口偏多,使得老
4. 幼年人口因教育資源 人安養的問題受到極
匱乏而有人口素質低 大的重視
落的問題 4. 出生率過低,有些國家
甚至出現人口負成長
等問題
舉例:印度等未開發的國 舉例:中國大陸等開發中 舉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
家 國家
(註:幼年人口指的是 0~14 歲的人口;壯年人口指的是 15~64 歲的人口;老
年人口指的是 65 歲以上的人口)
一般而言,一地人口金字塔的演變都是由低金
字塔→高金字塔→彈頭型金字塔,經濟發展程度也
由落後到繁榮。人口金字塔的形狀看似僅能由出生
率及死亡率控制,但有關移出、移入等與人口社會
增加的因素也會造成影響:見右圖,該地區人口金
字塔的壯年人口比例有不尋常偏低的現象。可能是
因為該地區經濟條件差,使得壯年人口外移到其他地區尋求工作機會。也可能
因為該年齡的人曾經歷過戰爭,或是傳染病的流行,甚至於是飢荒,使得該年
齡的人口急遽的減少。以上均是合理的推測,但真正影響的因素需要相關資料
的佐證,方可確知真正的原因。

參考資料:龍騰文化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高中地理教師手冊第一
冊》
, P231
世界各國的人口政策
現今世界各國對於本國的人口生育政策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實行鼓勵
生育人口的國家,第二類則是計劃生育人口的國家,第三類則是既不鼓勵也不
限制、隨其自然生育的國家。其中,鼓勵生育的第一類國家有日本、俄羅斯和
西班牙等西歐國家,這些國家經濟大都比較發達。計劃生育的第二類國家有世
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等。隨其自然生育的第三類國家則有
美國以及多數發展中國家。
靠移民使得人口增加的美國:美國人口的發展可以說是世界人口發展史上
一個值得研究的特別案例。從 1776 年 7 月 4 日建國開始算起,美國人口直到 1915
年才達到 1 億。美國人口用了 139 年的時間才突破 1 億。但隨後增加的速度愈
來愈快。自 1915 年到 1967 年這 52 年之間,美國人口超過了 2 億。39 年後的今
年,美國人口達到 3 億。美國人口的增加速度如此快速,主要原因是移民的增
加以及移民生育子女的增加。據美國皮尤拉美裔研究中心一位人口統計學家估
計,美國新增 1 億人口中的一半是移民或是這些移民在美國的後代。如果沒有
這些人,美國人口將是 2.47 億,拉美裔人口將是 1600 萬而不是現在的 4400 萬,
亞裔人口也將只有 200 萬,而不是現在的 1300 萬。
美國人口增長主要仰賴移民,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移民抵達美國後,逐
漸改變了原來美國社會白人一統天下的局面,促進了美國文化走向多元化,也
有助於美國白人理解不同族群、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思維方式,
並與之進行更有效的溝通,從而有利於美國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近年來,
美國採取引進高學歷、高素質移民人才的政策。這就等於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
中國家費時費力費錢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美國沒花成本培養就大量變成美國的
優質人才,從而提升了美國的國際競爭力。
鼓勵生育子女的西歐和日本:西班牙是西歐一些國家中鼓勵生育子女的典
型案例之一。西班牙目前全國人口為 4400 萬。由於歷史、經濟和觀念等原因,
西班牙婦女不願意生孩子和多生孩子。生育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並已經出
現社會老齡化的問題,西班牙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率已高達 14%。近年來,
西班牙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政策。一對已婚夫婦生育一個孩子,政府
每月給予 300 歐元(大約合台幣 15000 元)的補貼。生育的子女越多,補貼的
金額越大。但是,儘管如此,西班牙人還是不願意多生孩子。他們寧肯花錢領
養包括中國小孩在內的外國小孩,也不願意自己生孩子。究其原因,主要是西
班牙人生育觀念與中國人不同。不少西班牙人認為,生育子女只是社會責任,
但在經濟上是划不來的。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父母要做出巨大的付出,
尤其是經濟的支出。許多西班牙人的人生觀念是「活著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
了他人,更不是為了子女」
。此外,西歐不少國家也是採取鼓勵生育的政策。
而日本是亞洲國家中少數鼓勵生育的國家。據專家估計,從2006年起,
日本人口即將進入負成長的階段,比原先的評估提前了一年。如果不立刻採取
行動增加新生人口,人口驟減的負面作用將直接影響日本的國際競爭力。日本
家庭之所以不願意生育,是因為養育的費用過高。養育費包括對孩子的人力資
本的投資,以及母親為培育孩子必須犧牲工作等費用。人口的負成長迫使日本
政府採取鼓勵生育的政策,然而效果並不顯著。
不生育就要繳稅的俄羅斯:自 1993 年以來,俄羅斯人口的出生率開始出現
嚴重的負成長,加上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兒童死亡率上升,俄羅斯的人口不
斷的減少。至於造成俄羅斯出生率下降的原因如下:社會變革、政局動蕩,經
濟衰退,所有這一切使曾幾何時無憂無慮的俄羅斯人陷入嚴重的生存和心理困
境。年輕人不想結婚,結了婚也不願生孩子。面對俄羅斯人口數量減少的人口
問題,俄羅斯政府祭出了鼓勵生育、保障撫養、吸引移民及增加遠東宜居性等
人口政策。俄羅斯總理普亭人口政策的核心在於改變現有價值觀,回歸傳統,
尊崇傳統的價值觀:重視家庭,樹立養育子女光榮的觀念,強調個人對家庭、
對子女、進而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然而,日前在俄羅斯甚至有人提出,育
齡夫婦如果故意不生育子女,將要被處以交納稅金的處份。
印度的人口政策:印度的人口組成相當的年輕,一半以上的國民年齡在 25
歲以下,1/3 以上的人口年齡在 15 歲以下。據聯合國公佈的《世界人口展望》
報告預計,到 2050 年,印度人口將增至 15.93 億。根據聯合國人口專家的報告,
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印度人口將於 2030 年左右超越中國,而且時間很可能會
提前。受到宗教和傳統習慣的影響,印度早婚、多育甚至童婚的現象十分嚴重,
計劃生育實行起來難度很大,特別是在邊遠地區和農村。然而,印度政府也體
認到人口盲目增長已嚴重阻礙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也積極推動人口政策。
印度政府訂定了近期、中期和遠期目標。近期目標為滿足群眾對避孕藥物和
工具、醫療衛生基礎設施、醫務人員和醫療服務的需求;希望到2010年實
現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到2045年實現與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環境保
護相適應的人口零成長。為鼓勵民眾「建立小家庭」
,意即一對夫婦只生育兩個
孩子,政府還提出了16項措施,其中包括對超過21歲法定年齡結婚者予以
獎勵、對生育了兩個孩子後做結紮手術的夫婦提供家庭福利,以及在醫療保險
等方面給予照顧。
中國的人口政策:中國根據自己的國情,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一胎化政策)

並把這一政策當做國策。據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自 1971 年至 1998 年的 28 年間,
因計劃生育因素減少的出生人口數達 3.38 億。在 1971 年,平均每個中國婦女
生育 5.44 個孩子。如按這個水準不變,中國人口總數到 1998 年將激增至 18.45
億人。也由於中國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中國實際婦女平均生育孩子數從 1971
年的 5.44 個降至 1998 年的 1.84 個,目前將人口控制在約 13 億左右。中國自
1971 年至 1998 年因計劃生育而少出生的大量人口為家庭節省兒童撫養費高達
6.4 兆人民幣。
世界上的人口問題是個相當複雜的問題,各國應該根據各國不同的國情
訂定不同的政策以求有效的因應。需要控制人口增長的國家,就必須把人口控
制好,以利於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同樣,需要鼓勵人口增長的國家,也必須繼
續進行鼓勵。總之,不管是鼓勵還是控制人口,目的都是一個,也就是為了人
類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了人類經濟發展的需要,為了全人類和諧發展的需要。

參考資料: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0
/17/content_5212421.htm
中 國 的 一 胎 化 政 策
自中國大陸解放以來(1949 年)
,受到當時中國領導人毛澤東的影響,人口
總數急速的成長。一九五○年代時的中國,毛澤東提倡「人多力量大」、
「人不
但有一張嘴,還有一雙手,可以創造世界」等觀念,認為人多代表的是「力量
愈大」。同時,鼓勵中國女性生得越多越光榮,並嘉予有 10 個以上子女的女性
「光榮媽媽」
、「媽媽英雄」等稱號。
到了 1970 年代末,中國人口急劇增長,因人口壓力巨大,中國當局設立計
劃生育委員會(計生委)
,而計劃生育成為中國大陸重要的國策之一,此後計劃
生育便逐步強化實施。到了 1977 年 8 月 12~18 日 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舉
辦,會中提及:「到廿世紀末,必須力爭把中國的人口控制在十二億以內的目
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國家穩定現
行生育政策,鼓勵公民晚婚晚育,並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符合法律、
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一般而言,部分地區農村的
家庭擁有生育第 2 胎的權利。而少數民族家庭多半可生育 2 胎,甚至部分地區
可生育 3 胎,視各地法規不同。至於居住在大都市裡的漢族,只允許生育 1 胎。
雙胞胎、多胞胎已達規定計劃生育數的不得再生育。根據規定,胎是指成功生
育,與一次懷孕的嬰兒數量無關,即一次懷孕無論有多少胚胎都算做 1 胎。而
中國大陸所提倡的「計畫生育」
,由於規定大多數的人僅能生育一胎,故外界多
以「一胎化政策」稱之。
在一胎化執行的早期,政府提供「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
,並且發放具象徵
意義的《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來鼓勵這些遵循計畫生育的家庭。計劃生育的
執行嚴格且具強迫性。倘若發現在胎兒未出生時,或者說進行人工流產尚可行
時,計生委的執法人員將強制把非計劃懷孕者送至醫院進行流產。倘使發現胎
兒已經出生後,計生委將依法對該家庭處以巨額罰款。此罰款的金額將參照該
家庭的年收入,為年收入的數倍。例如:江蘇省計劃生育條例(1990)規定超
生第一胎將「對夫妻雙方按其孩子出生前兩年平均年經濟總收入的三倍處以罰
款」
。且父母任一人任職於公職者,將被解雇給予懲罰。
一胎化政策的嚴格執行,的確把中國大陸的總出生率有效的降低,而中國
實際婦女平均生育孩子數從 1971 年的 5.44 個降至 1998 年的 1.84 個。中國自
1971 年至 1998 年因計劃生育而少出生的大量人口為家庭節省兒童撫養費高達
6.4 兆人民幣。雖然一胎化政策有效控制中國的人口成長速度,然而執行廿幾個
年頭來,卻也在中國大陸境內產生許多非常奇怪,甚至可以說是「匪夷所思」
的現象:
一、黑戶人口的增加:部分家庭不遵守一胎化政策,家中超過兩個以上的子女。
因怕遭受嚴重的處罰,故不去相關的戶政機關作戶口登記。這些沒有戶口,在
國家的眼中「不應該存在」的人,稱之為「黑戶人口」
。黑戶人口由於沒有身份
證明,故長大後在醫療、就學、就業上會遭受到相當的阻力。
二、棄嬰、溺殺女嬰的事件時有所聞:受到中國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影響,女
嬰在懷孕階段便常有被墮胎的情形產生。至於順利出生的女嬰,有一些也會因
性別不符合期望,被丟棄、甚至被溺殺的情況也時有所聞。這些被丟棄的女嬰,
遭不法集團扶養、利用從事不法行動的情況也廣為出現在中國各地。
三、性別比例(註一)失衡,中國單身漢大軍暴增:延續上述第二點,受到重
男輕女及女嬰數銳減的影響,中國大陸境內男多於女的情形已愈來愈嚴重,性
別比例也不斷攀升。在 2000 年中國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中,人口的男女性別比
為 106.74:100,但出生人口的性別比竟然達到 119.9:100,比正常值高出 10 多
個百分點。個別省份如廣東居然高達 137.76:100,比 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
上升了 25.76 個百分點。據中國官方的預測,如果性別比例失調繼續惡化,到
2020 年將有 4000 萬婚育年齡的男青年無女可娶。
四、小皇帝的出現:在中國大陸,稱獨生子女為小皇帝。這是因為家家戶戶只
生育一名子女的結果,就把獨生子女當作「小皇帝」一樣寵幸、伺候。一段在
大陸流傳的順口溜描繪出「小皇帝」在家中的形象:
「雖然大權不在手,可誰都
得跟他走。他讓往東去,你不敢往西扭。他說要騎馬,爸爸忙趴下。半夜想吃
冰淇淋,爺爺提起褲子滿街走」
。而「小皇帝」的胃口也令家長們難以負荷:
「穿
要穿名牌,零食當飯吃,飲料不離口,快餐是最愛,化妝品成系列,千元拍寫
真集」
。該統計,天津零至十四歲的兒童,平均每人每月消費額高達八百元人民
幣以上,平均家庭收入的三成用於孩子身上。小皇帝受寵的現象可見一斑。
五、生育率過低,造成未來撫養比(註二)過重:每一個家庭僅生育一個子女
的結果當然使得出生率遠遠降低。然而,這些昔日的幼年人口,在廿年後的今
日將成長為壯年人口,是國家經濟的主要來源。但卻因佔全國人口的比率過低,
再加上老年人口的暴增,負擔將會愈來愈重,扶養比也會愈來愈高。
一胎化政策雖有效降低中國大陸的人口成長率,但根據人口公式來看(全
國淨增人口=全國人口×人口成長率),因中國大陸的全國總人口實在太多,每
年的淨增人口仍高達 5000 萬人,十分的驚人。而現今中國大陸已有計畫、有條
件的開放一胎化政策:由 1970~1980 年代的嚴格控制第二胎,一直到 1990 年代,
已適當的放鬆第二胎的出生。至於現在則注重人口素質的提升,鼓勵高學歷者
多多生育。根據觀察,現今在大都市及經濟發展地區一胎化政策的執行較落實。
反而鄉村或經濟較落後的農村地區,人口成長過快,未來將成為社會重大的負
擔。

(註一)性別比:一地每百位女性人口相對的男性人口比例。若性別比高於 100,
則男多於女。若低於 100,則女多於男
(註二)扶養比:壯年人口與幼年、老年人口(受扶養人口)的比例。

參考資料:
1.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0%E8%83%8E%E5%8C
%96&variant=zh-tw
2. http://www.epochtimes.com/b5/4/5/12/n536675.htm
3. http://www.epochtimes.com/b5/2/6/3/n194058.htm
主題一:全球概論
單元六:全球的第一級產業
壹、基本內容:認識全球第一級產業的分佈及發展情形
貳、能力指標:7-4-4 舉例說明各種生產活動所使用的生產要素
參、重點整理:
一、世界的農業活動:
(一)糧食作物:
1. 小麥:栽種面積最大,主要產區
於溫帶地區
2. 稻米:產區以季風亞洲為主
3. 玉米:產量最高,多用於糧食或
1
飼料
(1)亞洲:主要做為人的糧食
(2)北美洲、歐洲:做為牲畜的飼料
(二)經濟作物:作物具經濟價值並大都以出售、營利為主
1. 棉花:生長於乾燥但灌溉良好的地方,主要產區為亞洲、北美洲。
2. 熱帶栽培業:
(1)特徵:商業化的經濟作物、高
利潤、具殖民色彩的集約農業
(2)熱帶栽培業的發展條件:高溫
多雨、大量資金、勞工、便利的交通
(3)主要生長於非洲、東南亞、中
南美洲的熱帶地區。
二、世界的林業活動:
2
(一)林業以北半球比較發達
(二)主要森林林種可分為針葉林及闊葉林:
1. 針葉林:生長速度慢、經濟
1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P38
2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P40
價值高、主要生長於亞洲、歐
洲、北美洲北部。
(代表國家:
美國、加拿大、俄羅斯)
2. 闊葉林:樹種多、開發價值
較低、多分佈於亞洲、非洲、
中南美洲的熱帶地區(代
3
表國家:印度、印尼、巴西)
三、世界的漁業活動:
(一)漁業活動包括養殖(淡水、鹹水)以及捕撈漁業(沿岸、近海以及遠洋
漁業)兩種。
(二)漁撈業發達的國家:日本、中國大陸、丹麥、美國、俄羅斯、秘魯。
四、世界的畜牧業:
畜牧類型 分 布 畜 牧 方 式 特 色
游 牧 乾燥氣候區 驅趕牲畜,逐水草而居 生活所需多取自牲畜
1. 兼營飼料作物
半乾燥(草原) 2. 商業色彩濃厚
放 牧 在牧場定居不移動
氣候 3. 澳 洲 為 世 界 最 大 牛
肉、羊毛輸出國
歐洲、北美洲、 在都市外圍狹小的土
大 洋 洲 等 都 市 地上種植牧草或是飼 以乳製品的提供為主,故
欄 牧
化 程 度 高 的 地 料作物,飼養乳牛、 有「酪農業」之稱
區 雞、猪等牲畜
五、世界主要的礦藏:
(一)工業革命後,加速開發
(二)礦藏中,以煤、鐵、石油的開採最為重要
(三)三大礦藏的比較:

3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P41
主要礦藏 用 途 主 產 國 礦 藏 輸 出 地
可發電、煉製鋼鐵、發展
煤 礦 中國、美國
化學工業
鐵 礦 可煉製鋼鐵、各種合金 中國、巴西、澳洲 歐洲、東亞
為現今主流的燃料、重要 以西亞(中東)地 歐洲、東亞、北美
石 油
的能源,可發展石化工業 區最為重要 洲

4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P43
肆、延伸閱讀:
粗放式農業
所謂的粗放式農業就是在單位面積的農地上所投入的勞力及資本較少的耕
種方式。一般而言,影響粗放農業出現的因素如下:
一、就生產地與市場的距離來看:距離都市或者是消費者較多的「市場」較近
的地方,通常會實行較為集約的農業。相反的,距離較遠的的地區,則實行較
為粗放的穀物種植。由於粗放農業通常種植面積較大,總產量較高。大量運輸
的情形之下,即使距離消費市場較遠,仍可使運費得到節省。
二、就人口密度來看:在人口密度低的地區,土地廣但勞力短缺,因此實施粗
放式農業。有些地區會藉助機械化的生產工具讓粗放農業區中平均每個農民的
生產量大為增加。
三、就資金來看:在資金缺乏的地區,無法投入大量資金在土地經營上,因此
也會趨於粗放。而在此所指的粗放式農業大都是較為原始的農業。較為現代的,
必須以機械代替人工的粗放式農業則不在此列。
就上述的條件來看,粗放農業的種類包括農業剛開始發展時所進行的游
耕,一直到美國大平原上的商品化農業都包括在其中。前者因耕作技術並不發
達,在一大片土地上獲取的農產量有限,僅能自給。後者則因土地廣闊、投入
的人力相對較少,需仰賴機械化耕種。雖然總產量高,但單位面積的生產量及
所投入的資本相對較低。生產成本較低,價格上較具競爭優勢。也因此,粗放
農業的種類所包括的有很多,差異也很大。不論如何,在單位面積的農地上所
投入的勞力及資本較少為其最顯著且最具代表性的特徵。

集約式農業
相較於粗放農業,集約農業的特徵正好與其相反。集約式農業指的就是在單
位面積上投入大量的勞力、資本以及肥料,以期提高單位面積生產量的耕作方
式。其實「集約式」農業或「粗放式」農業只是農業經營上的比較用語。到底
單位面積所投入的人、資金要高於多少才算是集約式農業?低於多少才算是粗
放式農業?並沒有一定的標準。
一般而言,在人口密度極高但耕地面積卻狹窄的地區,必須採用較為集約
的耕作方式。以期在單位面積的土地上獲取最高的產量,養活更多的人口。在
季風亞洲中,以稻作為主的農業就屬於此類。不但投入大量的勞力,也因為耕
地為當地很珍貴的資源。所以一年中的任何時期,在氣候允許的情形下,幾乎
都不讓土地有休息的機會,當然也要施肥、灌溉等措施加以配合。另一個集約
農業的例子就是在熱帶地區所實施的熱帶栽培業。熱帶栽培業雖和季風亞洲的
稻作農作不同,屬於商品化農作的一種。但由於作物的特性、栽種的地點均不
適合機械化式的耕種,故不論在栽種、收成的過程中均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資
金,屬集約式的耕作方式。最後,那些在大都市的近郊進行花卉、蔬果種植,
以供都市所需的農業,也屬集約式農業的範疇。

參考資料: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
2. 台灣商務出版社,沙學浚主編,民 87 年,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地理學>》

P199
3. 台灣商務出版社,沙學浚主編,民 87 年,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地理學>》

P220

熱帶栽培業
在熱帶且雨量多的地區,大規模的栽種諸如:咖啡、可可、橡膠、甘蔗等經
濟作物。其栽種的目的以輸出海外牟利為主,稱之為熱帶栽培業。全世界熱帶
栽培業較為發達的地區包括:東南亞的印尼、馬來西亞,西非幾內亞灣沿岸,
東非地勢較低的地區,中美洲以及南美洲北部。
熱帶栽培業的發展要追溯到十九世紀時大批的歐洲人在東南亞、非洲、中
南美洲等熱
帶地區殖
民。因當地能
栽種咖啡、橡
膠、可可、甘
蔗等歐洲此
一溫帶氣候
區中無法栽
種,但卻有大
量需求的作
物,因此就在這些殖民地上大量的推廣種植。熱帶栽培業的種類共可分為甘蔗、
咖啡、可可等「食品作物」
,橡膠、黃麻、椰子等「原料作物」以及奎寧等「醫
療作物」
。至於熱帶栽培業的作物在種植上有著哪些特點,說明如下:
一、熱帶栽培業的作物大多屬多年生作物,要栽種多年方能收穫以獲取利潤,
在資金的需求上頗大。也因此,熱帶栽培業發展的資金來源大都由昔日的殖民
母國,今日則多由跨國企業提供。然而,收成後的獲利也多由殖民母國或跨國
企業取得,對於當地的經濟發展幫助有限。
二、熱帶栽培業的栽種面積很廣,但卻不能大量使用機械化的耕作方式。不論
是栽種或採收均需要大量且工資便宜的勞工,以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
爭力。
三、熱帶栽培業的作物栽種目的以獲利為主,算是商品化農業的一種。作物收
成後,在當地進行簡單的加工後即輸出海外,因此海運的便利性對於一地的熱
帶栽培業的發展也相當的重要。
四、熱帶栽培業發達的國家,因大規模種植以降低生產成本的緣故,故僅發展
一至兩種熱帶栽培業作物。在經濟上仰賴一、兩種作物輸出的情況之下,很容
易受到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且大部分的耕地都栽種熱帶栽培業作物的結
果,反而使得國內糧食作物栽種面積不足,糧食還得仰賴進口。
台灣地區也曾大量的發展熱帶栽培業,主要以種植甘蔗為主。台灣種植甘
蔗榨糖的歷史要追溯到荷據時期,到了日治時代更是引進現代化的機械製糖。
台灣的甘蔗受到氣候、地形的限制,主要種植於台灣南部嘉南平原、屏東平原
等地,這些地區同時也分布著為數可觀的糖廠。在日治時期,台灣的蔗農流傳
著一句話:「第一憨,選舉幫人運動;第二憨,種甘蔗給會社磅」。當時的製糖
會社都由日本人所掌控,會在磅秤上動手腳剝削台灣蔗農。製完糖後的成品就
藉由高雄港輸出到日本本土。以台灣甘蔗種植為例,可以說完全符合上述熱帶
栽培業的特徵。

咖 啡
咖啡屬茜草科(Rubiaceae)咖啡屬(Coffea )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與茶、可
可並稱為世界三大飲料物。咖啡種子(俗稱咖啡豆)經焙炒後研磨後即為咖啡
粉,經沖泡後就是一種良好的飲料;咖啡豆中所含的咖啡鹼,還可提取作為麻
醉劑、利尿劑和強心劑等藥物使用;咖啡豆的外果皮及果肉可製成酒精或作飼
料使用。
相傳咖啡是衣索比亞高地一位名叫柯迪(Kaldi)的牧羊人,當他發覺他的
羊兒在無意中吃了一種植物的果實後,變得非常活潑、充滿活力,從此發現了
咖啡。所有的歷史學家似乎都同意咖啡的誕生地為衣索比亞的咖發(Kaffa)地
區。但最早有計劃栽培及食用咖啡的民族則是阿拉伯人,且咖啡這個名稱被認
為源自於阿拉伯語 (Qahwah)-意即「植物飲料」的意思。咖啡栽培迄今已有
2000 多年歷史。在公元前 5 世紀,阿拉伯人已栽種咖啡,但最初只用於咀嚼。
至 13 世紀,阿拉伯人才有炒食咖啡的習慣。15 世紀以後開始大規模栽種,成為
世界上受到廣泛喜愛的飲料。
咖啡的種植環境要求年雨量 1000~1800 ㎜,以及疏鬆、肥沃、排水良好、
PH 值約 6~6.5 的砂質壤土。咖啡種植後 2~3 年就可以有少量的收穫,6~8 年
為盛產期,並可以連收 20~30 年。現今世界上主要的咖啡產地分布於中美洲、
南美洲、非洲及亞洲南部。現今世界上約有一半的咖啡產至南美洲,而其中以
巴西及哥倫比亞兩國的咖啡產量高居世界前二名,兩國合計咖啡產量約佔世界
總產量的 40%左右。中美洲則以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哥斯大黎加等國產量較
多;非洲以烏干達、肯亞等東非國家產量較多;亞洲的咖啡種植以印尼、印度
的產量較多。
目前最重要的咖啡豆,主要屬於兩個品種,即 Coffea Arabica 及 Coffea
Canephore。前者即所謂的「阿拉比卡 ( Arabica)」種咖啡豆,後者則被稱為
「羅巴斯達 (Robusta)」種咖啡豆。一般說來,品質較好,較昂貴的咖啡豆,
皆來自於阿拉比 (Arabica) 種的咖啡豆.。以下就這兩種主要咖啡豆的特色作
比較:
阿拉比卡(Coffea Arabica):佔世界產量的四分之三,品質優良。由於咖
啡樹本身對熱度及濕度非常敏感,需種植於海拔高度高於 900 公尺的高地,且
高度愈高,咖啡豆烘培出來的品質就愈好。此品種咖啡因含量較低 (1.1 - 1.7
%)。咖啡豆的顏色呈綠到淡綠,形狀橢圓,溝紋彎曲。
羅巴斯達(Coffea Robusta):約佔世界產量的 20%─30%。對熱帶氣候有
極強的抵抗力,較容易栽培。在海平面高度 200─300 公尺的地方長得特別好。
但特有之抵抗力亦使得其濃度較高,口味較苦澀。其咖啡因含量較高 ( 2─4
%) 。咖啡豆的外型較圓,顏色為褐色,直溝紋。
咖啡的果實經採收後必須進行加工,加工的方法有乾燥法和水洗法兩種。
前者是小生產者常用的傳統方法,即將咖啡的果實置於曬場曬乾,脫去果皮及
種殼,所得種子即咖啡豆。現代大規模生產則採用後者,其步驟是先將咖啡的
果實用脫皮機脫皮,分開豆粒與果皮。再把脫去果皮的豆粒在水中浸泡脫膠,
然後將洗淨的豆粒進行乾燥、脫殼,便得咖啡豆。
不論製造何種咖啡,生咖啡豆都須經過焙炒,焙炒也是使咖啡產生香味的
關鍵步驟。在焙炒的過程中,加熱要迅速並且均勻。咖啡豆所經過的焙炒程度
不同,最後所得到的色澤與香味也不一樣。經統計,咖啡豆焙炒後所得到的香
氣可多達 200 多種。輕度焙炒時色澤較淺,呈月桂色;充分焙炒時色澤較深;
深度焙炒時色澤則更深。各國和各地區因對咖啡的消費習慣、口味的不同,對
焙炒的要求也不一。
根據一般的觀念,喝太多咖啡會造成骨質的疏鬆。而咖啡中的咖啡因也會
讓人上癮,如果過十二至廿四小時不再吸收吸咖啡因,就會出現些微倦怠感或
不能完全集中精神等現象。然而,科學家至今並未找到確實證據證明適量地喝
咖啡對人體健康有害,甚至連小害也沒有。只要適量,即使每天喝兩到四杯,
對身體是無大礙的。

參考資料:
1. http://134.208.10.81/cpedia/Content.asp?ID=14464&Query=1
2. http://134.208.10.81/cpedia/Content.asp?ID=26303&Query=1
3.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10805580

可 可

可可樹屬梧桐科的 1 種,為常綠小喬木,是世界三大飲料植物之一。可可
是典型的熱帶作物。喜高溫、多雨、靜風、有蔭蔽的生長環境。年均溫 24~28
℃的地區最適合可可樹的生長。低於 15℃時,生長則會受到影響。世界上主要
的可可產區年平均溫度都在 25℃以上,溫度的變化幅度也很小。年雨量約在
1500~3340 ㎜之間,且降雨季節分布均勻。種植時以有機質豐富的肥沃土壤為
宜。
可可原產於南美洲亞馬孫河上游的熱帶雨林地區。可可豆的主要產地有非
洲的迦納、尼日利亞、象牙海岸、喀麥隆,美洲的巴西、墨西哥、厄瓜多爾、
多明尼加,亞洲的印尼(爪哇島)
、斯里蘭卡等國。其中以非洲產量最大,約佔
世界產量 60%,美洲約佔 30%左右。可可樹的種植或加工出口在這些國家中是
一項重要的經濟資源。
成熟的可可果實要及時採收,否則種子在果內發芽,就會影響商品的品質。
果實採收時用利刀從果柄處將果實割下,但不能傷及果枕,因果枕是下次繼續
開花結果的部位。採收的新鮮種子俗稱可可豆,須經發酵 10~12 天以增加香味,
並使豆粒組織疏鬆、顏色改變以及便於洗去附在豆粒外表的果肉。然後經清洗、
乾燥後便成為市場上常見的可可豆。
可可豆經焙炒加工後即成可可粉,而焙炒是製作可可粉的重要過程之一。
而影響焙炒品質的因素主要是焙炒時的溫度、所費的時間和採用的方法。為使
可可粉具有明亮色澤、濃烈的香味和良好的水溶性,焙炒時的溫度要高,時間
也要長。焙炒程度除用溫度儀錶等加以測量外,亦可根據經驗判斷。焙炒後須
作快速冷卻處理,以免繼續在高溫下受熱,會有焦苦味的產生。經過焙炒的可
可豆產生一種可可特有的香味,且外皮容易剝離,水分含量顯著減少。
可可粉在熱水中不易分散,易沉澱。沖泡時可先用少量熱水攪拌,使可可
粉先行膨潤,之後再加入砂糖、乳製品等加熱即成可可飲料。可可與茶、咖啡
同屬含生物鹼飲料。可可粉內特有的可可鹼對人體具有溫和的刺激、興奮作用,
對神經系統、腎臟、心臟等有益。可可粉內含有較多的脂肪,熱量較高,同時
也是製造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因此,怕胖的人對於可可製的飲品及巧克力在攝
取上要注意不要過量,否則是很容易發胖的。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F%AF%E5%8F%AF&variant
=zh-tw

甘 蔗
甘蔗屬多年生的禾本植物,性喜高溫,栽種期間全年內不宜降霜,年均溫大
約介於 20℃~25℃之間,年雨量在 1200 ㎜以上,原產於亞洲的熱帶地區。依照
此一生長條件來看,甘蔗最理想的生長環境為雨季長而乾季短的熱帶或副熱帶
地區。而全球的甘蔗主要種植地區也分布於北緯 30 度到南緯 30 度之間。
甘蔗雖然也能開花並結種子。但種子太小,不容易發芽,通常都是用倒下
去的蔗莖作所謂的「無性繁殖」
。也就是把蔗莖埋在土裡,會從節的地方長出新
芽。甘蔗在春天、秋天都能種植。如果是在秋天時種植,生長期長達 18 個月,
產量較高。相反的,春天種植的甘蔗僅能生長 12 個月,產量較低。如果想要改
良甘蔗的品種,就得用種子,不能再用蔗莖繁殖。
甘蔗的種植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用來製糖。全世界製糖的原料來源有二:溫
帶地區利用甜菜的根,熱帶和副熱帶地區則是利用甘蔗的莖製糖。甘蔗的莖含
有 2%~20%的蔗糖,70%的水分,其餘還有纖維、灰份等物質。而現今人類所
食用的糖,65%來自蔗糖。除此之外,一般用來生吃的甘蔗及榨糖的甘蔗也大
不相同。適於生吃的甘蔗,外皮紫紅,莖較粗大,質地脆。而製糖用的甘蔗,
外皮綠色,質地粗硬,不適合生吃。可是產量較多,且含糖量較高。
據調查指出,全世界最早栽種甘蔗的地區可能是在印度的東北地區或南太
平洋的群島一帶,之後流傳到中國,再向其他地區傳播。也因此,中國的甘蔗
栽種歷史也算悠久。而中國境內主要的甘蔗產地則包括四川、福建、廣東以及
台灣等地。在十一世紀之前,亞洲地區的人們已能嘗到用甘蔗提煉而出的糖的
甘甜,同一時間的歐洲人卻只能從蜂蜜中才能體會到類似的感覺。東征的十字
軍在今敘利亞第一次嘗到糖的甜味,當時糖在歐洲是只有貴族才享用得到的奢
侈品。
新航路開闢後不久,西班牙、葡萄牙等國開始在中南美洲等加勒比海地區
種植甘蔗。甘蔗種植園如雨後春筍般地在這些島嶼上迅速增加。在英屬巴巴多
斯島上,這個僅有 430 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竟有 900 多個甘蔗種植園。糖產量
的增加導致價格急劇的下降,糖因而得以進入千家萬戶。而甘蔗也就從此在中
南美洲被大量的種植,其中以巴西、古巴最為有名。巴西的甘蔗種植其用途不
僅限於製糖,也可提煉做為汽車的燃料(乙醇)
。在巴西,現在有超過一半的車
子所使用的就是由甘蔗所提煉出來的,更為環保的燃料。至於古巴的蔗糖輸出
向來為該國家經濟的支柱,同時也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糖產量最多的國家,也
是世界上出口糖最多的國家,因此而有著「世界糖罐」
、「世界上最甜的國家」
等美名。
甘蔗對世界產生的影響不僅是在飲食上,它直接導致了跨越洲際的人口大
遷徙,不過這是在販賣黑奴貿易的強制下發生的。由於甘蔗在栽培時費時且費
力,且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所以,當歐洲國家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殖民地大肆興
建甘蔗種植園時,他們首先想到從非洲運進大量奴隸來進行勞作。結果,加勒
比海地區乃至南美地區的人口構成,隨著甘蔗種植園的不斷增加而發生了驚人
的變化。甘蔗的種植卻可以導致人類的遷徙,這真的是很多人所料想不到的。

參考資料:
1.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news/166/gv2.htm
2. http://www.kanzhongguo.com/news/gb/kanshihai/chuanqi/2006/0925/167
608.html
3. 新世紀百科全書,齡記出版有限公司,第八卷

棉 花
棉花為人類最重要的單一天然纖維來源,除了可以織造成衣物之外,尚可
榨油及做飼料或肥料。棉花生產出的兩大經濟作物為棉纖與棉花種子,前者為
天然纖維的主要來源,後者經壓榨後可得到棉花油以供食用。棉花以其用途的
多元化、舒適性、耐用性著稱,成分中棉纖的天然纖維質由於在強度、顏色持
久度、耐洗度、極易於加工度等特性均優於其他天然纖維的緣故,因此被廣泛
應用為織布或製衣的原料。棉花原產地為印度,五千年前中國已有棉花製品。
後於 13 世紀傳入歐洲,於 18 世紀被引進美國。
棉花生長約需 180 天,必須無霜,最好的生長環境是土壤肥沃、降水量適
中且雨量變率不大。棉花在成長期間如果雨水太少會減緩棉花發芽和幼苗的成
長,但水氣太多卻會減緩結果的速度,成熟期間也將因此延後。以上所述這些
生長條件如果有變化,容易造成產量的大減和品質的降低。全球約 65%的棉花產
區在北緯 30~37 度間,這個範圍包括了美國、中亞、中國的大部份生產地區。
其它的生產地區則是在北緯 30 度和南緯 30 度之間。在北半球,棉花的成熟期
是五~七月,南半球則是十二月到次年的二月。在熱帶地區,生產期是由水供
應量所決定的,棉花的成熟期和收成期則是由乾季所決定。熱帶以外則多由溫
度所決定。
全球有四種棉花在商業上用途最多:分別是生長在東半球的木棉和草棉以
及生長在西半球的海島棉和高地棉,其中以海島棉和高地棉最為重要。高地棉
佔全美國產量的 99%,海島棉又稱埃及棉,主要的生產地是在埃及的尼羅河河
谷。判斷棉花品質可以依照等級、纖維長度、及成熟度來判別。就等級而言,
又可以顏色、外觀、及纖維協調度等三項要素來判斷。所謂的顏色是指棉花外
觀是否平滑光亮或有斑點;外觀則以外表的乾淨程度與否為標準;至於纖維協
調度可分為雜亂及平順兩種。就纖維長度而言,又可分為短、中、中長、長、
及超長等,就成熟度而言,此項特徵影響棉花價格甚鉅,須經由機器來斷定。
18 世紀末美國發明了軋棉機,進而增加棉品之產量,從此開始邁入棉花的
商業時代。而近 40 年來,殺蟲技術的進步,使得全球棉花產量呈現倍增的狀態。
在第二次大戰之前,美國一直是世界最大棉花生產國,而後中國與前蘇聯亦迎
頭趕上。就 2000 年的資料而言,目前世界前三大棉花生產國及前三大存貨國皆
為中國、美國及印度,但出口國的前三大國則分別為美國、烏茲別克及澳洲。
參考資料:
1. http://www.pfcm.com.tw/product/us_08_03.htm
2. http://futures.polaris.com.tw/product/us_08_03.htm
3. http://www.ycpf.com.tw/ycpf/06classroom/08/F6.htm
針 葉 林
針葉林帶廣泛的分佈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等北半球高緯度的地帶。此外,
在低緯度的高山地區,高度約在海拔 1800─3500 公尺左右,也可以見到針葉林
的蹤跡。分佈在山地的針葉林依高度可分為分佈在 3000~3500 公尺之間稱之為
寒帶針葉林;分佈在 1800~2600 公尺之間稱之為冷溫帶針葉林;分佈在 1200~2500
公尺之間稱之為涼溫帶針葉林。在此區的植物主要以裸子植物為主,樹種以松、
杉及針樅等樹種為主。
針葉林主要是以針葉樹為主,葉子的形狀大部分都是細細長長的針狀,是
高山植物為了避免寒冷的氣候對植物本身造成傷害(如凍傷或是喪失太多熱
量)
,所演化出來的。針葉樹的葉不常脫落,保持常綠的狀態,幾乎終年都可行
光合作用。由於針葉林的生長環境,不論是高緯度或是高山地區,相對的氣溫
低,降水量較少。所以葉子面積會比較小或呈尖細狀也可以讓散熱較慢並減少
水分的喪失。另有一說,寒帶地區下雪機率高,針葉林之針狀葉,也可以避免
下雪時葉片上堆積雪花,而將樹枝壓斷。
針葉林的生長環境相較於闊葉林,要來得嚴苛許多:由於生長地區緯度及
高度較高,夏季(也就是生長季)大約僅只 3-5 個月,夏季最高溫偶可達 30℃(極
短的時間)。至於冬季時,氣溫甚低,平均溫度低於 0℃的時間可能超過 6 個月,
最低氣溫有時可達-43℃。由於氣候過於嚴寒,蒸發微弱,年降水量不超過 500
公厘。針葉林下的土壤常呈酸性,且多為貧瘠灰壤,在最北部或山嶺最上部的
針葉林中,表土下甚至有永凍土的存在。
針葉林區的樹木都高聳直立,樹種單純,高度中等(15-20 公尺),壽命也
不太長(低於 300 年)。一些熱帶或亞熱帶的高山,例如台灣的高山地區,冬季
氣溫雖然也低,但夏季生長期較長,又有豐富的雨量(每年常超過 3000 公厘),
日照雖強但空氣潮濕,常年多霧,其樹木枝幹高大且壽命甚長。例如台灣著名
的紅檜常超過 3000 年,且林下植物也較為茂盛。
由於針葉林的樹幹既高又直,纖維均勻,易刨易鋸,質量雖輕但受力甚強。
是做為房屋的棟梁、或是家具相當好的材料。再加上針葉林的樹種較單純,少
雜樹,利於大規模的機械作業,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全世界林木業發達
的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所開採的就是寒帶針葉林。
這些分佈在地球北方的針葉林,面積約佔全球林地面積的三分之一,幾乎
包圍整個北緯六十度地區,其重要性多半被忽略:如果說熱帶森林是地球的一
個肺,那北方針葉林帶就是另外一個。和熱帶雨林一樣,肩負著調節地球氣候,
吸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功能。但,這個北方森林受到的關注遠不如熱帶雨
林。在人類關注著亞馬孫河的雨林消失的速度有多快時,也必須將目光分給這
個因伐林,石油及天然氣開採等經濟活動而逐漸縮小的北方森林。

參考資料:
1.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62603801
2. http://content.edu.tw/junior/bio/tc_wc/textbook/ch11/supply11-4-6.
htm
3.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
《康軒版社會教師手冊第五冊》

P136

漁業的分類
想要知道漁業的分類,就得先要介紹漁業的定義。所謂的「漁業」,就是人
類利用捕撈、垂釣、採集等手段獲取水中動植物,並加以利用的一種經濟活動。
依照生產方式的不同,一般將漁業分為「漁撈業」
、「水產增殖業」以及「水產
製造業」等三種。所謂的漁撈業,就是採捕或收集水中生物的事業。水產增殖
業就是利用人工方式獲取水產,也就是養殖漁業。水產製造業即是對於水產進
行貯藏保存或加工製造。
對於漁業再加以細分,可以依照作業區域及漁場的不同,大致可分為沿海、
近海、遠洋及養殖漁業四大類,詳述如下:
一、沿岸漁業:是指在領海之內(12 浬)
,或在沿海作業當天可以來回的範圍內,
進行漁撈作業的漁業。沿岸漁業因作業區域離陸地最近,作業時間短,大部分
為當日往返,漁獲量少但產品鮮度較好,市場價格較好。但也因捕撈較易,漁
業枯竭的情形嚴重。沿岸漁業接受到陸地的污染物也最多、漁產遭受污染的情
形也最為嚴重。
二、近海漁業:指漁船在 12 浬到 200 浬(經濟海域)內從事漁撈的作業。在此
所提到的經濟海域,指的是從一國的海岸線向外延伸 200 浬(370.64 公里)的
海域範圍。在這個海域中,該國擁有經濟或學術上相關的探勘、開放、管理、
養護和其他依國際法能合理行使的權利。有些國家因地理位置相近,會造成經
濟海域重疊的現象,也容易造成兩國之間的糾紛。例如:台灣與菲律賓、日本
等鄰近國家的經濟海域重疊問題,長期以來都無法有效解決,對於漁民作業的
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特別是台灣與菲律賓之間的經濟海域重疊面積很大,面對
我國漁民經常滿載而歸,對於缺乏鮪釣技術的菲律賓而言,不眼紅才怪。也因
此容易衍生越域扣押漁船、漁獲全都沒收、甚至付錢贖船等糾紛。
三、遠洋漁業:指漁船在 200 浬經濟海域以外的地區作業,需遠渡重洋數日甚
至數月之久。也因此遠洋漁業的漁船通常體積較大,船上也需具備製冰、冷藏
等設施,以確保漁獲的新鮮度。遠洋漁業的魚貨量居所有類型漁業之冠,是各
國漁業發展的主力。
四、養殖漁業:又可細分為淡水養殖、鹹水養殖以及海面養殖三大類。現今養
殖漁業可以說是和遠洋漁業共同為現今漁業發展的主力。在淡水養殖方面,主
要種類包括鰻魚、吳郭魚、鯉魚等種類。鹹水養殖則包括鯛魚、虱目魚、草蝦
等種類。海面養殖則以牡蠣、文蛤、石斑魚為主。淡水養殖由於養殖戶多抽取
地下水來養殖,常會造成地層下陷等問題。台灣西南沿海地區養殖漁業盛行,
但超抽地下水的結果,將導致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地下水鹽化等不可逆的災
害。

參考資料:
1. 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胡興華著,民 91 年,《台灣的漁業》
, P8~P10
2.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5072715952
游 牧
游牧是人類為了確保食物供給的穩定性,由採集生活進展到食物生產最早
的經濟活動。全球主要的游牧區集中於乾燥及苔原氣候區中。在這些氣候區裡,
畜牧活動的進行受到水源短缺及生長季短的限制,牲畜的主要食物-草類的生長
稀疏且慢。牧民只好驅趕著綿羊、山羊、牛、駱駝等牲畜「逐水、草而居」
。也
因此,以游牧為主要經濟活動的民族大都沒有固定的居住場所,必須不斷的遷
移,進而發展出特殊的住屋形式。例如:中國的蒙古族傳統的住屋-蒙古包,就
具有即拆即裝,紮實耐用,材料簡單,便於攜帶等優點。而蒙古族因冬、夏季
居住的地點不一樣,而有「冬窩」、
「夏窩」之稱。

放 牧
放牧的產生,是人類基於對於肉類、乳類、皮毛等動物產品的需求。世界
上主要的放牧區集中於溫帶地區地廣人稀的草原氣候區中,例如:北美大平原
西部、南美洲彭巴草原、南非草原、大洋洲澳洲及紐西蘭的草原區等。而較為
濕熱的熱帶莽原氣候區中,例如:巴西高原及澳洲北部也存在著不少的放牧區。
由於放牧區的牲口數量龐大,人口稀少,故多採用科學化且定居圈牧的飼養方
式。將牲畜限制在籬笆內,並劃定特定的路線及範圍以供牲畜輪流吃草。此舉
不但可以節省人力,也可以不間斷的維持草料的供應。

山 牧 季 移
所謂的山牧季移,指的是夏天將牲畜趕到高地或山上的牧場放牧。等冬天
來了之後,山上氣溫降低,草也開始枯萎,便將牲畜趕回平地在畜欄中飼養。
這種依季節的不同,而作垂直移動的畜牧型態,稱之為「山牧季移」
。因畜牧型
態與游牧有些許類似,又有「垂直性游牧」之稱。但和游牧不同的是,游牧並
沒有固定、永久性的居室或村落,也不經營農業,專以游牧為主。而山牧季移
的主要對象仍是以定居的農民為主,雖然冬夏季居留地點有些許不同,但冬夏
季仍有固定的居室或村落的形成。而從事山牧季移的農民仍有種植農作物,並
不是純粹以畜牧業為主。

酪 農 業
酪農業主要分布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區中,現今以西北歐各國、北美五大湖
區及新英格蘭區為主。在這些地區,為供應日益成長都市居民的需求,農民在
都市外圍狹小的土地上種植牧草或是飼料作物,飼養乳牛並以乳製品的提供為
主,故稱之為「酪農業」
。和放牧業相較,雖同樣是以畜產品的供應為主,但卻
受限於土地價格(位居都市市郊)遠較放牧地區來得高,因此酪農業的規模遠
較放牧業來得小。
由於酪農業主要以鮮乳的生產為主,鮮乳易腐不易保存、不利長途運輸的特
點也是酪農業無法遠離大都市的原因。若酪農業的生產距離市場較遠,則必須
將鮮乳送製乳品工廠製成奶粉、乳酪、牛油、煉乳等可以耐久運、且可長期保
存的乳製品,再行出售。例如澳洲和紐西蘭兩國,雖然地處南半球,遠離世界
主要的消費市場。但卻因冷凍、運輸等設備的進步,仍然成為世界重要的乳品
供應國。

參考資料:
1. 龍騰文化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
《高中地理課本第一冊》
,P156~P158
2. 台灣商務出版社,沙學浚主編,民 87 年,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地理學>》

P195
主題一:全球概論
單元七:全球的第二、三級產業
壹、基本內容:認識全球第二、三級產業的發展情形
貳、能力指標:7-4-4 舉例說明各種生產活動所使用的生產要素
參、重點整理:
一、工業區位:
(一)工業區位:工廠針對其生產特色,選擇適當地點設廠,以降低生產成本
(二)不同的工業因生產性質的不同,區位也各異
(三)具相關性的工廠聚集,發展成工業區
二、世界主要工業區的比較:
工業區分布 優 勢 條 件 ( 區 位 ) 特 色
歐 洲 煤產豐富 發展歷史最悠久
北 美 洲 煤、鐵豐富,水陸交通便利 工業產值全世界第一
俄 羅 斯 煤、金屬礦藏豐富;莫斯科工業區例外(屬市場、勞工區位)
以日本東南部最重要。因東亞地區原料不足、製成工業產品後又
東 亞
多外銷,特別注重國際貿易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傳統的工業區位影響力漸減:
(一)交通工具的改善,減低對原料區位的依賴
(二) 電腦科技日新月異,自動化程度高,減低對勞工的依賴
四、未來的工業朝向高科技、知識產業發展
五、世界的第三級產業:
(一)全球經濟發達的國家第三級產業的產值
已超越第二級產業
(二)商業貿易:以國內的批發、零售和國際
貿易為主
(三)交通運輸: 國際貿易以歐洲、北美洲、亞洲
1. 鐵、公路交通以歐洲最發達 等工業發達的地區所佔比率最大
2. 空中交通以北美洲最頻繁
3. 海上交通以大西洋的航線最忙碌,西亞到歐洲的運量最大(石油的運輸)
4. 訊息交通因為通訊器材日新月異而越來越無遠弗屆
(四)金融、保險業:所提供資金、服務愈來愈重要
(五)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日本東京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肆、延伸閱讀:
工業區位
假如你是工廠的老闆,開設工廠的最大目的無非是追求最高的利潤。所謂的
獲利,就是將售價扣掉所有生產成本後所獲得的利潤。也因此,簡單的說,工
廠老闆想要賺大錢的方式有二:其一是提高產品售價,要不就是降低生產成本。
提高產品售價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進而影響產品的銷售量,並不是一個
好的方式。所以,想要獲取最大的利潤,把生產成本降至最低,是一重要的關
鍵。
在工廠設立的過程中,原料、動力、勞工、市場等都是眾多值得考量的因
素。不同性質的工廠,所要考量的、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也不一樣,也會連帶的
影響工廠位置的選擇。工廠老闆在選擇廠址時,必須針對工廠的性質,選擇具
絕對優勢的地區做為廠址的地點,以求降低生產成本,獲取最大的利潤,稱之
為「工業區位」。不同性質的工廠,有各自理想的工業區位。但沒有絕對完美,
面面俱到的「工業區位」
,僅能選擇「總生產成本最低」的設廠條件。至於哪一
種類型的工廠,所要考慮的是何種工業區位,詳述如下:
一、原料區位:當原料在製造的過程中,製造產品的重量遠低於原料的重量(也
就是失重率高)
,工廠就適合設在工廠附近。例如:甘蔗在加工後製成糖或搾汁
時,重量約減少 90%。因此台灣的糖廠主要設置在甘蔗田廣布的台灣南部地區,
糖廠的工業區位屬於『原料區位』
。再者,原料易腐爛或不易保存的工業也適合
將工廠設置在原料產地附近。例如:魚罐頭的加工廠以設置在漁港附近為主,
以利將新鮮的魚貨加工。
二、市場區位:和原料區位完全相反的情形。當製成的產品比較容易腐爛,或
具時效性時,通常將工廠地點設在市場附近。例如:製作麵包所需的小麥等等
材料不易腐敗。相反的,麵包做出來後,比較不容易保存,具有一定的保存期
限。是故將麵包工廠設置在離市場較近的地方會比較適合。其二,當產品製造
出來之後,不利搬運,也適合設置在市場附近。例如:家具工廠、玻璃工廠所
製造的成品都不利長途運輸,設置在市場附近較為恰當。
三、勞工區位:紡織業、電子裝配業、製鞋業等勞力密集性的工業,在製造的
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勞工參與。也因此這些性質的工廠都將設置在工資較為便
宜的地區,以降低生產成本。在台灣,此一類型的工廠也因為台灣當地的工資
過高,紛紛將工廠外移到中國大陸或東南亞等工資較為低廉的地區。台灣的新
竹科學園區則是另一個例子。竹科因地近清華、交通兩個大學,可以就近吸收
兩大學優秀的理工人才。因此,本文在此也將竹科的設置歸類為勞工區位,或
稱之為「技術區位」、「人才區位」。
四、交通區位:一般而言,鋼鐵工業所需的鐵、煤等原料較為笨重,需設置在
近原料產地附近。然而,台灣、日本等國家因國內鋼鐵原料缺乏,需從國外進
口。例如:台灣的煉鋼工廠就集中在高雄,利用高雄港便利的交通,減少運輸
成本。是故,台灣的鋼鐵工業可以算是交通區位。而台灣的加工出口區,也因
產品的性質以出口為主,因此都地近高雄港、台中港兩地,方便產品的輸出,
也算是交通區位。
五、動力區位:在工廠生產的過程中,需耗費大量的動力(通常指的是電)時,
通常會將工廠設置在動力充足且便宜的地區。例如:煉鋁工業在製造的過程中
需要大量的電力。在加拿大的煉鋁工廠通常設置在水力發電廠附近,以獲取大
量且便宜的電力。
六、政策區位:國家的政策,有時也會影響到工廠地點的設置。例如:中國的
五大經濟特區(廈門、汕頭、深圳、珠海、海南島)的設置,就是中國政府考量
交通、勞工等條件後,所做出的決策,可以說是政策區位。
近年來,隨著生產、運輸等技術的革新,原料、勞工等傳統的區位因素的
影響力已日益降低。反而是市場以及政策的影響力會日益提升。
石化工業
所謂的「石化工業」
,就是「石油化學工業」的簡稱。所謂的石油化學工業,
簡單地說,就是利用石油、天然氣或煤作為原料,經化學反應,產製化學產品
的工業。可提煉成工業原料(如塑膠、橡膠、纖維、化學品等)
,也可再將這些
工業原料再加工製成日常用品(如鞋子、輪胎、衣服、油漆等)
。依照我國的工
業分類來看,石化工業還可細分為「石化本工業」及「石化依賴工業」兩種。
其中石化本工業屬石化工業的上游和中游廠商,包括石化原料業、化學肥料業、
人造纖維業、合成樹脂及塑膠業等。而石化依賴工業則屬石化下游廠商,範圍
包括油漆業、清潔用品業、人造纖維紡織業、針織業、橡膠製品業等與我們的
生活所需息息相關的產業。現今我國主力發展的產業,包括:資訊、電子、汽
車工業等工業,這些主力產業中的產品零件、外殼、輪胎、化學品等,也約有
60%至 70%來自石化工業。由此可看出石化工業對於其他工業的發展,扮演一
個相當關鍵的角色。
以下我們就生活中食、衣、住、行等各方面來介紹石化工業的製品對我們
日常生活帶來哪些方便:
一、在食的方面:石化工業的相關產品可以提高農產品及畜產品的生產效率,
滿足人們在吃方面的需求。以稻米生產為例,由於經由石化工業製成的化學肥
料及農業化學品的施用增加了稻米產量。以家畜飼養為例,由於飼料中氨基酸
含量的增加,使家畜成長快速,提高了農民之生產力。此外,塑膠相關製品廣
泛使用於食品包裝及食器的運用中,更大幅改善了國人的食品衛生。
二、在衣的方面:由石化工業所提煉而出的低成本、且可高效率生產的合成纖
維,使得今日人類可以有各種價廉物美的衣著可供選擇。一座佔地約一個足球
場大(合 5000 平方公尺)的合成纖維廠每年可生產纖維九萬噸。如靠種植棉花
生產相同數量的纖維,則需土地 11600 平方公里(約三分之一的台灣大小)
。若
是生產相同數量的羊毛,則需牧地 40,000 平方公里(比台灣還大)。合成纖維
也可依比例和自然纖維進行混用,製成品不論是強度、光澤、顏色、伸縮性、
彈性等都較天然纖維來得優良,也是今日紡織原料的主要來源。
三、在住的方面:就一間房屋而言,地面所鋪的塑膠地磚,電線、水管等管線,
牆壁所上的油漆,無一不是石化工業的製品。而一些較為特殊的建材,諸如:
隔音板、隔熱板、安全玻璃等,也都跟石化工業有關。因此,放眼望去,每棟
建築物裡所使用的材料都離不開石化工業的範疇。
四、在行的方面:不論是汽車、機車,甚至是飛機等交通工具,都需使用到輪
胎。石化工業所提煉製成的人造橡膠可以取代天然橡膠的不足,是輪胎製成的
主要材料。而各式各樣交通工具所使用的油料,它們的外殼或零件,也少不了
石化產品中的各式塑膠、橡膠以及塗料,粘著劑等石油化學品。
石油化學工業固然帶給我們生活上許多的便利,但不可諱言的,它同時也
是一個高耗水、高污染的產業。石化工業在製造過程中的高耗水量特性,除了
出現與民生用水爭水之外,有些地區還得另外加蓋水庫以資因應。此外,石化
工業在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不僅傷害到人類及動植物的健
康,更是酸雨產生的主要元兇。因此,在利用石化工業以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
同時,也不忘要考慮到底背後得付出多少的社會成本。

參考資料:
1. http://www.cpc.com.tw/big5/content/index01.asp?sno=77&pno=49
2. http://www.cpc.com.tw/big5/content/index01.asp?sno=75&pno=49
3. http://www.pts.org.tw/php/html/island/list_view.php?ITSET=164&KIND
=A
4. http://eec.kta.org.tw/water_html/hushan/hushan-book/07.htm
國際貿易
自己生活上的必需品,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去獲取,這稱之為「自給自足」

例如:日本在江戶時期所採取的鎖國政策,便是一個大規模自給自足的經濟體
系。然而,在現今這個世界中,幾乎找不到在經濟上自給自足的國家。現在世
界各國都和其他各國進行通商,賣出本國出產的商品,並買進本國所需要但缺
少的商品。這種國與國之間的商業行為,稱之為「國際貿易」。
隨著國際貿易如火如荼的發展,世界各國現也出顯了「專業分工」的現象。
若一樣東西從外國輸入較便宜,那麼就仰賴進口。如果是在本國生產比較有利,
那麼便在本國生產,再把剩餘的部分輸出。在這種方式之下,各國都能以較便
宜的價格,取得品質良好的產品。不但本國的產業發達,對方國家的產業也跟
著發展,對雙方都有利。
現今全球的國際貿易有兩大主流,一種是農、礦產品的輸出國和工業產品
輸出國之間的貿易。另一中則是存在於工業產品輸出國間的貿易。在前一種貿
易中,由於農、礦產品輸出國主要位在地球的南方,工業產品輸出國主要位居
地球的北方,國際貿易呈現南北交流,所以稱之為「垂直貿易」
。後一種貿易則
是存在於地球北方工業發展水準較高的國家間橫的交流,所以稱之為「水平貿
易」

目前,水平貿易和垂直貿易那一種較為盛行?很明顯的,水平貿易遠較垂
直貿易來得盛行。看看世界上貿易總額較為龐大的國家,如美國、日本、德國
等都是工業先進的國家。而和這些國家有貿易往來的,也都是以工業發達的國
家為主。
不過,南方開發中的國家,和以前比較起來,國際貿易也興盛多了。在這
些國家中,和同樣是開發中國家間的貿易較少。相反的,和工業先進國家間的
垂直貿易仍然是最為主要的。然而,這些國家輸出的貿易產品已有所改變,不
再僅限於農、礦產品,工業產品的比率也逐漸有所成長。這些開發中的國家,
依靠眾多且廉價的勞工為後盾,吸引外國企業帶來資金及技術前來投資,進而
帶動當地的工業發展。在這些發展中的國家,主要的工業以食品業、紡織業等
勞力密集的輕工業為主。也因此,這些和工業發達國家間的垂直貿易,也漸漸
都是以工業產品為主。
隨著國際貿易的興盛,國與國之間因為貿易而產生的摩擦也愈來愈多。特
別是在水平貿易中,又有相同產品的國家,摩擦更為嚴重。例如:同樣以生產
汽車聞名的日本和美國,如果同時將汽車產品輸入到台灣,勢必會有市場重疊,
進而打擊到對方銷售的情形發生,因而造成兩國間的貿易衝突。這種屢見不鮮
的國際貿易衝突,有賴兩國在談判桌上好好的溝通並加以解決。
參考資料:東方出版社,劉聰桂審訂,民 88 年,
《圖說漫畫-世界地理百科(六)》

P98~P99、P104~P105
主題一:全球概論
單元八:全球的自然資源
壹、基本內容:認識自然資源的分類、特徵及遭受的問題
貳、能力指標:9-4-7 關懷全球環境和人類共同福祉,並身體力行
參、重點整理:
一、何謂資源:可供人類利用
的,都可稱為資源
二、地球資源的特色:
(一)資源分佈並不平均
(二)大部分的資源數量有限
(三)資源遭到過度的使用
三、全球土地資源的特徵:
(一)人類可用的土地有限,可用作農作物種植的耕地面積比率更低
(二)由於人口數量增加,平均
每人可用耕地愈來愈少
(三)不當的土地開發,引發沙
漠化(亞洲和非洲最嚴重)
、森林
(雨林)遭破壞、土壤污染(例:
1
北美大平原的商品化農作區)等
問題
四、全球水資源的特徵:
(一)人類可以利用的水資
源有限(降水、河、湖、
地下水)
(二)由於人口、產業持
續成長,使得用水量與日
2
遽增,造成各地區的缺水

1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
,P51
2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五冊》
,P53
問題
(三)就全球而言,沙漠氣候區缺水情形最嚴重,赤道附近(雨林氣候)水資
源最為充沛
五、全球的森林資源:
(一)地球的森林面積日益縮小(60%→25%)
(二)溫帶森林多集中於溫帶國家(經濟發達)
,開發較早,已有些國家進行植
林保護
(三)熱帶森林多屬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大多因經濟的考量而遭大量的砍伐,
縮減速度驚人
六、全球的漁業資源:
(一)水中生物是人類重要的蛋白質來源
(二)良好的漁場條件包括:大陸棚廣大(適合藻類、浮游生物聚居)
、寒暖流
交會處、大河入海口
(三)人類的過度捕撈將造成漁業資源日漸枯竭
七、全球的礦物資源:
(一)礦物的定義:埋藏在地底下,具利用價值的礦物或岩石
(二)礦物的功能:發展工業、強固國防、提供生活所需
(三)礦物資源均屬「不可再生」資源,有一定的儲藏量,面臨耗竭的危機
肆、延伸閱讀
自然資源
在自然界中凡是能提供人類生活和生產需要的任何形式的物質,均可稱為
自然資源,它可說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舉凡:太陽輻射、大氣、水、生物、
土地、各種金屬和能源礦物等均可劃分為自然資源的範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在肯亞召開的一次會議上把資源定義為「資源是一定時間、一定空間條件下能
產生經濟價值以提高人類當前及將來福利的自然環境的因素和條件」
。隨著人類
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經濟的進步,人類會不斷擴大資源利用的範圍,並不斷尋
求和開發新的資源,以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需要。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長每年
大約百分之二,這就意味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增長率要比人口增長率大
許多倍。
自然資源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包含著許多形態和性質很不相同的物
質,為了有利於管理和利用,可分為下列幾類:
一、再生性的自然資源:這類資源供給穩定、數量豐富,幾乎不受人類活動的
影響,而且不因人類過度的使用而有枯竭的現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就
是對它最好的詮釋。這類的資源有: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全球性水資源、
大氣和氣候等。
二、非再生性的自然資源:這類資源是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在各個不同時期形
成的,且數量有限,其中有些將會枯竭,如化石燃料;而有些則是在人類不當、
過度的使用時才會枯竭,如能適當利用就可不斷更新,例如漁業資源、森林資
源。以下就「能否自我更新、再生」為標準,分為下列兩大類:
(一)可更新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資源、地區性水資源和生物資源等。這
類資源可藉助於自然循環和生物自身的生長繁殖而不斷更新,保持一定的儲
量。如果對這些資源進行科學管理和合理利用,便能夠做到取之不盡,用之不
竭。但如果使用不當,使資源受到損害,破壞其更新循環過程,會造成資源枯
竭,不僅經濟受到損失,嚴重時將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
(二)不可更新自然資源:這類資源基本上沒有再生、更新的能力。其中有些
可藉助於再循環而被回收,得到重新利用,包括金屬礦物和多數非金屬礦物,
如鐵礦、銅礦、磷、鉀肥料、石棉、雲母、黏土等。由於這些資源是經歷了億
萬年的生物地化循環過程而緩慢形成的,其更新能力極弱,當它們被人類開採
使用之後,可以再回收重新利用。另外,其餘不可再生資源則是屬一次消耗性
的,既不能再循環,亦不能被回收,主要是以煤、石油等石化燃料。此外,還
有一些非金屬礦物,如石英、石膏和鹽類,以及一些消耗性金屬如塗料中的鋁、
電鍍中所用的鋅等,僅供一次利用,無法回收。
由於人類的人口及慾望與日激增,對於自然資源的耗損則是愈來愈快,有
些資源耗損情形已達枯竭的狀態(例如:石油)
,人類為了生存只得尋求替代的
資源。以現今人類的技術來看,對於可再生性資源的使用率仍然偏低,技術上
有待克服。至於漁業、森林等資源,雖然可再生,可要遵循再生速度高於耗損
速度此一原則,否則也是有匱乏之虞。

參考資料:
1.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
《康軒版社會教師手冊第五冊》

P94
2.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060206440

土地沙漠化
所謂的土地沙漠化,指的是因為人為過度的開發,使得地表的植被遭到嚴重
的破壞,促使該地的土壤地力迅速的消失。再加上該地雨量的不足、乾燥的氣
候不利植被的生長,也無法涵養水源。使得該地不利生物的生長,失去了支持
生物生長的基本條件,該地的景觀就會如同沙漠地區般荒涼。
更進一步敘述沙漠化的成因,可分為自然及人為因素兩點:就自然因素而
言,潛在的沙漠化地區有著(1)乾旱(基本條件)(2)地表有鬆散砂質沉積物
的形成 (物質基礎)以及(3)大風的吹揚(動力)等三大基礎。至於人為的因素
則包括:過度放牧、過度墾殖、過度樵柴和不合理地利用水資源等行為。因此,
所謂的沙漠化,是在先天條件不良(雨量少、植被已不茂盛)
,最重要的就是後
天受到人為的破壞(包括過度畜牧、農耕)
,使得該地地的植被逐漸消失,逐漸
變為沙漠的過程。
沙漠化的過程包括發生、發展和形成三個階段,詳述如下:
一、發生階段(初期階段):算是潛在性的沙漠化階段,僅存在著發生沙漠化的
基本條件,例如氣候乾燥、地表植被開始被破壞,並形成鬆散的流沙沉積等。
二、發展階段:地面植被已經被破壞,並出現風蝕、粗化、斑點狀流沙和較為
低矮的灌叢沙堆(註 1)
。隨著風沙活動的加劇,進一步出現流動沙丘或吹揚的
灌叢沙堆。
三、形成階段:地表廣泛分布著密集的流動沙丘或吹揚的灌叢沙堆,而且所佔
面積高達 50%以上。
目前土地沙漠化的問題在全球各大洲中均不斷的出現。亞洲東起中國,西
至人類文明的搖籃之一、也就是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已有多處由沃
土變成荒漠。此外,北非、東非及西南非等地,沙漠化的土地也已日漸擴大。
全球陸地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遭受不同程度沙漠化的威脅,其中有 70%集
中於亞非兩洲,其中又以非洲最為嚴重。全球每年有 600 萬公頃的土地變成沙
漠(幾乎是兩個台灣的面積)
。經濟損失每年達 423 億美元。全球共有乾旱、半
乾旱土地 50 億公頃,其中 33 億遭到荒漠化威脅。也使得每年有 600 萬公頃的
農田、900 萬公頃的牧區失去生產力。
沙漠化,該如何防治。首先,在所謂的「潛在性」沙漠化地區的開發就要
特別注意。不論是畜牧或是從事農耕,都得注意謹慎且適量的使用該地草地、
水源等自然資源。至於沙漠化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地區,主要可以利用種植
防風林或草格固沙等方式,以防止沙漠化的土地另行擴大。即使如此,還是得
視每個地區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
註一:
灌叢沙堆(Longitudinal Dune):是固定、半固定沙丘中最普遍的類型,在中國西部沙漠
和東部沙地中,凡是水分條件好,植物生長較密的地方都有分布。這种沙堆是風殺流在植
物周圍遇阻堆積而成,平面圖形呈圓形或橢圓形,高度都不大,一般在 1-5 米。
參考資料:

1.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6010618950

2. http://geog.hkbu.edu.hk/china/aeolian/Aeo-lx/Aeolx-fj9.htm

3.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康軒版社會教師手冊第五冊》,P51

地球水資源
水的面積雖佔地球表面的比率高達 70%,但卻有 97%的水是海水。以目前
人類的技術而言,想要大量且便宜的將海水淡化成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還存
在著些許的困難。因此,人類可使用的水資源只剩下 3%的淡水。然而,在這 3
%的淡水中,冰封存在於兩極及高山的冰河就佔所有淡水的 77%。對於人類而
言,這些存在於兩極及高山上冰封起來的淡水取得上也有困難。也因此,人類
可使用的水資源僅限於地下水、河流、湖泊中的淡水,佔全球水面積不到 1%,
十分的有限。
和地球其他自然資源一樣,水資源在全球各地的分布極不平均。在赤道附
近的熱帶雨林地區,因該地區全年有雨且降雨量豐富,水資源最為豐富。而沙
漠地區,尤其是從北非經西亞、中亞,最後到中國西部這一片全球最大的沙漠
地帶,降雨量少,是全球水資源最為缺乏的地區。然而,一些地區即使降雨量
不至於過少,但卻因為人口過於稠密,使得平均每人可分配到的水資源低於標
準。例如:台灣的降雨量高於世界標準值的 3.5 倍,卻因人口密度過大,再加
上河流流速過快、降雨季節分布不均等影響,實際平均每個人所分到的水資源
不及全球平均值的三分之一。然而,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例如非洲的剛果
河流域、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等地區,所流經的地區人口卻相當的稀疏,讓
大量的水資源無法得到有效的利用。
至於,現今人類在哪些方面對於水資源的使用最多?哪一個項目的成長最
快?詳述如下:
(一)生活用水:包括飲食、洗滌、沐浴、廁所等家庭用水;以及飲食業、餐
飲業、旅館業、百貨公司、游泳池等商業用水;公園綠地、澆灌花木、公共廁
所、消防用水等公共用水。
(二)工業用水:包括工廠在運作時所需的洗滌用水、鍋爐用水、製造用水、冷
卻用水等。水為工業之血液,提供各類產業活動之發展。一些特定的工業,例
如:石化工業、鋼鐵工業以及電子產業或化學工業,要求大量且高品質之用水
以讓工廠能順利運轉。
(三)農業用水:包括栽培水稻所需之水田灌溉用水,種植蔬菜、果樹等生長所
需之旱作灌概用水,飼養牛、猪、雞、鴨等家畜所必需之畜牧用水,以及沿海
地區養殖漁業之養殖用水等三大項。一些特定的農作,例如:稻米、棉花,在
種植時需要大量的灌溉用水,對於水資源的耗損極大。
就全球來看,農業用水所佔的比率依舊最高。然而,就成長速度來看,生
活用水及工業用水的成長速度較快。就聯合國的定義,當一個國家每人可使用
水量低於 1700 立方公尺時,即符合水資源缺乏指標。全球人口目前已超過 60
億,至西元 2050 年可能增至 90 億,將面臨水資源缺乏的嚴峻考驗。除了人口
暴增外,水資源遭到污染的問題也極為嚴重。未來的人類在水資源上不僅「量」
不足,連「質」也會變成一個值得傷腦筋的問題。

參考資料:
1. 康軒文教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五課》
,P52~P53
2.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052801022
3.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32604652
水資源和國際安全
自古以來,人類衝突、國與國發生戰爭的原因不外是因為領土的糾紛、種族
的對立、宗教的衝突。然而,隨著人口激增,再加上水資源的分布及不平均。
看似不起眼的「水」
,竟然變成你爭我奪的重要資源。到底「水」如何影響到國
際的安全,你相信未來人類的戰爭的原因是因為「水」嗎?且看以下的分析:
就聯合國的定義來看,當一個國家每人可使用水量低於 1700 立方公尺時,
即符合水資源缺乏指標。地球的水資源分布及不平均,水資源豐沛或剛好夠用
的國家,當然不必為水資源不足而傷神。相反的,水資源不足的國家,珍貴的
水資源可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和國家的安全息息相關。再加上水不像石油、
煤礦等自然資源,可以找到其他可供替代的資源。也因此,對於這些缺水的國
家而言,為了水,他們不惜和其他國家發生衝突。
其次,因為水而發生衝突的情況容易產生在共同擁有同一水資源的國家之
間,擁有同一水資源的國家越多,越容易發生水衝突。世界上大約有 200 多條
河流是流經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如全球最長的尼羅河就流經多達 10 個國家
的境內。位居尼羅河最下游的埃及,97%的人口居住在尼羅河沿岸,尼羅和對
於埃及至為重要。雖然,在英國的協助下,早期埃及與尼羅河上游的國家簽訂
協議,保有優先使用的權力。隨著上游的國家紛紛獨立,不願承認當初所簽訂
的協議:認為埃及如果要享有更多尼羅河的使用權,就得給予其他尼羅河沿岸
的國家更多的補償。此舉,終將破壞尼羅河沿岸各國間的和平。
此外,大家都知道位處中東的以色列和周遭阿拉伯各國間的衝突不斷。衝
突的焦點大家總放在種族及宗教問題上,殊不知對於水資源的爭奪,也是衝突
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色列是個缺水的國家,水是這個國家最關注的戰略資源,
為了得到更多的水資源,以色列採用擴張的軍事手段,佔領大片了阿拉伯國家
領土,使阿以衝突更為複雜。五、六0年代,以色列單方實施「國家輸水工程」
分引約旦河水,阿拉伯國家為了與之對抗,實施自己的河水改道工程,雙方互
不相讓,導致多次破壞工程的軍事衝突,最後 成為爆發第三次中東戰爭的主要
原因之一。以色列從勝利後所獲得的土地中,獲得了豐富的水資源,並在水權
的控制方面佔據了優勢。而現今以色列境內的人口急劇增長,對水資源造成極
大的壓力。這也是以色列一直將水資源的保護、利用和爭奪作為國家最重大政
治目標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它佔領阿拉伯國家領土不願撤出的一個主要原因。
最後,水資源危機將引起「環境移民」的問題。這種因環境惡化而移民被
稱作「環境移民」或「環境難民」,這一問題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1973-1974 年,撒哈拉南部非洲因缺水乾旱,導致 10 萬人死亡,數以百萬的人
背井離鄉,奔向大城市或鄰國尋找出路。墨西哥恰帕斯州的農民因土地稀少乾
旱而遷移到熱帶雨林地區,卻和當地的伐木工人發生了衝突,農民組織武裝起
義,要求土地改革。國際間的環境移民活動則可能引發國際衝突。在一些貧窮
國家和地區,移民往往成為難民。如果管理不好移民與當地居民在利益上將發
生衝突,還會導致河水污染、乾旱、沙漠化等與水有關的災難。

參考資料: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157571.aspx

森林的功能
森林對於地球的大氣、水文、動物及人類的影響十分的巨大,甚至有「綠色
寶庫」之稱。以下就森林的功能一一的作介紹:
一、具有淨化空氣的功能:森林和其他綠色植物,都具有行光合作用,吸收二
氧化碳,製造氧氣的功能。在大氣中,60%的氧氣來自森林植被的提供。地球最
大的氧氣製造地-熱帶雨林地區,甚至有「地球之肺」
、「綠色之肺」之稱。而樹
木上的葉片沾有濕氣,當有髒空氣拂過時,能將灰塵黏附其上,減少空氣中大
量的塵土飛揚。 此外,森林會散發一種名為「芬多精」的揮發性物質,吸入人
體後,對人的生理及心理都有正向的幫助。
二、減低噪音的功能:成排的樹木像是一片綠色的屏障,有效阻絕吸收 26%的
聲波,具有隔音的效果。若在機場、工廠、鐵路等周圍廣為種植,可以有效排
除擾人的噪音。
三、做好水土保持的功能:森林的存在,枝葉不但可以有效阻擋暴雨來襲時,
直接打在地面上,對於土壤造成侵蝕的情況。其根部可以有效留住地下水,讓
這些地下水不至於一下子就流到河流裡。在乾季時,樹木的根會將雨季時被留
住的地下水慢慢的再釋放出來。因此,能有效做好水土保持的河段,一年到頭
的水量總是清水潺潺、長流不斷。森林也就是因為有這種防洪抗旱,保持水土
的作用,所以有著「綠色水庫」的美名。
四、防風固沙,減少災害:在中國大陸的三北地區(西北、塞北、東北)
,沙漠
化的情況日益惡化。中國當局為有效阻止沙漠的擴張,廣植防風林。在風沙危
害嚴重的地區,森林能啟到減低風速、固定流沙和保護農田的作用。100 畝已長
成的防風林,可保護農田 1 萬多畝,減少災害。
五、森林能保護動物,平衡生態:森林是許多生物重要的棲息地,假如世界上
沒有森林,則這些仰賴森林為生的生物即將面臨滅絕的危機。而森林如果都不
存在,則全世界 70%的淡水將白白流入大海,人類就會出現淡水危機。除此之外,
地球上的二氧化碳也會因森林的消失而遽增,溫室效應下造成兩極冰山融化,
海平面上昇使得許多地區將發生洪水。在大批農田、城市被洪水淹沒的慘劇之
下,人類終將無法生存。也因此,森林可說是大自然生態平衡的「總調度室」。
六、調節氣候的功能: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地區,溫差要較其他地區來得低,相
對濕度要來得高,降雨量會比較多。森林的存在,也能有效降低當地的風速,
避免對於人類生命財產的破壞。
森林對於人類有著極大的貢獻,但原本覆蓋地球陸地面積高達 40%的森
林,卻在人類不斷開發、砍伐的影響,已剩不到原有面積的一半。如果人類只
是看到眼前的經濟利益,而忽略森林消失後造成的嚴重後果,最終會自食惡果
的。

參考資料:
1. 英文漢聲出版公司,漢聲雜誌編輯群,民 91 年,
《漢聲小百科-五月的故事》,
P18
2.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40806085
3.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6020702731

漁 場
海洋雖大,但不是每個地區皆有大量的魚類可供捕撈。在各大洋中,有一些
海域是魚群容易聚集且具相當捕撈價值的地區,我們稱之為「漁場」
。這些著名
的漁場是各國作業船隻最喜歡聚集的地方,鄰近漁場的國家通常漁業等相關產
業都相當的發達,魚獲量在世界的排名上也名列前茅。至於漁場的形成條件為
何,為何能吸引魚群聚集,詳述如下:
一、漁場多半位於大陸棚(由海岸向外延伸,而水深不及兩百公尺的海床)之
內海水較淺處。過深的海水,陽光無法直射,不僅熱量少海水溫度低,水中的
溶氧量也低,皆不利生物的生長。不超過 200 公尺的海水,海底水藻、浮游生
物等容易繁殖,也容易吸引以此為食的魚類來此聚集。除此之外,魚卵的孵化
也必須在比較溫暖的環境,陽光可直射進入的大陸棚相當的合適。大陸棚海底
平淺,也有利拖網漁業活動的作業。
二、著名的漁場周圍也常有寒暖流的交會。寒流會從高緯度的海域帶來冷水性
的魚類,暖流則會從低緯度的海域帶來暖水性的魚類。也因此,寒暖流交會處
會有大量的魚類資源來此聚集。除此之外,寒暖流也會帶來眾多的浮游生物,
也能吸引
魚群的聚
集。
在世
界上有五
個最著名
的漁場,將
在以下一
一介紹:
一、西北太平洋漁場:位在亞洲東緣,由堪察加半島經日本、朝鮮半島、中國
大陸沿海及臺灣海域均屬之。本區北有親潮寒流,南有黑潮暖流繞經臺灣北上,
寒、暖洋流在日本沿海地區交會;陸地上又有各大河川攜來大量有機物質流入
沿岸的大陸棚中,是浮游生物及魚類的主要食物,因而形成大漁場。北部所產
的鮭魚,南部所產的鯔魚(烏魚)、鯖魚、黃魚,均為上等魚類。
二、東北太平洋漁場:位在北美洲西北沿海,北起阿拉斯加灣,向南經北美洲
西岸至美國加州沿海。本區北部有來自阿留申群島的寒流和自加洲北上的暖流
相會。本漁場北部為重要的鮭魚產地,南部以鮪、鱈及鯖等魚為主。
三、西北大西洋漁場:位於北美洲東岸,北有拉布拉多寒流南下,南有墨西哥
灣流(暖流)北上,二者相會於紐芬蘭島附近。而自新英格蘭的鱈角向東及向東
北,大陸棚廣闊,魚類眾多,自古以來即為歐洲漁民的捕魚場。本漁場北部所
產以鱈魚價值最高;南部所獲以鯡魚為主。
四、東北大西洋漁場:位於歐洲西北岸,北起巴倫支海,南經法國西岸的比斯
開灣,至伊比利半島的直布羅陀,是一片廣大的陸棚區。區內冰島水域及整個
北海是歐人最佳及最久的捕魚場,所產以鱈、鯡、鯖魚為主,伊比利半島附近
水域所產沙丁魚(塭)最著名。
五、東南太平洋漁場:位在南美洲西岸,沿海陸棚狹窄,但有祕魯涼流自南向
北流,水中浮游生物眾多,吸引大批魚類,中以洄游性的鯷魚最多。西元一九
七○年祕魯的漁獲量曾高達一千二百五十三萬四千九百公噸,居世界第一位,
近年已下降,但仍為重要漁業國家。

參考資料:
1.http://content.edu.tw/primary/society/ks_ck/new/sc6_1_2_3.htm
2.http://content.edu.tw/senior/geo/ks_ks/book1/industry/linfish/m2-1
a.jpg
3.台灣商務出版社,沙學浚主編,民 87 年,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地理學>》

P255
4.龍騰文化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高中地理課本第一冊》
,P168

綠建築
所謂的「綠建築」
,指的是「花費最少的資源建造,並在建造的過程中產生
最少的廢棄物」
,也就是環保的建築工程。人類過去不當的都市建築政策,使居
住環境急速惡化,環境也跟著受到嚴重的破壞。例如都市人口過度集中、人造
環境的不透水化、建築物通風不良、節能設計不當,每每造成能源浪費與都市
氣候高溫化。為了應付日益炎熱的都市氣候,家家戶戶更大量使用空調、加速
排熱,造成都市更加炎熱化的惡性循環。為了緩和都市建築環境惡化的問題,
以環保為導向的『綠建築』乃是建築政策上最有效的對策。
三十幾年前,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的會議中,各國代表就對地球
汙染及資源浪費的情況特別關心。之後,世界各地不斷有人提出「綠建築」的
概念,認為透過建築的使用材料和設計,可以達到省能源的目的。
「綠建築」在
日本被稱為「環境共生建築」
,有些歐美國家則稱之為「生態建築(ecological
building)」、
「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

在台灣,行政院頒布的「綠建築推動方案」
。其中建築部分訂定環境評估七
大指標系統:
「綠化」
、「基地保水」
、「水資源」
、「日常節能」
、「二氧化碳減量」、
「汙水垃圾改善」
。建築物需經過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指定機構,至少審核通過其
中「水資源」
、「日常節能」兩項指標,才可取得候選綠建築標章。由於這裡所
提出的七項指標在法規上並無明文規定,只有推行所謂的綠建築標章。不過從
民國 91 年起,凡是公共工程造價在 5000 萬以上的工程,都必須符合綠建築評
估指標七項指標的兩項以上,取得綠建築標章後才可以領取建照進行工程。之
所以以公共建築為首波規範標的,是有其示範跟實驗的性質,這就跟當初都市
設計審議推行時的做法是相同的;最初都是以公共建築為開端,再慢慢推展到
其他建築開發。
台灣是世界上使用鋼筋混凝土建築物最多的地方,然而這些建築物所使用
的砂石約有五成的砂石都是從河川盜採的。如此一來,不僅會造成嚴重的國土
流失、橋樑破壞、道路受損,危害民眾的安全。近年來,幾次颱風來襲,往往
造成北台灣大淹水。究其原因,起因於城鄉環境過度不透水化,使得大地喪失
了水之涵養力,使得地表逕流量暴增而易水災頻傳。此外,滋養植物及蒸發水
分潛熱的能力減弱也跟著減弱,無法發揮大地自然調節氣候的功能,甚至引發
居住環境日漸高溫化的「都市熱島效應」
。如果在台灣,每棟建築物都能取得綠
建築標章再行興建,將可大大的減少上述的災害發生。

參考資料:
1. http://www.fuh3.com.tw/g-build.htm
2.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042007032
主題二:世界風情畫-亞洲
單元一:亞洲概論
壹、基本內容:認識亞洲的分區、地形及氣候特徵
貳、能力指標:1-4-1 分析形成地方或區域特性的因素,並思考維護或改善的
方法
參、重點整理:
一、亞洲的分區:
(一)東亞、東北亞、東南亞、南亞:
季風氣候、人口多、經濟較繁榮
(二)中亞、西亞:以乾燥氣候為主、
礦產豐富
(三)北亞:氣候寒冷、自然資源豐富
二、面積及人口均居世界首位,為世界
三大宗教(佛教、天主教、回教)的發
1
源地
三、亞洲的地形特徵:
(一)海岸線長,多半島、島嶼
(二)地形多高山、高原,以帕米爾高
太 平 洋
原為中心,為亞洲各大河流的發源地
(三)平原位居大河下游,為精華區
(四)亞洲東緣位居環太平洋地震帶
(火環)
,多火山、地震
2
四、亞洲的氣候分區:
(一)季風氣候:東亞、東北亞、東南亞、南亞
(二)乾燥氣候區:溫帶沙漠:中亞;熱帶沙漠:西亞
(三)寒帶氣候:北亞
(四)高地氣候:青藏、帕米爾高原

1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P99
2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P93
肆、延伸閱讀:
亞洲簡介
亞洲,又名為亞細亞洲(Asia)
。這個字在希臘語的意思為「太陽升起的地
方」
,源自古希臘人稱自己國家以東的地方,亞洲因而得名。亞洲與歐洲相連成
為世界最大的陸地,稱為「歐亞大陸」
。亞洲位於歐亞大陸的東部,瀕臨世界最
大的海洋-太平洋,橫跨由赤
道到北極所有的緯度帶。總
面積高達四千四百萬平方公
里,約佔世界陸地的 29.4
%,是世界土地面積第一大
洲。
亞洲幅員如此遼闊,許
多知名的高山、大河也均位
處該地。包括全球第一高峰-
聖母峰(又稱為埃弗勒斯
峰、珠穆朗瑪峰)
,高度高達
8848 公尺。實際上聖母峰所
在的喜馬拉雅山中超過八千公尺的高山就佔了 16 座,是登山者所要挑戰的終極
目標。而位居中國境內的青藏高原,平均高度高達四千多公尺,也有著「世界
屋脊」的稱號。至於長江、黃河、恆河等世界級大河,源遠流長,也是古文明
的發源地。
亞洲依據位置、自然環境等差異,共可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
西亞以及北亞等六大地區。
亞洲的面積世界第一,人口也居各大洲之冠,總計共三十八億兩千多萬,
約佔世界人口的 60%。至今(2006 年)世界上十一個超過一億人口的國家中,
亞洲就佔了六個。而排名前一、二名的中國和印度,也都位居亞洲,人口分別
是十二億八千多萬及十億四千多萬,兩個國家所佔世界人口比例就高達三分之
一強。亞洲地區的人口分布並不平均:人口多集中於東亞、東南亞及南亞。由
於該地區為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濕潤,適合稻米生長,再加上土地利用精細,
使得亞洲有 80%,世界有約 50%的人口都集中在這個地區。
說明:世界人口排名前 10 名的國家,紅色部分表示為亞洲國家

國 家 中 國 印 度 美 國 印 尼 巴 西

人 口 數 12 億 8 千萬 10 億 4 千萬 2 億 9 千萬 2 億 3 千萬 1 億 8 千萬

國 家 巴基斯坦 俄 羅 斯 孟 加 拉 尼 日 日 本

人 口 數 1 億 5 千萬 1 億 4 千萬 1 億 3 千萬 1 億 3 千萬 1 億 2 千萬

世界四大古文明:古印度、古中國、古巴比倫、古埃及文明中,只有古埃及
文明起源自非洲,另三個古文明都是誕生自亞洲。古中國文明的青銅器、甲古
文;古巴比倫文明的「漢摩拉比法典」-世界第一部成文的法典。古印度阿育王
時期,建立統一國家,並制訂嚴格的「種姓制度」
,至今仍影響印度社會甚深。
至今影響世界人民甚深的四大宗教,均發源自亞洲。佛教起源於印度,於
西元前六世紀由釋迦牟尼所創,現盛行於東亞、東南亞及南亞各國。伊斯蘭教
起源於亞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島,創立者為穆罕默德,信徒則被稱為「穆斯林」,
盛行地區以西亞、北非、東南亞地區。基督教及天主教起源於西亞巴勒斯坦的
伯利恆,現盛行於歐美各國。印度教則起源於印度,廣泛流傳於印度各地。

參考資料:
1.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施添福總編,民 93 年,
《康軒版社會教師手冊第五冊》

P10~P13
2. 漢宇國際出版社,陸大道主編,民 94 年,《環球國家地理圖鑑》
,P10~P13
環太平洋地震帶
地球上地震活動最為頻繁的地
方,環太平洋地震帶屬於一環狀地
區,西側與亞洲接觸的地區包括堪察
加半島、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尼,
並向南延伸至大洋洲的紐西蘭。東側
則從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向南延伸至北
美洲、中美洲及南美洲。
環太平洋地震帶的成因來自於板
塊的移動、擠壓及碰撞,也因此環太
平洋地震帶上有一連串海溝、列島和
火山的形成。世界上約 80﹪的淺層地
震(震源深度小於 70 公里)
、90﹪的中層地震(震源深度介於 70 公里和 300 公
里之間)和幾乎所有的深層地震(震源深度大於 300 公里)都發生在這個地震
帶上。

參考資料:
1. http://www3.nstm.gov.tw/earthquake/A_1_4_a.htm
2.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2%B0%E5%A4%AA%E5%B9
%B3%E6%B4%8B%E5%9C%B0%E9%9C%87%E5%B8%B6&variant=zh-tw
主題二:世界風情畫-亞洲
單元二:東北亞概論
壹、基本內容:認識東北亞各國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特色
貳、能力指標:1-4-2 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
型態
參、重點整理:
一、範圍包括朝鮮半島及日本群島兩大地形區
二、經濟發達程度全亞洲第一
三、文化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甚巨
四、亞洲經濟強權-日本:
(一)四大島組成國家主體:
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
(二)地形特徵:位居環太平
洋地震帶,多火山地震→山多
平原少、河川短急
(三)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
雨量較同類型氣候來得多(冬
夏季季風均能通過海上,帶來
水氣形成降雨)
(四)主要降雨來源:
1
季風、颱風
(五)日本各產業的發展情況:
1. 受寒暖流(親潮與黑潮)交會的影響,漁業資源豐富,漁獲量世界第一
2. 礦產資源缺乏,不利工業發展
3. 日本工業發達的關鍵:
(1)利用韓戰及越戰的機緣 (2)豐富的水電 (3)素質高的勞工
(4)進步的工業技術 (5)便利的海運(海運是日本經濟的命脈)

1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P102
4. 產品走向:高科技、高附加價值
5. 經濟大國、資源小國:
(1)工業原料多從國外進口
國際貿易是日本的命脈
(2)工業產品多銷往國外
6. 為世界主要的貿易順差國
(六)日本的工業區:
1. 以太平洋沿海平原一帶為主,
2
東起本州,西至九州北部
2. 該地區便利的海運以利國際貿易的進行
3. 四大工業區:京濱、中京、阪神、北九州
工業區
(七)日本的都會區:
1. 本州島東岸平原區是日本都市、人口集中
的地區
3
2. 三大都會區:東京、名古屋、大阪都會區
3. 首都東京是世界第一大都會區,是日本商業、金融中心
五、朝鮮半島:
(一)朝鮮半島的自然環境:
1. 位居中國大陸和日本
之間,有「東亞陸橋」
之稱
2. 地勢北高南低、東高
西低,高山高原面積大
3. 黃海沿岸平原面積
廣大、為精華區
4. 屬溫帶季風氣候,
4
南部雨量較北部多

2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P108
3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P101
(二)分裂的朝鮮半島:
1. 朝鮮半島分裂為南韓及北韓兩個國家,以 38°N 為分界線
2. 南北韓的比較:
全 名 政治體制 耕 地 面 積 生 長 季 糧 食
南韓 大韓民國 民主政體 面積較大 較長,年可二獲 可自給
北韓 朝鮮人民共和國 共產政體 面積較少 較短,年可一獲 不足自給

礦 產 工 業 發 展 主要都市
南韓 較少 輕工業為主→輕、重工業並重→高科技產業 首爾、釜山
北韓 煤、鐵為主 以重工業、軍事工業為主 平壤
六、新興的獨立國家-蒙古
(一)為內陸國家,以高原地形為主
(二)氣候乾燥,以溫帶沙漠氣候為主
(三)傳統產業:畜牧業
(四)宗教信仰:喇嘛教
(五)改革開放後,加強與鄰國間的貿易,並發展輕工業及礦業

4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P101
肆、延伸閱讀:
蒙古國
蒙古國位居中國大陸以北,俄羅斯以南的一個內陸國家。蒙古國所在的地
形稱為蒙古高原。昔日,中國人慣稱蒙古高原以北的地區為「外蒙古」
、蒙古高
原以南為「內蒙古」,因此會有人將蒙古國稱為「外蒙古」或「外蒙」。
外蒙古在中國辛亥革命時,在俄國駐外蒙古領事的策動下扶植下,宣佈獨
立。後經一連串的條約、密定,外蒙古不論是獨立或自治,始終受到俄國的影
響。外蒙古甚在 1961 年以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名義,在當時蘇聯集團的幫助下,
加入聯合國,其國際地位終獲得承認。蘇聯解體以後,蒙古失去資助,國力日
衰。1992 年 2 月 12 日放棄社會主義,推行多黨制和總統制民主,實行議會制。
新憲法當日生效,國名改稱為「蒙古國」

蒙古國的地形以山地及高原為主體,平均高達 1600 公尺。在氣候上因處歐
亞大陸的內陸地區,屬溫帶大陸型氣候,雨量並不豐沛。南側著名的戈壁地區,
為乾燥的礫漠地形,即佔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蒙古國氣候特徵為:溫差大,
夏季短而乾熱,冬季長而嚴寒,常有暴風雪,並是歐亞大陸冬季時大陸冷氣團
的源地之一。
在人口上,蒙古國是一個地廣人稀的草原之國。總人口約 250 萬人,人口
密度為每平方公里僅 1.5 人。人口多集中於都市地區,過去大約有 40%的人口
住在鄉下,到了廿世紀九0年代末期,都市人口就佔了總人口的 80%,光首都
烏蘭巴托就住了四分之一蒙古國的人民。
蒙古國的主要民族以喀爾喀蒙古族為主,約佔全國人口的80%,此外,
還有哈薩克族等15個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喀爾喀蒙古語,通行以西里爾字
母(Cyrillic,斯拉夫語系)拼音寫成的蒙古文。在外語方面,老一輩人學習
的外語多為俄語,而新一輩人中學習外語的人多以學習英語為主。
由於主要的人口組成以蒙古人為主,居民主要信仰歷代蒙古人皆信仰的喇
嘛教,並規定為蒙古國的國教。另有一些居民信奉土著黃教和伊斯蘭教。自古,
蒙古族就是一個遊牧民族,善於騎馬,因此也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蒙古人
愛馬,並將其視如珍寶,在蒙古的國徽上就畫有一匹駿馬。 蒙古國的國慶日也
訂為傳統蒙古節日-那達慕的舉辦之日。並在國慶日按照古老的傳統方式舉辦
「那達慕」,此一「男子三競技」(包括摔跤、賽馬和射箭)的集體娛樂活動。
蒙古國以畜牧立國,畜牧業仍為國民經濟生產的基礎。特定金屬礦藏也有
一定的蘊藏量可供利用。早期,蒙古國的經濟接受前蘇聯的大量援助。但在蘇
聯解體後,蒙古國變暴露出工業基礎不夠、生產技術落後、甚至生態環境遭受
破壞等問題。不論是失業率或通貨膨脹均居高不下,每人平均的 GDP(國民生產
毛額)值也只能排名世界第 182 位。
蒙古國現今最大的貿易伙伴就是南方的中國大陸。主要出口畜產品,進口
機器設備、工業原料及日常生活用品。除了中國大陸外,鄰近的韓國、日本、
俄國等都是蒙古國內投資並幫助蒙古國建設的主要國家。

參考資料:
1.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2%99%E5%8F%A4%E5%9B
%BD&variant=zh-tw
2.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6/18/content_445580.htm

北韓
北韓,這個全世界最神秘的國家,全名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一
般簡稱為「北韓」
。位處朝鮮半島的北端,南部與大韓民國(南韓)接壤,北部
則隔著鴨綠江及圖們江與中國大陸為界,與俄羅斯間也有小部分的陸地邊界。
朝鮮半島在二次大戰前,被日本佔領。在雅爾達密約中達成由蘇美中英共
同託管朝鮮的協議。然而,在日本投降後,美蘇兩國商定以北緯 38 度為在朝鮮
半島接受日軍投降的分界線,從此之後,朝鮮半島便被劃分為南(民主)
、北(共
產)兩大勢力。1950 年 6 月 25 日,韓戰爆發。聯合國軍隊所支援的南朝鮮與蘇
聯和中國支持的北朝鮮最終在 1953 年簽署停火協議,朝鮮半島正式沿北緯 38
度非軍事區劃分為南、北韓兩個國家。
在 1950、60 年代,北韓因在外交上與前蘇聯及中國大陸同盟,再加上經濟
穩定,人民的生活水準普遍高於南韓。直至今日,北韓仍堅持高度的採取「計
畫經濟」
,無法順應世界的潮流,北韓人民的生活水準不升反降。北韓同時也是
世界上最孤立的經濟體,儘管國內進行經濟改革,但「計畫經濟」的原則不變。
再加上拒絕公布經濟數據,讓外界很難瞭解現今北韓的經濟狀況。
北韓在工業上特別著重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的發展。雖然國民生活水
準低落、生活物資缺乏,但在武器的研發上卻屢有進展。包括彈道飛彈的試射、
人造衛星的發射。尤其於 2002 年時宣布擁有核子武器,並於 2006 年 10 月時進
行試爆,這一切的軍備擴張都將使得東北亞地區各國提高警戒,也造成國際關
係的緊張。
近年來,南北韓的關係日趨和緩,雙方透過協商、互訪達成許多協議:包
括南韓將提供北韓輕工業的原料,並合作開發地下資源。北韓和南韓間的鐵路,
也在中斷了將近五十多年後,又重新貫通,南韓也擬利用鐵路運送救援物資給
北韓。在 2004 年雅典奧運時,南北韓也以統一名稱-「KOREA」及旗幟進場。雖
說象徵的意義大於實質的意義,但也讓南北韓的統一更向前邁進一步。然而,
由於北韓堅持不肯放棄核武的研發,無法遵守朝鮮半島非核化條約,讓南北韓
的統一和談破局,也使得南北韓的統一蒙上陰影。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C%97%E9%9F%93&variant
=zh-tw
主題二:世界風情畫-亞洲
單元三:東南亞概論
壹、基本內容:認識東南亞各國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特色
貳、能力指標:1-4-2 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
型態
參、重點整理:
一、東南亞的地形特徵:
(一)東南亞包含中南半島、
南洋群島(菲律賓群島、東印度
群島)兩大部分
(二)中南半島河川、山脈延續
中國滇西縱谷區,呈南北走向
(三)地形具過渡性:由(中國)
大陸→(中南)半島→(南洋)
群島
1
(四)中南半島:地勢北高南低
,河口三角洲為精華區
(五)南洋群島:山高水急,平原狹小,多火山、地震
二、東南亞的氣候特徵:
氣 候 類 型 緯 度 範 圍 年溫差 日 溫 差 降 雨 季 節 降雨類型

熱帶季風氣候 10°N~23.5°N 較大 較年溫差大 乾濕季分明 地形雨


(夜間是熱
赤道雨林氣候 10°N~10°S 較小 帶的冬天) 終年有雨 對流雨

三、東南亞的文化特徵:
(一)「位置」重要,有「十字路口」之稱
(二)受到中國、印度兩大古文明文化的影響
1. 越南:中國文化 2. 中南半島其他國家:印度

1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P116
文化
(三)南洋群島:
1. 馬來半島、印尼、菲律賓-民答那峨:回教
2. 菲律賓北部:天主教 3. 新加坡、馬來西亞:基督教
四、東南亞的經濟發展:
(一)中南半島的河口
三角洲稻作農業發達,
印尼、越南、泰國為重
要的稻米輸出國
(二)熱帶栽培業發達:
1. 橡膠:泰國、印尼、
馬來西亞(橡膠王國之
稱)
2
2. 油棕:馬來西亞
3. 椰子、椰乾:菲律賓
(三)經濟起飛的東南亞地區:
1. 發展優勢:眾多且廉價的勞工
2. 發展限制:技術、資金、市場
遭外國限制
3. 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為亞
洲新興的工業化國家
(四)觀光業盛行,為東南亞各國
外匯的主要來源
3
五、東南亞的都市:
(一)以港埠型的都市為主
(二)重要都市:雅加達、曼谷、胡志明市、新加坡
六、東南亞與台灣的交流:

2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P121
3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P123
(一)台灣的南進政策,台灣企業利用東南亞廉價勞工優勢,大量移往東南亞
投資
(二)東南亞多外籍勞工及新娘進入台灣社會,對台灣文化造成衝擊
肆、延伸閱讀:
橡膠的介紹
人類對於橡膠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南美洲的印地安人。十五世紀哥倫
布發現新大陸之後,陸續有許多歐洲的探險家深入中南美洲內陸探險。在探險
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印地安人在玩一種很新奇的球,一種具有彈性的「橡膠球」

除此之外,當地的印地安人還把雙腳浸到樹枝乳液中,再舉其雙足使其乾燥。
等到完全乾燥後,剝下腳後便成為防水鞋。此外,印地安人先利用黏土製成瓶
狀,外面塗以相同的樹枝乳液,等烘乾後,再用水沖去黏土,即為具有防水且
打不破的水瓶。
橡膠樹所流出來的汁液所製成的成品引起了歐洲人的注意。在 1735 年時,
法國的探險家從南美洲的秘魯將橡膠帶回歐洲研究。1770 年時,英國的化學家
發現橡膠可以擦去鉛筆的筆跡,因此正式命名為「橡膠」(rubber),在英文中
有「擦除」的意思。然而,橡膠並非從此開始大量為人類所利用。中南美洲印
地安人所製成的「橡膠鞋」的確有創意,但並不耐用。長期和空氣中氧氣結合
的結果,將破壞橡膠的組成分子,終有一天那雙「橡膠鞋」會逐漸解體。一直
到了 1839 年,美國人固特異(Goodyear)先生在天然的橡膠汁液中加入了「硫」

並加以煮沸。在不斷的實驗之後,有了很大的進展。他得到一種可以彎曲、富
有彈性的黑色物質:我們稱這種物質為「天然橡膠」
,也開啟了人類可以大量製
造橡膠製品的大門。
一開始橡膠工廠所使用的橡膠來源都是來自於在森林中自然生長的「野生
橡膠樹」
,大部分來自巴西的亞馬孫河谷。之後,英國政府積極於橡膠業的發展,
並於 1876 年時由植物學家偉克曼(Henry․Wickman)由巴西帶回七萬顆橡膠種
子。並在倫敦近郊的溫室栽培,約有 2500 顆發芽。之後,英國就將這些種子移
植到當時英國在東南亞且適合橡膠樹生長的殖民地,例如:斯里蘭卡、馬來西
亞。之後又廣布到印尼、中南半島、菲律賓等地。十九世紀後,因為汽車的發
明,對於橡膠製品的需求大增,種植範圍更廣布到非洲、中南美洲等地。
現今天然橡膠種植面積及產量最大的國家就是馬來西亞,境內橡膠樹的栽
種面積佔全國耕地的 60%,有「橡膠王國」之稱。通常橡膠園都會雇用工人採
取橡膠的汁液,稱之為「膠乳」
。工人通常在黎明破曉時分就開始工作,因為割
膠最適合的溫度是在攝氏十九到二十五度。這時的膠乳產量和濃度都高,所以
最適合割膠。一旦當氣溫升高,超過此範圍時,水分便蒸發快,凝固物質活動
加強,產量便會降低。而氣溫低於範圍,膠乳流速慢,濃度偏低,容易導致樹
皮生病。工人以一把鋒利的彎刀,在離地一公尺的橡膠樹幹上刻畫溝痕,再用
小杯子收集膠乳。每個工人每天約可刻畫 350 棵樹,每棵樹每天流出一小杯的
膠乳。橡膠樹先行刻畫一邊,三至四年後,再換另一邊,如此交替。橡膠樹種
植後約 5~7 年後才可以採收膠乳,樹齡 25~30 年間的橡膠樹產量最高。
橡膠製品因具有耐磨、彈性良好、防水、可以包住空氣不漏氣、不導電等
特徵,可以製成輪胎、雨衣、鞋子、各種球類等產品。據統計,現今一般的橡
膠成品約四到五萬種,一部汽車大約有 600 個配件是橡膠製成的。現今的橡膠
產品大都經由石化工業所提煉出來的人造橡膠所製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
因為天然橡膠的運送困難,科學家便著手人工橡膠的發展。雖然人工橡膠的產
品及使用已經多於天然橡膠,但在輪胎及乳膠手套的製造上,仍以天然橡膠為
主。

參考資料:
1.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32103259
2.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41708265
3.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9%A1%E8%86%A0
東南亞的宗教介紹
一、越南:越南因地近中國,且曾為中國的藩屬或領有,自中國的西漢時期開
始,中國的儒教、佛教、道教等思想開始從中國傳入越南,對越南人的意識形
態起了很大的影響。從中國傳入的佛教為大乘佛教,越南人稱為「北宗」
。此外
還有部分越南人信仰小乘佛教,並稱之為「南宗」
,從泰國和柬埔寨傳入。信教
的越南人中,信仰佛教所佔的比例最大,其中又以信仰大乘佛教者居多,各地
寺廟不少。除此之外,由於越南曾受過法國的殖民,天主教在殖民時期擴張十
分快速,現在越南約有 500 萬教徒。基督教為天主教分裂出來的新教派,傳入
越南只不過近百年的歷史,信眾較少。

二、泰國:中南半島上除了越南是以「大乘佛教」為主要信仰外,其餘都以「小
乘佛教」為主,尤以泰國的為甚。泰國以佛教為該國的國教,並有著「黃袍佛
國」的美名。在泰國,家家戶戶都供奉著佛像佛經,學校也教授宗教課程。尤
有甚者,泰國的男性一生中都需出家一次,時間不得少於三個月。在泰國,僧
侶享有相當相當崇高的地位,在各個重大的慶典活動都可以看到僧侶到場誦經
祈福。而僧侶中最高地位者稱之為「僧王」
,其地位甚至高於泰國國王。即便貴
為一國之君,泰國國王見到僧王時仍須下跪行禮。在民間,當僧侶成群結隊外
出化緣時,人們除了獻與食物外,還需行禮以表敬意。泰國人對於佛教信仰的
虔誠及對於僧侶的敬重,可見一斑。

三、緬甸:緬甸也是以小乘佛教為國教,全國約有 90%的人民信奉佛教。和泰
國一樣,在緬甸信奉佛教的男性也需要出家當和尚一段時間,還俗後方可結婚。
對於僧侶的敬重、僧侶化緣時的慷慨施予,與泰國相當。緬甸人也因虔心向佛,
以至於民風淳樸、和善,社會犯罪率比較低。在緬甸的首都仰光,有一座全球
聞名的佛塔,名為「瑞光黃金佛塔」
。該佛塔高 112 公尺,呈鐘形,用磚頭砌成。
塔身外側貼滿 1000 多張純金箔,僅主塔的金箔就達 7 噸多重。塔頂上有重 1250
公斤的金屬寶傘,寶傘下的巨大鑽球上,鑲嵌著閃光耀眼的 5449 顆鑽石和 2317
顆紅寶石和藍寶石,其中有一顆重 76 克拉的著名金剛鑽。該佛塔在陽光的照耀
下,所發出的耀眼光芒令人震懾。該佛塔同時也是緬甸民眾的信仰中心,每天
絡繹不絕前來頂禮膜拜的信眾,讓人感受到緬甸民眾對於佛教信仰的虔敬。

四、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屬一多元文化的國家,尤其表現在宗教的信仰上。馬
來西亞的宗教融合了回教、印度教以及佛教,其中以回教對於馬來西亞的影響
最大。馬來西亞的憲法規定回教為國教,大部分的馬來人以回教為主要信仰。
馬來西亞各州的行政首長稱為蘇丹(Sultan),此一稱號即是受到回教的影響,
蘇丹同時也是一州中回教的最高領袖。馬來西亞聯邦的國王就是由各州的蘇丹
所互相推舉而成。除了在政治上,同時也是馬來西亞最高的宗教領袖。馬來西
亞的宗教信仰以各人種來作區分。除了馬來人信仰回教之外,印度人所信仰的
印度教,對於馬來西亞的王位繼承、階級制度產生影響。中國人所帶來的佛教
及儒教文化也可融入於馬來西亞多元的文化之中。

五、印尼:印尼為世界上島嶼最多的國家,由一萬多個島嶼組成,也造成在宗
教信仰上呈現多元的現象。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印尼各地區分別由不同的國王
統治,當然在宗教信仰會有所不同。七世紀時,佛教文化首先進入印尼的爪哇
島中部。十三世紀時,印度教的勢力也擴展至東爪哇地區(例:印尼的觀光聖
地-巴里島)
。自十三世紀末,阿拉伯人因海上貿易的興起,來到印尼各港口與
當地人交易,同時傳入回教文化。到了十六世紀末期,回教成為印尼最大的宗
教。到了十五世紀末,歐洲列強陸續在東南亞殖民,由葡萄牙、西班牙人所帶
來的天主教,由荷蘭、英國人所帶來的基督教也分別在印尼流傳開來。根據統
計資料顯示,印尼兩億一千萬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七的人民信奉伊斯蘭教,
是全世界最大的回教國家。其餘的百分之十三人民中有百分之六的人是基督
徒;百分之三的天主教徒、百分之二的印度教徒;百分之一的佛教徒。如此多
元的宗教文化,也出現了衝突的情況,其中大部分都是回教徒與基督教徒間的
衝突。這些宗教衝突造成教堂損毀、甚至有教徒傷亡的情勢,值得有關當局注
意。
六、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相似,新加坡的宗教信仰的多樣性與各色人種聚集在
新加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按照傳統習慣,中國血統的人大都信奉佛教或道
教,少數信天主教或基督教;馬來血統和巴基斯坦血統的人基本上信奉伊斯蘭
教,印度血統的人信奉印度教。就比率來看,佛教徒佔 31.9%最高,道教徒 21.9%
次之,主要的原因與新加坡有高達 80%的華人有關。此外,回教徒約佔 14.9%、
基督教徒 12.9%、印度教徒 3.3%,都有一定的比率。

七、菲律賓:菲律賓是亞洲中,少數以天主教為主要信仰的國家。天主教徒占
菲律賓人口的 83%,佔有絕對優勢。菲律賓對於天主教的信仰,主要源於西班牙
人兩百多年來的統治所帶來的影響。然而,在菲律賓南方的大島-民達那峨,島
上的居民卻是以回教的信仰為主。十五世紀時,阿拉伯人在菲律賓南部建立回
教的勢力,最強盛時影響可達現今菲律賓的首都馬尼拉一帶。後雖被殖民者西
班牙人擊退,並承認西班牙為其保護國。即便在西班牙殖民時期,都能保持獨
立自主。這點使他們與中北部的天主教徒,在日後有很大的隔閡,直到現代都
還未完全解決這個問題,甚而有武裝衝突的情勢產生。近來,民達那峨並成為
國際恐怖份子的訓練基地,是為菲律賓最不安定的地區。

參考資料:
1. 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30110.html
2. 漢宇國際出版社,陸大道主編,民 94 年,《環球國家地理圖鑑》
,P40~P41
3. http://219.159.80.235:82/gate/big5/219.159.80.234/45/2004_10_21/45
_36964_1098331439887.html
4. http://www.yiyou.com:1980/b5/shijie.yiyou.com/html/13/2316.html
5. http://www.gogo1688.com/malaysia/P1.htm
6. http://www.baptistchurch.org.hk/Church/Mission/IndonesiaReligionUp
date.htm
7. http://www.cqrite.net/Article.asp?articleid=350
8.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F%B2%E5%BE%8B%E5%AE
%BE%E5%A4%A9%E4%B8%BB%E6%95%99&variant=zh-tw
9. http://140.128.164.16/b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26&
blogId=28
主題二:世界風情畫-亞洲
單元四:南亞概論
壹、基本內容:認識南亞各國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特色
貳、能力指標:1-4-2 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
型態
參、重點整理:
一、南亞的地形特徵:
(一)面積廣大,地形自成範圍,有「次
大陸」之稱
(二)三大地理區:
1. 北部高山區:喜馬拉雅山
2. 中部:印度大平原-東:恆河平原、
西:印度河平原
1
3. 南部:德干高原
二、南亞的氣候特徵:
(一)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二)因季風風向不同,可分為三季
季 節 月 份 特 色 成 因
乾燥涼爽,一年中
涼 季 11 月~2 月 北部有高山屏障,故冬不嚴寒
最舒服的季節
熱 季 3 月~5 月 全境乾燥炎熱 冬、夏季風風向轉換期間,日照北移
雨 季 6 月~10 月 全境濕熱多雨 西南季風帶來豐沛的地形雨

(三)西北部:塔爾沙漠(熱帶沙漠-
成因:副熱帶高壓籠罩)
(四)雨量由東向西逐漸減少
三、南亞的天然災害:
(一)位於恆河下游的孟加拉,因時有
2
颶風侵襲,短時間降雨強度大。再加上

1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P127
地勢低窪,排水不易,因此常受到洪水的威脅
(二)印度和巴基斯坦邊境位處印澳板塊及歐亞板塊的接觸帶,地震頻仍
四、南亞的人文環境特徵:
(一)總人口數多,人口結構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低金字塔型
(二)勞動人口比率低、老年及幼年人口死亡率高、文盲比率多、平均壽命過
低,顯現南亞地區人口素質低落
(三)南亞各國宗教信仰各異;印、巴兩國因宗教及領土爭議,衝突頻仍。
五、南亞地區的農業:
(一)恆河流域:
1. 上游:雨量少,以小米、小麥為主
3. 中游:稻米、小米、小麥輪作
2. 下游:雨量多,以水稻、黃麻為主
(二)阿薩密省、斯里蘭卡西南部:丘
陵地,產紅茶
(三)德干高原西北部:火山熔岩風化
黑土,適合棉花栽種(孟買是棉紡織中
心)
六、印度簡介:
(一)世界四大古文明國之一
3
(二)英國殖民期間,致力於該地發展
紡織業及採礦業(原料區位)
(三)鋼鐵及機械工業(原料區位)為印度傳統工業主力,哲雪鋪為鋼鐵中心
(四)資訊軟體業:資訊教育及英文教育發達等優勢,新德里為代表都市
(五)種姓制度根深蒂固,並造成印度貧富相差過大、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社
會不公的現象

2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P129
3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P132
延伸閱讀: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衝突
印度與巴基斯坦,半世紀前才各自脫離英國殖民而獨立的兩個國家,卻因
「喀什米爾」此一「未定界」的歸屬問題而時常發生武裝衝突。兩個國家彼此
敵對、軍備競賽,競相發展核武的舉動讓南亞地區一直處於紛擾的情勢之下。
十八世紀中葉,印度半島盡落入英國的統治殖民,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才得以獨立。1947年6月,英國最後一任駐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把印度
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區的「蒙巴頓方案」
。根據該方案的規劃,以印度
教徒為主的地區劃入印度的範圍。相反的,若該地區以回教徒為主,則歸為巴
基斯坦統治。
然而,喀什米爾這個位
處於印度、巴基斯坦、中國、
阿富汗之間,面積約為19
萬平方公里的地區內,卻存
在著一個難以解決的情況:
當時的喀什米爾地區內77
%的人口為回教徒,當然傾
向加入巴基斯坦。然而,喀
什米爾的「土邦王」卻是印
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
印度,也不願加入巴基斯
坦,但最後卻又傾向加入印
度。因此,印巴分治時,喀
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
解決。
印度及巴基斯坦終於1947年10月為爭取喀什米爾的歸屬問題而發生
大規模武裝衝突,史稱「第一次印巴戰爭」
。之後於1947年12月,印度將
喀什米爾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裁議,達成停火並以公民投票決定歸屬權的共
識。喀什米爾並劃分為兩大區域,分別由印度及巴基斯坦分別在此建立地方政
府允與治理。
然而,在1965年6月,印巴雙方卻又因克什米爾問題爆發「第二次的
印巴戰爭」
。而在1971年12月,東巴基斯坦欲脫離巴基斯坦獨立而爆發的
「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又趁機佔領巴基斯坦所控制部分喀什米爾地區的
土地。雙方政府雖於1972年7月簽署了「西姆拉協定」
,同意尊重在喀什米
爾地區停火後形成的實際控制線。印巴兩國的領導人和部長級官員也數次舉行
會談,但一直沒能達成協定。兩國在喀什米爾地區卻不斷發生衝突交火的情況,
因而蒙受巨大的損失。
一直到2003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總理賈邁利單方面釋出善意,
宣佈巴基斯坦的軍隊將自回教的重要節日,也就是開齋節開始,在喀什米爾實
現單方面的停火。此舉也獲得印度方面積極且善意的回應。兩國軍方經磋商決
定,在喀什米爾的「國際邊境」
、「實際控制線」和「錫亞琴實際接觸線」
(印方
稱為「實際地面位置線」)一帶實現停火。雙方同時表示,希望停火永久持續下
去。
迄今,印度和巴基斯坦間因喀什米爾所產生的領土爭議,在一連串的會
談、協議、撤軍,在和平解決此一方案上已暫露曙光。期待著雙方面的和平進
展能為南亞地區的紛擾劃下完美的句點。

參考資料:
1.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
-11/27/content_1200743.htm
2.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
-11/27/content_1200743_1.htm
3.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國中地理課本第三冊》
,P128
印度的電腦軟體業
印度,給予世人的印象不外是「貧窮」
、「落後」
,無法想像與「電腦軟體業」
此一高科技的產業有任何的關係。然而,你知道嗎?根據世界銀行對電腦軟體
出口國家能力的調查評估顯示,印度電腦軟體出口的規模、品質和成本等綜合
指數名列世界第一。印度電腦軟體業從業人數1998至1999年度僅為
2.3萬人,現在已達到41萬人,預計2008年將增加到200萬人。另
據《財富》雜誌的一項調查,美國最大的100家公司幾乎100%把印度作
為國外電腦軟體來源的首選市場。在全球按客戶要求設計的電腦軟體開發市場
上,印度已佔據了18.5%的高比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腦軟
體王國。
印度的電腦軟體業之所以發展如此快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即是得
到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印度政府對於軟體行業的支持首先反映在「零稅率」
的政策上,並從優給予軟體行業銀行貸款。此外,對於軟體人才的培育上,印
度政府大興土木,不惜重金,一座座科技學院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給予培育軟
體人才打造最好的設備環境。
其次,
「人才的優勢」才是印度軟體之所以發達的主要原因。有人說,印度
是數學是印度人發明的,印度人數學好,當然在寫軟體上便佔優勢。雖說這是
一個玩笑話,但在印度的教育中,對於數學的重視,所培養出來的解題、推理
等能力與寫軟體時所需要的分析、邏輯等能力是一致的。印度也因曾受過英國
的統治,在英文的教育上十分紮實,連帶著寫出來以英文為介面的軟體也能在
國際市場上擁有相當的競爭力。
此外,相較於台灣軟體工程師的沈默寡言,不擅言詞。印度的軟體人才培
育除編寫軟體的能力外,也著重於口語能力的表達。試想,當一個軟體工程師
辛苦的完成一套相當優良的電腦軟體後,卻因不擅言詞,無法在客戶面前將此
一軟體的優點完全介紹給客戶認識,並進而喪失了獲得客戶採用的機會,那將
會是多麼令人扼腕的一件事。除此之外,印度的軟體教育也著重與產業的脈動
相結合。聘請在全球各知名資訊產業任職的優秀人才到學校授課,學生所學到
的不但是最好的、最新的,更重要的是「實用」的軟體設計技術。無怪乎印度
軟體工程師所設計出來的軟體會在業界中獲得極高的評價。
雖然印度的軟體業如此的興盛,但卻仍有 70%的印度人是文盲,不要說電
腦的使用,連識字都是一個問題。印度政府知道要在短時間內將印度由貧轉富,
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然而,卻期待藉助金字塔頂端 2%人口的力量,帶動下面
98%的平民。可不可行,就待時間驗證。

參考資料:
1.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
07/27/content_3272656.htm
2.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
2002-08/05/content_511420.htm
3. http://www.stocktv.com.tw/cgi-bin/read.cgi?class=99msg&id=1257&sub
ject=++++%AC%DD%AC%DD%A6L%AB%D7%A4u%B5{%AEv%AC%B0%A6%F3%A8%BA%BB%F
2%B1j...

印度的經濟發展
印度近年來雖然積極發展工業,其紮實的教育制度也為該國家著實紮下良
好的基礎;網路科技人才濟濟更為印度帶來許多經濟貿易上的實力,但是印度
的人口數過多,儘管已然成為開發中國家,經濟也正在起飛,但是根據聯合國
開發總署二○○六年人類發展報告顯示,印度的經濟成長並沒有改善印度人民
的保健水準;印度每年死於腹瀉者有四十五萬人,高居世界第一,而第一工商
大城孟買,居民一千八百萬人,近半數仍住在貧民窟裡,平均每一千四百四十
人共用一個抽水馬桶。
報告說,在同時排名世界第五大城市的孟買,每逢雨季,缺乏排水系統的
貧民窟街頭,立即成為充斥糞便的污水渠道,而當地居民的飲水僅能依靠井水、
水車或其他不安全的水源。此外,平均每十五戶家庭共用一個水龍頭,一天供
水時間僅有兩小時。
對於印度官方表示孟買地區享有安全供水的比例超過百分之九十的說法,
聯合國報告嗤之以鼻,這項數字「幾乎肯定是過於誇張了」
,因為孟買地區有數
以萬計的居民沒有正式戶籍,因此根本不在市政當局的統計之中。
報告又說,在首府新德里所在的德里地區,能夠享有一天二十四小時自來水供
應的地區尚不及百分之十。報告說:「一天能有二到三小時的供水時間算是正
常。」
報告指出,印度政府花在軍費的錢佔國內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三,但花在飲
水和衛生的費用尚不及百分之零點五,而且在全球一百七十七個國家當中,印
度用在整體衛生的費用,排名倒數第八,僅較幾內亞、剛果、緬甸、柬埔寨、
亞美尼亞、塔吉克和蒲隆地好些。
相對的,由於政府花在衛生保健的費用不足,印度人民必須自費掏腰包保
命,因此印度人民花費的醫療費,在全球一百七十七個國家當中,排名第三十
四位。聯合國開發總署的年度人類發展報告,是綜合一國的國民收入、保健衛
生和教育水平為依據。

參考資料:951112 中央社報導

印度教
印度教是在婆羅門教基礎上、吸收印度其他民間信仰、融合佛教、耆那教
等的思想內容演化而來,4 世紀時,在印度笈多王朝的大力扶持下,開始形成,
中經 8~9 世紀商羯羅的改革,逐漸定型。該教在某些方面雖與婆羅門教不同,
但基本特徵和文化傳統,仍然因襲婆羅門教。印度教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輪迴轉世是教義的主要精神所在。個人的行善或作惡都會影響靈魂的未來。一
生行善,來世就會得到善報,若是作惡多端,則來是會轉世投胎到最低階級中,
甚至變成畜牲、爬蟲。因此一個人目前的地位事前是行為所決定的,貧窮富貴
都是因果報應所致。
這種思想將印度人民分成不同的種姓階級,一個人一出生下來就是某個階
級,那他終其一生便都為那個階級的人,永遠不能脫離。印度教認為這是因為
個人的前世所帶來的因果所致。
印度社會的基本結構為「種姓」
,四大種姓為:婆羅門(僧侶、祭司和有學
問的人)、剎帝利(貴族和武士)、吠舍(商人和地主)、首陀羅(僕役和手工匠)、
賤民。賤民的社會地位最低,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一般是最低賤的工作,如掃地、
洗衣服、處理動物屍體等。
種姓階級必須世襲,不易更改。四種種姓之中每一個都有幾百個階級,階
級中還有上下之分,即便在賤民之中也不例外。印度因為種姓制度將整個社會
分成許多階級,彼此的社會地位不同,經濟所得懸殊。每個人的職業出生時就
已決定,代代相傳,不管個人對職業是否有興趣,興趣是否適合,都被迫去從
事,進而影響了經濟發展,也因此印度國內的貧富差距逐漸擴大。
主題二:世界風情畫-亞洲
單元五:西亞概論
壹、基本內容:認識東北亞各國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特色
貳、能力指標:1-4-2 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
型態
參、重點整理:
一、西亞的自然環境:
(一)範圍:西起地中海,東至印度半島
(二)高原為西亞的主體地形
(三)主要地形區:
1. 北部:伊朗高原、安那托力亞高原
2. 中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肥沃月灣)
,由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和共同沖積而
1

3. 南部:阿拉伯半島
(四)西亞的氣候特徵:
1. 受到副熱帶高壓籠罩的影響,大部分屬熱帶沙漠氣候
2. 黑海和地中海沿岸:屬地中海型氣候
二、西亞以信奉回教為主,
故有「回教世界」之稱
三、傳統的生活方式:
(一)游牧:逐水草而居
(二)綠洲農業:利用地下
2
水進行農耕,椰棗為主要作

(三)灌溉農業:以兩河流域為主,種植小麥、棉花
(四)地中海型農業:分布於地中海沿岸地區,夏種柑橘、葡萄,冬植小麥、

1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四冊》,P3
2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四冊》,P4
蔬菜
四、西亞豐富的石油資源:
(一)西亞地區石油的儲量及產量均為世界第一
(二)主要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位居波斯灣沿岸)
(三)不產油但有輸油管通過而獲利的國家:約旦、敘利亞
(四)產油國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以控制石油的產量及價格
五、西亞-亞洲的火藥庫:
原 因 說 明 戰 爭
位處歐、亞、非三洲的接觸地帶,不論過
戰略地位重要
去或現在,戰略地位重要
兩伊戰爭
豐 富 的 石 油 爭奪石油資源會造成戰爭的發生
波斯灣戰爭
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為了巴勒斯坦的獨立問
民 族 的 糾 紛 以阿戰爭
題,造成衝突
回教、基督教、猶太教因信仰上的不同及
宗教信仰的差異 巴勒斯坦內戰
聖城-耶路撒冷的爭奪,造成衝突
六、西亞各國的簡介:
(一)伊朗:古稱波斯,以高原地形為主、屬沙漠氣候、昔日以畜牧業,今以
石油產業為主
(二)伊拉克:兩河流域農業發達,石油產量亦
豐富。海珊政權遭美國推翻後,現成立「伊拉克
臨時管理委員會」暫時接管伊拉克
(三)小而強的以色列:
1. 地處地中海沿岸,屬地中海型氣候。內陸屬
熱帶沙漠氣候
2. 利用約旦河,高科技技術發展農業,有「歐
3
洲冬季廚房」之稱

3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四冊》,P7
3. 航太、軍火等高科技產業發達,有「中東的日本」之稱
(四)石油大戶-沙烏地阿拉伯:
1. 阿拉伯半島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2. 石油蘊藏量及產量均為世界第一
3. 境內的麥加、麥地那為回教的聖地,每年均吸引數以萬計的回教徒前來朝聖
(五)歐亞橋樑-土耳其:
1. 地跨歐、亞兩洲,有「歐亞陸
橋」之稱
2. 經濟:
(1)農業:小麥、棉花、煙草
(2)畜牧業:安哥拉羊-毛紡織
4
3. 重要都市:伊斯坦堡、安卡拉

4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四冊》,P11
肆、延伸閱讀:
波 斯 灣
波斯灣,屬於印度洋北
部的一個內陸海。因為波斯
灣三面環陸,僅一面與海相
接,故稱之為波斯「灣」
,而
阿拉伯人有時也稱它為阿拉
伯灣。波斯灣位居亞洲的西
南部,介於伊朗高原和阿拉
伯半島之間。西北方起自阿
拉伯河河口,往東通過荷莫
茲海峽與阿曼灣連接。出阿
曼灣南口後,通過阿拉伯海
即可進入印度洋。波斯灣長
970 多公里,寬達 56~338
公里不等,面積約 24 萬平方
公里。平均水深 40 公尺,最
深可達 104 公尺。
距今約 1000 多萬年以
前,波斯灣兩岸的伊朗高原
與阿拉伯半島曾經連為一體。後因地殼變動,伊朗高原與阿拉伯半島因地層斷
裂而分裂,海水進而入侵,遂形成今日的海灣地形。而現今波斯灣底下的地殼
處於緩慢上昇的狀態,並受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與扎格羅斯山脈的一些河
流所帶來泥沙填積的影響,泥沙淤積情形日益嚴重,尤以海灣北岸淤積最快,
導致海灣日漸淤淺、面積也日益縮小。灣內島嶼眾多,大都以珊瑚島為主。較
大的島嶼包括巴林島、格什姆島和阿布阿里島等。波斯灣地處副熱帶高壓籠罩
區內,受到下沈氣流的影響,氣候全年炎熱乾燥,降水稀少。由於降水量少但
蒸發旺盛,海水溫度和含鹽度都比較高。最熱月(8 月)水溫可高達 30~33℃,
平均鹽度 3.8%。
波斯灣四周,從東向南,分別被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
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等八個國家所圍繞,而這八個國家也因
此被稱為「海灣國家」
,或「海灣地區」
。海灣國家總面積約為 481 萬平方公里,
人口約 1.18 億。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還有相當數量的少數民族和外籍移
民,絕大多數人都以信奉伊斯蘭教為主。沿岸重要港口有:阿巴丹、哈爾克島,
巴士拉、法奧、科威特港,拉斯坦努拉、達曼、阿布達比、迪拜等。
波斯灣自古以來就是連接中東、亞洲其他地區的重要通道,具有十分重要
的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自中世紀起,阿拉伯商人就活躍於阿拉伯半島、兩河
流域、波斯灣和東非、北非等地之間,貿易頻繁。波斯灣地區以豐富的石油蘊
藏而著稱於世,有著「世界石油寶庫」的美名。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約 800 多億
噸,約占世界石油儲量的 1/2 以上,蘊藏量大而集中,且多為大油田,因而有
「油海」之稱;波斯灣沿岸各國都是盛產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且均是世界上
最大的石油供應基地。海灣國家諸如: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等均為全
球重要的產油國。這些產油國每年石油的開採量合計為 8~9 億噸,佔世界石油
總產量的 1/3。開採出來的原油約有 70%輸出到海外,約佔世界石油總貿易量
的 60%,每天外運的原油高達 200 萬公噸。波斯灣周圍油田的原油輸出均需通
過海灣唯一的出海航道,也就是荷莫茲海峽運出。如海峽被切斷,全球的原油
供給一出問題,連帶著全球的經濟將會受到致命的打擊。因此,控制自波斯灣
西岸經荷莫茲海峽過阿曼灣到阿拉伯海的這條海上東西通道,其重要性不可言
喻。
1981 年 5 月,海灣地區一些國家成立了海灣合作委員會(海合會),其成員
國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巴林、卡達、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委員
會的宗旨是實現成員國之間在一切領域的協調、加強成員國在各方面的聯繫、
交往和合作,以及推動六國的工業、農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參考資料:
1. http://www.coi.gov.cn/question/q112.htm
2. http://134.208.10.81/cpedia/Content.asp?ID=73511
3.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四冊》,P10

伊斯蘭教
與佛教、基督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七世紀初產生於阿拉伯半島。
中國舊稱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伊斯蘭一詞原意為“順從",指順從安拉(中
國穆斯林亦稱真主)的意志。為穆罕默德所創。主要傳播於亞洲、非洲、東南歐;
以西亞、北非、南亞、東南亞一帶最為盛行。現在約有信徒 7~8 億。來默丹月
期間(the month of Ramadan,回曆的第九個月份,在此期間,伊斯蘭教徒從日
出到日落,滴水不沾,是為齋月),穆罕默德經常離開塵囂,一人退到希拉山洞
內(Mount Hira)沉思默想。在一次冥想當中,穆罕默德自認為領受了來自天使
長加百列的啟示,這些啟示也就成了《可蘭經》(Qur'an)的精髓。
《可蘭經》是
本記載伊斯蘭教一切原理原則的經典,與《聖訓》(Haddith)同為伊斯蘭教徒的
重要寶典,深深地影響伊斯蘭教徒的生活。
穆罕默德宣稱《可蘭經》乃是來自宇宙唯一真神的至尊至終經典。他嚴禁
偶像崇拜,教導伊斯蘭教徒全然委身於真神阿拉(Allah);每日五次面對麥加聖
地朝拜;每次朝拜前都要沐浴淨身;每週五上清真寺(Mosque)朝拜阿拉

伊斯蘭教的經典、教義和禮儀
《古蘭經》
: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被認為“安拉的言語",傳說是安拉通
過天使吉卜利勒降給先知穆罕默德的最後一部天啟經典。伊斯蘭教承認古代先
知所傳的《舊約》
、《新約》等為天啟經典,但又認為有的已經失傳,有的已被
篡改,只有《古蘭經》是一部最完善的經典,是伊斯蘭教最根本的立法依據。
《古蘭經》的主要內容包括穆罕默德在傳教期間同阿拉伯半島的多神教徒和
猶太教徒鬥爭的記述;闡發以信仰安拉、反對多神崇拜為中心的宗教哲理;宗
教制度和禮儀;針對當時阿拉伯社會的狀況提出改革社會的各項主張,以及為
宣傳伊斯蘭教而引述的一些有關古代先知的故事傳說等。開始只是陸續頒布的
零散記錄,穆罕默德在世時,並未成冊。後經第一任哈里發艾卜‧伯克爾命令
整理、保存,到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再次訂正,編成“奧斯曼定本",流傳至
今。全經共 30 卷,114 章,6200 餘節。
《古蘭經》既是一部宗教經典,又是一
部阿拉伯文獻。它彙集了古代阿拉伯世界的神話、歷史、風土人情、法律和道
德規範,直接地反映了 7 世紀初發生在阿拉伯半島的一場社會變革,是阿拉伯
文學和語言的典範。

五 功
穆斯林的五項宗教功課,簡稱五功。它既是教義和制度,又是穆斯林必須
履行的宗教義務;被認為伊斯蘭教的支柱。
一、證言:拉伯語稱為“舍哈德"(意為作證),穆斯林對自己信仰的表白,內
容是用阿拉伯語唸誦:
「我作證﹕除安拉外﹐再沒有神﹔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
者。」這一證言,中國穆斯林稱“清真言"﹐唸清真言稱為“唸功"。任何人
只要接受這一證言,並當眾背誦,就可以成為正式的穆斯林。
二、禮拜:穆斯林必須每日朝麥加克爾白方向作五次禮拜,每周舉行一次星期
五聚禮(主麻禮拜);每年開齋節和古爾邦節要舉行會禮。身體清潔是禮拜的前
提條件,禮拜前必須按規定作小淨或大淨。禮拜是穆斯林的一項重要義務。
三、齋戒:每年伊斯蘭教曆 9 月齋戒一月;每天從日出前開始到日落,要齋戒,
禁食止飲。
四、天課:穆斯林個人財產達到一定數量時,都應交納一種名為天課的宗教稅。
原來是作為一種慈善行為,號召有財產的人自由施捨,後來發展成為一種按財
產的不同種類以一定比例征收的宗教稅。
五、朝覲:每個穆斯林在身體健康、經濟條件許可、旅途平安的情況下,一生
中至少應去麥加朝覲一次。

參考資料:
1. http://www.ccea.org.tw/WATER/relig/9601m1.htm
2. http://cecea.org/catholic/#

綠洲農業
用高山雪水或地下水來灌溉的農業,都位於沙漠中的高山四周,作物多樣,
以棉花為主,因為日光充足+日夜溫差大,所以糖分累積充足,瓜果特甜。綠洲
農業有以下幾個特色:
一、分布在沙漠地區,雨量很少,農業必須依賴高山雪水和地下水灌溉。
二、因水源有限,所以耕作非常集約。
三、田地劃分為很小的地段,作物成層分布,最高層是椰棗林,中層是果樹,
下層是稻米、小麥、玉米、葡萄、瓜、菜等
四、椰棗 5 是居民主食,亦是主要輸出品。
五、中國的新疆及河西走廊,中亞、西亞都是著名的綠洲農業區。
六、山麓沖積平原,容易引雪水和地下水灌溉,形成許多綠洲。
參考資料:

5
椰棗樹是熱帶、亞熱帶乾旱地區的棕櫚科植物,大多數種植在沙漠的綠洲地帶,樹幹直而高大,樹頂有羽狀複
葉,類似椰子樹,花單性,雌雄異株,肉穗花序,果實橢圓形像棗,因此得名「椰棗」,目前已知椰棗的品種
約有六百多種,果實有紅、黃、橘、黑等不同的顏色。椰棗是回教國家人民的主食之一;一棵椰棗樹可生長數
串果實,一串上千粒,椰棗果實顏色有櫻桃紅、黃、褐黑等,味道甜美,椰棗含糖量高。在中東及北非地區為
聖徒傳所謂的沙漠麵包,與稻米小麥及馬鈴薯一樣,是人類自古以來主要的糧食之一。 椰棗的口感極佳,且果
肉具有香味,脂肪含量及膽固醇含量均極低,不僅不必擔心食用後發胖,反而因其含有豐富的各種維他命及礦
物質的營養成分。
椰棗的營養價植很高,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天然糖分,可以製成各種糖果、高級糖漿、餅乾、菜餚,做是製成
醋、酒精和酵素等。

椰棗的栽培歷史,可溯及到三、四千年埃及建造的寺廟及該時代的日用品上,就可見刻有椰棗的形狀,甚至在
古代建築物牆壁上,也可以看到戰士在砍倒敵人土地上的椰棗,以斷絕其糧食來源的壁畫,由此可見椰棗在沙
漠地區人民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堪稱是「沙漠至寶」。
1. http://www.tianshannet.com.cn/BIG5/channel59/679/685/index.html
2. http://nerc1.ckjhs.tyc.edu.tw/10121207f.htm
3. http://www.ttvs.cy.edu.tw/kcc/94821fa/y.htm

兩伊戰爭
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戰爭(簡稱兩伊戰爭),自 1980 年 9 月爆發,至 1988
年 8 月 20 日落下帷幕,整整持續了 8 年之久。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持
續時期較長、損失消耗最大的一場局部戰爭,兩伊戰火的蔓延,曾導致美蘇兩
個超級大國在海灣地區的嚴重對立,致使海灣局勢一度空前緊張,成爲國際社
會廣泛關注的焦點。
兩伊戰爭的起因錯綜複雜,既有長期的領土爭端,宗教派系對立,又有民
族糾紛和領導者個人恩怨摻雜其中。領土問題是導致兩伊戰爭的主要原因。這
一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阿拉伯河的邊界劃分問題;二是波斯灣入口處 3 個
小島的主權歸屬問題。長約 100 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伊朗和伊拉克南部的自然邊
界。這段邊界原以該河伊朗一側的淺水線爲界,河流主權歸屬伊拉克。根據 1914
年雙方劃界委員會會談紀要和 1937 年簽訂的邊界條約,雙方同意霍拉姆沙赫爾
和阿巴丹兩段(共約 11 公里)以該河深水線爲界。此後,伊朗一再要求以河流
主航道中心線爲邊界線,並對阿拉伯河實行雙方共管,伊拉克則堅決反對。1975
年 3 月,兩國領導人就邊界問題舉行會談並簽署了《阿爾及爾協定》
,當時處境
困難的伊拉克同重按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劃定兩國河界。伊朗也答應歸還紮
因高斯等 4 個地區約 300 平方公里的原屬伊拉克的領土,並承諾不再支援伊拉
克庫爾德族的反政府武裝鬥爭。事後,伊朗遲遲不交割土地。伊拉克認爲《阿
爾及爾協定》是“奇恥大辱",多次要求重劃邊界,均遭伊朗拒絕。另一問題
是 1971 年伊朗佔領了波斯灣入口處的阿布穆沙、大通布和小通布 3 個小島,並
使之成爲可以控制波斯灣出入航道的軍事基地。伊朗的行動遭到海灣阿拉伯國
家特別是伊拉克的激烈反對。
宗教矛盾是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重要原因。伊朗和伊拉克同是伊斯蘭教國
家,兩國的 穆斯林多數屬於激進的什葉派。但兩國什葉派穆斯林在國家政治生
活中的地位迥然不同。
1979 年初,伊朗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建立了以什葉派高級教士集團爲核
心的、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而伊拉克復興黨政府在政治生活中卻努力使
政教分離,削弱宗教勢力,將宗教活動納入政府控制的軌道。伊拉克的什葉派
穆斯林雖然占國內人口的多數,但長期以來,卻處於被統治地位,激進的什葉
派對此十分不滿,長期與政府進行對抗。
伊拉克和伊朗兩國都有一個少數民族——庫爾德族。伊朗支援伊拉克境內
200 萬庫爾德人的自治要求,伊拉克也支援伊朗境內的庫爾德人進行反對伊朗政
府的鬥爭。
此外,從 1964 年到 1978 年,霍梅尼受伊朗國王迫害一直在伊拉克的納賈
夫附近流亡傳教。1978 年初,薩達姆以“煽動伊拉克境內什葉派叛亂"的罪名
將霍梅尼驅逐出境,迫使他輾轉法國。霍梅尼對此一直懷恨在心,並發誓要復
仇。
戰前兩伊都進行了戰爭準備。伊拉克的準備更爲充分,伊朗的經濟軍事實
力和潛力均勝過伊拉克。伊拉克總兵力 22 萬人,其中陸軍 19 萬人;海軍 4000
餘人,各種艦艇 43 艘;空軍 2.8 萬人,各種飛機 500 餘架。此外,還有人民軍
10 萬人,預備役部隊 25 萬人。伊朗軍隊經過霍梅尼大規模清洗,總兵力 24 萬
人,其中陸軍 15 萬人;海軍 2 萬多人,各種艦艇 80 餘艘;空軍 7 萬人。還有
新組建的伊朗革命衛隊 9 萬人,預備役部隊 30 萬人。戰前雙方都採取了一系列
臨戰措施。伊拉克方面,製造“和平"空氣,麻痹伊朗;突擊開展外交攻勢,
爭取國際社會特別是海灣國家的同情和支援;利用邊境衝突掩護地面部隊的調
動。伊朗方面,事先對伊拉克的進攻企圖有所察覺,並採取了一些應急措施:
霍梅尼授權總統全權指揮國防部的神職人員,並釋放一批被捕的前國王統治時
期的軍官和飛行員;突擊購置武器裝備,不惜一切代價購買零配件和設備;空
軍戰鬥機秘密向國內縱深基地轉移,並緊急修好約 200 架 F—4 和 F—14 戰鬥機;
積極改善外交上的孤立地位。
1980 年 9 月 22 日拂曉,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下達了對伊朗的軍事目標發動
“威懾性打擊"的命令。接著,伊拉克出動大批作戰飛機,襲擊了伊朗首都德
黑蘭、大不裏士、阿瓦士、克爾曼沙赫、提斯孚爾等共 15 個城市和 7 個空軍基
地。
23 日淩晨 3 時,伊拉克的地面部隊 5 個師又 1 個旅約 5 萬餘人,1200 餘輛
坦克,越過邊境,在北起席林堡、南至阿巴丹的 480 餘公里的戰線上,分北、
中、南三路向伊朗境內大舉推進。經過一周激戰,10 月初,伊拉克軍隊佔領了
伊朗約 2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阿拉伯河東岸長 600 公里,寬 20 公里的狹
長地帶。深入伊朗境內 10—30 公里,佔領赫拉姆沙赫爾,包圍石油中心阿巴丹,
南部戰線最大入侵縱深達 90 公里。
面對伊拉克的強大攻勢,伊朗軍隊倉促應戰。其空軍襲擊了伊拉克境內的
16 個目標。地面部隊調整部署,向邊境機動。在前線集結了 7 個師又 2 個旅的
兵力,此外還有大批的革命衛隊。伊朗設防的重點在北線,以扼守主要通道,
遲滯伊拉克軍隊的進攻。伊朗阻滯了伊拉克的進攻勢頭後,漸漸奪取並把握了
戰爭的主動權。1981 年 9 月,伊朗開始大舉反攻。9 月底,伊朗集中 10 餘萬兵
力,發動大規模的阿巴丹反擊戰,解除了伊拉克對阿巴丹的包圍。1982 年 3 月
下旬,經過周密部署,伊朗又發動了“勝利行動"攻勢,全殲伊拉克 2 個旅,
重創 2 個師,共斃傷伊拉克士兵 2.5 萬人,俘虜 1.5 萬人,擊毀坦克 360 輛,
擊落飛機 20 餘架,繳獲了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4 月 20 日,伊朗又集中近 3 個
師的兵力和大批革命衛隊約 10 萬餘人,發起以收復霍拉姆沙赫爾市爲目標的
“耶路撒冷聖城行動"攻勢。經過 25 天激戰,突破伊拉克防線,殲滅伊拉克軍
3000 人,終於收復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爾。6 月 10 日,伊拉克提出
全線停火建議,並單方面實施停火,宣佈承認兩國於 1975 年簽訂的《阿爾及爾
協定》繼續有效,並準備在伊拉克根本權利得以承認的基礎上同伊朗談判。6 月
20 日,又宣佈 10 天內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6 月 29 日,其軍隊已基本撤
出伊朗。
伊朗拒絕了伊拉克的停火建議。爲了不給伊拉克以喘息之機,1982 年 7 月
13 日晚,伊朗軍隊在 60 公里正面上,兵分三路對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發動代
號爲“齋月"的進攻戰役,伊朗軍隊突破伊拉克防線,深入到伊拉克境內 20 餘
公里。伊拉克利用本土作戰的有利條件,動用 10 萬兵力進行反擊,對進攻的伊
朗軍隊進行圍殲,挫敗了伊朗軍隊的攻勢。此後,雙方你來我往,經過十多次
交鋒,都未取得進展,戰爭進入僵持狀態。爲了進一步迫使伊朗罷兵言和,自
1984 年 4 月起,伊拉克採取“以戰迫和"方針,在地面和海上連續向伊朗發起
主動出擊。在局部地區對伊朗軍隊發動一系列的小規模襲擊,並在戰鬥中多次
使用化學武器。與此同時,伊拉克還利用其空中優勢,發動了舉世震驚的“襲
船戰"。
1986 年,兩伊戰爭再度激烈。伊朗一反過去打消耗戰的方針,力爭速戰速
決。2 月初,伊朗出動 9 萬餘人的兵力,發動了規模較大的代號爲“曙光—8 號"
的攻勢,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奧。與地面戰場相呼應,1986
年,兩伊“襲船戰"一再升級,遭到襲擊的船隻達 106 艘,其中有 28 艘進出科
威特港口的船隻遭到襲擊,同時兩伊都有對對方的石油平臺進行攻擊。由於兩
伊“襲船戰"影響到非交戰國的利益,科威特於 1986 年 11 月和 12 月,先後向
聯合國的 5 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蘇聯、中國、法國和英國提出租船和護航要求。
蘇美相繼同意爲科威特油輪護航,並以此爲由不斷向海灣派遣軍艦,從而使原
來就很緊張的海灣局勢增添了更大的危險。爲避免戰爭進一步升級,聯合國安
理會於 1987 年 7 月 20 日一致通過了第 598 號決議,要求兩伊雙方立即停火。
598 號決議通過後,由於兩伊積怨已久,在停火問題上立場各異,分歧較大,誰
也不願主動做出讓步,因而聯合國 598 號決議遲遲得不到貫徹落實。
1988 年,是兩伊戰爭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年。2—4 月,雙方使用了數百枚導
彈襲擊對方的城鎮,掀起了一場空前規模的“襲城戰"。在 1988 年 2 月 29 日
至 4 月 20 日雙方展開的“襲城戰"中,地對地戰術導彈成了主要武器。雙方共
發射導彈 266 枚:其中伊拉克 189 枚,伊朗 77 枚。此後,在相持中,伊拉克漸
漸占了上風,4 月 17 日,伊拉克軍隊對法奧地區的伊朗守軍發動了代號爲“齋
月"的攻勢,經過兩天激戰,於 18 日下午全部收復被伊朗佔領兩年之久的法奧
地區。國外軍事專家評論,這是“兩伊戰爭的轉捩點",它“打開了結束兩伊
戰爭的大門",“爲兩伊通向和平開闢了道路"。伊朗在欲戰不能,欲罷不忍
的境況下,被迫於 1988 年 7 月 18 日宣佈,同意接受聯合國安理會 598 號決議。
8 月 20 日,兩伊雙方實現停火,長達 8 年的兩伊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兩伊戰
爭中,雙方共死傷人員 100 萬人以上,消耗直接戰費 2000 億美元,戰爭使兩國
經濟均遭嚴重破壞。

參考資料:
1.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
248
2.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0821/19/2e4x.html
3.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51127/19/3obc.html
主題二:世界風情畫-亞洲
單元六:中亞、北亞概論
壹、基本內容:認識中亞及北亞各國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特色
貳、能力指標:1-4-2 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
型態
參、重點整理:
一、中亞的自然環境:
(一)屬溫帶沙漠氣候(原因:
距海遠,水氣難到達)
(二)境內國家皆屬前蘇聯加盟
共和國
二、中亞的經濟發展:
(一)傳統產業:游牧、灌溉農
業(烏茲別克的棉花)
(二)近年產業以工礦業為主
1
(三)過度開墾、引水灌溉,造
成土地沙漠化、土壤鹽鹼化等環境問題
三、北亞的自然環境特徵:
(一)緯度最高,溫度最低,結冰期長,以副極地氣候(緯度較低)及苔原氣
候(緯度較高)為主
(二)西伯利亞地區由西
向東依序是平原、高原、
山地三種地形
四、北亞的產業發展:
(一)西南部氣候溫暖,
有小麥、甜菜種植
2
(二)寒帶針葉林資源豐

1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四冊》,P13
2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四冊》,P17
富,為世界林木的主要供應地
(三)礦產豐富,鐵公路交通發達,形成重要的工業區
肆、延伸閱讀:
土壤鹽鹼化
土壤鹽鹼化主要以乾燥氣候區的發生頻率為最高。乾燥氣候區內雨量稀
少,農作物的栽種特別重視灌溉系統的建立。灌溉系統使得灌溉渠道所經之處
地下水位的上昇。地下水將地底下的鹽分與鹼分溶解後,經過『毛細管作用』
而上昇到地表,同時把鹽、鹼物質也帶到地表。由於乾燥氣候區的蒸發作用旺
盛,水分子蒸發到大氣中,與水分子一起上昇的鹽、鹼物質卻仍留在土壤上,
也就是所謂的『土壤鹽鹼化』
。而這些土壤帶有強鹼性的納離子,不僅會使植物
難以生長。長期而言,還會對該地區的農業發展有極具破壞性的影響。

『土壤鹽鹼化』雖然以乾燥地區發生的頻率較高。但只要是在重視灌溉系
統、卻忽略排水系統的地區,因地下水位的上昇,還是有可能發生『土壤鹽鹼
化』
。例如:中國大陸的華北地區雖不屬於乾燥氣候區,卻因缺水問題嚴重。中
國大陸當局將研擬『南水北調』的計畫,分三條路線將長江流域的水輸往北邊
的黃河流域。華北地區的地下水位將因而提高,在未做好排水設施的情況下,
將會有『土壤鹽鹼化』之虞。
西伯利亞大鐵路
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歐、亞兩大洲,連接太平洋與波羅的海兩岸,是世上
最長的鐵路。東起海參威、西至莫斯科,全長 9,288 公里。若把若把莫斯科至
聖彼得堡這段路程也計算在內,總長則增至 9,937.7 公里。西伯利亞大鐵路沿
途共計大、小車站 1000 多站,共橫跨八個時區,全程需七天完成整個旅程。一
旦搭上西伯利亞鐵路離開了莫斯科,火車只有為了要更換火車頭、補給食物與
水、或是讓旅客上下車的狀況下才會停車休息。列車在中途停留的時間長短不
定,有的少則幾分鐘;多則超過一個半小時。

自十六世紀開始,由沙皇統治的俄國便大肆的往東方,也就是現在的西伯
利亞地區擴張其領土。雖然西伯利亞的森林、礦產等資源都相當豐富,但因距
離當時俄國的權力中心,也就是歐俄地區過於遙遠,再加上氣候過於嚴寒,西
伯利亞一開始竟只能成為流放罪犯、苦役之地。
一直到了十九世紀,歐洲列強在遠東地區的勢力爭奪日益激烈。工業革命
也使得西伯利亞地底下豐富的礦藏重新獲得重視。在戰略及資源蘊藏的重要性
日益提高之下,沙皇遂決定修築一條橫貫全西伯利亞的大鐵路。
以當時的科技而言,修築這條鐵路所花費的人力及財力都可以說是一個天
文數字。尤其是鐵路需通過面積遼闊的永久凍土層,而西伯利亞惡名昭彰的惡
劣氣候更是一修築過程中的一大考驗。在西伯利亞,冬季的溫度能低到攝氏零
下 50 多度,而在盛夏卻可以出現攝氏近 40 度的高溫。巨大的溫差經常造成鋼
鐵脆裂、設備損壞。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成千上萬的俄國貧苦農民以及服苦
役者參與了施工。冒著嚴寒酷暑,開山搭橋,鋪設枕木,很多人因而勞累致死。
歷經十四年的艱困考驗,鐵路終於一九○四年通車使用。
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竣工通車,帶動了西伯利亞地區的繁榮。原本人煙稀少、
勞動力缺乏的西伯利亞地區,因鐵路帶來大量的移民人潮,使得人口激增,也
有效的解決西伯利亞地區原本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在大
鐵路沿線兩側,眾多的城市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靠著鐵路帶來的勞動力
與資金技術,西伯利亞一躍成為俄國的主要農牧業基地。同時,西伯利亞的工
業也得到了大力發展。為滿足修路需求應運而生的採煤業、木材加工業、冶金
業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乃至拉動了整個俄國的經濟。而現今的西伯利
亞大鐵路除了在產業上持續給予俄國助益外,更在觀光旅遊業上有所突破。成
為觀光客想要體驗廣衾西伯利亞浩瀚之美的絕佳工具。

參考資料:
1.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5%BF%E4%BC%AF%E5%88
%A9%E4%BA%9A%E9%93%81%E8%B7%AF&variant=zh-tw
2.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
10/10/content_5182730.htm
3. 國立編譯館,民 89 年,
《國中地理課本第四冊》,P24
認識古文明

壹、基本內容:早在西元前三、四千年,西亞的兩河流域與北非的埃及即
已發展出重要的文明 。
貳、能力指標:2-4-3 認識世界歷史(如思想、文化、社會制度、經濟活
動與政治興革等)的發展過程,及其與臺灣關係的
流變。
參、本課重點
一、西亞古文明
二、尼羅河的贈禮-埃及
三、印度古文明
肆、重點整理
一、西亞古文明
(一)地理位置

1.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向波斯灣,兩大河流經的地帶,稱「美

索不達米亞平原」
。此地區土壤肥沃,形狀像一輪彎月,有「肥沃月彎」之稱。

地勢低平,缺乏天然屏障,易受到來自四周高原或沙漠民族的入侵。但也因
不同民族在此進出,創造出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

2.地中海東岸、小亞細亞

3.伊朗高原

(二)文明的建立者

1.蘇美人:西元前 3500 年左右,最早在兩河流域建立城邦。

(1)文字:楔形文字

①為西亞大部分民族通用文字。

②大多記載商業活動。

(2)曆法:使用《陰曆》,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

(3)數學:已有十進位和六十進位,如 1 分 60 秒,圓周 360 度等。


2.巴比倫人

(1)法典:《漢摩拉比法典》

①制定背景:商業頻繁,重視契約和法律觀念。

②制定者:漢摩拉比國王。
③特點:做為婚姻、繼承、貿易等各項行為的規範。

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法典之一。

強調「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原則;法律是神授且公正的;處罰

依身份不同而有差別(因階級而不同)。

3.亞述人

(1)尚武、善戰。

(2)尼尼微皇家圖書館收藏楔形文字泥版圖書。

4.加爾底亞人

(1)定都於巴比倫帝國首都的舊址,又有「新巴比倫」之稱。

(2)擅長觀察天象和占星術,研究與個人命運的關係。

(3)制定一週七天的制度。

(三)地中海東岸、小亞細亞

1.腓尼基人
(1)善於航海經商,在地中海各地建立商站與殖民地。

(2)傳播文化:

①將西亞文化傳往地中海各島嶼及沿岸地區。

②為方便經商,將簡化的字母文字外傳,成為今日西方語文所用字母的共
同源頭。

2.希伯來人:創立猶太教

(1)教義:

①一神信仰-以耶和華為唯一真神。

②堅信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巴勒斯坦為上帝所賜的土地。
(2)經典:《舊約全書》。
(3)影響:一神信仰影響基督教與伊斯蘭教。

(四)伊朗高原:波斯人

1.波斯人

(1)西元前六世紀,建立波斯帝國,陸續征服西亞與埃及。西元前五世紀,建

立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吸收西亞和埃及文化的優點,發展出內容豐富、兼容並蓄的波斯文化。

(3)宗教:《祅教》

①善惡二元論-善惡對立,世界區分為善與惡、光明與黑暗。

②人要摒棄黑暗邪惡的誘惑,追求光明與智慧。
③曾傳入中國。

二、尼羅河的贈禮-埃及
(一)地理位置:「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1.形勢孤立:四周環繞著沙漠、高山及海洋,雖然形勢孤立,卻提供穩定發展的

條件。

2.尼羅河每年定期氾濫,河水退去後留下肥沃的黑土,利於耕種。

(二)古埃及的歷史發展

1.興亡:
(1)西元前 3100 年左右,形成統一的王朝。

(2)西元前 6 世紀被崛起於伊朗高原的波斯所滅亡。

2.歷史分期:

(1)古王國時期

①國力富強,以金字塔為其國力富強的象徵。

②其國王通常稱為「法老」,被視為神的化身。
(2)中王國時期

貿易發達,為地中海東岸的商業盟主。後因內部混亂,被外敵所滅。

(3)新王國時期

埃及人驅逐外敵,進入新王國時期,武力強大,向外征戰,是埃及版圖最遼
闊的時代。

(三)文明成就

1.文字:象形文字

(1)由圖象符號構成。

(2)經由腓尼基人傳入歐洲,成為後來西方文字的基礎。

2.宗教:多神信仰、相信死後有來生

(1)多神信仰:最主要的神明有

①太陽神-象徵一切權力來源,法老是太陽神之子。

②尼羅河神-代表循環不息的再生力量。
(2)相信死後有來生

①木乃伊

製作原因:認為死後靈魂不滅。

製作目的:靈魂通過審判可復活,木乃伊的製作讓靈魂和身體相結合。

②金字塔
是保存法老木乃伊的陵墓,內部的壁畫、雕像等豐富的作品,充分展現

古埃及人相信來生的宗教觀。

3.解剖學和醫學
4.曆法:太陽曆

為了預測尼羅河河水的氾濫時間,透過天文的長期觀察,發明太陽曆,

經後人改良,成為今日使用的陽曆。

5.測量與幾何學:為丈量氾濫後的土地,測量與幾何學也相當發達。

6.數學:用十進位

三、印度古文明
(一)地理位置:印度半島北部印度河和恆河所形成的廣大平原。

(二)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西元前 2300 年前後出現,到約西元前 1500 年,受來自

西北方的阿利安人入侵而中斷。

(三)阿利安人的文明:因人數較少,為保持政治地位與種族特性,推行婆羅門教與
「種姓制度」。

1.宗教:婆羅門教:

(1)教義:相信因果報應,主張輪迴-規定各階級應遵守的行為規範,以維持

社會秩序。

(2)經典:《吠陀經》。

2.統治政策:種姓制度:

(1)目的:維持阿利安人血統純正與方便統治。

(2)內容:把人民分為祭司、貴族與武士、平民、奴隸四個階級。

(3)特色:①階級森嚴。

②身分代代世襲,互不通婚。
(四)佛教的創立:

1.創立時間:西元前六世紀。

2.創立者:古印度北部小國王子悉達多(即釋迦牟尼,又稱佛陀),

3.創立背景:不滿種姓制度和婆羅門教教義。

4.教義

(1)眾生平等,打破婆羅門教的階級觀念。

(2)藉清淨修行,超脫因果輪迴(達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
5.發展

(1)全盛期:西元前三世紀,孔雀王朝阿育王大力倡行佛教,派遣高僧向外弘

揚佛法。

(2)四世紀時,佛教逐漸式微,漸為印度教取代。

(五)印度教與笈多王朝:

1.印度教

(1)創立時間:西元四世紀。

(2)創立背景:教義融合婆羅門教、佛教與民間信仰。

(3)教義:承認階級制度、相信輪迴、推崇修行。

(4)發展:成為今日印度人信奉的主要宗教。
2.笈多王朝

(1)政治安定,文化昌明,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黃金時代。

(2)在梵語文學、醫學、數學、天文學和曆法上也有卓越表現。

數學:發明「零」的觀念與數字系統,後經阿拉伯人傳入西方,成為今日

通行的阿拉伯數字。

(3)印度教藝術大盛。

伍、延伸閱讀
一、西亞古文明
1.蘇美人的陰曆

除了車輛之外,蘇美人還有一項人類早期關鍵的發明之一,即陰(月)曆。在美索

不達米亞那樣極端惡劣的氣候條件下,一定需要知道播種和收穫的準確時間,因此有必

要找出一種能夠標明時日行程,以確定周而復始的農作周期之可靠途徑。做到這一點最

簡單的辦法,就是利用月亮的盈虧循環。既然月亮由最初的弦月運行到下一次最初的弦

月,大約需要二十九天半的時間,人們就可以考慮把這樣一個循環視為一個基本的計時

單位(我們稱之為一個月),然後累計這些計時單位的數目,直到將季節也當成完成了

一個循環的單位,就這樣蘇美人得到了結論,當月亮運行了這樣十二個計時單位(六個

是二十九天,六個是三十天)後,一「年」就過去了,重新又回到了開始播種的時候。

遺憾的是,他們不知道「一年」實際上是地球繞太陽繞轉一周的時間,月亮的十二次循

環或十二個月,比一個太陽年要少十一天。要經過九個世紀之後,蘇美人才學會這些,

所以每隔幾年他們就要在其年曆上另外加上一個閏月,這樣才可以準確的預測到季節的

循環。

2.楔形文字

到了西元前 2500 年左右,蘇美的文字體系已到達了充分發展的地步,這就所謂的

「楔形文字」(cuneiform),因為這種文字是用蘆葦所製的筆尖呈三角形的筆,在濕泥

版上刻寫而成的楔形符號所組成的。其總數共有五百個楔形文字,其中有許多是具有多

重涵義(其「準確涵義」
,只能由上下文來判定)
,如此一來,使得楔形文字體系比後來

的字母文字體系,更難於學通。雖然如此,楔形文字已足夠使用了,而且在西元前 2000
年的時間裡一直是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唯一的文字體系,甚至在西元前 500 年左右,這種

文字還成為西亞大部分地區通用貿易往來的媒介。

3.漢摩拉比法典

「漢摩拉比法典」乃是石刻的文書,其中共包括了 282 條律文。在考量漢摩拉比

法典的主要前提之前,必須指出:此一法典缺乏「法律之前人人平等」(equality before

the law)的現代觀念。在「漢摩拉比法典」中,奴隷是毫無權利可言,稍有過失就要

受到斷肢的可怕懲罰。此外,法典還提到兩個階級:一個是「人」(men),顯然是指貴

族而言;而其他既不是「人」也不是奴隷者,他們所受到的法律待遇很差;但擁有一些

法律權利。和「人」之「人」之間相互侵犯相比,「人」侵犯了地位低於他們的非奴隸

者,其所受到懲罰要輕一些;至於「人」傷害了奴隸,就依「毀損他人財物」來論處。

4.波斯帝國

西元 553 年間,波斯有一小部落安山(Anshan)酋長居魯士(Cyrus)起兵反對米

提的統治,經過三年的苦戰,終於攻陷米提首都伊克巴佃納,廢黜當時的米提王阿斯大

格,而自稱為「波斯人的國王」,這就是波斯帝國建立之始。

西元前 529 年居魯士逝世後,其子甘比西士(Cambyses,西元前 529-523 年)繼

承為王,西元前 525 年間又領兵南下,攻滅埃及,波斯帝國的轄境更廣。到了大流士一

世(Darius I,西元前 521-485 年)在位時,又東向拓地於印度河流域,西渡赫勒斯


滂海峽(Hellespont)
,進佔多瑙河(Dannbe)下游的色雷斯(Thrace)
。波斯在三、四

十年的短暫時期內,由一個小部落擴展為雄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其擴展之速,

前所未見。

居魯士創建帝國之初,即實行省縣制度,將其佔領的地方分為若干省(Satrapy),

省以下又分為若干縣,省有省長(Satrap),縣有縣長(Hyparch),禀承國王的命令,

推行各種政令。這種制度至大流士一世時更為完善,將全國領劃分為二十一省,除慎選

各省省長以外,又由省內的波斯人組成議會,各省政務須經議會討論質詢,藉此限制各

省省長的專橫。

大流士一世除以上述省縣制度加強推行地方政令以外,又以當時首都蘇沙(Susa)

為中心,分別建築通往各省的公路,公路上分段設立驛站,既利政令的傳遞,又利商旅
的往來。大流士一世又派人至埃及,將埃及中王國時代由尼羅河三角洲至紅海開鑿而在

當時業已淤塞的運河重加疏濬,使地中海與印度洋之間的水路得以暢通;他又鑄造金

幣,將帝國境內各地貨幣統一起來,於是裡海、黑海、地中海、紅海與印度洋首次能連

結起來,商業興盛,繁榮極於一時。

5.祅教

西元前 660 年間在米提出生的瑣羅亞斯德(Zoroaster),他因感迷信害人,而思

將阿利安人傳統的信仰予以淨化改革,提倡宗教改革,改革後的宗教被人稱為祅教。

瑣羅亞斯德認為宇宙間有善惡兩種勢力對立,善神領導善的勢力,惡神就領導惡

的勢力,這兩種勢力水火不相容,經常對立鬪爭。瑣羅亞斯德所以提倡宗教改革,主要

目的在提高世人的精神與倫理生活,積極鼓勵他的信徒們改惡從善。瑣羅亞斯德的宗教

思想,後來對於猶太教和基督教都有很大的影響。

祅教的教徒認為光明代表善神,黑暗代表惡神,而火又象徵光明,因此祅教的教

徒就拜火,祅教或稱為拜火教。這種起源於伊朗高原的祅教,在我國後魏時曾經傳入我

國。祅教後來產生不少支派,其中以太陽教(Mithracism)和摩尼教(Manicheism)較

為重要,前者曾經一度盛行於羅馬帝國,後者在唐時也曾傳入我國。

二、尼羅河的贈禮-埃及
1.埃及的政治史
古代埃及史通常被劃分成六個時期:古代時期(archaic period,約西元前 3100

年~2770 年),古王國時期(the Old Kingdom,約西元前 2770~約 2200 年),第一中

間期(the first intermediate period,約西元前 2200 年~約 2050 年),中王國時期

(the Middle Kingdom,約西元前 2050 年~1786 年),第二中間期(the second

intermediate period,約西元前 1786 年~1560 年),以及新王國時期(the New

Kingdom,約西元前 1560 年~1087 年)。

2.埃及人的靈魂觀

古埃及人堅信:靈魂若沒有在今世寓身於其中的軀體,它便不能進入俄賽里斯的

冥界。所以,人一死亡,親屬們便抬出他的屍體,請人塗敷香料、藥物以防腐爛。屍體

在一種氧化鈉溶液裡浸泡數星期後,用樹脂填充。波斯語中,樹脂叫「木米乃」
(Mumiai)
,因此,塗以香料的屍體便叫「木乃伊」(Mummy)
。屍體用長長的特製亞麻布

包纏起來,放在特製的棺木裡,準備運往其最後埋葬地。不過,埃及人的墓穴倒還真像

個居家過日子的地方。在那裡,屍體週圍有一件件家具及樂器(用來打發沉悶壓抑的等

待時光),還有廚司、麵包師和理髮師的小塑像(這是為了給這黑暗住所的主人提供珍

饈佳餚,並且不至於使他邋巡遢遢地東遊西蕩)。

開始時,這些墳墓是鑿建在西部山脈的岩石中的,但隨著古埃及人向北遷徒,他們

不得不在沙漠裡建墳修墓。然而,野獸和同樣殘忍的強盜在沙漠中神出鬼沒。他們闖入

墓室,把木乃伊弄得亂七八糟,偷竊隨葬的珠寶。為了防止這種邪惡的瀆神行為,古埃

及人總是在墓頂上築造一個小石堆。這些小石堆後來愈壘愈大,這是因為富人建的石堆

比窮人的高得多,而且人們競相攀比,看誰的石堆最高。最高紀錄是由古夫國王創造的

(希臘人稱之為芝奧普斯王,生於西元前十三世紀)
。希臘人把他的石塚為金字塔(因

為「高」在埃及語中是「Pir-em-us」),足有五百多英呎高。

三、印度古文明
1.阿利安人征服

約至西元前 2000 年間,印歐族中一支游牧民族阿利安人,經由現在阿富汗與興都

庫什山脈南下入侵印度北部,中間經過幾百年的激烈戰鬥,終於征服達羅毗荼人,而將

印度北部佔為己有。現代考古學家發掘發現的巫興佐大羅城的廢墟上,滿佈著屍骨,顯
然經過大屠殺,而這種屠殺或許就是阿利安人的傑作,上述「印度河流域文化」所以在

西元前 1500 年以後突然消失不見,與阿利安人的入侵屠殺也許有著關聯之處。

2.婆羅門教與種姓制度

阿利安人佔居印度北部以後,除了產生宗教思想以外,同時也創立一種嚴密的「種

姓制度」(Caste System)
。原來阿利安人與達羅毗荼人在體型上有很大的差別,前者身

軀較高,皮膚白晳,而後者身軀較矮,皮膚較黑,再加上阿利安人是征服者,而達羅毗

荼人是被征服者,阿利安人因此就自視為優秀民族,卑視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等。阿利

安人的統治者一則為了防止其族人與被征服者間血統相混,二則又謀政治上統治方便起

見,就將其族人分為如下的三個階級:第一階級為僧侶,稱為「婆羅門」(Brahmans);

第二階級為國王武士等貴族,稱為「剎帝利」(Kshatriyas)
;第三階級為從事農、工、
商等業的平民,稱為「吠舍」(Vaiyas)
。這三個階級以職業作為劃分的標準,規定職業

世襲,階級不能變動。此外又以種族膚色為標準,將當時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等列為第

四階級,稱為「首陀羅」(Sudras)
,規定「首陀羅」只能做上述三個階級的奴隸,並且

嚴禁「首陀羅」與阿利安人通婚。阿利安人與達羅毗荼人既然黑白不同,假設有兩族男

女苟且出生的混血兒,就很容易被人辨認出來,而這種混血兒就被人稱為「休達」

(Sudas),當作比牛馬還不如的賤民看待,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在「種姓制度」中佔居最高地位的「婆羅門」,雖然只是僧侶,但是他們除了主管

宗教事務以外,還監督各地法律的施行、掌管文化教育、出任國王的顧問等,事實上掌

握著廣泛的權力,前述宗教思想、種姓制度等都是「婆羅門」制訂出來的。阿利安人崇

拜的神祇很多,敬神的祭典都由「婆羅門」主持,因此阿利安人相信的宗教就被人總稱

為「婆羅門教」。

婆羅門教為了維護種姓制度,創立如下的說法:婆羅摩神創造宇宙時,以他的口造

下了婆羅門這一階級,以他的手造下了剎帝利一階級,以他的腿造下了吠舍一階級,以

他的腳造下了首陀羅一階級,階級所以不能變動,正如手腳不能倒置。

3.佛教的創立

佛教的創始人悉達瞿曇(Siddhartha Gautama,西元前 563~483 年按即悉達多),

又名釋迦牟尼(Sakymuni),原是靠近喜馬拉雅山一個王國的王子,精通武藝,長於文
詞,十五歲即被立為太子,十七歲娶妻生子,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但是後來他因感人

生生、老、病、死等痛苦,卻在二十九歲毅然脫離家庭,出外修行。他最初跟隨婆羅門

研究哲學,後來所得的結論,認為如奧義書等所說的理論,只是空虛的追求,無補實際,

接著他又花了六年的時間,過著極端苦行隱居的生活,而苦行隱居只能導引人進入失

望,依然無法解決人生的痛苦。即在他沮喪、疲乏之中,在迦耶山的一棵菩提樹下,靜

坐默思七天,頓然有悟,洞徹瞭解事理的根源,心中煩惱盡除。自此以後的四十多年中,

在恆河流域各地宣傳他的新主張,獲得不少信徒,信徒們尊稱為「佛陀」(Buddha)
,原

意是「大徹大悟者」,這就是「佛教」(Buddhism)的起源。

釋迦牟尼生前的傳道,雖然沒有直接攻擊種姓度,但是他的新主張處處揭露婆羅教

理論的錯誤,種姓制度也就無形中予以打擊,再加上他對低下階級不歧視,主張人人平
等,原在種姓制度下受到壓迫的人就改信他的主張。釋迦牟尼生前的傳道,本來不帶絲

亳宗教色彩,惟後來他的信走們卻建立寺廟、制定崇拜的儀式等,更有出家修行的和尚、

尼姑等,這是釋迦牟尼逝世後一、二百年中才逐漸演變出來的現象。
地中海文明-希臘、羅馬文化

壹、基本內容:以希臘、羅馬為主的地中海文明,是今日西方文明的
重要淵源 。
貳、能力指標:2-4-3 認識世界歷史(如思想、文化、社會制度、
經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的發展過程,及其
與臺灣關係的流變。
參、本課重點
一、希臘古典文化
二、希臘化文化
三、羅馬的政治與文化發展
四、基督教的創立與早期發展
肆、重點整理
一、希臘古典文化
(一)愛琴文化:

1.考古遺址:近代考古學家在克里特島發現愛琴文化遺址,其文化深受西

亞文化的影響,考古學者在諾薩斯城挖掘到一座壯觀的宮

殿,這個文明稱為「邁諾安文明」
,在巴爾幹半島發現克里

特人殖民的遺跡,其文明稱為「邁錫尼文明」。

2.文化特色:出土文物水準甚高,如線形文字、工藝品精良、建築物宏偉

且設計周密。

3.意義:深受西亞、埃及文化影響,愛琴文化是古希臘文化的先驅。

4.沒落:西元前 12 世紀,愛琴文明逐漸沒落,從此希臘長期混亂。

(二)希臘城邦:

1.西元前 1000 年,來自中亞印歐民族西遷至希臘半島,希臘人開始在愛

琴海島嶼、小亞細亞西岸和巴爾幹半島南部希臘地區,建立了希臘文化。

2.地理因素因島嶼丘陵阻隔,分成許多小區域,歷史因素因部族南下遷徙

時間不同,歷史文化不同,不易形成一統帝國,城邦林立,自給自足,

特色是小國寡民,分在各地建立許多城邦,城邦成為希臘人的政治單元
3.城邦出現:西元前 8 世紀,分立各地的希臘人,先後建立許多城邦。

4.由於地脊人多,各城邦多以向外征戰、建立殖民地、發展海洋貿易等方

式謀生存,因此將希臘文明傳播到地中海和黑海等地區。

5.希臘的城邦政治:較重要的城邦如下

(1)南部:斯巴達

位於希臘南部,土地肥沃,經濟以農耕和畜牧為主,厲行軍國主義,

一般民眾缺乏參政的機會,斯巴達崇尚武力,男子從小由國家訓練成

強壯的勇士,因此武力強大。

(2)中部:雅典

位於希臘東南沿海,居民善於航海經商,工商發達,是希臘文化黃金

時代的重鎮,所有男性公民可以參與城邦事務,公民除可參與立法

外,可經由抽籤方式擔任管理城邦事務的委員。

(3)北部:馬其頓

文化落後,人民驍勇善戰,君主勵精圖治。

6.錯綜複雜的政局

(1)波希戰爭(西元前五世紀)

希臘人在地中海東岸的發展與波斯向西擴張的政策相衝突,雅典領導

希臘城邦與波斯爆發戰爭,這場戰爭延續了十多年,希臘聯軍取得最

後的勝利,希臘人因戰勝波斯人更有自信,文化發展更加輝煌。

(2)伯羅奔尼撒戰爭(西元前 431-404 年)

斯巴達和雅典為爭奪政治和經濟利益,雙方分別結盟,以雅典等城邦

組成提洛聯盟,斯巴達等城邦組成伯羅奔尼撒聯盟,後引發希臘內戰:

伯羅奔尼撒戰爭,斯巴達雖獲勝取得霸權,但後來希臘城邦卻陷入長

期內戰,最後被來自北方的馬其頓王國統一。

(三)希臘文化及其成就

1.宗教和藝能競賽

(1)眾神論,神有廣大神力,神的世界與人的世界相類似,具七情六欲,

希臘人就神與神之間編織許多豐富神話。

(2)希臘人對眾神有畏懼,在伯羅奔尼撒半島西部的奧林匹亞山舉行祭神
大典,四年一次,目的是取悅神祇,並舉行各種藝文活動和運動競賽,

此即後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

2.文學

盲詩人荷馬的史詩,如伊里亞德和奧德賽,前者描述希臘人遠征特洛伊

城的故事,後者描寫希臘英雄奧狄賽遠征特洛伊歸國的故事,保存與希

臘早期歷史有關的重要傳說。

3.戲劇

戲劇有悲劇和喜劇,悲劇表現人與命運的衝突,喜劇以諷刺時政或批評
社會風氣為主題。

4.哲學

(1)希臘學者起初熱衷於探索宇宙的起源,後來轉向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人
生理想的追求。

(2)泰利斯

鼓勵學生以理性的態度和追根究柢的精神,打破迷信尋求自然法則,
奠定西方理論科學基礎,有「哲學之父」之稱。

(3)著名三大哲學家

①蘇格拉底

常與人討論真偽、善惡、美醜等問題,希望協助人們建立正確的觀念

和知識,有「西方的孔子」 之稱。

②柏拉圖
蘇格拉底的學生,重視抽象觀念,認為唯有經由對觀念的討論,才

能獲得真理,著理想國。
③亞里斯多德

亞歷山大的老師、除從事哲學研究,還研究自然現象,他的學問淵

博,在文學、天文學、物理學、生物學等方面,曾說「吾愛吾師,

吾更愛真理」。

5.史學

(1)希羅多德
著歷史一書,主要描寫波希戰爭,有「歷史之父」之稱。

(2)修昔底德

著伯羅奔尼撒戰史,詳述戰爭的原因和經過,有「科學的歷史之父」

之稱。

6.藝術

在建築、雕塑、繪畫擅長以均衡、對稱呈現美感,建築物以神廟為主,雅

典的帕德嫩神殿,供奉雅典保護神雅典娜是希臘式建築的經典作品。

二、希臘化文化
(一)希臘城邦內戰,元氣大傷,由北方的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統一,腓力二

世統一希臘後,計畫遠征波斯,在出兵前遇刺身亡,其子亞歷山大繼承

父志,率領三萬步兵,五千騎兵率軍東征,將埃及、西亞等地納入版圖,

最遠到達印度河西岸,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

(二)亞歷山大帝國的統治

1.推行民族融合政策,鼓勵和異族通婚,在各地建立 70 多個希臘化城市,

推行希臘文字和法律,其中以埃及的亞歷山卓城最著名。

2.亞歷山大病逝後,由於缺乏適當繼承人,加上部將的爭權奪利,帝國主

要分成三大王國:亞洲:塞流卡斯王國、歐洲:安提哥那王國、非洲:

托勒密王國,其他如立國在小亞細亞的柏加曼王國、本都王國等,立國

在中亞的大夏王國等。

(三)希臘化文化

1.帝國分裂的三百年間,城邦式的希臘文化和西亞、埃及文化融合,形成

豐富多樣的「希臘化文化」。

2.帝國被稱為「西洋史上第一個偉大的科學時代」,數學、物理、天文、

地理、醫學各方面為後世留下豐富的遺產,著名的科學 成就如下:

(1)科學

①歐幾里德:幾何原本,西方使用最久的教科書

②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原理和槓桿原理
③亞利斯塔克:提出太陽中心說、地圓論及地球繞日說

(2)哲學
①斯多噶學派:創始人芝諾,又稱吃苦派,主張一個人須依照理

性與自然而生活,以理性克制情欲。

②伊比鳩魯學派:創始人伊比鳩魯,又稱享樂派,主張快樂是人
生最高目的,追求快樂,是一種理性、智慧的

享受。

(3)藝術

擅長以華麗、誇張的形式表現藝術的特質,與希臘古典時代的均

衡、對稱風格不同。

三、羅馬的政治與文化發展
(一)地理環境

1.義大利半島地理環境:位於南歐,臨地中海,北有阿爾卑斯山,南有
西西里島。

2.經濟活動:居民以農牧為主,也航海、經商。

3.期的殖民者:在羅馬人發跡之前,早有腓尼基人、希臘人、伊特拉斯坎
等民族來此區殖民。

4.拉丁人的由來:西元前 1000 年,有一支印歐民族進入義大利半島,在

拉丁平原定居,稱拉丁人,在臺伯河畔建立了羅馬
城,並向四周擴展。

(二)羅馬的歷史發展:

1.王政時期:

(1)以國王為領導中心,實際政權被外族伊特拉斯坎人掌握。
(2)由貴族組成的元老院,只是國王的諮詢機構,羅馬人最後推翻外

族,恢復獨立。

2.共和時期:

(1)西元前六世紀,推翻伊特拉斯坎人統治,國家事務由元老院和由

全民大會選出的兩位執政官負責。

(2)政權由元老院貴族掌控,平民積極爭取公民權,最後貴族讓步,

加強平民的向心力,奠定向外擴張的基礎,羅馬人積極向外擴張,
共和末期,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為羅馬人的內海。

(3)但社會不平等,貧富懸殊,貴族與平民的衝突,兩敗俱傷,造成

軍人獨裁,其中以凱撒、屋大維影響最大,凱撒因獨裁違背共和
精神而被暗殺。

3.帝國時期:

(1)建立者:屋大維,打倒政敵,西元前 27 年接受元老院「奧古斯

都」
,有崇高神聖之意,近似於中國皇帝,集行政、軍事、司法、

宗教大權於一身,其後的兩百年間,政局安定,商業發達,被稱

為「羅馬和平」,羅馬帝國與中國漢朝東西相輝映。

(2)帝國衰敗:帝國衰敗:帝國末期政治混亂,行政系統龐雜,公職
人員水準低落,經濟衰退,農工商業發生危機,人口銳減,又有

外力入侵。
(3)改革:雖有戴克里先、君士坦丁的力圖振興,但仍無效

(4)帝國分裂:西元 395 年,狄奧多西皇帝臨終時,以亞得里亞海為界

線,將帝國分為東西兩半,分由他兩個兒子繼承為帝。

①西羅馬帝國:義大利半島及其以西地方,首都:羅馬,西元 476
年亡於日耳曼民族。

②東羅馬帝國:巴爾幹半島及其以東地方,首都:君士坦丁堡,
西元 1453 年亡於鄂圖曼土耳其人。

(三)古羅馬文化成就
1.哲學

(1)羅馬人常借用希臘哲學思想,闡揚理性與道德的價值,以解

決現實問題。

(2)希臘化時代的伊比鳩魯學派對羅馬哲學影響最大。

2.文學

(1)史詩和史學發達,以凱撒、西塞羅的作品最著名

(2)使用拉丁語,隨著帝國的擴張,拉丁語不斷的向外傳播,成為被征服
地區的官方語言,奧古斯都時代是羅馬文學的黃金時代,以史詩激勵
民族精神。

3.藝術

古羅馬人藝術品具有實用精神,如壁畫、雕像、浮雕、磁磚等

4.應用科學:

(1)文化多承襲希臘化文明,但羅馬人性格較務實,將科學理論應用至實

用層面,以混凝土的發明貢獻最大,便於建造大馬路,其他如橋樑、

高架引水道、公共浴室、長城、圓形競技場、拱形圓頂建築物等是著

名的公共工程。

(2)羅馬重視曆法,在凱撒統治時,頒布一種新曆,每年 365 天,4 年置

1 閏日,稱為朱里曆(又稱儒略曆),後來加以修訂, 成為現在世界

各國通行的西曆。
5.法律

(1)羅馬人重視權力與紀律,強調忠誠與服從。

(2)共和時期羅馬政府聘請專家,參考雅典的法律,並配合當時的需要,

西元前 450 年制定了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木表法,其後為了因應

各行省的差異,又增加了各民族法,羅馬法注重公平、公正和保障公
民權,成為日後歐洲各國的法律傳統。

四、基督教的創立與早期發展
(一)基督教創立
一世紀創立於羅馬帝國境內的巴勒斯坦,創立者是耶穌,宣稱自己是上

帝派來拯救世人的「彌賽亞」,並宣掦「神愛世人」的新理念。

(二)教義:博愛、謙虛、平等,藉救贖而獲永生

(三)傳教經過:

1.耶穌廣收門徒四處傳教,以「不尊敬神明」,「自稱猶太君王」等罪名被

判死刑,被釘死在十字架。

2.基督教一神信仰,又堅持不拜偶像,拒絕向羅馬皇帝的畫像膜拜,遭到

迫害,只好暗中聚會,但基督徒視死如歸,以身殉道,吸引更多人加入。
3.傳入羅馬後:由被迫害到成為國教

(1)西元 313 年君士坦丁在位時,頒布米蘭敕令,將基督教定為合法宗教。

(2)西元 394 年狄奧多西在位時,將基督教定為國教。

(四)經典:聖經,包括舊約全書,是猶太教原有經典;新約全書是耶穌門徒

記載其言行編纂而成。

伍、延伸閱讀
一、希臘古典文化
1.奧林匹亞運動會

古代希臘宗教祭祀和體育競技中心之一,奧林匹克運動會發祥地。位於伯

羅奔尼撒半島西北部的埃利斯境內。現存古代的體育場、宙斯廟、赫拉廟等遺蹟。

競技會源於宗教節慶活動。傳說第一次奧林匹亞競技會於公元前 776 年舉行,後

來每 4 年舉行一次。到西元 393 年,古代奧林匹亞競技會共進行了 293 次。由

於信奉基督教的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下令禁止非基督教徒舉行多神教祭

祀和賽會,394 年舉行的奧林匹亞競技會便成了最後的一次。

競技會的競賽項目最初只有賽跑,賽場跑道長 210 米、寬 32 米。後來增加

了跳遠、馬車賽等。參加者也由初期僅限於住在伯羅奔尼撒半島西北部的多利亞

人,發展到包括所有的希臘人。競技會於 6 月底 7 月初舉行,最初賽期 1 天,

西元前 472 年確定為 5 天。競技會期間各邦停止戰爭,赴會的商人進行頻繁交易,

詩人、作家競相宣讀作品。

隨著近代體育的興起,西元 1896 年法國的古柏丁倡議恢復奧運會。此後﹐

每 4 年舉行一次,分別在世界各地舉行。

2.木馬屠城記

特洛伊王子巴力斯擄走斯巴達公主海倫,希臘諸城邦同仇敵愾,組成聯軍討

伐特洛伊。當戰事呈膠著狀態時,希臘將領奧德修斯命人建造一隻中空的木馬,

讓一些軍人躲藏在木馬裡面,並派人散布假消息,說木馬是酬謝雅典娜而做,為

希臘軍隊承認戰敗而留下的物品。特洛伊人不明究裡,將木馬拖進雅典娜神廟

內。午夜時分,希臘士兵走出木馬、打開城門,在裡應外合下,希臘軍隊大舉進

攻並放火燒城,特洛伊大敗。以上為著名的希臘史事「木馬屠城記」。

3.馬拉松戰役
西元前 491 年,波斯帝國統治者大流士為吞併希臘,派出使臣分赴希臘各個

城邦,要他們獻出「水」和「土」,以示臣服於波斯。當時希臘是一個城邦割治

的國家,許多城邦屈服於波斯的聲威,先後投降。祇有一個斯巴達和另一個雅典

則不為所屈。他們把使臣投入井中,拋入了大海!

大流士因之惱羞成怒,親率千艘戰艦,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於西元前 490

年攻向雅典。在這大軍壓境,民族存亡的最後關頭,雅典著名軍事家米爾蒂亞德

提出:要自由,不做奴隸的口號。他的意見得到了雅典執政官卡利馬科斯的支持,

並任令他為統帥。

米爾蒂亞德當時已是 60 多歲,為了挽救自己的民族,積極備戰思退敵之繁。

他一方面派出自己的傳令兵菲迪皮德斯去斯巴達求救,一方面與有關指揮者商討

和訂定作戰方案。當菲迪皮德斯從斯巴達帶回失望的信息後,米爾蒂亞德決定放

手一搏,死守雅典孤城,抵禦強敵於馬拉松。馬拉松位居雅典城郊,約 40 公里,

是雅典的門戶。

這裡是一個河谷,依山面海,為軍事戰略要地,米爾帶亞德將軍隊部署在密

林深處,控制了河谷控高點。他率領的軍隊有一萬多人,但士氣高昂,兩方力量

對比 雖是太懸殊,祇好採取出奇制勝戰略。

西元前 490 年 9 月 12 日清晨,當波斯軍隊正搶船登岸,準備紮營休息的時

候,米爾蒂亞德認為時機已到,下令全線出擊,發動了銳不可當的攻擊,驕橫的

波斯統帥根本沒想到雅典軍隊會主動攻擊,驚惶失措,激烈戰鬥沒有多久,波斯

人潰不成軍,去盔甲逃亡。這就是歷史有名的馬拉松戰役。
二、希臘化文化
1.亞歷山大

古代馬其頓國王(西元前 336~前 323),卓越的軍事統帥。生於馬其頓首都

培拉。早年曾師事亞里斯多德。西元前 336 年,其父腓力二世被刺後繼王位。他

迅速控制了國內政局,平定了騷亂的北方,鎮壓了希臘城邦的起義。西元前 334

年發動侵略亞洲和非洲的遠征,歷時 10 年。西元前 323 年染疾死於巴比倫。

在東侵過程中,亞歷山大充分利用波斯帝國內政腐敗及國王大流士三世怯懦

無能的有利形勢,果敢進攻,西元前 334 年春,在格拉尼科斯河畔擊敗 4 倍於己

的波斯大軍,迅速佔領了廣大地域。西元前 333 年,亞歷山大率軍在伊蘇斯戰


役中徹底擊潰波斯軍隊。繼而入侵北非,西元前 332 年到達埃及,被擁立為法老。

西元前 330 年滅亡波斯帝國,西元前 327~前 325 年遠征印度,佔領印度西北部。

因士兵厭戰被迫回師,於西元前 324 年回到巴比倫。通過征服,亞歷山大建立起

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領土大體包括巴爾幹半島、埃及、印度西北部、

中亞和西亞。他採用波斯中央集權的專制體制﹐啟用波斯貴族﹐推行種族融合﹐

鼓勵將士與東方女子結婚,襲用波斯宮廷禮儀。在戰略要地建立起一批以馬其頓

人和希臘人為主的要塞和城市(包括今埃及的亞歷山大城)。亞歷山大的東侵,給

當地人民造成了災難,但也促進了希臘與亞非諸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亞歷山大死後,所建帝國解體。在帝國故地,經長期混戰形成了以托勒密王

國、塞流卡斯王國和馬其頓王國為主體的一批希臘化國家。

三、羅馬的政治與文化發展
1.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比較

文化 希 臘 文 化 羅 馬 文 化

內容

性 格 重個人思考 實用性格、務實

哲 學 探討宇宙和人生 重視和社會倫理、政治有關的

哲學

科 學 希臘人喜純科學研究 羅馬人將科學知識運用到實際

問題

建 築 神廟、競技場等 下水道、神廟、競技場、公共

工程等

成 就 文學、哲學、藝術成就較 法律、政治成就較大

四、基督教的創立與早期發展
1.西元紀年與耶穌誕生
]
西曆以耶穌的出生為參照 。在6 世紀時,東羅馬帝國為了修訂曆法,以替代

混亂非常的羅馬曆法,就請當時精通天文的僧侶建議一個更合理的紀年標準。由
於自君士坦丁大帝以後,羅馬帝國舉國改信基督教,僧侶就決定改以耶穌出世的

年份為新紀元一年。當時的僧侶就基於聖經上「耶穌被處決時約三十多歲」,就

在耶穌處決那一年的年份減去三十,作為新紀元的元年。
中古時期

壹、基本內容: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到十四世紀文藝復興之前的歐洲
歷史稱為中古時期,而封建制度、莊園經濟及基督教
世界是主要特色。
貳、能力指標:2-4-3 認識世界歷史(如思想、文化、社會制度、
經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的發展過程,及其
與臺灣關係的流變。
參、本課重點
一、民族大遷徙與封建制度
二、西歐的社會
三、拜占庭文化
四、伊斯蘭世界
五、中古末期經濟與社會的轉變
肆、重點整理
一、民族大遷徙與封建制度
(一)第一次民族大遷徙:日耳曼民族

1.時間:西元三、四世紀。

2.原因:由於漢朝北伐匈奴,導致匈奴族西遷歐洲,因而日耳曼民族被迫

南下羅馬帝國境內定居。

3.影響:日耳曼人遷居羅馬帝國,建立王國,導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4.建立的國家

(1)法蘭克王國:法國

(2)東哥德王國:義大利半島

(3)西哥德王國:伊比利半島

(4)盎格魯撒克遜諸王國:英國

(5)汪達爾王國:北非

5.帝國出現:查理曼帝國

(1)建立者:法蘭克王國國王查理曼
(2)時間:西元 800 年,查理曼被教宗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

(3)分裂:九世紀中期,查理曼帝國分裂為東法蘭克王國和西法蘭克

王國。

(二)第二次民族大遷徙:維京人(諾曼人)

1.時間:九世紀

2.入侵丹麥、瑞典、法國西北部、英格蘭

3.影響:蠻族所到之處,破壞城市與文明,造成經濟衰退,使得中世紀初

期有「黑暗時代」之稱。

(三)封建制度

1.定義:基於土地佔領和私人關係的政治形態,根據契約而結成主從關係。

(1)領主:賜地給附庸,並保護附庸。

(2)附庸:效忠領主,為領主服軍役。

2.社會型態

(1)貴族

①住所:城堡

②頭銜:因戰功或世襲取得

③特權:領地內有行政、司法及徵稅權力

(2)騎士

①教育養成:騎士自幼接受騎馬、鬥劍訓練,信奉基督教。

②職責:效忠領主,為領主與教會作戰。

③騎士文學:騎士的勇敢精神和俠義之風,是許多文學作品歌頌

的對象。騎士文化是中古社會的一大特色。

(3)農民: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形同農奴,沒有自由。

二、西歐的社會
(一)莊園經濟

1.形成:莊園是西歐混亂的局勢下,形成領主管轄的莊園

2.特色:以農耕為主的生活,除少數物品須交易取得,其餘自給自足。

3.耕作型態:採取三田輪耕制,農民共用馬匹、農具,採集體耕作制。土

地分為春耕、秋耕和休耕地,以調整地力。
4.土地為貴族所有,農民是依附於土地上的農奴、生活清苦,生產所得多

繳交領主,沒有遷徙的自由。

(二)基督教的世界

1.特色:中古時代以基督教信仰為重心,政治、經濟、社會、教育、學術、

藝術均需為基督教會服務。

2.形成原因:中古局勢混亂,人們格外需要宗教的慰藉。

3.日常生活與教會密切:教會是各個莊園的信仰中心,包含出生時受洗、

結婚等多與教會密切相關。

4.教會的貢獻:除向人民傳教的教士外,另一批在修道院的修士,潛心修

到與抄寫古典籍,保留了古典文化。

5.政教衝突:教會經濟上和宗教上的優勢,與各國君主互爭領導權,各自

認為自己是上帝在人世間的最高代理人,因而政教爭時常發

生。

6.教堂建築:

(1)羅馬式建築

①源自:古羅馬

②特色:厚牆、少窗、粗柱 → 莊嚴穩重。

(2)歌德式建築

①源自:法國

②特色:薄牆、尖拱、高塔、彩色玻璃→ 其垂直上升的形式與大

片玻璃透進的光線,被稱為上帝光輝的呈現。

三、拜占庭文化
(一)拜占庭帝國的歷史

1.地理形勢:巴爾幹半島和小亞細亞,首都在君士坦丁堡,易守難攻。

2.名君:查士丁尼

(1)功業

①統一帝國:致力於恢復古羅馬帝國的疆域,並收復失土,建立

地跨三洲的大帝國。

②統一教會:建造聖索菲亞大教堂、顯示帝國的財富與權威。
③統一法律:建立專制王權、懲治貪污、制定查士丁尼法典,成

為後世國家製地法律的基礎。

(2)成就:查士丁尼統治時期,形成東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

(3)衰亡

①帝國後期:查士丁大帝死後,帝國遭受阿拉伯、土耳其的侵略,

國勢轉衰。

②亡國:西元 1453 年,君士坦丁堡被鄂圖曼土耳其人攻陷,帝

國滅亡。

(二)宗教與藝術

1.政教合一:帝國境內實施政教合一,宗教由皇帝掌控,少有政教衝突。

2.分裂

(1)原因:因教義和儀式和互爭領導權,與羅馬教會差異日大。

(2)時間:十一世紀,分裂為希臘正教(東正教)-東歐;與羅馬公

教(天主教)-西歐。

3.文化:

(1)拜占庭融合希臘、羅馬文化和基督教信仰而成。

(2)聖所菲亞大教堂以圓頂的造型,呈現莊嚴富麗的風格,鑲嵌壁畫

是拜占庭建築的特色。

(三)歷史貢獻

1.屏障西歐:東羅馬帝國抵擋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入侵。

2.促進文化交流:東羅馬帝國將東方文物傳入西方(例:中國蠶絲)

3.影響東歐文化:東羅馬帝國對俄羅斯文化影響最大。

(1)拜占庭傳教士用希臘字母將斯拉夫語言拼成文字。

(2)斯拉夫人接受希臘正教的信仰。

(3)俄羅斯的建築、行政組織、曆法多仿效拜占庭。

4.促進文藝復興:東羅馬帝國保留希臘古典文獻,促進西歐文藝復興
四、伊斯蘭世界
(一)伊斯蘭教的創立
1.時間:西元六世紀

2.創教者:穆罕默德

3.創教目的:吸.收猶太教、基督教的教義,創立一神教

4.教義:信奉唯一真神阿拉為宇宙之神,教徒需奉行教規,參加聖戰

5.經典:《古蘭經》

(二)帝國的建立

1.阿拉伯帝國(中國史書稱之為大食)

(1)時間:西元六至十世紀

(2)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

(3)首都:巴格達

(4)伊斯蘭教的傳播:隨著帝國的東爭西討、其宗教也跟隨傳播開來。

例如埃及、印度皆信仰伊斯蘭教。

2.塞爾柱土耳其帝國

(1)時間:西元十一至十三世紀

(2)領土:中東地區

(3)大事:

①十字軍東征:佔領耶路撒冷,阻撓、迫害基督徒朝聖,羅馬教

宗號召十字軍東征,以收復聖地 耶路撒冷。

②影響:聖地未收回,但卻促成東西文化、貿易的交流。

3.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1)時間:西元十四至二十世紀

(2)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

(3)首都:伊斯坦堡

(4)大事:西元 1453 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東羅馬帝國,控制巴爾

幹半島,因此將伊斯蘭教傳入歐洲。

(三)阿拉伯文化

1.形成:透過伊斯蘭教的傳播,而凝聚各個族群。使阿拉伯與成為共

通的語言。

2.促成東西文化交流:
(1)阿拉伯商人足跡遍布各地,成為文化交流的媒介。

(2)中國的造紙術---(阿拉伯人)---→歐洲

(3)醫學、數字、支票等---(阿拉伯人)--→各地

3.注重教育與學術:獎勵翻譯外文與學術教育,成為文化的重要保存

者,是希臘文化與歐洲文藝復興之間的橋樑。

五、中古末期經濟與社會的轉變
(一)城市興起

1.中古後期,農業改良、糧食供應充足。

2.生活用品需求增加。

3.十字軍東征後,東西往來熱絡,商業逐漸復甦。

(二)商業組織

工人和商人組織行會,要從事這一行業者必須加入行會。

(三)市民的新要求

在政治與社會上的主張,成為日後歐洲進步的原動力。

(四)大學的興起

1.教會附設學校,以訓練教士,成為歐洲學校的起源。

2.中古後期,行會組織發展成大學,如歐洲最早出現的義大利波隆納大

學、法國巴黎大學。

(五)黑死病的流行

1.黑死病造成歐洲大量的死亡,使得逐漸復興的經濟再度重挫。

2.黑死病在歐洲各地蔓延,反覆流行,造成人心恐慌。

伍、延伸閱讀
一、民族大遷徙與封建制度
1.維京人

就是北歐海盜,他們從西元8 世紀到11 世紀一直侵擾歐洲沿海和英國島嶼,

其足跡遍及從歐洲大陸至北極廣闊疆域,歐洲這一時期被稱為「維京時期」,在
英語中,這個詞是從18 世紀的傳奇故事中引入的,有一種說法認為可能是來源

於古代北歐人的古北歐語語言,「vik」意思是「海灣」,「ing」意思是「從……

來」,加起來「維京」意思是在海灣中從事某種事,「vikingr」是在海灣中從
事這種事的人。另一種說法認為是來源於古英語「wíc」意思是「進行貿易的城

市」,因為後來部分維京人定居到不列顛島,並和當地人進行貿易。

「維京」不僅指海盜,意義擴展為指斯堪的納維亞人。實際上並不是所有斯

堪的納維亞人都是海盜,他們和其他地區的歐洲人一樣也是農民、漁夫和獵人,

他們為了防止海盜入侵也成立了艦隊。

2.日耳曼的經濟

日耳曼人大多數是定居的農民,很少游獵。經濟自給自足,手工業有鐵工、

陶瓦工、木工。印歐語言的時候輪就已經被發明了,在日耳曼語言中輪有兩個詞。

日耳曼人沒有貨幣。他們之間的貿易以貨物交換為主。最重要的貨物(如同羅馬

人)是牲畜。今天英語中的fee(收費)與德語中的Vieh(牲畜)是同一個詞根。

最主要的牲畜有牛、綿羊、猪、山羊和馬。養蜂業和織布業也有。日耳曼人

還知道如何製造乳酪,對乳酪他們有一個自己的詞。

約 1 世紀左右日耳曼人接觸到梨,但其普及率很低。最重要的糧食是大麥。日耳

曼人常常不耕種他們的田地來讓它們恢復它們的生產力。此外他們還知道使用肥

料。糧食主要作成粥,一直到中世紀為止只有富人才能買得起麵包。

因為緯度較高,光熱不足,平原為冰磧平原,土壤比較貧瘠,日耳曼地區的

生產力比南方的羅馬低得多。塔西佗寫道:「他們有很多牲畜,但大多數都不怎

麼樣。就算牛也不像牛那麼高大,即使它們的角也很小。」日耳曼地區經常發生

饑荒,許多人營養不良。他們的平均壽命比較低。歷史學家估計這是他們遷徙的

主要原因。

3.查理曼大帝

查理曼大帝是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在位四十六年。身體強健,精神勇敢,有

種族優越感,且坦率純樸。

他在位時,東征西討,開拓疆土,使領域包括現代的法國、比利時、荷蘭、

德國、奧國、瑞士及義大利和西班牙北部,這時約當中國的唐代中葉。西元 799

年十二月,羅馬成發生反教宗暴動,教宗李奧三世被毆打成傷,逃到法蘭克王國。

第二年,查理曼親率大軍護送教宗回羅馬,這年耶誕節,李奧三世在主持彌撒禮

時,為查理曼加冕,稱他為「羅馬人的皇帝」。
當時在教宗想為查里曼加冕時,查理曼原本答應會再考慮,原因是他擔心到

了最後,所有的帝王都需要教宗的加冕才得以順利登基,這樣子,教宗的地位就

比皇室高了。但他最後還答應了教宗的好意。
二、西歐的社會
1.自給自足的莊園生活

在中古封建制度下,歐洲盛行莊園的生活。貴族將大部分的土地、財產交給

嫡長子繼承,而其餘的兒子則參加騎士的訓練,為教會作戰,有了戰績後再被受

封。所以一位騎士可能要歷經多次戰爭才得以擁有多處的土地,而嫡長子卻只需

等待父母過世後,繼承家產即可。在這個莊園內,農民互相耕種交換所需的糧食,

定期的到教堂作禮拜,並且在收成之後,將大部分的收入繳交給領主。所以生活

非常困苦!

由於當時政局的動亂,農民們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只好為領主耕作。

而領主則答應會保護農民們,在戰火來時,將城門打開,讓農民躲進城裡,保護

農民!

2.羅馬式與哥德式建築

在人類史上,建立巨大、深厚且驚人的基礎者,莫過於中世紀。由於居民

信仰極其虔誠,將塵世萬事都寄託於神的啟示,求神拯救。在此種神聖的意願下,

遂產生史無前例的一種嚴謹秩序與規範。統一社會形態的擴大,導致全歐的統一

形態,確立基督教社會。歷經千年至此構成一體的世界組織,而開創宗教文化。

四世紀的教父倡言:為消除世間的一切不正,因此皈依宗教。此說實乃道盡

宗教信仰的精義,以之暗示唯有超越人類平庸的智慧,虔敬承受神之超然力量,

以繫道德於不墜,進而使人返樸歸真,重回天國。

哥德式教堂係巨型石造建築,其超乎常理、超越空間的超然創造力,係出自

凌駕理性的宗教虔誠。

最初,使徒保羅曾就基督教信仰立場加以闡明:神並非居住於人力所能建造

的宮殿,神亦非金銀等以人上技巧與構思鏤刻之物所能譬喻。因此才開始破除偶

像。在宗教的嚴格戒律下,訴諸原始美感的藝術本應無從發展,然而,歷經漫長

歲月,信仰日形擴展,信徒聚會的教堂亦日具規模,因此在教堂中,以建築為中

心,舉凡雕刻、五彩繽紛的玻璃圖案等象徵著莊嚴的宗教藝術,日趨成熟。
中世紀文化代表性的象徵乃是教堂。縱說中世紀的一切生活和文化均出自教

會範疇亦非言過其實。信仰凝聚為一種創造力,因此出現規模龐大的教堂遂相繼

林立。早期教堂在規模上未必十分宏大,然而後來逐漸形成難以想像的龐然巨

物,此種轉變也是歷經數百年始告完成。早期的建築型式稱為羅馬式,其後發展

至巔峰時期的式樣則稱為哥德式。上述二種建築的基本構造皆採用拱門式組合的

建築物,由簡樸的型式逐漸擴展成複雜的型式。因此並非轉變成另一種型態,在

本質上完全相同,只是後者是前者繼續發展改進的型態。

羅馬式建築,係以十、十一、十二世紀前後,為發展的第一階段,不僅保存

基督教建築的原始型式,而且包含早朋謹嚴的信仰情感。外型上最顯著的特色是

拱門,僅以完整地半圓形出現,並未摻雜任何複雜的裝飾。寬厚的牆壁,粗大的

圓柱,狹窄的窗戶,就總體而言是沈重的建築。幽渺的基督教風味,洋溢於修道

院的每一角落。至十三、十四、十五世紀,由於信仰的日益擴展和社會的繁榮,

教堂遂發展成為驚人的巨型建築。由於構造上的需要,遂使半圓形拱形伸展成尖

頭拱形,終於形成難以想像的高聳哥德式建築。其中充滿中世紀豐富的宗教意

境,並且在神喻之中漸漸摻雜人性的呼喚。

三、拜占庭文化
1.十字軍東征

(英語:Crusades,1096 年─1291 年)是一系列在教宗的准許下進行的有


名的宗教性軍事行動,由西歐的封建主和騎士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的戰爭。

當時原屬於羅馬天主教的聖地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手中,羅馬天主教為了收復

失地,便進行多次東征行動。但有一些東征是針對其他天主教派,並非針對伊斯

蘭,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每次十字軍開始時,都有講道、宣誓及受予每個將士十字架的儀式,任命成

員為教會的將士。雖然十字軍的主要攻擊對象是伊斯蘭教徙,但此狂熱同時發洩

在招募十字軍地區的猶太人身上,亦使猶太人受迫害和遭殺害。十字軍令東西方

教會在歷史上留下有名的暴行。到近代,天主教已承認十字軍東征造成了基督教
徒與伊斯蘭教徒之間的仇恨和敵對,是使教會聲譽蒙污的錯誤行為。

四、伊斯蘭世界
1.伊斯蘭教五功
伊斯蘭教的五功要求穆斯林證信、禮拜、天課、齋戒和朝覲。

證信(唸,即信仰作證):穆斯林要至少一次公開作信仰表白,念清真言。

禮拜(禮,即謹守拜功):一日祈禱五次。

齋戒(齋,即封齋節欲):在齋戒月,從日出到日落禁食。

天課(課,即法定施捨):捐獻作為義務稅項。

朝覲(朝,即朝覲天房):至少一次到麥加朝聖

第六功:根據伊斯蘭教義,「聖戰」是「為主道而戰」即穆斯林的護教「戰

爭」
,是所有伊斯蘭教徒(穆斯林)最重要的宗教義務之一。
《古蘭經》記載:
「為

主道陣亡的人,你絕對不要以為他已死去,其實他們還活著,在真主那裡享受給

養…誰為主道而戰,以致殺身成仁,或殺敵致果,將賞獲重大的報酬。」陣亡的

殉道者稱為「烈士」,得到最大激勵,還能永住樂園,成為穆斯林的最高鬥爭理

想。
近代歐洲的興起

壹、基本內容:十四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揭開近代歐洲的序幕,十五
世紀起地理大發現與海外拓殖、君權的擴張、宗教改
革等重大變動,則相繼改變了歐洲的面貌。
貳、能力指標:2-4-3 認識世界歷史(如思想、文化、社會制度、
經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的發展過程,及其
與臺灣關係的流變。
參、本課重點
一、文藝復興
二、君權的擴張
三、宗教改革
四、地理大發現與海外拓殖
肆、重點整理
一、文藝復興
(一)文藝復興的意義

1.時間:十四世紀至十六世紀。

2.地點:義大利中部的佛羅倫斯,後傳播到歐洲各地。

3.意義:

(1)文化再生:文藝復興是古典文化的再生、創造力的復興。

(2)近代歐洲文明的開始:文藝復興以多方面成就的全才為理想,是

人才輩出的時代。

(二)文藝復興的起因

1.文化基礎:義大利半島是古羅馬帝國核心,留下許多文化遺跡。

2.經濟基礎:位居東西貿易與文化交流要衝,商業發達,貨幣流通。

3.政治基礎

(1)城市興起,中產階級掌握政權。

(2)統治階層的鼓勵與資助。

(3)東方文物西傳:
①東羅馬帝國學者西遷,將希臘古典文獻帶到西方。

②中國造紙術、印刷術西傳,加速西方書籍的流通。

(三)文藝復興的精神:人文主義

1.人文主義的特色

(1)揚棄中古時代以神為本位的想法

(2)以人為中心

(3)肯定現世與人的價值

(4)歌頌人生與大自然

2.人文主義學者:人文主義之父佩脫拉克說:「我自己是凡人,我

只追求凡人的幸福」。

(四)文藝復興的成就

1.文學 → 方言文學

(1)方言文學的興起背景

①民族意識的萌發

②對人生的歌頌

(2)代表性文學家

①但丁:神曲

②佩脫拉克:詩集
③薄伽丘:十日談

④塞凡提斯:唐吉訶德

⑤莎士比亞:戲劇

2.藝術

(1)特色

①承襲古典風格

②開創新手法
(2)代表性藝術家

①喬托

突破中世紀的繪畫方式,表現人物的性格與感情。

第一個在平面藝術上表現立體感的畫家。
②達芬奇
「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深刻描繪人的內心活動。

③拉婓爾

母親的形象畫了許多聖母像

④米開蘭基羅

畫與雕作品,表現力與美的寫實風格

3.政治思想

(1)政治思想家:馬基維利

(2)著作:《君王論》

(3)內容:強調君主咬比獅子兇猛,比狐狸狡猾,以維持權力於不墜

二、君權的擴張
(一)英法百年戰爭

1.十一世紀法國封建諸侯「征服者」威廉入主英國以來,英王一直由法國

諸侯出任,兩國之間的封建關係糾纏複雜,長達數世紀。

2.兩國王室互爭領導權,更使衝突加劇,十四世紀時,雙發爆發歷時百餘

年的「百年戰爭」。

(1)戰爭初期,法國軍隊節節敗退。

(2)少女貞德毅然從軍,被俘而遭英國處以死刑後,激起法國人保家

衛國的熱誠,最後將英國勢力逐出。

3.百年戰爭後,英、法兩國致力提高王權,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建立常備

軍及官僚體系,對外獎勵海外拓殖。

(二)民族國家的興起

1.定義:同一民族為基礎所形成的國家

2.早期的民族國家

(1)英國、法國:英法百年戰爭後,兩國結束彼此封建關係,形成民

族國家。

(2)西班牙、葡萄牙:兩國分別驅逐境內的回教勢力和猶太教徒之後,

發展成民族國家。

3.近代國家的新型態
(1)十五世紀以後,歐洲許多地區開始仿效英、法、西、葡等國的作

法,加強中央集權,逐漸奠定近代國家的新型態。

三、宗教改革
(一)宗教改革的原因

1.時間:十六世紀

2.原因:

(1)外在因素

①統治者:反對教會權力高於政權、覬覦教會龐大的教產。

②商人:不滿教會禁止借貸生息,對工商業發展多所限制。
③知識份子:受到文藝復興思潮的衝擊,質疑教會的權威。

(2)內在因素

①教會本身的腐化:高級神職人員生活奢靡。

②販賣贖罪券:教會權威掃地,聲望大跌。
(二)新教各派

1.路德教派

(1)改革者:日耳曼人馬丁路德

(2)時間:西元 1517 年

(3)主張:《九十五條論綱》

①譴責贖罪券

②否定教宗權威至上
③宣告《聖經》是最後依歸

強調「因信稱義」

信徒可以直接讀《聖經》→ 馬丁路德將拉丁文《聖經》翻譯為

德文。

(4)傳播地:日耳曼北部諸邦國、北歐諸國

2.喀爾文教派

(1)改革者:法國人喀爾文

(2)主張:

①提出「預選說」,信徒得救與否,皆由上帝預先選定
②信徒必須勤儉 → 促成資本主義的發展
(3)傳播地:西歐

(4)別稱:

①英格蘭的喀爾文信徒稱清教徒

②蘇格蘭、愛爾蘭的喀爾文教派稱長老會
3.英國國教派(英國聖公會)

(1)改革者:英王亨利八世

(2)原因:英王亨利八世因婚姻問題而與教會決裂

(3)主張:英王為英國教會領袖

(4)結果:伊莉莎白時期,確立英國國教派

(三)天主教的改革

1.原因:面對新教的反抗,天主教上下要求改革。

2.改革內容:

(1)重申教宗至上

(2)編定禁書目錄

(3)增設修道院

(4)訓練神職人員

(5)派傳教士赴海外傳教

3.耶穌會

(1)特色:修士受嚴格訓練,注重科學知識

(2)傳教:積極在異教徒區域傳教 → 明末來華的利瑪竇

4.結果

(1)維繫天主教的聲望。

(2)擴大天主教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力。

(四)宗教改革的影響

1.基督教世界再度分裂。

2.君主權力加強。

3.宗教戰爭導致宗教寬容:教派分歧產生宗教戰爭,戰後各國政府制定

宗教寬容的法律。
4.促進教育的發展:宗教改革家倡導以母語讀《聖經》,帶動歐洲教育

的發展與識字率的提升。

四、地理大發現與海外拓殖
(一)歐洲人遠航的動機

1.東方陸路交通的阻絕

(1)東方貨品須透過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轉手貿易,價格高昂。

(2)義大利商人想取得直接到印度和中國的道路。

(3)航海科技的進步:十五世紀,歐洲人具有遠航的科技知識能力。

(4)宗教使命精神:傳播基督教的福音於世界各角落,榮耀上帝。

2.新航路的探險與成就

(二)國家:面臨大西洋的葡萄牙與西班牙

1.葡萄牙的成就

(1)航海家

①亨利親王:設航海學校,鼓勵水手離開西非海岸航行

②達伽馬:發現非洲好望角,於 1458 年抵達印度


(2)萄牙帝國的霸業

①東方商業中心:印度果阿的貿易站 → 突破阿拉伯人對東方貿

易的壟斷

②亞洲據點:中國的澳門
2.西班牙的成就

(1)發現新大陸

①時間:西元 1492 年

②航海家:相信地圓說的義大利人哥倫布
③結果:哥倫布得到西班牙女王支持,到達今日之加勒比海島嶼→

他以為到了印度外圍島嶼,故命名為西印度群島。

④美洲的命名:航海家亞美利哥最早指出哥倫布發現一個新大陸,

後人因之命名為「美洲」。

(2)環繞地球一周

①時間:十六世紀
②航海家:麥哲倫
③結果:麥哲倫雖然在菲律賓喪生,但他的船隊最後回到西班牙,

完成繞行地球一周的壯舉

④影響:證明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抵達東方。

伍、延伸閱讀
一、文藝復興
1.李奧納多·達文西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 年4 月 15 日—1519 年5 月 2 日)

是一位義大利博學者,同時是建築師、解剖學者、雕刻家、工程師、發明家、數

學家、音樂家和畫家。他無窮的好奇與創意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典

型,而且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

達文西的父母為地主與農婦,他在義大利佛羅倫斯附近的文西城出生與長

大。達文西以其畫作寫實性及具影響力聞名,前者如《蒙娜麗莎》(Mona Lisa)、

《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 以寫實著稱,後者像《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 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具有超越當時的廣泛構思,著名的概念性發明比方直

昇機(helicopter)、坦克車(tank)、太陽能聚焦使用、計算機(calculator)、板

塊構造論基本原理、雙層殼(double hull) 等許多構想。在他的生平中,這麼多

的設計衹有少數能建造出來或具體可行;現代科學所用的治金及工程學技術在文
藝復興時代方處於搖籃期。此外,達文西顯著提升了解剖學、天文學、土木工程

學、光學以及流體動力學等領域的知識水準。他的作品中衹有極少數畫作流傳下

來,加上散佈在形形色色收藏中包括了繪畫、科學示意圖、筆記的手稿。

2.十日談

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喬萬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 年

—1375 年)所著的一本寫實主義的短編小說集。西元1348 年繁華的佛羅倫斯發

生一場殘酷的瘟疫(黑死病),喪鐘亂鳴,死了十多萬人,在整個歐洲,因此病

而死的人多達一千萬人。隔年薄伽丘以這次瘟疫為背景,執筆寫下了《十日談》,

內容是講述七位女性和三位男性到佛羅倫斯效外山上的別墅躲避瘟疫,這十位男

女就在賞心悅目的園林裏住了下來,除了唱歌跳舞之外,大家決定每人每天講一

個故事來渡過酷熱的日子,最後合計講了一百個故事,即《十日談》的內容。《十
日談》故事來源廣泛,取材於歷史事件、義大利中世紀的《金驢記》、法國中世

紀的寓言、東方民間故事(阿拉伯、印度和中國的民間故事,如《一千零一夜》、

《馬可波羅遊記》、《七哲人書》),乃至於宮廷傳聞、街談巷議,相容並蓄,

熔鑄古典文學和民間文學的特點於一爐。

這些故事中除了對於現實生活的描寫、愛情的稱揚、商人的智慧和才幹之

外,同時對於當時的帝王、貴族、教會等等勢力的黑暗面加以揭露諷刺;如《十

日談》的「第三日」更描述了一位猛男馬賽多(Maseto)如何以肉體滿足了修道

院的修女們。也因此《十日談》完成後薄伽丘倍受教會勢力的咒罵攻擊,這些打

擊使他一度想燒燬他的著作,幸而好友兼詩人的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h,Francesco Petrarca)加以阻止,也才使得《十日談》這部傑作得以

保存下來。《十日談》的寫實主義文學風格,對到後來西方文學發展影響甚大。

開啟歐洲短編小說的藝術形式之先河。義大利文藝理論家弗朗切斯科·德·桑克蒂

斯(1817 年—1883 年)將《十日談》和但丁的《神曲》相提並論,稱之為《人

曲》
。後來英國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法國馬格裡特·德·納瓦爾的《七日談

》都是摹仿《十日談》的作品。

3.神曲

有「文藝復興的搖籃」之稱的佛羅稜斯城是神曲的作者但丁的故鄉。但丁生

於 1265 年,死於 1321 年,幾乎終但丁之一生義大利都處在紛亂和戰爭的局面下。

但丁是教皇黨,後來教皇黨分為黑白兩派,但丁屬於白派,當黑派得勢時,但丁

便遭放逐,離開故鄉過流浪的生活。在他的神曲中,他把政敵一一送入地獄。

除了政治之外,但丁的另一種靈感之源是愛情。他在九歲的時候便愛著一個

名叫 Beatrice 的小女孩,那小女孩長大以後和別人結了婚,而且不幸夭折,但

是但丁始終單戀著她。不僅為她寫了詩集『新生』,而且在神曲中讓她成為一位

仙女,藉著她的力量才能由煉獄進入天堂。

神曲共分地獄、煉獄和天堂三部,敘述作者在那三界旅行的經過。但丁把古

代傳說、歷史、神學、詩歌中所暗示的關於來世的一切構成了一部空前的著作。

神曲中的一切都是象徵性的。一開始的時候,作者告訴我們他在人生之中途

迷失於一座黑暗的森林中,那森林即象徵當時義大利的紛亂。他想跑出森林,跑

上那象徵道德的浴在落日的光輝中的山丘,可是獅子、豹子、牝狼阻止了他的去
路,在惶恐中,幸而他的愛人 Beatrice 派遣詩人威吉爾前來將他救出,且領他

去遊地獄、煉獄和天堂。

關於地獄和煉獄的來源是這樣的︰據說上帝雷殛撒旦的時候,撒旦從天上摔

到地上,把地的一面跌成一個深廣的漏斗,那便是地獄。漏斗中的土便從另一面

射出,凝聚成山,即是煉獄。

但丁先走進地獄的邊緣,首先看見的是一個充滿呻吟的平原,在那兒有許多

平庸、自私、卑怯的人在被蜂子和昆蟲刺痛著他們,便是象徵因未曾仗義抵抗黑

派而令作者遭放逐的人。然後但丁上了小舟,渡過忘懷河,走入地獄之深處。地

獄分七層,那兒有各種罪人遭受著慘不忍睹的刑罰。

煉獄也分為環形的七層,其中住著一些犯小過的人,刑罰也不慘重。煉獄的

山頂可稱為地上的天國,淨化了靈魂便從那兒獲得超昇進入天堂。

天堂共分九層,其中住著立法者、元首、君子、聖人、學者、英雄以及光明

正大的人。第九層天便是上帝之所在,閃耀著令人目眩的光彩。

根據上述的節略,我們不難想像神曲中構思和構圖的宏偉,那是因為但丁不

僅是一個洞悉人性的作者,也是能夠全然掌握語言的作家。他對於自然的幻想是

遼闊而又新奇,對黑暗和光明的感受是微妙而又深刻,他讓我們看見地獄的凄

厲,一如他讓我們領略天國的輝煌。
二、君權的擴張
1.英法百年戰爭

北歐維京海盜騷擾侵略法國海岸由來已久。卡洛林王朝時期,法蘭克統治者查

理三世同意這些北歐人在法國海岸諾曼第定居下來,他們後來建立了諾曼第公國

。1066 年諾曼第人在征服者威廉的統帥下成功地入侵英格蘭,英國從此在 150

年內宮廷裡全是說法語的盎格魯—諾曼貴族。他們同時統治著英格蘭和諾曼第。

1216 年盎格魯—諾曼統治者失去了對諾曼第的控制,但直到百年戰爭開始的時

候,他們仍然控制著法國英吉利海峽沿岸的一些地區。

在14 世紀時,法國人試圖把英國人由法國西南部趕走,從而統一法國。英
國當然不願退出,並欲奪回祖先的土地如諾曼底、曼恩、安茹等。當時英法兩國

因為貿易利益的關係,均對佛蘭德斯作出爭奪,使它們之間的衝突加深。因為佛

蘭德斯表面上屬於法國,但實際上卻獨自行政,並經常與英國進行羊毛貿易。而
戰爭的導火線則是英王愛德華三世乘法國卡佩王朝絕嗣之際,欲以近親的關係繼

承法國王位,但最後卻由腓力六世所獲得,因此愛德華三世對法國宣戰,以奪取

法國王位。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和佛蘭德斯站在英國一方,而蘇格蘭和羅馬

教宗則支持法國。英軍當時是雇傭兵制,由步兵,弓箭兵和雇傭騎兵組成,統一

由國王親自指揮,而法軍則主要由封建騎士組成。

三、宗教改革
1.馬丁路德與教皇的對抗

馬丁.路德在維登堡大學講授神學,人要得救,要篤信上帝,反對繁縟的宗

教儀式。他的這種論調,得到許多人的擁護。西元一五一七年,教皇利奧十世藉

口修建羅馬聖彼得大教堂,派人到德意志各地推銷「免罪符」。路德認為此舉違

反基督教的真義,把自己的意見用拉丁文寫成九十五條論綱,張貼在維登堡教堂

門上。教皇知道此事後,下令責問路德,又派代表到奧格斯堡。路德當著教皇的

代表面前,否認教皇統治基督教的權力,又替約翰.胡司辦護,痛斥那些下令把

他燒死的人。西元一五二一年,要他在窩姆斯召開的大會上承認錯誤。由於路德

得到廣泛的擁護。此後,路德隱居德國北部,首先把聖經從希臘文譯出印行。依

照他的主張成立的新教派,也就稱為路德派。

2.英國國教派的創立及確立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原本篤信天主教。當時路德教派大肆攻擊天主教會時,

亨利八世曾為保護教會立場,於西元 1521 年親自撰文攻擊馬丁‧路德的改革主

張,還被教皇授與「信仰捍衛者」的封號。但在時間過了八年後,卻因婚姻問題

與羅馬教廷產生對立關係。西元 1527 年,亨利八世不滿王后凱薩琳在位期間,

並未替亨利八世生下男子繼承人〈雖然曾經生過六個子女,但相繼夭折,僅留下

長女瑪麗〉,便想將凱薩琳踢開。

由於凱薩林是神聖羅馬帝國教皇的姑媽,英國教皇怕得罪羅馬教皇,於是採

拖延政策。亨利八世一等再等,眼看凱薩琳身旁的仕女,肚子漸漸的大了起來,

開始覺得英國教皇根本沒有誠意解決問題。於是他廢掉天主教在英國的教皇地

位,將其改革,稱自己為英國國教中真正的領導人,並自己主導與凱薩琳離婚,

另立凱薩琳的是女-安妮‧博林為王后。1533 年 5 月 23 日,克默萊大主教裁定
亨利八世與凱薩琳的婚姻關係無效。同年六月 1 日,安妮在西敏寺加冕為皇后,

而此時,即使再美的白紗禮服也擋不住安妮妊娠的體型了!

1533 年九月 7 日,安妮為亨利八世生下一名女嬰,即後來的英格蘭女王-伊

莉莎白一世。顯然的,亨利八世並不為這件事高興,他一心盼望能有一個男子得

以繼承王位。於是,在 1536 年,藉故將安妮‧博林送上的斷頭台處死!

繼安妮後的王后是簡‧西摩。簡是亨利八世的一位大臣-約翰之女。在與簡

完婚後,簡替亨利八是生下了愛德華六世,但在產後不久,就因病去世。簡過世

後,亨利八世娶了佛蘭德的安妮克利夫斯,但很快就被拋棄;第五任皇后凱薩琳‧

霍華德與安妮的命運非常相似,1542 年二月就將安妮處死。最後一任皇后比較

安分守己,所以逃過了被處死的命運。

亨利八世過世後,愛德華六世即位。愛德華六是與母親簡有相同的命運,再

位不久,便因體弱多病而過世。愛德華六世過世後,凱薩琳的長女,瑪麗即位。

瑪麗信奉舊教,在位時大肆屠殺新教徒,意圖將英國帶回從前天主教的世界。她

將新教徒,由全國各地搜出,並全部以火刑處死,甚至在英國某一時期,木材的

價格狂飆漲,原因竟是因為火刑的頻繁,以致於木材的嚴重不足。

瑪麗非常忌妒伊莉莎白一世全身所散發的王者風範,也因伊莉莎白之母安妮

奪走了自己親生母親凱薩琳的皇位而懷恨在心,所以將伊莉莎白冷禁在宮中。

無惡不作的瑪麗,在做了這些事後,被後人冠上了「血腥瑪麗」的稱號。直

到今天,酒吧裡仍有一種腥紅色的酒被叫做血腥瑪麗。瑪麗在位期間僅短短的五

年〈1553-1558〉便去世,或許與她生前的作為有關。繼瑪麗之後的是英格蘭最

有名的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伊莉莎白一是自小便不受父親的喜愛,瑪麗再位時

又被自己的親姊姊冷禁在宮中,以致於伊莉莎白有一種獨立的個性。她在位時,

曾經多次被求婚,但都沒有答應。其實,這位女王也擁有自己的心上人-羅伯特‧

達得利。 女王自小便被父親遺忘,更曾經被關在倫敦塔裡,而與女王一起被關

的正是這位女王的青梅竹馬-羅伯特。

不幸的是,當女王已為他付出一片真心時,才知道這位她理想中的丈夫,已

有了妻子。於是伊莉莎白失戀了,她再也不相信感情。而這段伊莉莎白曲折的愛

情故事也被拍成了電影-深宮怨。

伊莉莎白在位時期,確立了英國國教派,並倡導用英文禱告。
四、地理大發現與海外拓殖
1.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哥倫布是西班牙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哥倫布年輕時就是地

圓說的信奉者,他十分推祟曾在熱那亞作過監獄的馬可.波羅,立志要做一個航

海家。他在 1492 年到 1502 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大陸,他也因此成

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哥倫布是個義大利人,自幼熱愛航海冒險。他讀過《馬可.波羅遊記》,十

分嚮往印度和中國。當時,地圓說已經很盛行,哥倫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後向葡

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國王請求資助,以實現他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國家

的計劃,都遭拒絕。一方面,地圓說的理論尚不十分完備,許多人不相信,把哥

倫布看成江湖騙子。一次,在西班牙關於哥倫布計劃的專門的審查委員會上,一

位委員問哥倫布:即使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回到出發港,那麼

有一段航行必然是從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麼能爬上來呢?對此問題,滔滔

不絕、口若懸河的哥倫布也只有語塞。另一方面,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物質財

富需求除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黃金。其中香料是歐洲

人起居生活和飲食烹調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產。當時,

這些商品主要經傳統的海、陸聯運商路運輸。經營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團也極

力反對哥倫布開闢新航路的計劃。哥倫布為實現自己的計劃,到處游說了十幾

年。直到 1492 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識英雄,她說服了國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

私房錢資助哥倫布,使哥倫布的計劃才得以實施。

1492 年 8 月 3 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

的國書,率領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揚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

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 年 10 月 12 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

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巴勒比

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

1493 年 3 月 15 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後他又三次重復他的向西航行,

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 1506 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

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哥的義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

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人知的新的大陸。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
是,這塊大陸卻用証實它是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亞美利洲。

後來,對於誰最早發現美洲不斷出現各種微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結論是

不容置疑的。這是因為當時,歐洲乃至亞洲、非洲整個舊大陸的人們確實不知大

西洋彼岸有此大陸。至於誰最先到達美洲,則是另外的問題,因為美洲土著居民

本身就是遠古時期從亞洲遷徙過去的。中國、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達美洲也是極

為可能的,但這些都不能改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事實。

哥倫布的遠航是大航海時代的開端。新航路的開闢,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

程。它使海外貿易的路線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從那以後,西方終於走出

了中世紀的黑暗,開始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於世界,並在之後的幾個世紀中,成

就海上霸業。一種全新的工業文明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2.環球航海的先驅-麥哲倫

費爾南多‧麥哲倫,世界航海家之一。葡萄牙人,1480 年出生於一個貴族

家庭。 1519 年 9 月 20 日,麥哲倫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率領一支由 5 艘帆

船 266 人組成的的探險隊,從西班牙塞維利亞港起航,開始了他名垂青史的環

球航行。

麥哲倫船隊用 70 天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海岸,然後沿岸向南航行,尋找橫

穿美洲大陸的海峽或最南端的岬角。他們歷經千難萬險,包括飢餓、嚴寒、船隊

內部叛亂、叛逃以及誤入河口等,終於在 1520 年 11 月 28 日穿過一個海峽到達

美洲西岸的大洋。這個海峽被命名為麥哲倫海峽,即是現在南美洲智利南部、南

緯 52 度,溝通兩洋的那個海峽。麥哲倫船隊此時只有三條船了。他們在大洋上

向西航行 110 天,一直沒有遭遇到狂風大浪,他們便命名這個大洋為太平洋。

1521 年 3 月,麥哲倫船隊到達菲律賓群島。因參與島上部族的戰爭,麥哲

倫受重傷而死。途中分乘兩條船在埃里﹒卡諾帶領下,逃離菲律賓。他們越過麻

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途中,又被葡萄牙海軍擄去一船。1522 年 9 月 7 日回到

西班牙時,只剩下一條船(維多利亞號)和 18 名船員了。

麥哲倫船隊完成的第一次環球航行,以確鑿的事實証明了地球是圓形的。這

在人類歷史上,永遠是不可磨滅的偉大功勛。
思想與物質的革命

壹、基本內容: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的進行,不僅促成物
質生活的進步,許多近代人的思想與觀念也自此萌
芽、茁壯。
貳、能力指標:2-4-3 認識世界歷史(如思想、文化、社會制度、
經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的發展過程,及其
與臺灣關係的流變。
參、本課重點
一、科學革命
二、啟蒙運動
三、工業革命
肆、重點整理
一、科學革命
(一)十六世紀,波蘭人哥白尼(1473-1543)在《天體運行論》一書中,提

出「太陽為宇宙中心」的觀點,挑戰了基督教對宇宙的傳統解釋。

(二)十七世紀起,英國與法國相繼成立皇家學院、科學院等研究機構,以團

體力量來支持科學研究。

(三)望遠鏡、顯微鏡、溫度計等新工具的使用。

(四)英人培根(1561-1626)提出歸納法,法人笛卡兒提出演譯法,這些科

學方法都使科學研究更為精確,加速了科學的發展。

(五)其中以天文學和物理學的成就最為突出。

1.天文學:

(1)日耳曼人克卜勒(1571-1630)以數學公式來計算星體運行規律。

(2)義大利人伽利略(1564-1642)使用望遠鏡來觀察天體運行,證

實哥白尼的「地繞日動」學說,對天文學的發展貢獻頗大。

2.物理學:

(1)英人牛頓(1643-1727)集科學革命之大成,他所提出的萬有引

力定律與三大運動定律奠立近代物理學的基礎。
(六)十七世紀科學人才輩出,研究成果豐碩,因此被後人稱為「天才的世

紀」,也有人將此時期的進展稱為「科學革命」的年代。

(七)科學革命的意義:

1.改變人類思考方式,理性與科學成為新的信仰。

2.歐洲在近代世界取得領導的地位。

二、啟蒙運動
(一)中古歐洲是一個基督教世界,人們的思想與生活作息都以神的旨意為中

心。但自文藝復興以來,許多人的思考方式深受人文主義的影響,逐漸

相信人類可以憑藉思考、理解與判斷能力,揭開自然奧秘,並進一步征

服自然。

(二)十八世紀,許多學者以這種新的觀念思考各種議題,產生了凡事講求理

性原則的啟蒙運動。

(三)十六、十七世紀以前,歐洲專制君主多強調「君權神授」,認為君主的

統治權力來自上帝,人民必須絕對服從其旨意。

(四)英人洛克(1632-1704)著有《政府論》
,主張上天賦予人類擁有生命、

財產、自由的權利,若有君主剝奪這些基本權利,人民即有權起而反抗,

這種「天賦人權」的理念對啟蒙運動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為啟蒙運

動的先驅。

(五)繼英人洛克之後,法國的學者競相提出各種新理念,並強調理性思考的

重要,法國因而成為啟蒙運動的重鎮。

1.伏爾泰(1694-1778)強調「言論自由」
,他以個人自由捍衛者著稱,

認為對言論自由和意見自由的任何限制都是野蠻的,並攻擊法國天主

教會及社會不公平之事。

2.孟德斯鳩(1689-1755)著有《法意》
,主張政府組織應採行政、立法、

司法「三權分立」之原則,彼此制衡以避免政府的專斷,其學說影響

到後來美國憲法的制定。

3.盧梭(1712-1778)著有《民約論》
,主張政府的權力來自與人民所簽

定的契約,這種「主權在民」的理念,成為後世民主革命的重要理論

基礎。
(六)法人狄德羅(1713-1784)邀集許多重要學者,以質疑、批判的理性觀

點檢討舊知識,並重新加以詮釋,編輯成一部綜合各種知識的百科全書。

(七)十八世紀的歐洲以專制政治為主流,但是一些受到啟蒙思想影響的君

主,如俄國的女皇凱薩琳二世(1762-1796)、普魯士的國君腓特烈二

世(1740-1786),雖仍實施專制統治,但也進行推廣教育、司法改革

等開明措施,因而被稱為開明專制君主。

(八)啟蒙運動受到許多中產階級的支持,他們反對宗教與政治上的限制,也

不滿貴族在經濟與社會上享有各種特權。

(九)英人亞當史密斯著有《國富論》,提出「自由放任」的經濟學說,認為

市場的供需原則猶如「一隻看不見的手」,政府不須過度干預人民的經

濟活動。

(十)亞當史密斯的主張身中產階級的認同,成為此後百於年間英、美等國服

膺的經濟原則。

(十一)啟蒙運動的影響:

1.自由理性意識高漲,為後來歐洲社會政治的巨大改變鋪路。

2.成為美國獨立運動與法國大革命的重要思想淵源。

三、工業革命
(一)十八世紀起,英國開始進行一連串生產技術的革命,從此以蒸氣為主要
動力的機器逐步取代人力,產品可以大量生產,工產制度也應運而生,

史稱「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的生產技術由英國洲傳往歐洲、美國,十九

世紀後期,中國、日本也展開工業化。

(二)工業革命起源於英國的原因:

1.政治安定且社會自由。

2.煤、鐵等礦產蘊藏量豐富。

3.對外貿易累積了充分資金。

4.在海外擁有廣大的殖民地。

(三)工業革命發展的過程:

1.紡織業

(1)自從新航路發現後,印度出產的棉布深獲歐洲人的喜愛,
英國乃積極發展棉紡織業,如何加速生產以謀取較高利潤,就成

為十八世紀英國工商業者熱切追求的目標。

(2)飛梭、紡織機、織布機、軋棉機等生產工具相繼被發明與改良,

使英國成為全世界紡織業最發達的國家,同時也帶動工業革命的

發展。

2.礦冶業

(1)十八世紀中葉,英人瓦特改良蒸汽機後,蒸氣逐漸取代風力、畜

力等傳統動力,運用在各式機器上,使工業生產更為便捷。

(2)由於蒸汽機的推動與各式生產機器的製造,需要豐富的煤、鐵資

源支應,又帶動礦冶業的發展。

3.交通業

(1)英人斯蒂芬孫發明了火車加強運輸的便利性,人類進入鐵路時代。

(2)美人富爾頓發明蒸氣船,被稱為「蒸氣船之父」。

(四)工業革命的影響:

1.使物質生活大幅進步,但也對社會造成新的衝擊,勞工的工作環境相

當惡劣,工作時間又長。

2.資本家掌握工廠及生產工具,卻不顧勞工生計,使貧富懸殊的現象益

為嚴重;日耳曼人馬克思的共產主義,主張階級鬥爭,暴力推翻資本

主義。

3.大批工人湧入城鎮,居住環境擁擠而髒亂,治安問題也成為一大隱憂。

4.為了解決工業革命帶來的種種問題,社會主義學說紛紛應運何生,開

明的政府及資本家,也積極尋求立法改善,逐漸克服初期的弊端。

(五)各工業國家為擴展市場、尋求原料與勞力來源,乃競相向外侵略,擴

張殖民地,形成新帝國主義。

(六)各種新工具和新設備不斷改良,以及新知識和新技術的持續發明,使

人類得以享受比以往更為安全便利的生活。
伍、延伸閱讀
一、科學革命
1.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
《天體運行論》一書共分六卷︰第一卷是運行理論的基礎與全書概要;第二

卷是球面天文學與地平天文學;第三卷是以地動說為基礎的太陽運動;第四卷是

月球的運動;第五卷是行星在赤經方向上的運動;第六卷是行星在赤緯方向上的

運動。

哥白尼「日心體系」概略的要點如下:

一、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月球軌道的中心。

二、宇宙的中心在太陽附近,包括地球在內的行星都環繞著太陽轉動。

三、日地距離和眾星所在的天穹層高度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四、每天看到的天穹周期性地轉動,是由於地球繞其自轉軸每天旋轉一周所造成

的。(地球自轉效應)

五、每年看到的太陽在天球的周期性運動,並不是太陽本身在動,而是地球繞著

太陽公轉所造成的。(地球公轉效應)

六、目視到的行星順行和逆行的現象,是地球和行星共同繞著太陽運動的結果。

2.伽利略

伽利略,義大利人。主張研究自然界必須進行觀察和實驗,通過反復多次實

驗,推翻了向來被奉為權威的亞里斯多德學說不定(即認為物體下落的速度和重

量成比例)建立了落體定律,發現物體的慣性定律,拋體運動規律,擺振動的等

時性,並確定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這對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起了很大作用),

被認為是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

他也是利用自製的望遠鏡( 伽利略望遠鏡 )觀察天體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

人。他發現: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的四個衛星,太陽黑子,銀河由無數恆星

組成及金星,水星的盈虧現象等。西元 1632 年發表《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種

世界體系的對話》簡稱《關於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反對托勒密的地心體系,

支持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地繞日動說,因此於西元 1633 年被羅馬教廷判為終身監

禁。 伽利略受到無數次的審問,希望迫使他對以前發表過的言論表示悔改,但

是他堅決的搖頭,年老與衰弱,使他所盼望的是女兒的撫慰及朋友的呼喚。可是

他的女兒竟然比他早逝。這個時候,伽利略促使自己不斷的工作,以忘記悲傷,

忘記自己仍然是一個囚犯。西元 1642 年 1 月 8 日,伽利略與世長辭。就在這一

年,牛頓誕生了。後來被牛頓發展為運動三大定律。其中第一和第二定律就是以
伽利略動力學實驗的結果作為基礎。

3.牛頓

牛頓的種種成就,尤其是萬有引力的發現,闡明了深奧的自然原理,向全人

類揭示了新的自然哲學,成為一顆閃爍在近代科學史上的巨星。西元 1642 年伽

利略過世,同一年另一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於聖誕節誕生於倫敦北邊一個叫做烏魯

斯爾普小鎮的自家農場中,父親在牛頓出生前逝世,三歲時母親改嫁,自幼牛頓

便失去了家庭的溫暖,一直與祖母相依為命。牛頓於西元 1661 年進入劍橋大學

的三一學院就讀,他在劍橋期間的表現並不如理想,西元 1665 年英國正流行瘟

疫,牛頓因此回到故鄉烏魯斯爾普,然而牛頓卻在回到家鄉的一年半時間內完成

了許多偉大的發現而聲名遠播。

在家鄉的小村落中至今尚留存著一棵「牛頓的蘋果樹」
,據說有一天,牛頓

看到一個蘋果從這棵樹上掉落地面,因而領悟出萬有引力的原理。牛頓發現萬有

引力的另一個重要的啟示來自於圍繞著地球旋轉的月球,月球是以地球半徑長的

60 倍之距離做為其運動半徑,圍繞著地球旋轉.當時年輕的牛頓即思考蘋果會掉

下來,月球為什麼不會呢?後來牛頓將伽利略的慣性理論運用在地球與月球上。

他認為如果地球沒有任何力量作用於月球,那麼月球將在它所繞行的軌道上,沿

著該圓形軌道的切線方向,速地飛離地球,但是月球不僅沒有飛離地球,反而繼

續不斷地環繞著地球運行,乃是因被地球引力吸住的關係,牛頓又更進一步地推

論到任何兩種物體都有類似的引力存在,甚至於宇宙間的任何兩種物體也都存在

著一種和兩者間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而和兩者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力,此即舉

世聞名的「萬有引力定律」。除了萬有引力的發現,牛頓並利用三稜鏡發現了光

譜,並了解日光乃是七種不同顏色的光合成而來,牛頓並深研數學,提出了另一

偉大的發明--微積分,他所設計的第一個反射式的望遠鏡,與今天天文學家所用

的望遠鏡相似,這些偉大的成就使牛頓在二十七歲的年紀就當上了劍橋大學的教

授。然而牛頓的諸多成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首創的「運動三大定律」。

他所建立的力學領域被稱為古典物理學。

牛頓死於西元 1726 年,享年八十四歲,他的名言是:


「若我比別人更有遠見,

只因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二、啟蒙運動
1.洛克的政府論

洛克的思想對於後代政治哲學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並且被廣泛視為是啟

蒙時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和自由主義者。他的著作也大為影響了伏爾泰和盧梭

,以及許多蘇格蘭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和美國開國元勛。他的理論被反映在美國的

獨立宣言上。

西元 1689 年到 1690 年寫成兩篇《政府論》是洛克最重要的政治論文。《政

府論》的第一篇是對費爾默爵士的《先祖論即論國王之自然權》的反駁。洛克極

力並有效地駁斥了費爾默的君權神授的主張。洛克主張政府的權威只能建立在被

統治者擁護的基礎之上,並且支持社會契約論。不過他也強調社會契約論是可以

廢除的。在第二篇中洛克則試圖替光榮革命辯護,提出了一套正當政府的理論,

並且主張當政府違反這個理論時,人們就有權推翻其政權。洛克還巧妙的暗示讀

者當時英國的詹姆斯二世已經違反了這個理論。

洛克提出了一套與霍布斯的「自然狀態」不同的理論,他主張每個人都擁有

自然權利,而他們的責任則是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並且尊重其他人的同等權

利。透過洛克稱為「理性」的自然法的概念,人們就能理解為何他們必須尊重其

他人的權利,包括了尊重他人經過勞動而獲得的財產的權利。由於在實踐上自然

法經常被忽略,因此政府的保護是必要的,然而政府的統治必也須經過被統治者

的同意,這樣的統治也只有在一個全體的法律體制下才能表現出來。因此所有的

政府都只是人民所委託的代理人,當代理人背叛了人民時,政府就應該被解散。

當立定的法律被違反、或是代理人濫用權力時,一個政府便是背叛了其人民。當

政府被宣告解散後,人民便有權再建立一個新的政府,以對抗舊政府的不正當權

威,這種情況又可以稱為「革命」。

洛克對於哲學和政治哲學界產生極大影響,尤其是自由主義的發展。現代的

自由意志主義者也將洛克視為其理論的奠基者之一。洛克對於伏爾泰有極大影

響,而他在自由和社會契約上的理論也影響了後來的漢密爾頓、麥迪遜、傑佛遜
、以及其他許多的美國開國元勳。洛克的理論激勵了後來的美國革命與法國大革

命。

2.伏爾泰

伏爾泰,法國人。伏爾泰慧黠精明的眼睛,猶如明燈點亮了「啟蒙運動」的
火燄,他向內探索人類理性,向外探索世界文明,影響了整個時代的思維。法國

文豪雨果說:「伏爾泰的名字,不僅代表一個人,而是一個時代。」

這個時代,牛頓用物理說明了宇宙的結構和運動,將「科學革命」以來的理

性思維帶到最高鋒。自然界的奧秘,輪廓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眼中。但是法國政治

和宗教,卻還籠罩在專制及愚昧的黑暗統治當中。西元 1715 年 9 月 1 日,有「太

陽王」之稱的路易十四駕崩,他是法國「君權神授」思想下,將專制王權發展到

最高極致的代表,也是法國國力走下坡的關鍵。他對外以「自然疆域」為由,發

動一堆戰爭;對內橫徵暴斂,百姓迅速陷入貧困;宗教上取消了亨利四世公布的

「南特詔令」,新教徒再度遭受迫害,優秀人才流亡海外,寬容精神不復存在;

貴族與教士享有政治及經濟上的特權,形成極端不公平的社會現象。這些都是導

致國家敗亡的主要原因。

法國皇室似乎看不見這些問題,奢華腐敗的生活依舊。西元 1717 年,二十

七歲的伏爾泰看出了時政敗壞的根源,把矛頭指向年尚七歲的路易十五,寫了一

首《幼主》的諷刺詩,指控攝政的奧爾良公爵荒淫無度的奢靡生活,並暗指他與

女兒亂倫的醜聞,詩的結論導向「法國必將滅亡」。攝政王勃然大怒,將伏爾泰

關入巴士底獄。政治犯的預言,在西元 1789 年實現,法國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

朝,並將路易十六送上斷頭台,證明伏爾泰銳利的眼光。

西元 1733 年,伏爾泰將旅居英國三年的所見所聞,集結成書出版,名為《哲

學書簡》。這本書在法國引起的效應可想而知:百科全書派的狄德羅,迷戀一位

書局老闆的女兒,逛書局其實只想進一步一親芳澤。某天,他隨手翻到伏爾泰的

《哲學書簡》
,立即沉迷在伏爾泰的思想裡,把身邊的美色完全拋諸腦後。
《哲學

書簡》讓他欲罷不能,激起了狄德羅打擊迷信、專制、落後、淫亂的決心,從此

他立下偉大的志願:
「改造祖國的靈魂,引進新的道德觀。」另一位啟蒙大將盧

梭,同樣受伏爾泰深刻影響,聲稱讀過伏爾泰所有著作,並且致書伏爾泰:「為

了成為一個不愧是您觀點的人,我已經努力了十五年。」《哲學書簡》的風暴,

可以說是啟蒙運動造勢的序幕,法國史家古斯塔夫更說:「這是投向舊制度的第

一發砲彈。」

伏爾泰有句名言,頗能道出民主政治的真諦:
「雖然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

是我誓死維護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也道出了啟蒙運動最主要的訴求:寬容。
伏爾泰曾說:「寬容是什麼?它是人性的特點。我們所有的人都有缺點和錯誤,

讓我們互相原諒彼此的愚蠢,這是自然的第一法則。」

3.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

亞當史密斯,英國人,有「經濟學之父」美名,其一生與母親相依為命,

終身未娶,是名符其實的一個人。亞當史斯密所著的《國富論》研究的對象是經

濟世界,認為經濟的出發點是利己心。亞當史密斯認為,每一個人行為的動機,

主要是在為自己求得利益,致富的慾望不過是其中一端而已。自私的行動與誘因

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幕後推動力。亞當史密斯認為,這並不是值得反對或摒棄的

事;他相信,個人自私可以有助於整個社會福利。

《國富論》最重要部分是卷四<論政治經濟制度>。其中討論兩種制度,一

是商業制度,一是農業制度,同時揭櫫「不干涉主義」,亞當史密斯強調唯有對

內對外的商業不受任何限制,方能使一個國家得到充分的發展與繁榮;亞當史密

斯也反對若干專業公司的獨佔壟斷。亞當史密斯認為貨幣僅是一種工具所以力斥

「貿易平衡」的重要性,「……財富是在於貨幣所能購買到的,其價值所在是其

購買力。」亞當史密斯另外又主張,國家與國家之間像個人與個人之間一樣,也

應該分工,極力倡導自由貿易,同意在某些特殊條件下,自由貿易應該受到限制,

而另一個限制必要考量是與國防有關項目,因為「國防遠比發財重要。」在貿易

部分上主張採用保護稅來保護國內新生工業,但就長遠目標而言,亞當史密斯是

極力贊成自由貿易的。亞當史密斯對於政府職責的規劃具體而狹隘。他認為政府

主要的任務,在於對外抵禦敵國,對內執行司法;政府的另外一個重要職責,是

「創建並經營某些公共工程。」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稱之為「公共事業」的各種設

施。對於教育事業,亞當史密斯說:「一個人如不正當使用其智力,實較一個懦

夫尤為可鄙;其性格所受之傷甚於四體殘缺。」其認為教育低等民眾,國家雖得

不到什麼直接的好處,總比讓民眾無知識,不受教育好的多。他指出在自由國家,

政府安定依賴有力的輿論,所以公眾教育程度愈高,受教育者愈普及,越有公正

判斷的能力。所以,政府對於教育的輔導推動,實不可稍有疏失。
三、工業革命
1.瓦特與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有時又稱產業革命(近年來一些學者認為這兩個概念之間有區

別),或者稱為第一次科技革命,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

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

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

有人認為工業革命在西元 1750 年左右已經開始,但直到西元 1830 年,它還

沒有真正蓬勃地展開。大多數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十八

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氣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

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傳播到英國到整個歐洲大陸,十九世紀傳播

到北美地區。

一般認為,蒸汽機、焦炭、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

因素。在瓦特改良蒸氣機之前,整個生產所需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隨蒸氣機

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

自蒸氣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擬的巨大變

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人

類的現代化進程推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

工業革命對十九世紀科學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以前的科學研究很少用

於工業生產,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長大,工程師與科學家的界限越來越小,更多

的工程師埋頭做科學研究。以前的科學家多是貴族或富人的子弟,現在則有許多

來自工業發達地區和工人階級的子弟成為了科學家。他們更加對化學和電學感興

趣,這也促進了這些學科的發展。
近代民主政治的發展

壹、基本內容:十八世紀以來,英、美、法等國的民主發展,成為塑
造西方近代歷史的重要動力。
貳、能力指標:2-4-3 認識世界歷史(如思想、文化、社會制度、
經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的發展過程,及其
與臺灣關係的流變。
參、本課重點
一、英國民主政治的發展
二、美國獨立與建國後的發展
三、法國大革命
四、維也納會議後的局勢
肆、重點整理
一、英國民主政治的發展
(一)英國的民主政治起源甚早,十三世紀時,約翰王(1199-1216)被迫簽

署大憲章,規定國王徵收新稅或特別捐前,須獲得議會的同意,從此國

會即逐漸演變成制衡專制王權的重要機構。

(二)十七世紀時,國會與國王之間因意見相左,發生過兩次革命:

1.清教徒革命:西元 1642 年,英王查理一世因加稅問題引起國會不滿,

最後爆發「清教徒革命」
,英王查理一世被處死,使王權遭受一大打擊。

2.光榮革命:西元 1688 年,英王詹姆士二世因企圖恢復專制,最後遭到

國會驅逐,迎接其女婿威廉回國擔任英王。

(1)威廉即位後,接受國會提出的權利法案,國會從此成為最高的立

法機關,英國的專制王權也告結束。

(2)這次革命並未造成流血事件,因此稱為「光榮革命」。

(3)光榮革命後,英國致力對外擴張,至十八世紀末業時,已經成為

擁有許多海外殖民的「日不落國」,而其民主政治也因國會、兩

黨制與責任內閣制的運作而日有進展。

(三)英國的兩黨制起源於清教徒革命時,擁護英王查理一世的騎士黨最後演
變成為保守黨;擁護國會的圓顱黨最後演變成為保守黨,兩黨以和平競

爭的方式爭取選民認同,在國會中取得多數席次者為執政黨,少數黨則

以在野身份監督政府施政。

(四)英國政治得以發展的另一個要素是責任內閣制。

(五)英國雖是君主立憲體制,但自十八世紀末起,內閣逐漸掌握政治實權,

英王則漸成為虛位元首,由於內閣施政須向國會負責,因此稱為責任內

閣制。

1.內閣是行政機構,首相是由英王任命下議院多數黨的黨魁出任

2.國會是立法機構,分為上議院與下議院。上議院由貴族組成;下議院

由平民組成。

(六)選舉不公平現象:

1.十九世紀初的英國雖號稱民主,但選舉時仍有嚴格的財產限制。

2.議員的席次並未隨社會的變遷而調整,導致有些新興的工商市鎮無法

選舉議員,人口較少的頹廢市鎮反而擁有較多的席次。

(七)西元 1832 年,英國國會通過改革法案,降低選民的財產限制,並將議員

席次重新分配。而輪番執政的自由黨與保守黨,又先後通過降低選民的

財產限制,並調整選區與席次,到十九世紀末,英國的成年男子都已獲

得選舉權。

(八)二十世紀初,自由黨因選舉失利而逐漸沒落,其地位由工黨所取代,並

與保守黨並駕齊驅,成為英國的兩大主要政黨。
二、美國獨立與建國後的發展
(一)地理大發現後,許多歐洲人因經濟、宗教等動機陸續移居美洲。至十七

世紀初,移居到北美洲東岸的英國人即在此建立了十三州殖民地。

(二)十八世紀中葉,英國為解決「七年戰爭」所造成的財政負擔,因此要對

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人民徵收新稅。

(三)十三州殖民地人民認為英國不允許他們選舉國會議員,卻要他們負擔母

國的財政支出,形成暴政,因此出現了「無代議士不納稅」的呼聲。

(四)十三州殖民地代表屢次向英國政府抗議,均未受重視。西元 1773 年,殖

民地人民決定以最激烈的手段表達對英國政府的不滿,於是喬裝成印地
安人,將英國船上的茶葉倒入海中,因而發生「波士頓茶葉事件」。

(五)西元 1776 年 7 月 4 日,十三州殖民地代表在費城舉行大陸會議,並發展

獨立宣言,宣告建立美利堅合眾國,脫離英國統治。

(六)美國獨立運動以華盛頓(1732-1799)為統帥,由於武器、資金均不及

英國,出其進展並不順利。

(七)獨立運動期間獲得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的資助後,開始轉敗為勝。

西元 1783 年,英國終於承認美國獨立。

(八)美國獨立成功後,華盛頓被人民選舉為第一任總統,並制定了全世界第

一部成文憲法,成立三權分立的政府,成為近代以民主原則立國的典範。

1.在美國憲法規定的三權分立體制中,總統掌握行政權。

2.在美國憲法規定的三權分立體制中,國會掌握立法權。

3.在美國憲法規定的三權分立體制中,法院掌握司法權。

(九)美國獨立成功後,南方與北方對政治、經濟的歧見日深,南方經濟以農

業為主,棉花的生產需要大量人力,因此贊成畜奴;北方經濟則以工商

業為主,主張加強政府的權限,反對畜奴。

(十)西元 1861 年,林肯(1809-1865)就任總統時,聲明廢除奴隸制度的決

心,南方各州即宣佈脫離聯邦政府,林肯決定用武力維護國家的統一,

雙方因而爆發的「南北戰爭」。

(十一)西元 1865 年,林肯所率領的北方軍隊戰勝了南方,國家恢復統一,黑

奴也獲得解放。
三、法國大革命
(一)十八世紀時,法國雖是啟蒙運動的重鎮,但社會上仍存在著極不公平的

現象,當時社會分為教士、貴族、平民等三個階級,教士與貴族雖擁有

全國大部分的土地,賦稅負擔卻幾乎全落在平民身上。

(二)由於法國參加多次對外戰爭,造成國家財政困難。

(三)法王路易十六(1754-1793)為了徵收新稅,乃在西元 1789 年召開三級

會議。

(四)法國平民對三級會議的投票方式不滿意,乃另外籌組國民會議(1789-

1791)來對抗。
(五)法王路易十六卻暗中調動軍隊向巴黎集中,引起巴黎市民的不滿,並於

7 月 14 日攻陷巴士底監獄,揭開法國大革命的序幕。

(六)法國大革命的過程充滿的波折,革命初期廢除封建制度,並頒佈保障人

民自由、平等等各項權利的人權宣言。

(七)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1.歐洲各國王室恐懼,他們深恐受到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因此組成反法聯

盟。

2.法國改行共和體制之後,法王路易十六被處死,新政府(法蘭西第一共

和)為因應來自國內外的反對勢力,實行恐怖統治,逮捕並處死異議份

子,最後掌權的羅伯斯比爾(1758-1794)也被反對者送上斷頭臺。

(八)拿破崙崛起:

1.恐怖統治結束後,權力逐漸集中在拿破崙(1769-1794)手中。拿破

崙曾數次擊敗反法聯軍,獲得法國人的擁戴,視他為民族英雄。

(1)西元 1798 年,當選「第一執政」。

(2)西元 1804 年,拿破崙頒佈拿破崙法典把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用

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2.利用人民對他的愛戴,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1)西元 1812 年,拿破崙親率數十萬大軍遠征俄國,結果失敗,以

致帝國元氣大傷。

(2)西元 1815 年,歐洲聯軍在滑鐵盧擊敗拿破崙,導致失敗被俘,

最後流放到大西洋的小島上度過餘年。

(九)拿破崙的影響:

1.以軍事力量征服歐洲大半地區,促成促使民族國家興起。

2.將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推展到歐洲各地。

四、維也納會議後的局勢
(一)西元 1814-1815 年,歐洲各國代表在維也納開會討論拿破崙戰敗後的

各項局勢安排。

1.由奧地利首相梅特涅主導,以「正統」與「補償」為安排歐洲局勢為

主要原則。
2.堅持保守主義為原則,恢復君主專制體制。

(二)深受拿破崙影響的歐洲各地人民,對維也納會議的保守主義多

感不滿,紛紛要求改革,甚至爆發革命。

(三)西元 1848 年,法國爆發二月革命,奧國也受到法國二月革命的影響,

梅特涅被迫下臺,從維也納會議開始的梅特涅制度至此瓦解。

伍、延伸閱讀
一、英國民主政治的發展
1.大憲章

是英國於西元1215 年訂立的憲法,用來限制英國國王的絕對權力。訂立大

憲章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教宗、英王約翰及封建貴族對皇室權力出現不同的意見。

大憲章要求皇室放棄部分權力,及尊重司法過程,接受王權受法律的限制。大憲

章是英國在建立憲法政治這長遠歷史過程的開始。

2.清教徒革命

十七世紀初年,原來統治英國的都鐸王朝絕嗣,原任蘇格蘭國王的詹姆士六

世(James Ⅵ),就以女系血統的關係而入繼英,改稱為詹姆士一世。他深信當

時在歐洲還很盛行的專制學說,認為君權神授,可不經國會就任意行事;這種專

橫的態度本來已經引起國會的不滿,到了他的兒子查理一世在位時,還是專制自

為,不斷和國會發生衝突。西元 1628 年,國會提出《權利請願書》


,強迫他簽字

遵守。請願書中有如下的規定:1.非經過國會投票通過,國王不得向人民徵收任

何稅捐 2.軍隊不得占住民房 3.未經法院判罪,政府不得拘捕或科罰人民。

查理一世為情勢所迫,雖然簽署了這項請願書,但是到了西元 1629 年就下

令解散國會。從此以後的十一年,他不僅不召開國會,而且假借封建時代的各種

陋規,向人民徵收苛捐雜稅,更加重了英人對他的反感。除了一般人民對國王不

滿以外,宗教問題更使英國局勢惡化。原來自從宗教改革以後,英國國教還帶著

不少舊教的色彩,不少人想再加以改革,使其成為簡單嚴肅的信仰,堅持這種主

張的人稱為清教徒。查理一世的宗教主張恰巧和清教徒相反,企圖將英國國教恢

復為舊教。他還藉故迫害清教徒,不少清教徒被迫移居美洲。後來因宗教問

題,引起蘇格蘭叛變,查理一世因需軍費,不得不重新召開國會,但是新國會卻

向查理一世提出《大諫章》,斥責他過去各種措施的不當,並將他親信大臣數人
逮捕處死查理一世受到這種刺激,便親自領兵,前往國會逮捕五位領袖議員;國

會也號召民兵相抗,於是內戰爆發。擁護國王的只是少數封建貴族,稱為騎士黨;

擁護國會的多為中產階級,稱為圓顱黨。查理一世兵敗被俘,而於西元 1649 年

被國會判處死刑,王權遭受一大打擊。

在這次內戰中,清教徒出力最多,後來清教徒的領袖克倫威爾又獲得政權,

因此就稱這次革命為「清教徒革命」。

3.光榮革命

光榮革命是英國一場和宗教有關的非暴力宮廷政變,發生在西元1688 年到

西元1689 年。西元1685 年詹姆斯二世不顧國內的普遍反對,違背以前政府制定

的關於禁止天主教徒擔任公職的「宣誓條例」,委任天主教徒到軍隊裡任職。此

後進而任命更多的天主教徒到政府部門、教會、大學去擔任重要職務。西元1687

年4 月和西元 1688 年 4 月先後發佈兩個「信仰自由宣言」


,給予包括天主教徒在

內的所有非國教徒以信教自由,並命令英國國教會的主教在各主教區的教壇上宣

讀,引起英國國教會主教們的普遍反對。同時詹姆斯二世殘酷迫害清教徒。還向

英國工商業主要競爭者——法國靠攏,危害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

西元 1688 年 6 月 20 日,詹姆斯得子。其信仰英國國教的女兒瑪麗沒有希望

繼承王位。當時,支持議會的輝格黨人與部分托利黨人為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

二世傳位給剛出生的兒子,而把詹姆士二世廢絀。在廢絀國王之後,由輝格黨和
托利黨的七位名人出面邀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來英

國,他們把王位傳於原本的繼承者,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瑪麗和時任荷蘭奧蘭治執

政的女婿威廉。西元1688 年11 月 1 日威廉率領 1.5 萬人在托爾灣登陸。詹姆士

二世倉惶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獲送回倫敦。後經威廉同意,詹姆斯二世逃亡法

國。議會重掌大權,西元 1689 年 1 月在倫敦召開的議會全體會議上,宣佈詹姆

斯二世遜位,由威廉和瑪麗共同統治英國,稱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同時議會向

威廉三世提出《權利宣言》。宣言譴責詹姆斯二世破壞法律的行為;指出以後國

王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徵收賦稅;天主教徒

不能擔任國王,國王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等。威廉接受宣言中提出的要求。宣言
。因為這場革命未有流血,
於當年 10 月經議會正式批准定為法律,即《權利法案》
故史稱「光榮革命」。至此,英國議會與國王近半個世紀的鬥爭以議會的勝利而
告結束。

二、美國獨立與建國後的發展
1.美國獨立運動

西元 1774 年到 1783 年英國與法國為爭奪海上霸權和掠奪殖民地而進行的七

年戰爭,以英國勝利告終。英國在北美接管了加拿大,控制了密西西比河以東的

新法蘭西,對北美殖民地全面加強控制,宣告阿帕拉契山脈以西為王室產業,禁

止殖民地人民染指;並徵收重稅,嚴厲緝私,限制經濟活動,嚴重損害了殖民地

各階層人民的經濟利益,掀起反抗怒潮。

英國進一步執行高壓政策,西元 1770 年波士頓慘案發生。西元 1773 年通過

了茶稅法,引起波士頓傾茶事件。西元 1774 年頒佈了 5 項不可容忍的法令如:

1.封閉波士頓港 2.增派英國駐軍 3.取消麻塞諸塞自治權 4.確立英國對殖民地的

司法權等,從政治上軍事上加緊對殖民地的控制與鎮壓。

西元 1774 年 9 月 5 日,除喬治亞外的各殖民地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 1 屆大

陸會議,向英王呈遞請願書。西元 1775 年 4 月 18 日,在波士頓附近的列克星敦

和康科德,殖民地愛國者打響了反抗的槍聲,揭開了獨立戰爭的序幕。同年 5

月,第 2 屆大陸會議召開。西元 1776 年 7 月 4 日,由傑佛遜起草的《獨立宣言》

在費城大陸會議上正式通過,莊嚴地宣佈美利堅合眾國脫離英國而獨立。《獨立

宣言》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偉大文獻,通過《獨立宣言》的這一天也成為美國

人民永遠紀念的節日。

西元 1789 年聯邦政府成立。在國內外政策出現分歧的過程中,財政部長漢

彌爾頓派組織了聯邦黨,主張中央集權,外交上親英,控制了聯邦政府的權力。

國務卿傑佛遜派主張維護國內人民民主權利,組織了民主共和黨。西元 1801 年,

民主共和黨傑佛遜出任總統。傑佛遜政府廢除上述 4 項法令,削減開支,減輕稅

收,取消酒稅,鼓勵農產品出口。 英國一直不甘心喪失北美殖民地。英艦在公

海繼續攔截美國船隻。為維護航海自由,西元 1812 到西元 1814 年美國進行了第

2 次對英戰爭取得勝利。使美國得以擺脫英國政治上的控制和經濟上的滲透,成

為一個完全獨立的民族主權國家。

2.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又稱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場內戰,交戰雙方為美國聯
邦和美國南方邦聯,戰爭的主題是奴隸制。西元 1860 年,林肯當選總統,對南

方而言,無異聯邦向蓄奴制宣戰,南卡羅來納州在西元 1861 年首先宣佈退出聯

邦,並用武力將駐守在那裡的美國軍隊驅趕,打響了內戰的第一槍。隨後,其他

的一些南方州也退出聯邦,建立美國南方邦聯。西元 1865 年,北方收復了南方

大部分地區,南方軍隊由於補給不足,許多士兵餓死。最後南方統帥羅伯特·李

向北方統帥尤里西斯·格蘭特請降,南方邦聯瓦解,戰爭以國家重新恢復統一而

結束。南北戰爭給美國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它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

路,並讓美國人汲取教訓,更加團結了,此後美國一直沒有發生內戰。

三、法國大革命
1.法國大革命的起因

十八世紀末期,法國的社會政治地位很不平等。主要有三個等級:第一等級

是教士,第二等級是貴族,第三等級是平民。第一、第二等級是統治階級,他們的

人數僅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二,卻擁有全部耕地的大半,享有政治、經濟等方面的

特權。法國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口屬於被統治的第三等級。其中境況最悲慘的是農

民,他們約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但只佔有耕地的百分之三、四十,大多數人

無地或少地可耕。農民不但要向領主繳納沉重的賦稅,向教會繳納什一稅,而且

須承擔種種封建義務,受各色名目的敲詐勒索。

在路易十四末期及路易十五時代,法國政府的財政情況已日趨惡化。由於連

年對外征戰,宮廷揮霍無度,造成長期的國庫虧空、債台高築。法國的財政狀況到

1789 年已瀕臨崩潰的邊緣。

法國是十八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重要發源地。專制極權的強固和社會矛盾的

尖銳,催生啟蒙思想,而啟蒙思想,而啟蒙思想又反過來推動反封建、反專制運動

的爆發。北美殖民地的獨立戰爭,這就大大推動法國人民反專制、為自由而鬥爭。

在美利堅合眾國正式誕生後不久,震撼世界的法國大革命終於爆發了。

2.人權宣言

西元 1789 年 8 月 26 日制憲會議通過, 宣言共 17 條, 保障人民自由, 平等

等權利。 其內容撮要如下:

一、人生而平等自由。

二、人民有參與及選舉立法之權利。
三、不可隨意扣監及剝奪人民財產。

四、人民可享有言論、出版及經濟自由。

四、維也納會議後的局勢
1.維也納會議

西元1814 年 10 月,拿破崙戰敗後,以奧國首相梅特涅為首的保守勢力趁機

召開維也納會議,企圖以「正統」和「補償」為原則,希望將歐洲的秩序帶回到

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情形。維也納會議除討論最後決議案外,從未正式召開大會。

談判是在不斷的慶祝會、招待會、舞會和各種娛樂狀況下進行的,因此又被稱作

「跳舞大會」。會議自始至終由英、俄、奧、普四強操縱,所有重大問題預先幕

後商定,爾後要求法國接受他們的決定。許多小國僅能參加討論與其有關的問

題。維也納會議實為一次大國主宰、小國陪襯的國際會議。

會議召開的主要目的,並不像各國統治者所說的那樣崇高、莊嚴,即為「重

建社會秩序」
、在「公平的力量配備」的基礎上建立「持久和平」
。實際上,它的

主要任務是:恢復歐陸封建秩序,恢復曾被拿破崙征服的各個國家中的舊王朝,

消除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在歐洲所造成的政治變革,阻止新的革命運動發

生,滿足各強國重新分配歐洲領土和殖民地的要求。
主題四 經濟與生活
單元ㄧ:消費行為
壹、基本內容:經濟的定義、機會成本、需求法則、需求法則的例外、消費行為、

消費財的分類、可支配所得

貳、能力指標:7-2-1 指出自己與同儕所參與的經濟活動及其所滿足的需求與

動機

7-2-4 了解從事適當的儲蓄可調節自身的消費力

7-3-2 針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消費進行價值判斷和選擇

7-3-3 了解投資是一種冒風險的行動,同時也是創造盈餘的機

7-4-7 列舉數種金融管道,並分析其對個人理財上的優缺點

參、知識概念圖

經濟的定義

機會成本

需求法則

需求法則例外

消費行為

消費行為的定義 耐久財

使用性質
消耗財
消費財分類
有形財貨
形體有無

可支配所得 無形財貨

消費者保護機構
肆、重點整理

1. 經濟:將有限的資源作最有效率的使用,以追求人類慾望的最大滿足。

2. 「資源有限,慾望無窮。」這句話指出,地球的任何資源,相對於人類的慾

望,都是有限的;因此,我們要盡量的克制物欲,避免無謂的浪費。

3. 陽光與水等自然資源,隨著經濟高度發展與自然環境遭到破壞,有時人們必

須付出更多得代價才可取得。

4. 在資源有多種不同用途的情況下,當一個人選擇將資源用於某一特定用途

時,其所放棄的其他用途中,滿足程度最大、價值最高者,就稱為機會成本,

又稱經濟成本。

5. 為了滿足人類不同的慾望,我們必須分析各種選擇背後,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這些代價可能包括時間、體力或其他相關因素等。

6. 「需求法則」:其他條件不變下,消費者會採取「價格高少買,價格低多買」

的現象;即價格與需求量呈反向關係。

7. 需求增加,需求線會往右移;若需求減少,需求線會往左移。

8. 需要法則例外:其他條件不變下,消費者會因為「價格高而多買,價格低而

少買」
;如名牌商品的購買,其目的在於炫耀自己的地位與身份,故稱「炫耀

財」。

9. 滿足人類各種不同的需求行為,稱作「消費行為」。

10.影響消費行為的因素有:一、所得高低;二、個人偏好;三、價格高低;四、

預期心理。

11.消費財是指能夠直接滿足人們需要的財貨;依據使用性質,可區分耐久財與

非耐久財。其中,耐久財可重複使用,如汽車、冰箱;而非耐久財使用過後,

就無法再次使用,又稱消耗財,如:麵包、衛生紙。

12.消費財依據財貨的形體有無,可分為:有形財貨與無形財貨;有形財貨:一

般的商品均是;無形財貨:勞務、商譽等。

13.個人消費前必須注意:一、自我的負擔能力;二、值不值得花費。以避免過

度消費,造成信用破產。

14.可支配所得:個人收入扣除繳交給政府的稅捐之後的所得。

15.可支配所得=消費+儲蓄
16.由於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因此,儲蓄是為了將來的不時之需來預作準備。

17.個人收支分析

收入與支出的關係 儲蓄淨額 結果

收入﹥消費 儲蓄﹥0 以備將來不時之需或投資

收入﹤消費 儲蓄﹤0 向外借款

18.開源節流是個人或家庭理財的重要觀念。

19.開源:廣泛的尋找收入來源;節流:將收入妥善運用,即「當用則用,當省

則省」。節流與儲蓄有異曲同工之妙。

20.高投資報酬,必伴隨著高風險;因此,投資必須要有「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

個籃子裡」的風險分散意識。

21.

保護消費者
序號 名稱
團體與法令

1 民間團體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消費者權益促進會

2 政府組織 消費者保護委員會(行政院)

3 法令 消費者保護法

4 行政官員 消費者保護官(地方政府)

5 申訴中心 消費者服務中心(地方政府)

22.公平交易法:政府為維護交易秩序與消費者權益,以確保公平競爭,促進經

濟的安定與繁榮。
伍、生活實例探索

◎主題一 經濟學

※經濟學是探究使人生活得更快樂的科學

經濟學其實是極為生活化的,它的主體正是去探究如何使每一個活生

生的人在人生旅途上過得更愉快、活得更幸福的一門學問。因此,經濟學

是從事分析「人的行為」的一門科學。

一個有血有肉、有靈魂、會思考的活生生的人,其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每天汲汲營營的目的是什麼?每一個人午夜夢迴時有沒有捫心自問這樣

的問題?「快樂」、「幸福」應該就是人生的目的吧!但快樂、幸福又是什

麼?能夠客觀、有形地加以具體表示嗎?恐怕不可能,因為它們是每個人

的「主觀」感覺。雖然主觀的感覺不能具體表達,但卻可以用「效用」這

個名詞來涵括,而效用就是快樂、幸福的滿足程度。「效用」也就是經濟

學上最常用的一個名詞。

消費行為令人得到滿足

效用的產生來自「消費」
,吃東西、看書、看電視,甚至於談戀愛、沈

思、冥想等等都屬於消費行為,因為這些行為都可以使行為者得到滿足。

各式各樣的消費行為都需要有「標的」
,就是上述各項行為中的東西、書、

電視節目等等,而行為者消費它們,因為可以得到效用。

我們都知道,身為一個人,效用的追求是無止境的,這也就是一般人

常說的「慾望無窮」,對於能夠產生效用的東西,不但量要多,種類也愈

多樣愈好,然而可能有「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好事嗎?答案

當然是否定的,想要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必須支付「代價」
,這就是「天

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錢花在刀口上是最有效率的用錢境界

每一個人都是消費者,也都要消費物品,因而無時無刻都需要付出代

價。無論是以己身資源賺取所得,或者以賺來的所得去換取物品以供消

費,理性的個人應該都會將資源或所得用到「最有效率」的境界,這也就

是俗話說的「錢花在刀口上」。既然是一個凡人,就必須了解這些最起碼

的道理,每一個人雖然都希望快樂無窮,但是因為「資源有限」、「所得有
限」
,必須在這種限制下求取「滿足或效用的最大」
,這也就是必須面臨「選

擇」這個課題。

不久之前,歌手李明依唱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一時之間

成為青年人的依循準則。以此準則去行事,碰壁當然是稀鬆平常的,如此

一來煩惱就會隨時出現,生活也就不會快樂了,若有基本的經濟學常識,

也就不可能會有此種「任性」的事情,而生活也會較有樂趣了。

資料來源:吳惠林。民主、自由、市場。台北:商周文化。1997。40-42。

延伸思考

1.經濟學是研究分析什麼的行為?

2.因為「資源有限」
、「所得有限」
,必須在這種限制下求取「滿足或效用的最大」

這必須面臨什麼樣的課題?

參考答案
1.人 2.選擇

延伸閱讀

1.「經濟人」和「自然人」

在經濟學裡,對人性有兩點很基本的假設:人是理性的,人是自利(不

是自私)的。基於自利的動機,正常人在行為取捨時會追求自己所認定的

福祉—包括照顧好自己、自己的家小、自己所投入的公益活動。

對於「人是理性的」這個特性,連經濟學者之間都眾說紛紜,莫衷一

是。有幾位經濟學者曾作過一連串的實驗,來檢驗關於「理性」的假設。

有一個實驗室把參加的人分成很多小組,每組有幾個人,每個人發五

美元,然後,宣布遊戲規則:參加的人有兩種選擇,可以把前放進自己的

口袋、自己獨享;或是,把一部份錢捐出來。捐出來的錢會加倍,然後平

均分給參加的人。以一組四個人為例,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五塊錢捐出

來,共有二十塊錢。二十塊錢加倍之後變成四十,每個人可以得到十塊錢;

比原來的五塊錢多。

這個遊戲的曲折所在,是參加的人可以算計得更清楚一些:如果自己
留下五塊錢不捐,讓另外三個人捐;加倍之後是三十塊錢,除以四是七塊

半。因此,再加上自己的五塊錢是十二塊半;比自己捐錢、別人也捐錢得

到的十塊錢還多。而且,如果自己捐錢,別人都不捐,自己只能從加倍以

後的十塊錢裡得回兩塊半,比原來的五塊錢少。所以,不論別人怎麼作,

對自己最有利的作法是:留下自己的五塊錢,不要捐出去半毛錢。

這個根據正統經濟學所做的推論,可是,實驗結果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雖然參加的人都知道規則(也就是摸清楚自己吃力不一定討好,但可以袖

手旁觀、坐享其成的特性)
,他們卻平均捐出四○%到六○%的錢。而且,

更有趣的是,經濟系的學生似乎比較「有理性」(比較會算計?)它們平

均只捐出二○%的錢,遠低於其他背景的受測者。

這個實驗結果起碼含有兩點重要的意義:第一,一般人的行為並不是

向經濟學理論所預測的;第二,受過經濟學的訓練後,人的行為比較「有

理性」,可是好像比較沒有人情味、比較顧慮到自己的利害、比較沒有公

德心。

如果經濟學要維持「社會科學之后」的令譽,對於這些看來矛盾和尷

尬的結果,顯然要能提出一些足以自圓其說的解釋。

就經濟系的學生而言,因為在課堂上看多了各式各樣「行為模型」
,知

道人在追求狹隘自利時的特性;所以,一旦面臨實驗的情景,很自然也會

「就事論事」的因應。這些學生甚至可能認為,如果不算計得清楚一些,

可能反而會被調侃譏諷。對於其他一般的參加者而言,在面對實驗的情景

時,除了個人的得失之外,很可能還想到了公平、正義這些概念。或許它

們會覺得,在行為上表現這些特質更重要,更像一個有公德心和團隊意識

的「好公民」。因此,實驗結果所反映的,是不同背景的人在思索問題時

著重不同,而不是在本質上有什麼差別。
而且,實驗結果事實上可以說間接地襯托出經濟學的價值所在:人確

實是非常有理性的動物,人會在不同的情境下琢磨出不同的因應之道。所

以,在市場裡買水果時可以不為他人著想,儘揀最大最甜最美的水果;在

公寓裡和鄰居相處時會守望相助、互通有無。

當然,對經濟學家而言,實驗的結果也是很好的提醒。雖然人是能思
考、會追求自己福祉(理性和自利)的生物;不過,人所思索的和追求的,

往往比經濟學的行為模型所處理的要複雜得多。如果只根據簡化的模型作

直接的推論,當然容易得到南轅北轍的結果。

想想看,為什麼自己作了點心會送給樓上樓下的鄰居品嚐,而不會拿

到馬路邊去請陌生人—不論是受過經濟學薰陶的或沒有受過經濟學訓練

的一般人都一樣?

資料來源:熊秉元。熊秉元漫步經濟。台北:時報文化。2003。21-22。

2.人是自利的

每個新學年開始上課,談到經濟學的兩大假設—人是有理性的、人是

自利的—總不可避免地會遇上一大堆質疑。尤其是對於「人是自利的」的

這個假設,幾乎總會引發一場情緒亢奮、情感超過理智的論對。

記得上次碰上同樣的質疑,我謔而不虐地反問坐在台下的同學:
「如果

各位認為人不是自利的、而是利他的;那麼,請各位想一想,有誰在上菜

市場買水果的時候,是儘挑那些最爛、最醜、最酸、最不漂亮的水果?把

這些挑走之後,好讓(利他的)別人能買到最甜、最美、最大、最香的水

果!有沒有這樣的人?如果在座有哪一位認識這樣的人,請馬上告訴我;

因為這個特立獨行的反例,就足以摧毀經濟學的兩大假設之一,也足以推

翻經濟學!」

台下同學聽了我這番有點嘲諷,又有點挑釁的話,臉上清一色地佈滿

了義憤填膺的神情;但是,卻又找不出例子來反駁我。如果我沒記錯,有

一兩個同學似乎氣得想奪門而出。

這個學年馬上就要開始,可以想見又將會有一場刀光劍影的舌劍唇

槍。為了怕現在年輕人一時衝動發生意外(或者我自己發生什麼不幸),

我決定換個方式,從比較理性的角度來處理「人是自利的」這個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索,我覺得事實上可以從很多角度來思索「人是自

利的」這個假設。對於那些反對「人是自利的」這種假設的人而言,他們

可以舉出很多反例。」譬如,參與慈善事業、濟弱扶傾、為朋兩肋插刀等

等,都不是「自利」而是「利他」。可是,仔細想想,這些高風亮節的義
行還是可解釋成是「自利的」。只要把「自利」的範圍稍微擴充,而涵蓋

了對於自己的名譽、聲望、地位的追求,就可以解釋:在所有這些懿行的

背後,其實是希望得到別人的掌聲、希望能提昇自己的地位;或者,這麼

作是為了得到「自己」的喝采,讓自己覺得自己是個有德之人。因此,對

於好人好事,確實也可以從「自利」的角度解釋。

如果有人覺得,把「扶老太太過街」都解釋成是沽名釣譽的「自利」,

未免太侮蔑人;那麼,「人是自利的」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較寬廣的角度來

解釋。就像一道菜有色香味等多種特性一樣,人的每一椿行為也包含著許

多「面向」;也就是有多方面的意義。在這許多層的意義裡,至少有一項

或有一部份是「自利的」
。所以,扶老太太過街雖然明顯是「利他(她)」;

不過,在扶老太太過街的同時,難道沒有「得到別人的肯定」、「心理上自

我滿足」這些其他的收穫嗎?

這些「利他」和「利己」的面向摻雜揉合在一起,當然很難分得一清

二楚。不過,每個人都可以推測一下:當看到一位老太太過街,而自己或

者要趕著參加重要的會議、或者剛好帶著自己的子女、或者身邊剛好有自

己很在乎的上司、長者;那麼,在哪一種情況下自己比較會「利他」地扶

老太太過街,在哪些情形下,自己又比較容易「利己」地視若無睹?

再退一步想,即使承認「扶老太太過街」是完全無我的「利他」
;不過,

在生活裡這種機會畢竟只是少數。對個人而言,生活裡絕大多數的時候是

面對著賣水果、買衣服、自己的升遷等等這些平凡俗氣、但很真實的事;

在處理這些事時,自己的斟酌取捨到底是「利己」為主、還是「利他」為

主?既然經濟學探討的是大多數的人、正常的(經濟)行為,難道能說「人

是自利的」這種描述不合常情常理嗎?
不知道想了這麼多的理由,能不能在課堂上過關;也不知道一直強調

「人是自利的」這種假設,是不是在提供關於人性的反面教材?

資料來源:熊秉元。熊秉元漫步經濟。台北:時報文化。2003。140-142。

3.自利的光譜

週六中午到幼稚園去接了兒子,講好一起去逛書店、再到新公園的兒
童遊樂園去玩。路上買了一袋點心,先到新公園裡的兩個老火車頭前坐著

吃。

看他一口一口、認真地吃了小半袋,一副很享受的模樣;我問他,要

不要到前面魚池的橋上去坐著吃,還可以丟一點東西餵魚。他一手抓緊紙

袋口,乾脆俐落地說:
「不要。」我知道他生怕少吃了點,就換種說法:
「你

丟一點東西餵魚,魚吃了會很高興;你看了不是也會很高興嗎?」小腦袋

琢磨了一陣,然後說:「好吧!」

我們就移到池塘的石橋上;小傢伙嘴巴不停,但也從袋子裡拿出一些

小塊往橋下丟,引起水面上一陣陣的翻滾。

看著這個情景,回想剛才兒子由一口拒絕到勉強就道的轉折,我不由

自主地聯想到一些抽象的思維。

在經濟學的教科書裡,典型的「經濟人」是一個具有理性和自利這兩

個特性的生物;經濟人會運用自己思索和判斷的能力,去追求自己的福

祉。對經濟學者來說,理性和自利都是非常平實無華的描述;可是,對一

般人來說,卻很不容易接受這樣的刻劃。尤其是「自利」這個觀點,更和

一般人的生活經驗格格不入:一個人對朋友的照顧,對家人親戚的支援,

乃至於對素不相識人的付出,都很難說是「自利」的。

經濟學者對「自利」這個觀點的探討,當然比教科書李三言兩語的介

紹要深厚的多。「自利」並不是一個單純、絕對的概念,而是一道範圍廣

泛的「光譜」:在光譜的一個極端上,是只管自家門前雪、拔一毛利天下

而不為似的自利;這種自利是一般人認為的「自私」。在光譜的另一個極

端上,是完全無我、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的自利;這種自利,是一般人認定

的「利他」。在這兩個極端之間,還有無窮多的點;而且,每一點隱含的

行為事實上都同時包含「自私」和「利他」這兩種成分。
雖然極端的自私似乎是損人而利己,極端的利他似乎是損己而利人;

不過,追根究柢,這個光譜上所有的點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自利的呈

現—只是呈現的方式不同而已。「自私」反映自利當然沒有爭議;相形之

下,「利他」往往是透過造福其他人的方式,間接地滿足自己心理上或精

神上的期許。否則,當一個人在做像捐錢造橋鋪路、扶老幼過街、讓座給
婦孺等等這些「利他」的事時,難道自己會有不快、羞為人知的感覺嗎?

還是在做這些事時,一個人會覺得自己是個人格高尚、有可貴情操的人?

「自利的光譜」這個概念顯然值得作進一步的琢磨。就個人而言,總

是會在這個光譜上前後移動,而不是停留在某一點上,因此,對自己的父

母子女,可能比較接近光譜上靠「利他」的極端;對親戚朋友,可能要離

得稍遠一些;對於和自己處於競爭地位、利益彼此衝突的人,可能就很接

近光譜上靠「自私」的極端—當自己在買股票、房子時,有誰是「不自私」

的?

對一個社會而言,當然大家會希望,在「自利」這個光譜上,整個社

會的「平均值」是離「自私」的端點遠一些,而比較接近「利他」的端點。

不過,既然社會是由眾多的個人所組成,而每一個個人都是在光譜的兩個

端點之間移動;因此,期望每一個人都能利他是不切實際的,呼籲大家不

要自私也是自欺欺人。比較有意義的態度,或許是先設法弄清楚「自利的

光譜」所隱含的結構和所具有的性質,然後再思索改善求進的可能性。

如果兒子手上有一大包零食,我想應該是比較容易說服他去丟一些給

魚吃;可是,如果他只有一小袋點心,我猜他寧願坐著看火車頭而不願意

去造福魚群。

資料來源:熊秉元。熊秉元漫步經濟。台北:時報文化。2003。39-42。

4.理性的經濟人

據說有一天在哈佛管理學院的課堂上,教授在講台上神飛色舞地闡述

應該怎麼樣經營企業。口沫橫飛一陣之後,坐在台下的學生舉手發問:根

據自己過去在企業界多年的工作經驗,一般企業界的作法和教授說的並不

一樣。

教授聞言絲毫不以為意,反而在嘴角一抹慧黠的微笑之餘,拋出一句:

「即使現在他們不照我們講的作,等我們訓練出足夠的 MBA,大家就會照

我們課堂上講的作了!」

也許,當哈佛教育出來的企管碩士逐漸接管美國大小企業時,他們確

實會照表操作。所以,不論是「理論」改變了「實際」,而是「實際」會
變得和「理論」一樣!相形之下,經濟學者所面臨的問題顯然要麻煩得多;

除非經濟學只能有機會對社會上所有的人「傳教」,要不然「理性的經紀

人」恐怕永遠只是課堂裡和書本上的假設,是經濟學者彼此之間益智遊戲

的想像而已。

不過,到底「理性的經濟人」指的是什麼?對人的生活又有什麼啟示?

在教科書的描述裡,
「理性的經濟人」在行為上中規中矩;他在消費、

儲蓄、以及生活的其他面向上,都「戶」計較到毫釐不差、盡善盡美的地

步。

個人如此,廠商也是一樣:在作有關生產、投資、行銷等等的決策時,

都「會」算計到使成本最低、利潤最大的境界。既然理性的經濟人和廠商

「會」錙銖必計;所以,對隨性所至、跟著感覺走的一般人而言,就「應

該」以理性經濟人為標竿,在行為上「應該」設法變得更精緻準確一些。

但是,為什麼呢?為什麼要向一個虛構的幻象學習?如果大家行為上

真的都像理性的經濟人,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對於這些自然而然的

質疑,市場裡的買賣交易或許可以提供一絲線索:在市場裡,經過競爭,

有效率的廠商可以享受較高的利潤;沒有效率(算得不夠清楚精細)的就

被淘汰。所以,競爭使廠商有意願去逐蠅頭之利,競爭也逼得廠商不得不

仔細算計。舉例來說,當菸酒公賣局公開招標要購買裝啤酒的鋁罐,某一

個製慣公司得標,因為這個公司生產每個鋁罐要比其他公司便宜「一分

錢」。一個鋁罐少一分錢並不起眼,但乘上公賣局每年生產數以千萬計的

罐裝啤酒,就是幾十萬元新台幣的差額!因此,藉著重複交易和彼此競爭

的這兩種特性,市場裡就形成一種篩選過濾的機能:在運用資源上愈來愈

精緻、愈來愈有效率;連帶的,消費者所能享受的果實當然也就愈來愈豐

碩。
事實上,市場在運用資源上的特性,還有更一般性的啟示:
「競爭」隱

含的事一種高下的比較;在運用資源時,比較差的、比較不好的會被剔除。

「重複交易」隱含的事一種精益求精的過程;在一再的交易買賣之中,可

以經由摸索、練習而磨練出組合和運用資源更好的方式。而且,在競爭和

重複交易的過程中,廠商固然變得有效率,在背後經營運作工廠的「人」
更是不斷地自我改善、自我精進、自我超越。當然,人在市場裡可以透過

買賣交易持續進展,人在生活裡其他的「交往」上也可以有類似的蛻變—

理性的經紀人並不限於在市場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已!

不過,如果一般大眾接受經濟學者的傳教,而向理性的經濟人學習邁

進;那麼,當藝術家、哲學家呼籲大家變成「感性的藝術人」和「知性的

哲王」時,大家要怎麼辦?

資料來源:熊秉元。熊秉元漫步經濟。台北:時報文化。2003。107-109。

主題二 需要

※什麼是需求?

簡單地說,需求指的是當其他條件不變,在各種價格下,消費者「願

意」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以水果的需求為例,當蘋果一公斤 50 元時,家庭主婦一個月想買 5

公斤;而當蘋果一公斤漲為 70 元,家庭主婦會減少一個月想買的數量變

成 3 公斤;但當蘋果一公斤降為 30 元,家庭主婦會增加一個月想買的數

量變成 7 公斤。由此可以看出,隨著蘋果價格的變化,家庭主婦在一個月

內對蘋果的需求量與價格呈反向的變動關係。經濟學由此概念歸納出「需

求法則」,及「價格上漲時,需求量減少;價格下跌時,需求量增加。」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12。

延伸思考

1.需求必須在消費者哪兩個條件下才會成立?
2.需求法則的定律?

參考答案
1.願意、能夠 2.價漲量縮,價跌量增

延伸閱讀

1.排隊經濟學

我和幾位臭味相投、志同道合的同事,常步行至離研究室不遠的工業
技術學院餐廳用午餐,一來難得一天中有段散步的短時光,對已漸老化的

身體有些益處,二來冬天的暖陽灑在身上,十分舒暢,三來可以享受自由

點菜的樂趣,四來飯菜費也的確相對較低廉,菜色的品質也並不差。

或許學生人數眾多,或許該餐廳經營有方,吸引附近上班的人潮,即

使我們刻意避開學生正好下課的時間去用餐,也大概每次都得排隊。可能

由於期末考時節,一月中我們特別需要排較長的隊伍,一位同事望著長長

的隊伍不禁提出「為何不多加一位算錢的員工?」之疑問,因為經過幾天

的觀察,發現隊伍就是堵在算帳的關卡,依我觀察國內超級市場的情形,

碰到這種情況,便會立即加一個或數個算帳窗口。我不假思索的回答:
「可

能成本高!」畢竟多一位人工所費不貲,況且算帳這檔事,老闆不放心假

手他人。

排隊點菜 VS.排隊找位子

我們點好菜,付完帳,找位子用餐時,發現許多座位上以放置有學生

的用品,當然為的是先佔位。這種現象也表示,相對於用餐人數,桌椅還

是「有限的」,為免向隅,自然得及早搶位了。

於是,我的這位同事若有所悟的提出這樣的假說:餐廳老闆之所以不

添加一位算帳的人手,主要是不使點完菜、算好帳、準備找位子的人潮增

加太快,否則端著菜盤等位子的人潮將會相對增多。這樣子的說法換個角

度就是:餐廳老闆在排隊點菜的人潮和排隊等用餐座位兩者間作抉擇,是

讓隊伍留在點菜行列,或者讓隊伍在找找尋位子坐。

對於工技學院的餐廳老闆而言,他選擇了讓隊伍待在點菜的長龍,盡

量不使人潮等位子。由餐廳生意興隆的事實來看,老闆的抉擇是正確的。

為何此種選擇較佳?以經濟學理解析可以得到合適的答案。
精算排隊成本卻又不流失顧客

在經濟學裡,將人看作有血、有肉、有靈魂、會思考的動物,任何行

為都是追求最大益處,而所付出的代價總是求其最小。以排隊用餐者言,

除了支付飯、菜錢的有形成本外,排隊也是有成本的。由於這家餐廳並非

「獨占」,至少在工技學院裡就有競爭對手,而且有一家還只在上一層樓

而已,由此可知,即使這家餐廳的飯菜相對地價廉物美,但在客人蜂擁而
來必須支付排隊成本時,若排隊成本大到抵消飯菜價廉物美的好處,顧客

是會到別家用餐的。所謂的排隊成本,也可分為兩類:一為排隊時間可以

用來做其他可獲金錢報酬的事,譬如寫稿者可將排隊時間省下來賺稿費;

另一類是排隊時所產生的不舒服或不愉快,這是心理成本。不論是那類成

本都是因人而異,因為都是當事者「個人」以「主觀」來設算的。

回到這家工技學院餐廳的例子,那些願意到此排隊的顧客,對於在點

菜時和等座位時的「排隊成本」,就每一個人言,會是不同的。雖然個人

的排隊成本不會相同,但在比較這兩種排隊成本時,其偏好的「次序」卻

完全一致,至少會有絕大多數人較偏好其中一種。那麼,這兩種排隊成本

何者較高?點菜時正值飢腸轆轆,看到美味可口的菜,是有滿足感的,因

而排隊這件事相對就不會那麼痛苦,何況此時所拿到的還只是空紙盤或兩

手空空呢!等到點好菜、結完帳,盤中的食物就是自己的,誰不希望馬上

就能享用它們?此時要你(妳)兩眼望著美食,口水直往肚裡吞,這種等

待的滋味已經不好受了,再加上還須張眼找位子坐,而且手裡拿著的已是

有重量的菜,這種成本會不高嗎?因此,如果非排隊不可,點菜的排隊成

本是遠低於等位子的排隊成本的。

我不知餐廳老闆是否念過經濟學,但其抉擇卻正符合經濟學理,無怪

乎其生意興隆。畢竟合乎經濟法則的經營,才有大利可圖,也才有較強的

競爭力。

資料來源:吳惠林。民主、自由、市場。台北:商周文化。1997。29-32。

2.不要忽視「其他條件不變」的限制

經濟學家在推論的時候,常常以「其他條件不變」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為前提,因為經濟推論是針對人類的經濟活動,而經濟活動是如

此地複雜與難以捉摸。它涉及了行為、錢的使用、物的交換,以及其他多

種變數。

這一假定有它的必要,但也有它的限制。因為,在現實世界中,
「其他

條件」,不論是技術、所得、人口、制度或習俗等等,並沒有因假定它們

不變而不變。
正因為受這一假定限制,有些經濟學家所提出的對策就不一定有效,

所作的預測就不一定正確。令人擔憂的是,政府部門中的決策階層與企業

領袖也潛意識地認為主客觀條件沒有什麼改變,因此力求維持現狀,缺乏

創新的朝氣與革新的行行動,更無法體會到甘迺迪在三十多年前曾講過的

幾句話:「危機每天在增加,解決的方法愈來愈難找,使我們愈來愈接近

最危險的時刻。」

蔬菜價格與迪斯可門票

讓我先舉兩個「其他條件不變」下的近例:

例一:當供給減少,需要不變時,價格就會上升。颱風過後,蔬菜受

損,供給減少,當家庭主婦照常購買蔬菜時,蔬菜價格就一定會上升。

例二:當需要增加,供給不變時價格就會上升。新開的一家迪斯可舞

廳,門票本為 350 元,因為顧客太多,立刻就升到 700 元。

儘管消費者對價格上升都會抱怨,但這就是市場供需決定市場價格的

基本運作。

日圓升值的例外

可是,在當前國際經濟舞台上,一些普遍為大家所接受的經濟法則,

卻不斷被發現有重大的例外,日圓升值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在一九八五

年九月到一九八六年八月間,日圓兌美元升值了 37.5%(由 240 日圓比 1

美元升值為 150 比 1),「其他條件不變」的話,就會產生兩個結果:

第一是日本貨品的價格水準在美國市場上會上漲 37.5%。第二是由於

這樣的上漲,美國消費者就會少買日本貨。如果這兩個結果相繼發生,兩

國的貿易失衡就可以藉匯率的調整來糾正,而毋須靠「保護主義」這一個

兩敗俱傷的武器。
可是,今天的事實是:日本商品在美國市場普遍上漲的幅度極少超過

10%,「其他條件不變」的假定被否定了。在日圓升值聲中,日本廠商並

不在追求短期的最大利潤,而在全力堅守美國市場的占有率。它以四種方

法來儘量緩和價格的上漲:減少利潤,必要時忍受短期虧損;減少成本,

再求經營改善(如在國外設廠或採購);在舊產品增設特質後再以新產品

的面貌出現時,價格升高容易被接受;日圓升值使進口成本減少,更能忍
受市場變動。

變化無窮的世界

多年以來,我們的政府與民間一直都希望外匯存底愈多愈好,儲蓄率

愈高愈好,政府赤字愈少愈好。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這是可以

理解的。

但是,在當前國情之下,我們要指出:外匯過多在國內遲早會引起物

價上升,在國外已經引起保護主義的報復;儲蓄率過高則反映了今天國內

投資意願薄弱與國外投資無門;對財政赤字過份保守的心態,不僅呆置了

目前國內資金,更阻礙了基本建設與公共投資。

經濟學者為了推論嚴謹,不得不有「其他條件不變」的假定。但它現

在變成了一層霧,遮住了大家的視線,政府首長們就要有撥開雲霧的智慧。

事實上,在當前決策過程中,最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就是「變」的因

素—人民的需求在變、科技水準在變、產業結構在變、國與國之間的利害

關係在變。在這樣一個變化無窮的是界中,最不切實際的假定就是「其他

條件不變」。

經濟學家有時墜入了誤以為「其他條件不變」的陷阱,提出了錯誤的

財經政策,導致資源的浪費。政府領導階層千萬要避免這一陷阱—不要誤

以為其他條件不變,繼續採行與時代脈搏脫節的政策,導致更可怕的後果。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下篇《總體經濟理論導引》。

台北:天下文化。2002。166-167。

3.消費者剩餘

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慾望,人類會進行消費行為,但消費者在從事消

費行為時並非胡亂消費,因為人類的慾望與消費必定出於自利心,所以,

消費者在消費的過程中,一定覺得該財貨將帶給消費者某種程度好處或利

益才會購買,這種覺得將會帶來某種程度的好處或利益的心態,就是經濟

學者馬歇爾提出的消費者剩餘(consumer's surplus)概念。
馬歇爾指出,消費者在消費某特定財貨時,消費者內心所願意支付的價格

低於消費者實際支付的價格,稱為消費者剩餘,因為是內心願意支付的價
格,屬於心理上的感受,所以是不會損害到他人利益行為。

資料來源:馬明宏。經濟與商業環境Ι。台北:台科大圖書。2006。83。

4.消費者保護運動

傳統社會所強調是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滿足,演變到目前逐漸重視消費

者主權的現代社會,其間的差異,是當時傳統社會無法想像的現象;在供給

不足的傳統社會時期,人民為了基本生活的飽足汲汲營營,根本無法審視消

費產品的品質與本身自我的權益。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國民所得提升與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加上供過於求的產品產生,讓消費者自覺必須重視自己的消

費權利,因此,消費者的意識抬頭,消費者主權的概念逐漸為大眾所接受。

現代資訊流通快速,所有產品與服務的訊息無所遁形,在消費者掌握

市場產品的消費優勢下,消費者可採取較為積極的手段來對抗市場生產者,

以維護消費者自身的權益,對付一些不肖業者,消費者甚至可聯合抵制或拒

買商品。西元 1891 年美國的「消費者聯盟」為最早重視消費者權益的團體,

之後,消費者權益的訴求行動幾經波折,所幸當時美國總統甘迺迪與尼克森

的極力倡導,終於確立了消費者五項基本權利,其內容如下。

一、求安全的權利:消費者在消費商品的同時,有權要求自我生命、生存與

環境上的安全權利。

二、求知的權利:消費者有權瞭解所有商品的各項相關訊息,廠商有義務提

供這些訊息給消費者。

三、選擇的權利:政府應當提供自由競爭的市場環境,讓消費者有充分的訊

息來牟取本身的最大利益。

四、表達意見的權利:政府在制訂各項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與政策時,消

費者有充分表達意見的權利並得到必要的尊重。

五、求償的權利:消費者因消費商品而招致損害,消費者可以獲得合理的賠

償,而不法廠商則需受到政府罰則。

台灣的消費者保護運動早在民國 58 年已開始,直到民國 69 年「消會

者文教基金會」的成立,為消費者權益出聲的民間團體才受到相關單位的重

視,之後,政府部門才開始著手從事草擬消費者的相關規章與執行部門,政
閱讀材料: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是一個非政治、非營利的純公益的民間
財團法人。因民國六十八年,中部地區因廠商販售非法米糠油,發生嚴重
的「多氯聯苯」事件,因受害者多為經濟地位弱勢者,且加害廠商以脫產
方式逃避責任;又同年的假酒事件,讓一群專家學者、社會熱心人士為爭
取消費者權利而組成的民間公益團體。其宗旨主要是推廣消費者教育、增
進消費者地位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

府法規於民國 83 年 1 月 13 日實施「消費者保護法」,於同年 7 月 1 日在行

政院成立「消費者保護委員會」,這些法規與部門的成立即掀起消費者主權

運動的關鍵一頁,此後,消費權益的維護有了法令的依據,消費者不再是被

漠視的一群;「消保法」實施至今,消費、旅遊等相關賠償與訴訟案件屢見

不鮮,這不是凸顯不肖廠商的增多,而是消費者主權日益受到重視的成效。

資料來源:馬明宏。經濟與商業環境Ι。台北:台科大圖書。2006。85-87。

主題三 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的概念

工作與休閒時間的取捨

時間成本

一天是二十四小時固定不變的,每個人對於一天時間的分配不一,

我們常聽說忙碌的企業經理人拼命於事業,每天平均花十五小時在工作

上,不得不犧牲自己的休閒時間。在每個人的時間管理上也常出現這樣

的兩難,例如:當一心嚮往的百老匯歌舞劇團終於來台演出,毫不吝惜

地花了 5000 元買了一張上好位置的票,結果演出當天竟然有重要的會議

或公事得加班完成,因而錯過了看表演的機會。

時間是一種隱形的成本,可用經濟學中所謂的「機會成本」來解釋,

它最基本的概念是,當人們選擇某一樣事物時,所放棄其他事物的最高

價值。例如:選擇加班而放棄去看百老匯歌舞劇,或許賺到了更多的加

班費,卻沒什麼時間去享受其他東西的好處。因為勞動的機會成本,就

是工作者的時間成本,時間是最稀有資源之一,如何在工作與休閒之間
找到平衡點,也是我們面臨的抉擇與取捨。所以想想:如果我們在烈日

當空下排隊兩小時去換得百貨公司限量的免費贈品,它真的算「免費」

嗎?所耗費的時間就代表我們犧牲作其他更有意義事情的時間成本。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20。

延伸思考

1.時間可以算是成本嗎?

2.在工作與休閒之間找到平衡點,是我們面臨的抉擇與取捨,這種概念稱為?

參考答案
1.時間是成本 2.機會成本

延伸閱讀

1.選擇與決策

中大樂透時,你想要買的東西大多可以買到,但擁有這些東西後,你

認為你就會因此而滿足嗎?答案是 No,這是為何呢?理由很簡單,因為人

總是不太懂得知足,總是認為自己沒有的東西才是最好的,而本身已經擁

有的東西大多不會珍惜,所以才會有「女人的衣櫥,總缺少一件衣服」的

廣告詞,這就說明:人類的滿足僅能維持一段時間便心生厭倦,不可能持

之以恆的認為"它"是足夠(enough)的。

又如同一個乞丐,當他餓到骨瘦如柴時,他的願望僅希望能夠有一頓

溫飽,若地主持續滿足了他這一個願望,不久的將來,他將會心生另一個

願望…..一張舒適的床,若再給予滿足,則他一定會再有其它的願望,這

樣一直持續下去,你認為這個乞丐的願望,地主還有能力滿足他嗎?

人類與地球的關係,正如同人類是那個乞丐,地球如同那個地主,在

乞丐不斷的予取予求時,縱使地主有家財萬貫,終究會不敷乞丐的要求。

因此,在"人類慾望無窮"的貪婪下,縱使地球有再多的資源

(resource)
,還是無法滿足人類的貪婪(greed)
,所以,如何在"有限"

(limited)的地球資源下,來滿足人類的慾望(desire),這將是全球性

的重大課題。
稀少性

相較於人類的慾望,相形之下無窮的地球資源相對失色,大家都有看

過早期的電影,影片中,我們可以看見,趕路累了便至河渠旁取水飲用,

但現在,你可能直接取河渠的水飲用嗎?我想你應該不會想生病吧!原因

為何,當然是因為人類的慾望太大,大到影響到地球充沛的乾淨水資源,

使得原本隨便可取用的水,變得必須花錢到市場上購買。

這類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新鮮的空氣、涼爽的生活空間、清晰的河

流….等,都是因為人類的不滿足,而造成目前各項資源稀少(scarcity)

甚至到珍貴的緣故,因此,若再不克制人類無窮的慾望,地球的資源不再

僅是稀少而已,可能會淪落到消失或絕種的地步。

在人類無窮的慾望下,資源就顯得相當稀少,因此,為了滿足人類的

慾望,必須在資源稀少的限制下作取捨,這便是我們下一單元所要探討的

課題。

機會成本

假設資源有多種不同的使用用途,當你選擇了其中一種用途,而必須

放棄其他用途所能獲得的最大報酬,我們稱之為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例如:十六歲的你,目前只有工作或讀書兩種選擇,當你選擇唸

書,則工作就是你選擇唸書的機會成本。

在上述的例子中,你的時間只有選擇工作或讀書兩種用途而已,在但

真實社會中,選擇唸書、工作內容、薪資待遇…等,會有很多種不同的選

擇方式,我們就工作月薪待遇來舉個例子。假設每週工作五天,一天上班

八個小時,速食店月薪為一萬八千元,超商的月薪為一萬六千元,加油站

的月薪為二萬元,在只有考慮工作待遇的情況下,你選擇加油站加油員的

機會成本為速食店工作;因為當你選擇加油站工作的同時,也選擇了放棄

速食店與超商的工作,就機會成本「放棄其他用途所能獲得的最大報酬」

的定義我們發現,選擇加油站工作放棄速食店、超商兩種不同工作中,速

食店工作的月薪高於超商結帳員月薪,因此,選擇加油站工作的機會成本

是速食店工作(一萬八千元),而非超商結帳員的工作(一萬六千元)。

如何作選擇
人類慾望無窮與資源稀少的情況下,為了滿足當前的慾望,必須將現

有的有限資源發揮到極致,是不可置否的;但在資源多種用途的情況下,

選擇與放棄的兩難,便產生機會成本的抉擇問題,為顧及有限的資源與眼

前的滿足下,必須將自己慾望有所割捨,這些割捨便是機會成本探討的範

疇,就如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般,是如此的讓人不捨,但顧及現有的

資源,放棄是不得不的選擇方式。

二十一世紀的此時,機會成本無不滲入每個時空環境,小至每天早餐

吃啥、買飲料好還是礦泉水好,甚至大到國家發展的「經濟成長」
(economic

growth)與「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的棘手課題,都

是機會成本探討的範圍,機會成本可說是無孔不入。

在面對兩難抉擇的情況下,必須兼顧到當時的需求與環境背景,以獲

得最大滿足或損害最小,諸如在落後國家一味的要其環境保護簡直是緣木

求魚,因為國民生計已經不足以維持國民生存的時機,一直要求環境保護

根本是強人所難,是以,如何選擇,必須要視當時的時空背景與其它因素,

而非單一向度的問題陳述而已。

資料來源:馬明宏。經濟與商業環境Ι。台北:台科大圖書。2006。34-37。

2.機會成本的三個例子

一、「武器競賽」的機會成本

每一支造好的槍、 每一艘下水的戰艦、每一枚發射的火箭,最後來說,

都相當於對那些飢餓無糧者和寒冷無衣者的偷竊。窮兵黷武的世界,不僅

只是消耗了錢財,也消耗了勞動者的汗水、科學家的才智,以及下一代的

希望…這絕不是我們應有的生活方式。

—艾森豪

二、愛情的機會成本

讓我們再重溫大家熟知的一首青海民謠:「在那遙遠的地方」。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她的身邊,都要回頭留戀的

張望。她那粉紅的小臉,好像紅太陽,她那活潑動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

媚的月亮。我院變一隻小羊,跟在她身旁,我院她拿著細細的皮鞭,不斷
輕輕打在我身上。我願拋棄了財產,跟她去放羊,每天看著那粉紅的小臉,

和那美麗金邊的衣裳。

這首民謠中的「男主角」
,為了追求這位活潑動人的好姑娘,所付出的

機會成本是決定「拋棄了財產」,所得到的是「跟她去放羊」以及「每天

看著那粉紅的小臉」,並且樂意承受那「細細皮鞭了抽打」。

這段民謠也使人想起當年英國溫沙公爵,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故事。

愛情不論是在偏遠的青海,或者是在英國的皇室,一樣有它的機會成

本。

三、讀大學的機會成本

陳先生曾擔任過一個小公司的經理,王小弟是位十八歲、沒有工作經

驗的高中畢業生。現在他們兩位變成同班同學,沒有在外兼職。雖然兩人

都付相同的學費,但是陳先生實際上所負擔的成本大於王小弟。

如果陳先生為了讀大學而放棄經理工作,每年收入減少新台幣六十萬

元,王小弟則放棄每年收入約二十萬的就業機會。如此,陳先生讀大學的

機會成本及比王小弟多了四十萬元。

換一個方式來說,讀大學的總成本是(1)學生負擔的學雜費,
(2)政

府津貼部分,以及(3)此一學生的機會成本—亦即他不上大學,去工作

可賺得的二十萬台幣。

在目前低學費政策下,可能會產生一個家庭富裕的孩子考上公立大

學,付較低的學費;一個清寒子弟考上了私立大學,付較高的學費。合理

的學費應當較確實地反映教育成本,因為大學教育不是義務教育,學費調

整以後,對於家境清寒的學生,可以提供清寒獎學金或助學貸款,幫助他

們完成學業。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上篇《經濟觀念與現實問題》

台北:天下文化。19980。78。

主題四 消費、儲蓄與投資循環

※如何決定消費的多寡?

消費者如何決定今天消費多少或者儲蓄多少?經濟學家提出了幾個
重要的理論來說明消費與儲蓄的問題。首先是「相對消費理論」
,認為消

費者會受自己過去的消費習慣及一般人消費水準的影響來決定消費。第

二是「恆常所得假說」
,所謂的恆常所得是指由一個人的財富所能得到的

「可靠所得」
,像是個人提供勞務所獲得的薪資所得,或利用股票、不動

產等有形資產及汽車、家具等消費耐久財所獲得的財富,來決定個人未

來的消費行為。簡而言之,此假說認為消費者會從醫生預期的收入、及

長期所得來決定他的消費量。第三是「生命週期假說」
,認為消費者心中

對消費的安排是考慮他對人生過程的規劃。因為青年期與老年期的收入

不同,而會試圖提高青年期的儲蓄率以維持一定的消費水準。

影響消費與儲蓄的其他因素

但從實際消費現象告訴我們,影響消費的因素除了所得之外,尚有

其他比較重要的因素,例如:利率,當銀行提高存款利率時,會吸引人

們減少消費以增加儲蓄。另外,物價水準及對未來物價的預期也是影響

消費的原因之一,預期未來物價會上揚,則會增加目前的消費。而所得

高低的分配程度也會影響儲蓄的比例,一般來說,高所得家庭的儲蓄率

會比低所得家庭來得大。

利率對投資的影響

此外,利率的高低也會影響投資的多寡。當利率走低時,企業可以

向銀行以較低成本借入資金,或從資本市場中以低成本的方式順利籌

資,來進行購料、設廠或併購等投資計畫;相對地,利率上升時,企業

的投資金額會減少。因此,利率是企業運用資本的重要依據。
消費、儲蓄與投資的循環

我們常聽到所謂「有投資才會有報酬」
,以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立場

也是一致的。享有投資報酬的第一步就是要「及早儲蓄」
,當所得大於消

費支出時,我們把多餘的所得累積起來用來做儲蓄及投資;存得愈多,

投資的資本愈多,在金融市場上所獲得的「報酬「也愈多,而產生更多

的資金,並使消費增加。但如果消費的支出超出了所得,就得向外尋求

「金援」
,但向銀行借錢必須負擔利息,勢必影響在未來的所得分配上必

須減少消費的支出,以償還利息的費用。因此,消費、儲蓄及投資是一
個周而復始的循環。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易博士文化。2006。74-75 頁。

延伸思考

1.消費者會受自己過去的消費習慣及一般人消費水準的影響來決定消費,是哪一

個理論的觀點?

2.高所得者的儲蓄率會高於低所得者,還是低於低所得者?

3.享有投資報酬的第一步就是?

參考答案
1.相對消費理論 2高 3.及早儲蓄

延伸閱讀

1.儲蓄與投資對財富的影響

不可否認的,儲蓄的累積會增加個人財富,也會增加國家的生產資源,

但傳統的金融儲蓄會因通貨膨脹而減低報酬甚至變成負的報酬,因此,選擇

傳統金融儲蓄必需考量通貨膨脹的利息折損,否則,儲蓄將會產生儲金簿上

的金額增加,但實質購買力下降的尷尬情況,這樣的儲蓄並不會增加財富的

累積。

投資所面對的風險較儲蓄為高,因為投資者以承擔未來不確定性來換

取報酬,這可以讓投資者致富或是傾家蕩產,然而,一般人常會將「投資」

與「投機」劃上等號,因此,先將兩者間的差異作一說明:「投資」與「投

機」都可以為人帶來財富,也可以使人傾家蕩產,且兩者的目的都是強調獲

利,但「投資」是資金或資產投入某一項生產,且能預期一定利潤的行為;

而「投機」卻是利用不同的時間與地點的價格變動,來進行買賣賺取價差的

行為,因此,「投機」很容易一夕致富或傾家蕩產,但「投資」一夕致富或

傾家蕩產的機會就較「投機」少。

一般正常的情況下,儲蓄與投資都可以增加財富的累積,但儲蓄與投

資都會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而減少報酬,因此,在考量儲蓄或投資之前,必

需將通貨膨脹的因素加入,以免在儲蓄與投資的過程中「贏了面子,而輸了
閱讀材料:通貨膨脹(inflation)
一般物價指數持續上升的現象稱為通貨膨脹,僅一段時間上升而非
持續上升的現象不稱為通貨膨脹,一般我們將通貨視為貨幣。並非所有的
通貨膨脹都會對社會造成不良的結果,我們可以將通貨膨脹區分溫和的通
貨膨脹與惡性的通貨膨脹兩種來說明:
一、溫和的通貨膨脹:是企業追求獲利的動機,適時、溫和的通貨膨脹不
會干擾整體經濟秩序,反而是有助於企業家投資。如:民國六十年
代到目前的九十年代,溫和的通貨膨脹讓台灣的經濟處於起飛階段。
二、惡性的通貨膨脹:會造成人民的恐慌、社會的動盪,這種現象比較容
易發生在戰亂時期,此時,人民不喜歡金錢,反而寧願拿取實物。
如:大陸撤退來台之前的大陸時期。

裡子」。

如何選擇儲蓄或投資

我們知道,儲蓄與投資都可以增加財富,但如何選擇儲蓄與投資呢?

這種個別差異的問題,我們簡略從幾個不同面向來說明:

一、個人意願:是最關鍵的因素,考量自己對儲蓄或投資的意願來進行選擇,

若個人沒有興趣,再好的獲利機會與再低的風險承擔,也吸引不了個人

去參與投資或儲蓄。

二、風險承擔:個性保守對於投資本金相當重視,不願意做出有損本金的冒

險活動,這種不願意承擔風險的人,大多會傾向選擇些許報酬而安全性

及流動性沒有問題的儲蓄存款;而願意冒險負擔風險責任的人,則會傾

向選擇投資管道。
三、收入:收入多寡也會影響到個人承擔風險的能力,收入若僅供生活必需,

則承擔風險的承受力小,而收入是生活無虞者,其承擔風險的能力相對

較高。

四、年齡:一般而言,年齡較長者其風險承擔能力較年輕族群小,因為年齡

長必需負擔家計、子女的生活費用,而年齡層較小者就較無這些考量。

其次,退休者因無收入來源,其承擔風險也較固定收入者來的小。

五、其他:如政治穩定與否、政府政策、傳統觀念、曾經投資受傷..等也是
影響儲蓄與投資的考量因素。

是以,儲蓄與投資的目的無不希望增加財富,但選擇儲蓄或投資,最

主要還是取決於個人承擔的風險能力與個人意願兩者。因此,考量自己的意

願與配合承擔風險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是現代人當有的基本

生活能力。

資料來源:馬明宏。經濟與商業環境Ι。台北:台科大圖書。2006。187-189。

2.投資與資本累積

投資(investment)是指廠商或個人把錢拿去買生財工具,以期未來

能得到報酬。比方說,廠商投資廠房、買新機器、聘僱員工,以增加產出

獲取利潤;個人可以投資房地產或股票;政府則可以做公共建設方面的投

資。

我們大致上可以把投資分成兩類,一種是將資金用來買廠房、機器設

備或興建道路等,使實際生產工具增加,使生產力提高的投資,我們將此

類投資稱為實質投資(physical investment)。另外一種投資則是買股票

或賣債券等投資,我們可稱之為財務投資(financial investment),對

投資者而言,買賣股票有賺有賠,當然是一種有風險的投資。但從全體社

會資源使用的角度來看,財務投資與實質投資略有不同,因為財務投資可

能只是一個人把股票賣給另外一個人,雖然後者是在投資,但其投資結果

卻沒有使全國的生產工具增加。當然,若股票投資人買的是某一家公司新

增的股票,而該公司又利用此股票的資金拿去購買機器設備,則此時該投

資人的資金就有增加全國淨資產的效果。

投資在經濟體系中扮演兩項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廠商利用投資來購買

廠房與機器設備等等,這是屬於社會的有效需求,所以是需求面的挹注部

分。當廠商、個人或政府的投資愈大,對市場中的需求也愈高,對經濟的

刺激也愈大。

然而,投資不但可使需求增加,投資也同樣可以使產出增加。比方說,

廠商增加投資來興建廠房與購買機器,以便生產更多的產品;政府投資興

建高速公路與港口,可以提供更多的勞務滿足更的交通需求。所以,投資
本身也有增加產出的功能。

投資的另一項特色是,投資才通常使用年限較長,我們也可稱之為耐

久財(durable goods)
。比方說,企業興建廠房與買機器、政府興建道路、

家計單位購買住宅等等,我們把這些每年的投資都相加起來,稱為資本累

積(capital accumulation),或者稱之為資本(capital)。所以經濟體

系中真正用來生產的生產工具是資本,而投資則是資本的增加,或稱之為

資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下篇篇《總體經濟理論導引》

台北:天下文化。2002。55-56。

3.生活中常見的金融活動與商品

每天報紙攤開,除了影劇新聞、政治、社會事件外,經濟新聞與金融

商品也都涵蓋其中,只是這些金融數據與商品對某些人來說,僅能算是有看

沒有懂的『天書』,而學商業的我們,可不能視這些金融數據與商品為『天

書』,尤其是每天報章媒體所刊載的股票、基金、認股權證及外匯,更是我

們必須熟捻的理財金融商品。

台灣有上百萬的菜籃族「股民」,為台灣股市注入了不少私房錢與菜

錢,也有人在台灣股市中載浮載沈,當台灣股市達到萬點時,股票市場可稱

為全民運動,幾乎人手一張股票,這個榮景造就當時不少的新資產階級;而

在台灣股市崩跌後,同樣也造就了一批新的貧窮階級,甚至出現了「卡奴」

一族,由此可見,台灣股票市場,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金融活動中佔有很大的

地位。當然除了常見的股票金融商品外,我們還可以發現報紙上也會出現,

諸如:認股權證、基金淨值與外匯兌換比率的數字,這些都是我們本章所要

談的議題。

除了報章媒體刊登的金融工具外,婆婆媽媽最喜歡的金融活動就是標

會,這種自古到今的融資模式,還是歷久不衰,只是標會若正逢景氣低迷時,

其風險相對會高於其他金融商品,由於標會模式能否順利進行常受制於個人

因素,因此,對會首及會腳的人格、信用的挑選有著相當嚴苛的準則,一般

來說,都是鄰近的親朋好友才有可能加入標會的活動。
閱讀材料:衍生性金融商品(financial derivative)
由 1970 年以後,世界各地的利率、股市、債市波動性逐漸加大,造
成了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大增,金融機構為了降低利率與投資風險,以及
金融投資客的需要,從現有證券標的中發展出各類型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因此,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報酬率,與相關證券標的漲跌有著極大的相關。

因此,本章除了介紹民間傳統的標會金融活動外,也將介紹股票、認

股權證、基金以及外匯等金融商品,其他諸如金融期貨、遠期契約、選擇權..

等衍生性金融商品(financial derivative),就有待同學進入大學或行有

餘力後,再自行去收集及瞭解。

標會

標會在傳統農業社會即有的理財工具,直到工商發達且理財工具多樣

化的現今社會,標會這種理財工具還是深受到國人的喜愛;一般而言,標會

會先訂立一個合理的底標,以保障會腳的權利,是以,標會的利率會優於銀

行利率,加上標會的操作方式簡單易懂,又不需要專業的理財知識,即可運

用利率累積來創造財富與募集資金,這就是為何「標會」這種理財工具歷久

不衰的原因。由於標會是透過人與人之間互通有無的互助精神,以免除資金

需求者四處集資的窘境,因此,標會又稱作互助會。

互助會大多由一位具有公信力或資金告急的人來負責召集,負責召集互助會

的負責人稱為會首,而參與跟會的成員稱為會腳;由於會首與會腳的資金往

來是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所以互助會成員不需提供不動產或動產來作擔保

品,而互助會的會期長短、會員數量、標金..等,是由會首起會時與會腳共

同決定。標會在首次集會時,會腳必須繳交約定的款項給會首,此時,會首

不需繳交任何利息給會腳,但會首必須負責每期開標與收會款給得標者,這

就表示會首雖然募集到免費的資金,可是卻必須承擔其他會腳的信用風險。

第二次以後的集會,會腳以競標的方式來取得資金,以標金最高者得標,已

得標者稱為死會,沒有競標資金的權利,其他會腳則稱為活會,有資金競標

權;其中,標金指得就是利息。
閱讀材料:內標與外標
在傳統的標會中,標會可依會款的收取方式分成內標與外標兩種,
內標:活會的會腳繳交約定會款扣除標金的餘款給會首,而死會的會腳必
須繳交約定會款給會首;而外標:是活會的會腳繳交約定的會款給會首,
而死會的會腳必須繳交約定會款加其死會標金的會款。以十個會員每人每
月一萬元的互助會,第二次集會某甲以一千元得標,則某甲取得的資金為:
內標:10000【會首】+(10000-1000)╳8【10 人扣除會首與自己】
=82000
外標:10000╳9【10 人扣除自己】=90000
若第三次集會,某乙也以一千元得標,則某乙取得的資金為:
內標:10000╳2【會首與死會甲】+(10000-1000)╳7【10 人扣除會首、
甲與自己】=83000
外標:11000【死會甲的會款與當期標金總數】+10000╳8【10 人扣除自
己】=91000
以此類推,第四次到最後一次集會的資金金額就可算出,由此可知,內標
募集到的資金比外標募集到的資金少。

由於人與人的互信機制已經越來越不受重視,因此,在景氣低迷時,標

金太高可能會有倒會之嫌,又會腳間的互信大多是建立在與會首的關係上,

因此,會首與其他會腳的信譽也是參加互助會的首要考量因素,會腳太多表

示會期很長,其風險程度也相對較高,是以,我們必須認清:高獲利必然伴

隨著高風險,在使用高獲利的互助會前,必須要審慎評估互助會的風險。

股票

生活中最常聽到也最常接觸到的金融商品莫過於股票,購買股票已經

快成為當前台灣人民的全民運動,而且股票指數的漲跌攸關大部分台灣人的

荷包,因此瞭解股票的內容及意義是相當重要課題。

股票是股東(shareholder)對公司資產的請求權,是一張代表股東擁

有公司所有權的憑證,只有當公司解散或倒閉時,股東對公司的所有權主張

才會消滅,因此,持有股票之股東,只有在公司結束營業時,才能對公司請

求退還股金。由於進入股票市場的門檻不高,若購買的公司營運不錯時,股

東可獲取不錯的股利及股息,再加上股票每日的漲跌相當可觀,因此一般個
人、家庭甚至法人或金融機構,對股票的投資都相當積極,這也就是購買股

票會成為全民運動的魅力所在。除此之外,由於股市每日的成交資金相當龐

大,一般企業也相當偏好以發行股票方式來募集資金。

股票市場的交易,除了「初級市場」是公司首次公開市場掛牌交易,

由承銷商、發行公司、投資人組成承銷商市場外,一般的股票交易大多在「次

級市場」進行,台灣股票的「次級市場」可以區分成「集中市場」和「店頭

市場」兩種,以下根據不同的內容逐一來說明。

一、集中市場

集中市場交易的股票稱為上市股票,上市股票公司由「台灣證券交易

所」負責監督與管理,營業時間為每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上午九點到下午一點

半為止,我國「證期會」規定股票的每日漲跌幅,需在前一營業日收盤價的

7%範圍內交易。

二、店頭市場

店頭市場交易的股票稱為上櫃股票,上櫃股票公司由「財團法人中華

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監督與管理,上櫃公司不論在公司資本額、成立年

限、營運及獲利能力方面的限制,都較上市公司來的寬鬆,其營業時間與股

票漲跌幅限制均與上市股票一樣。除了特殊限制以外,上櫃股票的融資比率

較上市股票為低。

股票除了交易市場有差異外,股票市場交易標的物也有不同,其中股

票市場交易標的物以「普通股」
(common stock)交易為大宗,其他如:
「特

別股」(preferred stock)、「存託憑證」(depository receipt;DR)、「受

益憑證」(beneficiary certificate)及「認購權證」(call warrant)也

有進行交易;除了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認購權證」及購買基金取得的「受益

憑證」我們將在下階段會說明外,其他的交易標的物我們逐一來做描述。
一、普通股

「普通股」是公司最重要股本結構,也是公司營運資金最主要的來源,

我國普通股的面額為 10 元,一張股票有 1,000 股,


「普通股」的股東只有在

公司解散,才能請求公司將營運所剩餘的價值退還給股東。「普通股」的股

東有權表決公司營運的決策,對公司營運的成果,有領取股息及股利的分享
成果之權力。事實上,股票投資人大都不是因為該公司股息或股利多寡來投

資股票,而是喜歡賺取公司業績上揚導致股價上漲,或炒作股價得來的資本

利得。

二、特別股

「特別股」也是公司的股本之一,但其重要性遠低於「普通股」
,股票

市場交易金額也遠不及「普通股」
。「特別股」股東對公司清算價值的請求權

順位優於「普通股」股東,但「特別股」股東沒有權力參與公司經營決策的

表決,對公司的經營成果也沒有權利分享。「特別股」股東僅能固定領取股

息,若公司營運不佳,「特別股」的股息只能在營運轉盈時,一次追補前年

度積欠未發的股息。「特別股」的股性及收益都較「普通股」穩定,因此市

場上的交易不如「普通股」熱絡。

閱讀材料:股市的由來
15 世紀在東印度做生意的荷、法商人,因投資風險與獲利皆相當高,
突發奇想的提出發行投資內容的股份給大眾,供大眾認股以分擔商人在東
印度的投資風險。
當投資時程較短時,投資者可以等商人完成投資收益回國後,再行
與商人結算股份取回投資金額及報酬;若投資時程較長時,有些投資者就
會透過仲介商,將股份按照公認的價格變賣,交易量日益擴大的結果,就
演變成現今的股市交易模式。

三、存託憑證

「存託憑證」為外國公司或外國公司股東,在國內發行國外公司權益

的可轉讓有價證券;當投資人在國內市場買進存託憑證後,即擁有對該國外

公司的股利、股息及剩餘財產分配..等股東該有的權利。如:台積電在美國

發行的存託憑證(American depository receipts;ADR),就是代表在美國

購買台積電的存託憑證,其權利與在台灣的台積電股東的權利相同。

認購權證

「認購權證」是選擇權的一種,其中,
「認股權證」是以股票為標的物
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認購權證」是一種特定契約,持有「認購權證」者可

以在未來某一特定日期,以特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標的物,
「認購權證」

投資者有權決定是否履約,而發行者只有被動執行履約的義務,因此,投資

者必須為這項權利支付「權利金」,而發行者則必須承擔股票在市場上的波

動風險。然而「認購權證」發行者為規避標的物即將遭遇的風險,會在市場

上先行購入到期履約的標的物。「認購權證」發行者有事先收取「權利金」

的好處外,也可在契約到期後,沒收沒有履約的「權利金」
。而「認購權證」

的投資者,具有避險及高槓桿的效益。

當投資者認為某個標的物即將下跌,但又怕看錯行情,此時,投資者

可以放空該標的物,並購買以該標的物發行的「認購權證」,以降低投資者

看空標的物的風險。由於「認購權證」投資者僅需付出少許的「權利金」,

就可取得購買標的物的履約權利,當標的物的價格上漲時,投資者可出售「認

購權證」來獲取與「權利金」的差額利潤,亦可在契約到期時履約並出售標

的物獲利。當標的物的價格下跌時,投資者僅需放棄「權利金」即可,所以,

「認購權證」是一種低投資成本,高報酬的金融商品。

然而,
「認購權證」也非百利無害的金融商品,由於「認購權證」具有

高槓桿效益,因此,「認購權證」的獲利雖高,相對的,當「認購權證」標

的物出現下跌時,「認購權證」的跌幅會不亞於標的物的跌幅;且「認購權

證」是投資者購買特定日期的標的物,必須承擔履約前標的物的風險,這是

投資「認購權證」者必須要仔細考量的因素。

相對於「認購權證」,「認售權證」(put warrant)是投資人在特定日

期,以特定價格出售一定的標的物,「認售權證」發行者需在契約到期日以

特定價格購入標的物。
「認售權證」對發行者、投資者的效益與「認購權證」

相同,只是「認售權證」的投資者認為某個標的物即將上漲,為避免標的物

下跌的風險,投資者可以購買該標的物及「認售權證」,以降低看多該標的

物的風險。

基金

基金(fund)又稱作共同基金(mutual fund),是集合許多小額投資
人的資金後,再經由金融仲介機構將資金轉換成股份售予投資人,而金融仲

介機構的基金經理人將所募集來的資金做有效規劃與投資操作。這個過程

中,小額投資人透過基金的投資,可以用小額資金投資高價位的優良公司股

票;又投資者僅需負擔少許經紀、管理費用,就可以獲取優良經紀人的服務

與操作績效,當然,最重要也是最吸引一般大眾投資基金的目光,是基金是

聚沙成塔的募集資金,在大批資金的挹注下,基金購買的標的比單打獨鬥的

個人投資分散,因此,分散風險且獲利不俗是大眾投資共同基金最重要的理

由。

共同基金可透過券商、銀行、投顧公司或基金承銷公司…等金融中介

機構購買,購買共同基金的同時,即可取得「受益憑證」成為該基金的股東。

投資基金最主要的獲利是賺取基金淨值的價差,共同基金股東有權投票決定

該基金的董事(director)
、投資項目及經理人(manager)的去留..等。我

國為了保護基金投資人的權益,法律規定基金資產必須由獨立的監護銀行來

保管,監護銀行的資產必須與基金資產分開保存,藉以強調基金資產的透明

與獨立。

共同基金依發行方式不同可區分「開放型基金」(open-end fund)和

「封閉型基金」
(closed-end fund)兩種,取得「開放型基金」的「受益憑

證」,隨時可以要求基金公司以當時基金所持有的資產價值(又稱淨值)購

回「受益憑證」。「封閉型基金」的「受益憑證」,就如同普通股票一般在股

票市場上交易,屬於是次級市場的轉手交易,無法向基金公司要求購回「受

益憑證」
,因此,
「封閉型基金」的市價可能會高於或低於基金所持有的資產

價值,因為流通在股市的基金市價取決於該基金的流動性與管理品質。由交

易數量來看,「開放型基金」的「受益權證」交易流動性遠高於「封閉型基

金」的現象來看,「開放型基因」較為大眾接受。
閱讀材料:共同基金的歷史
共同基金緣起於十八世紀的英國單位投資信託(unit trust),工
業革命後造就了大批英國中產階級,中產階級累積大量財富後,將資金
委託給值得信賴的專業人士,代為處理海外的投資事宜,此時,委由專
業人士的投資信託事業已有初步雛形。
直至十九世紀後期,英國出現以投資殖民地公債為主的外國信託機
構,這個外國信託機構,為最早的證券投資信託公司組織。之後,美國
在第一次大戰後,國內經濟快速成長,人民對投資理財的需求日益迫
切,美國便引進英國證券投資信託公司制度,直到二十世紀中葉通過投
資公司法,才讓美國共同基金市場趨於健全。

然而,基金的區分方式不僅只有發行方式不同來做區分,依投資區域

不同可區分:單一國家基金、區域型基金及全球型基金等。依投資標的不同

可區分:債券基金、外匯基金、股票基金、房地產基金、貨幣基金、貴金屬

基金、基金中的基金…等類型基金。投資目標不同可區分:成長收益型基金、

收益型基金、平衡型基金、積極成長型基金、價值型基金、保本型基金與資

產配置基金等。

由上述的共同基金介紹看來,共同基金投資領域與標的已擴展到任何

有價資產層面,國內發行的基金數就已經數以百計,若連國內核可的國外發

行基金總和,真的會讓人眼花撩亂,在這麼多樣化的基金市場中,如何挑選

最有利的基金,將是考驗投資者資料收集、分析與理財規劃能力。

外匯

我國的外匯存底一直高居世界前幾位,這是國人辛勤奉獻的成果,也

是舉世聞名「台灣奇蹟」的成果。然而,外匯的定義是什麼?它又與外幣、

匯率有何關係,這是我們這一節即將介紹的內容。外匯是國家擁有可作為國

際支付工具的外國通貨,也是國家對外國通貨的請求權。而外匯存底是我國

政府保有的外匯數量總和。簡單的說,外匯指的就是外幣,而外匯存底就是

國家的外幣存款總值。

在所有的金融活動與商品中,除了標會、股票、基金等國內金融商品

外,最常接觸的國外金融商品就屬外匯,因為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有擁有自己

貨幣,國際間的貿易就會涉及各國貨幣的交易,且國內各家大型金控及行庫
都有外幣的存款與兌換服務,因此,瞭解外匯與匯率的內涵與意義,是身處

在地球村的我們必須瞭解的金融常識。

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不同的匯率表示方式,如:美元:新台幣=1:32,

新台幣:日圓=1:3.55…等,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不同的匯率代表著我

國對不同外幣的兌換比率。依照外匯報價方式的不同,外匯有「直接報價」

(direct quotation)與「間接報價」
(indirect quotation)兩種;其中,

「直接報價」又稱為「價格報價」或「應付匯率」,為一單位外國貨幣折合

多少本國貨幣的表示方式,就如同多少本國幣可以購買一個外國貨幣,此時

外國貨幣被視為是「商品」來購買,例如:一美元兌換 32 元新台幣。而「間

接報價」又可稱為「數量報價」或「應收匯率」,為一單位的本國貨幣折合

多少外國貨幣的表示方式,如同多少的外國貨幣可以購買一個本國貨幣,此

時,本國貨幣被視為「商品」來購買,例如:一元新台幣兌換 0.031 美元。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以美元為直接報價對象,但在歐元興起後,以歐

元為直接報價對象的國家也越來越多;目前台灣的外匯報價主要以美元、歐

元及日元的直接報價為主。

在 8-1-2 中,我們可以知道匯率變動受到經濟景氣、物價水準、利率..

等因素的影響,當一國貨幣價值增加時,表示該國貨幣升值或是他國貨幣貶

值,這樣的結果會影響到兩國間的進出口貿易。以新台幣與歐元為例,當新

台幣升值時,將使台灣廠商更難將貨物賣給歐洲各國,而歐洲貨品因成本降

低而在台灣的競爭力提高,因此,新台幣升值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廠商,

是一件不小的打擊。所以,匯率的升、貶值,有賴政府及央行嚴加注意,不

然,大幅的升值將造成台灣出口減少、廠商的競爭力下降,若相關單位極力

阻止新台幣升值,則與台灣有相關的貿易國,會以不同的貿易制裁手段來對

付台灣出口產品,在新台幣升值、貶值的兩難路口中,政府相關單位必須詳

加規劃因應之道。
資料來源:馬明宏。經濟與商業環境Ⅱ。台北:台科大圖書。2006。72-82。
主題四 經濟與生活
單元二:生產行為
壹、基本內容:生產行為、生產四要素、供給法則、生產者面對的課題、儲蓄與

投資

貳、能力指標:7-3-5 了解產業與經濟發展宜考量本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7-4-4 舉例說明各種生產活動所使用的生產要素

參、知識概念圖

生產行為的定義

土地

勞動

生產四要素 資本

企業才能

生產行為
供給法則

生產什麼

生產者面對的課題 如何生產

為誰生產

儲蓄與投資
肆、重點整理

1. 透過資源的投資,來增加或創造產品的行為,就稱為「生產行為」。

2. 生產四要素:土地、勞動、資本、企業才能。

3. 土地指的是一切自然界所賦予的資源,包括礦產、農產、林木…等。

4. 勞動包括勞心與勞力的工作者均屬之。

5. 資本為一切人造資源皆屬之。

6. 企業才能為生產者組織運用其他生產資源的一切管理能力。

7. 生產者從事生產的最大目的,在於賺取利潤;而利潤取決於「銷貨收入多寡」

及「生產成本高低」等兩個因素。

8. 銷貨收入與產品的單位價格、銷售量息息相關;銷貨收入扣除生產成本,則

為利潤。

9. 生產者使用各種生產要素所須支付的代價,稱為「生產成本」
;如:使用土地

的代價為「地租」
;使用勞動的代價為「薪資」
;使用資本的代價為「利息」;

企業才能獲得的報酬,稱為「利潤」。

10.生產者提升利潤的作法:一、在生產成本無法降低的情況下,銷貨收入愈高,

則利潤愈高;二、在銷貨收入無法提高的情況下,生產成本愈低,則利潤愈

高。

11.「供給法則」
:在其他條件不變下,生產者會採取「價格高多賣,價格低少賣」

的現象;即價格與供給量呈正向關係。

12.供給增加,供給線會往右移;供給減少,供給線會往左移。

13.生產者必須面對「生產什麼」
、「如何生產」
、及「為誰生產」三個重大課題。

14.儲蓄與投資是一體兩面,倘若社會上沒有儲蓄,則投資就不可能執行,而消

費就無法獲得滿足。

15.生產者為了創造更多利潤,會撥出自身的部分利潤,或向銀行借貸,來投入

資金進行投資。

16.對個別廠商而言,投資能降低生產成本,及促進產業升級;對整體社會而言,

投資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與帶動國家的經濟成長與發展。
伍、生活實例探索

◎主題一 廠商

※廠商的本質

前幾天搬家,請了朋友介紹的個搬家公司幫忙。約好的時間還沒到,

一部中型的貨運車已經開進巷子;連老闆一共來了三位都是四十五歲左右

的中年人。

我們的東西不多,但快也裝滿了一車;老闆招呼著把車子開到巷子口,

然後要另一輛同型的貨車倒退進來。兩車裝滿之後,剩下的書桌和單人床

是要送給朋友的;老闆就派了一個人回公司,在開部車來裝這些東西。結

果,老闆和另外一位各開原先的兩部車到新家去,我搭第三部車送東西去

朋友家。

我坐在司機旁的座位,一邊嚼檳榔一邊閒聊;主要是問他一些關於搬

家公司的事。沒過多久,我就感覺出來「雖小道,必有可觀者也」的趣味;

搬家公司的經營並不是簡單的事。

聽司機說,他們這家「公司」總共有二十人左右;每個人都有一部車,

也都是老闆。它們不作廣告,主要是靠朋友口耳相傳來介紹顧客。公司沒

有辦營利事業登記,所以營業收入也不申報公司和個人所得稅;如果顧客

是公司行號,需要統一發票,他們就向其他公司買發票。

他們做生意的方式很有意思:如果客人指名找哪一個人,就由這個人

負責安排這筆生意;如果不指名,就由接電話的人負責。負責人先到客人

家裡估價,搬家的價錢都有「行情」;坐電梯和走樓梯價碼不同,「三樓到

五樓」和「二到一」當然也有差別。
估完價之後,負責的「老闆」就依需要由這二十位左右的伙伴裡找幾

位幫手,安排日日程。然後,在搬家當天,當家的老闆就負責在整個過程

裡招呼上下前後;搬家之後,再把收到的錢平分給到場的每一個人。

「如果帶頭的人估價太低,其他來幫忙的人會不會心理嘀咕?」我問

「當然不會;大家都是有經驗的人,而且合作久了,都有默契。」

「二十幾個老闆裡,有沒有人是比較「傲客」的;別人不太願意找他

合作?」
「當然有。每次有生意,先找自己最好的朋友;有些人不到萬不得以

不會去找!」

聽身旁這位身體結實、精神振鑠(昨天晚上喝酒喝到早上四點,接著

開車出門搬家)的司機順口講這些好像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語氣裡倒好

像有點訝異於我不知世事的大驚小怪;我突然覺得有點好笑。

在一九三七年,有個二十歲的英國人寇斯(Ronald Coase)發表了一

篇平稱上平淡無奇的文章—「廠商的本質」。幾十年來,這篇文章已經成

為經濟學裡最常被引用的論文之一。寇斯能在一九九一年得到諾貝爾經濟

學獎,這篇文章具有關鍵性的影響。文章裡的重要概念,現在看來非常簡

單:雖然市場裡有各式各樣的貨品,一個企業家就可以利用市場取得他所

需的人力、物力,然後組合成他所希望生產的商品。可是,為什麼現實社

會裡,有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廠商」呢?寇斯慧眼獨具提出解釋:雖

然企業家在市場上買到所有的人力物力,可以找貨、比貨、訪價、議價等

等都要付出時間心力;因此,成立一個常設性的公司(廠商),就可以減

少或免去「利用市場」的成本。這種見解還有更廣泛的涵義:在面對各種

決策時,人可以先擷取外在的一些資料做為參考指標;然後,在主觀上作

一些比較斟酌,最後才是行為的取捨。

不過,不管是寇斯的本意或引申的解釋,
「廠商的本質」這篇論文還隱

含了一個非常重要、但常被人忽視的啟示:不論是在市場或在其他的範圍

裡,聰明的人都會根據自己對主客觀條件的評估,而做出對自己而言最好

的選擇。旁觀的人永遠毋需、也不應該自以為聰明或以人為神地借著代

籌!
我轉頭看看正平穩自在開著車的老闆,心裡想:如果由我們經濟學家

來規劃設計「最適」的搬家公司,不知道會搞出什麼樣的東西?

突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古訓在我的腦海裡出現。

資料來源:熊秉元。熊秉元漫步經濟。台北:時報文化。2003。115-117。

延伸思考

1.寇斯的哪一個理論,常為經濟學所引用?

2.寇斯的理論中,其隱含著哪一個最重要的概念?
參考答案
1.廠商理論 2.人們會主觀評估最有利的方法

延伸閱讀

廠商組織的形態

生產者(廠商)為了從事生產活動所組成的企業組織,可大略分為三

種型態:獨資、合夥與公司。這三種廠商型態主要的不同,可用二種特性

刻畫;一是資金來源,二是企業償債的責任。就資金來源而言,獨資顧名

思義是由一人出資建立的企業,通常也是他自己負責經營。合夥事業是由

合夥人共同出錢出力組成的生產單位。公司則除了發起人外,尚可公開對

外招募古今,是一種可以吸納社會游資共同投入生產行列的企業組織型

態。現實社會中,絕大部分的小公司,其資本來源與合夥並無兩樣,那為

什麼要用「公司」形態呢?因為公司股東(投資者)有很獨特的第二個特

性:獨資與合夥之出資人對企業的負債有連帶無限責任,但公司裡的「有

限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支出資人,對企業的負債只以其所認股本為

「限」。依《公司法》之規定,公司尚有無限公司與兩合公司。無限公司

股東與兩合公司內之無限責任股東,則對公司債務負有無限清償之責,如

用獨資與合夥人。

除了以上兩個區分三種企業形態的特性外,公司還有其他的特性,包

括(1)公司為法人,即具有法律上的「人」的資格(稱為「法人」以有

別於「自然人」),可保有財產,可當法律訴訟之當事人。(2)通常公司規

模稍大後,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可以分離。即公司股東(董事會;即所有

權人)合請專業經理人(有經營權)來經營企業。此兩點可以讓公司的生

命超過自然人,而使它永續經營。
此外,還有一種事業經營的方式,稱為合作社。合作社與公司同為「法

人」
,但有下列異於公司者:不以營利為目的,
(故可免所得稅與營業稅),

且以社員當服務對象;平常社員在社內的表決權與年終結帳的盈餘分配,

不以「出資」多少為準(這是公司組織的運作方式),而是「一人一票」,

並按交易額計算盈餘之分配。
由於公司組織有廣徵股款及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等優勢,故已成為現

代中大型企業組織之主流。

資料來源:張清溪、許家棟、劉鶯釧、吳聰敏。經濟學—理論與實際。台

北:翰蘆圖書。1995。181。

◎主題二 生產

※生產的概念

供給是提供產品給需要者,但供給者要如何能提供產品,這就涉入生

產層面的議題,生產到底會涉及到哪些內容呢?就經濟學的概念而言,供給

者會面對勞動、土地、資本與企業才能等四項生產要素,在這四大生產要素

間,供給者如何取捨並有效的結合與運用,這就是生產主要談論的內容。

生產是供給者結合勞動、土地、資本與企業才能四項生產要素,生產

出滿足人類慾望財貨的一切經濟行為稱之;在這個生產過程中,供給者會創

造或增加財貨的效用。如:加工製造罐頭、興建大樓的建設公司..等。以下

我們先針對生產的四個要素來逐一說明:

生產四要素

(一)勞動:人們勞力或勞心的付出都屬於勞動(labor)
。如:工人施工、

銷售員提出銷售計畫等。因為每一項工作都需要有人來負責,所以勞

動可說是生產要素最重要的一項要素,其給予的報酬「工資」
(wage,

簡稱 w)在廠商生產成本中佔有很大的比例。

(二)土地:土地(land)或從土地中直接生產的物品都屬之。如:農、林、

漁、牧、礦等。就整個地球資源來看,土地的供給是固定的,屬於是

供給法則的例外,而土地的使用代價是「地租」(rent,簡稱 r)。

(三)資本:一切人造的生產工具都屬之。如:機器、建築物、設備..等。

資本(capital)是屬於可以長期使用的人造生產工具,其使用的代

價為「利息」(interest,簡稱 i)。

(四)企業家精神:又稱企業才能,為企業主整合前三項要素的經營能力,

並承擔為整個企業的風險,由於難以舉證,所以企業家精神
(entrepreneurship)的範圍比較難界定。企業才能的代價「利潤」

(profit,簡稱 π)是屬於剩餘價值,因為利潤是企業收入扣除工

資、地租與利息所剩下的部分,因此,利潤的代價可能為正值、零或

負值,與前述的工資、地租、利息一定為正的概念不同。

傳統經濟社會中,對土地、勞動、資本與企業家精神這四項要素都相

當的重視,但知識經濟的興盛與網路的崛起,讓原本傳統經濟的重視要素內

容起了相當大的變化,整體的生產要素開始特別著重在企業家精神一環。在

瞬息萬變的社會,只有企業家精神,才能使原本不可或缺的土地、勞動與資

本等生產要素簡化,也只有企業家精神才能創造經濟契機,才能真正決定生

產者的利潤多與寡。

生產方式

生產者以最低成本的考量,結合並運用上述的四個生產要素後,決定

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生產多少的決策,廠商就依照生產者的決策來提供生

產,但就整個社會來看,生產方式有相當多樣,我們大致可將生產方式歸類

為四種,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原始生產:即取之於大自然的生產模式。如:漁夫捕魚、礦工採礦、

游牧採集野果..等農、林、漁、牧、礦業。

(二)形式生產:生產者將某些財貨加以製造與改良,然後改變原來的外觀

或形式的生產的方式,又稱工業生產。如:將葡萄原料釀成酒、紡紗

成衣..等。

(三)商業生產:生產者僅提供財貨買賣與銷售來獲得報酬,而不涉及到製

造層面的生產方式。如:大賣場賣貨、零售商的買賣等。
(四)勞務生產:生產者提供自己勞力或知識,來滿足他人的需要以獲得報

酬的生產行為。如:打雜工人、律師、老師等。

上述的四種效用中,原始生產、形式生產與商業生產稱為有形生產,

而勞務生產稱為無形生產,這四種生產均可滿足人們的慾望,但其生產過程

中所產生的效用有些差異,將生產可能產生的效用分別說明如下:

生產效用

(一)本源效用:取之大自然所產生的效用稱之,為原始生產所產生的效用。
如:礦工採礦產。

(二)形式效用:將財貨加工或改變,使改變後的財貨無法辨識其原貌的效

用稱之,即形式生產所產生的效用。如:將水果釀製成酒。

(三)地方效用:將財貨由甲地運送到乙地的過程產生的效用稱之,為商業

生產所產生的效用。如:將蔬菜由雲林送往台北。

(四)時間效用:先將財貨儲藏或冷藏,等到財貨需要時再行取出使用的效

用,為商業生產所產生的效用。如:冷凍倉儲業。

(五)產權效用:供給者將財貨由自身轉移到消費者上稱之,為商業生產所

產生的效用。如:老闆將機車賣給你,就是將產權移轉給你。

(六)勞務效用:供給者提供勞力或知識,來滿足人們的慾望產生的效用,

為勞務生產所產生的效用。如:老師上課、飯店的打掃人員等。

六種生產所產生的效用中,商業生產所產生的效用包括有地方、時間

與產權效用,其他的生產大都對應其產生的效用內容,如:原始生產對應本

源效用等。事實上,一個生產的經濟行為大多涵蓋多種不同的生產效用,如:

工廠將產品生產後賣給批發商,則就涵蓋了製造業的形式效用,權力移轉的

產權效用,送貨到批發商的地方效用..等。所以,一個生產的經濟行為不只

產生一個生產效用,而是涵蓋一連串的生產過程與效用的產生。

企業的型態

不同的生產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效用,而主導這些生產與效用的組

合,就會形成不同的企業型態或產業,一個國家的經濟產業涵蓋了多種不同

的生產方式與企業型態,台灣亦然。產業間是沒有孰優孰劣的比較,在國家

發展的每個特定時期,不同的產業都曾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台灣不

可能也不可以因全球化的專業生產,而將農產或其他低技術、勞力密集的產

業淘汰或舉廠遷移到低落後國家,這會使台灣整個經濟產業頓時變為跛腳,

每種產業的發展都需要其他企業型態的支援與配合,如同人的營養需均衡,

偏食的後果將會導致無可預知的不良後果。

就台灣而言,高科技的經濟奇蹟背後有著其他產業的支持,在台灣經

濟發展史中,每項產業都有其歷史價值與意義;在台灣光復之初,以農業為

出口導向的經濟產業模式,其外匯收入奠定了往後工業與高科技業的發展,
進而創造出舉世稱羨的台灣奇蹟,若沒有當初的勞力密集的農業產出,哪有

現在台灣的經濟成長,因此,台灣當前的產業發展與企業型態,是我們必須

得瞭解與肯定的;以下針對台灣不同的產業型態逐一來做說明。

第一級產業:取之大自然的原始生產屬之。

(一)農業

台灣位處副熱帶與熱帶交界區,植物的生長迅速,實為發展農業的良

所。早在清領時期,漢人於台灣拓荒時,即以稻米為主要經濟與糧食作物;

日據時期實施「工業日本,農業台灣」,更將台灣的農業發展推向另一個階

段,當時台灣的茶、米、糖等農產,除了供給給日本外,還輸出到其他各國;

光復之後的台灣發展初期,茶、糖..等農產的外銷,更為當時的政府帶來可

觀的外匯,也奠定台灣往後經濟發展的契機。

隨著台灣產業結構轉變及產銷制度無法配合時代變遷..等因素的影

響,使得農村內的青壯年人口大量移往都會區,這導致農村人口逐漸減少與

老化,又加上台灣於西元 2001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農業產業更

是雪上加霜,其面臨的窘境真是前所未見,這種種的危機正考驗著目前台灣

的農業,如何提升台灣農業的地位與創造農產品的生機,將是執政者與國人

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

(二)漁業

台灣四周環海,西面的東海、台灣海峽以及南海..等有著廣大的大陸

棚,加上四周海洋有親潮、黑潮等寒暖流經過與交會,這樣得天獨厚的天然

資源帶來豐富的的魚群,也就形成了廣大的漁場,因此,台灣的近海與沿海

漁業相當的發達。由於遠洋船隻與捕魚技術的日新月異,台灣的遠洋漁業遍

及三大洋,遠洋漁業的魚類捕獲量超過我國漁業總值的一半,其成就相當的

豐碩。而養殖漁業配合生化科技與基因改良,將台灣的養殖漁業帶入了另一

新的領域..等,這些天賦的自然資源與研發團隊的努力,讓台灣的漁業不僅

可以自足外,還可以讓台灣名揚國際。

由於台灣的政治因素,使得台灣與大陸間的漁權糾紛常鬧的沸沸揚

揚,再加上經濟海域的劃分不清,讓台灣的漁民常受到日本、菲律賓等國的

羈押或扣留等,這讓台灣的漁業發展蒙上了陰影;如何擴展台灣漁業,除了
閱讀材料:經濟海域
中華民國的經濟海域為自測量領海寬度之基線起至外側 200 海里
的海域,其中,領海為自基線至其外側 12 海里之海域。中華民國在經
濟海域內,享有天然資源之開發、養護及利用等主權上的權利,和一切
國際法上得行使的管轄權;若經濟海域與他國的經濟海域重疊時,界線
由相關國家政府協議,或依公認之國際法原則來劃定;其他國家可在經
濟海域航行、上空飛行及鋪設海底電纜及管線與其他國際法所允許的行
為。

更精進自己的養殖技術外,與鄰國甚至大陸之間的互動,台灣有關當局必須

擬定相關對策才行。

(三)其他

「福爾摩沙」是形容翠綠美麗的台灣,但在清領與日據時期,高經濟

價值的樹種,如樟樹、紅檜、扁柏、杉木..等被大量砍伐,加上光復後大量

的外銷高山針業林,以及山坡地經濟作物的墾殖、人為的破壞..等,使得台

灣林業的發展無法在進一步的擴展。牧業的發展受限於台灣地狹人稠,而無

法進一步的擴展,目前僅有畜產品猪肉有外銷實力,其他畜產品還沒有競爭

優勢。

由於沒有永續經營的規劃,使得台灣在發展林業與牧業的同時,破壞

的原有的生態環境,台灣目前的河川污染、水土保持不佳,甚至土石流的自

然傷害,追根究底還不是人為因素所造成,若沒有從長計議的考量與規劃,

台灣的林業與牧業終將被整個社會所淘汰。

第二級產業:為工業、製造業等。

台灣的工業產值造就了舉世稱羨的「台灣奇蹟」
,台灣工業發展以日據

時期為濫觴,日據時期「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同時,日本引進製糖技術

的輕工業來台,就是工業發展的開端;之後,日本為了配合戰爭需求,將台

灣定位為後勤補給基地,這樣的考量埋下了台灣發展重工業的種子。

光復之後,國民政府在台灣實施一連串的經濟計畫與「獎勵投資條例」

等規劃,讓台灣在民國五十年代即成為國際上重要的勞力密集產品出口國;

民國六十年代,國家基礎建設逐一完成,加上發展重心由勞力密集產業轉向
資本密集的重化工業,民國七十年代,轉型為高科技工業…等,讓台灣的工

業發展快速在國際間竄起,這有賴當時政府的遠見及人民的辛勞,才能造就

目前的台灣經濟。

隨著知識時代的來臨,台灣的工業甚至高科技產業面臨到相當大的衝

擊,原本以代工為主的產業生產模式,逐漸被低廉價勞動工資的開發中國家

所取代,台灣必須思索未來的工業發展,否則,在成本高漲的台灣,勢必無

法與低工資成本的開發中國家抗衡,如何突破這些困境與維持台灣的高科技

成長,是廠商與相關單位必須詳加思索的問題。

第三級產業:指服務業,其包含通信業、金融保險、商業、個人服務..等提

供勞務的形式來滿足人類的需要的產業稱之。

邁入先進國家之林的台灣,第三級產業的就業人口與產值勢必會超過

第一級與第二級產業;民國七十七年,台灣服務業的就業人口數已經超越第

二級產業,而民國九十年,台灣的服務業產值已佔總產值的百分之六十以

上,可見台灣已逐步邁入開發國家之林。

隨著台灣經濟快速的發展,人民所得逐步攀升,服務業的需求將會與

日遽增,這將會對台灣整個產業結構有諾大的影響,因此,如何因應時代變

遷與研究發展對策,將是往後政府亟欲發展的課題。

成本

廠商或企業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而存在,若沒有利潤,廠商或企業

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在廠商追求利潤的同時,除了必須顧及產品品質與售價

外,如何控制成本以至降低成本,是廠商首要考量因素,因此,成本的問題

是每個企業或廠商經營者必須面對的難題,是以,本單元將針對成本相關的

課題,逐一來說明與敘述。
成本的概念

廠商使用生產要素一定得付出代價,這些代價當然必須包含工資、地

租與利息等要素所得的內容,這些項目的內容好像與會計學的帳面成本相

符,但經濟學上對於成本的概念有其不同的見解,以下我們根據會計成本與

經濟成本的不同做一說明。

一、會計成本(accounting cost)
:為會計帳面上所記載支付的金額,因為
一目了然且可以清楚舉證,故又稱外顯成本或外露成本(explicit

cost)。

二、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財貨的用途有多種,選擇了其中一種

用途後,其他放棄的用途中價值最高者,又稱交替成本(alternative

cost)或內含成本(implicit cost)或隱藏成本等。機會成本是廠商

認為自己應得的報酬,所以將其加入經濟成本的內含,所以我們也可

以稱經濟成本為廠商的正常利潤(normal profit)。因此,廠商的機

會成本包括了會計成本以及經濟成本。

三、經濟成本(economic cost)
:除了帳面會計成本外,經濟成本還包括自

負盈虧、該賺卻沒賺的所得(受雇於人的薪資)
、將資本放在銀行的利

息…等機會成本在內,所以,經濟成本所談的成本內容比會計成本的

內容複雜的多。

由上述說明我們可以知道,經濟成本的概念比會計成本複雜的多,因

此,當你知道家具成本只有一萬五千元,某位木工卻跟你要求二萬元,卻說

沒啥賺頭時,若你只學會計成本一定會認為木工騙人,但透過經濟學解釋隱

藏成本的概念後,你就會諒解木工為何如此訂價了。

由上述解釋,我們應該可以分辨經濟成本與會計成本的差異,經濟成

本的成本代價高於會計成本的代價,反觀利潤的概念,會計的利潤會優於經

濟利潤,其公式如下:

會計成本=外顯成本
經濟成本=會計成本+機會成本
經濟成本>會計成本
總收入-會計成本=會計利潤
總收入-經濟成本=總收入-(會計成本+機會成本)
=總收入-(會計成本+正常利潤)
=會計利潤-正常利潤(或機會成本)
=經濟利潤
會計利潤>經濟利潤

生產者剩餘
生產者為了利潤來從事生產,所以生產者不可能賣沒有利潤的財貨給

消費者,俗說「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殺頭的生意搶著做」就是這個道理,所

以,沒有利潤的交易是不可出現在現實市場之中,因此,生產者剩餘的定義

就可以昭然揭之。生產者在銷售某項財貨時,生產者所得到的報酬與內心所

要求的最低報酬之間的差額,稱為生產者剩餘。

資料來源:馬明宏。經濟與商業環境Ι。台北:台科大圖書。2006。98-108。

延伸思考

1.經濟學的生產四要素中,除了土地、勞動、資本外,尚缺哪一個?

2.商業生產共可以產生哪些效用?

3.正常利潤指的是哪一個成本概念?

參考答案
1.企業才能 2.地方、時間、產權 3.機會成本
延伸閱讀

1.什麼是生產成本?

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

了解生產者行為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白各種成本的定義。首先我們最常

用到的概念就是「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不會因產出

數量變動而改變的成本。變動成本則是指會因產出數量變動而改變的成

本。以經營一家咖啡廳為例,店面的租金、咖啡機、店內裝潢設備等付出

的成本,不會因一天賣多少咖啡而有所改變,因此可歸納為固定成本,也

就是開一家店所必須付出的投資。而因應預估來客數多寡所調整的人力、

以及隨客戶數而有所變動的咖啡豆及其他食物材料,這些就可歸納為變動

成本。一家店所付出的總成本即是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總和。

短期成本與長期成本

在生產過程中,廠商必須投入的人力、物力等各項資源,也就是生產

要素。做生產決策時,如果廠商愈有充裕的時間考量,可選擇用來投入的

生產要素的彈性就愈大。因此根據選擇性的多寡,生產決策和生產成本可
分為短期與長期兩種。至於何謂短期與長期之分,則視廠商能夠調整生產

要素的期間而定,並沒有絕對的時間標準。例如,某電子科技廠商接獲國

際大廠的訂單而必須增加量產,但更新機器設備、擴充廠房這些屬於固定

成本的生產資源,在短期間內來不及做調整,因此廠商能選擇的可能只有

增加人手,以加快運轉速度,如此所產生的成本就稱為「短期成本」。相

對地,若有較長的期間進行擴充產能的準備,廠商在諸多生產要素中可以

選擇的投入項目就比較多元並且可以因應情況而變動,例如:以增加人力

的方式達成、或是添購機械設備、增加資本支出、擴廠…等。如此所產生

的成本稱為「長期成本」。

什麼是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是指在生產活動中必須投入的各項資源,包括:執行工作所

需的人力也就是勞動;取得機器設備與廠房所要付出的資本;生產所需的

用地或礦產等土地資源;以及企業經營者的才能…等。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30。

2.被捨棄的潛在機會—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的內容

機會成本與我們一般認知的生產成本有什麼不同?最主要在於機會成

本包括了外顯成本與隱藏成本。外顯成本是廠商實際生產運作時所發生,

並且必須支付的費用,例如:工資、租金、利息等,也就是在會計上認列

的成本。隱藏成本則是指生產經營過程所放棄的其他東西,例如:經營者

個人所投入的勞力、私有土地及資金等自己所擁有的資源。也就是說經營

者放棄將這些私人資源用在其他用途上,例如將自有地出租以收取租金,

但此時卻拿來做為營運的廠房。由於經營者犧牲了其他用途的成本既沒有

實際支出,因此也不會記在帳簿中,所以稱為隱藏成本。

機會成本如何影響利潤?

為什麼會特別強調機會成本呢?這和廠商衡量利潤最大的基準息息相

關。總收益扣除機會成本(包括外顯成本與隱藏成本)所獲得的利潤稱為

「超額利潤」或「經濟利潤」,等於會計利潤(總收益扣除外顯成本)減
去隱藏成本。當廠商的會計利潤為正時,不表示廠商一定有賺錢,因為當

經濟利潤等於零食,表示廠商帳面上所賺取的利潤等於隱藏成本,才能真

正顯示廠商的獲利有多少。因此在衡量廠商的利潤是否達到最大時,必須

從「經濟利潤」來判斷。只有當實際產生的利潤是大於機會成本時,廠商

才有利可圖,表示此項投資值得投入。因此廠商繼續正常經營的基本條件

為超額利潤大於或等於零,也就是總收益是大於或等於機會成本。

生活中的機會成本

事實上,機會成本的概念也可指個人為了得到某些東西或選擇做某樣

事情而必須犧牲的最大價值。假設一位目前月薪約 6 萬元的中階主管,恰

巧有兩個新工作的機會;一個是回到大學校園教書,月薪約 8 萬元;另一

個是跳槽到另一家科技公司作業務主管,月薪約 10 萬元。若選擇後者的

機會成本就是 8 萬元。扣除原本工作的月薪 6 萬元,「超額利潤」是 2 萬

元,表示這項轉職計畫是值得採行。但我們知道能獲得最大效用的不只是

實質金錢上的衡量,也包含心中滿足的程度。假設教書對這位中階主管而

言,可以獲得較大的心裡滿足,在成本和效益的兩相權衡之下,也許就會

選擇去當老師。由此可以推知,不同的人選擇做同一件事,所考量的觀點

不同,機會成本就會不同。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32-33。

3.成本與利潤

1.經濟學上的成本與利潤

經濟學上談到的「利潤」
,都是指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
,也就

是總收益減去所有的外顯成本(explicit cost)和隱含成本(implicit

cost)而得的差額。外顯成本是廠商付給員工或其他廠商的要素或原料成

本,例如:工資、地租、利息、原料費用等。隱含成本則是把廠商自身投

入的資源予以計價。後者包含廠商自己投入的資源若用在其他用途上,可

能獲得的正常報酬。

經濟學上談到的「成本」
,除非特別聲明,都是指經濟成本(economic

cost )或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機會成本就是外顯成本和隱含


成本的總和,而且在計算時,是以市場價格作為計價的依據。會計成本則

只包含外顯成本。

經濟利潤=總收益-外顯成本-隱含成本

會計利潤=總收益-外顯成本

舉例來說,假設你借錢在墾丁開設一家土產店,會計替你計算,每月

收益十萬元,扣除房租、利息、人工、家具折舊、批貨成本七萬元後,尚

盈餘三萬元;這就是會計上所稱的利潤。

這樣的會計利潤有時並不足以作為經濟決策時的有效參考,你該考慮

你投入的時間「在其他可能使用機會上,能夠取得的最高價值」。如果你

在附近所能找到的最好工作,是在凱撒飯店上班,每月四萬元,加上隱含

成本四萬元,而經濟利潤就是每個月負的一萬元(虧損)。從經濟利潤來

看,開店就不是一個好的經濟決策。因此,機會成本和經濟利潤可以幫助

決策者做出最適當的選擇。

2.機會成本的計算

機會成本是以市場價格計價,像以上例子中,凱撒飯店職員的薪水就

是市場價格,但在會計中經常以原始價格或歷史價格來計算。例如,你借

錢買的家具,當時花了三十萬元,在會計上若分五年折舊,在一年後的資

產負債表上,你的資產會是原來的歷史價格三十萬再扣去折舊六萬元,值

二十四萬元。但是,如果這些用過一年的舊家具在市場上只能賣到十八萬

元(市場價格),那麼,你使用這些家具一年的機會成本就應該是十二萬

元,而不是折舊的六萬元。

在計算開店的第一年的利潤時,是當作法是經濟學家計算經濟利潤的

方法,應以每年十二萬元來計算使用家具的機會成本(每月一萬元),而

不應該以每年六萬元來計算(每月五千元)。如此算來,前面算出的經濟

利潤(和飯店職員相比)還應該再少五千元,成為每月負的一萬五千元。

為了讓讀者更了解機會成本的意義,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假設突然有

人送你一個在台北車站前的店面,車站前人來人往,不死心的你估計:在

這個店面賣墾丁土產的收益,會必在墾丁開店每月多出二十萬元,而人工
及批發成本只會多出五萬元,你計算出來的「經濟利潤」(扣去飯店職員

的薪水後),應該是增加的收益十五萬元扣去原來虧損的一萬五千元。相

當優厚。你是不是應該在台北開個墾丁土產店呢?答案是不見得。

理由是:機會成本或隱含成本,應包含廠商自己投入所有資源「在其

他可能用途中能夠取得的最高價值」。你現在擁有店面,你投入的資源除

了時間(以凱撒飯店的職員薪水來代表它的機會成本)以外,還有這個車

站前的店面,它的機會成本也應該考慮進來。你應該考慮這個店面的其他

用途。如果出租店面,可能得到的最高租金每月在十三萬五千元以上,那

就該把店面租出去。

資料來源:霍德明等。經濟學 2000—跨世紀新趨勢上冊。台北:雙葉。2002。

139-142。

4.趙老闆的饅頭店

興隆路與木柵路交叉口的昂貴路段上,最近新開了一家傳統的賣饅頭

店,老闆姓趙。由於傳統的饅頭店愈來愈少,加上趙老闆做的饅頭白白胖

胖,價格也很公道,所以生意相當不錯。有一天,陳教授跟趙老闆買了兩

個饅頭就順便聊了起來,
「您的生意好像還不錯嘛!」
「託你的福,馬馬虎

虎。」「不過這房子的租金一定不便宜,你的店可以承擔得起嗎?」「噢。

這間店面是我自個兒的。就是因為不必付房租,所以還可以稱得下去。」

你覺得趙老闆開店賣饅頭划算嗎?

現在我們來幫趙老闆計算他的成本與收益。假設饅頭一個 10 元,他每

個月可賣 1 萬個饅頭,所以每個月收益是 10 萬元。在支出方面,每個饅

頭的材料成本是 3 元,所以每個月的材料總成本事 3 萬元;趙老闆還要聘

一個助手,每月薪水 2 萬元;此外,水電雜支每月要 2 萬元;而房子是趙

老闆自己的,不花任何房租。由於總成本是 7 萬元,趙老闆每個月的淨利

是 3 萬元。

事實上,由於該店地點不錯,如果用租的,每個月的租金需要 4 萬元。

所以趙老闆再花 4 萬元租金,則他的利潤就變成負的 1 萬元了。現在,趙

老闆說因為房子是自己的,所以他有 3 萬元的利潤,你同意嗎?
我們要注意的是,不論房子是自己的或是用租的,在生產過程中都用

到這家店面,所以使用這種資源的成本一定要計入才對,這是機會成本。

因此,趙老闆的真正經濟利潤是負的 1 萬元,而不是正的 3 萬元。另外一

個說法是,如果趙老闆不開店,直接出租店面,可以立即獲得 4 萬元的收

入。現在他辛辛苦苦的工作,卻能賺到 3 萬元,何苦來哉呢?

經濟成本的計算應該以是否使用某項資源為準,因此經濟利益是正是

負也只有一種可能。但是,由於會計記帳方式不同,或是資源所有人的不

同,而導致會計成本會出現正或負的情形。無論如何,天下沒有白吃的午

餐,使用任何資源,一定會發生機會成本。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中篇《個體經濟理論導引》。

台北:天下文化。1998。10。

5.利潤的動機

1.利潤動機是客觀指標

利潤和獲利率是經濟活動的客觀指標。它們與整個社會或特定機構的

信仰無關,而適用於所有人類社會。基本上,利潤和獲利率只不過是能量

保存定律的經濟學版本而已。

反之,利潤動機則屬於個人的行為和反應。只不過在資本主義社會,

這個動機在某些機構被正常化,由利潤動機驅使的行為受到社會讚揚與獎

賞而已。但另一方面,利潤動機和社會讚許的個人追求最大利潤行為,則

被譏評為「不自然」
、有害社會。此外,由於自由企業經濟體制下的公司,

係秉持利潤動機來經營,因此,人們也開始懷疑利潤動機是否確實符合穩

定、運作順利而良善的社會?

事實上,任何社會絕不可能只建立在人類的「創造本能」上。只有當

個人成就欲與驅力接受組織原則的節制,我們才能建立社會生活。否則,

社會生活所賴以維繫的人際協調行動,便不可能存在。如果不用利潤和獲

利率作為減速的齒輪,還是必須要找出其他社會機智,以便將個人主觀的

驅力轉化為社會的客觀績效。

就舉汽車廠裡的人來說,如果人人都要發揮其「工作本能」
(instinct
of workmanship),我們會發現,這種本能會將不同的人導引至不同的方

向。

譬如,對工程師而言,成就和技藝的最高標準,在於能夠運用最新最

好的工程研究、材料和設計,來設計功能最好最先進的汽車。

工程師會把主張成本低廉、容易生產、考慮顧客駕駛習慣和舒適的人

視為異類,並且會隨著工程技術的進步隨時改變設計。

對生產人員而言,成就和技藝的最高標準則是成本低廉、生產速度與

方便;他的理想是汽車的工程設計永遠不變;他對顧客偏好和喜好的態

度,則可以拿生產大王亨利福特及著名的一句話作為註腳,他說:「只要

營運是黑字,顧客要什麼顏色的車都有。」(the customer can have any

color as long as it's black)

對業務人員或任何賣掉的人而言,成就的標準則是最有賣相的車—定

價便宜,但「看來像價值百萬」,無論如何,這部車要能讓顧客覺得有面

子;他才不管工程人員或生產人員的想法。

總之,這些人都有「工作本能」
,並且有創造性。但是,任何本能的發

揮,卻都必須犧牲另一個創造本能的揮發。如果社會真要生產汽車,那就

必須要拿客觀的社會滿意原則,來節制眾多個人本能。無論這個原則如何

「侵犯」個人人格完整(這是有史以來便爭論不休的課題),社會還是必

須建立這樣的客觀原則。

2.利潤動機是最有效的社會機制

在追求經濟成長,強調經濟目標的社會裡,利潤動機是最有效的社會

機制。在其他社會,譬如中世紀,利潤動機不是有效的社會機制,因為中

世紀社會既不重視物質生活,也不認同經濟目標,經濟與物質的追求甚至

被認為可能不道德。
反之,在追求經濟進步的社會(譬如過去兩百年來的美國)
,利潤動機

則是有效的整合機制,因為它將個人的動機和驅力,直接與社會目標結合

起來。當然,這也為某些不適合應用經濟理性的生活領域帶來問題,譬如,

藝術創作便不適合以經濟邏輯來考量。雖然沒有任何社會整合機制是完美

或自動的,利潤動機卻是將個人驅力轉化為社會目的最有效最簡單的機
制,以非常適合我們今日的社會情況與信念。

對於這個結論的最好註腳,莫過於蘇聯已經像所有資本主義國家一

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工業生產活動上運用經濟報酬和誘因。因為,

即使蘇聯與西方國家的社會信條和機構不同,追求經濟目標的信念卻是相

同的。

資料來源:徐聯恩譯。企業的概念。台北:天下遠見。2004。209-213。

6.「租」是什麼?

一般人的觀念裡,rent 指的就是「地租」
。不過,縱使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也時常聽到「租車」、「房租」等等名詞,同樣都是「租」,其意義是

否不同?在通用的經濟學教科書裡,「租」指的是「報酬獲收入減去機會

成本」,用在土地上就是賣地所得減去土地的機會成本;用在勞動上,就

是勞動收入減去勞動的機會成本;用在商品的銷售上,就是銷售收入減去

生產該產品的機會成本。因此,地租只是土地所生產的「租」,由於一向

以來土地被視為特殊,一般人以為,rent 專指地租,這是一種狹義的體認。

這裡,有必要將「機會成本」先做清楚定義。以土地來說,賣一塊土

地的機會成本,就是土地不賣做他種用途所能得到的最大好處,例如:若

這塊土地不賣掉,地主便可以自己用它來蓋房子、種東西、開工廠,或者

任其荒廢,以便自己來享受自然野趣….,但在這些其他各種用途中,卻

也只能選取一種,而當地主不賣土地時,他將會選擇其他用途中好處最大

的那一種。因此,一旦賣掉土地,就等於付出這種好處那麼多數目的成本。

所以,選擇某種機會的機會成本,其標準定義是「其他機會中最好的機會

所帶來的好處」,在基本經濟學分析裡,這條機會成本線就是簡單供需圖

形的「供給線」,一般都是一條正斜率的線,亦即供應數量越多,邊際機

會成本越高,這也就是通稱的「供給法則」。不過,這個法則是通則,既

然是通則,當然就有「特例」,土地是其一嗎?

資料來源:吳惠林。民主、自由、市場。台北:商周文化。1997。19-20。

7.後彎的勞動供給曲線

在社會福利先進的國家,隨著人民收入的增加,人們挪出更多的時間
用於休閒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像是在歐洲的上班族每到夏季,會請一、

二個月的休假去旅行。即使休閒時間增加、工作時間減少,卻不影響每個

人的工作生產力,為什麼呢?事實上,現代人已逐漸體會到適當的休閒比

金錢更來得重要。在經濟學中也已透露出勞動與休閒關係的現象。正常情

況下,工資與勞動時間之間所刻劃的勞動供給曲線呈現同向變動關係,也

就是說,在工資到達某一時點之前,隨著工資提高,勞動者願意增加勞動

時間,以增加收入;但當工資上升到某一點以後,勞動者反而開始縮減勞

動時間,以增加休閒時間。這時勞動供給曲線出現反轉情形,就叫做「後

彎的勞動供給曲線」。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20。

8.企業家的形象

古今中外,都把生意的社會地位得很低,士農兵工商的優先次序排列,

不只在中國如此,歐美亦然。「亂世佳人」的白瑞德即令做了很多社會福

利事業,還是為人看不起。經濟學家 Jorael M. Kirzner 說:「市場從未

將企業家能力體驗為一種可用的實用資源。」另一位經濟學家 Frank M.

Knight 甚至說企業家只是「在稀有性限制下的某種有用的機能」。

但是,不管人們如何貶低企業家的地位,而企業家在經濟活動中的重

要性,則不能為人抹煞。這項重要性,尤其顯現於企業家的甘冒風險,而

創造生產力;因而經濟學家開始注意到企業家與動態經濟社會的關係。雖

然他們仍認為一個社會的經濟,達到經濟均衡,而且在此均衡持續下可觀

察的靜態經濟社會,是不需要也沒有企業家;但是

問題在於這樣的靜態經濟社會,是幾乎不存在的。既然我們經常處於

動態經濟社會,而動態經濟社會則有兩種特性:一是充滿投資風險,一是

生產力在不斷提高。這兩種特性,都與企業家有密切的關係,冒投資風險

的是企業家,提高生產力的也是冒風險去追求利潤的企業家。

1979 年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 T.W. Schultz 教授說了公道話,他說,

這種冒風險與在動態經濟社會活躍的企業家,事實是「企業家能力的投

資」。他指出,在動態經濟社會中,不均衡性是無可避免的。這些不均衡
性不能用法律來排除,也不能用公共政策來排除,「更不能用修辭來排

除」。然而,如果沒有企業家來重新配置他們的資源的話,現代的動態經

濟社會就會崩潰。由於重新配置資源的所有企業家決策,都含有風險,所

以,企業家的所作所為是有經濟價值的。更由於新的均衡是不斷出現的,

企業家的需求,便也不斷的存在。

用動態經濟社會的需求來看企業家,這倒是新穎的說法,不過,把企

業家描述為冒險家,這種形象是相當扭曲的。企業家的投資,並不單純是

一種冒險,也不單純是追求利潤。公平的說,冒險只是一種形式,企業家

的投資,往往有一種抱負與使命感的。許多企業家的擴充企業投資並單純

是為了利潤。

企業家的形象所以被扭曲,當然有經濟學家的偏見,也有企業家本身

行為的因素;所以塑造企業家的正確形象,仍有賴企業家本身的努力。

資料來源:楊子。經濟民歌。台北:聯經。1983。125-127。

9.企業的技術效率與經濟效率

企業要實現利潤最大化,還要使自己有限的資源得到有校配置,這就

是要實現資源配置效率,這種效率涉及到技術效率和經濟效率。

引進自動分揀機是好事還是壞事

生產是把投入變為產出的過程,技術是把投入變為產出的方法。投入

是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包括勞動、資本、土地(自然資源)和

企業家才能。產出就是產品或產量。投入與產出之間的物質技術關係稱為

生產函數。技術效率是指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係。當投入既定實現了產出

最大,或者說當產出既定實現了投入最少時,就實現了技術效率。或者也

可以說,當不再增加投入,產出就無法增加時,就實現了技術效率。

經濟效率是指成本和收益之間是密切相關的。成本等於投入的價格乘

以所用各種投入的數量;收益等於產出的價格乘以數量。由此可以看出,

如果沒有實現技術效率,也就不能實現經濟效率。因為如果投入沒有得到

充分利用,既定的投入沒有實現最大產出,很難有經濟效率。從這個角度

看,技術效率是經濟效率的基礎,也是企業實現資源配置效率和利潤最大
化的基礎。

但是,技術效率並不等於生產效率。這就是說,實現了技術效率並不

一定就實現了經濟效率。因為經濟效率社即到投入與產出的價格。生產同

樣的產品可以運用不同投入的組合,同樣的投入組合也可以生產出不同的

產出。由於技術和產出價格不同。在這兩種情況下並不一定是實現了技術

效率的同時也實現了經濟效率。例如,用 100 單位勞動和 50 單位資本或

者 50 單位勞動和 100 單位資本,都可以生產出 100 噸小麥,如果勞動價

格低而資本價格高,用後一種方法的成本就高於前一種方法,從而實現了

技術效率而沒有實現經濟效率。再如:用 100 單位勞動和 50 單位資本同

樣可以產出 100 噸小麥或 100 噸玉米。如果小麥價格高而玉米價格低,生

產玉米就實現了技術效率而沒有實現經濟效率。

區分技術效率和經濟效率對企業決策是十分重要的。舉一個現實例

子,近年來中國大陸郵政實行信件分揀自動化,引進自動分揀機代替工人

分揀信件,從純經濟學的角度,即從技術效率和經濟效率的同時實現來

看,這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假設某郵局引進一台自動分揀機,只需一人管理,每日可以處理 10

萬封信件。如果用人工分揀,處理 10 萬信件需要 50 個工人。在這兩種情

況下都實現了技術效率。

但是否實現了經濟效率還涉及到價格。處理 10 萬封郵信件,無論用什

麼方法,收益是相同的,但成本如何則取決於機器與人工的價格。假設一

台分揀機為 400 萬元,使用壽命 10 年,每年折舊為 40 萬元,再假設利率

為每年 10%,每年利息為 40 萬元,再加分揀機每年維修與人工費用 5 萬

元。這樣用分揀機的成為 85 萬元。假設每個工人工資 1.4 萬元,50 個工

人共 70 萬元,使用人工分揀成本為 70 萬元。這種情況下,使用自動分揀

機實現了技術效率,但沒有實現經濟效率,而使用人工既實現了技術效

率,又實現了經濟效率。

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在實現了技術效率的情況下,是否實現了

經濟效率就取決於生產要素的價格。如果使用自動分揀機的成本沒變,而

工人工資上升到 1.7 萬元,則兩種方法都實現了經濟效率。如果工人工資


高於 1.7 萬元,或分揀機價格下降,利率下降,則使用自動分揀機可以實

現經濟效率。

當然如果我們從社會角度看問題,使用哪種方法還要考慮每種方法對

技術進步或就業等問題的影響。但如果僅僅從企業利潤最大化的角度看,

則只考慮技術效率和經濟效率。這兩種效率的同時實現也就是實現了資源

配置效率。

資料來源: 梁小民。經濟是什麼。台北:揚智。2002。57-59。

10.時間是不是生產投入的資源?

時間(time)當然是資源;不論很俗氣的「一寸光陰一寸金」
、比較有

氣質的「時間就是生命」、很浪漫的「春宵一刻值千金」,都明白表示時間

的有限與有價值。在經濟學裡,時間在哪裡呢?其實勞動與企業家的投

入,就是時間與精力的投入。勞動的機會成本,經常是以就業者的「時間

成本」來算;

1960 年代以前,經濟學家對時間的關心,大都只限於「工作」與「不

工作」間的討論,或更露骨一點,只關心「工作時間」的決定。當多數人

每天必須工作十二小時以上以求溫飽,工作以外的時間也沒有多少活動可

選擇時,這或許無可厚非。但今日絕大多數人都用不到三分之一的時間工

作,另外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可供自由運用的「消費時間」,且又有多

種活動可供選擇,「時間」這項資源的經濟問題,就不應侷限於勞動投入

一項了。貝克(Gary Becker)教授於 1965 年發表的「時間配置理論」


("A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 Time, "Economic Journal,1965),彌補

了這個缺憾。依照貝克的說法,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就是一種時間配置的選

擇行為。任何消費行為,都需要投入消費者本人的時間,並結合「財貨」

(goods)以生產出「消費品」(commodities);消費品才直接滿足消費者

的慾望。換言之,消費行為其實也是一種生產行為—自給自足式的生產。

如此,任何一種消費,都含有兩種機會成本:財貨的價格與時間成本,貝

克稱其合計成本為消費品的完整價格(full price)。

這樣的分析,不但在理論上把「消費」與「生產」融為一爐,而且,
納入時間成本之後,許多過去難以解釋的行為就很合理了。例如,窮人的

子女常常比富人多,若直接把它解釋成「所得提高,生育子女數下降」,

則似指子女為「劣等物品」;這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結論。若把養育子

女的「時間投入」計入生養子女的成本,而所得較高者者「時間成本」也

較高(特別高教育程度者),因此生養子女的成本(價格)也較高。這表

示:並非高所得(或高教育程度)者比較不喜歡生育子女,而是生養子女

對他們比較貴(完整價格)
。或者可以這麼說,高所得者反而養不起子女!

資料來源:張清溪、許家棟、劉鶯釧、吳聰敏。經濟學—理論與實際。台

北:翰蘆圖書。1995。183。

◎主題三 外部性

※什麼叫「外部性」呢?

所謂外部性(externalities),是指人們的經濟行為有一部份的利益

不能歸自己享受,或有部分成本不必自行負擔者。如有自己不能享受到的

利益發生時,那一部份利益就稱之為外部經濟或外部效益(external

economies or external benefits);當有自己不需負擔的成本發生時,

那 種 成本則稱為外部不經 濟或外部成本(external diseconomies or

external costs )。 外 部 經 濟 與 外 部 不 經 濟 統 稱 為 外 部 性 、 外 部 效 果

(external effects),或外溢效果(spillover effects),意即某種行

為,其效果外溢到不相干的他人身上。

在「外部成本」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環境污染(包括空氣污染、

水污染、噪音污染等),以及環境破壞(指過度與不當地使用自然資源,

造成生態與自然環境的改變)。這些行為對社會所造成的傷害,在自由經

濟體系下,都未由污染者與環境破壞者本身來負擔,故外部效果中的「外

部不經濟」
。這類例子,在國內可謂俯拾即是:各處工廠排放廢水、廢氣;

市區流動攤販充斥,影響交通,製造髒亂;養猪戶將猪的排泄物注入河川;

營建工程形成噪音與塵土飛揚;高屏地區養殖業者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

地層下陷;核能電廠排放溫水,破壞鄰近海域之生態等等;這些行為都污
染或破壞了環境。另一方面,在自己庭院種植花草自娛,而使香氣四溢,

造福鄰居行人;果農所栽種的大量果樹,成為鄰近養蜂戶蜜蜂採蜜的場

所;傳染病患隔離就醫,利己利人;國人在國際上揚名立萬,同胞與有榮

焉;…此類行為皆產生一些沒有辦法收歸己有的利益,也就是形成「外部

效益」的效果了。

資料來源:張清溪、許家棟、劉鶯釧、吳聰敏。經濟學—理論與實際。台

北:翰蘆圖書。1995。343。

延伸思考

1.人們的經濟行為有一部份的利益不能歸自己享受,或有部分成本不必自行負擔

者,稱為?

2.國人在國際上揚名立萬,同胞與有榮焉稱為?

參考答案
1.外部性 2.外部效益

延伸閱讀

外部性之成因

外部性主要係肇因於無市場存在;而市場不存在的主要原因,又有以

下兩項:

1.共同財富(common-property resources)或無主物。例如空氣、河水

與環境是由社會眾人共同擁有,法律上通常不能明確劃分其所有權之歸

屬。因此,事實上與無主物無異,污染它們也就不必支付成本。

2.無法排他(nonexclusive)或難以落實財產權。所謂無法排他,是很難

禁止別人坐享其成。例如:某人庭院花香四溢,鄰居與路人陶醉在花香

中,這是阻止不了的;在空氣污染之例中,即使法律對空氣所有權之歸

屬有明文規定,因所有權人難以有效維護其空氣財產權,不讓廢棄侵

襲,故污染所形成的外部成本仍將存在。

除了無市場存在之外,忽視對未來的影響,亦是造成外部性的另一原

因。人們常因無知、短視、疏忽、或因事不關己,故對行為的將來後果未
加以應有的考慮,以致造成對環境的破壞。例如:許多人因忽略環境景觀

對後代子孫的價值,而對周遭的環境造成過度的傷害;而國內流行保特瓶

及保麗龍餐具,多數人可能不曉得其處理不易,以至過度使用而威脅未來

環境的維護。

資料來源:張清溪、許家棟、劉鶯釧、吳聰敏。經濟學—理論與實際。台

北:翰蘆圖書。1995。346。
主題四 經濟與生活
單元三:市場與貨幣制度
壹、基本內容:交易的定義、市場的類型、價格機能、供需失衡、貨幣演進、貨

幣的功能、通貨膨脹

貳、能力指標:7-2-2 辨識各種資源並說明其消失、再生或創造的情形,並能

愛護資源

7-2-3 了解人類在交換各種資源時必須進行換算,因此發明貨

7-4-2 了解在人類成長的歷程中,社會如何賦予各種人不同的

角色與經濟功能

參、知識概念圖

交易的定義

有形市場
市場類型
(具體與否)
無形市場

價格機能
供過於求

供需失衡
市場與貨幣制度 供不應求

以物易物

商品貨幣
貨幣演進

強制貨幣
交易媒介
塑膠貨幣
價值衡量
貨幣功能
價值儲藏

通貨膨脹
債務清償
肆、重點整理

1. 有買賣行為,即為「交易」;而交易發生的場所,稱為「市場」;交易的內容

稱為「商品」。

2. 市場依照商品形體的有無,可區分為「有形市場」及「無形市場」兩種。

3. 消費者希望買的商品價格能愈低愈好,生產者希望賣的商品價格愈高愈好;

市場價格就是:經由消費者與生產者討價還價後,在雙方都可接受的價格下

完成交易。即所謂「市場價格」是由供需雙方共同來決定。

4. 當商品(或要素)出現供過於求時,商品(或要素)的價格會下跌;當商品

(或要素)出現供不應求時,商品(或要素)的價格會上漲。

5. 透過市場價格這隻「看不見的手」的調整,社會資源會被更有效率的分配與

運用。

6. 生產者與消費者,共同面對商品市場與生產要素市場,形成一個經濟活動循

環。

7. 交易與貨幣形態的演進

商品或 強制貨幣 塑膠貨幣


以物易物 → → →
金屬貨幣 (紙幣、鑄幣) (信用卡)

8. 貨幣具有:一定價值、普遍被人們接受、數量有限度的多、方便細分、不易

變質、及可儲藏等特色。

9. 貨幣具有交易媒介、價值衡量、價值儲藏、及債務清償(遞延支付)等四項

功能。

10.目前世界各國的貨幣大多由該國的中央銀行所發行,各國央行為了國家經濟

發展,其貨幣發行有一定限額,不可能無限制發行。

11.塑膠貨幣(信用卡)並是非貨幣,而是貨幣的替代物,它具有延期清償債務

的優點,但事後仍是要以貨幣來支付消費的款項。

12.當社會過多的貨幣追逐有限的商品時,我們稱之為「通貨膨脹」
。若某國發生

持續的惡性通貨膨脹,會使得該國物質生活水準下降,對該國人民的生活必

會產生很大的衝擊。

13.各國央行最重要的責任,是維持國內物價的穩定。
伍、生活實例探索

◎主題一 供需法則

※漢堡的供需法則

記得民國七十六年春節前的那一段日子,有些婦女同胞冒著凜冽的寒

風,舉著標語,穿著標語衣,在美式速食店的門前,勸導漢堡消費同胞忍

耐一時不消費,欲使這些商家早日降價。筆者對於這些女同胞們的此種犧

牲精神,在感情上甚為感動,不過,對於此種「街頭運動」的抗議作法,

在理智上卻不能苟同。

自由選擇的權利

一個自由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在主客觀條件許可

下,選取各種物品的組合來求其極大的滿足。別人當然也可以利用各種方

法「誘使」他改變行為,譬如,商人可用廣告、降價等方法;其他的消費

者也可列舉各種理由勸說自己的親朋改變選擇。

但是,在公共場所造成一種聲勢,與人脅迫或不安之感,硬逼別人改

變行為,這顯然屬於一項妨害別人自由的行為,而且也妨礙商店的營業,

這兩種效果都可視為對別人權利的侵害。至於那些受害的人(願意在現價

下吃漢堡的人以及那些店主)儘管人數不少,但因每個人所感受的程度有

別,申訴管道缺乏,或因結合起來「反抗議」的組織成本高,大家就都隱

忍下來。試問關心人群福利的朋友們,難道就只接受那些認為漢堡價格過

高者的想法和作法,而竟無視於那些受到干擾的同胞之「反受侵犯」的權

利嗎?何況,此風既長,今後是否某個團體認為某些商家的價錢訂的「不

合理」,就都可以利用這種方式來抗議?這樣的街頭運動是否值得加以宣

揚?是否為優良的示範教育?
其次,許多人似乎都一口咬定,美式速食業者獲有「暴利」
,因為售價

高於成本若干倍,與他國售價相較也屬偏高;何況,其中好多國家的所得

都為我們的數倍。職是之故,他們認為,業者壓榨消費者賺取了「不合理」

的利潤,因而要求業者將成本結構攤在陽光之下,讓某些機構或某些人加

以檢定,俾業者反映成本,將利益分享消費者。這種要求似乎得到某些傳

播媒體和國人的認同,這一謬見,實有澄清的必要。
供需決定產品價格

我們知道,生意人做生意,其目的當然為了賺錢,他們不是慈善機構,

他們也不是政府的服務機關,他們憑著本錢和自身具備的能力,生產東

西、銷售商品,或是出售服務來賺取所得;效率高、經營得法者即能獲取

高利。只要他們經營合法、誠實納稅,利潤多寡,他人無權過問。在一個

法治的自由社會裡,商品的價格係取決於供需情況的變動。供需雙方各有

其複雜的決策過程,除了當事人外,任何其他的人無法明瞭。供給者當然

希望價格愈高愈好,他們也盼望賺取更多的錢;不過,價格愈高就愈賣不

出去。反之,需要者自然希望價格愈低愈好,最好是免費;但是,價格愈

低,東西的供應就會愈少。因此,供需雙方基於彼此的希望,在市場上互

動,最後決定了雙方都可接受的水準,這就是「市價」,根本不是什麼所

謂的「合理」價格。

某些消費者,若得知其他地方可以買到較為低廉的同樣商品,或找到

更為合意的替代品,他自然會減少對該種商品的需要量,生產者在其他情

況不變下,發現需要量減少,為了維持同等銷售量,自然會降低價格。這

些變化錯綜複雜,很難加以作武斷且簡略的分析,價格問題似淺實深,甚

難解釋清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不能僅憑可以見到的成本就來決定價

格應該是如何訂才算「合理」。這個道理可用簡單的例子加以說明,我們

中國有許多祖傳秘方,相信其製造成本(有形的)不至於高過其他的相似

產品,但其價格卻訂得比別人高,原因無他,購買者喜歡其「獨特」而已,

或者就是外人不知的所謂「秘方」,若以現代術語來說,亦即「商譽」是

也。他的價格怎麼去衡量?相信不是某一個特定機構可以客觀決定的,終

究還是需要依靠市場來解決問題。
競爭的正面效果

物價無所謂「合理」或「不合理」
,利潤的合不合理也是說不通的。同

樣的商品,若在不同的場所,由於主客觀條件的改變,我們實在沒咬理由

再將它們視為相同的東西。同的道理,美國的麥當勞、日本的麥當勞、香

港的麥當勞,以及台灣的麥當勞,即使它們的製造成本、製造過程以及其

他一切與成品的製造有關的條件都完全相同,由於處在不同的地方,面對
不同的需要情況,至少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它們都是不一樣的東西。若沒

有將各種關鍵因素全部納入考慮,就驟然加以比較其價格的合理與否,實

在是一種荒謬的作法。

換個角度想想,如果速食業者屈服於該次的街頭抗議而減價,但不降

低其品質和服務水準,則買者就會激增,激增後將要支付排隊成本。如果

業者降低品質和服務水準,消費者則又吃虧,無論是何種結果,消費者得

不到好處。即使經由這些行動,因而逼得這些業者關門,此風也不可長,

因為這是一種「反淘汰」的作法。蓋速食業者的競爭,對社會所引起的正

面示範效果,是我們所應珍視的。他們賺錢,乃至賺大錢,是應該的。靜

心想想,社會上其他賺大錢的行業是不是比比皆是?他們是否都充分反映

成本?是否在賺取所謂「合理」利潤?是否都將價格訂得合乎某些機構所

認定的標準?如果世間真有萬能的消費者守護神的話,是不是要對每一個

賺大錢的業者採取抗議手段呢?

消費者運動應自我覺醒

自由經濟社會的可貴在於物價是由市場的供需力量所決定的!為保護

消費者不受高價的剝削,便利更多的競爭者投入賺大錢的生意,我們應從

事的是反獨占運動;捨正道而弗由。不僅不能達到目的,且會引起許多惡

果。

我們樂件消費者意識的覺醒,也樂見消費者運動的蓬勃,但我們也擔

心,它會因躊躇志滿而忘了警覺,忘了應該扮演的角色,因而引導民眾走

向錯誤之路。最近,這種跡象正在顯露,「它」想扮演「經濟警察」的原

意以不自覺的表現了出來。這是很壞的趨勢,我們希望「它」趕緊回過頭

來,停止這樣的發展。
資料來源:吳惠林。到經濟地獄之路。台北:天下文化。1990。91-95。

延伸思考

1. 本篇文章中,一些婦女抗議速食漢堡價格太高的「街頭抗議」活動,你認為

有效嗎?

2. 若有效,理由在哪?若沒有效,問題在哪?
3. 若速食餐廳因「街頭抗議」而降價,最後損害的人是誰?
參考答案
1.無效 2.無效;價格是由供需決定 3.消費者本身

延伸閱讀

什麼是「看得見的手」?

談到「看得見的手」
(visible hand)
,就會使人聯想到「看不見的手」

(invisible hand)。事實上,「看得見的手」是針對「看不見的手」而來

的。所謂「看不見的手」是指「基於人們追求私利而形成的具自我調節作

用的市場機制」。也就是說,這隻看不見的手,需具備三個條件:一為每

個人都是為了追求私利(self-interest),二是市場機制(market

mechanism),三是這個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adjustment function)。如

果每個人都是利他主義者,便很難發生交懿行為,
「利他」是無代價的「給

予」或「施捨」。這種行為,對個人而言,也許滿足一時的願望,終非持

久的行為,且是極少數人的行為,非大多數人的行為。個人無所得,也就

無所給予。要有所得,就離不開交易。在進行交易時,是以利己為基礎的。

交易的雙方,一為供給者(賣方),一為需求者(買方),供給者是為了獲

得最大的利潤或利益,而需求者是為了獲得最大的滿足或效用。當兩方發

生交易時,無論供給者或需求者,均不能操縱價格,而且對了解行情所需

要的資訊均具備,在此情況,供需雙方都會得到滿足,這就是市場機制。

表示市場機制的指標是價格。在某一價格水準,供需雙方都得到最大滿

足,便完成交易。此種價格水準稱為均衡價格。若成交價格低於此均衡價

格,需求量會增加,但供給量會減少,在此情況下,需求者得不到最大的

滿足,必然願意提高其價格,當成交價格高於此均衡價格,供給量會增加,

但需求量會減少。在此情況下,供給者得不到最大的滿足,必然願意降低

其價格,市場機制就具有這種調解功能。這就是所謂的「看不見的手」,

由市場機制,調節供需雙方,使其達到最大的滿足。

「看不見的手」毋寧是種理想境界,在這種境界,人類不但和平共存,

而且能夠維持市場經濟的自由運作。通常,市場經濟的運作須是一個昇平
之世,既無天災降臨,亦無人禍發生,唯在這種環境,每個人才有機會追

求罪的自利,也就是說,這隻「看不見的手」才會發生調整市場供需的功

能。

至於「看得見的手」,乃是指政府的干預行為取代市場機制的調節功

能。譬如政府對某種產品「定價」。所定的價格,並非均衡價格,而均衡

價格是隨時在變動的,它的變動主要取決於供需。政府的「定價」非市場

機制,故不具調節的功能。

資料來源:于宗先、王金利。一隻看得見的手—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

角色。台北:聯經。2003。1-3。

◎主題二 均衡價格

※均衡價格如何形成?

市場均衡價格由誰決定?

當需求量等於供給量,這種情況稱之為「市場均衡」
。此時買賣雙方各

得其所,兩股力量相互平衡,都沒有再改變的誘因,就是經濟學勝「均衡」

的狀態。但市場是如何達到所謂的均衡呢?可由以下演唱會門票為例。

唱片公司邀請世界知名的女歌手—瑪丹娜來台辦演場會,主辦廠商如

果將票價訂得愈高,並找更大的場地或增加演出的場次,以容納更多入場

觀眾的總人數,就可以獲取更多的門票收入。因此對主辦廠商而言,會希

望票價愈高,總觀眾人數(供給量)也愈多,價格與供給量呈現正向變動

的關係。另一方面,以歌迷對門票的需求而言,票價如果愈低當然購買的

意願(需求量)就會提高,價格與需求量呈現反向變動的關係。但是歌迷

要求的票價過低,廠商會因不敷成本而不願意舉辦演場會;相對地,如果

廠商票價訂得過高,大多數的歌迷會不願意購買,廠商的收入反而有限,

因此,歌迷為了滿足看演唱會的需求,廠商也為了吸引多數歌迷來買票,

在需求及供給之間必須找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與數量,因而形成了

演唱會門票的均衡價格。(這裡假設均衡價格是 3000 元)

不均衡如何調整到均衡?
如果演唱會票價比均衡價格更貴或更便宜,結果會如何呢?假設票價

降為 2000 元,此時因為價格偏低,消費者需求的數量遠超過廠商提供的

數量,形成供不應求的現象,因而造成價格上漲。這時沒買到票的人為了

要目睹偶像一眼,不得不花高於 2000 元的價錢去買黃牛票。直到消費者

因價格提高使需求量逐漸減少,或者廠商為了滿足原先買不到票的觀眾而

增加門票供給量,使得最後仍會趨向均衡價格。

反之,當票價訂為 5000 元的高價,會使表演場地出現大量空位造成價

格下滑,由於供過於求,廠商不得不降價求售,或以打折、贈送紀念品的

方式來吸引人潮,不免「存貨累積」。消費者也因為感覺門票變便宜了而

增加需求量,藉由如此調整使供需間的差額逐步縮小,趨向最後的均衡價

格。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20。

延伸思考

1.當供給量等於需要量時稱為?

2.當票價低於市場均衡價格時,會出現什麼現象?當票價高於市場價格時,又會

出現什麼現象?

3. 在哪一種情況下會出現賣黃牛票的現象?

參考答案
1.市場均衡 2.供不應求;供過於求 3.供不應求

延伸閱讀

看不見的手

春節假期,你陪媽媽到傳統市場購買應節商品的時候,你會發現,媽

媽買的蔬菜價格有時候與攤販老闆當初講的價格有所差異,甚至差的離

譜,讓你有種被欺騙的感覺,你會認為老闆的訂價都是騙人的,所以,當

你在購買傳統市場的商品時,就你的經驗,你一定會去跟老闆殺價,以滿
足自己的需要,而這種討價還價的過程,便造就了傳統市場的熱鬧景觀。

由上述的例子你會發現,到底老闆(賣方)說的價格(price)算數,

還是自己(買方)說的算數呢?答案是:只要成交,雙方的說法都算數;

若只有一方訂價,另外一方不配合,則這樣的價格是無法成交的,當然談

的價格也不能算囉!這個現象便說明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
「看不見的手(an invisible hand)」的概念。亞當斯密認為:

在自由開放的市場中,市場上的價格是由買方與賣方雙方協調而成,這種

機制是不需由其他人來制定,在價格的協調互動過程,冥冥中如同有一隻

手來將雙方的差距作調整,直到均衡成交為止,這種價格機能(price

mechanism)我們就稱它為「看不見的手」。

價格機能深深的影響經濟學研究範疇,而現代社會所要解決的基本經

濟問題,也大多脫離不了與價格有關,因此,了解價格在現代生活中扮演

重要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課題;又消費(consumption)是整個經濟活動

(economic activity)最主要的目的,不管生產、儲蓄、投資..等所有

一切的活動,最終目的不外乎是為了消費,而為了滿足消費,人們必須從

事各項的生產活動;在生產活動完成後,廠商生產的產品必須經由分配才

能送到各地的消費者手中,是以經濟活動的探討不外乎與消費、生產、分

配相互關連,因此,本單元假設在其他條件不變下,逐一探討價格如何引

導消費、生產、分配等三項經濟活動。

價格引導消費

如果有某種商品是你日常生活所需,買了可以耐久放置也不會變質...

等不會影響產品的購買意願的條件下,你會因為價格便宜,而多購買此一

商品;若價格變貴,你會少買此一商品,這是人之常情,但這卻是價格影

響消費最真實的寫照,由此看來,我們可以知道,價格高低將會影響到消

費者消費的數量(quantity)多寡。
就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假設你的口袋中有充裕的錢、沒有特定喜

好的商品要購買、對衛生紙的品牌忠誠度不高…等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

下,你到大賣場購買衛生紙,發現衛生紙正在大打折扣時,你會因為價格

便宜而多去購買;或會因為價格提高,而減少購買,這就是價格引導消費
(price lead consumption)的例子。

當然有時候你會發現不一定東西一定是可以久放或非常喜歡才符合上

述例子,有時你也會發現,媽媽會因為柳丁價格便宜,而突然買了十幾斤

回家,之後連續一個禮拜的水果都是柳丁,讓你有望柳丁生厭的感覺;或

者爸爸覺得西裝褲便宜,便一次買了五、六件的例子..等日常生活的例

子,讓你有種深受價格引導消費的切身之痛。

當然,價格不只引導消費而已,也影響到其他生產與分配方面,我們

依序來探討這些內容。

價格引導生產

前些日子,葡氏蛋塔正流行的時候,你會發現一間接著一間的蛋塔店

就開在緊鄰的大街上;又泡沫紅茶正紅時,你又會發現,紅茶專賣店三步

一小間五步一大間的景象…等,但經過一段瘋狂開設店家的時間後,你又

將發現,一間一間的不見了,這就是,當某個商品有利潤可賺的時候,人

們會一窩蜂的去生產,經過一段時間後,新鮮度不再或供給過多時,整個

生產的廠商就會因此而離開這個商品市場,這樣的循環便說明了價格引導

生產(price lead production)的真實例子。

利潤是影響商家生產的最重要因素(factors),沒有利潤當然就沒有

廠商願意生產,而利潤的產生與價格的變動有相當大的關係,怎麼說呢?

是因為,廠商在生產的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時,一定會儘可能的

透過一些手段將生產成本壓低,當然廠商也期待,可以提高商品的售價,

來增加收入;這樣將成本價格壓低、商品售價提高的過程,利潤當然就會

提高,所以說價格與利潤是對廠商而言是一體兩面的事,這也說明,價格

會引導廠商的生產。
價格引導廠商的生產,不僅影響到廠商如何壓低成本的生產面,也會

影響到廠商提高售價的銷售面,這樣的影響,可說是價格對廠商的生產影

響,已經是到了無孔不入的境界。

價格引導分配

廠商在生產方面,面對的成本與售價均受到價格的引導,除了生產過

程受到價格的引導外,商品生產後,也相同的受到價格的牽引;假設廠商
有區隔市場的能力,在商品生產出來後,它會依照商品在各地的不同需要

條件,來做不同的價格設定與數量分配,這樣的作為,不外乎是廠商希望

能藉此獲得更大的利潤收入。

除了銷售數量的分配深受到當地商品價格的影響外,廠商的成本分配

也深受到價格的影響,例如:假設廠商的生產方式有可利用人工或機器生

產,且兩種生產方式可相互替代,當人工價格高的時候,廠商會多利用機

器生產來取代勞工,以節省人工的成本;若機器價格昂貴時,廠商會多雇

用勞工生產,以節省機器的購買開銷,這類的例子,如同目前台灣與大陸

的產業一樣,台灣目前人工價格昂貴,所以設置在台灣的廠商會多利用機

器來生產,而大陸的人工相較比較便宜,故在大陸的廠商,會多以人力的

方式來進行生產,以此類推,我們可知價格引導分配(price lead

distribution)的活動是如何進行。

資料來源:馬明宏。經濟與商業環境Ι。台北:台科大圖書。2006。39-42。

◎主題三 貨幣

※什麼是貨幣?

貨幣的功能

在還沒有貨幣出現的原始農業社會裡,交易只能用「以物易物」的方式

進行,例如:人們可以用一頭羊換一袋麵粉。但是以物易物的交易類型不適

用在開發先進的經濟體系,否則用羊去大賣場買東西,就讓業者很頭痛了。

因此,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東西都能交換的媒介—貨幣,讓交易活動可以更有

效率且更順暢地進行。既然貨幣具有交易的功能,那麼它應該可以做為一個

計算價值的單位,讓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成本、收益和利潤能用相同的標準來

衡量、比較。想想看如果沒有貨幣作為衡量價值的標準,A 商店的皮包要價

五隻雞,B 商店的皮包要三頭羊來換,哪家的皮包會比較便宜呢?

除了交易、計價的功能外,貨幣還具有價值儲存的功能。有時我們不會

花完所有的錢,會剩下一部份留待以後消費,因此持有貨幣等於是擁有在未

來購買東西的能力。貨幣最後一項功能是做為延期支付的計算標準。由於投
資及借貸行為經常出現在經濟活動中,在確定貨幣的價值下,可以計算未來

領錢或還錢的標準。

如何決定貨幣的價值?

一張一千元的新台幣和一張一百元的美鈔,都是一張紙,但不同的是來

自於它的購買力不同。美金或新台幣都是交易的媒介,可以用來購買一些具

有價值的商品,銷售商品或服務的人也會接受它,因此貨幣的價值就來自於

能買到什麼樣的東西。持有貨幣是為了方便未來的交易,但購買力會隨時間

而改變,貨幣的價值也跟著變動。例如物價上漲時,要用更多的貨幣才能買

到同樣一件商品,也就是說貨幣的價值變低了。此外,貨幣的價值也會隨著

一國經濟競爭的強度而有所變動,當人們使用某種貨幣的機會愈高表示持有

該貨幣的利益愈大。以美元為例,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是用美元進行貿易及

投資,這代表美元是一種值錢的貨幣,也代表美國的經濟競爭力強,因此美

元被視為國際通貨。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86。

延伸思考

1.哪一種財貨的出現,讓交易更為流暢與效率?

2.貨幣的價值在哪裡?該國貨幣的價值高低取決於哪一個因素?

參考答案
1.貨幣 2.購買東西的數量;國家經濟競爭力

延伸閱讀

1.貨幣的種類

在現代經濟體系中,貨幣主要分成紙幣、支票與信用卡,他們具有的

性質各不相同,我們分別說明之:

(1)紙幣

紙幣通常是由各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發行,由於紙幣本身不具價值,因

此紙幣的價值就會完全依賴中央銀行的信用。各國中央銀行在發行貨幣
時,為使人們對其發行的貨幣有足夠的信心,便會以一些黃金或其他有價

證券(如美元等)當作準備(reserve)。以黃金當作發行準備,原意是在

於讓民眾得隨時以紙幣到中央銀行交換黃金。然而,一方面民眾對於政府

有信心不會去兌換黃金,另一方面由於通常紙幣發行量很大,一般國家都

不可能有足夠的黃金來支應每發行一元貨幣所需的準備。由於大多數對中

央銀行的紙幣信心,因此,目前各國中央銀行在發行貨幣時所提列的準備

比率也愈來愈低。

一元以上的紙幣,我們稱為法幣或本位幣(legal tender)
。為使法幣

能順利的在市場上流通,通常政府都會以法律規定,當某一方以紙幣進行

交易時,另一方不得拒絕收款。如此一來,紙幣的流通性就會大大提高。

另外,為使交易方便,很多國家也會發行面額小於 1 元的輔幣,如五

角與一角的硬幣。輔幣主要是為了應付交易零頭所用,故若有人故意以大

量輔幣做為交易支付時,另一方得予以拒絕。我國法律規定,在一次交易

中,當一方支付輔幣數量超過 200 元新台幣時,對方得予以拒絕收款。

(2)支票

在先進國家,支票是一種經常被使用的貨幣。支票係由銀行發行給其

支票存款戶使用,在交易時,開票人依交易金額開具支票給收票人,收票

人再拿該支票到發行支票的銀行去兌現。與鈔票相比,支票的優點是使用

更方便,因為不論交易金額多大,都只要一張支票就可以完成交易。試想

一筆數以萬元計的交易(如購買房屋),若以現金交易,光是清點這些鈔

票就不知道要花去交易雙方多少時間。從交易效率來說,支票自然比鈔票

有效率。
此外,支票便於攜帶,只要有一本支票簿在手上,任何交易都可以進

行。而且支票掉了,立即到銀行掛失即可,別人撿到空白支票也不能使用。

而鈔票的攜帶就不方便,尤其是大額現鈔更是危險,萬一掉了就損失慘

重,且可能會引起其他的非分之想。L

鈔票可以看成發行者(中央銀行)對持有者的負債,而支票也同樣可

看成是開票人對持有人的負債。由於鈔票是由中央銀行發行,故大家都會

願意接受;而支票是由個人發出,因此在金融開發程度較高的國家接受與
使用程度比例較高,如歐美先進國家;在金融開發程度較低的國家,支票

的使用比例較低。以我國為例,一般人民使用支票的比例並不普遍,只有

商場上的大額交易之間才有較多機會使用支票交易。

再以美國社會為例,美國人民使用支票的機會很多。比方說一般家庭

在支付水電、瓦斯、信用卡等交易時,都以開具支票方式,直接寄交給這

些公司。然而,在一般的其他交易中,例如到超市買東西,賣方接受支票

時,通常會要求開票人同時出示具有照片的身份證明(如駕照),以確認

支票沒有被冒用。

(3)信用卡

信用卡又被稱為塑膠貨幣。信用卡的流行是最近的事,尤其在科技進

步、電子資訊可以跨國傳遞的情況下,信用卡的使用就更為普及。信用卡

的交易非常簡單,消費者先向發卡銀行申請一張信用卡,每次交易時即以

信用卡交給商家,商家以機器刷卡確定信用無誤後,請持卡人簽收,交易

即完成。到月底時,再由發卡銀行記帳單給持卡人要求付款。

信用卡在使用上十分方便,但在運作過程中卻略微複雜,值得進一步

說明。基本上,信用卡是由信用卡公司發行,但由於信用卡發行量很大,

且經常跨越不同國家,因此一般信用卡公司把發行信用卡的業務授權給各

地的銀行去執行。發卡銀行於是在各地廣泛的邀請消費者申請,在申請時

發卡銀行便會要求申請人提供收入、存款級其他相關資料,這些徵信資料

最後都會轉到發卡公司記錄起來。

當交易發生時,持卡人把信用卡交給商家,商家便在信用卡讀卡機上

刷過,此資訊立即傳到發卡公司,由發卡公司的電腦隨即清查該持卡人的

信用,在信用確定無誤後,資訊便馬上傳回商家。此項信用檢查大約只要

數秒鐘即可完成。然後由持卡簽帳,完成交易手續。
到月底結帳時,信用卡發卡公司將持卡人的交易記錄通知發卡銀行,

由發卡銀行將帳單寄交給持卡人,然後由持卡人將金額交付給發卡銀行,

後者再轉交給發卡公司,最後再由發卡公司交給商家。

上述交易過程看似十分複雜,但由於科技發達,上述各項業務及操作

成本都十分低廉。其中大多數的交易清算和信用檢查都由發卡公司負責,
而發卡公司只要有一部容量大的電腦,上述的業務便可以輕易完成。

由於信用卡只有薄薄一張,比支票簿還要方便,而且交易時只要刷卡、

簽名即可,不必再填具金額,因此在使用上比支票方便。更重要的是,每

次信用卡在刷卡時,刷卡機器可立即判別持卡人的信用是否又問題,因此

接受信用卡的商家就不必擔心持卡人的信用好壞。由於信用卡使用人的信

用可以立即檢查,所以商家都願意接受信用卡,當然他們也必須支付檢查

持卡人信用所需的費用。

拜科學進步之賜,電子資訊無遠弗屆,每一個持卡人的信用在發卡公

司中都有資料。因此在信用卡交易的同時,持卡人的信用便可以立即接受

檢驗。在此資訊保障之下,買賣雙方都樂於以信用卡交易。時至今日,信

用卡交易已經成為歐美先進國家最重要交易媒介。

由於電子資訊可在國際之間自由流動,因此信用卡公司也輕易的得以

進行跨國之間的業務。目前全世界流通最廣的信用卡仍以美國的幾家信用

卡公司為主,包括威士卡(Visa)、萬達卡(Master)、運通卡(America

Express)
、大來卡(Dinner's Club)
,以及較新推出的最適卡(Optimun)

和探索卡(Discovery)等等。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下篇篇《總體經濟理論導引》

台北:天下文化。2002。113-116。

2.貨幣如何流通

銀行扮演資金仲介的角色

平常我們用貨幣進行交易其實非常簡單,買多少東西付多少錢,銀貨

兩訖。貨幣的互相流通也代表著商品與勞務的移轉,這似乎成為理所當然

的規則。這追根究柢,貨幣到底是如何流通?一般而言,貨幣會從資金多

餘的人流向資金不足的人,即有多餘金錢的人借錢給需要資金的人,但借

錢的人得付出一些代價,以補償對方放棄這筆金錢的獲利機會所產生的損

失,這個代價就是利息。由此可知,貨幣就如同一般商品一樣可以進行交

易,貨幣交易的市場因而形成。在貨幣市場上,貨幣的需求者與供給者可

以借入及貸放資金,雙方同意以利率做為補償「價格」,並由銀行擔任起
仲介的角色。當銀行吸收大眾的存款後,在貨幣市場上貸放給需要大筆資

金的借款人,借款人再支付利息給銀行。在正常情況下,銀行的放款利率

會高於存款利率,其間的價差就是銀行所獲得的利潤。

金錢流動的兩個途徑

擁有多於資金的人經由銀行的居間仲介而將資金流入借款者的手中,

稱為「間接金融」;也就是說,銀行其實是在做資金移轉的活動,存款人

將多餘的現金存在銀行帳戶內,銀行再以放款、投資等方式提供給借款

人,並且讓存款人(資金的供給者)享有一定的報酬,也就是存款利息。

相對地,當資金需求者(缺乏資金的企業)以發行股票或公司債等有價證

券的方式,直接向資金供給者(投資人)取得資金,而不透過銀行居間仲

介,即為「直接金融」,投資人則可以購入有價證券以從中獲得報酬。

雖然目前間接金融仍為一般民眾及企業主要的融資管道,但隨著金融

市場的開放及法令限制逐漸寬鬆、金融商品不斷推陳出新,提供大眾更多

的投資選擇及企業更方便及低成本的籌資管道,再加上銀行有一定的放款

比例限制,許多企業因而轉向直接金融籌資。想要籌措資金的企業以發行

股票、公司債、海外可轉換公司債、海外存託憑證等方式,同樣達到增資

的目的並且享有不同的效益。在直接金融下,投資人也可以透過投資不同

金融市場的商品,獲得比銀行存款更高的收益,使得透過間接金融籌資的

比例有逐漸下跌的趨勢。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88-89。

3.貨幣為何會升值或貶值?

造成匯價波動的原因

每一天我們看到匯率的上下波動,都離不開「消息」的引導和影響,

這些消息包括央行發佈的貨幣政策走向、一國經濟發展趨勢、投資者的心

理預期…等等,因而造成匯價升值或貶值的原因。首先外匯資金的供給與

需求,若將匯率看成是商品的價格,當外匯的需求大於供給,匯率就會上

升;反之,外匯的供給大於需求,匯率就會下降。一國的經濟狀況與發展

趨勢也會伴隨著相關經濟指標的公布而影響匯率的走勢,例如:美國公布
周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或失業率上升的數據,即代表經濟成長缺乏動力

的徵兆,而引導美元走貶。外匯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及市場觀點也會影響匯

率波動。另外,央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或貨幣政策的利率走向,都可造成

該國貨幣是走強或變弱。

升值與貶值的表示方式

匯率的表示牽涉到兩種貨幣,指的是外國貨幣兌換成本國貨幣的比

率。在外匯市場的交易慣例中,常見的表示方式為:美元兌新台幣

(USD/TWD)、美元兌日圓(USD/JPY)、歐元兌美元(EUR/USD)等。左側

的幣別為基準貨幣(如美元、歐元),右側的貨幣為相對貨幣,也就是一

單位的基準貨幣可兌換多少單位的相對貨幣,例如美元兌新台幣的匯價為

34,表示美金 1 元可兌換新台幣 34 元。匯率的下降或上升即為相對貨幣

的升值或貶值。例如當美元兌新台幣的匯價由 34 下降至 32,表示新台幣

升值;若美元兌新台幣的匯價由 32 上升至 35,表示新台幣貶值。

升值與貶值對進出口的影響

如果本國貨幣升值,代表進口商的支付金額減少,成本降低,進口品

的國內價格將下降;相對地,出口商的收入金額減少,成本增加,出口品

的售價將提高,因此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例如:石化業以進口原油

及原物料為大宗,當本國貨幣升值時,這些進口商的進貨成本下滑,因而

有利於進口。反之,若本國貨幣貶值,代表進口商的支付金額增加,成本

提高,進口品的國內價格也將上升;但出口商的收入金額增加,成本降低,

出口品的售價將下降,因此有利於出口而不利於進口。例如:台灣的電子

業多為外銷電子零組件的出口商,當新台幣貶值時,廠商可以把從國外出

口品所獲得的外幣收入,換回更多的新台幣貸款,大大提高了匯兌收益,

因而有利於出口商。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90-91。

4.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關係

央行市銀行的最後融通者

當一般銀行接受存款大眾的存款,存款貨幣(即活期存款、活期儲蓄
存款、支票存款)間接被銀行創造出來,並放款給有資金需求的人, 例

如:A 銀行貸放給 X 企業,X 企業再將這筆錢存在平時往來的 B 銀行,使

得 B 銀行的存款增加了,有多餘的資金可以貸放給別的企業。在此不斷借

貸的過程使得各銀行的存款金額都增加了,也就是說,透過銀行的放款行

為因而增加了在外流通的貨幣供給量,這樣的機制稱為「信用創造」。

然而商業銀行並不能將所得到的存款全部貸放出去,因為中央銀行會

要求商業銀行將所吸收的大眾存款,留有一定比例轉存在央行的帳戶裡做

為存款準備金,以備存戶提取。加上中央銀行可以在商業銀行出現資金短

缺時給予支援,做為銀行的最後融通者,因此一般銀行和央行的關係,就

如同一般人與銀行的關係一樣,會在銀行開帳戶,進行存款、轉帳、繳貸

款;一般銀行也可以透過其在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帳戶進行轉帳、結算

貸款…等,而不必真的提領出現金,因此中央銀行也可說為一般銀行的清

算銀行。

此外,當銀行資金不夠時,除了最後向央行求援外,

通常都是向同業進行短期的借款,而同業間資金借貸所收取的利率就

稱為「隔夜拆款利率」,一般商業銀行會將隔夜拆款利率做為基本放款利

率的衡量標準。雖然央行不會干涉銀行間用什麼利率借貸,但央行會藉著

調整貨幣供給量來維持隔夜拆款利率在一個適當的水準,間接為基本放款

利率設定目標。

中央銀行扮演的角色

每個國家都會設立中央銀行,例如:美國的聯邦準備銀行、英國的英

格蘭銀行、日本的日本銀行等,這些央行都身負督導金融機構業務,以促

進金融體系健全發展的責任,其任務包括:監督銀行及資金的流動、控制

貨幣供給及國內利率水準、維持匯率的穩定性。因此,央行除了是銀行的

銀行外,同時也是國家的銀行,管理國庫業務,掌握一國貨幣的發行權。

由於央行握有政府與一般銀行的帳戶資料,得以監控銀行資金流動的情

況,進而採取適當的調節措施。此外,各國央行為了能精確地掌握資金的

供需狀況,而特別注重利率水準的管理,通常央行會以某項利率來建立官

方的指標利率,做為一般銀行放款利率訂價的參考。例如:在美國是以聯
邦準備利率做為基礎;我國則以隔夜猜款利率為指標。假如央行宣布調降

指標利率,表示銀行可將多餘的資金貸放出去,增加市場上的貨幣供給,

引導市場利率下降,反之,央行調高指標利率,銀行就會緊縮貸放的金額,

減少市場上的貨幣供給,利率也隨之上升。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90-91。

5.『何謂網路 ATM 』

所謂網路 ATM 就是結合『晶片金融卡』 及『晶片讀卡機』,在網際 網

路上享有各項金融服務 (包括:餘額查詢、自行或跨行轉帳、約定或非約

定帳戶轉帳等),方便您進行網路購物、轉帳 、繳款及投資等交易,除不

能吐鈔外,功用上與實體 ATM 無異,甚至較實體 ATM 更能提供個人化服務。

網路 ATM 三大優點

一、安全:晶片金融卡的密碼是在晶片中驗證,密碼不會在網路上傳輸,

安全有保障。

二、便利:只要您持有任何一家銀行所發行的晶片金融卡與符合微軟 PC/SC

規格的讀卡機(亦可讀取內政部自然人憑證),即可享受安全便捷

的網路 ATM 服務。

三、全年無休:結合晶片金融卡的安全與網際網路的方便,提供您全年無

休、無遠弗屆的金融服務。

資料來源:http://www.bot.com.tw/ebc/atm/atm.htm。

6.何謂「Visa 驗證」服務?

透 過「 Visa 驗 證 」服 務 可 為 網 路 商 店 增 加 銷 售 額,減 少 網 路 詐

騙與爭議。

◎「 Visa 驗 證 」服 務 是 一 項 嶄 新 的 服 務,可 以 為 Visa 持 卡 人 與 您

的 網 路 商 店,在 進 行 Visa 網 路 交 易 時,提 供 信 心 與 安 心。持 卡

人 在 網 路 購 物 時,可 安 心 的 使 用 其 Visa 卡,更 可 有 信 心 與 您 的

網 路 商 店 進 行 交 易。同 時,因 為 有 Visa 卡 的 發 卡 機 構 對 持 卡 人

身份的驗證,您的網路商店可安心地與其交易,這可大幅地減

少網路詐騙與爭議。
◎「 Visa 驗 證 」服 務 是 一 項 嶄 新 的 服 務,可 以 為 Visa 持 卡 人 與 您

的 網 路 商 店,在 進 行 Visa 網 路 交 易 時,提 供 信 心 與 安 心。持 卡

人 在 網 路 購 物 時,可 安 心 的 使 用 其 Visa 卡,更 可 有 信 心 與 您 的

網 路 商 店 進 行 交 易。同 時,因 為 有 Visa 卡 的 發 卡 機 構 對 持 卡 人

身份的驗證,您的網路商店可安心地與其交易,這可大幅地減

少網路詐騙與爭議。

◎ 在 訂 單 與 付 款 程 序 上,並 不 影 響 您 的 網 路 商 店 與 客 戶 間 的 互 動。

◎ 對 於 全 球 的 「 Visa 驗 證 」 服 務 客 戶 , 您 的 網 路 商 店 可 安 心 地 出

貨,可大幅增加您的銷售業績

◎可降低在網路交易上詐騙與爭議的風險。

資料來源:http://www.visa.com.tw/verified/merchants.shtml。

◎主題三 通貨膨脹

※何謂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inflation)是指稱在一定時期平均物價水準全面持續上漲

的現象及其過程。其必須符合二個要件:

(一) 它並不是指稱個別商品或勞務價格的上漲,而是全部商品及勞務的

加權平均價格的上漲。例如,若石油價格上漲被其他商品價格下跌所

抵銷,致加權平均價格並未改變,則物價水準並未上漲。

(二) 它不是指稱漲一次即停(once for all)的物價水準上漲,而是指稱

在某一期間連續上漲的現象。例如,若石油價格上漲引致物價水準上

漲,但因沒有發生各種連鎖反應,致物價水準立即穩定在上升後的新

水準,則也不是通貨膨脹的現象。

通貨膨脹對於社會有何影響?

1. 所得及財富的重分配

自十八世紀以來,經濟學家就已經發現通貨膨脹會帶來所得及財富的

重分配現象。不過,在此須指出,在可預期的通貨膨脹下,因各種生產要

素的報酬率都有機會與物價上漲率作同比例調整,所得及財富重分配現象
並不顯著,故通常所謂的所得及財富重分配效果係發生在非可預期的通貨

膨脹的場合。

2. 資源分派的扭曲

在市場經濟下,價格機能引導資源分派,使各種生產要素都能使用到

最有效率的用途。在通貨膨脹期間,尤其是非可預期的通貨膨脹下,生產

要素、商品及勞務的相對價格隨之產生變動,因而資源分派乃被扭曲,並

造成資源誤用的後果。

3. 經濟成長的受阻

直到 1960 年代初期,大部分經濟學家都相信,因需要拉力因素而產

生的溫和通貨膨脹可產生促進經濟成長的作用,其主要理由是因所得重分

配效果的作用,在通貨膨脹過程中,屬非固定收入的利潤分配會相對提

高,因而刺激企業家的投資意願,進而帶動經濟成長。但在此,要說明通

貨膨脹使得資源分派效率降低,國際收支惡化,更因政府勢將採行反通貨

膨脹政策 (anti-inflation policy),反而對經濟成長有相當不利之影響。

4. 經濟穩定的衝擊

通貨膨脹對經濟穩定的影響有三方面:

(一)通貨膨脹相當不穩定並有加速的強烈傾向。

(二)通貨膨脹最終將導致經濟衰退或帶來經濟蕭條。

(三)通貨膨脹帶來產出和就業的不穩定。

同樣地,高通貨膨脹提高不確定性的風險,致妨礙了消費和投資支出

的正常發展。更重要的是,政府基於政治考慮,反通貨膨脹政策通常無法

持續,更迭的結果,物價上漲率經常出現高低交替的現象,徒然加重經濟

的不穩定。
5. 社會及政治上的不安定

除了上述經濟影響外,通貨膨脹另會導致社會及政治不安定。

資料來源:http://www.publish.com.tw/new/hotissue/20041001.htm。

延伸思考

1.通貨膨脹指的是單一商品的價值持續一直往上漲的過程,對嗎?

2.財富重分配的效果大多出現在可預期的通貨膨脹,還是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
呢?

3.通貨膨脹會造成經濟衰退或經濟蕭條嗎?

參考答案
1.錯;是全部商品 2.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 3.會

延伸閱讀

1.什麼是通貨膨脹?

對消費者來說,買東西能夠“物超所值"是一件美事;如果不能,至

少“一分錢"也要買到“一分貨"。但是,如果,過去能買到“一分貨"

的“一分錢",現在卻只能買到“半分貨",那麼消費者的損失可就大

了。聰明的消費者一定會說,“通貨膨脹了!錢不值錢了!"什麼是通貨

膨脹呢?要怎樣防範通貨膨脹,避免消費大眾受損呢?

一般人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一聽到某一商品價格上漲,馬上就說

“這是通貨膨脹。"其實,經濟學家對“通貨膨脹"這個名詞,有比較嚴

格的定義。

經濟學家將通貨膨脹定義為“一般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

以相當的幅度上漲"。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知道,要稱為通貨膨脹,還

得符合一些要件。

大體上,經濟學家是以對整體經濟活動的影響程度,來界定是不是出

現了通貨膨脹的現象。

單一商品漲價,不是通貨膨脹
如果只是某一種或某一類商品價格上漲,而其他商品的價格沒有發生

變化,這並不是通貨膨脹;因為它只對某一些人有影響,對整體經濟則影

響不大。當然,有時候單一商品價格的上漲,也會引起其他商品價格普遍

上揚,就可能形成通貨膨脹了。最有名的例子是,在一九七三年及一九七

九年兩次石油危機時,石油價格的調升引起了世界性的通貨膨脹。因為,

石油是燃料和很多產品的重要生產原料。

如果,很多商品的價格都上漲了,但卻是一次調升後,就停下來,這

也不算是通貨膨脹;因為經濟學家認為這種“漲一次即停"的現象,對經
濟活動的衝擊不大。

漲幅不大、也不是通貨膨脹

同樣地,如果漲幅不大,也不能稱為通貨膨脹。在現代經濟社會,物

價水準常有上揚的特性;多數情況下,物價只升不降,這是“物價的僵固

性"。因此,如果幅度不大,也不能叫做通貨膨脹。但是,如果許多商品

的價格在某一段時間內,以一相當的幅度,一波波、持續性的上漲,則會

對整個經濟社會造成困擾,這就是所謂的通貨膨脹了。

至於“相當幅度"是多少呢?10%還是 5%呢?則沒有一定的標準。對

漲幅多少,持續多久才算是通貨膨脹,各國的認知不盡相同。

通貨膨脹,因國而異

在不同的經濟結構,不同的歷史背景下,各國對通貨膨脹的容忍程度

也不同。有時候,通貨膨脹只是一個相對的觀念。有些國家,譬如墨西哥,

它的物價上漲率經常是 20%以上,有時甚至於超過 100%;如果能把它降到

15%以下,物價或許就算是穩定了。

但是,對一些國家而言,譬如歐美國家及我國,近年來物價平穩,上

漲率都在 5%以下,故對物價漲幅的要求也較嚴格。因此,關於物價上漲幅

度多少才算通貨膨脹,只能粗略地以“超過正常的上漲幅度"界定之。

物價上漲率,如何計算?

根據前面的解釋,只有單一或少數商品的價格上漲,並不能稱為通貨

膨脹;必須是綜合性的商品價格呈現上漲,才可能形成通貨膨脹。

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商品,價格常常是漲跌互見,漲跌

之間可能彼此抵銷,我們如何知道綜合性的物價水準是否上漲?或是如何

衡量綜合物價究竟上漲了多少呢?
為了計算物價上漲率,各國政府都有專門的單位(我國是行政院主計

處)定期地收集各種商品及勞務的價格資料,然後編製出「物價指數」。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商品及勞務的種類非常多,每種商品或勞務對不

同的人都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政府在編製物價指數時,會針對不同的

需要,選擇不同類別的商品或勞務,分別編成各種不同的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你我最切身
其中,最具代表性,同時也最常被用來觀察通貨膨脹的是「消費者物

價指數」以及「躉售物價指數」兩種物價指數。

躉售物價指數是用來反映大宗物資,包括原料、中間產品及進出口產

品的批發價格,和廠商的關係較密切。

消費者物價指數則是包括了和一般百姓日常生活有關的各種商品及

勞務的零售價格,是消費者會切身感受到的。

接著,我們以消費者物價指數為例,大致看一下物價指數是如何編製

的。

食衣住行,通通在內

首先必需選取和日常生活相關的商品及勞務,調查它們的價格,並且

按照它們的不同重要性,計算加權平均價格。

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會直接使用到的商品或勞務很多,包括米、麵、

肉類、蔬果、菸酒、房租、服飾、交通費及醫藥等等;但每一種商品或勞

務的重要性不同,因此,不同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力也不同。

例如,米、麵等主食的價格上漲,會加重大家的生活負擔;而菸酒價

格的上漲,對一般大眾生活的影響程度,則不及米麵等食品。

所以,在計算平均物價水準時,不能以簡單的算術平均法加以處理,

而必須依照不同商品及勞務的重要性,給予不同的權數(在實務上是根據

家庭的消費結構比例),然後計算所有價格的加權平均數。

在編製台灣地區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時,行政院主計處總共挑選了三百

九十五項商品及勞務,分為食物、衣著、居住、交通、醫藥保健、教養娛

樂、雜項等七大類。每類的權數約為 27.4%、5.8%、31.4%、11.1%、3.8%、

13.6%、6.9%。權數最大的居住類中,單房租一項的權數即為 21.0%,顯示

在一般家庭支出中,房租佔了很大的比例。
在計算出加權平均物價之後,為方便比較各年的物價水準,還須將它

化為指數。也就是先選擇某一年做為基準年,而將基準年的加權平均物價

水準當做 100。

因此,新年度的加權平均物價除以基準年的加權平均物價之後,再乘

上 100,即得到新年度的物價指數。
我國物價,平穩著稱

目前,主計處是以民國八十五年為基期(指數為 100),八十六、八

十七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分別為 100.90、102.60。據此,我們可以算出,

八十六年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9%(100.9/100),八十七年的物價上

漲率為 1.7%(102.6/100.9)。

我國物價一直相當平穩。從民國五十年到八十七年(剔除兩次石油危

機),消費者物價指數平均上漲率僅約 3.2%。同一時段,平均經濟成長率

達 8.8%。快速的經濟成長加上穩定的物價,使我國贏得「經濟奇蹟」的讚

譽。

為什麼會發生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發生的原因很多、很複雜,經濟學家提出了不少學說來討論

它。一般人比較常聽到的是,「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理論以及「成本推

動的通貨膨脹」理論。

每當物價波動時,報章雜誌常會出現這樣的字眼-「供需失調」或「供

不應求」,顯然是產品的供給或需求有了不正常的狀況。而「需求拉動」

以及「成本推動」即是分別從需求面及供給面來討論通貨膨脹的成因。

過多的貨幣,太少的商品

首先,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是指商品及勞務的總需求大過總供給,

會造成物價上揚。經濟學家認為,「過多的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及勞務」

是造成需求過多的主因。也就是說,如果大家手上都有很多錢 很多貨

幣,就可能會競相出高價搶購商品,而造成物價上揚的現象。
成本推動,物價揚升

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則是從供給面生產不足,或成本上揚來解釋通貨

膨脹的成因。包括工資上揚,石油等原料價格上漲,以及企業壟斷等等,

都會從供給面推動物價的上揚。

除了「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以及「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外,經濟

學家認為產業發展不平衡、基礎設施不足等結構性因素,也是通貨膨脹的

一個重要成因。還有,在國際貿易盛行下,來自國外的進口品價格上漲也

會造成所謂的「輸入性通貨膨脹」。
預期心理,不可輕忽

再者,當物價上漲時,民眾如果預期物價會繼續漲上去,那麼他們將

會搶購、囤積,而使物價上漲得更劇烈。因此,「通貨膨脹預期心理」也

是通貨膨脹的重要成因之一。

通貨膨脹有什麼壞處?

通貨膨脹的壞處,家庭主婦感受最深。發生通貨膨脹時,日常必需品

的價格普遍上揚,一個家庭如果要維持原來的消費水準,開銷一定會加

大,甚至還會入不敷出。

通貨膨脹起,財富大風吹

通貨膨脹的影響力會因人而異。在通貨膨脹期間,如果個人的所得會

跟隨增加,通貨膨脹的損害則會相對減輕。例如,商人因為商品價格調漲,

收入增加,發生通貨膨脹對他反而有利。不過,這種好處不一定會持久。

因為,如果生產成本急速上揚,或消費者購買力劇降,企業利潤也會受到

影響。

至於仰賴固定收入的人,例如薪水階級、靠社會福利金、退休金,以

及依賴固定利息過日子的人,在通貨膨脹之下,購買力降低了,生活因此

會受到影響。

通貨膨脹時,房地產價格會上揚;因此,擁有房地產的人財富會跟

隨增值,但是沒有房地產的人則更加買不起房地產。

通貨膨脹會使債權人受損,因為收回來的本金,購買力已經不如從

前。但對債務人的影響剛好相反。
因此,通貨膨脹會使某些人的所得及財富增加,但某一些人的所得及

財富則會減少,從而使全體國民的所得及財富進行了重分配。通常,中、

低固定收入且無自用住宅者,受通貨膨脹為害最重。

經濟、政治、社會齊遭殃

在通貨膨脹嚴重時,今天能買到一斤米的錢,明天可能只能買到半斤

米。因此,人人不再儲蓄,而爭相囤積貨品,或者是將錢投入購買房地產、

黃金及外幣等投機性或不具生產性的用途。
結果,正常的生產事業缺乏資金來源;企業也因為成本及收益難以掌

握,造成投資停頓;於是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源都消耗在對抗或適應通貨膨

脹上,嚴重影響經濟成長。

更甚者,如果社會大眾普遍存有通貨膨脹預期心理,惜售、囤積、搶

購、投機風潮四處蔓延,通貨膨脹會愈益嚴重,而引發所謂的惡性通貨膨

脹。此時,價格上漲劇烈,人民對貨幣的信心蕩然無存,整個社會的經濟、

金融活動失去了依據,再也無法正常進行。

結果,不僅一國的經濟會瀕臨崩潰,政治、社會的不安定也伴隨而來。

因此,通貨膨脹的禍害是不能等閒視之的。

通貨膨脹的經驗

在歷史上,很多國家曾發生過嚴重的通貨膨脹,受害慘重。尤其是在

近代兩次世界大戰之後,許多國家因為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以及龐大的軍

費支出,造成財政鉅額赤字,迫使政府大量印發鈔票,而陷入惡性通貨膨

脹,經濟體制幾乎瓦解。

德國通貨膨脹經驗慘痛

以德國為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一九二三年,德國陷入惡性通貨膨

脹,物價較戰前上漲約一萬四千億倍,一份報紙售價達二千億馬克。第二

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再度出現惡性通貨膨脹,一九四七年間,德國大

半的交易被迫改用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這個慘痛的經驗,使得後來德國

政府對通貨膨脹一直抱著戒慎恐懼的心情,將控制通貨膨脹視為重要的政

策目標;德國的物價也隨而較很多國家穩定。
四萬舊台幣,一元新台幣

台灣在光復之初也曾遭遇惡性通貨膨脹。民國三十四年到三十八年之

間,台灣的物價幾乎是一日數變,每年的物價漲幅都在 500%至 1200%之

間。這段歷史,許多較年長的人至今回憶起來都還餘悸猶存。

民國三十八年六月十五日,台灣實施幣制改革,將原來的台幣(舊台

幣)收回,換發新的鈔券--新台幣。每四萬舊台幣兌換新台幣一元。此外,

政府還陸續採取了許多措施,包括舉辦優利存款,鼓勵儲蓄;充實財政收

入,撙節支出;積極修復生產設備,增加工業生產;鼓勵農民生產,提高
農業產量等等,終於使台灣的物價逐漸平穩下來,而奠定了後來經濟穩定

發展的基礎。

中央銀行的責任,物價穩定最優先

在克服了戰後的惡性通貨膨脹之後,一九五 、六 年代大多數國家

的物價都相當平穩。到了一九七 年代,由於石油危機等諸多因素,許多

國家出現了兩位數以上的通貨膨脹率,同時經濟成長也明顯減緩。這個現

象到了一九八 年代才消除。

戰後及一九七0年代的通貨膨脹經驗,對現代的財經政策思維有非常

深刻的影響,並且也奠定了現代中央銀行的角色及地位。目前國際間普遍

認為,中央銀行應以物價穩定為首要政策目標;因為只有物價穩定,才能

促進經濟均衡且持久的成長。同時,為了有效地穩定物價,應該要賦予中

央銀行獨立性,使中央銀行能以超然的地位行使職責。

中央銀行是對抗通膨的尖兵

通貨膨脹一旦發生,便很難遏止;因此,中央銀行必須隨時注意各種

經濟金融情勢,防範通貨膨脹於未然。

前面提到過,過多的資金或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及勞務,會造成通貨

膨脹。在一般狀況下,生產面增加的速度是較緩慢的,如果社會上的貨幣

數量增加太快,一定會造成通貨膨脹。因此,中央銀行必須要謹慎地控制

資金的供應,才能維持物價的穩定。

緊縮貨幣對抗通貨膨脹

簡單地說,如果中央銀行認為社會上的資金太多了,可能會引起通貨

膨脹,就應該設法減少資金供給,這時中央銀行採取的措施就叫做「貨幣

緊縮政策」。反之,當中央銀行認為社會上資金不足時,就會增加資金供

給,而採取「貨幣寬鬆政策」。
那麼,中央銀行用什麼方法來寬鬆或緊縮資金的供給呢?通常,中央

銀行採行的方法有調整重貼現率、存款準備率,以及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等。

資金水準鬆緊要適當

重貼現率是銀行在短期資金不足時,向中央銀行請求借款所適用的利

率。當中央銀行降低重貼現率時,銀行的借款成本降低,而會向中央銀行
借入較多的資金。這表示在當時的經濟狀況下,中央銀行樂見資金寬鬆。

反之,如果中央銀行提高重貼現率,則表示中央銀行正送出警訊,設

法使過熱的經濟活動「降溫」,避免形成通貨膨脹。

存款準備率是規定銀行所收受的存款中,必須保留而不能貸放出去的

比率。比方說存款準備率是 10%,表示銀行每收受 100 元的存款,必須保

留 10 元交由中央銀行保管。

如果,中央銀行將存款準備率降低,則銀行有較多的資金可以貸放出

去,表示中央銀行採取的是寬鬆的貨幣政策。反之,調高存款準備率會使

銀行的放款能力降低,社會上的資金將減少,而形成緊縮的貨幣政策。

所謂公開市場操作,是指中央銀行在公開的金融市場上,買入或賣出

票券(政府債券、商業本票等)。當中央銀行從市場上買入票券,並付出

款項時,市場上的資金會增加。反之,賣出票券時,中央銀行收回資金,

市面上的銀根會緊縮,而可以減輕通貨膨脹的壓力。

關切物價,無時無刻

公開市場操作是中央銀行最常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必要時,中央銀

行可以每天隨時進行公開市場操作,以影響整個社會的資金水準。

因此,中央銀行無時無刻不在密切觀察各種經濟現象,調節資金狀

況,使國家經濟活動能順利運作,並且嚴防通貨膨脹發生。

防範通貨膨脹大家一起來

其實,維持物價穩定,單靠中央銀行是不夠的。

除了中央銀行以外,政府其他單位也都對穩定物價付出不少心血。多

年來,財政單位合宜的財政政策,農漁業單位協助維持充裕的食物供應,

工業單位幫助提供質優且價廉的工業產品,以及其他政府單位在產銷制度

及運輸系統上的改進,使物資供應順暢等等,都是物價穩定的功臣。
消費者的智慧,通貨膨脹的剋星

每個人都有機會,也有責任參與防範通貨膨脹的工作。

社會上一些不當的行為,例如不肖商人利用聯合壟斷、囤積居奇,以

及誇大宣傳等方式哄抬物價,都會直接或間接造成通貨膨脹。此時,如果

消費者不夠理性,或者跟進搶購囤積,或者未辨宣傳真偽盲目購買,往往
助長不肖商人的氣勢,造成物價上揚。

因此,大家應該一起來做個有智慧的消費者,以正確、理性的消費行

為,配合政府的努力,防範通貨膨脹;一方面可以共同維護經濟的穩定成

長,另一方面也可以確保自己的權益。

資料來源:http://www.cbc.gov.tw/secretariant/inflation.htm。

2.央行政策

中央銀行昨日理監事會決議升息一碼,將重貼現率由目前的一.三七

五%調升至一.六二五%,這是央行近四年來首次升息。央行總裁彭淮南

指出,升息一碼象徵台灣寬鬆貨幣政策時代結束,台灣目前短期實質利率

已呈負數,明年通貨膨脹壓力可能升高,為消弭通貨膨脹預期心理,必須

調升利率維持經濟穩定....... (摘自 2004/10/01 中國時報)

3.通貨緊縮

為什麼會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正好相反,是指平均物價水準不斷下滑的現象。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當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跌兩季時,就表示已經出

現了通貨緊縮的現象。當國家的經濟成長疲弱時,消費者的消費意願會降

低,使得市場在供過於求的狀態下,物價開始下跌,社會大眾會因為預期

物價將持續下跌,因而採取延遲購買、觀望等待的態度,造成消費者支出
下滑,連帶地促成物價再下跌,經濟停止成長,因而發生通貨緊縮的現象。

而企業為了刺激景氣,又進一步降低售價,致使經濟又陷入衰退,形成可

怕的通貨緊縮惡性循環。過去十年日本經濟緊縮是一個很好的教訓,一九

九○年代日本因經濟泡沫化,而逐漸陷入通貨緊縮的恐慌,雖然 39 元的

平價商店興起,隨處可見價格破壞戰,使得一方面商品價格下跌,一方面

企業獲利減少,出現減薪、裁員的情形,更進一步地抑制了消費。日本央

行為了刺激景氣,採取調降利率的寬鬆貨幣政策,演變成幾乎是零利率的

狀態,但由於物價下跌的速度比利率下降的速度快,且利率無法再調降變

成負的,因此,貨幣政策對改善經濟蕭條的情況完全使不上力。

通貨緊縮對經濟的傷害
通貨緊縮除了使消費者減緩消費外,也使得資產價格縮水,人們因為

覺得自己薪資縮水而不願意多消費,對消費採取謹慎保守的態度,使消費

量進一步萎縮。且物價跌得愈凶,借貸的實際成本就愈高,因為今天向銀

行所借的 100 萬元,在一年以後要還的金額會比當初約定要還的本利和的

價值還高,使得貸款人的實質債務加重。而且隨著物價下跌,一年後的 100

萬元相較於當初借來的 100 萬元更具有購買力,人民因而寧願囤積現金,

也不願提早償還貸款,造成民間債務大量累積,銀行收不回來的呆帳增加

了,可能引發銀行倒閉的危機。面對呆帳的風險,銀行因此緊縮銀根,但

調高利率卻也提高了貸款成本,使得龐大的庫存現金帶放不出去,不能順

利地將資金挹注到經濟體系中,借不到錢的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危機。因

此,廠商為了降低損失而減少生產,引發裁員及延緩投資的行動,企業的

利潤再度下滑,進而使經濟成長受阻。此外,整體資產價格的下跌更是嚴

重,房地產與股價的下跌直接引發消費者的信心危機,害怕現在買會有損

失,但消費者愈是延後消費或投資,物價下跌的情況便會愈嚴重。此時若

央行降息也無法帶動民間投資,將使得通貨緊縮更形惡化,加重經濟衰退

的現象。因此通貨緊縮對經濟與民生的殺傷力遠比通貨膨脹厲害,會使整

經濟陷入嚴重的惡性循環。

如何對抗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的因應方式

當大家手邊的金錢過多而競相搶購商品,會使得商品及勞務的總需求

大於總供給,這種由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是造成物價上揚最常見的情形。

一般解決通貨膨脹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冷火雞法」,採取激烈冷卻的方

式以迅速緊縮市場上的貨幣供給,立即冷卻通膨的現象,但經濟成長卻會

大受影響。另一種較溫和的方式是「漸進式法」,透過慢慢減少市場上的

貨幣供給量,使物價上漲的情形逐漸趨緩,對經濟成長的影響也比較緩

和,但要消除通貨膨脹的現象可能較為費時。

這兩種方式都是藉由緊縮貨幣的供給來達成,必須由中央銀行來操

作,例如:調高重貼現率,使市場利率提升,減少貨幣供給,設法使過熱

的經濟活動降溫;或調高法定準備率,使銀行可貸放的資金減少,緊縮信
用;或透過發行政府公債,收回現金以減少市場流通的貨幣等,都可以減

輕通貨膨脹的壓力。像是中大陸於二○○四年四月底宣布採行使經濟降溫

的宏觀調控措施,效果就相當於緊縮性的貨幣政策,目的也是在抑制通貨

膨脹的大幅上升。

因應通貨緊縮的政策

通貨緊縮是因為過度供給與需求不足所造成,如果要改善通貨緊縮的

情況,當然以提振國內需求為優先。中央銀行可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利

用調降利率來刺激景氣,鼓勵民間消費,讓企業的借貸成本下降,增加企

業借錢來投資的意願。不過從日本慘痛的通縮經驗中發現,由於物價下滑

的速度往往比利率下滑的速度還快,使得日本央行以降息刺激景氣的成效

有限。因此,央行的貨幣決策時機很重要,必須在市場資金緊縮時,適時

採取資金把關的措施,以避免物價持續下跌,使貨幣政策失去影響經濟成

長的力量。此外,面對民間消費投資不振,可以藉由擴張性財政政策來達

到提振景氣的作用,如:減稅或擴大公共支出。但此作法必須考慮到政府

是否還有舉債及減稅的空間,及有計畫地編列預算避免排擠其他重要支出

等,才不至於浪費了國家資源,延誤了提振經濟的時機。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144-146。

4.物價變動值得重視,不值得緊張

不需要過分憂慮

如果有些經濟現象的出現使人困惑,那麼有些經濟政策所帶來的利弊

互見的後果,更容易引起爭論。

在當前言論自由氾濫的潮流中,一般人民對於經濟政策的認知,常被

利益團體的聲音大小所左右。幸好在目前物價問題上,政府與民間都已共

同體認到物價上漲的威脅。

由於大陸撤退前惡性通貨膨脹的慘痛經驗,政府決策階層對物價上升

一直懷有最深的戒懼之心。在一九五三~九六年間,台灣地區的物價相當

穩定。以消費者物價為例,在四個階段中的平均上升率都未超過 9%:

一九五三~六二年:8.7%
一九六三~七二年:6.1%

一九七三~八七年:7.9%

一九八八~九六年:2.9%

在這 44 年中,只有 7 年的物價上升超過二位數字。

澄清一些觀念

首先讓我們澄清環繞物價上升的五個觀念:

1.「溫和性」的物價上升可以容忍:當物價上升率變成 10%(二位數

字)時,多數經濟學者認為這已經超過「可以容忍的區域」。超過 20%時,

惡劣通貨膨脹就逐漸形成。如果物價上漲在 4~5%左右,則認為是「溫和」

的。如果真要維持比溫和性物價上升更低的水準,整個社會常常就必須忍

受較多的失業與較低的成長。

2.物價上升中也有跌價的:當近月來食物、房屋、計程車資、修理費

用等上升時,一些商品的價格,或因供需關係、或因台幣升值、或因關稅

降低,如汽車、家電用品、化妝品、領帶、夾克等價格則下降。

此外值得指出,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只包括 1,140 種與家庭消費相關

的樣本商品,因此,就無法反映未包含在指數中商品的漲跌,如股票、房

地產。

3.持續性物價上升要避免:它會傷害人民儲蓄和投資意願、產品輸出、

生活安排(尤其是退休者)及財富分配。尤其當物價上漲是來自政府財政

赤字時,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傅利曼教授就會大聲苛責:「這就變成了一種

變相的『徵稅』,強迫每個人來分擔。」
4.對物價沒有特效藥:物價「管制」與「限價」看來最容易立刻見效,

但絕少成功的。否則,一紙命令,普天之下就不會有物價的問題。對付物

價膨脹的根本辦法是找出病源,然後再開出處方。

5.預期心理要防止:當物價上漲的預期心理逐漸形成時,這就真會加

快物價的上漲速度。因此,媒體對物價的報導與官員對物價的評論,固然

不能掩飾,但業不能誇大;「誇大」其危機意識就會產生「火上加油」的

不良影響。更重要的是:只有靠政策工具的立即運用,才能減少物價上升

的預期心理。
平常心看物價

二十世紀的兩大病症就是大量的失業人口與惡性的物價上升。兩者之

中,物價膨脹尤為可怕。因此,在大陸經濟改革過程中,連續遇到持續物

價上漲時,中共當局便不得不放慢調整步伐。

這也就是為什麼遠在一九二○年代,凱因斯就說過:「要推翻現有的

社會基礎,最巧妙、最有效的方式,莫過於擾亂通貨。這一個過程使得經

濟法則中所有內含的力量都趨於毀滅。」

但是,只要中央銀行總裁採取適當的政策,台灣的物價便可以保持長

期的穩定。我們同意陸民仁教授的論點:「以平常心看物價變動」。

影響物價上升的因素與政策

物價上升的因素 選用對策

(一)外匯累積過多→貨幣供給大 中央銀行採取

增 *控制貨幣供給

(二)資金過多、利率過低 中央銀行採取

*提高利率

*台幣適度升值

(三)工資成本與環保成本增加 *提高生產力

*提高產品附加值
*加強勞資雙方溝通

(四)輸入的原料(如石油)價格 *運用外匯,大量購買

上升

(五)太多的游資、太少的投資管 *開放投資範圍

道追逐國內有限的商品 *擴大進口

*降低關稅

*運用公債,擴大公共投資

*公營事業股票上市

*開放海外投資

(六)預期心理 *教導人民具有正確觀念
*政策工具要及時使用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下篇篇《總體經濟理論導引》

台北:天下文化。2002。128-129。
主題四 經濟與生活
單元四:國際貿易
壹、基本內容:絕對利益法則、比較利益法則、專業分工、國家發展、進出口貿

易、台灣經濟發展

貳、能力指標:7-3-1 了解個人透過參與各行各業的經濟活動,與他人形成分

工合作的關係

7-4-1 分析個人如何透過參與各行各業與他人分工,進而產生

整體的經濟功能

7-4-3 了解在國際貿易關係中,調解進出口的品質與數量,會

影響國家經濟發展

參、知識概念圖

絕對利益法則

比較利益法則

專業分工的概念

勞力密集
國際貿易
國家發展

資本密集或技術密集

入超

進出口貿易

出超

台灣經濟發展
肆、重點整理

1. 每個人的時間、體力有限,無法同時兼顧多樣的工作或事物,必須和他人分

工,發揮個人所長,才能促進社會的繁榮與進步。

2. 絕對利益法則:每個人選擇自己生產較多的產品進行生產。因為絕對利益法

則必須遵循生產最多的要求,所以選擇絕對利益法則的社會,可能會出現無

法進行專業分工的現象。
(有人可能需要生產全部產品,其他人則不需要生產

任何產品)

3. 比較利益法則:每個人選擇「優勢較大」或「劣勢較小」的產品生產。運用

「機會成本」的概念,來進行專業分工,讓社會的總產量提高。

4. 專業分工的社會,必須透過互通有無的市場交易,才可以提高社會的總生產

量,與提昇人民的生活水準;此外,分工與交易的社會,不僅可以實踐「天

生我才必有用」的概念,亦可強化「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相互依存的價值。

5. 「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是社會專業分工的具體實踐。

6. 「比較利益法則」運用在國際產業分工與國際貿易上,不僅可提高全世界的

產品產量外,亦可為各國帶來技術與生活水準的提昇。因此,
「比較利益法則」

正是國際專業分工與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礎。

7. 「勞力密集產業」
:生產技術門檻低的產業型態,一般為低度發展或落後國家

的經濟產業;如:東南亞、中南美洲、中國大陸等地區,以生產鞋子、成衣

為主的產業型態。

8. 「技術或資本密集產業」
:生產技術門檻高的產業型態,為先進國家的經濟產

業;如日本、德國等地區,以生產汽車、高科技產品為主的產業型態。

9. 當一國的出口大於進口時,表示該國有貿易順差(出超)
;若該國的進口大於

出口時,表示該國有貿易逆差(入超)。

10.台灣產業發展的歷程:四、五十年代,以發展「勞力密集產業」為主體;八

十年代以後,台灣產業發展以「資本或技術密集產業」為主。
伍、生活實例探索

◎主題一 分工合作

※分工合作使每個人的福祉提升

在兩個人以上的環境裡,無論是生產一種物品或者是多種物品,
「分工合作」

總是有利的,這也是為何各式各樣的「團體」到處林立的緣故,這裡所指的是

「個人自願」結合而成的,工廠、公司裡的人與人之間關係固然是司空見慣的

常例,就是「家庭」也是一種顯例。

無論古今中外,男性和女性總是存在著差異,組成家庭,採分工合作的方

式是對雙方當事人都有利的,這也就是「結婚」最重要的理由,而為什麼近代

「離婚」、
「單身」愈見普遍,就是因為家庭裡男女之間的分工合作,已被家庭

以外的其他分工合作關係所取代。不過,無論是以何種形態出現,都脫離不了

「分工合作」的基本原理,而在基本經濟學裡,分工合作的產生是以「比較利

益」這個原則為基礎的。

比較利益也是利用「成本」這個觀念,分工合作的各方,各自從事「相對

成本較小」的那一份工作,在合作之後不但同一種物品的生產數量會比較多,

而且物品的種類也能增加,因為既可分工合作來生產某一種物品,也可分別生

產不同類的物品來相互「交換」。

除非抱持「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否則分工合作和物品的交換或交易一

定與我們長相左右,這是福祉增進的自然行為。在交易或交換的過程中,當然

可以「物物交換」或「以物易物」,但養牛的以牛和種菜的以菜相互交換,其

麻煩無庸待言,
「耗費成本」也極明顯。為了克服此種困難,
「貨幣」也就應運

而生,一般人都喜歡貨幣,也大都視「鈔票」為貨幣。
但由上文的簡單解析,應該可以得知貨幣也是,
「交易媒介」或「交易工具」

是也,它本身絕非每個人的「最終目標」,我們只是借用它來換取能滿足慾望

的消費物品,這是身為現代人不可不知到的基本觀念。因此,貨幣數量並不是

愈多愈好,否則會通貨膨脹;但也不能太少,否則交易不便,產出會減少,如

何保持「適量」就是現代社會的一大難題。

資料來源:吳惠林。民主、自由、市場。台北:商周文化。1997。42-43。
延伸思考

1. 家庭成員間存在著「分工合作」的概念,其主要是依據哪一種經濟概念來說

明?

2. 若家中母親的工作速度及數量最快且多,若完全由母親一手包辦,請問:這

又是哪一種經濟概念的敘述?

3. 分工合作必須要有交易行為,才會獲得分工合作的好處,因此,貨幣為了交

易方便而出現,請問:貨幣越多,代表著分工行為越好嗎?

參考答案
1.比較利益法則 2.絕對利益法則 3.錯

延伸閱讀

1.什麼是絕對利益?
為什麼一國要以生產具有絕對優勢的商品進行貿易?讓我們舉一例來看
看絕對利益是如何成立的。假設越南和美國所具備的生產要素只有勞力,
越南每 1 位農夫可以生產 1 公斤的稻米;而生產 1 公斤的玉米需要 2 位農
夫。而美國每 2 位農夫才可以生產 1 公斤的稻米,生產 1 公斤的玉米只需
要 1 為農夫。由此可知,越南在生產稻米、而美國在生產玉米上分別具有
絕對利益。假設兩國各自擁有 10 位農夫,在自給自足的情況下,越南的
總產量為 6 公斤的稻米及 2 公斤的玉米,共需要 6*1+2-2=10 位農夫;而
美國則是 2 公斤的稻米及 6 公斤的玉米,共需要 2*2+6*1=10 位農夫。如
果兩國將所有勞動力各自專業生產其具有絕對利益的商品,則越南的 10
位農夫專業生產稻米時可獲得 10 公斤的產量。當兩國展開貿易,同意以 1
公斤稻米換取 1 公斤玉米,於是越南以 3 公斤稻米和美國換取 3 公斤玉米,
總產量變為 7 公斤稻米和 3 公斤玉米;而美國的總產量變為 3 公斤稻米和
7 公斤玉米。兩種產品的總產量各為 10 公斤,都比貿易前各為 8 公斤增加
了 2 公斤,貿易所產生的利益隨之出現。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104-105。

2.絕對利益與國際貿易

亞當史密斯認為一國要從事國際貿易、以及要以什麼產品進行貿易是

由所掌握的絕對利益而決定。所謂的絕對利益是指一國在某生產要素上佔

有絕對優勢,就會充分使用該生產要素進行生產。例如:A 國在生產香蕉

上有絕對優勢;B 國在生產水梨上有絕對優勢,兩國就會各自生產具有絕
對優勢的產品,而不會同時生產兩種產品,然後再透過交易,滿足雙方對

香蕉及水梨的消費需求。也就是說,貿易的形成來自於各國會專業生產具

有絕對利益的產品,然後出口這些產品與其他國家交易。為什麼一國不去

生產所有產品,以自給自足省去交易往來的麻煩呢?因為每個國家擁有資

源都是有限的,必須選擇投入最具有生產力的事情上,像是種稻的工作就

交給泰國或印尼,生產時有則由中東國家負責…等,國與國之間再透過交

易以滿足需求,如此一來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及資源去從事自己所擅長的生

產項目,進而滿足更多的需求。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104。

3.什麼是比較利益?
十八世紀末英國經濟學家李嘉圖提出的「比較利益法則」,修正了亞
當史密斯的「絕對利益法則」。比較利益法則的「比較」是相對的意思,
舉例來說,小美和大雄同時負責種田和烹飪兩件事情:大雄身強力壯又擅
長烹飪,小美既無力氣種田更不善於烹飪。既然大雄在種田和烹飪兩件事
上都具有「絕對」的優勢,如果這兩人生活在一起,是不是大雄就包攬所
有的事,而小美只能在一旁納涼呢?其實不然,他們兩人可以透過分工合
作來增進共同的生活品質。雖然大雄樣樣都行,種田的能力是小美的十
倍,但烹飪的能力只高於小美的兩倍;相對上,他把時間花在種田會比較
有利,如果把時間花在燒飯上,將損失很多種田的收穫;小美則把時間花
在烹飪比較有利,因為他去種田得到的收成更少。這就是他們的「比較利
益」:小美專心烹飪,大雄全力種田,彼此分工會比兩人都各自種田又烹
飪來得更好。根據比較利益的原則,每個國家都可以去計算生產某項產品
的機會成本(即生產某樣產品而必須放棄生產其他產品的成本),然後與
其他生產同樣產品的國家做比較,如果這項產品的機會成本較小,表示生
產該產品就具有比較利益。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105-106。

4.比較利益與國際貿易

比較利益法則若用在國際分工上道理亦同。舉例來說,越南的生產技

術不像美國那樣進步發達,但越南生產的東西還是可以大量出口到先進國

家,例如:越南生產大量地製造 Nike 的球鞋,使得美國人能把時間、資

源投入到自己更擅長、更有利的工作上,向是製造波音飛機,這就是發揮

比較利益的結果。正因為美國的工程師製造飛機的生產力比製鞋來得高;

越南工人製鞋的生產力又比從事其他工作高,每個國家都發展其具有比較
利益的產業以進行國際分工,再透過自由貿易互通有無,讓各國人民均可

受惠。因此,在國際貿易上,具有多種產品絕對利益的國家,可選擇利益

相對較高的產品進行生產與出口;而不具有任何絕對利益的國家,仍可選

擇劣勢相對較小的產品進行生產及外銷。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104-106。

主題二 國際貿易

※外貿是成長的引擎

不論是超極強國的日本、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四小龍,或正在掙脫枷鎖

中的大陸經濟,「貿易」變成了經濟起飛,或者持續成長的引擎。

在這些地區發展的初期,透過貿易量的增加與貿易地區的擴大,就業

機會容易增加,物價容易穩定,先進國家的技術及管理容易模仿,賺取的

外匯可用來購買生產或消費財貨,同時促進國內資源的有效利用。

美國仍然是今天世界上國民生產毛額最大、貿易量最大、吸納國際投

資金額最多、高科技(軍事與商業)最發達的國家。一九七五年時,美國

還有 34 億美元商品貿易的順差,此後即從未再有過順差。

以近年的資料計算,與美國貿易量(輸入與輸出)較大的亞洲貿易包

括了日本、中國大陸、台灣、馬來西亞、香港等。美國與亞洲這些國家有

極密切的貿易關係,事實上已遠超過美國對歐貿易總額。因此,美國官方

認為,美國對亞洲國家的高度成長有重要貢獻。

上面引述的地方對美國都有龐大的貿易順差。一九九五年美國貿易逆

差最大的伙伴,在亞洲分別為日本、大陸與台灣。美國對這三個地方的貿

易總逆差達 1,026 億美元。

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額自然不可能,也不需要年年平衡,或者個個平

衡。但就任何一國而言,如果貿易逆差,像美國一樣已經持續十年以上,

而且沒有明顯改善的跡象時,就不得不採取措施來對付那些持續順差的貿

易伙伴。近年來,日本與四小龍正面臨來自美國的強大壓力。

在美國,要在總統選舉年贏得某些利益團體支持的動聽口號就是:
「美

國不能只要『自由貿易』,更需要『公平貿易』。」在公平貿易的旗幟下,
日本、中國大陸與台灣就受到更多的壓力。
客觀地說,美國的貿易逆差需要雙方協調,否則就會演變成沒有一方得益
的保護主義。

就美國本身來說,可以採取的對策包括:

—增加美國產品的競爭力(如透過較好的品質、設計與銷售)

—美元貶值使進口價格上升,出口價格下跌。

—鼓勵國內儲蓄,減少進口。

—鼓勵國內生產,鼓勵出口。

—鼓勵美國廠商開拓國外市場。

—推展「公平」貿易,要求對方降低關稅,減少各種人為障礙。

—以保護主義來抵制進口。

—以經濟衰退來減少輸入。

在這些對策中,最後兩個方法當然最差。

對美國擁有順差的國家而言,它們可以做下面這幾項:

—本國貨幣的升值。

—國內市場的逐步開放。

—刺激國內的消費。

—關稅的逐漸下降。

—對美國進口的增加。

—對輸出國家的分散。

國際貿易(貨物、勞務、資本與科技超越國界的交流)一直是促進國

際貿易國之間生活水準提高、資源有效利用與文化進步的動力。
日本與四小龍的持續經濟成長的經驗,與對美國的大量貿易順差,正

反映出它們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而這些優勢也正證明東方人的勤

勞、機制與正確的策略。中國大陸近年來對國際貿易與吸收外資的重視,

顯示它也正試圖走上相似的軌跡。

在今後世界情勢的演變中,國際貿易會變得愈來愈相互依存。在這相

互依存的關係中,對歐洲聯盟的成立,美加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亞洲的

日本、四小龍與大陸相互之間應如何訂定競賽規則,培養東方人共識,以
及調適台灣與大陸之間的對峙,將決定二十一世紀是否真會是「亞洲紀

元」。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下篇《總體經濟理論導引》。
台北:天下文化。2002。296-297。

延伸思考

1. 本文提到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四小龍,指的是南韓、新加坡、香港以及哪一個

國家?

2.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國民生產毛額國家為哪一個國家?

3. 美國長期處於貿易逆差的狀況,請問貿易逆差指的是進口大於出口,還是出

口大於進口呢?

參考答案
1.台灣 2.美國 3.進口大於出口

延伸閱讀

1.國際貿易與外匯

國際貿易是以勞務或財貨在國與國之間移動的貿易行為稱之,而貿易過程

所支付或收取的外國通貨稱為外匯,目前國際間主要通用的外匯以美元、

歐元與日幣此三類為主要大宗。隨著各國經濟成長與交通運輸的便捷,國

與國之間的貿易活動也日趨活絡,再加上多國企業與跨國企業的普及和專

業分工的結果,也讓國際貿易與日常生活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

由於每個國家的生產資源、人口、地理位置或者生產技術有所不同,

導致各國在生產不同的財貨時,會有生產、資金…等資源配置的考量,在

一般正常的狀況下,各國會依照該國的生產優勢來決定生產何種財貨,以

獲得更多的收益或經濟效益,這就是國際專業分工(division of labor)

意義,如:日本的汽車研發技術舉世聞名,致日本在國際汽車生產上具有

優勢,而中東國家因擁有大量的石油礦產,因此中東國家從事石油外銷也

具有相當的優勢…等。一般而言,各國依據所擁有的資源或生產優勢來從

事專業生產時,除了會為該國帶來國際分工的外匯收入外,也會促使該國

提升該財貨的生產技術、降低成本以及增加資源的利用率..等利益,世界
各國也會因該國的生產技術提昇,而享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品質財貨,所

以,國際貿易後的專業分工生產,不僅為生產該財貨的國家帶來利益,也

會為全世界人類帶來相當豐厚的外部效益。

由上述的內容可知,國際貿易分工將會為世界各國帶來不同形式的貿

易或外部利益,經濟學者依據國際貿易分工的概念,提出「絕對利益法則」

(principle of absolute advantage)與「比較利益法則」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來解釋專業分工對兩個國家所帶來的效益與影

響,其理論架構與說明如下:

一、絕對利益法則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主張自由貿易,反對政府管制與干預措施,是最

早對貿易起源提出一套概念的學者。亞當斯密認為各國生產技術與資源的

稟賦不同,使得每個國家都會有一個或多個財貨的生產,此財貨有著產量

較多或生產成本較低的優勢,意即:不同的國家投入等量的資源於特定財

貨生產,若該國能夠生產比他國更多的特定財貨或者生產成本較低時,則

該國就具有特定財貨生產的絕對優勢。

以表 9-1 為例,台灣與德國兩國投入等量資源來生產電腦與汽車,我

們可以發現台灣與德國投入同樣的時間與人力時,台灣可以生產 50 部電

腦或 20 台汽車,而德國可以生產 30 部電腦或 40 台汽車;依照絕對利益

法則的概念,我們逐一來說明台灣與德國在電腦與汽車兩種財貨的絕對生

產優勢為何?

(一)電腦:在相同的資源投入下,台灣可生產 50 部電腦,而德國僅可

生產 30 部電
表 9-1
腦,單就數量 台灣與德國兩國生產電腦、汽車產出表
來看,台灣電 國家
台灣 德國
腦的產出較德 財貨

國多(50 部> 電腦 50 30
汽車 20 40
30 部),因

此,台灣在電腦生產上較德國具有絕對利益。

(二)汽車:在相同的資源投入下,台灣可生產 20 台汽車,而德國可以
生產出 40 台汽車,單就數量來看,德國汽車的產出較台灣多(40

台>20 台),因此,德國在汽車生產上較台灣具有絕對利益。

依據亞當斯密「絕對利益法則」的國際專業分工概念,台灣將投入所

有的人力與時間來進行電腦財貨的生產,而德國也將投入所有的人力與時

間來進行汽車財貨的生產,台灣將生產的電腦輸往德國販賣,而德國將生

產的汽車運往台灣銷售,依據「絕對利益法則」的概念,台灣與德國進行

國際專業分工貿易後,兩國所生產的電腦與汽車總量會因而增加,全球的

人民也會因兩國專業分工後,產生的技術改良、成本降低…等外部效益,

提升了各地人民的福利水準。

然而,「絕對利益法則」有其盲點存在,例如在同樣的投入資源下,

甲國生產任何財貨的產出都較乙國來的有優勢時,依據「絕對利益法則」

的作法,會出現甲國生產所有財貨並進行出口貿易,而乙國僅能付出外匯

等待甲國財貨的輸入,這種貿易結果與國際分工的概念背道而馳,因此,

李嘉圖提出「比較利益法則」來修正「絕對利益法則」的迷思,進而為國

際貿易的專業分工提出合理解釋。

二、比較利益法則

李嘉圖認為若一國家生產任何財貨都不具有絕對利益時,仍可以選擇在生

產上具有優勢較大或劣勢較小的財貨來進行專業生產,生產後再進行國際

貿易;這種選擇優勢較大或劣勢較小的財貨生產方式,便是「比較利益法

則」的概念。

以右表台灣與泰國兩國投入等量資源來生產電腦與成衣兩種財貨為

例,若以「絕對利益
表 9-2
法則」的觀點,右表
台灣與泰國兩國生產電腦、成衣產出表
的數據表示:台灣專 國家
台灣 泰國
業生產電腦與成衣兩 財貨
種財貨並出口到泰國 電腦 50 10

(台灣生產電腦與成 成衣 100 50

衣的產出量都較泰國

多),而泰國因無絕對利益的財貨,僅能向台灣進口電腦與成衣。
但從「比較利益法則」的觀點,台灣與泰國兩國的生產,可以透過優

勢較大或劣勢較小 表 9-3
的條件來進行專業 台灣與泰國兩國生產電腦、成衣機會成本表

分工,以機會成本 國家
台灣 泰國
財貨
的觀點,台灣生產
電腦 2 件成衣 5 件成衣
一部電腦的機會成
成衣 1/2 部電腦 1/5 部電腦
本為 2(100/50)件

成衣,而泰國生產一部電腦的機會成本為 5(50/10)件成衣;台灣生產一

件成衣的機會成本為 1/2(50/100)部電腦,泰國生產一件成衣的機會成

本為 1/5(10/50)部電腦;如表 9-3 所示。

(一)電腦:在相同的資源投入下,台灣生產一部電腦需要放棄 2 件成衣,

而泰國生產一部電腦需要放棄 5 件成衣,可知台灣生產電腦所

放棄的機會成本(成衣)較泰國少,即台灣生產電腦的優勢較

大,因此台灣專業生產電腦。

(二)成衣:在相同的資源投入下,台灣生產一件成衣需要放棄 1/2 部電

腦,而泰國生產一件成衣需要放棄 1/5 部電腦,可知台灣生產

成衣所放棄的機會成本(電腦)較泰國多,即泰國生產成衣的

劣勢較小,因此泰國專業生產成衣。

由上述內容可知,「絕對利益法則」無法解決的國際專業分工問題,

可透過「比較利益法則」的優勢較大或劣勢較小的生產方式,來決定兩國

專業生產的財貨,透過專業分工的生產,可以提高兩國甚至世界各國的福

利水準。但李嘉圖「比較利益法則」的理論中,忽略財貨生產具有報酬遞

減、貿易運輸成本的考量,以及生產要素無法在各國間自由移動的限制,

是以,運用「比較利益法則」的同時,必須要瞭解此理論的限制,以免陷

入專業迷思的窠臼中。

資料來源:馬明宏。經濟與商業環境Ⅱ。台北:台科大圖書。2006。123-127。

2.外國直接投資
什麼是外國直接投資

隨著經濟開放程度提高,我國與國際經濟的聯繫更加密切。所謂外國

直接投資(FDI)是指國外企業在另一個國家投資並取得當地企業的所有

權或經營權。而間接投資(亦稱金融投資)則是透過持有另一國的股票、

債券、票據或外匯等方式,以期獲得股利、利息或孳息等,並非實際在掌

握當地公司。每一個國家都有可能成為投資的主要國家或是被投資的地主

國,端賴各國的經濟條件而定。外國直接控制本國公司所有權的方式大部

分是以跨國企業模式進行併購,例如:德國的戴姆勒—賓士集團

(Daimler-Benz)併購美國的克萊斯勒集團(Chrysler)。一個國家的資

產被外國購併,該國也可能會去購買國外的資產,例如:美國的福特汽車

(Ford)購併日本的馬自達汽車(Mazda)。在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跨國

企業可以透過直接投資擴大經營版圖及獲取更大的利潤,因而對本國的經

濟產生影響力。

外國直接投資對經濟的影響

如果外國人購買本國資產的比例太大,政府會擔心對本國經濟的掌握

能力受到限制;若外國人減少直接投資的比例,政府又會憂慮是不是自己

國家缺乏吸引外資進來的條件。到底外國直接投資對一國的經濟有什麼影

響呢?由於多國籍企業的跨國生產行為會影響進出口的貿易餘額,對外匯

收支產生直接的影響。而且外資流入會拓展一國的貿易、提供更多物美價

廉的商品、增加稅收,甚至增加就業機會等。另外,因購併產生直接投資

所帶來的效應也是值得留意的;正面的效應可讓購併的綜效發揮,包括:

增加市場占有率、獲取外國公司的特殊資產(研發技術或管理團隊等)、

促進商業競爭、提升經營效率等;負面的效應可能會因國外經營團隊的引

進而發生裁員、資遣等就業市場的問題,而且一旦外資的競爭優勢大於本

土企業,在刻意製造進入障礙下,外國企業可能導致獨占經營的疑慮
吸引外國投資的因素

吸引外國投資的因素有哪些?

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因素可歸納出下列幾點:1.較低廉的成本:很多

企業為了取得規模經濟的效益,紛紛在世界尋求低生產成本的工廠進行生
產,尤其是開發中國家,例如亞洲的越南、印度、大陸;東歐的波蘭、匈

牙利等,因為勞工成本相對低廉,甚至土地取得成本較低,使得許多跨國

企業選擇在這些國家進行投資。2.擁有特殊的無形資產:如果一國擁有某

些特殊的無形資產包括研發技術、品牌、管理技巧等,會吸引外國直接來

投資,以期透過該國所具有的特殊條件創造更好的利潤。例如當微軟

(Microsoft)或英特爾(Intel)公司決定在台灣成立研發中心時,即是

看好台灣在電子資訊產業的研發實力。3.地點的優勢:很多跨國企業採行

全球佈局的策略,一方面是藉由在該國設置據點以快速地進入當地的消費

市場,運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去攻占市場,並可享有降低運輸成本及取得低

廉生產要素等優勢。此外,不少外國企業基於稅率的考量會選擇到避稅天

堂去投資,如:開曼群島、應屬維京群島等地設立公司,以享有免稅的好

處。4.政府相關法令的獎勵措施:各國政府為了刺激外國進入投資都會端

出各項獎勵措施,最常見的是租稅優惠政策及勞工政策。

外國直接投資的好處

在東歐的國家中,匈牙利吸引了最多的外國投資。主要的原因是匈牙

利是東歐最早開始進行經濟轉型、以及修改相關法律的國家。在改善投資

環境及文化地理的優勢下,匈牙利的經濟成長和外國直接投資有著相當大

的關係,例如:匈牙利 70%的出口量是由跨國公司和具有外國企業股份的

國內公司所創造,這些跨國、外資企業在提供工作機會、技術轉移、使用

新資訊系統及管理方法上對匈牙利有相當大的貢獻。

從一九九三年起,中國連續七年成為吸引外商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

家,世界前五百家大型跨國公司中已有近四百家來中國投資。同樣地,外

商投資企業為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使得近年來中國成為

「世界工廠」的代名詞。由此可知,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外國直接投

資的挹注對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助力,不僅使全球貿易更加活

絡,更是促進經濟快速成長的動力。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76-79。

3.跨國投資 FDI
跨國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簡稱 FDI)是指企業或個

人將國內的技術、資本移轉到另一個國家從事生產或銷售的企業經營型

態,如麥當勞、7-11…等,這種跨國企業投資除了企業自行在國外創立分

公司外,也可能會從事國外公司股權的收購,來進行國內外公司的整併,

以達海外市場擴展的目的,其目的不外乎希望能持續獲得海外的投資利

益,如國內明碁電通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歐洲西門子的手機部門,創立新的

BenQ 手機品牌等類似例子比比皆是。

跨國投資在全球化與區域整合的時代中,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發展,

各國企業為了搶得國外市場先機,可能會與國外企業策略聯盟甚至直接參

與投資生產,使得國際產業間的競爭更趨於白熱化;跨國投資依據產業整

合型態大致可區分為:產業垂直整合的跨國投資、產業水平整合的跨國投

資以及聚合型態的跨國投資等三類,其說明如下:

一、產業垂直整合的跨國投資:企業為了方便取得國外原料,而在原料國

投資設廠的垂直整合跨國投資,或為了國外行銷通路的便利而採取在

國外設廠的跨國投資模式,如中國石油公司在中東地區投資設廠、美

利達腳踏車業在荷蘭設廠…等例子均是。

二、產業水平整合的跨國投資:企業為了擴展海外的市場,併購國外同屬

性公司的模式,並從中獲取該產品在當地的市場獨佔利益,如明諅電

通在歐洲併購手機廠商。

三、聚合型型態的跨國投資:結合垂直整合與水平整合的跨國投資型態,

如花旗銀行、安泰壽險在台灣的併購模式。
跨國投資對投資企業本身的營收、品牌建立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不

論是開放本國企業到國外投資或者國外企業到國內投資,都可增加該地政

府的稅收,甚至可提升國家形象與知名度,因此,跨國投資企業不僅企業

獲利,連帶開放跨國投資的國家也會有資金、技術、管理、行銷、規模經

濟、原料取得…等利益,這就是為何共產主義經濟體制的中國大陸也會積

極開放跨國企業投資的原因。

資料來源:馬明宏。經濟與商業環境Ⅱ。台北:台科大圖書。2006。130-131。

4.政府對海外投資的角色
近二十年來的外貿順差,使得台灣累積了驚人的外匯—八百億美元上

下【編者補註:台灣在 2007.3 的外匯存底為 2651 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三】


台灣的企業家已經有資金、經驗及信心到國外投資。在市場經濟下,政府

應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多年前,一位哈佛大學的畢業生控告教過他「投資學」的教授,說他

根據班上所學得的知識去投資,結果血本無歸。後來法院終於判定教授無

罪,使得我們這些好為人師者,才敢繼續執教。

在政府大力鼓吹東協國家(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是投

資樂園時,幾年後台灣的工商界是否也會出現類似的對政府的控告?

投資者跟利潤走

面對利潤不確定的前景時,私人企業的對內或對外投資,絕少隨著政

策的鼓聲勇往直前;反之,有利可圖時,即使政府設有重重關卡,投資者

仍是一馬當先。

近年來人人共見的兩個例子:政府全力在台灣鼓吹的產業東移(花東

地區),乏人問津;政府全力不鼓勵的台商赴大陸投資,則掀起一波又一

波的熱潮。

因此,投資者是跟著利潤走,不是跟政府官員所揮的高爾夫球趕走。

這就是說,在市場體系下,政府對有利潤的國外投資地區予以「順水

推舟」地鼓勵,就易生實效。如果要對利潤不確定地區予以誇大地鼓勵,

則是強渡關山。

從宏觀的角度來探討當前政府的產業及投資政策,優先次序應當是:
第一, 全力改善台灣本身的投資環境、

第二, 設法與大陸產生良性互動,在大陸台商沒有獲得投資權益保障

前,不再鼓勵台商去投資;

第三, 推動對東協國家及其他地區的投資。

這些優先次序也正符合英國《經濟學人》於一九九四年二月刊出之各

國信用風險排名:新加坡與台灣風險最低。在其他亞洲國家中,大陸與泰

國之風險一樣,比台灣為高;印尼之風險則又高於大陸及泰國;菲律賓的

風險則更高。
目前以民間的投資方式來做為外交及拓展國際空間的籌碼,我們完全

可以了解政府處境,但這不是最有效的方法。道理很簡單,工商界—尤其

是正派的上市公司,所追求的是利潤,而不是配合國策的非經濟利益。

過去最後去東協投資,是以國民黨黨營事業、政府的公營事業,或與

領導階層私交深的企業為主,則這樣的投資,事實上也就變成了「政治性」

的投資,而非正規的企業投資。

財經首長所應嚴守分際的是:政府只應當鼓勵廠商到海外做正規性的

投資。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上篇《經濟觀念與現實問題》

台北:天下文化。1998。160。

5.關稅壁壘

關稅壁壘的形成

所謂關稅是指進口國家針對進口貨幣課徵一種隱藏稅,使進口品在國

內的售價提高,減少國人對進口品的需求,進而達到降低進口量的作用。

例如:同等級的車種,進口車的售價會比國產車更貴,這是因為進口汽車

在抵達海關時就被課徵進口價格的 25%~60%不等的高額關稅,廠商因此

將關稅反映在售價上的緣故。然而在何種狀況下會採行進口關稅的政策

呢?當一國的進口品市場的需求量大、且具有影響國際價格的能力時,就

會對此類商品課徵適當的關稅,藉以改善貿易條件增進社會福利。另一方

面,當一國面臨貿易赤字(出口小於進口)的困擾時,也可能採行關稅壁

壘政策來限制進口以達到改善赤字的問題。或是基於充沛國家財政收入的

目的,將進口關稅的收入當作市政府的重要財源之一。

進口關稅可以降低外來進口品的降爭壓力,得以保護國內正在萌芽發

展的同類型幼稚產業。所謂「幼稚產業」並非指初創的產業,而是指正在

發展階段且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幼稚產業透過進口關稅的短期保護,可

以在國內迅速成長發展,以期在未來脫離保護之後,可以在國際競爭的環

境下獨立生存。

關稅對國貿的影響
進口關稅形成對自由貿易經濟的一種障礙。雖然關稅壁壘的形成可以

保護國內產業的發展、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及保住短期工作機會等好處,

但長期而言,卻會阻礙經濟發展。就保護特定產業而言,政府如何決定哪

項產業是值得扶持的對象?有可能受保護的產業是扶不起的阿斗,不僅對

國內消費者的權益不公平,受保護的企業可能適得其反而降低生產效率且

浪費國家資源。即使本國產品真的因關稅保護而提高在國內市場的競爭

力,外國也可以藉此提高關稅來限制本國產品,在一來一往進出口貿易壁

壘下,反而成了惡性循環,使得兩國都不能真正獲益。尤其現在企業已經

走向全球化分工,國際之間貿易的頻繁往來,事實上就是執行專業化的結

果,如果我們為了排除國易競爭的壓力而建立了關稅壁壘,阻斷國際間的

貿易往來,等於是放棄專業分工的機會而導致整體生產力下降,可見實施

關稅壁壘保護,對長期的經濟發展反而不利。

進口限額

採取配額限制的作用

進口限額是指對進口數量設定一個不得超過的上限,但不對進口品課

稅。如果說關稅是藉著抬高價格,以減少消費者對進口品的需求,那麼,

配額則是限制供給,以抬高進口品價格,進而降低消費者對進口品的需

求。進口限額的主要作用也是在保國內產業的發展,一般常見於民生大宗

物資。例如:美國為保護國內鋼鐵工業,針對進口剛才徵收高達 30%的高

關稅外,還對後鋼板實施進口限額。因為國外的低價鋼鐵大量進入美國市

場,使得美國鋼鐵業面臨了低迷不的狀況,許多業者嚴重虧損,工人因而

失去工作,因此美國政府採取貿易限制的保護措施。日本在一九九五年放

寬稻米進口限制;而在開放稻米自由進口的同時,也訂定關稅及限額等相

關的法律規定,確保最低進口的配額量只佔日本國內總消費的 3%到 5%,

一旦稻米進口的幅度過快,還可以視情況提高進口關稅,用意在於降低進

口稻米對日本國內稻米市場的衝擊。

配額限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進口配額限制和關稅壁壘政策的效果相似,同樣是為了限制進口量而

採取的貿易政策,也都提高了進口品的國內價格,並增加本國產量及減少
進口量,達到保護國內市場及勞工的權益。唯一不同的是,課徵關稅給政

府帶來了稅收,而進口限額則沒有,那多出來的利潤到哪裡去了?由於進

口限額政策會導致進口品的國內售價上漲,使國內消費者負擔增加,因消

費者多負擔的費用而帶來的利潤則由進口商享受了。

配額限制的政策有時也用來做為貿易制裁的手段,當過多的進口商品

擾亂了國內市場供需的情形時,政府可以藉此做為自衛的機制,防止國內

產業繼續受到傷害。採行進口限額與進口關稅的目的都有意要扶植國內的

新興產業,以擺脫對進口品的依賴,尤其對開發中國家而言,會以發展國

內產業經濟為優先,而對進口貨幣實施貿易限制。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108-110。

6.傾銷與反傾銷

什麼是傾銷與反傾銷?

「傾銷」是指生產者以低於生產成本或本國市場的價格在外國市場求

售,使得進口國家的本土產業遭受不公平貿易的實質損害。世界各國普遍

認為傾銷是一種不公平的競爭,如果政府發現某家外國公司有傾銷的事

實,就可以針對傾銷到該國的商品課徵「反傾銷稅」來墊高價格,以減少

傾銷品的進口;或是本國的企業向政府申請反傾銷的保護令,來對抗國外

對手傾銷的威脅。

為什麼會有傾銷的行為產生?可能的原因有:1.當國外市場需求較本

國大時,廠商為追求最大利潤而訂定較國內價格低的外銷價格。2.國內的

出口商有時為了解決國內市場滯銷或湍其生產過剩的商品,而採取低價銷

售。3.或一國為了拓展出口,而採取出口補貼,使得出口商出售到國外的

產品可以降低價格。

如何因應反傾銷?

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運作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因此在日益競

爭的國際市場中,一些國家和地區會利用反傾銷的手段,限制進口外國的

低廉產品。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美國對中國內地產品採取的反傾銷措施

自二○○一年以來就超過三十件案例。由於在貿易公平的原則及貿易競爭
的壓力下,使得國際間的反傾銷手段時有所聞,面對這樣的情形,貿易國

該如何因應或預防反傾銷的發生?首先,政府應培育一支懂國際法律和世

貿規則的隊伍,掌握並運用 WTO 相關的法律規定;再者,為避免貿易伙伴

單方面的控訴,可設立反傾銷的制度來反對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另外,保

護消費者利益是當今趨勢,且今後的國際產品標準將會愈來愈嚴,因此企

業生產必須儘速採用先進標準,以便與國際標準接軌。此外,企業應堅持

實施品牌戰略,以創新品牌、強化品牌形象和提高品質優勢來避免只是成

為國際大廠的製造供應商。因為許多擁有品牌優勢的國際大廠會授權其他

國家的廠商生產旗下的產品,且以該國際品牌的銷售,當多家廠商同時製

造相同產品的情況下,容易導致削價競爭,發生以「反傾銷」抵制的情形。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114。

7 國際經貿組織

國際貿易及跨國投資貿易中,常會出現貿易障礙的問題,為了降低各國

財貨、勞務…等相互流通,國際間遂興起區域經濟統合(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的經貿組織,依照各國間不同的協定與整合關係,大致可分

區為:優惠貿易協定、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貨幣同盟、經濟

同盟等六個區域經濟統合階段與模式,這六個區域統合的其分類標準與特性

如下表:

表 9-4 區域經濟統合的模式與特性

特性 共同貨 採共同 生產 共同 會員國間 降低會

幣與共 固定匯 要素 對外 貿易障礙 員國間


整合模式 同銀行 率 自由 貿易 完全清除 貿易障

移動 障礙 礙

優惠貿易協定 ※

自由貿易區 ※ ※

關稅同盟 ※ ※ ※

共同市場 ※ ※ ※ ※

貨幣同盟 ※ ※ ※ ※ ※
經濟同盟 ※ ※ ※ ※ ※ ※

由表 9-4 中我們可以看出,經濟同盟的區域經濟整合最高,而優惠貿易

協定的整合程度最低,由於自由貿易區的國際協商與各國付出的成本相對於

「關稅同盟」、
「共同市場」、
「貨幣同盟」及「經濟同盟」區域整合低,但效

益比「優惠貿易協定」來的高,因此,除了「歐盟」已經發展成經濟同盟外,

其他諸如:「世貿組織」、「北美貿易自由協定」、「東南亞國協」等的區域經

濟統合,目前還是處於自由貿易區階段,成為近年來世界各國區域整合的主

要新趨勢。

WTO(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簡稱「世貿組織」

是當今國際上最重要的經貿組織,「世貿組織」在 1994 年摩洛哥舉行的「關

稅暨貿易總協定」(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

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中,與會各國均有此共識期望能籌設具有強制力、權威

性的全球貿易組織,因此,1996 年開始運作的「世貿組織」正式取代了 1947

年設立的臨時機構「關貿總協」,成為獨立於聯合國之外,具有法人地位的

全球性經貿組織。

「世貿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主要負責管理並監督世界整體經濟

與貿易秩序,其主要宗旨為:在提高全球人民生活水準與保證充分就業的前

提下,將全球資源作最有效率的配置,讓全球貨物與服務的生產貿易總值達

最大化。因此,「世貿組織」不僅涵蓋了「關貿總協」貨物貿易的內容外,

也包含了服務及知識產權等貿易內容,除此之外,為了達到貿易的公平與效

率原則,「世貿組織」在調解成員國間的紛爭,也較「關貿總協」更具有強

制性與權威性。

「世貿組織」基於全球貿易的公平與效率原則,「世貿組織」有下列五

項基本理念與規範:

一、無歧視貿易,促進公平競爭:為會員國相互間的財貨交易,必須給予最

優惠的同等對待;即「世貿組織」的會員國必須在貿易地位平等的基礎

上,由會員國來共同分享降低貿易障礙的益處;但在遭遇到其他會員國
傾銷等不公平貿易時的特殊情況下,會員國可在短期內針對來自其他會

員國的產品,進行反傾銷或平衡稅等其他防衛措施。

二、建立市場開放的可預測性:關稅與進口稅是決定貿易自由開放與否的關

鍵因素,對於所有非關稅貿易的限制,如:進口配額、最低進口價格等,

會員國均須轉換成關稅形式並逐年調降。因此,「世貿組織」要求所有

會員國不得對進出口產品進行配額管制措施,以及當會員國提出稅率調

降的承諾後,不得藉由任何理由來調高稅率,否則,其他會員國可向該

國提出稅率補償。「世貿組織」如此規範進出口關稅的措施,無不希望

各會員國可以掌握本國市場開放可預測性。

三、透過談判逐步開放市場:「世貿組織」並非強制要求所有會員國無條件

開放,其強調會員國相互間的市場開放,必須透過相互協商與談判,來

解決會員國關稅與服務貿易、智慧財產權的非關稅貿易障礙,以漸進式

的協商談判,來達成市場開放與保護智慧財產權的目的。

四、鼓勵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世貿組織」將近八成的會員國是屬開發中

國家,或正在轉型成市場經濟的國家,其經濟發展程度相較於先進國家

有相當大的落差,雖然如此這些會員國在烏拉圭回合談判中的活躍與影

響力仍是不容忽視,因此,「世貿組織貿易與發展委員會」提供技術協

助給這些會員國,目的是希望鼓勵這些會員國藉由技術的提升來促進各

國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

在全球化與區域結盟的貿易快速演變下,世界各國都不希望成為被貿易

邊緣化的國家,台灣與中國大陸亦是如此,因此,各國無不希望藉由加入「世

貿組織」,透過會員國雙邊或區域貿易協議,來避免被「世貿組織」會員國

邊緣化的危機。由於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政治角力,使得台灣在貿易上面臨中

國大陸的干涉與施壓,這讓台灣在國際貿易舞台中常得受制於中國大陸,但

在政府積極努力的爭取與參與「世貿組織」下,中國大陸與台灣相繼於 2003

年先後成為「世貿組織」的 143 位與 144 位會員國。


閱讀材料:傾銷(Dumping)與平衡稅
傾銷:為了解決本國國內產品生產過剩,或摧毀國外同類產業以取
得外國市場的獨佔利益,該國大量出口低於本國市場價格的產品給他國的
貿易行為。
被傾銷的進口國為保護國內產業與產品市場,會對該進口產品課以
特別的關稅,稱為反傾銷稅。
平衡稅:為進口品有接受出口國政府的補貼,致進口產品的售價低
於國內廠商所生產的產品,進口該項產品的政府為抵銷出口國政府補貼的
金額,而對該項產品課徵的特別關稅,稱為平衡稅。

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

簡稱「亞太經合會」,1989 年澳大利亞總理霍克(Robert Hawke)為了維護

亞太地區共同的貿易利益,削減地區內貿易障礙與推動經濟聯繫,於同年 11

月,在澳大利亞首都舉行第一屆部長會議,此次會議正式宣佈「亞太經合會」

成立。由於與會會員是以經濟體而非國家身份來參與 APEC,且 APEC 無類似

WTO 的條約來約束各會員,所以「亞太經合會」是亞太地區各經濟體的非正

式諮商論壇而非區域整合組織,這是台灣與大陸除了均參與 WTO 的國際型組

織外,另一個兩個政治實體均有參與的國際型組織。

「亞太經合會」成立之初被視為非正式對話團體,因此與會經濟體的溝

通層次常會受到參與人員的身份限制,致使決議內容無法強制其他參與經濟

體執行,經過歷年部長級會議的努力與協商,終於讓「亞太經合會」成為推

動亞太地區開放貿易與經濟合作的主要管道。
「亞太經合會」每年會舉行一次部長級會議,參與人員多為各會員的經

濟部長或外交部長,其主要是為討論區域內的重要經貿議題,及決定「亞太

經合會」的未來活動方針;部長級會議下設有資深官員會議,為「亞太經合

會」運作的核心,目的在執行部長級會議的決議內容;資深官員會議在部長

級會議召開前,會議主辦成員會視實際需要不定期召開若干次資深官員會

議,與會人員多為會員國次長或司長階級官員。
「亞太經合會」目前共有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智利、秘魯、巴布亞紐幾內亞、俄羅斯、日本、韓國、汶萊、台灣、中共、

香港、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廿一個經濟體會員。

台灣目前在「亞太經合會」中擔任貿易推廣工作小組、海洋資源保育工作小

組及農業技術專家小組的主導成員,亦擔任人力資源發展工作小組教育論壇

分組國際協調人及貿易暨投資委員會服務業小組召集人等職務。

EU(歐洲經濟聯盟)

「歐洲經濟聯盟」
(European Union,EU)簡稱「歐盟」
,在廿世紀末的

國際貿易中投下一枚震撼彈,「歐盟」整合後的貿易總額超越了美國成為全

球最大經濟體,這幾年所累積的經濟實力也讓各國刮目相看,包括台灣等世

界各國無不希望能加入「歐盟」,期能參與並分享最大經濟體的貿易優惠及

利益;又 1999 年歐元(EURO)的正式上路,讓各國政府原本僅以美元及日

圓為做為外匯準備的基礎,又有另一種選擇,歐元這幾年的發展下來,各國

政府對歐元的接受程度與日遽增。現在「歐盟」在全球經濟體中扮演著舉足

輕重的角色,其次,「歐盟」的經濟統合實力與歐洲大陸的歷史背景息息相

關,因此,除了瞭解「歐盟」的重要性外,我們對歐洲整合的歷史也必須有

所瞭解。

歐洲整合的歷史,來乃肇因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馬歇爾計

畫」協助歐洲各國戰後重建,在這段漫長的重建過程中,法國、德國、義大

利、荷蘭、比利時與盧森堡等傳統歐陸六國,有鑑於重建過程的煤、鐵重要

礦產,受到各國貿易阻擾而妨礙重建復甦進度,於是在 1951 年成立「歐洲

煤鋼共同體」(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ECSC)來解決各會員

國間煤鐵礦產的貿易障礙,此組織就是歐盟早先的雛形。之後,「歐洲煤鋼

共同體」六個會員國在 1957 年簽訂羅馬條約(The Treaty of Rome)


,決議

於次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EEC),目

的是為了讓各會員國的貨物、勞務、資本及人員,可以在歐洲經濟共同體的

各國市場中自由移動,因此,當時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又被稱做「歐洲共

同市場」
。直到 1967 年,
「歐洲經濟共同體」
、「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European

Atomic Energy Community,EURATOM)與「歐洲煤鋼共同體」整合成為「歐


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EC)。

隨後,
「歐洲共同體」
(EC)為廣泛整合與加強各會員國間的財政、貨幣

政策,並希望將各會員國的經濟與金融自由權逐步轉移至「歐洲中央銀行」

(European Central Bank,ECB)來發行單一貨幣「歐元」,以期能達到政

治共同體的整合目標。在「歐洲共同體」整合的過程中,EC 會員國成立「歐

洲參政會」(European Council),在「狄克報告」(Delors Report)中研究

實施「歐洲貨幣同盟」(Economic Monetary Union,EMU)的可行性。後於

1991 年,以統一各國貨幣及成立「歐洲中央銀行」
(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為目的的「馬斯垂克條約」(Maastricht Treaty)簽署,扮演「歐元」

成立相當關鍵的推手,並將當時的「歐洲共同體」
(EC)更名為「歐洲聯盟」

(EU)。

FTA,NAFTA(自由貿易區,北美自由貿易區)

「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FTA)或稱「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濟實體或主權國家,藉由訂

立協議來降低會員間的貿易關稅或其他規費,以排除會員間的貿易障礙並促

使會員間的國際貿易活絡,進而達成經濟整合的效果,因此,自由貿易協定

除了在會員國間可以達到區域整合的貿易效果與吸引外資投資外,亦可加強

會員國間的經貿政策穩定與透明度,更能增進會員間的經貿合作及減少經貿

糾紛…等益處,是以,自從 1995 年「世貿組織」成立後,區域間的「自由

貿易協定」的增加速度更快,成為區域經濟整合的主要新趨勢,其中,以「北

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rea,NAFTA)的發展最具代

表性,其國內生產毛額僅次於「歐盟」的經貿組織。
北美貿易自由化最早源自於 1989 年的「美加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目的在於降低美、加兩國的貿易壁壘;

之後,美、加、墨三國於 1992 年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區」,並於 1994 年正

式生效,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區」是為了消除三國間的貿易壁壘,以達三國

間的勞務與商品自由流通,「北美自由貿易區」不僅簡化了美、加、墨三國

的進出口貿易和投資手續,更成為美洲地區自由貿易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推

手。
由於「北美自由貿易區」允許接納附加成員國,因此,欲加入「北美貿

易自由區」的國家,可以透過與會員國談判來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是

以,智利、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及薩爾瓦多等四國先後透過墨西哥來加入「北

美貿易自由區」的貿易談判,由此趨勢發展來看,透過與「北美貿易自由區」

會員國的相互談判,區域內的經濟產值與會員國數量將會扶搖直上。

ASEAN(東南亞國家協會)

「東南亞國家協會」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

簡稱「東協」
, 1967 年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及印尼等五國,當

初是為了防止共產主義擴散,並促進區域經貿交流及合作為目的而設立的組

織;為東亞地區首見的區域整合組織,也是目前亞洲最緊密的區域經貿組織。

東南亞地區因天然資源豐富,在十七世紀起就是歐洲殖民國覬覦的地

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更成為日本帝國軍隊的後勤補給供應地,因長期處於

外來勢力的統治下,導致當地民眾具有強烈民族意識,因此,在「東協」成

立之前,東南亞各國常處於武裝衝突的緊張對立狀態。「東協」的成立讓各

國在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交流越形緊密,使成員彼此間信賴增加,其緊張對

立的情勢也逐漸改觀。

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及印尼等五個「東協」創始國成立時

發表的曼谷宣言中,就明白表示以推動國協內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技術、

教育及其他領域上的合作為目的,並遵照聯合國憲章原則及尊重正義、法

律,來推動區域內的政治和平與經濟發展。「東協」並希望會員國能相互尊

重彼此國家的獨立性及國家認同,並以和平的方式來處理會員之間的紛爭,

進而促使會員之間有效合作等原則;目前「東協」已有 21 個會員國,台灣

並無加入「東協」組織。
「東協」的最高決策機構為東南亞國協高峰會,係由「東協」各會員國

領袖所組成,早期高峰會是依會員國需要採不定期集會的方式進行,討論內

容以國際間及區域內最新發展的政經情勢為主,期能提供「東協」未來區域

整合的發展方針;「東協」在第四屆高峰會中,六個原始會員國才決議將不

定期召開的高峰會改為每隔三年定期舉行,此外,
「東協」部長會議除了 1997

年成立的經濟部長會議,為每年定期集會召開外,其他如勞工、教育、健康…
等部長會議,依會員實際需要採不定期召開的方式進行。

資料來源:馬明宏。經濟與商業環境Ⅱ。台北:台科大圖書。2006。133-141。

8.超級三○一重演歷史鬧劇

這早已成了一項政治學的鐵律,貿易政治學也絕不例外,那就是,在

經濟情勢惡化的時刻,為了誰做「最後一個殘存者」的鬥爭就會出現。這

就是貿易保護主義。一九三○年美國的「史穆特—郝里關稅法案」,開啟

了保護主義的閘門,也掀開了大蕭條的歷史帷幕。

馬克思曾經說過,歷史經常總是在那裡反覆,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

則成了鬧劇。如果昔日的「史穆特—郝里關稅法案」是個悲劇,那麼,美

國的「超級三○一」懲罰及報復性貿易手段,就是個鬧劇。但儘管是齣鬧

劇。它對當今世界經濟秩序,仍將造成同樣悲劇的效果。

披著羊皮的大野狼

美國在此刻再度祭出惡名昭彰的「超級三○一,這是一種貿易問題上

的愛國主義之顯露,它早已表現在稍早前課林頓的國情咨文中,那篇報告

中指出:「我已向全球各國發出要求,希望他們加入美國,在下一輪新的

全球談判中擴充出口。…我們必須摧毀貿易壁壘,打開市場,擴充貿易。」

他並承諾:「當進口貨非法湧入美國,即將展開報復。」他說:
「我已知會

日本政府,如果日本鋼鐵對美出口的遽增不曾逆轉,美國將會做出反應。」

柯林頓的談話得到國會議員如雷的掌聲,一周後,美國貿易代表白茜芙就

祭出「超級三○一」。

九九年元月十九日,柯林頓的國情咨文報告,乃是一篇極重要的指標

文件。它除了高舉貿易愛國主義的旗幟外,也同時極度媚俗。例如,在貿

易問題上,他也向最反對自由貿易的工人及環保團體示好,宣示將藉著貿

易談判,致力於「提昇全球勞工標準」
、「廢除童工」
、「保護環境」等目標。

綜合這兩段有關貿易問題的談話,往後一段時間裡,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

基線以即將訴求抵制的理由,可謂已大體被揭露,
「反傾銷」
、「剝削勞工」

「破壞環境」等,均將可能成為美國保護主義的理由,這也是柯林頓所謂

的:「我們必須讓全球經濟戴上一個人性的面孔。」
因此,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確實在增高之中,而這並非突發的情勢,

而是過去一年多以來的長期趨勢。一九九七年,美國的反傾銷案僅十六

件,九八年已增至二十七件。九八年由於各國貨幣相對於美元大幅貶值,

各國緊縮所造成的需求減少,遂使得美國更加成為廉價商品的集中地。九

八年一年裡,美國貿易赤字急遽增至一六八○億美元,估計九九年將再增

五至六百億美元。

由於進口大增所造成的傷害較為集中,而得到利益的則頗分散,於

是,美國製造業的反彈遂告出現,貿易保護主義的情緒開始加溫,其中勢

力最著者乃是鋼鐵業的各州,以及「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AU)。它們

在十月間即以大篇幅報紙及電視廣告,指控日本、巴西、南韓、俄羅斯鋼

鐵傾銷,
「搶走我們的工作」。電視廣告裡並用一名婦女鋼鐵工人的話來作

訴求:「這些國家需要援助,但不能用我們失去的工作來援助。」鋼鐵工

人及鋼鐵州的施壓,白宮原先承諾於元月七日提出解決方案,但在一次由

柯林頓、財長魯賓、商業部長達里、貿易代表白茜芙等人的會議中,財長

魯賓反對正式制裁,除了同意給鋼鐵業者退稅一億美元的補貼外,並無具

體答案。於是業者與工會繼續施壓,美國商業部承諾於二月十二日提出三

○%至二○○%的懲罰性關稅方案。而於此同時,則是美國已展開對日

本、南韓、俄羅斯的施壓,要求各國出口自動設限。

其中,最主要的施壓對象乃是日本。日本九八年貿易順差增加四○

%,金額達一二二一億美元,其中對美順差即增加了三十三·四%,達五

八八億美元。鋼鐵輸美則成長九十一·二%,已被列為最大的可能報復對

象。對俄談判則仍在持續中。
美歐互相敵對

有關鋼鐵貿易的摩擦,其實相對而言,乃是較不嚴重的衝突,諸如日

本、南韓、巴西、俄羅斯等,都缺乏足夠的談判籌碼,很容易藉著強迫性

的「出口自動設限」而解決,比較嚴重、而具有國際貿易權力鬥爭意含的,

乃是美歐之間有關香蕉、注射過荷爾蒙的的牛肉、民航機、行動電話、以

及農產品貿易補貼等摩擦。這些方興未艾,而且可能隨時演變為貿易戰爭

的摩擦,不但決定著未來美歐之間是敵是友的關係,甚至亦將左右全球經
濟的發展。

就以有關香蕉的貿易摩擦為例。當今全球主要香蕉出口有兩個集團,

一個是所謂的「非洲裔—加勒比海—太平洋集團」(ACP),它主要由前英

法等國殖民地所組成。這個地區貧窮落後,勞力密集的香蕉乃是最主要的

產業,佔全區出口的九○%,收入的七○%,就業機會的六○%,總生產

的十六%。ACP 集團每年在保障配額下輸歐八十萬噸。

另外一個則是由美國主控的中南美集團,它勞力較不密集,每年香蕉

輸歐二百四十萬噸;這個集團最主要的掌控及銷售者為美國俄亥俄州的

「奇魁塔公司」,對 ACP 集團的配額保障不滿,兩度向「世界貿易組織」

控訴,裁定偏向美國這一方,於是貿易摩擦遂告出現。而對歐洲而言,設

若 ACP 集團被美國主控的中南美香蕉所擊倒,對 ACP 集團各國的蕉農,則

不啻為一場浩劫。也正因此,儘管美國已宣布將對歐洲輸美的五億餘美元

貨物報復,歐洲仍拒絕妥協,甚至在談判過程中還出現 ACP 的兩個小國代

表鬧場,會議不歡而散的情事。

資料來源:南方朔。經濟是權力,也是文學。台北:新新聞文化。1999。

228-237。

9.新聞小百科:301 條款與 306 條款

【大紀元 5 月 4 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四日電)依據美國在 1974

年通過的「美國貿易法」規定,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每年 3 月底要向國

會提交「各國貿易障礙報告」,指認未能對美國智慧財產權利人與業者提

供足夠與有效智慧財產權保護措施,或拒絕提供公平市場進入機會的貿易

伙伴,並根據這份報告在一個月內列出 「特別 301 條款」國家與「306 條

款監督國家」。

「特別 301 條款」國家又分為優先指定國家(Priority Foreign

Country)、優先觀察名單(Priority Watch List)與一般觀察名單 (Watch

List),其中美國會在公告後六個月內對優先指定國家展開調查並進行諮

商,若不能達成協議再決定貿易報復措施;「優先觀察名單」與「一般觀

察名單」國家則不會面臨立即報復措施或要求諮商,除非美國察覺有更嚴
重的違反智財保護行為。另若美國認為當年度某一國家有檢討需要,則會

再將該國增列為「不定期檢討」(out-of-cycle review)對象。

因此,除了「優先指定國家」名單外,基本上被列 入「特別 301 條

款」國家,對美貿易不致於產生立即性的衝擊。

相較於「特別 301 條款」,被列為「306 條款監督國家」則可視為美

國將實施貿易報復的「最後通碟」。根據美國貿易法規定,只要美國判定

未遵守雙邊智財權保護協定,即可被列為 「306 條款監督國家」,一旦被

列為此一等級,美國即可不經由調查逕行發動貿易報復措施。

根據美國在台北時間五月四日凌晨公布的「2004 年特別 301 條款調查

報告」,烏克蘭被列為「優先指定國家」;歐盟、韓國、阿根廷、巴哈馬、

巴西、埃及、印度、印尼、科威特、黎巴嫩、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

土耳其與台灣被列為「優先觀察名單」,而「一般觀察名單」則有加拿大

等 34 個國家。

而被列為「 306 條款監督國家」的有巴拉圭與中國大陸。其中智慧財

產權保護紀錄不佳的中國大陸已是連續第六年被列入,但美國仍在 2000

年 9 月給予中國大陸永久最惠國待遇。

5/4/2004 3:40:19 PM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4/5/4/n529087.htm

10.一根香蕉引爆歐美貿易秩序戰

九九年三月八日,「世界貿易組織」的一百三十四個會員國,在日內

瓦召開緊急理事會,目的在研商美歐之間因香蕉貿易而引起的爭端。

而非常諷刺的,乃是這個緊急理事會儘管開得大張旗鼓,但事實上卻

什麼決定也做不出來。「世界貿易組織」秘書長魯吉洛只能呼籲美國與歐

盟雙方,自行經由直接談判,而化解貿易糾紛。而其他多數成員國,也都

不敢去「主持正義」,而只能抱怨,認為美國與歐盟的貿易摩擦,已造成

「世界貿易組織」的極大困擾,並對該組織造成毀滅性的威脅。

歐美貿易大戰一觸即發

「世界貿易組織」對全球貿易糾紛負有仲裁之責。問題是,仲裁多半
是大國的權力,只有很少的例外始有可能讓小國得到公平的利益。而現在

引發糾紛並相互指控的,乃是當今最主要的兩個超級集團,「世界貿易組

織」怎麼可能對歐美的貿易糾紛做出仲裁?現任的「世界貿易組織」三名

仲裁委員,分別來自香港、紐西蘭、和瑞士,他們怯於仲裁,遂只得要求

歐美雙方自行解決。「世界貿易組織」自一九九五年成立以來,第一次做

出了如此有違立場的決定。

「世界貿易組織」面對美歐這兩個所謂的「貿易二強」(Trade G-Z)

而完全束手無策,最主要的原因,乃在於香蕉貿易摩擦,雖然涉及的金額

僅有五億二千萬美元,占美歐貿易額四千億美元裡極低的比例,但在美歐

有關各類財經問題的歧見愈來愈深的此刻這起糾紛其實已成為美歐之間

貿易權力的戰場。美國企圖藉著本案而取得更大的貿易自由空見,並削弱

歐洲集團的實力,至於歐洲,則除了要保護前殖民地的經濟利益外,也希

望藉著此案來維持住全球化與國家經濟主權間的均衡線。

美國和歐洲自己都不生產香蕉,它們在打的是一場全球貿易秩序的前

哨戰。由於此案並無前例,且又涉及未來的貿易秩序,難怪「世界貿易組

織」也不敢對仲裁做出任何決定了。稍早前,該組織的「仲裁小組」一度

希望藉著拖延策略來應付這個棘手問題,但就在拖延之中,美歐雙方的歧

見更深,且相繼表態不惜訴諸貿易戰爭,情勢所逼,「世界貿易組織」遂

只能將皮球踢還給美歐當是雙方。

當今全球香蕉的出產與出口,有兩個主要集團。一個是所謂的「非洲—

加勒比海—太平洋集團」(ACP),它由前英法等國的殖民地所組成。這個

地區極為貧窮,勞力密集的香蕉乃是最主要的產業,占全區出口的九○

%,收入的七○%,就業機會的六○%,國民總生產的十六%。由於前殖

民地的淵源,歐洲十五國在所制訂的「香蕉進口規範」中遂有著獨特的設

計,使其每年得以相當保障地輸歐八十萬噸。這個集團的香蕉貿易,主要

掌控在義大利貿易商手中。

而另一個則是美國主控的中南美集團,它勞力較不密集,因而相對較

為低廉,每年輸歐二百四十萬噸,為前一集團的三倍。它的銷售主要掌控

在美商「奇魁塔公司」(Chiquita)以及「杜爾食品公司」(Dole food)
手中。「奇魁塔公司」的老闆林德勒(Karl H. Lindner)乃是美國選舉政

治裡最著名的金主之一,定期都對兩黨做出鉅款現金,藉以左右美國的貿

易政策。

在「奇魁塔公司」的發動下,美國於六年前即已對歐盟展開施壓,接

著於九五年九月,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要求仲裁的控訴。此案經

過一陣拖延後,美國在六個拉丁美洲的支持下,獲得勝利的裁定,要求歐

盟於十五個月內做出改善的承諾。對於「世界貿易組織」可能有所偏袒的

仲裁,歐盟並不滿意,九九年元月一日起的屆期承諾裡僅作了小幅的修

改,完全不能滿足美國「奇魁塔公司」等的胃口,於是,美國遂再次提出

要求仲裁之控訴,雙方同時也展開談判。

英國鷹派強硬對抗美國

不過,值得注意的,乃是九九年已和九七年的情勢大不相同。

九九年的「世界貿易組織」仲裁小組已人員更動,它面對這起糾紛已

完全無力應付。稍早前,它只能宣稱此案資料不足,無法決定,要求雙方

在提新資料呈報。同時又宣稱,它們將可能對美國所宣稱的損失五億二千

萬美元做詳細的評估云云。很顯然的,仲裁小組並不願意在孰是孰非這一

點上做出裁定,而僅願意在所謂的損失金額上予以折衷妥協。對於強勢的

美國,它當然拒絕被這樣地和稀泥。

九九年的歐盟貿易專員(相當於貿易部長)為英國的布列坦爵士(Sir

Leon Brittan),他是「歐洲統合主義」著名的鷹派,對美國絕不讓步。

它以同樣強勢的態度與美國對抗,宣稱美國乃是被少數利益團體包圍,因

而才對歐洲的香蕉貿易進行不當之干涉。在美歐自行協商過程中,有兩個

加勒比海小國代表甚至出席鬧場,指控美國單方面阻擾貿易政策,使得協

商破裂。一般咸言,這也是出自布列坦爵士之設計。他三年前即已有鑒於

美歐之間的貿易摩擦將會日增,而主張繼「烏拉圭回合」貿易談判之後,

在本世紀結束前舉行「千禧年回合」貿易談判,璧替下個試劑的貿易秩序

設定出基本規範,但美國對布列坦爵士所提之主張並無任何回應。

在美國的立場上,乃是不願將此類重大問題交付國際討論,以免沖淡

了美國的要求,美國所希望的乃是藉著實力而對個別國家施加壓力,藉著
每個個案而製造出先例。此次,美國企圖藉香蕉話題而對歐洲施壓,設若

美國取得勝利而成為先例,將來的歐洲農業即會成為被美國援例打擊的目

標。也正因此,無論是基於保護歐洲前殖民地利益之考慮,或為了將來的

貿易秩序,布列坦爵士都在香蕉貿易的糾紛上,保持堅不妥協的強硬態

度。當美國祭出「超級三○一」後,布列坦爵士甚至進一步向「世界貿易

組織」提出指控,要求裁定美國之所為是否違背了國際貿易規範。美歐之

間的劍拔弩張,已使得「世界貿易組織」成了處於「兩大之中而難為」的

困境。歐盟在布列坦爵士主控下,這次表現得極為強硬,也大出美國意料

之外。

也正因此,情勢的推演,遂造成美國的鋌而走險,它於三月三日揚言

將對歐洲輸美的十五種貨物展開報復,懲罰性關稅高達一○○%。非常值

得注意的,乃是被列為懲罰的貨物,如果以國家來分,乃是英國受傷最重,

尤其是蘇格蘭的喀什米爾毛衣工業。美國的懲罰目標,事先都經過精打細

算,它不能害人也害己,因而一度準備將歐洲洗衣機列入,但因歐洲洗衣

機的許多零件組均來自美國,最後遂臨時取消。它要報復歐洲,但卻不願

讓別國得利,因而被列為報復的商品必須沒有替代性;其次,則是報復的

對象必須是勞力密集的生產,從而可藉著報復所造成的失業威脅,而迫使

歐洲內部也出現支持美國的聲浪。美國選擇的最主要打擊目標為英國,它

佔了五億二千萬裡的四分之一左右,一般認為其目的有二:一是對英國籍

的布列坦爵士的私人報復,讓受到傷害的英國人痛恨布列坦爵士。

另一則是希望藉此以破壞英國的加入歐元區。目前在歐洲的大國裡,

英國乃是唯一沒有加入歐元區的。然而就在二月下旬,英國首相布萊爾已

宣布,將於二○○一年春天大選之後即著手加入歐元區之先期工作,當年

秋天以公投方式加入歐元區,再經二至二年半,即正式廢止英鎊,改用歐

元。英國加入歐元區,將使得歐洲實力更增,這對美國極為不利。因而美

國遂以英國為首要打擊目標,俾讓受害的英國人覺得自己的厄運都是歐洲

所害,從而達到阻礙英國加入歐元區之目標。同時目前蘇格蘭正進行地方

大選,以蘇格蘭為報復目標,亦可擴大政治施壓的效果。

亞洲國家也站在歐洲這一邊
由香蕉貿易糾紛的上述種種情節,已可看出儘管香蕉貿易乃是標的極

小的一種商品,但它所涉及的,乃是許多事關美歐重大原則的爭論。多年

以來,強勢的美國對歐洲的農業補貼政策已極為不滿,意圖藉自由貿易之

名對歐洲農業展開攻擊。然而過去幾年裡,美國對歐洲農產品的抱怨,不

但遭致歐盟強烈反彈,甚至在「亞太經合會」上,所有的亞洲國家也都站

在歐洲這一邊,美國孤掌難鳴之餘,遂只得以香蕉貿易為名目,期望製造

出先例,俾做為將來與歐洲談判農產品貿易時的籌碼。

美國在香蕉貿易上態度之強硬乃是首次,足見美國真正的企圖。只是

美國的強悍也遭遇到歐洲同樣的強悍,於是,一波波的藉題發揮遂告出

現,包括了被荷爾蒙處理過的牛肉,被基因工程改造過的食品等之輸歐,

雙方在民航機噪音問題上的糾葛,以及即將陸續進入日程表的網路管制、

文化商品輸歐、手提電話等。所有的這些糾紛,都顯示出美歐之間關係的

愈來愈趨惡化。

稍早前,美國主要的專欄作家芙洛娜·路易士(Flora Lewis)即已指

出一個她認為值得憂慮的現象,那就是隨著老一輩的「歐洲通」的消逝,

現在的美國已愈來愈對歐洲陌生且不瞭解。在許多國際會議上,則可看到

美國代表那種蠻橫但被歐洲人嗤之以鼻的表現,美歐之間已漸行漸遠。而

芙洛娜這種極具透視力的分析,其實也和另外許多專家學者的分析相合。

曾任美國助理財長,現任「國國際經濟研究所」主任的柏格斯頓,即

在《美國外交事務雙月刊》上發表專文,認為美歐這個「泛大西洋聯盟」

的關係已出現嚴重的摩擦,從國際金融秩序到國際貿易秩序,雙方的觀點

幾乎完全背道而馳。歐洲要求以匯率之安定為基礎,重建全球金融秩序,

但強勢的美國卻對歐洲的主張嗤之以鼻;而在國際貿易上,美國也對全球

性協商貿易秩序並不熱中,到了九九年,柯林頓政府始在「國情咨文」報

告中提及貿易秩序,並考慮在九九年十一月於華府召開貿易會議,但至今

為止,美國對所謂的「未來之貿易政策」卻依然毫無腹案。

金融秩序與貿易秩序是全球經濟秩序的兩大基礎,而今美歐之間幾乎

完全對立,美國之右翼甚至已開始設想新的策略,以歐洲為敵,當隨勢如

此發展,「泛大西洋聯盟」瓦解,則這個世界的未來將更加地難以掌控。
因而柏格斯頓遂強烈主張,應亟謀美歐之間關係的改善與重建。

貿易秩序加速崩潰

不過,有關美歐之間的貿易關係,目前已的確進入了新的衝突期,在

過去幾年裡,美國並不熱衷經由全球談判來重建貿易秩序,而仍偏好於以

個別施壓的方式來要求歐洲各國對美國打開市場。過去幾年裡,「世界貿

易組織」仲裁案例計一百六十三起,其中有五十三件乃是美國所提。美國

之目的顯然是企圖藉著掌控「世界貿易組織」以達到藉施壓而逐步建造它

所希望的貿易秩序。但美國過份強勢的片面措施,例如企圖藉著懲罰與古

巴、伊拉克、伊朗有貿易關係的外國公司以達到政治目的的作法,也招致

歐洲強烈的反彈與杯葛。這也就是說,在當今混亂的世界經濟環境中,貿

易秩序的混亂與敵對性已日益增加,而其關鍵則在於全球化市場與國家權

益之間迄未找到平衡點所致。

美國一國的進出口在九九年已佔了它國民總生產的四分之一,它希望

全球無條件的自由化,如同它希望全球金融也無條件的自由化。但對美國

之外的全部國家,這乃是「政治上不可能支撐」的一種狀態。美歐之間的

貿易摩擦,只不過是在探測這種底線而已。除了要求別國自由化之外,美

國又動輒以反傾銷等為名,要求它國自動設限或在關稅上加以懲罰,這種

「選擇性的購買」,更使得全球貿易秩序的混亂及是非增加。

美歐之間的貿易糾紛日增,這個世界的貿易秩序也更加缺乏有效而公

平的領袖,或許這才是最值得擔憂的!

資料來源:南方朔。經濟是權力,也是文學。台北:新新聞文化。1999。

93-102。
主題四 經濟與生活
單元五:政府的經濟功能
壹、基本內容:政府作為、公共財、外部效果、政府收入、政府監督

貳、能力指標:7-3-4 說明政府有時會基於非經濟原因,去干預社會的經濟活

7-4-5 舉出政府非因特定個人使用而興建某些工程或從事某些消費的例子

7-4-6 舉例說明某些經濟行為的後果不僅及於行為人本身,還會影響大眾,因

此政府乃進行管理或干預

7-4-8 解析資源分配如何受到權力結構的影響

參、知識概念圖

政府作為

無排他性
公共財

共享性

外部成本
外部效果

政府的經濟功能 外部效益

租稅

規費

公營事業收入
政府收入

罰款

舉債收入

民意機關
財產收入
政府監督
大眾媒體
肆、重點整理

1. 當市場的價格機能可自行運作時,政府原則上不需加以干預。然而,當市場

的價格機能無法運作時,政府原則上可提供必要的公共建設與公共服務,以

維持經濟活動的正常運作。

2. 政府在經濟上可為人民提供下列兩種服務:1.提供公共財;2.處理外部效果。

3. 公共財具備:無排他性與共享性兩種特性。

4. 由於公共財收費困難、無法排除他人使用,再加上提供給其他人使用的額外

費用為零,因此,容易造成「搭便車」的情況。所以,公共財的費用需要透

過政府稅收來支付。

5. 「搭便車」:每個人都希望財貨是由他人提供,自己可以免費享用的現象。

6. 公共財不一定必須完全由政府來提供,倘若政府委由民間來提供公共財,政

府必須負起監督及提供必要協助的責任。

7. 「外部效果」
:個人行為產生的效果,除了自己承擔外,也會影像到其他人的

現象稱之。若外部效果為正面的,稱為「外部效益」
,如:私人花園的景色;

若外部效果為負面的,稱為「外部成本」,如:空氣污染。

8. 外部成本若無人出面加以干涉,可能會造成不可避免的糾紛,因此,需要透

過政府公權力的介入,才能減少社會不公的問題。

9. 政府解決外部成本的方式有:1.賦予財產權; 2.政府直接管制; 3.以課稅

方式,讓外部成本內部化。

10.當社會總效益>個人總效益的加總,表示社會出現外部效益;若社會總效益

<個人總效益的加總,表示社會出現外部成本。

11.目前我國政府收入來源有:租稅、規費、公營事業收入、罰款、舉債收入、

財產收入等。其中,以租稅為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

12.我國的租稅可分所得稅、財產稅、銷售稅三類。
「所得稅」是以個人與營利事

業單位的所得為課稅對象,如:個人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
「財產稅」

是以財產價值為課稅對象,如:房屋稅、地價稅等。
「銷售稅」則以市場消費

或銷售行為為課稅對象,如:營業稅、貨物稅等。

13.政府為達課稅公平性,一般會採行「受益」及「量能」兩個原則。
「受益」原

則,是依照人民享用公共服務多寡作為課稅依據,如:汽車牌照稅;「量能」
原則,是依照個人所得來做課稅依據,一般採累進稅率來計算稅款,如綜合

所得稅。

14.政府使用人民繳納的稅款,來進行各項公共支付,因此,人民有權對政府進

行監督工作。

15.人民監督政府的方式:1.透過民意機關立法,來監督政府稅收的合法、合理

性;2.透過民意機構的預算審查、施政質詢,來對政府收支進行監督;3.透

過大眾媒體的第四權,來監督政府施政。
伍、生活實例探索

◎主題一 政府職能

※轉變中的政府經濟職務

六十年風水輪流轉

一九三○年代的世界性經濟大恐慌乃是由龐大的政府支出與財政赤字

挽回的,美國政府在一九三六年這一年中的赤字預算高達四十四億美金。

可是六十年的風水輪流轉,龐大的政府支出與財政赤字變成了今天另

一個世界性的大問題。一方面我們看到高物價、高利率、高失業,另方面

我們又看到低生產力、低真實工資與低經濟成長。這些嚴重的經濟病態仍

然在世界各國蔓延。

一九三○年代靠財政赤字挽回了資本主義的崩潰,一九九○年代則要

靠削減政府支出,束緊腰帶重建一國的經濟秩序。

龐大的政府支出以及隨之而來的財政赤字,在歷史上除了戰爭及災難

以外,一方面來自執政者的好意—替人民提供更多的經濟安全與社會福

利;一方面來自人民的要求—替自己爭取更多的服務與保障。在這種好意

及要求下,政府的支出就像啟開的水庫閘門,一瀉千里,無法阻擋。

從搖籃到墳墓

十九世紀末葉一位狂熱的烏托邦主義嚮往者 Edward Bellamy 在一八

八七年寫了一本傳誦一時的小說:《回首前塵》(Looking Backward),描

述主角在一八八七年入睡,到二○○○年醒來之後發覺社會上有了劇烈的

變動。
書中有一段這樣的話:
「一個人再也不需要為明天的他以及孩子擔心,

因為政府已經提供了每一個公民『從搖籃到墳墓』,在生活、教育及其他

方面所需的保證」。「從搖籃到墳墓」;或者說「從生到死」的社會福利,

自此以後就象徵了一個政府為人民謀福利的最高境界。

美國面臨經濟危機

一九三三年的美國,正面臨著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風暴,失業率高達

二五%。這一年的國民生產毛額(五六○億美元)只有一九二九年的五四

%。剛就職的民主黨的羅斯福總統,自然不能耐心的等待靠市場力量來恢
復景氣。

替他獻策的智囊團中有不少是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蛋頭」
。他們主張

以政府干預來替代自由放任,並主張政府要提供「從生到死」的各項社會

福利來減少人民失業、疾病等方面的痛苦,他們建議向十九世紀末葉俾斯

麥統治下的德國、費邊學說流行下的英國,以及逐漸傾向社會主義的瑞典

學習。

從自由放任到政府干預

大西洋這一邊的十八世紀的英國是古典學派經濟理論的發源地。一七

七六年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指出「一隻看不見的手」可以創造經濟繁

榮與個人財富。

被認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一位經濟學家凱因斯也是英國人,他在一九

三六年出版了《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簡稱《一般理論》),這

本艱深的書提供了政府在經濟衰退中應當積極干預的理論架構,這正是當

時歐美領袖所最渴望的。

如果說一七七六年亞當史密斯厚達一千一百頁的《國富論》是自由放

任經濟的「聖經」
,那麼一九三六年凱因斯這本不到四百頁的《一般理論》

就是政府干預經濟活動的「寶典」。這兩位英國大經濟學家雖然誕生時期

相差一百六十年,但兩部不朽的名著都是在他們五十三歲時發表的。

凱因斯認為:如果政府不積極干預,經濟活動中,本身並沒有如古典

學派所描述的一種自動自發的力量,會把經濟衰退帶向經濟繁榮。凱因斯

認為:一國的經濟活動正如電梯一樣:可能上升、可能下降,也可能停滯

不動。
克服經濟衰退的一個辦法就是企業投資。但是,當大家對經濟前途缺

少信心時,企業家怎會肯、怎會敢來投資?因此,按照凱因斯的對策,政

府就義不容辭地要負起這個「政府投資」—增加支出及財政赤字的責任。

羅斯福的「新政」使美國的經濟逐漸復甦。隨之而來的第二次世界大

戰提供了更多的經濟刺激,把美國變成戰後的超級經濟強國。自一九三○

年代以來,遵循凱因斯理論所採取的政府干預及財政赤字,贏得了第一回

的勝利。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上篇《經濟觀念與現實問題》

台北:天下文化。1998。207-208。

延伸思考

1.亞當斯密認為政府在市場的角色為何?

2.凱因斯對政府在市場的角色又是如何?美國哪一個總統的政策即是採取凱因

斯的想法?

參考答案
1.自由放任 2.積極干預;羅斯福的「新政」

延伸閱讀

1.政府職能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強調市場經濟與自由開放的貿易政策,主張人類

的「自利心」終將會遵循「價格機能」的運作,達到整體社會福利最大的境

界,這個理念卻間接排擠了政府在經濟市場上的權力與地位,因此,亞當斯

密堅信政府的職能應僅限在維護國家安全、社會治安及提供必要的公共設

施,若政府強制干預市場運作,只會造成市場秩序更加混亂而已。到了新古

典學派的「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時期,皮古(Arthur Pigou,

1877-1959)的「福利經濟學」(Economics of Welfare)發現人們遵循著亞

當斯密的「價格機能」運作時,會因為社會外部性的「市場失靈」,而無法

達到社會福利最大的境界,因此,匡正「市場失靈」的問題讓政府的干預權

力受到了某種程度的重視。

直到 1930 年代出現長期大量失業的經濟恐慌時期,才讓古典學派強調

「價格機能」運作,但卻忽略政府干預政策的理念受到強烈質疑;此時,凱

因斯的「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提出總合需求概念,從而解決當

時經濟的窘境。凱因斯認為社會處於總合需求低迷時,大量的失業問題會影

響整體的社會經濟秩序,因此,政府必須透過有效的擴張政策來提振整體經

濟的總合需要,才會解決長期嚴重的失業問題,此一時期,政府的角色由原

先古典學派的消極被動運作,轉而成為積極主導的干預行為。但 1960 年代
閱讀材料: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
停滯性通貨膨脹指的是物價膨脹率與失業率同時上升的現象。1960
年代出現的停滯性通貨膨脹對凱因斯學理論打擊甚大,甚至讓人們失去政
府主導政策的信心。探究停滯性通貨膨脹的原因,可能是當時社會的生產
效率極低,勞動的參與也不高,勞動工資的漲幅大於勞動的生產力,重要
原料的成本價格不斷攀升,再加上民眾的預期心理,導致停滯性通貨膨脹
一發不可收拾。

「停滯性通貨膨脹」的現象出現,讓政府干預的成效大受質疑,凱因斯學派

此時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這才又讓自由開放的「價格機能」恢復往日風光。

由上述內容我們可以得知,古典學派相當排斥政府的任何市場干預,

而新古典學派僅強調政府在匡正「市場失靈」的干預行為,對於其他財貨的

生產還是遵循「價格機能」來執行,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維護市場的自行

運作,最後,凱因斯的總體經濟學派認為,政府在景氣低迷時的積極干預會

收到提振經濟的效果,演變至今,「價格機能」主導的市場機制又重新受到

重視,而政府的角色就回到匡正「市場失靈」或彌補市場不足的輔佐地位。

政府的角色

亞當斯密極力強調「價格機能」而忽略政府干預的作為,讓政府的角

色僅限在提供國防、治安的保護及提供必要公共設施;起而代之,皮古的「福

利經濟學」認為,市場在出現社會外部性的「市場失靈」時,政府才需要進

行干預;凱因斯學派認為當景氣低迷時,政府必須採取積極的擴張性政策,

以提高社會總合需要…等,有此可知,政府角色依據不同學派理論,而有著

不同程度的期待與作為,演變至今,政府的角色存在彌補「價格機能」失衡

的功能,甚至有些政府政策的干預對整體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

不可否認的,當市場出現「市場失靈」的缺陷時,政府必須投入市場

來進行干涉,以期能達到整體社會福利最大的柏拉圖最適境界(Pareto

optimality)或柏拉圖效率(Pareto efficiency)
,此處的「市場失靈」不

僅涵蓋了皮古社會外部性的概念外,也包含了公共財的生產與不完全競爭市

場中的價格主導與訊息不對稱,其中,除了公共財將於下節介紹外,社會成

本外部性與不完全競爭市場的概念說明如下:
一、社會外部性問題:社會外部性包括外部成本與外部效益兩種;以

外部成本為例,當社會的污染總產出大於實際廠商污染的總合時,政府必須

花費預算,來解決市場上出現的外部成本問題,如:台北淡水河與高雄愛河

的整治,就是政府運用經費來解決社會產生的外部成本問題。

然而社會外部成本容易產生不公平待遇,因為政府預算是全民繳納,

把預算經費花費在少數工廠排放污染的外部成本上,對全體人民是相當不公

平的作法,因此,經濟學者提出「外部成本內部化」(external costs

internalization)的概念,希望政府以強制的手段對製造污染的廠商加以

課稅。政府亦可將污染源的權利劃歸給特定工廠,讓外部成本的產權明確

化,當其他工廠有製造污染的需求時,就必須向該廠商購買污染所需的成

本,以解決處理外部成本的費用問題。政府甚至可以採取直接管制的手段來

對製造外部成本的廠商進行干預,如要求廠商設置減輕污染的安全設備。

若當政府考量某政策的外部效益高於社會總支出成本時,政府可以透

過對人民課稅的方式來處理執行政策的花費,如:國民義務教育的實施對整

體國家的利益遠大於個人;此時政府必須透過課稅的方式,來支應國民義務

教育所需的經費。

二、不完全競爭市場:由於不完全競爭市場的廠商具有價格主導與訊

息不對稱的優勢,致社會資源的配置容易受到廠商利潤與消費者誤判而無法

達到效率,這種無法達到柏拉圖效率的市場型態,政府必須著手進行干預,

以期能維護市場的公平自由競爭,進而提高整個市場的生產與配置的最適效

率。
然而,政府角色除了干預「市場失靈」外,對於穩定經濟市場、所得

分配問題、法律的制訂等干預措施,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政府在實

施這些政策時,就必須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這些政府主動干預的內容分述

如下:

一、穩定經濟市場:當景氣處於繁榮時,政府採取緊縮的干預政策,

來降低通貨膨脹對民眾的影響;當景氣處於蕭條時期,政府採取擴張的干預

政策,來提振經濟市場的景氣。若全然尊重市場機制,雖可獲得市場的最佳

效率,但卻會斷送整體國家的經濟穩定。
二、所得分配問題:
「價格機能」會將資源導向最佳的配置狀況,但無

法讓國民的所得分配達到均等,政府必須運用稅率政策或社會保險制度,對

富裕家庭多課稅來補貼貧窮家庭,以避免社會貧富懸殊擴大,進而造成社會

階層對立的動盪現象。

三、法律的制訂:法律的制訂與實施,不外乎是在維持人類的尊嚴,

其目的是為了避免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受到侵害,如此才能鼓勵人們發明與創

新,並且從事有利於經濟成長的投資行為。

廿一世紀的經濟社會,人民對政府的角色期待,已經不是古典學派認

為「管理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的概念,也不是凱因斯學派的「大

有為政府」的想法,人民對政府的期待是:當市場經濟可以自行運作時,政

府的職責就是避免對市場經濟干擾與破壞;當市場自由競爭無法達到最適社

會福利水準的柏拉圖境界時,則政府就必須從事生產或者干預活動,以避免

市場供需失衡的現象發生。

閱讀材料:
一、柏拉圖效率(Pareto efficiency)
柏拉圖效率為最有效率的資源分配與利用,指社會上的任何改變都
會損及其他人的利益,即無法在不損及他人利益的情況下增加另一人的效
益,為柏拉圖效率又稱柏拉圖最適境界(Pareto efficiency)。
二、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
指交易雙方的其中一方擁有另一方所沒有的資訊,即為資訊不對
稱;就經濟決策而言,資訊不對稱會帶來下列兩類問題,一、交易前會發
生逆選擇(adverse selection)問題:由於知情的一方會隱瞞資訊,並做
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但卻傷害交易不知情的一方行為;如二手車商賣
泡水車給不知情的消費者。二、交易後會出現道德危機 (moral hazard)
問題:資訊不對稱的狀態下會促使交易的一方簽約後,改變行為模式而造
成另一方的福利受損;如:建商拿到房屋價款後,施工品質越來越差。

公共財

公共財(public goods)顧名思義就是公共的財產,如:國防、公園

綠地、馬路…等皆屬之,這些公共財是由政府來提供,人民不需要額外付費
就可以自由使用公共財,在自利心的驅使下,人們會肆無忌憚的使用公共

財,以獲自我效益的最大。

首先,我們先介紹公共
私有財及公共財區分
財與私有財(private
敵對
goods)的差異,一般而言, 敵對性 無敵對性
排他
公共財與私有財的區分主
排他性 純私有財 準公共財
要在於排他性(exclusive) 無排他性 準私有財 公共財
與敵對性(rival)兩種特

性,排他性與敵對性兩者的相互配置可區分成純公共財、準公共財、純私有

財與準私有財四種,如圖 7-1。以下針對公共財不具排他性與無敵對性兩種

特性逐一來說明:

一、不具排他性:公共財與私有財最大的差異在於:私有財具有排他性,而

公共財不具排他性,舉例來說,自己的私人花園你可以拒絕別人參觀

與使用,但政府提供的公園綠地,你就無法限制別人參觀與使用,即

你的私人財貨可以決定不讓其他人使用,但公共財不行。

二、無敵對性:無敵對性就是指財貨本身「無消費上的競爭(nonrival in

consumption)」的特性,即公共財不會因為有人使用後,就會降低後

者的使用效益,如:不管多少人使用過公園,每個人使用公園的效益

都是一致的,不會出現先使用公園的效益最高,而後使用公園的效益

逐漸降低的現象;也因為公共財具「無消費上的競爭」
,所以公共財的

分配邊際成本為零。
公共財除了不具排他性與無敵對性外,公共財還有無法分割出售及具

有大量外部效益兩種特性,以致民眾會出現盡其所能的大量使用公共財,以

下根據無法分割出售及據大量外部效益兩種特性逐一說明:

一、無法分割出售:公共財不可能依照不同的個人需要來切割,一旦公共財

生產後,只有任由大眾分享,不可能分割給個人私用。如:當公園建

造完成後,無法分割給鄰近的社區或個人使用。

二、具大量外部效益:政府提供公共財所需要的經費,主要是由政府的稅收

來支應,若公共財任由市場自由競爭,市場的價格一定無法反映公共
財的外部效益,而且市場的供給一定無法滿足民眾的需要,因此,公

共財很難根據市場的供需來決定其價格,因此,必須透過政府免費提

供或地方政府議會的決議,來決定公共財的最適供應數量。如:國民

教育。

由於公共財不具有私有財的排他性、敵對性兩種特性,再加上公共財

是政府主動提供,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免費享受同樣的數量與服務,因此,無

排他性、無敵對性、無法分割出售及具大量外部效益的結果,就會造成人民

不需付費的「搭便車(free rider)」現象,而人民「搭便車」的行為就是

導致市場缺乏供給且資源無法做最適配置的主要因素。

「搭便車」除了會讓市場機能無法充分發揮外,也會讓資源無法有作

最有效率的利用,不具排他性的公共財,只會讓人民「搭便車」的情況會越

來越嚴重,但若政府不主動提供公共財,則公共財最後會出現零供給的現

象;以供需觀點來說,消費者可以免費使用公共財的情況下,自己掏腰包消

費的情況將不復見,致提供公共財的廠商將會因為無利可圖,而放棄公共財

的生產;又公共財因為不具排他性,公共財提供者無法有效的向每一位消費

者收取費用,在成本無法回收且需要趨近於零的情況下,廠商只有關門大吉

一途,廠商在無利可圖與無法回收的情況下,就會出現:每個人都想搭便車,

但卻沒有便車可搭的窘境。
閱讀材料:
一、準公共財(quasi public goods)
即具敵對性,但不具排他性的財貨。就是在同一
時間下,只有一個人可以使用該財貨,但在享用該財貨
後,並不會減損他人使用該財貨的效益。如:收費的高
速公路,當你正在使用收費的高速公路時,別人在同一
時間、同一地點不可能跟你共用,在你開過後,別人不
會因為你的使用而減損使用高速公路的效益。
二、準私有財(quasi private goods)
即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敵對性的財貨。如你家的花園開花,花的
所有權屬於你自己,是屬於具有排他性的財貨,但花香四溢的私人花園景
觀,你無法限制其他人的欣賞,因此,這種具排他性卻不具敵對性的財貨
稱為準私有財。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由上一節內容我們可以得知,政府除了必須提供人民免費的公共財

外,在市場出現「市場失靈」時,政府還必須透過政策的實施來干預市場,

期能讓市場回歸到正常的運作軌道…等,因此,我們可以發現政府在現代經

濟社會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然而,政府的收支模式與廠商一樣,必

須要有收入來源才可支付公共財或政策實施的經費,但廠商收支的目的是著

重在利潤的獲取,而政府的收支是為了提供人民更好的服務。

在正常的情況下,政府為提供人民公共需要及增進公共福祉,基於國

家統治需要,政府在法定範圍內強制向人民或其他對象課徵稅收,這些稅收

就是政府收入的主要大宗,也是國家施政的主要經費來源之一;然而,政府

的收入來源除了稅收項目之外,也包含公營事業盈餘繳庫的收入,本節主要

強調在政府稅收部分,公營企業的內容於下一節中再行介紹。

「財政收支劃分法」依照稅收歸屬政府規定,將政府稅收區分成國稅

與地方稅兩種,此兩種稅收的內容與用途差異甚大,以下我們就來介紹國稅

與地方稅的內容與用途:

一、國稅:例如綜合所得稅、貨物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菸酒稅、
證券交易稅、關稅、遺產稅、贈與稅、期貨交易稅…等,所收的稅捐

由國家統一處理,國稅主要是提供國家國防、國家建設、教育…等使

用。國稅除了運用在國家建設與提升人民福利水準外,政府也會編列

補助款給各個地方政府。

二、地方稅:例如地價稅、土地增值稅、房屋稅、契稅、使用牌照稅、娛樂

稅、印花稅…等,所收的稅捐由地方政府全權負責處理,地方稅主要

是提供地方政府建設以及人事費用、地方教育經費…等使用,部分地

方稅必須繳回國庫,供政府統籌使用,因此這部分的地方稅稱為統籌

分配稅。

而政府的支出大致可區分經常性支出、資本性支出以及移轉性支出等

三項,以下根據不同的支出內容逐一作說明:

一、經常性支出:如公務員的薪資支出、公部門消耗品、公債利息支出、水

電費的使用、教育預算、國防支出…等一般性支出。

二、資本性支出:為了提供人民更好的生活水準的投資支出,如興建高速公

路、機場…等公共建設支出。

三、移轉性支出:主要是為了改善社會貧富所得差距或社會福利支出,如殘

障、低收入戶補助金…等。

當政府稅收大於支出時,表示政府財政會出現盈餘,可以將盈餘資金

運用在其他用途上;但當政府支出大於稅收時,政府財政出現赤字,此時,

政府必須透過發行公債或者向他國借貸的舉債方式來彌補赤字。台灣目前已

經處於財政赤字階段,若政府當局再不妥善規劃稅收用途與預算花費,「債

留子孫」將是台灣未來必須面對的嚴重課題。
政府的經濟參與:公營企業

除了稅收之外,公營企業盈餘亦是政府收入的來源之一;政府透過公

營企業運作來提高收入的目的,就是為了提供人民公共需要與建構更好的國

民生活水準;然而,在強調市場機制的廿一世紀台灣社會中,公營企業被視

為「無效率」的代表,民眾大多認為公營企業背負著相當沈重的政治與人事

包袱,且員工的工作態度不積極…等,導致近年來公營企業快速的朝向民營

化發展,如中國鋼鐵、省屬行庫的彰化銀行、合作金庫…等公營企業,近幾
年就已經轉型為民營企業,但某些具獨佔或寡佔市場的公營企業,政府還是

保留其公營色彩,是以,在瞭解政府稅收與支出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瞭解公

營企業的內涵與營運特點。

公營事業的出現,與一個國家的歷史背景、經濟、社會與政治環境有

相當密切的關係,當企業 50%以上的股權是由官方部門所控制時,我們就

稱此一企業為公營企業,由於公營企業的收支與政府的收入息息相關,因

此,公營企業的營運與產品售價必須受到政府的監督,是以,公營企業大多

具備有下列幾個特徵:

一、公營企業是由官方經營,因此須受到民意機構與政府監督與控管

政府依照不同的公營企業屬性,將公營企業規劃在不同的部會之下,

如:財政部主管公營銀行、經濟部主管水資源與糖等企業、內政部主掌郵政

事業…等。公營企業每年必須編列預算送至主管機關審查,並提交立法院核

決,由於公營企業是官方主導,企業的中高階主管必須由政府來指派,因此,

企業的經營型態與決策,常會受制於執政當局的政策,當企業獲利有盈餘時

必須繳至國庫,而企業虧損則必須由政府編列預算來支付。

二、公營企業大多為民生必需事業

公營企業經營之初是為了平穩物價目的而設,所以當時將攸關民生必

需的產業劃歸為政府獨佔企業,如:水、電、糖、鹽…等。近年來因民意壓

力與政策更迭,公營企業民營化的聲浪甚囂塵上,目前可能僅剩下水與電兩

種民生必需事業短期不會民營化外,其他公營企業在近期內將會逐一開放給

民間經營,其中,開放公營事業民營化主要有三種不同的方式:
(一)公開在股票市場出售公營企業股票:即透過股票的轉移,把公營企業

的股權逐漸移轉給法人或一般民眾。如:中華電信的股票透過集中市

場交易,將政府股權逐漸移轉給一般民眾。

(二)公營企業現存資產、負債及獲利能力,請有公信力的會計師重估價值,

並對外公開標售,由有意願接手的投資者來承購公營企業。如:公營

企業的公路局台灣汽車客運,資產與路線權直接由台汽員工承購,改

為民營企業並更名為國光客運公司。

(三)解除保護公營企業的各種措施,使民間業者得以參與競爭,讓原享有
獨占優勢的公營企業,不再享有特權。如:中華電信大哥大服務,原

只有中華電信一家獨占,開放民間大哥大業者後,中華電信在大哥大

業務中,已經無獨占的優勢。

目前台灣的公營事業體僅剩自來水公司、台灣電力公司、中國石油公

司、台灣糖業公司、台灣銀行、中華郵政、台灣鐵路、中船公司、漢翔公司、

唐榮鐵工廠公司…等公營企業,大多隸屬在行政院經濟部、財政部及交通部

等三部會;由於有些公營企業年年虧損,再加上立法院裁減預算與民意壓

力,致各部會希望麾下的公營事業儘快完成民營化作業,但公營企業工會與

政府的勞資協調不良,導致近期公營企業員工為了自身的權益而出現在街頭

抗爭。

資料來源:馬明宏。經濟與商業環境Ⅱ。台北:台科大圖書。2006。2-15。

2.政府部門也可以做得有聲有色—從「大有為」到「高效能」

當大家習慣於責罵政府時,《新政府運動》(天下文化公司出版)的問

世,有助於凝集共識、提升政府效率。這本被柯林頓總統認為有助於他財

政決策的書,其作者歐斯本與蓋伯勒提供了十項原則。二位作者深信:政

府可以像私人企業一樣的有效率,政府可以為人民解決問題。全書的中心

論點,不是在爭論政府應該多做才好,還是少做才好;而是政府應當「如

何」做好。

讓我引述「如何」可使政府「做好」的十項原則:

(1)發揮「指導性」
:自己少划槳,多指揮。正如球賽中,自己做啦啦隊,

少下場做球員。

(2)發揮「社區自主性」:鼓勵當地整府及民間社團熱心參與地方事務。

(3)發揮「競爭性」
:政府用多種誘因鼓勵良性的市場競爭、地區間競爭,

以及產業間競爭。

(4)發揮「任務性」:政府機構不要一成不變的做事,要有彈性,接受隨

時指派的工作,以及不時調整工作的優先次序。

(5)發揮「效率」:「成效」比「成本」更重要,亦即要更注重「產出」,

而不僅是「投入」。
(6)發揮「顧客導向」:政府的顧客就是人民,人民的權益遠比公務機關

本身的方便來得更重要。

(7)發揮「企業性」:除了節流,更要注重開源。

(8)發揮「預見性」:事先的防範重於事後的彌補。

(9)發揮「權力分散」:再適當的監督下,讓地方政府或當地機構發揮因

地制宜的功能。

(10)發揮「市場導向」:運用市場力量,鼓勵民間扮演過去政府扮演的

部分角色。

以這些原則來檢驗我們政府的角色,我們曾有過「大有為」政府。現

在民間已經累積了足夠的財力及能力,加以各種問題的複雜性,今後政府

角色的趨向是:有所不管、有所不為、有所不能。

以世界趨勢來看政府角色,人民所要的不再是「大有為」
,而是「高效

能」。要走向「高效能」,上述原則的推行,就是一條捷徑。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上篇《經濟觀念與現實問題》

台北:天下文化。1998。209。

3.一隻看不見的腳—貝凱能教授對政府干預的論點

秋天是世界上傑出人才受到禮讚的季節。每年十月所宣布的諾貝爾獎

變成了最受世人重視的榮譽。

一、政治經濟學家被肯定

一九八六年第十八屆的諾貝爾經濟獎所頒給的不是一位純經濟學家,

而是一位政治經濟學家(political economist)。他的貢獻不是純經濟理

論的拓展,而是把經濟理論用在解釋經濟與政治上的決策,所謂的公共選

擇學說。

這位得主就是美國學者貝凱能(James M. Buchanan)。

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對他的評語包括了:
「他把經濟理論運用到政治決

策方面,這是社會科學方面的重大進展」、
「貝凱能教授是靠文字及簡單圖

解來傳播學說的,不像一些學者專靠複雜的模式。但他是一位第一流的經

濟學家」、「他是公共選擇經濟學說得創始者」。
二、貝凱能教授的論點

在經濟學鼻祖亞當史密斯的世界中,個人對利益的追求,猶如「一隻

看不見的手」在揮舞,創造了個人的財富與社會的進步。

在貝凱能的理論架構中,從政者對個人利益的追求,猶如「一隻看不

見的腳」(invisible foot)在踐踏,帶來了政府對個人的干預與對經濟

的傷害。

自由派的經濟學者(如諾貝爾獎得主薩孟遜及托賓教授)認為:政府

對經濟活動的干預是必要的。保守派的學者(如諾貝爾得主傅利曼、海耶

克教授)則認為:政府的干預要愈少愈好。

哈佛大學教授李翁(Robert A. Leone)也提出了他所倡導的公共政策

鐵律:「政府部門的任何決策,不論利弊為何,一定會使社會上產生贏家

與輸家。」

貝凱能教授認為政府的干預不容易帶來良好的效果。他的分析架構以

「從政者」為主體。他認為「從政者」(通譯為「政客」)就如任何個人一

樣,也是追求私利的。他把「從政者」喻為政治上的企業家,他所追求的

「利潤」是當選以及當選以後所帶來的權力。

為了要贏得選舉,他就誇大政府支出增加所能帶來的好處,低估這種

龐大支出帶來的社會成本。他認為一般人民對從政者這種自私的想法都矇

然無知。因此,他要為大家揭開「無知的面紗」,把從政者的自私面貌呈

顯出來。

他曾寫過:
「從小孩子手中搶去他糖固然難,但要從政者去做艱苦的決

定,接受噓聲更難。」這種自私政可以解釋當前自由世界政府中所面臨的

大財政赤字。
從他的論著中,他也特別看中利益團體在民主社會中的角色。他認為

所謂「公共利益」
、「社會福利」常常變成了某一團體的利益或福利。因此,

他呼籲政治學者要把利益團體的功能納入政治理論中。

在他的十五本著作及百篇以上的論文中,他常常重複地說:
「經濟學中

只有一個法則—市場法則—值得反覆強調。經濟學者的責任就是要使社會

大眾懂得這個法則的重要。」
三、貝凱能的得獎

對一些「勢利的」經濟學家來說,貝凱能的得獎是相當意外的。儘管

他有芝加哥大學的博士學位。但他並沒有在最著名的大學任教(他在維吉

尼亞的 George Mason 大學執教)


;他的學說是文字多於模式,既少方程式,

也少實證研究;而且他的論說世界於經濟與政治之間,不是對純經濟學說

有突破性的貢獻。一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諷刺他的學說是很粗糙的。

貝凱能有自知之明。他得了二十九萬四千美元的獎金後說:
「在過去三

十年中,我一直在為我的理論做孤獨的苦鬥。在面對新理念上,我們經濟

界的同行實在是很固執的。」

另一方面,他的得獎也引起了普遍的共鳴。我個人認為他的得獎有兩

項重大意義。

第一是重視科際整合的趨勢:經濟學者所要解釋的是一個複雜的人類

經濟活動。他們應當要與相關的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結合,提供更完

整的解釋。從事科際整合的學者素來是受到個別學科的漠視,貝凱能的得

獎被美國輿論譽為是因為他把經濟與政治做了「高貴的揉合」。

第二是重視理論與現實的趨勢:評審委員指出,雷根政府的經濟政策

以及各國民營化都受了貝凱能教授的影響,民營化正是可以減少哪一隻看

不見的腳的干預。

要使社會科學有更大的突破,就是需要科際整合以及理論與現實的結

合。貝凱能教授的一生—從南方長大的一個農家孩子到今天獲得諾貝爾

獎—就提供了一個範例。
得獎以後,他自謙地說:
「做為一個政治經濟學家,我最關心的研究課

題是要使政府人是想法正確,避免政策選擇上的錯誤。」

避免決策錯誤正是世界各國所共同關心的。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上篇《經濟觀念與現實問題》

台北:天下文化。1998。63-65。

4.行使「看得見的手」的經濟環境

我們所處的環境往往不是「看不見的手」所能適用的環境,而是「看
得見的手」發生作用的環境。既然「看不見的手」是大家所追求的理想境

界,為什麼「看得見的手」仍然到處可見呢?因為它有發生的時代背景。

(一)政府為增強其統治力量

無論是民主國家的政府,或獨裁國家的政府,都想掌握較多的國家資

源;如能掌握較多的國家資源,就會有較大的力量去管制所轄的人民的活

動,對於民主政治的政府而言,政府的權限有限,能掌握的國家資源比較

有限,一旦逾越憲法所定的範疇,就會受到輿論的檢驗,那隻「看得見的

手」就少有用武之地。對於獨裁的政府而言,政府的權限很大,所掌握的

資源也多,即使有憲法,也常常棄憲法於不顧,完全隨當政者個人意志來

作為。在這種情況下,輿論無檢驗的餘地,政府的管制就會無孔不入。也

就是說,那隻看得見的手就有揮灑的空間。

(二)因資源極度匱乏所產生的反射行為

政府慣用行政力量,干預市場運作的情況,多發生在資源匱乏的國家。

當執政當局運用匱乏的資源時,不是藉市場的自動調節,達到人人皆滿足

的境界,而是利用行政干預,取代市場的功能,以達成預期的目的。在一

般執政當局的心目中,總認為當資源匱乏時,市場機制就會失去它的調節

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發生弱肉強食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發生,

由政府來分配資源較為妥當。問題就在於:資源的分配是否公平與有效率。

關於資源匱乏的事例,通常發生在以下的情況中:

1.因應戰爭期間的需要

在戰爭期間,由於生產被破壞,而運輸線被敵人封鎖,往往發生物資

不足現象。像第二次大戰時的英倫,八年抗戰時的大後方,均曾因物資缺

乏,採行配給制度,即使戰後的台灣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政府仍對公教人

員採取配給制度。配給制度的好處是人人多少有份,壞處是接受配給的人

完全沒有選擇的自由。對個人而言,如無選擇的自由,需求者便無法達到

最大滿足。可是在這種粥少僧多的情況下,如果不採配給,則會產生什麼

現象呢?二十世紀戰亂的經驗告訴我們,有人會囤積居奇,使供給量更為

減少,俾提高價格,從而牟取暴利。有錢有勢的人仍可過著飽暖的生活,

無錢無勢的人則會餓死街頭。這種鮮明的對照很難不引發社會的動亂。考
慮到這種現象的可能出現,當政者多採取配給制度,讓社會大眾渡過短期

的難關。當然,這種制度不能行之太久;如行之太久,也會有後遺症發生。

在採行配給制度的情況下,政府的權力自然變大了,因為它有機會可控制

人們的胃。

2.因天災造成的物資短缺

每個地區都難免要受天災的肆虐。當天災發生後,最缺乏的是食物。

像台灣,每到夏秋之交,颱風降臨,造成農作物的流失和蔬菜的短缺。值

此期間,這類農產品的價格就會暴漲兩、三倍之多,如果能適時大量進口

所缺乏的食物,其價格也不會暴漲太高或太久。在無法及時進口,或囿於

當時的政經環境,為了平抑物價,政府也會採取些干預的措施,使物價不

要上漲太高。

(三)在經濟發展初期,對於需求迫切的物資有短缺之虞

在一個經濟發展初期,通常是某些物資多餘,而某些物資短缺,對於

多餘的物資,鼓勵其出口;對於短缺的物資,則限制其出口。。這種物資

之所以短缺,往往是因為這種物資比在國內出售有較高的出口價格。為恐

國內供給不足,引發物價上升,政府往往限制此種物資出口,以致此物資

失去謀厚利的機會。

(四)為維持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政府往往接受工商界的壓力,對某些產品限制進口,以維持其偏高的

價格。特別是在國營事業發達的國家,為恐外來競爭力太強,會摧殘本土

產業的存在與成長。這就是貿易保護主義受到擁護的根本原因。
一種產業經政府保護後,是否能很快的成長,有力量同進口品競爭?

這種看法無疑是對李士特主章的一種挑戰。根據二十世紀後半期東亞經濟

發展的經驗,國營企業所經營的產品,除非是不能交易的產品,多不能同

外國產品競爭,致連年虧損,並造成巨額呆帳,殃及金融事業的正常發展。

(五)為糾正市場失靈所採取的手段

一個市場經濟的自由運作,須具備某些條件;如這些條件多不具備,

市場的運作也會發生問題。市場失靈是否需政府干預取決於:供需失衡所

需的調整時間是否緊迫?供給來源是否充裕?需求是否迫切?其中以時
間緊迫與否為關鍵情況。就商品市場而言,政府進場干預通常發生在需求

大於供給,致造成失衡的情況:

1.如果時間緊迫,國內供給又不足,必造成價格暴漲,像抗煞初期,SARS

感染性強,會危害一個社區或城市,政府干預是可理解的。或戰爭爆發

時期物資來源被封鎖,也需要政府干預,如配售制度之被採行。

2.如果時間不緊迫,國內供給不足,雖會造成物價上漲,但可容忍,故可

讓市場自動調節,如颱風過後,蔬菜價格之上漲。

至於供給大於需求,致造成失衡的情況,通常沒有時間緊迫的現象,

可由市場自動調節。再就金融市場而言,只有國際性投機集團突擊才有緊

迫情況。在此情況下,政府是否出手干預,也引起見仁見智的不同看法。

例如 1998 年初秋,向以典型自由經濟為標榜的香港,其股市遭受國際

投機客的侵襲,香港政府乃直接干預市場,逐走投機客,使香港股市恢復

常態。對於香港這隻「看得見的手」,曾引起學術界正反兩方不同意見的

爭辯。市場有時會失靈,而失靈的原因之一是,很多外力入侵使市場機制

失去功能;如不加以糾正,這個被入侵的市場會崩潰。如果從事交易的雙

方所擁有的資訊不相稱,有的人擁有某些資訊,有的人則不具備,也會使

市場機能失靈。在這種情況下,倘政府坐視市場崩潰的發生,則其影響的

廣度與深度就難以估計了。

(六)政府為達成某一特地目的

通常在一個市場經濟,政府的年度預算可以達成所擬的各種經濟目

的;然在一個特殊環境,例如經濟衰退,又加天災頻仍,乃造成大量失業

人口,政府為了救助大量失業人口,乃推動某些公共建設計畫。如九二一

大地震、SARS 疫情所造成的百業蕭條,政府不得不伸出那隻看得見的手,

遂行其救助的工作。
政府干預的方式與範圍

政府對經濟活動所做的干預,其方式是因經濟活動性質之不同而不

同,而其範圍也很廣泛,有些經濟活動是由政府主導而親自經營的,有些

是民間企業的經營活動,政府為了協助其發展,乃給予不同程度的協助。

政府干預的對象主要是民營企業的經營活動。通常是為了維護市場秩
序,或為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政府責無旁貸地去干預。其方式主要為下

列各項:

(一)許可的經濟活動

民間從事某項經濟活動,必須經過申請,申請時要符合一定的條件。

例如一個藥店設立,藥店的負責人必須具有藥劑師一類的資格,懂得辨識

各種藥物的性質及對人畜可能危害的程度。如果藥房老闆不具備這些基本

條件,政府就不准許其經營藥店的生意。再如對外貿易,政府對某些產品

的進口須經過許可申請,例如在 1990 年代以前,對於鋼鐵進口,必須先

徵詢中國鋼鐵公司的意見,如同意其進口,才准許其進口,目的為防止廉

價的鋼鐵進口打垮了本土鋼鐵業,或者為了防止鋼鐵供給過多,會降低鋼

鐵價格,從而降低本土鋼鐵業的收益。

(二)管制的經濟活動

對於某些民營企業的經濟活動予以全面管制或局部管制,像廠商對大

陸投資,凡數額未超過 5000 萬美元者,不需要申請,但要報備;凡逾此

數額者,則加以管制。再如 2001 年以來,對晶圓廠放行到大陸的問題,

政府意圖加以管制,正引起朝野的廣泛爭論。管制可分數量管制與價格管

制。很多公用事業的價格,一旦訂定之後,在依段相當長的時間內,不能

隨市場之供需變化而調整其價格。像對用電價的管制,用水價的管制,有

時對使用數量也加以管制,即在某一數量之內,不提高其價格,超出某一

數量,則課以較高的價格,稱之為以價制量。這種管制,有時採取全面性

的,有時採取局部性的,完全視當時的供需情況而定。
(三)禁止的經濟活動

有些經濟活動,只有政府可以從事,民間不得為之,譬如進口槍枝,

政府有權進口各種槍械,對民間則只准許進口獵槍、玩具槍等,至於具殺

傷力的槍械,政府會嚴格禁止民間進口。毒品也是被禁止進口的,因為槍

械會成為歹徒作案的武器,而毒品會傷害人的心智,前者的禁止,是為了

治安,保障社會大眾的安全;後者則是為保護社會大眾的健康。在交通管

理條例中,禁止司機酗酒駕車,如經發現,則罰以重金;禁止車輛左轉,

則是為了防止交通紊亂,釀成事故。
(四)政府直接舉辦的經濟活動

在一個典型的市場經濟,政府不經營民間可經營的事業。在不完全的

市場經濟,政府所經營的事業,通常是獨占性或寡占性特別強的事業,像

在經濟改革、對外開放之前的中國大陸,幾乎所有經濟活動都是由國有企

業或公營企業所占有。即使在台灣,在 1980 年代以前,國營事業在國民

生產毛額中也占相當大的份額。

在台灣,政府經營的事業大體尚可分為四類:

1.為社會大眾所需要的生產事業

如公用事業,像自來水公司、電力公司;因考慮到低所得階層的負擔

能力,政府使用差別價格,如用水,在某一用量之內的基本水費較低,超

過此用量,其水費要增高,再如用電,在台灣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也是

考慮社會大眾收入不高,乃予家庭用電低價,為防止浪費,對商業用電高

價,為降低生產成本,對工業用電也是低價。

2.為國家安全所需要的生產事業

像政府所興辦的造船業主要是為了國防上的需要,在 1970 年代,這些

產業的牟利程度很低,但為了擁有國防的自主權,政府發展了此種產業,

此種國營事業的建立,對民間鋼鐵事業之建立會產生連鎖效果。

3.民間無力舉辦但國家需要的事業

像政府所興辦的鋼鐵業,在最初希望由民間企業來興辦,但民間企業

在 1970 年代尚無足夠的財力,去舉辦規模大始可收規模經濟之利的大事

業。
4.為財政目的舉辦的生產事業

像台灣的菸酒公賣局之設立,原接收日人經營的基礎,再繼續擴大經

營,是收入甚豐的獨占事業。在 1950 到 1970 年代,財政收入來自稅賦部

分,由於經濟尚不夠發達,徵收時十分困難,菸酒公賣收入占各級政府財

政收入均在 12%以上,像在 1960 年曾高達 16.1%。由專賣菸酒所產生的

收入,為當時最易收取的一種間接稅。

(五)政府參與的經濟活動

政府間接參與的經濟活動包括政府輔導的經濟活動、獎勵的經濟活動
和入股的經濟活動。

1.輔導的經濟活動

輔導的經濟活動是開發中國家對民間企業經常採取的一種措施,包括

經營方式上的輔導、融資上的輔導、生產技術上的輔導。通常,政府以導

師或顧問的身份,協助民間企業克服所遭遇的困難,使其成長起來。像政

府對中小企業的輔導。1966 年,行政院為配合中小企業發展之需要,核定

由前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設立中小企業輔導工作小組,會同財政

部、、經濟部、中央銀行、台灣省政府等單位共同輔導中小企業健全經營,

協助拓展市場與增加就業機會。1967 年 9 月又頒訂中小企業輔導準則,做

為輔導中小企業輔導工作之專責機構。1991 年 2 月起實施「中小企業發展

條例」,成為中小企業處的主要功能。發展條例中規定政府應採取適當之

輔導或獎勵措施的項目,諸如:(1)市場之調查與開發;
(2)經營合理化

之促進;(3)相互合作之推動;(4)生產因素及技術之取得與確保;(5)

人才培育;(6)其他有關中小企業之創辦或健全發展之事項。

2.獎助的經濟活動

為了鼓勵投資,促進產業發展,對企業最具體的獎助,就是自 1960

年以來實施的「獎勵投資條例」,在這個條例中,對新投資的企業給予各

種賦稅上的減免,1970、1980 年為適應當時環境,均曾加以修訂,到 1990

年為鼓勵產業升級,改訂「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以取代「獎勵投資條例」。

獎勵投資條例之目的,主要為引進投資,使產業發展不於資金之匱乏,而

產升條例,則是鼓勵產業的研發,並助其降低污染成本。
在台灣產業發展過程中,獎投條例對鼓勵民間投資、引進外人投資,

曾發生相當大的作用,唯行之過久後,也產生了一些流弊,像為了鼓勵出

口,對企業之進口而後出口者免除其關稅,也有少數企業竟假出口真退

稅,使國家喪失稅收是小事,造成稅負不公是大事。

3.入股的經濟活動

入股的經濟活動可分為:國營事業民營化不夠徹底,致保留很大份額

(49%以下)股權,另一種是政府(包括公營事業)投資的民營企業,即

在民營企業的股份中,占某一份額的股權。對於前一種情況,表面上是民
營化了,實際上,政府仍操縱企業的營運權。特別是在政黨輪替後的執政

黨,為了酬庸,將幹部派去擔任此種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之類的職位。

董事長是決策單位,而總經理是執行單位,也有些企業,總經理不但是執

行單位,也是決策單位。一個企業的盛衰,繫於董事長的決定是否正確,

總經理的執行是否有力。如果讓一個行政幹部去處理一個企業的營運,可

以想像到它的風險會有多大。對於後一種情況,如果政府持股所占份額不

大,不致影響企業的決策及人事安排,對企業發展也不致成為一干擾因子。

(六)政府規畫的經濟活動

有個名詞須先加以釐清,一為經濟計畫,一為計畫經濟,這兩者觀念

完全不同。像 1990 年以前,蘇聯經濟是典型的計畫經濟,由中央政府將

全國資源,按照黨的決議,做全面性的安排,個人企業不存在,所有企業

都是計畫經濟下的一個螺絲釘,而這個螺絲釘完全沒有自由意志,都是指

令的接受者和執行者。至於經濟計畫,則是一般開發中國家所採行的發展

策略,它不是全面性的,也不一定都是強制性的。例如在 1970 年代,政

府所進行的十大建設計畫,是國家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公共建設計畫,民間

無力或無興趣從事這種大型計畫,乃由政府以國家力量去完成它。十大計

畫完成後,對 1980 年代以後的經濟發展具有很大的貢獻。政府的四年經

建計畫、六年經建計畫,或十年的經建計畫,主要是由政府對未來訂出一

個追求的目標,凡政府能夠執行的部分,由政府為之,凡由民間參與方能

完成的部分,政府無力去強制期達成目標。即使採取相關措施誘導民間企

業去達成,但由於台灣經濟環境受國際因素影響很大,政府所訂的經濟成

長率、各產業生產增長率,只能說是一種期望值,或者是希望各業努力的

目標。譬如說計畫今年稻米生產達到 200 萬噸,一個限制條件是天候變化,

另個限制條件是農民的意願。這兩個條件都不是政府所能控制的。
資料來源:于宗先、王金利。一隻看得見的手—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

角色。台北:聯經。2003。3-15。
5.國民所得的計算方法:GDP 與 GNP

什麼是國民所得?
了解國民所得有兩個重要概念必須認識:1.國民所得代表的是流量:

流量指的是在一段時間內累積的數量或金額。國民所得的計算期間通常以

每個月、每一季或每一年為單位,不論採用哪種期間計算,都必須區分本

期與非本期的產出。例如計算第二季的國民所得,那麼前一季及後一季的

產出價值就不能算在第二季內。2.所有產品附加價值的總合等於最終產品

的價值:國民所得與生產有關,所生產的產品包括實際的商品或提供的服

務。由於大多數產品在上市之前,都必須經過一連串製造加工的過程,而

在每一過程中廠商所生產產品的價值減去之前所購入中間產品(即還需要

進一步加工、製造或轉售的產品,例如:原料、零件、水電等)的價值,

得到的差額就稱為「附加價值」。例如:農夫以 10 元出售小麥給麵粉廠,

麵粉廠將小麥加工成麵粉後,再以 15 元賣給麵包店,則麵粉廠的附加價

值為 15 元減去 10 元後所剩下的 5 元;而麵包店利用 15 元的麵粉做成做

成麵包,麵包售價 30 元,則麵包店的附加價值為 30 元減去 15 元後所得

到的 15 元。若將以上小麥、麵粉和麵包的附加價值家總起來(10+5+15=

30),正是最終生產產品—麵包的出售價值 30 元。因此,一國最終產品及

勞務的價值,就等於在生產過程中每一階段所增加的附加價值的總合。

什麼是 GDP?

GDP(國內生產毛額)指的是一段期間內在我國國內所生產的商品和服

務的總市值,也就是將我們生產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務的附加價值家總起

來,就可以得到 GDP。當財經報導上指出某一國經濟成長率為 3.5%,其

實指的就是 GDP 的成長率,它表示國內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的總值比前一年

增加了 3.5%。由於經濟成長率是衡量物價及勞務增加的速度,所以 GDP

的成長有助於推升經濟的成長,因此常做為衡量一國社會社會福祉的重要

經濟指標。但要注意的是,GDP 的內容並不包括本國國民在國外工作的所

得,但包括外國人在我國境內所獲得的所得。例如可口可樂公司派駐台灣

的美國員工,其在台灣賺得的薪資就要列入我國的 GDP 中。因此,GDP 是

以生產所在地的國境為界定範圍。

名目 GDP 與實質 GDP

當我們在比較各國 GDP 時,要關注的是「實質 GDP」


,而非「名目 GDP」

直接以市場價格計算的 GDP 就稱為「名目 GDP」
,由於市價會受到物價波動

的影響,所以經過通貨膨脹調整後的 GDP 才能真正代表實際生活水準的指

標,因此,以市場價格計算的名目 GDP 減去通貨膨脹率後,就稱為「實質

GDP」。假設在二○○二年 GDP 成長 4%,而通貨膨脹也上升了 4%,則在

這一年中生產總值其實是沒有增加的;就如同薪資增加 4%,如果物價也

上漲同樣的幅度,那麼實際購買力並沒有增加,即使收入金額高於過去,

我們並不會因此而變富有。

另一個必須關注的是「每人」GDP,即一國 GDP 除以人口數後所得的數

字,代表國內平均每人所得。若一國的人口成長幅度大於 GDP 成長幅度,

則國內平均每人所得會下降,即每人的實質生產力是下降的。例如一國某

年的 GDP 成長率為 3%,而人口成長率為 5%,相較之下,人口成長的幅

度大於 GDP 成長的幅度,因此每人 GDP 是下降的;也就是說,乍看之下整

體經濟是成長的,但實際上每人的實質生產力卻是下降的。

什麼是 GNP?

另一種統計國民所得的方法稱做「國民生產毛額」
(GNP)
,是指在一段

時間內(通常為一年內),一個國家的國民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總

市值。值得注意的是,它包括本地居民在外國的產出價值,例如外交部派

任的駐外人員,其薪資所得仍必須納入我國的 GNP 計算。國內生產毛額與

國民生產毛額最大的差異在於計算標準的不同。由於生產所需的資金、勞

力、原料…等生產要素會在國際間的流動,當有外資投入本國、外籍勞工

來本國工作等,這些要素會被計入 GDP 之中,但不會被計入 GNP 之中,因

為 GDP 是以境內地區做為計算標準,GNP 卻是以國民為計算標準,因而使

得 GDP 與 GNP 的數值有所出入。目前全球對國民所得的衡量,GDP 最為被

廣泛的應用也最受到重視。原因在於國際貿易日漸頻繁,當生產要素在國

際間流動的程度愈高,愈能留住資金、人才的國家就愈具競爭力、經濟發

展愈蓬勃。因此在討論到經濟成長、產業發展甚至相關財經政策時,GDP

的重要性都遠超過 GNP。

GDP 可以衡量社會進步的全貌嗎?

未納入 GDP 的經濟活動


由於 GDP 和其他經濟指標一樣,在計算時有其侷限性,我們很難從數

據當中去看出經濟活動的全貌,因此,一些學者認為 GDP 並不能衡量社會

進步的全貌,因為有些非市場性的交易活動並未納入 GDP 的計算當中。例

如:家庭主婦做家事這類無薪資的經濟活動;在路邊攤銷售商品的地下經

濟活動,GDP 都為將其考慮在內。此外,GDP 也不會把環境破壞的損失算

進去,如果我們為了做家具而把整座森林砍伐殆盡,製作家具的價值會反

映在 GDP 上,但整座森林因而消失的損失卻不會納入。最後,計算美人 GDP

時也未將個人所得分配納入考量,因此無法反映出貧富之間的差距。

應排除在 GDP 之外的經濟活動

相對地,有一些生產性的活動未透過市場交易,應該排除在 GDP 以外,

例如:社會安全支付、慈善捐款、保險給付、在餐廳或飯店給服務生的小

費等,這些只是經濟部門間資金的移轉,統稱為移轉性支出。另外,對生

產活動無貢獻、不能產生最終產品價值的交易活動也不應該計入 GDP 中。

例如:二手貨市場的買賣也只是資產形式上的移轉,而且二手貨物的價值

在第一次交易時就已計算在 GDP 內,不須重複計算。此外,證券次級市場

(也就是投資人買賣手中持有股票交易市場)的買賣交易,因為股票買賣

只是股權上的移轉,這樣的交易與生產無關。然而,在證券次級市場的交

易過程中,給付證券經濟商的佣金,或是租用二手市場攤位的租金,則包

括在 GDP 內。

GDP 的限制

GDP 的計算內容既然無法涵蓋所有的市場活動,我們就不能光靠 GDP

來衡量經濟福利的大小,美其名只能說 GDP 反映了一國經濟活動的頻繁多

寡而已。在應用 GDP 時,也必須留意到:首先,GDP 必須考慮物價的變動,

即實質 GDP 才能衡量社會福利是增加或減少。第二,必須考慮人口成長率,

若 GDP 成長率小於人口成長率,此時 GDP 的增加並不可視為國民福祉的增

加,因為每人的 GDP 減少了,使得每個國民的福祉並未相對提高。第三,

GDP 忽略了休閒的價值,若 GDP 的增加來自於延長工時所增加的產量,卻

犧牲了休閒的時間,整體福利並未增加。第四,GDP 未能去除外部成本,

即環境污染及破壞的成本,使得 GDP 的高低無法反映生活品質的真實情


形。第五,GDP 無法估計地下經濟活動,社會上有許多未透過正當市場進

行交易的經濟活動即稱為「地下經濟」。例如:攤販、走私毒品等,因資

料難以掌握,無法計入 GDP 中,導致無法真實反應一國的福利水準。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68-73。

6.經濟成長率愈高愈好嗎?

先看看經濟成長率是否愈高愈好。我們知道,所謂愈高愈好的成長率

就是實質國民所得年增率,現今大都以「國內生產毛額」(GDP)做為衡量

指標。撇開國民所得衡量的諸多缺失,如不良產品(bad goods)沒扣除、

沒經由市場交易產品也漏記等等,以致無法真正表現出生活福祉的增進不

談。就以實質 GDP 這種狹義的衡量指標來看,依國家發展的程度區分,我

們可以分為先進國家、開發中國家和落後國家三類,不輸落後國家難以測

量 GDP,就已開發中國家和先進國家這兩類已通過「現代經濟起飛」階段

的國家來比較。

今天所謂的七大工業國家(G7)
,它們各個國家的經濟成長率表現如何

呢?翻開統計數據,這七大國的經濟成長率都在五%以下,以一九九四年

的數據言,成長率最高的美國也才有四·一%“連一向備受稱譽的日本也

低至○·五%。反過來看亞太地區諸開發中國家,同樣是一九九四年數據,

韓國為八·三%(以實質 GNP 測量),新加坡則高達一○·一%,連最低的

香港和菲律賓也各有五·四%和五·一%;而我們知道,中國大陸是居經濟

成長率的首位。高達一一·八%。因此,光看經濟成長率的高低實在並無

多大意義,因為這些簡單的諸國數據比較,就可得知先進工業國要達到五

%的年增率簡直是奢求。

反過來是不是也可推得:要成為先進工業國家,經濟成長率不但不應

求其高,反應將之壓低?而由台灣經濟演進歷程,也可明顯看到,它曾有

一段高達兩位數以上的成長率。所以,當前公私各機構發佈經濟預測,主

其事者及輿論將焦點集中於成長率的高低,實在是一種誤導。

所以,正確之道應該是,在報導經濟資訊時,
「至少」應將就業情況或

失業率一起觀察,才比較能得到有意義的訊息。因此,若要做更正確的比
較,應將所有條件都列出來,這時也自然會發現,經濟成長率只是這些眾

多條件中,也許比較重要的一種罷了。

資料來源:吳惠林。民主、自由、市場。台北:商周文化。1997。76-78。

7.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生活素質—兼論「外部效果」與「政府干預」

財富的增加既不保證快樂的增加;物質享受的增加,也並不意含幸福

的增加。西方世界所提倡的「生活素質」,正在提醒大家:追求生活水準

只是一個工具,追求生活素質才是真正的目的。

現代人的覺醒

在台灣的中國人正享受著四十餘年來高度經濟成長所帶來的物質生

活,可惜我們也同時在承擔著因經濟成長所帶來的代價。因為經濟成長有

它的正面貢獻,也有它的負面效果。更多的食物,就帶來了更多的垃圾;

更多的現代化設備,就帶來了更多的能源消耗;更多的財富,就帶來了更

多的浪費。中華民族雖然遠早比西方世界強調精神層面的重要,但是我們

並沒有因此而減少所犯的錯誤。

在追求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個人付出的代價至少包括了時間、精力,

甚至健康及家庭的幸福;整個社會付出的代價至少包括了上升中的犯罪

率、吸毒率、精神病患率、擁擠的交通、緊張的生活、淡薄的人際關係,

以及自然資源的消耗與環境生態的破壞。

財富的增加既不保證快樂的增加;物質享受的增加也並不意含幸福的

增加。因此,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在物質上追求「更多」、「更快」、
「更方

便」、「更新穎」,在更高的境界中並不等於「更好」。因此,在西方世界流

行的一個名詞「生活素質」(quality of life),正在提醒大家:追求生

活水準只是一個工具;追求生活素質才是真正的目的。

這個「新」名詞所意指的精義實在十分接近我國思想史上幾千年來一

直跳躍的「老」觀念—重視精神層面、珍惜文化遺產、尊重五倫規範、貫

穿儒家精神、追求社會公平,並與自然世界和諧共存。這些觀念也都在〈禮

運大同篇〉
、先總統的〈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
、孫前院長運璿倡導的「精

緻文化」,李國鼎先生呼籲的「第六倫」中顯現出來。
東西方社會對生活素質的關切,進而要求政府來提昇生活素質,正表

示出兩個令人鼓舞的現象;現代人的覺醒,以及前瞻性的優先次序。

生活素質的內涵

多年前在中央日報〈星期專論〉的一文中,筆者曾對生活素質的範疇

作了一個界限:提昇生活素質是指,促進:(1)人民生活的安定與和諧;

(2)社會風氣的敦厚與純樸;(3)育樂設備的提倡與普及;(4)自然環

境的淨化與美化;
(5)公害的減少與防止。稍後又在中央日報的另一文中,

以十個指標分析我國當時的生活素質。十個指標是:
(1)個人地位的尊重;

(2)個人機會的均等;(3)生活的基本要求—衣、食、住、行;(4)生

活的進一步要求—健康與公共衛生;
(5)文教活動與娛樂;
(6)社會風氣;

(7)社會福利;(8)大眾傳播;(9)人際關係;(10)自然環境與公害。

近年來在西方社會的實證研究中,生活素質通常以十一個指標來分析:

(1)人口與家庭:包括人口成長的結構、家庭大小、婚姻狀況等。

(2)健康與營養:健康資源(如醫院—醫師)的運用與分配、國民營養、

疾病預防、生命機率等。

(3)住宅與環境:住宅設備、房屋供需、社區服務、公共設施、環境品

質等。

(4)交通運輸:運輸與日常生活、城際運輸、交通安全、社會成本、能

源使用等。

(5)公共安全:資源運用(如警察、司法等)、犯罪的研判其他事故如空

難、火災、自然災害等。
(6)教育與訓練:教育經費、註冊人數、表現與成就、成人教育與訓練

等。

(7)工作:勞力資源、就業與失業、工作條件及素質等。

(8)社會安全與福利:財政支出、社會安全項目的成本與利益分析、國

際比較等。

(9)收入與生產力:生產力及其衡量方法、所得與支出、不同群體所得

之比較、貧窮人口、國際比較等。

(10)社會參與:投票與選舉、志願性社會工作、社團活動、國際比較等。
(11)文化、休閒與時間利用:文化活動費用、休閒方式、時間利用、國

際比較等。

根據這些較細密的分析,一國生活素質的進步與缺點都可以用來做縱

斷面的比較或橫斷面的檢討。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上篇《經濟觀念與現實問題》

台北:天下文化。1998。223-224。

◎主題二 公共財與公共選擇

※公共財的特點

公共財是指由政府提供民間部門所不會生產的財貨。公共財有兩個顯

著的特點:1.共享:公共財可以讓很多人共用而不會損及任何人的效用。

例如:廣播訊號、燈塔、國防等,一旦這些設施完成並開始運作後,就算

使用者達上千上萬人,也不會增加成本。像是公共電視,其營運成本不會

因為收看的觀眾從 40 萬增加到 45 萬人而有所改變。2.無法排他:即無法

拒絕讓未支付公共財費用的人使用。例如收聽無線電波收音機,任何人不

能獨占電波而不讓別人聽到廣播;或禁止入港的船隻使用燈塔等。兼具這

兩項特性的就是公共財。

世界最大的公共財應該是「知識」
,因為知識可以大家共享,沒有國界

的限制,大家都可以同享知識所產生的好處。但為何會造成市場失靈呢?

公共財因為「無法排他」的特性而具外部效益,使得不付費的人也可以享

有好處,此外,公共財的使用成本如何分擔也難以透過市場機能去解決。

因此,社會上必會出現一些不願付費卻藉機享用公共財好處的白吃者,因

而造成市場失靈。

政府的角色

由於實務上對市場經濟的發揮存在了許多限制,因此當某項商品或服

務無法據為己有且是大家所需要的情況時,政府就該適時扮演仲裁者的角

色使市場經濟能夠順利運作。政府透過各種方式來降低民間的交易成本,
包括制度化的法律規範、興建各式各樣的基礎建設等,無非都是為了改善

經濟運作的環境與制度,藉由公共政策以彌補市場機能的不足。

一般來說,政府會參與或干預市場經濟,主要目的有二:一是發揮經

濟效率使經濟成長;二是維持經濟穩定並達到公平的基礎。經濟活動的最

終目的都是希望政府的角色是助力而非阻力,讓市場經濟能自由運作而非

受到政府干涉。但有人常說政府其實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獨占事業,掌握了

部分經濟要素或稀有資源,使資源的分配遭到扭曲,但除非私人企業或民

間單位有能力提供某種財貨或服務,否則交由政府來做也是有其必要性。

資料來源:溫美珍。圖解經濟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64。

延伸思考

1.公共財具有哪兩個特性?

2.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財為何?

參考答案
1.共享、無排他性 2.知識

延伸閱讀

1.公共選擇問題的產生

由於政府機關的政策制訂過程日益複雜,使得單一專業知識的首長無

法顧全整個社會公義需要,因此,公共政策的制訂與選擇,大多經由政府

的專案小組以合議方式來進行表決,甚少由行政首長的個人意見作為裁決

依據。根據公共政策相關研究指出,五人或五人以上的小組成員決策結

果,會比單一決策者或多人集會的決策結果為佳,因為五人或五人以上的

小組討論,可將專家學者的意見納入小組議題內,除了可增進小組成員的

知識與涵養,亦可透過小組內的討論與溝通,來強化決策過程的凝聚力。

然而,集體決策可能會出現人云亦云的盲從決議,或附和權勢者意見的情

況…等缺點,但就整體而言,集體小組決策的結果會比個人決策為佳。

以人民與政府的互動關係來看,人民委託政府從事建設國家與服務人
民的工作,而人民(委託人)繳交稅金給政府(代理人)後,政府政策會

透過立院與政院的協調與互動,來決定公共事務的資金運用與政策執行,

其中,立法院在會議進行中,會出現公共工程委員會、教育委員會…等多

個委員會,以小組的方式來討論公共政策決議與實施。

因此在民主國家的公共選擇過程中,政府在決定公共財貨的數量、種

類及資金配置時,大多採用投票的方式來進行。是以,透過投票的方式,

來決定公共支出與收入的政策,稱為「公共選擇(public choice)」。台

灣立院對公共事務的預算審核與稅收政策,便屬於公共選擇的範疇。

由上述說明我們得知,「公共選擇」是以投票的方式來決定政府的施

政方針與執行運作,是民主國家決策公共事務的最佳方式。在「公共選擇

理論」中,依據投票選擇的方式大致可區分為下列三種:

一、一致票決(unanimous voting)

針對某一議案,全體投票表決一致通過並付諸實施,一致票決的投票

方式是最佳的公共選擇行為。雖說一致票決可以兼顧到每個人的利益,使

資源配置達到柏拉圖的最適境界,但在每個人也具有政策否決權的情況

下,縱使多數人同意,僅有一人反對,這個政策還是無法付諸實施,由於

個人的喜好、環境…等因素各有差異,再加上每個人對同一個公共政策有

著不同的偏好與想法,所以,一致票決在實際運作上有其困難,若公共選

擇採一致票決的方式運作,最後可能會出現政策無法執行的窘境。

二、多數票決(majority voting)

有鑑於一致票決在實際運作上有其困難,因此,民主國家大多採用多

數票決的方式來決定公共政策。多數票決的公共決策方式,為「中位數的

投票者模式(median voter model)


」,即是以多數贊同的票數,來決定公

共財貨的供應或服務水準。然而多數票決並不能使所有的選民感到滿意,

滿意的選民只是佔所有選民的中間位置,這樣的結果,常會讓很多社會大

眾,覺得政府的決策並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三、交換投票(logrolling)支援

多數票決大多為民主國家遵循的公共決策法則,但在有些情況下,有

些多數人反對的議案,會透過換票的方式來獲得通過;換票就是成員間透
過相互勾結的方式,讓彼此贊同的不同議案可以同時通過,但換票過程必

須在投票人數較少的情況下才適用。若交換投票支援的策略運用成功,一

些表面上看來不受大眾歡迎的議案,就可以順利通過議會審議,這表示交

換投票可能提高公共決策的效率,也可能會損及公共政策的效率,因此,

交換投票的結果不盡然可以提高群眾的福利。但交換投票對政府施政的監

督,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我們可以知道,在公共選擇的過程是無法達到全體人民一致性的認

同,因此,如何透過有效的監督來降低公共選擇投票對人民福祉的傷害,

將是政府與人民必須詳加思索的課題。

如何有效的監督

政府的政策是透過議會的投票表決,來執行公共設施的數量、種類與

價格,然而,若任由議會的民意代表(代理人)表決,在追求代理人私人

效用極大的情況下,人民的福祉將會受到踐踏,因此,如何透過有效的監

督,來管理或管制民意代表的自利行為,將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談到如何有效的監督,必須先瞭解何人有權決定代理人的去留或者業

績,因此,我們從幾個觀點來探討有效監督政府的個體或單位。

一、選民大眾

選民可以透過投票的方式來決定民意代表的去留,當民意代表(代理

人)的私利優於公眾利益時,選民可以透過罷免的方式來決定民意代表的

去留,或選民可透過定期選舉,來決定適合的民意代表。選擇適當的民意

代表,就是希望能為人民做監督政府政策執行的工作。
二、民意代表

行政機構在處理及執行政策時,必須透過民意代表的監督,以防公務

員(代理人)徇私行為的產生。民意代表的任務除了審議公共設施的種類

與數量外,對行政部門還必須做到監督政策執行成效。民意代表為了連

任,必須在議會中有所表現,因此,選民的監督與選票,讓民意代表不得

不去審視行政單位的缺失與問題。

三、政府科層制度

政府各個行政部門劃分有不同的層級,若下級單位處理不當,將會波
及到上級單位的績效,甚至會受到民意機構的質詢與民眾的抗議,因此,

政府單位為了避免行政的效能受到質疑,或預算被民意機構刪減,單位主

管會儘可能的督促下級單位的執行成效。

資料來源:馬明宏。經濟與商業環境Ⅱ。台北:台科大圖書。2006。20-23。

2.把社會成本納入決策

無所不在的社會成本

觀察今天的台灣社會,小康之中仍然有根深柢固的貧窮心態,進步之

中仍然四處散佈著落後現象。如果我們要建立一個有嚴格社會紀律與競賽

規則的現代社會,一個重要的經濟觀念—社會成本,必須全面推廣。

社會成本是泛指一種行為(或活動)對社會(或第三者)所造成的成

本(或者費用),當事人不直接負擔,而由社會來負擔。試列舉愈來愈嚴

重的社會成本例子:

消費行為的例子:如機車的噪音、停車佔用人行道、抽煙對他人的妨

礙、麻將聲與音響聲對鄰居安寧的影響。這些個人是犧牲了別人的權益來

追求小我的滿足。

生產行為的例子:如空氣污染、污水排洩、偽藥、贗品、不安全的設

計、失實的廣告。這些廠商是犧牲了別人健康來賺取自己的利潤。

法律邊緣的自力救濟,更是使社會成本遽增令人憂慮的例子。

政府部門的例子:如國民住宅興建時的舞弊、工業區選擇的錯誤、大

眾捷運系統推動的延誤。這些官員傷害了政府的形象而依然戀棧。

三方面的配合

落後的、閉塞的社會是不可能注重社會成本的。進步的、有紀律的社

會是不可能忽視社會成本的。落後的社會被人情與私利籠罩;進步的社會

則以法治與功利為常規。

介於落後與進步之中的台灣社會消費者、企業家與政府官員必須要認

清社會成本的嚴重性,進而共同減少社會成本,以及要求當事者儘量負擔

這項成本。

減少社會成本的辦法不外三種。一是政府的:透過法律的制訂與嚴格
的執行,約束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不當行為。一是企業的:由於對法律制裁

的恐懼、媒體的報導與消費者易事的覺醒,要發揮企業良心。一是個人的:

透過教育的灌輸與第六倫的推廣,來提昇消費者的公德心。

減少社會成本的最有效辦法不在事後的追究與分攤,而在事先的預防

與規範。要做好事先的預防與規範,就要靠政府官員的責任心、工商界的

企業良心與消費者的公德心。

決策延誤的社會成本

政府決策的延誤是無形的,鮮為外界了解,但它是活生生的事實。如

更換政府首長的延誤、外交彈性的延誤、公共工程推動的延誤、國內市場

開放的延誤、探親範圍修訂的延誤。這些延誤都有深遠的不利影響。延誤

愈久,社會成本就愈高,以後要付出的代價也愈大。

要減少這種延誤,只需要兩個條件:周延的決策過程與有擔當的政府

首長。

如果消費者、工商界與政府部門在消費、生產與施政的過程中,都能

把社會成本納入考慮,我們的社會才有可能變成一個高品質的社會;有蔚

藍的天空、乾淨的空氣、清澈的河川;有寧靜的環境、守秩序的交通與安

全的產品;更有周密的決策、明快的決策與有擔當的決策。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下篇《總體經濟理論導引》。

台北:天下文化。2002。214-215。
主題四 經濟與生活
單元六:經濟制度
壹、基本內容:經濟制度的意義、自由經濟制度、共產經濟制度、混合經濟制度、
社會經濟制度、公平與效率
貳、能力指標:7-4-8 解析資源分配如何受到權力結構的影響
參、知識概念圖

經濟制度意義
私有財產

價格機能

自由經濟制度
自由競爭

有限政府
經濟制度

共有財產

政府統籌
共產經濟制度

強調政府

自由經濟為主
混合經濟制度

政府管制為輔

政府管制為主
社會經濟制度

自由經濟為輔

公平與效率
肆、重點整理
1. 經濟制度又稱經濟體系,經濟制度是經由政府安排以解決產業的生產狀況,

如: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生產多少以及為誰生產,與國經經濟安定與發展

的體系或制度稱之。

2. 經濟制度的開放與管制,會影響整個社會資源的生產與分配。

3. 自由經濟制度又稱市場經濟制度、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依據亞當斯密自由

開放的想法而形成,在殖民時期蔚為風潮。

4. 自由經濟制度,主要是以私有財產為基礎,機器生產為手段,自由競爭為原

則,追求利潤為目的;因此,導致整個社會出現貧富差距懸殊的現象。

5. 共產經濟制度又稱計畫經濟制度,是依據馬克斯的觀點而形成,主要強調政

府對社會經濟的強制性。

6. 共產經濟制度反對社會的所有一切私有財產,強調一切經濟活動的生產與分

配全交由政府來主導。

7. 混合經濟制度,是強調以自由經濟制度為主,政府管制為輔的經濟制度,為

二十一世紀經濟制度發展的主流。

8. 社會經濟制度,強調以政府計畫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的經濟制度,為重

視社會福利國家的經濟制度。

9. 經濟制度主張的「公平」與「效率」如同蹺蹺板的兩端,強調社會「公平」

必會損及經濟「效率」,強調經濟「效率」必會損及社會「公平」。

10.極端強調社會「公平」的經濟制度,以共產主義經濟制度為代表;極端強調

經濟「效率」的經濟制度,以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為代表。
11.當今世界各國已經沒有完全共產主義經濟制度與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多數國

家已經採用混合型態的經濟制度。

12.經濟制度的類型與比較:
經濟制度 自由 共產 混合 社會
市場經濟 控制經濟 計畫性自由經
別稱
資本經濟 計畫經濟 濟
倡導學者 亞當斯密 馬克斯
1.私有財產 1.自由經濟的 1.自由與共產 1.自由與共產
特色
2.自利的經濟 反撲 調和結果 調和結果
行為 2.資源政府統 2.自由經濟為 2. 政府管制
3.自由競爭 籌(包括生 主 為主
4.價格機能主 產、分配) 3.政府管制為 3. 自由經濟
導 3.排斥私有財 輔 為輔
5.有限政府能 產 4.為廿一世紀
力 4.強調政府規 經濟體系的
劃 發展主軸
彌補自由經濟 彌補自由經濟
貧富差距越來
發展結果 生產力不足 與共產經濟的 與共產經濟的
越大
不足 不足
伍、生活實例探索

◎主題一 經濟體系

※經濟體系的介紹

世界上每個政府,無不希望能提供最良善且最穩健的經濟體系給人民,

期能解決不同的經濟問題,但在不同的時空背景與人為因素等考量下,政府

所選擇的經濟體系也會隨之不同,這種經由政府安排以解決產業的生產狀

況,如:生產什麼(what)
、如何生產(how)
、生產多少(how many)
、為誰

生產(for whom),與國家經濟安定與發展的體系或制度,我們通稱為經濟

體系(economic system)或經濟制度。

在自由開放的國家,人民的主觀意識、自我權益的保護觀念較強,排斥

管制較多的經濟體系,而希望政府自由開放,以利民間的投資與國際貿易;

但在一些社會主義(socialism),甚至是共產主義(communism)國家,政

府的經濟體系採取主導掌控的立場,所有的民間投資與貿易是在政府主導下

進行,若個人不遵守政府經濟體系的規範,則將遭受到嚴重的罰責;當然並

非所有的政府經濟體系都屬於前述兩者,也有處於兩者間的經濟體系,這種

經濟體系常出現政府與民間的角力拉扯,而形成各種傾向自由或傾向共產的

經濟體系,以下單元我們就逐一介紹說明。

經濟體系的重要性

經濟體系主導著國家的經濟發展,其重要性是不可置否的,一個國家選

擇哪種經濟體系,會因當時的政府主事者、時間、空間…等不同因素而有所

調整,一般而言,強調獨裁的國家,大多不傾向自由經濟,因為自由經濟與

主事者的獨裁思想完全不符;反之,長期強調個人自由思想的國家,要實行

共產主義經濟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個國家的經濟體系必有其沿革背景,

是研究經濟體系學者不可忽視的重要關鍵。
由於經濟體系的開放與管制,將影響到整個社會資源的分配與生產,就

歷史經驗得知,自由經濟體系的經濟成長與社會福利都優於共產主義經濟體

系,因為經濟成長可帶來豐厚的財政稅收,這些豐厚的財政稅收,才能讓國

家規劃與進行整體社會的福利措施,是此,就目前觀點而言,自由經濟體系

是優於共產主義經濟體系,也因此,近年來中共經濟規劃逐漸朝向自由經濟
體系來靠攏,原因無他,就是看上自由經濟體系可以帶來國家的經濟成長與

繁榮。

自由經濟

早在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提出國富論(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後,自由經濟的觀念就深植在許多歐

美先進國家中,又英國當時正處帝國主義強制殖民的背景下,自由經濟(free

economy)更是大倡其道,而自由主義所主張的觀念更是發揚到極致。

亞當斯密提出國富論時,英國工業革命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當時亞當斯密針

對英國的經濟體系與發展提出了四個觀念,即:一、以私有財產為基礎,二、

機器生產為手段,三、自由競爭為原則,四、追求利潤為目的的生產方式。

之後,自由經濟體系因循著亞當斯密的觀點,發展出以下特色:

、 私有財產(private property)制:為自由主義的最基本元素,其

認為若沒有私有財產制度,將無法激起人民努力耕耘的動力,國家經濟也將

因此而停滯,因此自由主義者認為政府必須保護人民的私有財產,以利國家

經濟成長。

、 個人經濟行為都是自利(self-interest)行為:自由主義認為,任

何人的經濟行為都是出於自利,不管是利人或利己,終歸是自利行為,若沒

有自利的行為,就沒有社會進步的動力。

、 自由競爭為原則:在自由競爭的經濟體系下,人民可以自由的生產

與消費,在自利心的驅使下,消費者將選擇最有利的產品消費,而生產者將

因消費者的需要而擴大生產以追求利潤,這樣自由競爭的結果,將使生產者

與消費者互蒙其利。
、 價格機能主導:以價格來引導市場上的各項經濟活動,讓市場的供

需問題可以透過價格來達到均衡,若政府強制主導,則某些經濟活動將會產

生過剩或不足的現象,因此,自由經濟將價格機能視為重要圭臬。

、 政府能力有限:在強調自由競爭與價格機能下,政府在市場的權限

將會受到限制,因此,自由經濟者認為政府的角色需是被動,而非主動干預,

政府當在自由經濟體系內,從事法律制定者與仲裁者角色。

由於自由經濟體系所提倡的觀念與當時資本主義的作為一致,又與強調
自由競爭與價格機能的市場經濟相符,因此,自由經濟體系又可稱為資本主

義經濟體系(capitalist economic system)或市場經濟體系(market

economic system)。

共產主義經濟

經歷十九世紀自由經濟體系的洗禮,國家與國家間的對比愈來愈明顯,

資本主義國家累積不少財富,但弱勢被殖民國家,反而被嚴重的剝削,這種

對比不只出現在國家間,就連資本主義國家內,也面臨了貧富差距擴大的問

題,資本家在自由競爭與價格機能的加持下,拼命的累積自我財富,而那些

低下的勞動階層,僅能維持糊口的收入,這種長期受到不公平對待的結果,

終究會形成另一種反撲勢力,即是共產主義經濟的誕生。

在自由經濟強調自由競爭的原則下,「適者生存」的競賽充斥著整個社

會,這種優勢助長有產階級欺凌弱勢無產階級的經濟體系,因此遭受到不少

的批判與責難,共產主義經濟的出現,帶給無產勞動階級無比的憧憬與希

望。自由放任下的經濟體系,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的不平等現象,所以共產主

義經濟(communism economy)認為,必須將所有生產資源收歸政府管理,

所有物資均由政府統籌生產與分配,不准人民私有,這種強調政府統籌、國

家規劃的經濟體系,又可稱做計劃經濟體系(planned economic system)。

閱讀材料:共產主義
共產主義有兩個意涵,其一:反對私有財產制度,主張一切財產都
收歸公有,不論在生產或消費上都需做到「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
其二:專指馬克斯的共產主義,西元 1848 年馬克斯發表「共產黨宣言」,
號召全世界無產階級者聯合反抗資本家,其終極目標是建立一個全民平等
並享有經濟安全的社會,但實際上,一切經濟活動皆由政府主導,人民由
共產黨嚴格控制。共產主義從二十世紀開始興起後,一般人認為馬克斯提
出的共產主義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

混合經濟

自由經濟與共產主義經濟的紛紛擾擾延續到二十世紀中,二十世紀後

期,實施自由經濟的國家發現,完全的自由與放任,雖累積了不少國家的財
富,但也帶來了社會貧富差距的問題;而實施共產主義經濟的國家,其解決

了貧富不均的社會問題,卻將國家經濟推入發展遲緩甚至停滯的深淵。種種

跡象顯示,實施自由經濟與共產主義,並無法充分滿足人民與社會的需要,

必須在這兩種經濟體系間取得協調,便發展出了混合經濟體系(mixed

economy)。

所謂混合經濟體系,是以自由經濟體系為主體,當市場經濟無法達到人

民所需時,政府就必須發揮其功能,來彌補自由經濟的不足。這種以市場經

濟為主,政府管制為輔的經濟體系,我們稱它為混合經濟體系。

經濟體系與效率

在介紹完自由經濟、共產主義經濟與混合經濟三種經濟體系後,我們大

致可以明瞭,講究經濟發展的政府,當以自由經濟體系為優先考量,若極端

強調公平的政府,則就以共產經濟為首選,但政府的經濟體系不能單單僅關

注在效率或公平的問題上而已,而是必須在效率與公平間尋求平衡,以利國

家整體的發展與人民福祉的提昇。

「效率」與「公平」如同蹺蹺板的兩端,當往效率方向靠攏的同時,公

平性將會受到減損,反之亦然。這樣的結果,就必須有賴政府的規劃與協調,

以尋求兩者的平衡,混合經濟體系就是在這樣的「兩權其害取其輕」的規則

下產生,是以,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國家,純粹自由經濟與共產主義經濟已逐

漸消失,而強調效率又不失公平的混合經濟成為當今市場的主流。

資料來源:馬明宏。經濟與商業環境Ι。台北:台科大圖書。2006。46-51。

延伸思考
1.哪一個經濟體系著重私有財產與自由競爭的原則?

2.哪一個經濟制度相當排斥私有財產制度?

3.共產經濟制度、自由經濟制度的思想理論基礎各為哪一位學者?

參考答案
1.自由經濟制度 2.共產經濟制度
3.馬克斯;亞當斯密

延伸閱讀

1.市場經濟的優劣
綜合起來說,市場經濟的優點是:

(一)透過價格機能,供需可以達到均衡,而毋須政府操心;即使政

府操心,也常常於事無補。

(二)價格決定的力量是分散的,沒有一個廠商可以壟斷價格,也毋

須任何其他機構(如政府)來決定價格。

(三)資源可以較有效地利用,消費者的慾望較易滿足,產者的利潤

較易增加。

(四)供需間的失調(所謂 disequilibrium)會逐漸消失。

因此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海耶克教授曾經寫過這樣的評語:

「假如自由市場制度是經過人們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而且人們為滿

足自己的需要而決定是否接受價格機能指導的同時,也能夠小解自己所做

決定的重要性,以及它背後所隱含的重大意義時,那麼我確信自由市場制

度將值得我們歡呼喝采,他是人類心智活動的一項最偉大的成就。」

美國總統甘迺迪也有過這樣的稱讚:

「自由市場不僅是一個比最聰明的中央計畫機構還更有效率的決策

者;而且更重要地,自由市場使經濟權力廣泛散佈,

因此它是維持美國民主制度的支柱。」

如果「市場經濟」真的那麼的完美,那豈不是社會上就沒有嚴重的經

濟問題了?可惜現代社會中的經濟活動沒有十八世紀那麼單純,所謂「自

由放任」毋須政府參與的主客觀環境早已經改變了。

這個制度所帶來的缺點是:
(一) 貧富懸殊的問題。

(二) 過多的私人消費財、過少的公共財。

(三) 社會成本(公害、景觀破壞等)的產生。

(四) 經濟起伏。

亞當史密斯曾以「一隻看不見的手」指出每一個人在追求自利的動機

下,冥冥中指揮了經濟活動的運作,產生了「利己」也「利人」的後果—

價格低、服務好、品質高!但是這隻「看不見的手」並不是一直如史密斯

形容的那樣奇妙。一九三○年代的經濟大恐慌,使政府部門—這隻看得見
的手—不得不干預,一方面帶來了西方世界資本主義本質的改變,另一方

面帶來了以後凱因斯理論五十年的風靡!可是一九七○年代以後,兩次世

界性經濟衰退又使凱因斯學派遭到嚴厲的批評!

經濟學理與經濟學者所遭遇到的也許正如在美國華府國立氣象所上的

那塊標語所寫的:「當我們對了,沒有人會記得;當我們錯了沒有人會忘

記!」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上篇《經濟觀念與現實問題》

台北:天下文化。1998。51-52。

2.不同的經濟制度

就自由世界經濟制度而言,自己因教學的關係經歷過三種不同的型

態;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民生主義、歐洲式的社會主義與美國的資本主義(此

常被稱為「混合型的經濟」
)。儘管這三種型態有相同與互異之處。但其結

果是:人民的生活日趨富裕、社會福利日漸增加、經濟自由受到尊重。而

造成這一現代化生產與大量消費社會的主要政策,既不是生產工具國有,

也不是全盤的管制經濟。基本上,這三個型態是共同建築在私有財產、私

人企業、市場經濟,及政府的現代稅收與福利政策。

可是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經濟制度—以蘇俄為主的共產主義,也實施了

半個世紀以上。

使人驚訝的是:在一九九一年蘇俄解體之前,蘇俄在軍事及太空上已

經與美國分庭抗禮,變成另一個超級強國。如果這樣下去,豈不是今後共

產制度真的將變成另一個人類希望之所繫嗎?

環繞著這些問題的憂慮,正是我在一九八○年春天去共產世界訪問的

主要目的。從其他專著及自己的觀察中,我的結論是:這個制度從經濟層

面來判斷是:低效率的、剝奪了人民工作意願的、有特權階級的,而且是

不公平的。

哪一個國家模仿蘇俄這個制度,這一個國家就得到同樣的、甚至更壞

的結果。反之,如果在共產制度下,哪一個國家能夠漸漸幸運地、勇敢地

脫離它僵硬的教條,這一個國家就會有較好的經濟成長,如一九六八年的
匈牙利,以及一九八○年以後的中國大陸。

凡是有機會去蘇俄參觀過的人,我相信一定會更了解蘇俄的經濟制度

是有先天的缺陷與後天的失調。它既無法與自由世界的經濟制度競爭,更

不可能代替它們。令人憂慮的不是它經濟制度的優越性,而是共產政權本

身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僵硬性。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上篇《經濟觀念與現實問題》

台北:天下文化。1998。57-58。

3.市場經濟與共產制度的比較

市場經濟是指經濟活動以價格為中心。價格的高低一面反映出生產者

的成本,一方面反映出消費者的需要。這種價格的變動是無需中央政府來

指揮或監督的。市場經濟運作的一個前提是私有財產制—人民可以擁有、

累積及志願性地與人分享自己努力獲得的成果。

另一個十分重要而且相互關連的前提是生產工具—如廠房、機器設

備、土地—可以私有。因此,在美國,即使最機密的武器(如洲際飛彈、

U-2 飛機)不是美國政府的軍火工廠製造的(事實上美國沒有國營的軍火

工廠),而是由私人的公司透過合約而生產的。

與市場經濟制度截然相反的另一個制度是由政府來全盤控制經濟活動

的共產經濟,有時被稱為:中央化的(centralized)管制(command)經

濟。或者如《世界銀行年報》含蓄地稱為「非市場型的經濟」
(non-market

economy)。它的兩個兩個主要特性是:

(1)政府擁有生產工具:除了特許的私人有極零星的土地、極零碎的

服務業之外,全國皆是國營事業—涵蓋了衣、食、住、行、育、樂等產業

及服務業。

(2)人民絕少有經濟自由:生產、交換、就業、消費等的經濟行為,

幾乎全聽命於政府的整體安排,個人喪失了大部分的自主權。

美國的市場經濟制度當然也有它的缺點,如經濟起伏帶來的物價波動

與失業;如特殊利益團體(如工會、大企業)帶給政府的壓力;如追求個

人利益的過程中忽視社會成本與社會責任。但是這些缺點較之共產制度要
人道得太多、緩和得太多。

波蘭有句諺語:
「資本主義下,人剝削人;共產主義下,特權剝削非特

權。」昨天的資本主義已變成今天的「混合型經濟」,但是共產主義仍然

在掙扎。

如果我們把一九九○年代以前共產主義下的蘇俄與東歐,及市場經濟

下的美國、西德與日本再作一個概括的比較。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德、

日三國人民的生活水準,清一色地高過蘇俄及其他東歐共產國家。

戰後遵循市場經濟的西德與日本,其經濟成就令所有國家羨慕。三十

年前,日本的經濟約為英國的三分之一強,今日日本的國民生產毛額居然

超越了英、法兩國的總和。

共產世界用一切方式—包括情緒上的激發(愛國家、愛主義)
、心理上

的鼓勵(頒發勳章、享受權位)
,及實質上的駕馭(全面控制、全面計畫)—

來發展經濟,其結果是人民的生活水準,一直趕不上西方世界,而西方世

界所憑靠的兩個主要工具就是財產私有與市場經濟而已。如果我們再介入

「政治自由」的因素來比較兩種制度,其優劣更明顯。美、德、日不僅享

有高度的生活水準,同時也享有最多的政治自由。市場經濟與政治自由是

不可分割的。

資料來源:高希鈞、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上篇《經濟觀念與現實問題》

台北:天下文化。1998。58-59。

4.迎接無國界的經濟世界

一旦降臨人世,
「變」就與人長相左右,任何人都無力保有現狀,無論

是主動或被動,往前動就是活人生存的世界。不過,儘管變動不居是常態,

卻也有「程度」上的差別,不同的制度、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世代,都存

在不同的變化,東西方有別,南北部也各異。即使生活在同一個地域,不

同時間的同一個人也面臨不一樣的時空。

在變動不居的塵世裡,二十一世紀會比二十世紀更富變化,更難以捉

摸嗎?「人無遠憂,必有近憂」雖是一句古諺,卻是一句永遠正確的真理,

那麼,二十一世紀的面貌如何?
二十一世紀是何種面貌?

當然,未來畢竟是不確定的,但在不確定中仍能捕捉一些蛛絲馬跡,

也仍有其趨勢可尋。人,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有靈魂、有思想的「活

人」,追求生活福祉的增進應該是不分古今中外的一致、共同目標,經濟

生活無疑是最重要的一項。二十一世紀的經濟世界會是什麼個樣子?由本

世紀的一些變化可以窺知端倪。

本世紀的大事之一是共產主義的崩潰,以蘇聯為代表,該制度的實驗

期也只不過七十年左右,由歷史來看是很短的,但以「一個人」的短暫一

生而言,卻是有夠長的。隨著共產制度的瓦解、調整,「開放」也成為一

種不得不為的行動。說實在的,共產制度之所以崩解,並非突發現象,而

是因為其不適合人的生活福祉,在逐漸被體認下終於出現的。

資訊無孔不入的威力

處於制度轉變期,動盪不安毋寧是種常態,也由於自由開放的威力,

不同制度的演化,經由一些主導因素的交會衝激,使得未來的世界更不可

知。這些主導因素可用日本學者大前研一所歸結的四個「I」來涵括,它

們是「投資」
(investment)國際化、
「產業」
(industry)國際化、
「資訊」

(information)國際化,以及「個別消費者」 (individual consumer)

偏好。

這四個因素其實是互通的,其結合是以「資訊」作為啟動和橋樑。我

們知道,電腦科技在二十世紀的驚人發展,改變了許多習慣,以「瞬息萬

變」來形容也不為過,藉著它,連海角天涯的消息都能立即展現。發展機

會、市場訊息快速傳遞,消費者對於產品多樣化、精緻化的需求也愈來愈

能滿足,而區域間的差異愈來愈小,消費者的價廉物美偏好經由國際化能

得到較高的滿足。這個時候,投資機會愈來愈大、投資人的選擇愈來愈寬

廣、資金的流通愈來愈迅速,產業的「國際分工」也將愈見係密。
在這幅圖像下,
「地球村」的輪廓清晰浮現,不過,儘管趨勢明顯,但

阻力卻也重重,最大的阻力就是各國的「政府」,亦即「民族國家」的阻

力。在意識形態的主導下,民族國家往往以保護、管制政策,在維護本國

人利益藉口下抗拒自由化和國際化,藉由選舉政治的掣肘邏輯,掐死了自
己的經濟命脈。也由於所謂「政治」因素的阻擾,台灣經濟自由化、國際

化的腳步才會如此蹣跚,道路才會如此崎嶇坎坷。

資料來源:吳惠林。民主、自由、市場。台北:商周文化。1997。55-57。

5.邁向自由化、制度化、國際化

目前世界各國遭遇的經濟難題都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例如西方

國家財政赤字即是歷年來在不同政黨執政下,政府入不敷出的結果,拉丁

美洲的外債也是多年來政府好大喜功、奢侈浪費、營私舞弊造成。一言以

蔽之,這種結果大都是在討好選民、空放諾言、私心作祟的心態下所產生

的錯誤決策。

我們台灣在一九八四年俞國華先生出任行政院院長後,即提出邁向自

由化、制度化、國際化的三大政策目標。俞院長說得中肯:

「自由化:自由經濟必須在一套合理的典章制度下運作,因此今後對

金融制度現代化、財稅制度合理化,及經濟法規健全化,都應懸的以赴。」

「國際化:要努力減少各種生產因素在國際間流動的障礙,力求產業

發展國際化,同時還應積極參與區域間的經濟合作,在國際間扮演一個活

躍的角色。」

這「三化」的闡述既清晰又明確,可惜要嚴格執行時,又將是何等的

艱辛!

要逐步建立自由化、制度化、國際化,首先需要調整的是三十餘年來

的心態—人民過分倚賴政府、工商界過分倚賴保護、政府過分信任自己的

「大有為」。在目前的心態與作風下:

—走向「自由化」的途中,怎麼乾乾淨淨地拋開「保護」的包裹?

—走向「制度化」的途中,怎麼徹徹底底地消除人情、特權、私心的壓力?

—走向「國際化」的途中,怎麼完完全全消除利益團體與守舊意識的抗拒?

經過十二年的努力,這「三化」已經有成效,但距離攀登的頂峰還有

段漫長的距離,自由化、制度化、國際化是三座值得全力攀登的頂峰。但

攀登每一座頂峰還需要付出無比的代價。正如凱因斯提醒我們的:「人類

會做理性的決定,但總要在探索所有別的途徑之後。」
資料來源: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上篇《經濟觀念與現實問題》

台北:天下文化。1998。61。

6.市場與社會的大對決—簡介史密斯、馬克斯生平學說、主張與評價

在經濟學名著選讀或經濟思想史的課程中,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的「國富論(或原富)」,以及馬克斯(Karl Marx)的「資本論」都不會

被遺漏,這兩人也都是名副其實的所謂經濟學大師。儘管這兩個大人物都

同樣大名鼎鼎,但際遇卻大不相同,在自由世界裡亞當‧史密斯地位崇高,

其在正統的經濟學中,被尊崇為「經濟學之父」
;而馬克斯則被視為異端,

甚至其著作都被列為禁書,不准閱讀及流傳。不過,馬克斯畢竟有他不可

忽視的影響,在共產世界裡,他是教父級的人物,地位或許較史密斯在自

由世界中還要崇高。

際遇天淵之別

史密斯和馬克斯,不只看法南轅北轍,就是現實生活的際遇也有天淵

之別。史密斯一生可說極其順遂,馬克斯卻是顛沛流離。史密斯於一七二

三年在蘇格蘭出生,且其一生大多在此度過。一七五一年時,史密斯在格

拉斯哥大學講授「道德哲學」,當時的這門課包括了極廣的範圍,舉凡神

學、倫理學、法理學,以及如今被熟知的經濟學都被涵蓋在內。史密斯的

第一本大作「道德情操論」,想必就是其教學結晶。而該書卻未能讓他揚

名,直到一七七六年,也正好是美國的獨立宣言出現那一年,史密斯才寫

出了不朽的曠古巨著「國富論」,這也是他的第二本書。這本巨著在當時

雖也引起學者門的注目,但也許影響力不夠大,史密斯乃不眷戀其輝煌的

教書生涯,而於一七七八年接下了蘇格蘭海關稅務司長的高薪職位,一直

到一七九○年去世為止都沒變。

反觀馬克斯,雖在德國出生,卻由於從事急進的共產黨運動,不得不

過流亡生活,不但不見容於德國,在比利時和法國也無法存身,最後僥倖

在一八四九年,經由其好友恩格斯(Freidrich Engels)的援助,才能在

英國的倫敦定居下來,也就在那兒完成了爭議不斷且威力強大的巨著:
「資

本論」。直到一八八三年六十五歲去世為止,馬克斯一直待在倫敦。有位
學者形容馬克斯「看起來就像是位革命家」,不修邊幅外,家居也雜亂,

天生就不是一位乖巧者。一八四八年他與恩格斯共同起草「共產主義者宣

言」,而且預測資本主義終將難免覆亡,共產主義會大獲全勝。

就經濟理論而言,史密斯和馬克斯當然各居於天平的兩端,史密斯是

「自由市場」的守護神,提倡及擁護資本主義。馬克斯以弱勢者的代言人

姿態,自以為寫出了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期間,歐洲勞工階級

的苦難,他認為資本家所統御的勞工階層將會革命成功,終而建立一個新

社會秩序。

由於史密斯和馬克斯兩人的思想都極其龐雜,單以「國富論」和「資

本論」兩本代表作來說,就不是短短的篇幅可以點出其精華的。儘管如此,

我們還是可以概括的以「市場」對「社會」(此與一般人所了解的社會有

所不同,在此是指一個有機體),或「個人」對「集體」來將它們截然二

分。

巧妙運作的價格機能

在史密斯的「國富論」中,是以下面的說法來詮釋自由市場體系的看

法:追求「私利」的「個人」
,不自覺的經由一隻「不可見之手」的引導,

來提升所追求的目標。史密斯相信,經由市場物品和勞務之自由交易,即

使個人是出於私利的動機,其行為經由市場的巧妙運作,將有助於他人,

此即私利和公益相調和的說法。因此,在史密斯看來,自願性的市場交易,

結合了消費者和生產者的決策,就促使經濟成長。生產者之所以會供應消

費者最合適和最便宜的物品及勞務,並不是他們的心地好,也不是政府計

畫者的精心設計逼他們這樣做,而是生產者迫於競爭,為求生存不得不

然。市場是以何種方式來達成這個偉大任務的呢?就是藉由「價格機能」

來完成的,在價格機能下,個人不用接受指令,就可在市場中彼此自願交

易而遂其私利。
如此一來,政府不就是毫無地位可言嗎?史密斯也似乎是反對政府存

在的囉!事情好像不能這樣說,他認為政府應該扮演適當的角色,此即提

供一種法律架構,經由警察和法院等設施來維持市場秩序,亦即政府所應

做的是提供市場無法供應,或供應不夠的國防、高速公路,以及教育等等
服務,而且也應該對貧苦人家提供福利。不過,這個樣子的說法,也只是

強調政府的任務在於協助市場經濟的成長,而非借著各種管制來形成壟斷

特權,而保護某些特定的團體或個人。

此外,史密斯也堅信市場機能可以達成分配所得的任務,個人的所得

由其對產出的貢獻來決定,由於這種方式的分配是由無形之手按個人對政

體社會的貢獻所達成的,因而不會「不公平」,在一個自由市場中,任何

人想要提升自己的所得,唯有設法以「新的」、「更好的」,或者「更快捷

的」方式來服侍消費者才能竟功。

對於史密斯的市場機能論,馬克斯是持反對的態度,馬克斯認為史密

斯的言論只是表達了資本家統治階級的利益。在他而言,市場機能是資本

家剝削勞工的工具,勞工所支領的工資實際上低於其勞動價值。要徹底避

免剝削行為,並且大大地提升生產效率,唯有建立另一套社會有機體制,

成立一個一般性的勞動社會組織,亦即將整個社會轉變成一個巨大的工廠

才可以做到。在馬克斯眼裡,市場經濟充滿著紊亂,簡直就是「無秩序(或

無政府)的生產狀態」,在這種環境裡,生產者過度生產,而且強迫消費

者接受不願意且不需要的物品,在市場經濟裡,個人的各色各樣需求是無

法獲得滿足的。

社會主義表現差勁

馬克斯覺得史密斯的法寶—「不可見之手」
,不只是不可見,簡直是「不

可信」,只是經由中央計畫、由政府所以的生產工具,才能滿足消費者和

供給者的需求,進而消除掉資本主義社會的「無謂浪費」。因此,馬克斯

相信中央集權控制的經濟體系,排斥毫無組織的市場經濟。史密斯的理論

是描述他所親身生活過的社會之狀態,並且提出「小政府」的方式來稍加

改革;而馬克斯所提供的卻是當時根本不存在的經濟組織,而且,他相信

這種境界將會來到,是在資本主義崩潰之後來到的。
在現實世界裡,蘇聯、中國大陸、多數的東歐國家,以及一些非洲和

拉丁美洲國家,都奉行馬克斯主義—社會主義,這些國家都實施中央計畫

經濟。因此,全世界的人口中,約有三分之一活在信奉馬克斯主義的經濟

體系中,如此看來,馬克斯的預期似乎是被證實了;但是,就資本主義崩
潰才產生共產主義這一前提看,卻完全不是這回事。而且,在史密斯、馬

克斯死後一、二百年的一九八○年代,中央計畫經濟卻被證實表現差勁,

每人所得和經濟成長率遠遜於資本主義經濟。時至今日,這些奉行馬克斯

主義的中央集權經濟體,正爭先恐後的走向自由經濟或市場經濟之路,這

是否意味著史密斯的「市場」觀點才是正確的呢?

資料來源:吳惠林。到經濟地獄之路。台北:天下文化。1990。47-52。

7.政府干預與經濟體制

大體言之,在二十世紀,世界經濟體制可分三大類,即中央計畫型經

濟(或管制經濟)、市場經濟(或自由經濟),和混合型經濟。混合型經濟

是指經濟體制介於管制經濟和市場經濟型之間。就一國經濟發展的歷程而

言,泰半是經由管制經濟,混合型經濟而後為市場經濟發展下來的,即使

在市場經濟,基於事實的需要,如抗拒投機集團擾亂市場,以免失去市場

秩序,會有各種程度的干預措施。

(一)管制型經濟

一般獨裁國家,往往是管制型經濟,因為獨裁者的權力來自他所能掌

握的國家資源。他掌握的資源愈多,他的權力也就愈大。自古以來的統治

者,喜歡那種無所不在「朕即天下」的氣勢。現在的統治者是一個政府,

一個由黨控制的政府。這個政府喜用行政的力量,支配國家資源的分配使

用。所謂中央計畫型的政府,就具有這種權力。工資之決定,物價之訂定,

完全取決於政府的指令。在這種制度下,價格是政府所訂的,不具市場調

節作用,只是記帳的工具和交換時的依據。

(二)混合型經濟

一般的開發中國家,多是由強人統治的國家。統治者的使命感很重,

他一心想將國家從貧窮的境遇中解放出來。由於一般社會大眾大都是貧窮

的,所受的教育不多,而文盲比率很高。同時工商業也不發達,尚無肯冒

險、雄才大略的企業家,所有的企業多半是中小企業,在這種形態的經濟

環境,一方面政府擬訂了些經濟發展的計畫,藉國營事業的擴展來實現,

另方面,中小企業的自由發展,成為推動市場經濟的扎根力量。
國營事業的訂價並非取決於市場的供需力量,而是當政者的偏好,同

時政府盡可能掌握保護產業的權力,使某些產品的價格超出國際價格。如

1960、1970 年代,甚至 1980 年代,台灣的蘋果價格奇高,一個進口蘋果

值新台幣 100 元左右(折合約 3 美元),國產蘋果也跟著水漲船高,要新

台幣四、五十元一個,可說是天價。這是政府保護的結果,富了蘋果農,

窮了一般消費者。

(三)市場經濟

一切產品的價格均由市場的供需力量來決定。國家資源非由政府所掌

握,而是一般消費者和生產者。在市場經濟既沒有四年經濟計畫、十年經

濟既化的擬定與執行,也沒有產業政策、獎勵投資條例之類的政策措施。

在市場經濟,政府影響一國經濟,既不用計畫,也不用管制,而是運

用兩種調整失衡經濟的政策:一為財政政策,如對稅率的調整,或對稅目

的增減,或政府支出的增減。一為金融政策,如對利率的調整,以影響貨

幣供給的變化,但不是指令金融部門對某些企業大量貸款;對逾期放款、

收回無望的企業採取救助的方式,力避「道德危機」(moral hazard)的

形成。凡企業經營不善時,該倒閉的,就讓其倒閉。也就是讓市場的機制

來調整,不宜強加人為的干預。

無論如何,政府干預程度會隨著經濟發展程度而不同。在經濟處於落

後的狀態,政府干預是常態。一待經濟不斷成長,人民所得普遍提高,而

教育程度也逐漸提高,社會菁英逐漸增加起來,政府主導經濟發展的力量

會減弱,而干預的程度也會降低。一待民間企業發展起來,多數社會菁英

湧向企業而菲政府,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對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就會為民

間企業自發的力量所取代。
一般而言,凡專制或獨裁的國家,採行統制經濟者多,當經濟發展到

某一高水準,民間教育水準大幅提高,而民主政治意識也會隨之提高,在

這種情況下,民主政治的力量所要求的是經濟自由,而非經濟管制,故民

主政治的形成有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

使政府干預逐漸式微的外來壓力

就二十世紀經濟體制的演變而言,對於推動經濟體制由鎖國式到開放
式,由管制到自由,主要賴於兩種力量的推動:一為內力,一為外力。如

無內力支應,僅憑外力,也無濟於事;僅憑內力而無外力支援,就是在演

變時程上落後,在轉變氣勢上乏力。如果內力與外力交互支應,則經濟體

制的市場經濟演進的速度會增加。外力是市場經濟觀念的引進與擴散,以

及貿易與國為平衡貿易所做的要求,為符合加入區域或國際組織需具備的

條件。

(一)貿易與國施加的壓力

在 1980 年代以前,台灣經濟因保護色彩相當濃,關稅高,而非關稅障礙

也不少。由於對美國連年大量出超,乃引起美國政府的關切,於是 1980

年代,迭次向我政府施壓,如不降低關稅,則以「301 法案」伺候,也就

是美國政府限制由台灣的進口,在此壓力下,我政府不得不讓步,於是開

放進口便成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

(二)經濟自由化、國際化觀念的衝擊

自二十一世紀下半葉以來,國際上就流行經濟自由化、國際化的觀念。經

濟學界和有競爭力的工商業者,最先接受這種觀念,因為市場經濟的基本

精神,就是自由化、國際化。在自由化的經濟體制下,就會面臨國內、外

的競爭,競爭的本錢是靠效率的提昇,或生產力的增高來維繫。經濟自由

化、國際化與保護主義是水火不容的。無競爭力的工商業者,或者久享既

得利益的一群,都不願放棄保護政策,因為只有在保護的羽翼下,才能享

受到被保護的利益。

(三)區域經濟的形成
世界上已存在的兩個最具實力的區域經濟:一為北美自由貿易區

(NAFTA),一為歐盟(EU),至於東亞的東南亞國協(ASEAN)、亞太經合

組織(APEC)尚不具區域化的特質。就以上兩個具實力的區域經濟而言,

它們的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已達到某種大家可接受的程度。譬如在區域

內,會員國的貨物與勞務均可自由移動,資金可自由流動,而人力也在某

種限制下,有自由流動的機會。換言之,要想加入區域經濟,必須具備這

基本條件。

(四)世界貿易組織的擴大
世界貿易組織(WTO)源自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組織,而繼續擴

大的新組織,目前已有 144 個會員國,所有會員國在申請加入之前,必須

承諾某些條件,始能獲准加入。凡屬管制經濟的國家,都無資格加入。凡

獲准加入的國家或為已具市場經濟的國家,或為混合型經濟中,國有企業

已大幅式微,而肯大幅度開放的國家。凡已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會員的國

家,必須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從事雙邊貿易。

(五)全球化觀念的流行

儘管世界上仍有一批人、一些組織極力反對全球化(globalization)

認為全球化是製造弱肉強食,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社會的勾當。但是主張

全球化的人愈來愈多,有幾種力量有助於推動全球化的形成:

1.國際貿易頻繁,各國關稅及非關稅障礙均逐漸降低中。

2.資金在各國市場之自由流動,國際性基金早已跨出國界,而成為國際社

會的理財工具。

3.新技術的發明與傳播,使國與國、人與人之距離縮短,像網路的運用就

是無遠弗屆的傳播工具,而網路上的交流必成為今後的趨勢。

4.經營方式的改變,如企業間策略聯盟之形成,不分地區、不分國籍,為

達成某一目的而結合起來,使一個大的企業聯盟成為無國籍的組織。

5.環保的全球化已成為各國的共識,要使環保有效,需要各國人民共同努

力,始克有效。

國際上出現的現象,無形中成為政府推動市場經濟的外力,借力使力,

有助於「看得見的手」所發揮的力量減至最小的範圍,這就是近年來所提

倡的「小政府,大社會」的由來。這並不是「小政府」無所作為,而是指

政府的功能限於幾個方面,如國防安全、維持治安、符合實宜的法規、公

共建設、社會救助、基礎教育、年老制度的維護等,而不是對經濟活動無

孔不入的干涉,使其成為可利用的資源。
無論如何,在進入全球化的境界之前,針對永續發展的目標,仍須及

時裝備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我們撰寫本書的目的,是在探討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角色的演

變,套用一個歷久彌新的名詞,就是說,政府從慣用行政手段(看得見的
手)調整經濟的失衡,演變到依市場機能(看不見的手)來調整經濟之失

衡。對政府角色的演變,與其說是時代潮流之所趨,不如說是經濟發展到

達成熟階段的必然現象。

至於本書的佈局及要義,作者首先介紹「看得見的手」意義,行駛的

經濟環境、方式及範圍。接著從歷史觀點探討政府在經濟活動中所扮角色

之論爭。然後從過去 50 多年發展歷程中,說明戰後到 1960 年代的高度干

預時期,1970 與 1980 年代的干預放鬆時期,以及 1990 年代以降的經濟自

由化時期,對每一時期所採取的干預不但先說明其社會經濟背景,也說明

對經濟發展的成效。論者也許會問,如果沒有政府干預,台灣經濟發展的

成果是否會更好?對這個問題,只能做假設性的解答,但這種解答卻是多

面的,誰也不能確定哪一個最正確。

在分析各時期政府干預的程度中,作者更從個別產業做深入剖析,諸

如政府對農業部門的管制與干預,政府對工業發展所採取的政策與措施,

國營事業的定位、任務與角色,以及由政府主導所建立的工業區、加工出

口區與科學園區,前兩者對拓展對外貿易與增加就業產生了很大的作用,

後者對提升台灣科技水準,使台灣電子資訊業在國際上占一席之地,有卓

越的貢獻。

在 50 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對資金的運用與分配,也從對金融制度

的管制到自由化,做了詳細說明,由於執政當局對經建計畫素有偏好,作

者也從私經濟的興起、公經濟的衰退,說明這些經建計畫的意義及實現的

侷限性。同時也從政府指令的效率上,說明對外投資的意義及隱憂。由於

我們已進入二十一世紀,須關心的是在這個世紀,政府的定位是什麼?在

全球化趨勢下,政府還能做些什麼?都一一作了分析與交代。最後為結

論,強調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是隨著經濟環境的演變、世界潮流的衝擊,而

不斷放鬆的,但當政府運用政策措施去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時,卻常因種種

原因而達不到預期目的,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資料來源:于宗先、王金利。一隻看得見的手—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

角色。台北:聯經。2003。15-22。
8.社會主義經濟
生產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

大型生產手段和交換手段的社會化創造了新的生產方式,這種新生產

方式的基礎已經不是社會剩餘產品的私人佔有了。但是,在從資本主義到

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裏,生產手段的社會化還是同必需品的私人佔有相聯

繫的,這種私人佔有的形式是工資、交換、是出賣勞動力以換取貨幣工資。

此外,部分社會剩餘產品還是以個人在消費上享有特權的形式被私人佔有

了,而在過渡社會的官僚主義變形的制度下,這種特權的規模可能是很大

的。因此,私人利益仍然是刺激個人在經濟上出力的基本因素。經濟也仍

然是貨幣經濟。

從經濟的觀點看,以大型生產手段集體所有制及社會剩餘產品集體佔

有為基礎的生產方式同繼續作為個人經濟活動主要動力的私人利益之間

的矛盾,經常是計劃經濟中摩擦和矛盾的源泉。 [2] 但是,從而產生的

社會矛盾則比經濟矛盾還更重要。作為個人一切能力的充分發揮,同時也

作為個人自覺地為社會服務的"勞動",是一種概念,作為"謀生"手段,作

為取得生活資料,或取得能滿足個人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務的手段的"勞

動",又是一種概念,這兩種"勞動"的概念,從長遠來看,是互不相容的。

只要經濟基本上仍然是貨幣經濟,只要大部分需要之能否滿足決定於

各人手裏貨幣量的多少,只要在物資相對缺乏的情況下,還是按照錢包裏

錢的多少來決定分配東西多少,那麼,大家為了多取得些貨幣而互相鬥

爭,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擔任了某些社會公職就能更容易地取得相對稀

少的商品和服務,那麼,向上爬、用人唯親、貪污、對"上級"卑躬屈膝、

對"下級"專制橫行,這些現象仍然會大量流行,這也是不可避免的。沒有

生產者、消費者和公民的真正民主,沒有這些人對行政官員和領袖的行為

進行嚴格的、自由的監督,不能合法地、不遭到有組織的集體抗拒而撤換

這些行政官員和領袖,所有這一切缺點只能加劇金錢在社會生活一切方面

的腐蝕作用。貨幣經濟和商品經濟的殘餘本身就意味著必然會殘存著生活

中一切都可用金錢購買的現象,而這種現象是貨幣經濟和商品經濟在村社

自然經濟中出現時就已產生了的。如果在過渡經濟時期,能否得到生活享

受是由制度規定的,而不是用錢直接買賣的,那麼,一切都可用金錢購買
這種作用就變成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但這並不是說這種作用就不大

了。關於這一點,蘇聯就千方百計鑽營當大學生而產生的流弊所進行的公

開討論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在蘇聯和別的地方,權威人士和有影響的作者都不斷地認為:首先應

當"樹立新的思想",在未能消滅物質刺激、未能過渡到按需分配以前,勞

動首先應當成為"個人真實感受到的一種必要"; [4] 他們這種看法真是

一種"以主觀願望代替客觀現實的偏向",顛倒了本來很明顯的因果關係。

事實上,在心理革命還未能完全顯露以前,新的社會主義覺悟還未能普遍

提高,以代替舊的自私心理以前,首先應當用生產大量財富、提供大量服

務的辦法來消滅貨幣經濟。在過渡社會時期,特別是在蘇聯,產生個人發

財欲望的,不是"資本主義殘餘",而是按金錢多少來分配的日常的現實情

況。想要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對資本主義舊社會的殘餘進行鬥爭",來建

立"共產主義覺悟",這真正是一件永遠徒勞的工作。

個人的佔有欲,作為個人經濟活動的主要動力,還未能消滅以前,必

須讓這些個人得到下列這種體驗:社會,從一個虐待子女的後母,已變為

一個慷慨的、體諒人的母親,她自動地滿足全體子女的一切基本需要。應

當讓這些個人不知不覺地取得這種體驗,過去原始公社時期遺留下來的精

神會回應這種體驗的,因為 7000 年來人剝削人的作用還未能完全埋葬這

種精神。這種體驗的結果應當是覺悟,更好的結果應當是產生新的習慣,

以便完成心理革命,以便舊的人死亡,讓位給未來的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

的人。
馬克思主義者之所以認為物資豐富是建立充分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的

必要條件,其意義在此,其理由也在於此。只有實現新的生產方式和新的

分配方式,才能產生新的生活方式。問題不在於宣傳社會主義道德,而是

要創造社會的和心理的物質條件,使大多數人自然而然地實行這種社會主

義道德。

資料來源:

http://linkage.ngo.org.tw/theory/socialismeconomic.htm。

9.何為「混合經濟」?
小國開放型社會民主主義混合經濟理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瑞典

學派湧現出以林德貝克為代表的第三代經濟學家。林德貝克的《新左派政

治經濟學──一個局外人的看法》(1971)、《瑞典的經濟政策》(1974)是戰

後瑞典學派最重要的著作。林德貝克是戰後瑞典學派經濟學說的集大成

者。他根據瑞典是小國、開放型經濟和深厚的社會民主主義傳統的特點,

進一步發展了瑞典學派的經濟理論,使其帶有三點鮮明的特徵,即小國開

放型、社會民主主義色彩和混合經濟。林德貝克的小國開放型社會民主主

義混合經濟理論的基本組成部分是:

小國開放型經濟理論 包括小國開放型經濟週期理論、通貨膨脹理論

和失業理論。林德貝克認為,瑞典作為一個小國開放型混合經濟國家,其

經濟週期有兩個突出的特徵:瑞典的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

的地位,國際市場上的經濟動盪對瑞典經濟週期變動有決定性的影響。瑞

典經濟週期的上升階段與出口增加息息相關,其下降階段與出口減少密切

相連。瑞典經濟週期波動比較平緩,經濟發展比較穩定,其原因有兩個,

一是經濟中的自動穩定器的作用,二是瑞典推行經濟穩定政策。經濟中的

自動穩定器主要是指出口部門的多樣性,進出口的平衡趨勢和消費需求的

穩定性。經濟穩定政策中穩定效應最大的是高稅率政策、公共支出政策和

勞工市場政策。林德貝克將通貨膨脹的產生歸結為因充分就業而帶來的超

過勞動生產率增長水平的高工資增長率、高額累進稅率和政府反通貨膨脹

政策措施的不力。瑞典學派通貨膨脹理論的一個顯著特色是重視國際價格

對國內價格的影響,建立了通貨膨脹理論的斯堪的納維亞模型。這一模型

將本國經濟分為開放部門和非開放部門,通過世界性通貨膨脹對這兩類部

門的影響來說明通貨膨脹現象,認為一國通貨膨脹率等於世界通貨膨脹率

加上開放經濟部門和非開放經濟部門勞動率的差額。此外,這一模型還研

究了世界通貨膨脹影響的傳遞機制。林德貝克小國開放型失業理論將失業

的產生歸結為各個經濟部門發展的不平衡,歸結為勞動力的國際流動造成

的勞動力供給的過剩,歸結為高工資率引起的產品國際競爭能力的降低。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6121805433。
10.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差別?

「自由社會資本主義制度:民眾可自由享有各種財產及貿易競爭,廠商爭

先恐後生產民眾需要的產品,並設法降低生產成本,以致造成大魚吃小

魚、雇主佔盡員工便宜的趨勢。正當大部分貧窮工人被壓榨的同時,少部

分資本家卻富甲天下。

自由社會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在生產方面效率高,但在推廣產品方面的

效率低。產生貧富懸殊差距及各種不公平的問題後,又產生另一種政府必

須插手管理的經濟制度,政府自行管制生產及推廣產品,『創造公平社

會』,也就是所謂的『專制社會共產主義制度』。

但共產主義的弱點是,沒有『賺取利潤』的吸引力,沒有促使人勤奮

工作或有效率開發產品的原動力。共產主義的經濟制度,在產品推廣方面

效率高,但在生產方面效率低。

此兩種分歧使得今日世界的任何國家,沒有完全的自由主義或社會主

義,只可能偏向左或向右」。「但兩種制度的目標類似──充分發展為物質

主義的生活方式,如欲望、財富、名望、地位。並且依靠相同的經濟制度,

為了累積資本而尋求利潤,累積多了就被稱為資本主義,然後將一部分的

盈餘用在消費上,隨著世間的價值尋找欲樂。因此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攜

手並進,其生活目的在追求各種欲望、財富、地位、名望。如果資本主義

是『具體』,消費主義就是『抽象』」。

「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制度對今日世界的社會極具影響力,就連共產

主義也是資本主義-消費主義的同素異形體(ALLOTROPY)。共產主義在

本質上還企圖追求權利,以便搜括、儲存、囤積各種物資以供享用,另一

方面自行當起資本家,搜括貿易利益,並和各國際公司交換產品。共產國

家在世界資本主義制度上,擔任跨國大公司的工作。
「如今在共產黨統治的國家,如中國、越南、寮國,也無法拒絕資本

主義,經濟逐漸往資本主義改革,未來將面臨的問題是:共產黨統治還能

維持多久?」即使世界的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這位爭取社會及政治公平

合理的運動人士也體認到資本主義的災害,他說:「利潤的引誘再加上資

本家相互競爭,導致經濟衰退及不穩定,這永無止境的競爭,使勞力損失
慘重(係因資本家盡可能降低雇用工人的成本),也導致個人的社會意識

低落。本人認為,社會意識低落是資本主義最大的惡行,即使我們的教育

制度也受此惡劣觀念影響,連學生都被灌輸要不斷競爭的觀念,認為貪得

無厭才是未來事業成功之路」。

這兩種制度的輔助工具是先進、精銳的軍事武器,以及日新月異的科

技產品,其威力足以支配全球,透過無遠弗界的資訊系統,如衛星、電腦、

電視、收音機、電話等媒介,毫無限制地(認為是自由)刺激消費者的需

求,肆無忌憚地侵入,已經超過人類生活所需,也破壞了自然的環境生態。

因此,人與人、社會與社會間的關係,只是表面上的友誼,當面或背

後耍手段,多多益善地佔他人便宜、不論私人或國家,能佔有越多的利益,

就代表有越高的能力(侵佔效率),幾乎少有真心誠意地幫助或服務他人,

或與他人分享物資。由於這兩種制度互不信任,對各自的道德沒信心,在

世界各角落爭相部署武器,發動爭奪利益的戰爭(無和平可言),人類社

會也無法達到幸福、美滿的生活理想。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6070802452。

11.什麼樣的經濟是「資本主義」?

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對資本主義的定義是「提供人類需求的產業是由
企業方式所達成的」。在 1920 年他又提出了一個更廣泛的定義,這個定義

包括了馬克思所言「上古」時期的商業和高利貸資本,以及藉由機會所製造

的利潤(例如投機)—而不只是直接的商業行為 (Sayer 1996)。

一些人則認為稱呼現代主要的產業經濟為「資本主義」是不正確的,因

為這些經濟體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幹預。舉例而言,一些人宣稱美國的

市場與「自由」仍相差一段距離,也因此稱之為混合經濟較為正確。不過一

些人仍然認為美國的經濟是資本主義,而英國的經濟才是「混合經濟」,又
或者香港的經濟是資本主義而美國的經濟是混合經濟等等,這取決於他們對

於那些地區的經濟自由度的看法。依據經濟和商業歷史學家Robert Hessen

的說法:
「徹底的自由經濟(真正的自由放任)從來沒有存在過,但政府權力對

經濟活動的控制自從 18 世紀以來便急遽升高,尤其是在經濟大恐慌之

後……今天的美國,昔日曾是資本主義的堡壘,但實際上是一個「混合經

濟」,政府在沒有透明或一致的原則下對經濟實行補助或限制。」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經濟學家也採取類似的定義,他們認為大多數現在的

經濟體制都是偏差的資本主義—有時候被稱為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同樣的,一些人使用「自由放任資本主義」一詞來區分「普

通的資本主義」,認為兩者存在差異。一些人則認為「自由放任資本主義」

一詞是不必要的,因為一般對於資本主義的定義便已經清楚表明必須有「自

由市場」貿易的存在。

許多馬克思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綠色組織、和反全球化者則主張在

資本主義社會裡,由資本家階級擔任統治階級的社會,這些統治階級並不會

扮演保護「自由市場」的角色,反而會優先保護那些資本的所有人和公司。

諾姆·喬姆斯基主張:「資本主義根本沒有存在過。如果有,也早已在 1920

年代和 1930 年代消失了。」,自由意志主義者和其他自由市場的支持者也


可能會認同這種觀點。不過,即使在 18 世紀的美國,生產和銷售產品同樣

被政府部門所管制,而且政府也對農業進行補貼,經濟的干預也持續在 19

世紀進行。

世界體系理論的支持者則認為全球已經結合為一個資本主義的世界經

濟,即使是社會主義的國家(如古巴)也都與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合作。

主流的經濟學家們也有一部分人認為目前的經濟體制已經脫離早期的
「資本主義」形式,但一部分人也認為一些現代的經濟仍可以被稱為「資本

主義」。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5%84%E6%9C%AC%E4%B8%BB%E4%B9%89

12.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最少有三種現行的即當今朝鮮的主體思想,當今中華人民共

和國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以及當今北歐的社會民主主義。原來的流
派之一納粹主義國家已經於二戰倒台,另一流派共產主義國家在蘇聯解體

與東歐劇變後迅速減少,不過又有不少新的各種社會主義流派在當今的資

本主義國家中產生:

1.資本主義中的社會主義,被分為各種流派,馬克思主義以及納粹的

國家社會主義理論流派的產生也是在資本主義之中,共產主義國家認為不

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就仍為資本主義而不是社會主義。

2.馬克思主義中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國家一般直接稱社會主義,這

種社會主義被共產主義國家認為是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一個階

段。當中有各種不同的流派如蘇式社會主義或稱史達林主義,毛澤東主義

也就是史達林主義的翻版。

3.修正主義中的社會主義,是指對馬克思理論做出修正的社會主義,

但並非是簡單的修正,而是大量引入資本主義體制如市場經濟以及給民眾

對領導人批判的權利等。修正主義原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用來指責蘇

聯批鬥史達林主義而保護與史達林主義幾乎相同的毛澤東主義的,但在中

國改革開放後,共產主義國家如古巴卡斯楚以及朝鮮金正日以及尼泊爾毛

派領導人紛紛指責中國是「修正主義」。

共產主義

根據恩格斯的《共產主義原理》關於共產主義的解釋是:
「關於無產階

級解放條件的學說」。因此,共產主義的主體是無產階級。

馬克思與恩格斯的主張

馬克思與恩格斯認為工人階級是沒有任何生產資料的,而且他們的勞

動產物被資產階級所佔有,而且只支付比這勞動生產少許多的固定工資,

資產階級通過這種行為來謀取利潤。而這種行為,被馬克思所發現,並稱

之為剩餘價值。無產階級被大工業生產所集中,所以他們是最具組織性

的,最集中的,所以社會的前進的推動力將由無產階級所推動。並且,無

產階級是全世界最受剝削的,最受壓迫的,等級在社會黨中是最低的。所

以他們的要求也是最多的。因此,滿足了無產階級的要求,也就等於滿足

了全社會的要求,解放了無產階級,就等於解放了全人類。所以換句話說,

共產主義事實上是關於全人類解放的學說。
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並沒有準確定義,不同的經濟學家也對資本主義有不同的定

義,一般而言資本主義指的是一種經濟學或經濟社會學的制度,在這樣的

制度下絕大部分的私人所有,並藉著雇佣或勞動的手段以生產工具創造利

潤。在這種制度裡,商品和服務藉由貨幣在自由市場裡流通。投資的決定

由私人進行,生產和銷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業控制並互相競爭,依照各自

的利益採取行動。雖然大多數已開發國家都被視為是資本主義制度,但其

中一些國家也被稱為「混合經濟」,因為其政府掌控了生產的工具,並且

對經濟實行干涉主義。資本主義也被稱為自由市場經濟或自由企業經濟。

擁護者和批評者們都同意資本主義擁有以下的特色:私營部分、私人

所有權、自由企業、利潤、財富的不平等分配、競爭、自我組織、市場(包

括勞工市場)的存在、以及追求私人利益。

至於由政府大量干預經濟;包括由國家掌控生產工具的所有權;混合

一些自由市場特色的經濟制度通常稱為混合經濟,而不是資本主義。如果

政府干預的程度遠遠高過私人的決策部分,那麼這種經濟則被稱為中央集

權。一些人如米爾頓;佛利民則反對任何政府對經濟進行的干預。依照一

些定義方式,所有的已開發國家都屬於資本主義制度,或者是根基於資本

主義上的混合經濟制度。一些人則認為全世界已經結合為一個全球化的資

本主義制度,甚至是那些仍拒絕資本主義的國家,也都在一個全球性的資

本主義經濟裡運作。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507030600640。

You might also like